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合伙人TXT下载大明合伙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合伙人全文阅读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大明合伙人txt下载     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五章 秩序井然,军令如山

    “卖报卖报,闯贼李自成伏诛,勇卫营再立新功喽。”

    “张、宋、刘等几大族豢养私军,明知闯贼踪迹,不但不予捉拿,也不向朝廷汇报,竟然与贼勾连,意图谋反。”

    “陛下震怒,天下私军尽皆上交,否则以谋逆之罪论处。”

    李自成伏诛的消息迅速的通过《明报》传遍了整个大明。

    这个消息若是放在一年前,肯定是震动整个大明的天大消息,但放在现在,已经大打折扣了。

    因为李自成早已落魄,而且张献忠也被押入京师软禁了起来,是两个失败之人。

    如今这世道,胜者王,败者寇,李自成被诛杀再正常不过了,只是令人唏嘘不已。

    也让所有人看清,流寇在大明已经无法生存下去,造朝廷的反,很难成功了。

    让更多人关注的反而是另一条消息,正是与李自成暗中勾结的一些世家大族。

    明白人都知道,这些人给了朝廷一个很好的借口,朝廷正是以这些拥有私军的家族与李自成勾连为由,大张旗鼓的宣扬,不交私军者就是要谋逆了。

    有这些鲜明的例子在,其他人想要抵赖都无法申辩了。

    而且朝廷通过《明报》和那种大喇叭四处宣扬,普通百姓也都相信豢养私军的肯定是没安什么好心,没有私军的自然都赞同解散或者向朝廷上交所有私军。

    占有绝对的舆论优势,官军便毫不掩饰的直接向一些不愿交出私军的世家大族下手了。

    不但是强行收缴其私军,而是直接抄家诛其族。

    这些人都是各自为战,哪里是官军的对手。

    特别是李定国、刘文秀等人,本就对这些人非常的痛恨,所以剿灭这些人没有丝毫的心里负担,翻手间将其诛灭。

    《明报》迅速的将这些战绩报道出来,并将这些家族打成反贼,一时间,那些拥有私军还未上交的,顿时惊恐异常。

    很多人再也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上报自家的私军,恨不得尽快将这烫手山芋丢出去。

    也就在这时,沈浪派人到镇江,请镇江总兵郑鸿逵到应天府一叙。

    这个时候沈浪派人前来相请,郑鸿逵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心中很是忐忑,不知道朝廷准备如何对待郑家。

    可以说,自从归顺朝廷之后,郑家在福建的日子过得非常的舒服,再加上海贸的收益,日进斗金。

    而且福建偏安一隅,不受北方的流寇、建虏的袭扰,周围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威胁到郑家,郑家俨然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可如今,朝廷弄出了个什么崇祯新政,对郑家影响太大了。

    若崇祯新政全面实行,对郑家的影响会超过大明任何一个世家大族和势力。

    因为郑家有着最为庞大的私军,而且郑家有着最为庞大的海贸,这两项可谓是郑家的安身立命之本,都处在崇祯新政的治理范围之内。

    若郑家失去了这两个依仗,衰落是必然的。

    对崇祯新政,郑家上下自然是极为反对的,但是,公然反对,那与背叛朝廷无异了。

    虽然周围没有势力能够威胁到郑家,但不代表郑家就天下无敌,郑家也是大明的臣子,哪里是眼下如日中天的官军的对手。

    郑芝龙早就派出亲信到镇江,让自己的弟弟郑鸿逵想想办法,从沈浪这里探探口风,看朝廷准备如何对待郑家,好让自己有些心里准备和应对之法。

    其实不用郑芝龙千里迢迢的派人过来通知,郑鸿逵自己就知道怎么做。

    可是,沈浪一直以事务繁忙为由,让郑鸿逵连吃闭门羹。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反倒主动派人过来请自己过去,郑鸿逵不知道沈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启程去应天府。

    镇江距离应天府不远,快马加鞭,一天就可抵达。

    魏国公徐弘基被抄家之后,奢华的魏国公府便成了沈浪的住处和办公地点,只是名字改成了参谋司。

    沈浪的所有军事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影响着整个大明的半壁江山。

    所有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早已经知道应天府参谋司的权势滔天,比之之前应天府的那些文武百官的权力加起来都要大。

    因为应天府只是陪都,应天府的那些文武百官大多并没有多少实权,而参谋司却是有着很大的权力,甚至能够直接调动整个大明一半左右的兵力,陛下对这沈浪的信任可见一斑。

    进入应天府之后,郑鸿逵将随行的五百骑交由城防军安置,自身只带十余骑便直奔参谋司的方向而去,不敢有丝毫耽搁。

    一行风尘仆仆的抵达临近的鼓楼下大街时,便不自觉的放缓了速度,因为他们皆是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

    “下马。”郑鸿逵一声低喝,十多人连忙从马背上下来,牵着马缓缓前行。

    他们已经看到街口处守卫的几十个穿着短装的勇卫营士兵,显得非常的精神,他们挎着勇卫营的制式火枪,身形笔直的站好自己的岗位。

    在看到郑鸿逵一行靠近之后,一个小队长带着几个士兵小跑过来,他抬起手做了一个郑鸿逵不太看得懂的手势,但大概猜出是让自己停下来。

    郑鸿逵不敢有任何架子,连忙停下。

    小队长跨前两步,抬起手,手掌平直,掌心向下,迅速的用指尖在太阳穴处点了一下,又迅速放下,双掌掌心紧贴腿部外侧。

    这一套动作简洁有力,行云流水,看得郑鸿逵暗暗心惊,因为他仅仅从这些就认定精锐之军就应该是这样。

    小队长敬礼之后,高亢的声音响起,直接道:“参谋司重地,来者何干?”

    郑鸿逵心中敬畏,连忙表露身份道:“镇江总兵郑鸿逵,受沈督师所招,特来请见。”

    说罢,还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腰牌。

    小队长检查了一下说道:“鼓楼东大街不可纵马,马先留下。”

    郑鸿逵不敢有任何异议,连忙让自己的麾下将战马交由这些勇卫营守卫,然后才被放行。

    从路口走进宽敞的鼓楼东大街后,他们便看到一队队勇卫营士兵排着极其整齐的阵列,他们扛着制式火枪,枪口上寒光闪闪的刺刀发出森冷的光芒。

    几十上百人踏着简洁有力的步伐,好像只发出一个声音一般。

    郑鸿逵注意到,每一排都非常整齐,士兵们目不斜视,好像都是同时抬腿,同时将腿放下,甚至腿抬的高度都非常一致。

    所以看起来极其整齐,这么多人走路,好像就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一般。

    而像这样的队伍不止这一支,七支、八支、十支,甚至更多,郑鸿逵不知道,但是知道每一个阵列都非常的整齐。

    这是郑鸿逵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观察勇卫营,只能感受到八个字:秩序井然,军令如山。

    若是所有勇卫营士兵都是如此,郑鸿逵想想都可怕。

    难怪八千勇卫营就可以击溃十万建虏大军,难怪不可一世的刘泽清这么快授首就戮,监国朝廷顷刻间瓦解。

    难怪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祸乱大明十多年的流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先后被灭。

    为何?因为都有勇卫营参与啊,只要勇卫营出现的战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就两个字:必胜!!!

第三百一十六章 福建郑家的煎熬

    有敬畏、有惊骇、有不可思议,郑鸿逵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站在了参谋司恢宏的大门外。

    他将麾下留在外面,得到通报之后,只身踏入整个南方的权力中心。

    从大门进入参谋司后,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个个勇卫营军官皆是步履匆匆,神情严肃,让这里显得更加的肃穆。

    郑鸿逵被带到指挥部,因为沈浪如今正在哪里。

    大老远的,郑鸿逵就看到不少军官进进出出的,显得异常忙碌。

    他的装扮是明军将官的正常形式,鲜丽的山文甲很是亮眼,但与勇卫营上下皆是笔挺简洁的短军服比起来,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可谓是见过了各种世面,但此刻却显得异常的忐忑,好像学生要见严厉的先生一般。

    来到正厅门口,他便看到里面已经被划分出了各个区域,都井然有序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有的围在一张作战地图前勾画并讨论着什么,有的在整理各种纸张,有的在不停的抄写着什么……

    “郑总兵,这边请。”沈浪的护卫队长李东华对郑鸿逵做了个请的手势。

    郑鸿逵连忙跨过门槛,充满敬畏又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就是整个南方最高的权力中心,没想到是这般运作的。

    他本以为这里是沈浪的一言堂,看来好像并不是,一群军官围着一张地图正在制定着精细的作战计划,目标是贵州一支已经公然反叛的土司,却没有看到沈浪的身影。

    “把贵州这里的所有情报给我找来。”

    一个不知是何级别的军官低喝一声,没一会儿就有人抱着东西过来了,并分门别类的提供了这支土司部族的人数、兵力,周围的地形,以及周围明军可以迅速调动的兵力等等,非常详尽。

    这些军官结合这些情报,以及作战地图,开始各自发表意见讨论起来。

    郑鸿逵不自觉的放缓了脚步,想要多听一听他们的讨论,结果越听越心惊,这些人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有着非常高超的战术理念。

    他们按照西南的各种形势,任命谁为主将更合适,如何战术迂回、穿插,如何保障后勤,如何调派兵力等等。

    甚至还谈到了如何剿灭这支叛军才能更好的震慑其他土司接受朝廷的命令。

    这是一个强大的智囊团。

    “郑总兵,郑总兵。”突然两声叫唤打断了郑鸿逵的思绪,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居然停下了脚步。

    他神情有些尴尬,连忙向李东华告罪一声,李东华再次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郑鸿逵这才依依不舍的跟上,他是真的想看看这些人制定出的最终战术,肯定很不简单。

    “我麾下要是有这样一群人该多好啊,难道沈督师就是靠这群人才运筹帷幄的?”

