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龙牙TXT下载大唐龙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龙牙全文阅读

作者:抉望     大唐龙牙txt下载     大唐龙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0章 干.了

    冷锋耸了耸肩,看了一眼冯盎说:“这位想必就是耿国公冯盎吧。”

    冯盎咧嘴一笑,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洁白的两排牙:“正是,想必阁下就是孙神医一直提起的冷锋先生吧!”

    冷锋对冯盎很有好感,他是冼夫人之孙,而且继承了冼夫人的英烈忠节,拒绝称王,使得唐初关中岭南之间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冼夫人,何许人也?

    冼夫人本名冼英,是百越地区的女首领,早在隋朝就依附朝廷,避免了刀兵。她先后被陈朝、隋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再后来,就连***总理都赞誉她:“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或许你与他并不熟识,但是必须敬重他。

    魏征是这样,他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谏官,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认得他。冯盎也是这样,一个能抵挡“称王”的诱惑,把和平放到第一位的人,在后世也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冷锋郑重地对冯盎施了一礼,倒让冯盎有些手足无措了:“阁下何必如此?”

    冷锋起身后笑道:“本应如此啊,耿国公是大唐朝臣最忠贞的一位,足矣称‘楷模’!”

    冯盎有些不好意思,干脆转移话题,指着地上的农民问道:“南疆盛行巫蛊之术,如果一个人无端身体消瘦,却腹大如斗,就会被人认为是被人下了蛊。

    这种说法最早来自巫医,但是我个人对巫医没什么好感,认为他们的话尽是谎言。今日见冷先生一语道破此人病因。冯盎敢问:此病是如何而来?”

    不止冯盎好奇,周围的百姓们也很好奇,岳阳虽是中原之地,可是也有很多人会得这种病。

    “喝生水,特别是河水。吃生肉,特别是河鱼野味。”

    孙思邈也没想到冷锋知道得这么清楚,可是,喝生水和吃生肉虽然不是养生之道,可是也不至于会引发这种病吧!

    “愿求详解!”

    冷锋摇了摇头:“好多寄生虫幼体都是寄生在野味身上,或者存在于河水中的。那时肉眼无法看到,可是进入人体以后,有些会吸食人肠胃的血液,有些会与人夺食物的营养。”

    冯盎问道:“它既然进入了人的肠胃中,难道不会变成……大粪吗?”

    冯盎词穷,只能用这个词汇。

    “不会,因为人根本消化不了它。”

    孙思邈叹息道:“茹毛饮血,那是野兽干的事儿,食脍饮生水,只是得一时口腹之欲罢了!”

    冯盎挠挠头:“老夫也时常饮生水,这毛病得戒掉啊!”

    众人等待多时,那个衙役才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药走了过来,仍旧不放心地问:“神医,让我父亲直接喝啊!”

    孙思邈把那个农民扶起来,掰开他的嘴对衙役说:“直接喝,巴豆会导泄,不会让人中毒的。来,干了!”

    衙役听孙思邈这么说,只能硬着头皮把药全灌进了他父亲的嘴里。

    冷锋又吩咐道:“你去挖一个深坑,底下填好干柴,等你父亲腹泻过后,把秽物彻底烧了埋掉!”

    衙役不放心地看了父亲一眼,也只能起身招呼其它衙役一起去挖坑找柴。

    “为何要焚烧大f…秽物?”

    冯盎及时刹住车,换了一个名词。

    “排出的秽物里,有很多的虫卵,处理不好很容易再传播。”

    正说着,地上还昏迷着的农民忽然痛苦地呻(蟹)吟起来,脑袋上出现了豆大的汗液,肚子也开始咕咕响。

    别驾周全吩咐身边的衙役说:“扶他走。”

    过了一会儿,那个衙役跑了过来,看他嘴角的样子显然是吐了。

    “神医,我父亲他排出了很多的……虫子。”

    孙思邈点点头,吩咐道:“这一夜,你父亲都会一直腹泻,你要多多给他喝糖水、盐水,一杯加一捏就够了。到明日清晨,不要给他喂食,饿了也要忍住。到明日晚间再喂他一些稀粥,记下了吗?”

    衙役躬身道:“记下了,父亲这病已经折磨了两年了,今日多谢神医出手相救。”

    说完,衙役又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这是诊金,神医觉得不够的话我再回家去取。”

    孙思邈推辞道:“贫道是出家人,就要济世救人,贫道所为不过是口述罢了,你若不安,贫道取些就是。”

    说完,孙思邈从衙役捧着的铜钱里取了一枚。

    眼看天光彻底消退,星星都要露出来了,冷锋看了一眼一车已经装满的鸡蛋,小声地对孙思邈说:“我还有士兵在湖畔等着我去送吃的,明天再来见你。”

    孙思邈点了点头,然后从腿上的枪套里掏出手枪,对冷锋说:“所幸一路顺风,只是遇到毒蛇野兽用了这法器的十颗子弹而已,现在还给你吧。”

    冷锋摇了摇头:“你先拿着,等回到长安再给我吧。”

    说完,冷锋又问冯盎:“耿国公不知打算何时启程?皇帝派我南下,就是来接你的。”

    冯盎笑道:“就后日清晨吧!有些尾巴还没露头,去掉了尾巴咱们再走。”

    原来冯盎居然已经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不愧是常年征战的人物!

    冷锋就知道冯盎这一行不会这么顺利,看来还真的有人想让冯盎倒霉,于是压低声音问:

    “多少人?”

    冯盎摇了摇头:“不清楚,不过一定不会太多,而且是精锐。敢尾随五千甲士的,定然不是莽夫。

    我临时决定进城,就是想把他们引出来,看样子岳阳还是不够,估计得到长安他们才会现身。”

    “听明白了,他们想让关内岭南分裂、大战,你在岳阳城倒霉和在长安城倒霉是两码事儿。”

    冯盎压低声音笑道:“哈哈,老夫出来时,就给家里吩咐好了,就算老夫倒了霉,也不要上当受骗。”

    冷锋点了点头,说:“既如此,你尽量跟着老孙。他手里的东西应该能护你一时周全。”

第121章 冯盎的箭技

    冯盎哈哈大笑:“老夫一生什么魑魅魍魉没见识过,一些小人罢了,能奈我何?”

    冷锋笑道:“既如此,那我就走了,明日再来与冯公对饮。”

    有些人需要操心,有些人却不需要。

    冯盎的本事,可不是吹的。贞观五年,冯盎来朝后不久,罗、窦诸洞獠就叛变了,李世民下诏让冯盎率众二万为诸军先锋。

    叛贼据险而守不容易攻打,冯盎持弩对身边的人说:“矢尽,胜负可知矣。”于是连发七箭,射杀了七人。(ps:旧唐书里记载的故事)

    那一场战争自然是大胜!

    两枚铜钱,就征用了驴车,顺便还聘请了一个车夫。

    二狗子他们挖了好大一个水坑,里面堆满了银鱼,连锅都架好了,就等冷锋把鸡蛋带来了。

    银鱼炒鸡蛋的味道自然是绝品,有些没吃够的士兵甚至打着火把又下水捞鱼。

    回到刺史府,风言笑已经给冯盎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

    三杯酒下肚,冯盎问风言笑:“冷锋先生说他是皇帝派来的,你可知道怎么回事?”

    风言笑摒退左右后笑道:“确实如此,国公确实是陛下派来接应您的。”

    冯盎筷子都掉到桌子上了:“他也是国公?这么年轻?难道是袭爵?不对啊,袭爵应该是郡公才对!”

    对于“国公”这个爵位,冯盎还是了解的。

    国公这种爵位,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功劳、资历。

    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程咬金等一干秦王府旧人,是李世民的篡位最忠实的手下。从龙之功啊!自然可以换得国公的位子。

    魏征、萧、李纲等人,虽然没有从龙之功,但是资历够,声望够,得封国公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由此可见国公不仅仅是一个爵位,更是一种荣耀。袭爵而来的郡公虽然只比国公低一等,可是难免会给人一种“啃老”的感觉,哪怕面对因功劳得到的县公也抬不起头来。

    “不是袭爵。”风言笑很肯定地说:“是因功而来!”

    这下连孙思邈都破了“食不言”的戒,狐疑道:“他立了什么功劳,竟然能得封国公?”

    风言笑笑道:“那就不是在下一个刺史能够知道的了,不过既然他怀揣陛下‘便宜行事’的圣旨,想来一定是天子近臣。”

    冯盎苦笑道:“本来想把他拐带到岭南的,这下可就不妙了,老夫不能挖皇帝的墙角啊!”

    孙思邈忍不住笑了一下。

    没错,冯盎此次进京,一是进京朝拜皇帝,二就是想把孙思邈说的高人请到岭南。

    与安居乐业的中原不同,岭南的人一直在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

    与天斗:岭南气候湿热,雨季多洪水,风季多狂风,就这两样,每年都会带走不少人的姓名。

    与地斗:岭南多水泽,十里八乡之间单单是赶路都会出人命。

    与野兽斗:这就不用多言了,如果按照现在的动物保护,法,岭南的人反而会被列为保护动物!

    冯盎的毕生所愿就是让岭南人也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听孙思邈说起冷锋这个人,立刻动了心。这次进京带的财宝,只有一半是给皇帝的,另一边就是他探访贤人用的。

    可惜了,他已经是皇帝手下的了,这事儿变的!

    风言笑又感慨道:“国公可是我大唐名人啊!”

    “咳咳……名人?何解?”孙思邈又忍不住张嘴说话了。

    风言笑起身道:“容在下离席去取一物!”

    不一会儿,风言笑拿过来一个卷轴,展开给冯盎和孙思邈看。

    “这是名动长安的两篇《阿房宫赋》。其一为御史大夫魏征所作,其二为国公所作。当日五姓豪门和朝臣在国公的天下楼论赋,此二篇一出,无人不服!

    当日,又上演了《三都赋》的旧事,长安有学之士争相抄写,一时间,‘长安纸贵’啊!

    如果不是舍弟在长安为官,给在下送来,在下也没有机会欣赏此等雅文啊!”

    冯盎虽然自称武将,可是他毕竟家学渊源,幼时读过不少书,在这个全民文盲的年代,也算饱读诗书了。

    两篇赋看完,冯盎长舒一口气说:“果真是雅文,借古喻今,历史上的事儿确实有借鉴的地方。

    赵佗虽然在位81年,可是南越并没有得到发展,到现在,几百年了!南越还是这个死样子,战国七雄今安在?分裂永远是要走向统一的。除了平添无数亡魂以外,又有什么区别。”

    风言笑拱手道:“耿国公之言,令人振聋发聩啊!”

    孙思邈吃完了饭,也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个怪圈,什么时候一个国家万世永昌,才会有大同世界的到来。”

    风言笑道:“《礼记礼运》篇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啊!孙神医说得对,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个怪圈,百姓贫而转富,富而归贫,天下战乱不休,如何才能达到大同世界啊!”

    冯盎不知道礼记,但是他向往这种天下为公,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子,所以第二天一早,他连早饭都没吃就急急驱马出城。

    昨夜欣赏了国公的雅文,再加上孙思邈说过他与几个将军比武的战绩,就知道这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武人就该打打架,文人就该谈谈话。这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酒了!

