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我在明朝当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飞贼肖三

    南京赶往泸州的路上,杨素问等人骑着骏马,风餐露宿,一刻也不敢停歇的,向着目的地赶路。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小镇时,天色已经很黑了。

    没办法,杨素问只好让众人找个地方休息一晚。

    和众人完全不是一路的郑老三,有些躲闪的,看了杨素问一眼,然后立马转头,和他其他人一样,去照料马匹,准备过夜的东西。

    仿佛这两天的相处,已经让他融入了这个小团体一样。

    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他们临出发之前,李天就对杨素问说过,

    “郑老三这个人看上去贪生怕死,稍微一吓唬,就什么都招了,但这个人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老实怕死,说不准,他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伪装出来的。

    你们一路上可千万要小心,他的话可以信,但不能全信,最好时时刻刻都要找人盯着他。”

    待郑老三离开之后,杨素问冲某个队员点了点头,那队员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快步跟了上去。

    过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那个队员像正在整理床铺的杨素问说道,

    “队长,你猜的没错,这个郑老三果然有问题,这个是我刚刚从他埋下的墙角,挖出来的一个纸条,内容我还没有看过。”

    说着,他就递过来一个东西。

    杨素问打开纸条简单的扫了一眼之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果然,陛下猜得不错,这个郑老三果然有问题。

    只是不知道,悄悄跟在咱们身后的人是什么人,有多少人。

    郑亮,你安排几个善于隐蔽的兄弟,辛苦一夜,一定要将那伙人给我揪出来。”

    郑亮眼中露出兴奋的神情,

    “放心吧队长,抓间谍特务这种事,我们最擅长了,保准一个都跑不了。”

    说着,他犹豫了一下,尝试着问道,

    “那队长,郑老三这个人怎么处理,要我要我让兄弟给他……”

    他轻轻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杨素问白了他一眼,

    “一边去,到什么乱,这个郑老三还有不小用处,暂时不能杀,要杀也要等到他帮咱们混入万马堂之后再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好,那我就准备了,队长你也小心一点,我可是听说,现在江湖上已经有好几个实力,话千两黄金要买你的人头呢,搞得兄弟我都有点心动了呢。”

    杨素问知道眼前这个和他出生入死很多次的家伙是在说笑,于是装出一副蓦然的样子道,

    “那就让他们来好了,最近正手痒痒呢。”

    “哈哈哈,不愧是队长。”

    ……

    夜幕降临,小镇上家家户户都已经安睡,仅有几个人气比较高的酒家和客栈还在营业之外,整个小镇仿佛已经沉寂在深深的夜色之中。

    随着打更人,敲响三更,整个小镇喧嚣的声音彻底沉寂了下去。

    然而,此时却有一个,蹑手蹑脚的,十分小心的从一条小巷中走了出来。

    他通过一路上的不易察觉的标记,很快就来到了一颗老槐树的树下,判断好了位置之后,就旁若无人的开始挖掘了起来。

    可是他挖了好一会,却始终什么都没有挖到。

    这人十分的疑惑,暗自嘀咕道,

    “不应该啊,这记号分明就是指向这里,怎么会没有呢。”

    还不等纳闷完事,突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

    “这位兄弟,你大晚上的不睡觉,在这里找什么呢,该不会是在找这个吧!”

    那人猛然转头,却发现,三四个身穿黑色劲装的人正在一脸笑意的盯着自己看呢。

    他发现其中一个人手里拿着的那个锦囊,正是自己要寻找的东西。

    这个时候他如果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除非他是个傻子。

    仅是一瞬间他就做出了判断,

    “逃,必须逃,不然所有人都要跟着自己陪葬。”

    他脚下轻轻一点,看似没怎么用力,但整个人仿佛脚下装了弹簧一样,蹭的一声,一跳两丈多高,以极快的速度向着一个方向逃去。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已经逃出生天的时候,一张大网好巧不巧的出现在自己的正前方,兜头向着他罩来。

    他此时正在办公中呢,脚下根本就没法借力,此时连变换个方向都来不及了。

    哗啦,噗通!

    人与大网撞成一团,从办公中狠狠的摔落。

    那动静之大,连两条街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任凭他轻功再怎么高墙,被大网给罩住了,他一身本事也没了用处。

    这一摔可是差点把他的五脏六腑都给摔出来,在地上吭次了好半天才缓过气来。

    “呦呵,轻功不错啊,能在我们兄弟几个手底下能逃出这么远的,整个天下也没多少人,看样子你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啊。

    说说吧,叫什么名字,你是为谁办事……”

    “呸,卑鄙小人,竟然用渔网埋伏我,有种你放开爷爷我,让你们好看……”

    其中一个队员,刷的一声将腰刀给抽出来半截,冷声道,

    “沈大哥,这小子居然如此嚣张,让我先通他三五七个窟窿,看他还嘴硬不。”

    看这个队员仿佛真要动手似的,被网住的家伙,立马慌了。

    “别,兄弟,消消气,我和你们说笑呢,兄弟你要问什么,小弟我保准知无不言……”

    客栈的二楼,杨素问的房间之中,一个队员正在回报刚刚的情况。

    “你是说这个接应的人叫肖三?

    就是那个纵横南方三省,至今从未被擒获的飞贼肖三?”

    “没错,正是此人,是他自己交代的,我们还没动手呢,他就一句不差的全都交代了。”

    杨素问突然笑了,

    “这就有意思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配合的飞贼。

    他还说什么其他的没有?”

    “有,这家伙就是一个话痨,压他回来的一路,嘴就没停过!”

    杨素问眉头一皱,沉声道,

    “那他有没有说,他和郑老三是什么关系,又是帮谁在暗中传递消息。”

    沈亮神秘一笑,

    “说出来,怕队长你都不信,暗中指使他的人,咱们也认识,正是您的老对手,刘辨!”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刘辨的警告

    这话一出,杨素问顿时一个机灵,整个人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他什么时候,和郑老三这种人也有所勾结了。”

    沈亮挠了挠头道,

    “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队长你要是不信,你可以亲自问问那个肖三,我们问了好几遍,他都说指使他的人就是刘辨。

    他还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次是来拿什么东西的,甚至他连郑老三是谁都不清楚?”

    杨素问这回更加的疑惑了,一时间他实在是想不出来,刘辨让这么一个人物出现在这里,倒是是在打什么主意。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沈亮从袖袍中摸出一封信来,递给杨素问道,

    “这封信是从那个家伙的身上搜出来的,上面没有署名,但封腊没有破坏的痕迹,估计是一封还未送出去的信……”

    看着那封信,杨素问的疑心是越来越重了。

    但他十分好奇,这封信到底是写给谁的,里面又会是什么内容。

    因为他知道,刘辨绝对不会做这种没任何收益的事情,他的每一步都非常的有深意。

    这次能得到这封还没送达的密信,说不定就能获悉刘辨下一步的阴谋。

    想到这里,他好不犹豫的,拔出匕首就将信封给拆开了。

    然而等到他看到信中第一行三个小字的时候,他突然笑了起来。

    “这个混蛋,竟然连我都算计上了。”

    沈亮不明所以,上前凑了凑,看到心中开头的那三个字,赫然是,“素问兄……”

    他心里的震惊,可是一点不亚于杨素问。

    杨素问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这封信。

    随后他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现在知道了,为什么这个肖三这么好说话了,为什么不等他们询问,他就将所有知道的东西都给说出来了。

    “这个刘辨,真是好心机,好手段啊,居然用这么一个大礼,来让我帮他办事。

    这个帮,我是不帮都不成了啊!”

    听见杨素问这么说,沈亮更是迷糊了,

    “队长,这封信该不会真的是刘辨那个家伙写的吧!

    他怎么知道咱们抓到了郑老三,怎么知道咱们从那条路进泸州,又是怎么知道,咱们一定会抓住肖三的。

    这家伙也太神了吧。

    不对,他该不会是在咱们中间也安插了眼线吧!

    不行,这可是大事,我要赶紧去查查……”

    杨素问缓缓的摇头道,

    “算了,不用查了,他的确是靠推断算出来的,你把那个肖三叫过来吧,我有点事要问他。”

    沈亮点了点头,不多时就把手脚全都绑的极其严实的肖三带了过来。

    那肖三手脚全都被绑着,走路只能一跳一跳的,十分的有意思。

    杨素问好笑的道,

    “怎么把他捆成这个样子了?”

    一个队员说道,

    “队长,不捆成这样不成啊,这家伙好像有三只手一样,不管绑多少道,都能给解开,非常的邪门。”

    杨素问苦笑道,

    “算了,给他解开吧,他不敢跑!”

    一帮手下将信将疑,但还是听话的将肖三身上的绳子给解开了。

    肖三刚一脱困,立马就抱怨起来,

    “你们真不地道,我什么都说了,你们居然还绑我,还绑成那么羞耻的样子……”

    杨素问平静的对其他几个人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等到屋中只剩下他和肖三两个人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现在这里就剩咱们两个人了,你总该说,刘辨派你过来的真正目的了吧!”

    肖三小眼珠一转,仿佛是在思考什么诡计。

    杨素问表面不动声色,但手中的茶碗可是注满了内劲,随时都能以极快的速度扔出去。

    以他现如今的功力,三步之内,几乎没有人能躲得开。

    肖三的眼神在房间内的窗户门口等位置左右的衡量,最后看了一眼杀气隐藏不漏的杨素问,最终还是放弃了逃走的念头。

    带着无奈的声音道,

    “你们这帮家伙,狗咬狗就算了,为什么要把我这个老实人给牵扯上,这都是什么事啊!”

    杨素问呵呵一笑,

    “三年前,徐国公府上丢了一对琉璃壁,那可是先帝赏赐的重宝,价值连城,无人知道是谁盗走,事发之后,徐国公悬赏十万两银子缉拿盗匪,但至今未果!

