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开元4316年TXT下载开元4316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开元4316年全文阅读

作者:隐宗宗主     开元4316年txt下载     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六十五章 又爆炸了

    “叛将来投,谁啊?”黎安明闻言一愣,连忙问道。他倒是有些好奇了,谁会放弃成都不投来投遵义?

    “回少爷,是罗乾象,奢氏部落里主张和汉人和睦相处的将领,正因如此,他才不受待见。”吴洋连忙回道。

    罗乾象这人黎安明有些印象,历史上的他是在成都之围中反正,投靠了朱燮元,充为内应,放火烧营,杀乱反正,解成都之围。这人也算是一名猛将,在平定奢安之乱中战绩可观。

    历史上奢安之乱平定后,罗乾象被封为卫远侯骠骑将军,朱燮元、刘可训将奢崇明“声先嘉誉”旧坊改提“平蔺元功”以旌其功。崇祯十年与张献忠的大西军战亡于贵州,对于大明来说,着实是忠勇可嘉之辈。

    “此时的他不应该是在成都吗?怎么会跑这里了来了?”不过黎安明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

    吴洋闻言连忙回道:“据属下收到的消息,此次罗乾象是回永宁、叙永等地招兵的,其他的暂时不得而知。”

    “算了,去见见他就知道了,他在哪儿?”黎安明闻言摆了摆手说道。

    吴洋回道:“回少爷,因为不知道您的态度如何,所以李大虎约定罗乾象腊月二十日在蔺州会晤。”

    黎安明闻言想了想,先不论历史如何,但就罗乾象愿意归降,他就值得去见一见。想到这里,黎安明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已是下午了,晚上赶路多有不便,于是他便说道:“既如此,你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启程出发蔺州,顺便去看一看那里的土改进展如何了。”

    “是。”吴洋拱手应道。

    “对了,孙元化近来如何?”黎安明忽然想起好几天没听到孙元化的消息了,便开口问道。

    徐尔觉早在腊月初一便离开遵义回上海了,下次再来得等黎安明大婚的时候,其实也没几天,他无非就回去过个年,然后又得启程来遵义了。

    而孙元化倒是出乎黎安明的意料,竟然留了下来,虽然他还没有明确表态留下多久,就算如此,对黎安明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只要孙元化肯留下来,黎安明就有办法让他长久的留在这儿,像孙元化这种火器狂人,黎安明只要把后世的各种火器理论随便提一点出来,就够吸引他们的了。

    听到黎安明问起孙元化,吴洋笑了笑,说道:“回少爷,自从您把新式火药制作方法让孙先生知道后,近来他便全身心的扑在上面了,比宋先生还着迷。”

    所谓的新式火药就是炸药,其实黎安明也不知道炸药的配方,虽说他那笔记本电脑里有很多资料,但毕竟很多都来自网络和图书馆,像炸药这种敏感危险的东西,当然不会有配方流传出来。

    他也只找了一个大概而已,具体怎么回事,其实黎安明也不知道。毕竟当初他查找这些资料,仅仅只是为了写小说而已,又没打算自己去做。

    硫酸和硝酸他已经通过土办法弄出来了,甘油也早已不是问题了,至于硅藻土,西南这边也有的是,特别是云南、四川分布最多,黎安明也已让人去找来了一些,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实验室的学员们去研究了。

    正在这时,一个家丁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回禀道:“启禀少爷,化学院实验室发生爆炸了。”

    “怎么回事?”黎安明闻言一愣,这刚想到实验室的事,这实验室竟然就出事了。

    那家丁闻言张了张嘴,说道:“听说与孙先生有关。”这些家丁都知道,自家少爷最看重的就是孙元化这种人才。

    听到与孙元化有关,黎安明便不再废话,直接骑马朝学院奔去。

    见到萧铭过来,杨三一脸的悲苦,他说道:“公子,刚刚孙先生不小心碰到了硫酸和硝酸的瓶子,慌张之下就用手臂上的袖子去擦,之后又用酒精灯烘干袖子,可不想这衣服瞬间烧成了灰烬还点燃了实验室发生了爆炸。”

    黎安明闻言顿时有些神色古怪,问道:“难道他不知道被硫酸和硝酸混合液浸湿的衣服已经成了无烟火药吗?”

    杨三见状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这不孙先生一直还不相信新式火药的存在吗?所以..........”

    后面的话不用杨三说完,黎安明也就明白了,感情这孙元化一直没在意新式火药的事情,所以才导致了这场爆炸。

    “这个没什么,孙先生怎么样了?”黎安明倒是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杨三见状顿时心中一松,他还真怕黎安明怪罪呢,于是笑了回道说道:“只是手被轻微烧伤了,不过问题不大,已经让吴大夫检查过了,保养几天就会痊愈。”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人没事就好了,对了,这新式火药的进展如何?”

    “回公子,实验室这些日子正在研制无烟火药,但是我们弄出来的这无烟火药十分不稳定,这问题一直没有克服,所以学生便没有向公子汇报。”杨三闻言有些愧疚的回道。

    “无妨,慢慢来吧,安全最重要。”黎安明笑着摆了摆手,安慰着说道。

    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研究,他也只知道个大概而已,所以,黎安明便放手让学员们自己去研究了。慢一点也不打紧,毕竟新式火药这种东西不说超出大明的科技很多年,甚至超过现在的西方两百多年呢,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

    正在这时,黎安明看见自己老娘怒气冲冲的走了过来,他知道,肯定是化学院的爆炸惹恼她了。

    果然,还没等黎安明开口,程芸就怒气冲冲的问道:“安民啊,你这化学院又是干啥子咯,这是学校啊,你这不是物理学院爆炸就是化学学院爆炸的,你让其他学子们囊凯读书嘛?”

    看了程芸是真的急了,竟然直接飙起了方言,黎安明见状赶紧说道:“娘息怒,等外面的新屋建好后,这两个学院马上就搬出去。”

    别看程芸打仗彪悍,但作为程灵公的后代,她的学问一点也不比一般文人差,从她先前能办女子私塾就可知了。也正因为如此,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管理的新学院,黎安明便想到了自己的老娘,索性就交给她来打理了。

    当然,黎安明也知道这两个学院的存在确实会打扰到其他学子,所以他在上次的蒸汽爆炸后,便安排人在外面重新寻地修建新的学院了。

    听黎安明这么一说,程芸这才气消了一些,看了看爆炸后的废墟,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人受伤?”

第一百六十六章 秘密会面

    “娘放心,就孙先生轻微烧伤了一点外,其他无人员伤亡。”黎安明赶紧笑嘻嘻的回道。

    见状,程芸没好气的伸手点了点黎安明的脑门,说道:“你啊!行了,你有事就去忙吧,这里我来就行了。”

    说完,她便不再理会黎安明,开始让人清理那些废墟了。

    “这件事不要急功近利,即便稳定了无烟火药,但以现在硫酸和硝酸的产量也不能够大量生产火棉,所以,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能够合成化学物品的工业生产,最好是想办法把三酸两碱产业化,否则化学工业会一直停顿在不上不下的程度。”见状,黎安明便转身严肃的对杨四说道。

    听黎安明这么一说,杨四顿时有些羞愧,他承认自己这段时间有些好高骛远了,这都是因为物理学院那边的蒸汽机刺激了他。

    “公子,学生知错了。”随即杨四一脸的不好意思的说道。

    笑了笑,黎安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做学问搞生产还得脚踏实地才行,你要一步步走,不能没学爬呢就想着跑了。”

    说教了杨四一番后,黎安明便离开了,化学院的爆炸只是一场虚惊,这让他轻轻松了口气。

    来到军营里的小木屋,正好喜鹊也在,见到黎安明,她顿时笑容满面的见了一礼:“公子!”

    黎安明点了点头,坐下后笑着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很累?”

    “还好,就是那个电脑不能用之后有些不习惯。”喜鹊吐了吐舌头笑着回道。

    随他穿越而来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也终于在他去海上期间先后坏掉了,不过好在重要的东西基本已被喜鹊加班加点的抄录了下来,剩下还没抄录完成的,也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资料而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已经使用了这么久了,它也算是长寿的了。”黎安明笑着说道。他猜想可能是太频繁使用的缘故,加上被雷击过,能使用一年多,对于黎安明来说已经算是惊喜了。先前他还一直担心电脑坚持不到资料抄完就坏了呢,所以他才把喜鹊关在小木屋这边日夜不停的抄录。

    顿了顿,他又问道:“拼音的事怎么样了?”

    这个时代是真正的“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单就遵义军民府而已,基本上各个县的口音都不相同,可以想象整个大明的口音有多复杂了。

    经过多番思虑后,黎安明还是把后世的汉语拼音拿了出来。现在的大明官话是以南京方言为主,不过在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南京话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经过两百多年的南北融合,现在的官话已经有了后世普通话的雏形了。

    而西南官话既四川话又与普通话是最接近的,所以对黎安明在西南推行汉语拼音、普通话来说,无疑是很方便的。

    听到黎安明问拼音的事,喜鹊顿时扬起下巴,有些得意的说道:“公子,奴婢现在已经有二百多个学生了呢!”

    见状,黎安明有些好笑的捏了捏她的脸蛋,笑着说道:“我家喜鹊好厉害!”

    ............

    第二天一早,黎安明就带着吴洋、小虎等人启程往蔺州而去。

    到蔺州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十九下午了。

    “少爷,你看明日安排在哪里见面的好?”等黎安明稍事休息后,李大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虽然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见面,但这里好歹以前是属于奢氏的地盘,而作为奢氏将领的罗乾象对这里肯定十分熟悉,为了黎安明的安全,他们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黎安明闻言想了想,脱口而出道:“就在九凤楼吧!”

    九凤楼府衙坐南向北,门前有高大石坊,两座石雕坐狮,府内厅、庑、楼阁、一应俱全。以前是奢氏在蔺州的土司衙门,后来李大虎攻克蔺州后,他也把那里当作了蔺州的县衙。而黎安明之所以选择那里,主要还是一个恶趣味,历史上罗乾象反正后,率军攻破了当时作为奢崇明老巢的蔺州,一把火烧了九凤楼,把奢崇明逼得逃进了贵州水西。

    为了不引人注目,黎安明把会面的时间定在了晚上,蔺州毕竟才被黎安明攻占,这里面说不得隐藏多少奢崇明的眼线呢。

    腊月二十日戌时,黎安明就让人备好酒菜早早的等待了。不过也没让他等多久,大概戌时二刻不到,一行穿着帽蓬黑衣的人便到了九凤楼外面。

    来人正准备放下随身武器,负责接待的李大虎便连忙笑着说道:“罗将军,我家少爷说了,各位不必解除刀剑,各位请,我家少爷已恭候多时了。”

    一个长得非常高大,约莫四十左右的汉子闻言上前拱了拱手,说道:“那便有劳李将军了。”

    “敬礼!”一行人刚跨上台阶,旁边就传来一阵大喝声,顿时把罗乾象等人吓了一大跳,要不是罗乾象阻止,差点就拔刀相向了。

    李大虎见状连忙解释道:“各位不必担心,这只是我们日常的军礼而已。”

    罗乾象等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随即他就被两旁红旗军守卫的那整齐的动作有些震撼到了。

    “罗将军,请!”没等他震撼完,一行人就已经到了黎安明接待他的屋外了。

    见状,罗乾象朝他身后的摆了一下手后,便独自走了进去。

    见到罗乾象进来,黎安明连忙起身拱手行了一礼,笑着说道:“罗将军,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愧彝族勇士的称号。”

    “哪里,倒是黎公子仙家传人的名声才是如雷贯耳。”罗乾象见状也连忙还了一礼说道。

    黎安明只是摇头笑了笑,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在下略备酒菜,罗将军请坐!”

