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带着医院回80年TXT下载带着医院回80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带着医院回80年全文阅读

作者:烤饺     带着医院回80年txt下载     带着医院回80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65章 投资限制太多了

    省里大开绿灯,越州方面和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开始了第二轮谈判。

    这时候分歧就出来了。

    陈淑琴的意思是想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但内地的政策目前暂时还是以合资为主,国家要占有一定的股份,甚至越州地区提出来的是51%的控股权。

    这个要求让陈淑琴和一众香江谈判团队目瞪口呆,怎么回事?合着我出钱出设备出资金,结果我只占了不到一半的股份?

    这对资本主义地区出来的人根本就难以想像。

    甚至连陈夏这个重生者同样难以想像,习惯了后世商业规则的他想法很简单,占股比例是根据出资比例来的,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给你大半股份?

    而且无论是阿莫西林还是奥美拉唑,光是凭这两个产品,陈家准备投资的这家药厂完全就是要大赚特赚的节奏,这蛋糕怎么可能说送就送出去?

    陈淑琴和陈夏这姑侄俩的想法很坚定,最好是独资,实在不行就一定要控股。

    如果连控股都做不到,那还玩个屁呀,不如直接换到深真市去投资,或者直接在香江买地开干。

    香江方面这么个态度摆出来,李兵权和韩丁泽就尴尬了,其实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合理,钱都人家出,自己反而要拿大头,换他们也不愿意。

    于是谈判就有点陷入僵局了。

    陈夏现在根本就没心思管这些事儿,他连班都不上了,天天在家里当自己的“十二孝好丈夫”,每天变成花样给顾琳找好吃的。

    什么野鸡野鸭野猪就不用说了,龙虾鲍鱼燕窝样样不缺,反正现在只要顾琳说想吃啥?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哪怕是牢底坐穿兽他都会想办法去搞来。

    这天天大鱼大肉的,结果被前来西园探望的妇产科主任曾老太太好一顿臭骂:

    “陈夏,你自己是不是医生?每天这么又是肉又是甜食的,你觉得对不对?你不怕吃出个妊娠糖尿病或者妊娠高血压出来?”

    陈夏这汗呀,跟成吉思汗一样不断地流,一连老老实实接受批评。

    就在西园里每天欢歌笑语的时候,越州药厂的职工们又开始不安份了,一季度一次的抗议活动又开始了。

    李兵权和韩丁泽看着地区驻地门口的那些工人,那是真当无语了。

    这过一段时间就要来闹一闹,拿不到钱就坚决不走了。现在工人可都是有编制的,都是国家的主人,地区也没办法对他们动粗呀。

    不但不能动粗,不能抓几个带头挑事的,反而还要好言相劝,再掏笔钱当补贴发下去。

    这没完没了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看到两位主官这愁眉不展的样子,医药公司经理鲍勇脑子一直在快速开动。

    一想到他们辛辛苦苦从庆丰分厂赚来的钱要拿出一部分去补贴越州药厂,这就跟刮了他的心头肉一样。

    既然杜会主义国家的工厂不能关停,不能破产,没业务也要养着他们,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把这家工厂承包出去?

    哎,1984年,其实工厂,或者车间的承包风已经开始了,这是没有公开的秘密而己。

    原本的历史上,越州在84年就开始股份制改革,第一家改革的“越州百货大厦”,后来直接上市了。

    再过几年,别说工厂了,连医院里的科室都可以承包了,之江省肖山县更是一口气将当地所有乡镇医院,部分公立县级医院全给卖了。

    所以某些读者不能拿你们当地的情况来看待全国的状况。

    尤其是内陆地区的读者不要武断的认为八十年代就是怎么怎么保守,怎么怎么不开放。

    其实每个省份,每个地区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真的只能用“代”来划分。

    就像粮票肉票布票之类的,很多地方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取消。

    而之江省到1984年的时候,粮票肉票已经没啥大用处了,因为商品经济已经开始流通了,农民自己挑着担子来城里卖肉卖鸡鸭的,要啥肉票?

    粮食更加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之江省这边根本就不缺粮食,想买粮食,谁去粮店啊,农贸市场里不要太多哦。

    什么粮食是专营的,咋滴,农民卖点自己家种的大米,犯法啦?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副食品店,如蛋糕店、传统糕饼店、小饭店等都重新焕发了生机,他们是可以自由采购粮食的,并不是只有粮站一家才能收购。

    八十年代是轰轰烈烈的开放时代,不要把这个时代想得太夸张,尽管穷,但绝对不保守。

    反而是2020年是越来越保守了,你领导有没有胆子把医院卖了?国进民退行业比比皆是。

    镜头转过84年的越州机关。

    鲍勇暗自给自己鼓了鼓劲,深吸一口气:“李书记,韩专员,我有一个建议,香江客商不是想投资一家药厂吗?那我们是不是把越州制药厂卖给香江客商?”

    李兵权刚吸了一口烟,差点咳死,而韩丁泽则是一口茶水全喷了出来。

    “卖国营厂?”

    韩专员瞪了鲍勇一眼:“你这胆子是不是太大了一点,我们是杜会主义,怎么能把国营厂卖给资本家?”

    鲍勇一阵汗下,阶级路线在D内可是很要命的事情,他不由地为自己担心起来。

    李书记冷静下来后,轻轻用手指敲着桌面,“老韩,我觉得这好像也不是不能考虑哦。”

    韩专员一听就急了:“李书记,你这是要犯错误的,我们之江省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过,万一被人抓到把柄,你我都要下台的。”

    韩丁泽不能不急了,政绩他喜欢呀,有外商投资他同样喜欢,但这个都是在没有触碰政策红线的前提下,现在要把国营厂卖给外国资本家,这就让他受不了了。

    李兵权看向鲍勇,觉得既然是他首先提出来的,一定有他的想法:

    “鲍经理,你说说,你为什么提出把制药厂卖给香江投资商?你考虑过利弊吗?”

    鲍勇也豁出去了,

    “李书记,韩专员,我是这么想的,D中央也提出过,我们经济要多元化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

    现在越州制药厂的情况,两位领导也清楚,设备老化、没有拳头产品、职工没有进取心,这样的工厂,除了我们医药总公司养着他们,简直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希望。

    这次不如趁外资进来,我们把制药厂做为转投的典型,也许就能成功救活这家药厂,还能让药厂的职工走上富裕的道路呢?这是不是也是我们的越州经验呢?”

    鲍勇的话一出,李兵权欣慰地点点头,韩丁泽则若有所思起来。

第466章 会州药厂要不要

    不干活,还要养着几百号人,关键越州药厂还有一个看不到头的前途,这让两位主官已经很头痛了。

    而且越州地区,包括整个之江省都碰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大量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从吃住行全部超越了国营厂,牢牢占据了主动地位。

    而原来的国营厂怎么样呢?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设备老化、产品陈旧没创新,关键还有计划指令性生产,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

    上级让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卖得出去?管工人毛事?这是厂领导的事情。

    而厂领导又想,卖不出去管我毛事?我的任务是怎么生产出来,至于怎么卖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事情。

    上级主管部门也是一头雾水,我们只是根据每年的生产情况制定计划,怎么卖难道不是你们厂子里供销科的事情吗?

    就这样,三方扯皮,最后导致企业越来越困难,乃至彻底走进了死胡同。

    不过之江省有一个优点,在改革开放之前国营厂不多,特大型国营厂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大多数人都选择自己创业开厂,没资本的就当个二道贩子鸡毛换糖。

    到了九十年代的下岗潮开始,反而是重工业城市,尤其是东北那边的工人简直就是活不下去了。

    相反,之江这边还是风平浪静,也有工人下岗,可是下岗了有那么多乡镇企业在,实在不行还可以去菜市场卖菜,总有一条活路,所以之江省的影响最小。

    可现在还是1984年,工人们还没有被逼入绝境,破产潮还没有到来,下岗潮还要再过几年,所以国营厂的工人们还是挺拽的。

    越州有困难的可不仅仅是药厂,比如在当地规模最大的几家国营厂如越州第一、第二纺织厂、越州机械厂等同样是困难重重。

    每一家困难厂都要地区补贴,地区哪来的钱?别忘了越州地区这个时候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就农民那里收到农业税,能补贴多少?

    这也是李兵权和韩丁泽非常头痛的地方,钱从哪里来?

    如果让2020年的干部来回答,很简单,印钞票嘛,核动力印钞机开起来,不断印钞。再不停向银行贷款,反正到时谁爱还不还。

    但1984年的干部还是比较有节操的,没钱就没钱,不会去想什么歪门邪道。

    李兵权听完鲍勇的话问道:“那你说说,怎么个合作法?”

    鲍勇咬牙说道:“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越州药厂折价卖给南瓜藤公司,但前提条件是接收所有职工。这样地区可以得到一笔钱,职工也有了条活路。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将越州药厂折价,然后跟南瓜藤公司成立一家全资厂,如果他们不坚持,我们就要控股权;如果他们态度强硬,我们就拿股份跟着分红就行。”

    韩丁泽听了心跳加速了,这两个方案,无论是哪一种对地区,对他这个专员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卖了地区可以得到一笔钱,合资地区也能拿到一定股份,关键是越州药厂的职工有了新订单就能开足额工资,也就没人来闹事了。

    可问题就出在之江省目前还没有先例,将国营厂卖掉或者合资的先例呀,\b越州难道要第一个吃螃蟹?万一翻车了呢?那他的政治前途就完了。

    是的,韩专员想的并不是怎么样搞好经济,而是想着他自己的利益和前途。

    他有私心,但李兵权没有呀。

    李兵权他一心就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改革改革,当然有风险,这就跟他以前打仗一样,怕死就不要当这个官。

    “行,我同意,明天你们谈判时,你把这两个方案提出来,看看南瓜藤公司什么反应?”

    韩丁泽想开口反对,却怎么也开不了口,也就默认了。

    第二天,龙山宾馆会议室里。

    陈淑琴听完鲍勇的两个方案,直接一口回绝了。

    开什么玩笑?国营厂哪里是那么好碰的?

    先不说有没有合资的价值,就是那群工人一看就不好对付,昨天的越州药厂工人闹事,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自己办个厂,自己招人,自己作主,不香吗?非要去趟国营厂那个混水?

