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替身农妇养娃记TXT下载替身农妇养娃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替身农妇养娃记全文阅读

作者:耕泽     替身农妇养娃记txt下载     替身农妇养娃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20 自有土地爷保佑

    起房子动土这日,董梅一家子忙得不可开交。

    梅娘在她耳边不停叨叨,姐姐和孩子们马上就要过好日子了,真是老天保佑啊。

    董梅对她说,今个就跟在她身边,帮她看着点,她担心有些人认不得,又担心自己犯了什么忌讳。总之她怕自己不懂这儿的习俗,闹出笑话是小,越了规矩是大。

    要知道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封建社会,犯了那条忌都够她喝一壶的。

    由于着急赶回家帮忙,志明哥仨比往日早了半个时辰,他们出发时刚刚能瞧见路罢了。董梅一再强调,一切照常,没必要赶早,可是哥仨就是不听。她只得反复叮嘱,路上当心,安全第一。

    铁匠家以及其他代销商贩,也来得比平常早,怕耽搁董梅家的吉时。

    金娇是一家子都来了,她把自己留在这里帮忙,叫陈大牛带着两儿子,背着货去了三岔口的铺子。

    当陈大牛过来跟董梅打招呼时,梅娘才跟她介绍起来。初次见面不好判断,瘦瘦黑黑的,五官立体,是个周正的汉子。听他讲话倒觉得确如金娇所言,是个老实人,靠得住的。

    “嫂子,您今个只管吩咐,动动嘴巴,可千万别自个动手。”金娇叮嘱道,待会子人多,大家忙起来还真没时间照看她。

    金娇傻笑着摸摸她的肚子,还行,鼓起来不少。

    主要是原身梅娘骨架子小,梅娘的那些旧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遮住了不显怀。最近也无心打理自己,等着孩子生下来,她要给自己设计几套衣服,好好享受生活。

    “娘,娘,姜大娘来了。”青禾在院子外头兴奋地喊,大宝也跟着“汪汪”叫了几声。

    姜秋菊也朝门口望去,她不知道自家嫂子会过来。

    “梅娘,你别动。”于氏见梅娘起身迎她,赶忙劝阻道。她老早就想来看看,得知今日起房子奠基,才叫敬庭送她过来。

    “我跟你说,你姜大哥也想跟来,我不让。杂货铺子能关门,卤菜可关不得。”于氏道,好多年没回来了,这院子被董梅拾掇的干干净净。

    “婶子。”敬庭提着包袱,乐呵呵的样子。

    于氏能来,董梅很高兴,“嫂子,今个可能要怠慢您了。”

    “这么说就见外了,今个我就是来帮灶的。晚上在家里住一晚,明个再回。”于氏道,“敬庭一会儿先回,如今他天天推着车子去镇子东头,生意不错。”

    这样好,董梅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嫂子,晚点有事跟你说,记得提醒我,我怕到时候忘记了。”

    说话间,汪氏风风火火地进来,“梅娘,一会你就过去,那边你叔都备好了。”好些事都是她帮着拿主意,真是得亏有她。

    “姐姐,这下不用担心灶屋里的事了。”梅娘道,多了金娇和于氏,汪氏和孩子们也能轻松点。

    王氏跟董梅交代了一些规矩后,带着于氏和金娇去灶屋忙活了。

    按理需请族里和自家的长辈等重要人士。老祖和李勇是帮着主持祭奠仪式的,再有就是金水本家长辈李光祖和李光宗,由于李光祖病着来不了,那就只有李光宗了。

    至于罗氏和她的儿子们,汪氏也就不提了。

    不光董梅不乐意请,她自己就不喜他们来掺和,到时候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仪式办得较隆重,都是汪氏夫妇的意思。

    新房就建在董梅买的这片荒地上,她划拉一块靠路边的地,用来建新房。

    据汪氏道,一般人家随便搭个小房子,倒也没那么多讲究,简单烧柱香作个揖就好了。可是董梅盖的是大院子,虽不如财主家那么气派,但也得讲究。

    按照习俗得祭土地神,还杀了一只公鸡以血祭奠。祭台香烛一并备好了,吉时一到,爆竹一响,老祖和李光宗领着董梅母女三叩九拜,感谢土地神,行祭拜之礼。

    李光宗高兴之余有点遗憾,若是李光祖带着儿子们一起来就更圆满了。他是家里的长辈,最是希望看见阖家团圆的了。

    可是他弟弟太不争气了,唉!

    按老祖的指点,董梅朝着东北角准备开挖第一锹土(她能挖这第一下,据说是因她的属相与吉时相合,否则自己的房子还得请别人来动土)。

    当她拿起铁锹,一脚踩着铁锹用力往土里按时,耳边传来一许久没听过的声音,“老祖,大伯,我爹叫我们兄弟俩来帮帮。”

    董梅回头一瞧,脚下的铁锹似乎磕到石子,身子一歪就要摔倒在地。瞧热闹的妇人,等着开工的汉子们都到吸一口凉气,事发突然,都来不及扶她。

    “娘!”青莲青柳青禾吓得惊叫起来,连忙跑过去。

    可就在董梅快要磕地的那一刻,又被弹回了身,稳稳地站着,这一幕被大家看得真真切切。

    “姐姐,您没事吧?”梅娘声音微弱。

    董梅吓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这要是摔了下去,孩子必定不保,她自己也会丢掉半条命。

    大家都难以置信地地揉揉眼睛,见董梅接着铲土,三个女儿护在身边,终于完成了第一锹。

    工人们大声喊道:“好好好,土地神保佑,开工大吉!”

    瞧热闹的人忍不住窃窃私语来。

    “刚明明是摔了下去啊。”

    “对啊,身子都快着地了,边上又没扶手。”

    “这太奇怪了。”

    老祖和李光宗离得最近,也看得很清楚,“梅娘,刚才没事吧?”

    金富金贵兄弟也关切问道,“大嫂,不要紧吧。”

    这哥俩真是她的煞星,若不是分心瞧他们,她也不会摔跤。但人家跟金水是兄弟,来给她帮忙那是情义,她能怎么办呢?

    “没事,刚才……好像撞到团棉花似的,又把我弹了回来。”董梅道,这事她一定要给个说法,否则被人传开了,还不知是什么妖魔鬼怪之事呢。

    “梅娘啊,你是个有福的,自有土地神保佑。”老祖朝着人群喊道。这儿定是块宝地,董梅也确是贵人,否则就不会遇难成祥了。老祖心想,这也是下沟村的福分啊。

    这时人们激动起来,纷纷朝董梅所在地作揖叩拜:“谢土地神保佑!”

    今个在场的人是真真切切见到董梅被土地神护佑,别家动土虽说也会喊土地神保佑,可不曾见到过。都道董梅定是贵人,连土地神仙都护着她。

    董梅面带微笑,心里唤着梅娘,没见回应,她定是耗损了不少力气才救得她。

    汪氏闻讯赶来,她一个劲责怪自己没把话说明白,董梅开挖第一锹只要象征性的挖一下,哪知董梅正儿八经地挖,加上她原本不太会挖土,才有了刚才的惊险。

    汪氏赶忙合手作揖,嘴里不停念着:“谢谢土地神,回头我一定去土地庙敬香。”

    董梅也由着她做。

122 看我累不死他

    新房子这边,金富金贵被安排挖地基,还真是卖力。

    金富想着夜里王氏的话,还是有道理。这么大个院子,全都交给了周树根和长庚两人管,董梅必定不会亏待人家。

    “哥,你说他俩得捞到多少好处啊。”金贵凑近小声道。

    “别瞎说。”金富瞪了一眼弟弟,怪不得他婆娘说弟弟两口子打着董梅的主意。

    金贵“哼”了一声,接着挖地。心有不甘啊,若是这院子叫他来负责,谁不得高看他一眼。早知道这妇人有这本事,以前就多巴结巴结了。

    动工饭一般安排在中午过后,工人们吃过饭了再干阵子,天黑前回家。

    此时院里摆了四桌,这儿的桌子都是方形的,一桌八人。按照董梅的意思,不需要七个碟八个碗的,做几大钵硬菜,实实在在的就行。

    “这菜太实在了。”汪氏一边翻着锅里的肉,一边道;“哪家儿也吃不上这么多好菜啊。”

    人家办席都是一桌一两道硬菜,其他都是素菜、菜干,有的连咸菜也上桌,看着多一样。

    妇人们忙着把菜上桌,那边青莲青柳已经去请周树根了。

    老祖和李光宗、李勇、周树根,加上金富兄弟等安排一桌,其他工人以及帮工的分三桌,在有些亲近的人坐不下的就在灶屋里吃,或者晚点再吃。

    工人们见桌上摆着几大钵硬菜,萝卜炖肥肠、腐竹烧肉、糖醋鲤鱼、小鸡炖蘑菇、白菜闷豆泡,鸡蛋汤,馋得都流口水。

    好些泥瓦匠是周树根从外村请来的,都是凭手艺吃饭的,常年在外帮工,吃过不少这样的席面,今个算是开了眼睛,他们第一次吃到这么实在的饭菜。

    董梅自然跟着老祖一桌,这时她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好像是王氏,正端着大饭桶,给人盛饭。

    想想也是,她男人都来了,她来帮个忙也说得过去,只是王氏一直没在这院里露面。

    陪着老祖吃饭,她也就不去多想了。

    心里还惦记着梅娘,不知道这次她要消失多久才能恢复。

    “你们哥俩今个能来帮大嫂的忙,金水泉下有知会欣慰的。”老祖道。

    “应该的。”金富道。

    “大嫂,以后有什么活尽管吩咐,我们本就是一家人。”金贵道,心想今个来对了,跟老祖坐一桌,有些话董梅也不好拒绝。

    董梅简单点了下头,忙着去帮老祖布菜。

    汪氏和于氏的手艺是真不错,特别是腐竹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最是适合老祖这样的牙口不好的人。

    “周大哥,我大嫂的院子都是您操办着,我这在家里也能抽出空来,若有我帮上忙的尽管叫我,我也替我大哥多做点。”金贵又道。

    金富吃着大块的肥肠,金水在世的时候,他也是下过馆子的,但也没这么畅快地吃过肉,正想说他也可以来帮忙,但是想着王氏叮嘱的话,他硬生生地把话憋了回去。

    王氏叫他少跟金贵掺和一起。最近那婆娘变了不少,也不跟他二嫂一起掺和事,说的话还是蛮有道理的。

    这货还真想一头扎进来,看我累不死他,周树根心下腹诽。

    “金贵啊,原先担心你家地里的活忙不过来,才不好叫你的。”周树根道,“既然你有心帮忙,那明个就来吧,这正需要人手挖地基。”

    李光宗点点头,他能念着金水的好,是该来帮帮忙。见金富只顾着吃,老头忍不住“咳嗽”两声,还拿眼睛瞪了他。

    “那……那我也来吧。”金富道。

    “行,那你们就跟别人一样,三十五钱一天,日出前过来,日落后回家。”周树根道,“对了,梅娘这没安排饭食,所以才多给了五个钱,你们得自个带着干粮来。”

    老祖听到此,连连称赞,这法子不错,大家都不吃亏。

    哥俩点点头,心里想着这活是真累,这钱也不好拿啊。

    “树根啊,你要警醒点,看着他们把活干好了。盖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可得做好了。”一直没说话的李勇开口道。

    老祖口里嚼着腐竹,这菜真适合他这样的老人家,“梅娘,这腐竹是你做出来的?”

