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TXT下载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公孙无咎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txt下载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六十一章 城下之盟

    贵族们为死去的三位贵族祈祷一番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诸位,汉军统帅已经把他们的和谈条件送来了,现在召集诸位就是想让大家讨论一下咱们是否接受!”摩罗开门见山的道

    “还请陛下把汉军的要求告知我等,如果不是太过苛刻,如今咱们也只能接受了!”说话的是龟兹辅国侯育罗。

    大都尉姑翼死后,育罗就是龟兹国仅次于国王摩罗的第一贵族,他的话也代表了如今龟兹国大部分贵族的想法。

    经过连续三次的大败,延城贵族们已经完全没有战斗下去的欲望了。

    而且延城与汉军交战了这么长时间,其余各城的翕侯们竟然迟迟不派援军。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恐怕各地的翕侯都有了自立的心思。

    虽然各城的翕侯在本地都是土皇帝的存在,但再怎么说也比不上自己当国王的舒服啊。

    育罗对这一点已经看的非常清楚了,其实他一开始反对龟兹与轮台汉军开战,就是担心战事不利,引起翕侯们的叛乱。

    虽然在讨论的时候国王摩罗已经否决了对轮台开战的提议。

    但自负的姑翼居然胆大包天的擅自行动,差点把龟兹国带进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育罗此时恨不得把姑翼复活过来再杀一次。

    育罗的话音刚落,贵族们就已是纷纷附和。

    摩罗这一次没有假手他人,而是自己把汉军的要求念了出来。

    “诸位汉军主要有以下四点要求,一、赔偿粮食10000石……;

    二、提供1200名奴隶,其中女奴不得少于一半……

    三、赔偿汉军军费2000金……

    四、赔偿汉军铁5000斤,兵器……”

    摩罗念完后,环视在场的贵族道:“诸位对汉军的要求意下如何?”

    这时一名中年贵族站起来道:“陛下,汉军就只有这四条要求可还有遗漏的?”

    此人正是龟兹国王的叔叔,安国侯摩珠,他原本也是龟兹国中亲匈奴的典型代表。

    他万万没有想到汉军在即将攻下延城的时候,居然会答应用这么低的要求退兵。

    “王叔请安坐,汉军确实是只提出了这些要求?”摩罗回到道。

    摩珠叹道:“往昔曾经多次听商人们说汉人仁厚,吾一直不相信,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一名年青贵族愤怒的道:“咱们以前都被匈奴人给骗了,我们每年进献给匈奴人的财物也不比如今汉军讨要的少。”

    “可是咱们得到了些什么,除了越来越严重的压榨,咱们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一次咱们也是因为匈奴人才会同汉人交战,可是匈奴人要咱们提供的人口财货反而更多了……”

    年青贵族的话,引起了贵族们的共鸣,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提出了要背弃匈奴而转奉汉朝。

    不过匈奴人毕竟已经控制了龟兹近一百年了,大多数人还是对匈奴人非常惧怕。

    所以摩罗很快就打断了众人的讨论。“诸位,对汉军的要求,大家可有反对的!”

    龟兹贵族们互相看了看,都果断的摇了摇头,在他们看来汉军的要求已经很低,如果再与汉军讨价还价,恐怕会得不偿失。

    在延城贵族的一致同意下,摩罗以最快的速度与汉军达成了延城协定。

    ……

    天汉元年九月,张越终于率领西征龟兹的汉军回到了轮台。

    不过才刚刚一个月的时间,张越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一次龟兹之战,汉军可谓是收获满满。不但获得了大量的赔偿,还为将来的发展赢得了时间。

    张越回到轮台时惊喜的发现,在蔡汀的组织之下,轮台城开垦的田地居然已经扩大到了7000亩,而且已经完成了播种。

    惊喜之下,他来到了田间。在农田内他居然看见地里种的居然是宿麦。也就是冬小麦。

    这让张越万分惊讶,因为在他的记忆中,他在云阳县时,从来没有种植过宿麦,他原本还以为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呢。

    惊讶之下,他把蔡汀找了过来,一番询问之下,他才知道自己离开轮台的这些时日,还真发生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宿麦的种植和皇帝把罪官亲属全部发配到边疆交给李广利屯田。

    这宿麦的种子,就是前些时日到来的戍卒带来的。

    原来今年搜粟都尉赵过,鉴于帝国粮食匮乏的问题,向皇帝上书推广宿麦的种植。

    不过这个建议却在关中地区受到了抵制。

    因为这个东西素来不受关中人待见,所以张越的记忆中才没有种植过这个东西。

    诸夏一般习惯都是粒食,而小麦的表面包裹着一层麸皮,蒸煮粒食的话,十分坚硬粗糙。

    不但难以下咽,而且还涨肚子,甚至还常常因为受潮发芽而导致食物中毒。远不及粟米安全可口。

    不过宿麦因为产量比粟米高,而且比粟米和稻耐饥。种植难度也要小一些,尤其是适合缺水的地方。

    所以赵过才会大力推广宿麦的种植,因为在关中地区受到抵制,所以只好把推广种植的方向转移到了河西一带。

    不过河西四郡同样拿不准这宿麦到底好不好,再加上张越之前在河西时弄出来的代田法大大提高了粟米的产量。

    这也让河西四郡并不太愿意改种宿麦。只是为了应付长安,而进行了少量的种植。

    这就便宜了张越了,绝大部分宿麦的麦种都被送到了轮台。

    正好轮台的粮食已经收获了,反正田地空着也是空着,所以蔡汀干脆组织人把所有已经重新开垦的土地全部种上了宿麦。

    “大善!”

    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张越忍不住抚掌大笑。

    “蔡汀做的不错,以后咱们就多种宿麦,这可是好东西,吾一定为你请功!”

    “多谢主公,不过主公这东西真的好吗,吾贩粮之时,也卖过此物,此物虽能饱食但实在难以下咽啊!”蔡汀迟疑的道。

    张越哈哈一笑:“待明年宿麦收获之后,汝就明了了,此前只是食之不得法而已!”

六十二章 谋求移民

    张越后世虽然是南方人但对面食却情有独钟。

    如今小麦不受人待见不过是因为它的使用方法,不应该是粒食,而应该是粉食。

    想到明年就可以有面条、馒头,锅盔,馕这些东西可以吃了,张越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当然张越准备大力推广宿麦的种植,可不全是因为贪吃。

    更重要的是因为如今汉军的军粮主要是用粟米煮熟之后,晒干做成一个个的粟米团子。

    这东西叫做糗糒(qiubei),如今正是汉军主要的军粮。

    这个东西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耐饿。平日里还好,一旦进入战时,依靠它难以补充士兵的体力消耗。

    而且保存时间也不够长,用它作为军粮对后勤的压力非常巨大。

    汉军远征大宛时,战死的士兵其实是很少的,多数都是因为军粮的问题而倒在了行军的路上。

    但有了大量的小麦,这一方面就要好的多了,因为小麦提供的热量远远比粟米多。

    这样前线需要的粮食数量就可以减少很多。

    其次有了小麦,张越就可以制作石磨,把小麦磨成粉。

    有了麦粉就可以制作两样非常适合作为军队干粮的食物了。那就是馕和锅盔。

    这两样东西不但耐饿,而且保存时间也比较长,在工业化时代之前再也没有比他们更好的干粮了。

    尤其是在这西域之地,本身就干燥少雨,存放得当的话,馕这东西可是可以存放一两个月的。即使是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也可以存放十天左右。

    锅盔存放时间虽然会短一些,但也能放半个月,而且他它的口感比馕更好。

    有了这两种干粮,意味着汉军远征之时,甚至可以做到一两个月不生火做饭。

    这意味着汉军士卒甚至可以做到只依靠士卒本身携带的食物,连续进行半个月以上的战斗。

    历史上,李广利接下来的几次对匈奴的作战之所以会先胜后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军粮的问题。

    有了馕和锅盔这两种干粮,张越甚至有信心将来带着士卒们往安息和大夏走一趟。

    如今知道有宿麦这样的好东西张越如何能不欣喜若狂呢。

    “蔡汀,这宿麦的种子可还有?”张越问道。

    “主公,这次运来的种子颇多,如今不过才用了一半。”蔡汀道

    “太好了,传令下去,从明日开始,除了工匠营与骑兵之外,其他人全部开垦农田,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麦种都种下去。”

    “诺!”蔡汀答应了一声。

    张越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所有人耳中。

    这么些时日来大家对张越早就已经信服万分了,所以虽然大家对张越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宿麦的种植感觉疑惑。但还算按照他的命令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半个月之后,龟兹国终于运来了第一批赔偿。

    包括4000石粮食和1200名奴隶,其中女奴的数量居然多达800人。

    张越为了提供这些奴隶的工作热情,直接以汉律为依据,把龟兹人送来的这些奴隶释放为民,并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私产。

    得知自己获得平民的身份之后,这些奴隶们,起初还不敢相信,最后还是在汉军把他们身上的绳索后,这才将信将疑!

    张越虽然把这些奴隶解放为了平民,但却绝不会放他们自由离开。

    这一点被释放的奴隶们也明白,即使是在帝国内部,平民们也是没有自由迁徙的权力。

    被释放的这些奴隶,张越把他们一半安置在了要塞的居民区,另一半安置在了天南城。

    他们都获得了必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和粮食。

    不过这些东西不是白给的,而是借贷给他们。

    他们需要为汉军工作来偿还这些贷款。

    当然,为了让他们有偿还的能力,张越也按照帝国的法律给他们进行了授田。

    “主公真是高明,吾等皆不如也!”李肆等人原本都对张越直接解放奴隶的做法颇有微词。

    才过了不过半个月,他们反而对张越佩服的五体投地。

    解放奴隶之后轮台提供给这些原奴隶的粮食再也不是免费的了,而且给奴隶们授田,也让土地开垦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经过李肆的反复核算,成本反而下降了三分之一。而收益却提高了三分之一。

    而且因为张越解除了那些女奴的奴隶身份,今后他们与汉军士卒进行婚配的障碍也解除了。

    按照李肆的说法,这样子下去十年之后,轮台就可以化为郡县了。

    “杨友,上次让你打探的情报,现在怎么样了?”张越向杨友询问道。

    自从知道皇帝把在几个月前的政治大清洗中的罪官亲属流放到河西屯田之后,张越就对此事上了心。

    他一心想要把轮台打造成为帝国在西域的基地,把轮台变成真正的汉家乐土。

    张越深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才行,而且要有足够的诸夏之人,这样才能经过潜移默化的教导把周围的胡人转化为汉人。

    如今轮台看起来发展的非常快速,但其实隐患很大,如今轮台完全是靠军事征服控制了轮台而已。

    但仅仅是靠军事征服是万万不够的,不但他看到了,李肆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

    没有一定数量的诸夏之民,最终轮台地区就不是化胡为汉,而是化汉为胡了。

    这就如同后世西征的蒙古人一样,因为主体民族人口的缺乏,最终这些中亚和西亚的征服者,反而被当地人给同化了。

    唐帝国同样如此,安石之乱后,西域的经营也毁于一旦,留在西域的汉人要不被杀,要不就自甘堕落为胡人。

    究其原因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只注重武力征服而忽略了文化的统一。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秦始皇帝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后世的中国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体上应该与欧洲的情况差不多,整个大陆仍然是四分五裂。

    “主公,仆已经打探清楚了,这一次被发配到河西地区的罪官亲属至少有两万人!”