    鲍勇想了很多方案,就是没想到香江人这么难忽悠,一开口就直接拒绝,那可真让他头痛了。

    “陈经理,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的,越州药厂有现成的机器设备,也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到时合资办厂只要资金和原料到位,这是可以直接开工的。”

    “鲍经理,我们要建立的药厂,是最先进的、全自动的、高科技的药厂,越州药厂无论是设备还是厂房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且那边的工人,呵呵……”

    鲍勇一听心里就大急,大骂制药厂的领导都是饭桶白痴,在双方谈判的紧要关头居然让工人出来闹事,回去非撒了他们的职不可。

    “那陈经理,我说如果,如果你们能跟越州制药厂合作,你们会有哪些要求?我们随便聊聊嘛,呵呵。”

    陈淑琴听了撇撇嘴,但表面上还是挺客气:

    “首先,工人我们只要有技术,服从管理的这批人,那些挑事的工人我们不要,退休工人也不应该由我们负责。”

    鲍勇不怕你提意见,就怕你一口回绝谈都不谈。

    现在香江方面有自己的要求,他心里反而是暗喜的,表面上还是装作淡定的样子,将要求一条条记录下来准备好汇报。

    “其次,我们不准备合资,最好是独家经营,毕竟我们投资1.5亿港币。如果越州地区哪怕想占股10%也需要拿出来1500万港币,如果你们想要51%的股权也可以,那就需要出资7650万港币。这样我们就同意双方按出资比例分配股权。”

    鲍勇一听就牙疼了,7650万港币,他倒是想啊,可越州地区怎么可能拿得出来这么多外汇?

    别忘了过去的一年,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只有可能的几十亿美元,现在要拿出1000万美元来办一个厂?

    你越州地区是在开玩笑吗?我让你赚外汇,可没让你用外汇呀。

第467章 最值钱的是地皮

    陈淑琴回到西园的时候,陈夏正扶着顾琳,小心翼翼地在花园里散步。

    “拜托,你们两个痴线要不要这么肉麻?现在不就怀孕两个月嘛,怎么搞得跟八个月的孕妇似的。”

    “哎,小姑,你这就不懂了,我们这是在胎教,爸爸妈妈一直相亲相爱是可以给宝宝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有利于他们以后性格的成长。”

    陈淑琴听了一翻白眼,给两个月的宝宝做胎教?别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她看这对傻男女的智商简直就是负数了。

    尤其是顾琳,现在简直就是“国宝级”动物的存在,挟宝宝以令全家,是她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

    管你是院长还是科长,回家都得乖乖听她这个“家长”。

    现在顾老头再也不敢骂她了,顾母再也不让她下厨了,陈夏一下班就粘着她,就连家里的大爷爷大奶奶,还有外婆都把心思时刻放在她身上。

    这份独宠,也就她的那个小侄子才能比了。

    “对了小夏,今天鲍经理跟我提出,想让我们跟越州制药厂合资成立一家新的医药公司,你觉得怎么样?”

    陈夏停下了脚步,“越州制药厂?就那家每月都要闹事的药厂?”

    陈淑琴一屁股坐在花园的椅子上:

    “对呀,鲍经理提出可以卖给我们,或者合资,我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考虑买断,不合资。哪怕合资也有条件,比如退休工人不承担责任,带头闹事的职工要开除。”

    陈夏心想这倒是个好机会,越州药厂尽管效益不好,厂址却是地处越州城区的中心位置。

    越州在后来的经济相当发达,在之江省内经济总量排名第4,但人均收入是越州排名全省第3,全国第11位,所以说这地方发展潜力巨大。

    有钱的地区有一个特色,楼王频出,炒房最火热,到时最值钱的是什么?要么是房子,要么就是地皮。

    越州药厂的占地面积非常大,东到城区中心的解放路,西到环城河,厂区一共26万平方米,差不多是400亩的土地。

    这种一环内的土地储存着,再过几十年,都是几十亿拍卖价的节奏啊,而且土地将来变现容易,不像翡翠玉石脱手还要等机会。

    现在的陈夏已经是三胞胎的爸爸了,总要为孩子们留下点什么吧?万一将来儿女不成材,到时收收房租地租也足够富贵一生了。

    做为重生者,陈夏太清楚几十年后,国内的房价涨成什么样子了,这笔买卖绝对是大赚特赚。

    “小姑,我觉得收购越州药厂的事情可以谈,但绝对要求独资,不要合营,公私合营将来的麻烦会非常非常多。如果收购不成,宁可自己多花点钱独立建厂,甚至不在越州建厂。

    另外你提的几点要求挺好,那些退休工人从来没有为南瓜藤医药公司创造过一分钱利润,那么他们的养老金医药费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我们没有这种义务。

    当然我们的收购价可以提高,虽然说暂时我们可能会吃点亏,但将来这工厂的地皮可就值钱了,瞧瞧,市中心核心地带,400亩的厂区可是非常难得的。”

    做为炒房炒地皮为主业的香江人来说,一点就透。

    如果说陈淑琴刚刚还有点不理解,现在她就彻底明白了陈夏的用意。

    对呀,尽管内地暂时还很穷,但随着社会发展将来经济肯定会腾飞的,到时城市中心的地皮将来肯定是稀缺资源,变得非常值钱。

    这一番谈话,让姑侄俩坚定了收购越州药厂的决心。

    反正现在主动权在陈家手上,越州地区是急着甩包袱,着急的是他们,大家慢慢谈喽。

    陈家的底线是一定要保证投资安全,就怕出什么幺蛾子,实在不行宁可去香江开厂。

    结果第三轮谈判的时候,地区专员韩丁泽亲自参加了,因为他实在不放心鲍勇,觉得这人胆子太大,随便什么条件都敢答应,到时发生纠纷这就是国际影响了。

    双方寒暄过后,陈淑琴单刀直入了。

    “韩专员,鲍经理,昨天我们商量过了,我们愿意全资收购越州制药厂,但不准备采用合资的方式。”

    韩专员一听,心里就猛跳了一下,这可真TM的进入改革深水区了,连国营厂都敢卖了,不知道上级领导知道后会不会活撕了他和李兵权。

    “陈经理,你是说你们收购越州药厂?”

    “对,这一点没得商量,如果不能做到,我们公司倾向于独立建厂,或者将建厂地选在深真特区内。”

    韩专员咽了咽口水:“如果你们收购了越州药厂,那么多退休工人、在职职工怎么办?”

    “这个问题昨天我跟鲍经理商量过,退休工人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义务,另外我们只能保证留下绝大多数工人,但保留开除不合格或者不服从管理的工人的权力。”

    “这,这是不是……”

    “为了表达我们的合作诚意,我们愿意出资2000万港币收购越州药厂。”

    轰,会场里马上就炸响了,所有人都激动了,2000万港币收购一家没有业务、没有活力、甚至没有多少设备的药厂,这可是天价了。

    2000万港币换成美元就是250万美元,可是大家都知道,1984年全国的外汇储备也不过几十亿美元而己,可以说对外汇的需求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鲍勇觉得自己如果能拍板,现在马上就答应了香江客商,这么多外汇到手,妥妥的政绩啊,于是悄悄看向了身边的韩专员。

    韩丁泽也有点头晕,心中有一个声音在狂喊:“答应她,答应她!”

    但做为领导还是有理智的,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表面上波澜不惊地回答道:

    “陈经理,我想这种问题我们需要回去研究一下,有了结果一定在第一时间告知你。”

    陈淑琴点点头:“理应如此,投资内地是我做为越州的海外游子想回报故乡,希望韩专员能尽快给出答复,如果事不可为,我们这个考察团将赶赴深真特区考察投资环境。”

    意思很明白了,不要拖,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现在是你们求我们,不是我们求你们。

第468章 两千万港币收购

    尽管地区在开会的时候吵翻了天,但2000万港币收购一家要啥没啥的药厂,这生意能不能做?

    在李兵权眼里,这是越州地区赚大发了,就连韩丁泽都有点倾向于卖掉。

    其实他们的思路都出了问题,他们眼里的越州药厂设备老化,员工搞事,厂里面连拳头产品都没有,这样的工厂除了是包袱,还有什么优点?

    至于地皮,他们想都没想过。

    因为当初建药厂的时候土地都是调拨的,根本没花一分钱。而且这年头也没有炒房炒地皮的,所以最值钱的这部分资产反而被忽略了。

    而且一旦南瓜藤医药公司在越州建立一家外商独资药厂,每年可以为越州贡献多少税费和就业岗位,最重要的是考核领导干部有一条就是经济发展。

    自从老人家南巡之后,大家都知道,会搞经济的干部将来的提拔一定快,谁都想借着这个风头,做那头起飞的猪。

    越州地区终于在内部统一了思想,上报到省里,许宏泰能说啥?卖掉一家停产的,基本上算破产的国营厂有什么问题?

    重点这是一个首期投资1.5亿港币的重大项目,也是之江省第一个投资过亿的项目,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关键啊,许宏泰已经从儿子那里知道了,这个药厂是陈夏家族的。

    他其实之前一直很同情自己的女儿,对女儿的这个“前男友”内心也非常愧疚,既然现在陈家想来内地投资,他做为主要领导当然是要大开绿灯了。

    但将国营厂卖给外资这在国内还是比较敏感的一个事情,许宏泰也上报到了大领导那里。

    也是陈夏运气好,大领导刚好在思考如何加快改革开放,看到这个请求报告,发现这仅仅是越州地区一家停工停产的小药厂,而外商愿意花2000万港币收购,这让他眼前一亮。

    国企改革一直是个让他头痛的难题,或许跟外资合作,是对这种不良企业的一个机会呢?

    马上给了批示:可以试点。

    尚方宝剑到手!

    上层同意了,可越州药厂里面却炸开了锅。

    工人师傅们首先不干了,他们好好的国家工人,突然要变成给资本家打工?这不是开玩笑嘛?

    那还说啥?继续闹呗,于是一群人又热热闹闹想去地区门讨说法了。

    黄新革连忙又跑前跑后不断阻止,可今天已经不是发几块钱补贴的事情了,而是关系到他们生存的大问题了,谁的话也不听了。

    就在大家闹轰轰的时候,突然从厂门口开进来一辆红色的越野车,后面又陆陆续续开起来几辆小吉普,直接堵在了厂区门口。

    大家还奇怪,这种见都没见过的,一看就很贵的进口车是谁开来的?

    这时候陈夏和陈淑琴从车上走了下来,看到这破旧的厂房,乱糟糟的工人,要不是为了这块地皮,她是打死也不想收购这么一家药厂的。

    相比较之下,香江的澳美制药就绝对的正规,两个药厂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趁大家发愣的时候,陈夏一股脑儿爬上了越野车,站在车顶,对着下面的工人喊道:

    “大伙可能不认识我,我是越州人民医院的总务科科长陈夏,收购你们制药厂的,正是我的爷爷和姑姑,所以我代表他俩,有些话想跟你们说。”

    工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有感叹这小子这么年轻就当上科长的,又羡慕他有个好爷爷的,除了这些八卦外,更多的工人则也想听听资方的意思,于是现场马上安静了下来。

    “我跟你们说,你们还想闹一闹,嫌这嫌那,其实从一开始,香江客商根本就不答应收购你们越州药厂,我们瞧瞧你们厂子,还有个药厂的样子吗?”

