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军神TXT下载三国军神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军神全文阅读

作者:冰雪尘     三国军神txt下载     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七章 拔刀相助

    一个马贼头子,带领着他手下的儿郎,奋力砍死两个鲜卑人。

    抹了一把溅在脸上的鲜血,他对着不远处,那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大声喊道:“江孝德,你不是说弹汗山防守松懈,很容易攻破么?”

    “现在我们死了这么多儿郎,却根本攻不进去啊!”

    马贼虽然有四千余人,但是鲜卑人的确骁勇善战。哪怕是那些老人以及十来岁的孩子,都能够上马厮杀。

    若是普通的部落吞并,他们一定不会这么拼命。但是他们的对手是马贼,鲜卑人知道,若是让这些马贼攻破了弹汗山,那么所有的鲜卑人,都不能活命。

    江孝德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连杀五人,他浑身浴血,显得有些狰狞。

    孝德是他的字,他本名江武,乃西汉江充之后人。

    汉武帝晚年患病,江充指使胡巫檀何欺骗武帝说:“皇宫中大有蛊气,不除之,上疾终不差(病不愈)。”

    武帝信以为真,就派江充成立对此严加查察。一时间,江充权倾朝野。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仇隙,遂陷害太子,江充在太子*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刘据恐惧,发兵诛杀江充。江充的党羽逃往甘泉宫报告皇帝,太子已起兵造反。

    汉武帝派人平定叛乱之后,太子悬梁自尽,皇后卫子夫亦自杀。史称‘巫蛊之祸’。

    后来汉武帝知道太子刘据本无反心,心中悔恨不已,遂灭江充三族,并且在湖县建‘思子*’。

    江家虽然被夷三族,但是江允的小儿子却逃到了北方。江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间,靠打猎为生,至今已有两百余年。

    江家历代人丁单薄,直到江武父亲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不仅有了江武,他的妻子还生下了另外一儿一女。

    由于家中人口增多,再加上‘巫蛊之祸’已经过去了两百余年,所有人都以为江家已经绝后。

    所以江武的父亲,就想带着一家人下山讨生计。毕竟山中虽然不用缴纳赋税,但是毒虫猛兽却是很多,生活在山中很容易丧命。

    于是乎,江武父亲就带着一家人下山定居。

    江武年少时期便勇力过人,十五岁就能与山中的孤狼搏斗,二十岁的时候,甚至猎杀了一头幼虎。

    中国人自古都比较排外,江武一家下山之初,也经常遭受排挤。但是北方民风彪悍,江武仗着自己的武力,没过多久就与附近的少年们打成一片。

    自那以后,江家的处境就好了很多。

    奈何江家命运多舛,他们一家刚安定没多久,村落之中就被鲜卑人劫掠,一家人全都死于非命。

    江武当是正跟一群狐朋狗友在外玩耍,回来之后,看到整个村子的人都被屠戮一空,当时他就目眦欲裂。

    时年十九岁的江武,遭此大变,埋葬了自己的家人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八十八章 依附

    交战的双方,都被突然出现的骑兵吓了一大跳。

    江武看着‘陈’字大旗,心念微动,想到:“这莫非是汉人的军队?”

    只要过来的这支骑兵不是鲜卑人,对于这些马贼都是一件好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过来的那支骑兵,突然喊起了这样的口号,更是令的交战的双方全都大惊失色。

    “他们是黄巾军?”

    马贼们惊讶,是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黄巾军不但敢出兵攻打鲜卑人,而且还敢进入塞外,前来偷袭鲜卑王庭。

    鲜卑人惊讶,是因为他们早就听说了御河河畔,黄巾军劫了鲜卑人的营寨,并且杀死鲜卑可汗的事迹。

    这些留在弹汗山的鲜卑人,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黄巾军,但是心中对于黄巾军的畏惧,却是十分强烈。

    本来只有马贼的袭击,他们还能勉强支撑。但是再来一支骁勇善战的黄巾军骑兵,弹汗山的鲜卑人,全都开始绝望起来。

    “驾!”

    汤陈、赵煌一马当先,来到战场边缘,对着江武大声喊道:“孝德,可还记得我们?”

    江武举目望去,看到了汤陈与赵煌,顿时喜形于色。

    在塞外的草原上,一直有着马贼的存在。只要鲜卑人南下劫掠,总会有无家可归的汉人为了报仇,进入草原成为马贼。

    但是九年前,却出现了另外一支队伍,他们团结而精锐,也不断地找鲜卑人的麻烦,那就是赵煌、汤陈,他们所带领的这支骑兵。

    两股拥有相同目的的势力,非常容易达成共同的语言。

    赵煌的那支骑兵,战斗力虽然强大,但是对于塞外的了解,却要远远逊色于草原上的马贼。

    塞外的马贼分散在各个地方,他们单个团体的势力可能都不大。若是把马贼们看作一个团体,他们却是遍布草原各地。

    以往,赵煌等人没少从马贼手上获得鲜卑人的情报。可以说,若是没有马贼们的帮助,赵煌等人可能早就已经被鲜卑人剿灭了。

    这也是为什么,田丰向陈旭献计坐山观虎斗的时候,赵煌与汤陈会是那种反应了。

    他们在草原上,与很多马贼头子都很熟悉,并且欠下了马贼们很多的人情。

    当陈旭听闻马贼们的汉人身份,以及他们以往的所作所为以后,没有丝毫犹豫,就召集黄巾军前来支援他们。

    江武砍死一个鲜卑女人,大声喊道:“你们也是来杀鲜卑狗的?”