    罗乾象依言坐下后笑着说道:“这蔺州城才入黎公子之手一个多月,如今却已大变了番模样,如此看来,世人传说黎公子得了仙家传承,此言果然不虚。”

    黎安明闻言只是笑了笑,随即拿起一个瓷器酒瓶,先在罗乾象面前的杯子里倒了一杯酒,然后把其酒杯里的酒晃了晃后倒入自己面前的酒杯,同样晃了晃后倒入了一旁的一个银碗里,朝着罗乾象示意了一下后,才分别满上了各自的酒杯。

    罗乾象见状毫不在意的端起酒杯闻了闻,深吸了一口气后笑着问道:“这是华茅吧?”

第一百六十七章 养寇自重

    不等黎安明回答,罗乾象便又自顾自的说道:“好久没喝过了。”说着,便一口闷了下去。“好酒!”

    黎安明见状,不由得笑了笑,道:“罗将军好胆量!”

    “如果黎公子要害我,不用等到现在,就凭你手上的兵马,别说取我性命了,就是直接打到永宁去都没人能拦住你。”罗乾象放下酒杯笑了笑说道。

    见状,黎安明索性把整瓶酒都放到了他面前,说道:“罗将军请便!”

    说完,他也自顾自的端起酒杯闻了闻,继续说道:“此酒产于茅草村,故得名华茅酒,不过在下觉得这名字不够好,把茅草村及其附近几个村子整合后,改名茅台镇,这酒嘛,理所应当的便成为了茅台酒了。”

    茅台酒因产自贵州仁怀茅台镇而得名,但这个地方最初并不叫茅台镇,而是叫茅草村。

    中国历史上的唐代,国境的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白酒蒸馏技术。其后宋、元、明三朝间,位于今大方县以东不足百公里的播州一带,制作白酒运用的就是这种普通酿酒技术。

    明万历二十年,明朝发动了平息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的战争,遵义境内农业遭受崩溃性的破坏,而蜂拥而至的前后共20多万官兵,酗饮欢宴,播州白酒的消费量陡增。

    相对集中在仁怀茅草村的酒作坊主便被迫采用对整地窖酒醅进行多轮次发酵蒸馏取酒,其间掺入部分新原料的办法,以便充分利用酒醅中的淀粉含量,节省来源不足的高粱、小麦。

    于是在茅台村酒作坊中产生出了一套“多轮次掺沙发酵蒸烤”茅台酒生产基础工艺。此后这里各代酒师又相继创造了“堆积工艺”,使多轮次间掺入的新原料得充分发酵;有的酒师又把第一次蒸馏得到的质量较差的酒液泼回酒液泼回酒醅使之在再次发酵中增香。

    于是又产生了茅台酒生产的“回沙工艺”。之后,又有了高温制曲、大量用曲、端午踩曲、重阳下沙、陈酿及其他环节的技术。

    大约发端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前后的茅台酒生产工艺,到清乾隆初年,历经一百多年初步臻于完备,并产生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白酒酒体,声名远扬。

    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草村为茅台镇。

    不过现在因为黎安明的到来,茅台酒的名字提前了一百多年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这个时代所谓的华茅酒,并不是特指某一家酒坊酿造的酒,而是那一片酒坊所酿造的酒都叫华茅。

    罗乾象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转而是拱手问道:“在下有一事不解,不知黎公子是否愿意解惑?”

    黎安明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后,才笑着应道:“但说无妨!”

    “据在下所知,黎公子手上可谓是兵强马壮,不过在下不解的是,为何黎公子要坐看西南大乱呢?”罗乾象举起酒杯遥敬了黎安明一杯后问道。

    黎安明也举起酒杯回应了一下,然后才笑了笑说道:“西南各土司与朝廷各自为政,加上各地流官贪腐横行,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如果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何乐而不为呢?”

    “在下明白了,黎公子你这是养寇自重?”听黎安明这么一说,罗乾象顿时若有所悟的说道。

    黎安明笑了笑也没有隐瞒,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后说道:“现在被你们占领的各地官员都已经屠戮一空了,不瞒你说,主要是在下手中缺少接管各地的官员。”

    罗乾象闻言摇头笑了笑,他知道,这恐怕只是黎安明的一个借口。比起奢崇明他们那等莽夫,自从他发现遵义境内的土司渐渐的消失后,罗乾象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遵义。

    后来经过多番打探,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数量,但是他已经知道了遵义还隐藏得有一支战力非常恐怖的军队,而威远卫不过是黎文海放在表面的军事力量而已,加之威远卫已经经过了黎文海的改编,恐怕此时这支军队也不是一般的卫所军能比的。

    扶国祯在遵义损兵折将的消息果然验证了他的猜想,据他所知,扶国祯一万人攻打一个小小的桐梓居然而不得,要知道,那时的桐梓守军可是同时在两线作战,一面要应对扶国祯部一万人的攻城,一面还得北上赶水镇等地占领各要道。从这就可以看出经过改编后威远卫的战力如何了。

    本来他是准备围困成都趁机投靠朱燮元的,作为目前在四川任职最长的官员,罗乾象也就对他有所了解。不过后来听说主事的不说朱燮元,而是总督张我续后,加之听到遵义传来的消息,心思斗转间,罗乾象便决定趁着回来招兵的机会见一见遵义方面的官员。

    主要是因为张我续初来乍到,罗乾象对他不熟,加之因为以前初来乍到来此的官员总会对他们这些土司狠狠的敲上一笔,导致他对这样的官员有种本能的厌恶。

    见罗乾象不说话,黎安明也自顾自的喝酒吃菜。

    罗乾象见状,不由得开口问道:“难道黎公子就不好奇在下为何来此吗?”

    黎安明闻言,放下正准备夹菜的筷子,拿起手帕擦了擦嘴,笑着说道:“罗将军想要说时,自然会说的,又何须在下多此一问?”

    听到黎安明的话,罗乾象便知道,不管自己怎么选择,这黎公子根本就是信心十足,自己要投靠他,他只要信心十足的等待自己的下文就是了;就是自己反悔了,对方也并不在意。

    想到此,罗乾象便叹了一口气,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后,说道:“其实在下历来主张的是汉彝共处,不过汉彝双方官员似乎都不希望如此,你们汉人的官员看不起我们彝人,而我们彝人的官员却都是想着如何自立为政。”

    说到这儿,罗乾象不由得摇头苦笑道:“不过在下观遵义府这两年的变化,倒是发现了一幅在下理想中想要见到的汉、夷共处的画面,就连这蔺州,虽说才经过一个月,但在下不难看出,底下百姓们似乎更有活力了些。”

    在这个主张汉家正统的时代,官员们看不清其他民族也实属正常,黎安明是因为深受现代民族政策的影响,加之身处西南这个多民族地界,他只能选择民族融合的政策。

    “其实不管汉人也好,彝人也罢,底层的百姓们所需要的不过是温饱而已,只要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他们还有什么可在乎的呢?”黎安明闻言笑了笑,道:“至于是汉是夷?对他们来说,能无忧无虑的活着,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闻言,罗乾象顿时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可惜的是那些流官不明白,那些土司们也不明白。”

    黎安明见状,顿时笑了笑,说道:“如果罗将军不嫌弃,在下这里...........”

    “求之不得!”没等黎安明说完,罗乾象便连忙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一个信封说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启元年

    黎安明见状连忙起身过去扶起罗乾象,然后顺手接过信封笑着说道:“罗将军请起!”

    “请坐!”在招呼罗乾象坐下的空档,黎安明快速的打量了一下信封上的内容,果然如他所猜想的那样,是写给黎文海的。只见信封的一竖写着:威远卫指挥使黎大人均鉴!紧接着一旁写着:罪将罗乾象顿首!

    见此,黎安明便笑了笑说道:“罗将军放心,这封信在下会亲手交给家父的。”

    “不知接下来需要我怎么做?”罗乾象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便问道。

    黎安明闻言稍加思考了一会儿,便问道:“罗将军,你觉得奢崇明有多大把握能攻破成都城?”

    如果奢崇明攻破成都,那么蜀王一系便劫数难逃了,虽然有些不道德,但这样一来,确实是帮了黎安明大忙了。

    “恕在下直言,成都最多不过一两个月便会被攻破。”罗乾象拱了拱手回道。

    顿了顿,他担心黎安明误会,便接着解释道:“如果不出意外,朝廷派出的援军应该已经出发了,对于这一点,奢崇明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必须得在朝廷援军到来前,攻破成都,另外,此次他除了让我回永宁招兵外,还让我带去火炮。”

    听罗乾象这么一说,黎安明点了点头,历史上的奢崇明就是因为没有带火炮,这才导致围攻成都失败,加之秦良玉的白杆兵正好在四川,最后也成为了守卫成都的主要力量。可以说历史上的成都守城战几乎就是奢崇明叛军与秦良玉白杆兵的战争,可如今秦良玉不在四川,就可想而知成都的守备有多薄弱了。

    “蜀王一系想必罗将军十分熟悉吧?”既然成都城破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黎安明就得考虑借用叛军之手来达到某些不为人知的目的了。

    不过好在虽然奢崇明一路在攻城略地、屠戮官员,但黎安明还没有听说他屠戮百姓的事,想必奢崇明估计也知道,如果屠杀汉民,那么他在西南估计就待不下去了。毕竟他的彝人才多少人,而四川的汉人可是有数百万的。而流官就不同了,流官在西南各地可谓是人神共愤的存在,不但土司恨他们,连普通汉人百姓都恨他们,从西南各地近几年时不时的闹百姓叛乱就可知了。

    罗乾象闻言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可是如果他们出事,黎大人也会受影响吧?”

    “如果到时遵义被四面围攻了呢?”黎安明给各自倒了一杯酒后笑着说道。

    闻言,罗乾象顿时心中一动:“黎公子的意思是安氏?”

    “最迟年后朝廷的旨意就会抵达西南,而贵州的大部分兵马已经去驰援成都了,被扶国祯堵在了眉州进退不得。”说着,黎安明抿了一口酒后继续说道:“如果你是安氏,你会怎么做?”