    少部分人听了脸都红了,但大多数工人都不以为意的表情。

    “既然不想收购那就不要收购,我们不稀罕!!!”

    “对,我们工人阶级最有力量,不要收购!”

    陈夏看现场气氛,马上又喊话道:

    “你们不稀罕,你们不稀罕然后一个月拿20多块钱过日子?然后你们的老婆孩子,父亲母亲跟着你们受苦?过年不能买新衣,平时吃不到一点肉,这样的日子你们稀罕?”

    大家一想也对呀,这药厂复产已经没希望了,这也意味着他们这辈子永远只能拿20多元的工资过日子,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越州人骨子里还是有创业精神的,脑子特别聪明,怎么可能在一颗树上吊死?

    之前闹事,闹得最凶的也是厂里面几个有名的懒汉,绝大多数工人只是跟风罢了。

    “所以,地区的李书记和韩专员是替你们操碎了心,你们以为是厂子卖给香江人就是亏了?其实亏大了的反而是他们,因为他们不但花了2000万港币买了你们这家啥都没有的药厂,还要投入1.5亿将这家药厂全面的升级改造。

    你们说,香江客商图你们什么?图你们整天睡懒觉?图你们这几幢破厂房?还是图你们那几台已经生锈的机器?来,你,你告诉我,香江人图你们什么?”

    被点名的一位年轻工人吓了一大跳,说话都结巴了:“图图,对啊,图我们什么呢?”

    有些人差点笑出来。

    “所以说,你们不要再抱着什么铁饭碗的思想了,你们以为拖一天算一天?可国家会白白养活你们吗?你们怎么就肯定国营厂不会倒闭?你们不会下岗?

    现在香江客商收购了你们药厂,等彻底将这家药厂改造过后,你们做为工人还可以继续上班,能拿一份高工资,能给家人一份物质保障,这样不好吗?”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在吼:“我们不信,资本家都是要剥削我们的。”

    “剥削你们?你们药厂也有工人在庆丰分厂工作,你们去问问,他们一个月收入是多少?现在每人每月的工资是70元,难道这也是资本家在剥削他们?

    如果这样也算剥削,我觉得这种剥削越多越好,他们受剥削一个月拿70元,你们这些当家作主的工人阶级一个月拿20元钱,相差3倍还多,你们难道不眼红吗?”

    这时候,绝大多数工人都开始思考了……

第469章 《柳叶刀》五篇论文

    看到工人们都安静下来,大多数人在思考了,陈夏继续加油喊话:

    “所以说,香江客商收购药厂,其实就跟白求恩来华国帮助我们打倒反动派是一样的,别忘了我爷爷和姑姑可也是越州人,老乡见老乡,背……啊呸,当然是不会坑咱老乡。”

    这时候下面又有人在喊了:“陈科长,你怎么能肯定香江人肯发高工资?”

    “发高工资我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我用我的信誉做担保,只要留在新公司里,踏踏实实上班的工人,每个月基本工资不会少于50元,而且新公司还会设立奖金,对,工资外还有奖金,但这个奖金是多劳多得,以后不再是吃大锅饭,做多做少都一样了。

    另外,丑话说在前头,我知道药厂里有些人不老实,不想干活整天想闹事,我们跟地区的协议里,可是特别注明了新公司有开除这些员工的权力。

    所以趁现在人事关系还没有冻结,有关系的自己去找找关系调到其他工厂去,否则到时你干得不好,就不是批评几句就能了事的。”

    这话一出,大家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大多数人已经被说服了,是呀,都穷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可以丢失的?一个工人阶级身份能当饭吃吗?

    人家越州纺织厂虽然也是半停产状态,但他们的工人有技术,可以到乡镇企业去赚外快。

    可越州制药厂就那么几家,而且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所以他们有制药技术也没地方赚外快呀,这行业实在太特殊了。

    现在既然有机会进入外资企业工作,那还说啥?拼命干呗,只要收入能跟庆丰药厂一样多,他们完全心满意足了。

    像北方那样工人强烈抵制企业转制的情况没有发生,不得不说越州人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越州师爷做事情永远不会走极端。

    就这样,香江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接管了越州制药厂。

    地区这次还是很给力的,所有退休工人全部剥离,包括那些想早退的职工。

    另外有一部分职工选择调岗,这包括绝大多数的厂领导和部分有关系的工人,纷纷找关系跑到了别的国营厂去继续混日子了。

    这批人主动调离让陈夏心中暗喜了很长时间,否则他还要想尽办法怎么样把这些大爷们赶走呢。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越州药厂走到今天,跟这群无能的厂领导和个别刺头有直接关系。

    剩下的工人则有南瓜藤人力部部长叶欣开始进行正规的岗前培训,这些工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并且大多数都有丰富的制药经验,培训一下都能很快上岗。

    至于叶世荣则开始全面进行厂区改造了,药品生产车间的建筑要求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陈夏的要求是尽量现代化,不再像庆丰药厂那样小打小闹,所以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也开始了。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前进。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吧,陈夏前世是医生,不是企业家,更不是药学研究者,所以除了出出主意外,其他他也没有多少用处了。

    做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柳叶刀》杂志在最近两个月,分别刊登了两篇连载论文。

    第四篇论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研究》,第一作者是陈春,第二作者是宣永达,通迅作者是陈夏。

    第五篇论文《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评价》,第一作者是郑海生,第二作者是王逸群,通迅作者还是陈夏。

    这两篇论文其实是姊妹篇,主要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四联疗法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并且治愈率达到了惊人的90%。

    并且把质子泵抑制剂这个全新的药学概念正式推出来了,重点注明了已经有第一代产品“奥美拉唑”问世。

    《柳叶刀》不到一年时间连发5篇论文,这种打破常规的方法,自然引起了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强烈关注。

    陈夏的“加倍美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5篇论文光是公关费就是100万美元啊,要知道这时候普通欧美工人一年的收也就一万美元而己,有钱难使鬼推磨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什么?底线?底线不就是用来打破的吗?

    如果说前三篇论文还仅限于学术研究方面的话,第四篇第五篇论文内容就直接是临床治疗了,这个就非常有意义了。

    每年提出一些医学研究方向的论文不少,但提出治疗方案的很少,甚至是无法治疗的,那引起的关注就会小很多很多。

    就比如,你发现了胃癌,然后把胃癌的致病因素、病理生理等等研究得很详细,大家一看:哦,原来胃癌是这么来的呀,明白了,但内心是没有震憾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宣布自己研究出了一种根治胃癌的药物或者手术,那绝对是轰动世界的特大新闻。

    医生们都知道,消化内科的最常见病,比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都是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甚至胃癌的发生可能胃酸也有一定的关系。

    可是知道归知道,没办法根治呀,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病情在持续恶化。

    现在有人突然告诉你,他们发明了一种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抑制胃酸过多分泌,同时还能杀灭胃酸里面的一种致病杆菌,这能不让大家震惊吗?

    提出这种概念、治疗方案、全新药物的,这些可都是国际首创啊。

    现在陈春和郑海生的这5篇论文,从发现到致病性,再到如何治疗,完全是一条龙了,当然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尽管大家还是将信将疑,或者说疑大于信,但《柳叶刀》的权威性,让他们不得不信服,很多主流医学界的人开始想来实地考查一下。

    更有一些国际上的几家大型药商开始蠢蠢欲动了,如果真的如论文所说的那些,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反流症等都有办法根治,那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啊。

    80年代初,光是治疗胃病方面的药物市场就高达上百亿美元,如果能根治,那这个市场将达到几百亿美元都不止,由不得大家不心动。

    当然一切都是要先证实,可是一想到这个发明者是在贫穷封闭的华国,所有人都感到了牙疼。

第470章 工具人会州医院

    时间来到了1984年5月,

    论文发表后,国外医疗界同行的反应还没有传送过来,但卫生部已经忍不住要派考察组下来了。

    而且这次考察组的级别很高,在卫生部副部长邹多宏带队,邹部长做为卫生部N位副部长之一,日理万机跑到之江,相当不容易啊。

    另外,协和医院的徐光宙教授、北大三院的桑才华教授、友谊医院的谢青教授、朝阳医院的王晓稼教授、天坛医院的张沂平教授、华山医院的秦涛教授、瑞金医院的王三运教授等全部参加。

    这些可都是国内消化科方面的学术权威和大拿。

    这么说吧,内科教科书消化系统篇就是这群人主编的,这要是在2020年,这群人挂号费都是2000元起步的,还得抢。

    所以说这些人几乎就是国内消化科方面的祖师爷,后世的那些技术大拿,全部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就这个会议级别,不但是越州市,也是之江省卫生系统有史以来第一次。

    这次下来,不但有卫生部领导,连同之江医科大学校长马建龙、卫生厅厅长曹利满、之江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向彦洪等省卫生系统大佬一同前来。

    这下好了,顾院长跟发了疯似的全院总动员。

    “对,横幅一定要挂正了,不能歪。”

    “这个角落有灰尘,你们是怎么搞卫生的?赶紧的。”

    “鲜花,缺少鲜花,总务科干什么吃的?现在还没有准备好!”

    做为总务科科长,陈夏已经被指挥得跟条狗一样,路过消化内科病区的时候,宣主任正吹着口哨,带领着全科医生护士在擦玻璃。

    宣永达的心情简直就是美美哒。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在50岁的时候还能遇到这种好事,居然成为了一项国家级课题的共同研究者,并且4篇论文都在《柳叶刀》和《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

    就这种成绩,在之江省他如果说自己是第二,全省没有一个医生敢说是第一,什么省一院省二院,那都是浮云。

    而且他也创造了一个第一,第一个在国际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这个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

    而且不仅是他宣永达在省内是NO1,同时越州人民医院消化科领先省一院一步,开展的幽门螺旋杆菌临床治疗也走在了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前面。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三六胃泰,这四个药组成的四联疗法真的超级有效。

    在越州人民医院消化科,因为幽门杆菌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连续用药2周,一次根治率几乎达到了70%。二次用药根治率达到85%。

    这个数据是很夸张的,因为得过胃病的人都知道,隔三差五老是要犯病,这也是困扰病人们多年的老毛病了。

    现在呢?吃两周药就能根治,牛不牛逼?

    反正这个治疗方案越州人民医院是全世界独一份的,别的国家不管,至少在国内,在长三角地区,有条件的病人已经开始慕名前来求医了。

    1984年,小老板在江浙沪一带已经非常多了。条件好起来,有钱了,当然更怕死了,对身体健康也更重视了。

    消化内科40张床位根本就不够用了,每天都处于爆满状态,一床难求。

    于是各种神仙各显神通,纷纷找关系想住院,实在住不了院的,也求着宣主任能不能在门诊帮忙瞧个病?

