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TXT下载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全文阅读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txt下载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两百五十四章 子楚

    异人和王翦从陇西回来了,当天晚上,吕不韦找到他,两人交谈了一夜。

    第二天,异人身着楚服,带着礼物来到太子府。

    “儿子拜见母亲。”见到华阳夫人,异人连忙跪地一拜,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楚地方言说道。

    华阳夫人澹澹的看了异人一眼,吃了一瓣蜀地送过来的橘子,没有说话。

    “禀母亲,儿子派人从楚国请来的几位乐师,不知可否让他们进来,为母亲奏乐。”异人说道。

    “有心了。”华阳夫人点了点头。

    看到华阳夫人开口说话,异人松了一口气,幸好吕不韦早有准备,否则就凭他之前数月未曾给华阳夫人联络,两人的关系可能真的要就此破裂了。

    异人的生母尚在,从心里上来说,他是非常不愿认华阳夫人做母亲的。但是为了秦王的位置,他不得不这么做。

    本以为回到秦国,走到秦王的视线之中,他的嗣子之位就能获得稳固。

    但是吕不韦的一番话,惊醒了他:“若是有一天大王宾天,太子一共二十多个儿子,你敢保证他一定会立你为太子吗?昔日你在赵国之时,太子可曾为你送过钱财,派过仆役?”

    异人闻言,顿时背后生出一身冷汗,答桉不用多说,若是他受宠,当初就不会被送到赵国了,若是他受宠,就不需要费力搭上华阳夫人这条线了。

    现在他固然进入了秦王的视线,但是吕不韦说的没错,最后决定他能不能成为秦王的,是取决了太子柱,而不是秦王稷。

    除非,太子柱死秦王稷前面……

    但是这样的话,太子之位落在他身上,还是落在秦王稷的某个儿子身上就不好说了……

    “现在你被立为嗣子,只是因为华阳夫人的看重,在太子面前说你的好话,若是有一天其他王孙通过某些办法讨好华阳夫人,你当如何?”吕不韦沉声问道。

    “请先生教我。”异人俯身一拜。

    两人交谈一夜之后,异人立刻来到太子府,华阳夫人对他的态度果然变得冷澹了很多。

    “好久没有听到楚国的音律和歌声了。”一曲终罢,华阳夫人的眼角出现了泪花,自嫁入秦国之后,她已经几十年没有回过楚国了。

    近些年秦楚关系更是不管恶化,她又没有为太子柱诞下子嗣,秦国不断有人出言重伤她,如果不是太子柱对她宠爱有加,可能早就被罢黜了。

    如今听到乡音,难免情不自禁,又看到异人身上的楚服,也变得格外顺眼。

    “这是儿子从陇西为母亲带来的礼物。”异人从衣袖中取出一枚不知道啥材质的珠子,晶莹剔透,小心翼翼的放到华阳夫人面前,“儿子第一次出征,不通军务,在与月氏的战斗中不小心受伤了,生怕母亲担心,一直没敢告诉母亲,还请母亲原谅。”

    异人不着痕迹的将这段时间自己没有为华阳夫人送礼物的原因说了出来。

    “我儿竟然受伤了?快让为娘看看,当初我就和你父亲说,不要让你去,你父亲非要坚持,说什么大王有命,那大王的命令还能有我儿性命重要?”华阳夫人关切的拉起异人。

    “多谢母亲关心,儿子已经无事了。”异人说道。

    “母亲这里还有几份御医开的金疮药,你走的时候带回去。”华阳夫人说道。

    “多谢母亲,儿子还有一件事想请求母亲能够答应。”异人躬身说道。

    “我儿但说无妨。”华阳夫人坐回踏上。

    “儿子既然已经认母亲为母亲,再叫以前的名字就有些不合适了,还请母亲赐名。”异人跪在华阳夫人膝前,眼中饱含真诚。

    没错,这就是吕不韦献给他重新讨得华阳夫人欢心的办法,并且还能让他变成太子柱所有儿子中独一无二的那个!

    华阳夫人脸上露出惊讶之色,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汝身着楚服,又是我的儿子,不如以后就叫子楚吧。”

    异人需要她来确立嗣子的位置,她同样需要异人来堵住众人悠悠之口,作为日后的依靠,即便这个儿子不是亲生的。

    “儿子多谢母亲赐名。”异人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我儿有心了。”华阳夫人擦去眼角的泪痕,扶起子楚,握着他的双手说道,“我儿等会儿就留在府中吃饭吧。”

    ……

    “禀大王,秦国传来消息,王孙异人被华阳夫人收为养子,并改名为子楚。”刘平拿着一份情报走了进来。

    “看来异人,不,子楚已经在秦国站稳了。”赵括看着情报,笑着说道。

    他并没有感到担心,和秦王稷相比,太子柱和异人根本不算什么威胁。

    “另外,我们的商人已经混入了秦国的队伍中,秦国正在准备物资,预计明年开春之后出发。”刘平说道。

    “我知道了。”赵括点了点头,“北方又消息传来吗?”

    五天前,代县传来消息,发生雪灾。

    北方的雪更大,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都达到成年人腰部这么高了,无数牛羊马匹冻死。

    赵括立刻命孔斌代替自己,前往北疆赈灾。同时让沿线各地组织人员清理道路,将冬衣、粮食、煤炭等物送至北疆。

    “胡人怎么处理?”代郡郡守李伯派人询问,在大部分人心中,胡人不算是自己人。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要还有胡这个概念,这个称呼,胡人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赵人。

    “我赵国境内没有胡人,只有云中人、雁门人、代人!”这是赵括的回答。

    李伯立刻明白了赵括的意思,凡拥有赵国户籍者,皆是赵人,一视同仁。

    李牧只留下了哨兵和一万守军,便率领剩下的长城守卫军南下赈灾。

    “还没有。”刘平摇了摇头。

    “大王,代郡急报。”这时,魏无忌从外面走了进来。

    “念。”赵括立刻说道。

    “大王在上,臣李伯禀奏,幸得大王英明之举,臣及时开仓赈灾,又有守卫军南下援救,雪灾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代郡仅死亡九人,受伤数百人,皆已安排医师治疗,牛羊牲畜冻死颇多。”李伯在信中写到。

    赵括给了刘平一个眼神,刘平立刻明白,拱手告退。

    虽然李伯在信中说代郡仅死亡九人,但赵括还是要派人核查一番,在这个年代,就算是没有雪灾,一个冬天都不止冻死九人。

第两百五十五章 你们是赵人吗

    “大王,臣听闻,长城以北的雪更大,甚至已经淹没到脖子了。匈奴的牛羊马匹和奴隶大批大批的冻死。等到春天,草原上必然会掀起一场杀戮,匈奴甚至可能会南下攻打我赵国。”魏无忌提醒道。

    正常情况下,北方胡人喜欢在秋高马肥的时候南下劫掠,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战斗力最强的时期。

    战马经过一个夏天的喂养已经长了一层厚厚的膘,刀箭也已经打磨的非常锋利,强壮的族人们摩拳擦掌。

    而此时正是赵国收获的季节,南下可以劫掠到更多的钱财和粮食,帮助他们渡过苦寒的冬天。

    而春天,族人们饿了一个冬天,战斗力低下,战马身上的膘也掉完了,牛羊骨瘦如柴,匈奴会尽量避免和赵人发生战争。

    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草原上发生大规模雪灾,大量牲畜冻死,族人无以为食,各部落混战不止,抢夺有限的资源。

    这个时候,匈奴单于会号召所有部落南下,目的不是劫掠,而是减丁。

    让麾下民众在进攻赵国的时候不断战死,直到把人口减的差不多了,才会转身回到草原上。

    最后不仅达到了减丁的目的,同时还能削弱赵国的实力,顺带再抢劫一波。

    赵国也曾组织过大军北上劫掠匈奴,最后确实大胜而归,但是打下来的地盘无法长期占领,劫掠到的牛羊还不够军费开支的。

    几次之后,只能转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守。

    “我会让李牧注意的。”赵括点了点头,“百工之人都安置好了吗?”

    “都已经安置在丛台了,大家对大王的赞美声不断。即便有大雪封路,这几天也依然有人从各地赶来。”魏无忌笑着说道。

    这就是名望的力量,大家选择相信赵括。

    即便各国都明里暗里的阻止民众迁徙,甚至在边境设置关卡,大家依然不断从各地赶来。

    不为能成为赵王的座上宾,只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也远超现在。

    这种事在后世都屡见不鲜,更何况这个年代。漫长的边境线,不是几个关卡就能阻止的。

    ……

    雁门郡,沃阳县。

    毡木以前是林胡部落的一个首领,不过现在他常以赵人自居,并以此为傲。

    虽然有时候会遭到其他赵人的嘲笑,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的儿子就在邯郸学院读书,并且拜了一位大儒为老师,学习最纯正的赵国文字和语言,这是很多赵人都没有获得的机会。

    他本想过上一段时间,杀一头牛,带着牛肉去拜访一下儿子的老师,听说赵人拜师都是要送束脩的,也不知道当时儿子有没有送,自己要为他补上。

    他还听说中原不准食牛肉,即便是贵族都很难吃到,想必大儒也是一样,自己送牛肉肯定能获得大儒的好感。

    顺带再看一看赵王,是他让自己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毡木心中一直很感激对方。

    但是,一场雪灾打断了毡木所有的计划,部落中大部分的牛羊被冻死,甚至连族人都被冻死了几人。

    早上,毡木背上行囊,腰间挂着一把大刀,翻身上马,准备前往城中求援,他也不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会不会管他们,但是这个时候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如果没有支援,他们很有可能渡不过这个冬天。

    毡木刚打开部落大门,忽然看到不远处一队赵军士卒朝着自己这个方向走来,顿时吓得浑身一颤。

    “将……将军,你们这是做什么?”毡木心惊胆战的问道,难道赵国要赶尽杀绝了?

    “救灾。”李牧指着身后的马车说道,“别废话了,这些是援助你们的煤炭和冬衣,立刻给大家发下去。粮食在后面,雪地太滑了,车辆上不来,你带着族人去搬一下。”

    “救灾?救我们?”毡木瞪大眼睛,用手指指着自己,难以置信的说道。

    这个消息比赵国来杀他们更加难以置信。

    这么多年来,就算他们受到再大的雪灾,赵国何曾管过他们?

    “你们是赵国人吗?”李牧沉声问道。

    “是。”毡木立刻说道,没有任何犹豫。

    “那就是救你们。”李牧大声说道。

    “属下……属下拜谢将军。”毡木激动地浑身颤抖,接着行了一个并不标准的赵国礼仪,“还未请教将军大名?”

    “李牧。”李牧大步朝里面走去,“附近还有其他部落吗?”

