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我在明朝当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一十一章 四封信

    不管是京城,还是天津卫,其实都算得上是李天的直属地盘。

    唐赛儿他们,在未得到自己的赦免之前,依然是朝廷最大的通缉犯之一。

    他们在这边不管做什么其实都是束手束脚的。

    就算距离北京稍微远一点的山东等地,其实也是十分的不安全的。

    唐赛儿他们钱财已经到手了,下一步自然就是开始准备移民的事项了。

    南京距离上海没多远,而且上海也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海的地方。

    如果他们选择的移民地点是南洋的话,从上海甚至是广州等地出海,的确是要比从山东或者辽东要方便的多。

    这完全可能是唐赛儿等人直接去往南京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唐赛儿等人虽然发家的地方是山东,可是当年一役,她的老部下死的死逃的逃,很多都已经不在山东了。

    而她之前貌似在秦淮附近经营了好几年,说不定那边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基地。

    而秦淮距离南京也不远,她们将几百万两银子运到自己的地盘去,貌似也算是合情合理。

    从分析出的这两点来看,唐赛儿等人回南方倒也是有理有据。

    而朱瞻基这小子正在叛逆期,一时头脑发热,为了追人家女孩,不回来也就罢了。

    庄少游为了尽到保护朱瞻基的义务,跟着过去,也没什么可多说的。

    可是陈洪这个根正苗红,浓眉大眼的家伙,怎么也跟着犯糊涂,也跟着去了南京了呢。

    其他人李天都能分析的出来,唯独陈洪的这个操作,他是看得一脸的懵逼。

    要说他也为了保护朱瞻基吧,表面上看也算说得过去,可实际情况李天是清楚的,有庄少游在,多他一个少他一个根本就没关系。

    那他为什么还要违抗命令,跟着去呢。

    思来想去,李天得出了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

    他猜测,陈洪很有可能是为了保护那二百万两银子,才故意没有回到京城的。

    可这样一想,就更不对了,要保护钱财,天下还有什么地方比京城更合适的地方吗。

    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李天实在是想不到,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这么做了。

    不过好在他们已经回到了中原,情报科的信鸽终于可以再次派上用场了。

    用不了多久,估计就能有新的消息穿回来,到时候在细问他们原因就好了。

    想到这里,李天突然有了一个新的主意。

    既然唐赛儿朱瞻基庄少游等人都是要去南京的,那为什么不让他们和周忱合兵一处呢。

    这样一来,朱瞻基凭借太子的身份,多少也能帮上周忱一点忙。

    而周忱也能借朱瞻基的光,暂时享受一下庄少游的保护,真可谓是一句多得的好事啊。

    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

    立马让人准备笔墨,给陈洪朱瞻基庄少游各写了一封密信,嘱咐他们到了南京之后,立马就去和周忱取得联系,配合他暗中行动。

    给陈洪和朱瞻基的信都好写,用命令的口吻就可以,反正他们也不敢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但给庄少游的信,可就费劲了。

    对这个便宜师父,李天都不敢得罪,一切都要好商好量着来,生怕他会严词拒绝这个请求,李天在信中差点就要用恳求的字眼了。

    信的最后,李天说,他会竭尽全力的给他收集事件珍稀的美酒,等他回来之后,让他喝个够。

    写完这几封信之后,李天生怕唐赛儿到了南京之后,又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是绞尽了脑汁,也给她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比起给庄少游的信,更加的难写了。

    自古以来,还从未听说过,一国之君给反贼写信的事。

    这件事要是被外人给知道了,不管李天信中写的是什么,都免不了让他的颜面大损,但李天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这封信。

    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才好。

    先是对唐赛儿的人品和过往的事迹一通猛夸,尤其是赞扬了她当时对明教的袖手旁观,赞扬她深明大义。

    并且对她准备对外移民的决定,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并表示他绝对支持这种为大明开疆拓土的举动。

    承诺,在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对她今后的地盘展开任何军事行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为她们提供必需的帮助。

    通篇都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朱瞻基和那明教宝藏的事情。

    态度可以说是,十分的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一点当朝皇帝的高高在上之感。

    李天给她写这封信的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祈求她放了朱瞻基,或者威胁她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

    而是想要真正的了解下她这个人。

    因为,李天始终很难想象,唐赛儿这个女中豪杰,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里,才做出这个在海外拓展基地的决定的。

    以她的能耐,不说大富大贵吧,平安宁静的在大明任何地方生活下去都不是什么问题。

    但她为什么,还要执意跳出来,搞这件很有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这让李天非常的疑惑。

    还有一点就是,李天很难相信一个人会对几百万两黄金白银不动心。

    即便唐赛儿是个女人,是个能力,道德、品性都远超这个时代的女人,他也不相信,她会对这么大一笔钱不动心。

    可她偏偏这么舍得,一点都没为自己打算,居然用这些钱,去帮助那些她认为孤苦无依之人。

    这种堪比古之圣人的行为,让李天这个拥有现代人灵魂的人,始终无法相信,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怎么还会有她这种人存在。

    任谁都知道,即便她什么都不做,坐享这些钱财,也没有人有资格对她说三道四,即便李天这个皇帝也不行。

    但她最终还是这么做了,而且行动丝毫不拖泥带水,行动的坚定而有力。

    这也是李天非常不解的一点,他十分想了解她这个人,甚至说是迫切也不为过。

    他并不知道,这封充满敬意的信,唐赛儿到底会怎么看,会不会将之当成废纸随手扔掉。

    但他最后还是写了,而且写得热情洋溢,激动非常。

第六百一十二章 奶茶店开业

    李天来到大明将近半年了,他还从未遇到过,自己完全看不透的人。

    庄少游很神秘且很强大,但他至多也只能算是半个。

    不管他多神秘,他的行为逻辑多少还算是有迹可循,是可以被自己利用的人。

    至于朝中那些堪比人精的大臣们,对于李天就更不在话下了。

    单凭,他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他一个人就可以吊打所有人。

    更别说,他身边还有为数不少对他忠心耿耿的人帮他了。

    唯独,唐赛儿这个女人,李天是一点都看不透。

    他想不明白,一个女孩那里来的勇气,举起大旗对抗一个击败了蒙古,陈友谅,张士诚,正处在巅峰时期的大明。

    他不明白,她已经从这个泥沼旋涡中抽身,分明可以恣意享受人生的人,为什么又要跳出来,让自己陷入天大的麻烦之中呢。

    如果非要给唐赛儿这个人的行为逻辑加上一个理由的话。

    李天只能说,她这个不是一个疯狂的理想主义者,就是一个心怀无比强烈慈悲之心的圣人。

    不管她是那种人,对李天这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来说,她其实都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除之而后快,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李天却偏偏下不去这个手。

    因为,他从唐赛儿的身上看到一种只有现代人才有的品质。

    她就和当年那些革命先烈一般,明知道结局可能是粉身碎骨,却依然奋不顾身的前行。

    如果在混乱的年代,出现她这样一个人,她无疑将会是照亮无数迷茫之人的指路明灯。

    可在这个还算是和平的年代,她的出现就无疑有些离经叛道了。

    但就是这种,不拘泥时代,敢于挑战一切的精神,深深的吸引了李天。

    有的时候,他甚至觉得,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读懂自己的人。

    所以,他才对她的所作所为尽力的妥协,给予最大的宽恕,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借口为她开脱。

    否则,不管她是什么人,就算是天王老子在世,单凭她劫持太子这个一个罪名,就够她死上十次八次的了。

    写完几封信的李天,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他似乎有一种预感,唐赛儿等人这次去往南京,注定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这场旋涡,这出大戏,如果不能亲临感受,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于是他决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自己也要去南京看看,要是有可能的话,他还想顺便见见这位传奇般的女子。

    当然,短时间之内,这种机会是不太可能有了。

    且不说马上就要临近年关了。

    明年初,不仅有会试,公务员考试,更有修建公路,开纺织工坊,造天下第一楼,以及不太确定的草原入侵等大事要他决定。

    他是一刻也抽不出身来。

    或许等到他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才能有一丝喘息的时间吧。

    就是不知道,南京的那些勋贵们,到底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间了。

    李天遥望寒冬中天空,第一次有了期待敌人能再顽强一点的念头。

    ……

    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京城发生的变化,虽然还不足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可也差不多了。

    先是户改,让全京城已经周边的百姓们,都有了身份牌,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永远的赶出了京城。

    后来就是皇家钱庄的横空出世,让京城的百姓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新式理财方式的存在。

    它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京城百姓们对存钱的观念,更是一举打的京城原本的四大钱庄,一蹶不振,只能苟延残喘。

    在之后,就是天工院,天工局,以及肥皂工坊,煤球工坊的诞生。

    前者给朝廷和匠人来带了巨大的变革,让朝臣和工匠们意识到,原来工匠们掌握的技艺才是让大明更加富强的关键。

    而后者不仅给京城百姓们带来了一个个新奇好用的玩意,更是让无数人家由此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变成了现在不担心吃喝、穿住,甚至还有不少存款的小康生活。

    京报的诞生,让消息不再闭塞,让天下人皆可参与到朝廷各项政策的讨论中来,让百姓们第一次拥有了对朝廷发声的通道。

    那些新奇的内容,更是让百姓们在茶余饭后有了更多的谈资,见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从前的眼不盲、心盲的睁眼瞎。

    同时也让更多的商家得到更多的宣传的机会,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经营理念。

    交易所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

    汇总京城所有大宗商品的交易,调解市场,掌控物价。

    不仅将各种渠道打通,更是极大的促进了,商业活动的繁茂。

    更是第一次让大明的百姓商人们知道了,原来赚钱还有还有那么多道道。

    今年的大明,不再像往年一样,平淡而乏味,而是处处有惊喜,时时有新花样。

    这天,随着一连串的爆竹声,位于朝阳门大街上的全京城,乃至全世界第一家奶茶店开业了。

    这家奶茶店店面虽然不大,可是来庆贺这家店面落成开业的人,可都非同一般。

    且不说,作为店家东道主,青春靓丽张清欢了,就说风情万种一出场就迷倒了一群人的三夫人林黛,那可是个自带粉丝光环的女人。

    单靠张清欢估计,这家店开业,也没可能这么火爆。

    三夫人担心自家姐妹的生意太过冷清,随便发了几张帖子,就差点把京城的一半贵妇全都给邀请过来。

    三夫人就好像在招呼自己的生意一般,亲自来到大门口,帮张清欢招待客人。

    “哎呀,这不是国公夫人吗,真没想到您也来了。”

    “快请进,阳武侯夫人,您能来可真是太给妹妹面子啦!”

