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非和平崛起TXT下载非和平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非和平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猎灵者     非和平崛起txt下载     非和平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三十七节 空战形势大逆转

    数周后,法国和英国飞机都装备了中国发明的机枪同步器,这种机枪能同步射过旋转的螺旋桨。后来,当福克e111型装备双管施庞道机枪时,德国人部分恢复了他们的优势。德国在飞机方面的领先,大部分归功于福克,他在1914年和1918年间,设计了近六十种不同型式的飞机。英国人迟迟地认识了他的才能,向他书面提出,如果他到英国来为皇家飞行队设计飞机,就送他一千万美元,但福克直到大战结束后才知道这件事。德国情报机关截获了这封信,当然把它扣留了。不过德国人扭转不利战局的最主要原因是英国人手里的三十六架雨燕二型已经只剩下十六架了,其他的都在训练和战斗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坠毁了,而英国人的飞机厂连修复这种飞机的能力都没有,怎能不让英国飞机制造商们泪奔呢?

    如果说空战最初未给将军们留下深刻印象,不过它却很快抓住了公众的眼球。空中力量在那时还不能成为胜利的决定因素,但它却有军方预见不到的士气标杆的价值。德国最高统帅部首先认识航空英雄能使平民群众很高兴。航空功绩被突出地加以报道,报纸上的宣传运动鼓励民间与王牌驾驶员通信。一场造神运动在德国空军中首先展开了。

    奥斯瓦尔德伯尔克和马克斯伊梅尔曼都是首先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人,随后是比较不知名的爱德华冯施莱希,绰号“黑武士”,因为在一位亲密战友战死后,他把他的阿尔巴特罗斯双翼飞机漆成黑。他在大战中幸存下来,获得了三十五次空战胜利,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德国空军的一位将军。在空战中,伯尔克打死四十个人,伊梅尔曼打死十五个人。

    这一时期的协约国也产生它们的空战英雄。法国宣扬,勒内丰克的记录是七十五架敌机;乔治居内梅,五十四架;夏尔农热塞,四十五架;还有许多较小王牌驾驶员。但英国和加拿大的英雄不大著名,因为典型的英国人的缄默,对他们的名字不予张扬。只是在后来,英国公众和全世界才知道他们伟大的空中战士的名字:爱德华曼诺克,七十三次胜利;加拿大人威廉毕晓普,七十二次;雷蒙德科利肖,六十次等等。

    当战争拖长到1915年秋天时,双方厌战的人民都被新生英雄的功勋激起了热情。1916年,报纸登载拉斐德飞行分队美国人的混战的篇幅,要比登载凡尔登和索姆关键性战斗如果失利,形势将变成于协约国不利的篇幅多。在美国成为交战国后,前汽车比赛者埃迪里肯巴克上尉二十六次胜利的许多传奇,一再被人添油加酱地传说。而一位中国教官殷承宗更让英法的民众陷入了狂热的崇拜之中。

    殷承宗使用的是雨燕二型的后期改进型,最大的改变是在下方机翼上两侧安装了两挺风冷机枪,各自备弹1000发,加上大口径的浆毂机枪,取消了上方的顶置机枪,而且引擎内径增大,功率也有上升。殷承宗在他的一个英国弟子被爱德华冯施莱希击落身亡后,悲痛万分之余向国内发电报请示,是否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法国的外籍飞行队,驾机参战。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是,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武官很快就把准许他志愿参战的飞行队文书交给他,殷承宗在一周后就驾驶自己的雨燕二改飞到了法国的勒芒军营报到,成为外籍飞行员中唯一一名自带飞机参战的飞行员。

    航空的骑士风度,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始终。开头,飞行员对他们的盟友和敌人,都同样以骑士身份来对待。驾驶员的不成文法,可以马克斯伊梅尔曼举例来说明,那时他击伤的一个英国飞行员被强迫着陆。在附近着陆后,伊梅尔曼把他的敌手从残骸中救了出来,并照料他的伤势。这个英国人里德中尉被带往伊梅尔曼的指挥部,他在那里所受的待遇,与其说是俘虏,不如说是客人。两天中间,里德和他的俘获者一起吃饭,喝最好的法国酒。举行了庆祝活动后,这个英国人被软禁在为被俘飞行员准备的俘虏营的舒适营房里。当伊梅尔曼于1916年被击毙时,连他们的对手英国法国空军都为之举哀。

    并不是所有驾驶员都具有伊梅尔曼的豪侠品质。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男爵是德国最大的空中英雄,据他的日记透露,他有两个爱好杀人和杀动物。由于他的阿尔巴特罗斯双翼飞机漆上深红,他被称为“红男爵”,里希特霍芬常请假到德国森林去猎野猪和牡鹿。他还击毁了八十架协约国飞机,打死了八十七人,这是这次大战中任何飞行员最高的纪录,每次胜利之后,他订购一只银杯,上面刻有击落飞机的日期和型式。

    这个二十六岁的红男爵,于1918年4月被击落,英国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他的棺材由六名上尉里希特霍芬的军阶和一队驾驶员护送,一个荣誉鸣枪队向他致告别敬礼。他的满盖花卉的坟墓的照片和讣告,由一名英国驾驶员投扔在德国防线后方。

    把红男爵击落,据称归功于两个协约国人。皇家空军归功于加拿大人罗伊布朗,但据澳大利亚官方历史,里希特霍芬是由第五澳大利亚师第五十三炮兵连的地面炮火把他击落的。但是飞机残骸被掩埋,而里希特霍芬的遗体也被安葬,没有经过法医鉴定,谁也不清楚这位空战的超级王牌的真正致死原因了。

    据协约国第四等王牌驾驶员雷蒙德科利肖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皇家加拿大空军的空军副元帅回忆,没有比法国和比利时泥泞战场上空战斗的驾驶员的表演更能吸引观众注意了。

    科利肖把空中敌手描绘为“跳华尔兹舞的舞伴”,闪避相互发射的子弹,他回忆道,“当双方的驾驶员战士表演给从下面堑壕里向他们欢呼的步兵观众看时,舞台就在云端。当一架飞机钉住另一架飞机的尾部,华尔兹舞开始了。两架飞机飞行的圈子越来越小,直到最后有一架飞机能向另一架飞机开炮,舞蹈才告结束。敌机驾驶员坚守住飞机不放,即使翼隔靠拢,也拒不离开,就象山羊被蛇呆住那样,直到他被击落。”

    可惜从中国飞行员一参战这样的战场华尔兹再也跳不下去了,中国飞行员的战术非常简单实用,飞机两两相伴,长机高速迎头攻击,僚机掩护并伺机发起第二波进攻,利用速度和升限方面的优势俯冲攻击更是家常便饭,往往让德国人还没明白就被揍下去一半的实力,如此一来焉能不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再说那位给徒弟找场子的殷承宗驾驶他的那架蓝灰涂装的雨燕二改第一次参战并没有取得战果,但是熟悉了战场的殷承宗很快就创造了一个难以超越的记录。

    他和自己的僚机,一名摩纳哥人,虽然是个黑人但是也懂的法语和英语,人很聪明,所以在几次磨合后,殷承宗发现如果黑人用的好,比起白人更适合做他的僚机,至少他不会看不起有人种。

    1915年12月11日,殷承宗和僚机按照指令去截击刚刚护送轰炸机轰炸完毕的德国飞机,结果在这次追击中,殷承宗发挥了他飞行教练的水准。

    他采用了一种新的空中机动方式,就是在跃升中看来好象要翻筋斗,但在顶点时却来一个半滚,然后改平飞,向与预料相反的方向疾驰。后来在人名辞典、百科全书和有些军事历史著作中,这一机动动作被归功于殷承宗。

    殷承宗靠着自己三挺机枪超大的载弹量,碰上了他追击的德国飞机。但是自己一方的飞行队却走散了。殷承宗先是一个点射把整个集群的长机给揍得凌空开花,然后和僚机开始锁定一个个的目标,趁着对方没有反应过来开始点名,等德军反应过来就开始调集全部战斗机扑上来要消灭两只苍蝇的时候,却被殷承宗一个殷承宗旋转就来到一架战斗机后面,甚至连对方的人员都没有看明白他是如何在高速机动中转到自己的背后,三挺机枪就开始扫射了,又一架飞机遭了殃。就这样艺高人胆大的殷承宗在德军飞机中上下翻飞,打得大口径机枪都没有子弹了,连殷承宗都忘了数数战果,反正打得没有子弹再说。等到了战斗结束殷承宗回到基地,负责军功统计的官员看过洗完了的照片机枪同步照相机简直不敢相信,殷承宗竟然在一次战斗任务中击落了德国人九架飞机并且击伤了两架飞机,而且根据后来的消息,英法士兵还发现有一架受伤的战斗机途中坠毁,这也算做了殷承宗的战绩,一次出击竟然得到双料王牌的战绩还真是前无古人。

    “皇家飞行队的驾驶员都知道,殷承宗旋转开头并不包含迅速跃升回转,到了环飞顶点时继之以半滚。开头,它用满方向舵迅速跃升,当飞机在回转的顶点失速时,它向地面降落,以恢复飞行速度,在这样做的时候飞机来了个向后转。”

    “在1915年发展的所谓殷承宗转,又被认为是皇家飞行队的阿姆斯特朗设计出来的。1916年的说法包含在环飞的顶点来一个半滚。目的是迅速改变航向。雨燕飞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允许在遭到攻击时采取这种机动动作,旨在对一个敌手转守为攻,这个敌手……那时会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但是后来的驾驶员,特别是卡梅尔中队的美国人,把1916年所谓殷承宗转的动作和作用,同1918年在环飞顶点作半滚混淆起来,所以他们称1918年的机动动作为殷承宗滚转。”以上都是皇家空军战史中的记录。

    而福克式艾因德克尔伊梅尔曼的飞机在结构上太脆弱,经不起在环飞顶点作半滚的机动动作。更为肯定的是,福克式单翼飞机所装的发动机,其马力不足以担当这个动作。

    殷承宗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诉英法德俄的同行们,中国飞行员统治天空的时代就要到来的。一下“非和平崛起”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三百三十八节 飞艇阴影罩雾都

    德国的齐柏林飞船于1915年1月开始空袭伦敦,但只取得零星的战果。它们的任务是飞临英国大城市和投弹,企图迫使zf把部队和武器撤离法国,以保卫英国。伦敦在5月31日夜间,遭到林纳茨上尉指挥的lz38飞船的第一次轰炸。探照灯不能照到飞很高的飞船。德国炸弹使七人丧生和三十人受伤,还破坏了一些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建筑物。林纳茨证明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在前一次进攻中,他没有能够飞到首都,袭击者丢下了一张纸警告说:“你们英国人。我们已经来过,而且还要再来。不投降就是死。德国人。”

    这个时期被称为“齐柏林大恐慌”。可是,德国人所指望的这种恐惧,由于和二十五年后同样的原因,在1915年也失败了。英国人这个民族,是不会发生恐慌的,至少用德国人这种完全是骚扰式的空袭根本不能让骄傲的牛牛们低头的。而况齐柏林飞船的施虐能力,被它们固有的不利条件所抵消:齐柏林飞船只能在最有利的天气飞行。而且,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他们的比飞机飞得高的齐柏林飞船,是英国战斗机攻击不到的。实际 上,这些“超级武器”完全是没有防御能力的。追击飞机不可能达到硬式飞船的高度,但在巨大的飞船能高飞到安全的高度之前,它们能够轻易地用燃烧*弹把它打得满是窟窿。一点火星碰到了非常易燃的氢气,就会使飞船变成地狱,连铝制框架都要熔化。

    大飞船还不能在大风中维持稳定。十一艘齐柏林飞船于10月20日夜间飞往伦敦,有三艘一去不返。强风使它们毁灭了。一艘飞船丢下炸弹未获效果,被吹往法国,在那里被高射兵器的火力打落。另一艘在皮卡迪利广场丢了一颗炸弹后,也被吹得失去控制 ,在法国南部摔毁。第三艘被阵风刮过法国森林,切断了前吊舱及其乘员。然后它被吹往高空,最后看到它在地中海上空失去了控制 。

    最初对齐柏林飞船的防御表明,英国当局没有对它们予以重视。原来的高射兵器都是向上瞄准的步枪和机枪,没有人想到一架装备机枪的飞机能消灭这个空中巨*物,当然这与英国人自己的飞机升限不够有很大关系,而作为出口商的标准航空从飞行员健康角度考虑 ,不建议没有封闭座舱的雨燕飞机试探3500米以上的高空,免得飞行员被冻僵。战术是在反复试验中发展的,驾驶雨燕的曼彻斯特飞行队曾企图飞到齐柏林飞船上面投掷小炸弹,但这些炸弹往往滚离了飞船,让没有准备 的飞行员们束手无策。

    英国情报机关在战前从未去了解齐柏林飞船是如何建造的。伦敦被炸后的某些时候,英国人根据没有逻辑的理由,认为每艘齐柏林飞船在外层和内层之间有厚厚一层惰性气体,也许是氮气,因此可以耐火。当他们最初的轰炸尝试未能使飞船爆炸 时,他们又感到迷惑了。后来,进攻飞机装备了从蒙塔古家族从中国进口的7毫米口径的白磷穿甲燃烧*弹,结果就不同了。同时,有人把这些大口径机枪和穿甲燃烧*弹装备了英国自己的索普威斯战斗机,结果许多飞抵伦敦的齐柏林飞船就此一去不返。一艘艘飞船象燃烧着的柴堆那样落下去了。

    中尉利夫鲁宾逊在埃塞克斯上空看到第一艘齐柏林飞船的被击落,他的两挺机枪都装有曳光弹和中国出口的穿甲燃烧*弹。当飞船浮在厚厚的云层下面观察目标地区时,鲁宾逊飞在上面,沿着船身扣两挺机枪的扳机。飞船在一片火焰中垂直落向地面。由于这一功勋,鲁宾逊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这一周终了前,l32飞船又被f索厄里中尉以同样方式击落,得分增加了。第三艘飞船l33,同时成为飞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力的目标。飞船不可思议地没有燃烧,带着微伤着陆了。但是巨大的损失和微薄的收益让德国人感到这种作战模式太过得不偿失,所以开展仅仅半年就没有在组织过大规模的飞艇轰炸行动。

    英国空军首脑终于想通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派出几架飞机到齐柏林的国内基地去消灭它们,其中一个基地位于比利时的埃维尔。中尉威尔逊和米尔斯驾了法曼式飞机,刚好在黎明前到达齐柏林根据地,在这个地区盘旋以等待有了足够的光线去轰炸机库。地面部队认为它们都是友机,不射击它们。当最初的日光勾出长长的棚厂的轮廓时,两个驾驶员都在二千英尺高度。威尔逊用眼睛瞄准,向这个建筑物的中心扔了三颗六十五磅的高爆炸 弹。然后米尔斯把火力对准目标,但被高射火力牵制住了。他升高到五千英尺,径向他的伙伴轰炸升起的烟柱飞去,丢了四颗二十磅的炸弹。一阵眩目的闪光照亮了地面,棚厂里被击中的齐柏林飞船,碎成一堆不成形状的金属。被击中的飞船是l38,它的指挥官曾于几周前在英国留下了他的拜访名片。

    当威尔逊和米尔斯在炸毁l38时,双料王牌殷承宗中尉负有破坏比利时的第二个齐柏林基地的使命。殷承宗于6月7日午夜飞近奥斯坦德,使他惊异地眨眼睛。一艘齐柏林飞船徐徐地在前面巡航。这艘新l37正在进行夜间试验,一批从齐柏林飞船工厂来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都登上飞船检查技术上的细节。五百二十一英尺长的飞船由二十八位乘员运转,飞船的浮起靠充了九十五万三千立方英尺氢气的十八个副气囊。驻守在每座发动机吊舱内的机枪手不使殷承宗接近,有几粒子弹打穿了他的飞机的不重要 部位,他不得不掉头飞离了飞艇的视线范围,在远处绕了一圈,观察了飞艇上机枪手的位置之后,他找到了一个死角。