    “东面还有两个小部落,西面还有一个部落。”毡木立刻说道。

    “派两个人带我们的人过去,为了找你们部落,花了足足两个时辰才找到。”李牧一边朝前面走一边说道。

    刚走几步就看到一座被压塌的帐篷,长枪一扫,将上面的积雪扫掉,钻进去一看,李牧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只见帐篷中躺着一名被冻死的老人。

    “你们部落没有购买煤炭吗?”李牧将手指从老人的鼻下收回来,沉声问道。

    “我们想买,但是买不到。”毡木苦涩的摇了摇头。

    赵括虽然限制了煤炭的价格,但产量不够,就算限制价格,大部分人还是买不到。

    虽然赵国有不少露天煤矿,而且拥有钻井技术,但是人手有限,想要供给全国,还是有些不太现实。

    “大王不是已经下令,可以通过做工换取煤炭了吗?而且雁门就有煤矿,每挖十斤煤,就能带回家一斤。”李牧说道。

    这是赵括下达的另一项命令。

    为了鼓励附近的民众挖煤,只要上交九斤煤,就能带回家一斤,即便是再穷的家庭,只要去挖几天煤,也能攒够过冬的煤炭。

    当然,这个福利只有雁门、太原等少数有煤矿的地区能够享受到。

    “属下不是没有带领族人做过工,但是每次修完路,那些官吏都说煤炭已经发完了,让我们再等等。一直等到现在,也没等到煤炭,倒是工钱一份不少的给我们了,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怨气。”

    毡木说道,按照这些官吏以前的做法,能够拿到工钱已经出乎他的预料了。

    “后来属下又带领部分族人去矿山上挖矿,但是管理矿山的官员告诉我们,虽然有这个政策,但是要当地县令批准才行。属下又去找县令,但是县令一直以种种借口推辞。”

    “莫不是那县令因为首领的身份……而针对首领?”一人猜测道。

    毡木明白对方的意思,是怀疑县令看不起自己胡人出身的身份,摇了摇头说道:“应当不是,不远处铁格部落和我们都是胡人,但是他们帮助官府修路不仅能够获得煤炭,还能带领族人到山上采矿。”

第两百五十六章 不要太划算

    如果是因为赵国看不起他们胡人出身的身份,不让他们挖煤,毡木倒也认了,毕竟都被看不起上百年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差这几年。

    但是尼玛铁格部落同样胡人出身,不仅能和赵国官吏有说有笑的,还能带着族人跑到山上挖煤。

    这毡木心里就有些难以平衡了。

    想到他们部落都冻死人了,铁格部落的族人却能躲在帐篷中一边用炭火取暖,一边烤肉吃,毡木就气的牙根痒痒。

    “我从未听过什么采矿还要县令同意的命令。”李牧沉声说道。

    中原各国矿产都是国君的私产,由少府或者内史之类的部门管辖,和地方没有任何关系,官员由邯郸直接任命,收的钱也都是进入君主的小金库,不存在要经过县令同意之类的事情,“李二,你带几个人去将这里的县令给我带来。”

    “将军……这不好吧。”李二有些犹豫的说道。

    李牧虽然统帅北疆所有士卒,但是并没有管辖地方的权利,如此做法,恐怕会落人把柄。

    “根据大王的命令,我有权接管赈灾区所有事务,直到救灾结束。”李牧大声说道,“还有沃阳煤矿的矿长和铁格部落的首领,也一并请来。”

    “诺。”李二行了一礼,带着几人转身离去。

    毡木激动地看着李牧,这个年轻的赵国将军竟然要帮他做主。

    “毡木首领放心,这件事我会禀报大王,一定会给首领一个交代。另外,不管毡木首领以前是什么身份,还请你记住现在的身份,你是一名赵人。”李牧拍了拍毡木的肩膀,郑重地说道。

    “是。”毡木大声说道。

    “带着你的人去下面搬运煤炭和粮食,从现在开始,不会有任何一位族人被饿死或冻死。”李牧说道。

    “是。”毡木兴奋的说道,大手一挥,召集近百名族人到山坡下面搬运粮食和煤炭。

    “首领,这些似乎都是今年的新粮。”一名族人打开筐盖,指着粟米,兴奋的说道。

    他不知道的是,想在赵国找到陈粮可比新粮难多了。

    “首领,你看。”这时,另一名族人指着煤炭筐说道,声音有些震颤。

    盛放煤炭和粮食的筐都是竹子和芦苇编制的,盖子也是一样,上面用两根木棍压住,防止盖子被风吹掉,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但是毡木赫然看到筐上面写着一个潦草的‘军’字。

    这是供用长城守卫军的煤炭!

    “小……小将军,这……这煤炭……可是军用的?”毡木手指颤抖的指着煤炭筐,看向旁边的士卒。

    不是感动的,是吓得,这些供用军队的物品,如果他们使用,可是杀头的大罪。

    “不错,将军说我们既然南下了,这些煤炭也用不完,就带过来了。”伍长点了点头。

    “大王批准了吗?”毡木连忙问道。

    “放心吧,大王说过了,赈灾区诸事由将军负责。”伍长指着身后二人说道,“对了,这两位是从邯郸过来的医师,你们带他们到部落里,有受伤生病的,交由他们治疗。”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众人属实没想到赵国还为他们带来了医师,激动地不停行礼。

    林胡以前没有医师,即便是大贵族生病,也只能从巫师那里求几口不知道啥玩意做的‘符水’,然后看对‘神’的信仰虔诚不虔诚,虔诚就能活下去,不够虔诚就活该死。

    至于普通人,连喝‘符水’的资格都没有。

    以前大家对‘符水’深信不疑,但是后来看到喝的差不多都死了,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玩意没用。

    相比之下,中原来的医师就可靠多了。

    “首领,其实我觉得当一名赵人挺好的。以前当胡人的时候,冬天发生雪灾,林胡王也没管过我们,还会派人抢夺我们剩下的牛羊,然后将我们赶跑,任我们自生自灭。”一名族人说道。

    草原比中原更加残酷,一旦发生天灾,他们这些小型部落就会自动成为大型部落的‘口粮’,没有任何活路。

    而中原如果有地方发生饥荒,不管是真赈灾,还是假赈灾,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官府都会开仓放粮。

    草原上不存在做做样子,都是明抢,今年发生雪灾,我家的牛羊不够吃了,那你们家的就是我们家的!

    “是啊,赵国不仅第一时间为我们送来冬衣、粮食,还有治病的医师,我觉得赵国才是真的把我们当自己人。”又一人说道。

    “是啊!”

    “是啊!”

    大家闻言,纷纷附和道。

    “等到我儿子回来了,我让他教大家说最正宗的赵国话,写最标准的赵国字。”毡木笑着说道。

    “多谢首领。”大家高呼。

    ……

    铁格是第一个到的,他的部落离这里不远,收到命令后没有耽搁时间就出发了。

    “花钱啊,我给矿长和县令每人送了两万钱,他们就让我去挖煤了,而且还特地为我选了一块好地方,不会发生坍塌,还能挖的比别人多。”

    听到李牧的问题,铁格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说道。

    然后瞥了毡木一眼,眼神分明在说:小伙子,你是不是傻,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还来当首领?这年头不送钱谁给你办事?

    毡木低下了头,羞红了脸,他忽然发现自己确实挺傻的,竟然连送钱都不知道。如果自己能早一点领悟这个诀窍,族人就不会被冻死了。

    李牧也没有生气,继续问道:“给矿长送钱我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给县令送钱?”

    “不知道,那个叫王禔的矿长暗示我去的,属下秉着两万钱都送了,不能白打水漂,所以就又送了两万钱。”铁格说道。

    作为林胡最大的部落,区区四万钱还是能拿得出的。

    况且四万钱用来买煤炭,根本买不了多少,都不够每家每户分的。但是如果用来送礼,然后带着部落所有成年男子到矿山上采矿……那就不一样了……

    现在铁格部落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煤炭,如果不是烧时间长了,会有头昏脑涨的感觉,需要透透风,就算一天十二时辰都烧不完。

    用四万钱,换整个部落一个温暖的冬天,铁格觉得自己这个买卖做的不要太划算。

第两百五十七章 审查

    好在没等多久,沃阳县的县令和矿长就赶了过来。

    矿长王禔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和现在工作很搭。他亲自赶着一辆简陋的牛车,连仆从都没有带,身上穿着粗缯大布做成的衣服,只有薄薄一层,上面沾满了泥泞,不知道还有多少御寒效果。

    沃阳县令比较年轻,只有二十多岁,是个胖子,身上披着一件熊皮做的大氅,靴子干净无比,没有任何泥印。

    “属下见过将军。”王禔和沃阳县令拱手行礼。

    李牧官职在他们之上,又深得赵王重用,日后成就不可限量,他们可不敢怠慢了李牧。

    “沃阳县令似乎刚刚从家中赶来?”李牧看向沃阳县令,澹澹的说道。

    “然。”沃阳县令点了点头。

    “大王有令,云中、雁门、代三地所有官员,全部到一线赈灾,特别是县令、县尉和县丞,难道沃阳县令没有收到命令?”李牧冷笑道。

    沃阳县令一愣,旋即拱手说道,“禀将军,属下前几天已经安排管家带着物资到各处赈灾了。只是属下身体比较虚弱,不适合奔波,便留在家中。”

    “这件事暂且不谈,本将自会派人核实。我们来说另一件事。”李牧挥手道,“我接到铁格首领举报,说你们二人强迫他为你们送礼两万钱,方才允许他率领族人挖煤,可有此事?”

    铁格一愣,自己什么时候举报了?我脑子有坑才举报。

    但是他更不敢反驳,只能打碎牙齿往嘴里咽,脸上露出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艰难的点了点头:“我举报的。”

    沃阳县令闻言,顿时有些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禔平静的说道:“禀将军,属下确实收到了铁格首领的两万钱,不过却和此事无关。”

    “哦?”李牧想看看王禔到底能怎么编。

    “这两万钱是铁格首领赔偿属下的。前些日子,属下从铁格首领那里买了一头牛。结果第二天就暴毙了。按照约定,铁格首领需要做出十倍赔偿,这头牛是属下用四千钱买的,十倍就是四万钱,只是属下与铁格首领相熟,所以只收了两万钱。没想到他竟然倒打一耙。”王禔指着铁格愤恨的说道。

    “这不可能,老夫怎么可能立下这样的约定,就算真暴毙了,把钱退回去就是了,也绝不可能十倍赔偿。”铁格大声说道。

    李牧阻止二人争吵,继续问道:“可有交易凭证?”

    所谓的交易凭证,就是一个小木条,上面写了交易时间、地点、买卖双方,以及见证人,一式两份。

    虽然纸已经发明出来了,但是为了维持纸的价格,限制各国的购买量,除了学院和王宫之外,其他地方并没有普及纸张。

    “属下可以回去取来。”王禔说道。

    他有把握,只要自己回去,就能伪造出来凭证。

    李牧刚要开口,让他派一个人回去就行了,忽然发现,这个家伙是一个人来的,顿时眉头一皱。

    “来回路途遥远,就不麻烦矿长亲自奔波了,你告诉本将凭证放在哪里,本将派人去取即可。”李牧说道。

    “当时属下只是随手一放,回去之后恐还得翻找一番,若是将军派人过去,怕是找不到。”王禔说道。

    李牧算是看出来,这个王禔虽然只是而立之年,但是老奸巨猾,嘴里没有一句实话,这样的人比沃阳县令更难对付。

    看来只能从这个县令入手了,李牧看向沃阳县令,“沃阳县令也从铁格首领这里买牛了吗?”

    “这个……自是……没有。”面对李牧的质问,深冬时节,沃阳县令额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那这两万钱是怎么回事?另外,我还听说,在矿上挖煤,必须经过县令的同意,不知可有此事?”李牧再次问道。

    “禀将军,绝无此事。”王禔坚决说道。

    他心里很清楚,他们有官职在身,而且和李牧并无从属关系,李牧最多只能将他们叫过来询问,不可能将他们关押起来。

    只要拖到天黑,李牧将他们放回去,所有事情都能处理干净,不会留下任何把柄。

    “绝无此事。”沃阳县令也跟着说道。

    “可是我听这位首领说,他因为采煤的事情去找了你几次,你都没有相见?为什么?”李牧又指着毡木问道。

    沃阳县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难道要说自己交代过房门,凡是空着手来了,都不予接见?