    “三夫人有请,我们就是再忙也要给你这个面子呀,

    更何况听宫里人说,这奶茶美味无比,我们老早就想要品尝一番了,只是苦于没有门路,这下可好了,今天我们可以要喝个痛快。”

    三夫人抿嘴一笑,

    “诸位姐姐的盛情,小妹现在这里替清欢妹妹谢过啦,妹妹这就让人给你们准备一杯特制的奶茶,保管让你们满意。”

第六百一十三章 火爆全城

    “哎呦,这位就是三夫人你说的那位妹妹呀,长得可真是清丽脱俗啊,就是不知道许人家了没有。”

    “我家老三今年十八,也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了,姑娘要是有意,我介绍给你们认识认识如何!”

    张清欢被一大群中年贵妇给围着品头论足,甚至有的人还热心的想要给他介绍给年轻公子认识,可是把张清欢给弄了个大红脸。

    正不知道该怎不得罪的开口回绝他们的热情呢,三夫人笑嘻嘻的将她拉到了身后,躬身对众人说到,

    “这种事就不用诸位姐姐担心了,我这个妹妹呀,早就有如意郎君了,你们呀晚了一步。”

    众人瞧张清欢这么一个可人儿居然名花有主了,一个个都是惋惜不已。

    不过她们都是有头有脸的贵妇,知道之后,也就没再像普通姑婆那样喋喋不休,而是在一旁赞叹起来,

    “清欢姑娘这样秀出,相比找的相公也应该是人中龙凤吧,有机会介绍给我们认识认识,让我们也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居然能得到清欢姑娘的心。”

    张清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她们说,只能求助的看向三夫人。

    三夫人不愧是京城的交际小大人,立马将话给拦了过去。

    “哎呀,姐姐们就要不要难为我这个妹妹啦,她脸皮薄,可经不住你们这么调侃。

    咱们还是赶紧去里面,让妹妹给你们一人来一杯热乎乎的奶茶吧!”

    一边说着,一边对店里的活计做了个手势。

    那个伙计立马明白了过来,不多时,就捧着一杯做工精致的奶茶走了出来。

    李天为了让奶茶更具有现代气息,特意让天工院帮忙烧制了一批和后世奶茶杯很像的玻璃杯。

    用玻璃杯装奶茶,且不说这有多么的奢侈,就说透过那透明的玻璃,能直接看到奶茶中漂浮的各种颜色珍珠,以及那浓浓的乳白色,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了。

    这才端上来,这群贵妇们,就忍不住惊呼着,冲向了那些奶茶。

    “我的,这是我的!”

    “别可我抢,我可是侯爵夫人。”

    “哼,就好像谁不是似得,我偏要抢,都是我的……”

    有的人迫不及待的仰头就是一大口。

    好在奶茶已经不是很热了,否则还真可能弄出什么事故来。

    “哇,太好喝了,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

    “是呀,这丝滑的口感,这种香甜四溢的感觉,一口下去,我感觉自己都快要融化了呢。”

    “这味道,果然和我在宫里喝道的一样啊,不对,感觉比宫里做的都要好呢。”

    张清欢见到她们如此疯狂的一幕,简直快要傻眼了,就连招呼伙计给大家准备吸管的事都差点给忘了。

    “至于吗,不就是一杯奶茶吗,用得着这么拼命,这么疯狂吗!”

    她这话其实有点当局者迷了。

    这段时间为了调制最可口的配方,她一天之中少说也喝上十几二十杯。

    就算奶茶再怎么美味,这种喝法,也早晚会喝腻了。

    她的想法可是绝对做不得准的。

    这些贵妇们,可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东西,即便有的人提前在宫里喝到过,可在宫里吃东西,又有几个人敢说尽兴呢,她们至多也就是浅尝辄止而已。

    待她们回去之后口口相传,把奶茶描述的天上仅有,地上绝无的,更加勾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

    而好奇心在持续的发酵之中,是会逐渐影响人们感官的。

    这就好比,有人说鲍鱼好吃,而且人人都这么说,你即便没吃过,也会不由的幻想,它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想的时间久了,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记忆。

    有一天你终于吃到了,即便你感觉这东西很一般,但也会不由自主的将之描述成,天下少有的美味。

    奶茶这东西,本就味道特殊,而且经过李天的改良的配方,已经变得十分契合大众的口味,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这东西,只要不是太难喝,对于第一次喝道这东西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十分难得体验。

    再说了,此时的明代人,可是和后世那些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不同,她们的味蕾还没有被大规模的开发,一声能品尝道的美味也不是很多。

    此时能喝道后世几百年后才出现,在后世都算得上好东西的奶茶,能让她们如此狂热,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着这些贵妇,一个个不顾形象的,一杯接一杯的喝个不停。

    张清欢是高兴了,可是那些伙计可就高兴不起来了。

    有一个长相精致的小丫头委屈了跑过来和张清欢抱怨。

    “掌柜的,咱们今天一共就准备了三百杯左右,她们一下喝了这么多,还没给钱,在这样下去,咱们可就亏大了。”

    张清欢还不等说话,三夫人却是轻轻弹了那个小丫头的额头一下,

    “一边去,你懂什么,今天来这里的可都是京城中有名有姓的贵妇,她们吃东西会不给钱?

    再说了,咱们本就没打算在第一天就收钱。

    只要把口碑给打出去了,今后恐怕你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都忙不过来呢。”

    小丫头茫然的道,

    “东家,啥是口碑呀,敞开门做生意,不收钱这个道理,小的实在不懂呀!”

    张清欢和三夫人对视一眼,对她神秘一笑,

    “你呀,就好好学着吧,好好和林姐姐学,保管你一辈子受用不尽!”

    小丫头更加的迷茫了。

    两人也不再管她,继续去招待客人去了。

    这边火爆的场景,自然是吸引了很多路过百姓的关注。

    可是见到门口停着的那些豪奢的马车,他却驻足不前,根本就不敢进去打听。

    有人指着奶茶店一旁大大的奶茶画像,猜测道,

    “这奶茶是什么,看着不像奶,也不像茶的!”

    也有人假装明白了似得,摇头晃脑的说到,

    “所谓奶茶,自然就是奶加上茶喽,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居然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可悲呀可悲。”

    有人当即就不乐意了,直接反击道,

    “就你明白,那你喝过这奶茶吗,知道是什么味道吗!”

    那人打肿脸装胖子道,

    “自……自然喝过,那味道简直是美妙绝伦,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啊!”

    瞧他说的煞有介事的样子,众人信了半分,却是对奶茶更加的好奇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 被吓到了

    都说只要女人找个好相公,就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了。

    说的年头久了,连女人自己都信了。

    张清欢在遇到李天之前,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呢。

    就连她刚开始接手茶楼的时候,也是经常心不在焉的,并没怎么将打理它当成正经事。

    可当茶楼每天都能收入上百了,一个月不到,就给她赚了满满一大箱子的钱之后。

    嘴上说着漠不关心的张清欢,也开始慢慢的将精神转移到这上面来了。

    尤其是,李天不能经常来陪他,而三夫人又给了她灌输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理论之后。

    她此刻已经将经营好茶楼,和奶茶店当成了头等大事。

    看似已经将工作以外的精神全都投入了进去。

    已经慢慢的向着现代女强人的征途慢慢的靠近了,估计此刻,就算是想要让她脱离出来,都已经做不到了。

    她的这种变化,对于李天来说,既算的上是喜事,也算得上是不幸的事。

    喜得是,张清欢有了自己的事业,专注力就可以暂时从自己的身上移开,多少能填补一些,自己不在时候的空虚。

    不幸的是,随着生意做得越发的风生水起,张清欢这个出身名门的乖乖女,也有着向三夫人靠拢的意思。

    身边有一个三夫人已经够李天喝一壶的了,要是出现两个,估计他自己都要头疼死。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让李天实在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她呢。

    别看,李天是堂堂一个皇帝,但在个别的问题上,他能给与张清欢的安全感,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的百姓。

    他唯一能做到的,估计也就只有给予张清欢更多的自强的机会和便利,让她自己变得强大。

    奶茶店第一天开业,并没准备对普通百姓开放,因为仅是照顾那些贵妇的生意,就已经让她们忙的前仰后合的了。

    而第一家店的主要目标客户,也只是这帮贵妇而已。

    就连内部的装潢也多少有着讨好她的意思。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将来她们才是这家店的主流客人。

    一杯奶茶,李天给的建议价格是三十文到五十文钱。

    区别就是加珍珠和不加珍珠。

    这个价格对于那些身价巨万的贵妇们来说,的确不是什么问题。

    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可能就是他们工作一整天的收入。

    如果以后世的平均工资标准来说,就相当于是一二百块钱一杯。

    这样的价格,就算是高级白领月入上万甚至几万的人估计都要犹豫一下了,更别说普通的人了。

    所以前期,奶茶注定了是奢侈品,是不会大规模对普通百姓开放的。

    原本已张清欢的影响力,是根本不可能在第一天就争取到这么多客户的。

    所幸,她认识了三夫人这样一个手眼通天的人物,这才让奶茶店在第一天就迎来了大爆特爆的场面。

    张清欢也是不遗余力的和这些贵妇们打交道,想要在她们面前混个脸熟,为将来的销售打好基础。

    从前,张清欢是十分反感进行这样的社交活动的,可是她现在不得不这样做。

    真正的和她们相处了之后,张清欢突然觉得,和她们聚到一起仿佛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反而对这种社交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其实也非常的正常。

    这些贵妇不是原本就是勋贵高官的家庭出身,就是从官宦世家嫁到了豪门之中。

    要说出身背景和成长的环境,她们其实和张清欢非常的相似,自然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话题。

    再者说了,她们可不是那些的每天叨叨家长里短的那些普通女人。

    她们的交际,其实大多数都是有目的的,不是为自己家族的人搭建关系网,就是想要通过结交更多的人来改变自身的现状。

    她们说的谈的,也都是有关风月有关朝廷的一些趣闻,而且还是比较高端的那种,比张清欢在茶楼中闲听来的那些可是要高雅的多了。

    张清欢此时才算是知道,作为一个贵妇,平日里的生活,本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

    因为她目前特殊的情况,她原本是很难有机会融入道这样的圈子中去的。

    就算她今后的身份公开了,那也是正牌的皇贵妃,比她们可高级的多了,也是没啥机会和她们又交集的。

    此时也算是稍稍弥补了一下她的遗憾,让她平日了多了更多的消遣方式。

    这对于李天和张清欢来说,倒也算的上是一个意外之喜。

    小半天的忙碌和逢迎之后,店中的奶茶几乎全都喝光了,贵妇们还是意犹未尽。

    在纷纷留下一大堆订单之后,逐渐的散去了。

    才下午两点左右,待贵妇们全都散去之后,奶茶店就关门了。

    三夫人懒洋洋的舒展了一下腰身,将完美的身材展露无疑,那玲珑有致的成熟女人躯体看得一旁的张清欢都不由的一阵脸红。

    三夫人好似并没有看到张清欢的异样,而是兴高采烈的对她说到,

    “真想不到,才第一天就生意就火爆到这种程度,今后还不知道会有多火爆呢。”