    “确实。”罗乾象点了点头应道:“当初奢崇明反叛时就和安氏、宋氏等土司约定好了,不过近来因为安氏一直没有动静,奢崇明接连去了几封信,想必安氏应该是在等某一个时机吧。”

    接下来,黎安明便和罗乾象二人秘密商量了许多事情,至于具体什么事,就只有他二人知道了。

    等罗乾象带人离开后,吴洋才从外面走了进来,不解的问道:“少爷,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刚归降的人,是否有些欠妥?”作为心腹,黎安明的计划他是知道的。

    “这件事情很重要吗?”黎安明闻言反问道。

    吴洋顿时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笑道:“是属下多虑了,成都现在已经被围困住了,而朝廷从外面调兵进来也得需要些时日,到那时,成都被攻破已成事实了。而作为四川甚至大明最富有的蜀王一系,肯定是难逃魔掌了。”

    “知道就好,我这不过是为彻底清除蜀王一系上了一道保险而已。”黎安明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想明白了此事后,吴洋便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聊了,而是回禀道:“少爷,荃叔来信,他们已经到荆州了。”

    年后因为黎安明成婚,所以黎家在外地的管事几乎都要回来,作为把黎安明当做亲儿子来对待的黎荃,当然也不例外。“夔州水口那里还安全吧?”

    吴洋拱手回道:“夔州水口那里暂时还安全,不过之后的云阳、万县皆已落入敌手,所以想要安全的通过很困难,荃叔他们是在荆州下船后走陆路回遵义,估计再有几天才能到达。”

    “嗯,派人去沿途接应一下吧。”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吴洋应了一声后,便转身下去了。

    ..............

    转眼便是大年三十,今年这个大年是黎安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黎家主要人物聚得最齐的一次,去年因为黎安军在辽东,何源在岱山岛,所以没能聚齐。

    而今年则不同了,因为年后黎安明要成婚的缘故,黎荃、何源、黎小雅等都回来了,台湾的事情则暂时交给了黎江打理。

    黎安明看着一家子高兴的样子,自己也不由得满心欢喜了起来,后世的年味越来越淡,像这样的氛围他也是许久未见了。

    到了明朝这个时候,春节的礼仪性和应酬性逐渐加强的同时,游艺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新年之际相互拜年,馈赠礼品的同时,舞龙、耍狮子、唱戏、说书、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戏、比才艺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活动同样丰富多彩。

    而所有的这些活动,一直到现代的农村几乎都还在沿用。可以说,现代的过年方式,多是承袭的明朝的习俗。

    除夕晚上,黎家合家同堂,摆酒聚餐,与家人一起开怀畅饮,这便是吃分岁酒。分岁酒顾名思义,就是与旧年的分界线,意义是旧年在此夜分开了。

    黎安明也举起酒杯喝了不少酒,过了今夜,便是天启元年了,他也得加快步伐了。

    新年刚过,黎家就得开始筹备黎安明的婚礼了,不过,一个意外消息的到来,却是让黎家上下喜上加喜.........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来人

    直到自己亲临,黎安明才知道了古代的婚礼是如此繁琐,原本他以为经过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后,到了日子直接去迎亲就是了,那成想到,婚礼前还有一段繁琐到极致的流程。

    迎亲日子叫“好日”,俗谚“请吃酒,挜拜生”,好日前黎安明要拿着红纸“知单”去请长辈亲友来吃好日酒,长辈们在收到知单后要在自己姓名下写上个“知”字。

    好日前还有待郎、待嫁习俗,双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轿前担”,一般为鹅2只、肉l方、鱼2尾等。

    黎安明因为好奇,跟着看了一天后,顿时就感觉有些头疼了,礼节太多,所以他在观察了一天后,就直接闪人了。

    “少爷,朝廷来人了,老爷让您注意一下。”正月二十这天,黎安明正在巡视新兵的训练情况,就听得黎荃急急忙忙的来汇报道。

    遵义府署,李永贞带着几个侍卫走进了府衙,黎文海、王远志早已率府署上下官员等候在此了。

    见到李永贞进来,黎文海率先拱手行礼道:“威远卫指挥使黎文海率遵义军民府上下官员见过上使。”

    “黎大人,咱们已经是熟人了,不必多礼。”李永贞见状,顿时笑呵呵的虚扶了一下说道。

    黎文海闻言,连忙顺杆爬的问候道:“李公公,许久未见,一切安好?”

    “托黎大人挂念,一切安好。”李永贞笑呵呵的回道,此番要不是皇上想起问遵义的事,他都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如何呢,所以他对于黎文海,倒是真心的好感。“黎大人近来可好?”

    “一切尚好。”黎文海先是笑着回了一句,接着便问道:“不知公公此番来此是?”

    “咱家是替陛下传旨来了。”李永贞闻言笑了笑回道,说着,就从一旁随行的内侍接过一封圣旨。

    黎文海见状,正准备跪下接旨,李永贞便连忙阻止道:“黎大人不必如此,咱家给您说说就是了,不用那么正式。”

    顿了顿,他便说道:“陛下听闻四川土司叛乱,甚是忧虑,升张我续为云贵川桂湖广五省总督,总领五省兵马;升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为四川巡抚;调派杨愈懋为四川总兵,升黎大人您为四川副总兵兼威远卫指挥使,陛下许您自主招募兵马,配合以上各位大人平叛。”

    说完,他把手里的圣旨双手递给黎文海说道:“陛下给您的圣旨在这儿了,黎大人自己看看吧。”

    “多谢公公!”黎文海连忙双手接过感谢道,顺便向一旁的赵仕钦打了一个眼色。

    赵仕钦见状顿时了然,连忙从袖子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布包,分别递给了几个侍卫:“各位一路辛苦!”

    “多谢黎大人!”几人见状,顿时喜形于色,连忙抱拳感谢道。

    黎文海看了看圣旨,确认无误后,便恭敬的把圣旨放到了香案上。然后才亲自递给李永贞一个大红布包,道:“公公一路辛苦!要不公公先去休息休息?晚点下官再略备酒菜款待公公。”

    李永贞笑呵呵的接过,大致捏了捏,顿时喜笑颜开的说道:“那就多谢黎大人了。”

    闻言,黎文海便亲自陪同李永贞一行去了汉唐客栈。进入天字号客房,李永贞登时吃惊不小。

    此时天字号客房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毛毯,在毛毯的中央摆着一张十分巨大的床,无论是床单和被子都是纯净的褐色,丝绸被褥的表面刺绣着美丽的图案,看起来就让人十分舒服。

    最重要的是在客房中竟然有玻璃围起来的一个小房子。小房子中间有马桶,还有一个巨大的瓷盆,在瓷盆对面有一个巨大的镜子,镜子下同样是一个白色的陶瓷,陶瓷上有一个铜制的东西。

    “黎大人,这都是些什么?”李永贞在这一刻震惊了。

    他发现这家客栈的窗户竟然全部由透明的玻璃组成,玻璃他是认识的,上次黎文海进宫的时候敬献了不少。

    天啊,这里窗户竟然都用的玻璃,要知道,玻璃在京城可是有钱都没地儿买的。

    “那个小玻璃房是浴室,然后中间那个便是马桶了,这剩下的便是浴盆,水龙头,镜子下官就不用介绍了吧。”黎文海笑着介绍道,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家儿子搞的这些东西还是有些用处。

    俗话说体验是第一位的,大致给李永贞介绍了一遍后,于是黎文海便说道:“李公公,下官就不打扰你休息了,这里衣食住行一应俱全,李公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下官这就不打扰了。”

    说完后,也不管已经傻掉的李永贞,黎文海转身便带着其他人离开了。

    另一边,安排好军营的事后,黎安明便来到了大棚育苗区。

    见到黎安明到来,于启晨笑呵呵的说道:“黎公子,你不好好准备当你的新郞倌,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嗨,别说了,现在又没我什么事,天天在那儿转悠有些头疼。”黎安明笑了笑回道。

    顿了顿,他便问道:“怎么样,今年的番薯的粮种已经开始培育了吧?可别耽误了春种。”

    “黎公子放心,误不了春种的。”于启晨笑着应道。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土豆呢,今年在军民府推广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在水道被封以前,家师又送了几船进来,今年除了留下些继续培育外,在军民府推广多多有余。”于启晨笑了笑回道。

    “那就好,今年我准备在遵义停止种小麦,换种土豆、玉米、番薯等。”黎安明点了点头说道。

    南方的主食是稻米,小麦在这里几乎很少吃,大多数百姓种植来都是交税了。

    听黎安明这么一说,于启晨张了张嘴,劝道:“黎公子,贸然取缔小麦,我担心百姓不干啊。”

    “无妨。”黎安明见状摆了摆手说道:“也不是强制性的取缔,只是建议吧,或者逐年减少也行。毕竟小麦亩产还不到两百斤,太低了,这土豆再怎么样,至少五、六百斤是能保证的吧?”

    “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种植,亩产五、六百斤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于启晨点了点头回道。

    闻言,黎安明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其实只要我们今年强制种植一年,明年就算不用我们说,百姓们就会自动选择弃种小麦的。”

    于启晨闻言赞同的点了点头,刚张嘴正准备说些什么,就见到吴洋远远的走了过来。见状,他便拱了拱手说道:“黎公子你有事就先去忙,这里的事不用担心,在下会做好的。”

第一百七十章 山雨欲来

    “少爷,...........”走到黎安明跟前,吴洋正准备汇报。

    刚开口,黎安明便伸手制止了他,转身看了一眼这一片温棚后,叹了一口气嘀咕道:“唉,其实我只想好好种田发展啊。”

    吴洋没怎么听清,便不由自主的开口问道:“少爷您说什么?”

    “没什么,走吧,回军营再说。”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

    回到军营后,刚一坐下,黎安明便问道:“说吧,什么事?是不是水西方面有消息了?”

    “是的,在李永贞来遵义传旨之前,他们先绕道去了贵州,先后在贵阳、水西等地传了朝廷的旨意。”吴洋点了点头回道。

    黎安明闻言眉头一皱,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连忙问道:“知道是什么旨意吗?”

    “给贵阳的旨意是让他们召集兵马入川平叛,给水西、水东等地的旨意则是让他们继续征兵援辽。”吴洋小心翼翼的回道。

    “唉,真是瞎指挥,这下恐怕就给了安氏反叛的借口了。”闻言,黎安明摇头叹息着说道。

    吴洋见状张了张嘴,问道:“少爷您的意思是,这安氏就在等这个机会?”

    “他们迟迟没动静,恐怕就是如此。”黎安明面色有些沉重的说道:“加大对遵义周围各土司的打探力度,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真正的大乱就要来了。”

    水西,安氏.........