    看着冯盎带来的一堆酒,冷锋就反胃。

    来到唐朝以前,他最多喝点葡萄酒,还是当饮料喝,谁知道到了唐朝反而跟酒精杠上了。

    酒对于古人来说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李白喝酒,诗歌张口就来;武松喝酒,三十碗下肚,打死景阳冈大虫;关羽喝酒,温酒不凉,顷刻间斩了华雄。竹林七贤之中,最好酒的刘伶,有“醉侯”的称号,甚至吩咐仆人拎着锄头,如果自己喝酒醉死了,就地掩埋。

第122章 比试

    竹林七贤可是大名人,在刘伶弄了这么一出以后,“醉酒醉死”成了最风雅的死法。

    酒桌上,你就算喝到吐了一桌子,甚至吐了宾客一身,也不会有人怪罪,反而会夸赞你让人“宾至如归”。“以茶代酒”这种行为只是妇女儿童的专利!

    冯盎带来的是南方的果子酒,如果是天下楼的高度白酒,冷锋打死都不会和他一起喝!

    一桌酒菜,只有冷锋、冯盎和孙思邈够资格坐下,冯盎的五千甲士和一千二百龙牙军只能在湖边列着队干瞪眼。

    这就是身份地位的约束,如果是出兵在外,主帅可以和士兵同吃,这叫亲兵。可是如果主帅设宴款待别人,手下是不能同座的。

    冯盎是豪爽的,杯子碗完全不用,就抱着酒坛子喝,桌上也没有青菜,全是肘子一类的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才叫豪爽不是!

    冷锋对这种啤酒一样度数的酒来者不拒,不一会儿两坛子就下了肚,可是转身一看车上的酒坛子,却立刻发了愁。

    冯盎看到冷锋的动作立刻问道:“咦?国公看车干什么?可是嫌不够?”

    不够你个大头鬼啊!

    “冯公,此间就你我二人喝酒,未免无趣,我看您麾下都是虎狼之士,刚好我龙牙军的崽子们也不弱,不如咱们切磋切磋?”

    听到这话,冯盎立刻两眼放光,他自认打不过冷锋,可是如果是手下嘛……

    “甚好!不知如何比试?”

    “那就一人出一次题,咱们各自点将,获胜士兵有酒喝,败者由胜者惩罚。在下厚颜先出吧。比力气如何?”

    冯盎大笑道:“比力气不错,嘎鲁,就你了!”

    冯盎话音刚落,五千甲士里就走出了一个狗熊一样魁梧的汉子,再配上他那岭南人特有的黑面孔,真的很像一头熊。

    “李三牛!出来!”

    纯粹的力气方面,李三牛可是比李二牛还要厉害的。

    李三牛嘿嘿一笑,就站了出来。

    两头狗熊之间很有共同语言,嘎鲁冲李三牛一乐:“兄弟,咱俩顶牛怎么样?”

    “顶牛?行啊!”

    说完,李三牛脱掉头盔,微微躬身,伸出双臂双手抓在嘎鲁肩膀上,嘎鲁也这样把双手抓在李三牛肩膀上,当两个人头和头对到一起后,都各自绷紧了肌肉,脚底下的泥土都引出了深深的脚印。

    “来啊!兄弟!”

    “来!!”

    李三牛话音刚落,两个人同时爆发了力气,用力地顶对方。

    “嘎鲁!嘎鲁!嘎鲁!”

    “三牛!三牛!三牛!”

    双方将士同时呐喊助威,在助威声里,李三牛和嘎鲁叫得更起劲,脖子上的青筋都绷得好似即将炸裂一般,两人脚都快没入湿润的土壤里了。

    李三牛的力气可是猛队当之无愧的第一,全力一脚甚至能踹倒骏马。

    嘎鲁也是冯盎麾下第一勇士,比拼力气从未输过。

    汗水像小溪一样从两个狗熊一般的汉子身上流下,如果比拼耐力,肯定是李三牛更胜一筹,可是嘎鲁猛地一咬嘴唇,却是陡然间爆发出了更大的力量,直接把李三牛顶倒了。

    “嘎鲁!嘎鲁!嘎鲁!”冯盎麾下的甲士们呼喊得更加起劲,连龙牙军这边也呼喊起来。

    这里没有胜负,只有精彩的顶牛?还是还是精彩的对决吧!

    冯盎哈哈大笑,吩咐身边的人给嘎鲁送过去一坛子酒。

    嘎鲁接过酒,只喝了半坛子,然后把剩下的一半递给李三牛说:“俺嘎鲁交你这个朋友,就惩罚你把这半坛子酒喝了吧!”

    李三牛接过酒一饮而尽,两个人互相锤了一拳,就各自回队伍里了。

    冯盎笑道:“这嘎鲁可是我们岭南第一猛士,想不到差点输了。来来来,第二局老夫出题,这一次比速度!老夫忘记给孙神医带些素菜了,丢人的很。蒙石,你上,你和国公的军士一起出发,去岳阳城买些素菜,谁先回来谁赢。”

    甲士队伍里走出来一个瘦高的家伙,刚一出来,连老孙都吃了一惊,因为这个家伙两条腿出奇的长,都有点“脖子以下全是腿”的感觉了。

    这样的奇人参加奥运会,妥妥的金牌得主。

    冷锋对这场比试不抱希望,干脆就“以下驷对上驷”了,随口说:“三十三狗子,就你了。”

    二狗子憋红了脸,凑到冷锋身边小声说:“老大,三十三狗子是猴子啊……”

    冷锋压低声音说:“我随口叫的,这样的人,你们能跑的过?”

    二狗子把盔甲三棱刺全都扒下来,扔到地上说:“老大,看我给你赢了这一局!不赢我就跳湖自杀!”

    太丢人了啊!老大居然不信任自己部下,那家伙不就腿长吗?他跑一步老子跑三步!

    一声令下,二狗子和蒙石一起冲了出去。

    蒙石腿长的怪异,跑起来也跟要起飞一样,二狗子则提着一口气,箭一样射-了出去!居然把蒙石超过了!!

    冷锋微微一笑,看来自己无意中还用了一回激将法。

    “国公,这儿人还需一段时间回来,咱们开下一场如何?”

    冷锋点头,想了一下说:“这回比憋气吧!咱们就在湖边,看看哪个将士进水更能憋气!”

    冯盎笑道:“这个可就是我们这边占便宜了,冯子路,你来!”

    人群里走出了一个瘦瘦小小的青年,听到他姓冯,再考虑到冯盎有他娘的三十个儿子,冷锋忍不住问道:“这是您儿子?”

    冯盎摇了摇头:“我儿子都叫冯智什么什么的,这是我当年路上捡来的孩子,就跟了我姓。”

    冷锋点点头,然后一挥手:“黄泽睿,出来!”

    黄泽睿剑法很厉害,但是潜水更厉害!昨天冷锋见他在警戒位进水以后好长时间没露头,还以为他被鳄鱼叼走了,结果漫长的等待过后这家伙才露头,手里抓着一条奇形怪状的鱼说是传说里的“龙鱼”,吃了能在水下呼吸。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吃了龙鱼以后,黄泽睿反而上吐下泻。

第123章 迅猛两队的特色

    虽然黄泽睿没有获得水下呼吸的特异功能,可是他自身憋气的时间已经像特异功能了。

    冯子路和黄泽睿对视一眼,就开始脱身上的盔甲,直到身上只剩下兜裆布和内裤以后才停下来。想要比拼水下憋气,身上的任何东西都是负担!

    李二牛凑过去说:“来来来,准备好!一……二……三!”

    三的声音刚一落,冯子路和黄泽睿就扎进了水里,水波逐渐平静后,湖面上死一般的寂静。

    冯盎喝了一口酒,随后说:“咱们来第四场吧,冯子路憋气的时间可长了。”

    冷锋对黄泽睿也很有信心,点点头说:“这第四场,还请冯公出题。”

    冯盎想了想,忽然一拍手:“都是军中子弟,怎么能不摔跤?来来来,下一场咱们摔跤吧!”

    摔跤?这得找李二牛啊!李二牛可是猛队里的摔跤老大,号称摔倒猛队无敌手,李三牛虽然力气比李二牛大,可是论摔跤技术,却拍马难及。

    冷锋朝李二牛挥了挥手:“李二牛,就你了!”

    李二牛听到冷锋终于点到他了,立刻开始卸甲。李三牛殷勤地替李二牛卸甲,还不时说:“队长加油,干他丫的。”

    李二牛把上身的衣服全都脱掉,只留下一条裤子,花岗岩般黝黑的肌肉在阳光下甚至闪烁着光泽。

    身上那些疤痕虽然不深,却也狰狞无比,看到这些疤痕,就知道李二牛是久经沙场的悍卒。

    冯盎指着一个体格不亚于嘎鲁的家伙说:“蒙泰,你来摔跤!”

    蒙泰捶了捶胸口,也开始卸甲,露出了坚硬的腱子肉,步步如鼓般走到了李二牛面前。

    两个人等士兵画好场地后,都凶猛地扑向对手,宛如猛虎扑食一般凶悍。

    扑到一起后,都不停地变换身形,时攻时受,让人眼花缭乱。湖边地面湿润,卷不起尘土,可是泥土却在四处飞溅,可见两个人用了多大力气。

    冯盎看着李二牛和蒙泰的样子赞叹不已:“这才是悍将啊!来人,给他俩一人准备一坛酒,获胜的,给他一个肘子!”

    李二牛无暇去听冯盎喊了什么,他第一次遇到如此难缠的对手,对方一定是熟练摔跤的老油条!事不可为即刻转攻为守,攻时力如雷霆,退时速如灵蛇,难缠!难缠!

    可是再难缠也得赢!

    输了的话还有什么脸面给兄弟们带头!

    这么想着,李二牛立刻转守为攻,蒙泰已经到了圈边,他不再想着撂倒对手,而是打算蒙泰推出去!

    蒙泰岂能让李二牛如愿,一只脚完全踏进土里,全力以赴抵挡李二牛这一推!

    “嘿!”李二牛前冲的力道完全止住,反而伸手揽住了蒙泰的后腰,把他往前按!

    啪!蒙泰没想到李二牛在电光火石之间换了套路,被李二牛按到在地,在湿润的泥土上留下了一个人印儿。

    “好!”

    冯盎第一个鼓掌,丝毫不为蒙泰的失败而生气。

    李二牛得了一个肘子,一手提着肘子,一手拍拍蒙泰的肩膀说:“好兄弟!你找个刀子,咱们一起吃!”

    蒙泰咧着嘴笑了,刚才他来了个狗啃泥,牙上还在冒血,却丝毫也不生气,岭南人最敬重勇士,受勇士相邀一起食肉更是一种荣耀。

    冯盎看着坐在一起喝酒吃肉,亲如兄弟的李二牛和蒙泰,对冷锋说:“国公手下尽是精锐啊!这汉子摔跤技术好得很,好得很啊!”

    冷锋笑道:“这第四场已经分出了胜负,第五场轮到在下出题了!”

    冯盎大笑:“国公请!”

    冷锋想了想说:“不如咱们两方将士比比搏杀吧!穿上盔甲,不用刀剑,改用木棍就行。要害被命中的输,如何?”

    冯盎手下永远不缺人才,这跟李世民很像,遇到事情,李世民总能从犄角旮旯里叫出一个心腹。

    “刘文武!”

    “三狗子!”

    两个风格迥异的名字被冷锋和冯盎喊了出来。

    三狗子大笑着拔出横刀,就去树林里砍木棍。

    刘文武却不需要砍木棍,岭南甲士里就有用双木枪的,把铁枪头去掉,等打完再按回去就是了。

    三狗子砍完木棍回来,冯子路正好憋不住从水里露出了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还捂着鼻子,貌似辛苦,显然在水里呛到了水。

    感受到对手露头了,黄泽睿才不紧不慢地露出头,大气都不喘,就往岸边游,看样子远远不到极限。

    冯盎指着黄泽睿说:“你这手下不是属鱼的吧!这么能憋气?”