    张清欢却和三夫人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她淡淡的说到,

    “奶茶的确是非常的受欢迎,可它的售价有限,咱们忙了一整天,也不过是赚了几十两银子而已,扣除材料和人工的成本,其实也就不剩什么了。”

    三夫人轻笑一声,忍不住的伸出纤纤玉指点了点了张清欢的额头,

    “妹妹这你就说错了。

    奶茶这种东西,是一种大众饮品,光靠她们这点人,一天下来自然是赚不到多少钱的。

    但你想过没有,她们每个人的身后可都是有着一个个家族的,她们谁家里没有百八十号人。

    你也看到咱们家的奶茶是多么的受人欢迎,你说她们都觉得好,怎么可能不给家人推荐呢。

    不说全家都喝吧,就按照每家每天十杯算,那就是三千杯了,单凭咱们这个小店,就算一整天都在做,估计也就只能勉强供应的了吧!”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三夫人的鼓励

    张清欢被她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过来。

    但她依然带着不可置信的口吻道,

    “姐姐你莫不是在说笑吧,真的可能会有这么多,若真的是这样的话,咱们可是要及早做准备,要不然做不出足够的奶茶来,岂不是会让咱们的信誉不保。”

    三夫人神秘一笑,

    “你先前只顾着和她们闲聊了,并没有看到她们预定的火爆情况。

    等下等她们把订单给你拿过来的时候,你可不要被上面的数字给吓到哦!”

    张清欢被她这么一说,还真有点慌了,急忙说到,

    “姐姐说的难道是真的,这下可遭了,妹妹本以为生意一开始不会这么好的,并没有准备太多的材料,店里剩下的东西,估计至多也就能供应两三天。

    照姐姐这么说,恐怕连明天一天都坚持不了啦!”

    就在这时,先前那个小丫头,匆匆忙忙的抱着一大堆订单纸冲了进来。

    瞧她满头大汗的样子,张清欢有些于心不忍的道,

    “青儿,你也跟着忙了半天了,先去休息一会吧,这边有我呢。”

    青儿也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水,用力的摇着头头,

    “东家,不着急不行啊,我刚刚整理了一下,客人先前留下的订单,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是下了我一大跳呢。”

    “东城的王家,一次性就预定了一百大杯,西城的侯爵府,定了八十杯!……”

    “青儿刚刚粗略的算了一下,仅是这些大订单就足有三四千杯,这还没算那些零散的数量少的订单,要是全都算上的话,估计少说有五千多杯呢。”

    听到青儿的话,也算是证实了三夫人先前的预测,张清欢脸色一白,险些被这巨大的订单给吓的昏倒。

    她几乎是颤着声道,

    “五千多杯啊,这下可怎么办,咱们就算从现在开始,不眠不休的,也很难在明早之前将这么多杯奶茶全都准备好啊!”

    “要是第一天,就完不成订单,咱们的信誉就全完了,这下可怎么办才好啊!”

    她还是经验太浅了,而且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些慌乱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但三夫人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这点小事对她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轻笑着将张清欢扶起,安慰她说到,

    “妹妹,你不用担心,从来都是店家嫌客少的,哪有人会嫌客人多的。”

    “关于材料和人工的事,姐姐我早就替你想过了,你完全不用担心,姐姐保证明早你就能有足够的奶茶卖给她们!”

    张清欢有些将信将疑的握紧了三夫人的手,激动的说到,

    “姐姐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一切就全都摆脱姐姐你了。”

    三夫人也不再和张清欢打哑谜了。

    拉着她走到了小店的后身,那是小店自带的一个小院,里面左右各有一个偏房。

    左边是青儿等几个伙计目前住宿的地方,而右边则是被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仓库。

    三夫人用钥匙打开了一个仓库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堆,成袋的乳白色粉末。

    随便在那些粉末里抓了一把,将之拿到张清欢的面前,三夫人平静的说到,

    “妹妹,你尝尝看,这东西是什么!”

    张清欢不疑有他,伸出丁香小舌轻轻的舔了一下。

    仔细一品,发现这粉末的味道居然和牛奶完全一样。

    她立即惊喜的道,

    “这……这难道就是陛……啊不对,是相公先前说过的奶粉,只需要用开水一冲,就和牛奶没什么却别的奶粉。”

    三夫人好像假装没听出她言语中的破绽似得道,

    “可不就是奶粉吗,你呀,也真是的,光顾着捯饬店面的事情了,对自家拥有的东西是一点都不上心。

    这奶粉可是比牛奶要方便的太多了,根本就不用提前准备,也十分的耐储存,用的时候用开水一冲就好了。

    只要奶粉充足,不要说三千、五千杯了,就是一万杯,也不再话下!”

    张清欢被三夫人给说的小脸一红,十分不好意思的说到,

    “是清欢粗心了,没想到相公已经将事情全都安排好了,还好有姐姐你帮忙,不然单靠妹妹自己,好事都有可能被办成坏事。”

    三夫人上前亲昵的拉住她的小手道,

    “好啦,你也不用自责啦,你经商才多长时间,有些事情你看的不够全面,也是很正常的,今后多多用心就好了。”

    张清欢还是十分的感激,抓紧了三夫人的手道,

    “这个店要是没有姐姐的帮忙,恐怕连一天都撑不住呢,如果姐姐不嫌弃,姐姐就和妹妹一同经营这家奶茶店。

    相信相公知道之后也不会反对的。”

    三夫人轻笑一声,

    “妹妹,你这可就难为姐姐了,别看姐姐现在好像没什么事似得,但过了年,姐姐就要到处去忙了,估计一年能回来一次就不错了,就算姐姐想和你一起经营,也是没时间的。”

    听说三夫人年后就要走了,张清欢十分失望和不舍的道,

    “姐姐到底要去忙什么,非要离开京城不可吗,咱们姐妹才认识这么几天,妹妹舍不得姐姐。”

    三夫人叹息一声,心里暗自嘀咕道,

    “还不是你的好相公,非要给我安排那么多的活,人家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女人好不好,他可倒好,完全没把人家当女人看。”

    心思虽然这么嘀咕,可她嘴上可不敢这么抱怨,只能安慰她道,

    “没关系的,姐姐只是出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只要忙过了这一年,姐姐就有的是时间陪妹妹你啦!”

    其实她这话只说了一半,后半截则是,

    “说不定到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呢,就算想要分开,也是不太可能了。”

    三夫人的这点小心思,张清欢可是猜不透的。

    今天的大起大落让她心神疲惫,此时又听到三夫人即将离开的消息,心情是一落千丈。

    三夫人瞧她脸色不算太好,就继续安慰她道,

    “妹妹,就算姐姐不在,你也要好好的经营这家店哦,姐姐希望回来的时候,能见到你将奶茶店,开满京城,甚至开满整个大明。

    让那些臭男人也看看,咱们女人也能依靠自己生活的很好。”

第六百一十六章 真凶是谁!

    张清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此刻虽然已经萌生了依靠自己的决心,但她的野心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感觉能守护好目前的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好了。

    但为了不让三夫人失望,她还是用力的点了点头道,

    “好,妹妹全都听姐姐你的,一年之后,妹妹一定会将奶茶店开满整个京城的。”

    有了奶粉,不再需要复杂的处理牛奶的过程,几千杯的订单也就不再是问题。

    张清欢顿时轻松了不少。

    趁着高兴拉着三夫人,一聊就是一个晚上。

    这期间,两人是天南海北聊了个遍,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开始不断的升温,几乎成了莫逆之交。

    就差像男人一样一个头磕在地上拜把子了。

    三夫人将自己经商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张清欢,张清欢听得十分的认真,还煞有介事的,用纸笔全都给记录了下来。

    谁也不曾想到,百多年后,张清欢的这份手稿居然会成为女子经商的典范,几乎是所有向往成功的女孩,必读的经典之一。

    而三夫人和张清欢这两个大明前期最杰出的女商人,也因为这本书,被后世无数的商人奉为先贤,供奉追捧。

    尤其是三夫人,更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以数千万的身价常年跻身于大明富豪榜的前三,被后辈无数人尊称为女商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张清欢和三夫人还只是一介小妇人,心里想的更多的,可能还只是怎么更好的帮助自家相公吧。

    ……

    本来,张清欢的奶茶店开业,李天作为她的相公,以及半个股东加技术支持者,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到场的。

    可他今天偏偏有事走不开没去成。

    不过,即便他今天没被事情给拖住,估计也是不会过去的。

    毕竟,今天奶茶店来的客人可都是京城中有名有姓的贵妇,其中少说有一半人都能认出李天来。

    李天可不想因为自己,将张清欢的身份给暴露出来,也不太想让人知道,这个奶茶店其实是皇家在背后支持开办的。

    至于原因吗,就算不多说大家其实也都能明白。

    单单就一个三夫人夹在中间,李天就不太可能,会因为区区小事,来暴露自己。

    虽然,现在三夫人已经有九成的把握知道了李天的身份,可谁让后知后觉的李天自己不知道呢。

    他还准备继续享受这种好玩的游戏呢。

    上午,李天本来也是闲着无聊,准备出宫去转悠转悠的。

    可情报科突然收到了一个密报,说是一群身份不明的人物借着商队的掩护悄悄潜入了京城。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帮人很可能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前段时间分析过,朝中可能有一个幕后黑手正在酝酿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

    而这个阴谋的核心,很可能就是自己。

    其实李天能有这个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原本历史上的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病重死掉了。

    其实历史学家对朱高炽的死因,有诸多的猜测。

    有的人认为是朱高炽在当了皇帝之后,荒淫无道,以至于身体虚弱,一场小病就要了他的命。

    也有人认为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不满他当了皇帝,暗中收买了宫中内侍,给他下毒,最后让他中毒而死。