    汤陈哈哈大笑一声,说道:“我家主公正准备带兵突袭弹汗山,却没想到被你们抢了先!”

    江武早就知道两人,带着手下骑兵投奔了黄巾军。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与其他马贼联合在一起,想要先攻破弹汗山,而后前去投奔黄巾了。

    做马贼在草原上复仇,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许他们一开始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处置俘虏

    收编了马贼,陈旭帐下的骑兵不降反升,由原来的六千五百人,变成了现在的八千八百余人。

    田丰来到陈旭面前,向他禀报:“主公,这次突袭弹汗山,一共斩首五千八百二十三人,俘虏鲜卑男女老少,共计四万三百五十四人。”

    “我等缴获了战马三万五千二百七十六匹,其中好马只有六千余匹,其余牲畜不计其数。”

    “据斥候来报,那些内斗的鲜卑人,以及附近的鲜卑部落,都开始向弹汗山赶来。若是我黄巾军不尽快离开,待他们抵达弹汗山的话,则我军危矣!”

    田丰目光灼灼的望着陈旭,说道:“对于那些俘虏,主公想怎么处置?”

    听到田丰的问话,陈旭脸色一僵。如何处置俘虏,他一直不想面对。

    但是现在,黄巾军很快就要撤离弹汗山,若是再不处理俘虏的问题,恐怕会拖累黄巾军撤退的计划。

    就在此时,黄巾军的诸将,全部来到了陈旭的大帐之中。

    赵煌、汤陈、江武走在了最前面,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主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等现在既没有地盘,用来收拢这些俘虏当做奴隶;也没有时间带他们离开,还请主公早做决断!”

    看着诸将的表现,陈旭就知道了他们的意思。

    既然不能把这些异族带走,当做奴隶圈养起来。那么对于这些仇人,就只有屠杀了。

    赵煌、汤陈、江武,以及他们帐下的那些士卒,都与鲜卑人有着血海深仇。在他们看来,只有杀掉这些俘虏,才能洗掉自身的仇恨。

    至于将这些俘虏放掉,不仅是他们这几个人,哪怕是赵云、田丰、典韦等人也不会同意。

    这个时代,汉人们对于异族人的歧视,远远不是陈旭所能想象的。

    自古以来,华夏就以天朝上国自称,对于那些化外之人,他们心中都存在着强大的优越性,就好像后世的美国白人,面对非洲黑人时的优越感一样。

    甚至于,他们的这种优越感,还要更加强大。

    除了华夏以外,其余国家的人,都被汉人称之为蛮夷。在汉人眼中,他们这些蛮夷,都是低人一等,根本无法与汉人相提并论。

    但是自古以来,那些汉人眼中的蛮夷,却是屡屡侵犯华夏的土地,劫掠中原的财富,屠杀高贵的汉人。

    正是为了抵御这些粗鲁的蛮夷,华夏自周朝开始,就出现了长城。到了秦汉两朝,更是对长城进行了统一的修建。

    可以放,北方的各族,既被汉人瞧不起,又深深地被汉人所忌惮。

    而且自古以来结下的仇恨,并不是那么容易洗清的。在面对胡人的时候,鲜卑人的头颅只会成为军人的战功,而不会背上血腥屠夫的罪名。

    哪怕像田丰这样的文士,若是有机会,也会不遗余力的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章 回寨

    黄巾军走了,剩余的鲜卑人并没有被屠杀。

    但是剩下的那些鲜卑人,却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以及一些丑陋不堪的女人。

    陈旭本来以为,黄巾军杀掉那么多鲜卑人,这些鲜卑的女人们,都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前往黄巾军的大寨。

    但是事实证明,他错了。

    这些鲜卑的女人,她们生来便是如此,只会依附强者。

    并且在鲜卑的传闻之中,中原之地,都是美丽、富饶的地方,是所有鲜卑人向往的美好世界。

    她们一开始之所以反抗,那是因为她们的对手是马贼。她们知道,落在马贼手中,她们就没有了活路,所以才会如此行事。

    但是现在,黄巾军想要把她们掳掠到中原,又不会要了她们的性名,所以这些鲜卑女人,就不会再有二心。

    在她们看来,现在的情况,就好像弹汗山已经被其他强大的部落吞并了一般,她们只是去依附强者。

    至于所谓的忠义廉耻,她们丝毫不会去考虑这些。

    其实不仅是草原上的女人们如此,就连那些男人也是这样。只要你足够强大,能够征服他们,他们就会成为你手下忠实的鹰犬。

    一旦某日,他们觉得自己的实力强过了主人,就会化身成狼,露出尖锐的獠牙。

    黄巾军离开弹汗山,带走了一万八千多年轻的鲜卑女人,甚至还有一些小女孩。

    陈旭的心思非常简单,他不愿意肆意屠杀。却也不愿意放过那些鲜卑人,坐视这些女人被其余的鲜卑部落抢去,成为壮大他们部落的工具。

    这些被挑选的鲜卑女人,她们都是年轻力壮,并且会骑马。

    如此一来,带上她们,不但不会拖累黄巾军行军的速度。反而能够帮助黄巾军,驱赶多余的战马。

    而且黄巾军的营寨之中,恰好是男多女少。并且姿色好的女子,更是少之又少。

    因为黄巾军收拢的百姓,大多都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在流民朝不保夕的生活之中,男人的生存能力,显然要比女人强上很多。

