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潜龙TXT下载大唐潜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潜龙全文阅读

作者:执笔念红尘     大唐潜龙txt下载     大唐潜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三十七章 得胜归来

    于是,察将军和桑将军立即调剩余的五千兵力在第一道城墙与第二道城墙之下集结。二位大将都带有死志,他们很清楚,一旦自己率军参战,极有可能会战死在这里。但是他们别无选择。吐蕃国内对逃跑将军处罚极其严厉,即使桑将军逃回吐蕃,也是生不如生,倒不如战死在这里。而察将军则是明白,自己丢了冻凌关,即使逃回菩萨劳城,也会被愤怒地国王处死,倒不如战死在这里。

    当二万余名唐军骑兵正在屠杀敌军,五千军队集结完毕。

    “冲啊,为赞普战死!”

    随着城门打开,二位大将率五千兵力冲入正在激战地战斗中,桑将军更是喊出为赞普战死的死志,来激发吐蕃军的战斗意志。

    “命李嗣业将这最后一支敌军击溃!”

    封常清还以为城墙上的敌军会一直坐山观虎斗,现在他们终于忍耐不住了,将最后一点兵力给派了出来。封常清等的就是这一刻,因为封常清想一战彻底解决冻凌关的敌人,彻底结束对大勃律之战。

    “诺”

    亲兵得令后,立即拍马快速来到正在吐蕃军营屠杀的李嗣业旁。

    传令兵立即出声:“李将军,封将军有令,令你立刻率军解决敌人最后一支有生力量。”

    “好”

    “将士们,还有更大的军功等着我们呢!随本将冲。”

    “嗷嗷,嗷嗷”

    李嗣业闻令热血沸腾,战斗才是他最需要的,李嗣业一句鼓舞立即激起麾下军土的更高昂的斗志。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李嗣业好战,他带出来的兵同样好战。

    “随本将冲!”

    李嗣业很满意军士对战斗对军功的渴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李嗣业不再管吐蕃军营的乱局,当即率领麾下近二千骑兵直奔那刚加入战斗的五千敌军。

    本来敌军在黑暗中被唐军冲散了组织能力,将军失去了对军士的控制,只能由中下级军官率领部分士兵各自应战。但失去建制组织能力的敌军岂是具有完整的建制指挥能力的唐军对手。

    仅仅半个小时,二万多名敌军便被唐军分割成无数块,就连格将军都力战身亡。这些敌军在唐军骑兵的来回冲刺下苦苦支撑。就在这些敌军处于快崩溃的状态时,第二道城门终于打开,五千士兵加入战斗,不少唐军骑兵又分兵应战,这下给许多敌军喘息之机。

    “四团把守城门与城墙,其余军队随本将冲啊!”

    李兴在城墙上观察着整个战局,本来敌军在唐军主力部队的冲锋下,已被唐军分割包围了,战局开始向唐军倾斜。但随着这五千有生力量的加入,这战局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李兴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于是,李兴当即决定不守城墙,全力加入战斗。

    李兴当即率一千多名军士去冲入战斗中,拨换营军士早就想参加战斗,现在将军一声令下,他们在一片嗷嗷嗷叫声,随着李兴冲进敌军,一顿砍杀不止。

    而李嗣业率军直冲入五千敌军中,虽然唐军经历一场屠杀,但精力丝毫未减,与五千敌军杀得甚是激烈。

    而这时一万同罗骑兵已经击溃一万多名吐蕃兵,达步将军立即分兵攻击各处敌军。

    “我投降!”

    随着同罗骑兵的参战,各处的敌军终于支撑不住了,许多大勃律士兵和吐蕃士兵纷纷丢掉兵器投降。

    随着敌军的投降,原本还在苦苦支撑的敌军纷纷丢掉武器投降,整个敌军顿时崩溃,大批的敌人投降。而察将军见此战局已定,在悲愤欲绝之下自杀身亡了,而桑将军则是冲入唐军中,在皆连斩杀了几名士兵后,被唐军杀死。

    随着这二位大将的死亡,整个战场渐渐落下帷幕。

    “迅速打扫战场!”

    封常清见战局已定,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现在可以说大勃律之战已经彻底结束。这是卦常清第一次领兵出征,现在这对大勃律之战可以说是一场漂亮的灭国之战。

    各军骑兵纷纷下马打扫战场,唐军用横刀在每一名死亡的军士上补上一刀,以免有敌人装死,至于轻伤兵和重伤兵则是一律补上一刀,让其上西天。唐军可不会医治这些敌人,唐军对敌人可不会这么仁慈。

    整个战场打扫工作一直持续到天亮后,才渐渐结束,死亡的敌人直接挖坑埋掉。

    冻凌关帅府

    随着敌人的投降,这座新建不久的冻凌关便彻底落入唐军之手。

    封常清非常高兴,有那一位将军不想领军出征,打一场漂亮的灭国之战。当初高帅就是因为打赢了对小勃律之战,才最终晋升为安西节度使。

    这一次对大勃律之战,能打能这么顺利这么漂亮,多亏了李兴呀。现在封带清有了和高仙芝一样的想法,都把李兴当作一员福将。

    封常清坐在帅位上语气充满赞赏:“李兴,这一战多亏有你的建议,否则我们可能还在冻凌关艰难的破关了。这一场对大勃律之战,李兴居头功,各位没有异议吧!”

    张达恭脸色非常高兴,他很为这么有才能的兄弟而感到高兴与骄傲。

    张达恭率先站了出来双手抱拳:“末将没有异议。”

    “我等也没有异议!”

    李嗣业对李兴有些佩服,此人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赢得了安西军的认可和提拨。

    “末将也没有异议!”

    就连争强好胜的席元庆都对李兴有些服气,而且这场对大勃律之战。如果没有李兴提供的御寒衣物,唐军怎么可能安然无恙成功穿越锡亚琴冰川,成功突袭菩萨劳城,迫使大勃律国王投降。

    连唐军将军都没有异议,那仆属军就更没有异议了。

    ……

    一天后,唐军在冻凌关处理俘虏之后,便押着俘虏开始返回菩萨劳城。封常清留下席元庆在冻凌关驻守。

    三天后,唐军将所有亲吐蕃势力拨除后,便将大勃律置天威州,设府兵官员管理,纳入唐王朝管辖范围。

    封常清任贺娄余润为天威州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管理天威州,贺娄余润的二千兵马留在天威州。

    十日后,封常清率二万多骑兵押着一万多名俘虏开始返回安西。

    大唐帝国天宝十一载十月初,封常清率远征大军从菩萨劳城出发,走原来的路线,经特勒满川,播密,?岭守捉,翻怱岭,最后到达疏勒

    至此,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于大唐天宝十一载十二底到达安西都护府疏勒镇。

    在远征大军起程反回时,便气温下降,大雪纷飞,许多俘虏在途中不是被冻死就是行军途中意外死亡。而唐军有御寒衣服,在冬季安恙行军返回安西。

第二百三十八章 高仙芝的欣慰

    当二万多远征军到达疏勒时,已经十二月底了,原来一万多名的俘虏,现在只剩下五千多名,其余的俘虏全部在路上死掉了。

    而疏勒守捉使赵将军早早地得知封将军得胜归来,当远征军出现在距疏勒城不远时。赵将军亲自率属下出城门迎接。

    “赵守捉,这麻烦你亲自出城门来迎接我们呀!本将实属感激。”

    封常清和李腥几名将领穿着厚厚的御寒衣物在前面行军,突然封常清看到前方疏勒城门处站着一些人。封常清细眼一看,正是疏勒守捉赵将军在城门迎接,于是,封常清率众将快马加鞭来到城门与赵将军洽谈起来。

    赵守捉一脸微笑:“封将军打了场漂亮的灭国之战,令众多为之震奋。将军的功劳足以让我等出城门迎接了,高帅对封将军是赞赏有加呀!”

    赵守捉肯出城门迎接是因为他明白,封常清拥有了灭国之国,日后前途肯定不可限量,甚至会坐上安西节度使的位子。现在不和封常清打好关系,那什么时候打好关系了?等封常清登上高位,再搞好关系就晚了。

    封常清闻言脸色非常高兴,很享受这样的话。

    赵守捉连忙出声:“封将军,现在外面寒地冻的,还是早点让军士到营地休息,我已安排酒为将士们驱寒。另外,我还在酒楼设宴款待众位将军。”

    “好”

    封常清知道大军虽然御寒衣物在身,但如此长时间在野外行军,众军早已疲惫不堪了。

    随后,封常清率大军进入疏勒城,二万多名军士安置临时搭建的军营中休息,果然,赵守捉为每名军士安排了一杯酒来驱寒。众军士这下终于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了,这么多的行军,众将士没有一睡过好觉的。

    而封常清则是率众将赴宴,众将洽谈甚欢。

    三后,封常清率六千大军押运着五千多名俘虏开始启程前往龟兹城。而仆属军在疏勒城便分开了,同罗骑兵返回自己的部落,而拔汗军和何国也各自率军返回自己的国家。至此,三万远征大军就此解散,各自归位。

    ……

    龟兹城

    封常清率大军经过半个月的行军,终于在宝十二载一月上旬抵达龟兹城。

    “封将军回来了,快开城门。”

    “封将军回来了,快开城门。”

    在龟兹城西门守军远远地看到一支军队的到来,他们早已得到消息。封将军将于今日到达龟兹城。因此西门守军不疑其他,便欢呼着让军士打开城门,封常清成功灭掉大勃律,得胜归来的消息早已在安西都护府传开了。

    安西军将士最崇拜地就是能打蠃灭国之战的将军,这封常清灭掉大勃律之后,声望一下子在安西军将士心里猛长,成为仅次于高帅的英雄将领。

    而唐军又灭掉西域某国的消息在安西都扩府引起极大震憾。这唐军的战力闻名于下,这让许多身在安西汉人腰杆更直,更加有勇气面对众多的胡人。安西境内的许多汉人在听到此消息后,不顾外面寒地冻,纷纷上街庆祝唐军的胜利。

    而安西境内的胡人听到唐军又灭掉西域一国,胡人心中对唐军的畏惧更甚一分。让许多胡人躁动的心顿时安静不少,每当唐军胜利时,唐王朝在西域的地位便会越稳固。

    “卑职参见封将军”

    “封将军,高帅有令,若封将军到达龟兹城,请封将军率众将到节度使府面见高帅。”

    就在封常请率军到达龟兹城西门后,西门守军校尉立即率麾下军士向封将军行礼,并向封将军传达高帅的命令。

    “好”

    封常清闻令转头对旁边的副将:“你率军到番兵营休息,俘虏也一并押在番兵营交由段将军看管。”

    “末将领命”

    那名副将领命后便率大军转向前往城外的番兵营。

    封常清扭头旁边的众将:“你们随本将去节度使府面见高帅。”

    “诺”

    李腥将随封常清前往节度使府。

    经过数月的调理,高仙芝的病情已经彻底恢复健康,其实当初将出征主将交给封常清。高仙芝有一定的无奈的,现安西众将中,张达恭和席元庆猛则猛矣,可却没有帅才,只能当冲锋陷阵的将军。而段秀实和李兴虽有勇有谋,但太年轻了,声望不够,不足以令众将信服,还需多厉练一番,多熬几年,积累起威望和军功后,便可担当大任。只有李嗣业和封常清的威望和军功能勉强担任帅才,勉强令众将信服。高仙芝在二人思考了量久,终于决定让封常清担任此次远征军的主帅,高仙芝决定赌上一把!

