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皇上您该去搬砖了TXT下载皇上您该去搬砖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全文阅读

作者:我是跟风狗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txt下载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50.食堂管理3

    到了午饭时间了。

    秦晓鸾和黄铁柱等人前往“食堂船”吃饭,还没等到走近就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跳。

    这完全是个大市场啊!

    食堂船已经完全被拖到了陆地上,两侧船舱全部都改出了一排窗口。

    窗口的数量不低于二十个,每个窗口前都站着一个厨师和一个帮厨,工人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去打饭。

    秦晓鸾注意到,每个工人手里都有一张盖有“秦家班食堂”的小卡片,到了窗口前递给帮厨盖上一枚刻有数字的小印章,同时厨师给工人打菜。不管是厨师还是帮厨,态度都非常热情。

    一旁的黄铁柱解释,这是黄婶琢磨出来的一个办法。

    现在员工人数多了,食堂的厨师相应也就多了。

    怎么保证饭菜的质量和服务的态度,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于是就采取了现在这种模式。

    每个厨师分配给相同的菜量和一枚刻着自己这个窗口数字编号的小印章,工人凭着盖有食堂印章的卡片来食堂打饭,然后在日期对应的空格盖上这个章。

    到了月底时数一数,按照盖章的比例给厨师发放奖金。

    这样一来,味道好、服务好的厨师那里人就会多,相反人就会少。

    秦晓鸾不禁有个疑问了:“那如果这样,会不会造成浪费?比如有的厨师为了多招揽人,给出超过常人正常量的饭菜。”

    黄铁柱哈哈大笑道:“不会。”

    菜的数量是由黄婶亲自统一采购,并按照总人数计算之后,平均分配给每位厨师的。

    也就是说,这个厨师如果不顾成本的乱打的话,他这个窗口能够卖出去的数量相对也就少了。而如果打的太少,工人不够吃的话,下一餐就不会在你这里打了。

    正说到这里,五号窗口厨师把打菜和盖章的事都交给了帮厨。自己急匆匆地冲了出来,大声对着排在自己这个窗口队伍叫道:“只有十份了!后面的兄弟们不用排了,去其它窗口吧,味道都不错的。”

    说完之后,还跑到十来个人后面,一个一个的作揖道歉:“对不起了哥,下午赶早。感谢老少爷们的抬桩……”

    秦晓鸾不由得笑着点点头,这个办法是真好。

    很快,五号窗口“啪”地一声落了下来,上面现出两个字:售空。

    五号厨师还在外面不断地给没打上菜的员工赔笑。

    没多久,三号、九号等窗口也纷纷挂出“售空”。

    和五号窗口一样,三号和九号窗口的厨师也亲自出来,给后面没能在自己这个窗口打上菜的员工赔笑。等这些人散去后,又去问之前在自己这里打菜的员工味道怎么样,还需要哪些改进之类。

    秦晓鸾和黄铁柱满意地走上了船。

    高层管理正好差不多十来人,食堂船上专门安排了一个桌子。秦晓鸾走上船的时候,桌上已经摆满了一大桌菜。

    正准备坐下开吃的时候,黄婶火急火燎地冲过来,把桌上的菜端走。

    “哎哎哎,你干什么?咱们还没吃呢!”黄铁柱急忙伸手去护。

    “吃啥吃啥?等一会,正给你们做呢。”黄婶一屁股将黄铁柱撞开。

151.食堂吃饭4

    “啥意思啊?咱不挑食,就吃这个挺好的。”黄铁柱虽然现在已经是副指挥长了,但还是改不了自己做事的习惯。上午干了半天活,肚子早就饿了。

    “起开,没时间和你说。”黄婶端着菜就走。

    没一会,把桌上的菜全部端走之后就回来解释起来。

    前天不是于奇正给她食堂这边提建议可以通过外卖给其他人盈利吗,于是昨天食堂就单独开设了一个卖给外人的窗口。

    昨天也只是几个正好路过的外人来买过,这也很正常。

    但是令食堂人没想到的是,今天居然来了一大堆人,按照收的钱来看,少说也卖出了百来份。

    所以今天各个窗口都匀了一些出来。毕竟本身提供的菜量就足,一千多人匀个几十份出来问题也不大。

    问题是秦家班的人基本上都是同一时间过来吃饭,现在基本上全部都打上了菜,而菜也正好卖空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又来了十来个外人,排着队要打饭。

    这可是赚现钱的事啊,对于食堂人来说,那可是一个客人都不想放走。

    于是就把现在这桌的菜先端过去卖,咱自己人就随便点,让厨师现在随便炒鸡蛋啥的得了。

    这时朱九等人也进来了,听到黄婶的话,纷纷说道:“对对对,不用管咱们。饭还有没有?没饭下点面条就得了。”

    秦晓鸾也说道:“对了还有,婶啊,以后咱们这桌也不用搞那么大一桌菜了,和工人一样就好。再说了,咱们这么开小灶,确实也不好。”

    想不到的是,这句话一说完,黄婶的脸色全变了。

    不光是黄婶,一直在旁边帮忙的陈大娘也变了脸,脱口而出两个字:“糟了!”

    黄婶像是弹簧一样跳了起来,朝里面冲了进去。

    一众人全部愣住了,这什么情况这?

    陈大娘急得不断转圈圈:“这怎么办啊?这可怎么办啊?”

    秦晓鸾完全摸头不知脑了:“娘,到底怎么了你们这么急?”

    陈大娘顿着脚说道:“刚才看到有人能来买咱们的饭,我和你婶一高兴把什么都忘了。你以为这桌是给你们准备的啊?”

    秦晓鸾更不明白了,这不就咱们这一桌,不是为咱们准备能为谁呢?

    陈大娘说道:“要都是咱秦家班的人,上下都一样也没什么,你们也不会怪罪到食堂。可是,可是……于家少爷昨天说好了,以后就到食堂吃饭。说白了你们这些人就是陪客嘛。”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并没有觉得到被冒犯,而是都紧张了起来:“对啊!怎么忘了这茬了!”

