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快递王国快递王TXT下载快递王国快递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快递王国快递王全文阅读

作者:骥晚焰     快递王国快递王txt下载     快递王国快递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家乡回忆过去

    从内心来讲,刚进快迟公司头一年,林机锋是比以前忙很多,但同时觉得自已还有很大的价值,为了证明给如来急公司那帮官僚们看,所以越干越有劲头。近段时间以来,林机锋觉得做事老是像用拳头打棉絮被般,怎么都使不得劲。

    “我是不是真的老啦?”林机锋不断地问自已这样的问题。

    林机锋在老家还有一位老母亲,今年已有九十岁高龄,在他心境不是很痛快的情况下,突然想见自已妈妈。人就是这样,无论你已多大,妈妈在,你都是一个孩子。

    “我老母亲近段时间身体不怎么好,我想回去看看她老人家。”

    杜迟一惊,猛然想到:“你母亲和我妈妈是一个属相,今年应该正好是九十高寿了吧?”

    林机锋很是感动,那还是在青岛时,空闲时间他与杜迟聊到自已的家庭,说过他母亲具体岁数及属相。

    “人生一大幸福是父母双亲还健在。俗话说,家有一老,宛如一宝。你回去看看她老人家吧。”

    林机锋表示感激,第二天上午乘坐高铁,晚上十一点,就到达了合肥。

    林机锋已有七八年没有回过老家了,以前虽然逢年过节带一家老小也回去过,那是匆匆而来匆匆而走,没有专门在老家闲呆过几日。“这次我要好好地找以前的朋友同事们叙叙旧。”人老了,思乡念旧之情油然而生。

    老陈陈思阳开车来火车站接林机锋。老陈是林机锋以前在县糖酒公司的“把子”,就是在最“低潮”的时光里,林机锋和陈思阳之间也没有断过联系。

    “老陈呀,这么一晃应有快小十年我们都没有见过面吧?”

    陈思阳看着前方,随口答道:“还是**的第二年,你回来时我们喝过酒。”林机锋啐了啐嘴,这他妈的时间也忒快了吧?

    陈思阳开车速度较快,不一会就转到县城老城区。路过县糖酒公司大门时,林机锋情绪很激动,叫陈思阳开慢一点。

    糖酒公司大门前面的双行街道还是老样子,街道两边摆了不少商贩摊。大门半开着,楼下的门市部被一堆建材占满。“门市部不卖酒了吗?”

    “早就不卖糖酒了。不是早已酒干糖卖完啦?””酒干糖卖完”是“酒干倘卖无”的谐音,说的是县级国有企业在九十年代的命运,听起来俏皮,其实很悲凄。

    陈思阳说:“国有企业改制时,糖酒公司整个大院内的土地被一家房地产商买下,所以职工全员下岗再就业。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这片地皮还没有正式开发。”

    说到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林机锋记得是在几年前,糖酒公司寄过给他一份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后来好像还补偿了他几千元钱。“那么多职工现在到哪里去了呢?”林机锋关心地问。

    “不知道呢!反正树倒猢狲散,各奔前程去了!”陈思阳叹了一口气:“也有现在混得很不好的。你是否记得那个宣传干事,张功慧?毛笔字写的很好的那个人?”

    “记得,记得!”林机锋连忙答道。怎么会不记得呢,县糖酒公司是林机锋在老家呆得时间最长的单位,这里有他的青春和汗水。人啊,对第一次都是终生难忘的!

    张功慧下岗后不久就得了一场大病,不到一年时间就去世了。糖酒公司也没有人安排张功慧的后事,当时震动还是较大的。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陈思阳突然闷声闷气地说。

    “国有资产流失?怎么说?”林机锋有点不理解。

    “你知道这么多地皮卖掉是多少钱吗?是谁买去了吗?是商务局陈局长家儿子陈老四和原五交化公司那个流氓姚伍仪买去的!贱卖啊!”

    陈思阳说的国有资流失,不是没有道理,“分田地”时,原糖酒公司老职员还到领导办公的地方上访过,但当时小国有企业解体变卖已是大势所趋,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条盘活国有集体资产的唯一路子!

    “一大二公是做不好的啊!”林机锋若有所思地说。

    “但企业资产是国家的,是职工的,不能贱卖啊!”陈思阳余气未消的说道。

    陈思阳是沾他儿子的光。刚下岗时,他很悲催,后来他儿子做木材生意,赚了一笔钱,现在家里车子、房子、票子都是有的。

    “快到十二点,太晚了,我把你送回家,你老娘急着要见你呢。明天中午我们这帮难兄难弟们在一起聚一聚。”陈思阳说着就向林机锋母亲住的那栋楼开去。

    林机锋嗯了一声,一天坐车下来,人肯定是比较累的,还是回到家休息是最好。老娘刚才还在电话里说,老母鸡汤已热了两回啦。

    “喂,是老林吗?我是贤树啊!”第二天一大早,林机锋被亲切的乡音打醒。

    “啊!?是贤树啊!你好啊!”隔了这么多年,林机锋还是能听出是汪贤树的声音,他们是以前多年的老同事了。昨天晚上,是陈思阳通知汪贤树的。

    汪贤树——县糖酒公司的老职工,以前是和林机锋一个办公室的,下岗后,汪贤树倒腾起了房地产,与几位好朋友开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公司的业务范围比较简单,就是代理买卖房产,赚中介费用。当汪贤树听说林机锋回来了,甚是高兴,连忙要了林机锋在深州的手机号码。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自从下岗后,他们就没有联系过。汪贤树是一位爽快人,热情邀请林机锋中午“一起聚聚”,并说一定会喊上以前在糖酒公司的老同事。林机锋愉快地答应了汪贤树的盛情之邀。

    中午12点钟,林机锋独自一个人来到天马大酒店,这是一家本地较高档的酒店。林机锋按短信的提示,来到了308包厢。一进门,一眼就认出曾经的老同事:徐均华、陈大萍、陈先富、庞正英、郑先荣以及东道主汪贤树和陈思阳。

    林机锋见到他们甭提多高兴,一个个的拥抱,握手,寒暄着,气氛轻松愉快至极。

    这帮原国有企业职工,在时代大潮席卷下,各奔东西,有泳姿好的,有不会游泳的,有摁着别人的肩膀在游泳的。总之,为了生存,各尽其能,各显神通,社会也在他们的奋斗下不停止的前进着。

    饭桌上,大家有说不完的话,尽情回忆过去,但很少畅谈着现今及未来。

    “小三妞现在在干什么啊?”林机锋突然想起他们办公室最小的女孩。林机锋离职的那一年,小三妞刚中专毕业,人长得很漂亮,是一位恬静的姑娘。

    “小三妞现在应该是胖大妈了啦!嫁到庆安市了,老公是一位富商,离过二次婚,比小三妞大二十多岁呢。”陈大萍对小三妞的情况比较了解。

    “你们知道吗?唐跃进和他老婆同时**的,就是八年前的事。”陈大萍对糖酒公司下岗职工去向了解较多。

    “啊?怎么会这样啊?他们夫妻俩也应该早就到退休的年龄了吧?”林机锋对唐跃进夫妻还是有些了解的。

    “就是为这事呢!”陈大萍接着说:“他们夫妻俩都患常年病,隔壁老张是和他们同年的,在八年前办了退休手续,但他们俩没有办下来,他们就找社保局理论,社保局没有管他们的事。唐跃进就闹到县领导办公室。后来社保局发现隔壁老张是走后门办的退休手续,县领导为此事处分了为老张办退休的干部。为这事,隔壁老张还打了唐跃进,唐跃进夫妇又气又羞,一气之下,就走了不该走的路。”大家听到这个悲剧,都叹息不止。

    “你们知道岗上大仓库已被卖掉了吗?知道是谁买的?”徐均华卖关子的问道。

    “大仓库都卖掉了?”林机锋很清楚,岗上大仓库面积足有半个足球场大,位置极佳,交通便利,是糖酒公司当时的最核心的资产。

    “早就卖给姚老五了。”徐均华小声的说道。

    林机锋以前在县粮酒公司上班时就听说过姚老五,他是本地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但他的发家史无人敢乱说,他是靠带有黑什么性组织背景起家的,以前糖酒公司一半紧俏酒都要经过姚老五转手倒卖,他从中赚一笔酒的差价。

    “这个事我知道,据说大仓库地皮卖价很低,我们的下岗费就是卖这块地皮的钱。姚老五一直在搞房地产开发,赚了很多钱。不过近一两年据说亏了不少。毕竟现在县城房地产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还是公家办事比前正规了不少,像姚老五这类人现在已吃不开了。”汪贤树是在地产界“混”的,他对姚老五购买糖酒公司地皮的事,门清的很,只不过当时敢怒不敢言罢了。

    “你们知道陈爱凤去年刚从号子里出来的吗?”陈大萍还是小声神秘的说。

    陈爱凤?林机锋了解,下岗那一年不过20岁,只是一位女孩子,她能干什么坏事啊?

    “自下岗之后,陈爱凤不愿到私营企业打工,自己做生意又没有本钱,学历又低且无特长,不知道她吃了谁的套,刚下岗那几年在汽车站做皮肉生意,后来有一次民警扫色,被抓个现行,然后判了刑。”

    林机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震撼。陈爱凤,一位很爱美、很会打扮自己的女孩子,平时话不多,上班不早不迟,下班也不迟不早,但工作态度还是较好的,为人处事随和,各路朋友也不少。

    “你们要是有什么事不好办,可找杨定飞,他现在是县领导办公室秘书呢。”徐均华说的杨定飞,也是糖酒公司员工,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县糖酒公司。在糖酒公司效益不行时,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被某县大领导相中,现在是县大机关头号秘书,文章写得好,人际关系也混得开,算是本县“红顶人物”之一的存在。

    林机锋深深地在感叹,望望这帮曾经的风华青年,现在都是白发银丝许许了!

    “下岗后,有没有同事在做糖酒生意呀?”林机锋虽然对糖酒生意一直就没有什么兴趣,但他觉得,如果糖酒公司下岗员工再就业时,选择继续从事糖酒买卖,应该是能冒几个“大户”出来的。

    “有啊!譬如,许继红下岗后,就自己在做糖烟酒批发。现在生意很大,还在东门买了几间门面,在HF市都买了房子。”陈大萍答道。

    许继红,退伍军人出身,以前糖酒公司上班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一直没有被公司领导重用。

    县糖酒公司是一家不到200人的小型国有企业,人与人之间一说都能认识或很熟悉。当天林机锋几乎问遍了所有的原糖酒公司同事的情况,其中有十几名同事已不在人间了,一半同事已退休,还有能在道上混的,已不到原数的三分之一。最触动林机锋灵魂的是糖酒公司经理杨帆。

    “杨经理可惜啊!”林机锋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糖酒公司原总经理杨帆。自县糖酒公司改制后,杨帆就下岗待业在家。他是部队营级干部转业来地方工作的,因此,他下岗后,民政部门每月还给予一定的基本生活补助。但他才刚过50岁,没有正经工作可做,大事没人雇他,小事他又不想干,整天闲在家里,胡思乱想,在下岗的第五年得了精神分裂症,早上一起床就骑自行车不声不响地来到糖酒公司原办公楼下面的大院子里转悠,等到了中午快要做饭时间,又骑车回家,风雨无阻,谁都拦不住他。有一次,在他走出糖酒公司大院门时,正好遇上侧面而过的拉货车,撞翻了他的自行车,将他压倒在车下,后来因伤势过重,死了。

    作为一名经理人,像杨帆这个年龄段,正时爆发管理经验和活力之时,如果糖酒公司继续存在,杨帆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车祸。人的命啊,不能不说不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相关!

    晚上回到家里,老母亲正在扫地,林机锋突然全身来了精神,“我没有老呀!家里还有能做家务的老母亲,单位还有一个杜老板在关注着自已…”

    想到这里,林机锋又觉得被老板杜迟支来支去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 林机锋二次出青岛

    “DICK!你上次晨会时建议我到基层去,我觉得我确实很时间没有进到最基层了,对基层情况了解越来越少,现在网点日新月异,所以,我还真有这个想法呢。”从老家回来后,林机锋主动找了杜迟。

    “嗯?我说过你要到基层去?”杜迟像是把这件事给忘记啦。

    林机锋点了点头,且露出一脸兴奋的表情,他不想让杜迟认为他在迎合他。

    杜迟端祥了一下林机锋,看到林机锋两边的鬓发,一脸认真地说:“师傅,你已不是十年前的年龄了,现在还到基层去,你怎么与那帮年轻人打成一片呢?你就在我身边帮帮我已经很好了。再说啦,我身边也需要你这么一个老人…”

    听杜老板的意思,虽然很动情,但却有让林机锋在他身边养养老的架式。

    要说整个公司,包括以前在如来急公司,给人感觉最没有年龄代沟的人就数林机锋了。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甚至早一批上班的九零后,林机锋都能与它们“交织”一起,甚至称兄道弟。时间长一些的员工见到林机锋还亲切地叫他“锋哥”。罗湖宝山网点一名星级收派员,名字叫夏天日,也是林机锋在如来急公司的老熟人,上次他老婆与他母亲吵架,一气之下夏天日扬言要离婚。林机锋听说后,直接去了他们家,夏天日见到“锋哥”像是见到亲人,把自已的苦水一股脑地说给林机锋听。同样的,夏天日母亲和老婆见到林机锋都像见到亲人,话都说不完。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林机锋解决夏天日家庭矛盾当然就得心应手起来。

    “没办法的事,公司老中青几代都喜欢和我唠嗑。”这是林机锋最自豪的自我标榜语。但今天听到杜迟明显带着同情加照顾的口吻说话,更加坚定了林机锋要“放开年龄”干一场的决心。

    “我上次听青岛大张经理说,山东这块业务不好做呀?”

    说到山东那片的业务,杜迟立马来气了,“甭说SD省这块业务,大张说他胶东半岛,就是这么一个小岛的业务他都累得够呛…”

    大张经理在来快迟公司之前,是某市邮局分管快递业务的副局长,广州人,据不完全消息,大张因一些原因,副局长的职务被免掉了。由于他在职时认识杜迟,因“快递”的关系,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在大张的唉声叹气下,杜迟就叫他在局里办一个“内部退养”算啦,反正现在有这个政策,内退后来我们快迟公司,到青岛去当经理,继续能发挥你的快递经验和才华。大张思来想去,最后一狠心,在单位办了内退手续,只身到青岛帮快迟公司开发拓展快递网络。大张本来认为他在职时,山东那边行业内熟悉的人多的是,肯定都会帮助他的。但事实情况是,民营快递公司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只能靠自已,行业内的熟人唯一的好处是在你苦恼时陪你喝喝酒,仅此而已。

    “林师傅呀,我昨天刚读到一首刘邦写的诗。”

    林机锋现在已对杜迟“海阔天空”地谈话习惯了,也知道他现在喜欢读书,因此杜迟说读到刘邦的一道诗并不奇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听着杜迟那略显沧桑的音带,林机知一股无名感慨涌上心头。“DICK!在如来急公司时,是我俩去的青岛,那时的快递市场环境比现在要差很多,但我们做得怎么样?”

    要说林机锋在青岛的功绩,在如来急公司那是有目共睹的,不然凭他的资历也不会被孙老板委任为当时的销售中心负责人。

    “师傅呀,说到以前我们在青岛,那一股干劲是现在年轻人想都想不到。特别是你林师傅,白加黑地干,什么困难都讹不到你,我直至现在还佩服你老人家呢!”

    听杜迟这样说,林机锋马上道:“你给我两至三年时间,我把快迟公司在山东的网络建立完整。”

    杜迟突地站起身,说到山东,杜迟早就心里痒痒地了。山东是什么省份?经济总值在全国始终排在前三,但快迟公司在山东的业务却非常不理想。若问大张如何才能把山东快递业务做起来,大张直摇手,“我能把半岛上的业务搞个差不多已很不错,现在谈SD省整体业务为时尚早呢。”

    “我认为,现在发展SD省快递业务已显得略迟了一点,但还来得及。”林机锋慢声地说,“我记得我们当时在青岛时,你指着地图说,威海和烟台,青岛,WF,济南,包括大山旁的LY,都是经济中心,也是快递中心。”

    林机锋的回忆把杜迟带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现在如来急公司基本上是实现了我们以前想的几大快递中心,但我们快迟公司还没有。”

    杜迟猛地一敲桌子,大声问:“林师傅,你愿意把山东的业务搞起来吗?”

