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熬鹰航空业TXT下载熬鹰航空业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熬鹰航空业全文阅读

作者:中克希德     熬鹰航空业txt下载     熬鹰航空业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八十八章:谈崩了

    “这就是你们的ai22吗,就这样的进度你说可以保证145客机的进度需求,就这你们还想要获得……”

    在看了穆拉夫琴科提供的ai22研制进度表之后,杨辉的心里如同有一万头什么马来着狂奔而过,原谅杨辉现在这一大岁数了依旧还是不能淡定。

    当然,这一刻的穆拉夫琴科、雷布诺夫等一干人也不是多有底气,实在是自己手里没有靠谱的家伙什,确实不好反驳。

    于总师作为杨辉的技术顾问,倒是能知道西南科工大部分的科研项目,对比西南科工正在研制中的小推核心机的进度,其实两款发动机的进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良久之后,于总师这才淡淡地说道:“我看22这款发动机现在也才到核心机研制阶段而已,具体要发展下去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跟上145的进度肯定很难。”

    这话说的算是够直接,于总师这一年龄的人也就是直话直说了,这反而让穆拉夫琴科感到脸上发烧。

    实在是自己在这之前吹牛吹的太过了,去年巴黎航展上吹出去说91年就能定型交付,那是考虑到航展后能立刻有投资,在去年5月的巴黎航展之后持续进行ai22的研制才有的进度。

    但坏就坏在去年航展中不是没钓到凯子吗,就白白浪费了这中间八个月的时间,现在回想起那翻话,确实在业内人士看了进度之后,几乎是个人都很难相信。

    杨辉在一边看着,也不多说话,仔细回忆上一位面中这款发动机的各种情况,感觉这东西肯定是没有可能再出生了。

    但这穆拉夫琴科可并不这样想,现在的ai25之所以停在了核心研制阶段,那是是有特殊原因的,若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进度加快在91年最迟92年定型好像也……

    如此,穆拉夫琴科也是当场就不同意了,你怎么可以质疑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能力呢,这思想可是非危险的。

    跳出来就是一阵反驳。红着脸道:“不对,不对,你不能以你们西南科工的技术能力来衡量伊夫琴科,或许你们开发这一级别的发动机需要等到93,94年才行。但以伊夫琴科的技术能力来做这样的发动机,完全可以把研制时间有效压缩在92年之前完成。”

    说着,雷布诺夫也跟着一起介绍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光辉历史,缅怀了无数革命先烈之类的。

    “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伊夫琴科设计局在此之前有研制过1—2吨级的ai25发动机,6吨级的d36三转子发动机同样是性能不俗,现在要研制一款介于两者推力中间的发动机,完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总师说的92年之前定型是可以做到的。”

    看得出来,这家伙心里还挺有些对伊夫琴科设计局的自豪感。不过就这,其实也没什么好装逼的。

    就以伊夫琴科设计局现在的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若是没有西南科工的介入,ai22发动机将会一直拖到2000才能定型生产。

    中间浪费的时间长达五年,一直到了95年之后伊夫琴科设计局才能继续勉强把这款发动机研制下去。

    现在,就听这吹牛逼的能有什么意思,说一千道一万肯定还是要外部的投钱才能继续下去,而这肯定是杨辉所不能容忍的。

    ai22现在处于核心机的最后研制阶段,但西南科工去年年初委托624所研制的同级核心机,但现在已经又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早就已经是完成了定型设计。

    只等杨辉这次回去之后,就可以选择发动机的研制单位,开始项目的型号研制。

    按计划,西南科工都把巴西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吞了下去。怎么可能还让ai22有机会狸猫换太子。

    “不,我算是明白了你们现在的情况了,或许你们是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做到在92年完成定型,但你们现在肯定是没有了足够的资金这个项目继续下去,甚至维持设计局的基本运转都困难,对吧?”

    此言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算是把穆拉夫琴科总师吓了一跳,这家伙怎么把设计局的情况打听的这么清楚,这可是要了老命的啊!

    心里有些搞不太明白,但表面上还是要做出一副我们过的很好,你猜错了的样子。

    “你这是哪里来的消息?现在的伊夫琴科设计局情况虽然有些不太好,但也绝对不是你所说的那样,作为苏联主力航空发动机研发单位,伊夫琴科永远不会有维持不下去的那一天。”

    听到这样的话,杨辉只是微微一笑,随行的其他四人再傻,一路上也该是看明白了现在苏联的境况,皆是一副鬼才信你的表情。

    眼看这逼要装不下去了,雷布诺夫在一边使劲地给穆拉夫琴科眼神示意,看来这位是首先扛不住了。

    如此,杨辉也就放心了:“也许现在的伊夫琴科设计局还能够维持上几个月,不过我没看出你们的未来能够有好转的迹象,同样也没有看出民主的社会主义能够给苏联带来改观,恐怕越往后苏联会越困难,这一点无需……”

    也许是戳到了痛处,像穆拉夫琴科这样的社会精英人士,又怎么看不出一些社会上的端倪,整个国家现在已经有些超出了控制,伊夫琴科设计局早早就被高层扔到脑后。

    但他也仅仅只是认为现在的苏联有些变革中的镇痛而已,对于马上会到来的苏联解体,这是万万都不敢想的。

    “请你不要再谈和这次项目没有关系的话题,我们现在要说的是ai22这款发动机,若是145客机真的有心要将我们的发动机纳入动力系统采购范围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把项目谈下去。”

    也不愧是苏联的精英阶层,在这个时候还是相当理智的选择了莫谈国事,并且把话题再次引入了ai22这边。

    但杨辉本来就没有想过要把ai22做出来装上145客机,就算伊夫琴科设计局愿意把这款发动机研制完成后的所有技术资料共享给西南科工也不行。

    这是原则性问题,外来型号冲击国内自主的航空发动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也不说之前那些事的好坏。

    杨辉现在只知道ai22在性能上作为普通的双转子发动机,绝对不可能比的上西南科工现在全线的齿轮传动民用涡扇发动机系列,在研制进度上同样也不可能快多少。

    多方面综合下来,杨辉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型号扼杀,然后去支持ai22这种东西,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我们本来也就是谈145客机动力系统的,不过现在ai22的研制进度可并不怎么样,就连我们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同级发动机也都走到了你们的前面。”

    话还没说完,杨辉又给加上了一句:“况且,若是想要ai22在92年完成定型,肯定需要我们大笔投资这款发动机项目,对吧?”

    没办法,纸包不住火了,穆拉夫琴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看样子这次的项目是崩了,只能是……

    而这个时候的雷布诺夫是稳不住了,这要是谈崩了,那自己要想去见识一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愿望就要破灭了,这可不行。

    “杨总师,难道不能有其他的选择吗?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绝对可靠,我们的……”

    技术可靠有什么用?没有足够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这种事西南科工可没少经历,可以说西南科工能有今天,那就就是一次又一次寻求支持下,才能发展出来的。

    不过,杨辉本来也没打算就这样谈崩,然后大家各回各家,这可不符合杨辉这次前来苏联淘宝的用意。

    于是,又碍于雷布诺夫的“面子”,给出了一个还算折中的方案。

    “同样技术水平、同样研制进度下,我们肯定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项目转而把钱用来支持ai22,但在商言商,我能还是能有合作的可能,比如……”(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正大光明地谈

    “当然,我们也非常看好伊夫琴科的技术能力,若是伊夫琴科愿意出力配合我们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完成我们自己的小推涡扇发动机研制工作,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既然不可能支持伊夫琴科设计局完成ai22发动机,那就换个思路来也不错,就要看伊夫琴科是不是愿意接下这个活。

    而这个提议明显有些让穆拉夫琴科措手不及,啥时候伊夫琴科设计局轮到了给人去打下手了,这简直是……

    我堂堂伊夫琴科设计局在国际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设计局,给人打下手这种事怎么可能!

    “这怎么……”

    眼看这总设计师要把后路全部堵死了,雷布诺夫可忍不了,他必须要站出来,哪怕是冲撞了总设计师大人也无所谓了。

    “总师,我觉得这次应该在设计局内部商量了之后再给答复,现在还是不要太快就下了结论,毕竟我们本来也没有资金做项目,若是可以有项目做,至少也算是可以……”

    雷布诺夫的理由非常多,而且还是一套接一套的,糊弄的穆拉夫琴科一时间还真就没法下定决心。

    在看了雷布诺夫两眼之后,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考虑到事实也正如雷布诺夫说的这样有道理,也还是忍了下来。

    咬牙下了一个决定,对着杨辉说道:“好,这事容我们设计局内部骨干商量之后才能继续,你们先稍微等一等吧!在这期间你可以去拜访一下洛塔列夫总师,最迟三天就能给你们最后的答复。”

    下了狠心以后穆拉夫琴科其实已经动摇了,正如雷布诺夫说的那样,选择给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打工。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杨辉也知道这是到了该自己耐心等待的时候,套已经下了下去,就看穆拉夫琴科愿不愿意跳下去。万一这家伙脑袋突然短路了,杨辉还真不知道该蹲在哪里去哭。

    不过。借此机会去扎波罗热市晃悠一圈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这座城市不仅仅有伊夫琴科设计局,同样还有着其他的航空航天类公司。

    当然,洛塔列夫是必须要去拜访一番的,这是礼节性的问题,你要想打人家一辈子的心血主意,还是该要去打个招呼。

    “这也是该有的程序,我现在唯一可以明确告诉你们的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愿意和伊夫琴科签订合同。雇佣伊夫琴科设计局的设计人员,并且所有工资全部都按照美元结算。”

    在这个苏联还没有完全解体的时候,要明目张胆的挖人也不太现实,选择迂回的方式是最好不过的,只要把人弄到手就够了。

    为此,杨辉也是下了血本,不仅工资按照美元结算,而且更是高出了国内平均水平一大截。

    “此次,被选择的人每人5000美元的安家费,后续每个月至少800美元的月工资。主任设计师等高级人才可单独商定条件。”

    说起来,每个月800美元的工资兑换成卢布之后,其实是比不上这些人在苏联拿的工资数目。但这时候的苏联人都知道美元才是硬通货,800美元一个月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

    在杨辉开出的美元诱惑之下,别说雷布诺夫,就连穆拉夫琴科都有些心动了。

    这可是美元啊,单是每个人5000的安家费,若是能有100人被选上,那就是50万美元了啊!