    有些年轻美貌的女子,往往会被大户人家收作婢女,小妾之类。如此一来,流民中女人就变的更少。

    黄巾军中有很多年龄偏大,并且被迫退伍的战士,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光棍。

    有些人甚至在战场上收了重伤,落下了残疾。对于这样的黄巾军而言,陈旭虽然不会抛弃他们,却也不会勉强其余的女子嫁给他们。

    若无意外,这些曾经为黄巾军浴血奋战的战士们,都会孤老一生。

    现在,陈旭带回去了将近两万的鲜卑女人,若是分给那些受伤落下残疾的战士。

    或是挑选其中美貌的女子,奖励给那些立下功劳的将士,绝对会使得黄巾军的凝聚力,再次大大增强。

    大多数的黄巾军,都是为着心中的信念,才跟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名将来投

    连续数十日,陈旭都在处理寨中的事务。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不得不说,陈旭带兵攻打鲜卑人,虽然比较冒险,收益却是相当可观。

    先不说黄巾军攻破弹汗山所缴获的物资,单是通过这场战争,黄巾军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声望,都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甚至有很多曾经还在犹豫的百姓们,也都携家带口上山投奔黄巾军。

    自从敲定了演武场的规则以后,黄巾军的演武场上,每日都会有人上去挑战。

    陈旭设立这个擂台的本意,只是为了委婉地回绝那些想要参军的百姓。所以派出去守擂的士卒,都是军中的劲卒。

    他们本就勇力过人,再加上经历过很多战事,战斗力要远远强过普通百姓。所以一开始,有很多上台的百姓都没有通过考验。

    由于想要上台打擂的人太多了,所以陈旭不得不下令:每个上台之人都要先记录身份,一旦落败,三个月之内不许再上去挑战。

    如此一来,很多没有把握之人,就不愿意浪费掉一次宝贵的机会。他们为了参军,闲时都开始训练武艺。

    随着更多的百姓涌进黄巾军的大寨之中,陈旭已经将山寨扩充到十五个。使得黄巾军的大寨,遍布整个太行山。

    不得不说,百姓之中卧虎藏龙。当一开始那些浑水摸鱼的人都落败以后,擂台上冷清了一段时间。

    自那以后,虽然上台的人变得很少,但是能够击败守擂士卒的百姓,却是越来越多。

    用后世的俗话来讲,那就是: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

    前面那些被打败的男人们,他们给其余想要打擂的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之后很多人自忖无法击败守擂的士卒,就不敢再上去丢人现眼。

    毕竟,虽然打擂不会死人,但是战败以后,先不说面皮上不太好看。就是那些皮肉之苦,也绝不好受。

    所以后来上场的那些人,全都是有些把握,才敢上去打擂。

    十几个山寨,每个山寨都有擂台。日积月累下来,既然有一千多人击败擂主。这个消息传到陈旭耳中以后,使得他惊讶无比。

    一千多人打擂成功,就代表着这些尚未经过训练的百姓,他们自身的勇武都是非同一般。

    这些人若是再经过严格的训练,他们绝对会成为一支可怕的精锐。

    “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台打擂通过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陈旭微微叹息一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一千多人。

    他们自身的素质绝对可怕,但是人数也太过稀少。若是单独成军,先不说人数太少,不太适合。

    就是想要找出一个合格的统帅,却也无比困难。

    陈旭手下的大将虽然不少,但是典韦、陈虎、汤陈等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冲锋陷阵都是猛将,但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二章 比试

    没有陈旭想象中的故意拿捏,高顺听到陈旭招揽的意思以后,立刻拜在地上,口中高呼:“顺,见过主公!”

    骤然得到高顺的效忠,陈旭宛如身在睡梦之中。

    往日他招揽那些名将之时,哪个不是费尽心思,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他们的效忠?

    哪怕是赵煌、汤陈,以及他们帐下的那些骑兵,陈旭也要让典韦、赵云出面,才将他们折服。

    但是现在,陈旭只是稍微流露出招揽的意思,高顺就纳头便拜。这不禁使得陈旭,有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

    看到自家兄长愣在那里不动,陈虎心中大急,急忙拉了一下他的衣袖,陈旭这才回过神来。

    深吸了一口气,陈旭才知道自己不在做梦。他急忙上前,扶住高顺的双臂,用力将他拉了起来。

    而后陈旭挽着高顺的手臂,问道:“不知阿顺可有表字?”

    陈旭仗着前世的积累,虽然知道高顺是个将才,但是史书上并未记载高顺的表字。所以他才会如此询问。

    高顺答道:“某表字严正。”

    “严正,严正。”陈旭低声呢喃几次,突然抚掌大笑,“刚直严谨,公正不阿,当真是好字啊!”

