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潜龙TXT下载大唐潜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潜龙全文阅读

作者:执笔念红尘     大唐潜龙txt下载     大唐潜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五十一章 圣上封赏 上

    “老奴遵旨!”

    高力士也对这支骑兵部队的领军将军感到好奇。于是,高力士快速离去找安西军封常清了解此事详情。

    “停”

    李兴见骑兵到达观风楼门下,便大喊一声,令拨换营骑兵停下。在李兴的一声令下,四百名骑兵竟在一瞬间一起停下马蹄停在原地,仿佛这四百名骑兵是一个人一般,没有任何的不协调,非常平顺。

    “牛,太牛了,老子也要安西军当兵!”

    “我也要到安西军当兵!”

    “阿爷,孩儿决定了,孩儿要去安西军当兵!”

    观风楼下的无数热血男儿瞬间被安西军的高超的马术给征服了,无数热血男儿纷纷叫着要去安西军当兵,建功立业,光宗耀宗,衣锦还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兴率先翻身下马,跪在参拜圣上,而四百名骑兵见此动作整齐划一地翻身下马跪在参拜圣上。

    “好,好,好,众将士平身!”

    这安西军一连串的高超马术动作不仅征服了百姓,更是征服了众大臣以及天下帝王的心。唐玄宗连高喊三声好,以此来表达帝王对这支骑兵部队的赞赏。

    “斩俘!”

    那名官员见此便正式宣布命令,随着这道命令的下达,安西军众将士纷纷来到囚车将吐蕃俘虏押了出来。安西军士兵将四百名吐蕃俘虏整齐排列在观风楼下,四百名安西军士兵拨出横刀瞄准吐蕃俘虏的后脖颈。

    “斩”

    “涮”

    李兴见众将士做好了准备,便一声令下。李兴的话音刚落,涮的一声,四百柄横刀一闪而过,刹时间四百名吐蕃俘虏的脑袋掉落在地上。

    这时观风楼上,高力士脸带奇怪之色来到唐玄宗身旁轻声禀告:“陛下,这下面的这支骑兵部队的领军将军是李兴。”

    唐玄宗闻言眼中露出意外之色:

    “哦,沒想到这支骑兵部队的领军将军居然是他,你确定这支骑兵部队是李兴练出来的,还是承以前将军训练的成果?”

    唐玄宗想到是封常清,李嗣业等等安西将领,但唯独没有想到这支骑兵部队的领军将领居然是李兴?

    高力士眼神坚定禀告:

    “回陛下,这支骑兵部队能有今日的成绩,完全是李兴一手训练出来的。此事千真万确,老奴询问过封常清,他说李兴自从担任拨换城守捉使兼拨换营都尉军使后,便革新训练法,采用新式训练法,拨换营的战斗力正是在新式训练法得到提高。并且封常清还说,李兴这种新式训练法得到了高大夫的大力赏识,高大夫曾言,若时机成熟,将在安西军全面推广李兴的新式训练法。”

    这下唐玄宗的眼中流露出更加意外之色:“没想到李兴的新式训练法能得到眼界极高的高仙芝的赏识!朕更没有想到李兴居然有如此大才。没想到皇室旁系居然出了一位此等天才。此子不仅擅长赚钱,更擅长带兵打仗,难道此子是上苍赐予我大唐专门辅佐皇室中兴的?可惜此子不是朕的子孙,无法继承皇位,只能辅佐皇帝一脉!”

    唐玄宗最后一句话的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到。

    唐玄宗神色有些感慨:“本来上次杨国忠提将李兴升为南征军副将,朕还有些犹豫。但现在见李兴居然有如此军事才能,让李兴担任南征军副将,朕放心了。朕的国忠有如此慧眼,朕欣甚慰之!”

    “走吧!朕在含元殿大封安西诸将!”

    唐玄宗感慨了一下后,便恢复正常心神,唐玄宗见献俘仪式差不多要快要结束了,便率宫中之人返回含元殿。

    在圣上离开后,观风楼上的众大臣也缓缓离开,前往含元殿外等候圣上的旨意。

    “献俘仪式正式结束!安西诸将进殿受封!”

    那名官员见圣上离开,便正式下令献俘议式结束,便令安西诸将准备进殿受封。

    而观风楼的百姓见献俘仪式结束,也纷纷离开此地,但这些围观的群众脸上热情不减。显然今天所见所闻又将成为他们日后吹嘘的资本。

    至此,天宝十二载三月安西年献俘议式结束。

    ……

    长安城含元殿

    入宫面圣并不是说见就见,中间还有很多讲究,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学习礼仪,由礼部官员教授,该说什么话,该行什么礼,都要一一交代清楚,如果是无官无职的平民或者士兵,还要赏赐一件白衣,穿上白衣后才能觐见,最后要沐浴熏香。

    大唐的朝会有小朝、中朝和大朝之分,小朝主要是临时有要事才召集的朝会,这是由从三品以上官员参加,一般在紫宸殿或者延英殿举行,讨论军国大事。

    而中朝一般是指每天早上的朝会,五品以上职事官都要参加,这是大唐最频繁的朝会,像今天逢五的朝会,也是属于中朝,大多在宣政殿举行。

    大朝是每年五月初一和外国使臣集体觐见时在含元殿举行,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宣安西诸将进殿受封!”

    一名殿中监官员来到丹凤广场对安西诸将宣旨。

    安西诸将得令后,在封常清的带领下,前往含元殿内。

    含元殿极为宽阔,南北长四百余步,东西广五百余步,可容纳万人,它巍峨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极目远眺,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

    含元殿内的二千余名官员分成两列,左列由左相韦见素率领,右列由中书令右相杨国忠率领,按品级依次排列。

    群臣从三品以上官员都有席位,可坐听朝政,而四品以上官员都在后面站立,按三省六部九卿五寺以及散官的顺序依次排列。

    四十名宦官分两列进入,紧接着是近百名御前带刀侍卫,腰挎银装仪刀,手执玉锤金戈,分列玉阶两边,最后是十六名宫娥,手握宫扇、罗盖。

    今天是正式临朝,李隆基也不再穿常服,他身穿绣龙大裘,头戴天子衮冕,白珠九旒垂在面前,高力士怀抱圣旨,立在他身后。

    在众大臣的注目中,安西诸将在封常清的率领下从栖凤阁的便道上进入含元殿。

    “臣等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安西诸将在封常清的率领下一起跪地向唐玄宗行礼。

    唐玄宗微笑:“众将士免礼平身!”

    “谢陛下!”安西诸将缓缓起身。

    唐玄宗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内众大臣以及安西诸将一眼后开口:

    “今天朝会的议题有二项,一项是对安西诸将的封赏,另一项议题内容朕待会在公布。”

第二百五十二章 圣上封赏 下

    唐玄宗神色威严:

    “大勃律和小勃律素来对我大唐不敬,并投靠吐蕃,这二国占着商道,损害我朝在西域的利益。幸得天宝六载高仙芝率军灭掉小勃律,现封常清再率军灭掉大勃律,彻底巩固我朝在西域的利益,使我天朝的威名远扬西域,使朕的天可汗威名在西域远扬。朕正式决定,由封常清担任自王正见病逝以后空虚已久的北庭节度使,并加封鸿胪寺卿、御史中丞,安西军赏钱五十万贯,绢三十万匹。”

    “臣谢陛下隆恩!”

    虽然在咋天封常清从李兴的口中得知,自己有可能担任北庭节度使。但当陛下亲自宣布任命时,封常清双眼通红,眼中满是对陛下的感激情,封常清脸色极其恭敬地再次下拜谢恩。

    而众大臣听到封常清最后胜出当上北庭节度使,不禁有些骚动,而杨国忠和韦见素等大臣正襟危坐,似乎早就知道此项任命一样,没有流露出任何意外神色。

    封常清的节度使任命必须由唐玄宗亲自宣读,这是唐玄宗的权力。

    唐玄宗宣布完封常清任命后,便对旁边怀抱着圣旨的高力士使了一个眼色。

    仿佛心灵感应一般,高力士在唐玄宗使眼色之后立马站出来打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来拓边,赖用良将,今安西军灭掉大勃律,朕欣甚慰之,特封安西将军李嗣业为安西四镇都知兵马使,赏银五千两,绢六百匹。特封安西将军张达恭为安西行军司马,赏银五千两,绢六百匹。特封安西将军席元庆为北庭行军司马,赏银五千两,绢六百匹。另外,将原大勃律之地天威州破格晋升为下都督府,特封安西将军贺娄余润为天威都督府都督。天威都督府的一众官员由安西都护府派人委任,处理好与异族关系。”

    念到这,高力士故意眼带笑意看了一眼李兴继续念:“特封安西将军李兴为南征军副将,赐紫金鱼袋,赏银五千两,绢六百匹。”

    “谢陛下隆恩!”

    安西诸将听到皇帝如此厚赏自己,纷纷陛下充满感激与恩情,安西诸将心中对皇帝以及大唐帝国的忠诚度直线上升。安西诸将简直有点士为知己者而死的感觉。安西诸将用最诚心的态度向唐玄宗行大礼。

    只有李兴还一脸茫然,李兴还以为自己会成为安西参将。但没想自己会被皇帝任命为南征军副将,南征军自己咋从未听说过,自己在军旅呆了这么长时间了,咋就从末听说过南征军。难道是新设的军队?或者是又有仗可打了?李兴百思不得其解,但李兴猜想这南征军的迷团,也许在唐玄宗第二个议题中就能得到答案。

    不仅李兴对自己的任命感到疑惑,就连安西诸将也对李兴的任命感到非常疑惑?他们在大唐军队摸爬滚打十数年,也从未听说过大唐军队有南征军这个编制?安西诸将只能将心中的疑惑压在心里,等散朝再找人了解南征军到底是什么军队?

    殿内一众大臣也被圣上的封赏大手笔感到震惊。皇帝对安西诸将所封的职位在节度使编制中,都是手握实权的重要职位。看来陛下对安西诸将非常宠爱呀!这是众大臣心里的一致想法,这就是拥有灭国之功的好处,皇帝封赏的红利足以让人一步登天,迈入大唐帝国的实权人物的行列中。

    而殿内的众大臣也对皇帝最后一位安西将军封赏的官职感到不解。许多官员开始轻轻地骚动起来,暗地议论不己。这南征军的名字,众大臣也是第一次听到,这南征军究竟是从哪里蹦出来了?就连执掌大唐军队的兵部尚书和侍郎也是一脸茫然,他们也百思不得其解这南征军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杨国忠和韦见素一脸平静,仿佛没有什么事情令他们二人意动。

    “咳咳”

    唐玄宗见殿内的众大臣议论的声音有些大,便故意假装咳嗽几声,示意众大臣安静。

    果然众大臣都是老狐狸,他们一听陛下的咳嗽声,便立即领悟到陛下的意思。众大臣心领神会的停下了议论,再次全神贯注地望着陛下,静待皇帝下一步议题。

    而安西诸将也聪明地退到一旁,内心慢慢地享受这升官的喜悦。

    唐玄宗见众大臣不再议论,便神色威严:

    “现在进行第二个议题,前些天国忠送来紧急军情,说南诏国与吐蕃达成同盟,共派出十万余大军欲进攻剑南。为保证剑南道的安全以及务必要击败十万联盟军,朕决定军队主动出击,击败敌十万大军。由于剑南军在天宝十载那场对南诏之战中实力受损,剑南军无法独自承担击败南诏吐蕃共十万余大军艰巨任务。

    朕和国忠商议决定,在内地抽调府兵以及募兵共计八万人,以剑南军以主力,八万内地兵二万岭南军为辅共同组成南征军,南征军开赴前线主动出击,击败南诏吐蕃十万大军。南征军的统帅由剑南节度副使李宓担任,岭南左武卫大将军何履光为南征军副将,安西将军李兴为南征军副将。以南征军统帅李宓为主,以南征军二位副将为副,共同统率这支十万人以上的南征军,务必击败南诏和吐蕃十万联军。

    “又要与南诏打仗了?”

    “难道上次败得还不够惨吗?”