    “是我二婶做出来的,她磨了几十年豆腐,琢磨出不少好东西呢。”董梅道。

    “好好好,就是要琢磨事,勤琢磨,才能发家啊。”老祖道,“人呐,只羡慕人前的风光,却不知人背后有多少沧桑。就拿长庚娘来说,背着孩子磨豆腐,几十年的琢磨,才有了如今的好日子。”

    董梅心里不得不佩服这位老祖宗,他受人尊敬,能在村里说一不二。不光是因为他的年纪,还有他的聪明睿智以及长者丰富阅历后面的智慧。

    饭桌上的工人吃得那叫一个过瘾,好些人道要买点肥肠和腐竹回去给家人尝尝呢。

    青莲姐妹三个在灶屋里,于氏给她们捏了饭团,里面包了不少菜,吃着可香了。

    “大娘,再多做几个大的,平哥哥和我舅舅们还没吃呢。”青柳嘴里塞着饭团,指挥着于氏。

    待于氏捏完饭团,姐妹两就急着端了出去。

    “秋菊她嫂子,今个多亏了你,要不我哪儿忙得过来。”汪氏道,“你这饭团捏的也好。”

    “婶子,这哪值得夸啊。”于氏拍拍手,收拾着锅碗瓢盆。

    “平哥哥,大舅,你们洗洗手先吃点饭团。”青柳抱着一大碗,朝他们喊道。

    周平撇嘴一笑,招呼志明他们先歇歇。

    志明哥仨回来后,也没去院子,直接来找周树根,领着活就开干。想着姐姐盖这么大的院子,他们浑身是劲。

    “平哥哥,今个累坏了吧?”青莲递过布巾,见周平的手都磨红了。

    周平不好意思朝志明他们看了看,拉过衣袖,挡住了被磨红的手。毕竟不常做体力活,难免受点小伤。在货栈也就是帮着师父打打下手,记记账簿。

    他接过饭团,失神地看着青莲,额头渗着汗珠,几缕发丝散落下来,这样子越发清秀动人了。他忍不住咳嗽起来,想什么呢,莲儿才多大点,周平心下狠狠骂自个不是东西。

    志明志宏志远就地而坐,看着地基框起来的地块,才知道这院子可不小,粗略算了下,大大小小的屋子有十来间。

    “周平,你在外边见过那样的院子吗?”志明问道。

    周平摇摇头,他跟着师傅去过不少地方,在府城也没见这样的院子。就拿大门来说,很多大户人家的大门可讲究了,雕梁画栋的,高大气派。让人没进门之前就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娘说这叫四合院,我们盖房子是为了住着方便,不需要那些不实用的。”青莲道,“再说,我们本就是小户人家,没必要弄得跟高门大户一样。”

    “反正吧,我觉得姐姐的想法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志远道,他们兄弟几个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123 保准既好看又保暖

    工友们大呼吃得过瘾,嘴巴一抹,自觉地开工干活去了。

    老祖和李光宗被李勇送了回去,金娇带着青莲姐妹在收拾碗筷。金娇道:“吃了个精光,拾掇起来方便多了。”

    “姑,吃光了才好啊。”青莲道。

    金娇笑着挑起两箩筐碗筷,直接去塘边洗了,再给周家送去,这些都是吴氏送来的,有的是她家的,有的是她借来的,反正她知道怎么处理。

    “她姑,我跟你一起去洗吧。”王氏跟在后头喊道。

    王氏今个是默默地干活,也没说什么话,生怕惹着董梅不悦被赶了出去。这些金娇也是看在眼里,这个二嫂原本就是个老实人,没什么心计,不过以前跟着钱氏一起欺负梅娘,这点让金娇还是生气的。

    “她姑,我没别的意思,今个就是想来帮帮忙。”见金娇瞪她,忙解释道:“以前的事是我不对,我现在也想明白了,什么事都得靠自己,你大嫂不就是靠的自己才有了今日么。

    你不也是靠的自己才能让一家人吃饱饭么?”王氏见金娇诧异的看着自己。

    是啊,以前金娇靠着罗氏接济,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如今跟着大嫂做生意,硬是支撑起了家。

    “那你想怎么样?”金娇不放心地问。

    “我不想怎样啊?我是真心来帮忙的。”王氏沉默了一会,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金娇,我也想做事赚点银钱,你知道的,我手头上一个子都没有。”

    “但是,我知道梅娘她定是不同意的,也就是跟你说说而已,我不敢奢望的。”王氏洗着碗,像是自言自语一般。

    接下来两人都没说话。

    待她们空着手回茅屋的时候,日头快下山了,院里一切都收拾妥当了。但灶屋的烟囱还冒着烟,想必是志明哥仨在忙着做卤菜。

    大家都围着董梅,像是在做着什么。

    “梅娘,这就是你要跟我说的事吧?”于氏手里拿着两根细细长长的棍子,正在织毛衣呢。

    董梅果真没看错人,于氏心灵手巧,她就演示了一遍织毛衣的基础针法,于氏就学会了。

    “梅娘,这法子可真巧。”汪氏道,她就不如于氏手巧,“我啊,赚不来这钱哟。”她打趣自个。

    “汪奶奶,您就是想也没用,您家里事儿多,哪有这闲工夫。”青莲道,“不过婶子们可以啊。”青莲指的是汪氏的儿媳妇。

    “大嫂,您手里那是什么?”金娇问道,她指了指凳子,叫王氏也坐下。

    “姑,我娘在教我们织毛衣。”青柳帮着回话。

    为了给大家看看针织的效果,董梅连着织了一小片,不同的针法组合在一起,效果全然不同。

    大家十分惊讶这样的针织手法,汪氏忍不住赞叹道:“梅娘,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董梅道,她大致编了个谎言,“很久以前,我跟我爹在边城的时候,见过人家这样织。本来早忘了这事,这不周平他师父拿来毛线团我才想起来的。”

    她又笑着对于氏道:“这个本来就不难,就是要些耐心,对吧,嫂子?”

    “是不难,但是能想出这法子的人不简单。”于氏看着董梅道。

    她这是不信她的话了,董梅又道:“这毛线在塞外是常见的,好些牧民都用他们织毛毯、大衣呢,只不过,我们这边不兴这个罢了。”

    秋菊也把玩着毛线,“确实如此,塞外的牧民就是靠羊毛御寒的,不像我们这有棉花做棉衣。”

    “就是,还是我们的姜先生见多识广。”董梅道,“不过,我还是有一点聪明的。因为我能想出来很多的款式花纹,保准既好看又保暖。”

    董梅计划着先织点护膝、手套样品,毛衣毛裤的话以老人小孩为主,因为这儿的服饰风格,毛衣怕是没人会外穿的,只能织紧身的穿在里面为宜。

    不过就是颜色单一了些,叫周平问问他师父,能不能染上颜色,或者有没有染了色的毛线。

    “梅娘,明个我也不回了,我要在你这学一天的织毛衣。”于氏道,她织得又快又好。

    董梅叫大家停下来,看于氏织的手法均匀,看起来平平整整。

    “梅娘,能不能让我也试试?”王氏小声道,生怕被拒绝了。

    “莲儿,把你手里的给婶子试试。”董梅道。

    王氏感激地“欸”了一声,因为她听到青莲喊她婶子,还是董梅授意的。她接过针线,学着于氏的样子织起来。别看她手胖乎乎的,挽着毛线还挺灵巧的。

    “不错耶,嫂子,你看了这么一会就会了?”金娇道,“看来我跟婶子一样,也赚不来这钱哟!”

    “就数你赚得多!”董梅道,“到时候我把这毛衣放你铺子里,保你卖出个好价钱。”

    “真的?嫂子,你可不许骗我。”金娇歪着脑袋,“这东西肯定好卖,既稀罕又好用,比那厚重的棉衣方便多了。”

    说着说着,天黑了下来。

    金娇跟着王氏去了李家睡一晚,于氏自然是回了隔壁自个家。

    望着月夜星空,董梅身心疲惫,孤独感油然而起。前世社会盛行的一句话:有了钱心里才会有底气。

    可今个听了老祖一席话,她开始怀疑自己,在这个世道,有钱了会让人不安,除非你能有力量守住这些钱。简言之就是要有靠山。

    原身梅娘别说靠山了,连最起码的人际关系都没有,没有娘家,也就没有兄弟姐妹了。

    娘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重要,那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靠山。

    当然,董梅现在还算不上有钱人,还不至于有人来打她的主意。可是以后呢,她不甘心贫穷,有钱不赚那不是一个现代灵魂的作风。

    这夜,她转转难眠,老祖的话让她放慢了发财的脚步。在没能力护住财富之前,还不如等待时机,先过过小富即安的生活。

    院里的公鸡打鸣了,灶屋里已经亮起了油灯,叮叮咚咚的响声不断。

    “大舅,我娘说了,不要这么早出门,否则因小失大了就不好了。”青莲打着哈欠,她也是硬要起床的,这会子睡觉正舒服。

    “大哥,我说不要这么早吧,你看都把莲儿吵醒了。”志远有些抱怨,大哥就是个急性子。

    “莲儿,你再去睡会儿,我们弄好了叫你。”志明一边分着卤菜一边道,这些卤菜都得先分装好标好重量,待他们出门后,来取货的人直接验称提走即可。

    “不睡了,我再回去又把娘吵醒了。”青莲看看昨个剩下些什么菜,好煮点早食给舅舅们吃。

    “娘昨个晚上很晚才睡着,好像有什么心事。”青莲担忧道。

    兄弟三人也跟着担忧起来,他们想的是,这一大家子全靠姐姐撑着,还有那些个作坊,她得操心多少事啊。

124 这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不久后,周平也过来了,一是为了搭牛车同路,二是想给董梅问个安道个别。

    董梅实在起不来床,叫青莲把备好的东西交给周平。董梅捎过去的有鸭脖和凤爪,还有几斤腐竹、豆皮、豆泡等。她想这些东西应该会传到他师傅的主子那里去。

    “平哥哥,我娘叫你明个送十斤毛线去姜家铺子。我娘还问,这个毛线能不能染上颜色。”青莲把话传给周平,随后又反复叮嘱他在外保重身体之类的话。

    周平乖乖地听着,脸上浮现的柔情连他自己都没发觉,小丫头开始唠叨不停了,看来离长大不远了。

    “平哥哥,你傻笑什么?”青莲拍了一下走神的周平,生气道:“我懒得跟你说了。”

    这丫头,刚心里还夸她来着,一下子就变脸了。

    “没有,我都听着呢。”周平道。

    这时,刚起床的青柳飞快跑来,附在周平耳边道:“平哥哥,我昨个教你的算数和记账法子可得保密,就说是你自个琢磨出来的。”

    周平揉揉小丫头的头,保证道:“放心吧,哥自有分寸。”

    一路上,四个年轻人聊得畅快。志明哥仨聊着最近送货进货的事情,如今他们在梧田镇的餐食圈子,托董梅的福,他们哥仨也是能叫得上名字的人了。见了不少人,跑了不少路,也长了不少见识。

    而周平聊得更多的是他跟着货栈的商队跑路的经历。

    两年前,他跟着货栈的商队去了塞外,一路上舟车劳顿,饥饿难耐。大家就随便搭了个灶台子,拿出一砂锅,炖了点在牧民那换来的羊肉。这砂锅能被带着上车,纯属巧合。

    一般都是带口铁锅,路上烧点热水喝。跑商的人也都是糙汉子,不会做饭,饿了就啃点干粮。他师父张裕就随手放了口砂锅,说留着备用,而且砂锅烧完了水不容易凉。

    不久那砂锅炖出来的羊肉香味就飘到了牧民家,香味吸引了不少牧民前来。

    因为他们做的羊肉根本就不是这个味,纷纷表示想尝尝砂锅炖出来的羊肉。队里的人也大方地分了他们一点,可想而知,砂锅炖出来的羊肉汤浓稠味香,一下子就把牧民的味蕾征服了。

    结果,商队的人就炖了一天的羊肉,每炖一锅收取一斤羊肉作为加工费,因为牧民们几乎没有现银。

    一直到晚上,还有人送来肉请他们炖,这样的生意他们还是头一回做。后来一牧民花了十斤羊肉换走了他们的砂锅,最后他们一共得了二十多斤羊肉,幸好是快要入冬的天气,干冷的天气羊肉也能放个三四天。

    待他们返回边城,把羊肉脱手后。

    周平立即找到杂货店,收购砂锅,边城所有杂货里的砂锅共一百多个,装车送往塞外。就这样一个二十钱的砂锅在塞外卖出了二百钱的高价。

    若是用羊肉换,得十五斤羊肉,十五斤羊肉转手能卖二百多钱。

    经此一次,张裕对周平就另眼相待了。

    牛车上的其他仨小子听得入了迷了,特别是志明,跑商这么有意思,商机无处不在啊。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出去跑商就好了。”志宏歪着脑袋道。

    “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我还是喜欢跟着姐姐。”志远道,最近他识字不少,特别满意现在的生活。

    “傻瓜,跑商也是帮姐姐跑啊,又不是不要姐姐,你总不会一辈子依靠姐姐养活吧。”志明道。

    作为大哥,他清楚地知道,他们三兄弟秉性是不同的,但人性都不坏。否则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怎么能一起共患难那么多年。

    茅屋的院里,来了不少人。

    都是请来跟董梅学织毛衣的第一代弟子,至于后面的二代三代她就不管了。青莲青柳本来也想学,但是董梅却道:“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跟着先生读书,其他的事情先放放。”

    除了秀云、周燕、于氏,还有汪氏的二儿媳周氏,另外王氏是不请自来的,在院子外头就忐忑不安起来,她十分想拿下这织毛衣的活。

    芸娘也被叫来了,按吴氏的话说:“梅娘啊,你太好心了。”

    芸娘是个苦命的,跟过去的梅娘差不多,若是董梅没穿过来,估计梅娘过得比芸娘还不如。董梅不过是想让芸娘多个手艺,毕竟她还要养着三个女儿,其中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董梅给每人发了一副木针,见到毛线的那日,她就请周树根做了十副织毛衣的木针。