    林机锋也像是回到过去,但竟冷笑了一下,“我若不愿意把山东业务搞起来,我今天也不会说这么多,我也不会主动请缨要奔赴第一线的。”

    就这么地,林机锋在接近退休年龄时,披挂上阵,带着几个副手来到山东,开始了他自已认为的“第二次创业”和快递进行“第二次握手”。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话说自林机锋离开深圳后,杜迟的脾气像是好了不少,起码不像以前一句话对不上眼,脸色就拉下来,让人不知所措地杵在那里。

    见杜迟发火明显少了后,蔡君华突然感觉不太适应,有一次,他一个人向杜迟汇报工作,在谈话投机之际,蔡君华笑问:“DICK!自林师傅走后,你的脾气好像好了不少,这是怎么回事?”

    杜迟看了看蔡君华,“我有两个半魂,林师傅到山东带走我半个魂,所以,我说话现在少了一些…”

    杜迟这个回复让蔡君华非常惊讶。在大家的印象里,近一两年中,杜迟很少在公开场合表扬过林机锋,时不时地还听到几句微妙的语言,这让很多人认为,林机锋在杜迟的眼里份量已没有以前那样重了,没有想到,杜迟仍还这样器重他的以前师傅林机锋!

    “我平时是不是非常不注意讲话方式?”

    杜迟突然问蔡君华这个问题。

    关于杜老板的脾气,好几年前他就说过,叫大家不要把他的脾气当真,“你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不要把我的发火当真,我不是针你个人的。”但事实情况是,当老板发火,要你去办某一件事,说你什么做得不对要立马改正,你能不当真嘛!除非你想卷铺盖走人。

    “但有人说过,当你不发脾气时,我们反而认为问题严重了。”蔡君华笑道。

    杜迟又是啥啥大笑。

    蔡君华见杜迟高兴,就势笑道:“其实,老板生气是用员工的错误在惩罚自己,所以,还是少发火为好。”

    但世上所有当老板的人都不会刻意改变自已的脾气,也不会长时间受某个人的影响。这不,杜迟又在晨会上发脾气了。

    “辱骂我的员工还要我向他道歉,这是哪里来的王法!”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近期快迟公司开始推广一项新业务-签单返还。收方客户要在运单上亲笔签名后,再返回给寄方客户。北方某城市一名收派员将快递包裹送到客户家门口,等着客户开门,由于当天天气非常寒冷,所以收派员卷缩着身体站在客户家门口。结果客户家女人回来后,见到收派员穿得脏兮兮的,显得有点猥琐,竟大骂这名收派员:你们这些快递员就像苍蝇一样,整天无孔不入,我很烦你们!

    这名收派员也年轻气盛,就与这位女主人争吵起来。现在网络太发达,此事当天就被好事的人挂到网上,引起一阵风波。客户扬言说,快迟公司老板要出面道歉后,此事才算完。

    “要让我们收派员有尊严地收送快递。”杜迟说这句话时,当然想起以前他在收派快递时所受的各种气。要是遇到不讲理的客户,他骂你已是好的了,有的直接就向你动起手来。

    “北方天气今年冷得早,新冬装工作服都发下去了吗?”杜迟问蔡君华。

    蔡君华忙答,按照往年经验,到下个月北方才进入冬季,所以收派员的冬装要到本月底才…

    还没等蔡君华将话说完,杜迟猛地一拍桌子,“你们这些官老爷,整天就是凭经验办事,怎么就不长脑子呢?冬装为什么不早几天采购?难道快迟公司付不起冬装款子?”

    现在的快迟公司像是一夜富起来的暴发户,郑氏集团联合投资的5个亿已安安稳稳地趴在公司账上,杜迟现在说话的底气当然在不自觉间足了很多。

    骂过一通后,杜迟又平静下来,“告诉这个客户,她先要向我们的收派员道歉,只有她的态度上来了,我们快迟公司才为我们工作不力向她道歉。”

    “若客户执意不向我们收派员道歉怎么办?”

    杜迟突然放低音量,“这是为人尊严的问题,她,也就是客户,必须先向我们的收派员道歉,否则,我就奉陪到底!”

    当时的快迟公司虽然还算不上一线快递公司,但作为老板的杜迟还是被相关媒体关注。杜迟对客户的态度很快在大小媒体上予以报道,引起舆论对收派员职业的大讨论。

    收派员这个职业既古老又崭新。说它古老,是因为很久以前就有这个职业;说它崭新,是因为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还不到十年,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突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大街小巷,楼宇亭阁都能见到似风如火的收派员身影。

    “如何看待年轻人变成外卖小哥?”媒体为此讨论不休。

    杜迟对外卖小哥的“茁壮成长”不怎么关注,他现在考虑的是快迟公司收派员如何才能安心的收派件,像其他职业一样的体面。

    “我们不搞基层员工为劳务派遣员工。”这是杜迟对人事部门说的。

    人事部门解释说,现在的劳务派遣公司比十年前要正规了很多,它们必须要为劳务派遣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还有给的工资也有最低工资保障,特别是现在已有专门的劳动法监管着劳务派遣公司,而对快递企业来讲,基层员工管理难度极大,且有的岗位可能更适合临时工去做,这样劳务派遣员工更有优势。

    人事部门说得没有什么错,像装卸岗位,工业园区收派件,明显有时间段的要求,在那个时间段里需要人,过了那个时间段,人就闲掉了,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而劳务派遣公司可以合理调配这个时间段用工问题。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与林机锋深度交谈碰出来的火花

    杜迟仔细听着人事部门的汇报。人事部门当然也不遗余力地将劳务派遣的好处说得像花一样的美丽。

    “就是说,现在的劳务派遣员工是能做到同工同酬的了?”劳务派遣员工不能同工同酬,这已在杜迟脑子里形成了定式,现在一听到“劳务派遣”他就想到这个鲠。

    人事部不好回答杜老板的直问,因为劳务派遣员工薪酬待遇还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制定,他们无法控制劳务派遣公司的薪酬制度。

    “快迟公司员工的薪酬必须由我们自已来掌握,不能由别人来控制!”

    但人事部门有他们的顾虑,现在收派员、中转装卸、司机、客服人员、输单人员等岗位离职率居高不下,招聘成本不断地在上升,且中转装卸岗有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说到中转装卸岗,杜迟马上想到以前在青岛。当时由于收派员人手紧张,林机锋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收派员和中转装卸岗进行兼岗和混岗,效果还是不错的,不但解决了收派员紧缺的问题,还增加了中转装卸岗人员的收入。

    “关于如何合理使用中转装卸员工的问题,你们找一下林师傅,他有一套办法。”

    说到林机锋,他已去山东快三个月了,此刻杜迟又想念他,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山东搞得怎么样。前几天他们之间通过电话,只是谈到投资资金的问题,其他问题还没有顾得上聊。

    “周六我到青岛去。”杜迟翻了翻他眼前的台历,上面密密码码地记录着他的时间安排。“小林和我一道去青岛。小林你主要是咨询一下林师傅,这个装卸岗如何能做到合理利用。”

    现在杜迟的日程都是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闲时间。想当初他在如来急公司上班,老时责怪总部那帮官僚们,一点点的小事情一拖就七八天不处理,下面人等得脸绿,却听不到上面的蚊子动静,“奶奶的,这么一点小事情,这帮老爷们久拖不决,难不成等老子送礼不成!”急坏的杜迟和其他人一样,经常发一些偏激的话语。等到现在他自已做起了老板,公司还没有到他期望的那么大,他人已忙得转不开了,拖着很多事不办的情况时有发生。别的不说,杜迟超大办公桌子上的一叠叠财务报销单据,有的已放在桌子上七八天了,财务老丁催过好几次,杜老板也没有时间审批。

    “我昨天晚上十二点接到一位同事的投诉电话,说他代垫的过桥过路费,几千块,上个月就递交到财务部了,怎么到今天都没有报销给他?难道是公司账上没有钱吗?”一天晨会上,杜迟直勾勾地望着财务老丁问。

    在这样的场合,有工作经验的财务老丁不知道怎么回答杜老板。不是财务不报销,是报销单据你杜老板没有审批呀!

    “老丁你说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中转司机对财务部的不满?”

    在杜迟的思维里,员工投诉无小事,这个定式一直没有改变过。他现在想知道财务部有这么多人,整天还在加班,怎么连员工报销都不能及时支付呢?上次晨会财务老丁还信誓旦旦要提高财务部的管理价值,连员工报销这样最基础的工作都没有做好,还谈什么财务管理!

    老丁无法,只得支支吾吾地回复,中转司机报销单据还没有审批。

    “看来公司要做权限管理,不然那么多报销单据都送到我办公桌子上,我就是三头六臂也审批不完呀。”听过财务老丁的话后,杜迟似乎才想起来他桌子上那一堆堆报销单据还没有审批。

    关于快迟公司财务权限,杜迟一直没有放权,深圳这边不管多大的资金支付,他都要亲自审批,没有他的签字,快迟公司账上的钱一分都支付不了。

    “老丁主导制定一个财务权限管理层级制度。”

    财务老丁也不知道杜迟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主导制定这么敏感的制度其实是很难且带有风险性质的事。报销制度一旦引起什么不良反应,直接涉及到员工个人或公司的利益,杜老板肯定要找他老丁的麻烦,说他老丁如何在快迟公司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还在乱弹琴!

    “根据报销金额大小,比如,多大的金额分部经理审批就行了,多大的金额由职能总监审批就行了,只有大金额的资金支付到我这里才正常。另外,也可以根据支出的性质来划分权限审批,比如,日常的费用谁批,开网点的费用谁批,工资谁批,还有固定资产谁审批,等等。照这个路子做一个细化的制度。”

    有人对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不能理解,说的是两邻居家孩子,一个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考上了名牌大学,最后还读了博士;另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行,没有考上大学,只得到外面打工糊口。后来这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从搬砖开始,一直做到一个公司的第一把手。学习成绩好的那孩子博士毕业后,来到学习成绩不好孩子那家公司里上班,心想老板应该有很多东西需要问他的,毕竟他只有高中学历水平。没有想到的是,博士知道的事情,老板一听就明白,特别是公司管理上的事情,他的看法是博士在书上没有学过的东西,甚至互相沟通上博士反而像是慢半了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博士都愣住了,好长时间后才理解了这种悖论。老板这种职业不是学出来的,也不是书上教出来的,它是从实践中干出来的。所有管理学都是前人在静态环境下的总结,而管理的对象却是千变万化,因此,用学到的管理知识去管理一个随时在变化着的集体,是管理悲剧的开始!

    但杜迟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不只一次地告诫他的员工,要多读书。为此,杜迟还设定了快迟公司读书日,到读书日那一天,每个员工,包括收派员等最基层岗位,最少要读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华。一个没有读书氛围的企业是走不长远的。”在快迟公司读书首日,杜迟亲自向每一位员工发了这么一条信息。

    让有些员工难以理解的是,平时工作中,谁要是和杜迟说书上如何如何说的,那他离被辞退的日子就不远了。“老板要我们读书,又不让我们用书,这读书不是浪费时间吗?”有想进步的员工这样在私下埋怨杜老板,并说公司有读书羁绊论。

    “读书,你们要向林师傅学习。他书读得多,但从他口中出来的书却很少。”这是杜迟曾说过的话。他说到有道理,观察得也仔细,林机锋确实有这么一个习惯,中午不论是否小憩一下,吃过饭指定要翻几页书,或上网浏览一下。林机锋这个习惯在青岛现在的办公室里也来看得出来。

    “师傅呀,你还和从前一样,办公室里放了不少书呀!”杜迟和人事小林“低调”地去了青岛,一进办公室,看到林机锋座位后面摆着几排崭新的书册,笑着说。

    林机锋也笑了,马上说他以前在青岛,也算是半个小老板,当时虽然办公室不大,但他能做得了办公室的主,所以,买了一批书,现在在青岛,他算是快迟公司一方诸侯,所以,第一次权力运用就是买了一批书。

    杜迟听后又啥啥大笑起来:“你以前在青岛放着那么多书,你读完了吗?”林机锋一本正经地答,没有全读完,但起码读了一半。

    说到平时读书,林机锋却被当地的老熟人姚副镇长“杠”了一下。那是青岛公司开张大吉之时,姚副镇长走进林机锋办公室,翻了翻崭新的图书,一脸认真的说:“对50岁以上的人,我推荐你读几遍《百年孤独》,理由:1、了解什么是人间的孤单,人老了要学会和自已说话,因为别人听不进你说的话;2、这本书非常抝口,可防老年痴呆…”

    杜迟听后大笑,并鼓励说,师傅,你还没有老,年轻着呢!

    说到这里,杜迟停了下,几乎是带着“长者”的口吻又道;“我上次听马企业家说,真读书的人是不摆书的。在青岛肯定比以前要忙,希望你忙中偷闲地看书吧!”

    林机锋听着有些沉重,于是转换话题:

    “前几天姚副镇长还打电话问我,杜老板什么时候来青岛…”

    杜迟马上嘘了一声,意思是千万别跟姚副镇长说他来青岛了,青岛人他是领教过多的。再说啦,现在的形势与以前不一样太多,哪里都在搞开发区、工业园什么五的,一旦姚副镇长听说杜迟来了,肯定要拉他喝酒,并推销他镇上那些刚建起来的开发区和工业园等。

    “林师傅呀,上次听说你想法很多,今天说说给我听听吧。”

    从内心来讲,林机锋并不是很喜欢表功的人,尤其是事情还没有做成,大话就说出来了,更不是林机锋的性格,但他清楚得很,现在杜迟能有这样的心情听他讲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机会。

    “上次总部投过来的300万是将山东五点城市联成一张网了…”

    林机锋对着地图将他近期的做法说了一遍,然后将他对未来的想法也说了一下。其实,林机锋怎么做怎么想,杜迟心里总是有那么一杆称能计量,他们俩相处了那么长时间,完全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虽然林机锋说的很有劲,也很入戏,杜迟听着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倒是他说到的“总部”两个字让杜迟想起了一件事。

    “林师傅呀,以前我想成立总部,黄晖不同意,所以成立总部的事停摆了下来,这一停就是小两年的时间,你觉得快迟公司现在有必要成立总部吗?”

    对于快迟公司是否要成立总部,林机锋并没有深度考虑过。从现实来讲,目前这种管理模式非常有利于地方诸侯开发市场,但带来的后遗症也是多多的。

    “我们快迟公司要吸取其他公司的教训。不能说要弯道超车,起码也得不要重交学费。”

    林机锋说的是如来急公司和兔顺快递公司。前一家公司虽然成立了总部,但是等问题大得去的时候才成立的,且总部职能发挥得不彻底,这也是如来急公司迟迟没有上市的内在原因。因为孙丽平很难平衡公司内外利益问题,这需要经历一个很时间且痛苦的过程。据网上传言,兔顺快递公司上市的进展就顺利得多,业务扩展也比如来急公司稳定,主要原因是它的老板王本很早就将总部职能发挥到极致的结果。

    在快递江湖里,王本比孙丽平还神秘,使得兔顺公司像一个孤独求败的侠客般存在,且兔顺快递公司国际业务做得几乎能追得上国际大型快递公司。“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总部领导,兔顺快递公司是做不到今天这个规模和水平的。”这是一位“事后孔明”曾对杜迟说的话。

    “如果我们要想不使未来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内外部利益问题,现在是成立总部的最佳时期。”林机锋直言不讳地说。

    “社会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网络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快递公司这种网络式的营运生产模式,高度集中管理是最好的管理模式!”