    前次的征兵援辽因为奢崇明的叛乱而终止,但朝廷在辽东战场也是颇为不顺,急需兵马援辽,为了分散西南土司的势力,朝堂上的官员们便想着继续让安氏、宋氏等土司兵马北上援辽。

    先前奢崇明连续两封文书到达水西,如同一湾平静的海面被投进了枚石子,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澜。现在朝廷又来催促出兵辽东,更是让水西更加的不平静了

    对于奢社辉来说,一面是自己的大哥,大哥的话不能不听;但是反抗朝廷却是受剐的罪名,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局,这个弱女子根本就无法想象。水西一千多年的历史要在自己的手里终结,彝人可能面对全被剿灭的危险,这个女宣慰如何拿得了这个把握。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又不得不做出选择。

    奢社辉只得急招各路文武商议,把奢崇明的文书及朝廷的旨意大概的说了一遍。

    安邦彦闻言,顿时怒道:“朝廷觊觎水西已经太久了,下诏出兵援辽就是一箭双雕的毒计。我们如果不响应永宁,就只有出兵去辽东,那就是自己耗尽全部精兵,让朝廷坐收渔利。从二十年前到今日,水西一忍再忍,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不如就此一搏,打出一片生机。”

    “对,打吧!”底下的各将领安邦俊、鲁连、安若山、陈方典等纷纷表示赞同。

    军师陈其愚亦表同意,他眉头一皱,说了声:“不过.......”

    “不过什么?”众人有些疑惑。

    “我们不得不考虑些后路啊。”陈其愚说道:“现在明廷虽然腐败到了极点,但实力还很强大。北方的后金已经算是是很有实力了,但暂时可能无法撼动明朝的江山。上次次明朝只出兵九万而铩羽而归,显然还没有把他们怎么放在眼里,要知道万历二年攻打僰人国,就动用了十四万人,万历二十七年攻打播州,动用的人马就达到二十四万。”

    “如今看来看来我们是不反不行了,要反叛现在确实就是最好时机。石柱的秦良玉在辽东,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贵州的兵马大多被奢崇明吸引去了,贵州此时兵力正是空虚........”

    “你快说怎么样留一条后路?”安邦彦听了陈其愚分析,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他还是着急地打断他问道。

    “我们不能让主母和少头人背上领头造反的罪名。”顿了顿,陈其愚抿了抿嘴继续说道:“这样一旦失败,或许可以给水西安家留下退路,留下希望。”

    “朝廷一直在推动什么‘改土归流’,即使我们安氏留下了后人,还有希望管理水西吗?”安邦彦闻言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陈其愚见状笑了笑回道:“现在的明廷,已经在渐渐失去全面控制的能力了,将来要统治这里,只能采取他们所谓的‘以夷制夷’。”

    “那谁来担当造反的罪名?”总管鲁连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陈其愚转头深深的看了安邦彦一眼后,面色沉重的说道:“只有同知了。”

    “我?”安邦彦闻言一愣。

    陈其愚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后说道:“安氏军事上的事,就只有同知您能担当了,只是这终究是一条不归路,就看同知您敢不敢走了?”

    安邦彦闻言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随即咬牙狠狠的拍了一巴掌,道:“不走又能如何?我们安氏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陈其愚见状笑了笑,说道。

    “什么问题?”在刚才的问题上奢社辉一直没有开口,此时的她不得不开口了。

    “让扶国祯部两万余人折戟沉沙的遵义。”陈其愚起身走到地图前,指了指遵义的位置说道。

    安邦彦闻言顿时一笑,道:“两万人不想,我就派十万、二十万去,我看他黎文海能守多久。”

    第二天,水西传言,主母奢社辉不愿跟着他哥哥奢崇明造反,在慕俄格与安邦彦发生了内斗,奢社辉、安位母子被安邦彦赶走,不知去向.........

    而水东的宋氏土司宋万化、宋嗣殷父子在见到水西的动作后,也加紧了备战,一时间,西南地界上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成都如何了?”在了解了水西的情况后,黎安明随即问起了成都的情况。

    “回少爷,罗乾象招了两万兵马到成都后,奢崇明似乎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派其子奢寅在成都造云梯和旱船。”吴洋想了想回道。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这旱船他知道,就是吕公车,一种大型攻城器械。车起楼数层,内藏士兵,外蔽皮革,以牛拉或人推,可出其不意推至城下,因与城同高,可直接攀越城墙,与敌交战。

    “朝廷的援军呢?”黎安明此时心里很矛盾,他既希望成都城破,又希望朱燮元他们能守住........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成婚(打赏加更)

    吴洋回道:“总兵杨愈懋才到湖广,才开始召集军队,广西、云南等地援军也几乎还没出发,等他们抵达成都的时候,至少得是三月初的事,那时恐怕.........”

    好在朝廷也知道,从北方调兵南下不现实,所以便让杨愈懋到湖广来整编军队,入川平叛。

    可就是如此,等他召集好军队入川时,恐怕已经晚了。

    “贵州的援军呢?还没动静?”黎安明又问道。

    “贵州总兵张彦芳率领的两万兵马还被困在眉州进不得、退不得,奢崇明在彭山、新津等地布置了重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而作为退回贵州的豆沙关也在叛军都督大元帅奢崇辉的手里。”吴洋闻言,连忙找来一张地图,一边比划一边回道。

    听吴洋这么一说,黎安明便知道,成都已经是没救了,就看朱燮元他们能坚持多久了。想到这里,他便摆了摆手说道:“行了,成都那里我们暂时管不上,还是加紧对遵义周边的打探吧。”

    顿了顿,黎安明又问道:“对了,我父亲那儿如何了?”

    吴洋闻言,顿时笑了笑,回道:“回少爷,朝廷来人传旨,老爷已经升任四川副总兵了。”

    “是吗?那太好了。”黎安明闻言,顿时一喜,这样一来,离自己的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恰在此时,黎文海也派人来叫他了:“二少爷,老爷让您回去一趟。”

    “孩儿恭喜父亲!”刚一见到黎文海,黎安明便笑容满面的抱拳恭贺道。

    黎文海摆了摆手,面色沉重的说道:“现在恭喜为时尚早,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安氏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顿了顿,不等黎安明说话,黎文海便继续说道:“这些事情不用你管了,叫你回来是让你安心准备成婚的,接下来有得你忙了,很多礼数不可废。”

    “有什么好忙的,不是到了日子就去迎亲就是了吗?”黎安明闻言一愣,随口问道。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说着,黎文海拿起一份礼单一样的东西,递给黎安明道:“你自己看看吧。”

    黎安明接过一看,顿时就被一长串的礼节给震撼到了,下知单、看嫁资、安床、享先、迎亲等等,很多都是黎安明闻所未闻的礼节,看到这儿,他顿时苦着脸道:“这么麻烦啊?”

    “没办法,这是我们家的祖制,就这还是已经简化了不少的流程呢。”黎文海见状笑了笑说道。

    在好日既迎亲日的前几日,男方去女方搬嫁资,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铜钱或者条件好点的放置一两锭银锭,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家里,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如果男女双方家距离远一些,光是这一项就得忙个好几日。

    接下来便是享先了,好日前一二天,黎家向贳器店贳得花轿和婚礼器物,挂灯结彩,以上等筵席款待贺客,称“细便饭”。好日五更时辰,黎家则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俗称“享先”。

    然后便是安床,迎亲先一日,黎安明家得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黎安明新房席子下,称“安床”。同时,女方家也会派人来布置新房。

    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这也就是后来“伴郎”的由来。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刚开始黎安明是准备让徐尔觉来当自己的伴郎的,为此他还被老娘和媒婆说教了一番,说是这伴郎必须是孩童,不能坏了规矩。

    不过相比男方黎安明这里,女方秦榆婷那里就更加的繁文缛节了。

    从年后开始,秦榆婷几乎天天都在哭。不过别误会,只是哭嫁而已。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

    好不容易,两位新人终于熬到了迎亲日,这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天启元年二月初二,本就不大的遵义城今日可谓是处处张灯结彩,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这时黎安明才知道,作为新郎的他是不用到秦家去迎亲的,以喜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即可。

    虽说秦家是绥阳县人,但秦家在遵义也有府邸,所以路程倒也很近,没多大一会儿便到了秦府。

    而此时的秦榆婷则正在被送娘用五色棉纱线绞去脸上汗毛,既开面,正疼得有些受不了时,就听得外面花轿到了。顿时心里一紧,配合着脸上的不适,眼泪便不自觉的流了下来,她知道,自己就要离开这个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家了。

    “小姐,今天是您的喜日呢,该高兴些!”送娘见状,一边为她擦眼泪一边笑着安慰道。

    却说外面花轿临门,秦家连忙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待塞入喜钱后始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秦家由秦榆婷的陪嫁丫鬟小环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

    带时辰到后,经由黎安明这边的喜娘三次催妆,秦榆婷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而后坐在秦母秦张氏的腿上,秦张氏则安慰了一番后,为秦榆婷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等喜娘再次催促的时候,秦榆婷才由其兄长秦榆琅抱上轿。

    见新娘上轿后,喜娘顿时喜庆的高喝一声:“起轿咯~”

    秦仪看着渐渐远去的花轿,虽然内心多有不舍,但还是得安慰一旁哭成泪人的秦张氏道:“好了,别哭了,婷儿是去享福的,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洞房花烛(月票加更)

    婚礼者,昏礼也,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

    黎安明的婚礼也按古礼与黄昏举行,载有秦榆婷的花轿到达黎府时,正好接近黄昏。

    花轿进门,何源连忙让人奏乐放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的迎秦榆婷出轿,用手微拉秦榆婷衣袖三下,始出轿。

    秦榆婷出轿门后得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然后进黎府门前再得跨过一个火盆,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这时黎安明才由捧花烛小儇引出站在喜堂左侧。

    接下来便是拜堂成亲了,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与黎安明所想的稍有不同,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黎家则由黎荃担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动作。

    负责唱赞礼的是程家的一个老太公,今年已经七十多了。

    时辰一到,程老太公便高喝道:“行庙见礼,奏乐!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

    黎安明与秦榆婷、以及主香公公黎荃闻言,皆诣香案前跪下。

    程老太公随即又喊道:“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升,平身,复位!跪,皆跪!”

    “升,拜!升,拜!升,拜!”

    “跪,皆跪,读祝章!”

    接着便由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早已准备好的祝章。

    等祝章读完后,程老太公才接着赞道:“升,拜!升,拜!升,拜!”