    张越沉吟道:“如能说服贰师将军给轮台划拨一两千人,那么轮台也就稳了。”

    李肆闻言在一旁沉默不语!

六十三章 粟特商队

    李肆道:“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能要些人来,事情就好办了。”

    卢汉道:“如今河西四郡也在大规模屯田,到处都缺人,想要说服贰师将军继续给轮台划拨人口恐非易事!”

    郭开嘟囔道:“得让人知道吾等的价值才好,只要有足够的价值,贰师将军当会应允。”

    张越忽然想到接下来几年,皇帝的战略都是在西域,想要断匈奴右臂。

    接下来的几年汉军都会在西域与匈奴展开大战。轮台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为大军提供粮草。

    “李军侯,不知现如今尚还有多少粮草。”张越问道。

    李肆笑道,“正要向明公禀报,如今粮仓内尚有存粮16000石,三天后龟兹人赔偿的6000石粮食也将要运到,储备的茭草亦有万石之数。”

    韩江等人皆是一喜,“居然有这么许多。”

    张越满意的点头道:“辛苦先生和蔡指挥了。”

    李肆与蔡汀两人道:“吾等岂敢居功,吾等不过是按照明公的命令行事而已,且这些粮食多乃明公与郭军侯四处征战之获!”

    张越摆摆手:“该谁的功劳就是谁的。没有二位在后方规划,如何能有前方的胜利。”

    张越接着道:“某负责轮台戍守须臾不得离开,有一事还要辛苦先生一趟。”

    李肆了然道:“主公可是想让肆转运一批粮草给李将军。”

    张越道:“然,不但如此,为二三子请功之事和讨要屯田之人这个任务也要一并辛苦李军侯了!”

    李肆拱手道:“诺,请主公放心,肆定当不辱使命!”

    张越微笑道:“如此就辛苦李军侯了!”

    随即张越又环视一下众人:“二三子以为,吾等应该转运多少粮草至敦煌方才合适呢!”

    卢汉迟疑了一下道:“某以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000或者4000石粮食比较适合。”

    张越满意的笑道:“卢指挥此话怎讲?”

    卢汉道:“如果吾等输送的太少了,难以提现轮台屯田的优势,如果输送的太多了,今后吾等需要供应的粮草只会越来越多,吾担心如此下去,轮台恐难长久发展!”

    “故为了长远而计,某以为不能提供太多!”

    李肆首先对卢汉的考虑表示赞同:“卢指挥说的不错,某以为以粮3500石,茭草3000石,当恰到好处。”

    蔡汀也道:“某以为李军侯、卢指挥所言甚是!”

    蔡汀表态之后,其余诸人也纷纷表态赞同。

    “如此,就由李军侯为主,卢指挥为辅,解送粮3500石,茭草3000石,前往楼兰。”张越一槌定音。

    “诺”

    “那么就拜托二位了,三日后出发,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会议结束之后,李肆与卢汉、蔡汀两人没有休息直接去了仓库,装点需要运送的粮草。

    总计6500石粮草的运输在这个季节可是一个苦差事。不做好准备,光是严寒就会让人吃不消。

    众人离开后,只有杨友被张越单独留了下来。

    “杨友,楼兰那边可有异动?”

    杨友道:“主公,昨日布置在楼兰的千牛卫传来消息,楼兰王正秘密与匈奴人接触!”

    张越沉吟道:“继续监视楼兰的一举一动,一旦有所发现立刻报告。”

    “诺”

    “对了,还有其他的消息吗?”

    杨友掏出一条细布,呈递给张越。

    “主公,千牛卫另外还打探到,匈奴人的使者刚刚前往了姑墨国国。”

    “这个时候,匈奴人居然派使者去姑墨……”

    “匈奴人想要干什么?”

    张越暗自思考着,他感觉有点不正常。不过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原因。

    “姑墨国那里也不能漏了,一定要弄清楚匈奴人的目的!”

    “诺!”

    “汝这段时间做的不错,吾已经保荐汝为佰将,一会先去找蔡汀领取500金,做为千年卫的活动经费,如果不够只管来寻吾!”

    张越自然明白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是以他对千牛卫也无比重视。

    “多谢主公!”

    ……

    大漠之中一队粟特人商队正在艰难的前行着。

    “萨宝,咱们这次还是走南道吗?”商队的一名年轻人向商队的头领问道

    “不,这次咱们走北道!”

    “走北道,北道可是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中啊!”

    “婆陀,你的消息太过时了,这可不是一名合格的商人该犯的错误。”

    “对不起,萨宝。”

    “不用说对不起。孩子以后你也会成为一名萨宝,如果消息错误,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商队的人全部丢掉性命。”

    “作为一名萨宝必须时刻了解情况的变化。安伽在上个月就已经传来消息了,汉帝国已经控制了轮台、渠犁和鄯善国。现在走北道很安全。”

    “汉帝国已经控制了丝路的北道吗,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或许咱们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呢!”

    “但愿如此吧!”

    ......

    一个月后,这一队商人终于离开了龟兹国,准备进入轮台境内。

    “萨宝,汉军真的向龟兹人说的那么厉害吗,真的无法想象,几百人就能击败几千人!”

    “婆陀,消息可不可靠这也是一名商队的萨宝需要进行判断的。”

    一路之上头领一直在教导着年轻人,他的年纪已经大了,是时候为商队寻找一名新的萨宝了。

    年轻人,考虑再三之后道,“萨宝,我觉得是可信的,轮台距离汉国实在是太远了,丝国人不可能在轮台驻扎太多军队的,而且汉军已经不是在康居和大宛,显示过恐怖的战斗力了吗。”

    年轻人判断道,他在谈论着轮台与龟兹人之战的时候,不由想起了前年汉军骑兵与康居人的那一战,当时同样只有几百名汉军,可是仍然逼迫高傲的康居国王低下了头。

    两人正在交谈着,忽然前方出现了一队骑兵。

    看到远处出现了骑兵,年轻人一下子露出了焦虑,紧张的表情。

    这个时候商队的领队,却狠狠的训斥了这名名叫婆陀的年轻人。

    “咱们粟特人刚出生时,每一位父亲都会给孩子嘴上抹上蜂蜜,这可不是为了让你摆出一张苦脸。”

    “都给我把笑容露出来……”

六十四章 首次接触

    “保持微笑,不论何时,何种境遇,不管是强盗把刀子架在脖子上,

    还是贵人们蛮不讲道理将吾等拒之门外,都要保持微笑。”

    这是粟特人懂事起就接受的教育。

    婆陀不敢再言,低头认错后,在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过他的脸上虽然笑着,但嘴里却在低声祈祷,手里紧紧攥着了一个木雕:一个抱着胡琴的男子骑在骆驼上,那是旅行者之神。

    粟特人崇拜的神很多,有娜娜女神,有角牛形的胜利天神,但他们最伟大的神,只有一个,那就是智慧之主,阿胡拉马兹达。

    粟特人的故乡叫索格底亚那,它是阿胡拉马兹达创造的第二大乐土,河中之地。也就是后世的乌兹别克斯坦。

    这片土地被炎热的太阳炙烤着,焦黑的碎石土映衬着高原冰峰。

    幸运的是妫水和药杀水这两条河流滋养了这片土地,让河谷地带变得肥沃,此地盛产葡萄,青金石和玛瑙。

    而他们的城市,叫做苏薤(撒马尔罕),是五个粟特人城市中最富裕的,在婆陀眼中,她是连接世界的通道,让东西方互通有无。

    粟特人勤勉精明,但他们只是松散的小城邦,周围全是强大的游牧战士。

    而来自远方的帝国,也一次次对这片土地发动战争。

    最早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他们在索格底亚建立了最远的东方行省,并且修筑了城市和道路。并对地方发动战争。

    粟特人松散的小城邦根本无法抵抗强大的波斯人,只能选择臣服。

    再后来,强大的波斯帝国衰弱了,但更野蛮的希腊人,高举长矛,踩着沉重的步伐到来了。

    粟特人在索格底亚那与野蛮的希腊人展开了大战,但最终还是被希腊人征服。

    作为征服者的希腊人在河中建立了几座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

    不过希腊人很快又被从东方逃难而来的月氏人给击败了。

    历史不断重演,条支(塞琉古)、大夏(巴克特里亚),然后是游牧的塞人和大月氏。

    在月氏人向更温暖的南方迁移后,来自药杀水以北的康居乘虚而入,占据了索格底亚那,将粟特城邦纳为属国。

    一方唱罢,另一方登场,每一次战争都有杀戮,但每一次争夺也都有幸存者。

    粟特人在经历了无数的强权之后,终于找到了他们的生存之道,那就是服从强权,向强大者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他们从不参与其他邦族对外来者的抗争,只积极为每一批新来的统治者献上来自远方的丝绸宝物。

    经商就是粟特人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不断的向新的强者提供各种财货。

    并以此证明若给予粟特人稍微宽松的自治权,商队的萨宝们就会回馈给强者更多的财富。

    这是弱小的粟特人的生存之道,也是婆陀从小接受的教导。

    四百年来,粟特人始终讲着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文字。

    但他们也接受了波斯的火袄教,学习希腊人的造像艺术,为每个神明都创造了雕像化身,改变衣着发型以让月氏、康居的游牧君王看得顺眼。

    在粟特人看来,只要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不管是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他们经历的一切都不过是光明到来前的黑暗。

    “服从最强者,才能让弱小的粟特人在群狼环视中活下来,直到光明来到的那一天。”

    ……

    粟特人的商队被巡逻的汉军监视着,带到了轮台要塞外。

    对于第一支抵达轮台的商队,张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这个时代商队就是各国最见多识广之辈。

    消息最灵通的是他们,最了解各国地理环境的也是他们。

    如果能让这些商人为汉军所有,对汉军在西域的行动将有巨大的帮助。

    ……

    张越在仔细了解了粟特人的信仰和习惯之后,召见了商队的首领摩尼。

    “摩萨宝,我听说粟特人信胡天神,崇拜圣火,相信光明必将战胜黑暗?”

    其实张越对粟特人商队头领的称呼是错误的,实际上他的姓是摩尼,不过两人都不太在意。

    面对张越的问题,摩尼感觉非常诧异。

    因为很少有人会问粟特人的宗教问题,而粟特人也极少提及自己的宗教。

    和身毒北部,那些热衷于给大夏、月氏王公们传播教义的佛教沙弥们相反,火袄教的信徒对传教毫无兴趣。

    他们的教派对入教者要求极其严苛,必须父母都是信徒,才能被接纳,外人哪怕终生信奉,也不会被接纳,这也是粟特人搞近亲结婚的原因之一。

    但既然张越好奇之下问到了,摩尼也只好讲了讲自己知道的事。

    服从于强权已经刻进了粟特人的灵魂,而作为轮台汉军的统帅,张越自然也是摩尼眼中的强者。

    一名合格的粟特人绝不会轻易的拒绝一名强者。

    更何况在摩尼看来张越还是一名能为他带来利益的强者,这样的强者更是无法让他拒绝。

    好在作为萨宝,摩尼不仅是商队领袖,本身也要通晓些许教义。

    平日里他也要带着商队成员祷告净身,而当商队里有人死去,还要为其主持在外人看来极其可怖的火袄教葬礼。

    火袄教的教义核心,简单来说便是二元对立。

    很多人错误地把火袄教与摩尼教混为一谈,实际这二者同源但教义不同甚至略有冲突。就如同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

    火袄教主张在善与恶的斗争中,人们站在哪一方面,具有个人的自由意志。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死后之待遇如何,据生前崇拜马兹达之虔诚程度与个人表现而定。

    还把人生前的活动分为思想、言论、行动三类。

    每类中均有善恶两种,并将其与天堂、地狱相联系,“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

    “阿胡拉玛兹达是光明的化身,安格拉曼纽是黑暗的化身。前者创造了一切善,六大善神,宇宙,世界和生灵,而后者创造了一切恶和对立。”

    “恶神不断侵袭世间,败坏道德,与善神作对,双方在人间大战。”

    “而在善恶最终决战时,世间每个邦国都要加入进去,帮助前者终将战胜后者,迎来永久的光明!”