    “什么是高度集中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能用一句话概括:人财物包括公司文化、流程都集中到总部统一管理!”林机锋毫不含糊地答。

第一百二十四章 巧遇老同事董利

    在林机锋的思维里,快递公司分散管理效率极低,随着现代科技运用到公司各个层级和各个环节,“一杆子到底”的管理模式将是未来大企业的管理趋势。

    “我记得**年前,上网课时,老师说过管理是要讲究层级的,一名管理者所管理的人数是有极限的。”杜迟若有所思地回忆。

    林机锋当然学过管理知识,他还是非脱产本科生。那是在深圳罗湖片区当副经理时,花了两万元钱报了一个学历班,专业是企业管理。学了不少管理知识,但现在几乎都用不上。“人学的知识是进了脑子里,它是无形地在左右着人的大脑思维,所以,大家不要相信管理知识无用论。”上课时,老师特别这样交待,让林机锋印象深刻。

    “书上说管理者管理的人是有数量极限的,这个管理原理我也曾思考过。它来自于军队界的常识理论。不过,现代军队可不讲究管理人数极限问题,因为战争的胜负已不是人数多寡来决定的了。与时俱进的将军可不能一味地只顾指挥部下兵士向前冲,新的战争法则要求将军能够协调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不只包括战场上能看得见的兵士,以及兵士手里的武器。所以,现代将军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协调无形的和有形的各类资源能力。”

    快迟公司干线网络管理部实习经理就是从部队里复员回地方的。那还是在当年年初,一名穿着没有军徽的军人手拿着一叠简历来到快迟公司,说是要应聘干线网络管理经理。

    这位复员军人当时就和杜迟说过,他手下曾有上千辆车,上千名兵士,以及各种肉眼看不见的信息网。杜迟当时被他的威武所折服,没有想到要问他是如何管理车、兵士和信息网络的。后来这位新经理确实做得不错,杜迟也没有再追究他以前的光荣历史了。

    “科技,科技装备已触及到我们公司的方方面面。”

    林机锋说的对,就拿财务收款来说吧,以前早晨一上班,财务部那些美美们就要手工统计上一天每个收派员收了多少款,还有多少款没有收回来。美美们一直要忙到中午十一点钟才能将收款情况通知当事收派员和管理人员。现在不一样了,去年IT部门开发了一个财务收款管理系统,财务部美美们早晨边吃早饭边将收款情况发给当事收派员和管理者,且准确度比以前手工时代高不知多少倍。

    “自从公司上了收款管理系统,收派员对财务部投诉少了很多,这就是发生在眼前的事。”财务部老丁曾这样对杜迟说。

    在上财务收款管理系统之前,财务老丁总是愁着那张老脸,嘴里不停地叨叨着,收款员离职率太高,工资又低,招聘太困难啦。

    今天和林机锋谈到公司所上的收款管理系统,倒让杜迟想起财务老丁来。

    “老丁以前老是在我面前抱怨财务收款员不够,招还招不到,现在好像是很少提及此事了。”

    林机锋笑道:“财务开发的那套收款管理系统花了几百万元,当然能买老丁一个不作声啦!”

    说到这里,林机锋突然想起一件事,“也就是在前几天,董利打电话给我了,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我的电话号码。”

    董利?杜迟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但又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是不是以前我在市南搞一拖三那个董利呀?”

    林机锋点了点头,笑道:“你还记得董利呀?”

    说到杜迟的记性,也不知道原因出自于哪里,当老板后,杜迟遇人过目不忘。曾有一次,他到惠州去,来接他的司机刚要介绍自已,杜迟大叫一声:你不是惠南网点收派员小郭吗?

    惠南网点的小郭只与杜迟见过一次面,那还是网点刚成立时,杜迟来网点看了一趟,与小郭照过面。小郭没有想到杜老板还能认出他!

    “这小子打电话给你干嘛?”杜迟笑道。

    原来董利前几年就不在如来急公司干了,他现在在市南几处小区送收件,干的行当与袁宝成当初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董利打电话向我诉苦,说他在市南混不下去了。”

    林机锋这样说,马上让杜迟想起袁宝成来。后又转念一想,不应该呀,董利他是了解的,不会也把自已门面搞得乱七八糟吧?

    “董利说,他负责的四大小区里现在都安装了快递柜,客户已习惯将包裹放到快递柜里,所以,他们的门面派件生意少了不少。”

    杜迟一寒蝉,快递柜已威胁到传统快递门面生存了吗?

    林机锋叹道:“世事难料呀!以前我们认为将快递包裹送到客户家门口,甚至与客户有一个交接仪式,算是快递公司使命必达的最好体现,现在看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紧张得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情绪讲究以前我们认为的那一套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习惯正在以史无前例的方式发生外变!”

    对于快递柜的发展情况,杜迟一直在关注,但他的整体判断是,由于受到先天条件的制约,快递柜只能算是最后一公里的辅助,再说得好听一点,是锦上添花的功效,快递柜的前途和小区门卫应该是一样的存在,但快递柜的运营成本远大于小区门卫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生活的形式如何改变或进步,快递柜都取代不了快递员派件。这是杜迟对快递柜的基本判断。不过,今天听董利竟然说,他的门面已被快递柜搞得不能混下去了,这倒刺激起杜迟追根求源的兴趣。

    “我俩到市南那片区域去看看呗。”

    林机锋马上知道杜迟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因此,也没有多问话,直接开车带杜迟向市南奔去。

    杜迟已有好多年没有来过青岛了。从车窗内向外望,排排新房子和宽阔的街道迎面扑来。

    在十几年的青岛,有人说QD市外的公路比市内的街道还宽新。这说得一点也不假。QD市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单行道特别多,有双行道还不到深圳的一边道宽阔。“现在的青岛依然有国际大都市的范了。”杜迟边看边说,一时兴起,直接叫林机锋坐副驾驶位,他自已开起这辆奥德赛新车。

    “是开车技术娴熟了,还是道路平坦啦,我怎么觉得车辆这么平稳呢。想当初,我在青岛开车,有一次竟把后车箱里的一个瓷器物震碎,害得我赔了一大笔钱。”

    林机锋看了一眼杜迟,“不是别的,是我们的车好了!”说得杜迟啥啥大笑。

    董利说的小区是二个老式小区和二个新楼盘小区,一眼望去,高楼林立,人间烟火气刹那间跃入眼帘。“这一片我以前来过,那时候这几栋新楼房还没有建起来,是低矮的欧式建筑。”杜迟指着左方说。

    此刻已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杜迟和林机锋身边不时地有电动车一扫而过。

    “这些都是送餐的,难不成这一带还有办公人员?”在杜迟的思维里,只有办公区域才会有这么多送中餐的小哥。

    林机锋也不是很清楚,他打通了董利的电话。董利说他正在小区内送餐,马上出来接他。

    不一会,董利骑着一辆电动车,快速过来。

    “杜老大,不,杜老板,怎么是你呀?”董利激动得差一点没有急时刹车。

    “你这电动车后座上还有包裹,装饰得这么漂亮,是什么包裹呢?”杜迟没有和董利客套,他对电动车后面那外表精制的包装物感兴趣。

    “这是那一栋楼的两份快餐,我等一会送过去即可。”杜迟在吃惊之余,忙叫董利赶快将快餐送过去,他们俩也跟着过去。

    “现在的快餐包装都是这么精制了呀?”中午他们仨坐在一家饭店里,杜迟首先还是问那两份精制的快餐。

    董利马上解释说,新老小区都安装了快递柜,使得他派送的生意锐减了不少,不过,这一片小区靠近大学校园,上大学的孩子们喜欢租住在这一带,目的图个独立的私人空间。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学生们睡到中午也不想到学校食堂吃饭,干脆点外卖算了。

    “从经济角度,现在点一份外卖的价格完全在大学生那帮孩子们承受范围内,且口味比校食堂好吃多了。”

    在当老板前,杜迟不知吃了多少便宜快餐,以致他认为外卖都是垃圾一样的食物。

    “报纸上说可口可乐和肯德基还是垃圾食品呢,可是年轻人就是愿意吃呀。你没有听说过,现在餐饮做得大的,都是一些垃圾食物。就拿某某火锅来说吧,那火锅汁,我是送过好多次,几乎每天都有。今天的汤汁不知道是哪一天熬出来的,但人们就愿意吃呀,你有什么办法。”

    关于饮食的悖论调,杜迟和林机锋以前在一起探讨过,好食品做不大,做大的都不是好食品,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做大了的不好食品”,而快迟公司办公楼下那家鸡汤面店就是“做不大的好食品”。

    “快递是一样的。像如来急快递公司,猛追求中高端快递,他永远都不会做到顶级大。只有兔顺快递公司,什么快递都做,它有望成为业界老大。”董利的话让杜迟和林机锋都吃惊,同时认为董利说得有道理。在如来急公司业务发展中有非常难受的事情是,若总部强调中高端快递,全网业务顿时下来,当放开“中高端”架子后,业务量又噌噌地上去。反反复复,形成一个人人都能看到的起伏式的增长规律。

    “你这是中端快递呢还是低端快递?”杜迟指着董利停在外面那辆电动车问。

    “我这当然是低端…”说到这里,董利急忙改口:“我这里面也有高端快递…”

    林机锋马上问:说说你的理由。

    说到外卖快餐,董利的话匣子几乎关不起来。现在人们什么吃的不能点外卖?红烧肉,清蒸鱼,甚至满汉全席都有人点过。

第一百一十五章 谈外卖

    “我现在不指望包裹赚钱。”董利说到这里,指了指停在饭店外面的电动车,“跑外卖才是我的主营业务。”

    说到外卖,杜迟当然清楚。几个月前深圳有一家外卖平台,说是想和快迟公司进行合作,当时杜迟觉得将快迟公司有限的收派能力放到外卖平台上划不来,于是拒绝了那家外卖平台的合作。

    “杜老大呀,我在这一片还有五六家快递门面,也有一定的客户源。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所以,这一片客户关系维护得还算正常。只是我的主要精力向外卖生意上转型,你们快迟公司有全国网络,在这一片也不需要再增设网点了,把这几家门面收下去得啦,价格好商量,虽然你们现在都是老板级的人物,但以前咱们都是在一块滚大的兄弟…”

    送外卖是不需要门面的,它最大的特点是从食品生产地直接到客户所在地,其间不能有中转,更不能有仓储,但快递的要点就是中转和仓储,“收派环节快不快,全靠中转仓储环节带”。以前杜迟测算过,如果每级中转减少十分钟,快递速度会成倍提升,而快递公司若有一个好的仓储条件,那快递速度会成几何级提升,这就是某大型快递公司拼着老命也要建仓储的原因。

    “传统快递的重点反而成了送外卖的多余环节啦!”林机锋似乎有一些吃惊。

    董利摇了摇头,“也不能这样下结论,只不过送外卖的中转和仓储有它自已的新定义罢了。”

    杜迟越听越有兴趣,提示董利说下去。

    “我现在下面有五个人,一天下来,平均一人能送100份外卖…”

    杜迟大惊,上次开会时,谈到过外卖配送员极限,一般在大城市,一名外卖员送外卖的极限也就是60份,而一名快递员派送极限是150票左右,越过这个数,绝对要有外在力量辅助,否则是行不通的。

    董利笑着回答,你说的是正常外卖配送员和快递员的工作极限,而我们是有自已方法的。

    杜迟打断董利的话,他不希望董利将他们的工作方法也说出来,他想到另外一个问题。

    “若我们公司在青岛搭建一个外卖平台如何?”

    董利有些吃惊,但却摇头。林机锋忙问为什么。

    在董利看来,现在的外卖平台已不少了,且都是大公司干的事,“他们是亏损着钱在干。”

    对于外卖平台巨额损亏的传闻,杜迟当然听说过,但他认为这就是平台经济的一惯套路,先亏损,将客户和流量搞得大大的,等客户离不开它时,它开始涨价。前不久还盛传一家大的快递柜公司,突然要向收件人收五毛钱快递存储费,惹得舆论哗然。但有的消费者已习惯快递员将包裹放进快递柜里,因此,大部分消费者还是默默地愿意承担这笔不是很大的快递存储费。

    “现在青岛已有四家餐饮平台在运营。”董利介绍说,“据说省事餐饮平台要关门了,连狗延残喘都还差一口气,理由很简单,它已把融来的资金消耗完了。另外三家餐饮平台后台都是大佬级人物,亏得起。”

    “但我们快递公司如果招收大量的收派员去送外卖,这和我对快递的理解是不调和的。”杜迟也说心里话。

    董利想了想,又说,如果快递公司只是为送外卖进入这里的市场,确实不怎么光荣,但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外卖市场。

    林机锋追问董利,他说的另外一个角度是什么角度。

    “说实话,现在的外卖配送员就像没有家的孩子,在外面乱找食物以养活自已,所以,快递公司可以借用你们掌握的大量客户源进行系统地收集并科学分析,然后将这些信息分发给外卖配送员,给他们方向,以提高他们的效率。人人都清楚,外卖配送员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在它们那里真正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杜迟和林机锋都明白了,董利说的就是现在流行的大数据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分析已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据说,在米国一位父亲有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女儿,突然有一天,这位父亲接到一家超市的电话,向他推销尿不湿,父亲笑起来,回答说,他的孩子都已成人,此生不会再有买尿不湿的机会了。

    而超市那边却传来甜美的声音:两个月后,我们超市尿不湿将涨价20%,今天打电话通知你,是因为你们家成员都是我们超市最忠诚的客户之一。

    那位父亲笑答,他已不关心尿不湿涨不涨价,因为尿不湿已不在他家的消费清单里了。

    “你是一位很好的父亲,也很爱你的女儿,所以,我劝你还是采购一些尿不湿,免得下个月多花冤枉钱,因为你和你的爱人上个月双双失业了…”

    那位父亲以为这是超市推销产品的一种欺骗手段,于是,很不礼貌地将店家电话挂断。等到了下个月,女儿突然有一天晚上肚子痛,原来那家超市己通过那位父亲的女儿购物情况,早己发现她怀孕的事!

    “这家超市就是利用客户的大数据分析到这位父亲家将有婴儿诞生!”

    董利只是从工作日常中知道客户数据的重要性,但他上升不到什么大数据分析这样的深奥的专用名词上来,不过听林机锋这样一说,董利更加明白了不少。“我感觉餐饮制作者、客户、外卖平台和外卖配送员之间有一档生意存在,且这档子生意对大家都有利,是方方都能赢的生意。”

    杜迟兴奋地看着董利,又看了看林机锋,他知道董利说的是什么,但转念又一想,快迟公司是快递公司,是送快递的,怎么又做到看起来与快递八杆子都打不上的这么一个大数据分析管理上来呢?

    不过,今天见到董利,听他这么一通说,觉得收获不少,看来好多发明创造来自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

    “你这片快递门面,若你愿意卖,我们公司愿意买,价格好协商。另外,我们还要作其他方面的合作,那到底是哪些方面的合作呢?”杜迟像以前与董利在一起样的动作,挠了挠头发,“等我想得差不多时再聊吧!”

    看到杜迟撩自已头发的动作,董利非常吃惊,盯着杜迟的头发,“老大呀,我记得你今年还不到35岁,怎么乌发里夹着好多根白发了呀?且没有以前头发那么堆在头上了!”

    上文说过,杜母曾以大儿子的头发为自豪。对于自已现在头发少了不少,杜迟是知道的,毕竟自已的头发每天都在脱落。前几年他还没有在意,心想,就我这满头数不清的头发丝,怎么脱落也不会少到哪里去,但近几年,他明显感觉到自已头上的发少了。

    “我是有几根白发,但不至于让你吃惊吧?”

    董利还是在盯着杜迟的头发。

    林机锋见状,马上将话题岔开。“看来快递,外卖,还有客户,三者水与鱼的关系,我们不得不研究…”

    杜迟马上打断林机锋的话。“先不要搞什么研究,还是做起来。公司允许青岛这边试错。干起来再研究。”

    杜迟吃过“研究研究”这两个字的亏。那还是在去年,听说客户理赔难以谈妥,客服部压力巨大,李垚建议公司搞快递保险。“对于快递包裹保险业务,兔顺快递公司做得不错。它们的办法就是像保险公司一样,客户买了保险就按合同保险来理赔,只要合同上有定的,不管多少都会赔。这样,那些寄送重要物品的客户就会自觉地买快递保险。据说,现在快递保险费竟成了兔顺快递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杜迟当然听说过快递公司办快递费保险这件事,但他的思维是,若让客户买他自已的快递保险,这就变相地向客户承认,快递公司是不安全的。这让杜迟难以接受。

    在杜迟看来,快递公司首要使命就是要保证客户所寄之物安全,因为要保证客户寄物安全,起码从快递公司自已人的心里就不会有丢失客户包裹的思维。这个理念有点像古代军队打仗,若兵士在打仗之前就准备逃跑的路钱,那十有**是要输的,只有破斧沉舟的决心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所以,快递公司要客户缴纳寄包裹保险费用,这不是破斧沉舟,而是在给自已找逃跑的线路。”

    杜迟又补充道:“我不是说理赔是有理的,我们要在公司和客户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就是要让客户对我们更信任!”

    听杜迟这样看待快递保险业务,销售部负责人只得答应再研究研究。

    这个快递保险的事情,已过去快小两年了,到现在也没有哪个部门能拿得出一个较理想的方案出来,开会时一谈到这个事情,各个部门都在搪塞:正在研究…

    林机锋知道此刻杜迟想到什么,于是急忙道:“青岛快迟公司会边干边找办法,我们的目标是让青岛的方案能在全国复制!”

