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逍遥农民TXT下载逍遥农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逍遥农民全文阅读

作者:敏行     逍遥农民txt下载     逍遥农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逍遥农民全文阅读

第一章出门在外

    


    国庆长假,湘妃县城,一辆大巴缓缓驶进长途汽车站,这是从上海返回县城的豪华大巴。

    为数不多的几个乘客麻利地收拾行李下了车,把包裹放在空地上,拍拍一身风尘,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的旅途的确让人劳累。

    “到家了,就是好,外面的世界再繁华,还是不如家里那么亲切呀!”

    “是啊,有句歌词不是说了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一番水土养育一方人呀。”

    “人人都说,在家日日好,出门一日难。还真是有道理,在外混的再好,不如在家睡的香诺。老兄要不去我家玩玩,酒水都是自家酿的,炒上几个小菜,喝几杯怎么样?”

    “多谢老兄,我家离这里不远,还是先回家瞧瞧,出去有些日子了,怪想念的。过几天一定上门拜访老兄,那时候我可是不醉不归呀,哈哈。”

    “好好,可要说定了,我在家等候老兄你的大驾光临喔。”

    故土淳朴的方言,乡人朴实的容貌,浓郁亲切的幸福融入杨帆的心胸。阔别四年的故乡丝毫没觉得陌生,乡土的曲调依然跳荡于心,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富有韵味。

    杨帆是在04年毕业,可谓是天子骄子,毕业以后就留在了上海,由于工作的缘故,就再也没回过家,逢时过节电话问候在家双亲,而父母也不要求他回家,让他安心工作,不必挂念,攒下一笔钱在上海买房子,找一位能干实在的女孩子成家立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少年意气风,杨帆也打算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定居下来,最初一年迷惘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里。月收入过万,却也是入不敷出。可是疯狂过后,留下仅仅是迷茫空虚,思前想后,恍然明白,那种白领的生活不是他所迫切向往的。越想起农村的种种来,桑田美池,十里桃花,三秋桂子,历历在目,但是每每提起回家种田,都被父亲严词拒绝了,哪有大学生捣鼓田地的,荒唐至极,没有半点出息。

    杨帆在城市里,一日三顿不得清闲,有时还顾不上,忙起来了三五日不下岗位,闲散起来五六日没有事干。身子养胖了许多,却是内虚,最初几年没有生过一次病,那也是由于在农村干活打好的基础,可是近来小病不断,大病也有了。

    九月的一场重感冒差点要了他的命。开始时偶感风寒,吃了几颗白加黑,病稍微好些;可是第二日冒了几颗雨,病情加重了,不得不到医院吊了几瓶水,但不见起色,一吹风,病情就会加重,病情反复无常,走几步路就会气喘吁吁。每天睡思昏沉,胡言乱语,没有几天,憔悴的前胸贴着后背,人瘦如骷髅。睡梦中故乡的那道泉水在呼唤他回去,声音亲切地在耳边萦绕,只要他一闭上眼声音就在心间响起,挥之不去。

    杨帆打电话回去,再三要求回家种田,并把生病时的照片寄回了家。父母看见儿子消瘦成那样,大惊失色,相互埋怨着,说城市里有什么好的,非要在城市里拼命折腾,回家种地不照样过日子,再说家里还有几亩果园,田地十几亩,勤劳艰苦一点,收入比城里也不遑多让嘛,总比外面凄风苦雨好的多。也许只是儿子一时兴起,过了那个劲儿,守不住种田的风吹日晒,耐不住那份清苦,说不定自己乖乖回上海工作的,让他回家养息一段日子,也是好事。于是杨帆回家种田得到父母的谅解,乐的杨帆几夜没有睡着觉,终于能够回家过清闲的日子,说来也是奇怪,不打针没有吃药,病莫名奇妙就好了。杨帆自然不知道是他脖子上佩戴的一块石头在作祟,这石头是他十六岁时,在家乡的泉水里捡起来的,纹路细腻像一块温玉一般,更奇怪的是石头自然有个针眼,恰能栓进一条绳子挂在脖子上,一直伴随他至今。临近家门石头仿佛也有了生命,光彩流转。

    杨帆行李不多,最值钱的当算他的笔记本电脑了,是IBM商用机,花费他一万多,其他的也就是几套衣服,两双鞋子。还有些礼物补品什么的,毕竟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了,也该孝敬孝敬年迈的父母,当然还有哥嫂的礼物,还有侄子的玩具,一想起侄子贪睡像虫子一样的照片,杨帆嘴角就噙着笑意,眼睛都笑着一条缝。

    来到家乡的县城,并不着急回去,带的礼物还少,需要多置办一些,糖果啦,烟酒啦,亲戚邻里也应该送一些。县城虽然是个小城,经济也不是全国百强县什么的,但是距离达的城市却也不远,物品种类齐全,也是个正在开放中的城市,消息并不闭塞。县城依水而建,大小湖泊星奇罗布,烟波缭绕,水光潋滟,小船往来穿梭,极具观光旅游的魅力。

    虽然阔别了整整四年,变化的确也不小,可是杨帆对县城的大街小巷还是颇为熟悉,在大街小巷里穿来穿去,是那么的轻车熟路。毕竟他也在县城里呆过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最美好的少年时光都是在县城度过的,县城也算的上是他第二家乡了。在购物超市买齐了所需要的礼品,并且换了张手机卡,一气冲了一千块钱话费,算是半年的了,省的走路麻烦。又到超市背后的盒饭店吃了一份盒饭,他已经是老顾客了,高中三年大餐就是在这里,每周必须来几顿,常常是翻学校的围墙出来的,那时候两块五毛钱就有鸡蛋和肉了,现在虽然涨价到五块,可是比起大城市还是便宜的很,更主要的是饭店做的饭依旧那么鲜美,今天运气也好,居然吃到了狗肉,好多年啦。当然,吃完了,拿根牙签剔了剔牙,一身舒坦,这个习惯也好久没有用了,要不是今天看着别人剔,杨帆绝对不会想到的。

    “喂,喂,等一下,请问你是不是杨帆呀?”刚背上背包拿上行李去汽车站换乘到乡下的车,一位女士叫住了他。

    杨帆转过身来,只见一位苗条干净的女士怯生生站在那里,面孔极为熟悉,可惜半天回忆不起她的名字,忽然灵光一闪,笑说:“噢,原来是小不点你呀,老同学了,真是好久不见啦,越长越漂亮,难怪一时记不起来了。”小不点是他高中同学,原来身材极为小巧玲珑,又极为害羞话不多,所以印象不是很深刻。

    “真是你呀,杨帆,你长胖啦,比以前更风度翩翩喽,不过还是那么会说话,听着让人就开心,难挂好多同学都惦记你的。”小不点也是很高兴,话说的又快又急,不见一丝结巴,社会真是一个好课堂呀。

    杨帆见着高中同学也是特别开心,上了大学以后,高中的同学联系的越来越少,一次聚会也没有参加,渐渐的把高中同学忘记了,现在居然还有人记着他,心里有些感动也有些愧疚,于是笑问道:“小不点,你现在在哪里高就呀,国庆节日回来度假吗。”

    “真讨厌,就记得我的外号,也不联系老同学,我是在县里工作,是个中学教师,不像你在上海当白领,月收入几十万。”小不点娇嗔说道。

    “啊,小不点,你是老师,我还真想不到呀,将来桃李满天下,呵呵。至于我月收入几十万就夸张了,哪有那么多,也就是一万过点。可是你怎么知道我是在上海的呀?”杨帆诧异地说。

    小不点笑嘻嘻地说:“一万多块也是好多啦,顶我好几个月的工资了,高材生就是高材生。你在上海,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都知道,这是你的好朋友秦香儿说的,可惜就是不说你的电话号码,弄得某人特别郁闷,呵呵。”

    杨帆笑问说:“谁特别郁闷,还有人担心我吗?”秦香儿是他的红颜知己,高中唯一联系着的同学,两人可以无话不谈。

    小不点故做神秘地笑着说:“不说,打死我也不说,不过总有天你自己会知道的。这次你回来几天,要不我召集县里的同学聚会一次?见你一次真不容易。”

    杨帆哈哈直笑,不无得意说:“现在我也回到故乡母亲的怀抱,不打算出去了,准备在家种田,优哉游哉地生活,以后大家天天聚会。”

    小不点显然不信:“你说什么神话呀,你种田?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杨帆被咽的不轻,直咳嗽说:“我种田怎么啦,难道种田很低贱吗,不信我们走着瞧?”

    小不点见他一本正经,这才将信将疑说:“不会是真的吧,你真的打算种田?这是为什么呀,好好地工作不做。”

    杨帆说:“种田也是好工作呀,外面种田的人都住别墅呢,不要瞧不起种田的哦。再说种田自由,悠闲啊。”

    小不点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笑着说:“说的也是哦,许多种田都达了,开奔驰,住洋房。”

第二章极品葡萄

    


    回到村里,已经是晌午了,父母亲熬了一锅冬瓜猪脚汤,在县城本已经吃过午饭的杨帆,闻着诱人鲜美的香味,食指大动,从碗柜里拿了个碗,舀了几块冬瓜一块猪蹄,坐在板凳上呼噜噜地大快朵颐,直到把肚皮撑的圆溜溜的,才甘休善罢,活脱脱是从监狱里放出来的。

    杨帆母亲却还在边上叫儿子再吃一点,而父亲在旁边掠着下巴的胡须直笑。大城市里稀奇古怪的食品应有净有,却也让杨帆减少了食欲,仿佛从来没有饱过,对食物也没有什么追求了,只是每次应付差事地敷衍一下肚子,不感觉饥饿便可,回来就是好,看见什么好吃的就馋,刚吃过的肚子又碌碌作响,想办法去弄吃的,有了食欲也是一种幸福呀。

    这时隔壁邻居的赵康来访,赵康已经三十好几了,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小涛,女儿叫小霞。赵康一直在家种田,从来没有到过大城,在家鼓捣着他的几亩田地,由于是隔壁邻居,相互熟悉,他人也比较实在,不做弄虚作假的事,与杨帆的父亲杨老头特别谈的来,杨老头也喜欢鼓捣一些农作物,两人可谓一拍即合,整天嘀咕着地里的庄稼今年长势如何,需要浇施什么化肥。

    现在看来,赵康的确是眼观不错的人,想当初,人人都挤着外面去打工,他就鼓捣着家里的田地,他不种水稻豆子,也不种瓜果,只是种蔬菜,辣椒茄子什么的。把蔬菜卖给县城的餐馆,收入也不错,最初几年物质还比较疲乏,有几个流子去他的地里摘蔬菜,让他骑自行车给逮住了,罚了一场电影让大家看。那时候杨帆只是佩服赵康骑自行车的水平,月圆之夜能够在田地的小埂子上行走,并且还能抓住人,可谓是神乎其技。

    近来,赵康种植了一种苦瓜,青瓜可以做菜,味道不是特别苦,有清凉解暑的能力,许多人买着吃,可是赵康仅仅是微薄地卖一些青瓜,留着摘苦瓜籽,一斤苦瓜籽能够卖好几百块。其他人也想种植,可惜没有销售的渠道,只能眼馋地看着他种。

    这时杨帆的母亲拿了一盆葡萄出来,让大家吃。葡萄不是很大,不能叫做巨峰葡萄,只是食指般大小,个个圆溜溜的,水灵灵的,像珍珠,像玛瑙,看着却也勾人。

    杨母说:“种了一亩地的葡萄,种是巨峰种,可是这那里是巨峰葡萄,分明是山葡萄嘛!真气人,都是一个种的,别人的葡萄都长的比拇指还大,我们的都就这么小,开始我以为是没有肥料,今年拼命的施肥,今年个头反倒更小了,我看卖出的葡萄都抵不了化肥的钱呢。”

    杨父笑呵呵地说:“我看这葡萄也不错嘛,谁家的巨峰葡萄有我家的这么好吃呢,他们拿十串换我一串,我都不和他们换。”

    杨母嗔怪说:“你说话就是不腰疼,别人的卖二块钱一斤,你的一块钱一斤还卖不出呢!今年就要你去卖,我是不想操心了。要不是看在好吃的份上,我早把葡萄树都拔了。”

    杨父一听说让他去卖葡萄,顿时一副苦瓜脸,不敢再搭腔了。

    赵康吃了几颗葡萄说:“真的好吃,巨峰葡萄都抵不上这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变种呢,个头这么小,不上眼,所以卖不上价钱,现在买东西的都是看卖相,不管好不好吃,只要卖相好就可以。”

    杨帆父亲附和说,时人都是这样,表里不一“可惜了一亩好葡萄,亩产也高,就是卖相不好。”

    杨母埋怨说:“我早说了吗,杨帆那几亩自留地,是在山脚下,阳光不好,种不出什么东西,你偏倔强着要种。种的辣椒不管什么种,辣的要命,放两颗辣椒一锅炒菜都是辣的,看你吃不吃的下咯。种的葡萄也是这样,看你明年还种不种,凡是要看个理嘛,你争得过天吗?”

    一听说是他的自留地,杨帆大感兴趣问道:“娘,是我的那个自留地吗?我看阳光很充足呀,不会种不出东西吧?那里也有泉水,干旱不了,应该是好地呀。”

    杨母笑骂道:“什么好地,大家都不要的地才给你,而且还多了一亩,你说是好地,那别人都是傻子。你也和你爹一个德性,倔强的要命,不信天不由命,也要看实际情况嘛。”

    杨帆讪讪地笑了笑,他的自留地是高中时候分的,并且五十年不变,由于他那时候成绩优异,肯定考上大学走出去的,因此分给他最贫瘠的一块。父亲是很厚道,处处为人着想的人,也就没有做声,可是母亲则不做了,据理力争,被杨帆好歹地劝了回来,不过村长也知道理亏就多划给了一亩地。

    杨帆看着盆里的葡萄,圆滑异常,更分一种诱人的香味,心痒痒的拿起一溜,轻轻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入口即化,香甜浸入心灵,满嘴馨香,肺腑说不出的受用,每一颗细胞都欣喜地在跳跃。

    杨帆惊呆了,摘下另外一颗葡萄,放在手心,仔细看个究竟,没有一粒斑点,不见一丝划痕,粒粒晶莹剔透,放在手心儿有股丝丝的凉意。捏一捏,并不是软皮邋遢的,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闻一闻,香味隽永如处子的肌肤般甜香。小心翼翼地剥去外皮,肉嫩而滑,能够滴出水来,像一件极其小的艺术品,让人怜爱。籽极其微小,如芝麻粒大小,根本不要费心吐葡萄籽了,葡萄皮味道也错。杨帆囫囵吞枣一般,连吃了好几溜,仿佛每一颗都能吃出不同的味道,甜而不腻,有情却不伤。吃的杨帆大呼过瘾,他向来不是对葡萄有多大的爱好,觉得葡萄还比不上桔子呢,这次让他彻底改观。

    杨帆在国际大都市呆过四年,也曾经公费出国旅游过,见多识广,还没吃过如此好吃的葡萄,如此好吃的水果,那些进口的水果实在上不了台面,仅仅是物以稀为贵罢了,可是城市里的人趋之若鹜,实在不敢恭维。

    杨帆现面前桌上一摊水和葡萄藤,才擦擦手,笑着说:“葡萄就交给我了,我把它们卖掉,这么好吃的葡萄还卖不出去,真是没有天理了!”