    张越听完摩尼的讲解之后后却忽然道:“尔等的教义,正于吾大汉与匈奴之战吻合啊……”

六十五章 光明黑暗

    看着摩尼诧异的目光,张越继续道:“匈奴人残暴嗜杀,阻断商路,胡虏诸王无法约束部众,时常抢劫过往的粟特商队。

    如此看来,匈奴岂不就是丝路上的恶神仆从?只知破坏,不知生产,只会给世间带来混乱与纷争。”

    “而大汉却恰恰相反,一直在对残暴嗜杀的匈奴人进行打击,给世间带来安定与和平。”

    这句话不管摩尼信不信,反正张越是信了。

    他接着道:“大汉出产丝绸,物产丰饶,让粟特人有取之不尽的珍贵货物。

    还解救了楼兰,在鄯善鼓励商业,让抢劫成性的塞人,变成了商队的护卫,虽然也要交一笔钱,但起码不会被抢劫一空,造成死伤。

    如此看来,给西域带来太平长安的大汉,岂不是丝路上的光明化身?”

    言罢张越端起水杯,笑吟吟地看向摩尼道:

    “摩萨宝,这场大汉与匈奴,善恶光暗的决战里,粟特人应该站在哪一边呢?”

    摩尼谨慎而小心的道:“贵人,吾等只是区区商贾,恐怕……”

    张越却打断了他的话:“也不用粟特人做太多,只需要提供一点小小的情报,就能让光明快些战胜黑暗,让和平永远降临西域南北道。

    让大汉的驿站烽燧守护丝路,驱逐盗匪,商队往来无阻,岂不美哉?”

    张越言尽于此,但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多。

    摩尼仔细琢磨了一下,对张越随意的解读火袄教的教义,他当然不相信。这些说法骗骗普通粟特人或许还行,想骗他当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张越也没有想过让摩尼真正相信这句的说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他不过是帮摩尼找个借口而已。

    对摩尼这样的萨宝来说,虽然信奉火袄教,但他们肯定不是愚昧狂热的信徒。

    他们本质上就是一名精明的商人,而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不过,火袄教也不是没把人间的帝国划入黑暗阵营过,比如亚历山大,就是唯一一个和黑暗恶神共享一个头衔的人类,这个头衔就是“受诅咒者”!

    因为希腊人入侵波斯后,摧毁了大量火袄教的神庙、圣火,烧毁了波斯古经《阿维斯塔》,杀害驱逐拜火教僧侣,逼得他们不得不逃亡到索格底亚那。

    在希腊人统治波斯和呼罗珊的两百年里,火袄教受到的残酷的压制和迫害。

    只有在偏远的索格底亚那,火袄教的火种才得以保存下来,等待重新熊熊燃烧的那天。

    于是,亚历山大与希腊人被火袄教视为恶神的奴仆。

    当安息人崛起时,当月氏、塞人的游牧联军横扫大夏,将希腊人赶到南方时,火袄教的僧侣是欢欣鼓舞的,觉得光明就要战胜黑暗了。

    火袄教的僧侣们虽然把压迫火袄教的人当成是恶,对火袄教宽容的视为善。

    但在摩尼心里,对善恶始终有自己的看法:

    “阻碍商路,阻碍粟特人赚钱的就是恶与黑暗。”

    “保持商路顺畅,能让粟特人愉快赚钱的就是善与光明!”

    所以大汉究竟是恶还是善,只取决于是否能够让粟特人获得足够的利润。

    张越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继续道:“摩萨宝,尔且考虑考虑,只要尔等能为汉军提供一点点的帮助,大汉自会为尔等提供想要的东西。”

    这句话,张越却没有欺骗摩尼,盐铁这些东西在帝国内的管制非常严格。

    丝绸这些东西也对西域的商人们进行了一些管控。

    但这些管控措施只是针对外国商人的,对汉军内部却没有管束,反而有一定的鼓励。

    在大司农看来,边塞汉军如果能通过与西域通商获得财物,自然可以大大缓解帝国的财政压力。

    不过这一政策,仅仅限于西域,如果敢跟匈奴贸易的话,那罪名可就大了,按照汉律是要被夷三族的。

    虽然大司农有这个政策,但以前商路一直没有被汉军打通,而且在玉门关和阳关负责守备汉阙的汉军也缺乏条件,所以几近于无。

    如今的情况自然是大大的不同了,大宛之战之后,帝国又接连控制了鄯善、渠犁、轮台。

    丝路沿线的国家也被帝国给震慑住,贰师将军也准备大力扩大贸易,以为汉军获得军费。

    原本还有龟兹和姑墨这两个匈奴人的马仔明里暗里的搞搞破坏,延城之战后,这最后的阻碍也消失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越当然不担心完不成承诺啦。

    摩尼听完张越的条件后露出了笑容道:“若贵人真的能为吾等提供便利,那粟特人一定会让自己的朋友获得报酬的!”

    张越满意的道:“摩萨宝请放心,大汉最重信誉,答应的事自然就会做到。”

    摩尼自然大喜过望,也在张越面前极力承诺,自己会通知苏薤的粟特萨宝们,在西域各邦经商之余,尽力向大汉提供情报,协助大汉击败匈奴。

    多年从商的经历告诉摩尼,两强相争多半会导致混乱让商路凋敝。

    反倒是一强独大后,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相比于抢掠成性,没法提供珍贵货物的匈奴,源源不断生产丝绸的大汉,显然是更好的合作者。

    摩尼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说服其他的粟特人积极参与进来,与汉军全面合作。

    这个时候张越把杨友唤了进来,接下来的事就与杨友与摩尼进行谈判商量了。

    在张越心中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经过一番商量,摩尼与杨友约定了汉军与粟特人接头的方式。

    摩尼道:“粟特人往来西域南北道,在龟兹、于阗、疏勒等城中亦有居所,吾会让苏薤城粟特人,将门外都画上红色的火焰标志,只要汉使有用得到的地方,吾等定将尽力协助。”

    “咱们粟特人的据点,进门时都是敲门三下,两轻一重。”

    杨友点头道:“咱们还需要有一个接头的暗语才行。”

    “暗语……”

    摩尼歪着头想了想后道:“光明与黑暗”

    ……

六十六章 李氏少君

    张越、杨友在与粟特人商议情报之事时。

    李肆与卢汉押运着粮草也到了楼兰,不过到了楼兰他们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往东走。

    因为贰师将军此时正好在楼兰查看屯田之事。

    李肆在把所运送的粮草与龟兹之战的报捷文书传达给有司之后,就在楼兰城行馆等待着回复与召见。

    三日后,终于来了一名小吏通知李肆、卢汉二人,贰师将军召见。

    李肆二人按照汉礼,沐浴更衣之后,跟着这名小吏出来行馆。

    出乎李肆意料之外的是,小吏并没有带着他门前往贰师将军住节之处。而是往城外走去。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一处水草丰美之处。这里正是被楼兰人视为母亲的孔雀河的一处河滩。

    不远处贰师将军李广利正在与几名大司农派来的力田官交谈着。

    虽然听不清,他们具体在说些什么,不过从表情动作看,似乎是在讨论开垦之事。

    这个时代的楼兰可不是后世的罗布泊,不但水草茂密,而且周围的红树林也遍布整个孔雀河和牢兰海地区。

    后世时前往罗布泊最难走的白龙堆此时还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尤其是孔雀河三角洲地区,更是土地肥沃,面积广大。

    而楼兰国人口非常少,不过万余人,所控制的地区实际上不到这片绿洲的十分之一。

    当日张越与李肆在这孔雀河边时就曾经讨论过在此屯田的事,此地至少可以开垦5000顷土地。

    看贰师将军与力田官的样子,显然是想要效仿渠犁和轮台,在此地进行屯田了。

    想到这里,李肆暗暗皱了皱眉头,此次从长安发配屯田的罪官亲属虽然数万人,但大多数会留在河西四郡。

    真正派往西域的本就只占极少数,原本西域屯田只有渠犁与轮台两地。

    而渠犁至今还没有走上正轨,是以在李肆心中,对争夺更多的人口还是充满信心的。

    现如今楼兰也要开始屯田的话,这对轮台确实是相当不利的。

    原本是两个人分蛋糕,如今要变成三个人分蛋糕。

    而且楼兰距离敦煌更近,且是西进匈奴右部的要道,在战略位置上也比轮台更重要。

    不及多想,一名文吏打扮之人,这时已经来到李肆二人面前。

    “李君、卢君,将军已在前方等候,请随吾来!”

    这名文吏对李肆二人甚是有礼,一下子就让卢汉对他生出了好感。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这名文吏不时用一种怪异的眼神打量李肆。这让随行的卢汉感觉非常诧异。

    不久两人到了一座幕帐之内,一名中年将军已经安坐于内,周围还有几名校尉文吏伴其左右。

    “拜见君侯!”二人按照军礼见过贰师将军。

    卢汉这时猛然发现,李肆居然与贰师将军容貌颇为相像。

    卢汉一直都感觉李肆与张越两人的来历都太神秘了。

    张越在记录里面,被征召前只是一名赘婿,按照道理来说,不可能会读书识字的。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到处都是书,这个时代的书籍基本上都藏在世家大族和官吏手中。

    许多人都曾经经历过,为了求得一位士大夫或者官员准许自己抄录一卷藏书,而上门再三肯求。

    但即使是这样,绝大多数时候,仍然是被人婉拒。

    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依靠坚韧不拔和不屈不饶的毅力,感动主人,获得阅读的允许。而且还得立下誓言绝不外泄。

    就连皇帝想要得到一卷藏书也不容易。

    最典型的就是孝惠皇帝废除狭书律后,用重金向天下求购书籍,结果竟然一无所得。

    后来孝文皇帝因为广施仁德泽被苍生,才终于有人献上书籍。而且当时的价格是一卷千金。

    即使是天天喊着有教无类的儒家各派的传人,遇到旁人求书,也是同样的吝啬到了极点,美其名曰“经不可轻授,书不可轻传。”

    自己虽然也算是出生在一个官吏世家之中,但读过的书,绝对没有张越和李肆两人多的。

    这一刻,他开始怀疑李肆与李广利二人的关系。

    顺带着也开始猜测张越真正的来历。他也是在军中混老了的人,如何会不明白军中的潜规则。

    除非你一下子获得了震惊天下的战功,否则在没有关系背景的情况下,是不大可能如张越一样,这么容易就晋升的。

    不过这些他都埋在了心理,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跟着张越走下去。

    李肆拜见过李广利之后,脸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中规中矩的汇报了轮台屯田的情况和龟兹之战的前因后果。

    李广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只是勉励了两人几句,最后才询问轮台需要什么支援。

    李肆趁机提出了希望能够获得朝廷的支持,得到一些实边之民。

    顺便帮张越把他之前与自己一同商量好的西域屯戍之策交给了李广利。

    不过李广利并没有马上阅看,而是各赏赐了两人五金。

    随后李广利就把众人打发了下去,独独留下了李肆一人。

    一刻多钟之后,李肆才面无表情的从贰师将军的大帐之中走了出来。

    李肆走后,两名仆从打扮的人才进了李广利的大帐。

    “君侯,可需仆安排几名可靠的亲卫跟在少君身边!”