    听到高顺表字‘严正’以后,陈旭不得不感叹,这真叫做字如其人啊。历史上的高顺,正如他的表字那般,是个刚正、严谨之人。

    陈旭拉着高顺往外面走去,真切的说道:“我虽然未曾与严正见过面,然观严正样貌、表字,对于严正的为人,某亦能揣测一二。“

    “阿虎虽然为人鲁莽,但是非豪杰之士,并不能入阿虎之眼。严正乃阿虎推荐之人,胸中必有才学。”

    “严正且随我前去校场,展示你自身的才能,我也好为你安排职位。”

    陈旭虽然知道高顺的才能,但是黄巾军其余诸将却并不知晓。

    若是高顺没有展示任何才学,陈旭就将他破格提拔的话,其余将领虽然不会明说,心中却也会有一些芥蒂。

    所以陈旭才会拉着高顺,一同前往校场。一来,可以与帐下士卒混个脸熟。二来,也能与赵云、赵煌、汤陈、江武三将相见。

    陈旭将黄巾军的骑兵交给了赵云,赵煌、汤陈、江武这些原来骑兵的统帅,自然要成为他的副将。

    若非如此,陈旭担心这些人心中会有芥蒂,以为陈旭夺了他们的兵权。

    况且,不安排他们练兵的话,以这几人的地位,势必会安排他们独领一寨。

    陈旭虽然对他们非常放心,但是黄巾军现在的每个大寨,都必须是陈旭真正的心腹才行。

    这三人才投黄巾军没多久,对于他们的为人,陈旭尚未了解透彻,所以不便让他们独领一寨。

    但是他们以前并不是黄巾军,对于黄巾军很多的要求、习惯以及行事,都不太了解。

    如此说来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思

    陈旭让人拿来了一杆好枪,而后把自己的坐骑让给高顺,让他上场比武。

    赵煌几人看到陈旭如此优待高顺,心中都有一些不服。待高顺上马以后,汤陈就跨上了战马,拍马直取高顺。

    高顺望着汤陈拍马过来,他也是轻踢马腹,轻轻舞了一个枪花,而后挺起长枪刺向汤陈。

    “铛!”

    大刀与长枪相交,金戈交鸣之声响起,两人身子都是一震。

    枪走轻灵,诡异;大刀却是力大势沉,走的是刚猛路线。

    高顺此举,无疑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但是他用长枪,居然能够挡住汤陈的大刀,两人的武艺高下立判。

    一招过后,双方都知道了对手的深浅。

    汤陈知道,他的武艺比不上高顺,若要取胜,只能在马术上找方法。

    两人你来我往,交战数十回合,汤陈尽量把自己的骑术发挥到了极致。奈何高顺的骑术亦是非常惊人,交手没多久,汤陈就落入了下风。

    赵煌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着急。他们两人投奔黄巾军以后,才知道黄巾军人才济济,两人除了带领来的三千骑兵以外,自身的优势根本不明显。

    若是汤陈败于这个新来的高顺之手,那么陈旭会如何看待他们?

    陈旭立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两人的交战。仅仅过了二十多个回合,汤陈就已经显出了败相。

    他转头看到了满脸着急的赵煌,就对他说道:“子亮,你也上去交战吧,让我看看,严正的武力到底如何。”

    听到陈旭的话,赵煌感到有些憋屈。陈旭虽然没有别的意思,但是听到他的话,赵煌还是以为自己与汤陈,只不过是高顺的陪练。

    校场上汤陈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赵煌也顾不上其他,一夹马腹,就进入校场之中。

    好在他也知道两人打一个不太光彩,再加入战阵之前,就大吼了一声,说道:“严正勇猛,非一人可敌,主公特遣我来相助秀吉!”

    话毕,赵煌就杀向高顺。

    赵煌的话很有水平,先是吹捧高顺勇猛,说他并非一人之敌。如此一来,两人夹攻高顺,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并且他还在后面说,是陈旭派他前来助战的。这样的话,别人就更加不会说些什么了。

    赵煌一枪直刺高顺,高顺不敢大意,凝神静气,与他交了一招。

    两人战马想错而过,高顺当即心中大定。赵煌的武艺虽然不错,但最多也是一个三流武将。赵煌的能力,大多数都不在武艺上。

    高顺自忖,现在虽然多了一个赵煌,但是只要他细心应付,迟早能够击败两人。

    陈旭既然给了他这么一个露脸的机会,他就不会辜负陈旭的一番好意。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陈旭既然这么看重他,他就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前来回报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四章 陷阵营

    陈旭刚刚还因为,那些打擂成功精壮男子们的问题操心,却不想高顺立刻就过来投奔黄巾军。

    依照高顺的才能,将那一千多勇武过人的男子集合在一起,训练成精锐的步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不但对让这些勇武过人的男人们,找到好的归宿。还能够给黄巾军,打造出一只精锐的步卒。

    黄巾军现在已经有了一万精锐骑兵,但是在中原战场之上,骑兵的作用却远远比不上步兵。所以黄巾军完全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步卒。

    以前的黄巾军,虽然都是悍不畏死,但是他们凭借的只是那种不怕死的精神。

    真正面对大汉精锐部队的时候,他们也只能以命换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胜利。

    而这些,却并不是陈旭希望看到的。

    若是高顺能够训练出一支,像历史上那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的陷阵营。这一支军队,完全能够弥补,黄巾军步卒战斗力不足的弊端。

