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皇上您该去搬砖了TXT下载皇上您该去搬砖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全文阅读

作者:我是跟风狗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txt下载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65. 一拍即合2

    在那个年代,乡土观念极强。不管什么原因,外人到本乡来闹事,往往会受到乡人群起攻之。

    赖利头就是打的这个如意算盘。章家兄弟再蛮横,也不敢到别人的地盘搞事。反正这次偷的钱不少,就在这边混着。等这阵过去了,到时候再回去。

    他没想到的是章家兄弟几个因为赖利头打伤了老娘,蛮劲上来了直接冲到隔邻镇上,抓住了赖利头。

    要换做以前,这种“过江龙”的行为,或许还真的被当地民众攻击了。

    当初建立保安部门的时候,秦晓鸾就再三对黄石头说过:保安部不是好勇斗狠的流氓帮派,而是合法合理合规的保护大家的正义力量。

    除了对使用武力做了严格的限制之外,还规定每天都要学习法律法规。

    章家老大、老二两人都在保安部做事,这次就没有按照江湖上的那一套行事了。

    兄弟几个单膝下跪,老大朗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们兄弟四个是隔壁镇上的章家兄弟。这家伙偷窃我家财物,打伤我等七十岁老母。吾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容忍?今日来到贵地,是要把他抓到县衙,听从县令大人发落。绝对无意也不敢冒犯宝地,在此先给各位叔伯兄弟赔罪了。”

    说完之后,兄弟四个咚咚咚磕起头来。

    恰巧有两个这个镇上在秦家班做事的员工正好放假回来,于是就对周围的人证实所言非虚。

    赖利头这种行为,在哪里都是遭人唾弃的。何况人家兄弟已经当众解释不是来自己这里耀武扬威,包括赖利头的狗友在内都不敢再维护他了。

    这赖利头见状不妙,趁着兄弟几个磕头之机,跳起来就跑。

    谁知道这是章家兄弟们早就商量好的计谋,要给机会让这家伙逃跑。

    不怕你跑,就怕你不跑。你不跑,还不好收拾你。

    赖利头这么一跑,正中兄弟几个下怀,当即追了上去,按在地下就是一顿暴打。

    直到赖利头动弹不得,才又给当地父老告罪之后,将他拖回了落凤镇。

    原本是准备把他给送官的,但当时一时激愤下手重了点,现在赖利头完全不能动,也不方便送到县城。

    而兄弟几个又不能为这事守在家里不做事,于是商量先去上班,等这家伙好点了再抓他见官。

    赖利头在家修养了一段时间,稍微能动了之后,就想到万一章家兄弟下次放假回来,心里不爽了还真把自己扭去见官,到时候少不得又是一顿皮肉之苦。想着自己能躲的地方都能被他们找到,干脆躲到县城去。那里人口密集,自己注意点,就不会被他们找到。实在不行,再往其他地方跑的话,坐船坐车也方便。

    于是就这样到了县城。

    可是现在的赖利头又没有钱,也不敢去偷,吃饭怎么办呢?于是就抹黑了脸,披头散发的靠乞讨为生。

    正好这天看到面前经过一双上等靴子的人,于是上前抱住脚讨钱,就被刁胜给认了出来。

    刁胜正好想找秦家班麻烦,赖利头正好想找靠山,双方一拍即合。

166. 已经违法了3

    这里就不得不称赞一下刁胜了,以流氓界的标准来看,他简直就是流氓楷模。

    并不是每个流氓都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的,刁胜就有。

    这几天他已经想清楚了,要想把秦家班搞倒,就必须先搞倒于奇正。

    但人家于奇正现在已经是四品大员了,哪这么容易搞倒?

    大多数人遇到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人时,都会选择避其锋芒,刁胜就不。

    可怎么能搞倒于奇正呢?刁胜想来想去,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干掉他。

    第一个就是“反叛谋反”,这个办法肯定行不通。

    那就只剩下第二个了:贪墨腐败。

    可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说于奇正有没有贪污,就算他贪了,你刁胜也抓不到证据啊。

    就在此时,天降良机。

    尽管都是一个县的,但落凤镇和县城相隔了几十里,口音有很大区别。落凤镇人说话快一点,县城的人就不一定能听懂。

    而赖利头就不存在这个障碍,于是无意中听到了两个落凤镇工人的对话。

    其内容就是感谢于经理,这次秦家班周转困难,又是于家出钱来帮着解决的。

    原来,于财主夫妇给钱之后,那种小心思就来了。

    这样的好事不让别人知道,那不是白做了?于是就有意无意把这事给说了出去。

    秦家班的人本来就对“于经理又回来了”充满期盼,这样的事情恰恰都特别吻合了这种心理,于是很快就传开了。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奇葩的现象:荆州城这边被于奇正遮了个严严实实,落凤镇这边无人不知。

    刁胜得到这个消息,简直是如获至宝。就凭这一点,就算不能扳倒姓于的,也必定在荆州城落下个坏名声,以后秦家班营造荆州城不那么顺利,机会就来了。

    当听说去府衙告于奇正时,赖利头犹豫了。

    并不是每个流氓都能“这酸爽才正宗”的,上次于奇正还没当官就在县里就挨了一顿板子,这次去州府不得被扒一层皮?

    于是刁胜就说了:这事你干成了的话,就是刁家班的副班主;如果不去的话,我就把你交给章家兄弟。

    如此威逼利诱之下,赖利头也就依从了,当天就启程到荆州,第二天早上当众敲响鸣冤鼓。

    秦晓鸾、黄婶和陈大娘到州府大堂,衙门前已是围得水泄不通。

    “秦班主,堂下此人,状告你们与于少詹事勾结,贪墨荆州城营造款项,可有此事?”刺史左翰升这话问得极有水平。

    截止到目前,总共只给秦家班拨过一次款,就目前用度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完全没有任何利润可言,“贪墨”之词也就站不住脚了。

    “绝对没有。秦家班账目已带来,请大人过目。”秦晓鸾的回答非常配合。

    黄婶也把账本交给了过来的师爷。

    师爷当然是能理解上官的意思,当众念了起来:“某月某日,采购木方XX,交割纹银XX两;某月某日,采购大米XX,交割纹银XX两……”

    才念到一小半,赖利头也反应了过来:“我告的是于奇正!他才是秦家班幕后老板!自己监管,自己当老板!”