    有了这50万美元,伊夫琴科设计局现在的囧镜马上就可以有改善。

    虽然这笔资金用于科研工作上面连响声都没有,但换成用在设计局的日常消耗上。就至少可以让伊夫琴科设计局维持基本运转,以后每个月也不用再给这些人开工资。可算是缓解一大难题。

    “好,你说的我们会仔细考虑。很快就会有决定出来,一定不会让你们久等。”

    ……

    走出了穆拉夫琴科的办公室之后,杨辉算是松了一口气,而王成则是在一边感叹杨辉的大手笔。

    每人5000美元的安家费,加上每月不低于800美元的工资,这待遇简直是绝了。

    “杨总,你给这些苏联人开出如此高的工资,以后公司那边又该怎么说,毕竟国内技术人员的工资也才每个月不到400元人民币,差距太大,怕是……”

    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在杨辉看来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甚至就是于总师也都觉得无所谓。

    老人家是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开口解释着:“我们是聘请国际上的技术人员,800美元的工资已经算是低于国际同行的平均水平了,能这样的代价请到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专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于总师可是知道前些年的那些诺斯罗普技术人员在西南科工的时候,西南科工给的工资水平,绝对是远超了杨辉给伊夫琴科这些技术人员工资。

    相比之下,杨辉给出的解释则更加简单:“800美元,那得要是技术骨干才有的待遇,不是技术骨干我们看都不用看,这美元的诱惑可大着了。”

    美元之于苏联、苏联人的诱惑,比美元之共和国更大,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就这样,一行人住近了伊夫琴科设计局安排的住所,在用餐过后,倒是各自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与之相对的,在杨辉一行人离开之后的伊夫琴科设计局高层却动了起来,杨辉提出的方案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各个科室的主任设计师,再到大大小小的副总设计师皆是无一缺席,细数起来二三十号人是肯定有了。

    “好了,这次把大家叫来,是想说我们或许是能有项目做了,不过这个项目有些特殊,所以我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雷布诺夫,还是由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要由雷布诺夫来介绍,这就对了嘛!作为一个项目的介绍人,在介绍项目的时候难免会有自己的主观情绪在里面,而这些主观情绪往往会非常大的影响到听众的判断。

    比如就是这次这样:“这次我们迎来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巴西航空发动机公司,这家公司是华夏的西南科工旗下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和巴西政府合资公司,负责巴航工业145客机动力系统的提供。”

    说到这里,大部分人都猜到了后面的情况,一个个是两眼冒金光,这可是一个大项目啊,要是做好了必定能实现一次大的突破啊!

    就在这所有人都畅销美好未来的时候,雷布诺夫很直接的选择了将美好的幻想打破。

    “本来我们研制中的ai22是这款飞机很不错的选择,但大家也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所以在巴航发的技术人员看了22的进度之后,选择了放弃我们的发动机。”

    一脸光棍的雷布诺夫表示,俺就是喜欢这种感觉,说一半留一半,上一句和下一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大起大落之下才能使人印象深刻。(未完待续。)( )

关于两个四百八十九章的问题。

两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是我粘贴标题的时候错了,内容没问题,是四百九十章的。(未完待续。)( )

第五百九十章

    过山车是什么感觉,这些苏联的战后第一代在童年中是没有体会到过的,不过这不碍事,这次雷布诺夫给众人带来了一次完美的过山车之旅。

    “不过,巴航发的考察队在下午给出了一个方案:由巴航发出资,雇佣我们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到巴航发去配合完成他们的发动机研制。”

    话又说到了这里,这些前来参加会议的伊夫琴科设计局骨干人员无不是义愤填膺,堂堂伊夫琴科还不至于落魄成这样吧,这简直是。

    “天真……这绝对是不可能,就算……”

    “啪!”

    又是一人拍案而起,表情、动作都做的是相当的到位,稍不注意还真就要被吓唬住了。

    紧接着还有:“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我们放着自己的ai22不进行研发,跑去帮他们研发发动机,然后抢占我们的市场吗?”

    ……

    一句句都是“有理有据”,然而这都是一时之冲动下才有的反应,真正当雷布诺夫把情况介绍下去之后。

    “大家先别激动,都先听我解释清楚之后再说。首先是设计局现在已经陷入了断顿中,我们没有项目开发资金,甚至还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维持局里的基本运转。”

    痛心疾首的雷布诺夫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得自己用刀子在心头戳上几刀才够,那表情之到位,让穆拉夫琴科也是暗自赞赏不以。

    而这些问题摆出来之后,让刚才还愤怒不以的众人顿时相顾无言,现在……

    还好,作为设计局行政负责人、总工程师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人。

    “所以,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觉得巴航发提出的这一条件是完全可以答应的,我们现在的ai22陷于停滞,说实话,我也看不到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启动。”

    沉痛而悲重的声音在整个会议室想起。得益于苏联人房间墙壁够厚、够大,甚至还微微有一阵回音在会议室回荡着。

    正好,所有人都成功被穆拉夫琴科的话吸引住了,这毕竟是总师的意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有足够的重视。

    “而我们现在却不能就这样等待下去,技术队伍不能就这样闲置下去,考虑到三天不练手生,所以我觉得派出技术骨干到巴航发参与他们的发动机研制,是我们保证队伍科研能力的最佳方案。”

    说着。又继续将杨辉离开时留下的承诺条件再次重申,那绿油油的美元可算是把人的眼睛都晃花了。

    这可是美元啊,而且是有正规理由,在设计局总师首肯并支持下出去挣外快,要是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真正的傻子了。

    在苏联、在体制内干活,要是没有点眼色那能混到设计局的技术骨干?在坐的哪一个不是人精级别的大神。

    就在刚才拍桌子的手还没缓过来的时候,手的主人马上就换了口径,丝毫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适,直接说到。

    “总师此言有理啊!我们虽然很不想这样做。但这应该是我们现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想必上面的国家工业部都会体谅吧!”

    看这些人转变口径可以这么快,雷布诺夫可不能慢了一步,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或者说是借口,一起脱口而出。

    “对对,我们现在的情况只能这样,这次协助巴航发完成他们发动机的设计,其实也可以算是利用这个机会验证一些我们之前没有验证的技术,为我们重启ai22积累充足的技术经验。”

    不得不说。这家伙还真会打主意,连这种想法都能想出来,不过要真说起来,这种事在国际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中还真就有过。

    比如最著名的v2500发动机。就是普惠、罗罗、mtu、日本航发、菲亚特五家公司眼红cfm56发动机整出来的发动机。

    v2500所有的研制资金几乎都是由日本航发、mtu两公司承担了大头,罗罗、普惠几乎没花一分钱,他们只是在这项目中拿出了好一些的高大上技术。

    众多高大上技术堆砌起来的v2500发动机看起来是一款神器一般的东西,不过实际上却是普惠、罗罗两公司利用这次机会,验证了大量的新技术。

    等到在v2500上面把这些新技术验证并成熟之后,两公司自然就把这些技术就用到了自己独家开发的发动机上面。那可真就是……

    这些情况是v2500发动机研制完成,后期暴露大量问题,又耗费海量的资金解决问题之后,才被冤大头mtu、日本航发公司搞明白的,但碍于大家都是合作伙伴,只能忍气吞声了。

    这种事是西方的老牌航发三流氓才能做的,伊夫琴科设计局要想做这事,恐怕还没开始就被杨辉发现了,这可谓是是屁股一撅起来就知道要想拉什么屎的典型。

    不过,这个时候的伊夫琴科设计局众人却都被雷布诺夫所描述的美好未来所迷惑。

    “不错,我看这是可行,那大家就一起投票表决吧。同意这次项目的举……”

    一数这些举起的手,明显是以巨大的优势大比分通过决议,如此就可以继续商量下一步情况了。

    ……

    又是新的一天,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骨干们的脸上重新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家再次聚在一起,准备给伊夫琴科的未来做规划。

    不过,杨辉这时候倒是没有急着去伊夫琴科商定后续事项,甚至就连去拜访洛塔列夫老总师,杨辉也都没有用时太久。

    在留下了于总师这位同样上了年龄的老一代继续一起胡侃之后,杨辉是直接奔向了同在扎波罗热市的另外一家航空发动机从业单位。

    马达西奇,作为一家进行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单位,它并不具备自己的整机研发能力,要说起来倒是像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的黎明厂和二所之间的关系。

    有这样的关系,两单位同样都位于扎波罗热市也就说的过去了,要方便大家的交流嘛。

    杨辉一行人在伊夫琴科之旅几乎已经算是在设计局内部半公开,马达西奇公司听说这一队人也就不算什么问题了。

    但相对于伊夫琴科设计局穷的快揭不开锅,马达西奇这个时候就算是活的够滋润了,首先是d18t的制造正不断进行中,订单源源不断。

    还有其他的诸如ai25、d36,甚至是一系列的苏联巡导弹发动机也是这里生产,更何况这里还几乎是垄断了苏联的涡轴发动机制造业务。

    人家即使是在苏联快要解体的一段时间,依旧活的相当滋润,这次邀请杨辉访问,可就有些意思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大推力难,小推力也不简单

    负责生产制造的工厂和型号设计局就有这很大的不同,从外在来看,首先是设计局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为他们不需要大量的车间、工厂、仓库等地方,相对的马达西奇需要生产的发动机好像就是太多了,整个工厂几乎可以算是占据了扎波罗热市的一小半。

    杨辉走进这家超级大工厂的时候,恰逢新的一批d-18t发动机风扇叶片半成品进厂,列车通过专用的铁轨将东西运进入工厂,然后才是工人操作吊装设备将沉重的风扇叶片连着箱子一起吊运下来。

    看着这一幕,旁边有响起了:“杨先生你刚从洛塔列夫总师的家里过来,应该是知道d-18t发动机的吧!而你现在看到就是这款发动中最为重要的风扇叶片,想当年的第一批风扇叶片,也是这样由洛塔列夫总师亲自迎进工厂的,现在这款发动机生产数量马上就要突破到三位数了,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日子倒的确是很特殊,不过在杨辉看来,却并非是真正的在为d-18产量即将再次突破而高兴,而是因为这次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才要好好高兴一番。

    这次到扎波罗热市还真就没有来错,不仅和伊夫琴科设计勾搭上了,有很大可能拐卖到一批苏联技术骨干,最重要的还在于这这次的杨辉又和马达西奇的高层建立了联系,以后只要西南科工能够拿出足够的钱,以后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的中遇到工艺问题、材料时,都可以有一个便捷的解决路径。

    而要仔细纠结其中的原因,那就要说到杨辉旁边的这位马达西奇副厂长。首先要申明的是:这位可不是什么好人,人家是在打听清楚了杨辉这一行人的来历之后,就把杨辉的深层次来意猜的**不离十了。

    这才有了在杨辉拜访洛塔列夫总师的时候,被这位急匆匆地邀请到马达西奇公司进行参观,而参观的东西也确实不少、并且全都是些好东西,看的杨辉一直流口水。幸好这位联系杨辉的副厂长也不是什么好鸟。

    之前确认了杨辉对马达西奇的那些东西有兴趣之后,就试探的同杨辉联系了一番,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位典型的苏联蛀虫,找到杨辉就是要同想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地下交易。考虑到这位的地位也并不低、加上其工作性质的特殊,做这些交易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时候的两人出现在这里,主要也是带杨辉去验货时顺带的所见所闻而已。当然,这次杨辉打主意的对象肯定不是这款d-18t发动机,这种东西才定型不久、同样属于苏联的镇国之宝级别。就是杨辉现在提出要,旁边这位也没有那个胆子做。

    正好,对于这种短时间之内还没有需求的东西,杨辉一贯的风格就是:“发动机的确是一款好发动机,不过我们现在对这东西没有需求,所以这次还是去看看我们刚才谈的东西吧!”