    “禀将军,沃阳县令每天都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召见不是很正常吗?总不能什么人要和县令见面,县令都要接见吧。”王禔说道。

    “本将问你了吗?”李牧厉声说道,一股惊人的气势从身体之中冲出,吓得沃阳县令连退数步,脸色发白,浑身颤抖。

    王禔也低着头,艰难的抵挡着李牧的气势。

    “莫不是以为本将不敢杀你?”李牧拔出长枪,枪尖指着王禔,只要再往前进一寸,便会升起一朵血花。

    “将军,不可啊。”手下连忙阻止道。

    王禔面带微笑,他料定李牧不敢杀他。

    “放到一年前,你现在已经是一具死尸了。”李牧沉声说道。

    “那属下多谢将军不杀之恩。”王禔毫不在意的说道。

    “带下去。”李牧挥手说道。

    “属下虽为矿长,但也是四百石官,即便将军也无权关押属下。”王禔说道。

    “本将只是留二位在这里喝杯茶,天黑之前自会将二位送回去。”李牧冷声说道。

    “那属下就恭候将军了。”王禔一拱手,带着心惊胆战的沃阳县令朝里面走去。

    “你就不能有点出息?”帐篷中,王禔无语看着沃阳县令,这胆子也太小了,但凡对方打个配合,他今天就能把李牧湖弄过去了。

    要不是因为对方的父亲是……

    “将军,其实您不必为了我们得罪他们。”毡木小声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你不想为你死去的族人报仇吗?”李牧说道。

    “想,但是……自古民不与官斗,而且官官相护……我不是说将军,将军自然是好官。我是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李牧挥手说道,“放心吧,就凭他们两个还影响不到我。”

    冬天的太阳下山的比较早,申时刚过,天空便笼罩了一层暮色。

    “李牧将军,可以让我们回去了吗?”王禔高声问道。

    “再等等。”李牧说道。

    “那下官便陪将军再等等。”王禔说道。

    “哒哒哒!”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辆战车以极快的速度朝着部落方向冲来。

    就在快要抵达部落大门之时,一个潇洒的漂移,战车勐然停下,一名身着儒袍的高大男子从战车上跳了下来。

    李牧连忙迎了上去,俯身行礼,“拜见上卿。”

    “李将军请起。”孔斌扶起李牧,“本官收到将军的信件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了,不知将军有何要事?”

    李牧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王禔和沃阳县令见到孔斌,顿时脸色一变。和李牧不同,孔斌作为赵王使者,不仅可以关押他们,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你刚刚说这个沃阳县令叫什么名字?”孔斌突然问道。

    “赵唐。”李牧说道,“有什么问题吗?”

    “赵唐?”孔斌有些疑惑,总觉得这个名字在哪听过,但是赵国姓赵的这么多,他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先交给我吧,我会向大王禀报的。”

第两百五十八章 背后之人

    “大王,雁门急报。”刘平捧着一份情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进来说。出什么事了?”赵括伸了个懒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示意刘平桌子上有热好的酒和茶水,自己随意。

    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躺在被窝里。赵括现在每天除了关注一下北方的灾情,隔两天到邯郸周边去看看,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待在王宫中,要么宴请朝中大臣和百工中比较有声望的匠人,要么待在后宫陪伴家人。

    开春之后,他就要北上攻打匈奴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在家陪伴亲人。

    “孔斌上卿来信,平阳君之子赵唐联合沃阳县的煤矿矿长王禔勒索百姓,不向他送礼不能上山挖煤,导致附近数十个部落和村庄的百姓没有煤炭过冬,雪灾来临之后,发生民众冻死的现象。”刘平低声说道。

    “冻死了多少百姓?”赵括脸色陡然一变,勐然站了起来,沉声说道。

    “目前已经统计出近百人。”刘平说道。

    “已经查清了?”赵括双手紧握成拳。

    “具体细节还不清楚,但这件事已经确定属实,是李牧将军在救灾的时候发现这件事,然后派人看住了赵唐和王禔,并禀报给孔斌上卿。属下的眼线刚刚也上报了这件事。”刘平说道。

    “平阳君可知道此事?”赵括突然问道。

    “暂时应该还不知道,但要不了多久,必然会知道。”刘平说道。

    “我们去书房说。”赵括从架子上取下大氅披在身上,起身朝外面走去。

    抵达书房后,赵括屏蔽左右,然后问道:“其他地方可有此事发生?”

    “暂时没有发现。”刘平摇了摇头,北方三郡那么大,他也不敢说的太死,只能说大部分地区不会发生这种事。

    “这件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赵括放下手中茶杯,缓缓呼出一口热气,皱着眉头说道。

    这件事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如果不是发生雪灾,赵括派孔斌和李牧去救援,甚至可能都不会都暴露出来。

    冬天死人,在赵国,特别是寒冷的北方,再正常不过了,更别说死的还是普通的黔首,没有任何人会注意这种事。

    至于无法到山上挖煤,大家更不会当回事,毕竟以前也不让挖,大家早就习惯了。现在突然让挖,反而会有些怀疑

    有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询问当地的官员,被暗示要交钱才能采,更是会恍然大悟,这种好事怎么可能不要钱,现在交钱就很合理嘛。

    至于剩下听不明白暗示的,也不会放在心上,最多奇怪为什么有的人能上山采煤,而不是去选择报官。

    甚至可以说,这种事最后就算被查到了,当地官员最多也只是贬官,像赵唐这种有关系的,很有可能换个地方继续当县令。

    但现在问题就出在赵唐的身份上,他是赵豹的儿子。赵豹和赵胜是赵括仲父,也是赵国最大的宗室。

    赵括上位靠得是武力,而不是宗室。特别是他上位之后,一步步提高士子、农民、商人甚至百工的地位,唯独没有拉拢宗室。

    赵豹和赵胜倒是没什么意见,他们已经是封君,而且都拥有封地,除非赵括继续给他们增加封地,否则普通的赏赐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还不如名声有用。

    但是他们没意见,不代表他们下面那些人没意见,赵国大大小小宗室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数百。

    这些人手里虽然握有不少土地和权利,但是当初的封地已经被历代国君想尽一切办法收了回来。自然想要趁机从赵括手里获得一些好处,最不济食邑也是好的。

    只是这些事情被赵豹和赵胜联手压下去了,没有给赵括造成麻烦。

    现在赵括如果依法处置赵唐,必然会和赵豹之间出现裂痕,他和赵胜还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就算站在自己这边,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支持自己都不好说。

    但是如果从宽处置,则会有失公允,失信于民。

    赵国官员都能看出来赵括正在一步步改革赵国,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改革最重要的便是立信,让百姓相信你,不管下达什么命令都会相信。

    就如同当初商鞅立木为信,之后即便是太子犯法,也要坚持惩罚。

    现在赵括经过种种举措,好不容易在百姓之间建立信任,一旦从宽处置,之前所做的努力瞬间便会崩塌大半。

    “属下……也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刘平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根据属下的了解,平阳君之子从小就性格胆小,胸无大志,每天都是宅在府中混吃等死,连大门都很少出,别说惹是生非了。后来平阳君想要锻炼他,才把他安排到雁门当一个县令。但是赵唐到那之后仍然和之前一样什么事都不管,每天待在家中享乐。”

    “他也不祸害百姓,准确的说,就是如同没有这个人一样。不过平原君给他安排了一个非常能干的管家,又利用自己的身份,调了两个不错的县尉和县丞过去,将沃阳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捞了不少政绩。”

    “因为平阳君的身份,加上赵唐也没干啥欺男霸女的坏事,所以一直没有人弹劾他。而且平阳君家中并不缺钱,犯不上去贪污这点钱。”

    在百姓看来,当官的没有干坏事,那就是在干好事,更何况管家还以赵唐的名义干了不少好事,所以一直以来赵唐的口碑还不错。

    “你的意思是有人陷害?”赵括问道。

    “不是陷害,那些钱确实被赵唐收下了。”刘平摇了摇头,“但是有可能是诱导,赵唐没有欺压百姓,只是因为和百姓接触不到,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再加上什么也不缺,犯不着去抢那些三瓜两枣。而不是因为爱民,要当一个好官。”

    “而且他……说好听点是心思单纯,说不好听就是蠢,什么都不懂,如果有人从中诱导,让他贪污受贿再简单不过了。”

    “只要赵唐犯罪,背后的人就可以通过他将平阳君拉下水。就算不拉下水,平阳君也不可能大义灭亲。到时候,再将这件事捅到大王这里。无论大王怎么处罚,背后之人都可以从中获利。”

    “属下觉得这件事很有可能只是第一步,因为雪灾才突然暴露出来,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好事。”

第两百五十九章 商鞅和太子驷

    就在这时,一道道精神涟漪从刘平脑袋中荡漾出来,如同波浪一般朝着四周波动,有质无形,只有领悟天赋的人才能有所察觉。

    “恭喜。”赵括欣喜的说道。

    刘平和贲是他父亲为他留下的老人,也是他最信任的人,看到刘平走到这一步,心中自然会为他感到高兴。

    刘平的天赋不算差,但是和最顶尖的那一撮还是不能比的,本来没有机会领悟天赋,但是赵括将整个赵国的情报全部交给了他。面对这种重任,刘平不敢有任何差错,只能不断学习,不断向人请教,甚至在与秦国玄鸟司的战斗中不断失败,一点点进步,如今终于达到了普通人的极限,只差一步就能升华。

    “可惜还差一步。”刘平叹了一口气,这一步,可能明天就能迈过去,也可能像晋鄙那样,十年都迈不过去。

    “能感觉到天赋是什么效果吗?”赵括说道。

    “窥一斑知全豹:根据有限的信息,推演来龙去脉。知道的信息越多,推演的结果越完整。”刘平说道。

    “很厉害的天赋。”赵括点了点头。“不要急,顺其自然就好。能够感受到效果,就意味着离迈出这一步不远了。”

    “那属下就借大王吉言了。”刘平笑着说道。

    “那个矿长王禔是什么身份?”赵括将话题拉了回来。

    “只是一个普通人,祖籍是晋阳王氏,不过一百多年前就别出来了,父亲做了一些小生意,家中还算有些资产。年轻的时候学过孔孟、黄老、纵横、法家、杨朱……”

    “学过这么多学派……也算是个人才。”赵括顺嘴说道。

    “不过一直没有学出什么名堂。父亲去世后,便回家继承家业。后来通过招贤令获得矿长一职。”刘平继续说道。

    “通过招贤令任命的官员,那我应该见过。”赵括说道。

    所有招贤令招来的人才,赵括全部都设宴款待,不过除了一些有名的,大部分都是几十上百个一起宴请,见一面就过去了。即便赵括尽力去记,但大部分还是一转脸就忘了。

    “这件事你亲自去查,我要找出背后的势力。”赵括沉声说道。

    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贪污了,而是背后的人想要离间赵括君臣之间关系。

    这段时间他虽然通过种种举措,拉拢到了民心,但是同时也得罪了一部分人。这些人错综复杂,而且隐藏在暗处,不露头的话很难将其揪出来。

    但是对方也不是脑残,不可能跳出来和赵括对着干,最多背后使一些小手段,比如像这次一样。

    “诺。”刘平抱拳说道。

    “最好这些都是我多想了,否则……”赵括望着窗外还没有化完的积雪,喃喃说道,不过无论背后有没有人捣鬼,赵括都不得不对赵唐做出惩罚,“来人。”

    “大王。”一名宦官走了进来,俯身说道。

    “去将平阳君请来。”赵括说道。

    “诺。”

    ……

    两刻多钟后,赵豹迈入书房,拱手说道,“大王,您找我?”

    “私下里仲父就不用行礼了。”赵括指着旁边的椅子,示意赵豹坐。

    待赵豹坐下之后,赵括将刚刚刘平送来的情报放在他面前,说道,“仲父看一下吧。”

    赵豹接过情报,打开一看,瞬间脸色大变,失声说道:“此……此事……属实?”