    半小时后,他偷偷地飞在“齐柏林飞船后面,但比它高得多”,后来殷承宗在他的飞行日志上写道,“那时高度到了一万四千英尺,关闭了我的发动机,向它的上面下降。当接近……七千英尺时,我把三挺机枪的扳机都联结起来,当飞艇的正投影充满了整个瞄准镜的时候,我扣动扳机,打出了一个长长的点射,有一瞬间我甚至以为我把最后一颗子弹都**了飞艇的肚子里了,一阵爆炸 把我的飞机举了起来,翻了个身。”着火的飞船摔毁在根特附近的女修道院,死了两个修女。齐柏林飞船的乘员,除一人外,统统成了飞艇的陪葬品。

    殷承宗本人因为故障不得不在敌人防线后面着陆,他决定没有出现德国人就不烧毁飞机。检查了飞机,发现 发动机只有一根汽油管折断了。他赶快用自己香烟嘴上的金属包头,临时凑成一个接头。一个人靠转动螺旋桨来开动发动机不是容易的,因为发动机没有空转的速度——只有断断续续地转。在飞机轰鸣着起飞之前,一个单干的驾驶员必须以极大的敏捷跃进座舱,但殷承宗都对付过去了,当然这得益于他在标准飞行队的严格训练 ,于是他得以安全回到法国。英国感激地授予他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当然这是他的第二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了,距离他打下十架德国飞机获得第一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才不过七十三天而已。

    轰炸伦敦的最后一艘齐柏林飞船是l31,由德国最使人害怕 的袭击者、机长海因里希马蒂中尉指挥。一位英军中尉在一万四千五百英尺高度时,看到飞船在十五英里外陷入十二道强光探照灯闪光的包围中。为了飞到他的目标那里,他得飞过“一片爆炸 炮火的真正 的地狱”。在他离开目标只有五英里时,向油箱供应气压的机械燃油泵停止转动了。这位驾驶员改用紧急备用的手力唧筒,这在一万五千英尺高空是需要 巨大的努力的。

    这位驾驶员全凭决心,继xu 用手打气直到他飞进射程,但齐柏林飞船刚刚投弃了它的炸弹,飞得很快。追击飞艇的是一架改装过的雨燕二型,飞行员殷德恒尽了他的全力。“给我的油箱以极大的抽动,对飞船笔直俯冲,射出一阵机枪子弹,曳光弹在夜空中如同一道光线插入了飞艇的身躯……在我错过飞艇的时候我就已经能看到了从飞艇的身子下方有火苗冒出来。当我从它的下面飞过时,我又射出一阵机枪子弹,天知道 我打中了什么。然后使我的飞机倾斜飞行,在飞船的尾部下面占了位置,沿着飞船下层拼命地把子弹向它打过去。当我正在扫射时,我注意到飞船内部开始变成红,象一盏巨大的中国灯笼。我已经使飞船燃烧起来。它喷出火焰有二百英尺左右,停了下来,在我来得及避开之前,发出呼啸声直对我冲下来。我竭尽全力垂直俯冲,齐柏林飞船随着我猛闯过来”。殷德恒说“我设法盘旋避开,那时飞船象火炉一样轰鸣着,从我旁边掠过”。当l-31在一丛火花中坠地时,他把飞机作水平飞行,在空中注视着它。这位有着中国名字的黑人飞行员正是外籍飞行队里那位和殷承宗配合的那位摩纳哥僚机飞行员,他的本名叫什么都没有多少人记得,反而是殷承宗给他取得这个中国名字伴随着这位世界上首位黑人王牌飞行员而享誉世界,最终他以击落27架敌机1架飞艇和6个炮兵观察气球的战绩排进了一战空战王牌的前五十位。

    虽然这个战绩和中国的援欧飞行队的那几位王牌比起来还很有限,而对于击落敌机将近2600架的团队战绩更是不值得一提,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上所有黑人的精神偶像,战后他定居法国,成为法国飞行部队的教练和领队,以上校军衔退役。

    一下“非和平崛起”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三百三十九节 健儿蓝天逞英豪

    到1916年10月,德国最高统帅部认识到,飞船战是无效的。在十八个月中,只进行了五十一次袭击,在此期间投下了一百九十六吨炸弹,炸死了五百五十七人,伤了近一千三百六十人,在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时期,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简直是不值得的。估计有八十般飞船被毁于协约国的炮火和暴风。在报酬递减法则对齐柏林飞船袭击生效之前很久,柏林方面已在制订计划,制造比空气还重的轰炸机了。

    伦敦是德国喜欢轰炸的目标。除由于伦敦是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外,还因为它是武装部队的重要中心。到1917年6月,德国人已经有足够的新轰炸机来恢复轰炸袭击了。戈塔式飞机是当时的巨型飞机,可载一个驾驶员和两个炮手,其中一个兼任投弹手。它的翼展近七十八英尺,机身长四十一英尺。它由两具二百六十匹马力的发动机发动,能载运半吨炸弹飞到一万二千英尺的高度。

    十四架轰炸机飞离比利时根特基地,编成菱形队形,飞往有一百七十五英里航程的伦敦。在中午的明朗阳光下,它们投下了炸弹,造成近六百人的死伤。约有九十五架驱逐机起飞→→→→,¤+m,但已卸重担的戈塔机迅速获得高度和速度,逃之夭夭。可是,这个宏大战略又一次弄巧成拙。企图迫使英国撤出大陆保卫伦敦,最后造成德国空军的灾难。

    1916年4月1日,这个愚人节里,德国人遭受到他们参战以来最惨重的空中打击。

    “温克,那就是普斯茅斯了,告诉特里斯坦,半时之后我们该准备投弹了。”一架戈塔式飞机的机长收到了前面带队长机的摇晃机翼发出的信号,该让投弹手准备了,不过等一会儿还是要投完就走,不然碰上索普威斯还能应付,如果是那种轻巧诡异的中国燕子就麻烦大了。

    “是,机长。”温克跟在自己身后的机枪手兼投弹手特里斯坦大声吼着,好歹让对方明白了机长的意思,其他飞机上的投弹手也在忙活着,谁也不希望在英国的上空多呆一刻钟。

    “敌机!”一声高呼,机枪手赶紧放下手头的活,拉开枪栓开始瞄准,机长们把飞机拉升,如果升到五千米以上,对方的战斗机就算是能爬升到了也没有办法维持多少时间,不过等到了目标也没有办法投弹,相对于精确轰炸还是保住命比较重要。

    来得那些索普威斯果然是飞快的从后半球接近,机枪的火力很猛,但是对于已经爬升到五千米高空的德国轰炸机没有多少威胁,双方机枪你来我往浪费了不少子弹,但是战绩依然为零,不得已,来袭的英国飞机只好返航了,汉斯们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伦敦在地平线的边缘已经隐约可见,投弹手已经开始把最后的一道保险也拔掉,就等着给伦敦人送上一份从天而降的大礼包了。

    “哒哒哒”十几道火线从天而将,一下子就有三架飞机冒烟了,敌人在哪里?难道是上面?所有的机枪手都抬着头看天上,几个黑从浅蓝色的高空里俯冲下来。喷吐着火蛇的双翼战斗机银灰色涂装,却没有见到机翼上红蓝圆圈的英军机徽。更诡异的是他们居然没有起落架,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起飞的。

    对方的速度明显比起索普威斯快的多,机枪手的反应非常快,但是火力网还没有编织起来,对方就从自己的侧面一掠而过,才算可以看清楚对方的飞机一共四架,两两编队,虽然也是双翼战斗机,但是看的出来他们并非任何协约国的战斗机,最诡异的是他们的前起落架居然是可以折叠的,机轮都缩在了机舱两侧。被击中起火的几架轰炸机很快就开始坠落,有一架飞机甚至机翼折断螺旋状一头栽了下去。

    “保持队形”领队长机发出了信号,其他的轰炸机开始收拢队形并且继续爬升,这种情况下,除了高度之外没有什么能够帮助他们的有利因素了。但是对方刚刚从高空俯冲进攻,这些战斗机的升限到底是多少?德国飞行员来不及思考,剩下的十一架飞机排成密集的三角队形继续爬升,高空的低温让飞行员们都有些僵硬了,不过他们还是警惕的注视着周围,那四架奇怪的战斗机还会出现吗?

    “哒哒哒”又是一串串火蛇在打招呼,对方这次直接隐蔽在阳光之中,还是俯冲攻击的老把戏,但是对方的准确性和速度让他们的攻击变得异常高效,眨眼间又有两架轰炸机中招,其中排在队伍前排的一架先导机直接被打的凌空爆炸,散落的碎片让后面的飞机慌忙躲闪。

    “长机中弹了。”在温克惊恐的喊叫中,5号机的三名飞行员目送长机拖着浓烟向地面坠落,但是显然还没有触到地面就在空中解体了,后舱的飞行员甚至可以看到一名飞行员从机舱里被甩出去手舞足蹈的在空中绝望的挣扎,最后落到地面上腾起一阵的烟尘。

    “投弹,快投弹。”剩下的轰炸机已经顾不上目标伦敦了,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投下了炸弹,然后利用载重一清的机会掉头继续爬升并且向海岸线全速飞去,虽然他们的速度显然还是不如对方的战斗机快。如果他们能看到躲在云层中的那四架奇怪的战斗机就会发现他们并非白种人,而是黄皮肤黑眼珠的亚洲人。

    “好,子,干的不错。”长机飞行员的鼓励通过喉头送话器传来,僚机飞行员微微一笑,冲着长机伸出大拇指表示了一下。“这次给他们来个举火烧天。”

    “501,你先从八钟方向进攻,我会从六钟方向,咱们还是先打长机,干吧。”501显然是听到了01的指挥,他和僚机迅速的拉起机头,向五千七百米高空的德国轰炸机爬升而去,而01也毫不犹豫的带着自己刚刚开了荤的僚机向左做了个侧跃升,迅速爬升到了5500米的高度。看到501机头上火光闪烁,显然已经开始攻击,他一带襟翼,脚下油门一踩到底,十八缸的行星引擎爆发出狂啸,这架飞机如同离弦之箭窜了出去。

    在地面上的防空阵地、飞行基地甚至城镇和田野里很多英国人都在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中那些庞大的德国轰炸机如同受惊的非洲野牛群已经慌不择路,而那几架英国战斗机如同饿狼在周围不时的发起攻击,撕咬着对方的血肉。一架又一架的德国轰炸机冒着滚滚浓烟坠落或者干脆被打的成了烟。大家笑着叫着,仿佛德国人已经战败了一样,这些白天轰炸伦敦的家伙们终于要用生命来偿还他们欠下的血债了,真是上帝保佑英国。

    “上帝保佑英国!”一位穿着陆军准将服饰的白头发的老军人感叹道,“这些中国人是我们的盟友而非敌人,如果他们站在德国人一边,我想我就要聘请几名打字员为我们的伙子们打印阵亡通知书了。”

    “准将先生,您的对。但是现在需要祈祷的是德国人,不过看来他们今天的祈祷不会有好的回应了。我只能祝他们安息了。”一位戴着高高的礼帽的绅士在准将的身边,他面带微笑,但是态度上毫无谄媚的意思“既然您对中国这支志愿飞行队的战斗力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就请您在质询会议上如实的表述您所见所得。我想这对于你我和对于不列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伯爵先生,我完全赞成您的观,幸亏您把这样一支盟友拉进来,这真是我们的幸运。质询会上我会如实的表述我所看到的一切,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幸。如果您没有什么其他吩咐,我想我可以去起草一份意义重大的报告了。”

    “当然,准将先生。”伯爵摘下帽子回应对方的军礼,两人告别,而这时候的天空中所有的德军轰炸机都已经成为天幕中燃烧的火炬。而那四架战斗机则毫无倦怠的返回普斯茅斯港口边的那个蒙塔古家族的海滨农庄,在那里还停着刚刚从船上卸下来的三十多架飞机。

    “雏鹰战斗机?”一位英国陆军的中将问道“你肯定这是四架中国的那种战斗机**击落了十四架德国轰炸机?这期间没有任何别的部队帮忙?”

    “是的,我全程都在观战,他们都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进行战斗,我们的索普威斯战斗机的升限也就是五千五百米左右,但是勉强飞到这个高度,速度就会大大下降,很难追击敌机,而且这次空战开始前,我们的飞机早就撤离该空域了。地面炮火?呵呵,少将先生,我们的防空炮最大射高才四千五百米,你觉得他们怎么能打中五千米以上的德国轰炸机?”

    “这么中国人在战斗机领域恐怕有新的进展了?”高傲的英国人,虽然是二流的陆军,但是让他们低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向他们十多年前还可以随便进出对方首都如同逛新德里似得远东国度。

    面前摆着的对方战斗机的数据,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碎了一地的牛牛们的骄傲。“f型“雏鹰”战斗机,单座双翼型战斗机、翼展6米、机长7米、机高米、满载重量188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90千米时(实际为60千米时)、实用升限7500米(实际是8410米)、装备一挺7毫米大口径航空机枪和两挺6毫米机枪、还可以挂载一枚00公斤炸弹或者四枚50千克的炸弹,使用的是十八缸690马力(实际为750马力)行星发动机。”

    掩卷长叹的黑格爵士不禁为中国人在飞机领域里的强劲实力而感到一丝绝望,在大家的飞机还在以德国的福克1为标杆的时候,中国人的主力战斗机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实力上更是完爆了同盟国协约国的所有空中力量,让忝为日不落帝国一员的英国航空兵实在是情何以堪啊。( )

第三百四十节 中国统治着天空

    由于连续袭击,轰炸机的损失直线上升,特别是愚人节里一个中队的轰炸机一去便渺如黄鹤,让德国飞行部队的指挥官大为震惊,最终迫使德国人停止所有的白昼轰炸。这种情况下德国人继续加大了对轰炸机引擎的改进,使戈塔轰炸机飞得更高,以致轰炸又回复到早期的丢了就跑的情况,但是4月1日的惨败让德国人视英伦三岛为禁区,再也没有派出轰炸机去狂轰滥炸。

    接着英国人被中国战斗机刺激了,他们自力更生的制造了四架大轰炸机,即汉德利?佩奇o/100,以资报复。他们的飞机和建造是拼命保密的,但1917年1月飞往法国的第一架飞机,原封未动地在一个德国机场着陆。驾驶员犯了航行上的错误。

    到停战日,已有五十多架飞机袭击伦敦,投下七十三吨炸弹,炸死了差不多八百六十人,伤了二千零六十人。虽然英国人为击退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在法国的兵力,但德国也几乎没有得到好处。英国人变得更加决心打到底了,并且认识到建立一个空军部的必要。直到那时为止,空军有两个**的部分,由没有执行权的空军委员会指导。空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反对建立一个**单位,担心“空军部会用不切实际的理论来进行管理”。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扮演主要角色,可是,它在以后的战争中引进了决定性的立体战争。

    当然英国牛牛们虽然高傲但是也很务实,他们知道没有办法把那种先进的战斗机引进(中国方面借口技术不成熟,就像他们拒绝卖给大清过无畏舰一样的借口),但是他们还是通过不断加码获得了中国自己仅仅装备了一个联队就被f3淘汰的f2型:“猎隼”战斗机,这种以骆驼1为原型的战斗机机长72米、翼展53米、机高59米、最大起飞质量659千克、空机质量421千克、最大载弹量5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8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5774米、最大爬升率8米秒、续航时间5小时、座舱前一挺7毫米空冷马克沁航空机枪,一挺7毫米空冷航空机枪(备弹500发)。

    这种被英国人称为“马克四型”的战斗机成为风头正劲的德国的福克dr。1三翼战斗机的死对头,也是的英国人第一次在西线的空中获得了可以和德国飞机抗衡的机会,甚至连红男爵都对这种强悍灵巧的英国战斗机感到棘手。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终结德国人空中优势的是另外一支空中力量。

    这就是根据英国中国日本三方的平壤协议,第一批入法国参战的标准志愿航空队,他们被整体编为法国外籍飞行队的第四联队,代号为“空中霸王”联队。很快法国人和英国人以及其他不服气的各国飞行员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盛名之下无虚士的道理了。

    殷承宗已经加入了空中霸王联队,今天是他们在法国的第一次升空参战。德国人的第十一航空队克尔瑞少校率领的轰炸机编队已经赶到还在法国人手里的兰斯机场,甚至开始投弹了。

    由于强烈的季风的影响,能见度只有500米左右,这9架戈塔式轰炸机投弹造成的损失非常轻微,只炸毁了几辆加油车和维修帐篷。

    不过,能见度不好,也影响了f-3对敌人的搜寻。当时云层很厚,殷承宗和李闵各率领一个中队飞到4000米高空,反复寻找也没有发现德国飞机踪影。随后德军轰炸机投弹,才指明了他们的位置。殷承宗立即率领13架飞机,从高空扑下来!

