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皇宋锦绣TXT下载皇宋锦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皇宋锦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皇宋锦绣txt下载     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战术

    打防御战,应该是针对不善于攻城的骑兵,或者是草原部队,这样的部队,别说是重新建设城堡,就算是苗家庄原有的城防,都有巨大的防御作用。

    在西夏,辽,北宋三国之中,北宋是守城最好的,也同时是攻城最好,只不过西夏和辽国,没有那么多的坚城让北宋来攻占,所以能力就显示在守城上面。

    只有细致了解云翼军的战斗力,还有了解宋史的赵信,才明白,云翼军攻城的可怕。

    作为大宋最精锐的禁军,云翼军又属于禁军之中的边军,除了拥有大规模的守城武器之外,也拥有的攻城器,甚至数量非常庞大。

    除了没有井栏之外,井栏属于特定的攻城器,一般情况下,需要借助一些部件来制造,不会作为常备攻城器,其他的常备攻城器冲车,投石车,挡箭车之类的常规攻城器,都是有,云梯也是大量的拥有。

    攻城训练也是云翼军的常规训练之一,每隔一月,都会专门进行一次演练,目标正是保州城,可以说,在同等的兵力条件下,拿下一个普通的县城,超过一倍的前提下,拿下保州都没又问题,更别说苗家庄这样,连寨子都不算一个土围子。

    赵信最不应该打的,就是守城这个主意,因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白手起家,从无做起,赵信哪怕有天大的本事,几个月的时间,也最多拉起六七百人的队伍,跟2500人的云翼军比起来,都有四倍以上的差距,更别说更大规模混入的有心者。

    为了以防万一,幕后黑手肯定会派遣精锐前来的,他们混入云翼军之中,加上云翼军裹来的精壮,恐怕真的会超过10倍,这个数字,多严密的城防都不可能。

    这个是普通意义上面的认知,就目前最会守城的大宋,也鲜有借助着城防,抵御10倍敌人的实例,哪怕对手是不善攻城的西夏军,可是赵信偏偏选择了这么一个方法,原因很简单,棱堡,这一种从来都没有在中国出现的城防,最能够发挥出长弓手的威力,防御力大成的堡垒,是必然的选择。

    棱堡建设起来,这种城防,什么投石车,冲车,甚至是云梯,都望洋兴叹,就算制作出的井栏,一般的井栏是城墙高度的,这样能够让弓箭手获得跟城内一样的视野和高度,可是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城防,不但防御力强大,也最容易发挥出弓箭手的特点。

    弓箭手,在野战之中的弱点,放在攻城战之中,都会变成强势的地方,棱堡跟长弓手的组合,更是如此,在后勤保障完善的前提下,长弓手是最锋利箭,足以让绝大部分这个时代的攻城器,产生不了任何的作用,挡箭车,冲车,甚至是云梯,都不能够挡住的长弓的锐利。

    一个良好的防御体系,能够把弓箭手的战斗力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弓箭手,作为一个攻强守弱的兵种,当他可以全心全意发挥出攻击力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兵种能够跟他相比,长弓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把攻击力发挥到了极点。

    棱堡特殊的设置,让正面的硬攻,对于攻击者来说,是一个噩梦,在掘土作业的,挖掘围困的方法被找到之前,棱堡在欧洲被称为不可能被攻破的城堡,曾经有六七万人,攻击的不足500人的棱堡,长达数年没有攻破的记录,数万人无功而返,在棱堡之下丢下了无数尸体,造就了棱堡的强大。

    这是后话,赵信肯定会向棱堡上面靠,能不能建成,那就要看接下来的试验,砖,水泥,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棱堡。

    早期的棱堡,都是巨石加上的特殊粘合剂,形成的牢固如同石壁的结构,施工难度大,耗时久,只有砖和水泥形成的结构,能够快速的完成,如果这个上面出现问题的话,那就只能够寻常的结构,那样耗费的人员会更多,花费会更大,防护度也没有棱堡那么高。

    叹息一声几,赵信明白了,任重而道远,丹木死了,不必担心有一个可怕的神射手在旁边,落月弓现在在孙吉手中的,就算是同样丹木带着落月弓来袭,也未必是孙吉的对手。

    可是对手的招数却层出不穷,云翼军造反,对于这个时代,不熟悉历史的人,这句话讲出去就是一个笑话,可是得到了历史的提点,赵信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许,古墓之中的那一个尸体,就是因为保州兵变落下的,也只有2500人以上,甚至是5000精锐的军事力量,突如其来的围困,让强如孙吉,都无法带着赵信离开,可能从兵变到兵发苗家庄,只会有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有五百骑军堵住大门,就算是孙吉,也出不去了。

    就算目前,赵信提前知道,如果没有卡牌系统,没有提前训练的长弓手,恐怕也是要多远跑多远,5000甚至是以上的军事力量,总量比苗家庄的人都要多了,这不是苗家庄所能够抵挡的。

    赵信现在唯一担心的是,他穿越的这个蝴蝶,会不会掀起翅膀,按照史料记载,1044年四五月份发动的保州兵变,距离现在差不多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丹木的死亡,会不会让这个兵变提前。

    他到底有多少时间,这需要情报的支持,煽动云翼军造反,肯定要从军饷上面入手的,北宋官制的缺陷,让高层很少下去体察民情的,即便有,也不会时时刻刻的体察,反正赵信要注意,只要有沸腾的民意,最终发动的时间就不多了,这是唯一一个优势。

    要赚钱了,除了情报的需要,还有就是卡牌系统的需要,卡牌系统神通广大,帮助他成功的度过了难关,就是死要钱,是成本的130%,他要武装好整个的苗家庄,需要的钱可能就是3000贯,甚至是5000贯,一个能够对付2500人的军队,最少要700以上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哪怕不能拿出来训练,总要准备。

    按照一个军队,从头到尾的20贯来说,这不多,700人的话,就是1.4万贯,比他们之前现金最多的时候,都要多的多,原来可能要按部就班,有120名长弓手,再辅佐一定长矛手,就可以对付500以下的精锐,现在,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0倍,花费就不止提升十倍。

    军事器械上面的投入,只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训练,武器的磨损,箭矢的耗费,日常的花销,甚至是赏金,这可是真正的细水长流,只要这个部队存在,就一定会花费,海量的花费。

    军队上面的投入,还只是一个部分而已,更关键的事情,还在后面的,要想彻底的发挥出长弓的威力,必须要兴建一个稳定的防御,实际上,对于长弓手来说,最能够发挥它实力的,就是固定的防御。

    苗家庄同意,在苗家庄内部建立一个坚固的城堡,这是最好的选择,等于是把苗家庄分成内外城,增加防御力量,原来核心的宅子,比起外部还要强大,可是实在是太小了,是以家宅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堡垒,要想扩张,必须要把宅子扩大5倍以上。

    宅子附近,是苗家庄的核心,是人口最丑米的地方,可是赵信也知道一般的乡民,有一点故土难离,已经形成的家园,很难的在改变,那么只能够退而求其次,兴建一个城堡了,苗家庄还是太大了点,这样不利于防守。

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

    中国古代的军事体系之中,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那就是越是大的城市,防护能力越强,实际上,说白了,越大的城市,有钱能够提供足够的城防,是城防能够抵御更高的敌军,而不是城市越大,就越发的强大。

    城墙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同样的区域之中,城上的能够投入的兵力更多,保证的足够的安全就可以了。

    小城市城墙更小,平行站位之下,容易被敌人利用力量集中攻破的,大城市城墙广大,并且有层次,防御强度更高,而且往往驻军也就会更多,这也就大城市防御强大的根源。

    古代的城墙,大部分都是最原始的,没有多少的科技含量,原因很简单,中国的这样的城墙已经够了,城市还要承担起中心节点的作用的,这样才能够连接更多的区域,保证一定区域的控制和繁华。

    西方,欧洲的城堡,就完全是的军事建筑,这个东西,就是专门为了军事,为了战争存在的,城堡里面没有,或者很少有平民百姓,即便是战争阶段的,也很少的让平民百姓进入到城堡之中,他们驻扎的人员更少,坚固度更高,十倍守军以上的军队,也很难攻下坚固的城堡,甚至到了十四五世纪的时候,发明了棱堡。

    这个可能最多驻扎几百人的堡垒,可以抵挡住几万人的攻击,创造了军事历史上面,一个巨大的奇迹,他可以说,把效用提升到了极点。

    说白了,区域的优势,每一个进攻的敌人,周围最少会遭到3倍,甚至是更多的攻击,就算实力上有些差距,3个人打1个人,也能够胜利,更别说棱堡高大的城墙,少则十五六米,多则二十多米的高大城墙,成为了任何一个攻击者的噩梦,仰拱五六米,就已经够让人崩溃了,顺着云梯,每一步向上,都是死亡线,拼死拼活冲上城墙,才能够攻克城市。

    在原有的基础上面,一下子提升两三倍,危险性更大,死亡率也会更高,也容易让人绝望。

    城墙的布置之外,棱堡已经把军事的各个方面,发挥到了极致,在棱堡下面,每一层,都有一个不算很大空隙,大概只有碗口大小。

    这样的空隙很多,每隔两三米一个,平时是有透气的功能,可是战争到来之后,凭借着特质的推杆,可以把云梯给推开。

    躲在全部防护的屋子里推,跟冒着枪林弹雨,在城墙上方推,这中间的差别课不是一般的大,这些空都经过了特殊的设置,内小,外大,不容易受到攻击,却可以推出竹竿,

    这里就必须要说棱堡的高度了,北宋普通的城墙,6米的高度,在中间,在城墙上面跌落下来,只要不是特别倒霉,就不会死,甚至绝大部分伤都很难。

    这个高度增加到15米,甚至是20米,多了2倍,甚至是三四倍的高度,下来就必死了,下面再弄点石头疙瘩,各种零零碎碎的玩意,可以说到处都是坑啊。

    就算抛开这些都不存在的,就说单纯的对比,仰攻6米跟仰攻20米,带来的意义也不一样啊,弓箭手更加的明显,他们的射程最少增加几十米,在同等前提下,足够压制对方的弓手。

    棱堡这样武装到牙齿的堡垒,最多也就是不足150米的周长,一些小型化的棱堡,甚至只有100米甚至是80米的周长。

    就算是每一米站上3个人,150米的周长,最多450人就算是一百万军队,能够派上用场的就只有一线的那批人还有的后续的弓兵,可是棱堡通过独特的设计,分层化的布置,在同样区域可以拥有三倍,甚至是四倍的人员,这就形成了局部的优势,而且最中央的棱堡,还专门有射箭的地方。

    同类弓的前提下,20米高度的,足以对野外进行彻底的压制,更别说长工的射程,远远高于普通的弓箭,这简直是噩梦啊,哪怕人再多人,也只能够一批批的送死,甚至你派上450人,真正能够狗的上来的,寥寥无几的,就算是用疲劳战术,只要棱堡有三倍,甚至四倍的人,轮流值班,在内部粮草和武器不缺乏,士气没有崩溃之前,不可能会被攻破的。

    这可以说棱堡能够几百人抵挡数万大军的根源,虽然在绝对人数上面,外面的大军,肯定在棱堡之上,甚至是几十倍,上百倍之多,可是在能够投入的区域的,棱堡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最少是2倍以上,再加上棱堡本身的布置和防御度,要强攻攻下这么一个堡垒,是几乎不可能。

    如果说,战争只是一看游戏,那么这个棱堡,还有被攻破的可能性的,毕竟哪怕是100:1来说,棱堡之中的守军有限,可是现实的战争,不是数字游戏,面对着这么一个铁疙瘩,耗费巨大牺牲,都没有办法攻破的棱堡,围困是唯一的办法,最多猛攻几天,死掉几千人之后,就停下来了的,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攻击和交换,那会让士气彻底的崩溃的

    有机会战胜,甚至是双方对拼的前提下,海有可能股东士兵用军令上来攻击,可是死掉500人,1000人,连对方的防御都没有攻破,死多少人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最终会是怎么样的结果,没有人会去执行这样必然会送死的任务,哪怕是岳飞的岳家军都同样。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重型火炮出现之前,精心建设的棱堡,是无法攻克的堡垒,甚至是一些挖掘法的工程方法,他们最多也是可能攻占棱堡,如果双方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机动力量,乙方完全可以在另外一方放围困灵宝,进行攻击之前,就对棱堡的守军进行支援,无论是攻击薄弱换细节,还是断了他的粮道,这些都可以选择,所以灵宝作为一个出色的战术堡垒,几乎是很难被攻破的,这才是棱堡可怕的根源。

    棱堡很强大,赵信也了解一些棱堡的布置原理,他没有详细的设计图,却知道棱堡的设计理念,用凹形的弧形,四边形,或者是三角,增加守军边长,本身,直线的边长可能只有80米,加了这些之后,会增加到160米,甚至是240米。

    缩小了对面的边长,并且增加高度,用立体增加层次感,在一层棱堡上面,加一层,层层叠加之后,形成了区域之中优势兵力,而敌人从下向上攻击,他们不可能,也不能叠加更多的,甚至因为棱堡地形的分割,他们无法从棱堡尖锐处攻击,只能够从凹槽的地方攻击,不说层次的力量,就算是凹槽本身的力量,也两倍于进攻者。

    找一个建筑师,摸索一下,应该能够得到棱堡的建设方法,可是要快速的让棱堡成型,砖和水泥,是必然的选择,不然的话,只是建设一个城堡的巨型石料,就不是一个小小的苗家庄能够承担的,哪怕是他拥有的卡牌系统,也不例外。