    “恐怕,李自成、张献忠这两支强大的流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剿灭,肯定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对勇卫营的越发了解,郑鸿逵越觉得自己对勇卫营了解得太少了。

    以前都只是传闻勇卫营火器强大,手段颇多,外人却很少知道,他们的指挥部还有一群能力超群的智囊团在帮着沈督师制定着精密的战术。

    这些人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战场之上,却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郑鸿逵跟着李东华从正厅的右侧走出,来到一间偏房中,这间占地不小的偏房中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都摆着几张桌子,互相之间隔得很开。

    每张桌子都有一人,他们耳朵上戴着个奇怪的东西,一边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在说着什么,一边不停的用笔抄录,听内容,应该是最新情报。

    郑鸿逵抬头一看,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云南”二字,心头顿时明了,这个偏房中的人,专门负责收集云南的各种情报。

    勇卫营收集情报的方式如此简单可怕吗?坐在家里,就可以得到千里之外的各种情报?

    郑鸿逵虽然不解,但他也清楚,沈浪不可能布这样一个局来诓骗他郑鸿逵,没有任何必要。

    正是如此,才显得勇卫营更加的可怕。

    这间偏房靠东面的墙壁被打通,通到下一个偏房中,郑鸿逵连忙跟上,这里写着“贵州”。

    下一间写着四川,又下一间写着广西。

    走过一间间偏房,直到看到“福建”二字,郑鸿逵的心头一凛。

    也在这里,郑鸿逵最终见到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沈浪。

    郑鸿逵放下心头的惊骇,连忙上前行礼道:“末将郑鸿逵,见过沈督师。”

    只是悠闲端坐在那里的沈浪,挥了挥手道:“郑总兵不必多礼,坐吧。”

    李东华迅速的搬来一张椅子,放在沈浪的右手侧下方一些,郑鸿逵小心的上前,谨慎的坐下,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看向比自己年轻得多的沈浪。

    等人给郑鸿逵上好了茶之后,沈浪才笑着问道:“郑总兵,想必你应该知道我招你前来的目的吧。”

    郑鸿逵一惊,连忙站起,回道:“末将愚钝,不知督师大人招末将前来所为何事,还请督师大人指点一二。”

    沈浪收起笑容,淡淡的道:“若你郑鸿逵真的这般愚钝,你活不到现在。”

    郑鸿逵心头大骇,这沈督师说话也太直白了吧,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低眉顺眼的露出一副无辜神色。

    正在这时,一个百总拿着一张纸走过来,报告道:“报告督师大人,广东潮州府最新情报。”

    李东华将他手上的情报接过来,递到沈浪面前,沈浪接过来看了一下之后淡笑道:“潮州府也有一个郑家,主动上交了千余私军。”

    郑鸿逵听到之后,脸色一变,潮州府挨着福建,这个郑家他郑鸿逵也知晓,因为其名头也不小。

    他们靠着海贸发家,在南洋的生意做得很大,和佛郎机人、红毛鬼都有生意往来。

    虽然他们没办法和自己这个郑家相比,但是其底蕴也不容小觑,可在朝廷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妥协。

    郑鸿逵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但他知道,这个消息应该是真的,沈浪没必要拿这种假消息来糊弄自己。

    沈浪将人挥退下去,并对李东华道:“没有太过重要的事情,不要让人来打扰了。”

    李东华立即应令。

    沈浪直接对郑鸿逵道:“同样是郑家,福建郑家如何自处?”

    郑鸿逵面露为难之色,道:“末将远在镇江,与福建相隔千里之遥,郑家之事一切都由兄长郑一官主持。”

    “末将虽不知兄长如何抉择,但末将可以保证,郑家上下所有人,皆为大明臣子,必效忠大明,必为大明鞠躬尽瘁。”

    沈浪笑道:“郑总兵言重了,朝廷不用郑家鞠躬尽瘁,只须郑家交出私军即可,听郑总兵所言,那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郑鸿逵一怔,心中疯狂大喊:“我可没有这样说啊,我那只是客套之语。”

    可是嘴上却不敢反驳,也不好反驳,直接说不是,那岂不是公然要违抗朝廷的政令?

    三两句话,郑鸿逵就感受到了沈浪的难缠。

    可如果就这样默认了沈浪这句话,那吃亏的可就是郑家了。

    而且他知道兄长郑芝龙并没有做出决定,还想着从沈浪这里探些口风,看如何应对。

    若能既不用交出私军,又不与朝廷翻脸,那才是最圆满的结果。

    现在看来,这简直是痴心妄想,郑鸿逵无比苦恼,苦思着如何才能更大程度的保全郑家的利益。

    可他不知,他的兄长郑芝龙此刻正遭遇着如他一样的煎熬。

    郑家,正被放在火上烤啊。

第三百一十七章 福建的天,要变了

    晋江安海镇,安平桥北面,有一座三通门的五进院落,楼阁、亭榭环列,互为屏障。

    东有“敦仁阁”,西有“泰运楼”,前厅为“天主堂”,因为府邸的主人信奉外来的天主教,中厅为“孝思堂”,规模宏大。

    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围以高墙防护。

    院子中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错落有致,为奢华宏伟的院子增添了不少色彩。

    能够有实力,敢于明目张胆的建造如同王府一般的府邸,整个福建,除了郑家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

    可此刻,这奢华府邸却是充满着严肃的气氛,府邸上下皆是谨慎了不少,因为应天府来人了。

    虽然只有区区三四十人,但是却让整个郑府都凝重异常,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代表着什么,郑家已经好久没有如此郑重的对待来访的客人了。

    郑家掌舵人,白手起家为郑家创下如此基业的郑芝龙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接待。

    可是,为首的张旗总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少年郎,身材倒是很壮实,但皮肤有些黑。

    看其年龄,肯定不满二十岁,有没有十八岁都不好说,甚至可能更小,其余三十余人皆是他麾下士兵。

    他们穿着笔挺的短军装,挎着名声在外的燧发火枪,步履稳健,仅仅几十人的气势都令人纷纷侧目。

    可不管怎样,他们只有几十人,再如何善战,在福建这地界上,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以郑芝龙的实力和地位,完全不用放在眼里,更不用亲自接待。

    可今时不同往日,郑家必须郑重对待,因为他们代表着应天府参谋司,代表着沈浪。

    可是,这些人来了之后,仅仅表露了身份,却什么事情都不说,只是表示要在这里先住一阵子再说。

    若是别人,郑芝龙早将其强行轰了出去,但对这些人,他却不敢这般放肆,而且也想要看看这些人究竟有何目的。

    若是能够从他们身上窥出沈浪的一些态度,那就更好了。

    所以,他亲自安排这些人在府邸中住下,并好好的招待。

    可这些人却好像把这些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家,或是勇卫营的驻地,那一个旗队的勇卫营士兵,每天都要操练几次。

    操练队列,操练阵形,甚至是操练刺杀,幸好,他们将实弹操练放在了府外。

    可即便如此,也是弄得全府上下人心惶惶。

    好在,府邸占地颇大,郑芝龙只得将他们所住地方的周围都腾了出来,并严禁下人们靠近。

    显然,光约束府中之人并不能换福建一片安宁。

    这天,一个衣着华贵,头发花白的老人嚎啕大哭的冲进了郑府。

    没有多久,他跪在郑芝龙的面前,悲泣的道:“一官哪,你可得为我作主啊,勇卫营那帮人,太肆意妄为了。”

    “他们杀了我儿,让老头子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但如此,他们还要逼老头子交一万两罚银。”

    “如果三天内没有上交,他们就会强行查封我们李家所有家产。”

    “一万两银子虽多,但他们若是要的话,我们李家就算倾家荡产,也会给他们。”

    “可他们是先杀了我儿,再要银子,这天下间,怎会有如此道理,即便土匪也不会如此做的啊。”

    “我听说这些人就住在郑府,老夫都告诉了他们,我们李家与郑家是亲戚,可他们依然不讲丝毫情面,行此恶事,这简直是不把一官你放在眼里啊。”

    眼前这人是郑芝龙的一个远房表亲,人称李员外,名德安,这些年借助郑家的势力也是积累了一份不小的家业,在晋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可近日,李家却栽在了勇卫营手里,李家长子被十几个勇卫营士兵从家中强行拖了出去,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枪毙了。

    郑芝龙的脸色难看至极,冷冷的道:“可我听说,是你那儿子强抢民女,所以才被勇卫营找上门。”

    李德安一惊,连忙狡辩道:“可那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再说,这种事情,也应是官府该管的,哪里轮得到勇卫营插手?”

    “官府?官府要是会管,怎会等到现在?”

    李德安一时哑言,心道你怎么还帮着外人说话。

    但他还是连忙道:“可是,亮儿虽然有错,但也罪不至死啊,他们审都不审,直接拖出去处死。”

    “我那可怜的亮儿啊,全身上下被打了十几个血窟窿,死得太惨了。”

    李德安显然也非常的精明,说到这里,他怒不可遏的道:“朝廷这段时日在全力收缴私军,他们肯定早就盯上了咱们郑家。”

    “如今勇卫营公然来到福建,甚至是入驻郑府,肯定是为处理此事而来。”

    “他们杀害我儿,看似是我儿犯了一点错,可他们分明就是冲着郑家来的。”

    “都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在福建这地界,谁敢不给郑家面子?可他们不但不给,而且变本加厉的施以重刑,这简直是当着全福建百姓的面来羞辱郑家啊。”

    听到这话,郑芝龙一站而起,大喝一声:“够了。”

    李德安被吓了一跳,心中很是忐忑,但他更是不解,你怎么处处为别人着想,反而不顾自家人的死活?以前不这样的啊。

    难道,就因为这区区几十人的勇卫营?

    郑芝龙斥道:“你既然知道他们是冲着郑家来的,还敢来我这里告状,莫不是也想将郑家牵连进去?”

