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魏霸主TXT下载大魏霸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魏霸主全文阅读

作者:tx程志     大魏霸主txt下载     大魏霸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19章典型的汉奸逻辑

    “汉人也真够狠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秃发鲜卑去招惹汉人,他们在临泽抓了好几万汉人,肆意屠杀汉人,汉人的祖宗神明看不下去了,降下神雷,劈死了数万人。特别是秦王殿下得到临泽了惨剧后,下令将秃发部杀绝的。”

    “这秃发部实力不弱啊!”有人表示怀疑道:“这秃发乌孤也有万夫莫敌之勇,麾下数万控弦之士,秃发部的勇士凶狠,骑**湛,骁勇狠辣,实力也不算弱,在河西,除了以前的吐谷浑,恐怕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河西才有多少汉人,就靠那些懦弱的汉人,岂是秃发人的对手?”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汉人虽懦弱,可是他们有神明相助,昊天是保佑他们的。秃发部实力虽然不弱,但是和汉人朝廷比起来,那就太弱了!只是这次秃发乌孤不仅要面对汉人朝廷,还有神灵,人怎么可能敌得过那些神灵?可惜,他自己找死,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去招惹汉人,你没有看见,秃发乌孤当时就被劈成数十段,拼都拼不出一具完整的尸体了!”

    “真有神明?”有人嗤笑道:“汉人我以前也没有少杀啊,少说死在我手里的汉人没有十个,七八个总有吧,告诉我,我去年的时候还上了一个汉人孕妇,用刀把她的肚子刨开,肚子里的孩子还会动呢,神明怎么没有劈我?”

    人群中有一个人不动声色,拳头撺得死死,悄悄一枚炸弹点燃,趁其不备,塞进他的皮袍中。

    炸弹的引领嗤嗤的燃烧着,他身上散发出浓烈的硝烟。就在这时,周围的人像看见鬼一样看着他。他不解的道:“我脸上没有长花吧,你们这是干什么?”

    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一团橘红色的火球冲天而起,大地开始颤抖,这名休屠其人勇士就被一炸成一堆碎肉。他的脑袋被爆炸的冲击波甩到了旗杆上,肚子里零碎则如天女散花一般,四下漂落。

    炸弹自然不会长眼睛,冲击波也掀倒了数名靠近的倒霉蛋。

    整个营地惊叫声响起一片,战马嘶鸣,狂躁不已。

    始作俑者却故作惊奇状尖叫道:“看,这就是汉人的神明显灵了。”

    就在这时,一阵吸冷气的声音响起。事实胜于雄辩,亲眼看到一个不知死活的人在他们活活生的被雷劈死,就算他们不相信,此刻也相信了。

    古代愚昧的人,岂会知道这是火药的威力?他们还以为真是神明发威。

    呼啦一下子跪在地上一大片人,就连他们的首领也结巴得说不出话来,部落中的祭祀、开始慌张的布置祭台。

    首领吼道:“还有谁,你们谁手上还粘着汉人的血,赶紧出来认罪,否则休怪我不客气了!”

    趁着营地的混乱,始作俑者悄悄离开这个部落营地,营地外围藏着他的马,他跳上马,消失在黑夜中。

    天眼位于福禄城总部院内,此时已经聚集了四五十人,这四五十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就是没有一个是汉人。

    王猛依旧像品酒一样品着茶水。

    “抬进来了吧!”王猛看着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就冲门外的卫士喝道。

    八名卫士两个人一组,抬了四个大箱子被抬进屋里。四个箱子被依次打开,露出一片金光。

    这屋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在金子上了。

    王猛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先生,四五十名部落都相信了,其中有不少部落不相信的,我们也用炸弹让他们相信了王猛又道:“没有人看出破绽吧!”

    “没有,聪明人都是活不长的。所有看出破绽的人,都永远的闭嘴了!”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其实这句话和后世那句有名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非常相近,同时也是王猛这个人的施政理念。王猛不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无欲则刚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儒沉思想家。

    在历史上王猛出山辅佐苻坚,并没有因为苻坚是氐人,而故意偏袒氐人贵族胡作非为,而是禁暴锄奸,雷厉风行。王猛不是一个理想主义,对于冉明这一次使用炸弹伏击,一举铲除秃发部的举动也是从内心里赞成的。

    王猛对待民族问题上的主张和唐朝的开明政策是一致的,也主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是必须服从朝廷领导。

    当冉明得知王猛居然利用了一帮胡人细作,在河西四处宣扬这次天降神罚以及冉明的过往事迹象。不得不说,这才是王猛第一次在冉明面前表现出他非凡的手腕。这一招出手,让冉明刮目相看。

    这简直就是后世的舆论战,其实不止舆论战,还有特种作战的影子。不少穷凶极恶之徒,王猛也命人用炸弹直接炸死。好吧,你不是不相信天会降下神罚吗?我就把代替上天惩罚你。在河西各部散播的各种消息,像说冉明善战,战功赫赫,这倒是真的。

    可是要说冉明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那就是胡扯了。

    可是这些谣言之中,真的有,假的也有,真真假假,让人无从分辨。更绝的是,只要有人看出破绽,王猛还派人杀掉到那些聪明人,这样以来,恐怕聪明人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通过这次舆论战,王猛不仅给冉明树立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光辉形象,同时也在法理上占了上风,证明秃发部是自寻死路,是罪该万死,是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王猛还趁机宣扬大魏冉氏正统的地位,以及冉闵的天命所归,就算“天聋地哑”发现王猛动了手脚,冉闵也只得认下来,冉闵也肯定不站出来反驳。

    如今的河西,包括秦凉、以及西域,到处都流传着一个汉家神明昊天天降神罚的传说。不相信?那就看看秃发部的下场。

    不要不相信舆论战的威力,使用得好了,胜过十万雄兵。

    当然,在这个时代舆论的局限性还非常明显,必须口口相传,不仅速度慢,而且冉明创办的报纸,在舆论战中,河西的作用实在有限,河西识字率太低,报纸上的消息,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流传。这让冉明很是郁闷。

    习惯了后世网络、平面电视舆论宣传的冉明,在这里很是不适应。冉明和王猛又讨论了后续的方案。

    不过在对于处置广武赵氏赵振这个问题上,冉明与王猛产生了分歧。冉明毕竟是一个后世之人,杀人不过头点地,把赵振公开审判,然后杀掉就是了。至于广武赵氏的男丁,也要彻底审查,如果是确实为秃发乌孤卖命,损害民族利益的严厉处置,如果是十岁以下的男子或妇孺,能免则免吧。

    可是王猛却不同意。

    王猛道:“自从殿下在上建国,微臣就着手收集河西、秦、雍、凉的情报,无数情报汇总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某些豪强对朝廷毫无好感,特别是广武赵氏,他们最初依靠投降凉国张氏,成功从一个金城赵氏分离出来,然后利用了张氏在凉国的威势,以旁枝逼迫金城赵氏。

    特别是在张氏没落之后,广武赵氏就派出家中子弟,以谋士、幕僚或将佐的身份,四处钻营。赵振之从兄赵奋则投降了吐谷浑辟溪,为吐谷浑仓曹佐吏,赵振之族侄赵图,则为宇文护军参军,如今已经随宇文去了西域。

    广武赵氏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河西,乃至整个秦、雍、凉,以及整个天下所有士族豪强的普遍做法。几乎所有豪强和士族都会让族中精英子弟投靠各方势力,无论哪一方势力最终得势,他们的家族都会最终受益。为了断绝士族豪强的这个念头,必须从严从重处置赵振。”

    冉明看了看天眼的情报道:“广武赵氏男女老弱共计一百九十七人,男一百二十一人,女七十六人,其中五旬以上三十三人,十岁以下四十五人。这只是广武赵氏本族族人,如果再算上赵振的母族、妻族……”

    王猛不假思索的道:“算上其妻族、母族以及已之同族,已经抓获的共计男女四百六十六人,在逃者三十七人,已经下发海捕文书了!”

    冉明无奈的苦笑道:“四百多人。”

    “准确的说是五百零三人!”王猛纠正冉明的语误道

    冉明道:“这要杀掉五百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不足十岁的儿童,这惨无人道啊!”

    王猛平静的道:“治世安邦可以用礼,用德教化百姓,理混乱当需以严法。此河西混乱已久,人心不古,殿下若威振四边,光凭麾下精锐铁骑就可以做到了。但是若要收复人心,则必须断绝士族豪强念想,杀一个赵振还不够,必须将广武赵氏从世界上抹除。让那些准备投靠外敌,背叛自己国家和民族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冉明仍无法释怀的道:“只是那些孩子有什么错?”

    “什么错?”王猛道:“身在帝王家,冉氏也没有退路了。惜日魏武帝(曹操)也是不世雄主,然司马篡位后,曹氏子孙何在?如果要说错,那就是投错了胎。”

    冉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历史上遗祸子孙的事件层出不穷,他们甚至连不足百天的婴儿都不会放过,这就是该死的政治。

    从情感上,冉明并不愿意处置广武赵氏老弱妇孺,也不惧怕他们会报复,只是从理智上看,王猛是正确的。

    也只有使用如此手段,才能威慑众人。一句良臣择主而侍,就是典型的汉奸逻辑。

第720章叛国者凌迟

    冉明道:“三天后,公审赵振,宣判其罪后,明证正身,凌迟。诛其九族。”

    素利和林狴继续他们的逃亡之路。他们已经逃进了北方的沙漠中,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是蒙古语,定居部落巴丹吉林而得名。

    当然在这个时候,蒙古族还没有形成,自然也没有蒙古语,更没有巴丹吉林沙漠。

    这块面积占中国第三大沙漠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沙漠中的奇葩。因为这块沙漠拥有一百多个湖泊,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简直就是大漠江南。

    林狴和素利二人的部曲已税减到了不足百人,每一次交锋,他们的人数就是大量减少,好在他们的运气不错,进入沙漠后,居然接连遇到湖泊,并没有断水之忧。

    天无绝人之路,沙漠中狼多,林狴和素利自然不会缺少食物。

    最先开始参与追击他们是秦军和麒麟卫,这样凶悍的军队,即使没有士气受挫,他们也只能狼狈逃窜,再加上惊天大爆炸,这下更是一面倒的屠杀。后来麒麟卫和秦军骑兵都退出的追击,换上了仆从军。

    然而就是这批中看不中用的仆从军,前几天还被林狴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然而仅仅几天之后,这些仆从军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们都是悍不畏死,而且出手狠辣。居然和他们打得不分伯仲。

    也不算是不相伯仲,准确的说还是秃发部还要强上一分。然而仆从军还是太多了,他们可以用庞大的数量优势,来弥补个体上的质量劣势。

    这让林狴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也不是仆从军战斗力变强了,只是他们这些秃发人由于惊天大爆炸,被炸去了魂,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是一群虚弱无力的绵羊。打不过仆从军,只得继续逃亡。

    素利基本上已经绝望了,他没有必死之心,也想投降,可是当他看到那些跪在仆从军面前,举起双手的士卒,被仆从军士卒上去用刀砍翻,二话不说再割掉脑袋。在这些仆从军眼中,死了的秃发人都是好人,他们每一颗脑袋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每一颗脑袋,都可以跟秦军换来他们最急需的粮食、茶叶,盐巴还有铁锅,秃发人的脑袋可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些脑袋,他们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了,而且这个世上没有了秃发部这数十万人口,将来草场肯定会重新划分,他们多少会多得到一点草场。

    仆从军各部首领已经下死命令,谁敢在作战中不出力,或者是不出全部力气,回来全家都打为奴隶。打得好了,奖励同样是大大的。在这个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接受俘虏,当然这些游牧民族也没有接受俘虏的习惯啊。

    由于产出低下,他们连自己部落的人都不能全部养活,更何况是俘虏?如果冉明在金沙滩团团围住他们,为了活路,秃发部勇士肯定会拼一下,就算不能打胜,但是却可以给秦军重创。非常可惜,冉明根本就没有在金沙滩关门打狗,而是放任他们离开,采取尾随追击。

    林狴的部曲快死光了,素利也差不多了。吃光了手里的一根狼腿肉,素利道:“林狴,你有何打算?”

    林狴道:“还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吧。魏国人不会接受我们投降,不怕我们杀光誓不罢休,也都怪赵先生,出的什么馊主意啊,这下把我们的活路全部都堵上了!”

    素利低声道:“你听说了吗?你我的脑袋可值百万钱了。我们队伍中可有不少人看上了我们的脑袋。”

    “听说了又有什么用?”林狴道:“全完了,我都不想再逃了,再逃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前面的狼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恐怕我们没有被汉人抓住杀死,也会被狼群吃掉的!我宁愿死在汉人手里,也不想被那些畜生吃了!”

    “如你所愿!”素利突然道:“这下你不想死都不成了!”

    林狴这时也发现这个小湖泊周围出现密密麻麻的人马。林狴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一张大网都罩向他,几个大脚随即向他踹来,林狴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

    临泽光复三天了,张掖太守正安排幸存百姓对临泽进行恢复。毁坏的房屋,该推倒重建的就推倒重建,能修的就修。为了安排灾民,邓涣把城外不少军帐腾空,用来安置百姓。修建一座几乎被毁掉的城池,恐怕几天时间无法完成。好在,邓涣调来大量的粮食,不用担心饥荒问题。

    就在临泽战后重建步入正轨时,临泽迎来了一大批军队。总共步骑三万余人马的军队开进了临泽。在临泽城外的大营中,慕容垂和邓涣一道迎接了一同而来的镇西将军谢艾。

    谢艾上任镇西将军,刚刚得到三州军权,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熟悉麾下的军队,这边秃发鲜卑就叛乱了,而且还攻下了一座城池,声势浩大的聚集了十数万叛军。谢艾心急如火,急匆匆的调集军队就赶赴张掖。只是抵达张掖境内时,叛乱已经被平定了。

    看到收复的临泽城,和临泽那有条不紊的战后重建工作,谢艾悬着的心,总算放进肚子里了。

    谢艾是敦煌人,张掖也算是故乡。谢艾初任主薄,算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寒门人才。对于底层的官员那一套,谢艾可是门清。谢艾从临泽的重建工地到百姓们的吃饭的情景,都看了一遍。

    让人意外的是,谢艾还亲自去看了那些施工民夫茅房。亲自查看了那些民夫的粪便。看到粪便之后,谢艾总算对邓涣露出了笑容。

    谢艾当然不会告诉邓涣,某些小吏为了应付上司查检,就会故意给民夫安排一顿两顿的足食,在上司走后,再变本加利苛待民夫。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谢艾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人吃五谷杂粮,排泄物是最公平的。查看民夫的粪便,查看民夫平时伙食情况,恐怕这只有谢艾能做出来。

    谢艾虽然是依靠击败麻秋进犯凉国成名的,但是此人和历史上的王猛、谢安、诸葛亮一样,都是军政全面型人才。他为酒泉太守时,酒泉大治,逞现太平盛象。这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杰出人才。如果谢艾不死,凉国肯定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谢艾查看了临泽的情况后,又安排邓涣注意善后问题的处置,并立即上书,为临泽免其赋税。然后带着部队继续向西,前往福禄。

    因为冉明马上要公审赵振,并且传出要凌迟赵振的消息。得到这个消息,谢艾可是大急。广武赵振他谢艾可是认识,在谢艾看来赵振虽然算不上出色的谋士,至少是一方太守之材,就这样杀了,未免太可惜了。

    他想挽救赵振的命,为大魏留一个人才。

    广武赵振,虽然聪慧过人,也喜欢兵法韬略。在谢艾看来,他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年轻,历练不足。不过,谢艾看中了赵振的勤奋,他肯学习,肯上进。一个既聪明,又勤奋上进的人,一生成就定然不凡。

    然而,出于这个时代的习惯。谢艾也认为冉明罗列赵振的罪名不足让人信服。首先秃发乌孤并没有向魏国朝廷称臣,连魏臣都不是,自然算不上叛乱。而赵振只不过是秃发乌孤的谋士,纵然有责任,但是罪不至死。说到底,不过是双方各为其主。

    刘邦不吝怀柔之赏,降汉者如云,终于不世霸业。所以以后的君主都会厚待投降之人。谢艾还在想,就连冉闵都能容忍下向他投降的羯族武士,更何况是赵振?

