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志廖化新传TXT下载三国志廖化新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

作者:烽岳键客     三国志廖化新传txt下载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79、平原埋伏

    “三国志廖化新传”!

    汉军的时间拖不得,廖化的确真心求战,试图一战决胜负。

    但是,派使者进入新野城,向魏将下战书,廖化却并非完全为了实现战术目的。

    在新野战场上,汉军的兵力或许会比魏军更多,他们的战斗力却未必能强过敌人。

    魏军多骑兵,机动性更强,他们既可以寻找汉军的破绽,发起攻击,攻击汉军的薄弱点,又可以在战场形势出现变化的时候,及时撤离。

    也就是说,决战很难彻底围歼敌军。

    即使想要重创魏军,汉军也得把决战时刻的两军距离缩短,迫使敌军加入战斗。

    通过向魏军下战书,把作战时间明确定在第二天,廖化可以让魏军兵将在当晚放松警惕。

    如此一来,汉军便可以连夜动身,穿越敌人的封锁,到达新野北部设下埋伏。

    魏军得到消息,做好追击准备,再仓促出城,很可能就会以一种不佳状态与汉军作战。

    汉军也就掌握了决战的主动。

    如果敌人按兵不动,死守新野城,汉军也没有损失,至少他们已经穿过了魏军的新野防区,可以继续北上,打探丁奉部将士的消息。

    使者的效率很高,入城之后快速返回。

    使者一脸严肃,向廖化复命:“魏将已经同意了和将军进行决战。”

    廖化询问道:“魏将就没有提出过其他要求?”

    使者摇了摇头,“魏将的态度很痛快,他愿意在正午决战。”

    不论魏将的这番答复是否有诚意,廖化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廖化迅速下达备战命令。

    整座汉军营地“动”了起来,将士们搜索物资,每人准备三天的军粮,检查武器装备。

    完成战前的备战检查之后,将士们开始休息,恢复体力。

    午夜时分,廖化开始集合部队,为了避免惊动新野守军,魏军没有使用锣鼓传令。

    部队很快完成集结,将士们丢弃了大量非战斗物资。

    携带粮食和武器,朝着新野城的方向行军。

    敌人并非毫无防范,为了截断汉军骑兵的退路,阻击汉军增援,魏军把新野城当成支点,布置了大量巡逻警戒兵力。

    越是远离新野城的方向,巡逻部队的数量便越密集,巡逻的频率就更高。

    因此,汉军有意从新野城下快速行军。

    少数魏军负责警戒巡逻的兵力,根本不敢对汉军进行阻拦,放任将士们通过新野城下。

    汉军离开新野,点起火把的时候,城头守军才后知后觉,向守将通报。

    行军的时候,廖化有意命令将士们丢弃一些粮草或者武器,给魏军指明汉军行军方向。

    新野城很快脱离了汉军将士们的视野。

    把城池甩在身后,全军将士停止行军。

    汉兵们将随身携带的粮草物资集中安置好,设下埋伏,准备迎接新野的追兵。

    步兵们匍匐在地,骑兵们同样卧马埋伏。

    天色渐渐变亮,汉军的辛苦没有白费,新野城方向,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魏军即将接近汉军伏击圈的时候,斥候发现了汉军埋伏,魏将开始停止行军,收拢部队。

    汉军将士立即起身,准备战斗。

    敌军至少出动了三百骑兵,没有任何步兵随行。

    排兵布阵的同时,廖化派出骑兵,向魏军将领约战。

    这一次,使者和魏将谈了很久,等他回到廖化身边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大亮。

    魏将没有拒绝廖化的决战提议,却没有立即发起进攻。

    廖化却不打算等下去,魏军有顾虑,汉军便主动采取行动,廖化亲自带领骑兵,朝着魏军冲了过去。

    樊高统帅步兵,沿着骑兵的出击路线快速行军。

    汉军只有百名骑兵,魏军的兵力,却是汉军的三倍。

    魏军同样派出骑兵还击,他们没有贸然投入主力,而是派出人数相同的百人队,和汉军厮杀在一起。

    这一轮交手,两军同时使用突骑战法,骑兵迅速接近,又很快脱离。

    不少将士在厮杀中落马,汉军的伤亡可能要更大一些。

    尽管如此,汉军却没有其他选择,只有通过和魏军骑兵对攻,才能为步兵加入战斗争取时间。

    汉军的表现也超出了魏军的估计,敌人开始追加兵力,更多魏军骑兵朝着汉军骑兵冲杀了过来。

    一旦廖化带兵逃离,魏军骑兵也会迅速脱离战场,将汉军步兵远远甩开。

    为了抵抗魏军的冲击,最大程度保证将士们的安全,廖化命令汉军骑兵下马结阵。

    少量战马安置在了军阵内部,大量马匹散落在阵外,形成一种临时防御,抵抗魏军骑兵的冲击。

    两支魏军骑兵汇合之后,朝着汉军军阵发起冲击。

    外围的马匹受到惊吓,战马四散逃跑。

    魏军的行动很顺利,冲乱了汉军阵型。

    将士们始终没有撤军,在敌军骑兵的冲击下,将士们挡住了骑兵的冲击,没有崩溃。

    利用骑兵交战取得的时间,汉军步兵开始接近战场。

    魏将似乎也意识到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汉军倾斜,金声响起,敌军尝试脱离战斗。

    为了这场战斗,廖化辛辛苦苦设置埋伏,汉军付出了极大伤亡,当然不能让魏军轻松撤离。

    廖化立即组织骑兵上马,对敌军展开追击,追上并牵制住了一部分行动迟缓的魏军骑兵。

    等到汉军步兵加入战局,这支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彻底被汉军困在了战场上。

    遭受合围的魏军骑兵数量可不少,人数将近百人,很多都是落马的骑兵,他们已经很难逃生了。

    魏将集合起剩余兵马,魏军没有立即离开,草草整队之后,翻身救援,对汉军包围圈的一角,发起冲击。

    魏军的救援行动失败了,汉军步兵使用长枪和短刀,进行有力反击。

    随着兵力增加,汉军包围圈变得愈发严密。

    意识到事不可为,魏将果断舍弃了遭受合围的魏军骑兵,开始朝新野撤退。

    预留出警戒与应变的兵力之后,汉军开始全力围歼被围困的魏军。

    魏军士气动摇,兵无战心,很快就被汉军消灭,幸存者沦为俘虏。

    这些魏军俘虏不仅仅是廖化打探新野城虚实的最好突破点,他们还是汉军掌握北方战情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喊来三名俘虏,廖化随机挑选了一人,询问道:“新野城里有多少人,你们是哪支部队。”

    俘虏态度很谦卑:“战事发生之前,新野一共有五百将士,还留在城里的部队,恐怕已经不到二百人了。”

    “我们是曹魏前将军张辽的士兵。”

    廖化一愣:“指挥你们追击,跟我作战的魏军将领,居然是张辽?”

    另一名俘虏连忙回答道:“贵军刚刚到达新野的时候,的确是张辽将军带兵和你们作战,那时候城里还有近五百名将士。”

    “然而,张辽将军带领一百多名骑兵连夜出城,今日带兵追击的,是张将军的儿子,张虎将军。”

    廖化并不关心张虎的信息,他更关心张辽的动向

    北方战情,必然会与丁奉和其他汉军骑兵相关,敌将连夜动身,说明战情很可能出现了变化。

    廖化连忙展开追问:“北方出现了什么情况?”

    回话的俘虏有些迟疑:“这……”

    廖化的语气变得严厉了起来,“你们为张氏父子出生入死,遭受我军合围的时候,张虎却放弃了你们,直到这个时候,你们几个人还想为他们隐瞒吗?”

    俘虏连忙摆摆手,解释道:“将军误会我了,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魏军骑兵,这种重要又紧急的军情,将军们不会告诉我们。”

    最后一名俘虏开口了,“我倒是听到了一点传闻,不知道是否正确。”

    廖化示意对方讲下去,“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事情告诉我,真假对错由我判断。”

    俘虏的顾虑解除之后,便正式开口:“我听同一‘伍’的战友提起过,我军将士在清阳城附近截住了蜀军,张辽将军似乎是这场行动的策划者。”

    “张将军原本准备带兵北上,指挥围歼贵军的作战行动,没想到贵军正巧来到了新野,我军的行动这才出现延迟。”

    廖化大概也理解了俘虏的意思,他询问道:“所以,你想告诉我,清阳的战情也许出现了新变化,所以,张辽才会在完全不理会我军威胁的情况下,再度分散兵力北上?”

    俘虏连忙点头,脸上堆起笑容,“将军明鉴。”

    打发俘虏离开之后,廖化陷入沉思。

    廖化询问三名俘虏情报的时候,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所有人的脸上,他认为这三人没有说假话,至少,也没有刻意编造情报。

    从掌握到的情报来判断,魏军新野守兵数量不多,经过分兵以及战斗,兵力数量恐怕也就二百人。

    魏军需要把这些兵力分散在各处要害部位,各个城门分摊下来,每处守兵只怕不足五十人。

    即使魏军再精锐,人数上的实力差距也难以消除,汉军强攻新野,取胜的可能很大。

    然而,进攻新野意味着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虽然没有得到丁奉部将士的准确情报,廖化倒也明白,汉军在清阳地区遭到了围困。

    廖化并不知道丁奉部将士的现状和处境,他更不清楚汉军是否能够坚持到廖化打通新野退路的那一刻。

    又到了抉择的时刻。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手机阅读:

280、丁奉消息

    廖化最终选择相信丁奉的能力,他优先带兵南下,试图夺回新野。

    魏军以新野为中心布防截,断了汉军的退路,那么,汉军便承受着全军覆没的风险。

    夺回新野,保障了退路,汉军在进行战术决策的时候,也可以更从容。

    如果不能保证退路畅通,即使杀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成功救下丁奉,汉军联合,逃出清阳。

    在大量步兵和伤员随行的情况下,魏军骑兵很可能再度堵截住汉军。

    那时候,非但丁奉救不回来,还把廖化给搭进去了。

    既然丁奉曾取得过光辉战果,在汉水河堤坚守近半天,这一次,廖化依旧选择信任。

    迅速下达作战命令,汉军回到新野城下。

    利用随军携带的绳索,汉军强行发起攻坚。

    攻势很顺利,守卫城门的魏军人数太少了,无力抵挡汉军的全力一击。

    登上城头的部队迅速控制住城门,抢在魏军赶到之前,接应城外的主力入城。

    魏军放弃了夺回城门洞想法,兵力开始向着城内收缩。

    樊高统帅主力和魏军巷战,廖化则带领一支偏师,在俘虏们的指引下,前往了大牢。

    汉军的行动很顺利,守卫大牢的魏兵主力已经提前离开,加入到巷战中,现场只剩下两名维持秩序的士兵。

    魏兵试图反抗,却被汉军轻松杀死。

    将士们冲进大牢,解救了在之前战斗中被魏军俘虏的汉军兵将。

    汉军兵力再度增加,魏军大势已去,不断溃败。

    魏军终究是一支精锐部队,守兵没有放弃抵抗,顽强的与汉军抵抗。

    廖化并不怀疑汉军将会是最终的胜利者,但他知道,想赢下这场胜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把新野城的战事收尾工作指派给樊高,廖化迅速动身,抽调了步骑三百人,朝着清阳行军。

    ……

    行军路上,汉军与两名打探情报的斥候汇合了。

    其中一名斥候的马背上,带着一名受伤的汉兵。

    斥候的态度很急躁,报称有重要情报汇报,沿途兵将不敢耽搁,直接把三人带到廖化面前。

    命令成何安排将士警戒和休整后,廖化打量起面前的斥候和伤兵。

    伤兵身上遍布伤痕,包扎过的地方也有血迹,他还在昏迷过程中。

    廖化没有立即唤醒伤兵,询问起两名斥候,“你们就是绕过新野北上,侦查敌情的斥候吗,打探到我军骑兵下落了吗?”

    一名斥候回答道:“幸不辱命,距离清阳十里的地方,我们遇到了这名兄弟,他当时还清醒着,浑身是血,只说是从丁奉将军处逃出的士兵。”

    再次瞟了一眼伤兵,廖化继续追问道:“魏军的情况怎么样,敌军采取了什么行动?”

    士兵面露迟疑,“救下这名伤兵兄弟,我们立即撤了回来,我们的其他战友留在前线侦查,相信很快就会得到更准确的情报了。”

    廖化点点头,打发两人下去休息。

    斥候撤离之后,廖化才安排士兵推醒了伤兵。

    趁着对方刚刚苏醒,神智还没有完全恢复,廖化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

    不论汉军面临着怎样危急的形势,廖化的内心多么急躁,核实身份的环节都不能遗漏。

    汉军在新野和魏军发生了两场战斗,不出意外,清阳的敌兵已经知道了汉军援兵北上的消息。

    如果敌人有想法,他们完全可以趁机布置埋伏。

    伤兵回答道:“我在丁奉将军麾下,负责管理民兵,我叫王宪。”

    廖化微微皱眉:“丁奉麾下有很多我的老部下,为什么丁奉没有让他们来找我,安排了你这个陌生面孔。”

    “丁奉北上,统帅不少骑兵,将士们马术过人,经验丰富,是传递消息的很好人选,他为什么要选你这一位民兵,担当起送信的重任。”

    面对廖化的质疑,王宪的脸色涨的通红:“我虽然是民兵,却也跟丁奉将军在汉水河堤处同生共死过,我的表现不比老兵更差。”

    掀起衣服,王宪指了指左腹上的一处伤口:“这处伤口就是我为丁将军挡下的。”

    “至于廖将军你的另一个问题,”王宪停顿了片刻,“丁将军确实派出过骑兵突围,其中还有几名军中的骑术好手,只不过,他们没能突破魏军的封锁,要么无功而返,要么战死沙场。”

    王宪昂起头,“将军你可别看我是平民出身,我常年往返南郡和南阳郡,对这边的道路非常熟悉。”

    “即将突围的时候,我才误踩了陷阱,被魏军士兵察觉,但我通过诈死的方式,顺利逃了出来。”

    廖化有些动容,王宪说的轻描淡写,但是,看着对方的伤情,廖化完全可以想象到整个行动的危险。

    廖化决定相信王宪,开口询问道:“丁奉怎么搞的,敌军截断了他的后路,他就一点反应都没有?”

    王宪叹了口气,“这件事情,倒也不怪丁奉将军,统帅骑兵北上之前,他便安排我防守新野,管理后方的物资,他还专程提醒我,一定要防备魏军的奇袭。”

    “然而,魏军轻骑突袭,还是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来不及反抗,只能马上离开新野,向丁奉将军通报军情,得到消息后,将军便下令南撤了。”

    廖化眯起眼睛,汉军北上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可不觉得,在汉军全员骑兵的情况下,将士们还能被魏军牵制住。

    “丁奉为什么没能撤回,根据我的观察,敌军偷袭新野的骑兵也不多,我军真正想走,没人能拦得住。”

    王宪咬牙切齿道:“魏军卑鄙无耻,在撤军的过程中,一些魏兵伪装成村民,出现在我军阵前,这些人告诉丁奉将军,山贼攻入村庄,正在村子里烧杀掳掠,希望将军能够救援。”

    廖化的表情轻松了一些,“所以,丁奉就放弃撤退,带队去救援村民了?”

    王宪以为廖化要怪罪丁奉,继续替丁奉解释:“其实,丁奉将军也怕耽误撤军,所以,提议副将统帅主力部队撤离,他带领少数精锐救下村民,杀光山贼之后再想其他办法逃生。”

    “包括副将在内的全体将士们拒绝了丁将军的好意,将士们一致决定要和丁奉将军共进退,人多力量大,我们的兵力越充足,战事也会越顺利。”

    廖化叹了口气,“魏军在村子里设置了埋伏?”

    王宪点点头,“我军进入村子之后,山贼立即点燃了狼烟,我们这才意识到,山贼都是魏兵。”

    “不仅仅是魏兵,就连那些村民,也使用魏军制式兵器,朝我们发起进攻,丁奉将军似乎也对敌军的埋伏早有心理准备,轻松消灭了这伙魏军伏兵”

    廖化依旧有些不理解,“丁奉这场行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既然解决了问题,就应该趁着魏军骑兵没有出现,快速南撤,他为什么还在战场上逗留。”

    王宪再度露出咬牙切齿的神情,“魏军狡猾,他们在村子里撒下了大量熟豆子,咱们的战马一路奔波,早已经疲饿不堪,纷纷去吃那些豆子,即使将士们用马鞭抽打,战马也听从指挥。”

    廖化摇了摇头,牲畜的本能反应可不是人能改变的,“吃完豆子之后呢?”

    王宪:“由于浪费了太多时间,战马吃饱后,丁奉将军立即组织将士们纵马离开,只不过,我们都没想到,魏军会在豆子中下泻药,战马无力奔跑,将士们不得不下马步行,牵马逃亡。”

    “后来,魏军的追兵赶到了,将士们没能逃出清阳,胡乱找了一处村子布防,带兵的魏将据说叫做曹泰,是咱们的老对手。”

    廖化长叹了口气,别说是丁奉,即使带兵进入村庄的是自己,恐怕也一样会中招。

    魏军摆下了连环计,从汉军相信那些百姓,去救援的那一刻起,计策就已经开始,而且环环相套,防不胜防。

    廖化陷入思考,如果丁奉在战马出现异常的第一时间下定决心,壮士断腕,斩杀所有的病马。

    也许,将士们还会摆脱追兵,顺利逃生。

    摇了摇头,廖化把这个念头驱散了出去,魏军没有给汉军机会。

    曹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那支抢攻新野的逍遥津死士,很可能会在汉军疲惫不堪之时突然杀出。

    敌将确实好算计,张辽不仅估算到了汉军不会抛弃老百姓不管,还布置了天罗地网。

    可以说,除了廖化这一支援兵之外,魏军把该想的都想到了。

    廖化的嘴唇有些干燥,“将士们还能坚持多久?”

    王宪的表情很凝重,“丁奉将军统兵在村里布防,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魏军骑兵到达村外之后倒也没有立即进攻,我军或许还能再坚持几天?”

