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开元4316年TXT下载开元4316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开元4316年全文阅读

作者:隐宗宗主     开元4316年txt下载     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九章 合作

    “不不不,黎兄,那些种子本就不值几文钱,再说你帮家祖父推广农事,小弟感谢黎兄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收报酬呢,这要是让家祖父知道的话,恐怕他得打断我的腿。”听闻黎安明要送他一些玻璃,虽然他很动心,但徐尔觉还是坚决的摆了摆手拒绝道。

    “不,徐兄,小弟倒觉得那些种子可不是用银子来衡量的,你想想,这些种子一旦在西南推广开来,可以挽救多少因为饥荒而饿死的百姓啊!”黎安明见状严肃的说道。

    听到黎安明的话,徐尔觉愣了愣,好一会儿才说道:“黎兄,你知道吗?这一刻,你和家祖父是真像!”

    “可别乱说,我对徐大人可是很尊崇的!”顿了顿,黎安明又把话题引到玻璃的事上道:“那徐兄你需要多少玻璃?”

    “小弟不才,四处筹借了十万两银子。”徐尔觉略微尴尬的回道。

    黎安明闻言想了想,十万两银子也卖不了多少货物,这样来银子太慢了。现在自家的实力光是占领南方市场都还有些吃力,更别说北方市场了。

    “这样吧徐兄,我们合作成立一个商会如何?”想了想,黎安明便提议道。

    商人的竞争必然会带来各种问题,商会这种制约商人行为的机构不可避免,成立商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制定商品价格,划分各自的利益区域。

    商会是黎安明一直都在准备成立的,如果什么东西都自家去卖的话,麻烦不说,还来钱太慢,还不如和人合伙成立一个商会,大家分工协作,一起大把赚银子。

    徐尔觉自然不理解商会是什么,于是黎安明又当了一回老师。

    徐尔觉一听,顿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连忙赞道:“黎兄这个主意不错!好,就按这个办法来。”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商量商量出资比例及利益分配吧!”黎安明见状笑了笑说道。

    徐尔觉连忙抱拳道:“一切但凭黎兄说了算!”

    “不不,徐兄,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小弟觉得关于利益方面的东西还是安排清楚的好,以免将来出现什么意外。”黎安明很郑重的说道。

    顿了顿,黎安明接着说道:“我先说说商会成立要贩卖的商品,目前来说就玻璃镜子和玻璃器皿两样,纯玻璃目前我没打算出售;到了明年,商会的商品将会增加更多,具体的到时你就会知道,保证是独一无二的东西。”

    听完黎安明的介绍,徐尔觉仔细的考虑了一会儿后说道:“这么看来我就只能出人力和银子了。那黎兄你说说你的安排吧!”

    “既然这样的话,那徐兄你看这样分配如何?”顿了顿,黎安明继续说道:“你我各出银十万两成立一个商会,我呢以成本价供给商会相应的商品,徐兄你就负责出力销售出去,然后利润咱们均分如何?”

    当然,黎安明这里说的成本价肯定不会是真的成本价,要是那样的话何必让出去呢。

    徐尔觉闻言想了想,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多了,于是便反对道:“黎兄,你这样我很占便宜啊,这样吧,我只出力负责销售,只占利润的一成如何?”主要是他所有的银子都是四处筹借的,不好就这样理所当然的用得,不然对他祖父徐光启不好。

    黎安明实在不想欺负老实人,“一成太少了,对不住徐兄你的辛劳,这样吧,两成!你只出力就行了。”

    “好,成交!”徐尔觉闻言仔细考虑了一会儿后便同意了。

    黎安明则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本来是准备成立一个商会的,现在却整成了代销模式。

    接下来二人商量了一下大体细节后,就交给了各自的管家负责了,商业方面的事黎安明本就不擅长,还不如交给何源和黎荃呢!

    “那就多谢黎兄了。”徐尔觉忽然站起来很是郑重的抱拳对黎安明说道。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道:“徐兄,我朋友不多!”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皆是没在说什么。

    一切谈妥之后,徐尔觉就高高兴兴的离开回上海去了。

    “少爷,老奴不明白,徐少爷为什么不答应直接成立一个商会呢?他这样和我们卖给他也没多大区别啊!”站在临时码头上,看着徐尔觉远去的船只,何源有些不解的问道。

    “他大概是不想污了徐光启徐大人的清名吧!”黎安明也是摇头苦笑道。“算了,不管他了,何伯,就算他不加人,这商会我们还是要成立的,毕竟以后事情会越来越多,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的。”

    “是,少爷,老奴会抓紧时间安排的,就算要成立,恐怕也得等到年后了。”何源连忙说道。

    黎安明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急,暂时可以慢慢来,等我们以后有了更大的地方后再成立不迟,现在你先做好准备吧!”

    “是,少爷!”何源拱手应道。

    另一边的船上,徐尔觉的管事也是问了他和何源同样一个问题。

    徐尔觉站在船舷看着越来越远的码头,笑着说道:“黎兄说得对,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如果在我们的情谊间加入了利益,那这份感情就不纯了。”

    最后,徐尔觉耸了耸肩说道:“再说了,我可不想我祖父在朝中再被攻讦了。”

    那管事闻言想了想,顿时恍然大悟的道:“也是,老爷本来就因为那些红夷人的事得罪太多人了,如今这玻璃利润明眼人看都知道有多可怖,如果让有心人知道少爷你也参与其中的话,老爷确实恐怕讨不了好。”

    “所以啊,林叔,接下来我们也得学学黎兄,我们不直接出面,同样找人代销好了,得利少一点就少一点吧,只是稳当些。”见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徐尔觉顿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交待道。

    那管事闻言连忙应道:“放心少爷,老奴省得!”

    等徐尔觉的船只远去看不到身影后,黎安明才转身往回走去,路上交待道:“荃叔,你这边和何伯那里交接好,我们得准备回去了!”

    。。。。。。

    (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章 宋应星

    “少爷,我们来这里是要拜访谁啊?这眼看着离过年就没多少时间了,老奴不记得少爷在这里有什么朋友啊?”刚出了南昌城,黎荃便心里有些打鼓的问道。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说道:“荃叔,放心吧,耽误不了回去过年的,我们此去目的不远,就在前方的奉新县,去见一个科学家。”

    “又是科学家,少爷您怎么总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老奴记得孙元化、徐光启徐大人、李之藻李大人等好像都被少爷称为科学家吧?”黎荃闻言有些不解的问道。

    作为黎安明最信任的人之一,黎荃可谓是对黎安明最了解的人了,他的各方面爱好皆为熟之。黎安明也给普及了一下现代词汇,以及一些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哎呀,荃叔,我都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让您别学那些腐儒,我跟你讲啊,这些所谓的科学家,将来在这个世界上的名气,恐怕不会低于龙椅上的人。”

    也的确如此,后世很多人都知道徐光启、宋应星等,但如果不是喜欢历史的,知道皇帝名称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不错,黎安明此行来见的就是刚刚落榜的宋应星,早在去广州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去打听宋应星了。安排好岱山岛的事情后,黎安明便启程回遵义了。回程经过南京的时候正巧听到了宋应星落榜回乡的消息,于是便在南京让吴洋押送几船大炮先行回去,自己则带着黎荃和五个家丁转道来到了南昌。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这样的人才,正是黎安明即将成立的科学院所需要的人才啊,所以当听到宋应星回乡的时候,他也顾不得回去过年了,便连忙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南昌。

    黎安明记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黎安明此行的目的,就是劝他现在就绝了科举的念头,专心的去研究他自己喜欢的杂学。

    宋应星后来可是被被英国历史学家和汉学家誉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谁?那可是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写了一本著名的《百科全书》的那位大佬。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当然,宋应星也当得起这个评价,他的作品《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仅如此,宋应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皆有著述,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研究,是一个多方面全能式的大佬科学家。

    《天工开物》这本书共分十八卷,它的内容囊括了各种生产技艺。这本书对各种产品的生产工序,都有较详细的说明。书中还绘精美的插图。根据书中的图和描述,即可将所绘的各种机械、设备重新制造出来。其中所绘提花机、钻井设备、轧蔗机、大型浇筑和锤锻千斤锚、阶梯式瓷窑、等,在科学史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书不仅注重总结传统的科学技术,对当朝的新技术是由研究的。例如书中所记载的炼锌技术在当时领先于全世界。该书的这一记述早已引起欧美化学家的注意,凡化学文献论述到金属锌的最初冶炼时,通常都要提及这本书。

    宋应星对中国科技的全面研究,导致他对许多科学的未知领域得以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不少难能可贵的科学见解。比如在生物学方面,宋应星根据作物品种往往因环境差异而引起差异,蚕蛾也因不同性状的品种杂交而引起后代变异等情况,提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看法,这在人类对动植物生态变异的认识上是一大进步。

    后世达尔文博士谈及生物进化与变异时,也曾引述过宋应星的这一见解。在物理学方面,宋应星研究了声音的传播,他以投石击水引动水波由中心向外扩散的现象,推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其原理也是类似的,这就提出了声音是气波的概念。在化学方面,他以汞和硫炼制朱砂的化学过程和结果为例,初步提出了质量守恒的看法。同时,他还以铁失(磨损、风化、腐蚀)而化为土为喻,初萌有物质不灭的观念。这一观念为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接受并大大发挥了。

    而宋应星的哲学思想也很伟大,它具体表现在了书名上——“天工开物”。何谓“天工”呢?宋应星认为世上的资源是大自然造就的,也可以说天然工就,故而称之为“天工”。

    何谓“开物”呢?天然资源并不能自然为物,必须经过人类的开发、加工,才能成为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故曰“开物”。既强调以“天工”为基础,又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资源只有去“开”,才能生产出“物”来。这一点是宋氏哲学思想的精华。

    正当黎安明在回想宋应星的伟大时,黎荃突然来了一句:“少爷,您真能劝得动他吗?别个可是举人呢!”