    这次,杨辉要去看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动辄几吨、几十吨推力的大型涡扇发动机,这些大家伙推力巨大体积也不小,光是听起来就感觉带劲儿,但这眼光也不能全都停留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上面。发动机推力要做大确实很困难,但要做小、做出高性能同样不简单。

    小于1吨的发动机虽然不能用在飞机上面,但它依旧有自己大显身手的地方,就比如巡航导弹上面用的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这东西研制起来同样也是费时费力。

    巡航导弹虽然是一次性的,但在导弹的重量、发动机的推力、油耗上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三项指标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会对导弹的射程、速度有很大的提升,最形象的就是共和国在之前88海战中使用的鹰击81导弹,这款导弹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助推、火箭发动机巡航。导致只有最多80公里的射程。

    之后的鹰击82导弹改用了涡喷发动机提供推巡航段推力进行飞行,导弹的射程瞬间就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成功使得射程突破到三位数,达到120km的射程。并在90年定型交付军队。

    当然了,即使是用上了喷气式发动机之后,鹰击82的射程和同等级的飞鱼相比的时候,飞鱼180km的射程还是要长了一大截,其最大的原因就因为802导弹的涡喷发动机性能不给力,若是能有一款性能给力的发动机。802将会全面的完爆飞鱼导弹。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新世纪,共和国又推出了鹰击82导弹的大幅度升级版鹰击83导弹,这才在综合性能上真正的达到了世界最前沿的水平。

    这就表明,一款导弹的射程受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很大,以现在共和国的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发展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还是很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要想在导弹的性能上达到世界水平,先进的发动机不能少。

    而现在就正好,马达西奇就生产着苏联几乎所有的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这个时候借机会搞到几款优秀的导弹发动机,那就是再好不过。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马达西奇这边不敢出卖太扎眼的大推力发动机技术,但体积小、平时也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就大有可为,考虑到这些情况之后,杨辉才敢把主意打到了这些发动机上面。

    也是因为杨辉不太贪心,要的东西看起来不太敏感,这位马达西奇的蛀虫还真的就大着胆子给出了报价。

    最开始1000万美元的报价在杨辉多方讨价还价之后,虽然最后1000万美元没有下降,但却由一款发动机也变成了两款发动机,不仅有用于反舰导弹上面的涡喷发动机,同时还搞到了一款用于远程超低空对地巡航导弹的涡扇发动机。

    在苏联时期的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中,真正投入生产的型号只有kh-55巡航导弹,它有着“战斧斯基”的外号,由此可见这款导弹是什么级别的东西,而用于支持这款导弹实现超远程巡航飞行的发动机,肯定不会弱了。

    在上以位面的共和国研发这一级别的巡航导弹时,耗费的精力可一点儿也不少,其中就有因为发动机不够给力的原因,现在的杨辉能够把这东西搞到手,大概明年开始的长剑10在研制中就可以不用为发动机而发愁了吧!

    基于这种情况下,杨辉这才跟着一起前往对应的发动机生产车间而去,下订单之前不也还应该先看看货吗?以验证一下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合作愉快

    小推力的发动机体积肯定就比较小,导致总装线也不用大量占地方,在一间总装车间中,就同时有两种导弹用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的总装线。

    仔细参观了两条发动机的生产线之后,又看了发动机的试车工作,一切情况都表明,马达西奇已经完全摸清楚了这两型发动机的情况,生产工作正有序地推进着。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正在生产中的两款发动机,性能绝对是世界第一梯队,和美国的发动机相比也不会逊色。”

    能说不好吗?就这东西也是整个共和国现在都没有的好东西,西南科工自然也没有覆盖到这一推力级别,算起来这已经是一吨以下的发动机了。

    倒不是说西南科工没有实力做这东西,其实只要愿意,并且有那个钱持续投入进去,研发出这样的两款发动机也不是不行。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想要研制同一水平的发动机,时间上没有五年是肯定不行的,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就更少不了。与之相比之下,现在花1000万美元就能搞定的事,当然就不会多花钱、并且还多占用科研力量。

    “东西是不错,花1000万美元就能得到这两款发动机也还划算,但你知道光有技术资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在国产化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到时候?”

    杨辉提出的问题不是没有道理,这种问题在航空发动机这种超级精密工业设备中太常见了,特别是在生产工艺上,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个小小的改变,最后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性能差距。

    现在提前把问题说出来,也有利于后期的解决,到时候免得大家扯皮伤了感情,毕竟双方谁也不愿意这次是做一锤子买卖。

    幸好,这位副厂长格里科夫对这种事知道的比较清楚。直接就给了杨辉一个非常满意的回答。

    拍拍胖胖的啤酒肚,格里科夫笑着为杨辉解决着问题:“关于这一点你就放心好了,我肯定保证你们能够完成发动机的整机生产,并且性能不会比我们这边生产的差。”

    这个时候的格里科夫倒是相当聪明。他是清楚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的,这种东西对材料要求并不是太高,更多的是对加工、装配精度要有更严苛的要求,这种问题正好都可以由马达西奇这边解决。

    然而,话音一转。这位又是三句离不了钱:“到时候,我甚至还可以直接从这边生产线上抽调工艺人员,前去你们那边根据你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工艺程序,不过你知道这肯定也是要花钱的!”

    在苏联这地界儿上还有如此贴心的服务?杨辉也算是大开眼界,这位可真的能算是良心卖家了,以后是可以多多合作的。

    至于说,又要说钱的问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要买通这边的技术人员,又怎么可能不花钱。只要不是太黑杨辉都能接受,而这个不是太黑肯定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这话说的有道理,不过我先在这里说好,我们最多额外付出100万美元的其他费用,再多就绝对没有可能了,你要知道我这次是寻求可以长期合作的朋友。”

    ……

    随着两人,勾勾搭搭的往外走,这次来马达西奇也算是有所收获,可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在往后。就是商量怎么把资料运出去,这就是另外的一些问题了,反正有一位副厂长当内应,杨辉相信这些资料可以一份都不少的运出乌克兰。

    至于到了国际海域之后怎么办。那就是另外的一番问题了,先挂上运往巴航发的ai22发动机公开数据的名头,到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东西会在半路上转道运往共和国。

    至于说巴航发那边,恐怕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会有这么一回事,真可谓是简单快捷。

    ……

    要说这次苏联之行,第一站是到伊夫琴科设计局。中间也还是比较麻烦的,毕竟伊夫琴科设计局并没有像格里科夫这样的内应。这次就算能合作,那也是出于对整个伊夫琴科设计局有好处才行,要不然这事儿还不知会发展成什么样。

    好在现在情况发展的不错,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在杨辉同马达西奇接触的差不多的时候,伊夫琴科设计局也终于有了确定的答案,让雷布诺夫来转告消息,说是可以继续进一步的商量了。

    如此,也就只能把谢连发留在马达西奇这边继续负责后续事项,自己则是前往了伊夫琴科设计局,毕竟设计局这种地方都是些技术人员,要好好伺候着。

    只有争取到了好的应像之后,在苏联解体的时候,才有可能第一时间把这家设计局连根拔起,到时候若是再能安家到共和国就够了,这样的一家设计局只要融入了旗下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

    杨辉就可以非常自豪的说,在技术上西南科工可以没有大障碍的研制20吨以下的所有推力级别发动机。

    但在这之前,还需要面对现实,先要把第一步稳稳的走出去才行。

    “既然同意了我的提议,想必穆拉夫琴科总师你也该说通了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吧?我们这次需要大概100到150人的技术。”

    这样的人数也是杨辉早就计算好了的,毕竟人数再多就容易引起苏联当局的警惕了,要知道整个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骨干加起来恐怕也不会超过四百人,这些才是整个设计局的精英、灵魂。

    而有了这100多号的技术骨干,到时候加入到新的大函道小推涡扇的研制中,又有608所那边刚完成了涡扇11的国产化工作。

    两队技术人员加在一起,即有了伊夫琴科这边技术人员的经验:孰知从头开始研制一台全新的发动机的所有流程,同时331厂也有丰富的本土经验,加上刚从涡扇11国产化上面学到部分美国技术。

    杨辉相信,新的大函道比小推力民用涡扇可以做到很不错,研制进度也能够比较快速的推进。在92年拿出供巴航工业的145客机试飞用的发动机,肯定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杨辉说的最多150人,在穆拉夫琴科看来却有些太少了,毕竟有之前雷布诺夫出的那个馊主意之后,整个伊夫琴科设计局就完全变了,一个个都在想怎么借这次机会可以做兼职的同时还能顺变把一些新技术完成。

    而要验证新技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怎么行,按照穆拉夫琴科的预计,至少要派出设计局一半的技术骨干才够,不然技术攻关就有些困难。

    “杨副总师,150人就行了?我看怎么也得要200人才够吧,人多力量才大。到时候的研制工作才能更快、更顺利。”(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三章:直飞西南科工

    既然人家穆拉夫琴科这么热情地提出了问题,杨辉肯定也不好弗了人家的好意不是,又只能在原有的150人基础上增加一些,不过在此之前,有个问题需要说清楚。

    “那么,一次调动设计局近半的技术骨干,你是打算怎么向苏联当局解释,如果你们有困难的话,我看就现在这100人的技术骨干也能行了。”

    这倒不是杨辉想要当乖宝宝,要打算走正当的渠道,实在是200人的数量太多了,想要不引起发觉,完全是不可能。

    好在,这种双赢的合作,不仅仅是杨辉想要促成,穆拉夫琴科作为设计局当家人,也要操心这一项目,而这种现在看起来并没有损害苏联利益的项目,只要伊夫琴科设计局态度坚决些,其实也很容易。

    只见穆拉夫琴科拍着胸脯保证着:“这一点就放心好了,我之所以现在才通知你说可以继续商量后面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我向上级报备请示,花了些时间。”

    啥?这穆拉夫琴科居然这么正直,还真的走了流程同上级请示,这样的设计局当家人也确实够负责了。

    也来不及感慨穆拉夫琴科的牛逼,现在只需要知道的是伊夫琴科设计局已经取得了苏联当局的认可,那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合作了,有这样的大好处,那还不使劲儿的往自己盘子里划拉,杨辉就真的是傻子了。

    抑制住心中的激动,这事还得要先从头理清楚,也不能做的太那啥了,毕竟是好不容易取得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信任,可不能在最后时刻给搞砸了。

    正襟危坐间,杨辉心里有了主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再增加一些名额,200技术骨干应该能够发挥上最大作用。”

    200技术骨干差不多也达到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一半技术力量了,以后这家设计局就妥妥的是西南科工囊中之物。

    不过这200号技术骨干的安家费同样也不少了,100万美元也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销。到时候每个月固定的工资似乎也不少,养这样的一支队伍还真要花些心思。

    不过,想到巴西政府之前为了开发小推力涡扇,给西南科工发动机公司投入的上亿美元项目资金。这似乎又是少之又少了。

    ……

    200个名额,杨辉这个时候已经挑选的眼睛都快要花了,这几乎是整个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骨干都来了,看来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些沉不住气的人啊!