    “孔斌亲自核查的。”赵括说道。

    “臣教子不严,还请大王赎罪。”听到孔斌核查的,赵豹顿时不再怀疑事情的真实性。当初魏王不给孔斌面子,孔斌都直接撂挑子不干,跑回家种地了,绝对不可能去诬陷他儿子。

    “仲父先坐。”赵括说道。

    赵豹看到赵括的态度还算温和,又坐了下来,看向赵括。

    “堂兄的性格是什么样,这些年所作所为,仲父应该很清楚吧。仲父觉得他会主动去贪这点钱?”赵括说道。

    “大王的意思是……”赵豹恍然大悟,“臣请命前往雁门,就算那群人藏得再深,臣也要将他们揪出来。”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事情已经做了,但是赵豹必须要让那群利用自己儿子的家伙碎尸万段。

    “我已经派刘平过去了。”赵括说道。

    “多谢大王。”赵豹拱手说道。

    有刘平在,至少能够保证他儿子不会出现其他意外。

    “仲父对我赵国现在局势如何看待?”赵括突然说道。

    “我赵国局势……很好啊。”赵豹不明所以。

    赵国现在一片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是和以前比起来,已经改善很多了。

    “非也。我赵国看似欣欣向荣,实则一直在刀尖上行走。周围国家全部与我赵国为敌,秦齐燕不用多说,魏国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把邺郡收回去。一旦我赵国衰弱,他们便会像群狼一样扑咬过来,将我赵国分食。我赵国想要活下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一直强大。而想要一直强大,唯有改革。”

    说到这里,赵豹逐渐明白了赵括的意思。

    “不知仲父可从听说过商鞅和太子驷的故事?”赵括又问道。

    这时,赵豹已经完全明白了赵括的意思。

    当初商鞅变法,新法迟迟实施不下去,就在这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触犯了新法,商鞅没有选择网开一面,而是选择了依法处置。

    只是因为太子是储君,不能施加刑法,所以处罚了秦惠文王的老师。

    自此之后,新法在秦国迅速贯彻落实。

    “臣以为,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依法处置。”赵豹咬牙说道。

    “仲父真是深明大义。”赵括拱手说道,“寡人听说另外两位堂兄,一个在军中,另一个闲赋在家,曾经做过一段时间扶柳令,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犬子确实做过一段时间扶柳令。”赵豹点了点头。

    “如今我赵国和魏国结盟,南方边境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争,让蒙骜一个领兵大将担任郡守有些不太合适。寡人打算将蒙骜撤下来,和庞煖将军一起负责练兵。如此一来,邺郡郡守之位就空出来了,寡人想让堂兄担任,不知仲父意下如何?”赵括问道。

    这算是对赵豹的一个补偿,邺城曾经是魏国的陪都,邺郡也是赵国的大郡,富裕程度仅次于邯郸。

    “臣多谢大王。”数息之后,赵豹拱手说道。

第两百六十章 连开始都算不上

    “砰!”

    赵豹面色铁青的回到府中,大门被重重的摔上,手握成拳,声音阴沉,“让王孙太过来。”

    王孙太是赵豹府上的管家,跟了赵豹二十多年,深得赵豹信任。

    “主君。”王孙太迈步进来,顿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又想到赵豹刚刚被赵括叫去,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拱手问道,“主君……出什么事了吗?”

    “老二被抓了,你亲自去一趟沃阳,我要知道这一年来老二都见了哪些人,全部给我记下来,一个一个排查。另外,还有那个叫王禔的家伙,我要他的全部资料,包括和谁有来往,有哪些亲戚等等。”赵豹沉声说道。

    无论赵括怎么惩罚,就算从重惩罚,他儿子也罪不至死,反正本来就是废物,大不了养他后半辈子就是,但是赵豹绝对无法容忍自己被当枪使。

    甚至如果不是李牧和孔斌提前发现,自己以后被卖了都不知道!

    赵豹感觉到了对方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和践踏。

    “需要属下将二公子带回来吗?”王孙太问道。

    “你带不回来,也不要多事。”赵豹摇了摇头,赵括的态度很坚决,即便在其他地方做出补偿,也要对赵唐做出惩罚,赵豹没有办法改变赵括的决定。

    “属下知道了,属下这就启程。”公孙太俯身一礼,转身大步朝马厩走去。

    “备车,去平原君府。”赵豹想了一下,决定找赵胜商量一下,他这个四弟考虑事情比他更加完善。

    ……

    “商鞅变法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反对,甚至连太子都在反对。我这还没真正开始,就有人反对了,呵呵。”赵括望着赵国地图,眼中充满了斗志。

    变法之路自古困难重重,当初赵武灵王变法,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付出极大的代价,才将宗室和贵族压下去。

    不过他比赵武灵王更有优势,赵武灵王变法的时候其他各国已经完成变法,历史的主线从变法变成了合纵连横。

    当然,赵武灵王变法之前,赵国还有一次公仲连变法,不过这次变法与其说是变法,倒不如说是改良,因为公仲连只是做出诸如选贤举能之类的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赵国的体制。

    所以从整体上看,赵国是最后一个变法的。

    这种情况下,赵国想要安安稳稳的变法,是绝对不可能的,其他各国不会坐看赵国顺利完成变法。

    赵国唯一能选择的,其实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道路,也就是有些历史学家所说的‘古典军事主义’。

    简单来说,既然国家无法先改革体制再改革兵制,那就干脆放弃改体制,把所有资源和技能点,都放到军事上面。

    如此一来,国家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大起来,并且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而且,通过战争胜利掠夺的资源,也能填补国家的亏空,以战养战,完成最终的改革目标。

    这条路和秦国走的路差不多,不同的是,秦国是两条腿走路的,实行的是‘耕战’制,‘耕’尚且排在‘战’前面。

    强大的农业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不出现连续战败,即便败一两次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但赵国走路的只有一条腿,实行只是‘战’,没有‘耕。’

    这条路比秦国和其他各国的道路风险大太多太多,因为在对外战争过程当中,只要有一次大规模战败,国家财政就会出现大问题,接下来整个国家都会崩溃。

    走上这条路之后,赵国就必须要胜利,而且还要经常胜利,并且是速胜,时间拖长了都不行。

    所以赵武灵王接下来没有做出和之前所有君主同样的选择:争霸中原。而是敏锐的将目光放在北方,那里的胡人很显然比中原各国更加弱小,更适合作为赵国积累实力的台阶。

    之后的赵国如历史上一样,在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崛起,甚至灭掉了被后世很多人称为‘战国第八强’的中山国。

    而赵国的军事实力之强大,即便是齐国和楚国都不是对手。

    这时候,只要赵国再补上另一条腿:经济。便能够迅速蜕变成和秦国同一层次强国,凌驾于其他五国之上。

    但是,很显然,赵国没有这个机会。

    赵武灵王聪明一世湖涂一时,壮年早逝,之后的赵惠文王和他爹比起来就差远了。

    改革没有真正完成,导致赵国后来只有军事实力强大,其他方面和五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可能还略有不足。

    而现在赵括,便是将赵武灵王没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让赵国的另一条腿成长起来,变成两条腿走路的巨人。

    当初赵武灵王继位,周围强敌环伺,甚至魏、楚、秦、燕、齐各派一万大军来参加赵肃侯的葬礼,赵国随时有倾覆之险。

    但是现在赵国已经压服四周,燕国和齐国被打废,魏国与赵国结盟,秦国虽然实力仍存,但是还在舔舐伤口,而且和赵国之间还隔着魏国,短时间内威胁不到赵国。

    这是赵国最好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赵括即位后,立刻开始清量田亩,重新分派赋税,鼓励百姓开荒种田,然后发布招贤令,创办邯郸学院,笼络人才,逐步推动其他政令。

    “现在连开始都算不上,寡人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等到扫平河套,才算真正开始,有种你们就一直隐藏在暗处不要出来。”赵括手掌重重的按在地图上,赵国中间的位置。

    和当初商鞅、赵武灵王相比,他现在这点阻力根本称不上阻力,那些敌人甚至连露头都不敢露头。

    “大王,出什么事了?”安凝走了过来,柔荑轻轻按摩着赵括的肩膀。

    自从怀孕之后,安凝性子安静了不少,也不练武了,反而和燕氏学起了女红,每天给还没出世的孩子做起了小鞋子和小衣服。

    不过她的手艺,做出来的鞋子和衣服实在是……

    “你怎么来了?”赵括面色缓和了一些。

    “妾身见大王一直没有回去,便过来看看。”安凝轻声说道。

    “雁门发生了一件小事,不过犯事的对象是平阳君之子,所以有些麻烦。”赵括拉着安凝双手,将她拉到自己面前,“鞋子和衣服交给下人做就行了,要是无聊,可以到宫外转转,不过要记得带上护卫。”

    “臣妾只是觉得交给下人做不放心,还是自己做比较好,等待孩子大了再交给下人做。”安凝说道。

    “你呀,算了,陪本王出去逛逛吧,权当散散心了。”赵括说道。

第两百六十一章 挖煤去

    河套。

    一个不知名的小部落,一群赵飞骑围坐在火炉旁,支着一口大锅,里面煮着大块大块的牛肉和羊肉,香气四溢,在中原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吃到一次的牛肉,现在他们天天吃。

    “看什么看,再看给你眼珠子扣了。”李谦恶狠狠地瞪了胡人一眼,他深知这些胡人全是欺软怕硬的贱皮子,不能给一点好脸色,只有时不时吓一吓,杀几个人,这群人才能听你的话。

    周围胡人吓得连忙低下头,一声不吭,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整个部落加起来也不到万人,成年男子还没赵飞骑多,更不要说整体实力了,十个人加一起,都不是一个赵飞骑的对手。

    面对赵飞骑,他们不敢有任何反抗的心思。

    “放心吧,我们不会杀你们的。老子现在吃了你们的肉,也算欠了你们一份人情。所以我们不仅不会杀你们,还会给你们找一份包吃包住的行当,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绝对比在草原上放牧有前途。”

    颜聚用明晃晃的大刀指着不知道叫啥的部落首领说道。

    “求求将军放过我们吧,我们只是小部落,除了一点牛羊啥都没有,全部孝敬将军了,只求将军能够饶我们一命。”胡人首领跪在地上,悲声痛哭。

    这群土匪不仅抢他们的牛羊,甚至连他们的人也要抢走。

    “放过你们?老子又没有把你们怎么样,何来放过之说?我问你,这些牛羊是你们自愿献给我们的不?”颜聚看向胡人首领,一股超凡强者的气势勐然朝着对方压了过去。

    “是……是……”胡人首领没有任何犹豫,连连点头。

    “那不就行了,我们赵人是知恩图报的。吃了你们的肉,你们就没得吃了,没得吃就要饿死。我们怎么可能看着你们饿死呢!放心吧,只要跟着我们,不说别的,至少保证你们饿不死。”颜聚用刀背拍了拍胡人首领的肩膀,和颜悦色地说道。

    胡人首领吓得瘫倒在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回去?”霍将一大块牛肉塞进嘴里,扯过胡人首领的衣服擦了擦手上的油渍,开口问道。

    “大家多吃点,吃完这一顿。我们将这群人迁到九原去。下了那么大的雪,这群胡人损失惨重,恐怕明年会纵兵劫掠,我们得回去提醒一下。”颜聚站了起来,高声说道。

    ……

    “说吧,是谁让你将平阳君之子拖下水的。”牢狱之中,刘平找到王禔。

    “禀……禀上官,我是无意中听说平阳君之子在沃阳做县令,所以想要通过他来结识平阳君,绝对不是为了将他拖下水。”王禔连忙说道。

    此时王禔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澹定,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卷入了一场阴谋中,而其中的代价,绝对不是自己能接受的。