第六十一章 拜访

    “这个您就不用管了,本公子自有办法!”黎安明闻言一愣,不过随即就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说道。

    宋应星博览群书,且不仅只局限于四书五经上。黎安明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是宋应星十五岁的时候,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于是就很想一睹。询问过读书识字的亲友们,都说没有。有天听到书店里新进了一批书,他就急匆匆去寻找,没想书架上还是没有。书店老板表示,大家看书都是为了科举,谁还看这种杂书。宋应星走路时都将心思放在书上,不巧撞到一位行人,然后惊喜地发现地上散落的米粿是用那本书的书皮包裹,然后他又去寻找米粿的源头,那位卖米粿的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将书给了他。却没想竟是半部,还有一半在纸浆店里,面临重造的危机。经过多番折腾,最后宋应星还是得到梦寐以求的那本书。

    但宋应星青年时代的精力大都放在科举上。二十九岁时,宋应星和哥哥皆考上举人,这使他们备受鼓舞,继续参加会试。名落孙山后决定继续努力,还前往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继续研修,但之后他们二人相继考了四次,均告落榜。这一年,宋应星已经四十五岁,心灰意冷之下,他们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

    宋应星五次进京考试,无一成功,但在这五次水路兼程的长途跋涉中,他并非没有收获。在这些长途旅行中,宋应星通过丰富的社会见闻,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沿途他们会经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宋应星接触了不同的风土人情,皆有感触。

    作为一名诸方面都有涉及的学者,经历过数次考试失败的宋应星对当时的官场弊端深有触动。在他的书中,宋应星揭露了各种经济政策的失误,提出了革新方案与生财之计;大谈用兵、练兵之道,以及筹措军饷的途径,揭露了朝廷在军政上的弊病;他提倡移风易俗,重振人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官兵士气与用兵效率;提出安民政策,分析明末农民起义动荡的原因。宋应星呼吁减免对人民的横征暴敛,大力惩治贪官污吏,选用廉洁奉公的贤臣。还有认为要大力发展工农业,促进经济发展。他的这些思想,针砭时弊,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黎安明虽然不是那么博学,但来自后世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他,见识肯定不是这个封建时期的一个举人能比的。虽然运用后世的知识来这里卖弄是挺可耻的,不过谁叫黎安明脸皮厚呢!

    来到奉新县,黎安明一行人稍加打听,便知道了宋应星家的位置,这主要得益于宋应星的曾祖父宋景。

    宋景是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登进士第15名(顾鼎臣榜)。初知睢州。正德五年(1510)任河南道御史。按例,知州不可改任御史,为刘瑾专权所创。瑾诛,景称病去职。嘉靖三年(1524)以荐补浙江佥事,擢山西按察司副使。时介休县饥盗起,杀死守粮仓官员。景树帜征讨,令被胁者归顺,擒斩其首领,民赖以安。迁山西左布政使,累官南京吏、工、兵部尚书。升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久,病卒。朝廷追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谥庄靖。

    再加上宋应星父亲宋国霖在县学教书三十余年,他们家在这里也算得上是名门,所以黎安明让人稍加打听,就知道了宋府的位置。

    来到宋府外,明眼可以见到这府上一片的失落,也是,两兄弟都没考上,不失落才叫怪事呢!

    黎安明让一个家丁叫了门,不一会儿,一个老妇人来开了门,见到是不认识的人,那老妇人下意识的眉头一皱,问道:“你是?”

    “伯母您好,在下黎安明,是长庚兄的朋友,路经此地,特来拜访,不知长庚兄是否在府?”见状,黎安明连忙上前行了一礼说道。

    长庚是宋应星的字,来时黎安明已经打听清楚了,宋府只有两个小厮和两个丫鬟,所以见到这个妇人,黎安明便知道这是宋应星的母亲了。

    “哦,你们是来找星儿的啊,他这次落榜了,正失落呢,来,快请进!”听到是宋应星的朋友后,宋母热情了不少,连忙让开门请黎安明几人进去。

    “伯母,小小见面礼,还请您不要嫌弃。”黎安明进去后黎安明奉上一个礼盒,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装饰精美的镜子。既然是来拜访,他肯定得准备些礼品才是,除了送给宋母的镜子外,黎安明还让家丁提了一些其他礼品,算不上多贵重。

    宋母客气了几句便收下了,然后就带着黎安明一行人来到了宋应星的院子。“星儿,你好友来找你了!”

    不多时,黎安明便见到一个有些颓废的中年人,那人出来见到黎安明,看着他这么年轻,以为他是上门求学的,只是稍稍愣了愣,然后便对其母说道:“劳母亲担心了,现在孩儿已无碍,母亲先去忙吧,这些朋友孩儿自己来招呼就好。”

    宋母也没多疑,见儿子确实要好一些后,便点了点头出去了。

    “你们是?”等母亲下去后,宋应星眉头紧皱着有些疑惑的问道。“如果你们来求学的话,你们还是去县学吧!”

    黎安明见状黎安明自报家门的说道:“在下黎安明,遵义人氏。宋先生误会了,在下对科举无感,此行并非求学,听闻宋先生博学多才,所猎甚广,在下不才,对杂学也颇有研究,路经此地,问先生回乡,故特来拜访,向先生请教一二!”

    本来他是准备称呼宋兄的,不过想到自己和宋应星岁数相差那么大,对方都可以当自己叔叔了,称兄道弟的确实不礼貌,于是便改称先生了。

    “博学多才?”闻言,宋应星顿时自嘲的苦笑了一声,说道:“如果真是博学多才,那也不至于连会试都考不上了。”

    “先生说笑了,科举并不就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全部途径,在下听闻宋先生博览群书,且不仅只局限于四书五经上,想来您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黎安明笑了笑说道。

    听闻黎安明的话语,宋应星顿时心中一动,问道:“此话何解?”

    。。。。。。

    (求推荐、求收藏!)

第六十二章 问魔怔了

    “不请在下坐坐吗?”黎安明见状有些好笑的问道。

    宋应星闻言顿时有些懊恼的拍了拍额头,道:“你看,这一激动就忘了礼节了,几位,请,寒舍简陋,还望多多包涵!”

    黎安明让家丁留在外面,自己带着黎荃进了宋应星的书房。进去后,看着那满屋子的书籍,黎安明顿时惊呆了。

    他大体的看了看,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基本什么样的书籍都有,看来外界传闻他所猎甚广并不是空穴来风。

    想到宋应星的科举之路,黎安明顿时有些好笑,像他这样一心多用,能考得上那才叫奇怪呢!

    “见笑了,在下对这些杂学颇为感兴趣,所以都收集了一些各方面的杂书。”见黎安明好奇的看着那些书,宋应星笑了笑说道。

    黎安明闻言倒是很认真的说道:“哪里,在下倒觉得先生是真的博学,今日一见,看来外界传闻不虚。”

    听到黎安明的话,宋应星只是笑了笑,不过经过这一次落榜的打击,此时的他看起来很是没精神。

    “对了,你说你叫黎安明,遵义军民府的?”宋应星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开口问道。

    “正是!”黎安明虽然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大的反应,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应道。

    “可是遵义军民府指挥司指挥使黎文海黎大人的二公子?”宋应星又问道。

    这下黎安明不得不正视了,连自己的来处都知道,绝对没那么简单,于是便好奇的问道:“先生知道我?我好像还没那么出名吧?”

    听了黎安明的问话,宋应星的嘴角有些不自觉的扯了扯,上下仔细的打量了黎安明一番后才说道:“你真是那个被雷劈了后昏睡了半年多才醒的黎安明?”

    黎安明闻言,顿时有些无语了,没想到自己被雷劈的事竟然传出来了。于是他没好气的拱了拱手说道:“区区不才,正是在下!”

    “那个,我没什么意思啊,只是好奇而已!”宋应星见状略微尴尬的说道。

    黎安明却是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我完全不在意,只是没想到自己这挨雷劈的名声已经传出来了而已。”

    顿了顿,他便直接问道:“对了,说到雷电,宋先生知道雷电是怎么产生的吗?知道雷电怎么运用吗?知道怎么制造雷电吗?”

    作为现代人来说,雷电就是基本的一个常识而已,显然古人是不知道,宋应星闻言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

    黎安明也没有解释,见到他的书房竟然有橘子,便拿起一个问道:“那先生可知为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在下只是知道这个典故,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至于为何,在下确实不知。”宋应星一时哑口无言,只得搬出了典故。

    黎安明再次笑了笑,也没有解释,而是吩咐外面的家丁找来两颗大小不同的石子,拿在右手中对着屋里的几人问道:“那你们知道如果我同时放手,这两颗石子那颗先落地吗?”

    “这还用问,肯定是大的那颗先落地了。”宋应星想也不想的就说道。

    黎荃和几个家丁也纷纷应和道:“肯定大的先落地!”

    见状,黎安明只是笑了笑,然后举起握着两颗石子的右手,掌面朝下,伸开了手掌。

    随着“咚”的一声,两颗石子同时着了地。

    “怎么可能?”宋应星见状顿时惊讶的叫道。黎荃几人也是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先是可以自己试试。”见状,黎安明重新捡起两颗石子,笑着递给宋应星道。

    宋应星不信邪的接过,学着黎安明刚才的动作试了试,“咚!”果然,结果还是一样。宋应星还是不信,一连试了好几次,才不得不信了。

    黎荃等人也分别试了几次,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一时间这几人都有些魔怔了。

    其实这个实验在1590年,就已经被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做了,只是还没有传入大明而已。黎安明记得自由落体实验的典故要到民国时才传入中国,现在的大明人肯定不会知道。

    见几人一时都说不出话了,黎安明再次开口问道:“先生知道为什么石子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吗?”

    “对啊,为什么呢?”还没从上一个魔怔中走出来,宋应星再次魔怔了。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先生难道不觉得,找出他们的答案,比科举更有意思吗?”

    其实黎安明所问的问题,多数都是后世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研究的,他只不过是提前把它们问出来了而已。

    “想来公子是知道答案的,还请公子告知在下答案!”宋应星闻言连忙郑重的抱拳行了一礼说道。

    黎安明见状同样还了一礼,道:“先生,你难道不想自己找出他们的答案吗?自己找到的可比别人告诉的有趣多了。”

    说着,黎安明再次抱拳行了一礼说道:“在下欲成立一个科学院,专门研究各种奇异现象,如果先生有意,随时欢迎先生加入,今日冒昧多有打扰,时日已晚,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宋应星完全还沉浸在自己的魔怔中,听到黎安明的话便下意识的摆了摆手。黎安明见状,也没在意,带着黎荃等人就告辞离开了。

    出了小院,正巧碰上宋母,黎安明便提出告辞道:“伯母,今日多有打扰,我们现在就告辞了,改日在登门拜访!”

    “这就走了?好歹吃了晚饭再走啊!”宋母挽留道。

    “不了伯母,离家太远,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我们还得赶路呢!”黎安明笑了笑说道。

    宋母闻言也没再多劝,便把黎安明等人相送到了门口。

    出了宋府,黎荃几个还被刚才的问题困扰着,一副懵懵懂懂、满脸疑惑的样子。见状,黎安明有些好笑的说道:“行了,别想了,等有机会我做几个实验告诉你们答案,现在还是抓紧赶路吧!”

    。。。。。。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六十三章 试炮

    黎安明一行从陆路穿过湖广地区,终于在腊月二十一日中午回到了遵义军民府。到家后,黎安明顾不得连日赶路的疲惫,直接去了工坊区。

    “少爷,您终于回来了!”见到黎安明,工坊区管事刘老三无比的激动,能做主的终于回来了。

    “说说近况吧!”虽说黎安明看了刘老三给他的信,但信里再怎么写也没有说的清楚。

    “回少爷,如您所见,周围一百多亩地工坊区已经大体建成,各区匠人也分别安排了住房,一般情况下,这里的匠人们是只能进不能出的。”

    顿了顿,刘老三继续说道:“玻璃作坊和水泥作坊两个地方一切都按少爷你的要求进行的,所以基本没什么变动。枪炮坊那里,自生铳除了已经装备了三千人外,库房已经存了近两千支了;另外就是少爷交待的那种新式火铳,只做了五杆出来,属下已经交给吴洋带去给少爷您了,不知您是否收到?”