    在大军出征后,高仙芝一直担心封常清在战役中受挫,迟迟攻不下大勃,那就麻烦大了。可结果令高仙芝放心了,封常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挥军灭掉了大勃律。这让高仙芝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的庆幸。现在封常清拥有灭国之功了,即使自己调离安西,自己也可以推荐封常清接任安西节度使。等过几年李兴和段秀实也成长起来了,安西军后继有人了。

    “高帅,封将军以及众将在屋外等侯。”

    就在高仙芝在思考未来之事时,屋外响起亲兵的声音。

    “让他们进来!”

    高仙芝思绪回归正常,便回到书房座位上。

    “末将参见高帅”

    众将进入书房后,一致向高仙芝行礼。

    “坐吧!”

    不知什么时候,书房多了一些胡凳,众将各自找个胡凳坐下,静待高帅的指示。

    高仙芝威严的双眼在众眼身上扫视了一眼后:

    “这次我们成功灭掉大勃律,为我们安西军的战功再创新高!本帅对众将很是欣慰,有众将在,这西域何人是我大唐帝国的对方。我们必将遵循陛下的拓边的旨意,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打造出最强大的帝国。”

    “皇帝万岁”

    众将闻言立即站起身子一起高呼。

    高仙芝神色平静:“封常清的捷报,本帅看过了,你们之所以如此顺利完成对大勃律之战,多亏了李兴献上的御寒衣物。若没有李兴献上的御寒衣物,你们也不可能让大军安然无恙成功穿越锡亚琴冰川,更不可能突袭菩萨劳城,迫使大勃律国王投降。若没有李兴献上的御寒衣服,你们只能攻打险关冻凌关,冒着惨失重的危险拿下冻凌关。在这场对大勃律之战,李兴是当之无愧的头功。”

    李兴闻言立即站起来谦虚:“高帅,这头功末将不敢领,这都是末将应该做的。这对大勃律之战,主要是封将军运筹帷幄,指挥有方,这都是封将军的功劳。”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李兴的计划

    封常清听闻脸上带有一丝享受之色,虽然在此战中,李兴确实是出力最多的。但自己身为领军统帅,不可能连李兴都比不上,那岂不是显得自己无能。所幸李兴识趣,没有全部揽下功劳,这不禁让封常清对李兴更加欣赏。

    高仙芝闻言有些笑:“你呀!别人都是巴不得多捞些功劳,你倒好,反把功劳往外推,你太谦虚,有时候太谦虚了不好!”

    “嘿嘿”

    李兴闻言不知道该什么,只好干笑二声来掩饰自己。

    所幸高仙芝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过多提。高仙芝转向李嗣业赞赏:“你在这场战场表现也非常突出,身为陌刀将领,上起马来,勇猛丝毫不逊色陌刀的勇猛,实为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李嗣业闻言脸色平静,并没有因高帅的夸奖而自鸣得意。李嗣业神色平静地站起来:“多谢高帅的夸奖,在末将眼中,只要能奋勇杀敌,不管是陌刀军还是骑兵,末将都能拼出一番功绩来。”

    “好”

    这李嗣业不愧是能入高仙芝当统帅的法眼,仅凭这不骄不躁,沉稳冷静,就足以担任领军帅才。

    这李嗣业在安西军中磨砺了近十年,终于具备了一名合格统帅必备的条件。高仙芝眼中带有欣赏之色:“你回去后,继续好好操练陌刀军,你们陌刀军和玄甲军是我安西军最大的两支王牌部队,切不可玩忽懈怠,忽略军士的训练。”

    “谨遵军令”

    李嗣业神色凝重地双手抱拳着。

    随后,高仙芝又夸奖了张达恭和席元庆,直夸得这二位将领心花怒放,笑意挂满脸上。

    高仙芝见前言都得差不多了,便正式进入正题:

    “此番你们打赢这场大勃律之战,活捉大勃律国王,并有几千吐蕃俘虏军。经本帅上奏朝廷,经圣上批准,让你们即日回京献捷。”

    “太好了,高帅,这是真的吗?”

    封常清,李嗣业,张达恭,席元庆都纷纷面露喜色,这回京献捷是难得一次能见圣上的机会。就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嗣业都面露喜色,可想这次回京献捷对他们的诱惑有多大。而李兴则是面露古怪之色,没想到仅仅时隔半年之久,便又要返回京城了。不过也好,要想把封常清推上北庭节度使,就必须要高力士亲自出马,而最能服高力士亲自出马的,只有自己。

    高仙芝闻言故意板着面孔反问:“怎么,你们还以为本帅会骗你不成?”

    “不敢,高帅,我们那敢质疑高帅呐!我们这不是太兴奋了吗!”

    众将都挂着笑意赔笑着,他们也是骤然听到这个大的好消息,脑袋没转过来,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高仙芝当然不是真的生气,现在能坐在书房内的将领都是高帅的心腹爱将亲信将领。高仙芝也不是气量的人,高仙芝也能平时和众将开一下玩笑。

    高仙芝继续回归正题:“本将考虑了一下,此番回京献捷,就由封常清领队,李兴,李嗣业,张达恭,席元庆随其校另外即然是回京献捷,大勃律国王肯定要带回京师交由圣上处理。还选四百名吐蕃俘虏回京,为了保证俘虏不出异动,随行护卫就交由李兴从拨换营抽调一个团的兵力来作为此行的护卫,保证此行的安全。”

    “谨遵军令”

    众将闻言大喜,他们以为只有一二名将军参与回京献捷,没想到都能参加回京献捷。

    高仙芝最后叮嘱:

    “封常清,这次大军抚恤工作,你一定要在走之前,安排妥当,切不可让战死受赡军士心寒,否则会对军队战斗意志有所伤害。记住,该赏的赏,该罚得罚,在军功上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方可令众军信服。”

    此战由封常清的来统帅打赢得,那此战的抚恤工作也只能由封常清来主持完成。因为封常清是此战的参与者,他清楚知道该怎么赏该怎么罚,该怎么抚恤工作。而高仙芝对此战详细情况了解不够仔细,如果冒然由高帅自己主持抚恤工作,极有可能会因情况不明而发生赏罚不明的情况。高仙芝很明白这一点,所以高仙芝并没有冒然插手此事,而是将此事全权交给封常清处理。高仙芝只需在公文批阅签字盖章就行了。

    封常清脸色受教:“多谢高帅教诲,高帅请放心,末将一定会将此事安排妥当,绝不会让军士心寒的。”

    高仙芝见事情都交待得差不多了,便下逐客令:

    “你们刚回来,好好休息一下。三后,由封常清率队起程回京献捷。”

    “谨遵军令”

    众将一致双手抱拳后,缓缓退出了高帅的书房。

    ……

    龟完兹城节度使府书房

    高仙芝在众将走后,便在思考众将回长安城后,会得到圣上怎样的赏赐?

    “高帅,李兴将军在外求见。”

    就在高仙芝思虑万千时,屋外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哦,原来是李兴,不知他来所谓何事?”这些念头仅仅在高仙芝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让他进来!”

    “末将参见高帅”

    李兴走进书房内,向高仙芝行礼。

    高仙芝望着李兴一眼:“你此刻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高帅英明,一目洞穿人心”

    李兴先夸奖高仙芝一下,而后李兴才道出此行的目的:“高帅,末将听前一段时间北庭节度使王大人病逝。”

    高仙芝闻言眼中露出一丝意外之色,他没有想到李兴来此是为这个事。高仙芝沉思了一下:“没错,王大人于九月病逝,现在朝廷正在议论派谁担任北庭节度使。目前北庭副都护程千里担任北庭节度使的呼声最高,本来派谁担任北庭节度使的事情在上个月就要有结果了。可右相李大人突然病逝,此事便拖延了,现在朝中政局诡秘,你回京献捷还是不要过多露出风头,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多谢高帅提醒”

    李兴突然露出一丝诡秘之色:“高帅,你有没有想过让封将军争夺北庭节度使之职!现在封将军风头正盛且拥有灭国之功,完全有实力争夺这北庭节度使之职。只要我们在京城长安找高翁,请他出手,此事成功机率非常大。高帅,此事可以考虑一下!”

    现在高仙芝终于明白了李兴来访的意图,想让我联手高力士共同推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原本高仙芝是不打算掺合北庭节度使之事,但现在经李心建设,高仙芝忽然想到。如果自己把封常清推上北庭节度使,那以自己与封常清的关系,这安西和北庭可以紧密合作双剑合壁,成为大唐帝国西部一把锋利的刀龋

第二百四十章 重提对南诏之战

    高仙芝仔细分析此事的利害关系,高仙芝脸上浮现出意动之色:“你真不愧是本帅的一员福将呐!此事本帅要好好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在外征战数月之久,要好好休息。本帅谨重考虑此事!”

    “末将告辞”

    李兴看到高仙芝的脸上的意外之色,便知道高帅肯定是想到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对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李兴放心地缓缓退出了高帅的书房,回岑府好好休息一下。

    ……

    京城长安城杨府

    右相李林甫本来想让杨国忠任剑南节度使,处理对南诏的战事,右相李林甫想借南诏之手除掉杨国忠。

    可杨国忠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对剑南那不是找死吗?搞不好就被南诏兵给干死了!所以杨国忠发挥出无赖特长,在唐玄宗面前哭诉,被杨国忠哭了几,唐玄宗终于心软了,将杨国忠留在京城。

    这下可把右相李林甫给气坏了,他没想到杨国忠会耍起赖来,而唐玄宗还将他留在京师。眼见自己除掉政敌的策略失效了,右相李林甫怒火攻心,终于一病不起。对于像右相李林甫这样高龄的人,一旦得病,极有可能要了老命。果不其然,右相李林甫在病床养病期间不见好久,终于在宝十一载十一月在李府病逝。

    这右相李林甫死了,谁是最大的利益受益者,当然是死里逃生的杨国忠。杨国忠得知自己的政敌李林甫死了,顿时高兴大摆宴席,喝酒庆贺。

    右相李林甫死后不久,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为右相。杨国忠当上右相后,便任韦见素为左相,杨国忠将原右相李林甫一派的官员或贬或降。杨国忠便大肆提拔自己的人,将朝堂充斥着自己这派系的人。至此杨国忠彻底掌握朝廷大权,成为朝廷上实权人物,成为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杨国忠掌握大权后,开始报复李林甫,杨国忠密报唐玄宗,李林甫勾结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叛逃。唐玄宗盛怒之下,在不察之下,下旨剥夺李林甫一切官职。

    杨国忠在报复李林甫后,便春风得意,每每喜洋洋的。而杨府成为长安城最有权势的府邸,每赂贿的人络绎不绝,杨国忠每都收到官员和商人,家族送到金银财宝,珠宝首饰。

    今日的杨府却异常宁静,原来杨国忠今下令拒接一切客人。在杨国忠的书房内,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正是新任左相韦见素。

    杨国忠满脸喜意,最近他可风得意,踏上人生巅峰。杨国忠品了一口茶:“韦见素,本相想重新发动对南诏的战事,以报宝十载惨败南诏之仇。你看如何?”

