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带着医院回80年TXT下载带着医院回80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带着医院回80年全文阅读

作者:烤饺     带着医院回80年txt下载     带着医院回80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00章 新官上任没点火

    陈副院长新官上升,一把火都没点。

    反而是亲自陪同着新来的赵院长、刘副院长一起去各个科室熟悉情况,尽好一个副职的本份。

    但医院里没点火,可是老丈人那里得去点把火呀。

    顾副专员的履历非常简单,原来是部队的医疗兵,后来成为119医院的科主任,再到后来越州四院、人民医院的院长。

    一辈子都在卫生系统内打转,你要说医院怎么发展他或许还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可现在去主管经济,老头就两眼一摸黑,懵了。

    1986年的越州经济形势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越州的第一产业比重还是最高的,这说明这时候越州还是一个农业地区。

    其次,第二产业方面,国营厂已经全面衰退了,成为了政府的一个沉重包袱,这些厂子工人的工资你得发吧?工厂运营的基本费用你得掏吧?

    而效益较好的越州钢铁厂、越州铁矿厂、越州医药公司等等国有企业都跟独立王国似的,顾副专员的话人家不一定听的,要听也是听一把手的。

    而民营经济在越州的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也是这时候没有经济普查,但也估计得出来,民营经济比重肯定是超过国营厂了的。

    可人家民营企业没有贷款,也按章纳税,自力更生,没你这个副专员在旁边指手划脚发展只会更好,所以人家根本也不听你的呀。

    所以说在一个农业地区当一个主管工业和经济的副专员,老顾同志也是够憋屈的。

    陈夏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医院里的工作,翁婿俩都忙,平时在家里都难得碰到,更别提聊聊工作方面的事情了。

    直到有一天下班后,陈夏正抱着小女儿在房间里玩,顾琳悄悄溜进了房间里。

    “哎,陈老二,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天我爸心情不大好呀?刚刚又一个人在书房里抽烟了。”

    “为啥?人家升官了要摆三天酒席,咱爸怎么反而抑郁了?”

    顾琳没好气地说道:“我怎么知道?这不是让你去探探口风嘛。”

    陈夏一边给女儿举高高,一边说道:“你自己咋不去?你不是传说中顾家的小公举嘛。”

    顾琳一听就泄气了:“唉,别说了,自从这三个小的出生以后,我的地位是直线下降了,以前我爸多疼我,现在也不爱我了,哼。”

    陈夏一把扔下女儿,抱着老婆,“没事,你老公爱你就行了,来,亲一个。”

    “滚滚滚,肉麻死了,赶紧去问问我爸发生了什么事情嘛,你不是神通广大嘛。”

    陈夏一伸懒腰:“咱爸的烦恼,估计真的只能我来治,不过,你今天晚上要答应我,学录相上的那个姿势,我就马上帮老丈人去治心病,怎么样?”

    顾琳一想到录相带上,曰本女人那个高难度动作,脸就红了,但嘴上还不承认:

    “哼,谁怕谁,我就怕明天陈副院长起不了床哦,又要泡人参枸杞茶了哦。嘻嘻。”

    陈夏:“……”

    书房里,顾伟正在发呆,今天他去纺织厂调研了,情况相当不容乐观。

    越州有地区直属的3个大型纺织厂,分别是越州第一纺织厂、第二纺织厂、纵横纺织厂。

    其实中纵横纺织厂规模最大,原来是省直属企业,结果效益不好了,省里就直接扔给了越州地区。

    这几个厂子加起来,有工人超过3万人,原来占了之江省纺织业的半壁江山,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也是辉煌过的。

    结果乡镇企业的政策放开后,一下子就把这些国营厂给打败了,厂子几乎就是半停产状态,一直要等到90年代初才正式宣布破产。

    可现在不是还没破产嘛,那这几万人你地区得养着吧?难道看着工人师傅们饿死?那咱们还是不是杜会主义国家了?

    要说越州人的思想其实挺活跃的,并不是那种死脑筋,一定要吊死在国营厂里面,死抓着一个工人的身份放不下身段。

    这不,不少手上有技术的老工人都悄悄去乡镇企业当机修工,这样好歹可以赚点钱养家。

    前提是不能被单位发现,一经发现就是犯错误的,是要被开除的。

    现在是86年,不是96年,人们对国家形势还有所怀疑,有点看不透,所以能保留工人身份还是尽量要保留的。

    但这部分赚外快的工人师傅也是少数呀,纺织厂最多的是女工。

    这批女工就惨了,你说去乡下的纺织厂吧,工作岗位也轮不到他们,这外快没得赚。

    一个是86年交通不便,家住在城里,去农村上班,路上来回不便,也没公交车啥的。

    第二个则是乡镇纺织厂招女工,都是以周边的农村妇女为主,大家乡里乡亲好管理,工资也不用给太高。

    请城里的女纺织工?人家是工人,这农民企业主们也不敢请,也请不起呀。

    所以,这几万个女工就处在半失业状态,拿着极少数的生活补贴,这么不死不活的挂着,时间长了,工人们就有意见了。

    有意见咋办?学习原来的越州药厂呗,去闹呗。

    人家越州药厂当年可是城区范围内非常有名的“闹事专业户”,结果地区就引进了香江企业收购了药厂。

    这下好了,药厂职工虽然从国企工人变成了外资工人,可这又如何?人家现在一个月能拿到100元的高工资。

    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管你是国营厂,还是个人厂,还是外资厂?

    这个思想观念,之江人和北方人就完全不一样。

    北方工人一听企业要转制了,要卖给外企了或者承包给个人,工人马上就闹翻天了,甚至可能还会发生群体性事件。

    按他们的观点,一定要死死守着“工人”的身份不放,当工人好,不干活国家都得养着,这种思想非常要不得。

    这也导致多少代想改变东北国企困境的领导,一片心血都付之东流。

    结果北方地区,尤其是当年的东北老大哥就越来越没落,后来发现这样下去不行了,想大力引进外资,引进南方资本,结果人家不来了。

    一句“投资不过SH关”,将东北经济彻底拉入了深渊。

第60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陈夏走到楼下的时候,丈母娘正和外婆陈芳在摘菜,一边摘菜还一边抱怨。

    “你说年纪一大把了,不想着早点退休帮带外孙,还去当个副专员。当个副专员有什么好的,每天忙死忙活,回家还没个安生。”

    陈子衿也添乱似的在一起帮忙摘菜,而陈子顾一脚就把菜盆给踩翻了,又惹得大家一阵忙乱。

    陈夏摇摇头,泡了一杯茶,走进了书房。

    一楼的书房现在已经成为顾副专员一人独占了,里面摆满了书,还有几幅他的得意毛笔字。

    陈夏进门后就打开了电灯,看到正在抽烟的老丈人,心里一阵好笑。

    顾琳正抱着小女儿在门口东张西望,陈夏看到了摆摆手,让她把门关紧了。

    “爸,来喝点茶,这是极品龙井哟,可花了我不少钱呐。”

    顾老头一听笑了一下,端起茶杯闻了闻:

    “嗯,好香啊,看来有钱就是好呀,要是我们政府也有这么多钱,那很多事情都好办喽。”

    陈夏噗哧一声就笑了出来:

    “嘿嘿,当初你老说我眼睛里只有钱,为了钱胆子大到去投机倒把,现在当副专员了,管钱袋子,知道钞票的好处了吧?”

    “行了行了,你小子是来看我笑话的呀。”

    “爸,今天我可不是来看笑话的,而是来给你送大礼的。”

    “去去去,一家人,送什么礼嘛。”

    “真的不要礼物?您老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到今天一把都没点起来可怎么成?要不,我帮你点三把火怎么样?”

    顾伟一听就来劲了,这个女婿虽然经常做事不经过大脑,但从来不说谎。

    而且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看出来了,陈夏当时做事虽然没个章法,但过几年去看,就能发现他其实早早就在布局了,当初没脑的事情其实都是有讲究的。

    现在女婿突然提出要帮他这个主管经济的副专员烧三把火,他是马上就患得患失了。

    “真的?行,那你说说看,我最近是真头痛啊。”

    “爸,这样,第一把火,你烧黄酒企业,我名下不是有家东江黄酒厂嘛,专门生产十全补肾酒,现在的销量火爆得不得了,但产量限制了我们的销量。

    所以我打算今年开始,我准备大量外购黄酒,如果不出意外,整个越州地区的黄酒我都能收购了,有了大量的订单,你说全越州的黄酒厂是不是都活了?”

    顾伟一听,眼睛亮了一下,“那要不你把所有快倒闭的黄酒厂都收购了呗,这样也可以帮我解决一个大麻烦呀。”

    陈夏无奈地摇摇头:

    “我也想过全部都收购了,但目前暂时还办不到,因为我手上管理型人才不多,收购来的企业如果我不能直接派人管理,那酒厂照样会被蛀虫给蛀倒闭的。

    所以我的思路是,我把订单的配额交给你,你愿意给哪家黄酒厂就哪家,无论是国营酒厂,还是个私酒厂都可以,反正我按市场价收购,其余事情不来管。

    到时订单在你手上,你觉得你这个副专员说话灵不灵?别说小酒厂了,就算是西风酒厂和龙山酒厂这两条地头蛇,到时也得求到你顾专员的头上。”

    顾伟一听,乐了,

    “好好好,这叫杀鸡给猴看,谁听话谁就有甜头,谁不听话就等着倒闭吧,小夏,你这可是帮我的大忙呀,这样黄酒产业就算是找到出路了。”

    十全补肾酒现在已经是火遍了江浙沪地区。

    一来是添加了西地那非的黄酒,那疗效绝对是杠杠的,夜夜做新郎根本就不是梦想。

    第二个十全补肾酒的营销太狠了,让医院赚几乎一倍的利润,再给医生拿回扣,这种病毒似的营销,马上就占领了之江省,走向长三角。

    甚至国内很多省份的医院都主动来联系要求供货,全国卫生系统是一盘棋,看到有人在吃肉,谁都眼馋不是?

    可是东江酒厂的产量就这么些,哪怕收购了柯镇其他几家小酒厂,这个产量还是供不应求。

    陈夏的确想过要收购整个越州的黄酒厂,但后来不得不放弃,因为黄酒厂分得太散了,越州下面有三个县都产黄酒,几乎镇镇都有酒厂,这怎么管理?

    他现在手上没有一支管理团队,庆丰村出来的堂兄妹们都进入了药厂,培养那些年轻堂弟堂妹也来不及了。

    总不能收购了那些酒厂,然后厂里面的厂长工人都不换?拜托,人家又不是吃素的,你敢不管,人家就敢把你贪光了。

    陈夏想要控制黄酒产业,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采购嘛,我给你们订单,你们这么多酒厂就靠我们的订单活着。

    到时谁不听话,就停了谁的订单,这跟药物依赖一样,没订单这酒厂马上就得死,那东风酒厂这个黄酒业的武林盟主谁也替代不了。

    等有一天,陈夏有了一个自己的团队,那就是他收购越州众多黄酒厂,一统江湖的时候。

    黄酒厂陷入困境,并不是因为酒厂技术不行,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订单。

    这主要就怪西风酒厂和龙山酒厂,这两个黄酒业的土霸王,自从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后,这黄酒产量一下子就爆发了。

    而因为技术和资金的缺乏,越州其他酒厂还是以手工酒为主,这怎么打得过?