    杨帆母亲说:“你卖,你卖到那里去呀?你人生地不熟的,我看就算了吧!反正有人来收,我几毛钱一斤,全部批出去,咱们也不用劳神了。要不然费脑筋,还倒贴油钱。”

    杨帆叫屈地说:“娘,我还人生地不熟?镇里我呆过,县城我也呆过,我熟悉的不得了。这么好的葡萄一定能够卖个好价钱,现在城里有钱的人多到哪里去了,我就不信他们没有眼光,娘你放心,一定能够卖出去的。”

    杨母嘀咕着说:“我看就算了吧,有钱人什么没有吃过,山镇海味,这个葡萄他们能够看的上眼?那就见怪了。”

    杨帆不服气说:“就是因为他们吃惯了山镇海味,而这么好的葡萄没有吃,所以他们一定会买的。你还不知道几十块钱一个的桔子他们还会买的,就不要说这么好吃的葡萄,才几块钱一斤。”

    杨父笑着说:“他娘,就让孩子试一试,毕竟他是见惯了大世面的人,见识比我们多,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卖的不恰当,所以被奸商压价,一直提不上价钱。”

    赵康也说:“是啊,是啊,杨帆毕竟是大学生,村里的高材生,说不定他真有办法。我们都是按常理想办法的,叫做不知道变通,现在都吃不消了。你看杨帆考上大学,村里人都说杨帆是个骄子,大家都搬到附近来做邻居,占点才气,说不定也出大学生,将来做高官。所以杨帆一定会想出好的法子,这么好的葡萄绝对会走俏的。”

    杨母还想说话,可是门外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在家吗,噢,杨帆回来啦,好几年都不见了,高材生挣大钱回来啦。”是上屋的庆嫂。

    “庆嫂,我回来了,您坐,借你吉言,将来挣大钱。”杨帆忙站起来礼貌的让座。

    拿糖果,倒水,寒暄了几句,问了些基本情况,说她的儿女的近况,毕竟是扬帆同年龄段的孩子,大家需要多联系。

    坐了好一会儿,庆嫂估计有事,才把来意说明白。

    庆嫂对杨帆母亲说:“听说你们家的葡萄熟了,我上回吃着好吃,这次来想买几斤。还是不是一块钱一斤呀。?”

    杨母笑着说:“葡萄熟了,是一块钱一斤,我还能多要你的。你要几斤?”

    庆嫂说:“那我要十斤吧,他爹爱吃葡萄,虽然你家的葡萄不上眼,但是特别好吃,有时候我都忍不住摘几颗吃。”从荷包里掏出一张十块的票子,递在杨母的手上,就去挑葡萄了。

    看着庆嫂提着一篮子的葡萄,屁颠屁颠地走了,杨帆一个劲儿地肉疼,大米都要一块多呢,这么好吃的葡萄比不过大米,这让他甚是混怒,赶明儿一定想个法子卖个好价钱。

第三章物有所值

    

    第二天,杨家装上几筐葡萄,共有五百来斤上了客车,杨帆和父亲一块去县城卖葡萄。

    由于国家政策:条条村路通民心。昔日的泥水路,今日的水泥路。路修到了家门口,原本去镇里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一个多小时便可以到了最近的江镇。而江镇距离县镇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杨帆的哥哥杨永就是在江镇乡镇府工作,一个没有实权的小职员,两头受气,不过由于是公务员,日子过的也比较清闲,虽然没钱没有油水,但是也羡煞了他人。

    杨帆为今天卖葡萄,可是准备了一夜,他认为推销的成败,与事前准备的功夫成正比。先他必须确立目标:高价卖出葡萄。那么,葡萄必须有‘鹤立鸡群’的地方,这个已经证明有了,因此必须要得到大家的认同,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呢?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难题。

    如此好的葡萄为什么没有它的知名度呢,就是因为被冠以“巨峰”的名义,实际名不副实,可以说是明珠暗投了。想到这里,杨帆唏嘘不已啊,估计也是父母成天叫着说是巨峰葡萄,也把它们以巨峰的名义叫卖。这当然卖不出去了,这就像干瘪的一样,谁还上的了眼。

    所以第一要素是为“巨峰”葡萄注册改名,现在的商品,大部分卖的是品牌效应。所以它必须有自己响当当独一无二的名字,成,那就叫极品葡萄,书名叫怜玉,那就必须打响它的品牌,广而告之,但是绝对不能到街上去吆喝叫卖,不然无形之中就掉价了,有句话说:沉默是金呀。

    杨帆叫父亲用欧阳询体写下了一块招牌,“极品葡萄,二十元一斤。天价葡萄,物超所值。”以前他还讥笑父亲,就会欧阳询体字,不知道变通,即便模仿的再像,也绝对成不了第二个欧阳询,字还是一文不值,比如启功就能反其道而行之,创作了反体字,每个字能够以天价卖。如今,那些想法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并非每个人都能出名的,也并非每个人都想出名的,能力是一方面,机遇却是另一方面。父亲就是这样,依然自我,练习字自娱自乐,功力大有进步,写的工工整整,字字透着一股精神。

    在车站下了车,叫了辆三轮车,杨父就要往农贸市场赶,杨帆忙说去步行街。农贸市场人流量虽然大,也有专门卖水果的超市,但绝对提不起价格。步行街就好了,档次高了许多,关键的是,对面就是高档场所,大型超市,品牌衣服,高级酒店。

    杨帆和父亲把葡萄从车上下了下来,揭去筐盖,但是绝对不能卖萝卜似地几箩筐放在地上,由人挑选。所以杨帆小心翼翼地亮出一筐葡萄,其他的还是封盖住,并且一筐葡萄只是拿出几串摆在面上,旁边放着招牌。

    葡萄一亮出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并不是葡萄吸引人,而是招牌太过于惊世骇俗,葡萄撑死五六块一斤,哪有卖二十块一斤的,卖的是黄金吗?一时之间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杨帆和他父亲始终微笑着,不去搭腔,这是他们早在家里就商量好的对策,一切也全在他们预料之中。

    许多人都观望着,没有去问价是不是真的,却也不走人,看究竟有没有人买,就是为了看稀奇看热闹,无疑正中杨帆的下怀,极品葡萄的名声可谓是不宣传而宣传啊,明天肯定名气无胫而走,街头巷尾都议论极品葡萄。

    吴思莲是个少了根脑筋的女孩子,最喜欢逛街,别的女孩子逛街是买东西,她呢,却是看稀奇古怪的事。十一长假无疑是她最好的时间咯,今天看见如此荒唐的事,兴奋地吴思莲足足站了半个小时了,听听旁边的人说极品葡萄,又看看卖葡萄的主人。就是不见有人买,吴思莲狐疑上前问杨帆:“大哥哥你们的招牌是不是写错了呀?葡萄应该是二块钱一斤,可是和天价又不相符合。天价葡萄,物超所值,又说不通了,有语病。”

    杨帆看着吴思莲可爱的模样,笑说:“写的没有错,葡萄是二十块钱一斤,价格虽然高了点,但是绝对是物超所值。不信?让你尝一尝,你就会明白了。”

    接过一小串葡萄,吴思莲可爱地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哇,真的太好吃啦,我还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呢。”飞快地吃着葡萄,一颗又一颗,吃完了,勾人的小舌头不忘舔舔嘴唇,讪讪地说:“大哥哥,你们的葡萄真的好好吃哟,可是能不能便宜一点。”

    杨帆笑着说:“这是不能便宜的,如果你喜欢吃,我倒可以送你几串尝尝鲜。”

    吴思莲羞红了脸,说:“大哥哥,我只有十块钱,就买半斤好了。”

    杨帆没有给小姑娘难堪,半斤真的不好称,足足给了她一斤的份量,第一笔生意终于做成了。

    吴思莲心眼极好,在一边吆喝着:“你们来买呀,葡萄真的很好吃呀,物超所值。”

    四周的人都闪避着眼神,低声说吴思莲是个托,都是一伙人,欺骗群众的。吴思莲听了泪水都潜在眼底了,无力申斥着自己不是托儿。

    杨帆连忙安慰这个好心的小姑娘,说:“不要理睬他们,他们都戴了有色眼睛。我特别感谢你的好意,认识一下,我叫杨帆,你呢,应该是高中生吧?”

    “是呀,大哥哥,我叫吴思莲,今年高三了。你们家是种水果的吗?”吴思莲笑意写在脸上了。

    杨帆笑着说:“预祝你考上大学,前程似锦。我家在农村,只是种了几亩的水果,不是专门的。算搞点副业吧,自己也有的吃。”

    这时一辆奥迪A6在边上停下来,过儿好几分钟才打开车门,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走了下来,上前拿起一串葡萄仔细地看了看,问道:“你着葡萄也太贵了吧,个头还小,是怎么回事?”

    杨帆说:“极品葡萄,独一无二,绝对物超所值。”

    文质彬彬的男人狐疑地看了杨帆,微笑地说:“你在打广告吧,顺口溜呀。不过,这个葡萄的确没有见过,能够尝一下吗?”

    杨帆微笑着说:“当然可以,你可以随便尝,我们不弄虚作假。”

    文质彬彬的男人点点头,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吃完,狐疑地望了望手上的葡萄,对比一下筐里的葡萄,又摘下一颗放入嘴里,闭上眼睛,半响,说:“物有所值!给我来一筐葡萄,筐子也送给我,我给钱。”

    一筐葡萄八十来斤,抛去筐重,共收入一千四百六十元。杨帆帮男人把葡萄抬上奥迪车,目送他满意地离去。四周一下人声鼎沸,只为一句“物有所值”。

    于是,开始有人蠢蠢欲动,看个究竟物有所值在哪里,有人尝一个就想吃第二个葡萄。尝了抵不住诱惑,两斤,五斤,买了去,绝对不会空手。于是乎葡萄被哄抢一空,未到一个小时,五百来斤的葡萄全部卖光,就连散落的葡萄都卖掉了。

    杨帆父亲惊呆了,一直没有回过神来,一块钱都批不出的葡萄,今天居然二十块钱一斤,别人还都是哄抢的,他直接石化了,下意思地收着钱。

    小姑娘吴思莲帮了很大的忙,看着葡萄,不叫人偷了葡萄去、弄坏了葡萄。好几次杨父找错了钱还是她指出来的。

    一数钱,居然达到九千多元,也就是上万块钱了,比去年一亩地的葡萄收入都高了近八倍,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是3000来斤,现在卖出六分之一,就收入上万了,杨父数钱的手兴奋的直哆嗦。

    请了小姑娘一顿饭,杨帆邀请她以后到家里玩,一定请她吃水果。送走了叽叽喳喳的吴思莲,杨帆与父亲合计说:“爹爹,我们是不是买辆面包车,出来也方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杨父沉吟道:“有辆车好是好,可是不会开车呀,也没有钱啊,听说一辆面包车好几万呢。”

    杨帆笑着说:“爹,车子我会开,钱我也有,我也积攒了几十万,虽然买不起房子,但是一辆小面的还是买的起的。”

    杨父说:“你还是留着买房子吧,将来娶媳妇,你也老大不小了,都二十六七了。”

    杨帆自嘲地笑说:“我娶什么媳妇呀,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还是买一辆车吧。”

    于是父子两去了车市场,看中了一辆五菱菱之光6376E3立业型,价格在三万左右。试车,左看右看,满意至极,付钱拿好手续,就连车牌都弄好了。开车,上路,直望江镇开去。

    杨帆的哥杨永也是大学生,毕业较早,分配在政府部门,由于最初工资太少,杨永停职留薪去了深圳,这两年才回到政府工作。杨帆上大学,他哥出了许多钱,帮助不小。杨帆这就是去他哥家,毕竟好多年没见,甚是思念。

第四章兄弟相会

    

    见哥哥清瘦的面容,头也稀疏不少,多半是操劳过度,杨帆鼻子陡然一酸:“哥,我回来了。”

    杨永微笑着说:“回来了就好,回来就好,回来要多住一些日子,娘经常想念你。”说完了就没有下文,他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擅言辞,在政府这个人人都是万金油的部门,无疑他这个性格是致命的,更何况家里没钱没有关系,虽然是大学毕业生,资历也高,但是还是一个小职员。

    平息了一下感情,杨帆笑着说:“哥哥怎么还是那么瘦,伙食不好吗?我听说公务员经常可以混吃的,大鱼大肉应该不在话下。”

    杨永挪揄说:“就是因为天天大鱼大肉,所以身体不好。”两兄弟的感情一直很好,虽然笑话不说,但是也可以幽默一下。

    这时,杨永的妻子从厨房走了出来,笑说:“杨帆,你还不知道你哥哥,他就是劳命。别人天天巴不得下乡,大鱼大肉养的身子胖胖的。而你哥哥呢,现在看见鱼肉,筷子都不沾一下,嚷着要吃蔬菜。杨帆你胖了也,大都市就是好呀。”

    杨永没有说话,只是淘洗着蔬菜。杨帆笑了笑也没有搭腔,嫂子何玉华对他也特别好,只是为人不甘于平淡,一直想去大都市定居,花钱不眨眼,也不爱操劳家计,没有经济头脑,为此他们夫妻两经常吵架,闹离婚,但是何玉华却又是小孩子脾性,过后什么都不计较,两人又和好如初。

    杨帆打量一下房子,这是政府部门的房子,一室一厅,比较简陋。听哥哥说打算在县里买一栋房子,可是县城的房子也不便宜,快三千一平米,积蓄根本就不够,穷极思变,于是把积攒下来的钱用于炒股,年前股市大好挣了点钱。

    “爷爷,爷爷,他是谁呀,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侄子杨润生,指着杨帆低低地问道。

    杨父笑着说:“这是你叔叔,是爸爸的弟弟,因为他好几年没有回家了,所以你不认识。”弄孙之乐,莫过于此。

    “叔叔,爸爸的弟弟叫叔叔,妈妈的妹妹叫阿姨。”杨润生背起了顺口溜,摇头晃脑的。

    “我们的杨润生真聪明,对,他就是你的叔叔了。”杨父笑口大开,抱着孙子摸摸他的脑袋,帮他理了理。

    “爷爷,可惜‘是’,我怎么没有弟弟呢?”杨润生回头问道。

    “叔叔以后养个儿子,你就有弟弟了。”何玉华笑着搭腔,促狭地望着杨帆。

    “杨润生,过叔叔这里来,叔叔给糖吃。”杨帆逗弄着侄子,小孩子对糖天生的不能免疫,他也是孩子王,老大还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

    杨润生脱下爷爷的怀抱,蹬蹬地跑过去,睁大了眼睛望着杨帆的手,左看右看他的衣兜:“在哪里呀,是不是玉米糖?”估计他对玉米糖情有独钟,所以念念不忘。

    杨帆掏出软糖,还有奶糖,更有棒棒糖,也有雅客,任凭侄子挑选。杨润生哇的一声,惊喜的大叫,一把全抓过,小手握不过来掉在地上,他极为聪明,先把手里的糖塞进衣兜,才去捡起地上的糖,匆匆忙忙跑到妈妈何玉华身边叫道:“妈妈,妈妈,好多的糖哟,你看,你看。”

    “哦,好多的糖,都是宝宝的,可是这是谁给你的呀?”

    “是他给的,是他给的。”

    “他,他是谁呀?不聪明,叫不出,下次可是不给糖吃的哟。”

    “他,他是叔叔。”

    “那就要谢谢叔叔呀。”

    “谢谢叔叔。”

    众人会心一笑,看见杨润生在他妈妈何玉华的教导下,极为礼貌,这时候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有可能决定他将来的性格和命运。

    “妈妈,妈妈,你也吃糖。”

    “妈妈要做菜,润生你自己吃。”

    “你吃,吃…”杨润生说话太急,起了个鼻涕包,呼噜一下吸了进去,由于呼吸不畅通,呼噜一声又呼出来了,鼻涕包更大了,惹得众人一通大笑。

    何玉华笑骂道:“你这个邋遢虫,有鼻涕不会拿手帕擦去吗?”笑着从口袋里掏出纸巾,给儿子擦鼻涕,回头对众人解释说:“他昨天没有盖好被子,今天着凉了。”

    不一会儿,杨帆就和侄子混的关系融洽极了,他一直熟悉孩子们的心灵,他们极为好动,喜欢热闹,争强好胜,轻易不肯认输,更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对世界虽然一片朦胧,但是极为好奇,什么东西都想探个究竟,常常把东西拆了看里面的构造,天真浪漫是他们最可爱之处。

    这时,饭菜已经做好了,四菜一汤。红烧鲤鱼,豆角炒肉,丝瓜炒蛋,清炒包菜,紫菜肉丝汤。

    何玉华问道:“爹,杨帆你们喝点酒吗?我外家烤的红薯酒,烧酒度数不高,是尾罐酒,就像白水一样。”

    杨父说:“喝点,就喝点吧。”他做过生存对的队长,应付上面,酒量也不错。

    杨帆笑着说:“我也喝点吧,稍微意思意思就够了,嫂子你别倒满呀。”伸手去拦住何玉华倒酒,烧酒容易上头,酒后还要开车呢。近来一听酒后开车特别敏感,尤其是杭州撞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自己酒量特深,但是对烧酒、红酒不感冒,喜欢的还是记忆里母亲酿的米酒。回去一定叫母亲酿一缸米酒,每天一小碗,那日子过的应该很舒坦,酒糟放一个鸡蛋进去熬开,味道更是佳美。

    何玉华笑着说:“杨帆估计喜欢茅台呀,红葡萄酒呀,那些高档的酒。土质的酒喝得不多吧,不过这么没有看见杨帆你抽烟呢?”她一直向往贵族的生活,有一种小资产的情绪,喜欢看贵族电影,贴近生活的片子看都不看,觉得农民就是低俗不入流,最是贫穷艰苦,尽管她也是农民出身的。

    杨帆笑着回答说:“红酒太贵,喝的次数不多,烟我也抽,但是抽的少。”

    杨永说:“烟不是好东西,容易伤身体,小酒倒是可以健身,红酒我是基本没有喝过,也喝不出什么味道来,不过喝的仅仅是国内产的葡萄酒,也仅仅知道法国波尔多盛产葡萄酒。”

    一说起葡萄酒,杨帆心里直痒痒,就是不知道家里葡萄能不能酿酒,这么优良可口的葡萄产出的葡萄酒,应该品质不差,这次回去需要好好研究酿制葡萄酒的方法,留下上百斤的葡萄,可不能全卖了,酿一缸好葡萄酒,也乐和乐和,小小地一回。

    杨永问道:“爹,你们今天是去卖葡萄吗?卖的怎么样啊?”