    台下围观群众一片哗然。不管有没有贪污,这件事就已经违法了。

167. 秦家班内讧4

    左翰升沉声说道:“你有何证据可以证明?”

    赖利头叫道:“大人,这秦家班本是一个小镇上的草台班子,根本就没有营造荆州城的能力。最重要的事,她们的资金从何而来?是从于家来的。这都是于奇正的老爹老妈自己对外面说的!落凤镇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台下群众纷纷交头接耳,从常理来看,事情就应该是这样。

    “秦班主,是这样吗?”左翰升问道。

    “不是。”秦晓鸾回答得很干脆。

    “既然不是,那让官府看看,你们进账是从哪里来的?”赖利头大声说道。

    这些话,都是来之前刁胜给他再三交代,并演示过好几次的。

    “胡来!”左翰升拍着惊堂木说道:“荆州城墙营造,包括所拨款项,涉及军事机密,岂能全部公之于众?”

    他这么说,也是收到了师爷的暗示,因为已经看到了入账出有一栏是从于家进账。

    可是这话不能得到堂下民众的认可,下面纷纷起哄起来。

    修建荆州城所需钱粮都是咱荆州百姓缴纳的赋税。按道理说,本来就应该交代清楚。如果说被当官的贪污,那就是吸民脂民膏。凭什么咱们出了钱,还连问都不能问。

    赖利头露出一个阴笑:“就算款项数量是机密,可是有没有从于家拨款总是可以说的吧?”

    这话也是刁胜之前就定好的策略。

    只要坐实于家出了钱,那么这件事就算他们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楚了。

    左翰升见状,只能强行用上最后一招:“此案复杂,本官需进一步调查,择日再……”

    “哼!”赖利头见堂下民众都在支持自己,胆子也大了起来:“然后调查来调查去,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随便找个理由糊弄咱们这些百姓是吧?”

    这话一出,台下民众纷纷叫了起来:

    “这么简单,三人六证当堂就可以查清楚,有什么案情复杂的?”

    “就是就是,把那于奇正叫来当堂一对质不就行了?官官相护,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呸,狗官!”

    “现在审!现在审!现在审!”

    到后来,堂下民众齐声挥舞着手臂呐喊起来。

    “于家是出钱了!”一个粗豪的声音从人群后传了过来。

    两个穿着秦家班制服的人疾步朝堂下走来,一个是个黑脸彪形大汉,另外一个是一副公子哥模样的白皙青年。刚才那句话就是彪形大汉吼出来的。

    白皙青年手里扬着两张纸:“我们可以证明!”

    围观的民众纷纷让出一条道,让这个人过来。

    躲在人群中的刁胜乐得都快飞天了,暗暗想道:于奇正啊于奇正,你这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这两人刁胜都认识,一个是原漕帮帮主程老黑,一个是杨不羡。

    杨不羡因为抢秦晓鸾那个女人的事和于奇正多有龌龊,刁胜早有耳闻。这个时候出现,肯定是找准时机下手。至于程老黑是什么原因,尽管目前还不清楚,但绝对是不怀好意。

    总之来说,就是他们现在内部起了内讧。他们这么一狗咬狗,秦家班的名声绝对是一地毛了。

168. 做人留一线1

    堂下人们轰动起来。

    从他们的服装可以看出,这两人是秦家班内部的人,手里还捏着证据。

    这下左翰升就尴尬了。

    如果现在退堂,无疑坐实了“官官相护”的说法;可如果继续审的话,明显对于奇正不利了。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声清亮的开道声传来:太子殿下驾到!

    众人全都跪倒路边。

    太子李经阔步走来,于奇正就跟在他身后低着头。

    左翰升急忙从堂上迎了下来。

    李经面若冰霜:“我把当事人带来了,你继续审!我坐一边旁听。”

    师爷等人急急忙忙去端椅子,左翰升面有难色的看着李经。

    “你看我干什么?!”李经朗声说道:“该怎么审就怎么审。荆州城,是荆州百姓的荆州城,是天下百姓的荆州城!故,城墙修缮一事,必须经得起百姓的检验。”

    堂下民众纷纷放声高呼“太子殿下英明”。

    左翰升心中暗叹一声,看来太子已经做好了牺牲掉于奇正的心理准备。

    想想也是,太子现在正是要得民心出政绩的时候,不管手下谁多么受宠,当与“民心”形成对抗时,会选择谁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他这么想,台下的刁胜也这么想,如果后世有一首歌现在就流行的话,此刻刁胜一定会愉快地哼起来:来呀,快活呀……

    片刻间左翰升就已打定了主意,当即按照正常流程开始:“堂下何人?”

    “草民程老黑/杨不羡,乃秦家班运输部长/信息研究部长。”

    “所为何事?”

    “听说大人正在审理太子少詹事于奇正贪墨一案,吾等对本案颇为了解,并有相关证据,前来投案。”

    “大声讲来。”

    “喏。”程老黑说道:“于家的确有给钱秦家班,数额折合纹银一千二百七十三两二毫。该笔账目在秦家班账上可查。”

    台下民众轰地一声议论开了,现在已经把这么精确的数字都爆出来,那贪官想抵赖也抵赖不了了。

    左翰升看了一眼师爷。

    师爷立即禀道:“确有此账,三日前进账,数目就是这么多。”

    左翰升暗叹一口气,转而问于奇正:“少詹事,您有什么需要说的吗?”

    于奇正摇摇头:“没有。”

    左翰升偷偷瞟了李经一眼,后者眉头紧锁,隐有怒容,看来对此事是真不知情。

    “少詹事何以要给银钱秦家班?”左翰升问道。

    不等于奇正开口,程老黑和杨不羡齐声说道:“我等知道原因。”

    左翰升习惯性地拍了一下惊堂木:“本官现在是在问少詹事,让你们说了吗?”

