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剑履江湖TXT下载剑履江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剑履江湖全文阅读

作者:天极水月     剑履江湖txt下载     剑履江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东进和南下

    “天意啊。”陈琼一时失神,同时心里又莫名觉得有点好笑,喃喃自语的时候,心里闪过前世看过的一句知,“上天安排的,还不够你臭屁的?”

    说实在的,陈琼此时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可以臭屁,他皱眉看向叶知秋,“你怎么想起和我说这些?”他疑惑地说道:“是不是师父出了什么事?”

    “师父没出事。”叶知秋很无奈地说道:“我就说太熟不好。”

    “我要走了,去南方。”叶知秋看着陈琼说道:“本来想带你回华山再走,不过看你这些日子里做的事,所谋很大,以你的脾气,根本不可能跟我回去。杀人这种事我很在行,但是你正在做的事我帮不了你,也不能再等下去,所以要先走了。”

    陈琼一愣,叶知秋自出师下山之后,每年都有大半的时间在外游荡,甚至一年当中只有师父寿诞之日才会回山,陈琼早就习惯了,知道叶知秋就像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都有跟线系在华山绝笔峰,想的时候只要一扥,他乖乖滴回来了。然而现在听叶知秋话里的意思,似乎这一去会用很长时间。

    “明年二月回不来了?”陈琼问道,二月是他们师父的寿诞之日,通常来说,叶知秋会在新年前赶回华山,然后一直待到师父寿诞过后。

    叶知秋摇了摇头,“还记得你画过的地图吗?”他说道:“你说梦里见过的那张?”

    陈琼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脱口叫道:“你要去澳洲?”

    叶知秋连连咳嗽,摇手说道:“你这步子就有点大了。”他说道:“我倒是想去澳洲看你说的袋鼠,但是路总要一点一点的走,我们这次是想去东瀛四岛。”

    “你们?”陈琼立刻就想到了伊芙,抬手指着叶知秋叫道:“伊芙是来找你的?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叶知秋尴尬地咳了一声,说道:“你还记得我提起过的凌芯蕊吗?”

    “南刀凌芯蕊?”陈琼今天的反应特别快,也不知道是被叶知秋刺激到了还是被叶知秋提起的话题刺激到了。

    他很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叶知秋突然提前回到师门,突然给自己带了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陈琼当时就指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当然叶知秋送的东西还是要笑纳的的,毕竟智商如4VGD都知道拿了好处并不耽误翻脸推墙。

    那次叶知秋就是在南海遇到了凌芯蕊,并且被凌芯蕊的风采气质大为折服,回山是请陈琼画曾经提起的梦中地图,毕竟陈琼的宿慧是他们师父亲封的。

    这个时候的人,即使强如叶知秋,也多多少少会相信一点神秘学,更不要说叶知秋看着陈琼从小长到大,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层出不穷,大到育种种田,养兔熬鹰,小到给小猩猩设计的玩具,无不巧夺天工,他说是梦里见过的地图,没准还真其事——当然有没有并不重要,叶知秋当时并没有出海寻宝的念头,他主要缺的是搭讪的理由。毕竟那个时候的凌芯蕊已经是九品上的高手了,手下还有一批父亲遗留下来的江湖高手,对叶知秋这个恨境初阶缺乏高山仰止的基础。

    当时陈琼虽然笑话他精虫上脑,不过还是很尽心地替叶知秋画了地图,毕竟叶知秋虽然难得出海,这幅海图拿出去之后,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真有人按图索驹,要是因为自己画错了地方让人命丧大海,那就罪莫大焉了,万一坑的是自己未来的二师嫂,那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而且为了塑造叶知秋的形像,陈琼还教给他很多航海需要的知识,包括水密舱和转轮舵,已经各种风帆的特点,好歹他是工科出事,就算从前没研究过造船,这些基础知识还是了解一些的。叶知秋也都很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和陈琼一起做了模型来深入了解,显然对这件事很上心。

    说实在的,那个时候陈琼一度很想问问叶知秋,“钟笛姐姐怎么办?”

    毕竟按周礼,讲究的是匹夫匹妇,翻译成人话也就是说普通人只能是一夫一妻制的,传说中的三妻四妾齐人之福并不存在,至少是不被法理承认的。普通人就算是纳妾,法定地位也和婢女相当,并不算家里的正式人口。

    要想合法娶第二个妻子,至少身上要有封爵,还得是侯爵以上。从这个道理上来说,高勇倒是比叶知秋方便,他可以合法娶一个正妃和两个侧妃,至少从法理上来说,这三个妃子的地位是相当的。

    所以说一边是青梅竹马的钟笛,另一边是新欢凌芯蕊,陈琼觉得这两位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给叶知秋当妾的人,二师兄跳的这个是妥妥滴修罗场。

    不过后来很快证明陈琼想多了,叶知秋再次回山之后就没再提起过凌芯蕊,陈琼以为他是被怼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联系,现在居然要一起出海了。

    很多武林中人都有绰号,例如倪真的绰号就是滚地龙,叶知秋人称白衣银剑,周侗则以铁笛为名。不过凌芯蕊这个南刀的称号严格来说并不是绰号,福建沿海的武林中人都称呼她为紫衫龙王,南刀是指她和素女剑派的柳绛仙并称北剑南刀。这个称号听起来似乎没在紫衫龙王拉风,然而却是武林中公认的称呼,比紫衫龙王的权威性可大得多。

    叶知秋见陈琼还记得凌芯蕊,倒是显得有些意外,毕竟他已经很久没有再提起过凌芯蕊的名字了。不过他知道陈琼对感兴趣的事物一向可以做到过目不忘,所以倒也并没有询问,只是点头说道:“伊芙是凌姑娘的闺中好友,她这次来蜀中就是为了找我。因为从福建往东,六七月份风向正好合适,然后还可以乘八九月份的东风返回。正好可以借机磨练技巧。”

    陈琼看着他,忍住了没去吐槽为什么伊芙找住在华山的叶知秋会找到蜀川来,她娘家莫非姓响良?

    “八九月份就回来,为什么你刚才搞得像是永远都回不来一样?”陈琼问道。

    叶知秋犹豫了一下,说道:“凌姑娘说,冬天的时候正好趁北风南下。”他说道:“我准备跟她一起走。”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万言书

    叶知秋走了,是自己走的,走的时候并没有某个妹子出现陪着他。不过陈琼觉得虽然这家伙的身影看起来很萧瑟,但是内心应该是欢腾的,毕竟在遥远南海的某一个海岸边,至少有两个妹子在等着他。

    “我真蠢。”陈琼很懊恼地想,“我单知道伊芙应该是见过二师兄的静夜思剑境,偏偏没想到,就算伊芙能从静夜思剑境上认出我来,也没道理就知道我是他的师弟啊!咱就不能是小师叔?”

    “她当时看我的样子,分明就是‘原来你就长这样”的意思,显然是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为什么我偏偏就没看出来?“

    陈琼自怨自艾了一会,在心里又想像了一下叶知秋在茫茫海上1V2.JPG的场景,然后才呸呸呸地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迎面看到一个高勇的亲卫匆匆走过来,手里捧着一个盒子。

    “这是啥?”因为陈琼两次和高勇并肩御敌,所以高勇的亲卫们现在对他的态度已经大为改观,至少看他的时候眼神不会很奇怪了。

    听到陈琼的问话,亲卫连忙说道:“这是汉中士绅给将军上的万言书。”

    陈琼眨了眨眼睛,问道:“什么意思?”

    亲卫挠了挠头,很认真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陈琼还是很快就知道了这份万言书中的内容,因为赵炫火烧林家庄之后,汉中的士绅们终于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从前那个性格软弱,习惯忍让的蜀王,而是一个从军数年,战绩彪炳的铁血王爷,当然战绩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位手里有兵,而且很愿意用兵,他想要的东西如果拿不到,那就真会动手抢。

    高勇坐在椅子看万言书的时候,陈琼就百无聊赖地站在一边打量堂下坐着的那几个士绅代表,感觉就是鲁疵一串,实在没什么新意。

    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人写的,用词骈四俪六,辞藻华丽,就是让人难明其意。

    要说起来,高勇虽然是将门之后,说起来很让自觉书香传家的人鄙视,但是事实上高勇的学问一点都不少,只不过他既然不需要和人抬杠,当然也不用钻研微言大义,说起来倒是和陈琼差不多,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比起陈琼来,高勇阅读古文的能力已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然而他现在读手里的万言书仍然觉得很不耐烦。

    这时代的造纸术很不发达,为了保证纸张的质量,每张纸都很厚,万言书虽然并不是真有一万个字,但是也不能只写四千混全勤,所以要用盒子来装,高勇拿在手里就像捧着两块青砖。偏偏上面写的东西虽然引经据典,字字珠玑,但是高勇横看竖看却没什么有用的东西,就像是读鸟豚的书,满满一章看着挺多,里面其实啥都没说。

    于是高勇很快就不耐烦起来,顺手把万言书放到桌子上,向面前坐着的几个士绅说道:“本王事务繁忙,这个等有空再看,哪位老先生能给本王讲讲其中之意?”

    几位士绅互相看了看,有人脸上忍不住流露出鄙视的神情。这万言书写完之后,大家当然是要看先读为敬的,都觉得文章锦绣,妙不可言,本来指望兰陵王能读得眉飞色舞,和大家探讨修辞手法,其乐融融也未可知,没想到人家直接不看,果然武人粗鄙,不识文中妙处。

    不过高勇现在得罪不起,人家不想看,总不能上去打手板。于是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拱手说道:“此事非三言两语可决,还请王爷拨冗细读。”

    高勇看了他一眼,点头说道:“有理有理,几位先请回,等我有时间细读之后再说。”

    那中年文士一愣,心想你啥时候有时间?旁边的年纪最老的那个生怕他真答应下来,万一高勇一直没时间,难道大家还能等到他退休之后写自传再来?

    老者连忙拱手说道:“都督既然公务繁忙,我等代为解说也是应该,此书乃是我蜀中士绅一体进言,请都督详查。”

    高勇现在的官职是“都督蜀川军州事”,所以老者称呼他“都督”没什么问题,虽然听着没有“王爷”那么拉风,却是实际的官职。周朝各地闲散的王爷很多,混得差的只能靠朝廷俸禄过日子。但是全国各地的“都督”可没几个,每一个都位高权重,高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老者既然看出高勇不喜欢虚文,解说起来当然也就不会再用修饰词,万一把高勇听睡着了,你说是叫他还是不叫他。

    原来这万言书里说的事情还真不少,大大小小的琐碎事情足有二三十条,不过总的来说,蜀川士绅的意思是让高勇赶快收了神通,别再纵容神策军跟在乱民后面到处抢钱抢粮食了,赶紧收拾了乱民还蜀川清静,大家情愿服输,输粮纳供,只要高勇能恢复蜀王从前拱手而治的局面,保证能让高勇这个“都督”做得舒服。

    高勇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心中已经明白了老者等人的意思,正在心里盘算的时候,听到身边的陈琼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老者正说得起劲,突然被人打断,顿时心中不满,看了陈琼一眼,沉声说道:“此是何人?”

    高勇也觉得尴尬,正想解释,就听陈琼笑道:“洋洋万言,不过一句话,我试为老先生说之。”

    然后向高勇拱手说道:“都督行事鲁莽,蜀川各界表示情绪很不稳定,大家拿你没办法,但是却可以和地方官过不去,我寻思着,多半他们和地方官都是一伙的。继续下去,恐怕要官不聊生了。”

    高勇一愣,仔细回想了一下,发觉老者说的还真有这个意思,于是转头向老者问道:“果有此意?”

    “断无此意。”老者怒视了陈琼一眼,心想要是话能这么说,还要说客干什么?

