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1852铁血中华TXT下载1852铁血中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1852铁血中华全文阅读

作者:绯红之月     1852铁血中华txt下载     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82章 北边的麻烦(五)

    readx;石达开是个做事缜密细致的人,他相信林凤祥说的是实话,他依旧询问了与林凤祥同行的那些人。调查之后,石达开确定了林凤祥所说的完全属实。把最后一个被询问者打发出去之后,石达开颓然的坐在椅子上,仿佛所有气力都被抽空了。

    林凤祥在南京享受到的待遇以及南京百姓过上的生活,不同人的描述内容一致,注意的重点不太一样。石达开对此并不在意,南京素来就是繁华的场所,生活远超其他地方也是应有之义。令石达开真正恐惧的是武缘那穷地方的变化。

    这几年紧挨着天平天国地盘的河南与四川的变化已经是颇为惊人,石达开只是觉得河南与四川原本就比陕西富庶,韦泽实力强大,这些地方变的比甘陕更好也没什么特别的。听了武缘的变化之后,石达开才发现了一件事,韦泽所占据的地方原先是否富裕其实影响有限。对那些地区影响最大的是韦泽在当地统治的时间。被韦泽统治的时间越久,当地变化越大。

    太平天国离开南京之后,广西老兄弟们固然觉得不爽。可是陕西比起广西还是好很多,大家也能接受。可太平天国里面原本就是江南出身的人就没这么乐观了。气候的变化,经济条件的落后,都让大家非常不满。

    如果广西江南等地的真实情况传遍了太平军。原本就开始松动的凝聚力只怕就会更加糟糕。如果韦泽趁着这个时候打进陕西,太平军原本就没什么胜算,现在更不会有任何获胜的可能。怎么才能把太平军更有力的凝结起来呢?石达开为此忧心忡忡。

    1871年的6月,光复军这边接到了消息,以石达开为首的一批太平天国高层开始散播一些污化韦泽的内容。太平天国的情报对于光复军基本上是单方面透明,太平军里头已经有太多人倾向于勾结光复军。即便没有公开出卖太平天国,通过提供些信息换取光复军的好感却是他们认为可以做的事情。

    韦泽也不是没有想过军事解决太平天国,只是进军西北花费不小,以现在的财政状况,收复西北之后还得在西北进行投资,有这些钱的话还不如多造些拖拉机。太平天国如果是那种不死不活的在西北混日子,韦泽也不在乎让太平天国活到政府财政好转的时候。

    现在石达开有目的行动起来,光复军情报分析部门觉得不能这么坐视不理。对情报处理分析处理之后,光复军情报部门发现石达开的目的是通过妖魔化韦泽来提升太平军对光复军的敌意。

    韦泽看完了报告之后皱了皱眉头,石达开故意挑起敌对的目的是准备现在开战?或者是想打击太平天国里面的亲光复军势力?在天京之变的时候,石达开可是有着搞内斗的不良记录。而且在之后的日子里面,石达开本人也曾经分裂过太平天国。

    韦泽出走并没有改变太平天国的战略优势,那时候北方有淮河防线,东边与西边的敌人都遭到重创,太平天国还是有一定的战略进攻优势。让这个优势完全破灭的就是石达开带了二十万精锐主动脱离了江西战场,开始向浙江方面进攻。

    历史上石达开这么一走,太平天国的野战军就不剩什么了。陈玉成、李秀成等原本没什么特别名头的将领们出来支撑太平天国。因为韦泽出现而被救回来的北伐军镇守着淮河防线,这才让此时的太平天国比历史上更能撑一些。即便如此,攻守之势变化,太平天国的覆灭也没办法扭转。

    也许是韦泽对石达开的成见,他怀疑石达开旧病复发,准备再来一次内部斗争。

    光复军早就不把太平天国当成真正的对手,现在只是利用太平天国镇压住西北而已。所以光复军主要将领们也清楚石达开真的想干嘛。只是石达开污化韦泽的名声,声称韦泽是当年天京之变的元凶。这就让经历过那段事情的光复军将领们觉得不能置之不理。

    天京之变是太平天国上层对东王杨秀清试图获得最高权力的大反扑,领头的当然是天王洪秀全,其他各王都投入了天王洪秀全的旗下。在那样的局面下,韦泽的出走固然让当时的太平天国实力受损。可韦泽当时若是不走,太平天国立刻就要陷入一场大火并。

    韦泽的部队固然骁勇善战,其他诸王加起来也有二十万军队。韦泽即便能够以少胜多,以很小的代价大量歼灭诸王的主力,那也只会让林凤祥那些地方大军头不得不出面阻止。踏上了与太平天国诸王为敌的韦泽骑虎难下,只能硬干到底。然后双方同归于尽,让满清凭白捡了好处。

    如果韦泽真的如石达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的野心家,他当时的选择就一定是与诸王死战到底。当时光复军众将们也都年轻气盛,大家绝不会考虑那么多,只会跟着韦泽一条路走到黑。

    值得庆幸的是,韦泽是个有着长远眼光的战略家以及有着广大胸怀的政治家,所以他才果断的选择了脱离太平天国,带兵直接南下。这样的选择不仅挽救了光复军,更挽救了太平天国。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特别是光复军的眼界到了现在的地步,对以前的事情看得更透彻。大家感觉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建议对太平天国采取一些手段敲打一下。

    看着老家伙们的愤慨,韦泽提出了一个建议,“敲打一下就敲打一下吧。我们不妨就把江南与两广地区的情况向太平军宣传一下,告诉太平军出身这些地区的兄弟,如果他们愿意回到老家好好过日子,我们既往不咎欢迎他们回来。”

    胡成和有点意外,“都督,他们在太平军里头混到现在,好歹也是个头头。让他们回来当老百姓,他们会答应么?”

    “他们是不是混出点名堂和咱们有什么关系?难道说他们在太平军那边是个头头,就能在我们这里也当个同级别的官?有这个道理么?”韦泽反问道。

    胡成和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他们只怕不肯抛弃荣华富贵,老老实实的回来过日子。”

    韦泽冷笑一声,“哼!现在太平军里面颇有些人和咱们勾勾搭搭,却不肯立刻摆明立场。你觉得他们这么做图的是什么?他们放不下自己现在的地位,又知道打不过咱们。所以才想两边都有些好处,以便到了两边撕破脸的时候有个盼头。我们当然不想和以前的老兄弟们杀得你死我活,不过现在也是个好时机,让他们明白咱们能开出的条件,断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妄想。等以后真的到了那一天,也让大家少费些口水。”

    韦泽这么一说,军委委员也不再说什么。别看他们担心因为韦泽开的条件不够收买不了太平天国的人。如果韦泽真的答应用同等级别的待遇来对待太平天国的人,这些委员只怕立刻就会跳出来反对。

    “那我们就派人去询问那些和咱们有联系的人。”胡成和建议道。

    “这种事情不要暗着来,咱们明着来。”韦泽断然否定了胡成和的建议。

    1871年5月4日,光复军洛阳军分区的政委就亲自到了长安求见现任天王洪天富贵。这位现任天王对光复军的使者没什么恶意。接见光复军使者的时候,他高坐在金殿龙椅上,用好奇的目光居高临下的看着身穿草绿色军服的光复军军人。

    “我奉民朝皇帝韦泽陛下所命,到此是想转达我们陛下的问候。”政委从容说道。

    对于韦泽,洪天富贵听过太多次。从他已故的父王那里得知的消息中,韦泽就是个大坏蛋。但是其他大臣对韦泽的评价就各不相同。所以洪天富贵对于韦泽有着强烈的好奇,听到韦泽的使者带来了韦泽的问候,洪天富贵兴奋的看着政委,点头说道:“也问韦泽好。”

    这样的对答还算是正常,金殿上的太平天国大臣们都微微松了口气。石达开对此时韦泽派人前来见天王洪天富贵破觉得不对劲。可使者始终不肯透露口风,石达开虽然不想让使者见洪天富贵,其他诸王认为不应该这么得罪韦泽,最后石达开也不得不同意把消息告诉洪天富贵。见到这样的对答,石达开知道接下来就该说重要的事情了,他看着使者,等待着使者把自己的目的说清楚。

    “天王,太平军的老兄弟们基本都是南方人。两广、两湖、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每个省份都有老兄弟的家人。他们的家人也都颇为想念自己的亲人,希望亲人能回家里看看。我们也不想看到亲人分离的局面,所以我们保证绝不强留回家探望的太平军兄弟。还望天王能够答应让那些想回家的太平军兄弟能够回家看看。”政委语气平和的说着此行的目的。

    洪天富贵对与光复军的使者印象不错,他想了想,微笑着说道:“回家看看也是好事……”

    这话刚开头,石达开立刻大声打断了洪天富贵的话,“天王,不可!”

第283章 北边的麻烦(六)

    readx;天王洪天富贵接见光复军使者的时间并不久,因为石达开的打断,使者很快就被礼送下去。洛阳军分区的政委看着洪天富贵那有着倔强、无奈、以及某种温顺的表情,心里面莫名的有些触动。

    光复军各级负责人中也不是没有性格温和的,但是绝对没有会被下属这样摆弄的人,至于最高领导人韦泽更是一个无比坚定的人。有洪天富贵这样的领导者,有石达开这种强势却权力不足的干将,政委对太平天国的未来一点都不看好。

    石达开此时努力的向洪天富贵陈述着他的理由,或者说在向太平天国的高层陈述着他的理由。“韦泽是包藏祸心,试图分化瓦解我军!”

    这个评价语气激烈,但是内容其实挺中肯。韦泽就是光明正大的要分化太平军。陕西的生活水平远不如江南,土改之后的江南生产力大爆发,普通百姓生活已经超过,甚至大大超过陕西小地主的生活水平。对于石达开这样的太平天国核心人物,这点“蝇头小利”当然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但是在底层摸爬滚打的那帮太平军将士们的看法可能就大大不同。

    韦泽相信相,相当一部分太平军将士真的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他们就会基本上心甘情愿的留在家乡。韦泽认为一支军队的核心就是中低级指挥官,这些人大量流失,缺乏战斗意志,或者是腐化堕落之后,整支军队就失去了战斗能力。石达开与林凤祥都是很优秀的指挥者,他们有能力让那些能干的中低级指挥官为他们效力。只要摧毁了太平军的中低级指挥官,太平军不过是第二个满清而已。

    石达开对此也非常清楚,听了林凤祥带回来的消息,他最担心的就是中低级军官受到影响。尽管知道对韦泽泼脏水必然带来很多不可测的风险,但是石达开是真的没办法。很多时候做事什么事情都未必有利,特别是身处劣势地位的时候。所以两害相较取其轻,哪怕是知道另外一种做法会带来恶果,那也只能先吞下去再说。

    太平天国其他重臣即便没有石达开看得这么透彻,却也知道太平军的人一旦到了韦泽手里,是圆是扁都任由韦泽来捏。他们当然不会答应让自己的人随意回老家看看,就在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只怕也就会结束的时候,张应宸开口了,“如果齐王把这消息在我们太平军中散布,那又该如何?”

    石达开有些恼怒的看了张应宸一眼,方才他也想过这个问题,而这种情况才是石达开最不想遇到的问题。原本石达开是想下朝之后安排此时,没想到张应宸居然公开把这话给捅出来。

    收回恼怒的目光,石达开扫视了诸王与大臣,却见其中一部分人面色如常,想来是已经考虑到有这种可能。而另外一部分人脸上神色有变,看来他们只怕是听了张应宸的话之后才想到有这种可能。

    “若是如此,谁敢逃跑,立刻军法处置!”杨辅清沉声说道。逃跑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对于这种事情都是要严刑峻法的对待。

    听了这话,林凤祥的神色忍不住变了变。只是林凤祥颇有城府,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没说话。却听得杨辅清继续说道:“若是军中有人敢散步此等谣言,也斩首!”

    众人都没说话,支持者不用说话,反对者也觉得不方便说话。眼瞅着杨辅清的建议能够得到诸王与重臣的通过,林凤祥再也忍不住,他开口说道:“都是自家兄弟,责备一下就行了吧,何必要弄到斩首呢?”

    林凤祥是现在太平军资历最老的一个,如果不是他当年北伐失败,封王只怕还要在韦泽之前。天京之变时韦泽脱离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的势力被从天京城附近连根拔起。为了争夺胜利果实,诸王之间又来了一次残酷的厮杀。石达开逼着洪秀全杀了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与佐天候陈承镕,进一步想逼迫天王洪秀全封石达开为正军师,洪秀全当然坚决不肯。眼瞅着局面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林凤祥回京协调,好不容易才稳住了局面。

    石达开也好,杨辅清也好,都有过脱离太平天国的经历,始终追随太平天国的就是林凤祥。洪秀全死后,翼王石达开也没办法靠自己的资历压倒林凤祥。整体上看,林凤祥才是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

    现在林凤祥发话了,忠王李秀成立刻说道:“彰王说的没错,都是自家兄弟,犯了错惩戒一下即可,杀头算是什么?”

    杨辅清怎么可能听这么一个后辈的话,他大声说道:“若是别的错,那的确惩戒一下即可。可此事并非小事,这是动摇军心的大事。有人敢带头跑,就有人敢跟着跑。如此下去,整个军心哪里还有安宁的一天。那倒不如直接杀了,震慑其他心怀不轨的人。”

    忠王李秀成听完之后冷笑一声,“这是说江西的事么?”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李秀成指的江西之事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石达开弃城别走,眼睁睁看着守九江的林成荣城破被杀,湘军从此有了反攻之力。另一个是李秀成带兵南下,在江西湖南一带接应了十几万脱离了石达开麾下“万里回朝”的太平军将士。不管李秀成指的是哪一件事,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人都没有下令追杀脱离者。

    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当时没有追杀脱离者,也没有在军中诛杀心思不稳者,最后都导致了失败。李秀成就是在嘲讽“难道从以前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了不成?”

    这话一家伙就把太平军内最大的疮疤给揭开了,杨辅清脸色大变。作为东王一系最后的领兵将领,石达开从江西出走的时候,杨辅清也带着弟弟杨宜清领兵与石达开一起离开。只是攻打浙江福建失败之后,石达开再次走江西南部,进入湖南,又去了广西。洪秀全派遣使者对杨辅清好说歹说,因为对石达开攻打浙江与福建表现出来的能力很失望,加上洪秀全保证,林凤祥背书,杨辅清最后还是返回了天京。

    石达开出走是有他自己的目的,杨辅清完全能理解石达开对天王洪秀全的绝望。不过杨辅清几次反复,他觉得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比石达开更让人觉得可怜,也或许更让人看不起吧。

    现在李秀成毫不留情的把旧事给揭开了,这让杨辅清的情绪发生了极大的波动,他恼羞成怒,指着李秀成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秀成还没说话,英王陈玉成却开口了,“动辄就提起杀戮兄弟,若是兄弟们犯了军法,吸食大烟,或者投敌,杀了就杀了。可这些一样没有,就喊打喊杀,这算什么?”