    她耐心地从起针、针法教起,把昨个的织品拿出来给大家看,又讲解了不同针法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需要紧身的效果,那就平针上针间隔着来,比如织袖口领口这些。接着董梅画了几款简单的毛衣款式,教她们如何上袖子,织领子等。

    来的这几位都是手巧之人,一点就通。用不了多久,她们必定超过董梅,在这个没有缝纫机的时代,织件毛衣对妇人们来说已经是很简单的事了。

    她把人员分成两组,一组织毛衣,一组织毛裤。先从最小号的婴儿毛衣开始,这样速度快,织好了样品好送去给张裕的主子过过目。

    再者她也能看看大家速度,好估算手工费。

    按月份来说,现在应是初夏,但气温不高,体弱的早晚都得披件薄棉衣才行。今日的天气也好,阳光照着茅屋,院里的妇人们都安静地织着毛衣。此时于氏成了大弟子了,她耐心地指点刚学的这几人。

    芸娘挨着王氏,时不时地瞧着王氏灵巧的胖手。

    王氏见她掉了几针,又不好打扰旁人,自个戳来戳去,结果漏针的洞眼越来越大。

    她接过芸娘手里的毛线,慢慢地把掉落的针眼挑起来,芸娘一看就明白了。

    “谢谢嫂子。”芸娘道。

    王氏摇摇头,接着织起来。

    青莲姐妹仨在秋菊家上完了早课,期间过来瞧了会子热闹,帮着端来茶水,拿来了些点心。

    最近家里都备着些点心,这都是细心的志明准备的。他听人讲,孕妇容易饿肚子,若不及时吃点东西,大人小孩都不好。

    可是织毛衣的妇人都舍不得停下来,生怕耽搁时间了。

    “待你们熟练了,一边吃着东西,说着话,一边织着毛衣,两不耽搁。”董梅使着眼色叫女儿们喂着点。

    “梅娘,真的能那样,不会掉针?”于氏尽管学得快,但还达不到董梅说的那样。

    董梅接过她手里的小毛衣,闭着眼睛织给大家看。

    “别这么看着我,连织了三日,你们比我还快呢。”董梅道。

    “婶子,您可真厉害。”周燕道,“您以前是不是织过不少?”

    这不是给自己挖坑么?董梅心里骂自己得意忘形,“呃……也没织多少,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不提了不提了,想起来我爹就有点难受。唉。”只能拿梅娘她爹当挡箭牌了。

    也不知梅娘什么时候能恢复过来。

    于氏抬眼看了看董梅,道:“还真像梅娘所说,我觉得今个就比昨个快了不少。”

125 按照她的意思签契约

    至日头下山,六人一共完成了三套婴儿毛衣套装。这些人战斗力非凡啊,除了去茅房,基本上没有停歇。到下半晌,每个人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这小衣服约莫一岁上下的孩子都能穿,真是太好了。”于氏拉拉小衣服,真是太奇妙了。

    大家看着手里的小衣服,软软的,还有弹力,穿身上一定很舒服。

    董梅看着六个人的手艺,浅笑道:“嫂子,你看这里谁的手艺最好。”

    于氏这才认真细看,拿起一条小毛裤道,“这件纹理最是平整。”

    大家都看向芸娘,芸娘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有没有,我织的慢,大家织的都好。”

    “芸嫂子,你就别谦虚了,你这个就是好。”秀云道,“再有就是于嫂子的了,又快又好。”

    “都好都好。”于氏也乐得笑起来。

    “芸娘夺冠,嫂子您第二,剩下都是第三了。”董梅做了个大家都满意的总结,接着道:“以后你们诸位就是师傅了,我请大家先保密这个织毛衣的技术。”

    后续看情况再考虑是否要增加人手,她也得看看鑫泰货栈的反馈再做决定。

    再说这几套样品,考虑到婴儿穿脱方便,毛裤织的是开档款,腰部做了缩针处理,这样即使没有松紧带也不碍事。上衣织的是圆领开衫款,须得钉几个扣子。

    董梅当即就把画好的扣子图形交给了周燕,一款心形,一款四叶草形,一款米奇形。

    “婶儿,这也太可爱了吧。”周燕道,“叫我爹多做几个,留着给我用。可以吗?”周燕脸上笑出了朵花儿,这个年纪真好,董梅摸摸肚子,一来就成了大肚子黄脸婆,唉。

    众人散去之前,董梅告知大家,待样品通过之后再与她们商定工钱,加上今天的一并算上。

    院里只剩于氏后,董梅又道:“嫂子,明个您回去后把这些送去鑫泰货栈。待我们签订了合同之后再把毛线送您家,在家里慢慢织。”

    于氏点点头,“你呀就是操心太多了。”

    “我没事,接下来我就天天睡觉,不出门了。”她靠在躺椅上,“不过,您晚上可不能织,会伤眼睛的。”要是有电灯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于氏跟着牛车就回去。临走之时,周燕送来了木质的小扣子,交到她手里,回姜家铺子再缝上。

    当日中午,这几件小衣服就摆在梧田镇的一处院子里。

    “主子,您瞧这是不是太神奇了?”这是张裕的声音,他毕恭毕敬地站在桌案旁。

    桌案前一青衣男子,反反复复地看着这几件小毛衣,“有意思。”

    “主子,那李娘子还问,能不能把那些毛线染上颜色。”张裕道,“当初我买这些毛线的时候没见着有别的颜色。”

    “染色还不简单?你明天就去趟下沟村,按照她的意思签契约。”青衣男子背对着张裕,甩着扇子道

    他看看手里的扇子,被发丝挡住了的一侧嘴角似乎微微上扬起来。

    张裕应了差事,退出了房间,回了货栈。

    董梅闲来无事,拿起毛线织起来,给女儿们织副手套,此情此景像极了她妈妈怀她的时候。

    记得初中那会儿,不喜穿妈妈织的毛衣,因为款式都过时了。十五六的年纪,学会打扮自己了,对于过时的毛衣很是排斥。后来才知道,那些毛衣都是十几年前她妈妈怀孕的时候织的,那能不过时么。

    受妈妈的影响,后来自己也学会了织毛衣。只不过她不太有耐心,倒是教会了大学宿舍的那些恋爱中的女生们。

    “三儿,过来娘这里。”

    青禾刚下了学,正打算跟大宝玩一会,听到董梅喊她,不太乐意的“嗯”了一声,带着大宝乖乖过来。

    当董梅把手套带在她手上时,高兴地叫起来:“娘亲,这是给我织的?太好了。”说完就跑到隔壁去了。

    “先生,您看,我娘给我的。”

    “姐姐,看。”

    董梅在院里就能想象出来她炫耀的表情,得意得很。这是她花了半日功夫才织了一只手套,织久了手就会麻木起来,她不得不起身走走才行。

    “婶子,您还好吧?”正进院子的周平喊道。

    看来毛衣确实有市场,他们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

    周平和师父到了这儿,张裕就在院子外头,特意叫周平先进来打过招呼,他才进门。毕竟他是外人,这样显得更加礼貌。他见董梅踱着步子,甩着手臂,步履蹒跚的样子着实让人担心。

    “我没事,请你师父进来吧。”董梅朝着院子外头道。

    张裕听到叫他,赶紧迈进院门,“李娘子,打扰了。”

    双方简单寒暄一番,直奔主题,谈契约的事。

    张裕拿出契约方案,格式大致是按照董梅的合同模板,“李娘子,这是您上次讲过的条款,我大致写了下来,看看哪些还需要商榷的?”

    契约上写明,董梅只负责毛衣成品的事,采购毛线和销售毛衣都由鑫泰货栈负责,利润五五分账,三年为期。

    这确实是一份很公平的契约,虽说董梅无需投资,但是没有她的针织技术,鑫泰货栈也赚不来这桶金,这可是一项没有竞争对手的买卖,可谓是暴利。他们也知道董梅的底细,毫无根基。

    可是,五五分账只是董梅的一个提议。她这相当于技术股,若是得了五成的利,有点狮子大开口的意味。

    “张师傅,按照三七分成吧,我三你七。”董梅道。

    张裕大为惊讶,顿时不知道说什么话。临来之前,他主子曾问:“五五分账是不是有点过?”若是只为了处理库房的毛线,五五分账的话,鑫泰货栈可谓是捡了大便宜。

    看到毛衣小样之后,大家都明白,这可是一项长长久久的买卖,可以世世代代做下去。

    消耗完这批毛线,后续进货染色等,鑫泰货栈都是需要投入大量放人力物力。如此一来,只得五成利,自是有些不公。但又考虑到这生意是头一份,若是没有董梅的技术,也就没有后续的买卖了。

    再有一小部分原因,董梅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根基的妇人。所以他们也就随了董梅的提议。

    董梅也是如此考虑,如若是一锤子买卖,她帮着变废为宝,拿五成的利一点也不为过。如若长久投资这生意,她只能是按技术股分利。

    董梅还有一点考虑,就是工钱不能太低,这算得上是高级技工了。她少点分成,给大家多争取一点好处。

126 你们男人还可以考功名

    “娘亲,太热了,手心都出汗了。”青禾突然从隔壁跑过来,把手套一脱,甩给董梅就走了。她都来不及跟周平打招呼,生怕去晚了秋菊罚他写大字。

    周平拿起小手套,递给好奇的张裕。

    “这……太巧了!”张裕看着跟人手一样形状的手套,“李娘子,您可真是心灵手巧啊。

    “张师傅,您戴试试看。”董梅指着小手套。

    “这行么?不会撑坏了?”张裕有点不敢置信。

    张裕小心翼翼把手钻进小手套,虽说只能刚套进大半截手指,但已经能感觉的羊毛手套的优异特质了。当他拉下小手套时,小手套又恢复回原有的小模样。

    “妙,太妙了!”这是今个他说的最多的词眼了。

    “周平,你把这改改,重新抄录两份。”董梅指着利润分成那条道。

    “李娘子,真乃大……”张裕本想说大丈夫,可话到嘴边才发觉不合适,忙改口道:“您不是一般人。”

    董梅沉默片刻,道:“张师傅,这织毛衣可是个辛苦活,给你的那三套小衣服,是六个人起早贪黑地织了整整一天。所以这工钱可不低,且得是心灵手巧之人方能织好。”

    张裕一听,确实需要手巧。他可知妇人缝一件小棉衣只需半日闲功夫。

    “李娘子,工钱之事您定,合理即可。”

    董梅拿出毛衣款式图,成人男女款、小孩款、婴儿款等,还有帽子、围巾、手套、毛袜、护膝等等。

    反复确定染色后毛线不易褪色之后,董梅才交代,把大部分的毛线拿去染色,赤青黄三色,比较符合这里的观感。剩下的不染色的比较适合婴幼儿,染色了总归不如纯天然的好。

    对于董梅细密的思量,张裕不无惊叹。

    幸好离秋冬还有四五个月,这段时间既可以囤货,还可以接受预定。

    时间紧任务重,事情谈妥之后,张裕就带着周平离开了。周平朝着隔壁院子看了一眼,里面隐约传来读书声。

    待志明哥仨回来之时,见董梅又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他们卸下了几捆猪草,抱着直接去了猪圈。最近回程的路上,瞧见河边有嫩嫩的猪草,哥仨就顺便割了回来,还不耽误事儿。

    喂完猪,他们又挑着卤菜原料去塘边清洗,回来再用井水浸泡,直到下锅卤煮。后边的事大都是青莲青柳主事,他们打打下手。要说这灶台上的活,他们几个还真不如那两丫头。

    “姐姐,您尝尝这个炸糕,今个见好些人排队买。”志明拿来一包点心,又从胸前拿出账单。

    最近几大合作酒楼送货改了规矩,每日只需签单结账,现银十日一结。原料进货也是如此,生意长久了,也就不担心有人跑路了。况且茅台卤菜卖得这么好,人家都求之不得呢。

    “还不错,拿去给大家分分,都尝尝。”董梅吃着炸糕,吩咐道。

    “我们不吃,莲儿她们都留着呢。”志明说完带着两弟弟就要去新房子处帮忙。

    因盖房子,卤菜秘方也被当了。志明带着两弟弟拼命干,还拓展了点业务,如今卤菜都卖到临近的几个镇子去了。

    志宏想了一招,想做卤菜代销的客户,必须收购相当数量的卤菜原料。换言之,也就是说收了多少原材料,就能拿到多少卤菜。起先他们哥仨没有跟董梅商量,想着自己试试看,成了再告诉董梅。

    所以最近生意多了不少,但是他们的工作量却没多多少。不过每日的清洗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柴火也多费了些。

    董梅当然是同意的,而且大大表扬了志宏,肯动脑去琢磨,这就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开端。

    志宏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都红了。

    待新的大灶屋建成之后,必须调整下他们的工作模式,多给他们一些磨炼。

    “那边有周大哥,放心吧。”董梅道,“你们得空去姜先生那学点字,不懂的就问,别不好意思。”

    见志明犹豫的样子,董梅也起身走动走动,“志明,你们兄弟几个在我这里不是做工的,明白吗?有机会就多学,以后总归用得到。你们去帮下忙或许能省几个工钱,但是多读点书,以后赚的就不是几个工钱的事了。”

    “姐姐往后还指着你们呢。”董梅道。

    最近大家都忙,她也没跟他们聊过。

    “家里的事多亏有你们帮忙,否则我也没这么清闲了。”董梅道。

    “姐姐,千万别这么说。”哥仨一同道,他们知道董梅比谁都累,怀着孩子,还有操不完的心。

    “你们还是照常送货采购,别的都不用管,有空多跟姜先生学,以后出了远门也能给姐姐写封信不是?”