    作为官场老油条,深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尽管现在于奇正已经狼狈不堪,但自己也得给他机会,所以才会有这番说法。

    “让他们说!”李经突然开口叫道。

    太子开了口,左翰升只得看了于奇正一样,心里默默说了句“耗子尾汁”之后,准程、杨二人呈报。

    “这笔银钱是于少詹事写家书回去,于家立即将全家银钱全部集中起来,交由书童于福,于前日送到荆州。”程老黑说道。

    台下百姓又是一阵小声议论,将所有家财都投资到秦家班,要说没有猫腻,谁信呐?

169. 维护名声2

    “至于这笔钱是做什么用的,还是由我们杨部长来说吧。”程老黑说道。

    刁胜已经准备去买鞭炮去了,看来这程老黑只是排头兵,真正杀手锏在杨不羡手里啊。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杨不羡逮到机会了,不得把这姓于的往死里整?

    果然,杨不羡第一句话就直接往致命的地方捅:“这笔钱并不是借。”

    台下民众又开始议论起来。这话什么意思?

    就是说堵塞了那贪官用“借”来搪塞的路,也就坐实了于家出资秦家班的事实。

    杨不羡继续说道:“我还是从开始说,大家比较能听明白。几日前,少詹事找到秦家班,要求建一个大戏班子。”

    台下“呸”、“狗官”骂声不绝于耳。想想也是啊,这活都没干,就拿着钱办戏班子自己享受,还不是贪官是什么?

    “肃静!”左翰升拍着惊堂木。

    “这个大戏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杨不羡等堂下稍安静之后说:“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荆州城营造这么浩大的工程,说完全不对城中百姓的生活不产生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必须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做为我们官方,尽量少去甚至不去征用居民的房屋土地和人力。你们秦家班,做事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不扰民。”

    这话一说,堂下的百姓完全安静了下来。

    确实,从知道荆州城要修缮开始,大家就都在担心。这么大的活,不可能不征用。若是遇到贪官污吏乘机吞并土地店铺,百姓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之前城中富商纷纷找秦家班营造私房也就是这个原因。可普通百姓哪里有钱随时都盖新房子呢?一直到现在,这都是悬在心里最大的担忧。今天这么多人来听审,其实内心深处就是在害怕这件事。

    杨不羡这话一说之后,人们就突然想到一件事:到目前为止,还真没征用过谁家的房子。之前传的沸沸扬扬说要征用民居做秦家班宿舍,但一直没行动,最后那些人住到了船上。

    如果真是像他说的这样,这少詹事还真不算那么狗官。退一步说,只要做到这一点就算是贪墨一些又何妨?总比直接吃掉大家房产的官员要好一万倍。

    杨不羡继续说道:“少詹事还说,现在荆州城建设伊始,百姓们心中多有担心,这个很正常。现在城中是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都有。这其中,大部分人是出自于担心,还有一些人是跟着人云亦云。更有极少数人在里面兴风作浪。对这些谣言制造和传播的人我可以下令严惩,但是那样城中就没有这么安定,大家都人心惶惶,就更加给了躲在暗处的不法分子机会。”

    百姓们一听,还确实是这样。这段时间以来城中什么说法都有。一会说要征用城东土地,一会说人手不足要抓青壮年去做事等等。

    杨不羡双手朝天一拱,学着于奇正的语气说道:“我于奇正身为太子少詹事,就当解君之忧。不但这荆州营造要建得好好的,更是要维护好圣上和太子殿下的名声!于某决不能让屑小之徒有机会从中作乱!”

170. 我必不负卿3

    李经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

    这些话于奇正从来没有当着自己面说过半点,现在从旁人口中说出来,心里五味杂陈。

    堂下的刁胜嗅着这味道好像不对啊,杨不羡这些话怎么都像是在给姓于的开脱啊?

    很快他就知道了答案。

    “所以少詹事就要求建立这么一个大戏班子,给大家传递真实的官方消息,宣讲本次营造的重大意义,让官方、工匠、居民三方有一个沟通和相互理解的渠道。同时丰富营造工匠的业余生活,让大家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去做好事情。更重要的是,让那些谣言没有机会到处散播!”

    “好!”堂下众人忍不住喝起彩来。

    “好!”李经也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巴掌。这还真是个好办法,通过娱乐教化民众,其效果不知道要比冷冰冰的公示话宣读要强多少倍。

    杨不羡继续说道:“然后少詹事又说了,这虽然是件好事,但未免有人会拿出来做文章。因此这个戏班子所需开支,不能列入到营造款项之中。”

    李经心中暗叹:于卿啊于卿,看你平时大大咧咧的,怎地如此迂腐呢?这样的事有什么好怕的呢?

    杨不羡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可是钱从哪来呢?最后少詹事就说,这笔钱由他个人来出,专款专用,用于建设这个叫做人视台的大戏班子!”

    堂下民众完全震惊了。

    按照这个说法,这少詹事不但不是狗官贪官,还是千年一遇的清官好官啊!

    人群中刁胜捏着嗓子叫了起来:“从来只有公补私,何曾听过私贴公,谁信呐?”

    这话也是有理,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是这么想的。

    “哈哈哈,”杨不羡放声笑了起来:“我们当时也是这么劝少詹事的,借用他的话来回答你。只要荆州城建得好,太子殿下脸上有光,我于奇正就算倾家荡产又何妨?”

    完美解释!

    堂下众人一下子就全都明白了。少詹事是太子一手提拔起来的,他这么做一方面是知恩图报,另一方面就是他和太子的利益完全捆绑在一起。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银钱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重要的是前程!

    这也从侧面否定了于奇正贪污的动机。对他来说,现在要的是政绩,就算再蠢也不至于在太子眼皮底下贪这点小钱啊?