    李广利摇头道:“不必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想了想他又道:“前些日子,家中可是有人犯了事,把他们全送到去轮台吧。”

    “诺”

    “君侯可有其他吩咐?”

    李广利沉吟道:“尔等好好盯着轮台,少君虽非吾子,却是吾族之麒麟儿,一定不得有失!”

    “诺”

    ……

    李肆回到行馆之后,本是计划第二日就回转轮台的。

    不过在动身前,他们却突然收到贰师将军幕府的消息,让两人在楼兰等候半月。

    卢汉忍不住向李肆询问道:“李军侯,不知贰师将军把吾等留下所谓何事?”

    李肆笑道:“卢指挥无需担心,想来定是好事!”

    卢汉原本还想要再问问,不过话到嘴边却又停住了。

    李肆看着卢汉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卢指挥无需多虑,以某观之,应该是被发配屯田的罪官亲属们快到了。”

    卢汉惊喜的道:“如此说来,贰师将军是要为吾轮台增加屯垦之民了!”

    李肆微笑着点点头

    卢汉忍不住道:“善,大善…”

    ……

六十七章 情报工作

    天汉元年十一月。

    龟兹国赔偿汉军的粮食物资已经全部送到了轮台要塞。

    看着仓库中满满当当的粮食物资,张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虽然上缴了不少的粮草和黄金给贰师将军,但轮台要塞中仍然还有20000多石粮食和7000多石绞草。

    黄金更是多达4000金,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珠宝玉器。

    这些黄金与珠宝玉器都是前几日从原来的轮台皇宫的地下宝库中寻获的。

    这些黄金已经是去掉了给予轮台上下的奖励而剩余的,原本的数量还要多三分之一。

    不过张越心中还是有一些遗憾,是以在查看完要塞的库藏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

    蔡汀诧异的道:“明公为何叹气?”

    张越摇头道:“如今吾等也算是钱粮齐备,奈何有两样东西却始终不可得啊!”

    蔡汀道:“主公可是指兵、民。想来有李军侯出马,当能为吾轮台争取来一些丁口。”

    蔡汀话虽然这么说着,但其实并没有多少信心。

    因为这些日子,一直有传闻贰师将军有意在楼兰也进行大规模的屯田。

    楼兰他也不陌生,楼兰的土地其实并不比轮台少,而且水量还更充沛。

    汉军要进攻匈奴右部,其实就两条大路可以走。

    一条是从张掖、酒泉出塞,走居延泽沿金山(阿尔泰山)西进蒲类诸国。

    令一条路就是出玉门,经过楼兰西进车师。

    楼兰在地理位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距离前线更近,更利于大军的补给。

    不过楼兰也不是没有缺点,楼兰的主要问题在于,楼兰国本身在汉匈之间就一直首鼠两端。

    而且楼兰无险可守,而车师、蒲类诸国一直牢牢控制在匈奴人手中。

    匈奴骑兵可以长驱直入,随时都可以进攻楼兰。

    除此之外,楼兰还有一个宿敌就是婼羌。

    婼羌是一个小行国,是羌人最西边的一支。

    他们在楼兰南方,每年的春季他们都会从高原上下来,侵袭楼兰南部地区。

    婼羌虽小,可与他们在东边的邻居不同,他们的武器相当不错。

    因为他们盘踞的地方拥有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铁矿。

    张越道:“但愿如此吧,不过除了民,吾等还缺一样东西啊!”

    蔡汀疑惑不解的道:“还请主公明示!”

    张越看了看手中的兵器道:“缺铁啊!”

    轮台虽然在与龟兹之战中获得了龟兹国赔偿的一些铁。

    但这点铁却是万万不够的,如今轮台城内,不要说为汉军士卒们配上铁甲,就连铁制农具都配不齐。

    很多人手中用的还是木制农具,导致轮台屯田的速度一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张越有时候也在暗自懊恼,后世的时候怎么没有好好看看矿产分布图。

    如今他只记得在后世地理课上学到过,西域地区铁矿数量是很多的,可是具体在那里就不得而知了。

    张越正计划着来年是否派人前往北方,天山南麓一带寻找铁矿。

    张越正为缺铁而烦恼时,杨友忽然带着一封军报前来。

    “主公,李军侯他们送来了一封军报,说是要晚一点才能回返。具体情况都写在军报上了。”

    “嗯,吾一会就看。”

    “最近诸国可有异常?”张越询问道

    杨友道:“龟兹,姑墨两国都没有什么异常。”

    “不过粟特人传来消息,乌孙国内的争斗越来越严重了,有发生内战的可能。”

    “乌孙国!”张越沉吟道:“这倒是个麻烦。”

    乌孙国本身是西域第一大国,他们原本和月氏人一样游牧于河煌之间。

    两族经常发生战争,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后,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诞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来在匈奴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复国。

    冒顿单于死后,老上单于与乌孙昆莫猎骄靡合力进攻迁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敌,南迁大夏境内,在塞种人与月氏大部南下以后,乌孙人迁至伊犁河流域,占据了当时西域最肥沃的伊犁河河谷地区。

    如今已经有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虽无法与匈奴相比,但已然是西域第一强国。

    元封六年,细君公主薨后,皇帝以故楚王之女为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维持联姻关系。

    如今乌孙勉强算是帝国的盟国,大宛之战时,乌孙也出动了2000骑兵助战。

    张越记得军须靡一直与他的叔叔大禄存在矛盾,猎骄靡还在世的时候,双方就存在严重的矛盾。乌孙国内也一直存在两股势力。发生内战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张越记得应该是在二十多年后乌孙就彻底分裂成了两支,大、小昆莫分治。

    匈奴衰落之后,正是因为乌孙始终没有能够真正统一,所以虽然人口众多,但确始终没能发展起来,最后反而被外来势力给消灭掉了。

    不过这个时候如果乌孙发生内战却对汉军相当不利,这样就意味着匈奴在西边完全没有了牵制力量,可以全力与汉军作战。

    而帝国在东面如今还受到乌桓的牵制,无法全力以赴对付匈奴,更糟糕的是,从这两月朝廷的邸报来看,河西地区的羌人似乎与匈奴人开始勾结了。

    如果明年汉军与匈奴发生大战是羌人趁机发难,帝国就比较麻烦了,再强大的帝国也不可能同时打赢三场战争。

    张越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乌孙国内的变化对汉匈战争的影响,但他如今人微言轻。

    手中兵不满千,别说是汉匈战争,就连乌孙车师这些西域强国,他都无能为力。

    张越叹了口气,对杨友道:“先把乌孙国的情报整理一下吧,明日派人送到贰师将军幕府!”

    “诺!”

    杨友回答了一声:“主公,另外千牛卫如今已经在粟特人的帮助之下,打入了车师、龟兹、姑墨、焉耆、山国、尉头、温宿诸国。”

    “不过以千牛卫如今的人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继续扩大必须要大力增加人手才行。”

    张越道:“战争之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情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能有一丁点的放松,人力不足,就花大力气招募,不要怕花钱。”

六十八章 移风易俗

    张越嘱咐道,“不要管种族,只有能好好为帝国做事,就尽管招募。钱不够只管来找吾。”

    “多谢主公,仆明白了。不知主公可还有吩咐。”杨友恭敬的道。

    张越这时,突然想起了明年天汉二年,汉匈之间会有三件大事要发生。

    一件是,李广利征匈奴,第二件是李陵出塞,还有一件是成娩攻车师。

    李陵出塞兵败俊稽山距离轮台实在是太远了。张越如今就算是想帮忙也帮不上。

    不过李广利天山之战和成娩攻车师,距离轮台都不远。或许会有自己出手的机会。

    想到这里,张越多杨友道:“乌孙国内乱,想来匈奴人必然会趁机东进。接下来的时日,千牛卫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山国与车师国的身上。”

    杨友道:“主公您的意思是,明年匈奴与大汉在西域展开大战。”

    张越道:“吾担心的不光是西域啊,很可能整个河西也会被波及到。”

    “如果吾没有料错的话,大战当发生在天山之阴,如此对汉匈两国最关键的就是车师与山国了。”

    杨友赞叹道,“主公高见,山国虽小,但足以隐藏万骑,如大战之时彼等骤然发难,对吾等万分不利啊。”

    张越苦笑,“确实如此,如果车师国再堵上大军归路,吾恐大军会万劫不复啊!”

    杨友行了个军礼:“主公放心,仆一定时时刻刻盯紧此两国,绝不让两国有偷袭大军的机会。”

    张越拍了拍杨友的肩膀,“辛苦了,安排人手的时候,也要多注意人员的安全,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公放心,仆省得的……”

    杨友离开后,张越又派人传令给韩奉,让他派人在天山地区寻找铁矿。

    而他则再次组织轮台屯卒进行新一轮的大练兵。

    没有办法,常备军不足,只好利用这些屯田的丁壮作为大军的补充了。

    好在轮台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却全部都是青壮,除了寥寥无几的儿童外。可以上战场打仗的丁壮足足还有1600人。

    除掉跟随李肆运粮去楼兰的200人之外,还有1400名丁壮。

    张越把这些丁壮都按照后世唐军的骑马步兵进行训练。

    近战搏杀,还是和在张掖时一样,枪兵只训练一招刺,轻兵也只训练一招劈砍。

    不过比起在张掖之时,所有人都多了另一项训练。

    因为如今轮台的情况比当年在张掖时已经好的多了,所以张越在训练丁壮时全部增加了一项,那就是射。

    现在轮台武库里面已经有足足300张弩,500张弓。

    有了这些东西,足以让轮台汉军组成一个强大的箭阵。

    是以张越要求每一名士卒或者丁壮都要练习射。

    而且他还制定了考核标准,以步射为例,50步距离,十中五为合格。

    十中七为良好,十中八为优秀,十中九以上就算是神射了。

    良好以上者都会获得相应的奖励。不合格的自然会受到处罚。

    三次不合格的将被罚为杂役三个月。

    ……

    天汉元年十二月

    李肆与卢汉带着一千二百三十八名流放的罪民回到了轮台。

    当晚,为了欢迎新人的到来,张越再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

    也难怪张越会如此开心和重视,这些人与之前的人可不同,他们都是真正来自关中的诸夏之人。

    而且这些人因为出生的关系,多少都读过一些书,认得一些字。

    这对如今的轮台来说可是了不得的财富啊。

    如果单纯需要人口的话,其实张越很快就可以寻来大批的丁口。

    比如说,原本的轮台国人,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没有被杀,而是逃进了天山南麓的各个河谷之中。

    杨友在探查山国的情报时,顺便也探听清楚了这些轮台移民的情况。

    在天山南麓的各个河谷之中至少有万余名轮台遗民。

    张越只要向后世的满清学习,采用搜山检海之策,就可以快速获得上万的人口。

    但是张越却一直不敢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轮台如今的情况其实已经比较危险了。

    轮台虽然被汉军所控制,但下面的人却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汉人。

    认识汉字,遵从汉家文化的也没有几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在大量引入外族之人,最后的结果不是变夷为下,而是要变夏为夷了。

    比如现在的汉军士卒中,就已经有一些士卒开始受到西域土著人的影响了。

    可是现在有了这一批关中流放之人的到来,张越就不用担心这一点了。

    这些人即使对帝国再不满也会不自觉的对周围的人进行教化。

    本来诸夏文明就是这个时代最发达,最高贵的文明,天然就会对低等文明的人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在加上汉军的强大,外族人也会主动向比他们更强,更文明的帝国学习。

    这还是完全顺其自然的结果,如果再加上刻意的引导和教化。

    张越相信,很快轮台这些人都将成为真正的汉人。甚至可以辐射影响到周围的龟兹,焉耆和姑墨诸国。

    有了他们的到来张越就可以真正开始实施自己原本的计划了。

    ......