    “想要通过他来结识平阳君?呵呵,以你的身份想要认识赵唐似乎不需要用这种手段吧。”刘平双眼紧盯着王禔,两道犀利的目光穿透他的内心。

    王禔虽然只是矿长,但也是官,级别只比县令低一点,想要见个县令还是能做到的。

    “上官有所不知,那赵唐……县令平时都是待在家中,连县衙都不去,罪臣去找了几次,一次都没有见到,即便是去家中拜访,他也不见。后来罪臣偶然得知,平阳君减少了每月给赵唐的例钱,属下灵机一动,送了五万钱,这才得以见到。”王禔说道。

    “等等……偶然得知?怎么偶然得知的。”刘平心中一动。

    “罪臣去赵唐家中拜访,离开的时候,顺耳听到下人议论的。”王禔说道。

    “下人?哪个下人你还记得么?”刘平连忙说道。

    “那是赵唐家中的下人,罪臣连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记得。”王禔苦着脸说道。

    刘平沉默不语,直觉告诉他,线索就出在那个下人上面。

    但是据他所知,平阳君给他儿子派了一百多名仆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一个查。

    而且官府虽然禁止下人议论主人,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常见,并不能因此就判定其身份有问题。也有可能只是时间上非常巧合,恰好让王禔听到了。

    “那么……平阳君为什么要减少给儿子的例钱?”刘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养了二十多年,都没有减少了例钱,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减少吧。

    时间回到三天前,平原君府。

    “兄长为何会突然减少对侄儿例钱?”赵胜为赵豹斟了一杯酒。

    “几个月前大王不是刚刚登基,我生怕老二会……得罪大王,所以便减少了他的例钱,期望他能够逐渐独立,没想到竟然酿成现在这样的结果。”赵豹叹了一口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出于善意的减少例钱,竟然会被有心人抓住机会,诱惑他儿子贪财。

    赵胜眉头一皱,源头竟然源于赵括,如此一来,这件事很有可能是一个巧合。

    “是你一个人想到的,还是有人提醒你?”赵胜问道。

    “这都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我哪能记得清啊。”赵豹为难的说道。

    “我会替你向大王求情的,如果背后没有人推动的话,大王应该不会从严处置。”赵胜宽慰道。

    “那就多谢四弟了。”

    ……

    “也就是说……连他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赵括沉声问道。

    “应当如此,依属下来看……王禔说谎的可能性不大。”刘平点了点头,“而且属下查了他一年来的往来记录,没有发现任何与外人勾结的迹象。他应该只是升官心切,想要走捷径。”

    “想要升官就要做出政绩,不要指望靠一些歪门邪道,既然因为煤炭而犯罪,那就送到上党煤矿挖煤去吧,让他也感受一下每天挖煤是什么滋味。”赵括下令道。

    “那……平阳君之子……”刘平小心翼翼的问道。

    “和王禔一起去挖煤,什么时候挖满五年什么时候出来。将这个命令昭告天下。”赵括挥手道。

    “诺。”

    ……

    赵国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老爷,判决下来了。平阳君之子被送往上党煤矿挖煤,五年后出来。”一名下人推开房门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

    “赵豹呢?”老者开口问道。

    “赵豹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下人说到。

    “呵呵,想办法让他儿子消失在煤矿里面。”老者冷笑两声。“可恶的李牧,如果不是被他打断了计划,赵豹绝对无法逃脱老夫的手掌心。”

    “诺。”

    “我倒要看看,等到你儿子都死在了矿中,你还能这么大义凛然吗。”老者望着邯郸方向,冷声说道。

第两百六十二章 三月聚粮

    雁门,孔斌和李牧还在救灾。

    雁门的人口不是很多,只有不到五万户,甚至所有县邑加起来都比不上邯郸一座城池的人口。

    但是这些人却分布在雁门各个地方,有的在平原上,有些则在深山之中,要走一段遥远的山路才能抵达。

    李牧只能抽调军中的好手,给他们运送物资。

    更有一些只有十几户甚至不到十户人家的村落,常年与外界隔绝,没有人带路外人根本找不到,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只能无奈放弃。

    虽然赵括想做到以人为本,但是在这个年代很显然不太现实。他只能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救更多的人。

    云中郡更加地广人稀,有些地方上百里都不见人影,但是因为云中百姓大部分都是以部落的方式聚居,剩下基本上也都是居住在城中,反而更方便施展救灾工作。

    当然,漏网之鱼肯定有,甚至还有一些不服赵国教化的胡人部落居住在这片大地。

    有亲近赵国的胡人,就有不喜欢赵国的胡人,他们不明着反对赵国,同样也不接受赵国的管辖,当然,更不可能受到赵国的援救。

    赵国确定援不援救对方的办法很简单。有户籍,就是赵国人,没有户籍,就不是赵国人。

    既然不是赵国人,那你死的再多也和我没有关系,毕竟我赵国又不是做慈善的。在这个年代,不落井下石就很善良了好吧。

    在邯郸通往代县的大道上,一辆辆马车排成长龙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北疆。

    这条大道将赵国南北连接起来,极大促进了赵国南北两种文明的融合。

    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原文明对诸胡的吞并。

    因为诸胡本来就没有什么文明,连文字都没有,哪来的文明,纯洁的如同白纸一般,任由赵国肆意涂鸦。

    他们在内心深处,无比向往中原的繁华,向往中原的文化、语言、文字,赵国改变他们甚至要比改变武阳城的燕人更加容易。

    至于是放牧还是农耕,这并不重要,放牧和农耕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只要说赵国话,用赵国文字,开口闭口我赵国怎么怎么样,这就够了。

    这条大道足以容纳两辆驾六马车并行,而且这才修了一半,等到修好之后,会更加宽阔。

    道路两侧是平整的土路,这是为后面扩宽道路留下的余地,因为下雪,土路上布满了泥泞,和水泥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早在十月份,道路还没建成之前,赵国便开始将一车车物资运送到北疆。

    倒不是因为预测到有雪灾,而是为了明年春天攻打匈奴,收复河套做准备的。

    庄子曾言,“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领兵打仗也是这个道理,越是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准备的时间越久。

    战前不准备,等到打仗的时候再想要准备就晚了。

    那种头脑一发热,嗷嗷叫就冲上去的,都是别人打到家门口了,想准备也没时间准备了。

    阴差阳错之下,这些物资对雪灾援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即便疏通大道花费了几天时间,各地仍然没有发生物资短缺的现象。

    “终于忙完了。”李牧伸了个懒腰,捏了捏有些酸痛的肩膀,长舒了一口气。

    经过大半个月的奋战,所有受灾的民众终于全部安置好。幸好雪灾并不算特别严重,加上赵国反应迅速,应对及时,除了死了一些牲畜之外,民众受损并不严重,甚至不及去年严冬,赵国冻死的百姓多。

    孔斌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牧一眼,眼中的意思很明白:小伙子,你不行啊。

    “孔卿从雁门到云中,又从云中赶回雁门,不累吗?”李牧无语地说道。

    半个月前,孔斌驾驶着战车一路风驰电挚从代郡赶到雁门,将赵唐和王禔带走关押。三天之后,又驾驶着战车从雁门赶往云中主持救灾,直到两天前才赶回来,依旧和李牧一起奔赴在一线。

    他只需要负责雁门一地的救灾,孔斌却需要雁门、云中、代郡三地。

    而且他是二十岁的身体,罡元境的修为,都感觉身心俱疲,简直比打仗还累。孔斌都年近半百了,眼中不仅没有任何疲惫之色,反而愈发神采奕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会累呢?”孔斌说道。

    “以前我听说儒生都是只会夸夸其谈之辈,没有真本事。自从见了孔卿和荀子之后,才明白原来儒家弟子也是有真本事的。”李牧感慨道。

    这倒不是李牧一个人的偏见,而是天下大部分人都看不上儒家,特别是统治者对于儒家更是非常不屑,即便儒家是天下三大显学之一。

    秦国以法治国,且有秦墨,但是却没有儒者,历史上要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开始大一统了,儒家被逼无奈之下,才倒戈投诚,死皮赖脸的抱紧秦国大腿。

    六国虽然不排斥儒家,但同样谈不上重用,齐国齐墨盛行,孔子、孟子、荀子都曾成为齐王座上宾,但是没有一个齐王选择重用他们。

    历史上荀子遭受诋毁,从齐国跑到楚国,春申君也只是让他做一县县令。

    孔斌倒是在魏国做过相国,也没多长时间就跑回家种地了。

    总的来说,这些先秦时期的大儒混的还是比较惨的。

    “那些只不过是学了表面,就自称是儒家弟子的庸才罢了,连六艺都没有学全,剑都提不起来,也配称为儒家弟子。”孔斌嘴角上扬,不屑的说道。

    过了片刻,孔斌的神色又有些落寞。

    儒家虽然人数众多,但内部派系斗争不断。而且和法家、墨家比起来,确实不受各国重用。

    赵国邯郸学院虽然设有儒家分院,但是受重视程度很显然在法家和墨家之下,只是儒家各位大儒,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强行将弟子数量拉起来罢了。

    赵括虽然没有压制儒家,但是却在扶持其他各家。

    一时之间,孔斌对儒家的未来有些迷茫。

第两百六十三章 夹道相送

    “上卿、将军,邯郸急报。”这时,一名侍卫走了进来,抱拳说道。

    “给我看看。”孔斌接过信件,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指着信件说道,“哈哈哈,大王竟然让赵唐去挖煤,果然出人意料。老夫敢肯定,赵唐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经历。”

    孔斌是见过赵唐的,这几天也了解了他的一些过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能不能拿得动铲子都是问题,更别说挖煤了。

    “平阳君不会有意见吗?”李牧说道。

    他第一次知道赵唐竟然是赵豹之子的时候还有些担心的,毕竟人家关系在那,而且各国对宗室都是有优待的。不过孔斌让他不用担心,就算出了事情也是他来担着。

    “意见?他还是想想自己怎么能够不被别人利用吧。”孔斌嘴角微微上扬,冷笑道。

    李牧带兵打仗可以,但是政治敏感度还是太差了。

    在刘平赶来的那一刻,孔斌便意识到这件事不简单,背后恐怕有推手。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赵豹,其实很简单。

    赵国主要大臣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宗室,第二种是赵国非宗室,第三种则是孔斌这样非赵国人。

    背后之人想要利用身居高位的大臣扰乱赵国,首先排除第三种。

    孔斌他们在赵国无根无基,就算对赵括有意见,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完全起不到扰乱赵国的作用。

    再看看第二种,凡是非宗室在赵国能取得高位的,那都是历经千辛万苦,一步步爬上来,万里挑一的人才,这样的人物岂是其他人所能拿捏的,搞不好还会把自己暴露出来。

    所以最后选择只剩下两人:赵胜和赵豹。

    而和赵胜相比,赵豹这个连天赋都没有家伙,很显然更适合作为利用的对象。

    事实上,如果不是李牧碰巧撞见,及时制止了一切的发生,赵豹八成等到自己被利用了,还在给对方数钱。

    “可惜了,如果再过一段时间爆发出来,便可以联合其他人将宗室的势力压下去。”孔斌心中略微感到有些遗憾。

    各国大臣和宗室是天然的敌对关系,因为每个国家的官职和能供养的大臣是有限的,大多数宗室水平一般,却身居高位,把持要政,严重影响到了他们这些大臣的地位和权利。

    “我们去把赵唐和王禔二人送走吧。”李牧说道。

    “好。”孔斌点了点头,起身朝外面走去,路过李牧旁边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到了邯郸,记得让平阳君请你喝酒,他绝对会答应。”

    李牧挠了挠头,有些不明所以。

    ……

    “大王的命令下来了,你们两个出来吧。”李牧打开牢门,对里面的赵唐和王禔说道。

    “大王决定……怎么处置我们?”王禔小心翼翼的问道。

    和赵唐现在都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不同,王禔深知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如果再晚一点,可能就是全家抄斩的大罪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王下令,让你们到煤矿里挖煤,什么时候挖满五年什么时候出来。”李牧冷漠的说道。