    所以陈旭对高顺寄予厚望,让他可以在所有的黄巾山寨之中,任意挑选兵员。

    依照陈旭的想法,陷阵营的士卒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当高顺将自己练兵的方法告诉他以后,陈旭才知道,为何历史上陷阵营只有七百余人了。

    依照高顺的想法,他所要训练的这支队伍,他们要成为全能的士卒。

    首先,这些人要尽皆身披重型铁甲,而不是那种最简单的牛皮战甲,并且每人还要配上圆盾。

    如此一来,哪怕遇到弓箭手万箭齐发,士卒们结成方阵,依靠默契的配合,也能做到毫发无损。

    其次,这支队伍若是遇到骑兵。面对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他们能够拥有以步兵战胜骑兵的能力才行。

    所以,每个士卒都要配上长矛。

    当骑兵向他们冲锋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圆盾筑成一道鉄墙,并且把长矛对准骑兵,结成密密麻麻的长枪阵地。

    这样的话,骑兵只要敢冲上去,就会有死无生。

    而后,当敌人近身以后,这支队伍还能够贴身作战才行。那么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应该配上一柄大刀。

    作为一支全能型的队伍,他们绝不能够不会射箭。拥有过人的箭术,当敌人靠近他们的方阵之前,这些士卒就能够率先用弓箭,进行远程打击。

    配置了这样装备的军队,他们的负重绝对是无比可怕的。为了让士卒们保持充沛的体力,在行军的途中,必定要有马匹代步才行。

    这样算来,高顺所训练出来的士卒,他们每人的装备,至少都要有一副重铠、一杆大戟、一柄大刀、一匹战马、一张强弓,以及若干箭羽。

    这样装备下来,每一个士卒身上装备的价值,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装备倒还不是最重要的,若是这支队伍只有装备,而不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五章 英雄辈起

    陈旭带领黄巾军躲进山中之后,再也没有下山给大汉王朝找麻烦。

    但是这个帝国会崩溃,自有其必然的道理。哪怕天下的黄巾军,都安定下来,整个大汉仍是风起云涌。

    中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87年,幽州境内再起叛乱。

    张纯与同郡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丸元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掠吏民,所至残破。

    一时间,整个天下震动,青、徐、幽、冀四周百姓流离失所,大多都藏于山中,躲避战火。

    这个时候,黄巾军已经完全占据了八百里太行山。再加上黄巾军讨伐胡人,攻破弹汗山的声望,于是有很多百姓,拖家带口前来投奔黄巾。

    陈旭在山中,听闻张纯反叛的由来以后,嗟叹不已。

    原来,张纯反叛的的根由,还要追溯到张温调遣三千乌桓突骑兵,前去支援凉州战场之事。

    张纯是幽州渔阳郡人氏,自幼喜好结交四处豪杰。再加上他为人豪爽,并且并不歧视国境之内的乌桓人。

    长时间下来,他与乌桓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纯才能非凡,曾经被任命为中山国国相。但是由于黄巾军的起义,席卷了整个冀州,所以之后张纯也被牵连,罢官归乡。

    张纯归乡以后,与乌桓人的往来更加密切。再加上他在幽州的名声很高,所以很多乌桓部落的首领,都愿意与他结交。

    张纯的理念,与普通的士大夫并不相同。他并不认为胡人是野蛮、落后的种族。

    相反,他同情这些乌桓人,并且敬佩他们的勇武。

    张纯认为,乌桓人既然一直生活在大汉国境之内,认大汉为主,那么他们就应该拥有与汉人一样的地位。

    大汉若能启用乌桓人,以大汉的富裕,以及乌桓人的骁勇善战,又何愁不能威震四方?

    张纯的这种理念,却招受了很多士大夫的不屑。但是他仍然固执己见,倾心与乌桓人结交。

    却说幽州境内,有另外一个英雄,复姓公孙,单名瓒,表字伯珪。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其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

    但是他外貌俊美,并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

    于是深得涿郡刘太守赏识,并且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公孙瓒跟卢植于缑氏山中读书,粗通经传,后又被举为上等郡吏。

    后来刘太守犯事,发配日南。当时法律不许部下随槛车同行。公孙瓒就化装成侍卒,带上刘太守日用品,驾车护送。

    临行前,他跪在祖坟前面,说道:“昔为人子,今为人臣,我应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气弥漫,我恐怕回不来了,在此我就向祖上辞别了。”

    他慷慨悲泣,拜罢起身而去,围观的人无不感叹。却不想,刘太守在发配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六章 灵帝崩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天下四处虽然动荡不安,但是黄巾军大寨之中,却是一片安详宁静。

    如今离黄巾军攻破鲜卑王庭,已经过去了三年。现在,陈旭已经二十五岁了。

    一处大院之内,脸上已经有不少胡须的陈旭,肩膀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左右两只手上,还分别抱着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婴。

    庭院旁边,两个女子正在浆洗着小孩的尿片。她们时不时望向陈旭的方向,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神色。