    三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他们能出远门干什么,志明想起来周平的跑商经历,心里有点向往。

    “再有,你们男人还可以考功名,如果你们有这个能力,姐姐是可以供你们的。”这件事董梅也是考虑过的,若是他们真有能力考取功名,说直白点,这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能供出一个读书的,心里也是无比高兴的。

    这话吓了他们一跳,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姐姐,真的……”志远还没说完,就被志明打断了话:“姐姐,我们不能贪心。”现在的日子已经很满足了,怎能奢望别的,否则太自私了。志宏也瞪了眼三弟,太不懂事了。

    志远也低下头来,自己确实太贪心了,只不过听到考取功名,他内心莫名有种冲动。

    见兄弟几人谨小慎微的样子,董梅也不好多说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吧。

    “去吧,好好学就行。”董梅摆摆手,今个算是给他们交了个底,以后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望着他们出门的背影,个个都还穿着不太得体的旧衣衫,布鞋用不了几天就要露出脚趾头了。

    是该给他们做几身新衣了,出门在外,穿着得体,别人也会高看一眼。

    几日后,春花婶子就送来了三套衣服。哥仨穿上新衣就跟变了个人似的,都有点不好意思地拍拍身上的新衣服。

    “婶子,剩下的布料,再做三套,好给他们换着穿,还有鞋子,也麻烦您了。”董梅道。

    青柳拿来二百钱,递给春花婶子,“奶奶,这个是工钱,您拿好了。”

    “要不了这么多。”春花婶子忙道。乡里乡亲的帮着做一件衣服是不好收钱的,但是董梅一下做六件衣服,三双鞋子,她才答应收点钱,可也要不了这么多。

127 马车里藏了个人

    见春花婶子不好意思收钱,董梅道,“我最近做不得衣服,拿一会子针线手就麻麻的。所以以后免不了要多麻烦婶子,若是您不收钱,我怎么好再找您呢。”

    春花婶子也知道,梅娘以前根本没做过月子,才导致如今身子骨不好。

    “那我就收着,我瞧你买的布料有余,剩下的也做成衣服得了,省得浪费。”

    “那太好了,到时候我再补您工钱。”

    “要不得,那我成什么人了?”

    春花婶子拿了钱,高高兴兴回家去,嘴里又不停念叨:梅娘可真是明事理。

    路上遇着好打听的人,她又跟人道,董梅心眼实,怪不得土地爷护佑着呢。

    最近几日,村里都传遍,董梅果真是贵人,连神仙都护佑。

    这话都传到外村去了,一时之间,大家都知道下沟村有个梅娘,办了不少作坊,他们村里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做工赚钱。

    这样的可不就是贵人,难怪土地神都会护着。

    又过了几日,张裕带着不少订单来访。

    张裕兴奋地拿出染好颜色的毛线,颜色还真是不错。红色和青色特别好看,弄得董梅都想织件毛衣自个穿了。

    “李娘子,您带去的那几件小衣服,已经在府城各大有钱人家传开了,深得喜爱。”张裕抑制不住的激动,“接下来望您费心了,各种款式先织上一套,往京城送。”

    他还给了董梅一个神秘的眼神。

    果真是有后台的,且来头不小啊。

    “家具和腐竹、豆腐皮也很畅销,李娘子,您真是我的贵人,跟您这样做生意太顺遂了。”张裕道。如今来得次数多,他也就随性而为,想到什么说什么。

    周平正从灶屋端来热茶,忍不住抿嘴而笑。

    “臭小子,敢笑你师父。”

    “没有,师父,您来了我婶子这,人都快活多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周平挨了一下打,委屈道。

    “张师傅,那个家具的事麻烦您跟我叔讲,腐竹的事跟我嫂子讲,我如今出门不方便。”董梅道,“要不叫周平去办下这个事也行?”

    “是我考虑不周。”张裕道,“周平,你去跑一趟吧。”

    周平领了差事往村里去了,在门口遇见刚下学的小青禾,只要秋菊让中途歇息,青莲青柳就练大字,青禾马上离开那个院子,跑出来逛一圈。

    “平哥哥,你怎么来了?”

    “三儿,我跟师傅有事,你怎不去练字?”周平瞅瞅院子里,青莲喝青柳正写着字,不舍地收回目光。

    “我手酸,先生叫我歇息。”青禾嘟着嘴巴道。

    “那好吧,你跟大宝玩一会,平哥哥有事情,晚点找你玩。”

    周平走后,青禾带着大宝在院子外头瞎逛,见一辆马车停在她家附近。她带着大宝跑过去,好奇地围着马车转悠。

    “这马车可真大,还有这匹马,比你都大。”

    大宝听了不高兴地“汪汪”几声,他是犬,能看家,马能吗?哼!

    青禾不敢靠近马,只得在后边的车厢瞧,她敲敲车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里面有人吗?”

    没见回答,她又道:“没人,这车肯定是平哥哥的师父的。”

    大宝朝着车厢,不停“汪汪汪”,任青禾怎么制止都停不下来,“大宝,你的意思是里面有人?”

    “汪汪。”大宝回答。

    青禾赶紧捂着嘴巴后退,低声道:“大宝,我们回家去。”

    “娘亲,娘亲。”小家伙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到了院子里大喊道

    董梅眉头微皱,“慢点,有客人的时候不可这般无礼。”她拉过小青禾,帮我抚平额头的碎发。

    “这位是你平哥哥的师父。”董梅道。

    “师父好。”青禾乖乖行礼。随后附在董梅耳边说起悄悄话:“娘亲,外边的马车里藏了个人。”

    “咳咳咳……”张裕一听,正喝着的茶水被呛了出来。

    董梅见他一副尴尬的样子,这唱的是哪出啊?

    “李娘子,我正要跟您说这事呢。”张裕道,“车里有位朋友,想认识您,没有打过招呼就来了,怕唐突了您。所以在车上等着。”

    董梅没说话,他也没说是什么人,来干什么的。

    “李娘子,您放心,绝对没有恶意,他就是想跟您交个朋友。”张裕道,“那个令爱以前见过的,在福临酒楼。”

    那日确实见了几个不一般的人,董梅道:“那就请来吧,只不过我这太过简陋。”

    “哪里哪里。”张裕转身去了外面,把人带了过来。

    那人着一身素色衣衫,看着雅致干净,一见董梅身边的小青禾歪着脑袋看他,“你是小青禾吧?”他稍稍弯腰看着青禾道。

    “您就是那马车里藏着的人?”青禾脆生问道

    他点点头,温和地笑着。

    “那您请坐,我要去上课了,晚了先生该罚我了。”说完还朝人福了福身,迈着小步子去了隔壁院子。

    那人笑着看青禾离去,转头朝董梅躬身行礼道:“李娘子,冒昧了,在下曾泰。”

    董梅也微微福身,“请坐。”

    倒是张裕两边看看,见桌上的茶壶还在,把刚才自己没喝的茶碗清洗一番,随即给曾泰倒了碗茶。

    “这太失礼。”董梅起身接过茶壶,正要去灶屋烧水。

    “李娘子,无妨,是我唐突了。”

    “对,李娘子,您坐着就行。”张裕示意她坐下。

    这穷乡僻壤之地,茅屋简陋之地,再者她也没什么社交,自然也就没什么准备了。

    “李娘子,在下是青阳县县丞曾泰,暂管梧田镇衙役之事。”曾泰道。

    董梅挑了一眼张裕,张裕被藐视的感觉,嘴角抽搐了几下。

    自上次见过青莲姐妹后,曾泰就对姐妹俩的母亲有了些许好奇。后来从李勇那听闻她买荒地是为了办什么养殖场,加上最近张裕带去的消息,这一切都让曾泰深感兴趣。

    考虑到董梅怀着孩子,越来越不方便,他才着急前来向董梅讨教。

    “曾大人,您好,请坐。”董梅道,心里却想着该如何应对这位梧田镇的头号人物,一时之间竟忘了行古代礼。

    曾泰爽朗地笑了起来,随意地坐了下来,他瞥了一眼张裕,张裕才听话的坐了下来。

    “不知大人找民妇,所谓何事?”董梅也尽量让自己的口气适合梅娘这身份。

    曾泰看了一眼张裕,方道:“李娘子,不瞒您说,今个来确有事相求。”

128 衙门承了她的情

    曾泰治下的梧田镇,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一半的百姓还吃不饱穿不暖,这还是平顺之年。若是于是天灾战乱,那就更加艰难了。

    “唉,我这个父母官也难当啊。”

    董梅静静听着,县丞大人一个劲诉苦,难道想请她当军师?

    “还请李娘子不吝赐教。”见董梅一副听故事的样子,曾泰直言道。

    “大人,您这样说倒叫我惶恐。”可不是么?她可是一个无知的乡村寡妇啊,哪有那么大的格局。

    “李娘子,您就帮帮我们大人吧。”不怕死的张裕硬着头皮道。

    这确实出乎她的意料,一个县丞,相当于副县长吧,这么谦逊地来向她讨教脱贫之法。大概是最近作坊的事让她名声在外,她不过是凭着前世的那点皮毛,努力让自己过得好点罢了。

    “有句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也。”董梅道。

    “因地制宜?”曾泰细细品读这句话,还真是有道理,就跟上次的“学以致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董梅也微微笑了笑,“曾大人,您也知道了,我开了两个作坊。”

    两人相互看了看,却不明白董梅的意思。

    这附近的山头上,竹子多的都崩裂了,好些老竹子老死在山里,新的竹子又冒了出来。村里的扁头叔是个竹编匠人,手艺精湛,但是编个筐编个篮,值不了几个钱。而且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编,用着顺手就行。

    再有此处盛产黄豆,光做豆腐也用不了这么多,也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所以就跟她婶子一起琢磨出来不少别的东西。

    这些话半真半假,一则她本就是就地取材,二则不过是前世见得多了,三则穿越到这穷乡僻壤之地,不想点法子赚钱,等着饿死不成。

    “穷则思变,我也是怕了,至于有了现在的成效,完全是被逼出来的。”董梅接着道,希望眼前人能往这方面想。

    “是啊,李娘子,关于您之前的境遇我们也是知晓一二。”张裕道。

    “您问我法子,我确实不知,否则我早发达了。”董梅道,“但我目前的情况就说明了这点。”

    就着现有的条件,好好琢磨,总能琢磨些门路来。比方说,湖里养鱼,荒山种果树、茶树,最不济养鸡养鸭养猪,这些农家人都是通晓的。

    曾泰点点头,好像是这么回事。

    “李娘子,受教了。”曾泰行了个礼,思索片刻道:“您对毛衣的前景做何想?”