    “已经试过了,具体的一会儿我去和那些匠人说。”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

    刘老三闻言点了点头后继续说道:“那剩下的就只有火炮作坊了,根据少爷给的线膛炮和滑膛炮的图纸,炮匠们各造出了两门,就等少爷你您验收了。”

    “是吗?那就好,你先去忙吧,我去火炮作坊看看。”听了刘老三的话,黎安明顿时一喜,黎安明说道。

    等黎安明走到作坊区东面的火炮作坊里,发现这里已经有模有样了,两座熔炉,一应铸炮工具都备得整整齐齐的。见状,黎安明很是满意,不愧是自己花了高价招募来的匠人,暂且不说技术,至少他们态度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见过公子!”见到黎安明到来,十几个工匠黎安明上前抱拳见礼道。

    黎安明摆了摆手,道:“免礼!炮铸造的怎么样?”

    听到黎安明问话,火炮作坊里的管事曹易连忙回道:“回公子,我们按公子给的方法,用铸铁做铸模,确实要比泥型铸炮快一些,最重要的是,铸炮的成功率大大的提高了。以前用泥型铸炮的话,十门炮才有一门堪用,现在按照公子您给的方法,据我们估计,十门炮最多可能就一两门不堪用。”

    曹易是匠头,在招募他的时候黎安明就已经承诺让他当火炮坊的管事了。

    用铸铁做铸模的好处黎安明当然知道,铸铁里面没有水,不会形成气泡,成品率会极大提高!而且铸铁做铸模产出的铜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可以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

    用铁模铸造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浇入铜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得到成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使用铁模铸造采用双层涂料等,也是传统铸造的常规技艺,这些炮匠之前也听说过。当时他们看到黎安明给的方法,稍加一思索,他们便立即就想通了。

    黎安明对技术方面不是很懂,也只能知道个大概,真要动手的话,他是完全不会的。“对了,你们造的炮呢?是按我要求的做的吧?”

    “回公子,的确是按公子的要求铸造的铁芯铜体大炮。很轻,只有七百斤左右,用公子您的话说,适合野战!不过我等觉得还能在改进一些,所以近来一直在实验。”曹易连忙回道。

    所谓铁芯铜体大炮就是先用熟铁铸造炮芯,待炮芯冷却后用铸模包裹炮芯,在铸模中炮芯外面浇铸一层青铜。

    这种造炮方法是明末中国的一项发明,可惜在原先的历史上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明末中国的铸造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明廷和后金长期的战争中产生了对先进武器的需求,铁芯铜体大炮便应运而生。这种新式火炮能以较少的材料承受较高的膛压,降低了火炮的重量。同时熟铁熔点较高耐磨性较好,因此这种技术提高了火炮的寿命。不仅如此,因为青铜较为昂贵,铁芯铜体炮节约了用铜,还降低了铸炮成本。

    黎安明选择的第一种野战火炮是这个年代的米宁轻型长炮,这是一种84毫米口径,使用六磅炮弹,炮身长两米的前膛炮。这种火炮的直射距离是400米,最大抛射射程3200米,标准炮重900斤。不过黎安明要求使用铁芯铜体技术铸炮,炮重再次下降了不少。

    选择这种火炮的原因是火炮的重量和口径都比较适合。黎安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是在西南的山区作战,所以对火炮的要求就是方便运输。这样的需求下,六磅炮就比较适合了。

    “可以了,就这样吧,再改下去的话,我估摸着炸膛的风险会比较大。”黎安明想了想这种炮的最佳参数,好像就是七百到八百斤的样子,再改的话,估计得炸膛。这些炮匠可宝贵着呢,他可不想试炮时失去几个。

    最后黎安明去看了看成炮,找人试了试,断断续续打了一百炮都没有发现裂纹,而且比这个时代的米宁轻型长炮轻一百多斤。射程两千多米完全没问题,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准星,经常性的打偏,不过这个缺点对于大规模作战来说,又完全不是问题。

    接着黎安明又让人试了试那门刻有膛线的六磅炮,这个就要厉害得多了,准头有了不说,射程还更远了,威力也增加了不少,主要的是可以发射开花弹。

    见状,黎安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基本达到了我的要求,这样吧,我呢也实现我的承诺,你们的工钱每月五两银子,当然,曹管事的工钱也相应的涨到十两银子。”

    “多谢公子!”十几个工匠闻言顿时激动的感谢道。他们以前都是坐户匠,一月能有一两银子就算谢天谢地了,之所以答应黎安明来这里,还不是看上了那份工钱,现在终于实现了,他们能不激动吗?

    六磅炮就此定型,黎安明这些炮匠马上开始按这个标准批量生产六磅炮。现在这些炮匠差不多一天就能铸造一门滑膛炮,一个月能造三十多门。线膛炮要稍微慢一些,差不多三天能造出一门,一个月也就十门左右。

    虽然看起来很多了,不过对于黎安明来说显然还不够..........

第六十四章 枪炮坊

    “对了,火箭炮你们有没有研究?”黎安明突然想到自己的大杀器,便连忙问道。

    曹易几人闻言对视了一眼,道:“回公子,您所说的火箭炮与一窝蜂很相似,不过威力看上去大了不少,最近我等正在研究,就快要出结果了。”

    火箭是中国一大发明,最早的多枚火箭连发装置和齐射装置也是中国发明的。公元969年,中国宋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药火箭。975年,火箭作为武器首次应用于宋灭南唐的战争中。17世纪,欧洲国家相继制造火箭。20世纪初,由于双基推进剂的应用,火箭获得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火箭炮。

    历史上茅元仪于1621年完成了《武备志》一书中记载的火箭及其发射装置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有一次可发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窝蜂”和“群豹横奔箭”,有一发百矢的“百虎齐奔箭”和可连续两次齐射的“群鹰逐兔箭”,这些都可看作是现代火箭的原始雏形。

    黎安明对明朝的火箭有所了解,大体上已经将这种武器的构造机制摸清楚,构造机制就是一大堆窜天猴用一根引线连在一起,根据形制,五联装的叫五虎出穴箭、七联装叫七星箭、九联装叫九龙箭、十联装称火弩流星箭、二十联装为火龙箭、二十五的群鹰逐兔箭、三十的长蛇破阵、三十二的一窝蜂、四十九的群豹横奔与一百支联装的百虎齐奔。

    这些多联装窜天猴儿形制不一,侧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有些装药量大最远可射至五百步、有些装药量少最大射程便只有三百步,这东西在射程上不虚任何兵器;除此之外,有些像五虎出穴箭处推药外装少量爆药,杀伤实际上还是以箭簇为主,但爆炸的硝烟能给敌人造成暂时混乱。其实什么性能都和名字有关,带虎的会炸、带火的有油、带蜂的有毒雾,甚至百支齐射的百虎齐奔是装载木推车架上。

    所有火箭都有一根引线,林林总总千奇百怪。

    可以说射程对这些原始火药助推箭不是问题,但除了射程它上上下下都是问题!

    所谓的华而不实,大抵如此。

    这东西有用吗?它肯定是有用的,别说带着箭头的羽箭被推出去,就算黎安明小时候玩的窜天猴嘣人脸上都受不住,别说还有铁箭簇了。

    但成本有多高?

    一个百虎齐奔十两,群豹横奔五两、一窝蜂也要三两,放一次就没的消耗品,就像五支装的五虎出穴,射出去百步散布近百步,很可能放出去也只能达到吓人的效果,就等于白费钱。

    东西是好东西,意义重大,却只能发挥出垃圾的效果,以至明珠蒙尘,太委屈。

    黎安明之所以推出火箭让他们改进,就是为了将来的火箭炮做准备。说实话,如果不是体制问题,咱们中国人真的可以说是玩火器的祖宗。

    “这个你们慢慢研究吧,但是一定得要威力有保证才行。”顿了顿,黎安明便问道:“你们还有其他问题吗?”

    “回公子,除了工匠不够外,这边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了。”曹易看了看其他匠人后回道。

    黎安明闻言想了想说道:“工匠不够没关系,火枪作坊那边正好工人有些多了,转移一部分来这边是没问题的,到时你们也运用我说的流水线和标准化生产,这样质量和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的。”

    参观完火炮作坊,黎安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火枪作坊,这里可就要比火炮作坊忙碌了许多。

    “参见少爷!”火枪作坊管事钱富见到黎安明,连忙过来见礼道。

    黎安明点了点头,问道:“怎么样?你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回少爷,现在主要问题是钢不怎么够用,所以生产很慢。”钱富想了想说道。

    这一点黎安明早就想到了,钢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建功立业,连自己都很快就会成为别人嘴里的肉。但是,这个时代,还是流行灌铁为钢,或者是炒铁为纲,他所熟悉的钢铁生产,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达到的。你不能说在明末搞出来顶吹炼钢吧?炒铁为钢也不可行,产量低,而且,技术参数不好掌握。在这个时代开始使用的生铁浇淋法,因传为江苏工匠始创,又名之为“苏钢”。虽然无需封泥、涂泥,以及覆盖破草履,也简化了工序。但是,依然是采取有控制地进行灌淋技术,而且,需用的工匠人数最少也要在数百人以上,自己的工匠人数远远不够。

    所以黎安明最后采用全民大炼钢铁时候的土高炉、坩埚炼钢的法子。不过,即便是那个时代被淘汰的技术,在三百多年前的今天,似乎也是领先技术潮流的啊!但即便如此,一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粮食产量极低的明末,玩大炼钢铁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这才导致了就算他拿出了新技术,但是产量还是跟不上的缘故,主要就算劳动力太少了。加上分了田地后,劳动力会更少。

    黎安明想了想,本来他就准备减少燧发枪的生产了,现在看来正合适,于是便说道:“这样吧,火枪暂时够用了,你们的生产也可以减慢一些,正好分一半工人去火炮坊那边。”

    燧发枪暂时是够用了,现在只要保证每月有一千支燧发枪的生产速度就行了,再多的暂时也没用。

    听了黎安明的安排,钱富想了想便应道:“好的少爷,老奴这就去安排!”

    “等一下,新枪我试了,还不错,但还可以再改进,你让匠人们试着改进看看。”黎安明连忙说道。

    “是,少爷!”钱富连忙应道。

    黎安明想了想,好像没有其他事了,于是便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没事了,你下去安排吧!”

    参观完枪炮坊,一切安排妥当后,黎安明便转身来到了位于工坊区后山的新兵营,远远的,黎安明就见到了喜鹊在军营门口翘首以盼的等待着,直到看见黎安明的身影后,顿时喜笑颜开的跑了过来.........

    。。。。。。。

    (才发现这个星期在历史新书推荐上,看书的朋友投个票支持一下可好,求收藏、求推荐!)