    冷锋也有点怀疑黄泽睿这家伙是不是返祖了,在水里憋了这么长时间都面不红气不喘的。

    三狗子砍得木棍跟他的三棱刺一般长短,虽然份量轻,但是却更灵活了。

    刘文武看着在三狗子手上上下翻腾的短木棍,立刻警惕起来。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看他用短木棍灵活的样子,这个对手不好对付啊!

    “打?”刘文武性格沉默,只是这时问了一个字。

    “开始吧!”三狗子脚步一错,就前进了一大步,左肩膀前倾,掩盖住了右臂的动作。

    刘文武则后退,既然对手的木棍比较短,拉长距离才是取胜之道!

    可是他没有预料到三狗子的速度很快,他才退后一步,三狗子已经近了他的身!

    李靖曾经总结过迅猛两队的特色:“迅猛两队的敌人最痛苦的事儿,就是被猛队盯上,和被迅队近身!”

    猛队上了战场就是一群蛮牛,让李靖用得得心应手,只要给猛队一个目标,哪怕是在敌阵的另一边,猛队也会像钉子一样狠狠地穿过去,想要避过猛队的狼牙棒绞肉机,除非速度远超猛队。

    迅队都是用三棱刺的,这种近身武器被他们耍得出神入化,一旦敌人被近了身,干脆就放弃抵抗吧,只有等死。

    刘文武不知道这些,他见三狗子近了身,手里的木棍应激反应一般瞬间砍了过去。

    三狗子弯腰横移了一步,刘文武的木棍就几乎贴着他的胳膊滑了下去。

第124章 不愧惊雷之名!

    胸口!(前进,横跨)

    腋下!(再前进,转身)

    后脑!

    接连三刺,一气呵成!

    刘文武此时才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摸着自己后脑,他居然被连刺了三次!

    三狗子下手很有分寸,只是一沾即走,等刘文武反应过来时,三狗子已经收回了木棍。

    冯盎揉了揉眼睛,刚刚三狗子的速度太快了,他好像看到了三次刺击?

    转移目光后,冯盎发现冷锋腰间也挂着一把三棱刺,忍不住对冷锋说:“国公,你腰间挂着的,可是与那三……三狗子一样的武器?”

    冷锋摘下三棱刺说:“哦,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用的也不一样。”

    冯盎伸出双手道:“可否借之一观?”

    跟一个将军讨要随身佩剑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冯盎伸出双手接三棱刺表示敬重。

    冷锋不知道这里的道道,很随意地就把三棱刺递了过去。

    冯盎抓住三棱刺柄,一抽,就忍不住赞叹:“好兵器!”

    彻底抽出以后,冯盎一用力,三棱刺就刺进了桌子,又赞叹道:“好锋锐!国公这武器虽然不方便砍,但是用来直刺却很厉害!”

    冷锋笑道:“冯公既然感兴趣,那这个三棱刺就送给您了!”

    “三棱刺?好名字!既如此,那老夫也赠国公一物。”

    说完,冯盎朝身后的甲兵伸了伸手,甲兵就把一把强弓送了过来。

    冯盎把弓递给冷锋说:“这把弓陪伴老夫多年,是一把五石强弓,射杀敌人无数,今日就送给国公吧!”

    冷锋苦笑道:“五石强弓,在下可用不了!这把弓陪伴冯公多年,君子不夺人所爱,冯公就不必割爱了。”

    冯盎见冷锋不想要,就又拿过一把刀,连鞘递给冷锋说:“既然国公用不了强弓,这刀怎么也要收下。此为松纹古锭刀,据说是孙坚在汜水关时用的武器,虽经百年时光,依旧锐利。国公万不可再推辞了。”

    孙坚的佩刀?古董啊!这个……这个可以见识一下!

    冷锋接过刀,刚一抽出刀,一抹蛰眼的寒光就露了出来。

    “好刀!”冷锋忍不住赞叹,谁说古人的冶铁技术就一定不如现代的?这把松纹古锭刀历经几百年,依然锋利如斯。越王勾践剑虽然深埋地下千年,出土时依然锋利到能割破考古人员的手。

    既然是孙坚的佩刀,拿回家当古董收藏一下也是不错的!

    不过,拿一个刚打造几个月的三棱刺换取几百年的名人佩刀,这么不要脸的事儿冷锋还干不出来。

    于是朝四狗子伸伸手,把他的箭匣要了过来。

    “冯公,我那三棱刺的价值,可比不上您这把松纹古锭刀啊!既然您是弓箭高手,在下再送您一物!”

    冯盎大笑道:“咱们俩这样送来送去的,什么时候是个头?罢了罢了……”

    冷锋神秘地笑了一下:“冯公,您还是看看这东西比较好。”

    冯盎眼看冷锋发出了神秘的笑容,也露出了探究的神色。

    冷锋打开箭匣,拿出一支惊雷箭,交给了冯盎。

    冯盎拿着惊雷箭仔细地看了一遍,说:“我看不出这支箭有什么特点,就是一支半截铁杆的箭罢了,国公可否告知老夫这是什么箭?”

    冷锋指着铁杆末尾的一个小豁口说:“冯公扣一下那里。”

    冯盎按照冷锋指的地方一扣,扣出了一长截裹着蜡的引信。

    “此物名为‘惊雷箭’,用火点燃豁口处的引信后再射出去,会爆炸。”

    “惊雷箭?爆炸?”

    冷锋又把四狗子背上的弓取下,跟冯盎说:“冯公,就由我给您演示一番!”

    说完,冷锋站了起来,搭弓引箭,把弓拉到了一半,对四狗子说:“五寸长。”

    四狗子听了要求,就从身上拿下小剪子,把引信减到五寸长。然后掏出火折子吹着,凑到冷锋身后点燃了引信。

    拉弓、射箭!

    惊雷箭射到了百步远处的一棵树上。

    冯盎忍不住说:“这惊雷箭也………”

    嘭!

    冯盎的话还没说完,惊雷箭炸了!

    惊雷司制造惊雷箭从来都是精益求精的,打造箭杆、填火药、安装引信、装后箭杆、摸蜡防水。这一套流程稍有不合格就会废弃重做,张仲清可是拍着脑袋保证过的,要是惊雷箭有一成以上的哑火,他就把自己脑袋摘下来!

    冯盎听见惊雷箭的动静,又眼看惊雷箭把大树炸出了一个大坑,吓得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这……不愧是惊雷箭啊!不愧惊雷之名!”

    冯盎忍不住又在箭匣中取出一支箭,放在手上又一次仔细地观察。

    “这里面到底放了什么东西,难道是把雨天的雷电封存到了箭里,才有如此威力?”

    孙思邈摸了摸大腿上的手枪,问冷锋:“难道,是和这个叫手枪的法器差不多的东西?”

    冷锋点了点头:“原理一样,只不过手枪的子弹要的是线性杀伤力,惊雷箭要的是爆炸杀伤力!”

    亮一亮惊雷箭的威力,是李世民特意对冷锋吩咐的事情。

    冯盎现在固然没有反心,可是没人敢保证以后就不会有,亮出惊雷箭,就是为了震慑冯盎。

    身为帝王李世民免不了感染上“猜疑”这个皇帝共有的职业病。

    冷锋可以很肯定地说,冯盎一生都不会叛乱!

    可是,这话估计连魏征都不会完全相信。

    四狗子劝说道:“这惊雷箭一个箭匣里装有十支,惊雷箭需要避水、避火存放。箭匣本身防水防火,所以冯公最好还是把惊雷箭放回箭匣里。”

    没错,惊雷司就是这么厉害,惊雷箭易燃易潮,他们就研究出了专门存放惊雷箭的箭匣。

    箭匣内有十个卡扣,保证惊雷箭在里面不会来回碰撞,箭匣开口处有软牛皮作密封,除非是把箭匣泡水里,否则是不会进水的。

    冯盎小心翼翼地把惊雷箭放回箭匣里,把卡扣安好,对冷锋说:“有这九支惊雷箭护身,就算尾巴是一万人,老夫也敢带人干掉他们!”

第125章 动身

    冷锋不知道冯盎为何如此肯定身后有尾巴,难道是他那身为主将的直觉?

    直觉这个东西其实非常不靠谱,谈殿的部下就算是再厉害,难道还能一路追到长安?眼看夏意将去,这个时候向长安赶路,一直提防着尾巴可不行!

    冯盎得到了九支惊雷箭,笑得合不拢嘴,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箭手之一,自然特别喜欢强力的弓箭,更何况惊雷箭这种东西,已经完完全全超过了“箭”的范畴,或者……应该叫它极限弱化版rpg火箭筒?

    李三牛和嘎鲁,李二牛和蒙泰,冯子路和黄泽睿,刘文武和三狗子,四场比赛,冯盎这边只赢了一场,二狗子和蒙石还在路上,胜负未分。

    觥筹交错,就在冷锋觉得自己实在是喝不下的时候,二狗子抱着一个餐盒跑了回来,而蒙石的身影竟然还没出现!

    “脸红脖子粗”已经不足以形容二狗子的样子了,看他嘴张得像河马一样大,大家都担心他会不会把肺给喘出来!

    “我……我……我回……回来……来了!还有……”

    二狗子把餐盒放到孙思邈面前,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完就昏了过去。

    冯盎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二狗子,孙思邈也急忙伸出手抓住二狗子的腕脉查看情况。

    “嗯,没什么大事,只是力竭昏迷过去了。”

    孙思邈的医术高明,既然他说二狗子没事儿那就是没事儿了。

    冷锋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把二狗子逼成了这样。

    孙思邈又从怀里拿出布囊,挑了两根银针,在二狗子身上扎了两下,然后再抓住二狗子的脖子一阵儿按摩敲打,二狗子居然很快地醒了过来。

    “呼~”二狗子长舒一口气,还没呼完,又生生地停住了,大声喊:“老大!老大!”

    冷锋凑过来说:“我在呢。”

    二狗子咕噜一下爬起来,急忙说:“有尾巴!真的有尾巴!蒙石我俩在回来的半路上察觉到有人窥视,于是兵分两路,他往别处跑了,我回来报信儿!”

    “看清楚是多少人,什么样子了吗!”

    冯盎原本醉酒的模样荡然无存,一股猛虎般的气势升腾而起。

    二狗子摇了摇头:“只是看到了身上带着武器且浑身绿叶的一个人影,我看的很清楚,不是猿猴一类的动物。”

    冯盎冷哼一声:“绿叶遮身,没错了,是谈殿手下的藤甲兵!”

    “藤甲兵?什么藤甲?”

    冷锋总觉得藤甲这个名字很熟悉,可是有点记不清是在哪里听过的了。

    冯盎给冷锋解惑道:“藤甲是一种铠甲,岭南士兵一般都是穿戴藤甲的。它是以藤蔓浸水半月,出水晾晒三日,油浸七日到十日之间,再刷桐油后编制而成。虽是木质,却不是寻常人能一刀砍碎的。

    冯家屡世承蒙中原皇帝恩典,熟识冶铁技术,才能有这五千甲士!”

    (别以为冯盎手下的五千人穿的也是藤甲啊读者大老爷们!)

    冯盎这么一说,冷锋想起来了,这不就是三国时期让魏延屡战屡败的乌戈国士兵穿的铠甲嘛!