    董梅一个挑眉,见曾泰也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原来重点在后头。

    这块蛋糕太大了,董梅一个人加上鑫泰货栈也没这么大胃口,这可是个市场空白,就算是百分之一的楚国人买上一件,那也是相当地惊人。

    “想必将来,人手一件毛衣也未可知。”董梅道。

    曾泰点点头,心想这妇人眼界远得很啊。

    “曾大人,您有什么话就请直说。”董梅道,转让技术的话她不能抢先说,否则不是送上去给人宰。

    “李娘子,那我就直说了。我也是为了两万梧田镇的百姓着想,好些人家里田地不多甚至没有田地,若是他们也能坐家里织毛衣,也不至于饿死。”曾泰看着董梅,确有尴尬。

    况且,单靠下沟村的这么点人,委实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需求。

    但是这样直白地来“抢”也让人心里不快,不过曾泰还是蛮客气的,人家毕竟是父母官。董梅手里握着唯一的技术,迟早要被抢了去。既如此,还不如拱手送给这位父母官大人

    董梅脸上没什么波澜,一口答应道:“大人,完全可以。”

    “您真的同意?”曾泰更加不好意思,没想到董梅都不带犹豫的就答应了。

    “大人如此为民着想,我岂有不同意之理,同为大人治下的百姓,我深感荣幸。”董梅道,这确实是个好官。

    “大人,手艺我送给衙门,由衙门发出布告办学,我这边派人去教。您看如何?”衙门承了她的情,以便日后能救个急。

    “李娘子,您真是大善之人。”曾泰道。“那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曾泰道,他是官家,自然不能跟董梅交易,再说他也交易不起。

    他也是考虑再三,才跟董梅张的口。今个这决策福祸难料啊。

    董梅脑子飞快转动,一下子还想不出合适又合理的要求,但是也不能白白错过这个机会啊。

    不能提钱也不能提物,那能提什么呢。

    “李娘子,您放心,到时候我尽量让所织毛衣算在您这里。”曾泰见董梅没提什么要求,心下有愧。

    如此说来,她岂不是占了大便宜。

    可这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就算她不转让技术,待毛衣一上市,也是会有商家钻营这块蛋糕。若是全镇子的巧手妇人都来这学织毛衣,都成了她的工人。那她真的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再者,人多散杂,操作起来更是不便。

    “大人,这倒不必,再说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董梅笑道,“不过,有个小要求麻烦您酌情处理。”

    往后毛衣作坊必定不少,难免有抢占山头之势,为了便于区分管理,也为了客人便于选择。董梅必须给她的毛衣注册个商标,还得是过了衙门在册的。

    “商标?”

    “对,简言之就是商品的标志。大人,商品跟人一样,也是有名字的,名声响亮了,自然有人模仿甚至造假。所以商标也应该受到保护。”

    “言之有理。”

    “再有,商标也是对客户的一种保护,若是出了什么问题,直接找到商标的所有人,处理起来也简便。”

    “对对对,想不到李娘子竟有如此心计。”曾泰道。

    只听说过给店铺取名字的,没听过给货品取名字的,张裕心想。不过董梅所说的商标对于他们商人来说,真是百利无一害。

    可是曾泰并没有爽快地答应这事,董梅也明白,士农工商嘛,政策如此,在所难免。

    “大人要是为难的话就当我没说,也不是什么要紧之事。”董梅轻描淡写道。其实这实属要紧之事,以后能不能成为毛衣的领头羊,就靠这商标了。

    “无妨,您的……商标衙门登记在册就是了。”曾泰道。

    “大人,光登记是没多大用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若假冒得依法处置。”董梅道。

    这可真是有点为难这位古代的县丞先生了。

    “行,只要在我的职权内。”曾泰像是下了个十分为难的决定,对着董梅有点尴尬。

    董梅微微笑,“大人放心,这就是个预防。就民妇浅见,还到不了要被假冒的那个名气呢。若真有万一,也必不让大人为难。”

    “李娘子,我曾某一诺千金,请放心就是。”曾泰道。

    张裕也松了一口气,忙起身帮着二位到茶水。心想,要不了多久,董梅的那个商标必定家喻户晓。

    中途下学的青莲青柳在门口遇见周平,三人一同进门,又一同去把鸡鸭猪喂了。

    曾泰顺势也跟了过去,实地考察养殖场也是他今日重要的目的。

129 这是微服私访

    青莲姐妹见过曾泰后,对他甚是恭敬,全然没了上次见面的那股活泼劲儿。可见她们是没认出他来,真是小贵人多忘事啊,曾泰心里还有点小失落。

    姐妹两利索地穿梭在鸡舍内,喂好了食,顺手就拿起笤帚,清扫鸡舍。

    “大人,您看这两丫头太能干了。”张裕道。

    周平生疏地把猪草打散,投喂到猪槽内。这些活他还真没干过,只见过她娘喂猪。猪舍内被志明兄弟打理得很干净,每日他们都要清洗一次猪舍。猪舍后面就挖有粪坑,还用木板挡住了,既挡住了臭味也挡住了雨水。这积满了的猪粪又是很好的肥料。

    曾泰对于这个建造很是满意,站在猪舍前,几乎没有什么异味。

    离这不远处正是新房子的所在地,那边传来汉子们干活的吆喝声。几日不见,已经开始砌墙了。

    “李娘子,您这院子看来不小啊。”曾泰道。

    “不瞒大人,家里现在六口人,着实不便。人家盖一间房子的砖,我这能搭两间房,我们矮个子也用不了那么高的房子。唉,人都以为我赚了钱,其实啊,我是当了卤菜的秘方,硬着皮头搭几间遮风挡雨的避所罢了,好在分娩前能方便些。”董梅叹息道,她确实穷,不知道的还以为真能日进斗金呢。

    “当秘方盖房子?”曾泰头一回听说,还真是个胆大的。

    “李娘子,您怎不跟我说,那秘方岂能随随便便当了,唉!”张裕道,不过心下一想,倒是没有什么变数。

    出了养殖场,曾泰提出去看看作坊。董梅不便,只得叫周平代劳,自个回了茅屋。

    先去的豆腐坊,吴氏和曹氏认得张裕,忙热情招呼。作坊如今增加了人手,都是曹吴二人商量着请来的。干活的黑妹芸娘母女等人也很高兴,这可都是贵客啊,能让她们赚到银钱的贵客,干起活来更加带劲。

    曾泰并没有亮明身份,但二位是极有眼力见的,特别认真的介绍她们的产品。现在作坊内的豆制品有十来种,这在以前只见过豆腐曾泰来说,太过新奇了。

    这位曾大人听得极其认真,每种豆制品都要求品尝一番。

    “大人,这腐竹、干豆皮是极好的,能放半年不变质,且味道极好,吃法多样,价格也不高,一般人家都吃得起。”张裕小声道。

    “贵客,这是刚磨的豆浆,请尝尝。”吴氏端来几碗热腾腾的豆浆,“平哥儿,要不叫客人去院子里坐坐?”

    “娘,你们忙你们的。”周平摇摇头。

    “香!”曾泰满意道。

    “贵客,这豆浆里面可是加了不少好东西呢。”见曾泰非常随和,吴氏也乐呵呵的。

    对于眼前的一切,曾泰都觉得新鲜,让人有了希望,特别是做工的几个孩子让他欣慰。屋里干着力气活的大头就不说了,连眼前的瘦小丫头也能有活干,日不晒雨不淋的,多好。

    这世道可没有童工保护法啊。

    他走到苦杏跟前,“小姑娘,你这一天有多少工钱啊?”

    苦杏谨慎地看了看吴氏,见她点头,方道:“回贵客,我一天能赚十五钱。”

    “真不错。”曾泰道,这丫头跟外面那三个小不点有点像,“外头那是你妹妹?”

    苦杏点头道:“我二妹帮着赶蝇子赶鸟儿,一天也有五个钱。”她看看芸娘,“这个是我娘。”

    芸娘听到女儿介绍自己,忙起身行礼。

    曾泰忙道:“不必如此,你们忙吧。”

    原来是一家子。

    出了豆腐坊,往竹编坊去的路上,周平稍作考虑,趁机把芸娘的事情大致讲了一下。曾泰听后,气愤道:“这样的人家应该早点和离!”

    “是啊,若不是我婶子,和离了日子也难过啊。”周平叹了一口气。

    “你婶子有颗仁慈之心啊。”张裕道。

    竹编作坊已然有模有样了。大大的一间屋子,四周的砖墙只有一人多高,留些漏光进来。作坊前面预留了一个大场地,天晴外头光线好,都可以把活搬到外头做。

    曾泰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场地上坐满了工人,各做各的活,互不打扰,也不说闲话。边上却没有把头管着,也不见人偷懒。

    “大人,这管人她是真的有一套。”张裕小声道。别看董梅坐在茅屋里,作坊能井井有条大都是她的功劳。

    李勇一见曾大人,心里一个咯噔,老天爷,县丞大人怎么来了这。

    张裕立马给他一个闭嘴的眼神。

    这是微服私访?李勇毕恭毕敬地跟着身后。

    这时曾泰已经被门口的坊规深深吸引住了,这就是董梅管理作坊的高明之处。难怪他们衙门的衙役们个个都提不起精神,因为干多干少几乎一个样,完全凭着个人意愿。

    努力做工的人也没有因曾泰等人的到来而停下手里的活,大都是瞥了一眼继续干。

    靠角落里坐着几个十二三岁的小伙子,还有一个姑娘,周扁头正在耐心教导他们,他接过一人的边框,慢慢演示给他们看。

    曾泰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老人家,您就是周师傅吧?”

    周扁头听声起身,“嗯”了一声接着教,急得李勇心里抓狂,这可是县丞大人,老头儿怎这么没有眼力见啊,态度淡淡的,生怕人家耽误他功夫似的。

    “老人家很敬业啊。”曾泰道,他看了眼心慌的李勇,“当然,里长也很不错。”

    被表扬的李勇心头一热,不好意思低了低头。

    “要我说,还是李娘子慧眼。”张裕道。

    见旁边一汉子正在箍着一桌子边沿,曾泰问道:“老乡,你这一日能赚多少?”

    那人犹豫会道:“没多少,昨个结账有二十钱,我刚学,还不太熟练。”

    “那你们这一日最多的能拿多少?”曾泰接着问。

    “有四十钱,就他。”那汉子指着一个编织熟练的小伙子道,“他是最快的,估计还能涨钱。”

    “那是不错,好好干。”

    “那当然了,我第一天的时候只赚了五个钱,不到十日就涨到二十钱了。”那汉子高兴道,“过不了多久,我也能涨到三四十钱,一个月差不多一两银子嘞。”

    见他信心满满的样子,曾泰内心也澎湃起来。这就是希望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多好啊。

    一路上,曾泰没有再说话,但是明显能看出心情不错。作陪的张裕和周平跟在后头,也跟着高兴。

    本想到茅屋道个别,见隔壁院里传来读书声,曾泰忍不住走了过去,从虚掩的院门看到里面,志明哥仨和青莲姐妹仨都在认真读书

    曾泰回头看了一样张裕,“这是?”

130 或许跟她的过去有关

    张裕又看了眼周平。

    周平道:“这是我婶子请的先生,每日叫莲儿她们读书,另外那三个是我婶子……收的义弟。”

    曾泰示意他接着说。

    “那三人原本是镇子上的乞儿,机缘巧合被婶子收留了,如今他们认了婶子做弟弟,一边帮着家里干活,一边跟着先生学习。”周平道。

    “李娘子可……真是好人呐。”张裕忍不住道。

    曾泰也点点头,心想不能简单用好人来评价她了。一个人能收留三个乞儿,还让他们读书,这已不是一般的胸怀。

    三人告别董梅离开茅屋。

    梧田镇衙门后院,曾泰和他两位好友正聊着,一位丰裕当铺的老板言豫,另一位就是张裕的主子花辞。

    “听你这么说,这妇人还真不能小瞧了。这独一无二的手艺她就这么拱手相让了?”言豫喝了一口茶,“也对,能当了秘方盖房子的,我还是头一回见的。”

    曾泰看着花辞把玩手里的扇子,“你是不是早料到如此?”

    花辞摇着手里的扇子,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你能去也算是替她挡了灾,就她手里的东西她也是护不住的。”

    曾泰点点头,的确如此。

    如今手艺送给了衙门,就等于摆在了明面上,想打她主意的也就省了心,直接来衙门学就行了。这也算是提前给董梅化解了危机,否则迟早被人惦记上。

    “你不会白拿人家东西吧?”花辞道。

    “她倒是提了一个要求。”曾泰道,接着他把他听来的商标之事转述给二位。

    房间里安静了好一阵子。

    曾泰以为他自己没说清楚,毕竟他也是初知此事。

    “小花,我们都不及她啊。”言豫道,“若是所有的货品都能有商标,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我有种隐隐的感觉,这李娘子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她完全不像是乡野妇人,像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书香门第的那种,她身上有种说不来的神秘感。”曾泰回忆起董梅的行为举止、神态以及她说过的话。

    “据说她是个外地人,一路乞讨才到了下沟村。而且自她丈夫去世后,带着女儿跟婆家分了家,这李娘子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性子唯唯诺诺的,现在……你们也看到了。这才几个月,就有了现在的局面。”花辞道,“你们不觉得有点蹊跷?

    “据她所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某些极端条件下能被激发出来。一切都是生活所迫。”曾泰道。

    “你信吗?”