    廖化摇了摇头,他说道:“这一场伏击,是魏将张辽策划的,他已经在夜里动身离开新野,此时可能已经赶到村外部署战斗。”

    廖化喊来了传令兵:“命令将士们停止休息,咱们没有时间了。”

281、救援丁奉

    在王宪的引路下,汉军朝着丁奉部将士驻地方向行军。

    距离村庄还有一段距离,廖化得到了斥候的汇报。

    丁奉防守的村子处在官道上,村子共有四个村口。

    魏军在西、南、东三个方向部署了兵马,对汉军实施围困。

    敌人采用了标准的围三缺一战法,引诱丁奉带兵往北撤离。

    斥候们还告诉廖化,魏军已经对村庄发起过两次试探性进攻。

    统帅魏军的指挥官,大概就是张辽,即使在名将如云的魏营,他的表现也很出色。

    张辽一向以骁勇敢战闻名,是绝世勇将,但却不以谋略著称。

    从这段时间的表现上看,张辽似乎有勇有谋,与传闻不符,廖化怀疑,张辽麾下一定有擅长智谋的能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廖化下令将士们进行休整,自己则思索破敌方法

    三百名将士,即使贸然投入战场,也不会对战局造成太大影响。

    贸然出兵,非但解不了丁奉的围困,反而会打击将士们的士气。

    因此,把汉军到达的消息传递到村里,同时,与丁奉约定好动手时间,这就非常重要了。

    廖化派出卫兵,在全军招募敢死将士,准备突破魏军的包围,进村传达联合信息。

    王宪听说了这个消息,主动找到廖化,希望自己可以再走一趟。

    廖化有些迟疑,“你的心意我很了解,但是,你的伤情还没有恢复,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养伤,传递情报的事情,还是交给我军将士吧。”

    一旦传递情报的士兵没能穿过魏军的封锁,不仅可能丢掉本人的性命,还会让廖化的整个计策失败,所以,廖化希望从军中挑选马术能力较强的斥候老兵。

    王宪的态度很坚决,“我虽然受伤了,却不影响行动,将军麾下的士兵虽然骁勇,却不一定有像我这样熟悉战场环境的人,一旦行动失败,都未必会知道往哪里逃跑,恐怕会耽误将军的谋划。”

    “丁奉将军认识我,我返回村子,也可以省掉解释的时间。”

    廖化认可王宪的说法,点点头,“既然你想走这一趟,那我同意了,我会派两名卫兵和你同行,保护你的安全。”

    王宪摇了摇头,“如果将军信任我,就不要安排其他人了,人越多,行动失败的机率会越大。”

    安排卫兵随行,并不意味着缺乏信任,廖化可以接受王宪的提议,但他需要知道对方的计划。

    廖化:“你准备怎么做,才能穿过魏军封锁,回到丁奉身边?”

    王宪说道:“我准备直接穿过魏军的阻击阵地,进入村子。”

    看着廖化犹豫的神色,王宪开口说道:“我知道魏军埋藏战死士兵的位置,那里没有魏兵监管,我只需要寻找一套魏军的甲衣穿上,动作再快一些,就不会被敌人察觉。”

    廖化不再迟疑:“那就麻烦你再走一趟,你告诉丁奉,知道我的计划后,立即燃起狼烟,等我军发出信号,他便集合兵力突围,我军从南往北打,丁奉从北向南冲,两军在村外集合。”

    下达命令之后,廖化派出两名斥候,协助王宪行动。

    其中一名斥候迅速返回,向廖化复命。

    廖化大吃了一惊,“魏军在南侧村口设置了两层防线?”

    斥候点点头,继续说道:“没错,敌人似乎已经知道了我军的动向,抽调了两外两处村口的兵力。”

    情况出现变化,想要调整部署,只能迅速把王宪喊回来。

    廖化连忙询问道:“王宪已经进入了魏军防线?”

    斥候点点头,“没错,我们两人协助王宪,找到了一身相对完好的魏军甲衣,目送他进入西侧的魏军阵地,我赶紧返回复命,另一名战友,正在现场观察。”

    既然王宪已经动身,汉军便来不及调整计划。

    廖化陷入沉思,他只能等待另一名斥候带回的信息,当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村子的方向,燃起了滚滚浓烟。

    另一名监视村子的斥候立即折返,确认狼烟是从村里升起的。

    ……

    廖化立即下令,要求将士们进行备战。

    正午,汉军生火做饭,燃起了滚滚炊烟。

    在保证汉军将士用餐的前提下,将士们煮起了大量豆子。

    魏军的诱敌计策提醒了廖化,既然汉军马匹会因为饥饿,误食大豆。

    熟豆同样可以用来干扰魏军的行动。

    汉军将士们携带了三天军粮,其中有许多大豆,具备使用熟豆战术的条件。

    汉军行军太匆忙,没能携带拒鹿角或者木栅栏这类减缓魏军骑兵冲击效果的物资。

    熟豆将会是汉军对抗骑兵的一项有力补充,这也是廖化决定挑选中午作战的重要原因。

    除了蒸煮豆子,炊烟的存在,同样起到了提醒丁奉准备的目的。

    汉军燃起炊烟之后没多久,村子方向升起狼烟,丁奉用自己的方式告知廖化已经做好准备。

    简单用餐之后,汉军开始分兵。

    廖化安排了一名资深部将,统帅步兵,携带熟豆,向着魏军村子南侧的防线行军。

    按照计划,等到步兵出现在村子外侧,必然与魏军展开厮杀。

    牵制魏军兵力之后,丁奉便会带兵进行突围,那时候,敌军必然会再次分兵,阻击出村的汉军。

    汉军牵制了魏军两拨兵马之后,廖化再带领军中为数不多的骑兵行动。

    只要廖化能够找准进入战场的时机,便可以引发混乱,丁奉和被围的骑兵将士们,也可以趁乱突围。

    整个计划存在很多风险。

    如果敌将不理会汉军的步兵的接近,重兵围困村子,那么汉军也不可能凭借着不到三百人的步兵强行进攻。

    假如敌将异常谨慎,在阻击汉军步兵和丁奉部汉军的同时,留下了大量骑兵当成预备兵力。

    那么,廖化带领骑兵进入战场的时候,就很难起到战术效果。

    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廖化眼下的这个布局,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破局方法。

    经过新野外的那场战斗,汉军骑兵力量伤亡较大,因此,骑兵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等待斥候送回的战报。

    行动很顺利,汉军步兵赶到村外,立即迎来了魏军的阻击。

    步兵们停止行军原地布防,并且,使用了一批熟豆

    村外的战情,立即引起了村子里兵将们的注意。

    丁奉部将是趁势杀出,大概是为了断绝将士们的后路,离开村口之后,将士们在入村通道处放了一把火。

    魏军的兵力迅速被调动了起来,在另外两处村口布防的魏军,开始朝着村子南侧行军,试图进攻汉军侧翼。

    得到斥候汇报,确认丁奉已经与魏军发生接触之后,骑兵开始行动了。

    到达南侧村口,廖化亲眼看到了混乱的战场。

    魏军的兵力分成了三个部分,最南侧的位置,是一支魏军偏师,专门负责阻击汉军步兵。

    魏军偏师的兵力不多,受到熟豆的影响,马队阵型大乱。

    汉军步兵顺势反击,不断有魏军骑兵落马。

    魏军不得不又增派了一批步兵,救援这支骑兵。

    村口突围的汉军压力更大。魏军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汉军结阵抵抗。

    丁奉组织的这场突围,刚刚离村就被挡住了。

    泻药似乎对汉军骑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突围的汉军将士大多步战出村,汉军只在队伍中间部署了少量骑兵。

    魏军同样在村口方向投入了主力,战况十分激烈。

    除了两处战场,魏军还有少量兵力正在警戒,这似乎就是斥候们打探到的魏军第二波防线,经过连续抽调,现场兵力已经很少了,但是,敌军有少量骑兵正在待命。

    战况没有达到廖化的最好估计,却也不算很坏。

    廖化下令将士们朝着村口方向行动。

    战场形势复杂,因此,当廖化带领少量骑兵出现的时候,魏军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但是,当这一支汉军骑兵气势汹汹的出现在身后,还是引来了魏军的注意。

    魏军调集防线上的部队,同时,从前线厮杀将士的里面抽调骑兵。

    一旦魏军骑兵赶回,对廖化等骑兵进行阻击,那么,他的计划就很难成功了。

    廖化当机立断,下令将士们直接朝着魏军那些待命的将士发起冲锋。

    冲锋的目的不是为了破阵,而是为了通行。

    承受着损失,汉军打穿敌阵,迅速朝着村口战场冲了过去。

    遭遇变故,魏军那些抽调的骑兵只能调整方向,同样朝着汉军冲了过去。

    汉军人数很少,又经过一轮厮杀,将士们的体力出现损失,所以,突击效果不会太好。

    魏军后方的将士迅速布阵,做好阻击。

    廖化只能暂时忘记个人得失,组织骑兵们继续冲击。

    汉军这一波冲锋的气势确实很高,冲进了魏军的军阵,但是,距离丁奉部的将士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马速便开始迅速下降。

    没等廖化下令将士们步战,跟在汉军身后的魏军骑兵同样冲进了魏军大阵。

    正在厮杀的魏兵并不知道身后的来人是友军,很多人以为遭遇到了袭击。

    魏军阵型混乱不堪,士兵的斗志受到影响。

    丁奉抓住机会,带兵袭击,和汉军合流。

    汉军且战且退,穿过魏军的包围,同时,与牵制魏军的步兵汇合。

    保持行军速度,汉军朝着新野撤退。

282、重返樊城

    和丁奉汇合,仅仅是汉军突围的第一步。

    死里逃生之后,汉军丝毫不敢耽搁,抓住魏军阵型大乱的宝贵时机,迅速南下。

    为了防范魏军骑兵队,撤军的时候,汉军丢光了随军的全部熟豆。

    这场战斗汉军所有将士都表现的很突出。

    在魏军面前,将士们几乎没有犯下任何错误。

    尽管如此,汉军处境却依旧艰难,魏军追兵紧跟不舍。

    汉军边战边退,廖化与丁奉两人分别统帅半数兵马,交替掩护撤退。

    魏军一直追击到新野城下,等到守城汉军出城支援后,魏军才真正退走。

    进城之后,得到了城墙保护,将士们放松警惕,开始休整。

    汉军虽然撤回了新野,但是,这场战斗让将士们损失极大,兵力伤亡过半,物资消耗更大,随军北上的战马,大多没能保全下来。

    汉军前期小打小闹,取得的战果,在这一场败仗中,彻底丢光了。

    为了挽回士气,廖化当众责罚了丁奉。

    出于稳住军心的目的,廖化并没有把这一次兵败当成一场的败仗。

    相反,廖化派出大批卫兵,混入士兵的队伍里,有意进行舆论引导,把这场大败描述成一场“南阳郡大撤退”的战术行动。

    廖化的一系列做法,再加上时间,汉军的士气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在新野城中短暂休整后,丁奉统帅少量兵马留守新野,侦查敌情,戴罪立功。

    廖化统帅汉军主力,一路退回樊城。

    重新回到樊城,这座汉水北岸的重镇已经焕然一新。

    尤其是城门位置,部署了大量守兵。

    樊城守兵确实做好了战斗准备,将士们的精神状态,让廖化很满意。

    城门处堆放着一些守城的物料,城墙上还贴着一些画像。

    命令樊高带领部队回营休息,廖化匆匆换下戎装之后,来到了府衙,找来了苏由。

    苏由早已经了解了南阳的战情,见到廖化之后,苏由主动开口劝道:“胜败是兵家常事,将军不要过于担忧,丁奉将军虽然中了魏军的埋伏,我军的主力没有受损,樊城守备力量也保存的非常完好。”

    廖化摇了摇头,“你放心,我没事,我更担忧魏军的实力,和江东军相比,魏军更加兵强马壮,樊城的防守压力很大。”

    “咱们虽然杀死了曹仁,但是,魏军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将,完全不能小觑,你负责全城的政事,一定要打起十二分注意,尤其是物资供给,不能有丝毫的问题。”

    苏由连连点头,“将军你可以放心,从粮饷草料到武器装备,末将全部安排的妥妥当当。”

    “城里的物资,将会优先调配给前线兵将使用。”

    廖化点点头,继续问道:“入城的时候,我看到城墙上张贴了几张人像,莫非,城里还有魏军余孽在城里作乱?”

    苏由摇了摇头,“将军放心,丁奉将军组织的清剿行动非常顺利,魏军细作的骨干基本都一网打尽了,而且,有了成何抓捕的那名刺客作为前车之鉴,城里最近安静了很多。”

    廖化微微皱眉,“既然这样,咱们应该马上撤销悬赏令,这样一来,更有助于稳定人心。”

    苏由说道:“这些悬赏令是关平将军给我们送来的,襄阳城曾经混进一批曹魏细作,但是,敌人没能掀起暴乱,计划就已经暴露,根据可靠情报,我军夺取樊城之后,他们便退出了襄阳。“

    ”之前我们在城中进行清剿行动的时候,有一些细作没有落网,关平将军担心细作依旧留在樊城,会在魏军赶到的时候闹事,所以,给咱们送来了悬赏令,这样一来,咱们也可以有个准备。“

    苏由拱拱手,“如果将军觉得这些画像多余,我这就安排将士给撤掉。”

    苏由和关平的顾虑有一定的合理性,廖化补充了一句:“只是把贴在城墙表面上的那些画像撕掉,你让城门守军记下那几名细作的模样,该做的工作可不能偷懒。”

    廖化话锋一转,顺便开了个玩笑,“关平不是说要给咱们援助吗,他送来了多少物资,如果东西少了,我可是要过河找他讨要物资啊。”

    苏由微微一笑,“廖将军放心,关平将军不仅全力支持樊城战备,他为了避免物资出现意外,还亲自组织了几场运输。”

    “现在城里各项物资充足,后勤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苏由瞬间话锋一转,“马良先生前两天来过樊城,说是给将军带来了陛下的命令,将军你不在城中,马良先生还有其他任务,末将就斗胆询问了命令。”

    廖化连忙追问道:“马良都说了什么?”

    苏由:“陛下指派征南将军赵云来到樊城,组织襄樊攻防战,马良先生希望将军能够顾全大局,服从赵将军的指挥。”

    这份任命听的廖化一头雾水,在他看来,夷陵战场比襄樊战场更重要。

    汉军在之前的战争中险些输给了陆逊一次,这一次抽调兵力北上襄樊,似乎有些不理智。

    廖化微微皱眉,他担心的是夷陵战局,对刘备的任命没有半分不满,对赵云的能力,同样没有丝毫质疑。

    赵云是跟随刘备打天下的汉军老将,常年统帅精兵,护卫在刘备身边,并且多次独立领兵作战,为汉室立屡立大功。

    在原本的历史中,赵云一把年纪却依旧统兵出征,险些马革裹尸。

    赵云是一个值得廖化钦佩的老前辈。

    但是,刘备把赵云调到襄樊战场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削减了夷陵战场的汉军实力。

    襄樊大战在即,刘备突然临阵换将,容易造成人心浮动,廖化不可能不在意。

    不管怎样,汉军往襄樊增兵,对樊城的防务是一种有力补充,廖化询问道:“赵将军这次会带来多少兵马?”

    苏由犹豫片刻,“按照马良先生的说法,为了不影响夷陵战场的兵力,赵将军会单人独骑北上。”

    卫兵在这时冲进府衙内,看向在场的两人,高声说道:“将军,赵云将军进城了。”

    廖化连忙说道:“快请。”

    “不,”廖化立即补充了一句,“我亲自去请。”

    来到门口的时候,廖化正好与一名身着白色战袍的老将撞在了一起。

    廖化快步上前,试图搀扶。

    赵云却摆了摆手,阻止廖化动作之后,他反问道,“你就是廖化将军吗?”

    得到廖化肯定答复之后,赵云大笑了起来:“有廖将军相助,这樊城必然会稳如泰山了”

    赵云赶到樊城的目的,是为了接管廖化的兵权,因此,廖化主动做出配合。

    “马良先生已经来过樊城,传达过陛下的旨意,赵将军放心,不论需要我做什么,末将一定全力配合你。”

    赵云点点头,“是啊,这一次襄樊之战,还得咱们二人齐心协力,共同杀敌立功。”

    仔细盯着廖化,赵云缓缓开口,“廖将军虽然智勇双全,但终究还是年轻了,年轻人做事难免锋芒毕露。”

    “年轻人没有不气盛的,但是,为将者一定要和同僚与部属处好关系。”

    赵云的这番话说的苦口婆心,似乎意有所指,然而,廖化却听的一头雾水。

    廖化和大部分的汉军兵将,都相处的关系融洽。

    廖化跟詹晏、关平这些汉将都是生死之交,关系已经远超过普通同僚感情。

    就连申仪、孟达这样的小人,廖化也从来没有跟对方撕破脸过。

    两人跟自己常年合作两个人关系融洽。

    廖化对部属那就更好了,他不仅在乎将士们的日常吃穿用度,在战争期间还会与将士们共同进退。

    廖化虽然得不到所有兵将的喜欢,但他一定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爱戴。

    作为一个普通人,廖化或许无法完全准确的认定部属们的功过是非,但是,他却一定能做到尽量公平公正。

    廖化只能拱拱手,“我受教了。”

    赵云倒也没有继续说下去,话锋一转,“廖将军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全军。”

    “江陵、襄阳、樊城,整个荆州最重要的三座城池,全都是你带兵夺下来的,这一战结束,恐怕廖将军会夺得头功。”

    廖化笑了笑,“我哪里敢在将军面前称功,赵将军当阳之战,截江救主的壮举,才是真的让人神往,陛下曾夸赞将军一身是胆。”

    “赵将军这次来樊城,陛下可曾给过指示?”