    若是,让人知道那对琉璃壁在你身上,你说你能活几天……”

    听到这话肖三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但他很快就有回复了那嬉皮笑脸的样子,

    “你们这些家伙啊,一个个也不知道脑子都是怎么长的,这件事全天下一共只有三个人知道,你又是从何得知。”

    杨素问依然面带微笑,不急不缓的道,

    “我怎么知道的你别管,刘辨既然吩咐你来帮我办事,这个人情我记下了,你只要这次真的能帮到我,我可以向你保证,天下再不会有第五个人知道这件事。”

    肖三脸色变了好几遍,但最终还是丧气的道,

    “好,你说吧,需要我帮什么忙,但我只能答应你出手这一次!想要第二次,除非加钱……”

    杨素问好奇的看着这个身材不高,体型偏瘦的家伙,实在难以相信,这家伙竟然是天下少有的,敢闯入深宫大内盗取珍宝的飞贼。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考虑那么多了。

    他现在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要拜托肖三去做,这件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此行是否能成。

    刘辨在信中告诉他,在他们出发之前,已经一个神秘人带着一封密信,赶往了泸州。

    虽说具体的内容还不得而知,但根据他的猜测,是非常有可能关系到,万马堂那支骑兵的调动的。

    如果万马堂的人提前调动,杨素问等人这次不仅会扑空,甚至可能会被得知情况的对方设计包围。

    可以说,先前不知道这个消息的杨素问等人,这一次执行的很有可能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

    所说刘辨信中的一切,都知识推测,并没有实打实的佐证,可杨素问不得不防。

    因为他知道,普济和尚等人,暗中埋伏郑和等人失败,反被新军杀的全军覆没。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危机也是机会

    虽说新军开了个好头,确立了新军赫赫威名,但这也让普济和尚等人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原本打算过段时间才能用上的骑兵,说不准真的会提前出发。

    按照之前李天和杨素问商谈时候的预计,两边动手的时间很可能在一个多月之后,但现在看来,这个时间很有很能会提前不少。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郑和等人一个不小心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摧毁了,他们准备好长时间的埋伏。

    他们见到新军这么猛,若是还不当回事,除非是天生脑子不好使。

    杨素问焦急的在房间中走来走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方已经是准备不择手段,提前开战了,这等于是将李天等人先前的各种部署,一下子打乱了。

    这种情况一旦真的爆发开来,几乎等于是,双方一上来就进行最血腥的贴身肉搏。

    不管最后哪一方获胜,也必然是惨胜,要对方再丧心病狂一点,很有可能会让整个天下的根基都跟着动摇起来。

    而刘辨虽说是一个喜欢躲在所有人后面,暗中操控一切的人,但他想要的是纵横捭阖,玩弄天下苍生的成就感,并不是野蛮的不讲道理的上来硬刚,那样的局面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也正是以为这点,他在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这件事的发展状况之后,这才派了一个肖三过来,帮助杨素问解决这个大麻烦。

    可肖三有什么本事呢,无非就是偷盗。

    但这正好是杨素问等人目前最迫切需要的。

    毕竟他们才十几个人,就算各个武力值逆天,但也不可能对付的了,几千人马的万马堂和泸州卫所所有官兵。

    他们先前的计策是,依靠郑老三这个万马堂的分舵舵主,混入万马堂,趁机暗杀或者除掉带头的几个人。

    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到,泸州知府手下的人。

    即便做不到,至少也要在暗中搅合一番,让他们不能顺利的聚集到一起。

    可若是,他们人还没到呢,就先一步被人发现了,那等待他们可能会是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陷阱,一个必死的结局。

    想到这里,以杨素问的机智沉稳,都不禁吓出一头冷汗来。

    “真是小看了他们这帮人啊,探子竟然扎根的这么深,连我们这些精锐中的精锐,都差点葬送进去。”

    不过他转念一想,倒也能理解。

    对方可是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一个局能做二十年,不管出现多么匪夷所思的情况都不算是意外。

    且不说自己的队伍里面是否会有对方的眼线存在,可能连陛下的身边也早已经不瞒了他们的密探,随时随地的在为他们传递着各种消息。

    杨素问和刘辨有一点很像,那就是他们从来都不惧怕挑战,反而对手越厉害,越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仅是一个呼吸的时间,杨素问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双目之中的疑惑震惊,已经不见了,被一种兴奋激动的神情所替代。

    他双拳紧握,整个人忍不住的轻轻颤抖了起来,

    “好久没有感觉到这么刺激的情况出现了,万马堂,庐州知府,你们可不要让我太失望啊。”

    但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肖三出手去盗取那一封有可能将他们所有人都给暴露的密信。

    本来,这种事情,他们十几个兄弟之中也有人能做到,并不一定非要肖三不可。

    但盗取信件是仅是计划中的一环,他还打算在得到对方的密信之后,修改一番,然后再把信还回去。

    这一步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了,非要肖三这种十分专业的人参与不可。

    看肖三这个样子,是已经做好了被当成工具人使唤的准备,杨素问反而放下心来。

    像肖三这样的人,还是比较有节操的,只要你不把他给逼急了,他是不会铤而走险的。

    若是能好好利用,说不准,他可能是这次任务中,最大的一个助力。

    于是杨素问简答的将具体的任务目标和肖三说了一遍。

    肖三陪着胸脯说道,

    “不就是偷一封信吗,小意思……”

    杨素问轻轻摇头道,

    “没有那么简单,我们还需要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另外一封伪造好的密信还回去,这可比简答盗取一封信要难得多,你能做到吗!”

    肖三一听他这话,立马提高了声调道,

    “看不起人是不是,不要说盗完换回去了,就算是让我把对方整个人给偷回来,都没问题。”

    杨素问呵呵一笑,

    “如此最好不过了,咱们还有半天的时间才能追上对方,你先去休息一下吧,养精蓄锐!”

    肖三也没多说什么,痛快的和一个队员去休息了。

    随后沈亮走了进来,他在外面已经听清楚了整件事,对杨素问的安排也没什么意见,但还有一件事让他十分不安,不说出来,估计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队长,密信这件事好办,这个肖三号称天下第一的神偷,料想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

    但是咱们之中到底是谁在一路泄露消息,这点不得不防。

    毕竟能有一次,就能有第二次,咱们不可能没次都这么好运,有人半路来送消息,送情报!”

    其实杨素问此时也在想这件事,但他始终认为,并不是自己人在泄露行踪,非常有可能是郑老三这个家伙,在暗中动的手脚。

    所说,先前他们一直十分严密的看守者他,让他没什么机会留下记号。

    可作为一个老江湖,有什么他们察觉不到的传递消息方式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于是他摇了摇头道,

    “消息极有可能是郑老三自己放出去的,应该和咱们兄弟没什么关系。”

    “可怎么可能,除了先前这一次,之前咱们一直都看着好好的,他没可能暗中动手脚啊!”

    “咱们没发现,并不代表没有……”

    “那怎么办,这个人继续留着是在太危险了,不如咱们先把他给……”

    说着,他有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杨素问苦笑一声道,

    “你这家伙怎么一天到晚的总想着杀人呢。

    他可是咱们顺利混入万马堂的重要人物,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死!”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南京是大明最后的屏障

    李天淡淡一笑道,

    “都过去了,现在的大明虽说不上强盛至极,但让儿孙们吃上几餐饱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朱允炆轻声叹息了一下,

    “是呀,四叔的确是一个圣明君主,我是远远比不上他的。

    这或许就是冥冥中的天命所归,这天下本就应该交给四叔……”

    两人聊了半天的家常,总算是聊到了正题上。

    李天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堂兄,你冒着身死灯灭的危险,故意引我过来,应该不单是和我说两句家常话的吧!”

    朱允炆眼中流光闪烁,神情依旧没什么变化,

    “你呀,还是这么心直口快!

    好吧,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为兄也就不和你绕弯子了。”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起身背对着李天看向了山下那熙熙攘攘的街道和上面匆匆来去的百姓。

    以及那个他生活了二十多年,当了四年皇帝的南京城。

    “高炽,你可知道这南京城的来历,可知道当年爷爷为何要将京城设立在这里!”

    南京城的来历,李天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南京城当成都城,他还真的不清楚。

    但他估计可能和朱元璋出身安徽凤阳,本就是个南方人有关。

    再加上朱元璋是第一个,由南方起兵,最后夺得天下的帝王,他更加的偏向将都城放到南方,也是情有可原。

    但李天感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轻轻摇了摇头后说道,

    “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堂兄难不成知道?”

    朱允炆默默的点了点头,仿佛追忆什么画面似的,然后说道,

    “当年我爹得了重病没多久就故去了,爷爷伤心不已,当时我年级还小,爷爷怕我太过伤心,就每天陪着我……

    他经常给我将他们当年南征北战时候的故事。

    又一次爷爷问我,知不知道咱们为什么要将京城当做国都?

    我那时太小,当然是不知道了。”

    “爷爷当时给说解释说,南京此处南方,是江南玉米之乡通往北方的一个重要节点。

    水路畅通,易守难攻,是一个永远都不会缺少粮食的地方!”

    “我当时就问爷爷,咱大明地大物博,怎么会还却粮食呢。

    爷爷哈哈大笑一声之后说道,大明看似已经人人丰衣足食,那是因为这些年没有碰上灾年,百姓家中都有存粮,这才没有人饿肚子。

    可若是一旦碰上了大饥荒,天灾人祸,那可就说不好了。”

    “我当时根本就不能理解爷爷这句话的意思,即便是当了皇帝之后也没能理解。

    直到后来,和四叔打仗,我这才知道了爷爷当年的高瞻远瞩……”

    听到这里,李天突然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仔细的听他说。

    “江南本就是玉米之乡,粮食丰富,水路畅通,只要能保住江面不被人突破,敌人想要攻下南京可以说是少说要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代价。”

    “这一点,高炽你应该也能明白吧!”