    “信不信的有什么关系?”曾泰答,“或许跟她的过去有关?”他看了看两位死党。

    也只有这一点说得过去了。

    “接下来就看你俩的了,别让我白白舍了面子,到头来白忙活一场。”曾泰看着两位道。

    “本来我是不想掺和的,完全是为了帮你,你得给我记一功。”言豫道。

    花辞甩了一扇子言豫,“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么好的事上哪儿找去,正好这几月有空备货。一入秋就开始卖,你就等着收银子吧。不过说好了,京都那边的生意归你管,我就管管西北这块。”

    “放心吧。”说起正事,言豫就认真起来。

    室内三人静静地喝着茶。

    “不过我还挺想那两丫头的,也不知我的扇子还在不在。”花辞道,眼前似乎浮现了青莲青柳那机灵的小模样。

    “搞不好被当成柴火烧掉了。”言豫一脸幸灾乐祸样。

    几日后,李勇被通知去衙门开会,他心情忐忑地来到茅屋找董梅商量。

    “叔,我猜应该是关于毛衣和作坊的事儿,您实话实说就行。”董梅道,“作坊的事您有经验,给他们好好讲讲,也算是帮了曾大人的忙。”她手里拿着几件毛衣样品,都是这阵子芸娘她们织的。如今芸娘暂时停了豆腐坊的事儿,专心织起毛衣来。

    李勇有些担忧,“那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董梅想了想道:“影响是肯定有的,不过得看怎么说了。”

    单独他们一个作坊,生意定是好做些,但是成不了气候。记得前世乡镇大发展,很多村镇企业制造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产品,最终吸引了更多的客户,最后大家得到了长久的发展。

    但是这些也只能隐晦地说出来,况且这儿也没那么大的市场,最后董梅道:“不过这只是道理上的说法,至于以后成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要记住一点,把东西做好就行。”

    到底是董梅啊,什么都看得透透的。

    据说这日李勇在衙门里,都成了红人了。曾泰当着众人的面,不停夸赞李勇,大家看得出县丞很是看重他。

    下沟村办作坊的事大家也有所耳闻,都纷纷向他请教。他也按照董梅的意思,把经验传授给大家,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地保留了一些。

    期间得知董梅把毛衣技术拱手送给了衙门,他心里是真有点不开心。也就是董梅没有靠山,若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就算是县丞也不好上门讨要。这时他才想起来老祖的话:梅娘没有根基啊。

    在场的村官们一个劲向曾泰道谢。

    “你们不要谢我,要谢也得谢下沟村的李娘子,是她毫无保留地把这门手艺送给了你们。”曾泰对着场下的村官道,好些都已经花白了头发。

    “这位李娘子名叫董梅,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她跟我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多琢磨,就不会饿肚子。你们回去看看,发动村里脑子灵活的年轻人,看看能不能给村里找到一条好的门路,争取都能有饱饭吃。”曾泰接着道。

    这时大家又把目光转向了李勇,此时的李勇有点不好意思,内心有点小骄傲。这都是董梅替他挣来的。

    曾泰说完背着手离开了。

    一衙役对着众人喊道,“静静!”场下人立马听话地安静下来。

    “后日衙门开始办学,辰时末开始教学,学期五日。每个村子选三五人来学,学会了再回村当师傅。那个李娘子说了,要选聪明手巧的来学,否则学得慢还学不好,到时候吃亏的可就是你们了。”衙役说完,看着下面的反应。

    众人连连点头,学艺是要聪明灵巧的,那笨手笨脚的怎个学得会,别到时候给村里人丢脸了。

    衙役小哥又说了:“你们也别急着把自个那些沾亲带故的叫来,往后有的是时间在家里慢慢学,对不?先挑几个手巧的小媳妇或者小姑娘,她们学得快又好,也给你们村长脸了不是?”

    这衙役简直就是个活宝,两大眼珠子轱辘转,还朝几个正在争辩的里长老头挤了挤眼。

    翌日清早,曾泰就派出三位衙役,一路敲锣打鼓地来到了下沟村,并喊了一路:“为了感谢下沟村董氏的慷慨义举,现奖励一百亩山地以及现银五十两。”

131 她的还不都是你的

    下沟村沸腾了,都被锣鼓声吸引到了茅屋。

    一妇人使劲抽出了鞋底子的线头,随手把针头往头皮上一滑,又快速地戳了一个针眼,“一个荒山头有什么用,也用不了那么多柴火啊。”说完吵了一下手里的线头,“呸”了一嘴。

    “不是还有五十两银子么,哎哟,我可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银子。梅娘这是走了什么运哟。”

    “有人肠子都悔青了。”

    这话一出,妇人们齐刷刷地看向罗氏,她本不想来的,架不住好奇心啊,还是跟在了人群后面。

    “婶子,您是梅娘的婆婆,怎不过去瞧瞧?”有人道。

    “就是,你是婆婆,她的还不都是你的。”缝鞋底那妇人道,“我儿媳要是敢藏私,我就把她扫地出门。”

    “哈哈哈!”有几个年轻点的妇人捂着嘴巴笑出声来,“梅娘不就是被她扫地出门了么,要不你回去把你儿媳也扫地出门,看她怕不怕?”

    “贱蹄子,我们说话碍着你什么事儿了。”鞋底妇人气不过骂起人来。

    罗氏也剜了那年轻妇人一眼睛,“她是得了我家三亩地分的家,可不是被赶出来的。”

    “就是,如今两家儿好着呢,我听说金富金贵天天帮着梅娘盖屋子呢。”鞋底妇人帮腔道。

    那几个年轻的妇人懒得搭理这两恶婆婆,转头看向院门口,衙役们从董梅家出来了,他们向门口相送的董梅拱手道:“李娘子,往后有事就到衙门找我们,一准儿给您办得妥妥的。”

    董梅也朝他们福了福身:“志明,替我送送这三位小哥。”

    志明点点头,追着就出门了。

    “差爷,这是我姐的一点心意,带回去给家人尝尝。”志明把包袱递给一个话最多的,这位就是昨个那耍宝的。

    “这可是好东西,每次巡街经过姜家铺子附近,那股子香味老馋人了。”那活宝道,“小兄弟,我叫苗盛,以后叫我苗哥就行了。”他拍拍志明的肩膀。

    “苗哥好,以后多多仰仗您了。”志明马上改口道。

    “你小子也是走了大运了。”苗盛回头看了一眼,“好好干,替我们谢谢你姐。”

    董梅瞅瞅院门口猎奇的妇人们,笑着道:“婶子们若是没事就进来坐坐吧。”

    这口子一开,几个妇人赶紧笑着进门去,“梅娘啊,到底是什么事情,衙门竟然奖励了百亩山头?”

    “还有五十两银子?”

    一下子叽叽喳喳声不断。

    刚才跟罗氏一伙的妇人看了看罗氏的黑脸,“金富娘,你不进去?那我可进去了。”说完就快速朝院子里去,她可知道,董梅都会拿些好吃的招待人的,而且大方的很。

    罗氏喘着粗气,扭头就朝家去。心里把董梅往死了骂,连着金水也被她拎出来骂。

    茅屋里笑声不断,妇人们喝着茶,吃着点心,开心得不行。

    董梅叫青莲拿来几件毛衣样品,让她们好好看看。

    她们个个睁着大眼睛,这衣服真的新奇,从来没见过,样式也有些奇怪。但是摸起来特别的软和,还能变大缩小。

    有人把围巾围在脖子上,“暖和。”

    有人把手套戴在手上:“这太巧了。”

    “梅娘,这都是你做的?”有人问道。

    董梅摇摇头,“是我教她们做的。我也就是把这个手艺送给了衙门,才得了一百亩山头和五十两银子。”

    “这……太值了啊。”

    值吗?

    董梅指着毛衣道:“这套小衣服,熟练的话两日能织好,工钱大概八十钱。这件大人的毛衣手快的话七八日能织好,工钱三百多钱,一条大围巾四十钱,手套三十钱……”

    什么?做这衣服,这么赚钱啊,比家里的男人赚的还多。

    “梅娘,那你这么好的手艺才得一个山头,不值啊。”刚才那位认为太值的妇人又改口道,看来她还是个聪明的。

    “是啊,那山头能干啥,静是些杂草,大树都没几颗,也不能种庄稼。”众人道。她们议论的这山头,就在离这不远的地儿,粗略看起来还真没什么大用处。

    在旁人眼里确实不值,一百亩山也就值个百两银子。所以曾泰才送给她,他是想看看这些山在董梅手里能不能变成银子。

    “没有什么值不值的,也算是帮了衙门的一个忙。”董梅道,“婶子,嫂子,妹子们,你们想学的话我也可以教你们。”

    “真的?”

    董梅点点头,把衙门办学的事简单介绍了一下。听说芸娘、秀云等人已经学会了,还要去衙门当师傅,羡慕得不行。不过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一日能赚不少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梅娘,我学,你教教我们。”大家点心都不吃了,紧盯着董梅看。

    “这样吧,我只教三日。你们到村里帮我传个话,想学的话每家只能来一人。”董梅看看院子,“来多了我这里也坐不下,我也照顾不来。你们学会了再教给家人即可。如何?”

    “这样好,这样好。”

    “我们也不能让梅娘太累了,她可是双身子的。”

    “是是是。”

    倒是有体贴的,妇人们揣着兴奋和希望离开了茅屋,个个走路都带着风。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刚来的这些人大都是媳妇辈的,手里几乎没有铜板,在婆家自觉矮人一头了。

    热闹之后的院子显得更加清净,董梅半躺在椅子上,耳边有人道:“是谁说往后天天躺着歇息?”秋菊黑着脸过来,帮她拿来个薄被子盖好。

    “那些活叫别人去教啊,你怎么就不想想,这么个小院子,几十个人在这里,你能受得了?还教三日,你真的要做老好人?”秋菊难得说这么多话。

    “姜姐姐,我不是老好人吗?”董梅眯着眼睛问道,她慢慢张开眼睛,瞧见秋菊生气的目光,“我觉得你生气的样子更迷人,有一种冷峻的气质。”

    秋菊被她贫嘴的模样逗笑了,“明个我就把人轰走,你不嫌闹腾我还嫌吵得慌。”

    “姜姐姐,我觉得当师傅挺有趣的,许你当就不许我当,也让我过过当师傅的瘾嘛。”董梅说着说着还来了劲。

    见秋菊不搭理她,她继续眯着眼睛道:“姐姐,我决定了,接下来我就安心种地,享受一下最纯真的田园生活。房子盖好了,我们也有了固定的收入,粗茶淡饭的挺好。还麻烦姐姐这几年帮着我点,帮我把她们教育成人,也好对得起她们死去的……爹。”

    不知怎的,董梅眼角渗出了泪花,也许是孕妇易伤感吧。

    秋菊见状,拿了帕子帮她拭去滚落下来的泪水。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融入到这个家中了。

    门外的曹氏刚见到了这一幕,她轻轻叹了叹气。

132 希望我没有看错人

    刚村里传开了,明个都来茅屋学织毛衣,大家兴奋地见人就说。曹氏实在放心不下,叫吴氏看着点作坊,亲自来看看。

    董梅见曹氏进来了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

    “二婶,你怎么了?”

    “我能怎么了,还不是担心你呀。”曹氏生气道,“秋菊啊,明个你就把人都轰走,看她怎么教。”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放心吧,我会注意的。”说完她还起身走了几步,双手抱着肚子给她两瞧,肚子鼓起来不少了。

    “就是肚子大起来了才更要注意啊。”曹氏道,“对了,这秦婆有日子没来,你不是跟她商量好一月来一次吗?”

    是这么说的,但是没人带信她就不过来,难道这是古人的规矩?