    “这肯定是右相窜着陛下的,老臣要力劝陛下。”

    “你疯了,现在杨国忠掌权,今日你劝陛下,明日你就丢官罢职回家养老,还不如少一事。现在朝政已成这样,我们也无可奈何,

    众大臣闻言一片暄然,这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这天宝十载的南诏之战的实情,众人皆知,只有陛下被蒙在鼓里。众大臣畏惧杨国忠的权势,不敢出声揭穿。而一些有良知的忠臣准备力劝陛下时,却被旁边的大臣给劝住和拉住。

    韦见素似乎有些脸红低着头,不敢望着陛下。而杨国忠双眼充满警告之色隐秘望了众大臣一眼,只要有谁不识事务,出来反对。明天就让其丢官罢职,回家养老,敢和我作对!

    于是,众大臣脸上带着奇怪之色望着陛下,静待陛下继续发言。

    但没有人知道,就在这一刻,唐玄宗的威信在众大臣的心里渐渐崩塌了。没有人会去效忠连事非都不分的帝王,即使这位皇的帝王曾经开创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那毕竟已是过去式了,现在的唐玄宗昏庸无能,连事分都分不清楚,只知道躲在后宫享乐。

    “这样的帝王还值得我们去效忠吗?”在这一刻,一些有才华能力有实力的大臣心里不禁打了问号。

第二百五十三章 历史惯性

    “臣领旨”

    现在南征军主帅李宓和副将何履光都不在长安城,只能由李兴上前领旨。

    “历史的惯性太大了,唐朝还是如史书上记载的一样,唐朝还是发动了南诏第二次战役。”

    李兴在听完唐玄宗第二项议题内容后,心中无比的感慨。李兴知道这场南诏之战,肯定是不甘心失败的杨国忠再次发动的战役。在历史上,天宝十三载杨国忠再次发动对南诏之战,可结果全军覆灭。

    正是因为这两场唐军大败,使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看清唐朝内地军队的无能与衰败,让安禄山更加坚定造反的阴谋。结果仅仅才一年之久,安禄山便信心满满地率领叛军十五万大军直扑长安,拉开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史。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叛乱,将人人向往的盛唐拉入深渊。从此,盛唐一去不复返,无论唐朝后续皇帝如何努力,都无法将唐朝恢复到盛唐时期,只留下杜甫那首描写盛唐景象的诗,让后人无比叹惜怀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不过,幸好这第二次南诏之战,我在其中,我一定要想办法打赢这场南诏之战。天宝十载南诏之战遗憾,就由这一战来弥补吧!让我重铸盛唐雄风。

    这时殿内众大臣,终于明白了南征军的由来,以及李兴的职务设置的原因。不少大臣心里都纷纷羡慕李兴的火速升职,像李嗣业等在军中摸爬滚打十余年,所立的战功已经够升大官了,只是欠缺一个机会,现在圣上封赏便是机会到来。所以众大臣对李嗣业的升职并没有感到什么羡慕,凭他们的实力足以担任这些职务。

    但李兴不同,李兴才入军队多长时间,满打满算也才二年军龄。李兴仅用二年的时间,便从一名平民火速晋升到临时大集团军的副将二把手。这简直就是军中传奇人物升职经历呀!别人二年顶多升到校尉,可李兴了?先是一步升到校尉,现在更是以都尉之职直接升到南征军副将。

    你说李兴这般传奇经历,能不令众大臣羡慕和眼红吗?

    就连安西诸将在明白了升任李兴的南征军副将的原因后,心里对李兴有些羡慕,李兴仅用二年的时间便爬到别人一辈子都爬不到位置。

    唐玄宗望着殿内众大臣脸上的奇怪的脸色,内心不禁泛起一丝疑惹。但南征军的事情没有讲完,众大臣脸上奇怪之色仅在唐玄宗脑海中一闪而过,便消失了。

    唐玄宗将目光转向李兴:

    “李兴,由于南征军统帅李宓在剑南,而副将何履光在岭南。这内地招募八万大军的重担就交给你了,务必尽快招募到八万大军,率大军赶赴剑南道与征南军统帅以及剑南军汇合。此事千斤重担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行事一定要小心,要保证圆满完成此事,切不可贻误军情,否则,朕绝不姑息。另外,这八万内地军的中,高级武官人选,就由你在长安城军队的挑选,下级武官就由你在内地兵自行任命。朕誓要一举彻底拿下南诏,让南诏国成为大唐帝国的州县。”

    李兴脸色凝重地上前保证:“陛下请放心,臣就是拼了性命也会圆满完成八万大军的招募工作。”

    “好”

    唐玄宗有些欣赏李兴的胆量,有有期待李兴的表现。

    “退朝”

    ……

    崇仁坊安西进奏院

    自从上午退朝后,安西诸将便返回了崇仁坊安西进奏院,他们留在长安城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要返回安西了。这次唐玄宗将席元庆从安西调到北庭,就是担心封常清初任北庭节度使,有些压不住北庭的将军。便派一员大将席元庆来助封常清一臂之力,以免封常清被北庭将军联手架空了,皇帝的用心不可谓不深呐!

    安西诸将都在让亲兵收拾行李,明早他们就要起程返回安西和北庭了。这一别,就是各奔东西,李嗣业和张达恭返回安西,封常清和席元庆前往北庭赴任,而李兴则是留在长安城负责组建八万内地南征军。

    安西诸将便在院子里设宴庆行,李兴直接拿出红尘醉招款诸位兄弟。安西诸将何曾喝过这么好的酒,直喝得脸色通红。

    酒过三巡后,李兴突然开口:“封大夫以及众位兄弟,你也知道小弟将要在长安城负责组建南征军,可小的没有人呀!小弟想把拨换营一团留下来调到南征军,作为自己的亲军。现在时间紧迫,请示高帅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想请封大夫和众位兄弟做个见证。李兄张兄你们返回安西后,向高帅禀明我的请求,讲明情况,得到高帅的同意。”

    封常清受李兴的恩情便立刻出声:“李兴你放心,你组建八万大军,没有人手确实不好展开。本帅立刻写一封信给高帅,陈明你的情况,相信高帅看了信之后,高帅一定会理解你的难处的!”

    张达恭和李兴是拜把子的兄弟,张达恭也紧随其后:“四弟,你放心,大哥返回安西后,一定向高帅禀明你的情况。以高帅对你的赏识,相信高帅不会责怪你的。”

    “李弟,本将返回安后,和张将军向高帅禀明你的情况,争取为你得到高帅的理解。”

    李嗣业仅仅思考一下也认同李兴的话,要组建八万大军,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没有人手,光凭李兴一个人,恐怕太难为他了。而且我们都是阵营的人,我们不帮他谁帮他?

    只有席元庆没有出声,其实也很正常,现在席元庆划归到北庭了,北庭有封帅出面了,还要手下将领出面干嘛?除非席元庆还属安西,那可以出声表达自己的态度。

    李兴闻言大喜双手抱拳感激:“多谢封大夫以及众位兄弟,小弟感激不尽,众位的恩情,小弟铭记在心!”

    “今天不醉不归!”

    安西诸将便开始大吃大喝,直到众人喝得醉醺醺的才结束,各自回房休息。但李兴不敢休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李兴喝了一些醒酒后,便前往右骁卫军营,拨换营一团临时宿营在右骁卫军营中。

    “荔非守瑜,本将要留在长安城负责组建八万南征军。可本将没有人手,想把拨换营一团留下划到本将亲军中,协助本将组建八万征南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兴来到拨换营一团临时营帐后,便立即招来荔非守瑜,向他表明来意。

    荔非守瑜闻言毫无犹豫:“全凭将军做主!只是高帅那边怎么办?想调安西军到其他军队建制中,必须要高帅的同意或者皇帝的圣旨才行。”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心

    李兴脸色信心满满:“放心吧!本将已经写信给高帅,向高帅陈明我的难处,相信高帅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的。而且封大夫和李将军以及大哥答应本将,替本将在高帅说明情况。此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你无须担心。”

    荔非守瑜这才收起那一丝担忧:“那卑职便不担心,将军,南征军是做什么的?”

    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之事已经在长安城传开了,荔非守瑜也是刚刚得知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之事。至于南征军之事由于皇帝刚刚拍板决定,此事便还没有传播开来,但不出三天,长安城百姓肯定知道朝廷又要派军征讨南诏之事。

    李兴脸色诡异:“朝廷决议再次发动对南诏国的的战争,圣上任命本将为南征军副将。圣上命本将在内地募兵八万,然后率军前往剑南开赴前线准备对南诏作战。”

    荔非守瑜闻言大吃一惊:“卑职听说天宝十载南诏之战,唐军大败而归,这次怎么又要发动对南诏之战。

    不过,荔非守瑜脸色是吃惊中带有一丝喜色,显然对他们而言,打仗才是他们想要的。

    李兴有些感慨:朝事繁杂,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只能说现在的朝廷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次回京献捷主要是封赏安西诸将,像荔非守瑜下级以及中级军官的封赏都是由高帅做决定。所以这次圣上封赏,荔非守瑜不在此列。原本荔非守瑜的军功评赏要等返回安西后,才由高帅拍板决定。但现在荔非守瑜现在划到南征军所部,军功评赏就由李兴自己决定。

    “荔非守瑜,立即召全团集合,本将有话要讲。”李兴想听一听军士的想法,毕意军心不稳,队伍难带呀!

    “是”

    荔非守瑜闻令后,立即令亲兵集合队伍。

    “咚咚,咚咚,咚咚”

    集合鼓声在拨换营临时营帐响起,许多休息待命的拨换营士兵闻鼓立即出营帐集合。这鼓声也惊动了旁边的右骁卫禁军,右骁卫禁军派人来询问。

    得益于李兴长期训练紧急集合,四百名士兵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便全部集合完毕,这让李兴对自己的新式训练法的成果表示满意。

    李兴站在临时将台上望着众将士:

    “众位将士,朝廷要组建征南军,准备对南方异族开战了。本将受圣上信任,担任征南军副将,负责在内地组建征南军。你们都是跟随本将的将士,本将想把拨换营一团划到征南军,由本将亲自率领。这次拨换营一团可能要永远离开安西军了,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向本将提。”

    拨换营一团将士闻言大吃一惊,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常年生活在安西,此次突然调到内地,他们心中非常不舍。

    已经荣升为队正的陆志廉站出来问:“将军,只要能跟随将军,我们没有异议,只是我们军中大部分的将士的家属都在安西。如果军士长期不能与家属见面,恐怕时间一久,军心不稳呐!请将军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李兴知道这一点,历史上唐朝末期,有一场著名的叛乱,就是因为桂林唐军因长久戍边,迟迟不能回家。桂林唐军愤怒之下,叛变反叛大唐,虽然桂林叛变最后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遥遥欲坠的唐朝。随后的黄巢起义直接将唐朝打趴下了,让唐朝再也无法翻身,唐朝灭亡便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前车之鉴,不得不慎重,将土们的情绪必须照顾,否则会生出大乱。李兴沉思了一下开口:“将士们放心,本将即然将你们调到本将麾下,就一定会将此事安排妥当。”

    李兴扭头对军中副校尉刘福林命令:“你明天随李嗣业将军返回安西,前往拨换城跟罗参军和刘都尉说一下,你负责将拨换营一团的所有家属全部迁到剑南道益州。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军士们的家属,一定要把军士家属安安全全地带到益州。若军士家属出了什么事情,本将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卑职领命!将军请放心,卑职一定誓死完成将军交待的任务。”

    刘福林闻令立即站出来双手抱拳领命。

    “多谢将军,我等誓死追随将军!”

    四百名将士听到将军亲自安排副校尉完成此事,将士们心中的最后一丝的担忧也就放下了。将士们眼中充满感激地望着将军李兴,口喊声震天。只有为将士们着想的将军,才值得将士们誓死追随。

    ……

    傍晚,长安城翊善坊高府

    高力士自从下午从宫中离开回到府中后,便在书房沉思着。高力士也曾耳闻李兴与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不和。按照以李兴与杨国忠的关系,杨国忠不对李兴落井下石,就已经是菩萨心肠了。怎么杨国忠会反倒大力提拨李兴?