    听林机锋这样表态,杜迟当然高兴。无论什么性格的人,也不管是什么出身的人,只要坐到老板这张椅子上,总是喜欢听豪言壮语,最不喜欢听手下说“这不行那也不中”之类的丧气话。

    也许是林机锋的表态具有鼓动性,杜迟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你上次说哪里有一位神秘的瓷器老人来着?”

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见神树神人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也就是在林机锋到青岛任职不久,有一天大中午,林机锋正在办公室安排中转场的事,突然闯进来一位白发老人,飘飘欲仙的样子,吓得众人一跳。

    “你们寄收瓷器吗?”白发老人看到林机锋便问。

    对于瓷器什物件,快迟公司有名文规定,是不收取的,但林机锋看到白发老人那乞求的眼神,似乎是想得到肯定的答复,于是,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问老人想把瓷器寄到哪里去。

    “我是想把外地的瓷器寄到青岛来,苦于一直找不到适合的快递公司,听说这里现在有一家新开张的快递公司,所以,我过来问一问。”

    林机锋有些纳闷啦,现在能寄送瓷器的快递公司多得去,比如他以前的老东家如来急公司就是可以寄送瓷器的呀。

    白发老人摇了摇手,叹口气道:“愿意承揽我生意的快递公司是有,但损坏率太高…”

    做快递的人都清楚,收寄瓷器的风险很大,不但容易烂碎,且后期谈理赔是一个大大的纠缠,因为一件瓷器的价值很难估算。快迟公司之所以暂时还没有开展收寄瓷器业务,主要是杜迟想改进瓷器包装,曾在晨会上说,瓷品包装达不到要求,坚决不收寄瓷器,否则不但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也有损于快迟公司的名誉,这对新公司其他业务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你是从哪里寄到青岛呢?”出于职业本性,林机锋忍不住又问。

    白发老人没有说要从哪里寄到青岛,只是紧问林机锋,是否能寄收,若能寄收,他就讲出要从哪里收件,否则就是枉费口舌,没有那个必要。

    听老人这样神秘般地固执,林机锋也不好问到底,只得说,暂时我们公司不收寄瓷器物什,等公司开展瓷器业务了,再和你老人家合作,如何?

    白发老人也没有再多说话,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旧纸条,放到林机锋的办公桌子上,“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老人说完转身就出门走了,留下一股仙气在办公室里环绕。

    还没有等林机锋回过神来,杜迟打来了电话,是说他同意了青岛这边再增加投资100万元。老林一高兴,就将白发老人的事简要地说了一遍。当时杜迟也忙得很,天下之大,各类人都有,杜迟也见怪不怪,因此,只是在电话那头笑笑,没有深追白发老人寄瓷器的事。

    “那白发老人的小纸条还在吗?”杜迟此刻来了兴趣。

    林机锋从办公桌子抽屉里找出那张旧纸条。

    “这个手机号码是很早的号了,我以前听马长荣说过,他的手机号是青岛第一批手机号码,前面也是这几位数。”杜迟反复端祥着那张旧纸条。

    “打个电话给老者。”

    林机锋马上拨通了白发老人的手机。“我该怎么和老人说呢?”

    杜迟接过林机锋的手机。

    “你们公司现在收寄瓷器了吗?”从电话那头传过来清翠的声音,不像是一位老人说的声音,倒像是一位站在面前谈生意的商人口气。

    杜迟一惊,对方怎么知道自已是快递公司的呢?林机锋刚才说老人没有要他的联系方式呀!

    “请问你是白发大伯吗?”出于谨慎和礼貌,杜迟还是多问了一句。

    对方说他就是上次来李沧的那位老者,但现在人不在青岛。

    “你不在青岛?”杜迟有些失望。

    “你们公司要是有意愿寄收瓷器什物,可以来我们村呀,我们可以谈下去。”

    杜迟心里一动,马上问老者村子在什么地方。

    “这个村子距离我们这里足有500公里路呀!”林机锋熟悉山东的地形地貌,马上找到白发老人所说的村子在何方何地。

    杜迟却兴趣大增,他以前听钟黛说过山东有些地方盛产瓷器,但从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么神秘的瓷器老人。

    “我们驾车过去,6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林机锋见杜迟兴趣越来越浓,只得答应愿意陪他一起去白发老人在电话里所说的地方。

    俩人说走就走,当天下午就赶赴到白发老人所在的村庄。

    刚绕过一座不是很高的山,前面有一条进村庄的石子小道。汽车在上面走,发出好听的声音。此刻太阳已落山,但天色还大亮。杜迟正在驾着车,见到前方左边有一棵看不到树顶的大树。刚要说话,又见到树下正坐着一位老翁在抽旱烟。

    “老林,你看那是不是你说的白发老人?”

    由于车子距离大树还有一段路,林机锋低头竖耳看向前,果见到一位老人。

    正在林机锋疑惑之中,车子已到达大树底下。杜迟将车子停下来。

    “是的,上次来我们公司的老者就是他!”林机锋兴奋起来,忙开车门下车。

    “老人家,我们又见面啦!”林机锋下车大声地打招呼。

    白发老人站起身来,对林机锋笑了笑。

    杜迟见天色已晚,想到老人家里去聊聊,何况他还带来了两瓶山东当地名酒要送给老人家。

    “老人家,现在天色晚了,我们到你家去坐一下方便吗?”

    白发老人用旱烟管点了点大树下地面,答到:“这就是我的家。”

    杜迟和林机锋都不相信自已耳朵地看着老翁。

    老翁见面前两位风尘而来的人都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于是又补充道:“这大树下真是我的家,我家族已在此居住了好多代人了。”杜迟更加不理解老翁的话,笑道:“我只听说过,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听说过大树底下能住家。”

    老翁一脸正经地答到:“你说你没有听说过大树底下能住家,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老翁答到:“那是你没有来过我们村子之故。”

    老翁的一番话说得杜迟和林机锋大笑起来,场面旋即开朗轻松。

    杜迟低声问:“老翁仙姿绰绰,敢问高龄几何?”

    “九十八轮年。”

    杜迟和林机锋皆叹老翁长寿。

    老翁却叹:“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杜迟施礼后道:“民间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如何又说寿则多辱呢?但愿前辈赐教。”

    老翁道:“其实人来到这个世上,阎王原本只给了二十五年的寿命,是因为人自作聪明地将牛的寿命、猴子的寿命、狗的寿命都争取过来,才变得长寿起来。”

    杜迟听着兴趣徒增,再加上他心中暗生佛性,于是追问道:“人类各借了牛、猴子、狗犬多少年的寿命了?”

    老翁道:“人借了牛三十年寿命、猴子十五年寿命、狗犬十五年寿命,变成了八十五年寿命。所以,人在二十五岁前活的是自已,五十五岁前活得像条牛,七十岁之前活得像只猴,八十五岁前活得像条狗。”

    杜迟睁大着眼听老翁解说人的寿命,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那有的人活过八十五岁,这里又有何说头?”

    老翁叹口气答:“人类当然关注你问的问题,于是再向阎王借寿命,阎王道:我该有的寿命都借给你们人了,若你们人还不依不饶的话,只能把你童年的寿命再返回来,让你人在八十五岁后变成幼稚童,如何?人类满口答应了。所以,你看,有多少人活过八十五岁后不是和幼稚童一样一样的。”

    杜迟和林机锋听着纳罕。没有想到在现代这样的社会里竟还有这样的老人存在!

    老翁见面前两人不语,于是用旱烟管向大树划了划,问到:“你们知道此树年轮几何?”

    林机锋抬头四方看了一下这棵大树,树高十余丈,一眼望不到树顶,树粗足要四个成人男子环抱,但大树显得枯萎调零。

    “古言道,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罕遇百岁人。我猜此古树年轮在百年左右差不多吧。”

    老翁大笑起来,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们俩。

    杜迟连忙恭身供手问:“愿听前辈教诲。”

    老翁答到:“此大树年轮已超一千五百年有余!”

    杜迟和林机锋皆惊愕,同时靠近大树干下面观赏。

    不一会,杜迟渐感觉身体发热,以为是开长途车之故。

    林机锋也感觉到在大树下全身发燥热,于是叹道:“千年古树,吸天地间真气存身,乃为神灵附体之物,可惜此地下温度过高,神树虽错根盘节,努力扎地穿壤,然枝繁叶不茂,树身已显调零了。”

    老翁听后哈哈大笑道:“此言差远了!”

    林机锋不解,“愿再听先人教授!”

    老翁答到:“在初春还阳季节,此大树调零叶不茂,为什么呢?因为在大树的左边地下有一口瓷窑厂已停产,地面温度降低,大树无高温助长,方显调零,但深春一到,瓷窑厂开工,地面温度骤升,大树随之茁壮成长起来。”

    老翁看了一眼他们俩后,好像有点遗憾地说到:“你们若是夏天来观看,这株神树枝繁叶茂,尤在瓷窑厂盛产之日,睛阳当空之时,风卷树叶,绿浪翻滚,百鸟点缀其间,争鸣悦耳,远远观看,宛如巨神撑伞,实乃是本村之一柱也。”

    杜迟听后大惊,村子里还有瓷器厂?从没有听说过呀!

    白发老人似乎看出了他俩们的惊呀。“在众人的印象里,天下瓷器在景德。殊不知,本村才是大中华瓷器之鼻祖。”

    见杜迟和林机锋俩像木讷者一样,呆看着一动也不动,白发老人笑道:“你们俩百里来到本村,肯定不是专门看望我这位已不中用的老头,肯定是为了你们自已的生意而来。这么和你们说吧,我村子里头有瓷器外运是一件大生意,就看你们能不能吃得下这桩生意啦!”

第一百一十七章 瓷宫几时游

    白发老人的一句话挑动了杜迟那根每个老板都有的神筋,“老人家,不满你说吧,我们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我们的目标是远大的。不单说贵村子里的瓷器啦,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米国,我们也是有信心把包裹送过去!”

    白发老人像是被这位眼前的其貌不扬年轻人所打动。“像我们村子里这样的瓷器如果不能送到地球的各个角落,那不是村民的错,是你们快递公司的无能。”白发老人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大度包容有担当,情感曾经受过伤。我的直觉告诉我,你们这家公司是不会让村民们失望的!”

    杜迟一愣,与白发老人首次相识,就会受到这样的评论,内心产生一股莫名的自豪感。同时也被老者那坚定而期望的口气折服。林机锋马上说:“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贵村子的瓷器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点对我们下一步是否能合作很重要。”

    白发老人明白啦,作为快递公司,它肯定是要做能它自己带来利益的生意,这一点勿用置疑,也是生意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所谓合作必须要达到共赢,否则合作就像兔子尾巴,长不了。你们既然来啦,不能空手而回,还是去看看村子的瓷宫吧!”

    瓷宫?杜迟和林机锋互相望了望,他们俩都不相信现在在现实生活里还有什么宫。不要说瓷器宫啦,那些狗仔队连明星身上有几颗痣都能挖出来!但杜迟还是饶有兴趣地向老人点了点头。

    老人说完话,径直向村子左边拐过去。杜迟和林机锋不自禁地跟在他后面。

    “次品瓦窑厂”让杜迟和林机锋吃惊的是,在一盏古式防风油灯下闪着五个明显是上了年头的字。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贵村庄还没有用上电?”林机锋不能理解地问。

    白发老人答,这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习俗,瓷宫里是不通电的,一直用的是煤油灯。

    “瓷宫在哪里呢?”杜迟四下里张望。

    白发老人冷笑一声,指了指那五个字,“这里就是。”

    上文说过,杜迟以前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对文字有天然的理解,再加上当老板后,每天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更加重了他的天生禀赋。经老人这样一提醒,杜迟猛然想起,“次品瓦窑厂”就是老人所说的瓷宫了!

    “现在已是文明社会,为什么不直接挂上瓷宫两个字,不更显眼吗?”杜迟问老人。

    老人看到杜迟一脸认真的样子,马上将本村瓷宫的历史简要地说了一遍。

    本村瓷器诞生于唐朝,据传本村的鼻祖是从JDZ逃荒过来的人,此人因掌握了JDZ最重要的烧瓷技术而被当地烧瓷人排挤出来。后来为了生存,此人只得在本村子里烧瓷器,渐渐地越做越大。在东洋人侵略前,本村子里的瓷器已闻名大半个中华,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村瓷器不为世人所知,但产量一直还是有的,只是没有JDZ瓷器那样出名罢了。

    刚一进瓷宫,果见到两座没有生火的火炉,在多台油灯下闪着往日的辉光。

    “本村瓷工艺繁杂如天书!”老翁指着瓷窑火炉说,“有句话叫十月怀怡,方有分娩之说。这些古老之谈可用到制造本村瓷器皿上。”

    老翁说着就来到一大空阔间,又指着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瓷宫!”

    杜迟看过去,在火窑四周上下油灯的映衬下,瓷宫清楚地展现在面前。“这里面有好多外形、颜色不一样的瓷器呀!”林机锋目不转睛地看着说。

    “据我个人记忆,这里面有一百九十九件瓷器。”老翁唅首道,“你们肯定惊讶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年代的瓷器存放于此。我告诉你们,我们每年都有新瓷器品出现,新烧出来的第一件瓷器,多少银子我们都不卖,尽放进于此,久而久之,这里已存了一百九十九件绝世珍瓷品。现在本村年轻人少了,烧瓷器的人也随之减少,故新瓷器品种少了…”

    林机锋也算是一位瓷器爱好者,他家的很多器皿都是瓷什物,此刻看到这么多瓷器,脑子里自然而地想起来:“《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此为真事实?”

    老翁哈哈大笑道:“《天工开物》说的都是真事,但大中华瓷物有南北之分,东西之别。本村瓷物属于北方派别,有八十八过手,比《天工开物》记载的要多一十六道功夫。”

    杜迟兴趣更起,“那本村瓷物是不是经过工艺最多的瓷器?”

    老翁答到:“年轻人!你虽一身铜味,但也属于清流本色,岂不知道天下无第一,只有第二之说?”白发老人略停了一下,自答到:“不过要说本村瓷物为第二,没有哪件瓷物敢说第一!”

    杜迟听过老翁的话后,心中大叹:“这位外貌极其平凡的村翁有好大的霸气在瓷宫中环绕!”

    林机锋道:“老先生说了这么多,但我仔细观赏了大半天,仍未能得出瓷窑工艺只可观意,无法观形的说法。”

    老翁叹了一口气,说到:“听这位先生的口气,要么认为我在虚讲,要么认为我故意隐满工艺实情。今天我就放开来说给你们听了!”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工开物》记载的七十二工序是,勘山,烧矿,运石,碎石,筛洗,舂石,淘洗,过筛,制浆,制不,船载,存行,烧灰,配釉,制匣,镀匣,修模,定型,化不,淘洗,稠化,陈腐,铲泥,踩泥,揉泥,做坯,印坯,利坯,接坯,剐坯,挑坯,晒坯,抳料,试照,淡描,混水,圆雕,刻花,捺水,荡釉,吹釉,蘸釉,浇釉,促釉,补釉,取釉,修匣,装坯,满窑,挑柴,点火,把桩,烧窑,开窑,看色,选瓷,装蓝,挛窑,擂料,格色,起稿,拍图,搓料,画瓷,填色,洗染,扒花,写款,烤花,茭草,装桶,一共七十二道工艺。但本村窑瓷工艺除掉上述七十二道工艺外,还有一十六道工艺。”

    杜迟越听越兴奋,又问到:“敢问老先生本村瓷物另一十六道工艺为何?”

    老翁又看了一眼杜迟,指着挂在左边的一幅字说到:“另一十六道工艺按它们出现的年代顺序记录在这幅纸上,是本村上百代烧瓷器人的总结和发挥,你们自阅之。”

    杜迟静眼一看,这幅纸上写的是:礨黧、蘝髎、馨韾、鬕鬒、蠕繻、黩黦、纂躄、驫爨、馕麣、厵籱、爨癵、壥瀺、饓鐣、鶒齝、轚霵、镴櫴。

    杜迟不认识上面写的字,于是问林机锋:“这些字颜色不一,字体各异,证明是不同朝代不同人记写的,你可认识?”

    林机锋摊了摊双手,答:“字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拆分开来还能认识几个…”

    老翁笑到:“不认其字,不知其意,那就正常了。这些组合之字所包含的意思,不是靠读书所能理解的,而只能悟其意,非本村一等窑工是做不得到的。”

    杜迟和林机锋听傻了。

    “瓷宫里还有金色的瓷器物和蓝色的瓷器物呢!”杜迟突然大叫了一声。

    林机锋忙看过去,瓷宫里确实有一件金灿灿的瓷器,很是耀宫。

    白发老人道:“这是明朝北移时,本村一位秀才准备进贡给皇上用的,后来由于无法进京,送不进皇宫,就一直放在瓷宫里了。”

    杜迟问:“金色的瓷器是如何煅成的呢?”