    “可是蜀国诸葛火烧三万藤甲兵的那个藤甲?”

    冯盎点了点头:“正是,刚刚老夫说的方法是岭南的制法,谈殿手下有一群藤甲兵精锐,取材自南诏的藤蔓,用的也是乌戈国的古方,一件藤甲需要历时两年才可以制作完成!比寻常藤甲更加坚固,就是老夫亲自射箭,也只能堪堪射透,无法伤及藤甲兵的性命。”

    连冯盎射箭都射不透,这藤甲可就有点厉害了!

    冯盎和张文一样,用的都是五石强弓,这种级别的弓非勇猛之人不可开。张文全力的一箭,甚至能在百步开外钉进铁甲,可是如果说冯盎的一箭都只能射透,却无法造成杀伤,这藤甲已经不比金属铠甲弱多少了!

    冷锋站了起来,对冯盎说:“冯公,咱们动身吧,找个地方把他们引出来!”

    冯盎点了点头,谈殿手下藤甲兵不过一千,就是都派出来,自己这方有六千多虎狼之士,怎么也能弄死他们。

    孙思邈这时候却说:“临行前,老道要回岳阳城一趟,昨夜那个腹内有恶虫的病人还不知道怎么样了,怎么也要确定他转危为安了,老道才好离开。”

    医者父母心,孙思邈是一个优秀的大夫,这样的的操守是必须尊敬的,哪怕因为这个耽误行程。

    在岳阳城内的一处民居,孙思邈给虚弱的病人诊了脉,点了点头,对那个衙役说:“你父亲现在已经无碍,过些日子会脾胃虚弱,切记不要多食,六分饱就行。什么时候健步如飞了,就可以照常吃饭了。”

    衙役急忙躬身道:“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了却了心事,孙思邈才对冷锋说:“好了,咱们走吧!”

    五千甲兵离城,风言笑才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走了啊!nnd,五千多大爷这两天可吃了不少东西,岳阳府库都少了一角!

    眼见冯盎的人离开了地平线,风言笑才对周全说:“赶紧的,咱们上表陛下,今年的赋税少了这么多,得提前告知陛下啊!”

    不得不说风言笑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唐初天下税收就是一个筛子,到处都有漏洞。像扬州刺史、安民县县令这样的官员可是不少。

    李世民虽然坐着龙椅,可是毕竟他刚刚即位,没法第一时间整肃这些,扬州等边缘城市离长安太远。

    “鞭长莫及”这个词非常适用于这个状况。

    冯盎也是一样,岭南不同于中原,他虽然拒绝称王,可是在岭南,他就是“无冕之王”,朝廷根本不会向岭南讨要赋税。

    可是这一次冯盎进京朝拜皇帝,为了表示对中原的敬重,带了不少好东西。

    黄金,论箱。

    宝石,论箱。

    虽然没有美女,可是单单这两样就足矣表示诚心了。

    冯盎这一次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对皇帝说:“我不造反,就想让岭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第126章 荆州

    岳阳向北,就是荆州,荆州这个地方很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一句话。

    赤壁之战后,荆州的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率领部队入蜀以后,留下五虎良将的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ps:强调一下,南郡是刘备跟孙权“借”的,借的!我一直不明白为啥地盘还能借!

    荆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就导致了这里的纷争不断,曹操独大,刘备和孙权经常联合起来“斗地主”,斗完地主也不散局,两个“农民”还要打打牌、较量一下。

    其实,“大意”失荆州的说法是不太对的,关羽丢掉荆州并不单单是大意的原因。

    “云长此人,固然有‘温酒斩华雄’的勇猛,却也免不了沾染武人刚愎自用的毛病!”

    向路人询问后知道已经抵达荆州地界后,冯盎忍不住谈起了关羽:

    “据陈寿《三国志》所书:‘称万人敌,为世虎臣,然刚而自矜’。

    孙权欲为子求关羽之女,关羽反而怒斥来使,说:‘虎女怎配犬子’。这话惹得孙权大怒,让关羽白白错过了一次联姻的机会。”

    冷锋知道三国的故事,可是好多具体的东西他却不知道,只能默默听冯盎说书。

    “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或许也可以说是关羽的狂妄自大导致了荆州三郡失陷啊!”

    冷锋勒了勒马缰绳,让踏雪走的慢点,跟冯盎并辔而行,说:“战争的胜负,有很多的原因,在下觉得,单单把一次失败推脱到主帅的昏聩、士兵的羸弱甚至什么上天安排上,都是偏颇的。

    关羽联姻孙权就不会被偷老家了?国与国之间翻脸不认人的事例可多了去了。”

    冯盎拍拍手:“国公果然高见,这样的见解,不是统兵十数年以下的人能够说出来的!”

    冷锋苦笑,什么啊!他完全没有领过兵好不好!

    在接近荆州城的一个山头,冷锋下令大部队继续前行,进城补给,他则带着冯盎二人两骑上了山。

    既然决定要除掉尾巴,怎么也得看看尾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选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后,冷锋拿出了狙击镜,这次出来没有携带望远镜,真是最大的败笔!只能拿着狙击镜将就一下了。

    “冯公,您对藤甲兵比较熟悉,拿着这个……‘千里眼’看一下,他们可能会出现在哪里。”

    “千里眼?”

    冯盎立刻来了兴致,接过狙击镜,把眼睛凑了过去。

    “呵!神器啊!远处景色尽收眼底,与肉眼近处所见一般无二!”

    被狙击镜吸引了的冯盎完全忘记了冷锋让他干什么,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一样四处看。

    “冯公,我给您狙击……千里眼是让您看藤甲兵的,不是让你看景色的!”

    冯盎这才停了下来,把镜头对准了他认为藤甲兵最应该潜行的地方。

    最了解一个人的,这个人的敌人就是其中之一!

    只用了两分钟,冯盎就放下了狙击镜,指着一个方向说:“那里,几百人啊!居然从岭南跟着老夫一路跟到了荆州!”

    冷锋接过望远镜往那边看了好一阵儿,果然发现了几百个甲兵。

    这些甲兵浑身绑着树叶绿草,不仔细看看还真的看不出来!

    这可真有意思,谁说特种兵就是现代人的专利了?谁说中原以外的就都是“化外野人”了?看看人家谈殿的藤甲兵,居然还会玩隐藏,从岭南一路尾随冯盎一直到了荆州而没有被发现!

    初唐这个时候,千里无鸡鸣不是说笑的,别说几百人,就是万人军队专门挑荒野前进,也很难被发现。后世那么繁华,不是也有不少在边境走-私的吗?

    冷锋不屑地说:“几百人,咱们可是六千人,随随便便就把他们吃掉了!”

    冯盎却连连摇头:“无趣,无趣,直接刀兵相见多没意思?国公,咱们得想个办法好好戏耍他们一下才是!”

    冷锋笑道:“你想玩玩猫捉耗子的游戏?”

    “猫捉耗子?这个比喻贴切!不知道国公有没有打算?”

    冷锋指着冯盎腰间挂着的三棱刺说:“我手下的军队,有一百一十九人是我亲自训练出来的。其中有五十九人是最适合这个游戏的,冯公有没有胆量叫上三个机灵的部下,咱们凑个六十四的数字一起玩玩?”

    冯盎大笑:“当然可以!一切任凭国公安排就是!”

    这人呐,一闲下来就会浑身不得劲,比如尉迟恭,他就闲不住,闲赋在家也要拉着李世民去秦岭打猎。

    冯盎也是一样,从岭南出来以后,他就在赶路,除了赶路,就是跟孙思邈讨教,除了跟孙思邈讨教,还是赶路了。

    背上挂着的箭匣,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色诱”着他,不停地说:“来呀,射一箭啊,来呀……”

    荆州刺史方国泰并没有见到文辞斐然的国公,也没有见到四方赞颂的耿国公,只见到了太子少保李二牛和二狗子,还有一张让他腿软的“便宜行事”的圣旨。

    “刺史大人,两位国公大人说了,今夜只需要驻扎在荆州城外,你们提供今夜的饭食和明后两日的补给就可以了。”

    方国泰不解道:“两位国公大人既然已经到了荆州,在下理当款待才是,此时不是战时,为何过州城而不入?”

    ps:唐朝军令,除驻扎地方外,军队不可入州城,最多派出辎重营进城接受补给。一是防止士兵入城享乐懈怠,二……怕据城造反。

    二狗子扬了扬手里的圣旨,不耐烦道:“我老大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废话那么多干什么!”

    方国泰急忙拱手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城外,冯盎和冷锋把这支队伍的领导权丢给了蒙泰和李二牛后,就带着迅队和刘文武、嘎鲁、蒙石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大部队。

第127章 跳眼法

    翌日清晨,携带上补给以后,整整六千一百三十八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拔了,向荆门行动。

    这么大的一支队伍,是不会有人闲到蛋疼地去数有多少人的,自然就不会有人注意到队伍里少了整整六十四个人。

    李二牛穿着冯盎的黑纹铁甲,套上头盔,再骑上冯盎的战马,远处看根本分辨不出马上的人是冯盎还是李二牛。

    李三牛很兴奋,只是骑了没一会儿,他就喜欢上了踏雪。好马啊!踏雪奔驰起来,风驰电掣都不足以形容它的速度,更难得的是,在它身上只是颠簸一点,拿踏雪跟跟那些骑一圈就让人腰酸腿疼的败类马相比,简直就是对踏雪的侮辱。

    “老大他们昨天晚上就离开了,去杀人也不叫上俺,真是的,难得离开长安,想要杀生过过手瘾都不行。”

    李三牛穿着冷锋的作战服,已经把作战服撑到了极限,看上去就像要把作战服撑碎一样,如果不是他给自己罩上了斗篷,根本没法装成冷锋。

    “闭嘴啊,把你调过去,见到人,你肯定挥着狼牙棒就上了,老大他们去是玩耍的,带上你就成了血拼了,多无趣。”

    李三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看着头顶越来越高的太阳说:“咱们要不要休息休息?”

    李二牛戴着闷热的头盔,也是一脑袋的汗,跟身后的蒙泰说:“老大昨晚给我画了一张地图,往北前进,就能到达荆门,在一小半路程的地方有一个大湖,咱们加快脚程,争取赶到那个湖作修整吧。”

    蒙泰笑道:“俺家主人说了,我是个莽汉,在他不在的时间里,听你的准没错!”

    李二牛挥舞了一下手臂,六千多人立刻又增加了速度。

    荆州城外的山上,冯盎冷锋等人也给自己弄了一身“绿叶装”,绿色的树叶映衬着冯盎的大黑脸显得格外滑稽。

    “奶奶的,他们过来了!”

    冯盎拿着冷锋的狙击镜看到藤甲兵在他们下方半山腰经过时格外兴奋,一想到就要下手,他就忍不住拔刀想要冲下山,不对,拔刺,他的刀现在给了冷锋。

    冷锋拍了拍冯盎说:“冯公,现在还不能出去,咱们得反变成他们的尾巴,坠在后面一点一点蚕食他们才是乐趣。”

    冯盎点了点头,把三棱刺插回鞘内,继续拿狙击镜盯着藤甲兵的动向。这些家伙如果不盯牢了,很容易就会盯丢,盯丢了就得再费时间找,烦人的紧。

    冷锋视力很不错,按照冯盎看的方向仔细看了一眼,居然看到了藤甲兵的身影。

    于是冷锋习惯性地伸出了大拇指,测量藤甲兵和自己的距离。

    冯盎刚放下狙击镜,打算问问冷锋要不要跟过去,就看到了冷锋的动作,忍不住问道:“国公,你伸着大拇指眯着眼在干什么?”