    “不,一官,不,郑大人哪,小人绝无此意啊,小人只是想郑大人给小人主持公道啊。”

    郑芝龙咬牙切齿的道:“若勇卫营毫无原由的杀人越货,我自然会为你主持公道,可明明是你那逆子强抢民女在先,他死不足惜。”

    李德安脸色大变,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算是知道了,这郑芝龙分明是不想掺和此事。

    “你郑芝龙明明就是怕了勇卫营。”李德安心中大怒,更是不服,但是明面上却是不敢表露出来。

    可是作威作福惯了,而且死了儿子,还要交一万两银子的罚银,心中肯定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他又继续卖惨,不断挑起勇卫营与郑家之间的矛盾,希望能够搏得郑芝龙的同情和愤怒,从而能够借助郑家的力量为自己出这口恶气。

    正在这时,一个管家急匆匆的进来,气喘吁吁的汇报道:“老爷,勇,勇卫营马上要回来了。”

    “他们以往皆是傍晚才回,这才晌午刚过便要回来,是不是……”

    说罢,他还瞟了一眼跪在那里卖惨的李德安。

    郑芝龙自然明了,也猜测很可能就是如此,他看了一眼李德安,不耐烦的挥挥手:“先带下去,别让勇卫营的人看到。”

    管家连忙招来几个家丁,将还要继续哭求的李德安强行拖了下去。

    “郑大人哪,郑大人哪,你一定要为草民主持公道啊。”

    果然,没有多久,勇卫营回来了,张旗总直接找到郑芝龙,不卑不亢的问道:“郑大人,听闻你那亲戚李德全来到了府上,想必是要在郑大人面前控告我等。”

    “与此案牵连的勇卫营士兵全部返回,不知郑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郑芝龙心中很是不悦,一个小小的旗总,竟然对自己这个南安伯如此放肆,没有丝毫敬意。

    这偌大的福建,哪怕是一个总兵,也不敢对我郑芝龙如此说话。

    可最终,郑芝龙还是回应道:“纵子犯法,不知悔改,一错再错,杖责五十,罚银三万两,以儆效尤。”

    张旗总立即对郑芝龙敬了一记军礼,赞赏的道:“郑大人处事公正,末将佩服。”

    在勇卫营的见证下,李德全被重打五十大板,当场丢了半条命,然后被郑府的人直接丢了出去,并强令他十日之内一定要交出三万两罚银,否则严惩不怠。

    李德全悲痛欲绝,当场昏死过去。

    经历这件事情,他知道,曾经在福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郑芝龙已经变了,连区区几十个勇卫营士兵都不敢动。

    可是,这仅仅只是开始,勇卫营以一个旗队的兵力在泉州府、漳州府、兴化府、福州府四处活动,专门找一些官府不敢动的势力麻烦。

    这些势力,有几个身上是干净的,勇卫营要找他们麻烦,有的是借口。

    轻则施以杖刑并罚银,重则直接枪毙,一时间,弄得他们怨声载道。

    可他们因为利益纠葛,与郑家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还与郑家是亲戚关系。

    所以,郑府的门槛在这段时间都快被这些人给踏破了,皆是希望郑芝龙能够出面帮自己出头。

    可勇卫营真正针对的是谁,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最终,那些来郑府求助的人,不但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还一个个都被郑芝龙施以重罚。

    通过这些事情,他们也认清了一个现实,哪怕只是三十几个勇卫营士兵,在福建只手遮天的郑芝龙,竟然也不敢动。

    看来,福建的天,恐怕是要变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历史就是情报

    经过近半个月的观察,郑芝龙也没有弄明白沈浪派一个旗队的勇卫营士兵到福建究竟为何。

    难道就为了恶心我郑芝龙?还是想靠这点人来吓唬我?

    直到这天,勇卫营的张旗总再次找到郑芝龙,直接道:“郑大人,刚刚从应天府传来消息,你的四弟郑鸿逵正在参谋司与沈督师会面。”

    “他已经告诉沈督师,郑家是朝廷臣子,效忠大明,自然也愿意听从朝廷政令。”

    “因此,郑家肯定是愿意向朝廷上交私军的。”

    “不过沈督师以为,郑大人才是郑家一家之主,郑鸿逵所言是否能全力代表郑家,还未可知。”

    “所以,沈督师想当面听听郑大人的意思。”

    郑芝龙一惊,问道:“张旗总,沈督师是要招郑某进应天府?没有陛下旨意,郑某怎敢私自离开驻地?”

    张旗总摇摇头道:“郑大人不用离府,便可与沈督师,还有你四弟说上话。”

    郑芝龙再次一惊,很是不可思议,都说勇卫营手段超群,莫非他们还掌握了瞬间传讯千里的神技?

    “此话当真?”郑芝龙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样子。

    “郑大人随我前来便是。”张旗总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郑芝龙沉吟了一下,站起身,跟随张旗总走出正厅,直奔郑府安排给勇卫营入住在东院的敦仁阁方向而去。

    闻知消息的郑芝龙五弟郑芝豹,连忙派人暗中戒备,同时自己亲率百余人匆匆而来。

    眼看着郑芝龙身边没几个人,而且离勇卫营驻地越来越近,郑芝豹来不及冲上前,便直接大喊道:“大哥。”

    郑芝龙转过身,看着五弟率领十多人急匆匆而来,后面还有影影绰绰的家丁向这个方向汇聚。

    他们虽然没有亮出兵器,但郑芝龙知道他们的目的。

    不过,他只是稍一沉吟,便对赶过来的郑芝豹道:“我现在有要事去办,你有什么事,稍后再说,先退下吧。”

    郑芝豹一急,扫了一眼一旁的张旗总,沉声道:“张旗总,我和我大哥有几句重要的话要说,耽搁一二,还请勿怪。”

    张旗总笑道:“连一百人都不到,若是担心我们勇卫营伤害郑大人,这点人可不够。”

    郑芝豹的脸色微微一变,这张旗总显然也是看了出来,而且还这般的有恃无恐,他心中暗恨,不由握了握自己的佩刀。

    郑芝龙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连忙对郑芝豹道:“沈督师的事情要紧,你有何事稍后再说,快下去。”

    说罢,又对张旗总道:“张旗总,不宜让沈督师等待太久,还请快带路。”

    张旗总没再耽搁,又对郑芝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看着兄长心意已决,郑芝豹也无可奈何,只得遣散众人,因为兄长都要去勇卫营的眼皮子底下了,若是勇卫营心生歹意,自己就算召集再多的人也来不及救援了。

    其实,郑芝龙并非没有担心,但他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只能冒险一试了。

    相信那沈浪应该也不会这般鲁莽,毕竟我郑芝龙的兄弟颇多,真的这样对我郑芝龙下黑手,必然导致福建大乱,朝廷也别想轻易收服郑家了。

    真正进入这个旗队的勇卫营驻地之后,郑芝龙反而将心放了回去,因为再担心,再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此刻的勇卫营没有操练,而是列成两队,在敦仁阁外面一左一右相对而立,如同门神一般,威严而肃穆。

    张旗总直接对郑芝龙道:“这些人不宜进去。”

    郑芝龙点点头,连忙转身对身后的几个随从挥了挥手,让他们留在外面。

    张旗总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郑芝龙便独自一人从勇卫营的两列队列中间的通道走过去。

    可随即,他便感觉如芒在背,因为他看到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自己的走动而时刻的锁定在自己的身上。

    这是下马威还是什么?原本还算平静的心也不由的提了起来,但又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去。

    直到踏上台阶,从正门中走进敦仁阁的一刹那,这种令人生畏的感觉才消退了一些。

    张旗总直接带着郑芝龙来到敦仁阁深处的一角,那里摆放着一张方桌,上面还有一个奇怪的大木盒。

    木盒的一侧延伸出一根细细的黑绳,黑绳的这一头是一个若拳头大小的黑色古怪玩意儿,郑芝龙从未见过,自然也认不出。

    张旗总上前,直接抓起那个黑色的古怪玩意儿,然后用嘴巴靠近说道:“南安伯郑大人带到,请向沈督师通报。”

    “收到,收到。”

    张旗总掌心中的那个古怪东西居然真的说话了,虽然声音没有那般清亮,但确定是人声没错。

    郑芝龙心头大骇,这是何种神奇之物?这声音真的是从千里之外的应天府传来的吗?

    近两千里之外的应天府,郑鸿逵在沈浪的面前如坐针毡,心脏压制不住的狂跳,因为刚才沈浪让人给他看了一些锦衣卫在福建收集到的有关郑家的情报。

    真的,非常的详尽,其中不少还涉及到了郑家的核心机密,虽然有的地方有些出入,但也足以让人惊惧了。

    更可怕的是,还有很多是来自郑家水师的秘密。

    郑家是没办法与朝廷直接对抗,但是郑家的水师实力在整个大明都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面对朝廷,也不会有丝毫逊色。

    特别是福建的外海,那更是郑家的地盘,经过郑家控制航道的商船,不管你是来自大明的,还是倭国、红毛鬼、佛郎机,都得老老实实的交上卖路钱。

    不然,你这生意就没法做,连朝廷都没有实力去干涉。

    如今,连茫茫大海上发生的一些机密事情,朝廷竟然知道,这怎么不让郑鸿逵感到可怕?

    而且他还知道,沈浪给自己看的情报,肯定只是一部分,朝廷究竟知道郑家多少秘密,那更无从知晓了。

    他自然不知,这其中的很多情报并非锦衣卫侦查到的,毕竟锦衣卫也不是万能的,陆地上还好,茫茫大海,没有朝廷的力量支持,怎么查?

    所以,这就需要发挥历史资料的作用了。

    郑芝龙和他的郑家在明末也算是风云大族,后世研究的史料还是有不少的,沈浪不用自己去找,直接花钱在现代社会让人去搜集并汇总一下,手到擒来。

    你郑家所谓的一些重要机密,在我沈浪这里,不过是一些历史。

    而这些重要情报所涉及的内容,自然也包含郑家做的很多不法之事,沈浪进行了严厉的痛斥,听他的意思是还准备进行深入调查,然后再进行处罚。

    郑鸿逵心头大震,这不会真的是要借此机会对郑家下狠手吧,不但是要收回郑家的私军,还准备对郑家如何?