    手工酒和机器酿的酒,口味还是差别很大的,可外地人喝不出来呀,人家只认牌子的,觉得名牌就一定是最好的。

    国内的黄酒蛋糕就那么大,两大黄酒巨头把蛋糕大部分吃去了,越州这么多中小酒厂就只能吃点零头,不倒闭才怪呢。

    顾琳悄悄躲在门外,看到爸爸的心情是阴转晴,马上开心地向老公竖竖大拇指。

    陈夏则得意地冲她扬扬下巴,一副包在我身上的表情。

    顾老头又迫不及待地问道:“那第二把火,你打算帮我怎么烧?”

    “第二把火,就是南瓜藤制药厂了,我们准备扩大投资,增加生产线,目前已经有15条生产线的前提下,我们打算再投资建设20条生产线。”

    顾老头的眼睛越来越亮了。

第602章 TM像做梦一样

    南瓜藤制药厂现在的几个产品实在太火了。

    奥美拉唑(虽然都渗到了666胃泰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甲二枸橼酸铋、西地那非。

    其中奥美拉唑背后养活了一个庆丰药厂,西地那非养活了一个东风酒厂,想想就知道需求量有多大。

    另外,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红霉素的衍生物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克拉霉素”做为高效抗菌药物。

    不仅仅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同时更可以做为广谱抗菌药,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上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想想1986年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绝大多数人还在使用土霉素、四环素的时候,国产青霉素又因为工艺不过关,疗效差副作用多。

    现在南瓜藤公司推出来几只“神药”一样的消炎药,那这个销量只能用供不应求来形容。

    甚至陈夏这次让药厂试生产了一些雾化药水,抗过敏药物都是硬挤出来的生产线。

    于是南瓜藤越州药厂扩大生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15条生产线已经将制药厂地块占满了,没有多余的发展用地了。

    陈夏想要扩大生产,就需要另外购买土地,同时还要招很多工人,这算不算是送给顾副专员的第二把火呢?

    陈夏点醒老丈人道:

    “到时我们需要招收大约1000名工人,这部分工人招聘就由你代表地区出面,从那些停工停产的国营厂中,招收一批踏实肯干,又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

    顾老头兴奋地一挥手:“好哇,你一口就帮我们解决了1000个工人名额,那我们这边的压力就减轻了不少呀。”

    陈夏撇撇嘴:“其实何止是解决了这1000人就业,你想啊,我们药厂需要药瓶吧?这样玻璃厂是不是有足够订单了?

    另外包装厂、印刷厂、运输公司等等,有了足够的订单,是不是也意味着可以多招收工人?帮你们解决许多工人的就业问题?

    最关键的是,这个订单给谁不给谁的权力我就听你老人家的,你说给谁就给谁,那这些工厂企业,是不是都得看你顾副专员的脸色办事?”

    顾老头已经笑得哈不拢嘴了。

    这样他的政绩就蹭蹭蹭上去了,不但继续引进港资持续投入生产,同时也盘活了诸多配套企业,让他们有订单能活下去。

    前几任分管副专员都头大的事情,在陈夏这里就轻松解决了。

    不得不说,李书记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没有让顾伟分管科教文卫,反而去管起了经济和工业,当初很多人想不通,现在一切谜底都揭晓了。

    自家老丈人都当副专员了,为经济发展头痛,你女婿好意思不帮忙?不绞尽脑汁?

    李书记这是逮着一只羊,准备把它薅成葛优似的。

    有了前面两把火,对第三把火,顾老头的期望值就更高了,这意味着肯定是一枚大喜弹。

    “小夏,快说说你的第三把火。”

    陈夏正和顾琳在眉来眼去,突然听到老丈人的问话,赶紧转过头来。

    “爸,这第三把火呀,就是帮你解决你现在最头痛的纺织厂问题。”

    顾老头满脸问号:“纺织厂?你一个开药厂的,难道也有办法解决纺织厂的难题?”

    “小瞧人了不是?现在我有两个方法来解决纺织厂的困难,第一个是我让香江方面将越州的几家国营纺织厂全收购了,这个可能需要你们地区拿出极大的勇气出来,就怕政策上会不会有什么困难。”

    顾老头陷入了沉思,“那还有第二个呢?”

    “第二个呀,我就新建一家大型纺织厂,到时就从几大纺织厂或者农村招收女工,反正织布,做衣服嘛,这个技术含量又不高,咱们越州人都会做的事情。

    不过自己办厂要搞基建、招收工人,还要购置纺织机、裁缝机等设备,比较麻烦,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收购几家纺织厂,采用当初越州制药厂的方法。

    价格方面咱们好商量,反正肯定包你这个副专员满意,我也可以承诺将大多数工人留下来,但总也要开除一部分懒人的,接下来就看你们的选择了。”

    顾老头一听,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小夏,你要收购这么多纺织厂干嘛?这个销路你怎么解决?这可是关系到几万人的大事,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不要到时把你的药厂都拖累了。”

    陈夏嘿嘿一笑:“爸,既然我敢收购纺织厂,服装厂,那当然有我的办法喽,其实销路我已经找好了,霉国沃尔玛超市知道不?”

    顾老头茫然地摇摇头,他这辈子连超市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沃尔玛呢?

    “呃,你这个主管经济的副专利员不合格呀,反正你只要知道,沃尔玛超市是霉国最大的超市,最大的零售商,他们需要海量的衣服、裤子、窗帘、床上用品等等轻纺产品。

    我这次去香江,偶然的机会救了他们的老板,于是就拿到了这部分订单,到时只要我的纺织厂服装厂成立了,他们就会送来样品,来样定做,然后出口霉国。”

    顾伟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呀。

    只要有销路,女婿可以收购所有纺织厂,解决了政府的后顾之忧,也能让纺织厂的职工们找到活干,能养家糊口,不用天天来政府闹事。

    关键呀,这是出口霉国的,要知道整个八九十年代,外汇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南瓜藤制药厂虽好,但目前都是以内销为主,只有胃药丸在出口香江,但这个出口额并不算巨大。

    但纺织品出口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个大家伙,如果真的能把霉国最大超市的订单拿到手,那这个出口额度上亿,甚至几亿美元都有可能。

    天呐,国家外汇储备都只有20多亿,而越州却有一家一年出口额数亿美元的纺织服装厂,这种政绩绝对可以让中央都为之狂点赞呀。

    女婿这三个大礼包送下来,顾伟就感觉自己像焦虑的高考生,突然有一天告诉他不用高考了,保送上大学,而且是保送到北大清化。

    就TM跟做梦一样。

第603章 老情人日子难过

    迫不及待的顾副专员,晚饭也不吃了,一溜烟就跑到李兵权书记家里去汇报工作了。

    也不知道两个老头怎么商量的,第二天顾伟拉着女婿,马上要去几家纺织厂进行调研。

    陈夏刚好也想去摸摸底,看看这几家纺织厂是因为产品老化,成本太高导致的订单减少难以养活自己,还是因为国营厂厂领导们太腐拜引起厂子黄掉?

    如果是前者,只要有订单,几家纺织厂马上就能恢复生产,甚至只要将几个主要厂干部换掉就行,非常简单。

    但如果因为厂领导腐拜,把厂子蛀空了,连机器都偷偷卖给了农村的乡镇企业,那这个厂的生产恢复就出现了大麻烦。

    至少买织布机、整经机、并轴机、倍捻机等等设备,这可是需要一大笔钱的。

    虽然陈夏手上有1亿美元的“赞助费”,可这钱能省当然要省喽,他又不需要太先进的设备,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几人先来到的就是越州第二纺织厂。

    至所以先来这里,因为第二纺织厂就在南瓜藤制药的隔壁,现在南瓜藤要扩张就需要一块新地皮,上上策就是把隔壁的二纺厂吃下。

    要知道这是在环城河的大块地皮,在将来的价值可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所有工厂迟早都要搬出主城区。

    工厂搬走后,土地就可以从工业用地转变成商业或住宅用地,那这地皮就值钱啦。

    就算陈夏什么也不干,学习香江某位缺德鬼捂地嘛,也能捂出个庆丰村首富来。

    去二纺厂之前,陈夏还是有点担心的,就害怕工人们一听厂子要转制,到时会不会来个群体性事件,先把他和他老丈人打一顿再说?

    谁知道到了厂子里,里面是风平浪静,工人们只是好奇地看着几辆小汽车开进了厂区,对来人是干嘛的则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次陪同考察的,除了副专员顾伟,以及地区的一些干部外,还有港方经理叶世荣、财务部部长杨嘉蒙等几人。

    让这次调研的商务成分显得很足。

    厂长傅国胜早早就等在了门口,迎接顶头上司和香江客人。

    几人一边走,一边听厂长的介绍:

    二纺厂现有职工5000人,在越州属于大型国营纺织厂,纺织厂内所有的设备齐全,但因为产品价格缺乏竞争优势,目前只开工了不到五分之一。

    这基本上连工人工资都已经发不出来了。

    当年越州药厂也就几百个工人,已经愁得越州医药总公司的领导们愁白了头发,现在这个几千人的工厂,每年光是工人工资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政府的税收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财政都投入到“吃饭”中去,那怎么搞基础建设?怎么发展教育呢?

    怪不得顾伟一上任,每天遇到的就是烦心事,换了谁在这个位置都像坐在火山口,随时会爆发。

    就在几人边走边聊的时候,邱玉星刚好戴着女工帽从厂房里走出来,看到人群中穿着一身中山装,跟厂长在谈笑风声的陈夏时,明显愣了一下。

    这时候的邱玉星已经结婚了,当初她想跟陈夏重续前缘,甚至不惜小三上位都没有成功,只能回到纺织厂里找那个宣传科的老实人嫁了。

    如果工厂效益好,两人一个纺织女工,一个宣传干事,其实收入还是可以的,双职工分房都有优势不是。

    但偏偏遇到了工厂效益一年比一年差,这就要了命了,两夫妻一个月加起来的工资补贴都只有50元。

    要知道南瓜藤一个工人的工资都已经是100元了。

    50元只能够勉强糊口,邱玉星想买什么漂亮衣服、首饰几乎成了一个梦想,到现在为止连孩子都不敢要,就怕养不起。

    而她的那位老实人老公,写材料写文章水平还可以,但这又不能换钱,关键时刻还不如机修工呢,人家好歹有乡镇企业愿意来请帮忙,能赚外快。

    知识分子的清高也不允许他去摆摊卖水果之类的,结果好了,两个人就一直在工厂里耗着,每天大眼瞪小眼。

    无数个夜里,想到自己曾经错过了一个金龟婿时,邱玉星都只能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

    现在猛得又看到初恋情人站在眼前,成为了人上人,她明显就是一愣,手里的纺纱也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傅厂长一看就不高兴了,领导来参观考察,你一个女工却来个现场砸场子?