    赵云摇了摇头,“现在都当务之急是攻下夷陵,襄樊两城的任务,就是阻止魏军南下。”

    “樊城虽然是荆北重镇,但是,终究只是孤城一座,咱们应当主动出击,先把魏军的士气打压下去,后面再守城,难度也会降低很多。”

    一提起战事,赵云倒是兴致勃勃。

    廖化迟疑了片刻,连忙解释道:“将军不知道,末将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我军刚刚兵败,骑兵损失较大,现在似乎不是发动第二轮进攻的好时机。”

    赵云吃惊的看着廖化。

    廖化把战事经过向赵云缓缓说了出来。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手机阅读:

283、兵临城下

    得知汉军奇袭部队遭遇过魏军合围,骑兵伤亡极大之后,赵云打消了出城北上的想法。

    只有拥有充足的马匹,汉军才能采用复杂战术。

    赵云下达了自己到达樊城之后的第一个命令,要求汉军集合马匹。

    那些已经转移到襄阳,不适合作战的驮马,也全部被搜集了起来。

    驮马或许不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同样可以加强步兵的机动能力,达成快速调兵的效果。

    初步交谈之后,赵云和廖化两人惺惺相惜。

    在廖化和苏由二人的共同陪伴下,赵云开始巡视樊城。

    老将军精力旺盛,一天之内巡视了全城,检查过城中的后勤,地道的准备,以及兵员的布防情况。

    赵云对廖化的布置非常满意,并没有进行多少调整。

    在廖化的出面帮助下,部队指挥权迅速移交给赵云。

    赵云倒也不是那种折腾的将领,没有在人事上进行太大调整,部队基本维持原状。

    樊城汉军按照廖化原先的部署继续布防,汉水以南的物资也昼夜不停,来到了樊城。

    仅仅几天之后,北方出现了战情,樊城以北的烽火台同时燃起了烟火。

    丁奉在新野对南下魏军进行过简单阻击,确认魏军大军南征的意图之后。

    趁着敌军主力没有动身,丁奉舍弃新野,迅速南撤,集结了沿途防守哨所和烽火台的将士,依托地形对追兵进行过几次小规模反击之后,汉军撤回樊城。

    将士们撤回樊城之后,襄阳汉军停止供应后勤,樊城守军立即进入了战时状态。

    将士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调整状态的过程里,汉军倒也没有出现大乱子。

    赵云接管了指挥权,廖化肩上的重任放下了不少,他再也不需要继续统筹樊城战局。

    因此,廖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他常常登上北城城头,监视城下的魏军。

    北城直面魏军,压力也最大,留守在这里布防的汉军将领,正是经验丰富的丁奉。

    丁奉向廖化汇报道:“今天魏军又新到场一支兵马,似乎是凉州胡骑。”

    廖化:“加上这支魏军,北城外的敌兵数量,恐怕已经超过了一万,不出意外,这几天内,魏军的数量还会增加。”

    丁奉点点头,“没错,这些部队只是先锋,撤军的时候,我与这些魏军骑兵交手过,他们不仅战斗力极强,而且,士气高昂,必然是我军的强敌,末将已经命令麾下士卒打起十二分注意,做足了戒备。”

    看到丁奉严肃的神情,廖化反而笑出声来,“凉州军确实能打,但是,他们更擅长野战奔袭,而不是战场攻坚,有坚固的城墙防护,敌军飞不进来。”

    “我军的常规做法足以应对魏军的袭击,轻松点。”

    马蹄声响起,一队魏军骑兵朝着北城门方向跑了过来,进入汉军射程之前,魏军停下动作,一名骑兵快速来到城下。

    骑兵大声呼喊:“上军大将军和前将军正在城下等候,希望廖化将军能够出城一叙。”

    廖化高声说道:“樊城的主帅是征南将军赵云,贵将军如果想要找人畅谈,请安排使者走正规谈话途径,与我们赵将军交涉。”

    “两军大战在即,为了避嫌,二位将军的心意我领了,人我就不见了。”

    骑兵很快撤回,魏军并没有继续派人求见赵云,他们在城下停留了片刻,对樊城进行了一番指指点点。

    等到魏人离开之后,丁奉才开口询问道:“曹真和张辽都是魏军的名将,尤其是张辽,在之前的战斗中,给咱们带来了很大麻烦,将军真的不想去见一面?”

    廖化摇了摇头,“我与这两名魏将并不认识,双方无话可谈,你要明白,当我打探魏军虚实的同时,魏军同样也试图从我的嘴里打听消息。”

    “即使我亲自走一趟,也未必能了解魏军的真正实力和准确意图,我和敌将们的谈话,将士们听不到,也许因为这件事,城中会传出流言,赵将军即使再相信我,也难免会有介意……”

    既然魏军几名将领已经来到城下,对樊城进行了观察,那么,敌军随时都可能重兵攻击。

    巡视起城头,叮嘱将士们做好防范,同时,廖化认真询问士卒们的诉求。

    记下所有兵将的合理要求后,廖化许诺,将士们正当需求都会得到满足。

    没等廖化找到掌管政务的苏由,苏由的人却先找到了廖化。

    来人神色慌张,廖化阻止对方开口,拉着对方到达城下,找了一处无人地点,两人才进行谈话。

    廖化询问道:“即使主将遭遇过刺杀,你也不应该如此慌张。”

    来人露出吃惊的神色:“将军你都知道了?”

    廖化微微皱眉,“难道赵将军出事了?”

    来人点点头。

    ……

    廖化迅速朝着府衙赶去,半路上,廖化见到了赶来前线,迎接自己的苏由。

    两人边走边谈,廖化询问道:“赵将军的伤势怎么样,是否严重?”

    苏由连忙解释道:“赵将军腿部中刀,我已经请城里的郎中们看过伤情,没有大碍,静养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只不过,为了避免留下后遗症,这段时间,赵将军恐怕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了。”

    廖化有些不悦,“赵将军单人独骑进入樊城,你负责城里的政事,为什么没有给将军配足卫兵。”

    苏由连忙解释道:“末将确实在第一时间给赵将军安排了人手,保卫将军的安全,没成想,魏军刺客胆子太大了,袭击了一名卫兵,穿上甲衣混进了卫兵队列中接近了赵云将军。”

    廖化询问道:“刺客在哪,询问过了吗,城里还有几名同伙?”

    苏由摇了摇头,“刺客因为反抗被杀,我亲眼确认过,那人正是关平将军悬赏令的一名细作,不知道在何时进入了城里,不出意外,城里还有两名细作,只是不知道,那两人是否也会做出刺杀举动。”

    廖化:“战事在即,不需要在搜捕细作上耗费太多精力,一定要保证要害部位的安全,保护好赵将军。”

    两人很快进入府衙,见到了躺在床上的赵云。

    看到廖化,赵云苦笑不已,“我跟随主公南征北战,多次出生入死,身上没有留下过一处伤口,没有想到,我竟然也会大意,被刺客伤到。”

    廖化连忙上前道歉,“是我们前期准备不足,导致魏军细作漏网,请将军责罚。”

    赵云摇了摇头,“廖将军一心为国,做不到凡事都面面俱到,你是无心之过,没事。”

    “我已经这个年纪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我倒不是不能硬撑伤势,继续部署防御任务,但是,腿脚受伤终究是个大麻烦,很多事情我没有办法处置,还得廖化将军多费费心。”

    廖化抱拳行礼,“末将必定与将军同心守城,保证樊城的安全。”

    赵云点点头,“我相信你,在伤情好转之前,樊城城内的事务,就得交给将军你处置了。”

    “我曾经听过一些将军的传闻,现在看来,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廖化没有询问谣言内容,但他知道,这些传闻必然是吴魏某一方的计策。

    时间将会证明一切,也会让谣言不攻自破。

    为了不耽误赵云养伤,廖化很快便离开。

    在府衙门口,再度叮嘱苏由做好防范,廖化赶回北城城头。

    一批魏兵正朝着汉军城下走过来。

    除了这些魏军,现场还有许多汉军的降兵。

    降兵都是南阳郡大撤退中,沦为魏军俘虏的汉军将士。

    魏军穿着甲衣,拿着盾牌,做足了防护。

    汉军降兵的条件却很差,将士们不仅穿着单衣,还抬着一些伤兵。

    行进过程中,伤口难免会受到二次伤害,伤兵不断发出哀嚎。

    到达城下之后,敌人停止行动,带头魏兵高声劝降。

    “城头上的将士们听好了,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我军封锁了汉水,樊城变为了一座孤城,早日开城投降,可以免去皮肉之苦。”

    话音刚落,城头迅速响起了汉军的骂声。

    魏兵试图回骂,但是他势单力薄,骂不过城头的汉军士兵。

    恼羞成怒之下,魏军拔出佩刀,一刀砍在身边的一名伤兵身上,伤兵发出惨叫声。

    变故发生,城头上的骂声也停止了。

    魏兵得意洋洋的喊道:“你们骂一句,我就砍一刀。”

    城头汉军气愤魏兵的举动,立即有人破口大骂,“无耻之徒,欺负伤兵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攻城啊。”

    魏兵反手又是一刀,再次砍在了伤兵的身上。

    伤兵身上鲜血淋漓,哀嚎声越来越弱。

    汉军沉默了,每名守兵的脸上都流露出愤恨表情。

    丁奉是个性情中人,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低声向廖化请战,“请将军允许我带兵出城,末将一定把将士们救回来。”

    廖化摇了摇头,“你负责接应,我亲自走一趟,我誓要让此人付出代价。”

    “我也会让魏军兵将明白,挑衅咱们,就得做好承担怒火的准备。”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手机阅读:

284、神仙相助

    廖化和丁奉都没有参与地道的修建,所以两人并不清楚地道出口的位置。

    人命关天,廖化也顾不上寻找工匠,立即进入地道。

    到达地道口的时候,廖化乐了,敌兵竟然就站在地道出口附近。

    为了顺利抓回逞凶的魏兵,让犯人伏法,随行兵将的人选,都经过了廖化的精挑细选。

    出击将士都是成何、向籍这样,作战经验充足的兵将。

    危险就在脚下,嚣张的魏兵却浑然不觉,对着樊城耀武扬威。

    廖化快速动手,抓起那人的脚踝,把魏兵拉入地道。

    人犯交给成何带回城,其余汉军勇士迅速从地道冲出,朝着魏兵们杀了过去。

    仓促遇袭,魏军兵将无力抵抗,他们迅速被汉军击败。

    现场的汉军降兵们苦于魏人的压迫,同时展开了反击。

    在场魏人无一逃亡,全部被汉军控制住。

    缴掉魏兵手里的兵器,把伤兵交给魏军俘虏照看。

    按照行动前的计划,汉军没有在城外耽搁时间,迅速朝着北门跑步回撤。

    汉军突然现身,确实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等到魏军营地的骑兵集结好队伍,杀过来的时候,廖化已经带着众人逃向了樊城。

    丁奉及时放汉军入城,并且,在魏军骑兵赶到之前,关闭了城门。

    回到城头,廖化与通过地道返回的成何等人再次碰面。

    那名魏军逞凶者再无半点威风,蜷缩着身体。

    汉军将士都在城头看到了这人作恶的经过,将士们不断辱骂。

    如果不是军官们阻拦,恐怕这名魏兵会遭到虐杀。

    魏兵涕泗横流,浑身哆嗦,看到廖化,连忙求饶道:“这位将军,我错了,我也是奉命行事,并不想杀害贵军勇士。”

    魏兵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道:“我愿意投降,我知道魏军情况,愿意为将军立功。”

    廖化摇了摇头,冷漠的说道:“来人,把这名魏兵带到城垛边上。”

    魏兵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差,浑身无力的瘫倒在地。

    廖化完全不给魏兵丝毫机会,对方明显已经意识到了死亡。

    汉军将士把这人像拖死狗一样拖走。

    除了这名魏兵,现场还有其他魏军战俘。

    但是,大难临头,魏人倒也没有顾念袍泽情义,一声不吭,静静的看着廖化。

    廖化没有理会身后众人的小心思,他来到城垛边,看着城下的魏军骑兵,嗓音洪亮,“曹真将军或者张辽将军是否在城下,我是廖化,请两位将军观礼。”

    城下魏军骑兵无一人应答。

    指了指按倒在城垛上的魏兵,廖化高声大喊,“战场上厮杀,是胜是败,不仅凭借各自能力,还涉及到了一些运气。”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说不定我自己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一名俘虏。”

    廖化说道:“力尽被俘并不丢人,大多数的幸存者和死难者一样优秀。”

    “战斗开始,两军厮杀,生死有命,但是,放下武器,拖下军装,将士们也是普通百姓。”

    廖化再次抬高声音,“我大汉的军队奉行仁义之道,不会虐杀投诚的魏军士卒,但是,那些杀了我们士兵的凶手,必然会得到惩罚。”

    “即使位于天涯海角,哪怕目标身处千军万马中,我也同样会追杀到底。”

    廖化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在樊城上空回荡着。

    停顿了片刻,廖化看向受刑魏兵身边的另一名汉兵,大喊道:“斩首。”

    汉兵手起刀落,将那名试图挣扎的魏兵斩杀。

    原本按住魏兵的那名汉兵高举头颅,向城下的魏军骑兵展示。

    随后,士兵询问起廖化对魏军士兵的处置方式。

    汉军并不残暴,所以,即使这名犯下暴行的魏兵,也没有遭遇太多痛苦。

    至少,魏兵死的时候,可比那名死在他手中的伤兵要少了很多痛苦。

    魏兵一死,城下的骑兵纷纷退去,什么都没有说。

    廖化倒也讲究武德,没有对敌军放箭。

    目光转向了在场其他魏兵俘虏。

    大多数人低着脑袋,有意回避廖化的目光,但是,俘虏里还是有一名强硬汉子,“你要杀就杀,不要惺惺作态,我们魏国的男儿,多的是不怕死的汉子。”

    廖化缓缓走向这名魏国勇士。

    勇士身边的魏国男儿们,却不自觉和他拉开了距离。

    廖化摇了摇头,“我不仅不会杀你们,还会放你们走,你们也算一个见证人,把我说过的话带回魏营。”

    魏兵依旧不服气,“我们队率说过了,廖化这人阴险狡诈,你该不会又想使用什么诡计吧。”

    魏兵身边的俘虏连忙出声,有人劝廖化息怒,有人责骂魏兵太冲,防止廖化出现杀心。

    城外响起隆隆战鼓声,魏将大概是忍受不了汉军的公开处刑,组织将士们攻城了。

    大战在即,无暇顾及俘虏,廖化命令成何把俘虏们带到一旁。

    廖化和丁奉两人组织兵将们开始布防。

    城头上的防御有条不紊进行着,弓箭手迅速进入战斗位置,倚靠着城垛,准备放箭。

    一些汉兵操纵连弩车转向,朝着魏军集结的方向瞄准。

    魏军步兵迅速集结,开始整队。

    魏军很快托着云梯,喊着口号,朝着城池冲了过来。

    樊城攻防战正式拉开帷幕,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天地变色,飞沙走石,狂风把汉军悬挂在城头的旗杆吹折了。

    旗杆倒地,引起了兵将们的注意。

    大战之前旗帜受损,对将士们的军心和斗志来说,是一种极大打击。

    士兵们纷纷转头,望向旗杆,不少人面露惶恐,在风中凌乱。

    廖化并没有强行下命令,要求将士们恢复秩序。

    趁着风沙稍小的时候,廖化突然大笑了起来。

    笑声很快吸引到城头兵将们和魏军俘虏们的注意,丁奉低声询问道:“大战之前,旗杆倒地,这是不祥之兆,将军为何发笑?”

    廖化微笑着摇了摇头,声音洪亮,“你错了,这不仅并非不详征兆,反而是大吉预兆。”

    廖化大声喊道:“曹魏无道之军,攻我仁义之城,不知何方神仙路经此地,倘若助我一臂之力,我一定以师礼对待仙师。”

    站在廖化身边的一名年轻汉兵开口了,“我可以当你的老师吗?”

    说完这句话,汉兵似乎觉得不妥,转身就跑。

    廖化却没有放走对方,快步走到汉兵身边,他扶着汉兵就坐。

    廖化神情庄重,扶着士兵就坐之后,像对待老师一样:“弟子廖化,希望仙师助我打胜仗。”

    汉兵脸色苍白,他动了动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廖化主动把耳朵靠到了汉兵的嘴巴,大声喊道:“我明白了。”

    随后,廖化转身看向现场的将士们,“众将士坚守好自己的防线,仙师会助我军一臂之力。”

    “都打起精神,万万不能在神仙面前辱没咱们大汉军威。”

    将士们纷纷出声应和,转头面向城外的魏军。

    廖化略施小计,不仅挽回了汉军士气,还让将士们的斗志远胜之前。

    恶劣天气下,攻城的魏军比守城的汉军受到了更多影响。

    廖化身后响起了“神仙”弱弱的声音,“廖将军……”

    廖化迅速转身,再次来到来年轻汉兵身边,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

    士兵抿了抿嘴巴,小声说道:“我不是……”

    廖化面带微笑,说着杀气腾腾的话语,“要是敢乱说话,那就军法治你。”

    廖化一向言出必行,士兵一个哆嗦,立即闭上嘴巴。

    廖化却依旧做出虚心受教的模样,不住的点头。

    随后,廖化再次来到城垛边,与将士们共同对抗魏军的进攻。

    汉军仿佛得到了神助一般,魏军冲到城墙下的时候,风向突然发生了变化。

    魏军弓箭手射出的箭矢毫无杀伤,飞不到城头就被大风刮跑。

    魏军攻城士兵需要逆风安置攻城云梯,将士们根本睁不开眼。

    对汉军来说,大风的转向却像是如虎添翼,借助风力,箭矢的杀伤效果大幅提高。

    魏军军官们不断呵斥着部属,各自为政的命令却让魏军军阵变得更加混乱。

    乱糟糟的攻势继续持续了一段时间,金声响起后,敌军如同潮水般撤军。

    魏军丢弃的大量武器装备,留下了战死兵将的尸体。

    说来也巧,妖风来的快,去的也快。

    魏军刚刚撤出战场,天色就放晴了,妖风也消了。

    丁奉赞叹不已,“我一直觉得,廖将军惊为天人,没成想,将军真的会得到神仙相助。”

    廖化并没有点破,适当保持神秘感对大家都有好处。

    廖化一脸正经的点点头,随后,他看向一脸懵逼的年轻汉兵,面露吃惊神色,“仙师什么时候走的?”

    抬头望天,廖化大声说道:“多亏仙师帮助,我军大破魏军,弟子一定恪守为将之道,安邦定国。”

    喊完口号,廖化看向丁奉,“咱们的防守可不能松懈,打仗还得靠咱们自己,下一次作战,仙师未必还会有机会帮咱们。”

    丁奉点点头,“将军放心,我明白,你还有什么其他指示?”