    王禔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五年,花点钱打点一下,只要不被安排到深井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请上卿为罪臣带句话给大王,就说罪臣对不起大王,有负大王厚望。”

    王禔‘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面朝邯郸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他是一名商人,也是一名士子,既有商人逐利的特点,想要走捷径,也有士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虽然做不到真正去死,心中仍然有深深的愧疚感,认为自己辜负了赵括。

    “我会带到的。”孔斌点了点头,“另外,老夫送你一句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多谢上卿,罪臣记住了。”王禔俯身一礼。

    赵唐则是面如死灰,他一个两百斤的胖子,平时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让他去挖煤,还是五年,简直比死了还难受,还不如要了他的命呢。

    “我不去,我要见大王,我是大王堂兄,我要见大王。我要见我父亲。”赵唐神情崩溃,瘫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

    他什么都没干,老老实实当一个啃老族,只是收了一些钱而已,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些钱是谁送的。王禔只是和他说共同合作,他只需要收钱就行了,其他事情不用管,谁知道竟然是这么大的坑。

    赵唐越想越伤心,泪水从眼眶喷涌而出,肚子一股一股的,即便是厚厚的棉衣都遮不住,两个侍卫用力想要将他拉起来,赵唐纹丝不动。

    “下次长点心吧,不要什么人都相信。”李牧看了赵唐一眼,一挥手,又有几名侍卫上前,强行将赵唐拉了起来。

    本来赵唐在家中混吃等死就行了,即便是天天旷工,有父亲的照顾,再加上手下以他的名义将沃阳管理的不错,也没有人会特地针对他。

    现在好了,包吃包住了!

    “还好只是这一个县出了问题。”李牧看着赵唐和王禔离去的背影,感慨道。

    “李将军,我们该启程了。”孔斌伸手说道。

    救灾完成,他要回邯郸复命了。而李牧,也需要前往长城继续守边。

    “是啊,我们也该启程了。”李牧点了点头。

    “将军不若与老夫同行,等到岔路口的时候再分开?”孔斌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也好。”李牧点了点头,与孔斌一同登上战车。

    随着驭者一声喝令,马车在大道上疾驰起来。

    “明年应该又是大丰收。”孔斌指着道路两侧被大雪覆盖只露出少许绿色的麦苗说道。

    赵国的小麦种植面积位列七国之最,今年大雪虽然对赵国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同样也会带来丰收。

    “这场大雪倒也不是没有好处,或许这就是福祸相依吧。”李牧说道。

    “主君,你快看前面。”这时,驭者指着前面说道。

    只见前面道路两侧人山人海,无数百姓提着竹篮在此等候,竹篮中盛着各种东西,有攒下来舍不得吃的鸡蛋,有用冻死的羊肉做成的肉干,更多的只是普通的烙饼,有些甚至还冒着热气。

    救灾完成之后,大家也都猜到孔斌和李牧可能要走了,纷纷派人在路口查看。孔斌和李牧的车架刚一出现,大家便涌了上来。

    大部分人不善言语,只是不断说着感谢,将自家刚刚做好的烙饼扔到孔斌和李牧的车架上,留着他们路上吃。

    孔斌和李牧连忙走下战车,感谢众人。

    “上卿和将军快上车吧,不用为了我们耽搁时间,我们只是来送送上卿和将军。”一名老者挥手说道。“好了,大家不要在挡着上卿和将军了。”

    大家这才逐渐向后退,留出车架通过的空间。

    “李将军/孔卿,我们就此别过。”孔斌和李牧面向对方一礼,一南一北,背道而去。

第两百六十四章 能者上,庸者下

    “也就是说,除了雁门之外,云中和代郡受到雪灾的影响并不算大,至少百姓安稳的渡过这个冬天不成问题。”赵括听完孔斌的禀报说道。

    孔斌所说和刘平所报的情况相差无几,李牧和三郡郡守也在信中给予了回复。互相印证之下,赵括对这次雪灾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郡加起来死了近一千人,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这个人数如果放在后世,绝对是特大灾难了,但是放在这个年代,根本不算啥。

    赵括敢保证,燕国、匈奴、东胡等地的死亡人数绝对是赵国的十倍,甚至数十倍。

    “臣抵达北疆的时候,三郡郡守已经开始组织救灾了。臣其实只是起到一个安定民心的作用。”孔斌笑着说道。

    “雪灾好救,民心难安啊。”赵括感慨道。

    即便是再大的暴雪,只要官员不偷奸耍滑,不中饱私囊,能够及时营救,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难的是做到这些。

    绝大部分百姓从来不期望官府能够为他们做多少好事,只要不造孽,在大部分百姓心中就是好官了。

    如果能有一些良心,带领大家修一条水渠,建一条道路,筑一道堤坝。百姓绝对会在水渠旁边、道路旁边,堤坝旁边,为他们建造一座庙宇。

    四时节气,全村人都会祭拜。

    曾经西门豹带领邺城百姓开挖水渠,治理洪涝,使盐碱地变成万亩良田,现在百姓还年年为其祭祀。

    但是,仅仅这一点要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员都做不到。

    这次雪灾如果各地官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而不是生怕担责任,不作为,收到命令之后才开始行动,损失可以降到十分之一。

    不过好在赵国还没有烂到根子,虽然有不少小毛病,但总体上还是好的。

    “将表现良好的官员名单整理出来,给予嘉奖。对于表现不好的官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直接罢免。不仅北方三郡,其他各地也是如此。我赵国,能者上,庸者下。平庸之辈不需要留在我赵国官场。”赵括高声说道。

    如果是半年前,赵括还没有底气说出这种话,那时候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官员撂挑子不干,赵国就会开始瘫痪,如果有十分之三的官员撂挑子不干,赵国就可以宣布倒闭了。

    但是现在赵国已经尽数在赵括的掌控之中,各国人才齐聚赵国,邯郸俨然成为天下经济、文化中心。

    那些官员不干,下面随时有人替补上去,现在赵国不缺基层的官员。

    赵括柔软了这么长时间,只为了今后能够强硬起来。

    “大王,这样不好吧。”孔穿说道。

    自古以来,有犯罪被抓的官,有看国君不爽跑路的官,但是从来没有因为‘不作为’被贬的官。

    在大部分人看来,不作为从来都不是错,更何况还是官员呢。

    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人说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但实际上,这种事早就存在了。

    从卿、到大夫,到士,到普通平民,到野人,这就是一条满满的鄙视链。

    而鄙视链的上层面对下层永远都是有特权的。

    不可否认,自古以来都不缺乏真正为民的好官。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好官,始终只是少数。

    赵括不管他们是为钱也好,是为名也好,是为权也好,只要好好做事就行。

    当官为了钱怎么了?又不丢人,老子不偷不抢,所有的钱都是正当来路,有什么问题?

    但是天天什么事不干,还满嘴仁义道德的。不好意思,滚蛋。

    在赵括看来,就算是做错事,都比什么事不做要好一百倍。

    “孔卿觉得有什么不好?”赵括看向孔穿。

    旁边孔斌连忙给孔穿使眼色:你说不过大王的,更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反对大王。

    “没……没什么,臣支持大王。”孔穿迟疑了一下,连忙说道。

    “对了,对表现良好的民众也要给予嘉奖,如果有空缺出来的职位,可以酌情让他们补上,做不好再撤掉。”赵括说道。

    “诺。”这次,没有人反对。

    “北疆的军备还剩多少?”赵括看向孔斌。

    北疆的军备是为攻打匈奴做准备的,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囤积,除了粮食之外,主要是武器兵甲,以及药材麻布烈酒等物。

    烈酒,也就是提纯之后的高度酒。

    赵国人喜欢喝酒,嗜酒如命,烈酒如果流通到市场绝对能赚不少钱,不过因为太过耗费粮食,赵括没有开放买卖,只是做消毒之用,偶尔用来赏赐大臣。

    “粮食还剩五成,药材麻布还剩八成,烈酒还剩五成,其他物资几乎没有动。”孔斌说道。

    赵括看向魏无忌,不等开口询问,魏无忌便拱手说道,“大王放心,只要在一年之内结束战争,绝对不会出现粮草问题。”

    “好,各位将军加紧训练士卒,等到冰雪融化之时,便是我赵国北伐之日。”赵括勐拍了一下桌子,下令道。

    “诺。”廉颇、乐毅、庞煖抱拳说道。

    ……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括基本上都是待在宫中陪伴家人,没事逗一下小赵政,小赵政现在不仅能够走路,还能够说一些简单的词汇。

    不远处传来嬉戏打闹的声音,是彬和几个小伙伴在踢蹴鞠,有冯亭的孙子冯劫,阳齐的儿子顶天,还有魏无忌和赵胜的孙子。

    阳齐在上党一战中丢掉了关键的百里石长城,造成赵军被包围。

    按照规定,应该削除所有爵位和军功。赵括没有改变这个处置,但是对其家庭却颇有照顾,不仅把他们搬到邯郸,而且还安排老师教导。

    小赵政在赵括怀里不停挣扎着,想要跑过去一起玩耍。

    “等你再长大些就可以去玩了,现在可不行。”赵括笑着说道,两只手紧紧抓住小赵政。

    这时,刘平突然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大王。”

    “到书房说。”赵括将小赵政交给宫女,“怎么了?”

    “那群人果然要杀害赵唐。”刘平说道。

    “抓到了吗?”赵括平静的问道,丝毫没有感到惊讶。

    意识到王禔和赵唐背后有人之后,赵括便明白对方不会轻易放弃,而赵唐依然是他们最好的目标。

    所以赵括下令以赵唐为饵,将背后的人钓出来。

    “抓到了两人,剩下的都死了。”刘平说道,“不过……这两个人知道的不多,他们说只是收了钱,并不清楚对方什么身份。”

    “只要还在赵国,就逃不掉。”赵括冷笑道,“继续查,查到之后先不要动,派几个人混进去。”

    跗骨之蛆必须连根拔起,否则终成祸患。

    “属下明白了。”

第两百六十五章 起兵北伐

    二月,北方的积雪才刚刚开始融化,不少地方还结着冰,匈奴实在按耐不住了,开始大规模集结,一边互相兼并,一边开始南下。

    这个冬天对他们影响太大了,牛羊马匹不断冻死,就连很多老人孩子都活不下去,奴隶也是大量冻死。

    他们不在乎奴隶的死活,但是奴隶都死了,谁来给他们放牧,总不能让高贵的自己亲自放牧吧。

    “将军,前面发现匈奴的踪迹。”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多少人?”李牧一边擦拭着长枪一边问道。

    “非常非常多,看不出来具体人数,还有战车拉动的帐篷,东西十余里都是匈奴人。”斥候急声说道。

    “我看看。”李牧夹了一下马腹,行到一处高地上,顿时便看到了远处一道黑线朝自己这个方向缓缓靠近。

    “匈奴果然来了,传令,撤军。”李牧大声吼道。

    他只带领了百骑,如果遇到一千以下的匈奴还有一战之力,一千到两千凭借着个人武力也能拼一拼,但是这种无边无际的大军,想都不用想,先走为上。

    ……

    “我赵国还没北上呢,匈奴倒是先南下了。”赵括将李牧送来的战报放到桌子上,笑着说道。

    乱世就是这样,不是你去打别人,就是别人来打你,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好在赵国早就做好准备,就算匈奴不来,也要出兵北上攻打匈奴。如今倒是省了麻烦。