    “我也觉的这样杀人不合适!”宁王韦俊说道。杨辅清其实与杨秀清八杆子打不着关系,只是名字相近,加上早饭初期大家都需要拉拢英才,杨秀清这才认了与杨辅清为自己同宗兄弟,杨辅清也由此当上了国宗。韦俊可是北王韦昌荣货真价实的弟弟,杨辅清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而勾结天京之变重要幕后推动者石达开的时候,韦俊却依旧在太平天国的战斗序列里面,始终为太平天国作战。洪秀全后来封韦俊为宁王,也有息事宁人的意思在里面。

    朝堂之上登时就出现了对立的局面,林凤祥可一点都不想看到这种对立。忠王李秀成是杨秀清亲自提拔的人,英王陈玉成则是被石达开逼死的陈承镕的侄子,宁王韦俊则是韦昌荣的弟弟。这三个人当然不会跟石达开,更不会真的待见天王洪秀全。他们三人的亲人都是死在这两人手中的。

    天京之变后,出来进行劝说,努力化解矛盾的就是林凤祥。林凤祥把韦俊调来当他的副手,又努力说服杨辅清回归天国。他本人是北伐三丞相之首,天京之变后得到了李开芳与吉文元的支持,林凤祥自己到没有组建小团体的打算。但是以林凤祥为中心自然组成了一股势力。洪天王被韦泽逼着迁都前的天国十三王里面,至少有六位都是支持林凤祥的。

    与杨辅清那种恼羞成怒不同,石达开对问题早就没有了这种幼稚的态度。他很清楚是不是杀人并不重要,林凤祥一派的王爷其实不反对杀,他们现在这么旗帜鲜明的反对仅仅是借题发挥而已。天京之变是太平天国本身的自相残杀,这固然是天京之变发生前就积攒下来的无数矛盾的总爆发。也埋下了太平天国现在内部巨大隔阂的原因。

    当时的发动者与主要参与者基本都在自相残杀中完蛋了,石达开其实很怀疑韦泽在天京之变中的作用,如果不是齐王韦泽在杨秀清准备逼封万岁前对东王府的主事,可实际上是洪天王心腹的陈承镕公然说,“东王早就该当万岁了!天王是远比不上东王的!”洪天王也未必能下定决心发动天京之变。

    所以石达开的结论是,韦泽其实早就发现了天京之变的迹象。他充分利用了天京之变,由洪秀全动手除掉了杨秀清。这个天下唯一能制约韦泽的人死了时候,韦泽就再也没有了阻碍,可以自由自在的振翅高飞。去实现他自己早就谋划好的计划。

    这种感觉石达开也有过,杨秀清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石达开头上,随时能够威胁石达开,随时能够杀掉石达开。石达开之所以支持天京之变,就是要摆脱这样的感受。从这点来说,石达开并不觉得韦泽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什么问题,他很理解甚至比较支持韦泽的选择。

    同样是极深介入天京之变的人,现在韦泽却洗刷的干干净净,全天下,甚至连太平军里面都觉得韦泽干干净净,与太平天国也互不相欠。更没人质疑韦泽的道德水平。反倒是石达开身上却背负着沉重的罪孽。两人相比较,韦泽从天京之变中得到的岂止比石达开多出千倍万倍。

    石达开毕竟是石达开,到了现在他也没有怪韦泽的意思。天京之变对于天平天国来说就是一道极深的伤口,而且伤口还化了脓。如果不把这股脓给挤出来,这道伤口就始终无法愈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韦泽还是比石达开高明的多。石达开与太平天国的纠葛太多,他是永远无法洗刷掉他身上太平天国的印记。但是韦泽却通过东王杨秀清之死彻底斩断了与太平天国的联系。

    如果有什么值得后悔的,石达开只是后悔自己没看清楚这点。韦泽是可以离开太平天国的,但是石达开却不行。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石达开是不会再做出这样错误的选择了。

    抱着这种觉悟,石达开对着诸王和众将坦然说道:“诸位兄弟,如果是我石达开之前说了齐王韦泽的一些话,让大家觉得我石达开是在推诿责任。那我只能说,诸位兄弟想错了。今天我有些话就不妨与诸位兄弟直说。”

    说完之后,石达开转向了天王洪天富贵,“天王,今天议事已经终结。咱们散朝吧!”

    洪天富贵对于石达开要说的话极为好奇,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对石达开这些重臣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号召力。绷着嘴唇想说自己也想听石达开讲述以前的故事,可洪天富贵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而诸王与重臣们则互相交流着视线,天京之变是大家心头迈不过去的坎,也是大家根本不想提及的血腥往事。而石达开竟然有想把这件往事给彻底揭开的意思,大家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与本代天王洪天富贵强烈的好奇心不同,大家不少人强烈的不想听石达开诉说往事,如果不是知道自己不能走,不少人只怕就会立刻逃跑了吧。

第284章 北边的麻烦(七)

    readx;沉默,沉默。听石达开讲述完了天京之变以及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的经历,至少是石达开本人亲身经历的事情之后,参与这场可怕会谈的人们都沉默着。

    天京之变无疑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烈的时候。战斗失败,甚至重要人物牺牲都没能击溃太平天国众将的士气,对大家来说,那些日子很惨烈,却没有绝望。

    从永安建制到突出永安,一直到定都南京。沿途之上南王冯云山死了,西王萧朝贵死了。打桂林失败,打长沙失败,攻克武汉之后又不得不放弃。太平军没有根据地,没有稳固后方,周围则是强敌环伺,但是将领们没有失去信心。大家一次次的从失败中站起身来,没有被逆境压垮,而是不断战斗,战斗。到天京之变前,太平军控制了大片土地,在北方建起淮河防线,东边和西边都准备全力进攻。就在这光辉顶点,天京之变爆发了,笼罩在太平天国头上的太阳消失的无影无踪。自此之后,太平天国就开始江河日下。

    但是这真的能完全怪罪某个人,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某个人么?即便是反对石达开,反对洪秀全的将领也很清楚,杨秀清当时到底跋扈到了何种地步。在杨秀清如日中天的时候,大家即便突然听说杨秀清杀了北王韦昌辉,杀了翼王石达开,震惊固然会震惊,大家却不会觉得意外。那时候的杨秀清杀了谁,重责了谁,大家都不会意外。

    大家固然可以责备天王洪秀全,责备翼王石达开,甚至斥责北王韦昌辉与佐天候陈承镕。可是让大家活在那种恐怖之下的杨秀清就没有责任么?大家都是武将,面对这样的威胁,没人会束手待毙。反击才能完全能理解的,不反击倒是很意外的事情。

    即便对石达开当时的选择不能原谅,但是包括李秀成和陈玉成在内,都接受了石达开的解释,他们当时也的确没有别的办法。

    讲述了很多事情之后,石达开也有些疲惫。他歇了片刻之后说道:“诸家兄弟,我原本也不敢说这些旧事。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当时做的没错,可我也知道诸家兄弟不会原谅我。我当时没想清楚兄弟们为何不能原谅我,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不管我石达开走到哪里,我都是太平天国的人。可我当时却觉得,只要我石达开与太平天国恩断义绝,我石达开就能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离开天京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我错了!”

    以石达开的孤傲,他以前只有面对杨秀清那无比沉重的压力之时,才不得不经常说“小弟肚肠浅,办事总是容易犯错,还请东王多指教”。除此之外,他何时对别人真正承认过自己错了。但是令诸王与重臣真正动容的并非是石达开认错了,而是石达开说到了大家心里面。

    杀杨秀清的事情,大家并没有认为石达开在里面有什么特别的责任。即便是石达开自己不说,大家也早就猜到了石达开知道此事,而且石达开支持此事。

    天京之变后石达开逼死了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佐天候陈承镕,再次回到天京城。众将们还是愿意竭尽全力支持石达开做实际上的“正军师”。洪秀全始终不肯封石达开做正军师,众将也未必就真心反对。大家都见识过东王杨秀清当了正军师之后那种跋扈,可杨秀清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石达开每当正军师之前的确不错,可谁又能保证石达开当了正军师之后不会变成第二个杨秀清。

    石达开与洪秀全之间的争权夺利,大家算是五五开。同情石达开多些,但是也没有铁了心一定要石达开得到正军师地位的想法。

    真正让大家对石达开心怀不满的是,即便得到了正军师大部分权限,石达开依旧不接受。他拉了二十万精锐脱离了江西战线,从此与太平天国分道扬镳。如果石达开不走,众将始终是偏向石达开的,石达开一走,就再也不是太平天国的人了。石达开还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只能让留在太平天国的众将心里面对石达开更加不满。

    “你终于知道你错了?”英王陈玉成瞪着石达开说道。

    石达开也明白有人一定会说这话,陈玉成先开口倒也挺合适。当年石达开带着部队脱离江西战线的时候,李秀成与陈玉成坚决不肯跟他走。所以石达开还玩弄了一个小手段,写信给洪秀全,说李秀成与陈玉成可堪大用,让他们带兵为洪秀全效力。其实李秀成陈玉成以及那些兵马都是不肯跟石达开走的人。

    抬眼看向陈玉成,石达开有些意外的看到陈玉成眼圈竟然有些泛红。陈玉成是宁肯流血都不会流泪的人,此时竟然如此,可见他情绪激动的程度。石达开坦然说道:“陈兄弟,我的确是错了。”

    “你既然知道你错了,又有何脸面再说齐王的坏话,有何脸面说要杀兄弟们。天京之变还杀得不够么!”陈玉成大声对石达开说道。听到这话,诸王诸将里面不少人都微微点头。大家也不是小孩子,天京之变过去那么久,大家也不可能天天记着。石达开今天肯承认他脱逃是错的,这话说到了大家心里面。不少人也觉得打开了一个心结。可石达开对韦泽的评价,以及今天要用严厉军法对付有思乡之情的兄弟,大家觉得不能接受。

    “这两件事我一件一件的说,咱们先说齐王的事情。就以我所经历的事情,齐王绝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的一个人。”石达开坦率的说道。

    洪秀全与诸王之所以要发动天京之变,很大原因就是陈承镕确定了韦泽急切想让杨秀清当万岁,只有要让杨秀清对洪秀全取而代之的态度。韦泽说过,天王不过是天王,东王可是天父。天父坐大位有什么不对?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内有东王杨秀清掌握了天京城的防务,外有韦泽手中的那支太平天国最强悍的野战军,韦泽又野心勃勃的想撺掇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的第一人。东王杨秀清成为万岁之后,洪秀全注定是死无葬身之地。洪秀全为了自己,只能铲除东王杨秀清。

    石达开很清楚,在一直忠于太平天国的众将眼中,韦泽支持东王篡位,那也是韦泽的本份。而且天京之变后东王杨秀清被杀,韦泽没有继续实现自己在太平天国的野心,他带着自己的部众离开双方也算是两清了。

    所以石达开就拿了自己的经历做例子。石达开脱离过太平天国,正因为他这么干过,所以他太清楚想把一支部队成建制的拉走到底有多难。石达开当时声望那么高,洪秀全又那么不得人心,可石达开也是想尽了办法才拉走了一部分部队。不少石达开认为一定会跟他走的人却恰恰没跟着他走。

    天京之变的时候,杨秀清在守卫森严的东王府尚且被北王韦昌荣所杀。可韦泽带了几十个亲兵进了天京城,住进了齐王府。韦昌荣派兵重点去齐王府围杀韦泽,居然被韦泽逃出了性命。光这样就罢了,韦泽只在天京城住了一晚,逃过了追杀,第二天上午就能带了十几个人,把上万人马从当时没什么损失的东王府体系里面给拉走了。

    “大家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人,若是说齐王根本没有任何准备,我绝对不信。以东王的精明强干,齐王说拉走东王一万人就立刻拉走一万人。若不是我们都是见到此事的,你说我们中间谁能信?”石达开大声问道。

    没人立刻说话,大家对天京之乱的记忆就是那场血腥的屠杀。对于被韦泽弄走的那些人,大家偶尔想起的时候还替他们感到庆幸,若是他们没跟着韦泽走,只怕在接下来的屠杀中会在劫难逃。现在经石达开一说,大家才发现事情有时候未必就那么简单。

    那一万人固然是东王从韦泽手中夺走的,可这支部队被夺走了大半年,首领张应宸都被东王用计换掉。各路军官都换成了东王的亲信。在这样的情况下,韦泽振臂一呼,一万人跟着韦泽就走了。部队抛下东王的军官跟着韦泽就走了。这固然有当时的特殊局面,可若是这支部队没有始终把韦泽当成他们真正的首领,也绝不可能出现这般局面。

    稍微扩展点看,韦泽固然是东王杨秀清手下第一大将,可韦泽的部队其实完全独立在东王杨秀清的控制之外。连被夺走大半年的部队尚且完全忠于韦泽,那其他部队就更不用提。若是说韦泽真的如同表面上所看的那么忠于杨秀清,那即便韦泽不肯为东王报仇,他的部下只怕也会努力撺掇韦泽让韦泽为东王报仇。不太可能出现韦泽一声令下部队去广东,整支部队就立刻前去广东的事情。

    石达开承认当时他离开的时候没把自己当作太平天国的人,那行动更加果断的韦泽当时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陈玉成原本是准备狠狠呛一下石达开的,现在他也沉默下来。有些事情不想就罢了,越想越让人害怕。

    看大家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石达开继续说道:“我不是说大家不能想家,可现在老兄弟们的家都在韦泽手里。他们若是回家,那我请问诸家兄弟,这些兄弟们是把韦泽那边当作家,还是把咱们太平天国当作家?他们还认不认自己是太平天国的人!”

    这番话说完,更是没人说话。就在石达开觉得他已经说服了众人的时候,林凤祥开口说道:“这不是兄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平天国的人,而是我们太平天国有没有觉得兄弟们是咱们的人。把兄弟们留下来,那就是要兄弟们和我们一起同生共死。在这个时候若是连让兄弟们选条路的机会都不给,我觉得不仁义。”

第285章 北边的麻烦(八)

    readx;由光复军派遣代表引发了的太平军高层会议,这场针对天京之变的历史问题闭门会议开了两天。会议达成的最大成果就是理清了太平军上层对天京之变的认知。天京之变是一场悲剧,起因是体制上的权力结构不合理,发展是体制内的人事与权力的大混乱,结果是太平天国的内部大火并,以至于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

    关于翼王石达开离心离德的分裂主义行径,更加速了太平军的衰败。但是这件事属于事出有因,而且石达开也没有提及自己那些被迫的原因,只是坦率的承认了自己的做法不对。杀人不过头点地,把翼王石达开真的处置一番对于太平天国又有什么好处。利用石达开主动认错为契机,大家再次强调了上层对于太平天国的归属与忠诚。

    继往开来,内部问题理顺之后,太平天国上层就开始着手完成当年东王杨秀清未尽的事业。太平天国当年在永安草创的其实是一个二元制国家,天王代表的是神权,是太平天国的合法性。南王冯云山则是教皇,负责实际组织宗教体系。西王萧朝贵与东王杨秀清的联盟则代表了世俗的行政权。

    这个体制从一开始★就有大问题,天王洪秀全能力平平,不管是是经营宗教或者是搞军政,都并不出色。偏偏天王洪秀全却在教义上拥有无上地位。经过天京之变之后,洪秀全终于掌握了大权,于是整个太平天国始终动荡不安。

    现在天王洪秀全已经死了三年,即便是三年不改的孝道也到了该发生改变的时候了。基于对天京之变的共同认知基础上,诸王对太平天国的体制进行了大改。

    首先就是再定位天王,经过讨论,上层都认为现在的天王洪天富贵只是世俗君主,而不再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确定了天王之后,诸王的地位也进行了平衡的调整。取消正军师的位置,设左右丞相,石达开为左丞相,林凤祥为右丞相。完全确立六部制度,实施科举。左右丞相联手实施统一军制的工作。

    太平天国大部分上层却没有接受石达开对韦泽的评价,不管当时发生了什么,韦泽的行动都很难视为对太平天国的背叛。洪秀全再有自己的苦衷,他当时都决定要杀韦泽。洪秀全动手失败之后,韦泽有能力攻破天京城杀死或者囚禁洪秀全,可韦泽没有选择这么做。这已经是仁至义尽。

    所以太平天国上层对未来战略选择进行讨论后,只能面对现实的承认,选择只剩下两个,要么就与韦泽对抗到底,要么就是最终投降。

    石达开的选择是勒令太平天国中层下层都服从对抗韦泽的政策,林凤祥自己自然要继续忠于太平天国,可他却认为强扭的瓜不甜,在做出这种选择之前要给太平军兄弟们一次机会。如果真的是非常想回故乡的人,应该让他们走。

    信息传到韦泽这边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内部讨论还没结束,不过整体上看,支持林凤祥的少,支持石达开的明显占据优势。

    韦泽没有评价这个问题,太平军里面到底多少人坚定要与新中国对抗到底,都改变不了最终结局。看完了有关太平天国的情报之后,韦泽说了一句评价,“太平天国终于消除了洪秀全的影响,变成了一个权臣主政的传统中国小朝廷。”

    这是杨秀清曾经尝试过的事情,最终失败了。后来包括林凤祥在内的不少人都在这方面进行过努力,因为洪秀全自己要努力抓权,也没有能够成功。在洪秀全死后三年,太平天国终于完成了这个进程。距离天京之变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尽管工作繁忙,韦泽还是写了《太平天国政治发展的极限》的文章,文章里面介绍了太平天国自身的历史局限性,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还是变成了传统的改朝换代。尽管太平天国模仿光复军的成功,也建立了总参谋部之类的近代军事组织,可这种变化并没有能够改变太平天国封建小朝廷的本质。新制度的确立宣告了太平天国革命性的终结,太平天国的统治者们也只能走这么远而已。

    韦泽觉得这篇文章很重要,但是在此时的中国没人觉得给太平天国定性有丝毫重要可言。大学的希望科学家韦泽去给那些教授教师们讲课,工业部门则期待着专家韦泽帮助他们指出解决技术难关的方向与方法,经济部门希望韦泽陛下赶紧召开更多分析会,就未来的经济方向做出更细节的判断,军事部门好一点,海军等着韦泽都督有空讨论一下海军未来战争的具体战役。地方政府则渴望韦泽陛下能够分更多的大型农用以及运输设备帮他们尽快解决土改以及深化土改时遇到的问题。

    就这么一个球毛太平天国,只要都督一声令下,各个部门立刻就能联手把太平天国碾碎了给韦泽都督看。既然太平天国已经无谓的消耗了都督很多精力,替都督省下精力无疑对大家都好。

    “听说天王已经答应我们大家可以回家看看。”

    “真的么?”

    “有人说,翼王已经愿意对齐王称臣,齐王把西北封给咱们,以后就不会和齐王打仗了!”