第一百二十一章 砖和水泥

    要建设堡垒,必须的物品就是砖和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这两者是无法替代的,至于钢筋,在冶炼工艺没有有效的提升的前提下,可以用竹片来代替。

    说起竹片代替钢筋,很多人会想到豆腐渣工程,后世曝光的很多工程,发现竹片,人人喊打,可是在特殊的时期,在中国的五六十年代,在钢铁极为短缺,并且有众多大型工程需要支持的时候,整个中国的普通建设,其实是被大力推广的。

    竹片的韧度,应力等诸多的条件,在钢筋混凝土之中的应用,还是相当不错的,最少说,刚刚建成的时候,强度是有的,只不过持久度不强。

    密闭的真空环境下还好说,一旦裸露在外,很容易就风化腐朽,形成问题,这是它最大的弱点之一,可是刚建成的时候,无论各方面的水准的都相当不错,甚至10年之间,不太会发生太大的问题。

    竹片的作用之一,赵信要的当然不是长治久安,他只是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在钢铁价格没有降低,用竹片是最佳的选择,最多在挑选的时候注意一点,考虑一下整体结果,在一些容易有水或者是潮湿的地方,就不能使用竹片,需要用钢筋来代替。

    竹片的唯一的弱点,就是水,只要是竹片混凝土之中,潮湿或者是进水之后,竹片就会迅速的腐败,失去支撑整体结构的能力,这也是豆腐渣工程的关键,五六十年代,中国兴建了很大一批的竹筋楼,只要跨度不超过3米,不是太潮湿的地方,没有水就可以了。

    在五六十年代兴建的这些竹片楼,设计年限大概是30年左右,大部分都在八十年代初的城市建设之中,被推倒重建了,可是少部分超期服役,最终达到55年,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后面的20多年,安全隐患在逐步的增大。

    由此可见竹筋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目前,整个大宋,上亿人口,每年的钢铁的总量,也就是几万吨的样子,就算是赵信用卡牌系统具现,也不能支撑大量棱堡的消耗,竹片是最佳的选择。

    砖是最简单的,中国有烧砖的历史,秦砖汉瓦,从秦朝就利用青砖建设万里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先不说长城的禁锢作用,单纯防御来说,确实是一道古代战略防线,只要不是的太差的朝代,游牧民族的兵锋,很少突破长城一线。

    宋朝连幽云十六州都失去了,更别说长城了,这是宋朝最薄弱的地方,辽国的百万骑兵,西夏的凶残骑兵,都可以从高向低攻击,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北宋需要的是一对二,没有易守难攻的险地,只能够大量的修建城市,一连串的城防。

    城市的修建耗费巨大,这也是西北军费连年上升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西夏立国三战全胜的前提下,陇西主要是处于守势,从好水川之后,一系列西北重臣,都是拿着建城来抵御,一连串的军事重镇修建下来,这个耗费非常惊人,最高峰的时候,一年支出3000万贯。

    青砖相对于红砖,制造工艺更高,价格也更贵,青砖结实耐用,在超过100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青砖远比红砖来的结实。

    赵信连钢筋都没有选择,直接选择竹片,目的很简单,不需要建立起来一个百年,甚至是千载的工程,他要求的只是快,别说是30年,哪怕是3年能够正常使用就可以了。

    穿越者加上卡牌系统,还不能在三年之中建立优势,那不是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红砖比青砖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几乎必然就选择了红砖,功能简单,节约了青砖的不少工序,而且风冷比水冷,成品率也高,对于热量的耗费,却是减少。

    砖好解决,至于水泥,更加的有信心了,原始的水泥,不过是火山灰跟石灰石煅烧而成的,早在古罗马时代,在欧洲就诞生了,那可是距离现在超过2000年的时代。

    雄伟的古罗马斗兽场,还有巍峨的希腊宫殿,这些完全不同于古代中国,以砖石为主的结构,没有中国封建时代,大型宫殿那么美轮美奂,却坚固结实,同时很少受到火灾的影响的,巨大的砖石结构,成为了火的阻燃剂,而不是木头的宫殿,一旦着火,雄伟的宫殿,就会变成一片火海。

    中国的大型宫殿群,之所在后世,只保留下了一个紫禁城,原因就在于木质结构无法持久,超过500年,已经算是可怕的,在封建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前提下,往往会毁于战火,一场大火之下,一片耗资巨大,美轮美奂的宫城,就会彻底的消失。

    反而是古罗马和古希腊,他们用水泥和砖石等结构构筑的庞大工程,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一直保留到了现代社会,这不是谁好谁坏的问题,这是两种建筑理念,还有建筑风格的不同。

    赵信需要几个大工,一部分是烧砖的师傅,另外一部分则是陶器,前者,只要把青砖的工艺,从水冷变成风冷,减少青色的铁的出现,增加红色的铁的数量,就能够把青砖变成红砖,降低难度,降低步骤,降低成本,这是红砖的优势。

    后者是为了水泥来准备的,陶瓷的烧制需要1100度左右的温度,低标号水泥也差不多是900-1000度,赵信现在,还不可能做出高标号的硅酸盐水泥,这玩意是现代科技,他硬度很大,强度也很大,在没有火炮,甚至没有大型攻城器的年代,制作那么坚硬,那么高档的水泥,完全没有必要。

    标准是根据时代来的,在低档次的时代,超过100分,哪怕你是1000分,1万分,也溢出了,显示的同样只是100分,赵信并没有奢望制作出后世的那种最强悍的,堪比钢铁的高标号,高承受水泥的,他只要做出普通的低标号的水泥就可以了。

    这样水泥,只要达到烧陶的温度条件下,他的原料非常的简单,如果有火山灰的话是最好的,没有也无所谓,一部分黏土和生石灰就可以了,只是调整一下配方而已,这也是赵信有信心的基础。

    王松第一批购买的物资之中,有部分的石灰石,这个石灰石是作为原料使用的,不是烧制水泥,这些都是比较专业的东西,赵信对于其中了解的都不算很多,只有等到师傅上门才可以。

    保州好像有烧砖的地方,实际上,所有边境军州,都是有大量造砖的矿,因为边境的军州,才是砖最大的客户,从中间高薪聘请几个烧砖的师傅,应该没有太多的问题,可是,烧陶就少了。

    烧制陶器,最远可以追溯到1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不过,伴随着瓷器的崛起,还有众多的其他的烧制工艺的,北方逐步的被南方取代,很多都是在南方,保州附近是没有,要到更远的地方,就算是最快,也需要10天的时间。

    这一点,赵信专门询问过苗远,他是一个很有信心的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然的话,就不是节约时间了,而是浪费时间。

    时间对于赵信来说,极为重要,哪怕保州兵变依然按照历史上面出现,也最多就是6个月的时间,一点时间都不能浪费。

    赵信是非常清楚,他就是一个历史学家的,或许对于方方面面的东西,都懂得一点,却不专业,特别是这些领域,他亲自出马,或许一段时间,也能够摸索出工艺,可是耗费的时间更长,还是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涩的馒头

    当天下午,王松已经把购买的东西都给买回来了,这其中,专门有上百斤的板油,这是制作肥皂的材料,是赵信目前唯一能够找到的大量油脂。

    板油可是好东西,在植物油还没有大行于世的时候,这可是普通人唯一的荤腥和炒菜的油,用于增加食物的味道,一般的庄户人家,在做菜的时候,也不敢多方,往往用一个小木板或者小木棍,剜一点就好了。

    北宋年间,炒菜还没有流行,普通人做菜的方法更多的是用煮,油脂更多的是用于调味,让汤或者菜的味道更好的。

    可是在汴梁,以樊楼为首的那些大酒店,已经开始出现炒菜了。炒菜对于手艺高超的师傅来说,这是绝活,植物油的出现还有一些油脂的应用,让炒这个方法开始出现,更加丰富的味道和更加出色的口感,特别是青菜一类的食物,炒是让它更上一层楼的根本所在。

    在这个时代,在大酒店,炒的一盘青菜,价格远远高于普通肉类的,比比皆是,一些食客,甚至专门为了一盘炒菜,不远千里前往汴梁品尝。

    一头大肥猪的身上,板油的数量不一,少的可能只有十几斤,多的可能有三四十斤,一百五十斤上下的板油,是王松走了七八个屠宰摊位,在是十几头猪哪里凑出来的,花费的价格比普通的肉还要高一个层次。

    王松买的时候,微微有些奇怪,却没有多问,板油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难以拒绝的调味品,可对于食不厌精的赵信而言,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这玩意吃多了不好。

    苗家庄训练的人员120人,每天都会吃上几十斤的肉,可能四五天就一头猪了,一头喂养两年,出栏的大肥猪,板油的数量也不少,对于制作肥皂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赵信要的是一个可以席卷整个低端市场的肥皂,而不是只做出来,只是作为高端消费的奢饰品。

    当然了,动物类油脂,只是一个敲门砖,就算是把整个保州的大肥猪都给杀了,能够产生的板油有多少,又能够做多少的肥皂,根本无法供给整个保州的消费,更别说通过保州便利的航运,销售到其他地方。

    后世的肥皂,使用的是植物性的油脂,一方面,植物性的油脂更加便宜,相对于要很长时间生长的动物,产量还无法控制的动物,植物更容易控制,产量也更大,特别是一些的不适合人吃的油,比如说,棉油,这些价格比起能够食用的,不知道免疫多少。

    利用棉油做出来的棉油皂,去污能力可是比一般的肥皂更强,而且没有多少化学品,成为了婴儿衣服的首选,洗的干净,还不刺激皮肤。

    整个大宋,已经开始种植大豆,数量还不少,未来赵信肯定会大规模的购买大豆,用大豆来榨油,然后支撑整个肥皂的产业,在此之前,在没有很好的替代品之前,他能够选的的,也只有板油了。

    早饭的时候,赵信依然沉浸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之中,在现代社会的时候,他曾经做过一次手工皂,他的同门师姐,女博士为了追求潮流,尝试着制作手工皂,还找他探讨一番,对于手工皂的制作,还是明白的,他只是考虑现有的情况,争取万无一失。

    其实,北宋给现代的差别,就在于火碱的制造,而且因为手工皂会使用到强碱,会略微的危险。最危险的,不是制作的火碱的过程,师姐的火碱是用草木灰制作的,说白了,是一些杂质数量较多的的,草木灰之中,富含碳酸钠和碳酸钾,强碱也就是碳酸氢钠跟碳酸氢钾的混合溶液,他现在有更好的选择,在南乐的时候,大规模的点亮各种卡牌的时候,他点亮过天然纯碱。

    这玩意不知道在哪一家店铺点亮的,天然纯碱数量不多,或者说,北宋还没有意识到纯碱的使用,可能只是作为某一种的辅助产品,却便宜了赵信,草木灰制作的火碱,杂质较多,会影响到后续的实验过程,用纯碱来制作火碱,更简单,更加的容易,得到的火碱纯度也相对较高。

    正在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绿荷已经把饭菜端到了他的面前,赵信看着精致的饭菜,点点头,又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在王松的要求之下,从苗家带过来的几个家丁,还是有烧菜的绝活的,他的伙食一直都是相当的不错,招呼绿荷一起吃,绿荷练练摇手,说道要跟如意一起吃。

    在船上的时候,赵信还跟绿荷等人吃过一两次饭,到了苗家庄还一次都没有,眼下的食物,他一个人肯定吃不完,他没有关心过两个丫鬟到底吃什么,肯定不会如同他这么的精致,心中来了兴致,故作开玩笑的说道:“那就一起去看看”

    绿荷跟赵信很熟悉了,知道赵信脾气,带路向前,走向偏厅。

    在偏厅的小房间之中,如意,还有苗家庄派过来的几个粗使丫头,正准备吃饭,实际上,伙食还是不错的,四菜一汤,也有一个荤菜,似乎是萝卜炖肉,不可能做的如同赵信一样的精细,却相当够分量,寸许方圆的肉块,跟同样大小的萝卜块,炖在一起,香气扑鼻。

    赵信很满意,没有慢待他的丫鬟,正要离开的,却看到了上面,一堆圆形的,冒着热气的东西,他愣了一下,指着这个东西,略显激动的说道:“这是馒头”

    四菜一汤,吃的也是大米稀饭,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都有些不够,这些不能够成为主食,所以摆了一盘馒头,倒是赵信哪里没有这玩意,赵信是用其他的东西替代,比如说米制作的一些蒸品,蒸饺或者虾饺一样,都是用大米作为材料,制作的相当精细。

    一个念头在赵信心中闪过,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拿起馒头,撕下一块,正要往嘴里放。

    “少爷,别吃”如意有些着急的说道,他们庄户人家,哪怕是家境还不错,日常的主要饭食还是馒头,面便宜啊,馒头也能够做的更多,还管饱,只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味道不是特别的好,很酸。

    对于没有能够吃的东西来说,酸一点算什么,在荒年的时候,连观音土,树皮,草都吃了,酸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够填饱肚子。

    如意他们也是惯常吃这些东西,对于馒头,喜欢的人并不多,因为它的味道,很酸很苦涩,吃起来不好奢侈。

    对于赵信来说不一样,赵信是少爷,王松一直都说,要给少爷最好的伙食,这样难以下咽的东西,怎么可以给赵信吃。

    如意再怎么的叫,也晚了,因为赵信已经吃下去了,果然,一股又酸又涩的味道,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发涩发干,赵信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在发酵的时候,酵母不纯净,一部分是正常发酵,让馒头更加的香甜,另外一部分,则把面粉,变成了醋,还不是纯净的那种,是一些有些杂质的,不是特别好吃的那种。

    口中的苦涩,心中却越来越敞亮,这也是馒头的顽疾,从馒头发明开始,就没有得到解决的顽疾,可是后世却解决了。

    后世的馒头,又香又甜,当然了,是使用上好的,纯净的酵母,利用扎头来发面的,不可避免的会有杂质,其实即便是有杂质,去除的方法也相当的简单,只要一款化学用品就好了。

    这种化学品,还是制作火碱的原材料,也是这个原材料,在民间的最主要的用途的,没错,解决馒头酸涩的问题,使用的就是纯碱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阔市场

    有什么比吃的更加广阔的市场呢,这才是最能够面对普通人的,这么苦涩的味道,都可以吃的下去,他们更加美味,带着浓郁的麦子的清香的馒头,怎么可能不畅销呢?最关键的是,这不引人注目。

    肥皂很好,价格不高,也是日常能够使用的,毕竟是一种新东西,跟澡豆是完全不同的,要推动,需要进行宣传,并且让人使用才能够发现它的好处。

    能够被无数穿越文封为三大法宝,肥皂肯定有巨大的作用和市场,可是那需要时间。

    赵信现在最缺乏的是时间,馒头本身就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常吃的东西,因为小麦的价格相对于米的价格较低的,馒头也就成为了果脯的重要食物。

    这个馒头出现,就先天拥有巨大的认知度,只要人们尝试出这个馒头的好处,销量几乎不成问题。

    赵信此时此刻,心情起伏激动,甚至有一种癫狂的感觉,看的如意有些害怕,绿荷也一脸担心的看着赵信,她们知道这个馒头的味道不好,他们是吃习惯了,都感觉到有些苦涩,如果不配着菜来吃,还真的吃不下去。

    如同赵信这样,完全都是硬吃下去的,也很可怕,赵信应该会被这个味道给吓到吧,第一次吃到这个东西,这个味道可是不怎么好吃的,能够咽下去非常的困难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信却是一脸的激动,甚至抱紧了她们,有些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们了!”