    “不知先生对吾轮台如今的处境有何看法?”张越正在与李肆进行商议。

    李肆笑道:“以某看来,吾等在这轮台之地,虽表面风光,实则不然,外有诸夷环绕,内无诸夏之民。就如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有被烈焰所吞噬的可能。”

    张越点头道:“然也,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如今这等形势之下,轮台实以无力扩张。想要继续发展非得先坯实根基才行。”

    李肆点头道:“如今吾轮台欲坯实根基唯有教化二字可行。”

    张越道:“越正有此意,某正计划在轮台大行教化之策,还望先生助我!”

    李肆道:“不知主公,有何计较?”

    张越道:“首先,必须要废夷俗,改汉俗。尤其是对轮台遗民,需得打消他们心中外族之念。”

    “其次,从今往后不得着夷服,全部改为汉服,不得结辫,所有人必须扎发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习汉礼,行汉字!”

    说到这里,张越郑重的向李肆一拜道:“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李肆回拜道:“肆敢不从命!”

六十九章 汉家气象

    翌日,中午一群人围着轮台要塞口的告示栏,议论纷纷。

    “要吾说,早该如此了,轮台如今已是汉地,吾等亦是汉民,岂能言胡语,行夷俗!”

    “彩,今后如有人在吾等面前行夷俗,言胡语,乃公一定好好教训教训他!”

    张越与李肆两人商量好后,第二日就把告示张贴了出去。

    出乎张越所料的事,对此事最赞同,最支持的反而不是真正的汉人,而是归还的胡人。

    不过很快张越也就明白了,这就像是后世的满清推行剃发令化汉为夷一样,最热衷的也是投降的汉人。

    从这天开始,轮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汉化运动。

    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整个轮台的风貌就大大不同了,整个轮台,上到张越,下到奴隶,再也见不到结辫之人。

    不管原来是轮台人,还是龟兹人,或是乌桓人、羌人。现在在轮台的记录之中都是汉人,人人结发右衽。一副汉家景象。

    在李肆的主持下,轮台第一所学校也建立起来了,为了鼓励归话之人习字。

    张越归定,自由民只要习字500,即可编户齐民,成为真正的汉人。拥有和关内汉人同样的权利。

    奴隶习字500就可以成为自由民,习字1000即可成为汉人。

    张越在制定规则时,自然不会忘记了汉军和义从的士卒。张越同样的给予了优厚的奖励,汉军与义从士卒习字500就可以加禄一等义从还可以直接转为汉军正卒。

    除了这些之外,每习得100个汉字,还可以获得3斗粮食的奖励。

    在丰厚的奖励之下,整个轮台都陷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识字运动中。

    轮台汉军也成为了汉军中央军外唯一的一支人人识字的军队。

    当摩尼带领商队再次来到轮台时,感觉自己已经完全不认识轮台了。

    整个轮台皆是右衽的汉式衣,明明是西域胡人的高鼻深目,却梳了一头汉式椎髻,相互遇上了,也不再行原来的旧礼反倒作揖起来。

    更加让人奇怪的事,从要塞到田间,倒处都是读书声。

    摩尼仔细询问之后,终于明白了轮台发生的这一切。

    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轮台的这种做法,让他想到了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情景了。

    在汉帝国强大军队支持下,如果他们一直坚持这样的政策,可以想像几十年之后。

    西域诸国再也不会有别的语言和文字,汉语和汉文化将统治整个西域。

    几代人之后,恐怕所有人都会忘记自己原来的民族,他们从心中就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汉人。

    不过很快摩尼也就释然了,甚至在心中开始羡慕其,学着汉化的这些人。

    精通粟特人历史的摩尼深切的知道,作为一个弱小民族的人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真的能够成为这个已知世界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家之人,那也是一种幸福啊。

    这两年他其实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汉人的使节商人,在诸国都是国王的座上宾。而粟特人却总是会受到各种刁难。

    摩尼暗自决定今后也要督促自己的直系亲属们认真学会汉语。

    即使不能成为汉人,学会汉语也会被人高看一眼,对经商也有更大的好处。

    ……

    “拜见明公!”

    摩尼向张越行了一个标准的汉礼。

    张越满意的笑道:“摩萨宝,好久不见,不知这一趟可还顺利。”

    摩尼恭敬的道:“托明公的福,如今丝路上已经比以前安全的多了。”

    张越道:“如此就好,如今吾正打算重新制定新的税收制度,不知道摩萨宝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摩尼道:“仆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蛮夷小商人,如何懂得这些。”

    摩尼嘴上这么说着,但其实心中早就已经难以平静,因为税收的一点点小改动,都会严重影响到他的收益。

    如今大多数来往于丝路的商人和使节,之所以大部分选择走南线,就是因为南线的过路费更低一些。

    张越看着摩尼笑了笑道:“摩萨宝,无需客气,咱们如今也算是一家人嘛。有什么就直说便是,无需顾虑。”

    张越这样说并不是胡说,因为如今摩尼已经正式加入了千牛卫,担任千牛卫外围势力的一位总管。

    从这方面来说,他也可以算是汉军的一员了。

    张越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摩尼自然知道必须要说点什么了,否则就是不识抬举了。

    “启禀明公,仆觉得明公如果想要让咱们轮台获得更高的收益,就一定不能把税收制订的太高了。”

    摩尼说到这里咬了咬牙继续道:“如果税收制订的太高了,只会让商人们改走南道,如此咱们轮台的收益也会越来越少。”

    张越满意的道:“摩萨宝,说的果然是良言。实不相瞒,吾计划把轮台的商税全部减半,这个消息还要麻烦摩萨宝向外多多宣传才是。”

    摩尼赶忙道:“不敢不敢,这都是仆份内之事。”

    这一次摩尼倒是真心实意的,因为税收减半,他自己可以获得的收益也就大大提高了。

    张越笑道:“吾如此做也是为了轮台,有了你们这些商人来贸易,轮台才能重新繁华起来。”

    “对了,还有一事,某还要拜托摩萨宝。”

    摩尼道:“明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有仆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

    张越笑道:“摩萨宝言重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请摩萨宝帮忙寻找一些种子而已。”

    摩尼惊讶的道:“种子,不知道明公需要什么种子,别的不敢说,只要是安息、大夏、月氏周边一带有的东西,我粟特商会一定可以寻来。”

    张越抚掌大笑道:“如此甚好,这是吾需要的东西的名单,摩萨宝先看看。”

    张越说完,随手把一张写着字的细麻布递给了摩尼。

    张越递给摩尼的细麻布上写着的自然都是汉字,不过这点可难不倒摩尼。

    自从上次见过张越之后,摩尼就花大价钱请了一名流落在西域的汉人教自己汉字,再加上因为行商的关系他原本就会说汉话。

    因此学其汉字来可不普通人快多了,如今只要不是生僻字他都已经认得了。

    摩尼接过名单,低头一看,随即放下了心来。

七十章 整軍备战

    只见细麻布上写着:“七百样东西的名字,看名字应该皆是某种植物”

    摩尼小心把细麻布收好,转身向张越道:“前面这些还好,可这白叠子,并无什么大用,不知明公为何寻它?”

    张越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道:“尔在大宛康居之时,可曾见到集市上见过身毒布?”

    摩尼一拊掌道:“见过,那布倒是很软,红蓝相间,不似丝麻,我们商队每年都会买上一批。”

    张越又问道“那尔可知身毒布是用何物织出的?”

    摩尼道:“据说身毒有一种树木,它的花洁白如雪,比羊毛更软,身毒布便是由这种树的花朵织成的。”

    说到这他停住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诧异道:“莫非这身毒布就是用这白叠子织成的?”

    张越抚掌大笑道:“不错,身毒布就是用这白叠子织成的。”

    摩尼道:“如此仆就明白了,不过明公,这身毒布,远远比不上大汉的布匹,不知明公有何妙用!”

    张越看了看摩尼道:“这个尔就不用管了,尔可能寻来这些东西。”

    摩尼道:“明公请放心,只要是这世界上能够买卖的货物,粟特商队就一定可以找来。”

    张越满意的点头道:“吾也不会让尔等白干活,些东西吾会用与两倍重量的黄金与尔交易。”

    摩尼道:“明公太客气了,这些只是小事,吾等不需要黄金,只是有一件小事恳求明公。”

    张越道:“不知是何事,尔且说来听听。”

    摩尼躬身一拜道:“如今轮台城,正在大办学校,吾想把小儿送来轮台求学还请明公恩准。

    张越原本以为摩尼是想要求,入玉门交易之事。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请求把自己的儿子送来轮台。

    虽然他说是来求学,但另外一层的意思不就是向轮台派遣质子吗。

    张越面无表情的盯着摩尼久久不语,这摩尼比他原本以为的更聪明。

    被张越盯着的摩尼,感觉仿佛四周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不断想他涌来。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感到窒息恐惧。

    “哈哈哈!”

    张越忽然大笑起来,“摩萨宝既然有此打算,吾岂有不应之理。”

    张越其实原本是打算拒绝的,可话到嘴边又答应了下来。

    因为他开办学校的目的本来就是想通过教化,在西域推行汉化之风。

    摩尼派自己的儿子来读书,正好可以通过他逐渐把汉文化传播入粟特人中去。

    摩尼大喜拜谢道,“多谢明公……”

    张越哈哈一笑,“摩萨宝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只要好好为吾汉家做事,好处是少不了你的……”

    说完张越唤来了一名家将,家将进来的时候手中还捧着一个的盒子。

    在张越的示意下,家将把盒子交到了摩尼手中。

    摩尼接过盒子,面露疑惑。

    张越微微一笑,“打开看看吧!”