    “二婶放心,我刚还听她们说,好些人都是挺着肚子下地干活,一点事都没有。”董梅也是这么想的,前世女人怀着孕不都照常上班的么。

    “是哪个碎嘴的,看我不撕烂了她的嘴!”曹氏是真生气了,她们为了学手艺,竟然拿那些婆婆不喜男人不疼的妇人来说事。真正疼爱媳妇的,哪里舍得她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

    除非迫不得已的时候,大肚子才下地干活,可眼下的事不是那么紧要的。

    况且,梅娘的情况跟别人不一样啊。

    当初秦婆就跟她说,肚里的孩子不保,不如把胎儿药了,大人也可早些恢复元气。可她不忍心啊,那是金水的血脉,万一是个男娃,金水不就有后了么。当时梅娘昏迷着,她没有娘家,婆婆也不是亲的,她就替她做主,让秦婆开了安胎药。

    而且以她对梅娘的了解,梅娘也定然拼死也要护住孩子。

    “二婶,这些您怎么没跟我说?”董梅道,这应是她刚穿来的那日发生的事情。

    “梅娘,我对不住你。”曹氏道,回想起也不过是三个月前的事,却恍惚过了许久。

    “二婶,您做得对,梅娘不会怪你的。”董梅道。

    怪不得曹氏一直担忧她肚里的胎儿,原来是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和愧疚,真是难为她了。当初梅娘昏迷着,待她醒来就换了灵魂,加上她自个没生过孩子,什么都不懂。

    曹氏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跟她说,只能尽心尽力的关照她们了。

    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再有三月就生了,希望土地神保佑她,曹氏心里念着平安经。

    “梅娘啊,那些小衣服小褥子什么你就别费心了。这个我都给你备着,忙完了这几天,可真要好好歇息。”曹氏叮嘱道。

    董梅点点头应下。

    曹氏才放心地离开,可刚一出门口,就遇着一伙人,她叹息道:“这什么时候能让她清静清静啊。”

    来的这几位都是她的第一代弟子,明个就要派去衙门当先生了。

    “你们别累着她啊!”曹氏刚迈出的脚步又掉了头,朝院里喊了一嗓子,才快步离去。

    除了于氏,这有五位先生了。最激动的莫过于王氏,当她得知董梅选她去衙门当师傅时,钱氏那嫉妒的眼神藏都藏不住。

    这几位织毛衣的基本功都学得可以,也只能教些基本,一来这儿的毛衣不外穿,主要是保暖功能。那些花纹编织只能让她们自个去悟,真有悟性的往后也能琢磨出道道来。

    再者往后还想着出一些精品,到时候可就有了自个的品牌价值的,量他有再多的毛衣作坊,也越不过她这个有着不少精品的“毛衣发明人”去。

    见她们个个的兴奋又紧张,董梅也替她们高兴。

    “你们现在都是要当师傅的人了,明个好好教,既要有当师傅的严厉,也要有做师傅的耐心。”董梅道。

    “嫂子,那我们明个怎么教啊,那可是衙门,教得不好不会被抓起来吧。”秀云见大家都不吱声,担忧道。

    “是啊,我怕一到衙门,腿发软,到时候说话都大着舌头。”汪氏的二儿媳周桂英道,刚在家里就被汪氏训了一顿,能去衙门当师傅那是多么有面儿的事,多少人想去都没那本事,若不是沾着董梅的光,她这个胆小的儿媳哪有这个机会。

    所以汪氏把她推出了门,叫她赶紧来董梅这儿受教,别在关键时候掉链子。

    “首先,你们是师傅,除了我,这个世上没人比你们更厉害了。对不?”

    众人又摇摇头,点点头。

    “那不就行了,手艺在心,还有什么好怕的?你们只要记住,这可是衙门请你们去的。他们得对你们客客气气的,否则我们就不去了。”董梅嬉笑道。

    这下大家伙儿都放松地笑起来,她们从董梅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傲气,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的那种气质。

    “要不,我们都回吧,让嫂子歇息。”秀云道。

    “对了,明个你们结伴而去,先去姜家铺子,叫上于嫂子。她就是你们的领队,到时候有什么事情都找她商量,一切听从她的安排。”董梅道,“我跟你们说,于嫂子可不是一般人,你们多听听她的。”

    王氏走在最后一个,快要出门时,又折回来,对着董梅吞吞吐吐的。

    “梅娘……不,嫂子,我……”

    这人何时开始变成结巴了,“你还是叫我梅娘吧。”

    “我以前那么对你,我实在是……呜呜。”说着王氏竟然哭了起来。

    以前王氏很坏吗?听梅娘说过,以前王氏对她不好,但也没坏到骨子里,只不过没有怎么帮她倒是真的。要说这样的人也该恨,至少不能帮助她。

    可董梅还是忍不住稍带帮了她。

    毕竟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特有的烙印,王氏没有帮她,也是潜意识里的自卫。在这个世上,敢跟婆婆较劲的人不多,为了别人跟婆婆较劲的人可以说微乎其微。

    “你别哭了。”董梅淡淡道,“我之所以帮你不是念着过去的那些个烂事,而是看在将来的份上,希望我没有看错人。”

    王氏擦了擦眼睛,怔怔地看着董梅。

    “你不明白吗?其实我们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都不大重要,重要的是你以后的所作所为能不能让人信服。”董梅道。

    果真,梅娘就是这么冷静,冷静得不得不让她佩服。此时此刻的王氏彻底明白了,在梅娘的眼里,没有那些所谓的亲情,家族。她只信一种人,踏踏实实的人。

    “梅娘,我懂了。不过我是真的感激你。”王氏带着愧疚之情离开了茅屋。

    这一日总算过去了。

133 衙门管得可真宽

    第二日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一院子的人在学织毛衣,有些自己带来了小凳子,有些席地而坐。董梅叉着腰穿梭在人群中,她总算见识过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有的人一点就通,有的人手把手地教,还是学不好。

    她真想扒开那几个妇人大瓜子看看,那脑浆子是不是茅草做的。

    “唉,嫂子,您怎么能蹲着呢!”她的一代弟子们归来了,秀云赶紧扶着她去了躺椅那,自己把活接了过去。

    “有些家里很远,所以下午结束得早。”秀云道。

    “那行吧,你们就替我一阵子,我躺会了。”董梅一挥手,交代秀云、周燕等人来接替她的工作了。

    这时好些妇人纷纷向芸娘、王氏等招手。

    大家学习的热情越发高涨,都想着早点学成早日赚钱。

    董梅附近有几个特殊待遇的,坐着高点的椅子,她们也是孕妇,由己及人嘛。其中还有钱氏,她倒是个手巧的,一学就会。

    上午钱氏过来的时候,董梅也料到了。她当着众人的面道:“元康他娘,我们之间有很多的事我都记着,没那么容易忘记。”

    钱氏想不到董梅竟直白地让她难堪,见周边没人替她说话,小声道:“嫂子,我们是一家人啊。”

    “千万别说这个,是不是一家人你心里比谁都清楚。”董梅见钱氏一脸委屈的样子,还用手护着肚子。

    “今个来的人我都教,不管什么人,也就这一次的情谊了。”董梅说完看了一眼还算识趣的那几人。

    陈招娣、芸娘前妯娌小陈氏以及上次去秀云家闹事的几个妇人。

    陈招娣本是搀扶着钱氏一同来的,见董梅一点面子都不给钱氏,那就更别说她了,她灰溜溜地坐在后面的角落。

    由于上次靠垫的针线活被她自个作没了,当时她跟着芸娘婆婆陈氏起哄,以为能多得几个钱。所以她婆婆不想让她来,免得又得罪了董梅,但是陈招娣极力争取,保证不生事。

    她婆婆也是再三衡量过的,陈招娣手巧,针线活做得好,脑瓜子也聪明,就是喜欢生事,爱说个闲话,所以人缘不好。

    若她真叫了她大儿媳来,定没有陈招娣学的快又好。陈招娣也知这是最后的机会,才老老实实地坐在后面,不怎么说话。

    她们手里拿着的都是竹签子,这都是拜托老扁头做的,以后若是自个用,就要花一个钱买的。

    日落时,汪氏一来就把人都轰走了,“梅娘也要休息啊,你们也要体谅她。否则明个她起不来,还不是耽误你们自个,对不?这账要这么算。”

    就这样,一院子的人才散去。

    “婶子,还是您疼我。”董梅道。

    “你知道就好。”汪氏假意嗔怒道。

    “嫂子,于嫂子叫你在家歇着,村里的这些让我们回头再来教。”秀云道。

    “对啊,用不着这么着急的。”汪氏道。

    董梅摆摆手,“说说看,你们今天怎样?”

    大家相互看了看,都抿嘴笑着。周燕年纪最小,她高兴道:“婶子,你知道吗,今个有人喊我小先生,我听着可神气了。”

    衙门里的人都很客气,帮着递茶倒水,还准备了点心。

    “起先我真的很紧张,生怕说错话惹人笑话。”汪氏二儿媳周桂英道,“后来,我见芸娘一点都不慌,我才慢慢好起来的。”

    “我……我也慌的。”芸娘小声道,嘴角挂着淡淡的笑。

    “芸娘,你笑起来真好看。”董梅道。

    这时大家都看向芸娘,她不好意思捂着半张脸,可眼角的笑意是藏不住的。

    “芸婶子,你要多笑,听我婶子的没错。”周燕拉开芸娘的手。

    董梅看向王氏,她一直淡淡笑着,这人变化真挺快的。王氏也看着董梅,她道:“我先头也紧张来着,后来于嫂子握着我的手,叫我放松点,她叫我想想梅娘,就不紧张了。”

    “果真,我就想着你,然后慢慢教她们,然后就顺了。”王氏道。

    汪氏点点头,董梅能给人一种力量,一种似乎让人吃了定心丸的力量。复杂的事在她这变得简单,简单的事她却能琢磨出背后的道理。

    “婶子,您选的领队实在太好了。于婶子带我们去的衙门,她一点儿都不紧张,那些衙役见到我们直呼师父呢。太好了。”周燕最是兴奋。

    “那些学员悟性怎么样?”董梅问道。

    她们反应大部分是好的,学起来快。但也有小部分学得慢,悟性差的。这些悟性差的是不是走了后门,就不得而知了。这些也不是她应该考虑的事情。

    王氏回到家,灶屋里还是冷锅冷灶,都等着她去生火做饭。她能说什么呢?婆婆最大,她天天闲着做儿媳的也不能管。钱氏挺着大肚子,更指望不上。

    “大娘,饭还没好啊,我娘肚里的弟弟饿了,要吃鸡蛋。”李元珍是看见王氏进了灶屋,才过来讨要的。

    王氏拿了米下锅,正忙着生火,心里正憋屈得紧,懒得搭理这不懂礼数的懒丫头。

    “先煮碗鸡蛋给我娘吃,饿坏了弟弟可是要挨骂的?”李元珍见王氏脸色不好,也嘟起嘴吧来。

    “谁挨骂?”王氏冷冷道。这丫头嘴馋了,想着蹭她娘碗里的鸡蛋吃。

    “你呀,你不给鸡蛋吃挨骂的。”

    “谁骂我?”

    “我娘啊,还有奶,都要骂你。”

    “你娘?凭什么?回去问问你娘,她以前有没有煮过鸡蛋给我吃。”王氏起身,拿起一把带泥的青菜,心就像被这泥根堵住了似的

    她嘴里嘟囔道:“连个菜也不洗,难道我不回家,全家都不吃饭吗?”

    “怎么去了趟衙门,回家就不做饭了?”罗氏进门道,她也是看情形特意过来,就是要杀杀王氏的气焰,别以为此后就不同了。

    “娘,我不是那意思。您看,这菜上的泥土都干了,难洗,还费时间。”王氏委屈道,“元珍也是大姑娘了,洗个菜总是可以的吧。”

    “你不是早半个时辰就回来了吗?”罗氏怒斥道。

    “我……我是回来了一阵,那不是要去跟梅娘交代下,这都是衙门里的人吩咐的。再者明个教什么,怎么教,这都得听梅娘的安排。”王氏拣好了菜,放入大盆浸泡一下。

    “衙门管得可真宽。”罗氏有点不信,但又无法反驳。

    但是钱氏是知道一点的,她见婆婆进了灶屋,等着两人掐起来的时候进来,没想到罗氏今个竟然这么快就熄火了。

    “我可没听说要跟梅娘交代什么,你不会是在唬娘吧?”