    李经现在的心情无法描述。

    曾经有一次,父皇和几位国工大臣在一起喝酒时说过这么一番话:你们都是把身家性命挂在我李二裤腰带上,才得到今日的荣华富贵,何须如此客气?记住,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

    当时李经心里非常感慨。

    和马背上得天下的父亲相比,他就没这么一帮好哥们。虽说太子府里那些人不可谓不忠,可相互间始终有着一种界限,就是没有这种感觉。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李经喃喃地说了一句“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之后,眼光落到于奇正身上,差点给气了个半死。

    这货正呆呆地望着杨不羡,一副“我有说过吗?这不是我说的,你可别乱说啊”的表情,看上去要多贱有多贱。

    要不是在公堂之上,李经铁定要去踹他一脚,再补上一句“我叉你三娘娘个青蛙腿!”

171. 没见过钱吧4

    左翰升站起身,躬身对李经说道:“禀太子殿下,少詹事之举令臣羞愧得无地自容。微臣自忖做不到这样,此可为吾等官员之楷模。臣不敢高居堂上,令少詹事立于堂下听审。”

    这老贼秃简直就合了那句话——“耕田不行,拐弯比谁都快”。见到现在风向变了,这舵转得啧啧,没个几十年经验是做不到的。

    “该审还是要审清楚的,”李经语音一提:“赐座!就坐我身边。”

    杨不羡继续介绍起来。

    当时于奇正走后,他就想了起来。

    虽说这事是为了官方发声,但百姓理解了,直接得到好处的是负责施工的秦家班。而且戏班子建起来后,看戏的也都是秦家班和百姓享受了,这个让少詹事出钱实在是不合适。

    最重要的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拿这个断章取义在外造谣,就会败坏少詹事的名声。

    少詹事如此维护太子殿下的名声,咱们秦家班也得维护他的名声啊。

    但是秦家班现在确实也是周转困难拿不出这笔钱怎么办呢?

    上次自己已经在家里拿了一笔钱出来,现在也要不到了。

    于是就去找到了程老黑。

    程老黑一听,二话不说就去拿了私人的钱,昨天下午去还给了于家,当时也是与于福交接的。

    最初于福还不肯收,后来还是二人说明厉害关系才收下。

    说到这里,将手中的纸张递了上去:“这是我本人之前私人借给秦家班的交割册,这个是程部长与于福之间的交割册。还有一份是于福给秦家班的交割册,我们手里就没有了。所有交割都是由李记钱庄派人来做的。”

    “在我这里!”黄婶叫了起来,取出了交割册。

    一个山羊胡子的中年人上得堂前:“小民李有福,是李记钱庄掌柜,可证实这位杨先生所言非虚。本庄这里也存有交割册底单,现呈报大人。”

    就算赖利头再傻,也知道现在的情形是怎么样的了。

    只要于奇正无罪,那么他就有罪,这次可不是打一顿板子能了事的。

    反正总是死,也只能拼着再搏一搏了。

    赖利头一下跳了起来,指着李有福和杨不羡说道:“你们知道我来官府告状,就临时做这些东西造假!”

    李有福上下打量了赖利头几眼:“你是没见过银钱交割吧?”

    堂下立即有些人就嗤地笑出了声。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银票”这种东西。货币就是依靠金、银、铜板来流通。

    但是银子重量都不同这怎么办呢?于是人们交易的时候就需要用上“戥”这种专门用于贵重物品的秤了。

    一般情况下,数量少还好说,称一称大家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也就可以了。

    但是数量巨大的交易就比较麻烦了,毕竟戥的最大称重是一两,一千两就至少要称一千次。如果每次都差一点,最后差额就大了。

    这时,买卖双方就会找到第三方,也就是有信誉的钱庄来称。

    钱庄人员每称重一次,就要大声唱票。双方无异议,记录在册,然后再称下一个。也就是说,每称重一次就会有对应的记录。

    为了避免将来出现纠纷,钱庄人员会用同一个人现场同时记录三份,分别签字画押之后,三方各执一份。

172. 赌这一票1

    刚才这番解释无非就是让大家都明白了一点:这么大数量的银钱交割,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确认的。

    李记钱庄在荆州城是除了名的童叟无欺的老字号,在他们手里交割的银两数以万计,不可能为这么一笔生意败坏自己名声。

    更重要的是,不可能从今天早上这边来开案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出假来的。

    如果他们真是今天临时作假,那么别说做不出来,就算乱写乱画,现在墨汁都不可能干透。

    得到左翰升眼色示意后,师爷拿着李记钱庄的底单走到堂下,不断用哪个手摸着上面的墨痕,时不时还让堂下的百姓摸一摸。

    “报……”一个肩插野鸡羽毛的快使快步跑来。

    城中军民皆知,这是有十万火急之件的驿差。

    驿差奔到堂下,双手呈上公文:“天门县令急件。”

    师爷接过信件,展开大声念道:“天门县令王启道有本急启,兹有本县恶霸刁胜,流氓成性,霸占本地营造市场,本县已查明事实。其罪有……兹有本县落凤镇刁民赖利头,为盗窃惯犯。经本县查明,其罪有……本县已上报复州府,下海捕文书缉拿二犯。现得知,二犯已勾结一处欲往荆州,故技重施霸占营造市场。特此行文。”

    堂下轰地一声,众人交头接耳起来。

    这可是白纸黑字的正式公文啊,具备法律效力的,任何官员都不敢在这上面胡来的。

    这份公文不但是说明了这个来告状的赖利头是个什么货色,又是什么目的,连背后指使者都确定了出来。

    殊不知,天门县令王启道一天到晚就在关注着荆州城这边的变化。

    今天早上收到飞鸽传书赖利头到荆州府衙状告太子少詹事于奇正,王启道就做出了决定:赌这一票。

    为啥?道理很简单。

    赌赖利头赢了能有任何好处吗?没有。

    赌于奇正赢了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傻子都知道的事情。

    能不能不赌?不能。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你不赌,就是实际上站在了对立面。到时候一旦查起天门县刁胜欺行霸市之事,你县令王启道也逃不脱干系。

    不如趁这个机会,完全洗白自己,把和刁胜之类的人的关系完全洗脱干净。

    还有一点,就算是于奇正输了又如何?那样也伤不到自己半分毫毛,无非就是以后刁胜不喜欢自己,没什么好处而已。

    主意打定,立即就派了快马传书送了过来。

    “我现在不是太子!”李经猛地站起身说:“现在我就是一个荆州百姓。我可以说一下我心里的想法吗?”