    还有更离谱的人说,是朱瞻基想要尽快登上皇位,串通内侍将他暗害致死。

    不管怎么猜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朱高炽死的似乎有点不太正常。

    李天也是知道自己穿越的朱高煦是个短命的皇帝,这才刚穿越来之后,就和王福等人学了内家功夫,而且极大的减少了房事,强身健体是一方面,担心自己过早的一命呜呼也是一方面。

    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手段,收了朱高煦的兵权,彻底的废了他谋朝篡位的机会。

    而后,又用皇家钱庄,皇庄,纺织坊等福利,收服了朱高燧的心,让他从里到外的臣服了自己。

    前面两个死因的猜测,此时看来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

    最后的朱瞻基暗害他的可能其实也微乎其微。

    且不说他此时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缜密阴毒的心思,就从皇后这边来看,朱瞻基这个大孝子,估计也是不太可能做出这种有悖伦常之事的。

    再加上,朱瞻基被自己给收拾的服服帖帖的,现在的心思更是全都放在了一个江湖女子身上,谋朝篡位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历史学家分析出来的三个可能,此时来看都已经不成立了,按理说李天也该放心了吧。

    但经历了茶马案之后,李天反而觉得这种可能性,迅速的飙升了。

    这点从目前的道的蛛丝马迹上其实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再结合原本历史上朱高炽的所作所为,其实李天多少也能分析出来一些,到底是什么人,到底因为什么,这些人想要他的命。

    原本的朱高炽,是个敦厚仁慈且无比信奉儒家那套说辞的皇帝。

    他登基之后,发展生产,与民生息,不仅废除了很多苛政,更是赦免很多建文旧臣,平反了很多冤狱。

    在军事上的动作更大,他不仅推翻了永乐皇帝一贯的用兵方式,更是收缩大明的军备数量,准备完全放弃长城外的土地。

    表面上看来,这样一个仁慈的君主,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会受到群臣忌惮,想方设法都要弄死他的一个人。

    可他偏偏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死了,实在是让人费解。

    李天自打穿越而来,已经将可能导致自己死亡的原因,全都改变了。

    如果要说,此时还有人想要弄死他的话,那原因可能就出在,自己这半年来实行的新政和进行的改革了。

    单凭,被改革和新政影响到的人来判断幕后的真凶,还稍显不足。

    可若是将前世的死因和此时的状况结合一下的话,真正想要让自己死的人,其实也就不难猜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卧底!

    在知道了是谁在背后捣鬼,却没办法反击,让李天感觉到十分的憋屈。

    心里就好像堵住了一大块巨石一般,让他心气不通,心情变得十分的烦躁。

    冲着殿外大吼一声,

    “黄严在不在,给朕滚进来。”

    也不知道在外面等了多久的黄严立马连滚带爬的窜了进来。

    李天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也就只好委屈黄严几人了。

    “黄严,你们东厂是怎么办事的,刺客都已经快把刀驾到朕的脖子上了,你们却一点风声都没收到,你说,朕要你们东厂还有什么用!”

    此话一出,不仅黄严吓得当场软倒在地,屎尿齐流,就连在一旁侍候的江保王福都跟着一惊,当即跪倒在地。

    “陛……陛下恕罪,老奴这就去查,这就去……”

    江保还算是冷静,沉声道,

    “陛下,这个消息可是属实!若是属实,老奴这就带人去将他们的脑袋都给摘了,保证不让一个人逃脱。”

    王福武功虽然比不上江保,可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当即也说到,

    “奴才愿当先锋,绝不会让那些贼子伤到陛下分毫。”

    李天的怒气其实是冲着南京的那些勋贵去的,此时也只不过是冲他们发几下闲火而已。

    并没有真的打算把他们怎么样。

    瞧黄严那个没出息的样子,李天差点被他给气乐了。

    捏着鼻子,赶紧说到,

    “都给朕滚一边去,弄干净了在回来答话。”

    黄严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在江保和王福的搀扶下,赶紧去一旁的偏殿去清洗换衣服了。

    他之所以被吓成这样,一是因为这段时间东厂的确是没啥建树,他心虚的很。

    二是太监身体构造特殊,并不像普通人那样包裹的严实,侧漏什么的,也是常有发生。

    尤其是年岁大了之后的太监,身上总是若有若无的有股子骚味。

    所以太监尤其是老太监,身上总是带着香粉之类的东西遮掩气味。

    传言太监们声音尖细爱擦粉,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影视剧中特意将太监扭曲成,不男不女的妖人形象,只是剧情的需要而已,和事实相差很大。

    以常理来分析,太监只是比普通人少了点东西而已,就和人受伤掉了一个手指头差不多。

    心里稍微强大一点,根本不会对一个人的外貌性格产生影视剧中那么大影响。

    历史上也有很多孔武有力比男人还男人的太监,比如说唐朝的高力士,比如说誓死追随崇祯的王承恩。

    说来说去他们只是扭曲的封建王朝之下的牺牲品,是一群为了生计给不得不委屈求全的可怜人。

    黄严单以本事而论,其实并不差,甚至还要远超朝中的很多大臣。

    只是李天上位之后,三令五申,严重的限制了东厂的发挥,这才让黄严显得非常的无能。

    若是李天没有限制他,让他依然可以像从前那样,拥有随意缉拿朝臣的权利,他们不见得比任何人做的差。

    在这个没有指纹识别,没有摄像探头的时代,仅靠调查走访去查案,破案的难度可想而知。

    加之东厂人数的限制,偌大的一个京城,他们有疏漏的地方,也的确是怪不得他们无能。

    不多时,黄严等人回来了,李天的火气也消了大半。

    看着他们还有些忐忑的跪在地上的身影,李天微微叹息了一声道,

    “你们起来吧,朕只是今天心情不好,语气重了些,你们也别放在心上,站起来好好听话吧。”

    三人互相瞅了一眼,最后慢慢的站了起来。

    李天将闲杂人等屏退之后,他背着手,走到了三人跟前。

    语重心长的对他们几个说到,

    “你们三个也算是朕最贴心的几个人了,这件事除了你们,朕还真不知道该找什么人去处理合适。”

    三人一躬身,连忙说到,

    “陛下尽管吩咐,老奴定当拼死去做!”

    李天轻轻摇了摇头道,

    “诛杀这些刺客对朕来说,是易如反掌,他们的存在根本就不足为虑,朕先在想要的是,查出他们背后的真正主谋。

    单靠打打杀杀可是不够的。”

    黄严有些激动的说到,

    “陛下放心,不管什么人,只要到了东厂的牢狱,就算他是铁打的嘴,老奴也有办法将他撬开。”

    李天呵呵一笑,

    “你呀,实在有些异想天开了,他们这次可是直奔朕来的,你以为他们会没有被擒被抓的觉悟吗。

    说不定,在他们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就会服毒自尽,根本就不给你审讯的机会。”

    黄严知道自己没说到点子上,紧忙闭上了嘴,不再多话。

    江保则是一抱拳道,

    “不知陛下是如何打算了,老奴等谨遵陛下吩咐……”

    李天微微停顿了一下,笑着道,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但怕是有些困难。”

    “还请陛下明示!”

    李天捏了捏光秃秃的下巴,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然后才说到,

    “为今之计,也只有派个卧底潜入其中,才能有机会查出幕后主使是谁!”

    “卧底?”

    见他们都是一脸迷惑的样子,李天这才知道,这个词有点太过现代了,又补充道,

    “就是密探,细作的意思。”

    几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陛下果然思虑周全啊……”

    不过黄严沉思良久,都没想到,要什么样的人才适合,一时间犯了难。

    “陛下这安排细作之事,一般都是提前很长时间就开始安排,贸然出现一个生人,怕是很容易就会被人揭穿吧!”

    李天摇头道,

    “这点倒是不用担心,这帮刺客都是远道而来,能一下来这么多人,且不怕被咱们发现,那就说明,京城中必然有帮他们的人,只要能找出帮他们的人,安排一个咱们的人进去,也没什么难度。”

    “恰巧,朕前段时间接到了一份密报,让朕大概猜出了,这个帮他们的人是谁!”

    三人恍然,这才知道,原来李天已经掌握了这么多信息。

    当即惭愧的道,

    “陛下神机妙算,老奴惭愧!”

第六百一十九章 后手

    随后李天将诸葛正用小命换回来的情报,说给了三人听。

    江保和王福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反倒是黄严羞愧的差点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么重要的情报,自己个这个东厂的厂公,居然丝毫没有收到风声,反倒是让一个都察院的一个文官给打探了出来。

    如果这还不算失职的话,恐怕天下就没什么东西是失职的了。

    他一个头磕在地上,也不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才能挽回,自己在李天心目中的形象。

    惭愧的道,

    “陛下,放心老奴定当将这件事办妥,要是有任何差错,老奴愿意用人头谢罪。”

    李天叹息了一声道,

    “行啦,行啦,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比什么都强。”

    他稍微缓了一下,然后继续对三人说到,

    “既然是卧底,自然要要特殊的通讯方式,这点你们几个就去多多请教一下铁总管吧,今后各方面的事,你们只需要和他对接就行了!”