    “喂,你这个女工怎么回事?没看到纱绽都撒了一地?做事不长脑子的吗?”

    陈夏拉了拉傅厂长的手臂,笑着说道:

    “没事没事,她叫邱玉星,是我的高中同学,估计是看到老同学比较激动吧,呵呵。邱玉星好久不见呀。”

    邱玉星紧咬着嘴唇,赶紧和其他女工一起蹲下来,捡起纱绽,尴尬地笑着回道:

    “小……陈……陈院长,好久不见了。”

    陈夏和顾副专员已经听了半天的汇报,也想了解一些工厂的实际情况,现在刚好碰到几个女工,于是几人就停了下来,继续问道:

    “对了,我刚好可以咨询你一下,你们工厂现在开工率足吗?你们都照常全员在上班吗?”

    邱玉星有点不明白这个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为啥问纺织厂的事情,但从小就机灵的脑子让她马上就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现在一星期只能开工1天或者2天,工人师傅们都在厂里,不上班,一个月25元的补贴都没得拿了。”

    “25元?”

    陈夏看了看傅厂长,心想这25元一个月也太少了吧?这是1986年10月了,可不是1980年他刚重生的时候,28元工资都能养活一家子了。

    傅国胜看到陈夏疑惑的眼神,只能尴尬地笑笑,

    “陈院长你有所不知,现在我们虽然还在开工,但因为成本高,白胚布根本就卖不出去,没销量哪来的收入呀,就这25元,还是地区给的补贴款呢。”

    陈夏咂咂嘴,心想自己这位老情人这日子可真难过了。

    顾副专员及时问了一个问题:“傅厂长也在这里,如果地区想把你们厂改制,你们愿意吗?”

第604章 工人们支持转制

    华国人嘛,最喜欢的就是看热闹。

    鲁迅先生打过一个比方,一个人蹲在地方,看一只小蚂蚁,过一会肯定有旁人也蹲下来一起看,不一会儿,会有一群人蹲在地上,虽然他们都不知道在看什么。

    现在工厂里来了地区副专员,还有几个香江客人,这个八卦新闻马上就传遍了整个厂区。

    刚巧陈夏和邱玉星在车间门口聊天嘛,不一会儿,旁边围满了工人。

    有来瞧热闹的、有来看看香江人长啥样的、有来看地区大领导的,也有不少人就是纯粹来瞎凑热闹的。

    当顾副专员问出,如果工厂转制,你们同不同意时,一瞬间,旁边就响起一片高喊声:

    “领导,怎么转制?是卖给这些香江人吗?”

    “转制后,我们的工作保得住吗?也能像药厂一样,一个月有100元收入吗?”

    “你们地区可不能不管我们呀。”

    “我们要吃饭,我们也工作,我们要订单!!!”

    听到工人们此起彼?的叫喊声,傅国胜马上举起了手,让大家保持安静。

    顾伟清了清嗓子:

    “现在的确有一个机会摆在你们眼前,要么你们继续沉沦下去,一个月拿25元工资,什么时候纺织厂彻底停工了,也就是你们清退回家的时候。”

    男职工们听了默然,女职工们就急了:

    “领导,我们可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们地区可不能不管呀,被清退了让我们怎么过日子呀?”

    “就是,我们是国家工人,当然要国家管啦。”

    看到工人们又激动起来了,顾伟索性站在了一辆卡车上,做了一个安静的动作。

    “如果你们不想被清退,想拿高工资,现在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纺织厂转制,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想承包纺织厂的,地区会考虑,绝对不会设置门槛。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将纺织厂卖给香江商人,咱们就成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越州药厂就是你们的榜样,就是不知道你们愿意怎么改?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改制势在必行,再这样下去,别说你们工人受不了,我们地区也受不了,都没有钱投入经济建设了。”

    顾副专员这一通话说下来,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

    要么工人中有人愿意承包二纺厂,要么转让给香江商人,要么就是等着关门清退。

    所有人的脑子都在飞快旋转。

    关门清退,下下策,这不是每个工人愿意看到的,到时一家老小吃西北风去?还是重新清退回农村去种田?

    这一条首先被大家排除。

    第二个,纺织厂个人承包,开啥玩笑,这可是一个5000人的大厂,不是50人的小厂。

    如果只是50个工人,当中肯定有胆大的会跳出来承包,大不了像乡镇企业一样打游击战嘛,辛苦一点去外地跑销售嘛。

    可5000人承包,哪怕一个工人一个月50元的工资吧,一年就是300万,这还不包括原材料费用、水电媒费用、机器维修更换费用等等。

    对了,还要提前支付一笔承包费用。

    二纺厂5000个干部工人,有一个算一个,谁能拿得出这笔巨款?这算算,起码手上要有1000万才好开口呀。

    1000万?死去吧,这么多工人,让他们每家拿出100块钱都困难。

    那么现在只有华山一条道可以走了,卖给香江人,当然可以说好听点,叫企业转制成港资企业。

    工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现场一片寂静。

    还是邱玉星这时候胆子大点,第一个问道:“如果我们二纺厂卖给香江人,我们能不能像越州药厂那样,拿到高工资?”

    这时候叶世荣出面了,用一口非常不流利的港普话说道:

    “这点你们可以放心,收购药厂,和想要收购你们纺织厂的总公司是同一家,当然会一视同仁,只要你们踏实肯干,没道理拿不到高工资。

    当然,我们的政策和你们内地政策不一样,我们是主张多劳多得,谁干得多就拿得多,不干活的人不但没工资拿,还要被辞退。”

    哄~~~~

    下面工人们马上就议论开了,现场已经聚集了几千人,厂办的还拿来了一个铝皮做的原始扩音器。

    陈夏这时候只是一个“外人”,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但他可以活跃气氛呀。

    “来来来,工人师傅们,咱们做个小调查,赞同香江人收购咱们二纺厂的,站右边。反对的人工人,咱们站左边,现在开始。”

    工人们听了陈夏的喊话,还有点磨磨唧唧,越州人的特点,都希望别人做出头鸟,他们跟跟风就行。

    这时候还是邱玉星第一个走出人群,站在了卡车的右边。“都要饿死了,还守着这个破厂干嘛,咱们也只能拼一拼了。”

    陈夏突然有点欣赏这个姑娘了,胆子够大、心思够活、做事果断,懂得见风使舵。

    当年在感情上果断抛弃自己这个垃圾股,后来又果断抛弃酒厂小工人,要是没这么勇气和果断,估计也做不出来。

    咳咳。

    有了邱玉星第一个带头,不到10分钟,工人们就以卡车为中线,分成了两半。

    都不用数了,几乎80%的工人都站在了右边,而站在左边的只有20%的人,哪边意见占多数,一目了然了。

    尽管这个调查不具有权威性,毕竟今天来的工人只有一半,但也可以看得出二纺厂的人心所向。

    这一切都要托前越州药厂,现在的南瓜藤制药厂的福。

    两厂毕竟是一墙之隔,双方的工人师傅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药厂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传遍了二纺厂。

    越州药厂以前有啥?当年的日子,连二纺厂都不如,可是改制卖给香江人以后,工厂马上就起来了。

    不但引起了先进的设备,有了最新的产品,更是每月都发高工资,100元呀。

    要知道越州这时候工人的平均工资顶多也就60多元,这是足足涨了4成。

    而当初有人害怕转制后,像电影里放的“包身工”一样的惨状,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资本家拿鞭子抽打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所以二纺厂工人们压根就没有这块心病,大多数人赞同转制。

第605章 避免以后拉清单

    接着大家又去一纺厂、红旗厂、纵横厂去转了一圈。

    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大多数工人都支持转制,当然中间也有骂声,骂汉奸呀、卖国贼呀的人不在少数。

    陈夏后来向厂领导打听了一下,基本上都是一惯懒汉。

    南瓜藤制药厂的高工资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同样知道,南瓜藤公司当初开除药厂的懒汉时,那可是毫不留情的。

    闹事?

    去问问几个还在海涂挑泥围海的几个懒汉就知道了,敢去南瓜藤闹事,绝对劳改没商量。

    而且现在越州人谁不知道,南瓜藤制药厂里,有一群凶神恶煞的退休兵在当保安?

    你几个懒汉混子拳头再硬,能硬得过人家当过兵的?恐怕不被当场凑死就算祖上积德了。

    两天调研下来,不但顾伟心里有底了,连陈夏也心里有底了。

    收购4家纺织厂,有戏。

    调研结束,感觉大包袱就要甩出去的顾伟笑呵呵说道:

    “小夏,那我先去跟领导汇报了,具体怎么改制还要开会讨论过,你先跟我透个底,你们愿意出多少价格买下这4个纺织厂?”

    “爸,具体涉及到多少金额,你千万不要插手,因为别人不知道,大领导和省领导都知道我跟你的关系,所以无论你要价多少,人家都会认为你有私心。”

    顾伟一听,吓一大跳,他还真没想到这个环节。

    这一步不慎,还真容易被人抓到小辫子,让他百口莫辩了。

    “小夏,你提醒得对,唉,我这第一次当行政干部,思虑不周呀。”

    陈夏没大没小的把手搭在老丈人身上:

    “爸,你只要如实将工人们想要转制的愿意汇报给大领导,具体要不要转制,4个纺织厂要卖多少钱,你一概不管。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谁要是抢你的功劳,把白的说成黑的,那我大不了不收购了,自己建个纺织厂嘛,无非就是麻烦一些而已,还少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

    有了女婿的保证,顾伟胆大放心跟地区的两位主官去交待了。

    地区会议室里,讨论非常激烈。

    虽然越州本地官员对这种改制非常欢迎,也非常有远见地预料到这种合作的好处。

    可不是人人都一条心的。

    不过还好,这次做为二把手的韩丁泽不再作妖了,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小道消息,一把手李兵权要走了,接下来他有可能接任。

    如果他接任了,对他来说越州地区经济发展得好,那政绩就是他的了,他自然不会像82年那样出幺蛾子了。

    现在好了,一把手、二把手,还有主管经济的副专员都赞同改制,那些官场老油条一看风向不对,反对的自然也没声音了。

    没反对,并不代表大家就没有小心思。

    这不,韩专员提出了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大家觉得,这四家纺织厂卖给香江四季集团,多少价格合适?”