    “能不能打仗倒没什么,我只是想带着媳妇回家看看。去祖坟那边烧烧纸。”

    “最少也让我们写信回家,看看家里面现在如何了。”

    各种各样的流言开始在太平军内部流传起来。

    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基层也开始动员起来。不管那些人是不是真的怀念当了太平军的亲人,也不管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还活着。至少他们要写信给亲人,看看亲人是否还在,也希望他们能够回家团聚。

    从7月开始,通过光复军的情报系统,一部分信件就到了太平军手里。真的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十几年没有家乡的消息,一旦看到家人的信件,那份激动难以形容。信里面说的都是家里的情况,分地了,有饭吃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成亲了,有孩子了,孩子上学了。说的都是些家庭的琐事,说的都是家族的希望团聚的心情。看到好消息的太平军将士心里面自然是无比喜悦,得知了亲人去世的太平军,则忍不住痛哭流涕。

    石达开与林凤祥分列左右丞相,他们两个此时正在推行理顺整个太平天国的内部制度,林凤祥突然听说石达开下令处决了十几名太平军低级军官,登时大惊。

    光复军的情报工作运转起来之后,各军都受到不小的压力。林凤祥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斗志,他之所以继续坚持的理由仅仅是对太平天国本身的忠诚。将近二十年的奋斗,地上天国的理想破灭了,争霸天下的理想破灭了,济世救民的理想破灭了。现在的太平天国仅仅是一个地方势力,没人真的相信他们能够打倒韦泽。顶多是希望建立起割据势力而已。

    林凤祥当过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总得装模作样的学习易经。易经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哲学书,讲的就是世道盛衰,人的变化。从哪个角度看,太平军都处于一个下行的方向。若是从一个势力领导者的角度看,此时自然是奋起一搏的时候。但是从下面兄弟的角度来看,让他们寻找更好的未来是对兄弟们负责任的态度。

    石达开倒是成功团结了太平天国的上层,这些兄弟自然还是希望能够奋力一搏。所以林凤祥希望让兄弟们自己选择,留下那些愿意坚定跟着太平军走的兄弟。现在林凤祥无疑成了少数派。林凤祥也不认为石达开他们有什么错,所以他没有一定要和石达开争执到低的意思。林凤祥只是没想到石达开居然真的对“脱离份子”大开杀戒。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林凤祥思前想后暂时忍了。

    “石达开这手倒是挺果断的。”洛阳军分区负责配合情报部门的工作,所以军区政委和司令员都参加了讨论会议。政委称赞了石达开一句之后,接着笑道:“不过我觉得正面击溃太平军,我们洛阳军分区的三万人基本就够用了。”

    对于军人来说,情报操作是他们非常厌恶的一件事。对付敌人的时候或许情报工作很有助益,可军队也要面对敌人无孔不入的情报攻击。两者相比,简简单单采用单纯的军事实力击溃对方来的更轻松。

    情报部门要和洛阳军分区合作,情报部门自然就得透露一些情报给军区。负责人讲道:“现在麻烦的并非是太平军的上层,我们情报部门觉得麻烦是这几年新加入太平军的西北人,他们都是本地势力。太平军上层和我们打仗,目的是争夺天下。倒是那些西北本地人,他们多数是地方的地主之流。加入太平军的目的也是为了能给他们家族谋个靠山。这批人其实不太好处理。”

    “如果你们担心这个,那是想多了。”洛阳军分区司令笑道,“通过情报放出话去,若是我们光复军打不赢太平军,那就什么都不用谈。若是我们能打赢太平军,西北的地主还要坚决支持太平军,那就没收全家土地。这话放出去,地主们就会掂量掂量。若是太平军打了败仗,例如被我们夺下长安。这些人立刻就会做鸟兽散。其实真正该担心倒不是这些地头蛇,而是那些一直跟着太平军的老兄弟。”

    ...

第286章 北边的麻烦(九)

    readx;“翼王,上个月已经杀了快四十个,杖责了上百的兄弟。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八月初,杨辅清带着相当为难的表情向石达开提出了很婉转的建议。最初的时候,杨辅清也是强硬派,吆喝着杀了动摇军心的。真的执行之后,看着越来越多怨恨的目光,感受到了中低级老兄弟们的种种躲避,杨辅清觉得人心正在迅速崩溃。这种感觉与他在福建作战一路失败之后完全相同。

    石达开并没有立刻说话,整个军中的反应也和他原本想的不同。在石达开看来,既然跟着天国走了这么久,而且老兄弟们现在起码都分了地,怎么看都已经开始变成西北的住家户。这些老兄弟还是这么想回老家,的确有点超出石达开的意料之外。

    石达开也知道军中有人在给其他兄弟送家信,但是不管怎么问,大家都说不知道。什么半夜突然有人把信扔进院子里,或者醒来开门,门缝里夹着一封信。这话石达开完全不信,怎么可能有这么飞檐走壁的高手。若是光复军真的有这样的能耐,他们岂不是能直接把太平军上层一网打尽。明显是下面的兄弟互相包庇。

    严刑峻法自然是有用的,9▼那些主动去询问能否回老家看看,并且坚持要回家的人被处置了。其他人都闭口不言,但是闭口不言却不等于心里面就赞同石达开的想法。人心隔肚皮,总不能觉得人想回家,就一刀杀了。石达开真的敢这么做,兄弟们只怕就敢起来推翻石达开。

    这件事若是就此打住,那等于是前功尽弃。这件事若是继续追查,只会激起更大的怨望。杨辅清有过众叛亲离的感觉,石达开干脆就在广西经历过众叛亲离,二十万大军转眼间就跑了十几万。那种感觉是石达开再也不愿意经历的。

    正在想着该怎么避免这种事情再发生,忠王李秀成前来求见。见到石达开之后,李秀成直接说道:“丞相,我在军中发现一件事。”

    原本太平军中丞相的地位虽然高,却是在各种有爵位的人之下。现在丞相终于回到了中国传统的地位,朝廷里面只剩下两位丞相,地位在其他官员之上。被李秀成称为丞相,石达开虽然感觉不太习惯,却也没有在意。他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陕西当地从军的很多人最近却是请假回家。甚至还有不辞而别的。我倒也仔细打听过,陕西兵里面很多人说我们要和光复军开战,大家担心太平军打不过光复军。若是太平军败了,他们加入太平军,家里面的土地只怕会被光复军给没收。所以陕西兵军心浮动。”

    太平军到陕西的时候有将近二十万人,这些人在太平军里面占据了绝大部分官位。虽然西北也有不少人投军,大多数都只是当兵的。即便如此,二十万太平军里面很多人现在只混了个小官。西北当地人对此已经是颇为不满。不用想,石达开就能猜到这是韦泽搞的手脚。

    杨辅清更是骂道:“韦泽这厮如此阴狠,我怎么以前就没看出来呢!”

    石达开没有加入咒骂韦泽的行列,他问李秀成,“忠王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李秀成自然是倾向林凤祥的,不过他这次并没有直接找林凤祥,而是前来找石达开。听了石达开的问题,李秀成答道:“此时若是对陕西兵动手,军心只会更乱。若是真的想破了当下的局面,大概只有先发制人,对光复军动手,打几个大胜仗出来。军心自然能稳固。不然的话,我等在这里对兄弟们动手,兄弟们心怀不满。只要一两次败仗,老兄弟们还好说,陕西当地人只怕就会跑个精光。”

    不管是石达开也好,杨辅清也罢,他们都考虑过这个办法。光复军步步紧逼,背后依仗的其实是大家觉得光复军对上太平军会胜利。太平军高层们还好说,如果失败的话就会失去到现在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与地位。可太平军中下层的想法就完全不同,既然怎么打都只会失败,大家凭什么要白白丢了性命。

    石达开并没有立刻回应杨辅清与李秀成。他这三年来都肯轻易动洪秀全定下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还在的话,即便是大家没了争霸天下,夺取全国政权的可能。可太平天国好歹还有个地上天国的口号。这说法好歹能和保家卫国联系在一起。

    如果把拜上帝教给完全抛弃,那太平天国能够凝聚人心的只剩下争霸天下。争霸天下这东西是要看局面的,局面有利的话,自然是谁都要来插一脚,为以后升迁混个功劳。局面一看就是大大不利的话,这太平天国就只是一众王公大臣的太平天国,下面的兄弟为什么要给太平天国陪葬?

    韦泽很明显就是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不针对上层劝降,而是针对下层进行煽动。王爷们能威风八面,靠的是手下的这些兵马。若是兵马都跑散了,王爷们其实比普通官兵更危险,他们的脑袋可是能换取高额的奖赏。从这个角度考虑,石达开更看透了韦泽的阴险。这几年来石达开不是没有想过走上层路线,通过向韦泽称臣来换取割据地方的权力。韦泽自己不主动提这档事,太平军派人前来交涉的时候,石达开只是推三阻四,明显是不想谈这个问题。顶多是建议太平军交出西北之后去新疆。看太平军不肯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之后,韦泽就从下层来瓦解太平军。这手段是真的要从根子上把太平军连根拔起啊!

    想重新凝结太平军的军心士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太平军全体将士证明,光复军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光复军是完全可以被太平军打败消灭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石达开可真的没信心。

    李秀成也算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之所以不去找林凤祥而是来找石达开,就是知道以林凤祥现在的态度,只怕是不肯主动进攻光复军的。林凤祥能力卓著,人品高洁,这是李秀成非常仰慕的。但是,在这个生死关头,林凤祥更会为太平军将士考虑。说的极端点,若是韦泽说杀了林凤祥一个人,他就接受让全体太平军得到更好待遇,只怕林凤祥眉头不会皱一下,就会答应下来,并且心甘情愿的受死。

    可李秀成不是这种人,某种意义上他和石达开是同一类人。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效忠的集团,李秀成根本不在乎下面的官兵死多少人。如果太平军现在二十万老兄弟都死光,就能换取打败韦泽,夺取天下的结果。李秀成眉毛都不会皱一下。打下了天下之后,要多少部下就会有多少部下。可这天下却只有一个。

    看石达开沉吟不语,李秀成说道:“丞相,此时也没什么好说的,该打的时候就一定要打。此时丞相刚整顿过,兄弟们心气还算是很齐。若是拖下去,丞相你也不敢再动手整顿,下面的兄弟们只怕反倒会看轻了丞相。”

    “可若是败了呢?”石达开问。

    “此次出兵我们不要大张旗鼓,不论胜败都不要与兄弟们讲说。我们先暂观其变。若是胜了,光复军自然不敢再来我们这里胡说八道。若是败了……,我们就说光复军偷袭我们,杀了我们的兄弟,他们说的答应兄弟们回家看看都是说的瞎话。只是为了诓骗我等。”

    杨辅清见李秀成神色平静的说着对策,登时就对这位太平天国的忠王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玩起这种阴谋诡计,李秀成倒是完全没有任何不安的感觉。若是真按照李秀成提出的建议来干,倒是可以短期内阻止光复军试图分化瓦解太平军的行动。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胜败,太平军都会遭到光复军的进攻,而且是长期进攻。那时候又该如何呢?

    李秀成继续说道:“我们能赢的话那就打,若是我们赢不了,就去新疆。齐王一直逼着我们去新疆,他若是真的想自己打下新疆,却也不用费这个功夫。只要我们到了新疆,然后向齐王告个罪,说些软话,应该就能缓口气。反正大不了是个死,要生要死那时候再说。不过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杨辅清连忙问。

    李秀成看着石达开答道:“若是不想打,现在就干脆降了齐王。只要没有撕破脸,齐王总是要给他自己留点面子。不过是战是降,却不能再等。齐王此人用兵从来都是谋定而动,可一旦齐王下了决心,咱们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石达开静静的听着,其实他所想的与李秀成一模一样。而且石达开比李秀成谋划的更彻底,他原本计划中是率先把西北的兵力集结起来,要与韦泽开战,那就索性大打出手。可韦泽的行动却快了石达开一步,不仅煽动太平军的老兄弟,现在连陕西兵都开始煽动。石达开如果现在强行集结,一个是时间上来不及,另外一定会遭到很大的阻力。

    李秀成的提议倒是弥补了这个问题,只要让兄弟们相信韦泽是先动手的一方,集结就能变得更有效。想到这里,石达开问道:“忠王觉得谁可以担当出兵的重任?”

    “这就只能由丞相的兵出动。若是其他人的兵,只怕林大哥不答应。”李秀成答道。

    石达开其实想让李秀成出兵,可李秀成这么推诿也不是没有道理。这几年虽然军头们还是各自统兵,但是参谋部逐渐成立。若是派遣的是林凤祥一系的兵马,定然是瞒不过林凤祥的。石达开也不是个畏战之人,既然有了定论,他断然说道:“等此战有了结果,还需忠王出来说话。”

    “这个我自然晓得!”李秀成也回答的极为干脆。

    ...

第287章 北边的麻烦(十)

    readx;先给我自己解释两句,昨天我在设定了定时发文,网站系统有点问题,结果没有能发出去。

    让大家久等了,很是抱歉。不过这种事情绯红我实在是无力预言,也没办法提前发消息告诉大家。我只能保证每天早上6点和8点有上传的更新内容,让大家能够看到更新。

    吴凤山一到军营里面,营门口立刻就戒备起来。这些天太平军里头管的严,门禁出现更多人也没引起什么注意。等吴凤山一进营房,陕西那种土坯房里面的太平军兄弟立刻就围了上来。

    “吴大哥,有啥消息么?”

    “吴大哥,外头的兄弟们都怎么说的?”

    一众官兵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其他营的兄弟说了,如果家里真的跟信上写的一样,大家还是想回去。”吴凤山介绍着其他太平军的态度。“大家还说,当时跟着天王打天下。现在天王不在了,这天下也打不下去。咱们为王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也够了。到这个时候,咱们兄弟也得给自己打算一下。”

    自私是人的本性。有着远大未来的时候,或者所属的集团遇到能够克服的困难之时,参与者们总是很容易爆发出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局面这种东西是不断变化的,远大未来与现在的太平军与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当整个饼没办法扩大,所有问题立刻就开始凸显出来。

    此次对太平军的政治攻势时,韦泽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光复党这些年蓬勃兴起,是因为韦泽领导的工业化进程以比较平衡的分配方式将国内工业红利分给了整个国家与组织。既然这些利益是光复党光复军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好处,韦泽要求分配的时候多倾向于群众,组织当然能够接受。随着生产力发展,整个解放区的生活都变好了。

    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群众可不傻,他们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更清楚自己得到了什么。大家非常清楚,靠他们自己是没办法达到现在的生活进步。为了得到更多好处,大家自然就追随着光复党与光复军。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诸王也很想如韦泽的领导团体这样,仿佛太阳一般释放着无穷尽的光和热。但是他们做不到。以这些人的聪明,他们当然知道韦泽把他们赶到西北,是有着一些他们暂时无法理解的阴谋。可根本不用韦泽根去说什么,为了能够给部下和当地真正支持太平天国的汉人以利益,太平天国就只能清洗西北。不清洗西北,他们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不清洗西北,他们就没有土地财物来给这些追随者好处。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大清洗结束之后已经五六年,好处早就分光,大家的感激也消退。农业时代落后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让太平军遇到了问题。太平军上下都知道打不过光复军,下层的太平军中有进取心的感受到的是没前途,没有进取心的则是希望能够解甲归田。即便是得不到更多,至少不要失去什么,这就是大家的共同看法。

    即便没办法站在韦泽那样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更没有办法用韦泽的归纳性来总结发生的事情,可太平军中下层看到的具体问题却是与韦泽看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他们知道已经无法争取到更多,所以就不想再失去任何已经拥有的东西。

    吴凤山给太平军基层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他所联络的各个部队中大概有三成的人看到家乡变化的不错,虽然对回家种地是不是会更好心怀疑虑。但是家就是家,能够回到老家生活的确是不错的事情。江南那地方只要有地,只交三成实物税,那绝对饿不死,日子也会变得更好。可西北这地方如果不是水浇地,有再多地也未必就能完全摆脱死亡的威胁。而那些水浇地哪里轮到这些下层去染指。上层和上层的亲信早就把这些地给分了。这三成的兄弟认为回家比留在西北强。

    还有三成是对前程完全没了信心,大家心灰意冷。觉得现在这般局面,还不如就散了。至于散了之后,他们除了回家也没别的选择。

    另外四成是觉得“这么走了有些对不起人”,他们分到的土地马马虎虎,在西北已经成亲,有了孩子。这部分人不在乎上面发生何等变化,只要他们现在的生活不受威胁,在西北当个种地的农民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具体现状与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同样的想法,那就是不想继续打仗。

    最近光复军对太平军的政治攻势中,最强调的恰恰是这点。只要这些太平军的老兄弟肯放下武器,不管是回家,还是留在西北,光复军都会让老兄弟们过上安稳的生活。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否和这些兄弟没有关系。

    齐王韦泽对于这些太平军老兄弟不是陌生人,太平军中远远见过齐王韦泽的人成千上万,北伐三丞相中除了李开芳所部覆灭,其他两位丞相的部下对这位拯救过北伐军,建立淮河防线的齐王非常清楚。韦泽逼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迁都”的事情更是所有太平军老兄弟都经历过的事情。太平军中有关韦泽的各种故事要多少有多少。

    对于这些动摇的太平军来说,他们只需要一件事,那就是确定韦泽的承诺会不会是真的。太平军毕竟不是光复军,如果韦泽耍了大家一把,这找谁说理去?