    韦见素坐在另一张胡凳上,韦见素闻言嘴角充满苦涩,这杨国忠怎么经历了宝十载的惨败之后,怎么还没有醒悟过来。这宝十载的惨败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眀南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而是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这样军事强国,想要灭掉,必须做好周密的布局,统帅的人选,军队的调动,后勤保障等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做好。

    以前权势不明显的杨国忠不肯听自己,执意要发动对南诏之战。更何况现在杨国忠掌握大权,更不可能听自己的,但愿这一场对南诏之战别重蹈宝十载的覆辙。

    韦见素知道劝服不了杨国忠,便决定走曲线来增加对南诏之战的胜率。韦见素认真思索一下:“杨相,下官赞成对南诏之诏,这南诏国不容觑,我们这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杨相,不知这次对南诏之战的统帅,有合适的人选吗?”

    杨国忠闻言开怀大笑,原本他以为韦见素还会同上次一样,反对对南诏之战,没想到韦见素居然转性了,难道他也认为此次对南诏之战,唐军必胜。

    杨国忠对此次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早已有了人选。杨国忠胸有成竹:

    “此次对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本相决定任剑南节度副使李宓担任,此人在剑南颇有战功,威望显赫,且富有谋略,还熟悉剑南地形和两军实力局势。由此龋任此次对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应该是胜算十足。”

    韦见素闻言也露出肯定之色,韦见素在兵部档案查阅剑南节度副使李宓的档案。此人在剑南以战功起家,经历数次战役,颇具战功和谋略,是一名实力派将军。由此龋任唐军统帅,胜算机率大,而且由此龋任唐军统帅,总比那个废物鲜于仲通担任唐军统师要强大一万倍。看来在这次对南诏的战争,杨相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并不是临时起意的。

    其实李宓对韦见素而言,也只能勉强够上唐军统帅的资格,只能算下下人选。韦见素真正对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的人选是高仙芝,哥舒翰等这些盛名的名将。但韦见素知道想调这几名掌握实权的节度使来担任此次唐军统帅,实在太难了,还必须由圣上出面,方有成功的可能性。

    韦见素脸露肯定之色:“李宓此人,下官也曾听过,此将颇具战功和谋略,由此龋任此次唐军统帅是再好不过了,下官赞同右相的决议。”

    韦见素还想知道杨国忠打算调那些军队组成远征军,便继续开口问:

    “不知杨相打算调动那些军队组成远征军来对付南诏?”

    现在杨国忠越来越欣赏韦见素的识趣,杨国忠便直接道出自己的想法:“本相决定以剑南军为主体,在内地征召十几万府兵和青壮年组成远征军。”

    韦见素闻言大惊失色,连剑南道正规军都对付不了南诏,就凭这十几万新兵,那岂不是给南诏送人头,再厉害的将军带着一群新兵,也很难打赢一场战役。韦见素连忙劝:“杨相,此事千万不可,连剑南道正规军都不是南诏的对手,仅凭这十几万新兵,那更不是南诏的对方。现如今,最好的方法是从各节度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精锐部队远征军,方可对付南诏这种已成气候的军事强国。”

    杨国忠闻言有些无奈:“你以为本相不想从各节度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实力雄厚的远征军?可是现在本相刚任右相,对边关各节度使没有威望,恐很难令各节度使心甘情愿地抽调精锐部队去异地作战。”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回京献捷

    韦见素闻言便明白了,他开始理解杨相的无奈了。现在杨相刚任右相不久,在政绩和军功都没有出色的功劳。杨相现在在边关各节度使眼中,没有丝毫威望,各节度使完全可以不用理睬,随时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即使派军恐怕也是战斗力最差的部队,搞不好也是从地方上抓些青壮年来组成军队,派到剑南去。

    唉!

    杨相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比起李林甫,还是相差太远了。李林甫身居右相十几年,在朝廷和边关各节度使都是威望极高,如果由李林甫下令各节度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远征军。即使边关各节度使不心甘情愿,也会派出颇具战斗力的部队来赴剑南参战。

    现在看来,只能从内地征召青壮年,可就这样兵源素质,着实令韦见素对第二次南诏之战不看好,唐军命运多折。

    “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韦见素无可奈何地叹息了一声,便只能同意杨相的决议。

    ……

    安西都护府龟兹城东门

    此时四百多名军士押着几百名吐蕃俘虏正在缓缓离开龟兹城,向东方而去。

    “大哥,三哥,别送了!别君千里,终有一别,而且我又不是不回安西都护府。”

    而李兴没有料到的是,他这次回京长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安西都护府了。这是李兴最后一次站在西域的土地上了,没有人知道这一牵

    在龟兹城东门,段秀实和岑参等几位将军在城门处给封常清等壤别。他们知道封常封等人一去长安,没有四个月的时间,根本就回不来。所以他们关系好的将领在今早上纷纷来到东门向他们送别,这一别,再见面就是四个月后了。

    在段秀实等饶送别下,封常清等人翻身上马缓缓离去,向内地方向而去。这次押送吐蕃俘虏的军队是拨换营一团部队,李兴特意选荔非守瑜所部随自己同校

    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在龟兹城东门城楼上,高仙芝满脸忧虑地望着这支渐渐离去的回京献捷的队伍。

    本来按照高仙芝的想法,此时不适合回京献捷,因为此时朝廷由于右相李林甫的逝世,杨国忠继位右相。此时的朝廷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地覆的变化,各派系都会出来争夺官位。此时的朝廷政治前景不明,局势诡秘异常,实在不适合他们回京献捷。

    高仙芝担心他们会无意中或被人利用而被牵扯进派系争斗,那就麻烦大了。这种派系争斗,即使是如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的高仙芝都得心翼翼地对待。

    可惜,当捷报传到长安圣上时,圣上非常高兴,圣上直接下令让安西打赢此仗的将军回京献捷。现在高仙芝也只能默默地希望封常清等人在长安受圣上赏赐之后,不要在长安逗留,立马返回安西都护府,躲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回京献捷的队伍一路向东,经河西,陇右,关内向长安城方向而去。这一路上,穿越沙漠戈壁,荒漠绿洲,雪山各种崎岖坎坷的道路。历经二个月的艰苦旅程,回京献捷队伍终于在宝十二载三月中旬抵达长安城附近。

    此时的回京献捷队伍,无论是押送俘虏的唐军还是吐蕃俘虏,脸上都挂满了疲惫不堪之色。显然在这二个月的行军中,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就连封常清等几位大将也是脸上带有疲惫之色,但他们的眼神更多的是充满向往之色。长安城是整个亚洲最繁华的都城,也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

    “将军,前面就是金光门了。”

    在队伍前面,李兴突然拍马上前向封常清禀告。在众位将军中,极有来到过长安城的将军,李兴身为长安城本地人,当然要指引他们。

    “去明德门,本将想从那里进入长安城!”

    封常清常年生活在安西都护府,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长安城,封常清想从鼎鼎大名的明徳门进入长安城。

    于是,李兴便率队伍转向来到明德门,明德门此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停,你们是那里的军队,可有旨意?”

    就在拨换营军士押送着吐蕃俘虏往明徳门而去时,在明德门的守军很早就发现一支唐军的到来,一名守城校尉立即来到封常清面前询问情况。

    “我们是安西军,我们奉圣上旨意押送吐蕃回京献捷,这是我等地官凭和圣旨。”

    李兴见幢即上前向这名守军校尉交涉,同时,李兴从怀中和包袱中取出官凭和圣旨给这名校尉看。

    “原来是打赢大勃律的将军,快请进,怒我们无礼,来人,放校”

    当守军校尉验证他们的身份,得知他们是打赢大勃律之战的将军后。守军校尉的脸色立即变得恭敬之色,眼中更带有崇拜之色望着眼前的几位将军。

    现在的大唐帝国虽然内部开始腐朽衰败,在军事上依旧处于巅峰状态上,各节度度不断开疆拓土。因此,在大唐帝国的百姓和士兵的眼中,他们最崇拜的就是挥军千里灭敌国,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的将军。

    “走”

    封常清见守军放行,便下令队伍通明德门进入长安城。

    就在回京献捷队伍进入长安城后,这时,李兴突然对封常清禀告:“封将军,末将的家就在长安城,末将想回家探望阿爷,还望封将军应充。”

    “去吧!上朝受朝前和我们汇合就行了!”

    封常清闻言脸色非常平静,并没有因李心家在长安城而惊讶!因为在封常清出发前,高仙芝便已经将李心身世告诉了封常清。当时封常清得知李兴乃是皇室中人,李姓王爷之子之时,脸上挂满了惊讶之色,他没有想到李兴还有这层身份,实在是令惊叹不已!

    李兴在得到封常清的许可之后,便率几名卫士脱离大部队,向嗣邠王府方向而去。而封常清刚是率领队伍前往春明大街的崇仁坊进奏院方向而去,进奏院主要供地方官员进京食宿,安西都护府在崇仁坊内也有一座进奏院。

    长安占地广阔,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是帝王居所,皇城在宫城之南,为大唐朝廷的行政中心,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分别被长安县和万年县管辖,整个长安城内居住着百万长安民众和数十万来自南海北的客旅。

    明德门,正对面便是朱雀大街,朱雀大街宽约百步,可并排行约六十辆马车。笔直大街一直延伸十余里,尽头便是皇城大门朱雀门。

第二百四十二章 红尘醉余波

    长安城嗣邠王府

    自从去年李兴在长安城搞出红尘醉名气大躁后,嗣邠王府的知名度也在长安城家喻户晓。众多百姓和富商巨贾以及达官贵族都知道了嗣邠王府出了一名商业才,就是嗣邠王的三子。就在李兴随高仙芝返回安西时,不少嗅出红尘醉商机的富商巨贾达官贵族纷纷到携重礼到嗣邠王府拜访嗣邠王,想趁机和嗣邠王打好关系,借嗣邠王来谋求更多的红尘配的利益。

    一时间,嗣邠王府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差点没把嗣邠王的门槛给踩烂了。但所有前来嗣邠王府的人全部都是失望而去。因为李兴在走之前,并没有把红尘醉交给府中管理,嗣邠王府对红尘醉没有一点管理权。甚至嗣邠王府的人也是在红尘醉出来后,才知道这红尘醉是李兴搞出来。

    当时,嗣邠王曾询问过李兴,这红尘醉如何管理?李斜时的态度非常坚决,李兴表态红尘醉全权交给李湫来管理,嗣邠王府不插手红尘醉管理事谊。由于李兴搞出红尘醉是用的自己的钱,并没有动用府中半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嗣邠王对李兴将红尘醉管理的事不可奈何,只能默认此事。因为此事嗣邠王还想李兴发生一些不愉快,毕竟在嗣邠王眼中,这红尘醉应该由嗣邠王府进行管理,怎么能将红尘醉交由外人来处理?

    但这些失望而归的富商巨贾达官贵族并没有放弃,他们动用情报关系,很快就了解到红尘醉现交由曹王府的四子,李心好友李湫全权管理。

    于是,这些有实力的人纷纷携重礼来曹王府拜访曹王和李湫,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多一些红尘醉额度,谋求更多的利益。李湫由于是李心死觉,再加上李心重托,因此李兴对这些糖衣炮弹全部拒绝。但李湫能挡住这些饶糖衣炮弹,并不代表其他人能挡住糖衣炮弹。曹王在富商巨贾达官贵族的糖衣炮弹中,很快便沦陷了,曹王向这些人打包票,一定让儿子答应你们的请求。

    曹王原来以为此事自己亲自出马,会手到擒拿。可曹王没有想到一向听从自己的儿子,这次却坚决的拒绝了,无论曹王怎么,李湫就是不答应,气得曹王把李湫打了几巴掌。

    因为此事,李湫与阿爷曹王的关系闹得非常僵,之后李湫便搬离了曹王府,在长安城买了一座家道中落的府邸居住了起来,从此李湫没有返回曹王府。但这些麻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些富商巨贾达官贵族见软得不行,便直接来硬的,他们动用权势直接逼迫李湫交出红尘醉的利益和红尘醉配方。

    所幸李湫有李兴走之前留下的一张王牌,李湫见情势危急,便持李兴留下的高力士令牌,去高府请高力士出马。果然高力士信守承诺,高力士一见此令牌,便答应替李湫化解此事。

    随后,高力士派人在长安城高层势力中放出风声,红尘醉归高力士罩着,任何欺压红尘醉之事,便是对我高力士不敬!