    刚才那个中年男人听了也急了,心想“咱就是这个意思啊,你说断无此意,万一高勇信了怎么办?”连忙开口说道:“蜀中士绅断不敢威胁都督,只是蜀中自有内情在此,还请都督详查。”

    高勇点了点头,示意亲兵送客,等士绅们离开之后才向陈琼问道:“你说官不聊生,倒也有趣。”

    “我看着当然有趣,你看着就未必有趣了。”陈琼淡淡说道:“难道你还能自己下去救灾收税?”

    高勇看着他想了一会,摇头说道:“总觉得你说这个的时候已经有了办法。”

    “办法我当然有。”陈琼说道:“不过我估计你不敢用。”

第一百六十七章 赘婿

    赵炫站在桌子旁边,皱眉看着坐在椅子上的高勇,皱眉说道:“他是这么说的?”

    “不是。”高勇一本正经说道:“我其实是在胡说八道。”

    “这个也是跟陈琼学的吧?”赵炫很头痛地说道:“我觉得不应该再让他跟在你身边了。”

    “然而他的办法很有用。”高勇说道:“只要想想就知道,比你我那些幕僚们的主意强多了。那帮家伙要么想累死我要么想累死他们自己,最可恨的是就算累死了他们也照样于事无补。”

    赵炫想了一下,摇头说道:“此乃动摇世家门阀之本,恐难为之。”

    “上次你也是这么说的。”高勇立刻很严肃地指出了赵炫身上存在的问题,“你是不是对陈琼有什么看法?”

    “一天不解决王健,我就一天不能对他放心。”赵炫说道:“据说李弦可是个美人。陈琼这个年纪,最容易为美色所误。”

    听到赵炫的话之后,高勇突然不说话了,这让赵炫感到很奇怪,他警惕地说道:“是不是你也发现了什么迹像?”

    高勇看了他一眼,摇头说道:“迹像到是没有,不过我倒是想起了长公主殿下。”

    后面还有一句话他没办法说出口,当今长公主殿下可也是个美女,要论姿色,绝对不在李弦之下。

    一般来说,长公主都是特指皇帝平辈当中最年长的那个姐妹,不过按周礼,长公主其实是个封号,也就是说,皇帝可以指定自己姐妹当中的某一个人为长公主。现任长公主赵烨是赵炫的亲妹妹。

    放在皇家来说,亲妹妹可不是指父系相同,而是指同父同母,赵炫的母后一共生了三个人孩子,两男一女,长子赵煜现在是皇帝,次子赵炫封怀王,女儿赵烨封的是平安公主,加长公主,食邑两千户,允之国,

    虽然八王之乱后,武帝之后收回了绝大多数皇族的封国,但是周朝亲王可以封建地方的制度并没有取消,理论上只要皇帝同意,亲王就可以封建之国,像怀王赵炫就是有封国的。

    相对来说,周朝的皇帝对自己的女儿也很不错,加特旨的话,公主也可以之国,不过和亲王不同的是,就算皇帝同意,公主也不能立马说走就走自己去当女王,公主要封建地方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大婚,也就是必须有附马,免得天高皇帝远被人钻空子,有辱皇族名声。另一个就是这个“允之国”,这个是要提前封的,至少必须提前二十八个月,也就是古代的公示期,如果这二十八个月里有人提出能站得住脚的反对理由,这件事就算吹了。

    现在这位长公主赵烨从小就和赵煜关系很好,所以赵煜即位之后下诏封长公主的时候,就直接加了个“允之国”,当时一片兵荒马乱,这道旨意夹在各种诏书当间也没人注意,等到明发之后,就算有大臣想拦也来不及了。那个时候长公主还是个小姑娘,就算有人想找公主的毛病也没地方下手,等到赵烨成年的时候,二十八个月都过了,她也就成了周朝历史上第二位允之国的公主。

    高勇想起这位长公主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李弦的母亲是赵煜的亲姑姑,所以李弦也算是赵煜和赵炫的亲表妹,李弦和赵烨同年,小时候李弦随母亲回长安省亲的时候,都是跟着赵烨一起玩,两个人关系非常好。据说这次李弦跑到王健那里去,赵煜并没有大怒下旨追回,就是因为有赵烨替李弦求情。

    赵炫和高勇狐朋狗友了这么多年,立刻就猜到了他在想什么,摇头说道:“皇兄可是希望把皇妹许配给你的。”

    这件事要说起来,就又是现在朝廷里的一个大八卦了,兰陵王高勇二十八岁还没有立妃。

    按照周礼,男子满十八岁,女子满十六岁就可以婚配。不过这时代有点身份的人通常都会选择二十岁以后完婚,主要是因为二十岁以后人的三观已经定型,可以明确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来。

    不过像高勇这样二十八岁还不纳妃的就实在是很罕见了,要不是他还有一个弟弟早就结婚生子,可以继承高家血脉,说不定高家的长辈们都要请皇帝作主赐婚了。

    另外高勇晚婚的阻力不大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传说中高勇等的是当令长公主殿下,据说赵烨好武,自幼拜明师学习,武功高强,正好和家传霸王枪的高勇般配。

    高勇当然也知道赵煜的确有这个意思,不过这件事要实施起来难度也不小,周朝不限制附马领军是因为对皇室的能力有信心,然而高勇可不是普通的附马,不但战功彪炳,威名素著,而且领神策军多年,军中多有嫡系,再要尚了公主,也就在法理上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格,就算赵煜不多想,高勇自己也要避嫌。以他的性格,如果不能领军,当然也不可能入朝为官,只怕就要解甲归田,回家抱孩子去了。

    所以他虽然的确挺喜欢这个小他九岁的长公主妹妹,但是一点娶她当妻子的意思都没有,也很担心赵煜脑子一热真要赐婚,这件事只要一传出风声,于情于理,高勇就只能请辞神策军主将了。

    这件事和赵煜没办法说,但是和赵炫倒是可以说道一下,只要不说得太直白,以两个人的交情,赵炫也不能为了自己妹妹跟高勇翻脸。

    果然听了高勇的话之后,赵炫沉着脸想了一会,摇头说道:“陈琼不行。”

    高勇对赵炫能想出这个答案很不满意,轻笑说道:“陈琼可是武道天人,按道理投靠朝廷的话,要可以封侯的。

    周朝的爵位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公侯伯子”,再往上是郡王和王,像高勇的兰陵王就是王爵当中最高等的了,比他的爵位更高级的是亲王,不过封亲王得有个好爹,先天不努力后天来不及,那是完全无法可想。

    武帝赵巅之前,朝廷和武林之间的界限是很明显的,后来武帝赵巅一根棍棒打平四百军州中兴周室,他本来就出身于武林,征战天下时又多得武林豪杰助战,所以登基称帝之后,和武林各大门派约定可派子弟直接入羽林卫为朝廷效力。

    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步,另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如果真有武道天人投靠朝廷,皇帝都是要特旨封爵的,而且是从“侯”开始,例如顾采,如果他明显表示愿意留在朝廷为官,不再返回师门,赵煜就可以给他封侯。

    所以如果赵炫说陈琼不能尚公主是因为他是平民的话,高勇还真有资格笑话他。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坏

    当然赵炫还真不是看不起陈琼的出身,在一个武道天人可以纵横万里,动念杀人的世界里,十六岁的恨境天人要是还能因为出身被人看不起,这世界的平均智商怕是要让人绝望。

    所以赵炫不同意高勇的提议是有另外的顾虑。

    “陈琼是缥缈宫弟子。”赵炫说道:“以他的资质,只怕是缥缈宫下一代宫主也未可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朝廷效力?”他摇头说道:“那只会害了皇妹。”

    高勇撇了撇嘴,因为他一直给赵煜当伴读当到赵煜成了皇帝,所以对赵烨这个小时候喜欢跟在王兄身边的跟屁虫也很熟悉,知道关于她的一些事情。

    事实上赵烨从小拜峨眉山金顶素衣神尼为师,学了一身好武功,后来跟在素衣身边的时候又偶遇已经封剑退隐的巾帼第一剑江珊,得到江珊指点剑术。要说起来,她这两位师父都是武林中公认绝境有望的武道天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赵烨现在的武功也应该位列九品,运气好一点的话,勘破武道也不稀奇。

    这个也是高勇对成为长公主附马兴致缺缺的原因——他家传武功更适合战阵冲杀,闲暇切磋多半打不过赵烨,如果娶了赵烨,跟着她封建地方已经很憋屈了,要是再打不不过她,那日子就真没法过了。

    不过陈琼既是缥缈宫弟子,十六岁就已经勘破武道,和赵烨一起切磋武功肯定一点都不吃亏,更重要的是,陈琼如果入朝为官,他就不需要跟着长公主之国,没准长公主之国这事就算黄了,朝廷上下能少了很多纷争。

    所以他难得坚持道:“不如请圣裁。”

    所谓圣裁就是请皇帝来决断,一般来说需要请圣裁的都是大事,比如画圈什么的。长公主要招附马,对于朝廷来说算不算大事可以两说,但是对于皇室来说那还真是件大事,毕竟理论上公主的数量没有上限,长公主同时却只能有一个,所以这件事提出来让皇帝决定还真没毛病。

    赵炫在这件事上面算是被高勇打了个埋伏,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点头答应之后才突然醒悟,向高勇说道:“想不到我也有上你的当的时候。”

    要说起来,赵炫还真算是上了高勇的当了,因为要把问题上交给皇帝需要有人出面才行,这个人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的,必须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系才行,朝廷上虽然没有捞过界的话法,但是皇帝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大臣管事管得太多未必值得鼓励。

    高勇如果是在赵煜身边,闲聊的时候提到陈琼,说可以考虑招为长公主附马,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谁让他跟皇帝关系好呢,随口提建议很正常。

    但是如果高勇正经八百地写个奏折向皇帝禀告这件事,那就很有问题了,首先每一个问题就是,他凭什么身份关心长公主的婚事?绯闻男友这个关系肯定不行,要说是为了拉拢陈琼,赵煜怕是当场就要翻脸,你拿我亲妹妹去拉拢别人,良心大大地坏了,你自己又不是没妹妹?

    所以别看高勇主动提议请圣裁,其实还是要赵炫来出面,他是赵烨的二哥,关心妹妹的婚事很正常。而且要说起来,这件事就算赵炫同意,最后也得赵煜点头才行。赵炫等于是被高勇摆了一道,所以他才说自己上了高勇的当。

    事实上也是因为三个人从小一起长大,私人关系太好,所以赵炫一时间没想到高勇其实是没有资格关心自己家妹妹婚事的,这才会上当。

    高勇占了便宜当然不会卖乖,既然诳了赵炫来当枪,又主动把谈话拉回到原来的轨道上,“那么开蜀科取士之事又将如何?”