    正在郑鸿逵胡思乱想时,李东华上前汇报道:“督师大人,福建那边传来消息,南安伯郑芝龙已经到了。”

    郑鸿逵一惊,大哥突然来应天府了?不会吧?大哥真的敢深入虎穴?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

    以刚才这沈浪的态度,大哥此来,怕是有大麻烦哪。

    沈浪直接站起身,对有些发愣的郑鸿逵道:“郑总兵,请吧,咱们一起去见见你大哥。”

    郑鸿逵唯唯诺诺的站起身,有些忐忑的跟在后面,心情复杂。

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月所照之处,乃为大明

    “下官郑芝龙,见过督师大人。”

    当听到自己大哥的声音从一个木盒中传出时,郑鸿逵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沈浪抓起木盒中延伸出来的手咪,说道:“郑大人不必客气。”

    随即,他看向一旁还有些未回过神来的郑鸿逵道:“郑总兵,想必你与郑大人也有些时日没有亲口交谈了吧,如今正好可以向郑大人汇报一下近况。”

    说罢,直接将手咪递过来。

    郑鸿逵小心的接过,打量了一下手中的奇异之物,确认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

    但他不敢耽搁,连忙也学着沈浪的样子,嘴巴靠近手咪说道:“大哥,我是鸿逵啊。”

    “鸿逵……”听到自己四弟的声音,郑芝龙更加确认这神奇之物真的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人说话,这太可怕,太不可思议了。

    随即心头一凛,不由生出一身冷汗,那岂不是说,这段时间福建的风吹草动,恐怕早就传到了应天府。

    若自己稍有反心,也会瞬间被应天府参谋司知晓,那沈浪第一时间就会组织大军前来福建围剿,那郑家肯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勇卫营越来越可怕了,郑芝龙心中惊骇不已。

    虽然沈浪就在身旁,有些话不好直接与大哥明言,但郑鸿逵还是隐讳的将很多事情讲了出来,其中就包括参谋司知道郑家的很多事情。

    而且,他对勇卫营一顿猛夸,其实也是隐讳的告诉郑芝龙,勇卫营的实力非常强大。

    他不知道,他的大哥郑芝龙这段时日已经感受颇深,仅仅一个旗队的勇卫营就将福建几府之地搅得满城风雨。

    如今,听着自己的四弟隐讳提供的一些情报,郑芝龙心中很是苦涩,以郑家的实力,根本不是朝廷一合之力啊。

    一旦与朝廷翻脸,若郑家不想被覆灭,唯一的生路就是逃到海上去了,舍弃偌大的家业,远离岸上,再次成为海盗。

    漂泊无依,四海为家的生活,已经到了这个年纪的郑芝龙是真的不想再去过了。

    郑鸿逵不敢太占用沈浪的时间,匆匆的将一些事情说出之后,连忙将手咪交了出来。

    沈浪接过手咪,直接道:“郑大人,如今朝廷要收回私军的命令已经下达一些时日了,郑家却是毫无动静,是准备作何打算?”

    听到沈浪这般直白的问出这个问题,郑芝龙脑海中天人交战,依然有些难以做出决定。

    毕竟,权力和实力是多么诱人的东西啊,一旦拥有,就很难舍弃了。

    而且,早年的闯荡太过辛苦了,简直是拿命别在裤腰带上,好不容易闯下了一片天地,说舍弃就舍弃,哪有那么容易。

    可沈浪已经直接问了出来,再想回避已是不可能。

    最终,郑芝龙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与朝廷对抗,语气有些生涩的道:“督师大人,郑家愿意交出私军,还请朝廷看在郑家这些年为我大明守卫边疆的份上,能够保障郑家的海贸生意。”

    沈浪满意的道:“好,这点郑大人大可放心,朝廷也不希望咱们大明的海贸生意被红毛鬼、佛郎机给抢占了去。”

    听到这话,郑芝龙如释重负,连忙顺势说道:“督师大人果然英明,郑家这些年控制航道,其实也是为了压制那些洋夷,以保障我大明的海贸利益不受影响。”

    沈浪却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直接说道:“稍后我就通过千里传声筒让福建巡抚派人去接收郑家的私军,还有郑家的水师,全部都招回来,由朝廷统一改编,还请郑大人好好配合,免得生出事端,那就不妙了。”

    郑芝龙在心中重重的叹息一声,若这些私军全部上交,那郑家就是被拔了爪牙的虎,再猛也无法在多重势力的夹缝中找到曾经的一席之地了,红毛鬼、大小佛郎机也不会再给郑家多少面子了。

    郑芝龙很想后悔,甚至是想着要不要死不认账,也不配合福建巡抚的行动。

    若是如此做的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呢?郑家的结局会不会更加凄惨?应该会吧。

    所以,他吞咽了一口口水,说道:“督师大人放心,下官必然全力配合,绝不敢违逆朝廷的命令。”

    听到郑芝龙的这句话,沈浪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因为郑芝龙的态度并没有太出他的意料之外。

    从正史中大明灭亡后郑芝龙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这时的郑芝龙已经不是年轻时的他了,有野心,但是少了那股冲劲和魄力,所以就有很多顾忌。

    享受了多年的安逸、舒适的富贵生活,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再将海上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

    所以,只要在岸上还有一席之地,他大概率不敢与朝廷直接对抗,最终会选择妥协。

    而沈浪这段时间针对郑家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郑芝龙能更快、更坚定的妥协罢了。

    如今看来,效果也确实达到了。

    可是突然,沈浪的话风一转的道:“我知道郑大人白手起家,打下如今家业很不容易,也经历了诸多磨难。”

    “朝廷若是直接收回,也确实有些不近人情,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郑家不用上交私军。”

    郑芝龙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这般峰回路转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但还是连忙急切的道:“还请督师大人指点一二。”

    说完之后,他就有些后悔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郑芝龙是很不情愿交出私军的,但现在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沈浪笑着问道:“郑大人可知,你郑家水师与红毛鬼、大小佛郎机有何相同之处?”

    郑芝龙微微一愣,没想到沈浪会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但他不敢耽搁,连忙思索起来。

    稍一会儿才说道:“回督师大人,郑家水师和红毛鬼、大小佛郎机的相同之处是,皆为保障海贸的安全。”

    沈浪回道:“对,不过也不全对。”

    郑芝龙连忙道:“还请督师大人指点。”

    “那些洋夷的武装力量,不但为保障海贸安全,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建立据点,扩大海贸,抢夺市场。在这一点上,郑家水师,却是远远不如。”

    郑芝龙一怔,随即承认道:“督师大人所言极是,只是我大明历来对海贸不太重视,施行海禁,下官也没有这般实力和野心啊。”

    沈浪却是沉声道:“不,你现在需要这般野心,至于实力,朝廷就是你背后最大的实力。”

    “不然,你以为朝廷为何要突然全面放开海禁?”

    “红毛鬼所在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还有大小佛郎机,皆是弹丸之地,却可以不远万里将海贸做到我大明的家门口,简直岂有此理。”

    “我大明不但要将这些洋夷赶出东洋、南洋,还要将我大明的海贸做到万里之遥的欧逻巴、亚美利加。”

    “郑大人,你要记住,日月所照之处,乃为大明。”

    听到沈浪最后那句话,在无线电另一边的郑芝龙直接愣住了,朝廷的野心,已经膨胀到如此地步了吗?

第三百二十章 大明水师,未来可期

    郑芝龙不是绝大多数从未出过海,对于海外的一切知之甚少的大明人。

    相反,早年的闯荡,以及与很多西方人的直接交流,让他对西方世界了解颇深。

    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没有几个人能比他郑芝龙对那些洋夷更加了解的。

    虽然在崇祯六年的料罗湾海战中,郑芝龙亲率的大明水师击败了尼德兰人,但郑芝龙自己清楚,这并非尼德兰人的真正实力。

    其当时只有九艘战船,而且都只有十多门舰炮,这在尼德兰的海上力量中,算是低层次的战船。

    可即便如此,这九艘战船随便拿出任何一艘,都比大师水师主力战船的实力要强上许多倍。

    因为此时大明水师的战船,已经偏向小型化,大明初期的大型宝船甚至因为图纸的遗失而已经不会造了。

    而且,尼德兰人在巴达维亚还拥有体量更大,载炮几十门的战船。

    甚至听闻,尼德兰本土还拥有载炮过百门的超大型战船。

    他们大型战船加起来,数量超过百艘,简直骇人听闻。

    尼德兰人的战船,除了体量更大,其火炮也更有优势,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所以,大明水师以十倍数量对之,也只是将其击败,没能将其覆灭,自身的损失也不小。

    这还是在近海发生的战斗,若是在远海,尼德兰的战船优势将更大,取胜的难度更大。

    若是尼德兰人从其本土派出更大,更多的战船,大明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正因如此,郑家水师无力将尼德兰人直接驱逐出去,而尼德兰人在南洋的实力,无法在近海消灭郑家水师,所以只能转为合作。

    这些年双方也是相安无事,各自都有利可图。

    如今,听闻沈督师的意思,朝廷是准备将尼德兰人,还有大小佛郎机人全部赶出去。

    然后大明垄断整个东洋和南洋的海贸,甚至还想把贸易做到尼德兰所在的欧逻巴去。

    能够说出这种话,郑芝龙只觉得沈浪是无知者无畏,根本不知道尼德兰人和大小佛郎机人的实力。

    以如今大明水师的底蕴,别说把贸易做到欧逻巴去,能够将船驶到万里之外都很难。

    虽然郑芝龙在一两千里之外,双方通过无线电交谈,但沈浪似乎猜到了郑芝龙所想,笑道:

    “郑大人是不是觉得,我大言不惭,对欧逻巴知之甚少?”