    一说起卖葡萄,杨父就兴奋地不得了,一五一十地把今天卖葡萄的事情说了,完了,却惋惜地说:“我们本来打算给你一些葡萄的,让润生也吃吃自家的葡萄,可是一下子全被抢光了,明天我们还去县城卖葡萄的,一定多带一些,留给我们的润生吃。”

    杨永是吃过自家的葡萄的,好吃是好吃,但是葡萄相貌不招人待见,卖不上价也在情理预料之中,可是一经弟弟点睛之笔,居然卖出了天价,吃惊的看着杨帆说:“这,弟弟还真是见过世面,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呀。”

    杨帆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说:“这主要还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认为漂亮的就一定好吃,但是不漂亮的也许更好,其实功劳还是爹娘他们,种出了从来没有见过的葡萄品种,这才让葡萄能够卖出好价。其实二十块钱一斤,也不是什么天价,在大城市里进口的水果,超过二十块一斤比比皆是,也不足为奇。现在县城富裕起来的人也多了,也不在乎几十块,他们的消费能力和大城市的人相比,也有的一拼。”

    杨永同意的点点头说:“县城富裕的人的确多起来了,就看地上的易拉罐,居然很多是红牛。高中生许多人穿名牌衣服鞋子。我还听说亿万富翁居然投资到县里来,在县里建了豪华别墅,我估计将来富裕的人跑到小城市成为主流,毕竟大城市过于拥挤,也没有人情味。”

    杨父逗弄着孙子说:“润生,我们回家去好不好,有葡萄吃哟。”

    “我,我也有葡萄,好多了,爷爷你吃不吃?”杨润生如是回答道,但是也极为舍得,不吃独食。

    何玉华笑着说:“他,葡萄天天吃好多,家里的葡萄幸好是杨永下乡别人送的,每次不是葡萄,就是李子苹果桔子,几十斤的送,我们吃的都没有润生多。爹,你们种的葡萄真的那么贵吗?二十块一斤?我们也回家帮你摘葡萄去。”

    杨父说:“好啊,我们的润生也回家摘葡萄呢,他娘惦记润生,想看看他呢,我们来的时候就特别交代我们,要接他回家过中秋节。”

    杨帆回过头来对润生说:“润生呀,你喜欢奶奶吗?奶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给你呢,我还开车子过来接你,你想不想坐车子呀?”

    “想,叔叔,你真的开车子了吗?我可以坐嘟嘟喽!”

第五章优哉游哉

    

    回到村里,也就三点多的样子,这还在江镇市场里买了些东西的缘故,不然回家的更早,其实要怪罪于杨帆的嘴馋,中午的狗肉还没有让他吃过瘾,非得跑了几个地方,挑肥拣瘦选了一块好狗肉,才欣喜地离开。

    家有一条老黄牛,跟着杨家快十年了,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虽然老了,干活不太麻利了,但是杨家一直惦念它的好,舍不得卖掉。每天需要去牧草,放水。今天这个悠闲的任务被杨帆轻松地获得,估摸起来,放牛的日子已经是好些年没有了吧。

    老黄牛却还是对杨帆有记忆的,这不,一出牛栏门,老黄牛特别顺服地跟着杨帆走,杨帆还没有牵绳索呢。

    杨帆打算去自己的自留地看看,也想瞧瞧极品葡萄挂在藤上究竟是怎么个模样,与其它的葡萄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就如此的叫人惊喜呢?刚出村头就遇见了赵康的儿子小涛,也是去放牛的。杨帆昨天晚上去赵康家串门,两人认识了,混个脸熟。

    小涛今年十三岁了,少年骄傲的心性,看见人就想表现自己,骑在牛背上像骑马一样,往山脚奔去。

    看的杨帆心痒痒的,也想再一次骑一会儿牛背,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呀,没有马骑,把牛当做马骑,像士兵一样冲锋陷阵,敌人的阵营摧枯拉朽一般被冲散,这就是伟大的骑兵。杨帆估摸着自己的身高体重,老黄牛不可能承受的起,也只能想一想,悻悻作罢。而老黄牛就在前面优哉游哉地慢慢走着,根本不知道杨帆的‘奇思妙想’。

    小涛在前面表现了一回,志得意满,于是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了,又从路旁顺手摘下两片叶子,信口吹着,声音尖锐单调不成调子,真是呕哑嘈杂难为听。听得杨帆直邹眉头,不过那童真却让他想起了一诗歌中的一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不过现在还是去,可不是归嘛,看着前面的毛竹林,有必要教导小涛一番,一管绝佳的乐器,才能奏出好的曲子乐章,于是大叫着:“小涛,你等一等,叔叔要送给你一个好东西。”

    小涛狐疑地下了牛背,勒住牛,等着杨帆过去送什么好东西给他。

    毛竹林里选中了一根大小适中的毛竹,杨帆抽出镰刀砍下,削去枝节,用手丈量了一下,选中好的一竹节,慢慢用刀削下来,再从口袋里掏出小刀,钻洞制成了一管简易的笛子,没有好的工具器材,孔洞不是特别圆滑,但是杨帆还是满意自己的手艺,不减当年。剖开一管竹子,取出薄膜粘在笛子洞上,试了试音,根据记忆吹了一曲百鸟朝凤,笛声悠扬,声音惟妙惟肖,山林里的鸟雀也跟着鸣唱起来了。

    杨帆指着手里的笛子,笑着说:“这个笛子好吧,送给你,你以后就可以吹笛子了,特别好学的,就是这样,手指捂住洞口,根据调子手指放开,捂住。”

    小涛下意思地接过笛子,甚是吃惊,不知道是扬帆制作笛子的手艺,还是杨帆的曲艺惊呆了他。

    杨帆知道自己心灵手巧,并且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可以过目不忘,但是这些能力还是高二才体现出来的。以前懵懵懂懂,可以说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特别嗜睡,每天睡觉超过了十二个小时,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根本不理想,物理题基本不会做,可是到了高二的时候,忽然醍醐灌顶似的什么都明白了,豁然开朗。物理老师问‘为什么明白了’,杨帆回答说‘突然想通了’。杨帆已经达到了眼到手到,手眼相通的境界。而吹奏百鸟朝凤这纷繁复杂的曲子,他也仅仅听了一遍,那还是高三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古文的兴趣,在班上播放了一遍,就让杨帆深深地记住了,几年后的今天尚且能够第一次吹奏,这是他的超能力的具体体现,杨帆对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追究,也不做深入探讨,还以为是他自己聪明,长大懂事了。其实这些能力是他身上佩戴的石头给的,也就是他从山前的泉水里捡起来的石头,无声无息地改变了他的体制和头脑。一旦遇到难题,奇思妙想就会泉水一般地涌进他的脑子。

    小涛欣喜地摸着笛子,左看右看,一管竹节有了几个洞,为什么能够出如此美妙的声因?让他听了一曲绝妙悠扬的曲子,心里暗下决心也要学会吹笛子,能够吹奏好听的歌谣,于是嘴巴凑近笛子,根据杨帆的教导,尝试吹笛子,笛声断断续续的,也是几个简单的声音,要成曲调,他还需努力。

    杨帆仰卧在草地上,口里厥着一根狗尾巴草,眼睛半眯着,对着温软的太阳,浑身懒洋洋的似睡非睡。远处,两条牛悠闲地啃着草,浅草才能没着牛蹄,尾巴山下扫拂着,微风不时而至,抖动了小野花。

    似睡非睡了较长时间,杨帆看了看面前的竹子,茂密的很,是野生的优良毛竹,却没有多少人砍伐,估计村人只是用它们做篱笆围田地,蚊帐杆子,需求量不大,真是又一个大材小用,可惜了。房子背后种上几颗竹子,那一定可以:竹露听轻响,明月照弹琴了。竹子可是四君子之一呀,筛风弄月,潇洒一生,也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赞美了它。用竹子装饰屋外四周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哦。至于经济上可以用来做竹别墅,竹廊,竹家具,清新干净、典雅。尤其是竹家具里的躺椅肯定特别舒服,尤其是夏天,是消夏的必备器具呀,不知道有多么爽快呢,不过现在时节有一把躺椅也不错,躺椅放在门前,椅子旁边放一茶几,上面放有果盘,也有茶水,咖啡,随手可及,吹吹晚风,晒晒太阳,一定非常惬意。嗯也可以做摇椅,摇椅上下律动,摇啊摇,摇来一片闲适。

    卧的久了,身子骨都懒的动了,杨帆极力爬起来,收紧一下皮带,挽起袖子,抄起镰刀,噼里啪啦砍倒一大片竹子,哼着小曲慢吞吞地削去竹子尾巴枝节,捆了一捆,掂量掂量,不见多少重量,又去砍倒一大片,弄成了另外一捆,合成一担挑。

    小涛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不知道杨帆又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了,砍伐这么多竹子,会有什么用呢?

    杨帆拍了拍手,抹去头上的竹叶,把竹子丢在一边,去放牛了,竹子反正也没有人要。

    该换个地方了,穿过栗子林就是山脚了,杨帆的自留地就在山脚下泉水的边上,山脚里却也有几水稻亩田的,依靠泉水浇灌。泉水流量不大,但是从来没有干涸过,四季汩汩地流淌着,弹奏水的音乐。

    杨帆望了望头上的栗子,这农村叫做板栗,正是这个季节成熟,由于这片栗子林有了些年份,后来疏于管理,结的果实越来越少,逐渐变成无主之物了,听说明年要分树到户,砍伐了做柴烧掉,土地换种别的果树或经济林木。村里相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了许多田地,不过大多数是贫瘠的土地。虽然栗子结果不多,但是聊胜于无吗,杨帆仰头搜寻着栗子的踪迹。

    小涛眼睛特别贼,大声嚷嚷,这里有一个板栗,那里有一个板栗,不一会儿就找出了许多板栗来。小涛兴奋是兴奋,但是爬不上树,望着高高在上插入云天的板栗,嘴馋的流口水,却也徒呼奈何。

    杨帆笑着看小涛大呼小叫,却又眼巴巴地望着他,希望他拿主意。叹了口气,现在的孩子聪敏是聪敏,但是一些农村情趣的技能都丢失了,比如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估计他们成天呆在家里看电视,哎,万恶的言情剧呀。

    杨帆问道:“你有弹弓吗?”

    小涛拿出弹弓递到杨帆的手里。这个还是有的,让杨帆小小的满意了下,心说孺子可教。弹弓是铁制的,一看就知道是在市场上买的,而杨帆的童年玩耍的弹弓都是自己做的,找一个较好树丫子,搞一双胶带,一块布就能制成了,那时候的少年弹弓技法特高,说打那就打那,百百中无虚弦,不知道小涛的怎么样,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杨帆捡起许多小石子,瞄准了板栗就弹,弹无虚,不一会儿板栗落了一地。这让小涛又吃了一惊,对杨帆更是钦佩。看着小涛对他敬仰的眼神,杨帆微微一笑,心里也大为受用,心说就当我这个老大哥给你上了一课,什么叫做农村的欢乐,这可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比拟的,你要好好地珍惜,流传给后人,扬光大。

    把板栗拾起,放在一堆,去拾取一些枯枝,把火点着,就烧烤栗子了,有时栗子烧烤不均,劈里啪啦炸裂开去,跳到老远,两人纷纷跑去拾回,塞进嘴巴哧哧声响,一大一下却大呼过瘾。

    杨帆心道,明天用长竹竿多打一些板栗回去,侄子在家呢,为他做个糖炒栗子贿赂贿赂他,看他还不屁颠屁颠跟着自己走?想像侄子奔跑的模样,杨帆嘴角就流露出笑意了。

第六章日落而息

    

    “好香的板栗,我也来凑凑嘴。”陈家麟不由分说就坐下来,丝毫不客气地火中取栗,剥开一个板栗就进嘴巴,还望着火中另外的板栗。

    “家麟伯伯,你尽管吃,你老又出来看山啦。”杨帆笑嘻嘻地说。小时候太调皮,没少惹事生非,偷禁林里的柴,被陈家麟逮过许多次,笑骂中又把他放了,为此,还常去偷盗陈家麟果子林的果子吃。

    “小样的,还是贼性不改,又偷板栗吃,这可是村里的哦。什么时候回来的?都好些年不见了吧,这么不去我那里呢,难道不惦记我的果子了吗?”陈家麟半打趣地说着,嘲笑是假,关怀是真。他是个特别有趣的人,好像没有什么志向,只是喜欢逍遥地过日子,田地少种,守着一口鱼塘,一片果林,爱好打猎下套子,成天带着两条狗转悠,做菜的手艺特别不错,尤其是做野味很有一套办法,也喜欢喝点小酒,基本不会喝醉,将醉半醉之际高歌而回。

    杨帆吃着板栗含糊不清地说:“昨天到家的,本打算今天到你那果子林摘几个苹果吃的,可是看见了板栗,所以先吃完再说,明天再上你家去,顺手牵羊几个。”一直惦念陈家麟的苹果,不知道他怎么能够把苹果种活的,家乡气候根本不能种植苹果,可是他居然种活了,并且硕果累累,虽然苹果太过结实,能把牙齿都咬掉,但是成熟了却另有一番风味。

    “小子,我家的苹果等着你呢,不过去的时候悄悄的,不要让我的狗觉,它们可不认识你啊。”陈家麟笑着说。

    小涛在一边抿嘴偷笑,显然他也没少偷过陈家麟的苹果。家也有水果,但是却没有偷吃来的乐趣,小涛应该现此中之乐了,真是妾不如偷啊。

    杨帆回头一看陈家麟的两条狗,一黑一白,瞪着他,没有丝毫善意,也不知道这两条狗是第几代崽子了,以前那两条杨帆可没少贿赂,以前见他偷苹果,好像视而不见,并且摇尾巴表示忠心呢。

    “小子,你爹也种了好几亩地的桔子,我和他没有少聊桔子的事,我说嫁接的好,他可是不相信,后来吃我的桔子,现不错,才回家也嫁接。”陈家麟笑着说,经常和杨老头走在一起。

    杨帆也笑着说:“我还没有吃过自家的桔子呢,这次回来吃个够。”

    陈家麟说:“小子,外面大城市的水果应该吃过很多嘛,还惦记家里的,没有出息!小心你爹跟你急,他还要拿桔子卖钱呢,外面的生活怎么样啊,应该很舒坦吧!几年都不回来,都胖了。”

    杨帆骂道:“舒坦个屁,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生活就像一团乱麻,瞎扯!”

