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组织派我来诸天TXT下载组织派我来诸天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组织派我来诸天全文阅读

作者:拂文     组织派我来诸天txt下载     组织派我来诸天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二九章 越想越远

    两百年前,大明派郑和出使,宝船远洋航行独步天下,可惜的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到了现在,大明的造船技术和远航能力已经退化了,和西方拉开了差距。

    想要大规模的海外探索,与欧罗巴的殖民者争夺世界资源,怎么也得经过上十年的静心发展,大船、成熟的水手,完善的海图,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拥有的,利玛窦结合郑和下西洋的万国堪舆图根本就不能用!

    虽然说可以收拢郑之隆这样的大海盗为己用,但现在的时机也不成熟。他现在正和荷兰人打得火热,与其他的殖民国家也保持着海贸走私的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在东瀛还有基地,大明现在的水军,哪里镇得住他?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荷兰人这些殖民者,对郑之隆同样抱有戒备和威胁,为了生存,保护自己,迟早也是要投诚朝廷的。

    现在的沿海官府,有时联合殖民者打海盗,有时又联合海盗收拾殖民者,或者殖民者和海盗联合侵犯官府,关系乱得一批,不增强大明自己的肌肉力量,根本就压不服他们。

    即便如此,做为曾经世界第一的大明水师,底子还在,两百年前鼎盛时期的大明水师,拥有多达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有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配有大炮火器,完全可以用令人闻风丧胆这个词语来形容。

    虽然到了现在,大明的国力和水师实力都下滑严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种衰弱只是相对于鼎盛时期而言的,此时的水师虽然不再向之前那样可以杨威于海外,但要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还是能够做到的。

    唉,大明的疆域太大了,国内地形复杂,边境线、海岸线绵长,人口又多,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通讯手段下,很难做到全盘掌控,若不是有大一统的思想保底,早不知乱成什么样。

    至于说回京,朱允熥实在是不想现在就回到这个旋涡之中,在外遥控操作多好。

    诚然,回京以后,可以更方便联系属下,合作布局,但同样的,也会给敌人更方便打击的机会。

    最主要的就是,他现在的这个太子身份还是有点尴尬,头上还有人压着,回京之后,明显就要受制于人。除了太子这个身份,没有了明面上的权力,自己的意志、政策更是执行不下去,只是纸上谈兵,落不到实践中去,与后世那些操着键盘码字的扑街作者有什么区别?

    皇帝现在还没大行,如果敌人借皇帝的名头收拾他,他是反还是不反?

    朱允熥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肯定是要反的,但是他一反,名声就有污点,大义上也会有缺失,到头来,更不好整合地方,得不偿失。

    虽然大家都了解,但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总要好好谋划一番。朱允熥没有直接答复易朝臣回京的问题,而是道:

    “其实我们也不用过于悲观,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你们,哪怕是如今风雨飘摇的时候,哪怕西方诸国四处远航殖民,实际上他们也还在追赶我们,我们仍然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世界上耕地面积第一、人口第一、矿产量第一、白银占有量第一、军队数量第一、军工产值第一的超级大国!”

    “只要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加以改进,天下就还是我们的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宁采臣跟在朱允熥身边,也得到过很多世界上的新消息,道:

    “殿下说的甚是。诚然,我们海岸下漫长,几乎每段都能被敌人突破,攻入内地,但是我们同样设置了众多卫所,仅浙江、福建一带,就设立四十多个卫所,海船几百艘,卫所之间还建有巡检司、堡垒、烽堠相互呼应,自嘉靖起,海巡已成为一种制度,完全可以护卫海域。”

    “那些外来蛮夷虽然在对南洋和我沿海一带进行袭扰,但总体力度有限,都是小打小闹而已。他们更多是为了获取贸易权,战争只是他们用来夺取立足之地和贸易权限的一种辅助手段,也不想与我们生死相争。”

    “再说,我们本土作战,也不是这些小鱼小虾能够对付的!那欧罗巴大陆,国家众多,拥挤在一起,相互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势必牵扯他们大量精力,在我们沿海一带,实力有限,大可不必被他们的远航技术和火炮所吓倒。”

    “虽然现在赶不走他们,但只要我们立足自身,做好巡防,我们还有时间!”

    燕赤霞在一边听了他们白活了一大堆,听不太明白,脑袋都大了,此时强行插话道:“不要扯这么远,我么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商量如何对付普渡慈航,如何征税吗?女真的威胁要不要解决?你们这些问题能不能把普渡慈航这个当前最直接的祸害铲除了再说?”

    王生回道:“普度慈航当然要除,但为了应对将来的各种局势,这些问题也应该考虑到,需要有目标和方向。否则,铲除了普渡慈航等一系奸党,覆灭了女真,我们接下来做什么,都需要早做谋算。”

    他久居西北边塞,对那边也是非常了解,对朱允熥道:

    “殿下,不仅是海防的问题,西北边塞同样不能大意,那里几乎无限可守。亦力把里虽然称臣,但最好是把他直接纳入我们的版图,还有,在亦力把里更西方,有察合台王国,北方,一个名为沙俄的帝国也开始崛起,应该早做打算,不得不防!”

    成吉思汗的后裔厉害的一批,这么久了,还可以吃老本,但是他们现在不值一提,需要担心的是沙俄,他们南下,的确可以直接威胁到北疆一带,而且他们一直对大明整个北方抱有野心!有机会的话,吞没整个大明,也是兴趣大大的。

    虽然扯得有点远,如果是正常的历史,朱允熥倒不至于对这些外部势力太过担心,但在这个绝地天通的背景下,被大家群而攻之,却不是没有可能。

    也正是如此,王生的话并没有让人觉得是杞人忧天。大明真不愧为自诩中央之国,全世界都准备对他下手!

    可以肯定的是,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战争将一直伴随在大明左右,朱允熥唯一能争取的,就是打一个时间差,各个击破,不能让他们结成统一战线,同时发动,否则难以招架。

    不过想一想,还有点小激动,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就像异世三百年后的新生红色国度,一国单挑十七国,而且在战略上取得胜利,实在是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第一三零章 天启大爆炸

    立足当下,畅想未来。

    西北那一块,成吉思汗的后裔亦力把里,叶尔羌、察合台这些汗国,还有乌思藏都司,教派、政局乱得很,从古至今,哪怕几百年后,都是让人头痛的存在,以大明现在的手段,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就算打下来,涉及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等,难以管理。好在他们以后能投降大清,强盛起来的大明也有的是办法收拢他们。

    这两个地方是要明确实打实的握在手里的,虽然现在发展的并不好,是鸡肋,食之无味,但他们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比如说异世三百多年后,只是失去了伊犁以西的少部分土地,失去了山脉的天然屏障,变得无险可守,给境外反动势力提供了足够的进出空间,危害极大!

    乌思藏都司的南部地区同样如是,这种情况,朱允熥是一定要避免的,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现在这个世界,更是如此,如果不能把亦力把里全境掌握,那么大明的战略防线,将直接退后一千多公里!

    在海路已经被欧罗巴诸国打通的情况下,再失去这两个有着天然屏障的战略要地,受到的将不只是边境危机,更有可能招到多面围攻,国防压力太大。

    那边的沙俄也不是吃素的,搞不好,土鸡都有可能来插一脚!

    再有藏边也是,英腐国已经在阿三的前身,莫卧儿帝国立下了据点,吞没全境只是时间问题哎,被他们向雪区侵蚀这样一搞,也是危机重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异世几百年后的真实演化,沙俄、英国就是这么打算的!尤以腐国最甚,阴阳怪气的制造各种矛盾,双标得可以。

    往后四百年来,这些欧罗巴诸国的后裔,可有一时忘却打压大明?科技的封锁,话语权的定夺等等,列举不尽!

    因为他们知道,中华文明与他们的罗马文明有着天然的不同。如果说罗马文明是一盏大吊灯,照耀得整间房屋靓丽堂皇,那么华夏文明就是在房间内四周布满电灯。

    诚如钱穆老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罗马如于一室中悬巨灯,光耀四壁;秦汉则室之四周,遍悬诸灯,交射呼映;故罗马碎其巨灯,全室即暗,秦汉则灯不俱坏光不全绝,因此罗马民族震烁一时,而中国文明则辉映于千古!

    大明虽然虚弱,但也是大国,小国易受外敌覆灭,大国只会亡于内乱,不会亡于外敌。所以,亦力把里,乌思藏都司,就会是他们选择下手的目标。

    不过,他们自己就是铁板一块么?如果真的是铁板一块,就不会有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也不会是大革命爆发的第一根据地,更不会有后来世界大战!

    MAGA四年,做为现代化制度历史最为悠久的阿麻利坚裂众国,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不也一样因为内部的乱局,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么?

    真要比较的话,只要朱允熥解决了大明北方的女真问题,说不定大明的局势比异世的红色国度出境还要好,因为现在的大明,还是世界第一,整个世界都要尊重大明发出的声音,拥有规则的制定权。

    而且,大明有贪生怕死的腐儒,但是没有崇洋媚外的犬儒!投降派在大明是不敢露头的!一个投降派犬儒,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他可以直接影响一代人,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大明不需要和别人比综合国力,不需要和别人比军事实力,不需要和别人比科技水平,不需要和别人比生活质量,因为他就是第一!

    就连被公豸吹嘘的社会福利,大明也是走在最前面。

    大明有着“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三大福利。

    所谓“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鳏寡孤独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公墓,免费埋葬过世死者;惠民药局,就是国家免费医院,可以免费看病和免费领取药品。规定如果城市里发现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或者是发现了生活不能自理且无人照料的残疾人,那么地方官就要被追责,轻则撤职查办,重则下狱问罪。

    而且福利待遇也很好。以“养济院”为例,凡是被收留的,每月都会给予大米三斗,库布一匹。如果遇到水旱灾害等情况,对于因此而无家可归者,更免费给予稻种耕牛,并赐十五亩田地。到了英宗时期,更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养老制度——优老之礼,即年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就要赐予爵位,每月给予生活补贴。

    你相信,洪武帝还曾经试验过“保障房”政策,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尽管这项政策,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未能全国推广,但可算得上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毫不夸张地说,大明王朝,堪称当时世界上全民福利的朝代。也正是这种福利,凝聚了民心,鼎盛时期哪怕诸如腐败等问题成风,仍然有无数的百姓不离不弃!

    若不是后期贪腐过于严重,国家财政严重不足,经营不下去,哪里会失去民心,惨遭抛弃?

    朱允熥思及此处,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钱!粮!

    他对王生说道:“亦力把里位置确实很重要,上次一战,我们已经把他们打服了,可以试着去沟通一下,让其依附于我们,我们可以提供钱粮兵械,助他们抵御外敌。”

    西域之地丢失,丝绸之路也就断了,实在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西北地区已有旱情出现,王生原先所在的陕、甘卫所,要防着普渡慈航借灾情挑动民变,高英祥、李自诚这些大枭雄,不是省油的灯,抽不出人手去亦力把里,得让他们自己先顶一波。

    不知不觉间,朱允熥几人已经把后面大的战略方向商量了一遍,易朝臣回京,自然会传达这些讯息给到京城留手人员。

    事到如今,普渡慈航已经不算一个大的威胁,因为只要朱允熥登基为帝,大权在握,有的是办法炮制他。

    看了看围着的众人,朱允熥道:“虽然局势看上去很严峻,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大势在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登基为帝都是不可阻挡的,普渡慈航也不行!届时拨乱反正,只在反掌之间!”

    “我想大家也明白,北边女真逞凶,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看似所向披靡,我军难以阻挡,只能据城而守,但实际上,我们与女真交战不敌,不是败于武力,也不是败于装备,而是败于士气,贪腐严重,治军不严,若有不惧死的斗志,女真区区百万人口的部族,如何能与我大明相斗?”

    拨往各地的军饷折色从兵部到地方,凡是经手的人都要截留,这是大明多少年来的潜规则,算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瞒上不瞒下,只把皇帝蒙在鼓里罢了。虽然事情一旦被皇帝知道,肯定会有不少人遭殃,但从文官到武将都是既得利益者,不会有人脑子进水向皇帝曝光这种事,看起来风险很大,其实非常安全。

    上至阁老、各部尚书,下至各地的督抚、领兵的武将,层层盘剥,所有人都在损公肥私,遭殃的是底层的士兵,到手能有几个钱?还时不时的拖欠,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

    否则都是北地男儿,还有内附的蒙古部族,精于骑射,真实的单兵战力能差到哪里去?不过是士兵殆战,监军掣肘,将军统兵不力罢了。

    傅天仇为什么被人栽赃陷害,就是因为他不想捂盖子了,想要把这些事情捅出去,结果反而是捅了马蜂窝,把他自己陷进去了。

    他不是傻瓜,粮饷每经一次转手,就是几成的截留,他心知肚明,以前没有站出来,是因为他不知道士兵已经快撑不住了,这次巡视,他发现再不改变这个局面,大明朝将没有可用之兵!

    或许当今皇上知道这些,但他怕引起官僚集团的反击,不敢动手,但是朱允熥有自己的直属军队,他就敢杀!杀一批不行,就接着再杀,终归要镇住这些人!