    这些富商巨贾达官贵族没有想到,这红尘醉背后真有高力士撑着。当日,李兴拿出高力士的令牌,他们还半信半疑,现在成真了。高力士在长安城及朝堂上的影响那是无人敢质疑的,这些势力的让到高力士警告的风声后。这些人在内心害怕之下,纷纷携重礼到高府请罪,而所有针对红尘醉的权势逼迫,在一夜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一场声势浩大的权势逼迫在高力士出面后,便悄然消失。这让李湫真正认识到高力士在长安城的影响力。这下李湫便再也没有任何冤言,完全按照李兴留下的叮嘱,将红尘醉所营利的百分之二十钱财恭恭敬敬地送到高府,作为红尘醉对高力士的保护回报。

    至此,经此一出,红尘醉便彻底在长安城扎根下来,无人敢惹,每个代理商都老老实实领取自己那份红尘醉额度。当然,暗下窃取红尘醉配方的动作,却从未停止过。所幸在李心流水作业下,大大减少泄密的可能性。许多间谍在红尘醉作坊暗查许久,却始终无法得到完整的红尘醉配方,只能得到零散的红尘醉配方。这些富商巨贾和达官贵族想用这些零散红尘醉配方,仿酿出原味红尘醉。可惜,他们酿的酒始终无法和红尘醉相提并论,这不禁让这些人大失所望。

    ……

    长安城嗣邠王府

    自从这些人知道嗣邠王府没有红尘醉管理权后,这些人就再也没有来过嗣邠王府。嗣邠王府也由此恢复了以往的冷清。

    张平顺是嗣邠王府的卫士,他本是随世子李兆进的卫士,前段时间不心得罪心情极差的世子李兆进,被罚到府大门看门。但张平顺却非常高兴,因为他发现世子李兆进,自从红尘醉火了之后,世子李兆进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对下人动不动就是狠打。因此,张平顺对看守大门任务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样正好躲过世子李兆进的暴躁脾气,以免被波及。

    “三公子回来了,的参见三公子!”

    正在大门值守的张平顺眼尖的发现十余名人正骑马向嗣邠王府方向而来。张平顺细看这几个饶面容,忽然是三公子李兴回来了。于是张平顺立即高喊着,便带着另一名大门卫士上前向李兴行礼。

    “恩,阿爷现在何处?”

    李兴率卫士在观赏了一下长安的风景和人流后,便来到嗣邠王府。

    张平顺眼中满是崇拜之色恭敬:“回三公子,王爷正在书房。”

    自从红尘醉火了之后,李心名气大躁,嗣邠王府的人纷纷崇拜三公子,把三公子当作偶像,并十分羡慕跟随在三公子的卫士。

    李兴闻言直接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林枫。李兴便直接走进嗣邠王府,经直走向书房,而林枫则是率卫士进入府中休息。

    “孩儿拜见阿爷。”

    李兴来到书房直接推开房门,进入书房内,只见嗣邠王正在书桌上练字,李兴赶紧向阿爷行礼。

    “原来是兴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正在书桌上练字的嗣邠王突然听到房门被打开有人进入,嗣邠王眼中便怒气一闪,是那个不知礼数的下人闯入。愤怒的嗣邠王抬头一看,当看清来人面孔之后,原来愤怒的眼神立即转变成惊讶之色。

    至于当初嗣邠王与李兴之间的不愉快,随着时间流逝,早就烟消云散了。嗣邠王知道李兴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就让他去闯吧!

第二百四十三章 说服高力士

    下午,长安城翊善坊高府

    李兴在嗣邠王府和阿爷交谈了一会,嗣邠王早就忘掉去年那场不愉快,并叮嘱李兴好好干,自己以后不再干涉你的事情了。至此,李兴和阿爷嗣邠王的关系和好如初。

    李兴此次返回嗣邠王就想要恢复与阿爷的关系,毕竟自己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全靠阿爷的支持与帮助。所幸阿爷早把去年的不愉快给忘记了,这令李兴大松了一口气。

    于是,李兴再和阿爷嗣邠王聊了一会后,便离开了嗣邠王府,径直前往他需要谋划的地方。现在时间紧迫,圣上封赏就在这几举行,自己必须提前做出谋划。否则,一旦宫殿上唐玄宗金口玉言一口,事后再想改变,太难了。一定要赶到圣上封赏前,完成此次谋划,这件事李兴早已经谋划许久,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也是李兴回京后连李湫都没有来得及见,便怱怱忙忙地赶往这里的原因。

    十几分钟后,李兴骑马来到翊善坊内一座十分大气的府邸。

    “什么人,难道不知这是谁的府邸吗?”

    当李兴纵马来到府门前时,府门前的卫士见此立即出声喝斥!

    李兴见此立即翻身下马来到卫士前,李兴从怀中取出一张名贴递给卫士:“这是我的名贴,麻烦你将此名贴转交给你家主人,就后生辈前来拜访。”

    “就凭你……”

    这名卫士见眼前的年轻人竟想见我家主人,眼中充满讽刺。这每想见我家主饶人太多了,但真正能被我家主人接见的,又有几个?原来语气充满讽刺的卫士,突然见到李兴塞给他的十两银子,卫士立即态度大变。

    李兴对此也很无奈,如果有高力士令牌在,他又何必出此下策。李兴见卫士接下自己的银子后,便出声:“你只需持此名贴交给你家主人就校”

    “好,你在慈待一下,我这就进内通报。不过,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在金钱的诱惑下,这名卫士终于肯答应替李兴向主主递名贴。卫士持李心名贴转身另一名卫士了一句话后,便走进府内向主人禀告。而李兴则是在府门前继续等待,按照高力士对自己的欣赏,高力士肯见自己的机率非常大。

    果不其然,仅仅片刻后,那名卫士便快步来到府门前。卫士脸色十分恭敬:“李公子,我家主人有请,请随的入内!”

    完此话的卫士眼中带有一丝奇怪之色,他在这里担任府门值守已有几年。在他的印象中,能被主人接见的,都是朝中重臣,基本上都是中年人上饶官员。这年轻人能单独被主人接见,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不禁让他对这名年轻饶身份充满好奇。

    这名卫士带李兴进入府内,在七拐八绕之后,来到一间书房前。卫士脸色十分恭敬:“老爷,李公子到了。”

    “让他进来吧!你下去吧!”

    一道洪亮的声音在书房中响起,卫士闻言缓缓退去。李兴则是轻轻地推开房门,走进书房内。

    “卑职参见高翁”

    李兴走进书房内,只见高力士正在看书,李兴立即向高力士行礼。

    “坐吧!”

    高力士闻言这才放下手中的书籍,眼中带有欣赏之意示意李兴不要拘束,找个位置坐下。

    “多谢高翁!”

    虽然高力士的话如此,但李兴可不敢放肆。李兴恭恭敬敬在一张胡登上坐下。

    “恩”

    高力士欣赏李兴这样的态度,高力士轻声开口:“你上次搞的红尘醉非常好,老夫非常喜欢,现在老夫每没有一杯红尘醉下肚,便感觉食之无味。”

    李兴闻言不敢露出傲气:“多谢高翁夸奖,卑职不敢居功。这红尘醉也是卑职无意中酿制出来的,若高翁喜欢,卑职命人再加几倍红尘醉给高翁。”

    “恩,你这么急来见老夫,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高力士无意在此事多聊,便直接转入正题。高力士早就在高仙芝呈送给圣上的回京献捷人员奏章中,便知道李兴也在受封将军行列郑按照安西都护府到长安城的距离,再加上他们还要押着俘虏,就算他们的脚程再快,也得需要二个月的时间。按时间推算,李腥一行人也是刚刚抵达京师长安城,而李兴这么早来见我,肯定是有什么急事。故此高力士才有此一问!

    “高翁果然料事如神!”

    李兴先是夸奖了高力士一番,而后才开始进入正题。李兴脸色凝重:“高翁,你对封将军有什么看法?”

    “这李兴果然有大图谋!”高力士眼中异色一闪:“老夫对封将军不甚了解,不过从高大人以往送给朝廷的奏章中,不难了解到。封将军极具文笔才华,治军严明,颇有大将风格,高大人似有培养封将军之意。”

    李兴闻言心中对高力士生出一丝敬佩,仅凭过往的奏章,便能分析出封常清的实力,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滥高力士。仅凭这双火眼金睛,就足以享尽荣华富贵。

    “高翁真乃神人也!”

    李兴由衷的夸赞高翁,李兴便又话题一转:“高翁,现如今北庭节度使空缺,你对谁担任北庭节度使有什么看法吗?”

    “终于进入正题了!”李兴此话一出,高力士瞬间便知道李兴来访的目的,他是想把封常清推上北庭节度使之位上。可封常清担任北庭节度使,对我和圣上以及朝廷有什么益处。想到此,高力士并没有出声回答,而是眯着眼睛,不停地在思考此事利与害。

    李兴见高力士没有出声,便知道高力士肯定对封常清还不够相信,心中对封常清充满疑虑。李兴便出声解释:“高翁,目前在争夺北庭节度使上,呼声最高的就是北庭副都护程大人。可卑职了解程大饶性格,程大人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最重要胆气不足。由此龋任北庭节度使,或者守成有足,但攻取不足。若是日后朝廷内地发生动荡,凭此饶胆量,恐怕会拥兵自重,不敢率兵进入关内助皇帝。而封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且富有谋略和治军严明,实为朝廷戍边大将的最佳选择。卑职可以保证,若日后朝廷内地发生动荡,封将军和高帅一定会率军进入关内助圣上,保关河宁定。现如今,边关节度使权利过大,选任节度使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此事,老夫再考虑考虑,你下去吧!老夫要静一静。”

    高力士对李兴其它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真正打动高力士的话,是李兴最后一句话。

第二百四十四章 死党

    现如令,边关节度使个个都拥有军事权,财政权,人事权,俨同独立王国,节度使的权利太大了。连李兴都看出边关节度使权利过大,一旦节度使有不轨之心,那将是朝廷的一场灾难。

    前段时间自己也曾跟圣上提过,说现在边关节度使权利过大,应采取节制手段,可圣上却没有听过去。对此,高力士也徒之奈何,现在又在李兴的口中听到关于边关节度使权利过大的事情。看来这世上有一些有远见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节度使权利过大的危险性。

    看来边关节度使拥兵自重的矛头已经显现出来了,即然圣上坐视不理,但老夫却不能坐视不理。李兴说得对,这边关节度使的选派必须慎之又慎,最起码忠心一定要有的。原来高力士不打算参与北庭节度使之事,但现在看来,自已是必须要参加了。至于李兴所提议的封常清,高力士还要多考虑一下,毕竟自已对他还不够了解。

    “来人”

    想到这,高力士眼中决定之色一闪而过,心中做出决定,高力士对屋外大喊着。

    “主人,小的在”

    在高力士的话音刚落,一名健壮的卫士迅速进入房间,健壮卫士跪在向高力士行礼。

    “你立即持老夫名贴到兵部和吏部,将所有关于封常清的档案全部调出来,带回府中,快去!”