    赵炫迟疑了一下,从内心来说,他是不想同意的,但是现在看高勇肯定是支持的,他要是反对的话,那就还是得打御前官司,皇兄之意难料还不说,主要是拖延时间,对治理蜀川不利。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勇平定蜀川的愿望比赵炫更迫切,毕竟如果朝廷西征的话,最可能挂帅的还是高勇,他肯定更希望自己的前进基地能稳定一些。

    于是赵炫想了一下,点头说道:“可以一试。”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赵炫和高勇的关系有多好了,毕竟陈琼给高勇出的主意是可能支摇国本的,赵炫明确表示同意,就相当于把自己和高勇绑在一起背锅了。

    陈琼给高勇出的主意其实很简单,这时代朝廷选拔官员采用的是推荐制,有专门的官员没事的时候游走天下,查访名士隐者,然后举荐为官。

    这件事说起来很高大上,很容易理解成量材适用,精英选拔,但是就跟陈琼前世熟悉的自主招生一样,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多猫腻,即使不考虑任人为亲和受贿这种事,选官决定一个人是不是真有才干的标准也是很玄学的,没准某一天喝吐了的时候看别人拉的屎形状标准都能认为有才,唱歌跳舞这才大家都能看明白的东西反而算是靠谱的。

    所以后来朝廷为了弥补选官的随意性,要求选官和被推荐者同罚,也就是被推荐的人做官以后犯了错,推荐他的选官同罪降一等受罚。

    结果这个本意是为了让选官慎重的举措落实下去之后,变成选官们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开始打安全牌,几乎只推荐世家大族子弟,倒不是因为世家大族子弟不容易犯错,而是因为这种出身的人一旦犯错自然有很多人维护,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算最后真受惩罚,程度也不会太高,降一等到自己身上那就更不痛不痒了。

    在这种选官制度下,各地官员的位置完全都被世家大族把持,当然也就会为世家大族的利益着想。蜀川士绅敢和统治者打擂台,也是因为蜀川的地主官员都是他们自己人,无论是蜀王在位还是兰陵王接手,最终的政令都需要通过这些人落实下去,人家要是故意念歪经,什么统治者都没办法。

    所以陈琼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开科取士,提拔平民百姓上来当官,从前的蜀官不是阳奉阴违吗?干脆一下不用,一体滚蛋。

    在这件事里,赵炫担心的其实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地方大族的反弹,不过有他火烧林家庄的事绩,敢于公开站出来反抗的人应该是没有了。另一件事则是提拔上来的平民能力不够,这个才是取祸之源,所以他才说会动摇国本。

    不过陈琼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给高勇的建议是放手让他们干,干好了是本份,可以择优留任,干得不好正好踢出去给受害者泄愤。而且一般来说,先被酷吏压迫之后,再换一个不那么酷的吏,大家反而会习惯了。

    这也是高勇欣赏陈琼的地方,当然也是赵炫不愿意把妹妹娶给他的原因。

    太坏。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击报复

    兰陵王要科考取士的传闻很快就在蜀川的几座大城里传开了,毕竟赵炫手里掌握着羽林卫,让他们打听消息可能还有难度,这种散播消息的工作完成起来完全是基本操作,都不用加班,坐着就能完成。

    当初陈涉在朱家镇起事的时候,陈琼就动用过汉中城内的羽林卫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引导市井流言娱乐化,把蜀川士绅有意散布的那些流言压制得毫无翻身余地,很多流言话本因为编得实在太精彩,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都盼着能再来一次全民狂欢。

    结果陈涉纵横蜀中,居然在汉中民间并没有引起恐慌的情绪,更没人觉得这件事和朝廷大军入蜀有什么关系,气得蜀川很多士绅大骂这界群众不行。

    赵炫虽然全程旁观,但是并不耽误他意识到陈琼这种操作手法的可怕之处,民间从来就没缺少过各种流言,朝廷对其中很多蛊惑人心的留言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是像救火队一样四处扑灭,不但劳心费力,效果还很难说。

    陈琼的手法无疑给赵炫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对付流言根本就不用去制止,只要给平民百姓更吸引人的流言就行了,毕竟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关注一件事的时候,自然也就会忽略另外一件事,这个在陈琼前世普通网民都知道的道理,对于赵炫来说简直就是至圣天书。

    自从武帝赵巅中兴周室之后,周朝皇室对朝廷掌握的力量一直都很自信,互相对抗的时候还要讲究个攻守转换,要是朝廷和民间干同样的事还能被喷战五渣,不如全体解散回家种地了事。

    汉中流言之后,赵炫组织参与过流言传播的羽林卫探子们很认真地总结了其中利弊,完善了很多细节,这一次再试牛刀,范围就不只是一城一地了,以朝廷力量施为,科考消息在向个地方同步传播,扩散的速度快得令人无法想像,蜀川士绅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蜀川内的几座大城已经人心思动。

    毕竟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习武的平民还能走从军的路子,学文的平民就只能给人打工混口饭吃,运气好遇上个有前途的东主,跟着当个幕僚参划什么的,运气不好就只能像刘谦那样给人当个帐房先生,缺人的时候还要干体力活维持生计。现在突然说朝廷要招公务员,自然人人侧目,无论想不想出仕的人都在打听这件事的真实性。

    蜀川的士绅们没有想到高勇居然能做得这么绝,这简直就是在断世家大族子弟的出头之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不是神策军火烧林家庄,上百口人无一幸免这件事太震撼人心,说不定就有人揭竿而起了。不过林家庄的事让蜀川士绅们明白了一件事,高勇的神策军追着难民乱军难有建树,那是因为对方居无定所,神策军没地方抄家,对付有固定住址的对手,这位兰陵王还是很下得去手的。

    即使不敢使用武力,大家也没闲着,立刻就有人向高勇当面进言,指出他这样做是违反朝廷用人政策的,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这种直接从民间招人的例子,高勇这样干简直是数典忘祖,欺君罔上。

    如果是陈琼面对这种喷子,应该会被这个指责弄得手忙脚乱,说不定直接耍赖问“你说啥我听不清”也说不定,但是高勇和赵炫怎么说也是从小跟着太子学习过各种文书典籍的人物,对于朝廷法典熟得不能再熟,这种涉及到大政方针的事情,两个人再水也不可能忽略,早就想好了对策。

    所以高勇立刻就表示他并没有违反朝廷的用人政策,在蜀中公开选拔官吏只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幕府,不但雨女无瓜,跟朝廷都没瓜。

    直到这个时候,蜀川的士绅们才突然发现高勇这个新任蜀川都督竟然没有自己的幕僚班底。

    按照周朝的官制,官员拥有开府建衙的权力之后,可以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事实上每一个地方大员也都是这么干的,毕竟一镇节度管的事情已经很多了,没有各种专业人士帮助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因为技术手段的限制,很多事情也缺乏校对的办法,为了不被地方上的人糊弄背锅,当然还是任用自己人才能放心。

    而且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投靠过某个官员之后,基本上就很难再跳槽了,几乎等于终身依附,忠诚度上也有保证。

    对于朝廷来说,掌握基层官吏的管理也是一件容易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很支持地方大员任用私人,甚至还会根据地方大员的品级和管理地方的大小开支一部分幕僚的俸禄,所以高官出知地方,才叫开府建衙,意思就是说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衙门班底了。

    高勇从前一直是军职。所以这套规矩用不到自己身上,皇帝心再大也不可能让将军们自己任命手下将领,那简直就是自己出钱让人家造自己的反,所以这也是高勇第一次正式开府,而且一开府就是都督蜀川军州事这种要职,比普通的一镇节度还要高出一级,正经八百的二品大员,如果政绩显著,干几年之后回到朝廷上就有资格竞争丞相的位子了。

    赵煜在高勇出发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他手下没人的问题,所以给他派了不少行政官员过来,也正是这些人撑起了高勇在汉中的班底,不过这些人手支付一下汉中政务还行,指望扩散到整个蜀川那就是杯水车薪了。

    所以现在高勇突然要选拔人才充实自己的幕府,别说蜀中士绅,就算是皇帝也说不出反对的意见,总不能就让高勇一个光杆都督事事亲历亲为吧?

    看到被自己的回答弄得目瞪口呆的本地官员,高勇很不客气地训斥道:“你身为本王属官,居然连本王幕府无人都不知道,可见平日懒于政事,要你何用?这就致仕回乡吧。”

    那官员大吃一惊,心说我就提个意见也能致仕?你这是打击报复。当即抗声说道:“下官为都督着想,何错之有?”

    高勇哼了一声,“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就此革职,你去吧。”

    旁边的人看那官员还要说话,连忙上前拉了他一把,心说还不走?刚才让你致仕,现在就敢革职了,再磨蹭他要是查办,难道你还真经得起查?

    于是连拉带扯,把这个人弄走了。

第一百七十章 普身之阶与退路

    高勇来见陈琼的时候,见到他正伏在案头奋笔疾书。

    陈琼这个人相当聪明,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层出不穷,思维非常活跃,只要他想学的东西学起来就非常快。但是对于他不想学的东西,那就很难沉下心来苦练,书法就是其中之一。

    别看陈琼一笔十字书能破掉林增泰的武道意境,那其实是对真气的运用,真落笔于纸,写出的字照样惨不忍睹。

    偏偏这时代大家都用毛笔,就算是公认笔锋最硬的狼毫笔,对于陈琼来说笔尖也太软。用着不习惯的后果就是写出的字更难看了。

    于是陈琼很自然地想到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然后琢磨起前世看过的小说里提到的鹅毛笔来。

    他现在是兰陵王面前的亲信,别说想要鹅毛,就算天天想吃鹅肝也不是问题,所以很快就弄到了一大捆大小不同颜色非黑即白的鹅毛,让陈琼很好奇这世界的鹅居然还有黑的,这是道德的沦陷还是……

    脱脂晒干之后,这些鹅毛被陈琼拿来当硬笔用,不但写字的速度提高了几倍,写出来的字居然比用毛笔写的好看不少。不过让陈琼感到郁闷的是,他的鹅毛笔并没有和想像当中一样风靡蜀王别院——高勇对这种硬笔很好奇,但是一点都不想用,侍卫们虽然很多都认识字,但是难得动笔写,兰陵王手下的书办幕僚们对于王王爷不感兴趣的东西当然也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对王爷感举趣的有些东西也不敢兴趣,比如陈琼。

    陈琼正在写的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大纲,除了要拿给高勇和赵炫看之外,陈琼自己也需要借着书写的机会完善思路,毕竟他前世是工科出身,找工作比较容易,从没沦落到想当人民公仆的地步,相关的知识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就算想照搬到这个时代也不可得。

    要是按照陈琼的想法,数学是必考的,基本的物理知识也要知道,兔得被人忽悠了还帮着瞎吹。另外身为政府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问题也都应该知道,至少也得让人知道政治立场,别弄出一堆吃饭砸锅的。

    结果高勇看过陈琼的构思之后,立刻就表示“你想多了”,这时代世家大族子弟还要通过游历来增长见识,更不要说平民百姓了,知道当今年号没什么问题,再问只怕就要瞠目结舌化身呆雁了。

    听了高勇的话之后,陈琼沉思良久,然后问了高勇一个问题,“当今年号是啥?”

    于是瞠目结舌化身呆雁的人立刻就有了。

    好在陈琼还算是能听得进去劝的人,听高勇说完就意识到自己对这个时代读书平民的知识构成完全没有了解,于是想了一下说道:“我要去找个帮手,顺便把陈涉的事情也一起解决了吧。”

    高勇一愣,看着陈琼皱眉说道:“观陈涉近日所为,倒是有些才干……”说到这里,他看着陈琼沉吟不语,显然是对陈涉有什么本事来帮陈琼有些顾虑,只是又不愿意打击陈琼的热情,毕竟人家是在为自己办事。

    陈琼见他会错了意,摇头笑道:“我只是说顺便把陈涉的事情解决了,总不能让他们继续流窜下去。可没说是找他帮助。”

    高勇听得莫名其妙,好在陈琼很快解释说他是去找徐邈。并且告诉高勇说这个徐邈就是关中大儒徐鸿儒的长子。

    高勇久在长安,当然听说过徐鸿儒的大名,顿时吃了一惊,脱口说道:“徐鸿儒的长子怎么会流落乱民当中?”

    话一出口,他就已经反应过来,摇头失笑道:“自然是受你所托。”

    高勇虽然不知道陈琼是怎么认识徐邈的,但是想来以徐邈的身份,就算意外落到乱民当中,也应该有办法脱身,不至于变成乱民首领的谋主。能让他干这种事的原因,当然是受人之托,这个人当然也只能是陈琼。“

    陈琼笑了一下,并没有告诉高勇其实自己什么都没说,是徐邈主动要留下的。他倒是很欣赏徐邈的才学,想来以徐邈的才华,在高勇手下谋个一席之地应该不难。

    既然计议已定,高勇也不啰嗦,和陈琼商量了一下之后,就让陈琼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启程了,带陈涉回来的路上,自然有羽林卫和神策军接应。

    陈涉是个很细心的人,虽然有高勇的亲笔信当护身符,仍然刻意控制乱军远离汉中,只在蜀中平原活动,就是不想让高勇产生误会,陈琼现在要找他,倒是需要一番跋涉。

    入夜时分,陈琼赶到了陈涉设在山区的大营,发现这位老兄居然在营后的山坡上种菜。

    “你这是打算垦荒吗?”陈琼又好气又好笑,心想自己还没来得及抄三国演义,怎么就有人开始韬晦了?而且半夜种菜,菜钱能顶得了灯油钱吗?