    这其中定然有鬼!难道杨国忠是想将李兴捧得高高的,然后重重地一摔,让李兴永世不得翻身。亦或者杨国忠想借南诏军之手除掉李兴,就像前右相李林甫想借南诏军之手除掉杨国忠一样。只习惜李林甫的计策失败了,否则李林甫倒真为朝廷除掉大害。

    “老爷,李兴公子求见。”

    就在高力士逐渐猜透杨国忠的心思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仆人的声音。

    “哦,说曹操,曹操就到!”高力士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他没有想到李兴会这么快来。现在高力士是越来越欣赏李兴了。高力士凝声对外喊:“让他到书房来。”

    “是”

    很快李兴便来到了高力士的书房,李兴向高力士行礼:“末将参见高翁。”

    李兴在稳定了拨换营一团军士的军心后,便赶紧前往高府面见高力士。因为李兴有着和高力士一样的疑惑,以自己与杨暄死敌的关系,杨国忠根本不可能大力提拨自己。唐玄宗看不透这一点,可不代表李兴看不透这一点,唯一的合理的解释就是,这其中定然有杨国忠的阴谋。

    李兴明白了杨国忠要对自己下手,但以自己与杨国忠的身份,杨国忠根本不可能为了杨暄,而大废周折的弄我。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杨国忠终于不顾高力士的脸面,开始对我身后的红尘醉下手了。

    现在朝廷已由杨国忠掌控,李兴根本无力与之为敌,只能暂行退让。你看杨国忠一番话便李兴一个普通的军官都尉提升到南征军副将,可见杨国忠的权势达到了什么程度。这也是为什么李兴在知道杨国忠接任右相兼吏部尚书后,便立刻做出将红尘醉的利益让给杨国忠一半的决定。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暂且由杨氏一族嚣张,待那场惊天动地的动乱到来时,便是杨氏一族的死期。

第二百五十五章 妥协

    李兴声音沉闷:“高翁,想必你已经大概猜到杨国忠大力提拨卑职的幕后原因了吧?杨国忠对我下手了,应该是对我身后的红尘醉下手了。以杨国忠无利不起草的禀性,如果单单是为了我?杨国忠根本不会为卑职而如此大废周折,杨国忠是想借南诏之手将卑职缠住,他好夺下红尘醉利益。”

    “哦,红尘醉?”

    高力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高力士想到了多种杨国忠对李兴下手的原因,但唯独没有想到杨国忠对李兴下手的原因,竟是因为红尘醉庞大的利益。因为红尘醉在自己的罩着下,在长安城没人敢冒着得罪老夫的危险,而去图谋红尘醉。但没想到杨国忠接任右相后,胆子变得这么大了,居然敢触碰老夫罩着的产业。

    看来杨国忠掌握朝廷大权后,开始目中无人了,连老夫都不放在眼里。想到这,高力士眼中怒气一闪便随即消失。因为高力士也奈何不了杨国忠,高力士清非常清楚圣上对杨国忠是多么的信任,仅凭红尘醉之事,根本不可能让圣上对杨国忠出手。

    而且,让高力士最无可奈何的就是,自己虽然权势滔天,但却在朝廷上没有重要的影响力。高力士的所有的权力都来至于皇帝,就和杨贵妃一样,权力都来至于皇帝。一旦皇帝将高力士和杨贵妃弃之,那高力士和杨贵妃便什么也不是,没有人理踩他们。也就是说,只要皇帝不出手,高力士根本就奈何不了杨国忠。可依皇帝对杨国忠的信任,想让皇帝对杨国忠出手,目前可能性非常低。也许这就是杨国忠敢不顾高力士的脸面,而出手谋夺李兴的产业红尘醉心中所倚的凭仗吧!

    高力士毕竟经历风雨几十年的老狐狸,高力士很快便平复心态:“原来如此!现在杨国忠已经对你下手,你打算如何应对?现在杨国忠棋子已下,即使老夫出面,杨国忠也未必会收手!”

    李兴对此早有腹稿信心满满:

    “后生小子那敢让高翁为卑职亲自出面说服杨国忠,现在杨国忠大势已成,卑职根本无力与之抗衡。卑职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将红尘醉一半以上的利益送给杨国忠,以将杨国忠的视线从卑职身上转移走。杨国忠本就是冲着红尘醉而来的,卑职相信杨国忠在能和平得到大部分的红尘醉利益情况后,应该不会再对卑职下手。卑职说句实话,若不是卑职身后庞大的红尘醉利益,以卑职现在的身份根本不入杨国忠的眼。”

    “好,李兴呐!你真是令老夫佩服呀!”

    仅凭李兴这种魄力,日后前途不在老夫之下呀!高力士大叫一声好:“李兴,老夫是越来越欣赏你了,上百万两黄金的利益,你竟能舍弃掉,足见你有非凡魄力。区区杨国忠比你来,实在差得太远了!不过,若是你只身前往杨府面见杨国忠,就是你将红尘醉大部分利益送给杨国忠,杨国忠也未必会放弃对的阴谋。因为现在以你的身份和实力,根本不配与杨国忠谈判讲条件,你们的实力相差悬殊,根本不对等。想要杨国忠得到红尘醉大部分利益后对你放手,必须要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出面与他谈判。这样吧!此事就交给老夫了,你只管操心南征军事谊,尽量报天宝十载南诏之战仇。老夫亲自出面与杨国忠谈判,让他以后不再对你下手。”

    高力士之所以肯定为李兴出面,也是为了补偿对李兴的愧意。毕竟红尘醉是在自己的罩着下,现在让李兴割舍大部分利益出去,也相当显示自己无能。所以为了弥补对李兴的愧意,高力士才会打包票揽下此事。

    李兴脸带感激之色:“多谢高翁,高翁的恩情,卑职永远铭记在心。高翁请放心,卑职一定率军击败南诏吐蕃联军,以仇天宝十载唐军惨败南诏之仇!”

    ……

    晚上,长安城杨府

    杨国忠在后园与韦见素饮酒相谈,今天把南诏之事给定了下来,杨国忠心情大好,在处理完朝政后,便邀韦见素喝酒。现在杨国忠才刚刚掌握朝政大权,还没有像史书上记载的一样,将政务搬到自己府中处理。但也许在过段时间后,杨国忠便有胆量将政务搬到府中来处理了。

    “老爷,高力士求见。”

    就在韦见素强颜欢笑地陪着杨国忠时,一名管家模样的人快步走进后园,来到杨国忠身旁轻声禀告。

    “哦,没想到他竟然来了?”杨国忠闻言很是意外,杨国忠心想:“难道这李兴对高力士这么重要?竟值得高力士为李兴亲自跑一趟?高力士现在来访,除了为李兴而来?杨国忠实在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值得高力士亲自来拜访的?”

    原来杨国忠还以为李兴与高力士,仅仅只是金钱上的来往,所有杨国忠敢出手对付李兴。但现在事情似乎出乎杨国忠意料,高力士对李兴的器重超过了杨国忠的意料。如果高力士为了李兴而与自己全面为敌,那红尘醉到底值不值得彻底得罪高力士。在这一刻,杨国忠犹豫了。

    杨国忠仅仅思考了一下,便收紧心神开口:“带他到正厅。”

    韦见素听到高力士来访,也不禁露出意外之色,这高力士基本上很少单独来访杨国忠。这次高力士来访,难道是为了今天的朝政之事,想到这里韦见素不禁露出沉思之色。

    “韦见素,随本相一同去见高力士。”杨国忠决定把韦见素智囊带上。

    “这不太好吧?”

    虽然韦见素很想知道高力士的来访的真正原因,但表面上的推辞还是要有的。

    “没事,走吧!”

    杨国忠和韦见素便一同前往正厅去见见高力士。

    虽然在长安城晚上实行宵禁,不允许人在长安城晚上行走,但这宵禁制度却对权势通天的高力士,却毫无效果。

    “杨相好,韦大人也在!”

    “高翁好”

    三人见面后,互相打招呼,他们都是政治人物,表面上的文章做得好。外人看着,还以为这三人是多年多见的好友,却不知高力士和杨国忠不是一个阵营的人。

    “不知高翁来访所为何事?”杨国忠坐在上方胡凳上品了一口茶后,便直接开门见山。

    高力士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老夫此来是李兴而来,李兴听说杨相接任右相后,为了庆贺杨相荣登相位。李兴愿意将红尘醉大部分的利益转交给杨相,由杨相进行处置,以示李兴对杨相升相之礼。由于李兴担心官卑职小,无法见到杨相,特意委托老夫来替李兴向杨相表示庆贺之意,望杨相笑纳!”

第二百五十六章 选将

    杨国忠闻言沉思了这一下,高力士说的话大出乎杨国忠的意料之外。原本杨国忠就对高力士有所忌惮,只不过因为红尘醉庞大的利益,才驱使扬国忠和高力士斗上一斗。但现在李兴已经很识趣的将红尘醉大部分的利益让给自己,又有高力士出面。在这一刻,杨国忠心里隐隐有些决断了。

    而睿智的韦见素听到高力士的话,终于彻底明白了高力士的来访的原由。韦见素心想:“肯定是杨国忠看上了红尘醉的利益,对李兴出手,将李兴送到南诏之战去送死,而后杨国忠动用权势夺下红尘醉。李兴很明显发现了杨国忠的阴谋,李兴为求自保,便请高力士出面。但高力士明白,想让杨国忠完全放弃对红尘醉的谋取,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在高力士的谋划下,最终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韦见素悄悄来到杨国忠耳边轻声细语:“杨相,高力士是圣上经年不衰的红人,可见圣上对高力士的信任。现在李兴已经主动献出大部分红尘醉利益,我们应该见好就收,不再对李兴出手。否则,为了剩余的那点利益,而彻底得罪高力士,实在得不偿失,望杨相慎重考虑!”

    杨国忠闻言心中已有决断,但杨国忠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出自已心中隐藏的疑问:“高翁,不知这李兴与你是什么关系?竟值得你亲自为他出面?”

    高力士闻言神色坚定:“老夫只能告诉杨相,李兴是老夫最重要的人!”

    杨国忠闻言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这个不入他眼的李兴,竟然在高力士心里这么重要!杨国忠神色恢复平静:“李兴如此好意,本相笑纳了,但如今皇帝圣旨已下,本相也不好令圣上收回成命。但本相可以承诺以后不再对李兴出手,至于李兴在南诏之战的命运,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高力士闻言心中便放心了,现在自己已经与杨国忠达成协议了。高力士脸上带着笑容:“好,有杨相这句话,老夫放心了!李兴乃是将军,上战场是为朝廷效力是天经地义。如果李兴不幸战死,那只能怪他命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正厅之侧,杨暄一直在偷听他们的谈话。

    高力士在与杨国忠达成协议之后,便起身告辞了,只留下杨国忠和韦见素以及在一侧偷听的杨暄。

    “想不动李兴竟得高力士如此看中?实在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韦见素见高力士走了之后,便对未见过面的李兴有些好奇。这李兴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塔上高力士的线?此人不可小觑呀!

    杨国忠也有些好奇:“这李兴不过是跟随高大夫以及封大夫打了几场胜仗而已,他有什么本领被高力士这么看见?看来李兴身上确实有点过人之处!不管了,李兴还不入本相的眼,这次本相看在高力士的面子以及李兴的识趣,便放过李兴一马。”

    随后韦见素和杨国忠就目前朝廷之事议论了一下后,便起身告辞了。

    “阿爷,你为什么要李兴一马,你不是说要致李兴于死地吗?”

    就在韦见素刚刚离开,在一旁偷听的杨暄便迫不及待地冲进正厅,对正在思考事情的杨国忠询问。

    杨国忠闻言便是一顿训斥:“你这是对父亲的态度吗?阿爷做法自有道理,你懂什么官场!李兴已经识趣地将红尘醉大部分利益让阿爷了,再加上高力士亲自为李兴出面,阿爷若再咬着不放,恐会彻底得罪高力士。你难道想让阿爷为了不入流的李兴和高力士成为死敌?你脑子有没有一点官场经验?去,回房面壁三天,好好反省一下!”