    这也不怪谢艾,事实上千百年来,对于世家、豪强来说,谁当皇帝,谁主江山都没有关系,至紧要是保存家族的优越地位,没有伤感或可惜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家族的延展,非是朝廷的兴衰,故处理国事可以飘逸洒脱,家族传承却丝毫不可以含糊。所以说,从来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家的世家。在世家子弟中要找忠臣难比登天,孝子贤孙却随手拈得,正是高门大阀的制度下形成的怪异情况。

    站在谢艾的角度来看,赵振没有什么错误。他出仕秃发乌孤自然要站在秃发乌孤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若是投降大魏,成为魏臣,赵振也可以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成为一方贤臣。

    只是谢艾并不知道,在冉明心中,个人利益、家族利益都远小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有的人可以弃家舍业,追随胡酋,成为残害同胞的侩子手、帮凶,这样的人,是不可以被原谅的。有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背叛自己的宗族,在忠和孝面前,选择了忠,做了逆子,在冉明心中,这样的人,都是伟大的人。

    身在福禄的冉明,心情是沉重的。秃发部的叛乱,不仅打乱了他平定西域,进军中亚的战略布置,同样也对原本就薄弱的汉人力量,造成沉重的打击。

    临泽从一个上县被屠成了不足四千口的下县,五千秦军伤亡两千余,麒麟卫也损折一百多号人,这些都是冉明以储备军官为模版训练的人才,每一个人都有充任军候都伯的能力。

    只要冉明愿意,他随时可以利用麒麟卫的这五百多号人马,扩编至少一百个部曲,一下子伤亡了一百多号人,就是抹去了冉明的二十多个部曲的军官,这让冉明如何不心痛。

第721章冉氏不死香火不灭

    冉明在战后第一时间内就去慰问伤兵营,这次受伤的人非常多,除了秦军之外,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仆从军和义民都受了箭伤。

    秃发部的箭和普通的箭不一样,他们的箭矢都带有类似鱼钩一样的倒刺,只要被射中,再想直接拔出箭矢,都会受第二伤害。

    冒然拔出,会造成更大的创伤,甚至将里面的血管割断,使受伤之人大出血而死。

    而且箭头都浸过狼毒。

    所谓的狼毒,就是用动物的粪便或动物腐坏的尸体浸过,无论是动物的粪便还是腐尸,都带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古代人虽然不清楚病毒学,但是却知道经过这样浸泡的箭矢,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死亡。

    曾有历史学家考证,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就是中了匈奴人的原始生化武器,感染了尸体上的病毒,不治而亡的。

    如果这是其他将军面临这种情况,肯定会束手无策。

    然而,冉明却有办法。

    在把除箭的流程手把手教给了那些随军医生,首先是给那些重箭伤的士卒灌入大量的烈酒,没有办法,冉明现在还无法做到后世的医药麻醉。

    至于针灸麻醉,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会的,先不说葛洪不在,就算在这里,这么多伤兵,也会把他累死。

    冉明只得退而求次。

    灌醉了的士卒,在痛觉方面明显迟缓多了。

    冉明就用消毒过的小刀子,挖开伤口,将沾连在倒刺上的肌肉组织割开,然后缓缓取出箭头。如果有感染的部位,随便把腐肉剔除。

    这个过程听上去简单,事实上操作起来极为复杂。

    对于人体组织结构,哪怕冉明也是一知半解,稍不注意,就会碰到血管,造成大量出血。当然,更加困难的是,这个手术过程让人痛不欲生。

    特别是冉明在给一名吐谷浑小帅处理伤口时,这名明显带着欧洲白种人特征的士卒居然忍不住疼痛,挣扎起来,突然暴发之下,把三道牛皮绳挣断了。

    若非林黑山出手快,冉明弄不好都会受伤。

    伤兵营中传出了一阵阵凄厉的喊叫声,一股股的药味及血腥味传来,冉明带着众医士忙个不停,挖割箭头。洗涤伤口,敷药包扎,旁边的器皿中烧满了滚沸的开水。

    看着眼前的场景,冉明恨恨地道:“秃发人的弓箭就是歹毒。”

    随行的王猛道:“这只是因为仆从军装备太差了,如果他们能有一半秦军的装备,这个伤亡肯定会小得多了。”

    冉明摇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强枝弱干就是动乱的根源,别看他们现在都挺老实,如果他们有了实力,他们每个人都会咬我们一口。河西之地,汉胡参半,什么时候,汉人达成九成以上,形成绝对的压倒优势后,再说吧!”

    “九成?”王猛听了这话,忍不住一阵头大。

    整个河西胡人有多少,一直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反正各部胡人加在一起,超过百万人是肯定的。

    要想让汉人达到总人口的九成以上,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迁来大量汉民,恐怕没有两三百万汉民,无法形成绝对人口优势。

    其次是把胡人都杀光,这样汉人就可以形成绝对优势了。王猛赶紧甩了甩脑袋,把这个疯狂的念头抛出去。

    冉明实在没有心情待在伤兵营里,冉明道:“临泽城这次死难者多达五千余人,孤准备在临泽建义民坟冢,并在旁边设庙,香火供奉!”

    王猛道:“如此也好。”

    向来都有一句话,叫做领导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冉明作为秦国国王,作为魏国的柱国大将军,他的一句话,自然也有无数人奉若神明。

    别看魏国主张军政分离,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大都是军政一体,冉明顶着魏国柱国大将军的头衔,自然可以插手地方军政事务。

    不过,冉明也不是那种喜欢把一切都亲历亲为的人,他喜欢那种指点江山,当自己的甩手掌柜。

    王猛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冉明身边,自然更不用冉明亲自布置细节问题了。

    冉明突然道:“听说谢艾已经抵达了张掖?”

    王猛道:“谢镇西并没有在张掖临泽停留,按照路程,快则今晚,迟则明朝,定能抵达福禄!”

    “谢镇西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冉明道:“先生,以为孤应该如何对待他?”

    “不见!”王猛冷笑道:“不用想,谢镇西这么匆忙而来,肯定是为赵振之事而来。殿下若见到谢镇西是卖给他一个人情呢,还是不给他面子?卖给他一个人情,殿下肯定内心过不去,若是不卖他一个人情,冒然与谢镇西交恶,也颇为不智。反正也是左右为难,不如索性不见!”

    冉明道:“如此也好!”

    王猛道“既然殿下欲建义民坟冢,不如立即动身去临泽。”

    冉明笑道:“好吧,先生与孤一同前往。”

    王猛点头应允。

    冉明换掉了那身明黄蟒袍,换上一身轻爽的白衫。

    有道是要想俏一身孝。冉明穿上了这身白衫,更加显得超凡脱俗,风度翩翩。麒麟卫上下也全身着去甲着白服,全军肃穆,缓速前进。

    在冉明不经意间,与自东向西而来的谢艾大军擦肩而过。

    “秦王殿下不在福禄城?”来到福禄城冉明行辕,谢艾自然就扑空了。不过谢艾很快就明白了冉明的意图。

    “虎娘,我们回去吧!”

    “回去?”虎娘道:“主上,我们回哪?”

    谢安曾任酒泉太守,在福禄城也有他的府邸,谢艾可以自行回府,当然因为谢艾习惯与将士同食同住,军队在城外,虎娘也摸不清谢艾的心思。

    “回城外吧!”谢艾淡淡的道。

    虎娘道:“我们若是回去,难道不管赵先生了吗?”

    “管,怎么管?”谢艾苦笑道:“秦王殿下非艾的部属,论身份,他是超一品亲王,艾不过是三品镇西将军,身份悬殊太大,如何管?秦王殿下既然不卖艾的面子,艾难道还能用强不成?”

    “虎娘不懂!”

    谢艾笑道:“秦王殿下不愧为冉氏狮虎,这一招杀鸡儆猴,端是漂亮啊。秃发乌孤叛乱,一下子将十数万秃发部族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斩尽杀绝。恐怕一代人两代人之内,河诸羌、氐等诸胡再无二心了。一个广武赵氏,数百口人一个不留,这个残忍而暴虐的手段,恐怕整个天下所有士族豪强都不敢阳奉阴违了。”

    谢艾回到马车上,突然伸手摸向虎娘的脸:“虎娘,以后这天下就要太平了!你的这个面具,可以拿下来了,找一个可靠的人家,嫁了吧!”

    虎娘歪着脑袋道:“主上,不要虎娘了吗?”

    谢艾道:“怎么会呢?只是现在不比以前了,无论死士还是青眼,掌握在艾的手中已经不妥了,不仅青眼要解散,就连这支死士,也要解散。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虎娘越听越迷茫,越来越不解。

    谢艾叹了口气道:“你相信天命吗?”

    虎娘不知所措的摇头然后又点头。

    谢艾哈哈的笑道:“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天命,其实不过那些神棍的自圆其说,天命的本质,就是两个字“力量”。”

    “力量?”

    “嗯。”谢艾点点头道:“赵主石勒得张宾率君子营相助,弥补了其吏治上的劣势,石勒外以羯胡勇猛凶悍横扫八方,内以汉营君子治理地方,劝农桑,兴水利,终成霸业。“

    “而凉国武王初入凉州时,正值鲜卑人叛乱。武王以宋配率军大破鲜卑,俘虏十数万人,从此威慑西土。“

    “后遣使朝项,正值匈奴刘聪部进攻洛阳,骑都尉北宫纯以千人凉州步骑,斩敌将数十,大破刘聪十万大军,从而名扬天下,获得镇西将军之职。尔后,张氏在凉国,数与诸胡交战,每战必胜,终成天命。“

    “现在冉氏已经独霸北方,大势已成,天命所归了!陛下以假子冉烽、心腹许远、籍罴镇幽、冀、并三州,可保北方安全无失,大将蒋干、张温、董润镇青、洛、豫,可保南线安稳。本将镇雍、凉、秦,派出秦王为前驱,布局西域,多则五载,少则三年,魏国必定一统天下!”

    在谢艾心中,极度排外的凉州人,或许会给魏国制造一些麻烦,让魏国没有精力兼顾南方。然而,事实上冉明做得太完美了,三两下收拾服了士族、豪强,再打服吐谷浑、收拾掉秃发部,整个河西,诸胡部落根本就没有可以与魏国抗衡的势力了。

    谢艾看到冉明的坚决处置赵振,想到了很多,甚至连冉明没有想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谢艾害怕了,他对凉国已经不报什么幻想了。他赶紧趁冉明没有朝他下手之前,把自己手里的死士和青眼解散,不给冉明收拾他留下借口。

    冉明来到临泽时,临泽死难者的尸体已经差不多收敛好了。望着痛哭失去亲人的百姓,冉明

    心情沉重,红着眼睛,挥笔写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

    写着写着,冉明差点把太祖那篇为人民服务给写出来。

    冉明来到众人面前大声道:“诸位大魏臣民们,诸位兄弟姐妹们,你们不要痛哭了。你们应该为这些英勇的亲人们感觉高兴,感觉自豪。“

    ”你们不要怪大魏的将士们,在那种情况下,孤不可能下令,让他们强行进攻临泽。“

    ”你们也看到了,我们这些亲人同胞,即使屈服了,服从了,可是仍然被他们肆意的戮。“

    “孤在今天在这里起誓“若遇到此类情况,但凡我大魏臣民,皆应反抗。如果你们在战斗中死去,孤用胡虏的心肝当香火贡品,大魏冉氏不死,万世香火永不灭。但凡我汉家百姓被诛杀一人,孤用一百个,一千个首级给你们陪葬!”

    贾坚在人群望着杀气腾腾的冉明,嘀咕道:“真是蠢不可及矣,若让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反抗,除了图增伤亡,与事何益?”

    慕容垂瞪了一眼贾坚道:“你懂什么,你根本不清楚,那天晚上,既然魏军不出动,这些百姓仍掉拼光阿莫拐所有的部曲,不过伤亡更多一点而已。”

第722章英雄可以流血不能流泪

    贾坚道:“如果魏军不出动,死的就不是五千人了,至少是一万余人!”

    “就算是一万余人,那又如何?”慕容垂道:“攻击这么一座城,若是最开始时,他们就据城而守,恐怕伤亡一万人不见得能拿下来这么一座小城!拼着如此重的伤亡,拿下一座几乎没有什么缴获的小城,哪一个部落愿意干这种蠢事?”

    事实正如慕容垂所说的那样,如果汉人全部拼死抵抗,没有哪一个部落可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损失。

    像临泽这样的城池,汉人至少拥有千座这样的城池,但是世上却没有一个部落可以和汉人拼人口消耗。

    哪怕人口最多的鲜卑族也不行。慕容垂清楚阿摸拐所部至少三千余人是死在这些百姓手中,三千青壮的损失,即使一个拥有数万人口的部落,基本上元气也耗尽了,既然再大的部落也不是没有,当然他们也承受不起如此惨重的损失。

    论起人口生育能力和自然增长,没有哪一个部落可以和汉人相比。石虎统治北方时期,汉人基本上被屠戮殆尽。可是这才几年时间,魏国的冀州人口又恢复了百万以上。汉人若是拥有一个强大的领导,只要他的抵抗意志够坚决,任何部落在汉人面前都占不到便宜。

    慕容垂的眉头紧皱,只见这个时候冉明突然冲那座刚刚树立起来的临泽义民坟碑,缓缓跪了下来。

    以一个皇亲藩王之尊,屈膝下跪一群卑贱的庶民,在慕容垂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

    王猛非常赞赏冉明的举动,冉明这一跪就可以轻易收笼了河西汉人百姓的心。

    冉明身后那面黑底白字的隶书“冉”字大旗,随风猎猎作响。冉明缓缓拔出横刀,伸出左手,横刀轻轻在手心里轻轻一划,鲜血顿时就涌了出来。

    王猛会意的上前,用碗接住了冉明手心里滴出的血。

    冉明收起横刀,端着那半碗多鲜血,慢慢走到义民碑前,然后用力将碗里的血摔在碑上面。

    “砰”的一声碗碎了,鲜血就淋在石碑上面。

    冉明大声吼道:“耻辱,只能用血来洗。敌人的,或我们自己的。若我们不能手刃仇人,那就不配活在世上,不能雪耻,那就会愧对祖先。人活着,要有志气。以德报德,以直抱怨,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这段话在后世被歪解和无视,打着宽容旗号的和事佬,是让人厌恶的伪中庸。

    吾国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类人。

    某人经常发表观点,说是儒学毒害了中国。

    事实上,这类人非常无知,真正的儒学典籍读过几本?理解了多少?《论语》、《尚书》、《大学》、《孟子》、《易》、《礼》、《春秋》是儒家思想精华,但是因为太多的注解,所以原文的中心思想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用儒家经典用治国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些典籍却可以交给我们做人和做事正确态度。

    为了黑而黑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懂儒的含义。

    麒麟卫士卒整齐下马,然后整齐的亮出兵刃,他们的队伍是整齐如一,密密麻麻的锋刃,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散发出浓烈的杀气。

    在祭奠义民的同时,为数不多的数十名俘虏被麒麟卫当场挖心处死,他们的心、肝都被冉明承诺的那样,当成了祭品,摆在了案台上。

    冉明在祭奠结束后,又向临泽幸存百姓承诺,在临泽所有起事中战死的义民,享受十亩抚恤田,每人可领十万钱的丧葬费。

    抚恤田永远免税,若家中再无劳力耕种,官府要每年免费组织罪囚帮助他们耕种。

    所有牺牲的义民,可选一名子女进入学堂学习,而且可以在学堂里免费支取五斗米粮。当然,这样的做法,肯定会让冉明压力倍增,但是冉明不想英雄流过血后,他们的家眷还要再流泪。

    就算冉明再难,也要保证这些义民的家眷以后生活无忧,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反抗斗争。

    冉明的承诺,能兑现的,当场就兑现,不能兑现的,就命邓涣监督临泽官府限时处理。对于冉明的承诺和做法,让临泽那些伤亡军民的家眷们感激涕零,当然,这也更加坚定了这些汉人活下去的信心,也让他们真正产生了大魏的归属感。

    悲伤与欢喜交织,就是今日上午临泽外面的情形。对临泽而言,战争基本结束,医治战争创伤需要时间。不过生活要继续,家园要重建,临泽以后,肯定充满希望。

    同时,冉明决定在临泽城外处决赵振一族人。消息传开以后,让众人感觉不可思议,就算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更何况是赵振。陇西李氏偏房的李绍,李绍当过广武的太守,与赵振关系不错,他居然说动了李氏的家主,出面恳求冉明留下一点血脉,不要让他断子绝孙。

    当然,李氏的这个声音直接被冉明无视了。

    李氏当惯了土皇帝,在河西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就算说到中央朝廷,恐怕皇帝也不能不重视李氏的意见,然而冉明居然直接无视,这让李氏家主非常愤怒。

    李氏家主见冉明不给面子,也很生气。当然李氏和冉明有利益往来,还不至于因为广武赵氏的事情撕破脸。不过,李氏家主决定给冉明一点颜色看看。

    就在冉明还在临泽时,就开始传出一个流言。称冉明今日可除广武赵氏,他日就能把河西所有宗族一手消灭。这个谣言传出,立刻引起了宗族豪强们的恐慌。

    在南北朝时期,这个家族的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族老们依照着祖宗传下来的法度,甚至可以对抗朝廷律法。只要牵扯到宗族,族中子弟的生死,尽归于宗族掌控。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面对山东士族门阀的阻拦,也只能妥协,足可见士族门阀力量的强大。

    冉明处置赵振,要杀要刮,李氏自然没有提意见,但是要诛尽赵振九族,这就李氏有点不愿意了。冉明代表的朝廷,这是要动摇士族豪强的根基。家法大于王法,只要王法大过了家法,人人都忠于朝廷,谁还在乎家族?

    明现在可以将广武赵氏连根拔起,将来也可以动他们。所以,在这个谣言传出来以后,不少豪强家主都赶赴了临泽。

    然而,这些豪强家主来到临泽,无一例外,都吃了闭门羹。

    “什么,秦王殿下不在?”身为地主张掖邓氏家主邓绍自然成了众豪强的话事人。

    侍从道:“秦王殿下已经回福禄了!”

    邓绍怒道:“这个时候,秦王殿下回福禄干嘛?”

    侍从陪着笑道:“在这一战中,秦军和麒麟卫阵亡了很多将士,秦王殿下战前已经承诺了,他们的子女,秦王殿下养之。所以,秦王殿下回到福禄收养那些烈士的遗孤。至于什么时候回来,凌迟赵振那天,秦王殿下肯定回来的!”

    邓绍满头黑线:“人头都砍了,再求情还有用吗?难道这人头还能像韭菜一样,砍掉一岔,再长出来?”

    酒泉治所福禄城杨荣的府邸,此时已经改成了冉明的行宫,原本庞大巍峨的杨府,挂上了秦王府别院的匾额,在阳光下透着浑厚的气势。酒泉杨氏也是百年大族,虽然比不上陇右的底蕴,但是至少不像一般暴发户一样张扬。那曲折幽静的亭榭和楼台,透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韵味。

    和中原园林一样,杨荣也在府中修了假山和池塘。后花园也建成繁华似锦。冉明端坐在大厅的主座上,王芷、王宝宝和白凤三女作为女主在侧后而立着。冉明一身正式的明黄蟒袍,头戴朝冠,显得庄重而肃穆。

    阵亡将士两千多人,冉明也不可能全部收养为养子。当然选择的只是一些家族中没有亲人照顾的孤儿,像郭冬至的儿子等等。这批养子并不多,只有十数人而已。其中男童十三人,女童四人。

    这批穷苦贫困人家出身的孩子猛然间来到一座如此富丽堂皇的府邸,自然感觉不知所措。看着满脸惶恐的孩子,冉明笑着说道:“你们都不要害怕,这里以后将是你们的家。我就是你们的父亲,她们都是你们的母亲!”