    双方数量是9:14,敌人又是笨重的轰炸机,我们是战斗机,显然优势在我们这边。而德国戈塔式轰炸机有3挺9毫米自卫机枪,因为是大型双翼飞机也有一定防御能力,击落他并不容易。

    当先攻击的飞行员谭子文,在较远距离和戈塔式轰炸机对射。德国机枪手技术很好,他们射出大量弹幕,让谭子文的霍克3无法靠近。7毫米子弹后坐力大,而62毫米的子弹,在较远距离散布较大,无法有效击中大型轰炸机的要害。两机缠斗很久,谭子文始终无法击落这架敌机。随后赶到的大队长殷承宗就不同了,他的经验很丰富。

    自从光绪三十四年从枣林航校毕业,殷承宗已经有10年驾驶飞机的经验,不是普通飞行员可以相比的。殷承宗很聪明,他在发现一艘正在投弹的戈塔式轰炸机以后,悄悄逼近敌机500米。此时,敌人的机枪手才猛然发现了他,立即射出大量子弹。殷承宗却非常能够沉得住气,继续迫近了200米,在300米距离两挺机枪齐射,当场击毙了德军后舱机枪手。

    这样一来,戈塔式轰炸机等于就没有后侧防御能力了。殷承宗从容逼近这架飞机仅有20米的距离,他清楚看到敌机上扭头看着他的几张惊恐的脸。殷承宗再次射击,轻松将敌机左边发动机打爆。这架轰炸机顿时坠落,期间又引爆了携带的炸弹,炸的四分五裂。

    这边李闵中队长率领一共4架f-3,围攻一架戈塔式轰炸机。这架轰炸机的机枪手也不愿意等死,拼命射击。但李闵很聪明,他们两架飞机同时攻击后半球的一侧,而另外两架飞机从后半球的另一侧,德军区区1挺机枪根本无法应付,都不知道应该向谁射击。这架飞机前后中弹几十发,飞机油箱燃起熊熊大火,瞬间坠毁。

    2架敌机被先后击落,但是空战还在继续。

    这边其他几架雏鹰围攻多架戈塔式,此时敌机已经仓皇丢下炸弹,向后溃逃。殷承宗发现一架已经被击伤的德国轰炸机,正在踉跄撤退,却并没有f-3追击。此时殷承宗燃料表显示只有10分钟的燃料,如果追上去的话,很可能造成飞机空中停车,机毁人亡。不过,殷承宗不愿意放弃大好机会,他一咬牙就追了上去。经过几次攻击,殷承宗发射了70多发子弹,将这架戈塔式的一个发动机击中燃烧。

    此时殷承宗座机的油料已经显示为0,他赶忙驾机返航,还没有飞到兰斯机场上空,燃料就耗尽了,螺旋桨停转。殷承宗奋力控制住飞机,勉强滑行降落在跑道上,差一点就送了命!

    这架被殷承宗击沉重伤的戈塔式,后来居然能够勉强飞回了德军的临时军用机场。但着陆时,由于伤势太重无法控制,导致起落架折断,飞机全毁报废。

    这样,攻击兰斯机场的9架戈塔式轰炸机被击落6架,余者都高速逃走。因为季风天气和油料有限的影响,标准航空对难以追上他们,才让受了伤的3架飞机飞回机场,没有再次上演全军覆没的杯具。

    首批援助协约国的是空中优势第十一联队的全体,这个联队可是当初空军创始的最早的那个实验队改编而来的,虽然最初的飞行员们都已经纷纷高升或者离开了航空岗位,但是这个联队的飞行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联队中的佼佼者。此次出战欧洲,吴宸轩和魏羽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第一支参战部队也是希望能借助他们的技术用最小的代价尽快适应欧战的节奏,为以后参加轮战的各个联队趟出一条路来。

    空优第十一联队的主力是3个战斗机大队,每个大队下辖5个战斗机中队、50个双机小组。此外还单独配属了1个防空防卫团(3个高炮连、1个防空探照灯连、4个场站防卫连、1个武装宪兵连,1600人)、1个地勤团(1个场站工兵连、1个防化连、7个机务维护连、1个师部连,3100人),全部编制多达5200人左右,335架雏鹰战斗机(有部分备份机),36门50毫米口径高射炮和72挺双联装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其防空火力甚至在巴黎市区之上。整个兰斯地区的三个野战机场都成为这个空中霸王联队的驻地,而从拉昂向南直到凡尔登郊外的一百多公里都成为了这个联队的防区,在一年之后,德国人用上千架飞机和飞行员的生命注释了什么叫“中国走廊”。

    在第二天一个中队的红色三翼的福克dr。1飞机前来找场子了,可惜的是前一天下午一个中队的雏鹰已经进驻到兰斯以南的第也拿机场。等前线的防空哨用电话通知机场的时候,这一个中队的战斗机都已经整装待发了。

    第二大队22中队是最后赶来的部队!由于他们遭遇的天气更恶劣,油料不足以在前天赶到兰斯,只能在图尔机场降落加油。他们赶到兰斯的时候,正好李闵的23中队已经完成了击落对方9架轰炸机的行动,连根毛也没捞着的22中队只好在第也拿机场降落。今天起个大早的飞行员没有失望,对方是十二架福克飞机一大早就赶来送蛋糕了。

    战斗的过程仅仅持续了十几分钟,没有惊心动魄的狗斗,没有荡气回肠的两机对头攻击。整个战斗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乏味的,中国战斗机飞行员完全是在俯冲-攻击-拉起-爬升-再俯冲的过程中获得战果的,除了周鑫中队长和另外一名长机飞行员张建强获得了两个击落的战果,多数长机只有一个战果入账,而僚机中更是只有一个家伙把一架已经冒烟下坠的福克飞机打的凌空爆炸之外别无收获。而对于德国这个中队而言,恐怕就是灾难一样的经历了,他们发现对手的时候对方在比他们升限还高的6000米以上的高空,俯冲的速度甚至使他们极限速度的两倍还多,根本没有躲避的机会,如果不是对手射术不精,第一轮下来他们就该全体除名了,但是就算是技术最好的中队长也没有坚持到返航的一刻,对方四轮攻击之后,他们全部被击落了,期间他们除了躲避和盘旋之外,子弹全都打到了空气中,甚至连对方的皮都没擦着,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急速的跃升和下坠,盘旋与躲避,唯一的一名幸存的德军飞行员后来回忆道:

    “天空中没有往日骑士一般的决斗场面,有的只是拿着雪亮的弯刀骑着顿河马的哥萨克在屠杀一群毫无反抗之力的农夫而已。……他们的速度,他们的升限,甚至是他们那通通作响的大口径航炮(7口径机枪)都是我们无法用福克飞机抗衡的,我们先是莫名其妙的被一串串火蛇给惊醒,甚至连抬起机头对准对方迎头开火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对方一掠而过,然后才会惊讶的发现左右的同胞被打的烟火满身的坠下去,然后对方在我们的视线里已经成了一个小点,很快就消失了,一分钟或者两分钟后他们又出现在我们的侧面或者后面,同样的噩梦再次降临,我们的飞机被打的木屑纷飞,却看不到对方的身影,等他们掠过的时候通常是我们已经在坠落了。天知道我有多幸运,我甚至没有挨上一发大口径的炮弹,但是发动机被打的熄了火,冒着烟但是没有燃烧,不然我就死定了,等我拼命稳住飞机,滑翔到一片灌木从里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活着。不过看看面前的两挺机枪和慢慢的弹链,我羞愧的意识到我甚至没有来得及向对方开火,当然开火的同胞们现在都已经成了烟火中的灰烬。法国人的步兵来了,我的一战已经结束了,不过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再也不用在天空中遇到那些银灰色的恶魔了。上帝啊,他们是撒旦的使者吗?”

    是役,22中队以全部20架战斗机对敌12架战斗机,虽然是以众击寡,即使这样,也是12:0的战果,相当了不起了!这一战绩让法国的地面人员非常的激动,甚至登上了第二天的巴黎时报,不过等到了一个月以后他们发觉这种两位数比零的战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就再也没有报道的了。

    而海峡对岸的伦敦,从轰炸机阴影下挣脱出来的牛牛们敏感的意识到中国人在航空领域的优势甚至已经超过了皇家海军对大洋的统治。他们在泰晤士报上登载的战地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后来也被无数的事实不断的证明着“我们或许还能统治海洋,但是中国人无疑已经统治了天空。”( )

第三百四十一节 恶魔之卵燃烧*弹

    欧战开始到现在,尽管火力的改善和实行征兵制的军队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可大多数军队完全不知道这些变化多么具有毁灭性,所以也就没有研究对抗措施。

    在一战开始时,大多数军队都认为这将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双方都将会使用拿破仑时期的战略和战术。一些骑兵单位被火车送到了前线,而他们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骑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无办法的。这些骑兵中的大多数从来没有被派上战场。

    但是,在战争开始以后,德国和协约**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完全错了。正面进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伤亡。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和协约**沿着瑞士边境各挖掘了一条战壕,它们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北海海岸。从1914年9月16日一直到1918年3月21日德国发动春季攻势这段时间内,西线战场上的作战双方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在壕沟内对峙。

    在西线战场上,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变得更深且更复杂,逐渐地变成了大面积的防守工事。敌对双方的战壕之间的空地称为“无人区”,它的宽度在不同的战场之间也不同。在西线战场上,无人区一般为100至300码宽,尽管在维米岭战役中只有30码。在( )

第三百四十二节 机动先锋初显威

    铁骑辚辚,铁甲铮铮,虽然停在战线内覆盖在伪装网之下的那些轮式战车似乎没有多少气势,如同一堆堆的枯草黄叶,但是当这些装甲车的引擎发出嘶吼,挣脱了身上的束缚之后,特别是一名名穿着橡胶雨披似的防化服,带着鬼脸面具一般的防毒面具的士兵毫无声息的鱼贯登上车辆,在几辆装着一些奇怪的铁架子的车辆的引导下已经开始启动,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柴油味道。但是金戈铁马的雄壮让不少戴着平底锅的英国兵、帽子上插着火鸡毛的澳大利亚士兵都走出战壕来观看,这样的阵势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西线,确切的说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

    “74、75、76”一位英国上校正在指点着数数,看看从丘陵后面鱼贯而出的这些车辆,他不禁惊叹时间的神奇,十几年前他们还扛着步枪在这个国家的皇宫里参观,予取予求,甚至可以肆意杀戮他们首都的居民,但是仅仅十多年的时间,大英帝国的陆军已经需要仰视对方,至少他知道皇家海军正在研制的那种水柜可比不上这些装甲车辆,虽然他们都是轮式的,也许装甲上比起这些中国的轮式车辆能厚一点,但是5公里的时速甚至比不上一名士兵奔跑的速度,而庞大的身躯如此招嫉恨,几乎可以肯定如果那些笨拙的家伙出现在战场上第一次或许德国人拿他们没办法,但是等到第二次使用这些家伙,对方一定会调集足够多的身管火炮摧毁这些大号的靶子,可惜他的话不会让伦敦的那些自以为是的老爷们有什么触动的,真该让他们来这个战场上看看*中国人的表现,一些几乎完全是载重汽车加上合理的装甲保护和火力配置,在不降低多少机动性的情况下,他们的生存力在战场上甚至不比那些履带式的铁盒子差,而这些用三十到五十公里时速在战场上奔驰的家伙完全可以用他们那些双联装的大口径机枪和50毫米短管火炮把对手的步兵炮兵甚至是骑兵给送上天,因为能打得动他们的重炮肯定追不上他们,而能追得上他们的骑兵根本就啃不动这种狂飙的铁罐头,步兵?他们还能怎么办,步枪机枪手*榴弹都拿这些家伙没办法,难道要他们站在战壕里冲这些装甲车辆吐口水吗?

    且不谈这位上校的怨念,单单是远征军面对的这段堑壕体系就够指挥部参谋人员们头疼半天的了,如果不是国内及时送来的那批奇形怪状的装甲车辆,参谋们甚至都打算把装甲车埋在战壕里当炮台使用了。

    说到战壕体系,其实从日俄战争中就已经日臻完善了,现在随着拉锯战阶段的到来,战线的稳定让双方都有了机会好好雕琢自己的战壕防御体系了。

    德国人的防御工事就建造的非常出色。他们建造的掩蔽物和据点位于地下深处,防炮弹并且空气流通。因为德军比他们的对手更想战略性地撤退到一个准备充分的防守位置。他们还首先使用了“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码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炮火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纵射。英国人最后也采用了相似的工事,但是德国于1918年发动“春季攻势”时它还没有完成,这次攻势证明,即使英国人的工事已经建造完成,它们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除了永备工事之外,双方还建造了不少临时战壕。当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时,前方战壕附近就会出现几个临时战壕。这些战壕里的步兵将会随前方战壕内参加第一波攻击的士兵一起进攻。还有一些无人的临时战壕延伸到了无人区里。士兵可以通过它们执行多种任务,比如在敌军铁丝网附近监听敌人动静或发动奇袭。

    当一个战壕有一部分凸出到了无人区内时,一个突出部就形成了。面对突出部的敌军战壕叫做“凹陷部”。大块的突出部对里面的士兵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容易三面受敌。

    在前方战壕后面几千米,通常有至少两个部分完成的战壕,它们在前方士兵撤退时就会被用到。德国人经常挖一些多余的战壕系统;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挖了两个完整的战壕系统,它们相距1公里,而在1公里之后还有一个部分完成的第三个系统。多个战壕系统使协约**几乎不可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如果第一个战壕系统的一部分被敌军占领,防守方就会从第二个系统挖一条通道到第一个系统中没有被占领的部分。

    这些壕沟并非笔直,而是锯齿型的。这就意味着一名士兵在壕沟里无法看到十米以外的东西。这种形状的壕沟在敌人从侧方进攻时会保护它里面的步兵,否则里面的所有部队都会暴露在敌军火力面前,伤亡会很惨重。如果一颗炮弹落进壕沟内,它的弹片飞不了多远就会被挡住。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背墙。背墙使士兵们的后背不会为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的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那么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壕沟内的地面通常会被铺上木板。

    士兵们的掩蔽洞位于支援战壕后部。英国的掩蔽洞通常有8至16英尺深,德国的掩蔽洞一般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的也有12英尺深,有时甚至能达到3层楼的深度,士兵们通过混凝土台阶走到上方。

    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头部的同时观察到战壕外面,壕沟的胸墙上会有一些射孔。射孔可以简单到只是沙袋中的一个缺口,但它也可以使用钢板来保护士兵。为了击穿射孔,德军狙击手使用了穿甲子弹。还有一种观察战壕外部的方法便是使用潜望镜,它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根木棍与两片镜子。在加里波利的澳新军团壕沟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士兵使用了潜望镜式步枪来在不暴露头部的情况下向敌人射击,当然你就不用去追寻什么准确率之类的高精尖的玩意了。