    “呦吼,食堂搞得不错嘛。”于奇正的声音传了过来。

    紧接着,大家就看到于奇正和两个侍卫,还有苏喜儿走了进来。

    这时,黄婶又从里面冲了出来:“于少爷,您来了?哦,是这样的,咱们也不知道您啥时候来,怕做早了菜凉了。所以呢就等您来了再炒,马上就上来。很快很快。”

    于奇正皱着眉说道:“干啥呢这是?婶啊,咱们几人做饭也麻烦,也就是想蹭着你们锅沿子吃点饭,工人吃啥咱吃啥。你要说是专门给我开小灶,那这饭我不吃了。”

    说完起身要走。

    秦家班一众人围上去,急忙纷纷解释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这些高层干部做事的时候都分开,也都忙的要死,只有吃饭时间能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一下工作上面的事。食堂这些都是为他们准备的。

152.面有难色1

    于奇正也不纠结于这些事,而是坐了下来,对秦晓鸾说道:“秦班主,我考虑了一个事,正好和你商量一下。”

    秦晓鸾答道:“少詹事请讲。”

    于奇正把合办人视台的想法说了出来。

    秦晓鸾面有难色:“少詹事,既然您提出来了,咱们肯定要办。只不过,您看能不能让刺史大人再拨点款?”

    于奇正皱眉道:“这不就这几天前拨了一次款吗?”

    秦晓鸾叹了一口气说道:“少詹事,不瞒您说,官府那边拨的款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

    “哎我说秦晓鸾你讲不讲道理啊?”苏喜儿猛地站起身,凳子都倒在了地下:“不管哪支营造队伍,都是先做了事再给钱。你倒好,事儿还没做就先开口要钱。咱家主人念在往日情份,让人家官府先给了你们一笔钱,已经是够仁至义尽了。你现在还得寸进尺,简直太过分了!”

    秦晓鸾微微一叹,低声说道:“喜儿妹妹……”

    “别姐姐妹妹叫得这么亲热!”苏喜儿叫道:“咱没啥亲戚关系。现在我家主人在跟你说正事,你就直接回答,这人视台你们到底现在办不办?”

    秦晓鸾满脸苦色转向于奇正:“少詹事,咱们秦家班的情况您也知道,确实没底子垫资……”

    “好笑了真是。”苏喜儿冷哼道:“俗话说得好,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不是我说的话,换任何一家营造队伍,别说已经给你们拨款了,就算没拨,我家主人提出这么小的一个要求,人家也绝对马上办好。你们到底能不能做?不能做就给其他人做。”

    “喜儿你太过分了!”黄铁柱忍无可忍,啪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别忘了,你也是从秦家班出去的!你不帮着说好话也就罢了,居然还从中作梗?”

    “您这话说的好笑了。不管以前怎么样,我现在就是我家主人的人。我不帮他,我去帮谁?”苏喜儿寸步不让。

    “你,你,你……”黄铁柱气得指着苏喜儿鼻子:“秦家班搞得不好,你们家也没啥好处。别忘了,你爹你娘现在也都还在秦家班!”

    苏喜儿眼一瞪,正待发作时,于奇正开口了:“哟,黄副指挥长好大的威风啊。你们这秦家班,到底是工匠还是黑帮啊?就算是黑帮,尚且知道祸不及家人,副指挥长这意思是在拿人家父母做人质相胁?”

    见于奇正帮自己出头,苏喜儿先是且惊且喜,接着就挺了挺胸膛。

    黄铁柱刚才也是一时气急,加上和苏逍关系要好,刚才那些话也是没经过考虑脱口说出来的。现在被于奇正这么一说,自己也知道失言了,当即脸憋得通红,低头小声说道:“于经……少詹事,您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黄婶也急忙凑到于奇正身边小声说道:“于家少爷,我家这个和逍叔是割头换颈的兄弟,还真不是那个意思。他就是那张嘴乱张口。婶……我在这里给你陪个不是了。”

    于奇正不耐地挥了挥手:“算了算了,说正事。”

153. 就是个流氓2

    “对,说正事。”苏喜儿趾高气昂地问道:“秦班主,这事你们到底办不办?”

    秦晓鸾低声下气说:“少詹事,秦家班的情况您也知道。现在突然拉这么大一个摊子,买材料工具什么的都要钱。那些就不说了,您看光是这么多人吃饭,就是个不小的数字……

    “嗬,好笑了。”苏喜儿说道:“你们为难,难道我家主人不为难?刚刚帮你们要一笔钱,现在怎么再去开口?”

    虽说语气难听,但她这话也不无道理。

    本来于奇正和秦家班的关系就比较敏感,若真再去要钱,外人很难说不乱想。

    秦晓鸾咬咬牙:“行,咱们来想办法。”

    “哦,还有个问题啊。”于奇正说道:“为了对人视台整体导向控制,这个台长的人选还是由我们这边的人担任。”

    “这个没问题。”秦晓鸾点头答道。

    “于家少爷,是京城里派来的人吗?”陈大娘的八卦之心又起来了。

    “哦,不是。这人啊,你们都认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于奇正回答得很痛快。

    秦晓鸾笑道:“哦,少詹事亲自来担任,那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的。”

    “谁说是我了?”于奇正故作讶异地说道:“我是派喜儿来当这个台长。”

    苏喜儿头往上偏,露出傲娇的表情。

    “啊?!”众人全都露出无比惊讶的表情。

    “怎么?诸位对我们官方的任命有什么意见吗?”于奇正笑得要多贱有多贱。

    众人只有纷纷说着没意见。

    秦晓鸾都快气爆了,一句“你耍赖”差点脱口而出。

    之前商量好的不是这样的!

    秦晓鸾和于奇正说好的,是于奇正本人当台长,然后给苏喜儿安排一个什么职务,让她天天去忙台里的事。

    她打的主意是只要于奇正当了这个人视台的台长,到时候有任何问题要去问他,都可以借由人视台需要办的借口。没想到被这货来了个金蝉脱壳。

    于奇正你就是个流氓!