    而就在这些技术人中,杨辉也是有些选择的考虑到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急缺人员来选择。算是对症下药。

    将名单递给穆拉夫琴科的时候,杨辉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次简直是赚大了,真不知道后面还能捡到些什么漏。

    穆拉夫琴科小心打开名单的时候,背后的几位技术骨干也是把头伸的跟长胫鹿一样,都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这里面。

    也还好杨辉够聪明,并且这次所图的目标够大,在确认名额的时候肯定是把这几位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高层算在了里面,到时候先去拉拉关系并适应一下共和国的环境,就最好不过。

    确认了名单之后。穆拉夫琴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就算是告了一段落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危机算是能够暂时渡过,也是过一天是一天罢了。

    “杨先生,我知道这次的队伍是你在做主,这次我们设计局的人恐怕大部分也是到你们国家去进行工作,这个我都能猜到,所以希望你能够保证他们安全,这样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穆拉夫琴科知道这次这些人会到共和国进行工作,这一点杨辉想想也就释怀了。既然伊夫琴科设计局都走通了苏联当局的关系,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也是学着样子,满口地答应:“这些都放心吧,西南科工接待过很多的国际专家。这200号人的一应需要,我们会做到最好。”

    ……

    扎波罗热是个好地方,杨辉一行人在这里打响了第一仗,而且收获也是一点儿也不少,知道事不宜迟的杨辉直接把100万美元的安家费一次付清。

    然后是联系国内的两架伊尔62客机,从乌克兰载着200多号人和行李。仅仅在达成合作协议后的一周还不到,又飞往共和国。

    当然,杨辉本人肯定也在这飞机上,他现在需要回去安排一下这些人员工作问题,200号的技术骨干,全部去做小推力涡扇的确是有些太富余了。

    这次的飞机甚至没有像别的国际航班一样飞往帝都,而是特事特半的降落到了西南科工总部所在的安瞬,这里的机场已经再次扩大,起降伊尔62这种飞机还是可以做到。

    当两架飞机降落到机场的时候,整个机场都沸腾起来了,这应该是到现在为止降落的最大一款飞机。

    而更大的新闻则是这些从飞机上走下来的苏联技术人员,斯拉夫人长的确实很独特,一些老一代一眼就看出了这些人的来历。

    就比如这次的温总师,它当年也是在苏联的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过的大神,那可是整个苏联航空航天工业的最高学府。

    现在看到这些苏联人当然也是比较激动,虽然不认识这些人到底是谁,但听杨辉介绍说这都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骨干技术人员,那这明显就是搞航空发动机的嘛!

    现在到了西南科工肯定也是干老本行,这就免不了要同自己打交道了,现在提前认识一下也还是应该的。

    走到这些刚下飞机还有些懵比的毛熊面前,随后是一口陌生而熟悉的莫斯科口音脱口而出,真可谓是他乡遇故音。

    “达瓦里氏,大瀑罗,拔卡拉娃起……”

    刷的一下,几乎是所有的目光都到了温总师这里,真是整个机场最壮观的一幕。

    杨辉这时候才想起,总公司里算起来应该还有不少温总师这样老一代,这或许会是双方拉关系的又一种方法。

    温总师傅29年出生,60年到苏联进修,那时候已经是30岁的“老人”,相对于苏联正常培训的应届学生20多岁,温总师这些大龄学生也算是相当出名的人物了。

    当然,共和国方面选派到苏联进修的,并不会同苏联自己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在很多的大学都有专门负责教授国外留学生的班级,苏联的莫斯科航空学院同样也不能免俗。

    不同的是,温总师之所以能这么出名,那是因为温总师的成绩够好,即便不是一个班的同学,同一专业的也是知道有这样的一号人物。

    正好,这次伊夫琴科技术骨干中,就有这样的两位。

    “布洛达里,你看看那位是不是当年学校里非常出名的那位温德奇基,没想到他居然在这里,我们……”(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四章:科研力量还要再集中

    所有人都看着这三位几十年后再见面的同窗们,这场景真可谓是感人泪下,也只有杨辉一个人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这位温总师的同学好像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吧?这是该要好好拉拢一下,回头可以找温总是私下好好摆谈摆谈。

    正打算要说一下的时候,温总师这就远远的给杨辉挥手两下之后,居然带着这两人就走了,这可真的是。

    好像被带走的那位是这次伊夫琴科设计局带队负责人吧,这样真的好吗?

    无奈之下,杨辉只能另外找到雷布诺夫,让雷布诺夫先把这些人管一下,然后这才带着人一起从货仓中各自拿着自己的行李,从机场中离开。

    一路上,这些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人倒是没有来得及感叹西南科工这地界儿太偏僻,因为这些家伙们早就被机场旁排着的一溜歼七四看吸引了。

    当然,已经进入了试飞中期的闪电战斗机才是主角,毕竟是一款实实在在的三代机气动布局战机,在动力上也用上了一款还算说的过去的发动机。天空中的试飞机应该是在测试低空飞行性能,震耳欲聋的低空呼啸声也是相当的刺激。

    伊夫琴科设计局一直都没能够挤身进战斗机动力系统中,甚至整个乌克兰都没有生产战斗机的能力,这可都是原俄罗斯才有的待遇,自然这些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骨干也没能这样近距离的看到过几回战斗机。

    况且,这还是找遍整个苏联都不可能看得到的一款飞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这一众毛熊都是不上车,硬说是要走出去。

    “这是你们的新战斗机?可真是漂亮啊,我保证这款战机绝对能挤身世界一流水平之中,这次可真的是见识了。”

    杨辉在一边也是笑了,这些家伙的评价还真是有点意思,到也是笑着解释了一番之后,才带着一行人做上大巴车离开。

    这次为了安顿这些人。西南科工也是相当的重视,住宿方面是直接把那些主任设计师安排进了原本是安排给诺斯罗普技术专家的半山别墅区,也算是相当的重视了。

    至于其他的人,也还是做到了每两人一间房的待遇。至以后恐怕还得要把这些人的工作地点安排下来后才能保证。

    在此之前,杨辉需要先确定小推涡扇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624那边给定型的核心机是不是足够优秀,而原本打算接手型号研制的单位331厂又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

    ……

    “刘厂长,我这次给你打电话的原因想必你也该知道了。你们的涡扇11现在通过了国家定型验收,你们那些技术人员应该空闲下来了吧?”

    331厂原本是做为型号生产工厂,在杨辉再三考虑并仔细思考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要把为数不多的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共和国航空工业就是出了名的摊子大,技术不集中。

    现在要在331厂那边又开一处涡扇发动机整机研制阵地,杨辉觉得还是不太合适,420厂的技术队伍都被集中到了二所,331厂的科研技术队伍也还是合并了吧!

    电话另一头331厂的厂长似乎也明白了杨辉要说什么了,在沉默了良久之后。似乎也明白了这次的事没法再逃避,关于331厂科研队伍的去留,现在必须要定下来。

    “是的,我知道要说的是什么事,关于我们331厂的科研队伍去留,我们也不是一定要继续握在手中,只是想问我们331厂以后能有什么补偿。”

    这种光明正大的要补偿,杨辉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本来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有的时候愿意直接说出条件的。总要比扭扭捏捏不说话好很多。

    至于说的对331厂补偿的问题,杨辉不用猜也知道他们是在打什么主意,关于新一代小推涡扇的事,在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内部。其实也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331厂月底也就是看中了这台发动机的生产而已,杨辉对此表示还真就有些问题。

    “这个可以商量,这次把你们厂的科研队伍单独拉出来,然后会并入到608所,集中使用608所的科研资源,到时候也能够把科研力量更加集中。你们保留工艺技术队伍就行了。”

    光听了需要自己厂付出的代价,却没有说到331厂想要的东西,这可是把人急的团团转,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才直言到。

    “这些都可以,但我们厂想要承担下这次m4涡扇发动机的生产工作,我们有生产涡扇11的经验,所以要继续把m4的生产工作做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所谓m4发动机,其实就是这次小推涡扇发动机的编号,这可不是杨辉决定的,而是新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自己整出的发动机命名规则。

    说起来也是简单粗暴,首先这款发动机没有cg2000的那种特殊情况,全部知识产权都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唯一和巴航发的关系,也只是说装配在145客机上的发动机要由巴航发公司生产而已。

    所以,这款发动机就被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命名为ms—4,m就是“民”字的首字母,s则是“扇”字的首字母拼音,4则是表明这款发动机现在的推力是4吨。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按照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意思,以后的民用涡扇发动机命名就这样用下去。

    杨辉倒是没有意见,反正这就是个代号而已,只要简单明了就好。

    不过,现在的331厂要承担这款发动机的生产任务,这就……

    拿着电话默默思考了良久之后,杨辉只能是实话实说了:“我这样给你说吧!2000年之前国内都不会建这款发动机的总装线,因为能用上这种发动机的飞机不是太多,虽然145客机有需要,但根据我们和巴西政府的合同,那些发动机都要在巴航发生产。”

    杨辉作为公司总经理,也没有必要骗331厂那边,军用飞机还真就没有用的上这种级别发动机的时候,除非……

    “不过,我现在可以给你们的保证是,m4发动机不可能全部由巴航发百分之一百的生产所有部件,最关键的核心机只能我们自己掌握,所以核心机的生产线可以在331厂。”

    核心机嘛,这东西肯定是不能给巴西生产,放在自己手中才是最靠谱的。

    还好,331厂那边的也不是不知道分寸,思考了之后也还是答应了要求。

    “那好,331厂答应这次的人事调整,从此不再拥有自己的型号研制队伍,以后就只做发动机的生产工作。不过以后的m4发动机若是能有国内生产任务,或者军用型号生产,我们希望可以在331厂。”(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五章:还有这种好处

    “啥?温总你这就要分走一批人,这样好像不太好吧,毕竟你那边是做cg2000项目的,而这些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人员是说好要做ms4发动机项目的,他们会同意吗?”

    惊闻温总师要从这些人截胡一部分,杨辉一开始也还没反应过来,这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人员是来进行ms4的研制,你要让他去做其他的项目,恐怕……

    第一时间的反应非常正常,知道这事按照常理来说是不靠谱的,却又没想到老毛子从来都是性情中人。

    这种事是几十年前的建国初期就证明了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们都是单纯的,技术人员也是真正的技术人员,他们没有资本主义的那种功利与浮华……

    扯远了,说实际点儿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技术人员没必要考虑太多,反正自己只管实现自己的想法就好,至于这样会带来什么问题,反正有国家背锅,关我吊事。

    “这你就放心好了,我都给那两位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同学商量好了,他们会带上这次队伍里面大概60人参与到cg2000发动机的后期排故、定型工作中。”

    许是怕没给解释清楚,温总师随后又补上两句话来。

    “ms4就算现在开始型号总体设计,也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发动机整机测试阶段,这一段时间内的60多号熟悉发动机后期排故、测试的技术人员其实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所以我才说动了他们。”

    原来把这茬儿给忘记了,经温总是这么一说,才发现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那说起来倒是挺好的。

    这次就先让这些家伙参与到cg2000的后期工作中吧,毕竟钱都给了,以后每个月还要发工资,这人力不用就绝对是可惜了。

    既然人家温总师都说到了这点子上了,杨辉肯定不能说不同意啊,正好现在的cg2000项目优先程度也是一点都不低。

    而说到了cg2000发动机。杨辉还真就是好些时间都没有听说过这款发动机的进度情况,现在正好机会再问问。

    豪气的挥挥手:“就把这些人先拉去cg2000那边工作吧,倒是很久都没有这款发动机的最新进展,现在称您正好在这里。要不就说说这发动机的情况吧!”