    陈涉少年时和吴叔一起学过几天武艺,但是后来也就放下了,最多算是身体强壮,当然也没有脾肉可以感叹,看到陈琼出现还很高兴。

    高勇回汉中之后,陈涉为王前趋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而且最近的几场降雨之后,旱情算是彻底缓解,陈涉很多手下人心思归,陈涉自己也知道这次的事要结束了,所以有意纵容放走了一批人,剩下的基本都是铁杆,要么没地方去,要么铁了心跟着陈涉干。

    要说起来,这些人都是跟着陈涉厮杀过的人,要放弃他们还真舍不得。陈涉思来想去,总觉得这件事自己很难说得上话,心中忧虑的时候,忍不住干起老本行来。

    他拍了拍手里的泥土,向陈琼笑道:“不过是闲来无事。陈公子此来可有什么消息?”

    这个问题就算是废话了,随着他手下的难民纷纷回乡,陈涉现在也算是有了粗略的消息传递体系,当然也听说了陈琼在高勇身边的地位,这么一位当权者身边的红人大老远跑过来,总不会是专程路过。

    陈琼也不叫陈涉回帐,就站在菜地里和他说了高勇的想法,他这次来主要是带徐邈回去准备科考的事,顺便问一下陈涉的打算。高勇的意思是让吴叔挑拣精壮者从军,其他人回乡务农。

    陈涉听了不禁有些失望,他其实很想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不过也知道自己身份尴尬,官小了很容易被人打击报复,想当大官又没有那个资格。

    思前想后,忍不住心中纠结,就连吴叔闻讯赶过来都没有注意到。

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思所想

    陈涉遣散了部分人马之后,他手下的难民数量又降到千人以下,吴叔能操练的人数也相应变少,倒是符合他一项的精兵理念。

    他是知道陈涉起兵内情的人,自然也能猜到旱灾结束之后,自己的使命也要结束,所以听说陈琼来了,立刻就放下手里的事赶了过来,正好看到陈涉患得患失的样子,于是向陈琼说道:“我家哥哥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再回乡里恐有不妥。”

    这个倒是高勇和陈琼早就想到过的事,事实上高勇带领神策军一路追击陈涉,虽然并没有穷追猛打,但是神策军精锐的战斗力何等强大,就算有高勇约束,双方之间仍然发生过几次战斗,虽然每次神策军都能取得胜利,但是却很难扩大战果,所以高勇对吴叔带兵的水平很是赞赏,打算收编以后委以重任。

    这样一来,陈涉作为吴叔的表兄就不太好安排了,毕竟陈涉出身不正,身为平民却统帅灾民作乱,这个属于妥妥的黑历史,除非高勇愿意站出来替他洗白。然而鼓动平民做乱子,自己跟着占便宜的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就算是高勇贵为兰陵王,又有皇帝信任也不敢公开承认干过这种事。

    偏偏陈涉武力值又不高,从军不可能有什么发展。

    从政的话,以他和吴叔的关系,很容易不安其位,这个不是上位者用人的手段。

    和小说里大boss喜欢考验手下人忠诚度的情节不同,正常用人心术里,

    忠诚度这种东西是不能用来考验的,基本上越考验越低。

    所以高勇宁可放弃陈涉,让他回家种田,即不想给他留出和吴叔一起犯错的机会。

    今天高勇误会陈琼要让陈涉帮助组织科考的时候就是因为有类似的顾虑所以才并不赞成,不然堂堂兰陵王难道还怕养几个闲人?陈琼想用谁就用好了,还能显得自己用人不疑。

    高勇倒是没有向陈琼隐瞒自己的想法,很坦白地告诉了他,自己对于陈涉的顾忌。

    不过陈琼这时当然不好向陈涉兄弟直说,总不能说因为你俩兄弟关系太好,所以不能让你们有相辅相成的机会。

    正好这时徐邈也到了,陈琼就干脆把问题踢了过去,直接向徐邈问计,看看他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徐邈虽然学问好,但是毕竟没当过官,屁股坐的地方不一样,也没办法设身处地的替高勇着想,当然也想不到陈涉难用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吴叔。只是意识到高勇不想任用陈设为官。

    于是沉思之人了一会之后皱眉说道:“之泽兄所虑不错,他虽然不曾为祸乡里,毕竟纵横蜀中,所罪之人中颇多乡绅大户,若是日后找起麻烦来,只怕难捱。”

    说到这里,他向陈琼说道:“不知可否出蜀川而居?”

    陈琼眼睛一亮,心想这不就是证人保护计划吗?于是连连点头说道:“这个应该能办到,不知道陈兄想去哪里。”

    陈涉字子泽,徐邈这些日子和他朝夕相处,彼此熟悉,这才以表字相称,陈琼因为对陈涉有救命之恩,很难平等建交,所以就以“陈兄”相称。

    陈涉想了一下,也觉得徐邈的建议是个办法,至少异地而居,不用担心被打击报复。

    既然陈琼问起他想去哪里,陈设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好好想一下。毕竟这个机会只有一次,要是不满意,总不能再回来找高勇。

    他正皱眉沉思的时候,吴叔已经插话说道:“不如就去长安?”

    陈涉瞪了他一眼,心想自己是反贼诏安,迁去都城岂不是找死?

    于是想了一下,向陈琼说道:“听说中原富庶,不知可有地方安置我和众家兄弟。”

    如果只是陈设一家人,放在什么地方其实问题都不大。但是陈设考虑的其实也有道理,跟着他的这些人,并不是人人都能从军,很多人也拖家带口,甚至还有很多人曾经跟着陈设涉祸乱家乡。若是留在蜀川,很容易被人打击报复。

    这个时代人口流动不多,一家一户迁移到外地很容易受到当地人欺负,所以在陈涉想来,大家最好还是抱团在一起,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陈琼很认真地记下了陈涉和吴叔两个人的意见,又说了一下高勇安排好的收编进程,让两人做好配合的准备。

    陈琼在陈涉这里休息了半夜,清早就带着徐邈一起动身前往汉中。一直愁眉不展的小书童听说终于可以离开贼窝,总算放下心来。他可是一直都相信自己家公子是被迫从贼的。要不是担心惹恼贼众,差点就要欢呼雀跃了。

    有徐邈随行,陈琼自然不能像来时那样疯狂赶路,徐邈又不会骑马,于是陈涉给两人安排了一辆马车,依旧是老马驾车,算是延迟一个月完成他护送陈琼的任务。

    徐邈这些日子身在难民当中感触良多,与陈琼坐进马车之后,就开始向他诉说自己这些日子的感悟。

    要说起来,他这次在难民当中周旋月余,心中产生的感悟竟然已经超过了此次出行一路游历所得。

    话题很快就说到陈涉起兵之后,徐邈主动要求留下,与陈琼分别时陈琼的赠言。

    徐邈感叹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此当为我辈座右之铭,奈何蜀中士绅念不及此。

    陈琼冷笑道:“非不知,实不为也。”

    他见徐邈很有些不以为然的意思,于是又说到:“你可知阶级之分?”

    徐邈这些日子与吴叔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也经常会谈论一些军中常识,知道军队当中最重阶级之分,上级通常对下级有绝对的权威。

    这时听到陈琼问起,很自然的就拿出来回答。

    陈琼摇头说道:“我说的阶级是人群之间的划分,每个阶级的人在社会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享有的利益自然也不相同,甚至会有所冲突,当然也会为了自己阶级的利益损害其他阶级的利益。”

    徐邈愣了一下,若有所思。陈琼指了指车窗外出现的市集,漫声说道:“若是这镇中贵人喜欢亲近自然,厌烦镇中烟火气,不许镇中百姓生火,你觉得又会如何?”

    徐邈一愣,脱口说道:“怎会如此?”

    陈琼冷笑道:“他要青山绿水,你要户户炊烟,你能说那个更重要吗?此即阶级不同所致。”

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程

    徐邈主动从城邑追随陈琼前往汉中,主要就是因为陈琼屡有惊人之语,明明听起来离经叛道,但是细想的话又总能发人深思,一次也不例外。

    “他要蓝天碧水,我要户户炊烟。”徐邈喃喃自语道:“究竟是谁错了?”

    “站在自己阶级的立场上来说,谁都没有错。”陈琼淡淡说道:“错的是这个世界。”

    徐邈沉思良久,毅然抬头向陈琼说道:“某不才,愿为生民立命。”

    陈琼深深看了他一眼,摇头说道:“你自己一个人是不够的。”他看着徐邈:“阶级存在的原因不仅有利益,还有惯性。只有集中很多人的力量才能打破它。”

    徐邈想了一下,向陈琼问道:“然后会怎么样?”

    陈琼垂下眼帘淡淡说道:“那就是下一个屠龙的故事了。”

    徐邈受到陈琼的启发,认识到需要集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达成理想,于是这一路上很认真的和陈琼探讨开科取士的各种细节。

    他本来就很了解这时代读书人的知识构成,再有陈琼指引方向,当然事半功倍。到达汉中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

    徐鸿儒在关中一带影响力极强,被视为这一代的文人代表。高勇既然知道徐邈是徐鸿儒的长子,自然也要高看一眼,听说陈琼回来,立刻就在客厅接见了徐邈。

    真要比较起来,徐邈的言谈举止可比陈琼更适合这个时代人的审美观点,至少和接受过同样教育的高勇相谈甚欢,而且因为这两个人都受陈琼的影响很大,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并不迂腐,所以陈琼敬陪末座居然也并没有犯困。三个人从下午一直谈到掌灯时分,高勇这才猛然醒悟,吩咐下人开出晚饭来,和两个人边吃边谈。

    徐鸿儒号称桃李满天下,不过影响力其实主要集中在关中川陕一带,蜀川也是主要辐射地之一,像汉中这种大城,就有不少读书人曾经向他请教过,自然也有一些在门下求学过,徐邈虽然未必全都认识,但是只要联系上其中的一个,其他人自然也就认识了。

    徐邈既然得高勇看中,当然不会偷懒,第二天一早就开始拜访汉中城内的各位学长学弟。很快汉中学子就都知道,兰陵王高勇此次开科取士并不是心血来潮,专门从关中请来大儒徐鸿儒的长子来主持此事。

    如果说高勇想要任用普通读书人为官的消息刚刚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还只是观望态度,觉得高勇很可能只是为了压迫蜀中士绅低头。现在看到徐邈出现,顿时就已经信了七八分,毕竟徐鸿儒的儿子不是普通人,不可能陪着高勇一起忽悠。

    等到陈琼和徐邈共同起草的蜀科取士暂行办法出台,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骂高勇离经叛道的人有之,称赞他用人不拘一格的人自然也大有人在。基本上拿钱办事的水军,和自带干粮的高勇拥护者数量参半。

    这些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比不上持反对意见的蜀川士绅,但是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又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读书人为主,很快就占领了舆论阵地,然后在徐邈正式向高勇推荐自己的同窗学友之后,终于达到了顶峰。

    然而这个时候,陈琼并不在汉中城内,他已经陪着高勇来到了陈涉军中。

    陈涉和吴叔虽然一直在期盼着这一天,但是看到兰陵王亲至,仍然感到受宠若惊,带着自己的手下人一起出营十里相迎。

    这些日子里,两个人按照陈琼的吩咐,已经和自己的亲信心腹透露了口风,只说继续做乱民前途堪忧,如今旱灾既解,兰陵王没了后患,自然会全力追缴自己,为了早做打算,自己已经央人联络上了兰陵王,准备招安。

    能跟两个人一起混事的人大多也是平民百姓,见识短浅,虽然也知道如此不是长久之计,但是也想不出来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只是过一天算一天,如今听说自己跟的老大竟然深谋远虑,已经联络上了蜀川都督,当然人人大喜,纷纷由衷称赞陈涉和吴叔行的周全,不枉大家跟着两人一同起事。虽然也没有人想到,以陈涉和吴叔两人的出身来历,又怎么可能轻易联系到兰陵王高勇?