    看着赵信一溜烟的跑了,还有些莫名其妙,如意,看着旁边的绿荷,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少爷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吃错药了,为什么会这么激动,难道这个馒头很好吃”

    在大量蒸馒头的时候,偶尔会出现一些效果非常好的馒头,只不过,这些馒头的数量非常的少,这样的馒头少之又少,谁吃到,都会很幸运,或许,这是幸运的一个的。

    可是拿起赵信吃剩下的那个馒头,送入嘴里,又酸又涩的味道直透味蕾,跟之前吃的馒头,没有任何的区别,都是很难吃,很难吃。

    少爷却那么高兴,难道是脑壳坏掉了,如意小小的脑袋之中,萦绕着这样的想法,其他人也都是如此,若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谁会喜欢吃馒头。

    赵信不是脑袋坏掉了,馒头是一门大生意,做的好的话,之前的所有需求都可以满足。

    中国北方种植小麦的历史,在唐代已经开始了,不过唐代时候,不是主要的粮食,而是补充,伴随着种植的发展,小麦开始逐步的取代粟,成为了北方主要的而粮食。

    到了宋代,更是比较的普遍,小麦超越了粟,成了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的,当然了,并不是以馒头为主,而是以面食,面片,炊饼这样的食物大行于世,成为了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之一。

    可是要说面食最大的作用,其实应该是馒头包子这一类,他们简单易做,吃起来还不错,补充了面食的一个短板,成为了跟米对抗的北方传统粮食。

    馒头,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借助天然乳酸菌发酵,让馒头变得更大,比直接的粮食要多很多,营养价值也更高。

    这个时代没有乳酸菌,可是老面,也就是暴露在空气之中,被空气之中的乳酸菌的吸附,拥有一定的发酵性能,成为了发面的天然东西,只不过,因为不纯的关系,不少的有杂质的细菌,会把一部分的面食,变成醋,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馒头,往往会有一股酸味,色泽上面也不出色,不是白色的,有些灰黄和暗淡。

    因为口味和卖相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面,这个时代的馒头,更多的是底层人吃的,灾年的时候,也会成为救灾的救命粮。

    赵信心中又兴奋,又懊恼,怎么忘记这个东西了,民以食为天,宋朝更是如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面,关于吃食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一个最底层的吃食的,不起眼,覆盖却非常的广,甚至一定意义上面,能够赚取大量的财富。

    馒头,从来都不是的利润低的,通过特别的处理之后,他的个头更大,也更加耐饥,成为普通人必选的食物。

    解决馒头之中的酸味,其实很简单,酸味大部分都是醋酸造成的,后世一个简单的方法,酸碱中和反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中间不会用到三酸二碱之中的火碱,那种碱性太强悍了,很容易造成无法进食,而会用到纯碱。

    纯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用品,应用在许多方面,甚至玻璃,陶瓷,陶瓷釉的很多方面,都有作用。

    天然的纯碱,要么诞生于荒漠地区的盐田,哪里曾经是海洋的地方,经过了地质运动,沧海桑田的变换之后,从海洋变成了土地,那些海水被蒸发了之后,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盐田。

    盐田之中,不少是食盐,可是还有大量的其他无机盐,天然的纯碱也在其中。

    除了这些盐田之外,一些坦然富集的矿脉,也是纯碱的主要产出,因为地域的关系,赵信甚至知道,就在后世的南阳地区,是整个亚洲最大的纯碱矿之一。

    可惜,那是在深山之中的矿脉,现在还没有被发现,更别说开采出来了。

    进入卡牌系统,找到纯碱,当时他只是翻阅的时候,看了一下,似乎点亮了有关纯碱的卡牌,可是真的在他认真来看的时候,却发现,纯碱的纯度不够。

    天然纯碱的纯度很高,其中除了纯碱之外,就没有其他杂质,这也是纯碱可以添加到馒头之中的根本原因,可是这个不知道通过什么点亮的纯碱,只有7成不到的纯度,如果只是7成的纯度,也可以接受,可是这里面,居然蕴藏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也是,天然的纯碱,不知道混合了什么,这些应该是从盐田之中,直接弄出来的,蕴含了一部分的有毒化合物。

    提纯,在后世的化工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某一种化合物的纯度高低,直接的影响到最终的产品和化学反应。

    若是建造其他的东西,这样7成纯度的纯碱,勉强可以来用,可是用作馒头的添加剂,这不行,更别说,其中还有有毒有害的物质。

    赵信选择馒头是要赚钱的,顺便借助着销售,把整个保州的情报都整合到一起,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可不行,万一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的话,买卖没做成,还砸了名声。

    至于提纯,非溶解性杂质,可以进行过滤,可是大部分的无机盐,同样溶于水的,要想清理就不容易,简单的杂质,或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映,进行处理,可是这个纯碱之中,杂质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提纯它花费的功夫更多。

    赵信从卡牌之中出来,略显失望,却也没有在意,直接使用纯碱,不过是一个取巧的方法,纯碱是一种原料级的商品,不只是天然的矿藏,天然的矿藏有多少,真正的纯碱制作,是通过化学的方式合成的方法,这样来的更加的简单,纯度也更高,最起码,没有那么多的有毒有害物质。

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兰法

    卡牌之中,已经点亮的纯碱无法使用,实际上,只是造成了少许麻烦,有了纯碱,最多是节约几个步骤而已,在拥有了绿矾油,也是有了硫酸之后,其他酸碱都不太成问题,是一个简单反应的过程。

    三酸二碱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也是后世种类繁多的各种类型化工用品的基石,中国在解放后,为了奠定化学基础,专门组织了这样的攻坚战,在外国专家的帮助下,基本上解决了三酸二碱的问题,为化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三酸二碱之中,这其中也分为不同的档次,在三酸两碱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可替代的,就是硫酸,故而硫酸也被称之为化工的基石。

    没有硫酸,其他的酸碱都很难制造出来,先是制造出盐酸的话,不太可能直接制造出硫酸,盐酸活性不是最高的,在常规环境之中,无法置换硫酸。

    常规环境,也就是没有高温高压,没有催化剂,更没有什么离子化学之类的原理,在北宋特定的环境之中,更高端的化学,暂时没有办法实现。

    赵信不是专业的化学家,对于化学的理解和认知,仅限于高中起点的化学,太复杂的东西,他没有能力使用,更加无法生产。

    硫酸是最容易得到的化工用品,也是中国古代唯一拥有的酸,煅烧绿矾就可以得到,硫酸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绿矾油,也是相得益彰的名字。

    不过绿矾油只是稀硫酸,稀硫酸的用途不广,在北宋的用途,多是祛除一些难以祛除的锈迹,洗掉一些难以洗掉的东西,当时的中国古代,还没有意识到,只用一个简单的蒸腾,就能够获得浓硫酸的。

    实际上,或许发现了,古代的人对于化学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化工的产品,包括三酸两碱这样的基础产品,全部都是非常危险,稍稍不慎,可比毒药都毒的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有了硫酸,确切的说,有了稀硫酸,把稀硫酸蒸腾到98.5%的浓度的浓硫酸,纯碱是可以做的,这是一个很传统,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反应。

    这就是最传统的路布兰制碱法,利用硫酸钠来制作纯碱的,也是化学制造的方法开始之后,唯一制作纯碱的方法,也是一种使用了很多年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础就是使用硫酸,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大,加上制成品的纯度不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才能够得到纯度比较理想的纯碱,耗费巨大,后来被更加精确和便宜的索尔维法取代。

    在宋朝时候,索尔维法是最不现实,那需要合成氨,合成氨是近代,才出现的方法,在此之前,氨和火药,需要的都是天然的硝石,不是空气之中含量最多的氮气。

    合成氨和电解氨的索尔维法,会使用到未来一种很常见的能源电,或许未来,伴随着找到一些永磁铁,并且人工制造出一些磁铁,赵信会让电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可是在此之前,电还掌握在自然之神的手中,人们对于电的最基础的认知,就是在雷雨天气的电闪雷鸣,那是庞大到无法附加的天地伟力。

    在电出现之前,在电被有效的利用之前,所有电解的方法,都不太适合的,合成氨不但需要电,还需要的高温高压容器,连炼钢都是小型化的北宋,制作这样的容器,简直是为难人,路布兰制碱法是唯一的选择。

    路布兰法主要的材料是食盐和硫酸,第一步先完成硫酸钠的机生产,有了天然芒硝,减去了用食盐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过程,直接使用硫酸钠,这样对于设备的腐蚀会减少到最低,又不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的生产,只要点亮卡牌就可以了。

    卡牌系统最大的功效,就是点亮之后,可以通过钱来获得某一种的卡牌,纯碱是最初级的化工原料,在天然的矿场都有,完成了点亮的过程,它的级别肯定是一级,而且价格不会太贵,未来,就会由源源不断的纯碱诞生,这对于工业化大生产来说,非常的关键。

    工业化和实验室,最大的不同,其实还在于产量和廉价性,一个哪怕是简单的反应,如果最终的品质不可控,价格超高的话,最多就在实验室进行研究,而无法进入到工业化的大生产。

    这对于的赵信而言,绝对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情,多花费30%的钱,得到了一个稳定涞源,纯碱蒸馍的话,用量会不小,没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利润和宣传就没办法稳定住,产生的利润也无法提升。

    或许之后,在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地盘之后,赵信会慢慢研究,逐步把路布兰法给实现,在此之前,点亮纯碱,然后借助着卡牌具现纯碱,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心中有事,心不在焉的吃过早饭,精致的食物一点都没有引发他的食欲,在吃完早饭的第一时间,赵信仔细的把路布兰制碱法的步骤给想清楚了。

    跳过浓硫酸置换食盐,生成盐酸和硫酸钠的过程,直接走后一步,用木炭置换硫酸钠,跟石灰高温反应,生成纯碱的过程。十水硫酸钠脱水之后,就是硫酸钠,这个在卡牌系统之中有,纯度还是相当的高,使用起来,会非常的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仔细回忆,把所有的关窍都给想清楚了,赵信觉得没有任何的疏漏之后,就着手开始,

    赵信通过卡牌系统,居然出了芒硝,这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天然矿物,也是未来制造纯碱重要原材料。

    中国是芒硝最大的产地,天然的芒硝,中国使用芒硝的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一两千年前,药店之中,芒硝也是一位很常见的中药,可以对腹泻之类的,有一定的疗效。

    天然的芒硝一般是十水硫酸钠,只不过慢慢的通风脱水,或者加热到五六百度,就可以变成硫酸钠,实际上,在药店之中,已经点亮了十水硫酸钠和硫酸钠,原因很简单,一部分芒硝放置时间过长了,脱水变成了硫酸钠,这省去了继续加工芒硝的过程。

    化工制作,每节约一步,都会节约一个步骤和大量时间,有了纯度较高的硫酸钠,制作纯碱,一点问题都没有,高纯度硫酸钠,才能够制作出足够纯度纯碱,哪怕路步兰法他的纯度不高,可是那是跟其他的制碱法相比的,纯碱特殊的性质,让路布兰法的不少杂质,都可以通过水洗和其他的简单方法去掉,不过是增加一个个的步骤。

    这放在工业生产上面,有些繁琐,赵信的卡牌系统,跳过了工业产品和实验室产品天堑,只要能够借助着卡牌系统点亮,就可以通过钱转化的能量具现出来,这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或许,这就是32世纪更加高深的理论,不同的科技体系之下,看似困难的东西,却可以用无数的方法来解决。