    冷锋哦了一声后说:“我在测藤甲兵离咱们有多远。”

    冯盎吃惊道:“只是伸出大拇指就能知道?这是什么仙术?”

    “什么狗屁仙术啊……”冷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这只是术算分支,几何学科的一种实际应用罢了。”

    冯盎肃然起敬,对他而言,高深的术算和仙术的等级是差不多的,这种伸出大拇指就能直接测出距离的办法,对军旅而言太过于重要,段然不能随便开口问的。

    “冯公可有兴趣学学?”

    “这个……可以交给我?”冯盎迟疑道。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学问,这种用大拇指测距的方法,叫做‘拇指测距法’,或者叫‘跳眼测距法’。

    其实啊,人的两只眼睛瞳孔之间的距离大约是手臂长的十分之一,再将测量得的实际物体的宽来乘十倍,这样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这里的位置到所测量物体的位置之间的大致距离。”

    冷锋不可能拿出纸给冯盎画出两个顶角的相似直角三角形,只能用语言来描述。

    好在冯盎也不是愚蠢之辈,重复两遍记住后,自己伸出手指对着远处一棵树试了试,又拿出狙击镜看了一眼藤甲兵那边的动静,才一步一步地往那棵树走过去用步数测量。

    几十步的距离,误差不足一步!这法子……真他奶奶的好用!

    如果冯盎知道“牛13”这个形容词,他一定不会吝于用来赞美这个方法。

    冷锋朝冯盎招了招手,吩咐迅队和刘文武几人跟上,藤甲兵伪装效果不差,自己这些人跟丢了可就磕碜了。

    整整一个白天,冷锋都没有等到藤甲兵队伍有落单的人出现,可是冷锋不急,以往他埋伏人,在草丛里趴两三天的时候都有,他并不缺乏这点耐心。

    当初冷锋的师父训练冷锋耐心的时候,特意给冷锋放了两天的视频。

    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放了两天长的视频!

    这个电影是一个野外摄影师拍摄加蓬丝蝰的纪录片,一条加蓬丝蝰在选择好伏击地点后,就会耐心地等候倒霉鬼上门,然后再伺机攻击。

    那是一条格外有耐心的加蓬丝蝰,它在枯叶堆里埋伏了两天才抓住了一只大老鼠,这两天里,冷锋也只能在电视前陪着它等待。

    等视频终结过后,冷锋的师父指着屏幕上那条加蓬丝蝰说:“杀手,就应该像毒蛇,特别是应该像加蓬丝蝰……”

    冯盎也不觉得烦闷,这种坠在敌人后面伺机吞噬敌人血肉的行动意外合他的胃口,偶尔停下后,他就会用跳眼法找一棵前路的树练习。向冷锋讨到允许过后,还手把手教给了刘文武几人。

    二狗子他们不用学,早在秦岭特训时他们就已经学会了。

    二狗子的ps:不好好学不行啊(皿#)!判断错误了就得自己背着老大把这段路跑一遍啊!

    藤甲兵深得野战精髓,晚上也不生火,就在河里捞了鱼生吃,也不怕得寄生虫病。

    在某一个藤甲兵从更远的地方回来以后,藤甲兵就开始清理土地暂时驻扎,看样子他们确定了李二牛他们的位置了。

第128章 夜,雨,杀!

    清理土地,虽然能避免一些虫子的侵扰,可是这种留下痕迹行为显得特别不专业。不像冷锋他们,干脆地趴在草地上埋伏着。

    呃……其实真实原因是冯盎腰间挂着一个香囊,这个香囊是按老冯家祖传秘方制作而成。驱蚊虫的效果那可是杠杠的,只是一个香囊,六十四人都避免了蚊虫的侵扰。

    冯盎很大方,主动要求把这个香囊的制作方法教给冷锋,在他看来,跳眼法这种神奇的军旅秘术,远不是一个香囊的制作方法能够媲美的。

    今夜月光皎洁,万里无云,这更给冷锋他们的行动制造了难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杨翼那样,满月的晚上也敢到处溜达的。

    二狗子忍不住小声忿忿道:“要是杨翼那小子肯把潜行秘术教给咱们就好了,这么厉害的秘术,不用来杀人,而是用来盗窃,真是暴殄天物!”

    冷锋看了一下藤甲兵的营地,小声地说:“现在不适合行动,等三更天再看看要不要行动。”

    三狗子忍不住问:“老大,为什么要三更天行动啊,今夜月亮才刚刚升起,就是三更天,也是挂在天上的,再加上这万里无云的天气,不怎么适合行动啊!”

    冷锋说:“你们没听过一句民谚吗?‘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今天白天有日晕,说明今天晚上很可能会下雨。现在这个季节下雨,雨量一定小不了,到时候不仅月光没有了,还有大雨替咱们遮掩声音……”

    冷锋说着,见冯盎他们一脸茫然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可能又超前了,这句民谚多半还没诞生。

    冯盎小声问:“这话有意思,国公,日晕月晕是什么东西?”

    冷锋指了指天上的月亮说:“就是有薄云时月亮和太阳周围的光圈。”

    冯盎念叨了几遍后,心中窃喜不已,他发现国公冷锋脑袋里尽是惊世骇俗的学问,每一言一行都能给人启发。白天他刚学会了跳眼法这种判断距离的秘术,晚上又学会了看太阳月亮预知天气的秘术。

    岭南多雨多风,学会了这个预知风雨的秘术,不仅能用于军事,还能用到很多地方。

    迅队众人对老大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哪怕冷锋指着鹿说这是一匹马,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反驳,而是擦擦眼睛看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或者敲敲脑袋看自己是不是变傻了。

    (普及一下知识昂,划分更就是晚上七点到早晨五点这十个小时五等分,然后就是一更五更)

    一更过去了,二更刚过去一半,二狗子拍了拍三狗子的肩膀,惊喜地指着天际小声说:“看!看!黑云!黑云!”

    冷锋用手指沾完口水感受了一下风向,点了点头,看样子民谚还是挺准的,这场雨多半要下。

    狂风裹挟着黑云从天际飞速而来,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把天空彻底遮蔽,驱赶走了最后一丝月光。

    冯盎拿着一手抓着的柄三棱刺一手抓着鞘,不时拔出来再推回去,他很想试试这东西刺穿藤甲兵的咽喉是不是也像刺穿桌子一样顺畅无比。

    冷锋也拿着松纹古锭刀不停地感受它的质量,这刀比他用过的军刀都重,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当狂风渐弱后,第一滴雨在六十四个人的期盼中落到了地上。

    滴!滴滴!

    哗!哗!!

    淅淅沥沥的小雨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就变成了滂沱大雨,浇到人身上甚至有一种被人泼水的感觉。

    冯盎这一次彻底拔出了三棱刺,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冷锋,这一次行动,他挂着“副指挥”的名头,还是要听冷锋的指挥的。

    可是冷锋看不到冯盎的目光,在这么“凶猛”的雨水中,连睁开眼睛都有点费力。

    “听着!”

    有大雨的声音遮蔽,冷锋想要准确的传达命令,也必须大声喊出来。

    “目标!每二人配合杀一人!击杀后抬走人!抹去所有痕迹!我们要给他们恐慌!”

    “得令!”

    话音刚落,六十四人两两一组,在大雨的掩盖下“堂堂正正”地走向藤甲兵的营地。

    有雨怎能无雷?就在冷锋他们迈出三四步过后,一道闪电将天空撕裂成了两半,雷光照在冷锋手里的松纹古锭刀的纹路上,发出令人炫目的颜色。

    这不行啊!这什么破刀?很容易暴露的好不好!冷锋心中刚刚那种铁血的气氛被反光的松纹古锭刀破坏殆尽,无奈地抓起一把泥糊在刀上,冷锋才继续往前走。

    杀戮,即将展开!

    冷锋和二狗子是一组,两个人距离藤甲兵营地五十米左右就放缓了脚步,不约而同地蹲到了地上,一手撑地,一步一步地挪着靠近。

    说到底这些藤甲兵也是岭南人,没有中原军队森严的制度,在这样的大雨下,也没有聚集到一起,还是和白天一样分散着。

    突然,冷锋按住了二狗子,指了指右前方的树下,二狗子条件反射般地立刻把已经迈出去还未落地的腿生生停在空中,还减缓了呼吸。

    冷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树后,指了指二狗子,指了指二狗子脚下的地面,又点了一下二狗子的脖子,然后右手成掌向下用力地一挥。

    这是迅猛两队通用的手势,大意是:“我悄悄绕后刺杀,你停留在这里,如果我失败了,没能刺杀掉,让他逃脱了,你立刻果断地干掉他!”

    就如同先前所言,杀手都会保留底牌,哪怕冷锋对自己再自信,也不会自傲到不留一道保险的地步。

    二狗子点点头,缓缓地把腿收回,拔出了三棱刺,然后右脚脚尖踩进土里,做好了冲刺的姿势。

    见二狗子已经就位,冷锋倒提着松纹古锭刀,像一只雨夜黑猫般慢慢地靠近……靠近……

    等后背靠到那棵树背面的时候,冷锋借着雷声的掩盖深吸了一口气,全身的肌肉一瞬间全部由舒缓转换到活跃。

    越过树木后,松纹古锭刀在雨水和惯性的帮助下去掉了泥土,露出了寒冷彻骨的寒光!

第129章 蚕食

    咔……,只是响起了轻微的声响,刀身上边就飞出一个人头,一股血柱刚刚要窜出,却被滂沱大雨稀释掉了。

    冷锋低头看了一眼松纹古锭刀,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这么锋利,砍人像切菜,几百年过去了,时光居然完全没有让它废掉,冯盎送的这把刀当真贵重得很啊!

    二狗子急忙轻步过来和冷锋一起抬尸体,这样的雨天,反而省掉了清理血迹的程序。

    大雨,会抹去一切痕迹!

    冯盎这边也摸近了一个外围的藤甲兵,以他的粗壮体格,能够借着暴雨声不引起藤甲兵的注意已经很不容易了。

    和冯盎组队的是刘文武,这两个人蹑手蹑脚地接近了一个靠在树干上的藤甲兵。

    三步……两步……一步……

    等靠近了,冯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无奈的笑了。

    这个该死的藤甲兵居然睡着了!老天爷,在这雷雨的天气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睡着的。

    右手的三棱刺顶端笔直地指向藤甲兵裸露在外的脖子,左手伸向他的嘴,冯盎只是稍一用力,就把三棱刺送进了藤甲兵的脖子。

    “唔……”那个藤甲兵兵士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呜咽,就断绝了气息。

    “真是锋锐!”冯盎忍不住轻叹一声。

    刘文武为人很是谨慎,特意摸了一下那个藤甲兵的腕脉,确定他死透了,才扛起藤甲兵离开。

    和自己一起行动的是主人冯盎,他可不敢开口让主人这样尊贵的人和他一起抬尸体。

    六十四人,两两一组,杀掉了三十二个孤立无援藤甲兵,整个过程顺畅无比,完全没有惊扰到其它藤甲兵。

    水火无情,大雨亦无情。这场如期而至的大雨,是这场行动的绝佳助手!

    趁着雨势未弱,冷锋等人重新回到了埋伏地点。

    “报数!”

    “二狗子在!”

    “三狗子在!”

    “四狗子活着!”