    “至于极西之地的欧罗巴,那些教廷神官和神族后裔,虽然想要报绝地天通之仇,但是他们最多也就只能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显现威风,到了大明疆域,掀不起风浪,根本就不敢过来。”

    “只能是挑唆殖民的冒险资本家来达到其目的,但是天下的资本家都是一样的,眼里只有资本没有家,就跟我大明境内那些倒卖粮草、军械给到女真的人一样,利益才是他们看重的,其他所有一切,都要靠边站!”

    “所以,来大明的这些冒险者,资本家,他们想要占大明的便宜,就要把他们打疼,打得他们不敢生出非分之想;只要不损害到我们的利益,也是可以合作的,远洋贸易利润巨大,他们见自己不是大明的对手,就只能规规矩矩的和我们做生意。”

    丝绸、瓷器、茶叶,哪一样不是他们眼红的东西?就已生丝为例,一斤的成本才几钱银子,外阜却卖到几两银子,多么高的利润,可惜的是,一般都是直接本土卖掉了,没有直接外阜销售,白白损失了大量利润,否则,仅加大丝绸产量直接外阜销售,就可以大大缓解财政危机。

    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才几百万两白银,而仅仅是官方记载,出口东瀛就有2000-3000担,销往欧洲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可以想象的是,走私出货的数量比这个更多!眼睁睁的看着百万两的银子飞走了!

    就在朱允熥要继续说话的时候,一个锦衣卫密探快马奔来,径直跑到他身前,道:“启禀殿下,京城急报,圣上病危,请速回京主持大局!”

    朱允熥听得精神一震,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个消息,他道:“走,我们回京!”

    。。。。。。

    早在朱允熥收到这个消息以前,普渡慈航和他的铁杆手下魏进忠、崔成秀、田尔赓几人,早已在密室商议。

    魏进忠首先道:“国师,皇帝身子撑不住了,我们如何是好?”

    大家都知道,朱允熥迟迟不肯回京,就是在等这个消息,此獠心思阴沉,枉顾人伦孝道,身为太子,明知皇上身体不好,却一直找着各种理由流荡在外,端是不当人子!

    普渡慈航丝毫不慌,淡淡的道:“这不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吗?上次聚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会有这个局面了,怎么还是如此撑不住气?”

    他转头问崔成秀道:“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崔成秀道:“已经准备妥当,必然不会有人联想到是我们动的手。”

    普渡慈航点头,又问田尔赓道:“你呢?”

    田尔赓道:“我也准备好了,这是稿子,国师,要不你先过目一下?”

    普渡慈航点头,道:“也好,给我看看吧!”

    田尔赓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卷手稿,恭恭敬敬的递给普度慈航。普渡慈航拿过来,手轻轻一抖,稿子上清晰的字眼跃日眼眶:

    “。。。。。。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拔出土。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街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

    杀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只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簿焚然,其余无毁。

    凡死者之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盖皆裸体;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焉。真未有之变也。”

    普度慈航看得极快,转眼就看完毕,他略一沉思,道:“还不够,前面要加上事前的各种天象,如灾变前多久空中出现红赤的云气;又是多久空中出现黑色云气;还有阴兵借道等等,都要写上去,务必要让人觉得真是无比!”

    “你下去找人修改润色,事成之后,即刻刊登在《天变邸抄》之上,发往各地!”

第一三一章 何苦来由?

    朱允熥在京的势力越来越强盛,就连傅天仇的案子,都被他死死的按住,不能即刻问审,想来他是要拖到上位之后,为傅天仇平反,顺便收割一波民心,争取到一些中立派别投靠他。

    普度慈航活的够久,朱允熥的一些小算盘,在他眼里显露无遗。

    不过,想要顺利登基上位为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自从上次交手之后,普度慈航已经放弃了暗杀的打算,因为他知道朱允熥的自身武力,想要杀他,并不能通过高手刺杀来实现。

    现在他要回京了,个人武力杀不了他,不还有火药爆炸吗?

    普度慈航也算是与时俱进,虽然是大妖,但也知道现在火器的厉害。以前为了防止火器对他们的威胁,一直被压制着,不能发展,现在绝地天通,无人压制,这些力量即刻就展现了出来。

    被这么一炸,朱允熥哪里还有活命的可能!

    魏进忠搞惯了夸张的阴谋,此时道:“国师,我觉得威力还可以描写的更大点,也更具体点,比如说,天降巨石,燃烧坠地,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

    “此乃明室无德,所以天降灾祸,惩治朱家王朝,灭其传承,届时配合《推背图》的谶言,传遍天下。”

    “嘿嘿,那些外省各地贱民,信息闭塞,哪里分得清真假?国师再号召四方志士打起旗号,推翻暴政,大明朝想不乱都不行!”

    要怪就怪你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么危险的火药,储藏这么多在城市里面!

    朱允熥在外面搞事,普渡慈航等人在京城也没闲着,制造了各种谣言漫天飞,既然不能物理毁灭,就制造谣言,散布恐慌,从意识形态着手。

    比如说,他们就借民间流传的袁天罡、李淳风所著《推背图》,散布谶言,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衮,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还怕百姓文化水平低,给了注解:

    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征。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所以,你们就不要挣扎了,安心接受吧。

    还有各地莫名其妙的出现各种天象、石碑、立柱,上面写着什么“大清兴,顺治皇”,“大美兴,川普王”,就是要造成一种马上就要改朝换代的恐慌情绪。

    这些东西,配合着女真的绝世凶威,真的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力!

    王朝末世,本就各种童谣、谶言漫天飞,比如东汉末年就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具体是怎么回事,明白人都知道,不过是敌人故意散布的谣言罢了,但对大量的普通百姓,却会造成相当大的冲击!

    普渡慈航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这件事你也多上点心!”

    崔成秀做官有点上瘾,心里有点忐忑,道:“国师,王恭厂现在确实储存着大量的火药,爆炸开来,威力绝伦,整个北京城都会受到影响,中心位置,更是难逃一死,但我们怎么才能确保朱允熥会到那里去?”

    王恭厂虽然戒备森严,但有普渡慈航这种法力高强的大妖在,要引爆里面的火药,不要太轻松,再者说来,大明朝火药厂爆炸的次数,已经很多了。

    他是工部尚书,王恭厂在工部名下,是制造盔甲、铳炮、弓矢及火药的皇家兵工厂,同时也是火药储存库,有多重要自不必说,如果爆炸,追起责来,他肯定跑不掉!

    特别是万一朱允熥没有被炸死,死的就会轮到崔成秀自己,都不用再去搜集他以前犯下的何种罪行,只是这一项,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他算了一下,只是平常,王恭厂那里,就是日产火药约4000斤,常贮备量约两百万斤,虽然散装火药威力小,不会像准备在《天变邸抄》上写的那么夸张,炸毁万间计房屋,死亡万计的人数,但是,这么巨大的爆炸,摧毁一千多座房屋,附近的居民死亡五六百是再正常不过的。

    普度慈航没有答话,这个崔成秀做人太久,心思已经变了,早就没有了当初的信念。

    魏进忠不客气的对崔成秀道:“你怕什么?就算朱允熥不去王恭厂,炸不死他,毁了大明储藏的火药,杀一些技术人才,造成天下动荡也是好的,只要你不出去乱讲,谁知道是我们做的?”

    “他们老朱家,火药厂爆炸,司空见惯:万历二十一年六月望,太仓公署后楼有炮声,火药器械俱烬。二十九年正月己巳,铁岭卫火,车辆火药俱烬。丙申,官军于盔甲厂支火药,药年久凝如石,用斧劈之,火突发,声若震霆,刀枪火箭迸射百步外,军民死者无数。天启二年五月,旗纛庙正殿灾,火药尽焚,匠役多死者!”

    “疏于管理,操作失误的案例多了去了,算上我们谋划的这次,也不过世再添多一次而已,就算怀疑是人为,又如何有证据扯到你我头上?首先怀疑的不应该是女真的细作,舍死前来破坏吗?”

    做为最直接的敌人,女真不背这口黑锅,谁来背?何况,如果有机会,女真绝对天天来做这种事。

    魏进忠冷笑着嘲讽道:“你最多不过一个失职的过错,大不了免职,不做官就是,又死不了!我看你是当官当入迷了,舍不得荣华富贵,忘记了自己的出身!”

    崔成秀脸涨得通红,就要反唇相讥。

    田尔赓见风使舵,此时火上浇油的背刺道:“如果不这样做,你准备想要用什么办法?”

    崔成秀自然不会如此被人挤兑,强撑着说道:“现天下乱象已显,各地均有不同规模的暴动。北边边境时刻要防着女真南侵,沿海一带也有海盗肆虐,地方官府应接不暇,朝廷国库空虚,根本就指望不上。”

    他越说越是通畅,越想越觉得可行性很大,道:“这些人在各省都有广大的产业,特别是沿海一带和那些晋商一系,富可敌国,自是不愿受到冲击。我们不如联合朝中官员,逼宫上书,让朝廷将权力下放,由地方政府自行征兵抵抗!”

    “既然朝廷不能给到地方帮助,地方官府为什么还要继续效忠朝廷呢?”

    魏进忠听后,嗤笑道:“这就是你的办法?拿一千多年前的东汉老掉牙的把戏,就想忽悠朱允熥?”

    崔成秀不甘示弱,道:“别人不知道,但是朱允熥心高气傲,觉得能控制手下各人,未尝不愿尝试,他现在缺的是时间,放权最少能延续大明几十年气数!他自认文治武功天下第一,有了这个时间,他会觉得能够收拢回来!”

    魏进忠不屑道:“以史为鉴,古往今来,有谁做到过?东汉末年的州牧制是什么下场?他若这么搞,势必造成地方诸侯坐大,架空中央,不说别的,北方和东南沿海,势必尾大不掉,有正常思维的人,怎么可能会答应!”

    京营都烂到根了,卫所都是乞丐,关宁将领除了中饱私囊就是望风而逃,新军未成即叛!

    崔成秀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唐朝搞了藩镇续命,是因为有一支能打的神策军。西方的拜占庭搞军区制,是因为有圣骑甲,都是有武力的基本盘,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成功延续了王朝寿命。朱允熥指望不上京营,但他有西北边军的基本盘!”

    “即便是东汉的州牧制,照样多存在了几十年!你以为朱允熥会承认自己是汉献帝么?最重要的是,他不这么做来争取时间,还有什么办法?”

    “他刚愎自用,觉得自己是雄才大略之主,即使放权了,在平定内忧外患之后,依然能收回来,需要的只是时间,何况,你不要忘了,汉景帝可是成功了的!”

    魏进忠一时有点语竭,道:“如果朱允熥愿意这么做的话,那还不如直接迁都回南京,不把京城直接暴露在女真的眼皮底下,有的是战略空间!”

    把与女真接壤的地方都下放给驻军,让他们甩开膀子干,诚然很有可能把女真消灭,可也形成了一个朝廷无可奈何的大军阀,到时他们是自立为王还是继续南下,做女真一样的事,谁也说不准。

    或者,权力下放了,人心诡诈,被女真分而化之,合纵连横的各个击破,更是助长了女真的凶威气焰。

    崔成秀声音越来越大,道:“你以为天子守国门,只是一句热血的口号么?想要迁都,哪有那么容易,你有没有想到迁都的成本和风险?再者说,迁都和放权有什么区别?!”

    “朝堂上屡次有人提起迁都,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京城本来墙高河深,防御严密,难以攻破。在女真随时可能入关的当前,如果皇帝和官僚带头向南方迁都,美其名曰是迁都,实际在百姓、官兵眼里就是狼狈逃窜,会造成什么影响和后果?”

    “如果迁都的话,势必会造成整个大明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大举南移,也意味着大明对守卫北方已经丧失信心,既然朝廷都没有信心手住北方了,前方的军士更没有信心,到时恐怕是兵败如山倒,局面比现在还不如!”

    魏进忠也知道迁都不现实,只是为杠而杠。

    所谓首都,就是整个国家的中心所谓首都,将整个天下的利益汇集于此。现在是战争期间,如果迁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分裂:

    北方是战争前线,无可争议的军事中心,是重兵集结之地,为守住国土,投入再多的资源都是理所应当,势必会造成北方的武力远远大于南方。

    而南方呢,由于皇帝在,同样是无可争议的政治中心,所有的政策、命令都是由此发往各地。

    一个国家,两个中心,都需要大量的武力护持,现在的大明国力撑得起来吗?开玩笑呢!

    南方离前线太远,做不了军事中心,北方有钱有粮有兵,武力爆表,这种局面,谁能保证不失控?

    不迁都,是有军事因素在内的!

    还有另一个不好启口的问题,那就是京城内无数的达官贵人,财产无数。朝廷国库空虚,可他们却是富得流油。

    既得利益集团将丧失大部分财富,因为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是无法搬到南方的,更无法折合成白银随身带走。就算要卖,价格肯定也是会低得离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危险,谁会愿意花大价钱来承受可能有灭顶之灾的风险?

    除了不动产之外,金银财宝也不好带啊。搬家的时候,那一车车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怎么解释呢?

    南北两军相聚两千里,财物众多,路途凶险,谁敢单独行动,必定大部队抱团而行,这样一个庞大的迁移人群,群体成员又是非富即贵,所携带的公家和私人物品,黄金白银肯定堆积如山,会惹来多少人觊觎?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别说外部会怎样,就是内部安排护送他们的官军,以及路上临时聚集的饥民,都有可能随时化身为狼,把这支部队吃干抹净。

    就算内部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可这种南逃的举动会令人丧气,大家都会在内心里问自己:我继续给这个政权卖命,有前途吗?图什么呢?