    面对这种防御工事,任何步兵进攻不管有多少炮火支援,都是一场灾难性的惨胜或者大败,交战双方已经厌倦了这种简单的血肉交换,但是苦于没有多少好办法解决这个矛盾。不过中国人带来了他们的作战方式,或许可以试一试,反正失败了损失的也是中国人的生命。在这种情形下,牛牛们还在矜持,早就被榨干了血肉的公鸡们迫不及待的同意了中国人在地面战场上在“某些特定作战区域内”可以独立指挥自己的部队,而不是像殖民地军队一样作为填充物被塞进防线的窟窿里。鉴于中国航空队在战场上那惊艳的表现,牛牛们也不好对黄种人是否能适应西线战场提出什么异议,而且毕竟西线的主力是公鸡,他们也就半推半就的从了,哦,是同意了法国人同中国人的协议。

    面对西线的这种错综复杂的战壕体系,中国远征军的装甲战斗工兵大队应运而生了。他们的武器包括抛射炸药索的“射水鱼”排雷火箭车,前面一个不断滚动的圆铁桶子还甩出一根根铁链子砸着地面的“螃蟹”扫雷车,伸出两个大钳子似的“蝎式”铁丝网切割车,长颈鹿一样探出两截长长的铁架子的“天牛”架桥车,车头上安装着推土铲一如独角仙的“野猪”推土车。这样奇形怪状的车队还真不愧是“吴老大的动物园”。不过在面对西线那种错综复杂的堑壕地形,没有这些家伙在前面开路架桥,后面的那些火力强劲的轮式装甲也是毫无用武之地啊。

    地面上满是残存的磷火,焦黑卷曲的残骸和死死抓着自己喉咙扭曲着保持求生姿态的尸体,布满了堑壕,剩下的寥寥无几的喘息着还拿着步枪的德军士兵面对烟雾中轰隆隆碾压过来的铁甲战车甚至有些漠然,他们有的端起步枪射击,直到打光了弹夹,发现毫无作用就干脆一屁股坐在战壕里再无反应,认命似的等着被对方士兵击毙或者俘虏。还有很多士兵还在努力的让自己呼吸一下仍然有毒的空气,枪支弹药早就扔在一边,连战车开到身边都没有妨碍他们使劲的抓挠自己的喉头。

    零星的枪声响起,那些还在挣扎的德军士兵都被一一击毙,他们已经没有救了。而那些还能用毛巾捂住口鼻的士兵在装甲车上中国士兵的示意下,解除了身上的武装,走到几辆装甲车围成的圈子里蹲下,在这块地势比较高又正好在风口上的地方他们才能呼吸一下混合着硝烟和烤焦味道的空气,这里至少没有多少磷化物的颗粒。

    中国远征军的装甲分队继续他们的武装游行,一直开到了烟雾区的边缘才发现了一群正在惊慌失措的拖着大炮撤退的德国炮兵,不过12.7毫米口径机枪和50毫米短管加农炮的射击伴随着秦弩步枪的清脆枪声,把这些士兵打得东倒西歪,很快就没有了声息。

    德国人的炮火反应的很快,一阵轰鸣之后,上百发的150毫米以上的榴弹就砸在烟雾区的边缘地带,如果是英国人的水柜,现在已经是废铁一堆了。但是,轮式装甲的速度才是他们的生存保障,刚刚扫射了对方炮兵的装甲分队迅速分成几个中队向烟雾区的其他地带扫荡而去,把那片空空的阵地留给了德国炮兵为他们的同行找场子。

    中国装甲力量的首秀在一片烟雾中开始,又在一片烟雾中结束,除了零伤亡夺取了三公里纵深的五公里防线之外,法国的一战战史上对于此战并无多少记载,或许是认为这一切该归功于那种被诅咒的“恶魔之卵”,法国人对于中国装甲兵的印象并不深刻,中国装甲力量仍然是欧洲人眼里的神秘之师。不过连法国人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在不久之后要靠这些他们认为并无多少实际战斗力的装甲车辆挽救他们的主力,这或许就是战争之神的幽默吧。

第三百四十三节 雷霆救兵战斗群

    看着眼前这些丢盔卸甲,两手空空的士兵,一步一挪的向南方行进的队伍,卢瓦尔少将怎么也不相信这就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精锐第五步兵师,不过臂章上的高卢公鸡让他不得不相信这是他们自己国家的正规陆军。蓝灰的军装变得肮脏不堪,甚至很多伤员的眼睛都被蒙上了。难道是,毒气?

    卢瓦尔没猜错,德国人这次反击使用了毒气。说到毒气战,始作俑者还是法国人自己。1914年8月,法军首先使用了催泪气体,但是这仅能使敌人暂时失去战斗力。1915年4月,德军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重首先使用了氯*气,而且因为从中国引进了氯*气的液化技术,可以灌装炮弹使用。大量的氯*气可以致死,但是它很容易通过眼睛和鼻子察觉到。但是暴露在氯*气中的士兵,即使大难不死,肺部也要受到永久性的损伤。

    1915年8月开始使用的光*气是一战中的另一种常用毒气,它的毒性为氯*气的18倍,并且很难被察觉到。但是,威胁最大的毒气要数得上德军在大规模使用的芥子气。芥子气的毒性并不像光*气那样强,但是它很难被察觉到,并且会附着在战场表面,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可以致命。芥子气造成的烧伤很严重,暴露在芥子气中的士兵极有可能就此失去战斗力。在接触过芥子气的士兵中,只有2死亡,死因主要为感染。

    最初的释放毒气的方法是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将装着毒气的气缸打开法国人先这么干的。很显然,如果风向判断错误,这种方法就没有用了。还有,气缸一般都位于战壕前方,所以敌军的炮击很可能击碎它们。后来,毒气改由火炮或迫击炮来释放,这次德国人干脆用了航弹进行布撒,短时间内比起炮弹更加有效。第五师的步兵可没有防备航弹布撒芥子气的准备,等发现不对的时候,很多士兵已经中毒,剩下的法军即使有防毒面具也没有办法长时间在战壕里驻足。

    德国人的第三军团一个军和一个国民兵旅,总计50000人,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司令豪森将军一声令下,甚至没有等炮火准备,德军士兵迅速带上防毒面具,端着步枪冲过无人地带,杀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几个地段的工事丢失让整个法军的防线迅速崩溃,德国人伤亡不足200人就占领了拉昂以西的这片五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德军工兵的效率也是一流,迅速改变了法国人的防御工事,铁丝网、地雷阵、特别是利用交通壕改造的突出部的机枪工事恰好构成了交叉火力网,让本来打算打一场快速反击的第五师吃了大亏,上万人的伤亡几乎让第五师撤编。

    本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尽管机枪已经崛起,但是大量的士兵受到的训练还是以步枪和刺刀来进行攻击。攻击一方的士兵发起冲锋,越过双方战壕间的中间地带,抵达敌方战壕,在近身战斗中消灭敌人。冲锋过程中的士兵,看似很容易被当时的马克沁机枪所射杀。其实不然,如果从正面向冲锋的士兵射击,收效甚微。

    为此武翼新军还曾经做过一个试验。用300个气球代表冲锋的士兵,将气球悬浮在一个不同的高度,每个气球相距2米,散布在一个100多米宽,纵深几米的范围内,由一名熟练的机枪射手在400米外用重机枪从正面射击,短点射250发子弹。结果250发子弹仅仅打中了47个气球。很多子弹都打到了气球间的空缺中。射手在每击中一个气球后还要重新瞄准一次,在重新瞄准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在真正的战斗中敌人会很快的冲上来的。

    但是如果把机枪摆放在这250个气球的侧翼,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放眼望去,差别就相当的明显,250个气球窄正面,长纵深,大大增加了目标的密集度。同样的一个射手,结果就是大屠杀,很多时候一发子弹就能击中几个气球。250发子弹,击中了240个气球。

    用机枪从侧翼向冲锋的敌人射击,敌人插翅难逃。如果用两挺机枪在左右两个侧翼射击,形成交叉火力,那就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虽然是武翼新军先发现的这一规律,但是苦于一直打得都是进攻战,防御的机会少之又少,反而是德国人首先把它运用到了战场。

    1915年7月1日,英国和盟国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先发制人的用大炮轰击德军阵地,但德国机枪手藏在地堡里。英国步兵发起冲锋时,德国人迅速进入预设位置,但并不立即射击。当英国步兵进入致命区域,也就是机枪手的侧翼和交叉火力范围时才开火。英国步兵被侧翼的机枪交叉火力彻底消灭了。

    索姆河战役首日造成英军历史上最惨重的伤亡。冲锋的英军全部冲进了交叉火力网里,两万名官兵丧生,大规模的集群冲锋在机枪交叉火力面前成了自杀。这一经验也被法国人给很快汲取了,要不怎么说战争才是最好的老师,要么学会学精要么就没有要么了。

    可惜的是法国人一贯的傲慢让他们忘记了对圣斗士同样的招数不能使用两次的道理,哦,是对德国人这样的对手不能玩“一招鲜”,特别是这个一招鲜还是对方玩剩下的。结果德国人迅速的利用毒气与突袭让法国人的机枪和七五快炮打造的防线变得一捅就破,法兰西第五步兵师成了倒霉的替罪羊,刚刚换防不到一个星期的他们被德军用毒气放倒了四分之一的士兵,然后被快速冲锋的德军打得丢盔卸甲,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少将先生,我是司令部指派给中国远征军的联络官勒内尔上尉,现在引导中国远征军第二师巨阙战斗群向您报到。”

    “战斗群?额,你是说中国人的军队吗?”卢瓦尔少将对于战斗群并不理解,但是不妨碍他搞清楚中国部队的兵力构成,当听说有三千多人的一支正规军在自己的防线里,卢瓦尔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上帝眷恋法兰西!迫不及待的少将命令上尉抓紧让中国人的负责军官来找他报到。

    “什么?**指挥权,不直接接受联军司令部的命令?除非有远征军司令部的副署才行。远征军司令部在哪里?他们还在凡尔赛呢!仁慈的主啊,你不是开玩笑。”这下子卢瓦尔真的急了,在凡尔赛,他怎么来得及啊,就算是电报打到联军司令部再转给凡尔赛方面也得到了下午,德国人可没这么好商量,也许不用两个小时就会铺天盖地的涌过来,把已经剩下半条命的第五步兵师连皮带骨的吞下去,而且更可怕的是防线上的漏洞一时半会儿可没法填补,如果让德国人的速度得不到遏制,他们或许会把战线重新推进到马恩河去吗?法国可牺牲不起第二次十万将士了。

    “少将阁下,中国巨阙战斗群的指挥官朱云阶准将及副官前来拜会,您看?”

    “哦,啊,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去见他。”卢瓦尔心想或许可以借重中国人在运河浮桥挡一阵子,只要能挽救绝大部分第五师的士兵,延缓对方的进攻速度就算是最好的结局了,至于失去了速度的德军并不可怕,在兰斯和贡比涅地区的其他联军部队能威胁他们的后路,就算是德军第三军团全军压上,18万人的德军也不可能完全打通这一段战线,无非就是形成一个宽大的突出部而已。战事还会回到该死的堑壕战状态,虽然卢瓦尔少将一点也没少诅咒堑壕战的肮脏,但是如果抢先突破的是德国佬,他也不吝啬用十四行诗赞美堑壕战那磨盘一样的消磨生命的属性。对了,中国人会怎么样,卢瓦尔少将觉得如果他们全军覆没,或许他会申请给他们颁发一枚外籍军团勇士勋章,来祭奠一下他们为法兰西做出的牺牲。

    “朱将军,很荣幸您能到我的指挥所。请随我共进午餐,时间紧迫,我看我们完全可以边吃边谈,当然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衣着整洁,红顶圆帽子上面的金绣线熠熠生辉,连两撇小胡子都打了防护蜡,比起一身三迷彩作战服和钢盔,仅仅在领子上挂着一颗黑五星标志的朱将军,卢瓦尔少将显得更加有高级军官的范儿。不过看着路边肮脏、邋遢、破烂不堪、甚至麻木不仁的法军队伍,还有指挥部帐篷里那铺着雪白桌布和银烛台的餐桌、骨瓷碗碟和精致的美食,以及手臂上搭着白毛巾带着羊毛卷假发一丝不苟绑着十字袜带的侍者。整个场面显出如此强烈的反差,让作为一名纯粹军人的朱云阶感到有些莫名的火气。

    略通法语的他在互敬军礼之后,一摆手制止翻译的聒噪,用法语对少将说道:“少将阁下,贵军的情况我们的先遣侦察分队已经汇报了远司,根据远司的指令,我军将立即展开对德国第三军团所部的进攻,确保贵部撤退的安全,并为联军重新布置防御提供至少48小时的时间。”

    “哦,上帝啊!太好了,这是我一天中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如果您有什么需要,请尽管提出来,我会帮助您的。工兵我也留下一个营,他们会帮您的部队布置雷区,协助你们…等等,或许我们的法语有些,额,有些障碍,我没听明白,你说的是进攻而不是防御吗?”兴奋过度的卢瓦尔少将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气才发现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对了,这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好像说的是进攻,而不是防御,他是不是没倒过时差来啊,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德军不好好利用运河来防御,还要进攻,难道嫌自己死的慢吗?

    如果少将阁下知道后世那句“n作nde”一定不会忌惮用英语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的。--╯蓝√√( )

第三百四十四节 单刀直入战拉昂

朱云阶和副官转身离开的身影越来越远,卢瓦尔少将还在临时指挥部帐篷门口久久伫立,他似乎在看着什么,但是副官发现将军的双目焦距并不确定。shuyaya:( )

第三百四十五节 你打你的我打我

    战场上的时间是最好的相对论的证据,对于中国的巨阙轮式装甲战斗群而言,时间过得飞快,似乎没打光两个弹箱就凿穿了德军一个团的行军队列,德军的战斗力也不比俄国毛子高多少啊。 而在德国人一方间就是煎熬了,两千多人的一个团也算得上一定的战力了,可是在行军途中没遮没拦的被一顿炮火急袭然后就是飞机扫射,还没等醒过乏来就碰上一堆喷吐着豌豆,不是,是喷着火蛇的轮式装甲车队给碾压了,在这个没有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时代,士兵手里的家伙就没有对装甲目标能产生威胁的,难不成让他们用工兵铲子去砍对方的车轮不成?



凿穿之后,装甲车队开始一路往东行进,一路上德军的两个侧翼团也跟两边的装甲连交手了,可惜为了追击法军,他们连步兵炮都没带上,一阵狂风扫过之后,留下一地鸡毛的德军,巨阙战斗群继续他们的武装大游行,不过这时候队伍里已经开始有伤亡了,毕竟轮式装甲身后的输送车上士兵是把身子探出车体开枪射击的,难免成为德军的目标,在两年的堑壕战里练出来的枪法可不是一直在训练场上打靶的国防军能媲美的。虽然德军挡不住国防军的队伍,但是造成一点伤亡还是可以的,而且奋不顾身的德军用集束手榴*弹的办法硬生生用一个班的性命换了国防军一辆轮式装甲车,虽然仅仅是两死两伤,但是对于盲信装甲无敌的战斗群士兵的自我膨胀不亚于一盆冰水迎面泼过来。



朱云阶也意识到德军有了防备,自己这薄皮大馅的大罐头可不能真的当自己是刀枪不入的重甲骑兵。如果碰上大队德军破坏了道路或者干脆就准备了小口径速射炮埋伏自己,那出师不利甚至全军覆没都有可能。朱云阶也是个胸怀韬略的儒将,对于狂飙突进取得了击溃对方三个团的战绩已经很满意了,不可能靠着一个加强团规模的部队去硬抗对方的两个师,趁着自己还没有超出己方的炮火支援范围,朱云阶立即命令各部收缩,排成一个左楔形阵向南方转去,不仅能把敌人拖着远离运河,还能掩护自己的炮兵阵地,如果对方不上当,依靠超强的机动能力再从侧翼来个穿插迂回也不是不可能。朱云阶的这个战术单,但是利用的是部队火力搭配合理,瞬间火力输出猛,机动能力远远超过德军的优势。如果德军能稳住阵脚,然后把重炮布置好。步兵在随行小口径炮的掩护下整体挤压,确实有可能挡住巨阙战斗群的穿插,但是时间上就没有办法快了,而且没有有效的空中支援和火力支持的情况下,在法国北部的平原地带想围歼这支装甲部队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德军第三军团的豪森将军此时就在为此而挠头,想想也是,准备了三个多月,集中了北线中线大多数资源的这次攻势一开始进展的有如神助,打垮了法军第五步兵师连带着击溃了两个摩洛哥师和一个印度步兵团。切比计划中更加顺利,德军第三军团也忍不住就提前发动了运河攻势,打算渡过运河在西岸建立一块巩固的突出部,没想到开始还能放鸭子似的追着法国人屁股打,但是前锋接近到运河不足十公里的地方居然一个照面就被敌人一个奇怪的装甲车队给收拾了,接下来三个团品字形展开,也没有能阻止对方的逆袭,眼到本方的主力面前。豪森将军倒不是担心对方的突击,薄皮的轮式装甲绝对不是速射炮的对手,如果前锋不是为了追击敌人而把重武器都留在本阵,也不至于输的如此可怜。连一个完整的连队都没撤下来。



“报告将军,我方炮兵阵地已经展开,防空伪装和防空阵地已经完成。”



“很好,让他们待命,随时攻击。”豪森觉得如果能准确定位对方的话,他完全可以用重炮集群把对方消灭在数公里之外“命令第六步兵师和第八步兵师尽快合围对方,用粘性战术对付他们。”



刚刚转身准备传令的参谋被豪森将军由叫住了,“对了,让第12飞行联队抓紧派出飞机支援,不能让中国飞机再猖狂了,特别是要侦查对方装甲群的动向,明白了吗?”