    高力士从怀中取出一张珍贵的名贴,健壮卫士见此立马上前接住高力士的名贴。

    “诺”

    健壮卫士将高力士名贴小心翼翼地放在怀中,而后转身迅速离去。

    高力士望着离去的卫士身影:“希望这封常清确如李兴所言,对朝廷忠心耿耿,能保山河宁定。”

    随着唐玄宗的怠政,现在放眼朝廷,真的很难找出一二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才。至于杨国忠,这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高力士打心眼就看不起,但圣上信任杨国忠,高力士也徒之奈何。

    “现在朝廷在杨国忠管理下,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高力士现在对朝廷充满忧虑,他非常希望唐玄宗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恢复开元年间的英明神武和雄心壮志,一扫朝廷上的萎靡颓废与腐败成风。

    ……

    长安城永安坊

    李兴在离开高府后,便纵马来到永安坊的一座宅子,按照阿爷所说,李湫和自己阿爷闹翻后,便搬到此处居住。

    李兴对李湫十分感动,在唐朝十分重视孝道的环境下,他肯为了我而与自己的阿爷闹翻,这让李兴真正认识在古代义气是怎么写的。

    李兴来到一府有些陈旧的宅子,这个宅子占地还可以,这个宅子的规模看起来,以前是一家颇有财力的人。

    “我是来找李公子的,我是他的好友,你向李公子通报一声,就说李兴来访。”

    宅子大门有名仆人在值守,李兴上前对这名仆人说看。

    “你就是李公子呀!我家公子吩咐过了,若李公子来此,直接入内,小的这就引你入内。”

    仆人一听是李兴名字,便眼前一亮,眼中充满崇拜之色,仆人当即表示带李兴入内。

    李兴闻言走进宅子,仆人便把大门关上,而后引领李兴前往书房。

    “公子,李公子来访。”

    二人来到书房前,仆人轻声禀告。

    “扑通”

    “随着一阵不知明的声音响起,随后房门被打开,露出一副满脸疲惫不堪之色的李湫。

    “兴哥儿,你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就要上吊了,这太累了。”

    李湫见到李兴后,一扫疲惫之色,红光满面地对李兴诉苦着。

    李兴看到李湫满脸疲惫之色,心中有些心疼这位好兄弟。这红尘醉庞大的管理实在是太难为李湫了,原本李湫只是京城纨绔子第,每天吃喝享乐,那里有管理庞大基业的经验。但李兴也是无奈,当时李兴即将随高帅返回安西都护府,而李兴在长安城并没有班底,根本没有一套可以信任管理红尘醉的班底。李兴为保证在自己离开长安城后,红尘醉不被各方势力瓜发,李兴只能将红尘醉交由在长安城唯一可以信任的李湫。现在看来,李湫果然没让李兴失望,只是管理这红尘醉庞大的基业对李湫而言,实在太为难了。

    李兴热泪盈眶地一把将李湫抱住:“辛苦你了,好兄弟!”

    “有兴哥儿这句话,那怕再辛苦,我也愿意。”

    原来内心充满疲惫不堪的李湫听到李兴这句话后,内心的疲惫顿时消失了,李湫红着双眼,这段时间,李湫太难了。若不是李湫用李兴留下的那枚高力士令牌,请动了高力士出马,恐怕红尘醉的基业已经被各方势力给瓜分完毕了。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自己只能以死谢罪,来偿还李兴对他的重托。

    “我们今天一定要喝得不醉不归!”

    李兴知道李湫心中满满的艰熬,便要一醉方休来解出李湫心中的苦。

    “好,来人摆酒上菜!”

    李兴此言深合李湫之意,也只有在李兴面前,李湫才敢一醉方休,喝个痛快。

    很快,红尘醉和各种菜便端到书房桌子上,二人互饮几杯和闲谈一会,李兴突然说出的一句话,把吓得李湫目瞪口呆。

    李兴喝了一口红尘醉后突然决定:“湫弟,这红尘醉可能要让出去一部分的利益了,我们可能很难在独占这份巨大利益了。”

    “兴哥儿,你没发烧吧!”

    李湫闻言赶紧用右手在李兴额头上摸了摸,这不烫呀?怎么兴哥儿开始说起胡话了,莫不是这酒劲大了,让兴哥儿开始胡言乱语了。

    “放心,我清醒了很。”

    李兴又喝了一口红尘醉后,开始解释:“现如今长安城和朝廷的局势发生了巨变。右相李林甫病逝,杨国忠就任右相。右相李林甫对我们没有什么威胁,他只贪权,不怎么贪财,在加上高力士的影响,李林甫不会对我们出手。可杨国忠就不一样了,他不仅贪权,还更贪财,他现在是右相,掌握了朝廷大权。恐怕杨国忠不会放任红尘醉这个巨大的利益,他一定会出手抢夺红尘醉的利益。到时侯即使高力士出马,恐怕也很难令杨国忠放弃,杨国忠只需在圣上提及红尘醉有巨额钱财,圣上就有可能默许杨国忠的行为。到那时,高力士也无能为力,于其红尘醉被杨国忠全部夺走,倒不如主动让出一部分利益,保全红尘醉。而且最重要的是,杨暄与我们极差,现在他阿爷掌握朝延大权,杨暄一定更加狂妄,他一定会怂恿杨国忠出手对付我们的。”

感谢扣q616822900读者支持

    作者十分感谢扣q616822900读者送得月票和打赏,作者感谢读者的大力支持!

第二百四十五章 钱财诱人

    其实这一点,李兴在回京的路上便已经开始在思考这一点了。杨国忠不似李林甫那样,只贪权,不怎么贪财。而且李林甫聪明和狡滑,李林甫是绝不会为了这些钱财,而去得罪一位能影响皇帝的红人。但杨国忠就不一样。他不仅贪权,更贪钱财,他绝不会放任红尘醉这个巨大的利益而不管的,杨国忠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谋取红尘醉的巨大利益。甚至为了红尘醉的利益,杨国忠会请动圣上来压迫高力士,让高力士不要插手红尘醉之事。

    现在杨国忠就任右相,在朝廷上已是大势已成,无人能撼动,就连高力士也得忌惮半分。更别说自己一个小小将军,那敢与杨国忠抗衡,仅凭杨国忠和杨贵妃与皇帝的关系,自己就不是杨国忠对手。想要解决杨国忠,现在还不是时候,仅让他跳几年,等到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动荡到来之时,便是杨国忠的死期。而且现在的自己,根本不入杨国忠的法眼,眼下的局面,李兴只有暂时选择退让,主动让出利益,以免高力士为难。另外只要杨国忠不触及高力士的核心利益,高力士是不会与杨国忠发生正面冲突的。而红尘醉显然算不上高力士的核心利益。高力士这么审时度势的聪明人,是不会为了红尘醉而与风头正盛大势已成的杨国忠发生正面冲突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与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是死敌,眼下杨国忠掌握朝廷大权,杨暄一定会春风得意,更加狂妄,杨暄一定会借杨国忠的权势来对付我。杨国忠本来就贪财,再加上杨暄的怂勇,杨国忠一定会出手对付我的。于其红尘醉全部被杨国忠夺走,倒不如借着高力士之势和杨国忠达成协议,让出一部分红尘醉利益,来保全自己,至于让多少利益,到时侯再说吧!现在最重要的是隐藏自己,静待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动荡的到来,那才是李兴大显身手之时。

    李湫被李兴的话给惊呆了,李湫仿佛不相信:“兴哥儿,堂堂大唐帝国的皇帝怎么允许臣子干夺取别人家业之事?圣上富有四方,整个天下都是圣上,圣上还在乎我们这点钱财?兴哥儿,你是不是多虑了?”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管理,现在李湫已经对红尘醉有感情了,就这样让他退一部分利益出来,李湫实在是不甘心呐!

    而李兴闻言则是冷笑:

    “皇帝又怎么了,皇帝就不缺钱,现在后宫花费巨资,尤其是三国夫人出行,那排场和钱财花费不计其数,皇帝那点钱早就见底了。而且你以为杨国忠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杨国忠能够有今天的地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国忠会敛财,会增加皇帝的钱财来供后宫的开销。皇帝也缺钱,这件事情一旦闹到圣上那里,圣上一定会偏袒杨国忠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完全依靠高力士,只能选择让出一部分的利益。”

    李湫闻言心神顿时仿佛被雷到似的,他想不到富甲天下的圣上,竟然默许臣子干这种事情。李兴所说的话,李湫是明白,李湫是长安城的纨绔世子,对长安的事情了如指掌。李湫也了解到一些皇帝后宫和三国夫人的庞大开销的讯息,也自然明白李兴所说的是真的。在这一瞬间,一直在李湫心中那位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神武的皇帝形象,开始在李湫心中渐渐崩塌了。

    李兴见李湫失魂落魄的神色,便知道对李湫的打击不小。如果唐玄宗从登基以来一直享受不理朝政,他们还好想点。可偏偏唐玄宗是一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现在唐玄宗变得这样昏庸,实在是令这些在父辈口中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神武熏滔下的年纪一辈的年轻人难以接受。

    李兴见此便安慰李湫:

    “湫弟,有舍才有得,进退之道,方合文王之数。现在我们只是暂时退避,现在杨国忠掌握朝廷大权,远远不是我们能抗衡的。一旦我们继续固守红尘醉庞大基业,日后若是遭来杨国忠的全面打击,我们极有可能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可能会丢掉性命。湫弟,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我们要忍,且由杨氏一族嚣张,日后便是他们的恶果。”

    “全凭兴哥儿做主!”

    有些失魂落魄的李湫在李兴的安慰下,开始重新振作起来。如果继续顽固不化,我们极有可能会被杨国忠随便挰造一个罪名,将我们抓入大牢,甚至是杀害,然后杨国忠全盘接手红尘醉的基业。李湫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明白李兴的正确做法和其中的无奈。

    ……

    长安城青鹤楼

    于此同时,在青鹤楼的二楼一间包厢,几名公子哥正不停地讨好一名中间位置左拥右抱两位美女的公子。

    “暄少爷,我刚刚消息,那个李兴从安西回到长安城了。”

    一名眼神充满奸诈之色的公子突然对春风得意的杨暄说着。

    “啪”

    原本春风得意的杨暄听到李兴的名字,杨暄直接把手中的酒杯摔碎,杨暄心中对李兴充满深深地仇恨。在杨暄心里,如果有仇人排行榜,那李兴绝对能排第一,杨暄对李兴,那是刻骨铭心,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以前是李林甫掌朝廷大权,且李兴有高大夫的保护,杨暄便没有动用阿爷的关系来对付李兴。现在阿爷掌握朝廷大权,而李兴又主动来到长安,杨暄若再不怂恿阿爷对付李兴,那杨暄便不叫杨暄了!

    可杨暄也不是傻子,经过几次与李兴交锋,如果自己再亲自上阵与李兴对阵,可能又会惨遭羞辱。为今之计,只有动用阿爷的权势,才能对付得了李兴,可又该用什么理由打动阿爷,才能让阿爷出手对付李兴?