    就算有些人半信半疑,这时见到高勇亲临,当然也疑虑尽消,惶恐之余也没有人觉得继续造反这件事很有前途,进而反对诏安。

    要说起来,陈涉这里的思想工作可比某个姓宋的矮子容易多了。

    高勇既然以兰陵王之尊亲临,一方面是显示自己对于陈涉和吴叔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两个人压服不了部众,所以亲自来给他们镇场子。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表现出平易近人的姿态,被陈涉和吴叔两人接到之后也不下马,直接骑马进入军营。倒让一众前灾民们觉得这位兰陵王气度不凡。

    按照从前商定好的结果,招降之后,吴叔为正七品上致果校尉,率领挑选出来的二百余人加入新组建的益州军,驻防汉中。

    陈涉则带着其他人迁出蜀川,往河东安置。

    陈涉的去向虽然语言不详,但是他其实已经知道高勇举荐他为阳城县令,之所以不说,完全是因为担心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引起蜀川士绅的怀疑,毕竟陈涉身为灾民劫掠地方也算本职工作,要是被大家知道他这么干是和高勇预谋的,士绅们拿高勇没办法,要在朝廷里找人收拾陈涉可不算难事。

    别看进了体制之后就有了权力,那其实是对于体制外的人来说的,对于体制内的自己人,反而有了更多可以下手的弱点。

    安排完陈涉和吴叔的事情之后,陈琼总算松了一口气,独自一个人走出帐外登高远望。只见陈涉的大营里篝火通明,喧闹声直冲天际。

    这些人本来都是朝不保夕的灾民,跟着陈涉揭竿而起也只是被逼无奈,估计谁也没想到居然能在这场战事当中活下来,居然还能有个未来。

    正出神间,陈琼突然有所感觉,转头向脚下望去,一眼就看到祝氏兄弟一起走了过来。

    上一次回到汉中之后,老马就已经告辞回成邑去了,他对从军没兴趣,所以依旧回到云二娘身边。现在祝氏兄弟一起过来,应该也是为了他们二人的去向前程,毕竟这才是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十八缸

    如果说老马和徐邈留在陈涉军中是因为对事情的发展感兴趣,那么祝氏兄弟两个人就完全是因为陈琼的吩咐才会留在陈涉身边,保护他和徐邈。于情于理,在这件事结束之后,陈琼也应该给两兄弟一个交代。

    问题是陈琼早就已经发现,自己的很多武功之所以能够收到奇效,其实是和自己的真气性质有关。例如同样的青索剑,在自己手里就能轻易发出剑气,然而在高勇手里就完全没有类似的作用。陈琼觉得这柄剑在王健家族流传的时候,应该也从来没有发出过剑气,不然的话,王建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拿出来送人。就算真要拿它来拉拢人心,至少在送出去的时候也应该说作出说明,以免明珠暗投。

    前几天与叶知秋的一番谈话,也让陈琼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现在能够活蹦乱跳的到处乱跑,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因为自己师父竭尽所能搜罗天才地宝的结果。

    按照叶知秋的说法,陈琼的师父发现陈琼的时候,陈琼先天后天皆损,就算救回来也是早夭的结果。

    陈琼的师父在明知陈琼身体状态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施救,并且把陈琼带回了华山。然后花了十年的时间,耗尽各种天才地宝,为陈琼易筋锻骨、洗髓伐毛,这才把陈琼从前的暗疾旧伤全部治好,同时拥有了先天之体,成了练武的天才。

    陈琼至今还记得,当时叶知秋嘲笑他自卖自夸时用的词语,“师父为了救你用了那么多天才地宝,就算是堆一个天人也堆出来了。”

    知道这件事之后,陈琼除了对自己的师父更加感激之外,心里也产生了一次疑惑。

    他们的师父游历天下、悬壶济世,不知道看过多少生死离别、世态炎凉。就连叶知秋都听师父说过,很多时候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那么为什么到了他这里,师父却要想尽办法也不肯放弃?

    说实在的,陈琼一点都不觉得这件事能够用“缘分”两个字来解释。

    陈琼没有办法为祝氏兄弟洗髓伐毛,

    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让已经修炼多年的祝氏兄弟重新修习自己习练的先天无上真气。事实上陈琼也很怀疑,就算自己教给他们,这两个人垫起来能不能有效果。

    所以在这次的事件当中,陈琼唯一没有办法满足的就是祝明祝亮两兄弟。他甚至都不知道应该让两兄弟怎么办。

    陈琼不是喜欢隐瞒真相的人,既然心中愧疚,并向两兄弟直说了,然后表示如果两兄弟愿意学的话,自己也可以把“十字书”的运功方法交给他们,但是效果实在难以保证。

    祝明祝亮两兄弟听了陈琼的话之后自然很是失望,他们两个人虽然和倪真一样,都在寻求武道上的突破,但是情况却又大有不同。

    倪真已经到了九品上的阶段,需要的是勘破武道门径,从而晋升天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父的作用除了指点迷津之外,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陈琼既然已经告诉他武道从心,后面能不能够顺利勘破武道,就只能看他自己的悟性和运气,所以陈琼引他投入羽林卫中,也算是解决了倪真的后顾之忧,毕竟当初倪真追捕张正就是为了投靠羽林卫,如今也算得偿所愿,甚至还有意外收获。

    而对于祝明和祝亮两兄弟来说,他们两个最大的麻烦是,没有自己师傅那么高的悟性,一套武功另练到七品就已经难有寸进,所以两个人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让武功继续精进的方法,所以才会对展露铁笔书法的陈琼惊为天人。

    陈琼看出祝明祝亮两兄弟的失望之情,自己心中惭愧,于是灵机一动,建议两个人把所学的笔法教给自己,有机会的时候自己可以向师父请教,然后再交给他们两个。

    祝明祝亮两兄弟一直以为陈琼是武道天人,当然不会怀疑陈琼是借机窥伺自己的武功,听说陈琼肯替自己二人向他的师父请教,当然一百二十个愿意。于是立刻向陈琼和盘托出了自己的功法。

    直到这个时候,陈琼才赫然发现,两兄弟的笔法是真的脱胎于书法,而且颇有奇妙之处,他们两个人无法再进一步很有可能是因为两个人在书法上的天赋不足,所以领会不了这套武功中的精妙之处。

    听了陈琼的猜测之后,两兄弟深以为然,不过天赋这个东西就跟好爹一样,等发现没有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后者还能期待老爸的帽子颜色,前者那是真正的无法可想。

    陈琼安慰了两兄弟几句,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向两兄弟说道:“徐邈可能留在高勇身边担任属官,他是家传学问,书法上颇有造诣,你俩何不跟他学习书法?”

    祝明祝亮两个人都是一愣,祝亮疑惑地问道:“徐先生又不会武功,能有用吗?”

    陈琼摊手说道:“试一下总没有坏处。”

    祝家兄弟对视了一眼,祝明点头说道:“师父既然如此说,我俩跟随徐先生学书法便是,只恐徐先生嫌我俩太笨。”

    陈琼汗了一下,他这些日子身边来来去去都是像高勇顾采这样的精英人物,就算是徐邈不习武功,人家做起学问来也不是普通人能望脊背的。相形之下,祝明祝亮两兄弟的资质也的确是笨了一点。

    当然这种话祝明自己客气一下还好,陈琼要是当面说出来就伤感情了,所以他摆手说道:“书法之道,除了天赋之外还要持之以恒。”顺嘴就给两个人讲了前世某位书法大家写尽十八缸水的故事。

    听他说完之后,祝亮愕然说道:“他写了那么久,缸水不会臭了吗?”

    陈琼一愣,心想这个事倒是自己当初没有想到过的,正想向两兄弟解释这个属于鸡汤的传统炖法,却听到祝明教训自己的弟弟说道:“你这人怎么笨到这个程度?人家就不能是冬天写的吗?”

    祝亮听了大感佩服,连连称是。他虽然没有学过物理的三态变化,但是也知道十八缸冰可比十八缸水少多了,虽然依旧是个天文工程,但是至少能让人看到希望。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旱涝由天

    高勇见过陈涉和吴叔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晚上就夜宿在陈涉的大营当中,让一众灾民将领又敬又佩。

    不过高勇最近事务繁忙,就算是在陈涉营中也不可能倒头就睡,刚一闲下来就让人招陈琼相见。

    陈琼被祝明的十八缸冰郁闷了一下,见到高勇的时候情绪依然低落,倒让高勇觉得有些吃惊,待听陈琼说了原因之后,不仅失笑道:“这等故事本来就是催人奋进,自当不拘细节,得意忘形方好。”

    道理陈琼当然都懂,可是被祝亮当面指出来还是觉得心情复杂。于是向高勇问道:“这么晚了你叫我来,不会只是为了聊天吧?”

    高勇笑道:“长夜漫漫,你我二人何不抵足而眠?”

    陈琼一愣,瞪了高勇一眼,脱口说道:“变态。”

    高勇看着他,觉得莫名其妙。他这个提议其实也是好心。陈涉和吴叔都不是贪图享乐的人物,在军营当中自然也没什么特别的享受,就算知道高勇要来,提前做好了布置,身边也都是粗人,根本就没人知道兰陵王的吃穿用度应该是什么样子,事实上就算是知道,他们也没地方弄去。总不能为了伺候兰陵王先去抢劫兰陵王府。

    不过虽然条件有限,高勇的住处也远比其他人的住处更加华丽舒适,高勇邀请陈琼在自己帐中过夜,也是因为知道陈琼平日里对住处的洁净程度很在意,自己这里的卫生条件显然比其他地方更好。而且两个人这些日子朝夕相处,也算彼此了解,并不用担心陈琼误会自己的意思。

    结果没想到一片好心居然仍然换来了一句“变态”,看起来陈琼喜欢独居的习惯尤胜他对洁净程度的在意程度。

    陈琼一句“变态”脱口而出之后,自己也知道冤枉了高勇,主动岔开话题说道:“你要在这里等着和吴叔一起回汉中吗?”

    高勇听陈琼提起正事,连忙收敛心思,摇头说道:“陈吴二人首尾繁多,必然迁延时日,我哪有许多工夫等他?你明日一早就随我回汉中。”

    陈琼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汉中有怀王坐镇,又有中山郡王前辈和顾采在侧,距离开科之日尚早,你急着回去干什么?”

    高勇摇头说道:“周王叔已经不在汉中了。”

    黄梁镇外一战,昆仑派两位天人一死一囚,所有得到消息的人全都大为震惊。以武道天人之能,就算是林增泰这样的恨境中阶,也绝不应该如此轻易落败成囚,要想达到这种效果,至少需要两到三个与他相同境界的恨境天人围攻才行。更不要说敬一子已经是公认的恨境巅峰,这样的两个人联手,竟然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能做到这种程度,绝不是周侗这个断境中阶再加上顾采两个人就能做到的,很多人都怀疑当时在场的至少还有一位断境天人和一位恨境高阶在场才行。

    在武林当中,如果某个门派中有一位恨境天人,已经可以压住阵脚,雄霸一方了,如果能出动两位断境天人,再加两位恨境,那就是标准的名门大派配置,事实上,除了武林三圣地之外,门内能有两位以上断境天人的门派屈指可数,朝廷显露了如此实力之后,至少蜀川各大门派都已经老实下来,就算是昆仑派要来报仇,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够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周侗自然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赵炫身边,据说他在林增泰身上发现了一些线索,已经赶过去追查了。

    陈琼虽然觉得周侗的离开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多想,林增泰魔化这件事在重要程度取决于别人对他的重视程度。而在这些人当中,陈琼无疑是最不重视的那个,对他来说,当年那伙一路杀出玉门关的魔界教众实在太过遥远,根本提不起兴趣。

    所以他看着高勇问道:“那你急着回去干什么?”