传令的参谋,豪森将军不禁苦笑一声,说起来这粘性战术还是那个中国的肖恩吴将军在上次访问德国的时候提出来的。不过当时的目的是讨论如何用东线德军的国民师克制俄国人的哥萨克骑兵,现在才发现这种不断骚扰对方黏住对方,通过炮火和步兵配合一口一口吃掉高机动力的对手的战术其实更适合对付这个装甲集群,或许这就是中国人选错了边的惩罚吧,一饮一啄自有定论。



不提德国人迅速从行军状态转入缓慢推进的雁形阵,飞机重炮都剑拔弩张等着中国人送菜上门呢。单说朱云阶接到了第四飞行联队发来的侦查情报,明白对方已经是张网以待了,他沉吟着,思索下一步的行动该如何应对。



形势上是德军大军压境的态势并没有彻底改观,自己一方如果就此转向西南,寻机渡过运河,自然能保证部队安全,但是想要拖住对方48小时却不可能。现在自己击溃对方的前锋,但是五六千人的损失对于第三军团的主力而言并无大碍,如果放任对方继续挺近,5小时以内就能到达渡口,现在的法军虽然已经过河,但是就靠着几千溃兵和一万多穿大袍子带着满脑袋缠头布的北非土著士兵想守住渡口怕是有些奢望了,为今之计只能继续拖延对方的行程,或者?



一个大胆的主意从朱云阶准将的脑子里蹦出来,来个一点诱敌,多点突破,快速穿插,把对方的腹地捣个稀巴烂,如果对方军火补给被掐断,别说强渡运河了,稍有迟疑能不能摆脱被联军围歼的命运都得两说着。



几名参谋和连队主官一个个都是胆大包天的年轻人,朱老大提出来的这个以连为单位的群狼战术简直就是为轻装甲部队量身打造的。一个装甲连带着一半的步兵跟对方进行骚扰战,让对方以为这是装甲部队的主力,然后等对方一旦调动部队来围攻,侧翼的空虚就是其他装甲连的下刀部位了,穿插突破,然后就是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行者,闹他个天翻地覆才好。



“此战须得切记三点。”朱云阶伸出三个手指头,面色凝重的嘱咐手下这帮骄兵悍将“第一,就是速度,绝不能纠缠,必须以快打慢,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边打边走,如果对方有防备,五分钟打不开局面就要另谋出路,反正不规定路线,只要进了对方的腹地就是你们的天下了,该打该烧的千万别客气啊。”



军官们逗笑了,他们这帮虎狼之师哪里是懂的客气的家伙啊。



“第二,就是联系,保持和指挥部和友邻部队的联系,特别是返回本方阵地的时候,要和指挥部联系,等我们和法国人沟通好才能出现在本方战线面前,马克沁能打死人,哈奇开斯也一样能。”



“第三,就是协同,空地一体步炮协同,让德国佬见识见识这高大上的打法,能呼叫火力支援的时候就别自己硬上,一切以保存有生力量为要。都记住了吗?”



“报告长官,完全明白。”



“好,我说一下具体部署,装甲一连你和集群本部步兵四连五连九连一起担任诱敌任务,装甲二连从左翼寻找战机….”



“怎么会这样?”到现在豪森也没法想明白自己到底指挥的失误在何处,一切中规中矩,但是被对方几十辆装甲小爬虫给打得五万大军只剩下三万冒头。



当时豪森将军本来以为对方的主力已经被捕捉到了,后续的三个师已经归还建制,按照计划开始合围对方,却没想到对方虚晃一枪就开始向西南败退了,速度快的让豪森始料不及,他没想到刚刚还牛气哄哄的打算来个踏阵如履平地的中国轻装甲部队居然一接触一转身就打算败退,这样的话,留住对方似乎也不可能了,毕竟两条腿跑不过对方的车轮子。



接下来就是噩梦的开始了,一股不大的装甲部队居然趁着己方包围主力的机会,从侧翼迅速打了个穿插,而且无独有偶的是右翼也被同样的方式击穿,连续两股装甲车辆进入了第三军团的腹地,虽然没有多少人,但是这三股敌人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闲逛,碰上不顺眼的就是一顿暴锤。东游西逛中,这三个装甲小集群居然打垮了半个师的步兵,顺手还把补给点给点了,库存的五千发大口径炮弹的威力让豪森的欲哭无泪,现在德国人的人马其实比起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已经多了不少,可惜碰上这个不按常理出品的中国将军,豪森也非常的无奈,谁见过这种如同风神一般在对方的阵地后面搞巡游的呢?



现在补给跟不上,部队也疲乏的很,想想也是一天中被对方装甲在碾压数次,不管德**官怎么鼓动,士兵们的士气都极为低落。这样一个因地制宜的手段居然成了后世很多军事专家教授眼里的谋定而后动的绝妙军略,让朱云阶倒有些不好意思的。



本书来源 /book/html/29/29227/index.html

第三百四十六节 拯救大兵柏脱兰

    三个加强连级别的战斗群已经逛游了大半天,交火也过了百次,对方伤亡固然很大,但是装甲连这边的伤亡也开始出现了,被对方大炮掀翻的,被对方的手榴*弹给炸毁的,探出头射击被对方步枪机枪击中的,甚至有一辆装甲输送车是被对方士兵抱着一枚地雷给硬生生炸翻的。现在的三个装甲小集群已经在电台的联系下分头突围,虽然德国人的兵力雄厚,但是没有预设的炮兵阵地想和装甲集群过招恐怕也只有被虐的份。

    伤亡一成的装甲集群各自寻找渡口返回法军阵线不提,朱云阶准将带着的步兵四连、五连已经先脱离了队列向着运河边上的炮兵阵地转移,然后掩护炮兵的撤退。而装甲一连和集群本部都是六轮装甲突击车,防御力和机动性都没得说,用来断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呼叫了一次空中支援,把追击的一个骑兵营的德国人打得抱头鼠窜之后,朱云阶的两个连扭头就向南方转进了,反正等德军调动过来堵截,他们早就在几十公里之外了。

    一面整理己方的损失报告,一面开始记录此战的心得体会,朱云阶才发现在枣林军校的一年里囫囵吞枣的吃下去的那些军事知识居然就是为了这场旷世大战而准备的。不管是德军还是协约国的战术、装备还是指挥,简直就是讲堂上分析了无数遍的标准假想敌。这样的教育下或许没有法军指挥官的经验,但是很多预案在手,应对德国人的战术反而比起僵化的法国人更有优势。

    现在除了自己这支小分队之外,整个战斗群已经完全撤回阵地,而德军在这两昼夜里不光没有抵达运河东岸,还损兵折将,兵力减员不少于一个师,加上火炮和其他技术兵器的损失,第三军团的实力已经下降了一大截,更别说低落的士气了。如果不是法军没有余力,现在反击的话,第三军团能不能守住出发阵地都两说着。

    自己损失的十五辆装甲车和115名战士的伤亡,换来了德军八万多人两天两夜的阻滞,还歼灭了不下五十倍的德军,这都得益于远征军方面提供的机动战术和高技术水平的先进装备,不然就算是国防军战士英勇、枪法精准,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夸张的伤亡比例。当然这里面还有空军弟兄的功劳,每次德军集结兵力或者调动火炮要对他们进行围歼的时候,空中支援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德国人的防线一次次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然后自己的装甲部队迅速突破,发扬了轮式车辆的速度,再加上通讯联络方面的优势,让他轻松的指挥到连队,所以整个阻击战都是在一种单向透明的情况下完成的,也就不奇怪对方为什么总是棋差一招了。看上去德军几万人马,几百门大炮,但是散布开来单位面积内对方也没有多少优势,相反装甲部队的防御和机动配合速射武器的威力,让人数较少的国防军能瞬间输出比对方更多更强的火力,从火力上讲,国防军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多打少、以强凌弱,所以伤亡小,战果大。而且没有固定目标的掣肘,一击不中可以远遁千里,自由的选择目标和时机,再有良好的联系与配合,德军看似人多枪多,但是总被国防军零敲碎打的打击溃战,这样一来积少成多,让德**队吃了个哑巴亏。

    如果中国国防军也是一支纯步兵部队,就和韩战中的志愿军一样的装备水平,那么这种阻击战,中方除了选择有利地形,集中全部兵力严防死守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朱云阶的巨阙战斗群却不然,他们施展的是群狼战术,可以利用战场的宽度时聚时散,想打就打想撤就撤,这种灵活性是所有军人都期望的境界,德国人栽跟头也就有情可原了。

    正在浮想联翩的朱云阶突然听到电台里传来的远司的命令,他赶紧接过电台兵递过来的耳机,边听边记录,片刻之后摘下耳机的他居然愣了一下才给同车的参谋们下达指令:“转向东北,我们有新任务了。”

    “啊?”还以为要直接返回西岸的参谋们大吃一惊“还有任务?什么任务啊?老大”

    “拯救大兵福勒。”

    “?”参谋们一脸茫然“福勒是谁?难道是克莱蒙梭他的私生子?值当得一支装甲战斗群和一名准将豁上性命去拯救。”

    如果说一名士兵可以在敌军司令部内安全隐藏4年而未被发现,这是不是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在法国,这一幕却真的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距离他们25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德军长驱直入法国境内。当时,在法国北部的柏脱兰村,有一个名叫梅尔蒙哥贝的寡妇,她的丈夫牺牲在抗击德军的战场上,两个孩子也在战争中丧生。1915年1月15日,她在经过一片树林时,发现了一名负伤的英军士兵。这名士兵告诉她。他叫福勒,自己所在的部队被德军打散,他一人躲避在此。梅尔蒙哥贝意识到德军很快就会赶到这里,她毫不犹豫地将福勒带回家中藏匿起来。可没想到,德军占领村子后,竟将方面军司令部设在了她的家中。从此,梅尔蒙哥贝在德军的眼皮底下藏匿着福勒,并为保护福勒与德国人展开了长期而艰难的周旋。

    梅尔蒙哥贝卧室里有一个储物柜,高和宽均为1.5米左右,当中有一块隔板,将柜子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分为若干个格,放置小件物品,左侧是挂衣物的,没有格。梅尔蒙哥贝将福勒安置左侧的空间里,这是她家能够藏人的唯一处所。她在柜子门上挖了一个半圆型的小洞,供福勒呼吸用,在紧急情况下也用它投送食物。由于梅尔蒙哥贝的卧室白天经常有德国人出入,福勒只能一动不动地半蹲半坐于柜子中,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能爬出柜子,伸展一下肢体。梅尔蒙哥贝一边为福勒疗伤,一边为福勒的食物而奔忙。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她经常故意将右侧柜门半开着。

    果然,她的坦然做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引起德国人的怀疑,中间只发生过一次险情。一次,一个德军少校看见柜子的左侧门从来没有打开过,很是好奇,想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于是,他趁梅尔蒙哥贝不注意,将钥匙拿在手里,向柜子走去。梅尔蒙哥贝回头看见了这一幕,不禁大吃一惊。她急中生智,大步抢在德军少校之前,迅速从柜顶上取下一张镶着银框的照片,紧紧地揽在怀里,气喘吁吁地说:“这是我女儿唯一的照片,谁也不能把它夺去!”德军少校并无夺取照片之意,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柜子顶上还有一张照片,连忙安慰她,表示绝不会夺取她的照片,并放弃了打开柜子的念头。

    其实整个事情并没有那么机密,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渐渐也被一些村民听说,但没有一个人向德军告密——尽管告密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赏金。相反,他们轮流为福勒提供食物,这更加坚定了梅尔蒙哥贝将福勒隐藏到底的决心。

    原本历史上,从1915年1月在树林里发现福勒,到1918年10月德军撤出柏脱兰村,福勒在柜子里整整藏了3年零9个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战后,梅尔蒙哥贝的事迹不胫而走,英法两国政府对此都十分重视,他们盛赞她的大无畏精神,颁给她荣誉爵位和一笔丰厚的奖金。福勒所在的英军部队长官还专门制作了一块银匾,上面镌刻着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迹,亲自登门悬挂在她的房间里。如今,梅尔蒙哥贝所在的村子已成了法国的旅游胜地,她藏匿福勒的柜子则成了村中最著名的景点。

    不过今天这个进程被大大缩短了,因为吴老大突然想起了这名士兵和寡妇的传奇故事(好像说法有点小暧昧啊),心血来潮之下给远司发去了电报,希望他们能伺机拯救这名士兵,虽然他已经安全待了快一年了。原本计划是利用飞机空降在村外,配合一个小队的特种兵偷袭对方指挥机关,然后救了人就坐上飞机跑。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朱云阶他们兜兜转转的居然已经在柏脱兰村的外围,在地图上发现了这一情况,对照老大的指令,远司的参谋们觉得直接利用装甲力量进行突击,然后救人的成功几率怎么也比十几架飞机空降到敌占区去靠谱,所以朱云阶准将率领三十二辆战车开始了他拯救大兵福勒的征程。

    失去了对方动向的德军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中国部队的转向,反而认为对方完成阻击任务,一定已经返回西岸了,但是谁也没想到对方竟然反其道而行之,斜斜的插入了德军的腹地。

    巴伐利亚火枪团指挥部的士兵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远处滚滚而来的装甲车队浑身喷吐着火舌,一边打一边进驻,这个村子里的团指挥部已经被打的顿时做了鸟兽散。

    当福勒从柜子里被两名远征军的士兵架出来的时候,看到被士兵拦住的梅尔蒙哥贝,福勒很男人的喊了一句“是我躲进去的,她根本毫不知情。放开她吧,你们要抓的是我。”

    在哄堂大笑中,福勒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等他被一群穿着花军装的亚洲人塞进车里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真的要脱离苦海了。上帝保佑,阿门!