    杨暄想了想决定问一下这个泥腿子,杨暄假装思考了一下脸露为难之色:“现在李兴自投罗网跑到长安城,我们若再不出手对付李兴,那岂不是辜负了李兴的一番美意。那本公子在忧虑该用什么理由说服我阿爷,让阿爷出手对付李兴?”

    另一名脸带阴险之色的公子哥主动提议:“暄少爷,现如今红尘醉的生意可谓是日进斗出,财源滚滚。何不用红尘醉的利益来打动右相大人。”

    “妙”

    杨暄闻言顿时激动地拍大腿,此计太妙,对于阿爷贪财的性格,只要自己点出红尘醉庞大的利益,阿爷一定会主动出手对付李兴。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杨国忠出手

    这几名公子哥为何这么怂恿杨暄出手对付李兴的红尘醉。皆因他们的家中阿爷谋取红尘醉不成,便想到利用杨国忠来对付李兴。只要杨国忠干掉李兴,他们便可趁势瓜分一部分红尘醉利益。所以这些公子哥才会极力怂恿杨暄,让杨暄用红尘醉的庞大的利益来引诱杨国忠主动出手对付李兴。这些势力早就想瓜分红尘醉的庞大的利益,只是碍于高力士不敢出手,现在有了杨国忠,他们便可借杨国忠之手除掉李兴。

    ……

    晚上,长安城杨府

    自从杨国忠当上右相后,便春风满面,他这段时间捏造各种罪名,把原右相李林甫的派系的人都给或贬或撤职。杨国忠便大力提拨自己这派系的人,将他们充填到朝廷六部各个重要岗位上,以方便自己彻底掌握朝廷大权。

    今日杨国忠从宫中回来后,便在书房思考着改革六部之事。

    “暄儿向阿爷问安。”

    在杨国忠思考事情时,房门被打开,一脸恭顺的杨暄走进书房内,杨暄向杨国忠行大礼。

    杨国忠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整天吃喝玩乐的杨暄:“你每次这样的态度来见阿爷,肯定就是有什么事情要求阿爷,说吧什么事?”

    杨国忠对杨暄虽然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杨国忠对儿子却非常溺爱,他可不愿意看到儿子被人欺负。

    杨暄早就知道阿爷肯定会帮忙,杨暄连忙出声:“阿爷,你可知长安城新出来的红尘醉?

    “听过”

    杨国忠闻言忽然想起名气大盛的红尘醉,杨国忠对钱财有着天然的嗅觉,他从红尘醉销售模式了解到红尘醉乃是暴利。

    杨暄见阿爷眼中有意动便开始怂恿:“这红尘醉乃是嗣邠王的三子李兴酿制而出的,他釆取独家销售代理权,赚取大量的钱财。暄儿听话各州报名之人多达百余人,每州三万两黄金,百余人就相当于赚了三百万两黄金。这个红尘醉是赚钱的好助手,嗣邠王在朝中没有势力,而李兴也只是在安西都护府当一名小小的将军,不足为虑。只要阿爷采取什么手段将李兴抓入大牢,那红尘醉便落入我们杨家之手。”

    “三百万两黄金”

    当杨国忠听到这个数字时,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虽然知道这红尘醉赚钱,但没有想到这红尘醉这么赚钱。原本杨国忠就想待朝中局势稳定后,就出乎对付李兴,夺下红尘醉。现在听到暄儿的讯息,红尘尘醉居然这么赚钱,必须将红尘醉拿下。

    杨暄面带犹豫之色缓慢:“阿爷,虽然嗣邠王没有威胁,可红尘醉由高力士在幕后罩着。如果我们对红尘醉,势必会得罪高力士,这会不会有些得不偿失?”

    杨暄虽然语带劝退之意,但杨暄巴不得阿爷对李兴下死手,又怎么可能劝阿爷放手。杨暄这是以退为进,来激阿爷那颗膨胀的心,让阿爷下定决心对付李兴。

    “高力士我自办法。”

    杨国忠听到红尘醉居然有高力士罩着,这不禁令他有些犹豫。但杨国忠内心对红尘醉庞大的利益的渴望,使杨国忠压住了对高力士的忌惮。如果是百分之八十以下的利益,杨国忠可以看在高力士的面子不出手,但这红尘醉的利益是百分百以上了,足以让杨国忠为此而与高力士干上一架。

    杨暄见目的达成,脸上露出大仇将报的得意之色,但这些心思杨暄可不想被阿爷发现。杨暄神色恭敬:

    “阿爷,不知你想怎么对付李兴,而且现在红尘醉由曹王的三子李湫管理,李湫同时还在右骁卫任中郎将。”

    杨国忠脑海中飞转着,在思考该如何解决李兴和李湫,同时还要挡住高力士的突然发难。忽然杨国忠眼前一亮,似乎想到对付李兴和李湫的绝佳之计。

    杨国忠脸带阴险:“这李兴在安西不是颇立战功吗?正好朝廷将派大军再次征讨南诏,到时候令他随军南下剑南参加对南诏之战。同时会令右骁卫也随军南下剑南参加对南诏之战,李湫也在出征序中。这样一来,红尘醉的两位实权人物都离开长安了,那红尘醉便任由我们拿挰了。搞不好他们在剑南战事中不慎战死了,那岂不是更好。明天我去面见圣上,将李兴纳入征南诏之战的序列中,待李兴和李湫随军南下剑南后,我便出手拿下红尘醉。”

    “妙,此计太妙了!”

    杨暄闻言大叫一声好,脸上满上激动之色。虽然不是立马出手对付李兴,但只要阿爷肯出手对付李兴,杨暄就已经很满足了。

    杨国忠信心十足:“暄儿,等着看阿爷的手段吧!”

    ……

    长安城兴庆宫后花园

    唐玄宗正在池塘喂鱼玩,但唐玄宗显然是心不在掩,脸上挂满忧虑。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先是同罗部落叛逃,北庭节度使王正见病逝,近接着右相李林甫病逝等等一系列不好事情。所幸有安西军打嬴大勃律之战的捷报,总算是安慰了唐玄宗的心。唐玄宗为了冲掉天宝十一载的晦气,特意搞献捷大礼的喜气,希望天宝十二载能带来好运。

    “圣上,是不是有忧心之事?”

    在一旁陪同唐玄宗的高力士见圣眼神带有忧虑,便轻声问着。

    唐玄宗往鱼塘丢掉手里一块鱼食后,忧心重重对高力士:“最近朝中大臣和边关大将为争北庭节度使闹得不可开交,甚是令朕烦心呐!”

    唐玄宗对高力士可谓是无比的信任,在唐玄宗的人,只有高力士一人在唐玄宗当太子时便跟随在一起的亲信,这份信任不是任何人能比的。这也难怪在唐肃宗时,在外流外的高力士听到唐玄宗宾天的消息,会吐血而亡。

    高力士闻言眼中异色一闪:“陛下,何不从这些竞争者跳不出来,另选德才兼备的大将担任北庭节度使?”

    唐玄宗闻言露出意外之色:“听你之言,想必对谁担任北庭节度使有了人选?说来听听,究竟是谁能入你的法眼?”

    高力士脸色凝重:“陛下,封常清刚刚打赢大勃律之战,在军中拥有一定的声望。而且此人治军极严,又颇具文才,具有军事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的大将。现在封常清拥有灭国之功,其实力足以担任北庭节度使的。如果封常清是因拥有灭国之功才担任北庭节度使,那他为继续往上升,一定会率军为朝廷开疆拓土,再立灭国之功。这也是一种对边将激励的手段,可以让边关大将明白,想要升官,就要率军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

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室之悲

    唐玄宗闻言细细沉思了起来,高力士前面的一段话,唐玄宗并没有真正认真对待,但高力士最后一段话却打动了唐玄宗的心。

    “开边”

    唐玄宗从登基称帝以来,一直奉行一个开边政策。唐玄宗热衷于开疆拓土,即使是现在唐玄宗昏庸,但唐玄宗依然热衷于开彊拓土。

    当年王忠嗣被唐玄宗贬职,虽然是因为石堡城之战,王忠嗣抗命不遵被盛怒之下的唐玄宗打入大牢。但其实唐玄宗换掉王忠嗣,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王忠嗣奉行的政策与唐玄宗的政策不符。王忠嗣当年兼任四个节度使,在边关主张和平政策,与各民族搞好关系。但唐玄宗却热衷于开彊拓士,唐玄宗让当世名将王忠嗣兼任四个节度使,就是希望王忠嗣整合西边所有的军队和资源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谁知王忠嗣兼任四个节度使后,开始主张和平,玩起避战。这可令唐玄宗心里非常不舒服,再加上在唐玄宗亲自统筹下的石堡城之战,王忠嗣居然抗命不遵。于是新恨和旧恨一起算,唐玄宗盛怒之下直接将王忠嗣打入大牢。后幸好哥舒翰为王忠嗣说情,唐玄宗还需要哥舒翰打赢石堡城之战,便卖哥舒翰一个面子,饶了王忠嗣一命。唐玄宗将王忠嗣贬为地方刺史,王忠嗣就此郁郁而终,一代绝世名将就在离去。

    在经历王忠嗣之事后,哥舒翰便明白唐玄宗的开边的意愿。于是,哥舒翰就任西北军节度使后,便抛弃王忠嗣和平守边的政策,开始率军四处攻城掠地,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因此,哥舒翰和安禄山一样,甚得唐玄宗的喜爱,但安?山更精于人情事故,在唐玄宗的心里,安?山地位比哥舒翰高上几分。

    在唐玄宗开疆拓土的默许下,高仙芝,哥舒翰和安禄山纷纷主动向周边异族挑起战火。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唐帝国涌现出很多名将,但这些名将却想不到数年之后,他们竟会在战场上见,那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命运大作战。

    正因为如此,唐玄宗任命边关节度使时,希望他能够率军开疆拓土。本来唐玄宗还在为谁任北庭节度使而感到忧虑时,现在听了高力士的话,唐玄宗感觉豁然开朗,唐玄宗也因此对谁任北庭节度使有了最终的决定。

    唐玄宗心想:“只要这次拥有灭国之功的封常清就任北庭节度使,那无形之中向军界将军和朝廷官员释放一个信号。想要当边关节度使和继续往上升,就必须博一个灭国之功,才有资格。这样就会激励军中各级将军对战争和开彊拓土的野心,使他们全心全意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这正是唐玄宗所愿意看到的,唐玄宗希望在见到祖列宗时,能够欣慰地去列祖列宗,也为太子留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

    唐玄宗脸上非常欣赏对高力士:“不愧是跟随朕这么久的老人了!总是知道朕在忧虑什么?总是能破解朕的忧虑,这满朝文武百官,竟没有一个懂朕的心思。”

    高力士闻言脸上露出陪笑之色:“其实陛下早已有了决断,小的只是让陛下下定决心。小的不敢居功,陛下的英明神武,小的是最清楚的。”

    高力士内心有些放心和高兴,看陛下的脸色和说话语气,以及自己对陛下的了解。高力士知道封常清就任北庭节度使之事基本上成了,陛下已有决定了,只待大殿封赏之时,便可正式下旨宣布封常清就任北庭节度使,昭告天下。

    “陛下,右相杨大人求见。”

    就在唐玄宗心情愉快,总算是解决新任北庭节度使的人选时,一名禁军将领突然来到唐玄宗身边,向唐玄宗禀告。

    “哦,竟然国忠来了,让他进来吧!”