    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女子正是张玲。

    陈旭攻破弹汗山回到山寨的第二年,张玲就给陈旭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政。

    同一年内,陈旭又娶了赵云的妹妹赵雨为妾,次年她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骏。

    至于陈旭抱着的那个女婴,却是几个月前,张玲为他生下的女儿,叫做陈婷。

    赵雨嫁给陈旭为妾,虽然有些委屈。但是以张玲的身份,赵雨根本无法与她相争。

    赵雨心中早已喜欢陈旭,但是因为种种缘故,才拖到前年成婚。对于这个女子,陈旭心中也有很大的好感。

    再加上赵云统帅黄巾军的所有骑兵,他的身份就比较敏感。虽说陈旭绝对信得过赵云,但是其他人却不会这么想。

    就连田丰与程昱,都曾经在暗中劝谏过陈旭,说那支骑兵乃是黄巾军的王牌军队,必定要有亲信掌管才行。

    这个亲信,不是指那些信得过的手下,而是指陈旭的本族之人。

    自古以来,华夏人的宗族观念就非常深厚。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也许所有人都会背叛你,但是你的宗族却不会背叛你。

    若是同一宗族的人背叛自己的亲人,那么他们一定会遭受天下的唾骂。家族,是所有士人都不能撇弃不顾的存在。

    哪怕像日后的诸葛亮一家那样,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投奔魏蜀吴三个集团。他们的初衷,亦是为了家族的延续。

    不止是诸葛家族,就连很多其他的世家大族亦是如此。他们的观念,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有广撒网,才能捕到大鱼。

    家族子弟分散投奔诸侯,只要他们所投奔的诸侯之中,有一人能够成事,那么这个家族的传承就不会断掉。

    相反,那些诸侯的家族,除了袁绍、袁术这两个奇葩以外,其余的诸侯亲族,都是竭尽全力辅佐诸侯。

    而曹操,就是最好的说明。

    无论是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他们都是曹操的本族亲人。

    历史上的曹氏集团,他们的王牌骑兵虎豹骑,也是交给曹姓的将领统帅。

    赵云虽然得到了陈旭的信任,但他毕竟不是陈旭的亲族。然而他所统帅的骑兵,却相当于黄巾军三分之一的战力。

    如此强大的权力,若非陈旭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七章 历史车轮

    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汉灵帝病危。

    纵观汉灵帝的一生,虽然看似荒唐、无能。但是他本人,却是尽量遏制朝中的各个势力,并且一度想要削弱他们。

    奈何大汉宛如病重之人,朝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汉灵帝想要加强皇帝的权威,尚未实施便已经病危。

    西园八校成立时间尚晚,世家大族仍旧把持地方。

    汉灵帝早就看出了西凉的董卓恃宠生娇,目中无人。所以就听从臣子所言,风封董卓为少府。

    少府,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封董卓这个官职,虽然看位列九卿,风光无比。

    但是董卓帐下谋士李儒却说:“主公位居西凉,兵精粮足,纵然汉室对主公有所忌惮,却也不敢轻动。”

    “主公若是听从陛下的任命,回到洛阳就任少府,朝廷若是再想对主公不利,只需一道圣旨,几员狱卒便可置主公于死地。”

    “朝廷用的是这招明升暗降之计,真是用心险恶,还请主公三思。”

    董卓素来信任李儒,听到他的分析以后,当即大怒。

    董卓遂上书洛阳,说之自己乃是一介粗鄙武夫,只能为国家镇守西凉。至于少府之职,他才疏学浅,不能担任。

    董卓回书虽然委婉,但是拒绝朝廷任命的意思,却再也明白不过。

    灵帝大怒,想要治罪董卓。但是考虑到董卓手握重兵,不能擅动。所以他心中虽然愤怒,却也不敢做出过激的事情。

    再说大汉帝国,臣子推迟朝廷任命的事情并不少见,也不能以这条罪状治罪董卓。

    随后,有一人向汉灵帝献计,说:“董卓起于西凉,根基深厚。他所仗着,不外乎在西凉的威望,以及羌人对他的惧怕。”

    “陛下若是将董卓调离西凉,此人根基既然失去,朝廷再想图之,又有何难?”

    汉灵帝闻言,当即大喜过望,说道:“如此,将董卓调到哪里比较合适?”

    那人就说:“董卓性格骄横、自大,若是给他的职位过低,此人必定不会前去任职,以我之见,不如封其为州牧。”

    “董卓若是听闻陛下如此封赏,必定大喜过望,欣然前去任职。”

    汉灵帝闻言,久久不语。州牧代表天子牧守一方,权力太过庞大。直到现在,他只任命了两各汉室宗亲为州牧。

    一个是幽州牧刘虞,一个是益州牧刘焉。

    “若是封董卓为州牧,朕怕他的权力太大,反而助长了董卓的气势。”

    却不想,那人笑着说道:“陛下无需忧虑。如今大汉各个地方,被世族、豪强把持,想要总揽一州大权,何其难也?”

    “董卓若是离开西凉,出任州牧,他必定会处处遭受掣肘。并且陛下还可以下令,让他不准带走西凉士卒。”

    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八章 诸侯会盟

    田丰仍旧激动的说着:“主公,无论是皇宫兵祸,还是董卓带兵进京,亦或是董卓废立汉帝,都对汉室的威信,有着致命的打击。”

    “汉室既然衰微,天下必将大乱。我黄巾军待在山中隐忍数年,终于到了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刻了。”

    过了几年,程昱仍然不显老态。相反,由于这几年来,他一直过得非常充实,所以显得更加年轻。

    程昱一边捋着自己的胡须,一边点头表示同意。

    “终于要来了吗?”