    摩尼消息的打开盒子,里面竟然是一枚铜印。

    摩尼见到那枚铜印,几十年训练的处变不惊的心境竟然瞬间破防了。

    他学着汉人的样子激动拜倒在地,“仆拜见主人,愿为主人效死……”

    转眼之间已然到了天汉二年四月。

    轮台种植的第一季宿麦终于收获了,足足40000石粮食入库,让所有人都笑开了花。

    新开垦的20000亩良田也都种上了粟米。今过一番估算今年轮台至少可以收获100000石粮食和130000石茭草。另外还可以获得10000石大豆。

    按照汉军屯田的规矩,一半的粮食归屯田卒,一半归公。

    这样算来张越可以掌握的粮食数量将达到七万石,除了供养手下的七百名士卒外,还足足拥有60000石剩余的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他不但可以轻松完成今年的屯垦任务,还可以开启他的下一步计划。

    因为粮食的充裕,张越再次招募了400义从。

    至于原本的两百义从,在经过半年的扫盲教育之后,有一半人已经完成了识字五百的任务转为了汉军正卒。

    到了四月中旬之时,张越已经完成了对轮台汉军的重新整编。

    如今轮台汉军已经扩编至1000正卒,分为了左右两曲。

    左曲为骑兵,右曲为步兵。左曲由张越直接指挥,右曲则由李肆指挥。

    除了正卒之外,还有一曲义从。义从的军侯则由郭开担任。

    三个曲,虽然有骑兵步卒之分,但因为马匹充足,所以每一名士卒都配备了战马。

    在大型武器方面,轮台如今已经拥有12台床弩和8台投石机。

    除此之外轮台还有2200余名,可以投入战争的青壮

    这些青壮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战斗力虽然不如汉军正卒,但差距并不大。

    有了如此强大的军队力量,张越也有信心在即将开始的大战中分一杯羹了。

    按照后世的记载,李广利是在五月份的时候,由酒泉出塞,后来在天山北麓击败匈奴右贤王部,斩首万级。

    退兵时因为楼兰国的背叛而导致粮草补给被切断,落入了匈奴人与车师、蒲类、山国联军的包围中。

    后来还是赵充国率百余名死士,拼死冲杀,这才勉强突出重围,返回敦煌。

    但汉军在这一战中也损失惨重,伤亡接近2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粮草补给不足,而活活饿死的。

    这一战后,暴怒的李广利,原本是想要直接摧毁背叛的楼兰国的,可惜最后为太子殿下所阻止。

    而皇帝如今仍然对太子抱有极大的期待,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选择了支持太子。

    两万余名汉军将士的血,就这样白流了,而背信弃义的楼兰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反而获得了太子殿下的赏赐。这也让军方上下开始对帝国太子不满起来。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历史上出现的悲剧,张越从来到西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在为此做着准备。

    太子在后世的史书上,虽然一直是以一种让人同情的角色出现。

    但在张越心中,却一直认为太子殿下的悲剧其实都是咎由自取。

    他虽然对自己周围的人表现出了极大的仁慈,但对帝国,对天下的百姓造成的伤害却是难以弥补的。

    前前后后死在太子殿下“仁慈”之心下的百姓不下于十万。

    因为他的“仁慈”无谓牺牲的汉军将士也不下十万。

    时间很快就到了天汉二年的五月,皇帝给李广利下达了出塞的命令。

    不过这次却不一样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能改变世界。

七十一章 大战启幕

    皇帝的诏命发出时,张越也收到了李广利的命令,要求他运送2万石粮草前往渠犁,以为汉军补充。

    于此同时,杨友的千牛卫也传来了消息,匈奴人秘密在山国埋伏了2000骑。

    另外还有一千余骑,在楼兰人的掩护下,偷偷进入了楼兰国境内。

    张越收到情报之后脸色变的极其难看。

    匈奴人能够在汉军行动之前就进行这般布置,显然是朝中有高层故意泄露了汉军的情报。

    否则匈奴人不可能会在汉军行动前就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知道事情严重性的张越,把李肆、郭开两人唤了过来。

    “主公咱们是不是把这个情报上报给贰师将军?”郭开满脸皆是怒气。

    “万万不可!”

    张越还没有说话,李肆与杨友不约而同的喊出了声。

    郭开不服气的道:“为何不可?”

    李肆道:“郭军侯想过没有,吾等把此信上报之后,可有人会相信!”

    郭开道:“可这明明就是事实啊,某不相信贰师将军会不相信。”

    李肆苦笑道:“这个不是贰师将军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贰师将军能不能收到吾等的传信……”

    郭开不可思议的望着李肆,“先生是说贰师将军身边……”

    张越阻止了他继续往下说。

    只听李肆继续道,“就算贰师将军收到了吾等的传信,也相信了吾等,可时间也已经来不及了。”

    “吾等要把此信送达给贰师将军就需要一个半月,等到将军再把这些安排下去,至少已经是二个月以后了,到时天山之战都已经结束了。”

    郭开烦躁的锤了一下矮几,“那怎么办,吾等总不能看着袍泽弟兄们死在阴谋诡计之下吧。”

    张越安慰道:“郭军侯,稍安勿躁。如今上报给贰师将军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吾等很可能还会被针对。”

    “现在这种形势,想要改变如今这种不利局面只能靠吾等自己了。”

    郭开眼睛一亮:“主公,快下令吧,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张越打开了杨友刚刚画好不久的西域地图,对三人道:

    “诸君请看,这里是轮台…这里是渠犁…这里是山国…这里是楼兰,咱们只需要如此这般……”

    “主公好计谋,如此一来吾等就可以给匈奴人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杨友搓着手掌兴奋不已。

    李肆抚掌道:“这个计划不错,不过吾等的兵力是否充足。另外想要成功行动速度一定要快。”

    郭开这时大笑道:“李军侯放心,吾等这一次的计划绝对没有什么大问题,匈奴人虽然已经偷偷进入了楼兰,但为了不被发现,肯定不会轻易行动。吾等只需五百骑,甚至只需要两百骑就可以完成对匈奴人的突袭。”

    说到这里郭开立刻转过头来对张越道:

    “明公,这一次突袭楼兰匈奴人的任务就交给某吧,某一定会杀的匈奴人片甲不留。”

    张越摇头道:“不,这一次突袭楼兰,还是由吾来做。”

    张越其实也是有考虑过让郭开负责突袭楼兰的匈奴人,但是张越这一次不但想要击败匈奴人,还希望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楼兰这个隐患。

    要解决楼兰这颗毒瘤,郭开就不太合适了。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他还是决定由自己亲自出马。

    至于郭开,则负责留在渠犁吸引匈奴和楼兰人的注意力。

    而李肆则负责率领步卒,秘密前往天山监控山国,等待张越解决楼兰的问题之后,再与郭开一道突袭山国,接应贰师将军所率领的汉军主力。

    郭开听到自己不能领军突袭楼兰匈奴,心中不免有几分不开心,好在在张越、李肆和杨友三人的开导讲解下,也明白了自己确实不适合作为突袭楼兰的主将。

    三日后,一切准备停当,张越领着500汉军与500义从押运着20000石粮草出发前往渠犁。

    一路之上,倒也顺利,西域诸国在龟兹之战后,已经不敢对汉军进行骚扰,沿途的马贼们也已经被汉军清理过无数遍了。

    唯一有实力攻击张越这支运粮队的就只有匈奴人,不过现在正是大战之前的关键时刻,匈奴人为了防止汉军改变战略,自然也不会贸然对汉军发动攻击。

    十日之后,张越顺利到达渠犁。在进入渠犁之前,张越把自己所率领的骑兵全部安置在了渠犁东面约100里处。

    渠犁如今也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为了协同李广利的主力作战,长安派来了开陵侯成娩作为渠犁校尉。

    按照长安的部署,将由成娩率领渠犁和楼兰两地的汉军屯卒,以及尉犁、危须、楼兰三国士兵进攻车师国。而轮台汉军则负责保护成娩的粮道。

    见到开陵侯成娩时,张越不禁愣了一下,因为成娩的形象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开陵侯成娩此人,原本是匈奴人的介和王,他是与浑邪王和休屠王一起向霍去病投降的匈奴降王。

    在张越心中匈奴人的形象都是矮壮粗犷的,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开陵侯去完全是一副汉家君子的打扮,如果不是早就知道他的情报,张越完全无法想象此人居然会是匈奴人。

    这一次也是成娩投降汉朝之后,首次独立领兵作战。为了保证胜利,他甚至向皇帝求来了1000名北军士卒,增强他的力量。

    张越押送粮草抵达,让成娩大喜过望,有了轮台这一批粮草的支援。他就不用担心缺粮的问题了。

    “君侯,此次轮台一共运来了粮草共计二万石,如果还有缺,吾还可以想办法调集6000石粮草!”渠犁城校尉府中,张越正在向成娩禀报着。

    成娩满意的笑道:“在长安时就尝闻,张军侯擅长屯田,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未曾想轮台区区一地一年多时间竟能有这许多粮草。某先为张君侯记上一功,待大战结束之后,再为张君请功!”

    “多谢君侯,此乃下吏分内之事,能有这些粮草全靠了众将士的努力!”张越淡然的道。

    成娩笑道:“张军侯过谦了,明日吾将率师出征,粮道之事就托付给张君了。”

    张越拱手道:“君侯请放心,只要下吏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让大军粮道中断。”

    成娩道:“如此就拜托张君了!”

七十二章 匈奴突袭

    当晚成娩又向张越介绍了一番此次渠犁军的各级将校与从事。最让张越感兴趣的是长水校尉任安。

    这个名字在张越耳中可是大名鼎鼎,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了不得的功绩,而是因为后世读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做《报任安书》。

    这一次任安被派到西域来是为了协助成娩管理北军的。

    北军在这个时代就是骄兵悍将的代名词,长安城内也担心关键时刻,成娩指挥不动北军。

    这可是张越回到这个时代之后,亲眼见到的第三位在史书上留名的人物,因此不免多看了几眼。

    不过因为两者地位差距的问题,是以并没有什么交谈。

    翌日,成娩、任安二人在点将之后,就率领大军出发了。

    不过张越对两人的这一次出征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从张越得到的情报来看。车师国的实力并不容小觑。

    车师旧称“姑师”,本是塞种后裔,一百多年前游牧于蒲昌海东岸,与楼兰相邻。

    随着月氏、乌孙的迁徙也受到波及,被迫北迁越过大沙海,占据了这片天山东段南麓炎热低洼的土地,开始定居下来。

    所以车师人容貌习俗与同为塞种后裔的焉耆等邦非常相似,皆是图兰人种,普通臣民半农半牧,战斗力在西域诸国颇强。

    其国都交河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东南通敦煌,南通楼兰、鄯善,西通焉耆,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交河城在西域,在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此城不是按照一般城池那样,用砖瓦土石垒起。

    而是在位于两河中间的岛屿台地上,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来的!地势非常险要。

    车师国根据张棉给的记录上说有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

    原本的兵力虽然不多,但匈奴必然会对车师进行一定的援助,而且成娩、任安两人率领的军队也不多。

    除了北军1000人之外,就只有渠犁和楼兰戍卒800,楼兰兵200,尉犁、危须两国各派兵500合计也不过三千人。

    而且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北军那一千人,其余的2000士兵不过是打打酱油,充充数而已。

    说句不客气的话,张越觉得自己现身边的这500义从都可以打垮他们。

    在出兵前张越已经提醒过两人,注意交河城的险要地形和匈奴人的埋伏,不过两人都不以为意,张越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五日后,张越决定按照原计划,由郭开打着张越的旗号,率领义从负责保护成娩、任安军的粮道。

    而张越则悄悄与轮台左曲汇合,悄然往东而去。

    为了防止被发现,张越不敢走大道,而是选择了沿着大漠边缘前进。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张越狠下心,下达了封口令,首次显露出了枭雄之姿。

    上天这次似乎也站在了汉军这一边,沿途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七日后张越一行终于顺利抵达了楼兰国境内。

    此时,成娩、任安军也已经展开了对交河城的攻击,而李广利的主力三万骑兵也抵达了蒲类境内,即将与匈奴右贤王部交战。

    原本隐藏在楼兰境内的匈奴人也开始了行动。

    ......