    他这么一出面,堂上堂下鸦雀无声。

    “我还是那句话,荆州城是荆州人的荆州,是天下人的荆州!荆州天下腹,荆州营造乃固本天下之举。若是有人乘机中饱私囊……”说到这里,李经口里重达千钧地吐出两个字:“该杀!”

    “该杀!”“该杀!”“该杀!”

    堂下民众齐声高呼起来。

    “我也说过,荆州城营造之事要经得起百姓的检问。所以一切都应该拿到大家来判定。”李经沉声说道:“但若是有人乘机作乱,颠倒黑白,造谣污蔑,你们觉得又当如何?”

173.我要你告老2

    “杀!”“杀!”“杀!”

    堂下群众振臂高呼起来。

    李经踱到已经瘫软成一滩烂泥的赖利头面前:“你听到了吗?”

    赖利头整个人已是头脑空白,哪里还说得出半句话?

    李经双目牢牢盯住赖利头:“我告诉你,你现在唯一可以选择的,是你的死法。”

    赖利头脚下已是一团湿润和恶臭,屎尿全部都吓出来了。

    太子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不可能赦其死罪。只是如果交代出背后主使者,能够死得痛快点而已。

    “我说,我说。”赖利头已经软成一坨新鲜的狗屎:“这一切都是刁胜指使的啊!”

    说完就开始讲起刁胜是如何威逼利诱自己来污蔑诽谤于奇正的过程。

    话没讲两句就被李经打断了。

    “我没时间听你们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李经双手摊开大声说道:“孤王现在就想知道,就想这荆州城的百姓审一审,我大仪朝四品朝廷命官,我太子府少詹事于奇正,到底有没有欺上瞒下、贪墨官饷、欺压百姓?”

    “没有!”“没有!”“没有!”

    堂下呼声如潮。

    “既然没有,那好。奇正,咱们走!”李经袍袖一甩,朗声说道。

    说完之后也再不停留,率先阔步离开。

    堂下民众纷纷拜倒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千岁!”

    到了上次他们聊天的那段城墙上,李经猛地站住,后面的于奇正差点撞到他身上。

    “说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李经像上次一样望着远方的江水。

    “啊?”于奇正一下没反应过来。

    “怎么?孤王说的不够清楚吗?”李经转过身看着于奇正。

    “我……我没想要什么赏赐。”于奇正呐呐地说道。

    这次还真没说假话,本来他心里想的就是帮一下秦家班,被杨不羡他们一番骚操作,现在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忠君体国”的帽子,这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

    “欺君之……”李经拉长声调。

    “别别别,殿下您别老拿这个吓我好不好?您知道我胆儿特小,经不住吓的。”于奇正苦着脸说。

    李经冷哼一声:“你还胆小?你胆儿可肥着呢?再不说实话,我就派你去和蛮族打仗去!”

    尽管知道李经在说笑,于奇正还是被吓了个魂飞魄散:“别别别别别,我说,我说还不行吗?”

    一边这么说着一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趁着这位爷高兴,不如把那事提出来。

    “殿下,微臣请求把荆州城这摊子事给搞完之后,您能恩准我告老还乡。”于奇正露出哈巴狗式笑容。

    “什么?!”李经跳了起来一顿爆栗:“告老!我要你告老!要你告老!”

    于奇正捂着头一阵狼奔豕突:“哎哎,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李经追了一阵,喘着气说道:“行,那你说明白。若真是有道理,孤王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于奇正一看有戏,赶紧说了起来。

    虽说自己有那么一点天纵奇才吧,但也还是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的。从小是读书也不行,习武更别提。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174. 你是个佞臣3

    于奇正接着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人嘛,活着就要有梦想。

    我的梦想就是能当个土豪劣绅,还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那种。

    早上睡个懒觉,起床吃个早餐,一边剔着牙一边提着鸟笼子,然后出门在镇子里,爷想横着走就横着走,想竖着走就竖着走。然后看见睡觉小姑娘长得漂亮,上前用折扇挑着下巴银笑着说一句“小娘子……”

    说着说着,于奇正就陷入了自己勾勒出的美妙场景中。

    “最好呢就是把落凤镇一枝花秦晓鸾强抢进府收了当小妾,爷让她站就得站,让她坐就得坐,对吗?”李经虎着脸说道。

    “对对对,原来你也是这么……”脱口而出这句话后,于奇正立即捂住嘴。

    李经倒没和他在这件事上纠结。他的目光一直锁定着于奇正,从表情神态来看,这人还真是胸无大志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唉,罢了。既然如此,也无须勉强。

    “行吧,到时候孤王恩准你辞官。”李经意兴阑珊地说。

    “谢太子殿下!”于奇正大喜跪了下去。

    李经突然想到一件事:如果说他真的是这么想的,那完全可以现在怠政。反正他也就是个乡间小混混,做不好事也没法责怪他。可他为什么不但尽力的做,还能想出人视台这种妙招呢?还有,如果他真这么想,为何还要倾尽家产维护我的名声呢?

    这个混蛋,演得还真像。孤王差点被你给骗了!

    李经咬着下唇说道:“你放心,孤说话算话,说了准你辞官就一定会准。”

    看着于奇正继续“演”着开心,李经缓缓补充:“不过时间嘛,大概也就是个六、七十年之后吧。”

    于奇正脸上的表情变得精彩无比,李经心里那个畅快啊,完全就是老便秘治好了的感觉。

    “不是,太子爷,这咱也得讲点道理吧……”于奇正急了。

    “讲道理?”李经冷哼一声,伸出手指对着于奇正一顿乱戳:“我要你讲道理,要你讲道理!”

    于奇正一边躲闪着一边叫道:“哎,别戳我小胸胸嘛。”

    这话一说出来,两人都笑了起来。

    李经指着于奇正鼻子骂道:“你就是个佞臣、佞臣!”