    迁都这样大的行动,肯定做不到信息保密的,女真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或者冲关,或者绕关而下,前来劫掠袭杀,野外之地,需要多少军队才能保证这些迁都人士的安全?

    几番冲杀下来,或者能到新都的人,能剩下几个?

    这样的思绪一旦产生,就会不可遏止的蔓延下去,一个没有了精气神的朝廷,谁还会为他卖命,到时投降派、保守派、求和派纷纷冒头,唯独主战派难觅踪影。

    千辛万苦的迁都,最多借长江天险而守,做一个缩头乌龟,换来这种结局,何苦来由?

第一三二章 覆灭大明,在此一举!

    朱允熥前前后后暗地里搞这么多事,如果只是为了迁都,真的是何苦来由?前期所有努力营造的明主之势,顷刻就会化作乌有,还谈什么重振大明,不如直接将江山拱手送人,免得浪费时间。

    这是迁都成功的结局,事实上,就算朱允熥想要迁都,那些既得利者也不会答应,迁都以前并不是没有人提过,但通常都是点到为止,很讲武德。

    如果真的是为大明江山考虑,面对敌人近在咫尺的威胁,当今圣上早就应该先把太子先行送到南京,为明室保留火种。但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害怕太子会变成唐肃宗,随时就在南京被人拥立为皇帝了!

    普渡慈航活得够久,早就摸透了这些人的心思,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唯一新鲜的,就是被人们遗忘的事。

    即便有为了大明续命,赞成迁都的,但更多人会反对迁都。这些人平时一个个的高呼口号,忠君为国,黎民苍生,背地里做的都是蝇蝇苟且,男盗女娼的丑事!

    谁都知道,如果被女真攻入京城,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迁都南下,虽然会损失不少,但总比死守着现在的京城好吧?

    大道理天天喊,是非对错明明白白,智慧高深,远见卓识也有,可是只要想到迁都所涉及到自身的财产利益,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另一番说辞了。

    朝廷如今这么艰难度日,有谁会为了大明少贪污受贿半点,有谁会对百姓少剥削一点?

    普渡慈航超然与纷争之中,做为旁观者,对立面的弯弯绕绕了如指掌,冷哼一声,声音直透神魂,道:“都给我住口,吵什么吵!”

    “不讲利害关系,不联系实际情况,只在这里空谈,有什么用?不要在我面前讲什么迁都、放权!”

    “当今圣上或许会考虑迁都,但朱允熥绝对不会!被既得利集团充斥朝堂也不会!再说,放权又如何?武器盔甲从哪里来,训练军队的人才哪里来,士兵从哪里来?一支军队没有三五年,没见过血,是没什么战斗力的乌合之众,哪里挡得住女真人?”

    “真要落实州牧、藩镇制度,朝廷没有钱粮、武器支持,地方上必定会向当地的豪商大户索取,这些地主地头蛇会答应,恐怕当场就反了,为女真开路。你以为朱允熥会想不到这些?满朝文武会想不到这些?”

    普渡慈航也知道不能太打击手下的信心,其实现在抗击女真的一线,关宁集团,基本上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军阀化了,道:“不过可以把迁都、放权这些设想和谶言一起传播出去,既然民心已经不稳了,那我们就再填一把火,让它烧得更旺一些!”

    谣言散布出去,手握重兵的将领会蠢蠢欲动,大明百姓更会人心惶惶,难以凝聚!

    武力不行,就在舆论上下功夫!

    普渡慈航清晰的明白,谣言,也许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任何朝代,都不能杜绝谣言和阴谋论的野蛮生长。

    人类无知、懒惰、喜好攻击,而且还好奇,既怀疑又轻信,富有戏剧性的东西更让人印象深刻,思维上就有问题,难以找到正确的方法认知事物的本质。

    这个世界是不透明的,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底层百姓想要知道真相就更难。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外面那些草民的智商,能分得清事情的真假吗?大明朝廷早已丧失了公信力,辟谣有人信吗?广大的百姓根本就不信任大明朝廷!

    谣言只要一形成规模,再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起来,杀伤力大的无法估量!

    可以想象得到,只要这波谣言散发出去,朱允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生吞这枚苦果,反正普渡慈航是想不到有任何办法可以挽回。

    让本就一片浑浊的大明这池污水更加浑浊!

    普渡慈航在心里默默的为自己点了赞,根本就不用他抛头露面去展现神迹,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相信这些谣言。

    不怪普渡慈航信心十足,哪怕是四百年后,世界科技文明高度发达,人们普遍接受教育,认知水平大幅上升,一些看上去就不靠谱的谣言、阴谋论照样有着很多人相信,反智思潮大行其道。更何论现在这个广大百姓还处于愚昧的时代了。

    地球编年史,西琴学说,地平论,海奥华、小灰人、地底人、蜥蜴人,外星人巴夏;埃及金字塔不是法老的陵墓,而是能量塔,外星人的坐标;还有什么百慕大魔鬼三角,远古文明,都市传说,火星男孩、未来人KFK,2062等等,不一而足,实在是难以评估那些人的下限。

    田尔赓在锦衣卫里面有着人手,应下了这个差事。

    普渡慈航举目扫过在座各人,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对田尔赓道:“这是我托人从欧罗巴大陆寻来的瘟疫之源,虽然数量不多,但只要有了这个传染源,染病后就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终蔓延至大明全境!”

    “你派人把他散布出去!”

    黑山老妖想要做,却没做成的事,普渡慈航来帮他完成!

    田尔赓心里一惊,欧罗巴的瘟疫之源——黑死病,他早已听说,几年时间内就杀死了两千五百万人,比什么战争都厉害!

    他现在是人身,瘟疫可不会管你是什么朝廷高官,染上了,照样玩完。可普渡慈航递给他,又不能不接,于是只好颤抖着双手接了过来。

    这玩意得扔远点,虽然京城人口密集,见效更快,破坏力更大,但很容易惹火烧身,自己也被感染,他还没有为妖族事业献身的准备。

    普度慈航知道田尔赓心里的小九九,但他没有说破。京城虽然可能战果更直接,但这里毕竟是天子所在,发现有瘟疫的苗头,有一定的能力来处理,不一定能大规模的扩散。

    他语气冰冷,毫无感情的说道:“朱允熥马上就要回京继位,既然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不用奢望继续维持下去了,覆灭大明,在此一举!!”

第一三三章 把水搅浑

    崔成秀、田尔赓这种人,混熟了官场,见证了多少大事件,怎么会轻易的就被普渡慈航一句口号,就喊得心血沸腾,斗志盎然?

    崔成秀心里骂娘,田尔赓去散布瘟疫还好,他随便找两个小妖,往那西北地界一扔,那地方本就旱灾严重,就算没有人为制造瘟疫,他们自己也能搞出来,到时灾民逃难,自然就能把瘟疫带往各地,怎么查都查不到田尔赓身上。

    但他自己呢?王恭厂真要爆炸了,他做为工部尚书、顶头上司,怎么都脱不了干系。

    田尔赓其实也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他是人身,不比普渡慈航是大妖之躯,法力深厚,平时多为元神显化之身,根本就不怕这种瘟疫。再说普渡慈航肉身强悍,自身的防御机制就能轻松把它消灭。

    就算肉身的防御机制消灭不了,他还有法力可用,什么瘟疫能经得起大火一烧?沸水煮一煮都顶不住。他强悍的肉身,就算是把普通人烧焦的温度,他也能抗得住,到时,把身体内外,以沸水的温度过几遍,名副其实的百度不侵!

    崔、田两人有心想要推脱,或者换另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来做事,最好就是趁朱允熥未回京之际,直接卷铺盖跑路,不用直面朱允熥回京上位后的雷霆打击,可一看到普渡慈航那面无表情的清瘦脸颊,却怎么也不敢直说。

    这两人的原本天赋就不够,就算灵气没有断绝,他们保持原本的妖身,也不可能修炼到渡过雷劫的程度。如今夺舍为人,在红尘俗世打滚,时间最是消磨斗志,几十年间,以往颠覆大明的雄心,就已经被纵情享乐的日子腐蚀殆尽。

    既然没了修行的指望,不能长生,何不好好享受一番?为何非得行这凶险之事?

    崔成秀壮着胆子道:“国师,若朱允熥回来,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来杀我们怎么办?”

    不说别的,傅天仇的案子,他们都牵扯在内,已经是一个隐患了。

    普渡慈航不满这两人的胆怯推诿,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这才过了多久,就如此贪生怕死了吗?就算死了,我也有办法护住你们神魂,再次夺舍为人!”

    崔、田两人心里腹诽,朱允熥杀人,岂会给你留着神魂转世的机会,当场就会把神魂给扬了!黑山老妖那么厉害,也没见到他神魂跑脱。

    再说,神魂每夺舍一次,就会虚弱几分,还有胎中之迷这一难以逾越的天谴,不知多少神魂高手,夺舍转世之后,就此永远沉沦,再也无法恢复过往记忆!

    两人只能表态,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普渡慈航也不好过于为难,自己还是需要人手做事的,他道:“心胸眼光要大气点,不要以为你们能在背后暗杀别人,朱允熥也会用同样的手法对付你们!”

    “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对你们动手的,他要建体制,所以,就算要动手,也会寻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行动。你们都是朝廷大员,岂能因莫须有的罪名诛杀?”

    “岳武穆前车之鉴,一杀就失了民心,朝廷就失了公信力,一国之君,不问证据,只凭个人喜好杀人,满朝文武,谁还会支持他?人心一散,本就艰难的时局,立刻分崩离析!”

    “你们不要管其他,安心做事就行!”

    崔、田二人不敢再多说,退了下去。朱允熥虽然不愿做亡国之君,奈何有一群想要他亡国之臣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恻然:普渡慈航是要放弃他们两个了,否则怎么会说出如此不合理的话。两人被杀,恐怕天下百姓都会弹冠相庆,怎么会人心离散?

    朱允熥上位正是要集中皇权的时候,他俩臭名远扬,杀他两既可震慑百官,又可以收买民心,何乐而不为?

    但是他俩虽然知道了普渡慈航的心思,却也不敢有背叛的想法,因为普渡慈航把他俩吃得死死的!

    待到崔成秀和田尔赓两人离开,普渡慈航对魏进忠道:“这两人心思已经不纯了,不能过于指望他们!”

    魏进忠道:“我早看他俩不顺眼了,遗忘了自己的初心,背叛了自己的种族!”

    普渡慈航制止了魏进忠的牢骚,道:“这两个小丑不要多做理会,你多挑点担子。”

    魏进忠道:“但凭国师吩咐!”

    他顿了顿,提议道:“皇帝死后,我们要不要秘不发丧,多拖延些时日?招呼其他王爷争夺?”

    普渡慈航摇摇头,道:“此事不妥,宫中眼线复杂众多,保密不了。朱允熥想要当皇帝心思,施行他的执政理念,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就等不及了。若果不是碍着大义的名分,恐怕他早就篡位了!”

    “他现在支持者众多,在他眼里,其他王爷都是土鸡瓦狗,不会是他的对手,我们秘不发丧的话,朱允熥肯定硬闯禁宫,强行继位,我们拦不住的,反而会给他一个动手的借口。”

    魏进忠想想,觉得普渡慈航说得是对的,朱允熥真要强行上位,也没人敢反对。至于那些就藩的王爷,本来就是朝廷的一个巨大负担,召回京来,反而会让朱允熥借机大做文章,削了他们的爵位,给朝廷节省一大笔后续支出。

    皇室宗族众多,吞金巨兽般的存在,就让这种情况继续烂下去吧,何必为他人作嫁衣?

    他望向普渡慈航,问道:“国师,那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行事?”

    普度慈航点点头,道:“现在敌强我弱,只能如此。刚才两人虽然是在推诿,但说的话也有几分可取之处!”他拦住了想要驳斥的魏进忠,继续道:

    “我们不能继续等待了,立刻就把女真入关的《推背图》撒出去,把朱允熥准备迁都的事情也传出去!”

    “比如朱允熥登基后就准备施行藩镇制度,朝廷大员、地方豪商倒卖粮草军械给到女真,将军养寇自重,同女真议和,割地赔款,放弃北地,把北方的百姓都送给女真做奴隶,划江而治等等,这些消息全都放出去。”

    “另外,我会安排一些有法力的高手,在各地制造异象,说朱允熥德不配位,不足以做大明之主。”

    “不能在武力上对付他,至少要在舆论场上,把这水搅得更浑!”

第一三五章 任重道远!

    朱允熥坐在独坐在上首,看着下面的一群人,面沉似水,气势散发的无形压力却仿若实质,让这些人大气都不敢出。

    流言妄语一旦散播开来,即便压制下去,也会对民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大大不利于社会局势的稳定。

    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再大的怒火也是于事无补,只能想法补救。

    他不为己甚,这大明的天下并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敌人不会乖乖的站在那里等着挨打,为了活命,也为了搞垮大明,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回来后立个威,震慑一下这些人,树立自己的绝对领导地位就可以了。他撤去气势,缓缓收回目光,道:

    “议事吧,商量个章程出来!”