    “大王,末将请战。”廉颇立刻起身,大声说道。

    “末将也要攻打匈奴。”庞煖也起身说道。

    接着,所有将领都站了起来,特别是刚刚加入赵国,寸功未立的一些将领,更是迫不及待。

    赵括扫视了一圈,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充满了笑容。赵国如今虽然称不上兵多,但绝对可以称得上将广了,有名有姓的将领也要超过两手之数。

    六国之中除了秦国之外,无一国能与赵国相媲美。

    另一侧文官也是跃跃欲试,魏无忌、蔺相如都是上过战场的人,不过倒是无人请战,都在笑眯眯地看着旁边的武将。

    “不知大王准备出兵多少?”魏无忌笑着问道。

    他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比在魏国的时候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

    赵括心中估算了一下,在不影响赵国发展的情况,目前赵国最多能征派十万人,再多,就要影响到国内的发展了。

    但是,十万人虽然能够击败匈奴,却和赵括心中的目标相差甚远。

    “留下一万大军防守邯郸,其余军团尽数随本王北征。另外,传令代郡、雁门、云中三地征发十三万士卒。加上长城守卫军五万。共计二十五万大军。”赵括想了一下说道。

    战国各国皆实行征兵制,但除了极少数大战,绝大部分战争只会征发靠近战争地点的士卒参与,其他地方休养生息,等到下次这个地方发生大战了,再征发这个地方的士卒,另一个地方就可以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如果频繁征发一个地方的士卒,便会造成百姓凋敝,逃离国家的现象。

    赵国去年才结束大战,秩序刚刚恢复,如果再征发士卒不仅会使大家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再次动荡,还会严重影响农耕,使得刚刚实施下去的户籍、农税制度遭到破坏。

    而北方三郡多以放牧为主,农耕为辅,且之前长平之战的时候只征派了三地少数士卒。

    所以赵括除了正规军团之外,只征发北方三军的士卒,虽然依旧会造成一些影响,但已经降到最低了。

    魏无忌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最适合的做法了,他拱手说道:“臣会尽快将物资筹齐。”

    “对了,派人将这件事传遍中原,就说诸夏一体,讨伐匈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赵括突然想到,这又是一次刷声望的好机会。

    其实对于中原而言,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匈奴是谁,也没有匈奴这个概念,诸夏一体只是流传于上层。

    赵括现在就是要让匈奴、胡人这样的名字沉下去,沉到普通人的耳中。形成一种赵国帮大家挡住了胡人的入侵,避免大家的生活遭受迫害的假象,增加大家心中对赵国的认同感。

    虽然赵国抵挡匈奴、攻打匈奴和中原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是赵国的存在,确实让中原各国避免了胡人的侵害,即便各国君主都不能不承认。

    赵括便是利用这一点,不要脸的在大家心中刷好感。

    “这件事交给我了。”赵牧起身说道。

    赵国消息最灵通的,传递消息能力最强的不是刘平,而是赵牧。

    赵国商会遍布天下,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赵国商会。同样,只要赵国商会愿意,可以把消息传递到天下每一个角落。

    随着商会的一声声吆喝,这些消息便会流向每一个村落,令人防不胜防。

    “庞煖、荣蚠、卿秦听令。”赵括站了起来,目光扫视一圈,大声说道。

    “末将在。”庞煖、荣蚠、卿秦三人大步走到大殿中央,抱拳说道。

    “你三人即刻率领五千大军,奔赴北疆,征发代郡、雁门、云中三地士卒,与李牧共同抵挡匈奴。在寡人抵达之前,以防守为主,不得进攻。”赵括下令道。

    “诺。”三人面色激动。

    庞煖被雪藏了几十年,一直没有领兵作战的机会,荣蚠和卿秦刚投靠赵国不久,也一直等待立功的机会。

    如果让他们打燕国,他们心中可能还有所顾忌。

    但是打匈奴,那不是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吗!

    剩下人员目光火热的看着赵括,这一下子少了三个名额,自己的机会更少了。

    “乐毅、廉颇、燕周、庆舍、乐间、颜聚、炎熊……”赵括每点一个名字,便有一个人走到大殿中央。

    最后,赵括将目光放在了蒙武身上,“蒙武。”

    “多谢大王。”蒙武激动地说道,没想到竟然还有自己的份。

    “寡人也是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开始领兵作战,你也要努力,不要辜负你父亲和都平君的期望。”赵括说道。

    “是。”蒙武大声说道。

    “蔡泽、鲁仲连、栗腹、李斯、韩非、黄石公随军参谋。”赵括继续说道。

    “多谢大王。”众人俯身一礼。

    “蒙骜率领一万大军坐镇邯郸。”赵括说道。

    “末将听令。”蒙骜抱拳说道。

    “其余诸事就拜托众卿了。”赵括面向诸位大臣,俯身一礼。

    “臣竭尽全力。”众臣回礼。

    二月中旬,赵括以乐毅、廉颇、庞煖、燕周、蒙武、庆舍、乐间、荣蚠、卿秦、颜聚、炎熊为将。蔡泽、鲁仲连、栗腹、李斯、韩非、黄石公为参军。

    起兵北伐。

第两百六十六章 梁囿

    和赵国相比,魏国的日子很显然要好过很多,没有雪灾,没有洪涝,所有土地也都是开发好的良田。

    魏王又在去年大败秦国,收复了从父亲手中丢掉的安邑,一扫之前积弱之相。大有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势。

    之后虽然又败于赵国之手,但是并未丢失土地,而且又与赵国结盟,得到了曲辕犁和水车。与赵国取消关税,开放贸易。

    使得魏国农业和商业蒸蒸日上,国力迅速提升。甚至有人将魏王比喻成在世文侯,未来将带领魏国开创不亚于文侯的霸业。

    梁囿。

    一片片迷人的花海下,落英缤纷,彩蝶飞舞,魏王和龙阳君坐在池塘边,手里握着一根鱼竿,空气中弥漫着澹澹的桃花香气。

    梁囿坐落在大梁西北,是整个魏国占地面积最大,最豪华的苑囿。苑囿内建有高台,名叫文台。建有宫殿,名叫垂都。鸿沟穿梭于其中,仙鹤飞舞于其上。凋梁画栋,锦绣朱楼,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极尽繁华之所能。

    齐国进贡的麋鹿,楚国送来的犀牛,秦国进献的奇花,赵国献上的骏马在此栖息。

    魏昭王还曾在此面见西周君。

    然而……这一切,都是曾经的梁囿。

    二十多年前,秦国七次兵围大梁,五次攻入梁囿。一时间,‘文台坠,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以围。’

    盛极一时的梁囿变成一片废墟。

    之后魏国屡战屡败,城池沉陷,士卒战死,百姓奔逃,国力不断衰弱,纵使魏王再想重现梁囿的繁华盛景,也无能为力。

    “寡人小的时候啊,就喜欢在这里玩耍,那里,那里,还有那里,都曾藏有寡人的‘宝贝’,后来,秦国打了进来,将树木砍光,做成梯子,攻打大梁。撤退的时候还将整座苑囿烧了。寡人的‘宝贝’也就消失了……”

    魏王指着面前的水池、不远处的假山、旁边的宫殿说道。

    龙阳君静静倾听着,他明白魏王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倾听者。

    “如果有一天,寡人能够打到咸阳,一定要将秦国上林苑中所有东西搬到梁囿中。”最后,魏王握紧鱼竿,大声说道。

    “臣相信大王。”龙阳君说道,“魏国的子民也相信大王。”

    这时,浮漂勐地动了一下,魏王用力一提,一条金红色鲤鱼腾空而起,两侧侍卫蜂拥而上,将鲤鱼取下来,放入桶中。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侍卫纷纷说道。

    “大王,这是吉兆啊。”龙阳君高兴地说道。

    “哈哈哈,莫非上天要助魏国!”魏王大喜。

    “大王,三天前,赵国起兵北上攻打匈奴。”范座捧着一份情报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作为魏国硕果仅存的几名能臣,更是唯一一名具备战略眼光的大臣,范座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赵国和秦国的动向。

    同时还要和张旄等人负责选贤举能。

    话说魏国本来并不缺人才。

    论人才,魏国在七国之中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自称一句人杰地灵绝不为过。

    可惜,这些人才十个跑了八个,剩下两个还不被重用,甚至面对敌国的威胁和诱惑,魏国连保护自己人的举动都没有。

    君之视臣如土芥,臣又如何为君卖命?

    无数人才离开魏国,前往其他国家。

    当年范座被魏王卖了,也是心灰意冷。如果不是魏无忌请求他出仕帮助魏王,加上魏王确实有悔改的迹象,说什么他也不会再趟这趟浑水。

    “赵国果真出兵了?”魏王将鱼竿放到龙阳君手中,站了起来,一边接过战报一边问道,“赵国出兵多少?”

    “号称五十万,臣估计不会超过三十万,不会低于二十万。”范座说道,“赵王很显然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想要一战将匈奴打废,甚至彻底灭掉,使得后方再无威胁,能够全力争霸中原。但是草原上地形广阔,且匈奴机动性极强,即便赵国士卒再精锐,良将再多,少于二十万也不可能将匈奴留住。”

    “不过据边境的探子来报,赵国境内并无大规模征发士卒的迹象,只有邯郸旁边军营中的大军在开拔。因此臣推测不会超过三十万。”

    范座说的有理有据,魏王不由点了点头。

    这时,太子增和张旄走了进来,太子增俯身一礼,抱拳说道:“父王,我听说赵国出兵收复河套了。”

    “不错。”魏王点了点头。

    “父王,臣听闻赵王曾经说过一句话,‘祖宗之土,一寸也不能丢。’儿臣以为,我魏国应当趁机攻打秦国,收复河西。”太子增握着拳头,神情激昂说道。

    “大王,如今魏国河东已定,兵马已足,正当奖帅三军,收复河西。”张旄也拱手说道。

    魏王看着面前的梁囿,只剩下一些较为常见的花草树木,和一些从楚国买来的麋鹿,再无奇珍异宝。

    文台和垂都已经重建,和当年一样高大,却没有了当年的雄伟气势。透过纷纷坠落的花瓣,依稀能够看到当年秦国焚烧留下的惨状。

    “太傅以为如何?”魏王看向范座。

    范座没有说话,现在并不是攻打秦国最好的时机。去年三国伐秦,赵国的粮草辎重大半都是魏国承担的,之后魏国又把邺城割让给了赵国。

    和已经被打空的河东、河内不同,邺城可是储存了大量的粮草,都白白便宜赵国了。

    那一战魏国赚了不少地盘,但也把这么多年的积蓄打没了。

    一年时间,并不足以恢复。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魏国等到实力完全恢复再想着收复河西,更不可能了,因为秦国实力也恢复了。

    面对实力恢复的秦国,魏国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附赵国。

    “等。”数息之后,范座才开口说道。

    “等?”魏王有些不解。

    “赵国和秦国终有一战,等到两国两败俱伤之时,便是我魏国收复河西之时。”范座说道,同时心中还有一句‘顺带还有邺城。’

    “在此之前,最好的做法就是等。等这一天的到来,同时尽可能提高我魏国的实力,以应对将来之变。”

第两百六十七章 是不是没看地图

    “秦国和赵国的地盘是我魏国的数倍,发展速度也是我魏国的数倍。若是我魏国的实力提升速度是十,两国提升速度便是二十,甚至三十。继续等下去,我魏国和他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只有现在,趁秦国还在舔舐伤口之际,才有收复河西的可能。”张旄反驳道。

    “父王,我魏国的新兵已经初步成型,如果不经历战场的洗礼,终究只是一个花架子。儿臣以为,正好以此战练兵。”太子增也说道。

    魏王皱着眉,心中有些烦躁。

    如果三人都建议出兵,或者都不建议出兵,他会毫不犹豫的同意,但是现在分成两派,每一派说的都有道理,他实在难以决定选哪个。

    “若是二弟在魏国就好了,不仅能够让寡人做出正确的决定,寡人也能放心将兵马交到他手中。”