    (ps:貌似已经放开了评论功能,大家有什么意见的都可以提出来了,另外,为保证本书安全,请大家勿聊敏感话题,谢谢支持!)

第六十五章 喜鹊

    “公子,您终于回来了!”喜鹊见到黎安明的身影,老远的就提着裙子小跑了过来,跑到他跟前后,气喘吁吁的问候道。大概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喜鹊的小脸红扑扑的,看上去甚是可爱。

    见状,黎安明忍不住刮了刮她的小鼻子,调戏道:“有没有想少爷我啊?”

    “有的,奴婢可是时时都在想着公子呢!”喜鹊忍不住委屈兮兮的说道。

    “行了,下次出门带着你!”见状,黎安明又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安慰道。

    顿了顿,他便问道:“对了,那些资料抄写得怎么样了?”

    黎安明在带兵去桐梓援助父亲黎文海前,见喜鹊每天也无所事事的,便把电脑的秘密告诉了她,然后也教会了她怎么简单的操作。

    从桐梓回来后,黎安明又培训了她几天,这才让她学会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顺便他还把硬笔的书写方法也交教了她,然后黎安明便把择抄资料的任务一股脑的交给了她了。

    “回公子,您指定的那些快要抄完了,奴婢可是没有偷懒的,这三个月奴婢天天都在抄呢!”喜鹊闻言嘟了嘟嘴说道。

    “行了,知道你没有偷懒,想要少爷我怎么报答你啊?”黎安明见状捏了捏她的脸蛋说道。

    喜鹊没好气的拍开了黎安明的手,道:“哎呀公子,你变坏了,人家才不要公子的报答呢!”

    黎安明见状哈哈一笑,道:“行了,走吧,先去看看你的成果。”

    为了保密,黎安明让人在军营的旁边给喜鹊单独的修建了一座两层楼的木房,楼下随时都有自家家丁在那里守着,而楼上除了黎安明和喜鹊,是任何人都不让上的。

    来到木屋二楼,黎安明就见到了一摞摞摆得整整齐齐的书稿,见状,他转身对喜鹊郑重的说道:“喜鹊,辛苦你了!”

    “哎呀公子,奴婢帮您不是应该的吗?再说了,奴婢可从中学会了好多东西呢!”喜鹊见状有些慌乱的说道。

    “哦,说说看,你都学到了什么?”黎安明闻言顿时有些好奇的问道。

    见状,喜鹊顿时很傲娇的说道:“那可多了,比如这数学,奴婢以前可是不会算数的,至从抄完这些数学资料后,奴婢的算数可是很厉害的,连府里的账房先生都比不过奴婢呢!”

    “还有呢?”黎安明见状有些好笑,不过也没取笑她,而是接着问道。

    “还有?哦,对了,公子,奴婢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听到黎安明继续问,喜鹊眉头紧皱的想了想说道,说着,她跑到桌子上拿来两个大小不同的小石子摊在手里给黎安明看道:“公子,奴婢试了一下,大小两块石头竟然是真的同时落地耶。”

    “还有啊,奴婢还知道我们站立的大地居然是个球.........”说兴奋了的喜鹊顿时就叽叽喳喳的停不下来了。

    黎安明一边听着她说话,一边检查她抄写的内容。此次黎安明让她择抄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医学等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化工等相关的资料。

    喜鹊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将来她是会嫁给黎安明当妾的,所以黎安明对她无比的信任,这台电脑就是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的秘密,就算将来黎安明娶妻了,这一点也不会变,毕竟有些东西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安全。

    黎安明大体看了看,他指定的那些资料基本都已经抄录完毕了,接下来就是印刷成书,一部分当做教册来教习新学,一部分则交给即将成立的科学院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了。

    兴许是说得累了,喜鹊终于停了下来,黎安明见状趁机问道:“对了,这三个月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

    喜鹊闻言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有的,林皓他们抓了好多来刺探工坊区的细作。”

    “是吗?看来终于有人注意到这里了。”黎安明闻言摸着下巴嘀咕道。

    “公子,是有人要打工坊区的主意吗?”听到黎安明的嘀咕声,喜鹊顿时有些紧张的问道。

    见状,黎安明没好气的轻轻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想什么呢?就算有人想打那儿的主意,也得先问问咱们手里的枪答不答应,放心吧,没事的,本公子已经猜到是谁了。”

    顿了顿,他站起身来说道:“好了,你干的不错,接下来就不用那么着急了,你可以慢慢的抄录,注意休息!”

    “好的,公子!”喜鹊连忙欢快的应道。

    “嗯,你自己先玩着吧,我去军营看看!”黎安明点了点头道。

    来到军营,首先映入黎安明眼前的是,那一水的女兵,他大体看了看,好像不止三百吧,看人数,五百恐怕都不止。

    正在组织训练的林皓远远的看见了黎安明,连忙跑过来立正打了一个敬礼道:“报告少爷,新兵营正在例行训练,请指示!”

    黎安明见状也黎安明立正换了一个军礼,道:“稍息!你先给我说说,怎么女兵好像不止三百了吧?”

    “报告少爷,大小姐又陆陆续续的招了三百多,现在已经快七百了,其中汉人、彝人、土人、仡佬人等都有。”林皓再次立正回道。

    闻言,黎安明又是头疼又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三妹真的是,说她有些胡闹吧,偏偏她做的事又是黎安明准备做的,一时黎安明还真不知道怎么评价她了。

    其实这个时候的西南算是民风很开放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得归功于秦良玉这个女将的影响,导致很多女子纷纷以她为榜样;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被儒家称为未开化的地区,受儒家的影响叫较小。

    “对了,她人呢?不会她把兵扔在这里就不管了吧?”黎安明扶了扶额头问道。

    “报告少爷,大小姐她正在那里带队训练呢!”林皓指了指女兵营的方向回道。

    黎安明朝女兵营的方向看了看,距离太远,看不清,“算了,先不管她了,你这边呢,怎么看上去也多了不少?”

    林皓闻言顿时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少爷,您还不知道吗?因西山千户所在上次剿灭张氏土司叛乱中立了大功,老爷已经把原西山千户所千户王大郎大人升为了指挥佥事,主管桐梓军事;而西山千户所老爷则把它交给了您,让您当千户,原所有的卫所兵重新考核后加入了我们的训练,所以现在除了被少爷您调派出去的一千人外,这里还有五千多人在训练。”

第六十六章 被盯上了

    听了林皓的解释,黎安明顿时了然了,原来如此,看来自己那便宜父亲要大动刀兵了,黎安明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那些卫所兵该不会是花架子吧?”

    “少爷放心,那些不合格的已经被老爷划出卫所兵,改为平民了,剩下的都是愿意继续当兵的,除此之外,老爷还招了一些人补齐了兵额。”林皓闻言连忙回道。

    黎安明听了林皓的解释,顿时就放心了,“那就好!”

    顿了顿,他问道:“对了,听说你们抓了不少来打探工坊区的细作,怎么样?有审讯吗?”

    “回少爷,近两个月,属下等抓到了不下五波细作,有的已经审讯出来了。”林皓闻言连忙回道。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其中一部分是重庆府派来的,原因是见到我们运来了大量的粮食,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

    听完林皓的话,黎安明顿时有些头疼的拍了拍额头,道:“这是我的失误,光想着买粮食了,没想到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还有呢?”

    “目前已经审讯出来的有永宁宣抚司的细作、水西宣抚司的细作以及思南军民府的细作,这些皆是为了打探我们的秘密武器掌心雷而来。据属下所知,盖是因为少爷在上次平叛中的那一战以少胜多,便被有心人打探到了少爷您使用的掌心雷。”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这些他都已经预料到了,也不怕别人打探,继续问道:“那是不是还有没有审问出来的?”

    “是的,少爷,那几人不管我们怎么审问,他们不是什么也不说,就是说自己只是好奇看看,属下等现在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开口。”林皓回道。

    “是吗?走,咱们去看看!”听林皓这么一说,黎安明顿时就有些好奇了,在他的印象中,这明末好像没有这么硬气的人啊。

    军牢内,三个穿着棉衣的年轻人正被五花大绑,在远处能听出里面不断传出的鞭子抽打声,以及惨叫声。

    黎安明远远的听到那声音后微微皱起眉头,加快了速度赶了过去。

    马上就看到李大虎拿着个鞭子,不断的在那三个人身上抽着。

    “公子。”李大虎看到黎安明来,连忙立正做了个军礼。

    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先不要动刑,别给我打死了,问清楚再说。”

    “这三个小子不老实,在军营外探头探脑的不说,还想悄悄溜进来。问他们是干什么的,还说是来探亲的。”李大虎闻言朝那三人冷哼一声。

    “军营?怎么回事?不是打探工坊区吗?怎么打探到军营来了?”黎安明闻言眉头不自觉的一邹,问道。

    李大虎见状连忙解释道:“回公子,其他人都是在工坊区抓住的,就这三人在军营外探头探脑的被学校的那些书生发现的,关键这三人还挺硬气,能用的刑罚属下都用了,他们愣是不开口。”

    “是吗?这么硬气,我倒是越发好奇你们背后的到底是谁了。”黎安明闻言摸着下巴打量着三人说道。

    那三人见黎安明来,知道黎安明是头,连忙哭喊着叫道:“大爷冤枉啊!小的真的是来探亲的,您可不能冤枉好人啊!”

    “是啊!是啊冤枉啊……”

    就在那三人大叫之时,黎安明接过李大虎手上的鞭子,当头对着那三人抽了过去。连续抽了十几鞭,那那三人打得头破血流,疼得凄厉的叫喊起来。

    一旁的林皓、李大虎等人看得直咧嘴,没想到这公子看起来文文弱弱的,这动起手来可真狠啊!

    黎安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鞭子在手上年轻轻拍着,静看着这三人的惨状。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经过了那场平叛后,黎安明也已经变了。

    那三人叫了一会,好似已经没了什么力气,精神萎靡的被捆在木架上,耷拉着脑袋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脑袋、脸上都是鲜血和淤痕。

    李大虎却是在边上看得心惊肉跳,他下手时还是往身上抽,公子爷竟然直接当头猛抽,刚才他让自己下手轻些呢,没想到他自己转手就是这么狠。

    这时候黎荃也赶了过来,见到这三人的惨状,大吃一惊的问道:“少爷,这是?”

    “在军营外抓到的探子,哼,嘴巴还挺硬的。”黎安明哼了一声,对黎荃解释了一句,然后他转头对林皓、李大虎说道:“你们把这三个人带下去分开审问,先招的留他姓命,另外两个就找几个胆小的新兵来,让他们打靶。”

    众人听得心中一凝,用活人当靶,看来少爷真是一个狠人啊!