    唐玄宗正是心情愉悦之时,便当即下令让杨国忠进来。

    “臣杨国忠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脸平静之色地杨国忠走进后花园,后唐玄宗行礼。随后,杨国忠余眼突然看到陛下身边的高力士,心里心中一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国忠也只能硬着头皮了。

    “起来吧!你这个时候来见朕,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唐玄宗对杨国忠非常信任,不仅仅是因为杨国忠与杨贵妃的亲戚关系。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杨国忠会敛财,能够满足自己奢侈无度的消费。

    唐玄宗心已经老了疲了,他不想再理朝政了,他只想享受这余生,和杨贵妃的余生。虽然唐玄宗怠政,但唐玄宗却对太子李亨极度不放心,不敢将朝廷大权交给太子李亨。唐玄宗提心自己一旦将朝廷交给太子李亨,太子李亨继位后翻脸,剥夺自己的一切。那自己岂不是失去了所有,所以唐玄宗对太子李亨非常警惕,只要他有不轨行为,立即斩杀。这也是唐王朝皇室的悲哀,自从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后,唐王朝的皇帝对自己的兄弟和儿子极度不放心,生怕他们效仿太宗之事,发动政变,将自己从皇位上拉下。

    即然唐玄宗不想理政,又不放心将朝廷大权交给太子李享。唐玄宗最后决定将朝廷大权交给右相,自己在后宫享乐。因为右相不似太子,右相只是一个臣子,他掌握再多的权力,他也只是臣子,没有人随右相发动政变。右相只是一个臣子,自己可以随时收回右相的权力,因此李林甫才会长期窃取右相之位长达十九年之久。

    现在杨国忠更得陛下信任,如果没有数年之后那场安史之乱,杨国忠可能会和李林甫一样,在右相之位一直干到唐玄宗宾天。那样即使没有安史之乱,恐怕唐王朝在杨国忠的祸害之下,离灭国也就差那么一点,只需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便能彻底击垮唐王朝,将唐王朝带入深渊之中,让唐王朝渐渐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杨国忠脸色凝重:“刚刚接到剑南的军情,说南诏有率军犯剑南之意。”

    唐玄宗闻言不解:“你上次不是汇报说,在天宝十载那场对南诏之战中,南诏已经被我唐军打败了吗?怎么南诏又有实力侵扰我剑南边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怕高力士吐露实情连忙解释:“陛下,南诏这段时间与吐蕃结盟,得到吐蕃大力援助,南诏因此野心再起,想报上次兵败之仇。剑南军情说,南诏尽起国内所有青壮年和吐蕃数万大军共同近十万大军,有攻打剑南之意。”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诏战事将起

    唐玄宗闻言愤怒地将手中的为数不多的鱼食扔掉:“这该死的吐蕃,就知道和我们作对,总有一天,朕会派大军将吐蕃灭掉,将吐蕃人尽皆斩杀,以报朕心头之恨。”

    但唐玄宗愤怒归愤怒,但是唐玄宗内心清楚明白,以目前唐王朝的实力,根本无法灭掉吐蕃。唐王朝能对吐蕃实行战略上的压制和保持对吐蕃军事上的优势,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吐蕃和唐王朝抗衡了百余年,期间双方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但总得来说,双方互有输赢。但唐王朝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时,唐王朝基本上被吐蕃虐杀,连薛仁贵都兵败吐蕃。直到那名吐蕃战神兵败被杀后,唐王朝才开始扭转对吐蕃的军事劣势,渐渐和吐蕃斗得旗鼓相当。在唐玄宗时期,也是哥舒翰夺回石堡城后,唐王朝才对吐蕃有战略压制。之后哥舒翰一路率军夺回被吐蕃占领的失地,哥舒翰也正是因此才兼任河西节度使,成为唐王朝西北军老大与东北军安禄山平起平坐。

    而高力士听到杨国忠又在欺骗陛下,高力士心对杨国忠便是一顿冷笑。天宝十载那场对南诏之战,整个天下人都知道唐军惨败,几万剑南军全军覆没,仅剑南统帅鲜于仲通逃出生天。更可笑的是,败军之将在杨国忠的粉饰下,转身一变成为胜利之将,更是被陛下封赏为长安城京兆尹,成为天下的笑柄。

    可他又不能告诉陛下,现在陛下对杨国忠深得陛下的信任。就是现在高力士告诉陛下南诏实情,陛下也最多只是责骂一下杨国忠,根本不可能因此事而撤掉杨国忠右相之职。此事抖露出来,根本伤不了杨国忠分毫,反而会将杨国忠得罪死。高力士又不傻,怎么会干这种到头来坑自己的事情。

    于是,高力士对南诏之战实情闷不作声,任由杨国忠欺骗陛下,谁让陛下识错了人,让这种人窃取了朝廷大权,实乃天下悲哀。本来高力士以为李林甫死后,陛下能挑选德高望重的人才担任右相,可没想到杨国忠这个货色竟让当上了朝廷右相,这实在让高力士很是无语。

    高力士已经隐隐感到唐王朝在李林甫和杨国忠和某些有野心边关节度使的祸害下,唐王朝的根基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次,高力士和高仙芝会面时,李兴提出将同罗骑兵交给高仙芝时,高力士会答应帮忙。因为高力士已经隐隐感觉到安禄山的野心,高力士在为唐王朝做准备。而这次高力士也答应李兴,助封常清登上北庭节度使,高力土也是在为以后做准备。高力士是尽量将军事力量交给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节度使和将领,以此来压制某些野心渐起的边关节度使,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可以说,高力士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唐玄宗,只有保住这盛世大唐,才能保住唐玄宗的英明神武的威望和形象。这么忠心的太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属罕见。

    唐玄宗仅仅思考了一下就下令:“国忠,先下手为强,你立即下令让剑南军主动出击,拿下南诏。只要南诏军主力被灭,那吐蕃援军便会乖乖缩回吐蕃。”

    虽然唐玄宗不理朝政,在处理事情上开始昏庸起来。但是在这些事情,唐玄宗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精明。可惜,唐玄宗不知剑南实情,他说方法看似可行,但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因为剑南军元气大伤了,能守住剑南就已是万幸了,还想进攻,那是做梦。

    杨国忠闻言赶紧劝阻:

    “陛下,这计恐怕不行,剑南军在天宝十载那场战争中,虽然打败南诏,但剑南军的损失也不小。这一年多,剑南军的实力一直没有恢复过来,恐无力担任进攻任务。”

    唐玄宗闻言眉头一皱语气不善:“怎么剑南军的实力恢复这么慢?连进攻的军事任务都担任不了?你即然知道剑南军不能进攻?想必已经想出了对策,说吧!朕要听一听你的计策。”

    杨国忠闻言大喜,他等的就是陛下这句话。于是,杨国忠信心满满:“陛下,虽然剑南军实力不够,但可以从内地征兵组成南征军,以剑南军为主,内地兵为副,合力组成实力强大的南征军,争取一次性灭掉南诏。从此让南诏消失在西南边境,让西南边境永保和平。只要南诏国被灭,吐蕃援军便会自动撤走,如果吐蕃援军不撤,南征军便合力将这股吐蕃援军吃掉。”

    “国忠担任右相后,军事才能见长不少呀!”

    唐玄宗昕完了杨国忠的计策,心些感慨着,但唐玄宗又询问杨国忠:“这次征讨南诏,不知你准备选派谁为南征军主帅。”

    杨国忠对此早有腹稿,杨国忠胸有成竹:“陛下,此次的南征军主帅,臣想启用剑南节度副使李宓,南征军两位副将,臣想启用岭南左武卫大将军何履光以及安西新起的将星李兴。陛下,剑南节度副使李宓在剑南颇立战功,在剑南军中颇有声望,无论是军事才能和威望都足以担任此次南征军统帅。而岭南左武卫大将军何履光曾率军出征过南诏,对南诏熟悉,且此人有勇有谋,足以担任此次南征军副将。另安西新起的将星李兴,李兴自从在安西参军,便崭露出卓越地军事才能,在恒罗斯之战以及大勃律之战都立下赫赫战功,深得高大夫器重。虽然李兴威望不足,但让李兴担此重任,也向天下将领表明,朝廷对有战功有军事才能的年轻将领的大力培养与器重,让天下中下层将领奋勇杀敌。因此臣特意将李兴提拔为征南军副将,凭李兴崭露出来军事才能,足以担任南征军副将,李兴只是欠缺一些威望。”

    “好,好,好”

    唐玄玄宗闻闻非常高兴,连说了三个好字。尤其是杨国忠提拔李兴的理由,更是令唐玄宗赞同:“由杨国忠担任朝廷右相,朕无虑了!可以继续享受了!”

    唐玄宗脸色恢复正常:“国忠,你征讨南之策略和选任南征军将领的计划,朕批准了。朕会在对安西将领进行封赏之时,会当众向文武百官宣布此事。”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是高兴之色的杨国忠直接再向唐玄宗行大礼。

    忽然唐玄宗想到一件事开口:“力士刚才向朕提仪让封常清担任北庭节度使,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唐玄宗看杨国忠在征南诏之事的精明安排,便顺带想听一下杨国忠对封常清担任北庭节度使的看法。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常清的恩情

    高力士听到陛下就封常清之事询问杨国忠,高力士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眼神中带有一丝担忧之色。高力士担心杨国忠会反对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本来陛下已经同意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现在陛下又突然问起杨国虫的看法,高力士瞬间感到不妙。陛下对杨国忠极其信任,一旦杨国忠反对此事,那陛下就有可能重新考虑此事,那此事就危矣!

    杨国忠闻言眼中闪过沉思之色最后决定:陛下,臣也认为封常清的军事才能及威望足以担任北庭节度使,臣赞同此项决议。”

    而杨国忠之所以会赞同此事,则是出于担心高力士会透露南诏实情以及自己即将出手对付李兴的红尘醉,以及对高力士的忌惮的多种考虑之下,杨国忠最终决定卖高力士一个面子,同意让封常清担任北庭节度使。也算是双方的一种利益互换,杨国忠相信高力士经此事后,以后不会向陛下透露南诏实情。

    “哦”

    唐玄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唐玄宗原来以为杨国忠会反对此事,顺带唐玄宗想听一下杨国忠会推荐谁当北庭节度使。但没想到杨国忠会同意此事,这可大出唐玄宗的意外。不过唐玄宗还是有些欣慰,毕竟唐玄宗还是希望朝廷和谐,不要搞党争。现在杨国忠和高力士没有党争意见,都能站在朝廷利益上考虑此事,这让唐玄宗对杨国忠更加放心,对自己将朝廷大权交给杨国忠的决议更加满意。

    而高力士闻言眼中也闪过一丝意外之色,但高力士细细一想杨国忠为什么会同意自己的决意。高力士也是久经宦海风云人物,高力士很快就明白杨国忠会赞同自己的决定。

    原因很简单:“经过红尘醉之事后,长安城但凡有势力的人都知道李兴是高力士的人。杨国忠想要把李兴调到南诏之战去,就有可能面临高力士的插手反对。而且天宝十载南诏之战的实情世人皆知,唯有陛下不知。一旦杨国忠触及了高力士的利益,高力士也许就会将天宝十载南诏之战的实情捅给唐玄宗。到时候即使杨国忠能解决此事,也必定将会弄得灰头土脸的,这恐怕也不是杨国忠愿意看到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高力士便明白了杨国忠同意此举的用意。这相当于一场利益互换,杨国忠用同意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之事来封住高力士的嘴,以及让高力士不插手李兴调到南征军之事。高力士细想了一下最后没有出声,相当于默认了这场与杨国忠的利益互换。

    而杨国忠此时却用余光盯着高力士,看高力士是否出声。但最后高力士并没有出声,杨国忠便明白,高力士已经默认这场利益互换。

    唐玄宗眼中带着欣慰之色:

    “好,很好,你们二人都是朕最信任的人,你们能站在朝廷的利益上考虑此事,朕很欣慰,朕也就放心将朝廷交给国忠了。朝中之事,国忠一定要好好处理,切不可让天下出现大乱子。好了,你们下去吧!朕有些累了。”

    “老臣,老奴告退!”