第三百四十七节 战役胶着绞肉机

    也许拯救大兵的故事在和平时期算得上全民瞩目的事情,但是在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青年丧命的一战第三年里这已经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如果不是几百名中国兵纵横几十公里斩将夺旗,这么个大兵的生死根本就不会有人注意。虽然为了柏脱兰村村民们的安全,这件事并没有上报,不过巨阙战斗群的传奇经历还是让协约国大吃一惊。而德国人方面也不得不对中**队的战斗力重新衡量一番。

    此战之后最明显的是三个后果:一是远司在协约国指挥部里总算有自己的地位了,就这份万军丛中自由来去的本事也不是英法这些打惯了常规作战的将军们敢想象的,再也没有人打算把这些中国兵当成缠头的印度阿三拆散了填战壕,远征军的独立指挥权才算是被真正确认了;二是德国人开始认真的研究战前从中国引进的那些战术和武器,光*气好用,这个已经验证过了,芥子气也不错,还是民用产品的副产品,不说效果成本上就占了大优势,还有什么路易士气,沙*林效果杠杠的,就是价格太贵。而这次中国人的轮式装甲大游行,让德国人脑洞大开,碰上这样的部队,普通步兵扛不住,大小炮火又追不上,除非对方自己送上门,否则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克制,山寨也不是俺中华的专利,德国人也老实不客气的把一众运输车焊接上钢板,架上机枪和速射炮,虽然不能和真正的轮式装甲相媲美,但是用来追亡逐北还是蛮有用的,而且后面车厢空间大,带着一个班的士兵满世界乱窜,法国人大概也没有多少好办法能抓住他们;三是国防军内部对于出兵欧洲的畏惧情绪一扫而空。其实援欧空军上路前,这种对于列强国家的畏惧就有,不过是前面大清国太怂,让老一辈的军人挺不直腰杆。空军打得战绩彪炳,但是中国在航空上的优势本来就明显,所以空军的战绩也没有让军中的担忧解除,不过这次远征军的首战总算让国内的各界有了说硬话的底气,接下来的轮战也成为军中人人争取的镀金大道。

    借着这次的48小时的速胜,遏制了德国人精心策划了小半年的一次战术突击,加上德国人开始改造山寨轮式装甲的消息,英法联军算是麻爪了,老将军霞飞天天跑到爱丽舍宫掐着彭加勒总统的脖子要装甲车,还指名道姓的要中国产的轮式装甲,好像离了这种神兵利器,法兰西就要亡国灭种一般。

    就在法国后勤部门的头头们被逼的差点没悬梁自尽的时候,外交部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访问伦敦的中国外长陆征祥博士闻听法国盟友的困境,紧急请示国内,在吴大官人的通融下,把原来准备装备第二批轮战的远征军的军火先调配给法军使用,这其中就包括了120辆轮式装甲战车和80辆轮式装甲输送车。2000挺仿马克沁的水冷重机枪、400门60口径迫击炮和120挺12.7毫米双联装防空机枪居然说是为了不到两个师的第二批远征军准备的,如此庞大的一批军火如果交给英国的殖民地士兵,武装十万人的一个军团都够了。但是此时可不是和中国奸商们计较的时候,法国和英国一合计,还是全部吞下这批军火吧,虽然子弹口径不一致,但是如果装备一支部队的话也勉强能凑合,而且中国人的货船上那20个基数的弹药足够顶一阵子的了,大不了再用庚子赔款的份额减免一部分,也掏不了多少钱。

    法国人之所以这么急着要货,除了中国远征军的表现抢眼之外,最主要的是他们正在策划一次自认为是决定西线战局的攻势,而英国盟友拿出来的秘密武器正是被称作水柜的马克一型,法国人可不希望在西线只有英国人的坦克可以大放异彩。当然这个理由还是没有对远司方面说明,实际上连计划中的索姆河战役法国人和英国人也对中国远征军严格保密,不过在先进的监听仪器和吴总座的预知能力面前,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原本这场战役是协约国在1916年总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不过在中国远征军迅速挫败德军逼近运河的企图后,协约国的形势要比原本历史中好得多。作战计划拟定的内容是: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法国法约勒将军的第6集团军和英国罗林森将军的第4集团军,负责突破囤驻在富科库尔、埃比泰讷(40公里)地区的德国冯?贝洛将军之第2集团军的防御阵地;并运用骑兵兵团向法军负责的佩罗讷、莫伯日和英军负责的巴波姆、康布雷等地打开突破口。英、法联军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约300架飞机;德国第2集团军则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迫击炮和114架飞机。德军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7~8公里。

    这场双方准备了5个多月的对决,首先是一个星期的炮击作为开场白,虽然几乎完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但失去了进攻作战在战术上应保持的主动性。要是国防军的话,说不定会找个凌晨先突击再开炮压制对方的纵深火力,然后趁着对方混乱用空军进行战场遮断,一股脑的干翻了两三道战壕的敌人,然后放出去几支快速机动力量插入对方纵深,搅他个天翻地覆,而己方步兵炮兵则巩固以占有的阵地先,照这个打法,不说全歼对方的一个集团军,最少也能重创他们,而去用不了多少炮弹,伤亡也绝对不会超过一成。可惜这样的打法对步兵、炮兵、装甲兵、航空兵的配合要求极高,没有事先的针对训练和配备全面的通讯设备,还有训练有素的参谋机构,那么这种一体化作战就根本打不出来,远司的肖明峰中将根本就没有跟高傲的公鸡和牛牛的将军们提议,反正他们也不会理解不是吗?

    终于,正如历史中的一样,英国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国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掩护;法国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如果他们还能从月球表面类似的地形上找到第一道防线的话),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壕沟阵地所阻。英军果然非常愚蠢的采用密集队形突击,遭德军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杀伤,学习了如何构筑堑壕体系和交叉火力的德军这下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这块不大的阵地面前英国人损失近6万人,铸就了马克沁的凶名和索姆河战役人间绞肉机的美誉,而吴宸轩教给德国人的堑壕体系却鲜有人提起,反正吴总座本人也没有讨要专利费的打算,权当是支援雅利安兄弟了,谁让俺们国防军都是活雷锋呢!

    7月的前几日,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此后数日,由于德军投入预备部队以及英、法联军本身在突破战术和指挥调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对各地区的突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性等),以致推进缓慢。德国人虽然也不比他们更加迅速,但是防御中的一方总能更好的利用时间。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一波预备部队,为便于指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并在防御上加长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

    7月中旬,英、法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作战的预期目标。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联军将其部队增强至51个师、飞机增加至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300架,由于作战的迟缓、胶著,这场突击战不出意料的转变成为消耗战。

    终于英国人失去了耐心,他们决定翻开底牌,他们的水柜上场了。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共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公里。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对守备方的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使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但由于坦克的技术与装备尚未完善,加上战线宽广(10公里18辆坦克),仍然没有达成打开突破口的作战目标,战术层级的运用成功并未能引导作战胜利。虽然英军后来又使用了两次坦克,同样收效不大,倒让德军开始学习如何对付敌方这个庞然巨*物。

    反倒是法国方面从中国引进的轮式装甲在战场上再次大放异彩。200辆轮式装甲集中在法军的第六集团军的后面,法国人专门调拨了一个团的步兵和300名汽车驾驶员来接手这批车辆,在中国远征军太阿战斗群的指导下,他们终于在一周内学会了简单的操作和战术,虽然中国没有把车载电台给他们,而且轮胎也是实心橡胶轮胎,比起中国远征军自己装备的自充气防弹轮胎差多了,不过好歹也达到了法国人的期望。

    法国人至少遵从了使用装甲部队的基本原则,那就是集中加上机动,第六集团军在德军的马克沁面前也黯然失色的时候,这200辆中国战车组成的突击集群,大胆的进行了一次穿插,一个小时突入敌军防线5公里,甚至直接占领了德军的一个弹药补给点,造成了德军的恐慌。不过在法军那种坑爹的指挥体系面前,将军们居然没有预料到这支不足四千人的部队居然进度如此惊人,竟然没有制定随后的行动计划,只是命令他们守住占领的那个补给点,等候后面的步兵赶来、

    远司肖明峰中将、朱云阶准将和其他的将领们对于法军总指挥部的这个命令都感到震惊和悲哀,他们明白这将意味着这支由中**人训练的轮式装甲突击群将承受德军炮火的猛烈反击,而他们的机动性则完全发挥不出来,法国人的固执和愚蠢葬送了这支本来足以改变这场战役的机会。也许总座说的对,此时的法**人不缺乏勇气和素养,他们真正缺乏的是敢于变革的将领。

第三百四十八节 索姆河畔纵铁骑

    法国人的惨重损失如同预约好的一样到来了,德军一群群的100毫米以上的重炮把这个小小的补给点当坐标,一轮又一轮的覆盖射击,,这个补给点的海拔标高都下降了两公尺。除了被一位名叫夏尔的法军上尉用侦查名义带离了补给点的二十辆装甲战车之外其他的一百多辆轮式装甲几乎都成为冒烟的废墟。

    这位夏尔上尉本来应该在1916年在都奥蒙的凡尔登战役中第三次受伤,大腿部被刺刀刺中,并中毒气昏迷,被战友认为以身殉国而留在战场,并受全军通令表彰。在被敌军巡逻部队发现后,他被送至马扬斯医院,出院后被押送到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战俘营。

    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二个月的监禁生活。他在狱中结识了卡特鲁上校,记者拉米?鲁特和未来的苏联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他没有在狱中虚度光阴,通过阅读大量书刊加深了对德国的了解。在战俘营里,他就战争进展形势多次举办战略和地缘政治讲座。身为上尉的戴高乐不甘心做俘虏。他曾多次试图逃跑重返前线。但他五次越狱,五次被俘,每一次都被关进堡垒或惩罚营。最后在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他终于返回家乡,但后他又重上战场。这一次,他是作为志愿者在波兰执行军事任务,从1919年至1921年间帮助年轻的波兰军队与苏联红军作战,并大获全胜。

    不过一直是步兵军官的他本来到二战开始才开始意识到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可是中国的援助让法国提前拥有了一支成型的装甲力量,也让这位精力充沛、勇于探索的上尉提前接触了装甲作战的模式。

    虽然法国人不想承认,但是没有了底牌的他们继续尝试了几次在正面狭窄的地段上,接连实施多次突击来突破阵地防御的战术,结果成效不大,而且耗损了巨额兵力,战争在向东推进了十-十五公里之后又恢复到堑壕战的状态。

    要说起来这场战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促使列强国家开始装备坦克等类型的阵地突破用重型器械,并发展反制兵器,带动并启发了一战间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工业的蓬勃发展。

    法国东北进入秋季后,气候就要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双方将会完全停止攻势作战,英、法两国的索姆河作战计划也不得不宣告失败。但是中国远征军的又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到来了,他们在八月份战事正酣的时候就低调的抵达了瑟堡,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急于参战,现在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战事就要转入沉寂的时候,这支来自远东的雄狮该让白皮们明白什么才叫狂飙突进,什么样的部队才配得上装甲飓风的称号。

    在狭小,静态且位于地下的战壕拥有它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在前线,壕沟网和矿车道代替了公路和铁路这些传统的基础运输设施。许多小的山丘和山谷直到战斗开始前才有名字,一些山丘以它们的高度命名,比如康布雷外围的60号山丘。一个农舍,风车,采石场或枯树都会成为争斗的焦点,只因为它们是这片地区内最显眼的景物。这些地标会轻易地被炮火摧毁,因此在战斗之后它们就只是地图上的名称了。

    战场上的景物可以有一个描述性的名称(比如孤独的松树或伊普尔附近的“多边形树”),一个幽默的名称(例如香肠谷和索姆河上的土豆泥谷),一个军事单位名称或一个士兵的名称(位于澳新湾的以约翰?莫纳什将军命名的“莫纳什谷”)。在一个地方的名称前加上“死人”两字的做法也很流行,原因是很明显的。许多壕沟系统也因为它们的形状被命名为“棋盘”或“烤架”。

    敌人的壕沟也需要被命名。许多壕沟都以观察时看到的事情命名,比如澳新湾的“德**官战壕”(协约**在那里看见了几个德**官)或索姆河的“口粮战壕”(在那里发现了德军的运粮队)。英国人给位于金奇战场的德国战壕取的都是有关酒的名称,比如“啤酒战壕”,“苦战壕”,“啤酒花战壕”,“浓啤酒小径”和“细长玻璃杯战壕”。其它一些战壕以它们在战壕系统中的角色命名,比如索姆河的“换位战壕”和“中继战壕”。

    英国战壕系统的一些部分的名称听起来就像大富翁的棋盘,比如说“公园路”和“邦德街”。英国的师级部队习惯性地将它们的战壕以军事单位的名称来命名,它的结果就是“马斯特尔小径”(皇家马斯特尔明火枪团)和“黑手表小径”(黑手表团)这样的名称。澳新军团则倾向于起士兵的名字。

    在奥吉姆小径这条靠近二线的战壕里,新西兰奥克兰第一步兵营士兵们全副武装的靠在战壕边缘的胸墙上,脸色晦暗,眼神呆滞,是的,本来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熬过了该死的九月份攻势,没想到上面一个命令把他们硬生生从休假名单里删除了,他们在这个战壕里又呆了一周,而今天就是他们重新上阵的日子。

    “嗨,中士,听说我们要配合的是一支中国人的装甲部队,他们还是梳着大辫子吗?如果瞄准的时候,辫子甩到前面会不会让他们打偏啊。”

    “闭嘴,奥基夫。”克朗中士拍拍奥基夫二等兵的头盔:“中国人也装备了坦克,对,据说是一种比起英国佬的那种大爬虫小的多的坦克,该死的,谁知道呢,如果中国人用他们的法术来进攻,哎,就是绑着一些花花绿绿的布条,喝下一碗脏兮兮的酒,然后就拼命的往上冲的话。我们可别跟着他们一起发疯,等德国人的机枪把他们都打死,我们就撤退。明白吗,小子,如果你还想见到你妈妈的话,就照着我说的做。”

    “好的,中士,我听你的。”奥基夫整理一下子弹袋,或许能在被击中前打光一个两个子弹夹吧。

    没有预想中的炮火轰鸣,但是奥克兰第一步兵营的士兵还是感觉到不对劲,是的地面在颤抖,战壕边缘的沙土扑簌簌的往下掉,弄的一个个新西兰士兵灰头土脸的,不过他们顾不上这些,赶紧回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等到振动已经变成了让人骨头节都麻嗖嗖的节奏的时候,一截炮管从战壕的后面探出头来,紧接着是宽大的履带从战壕上早已经搭好的铁架子便桥上吱吱嘎嘎的碾压过去,新西兰士兵们赶紧望两边躲闪,这么个铁家伙如果一个不稳从上面砸下来,底下的人就相片的干活了,连遗像都省了。

    同样的一幕不断的上演,一开始还在数数的奥基夫已经放弃了打算一个劲的低着头,省的被沙子灌进嘴里。不过他的心里默默的计算着,这三道便桥上通过的不下30辆坦克,听动静好像还有其他地方也在通过坦克,难道是全中国的坦克都在这里了?当然不是,这次参战的不过是以轩辕机步教导师为核心编制的远征军的第二批轮战部队。

    轻装甲为主的四个战斗群除了巨阙在拯救法国第五步兵师的运河之战中表现抢眼之外,另外三个集群中太阿战斗群和龙泉战斗群还参加了索姆河战役的前哨战,在沿海地区发动了一次突袭,将战线推到了比利时边境,引得德军用5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去支援沿海的守军,客观上打乱了德军的防御体系,不过僵化的法军总指挥部根本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反而用一个星期的炮击明明白白的告诉德军那是佯动,等英军法军在索姆河一线发动攻击的时候,德军的七个师已经回来了五个,两个战斗群除了一系列的战绩之外,在战略上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最倒霉的是工布战斗群,他们来的不算晚,却没有轮上参战,反而把装备全部转让给法军,悉心训练的徒弟在愚蠢的霞飞总司令的指挥下,定在补给点被德军的大炮肢解成了零件状态,钱倒是赚到了不少,不过战绩就是鸭蛋了。

    幸好法军也意识到是自己指挥系统还不适应指挥装甲部队作战,对于轮式装甲当作奇兵使用的效果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四个战斗群在完成了半年的战斗任务后,留下了所有装备,仅仅带着随身的轻武器上了回国的轮船。第一批远征军的收获当然不少,除了两场突击的胜利,歼敌不下两个师,几乎是自己人数的三倍之外,还成功的把远征军的名气打响了,而这批军官士兵都已经经历了欧洲主战场的熏陶,算得上百战精兵了。当然还给国家和军部打开了军火交易的通道,从此小到军用匕首,大到飞机装甲车都成了英法参战国的抢手货。除此之外,这一万多名官兵在法国收获的整整四大麻袋的粉红信笺也是一大收获,以至于到二战的时候,很多法国人居然持有了中国护照,不少犹太人家庭因为有中国护照而免于被送进集中营,当然前提是你家里的年轻人的有东方人的长相特征才行。