    听了冉明的话,最高兴的不是那些孩子,而是王芷了。王芷只有一个亲生女儿,可是她受伤伤了子宫,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自然没有儿子给她养老送钟了。如果她只主妇,倒可以过继一个冉明的儿子在名下。但是偏偏她只是一个妾,谁会把自己的儿子送给妾当儿子呢?要知道妾生子就是所谓“小婢养的”,无论地位再高,他们以后终究难以抬头做人,所以没有愿意把儿子送给王芷。

    现在倒好了,有十几个儿子,自然轮也能轮到她头上一个两个的。

    冉明看着为首的一名年龄莫约八九岁,小黑脸胖嘟嘟的,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冉明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黑胖小子好半天才知道冉明跟自己说话。

    黑胖小子怯生生的道:“俺叫郭靖!”

    “噗嗤!”冉明一下子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什么你叫郭靖?”

    郭靖点点头,结结巴巴的道:“俺爹还叫俺大郎,小伙伴们都叫俺郭大傻子。”

    冉明点点头,可别说,这个黑胖小子还真像八三版《射雕英雄传》中的少年郭靖。一样的反应迟钝,一样的憨厚,一样的眼睛明亮,透着一股子灵劲儿。

    冉明道:“从今天起,你们都是我冉明的孩子,有我一口吃的,我就不会让你们饿着!”

    说到吃,郭靖反应来了精神:“俺很能吃!”

    “没事,咱们家有吃的!”

    “俺一顿能吃三大碗饭。”

    “放心,能吃就好,饭咱们家要多少有多少。”

    “俺想吃肉。”

    “红绕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要多少有多少!”

    王芷也喜欢上了小郭靖,她让丫鬟端来一碗油汪汪的红绕肉

第723章孤要让他遗臭万年

    她接过来端到郭靖面前,诱惑道:“你要是叫我娘亲,这碗肉就给你吃!”

    郭靖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然后又可怜巴巴的看着冉明。

    再看到冉明冲下点头示意后,小郭靖如同一只小老虎,一下子抢过碗里的红烧肉,然后直接用手抓起一块就往嘴里塞,边吃边用含糊的声道道:“谢谢娘,谢谢爹!”

    女人天性就容易得到小孩子的好感,在王芷糖衣炮弹的攻势下,这些小孩子的心都被王芷俘虏了。

    王芷倒也没有贪心,只认了七个儿子,四个女儿。

    完成了认养仪式,冉明又返回了临泽。

    他要亲眼观看凌迟赵振。

    对于凌迟之型。虽然欧洲把凌迟之刑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刑法代表,但是事实上,这个凌迟之刑,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笞、杖、徒、流、死这才是中国古代刑法的主要代表。真正凌迟起始于元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处死记载。

    凌迟之刑真正大发异彩的时候,还是大清朝。

    对于那些抗清义士和不按时缴纳税的农民,都被处以凌迟。

    尽管冉明不是学法的出身,可是放眼世界,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把抗税处以凌迟之刑的。可是偏偏凌迟之型就加在了那些贫困百姓身上。

    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视劳动的国家,“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这个思想在国人心中早民根深蒂固,若非实在是活不下去,没有人会去抗税。

    冉明在去临泽监刑赵振的路上,王猛拿着河西地区,皱起眉头道:“殿下,河西要想大治,实现国富民强,光靠本地人生育不行,从中原迁移百姓也不行。”

    顿了一顿,王猛接着道:“先说生育,河西苦寒,物产相较中原匮乏,再加上国民的乡土情节,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来到河西定居。若是效仿两汉以罪囚、犯官和屯军,则必然造成移民与朝廷离心离德。”

    对于这一点冉明也是头疼,自古以来中国都有一个贬官发配的传统。如果是那些罪有应得的贪官污吏倒还好点,可是一旦是有才华有抱负的官员被发配到了边疆地区,反而可能走向极端。对于河西也好,岭南也罢,基本上都是沿袭这种发配贬官制度。

    冉明道:“为何移民不行?孤不是已经迁移过来一万三千余户,六万余人口了吗?”

    “殿下!”王猛听了冉明的话,下意识的摸着鼻子道:“可是殿下难道就没有发现吗?这些迁移过来的汉民要么结堡自居,要么拒城而守,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封闭圈子,非但不能繁荣河西,反而加剧汉胡对立!”

    王猛又道:“殿下要迁移百姓入河西,本意是好的,就是为了平衡汉胡比例,把河西牢固掌握在手中。然而,事实上却很可能事与愿违!”

    “以先生之见,孤应该如何处理?”冉明笑道。

    王猛道:“人心不聚,大业难成。无以积滴水,难成河流,不聚河流,难成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殿下应当在此时彰显大国胸怀,容纳各方百姓,匈奴人也好,鲜卑人也罢,氐、羌、栗特人,卢水胡人,殿下何不命他们杂居一处,慢慢融合?”

    “同化是好的,只是万一他们汇聚在一起,一旦生事,恐怕难以处置!”冉明道。

    “殿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王猛点点头,道:“要说归好,这世上还都数三国时期吴国孙氏做得最好。孙伯策立足江东之后,对江东山越诸部不断的进攻。“

    “在常人看来这是孙伯策为了加固孙氏在江东六群的统治,事实上,孙伯策真正的用意,还是让山越归化。特别是孙仲谋继位之后,虽然在政治观点上与孙伯策时期并不一样,但是他却沿袭了孙伯策对山越的态度。若无孙氏在江东打下的基础,恐怕东晋此时也无法在江东立足。”

    冉明这时恍然大悟,王猛的政治观点和唐朝时期的执政方针方向一致,那就是张开胸怀,包容一切。但是这个包容和宋明时代的包容并不一样。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政治同化策略。唐代立国以来,铁骑横扫诸边,从中南半岛到朝鲜半岛,北至贝尔加湖,西至中亚楚河流域。

    唐朝李氏本身就是鲜卑血脉,所以在对待胡人的问题上比历朝历代都要开明。但是这种开明却是有限的,他们对于突厥也好,吐谷浑也罢都是一个思路,先打。打败了再开始训服,训不服的情况下,再打,直到打服为止。

    王猛给冉明打开了心中那扇紧闭的心门,这时冉明感觉豁然开朗了。其实,冉明也是这么做的,只是他当局者迷而已。

    对于吐谷浑部,冉明选择了强硬的政策,顶住压力干翻了吐谷浑,然而秃发部又被灭族,这样以来,可以极大的威慑周边部落。如果他们想反,想生事,恐怕最先想到的还是吐谷浑和秃发部这两大部落的下场。

    河西地区胡汉混杂,必须有接纳之心,包容各方百姓。这样才能同化西域,让西域成为大魏不可分割的领地。如果只让汉人结城自居,这就和清朝时代在内城筑满城的做法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尽管满清血腥镇压,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但是,满汉并没有真正一体,也没有所谓的满汉一家。

    冉明想了想,就同意了王猛的提意。

    冉明想了想道:“有道是名不正则事不成,先生以白身恐怕不利今后的工作开展,恳请先生屈尊就任秦国典客令一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王猛微微一愣,内心里忍不住激动万分。秦国虽然只是一个藩国,但是却辖地七郡,而且作为河西、西域的上级机构,这个典客令的权柄可谓不小。

    典客是秦朝时期设立的官职,主要负责少数民族事务,负责接待外宾。和后世外交部的职权相差无几。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典客令,还要负责对少数民族不臣的征伐,商贸品交易,官职委派等。如果要详细的说,这就是后世组织部、外交、商业、国防四部职能为一身的部长级高官。更何况,河西汉胡参半,事务庞杂,王猛的权力非常大。

    王猛冲冉明深深一拜,朗声道:“殿下如此看重猛,猛必为殿下效死!”

    讲究士为知己者死。王猛虽然出身贫寒,那也士。

    而且是心气非常高的士,要知道在历史上桓温对王猛也不可以说是不礼遇有佳,但是王猛却看不上桓温。也并不是历史学者所说的那样,担心承担什么骂名。而是王猛看出桓温魄力不足。如果桓温真的魄力,直接篡位,东晋士族豪门也只能顺水推舟。

    可是冉明并不一样,冉明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一旦冉明决定的事情,遇到多大困难,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完成他。在遇到冉明之初,冉明对其言听计从,而且以师礼待之。

    古代重教重师道,师者如父,这个礼遇让王猛感激莫名。同时,冉明把他的天眼,财政大权都放给王猛,光凭这一份信任,举世无双。王猛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莫辜负殿下的这份信任!”

    于是,对于同化河西诸事的工作,自然就落在了王猛头上。王猛坐在马车上,开始仔细构思未来的工作部署。

    不知不觉,一场夏季的暴雨来了。这场雨非常大,狂风呼啸,漫天遍野都被雨幕笼罩住了,能见度非常低。即使强悍如麒麟卫的铁军,也在暴雨中寸步难行。

    开元二年六月初六这天,对于临泽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大汉奸赵振和其九族亲属共五百零三人将在这天午时处斩。而赵振本人则被凌迟三天。

    雨地里站着无数的人,他们有的是豪强,有的是士族,他们还好点,可以有随从为他们撑伞避雨,可是更多的百姓则淋在雨水中。

    尽管夏天的雨水,淋久了也会生病,可是却没有人离开。

    他们都等着看。能避雨的地方,早已站满了人,挤都挤不进去,很多人都是从数百里,甚至上千里远的地方赶来的。地形稍高的地方同样也挤满了人。

    人山人海,无边无沿。

    人群中的邓涣脸上布满水迹,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他的压力很大,作为张掖太守,他必须是监斩官。沙漏的沙子越来越少,马上就要见底,也就意味着午时三刻到了,这五百零三颗脑袋就要落地。

    而那些豪强家主们却茄定得很,连陇西李氏都放出话了。整个河西所有豪强都团结在一起,就连皇帝也要给三分面子,更何况冉明?午时三刻到了,他连人影子都没有看到,肯定会找一个借口,然后借坡下台。

    难不成他冉明真敢弃河西与不故?如果整个河西所有豪强都撂挑子了,冉明一个人拿这河西又什么办法?不管谁做皇帝,这天下也离不开士族,没有士族的人才,谁给他们打理江山?

    士族和豪强冒犯了天威,惩治一番是可以的,杀了首恶,大不了抄了广武赵氏家,再把几核心成员杀了,可是却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和士族、豪强们的心思不同,这些普通百姓想得却远多了。在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政治时候,一次性处决这么多豪强还是第一次。

    “这么多人,真的杀了吗?还有那个小娘子,你看长得多俊啊!杀了怪可惜的!”

    “是啊,你看那几个老头,即使不杀他们,他们也活不了几天了。还有,你看那几个小孩子,牙都没有长齐呢,能有什么罪?”

    “你懂什么?知道临泽城那些被屠戮的百姓们,这个孽就是赵振造的。”

    “他?可是杀人的不是秃发人吗?”

    “动手的人是秃发人没错,可是这个主意却是赵振出的!”一个“知情人”道:“你们不知道吧,这个赵振是秃发部大单于秃发乌孤的谋士,行军参军,除了秃发乌孤,秃发部就数他权力最大。那些秃发部俘虏供述,是赵振提意让阿莫拐那个杀人魔头抓汉人为人质,逼迫魏军不得攻城。”

    一个像寒门仕子模样的人提起了质疑“既然赵振是秃发乌孤的谋士,这些谋密都是核心机密,一般人根本不会知道,那些俘虏怎么可能知道?”

    “知情人”笑道:“我说这个俘虏是一般人了吗?因为这个俘虏在秃发部的地位就非常高贵的。他叫秃发利鹿孤,是秃发乌孤的亲弟弟,自然知道这个密密!”

    仕子又质疑道:“那你又如何知道这些消息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知情人”高深莫测的笑道:“那是因为我是秦王殿下……”

第724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大言不惭!”旁边一人插嘴冷笑道:“就你还秦王殿下,我还天王老子呢。”

    “哎,我说,你要听我说完啊!”“知情人”继续忽悠道:“我是秦王殿下的秘书丞。”

    “秦王殿下的秘书丞姓李,好像不是兄台吧!”

    “你们听我说完好不好”知情人又道:“我是秦王殿下秘书丞管家的小舅子,你说这事,我能不知道吗?”

    随着这个消息在人群中传开,人群中立刻沸腾了。

    原本他们还感觉冉明的手段太过残忍,杀性太重,连老翁幼儿都不放过。可是听到赵振才是临泽惨案的原凶,这下百姓们愤怒了。

    临泽城中死难的百姓多达五千余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的亲戚朋友,则更加不计其数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那些有亲人或朋友死在临泽的人们开始愤怒了。

    愤怒的人群向那些死囚冲去,汹涌人潮快速涌来,邓涣脸色大变他恶狠狠的吼道:“都他妈的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拦住他们,如果这些罪囚被救走了,你们一个个都要掉脑袋!”

    “使君,这这,我们的人太少了。恐怕……”

    “怕也不行,这可是秦王殿下专门交待的!”邓涣道:“这帮疯子,就不能消停一下。秦王殿下正愁没有借口收拾你们呢!”

    一个小吏道:“使君,时间到了!”

    “斩!”邓涣看着马上就要出乱子了,怒气冲冲的把斩字牌狠狠的扔在地上。

    “斩斩斩!”

    鼓声响起,一排侩子手扬起手中的鬼头刀,有狱卒上前唱道:“已验明正身,行刑!”

    刀光一闪“咔嚓!”一声响起,声到刀到,头落。

    那些侩子手毫无表情的又拉起下一批人。

    “他娘的,还真杀了啊!”一个豪强气得破口大骂。就在这时,雨幕中出现了巨大的动静,一辆马车在雨中出现,冉明就站在车头。跟着这辆马车的,还是麒麟卫。他们每一个人的动作还是那么的流畅,那么的整齐。

    冉明走在雨中,全身已经湿透了。他走得很慢,很慢,一步一步走到赵振面前。赵振的嘴里堵着破布,他的表情异常狰狞。

    冉明上前用轻轻拍着赵振的脸:“你是汉人,却为虎作伥,其实早应该想到今天的下场。孤就是让你亲眼看着,你是如何家破人亡,如何断子绝孙,让你亲眼看着你们满门老小,因为你的这个行为,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赵振激烈的反应起来,表情似乎是想有话要说。

    冉明伸手抽出赵振口中的布,赵振道:“秦王殿下,不,秦王爷爷,祖宗,要杀要刮悉从尊便,但是请给我赵家留根香火!”

    “香火?”冉明冷哼道:“你还想要留香火,你知道不知道,因为你,临泽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都是因为你。难道你赵振妻儿的命是命,别人的都是泥巴捏的不成?你想要留下香火,那就叫问问在场的百姓同不同意!”

    听到冉明的呼喊,人群中安静了片刻,接着就暴发起震天的呼声:“杀了他,杀了他!”

    “冉明,你不得好死,振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牙根几乎咬断,满嘴血污的赵振,露出如同厉鬼一样的神情,向冉明咆哮道。

    冉明不以为然的笑道:“做鬼都不会放过孤,那你得有机会做鬼才成!”

    就在这时,大雨突然小了,从豆大的雨珠,快速的变成了米粒一样大,渐渐的米粒又变成了牛毛细雨。

    再然后就是晴空万里。雨后天晴,视线开阔,那些观刑的百姓,看着满颗神色各异的人头,人人都是既紧张又是兴奋。每个人尽管极力压抑着,但是那憋着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冉明已经抵达监斩凉棚里,作为秦国之王,冉明自然犯不着亲自动手。冉明没有换下湿透的衣衫。王猛赶紧让人给冉明端上来一碗热茶。冉明静静的搅动着面前茶水,茶香幽幽飘动着,在他面前袅娜变幻。

    冉明的脸上并无什么表情,仿佛满地血淋淋的人头,他视而不见,那耳响彻天际间的凄惨声音,他同样充耳不闻。仿佛,冉明就是一个铁石心肠,仿佛这一切不是他一手策划的。

    事实上,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冉明对待汉族同胞还真下不了那个狠心,把屠刀举向自己的同胞,举向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孺,冉明的心,并不比赵振轻松多少。一下子杀掉五百余人,这让冉明的良心极度不安。

    但是,冉明并没有下令停止刑,斩首之刑继续进行。

    那些充当汉奸,卖国求荣的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不可否认,杀戮不是解决汉奸投降,反过来迫害同胞的唯一途径,不过却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在家国天下,先家后国这种思想熏陶千年的观念影响下,要想改变人们对国理解和认知,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冉明并没有放弃这个稍纵既逝的机会。

    现在的这个机会,是一个打破这种传统束缚的最佳时机。在冉明利益的驱动之下,凉州士族和豪强,把绝对的财力、人力和物力都加入到了中亚开发公司之中,充当冉明开发中亚的先驱。

    就算豪强和士族想借赵振事件向冉明发难,他们也有心无力。要人没有人,要钱没有钱,他们注定只有无病呻吟一下。

    只要咬牙撑过了这个困难时期,魏国就会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汉族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拥有丰富的智慧,但是这个优势资源,却没有用在发展上,而是用在内斗之中。

    历朝历代,只要在危机时刻,都会有一个英雄人物出现,他们树立起大义的旗帜,将汉人整合起来,创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让整个世界为之颤抖的蒙古铁骑,被一群高唱着红巾军军歌,拿着锄头,连马都骑不稳的泥腿子赶到了漠北,打得他们魂飞胆丧。在列强蚕食之下,朝不保夕的时候,伟人同样挺身而出。同样是那群刚刚放下了锄头的农民,他们也掀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

    虽然杀死这五百余人有点可惜,但是冉明却不得不为。如果不对汉奸下重手,不从思想根源上解决汉奸思想,汉人的崛起之梦,永远遥不可及。

    冉明端着茶杯,望着升腾的水汽,还有那起伏不定的水波,他的思绪联翩。士族和豪强,虽然成就了汉人文化礼教的传承,但是他们的功过永远抵不了过。这是一颗长在民族身上的毒瘤,只有忍痛挖去,才能健康成长。

    中国数千年以后,都被束缚在眼前那块土地上,然而冉明的目光却在万里之外,把贝尔加湖成为中国的内湖,中亚南太平洋、马六甲成为腹心之地,这才是中国腾飞之路。

    对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士族门阀这个集团,他们毫无疑问的将会做出激烈的反抗,冉明不介意给他们上上一课。用国家和贫民、寒门的力量,将其一举击溃,这样才能从根子上杜绝他们作乱的信心。

    别看冉明只带领了不足四百名麒麟卫抵达了临泽,事实上冉明早已秘密下令,秦国步骑以及越骑军全部一级战备,天眼不惜暴露好不容易布下了暗间、棋子,就是为了得到可靠消息。

    先发制人。不光是凉州、秦国和河西,恐怕冉闵的案头早已放上了冉明的奏折,这个时候,二十万浴血奋战成长起来的大魏精锐部队也立即战备,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全天下豪门皆反。

    杀光天下间所有的豪门,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把几个领头的杀了,杀一儆百,其他人自然就会老实起来的。论起对士族和豪门的威慑力,十个冉明也比不上一个冉闵。冉闵如果出面,谁敢反他?