    “是,少爷!”林皓反应过来后连忙应了一声,叫来几个士兵,将那面露惊恐的三人拉了下去。

    接下来的审讯黎安明没有参与,而是找来一张大明地图仔细的分析着,看看哪里的嫌疑最大。

    首先,他把重庆府、水西、永宁、思南给打了一个叉,然后他犹豫了一下把平越军民府也打了一个叉,如果是平越的话,自家舅舅一定会知晓的,那么他一定会想办法通知黎家。

    除了这些,遵义周围最有可能的就只有贵阳军民府、石阡军民府、毕节卫、赤水卫以及成都府了。看着这几个地方,黎安明想了想便把毕节卫和赤水卫给排除了,无他,他们没那个实力。

    至于朝廷那边,黎安明直接没有考虑,无他,这点小事还不至于惊动朝廷上下。再仔细的考虑了一下,成都府也被黎安明划去了,作为黎文海的直系上司,如果他们需要,可以直接派人来询问,再加上黎文海平时的打点,再怎么样都会有人来事先通知的。

    现在黎安明把主要的怀疑对象放在了贵阳那里,相对来说,只有那里各方面的疑点最多。

    黎荃、林皓、李大虎三人分别个审一人,三人也不懂那么多的审问技巧,将那三人拖下去后,直接上了刑。一时间军营也又响起凄厉的惨叫声。

    “招了,我招了。”其中一个率先顶不住了,大声喊道。

    黎荃走过去看了看那人,淡淡问道:“你想招什么啊?”

    。。。。。。。

    (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七章 抓错人了

    “大爷,您放小的一条生路吧!小的再也不敢了,小的再也不敢了。”那人涕泗横流的哭喊着说道:“小的只是贵阳军民府的夜不收,奉命前来此处探查遵义军民府的一干事项。”

    “奉命?奉谁的命?”黎荃接着问道。

    那人连忙战战兢兢地回道:“贵州总兵张彦芳。”

    “什么?”黎荃闻言大惊,连忙跑去报告黎安明。

    “贵州总兵张彦芳?”黎安明听得不明所以,他知道这号人,在后来奢安之乱中被叛军诱杀。“他一个贵州总兵,跑来打听四川布政司的军事干嘛?有那闲心还不如操练操练自己手下的兵丁。”

    “那少爷您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吗?”黎荃试探性的问道。

    “一个草包而已,不用管他!”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反正这人也没多少活头了,就让他蹦跶蹦跶吧。

    黎荃思虑了一会儿说道:“不过他派夜不收前来刺探,其中必然有些猫腻。”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看来是该组建自己的情报部门了,想到这儿,他便问道:“吴洋到哪儿了?”吴洋便是黎安明安排的情报部门头子,这几个月黎安明就是在有意无意的培养他。

    “回少爷,按路程算的话,最迟明天他应该就会到合江了。”黎荃想了想回道。

    闻言,黎安明思考了一会儿便安排道:“荃叔,马上派人去合江等他,既然我们在合江的码头已经被盯上了,那就别在那里停了,直接延着赤水河到仁怀吧,在那里下船。”仁怀县的码头黎安明早就安排人修建了,虽说那里停不了大船,但快船是没问题的。

    “是,少爷。”黎荃连忙应道。见这里没什么事后,他便下去安排了。

    相对于黎荃审讯的这个,另外两个夜不收就硬气多了,甚至直接拿出官军的身份来恐吓,黎安明看了看淡淡的说道:“林皓,把他们带去靶场,找几个胆小的来练练胆。”

    “是,少爷!”林皓连忙应了一声,随即就喊来几个军士,拖着那两个已经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家伙出去了。

    “走,去看看其他几波细作。”对于打靶,黎安明暂时是没兴趣去看的,等林皓带人下去后,他便对一旁的李大虎说道。

    “公子,请跟属下来!”李大虎连忙应道。

    来到一个牢房前,李大虎指了指里面的两人说道:“启禀公子,这两人便自称是重庆府的人,还很傲气。”

    果然,李大虎话音刚落,里面那两人见能做主的来了,便高傲的说道:“你是这里做主的人吧,我告诉你,你最好快点放了我们,不然.........”

    “是不是最好放了你们,还要把我们赚钱的东西也一遍交给你们,不然你们上面的人不会放过我的对不对?”没等他说完,黎安明便接话说道。

    那人被黎安明一怼,顿时像被噎到了一样,哑口无言。

    “说说吧,谁派你们来的?”黎安明见状,顿时无趣的问道。

    那人见黎安明这么问,顿时又傲气的回道:“不怕告诉你,我们是奉杜大人的命令行事的。”

    “杜大人?”黎安明闻言眉头一皱,问道:“杜文焕?总.理川贵湖广军务的那个?”

    那人见黎安明知道,顿时更加傲气了,搞好昂起头说道:“没错,正是杜大人,怎么样?怕了吧?”

    “傻叉一个!”见状,黎安明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呃,什么意思?”那人闻言顿时愣了一下,问道。

    “杜文焕是什么人?西南总督,这里,遵义军民府都归他管,如果他真的需要,会派你们两个二货来探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让你们来探查的是其他人,借着杜文焕的名义让你们来的吧?”黎安明见状摇了摇头说道。

    “你怎么知道?”那两人闻言顿时惊讶的问道。

    黎安明见状再次摇了摇头,没有再和他们说什么,一个连自己的处境都不清楚的家伙,黎安明懒得再和他废话,而是对李大虎说道:“走吧,下一个,这两人明天同样拉去当靶子吧!”

    听到黎安明的话,李大虎只是点了点头,随即便带着黎安明朝下一个牢房走去。

    “公子,这人自称是思南府的人。”来到另一个牢房前,李大虎指着牢房里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道。

    黎安明看了看那人,紧皱着眉头说道:“这个人不像是探子啊,你们没搞错吧?”

    “在下本就不是什么探子,只是好奇你们建城的用料,顺便找人打探了一下而已。”黎安明话音刚落,不等李大虎说话,牢里那人便抢先说道。

    见状,黎安明顿时笑了笑说道:“巧了,但凡是探子,他们一般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探子的事实。”

    “阁下想必就是这里做主的人吧?”听到黎安明的话,那人倒是不生气,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后,朝黎安明拱手行了一礼说道:“在下谢垚,恬为婺川知县!”

    “在下黎安明,我很好奇,你一个堂堂思南府婺川知县,跑我们遵义军民府来干什么?还好巧不巧的跑到我们的工坊区来了?”黎安明闻言顿时颇为好奇的问道。

    婺川便是现代的务川,在元代以前都叫务川,至元年间,因婺星飞流化石改“务”为“婺”,即婺川县,这个名字一直到1959年才被改了。1959年,因县名生僻难认,经批准,改婺川县为务川县,改回了1400年前的原名。

    婺川也是唯一一个与遵义军民府接壤的思南府辖地,正好与遵义军民府的正安州接壤。

    “在下不才,听闻遵义军民府修建了一种很特别的路,故而特意的过来看了看,因不知其用料,才四处打听了一下,最后便知道了那些用料的出处,这才引起了误会。”谢垚见状连忙解释道。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算算时间,在下已在这里耽搁了半月有余,如果没事的话,希望公子能早日放在下回去,以便处理累积的公务。”

    “还请先生稍待,等在下核实了先生身份后,自会向先生赔罪,放先生离开。”黎安明闻言拱手说道。

    离开了那间牢房后,李大虎便带着黎安明来到了最后一个牢房,说道:“公子,这五人便是属下等抓获的水西、永宁两地的细作,因为他们是一起行动的,故而属下便把他们关在了一起。”

    黎安明闻言眉头一皱,顿时有一股不好的预感涌现了出来:“他们是一起的?不对,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第六十八章 王元一

    “是的,属下等人抓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便是一起的,没等我们用刑,他们自己就已经招了。”李大虎回道。

    奢安两氏虽然是联姻,但他们相互之间确是猜疑、防备,甚至还有长处冲突,既奢崇明之子奢寅与安尧臣就有疆域之争。一般情况下两家是不会联合在一起的,更别像这次这样两家联合探查一个地方了。

    “看来有什么事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黎安明闻言摸着下巴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公子,您看还要审问他们吗?”李大虎没有听清黎安明说了什么,见他在那里低头沉思,便出声问道。

    黎安明摆了摆手道:“算了,不用了,问也问不出什么的,像这种小喽啰,知道的也不多,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黎安明便转身出了军牢,来到了校场上。远远的就见到几个士兵在那里吐得昏天地暗的,黎安明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当初的自己可是几天吃不下饭的。

    看着校场上忙碌的训练着的身影,黎安明心中已经有了未来这支军队的模样,他来自后世,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所谓的没有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不是,他看过相关的纪录片,大体上也了解一些古代的战争史。

    目前几年他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西南的平叛上,西南是山区,树木多,长枪兵在这里显然就放不开了,所以热门的长枪兵在他这里反而没有多少。

    因为马匹不多,所以黎安明也只训练了五百的骑兵,这还是黎文海从威远卫的各卫所给他匀来的马。所以骑兵方面,目前还没有条件,主要是没有马。战马方面他已经在购买了,除了让澳门的葡萄牙人帮忙购买西班牙马外,黎安明还写信给自己大哥黎安军,让他联络那些走私商从草原上帮忙购买。

    远程杀伤部队方面,黎安明心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火枪,这自然不必说了,火枪在这个世纪已经成为了西方的主流武器,朝廷的部队也大量使用火器。

    黎安明自己也在大力发展各种火器,他的新兵便是以火器部队为主,大量使用火枪火炮。

    第二种则是长弓,长弓的性能即使是在十八世纪,性能上依旧不弱于火枪,而且长弓制作容易。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训练一个合格的长弓手需要很久,而且想要组织起一支长弓兵为主的军团,需要大量练习箭术的人口支撑。英国人举国练箭,也只能组织几万人的长弓兵部队而已。

    所以黎安明也训练得不多,才一百多弓箭手而已。

    只有炮兵方面,一来他购买的红夷大炮还没有运到,自己生产的火炮也还没有量产,所以炮兵部队目前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只有两三百的炮兵,没有炮。不过基本的训练还是再进行,等火炮和葡萄牙炮手运到,立马就可以正常训练了。

    “少爷,这个人想来当文书!”正在这时,林皓领着一个年轻人来对黎安明说道。

    “黎公子,听说你要文书?”那年轻人出声问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此前踌躇不定的那个书生王元一。

    黎安明闻言眼前一亮,问道:“你会写字?”