    老翁反问:“你们见过金箔没有呢?”

    杜迟和林机锋都摇头,说没有见过金箔这类物品。

    老翁道:“这个瓷器是用金箔混合而成的。我和你们说,不要小看金箔。箔锻制作过程归纳起来也有十二道工序…”

    白发老人说到这里,突然停住嘴,笑了笑,也没有再说出箔锻制过程中的十二道工序来。

    “那件蓝色的瓷器物又有何来头呢?”杜迟打破沙锅问到底。

    白发老人道:“蓝色的瓷器物叫蓝釉梅瓶。整个窑瓷厂仅此一件。若问它是什么来路,对不起,连我也搞不清楚它的来历。”

    老翁又略停了一下,笑道:“好啦!你们今天所见已超出很多人所需,现在我们该出洞了。”白发老人说完就向洞窑外走,杜迟和林机锋只得跟上。

    来到窑洞外,已是黑夜一片天,林机锋意犹未尽,说到:“这时辰也过得太快啦,一晃天都全黑了。”

    杜迟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忙走近白发老人一步,“现在市面上瓷器物赝品充数,让人无法认别。”

    白人老人嗯了一声,“现在市面上瓷器物什确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杜迟紧靠白人老人,专心听着,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老人看了一眼杜迟,“一般赝品在仿制时多侧重于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华丽,所以,鉴别瓷器要一看纹饰,二看釉料,三看胎质。不过在我的眼里,一件好的瓷器物什就像一个人一样,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心灵深处里没有任何污点。一件好的瓷器也是一样,不管是不是赝品,只要胚胎质里没有一纹杂质,那就是一件好瓷器,仅此而已!”

    杜迟正想答话,白发老人却反问:“你们今天除掉瓷器物什外,还看到了什么呢?”

    杜迟和林机锋惊愕,“今天看到了以前没有看过的瓷器物什呀?”

    白发老人答曰:“一部瓷器史,半部在本村。但每个到这里来的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司马迁看到的是史,唐玄宗看到的是美,沈万三看到的是钱,秦始皇看到的是权,隋文帝看到的是侈,西门庆看到的是淫。”

    老翁说到这里,看了看杜迟他们俩,“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从瓷窑中看到了另一样珍贵的东西。”

    杜迟笑问是什么,白发老人答:“民!世人只见神仙镜,哪知瓷家苦与甜。”

    林机锋恍然大悟似的道:“是的!是的!我看到现在也没有想到这个字,不应该,不应该呀!”

    杜迟和林机锋像在梦境里走出来,与白发老翁告别后,开着车向回来的路上赶。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杜迟突然像是醒了般问林机锋。

    林机锋猛一刹车,是的呀,今天来这个村庄主要是谈瓷器物寄送的,怎么…

    杜迟突然又笑了笑说,像这个村庄这样的名瓷,不是现在的快迟公司所能做得了的,等几年再来与白发老者谈合作吧!

    在回青岛的路上,杜迟怎么想都觉得这次是神旅之行,很是奇怪的一次“瓷宫”之旅。“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就没有发现这个能烧这么好瓷什物的村子呢?”杜迟歪着头问林机锋。

    林机锋想了想,一本正经地答说,山东这个地方自古就是神话不断出现的地方。远的不说,就拿东岳泰山来说吧,有一次去泰山,傍晚时分,站在“孔子小天处”,一眼放望四周,马上感觉天下之小,让人的自信心大增。有人说这都是孔子给游人的神劲所致。

    “所以,今天我们所见所看所闻并不是什么特别神奇之处。大自然神奇,人在其中,如何见不得神奇出现?”林机锋竟这样总结给杜迟听。

    杜迟觉得林机锋说得很对,也让他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假如快迟公司有那么一天进入了快递业第一梯队,甚至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性大公司,这都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一切皆是神奇,又不是神奇!”

第一百一十八章 谈前妻

    林机锋刚接了个电话,是人事部小詹打来的,由于汽车行驶在深山老林之中,手机信号非常的不好,断断续续地好像是今天下午有一位应聘中转司机的人,但他快六十岁了,不符合岗位招聘要求,此人不依不饶,强烈要求见公司老板,因为他是镖局后代。

    “镖局后代?”杜迟听后哈哈大笑。说到快递的历史,那还是在杜迟刚进如来急公司之时,出于好奇和对行业的热爱,杜迟查过快递的由来。快递其实就源于古代的镖局,“邮老大”其实以前就是官方的镖局。后来杜迟也看过一本写镖局的书,那真是惊心动魄,凶险无比,“没有一身功夫是干不成镖局为个行当的。”

    “要是我们的中转车在这样的深山里穿行,有没有人身安全问题?”杜迟冷不丁的问。

    林机锋笑了笑,“这条路是去年刚修通的国家二级公路,也是SD省的民生工程、扶贫形象工程,大官都很重视这条路,所以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现在全社会治安状态和十几年前比较已完全不一样,你看路上全是探头,没有死角,谁要是敢在这条路上作案,几乎等于找死。”

    杜迟想想也是,在古代,由于法制不健全,信息技术落后,所以镖局这个行业是非常危险的,有时候连自身都难保。但现在文明法治社会,镖局与现在的快递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汽车导航提示已到了余县城。

    我们到家旅馆休息一会,等天亮再走吧。说到导航,刚开始使用时,杜迟不以为然,他不太相信这么一个靠卫星指挥的“小块铁”能和人的判断力比?后来用得多了,也就自然地依赖上手机导航。

    林机锋开了几乎一天的车,人当然有些累,点了点头,马上用手机导航系统寻找旅馆。

    “前面那条路上有一家放心之家旅馆。”

    “放心之家?这个好像是一家连锁的店。我们就住进那里吧。”杜迟表示同意。

    酒店大厅里人很少,入住手续也很快就快办好,正当杜迟转身准备上楼时,无意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前面匆匆走而过。

    “二舅?很像是二舅!”

    杜迟突兀的两句话,倒将林机锋吓一跳。

    杜迟没有考虑林机锋的感受,而是加快脚步,跟上前面那个人。

    “二舅?还真是二舅呀!”在楼梯口,杜迟拉着位农民模样的人,大叫道。

    那农民模样的人一愣,看了杜迟半天,猛然一拍脑袋,“哦,老妹夫,小杜!”

    原来,这位农民模样的人是杜迟前妻钟黛的亲二舅。

    钟黛有四个舅舅,其中这个二舅是最喜欢钟黛的,爱屋及乌至杜迟身上。那一年,钟黛带着杜迟来到二舅家,二舅高兴得杀了一头猪,请全村能沾上亲戚边的人都来家里作陪,那次让杜迟非常感动,至今未忘。后来杜迟笑着对钟黛说,我以前听说过山东人好客,没有想到竟以猪待客。

    “二舅,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呀?”

    二舅认出杜迟来以后,人也是在意外中激动,忙答:我是来这里贩毛竹,天晚了,我就找了这么家旅馆住一宿。”

    “贩毛竹?二舅,你不是种麦大户吗?”

    进了房间后,杜迟迫不及待的问二舅情况。

    钟黛二舅曾是当地有名的种麦大户。结婚那一年,杜迟去二舅家时,二舅指着一片望不到头的麦田介绍说,这片良田曾是周成王的粮仓地,周成王就是靠它养军队打天下的。

    “二舅,你怎么替钟黛买毛竹,她要毛竹做什么呢?”

    二舅喝了一口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上文说过,由于父母双亲皆生重病,钟黛从深圳回家乡照顾父母。在钟黛回去后不久,二老就先后去逝了。钟黛悲伤不己,曾有一段时间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来她哥哥叫她到草履厂上班,当了一名厂会计。

    “草履厂是生产什么的?”林机锋忍不住打断二舅的话。

    “就是用竹子生产出外国人用的拖鞋呀!”

    林机锋自以为自已早已“百览群书”了,特别以前在如来急公司上班时,见到那帮年轻人整天追什么韩剧,唱着全是病句的歌,说着辞不达意的口头禅,什么悲催,粉丝,老公,躺平,狗仔队,吃瓜群众,等等,分明是狗屁不通的语句还大言不惭的叫得震天响。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叫自己宝贝女儿,不呼其名,直呼“呑金兽”,使旁观者马上想到寺庙前石狮子那血盆大口。所以,今天听“二舅”说用竹子生产出来的鞋叫草履,以为“草履”还是现在流行的什么网络用语。

    杜迟盯着林机锋好一会,突然点头,然后像是自语道:“钟黛以前将家里的三盆花分别取各为:蓝釉、梅瓶、竹草。我还笑她怎么将竹和草联系在一起说呢,钟黛解释说,竹子本质是草而不是花或木…”

    林机锋被杜迟的深情回忆点醒,叹道,看来山东人还是有文化,我不如也!

    “二鼻,你说说钟黛的近况吧,我很想知道…”

    二舅本来就喜欢杜迟,以前经常在钟黛父母面前夸他,还说此孩子穷不长之类的话,现在虽然与钟黛离婚了,二舅不期中遇到杜迟,心里当然是一直在激动着,于是将钟黛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上文说过,钟黛哥哥离婚早,一直没有再婚,在八、九年前,他和几名同乡去了A国务工,学会了用竹子制拖鞋的手艺。在A国,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中有300天是穿用竹条制成的拖鞋,这激起了“钟哥”发财的灵感,联想到家乡老山林的毛竹无人要,就从国外回来办起了一家竹鞋厂,生产出来的竹鞋远销A国。刚开始做的那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也就是在四五年前,“钟哥”与本厂的一名女销售员好上了,但遭到钟黛的强烈反对。钟黛的理由是,这名女销售员来历不名,肯定是盯上了她哥的钱财才与哥哥好上的。“钟哥”从小就比较怕妹妹那张嘴,对自已现在的婚姻,他根本主说不过妹妹,一气之下,带着那位女销售员私奔到A国去了。没办法,钟黛只得担起国内竹鞋厂的生产重担,并将竹鞋改名为“草履”。也是很奇怪,自竹鞋改名为草履后,销量确实增长了不少。这不,由于当地毛竹原料涨价,钟黛就叫自已二舅到余县收购毛竹。

    “草履是通过什么运输工具运到A国的?”杜迟三句话不离本行。

    二舅想了想,说是有一家国际运输代理公司负责运输竹鞋。

    “我知道了,那家国际运输代理公司专门是跑A国线路的,价格上还是有优势。”

    二舅叹口气道:“只是这家公司不负责丢失赔偿。也就是上个月,工厂整整丢失了三箱子成品货,似乎是不翼而飞地丢掉,要找都无门可入。上次丢件使工厂损失不少,一个月的利润就这样被放到空气里去了。”

    “看来快迟公司开展国际业务已是迫在眉捷的事了。”听过二舅的诉说后,杜迟望着林机锋说。

    国际业务是一块肥肉,毛利率极高,目前国际上所谓的“四大快递公司”主要做的就是国际业务。如来急公司曾试水过几次国际业务,但都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据行内人说,如来急公司在国际业务开展上,目前只有港澳台线路还能赚几个钱,其他的线路通通都是亏本,甚至连吆喝都赚不回来!

    快迟公司刚开业头两年,曾与一家国际代理公司合作过,但当时快迟公司快递网络不健全,再加上资质要求等问题,后来杜迟想一心搞国内业务,随之就把代理国际业务给放掉了。

    作为快递业的老人,林机锋当然知道国际业务这滩子水有多深,但他也了解杜迟现在的心情,他不想刺激他,也不想跟着他激动,因此,没有正面回复杜迟,而是问二舅:“钟黛现在个人生活怎么样?”

    二舅看了一眼杜迟,没有答话。杜迟却问:“钟黛再婚了吗?”

    二舅又叹口气答,钟黛她们家乡,多子多福是根植在人脑子的东西,村子里乡民早就传开了,说钟黛是因为不能生育而被外面男人退婚的…

    杜迟认真地听二舅和林机锋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话,但他没有再问钟黛后来的事,只是对二舅说:“一个女人家办一个工厂那是很不容易的,二舅你能帮帮她真是钟黛的福气了!”

    林机锋和二舅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知道杜迟说这些话表面上是在替钟黛说,实质他是没有什么意愿再谈下去了。

    “这里距离我们工厂不是很远,有一条新修通的大公路直达我们县城的。你们俩来这里一趟不容易,不如随我一道到我的家乡去看看呗,也算是故地重游…”

    杜迟摇了摇头。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老家那边打过来的,似乎是个女的声音,在电话那头笑得花枝乱颤。林机锋见状,忙陪着二舅到另外一间房子里去,丢下杜迟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打电话。

    “昨天晚上小詹说什么来着?”第二天天刚亮,杜迟就和林机锋驾车向青岛奔。刚出余县城,杜迟突然问。

    林机锋正在聚精会神地开车,心里一愣,“哦,那位应聘中转线路司机被小詹婉转回绝了,毕竟这次招聘的是夜班青济一级中转车司机,在年龄上还是有底线要求的…”

    还沒等林机锋说完,杜迟道:“师傅呀,我记得上次姚副镇长说你老了,你听着不服,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比年轻人做的差,这不,此趟瓷宫之行,车子几乎是你开着的。我在班子晨会上多次说过,人老不老,主要是看心态,有的人年纪轻轻,活蹦乱跳得不行,却自我躺平,这样的年轻人其实己经老了;有的人年龄大了,但心态积极向上,不把自己当老人看,其实他就年轻,属于年轻人群中一份子!”

    听着杜迟躺在副驾驶座椅子滔滔不绝,倒让林机锋想起十几年前他们之间的对话场景。

    其实,一二级干线路司机年龄不得超过五十周岁,这是杜迟自己坚持要求的一条,今天他怎么说着说着就给忘记了呢?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第一镖局

    “下午4点应该可以到达青岛吧?”杜迟略停了一下,又冷不丁地问。

    林机锋边开车边口算了一下时间,点了点头,下午4点是可以到达青岛公司的。

    “打电话给小詹,叫那位镖局后代下午5点来公司,我想和他聊聊。”

    杜迟的突发奇思倒在林机锋意料之内,其实接到小詹电话之时,林机锋隐约感觉到杜老板要见这个人。

    不知道怎么地,一位曾经多么中矩中规的青年,自当上老板后,喜欢见与众不同的面试者,却对“普通大众”有些视而不见般。就拿上次招聘会计主管来说吧,一位能将会计账做得如行云流水般的中年女人,杜迟答应招用,但推托说太忙,没有时间与她面聊。又有一次,招聘了一位收派员,这位收派员说他在联某国际大快递公司做过,且在米国也收派过快递,杜迟一听,忙放下手中的活,主动要求见那位收派员。结果那位面试者却对联某国际大快递公司什么都不了解,白白耽误他一个小时时间。

    对于杜迟的变化,离职者也有对他的评价,有的说他总是前后不一乱指挥,也有的说老板脑子思维转的太快,跟不上他的步伐。总之,对于杜老板是什么样的人?在员工那里,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刚到青岛,一只脚还没有下车,杜迟就问那位镖局后代来了没有,小詹忙说面试者已在会议室等着了。

    “我曾在EMS送过15年快递。”面试者刚要介绍自已时,杜迟示意他停下来。

    “我听人事部门说你是镖局的后代?”