    流氓,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动物。

    于流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不以为耻,他还反以为荣。得意洋洋地问道:“怎么?我看秦班主好像不太高兴呢?你看你和喜儿以前就是好姐妹,以后天天在一起共事,也还是好姐妹嘛。”

    秦晓鸾看到他那副臭屁样子,现在只想去厨房拎出菜刀来,把这个坏东西砍成八块。

    这个流氓太阴险了,太卑鄙了!

    在众人眼里,秦晓鸾和于奇正之间,始终是有那么点不清不楚的感觉。

    他这句怪腔怪调的“好姐妹”什么意思?

    那句话只要把“共事”后面加上“一夫”,也完全没有违和感。或者说,在其他人眼里,就是隐藏台词而已。

    苏喜儿到是不以为意。

    她早就想清楚了,于奇正现在就已经是这么大的官了,又是太子爷手下的红人,恐怕用不了多久那些达官贵人们都要抢着把女儿嫁给他呢!

    这也是为什么苏喜儿最近这么急切地非要来做丫鬟的原因。

    按照这个来看,自己若是有当正妻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惹得于奇正不高兴了,那就什么都鸡飞蛋打了。

154.六号厨师3

    在苏喜儿心里,现在只要说能把自己收了,哪怕没有名份都好。

    自己好好伺候着,将来能被纳为“妾”也就好了。万一能给自己一个“下妻”的名份,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在这种心态下,哪里敢去干涉他找多少位妻妾?

    别说不敢干涉了,遇到未来的正主,还得小心翼翼好生伺候好呢。

    虽然以秦晓鸾的条件来说,也没资格当上正妻,可主人对她的偏爱那是有目共睹的啊。既然主人有这心,我就得顺着。而且现在和秦晓鸾搞好关系,将来至少不会找自己茬嘛。

    打定主意之后,立马变了态度,上前行了个礼之后亲亲热热地说:“晓鸾姐,适才小妹说话冲撞了你,你不要放在心上啊。”

    于奇正那个贱人笑得要多愉快有多愉快:“就是嘛,你看喜儿都给你赔不是了,你也就不要小心眼了嘛。”黄婶立即来了个神补刀:“对对对,晓鸾啊,咱做人大气点,哈?”

    这一唱一和的,简直就是坐实了那种关系啊。

    秦晓鸾欲哭无泪,偏偏还只能忍气吞声地挤出笑脸:“你们都误会了,我还真没有。”

    其实她的意思是,自己还真没有和这个泼皮无赖扯上什么关系的想法,可别人会怎么想就是件显而易见的事儿了。

    “这就对了嘛,”黄铁柱也活了过来:“一家人亲亲热热开开心心在一起,不是比什么都好吗?”

    秦晓鸾心里有个声音高声呐喊着:我和他不是一家人!和他不是一家人!他不是一家人!不是一家人!一家人!家人!人!人!人!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声音也只有她自己听得到而已。

    这时,一串厨师排成排,各自端着一个菜过来了。

    把菜放到桌上后,躬身说了句“请慢用”就退到后面,双手交叉站在那里。

    “哎呀辛苦了辛苦了,搞这么多菜。对了,你们也还没吃吧?来来来,一起吃。”于奇正这个臭不要脸的,像他自己是主人一样热情招呼着。

    “谢少詹事。我们吃过了,少詹事请慢用。”正在上菜的厨师恭敬地答道。

    “吃吃吃。”黄铁柱叫了起来,他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

    于奇正动筷子后,众人也不客气,纷纷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起来。

    “嗯,这个菜不错啊,好吃。”于奇正赞道。

    在座的都没谁去京城赶考过,也都不知道那些中举了的学子的心情。

    不过,现在从六号厨师的面部表情可以得知,中了状元之后脸部肌肉能笑到什么样的幅度。

    “少,少詹事,这个菜是小的做的。”六号厨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要不要小的给您介,介绍一下?”

    于奇正心里也是有点好奇,这个菜色泽纯白,香味浓郁。味道像是鱼肉但又不敢确定,一个是因为没有刺,另外一个是因为实在是太鲜嫩了。

    当即说道:“好呀好呀。”

    六号厨师开始介绍起来,这道菜所用的主要材料是鱼脸上的那块月牙肉。

    众人全都“咦”了一声。鱼脸上那块肉才多少啊,做这么一道菜得多少鱼啊?

    六号厨师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今天食堂提供红烧鱼块,于是他就去把鱼脸上的肉都收集了起来。

    本来心里打算的是炒出来给一起的同行品一品,大家交流一下。现在少詹事来了,就斗胆送了过来。

155. 新月映潭4

    这道菜的做法是将鱼脸月牙肉淋上香醋也上锅大伙蒸三弹指时间,然后揭盖滤出,这样就将鱼腥味和土腥味全部祛除了。

    与此同时,只选用鸡蛋清搅匀上锅蒸至七分熟,将月牙肉洒入其中。

    然后用刀工切雕姜、葱花和香菜,开锅盖,飞速将这些香料组成的树影入盘起锅。

    装有蛋清铺底的潭水、姜葱、香菜作树干、树枝、树叶,加上月牙肉形成的新月倒影,就成了这道菜。

    众人无不啧啧称奇。

    一直没吭声的程老黑说道:“我走南闯北,吃过的东西也算少,但这么讲究的倒吃得不多。”

    不说还好,这话一说之后,六号厨师发出一声幽怨的长叹:“程部长这话是在取笑小的吧?”

    程老黑感觉受到莫大的冤屈一样,五只手指张开做乌龟状:“老黑我从来都是有一说一,我要说假我是这个!”

    六号厨师对于奇正躬身作了一个揖:“少詹事,这不是真正的新月映潭。这几日小的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给您做出这么一道来。”

    这话说的所有人,包括在场的厨师都不理解了。

    新月映潭?没听过啊!

    六号厨师重又解释起来。

    这道菜名“新月映潭”。什么意思呢?