    楼兰城东边的孔雀河边,有一座汉军刚刚修筑的一座墩堡。墩堡的名字叫做破胡堡。

    因为汉军攻打车师国,楼兰境内的汉军屯卒大部分都被调走,破胡堡也不例外。

    原本破胡堡及其周边一共有60余名屯田卒在此屯田。现在就只剩下10多名戍卒在此据守。

    这天几名戍卒正在聊着天,作为什长的潘弘也忙里偷闲美美的睡着午觉。梦中他正要……

    忽然一声叫喊,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什长,不好了…不好了……”

    潘弘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抬头看见赵胡儿正一脸惊骇的望着东方。

    “赵胡儿,嚎什么嚎,乃公一脚踹死尔……”

    嘴里虽然骂骂咧咧的,但他还是快速爬上了烽火台。

    一边爬一边问,“赵胡儿,到底发生了何事……”

    不等赵胡儿回答,潘弘就止住了话语,定定地看向东方。

    滚滚的烟尘从东方升起,接着一阵阵的马蹄声传来。

    “那是什么人?”

    很快,他们就看清楚了……

    “匈奴人”

    无数的战马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的背上是呼啸着的匈奴骑兵。

    马蹄扬起的烟尘,让人看着心慌。

    赵胡儿惊叫道,“什长,完蛋了这怕是有上千骑啊!”

    潘弘心脏狂跳,他只能听见自己嘶声力竭,朝院子里大吼的声音:

    “二三子快快点燃狼烟,准备迎敌……”

    “匈奴进犯!”

    很快两根烟柱从破胡堡缓缓升起。

    狼烟的讯号会传到西边十里外的的宣威堡,再由他们传递给二十里外的楼兰城。

    果然很快就见宣威堡也燃起之狼烟。

    接着所有的烽燧都燃起了狼烟。

    “匈奴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入寇,楼兰的汉军都已经被调走了啊!”

    一名叫做韩业的老卒,疑惑的大叫,他本能的感觉到事情的不同寻常。

    潘弘这时候已下了烽燧,手扶着木梯时,隐隐能感觉到大地在振动。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幻觉,潘弘感觉整个破胡堡似乎都在匈奴人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潘弘深呼吸一口气,大吼道

    “二三子,速速随吾去取甲兵!”

    帝国的每一个墩堡都储备有各种武器装备。

    破胡堡作为楼兰城外最重要的一处墩堡,它的武器装备也是很齐全的。

    出征的士卒虽然带走了一部分甲兵,但还是非常充足。

    “什长,咱们人太少了,守不住这么大的墩堡的!”赵胡儿喊道

    潘弘思忖片刻,果断下令道,“二三子,速速把兵器搬入烽燧……”

    赵胡儿说的不错,墩堡太大靠他们几个人根本守不过来。

    因此潘弘决定放弃其他地方,只防守最高,最紧要的烽燧。

    “什长,吾为你披甲!”

    高原这时候也回过神,抱起唯一的铁札甲就要往潘弘身上披。

    “不,给韩业……”

七十三章 汉军小卒

    “韩业最擅长近战,这铁甲最适合他来用……”

    “不错!不错!”

    韩业也没有推迟,立即在潘弘的协助下开始着甲。

    这铁甲太重了,重到对普通士卒来说,会影响速度和平衡。

    不过对韩业来说却恰到好处,他原本就是重步兵出生,披上铁甲让他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北军……

    潘弘给老韩披上铁甲之后,也给自己又戴上了个铁鞮瞀。

    随后又翻找出了一具披甲,三下五除二,也不管合不合适先披在身上再说。

    披上甲,众人又赶紧挑选适合自己的武器。

    众人装备好后,又赶紧把多余的武器装备搬进烽燧。

    然后又是准备食物,还有水,大家慌慌张张的把所有能够想到的东西都搬进烽燧。

    众人刚刚做好准备,就感觉烽燧颤抖起来了。

    众人心中明白这是匈奴人靠近了,众人都开始紧张起来。

    潘弘等人重新登上烽燧时,堡外隆隆马蹄声已经停止,匈奴人已经下马准备进攻了。

    众人都一言不发,定定望着远处的匈奴人,气氛压抑的让人感到窒息。

    “什长怎么办?”高原的声音都颤抖着。

    潘弘也缄默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匈奴人除了分出二三百骑骑兵前往宣威堡之外,其余的匈奴人都在杀胡堡外停了下来。

    如此多的匈奴人,即使墩堡守军没有被调走,也是难以抵挡的,何况如今就剩下区区几个人。

    “今日就要死在这儿了吗?长安看来也再也回不去了……”

    潘弘在向着心事时,一名罕见的身披铁甲的匈奴人出现在了对面的土丘上。

    只见他似乎对着周围的人说了些什么。

    不一会儿,一个匈奴百人队,越众而出,向着墩堡逼近。

    “这些匈奴人是怎么躲开各地的斥候杀到楼兰来的。”

    高原发出了哀嚎,他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对面匈奴人马密密麻麻,望而生怖,他两腿控制不住的直打颤。

    除了打老了仗的韩业表现还算镇定外,其他几人的表现也都好不到哪儿去。

    潘弘只觉得嘴里有点干燥,他在被发配到楼兰之前也就是长安城中一纨绔子弟,又何尝经历过这番情形。

    镇定了一下心神,潘弘愣愣的望着楼兰城的方向,难道楼兰王又倒向了匈奴人?”

    正想着心事,赵胡儿忽然指着远处大喊道:“匈奴人在追杀咱们的人……”

    众人一瞧,果然在东面匈奴人在追杀几名汉卒。

    这时高原忽然大叫一声,“糟糕,那是高翔和张楚他们……”

    说话间,那几名逃跑的汉卒已然被射下马背。

    几名匈奴人上前,把死亡的汉军头颅砍了下来。

    还有一名汉卒似乎没有死,被匈奴人拖着向那匈奴首领而去。

    赵胡儿悲愤的道,“被匈奴人抓住的是高翔……”

    被匈奴人抓住的正是他们的袍泽高翔。

    高翔惨叫着被匈奴人一路拖行,众人看着这一幕眼中快要冒出火来,可是又无能为力。

    很快高翔就被拖到了那匈奴首领面前。

    此时他头上的头盔已经不知去向,盔甲也已经破破烂烂。

    被扔在地上的高翔,勉强抬起头,他看到了这群匈奴人的首领。

    这名匈奴贵族很年轻,全身穿戴着铁甲,就连面部也带着一个铁面具,让人根本看不见他的长相。

    这个年轻的匈奴贵族,属于挛鞮氏,名为“屠耆”,是匈奴人的王族,右谷蠡王的王子继承人。

    他同时也是这一次匈奴人的千骑长。

    屠耆用匈奴语叽叽咕咕地说了一阵,旁边一名楼兰人的侍从立刻对高翔道:

    “王子现在需要熟悉堡内情形的官吏,尔可愿降胡?”

    “王子说了,尔若愿提供堡内虚实,为王子劝降堡内汉军,便许尔一百头牛羊!”

    高翔不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在边塞消磨多年,却连伍长都没当上,这辈子可以说是一事无成成。

    眼下,被匈奴人擒获,他害怕得双腿不住颤抖,不用匈奴人殴打逼迫,他已经因为双腿发软跪倒在地。

    他的表现看在匈奴王子眼中,那匈奴王子眼中露出满意的笑容。

    “尔只要愿降,好处少不了他的……”

    那名楼兰人又开始劝他投降。

    高翔在心中纠结着,他心中非常害怕,他怕死,他很想投降,但他想到了投降的后果。

    “吾若降了,妻、子皆会沦为罪徒,如果吾战死……家中小子也能被军中收养,甚至有机会选入羽林孤儿……”

    吾若低头,那全家也要跟着一起遭殃,三代都会是罪民!

    吾家小子恐怕都没有机会娶妻生子,那吾家可就真的断子绝孙了。

    吾若抬头,虽然吾会死,但吾的子孙都能昂首挺胸!

    想清楚后,他再度看向屠耆时,眼中恐惧虽然还在,但却多了另一种情绪。

    悲壮……

    他坚定的摇了摇头:“吾乃华夏贵胄岂能降胡……”

    这几句话,还是平日里听潘弘说起的,其实他自己也不太懂其中的意思。

    不过说出来却感觉非常提气。

    “吾乃是汉卒,强汉苗裔,岂可降弱胡!”他猛然高呼

    “啪!”

    一条鞭子抽来,老高一下子被抽倒在地。

    他因为拒绝投降,更不愿意说出破胡堡中的情况,最终他被一个匈奴人用长矛钉在了地上。

    屠耆则将目光放在了破胡堡上,手中的马鞭指向破胡堡。

    “这个墩堡叫什么名字?”

    “破……破胡堡!”

    匈奴人对外的时候,经常自称为“胡”。

    当年军成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破胡?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破谁!

    这时候,一名匈奴百骑长打马而来:

    “王子,咱们还是赶紧行动吧!”

    屠耆笑道:“让孩儿们行动吧,楼兰城内也应该开始了……”

    ……

    “高翔!”

    韩业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两人平时的关系其实并不算好,打架的时候都不少。

    但毕竟是朝夕相处的袍泽啊,眼下,眼睁睁看着高翔死在匈奴人手中,他的牙齿都要咬碎了……

七十四章 永不降胡

    高翔之死让烽燧陷入紧张沉默之中。

    “什长,吾还能回长安吗?”问话的是与潘弘一道被发配到楼兰的同伴陆迁。

    “呵呵呵!”潘弘脸上露出惨笑,他还没有说话。

    赵胡儿突然大叫道,“二三子,胡人来了!”

    三里外的匈奴大军中,分出了百余骑朝破胡堡迅速逼近。

    高原浑身发抖的道:“二三子,匈奴这架势,是真的要攻破破胡堡啊,如今吾等只有区区数人,如何能挡?还是速速退走罢!”

    “尔说什么?”

    韩业闻言立刻揪着高原给了他一巴掌,接着就坐式要砍了他

    胡康赶紧抱住他,都是伙伴,且先饶了他这一回吧。

    “哼”

    韩业怒视着高原,“尔如再敢言逃跑之事,乃公一定先砍了尔……”

    高原这才赶紧闭嘴不敢说话了。

    这时韩业又转身对潘弘道,“什长,现在怎么办?”

    所有人这时都看向潘弘。

    潘弘此刻紧紧扶着墙垣,能感受到每个毛孔散发的寒意。

    在来西域之前他不过就是长安城中的一个纨绔子弟,要不是因为父辈犯罪,他根本不会来塞外戍边,没想到第一次上战场,就遇上这种实力悬殊的战斗,他心中又岂能不怕?

    此刻潘弘的内心,同样升起了逃跑的念头,他也很想如高原建议的那样,丢下烽燧,丢下他的职责,头也不回地跑掉,有多远躲多远。

    什么英雄,什么时势,什么西域,都见鬼去吧!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潘弘竟腾地站起身来,朝烽燧下跑去。

    高原顿时大喜:“我说得没错罢,就该撤走。”

    老韩则气得直跺脚,大骂道:“潘弘,乃公真错看你了,没成想,尔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好好,汝等不守,我来守,吾就算死也要拖几个匈奴人垫背。”

    赵胡儿则摇了摇头,仍未移动观察匈奴人动向的眼睛,他们已经到了二里之外。

    潘弘没理会老韩的唾骂,几步下了烽燧,来到堡中的马厩处,却当着众人的面,把马全部赶走了。

    “什长你这是干什么……”

    潘弘仰头笑道:“现在马没了,二三子想跑都跑不了了,这烽燧看来就是吾等的埋骨之地了。”

    韩业哈哈一笑,“什长果然是好男儿,死则死也,又有何惧,二三子泰山君前再会!”