    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这一套流程下来,别说秦榆婷一女子了,就连黎安明也累得不轻。

    好在黎安明两人终于听到他们最想听到的话语:“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黎安明则执彩球绸带引秦榆婷进入洞房。

    让黎安明没想到的时,去洞房的路上也还有一套流程,二人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好不容易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然后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秦榆婷盖着彩罗袱的头部,而后交于黎安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因二人先前早已见过面,这一环节倒也没显得有多尴尬,只是秦榆婷作为女儿家,稍微有些脸红害羞而已。

    黎安明没坐多久便被喜娘轰了出来,接下来秦榆婷要换装,还有仪式没完成呢。

    而后,黎安明、秦榆婷行“拜见礼”,论亲疏、辈份依序跪拜见面,称“见大小”。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着。拜毕赐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公婆可不掏红包,谓“媳妇自家人”。新娘与同辈见面则作揖,若小辈拜见时,新娘亦给“见面钱”。之后,举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

    终于在一套繁琐到极致的环节完成后,黎安明牵起新娘秦榆婷回洞房,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喜娘,还有多少礼节啊?这结一趟婚,感觉都快累死了。”黎安明笑眯眯的问一旁的喜娘道。

    二位喜娘、送娘闻言对视一眼后笑了起来,说道:“少爷,少夫人,下面倒是还有些礼节,否则会不吉利的,这些做完我们就走,耽误不了二位的好事。”

    喜娘、送娘一般都是都是老油条,嘴上什么话都能说。

    如此露骨的话让黎安明和秦榆婷都是脸色一红,仿佛是相亲刚见第一面,媒人就劝去约炮一样尴尬。

    咳嗽了一声,黎安明假装正经的说道:“如此,还请二位费心了。”

    合卺之礼,乃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这一习俗起源于上古,原本是将葫芦一剖为二,两瓢分别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开始进入婚姻生活。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明代礼制规定,婚娶仪式的最后一步,新婚夫妇步入寝室,各自盥洗干净后,分别于案前就坐,夫东妇西,共饮合欢酒。这就是明代合卺礼的仪式过程。

    加上什么系礼服,吃枣子等一些小礼节做完后,又是半个时辰过去,这些繁琐的礼节才结束,最后,黎安明让喜鹊给了二位喜娘、送娘赏钱,这些事情才终于告一段落。

    等喜鹊、小环陪着喜娘、送娘出去后,只剩下黎安明和秦榆婷坐在床沿上。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秦榆婷害羞的低着头,黎安明则不知所措的抬头望天。

    好一会儿,黎安明才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死寂,毕竟这个时代的女性还是十分保守的,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作为男人的他主动一点才行。“夫人,这天色也不早了,该安歇了。”

    黎安明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厚颜无耻地脱口而出说出这句话的,说完他心里才觉得异常的尴尬。

    “嗯!”好在秦榆婷轻若蚊声应了一声。

    黎安明见状心神一震,随即慢慢伸手捧着秦榆婷的脸庞,亲了上去。秦榆婷顿时全身紧张,整个人僵在那里不敢动弹,只任黎安明亲吻。见状,黎安明笑了笑,慢慢把秦榆婷推倒在床上,几番云雨一晚温存,自不用说。

    婚房外,喜鹊和小环两个小脑袋贴在窗户上一脸的坏笑。正在这时,屋内的烛光忽然灭了,二人一惊,顿时趴在了窗户边。

    不多时,一些让人面红心跳的声音传了出来。

    程芸路过见到这一幕,望着二人猥琐的模样顿时没好气的说道:“两个小丫头片子,也不害臊!”说着,程芸便一手一个把这两人提溜了出去。

    而就在遵义城内为黎安明的新婚而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时,西南地界也进入了枪炮齐鸣、杀声震地的局面,西南大乱,始!

第一百七十三章 乱局始!

    天启二年二月初二,正当黎安明大婚时,安邦彦乘机以援川为名,率军两万至毕节,发动叛乱,自称“罗甸大王”,以陈其愚为丞相,安邦俊、安若山,鲁连等为将军。在乌撒土知府安效良的协助下,攻占毕节。

    驻守毕节的都司杨时廷正在思考着要率领手下三千兵进攻兵力空虚的永宁,抄了奢崇明的后院,却突然有细作报告水西彝人又反了,土酋陈方典正带着兵前来攻城,杨时廷顿时大惊,连忙问道:“这陈方典到底何许人?”

    “属下不知。只知其是一个彝寨土酋。”那探马回道。

    “既是不知,一定不会有什么本事。”杨时廷一想,于是下令,出城迎敌。

    杨时廷列好阵时,陈方典领兵到了,也不列阵,大约三千人马松松散散的站成了几列。

    陈方典上前,高声叫道:“明廷无道,数次残害彝家。我们不得己造反,不过就是为的求得一条生路。你何苦与我们为敌,为朝廷卖命,将来不过落得似我们一样的下场。不若现在就反了,共同推翻了那个昏君如何?”

    杨时廷闻言怒道:“反贼倒来说嘴,你不看你们裸儸那个熊样,能成什么大事?”

    陈方典大怒,拍马舞刀来战杨时廷,却又力怯,战不三合,拍马便走。彝军见主将败了,急转身往原路奔逃。

    杨时廷挥军追赶。刚刚转过山口,突然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却是安邦彦。杨时廷只道是陈方典救军,举枪就刺,然而一出手枪就被人挑飞了,急回身拔马就逃。安邦彦见状顿时哈哈大笑,随即挥军追赶。

    杨时廷奔到城下时,却见城门紧闭,待要绕城而走,安邦彦却已追了上来,一挥刀就将他劈成了两段。城上一阵乱箭射来,每一箭都射向官军,原来是安邦俊在陈方典引开杨时廷时便已取了毕节城。

    听闻安氏反叛后,四川东川、云南沾益、贵州洪边既水东宋氏等地土官纷起兵响应。

    “反了反了,这帮乱臣贼子反了。”还在遵义尚未离开的李永贞听到安氏等叛乱的消息,顿时急得跳脚。连忙找到黎文海说道:“黎大人,咱家得快些把西南的消息告诉陛下才行,还请黎大人送咱家出境。”

    “当然,就算公公不说,下官也会安排公公离开的,这安氏反叛,可比奢崇明要严峻多了,这遵义始终是个危险之地,如果下官猜得没错的话,这叛军马上便要攻打遵义了。”黎文海点了点头应道。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还请公公将西南的实情告知陛下,这遵义、还有成都恐怕都危在旦夕了。”

    “黎大人放心,咱家一定会如实向陛下回禀的,希望黎大人多保重。”李永贞笑了笑应道。

    黎文海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便让同样要离开遵义去望江关驻守的黎安军顺便送李永贞一程。

    另一边,新婚燕尔的黎安明难得清闲了几天,因为对西南的局势早已了然于心,所以对他来说,安氏的叛乱不过是本就要发生的事而已。其实除了李永贞一行,遵义上下对于安氏的叛乱都没有感到惊讶。

    相反,遵义上下几乎都巴不得安氏早些反叛呢,此番安氏终于行动了,可谓是正中遵义府的下怀。

    不过,遵义府作为西南的军事重镇,自古以来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如今的遵义在黎安明开挂的影响下,可以说是除了成都外西南地区最富有的府了。

    安邦彦想要北上,遵义府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地方,而吸取了扶国祯攻打遵义失败的教训后,那么安氏一定会是大兵压境,来攻打遵义。

    可以想象,不久遵义府便会迎来最大的考验。

    不过,这一切暂时都和黎安明无关,他的婚礼已过,留守岱山岛的何源和开拓东番岛的黎小雅、黎荃等人就要离开了,黎安明得解决它们所遇到的问题才行。

    “二哥,现在我们已经开拓到了这里,也就是大肚番国的位置,这个大肚番国实力颇为强悍,在我们立足未稳时,曾经几度派人来偷袭我们。”红旗军营,站在台湾岛的沙盘前,黎小雅指了指后世的台中的位置说道。

    “是啊,少爷,听住在岛上的汉民说,这些大肚番人经常劫掠他们。特别是他们的新国王甘仔辖·阿拉米上位后,竟然开始跑到我们组建的村子里来劫掠了。”黎荃也是脸色沉重的说道。

    大肚番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十多年前,16世纪中期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猫雾捒族、巴则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等受到高山蛮袭击的几个同族村社率先联合在了一起,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国”,部落共主称为大肚番王。领域范围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县,以及彰化县和南投县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发展到了近三十个村社,拥有四种族裔。

    在台湾历史中,大肚番都是超然的存在,即便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荷兰人也无法征服他们,只能让他们缴纳税款,无论是传教士还是商务专员都无法进入其中,即便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肚番也维持这半独立的状态。

    这个原本依靠宗教信仰团结起来的村社联盟经过发展逐渐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的阶段,大肚番国的国王是世袭的,所有的村社都以向共同信仰的神树供奉的方式缴纳税款。

    黎安明想了想问道:“现在移民情况如何?”

    “二哥,荃叔可厉害了,他想到了用海盗去福建、广东等地换移民的办法,光是去年半年的时间,就从福建移了近五万百姓过来。”听到黎安明问到移民的问题,黎小娅顿时傲娇的说道。

    黎荃见状笑了笑,谦虚的说道:“老奴见那些死了的寇和受伤的海寇对我们没什么用处,就想着带去给福建等地的官员试一试,不曾想效果还挺好。”

    听黎荃这么一说,黎安明这才想起,沿海各地的官员,可不就是靠海寇的首级来升官发财吗?如此一来,这一条道倒是长久可用。

    想到此,黎安明便笑着说道:“既如此,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那个大肚番国就把他灭了吧。”

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外发展

    根据黎安明所知,这时的大肚番应该拥有近三十个村社,虽然无法进行人口普查,但是从黎荃让人打探到的消息来看,人口肯定超过了四、五万人,他们控制着大量的平原和山林,这样一支力量,肯定是黎家控制东番岛的威胁,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不但如此,而黎安明还看中了大肚番那丰富的人力资源,岛上要修路,人力不可少;更无法改变的是,这个部落联盟限制住了黎家向台南发展的道路,黎安明要想控制台南的大片平原,这大肚番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阻碍。

    “现在我们在台湾有多少兵力了?”想了想,黎安明又问道。

    黎小雅闻言想了想,回道:“差不多三万多吧,主要是海军那边扩招得多,陆军这边才一万多一点。”

    “海军怎么招到兵员的?”黎安明闻言一愣,听她这意思,海军扩招得有些猛啊。

    “二哥,不是你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招海员吗?刘阿福和赵平两人直接派人抬着银子到沿海那些渔村去,用一个人十两银子的安家银吸引,不到一个月就把两个舰队所需的兵额招齐了。”黎小娅没好气的说道。

    黎安明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就足够横扫大肚番了。”

    其实一万人马就足够横扫台湾全境了,不过海军方面是黎安明必须得要大力发展的,大航海时代大明本就已经落下太远了,以后他得追上去才行。

    听到黎安明的话,黎荃却是微微摇头,说道:“少爷,老奴觉得不妥,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顿了顿,黎荃便接着解释道:“少爷,台湾将来会是我们的基业,而且我们现在尚未完全控制全岛,不能太过激化岛上的原住民,这是给未来留下隐患,我们既要得到他们的人、土地,也要得到民心才行,至少不能让他们憎恨我们。”

    黎安明闻言一想也是,他们毕竟才上岛,而那些土著却是世世代代就居住在上面,如果他们一来就搞激进政策,那样一来,岛上原住民的民心就失了,以后肯定会后患无穷。

    想到此,黎安明便笑了笑,说道:“荃叔提醒的是,是我思虑不周。那荃叔您说说的您的想法。”

    “回少爷,据刘木派人探查得知,巴布拉族与猫雾捒族、巴则海族和洪雅族虽说共同组建了大肚番国,但他们内部却是人心不齐,老奴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贸易来分化他们。”黎荃拱了拱手说道。

    黎安明闻言仔细想了想,便点头同意道:“也行,既如此,那台湾的时情荃叔您就全权负责吧。”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另外,在分化大肚番的同时,可以利用海军运输,绕过大肚番的势力范围,继续南向开拓,尽早控制全岛。”