    众人这才暗中大松了口气,朱允熥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没想到太子出去一趟,回来后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基层果然是锻炼人的绝佳方法。

    压力一轻,思维就活跃起来。

    乱世才会有谶言,大明朝虽然风雨飘摇,但在座的都是大佬,哪怕国师一系与另一派系势大,都还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撑一撑,不然,不就是说他们这些人只是吃干饭,能力不行么?

    谣言谶语竟然能在京城传开,简直是当面打脸,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能力,自尊心都接受不了!

    造谣者要抓,辟谣也要去辟,哪怕费力不讨好,成效也不大,态度要拿出来。

    诸葛卧龙的位置靠后,却首先站出来道:“殿下!”

    朱允熥眼角轻扫,看到陈基命、李標、韩广这些詹事、阁老,一个个的纹丝不动,对诸葛卧龙首先站出来,并不感到意外,韩广、李標、陈基命等人,地位太高,并不适合一开始就出来说话,当然要下面的人先出来走一波,否则很容易就把事情定性了,没有了转圜余地。

    再者,诸葛卧龙也需要在这些人面前展现一下。

    “嗯,你说!”

    诸葛卧龙心里明白,《推背图》在民间影响极大,朝廷屡禁不止,如今又是妖魔乱世,仙神传说大行其道,敌人此时搬出其中谶言,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大明朝继续延续的合理性,用心险恶可见一斑。他理了下思绪,道:

    “都说《推背图》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预言了从唐朝至建立大同社会的所有重大事件。”

    “其成书年份难以考证,最早于唐《大云经疏》记载:天授元年,推背图有‘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去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

    “作者也无明确记载,只在南宋岳珂《桯史》有记载为李淳风所作,之前唐史、宋史都无明确作者,至于说是由袁天罡、李淳风所作,是没有出处的,只是传说而已。”

    “实际上,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年龄相差极大,基本没有共同在一起过,仅是这些,便可推论此书是借两人之名的伪作之嫌极大!”

    朱允熥暗自点头,这个诸葛卧龙果真不愧是通天博学士,读的书太多了。确实,以袁天罡、李淳风两人的能力和名气,如果书真是他们写的,不可能从唐初到南宋几百年间都没有明确记载。

    李世民公元626年9月4日(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登基为帝,次年才改元贞观。而袁天罡出生于547年,死于635年,而李淳风生于602年,死于670年。所以三个人能同时存在的时间交叉点只有公元626年到635年这十年时间。

    同时,李淳风进入太史局获得合法的身份是在627年,而此时袁天罡还在蜀郡火井县当县令,袁天罡正式入京城是在633年,634年就离开了京城,635年就去世了。

    因此,实际上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时间节点只有633年一年时间,而且,李淳风虽然是道士,但他在自然科学上的天文、数学上都有极高成就,这很难让人信服《推背图》是他二人所作。

    诸葛卧龙见朱允熥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便接着道:

    “下臣认为,武则天当初登基为帝,但她毕竟是女身,又是初期,肯定没有后来千古第一女帝的自信,心中恐怕也是惶恐,于是便借《推背图》为自己登基造势,寻求更多的法理支持。”

    朱允熥手指敲了敲椅背,漫不经心的道:

    “连《大云经》都被认为是武则天借佛教来为自己称帝制造舆论声势,更何论《大云经疏》了,里面说什么都不奇怪,也不值得信。”

    《大云经》,《大云经疏》不为主流,更何况是佛教典籍,陈基命等人虽未研读,但他们是儒家做官的,最是包容并蓄,却也是有所了解——他们是做到了顶层的官,自然是对武则天称帝流程研究过。

    陈基命道:“《大云经疏》不过是武则天称帝时利用的工具,里面各种谶纬、童谣漫天飞,来证明她是弥勒下生,净光天女,当代唐而王,为天下女主。”

    他们是老官僚了,里面的弯弯绕绕门清,为了朱允熥登基后顺利收拢民心,各种祥瑞,他们不也同样在制造?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

    诸葛卧龙见朱允熥和陈基命都对这个有所了解,于是便继续说道:“后来到宋朝,此书被打乱顺序,并被朝廷混淆多个版本流入民间,这才有人提出为李淳风袁天罡所写。”

    他对着朱允熥道:“殿下,宫中自然会有推背图包括原版的多个版本的藏书,届时自然一查就知真假。”

    朱允熥自然是不信《推背图》这种预言的,后世此类的预言、穿越者不知凡几,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不会信。

    不是朱允熥看不起他们,而是想要预言成真,最少要有形成时间闭环的能力,否则,如何能保证预言的准确性?

    后来大量充斥在网络上的预言家,四处搞风搞雨,背后隐藏的不是阴谋就是生意!

    而《推背图》这种谶纬之学的集大成者,大量的隐晦的语言,说的断语极其模糊,内涵极其大,基本不可证伪,又不断地有术士马后炮的人为编造添加,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解释,带有极强的迷惑性。

    还是大明百姓的科学素质太低,容易被人误导,提高百姓的整体素质,任重道远!

第一三四章 舆情阴谋

    小国亡于外敌,大国倾覆于内乱。大明是大国,不乱的话,女真难以踏入山海关!这些人能把大明朝折腾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手段不凡了。

    即便在纯物质的物理世界,阴谋论,谣言,邪教都能有土壤给与生存的空间,何况现在还有神秘侧力量的加成?大明如今的局势,朝廷无论说什么话,百姓都不会全信,正和所有王朝末世一样,恰是谣言和阴谋论的绝佳生长之地。

    普渡慈航是搞宗教的,那一套套的理论滚瓜烂熟,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完善,逻辑自洽无比,到了如今,还有谁能从理论上赢他们?

    对未知事物好奇是人天性的东西,一种形而上学的冲动,抹杀不了。

    同样,百姓对生存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外,现在的大明朝是给不了的,这就更给了普渡慈航可乘之机。

    心灵是需要有寄托的!

    普渡慈航心间思绪如电光火石般转动,如果不能在京城解决掉朱允熥,那么,他就要转入地下,手下众人化整为零,拉拢受到朱允熥迫害的官绅豪商,域外海盗,以及活不下去的穷苦流民,埋下希望的种子,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朱允熥的作风,会得罪多少利益集团,残破的大明又会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百姓的民生?普渡慈航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得到夙愿。

    即便是金银珠宝,同样都还有人不喜欢,朱允熥就更加做不到了,朱允熥能拉拢一帮人上他的战车,普渡慈航也可以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队伍。

    生存、仇恨、利益,以及信仰的寄托,整合这些人手,何尝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是从前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普渡慈航心如钻石,坚定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要是在后世,普渡慈航学习懂王,联俄(通俄),联共(和党),扶助工农(红脖子),恐怕还真是一个威胁,也未尝不能作出一番事业!

    斗争将是持续的,不能过于在意短期内的失败,这注定是一场绵延不休的长期拉锯。

    望着离去的魏进忠,他的眼神深邃悠远,仿佛看到了无限的未来。

    。。。。。。

    田尔赓和崔成秀两人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甩又甩不掉,TMD,烦死了!

    有着普渡慈航的策划,以及魏进忠等人爪牙相助,各路吃反对政见的知识分子,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的士绅,纷纷开始行动,谣言的速度传播极快,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大明境内蔓延开来,人心惶动。

    敢在天子脚下,皇城市井,散布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百姓,端是好大的胆子!

    “皇上病危,新皇继位在即,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天下恐怕又要乱了!”

    “当今朝廷贪腐横行,污吏丛生,那允熥太子素有名望,体恤百姓,由他继位,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那允熥太子一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在京城时就已经得罪人太多,否则怎么会被赶出京城?说是巡查天下,实际就是流放,把他逐出了权力中心!”

    “那不是因为太子被人猜忌,才被赶出的吗?太子日后若登基,必能拨乱反正,剔除这些害人虫,百姓自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那造谣生事者,一副儒生打扮,闻言噗嗤一声,笑道:“只能说你们实在是太过天真,被朱允熥苦心营造的爱民形象所迷惑!所以啊,人还是要多读书明史,不是为了要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可以看清朱允熥这类人的真面目,不被他所欺骗!”

    此片区域,在普渡慈航一系人马手上,所以此人可以毫无顾忌的乱说一通。

    妄议国事,攻击大明储君,未来的皇帝,那些围观的群众唯恐避之不及,纷纷就要脱离现场,可在人群之中,有人附和着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那人哈哈笑道:“你们都被朱允熥通过宣传营造的形象骗了!那朱允熥根本就不是什么明君,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伪装出来的!”

    “我冒着杀头的风险,说出这些话,就是不想我大明的百姓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心甘情愿的为他朱家的天下卖命!那朱允熥明面一套,暗地里却是另外一套,见女真势大,边关将士不能抵挡,他又得罪了得道仙神,现如今,已是无力回天,为了保住皇位,他已经决定割地求和!”

    “他被逐出京城,就是因为朝中的大臣不赞成他的投降做派!“””

    此话一出,周围顿时轰然一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怎么能在朱允熥的手上断送?割了地,那上面的人就要被充作女真蛮夷的奴隶,妻子儿女,世世代代受人欺辱,无法翻身!

    这对人们的冲击太大,哪里会有君王首先投降的?臣等正欲死战,为何陛下先降?

    有不相信者问道:“可不能空口无凭,你说这话可有证据?你又是什么身份,能够知道这种隐秘的信息?”

    那人道:“这些事哪里会有切实的证据,知道内情的都被灭口了,不能杀的,也下了封口令。”

    “至于其他的,你们明白就行,我也不能多说,不知道的也不用去猜,古往今来,都有先例可循。只能说这里面牵连太大,水很深,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平衡和妥协,你们知道得太多,对你们也没有好处,反而会有祸事上身。我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做解释,你们回去细细品吧!”

    在现在的架构下,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他们有着无比巨大的信息优势,几乎可以垄断民间的声音。

    谣言首先在读书人中传开,然后以点带面,散布到各个阶层,结合当前的形势,觉得不是空穴来风,让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习知识?就是为了防止被知识分子们欺骗!

    。。。。。。

    做为即将继位的当朝太子,朱允熥也还是有些人手的。

    韩广、李標、陈基命等朱允熥一系众人,也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

    都是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老手,手下同样也有自己的情报搜集渠道,在这个敏感时刻,任何风吹草动都难以瞒过他们的耳目。

    做事就要抓社会的主要矛盾,当今就是阶级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新兴资本对百姓的压榨,消除了这个主要矛盾,让耕者有其田,不啼饥,不号寒,衣食住行解决了,普渡慈航任何针对大明的谣言、阴谋论都将不会有壮大的可能。

    至于女真寇边,真的可以算是次要矛盾了。

第一三六章 我的时代!

    不过,话说回来,普渡慈航等人,不需要有形成时间闭环的能力,也不需要有超越光速,能看到未来的能力,只要能干掉他朱允熥,自然可以用武力来达成预言的实现,以力证道不外如是。

    屋内灯火通明,却怎么也驱散不了角落的阴影,更何况更远处的黑暗。

    自收到皇帝病危的消息,朱允熥一行,快马加鞭,提前赶回了京城,太子行踪是隐瞒不了的,也无须隐瞒,诸事报备,准备入宫见皇帝最后一面,哪知一回来,首先迎接他的就是一场舆论风波,于是在这郊外庄园先开了个碰头会。

    诸葛卧龙看了下朱允熥,组织了下语言,接着道:

    “《荀子·大略》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但这句话放在今天,肯定就要打个问号了。现在我们要第一时间出来辟谣,并且尽快查清源头,抓住谣言的传播者,否则被后果不堪设想!”

    舆论宣传的高地,你不去占领,肯定就要被敌人占领。如今的社会,天命、定数还有着很大的市场,朱允熥也不想被人从玄学命理上否定大明延续的合法性。

    他扣了下手指,对众人道:“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韩广老成持重,此时站出来道:“殿下,此次流言来势汹汹,短短时间内就传遍了京城,从流言的内容来看,他们一定是做了充分的准备。除去推背图谶言外,其他诸如迁都之类的,说得煞有介事,背后恐怕还另有势力。”

    这次事件,不用多想,肯定就是普渡慈航他们搞出来的。但不是看不起普渡慈航他们,就凭他们的智商,还想不出来这样的招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的确是能为大明续命一波的,背后肯定还有人暗中出谋划策,推波助澜了一番。

    普渡慈航他们要真有这么聪明厉害,也不会让朱允熥壮大到如今的地步。

    朱允熥点头道:“韩阁老所言有理,发动这么大规模的事件,没有外部帮衬,不是他普渡慈航一家所能做到的。”

    韩广毕竟是内阁辅臣,无论如何也是要在上司面前展现自己的,看到朱允熥赞同他的推论,继续说道:

    “综合搜集到的情报来看,若老臣所料不差,这里面还有东林一系的手脚。但我们此次的行动却不能同时对他们和普渡慈航同时开战,要区别对待,对普渡慈航等人要穷追猛打,东林等人点到为止即可,等挫败了普渡慈航的阴谋,再对付他们不迟。”

    实力不行,做不到双线出击。

    历史上曾经有一名韩爌的人,执掌东林,厉害的很。而这个韩广,对朝廷的东林一系也是了解颇深。

    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于是,东南讲学之盛遂甲天下,可久而久之,自然就有奸雄自命,窜道学之党加入其中,干预政治。

    而现在,朝堂上的另一股人马,就是从这里面出来的。

    他们可以说是地主加新兴资本和财阀的代表,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和舆论工具,资本和舆论相结合,人们听到的,往往都是他们想要你听到的东西。

    这是一个集官僚、学阀、财阀为一体,还有着操控舆论的本事的团体,拥有着传授知识,掌控晋升渠道特权!