    潘弘脸上也忽然露出了笑容,方才的目光一直落在了高翔身上,平日里贪生怕死的高翔到死也没有向匈奴人低头。

    高翔尚能如此,自己哪有脸逃啊。反正自己从小就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该享得福也都享受过了。

    自己也是从小被人称为士的,也是时候展示一下士的气节了。

    如此想着,想到这些,他一度消失的勇气,竟又回来了!

    他不想以后一辈子都活在悔恨之中。

    他已经决定要与破胡堡共存亡。

    他再也不想逃跑的事了,他目光中露出截然之色,此地就是他潘弘的埋骨之地。

    现在最先要做的,就是断众人退路,好让大家伙齐心御敌。

    潘弘已再度回到烽燧,

    又对众人沉声道:“二三子,就算放弃了烽燧,又能走多远?

    这一马平川之地,跑不出几里,就会被匈奴人追上,斩吾等头颅而去。”

    “现在逃走,死得肯定比留下来更快!”

    众人此时也慢慢想明白,如今自由拼死一战,向死而生了!

    潘弘打消了众人逃跑的念头,开始下达命令,准备坚守。

    “大家去用木头将烽燧的门顶上。”

    然后又让众人把弓弩一一上弦,检查食物和水有没有准备好。

    他又对韩业道:“待会若有再敢言逃跑者,汝直接替吾斩了他!”

    “诺!”

    韩业摸着环首刀,幽幽地看着高原的头颅,吓得他赶紧远离韩业。

    潘弘指着西方道:“狼烟已经燃起来了,楼兰城距离此地只有二十里,”

    “城中还有楼兰和汉卒上千,区区数百骑胡骑如何是吾汉军对手……只要坚持到大军出击,吾等自然无事……”

    潘弘在期盼着楼兰城的援军时,楼兰城内也陷入了战乱,彻底倒向匈奴的楼兰王,此时正带着士兵围攻汉军的营寨。

    幸好在楼兰人发难之前,张越埋伏在城中的千牛卫已然提前通报了城内汉军。

    城内汉军提前做了准备,否则面对楼兰人的骤然发难,城内汉军恐怕和历史上一样,已经全军覆没了。

    不过这些事,远在二十里外的破胡堡众人当然不知道,他们还在期望着援军的到来。

    ......

    “二三子烽燧修得坚固,堡外到处有各种陷阱,门也堵死,胡人虽然人多,但真正能够攻击我们的人并不多,吾等有坚甲利兵,还有这许多弓弩,肯定能够守到援军到来的!“

    潘弘仍然在激励着手下的戍卒们。

    “当心,匈奴人开始试射了!”赵胡儿突然大叫道

    话音刚落,数支红色的箭矢就从堡外呼啸着,划着弧线,从高空朝破胡堡落下……

    匈奴人试射的箭,一支都没飞到烽燧顶上,最远也只插到城垣处。

    “二三子别急着还击,等匈奴人近了再射。”

    弩的射程虽然比弓箭远,但速度却比弓箭慢多了,破胡堡这些人除了赵胡儿之外其他人的射艺都不佳,远远的放弩,不过是白白浪费箭矢而已。

    赵胡儿在边塞待了这么多年,如何应对匈奴犯塞经验十足,如果不是因为是胡儿出生,他恐怕都已经当上都伯了。

    他让众人别急着射弩,而他自己则站起身来,拉开了弓,耐心的寻找着目标。

    赵胡儿很清楚对方射程,对自己的射术也非常自信。

    他的射术可是从小在草原上练就的,虽不如射雕手,但差距也不远也。

    他耐心的寻找着目标,忽一松弦,百余步外,一名正要打算下马步射的匈奴骑手,应声而倒!

    “好!”

    潘弘和老韩在窥敌孔里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叫好,虽然他们以寡敌众,但赵胡儿这第一箭,真是大提士气!

    原本快速袭来的匈奴人也放慢了速度。

    “二三子,准备!”

七十五章 形势危急

    “放箭”

    匈奴人的百骑长一声令下。

    匈奴人一起射出了手中的箭。

    近百张弓齐齐发射的场面还是比较壮观的!

    “低头!”“举盾!”

    随着一声惊呼,天上稀稀疏疏下雨了,是箭雨。

    咚咚咚,这是箭簇打到盾牌上的声音,还好因为常年的战争和帝国对匈奴的经济封锁,匈奴人的装备已经越来越差。

    其实不止是匈奴,大汉同样也是如此,几十年的战争下来,大家都快成叫花子了。

    潘弘当年在长安厮混时曾经想象过自己上战场的的场景,当时总是豪情万丈。

    但没想到当自己真的遇到这一天时,却发现战争哪有什么豪情,有的只是对生的渴望。

    战争没有美好,只要鲜血与死亡。

    匈奴人虽然一直在不但的放箭,但众人反而渐渐放松了下来。

    匈奴人的狼牙和石制箭簇对身披铠甲的汉军来说威胁并不大。

    这些箭矢很难穿透汉军的铠甲,只要不被射中要害部位,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反倒是匈奴人的皮甲,在碰上汉军的弓弩箭矢时,却像纸糊的一般,一旦被射中,不死也要重伤。

    匈奴人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并没有停下箭雨。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压制汉军的反击,好让其他人靠近墩堡。

    尽管匈奴人不断射箭,但戍卒们还是不断的通过烽燧中设置的射击孔,不断的对进攻的匈奴人还击。

    再加上墩堡外的各种陷阱的帮助,匈奴人一时之间竟然真的被挡在了墩堡外。

    眼见进攻受挫,匈奴人的百骑长愤怒的大吼起来。

    在他的威逼之下,匈奴人再次对墩堡发起突击。

    好在众人有着女墙的保护,居高临下之下给匈奴人造成的杀伤并不小,转眼之间已是有十多名匈奴人死在汉军箭下。

    “匈奴已伤亡十来人了,再杀伤一些,彼辈恐怕就要迟疑撤走了。”韩业叫道

    匈奴人与大汉不同,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军功制度,所以匈奴人承受伤亡的能力也要低一些。

    而且各小王的地位也完全依靠手中的实力来决定的,是以正常情况下,伤亡超过一层就会退兵。

    如今进攻的匈奴人已经伤亡了一层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匈奴人该是退走的时候了。

    可惜这一次他们料错了,匈奴人不但没有撤退,反而正准备加大进攻力度。

    好在这个时候,匈奴人的斥候突然奔到了他们的王子屠耆的马前。

    “王子,宣威堡已被拿下,不过楼兰王派人求救,城内的汉军与亲近汉人的贵族一道击溃了楼兰王的军队。”

    屠耆骂道:“真是废物!”

    “这个小墩堡就交给达素了。其余人跟我来,杀光楼兰汉人。”

    很快大队匈奴人就在屠耆的带领下前往了楼兰城,毕竟楼兰城才是最重要的。

    屠耆走后,留下来继续进攻墩堡的就只剩下匈奴人的一个百骑队了。

    匈奴人大队离开,潘弘等人并没有感到任何开心,他们现在反而开始担心起楼兰城的安危了。

    这时正面进攻墩堡的匈奴人也暂停了下来。

    “匈奴人就这样放弃了?”

    真的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

    一名士卒突然叫道,“什长,不好了,匈奴人从南面翻进来了。”

    原来匈奴人在正面的几十人,只是虚张声势,真正的进攻却是从南面而来。

    “二三子,准备!”

    潘弘大吼,最凶险的时候到了……

    经过前面这一段时间的交手匈奴人也发现了汉军兵力不足的问题,汉军根本无力守备整个墩堡。

    “匈奴人进堡了!”高原吼道。

    “什长现在怎么办?”韩业问道

    潘弘一咬牙道,绝不能让匈奴人轻易的围住,否则只要他们放火就完了。

    “哈哈哈!”

    “看来今日就是咱们的死期了!”

    韩业嘿嘿一笑道:“死就个死呗,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什长,接下来咱们恐怕都得死在这小小的墩堡了!”

    潘弘哈哈一笑道:“反正早死晚死都要死,战死沙场总比病死在床榻上好吧!”

    “哈哈哈!”

    韩业也跟着大笑起来。

    “二三子,可惧乎?”

    “不惧?”

    “既然如此,二三子准备,咱们杀出去!”

    韩业一挥手中刀盾道,“二三子,一会吾在最全面,尔等跟着吾……”

    众人皆是点头。

    潘弘此时已经把堵住大门的东西移开了。

    就在这时门外已是传来匈奴人的声音。

    韩业猛的起身,“二三子,杀啊!”

    随即打开大门冲了出去。

    这时两名匈奴人正在门外,他们没想到烽燧内的汉军居然敢主动出击。

    看见冲出来的汉军两人皆是一愣。

    一名匈奴人条件反射的正退后,却被自己的同伴挡住了。

    乘此机会韩业举起盾牌就撞了上来,接着手中长刀一下子捅在了他的肚子上。

    很快那名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死在了韩业的手上。

    韩业接着又转身向另外一名匈奴人扑去。

    那名匈奴人一刀劈在韩业身上,确被厚厚的铠甲挡住。

    韩业长刀斜劈把第二名匈奴人也劈倒在地。

    这时周围的其他匈奴人才反应过来,想要围杀韩业。

    不过这时潘弘等人也已经冲了出来。

    手中强弩对着匈奴人就是猛射。

    几名匈奴人躲避不及,皆是中箭倒地。

    众人射完弩箭,把手中弩一丢,拔出刀剑跟着韩业向其余的匈奴人杀去。

    众人的气势竟然一下子把匈奴人压倒了。

    入堡的匈奴人连连后退,竟然被区区几名汉军给重新赶出了墩堡。

    远处观战的匈奴百骑长见手下士兵竟然被汉军赶了出来,气的哇哇大叫。

    随即亲自带着人的打马杀了过来。

    原本在正面佯攻的匈奴人也继续放箭。

    失去烽燧保护的众人接连中箭。

    虽然有着铠甲的保护,但还是有三人死在了匈奴人的箭矢下。

    “顶不住了!”

    “二三子,退回烽燧!”

    众人只得退回烽燧内。

    不一会儿,匈奴人再度攻入了墩堡。

    等到匈奴人再次靠近烽燧时,潘弘等人故技重施,再度杀出。

    可惜这一次匈奴人早有准备,并未给匈奴人造成多大杀伤。

    高原和胡康两人反而被匈奴人射杀在了烽燧门口。

    众人无奈之下只得再度退回烽燧,匈奴人则趁势围了上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947/ 第一时间欣赏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公孙无咎所写的《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为转载作品,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介绍:
征元二年,雄才大略的汉武皇帝正计划着再次远征大宛。
刚刚醒来的张越被征召戍边,从西域开始渐露锋芒,一段传奇就此展开。
匈奴人、帕提亚人、波斯人、月氏人、罗马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有我张越在,尔等诸胡唯有在我汉军马蹄下颤抖祈降......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