    大家把目光齐齐看向了顾伟,就连李兵权也笑吟吟看着这位老下属怎么回答。

    顾伟却出乎大家的预料,谦虚地说道:

    “我是刚从基层上来的干部,现在虽然主管经济,但我想把这个投资拉来,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具体多少钱才能卖,这个需要各位领导拍板决定。

    我个人的意见,这次香江方面的态度是诚恳的,纺织厂工人也是支持的,那么鉴于之前药厂合作非常愉快,我看这个价格嘛……”

    顾伟停顿了一下,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包括李兵权和韩丁泽,他俩可是知道顾陈两家的真实关系,就看老头有没有私心了。

    “我看这个价格,我们不妨胆子大一点,报价高一点,毕竟现在地区的财政这么困难,好不容易逮到一只肥羊,总得薅一把羊毛嘛。”

    呵呵呵~~~

    会议室里大家都笑了起来,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觉得这个副专员真黑,但的确是考虑了地区的利益,是个好干部。

    而李兵权和韩丁泽互相看了一眼,多少有点诧异的,这老丈人宰女婿,够狠的呀。

    李兵权敲了敲桌子,止住在了大家的议论。

    “既然调子定下来了,大家说说,多少钱合适,说出来也难为情,我们这是在甩包袱,却准备当作优质资产甩卖,希望香江人不要反悔才好。”

    其实顾伟有一点没说,女婿是已经找好了销路,是准备出口的,赚外汇这可是一个大政绩。

    陈夏就怕说出来以后,地区为了政绩,到时肯定会以最实惠的价格给他,甚至白送给他都有可能,毕竟他还要帮着养几万工人呢。

    白拿,这不是陈夏想要的。

    他是见识过后世风风雨雨的重生者,现在一时爽,以后都是要拉清单的。

    等过些年,后来的当权者不会看到陈夏当初收购纺织厂时,是要养活几万工人,还要帮国家赚外汇的功劳

    他们眼里只会看到陈夏以一个极低的、不可思议的价格,将4家纺织厂,连同纺织厂的地皮一起吃掉了。

    他们才不管你1986年地皮压根就不值钱,甚至都不算在固定资产里的事实。

    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谁叫他老丈人是地区主管经济的领导?

    这就是传说中的“资本原罪”。

    到时陈夏就算再有嘴了说不清楚了,一旦被人曝光,或被有心人利用,对他的商业帝国,对他个人的名誉都是极其不利的。

    万一他上了福布斯杀猪榜,那后果就严重了,只能趁早移民,才能避免……那啥……

    韩丁泽问道:“老顾,4家纺织厂应该每年都在做国有资产评估的,具体多少机器多少厂房等等都有数的,你们心里有没有一个底?”

    顾伟赶紧翻了翻手上的资料,让工作人员给两位主官去过目一下。

    “这是几家纺织厂档案室里调出来的固定资产表,上面详细列举了几家纺织厂分别有多少资产,值多少钱,比如连办公室的桌椅都登记上去了,没有遗漏。”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资产评估第三方公司,一家工厂有多少资产,每年厂办和后勤部门都要登记在册,以备上级抽查。

    这份原始资料是最可靠的,

第606章 《西游记》剧组来了

    李兵权和韩丁泽看过后,又传给了其他参会领导,大家一起过目,免得被说有啥猫腻。

    这时候大家都交头接耳起来,议论纷纷,因为如果根据这个资产表来估算,4家纺织厂真不值啥钱。

    无论织布机还是纺纱机,或者是印染机,所有机器都是老破旧的、厂房都是几十年前建的,所有设备水平都停留在六七十年代。

    比如国外都在使用无梭织机了,什么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等等。

    而国内还在用最传统的有梭织机,全部都是人工操作,故障率超高。

    这怎么比?价格怎么算?

    所有领导都发起愁来,就算想卖,你也得找个好名头嘛,有个遮羞布大家都面子上过得去,总不能闭着眼睛瞎报价吧?

    这要是香江客商一怒之下举报到省里或者中央,甚至在国外媒体指责国内的贪婪,那可是会产生极大的政治风波,也会影响香江同胞回归祖国的信心的。

    一个搞不好,越州地区的领导是要集体躺板板的。

    秘书们在旁边抓紧时间盘算,最后给出一个数字交给了李兵权。

    李兵权咳嗽了一声,对着稿纸念了出来:

    “刚刚算出来的数字啊,咱们这4家纺织厂,就值人民币3000万,这还是把那些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算进去了。”(地皮没算)

    “才3000万呀?”

    大家都一脸惋惜,毕竟现在地区财政是真的困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3000万虽然多,但远远达不到大家预期的目标。

    韩专员倒是终于开明了:

    “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算政治账,这4家工厂近3万职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如果香江方面愿意承担过去,对我们绝对有利。”

    对地区来说,这3万职工,一个月补贴就要近100万元,一年1000多万,真是要了地区财政的老命了。

    工人,在领导眼里不是资产,反而被看成了是“包袱”,是负资产,这不得不说,这是八九十年代工人阶级最悲剧的时候。

    这对2020年用工荒的企业主们,绝对无法想像的。

    后世像之江省的各大民营企业,老板们个个都在为哪里去招工人而头痛,甚至有去火车站直接拿个牌牌招人的、在劳动力市场抢人的等等。

    过年过节还得亲自派车送工人回老家,还许诺从老家带回一个工人,就奖励多少多少钱等等,就怕工人们过年以后不回来了。

    这真是今非昔彼呀。

    如果把工人、地皮这两块最值钱的资产去除,这4家纺织厂的确是没多少钱了。

    就算是3000万人民币都已经是虚报了,一台老的二手纺织机偷偷卖给乡镇企业,也不会超过1000元,而资产统计表上却写着值3000元。

    这点,会议室里的老狐狸们心知肚明,所以才觉得这个报价不好喊呐。

    喊多了人家不愿意,喊少了地区觉得错过一只肥羊,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亿一样。

    大家把目光又集中到了顾副专员身上,毕竟他是主管经济和工业的,好歹给个大概数目呀。

    顾伟能说啥?

    在这会议室里,他又做不了书记专员的主。回家以后,他也做不了女婿的主。

    “要不这样,多少价格合适,我回去跟香江方面的客商在谈判谈判,毕竟这么一件大事,也不是一回两回就能定下来了。”

    大家都连连点头。

    是呀,一口气卖4家纺织厂,这越州地区真的已经走在了改革前沿,一个不好中央再吹个什么风,大家可都是要冒风险的。

    还是李兵权一槌定音:

    “那就这样,具体怎么改制,我要向省领导汇报一下。顾副专员就负责和香江方面谈判,具体多少价格嘛,反正是不能低于3000万人民币的,咳咳。”

    说完,李书记自己都脸红了一下。

    当大家都在热烈讨论怎么样能让纺织厂卖个好价格,弥补一下贱政的亏空时。

    陈夏陈老板这时候却在不务正业,跑到了羊山风景区瞧热门去了,这里正在拍《西游记》。

    没错,就是86版的西游记,杨洁导演,六小龄童,以及紫檀木女王的老公主演的那部。

    有读者肯定奇怪了,你自己都说了是86版《西游记》,咋现在还在拍?

    其实《西游记》不是一口气播放的,是拍多少就播放多少。

    比如1982年《除妖乌鸡国》,于当年国庆节播出。

    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

    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夺宝莲花洞》、《除妖乌鸡国》(重拍)、《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怪》、《趣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扫塔辨奇冤》、《误入小雷音》、《孙猴巧行医》九集。

    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就要说起《西游记》剧组真是多灾多难。

    那时候的艺术家们还是有追求的,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场景,那可真的是走遍了全国的大好河山,实地实拍。

    而不像后世的电视电影,基本都是电脑合成或者扣图。

    《西游记》剧组穷啊,因为央视同时上马了《红楼梦》剧组,可能因为杨洁导演的个性比较刚,所以《西游记》剧组就不是那么受待见。

    为数不多的经费基本上都给了《红楼梦》,

    《西游记》剧组说是走遍全国大江南北,其实真的是吃糠咽菜,将经费节约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连群演都是剧组自己人上的。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

    《西游记》所有镜头,只有一台摄像机拍摄,只有一台哦,而人家剧组可是多台摄像机多方向拍,咔嚓咔嚓,即轻松又简单。

    最后《西游记》穷到什么地步,穷到没钱拍下去了。

    央视说咱不管,要钱没有,要么停拍,要么自己想办法找钱拉赞助去。

    就这样,剧组制作部副主任,兼蜈蚣精、百眼魔君、接引佛祖的扮演者李鸿昌老师,凭借自己的私人关系,这才从中铁十一局拉来300万元继续拍摄。

    但这也仅仅只完成了后面5集就又没钱了。

    直到1998年,才最终补拍完了剩下的十六集。

第607章 穷逼的西游剧组

    这次《西游记》剧组就是来补拍后五集的。

    越州的羊山风景区,古代是一个采石场。

    可能是采石工人们的恶趣味吧,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怪石,人走在其中,就像走在异届世界一样,非常有魔幻感。

    这种场地就比较符合《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剧组来取景嘛。

    《西游记》已经在86年的春节播出了,这个影响力大家可以想一下,据说当时最高的收视率达到了90%,只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所以当剧组来越州拍戏的时候,这个围观的人群那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热情的越州人都围在剧组外围瞧热闹,同时还给自己的老乡喊加油。

    老乡就是演猴子那位六小龄童,他可是土生土长的越州本地人,父亲是著名绍剧艺术家,南派猴戏的杰出代表六龄童。

    六小龄童其实小时候也是个绍剧演员,后来筹拍《西游记》的时候,是杨洁导演亲自来越州面试的,最终选择了他。

    陈夏开着那辆拉风的红色越野车,载着顾琳一起过来了。

    听说《西游记》剧组来了,顾琳喊着要去瞧瞧热闹,陈夏一听也好,毕竟《西游记》真是他童年从小看到大的,每年暑假必放的电视。

    一听片头曲,那嘟嘟嘟的声音,整个人都能兴奋起来。既然重生了,当然要去亲身经历一下。

    陈夏的越野车在越州地区的出名程度,绝对不比六小龄童差,反正越州人都知道,这是越州人民医院的院长来了,据说还是位太子爷。

    这么一位太子爷来看热闹,越州本地的工作人员马上跟导演制片去汇报了。

    杨洁是谁,管你是太子爷还是土皇帝,想来瞧热闹行,乖乖站一边去,不许发出声音。至于想让她来招待你,没空。

    陈夏也不以为意,他本来就是来瞧热闹的,又不是来耀武扬威,不像后世某些地头蛇,一定要拉着剧组的女演员一起去喝酒吃饭陪唱歌的。

    几个本地工作人员挺客气,让陈夏和顾琳一起到了导演背后的一个VIP位置,导演背后嘛,肯定是视线最好的地方嘛。

    陈夏也客气,让工作人员去他的汽车上把几箱可乐都搬下来,算是慰问品了。

    而他自己则跟顾琳一起饶有兴趣地看演员们怎么拍摄,哎,什么猴子呀,猪八戒呀,唐僧呀,沙和尚呀。

    这可是原版哦,果然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一点没有改变。

    陈夏没敢发出声音,就怕导演让他滚出去,可旁边有一个老头却在拍摄的时候忍不住在冲不远处的猴子喊叫:

    “金莱,你刚刚那个动作不对,你跳起来的时候,应该这样……然后再这样……明不明白?”