    说完,目光深邃在黄严身上扫了一眼。

    心中不由的感叹道,

    “被拔了牙齿的东厂,现在是越来越不堪重用了,这次的事情就全当对你们的一个考核吧,如果办得好,东厂就继续留着,万一事情搞砸了,那东厂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当然,这中心里话,他是不会对任何人讲的,黄严他们到底能不能悟到这个意思,就看他们的造化。

    别看李天今天把这件事说的如此郑重。

    但其实他心里,对这件事并不是十分的看中。

    刺杀皇帝这种事,本就十分的难,成功的机会其实很渺茫,但南京那边的人还是这么做了。

    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他们的确是被逼急了,想要不择手段的阻拦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第二就是,这次的行动很有可能,其实只是一个烟幕弹,为的仅是给李天一个警告而已。

    如果第二个猜测是对的,那即便是派出了卧底,那查出来的背后主使也也很有可能是一个靶子,根本就钓不到真正的大鱼。

    李天本来可以,不动声色的将这帮家伙无声无息的全都弄死的。

    不过他此时却特意将他们给留了下来,除了是要给黄严等人一个机会之外,也想看看,南京的那帮家伙到底能做到那种程度。

    他们这次的决定,决定了以后,李天对他们的惩治程度。

    如果他们只是刺探一下自己的态度,并没有打算下死手的话,说不定将来看在他们曾经都是为了大明流过血的功臣之后,自己能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结局。

    若他们这次已经不计后果了,那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对他们手下留情了。

    其实,算上黄严等人这次的卧底行动。

    李天针对南京方面的手段,已经有五六个了。

    且不说最先被派回去监视并秘密调查马大忠和勋贵们内斗的御使徐景年等人。

    就说南直隶巡抚周忱和新任镇守太监何林,就已经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再加即将要到达的唐赛儿和朱瞻基等人,以及要去南京开设工坊的张永日。

    这帮几波人,不管那一路都能给自己带回来海量的消息。

    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几乎都齐备了。

    若果再加上,明年将要过去的,兵部尚书李庆的清查小组,南京的那帮玩弄阴谋诡计的家伙们,到底能不能坚持到,李天过去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李天其实对南京的这帮家伙并未怎么太过放在心上。

    在他的考虑中,大不了再来一次,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行了。

    实在不行,学汉朝来个推恩令,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时间可能脱得久一点,但解决这帮子勋贵,其实并不难。

    而李天之所以,明知道是这帮人在背后捣鬼,却依旧没对他们动真格的原因,其实也有两点。

    首先,这帮勋贵固然囤积土地聚揽钱财,严重的损害了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可他们却又是实打实的有能耐的武将,是大明保家卫国的保障,在新军还未彻底走向正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前,将他们全盘废弃,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引起极大的动荡,对李天今后的计划不利。

    其次就是,将来的大明,可不仅仅局限在大明现有的地盘之内呢。

    不管是今后征服草原,还是向南收服暹罗,向东征服高丽日本,又或者是在海外建设殖民地。

    这些既懂得官场规则,又有统兵打仗经验的勋贵们是最理想的管理者。

    少了他们的帮助,将来李天的殖民计划可是要大大折扣,甚至要延期很多年的。

    所以,在情在理在势,李天都不能也不忍心将这些大明精英中的精英给一网打尽。

    再有一点就是,勋贵集团,还是李天在前期对抗官绅集团的有力帮手。

    他们双方不管那一方的实力受到了严重打击,都会让另一方崛起。

    一头独大的局势,可不是李天愿意看到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既然勋贵集团是大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不多培养一些新的忠于自己的勋贵,来替换这些不听话的家伙呢。

    你以为李天没有想个这个问题吗。

    李天其实老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时机未到。

    不管是新军还是蒸汽机,公路这些硬核实力还都没形成一定的规模,贸然提拔一些年轻的勋贵,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极大的坏处。

    或许三五年之后,李天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那时候才是他开始真正扶植亲信的时候。

    现在吗,他依然要靠这些人,来维持大明的长久稳定。

    李天对勋贵们的心思是复杂的,复杂到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是留他们好,还是不留的好。

    在这个完全要依靠关系纽带来办大事的时代。

    皇帝也是需要时不时的维持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的,而勋贵们恰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就是皇帝的难处和无奈的地方。

    所谓大明一朝,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李天看来,对外的强硬,也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对内的软弱放纵而已。

第六百二十章 制衡的重要

    大明的软与弱,不是体现在表面上的,而是体现在对皇权的不自信之上的。

    这其中主要的症结还是处在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身上。

    他当初之所以建立锦衣卫这种,监视百官和百姓言行的组织,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叛乱,谋夺他辛苦一声换来的权势。

    但朱元璋还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本以为只要监视的足够严密,刑罚足够酷烈,就能百官畏惧,百姓臣服。

    殊不知,大秦也正是因为刑罚严酷,最终才激起了举国叛乱。

    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朱元璋以及之后的朱棣等皇帝,其实都是有些理想主义了。

    以为依靠严苛的制度,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百官清廉。

    也正是由于这种想法,才诞生了让人谈之色变,遗祸几百年的锦衣卫和东厂甚至是西厂。

    殊不知,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其实都是贪心不足的。

    世上又怎么可能拥有那么多的清官,来给他们服务。

    如果当官只是为了尽忠职守,那自古以来恐怕有九成九的官员都是不合格的。

    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大明的官员,根本做不到皇帝以为的人人清贫,为了隐瞒那唯一的一个人,就出现上行下效的欺瞒行为。

    因为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小辫子,导致他们不得不和某些团体勾结,最后酝酿出,阉党,东林党之类的祸国殃民,甚至左右历史发展的大型组织。

    当这些组织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皇帝的耳目,其实就已经成了瞎了、聋了。

    他们每天听到的见到的,都是他们想让他知道的,以至于对朝政的把控,也都只是流于表面,根本就做不出真正符合万千百姓利益的事来。

    大明甚至能出现,一个皇帝在位几十年,居然有二十年不上朝的奇葩情况。

    这恰恰说明了,大明皇帝们,被欺瞒的到底有多严重了。

    皇帝对这些大臣官绅团体的妥协,正是当权者软弱的一个体现。

    如果说,唐宋太过久远,比较不得。

    其实完全可以将大明和清朝做个类比。

    康熙和雍正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俩都是工作狂,大明的皇帝都鲜有能与之对比的。

    单说乾隆吧,他的一生可谓是一帆风顺的不得了,几乎把清朝的所有的好运气都给享受到了。

    他在位将近六十年,身边也是能人无数。

    却并没有被人欺上瞒下,甚至可以说是清明的不得了。

    要知道,他手下可没什么锦衣卫也没什么东厂之类特务机构。

    但他为什么能做到在位几十年,依旧耳聪目明呢。

    究其原因,并不是他有多么的雄才伟略,天下没人能欺瞒的了他。

    而是他识人知人,善于用人,懂得制衡之道。

    用人管人,才是他能保持政治清明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明朝的官员在高压之下,为了自保就已经要拼尽全力了,又那里还有闲心,去管别人的闲事呢。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得不抱起团来,多抗这个对抗那个。

    最后搞得,盟友不信任他们,就连皇帝也不信他们,最后这个团只能越抱越大,最终将整个朝廷给淹没,没人能够幸免。

    或许会偶尔跳出一两个不同流合污之人,但最终的下场,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

    大明的官场其实就是这个状态,不管对什么人说话总是说七分留三分,最后导致,皇帝宁愿相信宦官的话,也都不愿意相信朝臣。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明一朝,宦官势力一直强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然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的,其实就是大明皇室对自身的不够自信,以及对百官团体,对宦官对勋贵的软弱妥协上的。

    李天虽然是明悟了这点,可目前来说,他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别看杨士奇等人,十分的忠诚于自己,几乎自己提出的所有政策他们都全盘接受,几乎很少提出异议。

    但那都是建立在,这些政策都是对他们有利的基础之上的。

    若是那一天,李天动了他们的蛋糕和软肋,他们到时候还会不会继续这样的支持自己,可就不一定了。

    打个比方说,要是那一天,李天突然宣布,彻底的废除,百官和士人不纳贡的特权,你看看杨士奇等人,会不会和李天拼命。

    有人曾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夹生。

    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勋贵集团,又或者是还未真正崛起的宦官集团。

    李天真正要做的,不是彻底的清除他们,而是要懂得如何在其中调停制衡。

    这次的勋贵们的直接挑衅,原本李天完全可以使用雷霆手段,杀鸡儆猴,甚至将他们一网打尽的。

    可他并没有这么做,为了也只不过是,不想让原本平衡的两个势力出现明显的强弱之分而已。

    原本的历史上土木堡之变,一举葬送了,大明八成以上的勋贵精华,这才导致文官集团的做大,也正是开启了,大明由强转弱的不归路。

    再后来,宦官集团崛起,两个团体狗咬狗斗了几百年,最终耗空了大明的所有积累。

    最终让不足百万人口的建州女真钻了空子,窃取了大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

    李天也正是知道,失去了平衡的大明,才是危如累卵,所以他才一直隐忍到了现在。

    他没办法一朝之间将大明已经形成的固有制度改变,也就只能充分的调动,自己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去尽力弥补可能会出现的漏洞。

    只是,仅是修补,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决战的时刻早晚会降临。

    到时候,他终究要做出一个决断的。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手中掌握的力量必须要能撑得住场子才行。

    而这力量,说白了也就是军事的力量。

    新军正在如火如荼的训练之中,到如今,也有差不多被训练了三五个月了。

    他们的训练成果如何,到底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不确定。

    现如今反倒是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

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军列装

    打发走黄严之后,李天又命人召见了,成国公朱勇,英国公张辅。

    打算,让他们各带一千人,一人前往南京,一人赶往九边。

    对于这个奇怪的任命,两个国公都是非常的懵逼。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大材小用,更是对新军的一种浪费。

    开始是极力的阻止。

    朱勇直接说到,

    “陛下,目前新军完成换装的只有两千多人,而且他们训练才敢几个月,完全没有作战经验,此时将他们分散出去,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张辅也在一旁劝说道,

    “是呀,陛下,成国公说的不错,新军全都是由新式火器武装起来的。

    您也知道,火枪兵这种新式军队,只有形成一定的数量才能发挥强大的攻击了,分散了就如同一盘散沙,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啊!”

    但李天却是摇了摇头道,

    “你们只是说对了一点,但并不完全正确。”

    “新军固然全都是火枪兵构成,可他们的训练方式完全不同于,大明此时的任何一支军队。

    他们接受的是远超这个时代的训练方式,作战方法也完全不同的。

    别看他们只有千余人,淡入若是安排的得当,以一敌十完全不在话下。”

    张辅还算是比较理智的,并没有继续和李天抬杠下去,但还是争辩道,

    “陛下,臣也知道,新军的训练方式不同以往,但他们都还是新兵,而人数太少恐怕难以发挥全部实力,若果不小心折损了,咱们这大半年的努力岂不是都要白费了。”

    朱勇则是更加的直接,激动的说到,

    “陛下,您能不能告诉臣,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啊,臣最近几个月的心思全都放到了这帮小家伙的身上,就算陛下不为臣考虑,也只要要为他们想一想呀!”

    李天瞧着他们俩一唱一和的样子,就好像心爱的玩具被大人无情的收走了一般的心疼。

    他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你们呀,还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啊,想不到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你们就已经对这帮小家伙投入了这么深的感情。

    不过你们大可放心,这次的拉练,并不是什么要他们执行什么危险的任务,只是常规的训练而已。”

    说到拉练这个词,两个国公都是一脸的茫然。

    “陛下,什么是拉练啊!”

    李天无奈的笑了笑,他也知道,自己要是不给他们解释清楚,恐怕他们今天说什么也是不会同意的。

    于是他就对二人解释道,

    “所谓的拉练,其实就是,让部队离开营房,到野外进行行军、宿营,实弹射击等科目的训练。”

    这么一说,两个国公顿时明白了。

    可他们还是有一点不解,继续问道,

    “可是陛下,这些训练在营房也完全可以做到啊,为什么非要去南京和九边这么远的地方呢!”