    要打听中推核心机的情况,这就得要好好算一下这款发动的研发工作直到现在用了多长的时间,最开始是85年和德国方面接触到,然后才有了和mtu的合作。

    从86年初的正式立项到现在,时间已经足足过去了四年。至于说要追究这款发动机的技术起源,那就得要从中推核心预研开始,那好像十年时间都有了,这不可谓不是一项时间跨度长的超级大工程啊!

    但话又说回来,一款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用这么长的时间也正常,西方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也不会短到哪里去,况且西南科工这还是第一次玩儿民发,用到的新技术也是绝对的不少,耐心等待是必须的。

    这一点杨辉心里是知道的,但总还是忍不住想要问一下这项目组的进度到底如何。万一这中间有奇迹发生了勒,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楚。

    温总是肯定是对进度知道最清楚的,整个项目的进度都是刻在脑子里的,随口就能给杨辉说上两句。

    “要这进度嘛!从去年完成台架测试算,现在的原型机已经生产了近二十台,之前一直苦于测试、排故的工程人员不够,所以进度慢了一些。不过现在有了伊夫琴科这60人的加入,我们的进度还能再提升。”

    这话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一切能够加快项目进度的消息都是好消息,这几乎快成西南科工万年不变的口号了。

    所以杨辉是最听不得可以提升进度的话。刚一反应过来就是一句:“那么,现在情况如何?大概能在什么时间定型,你也知道现在的mpc75项目已经和总公司这边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到时候这边可不能掉链子。”

    就在杨辉这次短暂回国期间。西飞那边资产清点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了,组建新的民航飞机制造公司已经是临门一脚的事情,西南科工发展成跨领域巨头的骨架已经初步成型。

    正好说到这里的时候,温总是也是满脸的笑容,关于西南科工进入民航飞机行业中,这对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大事。温总师从知道这事开始,就一直是高兴着。

    “这是当然,我们现在整支队伍都在624那边进行高空台测试,虽然最近出了些问题,但我昨天同我那两位同学讨论了一下之后就明白了,这问题也不大,我回624那边后,马上就可以继续发动机的改进测试,不出问题的话,最迟93年初就可以定型。”

    最迟在93年定型,这时间进度已经非常不错了,这还是最低限度评估这些伊夫琴科设计局技术人员作用的情况下,若是这些人正常发挥作用,说不定就能在92年就给搞定也未可知。

    但现在的杨辉突然有开始担心起型号合格证的问题,毕竟这是民航的发动机,以前西南科工积累的军用发动机定型测试、取证经验在这里也都不怎么靠谱了。

    还别说西南科工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其实整个国在这方面都不靠谱,看看共和国民航发动机就明白,这压根就没有自己研制定型过这种东西。

    既然整个国家都没经验,现在要说取证,杨辉表示这真的不知道会遇到些什么奇葩的问题,反正你不能指望民航局那边能够靠谱。

    “那么温总师啊,我就想问问这次cg2000的型号合格证怎么办?国内的民航局那边好像也没这方面的经验吧,到时候……”

    没经验,这是民航局的问题,却要杨辉在这个时候来操心,也算是独此一份了。

    这种国家监管机构不作为的情况,有的时候是好事,有的时候也是坏事。你就比如波音公司当年发展747的时候,美国民航局也没有给747这一级别客机取证的经验。

    然后,就直接是稀里糊涂的把证发了,刚定型投产的747出了多少问题,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要是发生在共和国2000年之后,恐怕直接就被喷死了。

    所以说,政府的主管部门没经验是好事,但同样也是坏事,最主要就得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

    不过这时候也算是还好,就在杨辉还在为这事担心的时候,温总是给出了专业的答案。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国内的民航局那边我们差不多已经搞定了,只要能够拿到欧洲或者美国那边任意一家的试航合格证,国内这边不用测试,直接就可以给我们发证!”

    还能有这样的办法,杨辉也不知道该说民航路机智,还是该说他们不作为,亦或者是庆幸他们没有乱来。

    反正就现在看来,民航局那边也算是比较省心,至少还没敢在西南科工这里装逼,若是他们愿意就一直这样的态度,杨辉表示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说欧洲的发动机试航证,这就要看德国那边够不够给力了,虽然这款发动机一开始就严格按照欧洲民航发动机的标准来定的数据,但这种取证儿的事,有的时候还真就不是你东西行了就可以拿到。

    就这样的一台发动机,你没有关系是休想拿到试航证,现在西南科工该庆幸的是,mtu还算是在欧洲有些影响力,要拿到欧洲的试航证应该不会太困难。

    至于说什么美国的试航证,杨辉表示咱还是先看看放在一边,等时机成熟了再说。(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还得要回去

    倒是把温总师这边的问题解决了,而随着温总师离开的同时,约三分一的伊夫琴科设计局技术人员也一起前往624所。

    剩下杨辉在总公司这边处理着剩下的一百多位毛熊去留,608所那边从来没有大量的接待过外籍专家,至于说马上开展的ms4发动机项目,杨辉只能是仍给了白老所长主持展开。

    白老所长作为行政人员,虽然没有再继续担任二所的所长,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总经理还是他坐着在,预计还得要由这位老司机继续坐镇几年,才能把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稳定下来。

    现在,杨辉之所以把整合331厂科研队伍到608所的任务交给白老所长做,还是因为杨辉现在要急着到帝都报道。

    这次杨辉从乌克兰离开,可并没有把于总师他们一起带回来,谢连发在搞马达西奇的那边两款导弹发动机,于总师等人则是离开了乌克兰,前往苏联的大脑中枢莫斯科。

    之所以要往这里去,不是说杨辉要想搞什么灯下黑的把戏,而是于总师本来就被安排了前往莫斯科的任务,这次于总师可不再是杨辉的技术顾问,而是升级成了刘副主席的技术顾问。

    苏联这次已经在彻底稳不住了,在同共和国前前后后解除了好一段时间之后,已经答应了将苏27出售,甚至前期谈的已经差不多,现在如同上一位面一样,都已经到了签合同的阶段。

    说实话,这样的进度连杨辉都没有想到,本以为这一位面的27入华会晚一些,但现在看来历史的大势是自动的调节回去了。这可真是……

    而这次杨辉被叫上前往帝都,这事儿其实也和27的入华有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次苏联方面为了促成这次的交易。早点和共和国搞到一起,拿到共和国采购这批27的美元、轻工业产品。

    苏联方面对共和国这一位面提出的引进31f发动机有了一些妥协。不过他们是知道共和国的十号工程,甚至之前还专门为十号改进了31fn发动机,现在都已经到了132的保密库房中。

    这种情况下,苏联当局自然是知道共和国要31f的生产线的原因,不过,苏联当局也还不是蠢到家,奉天那边的606所和黎明厂都不是吃素的,也都是坚决反对国产化31f发动机。

    同样。刘司令也是属于那种懂技术的人,他明白搞太行的重要性,本人也是非常想支持太行的,但到了他现在的高度之时,肯定不能只考虑一方面。

    比如上一位面最后拍板十号换31f的方案,就是刘司令强制要求的,所以它是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

    也在最后的多方考虑之后,刘司令这次指示谈判人员在引进27的时候,也同时要求了要拿到31f的大修线。

    而说到31f的大修线,刘司令自然就想到了共和国国内谁来承接这条线。黎明那边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刘司令或者说军队所追求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至于谁来接手也就不用再多说。

    于是。这才有了刘司令即将飞赴苏联的时候,又把杨辉从西南科工拎了出来,据说是要带上一起去,把这次31f的大修线问题也一次谈好。

    坐着飞机再次飞抵帝都之后,连机场都没有出,直接就转道坐上了前往苏联的伊尔62,当飞机完成起飞改平之后,杨辉这才有机会了解到具体的一些情况。

    还在过道中,就看到了自己的老同学王长青。两人眼神的交流之后,都是心领神会。

    快步走过过道。来到了头等舱之中,而这次正好有话要说。关于31f的问题,杨辉现在都还不太清楚高层的意思。

    当然,杨辉或者说是西南科工被卷进了这次事件中,肯定也要发表一些看法和意见,或者说是从上一位面重生而来的人士的一些看法,或许会对这一位面有所裨益。

    坐下之后,杨辉才发现刘司令依旧是那么硬朗,这也算是这位老爷子能够在这一把年龄的时候当上军副主席的原因。

    好在杨辉不是医生,也不是来研究保健,他是来谈谈关于这次31f发动机的问题。

    “怎么,没想到我这次会临时把你叫上吧,不过你也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这次之所以把你叫来的原因,所以就说说你的看法或者说准备吧!”

    果然是还没等到杨辉开口,刘副主席就先开始问起来,看法吧……

    这时候不用说,肯定是:“西南科工有能力、有决心完成31f发动机的大修线建立,这次前往苏联洽谈这大修线的引进,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

    引进大修线是肯定有需要的,上一位面就是这样过来的,现在肯定不能少了。

    听了这回答,刘司令倒是点点头算是心里有底,倒是一旁的一位看起来是空军大员有些不太明白杨辉的意思,毕竟在空军看来,就以西南科工的技术能力看,要引进并国产化这款发动机,应该不成问题吧?

    难道是西南科工真的对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没有想法,这可不像西南科工的作风啊!

    “那么,西南科工在引进大修线之后,是不是有能力完成国产化的仿制任务,现在的十号已经将这款发动机定为动力系统,完成这款发动机的国产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果然还是有人支持这款发动机的国产化,这种事也不是什么不该有的想法,毕竟现在这款发动机是现成的,共和国也有仿制苏系发动机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仿制31f也是一件靠谱的事。

    但是现在这问题在于,杨辉还真就没这个心去搞什么31f的国产化,那东西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项目,损人的同时也并不利己。

    31f装上十号本来就挤占太行的位置,真正给太行留点念想的还是在于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弃这款发动机,上一位面的太行作为10号的原配发动机能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因为国家没有国产化31f,最后才能坚持把太行磕磕绊绊走完。

    这一位面,太行还是有必要继续下去的,毕竟太行这东西很多地方都要优于31f太多,特别是子系统上面就更是先进,国内永远只可能有一款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31f和太行只能二选一,而要杨辉选的话,他宁愿选择支持更加优秀的太行。

    即使这款发动机的研制会磕磕碰碰,甚至会在2000年之后才成熟,但考虑到上一位面共和国也没有被卡脖子太凶,这就可以等。

    再考虑到西南科工自己的具体情况,即便是二所的军用加力式发动机研制工作在涡扇12之后,也不可有技术力量投入但31f的国产化。

    等到涡扇12定型之后,马上会有下一阶段的增推型号投入研制,这需要人手;更加重要的在于涡扇12定型之后差不多已经是95年了,那时候西南科工的第四代军用涡扇发动机也要投入预研,这些都是要占用大量的技术力量。

    以上两项目都是必须要做的项目,与相比之下去做31f的国产化,完全是不可取的。(未完待续。)( )

第五百九十七章:这才是正餐

    西南科工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逆向完成31f的仿制,但若是能够从苏联直接走正规渠道搞到一条发动机的大修线,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首先,就共和国以后的巨大31f发动机保有量来看,没有生产线可以,但没有一条大修线在绝对是不行的。

    到时候稍微出点问题就给返修,那才真的是要人崩溃,而且大修线就建在国内的话也能给军队、国家都节约上很大的一笔资金、外汇。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走正规渠道能搞到大修线,那么正规渠道是不是也能搞到生产线,虽然现在苏联还不愿意出售,但马上苏联解体的时候,只要多加努力一些,是不是就能搞到?