    廖化轻咳一声,“我会通知苏由,打造四杆铁制旗杆,尽快送到四座城头,你提前做好准备……”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地址:

    三国志廖化新传手机阅读:

285、曹丕到达

    到达樊城战场之后,曹丕才发现,战况的进展,和自己预料的并不一样。

    清阳大胜汉军之后,魏军便开始捷报频传。

    按照将士们的说法,魏军占据了绝对优势,樊城攻防战只剩下了最后一步,将士们随时可以取胜。

    曹丕收到的,都是将士们的报喜不报忧,所以,他对战局过分乐观了。

    樊城依旧处在汉军控制下,城防设施也保存完好,敌军仍然保留了足够防守樊城的实力。

    部将们倒也没有欺骗曹丕,魏军处在优势中,大军控制了汉水以北,除去樊城之外的整片土地。

    然而,魏军攻城略地的成果,却没有办法高估。

    受到汉军坚壁清野做法的影响,魏军新夺取的土地中,包括了大片无人区。

    在这些地区中,魏军几乎得不到任何补给,也没有办法强征百姓随军作战。

    蜀汉军真正做到了,不给魏军留下一粒米的壮举。

    魏军所有民夫都得从南阳征召,后勤物资需要从大后方调拨。

    正因为蜀军表现出这种抵抗意志,所以,刚刚南下的时候,魏军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

    魏军不仅派出了大量士兵警戒,就连饮水,也都是将士们临时开挖的井水。

    这些防范措施,又进一步的浪费了魏军的战争效率。

    集结起诸位将领,召开军前会议的时候,曹丕的心情并不好。

    曹丕先肯定了张辽的战功,“这次南征,张将军立下了首功,如果没有张将军的妙计,我军很难摆脱蜀汉骑兵的骚扰,咱们或许会遭受更大损失。”

    张辽谦虚的说道:“陛下谬赞了,如果我军动作再快一点,假如将士们能在新野布置好阻击,蜀军会全军覆没。”

    张辽的这番话并没有针对谁,他只是在自谦。

    站在现场的曹泰却不这么认为,他直接对号入座了。

    曹泰慌张的解释:“张将军可不能乱说话,得到你的命令,我军立即行动了,而且,围攻蜀军骑兵的时候,我可是无条件听从张将军的指挥。”

    “我军确实已经做到了全力以赴,如果张将军的人能够守住新野,咱们必然可以扬眉吐气。”

    曹泰的一番指责,让张辽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这一幕神情变化,也被曹丕看到了眼中。

    曹泰虽然是曹魏的宗室,却一直表现不佳,而且,指责张辽的行为实在缺乏礼貌。

    曹丕没有惯着曹泰,出言呵斥,“不得对张将军无礼,如果你能封锁住包围圈,约束住自己的部队不出现混乱,敌军也就不可能逃出去。”

    “你的光辉战绩,我都已经听说过了,我不要求你像你父亲那样成为我们曹魏的柱国功臣。”

    “但是,”曹丕的语气很重,“你得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甩给其他人。”

    曹丕终究还是顾及到了亲属之间的感情,曹泰讪讪退下之后,他并没有进一步发作。

    张辽只是首功,魏军顺利南下,把蜀军赶回樊城,依靠的还是凉州军。

    曹丕高度赞赏了凉州军在樊城战事中的战果,并且,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等到一切事情都交代完成,曹丕抢在部将们进行汇报之前,先提出了问题,“樊城战事进行到哪一步了?”

    曹丕有些急躁,而且,他努力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

    按照部将们给自己的汇报,将士们重兵集结樊城,似乎曹丕一声令下,大军便可以攻克樊城,行动顺利之后,曹丕再度下令,将士们便可以迅速渡河。

    部将们的这番汇报并不是假话,却远远低于曹丕的预期。

    魏军的攻城进度太慢了,所谓的包围,仅仅是把樊城围了起来。

    大军确实已经夺取了浮桥,可以凭借绝对兵力渡河,但是,魏军很难忍受后路被截断的风险。

    曹真是现场官职最高的将领,也是曹魏的宗室,所以,他来回答曹丕的问题,“臣和张辽将军已经针对樊城组织过三场攻城战,蜀军士气高昂,我军将士的斗志却不足,战事并不顺利,臣建议暂缓进攻,采取围城方式,消磨敌军士气。”

    曹丕的脸上写满了失望,曹真连忙解释道:“我军到达樊城城下,安营扎寨之后,我派出少量士兵,带领蜀军降兵们,去城下挑衅,引诱敌军出城。”

    “敌军确实出城了,然而,蜀军却通过提前挖掘的地道的方式快速行军,抓走了我军多名士兵,在城头位置对我军领头的士兵公开处斩。”

    曹丕不解的看着曹真,“因为这件事,我军士兵的斗志就受到影响了?”

    曹真没有立即回复,眼神有一丝的躲闪。

    曹泰似乎觉得这是一个挽回形象的好时机,他连忙插嘴解释道:“军中流传这样一种消息,蜀军有神仙相助。”

    曹丕大吃了一惊,“神仙相助?”

    为了篡汉,曹魏进行了很多布置,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祥瑞。

    曹丕自己明白,这些所谓的吉兆都是下属为了迎合自己,人为制造出来的。

    曹魏虽然通过禅让的方式承接了刘汉的天命,但是,这场禅让只是一个笑话,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篡位行动。

    因为得位不正,所以,曹丕对于一些怪力乱神的事情更加敏感和警惕。

    曹泰解释道:“蜀军公然击杀我军士兵,不仅挑衅了在场的诸位将军,更伤害到了我曹魏的尊严,所以,曹真将军立即组织部队,发起攻城。”

    “但是,攻城行动刚刚开始,战场就风云变色,飞沙走石,我军根本无法攻城。”

    曹丕依旧很不解,“天气变化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为什么要扯到神仙,朕才是天子,天命在我军身上。”

    曹丕干过的缺德事可不止是篡位。

    为了争夺并且稳固魏王世子的身份,他曾经对三个弟弟使用了卑鄙的手段。

    如果世上真有神仙,神仙必然不会站在曹丕一边。

    为了给自己鼓劲儿,曹丕故意喊的很大声。

    曹泰没有明白曹丕的小心思,他主动开口道:“这事还要从头说起,蜀将廖化太卑鄙了,俘获我军兵将之后,他虽然斩杀了带头的那人,却没有对其他多数人进行处罚,第一次樊城攻防战结束之后,廖化立即释放了战俘们。”

    紧跟着,曹泰转达了魏军降兵们在城头上的见闻。

    由于没有现场目击,曹泰在转达传言的时候,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让城头上的故事变得更加曲折离奇。

    大概是觉得不能让曹泰继续说下去了,曹真再次发声,“我对蜀军有神仙相助这件事情,倒是有不同看法,廖化很有可能是在装神弄鬼。”

    “如果蜀军真的有天命相助,那么,上天为什么不在军开始南下时降下惩罚,相反,我军的南征非常顺利。”

    曹丕心情安定了不少,曹丕似乎在说服自己,大声说道:“没错,汉已经亡了,我魏承接天命,蜀永远是蜀,永远做不了汉。”

    “传我的命令,军中将士有妄议蜀军得到神仙相助者,一律军法处置。”

    曹丕的眼中又恢复了王者的神采,“后来我军不是又组织了两场进攻,发生了什么?”

    曹真摆摆手:“几次攻城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试探汉军的布防情况,因此,将士们虽然一度攻上了城头,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曹丕眼睛一亮,“这么说来,你已经知道了蜀军的布防情况?”

    曹真点点头,“没错,蜀军在四面城墙布置了重兵,尤其是北门方向,更是敌人防守的关键地点。”

    曹丕:“你的意思是,我军需要避开蜀军的北门,从其他方向攻城?”

    曹真摇了摇头,“末将的意思正好相反,咱们要打,就打最强的北门。”

    “蜀军防守樊城,属于内线作战,兵力可以快速抽调到任何一个城区,因此,当我军重兵从北门移开,赶赴其他城门的时候,蜀军同样可以快速调兵……”

    曹丕摆了摆手,“将军不用跟我说这些,我并不会实际管理部队,或者直接指挥,我只会用嘴说,给你们这些将领布置任务。”

    “你不必告诉我,你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攻下樊城,我要的是结果,你还得给我一个时间。”

    曹真有些迟疑,“既然陛下这么问了,那臣也便不再隐瞒,根据我的分析,我军至少需要围城三个月。”

    曹丕有些吃惊,“三个月?”

    “不行,我给不了你这么多时间,你要明白,咱们这次南征,可不仅仅是为了收复失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夺取荆州。”

    曹丕摇了摇头,不满的说道:“江东军完全不堪一战,他们已经丢失了江陵,夷陵恐怕也即将失守,我军如果不能立即夺取襄樊两城,很有可能会错失入主荆州的最好时机。”

    “咱们不仅需要攻打樊城,还需要进攻襄阳,我给你一个半月的时间,必须拿下樊城。”

    曹真拱拱手,他的态度很坚定,“恕臣直言,一个月的时间别说是攻城了,连工程器械都没有办法彻底打造完成。”

    “将士们使用云梯攻城,恐怕只是重蹈前几次攻城失败的覆辙。”

    曹丕有些急躁,他说道:“你之前不是提到蜀军使用地道出城吗,我军难道就不能采用相同的地道战法,攻入城里?”

    曹真摇了摇头,“臣已经派人打探过了,蜀军现在彻底封死了地道,根本没有给我军留下机会。”

    曹丕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他继续说道:“咱们人多,完全可以利用兵力优势挖掘地道。”

    曹丕对军事方面的事情并不算了解,所以,他把问题想的很简单。

    曹真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无论我军从何种方向挖掘地道,敌军仅仅需要在城内挖掘一条壕沟,我军的地道攻势便会失败,挖掘地道的行动,也不过是白白浪费人力罢了。”

    曹丕急了,他看向在船的众将,用眼神寻求帮助。

    不论是张辽张郃这样的沙场老将,还是司马懿刘晔这种曹丕亲信,众人都没有出声。

    曹泰主动发声,“末将有一个法子,不知道是否可行。”

    曹丕一抬头,看见是曹泰,内心已经有了几分不满,但他还是示意对方讲下去。

    得到鼓励,曹泰说道:“父亲南征的时候,曾经派人前往汉水上游,筑起堤坝。”

    “汉军虽然偷袭并夺取了河堤,但是,他们根本无力对大堤进行破坏,我军不妨直接对河堤进行破坏,借助水力,不仅可以冲击樊城城墙,还可以破坏襄阳的城防。”

    曹丕眼睛一亮,露出了笑容,“这个方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吧,曹泰,破坏河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呀。”

    得到曹丕的信任与重视,曹泰受宠若惊,他连忙开口说道:“陛下放心,我一定破坏河堤,让您尽快进入襄樊城里休息。”

    一直没有出声的张辽,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我军如果采用水攻的方式,虽然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陛下千万不要高估了这场进攻的效果。”

    “臣赶到襄樊的时候,与曹真将军一同观察过汉水,也亲自检查过河堤。”

    “蜀军确实没能彻底破坏河堤,但他们总归是抽出了兵力,进行了一定破坏。”

    “当下的蓄水程度远远达不到破坏城墙的水平。”

    曹丕却笑了起来,“咱们没有必要去破坏城墙,再说了,如果汉水帮助咱们消灭了蜀军,那么,还有咱们十万大军做什么?”

    “我虽然不了解水攻战法,但我明白,这些年久失修的城墙经不起水泡,汉水一旦决堤,即使无法冲垮城墙,也会进一步破坏城墙的防护效果。”

    曹丕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只等洪水一退,我军再突然杀出,或许可以直接冲进城里了。”

    曹丕意志坚定,在场的众人便没有进行劝阻。

    哪怕是曾经劝阻过曹仁的司马懿,也在曹丕面前保持了沉默。

    决定采取水攻战法之后,魏军兵将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重新在地势更高的位置扎下一座大营。

286、防洪准备

    廖化很早就意识到,魏军将改变战法,采取水攻破城。

    并非是廖化警觉,几万魏军同时出现调动,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注定没有办法进行掩盖。

    当然,魏军似乎也从没有想过要进行隐瞒。

    防守樊城,不仅仅让汉军将士们得到了城墙保护,还让全军将士面临水攻的时候,难以做出有效应对。

    明知魏军要发起水攻,廖化却没有办法派人阻挠。

    汉军不可能冒着遭受魏军重兵合围的风险,去争夺河堤,因此汉军的备战重点从守城转变成了防洪。

    樊城的这些汉军将士大多没有参加过水淹七军的战斗,并没有亲身了解洪水的可怕。

    廖化不得不多处奔波,给部将们下达命令,针对樊城可能的防洪漏洞,做出补救。

    同时,汉军在城里进行悬赏,搜集防范水攻的重要建议。

    下达完一系列命令之后,廖化来到府衙,向赵云汇报了自己的判断。

    听说魏军可能采取决堤行动,赵云的脸上露出了不满,“汉水水流极大,汉水以北又多是平原地形,一旦决堤,附近都会变成一片泽国,百姓的损失不小啊。”

    廖化认可赵云的判断,百姓的损失注定没有办法避免。

    为了抵御魏军的侵袭,汉军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略,向着汉水南岸转移了大量百姓。

    百姓们在离开的时候,也带走了大量财物,尤其是粮食,没有给魏军留下一丝一毫。

    但是,哪怕得到了汉军大量驮马的支援,汉军的运力也不足以将百姓们的所有东西都搬到新家去,平民们的很多杂物都留在了家里,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也进行了掩藏。

    如果汉水泛滥,平民或许无人伤亡,财产却必然会出现损失。

    大量房屋会被冲倒,那些留在家里的财物,甚至那些已经藏好的东西,都会被水冲走。

    很多东西看上去不值钱,却承载了物主的记忆和情感,这部分的损失,是无法估价的。

    樊城靠近汉水,一旦泛滥,将会首当其冲遭遇冲击,这种时候,保护好汉军自己,才能在战后帮助平民,重建家园。

    赵云没有继续在洪灾的问题上纠结下去,他询问道:“针对敌军的水攻战法,你都采取了什么布置?”

    廖化早就有准备,“我已经下达了命令,组织仓库守军迅速转移物资,尤其是那些粮食,一律转移到城中的高点。”

    “城里的牛羊也迅速转移,提前准备好草料,安排专人照看。”

    廖化的这一番布置,并非多余举动。

    城墙包括城门,都是有缝隙的,汉军将士虽然已经对城池进行过检查,对一些明显的漏洞进行了堵塞处理。

    可是,即使塞的再严实,也会有很多缝隙看不到,汉军必然需要临时封堵,将士们需要时间。

    汉水决堤之后,洪水将会迅速漫延,大水不仅会通过那些缝隙进入城里,还有可能没过地面。

    如果不能及时将重要物资转移,那么,物资遭遇水灾浸泡之后,很容易出现腐烂或者衰朽,对守军来说,这种损失完全没有办法接受。

    赵云认可廖化的决定,“没错,粮食是我军根本,不能有丝毫闪失。”

    廖化继续补充道:“除了保证物资的安全,我还命令部将苏由盯在南城,组织将士大修土木,在南城掘地三尺。”

    “我打算把整个南城修建成为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以便减少洪涝带来的危害,为咱们的应急处理,争取时间。”

    除了南城的土木行动,靠近南城的几个城区,也被汉军修建了土墙,便于在关键时刻拦截洪水。

    赵云连连点头,他却依旧皱着眉头,似乎有心结。

    廖化解释道,“赵将军无需多虑,魏军如果采用水攻策略,确实会给樊城造成极大的破坏,给咱们的守城制造很大的麻烦,但是,敌人已经错过了最佳动手时机。”

    “我军夺取汉水河堤之后,已经设法放掉了一些水,魏军这次南下,又错过了水攻最便利的雨季,我估计,这一次水灾持续的时间和造成的破坏,都会远逊于两年前。”

    廖化掷地有声,“既然曹仁可以凭借一支孤军,独守樊城,我军有兵有将还有粮食,不可能输给魏军。”

    截至目前为止,廖化跟赵云提到的,都仅仅是针对洪灾进行的预防和处置。

    水攻是魏军的手段,而不是敌人的目的,廖化并没有忘记,魏人决堤的最终打算,是攻下樊城。

    汉水决堤之后,守军的士气必然会受到打击,然而,守军都是跟随廖化南征北战,见识过无数次奇迹的老兵,忠诚和战斗素质都非常可靠。

    在魏军赶到之前,汉军已经对樊城进行了几次清剿,魏军即使还有细作留在城里,也没有能力策应大军攻城。

    重要城门都由汉军重要将领管理,廖化对自己的部将们信心十足。

    因此,魏军想要夺取樊城,只能通过水攻的手段。

    廖化的信心似乎鼓舞了赵云,赵云:“樊城地势南高北低,可是,魏军一旦采用水攻战法,南城墙将会首当其冲遭受破坏,东西两座城墙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反而是北城墙,受到的压力最小,保存的也最完好。”

    “城墙是整个樊城地势最高的地方,咱不妨提前调兵,让将士们到城头上布防。”

    廖化点点头:“我待会就安排人调整兵力配置。”

    赵云的这个建议,确实是个好点子。

    将士呆在城头,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洪灾带来的影响。

    而且,汉军可以通过城墙迅速调兵,针对具体险情进行兵力调派,把兵力投送到城墙上的各个地点。

    但是,汉军也不能安排太多将士上城,防止超出了城墙的承重能力,压垮城墙。

    城里同样需要留下足够的兵力,作为预备兵力进行支援和应急。

    赵云又提出了几条建议,都是一些军务上的细枝末节,廖化认真听完,对重点建议进行了记录。

    等到赵云说完想法,他询问起廖化:“廖将军还有什么打算,尽管跟我提。”

    廖化没有思索,立即开口,“咱们最好打造一些应急的小船,以便在城里出现洪灾的时候,可以用来调兵,或者,运送传令兵。”

    廖化之所以要跟赵云提起这件事情,那是因为,修造船只需要耗费大量物料,而且,这些船只未必能派上用场。

    从时间上看,即使汉军抽调了全城工匠,全力制造小船,也不会造出太多船来。

    为了增加汉军防洪的船只数量,廖化势必要占用很多紧缺资源,这就需要赵云的同意。

    赵云的确有顾虑,他询问道:“你觉得,咱们有必要在城里建造小船?”