    现在宣永达办公室里,各种领导纸条就是满满一抽屉。

    要不是80年代的医生思想更纯粹,坚决不肯收红包,否则光是开后门送红包就足够越州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过个肥年了。

    所以现在消化科一举成为了越州人民医院第一大科室,连洋大夫都配备了,这让其他科室的主任们眼睛都是通红通红的。

    名和利,谁不喜欢?

    宣永达现在不但有名气了,而且钱也不少,光是补贴和奖励就拿了几千元,在这个年代,绝对是笔巨款啊,是正常工资的好几倍了。

    陈夏棒着一瓶鲜花,像风一样跑过去,又跑过来,累得气喘吁吁的。

    “哎,老宣,有没有茶,赶紧拿出来,太没眼力劲了。对了,你们科室准备得怎么样了?”

    宣永达一放抹布,动作轻松从凳子上跳了下来:

    “小夏呀,放心吧,所有资料全部都准备好了,另外病人不缺,随时可以让卫生部的领导和专业来检查。”

    陈夏一口气喝了一杯水,擦了擦汗说道:“省里几家医院的资料和数据带过来了吗?”

    “都带过来了,来的时候他们还有怨气呢,说临床用药实验怎么没算上他们。”

    “没办法,这些药物现在还没有批量生产,所以只能先试验性用药了,等过几个月,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投资的药厂投产,到时就可以放开了。”

    陈夏这么做其实是有意的,本来拉上省一院就是为了大姐,现在大姐已经成名了,那这功劳没必要再让给省一院,毕竟越州人民医院才是他的根据地,有好事当然要想着自己人了。

    而且他有一个大计划,消化内科只是他的一个实验地。

    他拿出后世的一些研究发明,再拿出后世的药物或者手术式,这样一个科室一个科室轮流过去,总有一天,越州人民医院就会成为国内医疗界的庞然大物。

    到时北有协和,南有越医,这口号牛不牛?

    而且他也存了一个私心,别的医院他想拿出一种新药应用于临床,太困难了。

    先不说人家医生信不信你,就是医院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能搞死你。

    相反,越州人民医院里他就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了,想搞什么课题就搞,想用什么药就用,简直跟“自留地”一样方便高效。

    消化内科只是开端,千金买骨的作用,就是要让所有人看看,跟着他陈夏,听他陈夏的话,他就有能力帮你名利双收,这样就会将阻力减少到最小。

    他空间医院的药物要拿出来,想有朝一日成为庆丰村首富,必要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必不可少,越州人民医院就是最好的工具人。

第471章 太TM崇洋媚外

    卫生部的考察团队来得很快。

    以前有这种考察活动,其实这些老专家并不是很愿意参加,因为大多都是务虚会议,到一个地方吹吹牛划划水,一来一回都要十天半个月的。

    对这些临床工作那么忙的老专家老教授们来说,这完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坐门诊多看几个病人更让他们安心。

    所以换了以前,他们都是能推就推,实在推不掉都是带着大包小包的资料,换个地方搞研究。

    这次来越州,这群专家一反常态,纷纷主动要求报名,甚至一些资格不到的专家们也纷纷向卫生部申请,能不能带他们一起玩?

    这让卫生部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大是惊讶,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群“技术宅”们对一种最新的治疗方案、全新的药物是多么如饥似渴。

    如果换了国内的杂志,他们可能还会撇撇嘴,认为吹牛的成分占大多数。

    可是现在国外的顶级医学期刊都已经发表了,而且一口气就是5篇论文,那就说明这事儿就是板上钉钉了,这让他们的眼睛都亮了。

    所以一群老头老太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不远千里赶到了越州这个十八线小城市。

    一到越州人民医院,看到大门口的盛大的迎接场面,这些老教授就皱起了眉头。

    协和医院的徐光宙教授的资历最老,新中华成立后,从霉国回来的,无论是临床水平还是资历都是现场专家团最老的,老到副部长的面子都可以不给。

    “顾院长,别搞这些虚的,这次我们过来可能要住一段时间,要全面评估你们关于幽门螺旋杆菌临床应用效果,所以赶紧的,我们马上开始工作,大家时间都很宝贵。”

    这话一出,邹副部长的嘴角直抽抽,现场刚开始商业互吹的官员们都好尴尬。

    陈夏赶紧捅了捅老丈人的腰,顾院长反应也很快,马上笑着说:

    “徐教授,各位教授,那我们就直奔主题了吧,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之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消化科的陈春医生,这位是越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宣永达,这两位都是这次幽门螺旋杆菌研究的主导者。

    这位是之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药剂科的郑海生医生,这次奥美拉唑药物就是他主导的研究团队发明出来的。还有这位是……”

    顾院长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自己女婿了,难道说,这位是总务科科长,是课题研究组的另外一名作者?那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这越中无人了?连后勤科室的工作人员都上阵打仗了?

    陈夏一看老丈人卡文了,马上笑着站出来一鞠躬:“几位老师好,我是论文的通讯作者陈夏,也是越州人民医院的医生。”

    有外国留学工作经历的徐光宙教授就是喜欢这种自信的医生,欣慰地点点头:

    “好好好,我看到你们这个团队真的很年轻啊,真是后生可畏,你们创造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没有创造的奇迹,这次我们是来向你们学习的,你们才是我们的老师。”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动容了,尤其是陈春宣永达以及他们身后的研究团队,所有人都涨红着脸,马上激动地鼓起掌来。

    对他们来说,眼前站着的可是他们的偶像,是他们平时遥不可及的专家,是教科书上编委上的一长串名字,现在活生生站在他们面前,还说是来向他们学习的。

    这让省一院和越州人民医院的这群小医生们能不激动嘛,这种感觉就像2020年钟院士、李院士、陈院士突然来到你们一家小医院,然后说我们来向你学习。

    跟做梦一样。

    如果说之前的欢迎仪室,现场的医务工作者们都有点敷衍的意思,而徐教授这句话一出,现场所有医务人员的掌声则都是真心实意。

    顾院长一看气氛好转了,马上就说道:“那请各位教授移步我们会议室,我们马上开始现场评估工作。”

    接着就是听汇报,翻资料,参观实验室,当这些领导和教授看到实验室里居然还有两个洋医生,全部都愣了一下。

    顾院长自豪地解释道:“这两位是澳洲珀斯医院的内科医生巴里·马歇尔和病理科医生罗宾·沃伦,他们是看到我们的论文发表后,主动要求加入我们这个研究团队的。”

    之江省卫生系统的领导们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表情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但卫生部的领导和几位教授则都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思议,这听说过国内精英人才往国外跑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国外精英人才往国内跑的。

    徐光宙教授和王三运教授都有国外留学经历,所以马上用英语跟这两位洋医生交流起来。

    巴里和罗宾早就得到了通知,如果换了以前他们还会倨傲一下,现在早就没脾气了,已经被华国医生的研究速度给震惊和折服了。

    妈呀,人家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研究明白的一些医学问题,华国医生只要一个月甚至几周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国度。

    (废话,让谁抄作业都能得100分,谁都是天才。)

    所以听到两位老教授用熟练的英语跟他们问候后,几个人现场就交谈起来,还简单介绍了实验进程。

    徐教授和王教授听了暗自点头,“看来果然是两位国外的医生,不是越州人民医院找来的群众演员。看来越州这里是真有两把涮子呀。”

    教授们想的都是技术性问题,在一起讨论的也是实验相关话题。

    可是做为官员的邹副部长马上就敏感的察觉到,这不就是一个炒作的噱头吗?

    洋医生幕名前来华国,加入华国的科研团队,这是什么精神?白求恩在世呀。

    领导和挑眉头,办公室的秘书们马上就知道要放什么屁,于是几个宣传处的工作人员马上抬起相机咔嚓咔嚓把几个洋医生和华国教授们交谈的镜头都拍了下来。

    看得陈夏忍不住又要翻白眼了:“拜托,洋医生和老教授只是学生,是来学习的,咱们几个才是老师,是正主儿。怎么主角不拍拍配角?太TM崇洋媚外了。”

第472章 老教授的鬼主意

    人们都说人老成精,说的就是这些老教授们。

    八十年代的人经历过某些特殊年代,对于下面报上来的一些事情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几个老教授们在来越州之前早就开过碰头会。

    既然越州人民医院把所有的临床研究都做好了,甚至已经发明了特效药,那么他们就要亲自检验一下。

    说得再好,吹得再响,也没有他们亲眼所见来得让人放心。

    万一这是一颗“大卫星”,那丢脸可是丢到国际上去了,到时不仅是越州人民医院没脸,整个华国消化系统的医生都没脸见人了。

    怎么样检验幽门螺旋杆菌到底存不存在?到底是不是胃病的致病因素?四联疗法到底能不能杀灭杆菌根治胃病?

    这些老教授们想出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他们准备亲自坐门诊收病人,将符合条件的病人收治入院后,从胃镜检查、组织标本摘取、病理检查、临床治疗和评估等等,全部由他们和他们带来的团队进行。

    座谈会现场,几个教授坐成一排,笑咪咪看着省一院和越州人民医院的人。

    徐光宙教授笑着说道:“怎么样,我们的提议你们有没有问题?”

    王三运教授接口道:“对嘛,我们这么多专家给你们免费坐诊一个月,你们可要给我们发工资哦!”

    邹部长坐在主座上笑而不语,他是赞同专家们的这个办法,也是检验论文可不可靠,治疗有没有效的最好办法。

    看到几个老教授的这个突然提议,省一院的向院长能说啥?这里是越医的主场,只能让顾院长下决定。

    原来教授们以为这些基层的领导和医生们会为难,如果真是这个表情,他们就知道这课题不靠谱了。

    毕竟论起火眼金睛来,没有什么消化系统疾病能逃过他们的眼睛。

    现场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顾院长和陈春、宣永达的身上。

    顾院长都没有询问课题组的意见,直接点头:

    “行,这么多教授做我们越州人民医院一个月医生,我们求之不得,这是烧多少高香都求不来的好事啊。”

    哈哈哈!!

    顾院长这么一说,大家的气氛马上就轻松下来了。

    徐光宙教授一直在细心留意课题研究组的成员们,这十多个人除了宣永达外其他都是不超过30岁的小医生,哪怕两位洋医生年龄也不超过35岁。

    所以要论城府,他们这些小屁孩远远不是他们这些老家伙们的对手。

    可是当他们突然提出这个建议时,无论是陈春还是宣永达,或者那个最年轻的陈夏,全都没有丝毫惊慌的表情,甚至连眉毛都没有抖一下。

    关键他们还看到陈夏医生脸上一下子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莫非他们真的有十足十的把握?

    陈夏能不高兴吗?