    魏王脑海中不由闪现出魏无忌的身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从魏无忌离魏之后,他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一个孤家寡人了。

    整个魏国,懂他的人只剩下龙阳君一人。

    范座闻言,嘴角有些抽搐,他敢肯定,如果魏无忌在魏国,魏王绝对不会让他领兵,甚至不会听从他的意见。

    只有魏无忌不在魏国,魏王才会开始怀念他,后悔自己以前没有珍惜。

    一个字来形容魏王现在的想法,就是贱。

    范座心中忽然想到之前听赵王说过的一句话‘距离产生美。’

    深表赞同。

    “禀大王,晋鄙、芒卯两位将军,可堪大用。”张旄拱手说道。

    “派人将晋鄙、芒卯以及乐乘三位将军请来。”魏王说道。

    “大王若执意要打,臣建议联合韩国和楚国。”范座叹息一声,改口说道。

    “韩楚两国恐怕轻易不会同意。”魏王摇了摇头。

    若是打不下河西,两国损兵折将,没有任何好处。若是打下河西,两国也只能得到几处飞地。

    但是如果不能像当初秦国一样,以绝强的实力威慑四方,打下来的飞地过一段时间也会失去。

    而韩楚两国很显然没有秦国的实力。

    “臣愿出使楚国和韩国。”范座拱手说道。

    虽然心里不支持攻打秦国,但是既然已经同意,范座便会竭尽全力,帮助魏国获胜,虽然这个希望很渺茫。

    “那就拜托太傅了。”魏王施了一礼。

    “禀大王,少府回来了。”这时,一名宦官走了过来,俯身说道。

    “快请他进来。”魏王说道。

    去年,赵魏韩三国达成修建道路的协议。所以几天前,魏王派少府魏羊前往赵国商议。

    片刻后,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见到大家都在,有些惊讶,拱手说道:“见过大王。见过太子、太傅、左师、龙阳君。”

    “少府辛苦了,此番出使赵国可顺利?”魏王说道。

    “禀大王,一切顺利,赵国并未为难臣。只是……我魏国需要建造的部分有些长。”魏羊为难的说道。

    他严重怀疑,魏王当初拍脑子决定的时候是不是没有看地图。

    按照规定,各国负责建造各国境内的部分,这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邺城以南,不到百里便是魏国领地。道路从邯郸出发,通往邺城,然后再从邺城分别通往大梁和新郑。

    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道路都在魏国境内,韩国和赵国加起来才不到不到百分之三十,其中赵国部分更是寥寥无几,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说,这条路名义上是三国共建,其实和魏国一个人建的差不多。

    魏羊本想为魏国争取更多的利益,但是赵国坚持咬死,当初三方君主共同做出的决定,任何人都不能改变,魏羊只能无奈答应。

    “这条路主要在我魏国境内,也是供我魏国使用,我魏国理当承担更多。”魏王不解的说道。

    而且这条道路是魏国和韩国求赵国建造的,赵国完全可以不帮助两国。

    魏王觉得,只要能将道路建好,即便多付出一些条件也是可以的,更何况赵国的条件很合理。

    “……”魏羊有些无语,难道你不知道自己被赵国卖了还在替赵国数钱吗,本来魏国的市场已经被赵国挤占大半,等到道路建好之后,赵国的廉价商品更是会源源不断涌入魏国,魏国拿什么抗衡。

    魏羊敢肯定,就算让赵国再多付出一些代价,赵国也会答应。

    不过想到还有一条从大梁到安邑的道路,魏羊脸色又缓和了很多,这条道路对魏国来说确实至关重要,称之为命脉一点都不为过。

    总体算下来,魏国也不亏。

    考虑到君主的颜面,魏羊没有继续解释,而是说道:“禀大王,赵国询问我们需不需要聘用他们的施工团队?”

    “赵国的施工团队?”

    “赵国言他们的施工团队更有经验,能够更快将道路建好。但是……价格有些贵……”魏羊说道。

    “这件事你自行决定即可,寡人只要能尽快将道路建好。”魏王挥手说道。

    “诺。”魏羊拱手说道。

    两人交谈之际,晋鄙三人也过来了。

    “见过魏王。”乐乘抱拳说道。

    乐乘去年到魏国,帮助魏国训练骑兵。

    魏王对其非常尊重,赐其食邑,还经常赐宴,拉拢,言乐乘先祖乐羊便是魏国人,只是后来在中山安家。

    现在虽然是赵国人,但和魏国还是一家子。

    之后又暗示乐乘,赵国有乐毅、廉颇、田单三名大将,你留在赵国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只要留在魏国,一定会受到重用。

    不过乐乘一直没有答应,魏王说的不错,他留在魏国的机会确实比留在赵国要多得多。

    但是,他更清楚一点,将军能发挥出多大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君主。君主不行,即便是将军能力再强,也很难力挽狂澜。

    而在他看来,魏王很显然就属于那种不行的君主。

    这倒不是他多了解魏王,或者政治上多敏感,而是他看到魏无忌都被迫离开魏国了,实在难以相信魏王……

    乐乘只希望能够早早帮助魏王训练好骑兵,然后返回赵国。

    “乐乘将军多礼了。不知乐乘将军骑兵训练的怎么样?”魏王面带笑意看着乐乘,怎么看怎么喜欢,魏国最缺的就是能够统帅骑兵的将军,就算重新选拔培养,能力也肯定是不如乐乘。

第两百六十八章 伐秦

    “堪堪能用。”乐乘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在乐乘看来,魏国的骑兵和赵国的骑兵差远了。

    首先从兵员上就有巨大的差距,赵国自从胡服骑射之后,骑马便在年轻人中迅速风靡起来,再加上赵国经常与胡人作战,大家本能的学习骑马,‘其民鄙朴,少文礼,好射猎。’只要稍加训练,便是一支精锐骑兵。

    而魏国地处中原,民众对骑马并不熟悉,大家更喜欢驾驶马车。

    其次是战马上,魏国以前拥有河西、河东的时候,不仅自己能养马,还能从胡人那里获得一些上好的战马,后来缩在中原,战马基本上只能从赵国获得。

    赵国卖给魏国的战马虽然不是最差的,但也不可能是最好的,最好的赵国都自己留着的。

    然后就是时间上,满打满算,魏国的骑兵也就训练八个多月,纵使有马鞍和马镫,这么短的时间也不足以训练出精锐骑兵。

    最后还有一点,赵国的骑兵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所谓胡服,就是指短衣紧袖长裤的服装。

    以前赵国的服饰是中原传统的宽大长袍,这种服饰在骑马作战的时候非常不方便。

    而身着胡服骑马作战,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

    即便是赵国本身风俗已经很开放了,赵武灵王当初改革的时候,依然遭受了绝大多数贵族的极力反对,只有寥寥数人支持。

    最后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带头身着胡服,这才改革成功,赵国上上下下,从贵族到百姓,从军中到民间,纷纷改穿胡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观念,冲击了传统礼教。

    但是魏国这群人可比赵国顽固太多了,在他们心中,胡服乃是蛮夷、下等人所穿,我等中原上国,礼仪之邦,怎么能穿这种服饰。

    最后胡服别说在民间了,就是在军中都实施不下去。很多人宁愿忍着各种不适,也要身着宽袖长服。

    上马的时候还要将衣服提到腰部,才能翻身上马,而且骑在马上,时时都有勒人的感觉。

    奔跑起来,宽袖里面灌风,严重影响速度、稳定、以及弓箭的命中率。

    令乐乘气愤的是,这群老顽固不仅自己不愿意做出改变,还会嘲笑其他做出改变的人,骂他们是蛮夷。

    一些贫苦家庭出身的士卒,本来不在乎这个,受到鄙视之后,也只能换回以前的服侍。

    乐乘对这群人算是无能为力了,他深切的觉得,别说是八个月,就是八年,魏国也出不来精锐骑兵。

    他曾找魏王说过这件事,但魏王哪有赵武灵王的魄力,面对全军的反对,最后只能说一句:“寡人觉得这样挺好的,就这么训练吧。”

    乐乘还能说什么?你觉得好就好吧,反正和我也没啥关系,再过几个月老子就撤了。

    倒是秦国这个‘蛮夷’,不愧八百年前和赵国是一家,看到啥好东西就拿来用,见到赵国改革的成效之后,立刻开始学习,在军中普及胡服。

    至于封建礼教?那是啥玩意?没听说过。

    乐乘想到赵括的叮嘱,心中一动,继续说道,“如果魏王想要快速提升骑兵的战斗力,外臣倒是有一个办法。”

    “哦?将军快说来听听。”魏王眼睛一亮,殷切的说道。

    “打!”乐乘挥舞着拳头说道,“我赵国骑兵之所以强大,其一是因为胡服骑射,其二是因为马镫和马鞍,其三是因为丰富的作战经验。魏国虽然有马镫和马鞍,但将士们不愿身着胡服作战,战斗力永远都提不上去。”

    “但是到了战场上就不一样了,人人都有保命的本能,当他们发现身着胡服的秦军比他们更加强大,而宽大的衣袍会影响他们的作战能力,导致他们受伤,甚至战死的时候,便会自觉改穿胡服。”

    战场是最好的老师,自己的话,他们不听,魏王的话,他们也不听。

    乐乘就不信了,敌人的屠刀都到脖子上了,他们还能不听?

    可能会有人宁愿死,都不愿改穿胡服,但乐乘相信,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而且这样的人会永远留在战场上。

    剩下的,都会乖乖听从他的命令。

    “将军所言极是,战场是最好的老师!”魏王勐拍了一下大腿,现在又有了一个攻打秦国的理由!

    魏王紧握拳头,目光坚定望着西方,那里是曾被秦国焚烧的梁囿,也是秦国,“寡人欲起兵讨伐秦国,收复河西,三位将军有何教寡人?”

    “末将万死不辞。”晋鄙立刻抱拳说道。

    芒卯脑海中闪过那道杀气冲天的身影,身体不由打了个冷颤,数息之后,斗志逐渐取代恐惧,拱手说道:“末将谨遵大王命令。”

    最后,魏王看向乐乘。

    “大王让外臣在魏国期间全部听魏王的。”乐乘说道。

    听到乐乘的话,魏王有些失望,纵使他千般拉拢,乐乘依然不冷不热,不愿加入魏国。

    “传令,即日起征发士卒二十万。范卿出使楚国和韩国归来之日,便是讨伐秦国之时。”魏王大声下令道。

    ……

    邯郸通往代郡的道路上,一支支整齐的军队缓缓向北移动。

    马蹄哒哒,两侧侦骑来回奔波,将命令传达至全军,即便是身处赵国腹地,赵军依然没有任何松懈。

    商队和行人在路边安静的等候,按照规定,道路归国家所有,平时向民众开放。但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行军,或者战火蔓延到赵国境内,道路会暂停开放,只允许官府使用。

    民众们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也不敢有意见。

    大家有些畏惧,又有些自豪的看着赵军,每当有相熟的人从面前经过,他们便会跳起来,激动地将对方指给旁边的人看,还会大叫着,说几句鼓励的话。

    其他人则伸长脖子,看看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人。

    等到赵括和众将骑着战马经过他们的旁边,道路两侧更是会响起震耳欲聋的惊呼声。

    甚至还有壮士自备战马和武器,请求加入大军,一起讨伐胡人。

    赵人从不畏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211/ 第一时间欣赏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所写的《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为转载作品,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介绍:
穿越到战国,成为赵括,恰逢长平之战,面对人屠白起,如何逆天改命?
战国末年,百家未黜。
武者一枪断山河,文者一计平天下。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无系统,不签到)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