    “近日我翻看羽林卫的报告,发现蜀中雨季将至。”高勇说道:“恐有水患。”

    陈琼大吃一惊,不敢置信地看着高勇说道:“旱灾刚解,又有水患?说好的天府之国呢?”

    高勇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陈琼问道:“何来天府之国之说?为何孤从未听过?”

    “没有吗?”陈琼自己也觉得疑惑,在他的记忆当中,蜀川的确是应该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然而以他最近在蜀川中活动的见闻来说,还真没有听到谁这样说过。

    高勇以为陈琼是道听途说,倒也不以为意,想了一下之后,才向陈琼解释说道:“蜀川多山,山下河流纵横,若遇降雨,则山水沿河而下,河流暴涨以致泛滥,所以民间有谚称有雨则涝无雨则旱,所谓旱涝由天,故曰蜀中多灾。”

    陈琼这才明白过来,愕然问道:“没有修过水库吗?”

    高勇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你是说蓄水之池吧?”他摇头说道:“此等大事,必有官府承担方可,蜀王怠政,任由民间灾情频发,并无蓄水之处。”

    他看着陈琼愤怒的神情,安慰道:“虽然蜀川旱涝频发,民间却仍有生息,可见此境土地肥沃,堪可供养。”

    陈琼却并没有被他的话安慰到,恨声说道:“所谓旱涝由天,不过水患而已,缺水则旱多水则涝,哪有因为百姓尚能过得下去,就觉得可以苟且的道理?昏官庸碌,遗祸民间。”

    他这个说法基本上把高勇也骂了进去,不过高勇也知道陈琼的性格,知道他不是故意的,自然也不好对号入座,只能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讪笑道:“待蜀川安定,孤自然也是要治理水患的。”

    高勇要治理水患,当然并不完全是为了让蜀川百姓衣食无忧,按照他学过统治之道,百姓过得太舒服了,是要生事的,突然同样的道理,如果百姓对以后的日子绝望了,同样也容易生事。

    所以说治国如做饭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不烧火永远是生的,火烧的多就容易糊了。

    不过这一次高勇倒的确是想要治理水患的,因为朝廷要在西南用兵,肯定要保证蜀川内道路通畅,如果一下雨就发水,那仗还怎么打?

    想到这里,他向陈琼说道:“水渠之事此时已经不及,只能留待来年。我急着回汉中,是因为我等可以赶在雨季来临之前,解决王健招安之事。”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逆天的执行能力

    高勇提到王建的时候,目光紧紧盯着陈琼的表情。他和赵炫对陈琼最大的心结就是陈琼和王建的关系,所以高勇终于忍不住主动提起王建,并且很想看看陈琼对自己提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

    没想到陈琼很明显地愣了一下,然后才恍然说道:“你不提我都忘了。”

    听了陈琼的话,高勇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他愕然向陈琼说道:“这种事你都能忘吗?”

    陈琼很认真地想了想,有些羞愧地说道:“我只是觉得,你们到现在为止还相安无事,自然还可以再等等。”

    高勇觉得心中的感觉简直五味杂陈,想了想忍不住说道:“你就不担心新安郡主?”

    “你是说李弦?”陈琼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摊手说道:“王建对她很尊重,还有张正在她身边,有什么好担心的?”

    高勇看着陈琼,简直分不出来他是真傻还是装傻。陈琼从汉中一路护送李弦去青衣江,孤男寡女行程近千里,俗话说日久了都能生情,两个人都是俊男美女,又有救命之恩,居然还能不及于私,只怕写在小说里也没人会信,就算网站不让,起码也应该有所暗示才对。

    陈琼毕竟不是懵懂少年,看到高勇的样子,立刻就明白了他在想什么。有些羞恼地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又不看网文,就不能多想点正能量的东西?”

    高勇一脸的莫名其妙,心想网文是什么?正能量又是什么东西?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吗?

    不过和陈琼在一起久了,只要还没有被他逼疯的人,都能够主动无视陈琼的胡言乱语,高勇当然也不例外。

    他主动拉回话题,向陈琼说道:“我打算趁着近日降雨不多,道路通畅,往青衣江一行,见一见王健,你可愿同行。”

    这一次轮到陈琼觉得莫名其妙了,他本来就是受王健之托来寻找高勇商量招安之事的,既然现在高勇想起要解决这件事,当然也要带上他一起。为什么还要问他是不是愿意一起去?

    高勇看到陈琼疑惑的样子,实在没办法告诉陈琼,不让他跟着一起去,其实是为了保护他。

    只好王顾左右说道:“朝廷的旨意这两天应该就到了,到时候我们带着圣旨一起去青衣江见王健,也好对他有个交代。”

    陈琼觉得有些意外,听高勇的意思,似乎朝廷对于怎样安置王建已经有了决断,这个速度实在是有些快了。在陈琼看来,就连贸易战都得拉拉扯扯地来上几十个回合,招降王建这种事怎么说也涉及到了几万精兵,难道不应该走一下互相试探的流程吗?

    果然第二天一早,陈琼跟着高勇一同返回汉中,傍晚时分刚刚回到汉中,就传来消息,说是有长安来的使者到了。

    陈琼觉得这件事简直神奇,来的又不是检查组,难道皇帝给大臣传旨还会先派人通知行程?高勇这猜的也太准了。

    陈琼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还真猜对了,皇帝给别的大臣传旨当然不会事先派人通知。但是高勇和赵炫显然不是别的大臣。

    早在高勇前往陈涉大营之前,他就已经接到了从长安通过羽林卫渠道传来的秘旨,不然的话,高勇又凭什么任命陈涉为阳城县令?要知道羊城远在河南道,那可不是高勇管辖的地盘。如果没有皇帝答应,他拿别人地盘上的官位许人,简直就是笑话。

    这也就是欺负陈琼不懂官场上的规则。不然的话,只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猜得到高勇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准许。

    皇帝给高勇的秘旨里当然不会只提到给陈涉的好处,事实上这个才是捎带提到的内容。

    赵煜对赵炫和高勇在蜀川的表现很不满意,特别是两个人纵容灾民抢劫地方,自己带着神策军跟在后面抢劫粮食的操作,这种掩耳盗铃的干法简直有辱大家的智商。

    这几天弹劾高勇的奏章简直像雪片一样,差点把赵煜淹了,赵煜自己也有点吃不住劲。所以提前告诉高勇,让他做好心理准备,明发的旨意里将会把他臭骂一顿。

    赵炫因为是秘密入蜀,反而逃过了一场臭骂。

    高勇又不是第一天做官,当初同一陈琼建议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今天的结果,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他更关心的其实是赵煜对陈琼的看法。

    在上一篇给皇帝的奏章里,高勇很是替陈琼吹了几句,不仅提到陈琼的武功,更用很多篇幅说明了陈琼的奇思妙想,并且认为陈琼的想法之所以如此离经叛道,就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如果能够把他纳入到朝廷的体系当中,稍加培养,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位治国能臣。

    而且高勇很清楚,与他这篇奏章同时发出的赵炫的奏章里已经提到了招陈琼为驸马的事情。

    果然赵煜并没有让高勇和道赵炫失望,在秘旨里又把两个人骂了一顿,表示朝廷就算求财若渴,也不至于沦落到要用美人计的程度。

    不过赵煜毕竟很了解自己的这两个小兄弟,知道这两个人办事还算靠谱,不会随随便便替别人吹嘘,当然更不会随便拿朝廷的长公主许配给别人,所以最后还是表示会慎重考虑这个提议,并且已经把两个人的奏章拿给赵烨看,如果长公主有兴趣的话,可能会自己去蜀中查看陈琼的人品。

    虽然皇帝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他已经看穿了两个小兄弟的套路,所以并没有只把赵炫的奏章拿给赵烨看。

    然后他又说到高勇准备在蜀川推行的科举制度,表示因为前面已经骂过他了,现在实在是骂得累了,不想再骂,所以让两个人注意控制规模,不要闹得太大,让蜀川士绅感觉到压力即可。同时很难得地肯定了高勇拉拢徐邈的做法,表示为官之道需恩威并施,神策军再强也不能杀尽天下人,总需要文人来替朝廷治理天下,高勇能想到利用徐邈来当旗帜,总算还没有笨到家,一定要善待其人。

    果然圣旨到时,讲高勇申斥一番,让他尽快平静地方,安抚灾民,使民有所归,不得迁延。

    陈琼和徐邈作为高勇的属官,也是有份旁听圣旨的,陈琼固然被圣旨里的各种滞后者也闹得晕头转向,徐邈却听得明明白白,心想这圣旨当中虽然严辞厉色,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连罚酒三杯都没提。后面让高勇尽快平定灾民作乱,要是换成别人自然要为难一番,高勇现在却已经安抚好的陈涉,就等着他举迎来投了,这简直就是皇帝和高勇两个人串通好了的双簧,提前给高勇准备好的立功台阶。

    果然就在皇帝下旨申斥高勇的第二天,乱民首领陈涉举营来降,蜀中人人侧目,都觉得这位兰陵王的执行能力简直逆天。

第一百七十六章 傻眼

    高勇去青衣江的时候,就不能像去陈涉大营那样轻车简从了,不说王健居心莫测,就算只从从威慑的角度上来说也不能示弱。所以高勇从各地抽掉了三千神策军,另有各种民夫车辆运送补给甲仗,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青衣江进发。

    不得不说,在任何一个时代里,畏威而不怀德的都大有人在,高勇率军攻破汉中,擒获蜀王的时候,蜀川中的各方势力还大有不服之势,对于高勇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置若不理。

    然而赵炫火烧林家庄之后,蜀川士绅不知道这是赵炫所为,都以为是高勇的手笔,再听说高勇神策军到时,个个禁若寒蝉,任凭神策军欲取欲求,无人敢说半个不字,就连暗地里发牢骚的人都很快就被身边的人劝阻。

    高勇也没有爱民如子的想法,这时代大军出行,由地方供应饮食本是常态,高勇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就算有陈琼提及,他也仍然觉得自己又没有纵兵抢掠,地方上主动供应并无不妥。

    陈琼劝了一回之后,发现高勇不以为然,也就不在相劝,毕竟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自己也不是救世主,没必要面面俱到。

    不一日来到青衣江附近,神策军的探马已经可以见到打着王健军旗的斥候出现。不过有高勇约束,双方并没有发生冲突,王健军中的斥候看到神策军探马之后也是立刻退走,两下相安无事。

    神策军虽然并不主动攻击,但是神策军行军自有军法,探马张开之后遮蔽四周,神策军大队周围近百里都在警戒范围内,当然也不会留给王建斥候刺探自己大队的机会。

    到达青衣江南岸之后,陈琼自告奋勇过江联络,于是高勇手书一封信让陈琼带给王健,说明自己的来意。

    陈琼这也算是轻车熟路,带着高勇的书信径直过江来到了王健军中,很快就见到了王健本人。

    一别数月,陈琼见王健似乎变得有些苍老,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

    想到对方送了自己青索剑这样的宝贝,即使送之前并不知道这柄剑的神奇之处,自己也依然要领他的情。于是陈琼抢先拱手向王健说道:“幸不辱命,如今兰陵王已至青衣江南岸,只待与将军会面。”

    王健神情复杂地看着陈琼,他虽然屯兵青衣江北,但是在蜀川也有暗探,不然的话,要是对蜀王身边发生的事情两眼一抹黑,岂不是怎么倒霉都不知道?