第三百四十九节 装甲突击掀狂飙

    其实这次装甲突袭并非人类历史第一次坦克登场,由于机枪和堑壕体系的大规模使用,英法发现士兵集群冲锋变成了无意义的自杀。战场的作战方式变为了“堑壕战”。为了克制机枪的优势,打破战场的僵局。英国人也有了使用陆地战舰来突击对方筑垒地域的想法。

    不过英国人的审美观一向比较奇葩,英国发明的这个坦克“老祖宗”长相实在难以恭维。它的核心部件是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农用拖拉机,在拖拉机底盘四周用锅炉轧钢板围起来,笨重的履带板越过了车顶。它需要8名乘员操作,光开车就要占用4个人。当时坦克上没有电台和车内通话器,震耳欲聋的噪声使得乘员要靠手势来指挥机械手操纵转向,再加上车内温度高,车辆颠簸剧烈,在这样的坦克里工作简直是“活受罪”。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人还为“大游民”坦克制定了“性别”标准,分为“雌”、“雄”两种坦克。“雌性”坦克只装5挺机枪,专门对付德国步兵,而“雄性”坦克的火力则强得多,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可以摧毁德军坚固工事。当时担任海军部长的丘吉尔在看到“大游民”坦克的丰硕战果后,兴奋地说:“用这家伙,我们可以打赢这场战争了!”结果这位二战时期著名的乌鸦嘴再次不幸失言,英国人的马克一型坦克不仅没有带来胜利,反而提醒了德国人把反装甲作战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比英国人幼稚而奇葩的马克一型坦克,中国其实用的是一款非常成熟的坦克,也是以后世公认的一战中攻守俱佳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为原型开发的“岗楼”坦克。

    这款“岗楼”坦克在当时世界各国中坦克设计是百花奇放而很难达到理想设计与作战需求之间可以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其总体设计为:发动机、变速箱、主动轮在后,驾驶等操纵装置在前,而且只需1名驾驶员即可。其炮塔位于车体中前部,拥用全车的制高点,可以360度旋转,使车长的视界非常的开阔,提高的坦克的火力反应及速度,这也是后世坦克的主流发展方向。

    原本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有三种基本车型:第一种装备7.62毫米机枪1挺,配子弹4800发(也有5400发之数据)第二种装备37毫米短管火炮,配弹137发。第三种为通信指挥车,将炮塔取消,装有固定装甲舱,并装备无线电台一部。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岗楼”坦克是中国国防军使用的最早的坦克,但是中国国防军把这种坦克当作外销型坦克使用,所以自己的采购量并不大,仅仅装备了轩辕教导师和第七集团军15机步师和第八集团军16机步师而已,而且随着新型坦克的入役,“岗楼”坦克已经开始逐步变为储备装备。一战烽火起,法国人还没来得及开发自己的坦克,中国国防军这款已经使用了五年以上的成熟坦克型号自然成了中法之间又一个重大军购项目。

    此次出战使用的都是改进型的“岗楼”坦克主要改进了坦克的行动部分,加大了负重轮的直径,加装带橡胶履带,采用高弹性的悬挂装置,提高了坦克的行驶速度,最大速度达到了公里/小时,行程达到了160公里。还开发了同型底盘的自行火炮,装备75毫米加农炮,不过仅少量装备部队。随同轩辕教导师一起参战的还有部分汽车拖曳的105榴弹炮和85毫米加农炮,和这个时代笨重的火炮不同,这两款都是源自二战主战装备的火炮在重量和射程上都完爆对手。而随行的20辆装甲卡车上带着那些古怪的圆筒子则是另外一款尚未面世的军国利器1917式6管牵引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配备的是火蛇式高爆火箭弹,弹长979毫米,弹径153毫米,弹重34.2千克,推进剂装药量6.35千克,战斗部重2.5千克,炮口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7055米。或者使用火蛇式发烟火箭弹,弹长1020毫米,弹径158毫米,弹重35.9千克,推进剂装药量6.35千克,战斗部重3.86千克,炮口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6905米。

    整个火箭炮是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一个改造自85毫米加农炮的炮架组成,俯仰角为5~45度,发射管长1300毫米,内有3条导向滑轨,6个发射管呈顺时针排列。发射时用电点火器按1、4、6、3、5、2的顺序点火,发射间隔为2秒,再装填时间为90秒。这种火箭弹比以前的笼式发射管打得更快、更远、更准,6发火箭弹齐射只需10秒,炮口初速达340米/秒,射程提高至6000米,散布面积小于130×80米。历史上原来本是德国人为了对付喀秋莎而发明的德国火箭炮却成为一战中对德国人施展淫威的武器,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幽默吧。

    上午8:30分,如同上班族的时钟一样准确,法军的火炮开始了轰鸣。而第四联队的一百多架雏鹰也从西面的天边铺满天空,还有40架被称为B2的“天鹅”轰炸机也夹杂在战斗机的队形中出现,他们的任务是进行战场遮蔽任务,德国人的援军将在道路上享受他们的专业拆解服务。

    炮火开始的一霎那,坦克集群就已经喷吐着柴油烟雾启动了,身后是一辆一辆的轮式人员输送车和轮式装甲,三个轮式装甲集群才开始承担他们本来的角色,对坦克部队的侧翼和后方进行掩护,同时担任后方乘车步兵部队的先导工作。等着一辆又一辆的刷着鹰徽的战车从战壕上越过,新西兰士兵才开始从战壕里探出头去观看。对面的德国人的一线阵地上还没有多少火力点开始射击,显然他们没有想到中**队竟然踩着炸点紧跟弹幕开始突击,他们的士兵还在防炮洞里没有展开呢。

    “哒哒哒”马克沁沉闷的枪声响起,打在灰绿色迷彩的坦克车体上不时迸发出一个个火花,可是没有任何坦克被击穿,这些改进型的“岗楼”坦克的正面装甲和炮塔上都挂上了一层表面硬化装甲板,加上本身的最薄也有15毫米厚的装甲和两层装甲之间的丝绸填充层。对方的子弹根本就没有办法奈何坦克。

    “岗楼”坦克上的机枪不时喷吐着亮线,把一个个德国兵打翻在战壕里,37毫米炮的威力虽然小,但是抵近射击的效果也是杠杠滴,一个个用沙袋加固的机枪阵地被打得四分五裂,第一道战壕甚至连5分钟都没坚持下来就溃散了,在机枪的射击下德军争先恐后的从交通壕向第二道阵地转移,可惜“岗楼”坦克后面的轮式装甲战车从坦克之间的缝隙里上前,用12.7毫米口径机枪开始对着折尺形的交通壕进行扫射,不时的把德军士兵的脑袋打爆,肢体撕裂,让德军留下一地死尸。

    虽然知道德军没有留下挺身队的习惯,但是战车后面的门打开后,一个两个端着“管道工”式冲锋枪的士兵从腰间摘下手榴*弹,拉开引线之后让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在手里呆上一两秒然后才扔进战壕里,第一线战壕里一阵阵烟尘血雾腾起,然后冲锋枪手才上前对着战壕里的死尸一阵扫射。后面的工兵送上来的便桥往壕沟上一架设,坦克就顺着铁架便桥开始通过了,这时候,德军的炮兵才反应过来,不过他们这些被飞机侦查到的阵地还没来得及开火,不是被中国的“天鹅”投下的炸弹炸的烟火四起,就是被法军的火炮给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只有分散的迫击炮阵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是德军可没有指挥分散在各处的战壕里的迫击炮形成合力,一起轰击某个地段的能力,只好把第一线战壕作为标的,让迫击炮组用最快的速度把炮弹射进第一道战壕,可惜此时的中国装甲集群已经突破的战壕,开始向不到五百米远的第二战壕发起新的一轮冲击。就在此时,几架雏鹰沿着德军战壕的走势,直接扫射起来,曲尺形的战壕或许对炮兵的防御能力不错,但是碰上四架战斗机一字排开平推的中国空军,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想法了,飞机轰鸣,机枪咆哮,地面上像是被八条用弹头和枪火编织成的鞭子抽打着战壕里的生灵。

    德军的火力被压制住,中国的坦克就如同发情的公牛开始蠢蠢欲动,要不是顾忌身后的新西兰和加拿大徒步步兵,他们确实可以用十公里以上的时速开始平推第二道、第三道战壕,不时有防步兵地雷被履带压得爆炸,但是装药较少的反步兵地雷能让一名徒步步兵失去一截小腿,但是却拿坦克的铁鞋没有办法。

    “啪”奥基夫发现一个德国人从战壕里突然站起身子,他的手里是一捆手*榴弹,从不断嗤嗤冒烟的状况看显然已经拉了弦。奥基夫慌乱中的一枪没有击中目标,他想起克朗中士的交代,立刻趴下抱紧脑袋,等着德国人的手榴*弹在中国坦克面前爆炸。不过他在卧倒的一瞬间却看到了一名在他身边的装甲车上一名中国士兵,身子探出一半。而掀开的盖板正好挡在他的胸前,他手里的哪只像是管子的组合体一样的怪枪发出噗噗的声音,德国人的手腕被击中,手榴*弹随着断掌一起跌落在战壕里,等一切归于平寂的时候,那名中国士兵扭头看看地面上卧倒的二等兵奥基夫,突然裂开嘴笑了,被硝烟熏得三横五纵的面孔衬托下,那口雪白的牙齿显得那么犀利。

    装甲辚辚,火炮怒吼,战机咆哮,机枪吟唱,一首动听的战地进行曲在被那辆停在树林里的装甲指挥车上的两根天线指挥的雄壮激烈而又有条不紊。奥基夫爬起来,扭头看看身后一个不少的战友,他也裂开嘴傻笑起来。

第三百五十节 坑爹第一是霞飞

    德军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在这种立体攻势面前若扬汤泼雪,没有任何单位能坚持守住一道防线哪怕一个小时。 ..德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接到的汇报都是凌乱不堪的,有的甚至互相矛盾,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前线碰到大麻烦了,协约国的此次攻势无比犀利,与以往那种千军万马,气势汹汹不同,这次的攻击更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床在切削工件,虽然声势不大,但是钢花铁屑被一层层的削掉,任凭德军防守部队如何意志坚强的防守,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在前线后面三公里初的第三道防线也宣告失守,第二军团司令为比洛将军已经被坏消息弄的麻木了,但是八万德军的大溃败还是让这位德军的中坚力量感到了无比的沮丧。但是令他更加震惊的还在后面,中午没有来得及吃饭的比洛将军带着参谋们一起在沙盘上研究形势,随着一条条的信息被核实,沙盘上的情形变得明朗起来。打着蓝色小旗子的协约国进攻方越来越突出防线,现在已经进抵阿拉斯,而还要继续威胁艾尔运河地区。除了被击溃的两个军,德军在二线运河地区还有两个步兵军和两个骑兵师,经过一上午的准备,现在已经分头赶赴前线,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将迎头痛击对方的前锋,至于前线汇报的那些大群的快速移动而又刀枪不入的坦克,比洛将军认为这纯属前线士兵们的臆想,连英**队都没有超过二十辆坦克参战,而且一个个又大又笨,这隶属于法国的外籍军队如何配备数百辆坦克?



不过狮屎胜于熊便啊,等到一个福克Dr1飞行中队硕果仅存的一名飞行员把他们用生命拍摄的侦查照片放在比洛将军和参谋们面前,他们不得不相信一个残酷的现实,这支打着从来没有见过的红色鹰徽战旗的军队真的派出不少于150辆坦克参加了这次突袭,而他们身后跟着的是大群的轮式装甲车和带着牛仔式太阳帽的新西兰步兵,戴着炒勺的加拿大士兵,不下三个师,或许更多,唯一的好消息是他们似乎没有马和牵引的重炮。至于空中力量,比洛已经不能做太多的设想了,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掩护侦查机去侦查,6架双座侦察机就回来一架,战斗机干脆全灭,对方已经集中了不下140架飞机在集群上空的盘旋掩护,还有一半是那种可恶的中国雏鹰。



“快的跟上,该死的,别慢吞吞的像个小姐。”克朗中士的大嗓门让周围的奥克兰第一步兵营的士兵们都低着头加快了速度“中国人的坦克已经过去了,你们跟不上装甲车就要被德国人的火力点跟打成筛子,还不快点。”



“中士,我们还要跑多远?”奥基夫忍不住问了一句,没想到刚刚还高声吆喝的中士一脸迷茫的。



“啊,我也不知道。反正总比顶着德国人的马克沁冲锋来的强,但愿他们能一直开到布鲁塞尔才好。”中士说着,拍拍奥基夫的背包,推了他一把,让他跟上队伍。



“是啊,那样,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奥基夫抬头把帽子往上推推,面的那些轰鸣的装甲车还有已经变成小黑点的坦克,虽然柴油机的烟雾呛人,但是比起一个月前面对德军密密麻麻的机枪火力点冲锋的时候可惬意多了。至少目前他们的弟兄还没有一个倒下,当然也没有几个战果,第一道第二道战壕的德军已经被又打又炸的剩不下几个了,连俘虏都省的抓了。



“前面碰到硬茬子了”第115坦克连的前导车车长谢峰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出来,显得有些急促“是80毫米口径加农炮,2门,他们隐藏在村庄里,他们在燃烧草丛,从烟雾里我们观察不到炮口焰,现在我们都无法靠近,请指示。”



“是埃杜瓦尔村,没法子,公路从村子里穿过,我们没得绕路。”满口重庆腔的坦克连作战参谋回头向车长位子上的集群指挥长郑明法中校汇报“要不请空军支援?打掉两个火力点。”



“不可能,十分钟前他们刚刚离开我们头顶上,就算回来他们也没有弹药了,还得靠自己。”



“炮火支援。集群的火力支援连已经到位了,让他们开火压制一下,或许我们能抵近射击消灭他们?”