    李天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当年的情况的确是如此,朱棣当年起兵,最开始的打算也不过是想和自己的这个侄子亮亮手腕,让他知难而退收回成命而已,根本就没想过最后有一天能夺了大宝。

    要不是朱允炆太过信任黄子澄那几个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要是他稍微懂得一点军事常识。

    在占据那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再不济也能将朱棣等人拦在江的另一面,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说白了,朱元璋之所以将都城选在南京城,这个原因绝对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要知道,即便朱元璋时代已经将蒙古人给撵到了大北方,打得他们几乎没有还手的实力。

    可他清楚,自己能镇得住蒙古人,但后世子孙却未必依然有能力打的赢蒙古。

    假如有一天北方失手了,坐镇南京城的皇帝,依然有坚持下去的希望,稍微努力一点,未必没有将敌人重新赶出去的机会。

    可当年的朱元璋哪里会想得到,敌人却是是从北方攻来的,但人家可没被江水拦住,甚至南京城的大门都是内部人给打开的。

    他当年的构想,根本就起到一点作用。

    说实话,朱元璋的想法按照当时的情况,乃至后世几百年来看,这都是没什么毛病的,只要朝廷还在,那大明就不会亡。

    南京被当成国都也的确是经过了他十分慎重的考虑的。

    谁让蒙古人的确是太凶残了,居然把朱元璋这样的雄主都给吓得不敢将都城放到没有天险可以守的北方。

    要不是后面出了一个完全不逊色他的朱棣,蒙古人两大不落联合,说不定真会把朱允炆给逼得觉险而守,南北对峙。

    听到这里,李天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朱允炆要表达的意思了。

    他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李天,南京城是大明的最后一个天险,也是咱们老朱家最后一个保险。

    饶了这么大一个圈,甚至连朱元璋老爷子都给搬出来了,不得不说,朱允炆的确是用心良苦。

    然而,时代不同了,李天不是从前的朱高炽,他根本就不在乎蒙古人,不在乎北方的威胁,朱允炆担心的那些问题,在他看来,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可是,现在的李天又没办法将自己心里所想一股脑的和他说清楚。

    于是他只能微微叹息了一声道,

    “堂兄,我知道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的确如你所说,南京城的确是阻挡敌人南下的最后一个屏障。

    但堂兄你有没有想过,加入一天,北方没有敌人了,这个天险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朱允炆听完这话愣了一下,盯着李天的眼睛看了好半天,这才确信李天不是在说笑,而是真的有这个信心。

    一时间他反倒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原本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都在李天这极度自信的一句话中消弭殆尽。

    但他终究是抱着拯救天下拯救大明的心态来的,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放弃。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僧

    “等了这么久,你终于出现了,大明皇帝,我倒要看看,你是否真的担得起,这天下之主的担子!”

    说话,整个人纵身一跃,化作一道快到让人无法分辨的影子,迅速朝着寺中某个隐蔽的角落而去。

    她的身影消失没多久,一个高大挺拔,但看上去有些邋遢的老人出现在她先前站立不远的位置上。

    微微叹息了一声,

    “这个女娃娃的功夫又进步了不少,恐怕再过不久,连我这个老骨头都不是对手了。”

    来人正是庄少游,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后摸出一个精致的酒葫芦来,轻轻抿了一口,

    “哎,老夫真是个劳碌命啊,帮忙照看小的不算,现在又要帮忙看着老的。

    你们这一家子怎么都是这么不省心的主啊!”

    一边嘀咕,一边用锐利的目光扫视整个鸡鸣寺,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好家伙,整个寺院五六百僧人,少说有五六十个心怀不轨之人,这个地方还真是热闹的很啊!”

    一口酒下肚,感觉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同样纵身一跃,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跳到了另外一个房顶之上,随便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往那一躺,不动了。

    此时他身下不远处,李天优哉游哉的到处闲逛。

    之前从杨素问和朱瞻基等人的信中听说,这鸡鸣寺的斋菜乃是一绝,他可是早就想品尝一番了。

    想到这里,他对身旁的王福说道,

    “等下记得提醒朕,找个时间来试试这边的斋菜!”

    王福的目光不断的在四周扫视,像是防贼一般,十分的紧张,他虽然派人通知了庄少游前来,但对方是世外高人,到底能不能赶来,他也是说不准。

    目前李天的身边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他实在是放心不下。

    上山这一路来,他少说发现了十几波不同势力的窥探目光,如果说此时的鸡鸣山上是一个鱼龙混杂,极其危险的龙潭虎穴,王福是绝对相信的。

    听见李天竟然这个时候居然还在想着吃的事情,他心里是十分的无奈,但没办法也只好应声道,

    “好,老奴到时候一定记得。”

    两人正说着话呢,突然有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僧迎面拦住了他们两人。

    还不等二人做出什么反应,那人去先开口道,

    “两位居士有礼,有一位故人在禅房中等候,请居士移步!”

    李天抬头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老和尚,见此人虽说从外表上来看,一副宝相庄严,不苟言笑的高僧模样,但眉宇之间总是让人感觉有一股阴气环绕在其中。

    这种特殊的面向,李天倒也熟悉,他偶尔能在王福黄严等人身上见到。

    几乎是一瞬间,他就想到了什么。

    “此人应该就是当年跟随建文一起出逃的六个人中的一个吧,那个常年跟在建文身边的老太监,想不到他竟然已经这么老了,没准曾经还伺候过朱元璋也说不准呢。”

    脑海中的想法一闪而逝,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点了点头道,

    “既然有故人相邀,岂有不去的道理,大师前面带路吧!”

    那个老和尚也没多说什么,带着两人左拐右拐,不多时就来到了一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禅房前。

    对李天做了一个请进的动作,李天也没有犹豫,迈步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然而王福也想跟着进去的时候,去被那个老和尚给拦了下来。

    “这位居士,就请在外面稍后吧,他们二位说的话,咱们最好还是不去听为妙!”

    王福能混到眼前这个地位,眼光自然是不会差的,他第一眼见到这个老和尚的时候,就知道他应该也是一个去了势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阉人。

    虽说对方常年修习佛法,让自己的气息看起来已经和普通人差不多了,但何种刻在灵魂中的感觉,还是很容易被同样身世的人看出来。

    知道对方也是太监之后,他自然也就明白了,里面的人应该就是他们此行要见的人了。

    见李天并没有让他跟着进去的意思,他微微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出声。

    心中默念,

    “陛下您可一定要万事小心啊,他们未必就是一片好心……”

    大门缓缓关闭,门外留下了他们两个,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仿佛一下子在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什么,都是心神一动。

    王福今年不过四十多岁不到五十,而对方却将近六十了。

    他们出了都是阉人之外,唯一能找到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他们一心侍奉的人了。

    他们的主人都是皇帝,或者说曾经是皇帝。

    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和其他的太监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显然他们两人看出了对方的身份上的相似之处,不免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要知道,皇帝身边的宠信太监,大多数情况之下可是不太会和睦相处的,一个上位必然会想尽办法打压下面想要往上爬的人。

    可以说,知道到了那个位置上的人,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是他们潜在的敌人,都是需要严防死守的。

    基本上,皇帝身边的太监,上一任和下一任不说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但也差不多了。

    想现在这样,两个侍奉皇帝的人,能和颜悦色的站在一起,这个场面可是极其少见的。

    “这位居士看上去有些面善啊,咱们应该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吧!”

    虽说对方给自己的感觉还挺好,可王福一开始也是没打算和他套什么近乎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在说了这句话之后,他反倒是心里一暖,如潮水的记忆倒灌而来,感觉眼前的这个老和尚似乎也有点眼熟。

    说起来,王福进宫也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他刚进宫的时候,对方估计已经在宫里待了不少年了,要说两人曾经见过,倒也不是不可能。

    突然王福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惊呼道,

    “你难道是,魏公公,当年那个替我求情,让我免受皮肉之苦的魏公公?”

    老和尚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谈心

    当年他三十多岁,位置虽说也不高,但因为是皇太孙的伴当之一,在宫里的地位还是很特殊的,就连一些贵妃手底下的大太监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随手救过一个受罚的小太监,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魏公公好似并没有要重提当年恩情的意思,简单的点头之后,目光中闪烁着意义难明的光芒,对王福说道,

    “你我二人今天各为其主,有些话不提也罢。”

    说着对王福躬身行了一礼,在王福还有些不理解的目光中,他好似叹息一般,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才缓缓说道,

    “今天过后,或许天下就要完全不一样了,王总管你心里可是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个变化的准备。”

    此时,王福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如何听不明白,魏公公话语中的所指代的含义。

    但他并没有慌张,而是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说道,

    “咱家的陛下雄才伟略,不比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帝王差,更具勇毅锐取之宏愿,是天下少有的明君圣主。

    咱家相信陛下他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任何的困难,带着咱们大明走向另一个巅峰。”

    王福说出这话的时候,整个人的眼中充满了坚定的光芒,这不是他奉承逢迎说的场面话,而是打心里认为的。

    如果是放在平时,魏公公听见有人这么吹捧一个人,定然会嗤之以鼻,可以他多年来认人识人的本事来看,他从王福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前所未有的信任,不由的心里微微一惊。

    “呵呵,王总管倒是十分的有心气啊!”

    王福没有继续说话,而是侧耳开始倾听禅房里面的动静,并且做好了随时冲进去,帮李天挡枪的准备。

    ……

    禅房的大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

    小院不是很大,门口的正中立着一块不算很高大的影壁,上面刻画着简单的图案,看不出是出自哪个名家匠人之手。

    转过这个影壁,小院之中一个大树下面,一个身穿杏黄僧袍的和尚正在树下的躺椅上假寐。

    身旁的一个矮几上,一壶热茶正在冒着淡淡的热气,显然是刚刚烧开不久。

    李天看着眼前那个身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缓步走了上去。

    也没打招呼,就做到了矮几另一边的躺椅上,学着那个僧人一般,舒服的躺了下去。

    轻微的声响,好似吵醒了老僧。

    他缓缓的抬起了头,脸上闪过一丝微笑,

    “你还是和当年一样,总喜欢偷偷摸摸的……”

    李天脸上也难得的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

    “堂兄你还不是一样,每次都假装看不见!”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儿子,是所有皇子皇孙中最大的一个,但他也只比朱高炽打了七八岁而已。

    今年不过四十来岁,不到五十。

    可从现在的面向上来看,他仿佛已经五六十岁,步入了暮年一般。

    说实话,见到对方如此形容之时,李天心里挺意外的。

    可转念之间,他就了然了。

    当年他才二十多岁,就被迫逃离皇宫,在无情无尽的追杀之中,四处躲藏,每日提心吊胆的惶惶不可终日。

    那样心力交瘁的日子,说是一夜白头,可能都是轻的。

    李天心有感叹的道,

    “堂兄,你老了!”