    一听老板问家史,面试者立马透出一股自豪的表情。

    “我姓达,名字叫达王,是曾祖父替我取的名。曾祖父的曾祖父的曾祖父是天津第一镖局创始人…”

    达王曾祖父的曾祖父的曾祖父就是天津第一镖局掌门人达世球。达世球也是天津虎拳的传人。据达姓家谱记载,达世球从三岁习武,十五岁带人贩卖大米到皇城,二十岁创立“天津第一镖局”,二十五岁将镖局生意扩展到海内外,旋即将“天津第一镖局”改为“天下第一镖局”。大清皇上吃的蕊枝等时令鲜果都是由天津第一镖局负责专送。

    “太后喜欢吃渤海湾的海鲜,此档子事朝廷也是交给我祖上办的。”

    杜迟看过清代历史书籍,书上确实记载过慈禧太后喜欢吃海鲜的秘事。

    “古代没有冷藏设备,海鲜是如何运到朝廷的?”杜迟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达王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叹口气,“对于各类物品,包括鲜活品如何保藏,如何运输,还有全国的运送线路图,我家族曾存有五整箱子记载,只可惜在东洋人侵津时,一把火给烧掉了。”

    一把火烧掉啦?杜迟感觉到很是惋惜。

    “不过我知道祖上的开镖英雄史,以及镖行业大矩大规。”

    杜迟明白,像这样的家族是有家训代代相授下来,因此,兴趣又生,希望达王说说家族史。

    “人在物在,人死物还在。”这是天下第一镖局的经营口号。

    “好!”杜迟激动得几乎站起身来。

    天下第一镖局在近现代史书中没有记载,据传是因为镖局曾拒绝为某军方运送物品到某一个岛上而被当时的官方追打。为了后代不至于受到影响,当时的天下第一镖局头目奉行“低调行事”原则,所以,后代的史学家没有将之记入史书。

    “天下第一镖局最轰动的一档子生意是发生在乾隆最后一次下江南那一年。”达王开始回忆家族镖行风云。

    乾隆下江南阵式豪大,光要运输的物品就达300箱子,一路来到江南,有水路,陆路,山路…等等,且当时盗匪、帮派林立,一不小心,走在路途中的物品就会被打劫,因此,运输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听到乾隆下江南都是由天下第一镖局承接的人物马运输任务,杜迟面部漏出更加惊佩的表情。

    “据祖上传说,当时招用了1000名员工,300匹高头大马和马车,50多条运输船,还有武功高手一百多名…”达王越说越来劲。

    根据达家谱记载,乾隆皇帝到镇江后,江南有一股地方帮派在某人的指使下,制定了刺杀皇帝的天大计划。他们刺杀的策略是,先将随行的物资抢窃一空,然后派武林高手潜入朝廷队伍里,寻机行动。

    当时的天下第一镖局头目叫达风,其人武功高强,且双眼可夜视。为了完成朝廷的使命,达风五天五夜没有合眼,等到了第六天,正当他准备小憩一下时,突然窜过来十名刺客。达风抖擞精神,一人与十名刺客大战一天,终将十名刺客生擒。

    乾隆皇帝大为高兴,奖励达家族可免死二次,且可世代继承。

    “皇帝的奖励我们达家可收下,皇恩浩荡,但谁也不可用之倡狂,也就是说,达家族有犯事者,照样要杀头,没有免死之说!”达风铮铮警告语被达家写进家训。

    有免死牌而不用之,这正是镖局行业应有的精神。谈说到这里,杜迟终于明白天下第一镖局是如何练成的了!

    “这是达家天下第一镖局的镖徽。”达王小心地从怀里掏出一张陈色纸,又双手递给杜迟。杜迟双手接过来,打开仔细一看,陈色纸上画着一位步行者,身边牵着一匹坚壮的马,脚下似乎有一条没有前后尾的路。陈色纸右边写着“天津第一镖局”六个楷书大字。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镖局刚开业时,当时还叫天津第一镖局。这个字是天津当时的第一书法大家冷水醉酒后写的。”达王又小小地介绍。

    “这个镖徽太有深意啦!”杜迟目不转睛地看着陈色纸。

    “我们快迟公司就要有这种精神!”杜迟像是在自语。坐在旁边的青岛公司人员不知所措地看着杜迟。

    此刻林机锋没有坐在旁边,他已到中转场处理一件急事情。

    “林师傅!”杜迟叫喊,小詹马上小声地回复,林总到中转场去了。

    “把天下第一镖局的图徵复印下来,我要挂到所有网点。”

    小詹一听急啦。这个图标是达王家族的,我们要是复印下来,并挂到公共场合,这是侵权行为呀!

    看到小詹欲言又止的样子,杜迟似乎明白过来,继而抬头问:“达老,你这个镖徽值多少钱?”

    达王一听,脸色马上拉下来,过了好一会,“我听邮局以前的同事说,快迟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这个公司有很大的特色,对员工、客户都不错,老板不看重钱,每天都是似乎很有钱的姿态。原来你们这些开公司当老板的都是一丘之貉!”说完,狠狠地将杜迟手上的陈色纸抢过去,转身大步走出门,丢下屋内目瞪口呆的几个人。

    杜迟面试不欢而散的事很快传到林机锋那里。人事部门吓坏了,哪有对老板这样不尊重的面试者?

    林机锋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他从中转场回来后,向杜迟汇报了中转场发生的情况,压根就没有提及下午面试的事。

    “我为什么要开公司当老板呢?”杜迟今天似乎对中转场的事不感兴趣。

    林机锋笑了笑,回答说,他其实听说了下午面试的事。你说当初开公司为的是什么,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想挣大钱是最原始的动力。我们从互联网络里看,很多成功者说什么对金钱没有兴趣,我是为着一份责任在开公司当老板,等等。其实这都是事后说的话,可以这样讲,任何一家公司最初的使命就是赚钱,就是谈钱,和员工要谈钱,和供应商要谈钱,和家人要谈钱,甚至和管理部门也是要谈钱!

    追求金钱是一家公司最终走向辉煌的唯一途径。所以,作为企业创始人,谈钱没有什么不对,而是必须的。

    “可以这样讲,一个不谈钱,只谈理想的公司那肯定是一家传销公司。在真实世界里,只有传销公司不与人谈钱,只谈未来和理想,但未来和理想也是为着赚钱,才有人心甘情愿钻进传销公司上的套。”

    杜迟听林机锋这样在说,又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快迟公司已有上万名员工,不管是什么天气,早上公司大门一开,一天几百万人民币就要花出去。曾经有一位很有情怀的电商大佬在电视上不得不坦言,他的压力很大,因为公司一天固定花销就是几亿。快迟公司没有做到大佬们那么大,但感受到的金钱的巨型压力是同样的存在。

    “至于天下第一镖局的镖徵,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查一查,看它是不是已注册了,若没有注册,公司可以模仿着做一个…”站在旁边的小詹小声地出主意。

    杜迟想了一会,摆了摆手。

    快迟公司其实已有自已的LOGO,那是香港郑老先生建议设计的,是一座灯塔上架着一个飞机模型,寓意是,快迟公司要像飞机那样跑得快,又要像灯塔座那样坐得稳。

    杜迟对郑老先生建议设计的LOGO一直很是满意,这个LOGO也符合他自已对快递的理解。但今天见到天下第一镖局曾经的镖徵,又觉得快迟公司LOGO里少了那么一点精气神,之所以少了哪些,杜迟现在也说不上嘴来。

第一百二十章 遇见老熟人,解决眼前事

    林机锋的手机又响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单位打来的。上上个月一位客户快递毕业证、学位证被弄丢掉,根据快递公司理赔惯例,快迟公司愿意赔偿10倍运费160元。但客户认为因毕业证、学位证具有唯一性且无法评估价值,最低诉求是57600元的赔偿费用,少一个子都不行,否则就法庭见。

    客户要价己超过谈判底限,客服人员只得采取“拖谈”的办法予以应付。“拖谈”是快递公司客服人员谈快件丢失理赔的潜规则,当客户要价太高,怎么都不愿接受快递公司协商价时,客服人员以“研究研究”为幌子,一直拖着不解决。随时间推移,客户的激动情绪会渐渐平复,这样有助于快递公司与之进行再次谈判,客户狮子大开口会被时间压小一些。

    当然,“拖谈”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一家快递公司将客户的一幅史丰大师的画作予以弄丢,客户大怒,直接要快递公司赔偿50万,否则就诉于媒体,甚至会带人到公司来滋事。现在的媒体为了收视率或吃瓜群众网上围观,芝麻粒子大小的事都能炒成新闻,何况还是网红画家的名作被丢失!但这家快递公司也舍不得赔偿这么多钞票,怎么办?就采用“拖谈”战术。今天派一波人到客户那里去协商,再过个把月,又派一波人去拍照取证,等客户催办了,又叫律师去询问具体情况…最终将客户想要钱的心情拖崩散,然后再派客服部美美们趁势而入,凭老练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客户一举“拿下”。

    杜迟以前是反对客服部采取这样的战术来对应客户,他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客户行为,但事实情况却又让杜迟不得不默许快迟公司美美们这样来做,只不过,没有人敢做得太过份罢了。

    “现在客户激动得厉害,准备向省315公布机构投诉!你们公司快想办法,不然真到了那一步,我们也是无能为力了。”

    杜迟从椅子上站起来。

    “无论如何都不能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公司丢件的事,况且丢的还是证件类!”杜迟几乎恶狠狠地放出话。

    ”新成立的公司暂不收证件类的快递,难道没有人知道吗?”杜迟继而转身对着林机锋:“证件类的东西,公司暂时不收也不派,青岛公司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吗?”

    林机锋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杜迟。因上半年快迟公司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大小网点显得“有点乱”,对于证件类的快递暂不收取,主要还是担心私人证件类的物品一旦丢失,理赔起来非常麻烦。“等业务流程梳理完成后再恢复私人证件类业务。”这一条规定还是蔡君华和林机锋协商后拟定出来的。

    但自林机锋来青岛这边上任后,发展业务心情很是焦急,于是明里暗里默许收派员收送私人证件类业务。收派员们也很聪明,在快递单上直接将“证件”写成“文件”。

    林机锋见杜迟直问此事,他肯定不能说他不知道公司这个政策,更不能说为了业务发展默许收派员这样子做,脑子一机灵,答:“我问过当事收派员,这个客户在寄件时并没有说他寄的是证件,只是说是文件,而文件类的快递,收派员也不好当场拆封打开,有时客户也不允许收派员打开他已包装好了的文件。”杜迟当然清楚现在开箱验货越来越难执行,去年初,管理部门名文规定,客户必须凭身份证寄送物件,但执行下去却带来了很多需要收派员临场解决的问题。上海一位女客户要将自己写给男朋友十年的足有一箱子情书寄给男朋友,且收件地址是在皇城根下。收派员想要开箱验货,女客户大怒,说这里头写的是她与男朋友的情话情事,还有初试风雨过程,你是收派员,为什么要检查这些?搞得那名没有感情经历的收派员很是羞涩,导致他当天晚上居然做起春梦来。但开箱验货是快递公司一道不可不搭建的防火墙,就看执行者如何把握了。

    “这个客户在哪里?”

    林机锋一惊,他料想杜迟是想到客户那里去。见林机锋犹豫的样子,杜迟又说:“师傅呀,现在是我们错误在先,为什么还怕客户呢?”

    林机锋的意思是,你杜迟是公司老板,一旦谈崩了,后面就很不好收拾,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

    “为什么要回旋余地?”现在的杜迟对“回旋余地”四个字很不认同,他经常在大小会上重复:工作就是打仗,不能老想着怎么回旋至余地!

    林机锋知道杜迟是铁定地要到客户那里,“我开车送你去吧。”

    “我也会开车。”杜迟闷头闷脑地回复这么一句话。林机锋只得将车钥匙递给杜迟。

    客户在城北某区。这片区域杜迟很是熟悉。来到这里,杜迟又想起董利,他记得曾和董利来过这里好几趟,好像还开发了几家月结客户。

    “宝珍鞋贸有限公司”

    看到一家单位门左边挂着一个不大的牌子,还有一处保安室,这又让杜迟想起以前。

    杜迟主动地向保安打了声招呼,说要找他们老板。没想到那保安直勾勾的看着杜迟,没有回答他的问话。杜迟也看着那位保安。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是小松?”

    “你不是那个快递员,叫什么名字来着?…”

    “我是小杜,杜迟呀!”

    小松从保安室里跑出来,“我想起来啦,想起来啦,你现在大变样了,完全变样了,你看你开的车也这么好,你以前也开车来过,但好像没有这么好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松其实已变成”老松“,这么说他也不是什么很夸张的话。

    “我记得你以前是在美都工厂做保安,现在调到这个地方来当保安啦?”

    “老松”笑了笑,弹了弹自已的保安制服,“做了一生保安员,没有什么长进。你现在在做什么呀?还在送快递吗?”

    杜迟没有正面回答”老松”,笑着说他想找公司老板。

    “找我们张老板?你现在做生意啦?”小松说到这里,突然又笑,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我们张老板你是认识的,就是以前古名厂的,就是古名厂的那个张老板呐。”

    张老板?杜迟有些发愣。说实话,这么多年下来,他见到的“张老板”也不知道有多少位,杜迟在自已的记忆深处急速地回忆小松说的名古厂张老板到底是哪一位。

    “我领你进去吧。”小松说着就将公司大门打开。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老熟人都互相不认识了。”张老板边给杜迟泡茶边笑着说。

    “没有想到快迟快递公司还是你创立的公司,这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厉害厉害!”

    了解到杜迟此行的目的后,张老板马上展现出山东人的豪爽和知恩必报的性格。“我倒要感谢你呀,我家小孩子那一次若不是你救他一把,后果也不知道是怎么样子呢。你还是我家孩子的大恩人呀!”经张老板这么一提醒,杜迟总算想起来一件事。这位张老板家有一个男孩子,小时候非常地调皮,有一次是星期日,小孩子来到工厂玩,一不小心掉进工厂门前的下水深洞里,还是杜迟正好路过,将小孩子从下水深洞里救出来。张老板夫妇拿出1万元给杜迟表示感激,而杜迟却拒绝了。

    “你家小孩子现在应该上高中了吧?”

    “今年都大学毕业了。”

    张老板家孩子在广州上大学,今年正好毕业,张老板希望孩子回家乡发展,于是就叫儿子将刚领到手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寄回来,因为张老板已托人情关系找的那家大公司人事部门需要验证他儿子的“双证”原件。没有想到,“双证”却被寄丢了!

    杜迟吓得站起来,嘴不利索地问:“那你小孩子上班怎么办?”

    张老板笑了笑,说他孩子现在又不想回来上班,自已考上了研究生,学校也同意开一张毕业证明给他,再说啦,现在毕业证在知信网上就能查到,没有什么严重的事。

    “其实我就是气不过,你看现在的快递公司,送收快件像救火般,连说一句话都觉得多余的,无情得很。更夸张的是,你有一件快递,快递公司也不问问你是否同意,闷头就给你一条信息,告知你的快递包裹在几号快递柜里,请在几个小时内要取出来,否则还要收保管费。你说现在快递公司哪有为客户服务的精神!网络上说要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我看快递和客户之间永远都隔着一公里。唉!说来说去,这都是资本惹的祸。”

    张老板不顾前后左右的发了一大段牢骚。不过杜迟在张老板那里聊得还很投机,毕竟是老熟人。张老板盛情邀请杜迟留下来吃中午饭,杜迟当然不想再在饭桌子上耽误时间,他急着要回深圳。古装小说中经常有一句话:“皇上,朝中不能一日无君”。现在杜迟感觉到分身乏术,一日三餐都觉得是多余的一件事情。

    “老板的任务就是怎么花钱,剩下的事情让别人操心去吧!”

    杜迟摇了摇头,他还做不到张老板这么洒脱。

    青岛公司员工听到杜老板今天的“奇遇”后,都惊叹不已,林机锋也感到意外,杜迟救小孩子的事他怎么也不知道呢?这反而让林机锋后怕起来,看来他还不完全了解这位曾经的徒弟,今日的老板。以前林机锋总是认为杜迟肚子里的事情他都知道,因他们俩在一起没有什么不谈的话。不过,从杜迟曾经救小孩子那件事情中,林机锋也总结出一个道理,这世界上没有不报的恩,人生里也没有不算的账,有的人看起来此生是一笔糊涂账,其实老天爷一直在替他算着,只是没有结账给他看罢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王小玲浮出水面

    从青岛回到深圳后,杜迟还没有回过神来,找他的人已排成队伍。财务老丁的事情最多,坐在他办公桌子前面说个不停,惹得外面其他同事很是不满。

    “我在家乡等你,南飞的雁…”是杜快打来的电话,说了个让杜迟非常吃惊的消息。

    “报警吧!”杜迟果断地对杜快道。

    原来SH那边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离谱的事。SH仓储进展得超乎想象的顺利,杜快做得风生水起,这让杜迟心里暗自高兴。“现在有东南亚的客户找到我,想租我们的仓储用一用,租金好商量。”杜迟听杜快说有客户承租仓储,他当然求之不得,仓储就是不能闲着,搞物流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承租我们的仓储可以,但货物的包装要刻上快迟公司的LOGO。”这是杜快向东南亚客户提出的要求。杜迟觉得非常有道理,房租可以便宜一点,从公司长远考虑,现在东南亚客户对快迟公司了解的不多,借用东南亚客户宣传公司的LOGO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

    突然有一天,杜快正在仓储地忙着,有一家客户说他从东南亚那边带过来一件国际快递,是寄给杜快的。杜快大为高兴,没有想到宣传公司品牌还是立竿见影的出效果!