    陈家麟哈哈大笑,指着杨帆说:“你这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别人一个劲儿往城市里挤,还挤不进去,灰头土脸地回来,你倒好,说城市里不好。”

    杨帆叹息一声,真是城外人向往城里人,城里人向往城外人,都是福中不知福。

    吃完了板栗,陈家麟拍拍屁股就走人,继续游山看水了,走的时候不忘交代杨帆一定去他家看看。

    杨帆目送着陈家麟逍遥地离去,他虽然早年满六十,头也灰白了,但是腰杆依旧笔直,精神也矍铄,真是会生活呀。

    陈家麟就住在杨帆自留地的隔壁一座山脚下,那里也有一道山泉,泉水比杨帆自留地的山泉大多了,终年奔流不息,村里的自来水就是取水于它。陈家麟远离村子居住,也远离村子里的是非,但是他却也是极为热情的人,爱帮助人,红白喜事都请他去掌勺,他有一子一女,他们早成家立业了,女儿嫁给隔壁邻村,儿子搬到江镇里居住了,做一些小生意。陈家麟其实不是看山守林人员,可是他为集体利益奉献,照看一下山林,免得起火烧山,祸及村民,也保护树木不叫外人偷伐去。他在村里的威望很高,在村里能够说话算数,大家都愿意结交他。

    中秋的太阳已经不见它的烈度,阳光温软照在大地上,金光灿烂,尤为烂漫。

    迫近自留地,将到未到泉水时,杨帆脖子上的石头,出一阵欢快的低吟,像个半大的孩子获得了什么东西似地,石头闪出一道金光,辉煌如金子,最后又消散不见。山泉源头深处,感应有道,叮铃一声响动,仿佛一架机器启动的按钮被拨动,飞速地运转起来。半响,石头又沉寂下去,仿佛一切都没有生过。

    泉水呜咽了一声,断流了,流水不再,几条游来游去的小鱼被干涸住,裸露在小沟里,拼命地挣扎。半响,泉水又恢复了,汩汩地流着,只不过径流量大了一些,如果不留意谁也不能觉泉水大了。

    杨帆只是觉得头有点晕,脖子有些热,那道璀璨的光芒,他由于闭了下眼睛,根本没有觉。身体感觉热,他还以为是劳累了,只是想找点水擦擦脸和脖子,抹去疲劳。自然而然就往山泉那边跑,看见了泉水,心里欢呼一声,捧起几捧水就往脸上甩,末了不忘喝几口山泉水,泉水甘冽清甜。

    石头对杨帆的身体已经完成了一次大的改造,肌肉的锻炼,只是个小手术,更为重要的是对他的脑构造完成了一次大的手术。

    喝了泉水,杨帆只觉得头脑清晰,敏感了千百度,身体轻易如燕,浑身充满了力量。

    自留地里,靠近山脚种的是葡萄,稍远的种了长豆角。葡萄串串挂在树上,秀丽多姿,晶莹剔透,虽然颗粒小了些。比同色的下黑、矢富罗莎,小了不少,更不用说比巨峰了。但是它们的味道绝对是无法和极品葡萄相比的,更为主要的是极品葡萄只有这一亩地,对此,杨帆深信不疑,因为极品葡萄是变种,只有这一家,别无分店的。杨帆已经把极品葡萄的名字初步推销了出去,相信不久,极品葡萄的名声就会传遍县城,获得它独有的名字。

    杨帆细细地检查了极品葡萄的枝叶,甚至用手摸摸叶子的纹路,看究竟有什么不同,虽然他对葡萄了解不深,但是异想天开地认为自己能辨认出,结果他很是失望,叶子还是叶子,没有什么不同的。

    杨帆又检查了下长豆角,豆角藤长势喜人,花开争艳,也已经结豆角了,挂在藤蔓上,过不了几天就可以采摘了,以后隔天采摘一次,收获应该很大。豆角炒肉是不错的菜肴,长豆角比其他豆角的优势在于,可以晒干腌制储藏起来,没有蔬菜的时候拿出做菜,香美异常。

    小涛也进了杨帆的自留地,左看看右看看,看不出什么究竟,不过吃着葡萄,的确不虚此行。

    黄昏了,夕阳在上,树林里的鸟儿叽叽喳喳归巢,一片喧闹,但是这种喧闹杨帆听起来又分外悦耳。望向天边,彩霞满天,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高唱放牛回家的曲子,声音在空阔的山坡上激荡,向山林的方向传去。

    杨帆担着毛竹回到家里,杨母笑问道:“你砍这个做什么,大竹都没有用,拿这些小毛竹也做不了柴烧。”干毛竹烧火会劈里啪啦响,就像鞭炮一样,特别容易把火炸裂出来,烧伤人。

    杨帆说:“我用他们来做竹椅子的,竹凳子也做几把,娘要不要我为你做一张懒人床呀,夏天睡着很舒服的。”

    杨母笑着说:“你这孩子,还没有长大,就会异想天开!做竹椅,关键你不会做呀,这个是手工活,村里人也没有人会。”

    杨帆说:“不会做可以学嘛,谁天生会做的。”

    杨父支持地说:“这话说的好,不懂就学,要逆流而上。做人要像竹子要虚心,更要有傲骨。”

    杨母笑骂道:“又卖弄了,整天就知道说,学习学习,可是村里人谁都不会,你向谁学习,一把椅子几十块钱的事,搞那么复杂还不如买一张得了。”

    杨帆说:“闲着也是闲着,自己会做也有成就感。村里人不会,外面的人总会吧,爹咱们村谁家可以上网呀。”不懂可以去百度收索,查看图片,浏览一下信息,这是一个优势。找许多竹椅的图片,依样画葫芦那是极容易的事,凭借自己的手艺,学习一下做几张椅子还不是手到擒来?明天卖葡萄回来一定去买一把竹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杨老头说:“村长家听说可以上网,你问这个做什么?哦,对了,你也有电脑的。”

    杨帆点点头没有说,看来自己也需要一根网线,家里装有电话线,有线电视,过几天打个电话去电信局装个网,以后在家休闲时也可以上上网,浏览浏览网页,帖子,作为八十后不上网成什么话,离开了网络比离开了女人更难受。

第七章不速之客

    

    话说县城,极品葡萄一经出世就获得良好口碑,一些买了三两斤回家的人,不到几个小时就被一家人全抢光了,但还没有过瘾,葡萄贵是贵了些,但是物超所值呀,于是忍着肉疼去寻觅这种葡萄,走遍了大小超市水果店,没有一家经营这种水果的。于是极品葡萄,天价葡萄,像风一样传遍了县城人的耳朵里,一时之间议论纷纷,毁誉参半,但都想见识一番。

    华联超市是新开的购物超市,投资上亿,号称县城最大的超市,物品齐全。但是忽然有人寻问有没有极品葡萄,服务员极为礼貌说对不起,可是接二连三有人问起,甚至出言不逊了,服务员穷于应付,连声说抱歉,一定会把这个问题反映到上面,购进这种葡萄来卖,让顾客满意放心。小董是华联的管事员,收到员工的信息,大为吃惊,国内国际还没有听说过有关于极品葡萄的事,一听葡萄名字应该是国内的,不在华联超市的考虑之内,华联卖的一般是国际进口产品,或国外引种的产品,价格都不菲,可是所谓的极品葡萄价格高的出奇,二十块钱一斤,也与华联超市的身份价位相匹配,走高档路线,有必要考虑引进极品葡萄。小董就上了心,四处打听极品葡萄的事情,一定要查清它的来龙去脉。

    清晨,杨帆与哥哥嫂子去了地里采摘葡萄,原本不打算让六十多岁的杨父去。可是杨帆与杨永根本不会采摘葡萄,这让杨父极为不放心,必须去监督。这让兄弟两人极为惭愧,羞涩。

    家里留下杨母做早饭,顺带看着杨润生,小家伙高睡不起呢!小家伙平常更是非要赖在床上十一点才下床,中途即使醒过来了,却又闭上眼睛继续呼呼大睡。杨帆去看小家伙,捏捏他的鼻子,小家伙迷糊的嗯嗯了几声,小手捣开杨帆的手,头偏到另外一边继续熟睡。

    杨帆开着面包车子去的,这就省事多了。几人下了地,人手一把剪刀,小心地剪下葡萄。并没有多大的技巧嘛,只要不伤着葡萄主藤就好。这不,不一会儿,三个新手就手脚麻利的像老手,用剪飞快,不到两个小时就采摘好了几百斤,估摸差不多了,一串一串把葡萄轻轻放入筐内,一筐不能放入太多,不然会压坏的。开车也要小心,尤其是山路,颠簸的厉害,所以把速度降到最低为好。

    几人回到家里,现门前的空地上停了辆微型车,杨老头仔细看了看车子,说:“是收水果的那个胖子,人奸猾的很。”

    杨母接待的胖子,胖子问她一些情况,她故意一问三不知,只说他爹带着孩子去了地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谁知道胖子毅力够坚强,一直坐着等杨老头回家。

    胖子听见外面车响,从屋内走了出来,笑眯眯地叫着:“杨大哥你们摘葡萄回来啦,我等你们好久了。来,来,抽烟,年轻人抽一支差烟,我是不能和你们大学生比的,我只能抽几块钱的烟。”

    杨帆和杨永两兄弟虽然不好烟,可是听胖子说道那个份上,不接烟就看不起他了。胖子的确有一套,属于那种看起来热情是火的人,见面就熟。

    胖子笑着说:“因为前些天家里有事,今天才过来收水果,大哥不会见怪吧!你们的葡萄,我还以去年的价格收,怎么样啊?”

    杨帆心说,家里有事?估计是故意等着,让我们家葡萄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过来压价,可惜我们自己把水果推销了出去,胖子你才见势不妙用去年的价格来收吧,真打的一手好算盘。但是估计胖子还不知道葡萄卖的是天价,不然他就会不来专空子了。

    杨父呵呵笑着,不太好说话,毕竟去年胖子也收了自家的水果,也算有帮助了吧,去年还承诺过要把水果卖给他的。

    杨帆笑了笑说:“这位大哥,感谢你去年收了我家的水果,帮了一个忙,但是今年我家的水果自己卖。”

    胖子脸色变了变,却还是满脸和善说:“这,你爹去年答应过我,要把水果卖给我的呀,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听对方有些威逼的意识,说什么信誉,杨帆笑着解释说:“你也知道,我们家去年卖的水果给你,是亏了本的,了化肥钱都不够。”

    以为对方要抬高价钱,胖子面不改色地说:“那,今年我可以加点,一块钱收你们的葡萄怎么样啊?这是很高的价格了,我也挣不了多少。”

    何玉华就笑着说了:“一块钱一斤?我们这葡萄要卖二十块钱一斤呢.”

    胖子说:“你说笑了,哪有葡萄二十块钱一斤的,你以为是昨天县城卖的极品葡萄呀.也想随便加价。关键是你们家的巨峰葡萄变味了,小不点的像山葡萄,能卖的出去就不错了。一块钱真的不错了,真正的巨峰葡萄也才两块一斤。”他是说了谎话,葡萄成色不好,但是毕竟好吃的,不能卖出高价,但也销售不错,去年八毛钱一斤收的杨家二千多斤葡萄,以两块一斤卖出,大挣了一笔。

    一听胖子说极品葡萄,杨家众人相互对视着,表情特别古怪,突然呵呵直笑起来。

    看胖子云里雾里,杨帆不动声色地问道:“你看见过极品葡萄吗,吃过吗?”

    胖子摇摇头,不明白刚才杨家人为什么笑,有些不耐烦地恼怒说:“那种葡萄不是我们能够吃得起的。你们的水果不卖给我就算了,别人不会出我这么高的价格的,那时候你们卖不完,我看你们自己能吃完?烂在地里,还不如挣一个钱是一个钱,你们考虑考虑,算清楚这笔帐。”

    杨帆说:“我们肯定能够卖完的,现在我也不怕告诉你,我家的葡萄就叫极品葡萄,一斤二十块。”

    “什么啊,那个葡萄就是极品葡萄?”胖子吃惊的睁大了眼睛,嘴巴再也和不拢,能够塞个咸鸭蛋。

    去年收了二千多斤,全部不到二块卖出,今年这个葡萄居然价格要二十,胖子心里的确是无法平静的,至于想什么就无法得知了。

    送走了脸上感情丰富的胖子,杨帆他们一家人笑呵呵地吃早餐,小米粥外搭一些咸菜,糖醋的红辣椒是扬帆的最爱,城市里少见有卖的。

    杨父问道:“就说这个极品葡萄,去年就出了,为什么没有名声呢?”

    杨帆笑着说:“去年卖的价格估计比巨峰葡萄低,所以吃的人也不在意,好吃是好吃,但总不会是唐僧肉吧,一吃就能成仙。所以效果不明显。”

    杨永有些感触说:“对,就是那么一回事,怀才不遇比比皆是。其实也可以解释的,买的群体是没钱的小市民,他们就会斤斤计较的,所以也不会去宣传。价钱低所以葡萄的名字绝对不会记,也不去珍惜,但是这次突然二十块一斤了,不由人不去记,吃着就肉疼,那么当然能够现葡萄的特别不同的地方了,这种不同又可刻意去宣传,品牌就打了出去。”

    杨父不无疑虑地说:“极品葡萄会不会出事?它总归还是葡萄,二十块钱一斤太贵了吧。也不是人参,再说葡萄种还是巨峰葡萄的种,别人一旦追究起来就麻烦了,我们今天要不要稍微降一下价格。”

    何玉华不屑地笑说:“爹,你怕什么事啊,只要有人买,管他的什么巨峰种,也不是去抢。现在的传销这么多,国家不去管,哪里管的了你这个。”

    杨永沉吟了会:“这个还是值得留意,我们的葡萄是没有问题,我估计葡萄树变异了,才结出这样的葡萄,但是肯定别人冒牌扰乱了市场。”他一向沉稳,考虑的事情也别有道理,投资股市就能见他的能力了,可惜沉稳过度有时却是不知进取,性格也过于内向。

    家里有一老如有一宝,父亲的担忧不无道理,杨帆也说:“这个的确值得考虑,难保不会有问题?所以以后咱们只能叫葡萄为极品葡萄,是巨峰葡萄变异了的,这就经的起考验。价格我们不要降,今天还是卖二十块一斤,毕竟咱们的葡萄是独一无二的,也应该经得起研究。过几天到省里去申请个品牌,那就万事大吉了。”去省里注册要提上议程,毕竟这个事马虎不得,要不然被告个诈骗罪,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或被别人专空子混了品牌去,也极有可能,现在的社会,投机倒把的人多到哪里去了。估计县城里马上会出现冒牌,那就有些担忧了。注册商标是件大事,今天把葡萄卖了就去仔细打听一下流程。

    于是事情被敲定了,一口咬定是极品葡萄,不能自毁前程,葡萄是变异的,这个也要绝对自我相信。

第八章进驻超市

    

    杨帆与哥嫂去县城,顺带购买一些东西,当然还有小家伙杨润生,他嚷着要坐嘟嘟。葡萄还没有装上,小家伙就自个爬上了车,生怕大人不让去,端坐在座位上,紧张可爱的模样让人哭笑不得!

    县城,来到昨天卖葡萄的位置,现有几个昨天的顾客在附近转悠,见着杨帆他们,便小跑地过来了,说要买葡萄。

    两兄弟兴高采烈地把葡萄抬下车,小心地放在一边,何玉华拿称与食品袋,开张做生意了。熟客满意地称到了葡萄,唱着小曲走了。大部分都是三两斤,可不大一会儿,就卖掉了小半筐,这让何玉华高兴的直裂开嘴笑。

    这时,昨天开奥迪A6的文质彬彬的男人也来了,他就是投资县城亿万富翁的儿子张文岚,这几天才来到县城看望他老头子,和家人团聚过中秋。昨天买了一筐葡萄,让老头子吃着赞不绝口,如此好的东西,送亲朋好友许多,家里所剩无几。今天,张文岚开着车子一直在附近转悠,打算又来买一两筐。

    要了两筐极品葡萄,张文岚却没有走的意思,见杨帆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有心想结交一番,散了烟,笑着问道:“你们这个葡萄是哪里来的,你们自家种的吗?”