    得到廖化肯定判断之后,赵云点点头,“既然你觉得行,那你就去做吧。”

    赵云说道:“一旦魏军采取水攻策略,我军将会面临极大的守城压力,北城战情最紧急,一定不能松懈。”

    廖化点点头,承诺道:“赵将军放心,我将会一直驻守在北城墙上,监视魏军一切风吹草动。”

    北城的确是魏军进攻的重点方向,但是,廖化还有其他顾虑。

    一旦魏军破坏堤坝,汉水泛滥,樊城外变成泽国,那么,魏军很有可能会使用水军,利用船只快速调兵,接近樊城。

    北城的地势较低,城墙又高,所以,魏军直接攻坚的可能性不大。

    魏军很有可能驾船赶到其他三座城墙边,从船上直接架设短梯,便可以轻松翻越城头。

    二将达成共识之后,廖化告辞离开,走之前,他说道:“希望赵将军抓紧时间养伤,我有预感,襄樊之战似乎很快就开始了。”

    ……

    魏军决堤之后,樊城外的水位不断上升。

    尽管将士们已经针对显眼位置进行了补漏,洪水还是顺着城门和墙体的缝隙,漫入城里。

    汉军在南城进行的土木作业,也为将士们争取了反应时间。

    除了直接流入南城的洪水,那些穿过其他城墙的洪水,也迅速在城里分流,向着地势更低的南城汇集。

    北城的洪灾压力最小,这里的水势最缓,守兵兵力又充足,将士们迅速完成了防洪的处置。

    北城水情稳定之后,汉军准备分派兵力,前往其他方向协助守军防洪,魏军突然响起了战鼓声。

    魏军果然对这场进攻早有准备,提前准备了大量小船,甚至是快艇。

    船只不断入水,搭载魏军士兵之后,直接朝着樊城冲了过来。

    魏军船队快速接近樊城北城,丁奉一声令下,守军立即发起进攻,城头的弓箭手与连弩车开始向敌军船队倾斜箭雨。

    就连丁奉自己同样按耐不住性子,亲自操纵起一架连弩车,对魏军船队进行狙杀。

    魏军船队上虽然也有少量弓箭手进行还击,但是,不论敌军的箭雨规模还是反击力度,都远差于汉军将士。

    魏军兵将只能徒劳的举盾防护,不时有船只被射中,一些魏兵没能保持平衡,跌落水中,一些运气不好的小船直接被击沉了。

    鼓声开始改变节奏,魏军调整行船方向,朝着樊城的两侧迂回。

    放下连弩车,丁奉来到廖化身边:“根据末将的分析,北城的威胁已经解除。”

    “请将军下命令,我愿统兵驰援友军,彻底瓦解敌军的攻势。”

    廖化摇了摇头,“敌军似乎不准备强攻北城,但是,北城直面魏军,压力最大,你不能轻动。”

    “支援其他城墙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会亲自走一趟,北城就全部交给你了。”

    廖化判断,敌军调整行动的目标,并非是为了进攻东西两侧城墙。

    只有顺着汉水从两翼突袭南城,才会最大限度降低汉军连弩车的威力,让战斗进入到简单纯粹的攻防战中。

    可能性不大,廖化还是派出了传令兵,要求其他三面城墙的守军加强戒备。

    迅速抽调了救援兵力,利用城头,将士们快速行军,向南城方向运动过去。

    行军的过程中,廖化约束着将士们的行军速度,让汉军与魏军船队南下速度保持一致。

    廖化甚至可以抽出时间,鼓舞汉军将士的士气,给西城门守将樊高,传递了一些防守经验。

    就这样,两支军队先后到达了南城,开始了新一轮的攻防战。

    魏军的攻势简单直接,并没有出乎廖化的意料。

    魏人直接将船靠岸,架设短梯,进行攻城。

    南城守将沙摩柯早已经得到了廖化的提醒,所以,守军立即做出反击。

    尽管没能发挥出弓弩的威力,五溪勇士们的近战能力却丝毫不弱。

    在狭窄的城头,两军进行激烈的攻杀。

    洪水即将接近樊城的城头,魏军可以把船只停靠在城墙边任意地点,发起进攻。

    魏军兵力充足,战斗力又强,短时间内,给汉军带来了极大的城防压力。

    尽管廖化带来了援兵,却只能堪堪稳住防线。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汉军的优势开始增加,魏军的攻势变得乏力。

    为了这场水攻,魏军确实从南阳调集了大量的船只,甚至是水军。

    但是,魏军没有办法持续投放兵力参与攻城,他们只能回到后方的驻地,集结更多兵马

    魏军主力船队离开,援兵还没有赶到的这段时间,汉军的增援却迅速到达。

    汉军不但发挥了地理优势,使用城墙投送兵力,而且,由于将士们把南城打造成了蓄水池,汉军可以利用那些制造好的小船,直接从城里把兵力投送到南城墙下。

    苏由还改良了少量小船,在船上重新组装起那些投石车零件。

    改造后的投石船虽然降低了杀伤力,然而,利用这些小船,原本不便调整移动的投石车,却有了很强的机动性,对魏军造成了极大的战术威胁。

    魏军攻势失败,败兵争夺上船的资格。

    不断有魏兵落水,少量来不及逃脱的魏兵丢弃兵器投降。

    布置好南门防务之后,廖化重新回到北门,监视魏军的行动。

287、魏营会议

    魏军的水攻策略从出现到执行,时间并不充裕,这就导致了魏军攻城行动太仓促了。

    水攻只是开始,决堤之后,魏军还得部署兵马攻城。

    魏军共有两个攻城计划。

    趁着水位上升,利用船队运送士兵,强行接近并攻下樊城,或者,等待水位退去,汉军人心惶惶的时候,进行攻坚。

    事实上,魏军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两种攻城方法都没有成功。

    魏军提前调集了大量的船只,为了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曹泰还把决堤的时间延后了两天。

    等到真正使用船只攻城的时候,魏军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汉军的战斗力。

    汉军安置在城头的连弩车伤害极大,对魏军的小船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魏军不得不临时调整战法,迂回到南城发起进攻,减少船队的损失。

    进攻距离延长,导致了魏军增援速度下降。

    两次攻城都无功而返,樊城外的水位又开始下降,依靠船队水攻的计划只能放弃。

    等到洪水彻底退去,魏军立即发动了全面进攻,重兵攻城。

    双方将士虽然伤亡极大,汉军士气却很高昂,对魏军实施了坚决打击。

    连攻三天之后,曹丕不得不承认,魏军无法在一个月之内攻下樊城。

    而且,即使魏军拼着巨大消耗,成功破城,将士们的士气也会受损。

    那时候,别说是夺取荆州了,攻下襄阳的可能,都变得非常小。

    曹丕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听取将领们的建议和看法。

    众将纷纷到场,所有人都脸上都流露出疲惫的神色,即使是一度斗志高昂的曹泰,也没有了兴奋劲。

    曹丕理解将领们,知道众人已经尽力了,而且,他没有再提一个月的时限。

    曹丕抢先开口,说道:“针对襄樊的战局,将士们有什么好看法,请尽管提出来。”

    曹真在众将的地位里最高,因此,第一个开口:“恕臣直言,水攻策略之后,樊城蜀军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却依旧保持了高昂士气,我军此时发动攻城,不仅仅很难取得战果,反而可能激发敌人的斗志。”

    曹真的说法非常客观,曹丕提问道:“大将军有什么好的建议?”

    曹真一抱拳,“咱们不如采用围困的方式,停止攻城,人一旦放松了,就会失去警惕,将士们也会胡思乱想,等到咱们做好准备,重新攻城的时候,敌军或许就不会保持和现在相同的斗志了。”

    “围城还有一个好处,樊城孤悬汉水以北,蜀军的援兵和物资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城里,敌军的人员、物资的损耗得不到有效补充,城池陷落也是迟早的事情。”

    曹真不仅提出了想法,同时,也说出了具体的执行方法:“微臣认为,我军兵力充足,没有必要重兵集结在樊城下,这种时候,不如分兵,建造浮桥,主力强行渡河,围攻襄阳。”

    曹丕点点头,他认可曹真的判断,既然魏军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夺取樊城,那么,重兵停留在樊城之下,那就是一种兵力浪费。

    曹泰开口了,语气急躁,“陛下,我军不能分兵呀,守卫樊城的廖化足智多谋,一旦我军兵力分散,很容易被蜀军抓住机会,各个击破,一旦敌人封闭了汉水的浮桥,那么,渡河将士的危险就太大了。”

    曹泰这番话,引起了曹丕的不满。

    曹丕这一次御驾亲征,各类精兵强将集结在了樊城,战兵和民夫加起来,数量早已经超过了十万。

    一旦执行了曹真的策略,魏军确实会分兵,而且,为了防备蜀军荆州兵力增援襄樊,魏军必然需要抽调大批兵力渡河。

    甚至可以说,渡河的兵马一定会是魏军的主力。

    尽管如此,魏军兵力充足,留守在樊城战场的人数也一定会远强于蜀军守兵。

    曹泰在众将面前公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这会严重打击将士们的斗志。

    曹泰顺利掘开了河堤,终究还是立下了大功,所以,曹丕压着火气,倒也没有进行斥责。

    看了看在场的众将,曹丕故意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轻描淡写的模样:“张辽,张郃二位将军,都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之人,有二位将军在这里,你还慌什么。”

    曹泰没有立即退下,他继续说道:“如果仅仅是廖化一人,那么,我军确实不需要多虑,可是,敌军有神仙相助啊。”

    曹丕再也压不住怒火,骂了起来:“我不是说过了,所谓的请神行为,那只是廖化这家伙在装神弄鬼,蜀军并没有得到神仙的帮助,天命在咱们这一边!”

    曹泰被曹丕吓了一哆嗦,但他还是坚持开口:“臣提起的,并不是城头请神一事,军中流传着一种说法,我军进攻南城的时候,投石车直接部署在水面上进攻。”

    “而且,蜀军的连弩车命中率太高了,这不合情理,咱们不能不防呀。”

    曹丕气急败坏,“这些都是谣言,传我的命令,任何兵将,自我以下,无论什么身份,在军中造谣蜀军强大的人,不需要论罪,直接可以斩首,斩杀造谣者的将士,会得到赏银。”

    环顾了在场众人,一个个都噤若寒蝉,曹丕把目光放在张辽的身上,语气缓和了一些:“麻烦张将军走一趟,把我的命令传达下去。”

    张辽拱拱手,立即离开了。

    张辽曾经取得过多场辉煌战果,在魏军中,属于战神一样的人物,由他去传达曹丕的命令,将士们的反感最低,而且,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将士们的士气。

    叹了口气,曹丕再次看向曹泰,语气有些严厉,“以后,没有根据的话语,不要在外乱传,我虽然不带兵,但也知道,投石车是没有能力在水面上漂浮的,这些谣言实在太假了。”

    话锋一转,曹丕:“既然你喜欢听谣言,那么,我给你一个命令。”

    “你就负责收集军中的所有消息,不论有没有根据,也不管是涉及到我军的传闻,还是牵扯到蜀军的谣言,搜集整理之后,通通回报给……”

    曹丕的目光在刘晔和司马懿脸上来回打量着,最终还是停留在为人更谨慎,也更靠谱的司马懿那里。

    “你把传言告诉司马懿,再由仲达向我汇报。”

    曹丕的这个任务并没有难度,仅仅要求曹泰收集谣言而已,而且,这个任务也没有指标,工作量不大,也不重要。

    除此之外,这项任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顺利给曹泰安排了工作,使得对方忙碌了起来。

    曹泰忙起来之后,曹丕倒也可以眼不见为净。

    打量起众将,曹丕看向了更为谨慎的张郃,“张将军用兵,一向以巧变著称,你认为,我军在接下来的战事里,应该做些什么?”

    张郃能力很强,但他却一向谨慎,尤其会做人,摇了摇头,“陛下和大将军的考虑已经很周详了,我并没有更好的建议。”

    张郃不想随意发表看法,曹丕却没有放过他。

    曹丕笑了笑,“张郃将军谦虚了,没有更好的建议,也就是说,你还是有建议咯。”

    “将军不需要顾虑,任何普通建议或者坏建议,也同样可以当众说出来,给我们多提供一种思路,那很好。”

    曹真同样开口劝道:“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张郃点点头,“既然陛下和大将军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献丑了。”

    “襄阳和樊城都是荆北的重镇,经过决堤放水以及连续攻城,两城的城防,尤其是樊城,必然已经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微臣观察过,樊城的城防设施没有出现致命毁坏,依旧具备最基本的防御功能。”

    张郃:“围城之策势在必行,但是,我军可以在围城的基础上,对蜀军进行反间。”

    刘晔忍不住开口了,“我听俘虏提到过,樊城统帅赵云和大将廖化的关系非常融洽,赵云受伤的时候,樊城大权都交给廖化处置,而且,蜀军兵将,都是廖化的老部下,未必能响应我军的劝降。”

    张郃摇摇头,“反间计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策反敌军众将,只要城中兵将们离心离德,那样,我军发动攻城的时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运气再好点,咱们策反了蜀军的城门守将,攻城的过程必将更加顺利。”

    张郃的这个计策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

    更巧妙的是,施行反间计和魏军围城之间互相没有冲突。

    曹丕点点头,心中有了计较,却没有公然评价张郃的这个计策。

    看向在场的众将,曹丕说道:“都散会吧,请大将军立刻调派兵马,搭建浮桥,准备渡河。”

    曹真拱拱手,声音洪亮:“臣领命。”

    众将纷纷转身离开,曹丕继续开口:“司马懿和刘晔先留下。”

    等到营帐里没有其他人,曹丕这才开口,“关于张郃的这条计策,你们怎么看待?”

    刘晔说道:“这虽然是一个好计策,但是咱们总得需要准备好目标吧,蜀营的将领们,似乎不会给咱们机会。”

    曹丕点点头,看向司马懿:“麻烦你走一趟,进城劝降廖化,同时,物色合适的策反人选。”

288、司马入城

    给曹丕当使者,司马懿不会有生命危险。

    樊城守将赵云和廖化,都是有道德的将领,没有刁难使者的经历。

    但是,为了防止遭受汉军的闭门羹,魏军还是先派出了其他使者,通报了意图。

    得到赵云的同意,司马懿这才动身入城。

    汉军打开北门,放司马懿与两名随从入城。

    北城门内,丁奉拦住了司马懿,“我会带先生前往府衙,求见赵将军,但是,你的随从必须留在城门。”

    司马懿摆了摆手,“这次入城,我奉了陛下的命令,给贵军将士一条退路,并非求你们,请将军注意言辞。”

    “我的那两个随从,只是我的卫兵,随行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保护我的安全,将军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恐怕不是待客之道啊。”

    司马懿的态度很坚决,丁奉倒是收起了轻视之心:“先生见谅,并非是我们怠慢使者,贵军细作曾行刺过赵将军,而且,贵军多名细作混在北城门附近,试图作乱,我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过责罚,所以,不得不谨慎一些,请先生理解。”

    丁奉虽然在语言上缓和了,态度上却异常坚定。

    司马懿这次入城带着重要任务,如果连北门这一关都混不过去,根本谈不上物色反间计人选。

    看向自己的卫兵,司马懿说道:“你们两个就留在这里,我去去就回,不要给蜀军的将士们招惹麻烦,也不要乱说话,明白了吗?”

    得到随从们的肯定答复之后,司马懿立即转头,看向丁奉,“请将军在前带路。”

    两人并排骑行,朝着府衙行进。

    司马懿主动开口,聊了起来,“我听说,蜀军有一名少年英雄,叫丁奉,莫非就是将军?”

    丁奉摇了摇头,“我确实是丁奉,少年英雄却谈不上。”

    司马懿当然也知道丁奉在南阳城一带的战斗,他甚至清楚丁奉的履历,明白这人就是廖化的亲信。

    司马懿还在组织语言,思索问题,丁奉却主动开口试探,“魏军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南下,根据我的观察,兵力数也就五六万啊。”

    丁奉想通过错误的情报摸出魏军的真正虚实,但是,他还是年轻了,阅历和经验都比不上司马懿。

    在司马懿这个老狐狸的眼里,丁奉的目的简单明了。

    司马懿笑了笑:“丁将军这个问题,恐怕问错了人,我只是一个文人,随行在陛下身边,并不清楚军旅事务。”

    司马懿轻飘飘的把丁奉的问题给推了出去,丁奉虽然一脸狐疑,却没有办法进行合理质疑。

    丁奉继续询问道:“城里有传闻,贵军将士在汉水搭建了浮桥,莫非,贵军想要放弃樊城,直接南下荆州?”

    司马懿仍旧没有正面回答丁奉的疑问,“樊城是荆北的重镇,我军势在必得,将军可不要存了侥幸之心啊。”

    丁奉是廖化的亲信爱将,并不适合作为反间计的目标,但是,司马懿却可以从他的口里打听更多情报。

    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司马懿轻描淡写的说道:“贵军的确有能人,汉水决堤之后,河水流入樊城,可是,樊城却丝毫看不出遭遇了洪灾,廖化将军的确管理有方。”

    丁奉立即反驳道:“司马先生你错了,城里的这些事务与廖将军无关,战事开始之后,廖将军把精力用在四门的城防上,城内的事务都指派给了部将。”

    司马懿眼睛一亮,“除了廖将军和丁将军,城里还有其他能将?”

    丁奉点点头,脸上流露出骄傲,“我们汉军的人才多着呢,城里的后勤的事务,包括洪灾之后的重建工作,都是苏由将军负责的。”

    司马懿是曹丕的亲信,当然也听过苏由的名字,对方的履历,自己同样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名叫苏由的将领,似乎是反间计的最好目标。

    司马懿希望借着这次入城的机会,和苏由进行接触,眼下却不打算对苏由表现出过度的关心,他开始转移话题,“廖化将军负责城门的防务,那么,我入城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看到廖将军呢?”

    丁奉倒也没有隐瞒:“廖将军已经提前一步赶回了府衙,将军跟我说了,一定要照顾好先生。”

    一行人很快到达府衙,赵云对司马懿表现出了重视,现场集结了大量汉军将领。

    司马懿曾跟廖化有过一面之缘,他很快就找到了廖化并致意,对方也微微点头做出回应。

    不知廖化是为了避嫌,还是因为其他顾虑,总之,他并没有跟司马懿交谈。

    赵云主动开口,“曹丕想让你跟我说什么?”

    司马懿倒也没有计较赵云直呼曹丕名讳的事情,“陛下说了,樊城已经危在旦夕,我军即将发动总攻,一旦打破城池,恐怕城中的兵将会玉石俱焚。”

    赵云反问道:“曹丕的意思,莫非是想劝降?”

    司马懿点点头,“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事,赵将军何必枉死在这樊城里呢。”

    赵云直接笑出了声,“如果这就是先生你进城的真实意图,那你可以回了。”

    “我从河北起兵开始,便跟随陛下征战四海,汉帝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愿意以死回报。”

    说完,赵云挥了挥手,“送客。”

    在汉军士兵赶到司马懿身边之前,司马懿连忙又补充道:“陛下知道赵将军忠义无双,所以,他还有其他提议。”

    赵云再次挥手,示意汉兵退下。

    司马懿继续说道:“贵军将士坚守樊城,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和杀伤,你们已经尽力了,也证明了自己的忠勇。”

    “我们魏人一向尊敬勇士,汉水决堤之后,河面上的浮桥已经全部被冲毁了,但是,陛下在汉水又搭建了一座浮桥,很快就会完工。”

    司马懿拱拱手,“我们愿意让出一条通道,方便贵军将士南撤,陛下承诺了,贵军撤退的时候,我军绝对不会进行追击。”

    赵云再次摇了摇头,“先生的这个提议,倒也可以作罢了。”

    没等赵云补充,沙摩柯抢先开口,“你们魏人想的也真美,有实力就打,没实力就耗着,我们为什么要把你们打不下来的城池拱手让出呢?”

    “樊城兵精粮足,我军还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贵军有能耐,那就来呀。”

    沙摩柯的话引起了很多将领的共鸣,汉将们纷纷向司马懿挑衅。

    司马懿看了一眼,他知道廖化的麾下有一名五溪蛮王,猜出了沙摩柯的身份,但他并没有进行回应。

    赵云挥了挥手,示意现场恢复安静,“贵军的刺客刺伤了我,我的伤情刚刚恢复,现在还在调理中,恕我身体不适,就不能招待先生了。”

    “廖化将军和我是忘年之交,我军的事务,廖将军完全可以做主,你们两个继续谈吧,我先告辞了。”

    互相行礼之后,赵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廖化拱拱手:“司马先生如果想要劝降,或者劝我军出城,那么,赵云将军的态度,就是全城将士的态度,先生是个聪明人,你可以回去复命了。”

    司马懿开口说道:“既然廖将军心意已决,那我也就不再做无用之事。”

    “只不过,在下有一桩心愿,不知道廖将军能否满足?”