    于奇正心里这委屈啊,完全就没地方去。你都知道我是佞臣了,还不放我告老还乡?

    “喂,你和我说说,”李经乜着眼睛问道:“你是不是对我皇妹有什么企图?”

    问这句话,是因为这是李经唯一能猜测到于奇正的“真实内心想法”。

    于奇正嘴巴张得老大,心想这当太子的脑子和普通人不一样吗?你都知道我的梦想就是把秦晓鸾那个小娘皮抢到家里了,还来问我是不是对你妹子有想法?我有个毛的想法啊。

    只是,他这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在李经看来,就是“心事被我说中了吧”的表现,“洞察真相”的成就感真爽啊!

    于佞臣自然不能直接说不是。

    你想想啊,要敢直接说不是,那岂不是瞧不上公主?这颗狗头还是得先保住的。

175. 秦家姨妈巾

    当即无比诚恳地答道:“公主金枝玉叶,微臣断断不敢有这种大不敬的痴心妄想。”

    李经完全懂了。

    他这话的意思是双方地位太过悬殊,因此是“不敢”,而不是“不想”。嗯,果然不出孤王所料啊!

    于奇正也知道,这个话题怎么说都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测,赶紧岔开话题:“对了殿下,我让秦家班的厨子做了桌菜,请您今天下午去尝尝。”

    其实昨天晚上曾庆福就来说了,材料都准备好了,今天晚宴就可以正式上桌了。本来于奇正就准备和李经说的,被早上那事给耽误了。

    “专门投主子所好,带着吃吃喝喝。我就说你是个佞臣吧?佞臣,佞臣!”

    “别戳我小胸胸!”

    “我就戳,就戳!”

    “你到底去不去?”

    “去,当然去!不吃白不吃,你这铁公鸡,都没请我吃过饭。能不去吗?”

    “说话要讲良心啊,当时在落凤镇你们没钱,不是我请的?”

    “我是说你升了官之后没请!”

    ……

    两人笑闹着走开。

    另一边,秦晓鸾回到办公船,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新式骑马布研发出来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赵狄栓那伙人居然效率这么高。

    等她跟着杨不羡到了对方就明白了原因。

    “理论研究处”的所有人眼睛都像是兔子一样,眼球里布满血丝,可见这几天都是连日连夜的在做事。

    见到秦晓鸾,赵狄栓立即迎了上来:“班主。”

    秦晓鸾柔声说道:“大家辛苦了。其实没必要这样的,正常做事正常休息。”

    赵狄栓嘿嘿笑了一声:“这没什么的,就当打了几个通宵麻将。”

    “不行!身体是做事的本钱,以后绝对不许这样。”秦晓鸾面色严肃地说道:“杨部长,你立即制定研究处管理制度,第一条就是绝对不允许连续加班。”

    研究处的员工们心里一暖,赵狄栓赶紧说道:“班主,咱们目前开发出比较成功的有三种,您先看看呗。”

    秦晓鸾跟着过去看了一下样品,高兴地说道:“很好,很好。大家真的太厉害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开发出来。”

    赵狄栓笑道:“也是靠了您当时给咱们画的图。咱们有了个大致方向,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不然,要是都要我们来想的话,恐怕不知道得多久。”

    秦晓鸾这才记了起来,当初自己确实画了个类似于后世某种车标的图案,想不到这些人这么厉害,一下子就复原了。

    虽说受到材料的局限,还不能达到后世那么轻薄小巧的标准,但对现在的骑马布而言,已经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了。

    “班主,您给咱们这个新式骑马布取个名字呗?”研究处员工围过来说道。

    对,确实应该取个名字。

    可是取个什么名字呢?对侵犯知识产权很厌恶的秦晓鸾,是绝对不会取“护X宝”、“X菲”、“七X空间”之类碰瓷的名字的。再说,取这些名字这个年代的人听着也是一头雾水啊。

    取名废秦晓鸾想了很久,终于开口说道:“要不就叫姨妈巾吧。”

    众人一下子就理解了。最心疼女孩子的,就是自己的姨妈了。嗯,这个名字好。

    姨妈巾,秦家姨妈巾。

    就这么确定了。

176.卢桂花来了1

    秦晓鸾带着“秦家姨妈巾”样品到了服装厂,喜儿娘卢桂花已经到了。

    见到秦晓鸾,卢桂花上来就抓着她的双手说道:“晓鸾啊,姨给你赔不是了。”

    秦晓鸾急忙应道:“姨,你这说的啥话,什么赔不是的啊?”

    卢桂花摆着头说道:“你也知道,你逍叔和我也就喜儿这么一个丫头,从小就是把她宠坏了。我都听说了,这死丫头不知上下,冲了你好几次……”

    秦晓鸾急忙打断说道:“姨,您可千万被这么说。苏家、黄家和我们家,那可是比亲戚都还亲呐,您这么说真的就见外了。别说喜儿妹没啥,就算有什么咱们也不会计较啊。”

    “哎呀,这就好这就好,”卢桂花不断摇着秦晓鸾的手:“我们家那死丫头啥时候要像你这么懂事就好了。唉,这也强求不来。不过晓鸾你放心,我昨晚上就骂她了,做大夫人的人啊,就是要明理大气。就她那样,哪里能行。你就放心吧,这丫头啊,我的话还是听的,以后肯定不会冲撞你的。这当妹妹的,就得有个当妹妹的样子。以后她有什么不对啊,你跟我说。”

    秦晓鸾差点晕倒。

    不是不是,这话我怎么就听起来怪怪的呢?什么“大夫人”,什么“当妹妹的”,这什么意思嘛。

    卢桂花继续絮叨着:“晓鸾啊,这里姨也碎嘴一句啊。喜儿是不懂事,但再怎么说,咱也都是知根知底,她心里还是把你当姐姐的,怎么都比外面的人好。以后啊,你们两要能相互照应着,外人就欺负不到你们头上,姨也放心了。你放心,姨把话说前面,以后喜儿生的也是认你当娘,她就做小娘好了……”

    秦晓鸾差点暴走。

    说来说去说这么半天,敢情就是咬死了我和喜儿两个都得嫁给那混蛋啊!你说你这当娘的,怎么自己女儿给人家做小都愿意呢?这还不算,还贴上我这个侄女?