    陈夏吓一跳,人家导演还没说啥,你一个观众瞎说啥呢?仔细一瞧,哎哎,这不就是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先生嘛。

    汗,人家又是老子,又是表演艺术家,指点一下这时候还比较嫩的六小龄童果然有资格,没看杨导演也是笑咪咪地回头看了一眼,啥话没说。

    帮演员改正动作,让拍戏更完美,导演欢迎还来不及呢。

    碰到老艺术家,陈夏就有点不安份了,悄悄挪了过去:“六老师,你好你好。”

    旁边的工作人员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六龄童当然认识这个在越州当地鼎鼎大名的人物,也笑着回道:

    “陈院长,你叫错啦,我姓章,六龄童是我的艺名,哈哈哈。”

    陈夏一脸尴尬,这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呀。

    顾琳在一边捂住了脸,悄悄移开几步,决定跟自己老公保持一定距离,装作不认识这个土包子。

    “章老师,你是来看六哥?啊呸,是……”

    六龄童笑着说道:“他叫章金莱,是我小儿子,59年生的。”

    “嗨,我是62年生的,果然可以叫声哥。对了章老师,这《西游记》不是都已经播出了嘛,怎么还在拍呀?”

    “没有播全,之前播了十多集,后面还有14集要播,这不是刚拉了300万赞助嘛,导演就想把后面几集都给拍全了,可惜呀,钱还是不够。”

    陈夏这时候并不知道《西游记》剧组经费不够的事情,反而是满脑子问题:

    “怎么,没拍完是因为钱不够?”

    “是啊,你们可能不知道,中央电视台不给拨款了,李老师好不容易拉来了300万赞助,只够再拍5集的,可惜呀,这么受群众喜欢的电视剧,就这么腰斩了。”

    老艺术家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要求十全十美。

    无论是舞台、服装、道具,还是演员的状态、台词、表演都尽量要求尽善尽美,宁可自己不拿工资,也要把戏给演完美了。

    结果现在因为没钱,只能腰折十多集,这让杨导演也好,剧组演员和工作人员也罢,甚至连六龄童这样的外人都感到十分痛惜。

    这时候顾琳悄悄碰了碰陈夏:“哎,这么好的电视剧因为没钱不拍了,多可惜呀,你想想办法呗。”

    这败家娘们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呀。

    这个赞助哪里是几千几万就够了的?人家赞助了300万只够拍5集,这后面还有16集,这还不得超过1000万呀。

    1000万在1986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陈夏是有钱,但这钱也不是这么白送的。

    是的,真的是白送,顶多就是在电视结尾打个字幕,特别鸣谢谁谁谁的。

    不能分享版权,连海外版块人家也不会给你。

    也不能潜规则女演员,86年的《西游记》剧组,所有的女演员都是正规剧团出来的正经演员,人家可都是艺术家,看得上你这个土财主?

    当然,你龚雪这样的大明星除外。

    86年内地娱乐圈的超级大新闻就是著名影星,第一美女之称的龚雪,被卷入了沪市某些“贰代”们的绯闻。

    “贰代”们事后的交待,以及他们日记里面的描写,那自然是不堪入目的,当然龚美女是坚决否认的,后来直接跑霉国躲风头去了,从此退出影坛。

    到底有没有事陈夏也不知道,反正娱乐圈嘛,咳咳,当年张柏之可也是以清纯出道的哟,结果呢。

    当当当~~~

第608章 贴片广告换赞助

    突然陈夏脑子里闪现一个念头,赞助可以,可以要贴片广告呀,这样自己的赞助就不会白费了。

    所谓的贴片广告,其实有多种理解。

    一种是像《新闻X播》之前5秒,某某酒业为您报时。好了,人家就这5秒时间,一天就是8万起步,一天哦。

    妥妥的标王。

    还有一种就是在电视剧综艺节目中间穿插广告,

    就像当年的《还珠格格》,电视剧放个七、八分钟,马上就插入广告,广告比电视剧时间还长。

    这些贴片广告虽然惹人烦,但观众粘合度好啊,毕竟人家都眼巴巴等着看电视呢,也就忍了。

    不像别的时间段,一放广告,观众马上就转台了,广告时间谁都不爱看。

    1986年的时候,广告已经出现了。

    1979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华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

    虽然这个时代这种电视广告并不是主流,但至少在政策上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陈夏脑子里想到一个主意,他可以投资1000万,但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拿到《西游记》电视剧开播前一分钟广告位。

    到时就让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观音菩萨、如来菩萨的几位演员,穿着电视剧中的戏服,一起拿着南瓜藤制药厂的产品。

    如666胃泰、666感冒片、666阿莫西林、666克拉霉素、666枸橼酸铋钾、还有一个666十全补肾酒。

    然后一起在电视前面说一句药物的特点:

    比如:666胃泰,治胃病,就一粒。

    再比如:让色色的猪八戒在屏幕前轻声说一句:666十全大补肾酒,谁用谁知道!

    最后大家集体对着电视镜头,用手指比划一个六的动作,再一起说一句:

    “南瓜藤制药,效果666。”

    我靠,这画面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绝对辣眼睛,但如果是在1986年这个迷信盛行的年代,效果绝对能轰动全国。

    怎么滴?几位菩萨,唐僧师徒代言的药品,效果能差?

    你们老百姓还拜什么菩萨求什么神?去医院买点南瓜藤制药厂出产的药品就能包治百病嘛。

    选择《西游记》剧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缺钱,有可趁之机,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地方。

    《西游记》的重播率相当高,据说重播超过3000次,而且最高收礼率达到了90%。

    从广告商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收礼率和重播率,绝对是广告的黄金时间段,这要是再过几十年,你没有几个亿想也不要想。

    陈夏一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真TM是个天才,这么绝妙的主意都能想出来。

    顾琳在旁边一脸鄙视,两人老夫老妻了,一看丈夫这个表情,顾琳就知道这家伙肯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或者找到一个发财的方法了。

    “哎哎,注意点,口水都流出来了,你对着猴子都能想入非非,陈老二,你口味够重的?”

    “去去去,你才对着猪八戒流口水呢,我跟你说,我还真愿意赞助他们了,等着。”

    说完,陈夏招了招几个本地工作人员,

    “去,跟杨导说一句,就说我代表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想跟她谈谈赞助的问题。”

    工作人员都听傻了,“赞助?”

    六龄童老先生一听也急了:“陈院长,这可不能开玩笑,这个赞助可不是几百元几千元就够了的,起码都是几百万呀。”

    “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再说这钱不是我个人出,是南瓜藤医药公司出。”

    工作人员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份不一般,又是战斗英雄,又是医院院长,说话不可能打诳语,于是急忙跟导演去说了。

    不一会儿,杨导连戏都顾不得拍了,让大家原地休息,她亲自跑了过来。

    “你是……陈夏?是不是那位老山战斗英雄?真是年轻有为呀,幸会幸会。”

    能从杨导演这里听到一句好话可不容易,陈夏也不敢托大,连忙握住她的手,谦虚地说道:

    “杨导你好,《西游记》我看过,绝对可以载入中华电视剧史册,我和我爱人都非常喜欢看,你们为了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辛苦了。”

    “呵呵,刚刚陈院长你说你有办法帮我们拉到赞助?而且是几百万起步的?”

    杨导演是个急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就把问题提了出来。

    “对的杨导,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越州地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同时,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是我爷爷开的。”

    “南瓜藤?”

    杨洁听完陈夏的介绍,仔细回想了一下:“那个666胃泰是不是南瓜藤公司的产品?”

    “对,就是这家公司,港商独资的。”

    杨导演这下放心了,666胃泰她吃过,甚至现在剧组还携带着,谁要是胃痛胃不舒服了,吃一粒效果特别好。

    再加上陈夏还是一等功战斗英雄,又是全国劳模,又是医院院长的,不像个骗子,所以她已经信了七八分。

    现场也没有办公室,几人也不嫌脏,一起找了个台阶坐了下来。

    杨导演提醒道:

    “陈院长,你知道赞助我们西游记剧组,费用会非常大,不满你说,我们刚刚拉来了300万,只够我们拍5集,剩下的钱只能做做后期了。”

    陈夏毫不在乎:“杨导,我刚刚听说了,你们还有16集的经费没有着落,准备不拍了?”

    杨导演一听就叹了口气:“是啊,领导不支持,没有办法。”

    “那你有没有做过预算,这16集,最少需要多少资金?”

    “具体没有细算过,但最少是不能少于1000万,毕竟我们是实景拍摄,需要全国各地去跑。”

    陈夏笑了一下,“杨导,如果央视能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这1000万赞助我帮你解决。”

    杨洁猛地站了起来,两眼泛出了凶光:

    “小伙子,你可不能跟我这个老太婆开玩笑,10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你这么说我容易当真的。”

    也不怪杨洁激动了,她这几年为了拉赞助,真的头发都快要愁白了。

    1986年又不是后世,到处都是媒老板,大不了答应剧组里面塞几个女演员嘛,但赞助还是容易拉到的。

第609章 六千万买纺织厂

    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追求,对一位电视剧导演来说,将一部《西游记》完完整整拍出来,这是她终身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杨洁导演从80年开始筹备剧组开,到今天已经是是86年了。

    这6年时间中,她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围绕着《西游记》展开。

    因为工作太忙,整天和丈夫(摄影师)一起在全国各地跑,连女儿都没有好好管过。

    突然有一天领导跟她说,拍戏没钱了,台里不准备投资了,她心里的那种懊恼和痛苦是别人所不能体会得到的。

    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她眼前,她怎么可能不牢牢抓住。

    “陈院长,说说你的要求,看我能不能办到?”

    “杨导,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你们央视每次播放《西游记》之前,给我留一个一分钟的广告位,帮忙宣传南瓜藤制药的几个药品。”

    杨导和旁边的几个工作人员都愣了一下,这是个什么鬼要求?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陈院长,你再具体详细说说看,怎么个广告法。”

    陈夏就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杨导:“你的意思是,让我们的演员穿着《西游记》行头,对着镜头说几句广告词,然后在电视剧播放前一分钟放出来,然后你就给1000万?”