    “少爷放心,这次回去,想必岛上的军士们也歇息够了,到时便可以快速的南下了。”黎荃点头应道。

    “那就好,争取到明年能完全控制全岛吧,到时我们可能得与外敌作战了。”黎安明点了点头说道。今年已经是1621年了,按历史上的进程,大后年荷兰人就该来侵占台湾了。在此之前,他得把台湾完全握在手里才行。

    “对了,船厂建造得如何了?”早在准备登岛时,黎安明就已经安排人到各船厂去挖匠人了,登岛后,船厂便成为了他最看重的一个工程。

    将来要海战,光靠盖伦船是不够的,在铁甲舰没法做出来前,那么风帆战列舰就是他的最佳选择了。

    大舰巨炮是专属于男人的浪漫,也是穿越者无往不利的利器。

    黎安明也不列外,此时在建造一般的舰船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火炮远程战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接舷战。就如同上次黎安明和李旦麾下的劫掠队海战一般,拥有远程火炮的黎安明,完全是碾压式打击对方。

    这个时代还没近代先进的火控系统,海战的强弱比的就是谁的炮多,谁的船硬,谁船操的最好。这时候最强的船型就是木帆船后期的改良型盖伦船了,也就是风帆战列舰。

    “回少爷,按您的意思,船厂是优先建造的工程,目前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已经可以开始建造小型的战船了。”听到黎安明的问话,黎荃想了想回道。

    “那就好,一会儿我那儿有些图纸,到时候你带去让那些匠人试着建造看看。”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便说道。

    他让人挖的匠人差不多就是各船厂那些帮着他建造盖伦船的匠人,黎安明一边让人用造船订单来喂养那些官员,一面私底下让人挥锄头挖那些匠人。

    经过一两年的建造学习,现在这些匠人对盖伦船的建造已经算是很熟练了,此时黎安明把改进型盖伦船,也就是风帆战列舰拿出来让他们试着建造,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好的。”黎荃闻言先是点头应了一声,随即又说道:“不过少爷,现在有一个问题,造船需要的船材一般需要晾晒数年才能使用,而台湾虽然木材众多,但都是生的,遵义倒是有晾晒了数年的木材,但此时又运不出去啊。”

    “这点不用担心,最迟在四月,从瞿塘关到望江关的长江水道便会被我们夺回来,那时我会安排人把木材运出去的。”黎安明笑了笑说道。

    遵义的木材还得感谢黎文海那发配犯了事的人去伐树的刑罚,除了每年向朝廷上缴的数目外,遵义还能余下不少,加之前几任指挥使遗留下来的木材,造个几艘战舰完全不是问题。

    “那就好!”黎荃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又问道:“少爷,遵义这里应该无碍吧?”

    “这里你们就放心吧,我们可是从前年就开始准备了,现在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时机一到,我们便会全面反击的。”黎安明笑了笑说道。

    朝廷虽然已经允许黎文海自己招募军队了,但招募军队得花些时间,黎安明不会现在就把军队放出来,那样会授人以柄的。

    “何伯,你那里如何?”想到即将要大战了,补给方面不能出问题,黎安明便向在一旁坐着喝茶的何源问道。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锈钢

    “回少爷,岱山岛一切安好,因为去年宁波等地饥荒严重,导致灾民无数,岱山岛的移民也很顺利,只是因为运输船只不够,现在岱山岛已经有些人满为患了。”何源闻言放下茶杯,连忙起身拱手回道。

    黎安明抬手虚压了一下,让他坐下后,才说道:“可以出银子让那些商人帮着转送嘛,你告诉他们,愿意帮我们转送移民的,我们可以在售卖的货物中让一些利给他们。”

    “是!”何源拱手应道,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近来因为西南战事的影响,我们能出的货物大大减少,那些商人都有些意见了。”

    “不用理会他们。”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不过,你倒是可以告诉他们,最多到今年的六月,我们供货就能恢复正常了。另外就是,此番你回去后,以后的交易尽量少收现银,粮食、硝石、铁矿、硫磺、口碱、马匹等这些都可以大量换购,价格高些也无妨。”

    以前黎安明虽然也是要求这样以物易物,但那些商人为了图方便,还是喜欢用现银结账。不过想想也是,与其拉个几船的货物慢慢行进,还不如自家揣着几张银票来得轻松自在些。

    “是,老奴回去后便会交待下去。”何源连忙拱手应道。

    黎安明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以后都让我们自己来运输的话也不太现实,这样吧,你告诉他们,如果把货物运到遵义来,我们可以在原有的价格让利两到三成。”

    就算让利一半,黎安明还是能大赚,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他不但节省了运送货物出去的成本,连同从岱山岛运送货物回来的成本也节省了不少,这样一来,其实他也根本就相当于没让利,以前只是把运输成本都摊到了出售的货物上了而已。

    “好的,这样一来的话,老奴估计那些商人一定会趋之若鹭的。”听黎安明这么一说,何源顿时笑了笑应道。

    趋利避害本就是商人本性,既然来这里有利可图,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对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离开?”现在的湖广地界尚且还算太平,不过再过一段时间黎安明可就不敢保证了。毕竟湖广的土司也不少,和贵州安氏有关系更是不在少数。说不得在安氏的势力扩大后,那些土司也会跟着反叛。

    几人听到黎安明这么一问,皆是相互看了一眼,随即由黎荃笑着回道:“回少爷,我等昨晚已经商量好了,准备二月初十也就是后天启程。台湾那里黎江在暂管,老奴实在有些不放心,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行吧,早些回去也好,再晚了,我估计想要离开就很麻烦了。”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接着黎安明同他们聊了一些其他事后,随即就去小木屋把风帆战列舰的资料取了过来交给黎荃。整整一个大木箱子里都是,这时喜鹊有段时间电脑坏了闲得无聊的时候,拆分细画的,大到整艘战舰的样式,小到差不多没一个步骤都被她画了下来。

    除此之外,黎安明还把战列舰使用的战列线战术也一便交了出去。

    风帆战列舰的艏艉设计较为狭窄,一般只能安装一两门轻炮,主要的火炮一般装在战舰的两侧,通过两舷开设的炮孔射击,这种安排直接影响了海战战术:侧面对着敌人排成首尾相接的一列长队,比较利于一支舰队发扬火力,这样每条战舰都有一半的火炮能对敌射击。

    这样一来,较小的军舰从此不能投入主要的海上战斗,而只能担任巡逻和侦察这样的任务,因为舰队的威力在于战舰排成连贯的长队,就象一根链子,连接部分如果薄弱,整个链条的力量就不会太强。

    战列线战术此时在西方也还只是雏形,真正运用成熟得等到1652年英荷战争的时候了。

    交接完成,等黎荃他们离开后,黎安明也正准备离开,就见到工坊区的管事刘老三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兴奋的喊道:“成了,少爷,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不急,慢慢说。”黎安明见状笑了笑说道。

    刘老三稍微喘了喘气,随即又兴奋的说道:“回少爷,您让我们研究的不锈钢成功了。”

    “什么?真成功了?”黎安明闻言也是一喜,连忙问道。

    刘老三闻言笑着说道:“回少爷,真成了,不但如此,我们还让化学院的杨四做了验证了。”

    “是吗?太好了,走,去看看!”听他这么一说,黎安明顿时兴冲冲的说道。

    他也是在去年从台湾回来后检查喜鹊抄录的资料有无明显错误时才发现,原来还有不锈钢这个简单的技术。

    不锈钢含铬,古代哪去提炼?打听各地哪出现的铸铁器不生锈,那里生产铸铁的铁矿中就肯定含有铬。知道了此事后,黎安明便派人在周边打探,花了好几个月,直到快过年的时候才终于桐梓的一处矿山和重庆綦江的一处矿山你中有所发现了,不过都不大。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我国本就是一个铬铁矿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主要的铬铁矿包括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密云县放马峪铬铁矿、肃北的大道尔吉铬铁矿、新疆萨尔托海铬铁矿等。其中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是我国最大的铬铁矿矿床也是我国铬铁矿的主要产地。这些地方目前离黎安明都还太远,他只能从附近找些小矿来试试水。

    除此之外,就只有北京、青海、河北、吉林、湖北、陕西、山西、四川、云南等地有少量铬铁矿了。

    其实我国早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使用铬铁矿的纪录了,考古人员在秦陵挖掘的宝剑,其剑锋利无比,原因是剑锋上面覆盖了一层铬,听起来不算神奇,但是可以证明几千年前我们就发现并使用铬了。

    从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

    这一发现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秦人的铸造水平之高,真是不可思议。

    来到军工区的钢铁作坊,黎安明刚一进去便急忙问道:“不锈钢呢?”

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紧训练

    黎安明不得不急,如果不锈钢真的成功了,那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西南的气候比较潮湿,兵器之类的东西放置一段时间后就起锈了。不锈钢虽然不能用来制作火器,但是刀剑是没问题的,除此之外,黎安明最看重的是它能用来制作医疗器材、食品器材和实验器材。

    听到黎安明的问话,一个匠人赶忙送上一把刀,道:“少爷,这就是不锈钢打造的苗刀了。”

    黎安明接过苗刀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其刀长约五尺,刀身修长,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

    顺便说一句,苗刀是地道的汉人习武用的刀,非苗人的刀。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故名为苗刀。不过此时官方的叫法是御林军刀,是从唐朝的长刀到倭长刀(唐样大刀,太刀等)仿制而来。

    黎安明提着刀走到一边,稍稍比划了一番后,便连连赞道:“不错!”也不知道他是夸刀不错,还是夸工匠不错。

    “这确定是不锈钢吗?”随即他又问道。

    一旁的杨四闻言连忙上前回道:“回公子,学生已亲自做了做了耐腐蚀测验,不但如此,我们还做了盐碱酸实验,确实是不锈钢无疑。”

    “好!”黎安明闻言顿时一喜,随即又问一旁的刘老三道:“这不锈钢的制作工艺都有谁知道?”

    “回少爷,知道的都在这个屋子里了。”刘老三笑了笑回道。

    黎安明闻言抬头四下看了看,发现加刘老三一起就十二个匠人,见状,他便问道:“他们的工钱如何?”