“这个村子里面多是砖石结构的房子,你打算搞拆迁吗?我们的85炮弹没有两个基数根本打不动他们,再说时间也不允许。”郑明法的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如果是野外,他拼着一两辆坦克损失也能拿下,可惜这是村庄,地形复杂而且坦克一旦陷入狭窄的街道可没有多少办法脱身。



“对了,工兵连上来了没有?”郑明法突然想起一个办法,他用脚轻轻踹了作战参谋小刘的肩膀一下。



小刘有些茫然,工兵连能起作用吗?“啊,工兵连在三连后面跟轮式装甲在一起。”



“传令,让他们上来。对,立刻,马上带着工兵筑路车辆上来。”迷糊中小刘还是向后面的第二梯队传达了命令。全部机械化的工兵的速度并不慢,二十多辆奇形怪状的工程车辆从轮式装甲让出的道路上赶过来。



“张连长。命令你的推土机排在前面,用铲斗当盾牌,尽快趟出来2-3条道路,让后面的坦克抵近消灭敌人的加农炮,然后你们用爆破拆除的办法,快速拓宽公路,把路边的房子都往道路两侧进行爆破。拓宽道路,让主力迅速通过,明白了吗?去吧,拿下埃杜瓦尔村,你们工兵连记头功。”



“是,长官。”张连长一听能立功,精气神更足了,工兵连上战场也是架桥铺路,扫雷布雷,危险不低功劳没有,难得有机会抢头功,张连长回到连队一说,接着就被士兵们给围上来,好不容易选出四名推土机手,操纵着履带式多用途推土机把铲斗立起来当挡箭牌,开足马力想村子冲去。



机枪子弹打在“岗楼”坦克上好像雨打芭蕉,叮叮当当的甚是悦耳,不过要是8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敲到这种才七八吨重的小铁盒子上就有的瞧了。不过德国人烟雾里冲出来的履带车辆有点傻眼,这一个个举着半吨重的铲斗的推土机当成了先锋,虽然没有开枪开炮的,但是这种阵势让德国人怎么也想不到破解的办法,加农炮可不是从中国引进的那种步兵炮,三四个人拽着满世界转悠,这种大炮的阵地可不是十个人八个人能转换的了的。对方的铲斗把整个射角都给挡住了,任何一炮一定是打在铲斗上,可后面探头探脑的那些轻型坦克可不是吃素的,估计自己一开炮,对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工事隐蔽在法国人的宅院里,但是一旦被发现,对方的37炮也能打穿自己火炮的防御。



为了阻止中国装甲的狂飙突进,两门加农炮的指挥官还是先后下令开火,随着两台推土机被击中,他们身后的两辆“岗楼”坦克迅速从推土机后面冲出来,一个急停短瞄,一发37炮弹穿过院墙把一门加农炮的阵地炸的四分五裂,另一门加农炮的炮手见状顿时鸟兽散,却大多被开着顶盖的坦克车长用机枪追上了后背,打倒在地。



工兵们把铲车转向路边,一个个大口径弹药发射器(没良心炮)开始在两百米范围内搞强制拆迁了,一栋又一栋的法国民居被炸的向两边歪去,掀起的烟尘和倒塌的房屋把村子里隐藏的德军给堵在了后面的房子里,想打反击也得,出得去才行啊,



近乎零伤亡的通过了埃杜瓦尔村,整个集群继续前进,仅仅一个小时后就突破了德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艾尔运河和中国远征军之间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德军部队存在了。



不过这时候德军的上帝,霞飞将军踏着七彩祥云下凡了,远司转来的协约国西线总指挥霞飞的亲笔命令,命令中国远征军第一装甲集群在艾尔运河西岸停止进攻,巩固阵地,同时把新西兰师调走,掩护所谓的补给线,而加拿大步兵师则接到了掩护法国一支舟桥部队的任务。法国人的第六集团军正在结束休养,用法军和征用的英军车辆全力运输到阿拉斯,然后接替中国远征军渡过运河,向法国比利时边境的里尔推进,而法国的另外两个集团军也在做着随身支援第六集团军的准备,法国人铁了心要把进入比利时的荣誉留给自己的部队,或许如果是英军能突破法国比利时边境都不会让高卢公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而他们认为的那支拖着长辫子,畏畏缩缩的连填战壕都不合格的中**队居然是如此的生猛,法兰西的荣誉感让老将军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居然让狂飙突进的中国装甲集群停下了,给了德国人金子般,不,是钻石般珍贵的机会重整旗鼓,在运河东岸构筑了一道又一道防线,举着刀叉等他们的法国大餐。



或许在轻视和不信任部队方面,没有其他西方总参谋部超过法国的了。在战争爆发之前,法**事领导人估计,后备役军人约有百分之十五将拒绝征募。实际上,这个数字比百分之一稍多一点,而成群结队冲进新兵征募办事处的志愿兵,逾三十五万人。更使最高统帅部感到惊异的,和平时期的三千名逃兵又自动地返回他们的部队。



在一个被政治抗争分裂的国家里,甚至最得人心的法国社会党领袖让?若雷斯的被杀害,也没有引起国内的混乱。从社会党*国际的德奥区分部破裂的若雷斯,公开敦促他的追随者参加“为了我们可爱的法国的神圣战争……”,1914年7月31日,在动员前不到二十四小时,若雷斯被一个发狂的青年人打死了。在另一种情况下,他的暗杀会激起全国的罢工和骚动,但由于大战迫在眉睫,事情变了。自共和国于1871年成立以来,从来没有这样团结过。这个时期的列强国家的社会福利还没有那么发达,但是老百姓的国家认同度和责任感还是非常强的,吴宸轩一方面希望这种情形在中国老百姓的身上也能体现,另一方面也希望列强的百姓们继续保持优良传统,不然一战草草收场,他积攒下来的军需品和民用物资卖给谁去啊。



1914年8月4日,雷蒙?彭加勒总统带了他的战争咨文来到国民议会。在彭加勒发表他的战争演说时,曾经是他的批评者和敌手的人都和他一起站着。他不断被欢呼声和喝彩声打断,勉励所有法国人不管政见不同,团结成一个“神圣联盟”,并“在共同的爱国信念中象兄弟般地联合起来”。



长期以来对军事派系抱怀疑态度的法国政治家现在大大转变,把他们国家的命运付托给将军们。根据从1878年起生效的法律,总统宣布,由于“外国战争或武装侵略所引起的迫近的危险”,处于“戒严状态”是有理由的。虽然这项法令等于在整个法国和阿尔及利亚宣布戒严法,国民议会没有辩论就批准了。



不久就很清楚,把这个权力付托给总参谋部是不适宜的。在所有西线部队中,由于他们将军的无能,法国人遭受最不幸的失败。



法国人虽然动员得力,军队士气高昂,但是法军总指挥部的低能和固执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次虽然中国远征军的装甲狂飙打得德军溃不成军,但是霞飞的十二道金牌让德国人逃出生天,而进攻的法国第六集团军将万劫不复,法国人将损失的是三样无比珍贵的东西:一个享有清誉的老将军成千上万的法国小伙子的生命和法国唯一一次提前结束一战的机会。



这注定是让后世无数法国人提起来就咬牙切齿的决定,而中国装甲集群的昙花一现不仅让中国这支初出茅庐的装甲部队获得了宝贵的战场经验,也让很多有心的将领开始放下堑壕铁丝网加机枪的战术思维,转而去研究中国远征军所展示出来的那种水银泻地一般的全方位立体进攻体系。

第三百五十一节 无疾而终落帷幕

    早在1916年秋,双方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谈论和平。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德国许多主要人物承认,全面胜利不可能,小心谨慎地探听如何按照过得去的条件结束战争。即使是鲁登道夫将军,也不再夸口可以获得决定性结果了。协约国方面,黑格保证在1917年实现最后胜利。如果任何人怀疑这一点,罗伯逊将军就生气。霞飞保证,德国人会被消耗得筋疲力尽,他指望由英国人抵挡战争的冲击。



但霞飞的声望已今非昔比。他铸成的大错使法国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他的影响正在迅速下降。1916年头十个月,法国部队阵亡负伤失踪或被俘的,逾八十六万一千人。在法国国民议会里,霞飞由于伤亡人员增加和他对他们不关心而受到议员们的抨击。1916年初,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都举行秘密会议,讨论军事上的挫折。愤怒的议员们反映大众的情绪,必要时准备推翻政界和军界的最高层人物。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自己的前程也在危险中,仅仅由于以撤换霞飞为条件,才获得信任票。



本来索姆河之战失败了,当地指挥官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却和中国远征军方面商议制定了一个突袭计划,下令进行奇袭。德军措手不及,退出了早些时候他们攻占过的所有地方,眼里尔,甚至把战火引向比利时的可能性都有了。对尼韦尔来说,这是鸿运高照的时刻,更重要的是霞飞为了自己的荣誉把本来进展顺利的突袭硬生生叫停,然后从后方把准备不充分的第六集团军调动上来,强令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兵继续用集团冲锋的战术去和德国人的马克沁拼命,说实话,朱云阶觉得没搞出一个兵变就算法国兵遵纪守法了。战果当然是惨淡的了,第六集团军跨过运河后前进了十五公里就碰上了德军的一个师,没有中国空军的压制,德国人的空军迅速占领了运河以东的大片空域,学习中国空军的战术,先对着后面的炮兵进行突袭,消灭了法军的火炮之后,就开始对行进中的法军进行袭扰,德国陆军第二军团趁机在里尔以西紧急修筑了两道堑壕工事,虽然不甚完备,但是面对毫无重武器的又是疲兵的法**队,德军打得游刃有余,终于法军丢下15000具尸体后不得不来了个半程马拉松的大溃退,在艾尔运河的几座铁桥上差点没造成踩踏事件。



德军当然不会放过好机会,于是比洛将军派出了此前没有受到打击的两个国民步兵师进行追击。就在法军被拥堵在艾尔运河东岸的危急时刻,中国轩辕教导师的秘密武器1917式6管牵引火箭炮大发神威,一顿密集的炮弹把德军两个国民师给打得焦头烂额,虽然由于队形疏松损失不大,但是这种密集的炮火让德军不敢造次,在法国第六集团军和德军之间硬生生划出了一道一公里的隔离带。等到第四联队赶到艾尔运河上空,德军见势不妙不得不收缩兵力,而他们的重炮也不敢太过靠近前线,炮击的力度也就差了许多,第六集团军算是捡了条小命回来。至此索姆河战役的尾声才算终结。



法国人渴望有一位英雄,虽然霞飞最后把一场大胜搞的鸡飞狗跳,但是由尼韦尔力主开展的这次艾尔运河突击战差一点就变成光复里尔的重大胜利,所以巴黎的报纸都把他称为胜利的缔造者。而在白里安的印象中,他是霞飞的适当代替人,于是把霞飞“升迁”为法国元帅,随后把他放归田园去了。尼韦尔夸口说,他掌握着胜利的关键,但他拒绝透露他的战略。白里安也不催逼他。由于霞飞退休,眼下的任务已经足够地完成了。



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在被任命为法国陆军总司令时,已六十岁了,他出生于一个具有长期军事传统的家庭。他进过索米尔的骑兵学校,后来又改学炮兵,成绩优良。大战开始时,尼韦尔的军阶是中校,升为上校后,在马恩之战期间,他的大口径大炮知识,得到了用武之地。因为在他前面的法国步兵崩溃,他命令他的炮兵穿过被破坏的防线向前推进,向冯?克卢克将军的部队进行近距离射击,也就是玩了一把大炮上刺刀的战术。



1916年4月的索姆攻势之前,霞飞已经不满意贝当在凡尔登的战略。他的解决办法是把贝当提升,领导中央集团军群,而以尼韦尔来代替他。不久,这位炮兵专家就着手使德国人停止前进。引起所有协约国遐想的有名的口号“他们不得通过”,虽然常被人认为是贝当所创造,其实是尼韦尔创造的。这样的一位胜利将军上台,让容易激情高涨的法国人又开始忘记这两年血的教训,再次以全面击败德国甚至是灭亡德国为战争的目的,而这一点怎么也不是已经多度失血的法国能担负起来的了。



尼韦尔于1916年12月12日去尚蒂伊担任法国陆军的最高统帅时,充满了信心。为他的“艾尔运河战法”所震惊,人们对他的堂皇宣告是没有争议的:“这个经验是确定了的。我们的战法已经经过试验。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一定胜利。”



尼韦尔不象霞飞和贝当,是能说会道的,这使他说服了许多政客同意他的观点。议会陆军委员会的一位年轻和好议论的成员阿贝尔?费里对尼韦尔写道:“印象良好,清澈的眼睛直视着你,清楚而精确的思想。说话不虚张声势,对每件事都通情达理。”



彭加勒总统和劳合-乔治首相,尽管他俩不信任军人,也都被尼韦尔的风度所迷惑。他甚至迷惑首相,把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置于他的属下,并批准他于1917年筹划的酿成大灾难的攻势。



1917年元旦后不久,劳合-乔治首相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总理和一批意大利政界高级人物在罗马开会,讨论大战的令人失望的发展。当时没有将军们在场,这就反映了他们对他们的军事领导人缺乏信心。所达成的唯一明确的协议,是拒绝批准将军们所赞同的即使夺得一个小地区也甘愿大量流血的主张,显然这是索姆河战役带来的恶果。他们还承认,德奥重新开展的攻势,将迫使意大利人退出大战。为了拯救他们的南方盟国,西线再次开展一次战役是必要的,但没有一个领导人提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尼韦尔将军于1月15日谒见劳合-乔治,提出他的包括迅速而集中突击的彻底新攻势的计划,与已在艾尔运河作战中中国远征军的成功地证明了的计划相似。英国文职领导人都对这位英俊的将军印象良好。他是新教徒和他的母亲是英国人,构成了又一种联系。没有任何潜在的仇英心理会损害彼此的关系。



尼韦尔的计划引起了首相和有关人员的兴趣。他们了解他的夺回杜奥蒙炮台的战略,对他想大规模应用这同一方法表示赞同。可是,英国总参谋部的有些成员却并不感到有什么吸引力。他们认为,把对杜奥蒙之类单独的要塞进行的个别的成功的进攻,重复用来对付象德国主要堑壕系统这样疏开的战线,是不一定有效的。



尼韦尔得胜了。劳合-乔治深信他有大胆的想象力,同他手下的将军们说,如果他们有更好的计划,他将倾听。他告诫他们,政府不会批准又一次索姆战役,这是几个月前黑格和霞飞递交的唯一计划。黑格及其在法国的部队,奉命对法国总司令要“遵从其意见”,以“执行所有与作战实施有关的命令”。这样,黑格就从属于尼韦尔了。



在他的左膀右臂达朗松上校的敦促下,尼韦尔加快了准备攻势的步伐。法**队分成几个集团军群:由弗朗歇?德斯佩雷将军率领的北方集团军群,由贝当将军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由米什勒将军率领的强击部队,即后备集团军群。第四个集团军群,是由卡斯特尔诺将军率领的东方集团军群。



尼维尔当然没有忘记邀请中国远征军来参加这次他全权负责的战役,但是让他失望的是,远征军婉拒了他的邀请,除了已经更换了大多数飞机和飞行员的“空中霸王”法国空军外籍第四飞行联队之外,只有刚刚赶到瑟堡的第三批远征军轮战部队的独立重炮集群可以在战线后方进行火力支援。而尼维尔最渴望得到的“岗楼”坦克集群却没有被容许参战,不过作为补偿的是,法国可以出资购买这批坦克,而中国坦克手包教包会,让他们可以开着二手的中国坦克参加战役,至于这些训练一周就上阵的坦克兵能发挥的如何,大概谁也不敢太过奢望吧。



尼韦尔的集团军群将领不断接到他关于这个战役的指令。他的基调是明确的:“我坚持,暴力残忍和迅速的标志必须成为你们攻势的特征,尤其是,第一步的突破,必须一举而夺取敌人阵地和靠他们的炮兵占领的所有地区”(着重点是尼韦尔加的)。



尼韦尔的计划,包括由法军与英军对一个巨大的无掩护的德国突出部位进行双管齐下的强击。在索姆之战期间,协约国曾削弱沿着埃纳河由东至西形成曲线的德军防线。这个突出部现在仍易受到来自北面的英军和来自南面的法军的攻击。



这个全面计划要求英军先法军几天向前猛冲,以吸引德国防守者向北移动。那时南面,即无掩护的德国侧翼,将受到法军的冲击,预期他们将冲过去,在这个将被埃纳河水所淹没的德国堑壕系统中打开一个七十英里的缺口,然后以决定性的胜利结束。



尼韦尔的计划并不是没有优点的。德国的突出部兵力配备薄弱,易受攻击,在1916年夏的索姆之战,防御部队牺牲惨重。但是,如果德军事先知道,胜利是不可能的。



而实际上,德国人拿到尼维尔的作战计划仅仅比起各个英法军队的集团军主官慢上一个小时,或者说在英法军队的师长们还在等候上级的攻击命令的时候,德军总参谋部已经根据对方的作战计划制定下发的相应的防御方案,而反击的方案也已经交给威廉陛下亲自审阅了。



尼维尔的茶几上也摆满了杯具,战争在1917年的春天并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58/ 第一时间欣赏非和平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猎灵者所写的《非和平崛起》为转载作品,非和平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非和平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非和平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非和平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非和平崛起介绍:
一个无意间坠入黑暗的十九世纪尾巴尖的平凡人士,虽然无学历、无资历、无来历的三无人士,但是哥手头就是有技术、有朋友、有运势,更重要的是哥善阳谋、精诡计、脸厚心黑无下限。桓台苗家、旧军孟家、同仁堂乐家一个个商界的传奇人物都是我盟兄,绝世名将吴佩孚、吴禄贞、蓝…
非和平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非和平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非和平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