    听完田丰的话,陈旭有些期待,也有些彷徨。

    感叹了一下,陈旭对着两人说道:“对于眼下情形,不知两位军师有何建议?”

    这一次,是程昱开的口:“天下虽然乱象已显,汉室根基仍未动摇。我黄巾军若是现在起事,仍旧势单力孤。”

    “况且现在将近年关,天寒地,也不适合出兵。所以依我之计,我等只需整顿兵马,并且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即可。”

    听闻程昱的话,陈旭点了点头。

    据他所知,之后的几年,先是诸侯讨董。讨董失败以后,才开始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直到那个时候,汉室的威信,才真正被践踏的体无完肤。

    他继续把目光放在了田丰身上,用眼神向他询问。

    田丰亦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主公,仲德所言甚是。我等现在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如今将近年关,也是时候召集诸将回山寨庆祝一番了。值此良机,主公也可以将这个消息告知诸将。”

    “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一定会非常高兴。”

    看着田丰脸上莫名的笑意,陈旭心中一动,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黄巾军蛰伏三年,虽然现在看似蒸蒸日上,势力也是越来越大。但是陈旭却是知道,有不少人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若是黄巾军一直龟缩在山中,许多将领心中必定会有些失望。长此以往,难保他们不会升起其他的心思。

    毕竟,没有人愿意一直龟缩在山中,一辈子背负着反贼的罪名。

    陈旭当初预言天下必将大乱,但是三年下来,虽然四处都有叛乱,但是很快都被汉室平定了。这就使得很多将领,看不到天下大乱的希望。

    但是现在,若将洛阳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他们。陈旭相信,哪怕是再愚钝的人,也知道乱象已起。

    天气有些寒冷,陈旭的手刚刚被陈婷尿湿,洗完之后还没来得急擦干,就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感受到手中的凉意,陈旭搓了搓手,对田丰、程昱说道:“两位军师,咱们还是坐在火盆旁边取暖吧。”

    话毕,陈旭就搬着一个凳子,来到了火盆旁边。

    这几年来,陈旭让木匠们做了不少凳子、家具之类的东西,一开始卖到外面赚了不少钱。

    而且由于山中运输不方便,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九章 诸侯讨董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

    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

    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

    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

    各群雄都推举袁绍为盟主,而后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

    面对关东军的势力,董卓大为震惊。

    董卓为了断绝诸侯,重新让废帝刘辩继位的心思,便让李儒在癸酉日,鸩杀了废帝刘辩。

    而后又与众臣议论,要发大军对抗关东军,但被郑泰劝阻。

    后来李儒提议迁都到关中的长安,杨彪、黄琬一再劝阻,被董卓在二月乙亥日以因灾异免去黄琬、杨彪等的职务。

    伍琼、周毖仍认为不能迁都,董卓便以向敌通讯之罪,而杀死了当初举荐袁绍、刘岱等升官的周毖与伍琼等。

    但迁都一事并没有停止,在丁亥日开始,董卓以车驾先送献帝西迁。

    卓又以步兵、骑兵逼徙洛阳数百万人到长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

    董卓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将他们杀害,没收财产,死者不计其数。又派吕布掘开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没收内里的珍宝。

    最后董卓更是下令,放火烧了洛阳宫庙、官府、居家,洛阳二百里内,建筑物全毁,鸡犬不留,董卓便留守在洛阳圬附近。

    三月乙巳日,献帝到达长安,因董卓未到,便以王允辅政。而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绍起兵而杀了其叔父袁隗、袁基及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婴孩、妇女。

    其实,一开始的董卓试图拉拢士人,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诸侯讨董,却让董卓的这种梦想破碎。

    抛开投奔曹操的张扬,以及后来投奔袁术的孙坚以外。十一路诸侯,其中袁绍、韩馥、刘岱、孔伷、张邈、曹操等人都被董卓封过官,拉拢过。

    但是这些被他拉拢的人,最后都起兵讨伐他,董卓又怎能不生气?

    所以暴怒之下的董卓,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四世三公的袁氏一门,尽数诛杀。

    可以说,董卓的如此行事,完全将自己推到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再也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董卓虽然迁都逃跑,联军仍畏惧董卓军强盛,所以不愿出兵。

    只有曹操认为既然起兵讨董,就应有所行动。所以便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张邈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两百章 谋夺并州

    由于天下战火纷飞,消息传递的非常慢。

    当桥瑁起兵讨董,却被刘岱所杀的消息,传到太行山中一后,陈旭大惊失色,而后悲痛欲绝。

    这段时间,陈旭一直忙着关注天下大势。却忘记桥瑁在历史上,惨死于刘岱之手的事情。

    刘岱突袭桥瑁营地,不仅杀死了桥瑁,就连桥宇亦是死于乱军之中。

    桥氏本就人口单薄,现在桥瑁父子尽皆身死,桥氏几乎后继无人。

    典韦亦是受过桥氏大恩,听闻这个消息以后,急忙赶回山寨之中。

    而后他跪在陈旭上身旁,以额叩地,悲声说道:“主公,某尝受桥氏大恩。今日桥氏父子尽皆惨死,若是某不为他们报了此仇,又有何颜面活于世间?”