    “那我说上一二,还请郑大人指正一二。”

    郑芝龙连说不敢,但心中就是这般认为,反正是通过千里传声筒,只能听声,无法见人。

    可是,沈浪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觉得自己对沈浪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也对沈浪的判断太武断了。

    沈浪不管郑芝龙如何作想,立即让李东华将参谋司收集到的有关欧逻巴的情报拿过来。

    然后,他对着情报开始说道:“我们大明所说的红毛鬼,其实是尼德兰人,其国名全称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大小佛郎机分别为葡萄牙王国和西班牙王国,而葡萄牙王国在崇祯十三年才摆脱西班牙王国的统治。”

    “而此时贸易做得很大、海上力量很强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依然未摆脱西班牙王国的统治,双方在欧逻巴的战争还在继续。”

    “尼德兰的大小只有福建的三成,和葡萄牙王国加起来也才若福建那么大。”

    “西班牙王国倒是比福建大几倍,可远远无法与我大明相提并论,人口更是不及。”

    “另外还有击败过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格兰,以及在崇祯十六年用步军击败过西班牙王国的法兰西。”

    “这些欧逻巴国家大多体量不大,但是实力却不容小觑。”

    “特别是其海上实力,这几个国家随便哪一个,都是如今的大明远远不及的。其大型的三桅帆船,非常适合远洋航行。”

    “其战船,小则千料(一料约0.325吨)以上,载炮十几门,大则万料以上,载炮过百门。大小战船加起来,过百艘。”

    “而我大明战船,几百料就是大船了,单打独斗,根本不是其一合之敌。”

    “以我大明如今水师力量,别说与其决战,就是航行到欧逻巴都很艰难。”

    听到沈浪这些话,郑芝龙大为震惊,你都知道啊。

    随即,沈浪又将尼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外殖民据点又讲出了很多。

    并且指出了位置、地形、城防、以及大概兵力布置,让郑芝龙更加骇然。

    因为这很多信息,连他这个自认为对洋夷知之甚深的人都不清楚。

    这沈浪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会知晓如此之多,就在沈浪身后的郑鸿逵越发的感觉沈浪的深不可测。

    这些都是情报啊,而且是极其难以获取的情报,但是沈浪却知道。

    沈浪连万里之外的欧逻巴的情报都知晓那么多,那想要探知在眼皮子底下的郑家,不是更容易吗?

    沈浪知道郑家多少秘密,谁能说得准?但肯定不少,郑芝龙和郑鸿逵心中皆是凛然,对沈浪也越发敬畏。

    无线电另一头的郑芝龙,早已收起了对沈浪的任何轻视之心。

    可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既如此,督师大人,我大明如何将这些洋夷赶出东洋和南洋?”

    沈浪淡笑道:“想必郑大人应该知道勇卫营的火炮远胜红夷大炮吧。”

    郑芝龙连忙附和道:“勇卫营火炮如雷贯耳,下官自然早有耳闻。”

    沈浪接着道:“如今江宁第一造船厂已经建造出第一艘三千料的大船,接下来还会造出更大的战船。”

    “更重要的是,这些战船不但会用上船帆,亦会用上一种全新的动力,代替人力,让战船速度更快、更灵活。”

    “若这种战船再配上勇卫营的火炮,不说以一敌百,以一敌十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我就不信,在我们大明的家门口,还打不过远到而来的欧逻巴洋夷。”

    “待我大明水师积攒起实力,何愁不能把贸易做到欧逻巴、亚美利加去?”

    听了这些话,郑芝龙已经完全震惊了,大明水师的发展这么快了吗?

    都已经能够建造三千料的大船了,而且还会用上全新的动力,让战船速度更快、更加灵活。

    若是如此的话,再加上勇卫营的先进火炮,肯定可以横行东洋和南洋。

    假以时日,大明水师必将恢复成祖时的荣光,甚至予以超越。

    郑芝龙的心脏一阵怦怦直跳,幸亏自己之前已经答应上交私军,没和朝廷翻脸。

    不然的话,郑家将如何自处?再过些时日,郑家即便逃到海上,也没有立足之地了啊。

    而让郑芝龙更加惊惧的是,沈浪之前并未透露这些重要信息,就直接让他郑芝龙决定要不要上交郑家的私军。

    这是干什么?是要给郑家下圈套吗?你要是早说出这些,我郑芝龙哪还会纠结这么久,早就任由朝廷摆布了。

    可你偏偏不说,等我郑芝龙妥协之后才讲出来。

    若是之前选择错了,那郑家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这沈浪竟然如此阴险。

    在沈浪身后的郑鸿逵也是吓出一身冷汗,幸亏大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其实沈浪如此做,并非对郑家有什么私怨,而是他要通过此举告诉郑芝龙。

    我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手段拉拢你,让你心甘情愿的接受,但是我偏不,我就是要不给任何好处的让你低头服软,从心里臣服,然后再谈好处和利益。

    这样的话,一旦收服郑芝龙,就会让他不敢再轻易的生出异心,不管身在何方,都要时刻保持着敬畏之心。

第三百二十一章 奉旨当海盗

    郑芝龙已经明白了沈浪的意思,郑家想要留下庞大的私军,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回归老本行,帮助朝廷去海外扩展贸易。

    “郑大人,你应该知道尼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吧。”

    郑芝龙连忙回道:“下官去过南洋各地,与那些洋夷有颇多接触,对这家公司确实有所了解。”

    沈浪淡笑道:“既然郑大人有所了解,相信你应该也知道,这家公司就是由商人和海盗建立的武装势力。”

    “他们一方面掠夺当地资源、奴役当地百姓;另一方面不断在周围有利位置建立据点,控制航道,并通过武力侵占和打压其他对手,以达到垄断贸易的目的。”

    “类似的势力还有在身毒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以及在我大明濠镜的葡萄牙人,在吕宋的西班牙人等等。”

    “欧逻巴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海外扩张,收获巨大的海外利益,国家实力迅速增强。”

    “我大明泱泱大国,岂可被这些远到而来的洋夷超越?”

    “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一些运作方式却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如今,朝廷也希望咱们大明有能力开拓海外贸易的商人也能成立这样的公司。”

    “可纵观整个大明,最适合的莫过于郑家了。”

    “郑大人精通尼德兰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倭文,对东洋和南洋也极为熟悉,郑家实力雄厚,海贸也遍布东洋和南洋,并有自己强大的私军。”

    “若有郑家带头,朝廷也会给予鼎力支持,想成立一家这样的公司并不难。”

    “到时候,这家公司的驻地在何地,郑大人就是那里的总督。”

    郑芝龙心头大震,他原本以为朝廷只是想利用郑家的水师为马前卒,为大明在海外的贸易扩张做准备。

    却没想到,朝廷是想以整个郑家的底蕴为基础,去向海外扩张,这无疑是赌上整个郑家的命运啊。

    他很清楚南洋的局势,非常的错综复杂,不只是尼德兰人和西班牙人,还有好几个欧逻巴强国也掺杂其中。

    若是大明的势力延伸进去,并妄图建立据点,势必会损害并威胁他们的利益,届时绝对不止竖立一两个强大的敌人。

    而且,那些欧逻巴洋夷在南洋经营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他们占据了有利的航道,控制了最好的据点,组建了强大的武装力量。

    郑家的实力和底蕴是不错,但是与已经形成气候的洋夷相比,还是相差很大的,特别是海上武装力量。

    在近海倒是不怕,可若是到了远洋,那必然不是对手。

    而且,这期间肯定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还不一定敢保证有多少收益。

    若最终抢占失败,那无疑是血本无归。

    当然,听沈浪的意思,朝廷显然不会袖手旁观,也会给予各种支持,包括武力。

    若是成功的抢占了那些洋夷的贸易,那其中的利益也是非常巨大的。

    风险越大,利益越大,可是,郑家又不是无路可走,非要冒如此大的风险。

    这些年,郑家控制了几条航道,不论内外都需要交过路费,每年的收益非常稳定且可观。

    安稳的日进斗金,还是冒险搏一搏更大的利益,郑芝龙真的有些纠结。

    若是年轻时,根本不会有任何迟疑,肯定立即答应。

    可如今家大业大,精力和斗志也不及一二十年前,所以才顾虑重重。

    沈浪没有催促郑芝龙立即表态,只是淡淡的道:“南洋适合建立公司的地方有不少,满剌加、岷里拉、巴达维亚都不错。”

    “我大明人才济济,朝廷也没想着只成立一家公司,谁占了哪里,谁就是那里的总督。”

    郑芝龙听到不由一惊,他知道沈浪的意思,朝廷只是觉得郑家最合适,但也并不是非郑家不可。

    郑家若是不答应,朝廷肯定会扶植其他人。

    随即,郑芝龙不再迟疑,连忙道:“督师大人,郑家愿意为我大明先锋,为大明海贸的开辟拼尽一切全力。”

    “只是洋夷战船实力强大,下官恳请朝廷在必要的时候,能给予一定支援。”

    “只要能消除洋夷水军的威胁,不管是满剌加、岷里拉还是巴达维亚,朝廷需要哪里,郑家上下必全力拿下。”

    郑芝龙之所以突然有了如此决断,是因为他刚才迅速进行了一番衡量。

    若是不答应,郑家的私军必然要上交,没有了相应实力的维持,郑家在海上的利益也很难保证了。

    而上交给朝廷的私军,肯定不会被解散,朝廷必然会改编之后扶植其他熟悉南洋贸易的商人接管,以逐渐替代郑家的位置。

    若是如此,郑家的衰落是必然的。

    当然,哪怕是衰落了,以郑家这些年的收益,当个富家翁,维持几代人的奢华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这样,他郑芝龙甘心吗?显然不甘心。

    而如今这世道,光有财富,没有足够的底蕴,能安心享受吗?