    朱允炆淡淡一笑,仿佛并不在意,

    “你好像没有从前胖了,听人说你前些年还胖的快走不动路了,我当时还在想,咱们老朱家穷苦人家出身,怎么出你这样一个胖子,简直另类。”

    李天脸上闪过一丝欣慰,声调变得温和,

    “谢谢堂兄关心,这不是我爹他远征蒙古,把家里的所有事一股脑的都推给了我,生生把我给累瘦了。”

    “瘦点好,瘦点健康,不然各种毛病一上来,哪里还有心思处理政务呢。”

    一边说着话,他一边起身端起茶壶,给自己和李天各自倒了一杯清茶。

    李天也没有任何的怀疑,端起茶杯就喝了一大口。

    瞧见这一幕,朱允炆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呵呵笑道,

    “你就不怕我在这茶水中加料,让你拉肚子……”

    “堂兄你居然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接偷吃你糕点的事情啊,那次可是害苦了我们几个啊……”

    小时候,朱允炆是朱元璋心头的一个宝贝,尤其是当太子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更是将所有的疼爱全都用到了他的身上。

    当时的朱允炆可谓是集全天下的宠爱于一身,朱棣等几个叔叔没想夺权之前,对他也是极好的,每次回南京,都会给他带不少地方特产。

    所以当时朱允炆的吃穿用度几乎可以说是全天下最好的,就连其他的王爷,后宫的嫔妃也是没办法比的。

    朱棣虽说需要镇守北平,不长回南京,但朱高炽他们几个可经常会被送到南京去玩的。

    那个时候,北平作为九边之一,刚刚建立,燕王府的各种条件可谓是极其艰苦的,再加上朱棣本人也十分的节俭,有钱也不舍的铺张浪费。

    这就导致朱高炽他们三兄弟,从小就没怎么吃过好东西,更别提皇宫大内最精致的糕点之类的东西了。

    在宫里他们几个就经常去朱允炆的太孙府偷吃好吃的。

    朱允炆小时候也是比较贪玩的,又一次就捉弄他们几个,在一些糕点上掺杂了巴豆,可是把他们三兄弟给坑的不轻。

    这件事也是李天对朱允炆的记忆中比较深刻的一件。

    听他提起这件事,他不自觉的苦笑了起来。

    “谁又能想到,身为堂堂王府世子,世上最尊贵的一帮人,小的时候竟然也会有贪嘴的时候。”

    “当年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根本就不知道你们几个虽然身为世子,竟然也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

    那时,咱们大明一穷二白,各个王府,尤其是九边,几乎都是从一块荒地上拔地而起一座座城池。

    你们几个和我相比,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啊!”

    仿佛是在感叹,又仿佛是在追忆过去,朱允炆竟然有了一会失神,还半天才回过神来。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何为国富民强?

    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他继续说道,

    “高炽,我虽不知道你为什么有这种自信,但你可曾想过万一。

    万一蒙古人死灰复燃,攻破了九边,直入中原。

    万一北方再次出现叛乱,糜烂一片,若是没了南京作为后备,咱大明的千秋基业岂不是要拱手让人?

    要知道,之古至今,除了太祖爷爷,历代王朝可都是由北向南统治天下的啊!”

    李天就知道朱允炆会出现这种想法,心里没有任何意外。

    不过话说回来,整个天下恐怕除了李天之外,就没人这么不把蒙古人的威胁不当回事的。

    这可不是故意在抬高蒙古人的战斗力,而是人家的确是有这个实力。

    朱棣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五次北征,看起来功勋卓著,把蒙古人欺负的够呛,但其实对于蒙古人来说,并未伤筋动骨。

    不然也不会在二十多年之后,在土木堡之役,见大明二十万大军连带勋贵集团的精锐给一锅端了,差点将大明给灭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从来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未来三四百年的时间,依然是这样。

    李天的自信在外人看来的确是有点太过盲目了。

    不要说朱允炆不信了,其实就连杨士奇等人也不觉得,蒙古人都是草包,是可以蔑视的威胁。

    李天也知道,没事事实佐证,自己单凭空口白牙,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估计别人也不会相信自己的。

    索性,他也不解释了,在他的预计之中,半年之内,之多一年,蒙古人必然还会南下,到时候再向全世界证明这件事也不晚。

    但现在他首先要做的是,说服朱允炆,让他不要在掺和南京这边的事情,不然谁也不能保证,最后会发生什么超出控制的事情。

    李天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缓缓坐下,端起茶壶给自己重新倒了一杯热茶,一边示意朱允炆坐下慢慢聊,一边开口道,

    “蒙古人的威胁,咱们暂且不提,经过五次北征,他们想要集结起突破九边的大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我还是和堂兄你说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将南京降级为普通城市的原因吧!”

    朱允炆听到这话,心里扑通扑通重重的跳了两下,总算是进入正题了,他的确是非常的想知道李天为什么这怎么做。

    因为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自掘坟墓,自断根基的做法啊。

    他可不相信李天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做事完全凭借喜好的无能君主,他通过一些渠道得到消息综合分析。

    感觉,李天不仅不是个昏君,甚至有可能是一个不比爷爷差的明君。

    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这才让朱允炆始终想不通,李天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这一瞬间,其实不只是朱允炆心跳加速,竖起了耳朵使劲听,就连躲在一旁房顶上的唐赛儿和庄少游也是努力的闭气凝神,想要知道李天为什么要这么做。

    “高炽,难不成你真的打算这么做,可是为什么啊,你可知道,你一旦这么做了。

    整个南京城,不要说那些勋贵了,就连普通百姓都不会同意的,难道你真的不怕,一场能动摇大明根据的大乱发生吗!”

    李天一边喝茶,一边挥手轻笑道,

    “呵呵,堂兄莫急,听我慢慢和你说。”

    接着,李天深吸了一口气,神情逐渐变得严肃,然后才缓缓说道,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堂兄!”

    “你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可以回答你!”

    “如此最好不过了。

    堂兄可知道,现如今南京城一个卖菜小贩,一天收入几何,每日生活所需又有多少!”

    朱允炆听到这个问题,顿时有些傻眼了。

    如果李天问这南京城有多少百姓,多少驻军,多少官员,甚至有多少勋贵,他都一清二楚,但这种极小极小的事情,他反而根本就不知道。

    这其实也是他曾经作为一个皇帝形成的惯性,虽说体谅众生疾苦,可一些细小的事情,他并不怎么在乎。

    李天瞧他那副神情,就知道他其实并不清楚。

    “一个小贩,每日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走十几里路,即便所有菜都卖掉,也不过能收入二三百文而已。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大半的税负和种子肥料钱。

    若是扣去杂七杂八的所有东西,他一天最多也就能赚到不到一百文钱!”

    “一百文,好像也不少了,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三五天的用度了。”

    李天呵呵一笑,

    “堂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一百文可不是一个人的收入,而是他们一家人的整体收入。

    平均算下来,三口人一天也不过是三十多文的收入而已。

    这样看可能也不少了,但堂兄你想过没有,这三十文他们可不是每天都能赚到的。

    且不说,蔬菜生长需要时间,照料需要时间,且不能一年四季都有产出。

    就说天气的影响吧,若是碰上雨天,刮风,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出摊!”

    “菜农还只是南京城中芸芸众生中的其中一个,类似他们这样的人,甚至连他们也比不上的人,在这南京城中,绝不在少数。”

    “他们机会每天都挣扎在温饱的边缘上,有的人甚至一天没有赚到钱,全家人就要饿上一天,几天赚不到钱,全家人都可能会饿死。”

    “我想问堂兄一个问题。

    咱大明不说国富民强吧,但少说也算国泰民安,可为什么百姓还如此的困苦。

    依然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李天的问题很尖锐。

    这个问题,不要说朱允炆这个二十多年没当皇帝的人了,就算他一直当皇帝到现在,都未必能参悟的透彻。

    朱允炆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躲在一边屋顶上的唐赛儿心中也有这个以为,

    “是呀,大明不缺土地,资源机会,百姓也不是不努力,可为什么百姓为什么还是时常吃不饱呢!”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劳永逸

    朱允炆沉默了,但这并不代表他无话可说,只是他知道,自己就算是知道这是事实,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说了其实也是白说,于是他选择了沉默。

    目光清澈且充满希望的看向李天,期望他能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一个可以真正让全天下百姓全都变得富裕的答案。

    李天显得很激动,心里憋了这么久的话,送算是可以找个人好好的说上一说了。

    “所谓国富民强,听上去仿佛只有国富之后,才能有民强。

    但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一个国家若仅是国家强大,但百姓却困苦不堪,那根本就称不上强大。

    一个国家若想做到,真正的国富民强,最先应该做到的反而是强民,然而才是强国!”

    “我知道我这个论调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道理,但这却是真理,亘古不变的真理。”

    “可是呢,一国强盛容易,但想要达到民富,却并非易事,这也是古往今来那些先贤帝王都未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的原因。”

    听到这里,朱允炆还未听出什么来,但从李天身上那几乎看要满溢出来的自信,他看出李天必然是有着极大的信心,将来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他忍不住低声问道,

    “高炽,你真的知道应当如何让百姓们变得富足?”

    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朱允炆其实就有点后悔了,因为他心里清楚,这种事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呢,即便自己这个堂弟再怎么天纵奇才,也未必能解决,这几千年都为解决的难题。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天反而在他发问之后更加的激动了。

    李天突然大笑起来,

    “如果说只是让全大明的百姓餐餐有白米饭,月月能吃上肉这种富足的话,我可以包证,五年内绝对可以实现。

    可若是想到达到,人人如龙,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那估计要二十年了!”

    如果一般人敢这么说,那绝对会被人当做胡吹大气,信口雌黄。

    但说话的是一个皇帝,听话的是一个前皇帝,这话反而不能被当成儿戏了。

    朱允炆忍不住激动的问道,

    “高炽,你真的能做到?

    可你如何能做得到?”

    李天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切入了重点,说道了今天两人对话的中心上。

    “想要做到这一步,我们首先要把百姓从勋贵们的手中解救出来。”

    朱允炆听得糊涂,

    “这话何意,富国强民与勋贵们有什么关系。”

    “这关系可大了去了。

    堂兄可知道,现如今整个南京城,其实已经有九成的买卖被勋贵们给把持住了吗?”

    朱允炆摇头,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这种事,即便有所关注,但也绝对想不到会有这么严重。

    “真的有这么多吗,高炽你莫不是道听途说的吧!”