    拥有了硫酸钠,这只是第一步,节约了一步的路布兰法,还有剩下的两步,不但需要比较精准的控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器具,好在,这是很简陋的工业制碱法,对于装备的要求并不高,苗家庄这么一个古代的村庄,就可以满足,只要有铁和铁匠就可以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应炉

    路布兰法的接下来两个步骤,都需要高温,这是化学反应之中,最简单,最容易实现,也是在古代就已经出现的工艺。

    青铜器的时代,对于温度的要求不高,到了铁的时代,对温度的要求,就急剧的上升了,炼铁的过程,同样是高温,用更高的温度,让铁还原融化,变成可以使用的材料,这是一个炼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高温在发挥作用的过程。

    路布兰法也是这样,剩下的两步,就是借助着木炭和石灰石,对硫酸钠进行处理,生成硫化钙和碳酸钠,这中间,需要一个高温的反应炉。

    以北宋的条件,制作不了多么精密,多么方便的反应炉,赵信准备简单的制作一下,首先去了一趟铁匠铺,他之前只是略微的了解了一下铁匠铺,感觉着,可以做到。

    路布兰法简单,却不是简单的皂化反应,要是之前选择的不是纯碱,是肥皂的话,不用就不用那么麻烦,弄一个大铁锅,慢慢的煮就好了,整个皂化反应,温度要求不算高。

    纯碱本身有作用,用于蒸馍,去掉多余发酵的酸,在众多的化工产品,未来介入到玻璃制造之中,也是重要的原料,这个提纯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所以,赵信花费这么多的功夫。

    高温反应的化学制造,一般的锅台之类的,是不行的,温度不可能上升到那么的高,普通的铁锅,很容易就把热量给散失了,不容易保持温度。

    普通的炼铁炉,也可以保证足够的温度,可是不太适合使用,赵信只是根据整个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新。

    说白了,这只是一个普通大铁箱子,要求够大,上面也要有烟囱,比较合理布置,可以集气的烟囱,这个烟囱的作用很重要,也非常简单,可以把气体抽取的烟囱。

    煅烧生成的烟气绝大部分是有害的,其中还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这可是烟毒的罪魁祸首,不向上排放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氧化碳拥有剧毒,到了21世纪,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这都是煤和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密闭的房间之中,足以杀人了。

    除了一氧化碳,整个高温的短少,还是有一定的危险的,未来这个煅烧的过程,也需要在僻静的地方。

    不需要制作太多的,整个煅烧炉才1料左右,铁匠们不知道的赵信要干什么的众人,还是按照赵信的说法去做了,这个煅烧炉需要时间,3个铁匠,总共花费了2天时间这才做好,其中赵信一直都亲自到现场,掌控者制造的过程。

    整个反应,需要的温度相当的高,在北宋,因为材料不过关,不可能制作出轻薄和高效的反应炉,为了防止产生爆炸,或者是其中化学物质泄露,只能够选择,最笨的办法,整个铁箱用大量的铁来制作,整个厚度相当的大,也比较笨重。

    加工铁箱,最好的方法,是把一些平板的铁,给焊接到一起,方便快捷,北宋没有焊接工艺,却有柳钉,尽可能的保证底部完全是一块铁打制而成的,防止漏出,然后上面,就用柳钉封闭,尽可能的做好封闭,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这是固体的反应,造一个反应炉,不过是让温度不大量的散失,保证不会被外界影响,在精细程度上面,不用太刻意,甚至上面的大量毛刺,都没有做出处理。

    就算如此,这个不算太大的铁箱,一料大概就是一石左右,可是铁的比重,远比粮食什么的高的多,差不多也就是500斤的样子。

    苗家庄的铁匠铺,多是打造一些农具,最近才开始制作箭头,因为之前的累积,加上苗远的帮助,储备了差不多2000斤左右的铁料,基本上一半以上,被用到了这里,也算是耗费惊人。

    要是这个纯碱的反应炉,成为一个产业的话,别说苗家庄了,就算是整个保州都承受不了,一料的反应炉是小意思,10料,100料,甚至是1000料的反应炉,那才是大手笔,对于钢铁的耗费,极为惊人。

    这么沉重的东西,加上其他的炉子了,木炭了,总共超过了3000斤,在村子里面直接的开始,不太合适,哪怕有烟囱,一氧化碳逸散之后,也会影响人,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和小孩。

    在古代,可能密集的集市和村庄不容易找,空旷的野地,还是很容易找的,赵信想了想,就去了长弓的训练场,让长弓队出一些人的,巨大的铁箱,各种的的炉子,还有大量的木炭,需要的人员也很多,这个过程,会非常的长久,需要的人员也很多,这不,精壮都在长弓队之中,就把长弓队他们也叫过来,让他们辅助一下。

    这也算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反应器很沉重,千斤的重量,可能对于孙吉来说,一个人就能够举起来,只不过不太规则,有些太大了,不好用力,两三个人抬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赵信突然来到训练场,让孙吉等人,略微有些吃惊,从潜心制造开始,赵信就没有到训练场,作为赵信的保镖,孙吉在村子里面,也最少有一个人跟着赵信,赵信这几天总往铁匠铺跑,做那个古怪的铁箱子,不知道要干什么。

    赵信提出来的要求,孙吉想了一下就满足了,要的人不多,时间也不久,另外他也想知道,赵信到底想要做什么。

    一挥手,整个长弓队全部都去了,一料的反应炉,加上上千斤的木炭,炉子什么的,东西还不少。

    才几天的训练,这些长弓手就变了一个模样了的,充足的营养和合理的训练方法,让这些精壮们,变了一个模样力量都更大了,而且纪律性也很好,三五个人,就把这个反应器给抬起来。

    厚实的铁箱,巨大的烟囱,怎么看怎么的怪异,而几个巨大的炉子,这会给这个反应炉,持续不断的提供热量,暂时,赵信没有办法找到焦炭,就用木炭来代替,当数量足够多的前提下的,木炭可以提供相当足够的热量,足以支持这个反应的完成。

    路布兰制碱法,第一步,也就是通过浓硫酸置换的盐酸根,生成盐酸和硫酸钠,这不是一个高温反应,温度不可能超过425度,一般在常温下,微微加热就好了。

    浓硫酸,一般情况下,是不跟铁产生反应的,除非是温度的升高,在保证一定温度的前提下,这个反应过程,需要在铅室之中进行,只有铅才能够抵御住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能

    这里,没有采用这一步,节约了很多,不用制造铅室,更不用考虑浓硫酸在大规模生产之中的腐蚀作用,只是一个高温煅烧的过程,注意一下温度和一氧化碳就够了。

    孙吉他们也来观看了,因为之前长弓的事情,让孙吉不敢小看赵信弄出来的任何意见东西,在孙吉看来的,赵信真的是神仙手段,一张简单的,在任何人看来,都非常简陋的弓,却拥有着庞大的威力,这样花费了几天的时间,这才做出来的东西,应该很不简单吧。

    他们看不懂这个到底是怎么用,七嘴八舌的在那里讨论,更多的是在讨论这会不会是一个武器的,因为铁箱子和众多的木炭,似乎是要冶炼,难不成,要做出来绝世的武器,类似落月弓那样。

    特别是薛玉,孙吉手中已经有了一把落月弓了,他的力量差一点,无法拿起落月弓,可是赵信答应给他弄一个减力弓,一脸期待的看着铁箱子,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

    听到了孙吉等人的讨论,甚至神兵利器的想法,赵信忍不住苦笑了,孙吉他们肯定是想错了,看起来像是炼器的铁箱,锻造的根本就不是武器,

    他是答应过薛玉,给薛玉弄省力弓,省力弓,说白了,就是把后世的一些的偏心轮和滑轮组应用到这个弓上面。

    因为是使用了更长的弓弦,省力不省弓,拉开弓的力量的减少了不少,可是弓弦月更长了。

    对于后世,材料学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整体的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的,多长的弓弦都可以制作的出来,可是对于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弓弦都是用各种动物的筋来构筑的,这也是长弓没有普及的重要原因,人们又一个朴素的认知,弓弦的弹性越好,弓的威力越大,一些强大的筋,用来做短弓,还可以,长弓就不行了。

    省力弓的弓弦,三四倍于普通的短弓,比起长弓都不遑多让,甚至更强,因为薛玉的力量,到时候,肯定是5石以上的,这样的弓,做出来,弓臂也要得到一定的长度。

    赵信答应过薛玉,给他准备省力弓,可是这个省力弓要到钢铁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现在绝对不行。

    钢铁,从工业化诞生开始,就不再是个体的生产了的,钢铁更是工业化之中的核心,几百年后的清皇朝,耗费巨资,都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的钢铁联合体,汉阳铁厂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却长期生产不合格的钢铁。

    钢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脊梁都不稳定了,这个国家的立场肯定偏软,这一个弊端,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一直到新中国建立,钢铁才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指标,一直延续到赵信穿越前。

    从铁到钢,甚至是从粗钢到各种特定的钢铁,变化巨大,钢材的硬度,韧性,等众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信不是钢铁专家,甚至只是粗略的了解了一下钢铁,连成分和制造方法都不行。

    赵信如果改造钢铁,最多是在容器上,冶炼方法上,还有炼钢的一些方法上,这些在后世都是常识一样的东西,却经过了千年,甚至是两三次工业革命的积淀,肯定会有巨大的作用的,可是现在的环境不合适,保州这边,也算是有煤矿,铁矿也不远,可是苗家庄是一个硬伤。

    赵信上的高炉,哪怕只是小高炉,一年的产量,也在万吨以上,这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宋,泱泱大国的几分之一,哪怕现代化的生产,再怎么的代替了人力之后,也不是几千人能够推动起来的。

    少则万人,多则数万人,在苗家庄,根本无法应用,必须要等到以后,有了一个稳定的基地,对钢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推动了炼钢炉制造了之后,才可以

    这么小的一个铁的容器,怎么可能炼制钢铁,温度都打不到,真的达到了,也不可能用钢铁,必须要用一些耐火的材料。

    解释是没办法解释了,就只能够继续,当这个小型的钢铁容器炼制完成,整个反应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其他的材料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反应炉不大,1料,也就是大概10立方尺左右,也就是十分之一立方米,换算出来,也就是四五十公分的铁箱子,只不过上面有一个高高的烟囱,显得非常怪异,下面的炉子,也做了简单的处理,没有省柴灶,做了一些密封,以保证温度不随随便便的泄露出去,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

    赵信现在只是简陋的反应,不必那么大张旗鼓,可是天然的认知,还是让他不会特别的浪费,只不过这些,在孙吉等人看来有些怪异。

    当一筐筐的木炭拿来的时候,孙吉眼睛一挑,没多说什么,薛玉也是充满了期待,铁箱,木炭,炉子,这不是炼器是什么,难道赵信要给他一个惊喜?

    如果时间足够,赵信会采用焦炭,相对于木炭,焦炭更便宜,燃烧的笑过也稍稍好了一些,不过无所谓,木炭也不是很贵,在北方多山,多森林的地方,木炭只是费点个功夫而已。

    芒硝是早就具现出来,石灰石也是现成的,赵信吩咐他们,来时加入材料,10斤的芒硝,十斤的生石灰的,还有3.3斤的碳粉,这是木炭被碾磨成的粉末,石灰石和芒硝也是一样,被用石磙子碾磨碎了,利用工具混合在一起。

    这些混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古怪的粉末,放入到铁箱进行煅烧,没有选择专业的炼铁炉,温度已经不低了的。

    中国大规模的使用铁之后,到了北宋达到了一个高峰,北宋是可以融化铁的,铁的熔点在1500度左右,哪怕只是烧红,大概在700度会被烧红,伴随着温度的加大,这种红色会越发的强烈,一直到白炽的状态之后,就会溶解,这是一般规律。

    在没有高温温度计的前提下,很多的火候,都需要人为来控制,赵信设定了一个区域,他不是为了融化铁的,这没有意义,可是煅烧这个混合物,需要950度到1000度的温度。

    这一点,没办法,只能够估计,他不但自己亲自看着,还请来了一个对于火候认识比较深入的铁匠,他可以通过铁箱的色泽,判断出大致的温度。

    这不是精确的工业化大生产,只是一个偏大一点的实验,赵信要求,只是炼制出较高浓度的纯碱,至于这个纯碱的总量是多少,20多斤的东西产生1斤,还是一两,这没有区别了,都是在卡牌系统之中点亮。

    路布兰法,相对于其他制碱法,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优点,却让它很好的跟目前的环境切合,在省去了使用浓硫酸的过程之后,有了纯净的硫酸钠,之后反应的煅烧生成物,比较的稳定,只要控制别把反应炉给烧化了就可以,多烧和少烧一点,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看到混合的粉末,孙吉他们已经开始疑惑了,薛玉也有些失落,当火焰燃烧起来,没有所谓的打铁和炼铁的过程,他们就明白,这不是炼器,可是脑洞打开的他们,却歪到了另外的方面,怎么感觉,赵信是在炼丹,可是这不是炼丹炉啊。

    这是新式的炼丹炉,赵信的遇仙,遇到的是陈传老祖,陈传老祖以睡出名,可是另外一个方面上,陈传老祖也精通于炼丹,中国古代道家祖师,基本上都是丹道大师,不过外人分不清道门的内丹外丹的区别,陈传老祖精通的是内丹,这跟外丹的炼制有巨大的不同。

    可孙吉他们不知道啊,仙人不就是神通广大,精通炼丹,一枚丹药下来,百病不生,无病无灾的,赵信之前的表现,之前无论是长弓,还是各种类型的弓箭,都展现出了一个工匠的才能,长弓很出色,却很难让他们相信,这是一个遇仙的高人应该做的。

    可是现在,赵信终于要回归到炼丹上面了,不知道这个炼丹,连出来的是什么,是仙丹么?