    “李”冉明用案上溅出的茶水写了一个李字。冉明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了陇西。

    李姓作为中国姓氏中第一大姓,李氏的名人也层不不穷,像思想家老子李耳、战神李靖、诗仙李白等。但是李氏最缺乏的还是汉人从根子上最缺乏的东西,那就是血性和勇气。

    拥有天下间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财富和物资,却从来没有问鼎天下。不可否认,李唐是姓,可是和陇西李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李氏是鲜卑血统,即使宗正之位让给李氏,也是想利用陇西李氏的政治影响。

    一个没有魄力的家族,就好比一头没有爪牙的老虎。看着挺唬人,其实伤害力并不太大。李氏醉生梦生,毫无进取之心,李氏虽然强,但是却不可怕。用毛伟人的话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其实纸老虎这个词形容李氏,也相当贴切。

    在鲜卑人血腥的手段强压之下,范阳卢氏倒向了鲜卑慕容氏,就连一生从事抗胡大业的魏国开国元勋、无双烈士卢谌的儿子卢偃也成为燕臣。

    当然还有崔悦的儿子崔潜。至于太原王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等都不例外。

    冉明目光中杀气腾腾,心里暗道:“妈的,鲜卑人会杀人,老子不会吗?如果温和手段把你们拉不到大魏的战车上面,孤不介意用鲜血让他们记住,老子也会杀人!”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怯生生的来到冉明邓涣面前,邓涣听了小吏的话,脸色大变。邓涣三步并作两步,快速来到冉明面前。

    “殿下,出事了!”

    冉明不紧不慢的道:“出了什么事?”

    “赵振死了!”

第725章这位爷不好惹

    “什么?”冉明心里不知道怎么起升腾起一股莫名之火,突然心浮气躁起来,狠狠的一顿手中茶杯,茶水四溅,香气飘散,还在他手上烫起了几个水泡。冉明恍然未觉的怒吼道:“他怎么会死?”

    邓涣期期艾艾起来“是啊,他怎么会死?赵振可是要被凌迟的,一刀没动,人却死了。这叫什么事啊!”

    事实上赵振却死了。古代做官,内斗规内斗,始终保持一个底线,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所以,一般情况下,政见不和,虽然同样你死我活,可是都自觉保持着一个底线,那就是祸不及家人。最严重的莫过于充军发配。

    像冉明这种斩尽杀绝的事情,太罕见了。

    当赵振看着自己最小的那个儿子被砍掉脑袋之后,赵振开始无边的恐惧。

    赵振被上了口塞,所谓口塞是一种防止犯人自尽的工具,一般用软木制成,起源于两晋刑法,好笑的是后来却发展成了一种情趣用品。

    赵振此时被五花大绑着,嘴里也有口塞,他不能说话,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在处决完赵氏所有直系男丁之后,开始轮着赵氏的女眷了。首先被带上来的就是赵振的夫人和一个未出阁的女儿。

    侩子手虽然干的是玩命的活计,一般情况下都是处斩那些男犯,女性犯人特别少。像赵振夫人和女儿这样既是大户人家出身,品貌端装,姿态娇美的哪里见过。

    验明正身的小吏的狼爪,粗鲁的伸手赵振夫人胸前,由于力道太大,胸衣都被撕破了,露出白花花的胸脯。

    “畜生,贱种尔敢!”可惜赵振说不出话,那呜呜的声音更加急促。

    动作幅度也越来越大,就连铁链嵌入肉中,他也没有感觉到。

    那个小吏占了便宜,满意了。

    侩子手一看这个情况,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啊。

    接着也如影随形,蹂躏了一下赵振的女儿。

    随着那个侩子手和小吏脏手加身,赵振的女儿竟然气晕了。

    好吧,赵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那对眼睛此时已经变得血红。

    侩子手一看赵振闭上了眼睛,就道:“秦王殿下有令,命赵振看着施行,若是他不睁开眼,这就是违令了,你们两个,去把他的眼睛弄开!”

    赵振的夫人和女儿在刑台上哭成一团,“哇!”突然一声闷响,被立在刑架之上的赵振嘴角溢出鲜血,布满血丝的眼球就像要凸出来一般。

    而后赵振的头一扭,无力的垂在刑架上,周围刑吏见状伸手一探,而后大惊道:“死了!”

    赵振居然活活的气死在刑架上,这个结果出了众人的意料之外。

    那些观刑的豪强家主和士绅们,刚刚开始感觉气愤冉明对他们的无视。

    可是气愤归气愤,他们也不没有办法,总不能指望他们跟冉明拼命,更何况这五千军队,可是刚刚歼灭了秃发部十数万人马的铁血悍卒,光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就能把他们吓尿了。

    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动物。

    一旦愤怒起来,会暴发出难以想象的潜力。

    不过,也有一个极端,当他们看到那一颗颗翻滚的脑袋,横流的鲜血,特别是空气中弥漫着的,那种呛人的血腥味。

    在一阵莫名愤恨之后,他们居然开始恐惧起来。

    不少豪强家主居然裤裆湿了,好在他们大都淋过雨,湿了也就湿了,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不过那刺鼻的尿骚味,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人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记住了冉明的狠劲。

    历史上秦桧也曾是坚定的抗战派,但是被俘虏之后,他就成了坚定的投降派。

    当然还有大汉奸汪精卫,人人都知道汪精卫是大汉奸,可是却不知道他曾是抗清志士,在被俘虏后,还写下了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诗句!

    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堡垒,如果破了这个堡垒,他们就成了奴隶。

    斩首之刑继续进行,就连刚刚那些兴奋呐喊的普通百姓,也慢慢冷静了下来。刑场上各种交织的声音渐渐淡去。

    特别是那些赵氏族人,在看到求饶无效之后,他们也放弃了无所谓的的求饶,反而像无畏的勇士一样,从容赴死。

    “殿下,行刑已毕!”邓涣冷汗直流的道。

    冉明挥挥手道:“尸体就地掩埋,着人铸造生铁赵振跪像,让其跪在这里,受尽唾弃。”

    这天的行刑,也让凉州河西豪强们对冉明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位爷,不好惹啊!

    他这一杀,可是五百多颗人头落地了。

    他一怒,秃发部十数万人,连毛都没有剩下一根。

    那些豪强们倒也识得厉害,他们没有上窜下跳,相互串联。密谋什么,而是闭门在家,没有人敢私下里谈论赵振被杀这件事。从秃发部叛乱,到叛乱平定,这短短十余天的时间内,死了太多的人。临泽的土地都被鲜血染红了。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他们则是更加关心,劫后余生,是如何恢复家园。

    冉明的计划是继续西行,开赴西域。然而计划又因为这场似乎不会停下来的雨而耽搁了。

    “殿下,此时恐怕不能继续西进了!”王猛道:“不光我们这里下雨,河洛地区更是暴雨连天,刚刚建成的高速公路在洛阳段,刚刚竣工不足三个月,却被暴雨冲毁了三百余丈,恐怕近期内不能修复了,粮草运不上来,河西不能自给,恐怕这西征之事,还要延后!”

    冉明没有在意的点点头,突然猛然一愣。

    “你说什么?”

    “河洛地区突降暴雨,洛阳至巩县段的高速公路,有段因地基没有打牢,被暴雨冲毁了,出现了三百余丈的塌方!”王猛道:“不劳殿下费心,已经处理了当事人。限其整改!”

    “暴雨冲跨了高速公路?”冉明又问了一遍。

    “是的!”王猛看着冉明的郑重表情,起身拿着地图道:“就是这里,高速公路塌方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速公路要穿过一座泥质土山,暴雨突降,山坡上冲下来大量泥沙,撞向了高速公路,大部分被毁路段,都是被泥沙掩盖的,清理掉泥沙高速公路就能恢复。但是四座小桥却被冲断了,所以才无法通行!”

    “我的娘来!”冉明一拍脑袋,大叫道:“你怎么不早说啊,这下要出大问题了!”

    “出了什么大事?”王猛迷茫的道。

    “出什么大事,出什么大事!”冉明呼吸急促的狂道:“暴雨连高速公路都能冲毁,那河堤还能保住吗?”

    冉明的心像是被狠狠的宰了一刀。苍天啊,你可是太残忍了。就不能给点活路吗?魏国发展刚刚步入轨道,可是却没有承担风险灾害的能力。

    虽然这场雪灾对魏国的影响不太大,可是为了防备北汉国有可能举国的南侵,冉闵可是把举国兵力,整体北移。虽然仗没有打起来,可是这十数万部队南北一调,数万民夫,数十上百万石粮草就消耗在运输的路上了。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这个母亲河却时常发脾气。解放前的两千多年里,多有记载的泛滥成灾就多达一千五百多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二十六次之多。

    黄河最初是在太行山北则入海,后来又改道山东利津入海。

    连巩县的高速公路都被冲毁,这场暴雨可想而知会有多大。黄河河堤能承受得住这场凶猛的洪水吗?

    历史上每一次黄河泛滥,哪一次不是尸横遍野,陈尸数十万?

    王猛看着冉明着急的神情,也意识到事情严重性。冉明在来回走动着,思考着对策。黄河如果发水,这将给刚刚焕发出来生机的中原,给刚刚稳定下来的魏国带来灭顶之灾。

    以晋朝人的尿性,如果不趁黄河泛滥魏国民不聊生举国动荡不安的机会,大举北侵那才是怪事。这是一场战争,一场让冉氏父子与天斗,与人斗的浩大战役。一旦输了,他们将输掉江山和性命。

    冉明可是知道后世蒋介石为了迟滞日军进攻,下令炸毁了花园口黄河河堤。一下子淹了苏、鲁、豫、皖四省六十六县,一千二百多万百姓受灾,百万人直接被淹死,至于因灾后伤病、或缺乏食物饿死的人,更加不计其数。

    尽管这个时代黄河中下游并没有后世的人口密度,但是魏国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地方恰恰在青州,青州就是位于黄泛区内。这里不仅有魏国的工业基地,还有大量的工厂,如果青州被淹了,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冉明的,冉明穿越重生四年多以来的心血,过半都倾注在青州。

    黄河泛滥的结果,冉明知道,后果多惨重,冉明清楚,王猛同样也知道。自后赵石虎病亡之后,整个中原战乱不止,魏国建立以来,也强敌环绕,征战不休,哪有精力修整河道,更何况这四年以来,中原风调雨顺,让人们暂时忘记了黄河那狂暴的脾气。

    冉明突然猛的一跺脚,大吼道:“林黑山,给我集结部队,所有骑兵立即集合,半个时辰后出发。”

    林黑山一听冉明狂暴的声音,还以为哪里又出了乱子,兴奋的道:“殿下,我们打哪里?”

    “告诉将士们!”冉明深吸一口气道:“每个人解除铠甲,扔掉枪、矛、盾、弩机等装备,只携横刀和自卫武器。除了食物和水,尽量不要携带多余的东西。”

    “这还打什么仗啊!”林黑山不解的道:“没有弩机、没有枪矛,我们怎么打仗啊!”

    “废什么话啊!”冉明黑着脸吼道“让你传令,你就传令,再敢推脱,军法从事!”

    王猛道:“殿下,此举不妥啊!”

    “是啊,是不妥!”冉明沉重的坐在椅子上叹道:“孤也知道,没有圣旨和命令,孤的军队不能踏入关中一步,更何况是距离邺城仅一步之遥的洛阳。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先生,就让孤任性一次吧!”

    “殿下仁慈!”王猛道:“臣替天下百姓,谢殿下怜悯之心!”

    说着,王猛跪在地上冲冉明恭敬的磕头。

第726章暴雨突击天降危机

    这个大礼不是因为冉明的身份高贵,而是因为冉明这么做,值得让王猛敬仰。

    每当黄河泛滥成灾,最苦的还是那些贫困百姓。西晋惠帝元康五年,黄河泛滥。.荆、扬、兖、豫、青、徐六州一百九二县受灾,二百余万口颠沛流离。

    晋朝当时不过两千万人口,十分之一受灾。要想而知灾情是多么的严重。当时青楼里,一名幼女只值一斗米,最后只卖一块饼。

    人人相食。

    在虎毒不食子,吃人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可是不吃的话,就会死。

    王猛出生的乱之中,惨景见得多了。胡人以食两脚羊为荣,经常抓那些年青的女人烹食。可是相对黄河的暴虐,喜欢吃人的鲜卑族和羯族人,都算是仁慈的了。

    因为他们再怎么野蛮,他们不可能把人全部杀光吃光,总会有漏网之鱼。

    可是大水无情,一片汪洋之后,什么都不能剩下了。

    王猛道:“殿下,容猛回去收拾一下,随殿下一同回洛阳!”

    “不!”冉明道:“先生留下吧。秃发部刚刚灭,孤又杀了赵振全家,难保那些豪强不会趁机生事,所以,这里还需要先生镇着。孤把大将军印给先生,先生可全权处置一应事务,可先斩后奏。”

    说着,冉明打开了书桌后面的那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他还没有捂热的柱国大将军印,以及西域大都督的印绶。

    凭借这两样东西,王猛可以代理冉明,行使军政大权。

    王猛此刻也感觉到肩膀上担子不轻。

    冉明道:“还有一事希望先生处理。第一以孤的名义,以最快的速度给中南开发公司、南洋开发公司,命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孤不管他们抢也好,偷也罢,总之给孤弄来粮食,有多少要多少。但是最少不能少于四百万石。可以明确告诉他们那些人,收起他们的那点小心思,敢跟孤玩花样,弄不来粮食,孤能组建中南开发公司,也能关掉中南开发公司。他们可以把孤的话当耳旁风,但是要有心里准备,承担孤的怒火。”

    王猛道:“四百万石粮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使万石大船也需要四百多船,恐怕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

    冉明道:“孤算了中南开发公司现在拥有万石大船四百六十二艘,各种中小型海船上千艘,如果调集中南开发公司的所有运输能力,他们一次性可以转移至少六百万石粮食。况且还有南洋公司,南洋公司名下有一百五十余艘万石海船,听说他们还造出了三万石橡木五桅帆船,只是数量不多而已。两大公司的运输能力在八百万石上下。他们有能力做到。若是这次完成孤的任务,孤向他们保证,他们得到的,肯定会比损失的多!”

    王猛点点道:“殿下,若是发了大水,恐怕兖、豫、青、徐都会遭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望殿下早做准备!”

    冉明道:“交州,占城、南洋那块香料倒是有不少,可是药材嘛,就不用他们准备了,还是粮食要紧,虽然说占城盛产粮食,可是这四百万石粮食,他们也要承担不小的压力。这药材就让中亚开发公司负责吧。同时致函中亚开发公司,孤用黄金向他们以市场三倍的价格购买药材还有会医术和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王猛道:“如此调集大军前往中原,恐怕会引起误会,再说关中那些关城,恐怕不会允许殿下大军通过。”

    不待王猛说话,冉明就打断道:“请示还是要请示的,以八百里快骑的方式,向父皇请求,同时告诉父皇也要做好抗洪准备。单兵锹要准备无数,还有伤药、瘟疫的药、消毒药粉,同时也要动用粮食,只要大水一泡,粮食肯定会毁了。让青州地方做好全面防洪准备,工厂该关的就要关了,人员也一定要撤离至安全地带。希望时间还能来得及吧!”

    就在这时,得到消息的李业已赶来了,进门那就气急败坏的道:“殿下,是谁这么不开眼敢造反?”

    “噗嗤”冉明和王猛被李业这句逗笑了。

    冉明道:“我们是有一场仗要打,而且这仗场我们输不起。”

    秦王冉明的近卫队就是麒麟卫,这是一支作风硬郎敢打敢拼的部队。这一次与秃发部作战,麒麟卫损失太惨重了,让冉明不得不从秦军骑兵军挑选人员,补充进去。不过这个工作仍在进行中。

    秦军在福禄的军队加上麒麟卫,满打满算才两千五百人马。黑夜中被紧急拉起来的这两千五百人马都精神抖擞的策马肃穆而立,除了战马打喷嚏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杂音。李业、王猛冉明同时出现在校场上。

    “参军秦王殿下,柱国大将军!”

    “诸位将士!”冉明的声音响彻夜空:“你们都是好样的,就在前几天,面对强敌,你们战后最后,没有孤的命令,你们没有后退半步。有你们这些忠勇无畏的将士,孤甚幸,大魏甚幸!”

    冉明几乎是用吼声音道:“你们记住你们的责任和使命吗?”