    秦晓鸾开口叫了一声“姨……”,就被卢桂花把后面的话全部噎下去了:“晓鸾你别说了,女孩子家家脸皮薄,姨都知道。对了,姨和你说说服装厂的事。”

    然后就开始介绍起服装厂的事起来。

    目前已经来了一部分人员,大概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主要还是以自愿为原则,有些家里有老人实在丢不开的就没有过来。服装船的改造都已经全部完成,很快就能进入正常生产。

    秦晓鸾满意地点点头,拿出“秦家姨妈巾”给卢桂花,嘱咐这个要尽快安排生产。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去找理论研究处,他们那边会全力配合。

    卢桂花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阵,表示这个没问题。

    听她这么一说,秦晓鸾也就放心了。

    卢桂花的女红在落凤镇是出了名的,她要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既然她说了没问题,那姨妈巾的生产应该比较顺当了。

    和卢桂花告别,从服装船下来之后,就听到旁边一条船上有人很高的声音在说着什么。

    难道是有人吵架?遇到这样的事情,身为班主肯定得去看看。

    于是秦晓鸾就三步并作两步爬到了疑似吵架的这艘船上。

177.太子爷要来2

    “我不管,最迟午饭后前要把船交给我们布置!”苏喜儿叉着腰,大声叫着。

    “苏姑娘,这船只长期搁浅和临时泊岸不同的。除了需要采取更加牢固的措施来固定之外,还得在船体刷漆。”程老黑耐着性子解释。

    “那我不管,怎么弄是你们的事,反正我这个时间必须要。”苏喜儿气鼓鼓地叫。

    程老黑倔劲也上来了:“我没办法,有本事你自己弄。”

    眼见双方马上就要大吵起来,秦晓鸾走了过去,问清事情缘由后,柔声劝道:“程部长,你这边如果能想想办法赶赶工,就帮人视台这边先弄好嘛。”

    程老黑一脸为难地说:“班主,不是我不弄。这船都是木头做的,在水下久了,上岸时就得把船体上附着的那些螺蛳水草青苔全部打磨清理干净,再晒干刷上桐油。不然的话,没两天就全都腐坏了。”

    秦晓鸾点点头,转过脸对苏喜儿说:“喜儿,你看程部长说的也确实有道理。要不先缓一缓?人视台开张也没这么快吧?”

    “不是啦晓鸾姐。”喜儿脸上露出着急的神色,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然后附在秦晓鸾耳边说了一句话。

    秦晓鸾听到之后脸色大变,转而对程老黑说道:“程部长,这事按喜儿说的来,必须午饭后就把船交给她们。”

    说这话的时候,她脸上的表情无比坚决,没有半点商量的口气。

    程老黑也没见过秦晓鸾这么严肃过,但这事确实很难办,于是低声说道:“班主……”

    秦晓鸾凑近两步,把声音压到最低说道:“少詹事邀太子今天过来吃饭,很可能要看节目。”

    “啊?”程老黑瞪着牛眼呆在那里。

    片刻之后才咬咬牙说道:“好,我这就抓紧办。苏姑娘,你放心,绝对在你说的时间之前给你。”

    秦晓鸾问道:“那清理上油怎么办呢?”

    程老黑答道:“那件事太重要了,这条船废了就废了。”

    秦晓鸾摇摇头:“难道不能明天后天白天派人来弄吗?”

    程老黑回答:“苏姑娘她们为了达到最好的音乐效果,很多船体部分都需要切开,让这条船像一个喇叭那样。还有,她们的那些乐器道具什么都要搬上船,那都是些很昂贵的东西。等她们上船之后咱们再维护,玩意碰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苏喜儿说道:“这个没事,那些乐器服装咱们可以每天拿走,舞台布景这些拿不走的,你们修缮时注意一点就好。若是有破损及时的补上,只要不耽误晚上的节目就好。”

    “那你们不是很麻烦?”程老黑问道。

    “这有什么办法呢?大家都分摊点,能把事做好就好啊。”苏喜儿无奈地说道。

    “好,我这就亲自去办。”程老黑补上一句:“苏姑娘你也真是,早和我说明白不就不会耽误这阵时间了?”

    苏喜儿翻了个白眼:“这事能说吗?”

    程老黑也不多说,马上就跑步走了。

    苏喜儿这句话提醒了秦晓鸾。

    等下晚上这里人潮汹涌,万一到时候太子出了个什么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到这里,立即转身前往保安处,必须提前安排好维护现场持续的人。对,还得像后世那样,将观众席分成各个区域。

178.吃饭是态度3

    厨师曾庆福亲自端着第一盘菜进入了就餐区域。

    咦,怎么少詹事没坐在主位上?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年岁与于奇正相仿的年轻人。头上戴着一顶由白鹿皮缝制而成、如双手交合状的皮弁。通常来说,皮弁上的白色浅毛中都会带些许浅黄色,而这顶皮弁确实纯白皮毛,甚是少见。

    在看他身上的装扮:犀簪导,组缨,玉琪九,绛纱衣,素裳,革带,鞶囊,小绶,双佩,白袜,乌皮履。

    桌上坐着的,除了于奇正和秦晓鸾之外,还有两个大官模样的人,黄铁柱夫妇和程老黑侍立在一侧。

    曾庆福暗叫一声“额滴个娘哎”,手里的菜盘差点就跌落下去。

    若是其他厨子,兴许只会以为是少詹事的一个贵客。可曾家世代御厨,他老爹在家时也时有提及以前在朝中的一些事情,所以一下子就看出了名堂。

    贵客是没错,问题是这客实在是太“贵”了。从服饰上来看,这可是当今皇太子的公服啊。

    本朝沿袭前朝,对着装有着严格的律令。

    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穿什么衣服,这可是有严格讲究的。

    皇太子六服分别为: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

    现在李经身上穿的就是弁服,“朔望及视事则兼服之”。于今日情形来说,就是“视事”了。

    曾庆福立即跪倒,双手将茶盘举过头顶:草草草草草民曾庆福,叩叩叩叩见太子殿下。

    李经心想这厨子还有点眼力见啊,当即笑道:“无须多礼。听说你的手艺不错,今日便来尝尝。”