    这样的想法咋一看起来好像是挺可行,但事实则是像31f发动机这种苏联的国之重器,即便到了俄罗斯时代也同样是被捂的紧紧的,那东西就是整个苏联航空发动机工业的下蛋母鸡。

    凭借着苏27的快速占领国际市场,31f发动机也随着一起被引进到各国,而这款发动机的寿命则是远远比不上机体的寿命。

    一驾苏27飞到报废大概是5000个小时,31f发动机的寿命是900小时,算的再多一些为1000小时,一架苏27一辈子就要用掉10台31f发动机,这还不算有可能的对苏27进行延长寿命处理,那样就会用掉更多的31f。

    根据这些初步估算的数据就可以知道每年31f的产量,可以说苏联解体后,整个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就是由31f养活的,这话是一点儿也不假。

    就这样的东西,你指望毛子自己犯二不知道好好宝贝着。会低价把生产线出售给共和国,这简直就是不靠谱中的不靠谱嘛。

    当然,也可以从这些数据中估算到。共和国以后要用掉多少31f发动机,十号、采购的原装27。甚至还有以后国内组装、山寨的11号,要用掉的发动机数量那妥妥的就是四位数。

    多吧?的确很多,恐怕和解体后的俄罗斯空军用掉的31f发动机数量也不遑多让了,不过共和国有自己的长处,上一位面共和国点亮了自己独有的技术路线。

    在太行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因为走的是美系发动机路线,顺带着点亮了很多对发动机寿命有加成的技术,于是就有了激光冲击强化等一系列技术。

    当然。上一位面的共和国05719厂自己研究的31f发动机叶片修复技术,成功将31f发动机的寿命延长到1500小时(上一位面的31f大修线就在05719),只要是31f到05719大修一次,然后发动机的寿命就蹭蹭的涨到1500小时。

    有了这一技术之后,就非常有效的减少了共和国对31f的采购量,这就是国家整体工业进步之后所带来的优势。

    同样的,就好像是方面巴基斯坦采购的六爷,上面用的涡喷6发动机被拿到英国翻新、装配一遍,马上就比共和国原装涡喷6性能、寿命都涨了好大一截。

    上一位面共和国的31f就在涡喷6之后重演了同样的事件,只不过是生产发动机国家换了。而共和国眨眼间也变成了修发动机的一方。

    而到了现在这一位面,西南科工有了上一位面05719厂灵魂人物向巧,若是再引进到31f发动机的大修线就是最好不过。也算是还原上一位面的风光事迹。

    而且,按照杨辉的想法,这次要去引进31f发动机大修线,自然也可以和苏联方面的31f发动机生产单位接上线,以后西南科工还指望着当31f发动机上游供应商。

    毕竟有向巧长在,有西南科工涡扇10发动机1400的寿命摆在那里,再加上西南科工为了开发涡扇12所来的的各种新技术,引进了31f之后,若是不能快速拿出增加发动机寿命的方案。那就一头撞死算了。

    ……

    一路上杨辉想了很多,同样也和空军、刘副主席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在明白了高层的具体想法之后,对这次的苏联之行也有了更加具体的想法。

    当伊尔62降落到苏联的机场之时。杨辉甚至能感觉到这款飞机有一种喜悦,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味道。

    这次前来接机的可就不能不算是隆重了,毕竟刘副主席那已经是国家副主席这一级别的大员,绝对是中苏闹矛盾之后规格最高的一支访苏队伍。

    相应的苏联方面也派出了同等的队伍前来迎接,杨辉则是在最后面、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同后勤人员一起,到了最后才走下飞机。

    毕竟之前还去乌克兰以另外的身份去淘宝了一番,现在还是低调点为好,虽然被揪出来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注意一下吧!

    苏联高层为刘副主席准备的一系列其他的行程安排,杨辉是一样的都没有去参加,刘副主席也知道杨辉想要干什么,才没有多过问什么,只留下了一句让杨辉注意一些,活动的时候不要太过了。

    杨辉倒是知道这事,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肯定不可能乱来,这次杨辉的身份可是真真正正的杨辉本人,是大名鼎鼎的共和国西南科工公司总经理。

    莫斯科,这里也是一个好地方啊,苏联航空工业的有三分之一都在这附近,真是让人期待……

    在找到于总师一行人的时候,于总师正好也有事要同杨辉说,看他一脸的红光,这真是让杨辉好奇了。

    于总师这样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家了,说是见过大风大浪也肯定没错,上次看到于总师这么高兴的时候还是歼七四定型生产,这次到底是什么好事,能让于总师这么高兴?

    颇有些好奇之下也就不再多矫情,二话不说就跟着于总师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看了一下附近没有其他人。

    这才询问着:“于老,啥事能够让您这年龄了还激动的满面红光,这可是非常少见的啊!要不你现在就给我说说,让我也高兴高兴不是!”

    询问间,杨辉也并没有太重视,毕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做出一副非常正式的样子。

    但下一刻于总师把话说出来的时候,杨辉是差点儿没给跳起来,那消息真的是太刺激了,真的太……

    还有些不太相信自己耳朵,在强制要求自己安静下来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再次询问着,以确认这事到底靠谱与否。

    “于老此话当真,米格那边有人私下同您进行沟通,想要私下做一些交易?”

    空旷的室外,在杨辉话说完之后,整个附近就显得相当之宁静,等着于总师再次确认一下是不是如同刚才说的那样,真的有米格设计局的人来私下接触过。

    若是没错的话,杨辉倒是愿意和米格设计局好好合作一番,虽说米格这些年江河日下,27一出就把29的风头盖过,但人家好歹也是苏联最老牌的战斗机设计局。

    很多技术积累依旧是让人流口水的存在,29的失败也不能怪米格设计局,他们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的设计,只要达到了设计要求,那就证明米格设计局依旧是优秀的。

    现在,米格设计局的技术依旧是国际前沿,它值得杨辉重视,更值得杨辉拿起手中的进锄头,使劲儿的挖墙脚。(未完待续。)( )

第五百九十八章:米格的好东西很多(上)

    “来和我接触的是一位设计局的中层,但我感觉就只是他一个人的话肯定不可能,除非他确实背景深厚。他说的米格ye8方案我知道的非常少,甚至是完全没有。”

    听到了传说中的米格21的原设计局魔改方案:ye8,杨辉也算是服了,就这东西居然也好意思拿出来,他真的以为现在西南科工还对魔改七爷有兴趣?

    要说这米格ye8方案,其实就是把米格21的机头进气改为机腹进气,然后在机头加上了固定不可调鸭翼,形成三翼面布局,这东西是完完全全的60年代产物,现在谁还看得上。

    因此,听了这话之后的杨辉也是差点没笑出来,这米格局看西南科工把七爷魔改的像模像样,并从新焕发了第二春之后,就觉得西南科工会对ye8这破烂感兴趣。

    笑着往下补充了两句:“只是ye8吗?是不是还提到了米格21pd垂直起飞机、米格21lsh强击机?”

    对于最先魔改米格21的米格设计局,杨辉也是比较清楚的,上一位面都说共和国魔改米格21最强,但算起来米格设计局自己魔改的方案也是绝对不少,各种跨界设计是亮瞎眼。

    现在,听到有米格设计局的内部人员来兜售米格21的魔改型资料,杨辉自然是下意识的就把这么他所知道的魔改型号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于总师肯定是听出了杨辉的不屑之意,也是笑着往下说着,反正他同样也对米格设计局的那些魔改方案不感兴趣,现在的西南科工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技术路线,又怎么会对那些图纸飞机有兴趣。

    叫上杨辉一起,慢慢地往前方走着。也算是边走边谈,就可以放松一些。

    “没错,米格设计局的那些米格21的改进方案确实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路线,但我觉得这位米格设计局的人对我们还是有用处的。据说还能搞到很多米格设计局的内部技术资料。”

    果然是这样,这明显就是一位想要出售技术资料来发财的内部人士,想来是有一些自己的特殊渠道可以搞到技术资料。

    对于这种人,那是绝对的要重视,特别是这位还是米格设计局的人之时,那就更该是如此。

    “还能搞到其他的技术资料,这就有些意思了,不知道米格设计局最近几年的技术资料是不是也有能力搞到。若是能够的话,我们到可以买一些纸来看看。”

    所谓买纸,那肯定是不对的,毕竟技术资料肯定要比废纸贵上不少,能够把资料搞到手中,对西南科工肯定是有一些益处的。

    杨辉的回答果然不出于总师的预料,他随即便又接上一句:“没错,所以我让他先等等我的回复,明天我们就可以和他见面联系,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不?”

    想法?当刚才知道了有渠道搞到米格设计局的技术资料之时。杨辉就有了想法。

    “想法,我对米格设计局当然是非常有想法的,别的咱们不说。就现在米格设计局手中的米格29,我就看重了它上面用的好多技术,要是能把这些搞到手,我保证能够把公司的技术加快推进一大截。”

    ……

    见杨辉已经有了想法,于总师的心里就放下了,这种事还是要杨辉这家伙来才能说的点子上,要买的资料才能有针对性,这一点于总师也是自愧不如。

    “那好,我们就先回去。你今晚早些睡,明天我们就去同那人谈一下。反正明天刘副主席那边也只是开始谈苏27的问题,还没有说到31f发动机。”

    ……

    按照于总师的领路下。在一家使馆区的小酒馆见到传说中的那位米格设计局中层,杨辉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感觉这位并不像是做技术的,在它的身上并没有技术人员的那种坚韧、执着的感觉。

    反而倒是像一位被安插在设计局里面的二代,想必家里在设计局的高层有些关系,然后才安插到了米格局里面混日子,而且关系还属于比较硬的那种。

    要不然杨辉实在想不出,他是如何做到看起来比杨辉还要小几岁的情况下,居然也能当上米格设计局这样的老牌设计局中层,要知道这时候米格设计局,肯定也是到了按资排辈的时候。

    而在接下来的介绍中,杨辉也终于算是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这位居然是米高扬的亲属,这米高扬在整个苏联也算是政治世家了,不仅在苏联高层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在科研学术界也相当牛逼。