    新,是指的这鱼脸肉必须是当年的新草鱼。但是通常草鱼一年也就能长那么大,所以能选到够规格的,必须是大江大河大水库有足够水草才有可能挑出的。估计一千尾新鱼也就一到两条能长到合乎规格。

    其次,这个对杀鱼也是有要求的。什么要求?要趁着活鲜剔除草鱼脸上月牙肉之后鱼放生,还能继续存活。

    第三,所有剔出来的鱼脸肉必须要上盘时还能微微搏动。

    第四,配料中的蛋清所选用鸡蛋必须是能从那条鱼嘴刚刚能塞下的初生蛋。

    其他配料如姜、葱、香菜也都有讲究,这里就不一一讲解。

    于是,现在上的这道远远没达到标准要求。

    “卧槽,”于奇正忍不住骂了起来:“这尼玛皇宫里面也不过如此吧?”

    六号厨师顿了一顿:“家祖家父均是御厨。前朝炀帝曾封家父为第一御厨。”

    我滴个乖乖!众人口里的含着的肉都差点掉了出来。

    前朝炀帝之奢靡天下共知,能被他封为第一御厨,那是什么概念?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本朝御厨,见到之后也得恭恭敬敬行弟子礼。

    “太讲究了,”于奇正忍不住叹道:“不过咱们这些人吧,真还没这么讲究。这位老哥也就不用那么麻烦,还搞什么正宗的了。对了,话说这菜就是你祖传的,给杨广那孙子吃过的?”

    六号厨师垂首答道:“这倒不是,这道菜是小人根据祖上传下来的一些菜谱经验,自创而得。”

    “了不起了不起,”于奇正夸道。

    说到这里,猛地不由问道:“你自创的?那你还有没有创其他菜?”

    “回少詹事,小人还有另创二十余道菜。若是少詹事不嫌弃,小人一道一道做来。”六号厨师答道。

    “得了得了,少吹牛了。”黄铁柱把一块红烧肉塞到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咱们在外面都看到了,五号窗口早卖完了,你那里,嘿嘿,嘿嘿……要我说啊,这盘红烧肉才是做得最好的。”

156. 鲍和曾庆福1

    红烧肉是适才卖的最快的五号厨师的作品,受到黄铁柱称赞之后,不但没有半分兴奋激动,相反脸上闪过一丝惭愧之色。

    “副指挥长谬赞,小的愧不敢当。”五号厨师名叫鲍和,上前问道:“少詹事,秦班主,不知能否赐小的品尝一口这新月映潭?”

    于奇正和秦晓鸾笑着答道:“别客气,尽管吃。”

    鲍和命帮厨取来一碗盐水和清水,分别先后漱口之后,这才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月牙肉送入口中,闭上眼睛咀嚼。

    说完之后转身对六号厨师双手抱拳:“曾兄弟,鲍某口服心服。这总厨鲍某是不敢相争了。”

    名叫曾庆福的五号厨师急忙回礼:“鲍兄切勿如此,咱们现在是做食堂,自然是以大众欢迎为主。这总厨之位,小弟是万万不敢坐的。”

    于奇正等人好像有点理解了,怪不得这些厨师都这么紧张呢?原来今日是比武选总厨来着。

    不过同时也有点小疑惑,这管理人员不应该是黄婶来任命的吗?

    于是黄婶给他们解释起来。

    秦家班的人员突然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自然对厨师的需求就激增。

    现在光是掌勺的大厨就有这二十个人,还有下面的徒弟、帮厨、打杂等人,就是很大一个摊子了。

    如果没有一个总厨来负责的话,厨房里面肯定是乱糟糟一团。

    可是这些厨师都是新来的,选谁好呢?黄婶就犯了难。

    在家里把这事和黄铁柱一说,黄铁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他们在工地上做工,还是他们在厨房里做菜,其实都是技术活。

    团队的负责人就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素质。

    一个就是自身的技术要过硬。不说是第一吧,也至少要是第二,否则镇不住。

    另外一点就是做人要能服众,这一点就不用多解释了。

    怎么来考核这两点呢?黄铁柱就出了个主意。

    一个是硬指标,看谁卖出的菜多。一个是厨师投票,看谁得票最多。

    这两项的成绩综合起来,优胜者做总厨。

    黄婶一听,这个办法真不错。和厨师们一商量,大家都比较赞同,当场就进行了不记名投票。

    投票的结果是曾庆福和鲍和两人旗鼓相当,接下来就是看连续三天的售卖情况了。

    从今天的局面来看,鲍和遥遥领先。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今天由于把秦晓鸾这桌的菜卖了,只能临时再做一桌,这就相当于无形中出现了技术大比拼的局面。

    在于奇正等人看来,这些菜的色香味都不错,虽然有一些区别,但也并不是天差地远那么大。

    还有就是个人口味的区别,比如黄铁柱就更加喜欢红烧肉。

    可为什么鲍和却会觉得惭愧呢?

    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

    在这个年代,物资并不像后世那么丰富。如果不是现在这种太平盛世,连吃饱肚子都是个问题,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菜肴最大的功能就是“下饭”。

    怎么能下饭呢?咸、酱、香、辣。

    长期的生活习惯,让大家的口味就变得比较重了。

157. 恭喜曾兄弟2

    可是,对于一个优秀的厨师来说,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了。

    他们得通过自己的技艺,让菜肴返璞归真,恢复食材自身的味道,因为那才是上天的赐予。

    更有甚者,能给菜肴注入灵魂。达到一菜一天地,一汤一世界的境界,这就是厨神级别的了。

    于奇正他们这帮人不懂,但内行鲍和,却能品出这道“出月映潭”的巧妙之处。其水平远远超出自己几个档次。

    听鲍和说完之后,众人心中既钦佩于曾庆福的记忆,同时也暗赞鲍和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两位厨师还在不停相互谦让,于奇正开口了:“你们也别推来让去的了。我来指定,你们看这样可好?”