    “保家卫国,护境安民。”

    “很好!”冉明的声音再次响起:“现在,我们的百姓正在承受灾难,他们岌岌可危,他们将朝保夕,我们应该怎么办?”

    “有敌袭兮,武卒当先。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很好,很好,非常好!”冉明道:“自上古先贤大禹治水开始,黄河不知道发了多少次水,也不知道淹死了多少人,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现在黄河在肆虐,黄河沿岸百姓在承受着生与死的煎熬,孤以大魏秦王冉明之名,我们大魏秦王府向上天宣战。”

    让冉明很意外,众将士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他们人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在古代在封建愚昧愚民的政策下,老百姓对于天的敬畏是发自骨头里。冉明不信天,他们却信。冉明相信人定胜天,他们却不相信。

    别说那些普通的将士了,就连李业也脸色大变。

    “殿下慎言,昊天不可渎。”

    冉明并没有理会李业的话,而是道:“你们难道忘记了你们身上的责任了吗?”

    一个将领怯生生的道:“柱国大将军,卑职只是军汉,只懂杀敌!”

    “杀敌,很好!”冉明道:“敢与我大魏为敌的,无论是谁,都是我们的敌人。不管他是不是强大,是不是人,只要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要把他们杀光灭净。妖与我们大魏为敌,我们就灭妖,神与我们大魏为敌,我们就诛神,佛与我们大魏为敌,我们就灭佛。不论是谁,不论是什么,只要他敢为敌,我们就应该灭了他!在这个天下,只有一个道理,不服那就干,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我们身上所穿的甲胄、衣衫,还有手中的兵刃,食用的米粮,哪一样不是出自百姓之手?那些百姓才是我们真正的衣食父母。”冉明朗声道:“孟子曰民为重,社稷为次,君为轻。现在我们的衣食父母正在被洪水肆虐着,随时有灭顶之灾,我们就袖手旁观吗?”

    “不能,不能!”

    “若是没有那些百姓,那些衣食父母的供养,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冉明道:“谁对我们的衣食父母不利,我冉明就跟他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两千五百余名将士暴发出震天的吼声,声音直冲云霄。

    “出发!”冉明一马当先跳上战马,林黑山看了看那对沉重的大铁锤,气愤的扔在地上。也跨上战马。

    冉明的两千五百余人,没有携带铠甲和兵刃,仅仅携带了自卫的横刀和单兵锹,可以说是一支轻装骑兵。每个两匹战马,一匹骑乘,一匹拖运给养物资。

    从福禄至张掖全程莫约四百里,次日日落时分,冉明就抵达了张掖。一天一夜的时间奔驰四百里,这个速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光速了。可惜,冉明并不满意。虽然冉明并不满意,却也没有严令部队加速前进,这个速度已经是轻装骑兵的极限了。如果再快,人和马恐怕都吃不消了。

    就在冉明露宿城外时,八百里快骑仍不停止的向邺城进发。八百里快骑,采取的是接力的方式,以战马高速冲锋速度前进,和行军大军并不一样。

    就在冉明急忙向洛阳前进时,邺城皇宫中同样也灯火通明。自刘群病重以太傅之尊荣退之后,魏国进入了以张乾、谢安为首的新一届内阁执政时期。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内阁的称呼,不过张乾和谢安却拥有正副丞相之实,他们两个则代替冉闵统领百官,维持魏国国家机器的运转。

    皇宫御书房内,冉闵已经三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他睡不着。邺城同样暴雨连天,就连城内那些低洼的地方,都开始出现积水,排洪的下水道根本来不及把雨水排出去。黄河两千里河堤出现了不同的程度的险情,虽然没有决堤,但是如果大雨不止,谁也无法保证黄河不会泛滥成灾。

第727章边关烽火狼烟急

    历朝历代每到这个时候,皇帝都要问天自责,然后祭天下发罪已诏。向上天忏悔自己过错,祈求上天的保佑。

    张乾很是郁闷,他的这个中书令交椅还没有坐热,居然出了这种事情。冉闵不愿意下罪已诏,这可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安石啊,看来苍天看乾不顺眼了。”望着雨幕,张乾叹道:“乾说到底还是出身卑微,根基不稳,若是卢谌、徐机健在,这个中书令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乾来做的。乾虽是大魏中书令,但是朝堂上政敌太多,这个机会他们一定不会错过的!”

    谢安不动声色的道:“陛下会下罪已诏吗?”

    “陛下倒是愿意下,不过,被乾阻止了。”张乾反问道:“此乃天灾,与陛下德行何干?再说,陛下何有失德之处?虽然陛下杀戮甚众,但是何时杀过一个无辜之人?”

    “孟阳(张乾的表字)毋须担忧!”谢安道:“他们明着还不敢。”

    张乾道:“明着是不敢啊,可暗地里一定会有动作的。”

    谢安点点头道:“阴谋一旦见到阳光,就会消弭于无形之中。无非是借机中伤中书令的名声而已。只要中书令简在帝心,他们谁也动不了你!”

    谢安轻轻的道:“好在天佑大魏!”

    张乾愕然道:“安石,你,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说风凉话。现在我们就是一个绳子上串着的蚂蚱,好不了吾,也跑不了你!”

    “孟阳休恼,且听安石细细道来!”

    谢安不紧不慢的道:“安所说天佑大魏,其实是指去风的那场北地白灾。因为白灾突现,陛下担心北汉国会倾国南下,所以动员了十数万大军北上,准备拒敌于国门之外。”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陛下调集了共计二百万石粮草北上,虽然运输途中损失不少,但是开春之后,陛下又陆续增加了北方的粮草储备,现在至少将近百万石粮食囤积在晋阳,北平也有不下三十万石粮食,邺城也有六十万石。”

    “其他边镇像雁门、定壤也都存储着可以支撑着军民三个月食用的粮草。我们大魏这次在黄河泛滥地区之外,存储着不少于二百三十万石活命的粮食。即使黄河最后决堤,大魏也有足够的粮食应对眼下危机。”

    “其次是,由于青州开设了大量的工坊,不少农民会在农闲时间去青州打短工,现在距离秋收尚早,河洛地区留守百姓不多,转移起来不算太难!”

    张乾道:“就算有这二百多万石粮食又能如何,像元康五年黄河泛滥,青、荆、豫、兖、徐、扬六州一百九十二县遭灾,还有永嘉六年,大兴二年,黄河发水,哪一次不是蔓延六州之境,哪一次不是损失惨重,颗粒无收,还要饥孚遍野?”

    “二百万石粮食对于那些灾民来说,自然是杯水车薪!”谢安笑道:“安之所以说天佑大魏,其实最关键的是,还是秦王!”

    “秦王?”张乾不解的道:“秦王怎么了?”

    谢安道:“在这个时候,秦王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你等着看吧,不出五天,肯定会有加急文书到来!”

    御书房中,张平参见了面无表情的冉闵,然后道:“陛下,臣将葛仙翁请来了!”

    “葛仙翁来了!”冉闵顿时来了精神:“快快请仙翁进来。”

    说着,冉闵赶紧抹了一把脸,命中常侍尤义给他整理龙袍。着装整洁,这是代表对一个人的敬重。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葛洪手持拂尘,依旧那身紫色道袍。显得大袖飘飘,气度不凡。

    紫色,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显赫的服装颜色,我们俗语中红的发紫,这个紫就是官服或常服的颜色。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除了明朝在官服的补子上绣上飞禽或走兽,这才是衣冠禽兽的由来。让葛洪穿紫色道袍,这是冉闵对葛洪这个大魏国师的敬重和礼遇。

    “仙翁免礼平身,来人,赐坐、上茶!”

    “谢陛下!”

    看着古波不惊的葛洪,冉闵着急的问道:“连天暴雨,河水滔滔,朕心忧如焚,恳请仙翁施法向天问策!”

    “无量天尊!”葛洪淡淡的道:“贫道尽力!”

    冉闵又急急的问道:“不知仙翁何时施法?”

    葛洪眼睛一闭,掐指一算道:“陛下,今夜子时可在朱雀大街明光坊开坛施法!”

    葛洪的道法高深,只是他在炼丹方面和医学方面,但是真让他呼风唤雨,排山倒海,他肯定没有那个能奈。否则也不会有什么衣冠南渡了,胡人来了,直接搬一座大山砸过去,不需要太多,死伤个万把人,让他们有多老实,他们肯定会有多老实。

    不过,葛洪活了大半辈子,看云识天的能奈还是有的,他在来的路上看了天色,今天夜里子时后至明天午后这段时间内,肯定不会再下雨了。

    对于所谓的道术,冉明是压根不相信的。所谓的道术,不过是一些不怎么高明的舞台魔术,让后世一个随便不怎么高明的魔术师,加上一些道具,都可以玩得比他们还要厉害!当然,冉闵对于道术也是半信半疑。

    虽然冉闵不怎么相信,但是出于政治需要,他必须做出这个姿态。

    冉闵一听葛洪的承诺,兴奋异常,赶紧命人去准备祭坛。与此同时,冉闵请出活神仙大仙翁之孙葛玄的亲孙子小仙翁葛洪开坛施法的消息,迅速传遍邺城。邺城三十余万人口,几乎大半都动了。

    在三国时代,葛玄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事情详细自己搜一下),而葛洪又是一个医道圣手,他经着打着道术的幌子,为贫困百姓治病救人。在他那变幻莫测的魔术手法迷惑之下,葛洪在道教信徒或普通百姓心中,威望极高。听到葛洪出面的消息,这下百姓忐忑的心情,缓缓放下来了。他们认为葛洪出马,肯定能求得上天不再降暴雨。

    虽然葛洪是在夜里开坛施法,却没有打消百姓们的积极性。他们有的拿着雨伞、油布或直接淋在雨中观看葛洪开坛施法。

    随着冉闵的一声令下,邺城数千军卒和仆役,以最短的时间内,按照葛洪的要求,布置出了一个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的庞大祭台。为了搭建这么一座祭台,肯定要连夜拆除不少百姓的房屋,可是那些百姓一听这是葛洪祭天的祭坛,他们二话没有,立即收拾细软,甚至帮助士卒推倒自己的房屋,至于什么补偿的问题,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

    终于葛洪出场,在一百多名古乐手的引领下,这些鼓吹手一路吹吹打打,其后三十六名道童开路。这三十六名道童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数,葛洪脚踏七星一步一晃不紧不慢的向前走着。在葛洪身后是四名捧着各种法器的道童。

    如果冉明在这里肯定会在心里yy,葛童是不是像杰克逊一样,有恋童癖。无论哪一次出场,葛洪从来都不用成年道士,而是用那些十二三岁的少年道士。

    在葛洪之后,才是冉闵携手董皇后,带着的魏国文武百官,就连病重的刘群也在仆从的扶着跟着前来祭天。

    整个朱雀大街燃烧了上万只庞大的火把,滚滚烈焰腾空,将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昼。人潮汹涌的邺城百姓们自觉向葛洪肃穆而拜。

    葛洪正式登上那香烟袅袅的祭坛,开始了跳大神。反正下而的人也看不清他在跳什么,嘴里念叨的词是什么意思。那些道士所谓的咒语,其实和医生写出的药方一样,都是让你看不懂,他们自己才懂的东西。

    葛洪折腾了近小半个时辰,直到子时三刻时,突然葛洪在祭坛上浓烟大作,伴随着滚滚惊雷声。葛洪声音突然高了八度:“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雨过天晴!”

    冉闵抬头,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雨已经不下了。阵阵凉风吹过,天空中居然神奇的出现点点繁星。

    冉闵望着葛洪满脸苦笑:“好了,有了这次祭坛的神举,不用说以后这道教信徒肯定踏破道观的门庭!”

    也幸亏出现了这次间歇,让黄河喘了口气。只是好景不长,就在三天之后,冉明抵达陈仓关时,问题出现了。守关之人不放冉明进关。要进可以,冉明和麒麟卫部队可以,其他那两千余兵马,军队必须有调兵虎符,或冉闵的圣旨他们才能放行。

    冉明的哪里有兵虎符和圣旨,可是让麒麟卫这点人马回去,面对黄河他能怎么办呢。就在这时,跟在冉明的李业给冉明出了一个主意。

    冉明依计而行。冉明假装同意守将之意,以魏峰、祖彦,林黑山等四人坐吊篮进关。就在冉明刚刚踏上城关城墙上时,冉明暴喝一声:“林黑山动手!”

    林黑山如同一个暴怒的黑熊,一把抓住了陈仓关守将。利用胁迫的方式,冉明闯过了陈仓关,可是大麻烦出现了,那个丢了面子的陈仓关守将下令点燃五色狼烟。

第728章面对胡人朕死都不退

    狼烟虽然是古代传递消息的最佳手段,可惜能表达的意思太少。狼烟起,就是代表有敌袭击,一股狼烟是小股部队。三股就是请求支援,五色狼烟就是告诉后方,敌连连势大,前关即将失守,作好应战准备或撤退的意思。

    愤怒的陈仓关点燃的就是代表着陈仓失守的五色狼烟。五色狼烟像接力棒一样,一站一站的传了下去。不到半功夫,狼烟就传到了洛阳,洛阳再传至邺城,这一路上让无数魏军顿时如临大敌,地方官员更是忙得鸡飞狗跳。

    烽火台通常情况下都是三五成一组,从而避免因烽火台被敌人悄悄摸掉而丧失示警的功能。在陈仓关燃烧起狼烟之后,不过十息的时间内就被十里之外的烽火台发现,并且及时传递。古代烽火台一般情况下都八至十里一座,在狼烟点燃那一刻算起,一柱香时间内(五分钟)可以传递两到三座烽火台。

    当然,这种传递方式还有一定的天气因素制约着。由于晚上都需要明光作为信号传递,以猛火油或易燃物作为信号,夜晚的火光的速度比白天更快。如果遇到浓雾天气,那就认命吧。

    这样粗略计算下来,如果在能见度高的情况下,烽火信号传递的速度大约相当于时速百公,这个速度在后世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算是最快的了。

    从陈仓到长安不过三百多里,身在长安的雍州刺史、长安尹慕容恪在一个时辰后就得到了消息。烽火传讯和后世的电话、网络没有办法相比,只能作一个提示。不过,慕容恪却不敢大意。

    这边镇西将军谢艾刚刚把关中的主力部队调去张掖平叛,现在陈仓关出现重大敌情。慕容恪第一反应就是秃发部的叛军势力居然如此庞大?也不怪慕容恪会这样想,他虽然是雍州刺史,但是却只是一个文臣,冉明和谢艾把秃发部叛乱已经平息的消息以军驿的正常速度传递至邺城,现在还在半路上,他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

    而且历史上秃发树机能在晋朝泰始年间的叛乱持续多达十数年,那还是在晋朝刚刚统一的时,晋军还没有经过八王之乱的内斗,在位的还是晋武帝司马炎。就连司马炎都不能快速平定秃发部的叛乱,慕容恪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冉明和谢艾没有能力剿灭叛军,并且还让叛军扑向了关中。

    这下,慕容恪不得得慎重起来。如今的暴雨对关中的影响虽然不大,但是河洛地区,肯定损失不小。即使黄河不会决堤,但是也会造成粮食减产。魏国还需要关中平原,富饶的八百里秦川的粮食产出应付灾情了,如果关中再惨遭兵祸,恐怕魏国也难以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

    无论文臣也好,武将也罢,如果失城失地,将来追究责任打板子,文官也跑不掉。

    慕容恪身为雍州刺史、长安,在镇西将军谢艾离开长安之后,他就是最大的官,责无旁贷。可是让谢安无奈的是,长安并没有多少军队了,除了五千步卒仅剩不足一千骑兵。别说守住长安城了,就连城墙他们都站不满。更何况作为一个将领,从武将转为文官的慕容恪来说,据城死守并不是他行事风格。

    慕容恪将一千骑,打乱编制,全部当成斥候派出去。同时,留给慕容恪的时间不多,如果对方轻骑急袭,只需要一天就能抵达长安城下。为此,慕容恪紧急召集长安各部官员。

    长安和洛阳都是魏国的陪者,虽然规格没有邺城高,但是和一般州治要得多,而且各部门齐全。一百多个官员从亲卫、扈从以强拉硬拽的方式带到了慕容恪的面前。慕容恪并没有废话,直接命令道:“陈仓关起五色烽火,军情刻不容缓。长安这一次是面临了严峻,诸位也知道我们长安守军不多,若是让敌人兵临城下,即使守住长安城也要面对关中一片狼藉。所以,恪拟定但凡长安城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不论士、庶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完成集结,违者军法从事!”

    一听这个语气,还没有见识过慕容恪厉害的一个官员道:“慕容使君,这兵事需要镇西将军负责,即使镇西将军不在,也轮不到慕容使君擅自做主吧!就算慕容使君想要越俎代庖,可是这服役向来都是那些贱民,我们士人何时需服贱役?”

    “是啊,大敌当前,我们一致对外,需要出钱,我们就出钱,需要出粮我们就粮。上阵搏杀,我们也非所长!以已之短击敌之长,实非不智矣!”

    那些官员一看慕容恪没有说话,也随声符合起来。

    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不仅看不起庶,同样也看不起胡人。如果是胡人政权,就自当别论了。可是魏国那是汉家天下,慕容恪只是一个降臣。要想降服这些士族官员,慕容恪必须拿出真正让他们钦佩的东西。

    那名官员见已方人多势众又冷嘲热讽的道:“这妥协很容易就会养成习惯,妥协了一次,难保不会妥协第二次。为了我们诸位的身家性命着想,我看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慕容恪虽然会说汉语,也说得很流利,可是让慕容恪跟这些整个有事没有在一起空谈清议的士族官员比口才,那就好比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和歌唱家比唱歌。慕容恪果断的没有和他们扯皮。看准几个领头挑事的官员,慕容恪命亲卫不由分说,直接斩杀在当场。

    慕容恪以血腥的手段极大的威慑了众官员,在钢刀和铁拳的逼迫下,长安士绅开始动员了起来。六万多名青壮被强编成了自卫军。慕容恪采取重赏的方式,又从这六万多名青壮中挑出了八千余死士,配合两千守军。组成一支万人规模的部队,慕容恪把长安府库中最精良的铠甲,最锋利的武器装备给他们,让他们在守军士卒的训练下,快速熟悉战场撕杀技法!