    ……

    “六十一狗子在!”

    “冯盎也在。”

    等六十一狗子报完数,冯盎也凑趣喊了一句。

    确定六十三人都平安归来,冷锋苦笑道:“这场雨也不知道得持续到什么时候,先不在这里埋伏了,上山之前我发现了一个山洞,勉强能容纳咱们六十四个人,咱们去那里过夜吧。”

    冯盎也点了点头,这么大的雨,如果一直在草地上浇着,很容易会受风寒,孙思邈道长不在近前,哪个得病都不好弄。

    现在雷电还在持续着,躲在树下避雨实在是找死的行为,树木容易引雷,天上的雷电可不会看你是不是国公,就算你是个皇帝它也照劈不误。

    (真事儿,那天我亲眼目睹了雷电劈到了树上的场景,不要不把“雷雨天不在树下避雨”的话不当一回事儿!)

    顶着大雨,冷锋指挥他们抬着死掉的藤甲兵尸体向白天看到的那个山洞过去。

    把尸体埋到山洞外,六十四个人挤进了山洞。

    山洞里居然还有木柴和灶堂,都染上了厚厚的一层灰,不知道是哪位活**放到这里的,锅的上方还有一道长长的倾斜裂缝,这样点火就不必害怕被烟熏到了。冷锋让二狗子冒着雨,用松纹古锭刀砍了一些湿柴堆放到角落里。

    既然前人珠玉在前,自己这些人也不能坦然受之,必须得存一些留给后人取用。

    山洞里的都是大老爷们儿,自然不需要避嫌,点着火,把衣物都架到灶堂边烘烤,然后就开始军队最常见的交流唠闲嗑。

    冯盎甩着头上的雨水问冷锋:“国公,这雨这么大,咱们又没有携带补给,如果过了今夜雨还不停……”

    “过了今夜如果雨还不停,咱们就不玩了,叫上李二牛他们直接把他们干掉。”

    冯盎把三棱刺连鞘插到地上,感慨道:“这个武器,虽然不利于劈砍,可是刺击却方便得很。刺进那家伙的喉咙,完全没有感觉到卡阻,拔出来时也不费力,创口比设想中的也要大。

    不过可惜啊!这样的大雨不适合用惊雷箭,平添遗憾啊!”

    冷锋看了一下外边的雨势,忍不住喃喃自语:“这样的大雨,确实不适合用火器,但愿张仲清那家伙能早点弄出防水的引信啊!”

    “啊…啊啊啊啊啊嚏!”

    在实验台上的张仲清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把实验台上的几种粉末都喷得到处都是!

    “奶奶的,哪个家伙在念叨我!”

    蹭了蹭鼻子,张仲清继续做实验,刚刚半昏半睡中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于是立刻披衣而起,到实验台上实验。

    长安没有风雨,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照在实验台上的效果不亚于台灯。否则,张仲清是不可能电灯做实验的。

    自从铁生的工匠房搬离惊雷司且惊雷司的惊雷箭、惊雷的储存数量足矣把惊雷司地皮掀两遍后,“禁火”就是惊雷司绝对的严令,哪个家伙敢把明火带进惊雷司,不论他是什么身份,见到的人一定会第一时间剁掉他的脑袋!

    惊雷司的人吃饭都是分批走远路去文院吃的,就连文院的厨房,也在张仲清强烈的要求下搬到了远离惊雷司的另一边。

    马虎不得啊!

    自从真正见识了地级惊雷的威力过后,张仲清甚至见到火都会害怕,一颗地级惊雷,足矣炸毁十几家民居,甚至足矣炸毁一个宫殿!

    而惊雷司的地下库房,地级惊雷足足摆着四个!!

    直到鸡鸣声响起,张仲清才按照自己的设想配好引信。打了一个呵欠,张仲清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床上睡觉,这一觉也不会太长,醒来以后还要尝试新型引信能不能防水。

    “再厉害也没用,一泡尿就能呲灭的东西,雨天你让将士们怎么用?”

    这是冷锋在张仲清吹嘘地级惊雷威力时讲的原话。

    “混蛋!老子绝对会在你回来之前把防水引信研究出来!”

    忿忿地说完这句话,张仲清才睡下了。

    “啊嚏!”

    人的怨念是一种很强大的东西,哪怕隔着万里之遥也是一样。

    冯盎担心地看着冷锋说:“国公,你是不是生病了?”

第130章 绞杀

    冷锋立刻摇了摇头,说实话,他免疫力超强的,从出生到现在,只有那几次受伤进了医院或者进了孙思邈的茅庐。

    感冒一类的病,只有受伤后在孙思邈那里发过一次。没办法,孙思邈虽然医术超神,可是茅庐的卫生条件……等于没有……

    揉了揉鼻子,冷锋感慨道:“可能是长安有人在想我吧!”

    冯盎立刻换上了一副“我懂得”的表情:“是妻子吧!”

    冷锋点了点头,能够这么想他的,恐怕也只有刘淑雯了吧。

    冯盎挠了挠头,这次来长安,他还打算给自己的妹妹找个如意郎君,岭南的那些土家族,他实在是看不上眼还是中原人家好些。

    这次遇到冷锋,又想起孙思邈说过冷锋没有娶妻,冯盎就忍不住盘算起来了:如果……如果能把冷锋变成自己的妹夫……嘿嘿……

    可惜啊,他的小九九刚盘算起来,却又被外面那样大的雨水给浇灭了。

    以他冯家的地位,他的亲妹妹怎么也得做发妻,平妻都不行,更何况是妾了!

    平妻虽与发妻不堪上下,可是权威性是完全比不上的,“平妻”一说只流传于民间,官方是不承认的。

    古人评说一人家事,都会说“三妻四妾”这个词语。

    所谓三妻,起源于春秋时期一个齐国君主的故事。当年这个齐国君主还不想立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固请国君立后。

    后来齐国君主受不了催促,就戏言称要册立三个后,立后的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史官不知道国君的打算,就记下了三妻的事情。

    古代极贵之人确有三妻,即:正宫、东宫、西宫,四妾指:家中父母所赐的妾和三个妻子贴身随侍俾女各一人。

    可是自秦以后,就很少有这么干的达官显贵了,而且唐朝的《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

    又有:“诸年不育,可纳妾”的规定。

    意思就是家中有妻,不可再娶,娶了就徙一年。妻子知道丈夫娶妻却不阻拦反而支持的,整个娘家都要降等。

    男的背着妻子找小三的,女的没责任,男的加罪,俩人离婚。

    只有妻子好多年都不能生育的,才能纳妾。

    当然了,这是对平民的约束,可是效力很差,甚至管不到富商身上。

    朝堂之上大有作为的,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刘弘基和冯盎得拿出来抓典型。

    不能把亲妹妹推销给冷锋的冯盎,又开始盘算给冷锋送两个妾,既然冷锋没有父母,那我帮他他纳妾也是可以的啊!正好可以笼络一下感情……

    冷锋不管还在那里荡笑的冯盎,自己开始闭目养神,直到他觉得快天亮时,才睁开眼朝山洞外面看了一眼。

    雨势虽然小了许多,可是依旧称得上是大雨。

    “二狗子,穿上衣服去叫李二牛他们,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了!”

    二狗子听到要求,二话不说就穿上衣服冒雨出发。

    冯盎睡的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怎么不继续玩了?”

    冷锋指着洞门口能依稀看见的山头说:“有雨山戴帽,无雨雾遮腰。此时雨势虽然缓了点,可是一会儿肯定不会停。”

    冯盎对冷锋已经无语了,这又是预知天气的一种方法,他家世居岭南多年,岭南多雨,才渐渐发现了这种规律,冷锋这一个长安人居然也知道。

    这样的大雨,部队是没办法长途行军的,等大雨一过,就得全力赶路了,哪有时间去防备着这些尾巴!

    李二牛他们原本驻扎在湖边,大雨降下以后,为了防备水患,特意后撤了一段距离,雨天在河边湖边驻扎的主帅,脑袋多半是被战马踢过。

    接到二狗子的消息以后,李二牛即刻下令全军开拔,雨下的这么大,这个时候再伪装已经没有必要了,我这六千多人就光明正大地过去找你们,我就不信你们还有人在那里防备着!

    六十四人重新回归部队,整整七千二百零二人把藤甲兵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

    冯盎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说:“你们下手轻点,怎么也要把脑袋留下来,我好差人给谈殿送去一份大礼!”

    李二牛他们用的都是大腿粗的狼牙棒,如果不告诉一声,估计送给谈殿的大脑袋就变成烂柿子了。

    李二牛点了点头,就把沉重的狼牙棒杵到了地上,开始拔横刀。

    用惯了狼牙棒,再用横刀,总有一种拿着纸片的感觉,让群牛们特别不适应。

    冯盎这一次没有用三棱刺,而是暂时和冷锋换回了各自熟悉的武器,挥舞着松纹古锭刀大声说:“藤甲兵的盔甲非常坚固,别傻呵呵地砍他们的躯干,专往他们脸上和下三路招呼!”

    大军都已经完成了合围,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束手束脚了。

    六千二百零二,对上几百藤甲兵,六个人对付一个!这完全是一场碾压,甚至不应该出现伤亡。

    冷锋和冯盎一声令下,五千甲士和一千二百龙牙军大吼着,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

    六千多人的吼声,甚至彻底地压过了雨声,这个时候,原本看起来像是普普通通的一片树林的地方,陆陆续续涌出了藤甲兵。

    一个藤甲兵高声用岭南土话大喊:“动气嘎咕啦!”

    不用翻译,冷锋也知道这是“敌袭”的意思。

    大雨过后的草地湿滑无比,不少人冲刺的时候都摔倒了,如果不是包围圈很大,他们就不可能只是挨两三脚那么简单了。

    可是冷锋却浑然不惧,这倒不是因为他轻身功法好,而是因为冷锋穿着军靴。

    国产军靴,防滑能力真的不弱。

    冷锋保持着直线冲刺,第一个遇上了藤甲兵,这些藤甲兵的藤甲虽然防护能力很强,却没有完全防护,藤甲兵的脸、大腿、关节、脖子、腋下,都是暴露着的。

    这对杀手而言简直是一件幸福的事儿,随手一刺,冷锋就把三棱刺送进了第一个藤甲兵的咽喉。

第131章 百里相迎

    左臂一挥,藤甲兵临死的一刀就被冷锋拍到了另一边,再飞起一脚,接近冷锋的另一个藤甲兵被踹倒在地,支撑着身体想要爬起来,却怎么也爬不起来了……

    冯盎用起松纹古锭刀真的很凶猛,奋力一刀下去,就是藤甲兵那不惧刀枪的藤甲都要出现裂痕。

    堂堂的松纹古锭刀,却被冯盎当成了战锤用,冷锋在一边看着快傻眼了,再这么下去,这刀的刀刃不会撑不住吧!

    六千人战几百人,简直就像巨石砸鸡蛋,就连迅猛两队的队员,都有没抢到人头的,可见这次是有多么轻松。

    冷锋只是杀了一人,废了一人,冯盎则是仗着力量砸死了三个人,比冷锋的战绩还要好。

    冯盎踢着一件藤甲哈哈大笑:“哈哈哈,谈殿不过一千藤甲兵,这里的怎么也有五百了,这回谈殿这家伙亏本到了姥姥家啦,哈哈哈!”