    见张文岚一身得体的意大利名牌,却不显眼,开的是奥迪A6,却也不张扬,应该是富裕人家的子弟,为人应该比较低调,不由好感大增,杨帆点点头笑说:“是自家种的葡萄,引得种是巨峰葡萄,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变种了,成了优良品种,只有我家有,别无分号。”瞧了瞧手中的烟,是那种几百块钱一盒的苏烟,心里不由冒出句:“中国苏烟、尊贵经典”,彰现成功,力求卓越,成功人士手中的熠熠生辉的名片。

    张文岚疑惑看了看杨帆,询问道:“你是不是在上海工作,口音里有上海口音的味道。”

    上海呆过四年多的时间,刚回家,一时半会改不了音,家乡的土话还可以嘴到话来,可是要说普通话不免就捎带了上海的音调,但的确佩服他的耳力,杨帆讪讪地笑了笑,仔细地看了看他说:“上海工作过,最近才回来。听你的口音,看你的相貌,应该是江浙一带,无锡的吧。”

    张文岚身躯剧震,能够说出他是江浙一带殊为不易,难就难在具体的城市名字也知道,眼观独到,不可轻视,这样的人更需要结交了:“认识一下,我是江苏无锡的人,叫张文岚,在这边做点小生意。”

    杨帆与张文岚握了握手,收下名片,笑着说:“我是本地江镇人氏,家住玉泉村,农民一个。”把电话号码告知了对方,一出与礼貌,二也有结交的意思。

    听杨帆说话谈吐,并非愚昧无知的人,而又在上海呆过,估计是大学生,可是不知为何甘于平淡归家种田,不由大感兴趣,张文岚就与杨帆亲切交谈起来,两人观点有时不谋而合,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于是说话亲密了许多,许多话题不加防范了。

    好一会儿张文岚才不舍地离去,倒有些话还没有尽兴的味道。在杨帆和张文岚说话之际,又来了好些顾客,闻名而来的居多,葡萄卖出了一筐,剩下已经不到六筐。

    几个西装笔挺的人急匆匆地走来,看了看葡萄,一问是极品葡萄,为的人摘一个品尝,吃完双眼放光,喜不自胜,对杨帆和杨永又是握手,又是派烟,只差拥抱了,热情的让杨帆他们摸不着头脑了,最开始看见他们匆忙忙的还以为找茬的呢。

    为的人正是华联超市的管事小董,他好不容易才把话说明白,是过来谈合作的,想让极品葡萄进驻华联,边说边递名片。

    杨帆和杨永对视一眼,心下大喜,极品葡萄终于打出品牌了,能够进驻华联就竖起了它的招牌,确立了它的地位。品牌也需要它的展示平台,华联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如果天天摆摊一样卖极品葡萄,无疑是行不通的,不能保证它的合法权益,也不能保证以后还能卖这个价。谈,必须谈。于是收起葡萄来到了华联超市,进了上层的会议室。

    杨帆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压制住兴奋,不急不忙说:“进驻华联,我们可以考虑,但是不知道你们可以给我们什么价位?低了,我们划不着,还不如自己开个专卖店。”

    可以谈那就好,一切可以商量,小董笑着:“你们卖的价位还比较低,还不能完全展现极品葡萄的独一无二,要知道大城市许多水果是论个卖的,如果你们进驻我们的超市,你不管我们怎么销售,当然肯定高于二十块一斤,而我们只要价位的百分之四十。”

    何玉华嚷着说:“哇,你们收取了那么多,我们哪里还有挣得,如果卖三十块钱一斤我们才收到十六块。”

    见何玉华什么都不懂,小董笑了,说:“要不这样,我们换个合作方式,我们购买你们的葡萄每斤二十元,你们不能参与我们的销售,而且必须保证葡萄的质量,这个方式怎么样?”

    何玉华人却不傻,二十块钱一斤,的确是很高的价位,自己也是卖二十块一斤的,可是想到他们也许卖出四十元一斤呢,自己不是亏损,于是说:“二十元一斤算是成本价,其他的利益你们收取百分之四十。这样行吗?”

    小董苦笑道:“这样的方式我们也许只能亏本,要知道我们出场地,出人力,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费用。收取水果的进驻的百分之四十,使我们的规矩,不能违背的。”

    杨帆站出来说话了:“我们的极品葡萄只有一亩地,世界上也只有这一亩地的极品葡萄,物以稀为贵,这个你比我懂。刚才葡萄你也品尝了,那种滋味也是绝无仅有的,就是说贡品也不为过,你想一想,操作得当那是什么样的利益?”

    一亩地的葡萄,世界上也只有这一亩地的葡萄,一听这个消息,小董愕然,随之大喜,他是搞商业的,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可又疑问:“你能保证只有一亩地,难道别人不能拿这种葡萄嫁接种植吗?现在也许只有一亩地,过后就会有千亩百亩地。”

    杨帆说:“我保证只有这一亩地,不会再有第二亩地,离开了我的那亩地,极品葡萄就又会变成巨峰葡萄。”

    听懂了,原来土地的缘故,小董又是不解:“为什么只有你的那亩地可以种植极品葡萄,别的地就不行,有什么缘故吗?现在的科学那么达,土壤的成分一经研究,按比例就可以混合成一样的土壤了。”

    杨帆笑了:“你相信现在的科学无所不能了吗?灵魂它可以解释吗?宇宙的形成呢?有没有飞碟,外星人有没有来过地球?有些事情现在的科学还根本研究不了。”

    一连串的问题,把小董问的目瞪口呆,半响才说:“我相信你,如果有第二亩的极品葡萄出现,我有权终止合同,你也必须在合同里保证:不会有第二亩的极品葡萄出现,我们才谈合作。”

    杨帆说:“我保证不会有,这个请你放心。”

    两人签了合同,二十块一斤是成本,抛去成本收获的利益,杨帆占六成,华联占四成,即日开始生效。并且杨帆不得自行出售极品葡萄,只能与华联合作。

    一亩地的极品葡萄去年收获不到三千斤,今年看地里的挂果,估计也就三千多斤的样子,自家还留几百斤酿制葡萄酒,而已经售出了几百斤,估计只能提供华联两千斤的样子。

    把葡萄交给小董,杨帆与哥嫂在华联购买了许多生活用品,由于小董给了他们两张购物金卡,可以打折,这种打折非同一般,购买的物品差不多是厂家直销了。

    杨帆驱车跑遍县城刀具店购买竹刀,无处可买,最后打听到了一个打铁铺,听说铁匠师傅会锻造,于是去一个破旧的打铁铺,等了一个小时赶制了一把竹刀。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的四点了,差不多一天的忙碌,杨帆累的不轻,哪里有闲散可言,不过以后就会逍遥快活了,把卖葡萄的事情交给华联就是这样的目的,其实他也可以去打造极品葡萄这个品牌的,也许炒作的更厉害,比如装修一个水果店,一切气氛为极品葡萄,力求格调一致,色彩搭配合理,给人赏心悦目高贵的感觉,极品葡萄想不成名也难,但是那种忙忙碌碌的生活不是杨帆所需要的,有钱能花则行。他只想做个逍遥的农民。所以把注册品牌商标的事情也一股脑交给了小董,小董抱怨怎么一股脑的事全交给他了,杨帆笑着说,能多劳嘛。

    今天是中秋节,杨帆中午还没有吃饱,不过想着晚上的大餐,尤其母亲的手艺,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第九章扭秧歌儿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佳节,这里称八月半。杨帆好久没有品尝家乡八月半亲人团聚的滋味了,一个人漂流在外,整整四年,却如一个世纪般漫长。在外,时常想起月饼,想起桂花,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无病无灾,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是做母亲的最大的心愿,杨母笑语盈盈地问杨永和杨帆道:“孩子们,今天你们想吃什么,我来做。”在母亲的眼里,孩子们即便成家立业了,也依旧是在她怀里撒娇的孩子,需要她的呵护。

    杨润生,蹒蹒地跑过去,仰着头说:“奶奶,你是叫我吗?我想吃奶奶做的红烧肉,我还要吃芋头。”

    乐的一家人直笑,何玉华笑骂说脸皮真厚。杨母一把抱起润生,笑开了花:“我的好孙儿,奶奶给你做红烧肉,还有油炸芋头。”

    杨永想了想,说:“还真没有什么想吃的,就随便做一点吧,不过真的想吃娘做的苦菜公。”

    苦菜公,顾名思义,极其苦涩的野菜,生长在潮湿山谷、田埂,性喜阴凉,饥荒的年代才采摘做菜肴,六七十年代没有少吃。

    杨母笑了笑,眼睛却已经湿润了,大儿子是跟着受过苦的,说:“你这孩子,怎么想起那个东西了,今天不准吃,要吃别的。过些天我去采些苦菜回来,好好地吃一回儿。”生活富裕起来,物质丰富了许多,可是天天吃着却也有些腻,她也有时怀念贫苦年代吃的一些东西,听儿子说起苦菜公,也有点想尝一尝,回忆一下过去的生活。

    杨帆见母亲有些伤感,于是说:“娘,我倒想喝喝你做的米酒,尤其酒糟,熬上一小锅儿,打两个鸡蛋花儿。”

    杨父也说:“好,好,我也想喝点酒糟,家里酿的米酒刚好出酒味,正好做酒糟,但是不要熬的太浓。”

    还没有等杨母答话,杨帆又说:“娘,我还想吃你做的糖包子,多放一点糖。”小时候,南方的麦子少,面粉基本没有卖的,有一次托关系购买回来几斤面粉,母亲在晚上做了一顿包子。不会酵,糖也放的多,起锅糖融化烫嘴儿,一家人却吃的有滋有味,吃完后打嗝。回味那时的味道,甚是甜蜜。

    杨母高高兴兴说:“好嘞,我也想吃包子,喝个小酒。”

    一家人甜甜蜜蜜,坐在一起,桌上放有糖果、瓜子,茶杯里泡着清茶,腾腾的泡着暖气。一家人说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见闻,其乐也融融。

    这时小涛过来串门,他已经成为杨帆忠实的跟班,杨帆身上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深深地吸引住了他。

    休息了够长时间,身上的疲乏也疏解了,需要出去看看,杨帆站起来,对侄儿招招手说:“小家伙,我们去摘桂花,采香草。”

    “叔叔,我们去坐嘟嘟吗?”小家伙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直接被小家伙打败,今天,县城来返加起来也有两个小时,难道他不累吗?杨帆笑着说:“我们出去玩,采花儿给你戴,好不好?”

    “好,好,我有花带咯。”小家伙直嚷。

    一个男孩子要带花,就像男孩子要穿裙子一般恶寒无比,杨帆心里直笑,小家伙就是好骗。大手牵着小手儿,行走在乡间的路上。天边的彩霞,飞翔的鸟儿,一副极其瑰丽的农村晚景。

    桂花,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桂花无疑是中秋最忠实的信徒。杨帆带着两个孩子,还没有到桂花树前,却已经嗅到甜甜的香味了,浑身舒坦,真是香气浓郁,优雅怡人。

    小时候,杨帆被桂花的香味深深迷住了,那金黄的花朵儿,粒粒透露着一股魔力。杨帆把桂花采摘下来,放进文具盒,不时掏出来嗅嗅,那种馨香让人着魔。每到中秋收集了许多桂花,随处可见,别的花儿,杨帆却没有什么爱好了,他甚至把桂花卷成了烟抽,如果烟有桂花的香味,那该多好。或制成桂花酒那也不错,有句诗歌: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些,多么令人向外呀。

    折了几枝桂花,采摘了一把香草。香草拴在门上的,香味隽永,一个月都飘香。香草放入洗澡水,浑身都香喷喷的,还可以辟邪。

    晚上的八点半,杨家把桌子摆在门前的空地上,不用灯,有月儿为他们照亮。声音在哪里,在树间;月在哪里,月在水里;人在哪里,人在月下。

    吃完晚饭,一家人坐着赏月,品茶,吃月饼。酥皮月饼,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吃着不觉甜而且香松柔腻,非比一般。

    杨帆笑着说:“娘,听说你年轻时,扭秧歌扭的特别好,今天扭一扭,我们在一边学,娘你说好不好。”

    众人都拍手称好,开开眼界,也要扭一扭。

    杨母说:“好多年的事情了,也不知道忘记了没,今天一家人在一起,我就扭一扭,可不准笑话啊。”

    众人连说不会,鼓励着她。

    杨母走到空地上,邀月起舞着,生动活泼,丝毫不见老态,腰肢依旧那么柔软,浑身充满了魅力,仿佛又回到了她年轻时代。

    众人也加了进来,跟着杨母翩翩起舞,这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舞蹈,是热爱生活的体现,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就连小家伙也加入进来,跟着大人屁股后,咯咯直笑模仿着,有模有样的。

    有几个村民出外赏月,见着杨帆一家扭秧歌,微笑着观望,笑着说杨帆扭的最不像,由于他身材比较高,还没有小家伙扭的好呢,扭得的最好的是杨母,不愧是乡里的一朵花。最后他们也加进来了,扭秧歌,唱着扭秧歌的歌儿,比歌赛舞。

    骑青马,坐青台,走在路上丢了一只鞋,哥哥给我拾回来,妹子马上不得下来。骑青马,坐青台,妹子马上丢了一只鞋,哥哥给我拾回来,羞得妹子头难拾。

    于是,整个村子欢聚一堂,共度中秋佳节。

第十章教授回村

    

    清晨,扬帆甜睡中醒来,看看窗外的天色,估摸着天要亮了。醒来早,却感觉精神奕奕,丝毫不觉得困倦疲乏,乡村的空气新鲜,是城市无法相比的。农村和城市相比,就是能够滋养人,城里人吸进的是汽车尾气,将来呼出的也许变成氧气了,人动不动就有稀奇古怪的病。城市气温也异常,空调成天运转着,剥夺了室外的气温平衡,占有了其他人的资源。

    天还是麻麻亮,村里的谁家公鸡叫了,附近的公鸡也跟着叫起来,此起彼伏。聆听鸡叫,杨帆不由想到一则笑话:当今社会,穷吃肉,富吃虾,领导干部吃王八;

    男想高,女想瘦,

    狗穿衣裳人露肉;

    乡下早晨鸡叫人,

    城里晚上人叫鸡;

    杨帆在床上自娱自乐地笑了一通,窗外天色渐渐地亮了,于是窸窸窣窣地穿好衣服,从今天开始要做个幸福的人,喂牛劈材,种田养猪,珍惜粮食。

    回家三天了,还没有好好地转一转呢,自己的地有些杂草,要拔了去。杨帆穿好衣服,到天井里洗了脸刷了牙,水是天然泉水,从山谷里引回来的。父母也起来了,也要去地里瞧瞧,家里十来亩的果园,桔子也快熟了,多加管理。水稻种的不多,但是也快收割了,必须把水放干,便于收割。

    杨帆行走村子的石头路上,这种路是用河里的鹅卵石铺成的,下雨天就没有泥泞,人走在上面,出清脆的响声。

    村里人也都起来了,去地里的去地里,去田里的去田里,相互打着招呼。炊烟袅袅,弥漫在屋瓦上。好一幅田园生活风景图。

    杨帆在路上竟然遇见了在外省教书的周政和叔叔,他什么时候回来了,他不是早已经定居在外吗?狐疑问道:“政和叔叔,好久不见你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政和笑眯眯说:“回来一年了,我经常问起你爹关于你的情况。自从大学里见过你一次,就再也没有联系。听说你留在了上海,工作怎么样?”

    杨帆大二那一年,作为教授的周政和由于去上海一所中学演讲,顺带看望了一次杨帆,并留下了电话号码,邀请杨帆去他家玩。可是粗心大意,当天杨帆就把电话号码弄丢了。只好问父亲有没有,父亲只是记得周政和的家庭住址。杨帆打算毕业有时间去拜访,谁知道工作把这件事忘记了。

    说起周政和,他可是村里第一个学子,恢复高考那时,考上了大学,那年头,一个大学生可是了不起的人物,轰动了乡里。他毕业分配在辽宁一所中学教书,娶了一个城市的女孩,成家立业,定居在了辽宁。过去他每年回来好几次,九十年代初,他父母双亲前后去世,也就不怎么回来了。母亲去世,他是从辽宁坐飞机回来的,那时候,飞机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坐得起的,许多村民为此说了好长一段时间。

    周政和与杨老头是同龄好友,整天在一起,下河摸鱼,上山掏鸟窝,摔角扳手腕,形影不离。工作后,周政和还几次打电话到村长家联系杨老头,一说话就是几个钟头。杨老头爱写毛笔字,喜欢欧阳询的字帖,周政和知道后,搜寻到欧阳询的字帖寄给了杨老头。杨帆的哥哥杨永早几年去过周政和家,并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他高兴的不得了。

    听政和关心,几次三番地问起他,而却一次还没有去拜见过,杨帆有些愧疚说:“叔叔,真的不好意思,原本打算一有时间就去见你,但是忙的把这个事情忘记了。上海的情况叔叔你也知道,国际大都市,生活节奏太快,我适应不了,就回来了,准备回家种地。”

    “没事,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家里都不怎么联系,我们都是理解的,就说我那儿子周俊生吧,十天半月不见一个电话。见到你我很高兴,看起来你的精神面貌很好。”听杨帆要种地,政和有点惊讶,呵呵直笑着:“你也回家种地?我回家种已经是惊世骇俗了,你一个年青的大学高材生,怎么想不通啊?”