    李天心里嘀咕道,

    “这俩家伙,还很不是省油的灯啊,明明已经多少猜到了自己的真正意图,却还明知故问。”

    他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就直接对他们二人说到,

    “朕也就不隐瞒你们了,你们最近可能也接到一些风声了吧,北边和南边都不太消停!

    新军拉练不是主要目的,震慑一下那帮心怀不轨的家伙才是,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

    他们俩相互对视一眼,仿佛早就料到了如此,相互默契的打了个颜色,然后张辅哂笑了一声,继续和李天商量似得说到,

    “可是陛下,现在只有两千来人列装完成,还分散到两个地方,用来震慑恐怕还是稍显不足吧!”

    李天估计是早就预料到了他们会这么说,并没有急着和他们解释,而是带着他们乘坐早就准备的好马车,直奔城外刘保和的兵工厂。

    “你们先和朕去个地方吧,到了地方你们就知道,朕为什么有这个自信了。”

    一路上,两个国公心里都在犯嘀咕,这个兵工厂他们俩先前也是没少来,之前也没感觉这边有什么神秘的。

    李天这次这么神秘的且郑重的将他们俩带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二人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

    快到地方的时候,朱勇还是忍不住的问了出来,

    “陛下,您到底是想让我们看什么,这个兵工厂,臣先前来过不下十次,每次都是那些老花样没什么变化呀!”

    李天微笑着摇了摇头道,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们前段时间才来过,又怎么知道,他们这边没什么新的玩意出来呢。”

    听到李天这么说,二人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心里琢磨道,

    “难不成,这次几天没来,这边就研究出什么新东西了,这下估计是要丢人了!”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不够仔细勤快。

    他们这次要看的东西,是李天上次参观过这个兵工厂之后,才给刘保和下的新命令,在鼓捣出这些东西之前,他们这边对任何人都是保密的,他们俩不知道其实也不为过。

    之所以对他们俩这个当朝国公也保密,倒不是李天对他们俩严防死守,不肯透露全部消息。

    而是,自打这个兵工厂成立之后,虽然李天三令五申的不允许外人窥探,可还是有不少像张辅朱勇这样的家伙,耐不住寂寞,经常来这边闲逛。

    这帮家伙,不仅战功彪炳,又身居高位,刘保和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好东西给了这边就没办法给那边。

    为了不让他们为难自己,也为了不让他们乱抢乱了兵工厂的秩序,刘保和索性,就将很多还处于试验阶段的好东西,以机密为由,全都隐瞒了起来。

    李天这次一共给了刘保和五六样的图纸。

    其中包括,挖掘战壕的兵工厂,方便储存弹药的弹药袋,多功能军用水壶,新式新军军装等东西。

    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只有两样,一个是开花手榴弹,一个是新式小口径平射炮。

    后面这两样东西,可谓是现代战争利器中的利器。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仅凭一万多杂牌军,就把清军十几万包括蒙古骑兵在内的精锐,外加几十万的义和团民兵打的落花流水。

    在仅牺牲几个人的情况下,就取得了全面胜利,依靠的其实就是这两样东西。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虏伯山炮

    目前大明的主要敌人,就是蒙古人,而蒙古人最厉害的就是骑兵。

    从前对抗骑兵最有效的东西,就是同样规模的骑兵和火炮。

    可是骑兵的培养比任何兵种都要困难和时间长,这点上从小长在马背上的蒙古人,有着大明永远追不上的优势。

    而大炮虽然强大无比,可在这个铸造工艺还不太成熟的时代,锻造出一个不会炸膛的火炮的难度极高,往往十几门才能有一个合格。

    而且每尊火炮为了保证足够的火力往往要造的无比沉重,少则几百斤,多则数千斤,光是运输就能难死绝大多数的将军。

    在种种条件的制约之下,严重的限制了火炮的应用。

    这才让已经走进了半火器时代的明军,最后还是选择了人海冷兵器作战作为主流。

    火炮也大多是被应用在城墙的防守之上。

    虽然这个决定,让大明苟延残喘了一二百年,可昙花一现终究是一夜繁华,不成大器。

    但李天这次给刘保和的这两个图纸,可以是彻彻底底的改变这种状况。

    手榴弹自然就不用多说了,那是近战利器,不管是在防守,还是在进攻的时候,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他给刘保和的这个图纸,是仿照了后世一战时代使用的木柄手榴弹。

    结合先前天工院研究火柴时研究出的磷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只需要一拉线,就能爆炸的手榴弹。

    可以说,不仅解决点火的问题,还让这种手榴弹的密封性更好,爆炸的威力至少比先前增加的一倍还多。

    而火炮,李天选择的一种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

    这种炮不仅轻便,全重量才四百多公斤,安装上轮子之后,只需要两个人,或者一匹马就能拉着走,十分的方便。

    它的炮管全都由兵工厂自己锻造出来的钢材铸造而成,在承受同样威力的炮弹同时,它比从前的大炮轻了三五倍还多。

    虽然,此时大炮好解决,可后装炮弹依然是个致命的问题。

    于是李天依旧采用老式的铅球铁球作为炮弹,后堂点燃的方式。

    虽然这样的炮弹发射速度可能比不上十九世纪末的原版克虏伯山炮,但也能做到,一分钟两发甚至三发的程度。

    射程上虽然也达不到四千米,但也至少能达到一两公里了。

    这种数据对于目前的大明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炮只是炮管需要一定的精钢,其他的地方完全可以用铁来铸造。

    这样一来,一门这种炮只需要三五百斤的精钢就可以了,以大明的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实现量产。

    仅是陈记,半年就能生产五万斤的精钢出来,比陈记规模更大,而且马上就要列装蒸汽机锻锤的兵工厂,没有道理比他们更差。

    积攒个半年一年的,弄出个三五百门来,绝对没什么问题。

    到时候,几百门火炮一字排开,就算对面是有数万的精锐骑兵,也是无法撼动这样的钢铁长城的。

    再说了,即便火炮挡不住他们,让他们突进到了跟前,这边还有壕沟,和新式火枪以及手榴弹,铁丝网等东西,在等着他们。

    这些东西,大明此时都已经掌握了核心生产技术,量产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只需要在有三五年的时间,李天就可以自豪的对世界上所有人说,冷兵器的时代可以彻底结束了。

    目前虽然兵工厂的火炮才生产出三门样品,完全没办法达到作战的需要。

    可经过测试之后,他们发现成品率高的惊人,做了四门,居然有三门完全合乎标准,这让李天喜出望外。

    这才得到消息,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这东西,列装到新军之中了。

    在他将来的构想中,一千人的新军,少说要有二十门这样的火炮,五千人就是一百门。这也是目前李天给刘保和下的死命令,要他在半年之内,列装完成。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让新军出来拉练,就是为了尽早的培养出一批炮手出来。

    否则,到时候即便有了大炮,没有炮手,也是白搭的。

    测试大炮可不能在京城附近。

    为了检测这种山炮的性能,也为了给南京和北方草原的敌人一些压力,他这才决定将才刚刚列装的两千新军,分为南北两部分,进行拉练。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要考验,新军的能力,更是为了检测这种野战炮的性能,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李天之所以这么着急,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目前北方蠢蠢欲动,南方的勋贵也都不怎么消停。

    仅靠表面上的动作,估计是根本吓唬不住他们的。

    唯有拿出一点真正的实力出来,才能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来。

    其实这也算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除了火炮的产量还不太能跟得上需求之外。

    其他的东西,对兵工厂来说,则完全不是问题。

    尤其是,近战利器的火枪和手榴弹,通过和天工院的默契合作,他们机会已经将这两种东西,打磨的非常完美了。

    单是这两样东西,训练有素的新军即便是遇上五倍左右的敌人,也能轻松的将之击败甚至是歼灭。

    这种程度的战斗力,就已经可以震慑住绝大多数的敌人了。

    这也是,李天今天敢于对朱勇张辅二人,坦露心声的主要底气之一。

    没多久,三人就来到了兵工厂。

    早就得到消息的刘保和已经率人在门口等候了。

    陪同刘保和的,还有一队二十人左右的新军士兵。

    他们身穿,新式大红军装,头戴五颜六色的翎毛。

    远远的看去,就像是一只只,争相斗艳的大公鸡似得。

    这种颜色鲜艳的军装,其实也是出自李天之手。

    原本他也没打算,抄袭拿破仑,可他转念一想,此时距离拿破仑出世还有好几百年的时间,也算不上谁抄袭谁。

    他之所以弄这种华丽道让人不忍直视的新式军装出来,其实也有原因的。

    这其实还要从火绳枪,甚至是排枪的作战方式说起。

第六百二十三章 军装

    排枪射击,俗称排队枪毙。

    看色愚蠢,实则是那个时代,所衍生出来的必然产物。

    火绳枪甚至燧发枪因为都没有后装武器的射速,所以必须要溜出足够的装填弹药的时间。

    而由于技术的原因,不管是发射药还是弹药,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就导致,己方军队可能超过五六米远,就分不清队友和敌人了。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华丽军装的作用了。

    显眼的颜色,不仅能让指挥官更好的指挥士兵的射击方向,更能让士兵们迅速的分辨出,指挥官的位置,以及接下来要射击的方位。

    除了这些,华丽的军装也有着其他看色胡扯的含义在其中。

    比如说,战士以战死疆场为荣,华丽的军服就等于是他们的棺椁,能增添士兵的荣誉感。

    再比如说,越是华丽贵重的军装,越能提振士兵的士气。

    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历史也没有定论。

    不过,战场上尤其是最前线的战场上,要是在开战之前,能有一个大人物前来鼓舞士气,的确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士气的。

    由于战场人说太多,说话的声音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听到,所以这个人必须要身穿,华丽显眼的服侍,才能让更多的士兵知道。

    从这方面来说,身穿华丽的军装,的确是有一定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当然这些还都只是借口而已。

    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李天喜欢这个样子的军装。

    高高的带着翎羽的毡帽,双排扣立领风衣,紧腿高腰长裤,锃明瓦亮的长筒皮靴。

    腰间挂着技能当装饰,又能当作战兵器的腰刀。

    这样的兵且不说战斗力如何,仅是这身行头,就能让敌人惊掉下巴。

    当然了,李天的恶趣味也并不是光是为了好看而这么设计的。

    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些火枪兵是完全抛弃了士兵该有的甲胄的,别说铁片镶嵌的外甲了,就连厚棉布的内家都没有。