    打开包装一看,什么都没有,仔细一看,里面用红布包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把你的头发寄几根到如下地址:…

    杜迟大惊,脑子里马上想到“BANG架”二字。

    “我在东南亚并没有什么仇人,这是谁在威胁我呢?”杜快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杜快转念一想,他来上海后,为了公司业务发展,也得罪过不少人,被他亲自开除的员工,还有竞争对手,供应商,甚至货场附近的居民,等等,指不定什么时候得罪了谁,谁也搞不清楚。网络上盛传某地一位超级富豪平时低调为人,干净做事,但还是被那帮绑匪盯上了,后果还是吓人的。

    因这是涉及到跨境两地的问题,GA部门接到报警后非常重视,马上传唤杜快,详细询问他最近和哪些人打交道。

    杜快想了半天,怎么都想不出来该要怀疑谁。

    “将计就计,你就按照纸条上的要求,把你的头发寄到那里,然后我们来联络对方同行。”

    杜快听到办案人员如临大敌在安排如何侦破案子,心里更加紧张。从公安部门回来后,杜快晚上一个人都不敢出门,这时他想到以前听说如来急公司老板孙丽平雇私人保镖的事。

    “我现在还是一个穷人,在上海连一间茅草棚都没有,要是花钱雇私人保镖这不成了一个大笑话?”

    而杜迟不这样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变态的人多,人身安全最重要,不能不防着点。你说你一穷二白,别人怎么看你你根本就猜不透。就这么地,一个连在SH房子都没有的人出门却带着两位彪形大汉在前后护着,让不知杜快底细的员工还真以为跟着一位低调富豪在干事。

    “怎么回事?对方说是你的老婆…”有一天上午,大帽子部门突然打来电话。

    “我的老婆?”杜快马上想到王小玲。

    杜快与王小玲已有好几年没有联络了,他们之间事实上已成为离婚状态,只是还没有到民政局扯那张纸罢了。

    “王小玲为什么要我的头发?”杜快想不通,大帽子部门还说对方警察已将王小玲押起来了。

    杜快心里一阵难受。他们的孩子正在深圳上小学,他不想孩子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了号子,何况还是外国号子。号子里怎么样,杜快最清楚不过,第一次进去的时候,杜快还年轻气盛,忍一忍,一两年也就过去了,但第二次进去就完全不一样,那几年他感到无限的孤寂和悲凉,自叹此生己玩完了!现在回想想,若不是哥哥杜迟始终如一地在外面鼓励,他杜快能否坚持到刑满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行,我要去东南亚。”杜快想去王小玲所在的地区。但由于杜快身上有那么几条案底子,这样出境办手续就麻烦起来了。

    “哥哥,你代我去一趟吧。”杜快乞求杜迟。

    杜迟听到是王小玲干的事,当然觉得很蹊跷,也很想把这件事搞明白,于是就代替杜快去了A地区。

    王小玲比杜迟印象中要苍老很多,完全不像只有三十几岁的少妇。看到王小玲,杜迟又想起最后一次他们俩见面的情景,这让杜迟心里一阵难受。

    “我要杜快的头发是想证明一件事。”王小玲见到杜迟却异常地平静,冷冷地对杜迟说,“他叫人带话给我的父母亲,说小峰不是他的孩子,所以,我想做亲子鉴定…”

    王小玲的话让杜迟想到杜快刚从号子里出来时,确实说过小峰不是他的孩子,他要做亲自鉴定,当时被杜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杜快才没有再提及此事。

    “杜快什么性格,你是他妻子应该是了解的,他说的话你不必当真。”

    王小玲很是激动,大声说,杜快说别的话她可以不当真,虽然以前当过真,但对于孩子的事,她必须要证明给杜快看,也是证明给她父母亲所在的村子里人看。“我要把被村民们黑成炭的父母亲洗白!”

    “黑成炭”这是当时国内网民们经常说的网络语,王小玲身在A地上区,她怎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杜迟为此暗惊一下。

    上文说过,在王小玲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离婚了,王小玲以前也没有说过她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今天看到她誓不罢休的样子,杜迟却被感动了。

    “你回去吧。我们杜家是容得下你的,现在杜家也有你施展能力的舞台…”说到这里,杜迟猛然想到他曾经对王小玲承诺过的话。那是王小玲生完孩子后,又回到深圳,杜迟说不出一年,他们杜家就会在深圳买一套房子给杜快一家住,这个时间都过去多少年了,他对王小玲的承诺还没有兑现。

    “小峰现在很听话,是一个学习特别用功的孩子。你应该回去看看他,孩子会想妈妈的。”

    王小玲低着头,又摇了摇头。

    杜快在上海那边把案子申请撤销了,王小玲获得了自由。

    “我命令你,在两个月之内,你必须把小峰妈妈接回来!”杜迟在电话里吼道。

    杜快虽然平时不靠谱,但他对王小玲还是一往情深的,从号子里出来,也算是孤身一人,凭他那天生的三寸不烂之舌,若想物色一个女人来替代王小玲,那还不是很难的事,但他没有这样做。

    只是作为一个大男人,自已妻子这么多年都没有和自已联络,也不知道这么多年她是否有另外的男人,现在要去接她回来,这落到谁的头上也是不能接受的。

    “王小玲不只是孩子他妈,她还是我们杜家儿媳,妈妈坟头前那块石碑上己刻上了她的名字,你必须将她接回来。正因为你是有血性的男儿,所以,更要主动这样做。”杜迟知道杜快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开始劝导他。

    杜快终于答应哥哥的请求,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的事情来。

    王小玲与杜快之间的事让杜迟又惊又喜又怒,但也让杜迟心里想起国际快递的事。东南亚曾是杜迟想开展的市场,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他将这一块事情放下了。“从长远考虑,我们现在可以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着来做东南亚的快递业务。”从快递网络布置规模来看,经这么几年的“***”,快迟公司可以挤进国内快递公司第二梯队。这可不是杜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现在网络上不时地有“快递公司”排名的新闻出来。你还不要说,这帮搞排名的人还是真有一套,有的排名指标快递公司自已平时都没有关注,却被它们关注到了。比如,有一项快递公司排名指标叫“老板折腾度”,统计的是快递公司老板们平时如何折腾不休。也不知道它们是通过什么手段,竟将快迟公司老板排在此指标的最前名,与兔顺快递公司王本、如来急快递公司孙丽平站在一条线上,杜迟梦幻般地进入了快递公司第一梯队!

    杜迟对这些网络上的排名也很关注,但最让他震憾的还是“老板折腾度”这个指标。也不知道这个指标表达的是褒义还是贬义,还是中性意思,但不管怎么样,他杜迟现在的大名能与他曾经崇拜的偶像排在一起啦。为了这个结果,杜迟奋斗了多少年!

    有一位电商大亨在电视采访里说,他为了一个皇城根下的户口奋斗多少年,为了能与某大咖在一起吃顿饭喝杯咖啡奋斗了多少年。说得声泪俱下,现在杜迟对那位大亨怎么有那样的同感。

    杜迟从血液里也不是一位喜欢躺在曾经辉煌里睡觉的人。看到听到现在网络上盛传的针对快迟公司的一些新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总之快递江湖里已有“哥的传说”,这虽说明快迟公司已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了,但并没有给杜迟带来长时间的快感。

    “快迟公司的包装水平竟然不如如来急公司!”在一次晨会上,杜迟让人匪夷所思地将快迟公司的包装水平与如来急公司进行对比。

    蔡君华知道杜迟为什么这样说,想当初,如来急公司申请快递包装的几项专利,一半申请人都写上“杜迟”的名字,现在自已创立的公司快递包装水平经常被客户吐嘈,这让杜迟很不爽。

    “如来急公司和兔顺公司都有自已的包装工厂…”负责快递包装物料的一位负责人小声地在说。

    包装厂?杜迟嘴一动,很想说“我们也要建自已的包装厂”时,突然将话咽到肚子里去了,毕竟快迟公司现在的收派件量是不能支撑一家专业生产快递物料的包装厂。

    “前不久,我有一位朋友从老家打电话给我,说她想把自已的包装厂零元价转卖掉”与会的人本来都在低头吃早餐。李垚的发言让大家都抬起头来。

    今天的早餐特别丰盛,不知道是不是行政部门有意安排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垚演讲陈玫瑰

    零元价格转让?财务部老丁表示不怎么相信,认为这里头肯定水很深。

    “上次我们收购袁宝成公司,那一屁股屎太难擦了。”

    财务老丁的话一落音,包括李垚在内的与会者都点头称是,那袁宝成公司简直烂得不能再烂了,若是搁在现在,白送都不一定有人要。

    杜迟却不这样认为,工厂经营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天时地利人和各不能少。“你把你朋友其人介绍一下吧。”

    李垚听错了,以为杜老板要她介绍包装厂的情况,连忙摇头,有些尴尬地答,她不了解朋友包装厂的情况。

    “我是叫你介绍你这位朋友的为人为事,比如,性格禀性,以及她的圈子情况…”

    说到李垚朋友的为人处世,李垚认为她够朋友,不够亲戚;有胆识,但不够圆滑。

    “她是怎么个不够亲戚法?又是怎么一个有胆识法?”杜迟追问不止,李垚只得举出她朋友做的两件事情出来,以佐证她自已对朋友的评价。

    上文说过,李垚是四川人,家住A县农村。她的朋友叫陈玫瑰,五六年前在广东东莞赚了一些钱,也学到一手生产包装物的技术,在当时县城招商引资的吸引下,回家乡创业,成立了玫瑰包装有限公司。

    “陈玫瑰有两件事在当地影响很大,一件事拒真亲戚于工厂大门之外,一件事孕期施计巧应地霸。”

    杜迟只是听着,没有插嘴,大家都知道杜老板对李垚讲的东西有兴趣了。

    “玫瑰包装公司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不到5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后,第一批订单很快就开工生产了。”

    杜迟听着点头,他相信这是真的,毕竟现在内地地方政府办事效率比以前不知高了多少倍。想到十几年前,那些基层办差人员没有好处费一般是不做事的。

    “开业的第一天也是第一份订单生产日。陈玫瑰很重视车间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如何,所以,那天下午她推掉所有的应酬,带领各职能负责人到车间突击检查工作。”李垚像是在讲故事般描述起来——

    车间外面的大门上还挂着红彩球,这是县领导莅临剪彩时布置的。陈玫瑰一行人穿着工作服,不声不响的来到一号生产车间。车间组长是陈玫瑰在东莞工厂的老员工,名字叫王腾龙,这次回家乡工作算是比较理想的返乡再就业。

    杜迟又点了点头,他那年回家乡开了一家快递门面也算是返乡再就业,或者向大些说,叫返乡创业。

    王腾龙正在紧张的安排生产,还没有注意到已站在门口的陈玫瑰一行。陈玫瑰环顾了一号生产车间生产情况,并没有走进车间里,而是转身径直到隔壁的一号车间办公室里去。陈玫瑰对生产AS包装产品车间太熟悉不过了,她不需要再到车间里面各工序仔细看下去!

    杜迟又点头,他相信从东莞回去的陈玫瑰有这个能力。

    李垚小嘴继续在叭啦——

    一号车间办公室门虚掩着,工厂办公室人员连忙走过去打开办公室门。一到办公室门口,只见靠办公室里面的一位员工胖脸泛红,一看就知道,这位员工中午喝酒了!陈玫瑰没有再走进车间办公室,她向陪同她的人事部经理说:“你叫靠里墙那位员工来我办公室。”说完就直接回自己的办公室。

    在一号车间办公室,靠里面的员工叫陈思清,是陈玫瑰父亲老家的族人。他听说公司办公室找他,还以为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呢,高兴的上楼去了。一到陈玫瑰办公室,陈玫瑰确实客气的叫他坐下,并泡了一杯茶放到面前。

    “喝一杯茶,醒醒酒呗!”陈玫瑰轻声的说但眼里吐露出逼人的威严。

    陈思清一听陈玫瑰说这话,不知道什么意思,再一看她的表情,知道中午喝了几杯酒露出马脚了。水杯也不敢端,大气不敢出,更不敢正眼看一下陈玫瑰。陈玫瑰见陈思清不作声,也坐下来,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呀?”陈思清立即站起来,连忙说:“我叫陈思清,陈思阳是我房下哥哥。”

    林机锋听到这里,笑了一声,“我的好朋友也叫陈思阳,还有这么巧的事呀?”

    “哦,陈思阳是陈玫瑰亲哥哥。”李垚接着又说起来--

    陈玫瑰一惊,原来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戚,他是怎么进公司的,自己还不知道。于是,微笑的问:“这么说,我就是你房下姐姐了?”陈思清本来想点头称是,陈玫瑰的眼光却让他把“是”这个字给咽下去了。“中午不是在园区就餐吗?怎么有酒喝呢?”陈玫瑰还是不紧不慢的问。

    “今天我家二哥来我家里,所以我今天中午回家吃饭了。”陈思清急忙解释中午喝酒的原因。陈玫瑰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那你知道下午还要上班嘛?”“这个...这个我...“陈思清支支吾吾。

    “入职多长时间了呢?”陈玫瑰继续问。

    “我入职两个月了。”

    “有入职培训吗?”

    “有。”

    “培训多长时间?”

    “两周左右吧。”

    “有车间操作规范培训吗?”

    “好像有!”

    当陈玫瑰听到陈思清回答“好像有”时,实在忍不住内心的怒火,猛的站起来,又坐下。然后拿起办公桌前面的工厂内部电话:“是高主任吗?到我这来一下。”不一会,生产车间高主任来到总经理室。陈玫瑰说:“陈思清上班时间喝酒,你处理一下吧。”陈思清一听这话,知道后果不妙,连忙说:“陈总,我以后上班不喝了不就行了吧!”陈玫瑰没有答理他。高主任带着陈思清离开。下班时间已到,但陈玫瑰还在会议室开会,那天是讨论员工绩效考核问题。陈玫瑰清楚,必须将员工工资与它们的工作贡献挂钩,否则,工厂就不会有好效益,产品质量也不会能满足客户要求。正当她在听取人事部门绩效计划汇报时,手机响了。陈玫瑰一看,是哥哥陈思阳打来的:“玫瑰,下班到家来吃饭吧!”

    “哥!我很忙,没时间吃饭呢。”

    “吃个饭能花多长时间,再说了,工作再忙,饭还是要吃的呀。就这么说定了,不打扰你开会了。晚上我在家等你呢,小妹。”陈思阳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陈思阳家住在9楼,陈玫瑰乘电梯上了9楼,一出楼梯转一弯就是哥哥陈思阳家。哥哥家防盗门是开着的,家里好像很多人。陈玫瑰一惊:“哥哥家有什么事?”

    “陈大老板来了呀!”陈玫瑰一跨进哥哥家大门,有一六十岁左右的人大声说道。陈玫瑰一看这人,她不认识,于是笑了笑,也没有说话,换了双拖鞋,向大家点点头。这时陈思阳开始介绍起来:“玫瑰,过来,哥给你介绍一下,今天晚上来的客人都是泥河老家的亲人。这是二叔,这是三叔,这是三叔婶子...”陈思阳热情的一一介绍。一共有六位客人。当陈思阳介绍到刚才说“陈大老板”那个人时,此人还没等陈思阳开口,就主动的自我介绍起来:“陈老板呀!我是你爸房下弟弟,比你爸小快15岁,但摇车的爷爷,杵拐的孙子啊!”说完大笑,大家跟着笑。还没等笑声结束,他又说道:“我上次见到玫瑰,还是在她上中学时,我找陈哥买计划烟时,玫瑰见到我还叫我一声叔叔呢,哈哈!”

    陈玫瑰和大家一一握握手,点点头,一直面带微笑。不过,她的心里已知道今天晚上算得上是鸿门宴了。陈玫瑰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我今天不会成为刘邦(典故鸿门宴中刘邦用计逃跑),我要做一回关羽单刀赴会!”