    吴凤山的真正身份自然是光复军的情报人员,他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点。前面的说服工作很容易,但是所有人都卡在这一步上。如果不能让他们对韦泽有信心,剩下的事情就完全无法推动。但是这等事,靠吴凤山这种人的努力来说是杯水车薪。除了焦急的等待之外,吴凤山也没有别的办法。

    八月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到了19日,现在长安御林军首领勇王张应宸的官署里出现了一个人。这人身上装束还算整齐,见张应宸之前也稍微洗了脸。但是身上那种浓厚的汗味足以证明他在八月的酷暑下跑了可不是一天两天。

    见到张应宸之后,那人疲惫的行礼,“见过勇王。”

    “坐下说话。”张应宸毕竟是光复军出来的,他身上就没有相当一部太平军王爷的那种摆谱劲。毕竟张应宸从军以来接受到的教育和培训都是反复强调,“做事情的目的就是去完成事情,任何选择就要尽可能的有利事情的进行”。让部下能够舒舒服服的坐下说话,对于汇报工作有好处。哪怕是汇报完毕之后,立刻把部下拖出去杀了。可这与让他好好的汇报工作没有丝毫关系。

    张应宸脱离韦泽的部属,成了太平天国直属人员之后,他就是靠着这种态度一步步站稳了脚跟。跟着勇王不受气,这是张应宸部下的一致感受。

    “勇王,光复军那边有妖法!”那位太平天国的军人坐下之后立刻用疲惫的声音说道。

    “妖法?”张应宸几乎是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跟着韦泽没有“妖法”才是怪事,就如同张应宸在太平军中开始建立医院体系的时候,不少人都说张应宸在搞妖法。如果不是军医院挽救了很多原本战场上必死的兄弟,而且军医院的确由其他部队在与张应宸完全没联系的情况下同样的运行,搞不好张应宸早就被捆在柴堆上熊熊燃烧起来。

    “说的详细些。”张应宸继续问。

    这名前来见张应宸的军人是张应宸在石达开部队里面的眼线,此次石达开派兵前去袭击洛阳,他就参加了。整个事情因为发生的太快,所以这位眼线其实也回忆不起太多东西。

    最初的时候一切正常,快速行军的太平军直扑光复军的一处隘口。石达开的精锐也是很能打仗的,他没有傻乎乎的硬攻,而是采取了前面吸引,侧后突袭的战术。这战术最初很成功,看似坚固的防御阵地顷刻就被突破了。

    等前后夹击的两队人马汇合,准备开始继续分割歼灭敌人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好些相当坚固的火力点上开始有子弹飞来。这不是排枪的子弹,随着连续不断的突突声,子弹真的如同狂风骤雨一样吹打着石达开的精锐。每一粒雨滴都有着致命的效果,石达开的部队如同割稻子般被打倒在地。

    太平军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攻击,远远的看不清敌人,自己就被打成这样。好在太平军也是久经阵仗,他们立刻找地方躲避。接着,光复军的火炮以可怕的射速与精准度把太平军躲藏的地方给犁了一遍。

    这位眼线看到事情不好,就开始逃跑。剩下的记忆就非常混乱和片段,怎么跑的,怎么跑出来的,眼线已经不清楚了。他唯一能记得的就是子弹和炮弹在他身边横飞,各种战场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摔倒,爬起,奔跑,再摔倒,再爬起,再奔跑。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出发的三千多人只跑出了不到二百。这些人已经把枪都给扔了,即便胶底鞋有鞋带,也有几十个人连鞋都跑掉了。

    到了此时石达开的部下也没什么好说的,立刻就开始逃命。

    回想起那场战斗,回想起回头眺望时那满地的尸体,眼线只能反复说道:“勇王,齐王会妖法!”

    张应宸一点都不激动,他先让眼线下去休息,自己坐在椅子上微闭着眼睛思索。从眼线的描述上看,韦泽肯定是开发出了新式武器。而这种武器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发射子弹。威力远超任何火器。跟了韦泽好几年,张应宸对此根本不奇怪。反倒是太平军的武器发展进程非常缓慢,这个速度搁到光复军那边倒是奇怪的事情。

    确定了这些之后,张应宸起身前去皇宫。他是御林军首领,放到光复军那边就是卫戍军区司令。见天王是张应宸的职责。

第288章 北边的麻烦(十一)

    readx;在对待光复军的问题上,张应宸的地位一直很尴尬。不管是林凤祥一系或者是石达开一系,都不真正认为张应宸是他们的人。天京之变时,张应宸逐渐成了天王洪秀全的御林军首领。最后洪秀全就是靠张应宸摆平了北王韦昌辉,解决了燕王秦日纲和佐天侯陈承瑢。

    作为韦泽的前下属,作为洪秀全的心腹,张应宸的地位非常尴尬。但是张应宸掌握着三万御林军,是京城里面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即便是洪秀全死后,石达开想方设法的试图去削弱限制张应宸,可张应宸又深得现在的天王洪天富贵的信任,而且林凤祥也不想让石达开独占长安。所以张应宸还算是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洪天富贵见到了张应宸,君臣见礼之后,洪天富贵把其他人都给撵出去,让张应宸坐到他旁边,才压低声音说道:“张大哥,最近外面都有什么消息?”

    张应宸微微叹口气,洪秀全一死,石达开的所作所为其实与杨秀清没啥区别,逐渐把天王给限制在皇宫里面。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石达开,洪秀全在世的时候,教育“幼天王”的手段实在是奇葩的很,洪秀全不愿意让任何男性进入他的后宫,所以洪天富贵的启蒙老师并不是博学鸿儒,而是比他大10岁的同父异母姐姐洪天娇。

    至于学习的内容,洪天贵福先后读过太平天国刊行的《十全大吉诗》《三字经》《幼学诗》《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诏》《太平救世诰》《颁行诏书》,这些不过是解释拜上帝教的基本理论的一些低级读物而已,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洪秀全将其斥为“妖书”,严禁洪天贵福接触。

    进入天京城后的洪秀全志得意满,动辄“爷哥朕幼坐天堂,永普照万方万洋”。既有上帝和耶稣保佑,又何必费心学习别的知识。

    于是在这个“人间天堂”里,洪天贵福按照洪秀全的奇思妙想按部就班地成长着,9岁时洪天贵福就有了洪秀全给他安排的4个妻子。

    虽然太平天国后来遭到重大挫折,可有惊无险。洪秀全此时更是埋头完善他的“教义”,至于他儿子的教育,洪秀全直到1867年他身体开始大大不好的时候才想起来。可那时候洪天富贵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时间。

    洪秀全死后,这位根本不懂得政治经营的19岁青年就被扶上了天王的宝座。有过这样神奇的教育经历,指望他承担起营运太平天国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管石达开怎么看待洪天富贵,也不管太平天国的诸王和重臣们怎么看待洪天富贵。张应宸对洪天富贵的评价不能算差。这孩子性子很质朴,而且洪天富贵很本能不认同他父亲教给他的东西。整个太平天国里面所有人对洪天富贵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张应宸是真正的守护着这孩子。所以洪天富贵把张应宸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等他当了天王之后,两人私下相处的时候,洪天富贵总是称张应宸为哥哥。

    私下谈起自己的理想时,洪天富贵根本不想当这个天王,他的理想是上上学,读读书,然后考个功名,从小官一步步干起。至于更长远的未来,这孩子没见过,所以自然不知道。

    而且更有趣的是,洪天富贵最感兴趣,甚至是很佩服的人居然是韦泽。韦泽这位19岁就开始在太平军中崭露头角的悍将,从广西一路打到河北,立下赫赫战功,21岁就首封齐王。又在危机之时带兵南下,从此开始了更加辉煌的道路。

    这样的一个靠了自己的力量尽情飞翔的人,无疑让自幼就被圈禁在皇宫里面的洪天富贵极为羡慕。而曾经跟随韦泽的张应宸又见识了韦泽在太平军中最辉煌的阶段。洪天富贵自然是最喜欢从张应宸这里听有关韦泽的故事。

    张应宸最初是吓坏了,后来才慢慢明白洪天富贵这做法并无恶意。正因为这样,他才慢慢和洪天富贵成了“朋友”。

    听到洪天富贵这么说,张应宸只能答道:“外面还好,没什么变化。”

    洪天富贵听张应宸这么应付的说法,他干脆就直接问道:“我是问哥哥,齐王说的可以让天国的兄弟回家看看,这件事如何了。”

    虽然知道洪天富贵并没有恶意,但是张应宸心里面的感觉是,洪天富贵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围绕着这件事,天国上层已经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对付。张应宸劝道:“天王,你到了朝堂上,可无论如何都不能提这件事啊!”

    洪天富贵点点头,“这个我晓得!”他不是没提过,但是刚开口,就被石达开给喝止了。洪天富贵可不是那种性格强烈的人,石达开态度强硬,他就会选择屈服。对于当天王的人来说,这性格太弱了。不过对于一个毫无权限的傀儡天王而言,这做法却是保命的最佳办法。

    这让张应宸有时候也搞不清楚,洪天富贵到底是聪明还是不聪明。

    “哥哥,我想回家!”洪天富贵沉默了片刻之后突然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他还怕张应宸不明白,连忙又补充了一句,“我想回广西老家。”

    张应宸脸色大变,他连忙劝道:“天王,你可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这个啊!”

    “我晓得。所以我只敢对哥哥你说这话。我真的想回广西老家。”洪天富贵认真的说道。

    张应宸只觉得自己实在是不该来,可张应宸是经历过这么多事情的人,各种念头随即在脑海里翻滚着。对于太平天国,他早就没了信心。只是天下之大他已经没地方可去。

    当年杨秀清剥夺张应宸的兵权之时,是张应宸自己犯傻,让杨秀清抓住了口实。杨秀清够狠,是用张应宸对韦泽不敬的理由剥夺了张应宸的兵权。这下张应宸连想办法回到韦泽那边的可能都被断绝了。事实上,张应宸的前程等于是判了死刑。若不是如此,张应宸也不会被佐天侯陈承瑢那么轻易就给拉倒了天王洪秀全那边。

    到了现在,张应宸其实也想过,自己是不是干脆抛下在太平天国的一切,回永安老家当个种地的农民,或者当个生意人。可是他曾经干过很多事情,韦泽能不能放过他,这是张应宸心里面最大的担忧。

    听了洪天富贵的话,张应宸实在是不得不去考虑太多事情。

    而此时的翼王府里面,石达开、杨辅清以及李秀成一起听着逃回来的败兵讲述着发生的一切。三个人都对部下的妖法一说毫不相信。不过他们也明白韦泽手里有着威力无比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根本不是太平军能够对抗的。

    光复军已经非常强大,强大到太平军根本无法对抗的地步。即便光复军有了这种新式武器,也不会让局面再发生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让败兵下去之后,李秀成说道:“丞相,既然事情已经如此,你觉得光复军会不会打到天京城。”

    “我觉得,一个月内还不至于。”石达开说道。

    “也就是说我等只能有一个月时间准备了?”李秀成试图确认一下。

    杨辅清说道:“一个月时间大概也够防御天京城了吧。”

    李秀成看着这位四十多岁的太平天国老将,慢慢的说道:“天京城只怕是守不住。这一个月是要迁都的时间。”

    “迁都?”杨辅清愣住了。

    李秀成答道:“先要让兄弟们同意迁都的事情,接着我等就先让天王走,其他的东西一部分一部分的运走。”

    “光复军还没动静,我们就要迁都?”杨辅清根本不在乎李秀成提出的步骤,他用强烈的语气质疑李秀成迁都的提议。

    李秀成平静的答道:“等光复军来了,谁都走不了。现在不迁都,那时候大家一片大乱,光复军根本不用费力,追着我们走,我们就根本走不了!”

    石达开不等杨辅清再反对,他果断的说道:“我们先告诉诸王,光复军突袭我军。此事需要诸王知道。”

    李秀成也不再说什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诸王们达成一致,与光复军完全分道扬镳。李秀成早就认为诸王太畏惧韦泽,太畏惧光复军。这完全束缚了太平军的手脚。当年洪秀全曾经提出过一个很疯狂的计划,那就是一路往西打,打到罗马,让教皇承认洪秀全这位上帝二儿子。

    这计划是如此离谱,太平天国所有王爷和大臣都一致反对。李秀成当时自然是反对,不过他现在想起来,如果那时候太平天国能够真的致力西进的话,说不定早就在西边打出一片天地了。对太平天国来说,艰难险阻其实不算什么。现在这种蜗居西北,不思进取的局面才是最要命的。

    石达开接着说道:“我会让张应宸加强天京城的防御,此事尽快讨论。”

    张应宸很快接到了石达开的命令,他在屋内来回走了好一阵,最终一咬牙,准备了一个小包裹,张应宸前去见了天王洪天富贵。“天王,你想不想回广西老家看看?”

    “当然想了!”洪天富贵惊喜的答道。

    “既然如此,就请天王一定要听我安排。你一句话都不要说!”张应宸紧张的说道。

    “哥哥放心,小弟我一定听话!”看着张应宸的表情,洪天富贵露出了那种在朝堂上遭到石达开为首的忠臣喝止时才会露出的安静表情。

第289章 北边的麻烦(十二)

    readx;林凤祥板着脸放下了石达开给他的文书,他也想到过石达开会有所行动,没想到石达开这么快就真的干了。

    就算是把林凤祥杀了,林凤祥都不会信石达开所说的那套光复军突然袭击太平军的鬼话。所谓兵贵神速,如果光复军真的要攻打太平军,等石达开这文书送到林凤祥这里的时候,光复军最少也打破潼关,甚至兵锋都逼到长安城下。石达开自己捅了马蜂窝,现在却要把大家都给拉下水。这让林凤祥极为恼火。

    林凤祥本想立刻去找石达开理论,当面痛斥石达开这种胡作非为,等他起身准备让人备马的时候却又停下来了。石达开其实可以直接找林凤祥当面讲述此事,那样的话,林凤祥就可以当面痛斥石达开。石达开之所以发了份文件,想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林凤祥主动去找他。估计当林凤祥去找石达开的时候,就会有一堆和石达开站起一起的王爷们要求林凤祥对光复军采取强硬的立场。如果林凤祥不答应,他们只怕就会要求林凤祥让光复军展现善意,这件事就此轻轻揭过。

    就林凤祥的本心,此时的最好办法就是拖,如果真的拖不下去,那就在韦泽给太平军良好待遇的条件下投降算了。现在光复军答应了给太平军下层兄弟们良好的待遇。光复军在它统治的地区实施土改,这种土地公有,人民分地,政府出面组织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普及的方式很合林凤祥的心思。太平军的控制区里面真的推行这种制度,他也没意见。至于太平军上层的待遇,林凤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即便是不给当官,就这些年诸王们捞到的钱,肯安安分分的生活,十辈子都吃不尽。

    所以林凤祥最后的选择是,在文件上写了“知道了”三字,让人送给了石达开。

    见到文件上“知道了”三字,石达开登时就懵了。姜是老的辣,他原本试图让林凤祥先激动起来,没想到林凤祥居然来了一个冷处理。石达开其实不用担心林凤祥怎么想,他只担心林凤祥召开会议,质问石达开所说的内容是真是假。有想当一部分王爷与重臣希望现在太平军要动起来,可还有包括林凤祥在内的这么一群人不想动。

    这帮不想动的人若是真的稳如泰山,石达开可就糟了。不想动的人大概不会要砍下石达开的脑袋去献给韦泽,可没有他们的配合,太平天国就分裂。石达开这帮人就只能自己蹦跶。

    石达开立刻改变了策略,与李秀成约定好时间,两人前后脚的到了林凤祥的丞相府。

    “彰王,光复军突袭我军,我们若是不能赶紧做出应对,只怕光复军就会打上门来。”李秀成干脆就向林凤祥摆明了他的立场。

    “那你准备怎么办?”林凤祥先不说自己的态度,而是询问起李秀成的态度。

    李秀成答道:“我等干脆就继续西进,拿下新疆之后再向西。不过在此之前,还请彰王能去见光复军,劝他们不要对我们太平天国过度逼迫。”

    石达开一听登时觉得事情不对了,李秀成这话怎么和之前的不一样呢?之前的时候李秀成的意思是迁都的同时抗住光复军。现在怎么就变成了要林凤祥去安抚光复军。若是林凤祥能够安抚住光复军,那石达开又该处于一个什么地步?要为此次冲突承担责任不成?