    就在长安刚刚还成组训时,陈仓关出现的烽火信号也传到了洛阳。

    张温下令洛阳就近军队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当然反应最快的还是洛阳骑军,在一个多时辰后,一支五千人马的纯骑兵援军向长安方向轻装前进。

    一个昼夜之后,冉闵的御案上也放上了陈仓关“军情”,由于时间和传递消息的速度太慢,这个时候秃发部的战报还没有被冉闵接到。冉闵的情报太少,他和慕容恪一样,意识到了秃发部的叛乱规模超过了想象。冉闵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可能是晋军暗中支持了秃发乌孤。

    冉闵下令魏国整个战备动员。

    冉闵因为被东晋朝廷的举动彻底惹恼了。在永兴二年,冉闵的魏军势力最强大时,他拥有部曲三十余万,百万胡人被迫撤离中原。然而在冉闵即将一举解决胡祸问题时,东晋朝廷出手了。不过,他却没有帮助冉闵,而是选择了帮助胡人对付冉闵和冉闵的这个初生魏国。冉闵建立魏国之后,最响应他的还是那些贫困百姓,乞活义军。在投桃报李的思维中,冉闵厚赏有功将士,封他们有郡之太守或县之县长,又或者是刺史、将军。

    冉闵的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北方的士族,他们独霸地方,拥有诸多特权,虽然冉闵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不过却触犯了他们的底线。泥腿子贱民怎么能当官呢,这有违礼不下庶,刑不上大夫的这个行事原则。

    北方士族门阀和东晋朝廷联手发力,魏国那些刚刚拿到地位的刺史、太守或将军们,自然而然被套住了。像徐州刺史周成,携徐州五郡六万余兵马,一百多万人口投降晋朝。只得一个虚职,连在建康城一名城门都伯都敢给他颜色看。

    说起玩政治手段,这些从小就钻研的士族俊杰们,手段还真不是盖的。连番动作之下,雄霸六州的魏国突然间分崩离析了。

    关键的时候被东晋捅了一刀,这种让人玩弄的感觉让冉闵感觉异常难受。特别是眼下魏国河洛地区正暴雨成灾,东晋又落进下石。冉闵给驻守在邺城的大魏精锐部队“越骑、屯骑、长水、中垒、步军六营以及射声等下达进入战争的命令!”

    听说冉闵动员全国,准备战争的消息,张乾和谢安一同拜见冉闵。

    张乾甚至连向冉闵施礼都省略了直接问道:“陛下,我们大魏哪有实力再打一场举国之战啊!”

    “没有实力,朕何偿不知!”冉闵沮丧的道:“朕想打吗?如果晋朝都是胡人,朕早已提兵南下,灭了他们了!朕看到都是一族同胞的份上,不与他们计较,可是你看看他们做得这叫什么事啊!”

    冉闵挥手,让张平把陈仓关出现五色狼烟的情报扔在地上道:“朕想不打,可,要是不打成吗?人家把刀都劈向朕了,难道还要让朕把脑袋伸过去?”

    张乾看了一眼,心一下子就揪起来了。他感觉手脚冰凉,脑袋一下子就大了。谢安看了以后,表面上没有惊慌,实际上却浮想联翩。

    “朕可以死,但是不会投降!”冉闵坚定的道:“孟阳,你知道朕。朕自幼被石虎收养,寄人篱下的滋味,没有人比朕更懂。朕之父一生之中,对石氏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为服石氏养育之恩,朕之父舍生忘死,为石氏打江山。从兖州,至下邳,再至河南(郡)、南郡,石氏的江山,其中一百三十多城,都是朕之父打下来的。可是呢,石虎这个畜生,只因嫉妒朕之父的功劳比他大,威名比他显赫,就故意陷害,致朕父惨死阵中。在别人眼中,朕是石虎有养孙,朕反他,就是背信弃义,就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啊。孟阳,汝与朕君臣一场,相识十数年,你见过他石虎把朕当人待过一天吗?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多,睡得比狗还晚,起得比鸡还早,就这样,他还不准备给朕活路。朕不反成吗?”

    张乾连连叩头道:“臣,臣和陛下的遭遇还是幸运的了。”

第729章冉闵对东晋宣战

    “是朕不顾及根同源香火之情吗?朕当初推翻石氏政权,要把六州之地,二十万雄兵猛将,四百余万百姓送给他们,他们却推辞不授。”

    冉闵指着建康方向,神情激动的咆哮道:“这个一心偏安东南的司马氏居然不愿间要这个江山,他们不要四百万同胞,他们不愿意要我汉家六州之地数千里江山。是他们不要,是他们不要的。这个江山不要,朕要了,汉家同胞不管,朕管了。”

    “可是,你也知道,他娘的司马氏还有褚蒜子那个娘们,他们做得那叫什么事!一次一次扯朕的后退。他们扯朕的后退,朕不计较。可是因为他们这么胡来,枉死了多少人啊!现在天都快漏天了,他们还支持秃发部,秦王冉明和谢艾他们二人联手居然平不了秃发乌孤,还让秃发人打进陈仓,袭击关中。你说这东晋朝廷给秃发乌孤出了多少力?”

    “陛下,不要再说了,臣都懂,臣都明白了!既然他们不给活路,咱们也不用跟他们再客气了!”

    张乾道:“臣这就去安排不惜一切代价筹措粮草,克服任何困难,做好举国国战准备。这次咱们跟他玩真的,不破建康不还军!”

    谢安愣了一愣,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不作死,就不会死。

    可是东晋作死,他们一定会死。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魏国再虚弱,也不是一只肥猪可以招惹的。站在魏国的角度上来看,晋朝这个时候挑起战端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为冉闵最善长其实并不是治理国家,而是擅长以战养战,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敌人。

    从魏国永兴元年开始至永兴四年,这四年中魏国几乎没有农耕生产,支撑国家的,不是别的,就是冉闵一次一次的战争红利。

    一头猪肥,居然胆子肥到敢去招惹一头猛虎,谢安默默为东晋默哀。

    张乾随即组织朝议,快速颁布了战争动员、准备的工作。

    魏国要一举灭掉晋国而准备,光靠目前的二十万军队肯定不够,而且这二十万军队需要近半防备北汉国,能够调动起来,直接参与攻打晋朝的,也不过十数万人马。

    张乾提出了自己的扩军方案,骑兵增加十个营(五万人马),长水军加造千艘江河战舰,兵员扩充至十万。射声扩充四个营(四万人)、中垒一个营(一万)。

    在此基础上扩充十个军的轻装步兵、刀盾、枪矛。除了扩充部队所装备的装备之外,还要加紧打造重型石一千具,轻型石五千辆,还有八牛弩弩车三千辆,箭矢二十万壶。

    出其意料,张乾的这个扩军方案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什么阻碍就获得了通过。

    司空条攸道:“陛下为了支持这次国战,臣愿意捐献三年的俸禄,在换今后三年内,臣不领俸禄,臣家中还略有余财,臣愿意捐献万金。”

    “皇帝不差饿死兵!”冉闵道:“条卿的万金,朕收入了。不过这俸禄还是要领的,不然条氏这百十口人还不喝西北风啊!”

    冉闵又对众臣道:“来人,准备拟旨。司空条攸忠君为国,劳苦功高………加赐食邑五百户!”

    冉闵话音未落,满朝皆惊。

    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员,根本就没有一个穷人。

    哪是是跟随冉闵从龙的贫苦农民,大魏立国八年来,也足够让他们完成从贫困到富裕的脱变。

    更何况朝堂上最多的还是那些士族官员。士族官员他们家中家资丰厚,就算一辈不领俸禄,也饿不着他们。

    当然,这次魏国朝臣支持冉闵在这个时候发动对晋战争,其实也有他们的私心。几乎所有南侨士族几乎留北支,留北分支士族官员,渐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在这个时候,如果让晋朝灭掉魏国,统一天下。那么侨南士族将会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故土。

    那些南侨士族也可以明正言顺的收回他们的祖产和财富。说穿了,留北支士族只不过是家族中财产的临时保管员。已经偿到甜头的留北支士族怎么可能放弃手中的权利,所以为了手中的权利,留北支士族就会全力支持北方政权,抵抗侨南士族的北归之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南北统一陷入一个僵局之中。东晋还好说,他们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废物,傀儡。

    可是当南朝刘宋建立时,文武双全,而且兵马强悍的刘裕仍没有统一天下,就是因为,他遭遇了留北支士族和豪强的激烈抵抗。

    捐钱的捐钱,捐物的捐物,魏国众臣士气高涨,这好比后世美国打伊拉克,打的是弱国,获利的是那些财阀,他们没有理由反对这个既能赚钱,也能赚取名声和威望的事情。

    你让美国去帮助一个非洲资源匮乏,动乱不止的穷国去宣扬民主,美国不会干,可是要对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宣扬民主,美国议会肯定会第一时间通过动武议案。

    魏国对晋宣战和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性质是一样的,魏国的军事实力远超晋朝,可以在轻微损失下获得胜利,而且战争红利非常丰厚。

    就在这时,冉闵道:“这一次,我们要同时打两场战争,第一就是要确保黄河河堤的安全。河洛地区是我们大魏的粮食主产区,一旦黄河河堤泛滥成灾,这对我们大魏的损失将会是致命的。朕不允许朕的天下饥孚遍野,生灵涂炭。”

    “各地沿河官府务必组织青壮,日夜巡防河堤,对于有坍塌威胁的河段,要抓紧抢修。”冉闵道:“现在是上天考验我们君臣,能不能坚持住,就要看各位爱卿的表现了。”

    工部尚书道:“工部已经加紧采购了十万条麻袋,这批麻袋在昨天已经调运,分配沿河诸县。并且以赊欠的方式,向华夏商盟赊欠了二十万条的麻代的订单,预计在未来三天之内赶制出来。其次还从府库调拨了五万柄单兵钢锹。”

    “应该不够,还需要持续追加!”

    冉闵道:“这次为了大魏撑过黄河水患,朕准备以大魏天子的身份,向华夏钱庄借贷一百万金,利用今后两年的税负,分期偿还。朕事先声明,这次谁的手敢不老实,朕就诛他九族。”

    事实上,冉明想到的事情,冉闵也想到了。

    即使冉闵没有想到,张乾和谢安等大魏众臣也会帮助冉闵想到这些。

    一个皇帝愿意听马屁,那么满朝都是马屁精。

    一个可以直言纳谏的皇帝,朝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忠臣。

    众臣并不清楚,冉闵已经给“天聋地哑”的张平下达了密旨,集中力量剿灭大魏境内所有“影子”,在剿灭“影子”之后。

    “天聋地哑”的主力工作方向就是严查贪腐和欺行霸市的商贾,维护大魏稳定。

    至于陈仓关燃烧起来的五色狼烟,尽管这次陈仓关有可能已经失陷,而且关中守备空虚,不过冉闵并没有太过担心,因为有潼关、函谷关之险,秃发部的叛军最多能把关中祸害一番。

    长安城有慕容恪在,慕容恪应该可以保证长安不失,只要长安不失,张温肯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派援军支援慕容恪。

    以谢艾和冉明之能,秃发部肯定不能轻易打败他们,最多可以牵扯他们,当然秃发乌孤立也会被冉明和谢艾牵制住主要的兵力。

    偷袭陈仓关的不过是秃发乌孤的一支奇兵,而且兵力不会太多。

    长安城,源源不断的斥候回馈过来的消息,让慕容恪疑惑不解。

    近千骑兵,分成上百波侦察分队,可是却没有发现的踪迹。能攻破陈仓关,就算是出奇不意,至少也要有数千至上万兵马,可是这上万兵马,要想在关中之地隐藏行踪,这几乎不可能。

    慕容恪想了想道:“对方既然藏匿了行踪,也可以因而肯定,他们的兵马不多。那么本刺史就把他们引出来,本刺史率领三千作为前锋,前往陈仓,余下部队由都尉率领。”

    长安别部都尉忧心忡忡的道:“可是就怕对方绕过我们,直扑长安,给我们来一个中心开花!”

    “如果他们敢直扑长安城,那就是他们自寻死路。”慕容恪道:“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他们应该不会这么。恪猜测,此股敌军应该是秃发部的一支奇兵,突袭关中,目的也是为了逼迫镇西将军率领回援关中。不过,有恪在此,他们注定只能空欢喜一场。”

    长安别部都尉又担忧的道:“可是,三千兵马是不是太少了点?”

    慕容恪道:“如果恪率领的军队太多,他们还敢出现吗?”

    长安别部司马也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之中,慕容恪再怎么说也是雍州刺史,如果他出了问题,他和别部都尉,同样责任难逃。但是,慕容恪的计策也是唯一的办法,他们只能分兵,把原本不多的兵马,再分散。这样虽然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但是只要敌人出现,他们就有办法消灭他们。

    其实,对于关中军队的反应,冉明是看在眼中。不过,他由于没有圣旨返回中原,所以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虚惊一场。就在慕容恪率领一支诱饵军队离开长安城时,冉明的部队已经快速突袭,当五千洛阳援军与冉明部擦肩而过后,冉明率部抵达了关中的东大门潼关。

    对于这个被冉明亲手打下来的潼关,冉明非常了解潼关的恐惧之处。这里虽然地处魏国腹地,但是守备的警觉性并不松懈。

    林黑山道:“殿下,我们还要不要还像陈仓关那样诈城而入?”

第730章黄河决口人墙堵上

    “同样的计策怎么可能用二遍?”

    冉明笑道:“如果把大魏将领都当成傻子,那么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

    李业问道:“殿下,我们如果穿过潼关?”

    冉明反问道:“谁说孤要穿越潼关了?”

    “不穿越潼关,如何进入河洛?”李业不解的问道:“难道我们还能飞过去不成?”

    “飞是飞不过去,不过我们可以从黄河上进入河洛?”

    冉明道:“每月中、下旬,华夏商盟都会向长安运输大量货物,算算时间,如果没有意外,今天晚上他们将会通过潼关!”

    “如今黄河的黄河水况,要想渡河恐怕不行吧?”

    李业道:“更何况我们是顺河而下?定是万分凶险!”

    “原本呢,船要想顺水而下是不可能的!”

    冉明道:“只是解飞在不其造船厂的时候,得到一个人才。”

    此人姓王名嘉,字万年,陇西安阳(治今秦安县东)人。这个王嘉虽然是一个方士,却精通墨学,他提解飞提出三十六天罡之说,助解飞制造出来拥有三十六个水密仓的大船。

    现在这种被命名为“天罡”船的大船,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水文条件下航行,而且载重过万石,成为黄河运输的主力船只!

    黄河虽然可以通行,但是在三门峡(相传大禹治水,使用神斧把高山劈成了人门、神门、鬼门三段,由于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特别是在鬼门段峡谷,由于河水水流喘急,河面下暗礁密布,顺流而下的船只根本不受控制,直接撞向河中的神石上,过往船只十有八九会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情。所以在古代,黄河运输一般都会在把水运停止在新安或绳池。

    这种“天罡”船虽然船体庞大,但是吃水却非常浅,而且极易控制,不会被风流左右,从“天罡”船投入使用之后,三门峡船只的沉没事故几乎绝迹。

    果然,当麒麟卫一名士卒向冉明发出信号之后,河边临时搭建的渡口上出现四艘庞大的河船,这种河船虽然也有桅杆,不过整个船却非常低矮。

    远远的望去,这个“天罡”船就像一只伏在水面上的乌龟。当然也有人戏称天罡船为王八船。

    用了将近一个时辰,在天色刚刚微明的时候,两千五百余骑骑兵全部踏上了“天罡”船,

    冉明冲一名士卒道:“现在去向潼关守军解除误会吧!”

    就这样,冉明率领骑兵全部乘船向潼关行去。

    潼关守军其实也有水防功能,他们自然不会在个地方拦截冉明。而是兵分两路,一路去追谢艾,一路去向邺城汇报。

    当邺城的冉闵得到这个消息时,顿时松了口气,别看魏国上下都支持冉闵在这个时候打晋朝,冉闵却知道,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可以选择,冉闵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南下统一之战的。

    “传令下去,全军警戒解除。”

    冉闵心中的那块大石头已经落地了,终于可以安心应付这个大发脾气的黄河了。

    但是冉闵却不知道,上天跟大魏又开了一个玩笑,原本刚刚转危为安的黄河,因为中游突降的暴雨而变得更加危险。

    天气就是这么奇怪,原本晴朗的天气,慢慢的下降的黄河水面,突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水。

    冉明在刚刚抵达孟津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冉明大吼道:“魏峰率领一千骑在河北靠岸,祖彦率领一千骑在南岸靠岸,你们二人,率部日夜巡视河堤,若遇隐情,立即示警!”

    尽管冉明在黄河泛滥之前抵达河洛,然而这个黄河河堤能不能保住,冉明心中没有半点底。

    九八那场洪水可是把大半个中国都泡在了洪水,损失惊人,冉明如今还记忆犹新。

    站在河堤上,冉明望着滔滔黄河水,有点茫然。

    河洛地区是中原腹地,也是粮仓,在战乱时这里就是重灾区。尽管魏国已经开始了战后恢复性重建,这里的百姓仍非常穷。

    就算是地主,也没有多少人能住得起青砖瓦房,大都住的是土坯茅草房。这种房子在平时还能遮风避雨,可是连天暴雨,让不少住房都变成了危房,很多人家屋内都出现了尺许积水。

    冉明没有能力保证黄河河堤不会被洪水冲溃,无奈之际,冉明只得做出最坏的打算,命令麒麟卫通知各县就地组织老弱妇孺快速转移。

    让各户人家拆掉门板、木床,用家中的木衣柜或桶盆等物,扎制简易的木筏子,把粮食和财物放在上面,向丘陵或高处转移!