    杨帆挠挠头,自嘲地笑说:“估计我太懒散了,城市一直不适应,上班下班,下班上班,认识的也永远是那么几个人,并且说话还防备着。经常想起家里的同伴,家里的几亩田地来,所以估计我就是土命,地地道道的农民。”

    周政和点点头说:“我在城市里住了大半辈子,也一直不适应,看见的永远是高楼大厦,没有一点人情味道。退休了就跟没有事情做,整天呆在家里,闷的要命。你在大城市收入很高吧,听你爹说起,好像一万多一个月,估计他还没有具体说,有所保留啊。”

    杨帆也不隐瞒说:“一万多一月,是我开始工作的两年,后两年工资增加了点,总共月收入两万多。”

    童趣依旧还在,喜欢较真儿,周政和笑着骂道说:“看你爹,对我还要隐瞒,下午要去说他一说,罚他几杯酒,多写几个字。”顿了顿,又打趣地说:“看起来,估计你存款几十万了,这叫做锦衣还乡,回家过舒适的日子。”

    杨帆笑了笑,问道:“叔叔,你也回家种田啦?什么时候的事?”

    周政和笑着说:“回家已经快一年了,和老婆一起过来的,她也想过一过农村的生活,没有车子的喇叭声,田地里四处走一走,看一看,她和你娘挺说的来的,有时候饭也不知道回来给我做,搞得我也跑到你家吃。村里给了我两亩地,两亩田种,地就在你的自留地下面,我经常和你爹在地里说话,抽烟,你爹就是个老烟枪,烟时刻含在嘴里。”

    周政和虽然是村里人,但是户口迁移到外省,所以他的田地自然而然收了回去。但是村里土地就比较多,由于丘陵地带,零零碎碎的,不适合大面积的机械耕种,种地太多也管理不过来。许多地都是种了水果,这几年出外打工的人多,迁出的也有好几户,好些田地种不过来,荒芜的杂草丛生。所以种田,只要你想种,就有地给你,就怕你种不过来。许多较远靠近山林的地,退耕还了林。

    周政和停下脚步,望着连绵起伏的山脉,观望良久着说:“现在已经是中秋了,树叶也快黄了,那时一山黄灿灿的颜色,真的特别漂亮。”微分徐来,吹动了他的头。

    杨帆也没有说话,极目远眺,山林,河流,稻田,望着这独有的农村景象。

    周政和回头看了看杨帆,笑着问道:“还没有女朋友吗,眼光是不是太高了?”

    “哪有,是她们看不起我,问有没有车子,有没有房子?没有,就先交往着,什么时候房子车子齐全了,才去结婚。我就说算了,我说我还想种田呢!”杨帆说。

    周政和点点头说:“你说的也是实际情况咯,现在的人很浮躁,先要求的是物质,其次才是对方,尤其大都市里,没有多少人能够踏踏实实地过活,就更不用说同甘共苦了,有句话说,宁愿在小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

    杨帆啊的一声惊讶说:“叔叔,宁愿在小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微笑。这句话你都知道。”

    周政和哼的一声,说:“你以为只有你们年轻人会上网帖吗,我们老年人也会上网冲浪。你们还有说什么现代女孩子只有在车上会?净扯淡,说的虽然有些过,但也反映了一定现实的情况。”

    杨帆满头大汗,幸好政和叔叔说的是,比较文雅一点,要是他说,现在的女孩子只有在车上才湿。估计自己噗通一声摔倒。即便是这样,作为一位教授,这样的话说出来,也是让人大跌眼镜,说明他是经常喜欢和年轻在一起,极其开放,不是老古董,伪君子。

    见杨帆表情古怪,周政和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不该对晚辈说出这样的荤话,也怪回到村里和乡亲们毫无间隔,整天在村里插科打诨,肆无忌惮。而村里人最爱拿女人和个人那个能力说事,不知不觉就说出来了。不过在村里这样的日子过得真舒坦,本性自然,走进生活。但脸上出尴尬的表情,顾左言右:“杨帆,你回家种地,知道怎么种吗,会犁田吗?”

    杨帆讪讪地说:“不太会种地,可以去学,也不会用牛犁田,但是我可以用锄头挖,慢一点就是了。”摸摸鼻子,这个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每次遇到难题都是不由自主去摸鼻子,好象鼻子能解决难题一样。

    周政和笑了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农蛮子,不过都可以学嘛,也不怕人嘲笑,我们两可以探讨探讨。我养花了呢,都开花了,下午去我那里看看,怎么样,花开的特别漂亮。”

    一说起它的花儿,他言辞中不无骄傲,脸上了光。

    六十七八,务虫养花。杨帆点点头说:“一定要去看看,长长见识,我也学学养花知识,养几盆花瞧瞧,不知道叔叔养的是什么花?”

    周政和笑说:“种的是丁香花。”

第十一章温泉水滑

    

    三亩自留地,一亩地种了极品葡萄,几分地种了长豆角,而另外一亩几分地呢,荒芜着杂草丛生,估计是杨母骂着杨老头吧,种的东西极其古怪,认为阳光不够,所以不让折腾,毕竟年满六十,需要过轻松点的日子,把地弃种了。

    周政和的一亩地就在杨帆荒芜的地下面,阳光比较充足,更有泉水的灌溉,旱不着,但也涝不着,他地里种满了蔬菜,扁豆、刀豆、豌豆(长豆角)、空心菜、适合这个季节种的菜他都种上,蔬菜一块块地划分开来,井然有序,搭配相得益彰,特有视觉美观。他地里不见一根杂草,地埂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并且靠近山路一边围了篱笆,篱笆编织的孔洞大体一致。这不,他又在捣碎比较大的土块,用手指轻轻地捏碎,轻轻撒在植株的根部,动作轻盈温柔,害怕伤害了蔬菜一般。他丝毫不觉得这样的工作单调烦闷,好像看着蔬菜的长势,他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他在唱着曲儿,不知道是心理舒坦,还是为蔬菜唱曲儿。

    杨帆下了地,去极品葡萄藤架下四处瞧瞧,寻思着华联超市的极品葡萄卖的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价格如何,四十块还是三十块一斤,小董把注册商标拿下了没,不知道研究的如何。心里也有些后悔,不该说极品葡萄只有一亩地,种个三亩地那该多好啊?不但收入更为可观,自己留下的葡萄也多,酿个葡萄酒够一年喝的。可是那时,一个声音从嗓子直接跳出来了,全世界只有这一亩地能够种植极品葡萄,当时自己稀里糊涂的。回味起来那时的作为,处处透露一种古怪。

    现在好了,留给自己的葡萄不到五百斤,昨天母亲把几十斤葡萄送出去了,都是邻里好友,每家十斤,让尝个鲜,当然自己没有意见,葡萄种出来一为挣点钱,二为自己也能吃上,如果自己都不能吃,一心钻进钱眼里去,那还有什么意味呢?不成了蚕妇了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不是养蚕人。)蚕妇是迫不得已,控诉的是万恶的旧社会。但是现在新社会,虽然要向前看,但是能够潇洒的还是要潇洒一把。哦,不过想的有些偏了。酿葡萄酒,留下三百来斤。多于的放在家里,多送亲朋好友一点,自己也留着吃,嘴馋时解个闷儿。

    杨帆到葡萄架下,搜寻几颗杂草,失望的很,父母亲早就把草除的一干二净。找找,还是没有。就连一个虫子都没有,大青虫呢,不是老喜欢幼嫩的叶子吗?小鸟不也是爱啄食葡萄吗,怎么不见烂掉的葡萄呢?靠近山林,鸟雀多到哪里去了。难道父亲打的农药,嗅一嗅,没有药味儿。不明白,极其古怪。

    到了长豆角地里,想从这个上面找出一点端倪,有了参照就好办事。周政和也种了长豆角,两厢一对比,不是什么都明白了吗!杨帆为自己的聪明心里大呼,可是摘来对比细细地看,就连周政和也跑过来看,两颗脑袋凑成了一块儿,研究个半天,蹲的两人脚都麻了,看不出有什么分别.

    杨帆一心要探出个究竟,把长豆角生吃了几段,仔细品味,没有异常,叶子啊,茎啊,都对照了,也没有区别。杨帆急躁起来要拔根研究,可是周政和笑骂他净捣蛋,好好拔根做什么,拔了还能活吗?

    冷静下来,杨帆细细分析,究竟哪个环节出错了?连葡萄都能变异成那个样,不可能没有问题,逐步地回思,现两块地都挨在一起,当然性质一样喽,种的庄稼不一样才怪。直骂自己蠢蛋,简单的环节都忽略了。可是一问周政和:蔬菜豆角和其他人的有什么区别吗?周政和愕然骂道有什么区别?还不是蔬菜,难不成是人参,仙果?杨帆细细的解释问味道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很特别?回答他的是周政和摇摇头,自顾自地回到他的地里捏碎土去了。

    真的想不明白。杨帆把葡萄归咎于偶然变异,可是,这就能大面积移植了,极品葡萄这个品种自己不能独有了,承诺也即将废,挣不到什么钱了。失望了会,自嘲地笑道:自己怎么如此的自私,那么好的葡萄,大面积种出来,受惠于广大人民群众嘛,也是好事一件。自己一个劲儿的担忧,毕竟钻进了钱里去了,那还有什么悠闲可言,还不如不回来了,大城市也待的下嘛。

    杨帆想通了,到荒芜的地里,挖地把草全部清除出去,虽然看过大人挖地,小时候也干过几次,但是还是不知道要领,一锄头下去,比熟悉农活的人费力的多,不一会儿汗流浃背了,可是浑身舒坦,有使不完的劲儿,这叫松筋活骨,大城市里这个许多人都不做了,流汗是一种健康,人要经常流汗,身体才会好。

    杨帆挖一会儿地,休息一会儿,不是去摘几串葡萄和周政和分享丰收的喜悦,就是跑到周政和得地里找他抽烟聊天。

    这时走过来几个人,赵康,狗才,蛮人,几人都是快四十的年龄,他们是来看山脚下,河岸边的田,到山脚泉水边喝喝水。看见杨帆挖地直笑,大学生就是大学生,懂挖什么地呀,直着腰板,小心挖到脚。

    蛮人是村里大力士,爱称能,几百斤的东西都能扛起,有时候村民拿他取乐,赌他某颗木材肩膀抗不起,蛮人上当去抗,脸憋的通红,常常惹得人大笑不止。蛮人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他看见杨帆挖地的怪模样,抢过锄头,吐一口口水在手上(避免手起泡),一拎起锄头,有节奏的锄地,锄头抛到头上方,任凭它自己落下,轻而易举就挖起了一块土,锄头落下时腰板前驱,锄头起时腰板微微后仰。这样花费的力气才少。

    不一会儿在蛮人的四周,挖出了一块半圆型的地。

    问杨帆明白了没有,杨帆摇摇头。蛮人继续挖,口里说着怎样怎样,又挖了半圆地。问杨帆明白了没有,杨帆说有点明白了,可不可以再挖挖。蛮人又挖了一大片,问杨帆明白了吗,杨帆说大体明白,还有小部分不明白。

    周围的人大笑了起来,叫骂杨帆太奸诈,要人免费帮他挖地呀。蛮人这才明白杨帆是忽悠他来着,小小地推了杨帆一把,乐呵呵地伙同他们去喝水了。

    杨帆笑呵呵地捡起锄头,依葫芦画瓢尝试挖地,果然简便了许多,不甚费力,姿势得理,浑身舒服。

    这时惊叫声传来,喝水的几个人大声嚷嚷,怎么泉水变成了温泉,腾腾腾的冒热气。杨帆和周政和也跑了过去看,果然几十年不变的冷泉水突然之间变成了温泉,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就是冬天,过去的泉水也仅仅是温水,现在是秋天呢,居然达到了如此高的温度。

    杨帆早先洗葡萄在泉水下方较远处,水温的,也没有多留意,还以为水流很多的地方,曝露在空气里,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温热也是自然的道理。

    惊讶之余,众人也没有恐慌。毕竟不是惊世骇俗的事,温泉也有听过,想不到家乡也有了温泉,倒有惊喜的神色,几个喝水的人,喝了水,观望了一回就走了。

    杨帆又去地里锄了回地,观望还需要几天才能锄完,要慢慢锄,反正还没有考虑种什么好。到地里其他的地方巡视一下,现靠近山脚的地里居然长有辣椒,茅草掩映,不易现,估计是掉落的种儿,野生下来。数了数,居然十几颗呢,正硕果累累,红红的辣椒挂满一树。难道就是母亲说的辣的人要命的辣椒,倒要尝一尝,杨帆欣喜地开始收集起来,现一棵树都长有一两斤的辣椒,十几颗树,那不就是二三十斤的红辣椒?没有地方装呀,那就摘一颗,吃了早饭过来好了,要一网打尽。

    杨帆把摘下的一颗树的红辣椒,洗干净,放了衣兜里,早晨起来的时候凉,穿了件外套,衣服口袋够大。

    在温泉里洗了洗手,准备回去,感觉汗岌岌的身子不舒坦,摸着水的温度就想有个澡堂子撞进去,稀里哗啦的淋一通,看着温泉难道不可以做个温泉澡堂吗?于是鼓捣着周政和洗温泉,周政和有些放不开,怕有妇女过来看见。杨帆拼命地保证,绝对没有妇女过来,妇女都在家生火做饭,打扫卫生,哪里这时候会过来?要不,穿着裤衩子,更没有事了。

    一老一年轻的,在温泉源头下面,找个积水深处,并且容易捣鼓的地方,用锄头加深挖宽了一个足够两人同时洗浴的小谭,丢了些沙石进去,两人乐呵呵地泡起温泉澡,互相擦背搓澡,水温正好,泡的舒服,两人不想走了。

    杨帆泡着泡着温泉水,突奇想,如果在冬天,把温泉水的温度用来种大棚,挖几条水沟在地里,让温泉水流过,那会怎么样?达到一定的温度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大棚里面湿度肯定过高,有了雾水更是不好,阳光就不能直射进来,是不是可以放一些生石灰在地里,吸收水汽,那么雾气就没有了,不知道这个办法有效不?有必要实验一下。但是这个温泉莫名其妙的来,会不会莫名奇妙又没有了?这个也值得留意。

    不过那些都没有温泉澡来的实在,不想了,那时候再说,现在泡澡第一。以后每天来泡一次澡,比家里的淋水洗浴好多了,天然温泉不用,简直浪费。

第十二章哥哥往事

    

    哥嫂起了床在天井里洗脸刷牙,杨老头抱着眼睛都睡肿的孙子,杨母正擦桌子准备早餐,杨帆感觉一阵阵的幸福,真恨不得一家人永远这么相聚下去,子子辈辈都住一个大屋子里,四世同堂。

    住在大城市里,对面的门永远是关闭的,甚至楼梯道里偶遇,却也形同陌路,招呼声也不打,如果先打招呼,别人会畏惧望着,深以为有什么企图。也许住了一辈子,你还不能觉对面究竟住了什么样的人,是男是女,亦或非男非女。对面房子是个黑匣子,要去猜测一辈子。

    杨帆从衣兜里掏宝似地把红辣椒一个个摆放到菜篮里,辣椒红的透亮,叫人欣喜。小家伙也现了宝贝似地,跑过来拿起一个辣椒,爱不释手地看着,觉红的亮他的眼,放在眼前呵呵傻笑。

    “我的小宝贝,不要把辣椒放到眼睛边,辣眼,眼睛就会看不见的。对,就是那样,拿在手里就可以了,真乖。”杨母告诫孙子,又问杨帆:“杨帆你的辣椒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家种了辣椒。”

    “噢,是从自留地捡回来的,有好几棵野辣椒,估计,是你们种的辣椒落下的种儿,今年芽结了果。”杨帆从碗柜里拿出一家人的晚筷,摆放到饭桌上。

    杨母惊惧的看了看辣椒,畏之如蛇:“你这孩子,这个辣椒吃不得,辣的人要命,快快丢了去。”又去抢夺小家伙手上的辣椒,小家伙手拽着不给,最后把小家伙都弄哭了,她抱怨着:“杨帆你这孩子,就会害人!那个辣椒真的不能吃,我切辣椒的时,辣的眼睛都疼,两个辣椒做了一锅菜,我吃了饭,胃疼了一夜。”

    杨帆狐疑道:“真的有那么辣吗?娘你是不是夸张一点。娘,不要再抢润生的辣椒,让他玩,只要不弄破了辣椒应该没有事,我们在边上都看着。”

    杨母骂着:“什么没有事?出了事你负责?小孩子没事玩辣椒,没有的玩的?宝贝乖,把辣椒给我,我们吃饭好不好。”颇费了一番口舌,哄下了孩子手中的辣椒,用糖果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

    杨帆惹了大祸,讪讪有些不好意思,寻思道:这个辣椒真的那么厉害吗?难道比家乡的三味辣椒更辣,或比印度号称的魔鬼辣椒也辣?也不知道调料出来的菜肴味道怎么样?