    “在下王元一,龙安府府学痒生,自会写字。”王元一闻言挺着胸膛回答道,但声音却是不大,显然是怕太多人知道他从过贼。

    这时林皓开口报告道:“报告少爷,此人在这里已经三个多月了,以前一直在工地上干杂活,不过他有时候动作很是奇怪,属下便派人打探了一下他的身份,目前他的身份我们已经核实,确实是龙安府的秀才,龙安府遭了灾,他便随流民来到了遵义军民府。”

    秀才!黎安明闻言不由大喜,虽然这几个月他让黎荃也从外面招募了一些文书回来,但文凭大多不高,很多都是童生出身,写写记记还能胜任,但能挑重担的却是少数,大部分都还得重新培训后才堪用。

    说来也是,哪个文人喜欢往这西南山区跑啊,说不定来一趟命都丢在这里了,所以尽管黎安明开价很高,来的文人也寥寥无几。

    “可会算术?”黎安明想了想问道,他这几个月接触的文书,大半懂得算术,但也有小半不懂得,那些学算术的文人大多是想转行当掌柜、账房之类的,自然要学。

    “会。”王元一点头回道。=

    “好,以后王兄就是我黎家的文书,林皓,你一会儿带他去找荃叔,让他给看着安排。”黎安明闻言心中大悦,又找到一个文人。

    听到黎安明的话,林皓带着王元一拱了拱手后便退了下去,前去找黎荃。

    虽说遵义军民府也有府学,但里面大多数都是本地的原播民,汉人很少,目前来说黎安明用着不是很放心,所以他宁可花时间在外面招募。

    让王元一下定决心留下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上个月开始的土地改革,再加上这个军营里与外界大不同的五六千新兵,使他确定了这个黎家二公子所图必定不小。

    王元一是一个十分傲气的文人,虽然只有秀才的身份,但对中举却是把握十足,让他留在黎家的原因还是个人对西南大势的猜测。

    虽然他没有走出过这军营附近,但从三个月前的土司叛乱已经近来遵义的变革,他已经大致猜到,西南恐怕会出事。如果此时他离开,除非他远离西南,不然到哪里都不安全。而如果他离开西南,没有任何引证,他能去哪儿?

    如今看到黎安明在这收拢流民,招募兵丁,为人不贪图享受,手下颇为神勇,又懂治军之道,听说还是秀才出身,家中又有财力,加之遵义军民府有这五千多新兵在,王元一可以确定,这里恐怕将是最安全的地界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看出了黎安明的野心,而他自己也有野心,但这野心只限于文人的最高成就,并未有黄袍加身之志。所以,王元一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留了下来。

    王元一的想法黎安明不知道,不过此时他看着校场上的这些兵丁,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第六十九章 水力

    林皓回来的时候就见到黎安明一副眉头紧皱的样子,他还以为是自家少爷对他练兵的不满意呢,连忙小心翼翼的问道:“少爷,怎么了?是不是属下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吗?”

    黎安明闻言好笑的摇了摇头,道:“没有的事,只是我看着这些兵丁,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一时想不起来而已。”

    林皓闻言一愣,随即看了看校场上的兵丁,好一会儿才说道:“少爷,属下觉得挺好的啊!”

    “算了,等我慢慢想起了再说,走,先去看看火枪兵的训练情况!”黎安明再次摇了摇头说道。

    听闻黎安明要求检验火枪兵的训练情况,林皓连忙让人下去安排,他自己则和黎安明一起,慢悠悠的过去。

    “燧发枪你们得到准确的参数了吗?”黎安明突然想到自己装备的主战武器自己好像还不知道具体的参数,于是他便开口问道。

    “回少爷,在装备训练前,属下就安排人测试了几天,详细数据已经有了。”林皓闻言连忙回道。

    “哦,说说看!”

    林皓回忆了一下后便答道:“经过几天的测试,属下等得到的数据如下:最远射程达到210米,170米内能射杀无甲的敌军,140米内能射杀身着扎甲的敌军,至于穿棉甲的,射杀距离则在130米出头。”

    黎安明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数据和他在后世看到的的有些出入,不过也差不了多少。关于长度单位,黎安明已经把后世常用的单位在军营和工坊区普及了,所以现在的新兵们都习惯用新的单位来计算。

    这燧发枪确实要比鸟枪厉害多了,黎安明记得上次他使用的鸟枪最远好像只有两百步,一百四十多米的距离。

    棉甲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防弹衣,对翻滚式运动的子弹具有一定的抵挡能力,但效果并不如后世的防弹衣。

    但如果套上两件棉甲,射杀距离则下降到了100米左右。若是套上三件!射杀距离不足80米。

    突然,黎安明有些恍然大悟的拍了拍额头,说道:“握草,说起棉甲,我终于想起来了,新兵盔甲还没有配上,现在他们穿着的都是些五花八门的衣服。”

    “对,确实,少爷您这么一说还真是!”林皓闻言看了看校场上穿着五花八门的士兵也是恍然大悟的赞同道。

    “走,去看看你训练的成果后,我马上去工坊区看看。”想到这儿,黎安明也不磨蹭了。

    “列阵!”来到火枪兵的训练场,林皓立马就进入了角色,顿时对着众兵将吼道。

    等众人列队完毕后,林皓小跑的黎安明跟前,立正打了一个敬礼道:“报告大人,火枪兵准备完毕,请指示!”

    黎安明也换了一个敬礼,道:“新兵带下去继续训练,此次只检验老兵!”

    “是!”林皓再次敬了一礼应道,随后他小跑着去到阵前,“新兵营,向后转,齐步走!”

    当然这里所谓的新兵老兵,主要是依训练时长来区分的,老兵特指黎安明最先招募的那三千多人。

    “三段射准备!”等新兵营走远后,林皓再次吼道。

    随着“咵”“咵”“咵”几声响起,黎安明就见到这一千多人迅速的分成了十个三排阵营。

    “准备!”

    “第一排,开火!”

    “嘭”“嘭”“嘭”“嘭”.........声音很杂,有些凌乱,不过黎安明对这个效果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才训练三个月而已。

    .............

    因为心里想着事,黎安明只是大体的看了一下,见基本达到他的要求后,鼓励了几句便离开了。

    这年代的火枪还是从枪管前面进行装药,一开始人们对这种装弹方式的研究不多,所以射速很低,训练有素的火枪兵一分钟最多进行两次射击。

    铁制推弹杆的出现,让火枪兵能在一分钟内进行5次射击,而首先使用推弹杆的是手枪,但这种推弹杆一开始并没有被运用到滑膛枪的装弹中,直到十八世纪腓特烈大帝将它普及到了普鲁士军队当中。

    除了推弹杆能提高射速外,还有用纸壳定装的火药,这可以提高火药填装速度。还有用浸油的布包裹的子弹,可以提高子弹填装速度。

    这些组合起来,一分钟大概能进行6~7次射击,但必须是经过长期训练的,这种速度已经是前装弹火枪的极限速度了。像黎安明训练的这种,一分钟能射击三四次已经很不错了。

    子弹改成锥型后,杀伤力果然增加了一些,120米内穿透两层棉甲不成问题。

    总之,今天的演练他还算很满意,吩咐林皓接着训练后,他便着急忙慌的来到了工坊区的水力作坊,此时已经解决傍晚了。

    水力,是黎安明在蒸汽机出来之前将要采用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中水力磨机最是简单,早在烧制水泥的时候黎安明就已经让人做了出来。

    水力磨机可以用加工粮食,对于黎安明来说最大的用途还是生产水泥方面。筑堡、修路,无一不是要用水泥的,若是全用畜力碾磨材料的话,费用太高了。

    水力钻床和水力锻锤相对就要难打造得多了,不过既然燧发枪都能量产了,那水力钻床肯定已经在使用了,所以此次黎安明来主要的是看水力锻锤的情况。

    锻造这个词汇自钢铁这个概念出现便出现,所谓的千锤百炼,正是对钢铁的锻造,锻造的次数越多,钢的质量就会越好。

    于是出现了百炼钢之类的说法,而这都需要锻造,简单的来说就是抡大锤反复敲打铁器,让铁器质量不断上升。

    但是这种人力抡大锤的方式让生产盔甲武器的效率很慢,于是西方第一次出现了水力锻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西方军事科技赶超东方的开始。

    现在黎安明正是准备复制水力锻锤。

    在蒸汽机出现之前,他必须要利用水力的动力打下工业基础的雏形,因为他需要水力锻锤制造足够强度的金属材料,同时提高车床等机械的生产量,目前黎安明只是拥有了少量种类的车床,这些还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期。

    总的来说,他需要水动力来储备制造蒸汽机的各项物资,材料,高强度刀具等等。

    黎安明刚开始选择建立工坊区时,之所以一直强调选择河边,主要就是为了使用水力做准备!

第七十章 板甲

    其实水力机械的动力基本通用,也就是和水车类似,只要转动,就可以产生动力,齿轮,轴承,这些东西大差不差,只是工作件不一样而已。

    对于这个时代能制作牛力翻车的大明匠人来说,制造水力锻锤并不是一个很难的工作。

    而且,这段时间黎安明观察下来,得出一个结论,古人绝对不笨,聪明劲不输给现代人,唯一的缺陷是他们缺乏教育和知识。

    在他们的熟悉的领域,比如作诗,写字,绘画方面,甚至是计谋方面一点都不输给现代人。

    正所谓一点就透,现在的古人就差有个人点一下,而黎安明要扮演的正是这个角色。毕竟他只会理论知识,真正动手还得靠那些匠人。

    王琦原本是一个水车匠人,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是平播后朝廷迁移来这里的匠人之一。在黎安明找到他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在军民府内检查维修着水车。

    还别说,黎安明找到王琦后,发现他真是一块宝,会做水车就不说了,竟然还会打造牛力齿轮翻车。知道这一点后的黎安明当时就兴奋得差点儿跳了起来。

    所谓牛力翻车,就是是以牛为动力来拽动转盘,通过轮齿带动龙骨链刮水板,将水刮起的灌溉农具,也叫牛转翻车。

    当然,黎安明为了考察他,便把水力磨机的图纸给了他,让他试着做了出来。没想到两天后黎安明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对此,他很是满意,便开始和王琦讨论起了水力钻床和水力锻锤的事。

    经过黎安明一番详细的解释,王琦基本记住了水力锻锤和水力钻床的制造方法,作为能制造出牛力翻车的王琦来说这不是一个困难的工作。

    意识到水力锻锤的重要性,王琦将重心放在了制造水力锻锤上,得益于黎安明给的简单的车床加工的便宜,水力锻锤的制造十分顺利,不过即便如此,黎安明了解到,第一台水力锻锤也用了一个多月才组装起来,因为水力锻锤的构成还是很复杂的。

    “见过少爷!”看到黎安明,王琦连忙上前见礼道。他对黎安明是发自内心的尊敬,黎安明不但给了他一个体面的工作,让他当上了水力作坊的管事,还教会了他很多东西,可以说是再生父母都不为过。

    “不比多礼,怎么样?水力锻锤和水力钻机没问题吧?”黎安明摆了摆手问道。

    王琦想了想连忙回道:“回少爷,水力锻锤经过几番改进后,现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不过水力锻锤唯一的缺点是动力的不稳定,毕竟水流是不稳定的。”

    “动力问题没关系,暂时够用就行,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修建一个水坝来保证水流的稳定。”黎安明闻言毫不在意的说道。

    顿了顿,他又问道:“对了,我要的盔甲打造得怎么样?”