    赵信不知道孙吉等人的想法,知道的,肯定会哑然失笑的。说句实在话,古代的很多的发明,都跟炼丹有关,不但是硫酸,火药,甚至连火碱之类的,都曾经经过古代的炼丹生产出来过。

    只不过,古人没有那么清晰的化学知识,只是发现一两个的用途,比如说,借助这草木灰,制作的火碱和碳酸氢钾,这玩意都是有剧烈的腐蚀性的强碱,还不容易分离,古人只是觉得它有毒就不在研究下去了,失去了化学的根基。

    赵信对于古代丹道,甚至古代化学没有多少的认识,凭借着扎实的高中化学,还是开启了化学品的制造,纯碱只是第一步,当纯碱和硫酸同时完成,三酸二碱彻底奠基的时候,才是化学之花开的更加艳丽的时候,他坚信。

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长烧结

    炭火集中到炉子旁边被点燃,炙热的温度让周围的气温明显的升高,整个反应炉是密闭的,没有内部传感器和内部监控,赵信不能,也不可能知道里面到底是怎么的一个情况的的。

    说是反应炉,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铁箱子,说白了,这是一个很仓促,完全没有质量和品质监管的尝试,如果没有卡牌系统和穿越者的身份,这样的试验根本上就是开玩笑,不可能得到任何一个结果。

    卡牌系统给了赵信机会,在复杂的混合物之中,可以确定是否完成,而整个路布兰法的原料,也被赵信找齐了,步骤也正确,一切都做到了最好,原材料都封闭到了这个铁箱子之中,火焰燃烧之后,是漫长的等待。

    工业化的化学反应,很少有一瞬间的,一瞬间的快速反应,往往是实验室,比如,镁的燃烧,这些都是瞬间被氧化的过程。

    可是能够被工业化的认可的,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是比较慢,原因很简单,爆燃和瞬间反应,他的结果不是爆炸就是火焰,可控性太差,危险性也较高,真的要生成氧化镁,绝对不可能直接把镁条燃烧来制作,那不是制作,那是在放火。

    一根镁条燃烧起来,最多是一道明亮的光芒,微微提升周围的温度,可是成千上万,甚至是数吨的镁条,被火焰的推动下点燃,那就不是反应了,那是放火。

    氧化反应,大部分都是剧烈的反映之后,放出光和热,镁条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样的反映很简单,却不可控的,很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一般的化工生产,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任何对于时间的节约,都是工艺上很大的一个进步,后世的炼铁,最开始的提升是从普通的几吨的炼钢炉,提升到300吨,500吨,甚至1000吨。

    可是这样单纯的体积的增大,对于整体效率的提升相当的有限,甚至有天花板,当1000吨的炼钢炉出现之后,已经是极限了,在提升会耗费巨大,同时效果并不好。也因为如此,炼钢开始向其他的方面,从3小时一炉,到40分钟一炉,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技术的改进,让效率大大的提升,时间依然比实验室长的多。

    最开始火焰还不稳定,大量木炭和炉子,让温度急剧的提升,很快就超过了700度,铁器在700度之后,就会发红,发热,普通的铁匠,往往利用这个,在温度没有达到的前提下,对于铁进行煅烧,冶炼,一些高品质的百炼钢,就是这么一次次的锤炼之后,最终的成型。

    铁匠对于火焰较为熟悉,赵信要求的是更高的温度,差不多跟烧陶器的差不多,他没有烧过陶器,却也知道,比烧红更高一个层次的是什么,继续加强火焰。

    千度左右的温度,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危险的,孙吉很厉害,却依然是肉身凡胎,他不可能免疫火焰,其他人也都一样,大家都散开,只有赵信跟铁匠站的最近。

    “差不多了!”铁匠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你觉得差不多,那就开始稳定吧!”赵信肯定的说道。

    保持温度,是一个技术活,赵信没有插手,看着铁匠控制温度,减少了两个火炉加热的效率,把温度控制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程度。

    看到红色的底部不再加深,赵信松了一口气,这个化学反应,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加热方面,一旦加热完成,接下来就是保持这个温度,给反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已。

    选择路布兰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如此,他很简单,除了混合之后加热,就没有别的特殊反应条件了,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是特别的精确,只要大体上达到了900度到1000度的温度就可以了。

    温度持续的上升,靠近炉子的,已经感觉到制热了,包括铁箱本身,已经被加热到了赤红的样子,不但辐射出了大量的热量,还有本身的光的热量,除了习惯的铁匠还站在近处,依靠着一些简易的皮衣,抵挡住热量,连赵信和孙吉在内,都远远的站在外面。

    孙吉为了保证赵信的安全,把他带到了外圈,已经退后到了长弓手的范围了。

    赵信让长弓手过来,就是为了帮助拿东西,现在,反应已经开始了,只要控制好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顺利反应就可以进行,长弓手就没有太多的用处了。

    此时,没有人理会的长弓手,正在七嘴八舌的讨论,这到底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赵信遇仙的,却知道赵信的地位很高,猜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些人脑洞打开,认为这是点石成金术,传说中,点石成金,也拥有很强的声光效果。

    赵信看着七嘴八舌的长弓手,对孙吉悄悄的吩咐,然后孙吉就跟薛玉两个人,带着长弓手离开了,因为,按照赵信的估计,整个反应的过程,会持续大半个上午,甚至更久,没有必要所有人都在这里干耗着。

    路布兰法耗时不短,第一次制作,时间耗费的有些长一点未来,伴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还有对化学的过程的改进,会逐步的降低这个过程,但是那是后话,化学工业同钢铁工业一样,都是资金,技术和人员密集型,在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的前提下的,这些工业化都不可能完成的。

    煅烧的过程持续了很久,反应炉是临时制作出来,没有很好的转换,耗费的木炭就多了起来,好在,总共的用料20多斤,差不多用了2个时辰的时间,其中铁匠一直都盯着,对于火焰进行了一些调整,保证火焰一直都保持着相对不超过1000度的温度,温度控制很好。

    高温造成的影响相当的可怕,几次下面铁已经相当红了,有些融化的迹象,都被他及时调整,降低了输出温度,在不停的煅烧中,上面也冒着滚滚的黑烟的,有一部分的碳燃烧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都通过空中逸散掉了的。

    这是在外面,又特别的设计了抽气的烟囱,绝大部分的一氧化碳,都被烟囱抽取,产生的影响几乎没有。

    因为高温的关系,所有还在场的,都没有凑到近前,就算是在近前的,也用一些口罩,多是棉布沾湿了之后,因为一氧化碳比空气轻,又是向上抽取,大部分都升到了上空,不会很多的影响他们,就是有,口罩也能够及时的帮助。

    没有精确的温度计,也没有搅拌和也写自动化的控制,赵信就只能选择最简单的方法,煅烧,一直不停的煅烧,一直到最终的反应结束。

    赵信甚至不知道,要反应多长时间,就这么不停的烧下去,足足2个时辰,也就是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了,估摸的差不多了,这才命令熄火。

    听说反应结束,已经熄火了,孙吉等人再一次的过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可是听到的却是另外一个结果,还需要等待。

    没错,反应是完成了,可是降温依然需要等待,从上千度的高温,降低下来,在没有建设冷却塔的前提下,只能够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加水或者是其他的方法,都是不可能使用的。

    纯碱是易溶于水的,一旦用水冲洗,那么最终的产物,就会被水冲走,到时候,耗费了大量功夫之下,什么都得不到,这不是他的初衷。

    午饭之后,赵信没有再到现场,只是让盯着的人,等到温度降低下来,告诉他一下就可以了。

    常规的反应装置,需要建设冷却塔,借助着循环水,进行冷却,这样循环水还可以回收大量的热量,用于洗澡,或者其他的热水供给,这也是一些大型的化工厂和钢铁厂有这反面福利的原因,这些都是废物利用。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发泡剂

    如果有冷却塔的话,就可以通过大量的水,通过交换,带走温度,水跟这些炙热的料之间是没有交换的,这样不会影响产出。

    不过冷却塔需要的技术条件不高,对于钢铁和管道的要求很高,循环利用也需要独特的设计,别说是对现在的苗家庄,就算是未来,大规模上化工之后,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调整,才能够最终完成。

    对于目前的现状,赵信却没有办法,只能自然冷却,从1000度左右,降低到常温,需要时间,特别是在铁箱无法开启,空气不会对流的前提下,里面的气温想要降低下来,真的很困难。

    一个时辰之后,现场依然是热气逼人,赵信缺时间,却不缺乏一两天的时间,甚至是一个月都没问题的,他进一步完善计划,比如说,让苗远做出准备,考察一下保州城的布置,比如说,哪里军营多,军人亲属多,哪里会形成自发的市场。

    这些都是苗远从来没有考虑到的,苗远是苗家庄的庄主,他更多的是在苗家庄,偶尔进过几次保州,也是去办事,最多知道官府和军营,还真的没有关注过。

    好在这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派了几个人,去县城,随便问一问就好了,很快的,在下午的时候,关于保州的情报,就送到了赵信的面前。

    很简单,整个保州所有的军人,大概是有8000人左右,其中有5000左右的正规军,其中云翼军是2500人左右,还有一个被称为保州军的,差不多2500人左右,还有接近3000的厢军。

    无论是正规军,还是厢军,都是精壮的汉子,禁军因为要轮换的关系,家眷来的不算多,保州和厢军,基本上家眷都在这里的,5000多人几乎代表着5000多个家庭,家属差不多就是四五万人,这几乎是保州绝大部分的人口。

    这些军属,就是保州绝大部分的人口,其他加上普通居民,保州的总人口差不多就是10万,军属们基本上都在靠近军营的位置。

    赵信之前只是按照推断,现在,看到这些基本信息,已经确定,保州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军属居住的地方,已经自发的形成一些简单的市场,这些市场多是菜市场或者饭店之类。

    这是基础,有这个基础,物美价廉,味道不错的馒头,才会有巨大的市场。

    晚上的时候,苗起过来询问,铁箱子哪里要怎么处理,经过了整整一个下午,铁箱的温度降低了一些,最少外面可以走近铁箱子,可是内部依然很是炙热。

    铁箱没办法打开,密封可以减少热量的消耗,在冷却的时候,却没有办法,特别是内部,不是一个下午能够降低的,必须要等待时间。

    赵信不在意,只要没有人靠近就好了,不出危险就可以了,不确定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甚至这些东西就丢在野外,也没有人拿。

    随便派了几名长弓手值班,不是为了看守这些东西,主要是设立的警示牌,防止有人意外的闯入其中,在温度没有彻底的降低下来之前,谁也拿不走里面的东西。

    在北宋这个时代,耐火材料,特别是耐火手套还没有制作出来之前,把手伸入到300度以上温度的铁箱里,那是自杀,不会有人那么傻。

    已经快大半天了,温度还是在缓慢的下降,今天的气温不算太高,完全没有什么风,热量是凝固在了这一代,从千度左右的高温,缓慢的下降到了200度左右,这是外部的温度,内部起码还要翻倍以上,五六百度是正常,要降低到常温,预计,还要最少大半个晚上才可以。

    听到赵信的指示,苗远很诧异,这么大费周折弄出来的东西,不太关注的,难不成,这不是所谓的仙丹之类。

    很奇怪,却还是按照赵信的指示来做,苗家庄这里,外来的人不多,安排几个长弓手守夜,这对于苗起来说,一句话的事情。

    一夜无话,这样的铁箱子,没有人会关注里面有什么,甚至整个苗家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野外有这么一个箱子,更别说外人了。

    吃过早饭,赵信带着苗远等人,又来到了铁箱的前面,叶露深重,铁箱是放在空旷场所的,又比较高,没有受到叶露的影响,一晚上的时间过去了,在漫长时间自然冷却之下,温度降低到了常温,人可以走近,甚至接触箱子。

    命令铁匠打开箱子,在开箱的一瞬间,一股热气出来,却不算厉害,自然的降温之下,特别是冬天的夜晚,里面还能够保存的热气,已经很少了,这一波散去,空气进入对流,短时间之中,就让反应炉的温度完全冷却下来。

    为了避免流失,赵信不敢用水冷的方法,冷却的时间就超过了一天一晚上的时间,最终取出来了黑坨坨的东西。

    孙吉等人凑到跟前,有些失望的看着这个黑坨坨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卖相,怎么说呢,太土太LOW了,让众人都感觉到纳闷,生石灰是白的,芒硝是类似晶体一样,木炭是黑色的,煅烧结果却还是黑色的,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

    赵信心中却的满是激动,在没有开箱之前,他还在忐忑,到底成功没有,开箱之后,当眼睛扫上这个黑坨坨的东西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成功了,当他扫到这部分的时候,出现的是混合物品,有百分之56以上的纯碱,剩下的是硫化钙,部分没有反应原料,还有少部分杂质。

    56%纯碱,这个比例已经不低了,剩下的一部分硫化钙,就是这个反应的副产品,没有反应的原料,只是非常稀少的一部分,等于是八九成的原料完成了反应。

    利用路布兰法制作纯碱,其中大部分副产品,都是不容易水,或者是微溶于水的,原料就更是如此,除了石灰石,其他都不溶于水。

    石灰石当时下的量就少,再加上赵信的刻意控制,剩下的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比较多的是芒硝和碳,这两者都不溶于水,可以用水析的方法,继续提纯这个混合物。