    老太太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陈夏赶紧补充道:

    “不仅是给剧组1000万,同时我还给几位演员额外一笔报酬,这叫肖像使用权,我要买断,也许以后还可能印刷在药品包装上面。”

    杨洁一听说开心了,

    “好好好,这个要求不过份,演员能有额外的收入也是一件好事,他们拍戏实在太辛苦了,现在我每月只能给他们几十元的补贴,惭愧呀。”

    杨导演说是这么说,但她的为人还是很严格的,要不是陈夏事先说愿意给1000万赞助,她未必愿意让演员出面拍广告。

    前世,唐僧师徒四人在电视播出成名后,经常穿着戏服去全国各地走穴赚钱,连戏都肯好好拍了,为此杨导跟他们闹得非常不愉快。

    当天晚上,陈夏载着杨导和制片主任等,以及几位主要演员,一起去城区参加了南瓜藤公司设立的招待晚宴。

    南瓜藤公司上千个职工这个开心呀,看到电视剧里的明星来厂里,这连上班的心思都没了,纷纷追起星来。

    杨导演则跟叶世荣等港方经理一起,就具体的合同进行了谈判和确定。

    当然这也是走走过场,大BOSS亲自拍板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更改呢。

    第二天,杨洁亲自带着广告方案,返回首都的央视,亲自去跟领导谈判了。

    虽然拉赞助的事情她可以完全做主,但1分钟的贴片广告时间她没权力,还是需要台里领导同意才行。

    《西游记》剧组的事情还要等杨导从首都回来才有定论。

    这边顾副专员已经迫不及待要拉住自己女婿,要把纺织厂转让的事情将价格敲定下来。

    既然是翁婿,顾伟也将会议上的议论,以及最后的底线都告诉了陈夏,这……真是里通外国啊……

    “3000万人民币?”

    陈夏听到这个数字,就觉得真TM便宜,不说别的,光是这4个工厂,地皮就达到了近2000亩。

    其中第一、第二纺织厂就在主城区,红旗纺织厂在城南,但也紧邻城区,就是纵横纺织厂远一点,位于城北,但这家厂占地最多有1000亩,规模最大。

    这么多土地,这可是捂上几年,几十个亿小意思,如果炒作得好,上百亿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现在是效区,再过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开始,那也是城区范围内了。

    顾伟手指敲打着沙发,说出自己的想法:

    “既然你不想讨价还价,那3000万就可以了,毕竟你后续恢复生产还需要一大笔资金。”

    “爸,3000万不够的,人家只说了是底价,难道我们真的以低价成交?那也太不识趣了。而且你们估价存在一个非常大的漏洞,那就是没有把土地价值算进去。”

    顾伟一脸茫然:“土地?这土地都是国家划拨的,不值钱呀。”

    陈夏提醒道:“我要买下这几家厂,是一定要连同地皮一起买下的,再过几年,最值钱的不是工厂,也不是机器,而是地皮。

    所以这样,工厂3000万价格我接受,另外,我再给3000万,要求就是把土地产权一并卖给我们。”

    顾伟不由陷入了沉思,有点怀疑人生了,有这么讨价还价的?

    花3000万元,以溢价一倍的价格买下这四家纺织厂,这女婿是不是当年落水后遗症又犯了?脑子进水了?

    他哪里知道,陈夏以这个超高价买下四个厂,就是要堵住现在和将来的悠悠之口,不要被扣上一顶侵吞国有资产的帽子。

    同时,也是做戏给省里和中央看,陈家代表的香江资本,是爱国港商,不是来图内地便宜的,跟那几个光捂地不开发的妖艳货色不一样。

    比如某某缺德鬼,到处收购内地土地,到处收购工厂,然后就是不开建项目,弄几个民工天天在那里瞎捣鼓,假装开工建设的样子。

    然后在土地炒作最高峰的时候,慢慢抛掉捂了十几二十年的土地,换成外汇就跑路了。

    陈家不一样,陈家是投资实业的,是为内地创造税收、创造就业岗位的,是做到港资进入内地的模范生出现的,就连给钱都那么豪爽。

    当顾伟将南瓜藤愿意用6000万人民币收购4家纺织厂的消息带回,瞬间地区机关内就是一片欢腾,连李书记和韩专员都笑逐颜开。

    1986年,越州地区一年总的财政收入不到4个亿,但如果去除下面县市,真正的地区本级财政收只有1.3个亿而己。

    现在南瓜藤一下子就给出6000万,能不让大家欢天喜地?

    要知道财政收入地区还要上缴给省里一部分,真正到手的估计不足1亿。

    而南瓜藤的这笔购买纺织厂的费用,是不用上缴省财政的。

    也就是说这6000万是可是越州地区的小金库,是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这能不让各级领导开心吗?

第610章 虞得水辞职下海

    其实陈夏已经耍了个心眼,他这次用人民币支付,而不是外汇了。

    因为南瓜藤越州制药厂的利润太高了,独家垄断嘛,就算陈夏已经是低价政策了,但一年下来的利润也超过了3亿人民币。

    这么多钱,理论上是可以换成外汇,然后转移到国外的。

    但这时候国内的外汇储备只有20个亿,你一下子要换走差不多1亿美元出去?这怎么想都有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意思吧?

    做为爱国港商,不能做这种事情,利润自然要滚动发展,留在国内的。

    甚至连那新增的20条生产线,陈夏都准备动用海外储备资金去购买。

    想要将利润换成美元转出国外,还要再等几年,等90年代开始,出口创汇多了,外汇储备不那么紧张了,也是南瓜藤资本外流的时候了。

    不外流也行,学习那个缺德鬼,将钱都在国内储存土地资源,但就怕陈夏有这个胃口,人家不给你这个机会。

    至于现在还是86年,这么多钱干嘛?怎么花?土地买卖还不允许,股票陈夏也不懂。

    沪市1984年就已经成立了一个什么证券市场,发行了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

    但具体涨多少跌多少,陈夏是莫名其妙,前世对这方面的知识一点都不关注,现在吃亏了。

    而且就算他什么也不顾,拿着几个亿人民币冲进去,绝对会引起股票的异常波动,总盘才几个亿啊?你进来3个亿?

    那绝对会让中央有关部门出手阻止的,有你这么玩的吗?你来个几十万也算了,上亿了,这是要逆天吗?

    所以陈夏的投资一直非常死板话,比如他一直让岩金切在瑞丽腾冲收购翡翠,在首都继续让应元岳收购古董,在东北让大姑父继续收购野山参。

    在其他地区尽量多收购珍贵中药材,就连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和虎骨酒都已经搜刮好几遍了。

    就这,钞票还是花不完。

    在国外还能买美股、买黄金、买洋酒白酒、买豪宅住宅,在国内这些都不用想了。

    6000万买4家工厂,这生意亏不亏?

    眼前来看是亏大了,但从长远来看,赚翻了,目前越州城区内几家大型工厂土地几乎都落到了陈夏手上,连职工小区都有储备用地。

    暗落落的,在别人都不关注的时候,他悄悄成为了越州目前最大的地主了。

    要买下4家纺织厂,名义上还是要陈德发或者陈淑琴来签合同,同时,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厂的管理层就需要香江调拨了。

    陈德发老人本来就是干服装厂出身的,香江本土市场非常小,主要做的就是出口贸易,所以这方面的人才特别多。

    这几年随着经济危机,产业外迁,香江这方面管理人才过剩,所以陈德发老人很快就组建了一个管理团队。

    有老部下,也有从大女婿家服装厂抽调的,也有亲戚朋友介绍的。

    老人一听是大孙子的生意,那自然是打起十二分的主意。做药厂、卖珠宝他不懂,做纺织服装业,那就是本专业了。

    但完全依靠香江团队管理也不是个办法,因为人家太贵了,尤其来大陆几乎就是涨了50%的薪水。

    这个性价比太低了,可不给加薪水又招不到人,现在的内地,在人家眼里跟非洲大荒漠似的。

    陈夏想到了两个老朋友。

    一个是虞得水。

    虞得水可以说是陈夏重生以来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后来陈家从柯镇搬到城区后,梅园就卖给了他,两人这么多年来关系一直相处不错。

    陈夏多年接触下来,知道虞得水不是一个普通的招待所经理,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善于交际的人才,至少管理能力绝对比陈巧姑还强。

    原本的历史中,虞得水在“华国轻纺城”兴起后,先是辞职卖布,后来自己开了柯镇第一家高档酒店,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富豪。

    陈夏就想将纺织厂的中方经理交给他去担任。

    柯镇招待所。

    陈夏走在柯镇那熟悉的老街上,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刚重生回来,他第一次走在这条老街上时,脑子压根就没转过弯来,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像个外人,是旅游团观光一样。

    而当初他在柯镇招待所点了5个肉菜,成就了他远近闻名败家子的名声。

    这一晃就是6年了,陈夏也不在是那个为了全家吃饱,偷着粮食去省城卖米的土包子了。

    虞得水刚好从招待所出来,看到对岸正在闲逛的陈夏,连忙大声喊道:

    “小夏,你怎么在这?”

    “找你这个大经理呗。”

    两人见面,嘻嘻哈哈了半天,虞得水感慨地说道:

    “什么大经理呀,就这么个破地方,我最近老是在思考,要不要也去办个乡镇企业,你说织布厂怎么样?”

    陈夏点头:“织布厂不错,这不我来柯镇就是找你,我爷爷在将越州一纺厂、二纺厂、红旗厂、纵横厂都收购了,成立一家港方独资公司,我想请你当中方经理,怎么样?”

    虞得水手里的香烟都掉了。

    “开……开什么……玩……玩笑,你真……拿我逗乐呢。”

    “不是逗你玩,你以为我吃得空专门跑来找你,就是为了喝酒啊?多少事等着我呢。反正这家招待所是真委屈你老哥了,当个外资企业的中方经理,你绝对合格。”

    “真的?”

    “真的,而且我可以保证,一年工资起码都是10万以上,干不干?”

    陈夏知道拿情怀去忽悠别人上船,这是最无耻的,凭什么要拿别人的前途去成就你的梦想?

    朋友也好,亲戚也罢,相交一定要有利益,否则肯定长不了,陈夏给出一年10万的工资,足以让虞得水动心了。

    要知道他一年的工资加外快,一年也就2000多元,而这几乎是他工资的N倍,傻子才不干。

    虞得水脸色阴晴不定,显然一直在思考,大约半小时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干,老哥跟着你干了。”

    1986年,辞掉公职就代表着以后就没有国家发放的退休金了。

    在这个年头,能破釜沉舟下海的,勇当弄潮儿的,后来几乎都成了富翁。

    虞得水这回下的决心可大了。

第611章 最新的哮喘指南

    陈夏要搞定的第二个人选,就是公司里非常重要的岗位,“财务经理”。

    也是刚巧了,人民医院的财务科科长费美兰老阿姨刚刚年满55岁退休了。

    整个人民医院,要说陈夏最怕的是谁,非这位费阿姨莫属了,这个老阿姨太TM精明了,精明到每次都可以看穿人心一样。

    当初陈夏每次给医院发完福利去财务领钱,看到费美兰就像老鼠看到猫一样。

    而且这么多年下来,陈夏从来没看到过老阿姨在财务上出过一次错,工作能力那绝对是杠杠的。

    这样精明能干,充错无限活力的老阿姨,退休后就去公园练太极拳了,未免也太可惜了。

    所以当陈夏摸她家里,提出让她担任新公司的中方财务经理的时候,她一口就答应了。

    喜得她爱人,也是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吴顺炎,握着陈副院长的手死死不放,感激泣零。

    大家别误会,人家吴主任不是要拍领导马屁,而是费老阿姨退休后每天在家里看谁都不顺眼,动不动就骂人,拿东西都摔来摔去的。

    对吴主任来说,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有时候睡到半夜,经常被老伴给骂醒了,长此下去,他都要神经衰弱了。

    也难怪呀,一个工作了多年,尤其还是多年中层领导,一退休就像抽了魂一样,整个精神支柱都没有了,也就只能在家里发泄了。

    就跟越州老干部局的那群老头老太一样,一退休马上一改过去的儒雅,个个变得跟泼妇一样,这就是传说中的“退休综合症”。

    接下来,陈夏又摸出罗布森·沃尔顿的联系方式,去越州邮电局挂了一个长途电话,告诉他自己准备开工的事情。

    一分钟20元,两人足足打了半小时,出来一下子付了600元,几乎是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

    不少邮电局的职工都在背后议论了,这个陈副院长是不是贪。污了?哪来的这么多钱呀?