    廖化说道:“先生但说无妨,只要是不涉及到我军机密的合理要求,我都会尽量满足先生。”

    司马懿指了指丁奉,“丁将军带我进府的时候,我也看过樊城的情况。”

    “刚刚遭遇了水灾,城里却保持的井井有条,我听说,苏由将军的功劳不小,很想结识一下,不知道,廖将军能否满足我的心愿。”

    在廖化的眼神示意下,苏由作出回应。

    苏由没有正眼看司马懿,始终盯着廖化:“司马先生过誉了,我只是做了份内的事情,两军交战,我和先生没有结识的必要。”

    司马懿说道:“我听说,苏由将军也曾在我军效力过,而且,你的亲属都在凉州……”

    苏由直接打断了司马懿的话,“如果没有廖化将军的提携,就不会有苏某人的今天,以前的事情就不必再提了。”

    “我相信亲属们可以照顾好自己。”

    苏由的态度很坚定,摆出一副不跟司马懿接触的姿态,司马懿只能放弃在苏由身上施行反间计的打算。

    樊城并不大,有分量的汉军将领也不多。

    廖化、赵云自然不必多说,这两人一心忠于汉室,反间只是自取其辱。

    苏由意志坚定,沙摩柯看上去头脑简单,都不适合当成反间计的目标。

    环顾四周,司马懿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看起来,这一次入城只能无功而返了。

    廖化倒也没有让司马懿难堪,苏由退下之后,他和司马懿继续闲聊了几句。

    与司马懿聊天的时候,廖化的脸上始终浮现着笑容。

    聊天结束,廖化却语气严肃地看向丁奉,“你去送司马先生离开,千万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明白吗。”

    丁奉点头许诺,很快带着司马懿重返北门。

289、反间之计

    一路奔波,返回军营之后,司马懿没有休息,直接朝着曹丕的营帐走了过去。

    得到通报之后,司马懿顺利见到了曹丕。

    曹丕并没有问起司马懿劝降的结果,直接提问道:“你这一次入城,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反间人选?”

    司马懿点点头,拱拱手,“幸不辱命,樊城北门守将丁奉,是最合适的人选。”

    曹丕猛然抬起头,“你说的丁奉,莫非就是那名统帅骑兵北上,在南阳一带实施袭扰战法,给我军造成了很大麻烦的蜀军将领?”

    司马懿点点头,“陛下明鉴,微臣所说的丁奉,正是此人。”

    曹丕眉头紧皱,表现出狐疑神色,“丁奉原本是江东军骁将,廖化策反之后,任命为蜀军都督。”

    “根据斥候带回来的情报,丁奉不仅得到了廖化的信任,而且,还多次获得独立领兵的机会,参与征战。”

    曹丕摇了摇头,“你这一次,很有可能看走了眼,丁奉损失近千战马,让蜀军失去了骑兵力量,却没有遭受到廖化的重罚,获得了戴罪立功的机会,由此可见,此人深得廖化信任,丁奉未必愿意归顺我军。”

    司马懿摇了摇头,“丁奉似乎惹下了不少麻烦,廖化对他的态度并不好,正因为丁奉是廖化的亲信,所以,才有办法忍受廖化的态度变化,也难免会产生不满,这种情绪就可以为我们所用。”

    曹丕还是有些怀疑,但他决定相信司马懿,“所以,你觉得丁奉一定会背叛廖化咯?”

    司马懿摇了摇头,“我只说丁奉和廖化之间出现了矛盾,但是,两个人之间还有真感情,丁奉未必愿意背叛廖化。”

    曹丕的脸色有些不悦,“你这是在逗我开心吗?”

    司马懿摇摇头,“城里诸将铁板一块,丁奉会是咱们唯一的机会,如果我军无法争取到他的投靠,那么,咱们就不可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取支持,只能放弃反间计。”

    盯着司马懿看了好久,曹丕最终没有发作,“反间计的事情就全权委派给你了,你组织人手入城,联系丁奉,想办法把他争取过来。”

    司马懿摇了摇头,“我刚刚担任过陛下的使者进城,赵云一口回绝了我的提议,并且拒绝接触,目前,我没有进城的借口,而且,丁奉可能会对我有所防范,由我出面,很有可能会败坏主公的大业。”

    “但是,”司马懿提议道,“微臣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希望陛下能够采纳。”

    曹丕瞪大了眼睛,“能被你看中的人才,必然有真实水平,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

    司马懿拱拱手,“前将军张辽麾下参军,诸葛诞。”

    曹丕抬起头,思索了片刻,他开口说道:“这人既然是张辽的参军,为什么我却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想必此人不过是无名之辈,反间计关乎我军夺取樊城的大计,让这种人参与其中,会不会有些冒险了?”

    司马懿摇摇头,“陛下有所不知,微臣打听过,张将军在清阳地区布下了天罗地网,重创了蜀军,恰恰就是采用了诸葛诞的策略,我和这人谈过,他确实是智谋之臣。”

    “即使我可以信任他,”曹丕依旧有些迟疑,“但这诸葛诞不过是张辽麾下的一个参军,连主簿都算不上,这种身份,如何与丁奉建立起联系?”

    司马懿笑了笑,“主公不必担心,咱们可以让诸葛诞实施诈降计,假装投靠蜀军,这样一来,丁奉作为北城守将,必然会是中间人,一来二去传递消息的过程中,诸葛诞必然会和丁奉建立起关系。”

    曹丕依旧有些迟疑,“这诸葛诞名不见经传,他去诈降,蜀军会相信吗?”

    司马懿大笑了起来,“主公不必多虑,诸葛诞投降,完全合理合情。”

    “首先,诸葛诞是伪蜀丞相诸葛亮的堂兄;其次,陛下杀死的败军之将诸葛虔,同样是诸葛诞的族人。”

    通过这些话,司马懿原本想证明诸葛诞有叛魏投蜀的动机。

    没成想,动机实在太充分了,听完司马懿这一番话,曹丕非但没有放心,反而还产生了顾虑。

    曹丕皱起眉头,表现出不满,“既然你知道诸葛诞的身世以及职位,那么,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我?”

    “张辽将军是我的左膀右臂,逍遥津死士也是我军的精兵,张将军麾下有这种参军,一旦出现问题,你能承担责任吗?”

    司马懿连忙解释道:“陛下放心,我曾经与张辽和诸葛诞分别进行过谈话,张将军仅仅使用诸葛诞的计策却并不轻信对方,诸葛诞并不掌控着军权。”

    “诸葛虔虽然是诸葛诞的族人,但是,两人之间却没有联系,感情非常浅,至于诸葛诞为什么不投奔诸葛亮?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诸葛诞告诉我,他并不愿意屈居在诸葛亮的羽翼之下。”

    司马懿很认同诸葛诞的想法,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已经位极人臣,深受刘备信任,诸葛诞这时候投奔过去,所有的锋芒都会被诸葛亮掩盖住。

    而且,刘备再怎么胸怀坦荡,也不可能让诸葛家族的两人同时担当起政权的重要角色。

    通过交谈,司马懿倒也对诸葛诞有一个简单的判断,他认为这人虽然有才能,有野心,但也非常的自私。

    只要曹丕能够拿功名利禄拴住诸葛诞,对方就一定会给曹魏效力。

    曹丕在帐篷里往返走动,依旧在思索,司马懿倒也没有进行逼迫。

    过了一会儿,曹丕终于停下了脚步,抬头看向司马懿,抿了下发干的嘴唇,“不管怎么说,我需要亲眼见一下,这个叫诸葛诞的人。”

    “你亲自去喊他,记住,千万不要告诉他我的真实意图。”

    司马懿拱拱手,从房间离开。

    ……

    得到曹丕的接见,诸葛诞丝毫不敢耽搁,立即跟随司马懿来到曹丕面前。

    说话之前,曹丕先招呼随从给诸葛诞赐座。

    嘘寒问暖,闲聊了几句,等到现场的气氛变得轻松之后,曹丕开口说道:“你出奇谋,帮助前将军大破蜀军的事情,我素有耳闻,以前多次想和先生一见,却一直没有腾出时间,你可不要怪我啊。”

    诸葛诞连忙行礼:“陛下过誉了,微臣愧不敢当。”

    曹丕继续说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在张辽将军麾下任职?”

    诸葛诞立即回答道:“张辽将军奉命西进,我得到了消息,提前在路上等候,张将军愿意带我西进,这才有资格见到陛下。”

    曹丕看似无意的提起了诸葛虔,“诸葛虔是你的族兄,他的事情,我很遗憾。”

    诸葛诞“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拱了拱手,“陛下不需要遗憾,诸葛虔的死,那纯粹是咎由自取。”

    “我已经听人说起过诸葛虔的事情,如果他没有轻敌冒进,而是稳扎稳打进攻河堤战场,也许,曹仁将军就不会抽掉太多兵马支援河堤战场,也就不会在樊城下陷入兵力不足的窘境,我军不会丢失樊城,车骑将军也不会身死了。”

    诸葛诞的神情非常真诚,而且,表现出一丝愤慨,即使是曹丕,也猜不出他的真实想法。

    曹丕只能继续问道:“你有一个堂弟,名叫诸葛亮,现正在刘备麾下,担任丞相一职?”

    诸葛诞冷笑了起来,“什么丞相,不过是一介叛逆而已,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微臣虽然学识浅薄,但也颇懂“忠义”二字,汉祚已亡,刘备却不自量力,哗众取宠,以兴复汉室的名义,谋逆之实,妄动刀兵,致使天下陷入战火。”

    “诸葛亮虽然是我的族人,却非但没有劝止刘备,反而纵容叛乱,为虎作伥,阻挠我军一统天下,这是不忠。”

    诸葛诞越说越气愤,“替刘备压迫蜀中士民,推严苛刑法,使得百姓民怨载道,这是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在下早已和对方割席分座了。”

    说到兴起之处,诸葛诞手指握拳在空中挥舞,做出一副要打的模样。

    从诸葛诞的表态上看,对方的立场没有问题,但是,曹丕毕竟不熟悉面前的文人,他只能相信司马懿。

    司马懿拱了拱手,说道:“陛下放心,微臣愿意做担保人,保证诸葛先生的忠诚。”

    曹丕决定相信自己这名亲信的眼力。

    下定决心之后,曹丕倒也不再迟疑,看向诸葛诞,他点了点头“你的忠贞之志早已溢于言表,如果全天下的士民都像你这样想,那么,四海早已经平定,百姓也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诸葛诞微微低头,“属下愧不敢当。”

    曹丕不再藏着掖着,直接了当的开口,“我有一个任务,需要你来执行,你仔细听好了,想清楚有没有信心胜任。”

    没等曹丕明确的下指示,诸葛诞抢先一步开口,“陛下有命令,属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曹丕点点头,“曹真和张郃将军正在统帅凉州军渡过汉水,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军都将实施围城策略,我需要你使用诈降计,劝降北门守将丁奉。”

    “如果事成了,我会任命你为县令;如果不成,你知道后果吧。”

    诸葛诞拱拱手,“属下明白。”

290、大战前夕

    时间很快来到十月中旬。

    魏军截断了汉军所有接近樊城的途径,樊城也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魏军充分发挥了兵力优势,他们不但在四座城门外部署了重兵,而且,魏军水军成功控制住汉水,魏军船只在河面上昼夜往返巡逻。

    汉军很难通过偷渡汉水的方式,把消息传递出去,更不可能得到城外的情报。

    廖化曾经通过“降神”的方式鼓舞了守军的士气。

    然而,随着守城时间的延长,将士难免会因为疲惫,出现斗志松懈的情况。

    魏军停止攻城之后,守军承受的精神压力反而更大了。

    樊城已经被封锁住了,城中却莫名多出很多传闻。

    一些类似于汉军放弃樊城守军,退守襄阳,江东军北上襄樊的传言,也在城中流行了起来。

    为了安抚人心,廖化不得不把注意力从四门的防务中分散,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了安抚人心上。

    为了减少谣言的影响,廖化专门指派成何,带领队伍在城中巡视,及时辟谣。

    谣言一张嘴,成何跑断腿,汉军即使百般努力,也很难根除谣言。

    眼下远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刻,但是,汉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尽管如此,廖化依旧保持着必胜信心,他明白,魏军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魏军的战兵和民夫加起来,总数远不足83万人,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从坚壁清野的战区获得补给。

    为了在襄樊地区用兵,魏军调配了大量民夫,也征集了大量粮食,后勤压力远超汉军。

    廖化突然佩服起陆逊,凭借着夷陵孤城,江东军阻击汉军东进。

    陆逊确实很有能力,但他同样即将到达极限。

    魏蜀吴三方在荆州决战,争夺最后的归属,比拼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意志力。

    检查北城门的时候,丁奉来到廖化身边,给廖化一个眼神。

    廖化立即会意,快速离开城门,在城里转了几圈,重新来到北城附近的一座房屋里。

    在屋子中,廖化遇到了早已经等在那里的丁奉。

    廖化询问道:“莫非,诸葛诞的人带回了城外消息?”

    丁奉点了点头,“没错,魏人告诉我,曹丕等不及了,希望我尽快打开城门,策应他们攻城。”

    “曹丕已经知道了我的消息,并且开出了荡寇将军军的封赏,代价仅仅是打开城门。”

    廖化开起了玩笑,“恭喜丁将军,以后咱俩就是相同职位的将领了。”

    丁奉正色道:“请将军不要怀疑丁某,既然我决定追随将军,此生就会随将军鞍前马后,虽刀斧相加,此心不易。”

    廖化连忙解释道:“我只是试探一下你的决心,不要往心里去”

    丁奉带回的情报,让廖化彻底松了一口气。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廖化的计划进行,甚至可以说,事情进展的比想象中更顺利。

    得知司马懿准备以使者的身份入城的时候,廖化就想过利用对方,使用计策。

    最好的办法就是诈降,在召见司马懿之前,廖化和赵云、丁奉进行过沟通。

    因此,廖化丁奉两人在司马懿面前演了一出好戏。

    丁奉还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对廖化的不满。

    做好了充足的铺垫准备,然而,没等丁奉派人出城,魏人率先和丁奉建立起联系。

    一名魏兵以叛逃为理由,来到北城。

    丢掉武器进城之后,魏人找到了丁奉,表明了降意。

    丁奉容留了这名叛逃者,并且,将对方留在身边,打探魏营虚实。

    随着丁奉和叛逃者关系加深,叛逃者才说出诸葛诞试图反叛的情报,表明自己的中间人身份。

    丁奉没有迟疑,立即带这名叛逃者接见廖化。

    诸葛诞这个人,目前毫无名气,而且,他的两位堂兄分别在吴蜀两地担任要职,掩盖了他的能力。

    然而,诸葛诞在历史上倒也是个大名人,在淮南第三叛中,给司马家族带来了大麻烦。

    廖化丝毫不敢把诸葛诞当成一个普通降将对待,相反,他将对方看成了和司马懿旗鼓相当的对手。

    廖化依旧把叛逃的魏人交给丁奉管理,由丁奉出面,通过中间人,和诸葛诞联系。

    而且,廖化多次在私下场合里提醒过丁奉,绝对不能大意,一定要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

    丁奉倒也没有让廖化失望,在与诸葛诞联系的过程中,他始终小心翼翼,说话谨慎,并且,恰到好处的展现自己和廖化之间的矛盾。

    终于,丁奉骗到了叛逃魏人的信任,知道了诸葛诞的真实目的。

    丁奉赞叹不已,“还是廖将军睿智,猜出了诸葛诞的诈降。”

    廖化不置可否,“诸葛诞是个聪明人,在他面前,你一定要小心说话,千万不能犯错。”

    丁奉点点头,“将军尽管放心,末将懂得分寸。”

    丁奉叹了口气,“真没想到,诸葛诞的城府居然这么深,他一直强调要投降,送出了许多情报,甚至,还跟我约定了投降时间,其实,他也一直在试探我。”

    “就像将军你叮嘱的那样,我经常会在房间中与亲信抱怨你的处事不公,就连我的亲信都不知道我的真实意图。”

    丁奉微微皱眉,“那名诸葛诞派进城的使者,倒也是一个谨慎的人,他早就已经知道了我的不满,但是,直到我和亲信密谋叛乱,他才突然闯进了房间。”

    “一开始,这魏人还谎称要向廖将军告发我,我拔刀要杀他的时候,他才气定神闲的说出真实身份,劝我投降。”

    廖化微微皱眉,“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位诸葛诞的所谓朋友,很有可能就是诸葛诞本人。”

    丁奉一愣,“需要属下去试探一下吗?”

    廖化摇了摇头,“大战在即,不要多此一举,不论这人是诸葛诞,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对咱们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也不会影响咱们的计划。”

    “你去告诉那名中间人,就推说明天是赵将军家人的生日,赵将军约我共同饮酒,那时候,将会是魏军入城的最好时机,你也会在那时候打开城门。”

    “而我,”廖化笑了笑,“我会跟赵将军请令,明天将对魏军发起全面反击。”

    丁奉很激动,重重的拍了拍手,“太好了,末将等这个机会一雪前耻,已经等了太久,作战的时候,我愿意统帅百烦卫将士担任先锋,为将军破敌。”

    廖化哈哈一笑,“你尽管放心,你和百烦卫的将士们,必然会是我军绝对主力,立功的机会多着呢。”

    廖化又跟丁奉两人讨论了一些细节,包括如何欺骗魏人,以及,怎样出城作战。

    谈妥之后,两人岔开时间,分头离开房间。

    丁奉立即回到北城门,廖化则直接前往府衙,寻找赵云,汇报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调理,赵云的皮肉伤已经彻底,精神状态很饱满。

    廖化已经跟赵云汇报过诸葛诞的事情,所以,这一次倒也不必多做解释:“赵将军,魏军兵力分散,又中了咱们的诈降计,我决心在明天发起反击。”

    赵云点点头,“廖将军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既然你决心冒险,那么,我一定全力支持。”

    “请告诉我你的计划和部署,明天老夫将会跟将军共同上阵,同破魏军。”

    赵云的答复,倒也处在廖化的预料之内,廖化摇了摇头,“尽管我有八成把握能够取胜,但是,依旧有两成的可能会战败。”

    廖化倒也并不是谦虚,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汉军似乎已经掌握了全部信息。

    但是,谁知道魏军有没有其他后手,敌军大营究竟有多少兵马,曹丕是否会在遭遇袭击的时候,做出正确反应。

    智者千虑,仍有一疏。

    汉军一旦行动失败了,那么,樊城就危险了。

    丢失樊城的后果,将会直接影响到荆州战局。

    如果留下赵云,哪怕出城的部队全军覆没,廖化战死沙场,赵云依旧可以凝聚起守城兵将的人心,继续组织防御。

    赵云似乎也想通了,他说道:“既然廖将军有顾虑,那我就坚守城池,站在北城的城头上,目睹将士们取胜。”

    “如果战机成熟,我会迅速调兵出城,支援将军。如果战况不妙,我也会立即鸣金收兵,那时候,同样会派兵接应。”

    和赵云达成共识,廖化再也没有阻力。

    他先后与丁奉之外的各位部将进行会谈,部署了作战任务。

    苏由将会留守城中,辅助赵云管理城池,必要的时候,出兵接应汉军撤退。

    廖化甚至还做好了最坏打算,设想自己阵亡之后,需要苏由做些什么。

    汉军这一次反击,虽然没有用尽全力,却也出动了主力。

    丁奉担任突击的先锋,沙摩柯、樊高等部将也大多出战,统帅武陵军精锐,负责扩大战果。

    为了增强汉军的实力,同时也可以起到虚张声势的效果,樊城内所有牛羊,都被汉军集结起来,用在了这场反攻之中。

    万事俱备,汉军距离出战,仅仅只差丁奉的一个消息。

291、诸葛公休

    诸葛诞字公休,此时,他正在曹丕的营帐中,汇报自己在樊城中的所见所闻。

    廖化猜的没错,诸葛诞的那个所谓的中间人,就是诸葛诞自己。

    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诸葛诞确实也豁得出去,甚至可以说,赌上了性命。

    当然,诸葛诞的冒险也取得了回报,曹丕不仅履行承诺,而且,魏帝看待诸葛诞的眼神,也没有了怀疑。

    这并非诸葛诞第一次出城,他曾多次向曹丕汇报情况。

    因此,诸葛诞知道曹丕喜欢听什么,他迅速说出自己掌握的情报。

    曹丕疑惑道:“也就是说,丁奉的投降,是假的喽?”