    鲍曾二人大喜,急忙躬身应答:“小的等人谢过少詹事。”

    “鲍和,这个总厨你来做。”于奇正说完之后夹起了一块红烧肉。

    既然少詹事亲点,大家也就都没什么话说了。

    于奇正抹了一下嘴上的油:“咦?都看着我干什么?是想问我为什么吗?没为什么。”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好奇,于奇正为什么会这么干脆直接的决定,确实等着他说一下原因。但既然他不肯说,那也就罢了。

    “哎对了,那个曾大厨啊,我刚才听说你自创了二十几道菜。如果要你这么做一桌,需要多久准备啊?”于奇正漫不经心地问道。

    “三天。”曾庆福躬身答道。

    “那好,黄婶,我就借用一下啊。”于奇正说道:“曾大厨,这两天你就好好准备,到时候通知我。”

    “喏。”曾庆福躬身答道。

    “行了,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于奇正放下碗筷,也不再多说,离开了食堂。

    于奇正走后,鲍和立即笑着对曾庆福道贺:“恭喜曾兄弟。”

    他这么一说,众人就都反应了过来。

    之所以于奇正安排鲍和做总厨又不肯说明原因,是因为他看中了曾庆福的厨艺,估计多半是打算让他成为自己府中的厨师。

    想想也是,他现在已经官居太子少詹事,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到了京城是肯定要被赐予府邸的。

    到时候往来的,都是当朝大员。就算他本人不怎么讲究,也得考虑到到时候迎来送往的事。现在遇到合适的人提前安排好,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听大家这么讨论,秦晓鸾心里莫名有些烦躁。

    虽然于奇正长着的还是那张痞贱痞贱的脸,但这段时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内敛。

    其实也不是说他故意端起架子,而是在这么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随着双方社会地位的拉大,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变了。

    即使你和以前也一样,他和以前也一样,但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毫不顾忌地相互调笑取乐。

    再说了,人都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或者说,人都得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你身边的人和事都变了,而你依旧是原来的你,这不叫执着,而是固步自封。

    需要执着并坚守的,是自己内心中的那个“善”字,而不是外在的其它表现形式。

    “物是人非”是一个很伤感的词,但或许恰恰是因为这种改变,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

158.新式骑马布3

    服装厂的人员到了,于奇正的书童于福也跟着一起来了。

    除此之外,调任过来做器械部部长的苏逍也到了。天门县那边的事情,他已经交给了得意弟子刘潇城,也就是春晚和喜儿搭档的那个年轻人负责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秦晓鸾忙得一个头两个大,恨不得将自己分成四片来用。

    城墙修建这边现在已经进入了大面积开工的状态。

    尽管杨不羡这几天已经谈好了几个铁匠铺的并购,苏逍也到了,但器械部刚刚组建,有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她这个班主去出面。

    现在服装厂的人员都过来了,因为都是女工,秦晓鸾更加要多考虑一些。所以不光是服装船还是宿舍船的改装、还是服装厂自身的事情,她也随时要去关注。

    还有,每天晚上还得按时对营造局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除此之外,还有个秦晓鸾非常重视的事,就是科研信息部的事情。没有人比她这个现代人更了解科学技术创新能起到的巨大推动力,所以也是她现在付出精力最大的部分。

    按照上次的规划,现在科研信息部里面的“理论研究处”,可以说是这项工作的核心部门。虽然名为“理论研究”,但实际上并不是只做理论研究,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样品研究”。

    秦晓鸾给理论研究处下达第一个任务时,不光是兼任的处长杨不羡,包括下面的研究人员全都快哭了。

    这个任务就是:研发新式骑马布。

    什么叫做骑马布呢?有点小羞羞。其实就是后世用的卫生巾了啦。

    虽然年代不同,但人的生理构造是没有出现大的变化的。女性成年之后,就会遇到生理期这个烦人的事。

    在现在这个年代,大家用的这个就叫“骑马布”。用棉布缝制出一个小袋子,里面装上草灰,那几天的时候就用。用完之后,倒出草灰洗净晒干布袋,下次再用的时候,就装上新的草灰。

    可这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不但笨重不方便,而且草灰漏出来的现象时有发生。

    来到这个世界的这几个月,每次快来的时候秦晓鸾都充满着恐惧。

    作为现代人,对卫生的要求比这个时代的人要高很多。当初于府建造时,秦晓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假公济私”的搞好了卫生间,后来又发展出新式的洗澡间。

    现在咱自己有了科研部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了。必要的“假公济私”是必须的,哼哼。

    新调来的研究人员都有立即拍桌子马上离开的冲动:敢情把咱们这帮人弄过来就是干这活的啊?这让以前的兄弟们知道了不得笑死?

    立即就有个叫赵狄栓的胆大员工公然表示出了不满,当场提出要回原部门,如果不同意的话,宁可辞职也不做这种事。说完之后就气冲冲地往外走。

    “你站住!”秦晓鸾大声叫了起来:“就算你要辞职,也听我把话说完。”

    她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光靠用权力去压是做不好的。何况现在这个部门才刚刚组建,如果失去了人心,做什么都做不到。

    赵狄栓苦着脸说:“班主,不是我不听号令。可这事,我实在是做不来啊。”

159.抵抗病魔4

    “你觉得在我们秦家班过得怎么样?”秦晓鸾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很好啊,我在这里做事很开心。”赵狄栓答道。

    “为什么呢?”秦晓鸾继续问道。

    赵狄栓想了一会儿:“这里钱多。”

    大家都笑了起来,这是大实话。不管在任何时候,待遇都是第一要素。

    秦晓鸾笑了一笑:“还有吗?”

    赵狄栓挠了挠头:“还有就是这里人都挺好,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

    “一家人,嗯,你说的很对。”秦晓鸾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那你觉得,服装厂那些女工,是自己的姐妹吗?”

    赵狄栓脑子还是非常活泛的,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不是,班主你听我说。你要说让我去给她们搬搬扛扛,或者她们受人欺负了,栓子我二话不说,马上就冲过去干。可是……”

    “她们现在就是被欺负了!”秦晓鸾打断他的话,厉声喝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认为欺负人的就只有人吗?不!”秦晓鸾的声调提的更高:“实际上,被坏人欺负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欺负我们的姐妹——比如病魔。”

    赵狄栓拉长脸回答:“可那是郎中的事啊。”

    “你错了。”秦晓鸾摇摇头,放缓声调说道:“等到看郎中的时候,就已经生病了。更重要的,是尽力的去预防,让病魔没有机会得逞。”

    赵狄栓不解地问道:“那咱们也不会啊,这应该还是郎中的事吧?”