    所以,但凡郑芝龙还有些野心,有些魄力,就没有办法拒绝。

    这件事情虽然有不小的风险,但也是莫大的机遇,一旦成功,郑家必然是更上一层楼。

    郑芝龙的最终表态,不出沈浪的意料,他立即给郑芝龙吃了一颗定心丸:“朝廷就是郑家背后最大的依仗,你不用怕把事情闹大,放手去干吧。”

    “不过,在此之前,我大明水师还需要一番准备,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顶多一年。”

    “趁这个时机,郑大人可以好好的训练一下麾下军队的远洋海战能力。”

    “回头我让人给你送去几张大型战船的结构图,你尽量多造一些千料以上的战船出来,以便日后之用。”

    郑芝龙顿时安心了不少,连忙道:“谢督师大人,郑家上下,必为我大明鞠躬尽瘁。”

    在沈浪身后,一直没有说话的郑鸿逵也很激动,因为他也很赞同兄长的决定,毕竟郑家就是靠这个起家的。

    以前是郑家几兄弟单打独斗,付出重大牺牲才换来的今天。

    如今,郑家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着朝廷的支持,哪怕是重新当海盗,那也是奉旨当海盗,光明正大。

第三百二十二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淋淋的

    翌日,郑芝龙公开表示郑家会交出私军,《明报》也迅速的进行了报导,一时引起巨大的震动。

    因为郑家的私军数量最多,实力也最为强大,而且郑家还有海上根基,有实力和理由拒绝朝廷这种无理的要求。

    可偏偏,这样的郑家居然还是向朝廷妥协了。

    连你郑家这么深的底蕴都妥协了,其他拥有私军的世家大族还有什么理由和资本与朝廷对抗?

    于是,除了极少数冥顽不灵的,剩下拥有私军的家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纷纷将手中的私军交了出去,连各种兵器也不敢有丝毫藏留。

    至此,大明境内的私军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正如很多人所料,朝廷推行崇祯新政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歇,接下来就是土地改革和新的商税制度的逐步推行。

    这两项改革借鉴了部分雍正新政的改革内容,比如放松对户籍的控制,让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地税按田地多少,进行均摊交纳,官员和地主都需要缴税,剥夺其免税权。

    这咋一看,是大大的损害了官宦地主的利益了,因为他们不但要交更多的地税,还需要交各种商税,增加了不少额外的支出。

    所以,迅速引起了比解除私军更大的动荡。

    因为拥有私军的毕竟只是少部分官宦世家,而这牵涉到了整个官绅地主阶级。

    可即便如此,朝廷也没有迟疑,在全国开始清查土地,并登记造册。

    同时,朝廷开始规范并加强对牙行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将商税制度一步步推行下去。

    因为大明大部分商业活动都需要牙行这个中介的角色才能达成买卖活动,牙行被官府控制了,若不好好配合,那买卖也没办法做了。

    所以,要么就联合起来闹事,逼迫朝廷撤除这些政令,要么就只能按照朝廷的要求,老老实实的交纳更多的地税和各种商税。

    可是,占地很多,买卖做得最大的郑家又带头了,公开响应朝廷的号召,强烈支持土地改革和新的商税制。

    经常和那些洋夷打交道的郑芝龙很清楚,大明原本的商税收得太低了,与那些商贸发达的欧逻巴诸国比起来,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哪怕是现在推行新的商税,交的商税多了,但也不比欧逻巴洋夷的重。

    当然,郑芝龙带头响应新的商税制度,并非是站在朝廷的立场考虑问题,毕竟商人都是逐利的。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与沈浪达成的协议,朝廷都已经让郑家负责海外贸易的扩张,这些地税和商税与那么重大的事情比起来,算什么?

    别说地税、商税了,就是崇祯新政的其他内容,郑家都不会有任何意见,只要朝廷推行,郑家都会第一个支持,唯朝廷马首是瞻。

    郑家一动,吴三桂、左良玉等人也纷纷响应,以更加大义凛然的方式支持朝廷的土地改革和新商税制。

    因为他们的利益与朝廷捆绑得很深,左良玉依然在考察期内,若是敢反对,必然会首先被清算。

    既然无法拒绝,还不如尽快站出来支持,也可以在朝廷那里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一个个支持朝廷的政令,其他世家大族哪还敢站出来公然反对,在朝廷首先对他们的施压中,一个个被迫就犯。

    毕竟只是损失了一部分利益,若是拒绝,万一像之前那些反对的家族一样被抄家灭门,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少了这些影响力大的势力和家族,其他人更是一盘散沙,拿什么去和朝廷对抗?也没有这个胆量。

    所以,随着政令的推行,不满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也越来越顺利,不满的人也只能将这份不满放进肚子里。

    其实,雍正实施的各种改革中,摊丁入亩是最成功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但是,对于这样一项证明是可行的政策,沈浪反而没有借鉴多少。

    因为摊丁入亩其根本是一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在封建制度下比较适用,但是并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项政策只会将广大农民与土地捆绑得更紧,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制度,这与资本主义的进程是相背离的。

    英国的资本主义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事件便是“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其实就是通过各种残酷手段逼迫平民与土地解除捆绑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是羊吃人的运动。

    但是,圈地运动也不全是负面影响,它反而给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不少的积极影响。

    因为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没有生计的农民自然而然的成了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圈地运动也摧毁了小农经济,让资本主义进入广大农村,让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可以说,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却让英国人为资本主义积累了原始资本,然后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出现。

    其实,崇祯新政的推行结果,也会慢慢向这个方向发展。

    土地改革的目的,看似加重了地主乡绅的负担,但其实又在通过对工商业的鼓励政策告诉他们。

    不管是把土地拿来建设工厂、兴办实业,还是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都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

    等他们慢慢的尝到甜头之后,必然会加快对土地的掠夺,并迅速投入到资本主义工商业中。

    失去土地的农民自然就会成为资本家的廉价雇工,这又会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资本主义发展之后,便需要更多的土地等资源,这又会进一步造成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断循环。

    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非常残酷的,甚至可以说是血淋淋的。

    可这是历史必然的进程,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的转变,想要平稳和谐的过渡,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期间势必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动荡,甚至是内战。

    作为后世人,沈浪也有这种心里准备。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小了,不小了

    对于崇祯新政的推行,朝廷也并非一味的强硬,也进行了一些妥协。

    比如军事改革中的征兵制,不再以长子优先,可以在五年内安排家族中其他子嗣代替。

    若五年内族中未有其他适龄的男子入军,长子仍需入军,并需要交纳罚银。

    当然,若实在是不想入军,可以通过交纳兵银的方式,免除服兵役。

    不过,这条政令无疑是给富户制定的,因为免一年兵役就需要交纳两千银元,三年一共需交纳六千银元。

    普通家庭一辈子不吃不喝都攒不到六千银元,怎么可能为了免除三年的兵役而去交这个钱。

    另外,废八股的政令也没有强行推进,只是通过教育改革慢慢的消除八股文在科举考试中的比重。

    以前科举只考八股文,现在会慢慢的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等学科内容,广大读书人的反对之声便一下子消弥了不少。

    很多人还觉得是自己抗争胜利的结果,其实他们不知,朝廷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直接粗暴的废除八股。

    现代社会进行教育改革都不可能一刀切,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何况是在大明。

    朝廷一开始之所以将调子定得那么高,要直接废除八股,就是为了现在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他学科。

    朝廷的目的达到了,读书人也觉得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障,自然也就不那么反对了。

    毕竟现在这种方式并没有剥夺他们的前程,依然可以很好的体现出科举制度的公平性。

    只不过,朝廷会慢慢的侧重对数学、物理、科学等学科的评分,这些学科掌握得越多,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慢慢的,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读书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更多的往那几门学科钻研,直到八股文的地位越来越低,然后废除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所以,一种改革的推行,既要有足够的强硬手段,也需要有温和的策略。

    崇祯新政推行到这一步,已经啃掉了最难施行的政令了,剩下的不太可能产生多大的动荡,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入。

    比如教育改革,需要创办大量学校,教学制慢慢的分为小学、中学、大学,推行汉话拼音。

    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还有司法改革和交通改革,同样如此。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到了崇祯十八年,春暖花开之际,沈浪觉得自己在南方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除了西南改土归流的过程引起的反叛还有几处未平定,其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了。

    所以,沈浪和崇祯说明了一下之后,便起身回京师了。

    在沈浪率部风尘仆仆的赶到通州的时候,便得知崇祯已经出京,准备前来迎接。

    沈浪来不及停歇,又继续上路,在双方汇合之后,崇祯已经率众出京十余里。

    以此规格来迎接沈浪,可见崇祯对沈浪的极其重视,从未有人享受过如此殊荣。

    不管崇祯的心思如何,沈浪是非常感激的,也郑重的向崇祯行了礼。

    “沈卿,这是朕为你准备的车驾,天色也不早了,沈卿随朕回京,朕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宴席,就等着给沈卿接风洗尘。”

    “谢陛下。”

    沈浪随即走向崇祯给自己准备好的车驾。

    这是一辆豪华马车,八匹马拉着,里面坐下十人都不会显得拥挤。

    车夫为沈浪挑开车帘,沈浪正准备进去,却一下子愣住了。

    因为车厢内正端坐着一个倩丽的身影,嫣然微笑的看着自己,不是朱媺娖还是谁?

    沈浪迅速的回过神来,再不迟疑,身影一闪的就钻了进去。

    马车缓缓的动了起来,偌大的车厢也只有两道身影。

    往日恬静羞涩的公主殿下明显大胆了一些,她没有避开沈浪的视线,反而上上下下的认真打量着沈浪。

    似乎想看清楚,自己这长达八个月未见的未婚夫有什么变化。

    沈浪也仔细的端详着眼前这靓丽的身影,变化也不小,更显成熟动人了。

    一晃,眼前这可人儿已经进入十七岁了。

    不小了,不小了,不小了……

    一个声音仿佛在沈浪的脑海中不停的响起,他再也控制不住,也不想去控制,直接一把将眼前之人拥入怀中,少女的清香瞬间入鼻。

    朱媺娖一惊,但没有任何反抗,只是小脸微红,心脏怦怦直跳。

    可显然,沈浪这“禽兽”自然不会这般浅尝辄止。

    在一双明眸的注视下,他将脑袋深深的埋了下去,将那诱人的樱唇包裹进自己的嘴中,肆意品尝。

    稍久之后,沈浪才意犹未尽的抬起头,怀中的俏丽身影发出一声嘤咛,脸色早已羞红,将脑袋深深的埋进沈浪宽阔的胸膛中。

    沈浪紧紧的抱住这窈窕身影,非常的满足。

    马车缓缓前行,朱媺娖依偎在沈浪怀中,声音轻柔中带着一丝乞求的道:“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我好吗?”