    诸葛诞点点头,“没错,蜀军使用诈降计的目的,是引诱我军进城,他们必然会在城门附近设置埋伏。”

    曹丕摇了摇头,“真是可惜了,我本以为可以兵不血刃获取樊城,没想到,这场大战终究还是避免不了。”

    “这一次,真的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仔细,咱们真的会着了廖化的道,谁能料到,蜀人竟然如此沉得住气,花费大量时间和心机布局。”

    诸葛诞倒也没有居功,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丁奉和廖化两人,倒也的确谨慎多谋,从进城开始,我就对丁奉进行过百般试探,保持了高度警戒,甚至抛出了一些重要情报,降低对方的警惕,然而,我却始终没能试探出丁奉的真意。”

    “如果不是那名丁奉的亲信主动联系到我,戳穿了丁奉的阴谋,只怕我还蒙在鼓里,要是因为微臣的错误情报,让将士们出现伤亡,我的罪过就大了。”

    曹丕大笑着安抚道:“那廖化机关算尽太聪明了,很可惜,他还是棋差一招,我说的没错,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曹丕还是有些疑惑,“如果丁奉不可以相信,他的亲信难道就不值得怀疑吗,丁奉那名亲信,似乎完全没有必要背叛丁奉啊。”

    刘晔没有放弃这个可以卖弄聪明的好机会,抢在诸葛诞回答之前,他主动开口道:“陛下还是太年轻了,没能够看透人性,那廖化和丁奉两人机关算尽,他们却低估了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

    “丁奉知道廖化的意图,为了欺骗诸葛诞上当,他假装做出谋逆的计划,廖化也会因此原谅,甚至纵容丁奉。”

    刘晔摇了摇头,“丁奉虽是虚情假意,表演给诸葛诞看,但是,他的亲信可是当了真,用心在谋划造反的事情。”

    “很多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只会存在有或者无两种状态,这两种选择,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刘晔得意洋洋,“也许廖化心胸宽广,不会追究丁奉这名亲信的谋逆行为,可是,他们的行为迟早会传到丁奉的耳朵里,廖化不可能不对此人产生成见,成见一旦埋下,就很难扭转,甚至说,这名亲信的性命随时也可能不保。”

    “为了生存,这名亲信的选择其实不多,投降我军,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这个行为,可以信任。”

    曹丕点点头,他认可刘晔的判断,“不管怎么说,明天都是决定樊城归属的重要的日子,我希望明晚能在樊城内休息。”

    看向司马懿,曹丕开始下命令,“你去把张辽、曹泰等将领叫到这里,听候我的命令,准备部署明天的行动。”

    司马懿没有立即离开,语气中带着迟疑,“咱们是不是应该再通知一下汉水南岸的曹真、张郃等将军,也可以省去了二次通知的麻烦。”

    曹丕摇了摇头,“不需要,明天的战事,完全不会动用凉州军,就让曹真专心围困襄阳城吧,等咱们攻下了樊城,下一个目标就是襄阳。”

    司马懿继续开口劝道:“即使陛下不需要凉州军参战,至少,也应该让前线将士们知道咱们的筹划,一旦局势出现变化,凉州军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在关键时刻加入战场。”

    曹丕还没有回话,刘晔却开口反驳道:“你是不是有些太小心了,咱们的兵力,哪怕仅仅统计樊城下的兵力,实力也远远超过蜀军。”

    “蜀人的阴谋已经被我们看破了,即使没有凉州军,咱们也可以靠自己的实力,轻松战胜敌人。”

    曹丕再次开口:“你可千万别忘了,樊城和襄阳都是依托着汉水建立的城池,如果前线兵马出现调动,不仅会削弱襄阳围城的实力,反而会引起樊城蜀军的警惕,敌军一旦变得谨慎,咱们夺取樊城的阻力,或许就增大了。”

    曹丕仿佛下定了决心,笑了起来,“仲达呀,你就是太谨慎了,蜀军唯一的胜机,就是利用丁奉的诈降,给咱们传递关键的假情报,误导我军行动,同时,蜀军主力重创我军入城部队。”

    “咱们已经识破了蜀军的诈降计,有了防备,敌人已经没有办法偷袭咱们了,蜀人现在仍做的一切行动,那也不过是自讨苦吃而已”

    司马懿依旧保留意见,然而,曹丕意志坚定,他倒也没有坚持,立即告辞离开,召集军中将领们开会。

    没多久,将领们纷纷赶到现场。

    等人凑齐之后,曹丕开始宣布决定:“蜀军使用诈降计,引诱我军明天入城,我决定在明天发起决战,将士们的主攻目标,定在樊城北门,咱们只许胜,不准败,众将士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虽然曹丕请教的是全体将士,他的目光却紧紧放在张辽的身上。

    魏军虽然识破了汉军的计策,但是,在战斗的初期,依旧需要配合丁奉,至少在夺取城门之前,不能暴露魏军的意图。

    为了不惊动蜀军,顺利骗开城门,魏军只能派出少量将士开展第一波进攻。

    而且,为了保证将士们守住城门,出征部队必须得是精锐。

    魏军虽然兵强马壮,精锐部队其实就那几支。

    西凉军团渡河南下,围困樊城;虎豹骑承担着护卫职责,留在曹丕身边警戒。

    因此,夺取城门的最佳选择,只剩下了逍遥津死士。

    张辽虽然不明白曹丕的意图,但也没有让曹丕失望,他主动请战道:“末将愿意统帅麾下兵马,担任攻城先锋,为陛下破敌。”

    曹丕点了点头,赞叹道:“不愧是张辽将军,无论什么时候,都如此可靠,明天的战事就拜托你了。”

    曹丕将目光看向诸葛诞,“你在樊城待了一段时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多少应该也对城里的防务情况有所了解。”

    “张辽将军带兵攻城,你得跟着走一趟,既可以当个向导,又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在蜀军产生怀疑的时候,骗开城门。”

    诸葛诞点点头,“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曹丕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在场的众位将领,都是我最信任的人,明天将是夺取樊城的大战,希望你能够跟将士们讲清楚城里的虚实,让大伙提前做个准备。”

    诸葛诞点了点头,他缓缓开口,“我虽然长时间待在北城门,但是,我也经常进入城内,我还抽时间和蜀军兵将们闲聊,对守军的布防情况,有一些了解与见解。”

    “蜀军在北城门的兵力,可以分为城门、城头和城内三个部分。”

    诸葛诞停顿了片刻,确认自己的话吸引到了在场所有将领的注意之后,他才继续说道:“为了防备我军攻城,蜀军在北城门内侧塞满了各类堵门物料,把门封死了,不过,既然丁奉想要引诱咱们进城,那么,他们必然会搬开这些物资。”

    “但是,敌军未必能把这些障碍物全部清空,咱们入城的障碍依旧存在。”

    张辽负责主攻,他听的特别认真,他迅速开口提问:“按照你的想法,我军没有办法发挥骑兵优势咯。”

    诸葛诞点点头,“没错,我离开樊城的时候,利用了绳索,从城头吊出城的,如果蜀军想要清空城门,将士们需要连夜施工。”

    张辽喃喃自语道:“也就是说,我军没有办法发挥骑兵优势,只能通过步兵攻城。”

    确认其他将领没有疑问,诸葛诞继续开口道:“如果咱们可以打蜀军一个措手不及,城门倒不是大问题,只不过,咱们需要迅速夺取城头。”

    曹泰有些怀疑:“我军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整个樊城,同时控制城门和城头,会削弱张辽将军的实力,依末将的看法,逍遥津死士不如全力防守城门。”

    “等到我军主力杀入樊城之后,将士们再迅速入城,那时候别说是城头,我军或许可以一鼓作气,顺势夺下整个樊城。”

    诸葛诞解释道:“曹泰将军这话并不对,张辽将军攻城的时候,至少也会统帅数百人吧。”

    “城门狭窄,根本没有办法施展太多兵力,让将士们守卫城门,是一种效率的浪费。”

    “而且,”诸葛诞继续补充道,“蜀军准备充足,在城头上部署了大量的滚木和落石,这些东西,将会对咱们防守城门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威胁。”

    诸葛诞语重心长的说道:“如果张辽将军分兵夺取城头,以逍遥津死士的实力,必然可以轻松获得胜利,那时候,不论是滚木、落石,还是架设在城头的连弩车,都会成为咱们的守城利器。”

    “这样一来,我军既可以增加成功的胜算,又能够降低将士们的伤亡,曹泰将军觉得这样不好吗?”

    曹泰沉默不语,诸葛诞最后看向曹丕:“蜀军在城门一带部署了重兵,既然丁奉使用了诈降计,那么,蜀军很有可能以城门预备部队和城门守军为主力,对咱们进城的将士实行包围。”

    “希望陛下能够给张辽将军配备更多的甲衣和盾牌,增加将士们的防护能力。”

    曹丕点了点头,“你的这些情报和建议都非常重要,我会采纳的,辛苦了。”

    从得到的情报来看,魏军处在实力的地位上,优势特别明显。

    一旦收复樊城,不仅仅夺取了荆北重镇,而且,这也是证明曹丕武功的第一战。

    诸葛诞已经给曹丕讲清楚了樊城城门内的汉军重要情报,甚至连攻城的关键点,都说的一清二楚。

    曹丕仅仅安排好战斗部署,下达出击命令,似乎就可以等待将士们的好消息,获取战功。

    曹丕没能够忍受住诱惑,开口下命令:“明日,张辽将军担任先锋,夺取并控制樊城北城的城门和城头。”

    “曹泰,你负责带兵跟进,帮助张辽将军扩大战果。”

    “……”

    下达完一系列命令之后,曹丕只觉得雄心万丈,他索性开口说道,“明天朕亲自统帅虎豹骑参加战斗,众将士们可要奋勇杀敌,千万不要辱没了我军的威名。”

    司马懿、刘晔、张辽文臣武将纷纷开口劝说。

    刘晔的态度最激进:“陛下是九五之尊,应以国事为重,不该冒险,战场上矢箭无眼,你要是有个闪失,臣等是千古的罪人啊,陛下同样无颜面见先帝,请三思。”

    激动了一把之后,曹丕有些后悔,他在内心中已经做好了不深入战场的准备,仅仅打算统帅虎豹骑在战区外围走走过场。

    刘晔的这一番话,反而让曹丕产生了逆反心理。

    曹丕面色不善,怒斥道:“放肆,皇帝究竟是我,还是你?”

    刘晔吓得一哆嗦,连忙认罪,但他还是很倔强,试图继续劝,“陛下……”

    曹丕没有听刘晔说完,转身拿下了挂在帐篷里的佩剑。

    拔剑出鞘,曹丕挥剑砍断了案桌的一角,他大声说道:“我意已决,任何人继续劝我,这就是下场。”

    包括刘晔在内,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当众责骂了一贯顶撞自己的刘晔,展现出君主权威,让曹丕的心情非常愉悦。

    曹丕尽力控制住笑意,面无表情:“众将既然知道了任务,那就下去安排吧,明天的战事关系着我大魏国运,违反军令者,可别怪我不讲感情。”

    曹丕尽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直到众人离开,他才终于笑了出来。

292、卜卦问天

    魏军希望杀进城,汉军想要攻出来。

    两军将士都进行了充足的战前部署。

    按照汉军的计划,将士们会在约定时间,打开城门,放敌人入城。

    在丁奉的指引下,魏军将会进入汉军的伏击点。

    等到魏军入城部队崩溃,汉军顺势驱赶败兵出城,投入主力,使用火牛阵,冲击魏军大营,获得胜利。

    廖化已经见过准备出征的各位部将,安排好了作战任务,但这远远不够。

    为了保持将士们的战斗力,廖化派出传令兵,强行下命令,通知部将组织麾下将士休息,迎接大战。

    决战前一个时辰,停止辟谣任务的成何,回到了廖化身边,并且将险些睡过头廖化喊醒。

    在成何的帮助下,廖化完成披甲,带好佩刀。

    随后,一行人赶到校场,与等候在这里的出征兵将们汇合。

    除了防守樊城的兵将之外,所有参加反攻行动的汉军将士,都集结在校场上,等待训话。

    来到赵云身边,廖化跟主帅行了一个军礼,赵云回应之后,登上高台,面朝着兵将们训话。

    赵云的现身,吸引走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注意。

    廖化趁机来到苏由身边,轻声询问道:“我让你准备的东西,你都带好了吗?”

    苏由小声答道:“请将军放心,所有东西都在我身上,只不过,大战在即,这些东西似乎没有用啊。”

    廖化微微一笑,“你待会就明白了,我让你准备了这么久,正是为了今天。”

    “你务必要保守秘密,至少大战之前,这个消息不能泄露。”

    苏由拱拱手,神态严肃,“将军放心,末将知道分寸,所有知情者都已经被控制住了。”

    赵云的语速比较快,廖化虽然没有仔细听,但他知道,讲话目的无非就是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讲话内容必然从国仇家恨与功名利禄上着手,不会有其他新意。

    讲话的最后,赵云做出承诺,汉军会在合适时机中追加增援,希望将士们可以毫无顾忌,奋勇杀敌。

    讲完话,赵云看向等在台下的廖化,脸上浮现出笑意,“廖将军统帅将士们创造过无数次奇迹,这一次,他将会带领你们拿下另一场胜利,请廖化将军登台讲话。”

    廖化没有迟疑,立即动身,上台之后,向赵云点头致意。

    赵云马上离开,把高台交给了廖化。

    廖化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看着台下的将士。

    沉默大概持续了一刻钟,这期间,廖化什么都没说。

    赵云没有催促廖化,将士们也都排好阵型,没有丝毫懈怠。

    意识到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廖化开口道:“将士们随我南征北战,咱们并不第一次认识了,我的为人,你们很清楚。”

    “赵将军说的话,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东西,时间宝贵,重复的话我也不讲了。”

    廖化的脸色变得庄重,“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卜卦问天,探查天意,看看这一战,胜利是否依旧站在我们这一边。”

    话音刚落,台下将士们出现了窃窃私语。

    廖化倒也没有制止,他在等,等待全军将士都知道廖化的卜卦打算。

    赵云也去而复返,再次来到廖化身边,他面露忧色,劝道:“廖化将军,占卜问卦这种行为,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定要慎重。”

    “大战在即,一旦卜卦结果不吉利,恐怕会影响将士们的斗志,希望你三思啊。”

    廖化摇了摇头,看向赵云,大声说道:“我军是仁义之师,魏兵却是残暴之众,我军必胜,敌人必败,我对‘天意’有信心。”

    “赵将军兴复汉室的决心,难道出现了动摇?”