    “你又错了。”秦晓鸾转而环顾众人:“大家说说咱们秦家班的茅房和厨房怎么样?”

    “没得说。”

    “干净。”

    “清爽。”

    众人纷纷答道。

    “对了,干净。大家想想,干净除了让人感觉舒服之外,还有什么作用?”秦晓鸾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是在一个苍蝇老鼠到处跑的环境下生活,人就非常容易生病,对不对?”

    这当然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众人纷纷点头。

    “那么咱们做好并保持环境的卫生,是不是就为兄弟姐妹们挡住了很多病魔侵犯的机会?”秦晓鸾问道。

    众人也纷纷点头。

    秦晓鸾继续讲了起来:

    “那好,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件事。这些贴身衣物是病魔最喜欢潜伏的地方,一旦有机会就会钻进去欺负咱们的姐妹,大多数女人病都是这么来的。”

    “就像打仗,不仅仅需要上阵杀敌的战士,也需要为战士们提供衣物粮食兵器的人一样,保护我们的姐妹不仅仅是去搬搬抬抬之类。”

    “如果咱们的研究成功了的话,就可以真正保护到姐妹们。”

    “去和一个坏人斗争流血受伤,只是保护了当时那一个姐妹。而这件事情做成了,就可以保护我们所有的姐妹。哪个意义更大,大家可以想一想。”

    “而某些人,就为了自己的一点所谓的面子,就置我们的伙伴于不顾。还张口闭口大家是一家人,这不是可笑吗?”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赵狄栓,你要走的话可以走了。包括你们其他人,想好了,愿意走的都可以走,我绝不勉强任何一个人。”

    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心里都觉得班主说的实在是有道理。

    只听“噗通”一声,赵狄栓跪到了地下:“班主,我错了。我要留下,怎么都得把这新式骑马布给弄出来。”

160.于家借钱1

    把任务安排下去之后,秦晓鸾去找了黄婶。

    前天在食堂给苏喜儿演戏时谈到的周转困难的事并不是假的。

    秦家班的账务一直都是黄婶和陈大娘两人在管理,具体情形秦晓鸾并不是很清楚。但是,随便算了一下大账就能发现,账目上应该是没钱了,这件事必须要去了解一下。

    当她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黄婶和陈大娘吞吞吐吐的态度,让她更加得把这个事问清楚。

    二人无奈,只得说出了实情。

    实际上,秦家班账上早就没钱了。最近让采石场、天门营造、落凤镇服装厂那边把能收的账全部收得差不多了,还是顶不上这边的缺口。

    杨不羡比秦晓鸾更早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来问过黄婶她们。

    得知实际情况之后,杨不羡从家里拿来一笔钱,并再三嘱咐先不要告诉秦晓鸾,免得她更加忧心。

    开始两人也不肯收,这么大的事不和晓鸾说怎么能行?

    于是乎杨不羡就“摆事实讲道理”了整整一个时辰,把黄婶二人说得哑口无言,最后收下了钱,并打了一张欠条。

    但这么大一个摊子,银钱每天都像水一样流出去,前天又不多了。

    前天定下开办人视台的事情之后,苏喜儿过来领钱。

    这可又不是一个小数字,不光是搭建改装“人视船”需要钱,不管你做什么节目,都要请一批专业的乐师,这之类的开支小不了。加上苏喜儿不肯降低标准,要求所有的乐器和戏台布置都是最好的。这下银钱就更不够用了。

    “那怎么办?”秦晓鸾焦急地问道。

    黄婶和陈大娘对望一眼,最后还是把实情告诉了她。

    于福过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大笔钱,黄婶她们一看,有一个箱子里面全部装着零散铜板。于是觉得很奇怪,就问于福。

    于福这才说了起来,这次于家把能拿出来的银钱全部拿出来了,连夫人的首饰都抵押进了当铺。

    这下可就把黄婶她们搞蒙了,于财主那个铁公鸡怎么会做这种事?

    这件事于福没法给她们解释。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少爷就写信回去,告诉家人自己已经升任太子少詹事的事情。于家上下一片欢腾。要知道,在此之前天门县籍走出去最大的官也就是于家大伯了。

    但大伯是历经千辛万苦科举得中,又经过了几十年才爬到现在这个位置的,而且基本上这辈子的官途就到头了。还有就是大伯是少年时期就已出门,后来一辈子都在京城为官,现在年轻一代的乡人根本就不熟悉和了解。

    而现在,于奇正这么就已经这么高的官职了,况且还是太子爷身边的红人,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成就一定在伯父之上。

    更重要的是,和伯父不同的是,于奇正本身在落凤镇就因为在秦家班担任什么经理,就已经是镇上的名人了,现在更是一个传奇。

    于财主夫妇现在只要出门,就是被各色彩虹屁包得紧紧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这种真正的尊敬可不是有两个钱就能做到的。

    于奇正信中还提到,他现在正在负责荆州城营造之事,但因为要支持秦家班,希望家里能提供银钱。

    最早于财主准备的是,给是要给的,但给的并不多。但夫人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161. 把咱给告了2

    于夫人的看法是:你老于家从族谱第一代到现在也不过大伯和正儿两人这么牛,往后也兴许几百年都出不了一个。到了他们这份上,银钱已经不是事了,关键是前程,图个光宗耀祖。

    对咱儿子来说,只要能把太子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将来会怎么样,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反之,如果事情办砸了,最多也就现在这样了。

    别说现在这钱是借给秦家班应急,将来或许还有得还。就算有去无回,也得倾囊相授。

    再说了,这钱借给谁的?秦家班。

    秦家班都是些什么人?咱落凤镇和天门县的人。

    这些人知道他们最为难的时候是咱老于家出手相助的,将来在乡里会怎么说?