    王健的暗探虽然没有羽林卫那么给力,应该知道的事情,还是能够打听清楚的。王健自然也知道,陈琼现在已经是高勇身边的红人,高勇出行的时候,陈琼总是跟在身边,显然极受信重。

    说实在的,王健当初请陈琼代自己联络高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陈婷琼竟然能够为人所用,毕竟陈琼在接风宴上露了一手将进酒意境,已经被王健认为是恨境天人,这样的人很难屈居人下。

    更不要说,陈琼千里送李弦前来,一旦在自己这里站稳脚跟,帮助李弦夺权的话,青衣江北简直无人能制,所以王健才会不惜送出青索剑也要把陈琼送走。

    没想到陈琼竟然真的会投身到高勇门下,想想身边放一个恨境天人能有多大的好处,王健简直恨不得揪住陈琼大喝一声:“说好的天人位阶呢,你这么容易投靠别人,就不能矜持一点?”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高勇是朝廷当权的大官,相比之下自己只是一个僻居一隅朝不保夕的叛军之将,陈琼就算是要投找人投靠,当然也不会选择自己。

    王健言不由衷地和陈琼说了几句话,然后接过高勇的亲笔信看了起来,刚看了几眼,就听到门外有人高声喊道:“新安郡主驾到。”

    王健是在自己府中接见陈琼,并没有让人陪同,所以这时庭中只有他和陈琼两人,听说李弦前来,两个人都有些吃惊。

    王健犹豫了一下,起身向陈琼说道:“郡主想必是见你来了。”

    如果是在从前,陈琼最多也就是觉得李弦莽撞,但是和高勇谈话之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千里送李弦这件事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些惊世骇俗,只怕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愿意冒这么大风险,是为了李弦,偏偏这件事还没法主动解释,难道要他主动告诉李弦,自己救她是因为受人之托,并不是窥伺她的美貌?

    这时见李弦主动跑出来见自己,陈琼心中也有些感动,想想李弦从前一个锦衣玉食的郡主,如今孤身在外,连一个信得过的侍女都没有,唯一能够相信的张正还是个年轻男子,没办法经常见面,这些日子多半过得很辛苦。

    陈琼心中不忍,对王健的话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起身迎出厅外,远远看到李弦穿着一身宫装,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过来。

    李弦在王健这里享受的仍然是郡主的待遇,虽然并不禁出行,但是出门规矩仍然很多。而且王健要避嫌,没事也不往李弦住的地方跑,这几个月来,两人见面的机会其实并没有多少。这还是李弦第一次跑到将军府来见王健。

    李弦远远看到陈琼从厅中迎出来,依旧还是从前那个温婉少年,轻袍缓带,站在午后的阳光下微笑看着自己,顿时心中激动,忍不住拔腿向陈琼跑去,结果穿着的宫装在脚下一绊,顿时失去了平衡,向前栽倒。

    她还没有来得及惊叫出声,陈琼已经一步来到她面前,伸手扶住了她,轻声说道:“小心。”

    李弦满腔思念之情,这时见到陈琼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真是凝望着陈琼,半晌才说道:“你回来了。”

    陈琼轻轻咳了一下,觉得这句话实在有些暧昧,他手上微微用力,扶着李弦重新站好,然后说道:“我给王将军带来了兰陵王高勇的亲笔信。”

    李弦轻轻嗯了一声。上次陈琼走的时候,以前就知道王健打算请降。毕竟蜀王反叛,王健只是受了连累,本身并无反迹,同时他又有朝廷封号,现在重归朝廷,阻力应该不大。就算以李弦的见识,也知道此事定能成功。

    陈琼见她不说话,因为是在担心她自己的下场,温言安慰道:“皇帝的圣旨我也看了,其中并没有提到你,你若是想要依旧留在蜀川,我可以请兰陵王代为禀告。”

    李弦抬头看了他一眼,定了定神,知道这个时候再不说的话,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于是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我想和你一起走。”

    陈琼顿时傻眼。

第一百七十七章 招安

    对陈琼的到来感到高兴的不只有李弦,还有张正。

    张正从前在蜀王麾下时就是五品校尉,放到王健军中也是数得着的高级将领,一身武功又极为高强,到了王健军中就很受重用。

    张正自己从军多年,虽然来到陌生地方,但是对军中气氛却很熟悉,加入王健这里也算如鱼得水。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王健手下将士有一种迷一般的自信,很多人都觉得王健手握三万大军,又都是与西番诸部征战多年的百战老兵,对上高勇的一万两千神策军简直手到擒来,更不要说一旦王健挥军杀过青衣江,蜀川大地上从前的蜀军也会群起响应,让神策军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境地。

    张正曾经在汉中城下与神策军浴血厮杀,对神策军的厉害之处感触极深,知道神策军的单兵战斗力也许和王健麾下精兵差不太多。但是神策军战法厉害,结阵而战时互相配合之法精妙无比,各部分进合击,一旦发现弱点,立刻就像发现腐肉的秃鹰一样蜂拥而至,集中力量猛攻,然后再从突破点向四面延伸。

    汉中城下,张正手下精兵就是被神策军这种战法一战突破,很快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然后被围歼击溃。

    所以张正一点都不觉得,青衣江北的大军能够与神策军一争长短。

    特别是在破庙当中,陈琼对他说过,“大丈夫当提三尺剑保家卫国”,张正深以为然,也就更不愿意在内战当中流血。

    他也曾想过向王健申请前往西北前线,远离青衣江,可是又放心不下李弦。左右为难之际,突然听说陈琼又回来了,顿时心中大喜。

    他在破庙遇到陈琼之后,两人一路前往青衣江,张正多次从陈琼口中听到惊人之语,常有茅塞顿开之感,简直将他视为人生导师,现在有心结难解节,听说陈琼到来,正好上门请教。

    张正赶到将军府的时候,李弦正好准备离开。

    她听说陈琼到来之后,忍不住思念之情,这才跑过来相见,见面之后就意识到自己来得很不妥当。好在陈琼这次主动替她找了个台阶,向李弦详细解释了一下王健招安之后朝廷对她的安排。

    让人听起来就好像李弦匆匆赶过来是关心自己以后的出路一样。

    说过这件事之后,李弦就再没有理由留在将军府了,心中再有不舍,也只能告辞离开。临行前与陈琼相约,说自己思念汉中人物,如果陈琼有闲,可以去她宫中讲给他听。

    没想到从将军府出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张正。

    张正虽然关心李弦,但是平日里也不好长去拜访,这时见了,连忙上前参见。

    李弦从汉中出来时,曾得张正舍命相救,如果没有张正,她此时应该已经与蜀王一同被押解回长安了。

    此时见到张正,李弦的态度重归从容,又在郡主车架之旁说了几句,李弦鼓励张正早日建功便告辞离开。

    李弦来的时候是不请自来,走的时候王健还是要送的。他和陈琼并肩站在将军府门前,看着李弦坐在郡主车驾中与立在车外的张正轻言细语,意味深长地向陈琼说道:“陈公子回来,我这府中倒是热闹起来。”

    张正既然来了,王健也不瞒他,向他说了陈琼的来意,然后又向张正说道:“张校尉意下如何?”

    张正自己的想法其实是很矛盾,要说起来,他从前在蜀王麾下的时候,其实也是朝廷军马。而且在他看来,蜀王反叛这件事里也有朝廷贸然削藩的原因,如果大家相安无事的话,蜀王自然也不会脑抽到要谋反。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连蜀王自己都乖乖去长安当阶下囚了,他们这些蜀王余孽,当然也只能自寻门路。

    而且真要说起受蜀王恩惠的程度来,显然王健要比张正受惠更多。

    所以听到王健询问,张正毫不犹豫地说道:“全凭将军做主。”

    王健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向陈琼说道:“如此就要麻烦陈公子再跑一趟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陈琼也不可能在王健这里打个转立刻就回青衣江南岸去,晚上他依旧住在上次住过的房间里,然后张正又过来拜访。

    这次没有外人在场,两个人谈话也就没有了顾忌,陈琼直接问他以后的打算。

    张正苦笑了一下,向陈琼说道:“经此风波,某余生情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陈琼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心想你现在唯愿马革裹尸还,真到老了恐怕就要生入一门关了。要说起来,王健也是一番枭雄,再年轻二十岁的话,未必不会想凭着青衣江大军与神策军一较短长,现在却只想着离开前线安度晚年。

    两人又谈了一阵,陈琼安慰张正必有用武之地后,张正这才告辞离开。

    第二天一早,陈琼带着王健的时节渡过青衣江来见高勇,商讨招安的细节。

    王健既然投降,自然不能由他再率领青衣江大军,但是这三万余人也不可能就地解散,别说这些人从军多年无处安置,真要没了这支军队,历年窥视蜀境繁华的的西番诸部很可能立刻就要肆虐青衣江北岸。

    所以王健举荐了自己的几个副手留任,以他们熟悉西番诸部虚实,自己离开之后,也可保得青衣江北岸平安。

    作为一个降将,这种安排其实是很招人忌惮的,毕竟他人虽然走了,但是手下人依然掌握实权,接任的将领难免被他架空。

    如果高勇倒是另有一番见解,他觉得这才能看出王健对于青衣江北岸防务的重视程度,反而显得光明磊落。

    谈判进程在双方将领的加意配合下进展很快,不一日就已经涉及到实际内容,王健开始呈报自己麾下将领名单以及兵员薄册,陈琼作为高勇这里数学水平最好的人,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蜀王历年拨给王建的军费,似乎并不能维持青衣江北大军的日常用度。

    也就是说王建这里另有财源。

    这件事说起来可大可小,边军自己想办法搞外快属于传统节目,就连高勇都有耳闻,基本上朝廷虽然表面上三令五申的禁止,但是实际上从未禁绝过。

    不过此时王健已经准备招安,这件事要不说清楚,接任的人很可能会搞出乌龙,所以陈琼思来想去,还是告诉了高勇。

    高勇对此倒是有些不以为然,本想置之不理,不过想了一下之后,突然觉得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见一下王健也好。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毒

    到了高勇和王健这种地位,他们想见面,就不能像铜锣湾大哥一样随便定个日子就行,先期的安排非常重要,各种乱七八糟的名目让陈琼看了都觉得头疼。

    幸好两个人都不是那种注重形式的人,并没有纠结于类似见面时各自位于哪个方向之类的问题,也没有讨论见面时怎么行礼。当然也没有陈琼充满恶意的想象当中的良辰吉日。

    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早晨,陈琼陪着高勇,另有十几个亲兵跟着,在青衣江的一艘战船上见到了王健。

    因为不是正式会面,所以两个人都是一身便装,高勇依旧带着那柄与陈琼初次见面时佩戴的短剑,看起来风度翩翩,像极了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王健则连配剑都没有带,只穿了一身锦袍,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富人。

    两人当中王健年长,所以高勇主动决定登上王健的坐船,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尊敬王健,主要是为了安王健之心,表示自己并无恶意。

    而且用高勇的话来说,自己这边有武道天人跟随,也不怕王健耍出什么花样。

    青衣江上本有水军,当然归王健统领,高勇到青衣江之后为了交通方便,征用了几艘商船,比起王健的军舰来,无论气势形制都要略逊一筹。

    陈琼陪高勇登上王健战船之时,王健已经立在船头等候。二人相互见礼,王健口称王爷,高勇笑道:“今日不论官职高低,只叙年齿。”