    大量的知识分子加入其中,其中有着拥有真本事的高人,思想、哲学等等颇有建树,只能说屁股立场坐歪了,行动路线走邪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朱允熥微微沉默了下,道:“你说的不错,我们现在做事必须要有取舍。他们以清流自居,说话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话语权比我们都重!指鹿为马,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现在不是动他们的时候。”

    还有“公议”,公议是什么,不就是他们制造舆论,然后裹挟舆论,倒逼犯上吗?

    历史一直在重演,不能因为心里不爽,就花费太多精力去应对舆论战,没有意义,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扭转这些阴谋论的,你做什么都是错的,背后都隐藏着对百姓不利的企图,做的再好都会被人鸡蛋里挑骨头,

    但是,那能怎么样?日子照样得过,他们就过过嘴瘾,还真敢怎么样不成?只要他们不起兵造反,有的是时间和办法炮制!

    只要慢慢增强大明的实力,舆论环境自然就能逐步变好,思想意识的转变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现在百姓食不果腹,生命朝不保夕,说再多都没用。

    不过谶语谣言之类的,在民智未开的的时代,对民心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危害

    脑海的思绪一闪而过,朱允熥道:“不过,该做的事还是得做,该抓的人也还是得抓!诸葛博士,你学识渊博,这辟谣的事情就由你牵头去做,让京城的监生配合。”

    “另外,朝臣,抓人就由你负责,锦衣卫就是干这个的!”

    引经据典打嘴炮,诸葛卧龙不输于人!他读的书太多了,真要纯粹辩论的话,恐怕普渡慈航这个宗门领袖都干不过他。

    玛德,要不是现在没机会,否则直接在朝堂上参一本,你们这些负责舆情的大人是做什么的,要你何用!特别是那个叫彭什么的!

    普渡慈航只是明面上的威胁,东林一系所代表的背后庞大的利益集团,才是深深扎根在大明体制内吸血的毒瘤,不经一番伤筋动骨,铲除不了。

    朱允熥正与众人商议,装外忽然一阵响动,心中已有明悟,皇帝多半是不行了。

    果然,少倾,就有宫中之人进来,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噗通跪倒在地上,带着哭腔喊道:“皇上大行了,还请殿下入宫主持大局!”

    任凭朱允熥薄情寡义,冷血心肠,本就没有见过皇帝,早就想要独掌大权,此时也是心下微微恻然。

    他一脸的不可置信,震惊中夹杂着悲伤的道:“怎会如此?”

    李標、韩广两位阁老此时镇定多了,虽然也是震惊的样子,但心里却是知道自己熬出头了,急忙簇拥着朱允熥向皇宫奔去。

    朱允熥行走之间,一把拉住王生,低声快速道:“此乃非常时期,这些天把京城排查好了,绝对不要有意外出现!”

    以后,这就是属于我的时代!

第一三七章 开始行动

    朱允熥带着内阁成员韩广、李标和陈基命赶往皇宫,王生、易朝臣、诸葛卧龙等没有资格进宫的人留了下来。

    王生是留下在场的人之中品级最高的,朱允熥临走之时还专门拉着他说了话,很明显的就是不在的这段时间,就由他做为领导人,统筹行事。

    他曾做过都尉,在边关驻守,领兵打仗,又转文职,代行知府的行政之职。如今到了京城,情报侦查,行刺暗杀也做了,实战经验丰富之极,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除了朱允熥能死死的拿捏住他以外,别人还真降不住他。

    以王生为首,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当然,现在也不是谦让的时候,王生当仁不让,他唤来夏侯,拿出一块令牌,道:“夏侯,你持我令牌,去把北镇抚司陆文昭叫来,速度要快!注意不要有尾巴!”

    现在皇帝驾崩的消息还没传出来,但只要朱允熥一进宫,他肯定会把皇帝的死讯传出,到时整个京城都会戒严,锦衣卫以及城防都会行动起来,防止骚乱,那时,行动就不方便了。

    夏侯领命去了,王生又让人把刚才没有参会的燕赤霞、知秋等人叫了进来,大家重新落座,集思广益的商量一下。

    朱允熥刚才只说了一个大方针,具体的行动细节还得他们来完成,这些人都是朱允熥的绝对亲信,说话也不用藏着掖着。

    诸葛卧龙首先道:“殿下现在入宫,继位登基肯定一切从简,只怕在几天内就会完成,而就是这几天,我们一定要特别小心,不要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燕赤霞心直口快,没细想就问道:“怎么说?”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之间必须要有一个流程,就是要守孝,不然就会被说成不孝,对名声不利,虽然本朝简化了,但也得半个月左右。

    诸葛卧龙回答道:“自古就是如此,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更是非常时期,为防政局不稳,敌人做乱,肯定要从简。”

    “你我都知道,现在不能严格按照礼法来行事,而且,殿下的性子你们也是知道的,他不会按部就班的。”

    大家一想朱允熥平时的作风,也明白了,这人多半就会灵前继位,然后最多守灵到头七,就会登基。如果真按礼法,不说搞个几年,哪怕半个月,都等不及,不利于他的计划展开。

    诸葛卧龙继续道:“这段时间内,也是敌人动手的大好机会,我们绝对不能被动防守,一定要主动出击,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

    继位登基就像现在结婚一样,即位就是领了结婚证,在法理上已经是夫妻了;新皇虽然接管了权力,大臣们也认可了,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只能算一个“代理”,想要真正主持朝政,需要有登基仪式,如同办结婚庆典,要广邀宾客,做了这一步,才算是真正走完流程。

    王生听后,点点头,道:“所以,那些人想要有所动作,这几天就会更为加大力度。”他冷笑着,继续道:

    “哼,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三头六臂的怪物,明知在这敏感时期,全城戒严,不乖乖在家呆着,还敢出来搞事!”

    王生外表看上去俊美异常,可只要看看他斜飞的剑眉,锐利的双眼,高挺的鼻梁,以及薄薄的双唇,就知道,他杀起人来,绝对也是心狠手辣!

    。。。。。。

    这边王生众人在庄园商议,那边夏侯风驰电掣的赶到了锦衣卫的另一个千户——陆文昭家里。

    此时陆文昭正在与师妹丁白缨,师弟丁修一起小聚。

    陆文昭三四十岁的年纪,嘴角留着胡须,沧桑与悲苦,坚毅和隐忍,不时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自从八年前,他做为大明西路军的一个守备,在与女真的萨尔浒大战的修罗场中活了下来,他就明白,做为一个小人物,要想不这么如草芥一般的死去,就得换一个活法。

    因为以魏进忠为首的国师一系,把持朝政,造成大明朝三路军队全军覆没,而这一战,也彻底奠定了大明和女真双方势力格局,辽东落入女真手中。

    这让他觉悟到只有清君侧才能拯救这个濒死的王朝,而整个朝中,有希望和能力除掉他们的只有太子一人,所以投靠了太子。

    他想方设法,隐藏内心的卧底进了魏进忠手下,就是为了搜集他的不法罪证,哪知却被普渡慈航等人釜底抽薪,把朱允熥使手段赶出了京城。

    虽然这些日子朱允熥在外面干出好大一番动静,也在和他保持联系,可毕竟人不在京城,让他少了主心骨,心里惶恐不安,直到王生奉命前来京城主持局势,他这才又安稳起来。

    这些他都没有说出来,一个人默默的扛了,也让他面容看起来更加沧桑。

    陆文昭宅子没有守卫,事态紧急,夏侯没打招呼就闯了进去。

    丁修和丁白缨一惊,瞬间拔刀就要动手,陆文昭赶紧阻止了了二人,他认识夏侯,锦衣卫新晋百户,是太子摆在明面上的人。

    只不过他要保持卧底身份,没有与夏侯接触罢了,明探暗桩相结合,才是合理的。

    这就是陆文昭冤枉朱允熥了,让陆文昭做为暗子,是前身做的事,按他的行事风格不屑与此,只不过既然事已至此,再让陆文昭反复横跳,不是害了他吗?魏进忠等人不报复陆文昭才怪!

    夏侯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令牌,道:“陆千户,王大人有令,要你马上随我去见他!”

    陆文昭知道,王生不会无缘无故然夏侯过来传话,必是有要事发生,难道是最近京城四起的流言,要怪罪与他?

    “好,我们这就走!”

    丁白缨做为陆文昭的师妹,心底一直爱慕着他,不放心夏侯的目的,担心他此行安全,道:“师兄,我和你一起去!”

    丁修是丁白缨的弟弟,见到自己姐姐要保护未来姐夫,他肯定也不能落下,道:

    “我们一起去!”

    他要保护自己姐姐!

    夏侯一看,三个人,虽然都带着兵器,而且还是硬茬子,但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庄园里有燕赤霞、知秋、阿青,庞勇庞千户,左穆左千户,王生本人都是高手,再说,他夏侯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他道:

    “好,一起走!”

    王生说了,不要有尾巴,就是防止有人跟踪通风报信。他对丁修、丁白缨也不熟悉,如果一走,这两人有其他想法怎么办?

    他们要一起过去,正好免了自己怎么开口带走他们,到了庄园,还怕这几人能翻起来什么浪?

第一三八章 丁修,丁白缨

    夏侯带着三人一路留心,赶回庄园。几人都是高手,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一般人想要不被他们发现几乎不可能。

    到了目的地,陆文昭认识这是朱允熥的庄园,完全放下心来,对丁白缨和丁修道:

    “师妹,师弟,这里是太子殿下的庄园,你两且在客厅候着,我进去见王大人!”

    夏侯看着紧握刀柄的两人道:“你随护卫进去就是,我在这里陪着他们。”

    到了庄园,燕赤霞等人近在咫尺,这两人想要有什么动作,自然会被按在地上摩擦,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陆文昭随护卫进到会议厅,见到王生、易朝臣、庞勇都在,当下拜见:“卑职参见王大人!”

    王生本想问他为何城内流言四起,借机敲打他一番,但知道此事不是陆文昭所能控制的,又怕在场的这些人给朱允熥打小报告,说他狐假虎威,骄横跋扈,想想还是忍住了,正事要紧道:

    “陆千户,这些天我没在京城,以致城内流言四起,你在魏逆手下卧底,具体情况如何,细细说来。”

    陆文昭习惯的看了下四周,王生道:“在座都是新皇陛下亲信之人,你只管说来!”

    陆文昭心底一惊,然后大喜,颤声道:“王大人是说。。。。。。”

    王生也不瞒他,道:“皇上大行,太子殿下已入宫即位,消息很快就会传出。你先说流言的事!”

    “是!”陆文昭压下心中的激动,道:“《推背图》的谶言是由普渡慈航一系放出,依附他们的浙、楚等党配合行事,另外说迁都、割地的,是由东林党众人放出的。”

    “普渡慈航借由他的信众,以各种天象征兆,在百姓之间说女真代明的谶言;而东林党则是联合太学、国子监的学生,散布着各种阴谋之论,妄议朝政不妥!”

    “魏进忠把持着东厂,田尔赓又主掌锦衣卫,因此流言被扩散开来。”

    众人默默无语,阉党本该为帝党,与东林相争,达到平衡朝堂的局面,却不想两方合流,唉!

    王生道:“具体有哪些主使之人,你可有查到?”

    陆文昭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纸张,上面写着他查到的人名,王生接过看了看,心里有了数,这些人现在不急着动,等到朱允熥正式登基之后,一个也跑不了。

    哼,还在议论着说锦衣卫、厂卫嚣张跋扈,残害忠良,助纣为虐,要裁撤这些机构,这些东林党人看来也不是和普渡慈航一条心嘛。

    裁撤了锦衣卫和厂卫,你们这些文官大臣不是更加无法无天了?还有谁来掣肘监督你们?锦衣卫和厂卫风评不好,作恶多端是因为领导人不好,不是这两个机构不好!

    待朱允熥登基,自然要开展整风运动,清除毒瘤。

    他略一沉吟,岔开话题,对陆文昭道:“你两个师弟师妹有跟着一起来吗?”

    陆文昭道:“回大人,来了。”

    “叫他俩进来!”

    少倾,丁白缨和丁修走了进来,见到两人带着刀,王生是武将,又是收拢人心之时,也不在意。

    丁白缨丰唇浓眉,英气逼人,身高仿若男士,体态健美,有一种野性的魅力;而丁修也是身形高大健硕,豹眼闪烁,皮肤呈古铜色,留着两撇小胡子,玩世不恭的样子。

    但在此时此地,饶是两人身为顶尖武者,刀法再是登峰造极,性格再是桀骜不驯,面对曾经的总捕头剑侠燕赤霞、从战场下来又从锦衣卫杀出的青龙庞勇、正面硬刚黑山老妖的陆仁、号称锦衣卫第一高手的左穆,以及知秋、阿青、在内的一众高手盯着,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行礼拜见。

    不要说他俩,就是普渡慈航来了,面对这个阵容,也要感到身体不自在,要想办法脱身。

    王生既然被朱允熥弄过来筹建西厂,这么久了,自然是认识两人,这样的高手,不拉拢过来当打手,简直是浪费!