    而所有青壮携带三天口粮,自带铁锹和麻袋、木桩,以宗族为单位就近上河堤准备待命。

    在这个时代农民仍没有多少抗洪救灾意识,包管当地官员在内,他们只会跪对上天,祈求上天保佑。

    好在冉明的指示下达的及时,麒麟卫化作传令兵通过那些正在手足无措的百姓,让他们开始转移。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飞速奔驰而来。

    “秦王殿下,三十里外孟县河段河堤出现渗漏,情况危机!”

    “那他妈的还愣着干嘛!”

    冉明立即跨上战马,冲身边不足二百名麒麟卫吼道:“快不必再顾忌马力,以最短的时间内赶至孟县!”

    冉明又冲那名前来报讯的士卒道:“你再辛苦一下,前面带路。”

    李业扶着已经歪了的帽子道:“殿下,我们的人手太少,而且还没有救灾物资!”

    冉明道:“派人通知洛阳留守张温将军,让他派兵支援我们!”

    三十余里的路程对于急速冲锋的战马来说,不过是转眼间一柱香的功夫。

    然而当冉明刚刚抵达河堤出现险段堤段时,突然冉明感觉手脚冰凉。

    汹涌的河水像一头猛兽,狠狠的撞击着河堤,年久失修的河堤慢慢的坚持不住了,终于一个如同脸盆大小的缺口出现,寻找到倾泄口的洪水一股脑的挤向那个缺口,几乎没有任何停顿,这个缺口就成了一丈余宽,然后变成二十余丈宽!

    李业沮丧的道:“晚了,这下全完了!”

    见识过九八洪灾的冉明知道此刻缺口并不算太大,人们还有机会堵住大。、

    冉明吼道:“麒麟卫不怕死的跟孤上!”

    说着,冉明也不解释,直接向缺口中跳下去。然而冉明还在半空,却发现一股巨力将他束缚住了,让他动弹不得。

    冉明拧头一看,居然是满嘴喷着热气的林黑山。

    “林黑山,你个混蛋,你抱孤干嘛?”

    冉明劈头盖脸的骂道:“快用身体堵住洪水,再打下木桩,用麻袋装上沙石将缺口堵上,否则河洛地区就会变成汪洋大海,所有百姓都不能幸免。若是如此,孤就剥了你的皮!”

    那些麒麟卫一听冉明如此说,他们倒是不敢让冉明以身犯险,要知道水灾无情,洪水可不管冉明是不是秦王之尊,千金之躯。

    一名勇敢的麒麟卫勇士率先跳进了汹涌的洪水中,可惜洪水太猛了,他就像扔进大海里的一颗石子,转眼之间就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

    麒麟卫是冉明的亲卫部曲,为了冉明,他们可以用血肉之躯冒着箭雨冲锋,哪怕是敌众我寡,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们都敢闯。

    看到冉明的态度坚决,如果他们不跳,冉明就会跳下去。所以当第一个麒麟卫勇士被洪水冲走后,其他人也像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的跳了去。

    洪水这个猛兽可不是那么容易驯服了,跳下去了二十余名麒麟卫勇士也和第一勇士一样,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洪水的流速太快,速度太猛,人在洪中根本站不住脚。

    冉明趁着不注意,一下子甩开林黑山,冉明看也不看,被他甩得狗啃泥的林黑山,冲麒麟卫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快去几个伐木。”

    包括李业在内的所有人员哪里见过这种情况,麒麟卫士卒依令而行。他们手中没有锯,也没有斧头,用横刀是可以慢慢砍断树木,只是速度太慢。这个缺口随时都有扩大的可能。

    冉明脑袋飞快的运转着,突然把目光放在战马上,这匹战马是冉闵朱龙战马的后代,是一匹非常罕见的宝马,就凭它身上有朱龙的血统,就足以让它万金难求,而且有价无市。

    冉明咬了咬牙,突然抽出横刀,然后刀光一闪,那匹宝马甚至连惨叫都没有发出来,就扑通一下子倒在河堤上。

    冉明自然没有力量把这匹马扔进缺口中,冉明冲林黑山道:“黑山,快把马尸扔在缺口中。”

    林黑山来到马尸之前,嗬哟一声大吼,这匹五百公斤的马尸被林黑山举了起来,随手丢进洪水中。

    虽然马匹比人重,可惜,洪水仍没有给冉明机会。一样的被冲进了,而且这匹战马死得太冤枉了。

    冉明突然看到了战马上面的绳套,顿时有了主意。

    “把马绳解下来。系在一起,绑在腰上,一起下河,我就不信了,还治不了他!”

    冉明说着就去解马缰绳,这些马的缰绳都是用牛皮和细丝编织而成的,任性实足,而且足够坚固。

    很快,麒麟卫士卒用缰绳编了三套长度在五十丈的绳索,一名水性较好的麒麟卫跳下洪水中,有绳索绑着,自然不会被洪水再冲走,一看这个计策可行。

    不用冉明命令,麒麟卫就陆继下去,很快利用绳索和人体组成了三道拦水墙,洪水的水流虽然无法完全阻断,不过这样以来水流量大减。

第731章佛挡诛佛神挡诛神

    这时,第一根一丈余长海碗口粗的木桩被送到缺口处,可惜没有锤子,无法打桩。

    林黑山看到河堤边上有一块两百斤重的大石头,他就抱着石头把木桩砸进缺口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木桩被砸进缺口中,这个缺口再次扩大的可能大减。

    就在这时,一群百姓在乡老、里长的带领下,拿着锄头和麻袋赶到了现场。

    他们听从冉明的指挥,把整袋的沙石丢进木桩中。

    越来越多的救灾工具和人员赶到缺口处,集众人之力,奋战一个多时辰后,孟县段的缺口不住堵住了,冉明还对一些渗水堤段进行了加固。

    也真是坑爹,自从石勒建立后赵,黄河就进入了三十年一个周期的枯水期阶段。石虎那个暴君在位期间,他也只是只顾自己享受,从来没有管理过黄河河堤。由于汛期降雨水量小,倒也没有暴发特别严重的洪水。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是自西汉建都长安以来,东汉建都洛阳,曹魏建者于邺,司马氏西晋建者于洛阳。

    关中因为没有成为帝都,人口相对较少。没有经过隋唐时期的过度开发,关中水土流失并不算严重。

    也可以说在唐代之前,没有关中四百万人口大力滥砍滥伐,黄河的中游的水土流失并不算太严重。

    尽管这个时期,雍州人口仍不算太多,也没有太过破坏生态环境,可是这一次却是超强的降雨量,就连经常缺水的河西都河水暴涨,更何况是黄河的中下游。

    孟县虽然保住了河堤,可是这段洪水期间,仍淹没了不少村庄,至于农田更加不用提了。

    当张温得知冉明的传令后,率军队赶过来时,冉明则像一个泥猴,疲惫的坐在泥地里。冉明贵为秦王之尊,却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殿下,喝口热粥吧!”

    “先不忙。”

    冉明道:“水烧好了吗?所有人不得喝生水,一定要喝烧开的水,还有安排百姓都喝上热粥,只要有一个百姓喝不上热粥,孤就算渴死,也不会喝一口!”

    “殿上放心。”李业道:“孟县县令已经按排好了,孟县府库内有米粮三千余石,在五天之内足够百姓食用!”

    冉明这才坐在地上喝起粥来,然而冉明还没有喝一口,张温就到了。

    冉明只得扔下碗去见张温。

    张温和董润一样,对冉明的好感强过对太子的好感,不过这个好感只是好感,作为冉闵的心腹嫡系,他们肯定不会忤逆冉闵的意思。

    如果没有冉闵的正式诏书,张温和董润是不会参与冉明与冉智的夺嫡之争的。

    张温悄悄拉着冉明道:“殿下,你这是何苦呢!这事情出力不讨好吧,保住了黄河河堤,功劳也要分润给地方官,可是一旦出了问题,这个黑锅就要殿下背了!”

    “河洛地区,是我们大魏腹心,一旦出了差池,我们大魏就会元气大伤!”

    冉明道:“这个大魏是父皇一手建立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咱们汉家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再受人欺凌。孤亦是如此,不管是胡人也好,洪水也罢,孤看不得这个!”

    张温道:“殿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一定要小心那边的!”

    话张温也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冉明肯定会明白的。

    “冉智!”

    冉明想到了太子的种种,内心里一阵纠结。

    如果这个时候冉智不利用这个时机对付他冉明自然是乐意看到的。

    可是如果要真来对付他,冉明认为这反倒是好事。

    冉闵最爱惜的,不是自己的名声,也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这个汉家天下,这些血脉同胞。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一旦被碰触了这个底线,冉闵肯定会出手的。

    事实上,正是冉明猜测的那样,冉智真想借此机会攻击冉明。

    为了消灭这个劲敌,冉智已经迷失了本心。

    可是,东宫还有明白人的。

    特别是冉智刚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裴弼一盆冷水浇了下去。

    冉智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连冉闵都敢暗杀,在这个世界上还他冉智会顾忌的事情吗?

    事实上这也不怪冉智,要怪就怪冉明太能惹事了。

    冉明被封为秦王,柱国大将军,西域大都护。

    就连黄河决堤也碍不着他什么事。

    可是,偏偏冉明却不一声不吭从福禄快速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带着数千兵马,并且在陈仓关受到阻拦之后,还采取诈关夺城的方式,强行闯关。

    藩王大忌之一就是没有诏命私自返回,带兵强行返回,这几乎可以从实谋反的罪名了,就凭这一点,冉明就算有十条命不够杀的。

    冉智的打算就是让一帮御史言官弹劾冉明。

    就算冉闵想包庇冉明,恐怕也难堵悠悠众口。

    “弼不提其他,只是如果这么做殿下会成众矢之的的。”

    裴弼这个时候有点急了。

    攻击政敌,利用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可以无限放大。

    但是这要分是什么事情。冉明虽然是回来了,也带着兵,可是人家却自解甲胄,连弩机盾牌兵刃都没有携带,有这么造反的吗?

    况且人家秦王连城都没有进,就守在河堤上,已三天数救危险河堤了。

    冉明在河堤上与官军士卒和抗洪百姓同食宿,现在不少百姓家中都给冉明立了长生牌。

    现在冉明就是魏国河洛地区百姓的活菩萨,谁弹劾冉明,肯定会被那些百姓骂死的。

    虽然御史可以闻风而奏,但是不能无底线的摸黑,毕竟冉闵也不是傻子。

    冉智无比沮丧的道:“难道就这样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裴弼道:“弹劾还是要弹劾的,不过可以换一个方向!”

    “换一个方向?”冉智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先生是说弹劾他趁机收买民心?”

    聪明的谋士不会把话说满,说一半留一半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裴弼就是这样的聪明人,他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自己的意见得以实施,同时也留下太子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当然还有表现的机会。

    “太子英明!”

    裴弼拱手道:“秦王打开私囊,既无偿献出粮食和药品,特别是在陈留段河堤冲垮堤坝时,秦王还自亲用身体去堵洪水,这若不是有意收买人心,那什么是收买人心!”

    冉智点点头,弹劾冉明违制可以,弹劾他收买人心也行,可是唯独造反这一点,太站不住脚了。

    裴弼又道:“太子殿下,此举一定要不着痕迹,否则必有大祸!”

    冉智点点头,这次冉闵的动作有点大了。

    “天聋地哑”已经连续出动,十几家士兵族豪强和商贾都被了门,由于大雨,今天河洛的粮食肯定欠收,这些没有底线的商贾和士族居然敢囤积粮食,而且也趁机强买人口。

    这时,冉闵直接动用了“天聋地哑”将这十几个顶风作案的士兵士族、豪强和商贾所有人都抓了起来,经过官府审问之后,直接参与者直接杀了,没有男丁参与的男丁也按照平时的表现,予了三年五载不等的牢狱之灾,就连女子也判了打为贱役之刑。

    这十几个豪强、士族和商贾,牵连了数千上万人,近千人被砍了脑袋。冉闵用这个血腥的手段极大了威慑了那些想要动手脚,准备发国难财的人们。

    冉闵甚至赤裸着上身,不顾言官和书记官的阻挠,直接闯进了朝会上。

    冉闵对众重臣道:“事实证明陈仓关不过是虚惊一场,但是现在我们绝对不能大意。这场水灾,也是对我们大魏的考验。朕的儿子现在就守在黄河河堤上,朕作为君父,一定让要这内部安稳了。该怎么做,你们都心里清楚,谁敢顶风作案,朕就诛他十族!”

    冉闵指着自己的断臂,指着自己身上的伤口道:“魏国是朕和众位臣民共同建立起来的,为了建立咱们这个国,朕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一只手臂,还留下了身上大小三十七创伤,为了大魏河洛地区数十万百姓,朕这次也要继续战斗,就算豁出去这条命,朕也要保住黄河,保住河洛地区的数十万百姓。”

    在冉明的启发下,冉闵还是决定动用部队参与抗洪救灾。这也不是冉闵智慧不如冉明,只是用军队救灾这种事情并没有先例。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从这句可以看出古代的旧时军队对百姓的危害其实比贼还大,哄抢财物、杀良冒功的事件层出不穷。历史上能像西汉周亚夫细柳营、宋时岳家军、明朝戚家军那样军纪严明的军队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比土匪还土匪,指望着他们去救灾,还不如说是去祸害百姓。

    就像北宋末年的西军,在西北时西军非常能打,可是跟着童贯平定方腊之乱,在江南偿到了搜刮百姓的好处后,在后来东京保卫战以及太原保卫战中,表现都非常差。

    其实不是西军水服不服,而是因为西军在西北时,面对他们的乡亲,他们还不好意思下手。就算下手也不会太过份。

    可是客军作战,他们抢的都是陌生人,自然不会顾忌。失去民心、失去了百姓的支持,西军就悲剧了。

    事实上,历史上还有一支军队军纪同样严明。

    那就是冉闵以冉氏乞活军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大魏军队。

    在自己没有军粮时,冉闵并没有率领士卒抢百姓的粮食,而是把军粮分发给百姓,带着一支给养不过十余天的步兵部队,扑向了燕军主力人马,就食于敌。

    冉明训练的秦军可以做到与百姓秋毫无犯,冉闵的大魏精锐部队同样也能做到如此。

    冉闵脱下了他的那身心爱的宝甲,轻装进入城外军营中。因为陈仓关的五色狼烟燃烧而起,大魏射声、长水、屯骑、越骑、中垒军等军队都开始一级战备,随时都可以外出征战。

    在接到冉闵抵达的消息后,大将石越、张艾、曹伏朐等都出来迎接冉闵。

    对于这个亲手缔造了大魏铁军的灵魂,满营数万将士,望着冉闵的目光充满了狂热。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众将士免礼平身!”冉闵大吼道:“朕的忠勇无畏的将士们,朕带着你们去打一场仗,我们在河洛百姓正要受洪水灾害,朕带着你们去战天灾!”

    “战天灾!”

    众将士暴发出震天的吼声。

    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冉闵是他们的灵魂,也是心中的信仰。无论做什么,只要冉闵挑头,他们就会跟着去。

    传令兵策马在营中奔驰着,边策马奔腾,边大吼道:“陛下有令,战天灾!”

    这些将士们自然不清楚战天灾,可是冉闵下了命令,他们就会去做。这和实力无关,也和胜负无关,纵然败了,他们都一样的一如既往。

第732章对贪官绝不姑息

    冉闵带着驻守的邺城,原准备对晋国致命一击的大魏精锐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赴河洛地区。

    就在冉闵带着大魏精锐部赶赴河洛时。

    而冉明则带着百余部曲围住了成皋(今荥阳汜水镇)的县衙。

    成皋县令姓郑名申,乃是荥阳郑氏安远堂嫡系三房嫡长子。

    郑氏的安远始祖郑吉,因郑吉打败了车师,封为安远候,所以这支郑氏子弟就组成了安远堂。

    因为开国元勋郑系的原故,冉闵对郑氏多有照顾,所以对郑氏在本地为官开了先例,就连冉闵的祖籍内黄都没有受到这种待遇。然而,就是有人不知死活。

    郑申贪没了成皋府库六千余石栗米,在冉明命令各郡县开放府库放粮赈灾时,郑申推脱道:“若无刺史手书或陛下圣旨,他不敢承担私自开放粮仓的责任。”

    冉明还以为这个郑申只是一个死脑劲的书呆子,谁曾想这货在拒绝冉明之后,居然挂印逃跑了。

    冉明命人砸开成皋府库,发现里面只有一百余石陈年旧米,帐面上的六千余石粮食不翼而飞。

    这其实根本不难查,一查之下发现这个郑申简直就是衣冠禽兽。

    冉明命令人打造的新型犁子,原本分期付款的形式下发的,郑申倒好,每具犁居然卖出三千余钱的高价。成皋百姓大部分百姓没有钱购买,他就指使管事委托泼皮放高利贷。百姓无钱还债,他就逼迫百姓卖田卖屋或妻女还债。

    因为背靠荥阳郑氏,郑申所作所为,就算知道也没有人敢声张。特别是郑豁与郑简与冉明交好,三川郡太守也不敢管这个郑申的事。

    郑申也确实是一个人才,他在暴雨开始就利用赈灾的名义,把成皋粮商以囤积之罪,抓了一个干净。然后又让这些商贾缴纳高额罚金。当然这些钱,都跑到了郑申的腰包中了。

    在得知郑申的事情后,冉明是彻底暴怒,他下令将郑申抓起来。然而,三川郡根本不敢抓郑申。

    无奈之下,冉明只能自己派出麒麟卫来捉拿郑申。

    看到郑申的家仆居然公然拒捕,冉明也恼了。

    直接下令强攻。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点头,甚至连最低级别的冲突都算不上,当林黑山这个最强的打手出手之后,那一百多名麒麟卫就当观众,看着林黑山表演了。