    就在陈夏忙着纺织厂收购整顿工作的同时,英格兰的《柳叶刀》在同一期杂志,率先刊登了两篇论文。

    《雾化吸入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研究》、《儿童哮喘最新诊疗思路》。

    署名作者是香江玛格利特医院,以及华国的越州人民医院,通导作者单位则署名为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

    两篇论文瞬间在各国医疗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两篇论文完全颠覆了目前临床上对哮喘,尤其是儿童哮喘的治疗。

    提出的观点,哮喘治疗不再以口服或静输激素为主,而改用一种激素的雾化吸入,并且详细列举了雾吸的优点和疗效,一组组的对比实验数据全列出来了。

    同时指南也明确将哮喘治疗由过去的“抗感染治疗”,改为全新“抗炎抗过敏治疗”思路。

    将发作时的对症治疗,改为平时的预防发作为主的治疗方案。

    这在各国儿科、呼吸科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病人对医学要求的增加,医生和病人也逐渐发现旧的治疗哮喘模式存着在许许多多的副作用,甚至是在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比如在成年人当中,长期反复激素的使用,容易引起非常多的并发症,

    如感染,高血压,高糖血症,骨质疏松,撤药反跳,股骨头无菌坏死,肥胖,精神兴奋,消化性溃疡等等。

    而在儿科方面,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哮喘和气管炎,导致儿童库欣反应特别明显,内分泌紊乱引起满月脸、多毛症、肥胖。

    原来一个个漂亮的小帅哥小美女,慢慢都变成了又黑又胖毛又多的“丑八怪”,有几个爸爸妈妈受得了呢?

    进入了80年代,世界总体是太平的,没有战乱,各国都以发展经济为主,老百姓手里开始有钱了,对医疗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

    就在医生和病人无法忍受,急需必变的时候,这两篇论文及时出现了。

    这种颠覆性的治疗,并且明确有实验数据表明,这种最新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时,所有临床医生们都充满了好奇。

    这时候,南瓜藤制药和霉国辉瑞、英格兰葛兰素史克、曰本武田制药的良好关系就体现出作用来了。

    因为这三家公司的经销商(医药代表)几乎遍布了世界各地,全世界知名医院,甚至是不知名的医院的医生资料他们都有,而且他们的医代都熟。

    于是一份份邀请卡都送到了各个专家教授的手上。

    1986年12月12日,华国政府邀请。

    由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玛格利特医院、越州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国际哮喘病学术论坛”,以及“国际过敏性疾病学术论坛”将在华国越州举办。

    欢迎全世界的医生、医学专家、专业教授参加,会议上将展出全新的临床药物。

    医学界是个非常小的圈子,当这份邀请函送到后,大家私底下都频繁开始交流了。

    毕竟“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真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而香江玛格利特医院和越州医院更是闻所未闻。

    但接着的消息就让大家都感到了南瓜藤医药公司可能非同一般。

    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以及“四联疗法”的发明,就是由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香江南瓜藤公司”和“越州医院”共同研究发明的。

    这个发现和发明就了不得了,这是颠覆了胃病治疗的研究,绝对是一个“诺奖级”的重大突破。

    别说那些著名医院的专家教授了。

    就算是非洲偏僻的小医院,现在治疗胃病已经抛弃了传统的药物和思维,完全按照“香江南瓜藤公司”和“越州医院”共同制定的“诊疗指南”来治疗了。

    然后大家又猛然发现,最近葛兰素克科医药正在大力宣传推广的用于治疗ED的药物“西地那非”,其实也是由“香江南瓜藤公司”发明的。

    虽然荃湾药厂因为特殊原因导致生产推迟了,但是相关的广告已经是普天盖地,举世皆知了。

    一家能不断推出创新药物,颠覆临床指南的公司,能是一家普通公司?

    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对这个邀请函产生了兴趣……

第612章 新成立四季纺织

    杨洁导演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越州,同时带回来了一份央视领导盖章同意的合同。

    央视同意南瓜藤医药公司,以1000万的赞助换取1分钟的贴片广告,但要有个时间限制,以5年为期限。

    但陈夏也额外提出一个要求,如果以5年为期限,则5年内重播《西游记》之前,都要有南瓜藤医药的贴片广告。

    要知道《西游记》的重播率可是创记录的,尤其在1986年这个时代,电视台也没有太多的资源,所以往往反复播放老的“自制剧”。

    《西游记》这种爆款电视剧,重播率甚至是一个月一次,有时候一天不同时间段还会播两次。

    这1000万元不仅是一个片头贴片广告,在片尾还有一个“特别鸣谢”的环节,这个是可以一直保留的刷脸机会哦。

    杨导在电话请求了央视领导后,答应了陈夏的条件,双方马上就签署了协议,并且趁在《西游记》剧组都在越州的便利,拍摄了一组1分钟的广告。

    扮演观音菩萨的左老师,坐在莲花台上,一洒净瓶里的柳枝,结果洒出来的都是“666胃泰”,然后观音菩萨拿起一盒胃药丸,笑咪咪地说了一句广告词:

    “三六胃泰治胃病,一粒就见效。”

    要不是怕宗教委和佛教的抗议,陈夏都想加一句:“认准666牌,这是菩萨认证的哦。”

    而轮到猪八戒上场,马老师表现得色咪咪的,回到了高老庄,跟高小姐拜堂成亲了。

    在进入洞房之前,他悄悄拿出一瓶“666十全补肾酒”,一口气就吹了一瓶,然后马上表现得精神抖擞,最后悄悄对着镜头轻声说了一句:

    “666十全补肾酒,谁用谁知道!”

    整个广告没有一句色情台词,也没有一个色情镜头,更没有直接xin暗示,但只要是男人看了都明白,这补肾酒是干嘛用的。

    接着孙悟空代言了阿莫西林,唐僧代言了克拉霉素,沙和尚代言了枸橼酸铋钾,如来佛祖代言了感冒药。

    最后一个镜头是几位神仙排成一排,用手比作一个“六”的动作,一直喊道:

    “南瓜藤制药,效果就是666!”

    OK,一个广告下来,每一位演员都拿到了1万元的“代言费”,这钱还包括了肖像使用权。

    这把几位演员给高兴的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一样。

    因为大家实在是太穷了,几个主要演员,像孙悟空、猪八戒因为需要特型化妆非常辛苦,所以补贴高一点,但一集也只有80元。

    而像扮演观音菩萨的左老师,一集甚至只有57元的补贴。

    关键是这一集的拍摄时间,可不像后世的电视剧,可能几天就完了,《西游记》可是拍了整整8年,这一集也是几个月时间才能完工。

    这也是后来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的几位演员,不顾导演的禁令,一头扎进了走穴赚钱的深坑里,甚至不惜跟导演的关系闹得很僵。

    因为他们实在是穷怕了,全国出名之后,就想将流量变现。

    现在南瓜藤一口气给了他们一万元的广告费,还不用缴个税那种,也不给上缴单位,能不让他们欢喜若狂嘛?

    艺术家,艺术家也是要恰饭的,不要道德绑架他们,说不喜欢钱的人,不是傻就是坏,绝无例外。

    当然陈夏也会做人,额外赞助了一台最新的摄像机给剧组,也算是为自己童年的情怀买了一次单吧。

    广告拍完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央视,根据协议,下次重播的时候就会在片头放这支广告。

    相信随之而来的,就是南瓜藤旗下几个产品的销量再一次暴涨,当务之急就是将三期的那20条生产线要赶紧上马。

    南瓜藤要趁着八十年代这个缺医少药的特殊年代,牢牢用药物的治疗效果,给全国人民竖立一种信念:

    凡是南瓜藤出品的药物,必是精品。

    这样才能在未来众多的药厂中,一直牢牢占据第一的地位,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老百姓无论买什么东西,用惯了就会形成一种固定思维,一般不大会轻易改变,这也就所谓的“产品忠诚度”,也是南瓜藤公司的先发优势。

    《西游记》的贴片广告只是第一步,只要跟央视搞好了关系,接上了头,未来陈夏决定慢慢投放更多广告,让南瓜藤制药举国皆知,耳熟能详。

    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都明白广告的重要性。

    就在陈夏解决完《西游记》赞助的事情后,香江的大爷爷和小姑带领着一支30多人的团队也赶到了越州。

    这团队里面主要是以工厂管理、制衣老师傅为主,至于纺织和印染这一块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还是以原来几家纺织厂的员工为主就行。

    此外还有财务和法务工作人员,华国人这时候并不看重合同,甚至觉得所谓的合同就是拿来撕毁的。

    但陈夏要求还是要制定严格的合同,将方方面面的漏洞都堵住,万一将来地方政府出幺蛾子的时候,南瓜藤完全可以拿着合同去中央告御状。

    一句破坏港资投资,破坏内地与香江友谊的大帽子扣下来,管你是哪级干部,全部都会狗代。

    有了之前越州药厂的改制模版,4家纺织厂的改制也很成功。

    香江团队根据四家工厂的生产规模和地理环境,决定将最大的纵横纺织厂,改为服装厂,专门生产对外出口服装。

    二纺厂与一纺厂、红旗厂合并,成立一家新的纺织厂。

    原来二纺厂的厂址则由南瓜藤制药厂拿走,扩大药厂的规模,以最快的速度改造厂房,安装药物生产线。

    同时,将四家纺织厂下属的印染厂合并,重新成立一家印染厂。

    “四季集团”新成立一家“四季纺织公司”,下辖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厂。

    总经理由大姑父戴宁担任,副总经理则由虞得水担任,财务经理由费美兰担任。

    各个分厂的厂长暂时由香江团队担任,副厂长则由陈淑珍、陈文光、陈珍等庆丰村的陈家子弟担任。

第613章 纺织厂如何垮的

    陈夏原本真没想到大姑父愿意来内地当一家纺织公司的总经理。

    他在香江有一家中小型服装厂,也有两三百工人的规模,每年也能赚个几百万港币。

    这个收入在香江富豪圈里根本就排不上号,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中产阶级”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这几年他明显感到服装厂的利润在下降,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为什么?