    他调查过,此时看着两人挎着的修长苗刀,道:“不知两位与戚武毅什么关系?”

    戚武毅就是戚继光,官拜少保,谥号武毅,是武将第二高的谥号。

    能将战阵上的苗刀练得这么好的,除了戚继光的部下,很难再找到别人。

    丁白缨和丁修不敢撒谎,陆文昭还在这里呢,忙道:“我姐弟二人祖父,曾在少保麾下教习刀法。”

    王生点点头,回忆着朱允熥的说话方式,道:“能跟随戚武毅征战,南抗倭寇,北抵蛮奴,也是忠良之后,何不加入军中,报效朝廷?”

    丁修深知自己家世,当年戚继光忠心耿耿,为大明朝的江山拼尽了力气,结果如何,还不是被给事中张鼎思进谗言从北方调往广东?三年后又被给事中张希皋弹劾,遭致罢免回乡,郁郁而亡!

    丁家祖先也因此受到牵连,感同身受,郁愤而死,这些事都一笔笔的记在了他心上,想要他给朝廷卖命,那是不可能!

    几年前他就知道,陆文昭投靠太子,暗中对付魏进忠和普渡慈航,很明显就是被人当了刀子,朱允熥当时无权无势,拿什么和普渡慈航斗?大明朝死掉的皇子还嫌少了么?

    他才不会管陆文昭的死活,要不是胞姐丁白缨鬼迷心窍,看上了陆文昭,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丁修才不会掺和这些事。

    只不过没想到,朱允熥出京后,反而如龙入大海,真给他盘活了局面,除了搜集情报,也没有让陆文昭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他心里想着事,丁白缨心念着陆文昭,答道:“民女愿为大人效命!”

    罢了,为了自己胞姐:“愿听大人吩咐!”

    “好,你们暂且就跟着你们师兄做事,”王生笑道,“文昭,他俩的身份职位,你回去自行安排吧!”

    有了锦衣卫的身份,做事才光明正大,不怕人抓小辫子。

    过了这个插曲,王生开始吩咐:“诸葛博士,待到天明,你带人去学府,驳斥这些阴谋论,把《推背图》的谶言打下去。宁采臣,夏侯,你俩跟着诸葛博士。”

    宁采臣去了,阿青肯定也会跟着一起,不用担心安全。

    他又对易朝臣说道:

    “易大人,你带人在京城巡视,发现有造谣的,全部抓起来!左穆、陆仁,你俩听从易大人指挥,配合行动。”

    散布谣言,锦衣卫抓人,天经地义,田尔赓也不敢拦着!

    听到命令的人起身,允诺。

    宫里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得满城皆知,肯定有人来不及收到消息,会按习惯行事,先抓一批,就当先收点利息。等过了明天,朱允熥继位的消息肯定传遍了,到时,谁还会有这个胆子顶风作案?

    王生边关将领出身,下令从容,有条不紊:“勇哥,你和锦衣卫同知大人一起坐镇,有什么事情即刻回报!”

    庞勇领命。

    “陆文昭,你暂且不用行动,一切照旧,若有需要,我再知会与你!”

    “燕大侠,知秋,我们在此坐镇,应对突发事件!”

第一三九章 陆文昭的信念

    王生深知,在这皇帝驾崩,新皇尚未登基的皇权交替之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不像平时,此刻若是有人做任何煽动之事,绝对是强力镇压,不会姑息。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朱允熥从外面收拢的人手派发出去,稳住局面,并且联络倒向朱允熥的京师官员,把京师的卫戍部队掌握住。皇帝一死,上面没有了镇压,人心浮动,不能让敌人有可趁之机。

    各处的安全隐患要排查,他有很多事要做。

    接到任务的人分别散去,望着空荡的大厅,即便燕赤霞见惯了大场面,此时心中也是有些忐忑,不止是即将见证新皇的登位,还有朱允熥登基后将要面临的一系列危局。若果说以前只是空有满腔抱负,而今后,就有施展这一切的机会!

    但是,今时不同以往。以前他只是觉得世事不公,渴求改变这一切,可他往日所处的位置和看事情的高度不够,没能看破整个大明的局势,所思所想还是太狭隘。

    现在,与朱允熥等人接触久了,所处的位置,看事物的高度有了极大的提升,不说了解到大明的方方面面,只是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大明朝的危机并不只是简单的铲除了普渡慈航这类妖邪,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以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知秋倒是心大,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去想这么多,看见燕赤霞沉重的表情,道:“燕大侠,你这是怎么啦?殿下马上就登基了,大权在握,你怎么看上去还有点担心?”

    燕赤霞看了下他,知秋这个人,你给他说再多也不会懂,道:“我们一路走来,你也有所见闻,百姓生活艰苦,不仅有妖邪为祸,更有贪官污吏盘剥,就不说辽东的女真了,就是西北和南边,已经有零星的流民暴动了,就算殿下登基为帝,一样也要为解决这些事情操心。”

    知秋不以为然,道:“你就是想得太多,百姓生计自有陛下和朝堂诸公想办法解决,你我不过江湖术士,操这些心做什么?有多大碗吃多少饭,反正我是不管这些,只管斩妖除魔就行!”

    他到是有自知之明,专业的事当然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知秋也不管王生还在一旁,眼珠一转,接着道:

    “你想想太祖,他当时不过一个乞丐,到后来不也做了开国皇帝,还有,勾践战败后养马卧薪尝胆的时候,刘邦彭城之战丢妻弃子的时候,刘备檀溪跃马的时候,比陛下此时的局面差多了,不照样做出好大一番事业!”

    燕赤霞一听,果然有几分道理,朱允熥此时的局面,比这几位好多了。

    王生听后,点头道:“不错,要相信陛下,我们的开局已经足够好了。”

    他心里暗道,这两人,果然只适合做打手,大局观太差!

    知秋说的这些人都是站在历史的攻擂方,而朱允熥站的是守擂方。他要做的是延续王朝的气数,而不是像他们一样打江山。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朱允熥现在就是那北元的末代皇帝,女真和各地起兵的乱军才是朱元璋!

    和下围棋一样,开局和收官,完全是两种技术!

    王生的官途基本上是顺风顺水,一路青云,他需要这样的死局挑战,挽狂澜于既倒,大厦之将倾,才会显出他王生的本事,才会有成就感。

    他没有点破两人,只是道:“接下来,为防普渡慈航狗急跳墙,还得仰靠二位多做提防,特别是王恭厂一带,那里储存有大量火器炸药,一旦爆炸,整个京城都会糜烂,后果不堪设想!”

    火器、炸药是对付女真骑兵的利器,不容有失。

    燕赤霞和知秋两人心中一凛,正色道:“必保王恭厂万无一失!”

    。。。。。。

    陆文昭带着丁白缨和丁修,他们是高手,城墙之类的自然不能成为阻挡他们的障碍。一路避过巡防,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纵使不赞同陆文昭给朱允熥卖命的做法,丁修还是保持了对师兄应有的尊敬,他道:

    “师兄,我从外面游历回京,所到之处民不聊生,叛军四起,这大明朝没救了!我本就是想要劝你脱离这朝堂的勾心斗角,为何一定要掺和进这里面,一不小心,你我几人,都将死无葬生之地!”

    丁白缨看着陆文昭,从小她都对陆文昭言听计从,即便她想要和陆文昭退隐,过神仙眷侣般的日子,但她也知道,陆文昭是有远大抱负的,不会默默无闻的归隐,无论师兄做什么样的决定,她跟着就是了。

    陆文昭隐蔽的看了下丁白缨,压下心中的悸动,沉声道:“不,大明还有救!”

    他不由得回想起了当时的萨尔浒,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大明王师正式出征;三月初一,西路军遭努尔哈赤攻击,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总兵杜松战死;三月初三,北路军遭受攻击,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总兵马林狼狈逃回;三月初五,东路军被后金军偷袭,猝不及防,全军覆没,总兵刘铤战死;三月初六,南路军接到三路大军战败的消息后匆忙撤兵,后金军趁势追击,损伤惨重。

    四路大军,十多万人,东、西、北三路全军覆没,而他,则侥幸从西路的修罗场中活了下来,帝释天与阿修罗战斗大的修罗场,他没见过,但这人间尸横盈野的修罗场,他却是亲身经历。

    要是朱允熥在,就要呵呵了,萨尔浒那地方,也就是现在辽宁的抚顺、铁岭、本溪一带,现在进去都有可能手机没信号!山上可能还有野猪啥的,明军敢在下雪的寒冷时节,地势复杂的地方,腿着去跟女真打野战,真特么是脑子进水了!

    在这种天气环境下,即便是英勇无敌的志愿军,在长津湖一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取得胜利,当时的明军,何德何能,敢和志愿军相比?

    而陆文昭做为亲历者,他知道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四路大军的内部矛盾,天寒地冻,长途奔波,险恶的地势再加上将帅掣肘,如何能集中优势兵力,形成战斗力?

    西路大军几万人,割草一般就没了,也就是这一刻,陆文昭下定了决心,要换个活法!

    普渡慈航乱政,魏进忠当权,其权势滔天,旱灾、水灾、流寇、民变、女真威慑等外患不断,于是,在后来,他就联系上了朱允熥,这个同样对时局不满的太子,他要颠覆时局,改变命运。

    这些人争权夺势,草菅人命,他不是要报仇雪恨,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格局,于是他投向了魏进忠,搜集罪证,要为将来搬倒普渡慈航一系做好准备,以小人物的身份,投入了这时代的大变局!

    “自萨尔浒一战以来,我早已死去,为了实现目标,我卑躬屈膝、极尽谄媚,放弃了太多的东西,情义、气节全都不顾,只是为改变这一切。”陆文昭忽地狠狠的盯着丁修,压抑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狱的怒吼,道:

    “如今,太子继位登基,改朝换代就在眼前,你竟然要我放弃?!”

    “前面哪怕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即便是坠入无间地狱,我也要同陛下一起走下去!”

第一四一章你是明珠,莫蒙尘!

    这是一个漫长的黑夜,无数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暗手在其中搅动,泼洒着无数如化不开的浓墨般阴谋,试图让黑暗永罩大地,黎明再也不来。

    然而,煌煌天地的意志不可阻挡,阳光终究刺破黑暗,洒向了这座古老的城市。

    时值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天上骄阳似火,甫一出现就晒得人头昏脑涨,街边的垂柳死死的低垂着头颅,一丝风都没有。

    宫中的消息还没有传出,百姓们如往常一般过着日子,商贩在大街上的吆喝叫卖,商铺生意鼎盛,仿若太平盛世,烈火烹油,同样的还有青楼赌馆林立,很多背后都是官员亲自开设,生意火爆!

    陆文昭今日当值,到了衙门点卯,他现在的身份行动不便,但师妹丁白缨可以出动。

    田尔赓自诩掌握了锦衣卫中的指挥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就是真正掌握了锦衣卫吗?可笑!

    想想他陆文昭、陆仁、左穆、庞勇这些实权千户,还有那些隐蔽在暗中的人,包括百户、小旗以及小校,田尔赓真正调动起来,又能调动多少人?

    丁白缨这次出去,就是去见试百户卢剑星。化名靳一川的师弟丁显,从萨尔浒死人堆一起爬出来的沈炼与他在一起。

    丁显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他本就是自己安排的,否则他凭什么冒名顶替不被人发现?

    沈炼这个人,由于避嫌,没有与他过多接触,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心思。

    卢剑星是最近才落入他可争取目标中的。

    陆文昭当初也不敢轻易相信他,害怕他是别的派系的,直到王生跟他说了句:“混的这么惨,有可能是他们的人么?”

    他这才下定决心,让师妹丁白缨去接触。

    要改变大明眼下的局势,需要太多的有志之士共同奋斗!

    。。。。。。

    京城的百姓早已适应了锦衣卫抓人,司空见惯,稍微惊讶后,又恢复了繁闹的氛围,反而多了一个谈资。

    可谁又知道,在这鲜花似锦的表象之下,京城外的地方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易朝臣只知道,西北之地已经几个月没有下雨了,秋粮不要指望有收成。本就是多灾之地,又没了口粮,日子怎么过?

    若是正常情况,自是由朝廷出面赈灾,减免赋税,再从各地调拔钱粮,解燃眉之急,然而现在国库没钱没粮,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商业繁盛,但想要多要,却是一个子都没有!

    为了筹钱,连妓女都要收税!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人没抓到多少,累倒是真的累。天气炎热,汗水早就湿透了他的衣背,四周的喧嚣声在烈日下,仿佛隐藏着躁动,一个火星就会爆起滔天火焰。

    易朝臣回头看看身后的士卒,一个个也是无精打采的,这次的抓捕行动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只抓到了聊聊几个小杂鱼,根本就挖不出背后的主谋。

    敌人的反应比自己的快啊,好多地方都扑了个空。不过,这也是在预料之中,想来分头行动的陆仁和左穆也和自己没什么不同。

    他一路沉思,还是得把抓到的这些人关到锦衣卫镇抚司,与陆仁和左穆汇合。

    谣言是难以对朝廷真正伤筋动骨的,可耐不住它恶心人!