    先不管国际主流医学界承不承认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性,争议有多大,

    但只要国内主流医学界能抢先一步承认,并且能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这种治疗方案,那么对南瓜藤医药公司来说,那就是大赚特赚的好机会。

    只要这项治疗方案在华国全面推开,并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各大医院、医科大学的相关论文和研究都会纷纷跟上。

    这就跟游击战一样,农村包围城市,他就来个华国影响世界。

    反正奥美拉唑的专利在他手上,而且几乎所有的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逆向工程郑海生的明庐实验室几乎都快完成了,那他怕啥?

    搞了这么多事情,他不就在等着这一天嘛。

    陈春和宣永达更无所谓啦,尤其是陈春,她是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人,知道他们的课题研究为什么会如此顺利,完全是因为一切都在“抄作业”了。

    而且她也有绝对的自信,因为她的所有研究,包括临床治疗,全部都印证了陈夏资料的正确性,一模一样,毫无差错,这都是她亲眼所见的。

    现在当这些老教授们准备亲自坐门诊收病人,而他们的徒弟们亲自上实验台,她是举双手赞同。

    这些专家教授们平时她这种级别的小医生根本见都见不着,哪怕去这些顶级医院进修,导师也不可能是这些老教授,好学生都是虚心好学的,她也想趁机学学本领。

    不要说这些老教授了,就是他们带来的徒弟,都已经是所在医院的专家或者科主任了,这也是非常牛的。

    比如协和医院徐光宙教授的大徒弟平金锋就是协和消化内科的业务科主任,单独出来也是一方大佬,平时请也请不到的专家。

    双方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专家组的7位教授同时出门诊收病人,把好关,杜绝假装病人作弊的可能。

    而越州人民医院除原来消化内科40张床位外,额外开放100张病床专门收治消化疾病方面的患者。

    所有住院医生全部由老教授们自带的医疗团队担当,而护士则由越州人民医院和省一院共同组队。

    同时,省一院和越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组成一个“见习团”,全程学习老教授和其他上级医生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这对两家医院的业务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

    这种业务学习机会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平时人民医院的医生出去进修,哪有机会跟这些专家教授啊?

    现在别说一个,一口气来了七位消化内科的“天团”,这又让消化科在医院内部拉了一大波仇恨值。

    陈夏倒是没什么,新晋孕妇顾琳同志,则被院长顾伟同志安排进了临时病房担任护士,并且要求她和其他护士一样三班轮换,不能搞一点特殊化。

    当老顾在家里提出这个意见时,顾母和陈夏都欲言又止,外婆则是担心万分,顾琳同志的嘴巴肉眼可见开始噘起来了。

    “咳咳,那啥,爸,要不这次小琳就算了吧,怀孕前3个月还是挺危险的。”

    顾老头一瞪女婿,不满地说道:

    “这有啥?别人家的闺女怀孕照样工作,我顾伟的女儿就能搞特殊?再说了,这么娇贵怎么行?以前就是太宠她了,以后她自己也要当妈了,必须得学会坚强和忍耐。”

    陈夏还能说啥?他是真心不愿意老婆去吃苦了,现在她是主要的责任是给陈家生下健康的乖宝宝下来。

    可是八十年代的主流思想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很多妇女同志连月子都不做,还没满月就要去田里干活,或者自己在家洗衣做饭。

    什么月嫂,什么月子中心,什么万千宠爱,在八十年代都不存在,想也不用想。

第473章 挂号室外似春运

    全国顶级医院的顶级专家要在越州人民医院坐诊的消息马上就传遍越州地区,乃至周边的临安、甬波、加兴、建州等地市。

    一时间,越州人民医院的名声在之江省内越传越响,当然这也跟顾院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他一个个给其他地市的院长打电话,吹着牛把一个个华国最顶级专家的名字报出来,并且说这些专家将在越州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门诊。

    于是一些外地医院那些无法处理的病人,或者医务人员的亲朋好友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往越州赶去。

    1984年的之江已经彻底开放了,已经不用什么介绍信才能买票,除了国营旅馆,一些私人开的小旅馆已经不需要凭介绍信入住了。

    粮票也只有在国营饭店才需要,绝大多数的小饭店都不再需要粮票,当然价格就要贵上不少,可是服务态度好呀。

    你一进饭店,可能服务员就是老板娘,热情的招呼你,老板老板的叫着。厨师可能就是店主自己,笑呵呵地问你要炒什么菜。

    再对比一下国营饭店服务员那爱理不理的表情,连端个菜还要客人自己去窗口,客人有点不满意直接跟你对骂,严重点厨师拿着菜刀就冲出来跟你拼命。

    所以用不了多久,之江省的国营饭店几乎全部都倒闭了,除了当地最大的几个政府招待所外,其他全部都活不下去了。

    对长三角,或者江浙沪一带来说,一遇风云便化龙。

    只要政策稍微放松,经济马上就会活跃起来,乡镇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现在,越州市区内靠近人民医院的招待所几乎全部都住满了来求医的人,附近的饭店也全部都爆满了,用后世时髦的话说,直接带动了GDP的增长。

    越州人民医院能把这些顶级专家请来坐诊,所有人心目中人民医院的形象瞬间就高大起来了。

    省一院牛逼吧?省一院能请到洋医生和国内的顶级医生来坐诊吗?国内也仅此一家吧?

    5月15日是预定专家正式门诊的第一天。

    在门诊之前,陈夏提了几个建议,比如将二楼东侧门诊区改为“名医馆”,总务科还专门做了一大块醒目的牌子挂在上面。

    同时在走廊上设置一个导医台,将病人和诊区隔离开,病人挂完号需要在外面等待,叫号入内,一人一诊间,这样不但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也显得高大上。

    这年头医院里,医生坐在门诊办公室瞧病,然后病人和家属们就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围得个水泄不通,别说病人隐私不能保证了,就连医生透口新鲜空气都难。

    你是妇科病还好说,反正旁边都是老娘们,也没啥不好意思的。

    可你要是男科病简直就没法开口,总不能跟医生说自己举而不硬,硬而不挺,挺而不久吧?那旁边的人还不笑话死这个人。

    陈夏这个重生人士每次看到门诊就这样的就医环境就相当头痛,可是医院人手不够,不可能配备大量的护士做导医,所以只能这么拖着。

    这次老教授们坐诊,陈夏把后世医院的那套就诊模式拿了出来,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就医秩序不仅是文明的表现,也是医院档次的表现。

    病人有没有意见?

    有意见也得忍着,不要以为只有国营饭店的服务员,或者供销社的营业员才会吼人,那些凶吧吧的老护士们吼人水平一点都不差。

    顾院长为了体谅老教授们,同时也为了保证每个病人能有足够的时间让教授们给予讲课,所以每人一上午就安排15个号子。

    就这样7位教授一上午能看105个病人,足够他们挑选自己需要研究的病种。

    老教授们已经已经决定,一共分7个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要收治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症、急性胃粘膜损伤等7种消化道疾病。

    每一种疾病安排20张床位,每一位教授和他带来的团队负责一组疾病,亲力亲为。

    全面采用越州人民医院最新研究出来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在一个月时间内全面评估治疗效果。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也是一个课题研究,采用后世大数据和询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精确的实验,完全又可以写几篇论文出来。

    这水字的本事,绝对比起点作家们更厉害。

    所有数据一个月后汇总,到时越州人民医院有没有在数据上造假,有没有吹牛,一目了然。

    数据同时还要上报卫生部,这就关系到后面卫生部要去国际上吹牛的大事。

    门诊开始前一晚,挂号室门口已经人山人海了。

    这场面跟春运火车站一模一样,都是来抢号的病人家属,排着队不断挤来挤去,不时发生一些争吵。

    害得保卫处不得不连夜派人来维持秩序,随着前来排队的人越来越多,陈夏这个当晚的总值班觉得这不是一个办法,马上跑到挂号室一瞧。

    呃,好像也没有办法阻止了,105个号子,可是现场起码有3、400人以上的队伍,这让陈夏有点头皮发麻了。

    万一出现一个踩踏事件,那什么都完了,专家们肯定要打道回府,越州人民医院也要背上一个处分的。

    可是这年头也没有网络预约和手机挂号,除了这种原始的人肉挂号方式外,其他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陈夏也好从空间里拿出一只扩音喇叭。

    在放了一段兰花草的音乐后,现场的家属们都愕然地看着陈夏和他手中的机器。

    这时候陈夏非常装逼的站在了栏杆上对着电子喇叭高声喊道:

    “不要挤,都管好自己的钱包,另外我要告诉你们,明天专家门诊总共只有105个号子,所以你们自己数一数,自己排在了哪个位置,后面的同志们就不要瞎浪费时间了。”

    现场气氛轰一下炸了,排在前面的沾沾自喜,排在后面的垂头丧气,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更有不少人开始在数数了。

    慢慢的,排在后面的病人家属才陆续离开了,这让现场所有人安保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第474章 消化科国内天团

    陈夏在前世看过一个视频印象特别深刻。

    在首都某家医院里,挂号室一放号就显示某位专家已经是空号了,有个小姑娘边哭边骂。

    “我排在第一个居然没号了,号子都去哪了?300元一个号子,在黄牛手上要卖4500元,到底有没有内外勾结?为什么老百姓想看一个病就这么难?”

    医生也难啊,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挂号室和黄牛有幕后交易,医生是一点好处也收不到的,结果病人不满意,往往把气都撒在医生头上。

    很多读者去医院看病,都喜欢说一句话:“看病难,看病贵。”

    其实说实话,这跟医院根本就没有一毛钱关系,恰恰相反,华国的医生们真的已经是吐血加班在看病了。

    像欧美国家,公立医院一个专科医生门诊,你得提前预约,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等不了可以,去私立医院,反正医药费成倍上涨。

    华国医生一上午门诊最少就是50个起步,有些院长狠一点不限号,可能60个号,70个号都会放出来。

    反正有多少病人你医生必须都看完才能走,看病跟打仗一样。

    而欧美国家的医生呢?人家一天的门诊不会超过10个病人,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一边优雅地喝着咖啡,一边耐心地询问病情,仔细推敲。

    可是华国医生的挂号费是多少?10元?20元?不能再多了。

    配上点药,最多一次花你几百元,几千元吧,这就是病人口中,看病贵的所在。

    但欧美医生的挂号费是多少?几百美金一人。

    另外还要问你收检查费、诊疗费等等,如果配上点药,过几天账单一到,几千美金,甚至是几万美金,转换成人民币是多少?

    再打个比方,120急救车,霉国叫911。

    华国一次急救车出动,收你两三百元人民币顶多了吧?