    但是石达开很敏锐的发现,李秀成的这个建议如果能够成功,也不是没有可行之处。现在太平军的内部问题就是失败主义者太多,大家既无与光复军夺取天下的信心,也无继续开疆拓土的冲动。这些人就是这么不死不活的在西北待着,只想把自己已经得到的利益给守住。

    当年石达开也有过这样的日子,他深知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完全的覆灭。只要能适度的激起矛盾,断绝了大家对安稳生活的幻想,那一切都有的救。李秀成的做法虽然很缺德,可整体上看也不是很糟糕。更何况石达开现在的身份,谁又能动的了石达开。

    暂且在心里面狠狠给李秀成记了一笔账,石达开却没有公开反对。诸王中真的能和光复军说上话的其实只有林凤祥一人,到现在为止,能从光复军那边争取来的好处都是林凤祥出面干的。如果林凤祥肯出面,未必不会达成一个新的和平。

    林凤祥一直没说话,等石达开与李秀成把该说的都说了,只剩都眼巴巴的看着林凤祥的时候,林凤祥开口说道:“你们那点心思我清楚,让兄弟们觉得即便打不过光复军,但是光复军却也是能打的。顺道断了大伙觉得光复军能接纳大伙的心思。然后你们就带着大家振兴天国。”

    听林凤祥这么说,石达开只是点点头,如果能得到林凤祥的配合自然是最好。李秀成虽然在诸王中年纪很轻,可他实际上却是排名第三的实力派。光复军北伐,李秀成从浙江那边退回来的时候,兵力可是不少。这位少年有成的将领从林凤祥的话里面听出一种不祥的味道。

    林凤祥继续说道:“我的确能和齐王说上话,可我能和齐王说上话的缘由和两位兄弟不同。我深知我比不了齐王,所以不管是任何事情,我都不敢去算计齐王。可两位兄弟这不仅是要算计我,更要把齐王都给算计进来。两位兄弟为了天国的这番苦心我知道,所以我不怪两位兄弟。可两位兄弟把主意打到齐王头上,我觉得你们真的是打错了算盘!”

    “齐王生气我们倒是能想到。”李秀成说道。

    林凤祥摇摇头,“齐王不会生气。你们若是不让我去找齐王说项,齐王或许还会顿兵观望一阵。你们若是让我找了齐王说项,以齐王的聪明他岂不知道我们现在内部不稳。他现在有了出兵的理由,我等内部又是不稳,你说他会有丝毫迟疑不成。定然是雷霆一击。”

    林凤祥这么一讲,石达开神色还算是平静,李秀成已经脸色大变。他原本是想着糊弄韦泽一下,听了林凤祥这话,李秀成才发现他的确是错的厉害。李秀成虽然不如英王陈玉成那般精通战术,却比英王陈玉成更有谋略。最初的时候他一心按照自己的盘算了考虑问题,经林凤祥的提醒之后,李秀成终于确定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虽然他依旧不认为这做法有问题,可他发现自己的整体盘算是有问题的。

    “那彰王就准备坐视光复军打过来么?”石达开从容的问道。与李秀成不同,石达开要做的是把毫无进取心的太平军给振奋起来,至于是假打或者真打倒没什么太大分别。

    林凤祥看着对面的翼王石达开与忠王李秀成没有丝毫后悔,而是一意孤行的态度。他叹了口气。

    也就在此时,张应宸把两名部下叫来说话。李培元与周固本两人坐在椅子上,认真的听着张应宸开口。

    “若是我没弄错的话,你们两位应该是齐王的手下吧。”张应宸从容的问道。

    李培元与周固本两人登时变了脸色,周固本立刻大声说道:“勇王您可别开玩笑!属下怎么可能是齐王手下!”

    “你以为你们到处联络,给人送信的事情我不知道么?这两个月你们可是辛苦了,从潼关接了兄弟们家人的信给送到兄弟们手中,众家兄弟可是很记你们的情。即便是不小心说漏了嘴,兄弟们还恳请我不要难为你们。”张应宸慢悠悠的说道。

    如果张应宸此时愤怒的跳起来破口大骂,李培元与周固本都认为还有给自己辩解的机会。可张应宸态度如此从容,明显是早就有了打算。两人对视了一眼,一起站起身来。张应宸的亲卫立刻上前两步,手握兵器,准备防备两人的任何异动。

    李培元垂下双手,对着张应宸认真的说道:“勇王,我等的确是齐王手下。不过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兄弟们,太平军与光复军打起来有什么好处可言。王爷们都看重自己的地位,可他们的地位却是这几十万太平军兄弟给他们撑起来的。勇王你跟了齐王那么久,你比谁都清楚,齐王是靠他撑起了光复军的江山。现在这局面之下,兄弟们投了齐王,好歹能过好日子。跟着王爷们继续一条路走到黑,只会落得个没下场。”

    “哦?你们这是反过来要让我投奔齐王么?”张应宸面无表情的问。

    “勇王,齐王从来不是个心胸狭隘之人,即便是以前有什么过节,这都十几年过去了。齐王怎么可能还放在心上。我们不敢劝说勇王,只是请勇王三思。”周固本说道。

    “也就是说,你们两个的确是齐王的人。这个没错吧?”张应宸确定着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李培元与周固本没想到张应宸竟然在关心这个,他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恐惧与一丝坚定。转回头,两人都答道:“我们的确是齐王的人!”

    “既然如此,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张应宸从容的说道。

第290章 北边的麻烦(十三)

    readx;石达开与李秀成看说服不了林凤祥,就转而开始说服其他王爷。与光复军开战之事的确给了大家极大震动,林凤祥倒也够仗义,他也没有直接拆穿这里面的猫腻,任由石达开与李秀成自己忙活。

    不知道内情的诸王听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大惊,大家虽然都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可没想到局面突变到如此地步。这些人连推诿责任的想法都没了,或者是恐慌,或者是觉得干脆就起来奋力一搏。至少在上层,认为要奋力一搏的并没有居于绝对劣势。

    这么游说了三天之后,石达开与李秀成总算是掌握了现在在长安的王爷与重臣的态度。等他们准备在朝会上正式提出未来方案,并且要让现任天王洪天富贵通过的时候。这位只有在石达开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的天王竟然失踪了,与天王洪天富贵一起失踪的还有御林军的头子张应宸以及张应宸真正的数百名铁杆部队。

    张应宸会在其他王爷的部队里面部下眼线,其他王爷也不会就比张应宸差。但是张应宸就是带着他铁杆的部队离开了,等那些人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只找到了被捆的结结实实无法挣脱的十几名眼线。张应宸就这么从长安城消失了,甚至连张应宸从哪个门离开的都无法判断。因为好几座城门都有张应宸离开的记录。

    “往潼关追!”石达开立刻下了命令。不管张应宸和天王洪天富贵的失踪是不是有联系,不管他们的失踪到底是为什么。石达开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天王洪天富贵落入光复军手中的可能。这是对太平军杀伤最大的结果,洪天富贵一旦落入光复军手中,太平天国最后的法统也就荡然无存。原本混乱的局面会立刻爆炸开来。

    当然,除了往潼关方向之外,太平军也向可以找到痕迹的方向派出了追击部队。石达开此时也没有心思再去和其他王爷重臣商谈,现在这局面下还有什么好谈的?谈太平天国是如何崩溃的么?

    洪天富贵其实比石达开想象的逃离时间更早,早在头一天的清晨,洪天富贵就在张应宸的帮助下化妆离开了天王府,换上了普通太平军的服装踏上了逃往的路途。确定了李培元与周固本这两个光复军情报人员的身份之后,张应宸就命令他们动员光复军的情报系统,护送天王洪天富贵逃到光复军的地盘上去。

    李培元与周固本原本以为张应宸在开玩笑,可等张应宸把他们带进天王府,见到了洪天富贵之后,两人才知道张应宸这是要玩把大的。

    “勇王,你为何不一起走?”两人出来之后问张应宸。

    “我走了,天京城不就立刻知道事情不对了么?他们不在乎天王,可是很在乎我呢!”张应宸坦然说道。

    李培元与周固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张应宸的态度,过了好一阵,李培元说道:“勇王,您不愧是跟着都督这么多年的干将。太平天国的那些人的确不如您啊。”

    这话的确是赞美,却也实实在在的触痛了张应宸心里面的伤疤。张应宸说道:“你们也别玩嘴皮子功夫,我可没有任何想对不起天王的意思,你们一定要把天王安全送到光复军那边。若是路上被人截住,天王性命不保。若是出了这等事情,我张应宸绝不会饶了你们!”

    “请勇王放心,我们一定会保得天王安全。”李培元与周固本充满信心的答道。

    张应宸哼了一声,“你们也不用担心我是想借用这法子把你们的情报网挖出来。到了这个时候,挖出情报网对太平天国还有什么用处。顶多能多苟延残喘几天罢了。”

    石达开等人此时都在专心游说诸王,洪天富贵原本在石达开眼中就是装门面的存在。现在更没时间去考虑洪天富贵。他顶多让加强一下对张应宸的监视,防备张应宸与林凤祥勾结。

    张应宸根本没有与林凤祥联络,这时候张应宸其实不怕石达开,他最怕的反倒是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的林凤祥。很多石达开看不透的东西,却根本瞒不过林凤祥。石达开的聪明是看透表面上的东西,林凤祥却能够看透很多水面下的暗流。

    早上的时候洪天富贵逃出天京城,张应宸虽然心乱如麻,却还能维持应有的平静。到了晚上张应宸安排好逃脱的伪装,接着就带着亲卫逃出了长安城。他此时感到的不是脱逃的自由,而是加倍的加紧张。

    从地图上计算,从长安城逃到光复军的控制区有300里地,这300里地中会出太多的问题。张应宸能够一天一夜骑马跑出去300里。可洪天富贵能行么?而且李培元与周固本可靠么?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张应宸连家人都不要了。只要踏出了这一步,他除了带着铁杆部下逃亡之外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

    8月19日,张应宸得到了翼王石达开部下战败的消息。

    8月20日,张应宸确定了李培元与周固本的身份。

    8月22日清晨,洪天富贵出逃。

    8月22日深夜,张应宸出逃。

    8月23日上午12点左右,石达开的追击部队出动。

    8月24日上午9点,张应宸怀着极为焦虑的心情,蹬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停在一队光复军骑兵面前。

    为首的骑兵指挥员盯着张应宸看了好一阵子,他翻身下马跑到张应宸面前,“张旅长,还记得我么?我是钟大江啊,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钟大江是谁,张应宸早就忘记了。不过对方既然认的自己,想来以前当过张应宸的手下。张应宸也翻身下马,“你们可曾见到天王?”

    钟大江上前握住张应宸的手,“天王洪天富贵已经安全到了我们这里。张旅长,你别说啊,洪天富贵一直念叨着你,说你随后就来。见不到你,他都不肯好好休息。”

    张应宸这一路身体疲惫,心理上备受煎熬。为了压住心里的焦虑,他是试图把所有体力都消耗在行军上。此时听到了洪天富贵安全抵达光复军这里的消息,他精神上再也撑不住。张应宸只觉得自己的脑子突然间一片空白,接着什么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张应宸从沉睡中醒来,睁眼一看外面,天色还挺亮,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正准备起身,却觉得浑身的气力都被抽光一样。他努力的想爬起来,却听到身边有欢喜的声音,“哥哥,你终于醒了!”

    费力的转过头,张应宸看到了坐在床边的洪天富贵。两人重逢,张应宸的心一家伙落回了肚子里头。这一路之上,张应宸是越走越后悔。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必须的,若是再等下去,长安城一定会有很大变化。那时候想走都走不了。可这次行动实在是仓促,各种未知的不可控事件都可能发生,一旦发生,那就是前功尽弃。

    与洪天富贵重逢之后,张应宸终于确定,自己的冒险成功了。自己脱离了险境,张应宸突然想起了自己还留在长安城的家人,他突然悲从中来,忍不住呜呜的哭泣了。

    此时的韦泽也已经得到了消息。虽然十几年没见,韦泽还是对那个很有点小聪明的部下有印象。只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行事的张应宸让韦泽觉得有些可惜。小聪明的特点就是读书多而不知其意,善于模仿而不懂其本。若是能跟着大势走,初期好还,遇到艰难之时就会停滞不前。而一旦脱离了大势,就会如同沙漠来的几滴水,转眼就干涸了。

    张应宸现在的行动也算是回归了正道,可是韦泽却忍不住感觉,张应宸只是小聪明更熟练了,是不是有质的变化,却还很值得考察。

    此时韦泽正在接见人,所以他只是让部队把张应宸与天王洪天富贵送到洛阳好好保护起来。而且一定要先确定洪天富贵的身份。光复军情报工作做的再好,也实在是弄不到天王的王宫里面去。更重要的是,光复军也没人能想到天王洪天富贵能主动投诚到光复军这边来。

    交代了这件事之后,韦泽就前去见了等待着的左宗棠。左宗棠现在已经是广东民政局副局长,正局级待遇。因为菜篮子工程搞得好,要不了多久就能升任广东省副省长,而且有很大机会成为广东省委常委。韦昌荣安排左宗棠前来向韦泽汇报工作,很大原因也是希望韦泽接见左宗棠,洗刷一下左宗棠身上的降将色彩。

    可左宗棠实在是左宗棠,他此次还生拉硬拽了一个前清官员沈葆桢,想向韦泽推荐此人。韦泽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沈葆桢在中国造船业上留下过一笔。而且得知了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之后,韦泽终于肯见此人一次。

    能让左宗棠看重的人的确与众不同,沈葆桢见了韦泽之后,竟然开始为被俘的满清小皇帝求起情来。

    韦泽觉得挺有趣,他忍不住问沈葆桢,“我听说你和湘军一起打过太平天国。我想问你的问题,如果那时候洪秀全死了,他儿子继位。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什么也不懂。如果这孩子落到你手里,你会怎么处置?”

    左宗棠万万没想到沈葆桢见到韦泽之后居然会提起赦免满清小皇帝的话题,又见韦泽顺着这个话题反问了沈葆桢这么一个问题。左宗棠只能心里面叹口气,承认自己太低估了沈葆桢的人品。

    沈葆桢听了韦泽的问题,他低下头思忖一阵,然后抬起头毅然说道:“若是遇到如此局面,我定然会把这人凌迟处死。”

    “哦……,你既然会做出如此决定,那又为何让我赦免满清的小皇帝呢?”韦泽说道最后忍不住微笑起来。

    “陛下,这两件事完全不同。”沈葆桢从容的答道。

    “哦?有何不同?”看着沈葆桢认真的表情,韦泽来了点兴趣。

第291章 北边的麻烦(十四)

    readx;>,!

    “陛下,满清在前,太平天国在后。若是如陛下所讲,我在做满清的臣下时抓到了洪秀全死后登基的儿子,我必然要凌迟处死。因为若是饶了这孩子的性命,那就是承认了太平天国造反的罪孽可以不死。我身为满清的大臣,绝不能做如此判断。”沈葆桢从容的答道。

    “哦。”韦泽微微点点头。沈葆桢的道理也说得挺合情合理。

    见韦泽好像有点被说动的意思,沈葆桢趁热打铁,他继续说道:“陛下所建立的民朝不同,满清在前,民朝在后,陛下杀了小皇帝不过是举手之劳。可陛下若是不杀,前朝留下的人会觉得陛下仁厚,对陛下更有信心。且不说满清的小皇帝,若是现在太平天国的小皇帝落到陛下手中,陛下难道也要杀了不成?”