    “回少爷,这些匠人都只是军工坊的普通匠人,月钱三两。”刘老三回道。

    月钱三两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低了,当然,能进军工坊的,都是技术扎实,信任可靠的匠人,在这里三两月钱算是最低的了。

    想到此,黎安明便说道:“从这个月起,他们的月钱涨到五两,专门负责不锈钢的打造,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泄漏了技术,下场你们应该是知道的。”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后世得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现在黎安明提前了三百多年把它弄出来,他可不想早早的就泄漏了出去,等将来找到几个大的铬铁矿藏后,不锈钢制品才是真正风靡于世的时候。

    听黎安明这么一说,众匠人连忙拱手应道:“多谢少爷,少爷放心,小的们打死不会泄漏半个字的。”

    在遵义这里,他们不但身份提高了,工钱也是提高了不少,不但如此,家里人人都分到了土地,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这样的生活,他们也不会傻到放弃,外人给的银子再高,也没有一家人不会饿肚子来得自在。

    再说了,如果有谁泄漏技术,不但家里的土地会被没收,家人也会跟着倒霉。不但如此,自己也会被枪毙。

    想到某一天如果泄漏了技术会被自己打造的火器杀死,这样的场景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黎安明见状点了点头,随即便对刘老三说道:“苗刀可以用普通钢铁打造,不锈钢的矿石不多,你去找一下吴大夫,把他需要的手术工具尽量都换成不锈钢的。”

    顿了顿,他又转头对杨四说道:“此外,你们化学实验室也好,物理实验室也罢,需要换成不锈钢的器材也一并报上来把。”

    手术使用的刀具必须得是不锈钢才行,不然会发生感染,以前吴又可做手术实验的时候,就是因为使用的是一般刀具,导致好几人发生感染致死。

    不过好在那些都是受了重伤的俘虏,以这个时代的条件,就算不在手术中死亡,最后还是会伤重不治而亡。相反,吴又可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在那些伤者手术前,他可一直好吃好喝的照料着。

    实验室那边也一样,特别是化学实验室那里,很多东西腐蚀性极强,一般的器具还真招架不住。

    “是!”二人闻言,连忙拱手应道。

    黎安明见状提刀示意了一下,说道:“行了,你们继续忙吧,这把刀我就带走了。”

    ..........

    随着旗鼓官一声嘹亮的唢呐,紧接着林皓用粗大的嗓门大声喝道:“午饭时间到!上午操练到此结束!各队原地解散,休息一刻钟,听号声集合开饭!”

    以前黎安明一直没有找到作为军号的物件,直到他在自己的婚礼上见到唢呐后,他才想起这么一个在后世称为流氓乐器的唢呐。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在现代的黎安明小时候,唢呐和笛子,基本上是农村的孩子必会的乐器。笛子一般的放牛娃都会学,也很简单。

    唢呐在农村的红白事上基本都有用到,结婚时有喜庆的曲子,白事是有哀伤的曲子。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寨子里,一般至少会有三五人会吹。

    黎安明也不例外,他家就是因为他二爸会吹,后来导致他们一大家男人都会吹了。不过因为近十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基本留不住人了,所以很多传统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了。

    现在已是三月,这些新兵从去年秋天入营开始,已经训练了差不多半年了。从集合列队,整齐报数,四面转法,起步、跑步等三大步伐,黎安明按照后世解放军的训练大纲进行要求,并且制定了训练计划。

    在鸡叫头遍到早饭这一段时间里,称为早操。主要就是练习跑步、队列。早饭之后,到午饭的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是训练各种军事技术和体能训练。比如说:负重跑步、单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午饭之后是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午休之后是下午的训练,内容和上午的基本相同。除了技术性训练之外,就是体力性和身体的协调性锻炼。

    对于这些主要是农民的年轻人而言,早上鸡叫头遍就起床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们这么多年来都是闻鸡起舞的,早晨起来的负重长跑,也还凑活,好歹跑完之后就有一顿比较好的早饭在等着自己。

    但是,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就出了纰漏........

第一百七十七章 局势

    一个黎安明曾经认为最为简单的四面转法,也就是向左向右向后,就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令他大跌眼镜,后来才弄明白,在他生活的年代,小孩子都是从小就接受体育课,像这些已经是最为常识性的东西。

    不过,这可是在大明末期,普通百姓连活着都成问题,谁还关心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啊。

    先前的那一万人因为是一次两三千一次两三千陆陆续续的训练的,相对来说难度要小得多,出错了也好纠正。不过此次可是数万人的大集训,训练难度就要大多了。

    在去年的十月从林皓那里听到训练的困难后,黎安明便想了个法子,把左右换成酒肉,每天训练的时候就在各个队伍的前面左右两边分别放一块肉和一坛酒。反正是冬春训练,一块肉挂在外面半天基本无碍,训练完成后就交给厨房炖了就是。

    在酒肉的影响下,这些穷惯了的农家子弟,很快的便能区分了左右。

    虽说目前红旗军的敌人还没有打量装备火器,用不着被称为“排队枪毙战术”的线列阵战术,但是当前的火器发射弹丸精准度非常低,不管是使用线列阵战术也好,还是黎安明在使用的三段射战术也罢,士兵的高纪律高素质,才能提高滑膛枪整体齐射的效果。

    线式战术以士兵的高纪律高素质,提高了滑膛枪整体齐射的效果,形成弹丸弹幕式半自动覆盖射击,杀伤敌人,不这种战斗队形转动不灵活,只能适应开阔地形,机动能力要也不是很强。

    在西南这个山地高原上,线式战术显然是不适合的,再说了,红旗军的敌人还主要使用的是冷兵器呢。

    “少爷,经过近半年的训练,现在这七万人随时可以派上战场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击?。”趁着休息的空档,林皓来到军议室问道。

    闻言,正在打量着西南地区沙盘的黎安明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正准备开口说话,就见到吴洋拿着几张纸走了进来。

    见状,黎安明便暂时没理会林皓,而是问吴洋道:“是不是有什么最新消息?”

    吴洋闻言便把手中的情报递给黎安明后,回道:“安氏叛军在起兵攻占毕节后,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邦彦又分兵东西两路,向西攻占云南沾益,向东攻占安顺、平坝。同一时间里,安邦彦自统水西军数万人,渡六广河,直指贵阳,又派叛将王伦等人攻下瓮安,就是为了断掉朝廷的援兵,水东土司宋万化,率军攻下龙里。这样,贵阳附近的重镇几乎全部失陷,威清、普安、普定、安南诸卫也先后落入安邦彦等人之手。二月二十八日,安邦彦率安宋联军十万余包围了贵阳,声称破辰州常德,下荆州,直抵中原。”

    一旁的林皓听到吴洋的汇报,连忙拿起一旁代表安氏叛军的白色小旗,按着吴洋汇报的内容一个一个的插到了相应地方。西南的地图他早已了然于心,基本吴洋没说一个地方他都能瞬间找到。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看着沙盘上林皓标注的信息,他知道,安邦彦的主要目的就是夺取贵阳作为割据自雄的据点,因此,他所有的军事行动大多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

    这时的贵阳兵力空虚,候代巡抚李枟因为在去年奢崇明叛乱时便发觉了安邦彦要叛乱的事情,遂向朝廷疏请增兵益饷,那时的朝中在急辽东战事,便置李枟的梳请于不问。不但如此,去年年底的大朝会时,李枟也因为此时被弹劾。

    在知道自己被弹劾后,李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上六疏乞休,在今年正月时才得到天启的准许。朝廷经过朝议后,派任在湖广任职过的太常少卿王三善巡抚贵州,在新任巡抚王三善到任前,李枟还得代理贵州巡抚一职。

    不过他在代理巡抚时,也没闲下来,一面派出贵州兵马援川后,一面又与巡按御史史永安贷云南、湖广银四万有奇,募兵四千,储米二万石,治战守具,亟议城守。

    二月初二,一切果然如当初李枟所料的那样,安邦彦率众反叛,不到一个月贵阳周围的城镇已被占领,所有外援被切断,贵阳城内的军民人心惶惶。孤城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可能,以至巡抚李耘也不得不“尽焚书,籍冠服,戒家人,急则自尽,皆授以刀缳”。

    在贵阳附近的重镇几乎全部失陷时,李耘、史永安眼看抵挡不住安邦彦的攻势,向朝廷“连疏告急”。

    不过李枟也知道,朝廷的救援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所以在向朝廷“连疏告急”的同时,他也派人分别向附近的遵义、湖广、广西、云南等地求援。

    顿了顿,吴洋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思南府的田氏、石阡府葛彰葛西司的童氏、苗民司的汪氏、龙泉的朱氏、乖西司的刘氏以及都匀府、镇远府、思州府的土司,在听到安邦彦包围了贵阳,他们也纷纷于昨日,也就是三月初一起兵响应。倒是我们一直防备的平越府黄平州的罗氏,却一直没有动静。”

    看着沙盘上插满了叛军旗帜的贵州,黎安明不得不感叹安氏在这里的势力是真的大,这才短短一个月,贵州就几乎落入他们的手里了。

    一旁负责插旗的林皓见状也说道:“这么看来,这贵州除了贵阳、平越、铜仁、黎平四府外,其他的都已尽陷敌手了。”

    “铜仁府那里因为有朝廷的银矿在,故派了重兵把守,也正因为如此,铜仁府的土司早就被那些官兵祸祸干净了;黎平府那里则是因为位于三省交界,如果无意外,此时湖广、广西援川的军队应该已经到了那里了。”黎安明笑了笑说道。

    “少爷英明!”听到黎安明的话,吴洋先是拍了一个马屁,然后才说道:“确实如少爷所说,因夔州水口被奢崇明叛军攻占,湖广、广西两地援军只得绕道,在昨日已经抵达了黎平,看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打算经由遵义直插永宁。”

    “成都呢?最近怎么没有那里的消息?”黎安明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贵州一切的叛乱,都是在成都被围后才接二连三的发生的。这时他才想起,从婚前几天开始,成都的消息他好像就没有接到过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成都

    进入三月,天空阴沉的厉害,春雨绵绵不绝,雨滴依旧在不断的下落,看起来并没有一丝停下来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人的心情也觉得很压抑。

    成都府,屋子里的朱燮元轻轻的皱着眉头,身子虽然坐在椅子上,可是目光去却不时的向外面看去。虽然心里知道如果回来了,肯定会有人来禀报自己,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向外面看去。

    此外还有三个人,一个是按察使林宰,一个是巡按御史薛敷政、另外一个是右布政使周著。三个人都低着头,谁也不开口说话,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成都已经被围了快三月了,而朝廷的援军却还没有迹象,已经陷入绝境的朱燮元更是连连派出了好几拨探马出城,可惜至今都还没有消息。

    雨水哗啦啦的落下,不断的敲打着屋檐,从开着的门口偶尔也会有雨水飞进来。尚未温暖的凉风吹在人的身上,夹杂着雨水的腥气,让人的鼻子大受刺激。

    就在这时,一个人踩着雨水向屋子走了过来,啪啪的脚步声非常快,看来来人也是非常焦急。

    在座的四个人脸色都是一变,朱燮元扶着椅子慢慢的站起身子,神情颇为激动的看着外面。其他三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纷纷也站了起来。

    在四人期盼的目光中,一个衙役快步的跑了进来,站在门口对着四人施了一礼,语气恭敬的说道:“大人,一骑探马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朱燮元闻言很是激动,胡子都是一颤一颤的,伸手用力的挥了挥,大声的说道。

    “是!”衙役一抱拳,转身向外面跑了出去。

    时间不长,一个普通百姓打扮、看上去很是疲惫的人大步的走了进来,对着四人一抱拳,躬身大声的说道:“卑职刘阿五见过各位大人。”

    朱燮元见状大步走上前,一把扶起他,问道:“如何了?”