    没有任何的防护下,士兵的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平衡的。

    但是有了这一身华丽的军装之后,这种不平衡瞬间就被弥补了。

    其实也不是李天不想给他们配置重甲,打造一支堪称奢华的重甲火枪兵。

    李天认为那样做,根本就没必要,此时,整个世界,也就只有大明是拥有成建制的火枪兵的,其他人还都停留在弓箭都使不利索的程度上。

    他们出了骑兵之外,唯一值得害怕的估计就是弓箭手了。

    但新式火枪的射程是弓箭手的两倍以上,对攻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怕对方的必要。

    如果战事能焦灼让对方的弓箭手都突入射程之内,那说明战斗差不多也该道白刃战的程度了,那个时候穿不穿甲意义已经不大了。

    还有一点就是,火枪兵作为拥有强大杀伤力的远程兵种,在战场上必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华丽的军装不仅能让他们自己指挥起来方便,更容易让友军分辨出他们的位置,好及时作出调整。

    最后就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打造一身华丽的军装,至多也就浪费一点布料,全都加起来其实也一共需要不了多少钱。

    再加上李天已经研究出珍妮纺织机,能够纺织出更加厚重结实的布料,就更加的省钱了。

    相反,要是给他们每个人配置一身,大明现如今的制式盔甲,可是要比这种布料的军装要贵十来倍。

    众所周知,一套合格的盔甲可是比兵器要贵很多很多的,甚至比一杆新式的火绳枪都要贵出不少。

    现在还只是五千人的新军,李天倒是勉强也能承受的了,可是今后要是打造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那个花销估计把他的老底都给折腾干净,也是不够的。

    可若是每个士兵只发一两套这种军装,那仅此一项就能给李天省下极大的一笔军费。

    言而总之,李天之所以宁愿给他们配置华贵无比的军装,也不给他们配甲,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为了省钱。

    而且这钱省的还让人无话可说,可以说是非常的高明了。

    朱勇和张辅两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华丽的军装,顿时被眼前的这一小队新军给吸引住了目光。

    还不等,李天发话,他们俩就冲到了那帮士兵的跟前,是左看右看,上摸下摸的,搞得哪些士兵是躲也不是,不躲也不是,十分的为难。

    “这军装也太好看了吧,和他们的衣服一笔,我老朱的盔甲难看的就和乞丐装似得。”

    “这面料,这做工,还有上面的这些铜扣,我的天,这真是的咱们大明能做出来的东西吗!”

    待李天走到跟前,他们俩也赶紧跑了过来,用埋怨的语气和刘保和说到,

    “刘保和,你这家伙,这东西也是你们鼓捣出来的吧,你手里居然有这种好东西,为什么先前不和咱们说,是看不起咱们还是怎么滴。”

    刘保和瞥了李天一眼,见李天没什么特殊举动,只好苦笑这说到,

    “两位国公有所不知,这种军装,只是适合新军的士兵穿着,你们两位手下的兵士,穿不来的。”

    比较冲动的朱勇当即就说到,

    “为什么穿不来,新军是大明的兵难道老子的兵,就不是大明的兵了吗!

    不行,这样的好东西,我也不和你多要,你怎么也要给我弄他个三五千套,不算多吧!”

    见他这个无赖的样子,李天也是无奈的苦笑了起来。

    “成国公,你就不要难为刘院监了,这军装看着好看,但防御能力,还不如最便宜棉甲呢,就算给你了,你到时候打算怎么给士兵用,

    是让他们把这衣服当普通衣服穿,还是让他们把它当成甲穿!”

    朱勇被李天这么一说,也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自己是犯浑了,顿时弄了个大红脸。

    但他还是不依不饶的道,

    “不行,这么好看的衣服,就算普通士兵,用不着,但咱老朱怎么也要来上个三五套,平日里穿着玩!”

    不待李天发话,刘保和却笑着说到,

    “要是三五套的话,倒是也无所谓,下官愿意免费送成国公你几套。”

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工铲

    张辅的脸皮还是比较薄的,没有朱勇这么厚脸皮,虽然心里也很想要,可始终没有开口。

    最后还是李天见他欲说还羞的憋得难受,对刘保和说到,

    “既然成国公都有了,也不能亏了英国公,毕竟他们俩今后可都是你这边的大主顾了。”

    刘保和微微一笑,表示没有意见!

    李天的心里却是窃喜不已,他只要脑海中一想到,今后大明的军官都争相穿那种华丽道不像话的军装,就感觉无比的好笑。

    前世李天也是看过不少,有关军服改革和剃发换装之类的事情的。

    尤其是清朝向民国过度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人是不同意,这种做法的,甚至出现过,留发不留头之类的过激言论。

    中国人对传统的执念是根深蒂固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轻易改变的。

    西方的服装,相比中国古代的汉服儒服,的确是有他简单便捷的优势。

    李天即便是想要倡导大家改变穿着的习惯,也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可是今天,从朱勇和张辅两人这么喜欢,西式军服的状况来看,其实只要这东西做的好看点,吸引所有的贵族和百姓,进行服装改革其实也不是多难的事。

    只不过,一步到位,让大家都这么做,还是有些难度的。

    面前也只是军装非常的受欢迎而已,还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但这也只能一步步来,强求不得。

    其实相对来说,西式军装除了华丽之外,对于现代的热兵器战斗,也是有着一定优势的。

    就比如说,战场上打仗打的正如火如荼呢,你这边抬枪之前,要先抖一下袍子,把袖子挽起来才能好好的射击,仅这一个动作,就要浪费不少时间。

    在分秒必争的时候,每一个多余的动作其实都是致命的。

    新军换装是必然的,至于其他兵种,和百姓之间,李天反到不怎么强求。

    毕竟,汉服之美,也不是西方蛮夷之辈的服侍所能比拟的,相比之下,李天其实更喜欢汉服一点。

    厚着脸皮讨到了几套军装,两个国公非常的满意,不待刘保和请,他们俩就迫不及待的往兵工厂的内部走去,迫切的想要知道,他们最近这段时间又研究出了什么新玩意。

    李天对刘保和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对二人公开,刘保和也就没有犹豫,直接带着三人直奔,兵工厂的内部。

    来到第一个车间,这里摆放着,几百把冲锻制造而成的兵工铲。

    这兵工铲的边缘是用上好的精钢作为边角,把手和中间部分依旧用铁,虽然材料上和后世的制式兵工铲还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已经算是不可多得宝贝了。

    兵工铲的外形设计,李天是参考了一战二战时的德国的兵工铲。

    一侧开刃,可以当做斧子刀子使用,另一侧是锯齿,必要的时候可以当成伐木的工具。

    铲头可以折叠,这样握着把手的时候,铲子就能当成搞头使用。

    总体重量也不过三斤左右,十分的方便携带。

    这东西,不仅是挖掘战壕的利器,比较的时候,也能充当各种生存工具,甚至是作为防身的武器,功能性可谓是十分的强大。

    一开始,朱勇和张辅,还不太清楚这个只有两尺多长的小铲子是做什么用的。

    在李天的示意之下,刘保和抬手命人给他们俩个演示了起来。

    在几人的注视之下,那个士兵先是用这东西,劈砍木材,然后又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在地面上挖出了一个足够容纳两个人的射击坑位之后。

    两个国公都差点惊呆了。

    忍不住的冲上前去,一人拿起一把来,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最后还是朱勇忍不住先开口了,他兴奋的说到,

    “陛下,这种好东西,您怎么才让人做出来,这可是设立营盘时的宝贝啊。

    有了这种东西,那里还需要民夫帮忙携带工具和搭建营房啊,士兵自己就可以完成了!”

    张辅也在一旁高兴的说到,

    “成国公说的不错,仅是这样一个小东西,就能为大军节省下一倍以上的民夫,如此一来,大军的辎重就可以坚持的更久,这简直就是一个利国利民的神器啊!”

    他们两人不愧是军伍出身又战功赫赫的武将,第一时间就看出了这东西的好处。

    众所周知,古代时候行军打仗,不管是运送军粮,还是帮着军队修补城墙和营房,都需要大量的民夫跟随。

    有的时候,民夫的数量可能还要在大军的几倍以上,这样一来,行军的速度指定会被严重的拖累。

    就算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行军,也可能因为补给带的不够,而影响行军的路程,有由于没有专业的工匠随行,急行军的队伍,很少能搭建比较牢固的营房的,多数以就地驻扎为主。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时候,十几万的大军出征,要提前半年甚至一两年准备的主要原因。

    不仅是因为后勤补给需要筹措,而是因为人数越多,行军的速度就越慢,每天行进一二十里就需要扎营的情况,是非常的常见的。

    但如果,每个士兵或者一部分士兵配备了这种兵工铲,他们就能自己搭建营房。

    每个人只需要带上足够自己吃三五天的口粮,没有民夫辎重的拖累,他们就能做到日行百里甚至更多,创造更多的战机。

    这样一来,战场的形式,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敌人完全摸不透己方的动态,更加有利于己方的战斗。

    听到两人的话,李天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他当时鼓捣这东西的时候,根本就没想那么多,仅是想要给新军多弄出一点现代化的装备而已。

    因为在他看来,热兵器的战斗,必定是少不了壕沟的,而挖壕沟是必须要有趁手的工具的。

    这东西根本就是为新军专门定制的,并没有考虑太多。

    但此时听朱勇他们俩这么一说,他反倒觉得,自己先前的确是想的不够透彻,这个小东西的意义,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六百二十五章 偏心?

    刘保和估计是猜到了李天的尴尬,连忙上前说到,

    “两位国公言重了,这东西是陛下最近几天才设计出来的,这些是已经是目前兵工厂的所有存货了,仅是满足新军的需要,就已经很勉强了,

    要提供给大明所有的军队,恐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话不免让二人十分的失望,这种好东西,仅有新军能用,让他们非常的眼馋心热。

    朱勇有些委屈的对李天直言道,

    “陛下,您也不能太偏心新军吧,那么好看的军装专门给新军就算了,毕竟他们没有更多的护甲,咱们多少也能理解,可是兵工铲这种好东西,可是对大明的所有的军队都有用,

    您可不能在这么厚此薄彼了。”

    本以为张辅也是如此想的,却没想到,他用指头轻轻弹了一下兵工铲的钢口,然后又颠了颠重量,最后这头对朱勇说到,

    “老朱你就不要为难陛下了,你可知道,这小小的一个兵工铲用了多少的好钢,通体又用了多少的铁料。”

    朱勇先前只顾着研究这玩意的用途了,并没有细究这些东西。

    不怎么在乎的道,

    “这个小东西,就那么一点大,能用多少材料。”

    这下不仅张辅摇头苦笑了,就连李天和刘保和也跟着苦笑了起来。

    张辅指着上面锋利的刃口对朱勇说到,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兵工铲的边缘的二指之内都是上好的精钢,全部算下来,少说也要有一斤半左右。”

    “老朱你知道咱们的士兵,手里最好的兵器,也不过在刃口上嵌入了一点点好钢而已。一个兵工铲所用的钢,足够给三个士兵打造一把好刀了。”

    朱勇此时其实已经明白了张辅说着话的意思了,可他还是不舍得就这么放弃这么好的东西。

    依然争辩道,

    “那又如何,难道还不许咱的兵身上多点好东西啦!”