    “呵呵……,原来如此。”韦泽笑了,他终于有点明白历史书上写的舌辩之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真的是任何事情到了他们嘴里,都能说出个道道来呢。

    左宗棠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跟随韦泽的时候韦泽已经32岁了。这位28岁就靠一己之力割据淮河以南,成为皇帝的韦泽绝不可能是什么毫无个性的人。韦泽并不固执,他只是无比坚定。像现在这样与沈葆桢说话的态度可不是韦泽真正和人讨论的态度。左宗棠一直对沈葆桢评价很高,这才希望沈葆桢能出来为国家效力。到现在为止,韦泽还愿意和沈葆桢聊会儿天,但是当过韦泽秘书的左宗棠实在是没看出韦泽有任何想给沈葆桢机会的迹象。

    沈葆桢也不愧是儒家教育出来的,见韦泽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他就正气凛然的继续说了下去,“陛下,满清已经覆灭,陛下不用满清旧臣也没什么不对。可在下以为,陛下不用读书人却是太苛责了一些。”

    听了这话,韦泽呵呵笑了两声,“我们新政府里面用的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没有相应学历,是不可能得到相应机会的。”

    左宗棠心中大大叹口气,韦泽这话其实是实话,不过听到了儒家门徒耳朵里面,无疑是一种心虚的表示。面对沈葆桢这等儒家门徒说出这些话,韦泽看样子是希望沈葆桢出来跳一跳。左宗棠其实也很清楚,沈葆桢只怕是一定要出来跳的。

    新政府采取了表面上颇为类似科举的公务员制度,当左宗棠得到今天的地位之后,他当然知道公务员制度的条文里面有规定,“在满清那里当过官的人员,不予参加考试机会。直系亲属在满清那里当过官,除非在1858年前就主动加入解放区政府的,不予参加考试机会。”

    这种明确的规定可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但是光复党稳扎稳打,努力培育实施全民教育,也不猛烈扩大解放区。所以读书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新政府并不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读书人即不肯当兵,也不肯当工人,种地上虽然马马虎虎,却也比不过农民。这年头混不进光复党的劳动者体制,读书人地位一落千丈,连农民都看不起他们。沈葆桢一直在家待着,想来日子非常不好过。见到韦泽之后,他不说话才奇怪。

    果然,沈葆桢正色说道:“陛下,你现在不用儒家,在下觉得这大大不妥。”

    “你说的儒家是信孔子教导的人么?”韦泽问。

    沈葆桢好歹也是要点脸的人,被韦泽这么抢白了一句之后,他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如果韦泽把孔子那句“微管仲,吾其被左衽矣!”讲出来,现在这帮读书人们都不敢说自己是儒家信徒。从任何角度来看,满清和韦泽的民朝一比,就是彻头彻尾的夷狄。

    但是沈葆桢却也没有被完全噎住,他答道:“陛下,儒家讲的是忠君爱国。”

    “哦?忠君爱国?若是儒家忠君爱国,那现在哪里还有儒家的人,他们不是该去殉国么?”韦泽饶有兴趣的抢白了一句。

    沈葆桢这次倒是没有生气,他认真的讲道:“无道有道乃相较而言。在下的岳父林则徐大人打外国人,陛下也打外国人。在下的岳父林则徐大人禁烟,陛下也也禁烟。只是在下的岳父败了,陛下胜了。但是这份富国强兵之心,要抵抗外国入侵中国的胸怀,我不觉得在下岳父与陛下有何区别。只是陛下英明神武,有获胜之道。我等无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先在下之所以与陛下作战,是因为在下没有陛下这般眼界,看不清道理。但是陛下今日已经赢了,有道无道已经大白于天下,在下觉得为陛下效力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哦……,有点意思。”韦泽一点都不讨厌沈葆桢的说法,能被左宗棠看重的人的确不是个腐儒。

    “我听季高兄说过,陛下曾言道,人不能活在过去,不能活在将来,只可能活在现在。在下听了之后极为佩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陛下所言与孔圣所说的无丝毫不同。儒家里面的确败类极多,读书人里面自然是各种混账居多。可在下在乡下所见,陛下政府里面的人员,其实也未必就比读书人强到哪里。既然如此,在下就不明白,以陛下的聪明,为何硬要舍了读书人。陛下有雅量,能听在下说这么多。还望陛下不吝赐教。”沈葆桢说的从容不迫,没有怨天尤人,看样子还是真心话。

    对于真正讲道理的人,韦泽顶多会厌恶对方的道理,但是从来不会厌恶这种人。所以他慢悠悠的说道:“我们民朝讲科学,所以正在普及进化论。当然,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科学体系,里面有太多需要研究的内容,现在也缺乏很多论据支持。科学就是民朝的基础,简单的说,科学就是可以证伪的。例如,我们的教科书上写,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地月体系又围着太阳转。而且我们也有一套支持我们理论的测量方法,如果你能证明我们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我们的数据是错的。你就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论是错误的。科学与否不是正确或者错误,而是提出这种观点的方法。我这么说你能明白么?”

    韦泽这话虽然简短,但是包含了很多基本性的原理。沈葆桢能听懂每一个字,但是他完全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科学的本质就是承认自己能够被推翻?那费心的建立一个能被推翻的理论目的何在?搞科学的人能把事情弄到这么复杂,想来也该是读过书的。读过书的人不该追求万世之师么?

    听韦泽最后一问,沈葆桢摇摇头,“在下愚钝,不明白。”

    “很好,沈先生很诚实。”韦泽赞道。“我也没求你现在立刻明白,但是这乃总纲,若是不讲在最前面,后面的内容就讲不下去了。那么我说一下满人的事情,满人其实血统上大部分都是汉人。当年努尔哈赤造反,他在极北的地方夺取了城池之后干了一件事,就是把对当地的大姓和读书人都给杀了。那帮根本就不认字的汉人百姓懂什么,他们被教育说自己是满人,然后他们就自认满人了。于是满人就被这么创造出来了。而我们要推翻满清的最大理论就是反对民族压迫,民族压迫就是不同民族有人为划分的高下之分。在满清时代就是满人尊贵,汉人低于满人。现在的民朝当中,所有人都是中华民族,或者都叫汉人。这个汉人是你对政府的自我的认知,与别的毫无关系。你祖上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的,我们不在乎。我们只在乎大家是不是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员,愿意不愿意接受政府的领导,能不能遵从法律。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大同世界了。”

    这话不牵扯理论,沈葆桢倒是明白了。听到大同世界四个字,沈葆桢眼睛一亮,忍不住连连点头。

    “现在满清的小皇帝认为他是个前清皇帝。求仁得仁,他既然要活在过去,我就送他上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韦泽谈起杀前清皇帝的理由时语气很轻松,在这种语气的影响下,沈葆桢现自己竟然忍不住有些莫名认同韦泽的理论。

    “至于我们的政府里面,我承认问题很多。相当一部分公务员懒惰,没经验,完不成工作。这等事我们也很头痛。我们也在努力纠正。”韦泽用他惯有的从容不迫的语气继续说道。

    听韦泽竟然没有强辩现在的公务员比以前的文人要好,沈葆桢也有点意外。等韦泽说完,沈葆桢忍不住说道:“陛下,比做事,这些人的确强过满清官员不少。方才是我孟浪,说的过了。”

    韦泽摆摆手,让沈葆桢不要插嘴,他继续说道:“但是读书人想出来当官,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公务员受到的教育中,最核心的认知就是我们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做得到,做不到,信或者不信,但是公务员系统一直受的就是这种教育。我们不仅对我们的队伍这么讲,我们也向全国群众这么讲。但是读书人呢,他们或许也会被迫要为人民服务,可是这帮人想要的,他们无论如何都会去努力争取的,是要当人民的老爷。从政治营运的角度来说,没有他们,对我们毫无影响,可有了他们,我们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我不会允许以前的读书人再出现在公务员体系里面。”

    听韦泽说的斩钉截铁,完全断了读书人出来做官的可能性,沈葆桢几乎是本能的蹦出一句话,“为何?为何一定不要读书人。”

    “因为百姓不在乎我们的理论,只要看到旧文人重新出来做官,他们就会觉得旧世道回来了。旧文人老老实实种地,百姓们的子女则能上学,当兵,进工厂,考公务员。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知道新政府就是和旧朝廷不同。这不是文人的道理,这是老百姓的道理!”韦泽说着冷酷的判断,神色无比平静。

    可在沈葆桢眼中,韦泽的神情比阴曹地府的鬼怪看着更加狰狞。

第292章 北边的麻烦(十五)

    readx;“我对读书人并没有恶感,大家都是人,有擅长的部分,也有不擅长的部分。就如沈先生,你就让我看到很多优点。我并不是要客气,沈先生在不少地方比我们政府里头很多官员强。”韦泽看着面色阴沉的沈葆桢说道。在讨论对待读书人问题的时候,韦泽阐明了他的观点和立场,新政府绝不会让传统的读书人当官。更不会让读书人充当门客与幕僚。

    沈葆桢对自己其实很有信心,无论是操守或者是能力,他只是希望能够给一直被新政府闲置无视的读书人找到出路。被韦泽如此明确的告知了新政府的政策,沈葆桢觉得万分不解,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前朝官员力图在新朝混个官职很常见,但是读书人往往没有这么无耻,他们都会在家待着。而新朝则会想方设法的鼓励读书人出来当官。

    偏偏韦泽的民朝完全不采用这种手段,他们只是督促百姓让孩子读书,上的还是新政府兴办的学校。宁肯千辛万苦的培养那些其实对读书没什么兴趣的百姓子弟,却把现成的读书人弃若敝履。沈葆桢相信,若是这样的政策再执行十年,传统的读书人没有进身途径,那就完全荒废了。

    “那陛下为何要为难天下的读书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陛下起事之时就奉陛下为主么?”沈葆桢语气沉重的问道。

    韦泽从容不迫的答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这些读书人一比,天下百姓数量更大。读书人曾经和满清站在一起,就算是没有和满清站在一起,读书人也和士绅与宗族站在一起。满清现在倒了,士绅与宗族还没有全倒。我虽然不想用那么血腥杀戮的手段彻底摧毁士绅与宗族,但是士绅与宗族是一定要彻底摧毁的。在这样一场长期的对抗中,给旧读书人机会就是在挖我自己的根基。还是我前面说过的那句话,旧有的读书人只想着当老爷,新政府不需要老爷。”

    沈葆桢很想指责韦泽,韦泽这位皇帝难道不是现在中国最大的老爷么?可沈葆桢好歹是要点脸的人,新政府体制下,官府的官威可是根本比不上满清的。至于韦泽的官威和满清皇帝一比,更是天壤之别。而且新政府在乡间的行动都是推广农业技术,帮助百姓们“发展生产力”。地主士绅虽然损失极大,可百姓们获益良多。满清则是完全反过来的,任何行动都是百姓们遭殃,朝廷未必得利。而地主士绅巧取豪夺,获益丰厚。旧读书人即便是嘴上清高,试图用他们的身份获得当地的领导权,对待百姓的态度实际上与地主士绅们沆瀣一气。

    听了韦泽的话之后,沈葆桢即便是对韦泽非常不满,却也明白了很多以前他只是看到却没搞清楚的事情。所以沈葆桢也不再多说什么,而选择了孤高的起身告辞。

    人是左宗棠带来的,但是左宗棠也只能把沈葆桢送到门口,他自己还有事情要与韦泽谈。

    等左宗棠回到书房,韦泽笑道:“没想到沈葆桢还是有点见识的。”

    左宗棠也挺无奈的,“他就是太狷介了。”

    韦泽摇摇头,“狷介么,我觉得未必。大隐隐于朝,我看他远不够狷介。其实,满清的政治中有很多比前代先进的东西,我本以为沈葆桢能说说这些东西,没想到他倒是有些理学的味道。”

    “哦?在都督看来,满清还有比前代先进的地方?”听惯了怒斥满清腐朽堕落的话,左宗棠忍觉得这话其实挺顺耳的。

    韦泽却不想多谈这个问题,他摆摆手,“算了,不说这个了。满清虽然灭亡,可远没到能够盖棺定论的时候。真正评论满清,需要的是中立客观的评价,而那个时代我看还远的很。咱们就没必要把后世的事情抢过来做。”

    这次让左宗棠过来,目的是听取一下左宗棠菜篮子工程的汇报。广东在全国发展的最早,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最多,别小看这个菜篮子工程。这可是真正的工业化时代遇到的问题,就满清那个城市化水平,根本不存在发生这等问题的社会经济基础。

    左宗棠当然很想把自己的功劳给谈一谈,菜篮子工程本身是一个农村经营的问题,要把市场需求与农村蔬菜生产供应结合起来,这可是很复杂的事情。

    “陛下所建立的那些菜市场,还有黑帮们搞出的强买强卖体系,我给结合起来……”左宗棠信心满满的讲述着。这个体系说白了就是针对性极强的供给方案,农村的菜农种菜的目的就是到城市来卖。政府没有专项扶持,以前的官员要么觉得这增加了城市的管理难度,要么就是别有居心的认为这是一个捞钱或者收税的好门路。要说左宗棠真的干出了什么成绩,就是他把这个给定位为城市供应的一个必须环节。城市管理有必要为这部分承担起责任,并且付出一定的代价,给菜农支持。

    有了这样的明确定位之后,城市的理念无疑扩大了。城市不仅仅是工业,或者商业,市民们以前那种粮店供应制度逐渐扩大,管理的细节要求更加精准。城市要有目的与农村进行更有效率的结合才行。

    这些对于韦泽来说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东西,他见过菜农们抗议税收太重,管理费太多,也见过市民大骂菜价太贵,吃不起。他见过小区的居民们不满城管驱逐摊贩,投诉城管。于是城管干脆不管,菜贩子和菜农在小区门口随便支起摊子卖菜,堵塞交通,制造垃圾,弄得居民们生活品质大大降低,小区居民又返回头恳请城管来维持秩序。

    历史就是这么螺旋上升的,韦泽也不可能让事情就那么一步到位。但是左宗棠能做出这么实实在在的成绩,这就是进步。听完了左宗棠的报告,韦泽笑道:“干的好。左副省长把这些内容整理一下,我会给其他城市发过去,让其他城市从广东的经验里面学习适合他们的地方。”

    “哦!”一听说自己的东西还要被人选择性学习,左宗棠的情绪就不是那么高。

    韦泽听出了这个意思,他笑了,“左副省长,我这么讲吧。广东适合种的菜不是特别多,江南能种的菜就和广东不一样。全盘照抄定然要出事。中央发的文件,中央总得负起责任吧。”

    左宗棠想想也是如此,他于是释怀了。反倒是韦泽,他建议左宗棠和技术部门合作,一起把早就开始研究的温室大棚技术在广东冬天试试看。现在即便是没有塑料薄膜,可玻璃的价格一路走低,这个成本也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边缘。如果再推动一下,只怕成本还能降低一些。

    韦泽是个干实事出身的,左宗棠也是如此,两人在这方面相谈甚欢。城市的兴起对于蔬菜需求是不断提升的,左宗棠对于自己工作的价值非常有信心。

    这些都谈完之后,左宗棠忍不住问道:“陛下,难道太平天国的洪天富贵落到了咱们手中么?”

    韦泽也不隐瞒,“是不是本人,我们还在确定。不过是本人的可能性很大。”

    左宗棠有点恍然大悟了,为何韦泽会对沈葆桢提出那么一个问题。以左宗棠的聪明,他也觉得韦泽所说的话并非是拿沈葆桢逗乐,而是韦泽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陛下对沈葆桢说,。汉人是个人对政府的自我的认知,与别的毫无关系。祖上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员,愿意不愿意接受政府的领导,能不能遵从法律。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大同世界了。这也是陛下对太平天国那些人的看法么?”

    韦泽有点无奈的冷笑一声,“哼!这是现代工业化民族国家的基本理论。这个社会的两大力量就是人民与政府。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所有画地为牢的封建残余都会被彻底消灭。沈葆桢代表的那些旧读书人也好,还是太平天国的那帮王爷也罢,他们所期待的都是建立封建制度。我们光复党人绝对不能让他们如愿,我们自己更不能搞起这些玩意。”

    “明白了!”左宗棠连连点头,然后他想起了自己的工作,忍不住笑道:“若是按照陛下所说,菜篮子工程也算是在打破封建行会呢。”

    听了这王婆卖瓜的话,韦泽正色说道:“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分析角度和理念正确的话,你会从中看到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成工业社会的发展在这里面会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左副省长,虽然不能强行要求市场按照你的想法营运,要让市场自己发展。不过这件事也不要一阵风的就过去,后续的观察分析,也是个很重要的工作。我个人建议,你让党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来进行追踪,只要真的肯好好干,这可是个非常好的课题。”

    左宗棠当初就是靠党校来搞的广东菜市与黑社会调查,听了韦泽的话,他连忙答道:“明白!”

    送走了左宗棠,韦泽立刻召开了军委会议。洪天富贵的行动实在是超出了预料之外,别看洪天富贵本人只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可他的地位却足以掀起一场席卷西北的风暴。解决太平天国的机会就这么意外的成熟了。

第293章 北边的麻烦(十六)

    readx;>,!

    石达开放下手中的洪天富贵写来的信,这是一封公开信,也是“退位宣布”。洪天富贵既没有声称作为现任天王,要带领太平天国投降民朝,也没有把石达开这些人打成奸佞。

    洪天富贵公开告知天平天国的这些人,基于他对民朝的看法以及对局势的判断,洪天富贵放弃了天王的地位,投奔到民朝那边。至于太平天国再选出谁当天王,洪天富贵只是建议不要再把他那些年幼的弟弟们拖进这趟浑水当中来。成年人们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如果这是一篇要太平天国投降的文件,石达开大可以把这个公布出去,然后声称光复军通过早就埋伏的内线张应宸劫走了洪天富贵。现在这只是一封用词平和,内容阴狠的退位诏书,此事可就糟糕了。

    诸王们其实早就对洪家小娃娃坐江山极为不满,不少人觉得应该由翼王石达开来坐这个江山。洪天富贵的退位诏书一出,就给了这些人以希望。不过这种希望却建立在这些人承认这份退位诏书的基础之上。承认这份退位诏书那就得承认洪天富贵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到了光复军那边,光复军并没有对洪天富贵实施诱拐等手段。

    其他诸王也都看了这封信,众人都不吭声。其实以洪天富贵这位“前天王”的情况,不少人挺怀疑这诏书真的是洪天富贵的文笔和真心话。大家也都看到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太平天国的上层是真的可以洗牌了!

    “啪!”石达开一拍桌子,“这封信定然是假的,里面都是一派胡言!”