    陈思阳接着刚才那个自称陈叔的人介绍道:“玫瑰,这是五叔呢。”

    陈玫瑰只是点头微笑,没有说话。

    陈思阳是主人,故他很快就张罗着准备吃饭。“玫瑰,虽然这里都是长辈,但都说要等你回来开饭呢。”陈思阳有意无意的说。

    “让叔叔婶婶们久等,不好意思了。”陈玫瑰终于开口说话。

    大家按照本地的风俗各就各位,陈叔辈份最大,故坐在上方(进客厅面对的那一方),其他按辈份坐定。这时陈思阳发话了:“各位长辈!各位家人!因我父亲年事有点高,所以今晚他不能过来。不过老父亲也带话了,希望各位长辈、家人在我家喝好、吃好。”

    陈叔叔一听陈思阳说到老父亲又来劲:“是啊!以前我到城里来,跟老哥喝他个天晕地暗,是经常的事呢。”这时二婶啧一句:“你就是一个酒鬼!去年喝酒差一点淹死了,你还记得不记得?”陈思阳打圆场:“旧事不提,酒喝好为止,毕竟上了年岁了。”

    大家边说边喝边吃,陈思阳按辈份列序敬酒,尔后,陈玫瑰也按辈份敬酒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叔叔开始发话了:“我说玫瑰呀,开工厂还是家里人好啊!靠得住,别人不放心啊!”陈玫瑰静静听着陈叔叔的话,也没有答腔。陈叔叔接着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声音放大:“大岭村有一位叫宋建中的,他父亲我还有点认识,家里赤贫到底呀!这个宋建中有出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凭自己闯荡,现在在外面发了大财!前不久回来了,乡镇府敲锣打鼓,那真叫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他还捐款修了一条路,据说这条路起名为‘建中路’呢!”

    杜迟心里一惊,怎么这么巧合,四川还有一位宋建中!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老同学宋建中的消息了…

    陈思阳接陈叔叔话茬:“是啊!小妹开这么个小工厂,又是一女孩,还依靠家人多帮忙。等厂开好了,真赚钱了,不会忘记家里亲朋好友的呢。”这时陈叔叔端起酒杯,举向陈玫瑰:“玫瑰呀,你长大后,几乎没有回老家看看。你知道嘛,现在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陈玫瑰故作惊讶的问:“此话怎讲?”陈叔叔把一杯酒一口“闷”下肚,坐下来,有点神秘的对着陈玫瑰说:“你知道今天下午你开除的那个人是谁吗?”陈玫瑰看着陈叔叔:“我下午开除谁了?”陈叔叔一拍大腿,大笑:“就是那个到你办公室去的陈思清啊?”陈叔叔把头伸向前,压低嗓音对陈玫瑰说:“陈思清是我亲侄儿,陈思阳的嫡传兄弟啊!你把他给开除了,你说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吗?”陈叔叔说完,显得特别高兴的样子,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

    陈玫瑰故作想了想,说道:“是的,我下午找陈思清谈了谈,他上班时候喝酒了…”

    陈叔叔还没等陈玫瑰说完,接着说:“上班喝酒不对,下次改了不就行了嘛!”

    陈玫瑰看着陈叔叔,说:“具体是怎么处理的,车间高主任办了,这不是我过问的呢。”

    陈叔叔大声说:“工厂是你开的,车间主任算个球!你发个话,陈思清下不为例,这次就算了。”陈玫瑰听着陈叔叔这番言论,知道是谈不下去了,所以,也没有反驳,只听着满桌子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在说话,在评论,在安排。大概到了晚上十点钟,陈玫瑰看了看表,站起来,抱歉的端起酒杯,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还得回去休息,各位长辈、家人,我就不陪了。”陈玫瑰说完一杯酒喝完,习惯性的向大家挥挥手,准备起身走。这时陈叔叔站起来,抢着发话:“那陈思清没事了吧?”陈玫瑰慢慢的并略带微笑的说:“我明天问一下车间高主任,好不好?”陈叔叔看着陈玫瑰说话的表情,其实已有点泄气了,还想说的话没有说出来。陈玫瑰向自己嫂子打了声招呼,轻盈的走出哥哥家的门。

    第二天一大早,玫瑰工厂职工大会在园区一简易的空场地里开起来。

    玫瑰包装公司现有员工约200名左右,全部集中在一起,统一穿着深蓝色工作服,从远处看还是比较整齐的。陈玫瑰站在队伍前面,手拿着扩音器。8点整,陈玫瑰讲话。今天她讲话的重点是工厂制度是如何建立的,要如何执行,又是如何被破坏的。特别强调在玫瑰包装厂没有裙带关系,人情关系,一切以法律和工厂制度为准绳,任何人不得违反法律和工厂制度,没有变通可讲。陈玫瑰反问式的讲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工厂没有人情味呢?不是的。在工作中,在生产中,我们对员工讲变通,拉关系,不讲制度,那不是对大家好,那是在砸大家的饭碗!”最后,陈玫瑰声音比较大:“我们工厂刚刚成立,是新生婴儿,我们要共同保护它,爱护它!要让大家在玫瑰工厂上班有种自豪感,这是我们建厂的初衷,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达目的,誓不收兵!”陈玫瑰的讲话通俗易懂,没有什么大道理,今天的目的就是让在场所有员工知道,社会上的那些陈规陋习,甚至是歪门邪道,在新成立的玫瑰包装公司没有它的市场,在玫瑰公司讲人情,想靠关系立足是没有前途的。

    陈玫瑰讲完后,向大家鞠了一个躬,员工报以热烈的掌声!

    玫瑰工厂员工籍贯几乎100%属于A县的,并且很大部分人是相互熟悉知根知底,因此,“陈思清被亲戚老板炒了”的消息很快在全厂传开。有些通过各种关系进厂的员工感到很紧张。高申山进工厂连带前期培训还不到20天,已有五天早上迟到,其他的时间都是踩着上下班的点打考勤卡的。员工大会后,高申山回家专门与老婆协商,由他老婆接送小儿子,等工厂风声过后再看…

    李垚演说到这里,突然停下来。

    杜迟接着来:“中国人有模仿的基因,当有一人不遵纪守法并获得成功,违法的人就会多起来。但有前车之鉴,后面人也就不知觉的鉴起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 陈玫瑰巧应鸿门宴

    听杜老板这样“一槌定音”,在坐的人都不敢“冒险”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人继续看着李垚,似乎希望她还讲下去,也有的人在喝早茶。跟着杜迟时间久了后,绝大部分参会者已知道他的喜笑怒骂来自于哪里,总之,在这样的公司晨会上,只要不把话说错,其他的事你怎么做都没有关系,不会引火上身,反而会借机排除一些尴尬事。如何能在职场基业长青,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你与上司关系的处理,见风使舵,在职场上是褒义词,而不是骂人的话。

    “刚才李总不是说朋友一共有两件事嘛,还有一件事是孕期施计巧应地霸。说说看。”杜迟开会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是他超人的复述能力,你在会场上12345条说过后,也许你自己都忘记了其中的几条,而杜迟却能在气定神闲中把你说的话一字不落顺序完全一致地复述出来。

    李垚小嘴又开始叭叭,进入讲故事的境界。

    “我们家乡冬天是寒冷的…”

    林机锋在四川呆过好几年,深知大山区冬天的冷,听到李垚说起家乡的冬天,马上插话:古人说四川是天府之国,狗屁,冬天那种冷,室内又没有取暖设备,死人都能冻得活!

    李垚跟着大家笑了笑,然后又开始说起来---

    “有一天早上雾气很重,能见度在100米之内,天气预报已发出大雪的预警。出门办事的人们穿着笨厚,连平时爱美的潮流女也不得不加衣戴帽…”

    李垚很有演讲天赋,只这么几句情景描述,已把听者带入她美丽的家乡--

    陈玫瑰早上接到县某部门办公室打过来的电话,说上午有几个企业家碰头会,希望她亲自参加一下,陈玫瑰也答应参加。

    自从陈玫瑰返乡投资还不到五个月,各路组织都希望陈玫瑰加入进来,为A县的发展献计献策。

    “陈玫瑰打小就对当官没有兴趣,记得上小学时,班主任硬要她担任学习委员,她不愿意,竟赌气不去上学,这个事到现在我还记得呢。”

    杜迟马上提醒,要说与工作有关的事。李垚马上停住回忆她朋友儿时的一点一滴,小嘴又转说到---

    陈玫瑰如约走进某部门办公室。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几个男人正在腾云驾雾,看到陈玫瑰进了办公室,那个部门主任站起来,满面笑容并带着抱歉的语气说:“陈大老板来了,不好意思,我们把烟灭了吧。”部门主任边说边掐灭香烟。

    陈玫瑰也勉强笑笑,说一声:“没事,没事。”坐在部门主任桌子前的是大名鼎鼎的姚伍仪,见陈玫瑰进来,姚伍仪起身,伸手与陈玫瑰握手问好,陈玫瑰还礼问好。站在姚伍仪身边还有一个人,陈玫瑰不熟悉,但这个人主动走向前,大声笑道:“陈总!久仰!久仰!”这个人边说边向前与陈玫瑰握手,陈玫瑰也礼节性的与之握手。此人忙递给陈玫瑰名片:矾山镇副职,仝志。

    仝志身材短小,剃着平头,外表看很是干练。与仝志互递名片后,部门主任招呼大家都坐下来。

    部门主任办公室足有40平方米大小,大靠背椅子前侧有一组真皮沙发,围着可坐6个客人,可在此喝茶聊天谈工作。这时,办公室外勤人员一位长相标志的小女孩走进部门主任办公室,帮忙烧水泡茶。一系列当地标准的礼节过后,部门主任说起话来:“今天把各企业家请来,一是有一段时间大家没有在一起聊聊了。这是个信息社会,互通信息,互帮互助,很有必要,我们这个办公室作为ZF的帮手,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大家架桥牵线,支持各位生意做大做强。”

    这时姚伍仪答话了:“主任说的对,我县有句俗语,要发大家发,大家发财是真的发财啊!”仝志也附和道:“全民富裕,集体奔小康嘛!”

    陈玫瑰听着有点发懵圈,这是哪和哪啊。她盘算着今天的这几个人,又想到好几天前工厂后勤部反映姚伍仪公司向工厂推销厂服之事,估摸着这可能是一场“鸿门茶”(鸿门宴),于是也说道:“是呀!做生意就是要互相帮忙,众人拾柴火焰高呢,一人趟水不混沌呀!”

    部门主任连忙答腔:“是呀!是呀!陈总有眼界有眼界。”

    陈玫瑰喝了几口特制茶,再加上办公室烟雾还没有完全散去,这时她突然心里作呕,急忙走出房间,朝公共卫生间跑去。一到卫生间,陈玫瑰呕吐起来,将早上吃的一点食物全倒干净方止。

    过了一会,陈玫瑰对着卫生间的镜子,理了理头发,整了整戴饰,摸了摸快四个月的宝宝,然后又回到主任办公室。

    陈玫瑰这异常生理反映,在坐的各位也没有什么太在意,以为是她肠胃不舒服所致。等陈玫瑰从卫生间里走出来,主任站起身,看到她苍白的脸色,于是关心的问道:“陈总是不是身体欠佳?”陈玫瑰勉强的笑了笑:“这几天加班,可能受了点凉,早上又吃得多了点,故肠胃不舒服。”

    陈玫瑰的回答正印证了刚才这几个男人的“猜测”。

    谈话又到正题。这回还是部门主任说话:“姚总,陈总是熟悉的了,你们都是委员会成员,姚总还是大成员,按级别算是我的领导呢。”姚伍仪摆摆手,以示自己的谦虚态度。部门主任继续说:“姚总生意做到满A县呀。娱乐业、制造业、文化和餐饮业、商贸等行业,姚总都是佼佼者,也可说是业界翘楚。”

    部门主任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看大家,也包括陈玫瑰。

    陈玫瑰自始至终都面含微笑,态度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部门主任喝了一口茶,突然歪着头对坐在左面的陈玫瑰说道:“陈总知道矾山制衣厂吗?”

    陈玫瑰心里也知道部门主任想说啥,但矾山制衣厂她真的没有听说过,于是实话实说:“主任,我对制衣厂还真不是很熟悉。”

    部门主任更加认真起来:“矾山制衣厂是姚氏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产品已销售到省内外呀,是矾山镇龙头企业。”

    部门主任又停了一下,仝副长接着说:“姚总这个制衣厂,去年也为镇府挣了钱和面子,上交不少税收,还捐款给矾山中学,慈善家呀!”

    部门主任又接着说:“今年因为省外市场不怎么景气,所以我们都要帮帮姚总。”这时,姚伍仪插话了:“是啊!陈总也要帮帮我呀!反过来,如果陈总有什么困难,也只管招呼我一声,老哥我两肋插刀,哈哈!”

    陈玫瑰听了姚伍仪的话,看起来像是客气话,其实这里头笑里藏刀,内含**裸的威胁成分。但陈玫瑰还是心平气和的说:“我们工厂也就那二三百号工人,厂服是工厂统一配制的,但员工要出一半押金,工厂出一半,年初可能已预定了冬夏装,这样吧,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后勤部长。”

    陈玫瑰说完就打电话给工厂后勤部长。后勤部长明确回复,今年的厂服早已预定,是苏州一家制衣厂,价格十分公道。

    陈玫瑰这一招出来,场面凝固了约一分钟,姚伍仪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中华牌软香烟,放到精美的长条桌面上,但没有抽。

    长条桌面上放着一盘嫩绿的小竹林园艺,正含苞迎客似的。

    部门主任打破沉静,“生意不成情份在,以后还是有合作机会的。”

    仝副镇长好像有点不乐意,“这嘛,合同是死的,人是灵活的。苏州那么远还有运输成本,依我看,还是价低者得,自古如此。”

    姚伍仪干咳了一声。主任和仝副镇长立马看着他,只见他声音不大也不小的说:“合同嘛,白纸黑字,落笔要算数。”姚伍仪又看着陈玫瑰继续说:“陈总,苏州这家企业,我是有所了解的,它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啊!”

    陈玫瑰知道姚伍仪是想挑刺,于是说道:“我们工厂虽然是新开办的,但由于是股份公司,要对股东负责,所以,我们一开厂就引进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工厂采购是重点管理的区域,我想,姚总这么大的企业家,贵集团相关管理制度肯定比我公司完善的多了。”

    姚伍仪听到陈玫瑰说什么质量管理之类的话,他以前听过,但他的企业可不搞这一套,他有自己的管理方法和体系。于是又说:“这些什么管理是管不住苏州厂质量的,这样吧,正好我有兄弟有苏州这家工厂相关资料,届时,我叫兄弟送给陈总过目一下再决定。”姚伍仪停了一下,又想抽烟但还是没有抽,只是用手把玩中华香烟红色的精美烟盒,继续说:“矾山制衣厂,今年多招了一批工人,也是矾矿的下岗工人,没办法啊,响应ZF号召!如果我呢,把这部分工人裁掉,我的订单做不完。或者如果ZF早和我说今年还有安排下岗工人再就业任务,我今年的生产计划就不是这样呢。”

    仝副镇长不停的点头,连连称是。

    陈玫瑰今天听得多,说的少,姚伍仪说到这个份上,她不能不多说一点:“是呀!姚总说得对,代表了企业家的声音。我们做企业还是在ZF的照应下,为ZF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呢,虽然是招商引资引凤回巢项目的企业,但和姚总还是不能比,我这点生意在姚总那里,是十指和一指之间的关系。姚总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帮上忙的,姚总以及仝副镇长尽可放心。我呢,小女子一枚,求主任、仝副长及姚总的事,肯定多着呢。”陈玫瑰说完后又用大眼看了一圈,部门主任、仝副镇长和姚伍仪都含笑在,但此刻的笑与陈玫瑰刚进门时的笑是不一样的。

完本感言

    关于快递业的第一本书是写完了,但故事没有讲完,我先歇一歇。

    原本是想把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所以,第一本写快递业的书,写“实”的多,写“虚”的少。快递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只要经济不停滞,快递业也就不会止步不前,因此,杜迟和杜快俩兄弟不会满足,林机锋也不会就这样退休看太阳,黄晖仍旧激情四射,“快递女侠”威风依旧八面,王珊珊甘做家庭主妇?李满只会卖卖卖?一切的变数只是社会进步的小小缩影…

    “快递之王”会不断更迭闪现,好比马场的骏马,在经济大潮里你追我赶。你方唱罢我登场,我没歇场你登场,场场均有新人来,旧人不会寂落场!

    最后不能忘记感谢编辑的尽心指导。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181/ 第一时间欣赏快递王国快递王最新章节! 作者:骥晚焰所写的《快递王国快递王》为转载作品,快递王国快递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快递王国快递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快递王国快递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快递王国快递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快递王国快递王介绍:

杜迟出身于农村,初中毕业后来到深圳打工,从保安员再到快递员,一步一步地,几起几落,在命运眷顾和捉弄中成长,在人生竞争之路上艰难前行。有喜有乐,有悲有哭,爱憎分明,个性泾渭。
但从快递员成为快递之王,不能一言可尽,如何成王?道理奇灵却也符合常理。。。。快递王国快递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快递王国快递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快递王国快递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