    这些杂质都可以被清理出来,因为硫化钙微溶于水,而纯碱却易溶于水的,用水来溶解之后,过滤,是最佳的方法。

    碳酸钙溶解于水之后,是弱碱性,破坏力不强,赵信早就拿出来了基层纱布,进行透析,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方法,借助着溶解的不同,解析不同的化合物,本身就是化工上面最常用到的,这其中,水是一般的溶液,还有酒精,稀硫酸,等等溶液,是可以作为萃取的溶液的。

    津取,过滤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淡黄色的粉末,这部分,绝大部分都是硫化钙,可以作为农药,用途也很广泛,赵信除了点亮他,给卡牌系统增加了一个点亮值之外,就没有别的好处了,因为他是化工原料之一,不能直接使用。

    看着赵信变戏法一样的操作,孙吉他们哪怕看不明白,也有些不明觉厉的在旁边陪着,看着赵信用一天制作的结果。

    经过溶解,得到的溶液,就是纯碱溶液,也就是发泡剂,这些可以直接去蒸馒头了,馒头之中加入的,可不是纯碱粉末,是这些水。

    赵信首先把这个扫描到卡牌系统,发泡剂的杂质很少,在卡牌系统的提示,极为微小一部分硫化钙,非常的少。

    这部分硫化钙不是的可以食用的,如果继续下去,可以用几次过滤和不同温度析出,好在,不足0.1%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巨大的木桶之中,是含量在一定浓度的纯碱溶液,单纯只是蒸馒头的话,已经可以利用了,可是赵信不只是蒸馒头,他留下了大概两碗的量,留下来的两碗,则被他带到了小厨房,他需要用微微加热的方法,解析出纯碱。

第一百三十章 赚钱工具

    对于发泡剂溶液,解析的方法非常简单,不着急的话,可以慢慢的脱水蒸腾,或者在一定温度之下,慢慢的散失结晶水,不要超过35度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很的细密的工作,大概在人体差不多的温度,33度到35度之间,这一点,交给了如意和绿荷,他们两个人都是比较细心认真的,30多的温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又是一个精细活。

    绿荷听懂了,开始慢慢的加热,当然了,不时的摸摸温度,只要超过手的温度,立刻就停止加热,等会再来,这样几次三番,可能要大半个天,才能够把粉末就解析出来了。

    前前后后,忙活了两天多,如果加上打造铁箱的时间,前后最少有四五天,最终得到了纯碱,在孙吉等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东西,颜色是白色的,看起来像是磨细的石灰粉一样的东西,他们一脸的失望,这都弄了这么多天,最终得到的居然是这么一个很不起眼的东西。

    这玩意有什么用,肯定不是所谓的仙丹,也跟装逼没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毒药?

    赵信在结果出来之后,已经得到提示了,他点亮了纯碱,整体的纯度只有98.5%的纯度,跟后世百分之百的有很大的差距,已经不耽误使用了,因为杂质之中,只有非常微量的其他元素,大部分都是无害的,少数有害的,不可能影响到整体的使用了。

    这么麻烦,在他的预料之中的,化学制造,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没有成套的设备,没有关于工业化生产纯碱的一些列的设备,也没有足够的人员,更没有通过通过研究,推进这个逐步的完善,耗费巨大,收获很小。

    当然了,卡牌系统放大了这个收获,点亮了这个纯度在98.5%左右的纯碱,一切都是值得的,红光闪过,一级卡牌点亮。

    赵信进入到卡牌系统之中,在化学原料的选项之中,找到了这么一个1级卡牌,跟他的预料差不多,纯碱是一级卡牌,价格也不贵,每斤的价格在7文。

    这倒是让赵信放心了下来,他还担心,这个纯碱的价格太高。如果按照30%的提升的话,系统默认了天然纯碱的价格在5文多一点,这也是比较符合客观规律的,一般而言,天然的矿物的价格都不会很高,生石灰的价格,连一文都不到,一担才12文,一斤可能只有零点几文,石灰矿比纯碱多的多,也都是类似的资源类的开采矿物,这样的矿物开采的额难度并不大。

    要知道,如果要借助这个铁箱,大规模的生产纯碱的话,无论是芒硝的价格,还是其他原料,最关键的是耗费功夫,不说制作铁箱,就从煅烧开始,降温需要一天,解析同样需要一天,耗费的功夫大了去了。

    就这个层面上,单纯制造纯碱来说,价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这也是小批量生产锁决定的,路布兰法如果大量的制造的前提下,价格肯定不会这么高的,一方面,最初的原料是浓硫酸和食盐,无论哪一个,都属于与是比较廉价一点的原材料,至于后面冷却和萃取过程,可以用焦炭来代替,设计更好的反应炉,更加出色的冷却塔,还有蒸腾解析,大规模的降低价格。

    这一切都做到的前提下,纯碱的价格会降低,这个价格可能户降低到5文以下。那都是后话,一个完善生产纯碱的工业体系,不但需要庞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的,也需要一定的研究和化学知识,工业化学跟普通的实验室化学,这看起来是一样的,实际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赵信不是专业人士,甚至连工业化学这个领域,也只是一知半解的知识,索性的先放在一边,要知道,真的工业化生产的结果,不过是让价格从7文降低到5文,这样的提升根本不值一提,现在是独门生意,是一个暴利,价格会让所有人满意的。

    未来肯定要上工业化的生产,卡牌系统只是一个玩具,是解决有跟没有的问题,而且要具现纯碱,也是有一个上限的,一旦达到了这个上限,就无法再具现了,其他的东西的制造,也会产生影响。

    卡牌系统需要时间,目前来说,如果以一担为单位的话,差不多10分钟生产1担,在手中钱不缺的前提下,一天24小时,大概是生产144担,也就是接近1.44万斤。

    这个对于把纯碱作为原材料,大规模的推动纯碱为基础的化工来说,是杯水车薪,中国在后世2017年的时候,月产量大概是200多万吨左右,一年下来,就是接近2500万吨,这个数字才勉强的支持纯碱作为化工基础物资的消耗。

    1.44万斤,就是几千公斤,几吨的样子,能够做什么,也就是蒸蒸馒头,还不是面向整个北宋。

    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目前赵信的目的,也没有那么的远大,主要是为了赚钱,用纯碱解决的馒头酸涩的问题,然后借助着这个廉价和普及的产品,占领保州的市场,在赚钱的同时,也打探出保州的基本情况。

    纯碱做出来了的,三酸二碱之中,两个已经出现了,剩下的,根本不难,纯碱可以制作火碱,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化学反应,至于盐酸和硝酸,更是简单的要命的,没想到,在古代,却完成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奠基。

    旁边的人还是一脸的茫然,终于,有人打破了平静,问道:“四少爷,这是什么?”

    孙吉等人看了半天,却一点都看不明白,之前,或许是凭空产生的仙术,可是这个炼丹,就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进行的,无论是过程,还是最终的生成物,全部都看不懂。

    “这可是好东西啊,挣钱的工具。”赵信已经点亮了卡牌,也就不在意这么一点点纯碱了,两碗发泡剂能够解析出多少,也就是十几克的样子,随便的找了一个容器给装起来,然后满不在乎的说道。

    挣钱工具,旁边孙吉和王松等人,就不在意了,到了他们的这个级别,想挣钱,有众多的办法,完全不用亲力亲为,甚至作为中级军官和班值的俸禄,已经足够他们过上比较舒适的日子了。

    没有选择肥皂,而是选择纯碱,对于赵信来说,这恐怕是最简单,也是最不容易引人注目的挣钱方法了,至于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苗远眼前一亮,赚钱啊,他作为庄头每年只是固定的银子和一点点粮食的,他缺钱啊,真的可以赚钱,他是不是也可以获得不少的好处,最起码,没有那么悲催了。

    看看时间,已经是做午饭的时间了的,赵信对的苗远说道:“厨房在哪里?”

    王松却看不过去了,咳了一声,道:“四少爷,君子远包厨!”

    “我又不是去做饭,去指点一下。”赵信坚持道。

    “指点?”王松却哑口无言了,他只是阻拦,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思,指点支点,赵信难不成,遇仙还传授他做饭的办法?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卖相不错

    在赵信的强烈要求下,一群人来到厨房,厨房里面,显眼的位置之中,大桶之中,摆着发泡剂,差不多有50升的样子,这是赵信专门让送到厨房的,厨房人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看起来像是水,实际却不是,谁也不知道怎么用,就摆在那里。

    50升的样子,差不多就是一二百碗,绝对是够了,中午要做多少,可能连五分之一都用不了。

    大院的厨房,厨师在准备今天的中午饭,分成了三个部分,3个手艺最精干的厨师,在为赵信做饭,他们会给赵信做好饭,然后再给村子之中地位最高的几个做饭,其他人则负责整个大院之中,众多仆役的做饭。

    长弓队那里有专门的食堂,也不是什么厨师,只是几个会做饭的女人,味道什么不讲究,有一点管饱,他们的饭就不用这边做了,不然的话,阵容不会这么少。

    在厨房之中,最大的那个案板处,几个婆子正在蒸馒头,馒头不太好吃,是庄户人家必备的,米有些贵,有馒头已经不错了,价钱不贵,可以充饥,最多口味差了点,几乎是每顿饭的必需品。

    相对于一石700文米,小麦的价格只有200多文,几乎是大米价格的三分之一,面粉也不过是300文在左右,只有一半左右,不好吃的馒头,很能充饥,是节约粮食的不错选择。

    在苗家庄,赵信这样的,可以吃到米,偶尔才会吃点面,还是主食,面条之类的,大部分的点心,也是米做,精细和味道达到极致,其他人,只馒头就好了,相对于面条,馒头还有一个好处,同样的面,做馒头的更多,更容易耐饥。

    蒸馒头,会让同样的粮食,多出20%左右,说白了,还是酵母菌分解糖分,生成了酒精的缘故,同样数量酒精,几乎比碳水化合物高出了近倍的热量,大部分酒精会挥发掉,剩下的,让馒头会由较高的热量,再加上酵母菌带来的馒头的蓬松和饱腹感,足以让人吃的更饱,也更容易消化。

    赵信和一堆大人物的到来,让正在做饭的婆子们略微有些的局促,正在揉面的那些婆子,一大团面粉,已经弄好了,正在做成馒头。

    “停一下!”赵信上前说道。

    早就注意到了赵信,苗起在庄户里面,都是大人物的,更别说连苗起都要小心伺候的赵信了,一个婆子手一抖,差点没有把手中馒头给掉到地上。

    此时面已经发好了,不太合适再加入发泡剂,也不是没有办法,再弄一点面粉,多加一点水,大概每5斤半碗左右。

    赵信在穿越前,用过纯碱,一半的蒸馍店,会在一斤面之中加入5克的纯碱,按照刚刚蒸腾之后的结晶,一碗水大概能够出17克左右,5斤半碗,等于是减少了很多,这是第一次,小心点更好。

    按照惯例,一次性会制作1000个馒头,大概会用去160斤面粉,5斤半碗水,差不多就是16碗,发泡剂还剩余很多。

    这是第一次尝试,赵信不敢刻着量来放,少放点,总比多方一点好,哪怕不能够彻底的祛除掉酸味,只要把大部分的酸味去掉,整个馒头的味道和卖相,都会大大的提升了。

    婆子不知所措,苗远却知道,不能够违背赵信的意思,大声的命令她们执行,别说只是160斤面粉,总共也就是不到350文的事情,苗家庄不算富裕,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加入面粉,再加水,重新的鞣制到一起,尽可能的让所有东西都混合在一起,赵信一边指导,一边告诉婆子,明天会给他们一种粉末,这个粉末的用量,保证120斤面里面,用1斤就好了。

    孙吉等人,听得有些茫然,这下子听到了粉末,再有这些液体,他们把这个跟之前的炼制结合起来了,之前花费这么多的功夫,制作出来的,是一种食品,蒸馒头用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也就芒硝算是一味药品,其他的,都不是可以吃的,为什么混合煅烧,这么麻烦之后,得到的是一种吃的,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会有怎么的效果呢?

    婆子们照着做,已经开始做好的馒头,重新的鞣制,在里面混合均匀,等个20分钟左右,做完这一切,婆子们重新做馒头,为了加快速度,又找了两个婆子过来,今天蒸的稍稍多了一些,因为又加了面,差不多要多出300个左右。

    看着发泡剂混入到了发面之中,赵信没有在厨房里面多待,离开了,已经辛苦两天了,他不需要再盯着了,只用今天中午看到结果就好了,现在距离中午吃饭,还有一个多小时,到时候,就可以看到众人吃惊的目光了。

    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赵信专门把孙吉等人叫过来一起吃饭,她们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也想看看,赵信到底做到了什么,果然,菜品有些丰富,早知道他们一起的厨师,更加用心的做,菜品也丰盛不少。

    谁都没有动筷,大家都在等待,果然,在上了4个菜的时候,苗远亲自端上来一盘子馒头上来。

    赵信之前的举动,孙吉等人也都很好奇馒头会变成什么样子,一看之下,似乎比之前大了不少,还白了许多,就卖相上面看,比之前好了很多,难道,这个粉末是提升卖相,孙吉下意识的随口问道:“今天的怎么这么大,专门做的么?”