    杨国忠在训完暄儿后,最后叮嘱杨暄:“另外,阿爷与高力士已有约定,日后只要李兴不主动冒犯本相,阿爷是不会在理会你和李兴的予盾,也不会再出手对付李兴。”

    “是,是,阿爷”

    杨暄被杨国忠训得彻底没有脾气了,只好灰头灰脸回房面壁思过。杨暄没有想到李兴竟然请动了高力士为他说情?而阿爷竟然也答应了下来。

    杨暄眼中阴毒之色一闪而过:“李兴,这次算你好远,但我阿爷肯放过你,不代表南诏人会放过你,本公子咒你踏上战场后,一去不复返,横死在沙场上。”

    ……

    长安城右骁卫拨换营

    圣上封赏的第二天上午,封常清已经率安西诸将离开长安城,开始返回安西,而拨换营一团副校尉刘福林则是跟随安西诸将返回安西,去完成李兴所交待的任务。

    上午,李兴在得知高力士的消息,说是杨国忠那面已经搞定了,杨国忠不会再出手付李兴了。同时高力士让李兴行事低调一点,不要在引起杨国忠的注意和招惹杨国忠了。

    李兴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便彻底放心了,现在杨国忠那面己经搞定了,不会再担心杨国忠捣鬼了。现在是全身心投入到南征军事情上,由于南征军的统帅李宓现在剑南,副将何履光在岭南。实际上八万士兵的招募工作全部落在李兴身上,也相当于这八万士兵暂时由李兴管理。这下李兴一下子从一个管兵二千骤然提升到暂管兵八万的大将,其实力已经隐隐堪比一方节度使了。

    想要招募八万士兵,首先就把领导层架构给设好,然后再给这些转隶过来的南征军将领安排募兵任务。

    唐玄宗已经指定南征军中,高级将军必须在长安城十六卫军队中挑选,要论对朝廷长安城驻军的了解,李湫是最好的人选。

    李兴在得到高力士的消息后,便把李湫拉上来到拨换营的驻地。

    李兴在校帐中直接对李湫开门见山:“想必你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圣上已经任命我为南征军副,准备对南诏开战了。按圣上的意思,南征军的中,高级将领要在长安城十六卫军队中挑选。你担任右骁卫中郎将,对长安城的军队将领应该了解颇深。你对十六卫军队中,知不知道有那些将领有军事才能,具有作战经验丰富,可以和我说一说。我想挑选出一批有军事才能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充入南征军中,要不然这场对南诏之战不好打。至于那些渡金公子哥和纨绔子弟就不要提出来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你好好想想,长安城十六卫军队有没有我需要的将领?”

    荔非守瑜也在一旁倾听,这次拨换营的任务其实更繁重,李兴等会还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荔非守瑜完成。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才济济

    李湫闻言沉思了起来,他虽然任右骁卫中郎将。但是自从管理红尘醉后,他便佷少去军营了。要问十六卫中的具有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恐怕只有外转军人了。

    李湫脸色凝重:“长安城的十六卫的实情,想必你们也都了解一些,十六卫自从女皇过后,便再也没有经历过战争了。现在的十六卫基本上都是王公贵族和世家子弟捞取晋身资本的地方,指望他们打仗,保证他们跑得兔子还快。你想抽调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唯有从其他军镇转籍过来的将领入手。兴哥儿,你给我一天的时间,我将根据你的要求,将合适的将领的名单写下交给你。”

    “好”

    李兴闻言大喜,现在有李湫的帮助,应该能抽调到一批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不至

    于在对南诏之战中发生触敌即溃的情况。

    随后李湫便离开了,去忙李兴的事。接下来,李兴要交给荔非守瑜一件重要的任务。八万新兵,按照将领掌兵数量,自己身为南征军副将,应该可以掌兵二万。这次李兴可以说,一步登天,从掌兵二千一下子跃到掌兵二万,这速度!

    这次对南诏之战,可以说是凶险异常。之前李兴每战都能打胜,那是因为李兴麾下的军队是一支百战之师,战斗力强悍,只要领军将军具有谋略,基本上就能打胜仗。

    可现在情况换调过来了,南诏军战斗力强力强悍,而南征军了?剑南军在天宝十载那场战役中损失惨重,对南诏军恐有畏惧之心,不堪大用。而八万新兵更是一群新兵蛋子,战斗力根本不用考虑。在这南征军中,能对阵南诏军的,只有那一支岭南军了!

    即使自己具有谋略,可手下军士不行,也没用。你看安史之乱,富有盛名的封常清和高仙芝就是因为手中军士都是新兵蛋子,所以对阵叛军,屡战屡败,最后败退到潼关,被愤怒的唐玄宗斩杀。

    所以李兴打算在兵源上下手,尽量招到好的兵源,再加上自己新式训练法,应该能在短期内训练出战斗力。

    李兴对荔非守瑜:“你留下一百名军士在这里,然后你率三百军士以五十名军士为一组兵为几路,在关内道招募合格的兵源。我招兵的要求,你一定要传达到各队负责人,尽量招流民,练过武的百姓以及有才能的人。切记流氓,地痞以及老油条坚决不招,尽量保证招募的士兵都是良家子弟,没有沾染到任何不良习气。你们的募兵兵额为二万,你们要在十天内完成二万新兵的招募工作。你们对此次募兵任务,一定要全力以赴,因为这二万军队是直接归本将管辖,决不能出任何差错。至于另外六万新兵的募兵工作,本将会交由调抽过来的将领负责完成,你们不用操心,你们只管招好这二万士兵就行。”

    荔非守瑜闻言非常激动:“将军请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李兴现在只有一个亲信了,其他班底都在拨换城,现在基本上指望不上了。

    去吧!

    ……

    第二天,嗣邠王府

    李兴才刚刚起床后,李湫便来到了李兴的房间。自从李兴晋升为南征军副将后,嗣邠王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在嗣邠王心里,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只有权势才是最重要的。李兴红尘醉大火之时,嗣邠王也只是认可了李兴的能力,但是当李兴晋升为南征军副将后,嗣邠王则是对李兴大加赞赏,直言嗣邠王府后继有人了。李兴的母亲则是很为李兴的实力感到高兴,有李兴此,她在嗣邠王府的地位便无忧了。唯有大哥李兆进在红尘醉之事后,便联合几个朋友去河北道做生意去了,至今未归。现如今在嗣邠王府,除了嗣邠王之外,就是李兴的话语权最大。

    李湫急匆匆地跑到李兴的房间后,在桌子上猛喝了一口茶后,便给李兴带来了好消息:

    “哈哈哈,兴哥儿,咋天我发动了所有认识的朋友在十六卫中查找军镇转隶过来的将领,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不少的符合兴哥儿条件的一批将领。这是名单,你自己看吧!”

    “湫弟,你真的太好了了!”

    李兴闻言大喜,连忙接过李湫递过来的名单,打开一看。

    常同华,陇右军校尉,天宝十载转隶到左卫,任都尉。常同华在陇右军曾随王忠嗣,哥舒翰历经大大小小的战役几十场。

    周庆均,河西军旅帅,天宝十一载转隶到右骁卫,任校尉。周庆均在河西军曾随王忠嗣历经几十场战役,作战勇猛,且富谋略。(哥舒翰是天宝十二载兼任河西节度使。)

    孙德义,安西军副都尉,天宝十载转隶到右武卫,任长史。孙德义曾随夫蒙灵察,高仙芝参加过几十场战役,著名的小勃律之战,恒罗斯之战,他都有参加,是个人才,对朝廷忠心耿耿。

    赵军华,北庭军校尉,天宝十载转隶到右千牛卫,任都尉。赵军华曾随王正见参加过数十场战役,作战经验丰富,对朝廷忠心耿耿。

    王富贵,朔方军校尉,天宝九载转隶到右威卫,任骑曹参军。王富贵曾随王忠嗣,安思顺历经十余场战役,作战经验丰富,且铁面无私。

    刘秋明,河东军旅帅,天宝十一载转隶到左领军卫,任校尉。刘秋明曾随韩休珉,安禄山,参加过数次战役,具有作战经验。

    黄朝元,平卢军副旅帅,天宝十一载转隶到右金吾卫,任旅帅。黄朝元曾随安禄山参加过对契丹,奚族的战争,作战经验丰富,且具有谋略,对朝廷忠心耿耿。黄朝元是被安禄山主动安排转隶到右金吾卫。

    刘成运,范阳军校尉,天宝十一载转隶到右监门卫,任校尉,刘成运曾随安?山参加过对契丹,奚族的战争,作战经验丰富,擅长谋略,对朝廷忠心耿耿。刘成运是被安禄山主动安排轻隶到右监门卫。

    “这黄朝元和刘成远都是安禄山的麾下的部将,且都是安禄山主动安排到十六卫的。这二人到底是安?山安插在十六卫军队中的眼线,还是这二人被安禄山排济,被流放到十六卫。看到得找这两个将领亲自面谈一下,了解一下情况,最好从这二人的口中探出安?山麾下平卢军和范阳军的实情,详细了解安?山的真正实力。

    看看现在安?山的实力达到了什么程度,可不可以现在分裂安禄山的势力,让其不具备发动安史之乱的能力,将这场惊天动地的安史之乱消弥于无形之中。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下士之心

    李兴闻言心中:“果然如此,看来安?山自从天宝十载兼任河东节度使后,安禄山的野心开始真正澎胀,抓军权的动作明显大了起来。只可惜朝廷和唐玄宗在安禄山罐的迷魂汤下,全部都对安禄山充满了信任。即使有少数清醒的官员,但是也改变不了朝廷上的看法,只能世人皆醉我独醒。看来,河北道快要成为安?山的独立王囯了,唐玄宗,你养的老虎,终于要反咬自己了!”

    这些念头仅仅在李兴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李兴脸色平静:“刘校尉,你提供的情报对本将很有用。但你也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在安大夫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了,更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还得到了圣上的信任,即使本将具折上陈真情,恐怕也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现在安大夫其势已成,已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副将便能扳动,现在安大夫已掌握十几万大军,即使是圣上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只能采取制衡措施。”

    “唉”

    刘成远闻言脸上流露出落寂神色,他以后自己将安?山的实情告诉这位副将,他便具折上奏圣上,没想到这副将也不敢出手。

    李兴见自己此行的目的达到,便准备起身告辞:“好了,安大夫的事情不是我们这种不入流的人物所能管的,你安心吧!明天你到右骁卫拨换营报到,你的转隶手续不用管了,本将会替你操办完成。你只管做好训练新兵的准备。”

    刘成远闻言便从落寂的神色转变过来,恢复了以往热血沸腾:“将军,请放心,卑职一定将新兵训练好,让新兵上战场不害怕,敢于拼杀。”

    “本将就此告辞!”