    曾庆福激动得浑身发抖,将菜盘放到桌上:“殿殿殿下恕罪,草草草民立即便来。”

    李经笑道:“曾大厨你去忙吧,不必如此紧张。”

    曾庆福起身飞奔。

    “来来来,咱们今儿个吃于奇正这个大户。”李经拿起筷子说道。

    几人纷纷说了句“谢殿下”之后,横着拿起了筷子。

    李经筷子伸到碗里,突然停住,似笑非笑地看着于奇正:“于大户,你和我说实话,今儿个这餐是不是贪污腐败,利用职权,让人家秦家班做的啊?要这样,我们可不敢吃哦。”

    秦晓鸾、左翰升、齐超群等人哪里听不出来,这是在调侃今日上午之事,纷纷笑了起来。

    想想也是,对太子来说,自己一手提拔重用的臣子若真是有什么,他脸上也不好看。今天的庭审,不但证明了于奇正的清白,相反按照左翰升的话来说就是“为官之楷模”。

    这不正好证明太子有识人用人之能吗?事情发展成这样,李经心里当然很愉快了。

    对左翰升二人来说,心里还在感谢出了这事呢。

    自太子督造荆州一来,还未曾和他们一起吃过饭。要知道这并不是吃顿饭的问题,而是能叫上你一起吃饭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今日办理完赖利头诬告案之后,左翰升便急急去见太子,得把怎么处理的及时禀报啊。结果一去就见到嚷嚷着要去捉拿破坏军事建设刁民的齐超群。

    老官油子左翰升立马就反应过来了,齐超群这丫的是来争宠来了。心里暗自鄙夷:你再怎么争,还能比少詹事受宠不成?

179.有口福了4

    李经并没有纠缠于赖利头那种草芥小民的事,而是把话题转到了接下来的营造事务上。

    说完正事之后,便说今天少詹事请他吃饭,不如就一起去打秋风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聚餐。

    虽然李经是开玩笑,于奇正还是慌忙解释:“怎么会?要说占便宜呢,是占了一点,就是没给他们厨师工钱。这些菜可是我出钱买的!不信你去问小乙,我给钱他和厨师一起去采购的。我跟你说,这些菜老贵了!”

    “唷,看给你心疼的。花了你多少钱啊?”李经怪笑着说道。

    “整整十二两!”于奇正叫了起来:“等会吃完了我还得去查一下账,我怀疑这两逼货串通起来报了假账!”

    几人爆笑起来。

    左翰升和齐超群心中更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少詹事搞好关系。这全天下恐怕没几个人和太子说话时“逼货”“逼货”的了。

    “哈哈哈,行,那咱们就来尝尝这么贵的菜。”李经狂笑着说道。

    正准备去夹菜的时候,一声高叫声传来:“不能吃!”

    众人脸色一变。

    曾庆福小跑着过来,众人注意到,他换了一套白色紧身服,袖口、腰间、裤脚、前胸、腿部全部用束带扎的紧紧的。可能由于匆忙,胡子上还挂着一小片薄荷叶子。

    李经心中一动,想到之前父皇曾对他说出的一番感慨。

    前朝炀帝暴行逆施,天怒人怨。他自己心里也知道,一天到晚就担心被谋刺。所以厨子御医面圣时,身上各个部位都用束带扎紧,这样的话就很难随身携带兵刃。即便能藏利器,也不方便取出。

    连自己身边的人都得如此防备,可见其疑心之重。

    可是怎么样呢?最后还不是被自己的卫队所杀。

    由此可见当皇帝的,真正能保护自身安全的,并不是防范措施做得有多好,而是要做一个好皇帝。

    至于薄荷叶子,应该也是那些繁琐规矩的一类,免得厨师的口气让主子不悦。

    曾庆福正了正帽子,上前将装着菜的碟子重新摆放了一个方位。然后取出一个小方盒子,先是双手托着打开示意一圈,然后取出盒中银针,左右手各八条,插入到那碟菜之中。

    接着又取出盒子中的一个小碟子,跪在地下双手举过头顶。

    众人明白,这是“试食”,由皇帝在碟中任意部位夹一片。

    “试食”这个程序是宫廷御膳所必须的。李经也不拒绝,当即夹了一片到曾庆福碟中。

    曾庆福吃下食物后起身,大声唱喏道:“这道菜名浪里白条。主料选用深水一丈以上大鱼鱼鳔、辅料有……”

    众人注意到他的介绍,并不是菜品如何如何。介绍的重点是:鱼是在哪里买的、谁杀的鱼、谁添的柴火、谁洗的碟子等等。

    “对了,刚才你说你姓什么?”李经突然开口问道。

    “回太子殿下,草民姓曾。”曾庆福恭敬地答道。

    “前朝第一御厨和你是什么关系?”李经继续问道。

    “回太子殿下,正是家父。”曾庆福答道。

    “好,好。咱们今天有口福了,”李经转而对左翰升二人说道:“父皇有次说起,前朝未亡之时,他曾参加过一次御宴。对曾大厨的菜一直念念不忘,总是感叹再难吃到那么好吃的东西了。”

    “那为何不招至御膳房呢?”于奇正不解地问道。

    这个问题也是众人都想问的。身为皇帝,喜欢吃谁做的菜,叫去当厨师不就得了?多简单的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847/ 第一时间欣赏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 作者:我是跟风狗所写的《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为转载作品,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介绍: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啊,于是秦晓鸾去读了个城建学院。
好不容易有机会穿越了,结果不知肿么回事,还是得做搬砖的活。
这又是肿么肥四,搬个砖居然搬成了女皇帝???!!!
秦晓鸾穿越到古代之后,接手了老爹的营造队伍。本来只想安安稳稳过个小康生活,结果在于奇正等人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下,竟然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后居然成了那个架空历史时期第一个女皇帝。。。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