    冷锋拿着一块粗布擦拭着匕首,对冯盎说:“冯公,您可得快些安排,雨过了,这些尸体会招来无数蚊蝇的。”

    冯盎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刘文武说:“小武子,你带一千人,把这些人头带回去,记得抹上防腐草汁液,别烂了,回去后摆到谈殿和咱们军阵前面,记得找个会画画的把谈殿的表情画下来,老夫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看看。”

    刘文武提着刀,带着人面无表情地去割人头。

    过足了瘾的冯盎这才想起自己还在雨中,招呼大军赶紧撤回营地。

    次日,天晴,彻底解决了尾巴过后,冯盎终于能安心地上路,在经襄阳、南阳后,冯盎放弃了陆路,转而乘船进京。

    为了迎接冯盎,李世民可是给各处水路下达了圣旨的。

    所以,几艘旧隋的大船和一艘龙船就载上了所有人,沿岸遇到无风的地段,甚至有朝廷征召的纤夫拉船。

    李世民自然不会干隋炀帝的臭事,这些受朝廷征召的纤夫只是一次服役,就足矣抵掉一年的赋税。

    冯盎脚下的这龙船是隋炀帝曾经的座舟,尽管隋炀帝已经成了过去式,可是这种皇帝级的座舟也不是外人可以染指的东西,如今被用来接冯盎,不得不说是无上的礼遇。

    在各地纤夫的交替拉拽下,十月一日的清晨,龙船顺利抵达了长安百里外。

    远远地就能看到岸边的热闹,等离的近了,冷锋忍不住叫了一声“乖乖”,居然是李承乾率领着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在这里迎接冯盎。

    朝廷重臣出城百里迎接,这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归来时才有的礼遇,而文武百官全体出城百里相迎,估计只有御驾亲征的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李承乾一挥手,文武百官就集体躬身行礼。

    无数的人头里,熟悉的比比皆是,房玄龄、杜如晦………

    这样的场面,他们都只能泯着嘴一言不发,表示绝对的肃穆。

    冯盎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在李承乾虚虚的搀扶下下了船,开口说:“今日满朝文武来迎接老夫,他日老夫回了岭南,也能吹嘘吹嘘,哈哈哈哈!”

    李承乾拱手道:“冯公不远万里自岭南进京,怎样的礼遇都不为过,请上车。”

    说完,就有一架装饰极为豪华的马车驶了过来。

    冯盎邀请着冷锋一起上了马车,在浩浩荡荡的队伍的护送下继续这一段进京朝拜的路程。

    做礼就要做全套,所以当马车进了长安后,驶上的居然是黄土路,长安没有下雨,街道却是湿漉漉的。净水洒街,黄土垫道,这可是皇帝的专权!

    马车驶到朱雀街就停了,因为李世民就等候在这里。

    正常情况下,皇帝在宫门口守候就已经是无上的礼遇了,可是李世民偏偏就站到了朱雀大街上!

    冯盎从马车上下来,刚要行礼,李世民就拦住了他,大笑道:“冯公不远万里进京,甚是劳顿,不可再拜了,朕在宫内太极宫已设宴,咱们边喝边聊如何?”

    冯盎点点头,就有宫娥上来替冯盎去掉了铠甲,给冯盎披上一件华丽的外套。

    待冯盎彻底换装后,李世民拉着冯盎并肩向皇宫走去。

    太极宫很大,虽然这一次也是国宴,但是只有寥寥几人够资格参加。

    冷锋、李承乾、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李纲。

    各人就座以后,就有乐师奏乐,长袖薄纱的美女起舞,领舞的就是曲艺苑的柔姬,这些雅乐歌舞,平时在皇宫里可是看不到的,李世民为了专心政事,减少用度,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取消了。

    九个人的国宴,按理说应该是李世民主位,两侧各四人的,可是李世民偏偏摆成了中间三个,两侧各三个的位子,他就端坐在中央主位,左侧是冯盎,右侧是冷锋。

    “传菜………”在宦官尖锐的嗓音里,一排排的宫女就开始上菜,盛装食物的都是银盘。

    这里的宴席可不是冷锋那里一张大圆桌那样的,而是一人一个小桌子,分而就食。

    菜很熟悉,都是天下楼的招牌菜,而且给冯盎上的都是加大了份量的菜。

    酒坛子上的“武德一”字样,表示这些酒都是十年的陈酒。

    李世民端起一杯酒:“哈哈,冯公万里奔波,想必辛劳得很,朕敬你一杯!”

    皇帝和别人喝酒,永远不会用上“敬”这个字,这让冯盎受宠若惊,端着酒杯直起身表示敬重,又双手端着酒杯道:“微臣不敢,陛下请!”

    二人对饮一杯后,就开始品评这些食物哪一个美味,是否合口味,君臣之间脏话不断,看起来更像是市井的兄弟。

    这样的场合,房玄龄等人只是陪吃的,在桌子上机械地吃东西,大气都不敢喘。

    李世民得知谈殿居然派人入境后,用力地一拍桌子:“谈殿小儿,居心叵测,竟敢越境意图行凶!哼!待朕派兵像灭掉蚊蝇一样灭掉他!”

    冯盎笑道:“陛下莫气,谈殿虽然派了五百藤甲兵跟随入中原,伺机行刺,可是在微臣和国公联手下,这些魑魅魍魉之辈全部掉了脑袋,哈哈哈哈!”

第132、133章 岭南开发的必要性

    李世民一听已经把那些藤甲兵都干掉了,忍不住问道:“冯公是如何发现这些藤甲兵的?又是如何把他们一网打尽的?”

    冯盎遥敬了冷锋一杯酒才说:“发现藤甲兵是借了国公的一个东西,至于一网打尽………哈哈,其实是那群藤甲兵倒霉,遇到了一场大雨………”

    眼见冯盎和李世民愉快地又聊到了一起,冷锋极为失礼地抬起桌子,把桌子搬到了右边末位的魏征旁边。

    魏征皱皱眉,小声地对冷锋说:“国公,席间随意移动,这可是极为失礼的事情,你堂堂一个国公,能不能讲点礼仪?”

    “屁的礼仪,看你们机械地吃东西就是讲礼仪了?

    知道你们怕冯盎觉得你们没规矩,从岳阳到长安这一路,都是我跟着他的,我俩混的可熟了,我可以随便失礼,羡慕不?嫉妒不?”

    魏征的牙都咬到了筷子上了,硌得生疼,忍不住问道:“楼主,我记得你可是海量啊,刚才也没喝多少酒,怎么这般言语?”

    冷锋凑到魏征身边咬牙切齿地说:“人我给你们送过来了,还送进了皇宫,怎么还把我弄进了皇宫跟你们闲聊?我想回家啊!”

    没错,别人都是近乡情怯,冷锋却是进乡情切,很想回家看看刘淑雯,和那女人分开了这么久,想念得很,恋爱真的是杀手的坟墓!

    魏征小声说:“再忍忍,再忍忍,原本陛下打算邀请耿国公住皇宫的,可是见他拉着你一起坐车,就知道你俩交情不赖,打算把他安排到你家,正好也能让你保护他,哪怕到了长安,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是午宴,午宴过后就是问对,等问对结束,你就是飞回家也没人拦着你,哦,不过你得带着冯盎飞。”

    魏征难得开一回玩笑,冷锋就说:“就冯盎这体重,我能飞也得被他拽下来。”

    魏征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刚刚没咽下的一口菜卡到了喉咙,笑着咳嗽起来。

    李世民不满地看了魏征这边一眼,当发现冷锋在旁边后,就不生气了,对冯盎说:“朕原本打算留着你住在皇宫的,可是既然你和国公相交甚欢,不如你住到国公府邸,朕派玄甲军守护,如何?”

    冯盎摇摇头:“这倒不必,微臣此次出岭南,可是带着五千甲士,虽然中途派遣了一千人送贼人头颅回岭南,可是也余下四千精锐。再说,长安可是圣王治下,微臣就算独自行走于长安又能如何?”

    “圣王治下”这四个字让李世民龙颜大悦,忍不住又敬了冯盎一杯。

    n久过后,一场让李世民和冯盎开心,让冷锋焦急,让房玄龄等人如坐针毡的国宴终于结束了。

    在宴席撤走以后,除李世民和冯盎外,列席的人只剩下了房玄龄和冷锋。

    四张桌子,四个方向,看起来有点像四国会议。

    除了他们四个以外,只有在柱子后边的龙影和负责记录起居注的左右史。

    龙影的嘴唇是干的,看样子挺渴,冷锋拿起桌子上的那杯茶,用力地抛了过去。

    龙影稳稳地接住了茶杯,对冷锋鞠了个躬,然后一口喝光。

    左右史很凄惨,没有坐下的资格,只能一个拿墨和砚,一个拿着白纸和毛笔记录。

    起居注是什么?

    最早的起居注起源于汉朝汉武帝时的《禁中起居注》。然后,在汉明帝时,也有《明帝起居注》,但这些起居注多为中国宫廷内部自行编撰,并没有设立专职与专人来负责编撰,其性质更像是皇帝的日记。

    晋朝时,开始设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专门的官员来编写起居注,左史记事儿,右史记话。

    皇帝是没有资格修改起居注的,哪怕这一天皇帝骂了人,起居注上都会记载,这样做就是为了警示后王。

    问对,是皇帝和重臣之间的对话,耿国公冯盎进京,问对是必不可少的。

    李世民轻咳一声,对冯盎说:“今日你进京,朝中关于你要叛乱的流言顷刻间消失了。这事儿你得感谢魏征,如果不是他在朝堂上为你开脱,朕也不知道怎么办。”

    冷锋心里说了一声虚伪,李世民在天下楼嗷嗷叫着“冯盎老匹夫”的表情依旧历历在目呢!

    冯盎道:“知我者,魏征也,明日微臣必定登门致谢!”

    李世民看着冯盎说:“你这次进京,朕有些事也要跟你说一下,待中原安顿以后,朕打算开发岭南,发展海运,如何?”

    这可不怎么样…

    冷锋差点就说出来,发展海运?以现在唐朝的工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历史上有名的海洋事例当属“郑和下西洋”。

    那可是明朝的事儿,那时候的造船工艺可比现在发达多了。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其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

    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

    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只有这样的船队,才能经历风浪的考验啊!只有这样的船队,下海才能有所得!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第134章 开发岭南的必要性(2)

    之前说海商凄惨的话,真的不是虚言。

    早在秦代以前,岭南先民就在南海及南太平洋沿岸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南越国时期更对外出口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

    在历史上,岭南先民的这番作为,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直到汉代,岭南就成了中原与古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些都是岭南的辉煌,可是,这辉煌的背后,是无数人形白骨和破碎的船板铺成的阶梯。

    李世民这一次可是糊涂了,海运确实是最快的增长贸易的方法,可是绝对不能是现在,至少也要蒸汽船研究出来才行。

    冷锋刚想要开口规劝,却发现李世民隐蔽地对着他打了一个手势。

    我倒要看看你葫芦里要卖什么药!冷锋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地咽了回去。

    冯盎开口说:“岭南海运自先秦时代,就已经在岭南兴起,魏晋南北朝和隋末天下动荡,海运断绝,直到太上皇统一天下,才开始复苏。

    可是走海运,虽然获利丰厚,却是把脑袋拴在腰上的行为,别的不说,单单海上暗礁,就是催命的阎王,先人流传下来的海图已经遗落,这………”

    李世民摇头道:“先前或许是,不久以后就不是了。”

    说完,李世民拍了拍手,原本紧闭的殿门忽然打开,还是黑袍遮身、带着面具的张仲清走了进来。

    张仲清走到这边,甚至没有对皇帝施礼,先对着冷锋“哼哼”了两声,言语里满满的是掩盖不住的轻蔑之意。

    李世民对冯盎介绍道:“这位是惊雷司统领,你先前所见惊雷箭,便是惊雷司所造!海上暗礁?以惊雷炸之即可!”