    可霉国急救车出动,最少500美元,根据病情不同,大多数都是在两三千美元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几千到几万不等。

    留学生中不是有一个笑话嘛,

    一个人在路上晕倒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千万不要打911”,因为一次急救车出动,一套下来,没有几千美元根本拿不下来,上万美元是稀疏平常。

    再举一个例子,高晓松在一期《晓说》里谈到了霉国的医疗制度,说去拍一个普通的X光片,最少就是1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6000多元了。

    这要是在华国,医生敢这么收费,会不会被打成猪头?会不会又把《焦点防谈》去请来,然后媒体和社会齐齐声讨和谴责?

    可为什么别的国家的人不抱怨他们的药费贵?其实原因很简单,医药费谁付的问题。作者君不好过多展开,反正大家自己想。

    回到1984年的越州人民医院。

    15号是专家团第一天门诊的日子,也不管是有病没病的都来凑热闹,医院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挂到号的胃也不疼了,人也舒服了,拿着号子得意洋洋。

    没挂到号的一个个都羡慕地看着挂到号的病人进入了诊区,而他们则通通被拦在了外面。

    什么叫老教授?别人8点准备上班,他们7点钟就出现在了门诊,后面还各自跟着几个徒弟,以及越州人民医院和省一院的见习医生们。

    这年头没有电脑无纸化公办,还是需要手写处方的,徒弟们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帮老师写处方。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手写处方”的简单工作,专家的水平都体现在处方里,看病不就是一个“经验医学”嘛。

    天天跟着这些老教授屁股后面,能接触他们开出来的第一手处方,甚至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提问,这样的徒弟水平想不提高都难啊,多少人削尖了头想给教授写处方哦。

    协和医院的徐光宙教授今天就带着小徒弟齐长华一起出门诊,而大徒弟平金锋则带着人等在病房里,一有住院病人,马上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陈春也跟着徐教授后面,不过她跟别人不一样,她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者,是4篇《柳叶刀》杂志论文的第一作者,尽管职称和资历都比较浅,但也安排了一个座位。

    诊室里7个医生,只有徐教授、齐长华、陈春有座位,其他人都要站在后面。别忘了齐长华可是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相当于后世的主任医师级别了。

    其他6位教授也全部到位,顾院长亲自站在导医台前,看到专家都到位了,也不等上班时间了,直接一声令下,门诊开始。

    陈夏则没有出现在门诊,他本来就不是内科医生出身,对这些兴趣不大。他更多的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搞好人际关系。

    7位教授牛不牛?牛啊,但教授高高在手,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了,医院里真正的话事人则是他们的徒弟一级。

    比如徐教授的大徒弟平金锋就是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科主任,医院进什么药,进了药用多少量,还不是他说了算嘛,所以陈夏当然要拍好他的马屁。

    同时,北大三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华国最顶级的消化科科主任、副主任全在越州人民医院了,此时不搞关系更待何时?

    所以陈夏就一直在病房里,什么师兄啦、老师啦,真是逢人便打招呼,时不时开几句玩笑努力拉近双方的关系。

    如果是别的医生,这些主任们可能也就客套几句,可是陈夏再怎么说也是论文的作者之一,于是他们也饶有兴趣地向陈夏请教起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一些问题。

    一方好奇,一方有心奉承,双方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差不多就要称兄道弟了。

    正在住院部里忙进忙出的顾琳看到老公和这些大城市来的医生聊得那么投机,心里也是充满了自豪感。

    瞧瞧这陈老二,果然是她看中的男人,就是这么优秀。

    随着门诊开始,住院部也马上忙开了,接着就是病理实验室也开始陆续收到了组织标本,当然这一切全部是有教授团队进行。

    陈夏一点也不着急,这一切都是他希望看到的。

第475章 如何给医院创收

    一个科室发达了,并不是整个医院都发达了,这次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用药全部是从“庆丰药厂”采购的。

    但毕竟这是一种实验性用药,处于推广阶段,所以庆丰分厂的“出厂价”定得并不高,越州人民医院也只是加价了50%,所以利润这一块真心不高。

    越州人民医院这次看起来很风光,但一大堆专家,以及他们的团队几十个人的吃住接待费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让顾院长也挠破了头。

    关键是他当初承诺过的尽快建职工小区,如何尽量多赚钱也是他这个院长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如果能在赚钱的同时又能解决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就更好了。

    院长没办法,不代表陈科长没办法呀,这不,看着门诊密密麻麻的就医人群,尤其是来自省内各地的病人及家属,他就有了自己的主意。

    医院自己建招待所。

    八十年代基本上大一点的单位都有自己内部的招待所,比如越州最大的两家企业,越钢厂、越州铁矿就都建了,而且豪华程度不比龙山宾馆差。

    哪怕次一点的企业同样有招待所,比如越州第一纺织厂、越州供销社等。

    这些招待所有些是对外营业的,有些仅仅只向同系统的人开放。

    比如越州供销社的同志去外地出差,可以住在当地的供销社招待所,大家同一个系统的,完全是免费招待。

    当然反过来,外地供销社的同志来越州出差也住在当地供销社的招待所,这种你好我好的模式,说好听点这同系统内部的福利,说难听点就是一个腐拜行为。

    因为这些吃喝拉撒的账目全部是要拿到集体账户上去报销的,而且因为是白吃的,又不对外开放,所以里面到底吃得多好,住得多舒服外人根本一无所知,也无从监督。

    没有监督,就一定会有猫腻,哪怕个别领导走账都方便不是。

    陈夏这次盯上的就是已经半停产的越州第一纺织厂招待所。

    这家招待所离人民医院大概只有300米,非常近,原来纺织厂辉煌的时候,招待所那也是人来客往好不热闹。

    纺织业一直都是华国的支柱产业,几乎每个人地区都会有一家或N家纺织厂,尤其越州是国内最大的纺织基地,所以原来的越州纺织厂也是非常辉煌的。

    这种辉煌到了八十年代初就嘎然而止了,因为国营纺织厂干不过乡镇企业为主的纺织厂,一下子就被打扒下了。

    乡镇企业办纺织厂太有优势了,随便买一些国营纺织厂的“淘汰”机器,随便招收几个工人就行。

    越州这边原材料又不缺,而且柯镇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纺织品自由交易市场”。

    就这样越州几家国营纺织厂这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

    如果没有计划内的指令性生产,没有政府的输血,这动不动就几千人的纺织厂在1984年就要倒闭,工人下岗了。

    母公司都顶不住了,做为附属的招待所那就更惨了,没钱招待同系统的人了,对外营业又没生产。

    毕竟这是1984年,旅游出差还不是主流,本地人谁没事来招待所开个房?

    就这样,纺织厂招待所也处于关门停业状态,哪怕这次越州人民医院吸引了一大波客流过来,他们依然大门紧闭,丝毫没有想过开个门抢个生意什么的。

    招待所的员工宁可回纺织厂剥手指甲,顺便骂骂厂领导,也不肯放下身段去招待那些暴发户,管你是病人还是乡镇企业的小领导小老板。

    在他们这些工人眼里,这些人配得到自己的服务吗?工人老大哥还讲不讲了?

    陈夏是重生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做生意赚钱是丢脸的观念,国营厂工人怎么了?人民医院的医生又怎么了?都是要恰饭的呀。

    尽管他个人已经不缺钱了,但单位缺呀,他做为总务科长,不但要替职工找福利品,更要替他们找钱呀,要让越州人民医院成为省内最土豪医院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院长办公室里。

    顾院长点了一根烟,“你是说,我们把纺织厂招待所盘下来?然后改建成我们医院的招待所?”

    陈夏赶紧点头:“对呀,你瞧现在外面那么多外地的病人及家属,这么多人肯定要住宿,要吃饭,服务业做好了,绝对赚钱的哦。”

    “可是万一等专家团走了,没有这么多病人怎么办?”

    “爸,你也太小看我们医院的消化内科了,我跟你说,等专家团离开的时候,就是我们越州人民医院在国内大大出名的时候,到时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国家审核,到时我们就是国内治疗胃肠道疾病最强的医院,到时别说省内病人,恐怕全国的病人都会往我们越州赶。”

    “咳咳咳~~~~~”

    顾院长一听女婿这么说,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真的?真有这么一天?”

    “老顾同志,你没瞧见我们医院的名声都传到国外去了?连外国医生都闻名前来,国内就更不用说了。”

    看到女婿说得信誓旦旦,再想到这小子的赚钱能力,顾院长觉得可以信赖他一次。

    “反正不是私人买,我们公家对公家都好商量的,再说了,一纺厂还欠了我们医院不少职工医药费,相信他们肯定愿意抵账的。”

    得,顾老头这招更狠,要么还钱,要么出售招待所,再不答应,纺织厂的公费医疗这块不接了,憋死你们。

    还钱,不就要了纺织厂的命了嘛,他们还有啥钱?穷得都在偷偷卖织布机了。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果然被顾院长抓到命脉的纺织厂马上就缴械投降,纺织厂以30万的价格出售了招待所给人民医院,其中抵债部分就有13万,人民医院就出了17万现金。

    这笔生意,实在是赚大发了。

    陈夏马上带着总务科的人,急吼吼去接收招待所了。

    当年纺织厂是越州的土豪单位,招待所建筑非常不错,是一幢5层的独立楼房,除了客房外,还有会议室、浴室、食堂等配套设施。

    光是客房就有80间,什么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的,床位就有200多张,

    而且因为是公对公,所以招待所里的什么被褥床单家具之类的全部都留了下来,人民医院接收后,简直就是“开袋即食”。

第476章 小陈科长的损招

    人民医院收购了招待所后,里面的员工全部都清退回了纺织厂,就留下了N多个岗位。

    这次招待所需要员工就有厨师服务员、客房清洁工、水电锅炉工、前台财务员等岗位60个,全部在职工家属中产生。

    一个招待所要招这么多职工,用后世的企业管理上来讲,绝对是多了,容易给企业产生负担,可现在是没办法的事情。

    越州人民医院职工大多数是老四院过来的,而老四院的医生护士们大多数又不是越州本地人,基本都是军队转业过来的,很多人的配偶从老家过来就一直闲着。

    不仅是配偶的问题,很多老职工的子女的就业都没办法解决,你读中专读大学还好,国家包分配。

    可这年头升学率太低了,还是有很多年轻子弟成绩不行升不了学,同时当初去农村插队的知青都陆续返城,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是单位急需解决的。

    八十年代的领导也真够操心的,操心完职工不够,连职工家属都要考虑进去。

    具体招工陈夏让副科长余红去操心了,反正一家最多只能给一个名额。招待所的工作也就洗洗涮涮的根本没有什么技术难度,都不用怎么培训。

    曾培农则和陈夏一起带着总务科全体职工加班加点,将招待所局部进行装修。

    陈夏这次将招待所分为了“客房部”、“餐饮部”、“澡堂”三个部分,全部采用业务考核,多劳多得,招待所这种三产企业财务独立,是可以发奖金的。

    江小菊这次也被陈夏安排到了餐饮部。

    经过陈夏的争取,医院通过,江小菊直接就转正成了医院的正式工,这个苦命的女孩一下子就飞上了枝头成了金凤凰。

    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无论医院内部怎么勾心斗角,大家对她都挺友好的,真正体现了杜会主义大家庭的优势。