    瞧他这幅无赖样,张辅也只能摇头苦笑,继续对他说到,

    “这种上好的精钢,相信兵工厂一年的产量也是十分的有限的,供给新军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要是供应给大明一两百万的大军,你让兵工厂去哪弄这么多的精钢。”

    既然已经说开了,朱勇就再也没有继续无赖下去的理由了。

    他不舍的扔掉了手里的兵工铲,有些丧气的对李天说到,

    “哎,陛下,老朱我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可是您这左一洋右一样的好东西,都是给新军用的,我和老张都是咱自己人,难受一下也就算了,

    可要是被其他人给知道了,指不定在背后说什么闲话呢。”

    朱勇的这话听起来是粗糙,可并不是没有道理。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大家都一样,其他人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但若是什么好东西都给新军用,难免会让其他的士兵心寒。

    李天又何尝不知道这个情况呢,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他倒是想一下子把全国的军队全都改装成现代化的步兵,但他手里也要有那么多好东西才成啊。

    这五千新军是个标杆,是大明新式军队的榜样,做的好了才能让更多的人,拥护这只军队的诞生。

    李天不到不暂时把资源全面向这边倾斜。

    还不等,李天给朱勇解释,张辅却先一步拍着他的肩膀说到,

    “老朱,你呀就不用先吃萝卜淡操心了,陛下的决定什么时候有错过,新军之所以被称之为新军,就是因为他的一切都是新的,有什么好动先提供给他们也是无可厚非的。

    再说,你老朱一口一个我的兵怎么样怎么样,难道新军就不算你的兵了吗!”

    张辅的话,就好像突然给朱勇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似得,让他豁然开朗。

    他嘿嘿傻笑一声,

    “你不说我都险些忘了,这新军也有我老朱一分呀,说来说去,还不都是咱们的,是我老朱糊涂啦,糊涂啦!”

    李天嘴角微微翘起,表示很满意,对于朱勇到底是真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的糊涂了,他并没有深究。

    虽然新军此时的真正将领还没有确认,但从目前来看,不管是朱勇还是张辅,都已经对新军产生了认同感,这对李天来说,是件难得的好事。

    如果他们一直把新军和其他的明军都拎的特别清楚,李天反倒是不敢把新军交给他们俩了。

    接下来,他们又参观了,新式军用水壶,新式弹药袋,新式的睡袋,新式的背包。

    还有天工院配合兵工厂新研究出来的方便军粮。

    这些东西,全都是单兵装备,几乎涵盖了一个新军士兵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

    不仅想的周到,而且细致到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朱勇虽然已经改变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可依然对这些东西感到心热难耐。

    “都是好东西啊,一个士兵有了这些东西,即便是离开大本营十天八天的也不用担心他们饿死渴死冻死。

    陛下,您的这些设计简直是太精妙了,真是妙的让老朱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形容好了。”

    李天微笑着道,

    “先前英国公不是说了吗,新军就要有新气象,这些东西,虽然都只是辅助兴致的,可对一个士兵的战斗力的提升却是非常大的。

    你也不用太羡慕了,今后等到兵工厂的产能继续扩大,相信总有一天,咱们大明的所有士兵,人手都会有一套这些东西的。”

    朱勇今天算是长见识了,这里的每一样东西,几乎都能让他大开眼界,都让他惊叹羡慕不已。

    他似乎已经能想象的到今后,全大明的军队都用上这些东西之后,会有怎么样的战力提升了。

    相比他这边的无脑激动,张辅考虑的事情,就深刻的多了。

    他简单的估算了一下,不算新军手里最为贵重的火绳枪,仅是军装加上这些杂七杂八的装备加在一起,少说也需要十多两银子。

    分配到每个士兵身上,就相当于对每个新军的投入就在二三十两银子往上。

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军是花架子?

    五千新军光是装备就要十五万两,这还不算他们每个人每月二两银子的薪俸,和一年下来需要消耗的口粮。

    这样算来,仅是这五千新军,一年的就要消耗,三十到五十万两左右。

    如果以现如今普通大明士兵的花销来看,这些银子足够养活两三万人了,要是换成不需要薪俸的军户,就更多了。

    现如今只是养了五千新军,虽说新军的战斗力不是普通士兵能比的,可是一对三可能就是极限了,如此算起来,还是亏的。

    他忍不住将这个想法说给了李天听。

    “陛下,新军的装备如此奢华,是不是有些太过了,毕竟新军能力再强,可人数毕竟是有限的,臣总觉得,这么大的投入可能会得不偿失啊!”

    李天听了张辅的话,微微愣了一下,但心里却是非常的高兴的,因为总算是有一个人说到点子上了。

    不过在李天还没给他解释之前,朱勇却是先一步对张辅说到,

    “老张,你糊涂了还是怎么了,陛下花这么大心血打造的新军,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浪费了呢!”

    他是急得满脸通红,边说话边使劲的给他打眼色,好似在极力的劝阻他继续说下去。

    其实,朱勇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张辅又如何能不明白呢。

    大明的军队,从来都是穷养的,能多省就多省,朝廷是能少花钱,从来不会多花一分。

    就拿卫所制度来说吧,其实就是大明将钱省到了极限的一种产物。

    卫所的军户,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就是农民,打仗的时候,盔甲兵器还要自备,吃的粮食是自己种出来的。

    上了战场,和敌人拼命,不仅没有薪俸拿,就算得了军功大头还要算到长官的头上。

    将领们就算是想要压榨这帮苦哈哈,都榨不出二两油来。

    此时李天愿意大把大把的玩军队中砸钱,这对于武将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且不管这钱花的是否值得,朝廷越是愿意往里面多砸钱,最终落到将领手中的好处也就越多,这是所有勋贵们默认的事情。

    他实在想不通,张辅为什么会这么直愣愣的把这种话给说出来。

    其实张辅又何尝不想就这么糊弄下去呢,能多捞点,谁又会嫌弃自己的钱多呢。

    可他虽然也是一个勋贵,但同时也是一个铁杆的保皇派以及一个真正懂得为国为民付出的良心将领。

    他本着自己的良心,不愿看到李天将这么多钱浪费在所谓的面子工程上,这才冒着得罪其他勋贵的风险,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给说了出来。

    其实,他先前也是没这么想过。

    先前的新军只是每人多了一条火绳枪,和从前的神机营没太大的区别,花销其实也不比其他的士兵多多少,朝廷也能勉强的接受。

    可是,李天今天却给新军准备这么多好东西,一个士兵的身价远超普通的士兵,这就让他赶到不值了。

    瞧张辅好像还要继续说什么,朱勇急忙瞪大了双眼,上前阻拦他。

    李天却是被他们二人这种小孩子的玩闹给逗笑了。

    他哈哈大笑了一声道,

    “成国公你不用拦着英国公啦,他想说什么就让他说罢……。”

    同时,他看了刘保和一眼,刘保和心照不宣的对他点了点头,表示一切都已经准备妥了,让他放心。

    张辅不顾朱勇的阻拦,继续说到,

    “陛下,臣以为新军再强,也至多比普通的军士强个三五倍,但他们的花销却在十倍以上,用同样的钱,大明能养活更多的士兵,完全没有必要将这多钱都用在新军上啊!”

    朱勇见他还是把这话给说出来了,有些无奈的捂住了自己额头,叹息不已,可有无可奈何。

    “哎,老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啊!”

    本以为,张辅直言不讳,会让李天恼怒。

    却没想到,李天听完他这话,不仅没有任何的不悦,反而笑着说到,

    “你的话说完了?就这些?”

    张辅瞧李天这个表情,心中有些奇怪,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只好勉强的点了点头道,

    “嗯,臣就是这个意思!还请陛下三思。”

    这时李天也不再卖关子了,直接笑着说到,

    “你们呀,真以为朕花这么大心血来打造新军,就是图一个好玩好看吗,如果仅是这样,你们也太小看朕!”

    “英国公,你说一个全副武装的新军至多也就比三五个普通士兵强,但朕要是和你说,朕的新军,能一个打十个,不知道你还会不会觉得,朕此举是浪费钱财了呢。”

    这话一出,不止是张辅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就连朱勇也同样是不信的样子。

    “陛下,臣说这话是有理有据的,并不是空口白牙的胡扯。”

    李天微微的点了点头,

    “朕相信英国公你的判断,从目前的装备来看,新军的确是只能一个对三五个普通士兵。

    但朕什么时候说过,他们就只有这点装备呢!

    接下来,朕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新军能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的底气。”

    说着,李天对刘保和点了点头,刘保和接到暗示之后,转身对几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个国公都是面面相觑,心中暗道,

    “怎么还有好东西,到底是什么,难不成是比火绳枪更厉害的宝贝,这下糟糕了,草率了。”

    一路上,李天都没有说话,神情十分的悠闲,看得两人越发的感觉失策了。

    几人通过层层的关卡之后,来到了一个十分隐秘的仓库之中。

    这个仓库面积不大,里面的东西也少的可怜,只有正中间的位置上,有一个东西被大红的绸布遮盖着。

    在两人既期待有疑惑的目光中,李天亲自上前抓住了绸布的一角,然后用力的一扯,还不等里面的东西露出真容。

    他大声的说到,

    “两位国公看好了,这就是朕所说的秘密武器,也是大明新军今后纵横天下的依仗!”

    哗啦一声轻响之后,一个通体黝黑,长约一米,粗约二十公分,且稳稳固定在一个带着两个轮子的架子上的炮管出现在二人面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886/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所写的《我在明朝当皇帝》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皇帝介绍:
一梦过后,李天竟然穿越成了皇帝!
我的个乖乖,后宫佳丽三千啊!
那可是李天的梦想,这一刻,梦想成真,三千佳丽排队吧……我在明朝当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