    孙吉等人,以为是赵信做的,所以做大了,可是苗远几乎亲在盯着,在出锅的时候,跟之前完全不一样,整个非常的蓬松,几乎是么一锅都是挤着的,看起来很吓人,

    “没大,还是以前的,结果出来之后,就变得这么大的!”苗远回答道。

    他不同于的赵信等甩手掌柜,他几乎全程盯着,在出锅的时候,包括婆子和他,都惊呆了,这也太大了,整个蒸锅都有些撑不下这个馒头了,按照婆子说,最少比之前大了三分之一。色泽上面,也不是以前的黄色有些像是麦子的色彩,似乎白了不少,卖相上面也好很多。

    卖相是一种商品能不能买的前提,可是放在食物上面,除了卖相,最关键的还是味道,苗远在馒头还没有冷下来,就首先尝了一下,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变,这个生意就能够做。

    苗起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可是吃起来,再也绷不住了,这个味道太好了,是回味无穷啊,没有馒头的那种苦涩的酸味,反而有一种淡淡的甜味,还有类似于麦子的清香,还有一点点的甜的后捎,跟之前吃馒头像是吃药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哪怕已经吃掉3个了,肚子里面很饱,闻着还想吃,味道真的是非常出色,完全不是之前的下等食品,变成上等食品了,苗远除非必要,很少吃这些馒头果腹,可是现在,真的吃了还想吃。

    苗起知道,其他人却不知道,看着馒头确实发生了变化,赵信几次神奇的表现,给他们太多的希望,可是这个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真的能够被解决么?一群人看着馒头,没有一个人动手。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

    在众人的观望之中,薛玉打破了平静,说道:“要不我试一个吧!”

    他首先拿起来一个,微微闻了一下,下意识的道:“闻起来,不错,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孙吉他们,也不是什么高人一等,哪怕是在班值之中,也不是一点馒头都吃不到的,在野外执行任务,甚至是一些特别的行动之中,馒头也吃了不少,看起来大了不少,味道也香了不少,可是恐怕真的只是表象,说不定,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赵信创造了很多奇迹,可是馒头不一样,馒头从千多年前发明出来,到现在,多少年的时间,不是没有人改变馒头的做法,可是除了炊饼和面食更多之外,还真的没有解决馒头问题的方法。

    要说吧,馒头也有好吃的,在蒸馒头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那么酸的,甚至很香的,正因为此,有人针对这个做尝试,发现完全没有任何的规律,似乎就是凭空出来,刻意的去做了,反而做不出来,不经意之间,就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化学知识,更没有发酵的知识,连蒸馒头为什么会变酸,都不知道,说白了,就是一些微生物,把面粉分解成了醋,醋带来的酸苦的味道。

    不是那么酸的,可能是发酵的时候,醋出现的少,或者是酵母比较纯净,没有产生醋,或者是意外的被中和了,这种几率出现的很少,却是后世馒头的真正味道,也就是现在赵信想要做出来的味道。

    在众人的瞩目之中,薛玉随手拿了一个都,就是一大口,本应该酸涩的味道,没有了,很柔软,也很绵长,味道很特别。

    “这还是馒头么?为什么这么好吃!”薛玉有些动容的说道,以他的城府,还是这么吃惊,旁边几个人,对他非常的熟悉,薛玉不可能故意骗他们,再说了,谁还没有吃过酸馒头,吃一下又不会死人,旁边的几个人,都拿起来吃。

    真的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馒头,真的就被赵信玩出花了,一脸的不敢置信的看着赵信,那个用火烧出来的粉末,真的有这么的效果么?

    赵信有一手仙术,制作了长弓这么一个可怕的武器,连厨房的事情,也都懂得,本身酸涩的馒头,变得又香又甜了的。

    对于贫苦大众来说,这是好事情,面粉都比的大米便宜,便宜的多,普通人不得不吃馒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要填饱肚子,不是每一个人都吃得起上好的大米的,馒头最大的问题,酸涩的味道不见了,更加有质感,从难以下咽的苦差事,变成了美食,这对于吃不起米的普通的百姓,是很幸运的事。

    看到孙吉等人,更多的是在馒头的口感上面,赵信摇摇头,都已经明确的表明了,这是赚钱用的,他们怎么想不透呢,赵信没办法,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苗远,相对于孙吉等人,苗远对于庶务知道的更多一点,他应该会去想吧。

    苗远在厨房的时候,还真的在想,赵信让他做调查,告诉他,这个东西就是要赚钱的,他也就多了一个心眼,卖馒头,这个之前从来都不曾做过的选择,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谁家都会蒸馍,谁家都是买面粉,自己做的,别的馒头又苦又涩,还有些硬,这个又酥又软,个头还大,口味更强,这个比任何都强,这是独门的生意。

    不用赵信点明,苗远已经知道了,所说的生意是什么,就是这个,食品的生意,有没有的做,对于苗远而言,太有得做了,终于明白,为什么赵信让他调查保州城了,就是为了销售做出铺垫的。

    保州是一个天然的市场啊,换成其他的府城,或许还不一样,馒头生意,不太可能铺开那么大的市场,慢慢的进步,哪怕馒头的口味一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普通百姓手里面的钱是有限,远不如军汉。

    保州除了是一个大城市之外,他还是边境军州的首府,最少驻扎了的**千军人,这是算上厢军,还有大量的官员和商人,也算是一个拥有七八万人口的县城,常驻和流动人口加在一起,超过10万。

    厢军和保州军,他们是本土,亲属较多,就说2500人的云翼军,他们是禁军,北宋的禁军,是北宋最强的军事力量,却会随着驻扎的变化,进行调动,家眷都没有跟来,除了少部分时间,在军队吃饭,绝大部分都是在外面吃。

    北宋对于军人,在俸禄方面,相当高昂,1贯的月俸,这只是基础,出外驻扎之后,还有各类的补贴,再加上仁宗年间,因为物价上涨的原因,对俸禄进行提升的部分,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出来当兵,一部分月俸和粮食,会在驻地支取,另外一部分,就是直接支取的,一个月1.5贯以上。

    1.5贯,在北宋初期,是一笔很庞大的钱,在一石粮食七八十文,是一大笔钱,放在仁宗年间,提升了10倍以上,可是依然可以购买2石粮食,这是不算小的一笔钱。

    禁军这样,一部分厢军和保州军也是如此,加上一些外来做生意的,店铺的伙计之类的,大部分都是外来,要保证他们的吃饭,很多的饭店就应运而生了。

    保州的餐饮非常发达,馒头一直没有多少市场,最多就是面片和扁食,这个馒头的出现,是独门的生意,别人学都学不去。

    三个大馒头管饱,这个谁也替代不了,相对于面片和扁食,还有炊饼这些,价格都相对较高,炊饼,必须要加入芝麻的,香油和盐,这样才能够让炊饼的味道上升,这样提升了成本,馒头不一样,卖相极佳,看起来也很大,实际上,一个馒头,也就是二两左右面粉,成本极低。

    苗远在询问了蒸馍的老妈子之后,就知道了,除了加入赵信提供的这种粉末,整个馒头之中,就没有加入其它的东西了,可是个头,几乎增加了三分之一,口感,入口的程度也上升了,作为最基础的产品,这个产品的成本非常的低,在一定的程度下面,就是面粉和不知名的粉末的。

    炊饼的价格大概是5文一个,三四个炊饼才能够管饱,一顿饭的消耗就是20文,如果换成馒头的话,他的价格不比炊饼高出很多,就可以取代炊饼,成为面食的新的应用。

    苗起也算是壮汉,原来要吃三四个馒头,才会饱的,现在,最少可以少吃1个,算上其他,按照一个馒头3文钱,或者是两个馒头五文,绝对有的赚,这是最简单的可以饱腹的方法,说2斗米就可以让一个人吃饱,可是那是单纯粮食,傻大兵和其他人,要是到市肆里面吃饱,最少也要20文以上,那还是最简单的,比如面片或者是普通吃食,稍稍加点荤腥的,也最起码要30文左右。

    这个馒头耗费是每个1.5左右面粉,一石300文来算,一斤还不到3文,可以做10馒头,只要那一点点东西,价格不会超过每个1文钱,一倍的利润。

    赵信说过了,是赚钱的生意,那么这个粉末的价格,应该不会很贵吧,只要价格不超过一定幅度,这样的生意肯定可以做,甚至是卖遍整个保州。

    180斤面,做了1200个馒头,用了1斤纯碱,因为这个时代,有天然的纯碱,纯碱的价格并不贵,一斤才7文,这还是卡牌系统之中的价格,也就是说,一两半还不到1文钱,平均到1200个之中,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

    赵信不能够到买馒头分成上面,他也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他只能够销售产品,这是真正的独门生意,即便有纯碱,天然的杂质较多,稍微混杂一点的有毒的,添加到馒头之中,就不是好吃了,那是要命的。

    化学品,别说少量,有时候,几毫克就足以要命了,比如一些神经性的毒剂,或者是化学类毒剂,几毫克都足以致命了。

    食品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任何的风险都不能冒,也是赵信拥有卡牌系统,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杂质分子式,这才敢加入到食品之中。

    目前卡牌系统局限的,是细碎的粉末状,容易添加不说,跟普通的纯碱的形态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也足够保密。

    苗远主动的向赵信询问,这个粉末的价钱,赵信也没有隐瞒,他直接告知他,一斤1200文左右。

    基本上,一个馒头,他要抽1文钱,这基本上是利润相当大的比例了,差不多就是160倍的利润,非常惊人。

    赵信知道价格,苗远不知道啊,他的心理价位就是在一文左右,这样一个馒头的成本就在1.5文以下,怎么销售,无论是3文一个,还是5文两个,都有很大的利润。

    孙吉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两个人的交流,一斤1.2贯,这不算多,看赵信那么费工夫的弄出来,几天的时间,又是做这个,又是做那个的,功夫就不少花,可是平均每个馒头要多支出1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这样还能够赚钱吗?

    就算能够赚钱,一个馒头能够赚多少,每天能够销售多少,三五十,还是三五百,这样的小生意,为什么苗起会这么的激动,喜形于色。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庄蒸馒头

    孙吉等人是站在本身的价值上面想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馒头是一个多么大的生意,可是苗远知道,这个生意大到没有边,只要它能够保持着这样的味道,保持着这样水准,绝对是以5万起步的,这还是每天的销量。

    整个保州10万人,甚至是加上保州周边,吃不掉5万个馒头,作为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主食,拿苗家庄为例,2800人的苗家庄,每天大概消耗1.7万个馒头,平均每个人超过7个,这还是馒头不好吃的情况下。

    保州城的人口,是苗家庄的50倍,哪怕生意不是他们全做完的,只要有5000人,每天吃他们的馒头,就是5万个,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苗远激动不已,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他计算的是庞大的销量,1200个馒头用掉了1斤的粉末,如果是5万个的话,最少要40斤?之前制作的过程,他也全程的看过了,很麻烦,前前后后要好几天,到底产生了多少?

    还真的不多,按照一碗出17克莱算,100多碗,最多也就是1700克,不到4斤,这就是全部的产出,按照3天这么多,根本就支撑不起来的庞大的消耗。

    激动的心情,戛然而止,苗远有些为难,却又不得不问道:“四少爷,如果我们每天在5万个以上,甚至是10万个,能够供给的起么?”

    “什么?”孙吉几乎失声的叫出来,他们想的,只是几十个,几百个,完全没有想到,是超过万个,还是5万个,这么庞大数量,聚沙成塔之下,利润恐怕不会低。

    “当然!”赵信自信的点点头,5万个,不过是40多斤,就算是10万,20万,也不过是不超过2担,按照目前具现的速度来算,也就是20分钟的事情,根本没问题,毛毛雨了。

    “太好了,我们今天就想25斤!”苗远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哪怕现在,什么都是八字没有一撇,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底有没有能力,制作出这么庞大的数量,可是这些东西先拿到手再说,这些白色粉末,全部是钱,一个个长着翅膀,就要掉到他碗里的钱。

    一个大生意,就这么定下来了,孙吉他们都插不上话,这都快下午了,也就是说,就算去销售,也只有一个晚饭的时间,3万个左右,他们懂得计算成本,因为面粉价格不高,一个平均不足半文,粉末多一点,平均一个1文,只要馒头能够卖到2文以上,就有半文的利润,3万个,就是15贯,这样的日利润,可一点都不少啊。

    “你现在可以布置了,等下,让人到我房间去拿!”赵信说道。

    苗起心急火燎的出去,赵信笑笑,开始吃饭,借助着吃饭的时间,他在卡牌系统之中,具现了两担的纯碱,10分钟一担,一担才不足一贯,却卖出了120贯,120倍以上的利润,这个利润率相当的惊人。

    很快的,就在他具现完成,早就等的心急火燎的苗远就匆匆的进来了,他看着装在木桶之中的纯碱,直接称重,一桶大概是40斤左右,他直接带走了一桶,并且跟赵信签字,现在的苗家庄,可拿不出40贯,这一点,赵信也没有强求,只要还款之后,拿过来就可以了。

    苗远千恩万谢,甚至跪倒在地,感谢提供这些东西,给村民们一个赚钱的门路。庄户人家,在苗家庄这样的地方,或许不缺吃喝,也能够有些余粮,可是手头都不宽裕,偶尔通过赶集,把集起来的鸡蛋卖了,换上几文钱之外,就是每年的养猪了,赵信这样做,完全开辟了新的来源。

    对于此,赵信不在意,原来没打算这么快开启,算是给他们一个赚钱的门路了,趁苗远没有离开,他提出了个要求,让他们留心一下,兵营之中一切动静。

    军队之中,那些军官之间有矛盾,大部分士兵们有什么状态,有没有抱怨,或者是被克扣军饷一类的,特别是后者,一旦发现,不但要调查的起因和推波助澜,还要第一时间汇报。

    保州兵变,如无意外,应该是对付他的杀手锏,在没办法提前预防之前,情报收集工作相当的重要。

    苗远本以为赵信郑重其事的要求,是什么为难的要求呢,却是这个,当然是满口的答应了。

    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他们本身就准备多做兵营的生意,这些军汉们,也是整个保州餐饮业的最大销售对象,2500个云翼军的士兵,按照每天10个馒头来算,就是2.5万个。