    没有什么人附和石达开的说法,此时的局面已经到了他们没时间玩自欺欺人把戏的地步。追击洪天富贵的追兵在路上遇到了光复军的部队,这支部队已经越过双方的“边界线”向潼关方向移动。趁着敌人混乱之时痛下杀手是军事上的惯用选择。现在太平天国的重臣们若是真的再用一些废话互相敷衍,那只是在耽误自家时间。

    在好一阵沉默之后,杨辅清打起精神,用了极大毅力说道:“我觉得就让翼王做天王!”

    他本以为这话说出来之后会引一场大轰动,可左顾右盼一番,诸王与重臣们却都没有吭声。大家都是王爷,就算是翼王地位上比大家尊贵些,可这还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地位。若是让翼王石达开当了皇帝,那就对众将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变化就不是让翼王主政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交到翼王石达开手里。除了已经明确站到石达开那边的诸王重臣之外,谁也不肯轻易做出如此决断。

    林凤祥此时已经对太平天国再没什么想法,韦泽已经派人专程拜会过他,使者告诉了林凤祥,韦泽不会给上层这些人封官许愿,但是一定会让天国下层兄弟们正常生活。愿意回老家的回老家,愿意留在西北的就留在西北。林凤祥并没有告诉使者,他会配合韦泽的行动。但是他心里面非常清楚,韦泽一定派遣部队前来进攻。所以对石达开一派的上窜下跳,林凤祥根本不在乎。

    杨辅清本来担心就是林凤祥带头出来反对,连怎么反驳林凤祥的话都准备了一些。可林凤祥却根本没有吭声,这让杨辅清感到极为意外。难道在这个危急关头,林凤祥认怂了不成?

    沉默啊沉默,沉默啊沉默,会场内就这么沉默下去。沉默到杨辅清感觉有点毛骨悚然的意思。不仅林凤祥没有吭声,其他人也不吭声。仿佛杨辅清方才什么都没说的样子。这种沉默让杨辅清明白过来,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石达开派系之外的王爷都没有要支持石达开的意思。

    光复军期待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军委讨论的时候大家的意见基本都是要利用洪天富贵来逼迫太平天国投降。韦泽的建议则是让太平天国分裂。“西北太大,强行逼迫他们投降和我们一处处的打下来又有什么分别。若是真的想以最小代价解决问题,还不如让想走的走,想留的留。”

    全部吞下西北将是一场耗资巨大的战争,财政部此时已经是哀号着,现在财政上是真的快没钱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简直是吞金兽,大规模的教育也是耗资巨大。再来一场大规模的西北战争,财政部即便是冲到军委和军委这帮人同归于尽也不稀奇。

    单纯的等待从来不是光复军的作风,此时河南军区已经兵潼关,四川军区进攻汉中,山西军区也向西进军。三个军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现在太平天国的都长安。

    到底让谁来当天王的讨论进行不下去,沉默了好久之后,林凤祥终于说道:“这件事过两天再谈吧。”这话得到了诸王的认同,于是大家就散了。基础的问题谈不拢,其他所有讨论都没有了基础。

    已经不用在说什么,各个派系都自动的到了各自领那里开起了小会。林凤祥一系的人聚集到彰王府,大家等着林凤祥给出未来的判断。林凤祥也没有让大家就等,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不会离开天京城。兄弟都可以按照所想的行事。”

    “那光复军打过来怎么办?”陈玉成提出了这个挺没意思的问题。

    “打过来,我就和光复军谈。”林凤祥也给出了挺没意思的回答。

    诸王都沉默了,现在的关键就是走或者降。陈玉成身为太平天国第一战术家,他忍住继续问道:“若是我们固守汉中与潼关……”

    林凤祥答道:“那又能守多久?天王出逃的事情咱们不讲,光复军也会大肆宣讲。到时候你觉得兄弟们中间还有多少人真的还肯打仗?”

    林凤祥一系的王爷们都沉默了,这才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如此局面下以长安为中心与光复军决战,是个必败的结果。

    看着欲言又止的陈玉成,林凤祥继续说道:“你们有人想带兵走的话,到也可以去找找翼王,他估计准备的很充分。”

    光复军的情报部门此时全力开动,天王洪天富贵跑到光复军那里,并且宣布退位的事情已经在下层传开。当然会有太平军的人大骂光复军绑架太平天国的天王洪天富贵,这件事做的不地道。不过更多的人对此的反应却没有这么义愤填膺。光复军连太平天国的天王都能给弄走,那还有什么人是光复军弄不走的?

    太平军的战斗意志不仅没有因为光复军的“胡作非为”而被激起来,反倒是因为太平军的重大失败而降到了新低。潼关守将是吉文元的部下,他十几年前被韦泽从河北救回来。光复军打到潼关外,双方私下商议了两天,这位守将干脆就带着毫无斗志的部下投降了。

    潼关乃是关中门户,潼关一破,关中立刻就暴露在光复军面前。石达开其实早就知道长安守不住,杨辅清公开要求选石达开为太平天国的天王,诸王嘴上不吭声,心里面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而石达开此时也不与诸王们说什么废话,而是带领着自己的派系做着西进的准备。

    长安城占据优势的乃是林凤祥一系与张应宸的御林军,石达开因为有以前的问题,他的嫡系在甘肃宁夏的居多。石达开该走的时候倒也走的爽快,一声令下之后带着部队和家眷辎重走了个一干二净。他那一派的人马也走了个干净。

    临走之前石达开向林凤祥索要太平天国的玉玺,这是太平天国最高权力的象征。洪秀全死后,洪天富贵就逐渐被剥夺了用玺的权力,玉玺保管的权力被林凤祥与石达开控制下来。

    看着石达开冷漠的目光,林凤祥忍不住问道:“翼王,你已经下定了决心么?”

    石达开冷冷的答道:“生死有命,彰王不愿兄弟们多造杀伤,我一点都不觉得彰王有什么不对。只是我所图与彰王不同,哪怕日后战场再见,大家各为自己就好。”

    林凤祥苦笑一下,“我只想回家种地,想来是绝对不会在战场上与翼王相见。”

    说话间,两人的亲卫已经各拿了两人的钥匙开了锁,取出放玉玺的盒子来。林凤祥先拿过盒子,在石达开手下警惕的目光中打开,然后把盒子交给了石达开。石达开取出玉玺看了看,果然是他熟悉的玉玺,并没有被人掉包。

    让部下盖章验章。石达开转回头来问林凤祥,“齐王不会对洪家不利吧?”

    “我觉得不会。”林凤祥答道,“再说翼王带了洪家人又有什么用处?”

    方才交接玉玺也算是个小仪式,正式代表了洪秀全家族对太平天国控制权的彻底结束。两人再也不提什么天王的说法,对洪秀全家族的称呼也变成了“洪家”。

    石达开也本想带一个洪秀全的儿子走,万一事情不对头的时候也有个凭借。可他也看得出林凤祥坚决反对的态度,张应宸跑路之后,御林军立刻转投了林凤祥那边。石达开一定要抢人,只怕也很难得手。对于这位并不太爱说话的林凤祥,石达开再次认识到了他的厉害。这让石达开不禁怀疑起来,林凤祥在张应宸带着洪天富贵出逃里面到底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

    正在考虑是不是开口问一下的时候,石达开的部下禀报道:“翼王,玉玺是真的。”

    这话一出,就意味着石达开正式接掌了太平天国的权柄。石达开个性里面对决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恋恋不舍的因素,他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对林凤祥拱拱手,“彰王,就此别过!”

    “翼王,一路保重!”林凤祥也平淡的答道。

第294章 北边的麻烦(十七)

    readx;>,!

    石达开带走了大部分王爷以及八万多太平军,凡是对投降还有顾虑的太平军大部分都跟着石达开等人往甘肃去了。长安乃至陕西剩下的则是以林凤祥为主的十几万太平军以及几十万家眷。

    韦泽得到消息之后在军委召开了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撤销安徽与湖南两个军区,把这两个军区与武汉合并,组建起一个新的武汉军区。这是光复军到现在为止的第一次军区合并与撤裁。以往军区数量总是不断扩大,部队越来越多。这是第一次对军区数量进行削减。

    “这两个军区撤裁之后,人员怎么办?”军委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石达开就让他往西北走,我们暂时不追。现在要建立陕西军分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也已经修通,接下来就要收复蒙古。怎么可能有让他们闲着的机会。”韦泽讲述着自己的安排,这安排倒也挺有道理,至少不存在大规模削减人员的问题。

    没等大家完全从冲击中缓过劲来,韦泽接着说道:“河南军区并入济南军区,当地军区也着手开始撤销,这部分人员向沈阳军区转移。江西军区撤销,并入南京军区。福建军区撤销,并入广东军区……”

    中国现在的地图都在军委成员脑海里,大家听着韦泽的话,已经有了数。凡是周边没有直面敌人的军区统统合并撤销,按照韦泽的意思,省军区将全部撤销,最后合并成几个大军区。

    “那地方上驻军怎么办?也从各个地方调走么?”6军司令胡成和问。海军正在不断扩军,他们只可能加强而不会削减。可6军的就未必了。

    韦泽答道:“现在又不缺乏打仗的地方,人民军队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驻扎在根本没仗打的地方有何用。满清把八旗军放在京城,最后落了个什么结果?”

    只要道理正确,不是刻意刁难谁,韦泽的命令总是能得到通过。裁撤军区这么大的事情就很简单的通过了。军委办公人员把新绘制的中国地图挂起来,周边几个用兵方向明确的标了出来。

    不标出来其实也无所谓,军委负责的就是战争,此时东边沿海已经平定,剩下的就是北方的俄国,蒙古。看着那两块总面积近4oo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军委都觉得有些头痛。让这些人对战争感到头痛并不容易,可这大片的土地实实在在的是难控制的地方。

    韦泽的教鞭从蒙古划过,“从张家口修建一条铁路,通过蒙古抵达新疆。这条铁路修通了,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在那鬼地方修铁路么?”胡成和带着痛苦的表情说道。

    “那里可不是鬼地方,这一带可是好地方。”韦泽说完之后对秘书招招手,秘书很快就与工作人员抱了一堆盒子进来。会议桌上很快就被这些盒子给占据了。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围巾手套从粗线编织成的衣服,还有一些长靴。

    现在是九月中旬,天虽然开始凉起来,不过南京的天气远没到需要穿厚衣服的时候。更准确的说,大家还都穿着短袖呢。

    “试试看么。”韦泽对众人说道。

    毛料的手套围巾毛衣,松软温暖,在夏天的感受非常强烈。内部衬着羊毛的靴子更让这帮老军人感觉出了极大的不同。胡成和疑惑的说道:“这个鞋虽然暖和,可好像并不捂汗。”

    “没错,这个鞋一点都不捂汗。北方军队用起来很合适,即便是在南京,这鞋冬天也很舒服。”韦泽答道。

    “蒙古的羊毛!”胡成和立刻想出了韦泽的意思。

    韦泽点点头,“蒙古那边的羊毛根本卖不上价钱,按重量算,比茶叶都便宜的多。”

    话说到这个地步,军队就明白了。军委这帮人与地方各省大员们都是老兄弟,他们当然知道现在各地除了深化土改,稳定粮食产量之外,也都尽力展适合本地的经济类作物。种桑种茶种甘蔗种毛竹,实在不合适这些的就种树。黄河改道之后,皖北那些原先的滩涂地上靠种棉花可是让好些县的日子变好了很多。

    丝绸还好些,随着城市的兴起,国内丝绸需求量大大提升。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对于生丝的需求总量也提升了不少,市场还没有饱和。

    倒是茶叶,这东西的销量已经开始饱和,如果能开辟蒙古地区的市场,对于产茶地区的确是个大大的好消息。而且韦泽既然说羊毛有前途,大家就相信羊毛有前途。这一进一出之间,去蒙古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赔本买卖。至少不用担心缺钱缺到眼绿的财政部要和军委同归于尽。

    与民朝政府的国家营运一比,陕西的收复就显得不怎么重要了。洪天富贵被送到南京之后,韦泽亲切接见了这孩子,经过简短的安抚之后,就把这孩子送去一所学校,从小学开始读书。韦泽也不在乎让洪天富贵读到大学。现在洪天富贵已经21岁,就算是课程能够跳级,读完大学怎么也得3o多了。到时候给他安排个工作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不管韦泽对洪秀全有什么看法,可韦泽现在早就没了年轻时候动不动就吆喝族诛的凶性。

    张应宸与林凤祥等人可以辅助处理陕西太平军的问题,现阶段有用,等以后按照起义将领的标准让他们安度后半生即可。太平天国与满清不是一路,自然也不需要同等待遇。

    韦泽正在努力处理国内的问题,却没想到英国人竟然又盯上了中国。这件事的起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巴黎公社的事情。第二个就是中国宣布京张铁路修建完成。

    巴黎公社在普鲁士和法国政府联手下被摧毁了,各方面都在疯狂抓人,然后在各地的组织的“法庭”上走走过场,接着就把抓获的巴黎公社成员一批批的给枪毙。为了尽可能的营救这些人,马叔已经请求中国驻英国的大使转告韦泽,希望中国驻法国大使那边能够帮忙救人。

    马叔其实也没对这件事抱什么幻想,法国距离中国那么远,来往一次的时间得几个月。即便是用上了有线电报,只怕也得半个月才能把消息传到中国去。指望中国官僚自行其是,马叔已经完全绝望了。马叔几十上百次的请求中国驻英国大使,希望他们帮助一下欧洲的**者。每一次中国官员都很礼貌很得体的告诉马叔,他们会考虑一下。除了中国zheng府给马叔的赞助始终没断之外,其他的支持连一个便士都没有。

    这次的请求可不是简单的钱,中国要动用外交资源从极为敌视**者的法国反动政府手里面捞人,马叔也只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做出了一个表态而已。

    然而令马叔惊讶的是,他说完之后的第二天,中国驻英国大使居然给了回复。只要马叔给出名单,中国zheng府就会尽力援助一下。这些人会暂时送到瑞典避难,之后到底去哪里,中国zheng府会尽力安排。当然,中国驻英国大使也说的明白,中国与欧洲和南北美洲国家之间外交关系非常一般。在尽力捞人之后,除非这些人去中国避难,否则中国也没办法保证给这些人稳妥的未来。

    东方的中国以国家力量来救助法国的造反者,这已经是非常骇人听闻的事情了,马叔完全无法想像中国准备怎么办。遥远的中国和欧洲国家能称为交情的只有战争。中国zheng府要求法国方面放人,怎么看都不靠谱。但是此时能够公开表示愿意支持巴黎公社成员的国家只有中国,马叔也只能相信中国了。

    中国方面当然不可能说服法国共和政府,中国走的是普鲁士的路子。普法战争之前,中国与普鲁士进行了一次交易,中国把自己的黑huo药金属壳步枪的技术给了普鲁士,普鲁士则提供了他们的钢质火炮技术给了中国。且不说中国的收益,普鲁士的收益就非常大。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毛瑟兵工厂仿造中国步枪设计出来的毛瑟1869步枪表现出色,在战场上全面压倒了法国沙斯波式击针枪,为普法战争立下大功。

    有了这层关系,中国驻德国大使求见了俾斯麦相。见到这位欧洲的大人物之后,中国大使把自己的来意向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俾斯麦相讲述了一番。

    听到中国大使提出从法国捞人的请求,俾斯麦颇为意外。就事论事,中国驻德国大使做出的判断非常正确。现在据说法国政府杀这些巴黎公社份子已经杀红了眼,能够捞人的只有作为战胜国,并且在法国继续驻军的德国。但是凭什么德国要向中国提供这样的帮助。

    中国大使坦然说道:“法兰克福和约签署之后,德国与法国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面都必然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即便短时间内不会爆战争,可两国都会考虑彻底击败对方的长期战略。法国战败,还要赔偿5o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损失,法国一定会想尽办法。我们中国有句话,堤外损失堤内补。法国一定会加大在海外殖民地的搜刮。在这个时候,法国对中国的敌视本身就是德国的利益。以相的睿智,我相信您一定能明白这个道理。”

    德国与中国从地理上讲,有种天然的合作条件。而且相也明白德国与法国在未来已经没有真正和解的余地,得罪一下法国也不可能让德国与法国的关系变得更糟糕。所以,相就同意了。这件事在欧洲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英国看到中国居然把手伸到了欧洲,自然警惕起来。而京张铁路的建成,让英国觉得中国建设铁路的度有些快的离谱。两件事加起来,不得不让英国人觉得需要对中国更加重视一些。

第295章 经济危机(一)

    中国铁路修的快,除了在引进英国技术方面花费大力气大价钱,以及专门组建铁道部以及铁路学院做专项研究和人员培育之外,技术原因上有个“小突破”,就是用了铝热剂。

    铝粉和三氧化二铁混合,用镁条引燃,剧烈的反应之后会生成非常纯净的钢水。在这个时代,这种焊接的效果那是相当的好。轨道短,很多问题就出来了。火车车轮经过那些铁轨的接口处会对铁轨和枕木有不小的影响,这就需要从加固到紧密对接在内的大量针对性解决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成本,浪费了资源。轨道够长,很多问题就被消灭了。制作长铁轨的成本极高,焊接长铁轨的成本就非常低廉。