    李兴见所有事情都交待完毕后,便起身离开了。

    随后李兴去了黄朝元的家中,从他口中得知了平卢军的实情,现在平卢军基本上由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统帅。看来安?山主要经营范阳军以及河北道的人事权和财政权。现在安?山手下已经聚集了一大批骁勇善战的将领以及少量谋士,唯独欠缺文官的支持。

    这也许就是安禄山失败的原因吧?大唐帝国已立国百余年,其正统地位早已在天下士子根深蒂固。无论安?山打着什么旗号谋反,安?山在天下士子的眼中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安?山起兵先期也许能凭借着手下的骁勇善战,占据优势,但一旦唐王朝在乱局中站稳脚跟,天下兵马,天下士子文官都会团团聚集在唐王朝的周围。唐王朝正是凭借着天下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步一步地艰难平定这场足以改朝换代的叛乱。

    也许在安禄山的心中,从未把天下百姓和天下士子以及文官放在心上,安禄山认为只要有兵权,便能夺取大唐百余年的基业。正是这些安?山从未放在的人力,才使得安禄山失去了天下士子的支持。也正如此,安禄山的叛乱,从一开始便注定了要走上失败的道理。但就是这一场注定失败的叛乱,却将大唐帝国拉入深渊,将大唐盛世彻底打破,从此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

    在李兴表明来意后,黄朝元立即表示任凭李兴差使。随后,李兴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拜访名单上的各个人。在李兴的拜访下,李兴发现,大部分的名单上的将领都是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的。还是有少数名单上的将领委婉地拒绝了李兴的来意。他们已在长安城生活了数年,早已被长安城的繁华所迷住,心中早已没有了可战之心。

    这些将领从以前敢冲敢杀的勇气变成现在的贪生怕生,这些将领的转变犹印证唐玄宗的转变一样。刚登基的唐玄宗满腔热血,英明神武,一扫武朝时期的军事颓势,重振大唐帝国的雄风。可自从改年号天宝后,唐玄宗便对政务感到厌倦,从此沉迷于享乐之中,任由千古奸相李林甫执掌朝廷十九年之久,最后引发了著名中国历史分水岭的安史之乱。

    对这些贪生怕死的将领,他们的委婉拒绝正好给李兴下台阶,要不然这些将领上战场,绝对接敌即溃,从而引发全军溃败。李兴可不敢要这些贪生怕生的将领,李兴要的是敢冲敢杀,作战勇猛,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

    经过李兴一天的不停息的拜访,李兴终于在天黑之时,将名单上的将领拜访完毕,名单上有四十多个人,最终答应调令的有三十多个,剩余的十余个因为贪心怕死,没有答应。

    三十多个将领足以构建八万新兵的高级将领,至于中,下级将领到时候,举行一场军事比武,从比赛优秀者挑选出来。这样一来,八万新兵最基础的将领结构差不多构建出来。等八万新兵到达剑南道后,这六万新兵将领调整那是李宓的事,李兴不管,只要李宓不碰他麾下二万大军就行了。李兴可不指望自己彻底掌控八万新兵,将帅不和,乃是兵家大忌。大战在即,李兴可不会为了争夺军权,而与主帅李宓发生冲突,造成唐军内耗。

    早晨,长安城政事堂

    杨国忠最近春风得意,在政事堂成为老大,在得意之下,杨国忠开始忘乎所以,杨国忠准备打算把朝廷政务搬到自己府中处理。但是现在南征军的组建正火热朝天的进行着,李兴到处在十六卫中挑选合格的将领。现在朝廷的注意力在组建南征军上,就连圣上时不时的询问一下南征军组建情况。现在还不能将朝廷政务搬到自己府中,等南征军南下剑南道之后,圣上不再过问朝中之事后,自己便可将朝廷政务搬到自己府中处理。

    “右相,南征军副将李兴求见。”在政事堂右相专属小屋中,一名小吏走进屋中,向杨国忠嗦禀告。

    “哦,是他,看来他的将领挑选得差不多,现在要本相批准了。”杨国忠在政务处理能力一般,但不代表杨国忠的头脑不行。即使靠裙带关系上位,也得需的一定的头脑支持。杨国忠仅仅思考了一下,便猜出了李兴拜见自己的原因。

    “让他进来吧!”

    杨国忠看看李兴挑选了一些什么将领,毕竟这场南诏之战,关乎着自己能否一雪前耻。

    “末将参见右相。”

    一身军服打扮的李兴走进小屋,向杨国忠行礼。

    杨国忠装作不知李兴来此的意图:“说吧?找本相有什么事情。”

    李兴脸色平静地从怀中取出一份公文:“右相,这是未将在十六卫中挑选出的合格将领,未将想将这些将领调到南征军,请右相批准。”

    说完,李兴便将手上的公文递给杨国忠阅览。

第二百六十章 任务

    杨国忠顺势接过李兴递过来的长长的公文,打开公文开始阅览。只见公文上的写着长长的人名和资料,让人一眼就能快速掌握此人的信息。

    杨国忠浏览初始眉头还有些紧皱,后来紧锁的眉头开始缓缓放松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因为李兴挑选的将领并没有如自己猜得那样,随意抽调。而是做过一番调查,李兴所挑选的将军基本上都是其它军镇转隶过来的将领,作战经验丰富,敢于拼杀。最起码是个合格的将领,不用像天宝十载那战败得那么惨。看来李兴是用心,不愧是安西军出身的,对军事认真仔细。

    可惜他是高力士的人,还与我儿有怨,否则,本相真想将他拉到自己的麾下,使自己在军队上也有影响力。

    如果是以前,李兴这份公文,杨国思是不会批准的。但现在自己与高力士达成协议,不再针对李兴,而且自己也想南征军早日南下剑南。所以杨国忠仅仅思考了一会,便同意批准这公文调令。

    “啪”

    杨国忠从怀中取出一块精致的印章,在公文右下角重重的盖上自己的相印。

    李兴原来还担心杨国忠会从中作祟,不同意批准,不过现在看来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李兴脸上浮现出一丝感激之色:“多谢右相。”

    “去吧,找兵部尚书盖章后,此公文便正式生效了。”

    杨国忠见公文批准后,便开始下逐客令。

    “末将告辞!”

    李兴闻言立马识趣地缓缓地退出小屋,现在事情已经搞定了,他自然不想与杨国忠多呆一会。

    随后李兴便去找兵部尚书盖章,原本有些犹豫的兵部尚书见右相都盖章了,立即态度大变,很快兵部尚书便在李兴的公文上盖上自己大印。至此,李兴这份调令公文便正式生效了。从这一刻起,这三十多名十六卫将领便正式转隶到南征军将领的序列中。

    李兴见这件重要的事情完成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右骁卫军营拨换营地。此时三十多名各卫将领早早地来到拨换营地,茘非守瑜得到李兴的指示,没有对他们进行阻拦。现在三百名拨换营军土已经兵多几路到关内道各州县募兵去了。此时的拨换营仅留下荔非守瑜和一百名军士待命,有这一百名军士在,李兴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有点底气。

    长安城右骁卫拨换营营地

    在一座将帐内,三十多名将各聚成几团三三两两议论着什么。

    “你说这个李将军把我们调到南征军中,会给我们安置什么官职?”

    “现在南征军是一个空架子,李将军肯定会重用我们的,说不定进升几级!”

    “放心,这位李将军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他把我们调到南征军中,一定不会亏待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帐内右下角几个将领围成团,不停地议论着什么,他们内心都保留对战争的渴望。所以当李兴说明来意后,他们都纷纷答应,在今天早上,他们早早地来右骁卫军营巾等待着。

    “我等参见李将军!”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帐门突然被撩开,帐内将领见到来人后,便一起向李兴行礼。

    “众将免礼。”

    李兴快步来到将座上,便伸出双手,示意众将起身就坐,等待自己的指示。

    众将闻言纷纷各个找位置坐下,等待将军的讲话。

    李兴脸色欣慰地望着下方的众将:

    “几月前,南诏军又公然挑衅我大唐州县,并且南诏军和吐蕃军联盟,意图攻占剑南道。现在剑南道出现危机,根据圣上的旨意,朝廷将组建十万南征军,其中二万军为岭南军,另外八万新兵则是在内地负责募兵。到时候,十万南征军加上剑南军,共有十数万大军。圣上命南征军务必击溃南诏军和吐蕃联军,保我大唐帝国西南边数百万百姓的安宁。

    圣上命本将负责在十六卫中挑选合格的将领补充到南征军,经过本将多番考察,最终定下抽调将领的名单。各位现在能站在拨换营将帐内,说明你们很荣幸被本将看中,成为南征军的一员。

    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的调令,右相和兵部尚书已经批准了。等会散会后,你们各自返回军营和兵部办理转隶手续。”

    “多谢将军看中,我等任凭驱使!”

    众将闻言神色非常激动,他们原本担任调令批不下来,没想到调令批准这么顺利。

    李兴脸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你们调到南征军不是来享清福的,而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保关河宁定。现在你们已经正式成为南征南军的一员,现在本将要安排任务了。”

    “请将军吩咐!”

    众将闻言收起心中的玩乐之心,开始以临战状态面对。

    李兴直接开始分配任务:

    现在南征军首要任务是招募八万新兵,其中二万新兵本将已交人去招募了,你们不用管。你们的任务是在十天之内招募到六万新兵。这关内道,河南道你们都可以去招募新兵,只要时间来得及。你们每名将领负责招募二千士兵,如果十天之内完成不了二千士兵招募任务,那你们从那里来,就回那里去,南征军不要废物。

    你们怎么招募新兵,本将不管,本将只有几点要求。新兵尽量从流民,练过武的百姓以及有才能的人中招募。切记流氓,地痞以及老油条坚决不招,尽量保证招募的士兵都是良家子弟,没有沾染到任何不良习气。

    另外,刘成运你负责招募工匠在渭水边新建一座可容纳十万大军的军营。建设军营的钱财和物资本将会负责搞定,你只管招募工匠兴建军营。切记,军营一定要在八万新兵到来之前建设完毕。”

    “谨遵军令!”

    众将脸色为之一凛,这李将军的募兵要求太严了,不仅要求十天之内完成二千士兵招募,而且这兵源有这么高的要求。看来李将军想要将南征军训练成敢战之师,想到这,众将身上的压力沉甸甸的,就连刘成运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你们下去吧!想想怎么完成任务。”

    李兴见任务安排完毕,便下逐客令,现在李兴的事情繁多,他得赶紧时间完成。

    “我等告退!”

    众将闻言向李兴行礼后,便缓缓地退出了将帐。

    在众将离开后,李兴又陷入了沉思中,在历史上天宝十三年(754年),李宓率领7万军队进攻南诏。李宓主帅率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北方南下,一路从安南北上,浩浩荡荡,开赴云南,直取南诏腹地。唐军一路攻击前行,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抵达洱海之滨,从洱海东岸、龙尾关、龙首关三个方向对南诏都城太和城形成包围之势。

    李宓打到南诏首都太和城外,阁罗凤闭壁不战。李宓的粮草耗尽,军队有十分之七八的人因为患瘴疠瘟疫以及饥饿而死。李宓率军返回,南诏追击,全军覆没。

第二百六十一章 疟疾

    在宝十三载这场南诏之战中,由于唐军大部分军士都是在内地招募。许多唐军到了南诏之地后,根本就不适应那里环境,纷纷患上疟疾,卧病不起,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几万大军一下子非战斗减员达到一半以上,这几万军士本来就是新兵,没什么战斗力,再加上减员到一半,还怎么打。

    南诏国王用诱敌深入这招,将唐军诱到太和城下,只待唐军染上疟疾,没有了战斗力,便南诏主力尽出,全歼了唐军主力。果然唐军在南诏之战中遭到惨败,全军覆没,就连唐军主帅李宓都战死在战场上。这二次南诏之战简称宝战争,是唐玄宗执政期间,前所未所的惨败,极大地削弱了大唐帝国内地的军队,更加引发安?山造反的野心。

    即然在历史上,内地兵在南诏土地上会染上疟疾,那我这次招募的八万内地新兵到了南诏之地,也肯定会染上疟疾。想要打赢这场南诏之战,必须确保军队保持着战斗力,想要内地兵在南诏土地上保持着战斗力,就必须确保内地兵不染上疟疾。

    想要确保内地兵不染上疟疾,就必须找出治疗疟疾的方法。而疟疾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病,令人闻风丧胆,古人起初习惯于将一切找不到源头的疑难杂症归咎于鬼神。对于疟疾也不例外,他们往往认为这种病是由疟鬼入侵人体而引起,而且中外皆有这样的法。

    “有了,黄花蒿!”

    李心大脑高速运转,李兴在认识回忆二十一世中有关治疗疟疾的方法与药物。突然李兴想起了一种能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药物,那就是黄花蒿。

    黄花蒿(学名:ArtemisiaannuaLinn.),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单生,茎高100-200cm,多分枝,叶纸质,头状花序球形,多数,总苞片3-4层,花深黄色,两性花10-30朵,瘦果,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分布于中国全境,以及欧洲、亚洲的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境适应性强。

    黄花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用,还作外用药,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饲料。黄花蒿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黄酮类化合物等。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

    在古代中大夫称黄花蒿为“青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

    那就是黄花蒿在古代药草名为青蒿。想到这李兴高胸猛拍大腿,只要找到青蒿,那在古人眼为之害怕的疟疾,便有办法治疗。

    只要解决了疟疾,就能确保大军在南诏之地上不受疟疾侵害。到时候我们在战法上稳扎稳打,即使无法灭掉南诏国,也能保证和南诏国打成平手,这样我们也能向朝廷有个交待。

    “林枫”

    想到就做到的李兴,立即对帐外喊着,刚才李兴为了想事情,便让卫士都到帐外,以免打扰了李心思考。

    “少爷有何吩咐?”