    在她的世界中,除了父皇、母后、太子哥哥和小昭仁这些家人,就只剩下沈浪了。

    八个月的时间,对她来说,太漫长了,道不尽的相思之苦。

    沈浪也知道是自己疏忽了,这是古代,不是现代。

    哪怕是现代,异地恋分离大半年也是不妥。

    而且古代通讯不便,思想没有那么开放,朱媺娖更是连知心朋友都没有,更不能肆意出宫游玩。

    可以说,她的世界很狭小,里面的人更少。

    看着那期盼的眼神,沈浪又低头轻吻了一下,认真的道:“好,以后我都带着娖儿,带着娖儿去很多很多地方。”

    听了这话,朱媺娖欢喜的嗯了一声。

    她已经不那么害羞,反而大胆的抬起脑袋,在沈浪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毕竟公主殿下也是看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知道现代人思想比较开放,情侣之间亲吻再正常不过了,哪怕是光天化日之下都不算很稀奇。

    特别是那些洋夷,认识不久就可以亲上了,好像亲吻如握手一般随意似的,甚至没有确定关系就直接行夫妻之实,太可怕了。

    朱媺娖认为自己怎么都不可能做到,她有点好奇自己的夫君在现代社会有没有和其他女人行如此之事呢?

    不过她随即就不太在意,有没有都无所谓,夫君大多时间都呆在大明,只要他更多的是陪在我身边就行了。

    她就是这般的容易满足,靠在心爱的人怀里,任由他握着自己的小手,时间哪怕永远停止在这一刻都好。

    可是时间没有停止,反而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京师,并抵达皇宫。

    朱媺娖不舍的从马车上下来,努力的掩饰自己的神情,以防父皇母后看出什么端倪,那岂不羞死人。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百货超市开业了

    “噼啪噼啪噼啪……”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这里是京师南熏坊的东长安街八十八号。

    今天之所以这般热闹,是因为有一家名叫福万家百货超市的店铺开业了。

    按理说,在京师这样的大城,一家店铺开业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稀奇的,怎么会搞得人山人海呢?

    可是,还真的很稀奇,非常的稀奇,这里面稀奇的事情太多了。

    首先在名字上就很稀奇:百货超市。

    这样的名字,见识再广的人,都是第一次听说,所以可以确定,这名字就是这家店铺的东家自创的。

    按他们自己的解释,百货,顾名思义就是有超过百样货,物品极其丰富。

    超市,超级市场也,一个很大的买卖交易集散地。

    不过,观其占地应有十亩以上,一个店铺有如此之大,称为超级市场,也确实名符其实。

    这是名字很稀奇,其次是其建筑方式也很稀奇,用的叫什么钢筋混凝土结构,听说是用水泥、沙、碎石、钢料混合一起做出来的。

    当初在建的时候,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观看,太不可思议了,居然用这些东西来建房子。

    那水泥很是稀奇,掺了水之后,真的像泥一样,可是它自己就会变干,干了之后,却是像石头一样硬。

    他们还在里面掺了沙子、碎石,再把一根根如手指粗细的钢料加进去,我的娘嘞,这房子得多结实,难怪这么大还可以造八层。

    八层哪,八丈左右高啊,整个京师,除了几座塔,没有比这福万家百货超市更高的地儿了。

    所以,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看到它,这多稀奇。

    造这样一栋大房子,得花多少银子啊。

    光是这些,就足以吸引到很多人了。

    可福万家百货超市却不只是这点手段,他们早在一个月前就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大力宣传。

    在《明报》上打广告,派人四处发宣传单,大喇叭在全城宣扬。

    如今京师上百万人,若是没有听说过福万家百货超市,那不是聋子、瞎子,就是真的太孤陋寡闻了。

    福万家百货超市这种打响名气的宣传方式,迅速的被一些精明的商家给学到了。

    今天成千上万汇聚在福万家百货超市门口的人,除了见证它的开业之外,当然是来领东西的呀。

    拿着他们发的宣传单,就可以免费领一颗掌心那么大的棒棒糖,若买东西的话,还可以享受打八折的优惠。

    这个叫活动,开业第一天,就做这么大的活动,真是财大气粗。

    这福万家百货超市的东家真乃神人也,怎的就能想到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招数呢?想让人不知道福万家百货超市都很难啊。

    鞭炮放完,鼓乐演奏完备,经理拿着大喇叭,高喊道:“福万家百货超市,于今日正式开业,欢迎全城百姓前来惠顾啊。”

    他的话音一落,维持秩序的店员开始放第一批人进入。

    早就等得不耐烦的人们迫不及待的就要冲进去,去见识一下这从未听闻的新鲜事物,那扇敞开的大门仿佛是一个新世界一般。

    果然,在他们冲进之后,这个新世界没有让他们失望。

    “呀,好大啊。”

    “好敞亮,东西好多啊。”

    冲进超市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一阵惊呼。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宽敞,整洁,明亮。

    “这写的什么?”

    “生活用品区。”

    “这是盐,这么多盐。”

    “糖,好多糖。”

    碗、筷,锅,米,面……

    有人小声的自言自语:“就这样摆出来,不怕被人偷吗?”

    琳琅满目的商品,分门别类的整齐摆放,和其他杂货铺将东西放在柜台后面不同,所有客人都可以直接近前看到、摸到所有东西。

    这就相当于将大把的银子摆在别人面前啊,一些人鬼鬼祟祟的,显然是起了一些歪心思。

    每种商品面前还放了一块牌子,上面标明了商品名字和价格。

    水果区。

    “呀,这里好多水果呀。”

    “咦?这是什么?草莓?”

    “芒果,苹果,火龙果……”

    看着形形色色的水果,很多甚至听都没有听过,但看起来就好吃,一些小孩子都快馋哭了。

    另外还有耍货(玩具)区,扭扭车、滑板车、布娃娃、玩具枪,绝对是小孩子流连忘返的地方。

    女性用品专区,除了胭脂、水粉,还有什么口红、指甲油、眉笔、眼影等。

    最重要的是,还有专门护理女人月事的那种东西,竟然公然展示出来卖,这……不过听说很好用。

    女性用品专区内,特意的配备了大量的女店员,此刻她们正在不停的演示着各种物品的效果和使用方法,吸引周围跃跃欲试的女人尽快掏腰包。

    其他还有什么零食区、烟酒区、五金区、洗护区等等,皆是人满为患。

    超市的水果区内,一男一女两个手拉手的身影并不显眼,男的虽然在四处打量,但眼中并没有丝毫好奇,好像这眼前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似的。

    被他牵着的娇俏女孩也是如此,只是粉嫩的脸蛋微红,显然是第一次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牵着手。

    虽然害羞,但并没有抗拒。

    这两人,不是沈浪和朱媺娖还有谁?不过两人毕竟身份特殊,所以尽量的低调,都进行过一番乔装打扮。

    特别是沈浪,他的妆是在现代社会请人化的,不说一模一样,简直是毫无关系。

    若不是事前和崇祯、朱媺娖、王承恩几人说明过自己将以什么样的面容出现,他们肯定不敢认。

    朱媺娖就更不用说了,她本就是呆在深宫大院,见过她的人都非常少。

    即便如此,为了自己的安全,两人身上都穿有防刺服,而且暗中还有精锐护卫保护,被刺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沈浪大手一挥,豪气的道:“娖儿,想吃什么?相公给你买。”

    朱媺娖听了不由嫣然一笑,这不就是咱家的嘛。

    但她知道自家相公有时也有些孩子心性,陪小昭仁的时候,真的就是个大孩子,难怪小昭仁那么喜欢他。

    所以她也不点破,随着沈浪的话语道:“我要吃草莓、芒果、还有火龙果。”

    “好嘞。”

    沈浪扯下一个塑料袋,就开始装草莓,然后又扯下两个袋子分别装芒果和火龙果,拿到称重区。

    经过培训的店员非常熟练的先将袋子封了起来,随即拿秤称。

    之所以没用电子秤,是因为阿拉伯数字还未普及,而且人们也很难相信这种从未见过的称量方法。

    称好重量后,店员会迅速的算出价格,然后用笔在一张标签上写下重量和价格,再将标签贴在袋子上。

    这种买卖方式显然是第一次出现,很多顾客不懂,所以不停的能听到店员和他们解释,告诉他们标签的意思,以及需要在哪里结账。

    沈浪自然没有这方面的疑虑,毕竟这套方式就是他带过来的。

    朱媺娖已经拿来了一个空篮子,沈浪接过篮子,将称量好的三袋水果放进去。

    两人不停的在自家的超市转悠起来,篮子中也不时的增添一些商品。

    朱媺娖明显开朗了不少,她拿着一个小毛熊对沈浪娇嗔的道:“相公,我要这个。”

    “好,买。”

    “相公真好。”她直接扑到沈浪怀里,掂起脚尖,吧唧一下亲在了沈浪的脸上。

    随即她就感觉不对了,太得意忘形了,这里不是电视剧呢,这是在超市里啊,顿时脸色绯红。

    在她愣神间,只感觉左手一紧,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走喽。”

    随即,沈浪提着篮子,牵着朱媺娖粉嫩的葇荑,朱媺娖则提着裙子,在一群人的诧异目光中迅速逃离。

    两人躲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货架后面,朱媺娖这才如释重负,但是心中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刺激感。

第三百二十五章 暴利,才会让资本疯狂

    福万家百货超市的开业,确实对京师的百姓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这种新事物的出现,自然也会带来各种问题。

    第一天开业就发生了很多事,一些东西很多顾客不认识,所以需要店员不停的解释。

    还有很多顾客不知道怎么买其中的一些商品。

    比如水果,一些人直接将几种水果混在一个袋子里装,但水果的价格不一,店员只得一遍遍的解释,每种水果装一个袋子,这样才好称重结账。

    有的人偷吃,或是明目张胆的吃,以他们的意思是要尝尝才决定要不要买,哪怕是店员指着旁边写着“禁止品尝”的牌子给他们看,他们也以不识字作为理由。

    于是,超市方面立即在一些食品区放上大喇叭广而告之,若是这样还不听劝告的,那不但需要他们出钱,还要让他们吃官司。

    有的人壮着人多,鱼龙混杂,还是不以为意,最终酿成了血案。

    可他们也不想想,能够在繁华的东长安街开上这样一家超市,背景能差得了?