    而且她也真的肯干,在食堂帮工完全就是不要命的干活。

    大家都忙的时候,她是抢着干活;别人在休息的时候,她也一直低头在找事情做,食堂的工作嘛,真要干有得是,比如洗洗锅碗瓢盆就是个大工程。

    可以说,江小菊是用自己的踏实肯干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在转正这种大事上全部都一票通过。要是换了其他人,为了一个转正名额头都可以打破。

    招待所食堂内:

    “小菊,我这可是把食堂交给你了。”

    “陈科长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看到江小菊严肃的表态,陈夏非常满意,那些老油条可能会消极怠工,但她是个认死理的人,是完全值得信赖的。

    “行,反正到时咱们就多劳多得,你们的业务越好,利润越高,我就给你们发奖金,而且完全有可能超过医院的平均水平,所以,加油吧。”

    “嗯,加油。”

    说说招待所只是一个食堂,其实就是一个餐厅,里面是自由点菜的,只要你有钱想吃多少都可以,哪怕点10个肉菜也没人管你,不要粮票噢。

    能从外地跑到越州来看病的,基本上都是不差钱,否则穷人也看不起病,依赖公费医疗的这批人也不会来外地,所以来的都是有钱的小老板,小干部。

    这批人舍得花钱,也不差钱,只要饭菜量足、价格公道,食堂没道理不赚钱。

    同样,住宿费也分两种,一种是一个房间2张床,一天8元钱。另外就是大通铺,一张床位一天2元钱。

    浴室则暂时不开放,毕竟天气要热了嘛,陈夏的安排是先装修,一定要装出越州地区挡次最高的浴室来,到时对外开放卖票。

    八十年代公共澡堂生意非常好的,尤其到了天冷的时候,越州本地人家里连厕所都没有,别说浴室了,洗个澡都是一个大木盆里坐着洗,非常不方便。

    所以公共澡堂几乎是家家瀑满,绝对不缺客源。

    陈夏有点借鉴后世的模式,在休息区准备放一台电视机,顺便还出售啤酒饮料下酒菜。

    客人洗完澡买瓶啤酒看看电视,再让人修个脚搓个背,做人不要太奈斯噢。

    别人家的浴室有这样的条件吗?人民医院招待所浴室这么好,贵个5分1角的,应不应该?

    顾院长带着王蒙其、徐双立、孙建设等医院的领导们来视察了一圈后,非常满意,也就都当甩手掌柜了。

    医院的领导们当然支持收购一家招待所啦,谁家没有个亲朋好友呢?自己单位有招待所也能免费住宿不是?对谁都有利的好事。

    余红兼了招待所经理。

    她也是第一次当经理从事产生经营,心里有点虚,这万一招待所开业了,结果来住宿吃饭的人不多,那可就丢脸了。

    她将自己的担心跟陈夏老老实实说了。

    陈夏看着自己的副手就皱眉:“老余呀,我是怕住宿床位不够,你在担心没住客上门?”

    余红脸一红,赶紧赔笑道:“看来科长你有主意啦?”

    “废话,你想想,咱们招待所的目标客户是谁?”

    “你上次不是说是针对那些来我们医院找大夫看病的人吗?”

    “对呀,那你怎么就不知道变通呢?比如咱们医院医生的号子难挂对不对?那好办呀,每天有一半号子优先供应住咱们招待所的住客,你说人家愿不愿意来咱们招待所住宿?”

    余红一听眼睛就亮了:“对呀,我咋没想到,住人民医院招待所,可以优先挂人民医院医生的号子,这没毛病呀,这就怕到时这招待所都不够住的,科长你太聪明了。”

    陈夏咳咳了两声:“低调低调,咱们是医院的人,当然要利用医院的优势了。”

    越州人民医院在更换招牌后,趁着国内专家团队还在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开业了。

    并且在医院挂号室门口贴着一张广告词,上面写着:人民医院一半挂号,优先供应住宿在人民医院招待所的病人。

    这个广告一发,马上在病人当中引起了轰动,大家不都为自己挂不到号而头痛嘛,而且医院保卫科时时盯着,一个黄牛都没有。

    现在不用托关系,不用傻傻等着了,只要住到招待所就能优先挂号,这种为民服务的好事还等啥?

    住哪不是住?

第477章 国家正式给背书

    广告一贴,当天招待所所有房间全部住满,连带着食堂第一天营业额就直线上升,所有职工全部都松了一口气。

    这些职工全部都是医院子弟和家属,大家都是知道这位总务科的小陈科长从来都是说话算话,说发奖金肯定会发,所以大家的干劲都很足。

    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们同样心情愉快。

    病人甲:“嗨老刘,我这算是根治了,今天出院,你怎么样了?”

    病人乙:“我现在也不什么不舒服了,感觉好了,不过专家说要重新复查一下,确定找不到什么幽什么菌的再出院。”

    病人丙:“我们这次可真是来对地方了,这么多年的老胃病都能治好,听说这套治疗方案全部是越州人民医院的医生发明的,这些专家是来评估的。”

    病人甲:“对,这越州人民医院太历害了,真想不到水平居然高到这种程度。等我回到单位里,一定要好好替他们宣传宣传。”

    病人乙:“等我出院前,准备送面锦旗,要好好感谢感谢他们。”

    病人甲:“被你这么一提醒,我也应该送一面,老婆,你赶紧找个地方做面锦旗去。”

    类似的对话在消化内科病房里一直都在进行。

    治疗效果好不好,教授说了不算,病人才最有发言权,于是在陆陆续续出院的病人当中,大多数都是一人一面锦旗送过来。

    这下好了,直把顾院长和宣主任乐得呀都能表演个后空翻,人民医院在群众中的口碑那是直线上升。

    至少在消化科方面,已经超越了省一院,成为病人们首选的治疗医院。

    看到越州人民医院消化科能收到这么多锦旗,前来见习的省一院的医生们都眼红得珠子都要突出来了。

    向院长听说后,对消化科的前主任钱唐来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本来香江方面首先找的是省一院,这些荣誉都是他们的,可就是这个傻X居然为了一己私欲回绝了香江方面,结果这个金娃娃就被越州方面抢走了。

    省一院的领导层越想越气,于是刚当了质控处副处长没多久的钱唐来直接被免去了一切职务,一撸到底,直接打发去档案室管材料了。

    钱唐来欲哭无泪啊,真想大喊一声“苍天啊大地啊,哪路神仙救救我吧!”

    随着6月14日的到来,为期一个月的四联疗法治疗胃病的临床观察期也到了。

    这一个月里,这七位老教授也是拼了,上午出门诊,下午去病房,晚上待实验室里,全部都要亲手过一遍才放心。

    这与其说是一次考察检验,不如说也是他们这七位老教授,以及他们带来的团队来越州人民医院学习的过程。

    毕竟幽门螺旋杆菌是越州人民医院和之江省一院的医生共同发现的,包括临床治疗方案以及药物的研发也是两家医院合作完成的。

    当然,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则有意无意被大家忽略了,为了强国梦适当吹吹牛也是可以的,再说,香江难道不是华国的一部分吗?

    陈夏对此毫不在意,反正虚名让给你们,他要做的只是卖药赚钱。

    再说了,这虚名还不是给了自己的大姐大姐夫,以及他工作的越州人民医院嘛,都是自己人。

    6月15日,卫生部和之江卫生厅再次共同在越州人民医院内进行了评估大会。

    会议上,七位教授将这一个月内的数据全部都拿了出来,临床平均治愈率达到了75%,如果算好转率的话,几乎是99%。

    这个数据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些行政干部还好一点,反正他们也不懂医学,不知道这个数据代表着什么。

    可是七位教授,以及他们带来的团队里的医生,这几十个人都是处于震惊状态,甚至所有实验病例他们都一个个仔细复核了多次,保证无一例错误。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了在胃部疾病这一块,华国完全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几乎可以说已经攻克了普通胃部疾病无法治愈的世界性难题。

    这可是一个大卫星呀,华国一向来都是以中医为主,西医做为“船来品”,一向都是被西方国家把持的,也可以说西方国家在医学方面是碾压华国的。

    而这次华国攻克了消化系统胃病方面的疾病,是华国医生第一次独立完成,领先世界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绝对让华国医生们扬眉吐气了。

    徐光宙教授做为评估团团长,在会议上发言:

    “不容易呀,取得这个成绩太不容易了,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向陈春同志、宣永达同志、陈夏同志,以及之江附属第一医院,越州人民医院表示祝贺和敬意,你们太了不起了。”

    王三运教授也接着发言:“这一个月的实验已经证明了论文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也证明了我们华国医院并不是比国外医生差,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和发明。”

    几他几位教授也纷纷谈了自己个人的意见,以及做为评估团成员的集体意见。

    顾院长是已经笑歪了嘴,从政绩的角度来讲,他现在已经成功了,毕竟实验室设在了越州人民医院内,那这功劳谁都抢不走。

    陈春和宣永达则是一脸激动,这可比发表论文还激动,这次卫生部牵头,七位国内顶级专家通过的评审,也就意味着他们俩人正式进入了国内主流医学圈子。

    将来华国顶级医疗学术会议都将出现他们的名字,相信用不了多久,两人就可以进入“XX保健团大名单”了。

    甚至,他们的研究发明,完全颠覆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连教科书都要重新编写了,到时,编委还不是要写上陈春的名字?

    这可是最高荣誉了,都出书了,华国人不就追求一个“立德、立功、立言”嘛。

    一周后,华国的新化社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华国医学家采用全新的四联疗法,宣布可以治愈因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病。”

    这条官方正式的消息一公布,先不说接下来个人和医院将得到的什么荣誉,这在国际医学界内部,尤其是消化系统相关科研所、医院、大学掀起了涛天大浪。

    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副便秘的样子,what?