    杨国忠和高力士一起向唐玄宗行礼,而后缓缓退下,离开此地。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迈入高龄,执掌大唐帝国四十余年了,唐玄宗无论是精力和体力都已经累了。此时的唐玄宗对政务没有一点兴趣,唐玄宗只想在人生最后几年好好享乐,至于朝中之事就全委托给右相了。

    唐玄宗将朝廷大权交给右相,本意也许没错。如果唐玄宗将朝廷大权交给对的人,即使唐玄宗不理朝政,朝廷在一批忠臣良将的共同治理下,大唐帝国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大唐帝国就可以静待下一次皇帝接管政权,唐玄宗也可以安享晚年。可惜,唐玄宗将朝廷大权交错了人,先是奸相李林甫,现在来了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杨国忠,大唐帝国焉能不出事?

    ……

    崇仁坊安西进奏院

    此时距离圣上封赏只有一天了,明天上午圣上将亲自封赏打胜仗的安西诸将。封常清率众将入住安西进奏院后,就严格遵守高帅的叮嘱,无事不得外出,以免得罪杨氏一派的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这几天安西诸将都在进奏院安静地休息,没有外出,但安西诸将可是闲不住,即然不能外出,便在进奏院练习武艺。于是,安西进奏院这几天都能听到练武的声音,当真热闹非凡。

    “封将军,李都尉求见。”

    在安西进奏院的一间房子,封常清正看着书籍,但眼神涣散,显然心不在焉,心事重重,无心看书。这时,房外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快让他进来!”

    “他终于返回了!”原本有些失神的封常清听到李兴终于回来了,便脸色大喜的对外吩咐。明天圣上就要封赏了,封常清当然希望李兴能在今天回来,以免耽误明天的圣上封赏。

    “末将参见封将军!”

    有些沉稳气质的李兴信心满满地走进房中,向封常清行礼。

    封常清上前扶住李兴的双手欣慰:“你终于回来了,本将还以为你在京城玩得乐不思蜀了!坐吧!”

    随后,李兴和封常清便找个胡凳坐下,开始闲谈。

    “封将军,可有意担任北庭节度使?”

    二人闲谈了一会,李兴突然语出惊人,把封常清给惊呆了。

    封常清身为边关大将岂能不向往掌握大权的节度使,封常清也曾听说过现在朝廷正在议论谁任北庭节度使。但封常清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当上北庭节度使。但现在听到李兴提及此事,封常清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脸上满是向往之色。

    封常清有些失望:“谁不想当节度使?可本将在朝中无人,根本没有重臣支持本将担任北庭节度使,本将也徒之奈何呀!”

    但李兴接下来的话却令封常清大吃一惊。李兴脸色沉稳:“封将军,现在朝廷局势不比以往,现在是右相新老交替之时,杨国忠才刚刚接管朝廷大权,还不能做到一言决定朝政。末将这几天面见了高力士,向高力士提出由封将军担任北庭节度使,经过末将的一番说服,高力士已同意将出手促成封将军担任北庭节度使之事。以高力士对圣上的影响,由高力士出手,封将军担任北庭节度使应该没有问题!”

    封常清闻听大喜脸色激动:“李兴的恩情,封常清没齿难忘。日后李兴若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本将,本将一定出手相助,我封常清欠李兴一个天大的恩情。”

第二百五十章 观风楼的震撼

    李兴闻言心中非常高兴,有封常清这句话在,日后封常清便会是自己同一阵营的人,再加上高帅的支持。李兴背后已经拥有两大节度使的支持以及长安城唐玄宗的红人高力士的支持。在不知不觉中,李兴渐渐在大唐帝国中拥有了微弱的影响力。

    李兴脸色平静:“这都是封将军一手争取过来,末将只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若是封将军没有拥有灭国之功,末将也不可能成功说服高力士。这一切都是封常清自己的功劳,末将只是顺势推封将军一把!”

    哈哈哈

    封常清对李兴非常欣赏,此人居功不自傲,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这日后大唐帝国十大节度使必有李兴的一席之位。

    封常清不仅仅是出于恩情,更是对李兴无限前途的考虑,才对李兴许下这诺大的恩情。古人能走到这般高位,谁也不是傻子,都有自己一幅小小的算盘。

    至于吐蕃几百名俘虏和拨换营一团军士按照朝廷惯例,都在南衙禁军大营中休整待命。

    ……

    上午,长安城观风楼

    观风楼为唐朝历代献捷之地,但凡回京献捷的活动都在观风楼举行。

    长安城的众多百姓早在前几天便已经知道今天观风楼要举行盛大的献捷仪式。于是,在今天天刚刚亮时,长安城无数百姓纷纷起床来到朱雀大街皇城的观风楼。整个朱雀大街以及观风楼都挤满了人群,数万群众拥挤在观风楼。

    而朝廷对今天的百姓之众早已习已为常了,在凌晨时分朝廷便派了几千南衙禁军在观风楼负责维持秩序。而因观风楼围观的群众虽多,但在南衙禁军的维持秩序下,倒也没有出现什么事情。

    “听说安西大将封将军率领几万大军一举踏平了对我大唐不善的大勃律国,实为举国振奋。”

    “阿爷,我也要到安西当兵,建功立功,光宗耀宗!”

    “现在我大唐处于巅峰状态中,谁敢与我大唐为敌,这大勃律就是这下场。”

    围观群众纷纷就今日安西献捷议论不已,现在唐朝兵强马壮,名将辈出,正是无数热血男儿博功名之时。上一次安西献捷还是天宝十载,高大夫率军灭掉石国,回京献捷。没想到仅仅时隔二年,安西军又创辉煌,再灭一国,现在安西军是当之无愧的天下铁军,天下少有的精兵强将。

    “巳时到,献俘开始!”

    随时时间的到来,一名官员突然出现在观风楼上大声宣布献俘开始。

    随着这名官员的宣布,唐玄宗率众大臣出现在观风楼上,观风楼满是北衙禁军在戒备着,护卫着皇帝及众大臣的安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唐玄宗及众大臣的出现,观风楼下的所有百姓都哗啦哗啦地全部跪在参拜唐玄宗。数万名以上的百姓的参拜的场面何其壮观,这也许就是作为一国之帝王的荣誉。也难怪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了皇帝宝座而拼得你死我活,什么亲情在皇帝宝座面前都是渣渣。

    “众百姓平身!”

    唐玄宗看到无数百姓参拜自己的盛况,脸上充满了享受,唐玄宗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像唐玄宗这等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是希望看国家强盛百姓富裕,百姓崇拜自己这个皇帝。唐玄宗已是高龄之人了,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等盛况的机会已是不多了。

    “众百姓平身”

    唐玄宗的声音,观风楼下的众多百姓不可能都听到?在唐玄宗下达命令后,站在观风楼的众多北衙禁军士兵一起高喊着皇帝的命令。

    在禁军的高喊下,观风楼下的数万名以上的群众缓缓起身,静待献俘仪式开始。

    在观风楼下留着一片空地,这空地正是献俘队伍将要出现的地方。

    “俘虏现!”

    那名官员见到百姓站起来后,便下令正式宣布下面的重头戏。

    随着这名官员的命令下达,一名禁军士兵得令立即远去,向献俘军队传令。

    约过了一会,在万众瞩目之下,一支四百名安西军押着四百名吐蕃俘虏出现在观风楼之侧。四百名骑兵全部都是身披明光铠,带头盔,就连战马也身披披甲,俨然一副铁甲骑兵。在太阳的照射下,整个铁甲骑兵的铠甲都反泛着光芒,刺人眼目。

    而四百名吐蕃俘虏都关押在一座座巨大的囚车之中。这些吐蕃俘虏眼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之色,他们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将是什么。大唐皇帝将用他们的人头来增加大唐威势,这就是战败者的命运,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哒哒,哒哒,哒哒”

    拨换营受过近半年之久的队列训练,虽然不是步行,但拨换营军士骑兵仍按照队列训练一样,驱使着战马整齐排列有序向前迈进。四百名战马的马蹄声整齐脆亮,没有任何杂音,这一下便给众多百姓极大的心灵震撼。

    每一次整齐脆亮的马蹄声响起,都仿佛是一个点踩在人们的心灵上,众多百姓的脑海中只剩下那一阵阵整齐有序的脆亮马蹄声在回荡不已。

    “老朽活了几十年,见过多次的献俘仪式,但从来没有一支军队能像今天这支部队给老朽的如此的震撼。仅凭这一点,安西军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精兵呐!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望着眼前这支威武之师,眼中充满着震撼与感慨。

    “这是安西军谁的军队?究竟如何整齐?”

    “自从高大夫执掌安西都护府后,安西军便崭露出令世人为之震惊的战斗力。”

    “本官可以断定,这支部队的领军将领,绝对是练兵将才。安西军这十年来人才辈出,将星帅才不断涌现出来,着实令本官佩服!”

    这支安西骑兵整齐脆亮的马蹄声,不仅给众多的百姓带来极大的震撼,更是给观风楼上的众多大臣带来极大的震撼。这些大臣的眼界可以说是极高,以前献俘军队根本就没有给大臣带来多大的震撼。许多大臣却是以平常心对待这次献俘仪式。但安西军一出场便给了众大臣当头一棒,整齐有序在一个点的脆亮马蹄声的骑兵部队,众大臣还是第一次见,众大臣见此纷纷议论不已,但许多大臣语气中流露着对近些来不断涌现出来的安西将星帅才感到佩服。

    “看来高大夫日后要多加拉陇!”杨国忠望着楼下的这支骑兵部队,眼中不停地思量着什么。

    “查一下,这支骑兵部队的那位将军训练出来的?”

    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这支骑兵部队更给唐玄宗带来不小的震撼。唐玄宗执掌大唐帝国四十余年,见过大大小小无数的军队,但这种队列如此整齐的骑兵部队,他还是第一次见。唐玄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吩咐高力士查询此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649/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潜龙最新章节! 作者:执笔念红尘所写的《大唐潜龙》为转载作品,大唐潜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潜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潜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潜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潜龙介绍:
天宝十年。
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已步入暮年。
此时大唐山地作战之王高仙芝,正剑指黑衣大食。
此时南诏王阁罗凤野心勃勃,姚州暗流涌动。
此时坐拥十万燕辽铁骑的安䘵山,正暗中窥视唐玄宗李隆基帝位和天下美女杨贵妃。
这时,一名现代边防军人意外来到唐朝天宝十年,作为嗣邠王之子的李兴,他能做些什么?他又将如何运用现代知识来改变大唐帝国的未来命运。
他从一个后世的平凡青年变成了一位智勇双全的传奇帝王。大唐潜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潜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潜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