    易朝臣此时真正考虑的,是以前和朱允熥商议的,如何去实现税制改革,让国库充盈起来。当时朱允熥的话还犹在耳边:

    没钱。连兵士的抚恤金都发不出来,这样的士兵哪里还有心情去卖命打仗?不死还可以活着,粮饷虽克扣、拖欠,总还有个盼头;可打仗一死,就什么都没了,那些人吃空饷就算了,连抚恤金都贪!家人怎么办,在这乱世活不下去的!

    女真号称满万不可敌,但大明的男儿真打不过女真吗?在这个还处于冷兵器为主流的战场,从客观上来说,根本原因不是战斗力不行,而是战斗精神不行!

    女真战斗力高,是因为他们可以纵兵劫掠!

    明初的军队战斗力为什么强,因为有缴获,因为战死后三年内可以领全俸禄,三年后领半俸,直到家里男丁成年接班,可以支撑这个家庭继续活下去。

    但是现在呢?朝廷没钱,财政撑不住了,有钱发下去又被贪墨,战斗精神、战斗力都没有,军纪自然涣散,那就只能死人,然后再征兵,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钱粮下去,好吃好喝训练着,战死后家庭生活还有保障,还不把女真那点人马啃得渣都不剩!?

    “易大人!”

    陆仁和左千户的声音打断了易朝臣的思绪,原来已经到了镇抚司衙门。

    易朝臣回过神,问道:“你们那边怎么样?”

    陆仁道:“别提了,都是些小虾米,大鱼都跑了。”

    他们按陆文昭提供的情报,行动不可谓不快,但敌人实在太狡猾。

    易朝臣安慰道:“不用太过在意,反正我们都知道背后最大的黑手是谁,这次只是小小的敲打他们一下罢了!”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天色渐黑,皇帝驾崩,新皇继位的消息也从宫中传了出来,只要人们还怕杀头,这种时候是不会再有谣言现于是面了。

    诸葛卧龙和宁采臣也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如果智者不愿意谣言停止呢?传播谣言的就是智者呢?

    诸葛卧龙浮浮沉沉,经历了太多事件,对这些方面门清,古人就有以谣制谣的方法,此时大可以学宋太祖,放出多个版本的《推背图》,扰乱视听。

    也可以放出新的谶言,朱允熥的老祖宗朱元璋就是一个搞童谣、预言的好手。

    当时义军声势浩大,北地便流出了“塔儿黑,北人做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做主人翁”。最后朱重八最后真的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朱姓明朝。这样,这童谣便不再是谣言了,而成了神奇的预言。

    而且老朱同志“造谣”并非上述一起,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元大都北京街头出现了一首童谣:“一阵黄风一阵沙,千里万里无人家;回头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马。”这里的“三眼和尚”,便是指非同寻常的朱元璋,他曾当过和尚;蒙古人自称马上民族,这里的“瞎马”自然是代指已快不行了的元朝廷。

    你看,谣言是很好制造的,而且还有根有据,朗朗上口,乍一听,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但朱允熥不屑这么做,他要行王道,堂堂正正的,以事实取胜。

    诸葛卧龙和宁采臣今次之行,与其说是去辟谣,不如说是去这些学生们辩论,更好的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态,这些人要么家里本就是高官,要么就是诗书世家,掌握着传播学识的力量。

    诸葛卧龙看着宁采臣,道:“是不是觉得很累?”

    宁采臣点头道:“身体上倒是不累,主要是精神上的,你说,为什么明明就是很浅显的事实,怎么就有人不信呢?”

    还是太年轻!人家是有组织的整体。

    诸葛卧龙轻轻摇头道:

    “我们去辟谣,与他们辩论,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是被蒙蔽的,无形中做了帮凶,这些人,我们要把他们甄别出来,拉拢到我们一方。”

    “而另外的那些,有的是被收买出声,有的却是始作俑者,他们不知道是谣言吗?不,他们知道,他们是为了其背后的种种利益!”

    “这些人可谓是天之骄子,掌握了很多学问,他们本该传播知识,教化百姓,做公共大众的知识分子,但实际上,他们却做了所谓的清流,只为满足自身虚伪的道德感,操纵舆论,形成公议,打击政敌;纸上谈兵,攻击朝政!”

    宁采臣想起了朱允熥曾说过的话,点头道:

    “还是因为大明不够强盛,百姓们掌握学识的少,获得消息的途径也少,而他们又形成了学阀,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是经他们之手才传播出去,让百姓难以分辨真伪。”

    还有一点宁采臣没有说,那就是出现一个强力的朝廷,可以让这些人“闭嘴”!

    诸葛卧龙道:“是啊,你明白就好,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朝廷按他们的意愿做事!这些事情不是短时间能有所改变的,需要你们年轻一辈去努力。”

    他抬头望天,道:“经过这么多事情,我是明白了自己不是做官的料,还是好好的教书育人,写写书吧,把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好好总结一下,为什么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演王朝更替,再强盛的王朝都逃不了落幕的命运。”

    “现在思潮涌动,陛下提过,欧罗巴那边已经出现了所谓的思想启蒙运动,我们大明做为中央之国,更不能落后,要与时俱进。”

    “我们要争夺思想、意识方面的话语权,不仅道家、儒家的思想要传播出去,也要诞生新的思想哲学。”

    宁采臣肃然起敬,著书立说,并形成一个流派,远不是自己现在能达到的层次。

    就怕是里面夹杂私货太多,又被封了。

    他不由问道:“诸葛博士,你准备写什么?”

    “现在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我先在邸报上写点东西。那些清流在上面乱写,我自然也要上去驳斥他们。”

    诸葛卧龙想着朱允熥说的欧罗巴各国对大明的威胁,如今已经有人借着宗教的名义到了大明,一个叫什么耶和华的唯一真神,竟然说老子都承认牠的存在,在《道德经》中写道: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取各句尾字,夷-希-微,实际就是耶和华,真是笑掉大牙。

    只有那些没有历史的民族和文明,才会认为自己是神创造的!

    但是显而易见,敌人已经在开始行动了,从沿海到大明京城,都有了他们的身影,连大学士徐光启都被鼓惑,这些欧罗巴蛮夷其心可诛!

    还有同样在做这些事的普渡慈航,在民间、朝堂散播他的妖言,蒙蔽大明百姓的心灵。

    诸葛卧龙都不屑驳斥他。

    自从三宝太监下西洋,到现在欧罗巴的地理大发现,天文、地理的逐渐成熟,佛教的世界观已经被打得稀烂了。

    太阳多大?大海多大?海里的鱼有多大?佛经里描述的是一塌糊涂!

    嗡嘛呢呗咪吽这个众所熟知的六字真言,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都羞于出口!

    还有,没有藏传佛教的时候,吐蕃能跟大唐相抗衡,蒙古铁骑横扫天下;有了藏传佛教之后,也就有了大明的乌斯藏都司,蒙古变成了女真的工具人!

    嗯,得想个办法,把这个传到欧罗巴去!

    外面的事情搞定了,自家的事也要搞好,儒家的思想需要改进,我们需要务实,

    礼运大同篇有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

    怎么样建立这个大同、小康的社会?要分几步走?

    参考一下欧罗巴的发展历史,立足大明的本身情况,开拓另外一条道路出来!

    或许,可以找朱允熥商量一下,大同社会太过遥远,就让他做个长远的目标,在前面挂着,指引者人们前进,先把小康社会搞出来!

    诸葛卧龙的心态一下宽广了许多,连带看事看物都透彻起来,他眼中闪烁者智慧的光芒,忽然语重心长的对宁采臣道:

    “采臣,我能看出来,陛下对你是很看重的,甚至是超过了所有人,随侍左右,时刻耳提面命,所有会议都让你列席。你天赋才情很高,未来还有更多的大事需要你去做,站直了,走正道,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拉帮结派的事情就不要学了。。。。”

    ”你是明珠,莫蒙尘!”

第一四零章 祭奠大明的绵绵沃土!

    陆文昭的话说得斩钉截铁,饱含着不可动摇的信念,但丁修仿佛丝毫没有被感染到,他寸步不让的回瞪着陆文昭,道:

    “是,你有理想,有坚持,但是想过没有,你只不过是一个锦衣卫千户,小到可以忽略的存在,文不能安邦,武不可定国,加入其中又能做什么?”

    “外界都在传言魏进忠只不过是国师普渡慈航的手下,而普渡慈航名为得道高僧,实则为千年的大妖,杀我等轻而易举,这其中的危险,你难道不知道?”

    “朱允熥武功盖世,手刃黑山老妖,他护得住自己,难道也护得住你么!”

    陆文昭不为所动,道:“八年前,在萨尔浒,我已经死过一次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怎么会没有牺牲?我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丁白缨忍不住心中一颤,轻声唤道:“师兄。。。。”

    听到丁白缨的声音,陆文昭心底也是一疼,他忍住内心的情感正要说话,却被丁修打断。

    “姐,你不要喊他,为了他,这些年你默默的在背后付出了多少,他可有半分为你着想,值得吗?他早就不是我们当初的那个师兄,他的心早就变了!”

    丁修恶狠狠的盯着陆文昭,道:

    “陆文昭,你想清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只要踏上去,就永远不要想回头。假如你运气好,活着搬倒了魏进忠,朱允熥想掌握朝政,后面还有东林党在等着你!现在有魏进忠压着,收敛了点,可这么些年,他们杀的人少了么?而且还要杀得你身败名裂,皇帝都护不住!”

    丁修越说越激动,道:“陆文昭,你世袭锦衣卫千户,我家族跟随戚少保,都算得上是官宦之后,这朝堂上的龌龊,没有亲见,难道还没有耳闻吗?就算你为朱允熥当好了刀,也要想想狡兔死,走狗烹的古训!戚少保、张居正的前车之鉴,都被你忘了吗?”

    丁家先祖受戚继光罢官牵连,落得个凄惨收场。

    张居正更惨,生前极荣,死后极哀,连家人都护不住,遭到清算报复。他死后被政敌攻击,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他在世时所提拔听用的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

    用完了,不论是政敌还是皇帝,都不会放过他,祸及家人、下属,惨的不能再惨!

    丁白缨忍不住,出声阻止道:“丁修,你怎么能这样对师兄说话!”

    “如此明显的局面,你到现在还要护着他?”丁修不理会丁白缨,只是狠狠的盯着陆文昭,道:

    “为了你那虚无缥缈的目标,你要选择活法,怕只怕你到时死法都没得选!你死没关系,不要连累到姐姐和我!”

    丁修说罢,摔门而出,心中的愤恨难以平息:哼,还有那个师弟丁显,竟然冒名靳一川混入锦衣卫,给皇帝卖命,真的是欠收拾!

    丁白缨抬起手来,想要张口喊住丁修,可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没有喊出来。一边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一边是准备托付终身的心上人,杀伐果决的丁女侠也左右为难。

    丁修的速度极快,小小的烛火驱散不了屋外的黑暗,也追不上他的身影,转眼间就消失在了漆黑的夜色之中。

    陆文昭没有挽留,烛火一阵晃动,仿佛随时就会熄灭,但终于还是稳定下来,继续散发着它的光和热,摇曳的火花,在他坚毅的双眼中跳动,灼灼生辉。

    丁白缨轻轻叹了口气,去把房门关上,回头道:“师兄,你知道他从小顽劣,不要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

    陆文昭转头,以眼神阻止了丁白缨的继续说辞,道:“师妹,别说了,我都知道,放心,我不会记在心上的。”

    丁白缨有些迷茫的道:“你做了这么多,太子也马上登基了,他真的能改变这一切么?”

    大明的弊端已经是积重难返!

    文武官僚不能和谐,自万历执政后期,行政治理的水平已经相当低下,皇帝怠政,帝国机器几乎停止运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无需赘言。帝国中枢机构人事更替混乱无序,已经无法正常的运行,何况日常治理?

    哪怕时至今日,将校谎报人数吃空饷的事情都是再正常不过,反观女真,向来都是高估敌人大军数量,低记己方人马,反正就是要把他们以寡敌众,能征善战的标签安在头上。

    陆文昭道:“我知道这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做,那就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

    萨尔浒之战的失败,有太多原因,克扣军饷,盘剥士兵;士兵士气不足,不愿出关;军纪涣散,所到之处甚至凌**淫,无所不至,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战胜敌人?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大明的吏治和军制出了问题,拉帮结派,打击异己。

    陆文昭眼神坚定的接着道:“若是以前,我还会怀疑太子殿下是否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只是怀着赌一把的心态,但是自从他离京巡视天下后,所作所为坚定了我的信念,现在,我丝毫不怀疑,他能做到这一切,改变大明的命运!”

    “如今,他提拔了韩广、李標入阁,他们皆是忠心体国之人,局势已经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只要我们搬倒了普渡慈航他们,朝堂上我们就会占据优势,东林党人又能做什么?到时澄清吏治,整顿军队,小小的女真,又有何可惧?”

    普渡慈航、魏进忠,若不是你们在朝堂勾心斗角,推诿扯皮,并出卖大军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萨尔浒之战怎么会败得如此惨烈,丢失无数火器,战死大量将校,生生把大明打弯了腰,使得攻防易位,辽东态势急转直下?

    总有一天,要用你等和女真的头颅,告慰这处处青山的忠骨,祭奠我大明的绵绵沃土!

第一四二章 宁采臣想当海盗!