    李天神情严肃的道,

    “只能更多,绝不会更少。”

    “那些勋贵们,把控着整个城市的衣食住行,可以说百姓们的一切生活息息相关,都已经变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和渠道。

    百姓们自己的生意根本就做不大,即便突然有了一个人有了非常好的创意,很快就会被权势更大的勋贵们直接抄袭过去,没办法抄袭的就强行抢到手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勋贵们手里的权势一点没有得到遏制,这个城市的一切就依然是他们说了算。”

    “堂兄,我想问问你,这样的城市,除了釜底抽薪,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朱允炆脸色变得非常的不好,因为他知道即便事情可能没有李天说的那么严重,可勋贵集团通过自身的权势,大肆的敛财,这的确是事实。

    直到现在他多少也明白了一点,李天为什么要这么坚决的要将南京城变为一个普通城市,为什么要冒着大明根基不稳的危险,依然要击碎勋贵们寄生在大明脊背上吸血的土壤。

    可他即便明白了,心里也是不赞同,李天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因为他清楚,勋贵集团看似一盘散沙,实际上却是极其团结的一个团体,尤其是在身手向朝廷要好处的这件事上,他们更是分外的齐心。

    如果李天一个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他今天能站在这里,不顾自身安危,也要站出来阻止李天的主要原因。

    他叹息了一声说道,

    “高炽啊,我知道你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勋贵集团尾大不掉的问题,可这件事,并非一个政令,一个决策就能解决的。

    他们毕竟都是曾经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臣子。

    若是不顾一切的,将他们的根基全都给铲除了,他们岂会甘心。

    难道你就不怕,他们联起手来对付你,让你当不成这个皇帝吗?”

    朱允炆这回是彻底的急了,没有了先前那种风轻云淡的心境,话音都几乎带着颤音。

    但李天并没有任何的情绪上的波动,就仿佛朱允炆说的那些危险,他丝毫都不在乎似的。

    “要说担忧,我自然也是担忧的过的,不然我也不会带着新练出来没多久的新军过来压阵啊!”

    听到新军这个词,不只是朱允炆眉头一皱,表示茫然,就连唐赛儿心中也是微微一颤。

    “这个新军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为何这件事特意准备了一只大军?

    你想干什么?

    难不成你打算,用武力镇压那些可能闹事的勋贵?

    不行,绝对不行,你知道你一旦真的这么做了,天下会死多少人吗。

    到时候恐怕不止南京城这几百万的百姓要跟着遭殃,可能大半个江南到时候都会沦为焦土啊!”

    见朱允炆竟然如此激动,李天苦笑着摇头道,

    “堂兄你先冷静一下,我的新军并不是打算来和他们打仗的,他们一共才两千多人,充其量只能算是用来震慑的,真要说打仗,这点人手哪里够啊!”

    听到新军人数不多,朱允炆这才松了一口气,心里暗自庆幸,

    “还好,还好他没打算玉石俱焚,不然这南京城恐怕真的要保不住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拓荒神器,蒸汽机

    “既然你没打算用武力解决这件事,那你打算怎么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动乱?”

    这个问题不只是朱允炆好奇,躲在一旁的唐赛儿其实也是非常的好奇。

    因为李天接下来的决定,可以说对她接下来的计划有着极大的影响,若是李天的行动妨碍到了她的计划,她其实并不介意,让李天也和朱瞻基一样去海外的某个小岛去做客几个月。

    这也是她今天跑过来偷听二人对话的原因。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算是问到了李天最核心的计划上了。

    如果是其他人,李天是绝对不会透露的。

    不过眼前的这个人是朱允炆,对他来说就无所谓了,因为他十分的清楚,就算自己和他说了,他也不会和外人透露。

    而且就算他和别人说了,对他的计划影响也不是很大,还有很大可能,会让这个计划执行的更加顺利。

    他整理了一下思维说道,

    “关于如何安抚他们,我在几个月前就开始考虑了,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办法。

    后来偶然间我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是什么?”

    “这个办法就是,不去管,让他们自谋生路!”

    “啊?这是什么办法,你这不是等于逼他们谋反吗!”

    李天轻轻摇头道,

    “堂兄你错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说的自谋生路,并不是说放任他们不管,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海外开疆拓土。

    只要他们有能耐,不管开拓多少土地,都算他们自己的,咱们大明,仅拥有一个法理上的宗主权利而已。”

    听到这个解释,朱允炆整个人都是蒙的,他寻思了好半天,也是没弄清楚,这到底是个怎么样操作。

    “高炽,你意思是让他们去拓荒,帮大明去开拓更多的领土?”

    李天点了点,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怎么可能呢,那些勋贵们有的人征战了一生,就等着享受后半生衣食富足的生活呢,谁会甘心再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未知之地冒险拓荒呢?

    这和将他们流放海外,有什么区别!”

    李天淡淡一笑道,

    “当然是有区别的了,只要他们愿意放弃自己手里目前的封地,我会给他们免费的船只,甚至是免费的工具和拓荒的人手。

    当然了,也要他们能养得起人家,能让人相信,跟着他能吃上饱饭才行。

    这样一来,他们就等于是,各自带着一个队伍去拓荒的,起点完全不同。

    而且,我还会每年给他们提供必须品,帮助他们在各自的新地盘站稳脚跟。

    这几乎是等于,大明在背后给他们当后盾的开拓活动,比拓荒可是强太多了。”

    朱允炆结结巴巴了好半天,都没想出来,这个办法到底是哪里执行不下去。

    “可是,仅凭这些,他们估计也是不会放弃现在的优渥生活,去冒险当什么拓荒者的啊……

    毕竟,有了安慰的生活,没什么人会急需冒险,去博那个可能颗粒无收的未来。”

    李天一声冷笑,

    “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在这个计划公布的同时,我会公布另外一个决定,那就是爵位逐年递减的制度。

    第一代是公爵,下一代就会降低为侯爵,若是三代之内,没能出现有出息的人,三代之后直接削爵为平民!”

    这话一出,朱允炆愣了一下之后,突然笑了。

    “高炽啊,高炽,你这一手可是把爷爷当年立下的规矩里里外外的给破坏了个干净啊。

    我不如你,不如你啊!”

    一声叹息之后,他又幽幽的说道,

    “这一手的确是够狠够辣。

    那些勋贵们自己这一代倒是会过得很舒坦,可他们下面的子孙可就不会消停了。

    谁会甘愿好好的优渥生活,轮到自己之后就彻底没了呢。

    这样一来,等到你再颁布,拓荒令这件事,即便那些公爵侯爷们自己不同意,但他们的子孙可是一定会心动的。

    如此,他们自己内部就乱成了一团,哪里还有人有能力和你斗呢。

    高炽,你这个办法真是太妙了……”

    说道这里的时候,朱允炆整个人都是浑身发光的,就好像要原地起飞,立地成佛一般,仿佛一下子解开了身上最大的郁结,马上就要功德圆满似的。

    只不过,说着说着,他仿佛有想到了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

    “可是高炽,大明的勋贵可不在少数,如果他们真的同意了下来,愿意去海外拓荒,但以大明现如今的能力,好像还没有能力,能支持的起这么大规模的海外遗民吧!”

    李天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

    “朱允炆不愧是也当过皇帝的人,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件事的最大难点。”

    他不急不慌的慢慢说道,

    “堂兄不比担心,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早在几个月之前,我就命天工院的人在秘密打造一个机器。

    这个机器叫做蒸汽机,是一种只要燃料充足,就能源源不断提供动力的机器。

    将这个机器安装在船上之后,满载情况下,一艘千料大船足可以跑上几千里不用停歇。

    更重要的是,因为是机器在驱动船身,所以根本就不惧怕风浪对航行的影响,可以说一年四季,不分早晚,任何时候都可以出海航行!”

    听到这话,朱允炆整个人几乎呆滞住了了,就连偷听的唐赛儿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怎么可能,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东西,那个蒸汽……蒸汽机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能力,莫不是高炽你在说笑吧!”

    李天心中不无得意的道,

    “今次我来南京城就是乘坐最新研制出来的蒸汽轮船,堂兄若是不信,可以顺道去看上一看,到时候自然就会明白,我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了。”

    听见李天语气竟然如此的笃定,其实朱允炆心里已经信了七八成,剩下的两三层,也不过是因为,这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力,保持最基本的怀疑态度而已。

    他沉思了好一会才说道,

    “倘若真要由此奇物诞生,那可真是我大明列祖列宗在天庇佑啊,我大明该有兴盛的大运……”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绝户计

    隐藏在屋顶的唐赛儿心中也是惊诧不已,心中暗自嘀咕道,

    “也不知道这个皇帝老儿说的是真是假,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了这种船,就能尽可能的远离大明的疆域,再也不用担心,来自大明的威胁了。

    嗯,决定了,找机会弄一定要弄几条那样的船过来……

    好像……也用不着这么费劲吧,朱瞻基那小子是太子,儿子管老子要几条船,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就这样,等下去找婉晴说说这件事!

    今天总算是没有白来,听到了不少有意意思的事情不说,竟然无意中还帮我解决了,目前最大的难题……”

    李天二人自然是不可能知道,一个神秘人已经开始在背后打蒸汽轮船的主意了。

    朱允炆依然很兴奋,他的脑海中甚至已经开始畅想,过不了多久,大明的海域上,成千上万条载满大明百姓的船只,竞相出海的壮美画面了。

    只不过,他毕竟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虽说看到了无比让人兴奋的未来,但同时也嗅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危急。

    稍微沉默了一会之后,他才面色凝重的说道,

    “高炽啊,这件事虽说是好事,能一下子解决大明内部最大的一个负担,可你想过没有。

    咱们大明,现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七八千万人口。

    若是放任百姓流走海外,咱们大明岂不是很快就没人了。

    到时候边塞没人驻守,田地没人耕种,那造成的后果可能比这些勋贵造成的影响更加的深远和剧烈啊。”

    李天并没有着急回复他这个问题,而是给自己和他各自倒了一杯热茶,然后才开口说道,

    “这个问题,我自然也是考虑过的。

    堂兄你就放心吧,这个拓荒过程指定是个十分漫长的大工程,往少了说需要七八年才能见到成效,往多了说,可能要一二十年才可以。”

    “而且,即便勋贵们再怎么收拢人口,他们也不太可能弄到太多人的。

    就算以一个勋贵能弄到几万百姓跟随他们算吧,前几年至多也就能有两三百万的百姓愿意和他们出海。

    毕竟也不是每个百姓都愿意背井离乡,远赴海外生活的。

    几百万人口的流失对大明来说,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只要咱大明原来越富裕了,到时候颁布一条政令,只要多多生育,朝廷给与补助,用不了几年时间,咱大明的人口就能迎来一个爆发似的增长。

    一二十年之后,大明总人口翻上一倍甚至是两倍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道这里他稍微停顿一下,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话锋一转之后继续说道,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本来也没打算让太多的大明百姓流失出去。

    他们人口若是不够,完全可以自己招募,去抢,去骗啊。

    且不说蒙古那边孤寒之地的牧民,就说大明周边的那些小国,高丽,暹罗,东瀛,虽说人口不是很多,但加在一起两三千万还是有的。

    这些人口,可都是十分优质的拓荒劳动力啊!”