    王健欣然从命,请高勇进舱内入席。

    陈琼在青衣江两岸来往多次,对王建身边的亲信也算熟悉,看到王健这次带来的人不多,船舱当中只有寥寥几人,那个曾经对他口出不逊的蛮府参军倒是赫然在座。

    看到陈琼看他,这位胡参军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王健在旁边笑道:“胡参军虽然口快,却深知西番内情,日后兰陵王多有得用之处,某带他前来,借此机会向陈公子赔罪,还请公子见谅。”

    听王健提起自己,胡闻虽然觉得尴尬,却还是越众而出向陈琼深施一礼,口称“得罪”。

    高勇在旁边听王健说起缘由,忍不住失笑向王健说道:“此事我却不好开口,全看陈橼意思。”

    高勇此次前来,对王健笼络之意相当明显,现在王健当众让胡闻向陈琼道歉,看起来胡闻面子上很难看,其实是对胡闻大有维护之意。毕竟王健离开之后,无论谁到青衣江主军,都要接受高勇的领导,到时候要是知道胡闻得罪过高勇面前的红人,给胡闻穿穿小鞋,胡闻肯定受不了。

    现在他当着高勇的面提出来,以高勇一向对王健的态度,实在是应该一起劝说陈琼接受胡闻的道歉,这件事之后,无论陈琼是不是仍然心有芥蒂,王健的继任者起码已经知道了高勇的态度,也就算保住了胡闻的饭碗。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的剧本竟然不按套路走,高勇现在的态度,明显是尊重陈琼的决定,不肯用身份压服他。

    王健当然明白高勇的意思,这时也不好再说话,只在心中惊异于陈琼在高勇心中的地位。毕竟胡闻虽然算是他的心腹,但是也犯不着为了胡闻得罪高勇,于是大家都静静地看着陈琼,等待他的反应。

    陈琼静静地看着胡闻,直看到对方脸上冒汗,这太淡淡说道:“胡参军喜欢不走正道,本是私事,只要别闹出事来,别人也管不着,只是还请以后不要当众说出来恶心人。”

    胡闻脸色惭愧,掩面称是,王健于是招呼大家入席,此事就此揭过。

    依旧是常见的一人一席,陈琼挨着高勇坐在他的下手,听高勇低声问道:“此人猥琐,我以为你不会轻易放过。”

    陈琼神色漠然,淡淡说道:“我们这是托了时代的福,等以后遇到此等人,我们露出厌恶之意,尚且要受口诛笔伐。”

    高勇当然不信,摇头笑道:“若世风如此,当为末世,其时群魔乱舞,这倒也的确不算什么。”

    陈琼想了想,哑然失笑,向高勇拱手说道:“王爷高见,确实如此。”

    这时众人皆已入席,王健令人送上酒菜,期间竟然还有轻歌曼舞。

    无论是高勇还是陈琼,对这种程度的歌舞显然都没什么兴趣。陈琼无聊之际,听高勇与王健两人不着边际的闲聊,不知为什么,心中渐生烦躁。趁着两人谈话告一段落,向王健问道:“我前几天细看账册,似乎将军另有财源收入,不知可有此事。”

    王健愣了一下,看了一眼高勇,见他也正望着自己,只好叹了一口气,向陈琼说道:“陈公子目光如炬,所料不差,蜀川贫瘠,难养大军,我军中的确另有财源。”

    陈琼拱手说道:“还请将军明示。”

    王健沉吟了一下,向胡闻说道:“还是胡参军来说吧。”

    说完像高勇和陈琼告了个罪,起身避席更衣。

    陈琼现在也算是高官们的座上宾,也算了解了很多席间细节,知道所谓更衣,其实就是上厕所,并不真是吃到一半的时候出去换件衣服再吃。

    以王健的武功修为,就算喝个通宵他也不需要上厕所,此时上厕所应该只是个离开的借口,想来胡闻接着要说的事不怎么露脸,为了避免脸上难看,所以他要先躲出去。

    果然在王健离开之后,胡闻说出了青衣江大军财源的出处,他们竟然在与西番诸部做生意。

    陈琼惊愕之余倒也并不觉得意外,资本家连绞死自己的绞索都会卖,为了赚钱和敌人互通有无显然也并不稀奇。倒是难怪王健要借故离开,他一直以抵抗西番的先锋自居,结果居然带头和别人做生意,这脸打得啪啪响,也实在是坐不住。

    当然最重要的是,青衣江这里除了西番诸部,也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做生意的对象。

    财富在任何时代虽然都是好东西,但是显然现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养成一切向前看的风气,所以胡闻说起这件事仍然觉得有些尴尬,强笑着向高勇和陈琼说道:“好教王爷与陈公子得知,王将军如此也是迫不得已。”

    高勇一直很安静地听着,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口说道:“既是迫不得已,以后不为便是。”

    胡闻等人松了一口气,正想拍高勇几句马屁,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同时一阵风吹过,有浓烟从船舱的缝隙里灌了进来,船上竟然失火了。

    陈琼大吃一惊,纵身跃起,突然觉得经脉中真气不继,这一下竟然没有站稳,脚下一软,差点跌倒。

    陈琼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的竟然已经中了毒。

第一百七十九章 踏浪

    陈琼中过毒,远一点的是在师门的时候误服了毒菌,不过那次连师父都没出动,大师兄给他吃了个生鸡蛋就好了,显然很有处理类似意外的经验。

    近一点的是在锦阳城北中了药谷桃花三兄弟的桃花瘴,那次比较危险,陈琼差一点翻船。好在他及时展开静夜思剑意,先是延迟了瘴毒的发作时间,让自己有时间将桃花三兄弟毙于剑下,除了后患,然后才跑到深山老林里运功排毒,顺便祸害了一地的昆虫鸟兽。

    不过这一次对方显然早有准备,不但毒性更加猛烈,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无法运转真气,而且一面下毒一面还放火烧船,就算陈琼能立刻运功逼毒,等他恢复行动自由的时候,也早就烧成灰了,静夜思剑意虽然神奇,可也不带防火功能,对方心思之狠,简直已经到了极点。

    陈琼此时心中又气又怒,想不到王健居然陷害自己,现在自己不但上了当,而且连逃跑的能力都没有,不但害了自己,还连累了高勇。

    想起高勇,陈琼这才想起来也不知道他中毒的情况怎么样,还没有来得及转头去看,突然觉得自己被人伸手抓住,纵身跃出了船舱,抓住他的人正是高勇。

    两人跃出船舱来到甲板上之后,这才发现整条船都已经被烟火笼罩,同时有好几个火头同时燃烧,正在江风当中越烧越旺,显然是有人加意纵火,船上的水手已经逃得一个不剩。

    而且本来已经下锚固定的军舰不知何时又开始顺水漂流,高勇来时乘坐的商船正在后面拼命追来,只是仓促当中不及升帆,船形又没有军舰流畅,一时之间竟然追之不及。

    烟火当中,可以看到一艘小船正向青衣江北岸驶去,船头站着的人依稀就是王健。

    高勇也没想到王健能做得这么绝,眼见船上火起,四下都是江水,没有落脚的地方,不禁也有些犹豫。这时从船舱里冲出一个火人,口中惨叫着冲上甲板,然后一头翻过围栏,向着江中坠去,看样子正是胡闻。

    显然王健为安高勇和陈琼之心,竟然把舰舱中的几个亲信幕僚都牺牲了。

    胡闻落水的地方正是船头,离水面高约数丈,他不会武功,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就算平时也要摔得够呛,这时全身着火,冲出甲板被江风一吹,已经烧得失去神智,落在水面上就直接沉了下去,再无动静。

    这时军舰旁边跟随的一只小船上有人看到了高勇和陈琼,船上的人大喝一声,手执钢刀纵身跃向军舰,竟然不畏烟火,也要来杀高勇。

    高勇左手扶住陈琼,右掌挥出,一掌砍在身边的桅杆上,那桅杆早已经着火,只是尚未被烧透,被高勇一掌劈断,轰然向着纵上来的那人砸了过去。

    那人身在空中并不闪避,钢刀挥出,竟然硬砍桅杆,看起来是打算借力翻上来。没想到高勇掌断桅杆之后并没有停手,右手碗口粗细的桅杆上一拨,那长逾两丈的粗大桅杆竟然在空中绕了一圈,刚好避过那人的钢刀,犹带火焰的杆头斜砸到那人肩背之下,火光当中,那人惨叫一声,以比跳上来时更快的速度飞了下去,如同炮弹一般砸进水中,再也不见。

    高勇长啸一声,右臂一震,将手中桅杆向着刚才那人乘坐的小船掷了过去地,操船的水手慌忙跳船逃命,身子尚未入水,桅杆已经击中小船,一击被将小船砸得粉碎。

    陈琼此时依旧提不起真气来,但是见识仍在,低声惊呼道:“你没中毒?”

    “你现在怎么?”高勇不答反问道:“尚能战否?”

    “我提不起真气。”陈琼恨恨说道,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他现在已经猜到自己中的毒应该只针对武道真气,但是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高勇没有中毒,还能活蹦乱跳,我是主角都没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开挂啊。

    高勇扶着陈琼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无力,只是没有想到居然这么严重,皱眉道:“张嘴。”

    陈琼一愣,还没明白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就看到高勇从嘴里吐出一个不大的片状物,然后一下就塞进了陈琼的嘴里。

    陈琼当时就急了,要不是运不起真气,他立刻就能把高勇踢水里去了,“你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直接塞我嘴里?这也太不卫生了。再说你那右手刚摸完桅杆就往我嘴里塞东西,起码洗洗手啊。”

    高勇可没心思管陈琼的感受,他本来用是左手提着陈琼,不过现在应该是感觉这样拎着陈琼显得太不尊重,所以干脆将陈琼抱在怀里,纵身跳下已经在火焰下开始解体的军舰,口中说道:“这是避毒犀碎片,含之可解百毒,你别咽了。”

    说话之间,他身形坠下,已经落在刚才被他用桅杆砸碎的小船碎片上。

    高勇虽然是九品上的高手,但是并没有刻意修炼过轻功,像陈琼现在已经可以蹬萍渡水了,他在水面上如果没有落脚的地方,那就只能跳冰棍。所以被火焰逼离军舰之后,只能站在破碎的船板上等待自己的商船来接。

    陈琼被高勇抱在怀里,心中又气又急,但是避毒犀片入口之后,随之津液入腹,本来蛰伏不动的真气又开始缓慢流淌,这才知道高勇没有中毒果然是有原因的,官当得够大还真有好处。

    他定了定神,转眼看到青衣江上船只四起,正向着自己赶过来,那艘本来应该接应高勇的商船反而慢了下来,船上似乎正有人厮杀,知道王健不会没有后手,留在这里等待救援不是好办法,于是来不及责备高勇不讲卫生,低声说道:“站到船板一端去,用点力踩船板……小心别踩翻了。”

    高勇不明所已,不过倒知道陈琼精灵古怪,这么说必有缘故,于是也不多问,后退几步,已经站到了船板尽头。

    那小船本就不大,破碎后的船板长不足两丈,宽不过三尺,两人站在中间的时候已经没入水中,此时高勇移动到末端,重的一端立刻沉入水中,连高勇的半截裤子都湿了,另一端则高高翘起,要不是高勇武功高强,这时已经翻入水中。

    然而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高勇的移动,这船板尽然开始自行移动起来,口中听到陈琼低声说道:“踩一下松一下……别掉下去!”

    转眼之间,青衣江上众人就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高勇抱着一个人,足踏一块破船板,在水中箭一般逆流而上,去势竟然比水手操船还要快上十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837/ 第一时间欣赏剑履江湖最新章节! 作者:天极水月所写的《剑履江湖》为转载作品,剑履江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剑履江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剑履江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剑履江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剑履江湖介绍:
我辈生于天地之间,不为青史留名,不求闻达于诸侯,惟愿仗剑江湖,快意恩仇。剑履江湖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剑履江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剑履江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