    早在帐外待命的林枫听到少爷的喊声,立马进入帐内,等待李心指令。

    李兴思考了一下开口:“林枫,你立即在全长安城的药铺寻找一名医术最好的大夫到这里来,本将有事要了解一下。”

    “是少爷,属下立刻去办。”

    林枫闻言二话不话,立马转身离去,去完成李心交待的任务。

    而李兴则是趁着这个空档,继续思考为南诏之战所需准备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打赢这场南诏之战。

    在前往右骁卫军营的路上,一辆马车和一名骑马的中年人。在马车坐着一坐年约五旬的老头子,百发苍苍,留着白白的胡须,还带着一个药箱子。虽然老头子背有弯曲,但身上的那股平和的气质油然而生,尤其是老头子的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透事物本质。

    这是老头子正是长安城中鼎鼎大名的宋神医。宋神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五岁时便能随阿爷学习辨识药草,背诵各种医药典籍,十岁才随阿爷练习医术,二十岁时便能医治各种病情,被人称号医神童。

    随后,宋神医被家族安排到回春堂任主力大夫,宋神医在回春堂一呆便是三十多年。此时的宋神医在家族早已成为领军人物,可宋神医无心家族权力,而现任族长更是尊敬宋神医,对宋神医的待遇尤同族长一般。

    如今的宋神医在长安城中家喻户晓,无数患病的百姓向宋医院看病,就连富商巨贾,达官贵族都是恭恭敬敬地请宋神医看病,就连皇帝有时也请宋神医进宫治病。

    现在由于宋神医年事已高,许多病宋神医不再出手,除非是疑难杂症,宋神医才会出手。

    今,宋神医犹如往常一样,在屋里熟读弟子刚送来的药性书籍时,一名卫士打扮中年人来到回春堂请宋神医到右骁卫军营走一趟,是将军有请。宋神医无奈只得答应,宋神医在长安城呆了数十年,早已明白在长安城千万不要得罪权势贵人,否则后果就是身后的家族也无法承担。

    “半个时后,马车停在了右骁卫军营大门,有林枫引路,宋神医无需检查便随林枫进入右骁卫军营,前往拨换营营地。”

    “宋神医,请进吧!”

    在到达将帐后,林枫便带着宋神医进入帐内,宋神医进入帐内,看到上方的年轻人,眼中不禁怔了一下,这么年轻的将军,他还是第一次见。

    林枫进入帐内后,便向李兴禀告:“少爷,这名宋神医乃是长安城医术最高超的大夫。”

    李兴闻言看了一眼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而后对林枫:“很好,你办得不错,下去吧!”随后林枫退下。

    李兴和宋神医相互对视了几眼后,李兴接下来开头的话,却令宋神医心动神摇。

    李兴见老头子非常平和眼神,便语气缓缓:“不知宋神医想不想在医学上留名青史?”

    宋神医闻言内心嗤之一鼻,这黄毛子尽大话,老夫在研究医术几十年,也不敢保证在医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凭你这个黄毛子,宋神医眼中闪过不屑神色,没有作答,以沉默来作答。

    李兴见宋神医不屑的眼神,并没有生气:“不知宋神医可否听过疟疾?”

    宋神医闻言直接将疟疾症状讲了出来:“疟疾”有酷虐之病的意思。《释名》:“疟,酷虐也。”《文解字》:“疟,热寒休作。当今疟疾无解,患上疟疾,只能听由命!”

    李兴见此便彻底放心,这宋神医果然精通医术。李兴便继续语出惊人:“宋神医,如果本将有办法治好疟疾了?不知你是否相信会在医学上留名青史?”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准备

    宋神医听到这话眼睛猛然一缩,他终于明白了李兴找他的原因。这名年轻人极有可能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关于古人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药物。但他不想在测试这份药方中浪费时间,所以他便想找一位医木精堪的医生来相互协作,他出药方,自己投入精力测试药方的真实性,最后的研发成果极有可能双方共享。

    虽然心中有些开始相信眼前年轻饶话,但宋神医还是带有一丝怀疑:“将军,能名留青史,草民当然愿意。将军,可否将你的药方给草民看一下,草民也许能从药方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在古代,古人追求不就是名和利以及钱和美女,即使现代人也逃脱不了这几条法则。但凡是在某领域研究的人员都希望自己能研发出能在史书上留下字迹的物品,能够借此名留青史。

    古人是非常看重声望,因此古人拥有了声望,便会爱惜羽毛。拥有声望的人便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能够一呼百应,拥有巨大声望,即使是对手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得忌惮三分。

    因此在古代人人都希望拥有声望和名留青史,宋神医当然也不倒外。李兴这招正好打中宋神医的要害,才使得宋神医决定参与眼前年轻饶计划。

    李兴右手敲着案子缓缓回忆:“这药方是本将在西域征战时偶然得到的,本将当时还不清楚此药方的重要性,便将此药方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谁知道货物在押送途中遭遇马贼劫掠,至此药方不知踪迹。事后本将查找典籍无意中看到此药方所描述的病症,本将这才知道此药方的重要性,本将多次派人寻找此药方的踪迹,可惜却杳无音信,至今都未找到。

    如今本将被圣上任命为对南蛮之战的将军,本将查阅了以前唐军对战南蛮失败的原因,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军在南方水土不服,染上疟疾。本将想在大军出征前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所以本将便将你请来,本将还能记住药方的几个字,你按着这个残缺的药方进行实验,最好能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

    听完了将军的长篇回忆的宋神医不禁傻眼了,搞了半,药方也没有,就一些残缺的名字,那得研究到什么时候。想到这,宋神医不禁有些垂头丧气:“将军,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研究出来的,可能要数年以上才有结果。”

    李兴见此哈哈大笑:“本将只是记住药方的几个字,可没治疗疟疾的药名没记住。”

    “搞了半,这将军再拿我开涮!”宋神医闻言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将军若是在这样,休怪草民不给将军面子拂手而走。”

    李兴见此便直接开门见山:“宋神医不要生气了,这治疗疟疾的药方,就是采青蒿,以治虐,用法极为简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宋神医闻言不禁脑海中运转各种药名,宋神医的嘴角还在喃喃自语:“青蒿,青蒿,青蒿……”

    李兴可不管其他,他只要想结果。李兴语气不容协商:“宋神医,治疗疟疾的药方,本将已经告诉你了!你怎么测试药方的真实性,那是你的事情,本将只要一个结果。本将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若一个月后,测验不到治疗疟疾的方式,那可就别怪本将翻面不认人。你要记住近十万条军士的性命,就掌握在你的手上,希望你能在大军出征前,测验出治疗疟疾的方法。”

    “将军请放心,草民一定会如期完成将军交待的任务,让大军安心征讨南蛮。”

    宋神医闻言脸上一凛,这李兴给他的担子实在太重了。近十万条军士的性命,就是自己医治一辈子的病人,也医治不到这个数字。原来只对这个药方打七分精神,现在听到李心话,宋神医对这个配方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赵,保护十万条军士的性命。

    宋神医便就此离开,李兴便叫荔非守瑜进来。李兴对茘非守瑜吩咐:“你即刻去户部,以南征军准备物资的名义支出一数万贯铜钱,然后你派人在全长安城所有药铺采购治中毒的药,尤其是治蛇毒的药,凡是治毒的药却要釆购,再采购一批治疗人常见病症的药材。此战前途艰辛,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能让军士做无谓的牺牲。”

    “将军请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荔非守瑜非常佩服李心为军士着想,为战局着想的将军,有这样的将军在,何愁战事不赢。只有这样的将军,才值得他们誓死追随在将军身后。

    ……

    长安城皇城军器监

    军器监的位于皇城顾义门之侧,军器监大门有四名士兵值守,皇城的值守是由南衙禁军负责。

    就在军器监大门的士兵正常值守时,一名将军骑马向军器监而来。

    “来者何人?”

    一名士兵见此立即上前拦住询问。

    “本将乃是南征军副将,这是本将的官凭。”

    这名年轻的将领从怀中取出一份官凭仍给士兵。这名年轻的将军正是李兴,李兴在安排好药品之后,便直奔军器监而来。因为在南诏之地作战,许多装备受南方潮气和地形影响,许多武器都实展不开。李兴想为军队搜刮一批防潮性能好的弓箭和弩。

    李兴想过朝廷最多只会给南征军一个月训练时间,一个月后不管训练成果如何,必须开赴剑南作战。否则皇帝会急眼,不仅是皇帝等不了,更重要的是八万士兵在长安城地界的开销太大了,朝廷无力承担。

    而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能将新兵训练成近战合格士兵?这不禁在李兴心里打了个深深的疑问。李兴为了确保自己二万军士有战斗力,李兴决定用短短地一个月的时间,将二万士兵训练成弩手。至于近战本能,就军士在战场上自行领悟,一场大战下来,新兵就什么都懂了。

    “原来是李将军,不知李将军找谁?”

    士兵检查官凭,确认无误后,便向李兴行礼。

    李兴直接下令:“带本将去见弩坊署的令大人,本将有事找他。”

    “将军请随的来。”士兵闻令立即带李兴进入军器监,在经过十几屋子之后,李兴便来到一座挂着弩坊署的字样屋子。

    “令大人,这位是南征军副将李将军。”士兵带李兴进入弩坊署屋子后,便来到一间房子,只见这间房子的一名满肚肥肠的中年人正在办公案休息看书。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型军营

    “本将南征军副将李兴参见令大人(令乃是弩坊署官最大的官员)。”

    那名士兵见此自动告退,而李兴则是向这位弩坊署令大人行礼。

    “不知李将军前来所为何事!”张周生有些好奇地看着这位新晋的将星。至于这位李将军来访的目的,他有一些猜测,这里属于弩坊署,乃是弓弩之重地。李兴所来,肯定是为了弓弩而来。

    李兴见此直接开门见山:

    “想必令大人知晓我南征军组建事宜,虽然八万新兵正在招募中,没有集合训练,但是武器装备却是要先选好。所以本将此次前来乃是为了挑选适合剑南道作战的弓弩,以免弓弩到了剑南道因受潮而无法作战。不知令大人可知晓弩坊署有没有存有大量的防潮弓弩箭矢?”

    令大人闻言倒是没有立刻开口回答,而是沉思了起来。在长安城的军器监乃是唐王朝最大的武器装备制造地,但也因军器监坐落在下脚下,所以军器监的每件武器装备调出都有严格的手续。自己虽为弩坊署最高长官,却无权调动大量的武器装备。

    令大人缓缓开口:“李将军,想必你也知道弩坊署隶属于军器监,凡弓弩五十件以上的调出,必须要有监大饶批准才能调动。你的大量弓弩调出的请求,请恕本官无能为力。”

    “多谢令大人,本将这就去找监大人。”

    李兴闻言眉头一皱,看来还是要找这些高官,才能将自己所需的武器装备的调出给批准下来。

    随后李兴马不停蹄地赶往军器监监大饶官署。

    ……

    关内道

    于此同时,随着南征军几十名将领奔赴关内道各州县招募新兵。一时间,关内道掀起了一阵招兵,逃兵的风潮。无数青壮年听到是到蛮荒之地作战,立即连夜离开簇,以免被抓了壮丁。然后到蛮荒之地和瘴气以及野蛮人作战,最后惨死在蛮荒之地上,连尸骨都没有人收,尸体永远躺在异国他乡,永远不能回到故土。

    在历史上,宝十三载杨国忠为征讨南诏国,在关内道,河南道大肆征兵。许多青壮青听到是蛮荒之地作战,便纷纷不愿被募兵上。杨国忠招不到兵,便脑羞成怒在关内道和河南道强行征兵,将青壮年强行抓壮丁充入军营。一时间关内道和河南道怨声四起,惨剧四起,两道百姓民不聊生。最后这几万内地兵全部惨死在南诏之地,成为唐王朝玄宗一帝中少有的惨败。

    但这次南征军征兵,李兴事前下达了严令,绝不可强行征兵,强行抓壮丁,所有的新兵招募必须在本人自愿报名的情况下完成。有了李心严令,刚刚转隶到南征军各级将领面对无兵可招的窘境,便纷纷各施本领,加大征兵福利待遇,来吸引青壮年应征入伍。

    由于李兴在事前,要求将兵源招募重心放在流民身上。于是在原居民招不到兵的各级将领便只得按照李兴要求来,在流民群体上募兵。

    李兴之所以将兵源招募重心放在流民身上。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来内地黄河决堤,干旱,粮草欠收,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些失去了生活能力的流民到处流浪,对朝廷存在着潜危险,一旦有野心家在流民中煽风点火,极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内地造成极大的损害。

    所以李兴想借着这次招兵,将流民中的青壮年给拉到军营郑这样即使有野心家在流民中煽风点火,也对朝廷构成不了什么威胁。因为流民没有了青壮年,只剩下老弱妇孺,如何是唐军的对手?