    猛然听到李天这话,朱允炆感觉脊背突然一凉,就好像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一般。

    他倒不是因为李天这个狠辣的主意感到心惊胆寒,而是想到了另一个层面。

    在他看来,李天这话看似说的随意,而且实现的可能性貌似也不太高。

    可一旦真正的实行开来,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绝户计策了。

    北方草原的牧民们看似打仗的时候勇猛无比,但那主要是因为,他们若是不打仗,不侵略大明。

    他们就活不下去,他们的子孙就活不下,所以他们才能如此的拼命,如此的没有人性。

    可若是有一天,有人和他们说,我给你粮食,给你种子和土地,你只需要每年将收获的粮食缴纳三成当成赋税,剩下的不管是多少,都算你自己的。

    就算是放牧一辈子的牧民,估计也是很难拒绝这样的好事。

    多的不用说,大明只需要从草原上弄到一两百万的牧民,整个蒙古族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可能他们几十上百年都不可能再组织的起能和大明对抗的军队。

    这简直就是比釜底抽薪更加狠毒和有效的绝户计啊。

    朱允炆深深的看了一眼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笑容的李天,心中暗自惊叹,

    “这个堂弟当真是一个眼光气魄一点都不输给自己四叔,甚至是爷爷的人物啊。

    这件事若是真的能成,可以说,一下子就能彻底解决掉,北方这个华夏民族几千年以来的最大的威胁和敌人。

    如此心机,如此气魄,从古到今,有哪个皇帝有过。

    我们老朱家这到底是是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妖孽啊。

    我从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原本有些肥胖的堂弟,小小的身子里面竟然还隐藏着这么一个了不起的灵魂啊……”

    心中感叹之后,朱允炆有些腿脚发软的坐到了躺椅上。

    此时他心中的震惊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涌来,让他几乎呼吸都快停滞了,手脚都有些快不受控制了。

    他几乎是用颤抖着的声音说道,

    “高炽,这个几乎链接成一体的计划,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又是什么时候想出来的,难不成全都是你在这半年多的时间之内想到的?”

    他这么问也不是没有道理,他虽出家了,可宫里面的消息,他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不然也不可能得到哪些十分隐秘的消息。

    从前的朱高炽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的仁君。

    可现在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霸道帝王,是一个在雄心壮志上,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开拓新王朝的开国帝王的人。

    一个人,竟然在短短半年之内就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实在是让朱允炆有些不解和疑惑,

    “难不成,他先前当太子的那二十多年,一直都在压抑着自己?

    若是真的如此,那这个人也太可怕了。”

    李天还是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并没把朱允炆的这种怀疑当回事,只是微微一笑道。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想到开拓海外,顺便清理一下勋贵蛀虫,甚至是平定四方。

    主要是因为几个月前,瞻基那小子被人给掳到海外,给我的启发!”

    朱允炆眼睛一瞪,

    “什么情况,瞻基那小子竟然遇上过这种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唐赛儿也是惊讶无比,心中哑然道,

    “什么情况,这里面还有我的事!我怎么都不知道?”

    于是李天就简单的将朱瞻基在围剿明教余孽时被人给掳走,被困小岛,挖宝藏,战海盗等一系列事情,挑挑拣拣的说给了朱允炆听。

    当然了其中涉及到唐赛儿的事情,他大多都跳过了。

    倒不是他不愿提起,而是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一开始仅是因为想要结识这么一个传奇女子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构想的。

    要是直接说了,自己是因为一个女人才有了如此伟大的构想,岂不是丢死人了。

    “那帮劫走瞻基的人,原本也没打算伤害瞻基,而是打算借助他的能力,在海外开拓一个不受大明规矩限制的自由国度。

    我当时就感觉这个想法十分的不错,所以才有了现如今的这个计划……”

    还不等朱允炆惊讶的嘴巴合拢,李天又意味深长的缓缓说道,

    “我还考虑过,将来有一天,我的几个儿子若是有能力,也给他们扔到海外去,给他们一块地。

    他们是称王称霸享受生活也好,还是发展经济,当一个合格的地区总督也好,这都是他们的选择,将来的事情,我也不会管,也懒得管!”

    李天虽说说的平淡,可听在朱允炆的耳朵中,却不吝与晴天的一声惊雷。

    如果说先前李天打算将那些勋贵们全都给撵到海外去,还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可将自己儿子,大明的王爷也给扔到海外去,那就等于是彻底的颠覆了朱元璋定下的基本国策啊。

    “高炽,你……你这是打算,将大明完全打造成你自己一个人的后花园吗。

    你就不怕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情,连一个继承大统的人都找不到吗!”

    朱允炆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当年朱元璋定下这个分封王爵的国策时候,其实也在考虑,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事情。

    就和当年的汉朝一样,即便皇帝没了,但只要还有一个郡王存在,大明就不算亡国,这样一来,大明或许有可能成为一个千秋不败的王朝。

    只是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当时的刘邦,都没办法想到几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孙会繁衍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程度。

    几十万皇室子弟,几百万他们的附庸,这些人需要庞大的几乎吓人的税负才能养活,最后国家会不堪重负,活活被这些肥猪一样的家伙给拖垮。

    一个中山靖王就有一百多个儿子,大明到了后期,宗室子弟已经超过百万。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要消耗的税负可是比供养几百万大军还要高出很多。

    尤其是大明后期,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堂堂一个帝国,竟然连几百万两银子的军费都拿不出来,和笑话有什么区别。

    相比之下,尾大不掉的勋贵们,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小蛀虫而已,而宗室子弟们却是一个庞大臃肿的吸血鬼,不把这个国家吸食的干干净净,皮包骨头决不罢休的。

    李天也正是考虑到了将来这种情况,这才一视同仁,将这些对国家根本没啥用处的蛀虫们,全都给扔到海外去。

    朱允炆的不理解,李天心里也明白。

    大明到现在也不过是才七八十年的历史,宗室子弟也不过一两百人,远没达到大明末期那种程度。

    但这并不妨碍李天的未雨绸缪。

    这么做虽说有一定的风险,但却可以杜绝,像宁王和朱棣这样的有野心的王爷,觊觎皇位,从而导致国家从内部被分解。

    要知道,内斗一直以来都是导致一个强盛国家或者一个势力衰弱的根本原因。

    李天简单的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和朱允炆说了之后。

    朱允炆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仿佛想起了自己当年的过激举动,以及最后凄惨无比的后果。

    他长叹一声摇头苦笑道,

    “我不如你呀,高炽!

    要是当年我能想到现如今这个办法,又何至于昏招尽出,导致生灵涂炭,最后饮恨归去,不人不鬼的躲藏了这么多年……”

    李天听得出来,他虽说当了二十多年的和尚,但其实心底,还是多少有些遗憾和愤恨的。

    这也情有可原,打个比方,假设你是个大集团的继承人,刚当上ceo没几天,就让自己亲叔叔给提出了局,不仅一毛钱财产部分给自己,还派人四处追杀自己。

    就算再怎么心大的人,估计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只不过到了今天,和李天聊了这么多之后,朱允炆算是彻底想开了。

    自己的确是不如自己四叔,更远远比不上这个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堂弟。

    大明在他们父子手里,或许真的比自己手里要好上很多。

    再加上朱瞻基那小子,他也算是偷偷见过了,感觉和自己四叔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志向远大,才华横溢不说,更是比四叔还多了几分仁义,有这样的优秀的继承人在,就算自己这个堂弟万一哪一天去了,大明的江山也不会动摇。

    他是真的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也算是彻底绝了,将皇位重新从他们父子手里抢回来的心思。

    想通了这一期的一瞬间,朱允炆发现,自己心里不仅没有失落,反而是有了一种十分轻松的感觉。

    就好像一下子扔掉了一个压了自己几十年的巨大抱负,整个人从头到脚甚至每一个毛孔都仿佛得到了新生一般,轻松无比。

    “高炽,堂兄我很高兴,今天能和你畅谈这么久,你解开了我心底多年的郁结,让我彻底从这个死结中解脱了出来。

    这个天下,从今以后就彻彻底底的是你们的了。

    我终于可以安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父子团聚

    朱允炆说出这话之后,心里舒坦了很多,李天听完也同样感觉轻松了不少。

    别看朱允炆此时只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老和尚,但其实他身上蕴含的能量可是非同小可的。

    若是放在平时,自己还有余力去镇压他。

    但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朱允炆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彻底颠覆自己的所有计划,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李天看来,单单一个朱允炆可能比南京城的所有勋贵加在一起还要让人忌惮。

    如今,自己将他说服了,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一个潜在的麻烦。

    只要今后自己不大意,南京这边的麻烦,基本上就等于是解决完一半了。

    原本李天也没想到,他会这么轻易的被说服,他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暗手,打算在朱允炆不妥协的时候,用来威胁他的。

    但现在看来,那些准备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了。

    看着朱允炆灼灼的目光,李天心里有些不太好受的,走上前去,从衣袖中摸出一个成人大拇指大小的木雕来。

    那是一只雕刻的十分精致的小鸟,翅膀微微展开,将飞未飞,看上去下一刻就要从手里飞腾而去直上云霄似的。

    “好精致,好活灵活现的一个木雕啊。

    高炽这是你雕刻的?

    我怎么不知道你竟然还有这个本事!”

    李天尴尬的笑了一下,

    “堂兄你误会了,这个木雕不是我雕刻的,而是文圭雕刻的……”

    文圭两个字刚说出口,朱允炆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情绪顿时又变得激动起来。

    他整个人激动的颤抖不止,眼中血丝更是红的吓人,嗓音彻底失衡,用一种沙哑中带着啜泣的音调结结巴巴的说道,

    “高炽……你没有骗堂兄吗……文圭,……他还活着……”

    李天点了点头道,

    “是的,他活着,这二十多年来,一直被安置在凤阳老家,有专门的人伺候,虽说不得外出,但吃穿用度,从不曾亏欠他……”

    说道此时,朱允炆已经泣不成声,费力的接过那只活灵活现的木雕小鸟,就仿佛手捧着一颗脆弱的心脏一般,十分的小心,颤抖的手指轻轻抚过,小鸟的每一片羽毛,就仿佛在抚摸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般。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文圭他还活着。”

    他抬头看向湛蓝的天空,轻轻的呢喃道,

    “灵湘你听见了吗,咱们的儿子……他还活着……还活着啊!”