    郑申的那些家丁仆役让他们欺负一下普通老百姓那是一把好手,但是真论战斗力,那绝对是一个渣渣。

    林黑山那是什么人?他是冉明麾下第一号猛将,拿林黑山对付一个欺压良善的恶霸,怎么都有高射炮打蚊子的味道。

    时间不长,从林黑山出手到结束,不过是一柱香的功夫,数十名郑申的扈从就倒了一地。

    林黑山如同拎着一个小鸡子一样把郑申拎到了冉明面前。

    冉明并没有审问郑申,事实上也用不着审问。

    冉明带着麒麟卫直接冲进郑申府上,开始了抄家。这一抄,简直把冉明吓了一大跳。光铜钱,郑申府府邸上就有一百多万钱之多。

    一百多万钱事实上的购买力并不弱,现在即使有水灾的影响,邺城的粮价也在二三十钱一斗米。

    栗更便宜一点,只需要十五钱左右。如果是风调雨顺,栗都会跌至十钱以下。百万钱就能购买足够一县人口食用的粮食。

    可是一般人谁储藏这么多笨重的铜钱,富贵人家一般都是储藏金银,黄金和铜钱的比例是一比一万,而银铜之比也是一比一千。

    虽然这个价格会有波动,事实差别也不算太大。关键是便于保存和运输。一百万钱足足有七万多斤,换算成吨也有将近四十吨。

    就算在后世,也需要用一辆重型卡车才能装完。

    在这个时代,马车一般载重五至十石,如果是手推车则只能装载三五石,这些钱足够装载数百车。

    至于粮食郑申府上倒是不多,只有几百石,金银各数千。

    冉明道:“只给他们留下一幢草房,其他的全部推倒。”

    “殿下,这样会不会太过了。”

    李业担忧的道。他是陇西人,知道陇西李氏的能量。

    而荥阳郑氏是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齐名的七宗五姓超级士族。

    这七宗五姓都是起于汉朝,盛于晋,乃至隋唐不绝。

    “孤就是让他们也偿偿无家可归的滋味!”冉明道。

    事实上冉明仍有自己底气,杀一个郑申肯定会得罪郑氏,但是不会碰及郑氏的底线。长期以来,君主和士族豪门就是一个斗法的过程。

    隋朝先废除九品官人法,然后提出科举制度,这是碰触了士族的底线,一起用力,推翻了隋朝,所以才有了唐朝。

    事实上,冉明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科举制度到底合不合适。

    如果真以为科举制度是万金油,那绝对是错上加错了。宋朝大力推举科举,重用士大夫,可惜,这种依靠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都是什么样子,后世就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像宋朝的有名的大臣唐宋时期的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有一个可以排进中华名人榜的司马光,冉明可以说熟读了《资治通鉴》,但是作为一个文采飞扬,才气无双的司马光,你看他执政以来选择的是什么路线?

    一味卑微求和,为了息事宁人,一退再退,而西夏当时却毫无感激。

    司马光差一点将绥兰二州全部还给西夏了,大家纷纷反对,包括他的老朋友老战友范纯仁都竭力反对。

    就这样还是归还了浮图、安疆、葭芦、定远四堡寨,安疆堡就是疆砟堡。再看看地图,那一堡寨不是门户?

    至于欧阳修也是一个极品,他是北宋青天包拯的接任者,知开封府尹。

    也就是相对于后世北京的市高官。

    这样的高官,欧阳修直接来一个无为而治。除了文章,司马光和欧阳修几乎没有政治上的建树,而且所有的政策,几乎都是累国累民之政。

    实行科举不过是为了减少士族门阀对权利的控制,冉明也发现除了王猛之外,他培养的那些寒门学子,在政务处理上非常不足。

    特别是那些穷怕了寒门士子,都非常贪婪。还有后世的那些大v公知们,其实和士大夫一样,都是一群只会玩嘴皮子的人,指望他们做事或是依靠他们的意见做事,肯定下场会很惨。

    科举制度,冉明没有一下子推举出来,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冉明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在冉明后世的华青集团里,只要是名牌高校毕业生通常都非常傲气,但是手里却没有真实能力。

    对于那些眼高手底的学霸,冉明在内心里其实是不喜的。

    科举制度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科举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像王猛那样的人,太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过,因为魏国这个时候政治还算清明,他们倒不敢过份。

    对于贪官的处理上,冉明和冉闵的态度的政策都是一样的,贪污可以,但是得做事。冉闵不会像洪武大帝那样贪污六十两(按购买力就是一百多石米粮,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千块人民币)就剥皮充草。

    但是像郑申这样,既贪污又不做事的官员,冉明就不会姑息了。别说出身是郑氏,就算他是内黄冉氏一族,冉明也不会放过他。

    如果因为郑申事情,郑氏想要反击,冉明不介意借用民意,给郑氏放点血。

    可是李业不知道冉明的想法啊,

    他只是感觉冒然对付郑申肯定会受到郑氏的反击。冉明却采取了他最喜欢的方式,公审郑申。把郑申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恶事都揭露出来,那些百姓都疯狂了,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冉明就顺应民意,把郑申给咔嚓一下砍了,把从郑申抄出来的钱向那些士绅商贾购买粮食和药品,老百姓和地方士绅商贾,都得到了实惠,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李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从冉明抓捕郑申,再至公审郑申,如果郑氏要救郑申完全有时间,可是郑氏偏偏沉默了。

    李业不知道,面对冉闵这个铁血皇帝,郑氏也怕啊。

    他们怕冉闵把郑氏作为反面典型给树立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郑氏没有了名誉,也就全完了,别说只是一个郑申,就算是砍了郑氏家族的家主,只要可以保住郑氏,他们也会这样选择的。

    冉闵出了邺城,从内黄至汤阴,然后继续南下。由于冉闵所部都是轻装部队,都是魏国最精锐的部队,就算是全副武装,他们都可以做到日行一百二十里。轻装行军,速度就更快了。

    尽管冉明为了救灾,为了减少部队士卒的负重,就解除了铠甲和弩机、枪、矛、盾等装备,但是冉闵不同,他是魏国的皇帝,自然有一部分军队是全逼武装的。像射声校尉张艾,就特意留下了两部一千人的破甲弩弩射手,而将军石越则同样保留了越骑四部共两千人马的全副装备。

    三千精锐部队拱卫着冉闵,一路浩浩荡荡的行去。尽管如此,“天聋子地哑”的张平也不敢大意,大灾之年,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现,万一大军所过之处遇到山洪暴发,或者是山体滑坡都是一场灾难。

    由于大雨泥泞,部队行动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这样,张平还派出了大量好手,和斥候一起,充当开路先锋。

    黄墟是古代地名,通指镇江黄墟镇。事实上,也并不是那么回事,在《晋书慕容载记》:“遣其将慕容厉与温战于黄墟”桓温三次北伐与燕军交手,就那第枋头之战中失利,燕军也没有打过淮河,更不可能抵达晋朝建康的门户重镇京口(镇江)。事实上这个黄墟是指陈留附近的黄城。《水经注》陈留小黄县有黄乡。杜预曰:外黄县东有黄城,兵乱之后,城邑丘墟,故曰黄墟。”

    而这个黄墟其实就是大体后世的兰考与开封倒交界一带,当然在这个时候,也是黄河水灾的重灾区。由于这里土地大都是盐咸地,不仅产量低,而且气候恶劣,不是旱灾就是涝灾,别说收成了,连种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所以黄墟几乎成了真正的废墟了。

    在空旷的黄河大堤上,一行六七人推着一辆马车拉着一个棺材艰难的行走着。就在这时,突然一人迎面而来。

    “军队还有三十里就到了!”

    那名坐在马车上,背依靠着棺材的汉子道:“时间差不多了,就在这里动手!”

    七八人共时从马车上抽出铁锨,在河堤上挖地。不大一会儿就挖出一个两太丈余宽,八尺深的大坑。

    “差不多了,快将棺材放进去。”领头的汉子吼道:“被发现就麻烦了!”

第733章冉智急于上位

    事实上他们已经被发现了。

    “天聋地哑”为了保护冉闵的安全,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像他们这么一群人在这个时候游荡在河堤上,自然不会显眼,可是当他们拿出铁锹在河堤上挖坑时就引起了“天聋地哑”成员的注意。

    中国人虽然土葬,可是从来没有人把亲人埋在在河堤上的,这个反常现象,就让“天聋地哑”重视起来,发出讯号,一刻钟的时间,周围几支斥候骑兵也赶到现场。

    “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

    领头的头目道:“被发现了,分散逃,快!”

    可惜,他们不是骑兵,被魏国斥候和“天聋地哑”包围的他们岂能轻易突围而出,除非他们拥有慕容垂、邓羌、邓遐、周楚一样的武力。

    一番激烈的交战,总共七名可疑人四名当场被击杀,其中一人中箭跌落黄河河内,生死不知,另外两人重伤被俘虏。

    然而,打开棺材之后这些斥候和“天聋地哑”立即意识到了不妙,问题太严重了,搞不好天都塌了。

    棺材里根本没有尸体,而是堆放着用蜡绝包裹的火药,当量还不少,足足有五六百斤。

    “天聋地哑”把消息第一时间报到了张平那时。

    张平不敢大意,亲自抵达现场查看起来。

    可是到了现场,张平又发现了问题。

    那两名重伤俘虏居然服毒自尽了,这些毒药和“天聋地哑”成员为避免泄密所准备的毒药一样。

    当然这些不明身份的人不是“天聋地哑”,拥有这种秘密毒药的,世上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天聋地哑”的学生,荆展帮助冉明建立的天眼。

    还有一个证据,直指天眼。

    那就是这些人的武器,他们使用的兵器有袖箭,还有柳叶刀。

    所谓的柳叶刀其实就是缩小版的横刀,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这种制式刀具临阵对战威力不大,所以打造的并不多。

    但是这种刀具大部分都是“天聋地哑”和天眼使用的。更何况那些火药,世界上只有桓温和冉明拥有。

    魏国也只有四处有能力制造火药,既不其、邺城和洛阳,最后一处在上。

    从这些不名身份的人来看,无论如何也和冉明逃脱不了关系。

    张平怀着沉重的心情,将黄墟这里发现的情况告诉了冉闵。

    “什么?”冉闵神色凝重的道:“居然出了这种事?”

    “正是!”

    张平虽然口不能言,不过他会读唇语,只要是在视线允许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理解冉闵的意思。

    冉闵又道:“那如今情况如何了!”

    “多亏发现及时,在斥候配合下,所有敌人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就已经被消灭了。”张平打着手语道:“总共七人,其中一人中箭落水,生死不明,其他四人当场格杀,另外两人则在被俘虏后,咬破了藏在牙槽内的蜡丸,服毒而亡!”

    冉闵陷入了沉思。

    在黄河河畔,居然丧心病狂的用火药炸河堤,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首先这个火药刚刚发明出来,并没有扩散开来。当然也不排除葛洪、杜炅、孙泰之外的那些方士会制作火药,可是他们肯定没有将硝、硫磺进行深加工提纯,况且他们不懂火药的真正比例,不可能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火药。

    难道真是冉明做的?

    冉闵摇摇头,如果这是冉明在幕后主使的,这样冉明就太让冉闵失望了。

    冉闵闭上了眼睛,沉思片刻,突然睁开眼睛问道:“张平,你怎么看?”

    “臣只是有几点疑惑!”张平神色平静的打着手语道。

    冉闵心里微微一动,望着张平的目光多了一丝不寻常的韵味:“但说无防!”

    张平突然指着一柄带着血的柳叶刀道:“这种刀是秦王殿下就藩国胶东国时命人打造的一种刀,但是这种刀近战威力不足,只适合暗杀,所以打造数量并不多,只装备了“天聋地哑”和“天眼”,这种刀,简直就是“天聋地哑”和“天眼”身份的象征,所以一旦有保密需要,“天聋地哑”和“天眼”都不会采用这种刀具。像炸河堤这种影响恶劣的任务,根本没有必要携带这种自暴身份的刀具,更何况这并不是暗杀,正面近战,横刀的威力反而比柳叶刀更大!”

    冉闵点点头道:“还有吗?”

    “有!”张平接着道:“第二点,秦王殿下所组建的“天眼”是平所教导出来的,天眼也可以说是“天聋地哑”的学生,平私自做主,在荆展等三十五名学员中发展了十一名咱们的人,这十一名天眼成员,其中有三人战死,一人受伤退出天眼,其他工人均是天眼核心成员,像如此重大的行动,他们肯定会得到消息,但是他们并没有传出任何关于这次行动的消息。”

    冉闵道:“难道秦王不会发现他们的身份,把他们架空或灭口呢?”

    张平笑了笑,道:“秦王殿下自就藩秦国,从开元元年三月开始就陆续把天眼成员从中原调开,天眼的工作向河湟、西域转移了。如今天眼在邺城只剩下两点据点,有霍棋、霍蕊兄妹二人负责,连外围成员都算上,不过才二十一人,这些天眼成员,都有记录。”

    张平的潜意思是告诉冉闵,冉明就算有心去做,事实上他也没有力量。

    如果冉明在这里听到这些话,恐怕一定会惊出一身冷汗,冉明自以为秘密的事情,其实都在“天聋地哑”的监视之下。

    “那,河畔的事?”冉闵沉吟道:“难道和秦王无关?”

    张平又取出两个纸包递给冉闵道:“陛下请看,这两种火药。”

    冉闵根本不用仔细看就发现了其中的区别,一种是黑灰色粉末,一种纯黑色颗粒。冉闵指着这火药道:“这,这……”

    张平道:“若是平猜测不错的话,我们魏国的四个制造坊,火药并没有外流。自从火药投入制造以来,秦王殿下和葛仙翁就以水和草木灰与硝土搅拌后进行沉淀,采取重结晶的办法得到的纯硝(其实纯度只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而这种明显都是粗硝,爆炸威力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冉闵其实并不了解火药对于军事的影响,他仍崇尚冷兵器的对决。

    当然,这还是和冉明和追求完美有关,在这种原始、落后的投放方式没有彻底改变之前,冉明是不准备把火药投入大规模军事战争中。

    冉闵道:“此事到此为此,任何人不得声张,违者必严惩!”

    张平道:“可是!”

    “查,要详细的查,但是不能声张!”

    冉闵其实已经清楚了这件事真正的主谋。

    连自己都敢谋杀,弑父这种事情都能做出来的人,有什么会顾忌的?

    冉闵此刻非常心痛,他居然培养出来这么一个接班人。冉智派人谋杀自己,这件事冉闵并不伤心。冉闵成长的环境决定了冉闵的思维方向,其实冉闵在思想不知不觉也胡化了。

    在狼群首领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几乎不存在什么和平交接。通常都是伴随着血腹,在老一代狼王渐渐老去之时,当他雄风不再了,那些新的狼王则要通过血腥的斗争,最后成功的那一个,才能打败老狼王,成为狼群新的首领。

    只有这样,狼群才能越来越强大。冉智急于杀掉自己上位,

    冉闵其实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愤怒。

    但是这次冉闵是真的伤心了,他不光是要杀掉自己,而是炸开黄河河堤,一旦黄河泛滥,中原将会成为一片汪洋,纵然不会像元康五年那样蔓延六州之境,一百九十二县被淹,但是这个后果也是非常致命的。

    狼群的狼王斗争是血腥也是残忍的,但是没有小狼为了战胜对手引来一头猛虎,把整个狼群带入一个绝地之中。可是冉智这么做不仅是暗害自己,更是把魏国百万黎民百姓玩弄于鼓掌之间。

    冉闵越想越心痛,越想越难过,慢慢的冉闵的意识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陛下,陛下……”

    “快来人啊,御医,快去找御医啊,陛下都吐血了!”

    魏峰领着一千秦军骑兵,人不下马,衣不解体已经连续巡视河堤三天三夜了,这一路上他们倒好点,北岸险情不大,有几次险情都让魏峰带人学着冉明的方式,把缺口及时堵住了。虽然堵住了缺口,可是他们身后也成了一片汪洋。

    三天之后,无论魏峰还是祖彦,他们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可是当那些朴实的百姓,端着他们都不舍得喝的米粥递给他们的时候,魏峰从来没有体会过,百姓会如此感激他们。其实,就抗洪救灾这一点上来说,后世的解放军放眼全世界,也是独此一号别无分店。这是对人民军队,人民鱼水情最好的诠释。

    尽管这些将士们都非常疲惫了,可是魏峰仍不敢懈怠。此时,魏峰和其麾下的将士正处于一种极为奇妙的亢奋状态里。冉明传令全军“士当为国为民,文士治理天下,是士,他们为大魏血战,也是士,是军士,是武士。战胜天灾,保住河堤,保护河洛百姓,他们都是大魏的无双国士!”

    除了第一天,他们确实辛苦之外,现在已经好得多了,在冉闵的命令下,包括各沿河各郡县的民夫、郡国兵、以及官员、衙役,甚至连牢房里的罪囚也带上去了。包括魏国精锐部队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都赶至黄河大堤,秦军骑兵只是承担水情侦察的任务,哪里出现险情,立即通报,后面就会有人上去处理。

    不仅民夫和官员,还有粮食和药品,然而这些仍不够,这么多人拥挤在一起,肯定会出乱子的。像什么敲诈勒索,奸**女,等犯罪案件也层出不穷。冉明也表现出了极其强硬的一面,只要是被他们知道的案件,没有姑息,也没有从轻发落,更没有将功折罪一说,无论是谁,直接砍了。

    直到冉明又杀了数十人,这才威震住了周围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们。

    人心是稳住了,但是黄河大堤岌岌可危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874/ 第一时间欣赏大魏霸主最新章节! 作者:tx程志所写的《大魏霸主》为转载作品,大魏霸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魏霸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魏霸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魏霸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魏霸主介绍:
魏国永兴三年正月,燕国倾国之兵二十万步骑南下,连克幽、蓟,略地于冀。
老程新书《我在明末有套房》求支持一下。大魏霸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魏霸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魏霸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