134 凭什么她能吃鸡蛋

    钱氏的心思,如今王氏是琢磨透了,她以为婆婆来了,她就没好果子吃。

    “我们交代什么怎么能让你知道,那是你们走后的事情,要不你问问秀云去?”王氏道,她怼着钱氏心里爽快多了,真是得感谢梅娘啊。

    钱氏一时语塞,支支吾吾道:“你们……你们都是商量了的。”

    王氏打开锅盖,冷笑了起来,“我们商量什么?为了骗你一个人,我们六七个人特意商量好?我们没那闲工夫。”她搅动着锅里的粥,接着又盖上盖子,待会下点青菜,打几个鸡蛋,怎么省事怎么来,懒得伺候。

    “你就是骗我们!”钱氏冷哼道。

    “弟妹,你有那么重要吗?”王氏往灶里添了一把柴火。

    “你……”钱氏今个也是头一回输了阵势,“你别得意,我也学了一日,这并不难,若不是我有孕,去衙门的事可轮不到你了。”

    钱氏学得快又好,这王氏信,但是去衙门的事怎么着也轮不到她的,她如今是太了解钱氏了,一肚子的心眼。

    “也是,弟妹这么聪明,定是能当上师傅的。我也就是走了点运,被梅娘看上了,否则也没这么好的事。”王氏道。

    “娘,您不知道,今个衙门的人对我可客气了,又是端茶又是送点心,搞得我都紧张了。”她见罗氏面色缓和点,接着道:“衙门最大的那个官,他们都叫他曾大人,亲自过来跟我们打招呼,唉,我真想不到还能见到那么大的官,他还客客气气地叫我们师父。”

    王氏说着一脸的傲娇。

    “真的假的?”罗氏语气轻轻的,这回她是真信了,她了解王氏,这样的谎言她是编不出来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奶,我爹回来了,说饿死了。”元珍溜出去又回来催饭。

    罗氏一听,催促道:“别叨叨了,赶紧的,爷们都等着呢。”她转头对着元珍道:“赶明儿你把菜先洗了。”

    “奶,我不会洗。”元珍赶紧道。

    “就这几天,你帮着洗洗,省得晚食太晚了,还得点灯,费油。”罗氏说完就出去了。

    元珍白了眼王氏,瞧着嘴巴道:“娘,娘,我不洗菜,这么一堆,怎么洗啊。”

    真以为自己是千金大小姐啊,早晚有吃亏的一天,王氏暗想。

    “嫂子,这日子真的要变了。”钱氏淡淡道,不就蹭了个差事,还想压她一头,等着瞧。

    李光祖喝了几天汤药,就下地干活了,最近两儿子帮着董梅盖房子,地里的活都归了他了。他端了一碗稀饭,坐在院里的石墩上,他已经没力气掺这家里的事了。

    搬了一天砖的金富金贵,抱怨吃得忒苦了点,完全不垫饥。

    家里几个半大小子更是愁眉苦脸,早食喝了粥,晚食还是粥。李元珍见大家有意见,道:“大娘,你在衙门里是吃了点心不饿,可我们大家都饿啊。”

    “是啊,嫂子,你也体谅体谅他们。”钱氏咽了口粥,叹气地摸了摸肚子。

    李金贵见媳妇吃不下的样子,定是肚里的娃儿吃不惯,方道:“嫂子,就算我们能挺着,那我家的小三儿可不能挺着。”

    罗氏见状,也道:“元海他娘,你去煮碗鸡蛋。”

    王氏愣了一会,见自家男人没有相帮的意思,她压下心里的火,起身去了灶屋。

    不一会,她端来一碗鸡蛋,里面打了三个鸡蛋,放了点酱油。她犹豫了半会,把碗放在桌子中央。

    钱氏瞟了眼金贵,金贵立马把鸡蛋碗帮她端了过去。这时桌上的几个孩子都盯着那碗鸡蛋,王氏用筷子敲了几个儿子的碗,道:“吃自个的饭,你婶子那是帮肚里的弟弟吃的。”

    “娘,你看。”元林道。

    王氏抬眼一看,见元康和元珍正吃着鸡蛋,她心里的火蹭蹭地往上冒,前一句她还替钱氏说好话来着,这打脸也太快了,太气人了。

    “弟妹,我是看在你肚里的娃儿才帮你煮的鸡蛋,你却给了他们?”

    “谢谢嫂子,他们也是孩子,看着我吃,我也吃不下啊。”钱氏道。

    王氏不管婆婆的怒目而视的眼睛,“这桌上的孩子不止他两,那怎么不分给其他孩子一点。”

    李金贵见两妇人要吵起来的节奏,忙打圆场:“嫂子,您看就三个鸡蛋,也不好分,下次有多了再分,成么?”

    “分多分少都是一个心意,凭什么你们的孩子能吃整个的鸡蛋,我的孩子只能看着,连汤都喝不着?”王氏说着转向李金富,“你是死人啊,元海元喜都跟着下地干活,哪家儿不紧着干活多的孩子吃。”

    “元康他不是读书费脑子么?”金贵道。

    “元康读书费脑子?那我家元林呢,他也读书,分他一个不过分吧?”此时的王氏已经停不下来,这是忍了好几月的火。

    “嫂子,不就是个鸡蛋吗?再说元珍是女孩子,不能照顾点,咱家就这一个闺女,哥哥们让着点不是应该的吗?”钱氏见自己的一双儿女,两口就把鸡蛋吃完了,正噎得慌,示意他们喝点稀饭。

    “哪家儿的闺女像她这样的?啥活不干,好吃懒做!”王氏道,她吸了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梅娘的孩子不是咱家的?”

    “啪”地一声,罗氏重重地把筷子拍在桌子上,“爱吃吃,不爱吃倒去给猪吃了。”

    一提到董梅以及她的女儿们,罗氏就忍不住炸锅。最近董梅势头太盛,让她很不爽。

    “娘,这不是说鸡蛋的事么。”李金富低声道,“她说的也没错,凡事讲究个对等嘛。”

    “对等什么,不就是个鸡蛋,他们没吃过?”罗氏又拿起筷子,指着王氏的几个儿子道,“再说,元康元珍也是她娘省下来的,又不是特意给他们煮的。”

    外头的李光祖,慢慢地喝着粥,倒是挺合他胃口的。

    王氏就着黑,快速捞了一把锅里的碗筷,盛过稀饭的碗洗起来到也快,她随便抹了一把脸,回到自个屋。

    虽然今个他孩子没吃到鸡蛋,但是心里闷的火都发了出去,心情反而轻松起来。她摸到床边,昏暗的房间里响起她的声音:“相公,咱们想法子分家吧?”

    李金富也没睡着,今个她娘的态度太让他寒心了。老话说得好,靠老大疼老幺,最不待见的是当腰。可他是罗氏的老大,罗氏将来肯定得靠他,但也不是这么个靠法啊。

135 娘,我们一起攒钱

    罗氏一直疼老幺,李金富是没意见的,但是偏心老二他心里不舒服。

    “说什么胡话!别以为你去了趟衙门就不守孝道。”李金富道,心里不舒坦是一回事,但分家他还真没想过。

    “我就知道你是这么说的。我也不跟你争,迟早你也会想分家的。”王氏躺了下来。

    “咱有三个儿子,元海元喜也能干活,过阵子让他们跟着老扁头学艺,到时候也能赚钱。元林呢,先读着,也不指望他能考什么功名。学个几年,到外边谋个体面的活,也能养活自己。

    我呢,如今有了这毛衣手艺,说不定比你赚的多,梅娘可是说了,技术好的一月至少能赚一两银子。你看看,我们家都能赚钱了。但是我担心的是我们赚的钱都到不了自个手里,都花到别人身上去了。”

    “你胡说什么?能花到哪儿去?”李金富嘴里说着,但心里却是认同的。

    “你今个也瞧见了,我们的儿子辛辛苦苦干活,他们却吃不到他们亲娘煮的鸡蛋。”王氏道。

    “不就是一个鸡蛋,你还没玩没了的了。”

    “这不是一个鸡蛋的事。我也就是跟你说声,到时候你就跟着他们过吧。”

    “你,你想干什么,别不知天高地厚。”

    就这样,两口子背靠背地睡了过去。

    天蒙蒙亮,山脚下的草房子外边已经生起了炉子,锅里熬着稀粥。

    芸娘回屋拿出昨晚和好的面再揉揉,准备做几个窝窝头,这是孩子们中午的点心。也就是最近才给她们加的,免得早上喝的稀饭不到中午就饿了。

    董梅曾经跟她说过,孩子若是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容易得病,而且脑子也会变得不好使。期初,她是没有钱给孩子们吃饱,尽管董梅隔三差五地给她送些米粮,但是她也只能让孩子吃个半饱,她害怕啊。

    后来去了作坊,她舍得往水里多放一把米了,却也不敢给孩子吃饱,免得习惯了,一下子吃不上饭的时候会更加难受。

    自从被叫着去学织毛衣,她又多了门手艺,她才明白董梅的用心,那是在为她的后路着想。越是跟董梅相处,她心里越发安定。

    现在不同了,她相信自己能养活她们。

    “娘,稀饭好了,我给倒碗里?”苦杏起床了。

    “倒吧。”芸娘道:“娘给你们蒸点窝窝头,中午饿的时候吃。作坊里的豆腐千万别吃,记住没?”

    “知道了,娘。”苦杏往空锅里加水,盖上盖子,再朝炉子里添了柴火,“不过,每日大娘和奶奶都会给我们豆浆,硬要我们喝的。我瞧大头哥哥也喝,我们也就喝了。”

    苦杏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她也觉得不对,大娘和奶奶给她们活干,怎么好吃作坊里的东西呢。

    “那你们就喝点,别喝多了。”芸娘道。

    “真的可以吗?”苦杏兴奋道,刚刚还担心娘会责怪她,主要是豆浆太好喝了。

    “杏儿,喝一点没事,喝多了就不好,不能贪心。”芸娘拿来做好的窝窝头,一个个摆在屉子上,“她们都是大好人,我们不能没有良心,对不?”

    苦杏“嗯”了一声。

    “所以啊,你要尽心做事,不能偷懒,在作坊里多学着点,以后就可以多帮着奶奶和大娘她们。这样人家才不会心寒,才觉得我们是值得帮助的人。要记住一点,若不是她们,还有梅姨和莲儿她们,我们说不定早饿死了。”芸娘道。

    “娘,我知道了,您都说了好多次,我懂的。”苦杏道,不过她今个听娘的声音跟以往不一样,觉得今个娘说起话来轻快许多,以前娘说这些话的时候感觉非常沉重。

    “娘,您昨个在衙门是不是很开心。”苦杏看着芸娘的脸道。

    芸娘见女儿一脸期待的模样,拉过一凳子,坐在苦杏身后,帮着她梳理头发,“是的,娘昨个很开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苦杏摇摇头。

    “因为娘有手艺了啊,有了手艺就有活干,我们就不会饿肚子。”芸娘停顿片刻,接着道:“往后我们也能住新房子,娘一定要给你们盖个新房子。”

    苦杏开心地转过头来,看着娘亲坚定的眼神,“娘,我们一起攒钱。”

    “好闺女,真是苦了你了。”

    “娘,一点都不苦。跟娘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好。”苦杏道,“不过,娘,昨个二妹说见到爹了。”

    芸手里的木梳子都差点抖落到地上,“在哪儿见到的?”

    “说是作坊外头,爹就看了几眼,也没跟她说话。”苦杏道。

    这时草房子里喊姐姐的声音,最小的两妹妹睁眼都是喊姐姐,一直以来,都是姐姐陪伴的时间最多。她两只相差一岁,个头也差不多,长得也相像,看起来像一对双胞胎。

    喝粥的时候,芸娘嘱咐苦杏苦莲照顾好妹妹们,若是见了她爹,一定不能搭理,只管找奶奶和大娘她们。

    “若是娘回来晚,你们就在作坊等着,不要自己回家。记住没?”

    “知道了。”苦杏道。

    芸娘心里有点不安,不知道李成武想干什么。她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了盼头,她绝对不允许有人来破坏。

    可是第二日傍晚,李成武就等在她家草房子跟前。

    “娘?”女儿们都害怕地躲在她身后。

    芸娘护着孩子们,冷冷道:“你想干什么?”

    “我来看看你们啊,本想帮着挑点水,你这锁了门,我也不好弄坏了。”李成武道,他走上前去,惹得芸娘带着女儿们后退几步,苦菜和枯叶都差点摔跤。

    “我是她们的爹,你怕什么?”李成武皱起眉头。

    “那你看过了,可以走了。”芸娘拿出钥匙,开了门,把孩子们推进屋子去,自个挡在门外。

    见芸娘妨他跟妨贼似的,李成武非常不满。但想起来家里那泼妇,他语气稍缓和些,“我是你男人。”

    “不……不是,我们和离了。”芸娘颤抖着声音,惶恐地盯着眼前的男人,是什么原因让他又惦记上她们了。

    李成武看看天边,已经暗淡下来,“和离了也是,到死都是。”说完朝村里走去。

    芸娘赶紧进门,反手就把门拴住了,心吓得怦怦跳,她快速的扫视屋子,竟然没有一件重物可以抵挡在门口。孩子们都紧张地看着她,这时苦杏找来一根木棒,把它斜撑在门栓上。

    芸娘平复下心情,她都慌了神,孩子们就更怕了。

    她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包点心,那是中午衙门发给她们的,她一口没吃。苦菜和苦叶拿到点心就满足地吃起来,苦杏和苦莲毕竟都懂事了,迟迟吃不下去。

    “娘,他还会来吗?”苦杏问道。

    “应该不会。”这会子,她心情平静了许多,“别怕,有娘在。”这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7217/ 第一时间欣赏替身农妇养娃记最新章节! 作者:耕泽所写的《替身农妇养娃记》为转载作品,替身农妇养娃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替身农妇养娃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替身农妇养娃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替身农妇养娃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替身农妇养娃记介绍:
失去做母亲资格的董梅,穿越到山村寡妇梅娘身上。丢下三个女儿外送一遗腹子给她抚养,这下玩大了,秒变孩儿娘,进阶成寡妇。
什么?这个亲娘魂魄一直跟着她,监督她教养那几个懦弱的娃儿。
从此两娘亲一边吵闹,一边合作种田养娃。有生活的艰辛,收获的喜悦。
文文没有金手指,没有超人,一步一个脚印好好生活,好好教娃。
无cp没有男主哦,好这口的入,不好这口的也请捧个场,说不定能入亲亲的慧眼呢!替身农妇养娃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替身农妇养娃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替身农妇养娃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