    各级将领在各州县城外流民聚集中,加大帘兵福利待遇。这些本来在生死边缘挣扎的青壮年,听到当兵福利待遇这么好,在生存渴望之下。流民中青壮年纷纷参加募兵,愿意成为南征军中的一员。在这些流民青壮年的眼中,自己都快死了,那还管什么蛮荒之地的危险。眼前活路摆在面前,不抓住便是傻子,至于蛮荒之地的危险,以后再,现在先保住自己的命。

    在南征军各级将领心甘情愿地按照李心指示,在流民中招募新兵的情况下。关内道各州县新兵招募工作才稳序开展,每关内道各州县便有几千名流民青壮年参加募兵。在大规模的流民参军的影响下,许多还处于观望状态的流民青壮年在生存的影响下,纷纷参军。

    南征军各级领将用了短短五时间,便在关内道招募到八万新兵,再加上之前的浪费时间,刚刚十时间完成八万新兵招募工作。

    由于关内道各州县的新兵没有到长安城集结,所以这些新兵的伙食便由关内道各州县负责解决。这可把各州县的刺史和县令给急坏了,各州县本就存粮不多,那有过多的余粮供应给新兵。于是在各州县新兵募兵名额完成后,这些刺史和县令在一脸不爽之下,将这些新兵送走。

    南征军各级将领在完成新兵招募工作后,在州县勒索了半个月的士兵粮草后,便各自率领新兵前往长安城渭水边,这座新建起来的可容纳十万士兵的大型军营。

    按照李心计划,八万新兵招募完成后,统一在长安城渭水边这座大型军营中集结,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训练。一个月后,不管训练结果如何!李兴将率八万南征军前往剑南道,准备对南诏国作战。

    在这半个月时间内,八万新兵陆陆续续的从关内道各州县奔赴长安城的渭水边的大型军营集结。随着李兴规定的集结最后的期限的到来,最后几批新兵全部到达这座大型兵营。至此,八万新兵全部汇聚在这座大型军营,他们要在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训练。而八万新兵的后勤粮草全部由朝廷供应,这可把户部的人给急坏了,向右相杨国忠催促南征军早点南下剑南道,否则朝廷都快支撑不住了。

    在新兵赶赴长安城渭水边上这座大型之时,李兴在军器监和兵部工部以及右相杨国忠跑了数趟,才把八万新兵的武器装备给批准下来。其中二万支防潮的弓弩以及十万支防潮箭支,是李兴费了千幸万苦才弄到手的。

    在新兵全部入营第二,李兴便在八万新兵中举行全军新兵军事比武,通过军事比武来挑选南征军基层军官。

    经过为期三的全军新兵军事比武,李兴挑选了许多优秀的士兵担任火长,队正,旅帅,校尉等等一系列的军官任职。随后李兴将新任军官名单送到兵部盖章批章封档。

    李兴在解决了八万新兵所有军官任职后,基本上可以保证八万新兵能进行基础的运转,各级兵能找到将,将能找到兵。

    在全军新兵军事比武结束后第二后,八万新兵全部按照李心新式训练法,早晨进行体能训练,上午进行队列训练,下午进行作战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晚上进行文化扫盲学习和体能训练。

第二百六十四章 剑指南诏国

    大唐帝国长安城宝十二载五月一日

    八万南征军士兵全部笔直地站在这座大型军营,经过一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训练,这八万新兵已经渐渐地从一名名普通老百姓转变成一位勉强像似合格士兵。但李兴认识认识,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太短了,最起码得训练三个月,才成见成效。

    可惜这八万士兵对长安城的粮草实在是太猛了,朝廷早就支持不住了,在皇帝和杨国忠以及朝廷的施压下。李兴终于决定在宝十二载五月一日正式出兵南下,前往剑南道,将八万南征军交给南征军真正的统帅李宓。

    唐玄宗早就想南征军早点南下对南诏作战,以期尽快灭掉这个狂妄之极的南诏国。而杨国忠也希望这八万大军早点南下,不仅是出于自己对朝廷的掌握。更是出于对李心担忧,毕竟自已刚刚出手对付李兴了,他现在掌握军权。谁知道会不会脑袋一热,直接来个清君侧,率大军冲进长安城,将自己斩杀。而朝廷则是负担不起这八万军士的后勤保障供应,正是在三方各力的作用下,李兴终于不再争取训练时间,而是按照原计划出兵。

    李兴站在帅台上望着台下绵延不绝的八万士兵,幸好李兴事先制作了一只简易扩声器。否则这八万士兵在军营内一滩开,自己讲话,他们根本听不到。

    李兴嘴巴对着前面的简易扩声器激动对台下八万士兵:

    “将士们,经过了一个月的艰苦训练,你们已经渐渐转变成为一名合格士兵,但这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远远不够。但是现在前线军情紧急,没有时间给你们训练了,大军马上就要开拨奔赴前线了。想必众将士们在应征入伍时,便多多少少了解到一些组建南征军的目的。不错,我们南征军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日益对我大唐帝国西南边境造成威胁的南诏国。许多士兵对南诏蛮荒之地非常惧怕,你们尽可放心,你们所担心本将已经给你们找到解决办法了。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全心全意地上阵杀担让我们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建立不世的功业。”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八万士兵在李心鼓舞下,暂时压下对蛮荒之地的惧怕,心中对建功立业充满渴望。无数地士兵涨红着脸眼中充满渴望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高声大唐帝国万岁!

    “出发”

    李兴见士气可用,便不再过多废话,直接下达大军出发的命令。

    八万大军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左右两军共五军,每个军又下辖几个营。

    在李兴下达出发命令一个时后,南征军前军一万多名士兵开始离开这座大型军营,前往剑南道。而中军和左右两军在前军出发一个时后,便缓缓离开军营,跟随前军的脚步南下。而后军在中军以及左右两军出发一个时后,也缓缓离开了这座军营,跟随中军以及左右两军的脚步南下。

    至此,暄嚣了一个多月的大型军营彻底安静了,这座大型军营从此人去楼空,没有任何人烟,静静地等待下一次造访者。

    然而在所有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南征军右军中有许多辆载货的车,车上装满了各种箱子,箱子内装满了一种药品。没有人知道这种药品对第二次南诏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没有这种药品,即使李兴熟知历史,也很难改变这场南诏之战唐军的败局。

    长安城兴庆宫后花园

    唐玄宗正在与杨贵妃玩乐时,突然高力士来到唐玄宗汇报着什么。

    听完高力士的汇报后,唐玄宗停下了与杨贵妃的玩乐,唐玄宗将目光望向西南方向嘴角自语:“希望李兴能带领大军打赢这场南诏之战,以保朕大唐帝国西南边境的安宁。”

    ……

    益州距离京城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但从京城往西南入蜀地形之艰险有诗为证:蜀道难,难于上青。

    那是因为要从京城抵达益州必须要穿越秦岭山脉,秦岭山脉是横贯东西分割南北的一条巨大山脉,绵延数千里根本无法回避。而自古从京城入川,便只能通过穿越秦岭的古代修建的栈道和山道,沿途之艰险困顿可想而知。

    从长安往西南百余里后进终南山,便正式进入秦岭山脉蜀道之郑入川之古道分为三条线路,一条直接往南通向蜀地汉中,古时称为傥骆道。另一条沿着终南山往西过梁州再往南进汉中,古称之为褒斜道。第三条便是从梁州在往西抵达兴州,再从兴州上陈仓道进川。看似有三条道路,但其实每一条路都一样,都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开凿而出的危险栈道,每一条路都惊险万分。

    根据一位在剑南军服役过的将领的意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最终李兴选择率大队兵马走褒斜道,这是一条相对人马稠密并且安全的道路,道路上串联起了不少州县城镇,相对较为平坦,并非全部穿越崇山峻岭。也是长安往西南最常用好走的一条路。但即便是这条路,其艰险之处让人难以想象,很多地段大车无法通行,还需要人力将车辆抬运通过,速度之慢可想而知。

    李兴也因此进一步意识到古代交通的隔绝所带来的影响。像秦岭这样的大山脉,硬生生将蜀地隔绝起来,这便是最为然的一道屏障。有些时候,这屏障不是隔绝,而是一种安全上的保障。

    行行复行行,路途何艰辛。大队人马车辆从宝十二载五月一日从长安出行,一路过秦岭跨巴山往西南跋涉,经过梁、利、巴、阆、梓等数十州县,穿越崇山峻岭峡谷溪流,终于在宝十二载六月下旬抵达剑南道治所益州郡的治所益州城。

    这一路竟然行了一个多月,一路上的折腾也让大批兵马精疲力竭。不少人水土不服加上疲倦受寒等等缘故弄得上吐下泻。庆幸的是李兴在出发前准备了大量的药物,同时这条线路上沿途的州府很多,有充足的落脚点和歇息治疗的地方。在药物和充足的休息治疗下,这种水土不服情形没有变的更糟糕。

    这成都城可不是一座城市,巴蜀之地以此城最为繁华,成为城池可追溯到古巴蜀国时,那可是比先秦时期还要久远的年代。西周曾建都于此,有史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便是成都这个名字的由来。自此之后,生生不息,在巴蜀这片得独厚的地理位置的庇佑下,成都所历纷争甚少,到现在已经发展为人口近十二万户,百姓近八十万的一座大城。长安以西的城市规模中,成都首屈一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征军统帅李宓

    剑南道益州城

    在午后时分,在益州城东城门外,城门口已经有大批的官员列队相迎。现在剑南道由剑南节度副使李宓主持大局,李宓早在一个月左右便得知朝廷又要发动对南诏的战役。而且自己还是这次唐军的统帅。

    其实李宓是不愿意唐军再次发动对南诏的战役。因为李宓很清楚南诏国的实力。自从宝十载那场南诏之战唐军惨败后,大唐帝国的威严在南诏荡然无存,南诏国的实力由此真正崭露出来。现在仅凭剑南道的兵力能挡住南诏军的进攻就不错了,现在又来了一批送死的军队。

    如果这支大军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范阳,平卢这几位节度使的军队。李宓也许还不这么悲观,因为即使南诏军的实力再强,只要出动这几位节度使的军队,便能在战斗力上与南诏军进行生死战。如果在谋略上比南诏国更胜一筹,就有可能打赢这场南诏之战。

    可现在李宓很情报上便得知,这支几万大军全部都是在内地招募的新兵,根本就没有一点战斗力。靠这几万新兵去与作战经验丰富的南诏军作战,那不是送人头,那是干啥!自从知道这几万士兵都是新兵后,李宓的心便彻底地凉凉了,李宓感觉这场仗都不用打,都能预感到这场战役的结果。

    在这十几万的南征军中,真正具有战斗力的恐怕就是二万岭南军,其次就是自己麾下的二万多剑南残军。至于这几万新兵,李宓根本就没有把他们计算在战斗力中,只要他们在战斗中,不触敌即溃,李宓就已经谢谢地了。

    李宓对这场南诏之战充满了悲观,可是皇帝和朝廷的命令已下,李宓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次任命。这南征军副将岭南左武卫大将军何履光,李宓是知道的。此将麾下的两万岭南军乃是南征军实力最强的部队。而且何履光参加过对南诏的战斗,对南诏军的战力有所了解。看来这场对南诏之战,要以二万岭南军为主力。

    至于自己麾下二万剑南军,李宓就不报什么希望,自从宝十载那场南诏之战后,剑南军便被南诏军打怕了。现在剑南军无人敢主动出击南诏军,现在剑南军是胆气俱丧,需要多次胜利才能恢复其士兵。

    至于另一名南征军副将李兴,在一个月前,李宓甚至都没有听过此将的名号。李宓也是在知道李兴是自己的副将,才开始打听李心资料。结果李宓这才知道一些李心事迹,李兴在宝十载随高大夫参加恒罗斯之战,并在战中屡建奇功。随后在宝十一载随封大夫参加对大勃律之战,并在战中立下头功。后李兴回京受封,在杨相的举荐下,成为南征军副将。

    从这些资料来看,李兴应该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看来这次朝廷总算没有糊涂至极,最起码朝廷安排的二位副将,都是可用之才。

    就在李宓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前方尘烟大起,李宓旁边的益州刺史杨万龄提醒:“副使大人,应该是南征军主力部队到了。”

    “各位做好迎接大军的到来!”