    因为香江的服装厂本来就是生产中低档服装为主,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利润的大头则被各大外贸公司给吃掉了。

    随着工人工资的增长,原材料的涨价,原来每年两三百万的收入,现在利润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聪明点的香江人已经慢慢开始关停了香江本地的服装厂,改为去内地投资以节约成本。

    内地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对于外资的欢迎程度可是达到了一个顶峰,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减免,以及全国各地的打工妹都涌入广东。

    这让广东,或者说深真市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非常低,这利润就出来了,说白了就是压榨了内地的劳动力。

    陈夏当初准备以港资的名义到越州投资,就曾经鼓动过大姑父跟他一起去内地开厂,甚至提出如果资金不够,他愿意免息借贷。

    但这么好的机会,戴宁最后没有把握住。

    戴家也是从内地到香江去的,包括戴家的一些亲戚,在某些动乱的年代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对内地的政策一直持高度怀疑。

    他们就害怕再来个什么运动关门打狗,然后他们戴家在内地的投资就亏大了,要知道戴家可不比当年了,经不起一点损耗了。

    就连服装厂,名义上也是归陈淑芬所有,这可是陈德发老人传给女儿的,可不是戴宁创建的服装厂。

    两人万一离婚,陈淑琴完全可以拿走服装厂的管理权,一脚将戴宁踢开的。

    戴宁心中有忧虑,但又缺乏胆子和勇气去内地建厂投资重新开始。

    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的老实人。

    这次陈夏将在内地开办纺织厂需要一位总经理,陈德发老人第一个想到的合适人选就是大女婿。

    无论怎么说,这个女婿是他亲自选的,对他的人品还是满意的。

    这么多年了戴宁也一直孝顺老人,爱护妻儿,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关键时刻该拉还是要拉一把的。

    别人不知道,陈夏可不会瞒着大爷爷,早就将自己的计划原原本本告诉了他。

    老人自然明白,哪怕沃尔玛给的报价再低,这种不用担心销路销量,人力成本如此低廉的生意,想不赚大钱都难啊。

    不说其他什么产业,就是这个纺织服装产业,捧上沃尔玛超市的大腿,那也足以让陈家成为华国最大的纺织大亨。

    何况陈夏的纺织厂在霉国打响了名声,慢慢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走上中高端的服装路线,未来的发展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所以陈德发亲自和女婿交谈了一番,将利弊都给他分析得清清楚楚,并且亲口许诺,每年给他5%的分红。

    别小看这5%的分红,根据几家纺织厂的产量来估算,出口额不会少于每年2亿美元,这个利润最少也有5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

    5%的分红,最少最少也在1000万港币以上了。

    也不知道是未来打动了他,还是巨额分红打动了他,戴宁和妻子考虑了一晚,第二天就转让了香江的服装厂,前往越州担任新公司的总经理一职。

    同时,将服装厂里愿意跟随自己去内地的老员工也都带来了,就这样,一支有着丰富生产和管理经验的团队就形成了。

    至于内地的管理团队,陈夏则完全交给了虞得水,同样也有利于竖立他的权威。

    根据陈夏的意思,四家纺织厂的原管理层,除技术型厂领导外,行政岗位的一个都不要。

    这些纺织厂领导,如果说个个是猪肯定是冤枉他们了,但要说十之八九是猪,那这个比例就差不多了。

    脑子一个比一个死,没有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拥有这个时代华国最先进的设备和最熟练的工人,最后居然被乡镇企业那群农民企业家给打败了?

    手上明明是一副好牌,最后却打得稀巴烂。

    管理水平差也就算了,但捞起外快来,咳咳……

    别的不说,那些私人纺织厂的织布机是哪来的?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所以对这些管理层,陈夏给老丈人的答复是,全部都不要,通通安排到其他工厂去。

    有人也许会问,这么多工厂的管理层都开了,那工厂怎么维持运转?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比如一家纺织厂,速记、厂长,两个了吧?然后副速记、副厂长加起来起码有10多个吧?

    这十多个高层,完全可以用一个香江人担任厂长,陈氏子弟担任副厂长就可以替代了的。

    至于车间主任这一级别的中层干部,更好解决了,让工人自己推选嘛。

    反正工人们都彼此知根知底,哪些人适合当车间主任,工人心知肚明。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工人自己选出来的带头人,往往威信更高,更让人服气。

    不像原来的某些车间主任,不是哪个厂长的小舅子,就是哪位领导家的小姨子,或者干脆就是马屁精出来。

    六七十年代工人阶层还真是比较纯洁的,进入八九十年代,这些纺织厂的人事安排早就变味了。

    陈夏唯一想指定的一个车间主任,就是他的老情人邱玉星。

    这个女人太厉害了,绝对是一个管理人才,太懂得利用人心,有机会就会拼命往上爬的那种人。

    她跟以前“陈夏”的恩恩怨怨,都不管现在“陈夏”的事情,心里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陈夏现在手上缺乏工具人,邱玉星这么多年一直在纺织厂工作,工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所以陈夏决定好好找她谈谈,也愿意给她一次机会。

第614章 女强人怎么炼成

    邱玉星特意打扮了一番,做为曾经的“绿茶”,当然有她的姿色,好歹也能算二纺厂“厂花”级别的。

    要不当初的“陈夏”怎么会对她爱得死去活来呢?

    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咖啡馆酒吧可以坐坐,两人相约在原一纺厂,现在也叫四季纺织公司的办公室里见面。

    为了避嫌,传出不必要的绯闻,陈副院长还特意打开了大门。

    男人可没几个好东西,尤其是面对貌美肤白的人妻,一个不小心人家“跌倒”在你怀里,四周无人大门紧闭,那你是做曹操呢,还是做曹操呢,还是做曹操?

    邱玉星现在看到陈夏,并没有那种害怕惭愧,自叹不如的感觉,反而还是两眼有神地盯着他。

    这让陈夏非常不自然,亲手给她倒了一杯水,笑着说道:

    “老同学,这次跟你聊聊,是想问你有没有兴趣在新的纺织厂里,当一个车间主任?”

    邱玉星手中的杯子一抖,热水溅出来,差烫到了她的手:“啊哟,好痛啊~~~~”

    “咳咳,好好说话。”

    陈夏一脸黑线,其实内心是扑通扑通直跳,NND的,他这人最吃这一套,差点破功。

    邱玉星低下头,调整了一下心情:

    “好吧,老同学,你让我当车间主任一定不会那么简单,说吧,我需要付出点什么?是我这个人吗?你还要吗?”

    陈夏撇撇嘴,这又不是2020年,酒吧里大家萍水相缝,谈一夜恋爱,天亮后说拜拜,没有任何后遗症。

    她敢给,陈夏打死也不敢要。

    不过顶级绿茶就是聪明,马上就明白无缘无故提拔她,不会那么简单。

    “不,你误会了,我是真认为你有能力,而且你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去做好什么,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有能力去管好一个车间。只要你证明了你的能力,将来做纺织厂的厂长、经理也并不是不可能。”

    乱世枭雄,没几个是有底线的,老实人出不了头。

    一个车间里,管理能力最强的人,一定不是埋头苦干的那批人。

    这批人只能管好自己,兢兢业业,如果让他们上台当车间主任,当厂长,这对纺织厂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一个是能力不行,第二个是御下手段不够,最后是野心不足。

    恰恰相反,邱玉星这样的女人,懂得自己要什么,哪怕再有困难也要去试一试,闯一闯,心里抱着万一成功了的想法。

    眼看一计不成,也不气馁,马上就会另生一计,千方百计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男女关系上,这种女人可以称之为“绿茶”,但如果放在事业上,这种女人是不是算“女强人”?

    邱玉星就俱备了“女强人”所需要的所有品格,包括不屈不挠,包括想尽办法,包括“不要脸”。

    这个“不要脸”绝对不是贬义词。

    而是指放得下自尊,就像格力的那位女强人,当初刚卖空调做推销的时候,吃尽了多少苦头,尝尽了多少白眼,最后怎么成功的?

    那就是“不要脸”+拼命三娘的工作态度,最后她成功了,无论她成功以后毁誉如何参半,她就是成功了,将格力带到了空调第一。

    陈巧姑和邱玉星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陈巧姑只能主内,一个是社会经验不足,第二个也脸皮不够厚,舍不得放下面子。

    但邱玉星不同,她属于泼辣性,而且脑筋转得快,主外是非常好的一个人选,也值得他培养。

    邱玉星听了陈夏的话,明显愣了一下,她当初勾引了陈夏多次,甚至都说愿意做小三。

    原本她以为陈夏对她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印象,甚至想她是个贱女人的,但她想不到自己这位老情人不但不计较过去,甚至还有重点培养她的意思。

    这让她有点愣住了。

    “陈夏,你不介意过去我做的一切?”

    “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总归是要往前看的,你也结婚了,也该安份下来了,不是吗?

    而且你做了车间主任,在管好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将工厂里发生的一些小事,还有工人对新纺织厂有什么意见都收集起来,直接跟我汇报,怎么样,不难吧?”

    这是陈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他太不了解纺织厂了,就需要发展一些“锦衣卫”偷偷潜伏在工人当中。

    香江人的管理方式适不适合内地的国情,这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如果他能第一时间了解工厂的动向,也就能及时做出调整。

    邱玉星面对信任她的老同学,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听到陈夏的话,坚定地点点头。

    “我明白了,既然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谢谢你陈夏,给我这次机会。”

    第二天,陈夏的财神爷也到了。

    罗布森·沃尔顿亲自带了一个团队到了越州,这里面包括设计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以及法务部门的员工。

    很明显他是带着诚意来的,只要这次考察满意,他马上可以下订单。

    他在陈夏亲自带领下,参观了已经收购,还没有挂牌的纺织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当得知这三家工厂加起来有近3万名员工的时候,他都惊呆了。

    沃尔玛这时候已经是霉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了,员工也不过30万,陈夏这一来就是3万职工,真的非常夸张了。

    同时他心里对陈夏的评价更是提高了几分,觉得这是一个纯粹的、遵守诺言的人,说到做到。

    说要给自己的同胞谋福利,给他们创造就业机会,这是真的在努力,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收购了这么多快要破产的纺织厂。

    这种“博爱”的胸怀,简直太对得上白左们的脾气了。

    其实罗布森·沃尔顿还有点担心,当初他们家族给的1亿美金够不够用哦?

    这3万人养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哪怕工资再低每月也需要不少钱呐,加上技术改造、厂房改建、基础建设、原料采购等等的投入,在他看来就是个天文数字。

    但他哪里又能想到,陈夏目前只花了1000多万美元就搞定了一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978/ 第一时间欣赏带着医院回80年最新章节! 作者:烤饺所写的《带着医院回80年》为转载作品,带着医院回80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带着医院回80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带着医院回80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带着医院回80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带着医院回80年介绍:
前世的咸鱼医生回到了1980年,在陌生的环境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和生存的大问题。幸亏随身带着一个空间医院,那且看陈夏如何借助重生福利,一步步创造财富,发展医药事业。带着医院回80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带着医院回80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带着医院回80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