    即便是作为设计师的米高扬早就去世了,但影响依旧还在,其后代能在米格设计局谋个工作也太正常了,虽然做技术不行,但还有其他的方面需要用到人。

    比如这位,他就管到了米格设计局的后勤和资料、设计局内部博物馆,可谓是一个十足的清水闲职。

    要是常人有这样的工作,那还不乐的屁颠屁颠儿的,不过这是谁,是米高扬的后代啊!在苏联也是妥妥的世家阶层,肯定也算是亮丽光鲜的阶层。

    清水工作的那点钱,怎么可能够这位莫斯科******生活,人家从小就不是花小钱就能过活的,于是利用职务之便,出售一些技术资料就理所应当。

    虽然这还是第一次干,但人家从小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同杨辉谈话的时候也是一点也不觉得心虚,出售国家的技术资料更是没有丝毫的不安。

    “……没错,我的确可以向你们提供一些米格设计局技术资料,但你要知道这也仅仅是局限于技术资料而已,我们这是私下的合作,你们若是在资料使用方面遇到问题的话,我也无能为力。”

    一脸无所谓的维德萨安布罗休米高扬看着杨辉和于总师,是丝毫不担心两人会转身离开,他知道杨辉肯定不会放过这次的机会,毕竟刚才杨辉开口要的技术资料可绝对是重要中的重要。

    维德萨虽然不是搞技术的,但好歹也是在飞机设计行业干活的人吧,对于舰载机这种东西当然是知道的,杨辉刚才开口要舰载机技术资料,可还真的是把维德萨吓了一大跳。

    不过在反应过来以后,他也知道了该怎么办,虽然舰载机很重要,并且他也不知道共和国这样的一个黄水海军国家要舰载机技术有什么用。

    但光是舰载机技术本身,它就便宜不了。至于说米格设计局有没有舰载机技术,这就比较简单了,米格的舰载机项目虽然在和苏霍伊的竞争中失败了,但米格29k依旧可以算是一款接近成熟的舰载机。(未完待续。)( )

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东西很多(中)

    当然,就米格29k这款飞机本身来说,它绝对是一款优秀的飞机,作为一款双中推舰载战斗机,若是最后能够成功,那至少也是不会比早期的f18性能弱了多少。

    航程上,米格29k取消了那令人诟病的野战机场辅助进气口,在将整机重量大大降低的同时,又腾出了宝贵的空间用以装更多的油料,使得这款战机才终于回归到了正常飞机的世界中。

    其机场保卫者的名头虽然不至于一下就能扔掉,但相比起来同样航程不怎么优秀,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烂的f18早期型,29k的航程也不算短了,至少同等级的美国舰载机性能不也就是那样吗?

    当然,你要是用米格29k去和超级大黄蜂这样的魔改级变态比,或者和西南科工手中的歼18pk,这就只能默默地说一句,丫的航程、载弹都惨不忍睹。

    或许唯一还能给它点儿自信的,恐怕也就是其继承自米格29的超高机动性,使得它有可能和后面这两款飞机比比,毕竟超黄蜂也好也好、歼18也罢,这两款飞机的整机推重比都不怎么好看,因为他们的设计重点就不是空优。

    所以说,现在米格设计局的29k在性能上还是相当不错,至少在双发中型舰载机方面它绝对可以算牛逼,但可惜苏联需要的是苏27k这样的大家伙。

    对于即将拥核动力航母,并装上了弹射器的苏联海军来说,重型的苏27k才是正途,抛弃中型的米格29自然是再正常不过,抛弃具体国情、海军未来需要和规划,空谈一款飞机的优秀与否。这都是耍流氓。

    不能光看但苏联海军没有要米格29k,你就忙着说这款飞机不够优秀,现在的苏联时期基于对未来海军作战需要、航母规划。要苏27k是无可厚非。

    但回过头再看看上一位面苏联解体之后,尽管俄罗斯也使出吃奶的劲儿把苏27k(苏33)的生产工作展开。共计生产了二十多驾的苏33舰载机,让俄罗斯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装备重型舰载机的国家。

    不过事实总是残酷,苏联的解体导致除了库滋涅佐夫一一天航母以外,其他所有航母都给跪了,要不是提前退役,要不就是直接停止建造。

    就这样,到了新世纪之后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俄罗斯不可能有新航母入役,当年看似最佳选择的苏27k现在看来也并不怎么好了。反而是俄罗斯给三哥定做的29k现代化版本重新逆袭。

    苏联时期不被待见的中型舰载机成了俄罗斯的不二选择,装备上新一代米格29k的库滋涅佐夫号,远比装苏33的库滋涅佐夫号更加强大,这就是不同国情下的不同选择。

    至于说上一位面共和国为何选择了在27基础上出舰载机,这也和共和国的具体国情有关系,那时候的共和国海军也是正好处于航母大发展时期,后面一溜的重型航母要下水,要是不用重型舰载机才怪了。

    不过把话题回到现在的米格29k上面,就会发现,这款飞机虽然暂时下马落灰。但它身上的闪光点依旧让人流口水。特别是现在西南科即将上马闪电战斗机的舰载机项目之时,得到米格29k的技术资料就显得更有意义。

    因此:“当然,我们需要米格29k的技术资料。只要你能把它完整的搞出来,酬劳从来都不是问题,毕竟我们要这东西,自然就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

    这东西能不重要吗?得到了这款米格29k,可以突破的技术可就实在是太多,不仅仅可以学会舰载机的结构设计,甚至还可以得到现目前世界最前沿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用经验。

    这可不是杨辉说着玩儿的,他现在都依稀还记得上一次到苏联的时候,那还是三年前到莫洛左夫试飞院去寻求技术合作。那一次同样是在莫斯科,杨辉一行人去参观了位于莫斯科的米格设计局。

    就是那一次。杨辉在米格设计局的试飞场看到了一架黄皮米格29,当时的米格设计局工作人员还遮遮掩掩的。但那时候的杨辉就一眼看出了那是米格29m。

    想那个时候还是87年,而采用新技术并兼顾了多用途的29m,其实就是29k的技术来源,可以说米格29m有的新技术,29k全都有了。

    同样的,杨辉也正想要好好研究一下米格设计局花费大力气积累的三代铝锂合金使用经验,这对正在研制中并确定了要大量使用三代铝锂合金的歼18有非常大的好处。

    不管承认与否,技术更加先进的29k技术资料保密程度肯定是没有技术落后的29m高,在现在看来这就是一款失败的飞机。

    而对于失败者,谁会去过多的关注?现在米格最关注的是寄托了他们所有希望的29m能顺利落地。

    正好,这次只要搞到了29k的技术资料,那米格29m上面的一些先进技术自然就到手了,想想现在的29m应该已经完成,快要进去预生产期了吧,可惜这29m永远都不可能了。

    就在杨辉打着算盘的时候,维德萨也不愿意继续耗下去了,他自己就是管设计局的那些资料的,对于去年就失败下马的29k项目,现在整个设计局都没有人再关注了。

    那些资料被封存到资料库中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来过问了,原本设计局的29k设计队伍,现在也被调去做29m,以及苏联的下一代战斗机项目去了,哪里还有人会关心这东西。

    想来,若是没有自己这次遇到这两位来自东方的朋友,恐怕29k资料应该也回如同几十年前的ye8、21slh一样,腐烂、老化在资料库最深入吧!

    既然是这样,还不如拿出来卖个好价钱,即能让自己腰包鼓起来,同样也算是最大限度的废物利用,让29k以另外的一种形势继续复活吧!

    不得不说,只要有了决定、不能抗拒的诱惑,人总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现在的维德萨不就正好把自己说服了吗?

    咬咬牙,下定决心之后就一口说出了他的报价:“好,既然你们依旧对29k的技术资料感兴趣,那我就满足你们的要求,1000万美元,愿意我们就继续谈下去。”

    又是要价1000万美元,这苏联人怎么都对1000万有这么执着的追求呢?上次在马达西奇的时候也是这报价出售小型导弹发动机,杨辉最后不管怎么都没把价砍下来,倒是多搞到了一些添头。

    不知道一次1000万美元,到底又能再要些什么添头,毕竟光是资料就要这么贵,杨辉还是有些肉痛的。(未完待续。)( )

第六百章:米格的好东西很多(下)

    “1000万美元太贵了,正如你刚才说的那样,你能给我们的只有资料而已,其他的任何帮助都没有,仅仅这样就要1000万美元绝对是太贵了。”

    对于这两人在这个时候拿自己没法提供其他的技术支持为借口,并要求压低报价的行为,维德萨也非常的无奈,尽管他很想能给一些其他的技术支持,但考虑到就自己的那点儿技术水平,想了想之后还是明智的选择算了吧!

    当然,这并不是就说不做这笔生意了,只能是说自己大不了再吃点亏好了,毕竟能有这样的一次机会,那也是非常难得的,错过了这村儿可就没有这店了。

    仅仅在象征性的坚持了几轮报价之后,维德萨选择了问一下杨辉的心里价位,毕竟只有双方把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之后,合作才有可能更加的顺利。

    “那好,你就说一下你们的心理价位吧!但你肯定是知道舰载机技术的重要性,甚至抛开舰载机技术本身不谈,仅仅是米格29的技术资料也不会低于这个价,所以我希望你们还是能有有诚意一些,不然……”

    说着,维德萨就做出一个大家一拍两散的动作,但真的以为这能够把杨辉这样的商场老手吓唬住,那也是太天真了。杨辉可不是能够轻易就妥协的人,29k的资料是要定了,但肯定不可能花1000万美元就买这点儿东西的。

    渐渐有规律的敲击着实木桌椅,清脆、沉闷地敲击声同时存在,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冲突,在这样的诡异气氛下,杨辉的目光突然犀利起来,如猎鹰一般扫过维德萨。

    一字一句地吐出一句话:“我知道这舰载机技术的重要性。但1000万美元却是万万不可能的,我们能给出的最大心理价位是500万。当然,如果你这次能够在资料中带上米格29的头盔瞄准镜技术。我们可以咬牙把价格涨到800万美元。”

    头盔瞄准镜技术,这也是自米格29之后。苏系战斗机的一项看家宝技术,也不是说头盔瞄准镜这东西有多先进,毕竟这东西很早就在西方军用战机上实现了。

    不过西方那所谓的头盔瞄准,还不如说成是头盔显示器更好一些,头盔瞄准顾名思义这东西可以实现瞄准功能,它至少要能和火控系统串联、能直接指引导弹的导引头,这样才能算是头盔瞄准器。

    米格29在八十年代能整合上这种东西,想想就觉得有意思。毕竟八十年代苏联的电子技术确实不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的米格29是实现这一功能,那就是非常令人流口水的技术了,这次若是能顺带把头盔瞄准器搞到手,那就是功德圆满了。

    可惜的是,这时候维德萨却是死死地摇头表示他没法把这东西搞出来,他肯定是知道米格29头盔瞄准器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东西就是米格29超强格斗性的最大保证。

    这样东西米格设计局怎么可能随便的往一般的资料库里面放,那都是有特殊的资料室放着,得要有设计局总设计师的密码、再加上他手中的密码才能打开。

    “不不不。这东西我实在是没法给您搞到手,头盔瞄准器是和米格29的火控系统交联才实现的,所以它关系到了米格29最核心的技术。我一个人是没法把这些资料拿到手的,所以这东西断然是不可能的。”

    边说着,维德萨把头摇的跟那啥一样,看起来这东西好像还真不敢搞到手,这一下可就有些麻烦了,看来还得要等到苏联彻底解体之后才能打到它的主意啊!