    “回大人,西南大乱了。”刘阿五闻言连忙回道。

    “本官知道西南已经大乱了,本官是问你援军来了没?”朱燮元闻言一愣,随即说道。

    “不是,大人,西南真的大乱了,水西安氏反叛了,贵州大部已经陷落。”刘阿五连忙说道。

    “什么?此事当真?”朱燮元几人闻言一惊。这成都被围住了,外面的消息他们还真不知道。

    “回大人,千真万确。”刘阿五闻言抱拳郑重的回道:“在卑职进城前,贵州就剩铜仁、黎平、贵阳以及和遵义交界的平越府尚且还未陷落,并且贵阳也被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十万叛军围困住了。”

    朱燮元闻言顿时惊得连连后退,随即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口中直嘀咕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贵阳怎么会被围?贵州巡抚李枟李大人不是向朝廷疏请增兵益饷了吗?”右布政使周著疑惑的问道。同在西南为官,川贵两省的官员基本都会互通有无的,所以李枟向朝廷请旨的事情成都官员都是知道的。

    刘阿五闻言连忙拱手回道:“回大人,据卑职探查得知,朝廷因为急于辽东战事,对李大人的请旨并没有理会,不但如此,李大人还被朝中言官弹劾,已经乞休了。”

    “无耻之尤,真是无耻之尤!”按察使林宰闻言顿时怒道。

    朱燮元见状摆了摆手打断了林宰的发怒,问刘阿五道:“好了,我问你,援军到哪儿了?”

    “回大人,新任四川总兵的杨愈懋杨大人在湖广召集军队后,被叛军挡在了瞿塘关外;另一部分由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王大人率领的湖广、广西援军则到了黎平府,左右两路分别被都匀府和思州府的叛军阻挡了去路;云南的援军则因为安氏叛军切断了官军援路及滇黔通路,也被阻挡住了。”刘阿五闻言,赶紧把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朱燮元闻言,顿时感觉全身力气都被抽干了一样,整个人都瘫了下去,“完了,完了,天要亡我啊!”

    其他三人闻言也是哀莫大于心死,似乎已经看见自己的结局了。

    顿了顿,巡按御史薛敷政忽然说道:“我们可以让遵义的黎文海前来救援啊!”

    “薛大人,尚不论黎文海能不能一路打到成都来,现在遵义周边除了平越府和重庆的酉阳宣抚司外,其他各地可都是已经反叛了,黎文海率军一离开,遵义必失,如果到时奢崇明派军阻挡住黎文海的去路,那时他便处于进退不得的地步了。”林宰闻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薛敷政不懂军事,但他是懂一些的。

    “虽然如此,不过倒是可以让黎文海出兵,去夺下瞿塘关,放援军进川。”这时朱燮元忽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站了起来说道。

    说着,他看了看刘阿五,说道:“你辛苦了,赶快去换一身衣服休息休息,千万不要生病了,晚上你还得出去一趟。”

    京城,皇宫暖阁。

    将手里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对一边的魏忠贤问道道:“现在这天是越来越冷了,城里的粮食是否充足?粮价可还稳定?”

    初登大宝的朱由校,虽然同样沉迷于木匠活,但对朝事还是很上心的。

    “回陛下,京师里面一切安好,陛下尽可放心。”魏忠贤闻言灿烂的笑了笑,献媚的说道。

    朱由校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李永贞还没回来?”

    “回陛下,他应该快回来了。”魏忠贤闻言看了看外面,回道。

    正说着呢,就见李永贞急匆匆的快步走了进来,跪下道:“奴婢参见陛下!”

    朱由校闻言点了点头,刚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就见到一个内侍快步的走了进来,拱手躬身,语气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内阁大学士刘一璟刘大人求见!”

    朱由校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颇为无奈的说道:“看来是又有事情发生啊!希望不是太糟。让他们进来吧!”

    时间不长,刘一璟便在先前那内侍的带领下走了进来,撩衣服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轻轻的挥了挥手,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刘爱卿,平身吧!有什么事情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应泰

    “回陛下,微臣刚接到辽东奏报,辽阳、沈阳皆失陷了。”刘一燝面色沉重的回道。

    “什么?”天启闻言一惊,随即站起身来,怒道:“袁应泰呢?辽东在他的手里才几个月,就接连丢失两个重镇?”

    “回陛下,除少数兵将溃围而出外,袁应泰等率军力战殉国了。”刘一燝有些沉重的回道。

    天启闻言,顿时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口中直念道:“怎么会这样?”

    泰昌元年九月,袁应泰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泰巡抚辽东。十月,熊廷弼被罢官,袁应泰代理经略。他上疏说:“誓与辽东相始终,更愿文武诸臣不怀二心,与臣相始终。”

    刚登大位,誓要做一番大事的天启朱由校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下旨嘉奖,并赐予尚方剑。

    袁应泰一上任辽东经略便斩杀贪将何光先,罢免大将李光荣及以下十余人后,就作收复抚顺的准备。决定用兵18万、大将10人,将作战计划向皇帝奏报。

    袁应泰虽精明能干,为官治民也还不错,但用兵非其所长,规划也不周密,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军纪整肃,而袁应泰失之以宽,而且更动了往日的规章制度。

    时值草原各部遭大灾,很多灾民到关内乞讨。

    辽东大多数官员将领都主张把那些灾民赶回草原,或者不予理睬,但袁应泰却是大发善心,主张收留他们。他对众官员解释道:“我若不救,他们必将投敌;我招收他们,不但出于仁义,还可增加兵员。”

    说罢也不理会其他官员的劝阻,就下令招募灾民。他的这一举动确实让那些灾民对他好感大增,青壮去他部队归顺的很多。

    袁应泰将招募而来的灾民安置在辽沈两城,但是,灾民们并不安份,有的闹事,有的暗中奸淫抢掠,两城居民深以为苦。

    于是众人议论纷纷,认为招降兵过多,可能暗中被敌军利用,也可能间杂着敌方细作来日为内应,有叵测之祸。

    但袁应泰却以为用蒙古兵抵抗清兵而自鸣得意,不久,遇到三岔儿会战,他用蒙古人作先锋,其中有二十多人阵亡,袁应泰就以此为理由淡化群众议论。

    天启元年正月,大明西南发生叛乱的事也终于传到了辽东,加之强敌熊廷弼已遭去职,换上的却是一个不懂军事的袁应泰。

    努尔.哈赤觉机不可失,于是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与天启元年二月十二日率重兵围沈阳。

    其时经略袁应泰曾议三路出师,试图收复清河、抚顺等城,未及行而后金兵已兵临沈阳城下。沈阳城很坚固,城外浚濠,伐木为栅,埋伏火炮,守卫很严。努尔哈赤猝至,未敢马上逼进城下,先以数十骑隔壕侦察。

    袁应泰见状,便派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率军出城奋战,岂料败北而回。

    次日,蒙古降人果然作内应,城中降兵又叛变,断城外吊桥,总兵官贺世贤退路被断,力战而死。尤世功引兵来援,亦战死。城外兵皆溃,参将夏国卿、张纲、知州段展、同知陈辅光皆死于阵。当时川浙总兵陈策率川兵渡浑河增援,与童仲揆等皆战死。后金军遂攻拔沈阳城。此一战乃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袁应泰闻讯悲愤不已,但此时的他已经顾不得太多,连忙下令退守辽阳,并奉集、咸宁各军撤退,全力守辽阳,还让人引水注入城河,沿河排列大炮,兵士环城守卫。

    十九日后金兵临城下,袁应泰亲自督率总兵官侯世禄、李秉成、梁仲善、姜弼、朱万良等出城五里迎战,因指挥失误被战败,死伤无数。

    当晚袁应泰未进城,宿军营中。此刻的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责怪将领士兵们怯敌。

    那些将领们见状,纷纷敢怒不敢言,不过此时他们和袁应泰已经离心离德了。

    第二天,努尔.哈赤派兵掘开城西闸门排除城壕内积水,又派兵守住城东水口,然后亲率大军渡护城河大呼而到城下。

    袁应泰连忙让军士们应战,但此时的明军已经军心不稳,加之昨日的大败,畏战情绪满溢,虽然双方鏖战很久,但最后明军还是伤亡惨重,大败。

    见状,袁应泰只得下令退守城内,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分陴固守。

    不过监司高出、胡应栋等见形势不妙,纷纷翻城墙逃走,辽阳城内人心顿时离散。

    努尔.哈赤听闻城中情况,便不再着急攻城了,于是下令围困辽阳,大军修整两日。后金军经过连日作战,早已疲惫不堪,他准备稍事修整后,便一鼓作气的那些辽阳。

    二月二十三日,经过短暂修整后的后金军士气大振,于是努尔.哈赤便下令攻打辽阳城。

    袁应泰督率军士持盾牌大战,不过他着实不适合领兵作战,不就便又败下阵来。除侯世禄、姜弼二人身负重伤,被部下护着溃围而出外,其余将领皆战死。

    到了傍晚时,更楼起火,努尔.哈赤派军从小西门进城,城中大乱,很多居民点灯等待后金军,妇女也盛装在门前迎接,据说这是蒙古人所引导的。

    袁应泰在城楼上见此情况,觉得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此刻的他才忽然惊觉自己没有军事指挥的才能,与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想到此,他便叹息着对一旁巡按御史张铨说道:“张大人,你没有守城的责任,赶紧走吧!”

    “大人,下官带您一起杀出去!”张铨闻言连忙说道。

    袁应泰闻言却是摇头苦笑道:“我走不了了,熊廷弼好不容易稳固住的辽东态势,尽丧与我之手,我无颜去面对对我寄予厚望的陛下。”

    “大人,.........”

    张铨闻言准备再劝慰,袁应泰却摆了摆手打断道:“张大人,趁现在局势混乱,你赶紧带兵杀出去吧,去西宁堡,那里有秦良玉的白杆兵在,一时无碍,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人保重!”张铨见袁应泰决心已定,并不再相劝,拱手郑重的对袁应泰行了一礼后,便转身离开了。

    “哈哈哈~”等张铨离开后,袁应泰顿时放声大笑,随即又大哭着朝京城所在的方向跪下,哭喊道:“陛下,臣有负于圣恩,辜负了您的重托,臣这就去了。”

    说着,他郑重的磕了一个头后,随即起身整了整衣冠,配上天启赐的尚方宝剑、官印等,就在城楼上自缢而亡。

    听闻袁应泰已经殉国,天启帝朱由校叹了一口,摆了摆手说道:“罢了,袁经略既然已经守节,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617/ 第一时间欣赏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作者:隐宗宗主所写的《开元4316年》为转载作品,开元4316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开元4316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开元4316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开元4316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开元4316年介绍:
开元4316年,亦黄帝历4316年,既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
这一年,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以明军主力全军覆没而告终,至此,明军谈金色变!
这一年,也是辽响开征的第二年,加剧了各地对农民的剥削!
这一年,因地方流官的长期剥削,以奢崇明、安邦彦等为首的西南土司正磨刀赫赫的准备着,一场长达十七年的叛乱即将爆发!
也是这一年,扑街作者黎安明不小心闯进了这个汉家王朝的末年........开元4316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元4316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