    辣椒是他种出来的,杨老头尴尬地说:“那个辣椒的确辣,你娘只用了两个辣椒,一锅菜辣的人眼泪都出来了,好不容易吃完一顿饭。你娘的胃不好,晚饭过后痛了一夜。我呢,虽然没事,就是晚上睡不着觉。事后,气的你娘把一地的辣椒树都拔了。”吃了一口饭继续说道:“那块地真的古怪,我别的地也种了一样的辣椒,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样,别的地里辣椒的不漂亮也不辣,做菜吃不出味道。”

    杨帆听父亲这么一说,对那个辣椒更是大感兴趣,吃吃究竟是怎么个辣?地里种出了极品葡萄就是个异数,辣椒也变了味,的确让人期待。中午做个菜不知道会怎么样?估计母亲不会答应。那只能自己动手偷偷地做一个菜了,不过自己的厨艺不怎么样,以前藐视做饭做菜,君子远庖厨。到了上海,总没有合适自己口味的饭菜,自己尝试做了起来,这么多年也只是说做着能吃。第一次做饭还弄出了大笑话,估量吃自己能够吃两碗饭,于是放了两碗米,两碗水,半米半水嘛。一做出来饭干的粒粒可数,而且量也做多了。

    杨永过几天就得回政府了,和弟弟杨帆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小时候不懂事,两人争吵时常有,稍大又一心一意读圣贤书,毕业却谋取职业养家糊口,从来没有好好聊过,也不知道他的志向:“弟,听爹娘说,你准备在家种田了?”

    一家人停住筷子,听听杨帆的打算。

    长哥如父,长嫂如母。也不知道哥哥的想法,究竟支不支持自己种田,杨帆眼睛闪躲敷衍地说:“准备在家呆一段日子,看看再说。”

    见弟弟好像畏惧自己,杨永鼻子陡然一酸,都说兄弟手足,没有什么话可以不谈的,现在看起来弟弟对自己有所隔阂,说:“弟弟,其实我理解你的艰难,大城市里的确不是那么好混的,你能大学毕业拿到白领的工资,很是不简单,一家人以你为傲,你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见弟弟低垂着头,也不说话,估计是怕自己训导他,于是:“就说我吧,九几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政府部门,那时候是清水衙门,连教师都比不上,几百块钱的工资,养活自己都难,只能进入社会,可现大学生已经是多如牛毛,人才济济的。我的专业不好,找不到工作,只好瞎碰,就连三百块钱的扫地工都做过。”说起心酸的往事,他不无感慨,这些事他一直隐瞒着家里,至今才说出来。

    家人听了也是唏嘘不已,社会是那么的残酷,一个大学生去扫地,放下自己的尊严,接受别人的冷眼,颜面扫地,受了多大的苦楚。

    杨帆听了直心酸,都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接受多少羡慕的眼光,一旦混的不好就说眼高手低,怒骂嘲笑,其实大学生也是弱势群体,需要人去关怀谅解。

    杨永扶了扶眼镜说:“我那时候茫然失措,看见一般大的人混的人模狗样,还在一边冷嘲热讽,心里不是个滋味。后来另学专业,境况才好一些。能够拿下五千多的工资,但是在大城市,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平米的房子,自己身体不好,现在能拿工资,以后呢?能够买起房子也是猴年马月的事了,也不想为了房子,辛辛苦苦一辈子,那样人活得有什么意思!不如回到县里做过小职员,一家人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专业不对口,另外学专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需要多大的毅力?

    杨帆听了头皮直麻,工作起来,累的人像炎热夏天的一条狗,只差舌头没有伸出来而已。工作后回到房子里,保证头一占枕头人就睡着,那还有精力学习?哪个私人企业老板不狠狠地榨取工人的价值?恨不得你领一份工资做两份差事。摇着头敬佩地说:“哥哥你真是了不得,能够自学成材,很是不简单!回来做个小职员,舒舒服服过个小日子,人生就已经足够了。”

    杨永点点头说:“我就是这么想的,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眼光,也不需要多大的志向。现在我也能够说,我不比别人差!”话里有些骄傲,顿了顿:“平平淡淡才是真,政府里我也不要求多大进步,那个东西,一来需要关系,二来需要送礼。我更不想费脑筋,以一颗平淡的心随遇而安。”

    杨帆说:“其实不争也是争,平淡的心就好。”

    不争而争有些书生意气,杨永没有回答弟弟话,说:“弟弟,大学毕业后,听你谈起一定要在上海定居下来,开宝马住洋房,那种志向固然值得敬佩,但是我们是活着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开宝马住洋房又能如何?活得不开心,没有幸福感,毕竟是白活了。”

    初入社会,看着大街里背驰的宝马,湖畔的豪华别墅,杨帆豪气冲天地给哥哥打了个电话。现在想来,有些幼稚可笑了,不由的摸摸鼻子。

    杨永说:“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没有错。而我觉得,幸福是能够有一份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且能够养家糊口,一家人住在一起,健健康康地生活。”

    观点与杨帆的不谋而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杨帆说:“嗯,就是这样,一家人甜蜜地生活,真的很好!”

    杨母也插话说:“是的,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也不要做多大的官,官大了还费脑筋,让人操心。就说求明吧,官做到了县委书记,够大了吧,现在进了监狱,老子吃了五保,还不好的?!做官我是不羡慕呀。夫妻两在一起,穷是穷了点,节省过日子,就是病了呗,也有照应,说个话儿。”

    杨母的话有些是对媳妇说的,媳妇经常闹离婚,羡慕别人高官有钱。何玉华低了头,脸通红通红的,没有吭声。

    求明是村里人,大学生娶了一个县城高官的女儿,依靠关系爬上了县委书记,年前贪污受贿坐了牢。他六十多岁的父亲和媳妇不和,儿子坐了牢,体弱多病无依无靠,只能申请了五保。村里人有种习惯,只要读出书来,就喜欢去官场奋斗,娶城里高官的女儿。而城里的高官子女儿都是娇娇女,脾性坏到哪里去了,婆媳之间经常吵架,村里娶的几个人都是如此。

    而五保,就是县里那些无子无女的人,老了领取一个月基本生活费,国家给与供养。但是,五保却变成了乡里人骂人的话,绝子绝孙的意思,是特别毒辣的骂人,农村人最忌惮这个。

第十三章男子大汗

    

    沉默了会,杨永对杨帆说:“弟弟,你回家种田,我不支持,但也不反对。我们家的人都喜欢自由,受不得半点约束。城市里上班,一般员工都是规规矩矩的,常常受气,而那些管理喜欢狐假虎威,树立威风,不管什么,骂人就是理。我那时上班就没有少挨过骂,我是初来咋到,许多地方不懂,大学里不懂就问嘛,但是工作了就不一样,别人非但不会告诉你,而且骂道:你是一个大学生还来问我?你是干什么吃的!”徐徐地道来,说着他的经历,看不出有怨恨的表情,“回家种田的确是自由些,靠天吃饭,别人也不能对你指手画脚,也没有社会上那么多机谋,尔虞我诈。而且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走自己的道路,那么他就必须对自己负责,毕竟是自己选择的,境况不好的时候,不能怨天尤人。”

    杨帆点点头,心有戚戚,同是大学生,固然自己一帆风顺了许多,但是一些人情冷暖也是尝过,大学毕业初,知识与实际总是有较大差距的,而目前又是关系第一,一些不太规则的东西上不得台面,但是大家都默认的,容不得去破坏,为此,自己也走了许多冤枉的路,受了许多苦。

    杨父母两人对大城市里生活不了解,只能静静的听着,最初听说不反对杨帆种田,他们心里有些急,几次想插嘴,但是后来听说在大城市也并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幸福,而且还比村里更委屈受气,心里观念也有所松动。

    或许觉得话过于沉重,脸上严肃的神色松了松,杨永补充道:“大学生回家种田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现在不是流行大学生当村官吗,前几年一个北大的学生不也是卖猪肉,而且还了财。如果当从人才来看,的确是大材小用了。但是从个人角度来看,读书出来就是找一份工作,走进生活。那么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有较高收入,也不可厚非嘛。那个北大学生眼观独到,也特别大胆,我只能说佩服。工作不分贵贱,只是分收入高低。”过了会,抬头对注视着杨帆:“回家种田有什么想法吗?”

    哥哥的话意思有些赞同自己,也比较开明,杨帆觉得自己也保守了点:“嗯,我就是这么想的,回家种地种田,也不用种太多,一来管理不过来,二来也不想那么累,只想种点蔬菜,和别人不一样,卖点小钱保证生活,也不想多富裕。也算是一种创业吧。”

    能够获得弟弟的信任,杨永心里欣慰,面露笑容:“有这样的想法就好,像过去一样种田,无疑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种的东西,不值钱。就说种一地的萝卜,一毛钱一斤都不到,钱没有挣着,还把人给压死。种点蔬菜,反季节的东西,价格也能上去,就是创点小业吧,也来的清闲点。创大业做大难,创小业做小难,不创业没钱难。创点小业也就不错了,舒服地过着就够。”

    就这么,在杨永的理解和赞同下,毕竟杨永是哥哥,见识阅历比较多,又在政府部门工作,杨母和杨老头通过了杨帆的回家种田,人才在那里都是人才的,没有费杨帆的多少口舌。而且还有事实说话,自家种出的葡萄,就连一块钱一斤也卖不出,但是经过他的打点,居然变成稀罕的物品,卖了个天价,创收入达到四万之巨,并且还可能另外收入分成。卖葡萄的四万块钱已经放进了杨母的钱柜里了,在农村已经是很大一笔财富,高兴的两老人整宿整宿睡不着,害怕小偷,更怕老鼠啃柜子。想存进银行去,又觉得钱放在自己手上实在。

    通过了杨帆回家种田荒诞离奇的要求,一家人也放下了心事,珍惜珍惜相聚的日子,以后相聚的日子更多。以前长久的分离是为了将来的更好的相聚,如今,只要想见就能见着,一家人乐开了怀。

    这不,杨母在教孙子的歌呢,打着拍子,晃着头。

    今天礼拜,上山采菜

    采菜喂猪,猪吃长得快

    肥的犒油,瘦的炒菜

    猪尾巴请客猪毛卖

    猪粪送给农业学大寨

    杨帆心里的忧虑拭去去了,心里直高兴的想去欢呼大叫。听着母亲教侄子唱的七八十年代的歌谣,当然,小时候母亲也手把手地打着拍子教他,如此熟悉的情景,如此熟悉的童谣,心里暖暖的,有股怀旧的情绪。

    杨帆搬出前天弄回来的毛竹,就在门前的空地上,仔细地剖开每一根毛竹,准备做竹椅。虽然网络上收罗了一大堆资料,但是竹家具的图形居多,做家具的技法寥寥无几,只字片言。但是还是要去做,多多练习。不是说过,失败是成功他娘吗,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失败。

    这种毛竹有斑点,叫斑竹又叫湘妃竹,是附近的特色竹子。它是一种特别瑰丽的观赏竹,竹杆闪亮光,上面天然洒满了密密麻麻的泪痕,杨帆手上的斑竹是血红色的,是斑竹的一种。关于它的名字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舜帝南巡,驾崩在苍梧,埋葬在九嶷;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前来寻找,沿潇水而上,听到凶信后悲痛欲绝,泪尽泣血,滴在竹上就成了斑竹,于是就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点点滴滴都是情”的诗句。从此以后叫斑竹,也叫湘妃竹。

    杨帆自然知道这段传说,倒是佩服文人的优雅,为竹子取了如此烂漫好听的名字,变成了一文化特色。却也不妨碍自己做家具,更为有好处的是,这样的文化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竹椅子的高贵,而特色斑纹又是一道亮点,无须镂刻花纹了,也减去了不必要的手工程序。

    杨帆乐滋滋地看着剖好的竹子,估量着也差不多做一张椅子的材料,就收了工。第一张椅子杨帆也没抱有多大的希望,只要做出来像模像样,结实能坐就成,以后熟能生巧,会做的更好的。他相信自己的手艺。

    更主要的是,还有一个探秘像狗尾巴草一样一直搔着杨帆的心,非要去探个究竟不可。看着家里人都出去转悠了,他三下五除二地把地上的竹屑扫起来,堆在一边置之不理了。

    杨帆进了厨房,切了一片冬瓜,洗净削皮,再切了一两肉,做起了猪肉冬瓜汤。小心翼翼地拿了两个自留地的辣椒,把刀放进水里,占水切辣椒,这样就不会辣眼睛了,这是杨帆在上海学得技巧。

    做好一锅汤,用个大碗盛了起来,杨帆坐到桌子前,拿了一把汤勺,瞪着汤却不动手,既是期待又害怕失望。

    良久,一把汤勺落入冬瓜汤里,出来,只有一半勺子汤。又是良久,才倒入某人的口里,进入了某人腹中。

    哐啷一声,杨帆坐到在地,大汗淋漓,惊恐的说不出话来,辣,辣,辣,辣妹子不怕辣,那见鬼了!

    一股火焰从肺腑里一直上冒,烧遍了全身,仿佛头上都要冒火了,一颗心也要直冲云霄,不知道云里雾里。

    半响,大汗淋漓过后,一身懒洋洋的,像大病初愈去晒太阳,感觉浑身舒坦,有说不出的受用。见鬼,辣椒辣,就是代表口干舌燥,但是为什么自己口生津,并不想喝水呢?有意思!并非一无是处嘛。

    这时,华联超市的小董到村子里来,告诉极品葡萄的注册已经拿下,顺带看看杨帆的地里极品葡萄,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的稀奇。由于不熟悉路,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过来。

    把小董带到了杨帆家门前,村民说抱歉有事忙,让他自个进去。小董没有觉得村民的不礼貌,而且感觉村民挺朴实热情的,有事就是有事,诚实厚道,百忙之中引路已经殊为不易。

    小董走进门,就看见杨帆对着一碗汤,呆呆愣,不解问道:“你做什么来着?”

    “喝汤。”

    “那你怎么不喝?”

    “酝酿一下。”

    “喝汤需要酝酿?”

    “太好喝了,我怕浪费。”

    “那我要试试。”

    噗通一声,小董摔倒在地:“你这个放了什么辣椒?”

    “男子大汗。”

    “男子大汗?果然是男子大汗!”

第十四章葡萄进城

    

    加盟华联,在一个比较小的县城投资上亿,风险无疑是巨大的。公司派能力突出、富有进取精神的小董下来坐镇,无疑是看好他开拓市场的能力。湘妃县城的消费水平能力,据考察不高不低,值得投资。小董下来,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忙的焦头烂额。近来,华联才算打开局面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运营着。

    水果品种丰富多样的湘妃县,水果每斤都在五元以下,可有种葡萄卖价二十元,并且供不应求。突然出现如此怪异的事,小董当然留了心。品尝这种葡萄时,小董眼睛一亮,觉得有必要引进经营。

    答应杨帆极其刻薄的条件,签订葡萄进驻华联的合约。合约破坏华联制定几十年的的规矩,给与杨帆极大的便利,损害了华联的利益。但是在商言商,小董完全懂得一个品牌效应带来的利润,极品葡萄仅仅有一亩地,吃一串就少一串,卖完了只有等待来年,完全代售这样一种品牌无疑是双赢的,这能大大提高华联的知名度,比打广告吹嘘更直观看见效果。即便一分钱不挣,或倒贴钱,也有必要考虑。

    签订合约,小董确实冒了风险的,如果这种葡萄的卖价仅仅是昙花一现,一时忽悠炒作,才卖出的二十块一斤。那么无疑将要大亏,为公司里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自己也将成为笑柄,不得不卷起铺盖走人。

    把葡萄定价为五十元一斤,小董犹豫不绝,咬着牙才定下来的。为此,小董焦躁不安,时不时走到水果摊上边,看极品葡萄的销售情况,其他的事一概不理,甩给了手下。几个在杨帆手上买了极品葡萄的熟客,问价格怎么涨到了五十,不是二十块的吗,他们极力抗议着,见抗议无效又摇摇头口里骂着奸商走了。葡萄摆出了好一会儿,却无人问津。小董急的嘴巴上火,好不容易卖出了一斤,小董才稍微平静了些。

    当天是中秋节,过了十二点人多了起来,许多人问起最为显眼极品葡萄的情况,小董抓住时机亲自一一解说。不想销售火热起来,许多人买了一两斤回去,不到晚上,四百多斤极品葡萄所剩无几。欣喜之余,小董又有些懊恼,不该把极品葡萄价格定在了五十元一斤,价格以后在县城再也涨不上去了。

    有鉴于此,葡萄应该转移阵地,毕竟大城市的消费水平更高,小董把这件事情连夜汇报到上面,请求给与考虑。领导电话里沉默了许久,才说已经知道到了就挂了电话。握着离线的电话机,小董忐忑不安,不明白领导的想法,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那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个多小时后,公司来电,先表扬小董近来的优异表现,肯定了他在湘妃县城的一系列工作,为华联进驻县城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即将考虑他的加薪升职。最后关于极品葡萄,赞扬了小董的别具慧眼,能够灵活运用,把葡萄销售网罗到华联的名下。特别交代最后的一千多斤极品葡萄先不动,等待公司决策,并尽快把注册商标拿下,把葡萄送到质检局检测,拿回数据。末了,领导话里有笑意,希望小董给他寄过去十斤葡萄,让几个股东尝尝究竟是什么味道,能够如此稀奇。

    第二一早,华联超市一开门就有几个人要买极品葡萄,但是听说极品葡萄已经卖完,近期估计不会有,他们很是失望地走了,其他的水果看都不看一眼。真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哪。

    小董这次来村里,一是贺喜送钱来了,二是叮嘱杨帆不要摘葡萄,留待后用。

    被杨帆欺骗喝了一口汤,小董辣的直冒汗,半天才恢复过来,却也没有在意,还以为杨帆故意整人,放了一锅的辣椒,等待愿上钩,自己恰好上了钩。小董笑骂道:“你没事,整天想着整人玩啊,太小孩子脾气!”