    看着老泪纵横的朱允炆,李天心中也是感慨颇多。

    当年靖难之役爆发的时候,朱允炆仅有的两个儿子,一个和他母亲一同葬身于大火之中,另一个则是被人发现之后,圈禁凤阳直到现在。

    当年那个孩子只有两岁不到,什么事情都记不得,甚至他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可能都不知道。

    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活到了现在,大门都未曾卖出过一步。

    说他是一只笼中鸟,几乎也不差分毫。

    小家伙比朱瞻基还大了好几岁,现在已经是个成人了,可阅历和社会经验恐怕连一个小孩都不如。

    每天除了读书识字之外,唯一的消遣可能就是看看天上飞过的鸟儿和院子里面的虫子什么的了。

    从他如此精心的雕刻出了一个飞鸟木雕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也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的,想要变成一只展翅翱翔的小鸟,去看看一看,自己不曾见过的风景。

    从小就被圈禁在一个地方,这种惩罚对一个人,尤其是是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过残忍。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自古无情帝王家,帝王家是没有亲情的,任何有可能威胁到皇家安危的隐患,都是不能放过。

    朱文圭被圈禁在凤阳,在皇室内部都是一件极其机密的事情,更不用说外人了。

    不然要是让人知道朱允炆的儿子还活着,找不到朱允炆踪迹的那些人估计早就对这个孩子下手了。

    极其严密的保密,朱允炆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儿子活着,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本的历史上,朱文圭是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才被放出来。

    当时的皇帝也觉得不忍心,本想给他找个媳妇,替朱允炆一脉留下后人。

    可没想到,朱文奎刚被放出去没多久,就死了。

    有人说是被人刺杀,也有人说,他接受不了外面的世界自杀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没人能真的说清楚。

    但有一点李天可以肯定,一个人要是和社会脱节太久,可能真的会适应不了从而导致精神世界崩溃的。

    这样一想,他被放出来没多久就死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天原本是打算将朱文奎当做一个后手的,想着,如果朱允炆执意反对自己,可以让他投鼠忌器。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朱允炆比想象中更加的通情达理,对大明的感情,远超对自身危机。

    今天解开心结的不只是朱允炆一个人,李天心里的那个疙瘩也彻底被解开了。

    所以他这才打算将朱文圭还给朱允炆,让他们父子重新团聚。

    “堂兄,你不用太过激动,来日方长,文圭他现在就在南京,我随时都能安排你们父子见面,再续天伦!”

    朱允炆不愧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修身养性,很快就平复下了激动无比的心情。

    可就算心平静了,他的身体依旧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着。

    “高炽,谢谢你,你又圆了堂兄我一个心结,只要能再见上文圭一面,我这辈子也算是彻底无憾了。”

    听他说的如此悲戚,李天忍不住的安抚他道,

    “堂兄,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才不到五十岁,文圭他也才二十多,你们还有大半辈子的时间可以享受,何来无憾之说!”

    朱允炆怔了怔,好似不太相信一般。

    “高炽,你真的打算让我们父子二人相聚?”

    “当然了,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这话一出,朱允炆再也忍不住,泪水滴答滴答的顺着脸颊流淌了下来。

    虽说没有声音,可李天还是能感觉的道,他此时的内心,必然是无比纷乱的。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四大将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允炆从宽大的袖袍中摸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信札。

    仿佛是那东西有千钧重似的,他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将它递给了李天。

    李天一开始还有些疑惑,这东西是什么。

    可是打开来一看,简单的几个人名出现,李天就彻底不淡定了。

    小小的信札上记载的东西并不多,但可以说是,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

    因为这里面记载的是曾经跟朱允炆一同出逃时,身旁几个将领和太监的名字以及现如今的身份信息,甚至还包括了他们曾经用过的化名。

    马大忠就是其中一个,这点李天先前已经知道了。

    门口和王福大眼瞪小眼的那个老太监也是一个。

    和其他几个人充满了野心不同,那个魏公公,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从未离开过朱允炆半步,不仅每天照料他的起居,更是在用自己的性命在维护着朱允炆的安全。

    可以说,要是没有魏公公这么多年的贴身保护,朱允炆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除了马大忠和魏公公这两个太监。

    其他的四个将军现在各有各的势力。

    目前暴露出来的,只有普济和尚和柯振邦的叔叔柯兴龙。

    他们两个人,一人到处游走,在江湖上招揽各种江湖势力,未自己所用。

    一个深耕自己的势力,打造了一个完全独立在所有势力之外的组织。

    尤其是柯兴龙,他手底下的人所说没有普济和尚那么多,只有三五千的样子。

    但这几千人可不像是万马堂那样的江湖帮派一样,良莠不齐,成员战斗力相差极大,忠心程度也不高。

    他手下的这几千人,可以说是他从小到大费劲心血培养起来的,不管是忠诚度还是战斗力,都是那些江湖游勇没办法比拟的。

    可谓是他们这次计划中的中坚中的中坚,主力中的主力,使他们目前最大的底气。

    这个消息,李天从前是一点都不知道的,若不是从信札上看到,李天都不敢相信,他们手里竟然还握有这样一支精锐。

    这个情况差点惊出李天一身冷汗来。

    然而这个柯兴龙和他手下的精锐,还算不上是最让人头疼的。

    最让李天忌惮的反而是剩下的两个人。

    他们一个目前化名为陈有德,在军中任职,而且官职还不小,手底下少说有一两万的兵马。

    只不过这只兵马驻守在云贵地区,对目前南京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有点鞭长莫及。

    但这也不能作为让李天放心的理由。

    如果这个家伙,趁着南京这边不稳定,在云贵地区煽动那边的少说民族造反,然后放任他们发展的话,那造成的后果可能完全不比南京这边的最坏情况差。

    要知道,云贵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明朝的心腹大患之一。

    那边经常发生叛乱,有的年头,甚至一年能发生十几次叛乱。

    虽说每次叛乱几乎都被大明强势镇压了,可每次镇压需要消耗的军饷可都不是个小数目。

    换句话说,大明除了九边军队还拥有不俗的战斗力之外,恐怕也就剩下,云南沐家防备暹罗等地的军队,和镇压云贵地区的那几支部队战斗力有保障了。

    那几只部队,大部分成员都是从当地已经汉化的少数民族中招募来的,战斗力,尤其是是在山林地形中的战斗力,可是极其强大的。

    远不是南京城周边的那些草包能比较的。

    除了这个人之外,还有一个人,十分的神秘,就连朱允炆目前都不知道他此时在什么地方。

    只是在几年前曾经收到过,他写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及,他这些年出海了,一直在海外游荡,但具体做什么,有什么成就,并没有提及。

    这四个人里面,看似威胁最大的是那个手里有一万多客家军的家伙。

    但李天却始终觉得,最后一个出海的家伙的威胁是最大的。

    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

    自己手里有两千新军,有火枪和火炮,使用领兵器的军队,不管战斗力多强,在枪炮面前都是没什么用的。

    所以柯兴龙手下的几千精锐,李天并不怎么担心,只要小心一定应对,不太可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威胁。

    至于云贵那边,只要让沐家出兵试探一下,估计那个家伙短时间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也不用太过担心。

    至于普济和尚这几十年收集来的江湖帮派,基本上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有限,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普通的卫所官兵都能镇压他们,李天就更加的不怕了。

    但最后一个人不同。

    如果这家伙,手底下要是有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海盗的话,对沿海地区可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南京这边距离出海口仅有几百里,全速航行的话,用不了两天就能达到。

    万一真有海盗趁着南京这边混乱四处劫掠的话,那麻烦可就大发了。

    甚至将李天全盘计划全都给搅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看着手札上这几个人,李天陷入了沉思之中。

    见李天呆住了,朱允炆叹息了一声说道。

    “他们几个人是我从宫里带出来的,一开始我心里也是非常的不甘心,他们想着帮我重新夺回皇位时我也没怎么反对。

    谁曾想,二十多年间,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但他们的目的却始终不曾改变。

    现如今,我已经没办法控制他们了。

    他们人数虽少,可却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谋划这件事,高炽,你不得不防啊。”

    “他们都是因为我才变成现在这样的,说到底也算是对我忠心耿耿。

    今天我将他们的底细告诉你,希望你能用最小的代价处理好这件事。

    不然,大明江山必然会大乱,到时候再度生灵涂炭,我的罪孽恐怕几辈子也没办法赎清了!”

    “堂兄在这里求你,若是有可能,留他们一命,他们也是可怜人……是堂兄我对不住他们……”

    李天苦笑了一下,

    “呵呵,堂兄你还真看得起我啊,我到时候想要绕他们一命,但他们是否愿意放过我,那可就不一定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竟然是他

    李天则是高声继续和朱允炆交谈了起来,当然了这个时候说的话,自然不可能是先前那么机密的事情了,而是一些人生感悟,佛理人情之类的东西。

    不得不说,朱允炆这个和尚当得还是非常有底气的,各种佛家理论是信手拈来,说的头头是道,说是一个佛学造诣极深的大师,也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二人一边交谈,一边向着山门口的位置走去。

    这时隐藏在一旁的众人在他们离开之后,开始纷纷冒头。

    这些人里面,有其他地方赶来的王爷,也有本地的公爵侯爵,甚至是某个地方的巨富豪商。

    他们不敢跟的太近,也不敢直接暴露自己的身份,看着两人见见远走,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竟然真的是他!”

    “他们之间到底说了些什么,看他们俩的神情,好像是对什么事达成了协议,难不成……”

    有人疑惑,自然也就有人假装看透了一切。

    “哼,庶子小儿,想要凭借三言两语就夺了我等几十年的基业,做梦!”

    有的人不明所以,急忙上前和自己认识的某个人攀谈。

    “王侯爷,那老和尚是谁,他们两个如此的亲密,莫非那人也是皇室中人?”