    冯盎忍不住问:“既为暗礁,自然是在海水下,惊雷箭微臣是见识过的,此物虽然不愧‘惊雷之名’,可是‘水火不相容’,遇到水就不行了。”

    张仲清傲然道:“这个问题,早在十日前,在下就已经解决。”

    说完,张仲清从怀里拿出了一截引信说:“这种新型引信,只要不一直浸水,就不会发生断燃的情况!我相信只要继续研究下去,迟早有一天能制造出彻底防水的引信!”

    “你真的弄出来了!”

    冷锋激动地离座抓住了张仲清的胳膊。没想到张仲清真的弄出了“防水引信”,虽然不是彻底的防水,可是装到惊雷箭上,至少可以保证惊雷箭正常射出,而不必担心中途被浇灭了。

    张仲清很骚包地挣开冷锋的手,说:“松开,松开,某人不是说我弄不出来吗?哼!”

    一直闭口不言的房玄龄突然开口道:“陛下,开发岭南,移民岭南,怎么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只是单单因为海运一项就现在提及,是否过早了?”

    李世民感慨道:“不早啊,不早啊,我给你们再叫一个人来。”

    说完,李世民又拍了拍手。

    冷锋很不明白为何皇帝叫人很喜欢拍手,如果是别人拍手了会怎么样?

    殿门又一次打开,这一次走进来的家伙黑得像黑炭头,消瘦得就像一个骷髅,冷锋看了好久才看出来这家伙就是十五的时候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李余无。

    那次他向冷锋取经,二人面谈了一些中原人到岭南需要注意的事儿后,在李世民的面子下,冷锋又给他手写了一份探险攻略。看样子这家伙还真的去了岭南。

    冯盎也忍不住打量了一下李余无,身体消瘦,面色黝黑,显然是中原人到岭南许久后的样子。

    李余无向皇帝施礼过后,对着冷锋笑了笑,露出了他的大白牙。

    “此人名为李余无,正月十六就快马离开长安,去了岭南,在岭南颠簸近一年,把岭南山川风貌看了个遍。如果不是他的报告,朕也不会急于岭南的事儿。”

    李余无对冯盎说道:“陛下遣在下游历岭南,已近一载,游历期间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可是在下却将岭南看了大半。

    敢问冯公,在下说岭南是恶山恶水,切实否?”

    冯盎说:“切实,岭南地广人稀,山间多瘴气,临河多水患,说是恶山恶水不为过。”

    李余无又说:“在下说岭南道路艰难,离家百步,举步难行,切实否?”

    冯盎说:“切实,离家百步,环望皆草木,遇山无小路,遇水无渡舟,阁下所言不为过。”

    李余无又说:“在下说岭南百姓衣难蔽体,大病无医,遇异则神,切实否?”

    冯盎说:“岭南无医,岭南之民风寒入体就堪称绝症,盛行巫蛊,见山拜山神,见水拜河神,这切实,可是说我岭南百姓衣难蔽体可就不对了。

    我岭南炎热,傻子才会穿那么多,且孔孟之道在我岭南可不实行,所以民众皆袒露臂腿。”

    李余无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继续说:“综上所述,冯公,您觉得,想要让岭南如中原一般,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冯盎低头沉思起来………

    这还用想?冷锋直接脱口而出:“想致富先修路!”

    冯盎一拍脑门,对冷锋说:“国公所言有理,岭南到中原路途艰难,故此哪怕一些亡命下海经商的人,只是把岭南作为一处补给地,补给完成后,继续沿海岸北上,或经长江口入江,或在杭州停靠,走陆路。

    若是有岭南通中原之路,半数以上的海商都不会选择继续走海路。海上风云难测,历经磨难到了岭南,还要再担惊受怕地驾船北上,实为折磨啊!”

    房玄龄想了许久后才对李世民说:“陛下之意,莫非就是打算先修路?”

    李世民点了点头:“此前朕本无此打算,中原至岭南多山路,糜费民力开山凿石,实为隋炀帝运河之举,可是,惊雷的出现,却让朕看出了一丝曙光。仲清……”

    惊雷的事儿并没有瞒着房玄龄等重臣,于是张仲清也不避嫌,说:“房相,惊雷虽为兵家利器,每次出现必定造下无边杀孽,可是用于开山裂石,却也是功德无量的东西!”

第135章 能治?

    房玄龄并不知道火药用于爆破的效果,他虽然知道惊雷司是干什么的,但是也就是知道而已,他甚至都不如魏征幸运。

    因为魏征好歹见过惊雷炸阿房宫遗址时的样子。

    冯盎也只是见过惊雷箭的威力,虽然见过人级惊雷却没有看过人级惊雷炸裂的样子。

    “惊雷司统领,如你所说,可是把大型惊雷箭用于开山裂石?”

    张仲清用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着冯盎:“大型惊雷箭,内部火………内部爆炸产生的威力会稀释太多,制造起来也麻烦,只用来炸一响太浪费了。”

    冯盎想象不出到底怎样才能开山裂石,不过眼见过惊雷箭的他对张仲清的话深信不疑。

    “既如此,此路可修!”

    冯盎的一句话,算是彻底给这件事定下了音。

    既然开山修路能够带动岭南繁荣起来,他没有理由不同意。

    李世民的内心顿时高歌起来,岭南是目前大唐三个不安定因素之一,这三个不安定因素就是“东突厥新土”、“五姓七望”、“岭南”。

    只有天堑变通途,岭南才能真正成为大唐的国土,否则,岭南一旦出现叛乱,中原也很难对付它。

    赵佗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当年身为南方军最高指挥者的南海郡尉赵佗,在攻伐岭南时做出了非常具有野心的选择:他一面以重兵布置在屏障南方的五岭,遮断通向中原的道路,防备中原的反扑。一面趁机扫除秦国残留在南边的其他贵族势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完成了对南方地区的整合。

    赵佗只是一个郡尉,在秦朝连个屁都算不上,可是他偏偏抓住了机遇,拿下了岭南。

    当项羽刘邦杀得难解难分之时,赵佗在岭南也在大杀特杀。当刘邦平定中原,大汉在中原崛起之时,赵佗也彻底平定了五岭以南的荒僻之地,形成了以中原移民为核心、兼有百越各部的南越国。

    汉朝成立以后,也不敢翻山越岭去征伐南越国,只能在嘴上叫嚣着不服打你。

    赵佗为什么成功?秦朝破灭后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天时!岭南与中原之间地域崎岖,难以行军的地利!

    只要通了路,李世民不认为岭南还会出现南越国,只要不需要翻山越岭疲行军,关中军士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过?

    李世民和冯盎各取所需,都异常愉快,一场问对终于结束了。

    李世民牵着冯盎的手说:“本来朕打算留你住在皇宫的,不过国公的府邸也不比皇宫差,他家的厨子,御厨可是拍马难及。不如今日我们去他家再吃一顿如何?”

    冯盎大笑道:“天底下能比皇宫的饭食还要美味的地方可是不多,哈哈,当然要吃一顿。”

    冷锋无奈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说:“你少带点人过来,洞庭湖的银鱼,我只是盐封了一箱,人多就吃不过来了。”

    “银鱼?哦,就是你们炒着鸡蛋吃的那种啊,朕也要尝尝。”

    说完,李世民就率先走了出去。

    李世民只叫了五个人:

    长孙无忌,这是他大舅子,也是朝廷重臣,必须得叫。

    尉迟恭、程咬金,尉迟恭和程咬金戍边半年,前不久刚刚回京,可谓劳苦功高,他们俩不可不叫。

    房玄龄、杜如晦,他俩是李世民很重要的心腹,自然得叫上。

    当冷锋把这群大爷安排到餐厅,告诉老李上菜后,就忍不住先去后宅看看刘淑雯。

    “啊……啊………”

    刚一进后院,冷锋就听到了刘淑雯极度痛苦的呼喊声。

    是谁!

    冷锋奔跑着想拔三棱刺却拔了一个空,该死的,居然忘了三棱刺给了冯盎了!

    一脚踹开房门,冷锋直接傻眼了,抓住刘淑雯脖子扭来扭去惹得刘淑雯发出痛苦声音的居然是孙思邈!

    回到长安以后,冷锋就中途吩咐老元把孙思邈送回了冷府,以孙思邈和冷锋的关系,是不可能被安排到前院的……

    一个男人抓着别人夫人的脖子,让她发出痛呼,这是很……那啥的,可是当这个男人变成孙思邈后,换作谁都不会起龌龊的念头了。

    “哦,冷锋啊,你过来,帮老道按住她的肩膀,不要让她动弹。”

    刘淑雯见冷锋来了,很开心,伸出手擦了擦眼角疼出来的泪水,眼色重新地变得坚毅了。

    冷锋按照孙思邈的要求按住了刘淑雯的肩膀,问道:“有希望吗?”

    孙思邈抓着刘淑雯的脖子,显然是想要治刘淑雯的嗓子,冷锋不是全才,他不可能懂得治嗓子。刘淑雯也说过,她的嗓子不是没看过大夫,京城名医、走方郎中、宫里御医都看过,都束手无策。

    她的嗓子是在教坊司时伤到的,当时教坊司的一个变态官员,就让刘淑雯专职唱歌,歌声必须镇过乐声,否则就会挨打。

    所谓的“乐声”,其实是两个大鼓………

    “不容易,这是陈年旧伤,如果是刚受伤时找到老道,很容易就能治好了。现在……有点难。”

    “不容易”

    “有点难”

    那就说明概率不是“0”!而且孙思邈出手,概率是要翻倍看的。

    孙思邈双手各自按住刘淑雯的一侧脖子,对刘淑雯说:“你再试着发出‘w-o’的声音,先延长声音说,再短促地说。”

    刘淑雯微微点头,发出了“w-o……”的声音。

    “再大声点。”

    “w-o……”

    提升了声音后,刘淑雯的嗓子明显感受到了痛苦,忍不住伸手抓住了冷锋按住她肩膀的手。

    “嗯,改成短促。”

    孙思邈换了一个地方,只是按了一下,刘淑雯的嗓子就变得清亮了一点。

    “wo,wo”

    “加大声音。”

    “wo!wo!w…咳咳”

    声音改成短促用力过后,刘淑雯就受不了了,抓着冷锋的手瞬间加大了力气,筋都绷得笔直。

    孙思邈点了点头,对冷锋说:“有希望的,只不过……”

    不等冷锋问,刘淑雯就费力且沙哑地问:“只…不过…什么。”

    孙思邈叹息一声说:“只不过这个过程就像今天一样,特别痛苦,而且,辅助的中药苦的要死,还不能加糖。”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658/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龙牙最新章节! 作者:抉望所写的《大唐龙牙》为转载作品,大唐龙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龙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龙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龙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龙牙介绍:
新书:《玄幻:进化为龙》,原《九转化龙:从蛇开始》连载进行中。
完结老书《孤才不要做太子》,新近完结。
苍茫秦岭,深夜枪鸣。
一个杀手,在力竭昏倒过后,穿越到了唐朝。
历史,终将因他而改写!
唐,不会因强而亡,它终将屹立世界之巅。
群聊:177146582,欢迎书友来嗨聊。大唐龙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龙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龙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