    咱们现在也就是把积蓄的钱拿出去,田地都还在,又不用担心饿死。

    散这些财不光是能帮到咱儿子,而且是福泽所有子孙后代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这话一说,于财主茅塞顿开,当即把所有家当都拿出来了。

    当然,这些事于福也不甚了解,只能说是少爷这么说,于是老爷就这么做的。

    正好这时于奇正也过来了,见到黄婶和陈大娘手足无措的模样,就大大咧咧地说了句:收下!我可没什么好心。反正家里的钱闲着也是闲着,趁你们现在要钱来放点贷,到时候可是要收息钱的。

    陈大娘她们当然知道他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但既然已经这样了,加上现在也确实是缺钱,于是就收了下来。

    等她们手下银钱后,于奇正态度变得非常严肃,要求她们这事绝对不能对任何人提起——包括秦晓鸾。

    接着就说出了他的道理:毕竟我现在是负责监督你们的,如果这话传出去,不管是对我还是对你们秦家班,都非常不利。

    这个道理他一讲,陈大娘她们就明白了,于是就应了下来。

    刚刚说到这里,黄石头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晓鸾姐,娘,不好了不好了。”

    黄婶皱眉骂道:“火烧你屁股了?慌慌张张的干什么?”

    “有,有人去官府把咱们给告了!”黄石头一脸焦急说道。

    “什么?!”三人同时站起来说道。

    “把谁告了?”陈大娘颤声问道。

    上次秦晓鸾入狱已经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现在听到这话整个心都颤抖起来了。

    “赖利头那个王霸蛋!他跑到州府去敲了鸣冤鼓,把正哥和晓鸾姐给告了。”黄石头气得大骂起来。

    “这个砍脑壳剁八块的,他能告什么?”黄婶气得大骂。

    “他说正哥品行不端,在乡里之时便是欺男霸女。现在更是倚仗权势,借荆州城营造之机,让与自己有私情的秦晓鸾接下营造之事,从而中饱私囊。其实他才是秦家班的幕后老板。现在官府来传唤你们去问话的人就在外面。”黄石头愤愤地说道。

    “去就去,身正不怕影子斜!”黄婶气得跳了起来。

    陈大娘急得在原地不断转圈子:“这怎么回事啊?咱们到底哪里得罪了他赖利头啊?”

    “让官差进来吧。”秦晓鸾沉声说道。

    黄石头出去,带进来两名荆州府的衙役。

162. 失去靠山3

    今天早上有人在府衙外敲响了鸣冤鼓。已经好一阵子没人敲过鸣冤鼓了,一看到有热闹看,很快就围拢了一大圈人。

    最近太子就在荆州,各级官吏哪敢懒政怠政?荆州刺史左翰升于是当即升堂审理。

    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来人状告的竟然是当今太子殿下的红人,自己正在想办法搞好关系的太子少詹事于奇正!

    这就让左翰升很头疼了。

    在他看来,若不是于奇正真的有什么问题,一个普通百姓,哪敢来公然告状?

    可是他又不能置之不理。现在城墙营造是本城最大的事情,全城百姓都在关注此事。若是自己现在退堂,势必被百姓们私下议论官官相护。可如果审理的话,万一真的像来人所告的那样,也很让人头疼。

    于是只能当庭传唤秦晓鸾、黄婶等相关人员,对百姓有个交代。同时暗中派人知会太子和于奇正,看这件事如何处理。

    至于为什么不当堂传唤于奇正,这个群众是可以理解的。于奇正身为朝廷大员,若是随便一个人去一告就当场传唤,那他干脆就不用做事了。至少得等到事情初步调查之后再去传唤,方合情合理。

    前来传唤秦晓鸾等人的衙役秉承左翰升的意思,暗示秦晓鸾等人现在去还是得去,去了之后在公堂上尽量少说话,到时候随便找个理由说案情复杂,须做进一步调查择日再审,先把眼前这事糊弄过去再说。

    听完衙役的介绍,秦晓鸾也不说多的,和陈大娘黄婶二人前往府衙。

    要说这赖利头怎么会这么不知死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话说刁胜投标失败后心里还是觉得有戏,最开始是等着看秦家班的笑话。毕竟秦家班的人手不足,到时候没办法了自然会吧工程分包出来。

    到时候让胡沐风去和秦晓鸾说,自己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分一杯羹。

    可是没几天,秦家班就直接调集了上千人,这个想法完全就泡汤了。

    他还是觉得不死心,碘着脸让胡沐风去和秦晓鸾说说好话。结果这次被胡沐风严词拒绝了。

    要说这刁胜,还真是个不知脸为何物,又亲自去找秦晓鸾,要求分一些活给他们干。

    对刁家班的情况颇为了解的秦晓鸾当然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他。若真是让他们那些懒散的家伙来做,质量和进度都没法得到保证。

    刁胜碰了一老鼻子灰之后,灰溜溜地回到了天门县。

    结果一回到天门,发现现在城里的业务都被秦家班抢了个干干净净。

    其实严格说来,这还真不能说是秦家班“抢”生意。

    本来刁胜之前就是靠的欺行霸市,主家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不找刁家班根本就没人敢给你家盖房子呀。

    现在好了,秦家班横空出世,做的事情又好,服务态度也好,自然都主动找到秦家班了。

    刁胜气得肺都快炸了,立即组织人又使用以前那些流氓手段。

    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也不奏效了。

    秦家班的员工上下一心,来搞破坏的人就相当于砸每个人的饭碗。加上设有保安队,每次发现刁胜派去捣乱的流氓,就会迅速的集合起来,给与坚决的反击。

    更让刁胜一伙手足无措的是,现在他们失去了靠山。

163. 流氓对光棍4

    刁胜一伙能在天门县欺行霸市,和县令王启道不无关系。

    之前就是王启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了事情之后对他们多有维护,他们才能那么嚣张。

    秦家班背后是谁?王启道心里明镜一般。

    抓秦晓鸾审于奇正的时候,两人还都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谁也想不到,就这么短短数月,于奇正就已经青云直上了,最近王启道天天都在想着怎么攀上这根藤。

    就算不谈炙手可热的太子少詹事,秦晓鸾的秦家班现在也是营造荆州城的队伍,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当地本土的“明星企业”,给天门县长脸给他王启道添政绩的存在。

    现在还去帮着刁胜去对付秦家班,我王启道脑子坏了才这么做。

    于是,这次不但没有维护刁胜,反而是把他派去的那帮人该抓的抓该治罪的治罪,丝毫都不手软。

    不仅如此,还派人转告刁胜老实点别再折腾了。若不是看在这么多年相识的份上,连他也给端了。

    于是刁家班马上就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那些流氓、打手、狗腿子,本来就是为了钱跟着刁胜混的,现在见到同伙一个个被抓,早就吓尿了裤子,哪里还敢再跟着去惹是生非?