    典韦重情重义,不然的话,也不会一开始,就跟随陈旭投奔黄巾了。

    他一身白衣,涕泪纵横。陈旭见状,亦是悲从心来,与典韦抱头痛哭。

    陈旭咬紧钢牙,恨声说道:“桥公倡导诸侯讨董,一心为国。却不想刘岱那厮枉为汉室宗亲,居然杀掉桥公父子。”

    “若无桥氏一家的恩情,某可能早就身死异处。哪怕能够侥幸逃得性命,也绝不会结识桥老,与他习文学字,研读兵法。”

    “桥氏与我,真乃再生父母也。刘岱那厮擅杀忠良,桥公父子惨遭屠戮,某若不杀刘岱以泄心头之恨,如何对得起桥公在天之灵。”

    典韦闻言,这才抹掉眼泪,大声说道:“主公若是出兵,某愿为先锋。”

    “咚咚咚!”

    聚将鼓响彻整个太行山脉,其余个个营寨的将领全部齐聚一堂。

    陈旭一身白袍,手握长枪,腰悬佩剑,看着大帐中的诸将,说道:“前东郡太守桥公,他们一家有大恩于我。”

    “桥公一心为国为民,某虽然反叛朝廷,却也敬佩其人。却不想兖州刺史刘岱,不顾盟约,在讨伐董卓的期间,攻入桥公大寨,桥氏父子尽皆殒命。”

    陈旭双目赤红,目视众人,大声喝道:“我欲尽起山寨大军,杀入兖州,将刘岱那厮剜心剖腹,为桥公报仇。尔等可有异议?”

    陈旭拔剑在手,杀气腾腾。典韦亦是手持利刃,立于陈旭身后,虎目圆瞪。

    直到这个时候,诸将才明白,为何自家主公以及典韦,尽皆一身白袍,就连额头上还绑着一根白布了。

    他们都曾受过桥氏大恩,这是在为他们吊唁啊。

    黄巾军诸将皆知陈旭重情重义,素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他与黄巾军大将典韦,听到桥瑁父子身死的消息,必定不敢善罢甘休。

    再加上黄巾军,已经蛰伏在山中将近四年。在这个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的年代,所有人心中都有一腔热血,渴望下山建功立业。

    所以,陈旭说完要攻破兖州之后,帐下并无一人出言反对。

    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两百零一章 封官

    议事完毕,田丰程昱携手离开大帐,程昱脸上一直带着莫名的笑容。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两人之间的年龄虽然相差很大,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非同一般。

    可以说,以前程昱、田丰都不怎么招人待见。

    前者太过阴沉,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后者太过刚直,有时候说话会得罪人。

    但是现在,两人在陈旭帐下用命,却是相得益彰。

    两人一起走着,程昱忽然说道:“元皓啊,你的这个脾气也应该改一下了。”

    “幸好主公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辈。不然的话,你如此当众说他,难保主公不会心生芥蒂。”

    程昱的为人虽然也不够圆滑,但是他的年龄毕竟这么大了。长时间的磨砺,多少让他能够改下自己的脾气。

    相反,田丰本来就是那种刚直犯上之人。再加上他现在年轻气盛,骂起人来,连陈旭的面子也不给。

    田丰摇头说道:“自古以来忠言逆耳,主公意欲出兵兖州,当真是意气用事。”

    程昱却是哈哈大笑,说道:“元皓果真以为,主公想要出兵兖州?”

    田丰闻言一愣,继而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程昱捋了捋胡须,说道:“自我等投奔主公以来,已历数载。主公为人,元皓还不知晓么?”

    “主公虽然读书不多,却是才智过人。对于大局观的把握,更是常人莫及。”

    “以主公之智,又岂会不知出兵兖州,那是下下之策?”

    田丰心中一动,停住脚步问道:“莫非今日议事之时,主公只是在做做样子?”

    程昱伸出一个手指,轻声说道:“噤声!”

    他环顾四周,见旁边并无他人,才低声说道:“主公素来以恩义待人,桥氏与主公有大恩。”

    “主公听闻桥东郡父子遇难的消息,若是不为所动,别人又会怎样看待主公?”

    程昱话说了一半,就不再言语。但是田丰心中,却也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

    陈旭早就料到他提议出兵兖州之时,程昱、田丰会出言反对。所以才会激愤的说要为桥瑁父子报仇。

    但是在陈旭的计划中,现阶段出兵并州,无疑才是最好的方案。

    他虽然想为桥瑁父子报仇,但是他的理性却告诉他,不可如此行事。所以方才在大帐之中,他才会利用程昱、田丰演一场戏。

    程昱、田丰果真没有令他失望,出兵兖州之事被两人驳得体无完肤。陈旭这才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放弃攻打兖州。

    如此一来,为桥瑁父子报仇的姿态也做了。那么众人就不会觉得他不讲情义,不知恩图报了。

    陈旭待在自己的家中,想到方才的行事,不禁有些羞愧。这些年来,他越来越像一个枭雄。对于枭雄来讲,虚伪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不管是为了黄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5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作者:冰雪尘所写的《三国军神》为转载作品,三国军神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军神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军神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军神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军神介绍:
陈旭,魂入汉末,由一介平名,不断蜕变,最后成为战无不胜的军神。他站在权利的巅峰,俯瞰众生。
三国军神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军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军神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