    “哼,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但这个人能让他如此的郑重对待,甚至不带一个护卫就前来会面,想必不是一个简答的人物!”

    “啊?难不成他是二十年前那个……”那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顿时止住了,不敢再说下去。

    “应该不是吧,不然刘辨公子应该事先和咱们说啊!”

    “可恶,这刘辨小儿信口雌黄,竟然把我们所有人都给耍了,走咱们一起去找他算账!”

    “对对对,去找他,消息是他透露给咱们的,让咱们来这边看戏的也是他。

    他说今天会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可谁能想到是这个结果。

    等下倒是要问问他,这算得上是什么好事!”

    一帮位高权重身价巨万的大人物此时面红耳赤,仿佛受到了什么极大的羞辱似的,叽叽喳喳的争论起来,就像是一帮一言不合开始吵闹的小孩子似的。

    待他们骂骂咧咧的结伴也往山下走之后。

    一个身影从房顶上飘然落下,正是从到尾一字不落的听的明白的唐赛儿。

    她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对某个人说话似的道,

    “这帮人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之人,任何一个拿出来都能震慑一方,现如今却像是一群顽童一样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这两个朱家皇帝还真是有点本事啊,连个脸都没喽,就先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了。

    这场好戏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呢。”

    说吧,转头发现四下无人,她纵身而起,几个起落之间就消失在屋脊之间。

    这时一个高大老人不知道从那个角落也转了出来,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揉捏着腰腹,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这些小娃娃,一个个都不是省心的主,这是要把老夫我活活累死的节奏啊。”

    吐完苦水,他眯着眼睛向唐赛儿刚刚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轻声叹息道,

    “幸好这个丫头没动什么坏心思,不然老夫我,照看的了一个,却找看不了两个,总归是有一个要放弃的,难呀,真是难呀……

    丫头,希望你好自为之,老夫可不想一把年纪了,还要和人拼命……”

    ……

    下山的路一帆风顺,整条山路就仿佛被人清场一般,没有一个闲杂人等。

    李天和朱允炆二人坐在马车中,一边闲谈一边不时的向着窗外探视一眼。

    “堂兄,瞻基这孩子你见过了吗!”

    朱允炆点了点头,

    “前些日子在暗中见过一面。

    那是个好孩子啊,龙精虎猛,不仅性格和四叔有些像,甚至还有点爷爷年轻时的风范,高炽真是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李天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心里其实对朱瞻基这个便宜儿子也是挺满意的。

    若他还是原本的朱高炽自然是会对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孩子感到高兴,可他毕竟不是啊。

    他还想着将来让自己和皇后的儿子继承皇位呢。

    朱瞻基越是出色,他反而越发的纠结。

    他自己的孩子现在还未出生,将来十分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谁也说不准。

    一个是已经快要成才,一个是还未培养出来,到底该怎么选,他一时间也是拿不定注意的。

    听见朱允炆这么说,他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那个臭小子,也没堂兄你想的那么好。

    这不,没经过我和他娘同意,他自己先找了个媳妇,还是个江湖女子。

    看这样子,他们是一时半会分不开了,你说这让我如何是好!”

    朱允炆在山上也住了有一点时间了,朱瞻基经常往山上跑去偷偷和唐婉晴见面,他多少也是知道一点的。

    只不过对这种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事情,他这个当大伯的,也是不太好参合。

    “那个唐施主我也曾偶然见过两次,倒也算是一个心地善良之人,即便出身有些微末,却也未尝不是一个良配。

    高炽你也不必管的太严……”

    他后面还有半句话没有说,但李天大概也能明白,他未说出来的话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

    “朱瞻基是储君,国之根基,三妻四妾也是很平常的,这个女孩虽说不可能当上正宫,但若他们二人情投意合,给她一个妃子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天先前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

    但那都是建立在朱瞻基将来要当皇帝的前提下的,加入李天不打算将皇位给他,而是让他和其他皇子一样,出海去打拼,那自己就未必能管得到他了。

    可同时,他又不想在自己的孩子没成长起来之前,将他这个名义上太子撵走,这就让他有些难办了。

    毕竟,若是自己不出意外的话,少说还能当个二三十年的皇帝,那时候一切都晚了,再多的安排也是没用的了。

    “哎,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他们年轻人愿意怎么相处就由着他们自己来吧。”

    朱允炆也是微微一笑,不在多说什么。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心够狠也是帝王的基本素质

    不多时,马车来到了一处热闹的街头。

    朱允炆好奇的挑开车帘,向外望去,心头一片感叹。

    “这样热闹的,人来人往的景象,我已经好多年未曾见过了,遥想昨天,恍如隔日啊!”

    他这话不假,前二十多年,他一直是出于逃亡,藏匿的状态之中。

    不是藏在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就是某个偏僻人迹罕至的寺院。

    就算不得已进了城,也会挑选人最少的时候和街道。

    二十年的躲藏,二十多年的小心翼翼,若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恐怕早就受不了了。

    他说的轻松,但其中苦楚,又有几个人能明白了。

    李天张了张嘴想要安慰他两句,可话到了嘴边,却又张不开嘴了,他叹息一声,只好作罢,也不去打搅他的兴致。

    马车又走了一阵,来到了一个类似集市的街道上。

    但这条街的热闹景象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一大群人围在一个像是戏台似的地方前,人人手里都抓着一张纸片,神情兴奋的对着台上几个人大声的喊叫着什么。

    李天见到这一幕,瞬间就看出了,这帮人是在干什么。

    可朱允炆却是没看出来,十分的好奇,转头问李天道,

    “高炽,他们这是在干什么,为何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亢奋,就好像捡到了钱似的。”

    李天本不打算给他解释的,可转念一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可说的,毕竟这也算是,整体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于是他低声说道,

    “这其实是我弄出来的,他们的确是捡到钱了,是我故意这么做的!”

    朱允炆这下更好奇了,

    “这是为何,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吗!”

    于是李天就将这种集资的方式,简单的给他介绍了一遍。

    听完之后,朱允炆是倒吸一口凉气,脸色也变得煞白,瞪大了眼睛,就好像不认识李天似的,直勾勾的盯着他看。

    “高炽,你这是打算用这种方式,彻底的扰乱南京城的经济吗。

    我知道你的本意是好的,想要用这种方式快速的瓦解勋贵集团对南京城的掌控。

    可你想过没有,这其中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造成的灾难,可能要比一场叛乱来的都要严重啊!”

    李天淡定的点了点头道,

    “我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堂兄你放心,普通百姓仅是用来造势的,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勋贵们。

    要知道,勋贵们的财富总和可是比全城的普通百姓加起来还要多出好几倍。

    只要操作中不出什么意外,百姓们的根基是不会受到损害的,最后倒霉的也只会是勋贵们而已。”

    朱允炆自然是能看的出来这个情况的,可他担忧的并不是那些勋贵们知道被坑的反应,而是担忧普通百姓很可能会被这件事的巨大利益给冲昏了头脑,不顾一切的将身家填补进去。

    这个可能绝对会有,而且概率还非常的大。

    李天先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的采取的办法是,普通百姓在达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不会在接收他们的投入,逐渐将他们踢出去。

    但这个办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不管管控的有多么的严格,总会有人找到其中的漏洞。

    比方说,一帮普通人,找到一个有资格继续投资购买的人,让他代为投资。

    钱财聚集到某个人的手中,这点李天他们这边是没办法区分出来,这个钱是人家凑得,还是人家自己的。

    一旦后期整个系统崩盘,他们一样会受到惨烈的损失。

    这个事情没办法避免,李天他们也没能力阻止。

    朱允炆担忧的也正是这种情况,而且这种事绝对不会在少数。

    “高炽,人们的贪欲是无限的,他们的心一旦被你勾了起来,就不会轻易的放下。

    虽说你是为了大事,不得不这么做,可你想过他们最后会是什么下场吗!”

    李天轻轻点头,心情也是很沉重的说道,

    “这点,我自然想过,所以我才让做这些事的人,小心在小心,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出现。”

    “可这样是不够的,不管你如何小心,最后总会伤到很多人的!”

    李天没有动摇,冷静的可怕。

    “一部分人受伤是在所难免的。

    但我们作为当权者,不能因为可能会伤害到一部分的利益,就不去做某件事。

    有的时候,牺牲是必要之痛,否则很多事情,可能都没办法执行下去。

    阵痛总是会过去的,我们能做的也至多是在收尾的时候,好好安置那些人,其他的我也无能为力。”

    朱允炆神情一度变得恍惚,他此时算是彻底看清李天这个人了。

    他看似一切为了大义,所作所为也竭尽全力去追求最小的损失,几乎可以称的上是仁慈的君主了。

    可他并非所有时候都仁慈,该下狠手的时候,也是不会心软。

    可能在仁慈的方面,自己和他是部分伯仲的,但在做事的果断上,自己是拍马也比不上这个堂弟的。

    这或许就是,人家能坐稳皇位,而自己却成了一个逃亡者的根本原因吧。

    看着李天冰寒坚毅的目光,朱允炆最后苦笑了一下,

    “罢了,罢了,这件事我阻拦不了你,也没资格阻拦你。

    或许你是对的。

    该舍弃某些东西的时候,就不能有任何的犹豫,这才是一个帝王,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这一点,我不如你很多,很多啊……”

    李天淡淡一笑,缓和气氛似的道,

    “堂兄你也不用太过悲观,这件事之多,一两个月就会彻底结束,就算有些人因此破产而家徒四壁。

    我也不会让他们活活饿死的。

    等到开拓令一出,这些人或许就会成为开拓者中,最坚定的一员,一饮一啄,到底是危急,还是新的机遇,谁也说不好,你说是不是!”

    朱允炆苦笑道,

    “你说的有道理,是堂兄看的太浅了,未曾想到那么深远的地方。”

    车帘被放下,阻隔开了街头那热闹的有些不正常的景色。

    李天平静的说道,

    “人的贪婪是无情无尽的,就算没有这件事,拥有贪婪之心的人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上当受骗。

    他们遇上我也算是运气,至少我不会将他们啃食的一无所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886/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所写的《我在明朝当皇帝》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皇帝介绍:
一梦过后,李天竟然穿越成了皇帝!
我的个乖乖,后宫佳丽三千啊!
那可是李天的梦想,这一刻,梦想成真,三千佳丽排队吧……我在明朝当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