    此时的铝在欧洲是种奢侈品,市场非常小,中国的铝很容易就霸占了欧洲市场。英国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用这种“贵金属”来搞焊接。中国这几年的保密意识与保密措施越来越强,铝热剂虽然只是个小技术,但是英国佬硬是没能弄清楚。

    但是这并不重要,英国佬在意的是中国在北方大修铁路的目的。如果中国人是派遣了几万十几万骑兵到远东和俄国人大打出手,英国人只会非常高兴。但是普法战争刚结束,各国都在评价为何公认处于弱势的普鲁士居然轻松打败了欧洲第一陆军法国。铁路运兵被公认是德国获胜的几个主要因素之一。

    英国领事馆人员乘坐了京张铁路,给出的报告中对京张铁路的修建水平赞不绝口。上千米的隧道,跨度极大的铁路桥。坡度很陡的上山路线,中国人竟然用人字形轨道交汇,采用前后两个车头的方式给解决了。这展现出了中国高超的铁路建造水平。

    现在俄国远东地区军队使用的还是前装步枪,用这种步枪对抗中国后装金属壳步枪,怎么看俄国人都没有丝毫胜算。中国与德国勾勾搭搭,又大力向北修建铁路,难道中国付出如此巨大的成本,目的只是夺回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英国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原本英国人希望直接能和韦泽谈论一下,可时间却不允许,中国的三会召开了。三会期间,只要不是突发事件,中国不与外国进行什么沟通,全力解决内部问题。这次三会还格外重要,牵扯全面的人事变动。

    党五年一改选,党改选之后就是政府改选。这个时间放到五年计划第二年,韦泽也有自己的看法,就是要有种继往开来的意思在里面。两年时间足以证明上一任在两年中的执行能力,认识水平,如果不合适的赶紧换掉。下一任能否认真执行上一任留下来的计划,明显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不能换了人之后就朝令夕改,这么搞也是绝不合适的。

    四届一中全会还算团结,各省任务量不小,难度开始降低。制度的完善,科技队伍的增强,让很多得由领导拍脑袋的事情找到了专门承担的部门。除了两名权欲重到努力尝试把国家直属的部门控制在手里的省级干部,其他省委书记和省长都顺利得到了下一个任期的任命。

    每个省都有一定进步,南方各省原本基础就好,他们的进步更多体会在制度的完善上。北方各省里面以辽宁的表现最为突出。移民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作奸犯科的移民也不是没有,这帮人被秉持着严打的立场给解决了。铲除了害群之马,辽宁已经开垦出来的一千万亩农田平均亩产超过了260斤,增长了差不多三成。机械化生产在开垦的时候固然很有效率,可这是投入产出比的效率。因为技术不过关,零部件的消耗太快,内燃机行业陷入了一个停顿期。即便日常无法得到内燃机的支持,中国农民精心伺候田地庄稼的能力被发挥出来之后,黑土地的亩产直线上升。

    农闲时节大量农民投入铁路建设,铁路从北京出发,经过山海关直通沈阳。以及从旅顺直通沈阳的两条铁路都在1871年辽宁下第一场雪之前完工。这两条铁路明年正式通车之后,整个东北的局面就焕然一新。

    1871年的三会,通过了继续向东北移民20万户的决定。从沈阳到长春,沈阳到海参崴,张家口到包头,包括这三条重要的铁路在内,中国还将在1872年修建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的铁路。这个里程和美国比起来都相差不多。

    大部分省份此时都有了本省的铁路,铁路修通之后对于经济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城市通了铁路之后,经济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展起来。哪怕是一个小县城都能热闹几分。处于交通枢纽的城市会更不一样。有些地方原本穷的叮当响,铁路一通,养牛养羊养猪,只要能运出去就是钱。别看铁路运输是要掏钱的,但是赶着牛走出去上百里,要花掉的钱远比铁路收费更贵。更关键的是,你赶出去了,人家不要。这可就亏大了。

    4000公里看着不少,在各个省一摊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不少省份知道要求国家大力投资工业暂时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提出的议案中都要求国家支持技术,各省自行投资修铁路。

    韦泽当时就给否决了,四川保路运动的政治意义切不去说,但是这场运动的本质就是国家和地方一起投资搞铁路,最后国家出的修铁路的钱被地方给吞了。等国家准备接受这烂摊子,地方就开始反对。就现在各省对钱的渴望,韦泽实在是不敢肉投馁虎。这不是说出了事情之后韦泽撸一批人,依法惩处一批人的事情。这种坏头一开,后面就是祸患无穷。

    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教育,韦泽做了公开讲话,“扫盲工作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未来十年中,我们要完成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真正基础,这是一个国家能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真正基础。这是社会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真正基础。受教育是中国人民的权力,更是中国人民的义务。教育只存在讨论如何做的更好的空间,我们伟大的祖国不存在讨论要不要教育的空间!”

    那帮在争取投资上热情洋溢的家伙听了这话,明显兴趣有限。教育工作这些年投入已经很大,至于产出么,大家感觉很不怎么样。和那些看的到,摸得着,实打实的功劳与政绩一比,教育除了麻烦之外还是麻烦。

    三会在1872年初结束之后,按照惯例在报纸上刊登了内容。中国人对这些会议内容其实不太在意,理解程度也非常有限。倒是英国上层对这些规划内容极为认真。英国伦敦的铁路股票第一反应就是升值。

    历史上1865年至1875年,全世界铁路线从14.6万公里增加到29.6万公里,其中美国占一半以上。从1865年到1873年,美国铁路投资约20亿美元,其中在英国筹集的资金约占一半。如此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给英国重工业提供了强劲的需求,使英国经济走出了上一轮危机。

    现在英国的局面与历史相比发生了一些改变。因为大烟贸易断绝,东印度公司的财政大大缩水。但是英国本土的重工业企业的局面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中国加入了大造铁路的行列,进口了不少英国车头,使得英国铁路公司的销售暴增。从中国传来的政府文件中确定了中国会继续大造铁路,这是绝对的利多好消息。

    单纯从东印度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对中国相当的敌视。不过在伦敦,在伯明翰,在曼彻斯特,这些城市的重工业制造商在政府中都有深厚的影响力,两相抵消之后,英国整体对中国的敌视程度相对有限。

    所以英国大使拜见韦泽的时候谈论的是中国对俄国的态度。过去的半年中,欧洲打得落花流水。不仅是普法战争,意大利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统一。

    意大利的统一过程很有趣,他们自己固然有长期的统一斗争,不过收官行动竟然与德国统一战争关系莫逆。德国在普奥战争中打败了奥地利,和德国人站在一起的意大利虽然战败,却也得到了威尔斯。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以前韦泽真不知道意大利统一战争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过程,现在他终于补充了历史知识。

    英国大使人没有谈德国,也没有谈意大利,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中国方面有没有考虑让英国来协调中国与俄国的领土冲突?”

    听了这么一个建议,韦泽忍不住眨了眨眼睛,他没想到英国佬竟然如此直白。思忖了一下,韦泽问道:“我能问一下英国方面到底是准备从这场谈判中得到什么吗?”

    英国大使见过韦泽多次,他也知道韦泽是个很率直的人,不过率直到这种地步也有点太难对付了。韦泽在这话里面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不肯放弃一丝一毫的主导权。

    看英国大使暂时沉默不语,韦泽说道:“在我们中国看来,中国领土问题没有任何讨论的可能。我们正在努力备战,而且也开始收复一部分中国领土。如果英国方面希望能从战争中搭个便车,我不觉得意外。基于中国和英国到现在的友好关系,我也不会拒绝合理的请求。但是,不管怎么让其他国家搭便车,我们都会继续收复我国的领土,直到收回所有领土为止。我这讲的话,我想大使先生你能理解吧。”

    听完了韦泽的话,英国大使暂时沉默了。英国方面其实是希望中国觉得打俄国太棘手,能让英国方面从里面搅几棍子,以减轻中国方面的压力,至少是心理上的压力。没想到韦泽的态度如此坚定,这无疑就让英国搅几棍的空间大大缩小了。

第296章 经济危机(二)

    readx;>,!

    英国驻华大使最终得到了韦泽的保证,如果英国有什么具体需求,可以告知中国。中国方面会认真的与英国人对此进行讨论。

    送走了英国大使,韦泽把此时通告了政治局。这几年政治局逐渐理解了一些世界局势,不过在大家看来洋鬼子都是一个长相,对于他们内部的纷争并不太清楚,其实也没多少兴趣。

    韦泽稍微解释了两句,“英国与俄国是一个大国博弈!也就是说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并非是战争与和平,而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对付满清的时候,英国与俄国就有合作。一牵扯到两国之间的利益,他们就立刻斗争起来。”

    “那我们中国怎么应对英国与俄国有可能针对中国的合作?”政治局里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韦泽从容答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中国五亿人口,剩下全世界的工业国加起来也没有五亿人口。把我们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算是全世界工业国联起手来,我们照样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更何况他们也不可能真正联手,大家能想象德国与法国诚心诚意的联合起来么?”

    这段话的最后一个例子实在是太贴切了,政治局里面响起了一阵理解的笑声。

    德国与法国当⊙,..然不可能真正和平,俾斯麦首相非常清楚这件事。英国人号称对欧洲大陆别无所求,只希望欧洲大陆的局面能够保持平衡。这也就意味着英国佬希望各国之间互相牵制,让英国能够以超然世外的有利姿态施加巨大的影响。英国的态度既然如此,俾斯麦首相就暂时不担心英国和法国勾结起来。法国想干翻德国,真正能够依靠的强国就只剩下了俄国与奥匈帝国。首相立刻开始展开外交活动,希望能够与俄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同盟。一旦三国结盟,法国就失去了所有打倒德国的机会,只能咬着手指舔伤口。

    1872年2月9日是春节,依照传统,高丽要派出使团在春节向中国皇帝贺岁。今年高丽使节想谈的问题还是一个,中**队既然已经清除了在高丽的湘军残部,那准备什么时候从高丽撤兵。

    如果现在中国不存在财政问题,估计光复军的主流态度是干脆把高丽给吞并。可现在局面并没有这么乐观,所以完全控制高丽的想法占据了主流。这时候让高丽割块地,也实在是没意义。

    中国外交部向高丽提出了一个条件,中国愿意租用巨文岛三十年,用来建设中国的海军基地。巨文岛被欧洲称为东方直布罗陀。其实韦泽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这是外交部在欧洲搜集的情报。北海舰队把母港放到了海参崴,可海参崴每年有冰冻期。到了冬天,北海舰队就返回了旅顺港。1871年回来的时候还调查了一下巨文岛。

    巨文岛由西岛东岛和古岛组成,又被称作三山岛或三岛,三岛鼎足而立,中间形成一个可以停泊大型军舰的天然港湾,终年不冻。巨文岛处于高丽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不仅是朝日两国的海路通道,也是俄国南下的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就中国现在的实力,韦泽并不相信短时间内真的能够独吞俄国的土地。

    韦泽本来还想着怎么都得从高丽身上捞点地盘上的好处,得知了这个情报,他就确定了巨文岛就是这个好处。

    高丽使者当然不敢自己拍板,他确定了中国的条件之后返回了高丽。到了3月初,高丽使者再次抵达南京。表示只要中国退出高丽,他们就愿意把巨文岛租给中国。

    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中国驻军高丽也是要花钱的,在高丽的部队很快就撤回了国内。在1872年4月,中国的国旗就插上了巨文岛。北海舰队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海港。

    有了这个良好开端,中国与高丽经过商议,签署了《中国高丽安全保障条约》,也就是后世说的《汉城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保障高丽的国土不受外国入侵,同时,高丽也有义务在中国保障高丽安全的时候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允许中国在高丽建设铁路,兴办企业,开采矿藏。中国支持高丽建立起一支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战时这支军队要服从中国高丽联合军事指挥部的指挥。

    韦泽当然知道高丽是不会真的让自己的军队服从中国的指挥,不过在这个野兽横行的时代,特别是在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的时代,高丽人有了一支比较现代化的军队,未来就有非常多的变数。韦泽其实不相信高丽有了这么一支军队之后就会老老实实的用来防御,主动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几率并不小。

    协议签署之后,这件事也就撂在这里。中国与高丽之间开始就边界进行再次厘清,其实双方边界早就有过测量,中国只是借此禁止高丽人进入中国东北。

    中国对高丽还算是温和,对于北方的俄罗斯就没有这个态度。新移民20万户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长春到沈阳之间有巨大的可开发土地。此时也已经开发出来一部分,容纳移民还够用。

    1871年光复军前锋终于抵达了距离齐齐哈尔200里远的地方,经过了一个冬天的锻炼,部队在五月开始向齐齐哈尔进发。

    齐齐哈尔城外此时立起了十几个堡垒,外型一看就是欧洲的样式。这两年光复军没有打过去,俄国人却也没有闲着。他们拼命的修理着城防系统,希望能用把光复军挡在齐齐哈尔城下。对于中**队来说,齐齐哈尔是一个极北的城市,但是对于俄国人来说,齐齐哈尔无疑是一座温暖的南方城市。无霜期能够超过半年之久,这对于俄国人来说可是真正的温暖。

    当然,那些曾经到过更南方的俄国商人会讲述起冬天只有两三个月的中国南方,而且这两三个月中的“中国南方”也未必能见到太多雪。但是对普通俄国人来说,那只是一种梦想,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冰雪之中,夏天对他们来说是漫长冬天里面最值得品味的短暂季节。能在齐齐哈尔生活,已经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了。

    两年不到的短短时间里面,齐齐哈尔已经聚集了五六万俄国人。他们自己也亲自动手,更是全力驱使着齐齐哈尔的中国人,以及从周边抓来的当地土人。总共十万人修成了相当完备的防御体系。

    “只要能坚守到十月开始下雪的时候,从南边而来的中国人就会在大雪天里面进退维谷,最终只能选择撤退。我们在齐齐哈尔的驻扎时间越长,这里就越难攻破。最终能够以齐齐哈尔为中心,建立起俄罗斯的新边疆!”防御司令就在这里极力鼓动着。

    下面的军官们也大声应和,这种应和是发自内心的。中国海军从去年开始就在沿海地区到处击沉俄国船只,还派遣部队登陆,攻击俄国的据点。俄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对带当地住民就是一个“杀”字。所以中**队把所到之处的俄国据点里面的人全部杀光,俄国人倒也没有感到什么意外。

    在的冰原之上的可用资源就那么多,死掉一个人,就意味着活着的人可以分掉那人本来要消耗的食物衣服住处。虽然俄国政府在欧洲宣称俄国在远东地区的住民遭到了中国人的屠杀,试图在欧洲舆论上得到同情与支持。但是真正在远东地区的俄国人反倒没有想抱怨什么。不仅仅是在远东,俄国从伏尔加河以西打到远东太平洋,他们这一路之上就是屠杀过来的。面对身为弱者的土人,俄国人并没有丝毫怜悯。当他们或许要处于弱者地位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当然抱怨当然,然而抱怨是彻头彻尾的“然并卵”。

    这是中**队第一次与欧洲军队进行大规模的陆地战争,部队也非常的谨慎。先头部队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等到5月15日后续部队抵达,两个军三万部队在两个方向上逼近了齐齐哈尔。

    俄国人对齐齐哈尔更熟悉,5月16日,他们就派出部队绕到了中**队后方骚扰中国的后勤线。这支部队还是骑兵部队,他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如同泥鳅一样的奸猾。

    就这么一个布置,光复军就大大的打消了对俄国人的轻视。到现在为止,中国与外**队的作战经验不多,作战还都是战斗级别规模。双方排开队列来一次短时间内的血战。真正能称为战役级别的战斗从来没有。至于国内的战争,行军的困难比战斗要大。

    与俄国人开战的初期,中国也是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进行了据点歼灭战,现在真的进行了十万人规模的战斗,俄国人让光复军的部队感觉到曾经的演习变成了现实。

    “后续部队什么时候能到?”前线指挥官问道。

    “电报上说,还需要五天。”通讯参谋答道。

    “告诉他们俄国人派遣骑兵到我们后方的事情了么?”指挥官继续问。

    “已经说过,而且得到了确定。”通讯参谋回答的非常肯定。

    三万部队在国内作战,打十万敌人也不在话下。可抵达齐齐哈尔城下的三万光复军只是先头部队。此次进攻齐齐哈尔一共动员了十五万的兵力,原本大家还觉得以如此兵力发动进攻,胜利应该是唾手可得。现在看,动用了十五万人只是刚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而已。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96/ 第一时间欣赏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作者:绯红之月所写的《1852铁血中华》为转载作品,1852铁血中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1852铁血中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1852铁血中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1852铁血中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852铁血中华介绍:
1852,是革命,或者是一场该改朝换代的改良。燃烧的铁与血,最终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1852铁血中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1852铁血中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1852铁血中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