    见对方误解,却也不点破,杨帆傻笑着打趣:“怎么想起跑到村里了,难不成看见漂亮的姑娘,也想包个二奶。我告诉你,千万不要打这个主意,她们喜欢猪啊,牛啊,鸡鸭,绝对不会喜欢你的。”

    小董鄙夷地看着杨帆说:“你就那点出息,整天想着二奶!”骂了句,恍然两人怎么这么熟悉了,不经意之间,仿佛已经成了朋友。顿了顿,才把来意告之了杨帆,并且把钱郑重送到他手上。

    当着对方的面,杨帆数了数钱,这不是不放心,而是郑重对方,在都市的职场里,这个是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免得对方回去担忧。杨帆的确佩服华联的手段,也敢操作,把葡萄卖出了五十块钱一斤,自己二十块钱一斤估计在他们的眼里是短视了,更不可思议的他们还想继续涨价,卖到大城市里甚至国外去。自己真的是见识短浅的乡巴佬吗?杨帆自嘲地笑了笑,这些都不重要,呆在家数钱就是,烦恼留给他们,岂不更好。

    小董去了地里,看着藤架上的葡萄,估算一下,应该还有二千斤的葡萄,不解的问杨帆,为什么说只有一千五百斤提供给华联,剩下的打算怎么办。当获知杨帆留着自家零吃,酿酒用时。小董半天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看着杨帆,半响,喃喃地说会享受,够奢侈。小董又去看了看地,抓了把土,看不出什么原因,真的只有这亩地能够种出极品葡萄?甚是狐疑,不过已经签了合同,姑且相信杨帆说的。

    杨帆领着小董小巷子里转了转,到田埂望望。林木葱郁、峰峦叠幢淳,稻田金灿灿,村民淳朴热情。小董被这没有丝毫喧嚣,朴实无华的村子深深吸引,恍然之间也明白杨帆一个大学生回家种田的缘故。就是自己呆着都不想走了,更何况杨帆是这里长大的。

    在杨帆父母的极力挽留里,小董依依不舍地走了,在路上还在回味村里的点点滴滴,恍若一场梦。

    这时,杨帆哥嫂偕同杨生到家。杨帆心说原来哥哥去了杨生家,怪不得半天不见人影,哥一个闷葫芦特别不爱说话,在村子里也没有别的地方去,况且最初有种混的不好,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情绪,这会儿原来是去见他的好友了。

    杨生是扬帆的本家人,长他几岁,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杨生是扬帆哥哥杨永的好友,考上了中专,毕业后留在县城,娶了一个高官的女儿,目前已经是县委书记的秘书,负责写稿的。

    杨帆见着杨生吃了一惊,四年不见,以前那个瘦瘦小小、斯斯文文的人完全改样了,他胖墩墩的满面红光,脖子都和头部一样大了,心底冒出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高官就伙夫。却笑着问候道:“杨生哥,好久不见,你都福了。”

    杨生点点头,腆着肚子,面带笑意说:“杨帆你比大学时胖了点,但是看起来还单薄,继续加强营养!”

    杨帆听了笑了笑,心底极为不舒服,以前那个在一起玩的朋友不见了,变成满嘴官文的官油子。回想起从前一起打闹的日子,既是伤感又是悲哀,究竟自己过于怀旧不适应社会了,还是他改变的太多漠然不识了。

    两人再也没有说话,杨帆仅仅做在一边听杨生和哥哥说,杨生交谈里大多数也是官文,杨帆一阵阵的迷糊,最后什么也听不清了。

    杨帆出了门茫无目的走着,不说一个村里一个族的,难道自己一个大学生都无法和他说上话吗?难道这个社会继续分成三六九等?自问却没有答案,心里也越的悲恸。

    走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站着一个山坡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了村。杨帆愣了愣神,微风习习,头脑清醒了些,极目这楚天世界,田园,山村,流水,附近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与安祥,也依旧过去的乡村田园,没见多少变迁,改变的或许仅仅是人。

    瞭望了许久,杨帆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自嘲的笑了笑,难道自己还是像高中时候一样,慷慨急昂,要做个人上人?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漠视,要出人头地?多么幼稚可笑,既然决定了,那么别人的眼光与我又有何干?别人的生活态度我无法干预,但是我完全可以回归我的本色。一亩薄田,几分悠闲,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已足以。

第十五章矮子杨帆

    

    恢复了平静,杨帆决定到村子里随便转悠转悠,回来了几天了,还没有和村里人主动打招呼,别人会以为自己大学生又在城市里工作,从而装清高摆架子,回来翻脸不认人了。这实在说不过去。

    杨帆在村子里出了名的捣蛋鬼,谁家都认识杨老头的小儿子,经常惹是生非,不是拿石头打坏了人家的屋瓦,就是掏老鼠把人家的庄稼糟踏了。

    下午的三点左右,这还不是农忙时分,许多人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巷口里,几个人聊天吹牛,有时说一些低俗的谜语逗乐子。远远地瞧见杨帆了,几个人就不说话了,不打招呼只是看着。

    杨帆快步上前,笑嘻嘻地叫着村民,有的年龄大的就尊称,三十多数的就直接叫名字,甚至叫开了外号,只是外号后面加哥哥表示亲切。

    杨帆还是村里调皮捣蛋的那个杨帆,并不摆谱嘛,四周的人也放开了胸怀,笑骂着小矮子,杨帆也一一答应着,感觉就是亲切,心里很受用。

    小矮子这个外号,是由于杨帆育的过迟,高中生了也才一米五几,村里人都要笑他将是矮子,绝对超不过一米六。可是高二的时候,杨帆像被催了肥料一般,一下子长高了十几公分,人瘦高瘦高的。但是村里叫杨帆矮子叫了好几年,一直就这么叫着。

    杨帆掏出不算太贵的烟,仅仅二十块钱一包的烟,挨个恭敬的散着,连妇女都散过去。妇女可以拿回去给她男人抽。末了,却不抽自家的过滤嘴烟,抢过老人的一根水烟杆,搓了一个烟球,把火凑近咕噜咕噜就抽开了。

    谁知道水烟杆里居然装着是烧刀子,老烟叶也冲,熏的杨帆眼泪差点出来了,直咳嗽说:“好几年没有抽,有些不习惯了,不过还真过瘾,在外面经常想起这个味道。”

    “哈哈,你这小矮子,好烟不抽,还想这个。”

    “你知道什么!水烟比过滤嘴烟好抽到哪里去了,杨帆矮子小时候没有少抽过我这水烟,你们还不知道!”

    “那是,那是,你的水烟好!你这个一筒烟丝换不回人家的一根烟呢。”

    “贵的就好吗,如果不是看在杨帆的面子上,过滤嘴烟我还不抽呢。你看这过滤嘴烟,人还没有抽出味道,抽了两口就没有了,年轻人就知道抽贵烟,不实在!”

    “杨帆,你在大城市里呆过,见识也多,要不说个笑话,大家也热闹热闹。”

    这里的笑话只限于黄色的段子,尤其妇女在一边,大家更喜欢听,也喜欢说,卖弄卖弄,而且男人时不时眼睛往妇女身上瞅,一脸上的坏笑。

    将要说荤段子,四周的妇女就笑骂起来,却不站起来走人,倒有些期待的意思。

    杨帆老脸一红,许久没有这么“放荡”了,的确有些放不开,讪讪地笑了笑才说:“一个消化不良的病人向医生抱怨:我近来很不正常,吃什么拉什么,吃黄瓜拉黄瓜,吃西瓜拉西瓜,怎样才能恢复正常呢?医生想了想,那你只能吃屎了。”

    周围人“哧”的一声,很是不满意,骂着杨帆矮子假正经。妇女们也仅仅是笑了笑,露出兴趣阑珊的神色。

    那好,你们不是要黄色笑话吗,杨帆豁出去说:“阿毛在路上遇到一个妓女。

    妓女:帅哥儿,和我玩玩儿?

    阿毛:多少钱?

    妓女:200块。

    阿毛:太贵啦!20块怎么样?

    妓女:你还是找别人去吧!

    这天,阿毛与妻子上街,路上又遇上了那个妓女,阿毛装作没看见,继续与妻子有说有笑地从妓女旁边走过。后面传来了妓女的声音:哼!20块的就是不怎么样!”

    周围人这才呵呵笑起来,但是觉得不够露骨,要求杨帆继续说下去,说个好点的。杨帆抹了抹汗,经过这回彻底放开了,说了几个放肆的笑话,才满足了大家的意愿。

    大家哄笑一堂,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妇女们都是捂着嘴巴,既是恨又是笑,男人们见此那个叫乐啊,一阵阵的爆笑。几个读高中的少女站在外围,想捂住耳朵不去听,可是又耐不住好奇。

    杨帆好不愿意挤出了大家的包围,脸红红的,感觉一个劲的热。后面还有一群妇女的追骂呢,坏小子,一个大学生还这么不学好!

    杨帆边走边得意地呵呵坏笑,让他们晚上睡不着觉去!自顾自地乐了会儿,寻思着自己木匠不行,做竹椅子需要扶手木料,而同村的狗才木匠手艺很不错,应该叫他帮忙一下。于是径直去了狗才家。

    “狗才叔在家吗?”

    “是谁啊,哦,是杨帆来了,快进屋里坐,我去叫他爹,他爹正在后厢房做木匠,我去叫叫他。”

    “不用了,谢谢嫂子。我自个去,我找的到的。”

    杨帆去了狗才的后厢房,厢房极其低矮,有种阴森压抑的感觉,幸亏有明瓦不然更潮湿黑暗。

    狗才正在刨木料,是准备做棺材板。屋子角落里摞起来好几副棺材了,新漆的厚厚黑漆,散一股特别的味道,让人闻着极其不舒服。家传的手艺,狗才早些年做桌子、椅子、柜子、门一些家具,也做犁,那时生意特别的红火,附近村里的人都排队等着他做。近几年机械化的缘故,人家比他做的漂亮也快,狗才的生意也就哑了火。不得以,狗才也只能做几副棺材卖,毕竟那些场子不愿做这种活,他也是农活空闲的时候干几个小工,多了卖不出去。

    聊了会儿,杨帆说出来意。狗才满口答应,也想看看杨帆究竟是怎么做竹椅子的。竹家具看着简单,做法实际很难的,这在乡里还是头一遭。编集箩筐,竹帽子倒是有过。

    杨帆在厢房里没有敢多呆,觉得极其压抑,阴森森的有恐惧的感觉。脑海里不自觉的就回忆起过去村里死人,棺材摆放在最黑暗里。

    出了厢房,杨帆呼吸了口新鲜口气,心里好受多了,半眯着眼看看屋顶的太阳,估摸一下大概是下午三点多了,的确应该去放牛了。摸了摸手,愕然现手上带有手表的。不由一愣,怎么自己一回来就适应了家里的生活了,以前在都市里,每隔几十分钟必然去看手表,现在居然看太阳了。

    杨帆又牵出家里的老黄牛,和小涛混在了一起。杨家的老黄牛特别听话,从来不去人家的地里偷吃蔬菜,并且夜黑了能够自己回家,不用人担心,只要每天把它放出去就成。

    可是杨帆就喜欢放牛的感觉,有理由做着了一件事,并且能够悠闲地躺在草丛里,斜倚着看悠悠飘着的白云,等着黄昏,等着第一颗星星的出现。

    “杨帆哥,你也放牛啊。”一个惊喜的声音。

    “原来是杨贵妃啊!”杨帆回头一看,是同族人杨桂花,她是村长的女儿,今年十八读高二了。以前可是杨帆的小跟班儿,经常在一起放牛,人长的白白净净的,谐音就叫她杨贵妃了。如今更是出落的明艳照人,叫杨贵妃更贴切了。杨帆有些佩服自己的明智远见。

    “讨厌!还这样叫我。”桂花骂了一声,以前不懂杨贵妃是什么意思,后来明白说她是白而胖。这时现杨帆上上下下在打量她,不由想起刚才听他的黄色笑话,她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手胶着衣服忸怩不安。

    “哦,既然不喜欢杨贵妃的名字,那只能叫晒不黑。”杨帆依旧嬉笑着。也真奇怪,农村人都是麦色的黄皮肤,她却白的照人,也只能归咎于基因的缘故,因为她母亲就是白白胖胖的。

    杨桂花自个想着心思,仿佛没有听见杨帆的说话。

    杨帆心里叹了口气,大了就是不好玩,顾虑也多了。想着以前的她,胖嘟嘟的就好笑,忍不住就去掐她一把脸。现在想都不能去想咯。真是回忆比将来更为甜美啊。

    桂花跟在杨帆他们背后,不疾不徐,虽然不太和杨帆说话,但是和小涛却是打打闹闹,完全没有一个少女应该有的模样。

    这时,小涛望着前面的玉米地,口馋的滴滴的往下流口水。

    现在的玉米叫八月玉米,特别有糯性,口感良好。杨帆也是嘴馋,教唆着小涛去偷几棒,专选那些嫩的,不要太多,六棒就够,刚好三人吃的。

    三人心怦怦直跳,逃离了作案场所,到了板栗林里拾了些枯枝烧烤玉米棒。三人低低笑着,捡到宝物似的。

    就在三人把玉米烤熟,急着往嘴里送的时候,一个严肃的声音在他们背后响起。

    “你这小子!不惦记我的苹果,倒惦记我的玉米来了。一点好事不做。”陈家麟过来逮了他们一个现行。

    桂花和小涛嘿嘿直笑,仿佛不管他们的事情一样。

    杨帆依旧吃着玉米,含糊不清地说:“要不要你也来一棒玉米?看看我们的手艺,就算抵你的玉米费了。”

    “哈哈,你这小子脸皮厚。不过,我也尝尝烤玉米的滋味,蒸的吃过,烤的还没有吃过呢。”陈家麟捡起一棒玉米,刷的就是一大口。

    吃完了玉米,陈家麟拉着杨帆去看他种植的稀奇古怪的东西,考究考究大学生的眼光。桂花和小涛也要去,被陈家麟拒绝了。这让杨帆兴趣大增,是什么东西要隐瞒着别人。
本节结束
上一分节
选择分节
下一分节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37/ 第一时间欣赏逍遥农民最新章节! 作者:敏行所写的《逍遥农民》为转载作品,逍遥农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逍遥农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逍遥农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逍遥农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逍遥农民介绍:
外星文明跌落在地球,跌落在玉泉村,改变了杨帆,也改变了他的三亩自留地,其中两亩地一左一右具有变异植物功能,但是有条件的变异,符合特性才具有。而另外一亩地不温不火具有改良功能。都为杨帆带来了经济效应,走上了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
逍遥农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逍遥农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逍遥农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