    宁采臣看着一脸严肃,语重心长说话的诸葛卧龙,心下震动,知道诸葛卧龙这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可以信任的晚辈,不希望自己功利心太重,走了歪路。

    他郑重的点了点头。

    诸葛卧龙道:“人心易变,欲望的沟壑千变万化,功名利禄,财权美色,无时无刻不再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迷失本性。但这世界上终归是需要有人来做出表率的,看透俗世的纷扰迷乱的表象,为我大明百姓开万世之太平!”

    “而你,有这个机会,也有这个能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自秦汉以来,历史一直在重复,一个皇帝换另一个皇帝,轮流坐庄,从来就没诞生过促进社会体制进步的历史性变革。受苦受难的永远是百姓,就没有一个朝代能让百姓彻底摆脱炮灰的命运。

    朱允熥又是另一个皇帝,而且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功利心太重,杀性太大,未来不知道会把大明带到什么地方。

    他太自以为是了,听不得任何劝告,所有人都要按他的思路行事,妥妥的暴君之相!

    宁采臣也躬身施礼,道:“学生记住了!”

    “天下有志之士多矣,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陛下为核心的朝廷周围,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让大明永远是世界之巅!”

    他在诸葛卧龙那里请教了很多学问,自称学生也是没问题的。

    诸葛卧龙深深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没说话,走了。

    望着他消瘦但挺拔的背影,宁采臣久久不语。

    阿青跟在他们身后,此时见两个说完了话,走了上来,惊醒了宁采臣。

    “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宁采臣回过神来,洒然一笑,道:“没什么,诸葛卧龙想要做思想大家,想要做圣人!”

    他知道,在这一刻,诸葛卧龙升华了,他想要从精神文化和人文思想上来改变大明百姓,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制度。

    诸葛卧龙有声望,有学问,他发表文章驳斥那些清流、腐儒,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宁采臣这类的小透明强多了。

    但是什么叫拉帮结派,我那是团结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

    如火的烈日早已隐去,温差之下,稍微带起了一丝晚风,轻抚在两人的身上,为这严酷的夏日,带了一丝惬意,也吹散了心头的烦闷。

    阿青纤纤玉指轻轻拢了下被晚风拂起的秀发,望着宁采臣的双眸中露出疑惑的神色,在朦胧夜色里说不尽的妩媚动人。

    可惜,此情此景,两人谈的却不是浓浓情话。

    宁采臣知道她的意思,道:“今日我们去学堂,那里汇聚天下最优秀的一批学子,有达官贵人的子嗣,书香世家的后代,还有其他民间的富商豪门之子,一些言论思想对他冲击很大。”

    阿青问道:“是辩论输了?”

    “那倒不至于,我们赢了。”宁采臣也不得不佩服诸葛卧龙的博学,“他东西方,儒释道均有涉猎,引经据典,天文地理,兵法历史,术数格物,各种文章信口摘来,那些人哪里是对手?”

    阿青疑惑道:“怎么感觉他心事很重?”

    宁采臣摆摆手,道:“算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不说他了。”

    他话锋一转,道:“我跟你商量个事。”

    “你说。”

    宁采臣道:“先皇驾崩,宫中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国丧期间没人敢在明面上惹是生非,这些天我准备在府里好好温习功课,带陛下登基后请辞回乡,参加秋闱乡试,中举后再回京参加明年的春闱。”

    他四书五经已是娴熟,跟随朱允熥做事,所处的高度对策论也有信心,并不担心不能高中,最多不过名次问题罢了。

    阿青不解:“你不是已经在太子麾下做事了么?怎么也是从龙之臣,何必还要回去科举呢?”

    宁采臣解释道:“什么从龙之臣,现在既不是开国,也不是战时,哪里会有从平民直接官拜将军、宰相之类的?我如果以现在的童生身份入朝为官,必然被同僚微词,自己脸面上也过不去,但是若中得进士,升迁提拔就容易多了。”

    本来今年院试应该在二月进行,但由于民乱推迟,刚好可以赶上院试、乡试、会试三连,宁采臣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朝中虽然尸位素餐之人多多,但大明却是人才汇聚,童生做大官,太违和了,别人会怎么想?虽然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也知道,最好不要坏了规矩,再说,就算中了进士,他短时间内也不想直接入朝。

    在外面获得足够多的功绩后,再空降上位。

    阿青不说话,安静的听着他解释。

    “朝廷内位置太拥挤,我也没有直接的就职经验,我要是想要有所建树,就得寻求外放。不用在大明境内,而是在更广阔的海外。”

    “陛下一直对欧罗巴的外来者警惕万分,而我们大明自己的水师却只能近海防御。这些伪装成商人的海盗,在我大明沿海肆虐,来而不往非礼也,届时,我将带领船队,也去到欧罗巴巡游一番,见识下传说中神圣罗马帝国的后裔,究竟有多了不起!”

    利玛窦、汤若望之流能到大明来传播教义,让大明的文化,哲学思想也出去走走!

    诸葛卧龙不是想教化天下么?自己在他那里请教了不少疑惑,翻译几本经典带过去,也算是还他一个人情。

    阿青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你一个文弱书生,还想着去当海盗?”

    宁采臣道:“计划是这样安排,不过也得等春闱之后,征调战船,寻找船员水手和通译,算下来怎么也得一年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自然也会勤加锻炼,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海盗!”

    “再说,我身边不是还有你这个剑侠在嘛!”

    阿青笑道:“你眼带桃花,我是得看着你点,否则,一不小心,你就得被那些蛮夷洋马,深海女妖吞得渣都不剩!”

    两人笑闹一番,平静下来,宁采臣正色道:

    “我们在京城没有发现普渡慈航的身影,不知所踪,他肯定想要在陛下登基前搞什么阴谋,我在府里还好,你在外巡视,要小心点。”

第一四三章 我恨你的绣春刀!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驾崩,太子继位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明文昭告天下,举国哀悼。

    朱允熥灵前继位,奉孝守灵。第三日,内阁成员韩广进言,今边关女真为患,西北旱灾严重,内有流民作乱,沿海有海盗肆虐,此乃存亡之秋也,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一切从简,节哀顺变,早日登基,临朝亲政,中兴大明。

    各部官员知道阻止不了,纷纷复议,朱允熥强忍悲伤,勉为其难,准备头七过后,也就是明日进行登基大典。

    国丧期间,全国禁一切娱乐活动,着素服,禁宰杀,显然是要让百姓为老皇帝的死感到极为悲痛。

    不过已经比明初简化了很多,当时明成祖朱棣驾崩,那才叫一个声势浩大,庙观鸣钟三万响,百官及其夫人,监生吏典僧道,文武军民都要哭丧至少三天,仪式及其繁琐。

    先皇的庙号、谥号要选择,他在位的时候虽然国势衰败,各种矛盾迸发,但是毕竟还没有亡国,最少也要封个平谥,还有先前的皇后及其他后宫妃子也要安排,该上尊号的要上尊号。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朝中阁老也要上书请辞,该挽留大的挽留,该安抚的安抚,朱允熥已成年,但还没有大婚,那么司礼监、礼部就要配合全国范围内选秀,新皇也是需要后宫的,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这些都需要时间。

    如今,朝廷已逐渐失去民心,约束力大大不如从前。

    后台不够硬的青楼妓院自然是挂牌歇业,但暖香阁是隶属礼部名下的教坊司,暗中却是在照常营业,挣钱嘛,不寒碜!

    教坊司为妓的一般都是罪臣老婆或者女眷亲属,就是要对罪臣子女进行身心的侮辱,要的就是人人得以睡之。

    礼部做为掌管一国礼仪、教化的置所,相当于后世的文化、教育部,然而却经营者官方妓院——教坊司,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暖香阁的酒与后世KTV一样,与外面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三块一罐的啤酒,可以卖你十八块,一个字:贵!

    暖香阁的姑娘也是如此,会所里就是比路边摊价更高,人家卖的就是气质和服务,里面的姑娘也是年轻貌美,值!

    教坊司的姑娘经过专门的培训,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是精通,自然有无数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前来高山流水觅知音,寻求“管鲍之交”的共鸣,臻至生命的大和谐。

    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随着物价的升高,教坊司也随之提价。一个比喻:千禧年初,越南一个会流利中文、英文、法文的年轻混血大美女,一整晚只需两百RMB;一路向西里的那个城市,两小时内统一零售价四百RMB。

    现在呢?得加钱!

    沈炼此时就在暖香阁喝酒,他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物价涨了,但他的俸禄却没有涨,一年几十两银子,根本就来不了多少次,更不要说给周妙彤赎身,把她带出教坊司。她是暖香阁的红牌,更贵!

    周妙彤仰面轻躺在绣床上,双眼怔怔的看着床顶,只是偶尔才会看一眼这个男人的背影。

    美人在床,予取予求的模样,桌上的红烛燃烧,暖色调的光影下本该是一片暧昧的氛围,但沈炼坐在桌前,只是不停的喝着闷酒,两人都没有说话,各自想着心事,与其他屋内的或巧笑嫣然或轻声低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炼倒完了壶里的最后一滴酒,只有半杯。他每次来都点周妙彤,什么都不做,只是喝酒。

    他是锦衣卫,锦衣卫是朝廷的刀,他也是锦衣卫的刀。刀是没有个人意志的,当时身不由己,奉命行事,亲自带队抄了周妙彤的家,把还是十二岁少女的周妙彤送进了教坊司。

    但他还有良心,还有一份深埋在心底的良知,无尽的愧疚和负罪感深深折磨着他,自周妙彤挂牌后就一直来找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免受其他人打扰,无数的情感纠结在一起,所以他爱她,要照顾她,保护她。

    他是一个沉默的人,感情深埋内心,信奉着少说多做,他相信周妙彤能感受得到他的心意。

    沈炼喝掉手里的最后半杯酒,起身道:“我走了,你自己好好休息!”

    他身材高挑,修长健硕,鼻梁高挺,剑眉星目,双眼坚毅,锐利有神,脸庞如刀削斧刻般的棱角分明,深邃有型,一身合体的飞鱼服,更添了一丝威严,是无数女子心仪的对象,但他心里只有周妙彤!

    要把周妙彤赎出去,她是官妓,除了需要朝廷的文书,还需要钱,很多钱,五百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锦衣卫一年几十两银子的俸禄根本不够。

    大哥卢剑星才是一个试百户,还没转正,他一个做小弟的却成了百户,这怎么能行,所以他故意出了点差错,成功让百户张英把他降为了旗官,俸禄更少了。

    要去想办法搞钱,不能让周妙彤再在这里受苦!

    周妙彤起身来关门,她一身红衣如血,头上青丝飘逸,柳眉杏眼,远山含黛,美貌异常的她仿佛画中走出的人儿;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她少见阳光,皮肤苍白如雪,配合着双眼中那化不开的忧愁,让人更加心生怜惜。

    文人们总喜欢在话本小说里,写一些与青楼女子缠绵悱恻的爱情,来满足他们虚伪的同情、怜悯之心,真是可笑,若他们真那么对爱情忠贞,又怎么会去青楼寻欢?青楼女子迎来送往,见过多少痴情种子,听过多少海誓山盟,甜言蜜语,岂会对你另眼相看?荒诞至极!

    不过是见色起意,逢场作戏罢了。

    只有严公子是不一样的,他才是真心爱我!

    周妙彤看着沈炼的背影:你又有什么不同呢?同样是满足你的怜悯和同情之心,哦,对了,还有弥补你的愧疚和负罪感,自我安慰和感动!

    当初你亲自带人抄了我的家,男丁全死,女的为官妓充入教坊司,杀父之仇,卖身之恨,这样的血海深仇,你现在做这些,就想得到救赎,就想着我原谅你,并且恬不知耻的爱上你吗?!

    她关上了房门,也关闭了心扉,清风穿过刚才打开的门户,吹动桌上的红烛,火苗晃动,鲜红的蜡油滴落,如同一滴滴滚烫的血珠。

    夜夜做新娘?呵!

    我周妙彤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小礼义廉耻牢记在心,哪怕如今沦落教坊司,但还没有这么下贱,还有最后一丝尊严!

    狗皇帝死了?死得好!

    我父亲为官清廉,忠心耿耿,却被魏进忠陷害抄家。

    我恨这昏庸无道的朝廷!恨这狼狈为奸的官僚!

    我恨你的飞鱼服,恨你的绣春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418/ 第一时间欣赏组织派我来诸天最新章节! 作者:拂文所写的《组织派我来诸天》为转载作品,组织派我来诸天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组织派我来诸天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组织派我来诸天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组织派我来诸天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组织派我来诸天介绍:
组织派我到诸天去探索,去帮助同源文明,但现在我和组织失联了。
我曾穿越到国术龙蛇的世界,那时王无敌还是个弟弟,轻松搞定;
将来会穿越到漫威宇宙,那时的钢铁侠多半还是液体,应该不难;
可是我现在穿到了洪武末年,公元1397年,替代成朱允熥,我是元嫡长孙,应该我是第一顺位,我想当皇帝。可朱元璋立了朱允炆,怎么办?
在线等,急!
PS:第一卷,覆雨翻云里的明初,已完成;
第二卷,聊斋背景下明末乱世,蜈蚣精,蒙古死亡蠕虫,加勒比,李尸朝鲜,进行中;
第三卷,从民国到现代的漫威卷,待定中。。。组织派我来诸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组织派我来诸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组织派我来诸天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