第478章 来自伦敦的邀请

    英格兰,位于伦敦的惠灵顿医院是欧洲最大,也是最权威的私立综合性医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顶级的存在。

    消化科所有的医生在开一个每周例会,

    今天的会议主题有些特殊,因为大家手上都拿着一本《柳叶刀》杂志的复印件,上面则是华国医生发表的5篇幽门螺旋方面的论文。

    所有人都看得很仔细,没有交头结耳,只有深深紧皱的眉头显示出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这里的每一位医生全部都拥有医学博士的学位,每一位拉出去都是在医疗圈内属于顶级精英,所以智商绝对没有得说,业务水平更是超一流。

    所以这些医生一看到这5篇论文,脑子里全部都只有一个念头:

    “如果华国医生的论文是真实的,那么关于胃病研究和治疗这一块将是颠覆性的,但这个研究又出自贫穷落后的华国,这不得不让他们在心中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消化科的主任是格雷戈里医生,同时他也是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副院长,做为英格兰最顶级的医学专家,同时也是《柳叶刀》的评委之一,他是最早看到这几篇论文的专家之一。

    不同于别的评委拿钱办事的作风,格雷戈里教授还是比较有职业操守的。

    在拿到论文的时候,他马上进行了“复制”实验。

    根据论文的提示,他也在一些病人胃组织标本里找到了这些“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所以才允许了第一篇论文的发表。

    但随后的四篇论文,一篇比一篇让他惊讶,论文居然提出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不明杆菌造成。

    论文上已经明明白白把不明杆菌的致病原理写了出来,显然华国的医生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

    而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华国医生在随后的论文,居然宣称已经找到一种特效的疗法,发明了几种药物,完全可以杀灭这些致病杆菌,可以根治某些胃病。

    这就是他感到了一种“天方夜谭”的感觉,但做为一个评委也好,医生也罢,他都不会轻易去否定人家,反而继续复制论文上的研究。

    这不研究不要紧,一研究他就紧张了,

    因为他和他的小团队发现论文上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复制的,每个数据居然全都对得上。

    这就让他越来越好奇了,做为纯粹的技术宅,他跟澳洲的两位医生一样,都有一种冲动想去华国好好瞧瞧,可是繁重的教学工作和临床工作让他根本就走不开。

    直到华国的官方媒体正式公布了华国医生找到了可以根治某些胃病的新闻后,他才不得不重视起来,因为有了官方的背书,论文的真实性就大概率没问题。

    所以他今天特意在科室会议上,将这五篇论文单独复印出来,交给科室做学术讨论。

    沃格特医生是科室里的主诊医生,同样是牛津大学的教授,他第一个开口的:“格雷戈里教授,你相信论文的真实性吗?”

    “是的,《柳叶刀》已经根据论文做过相关的复制实验,至少胃组织标本里的确存在这种不明杆菌,噢,或者用华国医生的命名,叫幽门螺旋杆菌。”

    “可是教授,胃里面发现这种不明杆菌应该不是第一次吧,我印象中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

    格雷戈里教授轻拍着杂志说道:

    “以前有人提出,但并没有人提出这种杆菌是导致某些胃病的原因,这也是论文首次提出的,并且他们甚至已经找到了治愈的方案,你觉得可不可信?”

    沃格特医生耸耸肩:“如果是霉国医生发表的论文,我觉得可信,可是华国实在太落后了,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我表示怀疑。”

    这话一出,下面的医生都纷纷点头。

    格雷戈里教授的内心是倾向于论文是真实的,但现在只有华国一家在研究,他也不敢拿自己的名誉做保证,去赌论文的真实性。

    “我也不敢保证,但如果这个论文是真实的,那么对我们消化科来说,绝对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所以我们大家还是应该重视,要不,我们派人去华国瞧瞧?”

    这时候旁边的皮尔斯医生突然开口道:

    “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不是要在伦敦召开嘛,我们是承办方之一,要不,我们给华国医生发个邀请函?我想全世界最好的消化科医生都在了,让华国医生亲自介绍并且进行相关实验,我想这样更有说服力不是?”

    沃格特医生愣了一下:“这样好吗?这次国际年会所有发言者都是世界顶级医生才有资格,华国医生……”

    格雷戈里教授轻笑了一下:“我觉得可以,消化科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创新研究,是时候刺激一下大家了。再说,如果论文是真实的,难道华国医生还会没资格站在这个讲台上?”

    这话说得,大家纷纷点头。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选择医学专业的人都是一群技术宅,相对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也没有那么多势利眼,他们只崇拜那些高水平的专家。

    所以对于落后的华国他们虽然有疑虑,但没有到一种“歧视”的程度,所以扮猪吃虎或者当场打脸的场景不会在医学学术会议上出现。

    医学跟其他行业不一样,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没水平的水货医生很容易就会被戳穿。

    用华国的一句话来形容:是马是驴,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就这样,惠灵顿医院的医生们达成了一致的决定,邀请华国医生亲自前来年会上发言。

    并且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光有发言还不行,最好当着全世界医生的面,亲自进行临床治疗来验证《柳叶刀》上第四篇、第五篇论文的真实性。

    这不难算为难人,因为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如果连同行这关都过不去,那是没有推广意义的。

    就这样,惠灵顿医院以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筹委会的名义,从伦敦方面直接给华国发了一封邀请函。

    卫生部收到后两只眼睛都冒光了。

第479章 国际消化病年会

    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这属于国际A级学术会议,最高级别。

    就华国的医疗水平和技术,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种会议的邀请函,连个参会的资格都没有。

    但华国对任何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都有一种“迷恋”,就觉得去国外走一圈,参加个什么会议什么组织马上就是强国了,马上被全世界接受尊重了一样。

    八十年代,就是这种极度的自尊,其实骨子里就是不自信。

    比如在争取国际组织总部这点上,什么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等等,瞧瞧这名字,都是些什么组织哦,还总部。

    等几十年后的华国,什么国际会议,什么国际组织,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懒得理你。这时候才真正有了一些大国气质。

    而对于华国的医生来说,以前每次看到国外在召开什么学术大会呀、年会呀,华国的医生们全部都是酸溜溜地眼看着,嘴上说没兴趣,心里都妒忌得要死。

    结果这次华国的医生第一次受到邀请,并且明确表示将在大会上作专题演讲,那可不得了了,这是要给全世界的医生们上课哟,可不是坐在角落拿个小板凳作笔记。

    于是卫生部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了之江省一院和越州人民医院,刚巧七位教授的评估刚刚完成,还没来得及返回,于是大家全部都被紧急留了下来。

    向院长和顾院长接到通知都傻眼了,去英格兰参加国际学术大会,还要做专题演讲,居然还有这等好事?

    瞬间两家医院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陈春、郑海生、宣永达三人都紧张坏了,前面两个是刚参加工作的雏儿,后面的宣主任虽然工龄长年纪大,可是他终归只是一家国内地区医院的医生呀,水平可想而知。

    现在要他们代表华国医生去参加这种国际会议,还要上台演讲,这压力山大啊。

    卫生部牵头,连同之江卫生厅,七位教授,两家医院马上就开了个紧急会议。

    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于学军专程从首都赶了过来,

    “你们两家医院必须要重视再重视,这次你们出去,可不仅仅代表你们个人和医院,是代表了我们华国所有医生,甚至是整个国家,明不明白?”

    会议室里的几个众人连忙不断点头,一个个都吓坏了,这代表华国?他们什么时候有这资格了?听领导的意思仿佛跟华国女排一样的高度了。

    于司长还在重点强调:

    “接下来,所有资料全部整理好,一定要保证真实,千万不能有一丝弄虚作假,还有,资料全部都要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徐教授,有没有问题?”

    徐光宙教授刚刚亲自做完评估,对这个研究的真实性最有权威,马上点头:“放心吧,绝对真实,我以我们的人格担保。”

    陈夏坐在会议室里觉得好奇怪呀,这项研究是他的南瓜藤主导并投资的,论文的作者也是陈春几人,怎么关键时刻他们就变成了旁观者?路人?

    都不问问他们的意见?

    终于,领导想起了他们:

    “噢,这次陈春同志、郑海生同志、宣永达同志,还有一个陈夏同志,你们是论文的作者,也是主要研究员,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一定要准备好演讲资料,然后要交给组织审核一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们要清楚。”

    陈夏奇怪地问道:“于司长,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领导能不能明确一下?”

    于司长:“……”

    陈夏:“另外,这次去英格兰的机票、住宿谁给报销?”

    于司长:“……”

    顾院长啪一下,一巴掌打在这傻女婿头上:“好好听着就行,不要捣乱,严肃点。”

    陈夏这个委屈呀,心想你们有必要吗?不就出国去开个会嘛,正常发挥就行了喂,怎么搞得像要重返联合国似的。

    什么事情领导一重视就乱了,尽会瞎添乱,还不如领导不重视呢,大家还能平常心对待。

    必要?必要的事情还多来。

    第二天,七院教授组成了一个顾问团专门帮忙收集归纳最新的资料,也幸亏这些老人家们心胸开阔愿意提携晚辈,这要是换了其他年轻医生,非气死不可。

    NND,开会出风头没份,干活第一。

    而陈春几人则被安排了一个礼仪老师,专门教他们出国以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连微笑的时候露出几颗牙齿都有规定。

    而裁缝先生则忙着测量几人的尺寸,为了显示华国医生的精神面貌以及改革开放的决心,卫生部专门要求了男同志统一穿西装。

    而唯一的女同志则穿职业裙装,就是那种肩膀垫得高高的,远远看去像钟馗似的,这年头人的审美观真是与众不同啊。

    当两天后服装送过来,陈春一穿上这套洋气的套装,郑海生的眼睛都看直了。

    陈夏左看右看,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姐,瞧你光秃秃的脖子,我觉得应该来点首饰。”

    陈春一边对着镜子照了半天,一边头也不回的拒绝道:“不要,知识女性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像什么话?”

    郑海生在旁边猛点头,反正对他来说,老婆说什么都是对的,惹得陈夏一阵撇嘴,夫纲不振,男人的耻辱。

    最后还是在陈夏的再三劝说下,她才选择了一支翡翠胸针,还别说,搭配了藏青色的职业套装,看起来果然有一种职业女性的干练,又不乏显示女性美丽的特征。

    未来的陈院士看来是从小不改朴素的风格呀。

    因为这是一次学术会,伦敦方面只给了4个参会名额,刚好给论文的4个作者,除了宣永达,其他3人的英语水平都足够交流,所以连个翻译都不带。

    两家医院也就没有派人随团出访了,这让好多领导非常遗憾,英格兰呀,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好多人都想趁机去免费旅游一圈。

    包括顾琳也想去逛逛,本来陈夏自费也可以带去,但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再这样跑来跑去也不方便,于是被顾院长和顾母强力镇压下来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978/ 第一时间欣赏带着医院回80年最新章节! 作者:烤饺所写的《带着医院回80年》为转载作品,带着医院回80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带着医院回80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带着医院回80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带着医院回80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带着医院回80年介绍:
前世的咸鱼医生回到了1980年,在陌生的环境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和生存的大问题。幸亏随身带着一个空间医院,那且看陈夏如何借助重生福利,一步步创造财富,发展医药事业。带着医院回80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带着医院回80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带着医院回80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