    “回少爷,因为人手问题,板甲到现在才打造了两千余副。”听到黎安明问话,王琦有些自责的回道。

    铠甲不仅能减少士兵的伤亡,而且对士兵的勇气有显著的增加。有了强力的防护,士兵可以不管敌人的攻击,一往无前的进攻。

    板甲在打造上比其他铠甲简单得多,主要是用锻机直接压成板,不必像锁子甲、鳞甲那般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慢慢打造、拼装。而用人工打造板甲那自然是不可能,铁匠抡不动那么大的锤子。

    板甲这种出现在十六世纪便被火器淘汰的盔甲,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关于最强盔甲的争论也是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是黎安明相信,战争只会淘汰落后的盔甲。

    在西方在漫长的中世纪,经过无数的战争,西方的骑士最终选择了板甲,那么只能说明板甲的性价比要远远高于其他盔甲。

    而且在中世纪之后,水力锻锤的出现让板甲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没关系,可以慢慢来,人手方面目前哪里都缺,暂时我也没办法给你补充。”顿了顿,黎安明接着说道:“走吧,我们去看看板甲的效果。”

    “少爷请跟老奴来!”

    到了作坊,黎安明见到了一个个组合起来的板甲,这些板甲散发着锃亮的银白色。

    从头盔,胸甲,护臂,护腿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形,黎安明甚至还设计了一个看上去有些可怖的面甲,和头盔连成一体的,战时拉下来。

    这就是板甲的优势,不但灵活,而且防护严密,几乎没有破绽,在加上钢铁坊炼制出来的优质钢,加上锻锤的反复捶打,板甲的钢材质量也不错。

    见状,黎安明连忙让随行的李大虎穿上一套试试。

    一套板甲的部件众多,在匠人的帮助下,李大虎成功穿上了板甲。

    把头盔戴上,面甲盖上,现在的李大虎如同一个钢铁怪物,他穿着板甲兴奋地左右走动起来。

    “不错,很灵活。”李大虎兴奋道:“就是不知道这板甲能不能抵挡刀剑。”

    “这还不简单,廖虎,你去给他一刀。”黎安明闻言笑了笑,对和李大虎一起的那个兵丁说道。

    廖虎闻言脑门上的冷汗顿时留下来了,“公子,这……”

    “怕什么,让你来就来,婆婆妈妈的,你是我带出来的兵吗?”李大虎见状顿时没好气的骂道。

    听到李大虎的话,廖虎脸顿时黑了,他拔出腰间的腰刀,对着李大虎就是一刀,这刀正砍在李大虎的腹部,只听见“锃”的一声金属摩擦的声音,板甲上只是出现了一条刀砍的浅痕,李大虎虽然倒退了几步,但是没有受一点伤,甚至没有喊疼。

    “公子,我一点事都没有,廖虎,来,再给我几刀。”李大虎见状兴奋道。

    廖虎也惊奇不已,这时他放心大胆了,拿着刀对李大虎就是一个劲的砍。

    李大虎连连后退,但还是和第一刀一样,砍了半天,只是略微感受到轻微的疼痛。

    赵虎倒是来了兴趣,一刀接着一刀,一下不停,直到李大虎一脚把他给踹趴下,他才停下来。“娘的,你不累啊!”

    “少爷,这盔甲穿起来好是好,就是看上去有些瘆得慌!”一旁的王琦看着李大虎打了一个冷战,想到以后战场上的士兵都是这个样子,对手会不会被吓到.........

    。。。。。。

    (被气到了,抱怨一下!昨晚看到一个关于某球赛的新闻,半夜气得睡不着觉,尼玛,十四亿国人的脸,被踏马的去现场的那两万人给丢光了,关键是有人还踏马的拿国旗找球星签名!唉,有时候想想真的很痛心啊!)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七十一章 车床

    黎安明闻言笑了笑,说道:“渗人就是我要的效果,想想以后我带着这样一支大军杀到,估计对手吓都吓死了,哪还有勇气和我作战啊!”

    顿了顿,黎安明喊道:“行了,别闹了!李大虎!”

    “到!”李大虎连忙停止了嬉笑,跑到黎安明面前立正敬礼道。

    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找几个人,把这些盔甲运去军营,先给老兵换上,暂时一人一套!”

    “是!”李大虎再次敬了一礼应道。

    “去吧,顺便告诉林皓,等两天我会正式检阅部队,让他好生训练!”

    “是!”

    等李大虎带人走后,黎安明有才对王琦问道:“现在一个月能打造多少套?”

    “回少爷,现在已经基本改正完毕,如果人手充足,全力开动的话,一月至少可以打造一千余套。”王琦仔细考虑了一会儿后回道。

    板甲在打造上比其他铠甲简单得多,主要是用锻机直接压成板,不必像锁子甲、鳞甲那般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慢慢打造、拼装。而用人工打造板甲那自然是不可能,铁匠抡不动那么大的锤子。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行吧,一个月能保证一千套就够了。”

    14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形势的逆转,与板甲的发明不无关系。板甲与英国长弓的对抗,被认为是“盾”超越“矛”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是板甲成熟的标志。

    16世纪至17世纪初,板甲进入全盛时期,有效抵御了当时冷热兵器的攻击。无论早期火绳枪、刀剑矛斧,还是古老的弓弩,都无法有效对抗板甲。

    “是,少爷!”王琦连忙应了一声。

    顿了顿,他又说道:“少爷,不得不说,您发明的那些叫车床的东西是真的好用,有了车床,要打造什么物件,相比以往,要省力不少,不然的话,老奴也没那么快做好这水力锻锤。”

    黎安明闻言只是笑了笑,这是必然的了,他分析了电脑中资料,再结合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验,黎安明认为工业革命的基础正是车床,这些车床包括镗床,铣床,磨床,钻床,齿轮加工床等等。

    在工业革命前夕,正是这些工具的诞生,才生产出了精密的机械配件,而精密的机械零件制造出了合格的蒸汽机气缸。

    蒸汽机又进一步让车床实现了自动化,更精密的零配件出现,让更多的机械成为可能。

    其实在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有原始的车床出现,这些车床一般用来切削水车用的圆木,这种工艺一直留存下来。

    只是这个时期的车床是木质结构,而且是脚踏动力,机床刀具固定的很不稳固。

    而真正的车床需要质量优质的钢,这样机床刀具才能固定,加工出各种器械零件。钢材黎安明已经用土高炉得到了,剩下的他只要把各种原始的车床图纸交给工匠们,让他们打造就是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说的就是工匠的工具。

    车床作为工匠技术的积累成果,也是诱发工业革命的基础。

    不过现在制约黎安明发展的,主要还是劳动力,不管在什么时代,智能机器人没有出来前,劳动力都是一切发展的必要因素。

    而现在的遵义军民府人口本来就不多,更别说其中一半的还是土民了,加上现在黎文海正在实行“还军于民”的土地改革,基本上人人都能分到土地,相应的愿意来工坊区做工的就更加少了。

    现在看来也只能打量使用水力了,想到这儿,黎安明便开口问道:“水力钻床现在运用得怎么样?”

    “回少爷,水轮转机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一炷香能达到一千四百余转,可比用锥子快多了,现在水力钻床早已在枪炮坊运用上了。”王琦一脸兴奋的回道。自从见识了黎安明教给他的这些东西后,他忽然觉得以前打造水车真的很低级。

    黎安明点了点头,道:“那就好,现在我们人力不足,在水力机械上,你多用用心,尽量能用水力代替的就别用太多人力在上面。”

    “少爷放心,现在整个军民府甚至军民府周边的很多匠人都被我们招募来了,一些水力机械我们正在研究,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应用上了。”王琦闻言咧了咧嘴,略微得意的应道。

    “不错。”黎安明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会每人去帐房领十两银子。”

    “谢少爷。”周围的工匠欢天喜地的道谢道,在这里做事就是舒心,这少爷给的待遇比外面好多了。

    有些工匠想起以前在官府当匠户的曰子,再对比如今的生活,不禁落下了热泪。

    黎安明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安排好这些事后,他便带着几个家丁回家了。虽然工坊区离遵义城没多远,但黎安明还是习惯带几个家丁在身边,他可不相信这个时代的治安。

    “父亲、娘!二娘、咪娘!”来到膳房,见一家人都已经入席了,就等他来开饭了,黎安明连忙匆匆见了一礼后坐上了桌。

    在这里可没有女人不能上桌的习俗,所以一般黎安明一家吃饭都是在一张大桌上一起的,这样既能增进感情,还热闹一些。

    黎刘氏是黎安明的二娘,以前是黎文海的贴身丫鬟,长得有些文文弱弱的,说话也是细声细语的,见黎安明问好,她顿时喜笑颜开的说道:“安民来啦,快坐下准备吃饭了。”

    刚回来时她听黎小娅说自己二哥失忆了,刚刚她还担心黎安明不认识她呢。

    “对对对,安民快坐下,就等你了。”相对来说黎安明的咪娘黎杨氏就要热情奔放多了,见到黎安明向她问好,她便连忙站起身来拉扯着黎安明到了他的位置上。黎杨氏是黎安明娘黎程氏的陪嫁丫鬟,也就是通俗的通房丫鬟,以前也是敢和黎程氏上阵打仗的主儿。

    等黎安明坐下后,黎程氏有些责怪的说道:“你这孩子也是,才回来就往工坊区跑,也不嫌累着!”

    黎安明见状也只是笑了笑,这时他不敢顶嘴,不然一会儿就成全家大批斗了。

    黎小娅见黎安明认怂的样子,顿时偷笑道:“我二哥才不嫌累呢!”

    “你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是吧?”黎安明见状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道。

    ..........

第七十二章 父子

    晚饭后,黎文海和黎安明一起来到了书房。

    “坐下吧!”进了书房,黎文海直接坐了下来,见黎安明还在那儿杵着,便说道。

    等黎安明依言坐到他的对面后,黎文海才开口问道:“怎么样?你的事情办完了?”

    “回父亲,孩儿的事情以基本办妥!”黎安明闻言毕恭毕敬的回道。

    黎文海见状颇为无奈的问道:“说说吧,你是怎么打算的?”

    闻言,黎安明先是从怀里取出一张图纸,张开后摆在二人中间的桌子上,说道:“父亲请看!”

    “这是?”黎文海先是眉头一皱,紧接着一惊,道:“这是万国堪舆图?你是哪里得来的?”