    而原来在刁家班做事的一些工匠,本来就是被胁迫不得不在这里做事,现在能去秦家班,谁还愿意留在刁家班呢?

    刁胜本身就一肚子气发不出,然后三天前又发生了一件事。

    之前秦家班在天门县的业务都是苏逍在负责。

    苏逍这人做人老成持重,他在天门的时候,尽管刁胜一再派人生事,但他一方面顾念同行的情份,另一方面就是觉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因此总体上采取的是相对比较隐忍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刁家班的员工来应聘时,都是婉言回绝。他不想让秦家班背一个“乘机谋夺别人队伍”的名声。

    苏逍调到荆州,把天门县的事情交给了徒弟刘潇城。

    刘潇城年轻气盛,接手之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工。

    上次抽调了人手去荆州后,天门这边也比较紧张。

    现在师父去那边担任器械局局长,也肯定需要人。就算能在那边招到人,怎么也没有自己人用得顺手。自己现在得想办法给师父送一批得力的人去,那么天门这边肯定就需要招人补充。

    熟手师父和新手之间的差距是个人都知道,加上刘潇城早就看不惯刁胜的所作所为,当即改变了之前苏逍的做法,现在只要是愿意来秦家班的统统都接纳。

    这么一来,不到两天时间,刁家班的人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这下刁胜骨子里流氓狠劲彻底被激发出来了:秦晓鸾啊秦晓鸾,你这是要把我往死里逼啊!好,既然你不给我留活路,那我就和你拼个你死我活!

    可是怎么去对付秦家班呢?他还真想不出办法。

    就在这个坏东西束手无策之时,在街上遇到了赖利头。

    这下可就真的是流氓对光棍,坏水一捆捆。

    可这赖利头不是回落凤镇了吗?他又是怎么跑到天门县来的呢?

164. 蛇钻的窟眼1

    上次在天门县,赖利头被县令王启道打了一顿板子后放了出来,就跑去找刁胜,结果又被撵了出来,最后灰溜溜回到了落凤镇。

    现在落凤镇上的人很多都是夫妻双方都在秦家班做事,经常家里没人,这就给了这个无赖可乘之机。

    今天去这家偷点这个,明天去那家摸点那个,就靠这么盗窃为生。

    其实这事大家心里也都清楚,现在镇上的人都有事做有钱赚,连很多之前游手好闲的混混也都改恶从善了。还这么偷鸡摸狗的人已经很少了。

    只是都拿不到什么证据,加上每次的损失也不是很大,什么几串腊肉啊半坛子米啊,一些零碎铜板之类。你不可能不去做事天天盯着他吧,所以也没什么好办法。

    俗话说的好,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这赖利头光好死不死偷到了章光头家。

    说来也好笑了,章光头家兄弟四个,原本也是镇上的地痞光棍。和赖利头不同,这几兄弟坏归坏,但对他们七十岁的寡母倒是非常孝顺的。

    可秦家班发展起来之后,老娘就和这几兄弟说,你们都不肯种田,以前吧也没别的什么事情做,我说你们也都不听。但是现在秦家班搞这么好,在秦家班做事的哪家不是兴兴旺旺的?你们还这样,我死了都闭不上眼。

    哥几个一合计,还真是娘说的这个理,于是就报名去加入秦家班。结果二个被黄石头录用作为保安去了天门县,一个被营造队录用去了天门县城,就剩一个被采石场录用在山上做事。

    几人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感受到周围人的眼光都不同了,那是真正的相互尊敬,加上薪俸也不少,就更加安心,真正浪子回头了。

    章家老太太更是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天天张罗着求人给自家儿子说媳妇。并立下家规:他们的收入除了自己平时用的以外,全部都得交给她老人家,将来给他们娶媳妇用。

    几兄弟当即依从老娘的吩咐,领的钱都交了回来。

    因为之前自己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做梦都没想到有谁敢把主意打到他们家来。

    知道他们家的现钱多,赖利头就打起了主意。于是趁兄弟几个都不在家的机会,有天半夜里就浅进章家去偷钱。

    他没想到的是,章家老太太把这些钱看得比命还重要,每晚抱着钱袋子睡觉不说,还用一根线绑在自己手腕上。于是拿钱袋子的时候就把老太太给惊醒了。

    见已经这样了,赖利头就干脆抢了钱袋子就跑。老太太起床去追的时候被赖利头推得摔了一跤,把脚给扭了。

    第二天采石场的老三回来知道了这事后,拎了把斧子全镇找,结果没找到赖利头。

    原来,这赖利头也怕章家兄弟报复,当晚就溜了。

    当天傍晚,在天门县的另外三兄弟就请了假回了落凤镇。

    要说普通老百姓,可能找不到也就找不到了。

    可是有一句话叫做“蛇钻出来的窟窿眼蛇晓得”,这兄弟几个本身就都是地痞,没两天就打听出来赖利头跑到隔邻一个镇子上,躲在他的一个狗友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847/ 第一时间欣赏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 作者:我是跟风狗所写的《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为转载作品,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介绍: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啊,于是秦晓鸾去读了个城建学院。
好不容易有机会穿越了,结果不知肿么回事,还是得做搬砖的活。
这又是肿么肥四,搬个砖居然搬成了女皇帝???!!!
秦晓鸾穿越到古代之后,接手了老爹的营造队伍。本来只想安安稳稳过个小康生活,结果在于奇正等人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下,竟然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后居然成了那个架空历史时期第一个女皇帝。。。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