    李宓闻言立即回过神来,将脑海中的杂念压下,便令众官员做好迎接。

    半个时后,南征军前军出现在众人眼前,李宓对于这支即将归自己指挥的部队,当然要仔细观察。李宓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前军的行进中的步伐和精神面貌,李宓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这前军无论是行进中的步伐还是精神面貌,都不像是刚募兵过来的新兵?

    虽然这前军士兵的行进中的步伐不是很整齐,但是也没有混乱之像。而且不是内地兵闻南诏为蛮荒之地,惧怕得要死,可眼前这支前军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垂头丧气,反而还有点斗志昂扬的感觉。

    在这一刻,李宓忽然对自己的副将李兴充满了好奇,他究竟使了什么招数,仅能在短时间将新兵训练成这般模样。仅凭此一点,李兴足以堪称大才,其能力足以担任这十几万大军的副将。也就是在这一刻,李宓忽然对这场南诏之战有了一丝信心。

    南征军前军在距益州东门二里地时,南征军前军便停下了脚步,随后十几名身穿将军服饰的人骑马向益州东城门迎接队伍而来。

    “未将李兴率南征军众将参见大帅及各位大人!”

    李兴率十几名将军来到益州东城门,并迅速翻身下马,向众位官员行礼。

    “李兴将才也,有勇有谋,且具有练兵大才,本帅佩服!”一名国字方脸具有威严的中年人缓缓称赞道,此人正是剑南道节度副使兼南征军主帅的李宓。

    此人一言,李腥人便立刻知道眼前的中年人乃自己的主帅李宓。

    “未将参见李帅!”

    于是,李兴及麾下的十几名将军一起再次向李宓行礼。

    李宓有些高兴:“好,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众位大人。

    这位是南征军副将何履光!

    这位是益州刺史杨万龄!

    这位是益州长史周寿臣!”

    至于其他官员,李宓并没有介绍,只是着重介绍了这三位重量级人物。

    “本将参见何将军以及杨大人和周大人。”李兴闻言也向这三个人行礼。

    “李将军之名,我等早就如雷贯耳,这场战役有李兴加入,真是如虎添翼,此战我唐军必胜。”

    何履光和杨万龄以及周寿臣也纷纷向李兴着官话。

    李宓见大家都简单认识一下后便直接:“李兴,本帅已经在益州城东边三里新建了一座可容纳十万大军的军营,你先率大军进入军营休息。本帅已经在东城散花楼设宴款待诺位,诺位今晚要喝得尽兴!”

    “遵命”

    李兴领命后率十几名将领翻上马,返回军中开始指挥八万大军前往左边不远处的大型军营。前军一万多士兵缓缓进入军营,开始分配营房休息,随中军,左右两军近五万大军缓缓进入军营到营房内休息,最后一万多后军也缓缓进入军营到营房内休息。至此八万大军全部到达剑南道益州城,随时准备开展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计划。

    至于南征军副将何履光为何也在益州城?原来李宓在得知八万大军南下离开长安城的消息后,便命驿员八百里加急快马加鞭赶到岭南请左武卫大将军何履光到益州城议事。何履光在收到主帅李宓的命令后,立即起程前往益州,终于在八万大军到来益州之前赶到益州。

    李兴在安排好八万士兵的宿营情况后,便率前军将军,左军将军,后军将军,右军将军以及中军副将五位领兵实权将领,前往益州东城散花楼赴宴。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交接南征军大权

    晚上,益州东城散花楼

    这散花楼乃是益州城有名的宴请宾客消费的场所,散花楼的花费之高,在益州城只有富商巨贾,达官贵族才能消费得起。能进入散花楼的人,不是有钱便是有权。

    今散花楼二楼甲号厢房被剑南节度副使李宓包下,这可让散花楼的老板不得不心翼翼地对待。以免惹到剑南道头号人物的生气,将自己多年经营起来的散花楼给砸了。

    “李帅,末将给你介绍这几位将领。”

    双方互饮几杯酒过三巡后,李兴便开始向李宓介绍这五位将军。

    “这位是常同华,原陇右军的将领,跟随哥大夫多年征战,后转隶到左卫,被末将挖了过来。”李兴指着自己左手边的彪形大汉。

    “这位是赵军华,原北庭军的将领,跟随王大夫多年征战,后转隶到右千牛卫,被末将挖了过来。”李兴指着自己右手边的带有杀气的中年人。

    “这位是刘治田,原安西军的将领,跟随高大夫征战多年,后转隶到右武卫,被末将挖了过来。”李兴指着左手边第二位脸色平静的中年人。

    “这位是王富贵,原朔方军的将领,跟随安大夫征战多年,后转隶到右金吾卫,被末将挖了过来。”李兴指着右手边第二位坐得笔管条直的中年人。

    “这位是刘成运,原范阳军的将领,跟随安大夫征战多年,后转隶到右监门卫,被末将挖了过来。”李兴指着右手边第三位眼睛泛着正气的中年人。

    李兴最后向李宓解释:“李帅,这五位将领都是作战经验丰富,且具有谋略。末将在十六卫千辛万苦挑选出来的将领,有他们在,这场战役咱们唐军还是胜利的把握的。”

    李宓闻言大喜:“好,朝廷委任你为南征军副将,真是太明智了。仅从选将中便可以看出李兴用心良苦,对南征军的组建尽心尽力。而且这五大将领均是师出五位节度使的帐下,这五将领带兵就带有五位节度使的带兵风格,也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完了李兴对这五位将领的介绍,李宓对李兴是欣喜中带有一丝佩服。有了这样将领班底,李宓对这场南诏之战打赢的信心又多了几分。现在看来南征军强将是不缺了,就看兵怎么样了。

    随后,李宓向五位将领敬酒聊,拉家常,而李兴而是和何履光,益州刺史以及益州长史敬酒聊,问一些情况……

    ??

    李兴看着面前这座气派的宅院,但见高高门楼飞檐高挑,新漆好的兽头朱门威严霸道,门上挂着一张巨大匾额,上写‘李园’两个字。丈许高的青砖院墙上爬着落了叶的爬山虎藤蔓,从墙头可看见院内高树葱郁,还隐隐看到一座楼宇的飞檐掩映在树梢之间。

    李兴走上了台阶,不待叩门,朱门自开。两名仆役躬身相迎。走过门后照壁,眼前豁然开朗,但见一座巨大的庭院展现在面前,青砖漫地,花坛鱼池错落,高大的树木分布在院落东西,几十名仆役垂手站在一旁听候吩咐。

    众多精致的院落、回廊、飞檐、井、后园也倒罢了。后宅院子里的那座红色雕琢精致的三层红楼才是这座宅子的核心建筑。整座楼画梁雕栋极尽华美,装饰虽然有些过于繁复琐碎,但可见造这木楼时所费的人工财力和匠心。站在楼上,饱览周围的城中市井之图,甚至可以远眺城外之河,远处风景。

    这座宅子是在酒宴后,李宓特意为李兴安排的,完全是免费送给李心。这可让李兴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推辞,可李宓坚决要送给李兴,李兴只好接受。

    第二,李兴便在官员陪同下,游遍整个益州城。益州城人口众多,但却也不像长安城那般全是民坊布局。只有七八处坊区存在于城市中心,坊区内也只是重要的衙门和仓库,便于保护和管理罢了。但百姓的住所却很自由,分散于城中南北东西蛛网般的街区内,倒是显得贫富贵贱之间的等级不是那么太明显。

    街面上百姓熙熙攘攘,但大多穿着整洁的衣物,行为举止也很得体,可见巴蜀府之国百姓富庶民风淳朴。锦缎铺子,成都蜀锦下闻名,且是朝廷贡品。眼下虽非春日新丝上市的时节,店内的锦缎大多是旧年陈货。

    ??

    第三,益州城东边大型军营帅厅

    今是南征军主帅李宓正式接管南征军大权的日子。

    李兴以及几位将军早早地来到帅厅等候主帅李宓。

    “我等参见李帅。”

    上午时分,一身大帅服装的李宓出现在帅厅,李兴和何履光以及七位将领一起向李宓行礼。

    “各位免礼。”

    手握大权的李宓此时可以是春风满面,心中充满了激情。虽然李宓很不想打这场没把握的战争,但是现在望着台下九位将军,李宓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在一刻李宓心中暗暗发誓:“这一仗,本帅一定要打赢,一雪宝十载那场南诏之战唐军惨败的结局。”

    众位闻言纷纷起身各自找位置坐下,何履光坐在左上方,而李兴而是坐在右上方,其余各将依次坐下。

    李宓望着两旁的将军缓缓开口:“这右下方第三位将军,想必你们都很陌生,他就是剑南军麾下的平戎军军使李发祥。而左下方第三位将军就是剑南军麾下的南江军军使徐迅。”

    李宓用右手指着右下方那名满胡子的大汉,待介绍完,便又指着左下方那眼神泛着精光的中年人介绍起来。

    “末将李发祥,徐迅见过各位将军。”

    李发祥和徐迅见大帅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后,便一起站出来向各位将领行礼,而各位将也依次回礼。

    “李帅,这是南征军的帅印和帅令以及鱼符,请李帅正式接管南征军大权。”李兴见客套话完,便从旁边的包袱中取出象征着南征军主帅权力的帅印和帅令以及鱼符,然后站起身子来到李宓帅案前,将这些物品交给李宓。

    李宓望着眼前的南征军帅印和帅令以及鱼符,李宓心中充满激动。只有拥有这三样权力之物,李宓才算是真正南征军主帅,才算是真正掌管南征军大权,才能真正行使南征军主帅的权利。这是大唐皇帝以及朝廷赋予边帅的权力,只要大唐皇帝和朝廷威严不损,便没有人敢置疑这三件象征着边帅权力之物的威信。

    李兴右手握住帅印豪情万丈:“本帅李宓自今日起便正式成为南征军主帅,接管南征军,行使南征军主帅之权。本帅李宓一定誓死完成皇帝以及朝廷交给南征军的任务,一定打败南诏国!”

    “我等参见李帅!”

    “大唐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唐帝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打败南诏国!”

    众将闻言便一起站了出来,再次向李宓行礼,便向北方的皇帝和朝廷表忠心。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649/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潜龙最新章节! 作者:执笔念红尘所写的《大唐潜龙》为转载作品,大唐潜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潜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潜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潜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潜龙介绍:
天宝十年。
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已步入暮年。
此时大唐山地作战之王高仙芝,正剑指黑衣大食。
此时南诏王阁罗凤野心勃勃,姚州暗流涌动。
此时坐拥十万燕辽铁骑的安䘵山,正暗中窥视唐玄宗李隆基帝位和天下美女杨贵妃。
这时,一名现代边防军人意外来到唐朝天宝十年,作为嗣邠王之子的李兴,他能做些什么?他又将如何运用现代知识来改变大唐帝国的未来命运。
他从一个后世的平凡青年变成了一位智勇双全的传奇帝王。大唐潜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潜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潜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