    黎安明拿出的正是他根据这个时代的相关信息绘制的世界地图,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第二人面前展示。万国堪舆图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皇室宝贝,一般只有重臣才能见到,黎文海也是听人描述过,此番自己的儿子竟然拿出了一张,他不得不惊讶。

    “回父亲,这时孩儿自己绘制的。”黎安明见状连忙回道。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黎文海还是有些紧张的问道。

    黎安明见状抿了抿嘴,在内心挣扎了好一会儿后才说道:“其实父亲,在孩儿昏迷的那半年,孩儿做了许多奇怪的梦,有时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的真实。”

    没办法了,黎安明只得编出这么一个说法出来,不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太诡异了,没法自圆其说。

    顿了顿,黎安明接着说道:“这万国堪舆图便是孩儿根据自己梦中所见,再加上在濠镜澳打探到的一些消息,绘制成了这幅图。”

    “那工坊区的一切都是你依照梦中所见做的?”黎文海闻言倒是有些松了一口气,随即想起工坊区的变化,他便又问道。

    “正是,其实那些还是最简单的,以后会更加的繁杂话。”黎安明点了点头承认道。

    听了黎安明的回答,黎文海坐在那儿沉思了好一会儿后才说道:“先别管那些了,说说你的打算吧。”

    “父亲请看!”黎安明闻言,指着地图上欧洲的位置说道:“其实我们所说的红夷人,基本都是来自这些巴掌大的国家,占据濠镜澳的红夷人则来自这个很小很小的国家,他们叫葡萄牙国。”说着,黎安明指了指葡萄牙的位置。

    再然后,黎安明指了指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继续说道:“他们不但占据了我们的濠镜澳,还在我们大明原来的旧港宣慰司那里也占据了一块地盘,他们称着殖民地。”

    旧港宣慰司,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大明当时驻西洋(永乐年间的称谓)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

    然后黎安明又指了指原旧港宣慰司的旁边说道:“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东印度公司的所在,是一个叫荷兰的国家,他们把这里叫做巴达维亚。”接着他又把手指指向荷兰的位置接着说道:“据孩儿所知,在他们对面便是一个叫英格兰的国家,现在也正在崛起,他们已经把目光放向我们大明了,就在前不久,孩儿还在广东海域打捞了一艘他们的军舰,得到了火炮四十一门。”

    “而我们大明以前的吕宋岛,则被葡萄牙国旁边稍大一点的国家占领,这便是西班牙。”黎安明先是指了指吕宋的位置,然后又指了指西班牙的位置给黎文海说道。

    等黎文海看明白后,黎安明又指着后世越南的位置继续说道:“而我们原来的交趾省,自从宣德年间反叛后,如今被最北面的莫朝、中间的郑氏、南边的黎朝控制的阮氏分别占据着。”

    “我们大明竟然只有这么大?”黎文海的目光看向大明的区域,顿时一副不可思议的问道。

    黎安明见状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您看!”说着,他指着辽东的位置说道:“原本的奴儿干都司,现在已经被建奴占去一大半了,剩下的孩儿估计要不了几年也会被建奴占去。”

    说着,他又把手指移向草原的位置说道:“瓦刺鞑靼也分裂成了几个部落,也已不听朝廷的宣召了。”

    “而这里!”接着,他指向四川的旁边说道:“这里是我们原本的乌思藏宣慰司和朵甘思宣慰司,现在也已独.立成了好几个小国了。”

    紧接着,他又把手指移向云南与后世缅甸交界的地方说道:“这里,我们大明原本的孟密、孟养、木邦、蛮莫等土司,也已被东吁所并。”

    东吁王朝,是缅甸历史上强盛的封建王朝。

    “孩儿在浙江的舟山岛定海卫附近购买了两座岛屿,现在正在建设中,如果不出意外,年后应该就能大体建成。除此之外,孩儿还让荃叔分别在几个造船厂订购了五艘战舰。”说到这儿,黎安明停了一下,指向后世台.湾的位置说道:“孩儿准备在明年的年中拿下这里,一来为我们家留一条后路,第二点就是,孩儿想依托这里,和红夷人争夺海洋霸权。据孩儿所知,而现在的欧洲也正在发生战乱,此时正是我们插手海洋的最佳时刻。”

    黎安明可是知道,从1618年开始,就是欧洲所谓的“三十年战争”时期。

    黎文海闻言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后问道:“那遵义这里呢,看你一直在默默的准备着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回父亲,孩儿现在没有什么想法,只是不想看到我们民族就此沉沦下去而已。”黎安明闻言连忙严肃的回道。

    现在的黎安明确实没有什么想法,有的也只是怎么改变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而已。不过以后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刚愎自用的崇祯上位后,黎安明可不敢保证崇祯皇帝不会对付自己。所以,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将来自保而已。

    黎安明已经在新学院和军营开始普及民族意识了,不但普及了大汉民族意识,还灌输了以汉人为主的中华民族意识。这是黎安明来到这个时代必须做的,他必须得唤出国人的民族意识来,早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

    所以民族的概念黎文海是知道的,他常去工坊区和军营中间的学堂,里面就着重讲解了民族的概念。此时听到黎安明这么说,黎文海顿时不解的问道:“我们民族怎么会沉沦下去呢?”

    。。。。。。。

    (早上发了一下牢骚,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见谅!)

    (感谢徐徐编辑,今天又得到了两个推荐,下周各位就可以在网页、客户端的历史分类页-新书精选找到此书了。所以下周还是每天三更,各位,求收藏、求推荐票啊!)

第七十三章 谈心

    黎安明知道自己父亲不信,黎安明还知道,不光黎文海不信,恐怕此时的大明人都不相信,汉人有一天会被异族蹂蹑。黎安明要不是知道后面的历史,他也不会相信。

    见状,黎安明突然严肃的问道:“父亲,您相信孩儿吗?”

    黎文海见黎安明忽然很严肃的样子,便笑了笑说道:“你是吾儿,为父不信你还能信谁!”

    “那父亲,接下来孩儿所说的话,希望父亲不要见怪。”黎安明闻言拱了拱手说道。

    “说吧,不管你说什么,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有第三人知道。”黎文海见状正襟危坐的说道。

    黎安明见状抿了抿嘴说道:“父亲,据孩儿梦中所见,明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咱们的陛下会.......”说到这儿,黎安明只是指了指天,没有说完。

    但黎文海却是明白了,不过他也不奇怪,现在陛下的身体他是知道的,他们这些官员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于是他便扬了扬下巴对黎安明说道:“继续说。”

    “想必父亲现在应该有所警觉了,西南的土司已经在蠢蠢欲动了。”黎安明喝了一口茶后接着说道。

    黎文海闻言点了点头认道:“确实,不过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唉,听到黎文海的话,黎安明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就是因为朝廷也像他这样,刚开始时都不当回事,所以后面奢安之乱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

    “父亲,孩儿不得不说,您太小看他们了,以水西安氏为例,他们的联姻可是遍布西南各地土司的,以前朝廷每每在西南平乱,无不都要依靠他们的力量。”黎安明见状很严肃的提醒道。

    “那是因为朝廷不想浪费过多的兵力来这些山区。”黎文海辩解道。

    黎安明见状据理力争道:“可是父亲,您有没有想过,如果这里发生叛乱,那时的朝廷可就不止辽东这个战场了。如果西南影响扩大,朝廷必将分兵来西南应对,那时辽东会不会趁机攻城略地呢?还有,现在相信您也看出来了,因为土地、灾害等问题,国内可是叛乱不断,到时各地叛民又会不会揭竿而起呢?”

    “这么说,这里的叛乱一定会很严重?”听到黎安明的分析,黎文海顿时有些震惊的问道。

    不说这个时代的古人了,对于大明帝国的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后世的史学家在提到其直接原因时,大多都会提及明末农民起义与北方后金突起,而产生在西南川黔地域的那场土司暴乱则少少被史学家们重视和提及。但真正掀开这页汗青,就会发现,这场用时十七年波及云桂川黔湖广的少数民族土司势力叛乱,彻彻底底的是大明帝国最后一块落井石。

    黎安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父亲,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川贵两地发生叛乱,这里能战的卫所军又有多少?恐怕除了石柱宣抚司秦良玉部的白杆兵外,暂时来说就只有遵义这里的新兵了。”

    听完黎安明这么一说,黎文海终于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了,眉头不自觉的紧皱了起来,右手有节奏的叩打着桌面,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黎安明见黎文海在沉思,也不打扰他,自顾自的在那里喝着茶想着接下来的打算。

    “那你有没有想过,朝廷会让你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吗?”正当黎安明在想着接下来怎么着手时,就听到黎文海突然问道。

    闻言,黎安明沉默了一会儿后回道:“所以,父亲,借着接下来几年的平叛,孩儿准备慢慢把您推到西南总督的位置。”

    奢安之乱爆发后,连仅仅只是守住了成都的四川布政使朱燮元都能直接升任巡抚,黎安明就不信,到时能横扫叛军的黎文海会不被上面注意到。

    只有引起了天启的注意,黎安明相信,凭借着他的本事,慢慢一步一步的把黎文海推上西南总督的位置不是难事。

    “可是就算为父坐上了西南总督的位置,那也无用啊,现在那位置就和摆设没两样了。”黎文海闻言想了想说道。

    “父亲,现在是表面的和平时期,总督那个位置当然没什么事了,可一到战时呢?那时的总督可是总.理几省军务的。”黎安明可是知道,后来的西南总督权力最大时可是下辖了云贵川湖广桂六省兵马的。

    明代边疆总督之设,北有三边、蓟辽,南有两广、西南。而西南总督之辖地,主要是湖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到了明末时,广西也纳入了西南总督的职权范围。

    西南总督之设,是明王朝平定西南民族地区大规模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举措。从明英宗正统六年王骥肇其始,明代西南跨省性总督的设置,几乎都与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冲突有着直接的联系。

    黎安明看过相关历史,明代西南总督的设置,从英宗正统六年至崇祯末年,前后延续200余年,其时间之长,为全国各区域之最。其间,先后设立33任总督,任职时间最短者为数月,最长者达10余年。

    就全国各区域比较而言,西南总督虽最早设置,延续时间最为久长,但有学者将明代西南总督认定为暂设总督,这与同为边疆地区的两广、三边和蓟辽为定设总督有明显的不同。

    探究其成因,西南与其他三地总督设置的目的不同有着直接的关系。两广、三边、蓟辽总督之设,虽同有调控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冲突的目的,如两广总督因景泰三年(1452)两广苗民起事而设,三边总督因开城土官满俊起事而于成化四年(1468)始置,但抵御外族入侵(两广之抗倭、三边和蓟辽之御外)及平定地方之动荡、起事(如两广之曾一平起事),亦是三地总督之重要职能。

    而明代西南总督之设,并无御外之责,其主要目的和职能均为调控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冲突,故中央王朝对西南总督任命同时,时有“着按限前去,事完回京”之语。甚至更多时候则是由川黔两省的巡抚、总兵代职,所以在相对和平时,西南总督的职位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黎文海闻言点了点头,随即便不在这个话题多聊,毕竟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他便转而说道:“为父年后可能要进京一趟!”

    。。。。。。。

    (多谢“SHAJIA”的100币打赏!)

    (求收藏、求推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617/ 第一时间欣赏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作者:隐宗宗主所写的《开元4316年》为转载作品,开元4316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开元4316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开元4316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开元4316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开元4316年介绍:
开元4316年,亦黄帝历4316年,既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
这一年,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以明军主力全军覆没而告终,至此,明军谈金色变!
这一年,也是辽响开征的第二年,加剧了各地对农民的剥削!
这一年,因地方流官的长期剥削,以奢崇明、安邦彦等为首的西南土司正磨刀赫赫的准备着,一场长达十七年的叛乱即将爆发!
也是这一年,扑街作者黎安明不小心闯进了这个汉家王朝的末年........开元4316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元4316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