    和于总师两人相顾无言,无奈的一声叹息着:“好吧,既然是如此,那我们就只能给出500万美元的报价了。原本还以为可以……”

    杨辉这表情坐的挺到位的,甚至把维德萨都给感染了。杨辉是无奈这次没法把头盔瞄准系统搞到手,维德萨则是在无奈自己的300早美元就这样飞走了。这真是……

    但想了想之后,突然又有了一些想法,这应该还是可以弥补一下不足吧,毕竟这事看起来就挺靠谱的。

    整理了一下头绪之后,这是一计不成又来一计,真可谓是为了钱伤透了脑筋,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出卖苏联的这些丰厚的家底。

    “1000万美元肯定不能少,你要的头盔瞄准系统我也确实没法给你搞到手,但你们不是要采购苏27吗,那上面的头盔瞄准系统比29的更加先进,到时候你们拿到手飞机之后,自然可以好好研究。”

    上半句刚说完,就看到杨辉和于总师脸色不善,也能猜到是自己坚持要1000万的报价有些让这两人不爽了。

    连忙端起咖啡喝上一口,却也并没感觉到能够有丝毫的解渴,不过现在肯定是必须要赶快把后面半句说出来,免得这两位爷不高兴站起来就走了,那就是亏大了。

    “哎!两位也别这样子啊,我现在之所以还继续要坚持1000万美元肯定是有我的原因,您两还是再安心坐下来听我说完吧,毕竟我马上要解决的就是你们这次没有具体的实体参考问题。”

    还能有解决方案,难道这位还能拿出除了米格29技术资料以外的其他东西,这样的话,倒是挺让人期待的,毕竟光有资料确实还不太够。

    这便点点头,继续坐下来听听维德萨还有什么说法,要是说的靠谱,给1000万美元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杨辉大不了把这次的花销算到闪电舰载机的研制费用中去,想必巴西那边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说吧,我们都继续听着!”

    终于算是把人稳住了,维德萨这才把他刚才想到的东西说一一道来。

    “……米格29k这款飞机和苏27k竞争舰载机项目,它们两都有原型机制造出来,并且在最后国家决定这两款飞机到底谁继续下去的时候,两款飞机都有原型机被飞到乌克兰进行测试,现在我们的米格29k还有一架原型机遗留在乌克兰那边。”

    第一次,杨辉这绝对是第一次听说在乌克兰还遗留有米格29k,上一位面好像也没有听说过啊,好像那边只有苏27k的试飞机吧,当时共和国的歼十五就是把那东西搞回来做参考来着。

    “乌克兰?米格29k的原型机,你的意思是说……”

    看引起了杨辉的兴趣,这才放心下来,这1000万美元真心不好赚啊!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说我可以想办法让这架原型机消失,我不仅管设计局的资料,同时也管设计局内部的纪念馆。正好前不久我打了报告要把乌克兰那边的原型机运回来,但现在嘛,我们可以商量一下,把它运到你们指定的地方去。”

    难怪不得上一位面没听说乌克兰遗留到有29k的原型机,原来是这位给运回米格设计局了,想到这次若是能够把29k的原型机搞到手,1000万美元那肯定是一点儿也不亏啊!

    “好,若是我们能把原型机搞出来,1000万美元就完全没问题,我们可以打到你要求的任意一个银行户头。”(未完待续。)( )

第六百零一章:这里面乱的很呐

    从乌克兰把米格29k的原型机整回去,这想想就觉得有些够刺激了,毕竟这不是上一位面的苏联彻底解体,乌克兰过的穷困潦倒时期。当时有乌克兰政府当局的同意,那才将苏27k的原型机运回了共和国。

    现在这是私下的接触,你就是用走私来形容也绝对不为过,若是一旦被苏联当局发现了的话,这事儿就真的是亏大发了,搞不好顺藤摸瓜能把西南科工在苏联的布局全部挖起来。

    但话又说回来,这件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杨辉、西南科工在此之前在乌克兰做的事一但被查出来,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现在的杨辉大抵也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好,只要你能够把米格29k运出来了,钱自然就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可以把资料先搞出来,后续的原型机我们也会尽量配合工作,到时候我们会有一艘国际货轮运轻工业产品到乌克兰,你直接把东西用集装箱运出来就可以。

    说实话,要是没有之前在乌克兰马达西奇那边搞两款小型导弹发动机的经历,杨辉肯定没有任何办法撬开乌克兰海关方面,但扎波罗热市的马达西奇工厂是什么?人家是整个乌克兰都数一数二单位,当时出售两款导弹发动机的马达西奇工厂副厂长就带着谢连发打通了乌克兰海关方面,这次同样走一条关系也可以把米格29k原型机运出去。

    双方都大致的商量完成,也都满意了,自然后面就好说了,反正是各种胡天侃地。不得不说这位苏联的******还是在莫斯科这以地界儿上有些能力,同杨辉一起聊了苏联高层的各种奇闻异事。当局的各种新举措,说到高兴之处更是把**********穿的是什么颜色的底裤都抖了出来。

    而杨辉也比较看重维德萨这条线,先不说之后苏联解体之后。西南科工还要准备再打头盔瞄准系统的主意,单就是这位苏联的******关系、米高扬家族的强大的势力网。以后有很多想要搞到的东西通过这位都可以接触到,这可比每到了一处地方后,再小心翼翼地再去寻找、培养中介好上太多。

    和米格设计局的维德萨沟通完毕之后,杨辉也是非常聪明的选择了暂停一切私下的活动,后续一连好几天都在规定的居住地点非常规矩的等着,中间除了吃饭之外,就仅仅只是和刘副主席见了一面,简单的汇报了一下收获。

    而对于杨辉能够如此大胆地搞到米格29k的技术资料和原型机。刘副主席也算是被这事给震惊了,特别是知道了这些东西才1000万美元的价格之后,更是好久才缓过来,能够看出来刘副主席都有些心动了。

    就是不知以后以刘副主席这一层面的大人物出手之后吗,共和国能不能搞到些什么好东西,这倒是非常让杨辉期待,不过这肯定是杨辉不可能有机会知道的,现在的他还仅仅只是一家看起来未来挺光明的国有军工单位的总经理而已,要想知道高层的事还太不可能。

    同样的,杨辉现在也并没有闲心去管这些问题。马上就要开始谈到关于31f大修线引进的问题了,这可也是杨辉非常看重的一点,虽然国内没有仿制31f的必要。但是为了保证发动机来源的安全,杨辉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他需要一些可以让以后俄罗斯想要以停止出售31f为借口,以逼迫共和国做出妥协的时候,必须要仔细掂量掂量的存在。就好像上一位面俄罗斯和美国在叙利亚、乌克兰发生摩擦的时候,美国制裁俄罗斯,但俄罗斯却只是把停止出售rd-170火箭发动机挂在嘴边说说,而丝毫不敢付诸实际的那样。

    要是能够做到这样,31f采购俄罗斯的成品也不是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如何保证让以后的毛子乖乖的听话。老老实实地把发动机出售给共和国,这才是杨辉要好好考虑的。

    于是乎。居于这些考虑和杨辉所知道的上一位面的一些具体情况,他已经有了一些比较中肯的考虑。这将关系到以后能不能控制住发动机采购来源。

    再次迎来新的一天的时候,杨辉终于不用再继续窝在住处,跟随着队伍一起坐上车,往指定的会谈中心而去,这次的会谈集中了和31f发动机大部分有关的单位,当然,和31fn发动机(十号使用的发动机)有关的单位同样也要在场。

    留里卡设计局作为31f/fn发动机的设计单位,这次肯定是要出现在这里的的,至于其它的就比如苏联时期最早开始生产31f发动机的“乌法”工厂也来了,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引进发动机的大修线和发动机的生产工厂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一些才对。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这次的乌法工厂派来的队伍看起来显得庞大无比,甚至比留里卡设计局的派来的队伍更加庞大,这可是让留里卡设计局那边有些挂不住面子了。

    眼看着那边留里卡设计局有些不太满意,杨辉才算是笑了,要是留里卡和乌法的关系好的话,杨辉才要大伤脑筋了,只有乌法和留里卡的关系不太好,甚至有大矛盾,这才能给西南科工可乘之机。

    在人群后面,杨辉仔细地观察着围绕31f/fn这款发动机的苏联多方单位,留里卡设计局、乌法工厂,当然还少不了莫斯科当地的土著“居民”:礼炮工厂。

    礼炮工厂在上一位面的共和国可谓是大名鼎鼎,整个共和国的31f/fn系列发动机都是这家工厂生产,除此以外别无分号,可谓是靠着共和国的庞大订单把这家工厂养的肥肥胖胖。

    不过现在出现在会场的还是只是礼炮工厂,还并不是88年成立的“礼炮机械制造联合体”,当时成立的礼炮联合体可是直接整合了位于莫斯科的礼炮工厂、还有杨辉才去过不久的马达西奇工厂、再加上乌法工厂三家,共同成立的超级机械生产联合体。

    到了新世纪这家伙更是成立自己的设计单位,和31f的原设计者“留里卡-土星”对着干。由此可见这礼炮联合体同样也不是吃素的,这一位面的杨辉要是真的还不吸取教训,用共和国的钱来养肥它,并让这家公司壮大起来,那就真的是该那啥了。

    从这些方面也可见到,八十年代末期的毛子也开始对国内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单位进行整合,这完全是世界的大势所趋,杨辉把西南科工旗下多家航空发动机相关单位捏在一起,合并成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也是大势所趋。

    不过现在的礼炮和乌法两家工厂分别单独出现,却没有礼炮机械制造联合体的影子,这就又要说到另外一回事。

    其实,这礼炮机械制造联合体在现在的苏联时期只是一个松垮的联合体而已,并不具备太大的行政力量,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别成为独立的国家,位于乌克兰的马达西工厂自然也从苏联时期的礼炮联合体中分出去,重新成立的马达西奇公司。

    关于苏联时期的这些航空发动机工业整合,苏联解体之后的分家,要说起来真可谓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现在杨辉唯一知道的是,这次共和国引进大修线,必定要在礼炮工厂和乌法工厂中选择一家,而正因为如此,这两家工厂恐怕也要争抢的面红耳赤。(未完待续。)(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36/ 第一时间欣赏熬鹰航空业最新章节! 作者:中克希德所写的《熬鹰航空业》为转载作品,熬鹰航空业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熬鹰航空业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熬鹰航空业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熬鹰航空业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熬鹰航空业介绍:
杨辉,共和国航空专家。特殊年代后的第一批航空专业大学生,伴随着共和国航空工业的涅槃。直到那一次震惊国人的事件后,他重生了。看他如何继续第二次的航空工业人生。
尽管共和国各项基础都不足以支持航空业的腾飞,但是只要想办法总还是能跨过千难万险。哪怕去偷,去抢,只要能达成夙愿,管他是白是黑。
看孱弱的共和国航空工业如何杀出巨头的重围,从低端小飞机一步步蚕食高端市场,分一杯羹,站一块市场,杀得国外航空企业直呼狼来了.............。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熬鹰航空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熬鹰航空业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熬鹰航空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熬鹰航空业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