    当然了,不能这么算,只要馒头的名声出去,在军营之中销售个两三万个,应该是没多大的问题的,算上整个保州,销售5万个馒头,甚至是10万,应该是不成问题,如果售价在3文的话,一个馒头1文半的利润,10万馒头就是15万铜钱,这不是小数目了,一天150贯。

    远景永远是远景,为了达成这个远景,他们必须要一步步的去尝试,首先,就是做出来3万个馒头,这也是考验他们的最关键的步骤。

    当天下午,苗远几乎是忙的马不停蹄,布置人员,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准备发面,每家每户都有,却不太多,这个成为了最大的制约,发面的过程,也需要时间,他们一起都准备了。

    全村人大概凑了足够2.4万个馒头的发面,顺带着,又做了很多,预计两三天之内,就可以达到极限,在此之前,每天大概就是5万个左右。

    数量庞大的面粉,开始跟发面混合,进行了一定的加温,保证整个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长达一个晚上,苗起协调了一个下午,安排人手准备,就等明天上午开始制作。

    一个上午的时候,准备做出来3万个,加上下午的话,才6万个,哪怕保州有庞大的市场,他们也要能够做出来才行。

    在过来找赵信拿纯碱之前,苗远就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蒸馒头,当然了,不能再在主宅的厨房了,哪怕主宅的厨房够大,也不可能容纳这么多蒸笼。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有蒸笼,馒头是大部分普通北方农户常用食物,可是就算按照一个人一天吃5个来算,一家七八口也就是几十个,平均两三天,或者是三四天蒸一次就够了,一次可以连续好几锅,蒸一二百个。

    这些蒸锅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却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穷苦的农民,可不能放弃馒头这样廉价的东西。

    整个苗家庄,800多户,有800多个蒸锅,集中到一起,看起来声势惊人的,却是有些杂乱无章的,苗远也知道,这是无奈的选择,铁匠哪里和木匠哪里,也都吩咐下去,需要准备大型蒸笼了。这里面,赵信海给他们一个提醒,就如同后世的蒸馒头店一样,高高的,超过10层的大蒸笼,这样节约人力物力,不是小的普通的蒸锅那么麻烦。

    铁匠和木匠们制作大蒸笼,要几天的时间,他们现在只有小的,苗远刚刚计算过,一般的小型蒸锅,一次性可以出30个左右的馒头,整个苗家庄,大概有蒸锅800个,只要人手足够,一次可以出2.4万个,这已经够了,极限的话,每个下午都可以蒸好四五锅,如果保州每天的销量在10万个,是绝对够用的。

    2.4万个馒头,也是一次完成极限,用来试水是最好的选择,要把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从下午开始弄,时间稍稍有些紧张一点。

    好在,熟练的人员很多,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擅长于蒸馒头,其他人就算不擅长,也能够打打下手,比如说,揉揉面,和面。

    在苗起的宣传之下,整个苗家庄都参与到了这个庞大生意之中,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整个苗家庄,除了超过50岁,行动不便的,剩下的可以正馒头的,最少有1200人,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成年男子只有300人左右。

    原料是现成的,赵信提供的纯碱,没有要钱,小麦也是苗家庄的主要收成,他们去年因为小麦的价钱较低,没有卖出,5万亩,有四分之一种了小麦,差不多有1万石左右,当然优先使用了的,1200人之中跳出来600个专门做馒头,按照1个人做50个的,今天上午最少可以做出来3万个。

    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却让苗家庄都看到了希望,今天做的1200个馒头,并没有交给主宅的吃,而是分给了村民们,有些人只能够吃到一口,可是就这么一口,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劳动人民是质朴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赚钱的门路,却不是笨的,这个馒头跟原来的馒头,差别巨大,怎么可能没有市场,太有市场了,在坚信自己的劳动,能够产生价值的时候,迸发出来激情是无限。

    这一晚上,对于很多的农户都是不眠之夜,他们怀揣着憧憬和感慨,很久很久都睡不着,最终在辗转反侧之中,进入到了梦乡,明天对他们而言,是特别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着关于馒头的梦,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运输问题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苗远就起来了,所有人之中,他是最为激动,一个可以改变苗家庄命运的大生意,可能对于赵信而言,要万贯才是起点,对于普通的庄户人家,多上几十文钱,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趁着天黑出门,摸到了晒谷场,新的蒸锅还没有到位,甚至为了蒸馍专门搭建的房间也没有建起来,只有选择村子之中最为宽敞的晒谷场。

    早在昨天下午,各家各户的蒸锅已经集中到了晒谷场,大小不一,形态各式,整个下午和晚上,苗远都在协调,让蒸锅摆放的更为合理,除了800个最重要的蒸锅之外,还有案子,水缸之类的东西,这也东西也是蒸馒头的必需品。

    40斤纯碱粉末,也按照赵信的要求,准备混入到大量的水之中,其中一部分已经在昨天,加入到了发面之中,另外一部分,则会在今天揉面的过程之中加入。

    在苗远抵达晒谷场不就,陆陆续续就有人来,这是苗家庄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景象,以前恐怕只有麦收的时候,村民们这么积极,却不会这么早。

    苗远打心底里感激赵信,从四少爷来了之后,苗家庄一切都向好了,他不知道那个长弓队到底有什么作用,只用他出人,又不用出钱,每一个长弓队员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身处在辽宋交界的地方,辽国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入侵过保州,居安思危,村子里面岁数稍稍大一点的,都知道几十年前,北宋刚刚成立的时候,辽人有多么的凶猛,几十年前的澶渊之盟,可是在澶州打响的,那已经深入到河南腹地了,整个保州,河北,甚至连大名府,都已经失陷了。

    辽宋两国自澶渊之盟开始,少动刀兵,并不代表不动,多一点武力,村子里面,也多了一点保证,少量的悍匪,甚至连辽国的草谷渗透,都不是问题了,一个都多一点的正规军,固守苗家庄,足以抵挡3倍以上的敌人了。

    辽国的草谷渗透,不可能派遣大军的,两三百号人已经是极限了,哪怕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又不是花苗家庄的钱,苗远没有明确的支持和反对。

    相对于理解不了的长弓队,赵信为了组织这个长弓队,给的很多的福利,这些是实打实的。

    来的时候,带来的大部分的军马,留下的12匹军马,其余的都被苗远牵头卖掉,得到的钱,直接的换成了上百头大型牲口,这些还没有全部到位,可是对于苗家庄的提升已经相当的明显了。

    一个牲口可以替代两三个人力,特别是针对开荒而言,没有牲口的,选择人力开荒的,是没办法,沉重的劳动,就算是壮劳力,也未必支撑的下来。

    苗家庄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庄子,算的上开垦比较多的,可是多是集中在水源的附近,其他稍稍远一点的地方,是没有开垦的。

    保守估计,苗家庄附近的荒地,最少也有3万亩左右,只是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哪怕是亩产只有几十斤左右,就足以让苗家庄更加富裕。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粮食是根本,哪怕再多的粮食,也不嫌多,没有丰年的储备,那里有荒年的度过,从十年前开始,北方的气候就变得不太好,苗家庄有两条小河经过,还好一点,一些缺水的地方,已经开始绝收了。

    实际上,大部分获得耕牛的家庭,已经开始了开荒,首先就是靠近苗家庄最近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边界,预计会投入上百头大型牲口和最少400人,按照每一个人力平均15亩的数字,今天就可以增加近万亩。

    如果说,这些只是对粮食,对农业上面的提升,现在赵信拿出来的生意,才是改变苗家庄的根本所在,农民们都不傻,他们从这个馒头的口感和大小上面,可以分辨出这个馒头是不是畅销了,这种前提下,他们也拿出了全部气力,做好这件事。

    在苗远起床之后,昨天选定的晒谷场,陆陆续续集中的不少人,一部分还不是被选入到蒸馍的人员之中的,他们的心中都是包含着希望,这是赚钱的机会,也是改变他们生活的机会。

    面发的好不好,是关键,苗起看到有人来了之后,找了几个最熟悉蒸馍的妇人,负责检查面,都是村子里面的发面的一把好手,这一次发面的过程,耗费的时间较多,在赵信的提点之下的,用热水壶来保温,差不多四五十度的温度,促进了面的发酵,现在,都是比较出色的程度的。

    一个个的检查完毕,就是和面和做馒头的过程了,一个人平均才50个,对于熟练工来说,这不算什么问题,忙乎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所有的蒸锅都上笼了,热水被木柴加热,烟气升腾。

    如此热闹的场景,在苗家庄,还是第一次,

    赵信其实也来了,他只是远远的看着,没有走到近前。

    说实话,他没有多震撼,后世的人口更多,一些以人为主的记录,在国外是异常艰难创下的,中国人只要想,随便找一些组织者,就能够分分钟破掉,万人舞蹈,万人太极拳,甚至大型歌舞表演,苗家庄这才多少人,还不是那么的整齐。

    赵信更加注意的,其实是这些民众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苗家庄的主要的燃料还是木材,一部分是捡到的一些枯枝落叶,另外一部分,则是开发出来的木柴。

    使用木柴烧火,是从最早到火诞生的时候,就开始利用了,到处都是树木,木柴是最容易得到,这样浪费太多了,木材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长弓的出现,注定会让长箭的数量激增,不同于箭头和尾翼,箭杆的位置是最没有技术含量,大部分木材都可以使用,这样算下来,木头还是应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好了。

    中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利用的历史可以追述到青铜器,甚至更早的时代,甚至保州附近就有煤矿,把蜂窝煤弄出来,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燃料,节约,热量高,制造起来也不麻烦。

    赵信想到这里,忍不住自嘲的摇摇头,想这么多干什么,穿越者的见识之中,可以被做出来的很多的,馒头是这样,肥皂也是这样,蜂窝煤同样是,不用蜂窝煤,在燃料问题上,块煤更好,在大规模的生产馒头的前提下,只要蒸箱够大,块煤更方便。

    接近一个小时的蒸馍过程,是较为漫长的等待,可是包括蒸馍的,还有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上千人都聚集在晒谷场上,他们不是说没有交流,小声的说这话,可是精力的重点,都集中在蒸锅上面,这是寄托了未来希望的蒸锅。

    说实话,哪怕每天150贯,平均到每一个村民身上,也不会超过50文,可这是活钱,源源不断的活钱,庄户人家不同于出外干活的,吃自己的,住自己的,耗费很少,几百文的活钱,就能够干很多的事情,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衣服家用,一年到头,可能就是紧着这么多钱了。

    现在,足不出户,只要付出劳力,可能每天都能够赚十几文,甚至是二三十文,这对于城市打工或者是在运河上面搬运的,不算很多,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一点都不少,当然是干的热火朝天。

    漫长的等待之中,一锅锅的馒头新鲜出笼了,苗起带着几个婆子,一锅锅的检查,主要是品质,昨天只是一两千个,今天却是3万个以上,万一品质没有控制好,砸锅了,那就麻烦大了。

    每一锅随机的挑选一两个,进行品尝,一两千个馒头而已,现场差不多近千人,就当是享口福了。

    结果让人满意,今天馒头的质量,似乎比昨天晚上更好,似乎更甜,也更柔和了,馒头也更大了。

    这是当然的事情,昨天使用的,只是发泡液,赵信只是估摸的浓度,今天,使用的是纯碱粉末,精确了用量,每一斤的使用量比昨天稍稍的多了一点,更多的二氧化碳,更少的酸性残留,必然会让蓬松度和口味上升。

    每一个吃到馒头的,都是同样的激动,他们昨天只是尝了一小口,甚至没感觉到什么,就吃掉了的,现在整整一个馒头,他们可以细细的品尝,热腾腾的馒头和口味,让他们对于今天充满了信心。

    苗家庄之前只有七八辆的牛车,现在,集中了大型牲口的话,都改成了马车,3万个馒头,为数不少,七八辆车,勉强容纳的下,可要怎么弄到保州。

    苗家庄距离保州,还有30多里,马车可能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够抵达,馒头是热的好吃,特别是这些馒头,冷了比之前的口味好,却不是那么的明显,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这些估计全部冷掉了,到时候怎么卖?

    难不成,还要在保州租个房子,把冷馒头送到保州之后,再通过蒸锅,加热之后来卖,这不是不行,这等于重复劳动,甚至耗费的人力物力,一点都不小。

    运输问题,这个从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却成大麻烦了,苗远的脸色有些古怪,呆呆的站在马车之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无数念头在他的心中闪过,可是无一例外,全部是耗费巨大,馒头本身的利润不低,可是如果加上这些解决方案,说不定就从一个廉价的产品,变成一个昂贵的产品,哪怕依然能够风靡,却怎么也达不到之前的高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046/ 第一时间欣赏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皇宋锦绣》为转载作品,皇宋锦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皇宋锦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皇宋锦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皇宋锦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皇宋锦绣介绍:
宋朝在文治上面做到了顶峰,诞生了无数可以铭刻到历史上的人物,大文豪,政治家,圣人,军事家,却被蛮族攻破,历史沉沦。
穿越本应该死掉的仁宗二子,改变必死的命运,改变将靖康之耻,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看一介皇子如何,祛除弊政,强悍自身,追亡逐北,一统天下。皇宋锦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皇宋锦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皇宋锦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