    赵云摇了摇头,“这不是决心和意志的问题……”

    廖化转过头,背对着台下的兵将们,朝着赵云疯狂使眼色。

    赵云多么机灵的一个人呐,他立即领会了廖化的意图,知道廖化有把握。

    虽然依旧面露狐疑神色,但他再次开口的时候,却没有进行劝阻。

    赵云给廖化上了一道保险,他说道:“我军不应该仅仅给我军卜卦,还应该算算曹魏的运势,看看曹丕是否会死在这樊城下。”

    赵云并非真的关心廖化的命运,他在给廖化暗示。

    如果卜卦的结果不好,那么,尽可以把凶兆推到魏军身上。

    如果没有人为动过手脚,那么,每一次卜卦的几率都是一样的,吉和凶的概率各占一半。

    如果出现的是吉兆,那么,廖化确实可以对汉军将士有个交代。

    但是,汉军一样可能获得凶兆。

    赵云提出建议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汉军在获得凶卦之后,多一次挽回的机会。

    尽管再次卜卦的吉凶概率不会改变,但那也比百分百的凶兆要强。

    赵云不清楚廖化的打算,所以忧心忡忡,廖化坚定的摇了摇头:“我军的吉兆,就是魏军的凶兆,赵将军的建议很好,但咱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确认廖化一意孤行之后,赵云也没有继续逗留,再次下台。

    看向苏由,廖化大声喊道:“苏由将军,请给我准备五十枚钱。”

    苏由一直带着那些钱,但为了伪装一副不装的模样,他还是离开了校场,在城里转了一圈才再次返回。

    来到廖化身边,苏由递给他一个钱袋子。

    廖化的前期铺垫,已经顺利勾起了将士们的好奇心。

    铜钱卜卦和龟壳占卜类的传统卜卦方式不同,很新奇。

    接过麻袋,廖化在手中掂量了几下,铜钱碰撞,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廖化喊道:“苏将军做事,一向可靠,这圆形方孔钱的数量必然不会有偏差,我就不检查了。”

    廖化一脸虔诚,抬头望天,“我廖化在这询问天意,如果我军此战必胜,那么,就让钱币全部正面朝上,如果我军注定无法守住樊城,那么,就请让部分钱币背面朝上。”

    这一席话虽然音量不高,却掷地有声。

    廖化解开袋口,抓住钱袋子,朝着天空一抛。

    钱币从袋中飞出,很快便落在了高台的台面上。

    等到所有钱币都从袋子里落出之后,廖化装模做样的检查了卜卦的结果,他说道:“钱币全部正面朝上,天意让我大破魏军,希望将士们能够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听完卜卦的结果后,汉军将士再也没有办法保持沉默了,众人议论纷纷。

    赵云迅速冲上高台,身手如同年轻人,看向地面的钱币,他满眼震惊,说不出话来。

    有了赵云的示范,现场多名部将都走上高台,试图探查结果,就连一些普通汉兵也准备登台。

    为了维护现场秩序,他要求成何带领卫兵控制住现场,避免任何人靠近散落在地面的钱币。

    随后,廖化大声说道:“请将士们有组织登台,探查‘天意’”

    为了这次出战,汉军集结了主力,出征将士都集结在校场上,一共几千人马。

    全部登台不仅不现实,还会浪费时间。

    即便如此,每一支部队都只抽调少量士兵,还是花费了大量时间。

    卫兵们迅速引导兵将们,有秩序的登台。

    所有上台见证‘天意’的将士,随意看一眼之后,便迅速被驱赶下台。

    等到廖化驱离最后一支部队的时候,距离丁奉约定的诈降时间,已经很近了。

    等到所有兵将重新在高台下方列队之后,廖化对卜卦问天的这个行为做出了总结,“这一战,我军必胜,魏军必败,请诸君勉力。”

    尽管廖化曾经通知过兵将们,不能肆意喧哗,还是有些人控制不住情绪,喊出声来。

    更多的将士挥舞手臂,做出应和,汉军斗志高昂。

    廖化继续说道:“这些铜钱暂时摆在台面上,等咱们出征归来,我会用这些钱去给将士们换酒肉庆功。”

    廖化留下卫兵,将把高台围了起来,同时,他安排这些士兵把钱币看管起来。

    派出传令兵,校场的兵将们开始动身,提前到达备战地点等候

    ……

    魏军很准时,丁奉和魏人约定好的献城时间刚到,敌人的一支步兵就赶到了城下。

    只不过,战斗提前了,没等魏军全部进城,进入汉军的伏击地点,城门处就响起了厮杀声。

    战斗打响的时间和地点,都与廖化的计划不符。

    意识到战况出现变化,廖化没有迟疑,立即集结部队,同时,统帅少量精锐,快速前往城门。

    赵云、苏由等将领也与廖化同行。

    汉军赶到的时候,城门位置已经乱成了一团。

    魏军已经杀散了守门的兵将,成功控制住城门。

    北门守军以及在城内待命的汉军将士虽然对魏军进行了应对,但他们却迟迟不能扩大战果。

    廖化立即明白,敌人看透了丁奉的诈降计,魏军将计就计,很可能存了伺机夺取城门的打算。

    城外适时响起喊杀声,留给廖化调整部署的时间不多了。

    廖化快速来到赵云身边,此时赵云皱着眉头,面带忧虑神色。

    赵云:“廖将军,我军的诈降计划应该已经失败了,不如放弃决战的打算,集中兵力夺取城门,先把这些入城的敌军赶出去。”

    汉军刚刚完成动员和集结,兵力充足,如果全力反击北门,夺回城门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一旦汉军放弃了出城作战的打算,那么,廖化先前的准备可就白费了。

    廖化所谓卜卦问天,问出来的,却并不是天意,而是人意,铜钱的正反两面都是正面。

    这种假借鬼神之意振奋士气的做法只能用一次,如果再次使用,效果不会像现在这样明显,而且,还有很大的暴露风险。

    廖化摇了摇头,意志很坚定,“赵将军错了,今天是我们发起反击的最好时机,也很有可能是最后机会了。”

    “咱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其他合适机会,可以在调动起魏军主力的同时,充分动员起我军将士作战了。”

    廖化不仅要执行原定计划,他还追加更多兵力参与战斗。

    拱拱手,廖化的态度很坚决:“末将斗胆,请赵将军立即前往城里,动员所有兵将,包括少量入城避难的民夫。”

    “所有人来到北门,与魏军决一死战,咱们一战定输赢”

    赵云盯着廖化的眼睛仔细打量,最终他叹了口气,“我征战半生,已经没有遗憾了,我愿意赌上性命,廖将军是我军的后起之秀,注意安全,如果战况不妙,我允许你突围。”

    “我亲自去组织部队,既然发动了决战,那么,咱们也没必要守城了,我会抽调全部人马,包括另外三门的守军,放手一搏吧。”

    廖化点了点头,表态道:“赵将军放心,魏军不可能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攻入城内,一切都拜托了。”

    赵云离开之后,廖化依旧没有立即带兵加入战局。

    约束将士们排兵布阵,同时,廖化派人寻找丁奉,做好与北门汉军联合作战的准备。

    同时,廖化找到苏由,命令对方把那些原计划用来冲阵的牛都集结起来,在汉军阵后待命。

    为了节省使用火牛阵的时间,牛角上都已经绑好了尖刀,随时都可以冲阵。

    一旦汉军将士点燃牛尾巴,这些受到惊吓的疯牛,很有可能会在城里横冲直撞,在城中使用火牛阵,不论是威力还是效果,都很差。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廖化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战法。

    在廖化的目视中,魏军不仅拿下了城门,还控制了门前的一块空地,建立起立足点。

    魏军开始分兵,巩固占领区的同时,朝着城头攻了上去。

    廖化依旧选择按兵不动,集结后续赶到的汉军兵将。

    随着时间推移,魏军援兵开始入城,城门处的汉魏兵力出现了变化,敌军的实力大肆增加。

    北城门内虽然有汉军的预备兵力,但是,这些人早已经全数加入战场。

    守门汉军开始败退,少量勇士依旧与魏军厮杀对峙,更多的汉军开始朝着城门两侧退走。

    魏军源源不断的入城,新入城的一支魏军居然把廖化这支待命部队当成了软柿子。

    敌军没有迟疑,直接朝着廖化部将士冲了过来。

    廖化一声令下,汉军开始变阵,队伍朝着两侧分散,让开了集结在阵后的火牛。

293、城中火牛

    城里道路狭窄,而且,各种障碍物的种类和数量实在太多了,这种地形,并不合适使用火牛阵。

    但是,廖化却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立即下令点火。

    如果不趁着两军发生接触之前使用火牛阵,等到两军将士纠缠在一起,汉军就没有动手机会了。

    管理火牛的汉兵迅速点燃牛尾,在牛群发狂之前,士兵们躲到道路两旁。

    火牛受惊,在城里横冲直撞。

    牛毕竟是牲畜,不会完全按照汉军的意志行动。

    直接冲击魏军队列的火牛数量并不算多,牛群朝着各个方向冲撞了过去,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冲击了汉军队列。

    尽管如此,火牛阵还是实现了廖化的目的。

    廖化对火牛阵的威力与效果有清楚的认识,他并不全是为了杀伤敌军士卒才使用了火牛阵。

    通过火牛的突击,可以打压住敌人的进攻势头,打乱敌人的阵型。

    尽管汉军出现了损失,而且,直面火牛的汉军将士们,或许伤亡比魏军更大。

    但是,通过廖化卜卦的行为,汉军提高了士气,而且,将士们对火牛阵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能够维持住基本队形,没有出现混乱。

    面对火牛冲击,魏军却毫无防备。

    在冲锋的路上,大部分魏军士卒只能减缓速度,却无力躲避。

    与火牛迎面冲撞,魏军兵将们的士气迅速下降。

    受到地形的限制,后方的魏兵没有办法掌握一线战场的情况,他们只能通过士兵们的惨叫和喊话确认先头部队遭受火牛冲击的事实。

    后方的魏军士卒,并不能知晓火牛的规模和威力。

    未知总会带来恐慌,不仅仅是那些直接承受火牛冲撞的魏兵们,队列后方的一些敌军将士,也受到了影响。

    和汉军的主动避让不同,魏军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慌不择路之下,魏军没有躲避的方向和目标。

    原本在冲锋中变得松散的队伍,彻底乱成了一团,混乱使得魏军伤亡大增。

    直接死在火牛冲撞下的魏兵,仅仅占了伤亡数量的极少部分,更多的魏兵伤亡,则是出现在躲避的过程中,遭受了战友的推搡和践踏。

    火牛阵顺利达成目的,廖化重新集结兵将,草草整队之后,汉军朝着魏军杀了过去。

    魏军虽然混乱,但还没有崩溃,他们试图抵抗。

    面对汉军冲击的魏军士卒,大多是敌人军中的精锐。

    一名身材魁梧魁梧,个子很高的魏兵形象非常出众。

    在大多数魏军兵将躲避火牛冲撞的时候,这名雄壮的魏兵没有丝毫退缩,他丢掉了兵器,仅仅依靠蛮力,徒手抓住了一头火牛的两根牛角,阻止住疯牛的冲击。

    只不过,在混乱的战场上,个人勇武对战场局势的影响不大。

    一支部队更看重的,是兵将之间的配合。

    魏军力士拿起一根长枪,在空中挥舞着,他的攻击牵制了汉军多名士兵,但他,没能得到战友们的支援,终究还是势单力薄了。

    至少两把刀和一杆枪戳中了他的身体,魏兵倒地之后,庞大身躯从战场上消失。

    魏军力士尚且没有办法保全自己,那些寻常的魏兵,更加无力反抗。

    除了队形上的差距之外,汉军的高昂士气与魏军的低迷斗志,同样形成了两军战斗力的对比。

    魏军几乎没有做出有效抵抗,便开始撤退。

    汉军顺势发起全面反击,直接追了上去。

    败兵得不到重整队伍的机会,又遭受汉军追击,魏军后卫部队迅速崩溃,溃败影响到了整支部队。

    一些慌不择路的溃兵甚至偷偷离开了大部队,逃进了樊城城内。

    汉军没有理会那些入城的溃兵,紧紧咬住魏军的主力不放。

    总之,这一支主动与廖化作战的魏军表现很差,他们非但没能打开樊城战局,这些仓促的进攻,还给守门的逍遥津死士制造了麻烦。

    只不过,汉军没能一鼓作气夺下城门。

    在魏军兵败之后,溃兵撤回城门之前,守门魏军就开始调整了兵力部署。

    攻击城头的部队全部撤下,回到城门前方,在空地上列阵布防。

    魏军部署成了两支方阵,方阵之间,仅仅给溃兵们预留了容纳两人并排通行的通道。

    魏军还派出将士,重整溃兵,参与城门下的防守。

    同时,魏军的态度很坚决,对那些横冲直撞的战友,他们也挥起了屠刀,通过鲜血,维持秩序。

    魏将的目标简单直接,他已经放弃了扩大战果的打算,组织部队全力防守城门,等待支援。

    守门魏兵的应对方式很合理,溃兵们的秩序稍稍有所恢复。

    廖化并不准备给敌人充足的反应时间,他下令加大反击力度,将魏军赶出樊城。

    同时,派出多名传令兵,登上北城城头,试图寻找丁奉,要求守门部队从城头发起攻击,策应主力部队反攻城门。

    在城门前,汉军遭受到了魏军的激烈抵抗。

    由于守门魏军对溃兵们采取了限制逃亡,以及肆意斩杀的措施。

    面临生命危险和鲜血刺激,许多绝望中的溃兵停止撤退。

    左右都是个死,死在汉军阵前,还能保证家人的安全。

    这部分溃兵们索性转身,朝着汉军杀了过来。

    汉军轻松瓦解了魏军溃兵们这些毫无组织的抵抗。

    等到汉军将士杀到城门下方的时候,魏军已经完成了备战,主动出击,掩护其余溃兵撤退。

    逍遥津死士属于魏军的绝对精锐,即使下马步战,他们的实力也远远超过普通的魏军步兵。

    魏军同时遭受着城头汉军的滚木、落石以及弓箭的袭击,但是,他们依旧顽强的阻击汉军。

    汉军将士一路厮杀,阵型已经很乱了,士兵们的战斗力也有所下降。

    两波失败的进攻结束之后,廖化下令将士们暂时退却,和魏军守门将士脱离接触,进行短暂休整。

    同时,廖化集结起一些弓弩手,配合汉军城头的将士,对魏军进行袭扰。

    趁着将士们恢复体力的间隙,廖化找到了沙摩柯,下命令道:“蛮王,战情刻不容缓,我需要立即拿下城门,你是五溪王,最了解麾下将士的情况,你现在就去挑选人手,组织一支敢死队,携带重武器,听我命令,准备发起进攻。”

    下达这个命令,意味着汉军需要拿士兵们的生命,换取时间了。

    这也是逼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汉军的目的是,顺势出城击破魏军大营,那么,迅速突破城门,可以让汉军驱赶溃兵,减少攻营期间的难度和伤亡。

    如果汉军在城门处浪费太多时间,魏军溃兵远离了樊城战场,或者,这些溃兵重新完成集结,再次参与战斗。

    那时候,汉军的伤亡,又会增加不少。

    沙摩柯倒也很爽快,“将军放心,我这就去集结人手,亲自带兵破阵。”

    沙摩柯说到做到,立即采取行动。

    一名派到城头联络丁奉的士兵,也返回到廖化身边复命。

    士兵报称,丁奉承诺全力配合汉军,主力反攻城门。

    等到沙摩柯集合起敢死队,廖化下达了总攻命令。

    大批手拿棍棒和铁锤的蛮族力士,朝着魏军冲了过去。

    敢死队的任务仅仅是破阵,想要扩大战果,汉军必须得部署重兵跟上,充分发挥兵力优势。

    沙摩柯带队冲击之后没多久,廖化组织其余汉军步兵紧随其后,沿着敢死队的突破口,冲了上去。

    在汉军重武器部队的强大突破力面前,松散阵型只会让汉军把魏兵各个击破。

    魏军再也顾及不到那些逃命的溃兵,他们彻底封闭了城门通道,结阵抵抗汉军。

    汉军不断取得突破,一直杀到城门内,两军阵线才开始变得胶着。

    大量双方将士聚集在城门,汉军的进攻出现了很大的麻烦。

    魏军可以丝毫不顾及战友的安危,毫无顾忌的反击,汉军将士却顾虑重重。

    魏军的逍遥津死士原本就是一支士气高昂,战技精湛,忠诚张辽的队伍,五溪蛮勇士的战斗力和他们相比,并不占优势。

    汉军的攻势受挫,魏军甚至还发起了一轮反击,给汉军制造了不少伤亡。

    廖化正准备集结新一批的赶死队,城门外响起了喊杀声。

    不论城外发生了什么,这个变故对汉军来说,一定个好现象。

    守门的魏军注意力也受到影响,部分士兵在交战的过程中分心了。

    廖化就抓住了一个机会,快步冲到前线,亲手砍死了一名走神魏兵。

    没等廖化杀向第二名魏兵,敌人开始撤退。

    敌军撤退行动非常匆忙,他们甚至没有留下断后部队,主力快速穿过城门,离开樊城。

    汉军继续追击,采取了猛烈的攻势,牵制敌军撤退。

    似乎是为了配合汉军的攻势,樊城内的战鼓声开始响起。

    汉军将士原本已经松懈的斗志又重新提高,将士们喊着口号,朝着城门杀了过去。

    在城门这个地方,魏军再也不退了,依托狭窄地形,结阵抵抗。

    十几名魏军士兵死守住城门,对汉军攻门将士进行坚决反击。

    魏军配合默契,汉军伤亡数量大增。

    敌人倒也不是孤军奋战,伤兵会迅速撤离,兵力缺口也会得到补充。

    总之,魏军每少一份战力,城外就会调来一名魏兵参战。

    防守城门的魏兵战力始终没有削弱,甚至还有所增加。

    而且,守门魏兵不需要提防头顶上扔下的滚木和落石,可以心无旁骛的与汉军反击。

    跟魏军士卒拼消耗,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城外的喊杀声削弱了不少,对汉军来讲,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最好的破局手段,就是集中汉军具有强大突破能力的兵将,对魏军进行一点突破。

    可是,组织敢死队的时候,沙摩柯已经对五溪勇士进行过一轮筛选,那些将士在征战过程中伤亡惨重,体力疲惫,不适合继续执行破阵任务。

    短暂思索之后,廖化命令将士们退出城门,抽掉弓弩手来到城门。

    廖化把弓弩手分成了三组,进行轮射。

    魏军无处躲避,伤亡惨重,而且,短时间内的巨大伤亡,根本得不到补充。

    撤下弓弩手,廖化组织汉军冲了上去,利用魏军战力不足的机会,把敌人赶出城门外。

    丢失城门,也就意味着魏军错失了攻城的好时机。

    魏军不甘心城门失守,对汉军发起反攻。

    夺回城门之后,双方的作战态势发生了变化,汉军反而变成了占据了地利的一方。

    魏军的反攻没能取得成果,汉军却没有趁机封闭城门。

    利用敌军攻门失败,暂时退却的间隙,廖化再次组织弓弩手,对门外展开齐射。

    安排沙摩柯管理城门,廖化亲自带兵杀出城。

    出城之后,视野瞬间变得开阔了起来,廖化找到了喊杀声的源头。

    城外已经战成了一团,战况同样激烈,从城门到城墙,很短的一段距离,却倒着双方大量兵将。

    一些倒地者并没有死亡,仍在哀嚎,然而,他却没有得到身边战友或敌人的关注,不少人只能无力的感受生命流失。

    廖化同样来不及照顾伤者,他迅速发现了正在组织汉军抵抗的丁奉。

    汉军将士遭受魏军的进攻,被挤压在了城墙的一角,士兵们背靠着城墙,和魏军作战。

    汉军的处境很危险,将士们却义无反顾。

    城头垂下了几条绳索,不断有汉军使用绳索从城头上滑下,加入到战局中。

    判断好形势,廖化迅速下达指令,对丁奉展开援助。

    面临汉军的两路突袭,魏军的兵力捉襟见肘,不得不收缩兵力。

    敌人没有撤出战场,他们依旧在城门一带与汉军对峙。

    魏军虽然没能守住城门,但是,在他们的抵抗下,魏军溃兵已经逃离了战场战场,没有办法变成汉军冲击魏军营地的先导。

    魏军虽然战败了,却依旧逗留在城下,说明敌军仍然试图夺取樊城。

    曹军营地再度响起隆隆的战鼓,魏军的生力军开始出营,正朝着战场冲了过来。

    廖化喊来传令兵。

    “命令将士们背靠城墙列阵,枪兵在外,刀兵在内,弓弩手听候调遣。”

    “安排人手救治伤兵,不论敌我,通通带到阵中救治。”

    “命令沙摩柯封闭城门,我军不胜,不能开门。”

    廖化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92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作者:烽岳键客所写的《三国志廖化新传》为转载作品,三国志廖化新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志廖化新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志廖化新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志廖化新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志廖化新传介绍:
老迈的灵魂回归青年的躯体,冷却的理想之火重新被点燃。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一世,我廖化将不留遗憾。三国志廖化新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志廖化新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