    直接有勇卫营冲进来镇压。

    勇卫营早已经威名赫赫,谁敢反抗?将闹事的全部抓了,并押送至官府。

    最终的结果不但要挨一顿板子,还要赔偿超市的一切损失,没钱赔那就只有入狱了。

    除了偷吃,还发生了好多起偷盗,他们趁着店员不注意时将东西塞进宽松的衣袍中,然后若无其事的带出来。

    可他们不知道,超市早就被沈浪装上了监控,基本没有死角,监控室内一直有人盯着,一旦发现窃贼,就立即通过无线电与超市内的安保联系。

    超市内巡逻的安保便会暗中盯着他们,若是这些人出超市时没有结账,那他们就立即联合超市外面的安保将其当场抓获。

    从他们身上搜出未结账的藏匿之物,人脏并获,再狡辩都没用。

    附近早就有官差候着,直接上来就给拷走了。

    随着被抓的人越来越多,原本起了心思还未动手的人迅速打消了念头,对这家百货超市越发敬畏起来。

    可是客流量太大了,粗略估计超过一万人,这还是人太多,刻意截流的结果,不然数字会更大。

    所以,即便有监控,也监看不过来,总有一些漏网之鱼,这也在沈浪的意料之中。

    不过无所谓,偷东西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逃脱的就更少了,与超市巨大的利润比起来,这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第一天的营业额就高达一万三千两,利润至少有七千两以上,实在是有些东西太暴利了。

    比如牙刷、牙膏、口红、女性卫生用品、手纸、火柴等等,利润可达几倍甚至是十倍、几十倍以上。

    在现代社会一块钱一支的牙刷,卖三十块钱都有很多人要,毕竟三十块钱也就几十文钱。

    而大明用猪鬃做的牙刷太贵了,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几十文钱对很多家庭来说,还是能消费得起的,而且一支牙刷能用很久。

    别怪沈浪心太黑,将价格定得这么高。

    他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大明资本主义的发展。

    接下来,他会在全国各地招募经销商,把牙刷、牙豪、手纸、火柴等高利润产品层层下发给各级经销商。

    经销商在尝到甜头之后,一些头脑灵活且胆大的人,肯定会想着自己去生产,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样,就会促进实业的兴起,实业兴起之后,又会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放到超市、商场进行销售,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发展。

    所以,沈浪没有将现代社会一些顶尖的高科技产品带过来,大多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就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技术壁垒没有那么高。

    在他以未来人身份的人为推动下,突破技术壁垒的速度也会加快很多。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沈浪的设想,不一定完全对,所以这家百货超市只是一次尝试,若可行,连锁超市就会在全国慢慢铺展开来。

    而随着超市一天天的运行,沈浪不停的弥补管理上的漏洞,让超市的运行更加顺畅。

    人们也渐渐的接受并适应了这种买卖方式,捣乱和偷盗的人也大为减少。

    因为有些人第一次偷成功了,但第二次不一定成功,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暗中有监控注视着,就算第二次成功了,也难逃第三次,总会被抓到。

    可是京师太大了,很多人虽然听说过福万家百货超市,但无奈路途太远而无法成行。

    因此,沈浪开始试着在各坊都找一个经销商,将部分商品分销下去。

    消息通过《明报》传下去之后,顿时引起了一些世家大族的注意,一个个抢着想要成为这家最近如日中天的百货超市的经销商。

    虽然他们刚明白经销商的意思,但不影响他们对商机的敏锐嗅觉。

    沈浪在考虑经销商人选时,除了看其实力和背景之外,还要观其经商理念。

    若只是守着传统模式,不思改进,除非有深厚的背景,不然就基本没希望了。

    而那些自家有工坊,并且有兴建工厂打算的,很大概率会得到名额。

    确定经销商的名额之后,沈浪就直接让出一半的利润,那些经销商简直要疯了,利润太丰厚了。

    若是出了京师,那更是暴利啊。

    “快,刘掌柜,你立即到通州盘下一间店铺。”

    “爹,咱们不能去通州了,还有周围的武清、香河,我都打听了,已经有不少人决定在这些地方开分店,咱们不如去堡子里。”

    ……

    “僧多粥少,若想这买卖长期有如此丰厚的收益,唯有咱们自己造出来,这样一来,咱们也可以招募经销商啊。”

    “可这牙刷如何造?以前咱们用的牙刷,都要好几两银子一支,若咱们造出来的价钱比卖的还贵,岂不是赔本买卖?。”

    “非也非也,二弟可听说过蒸汽机?”

    “大哥说的是京师第一机械厂造出的蒸汽机?”

    “正是,那蒸汽机力大无穷,迅捷无比。我看这牙刷的技艺也没有多难,若咱们能用上这蒸汽机,说不定能够造出更便宜的牙刷。”

    被称着二弟的中年男子拧了拧眉,随即一咬牙道:“大哥说的极是,咱们确实可以尝试一下,大不了几万两银子的事,咱们沈家损失得起。”

    “可若是成功,咱们沈家也可以一步登天了。”

    “哈哈,二弟之言,正合为兄心意。咱们兄弟齐心,必为咱们沈家打下一片大大的家业。”

    在各种机遇面前,总有人能够发现新的机遇,并勇于挑战。

    对资本最好的刺激,就是利润,暴利,更是会让资本彻底疯狂。

    而这,也是沈浪希望看到的结果。

第三百二十六章 剑指辽东

    沈浪在京师,自然不是为了开一家百货超市,开超市只是在准备另一件大事的过程中,顺手为之罢了。

    因为大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乱没有平息,那就是在辽东的满清。

    辽东是大明的固有国土,建虏历来也是大明的治下之民,只是家贼噬主,祸乱大明五十余载,给大明造成了深重的伤害。

    如今关内之乱已经基本平定,这关外之患如附骨之疽,是时候予以剿灭,恢复辽东一片安宁了。

    所以这此时日,沈浪和参谋司一边从全国各地调集精锐之军和各种作战物资,一边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虽然辽东是大明的故土,但是被建虏窃取多年,与剿灭流寇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沈浪和参谋司都不敢大意。

    而且沈浪深知,建虏的威胁比之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要大多了。

    正史中,建虏入关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先后打垮大明多年都无法剿灭的流寇。

    正因如此,沈浪才如此郑重对待,进行着万全的准备。

    崇祯也是如此,为了行动成功,他特此任命沈浪为平虏大将军,全权指挥此次的北伐。

    之所以任命沈浪担此大任,而不是孙传庭,周遇吉等人,是因为沈浪曾经在京师城外以八千勇卫营击溃建虏十万大军,对建虏有着极大的震慑力。

    而且,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更加信服沈浪,有沈浪在,他不敢起什么歪心思。

    再者,沈浪更熟悉探照灯,反光衣,无线电,夜视仪等装备的运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

    流寇能被这么快剿灭,也是得益于沈浪利用这些先进装备制定的战术。

    综合考虑之下,崇祯才决定让沈浪担当大任,沈浪自然不会推辞,他自己也喜欢四处征伐的快感,好男儿就应该征伐天下,剑指四方。

    沈浪率领的大军有二十万人,若算上随军的民夫,超过了二十五万人。

    其中勇卫营近三万人,其余的明军则有吴三桂的关宁军,此刻正在山海关,待沈浪的大军抵达时听取调令即可。

    不论吴三桂之前如何的精致利己,这些时日对朝廷的政令还是迅速的响应支持,表现不错。

    另外,还有李定国,刘文秀,高杰,杨御藩,卢光祖,徐勇等部。

    李定国和刘文秀是张献忠的养子,归顺大明之后表现很不错,帮助朝廷平定了西南的几次比较大的动乱,战功彪炳,显示出了各自的指挥才能。

    这次他们被调到北方来,崇祯还特意召他们进京,让两人去见了张献忠。

    看到义父虽然失去自由,但生活无忧,两人心里最后一丝担忧也消散了,立即向朝廷表以忠心。

    高杰是孙传庭麾下,是李自成的死对头,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非常忠勇。

    这厮虽然性格粗暴,但打仗还是有一套,只要有一个能够控制住他的主将,就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杨御藩是沈浪的老部下,之前随沈浪一起诛灭不听调令的刘泽清,并荡平监国朝廷之患,对朝廷忠心耿耿。

    卢光祖和徐勇则是左良玉的麾下,这些时日随着朝廷大军南征北战,表现很积极。

    这次召集他们前来,予以重用,表明朝廷认可了他左良玉的改邪归正。

    此刻已经病入膏肓的左良玉,总算是放下心来,不用带着一身污名去见列祖列宗了。

    唯一的儿子左梦庚,还有麾下那些老弟兄也都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无牵无挂下,于六月二十日病逝。

    崇祯下旨追为太子太师,追谥为“勇武”,算是给他留了一个好名声。

    其实,崇祯对左良玉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年轻时的左良玉英勇善战,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最终变成沈浪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仅仅是他本人的原因吗?

    显然不是,大明官场的黑暗也有巨大的原因。

    像左良玉这样的人还有不少,比如吴三桂等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给左良玉这样的结果,也是崇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

    在左良玉病逝时,沈浪的大军已经快要抵达山海关,远在盛京的多尔衮也已经获知了这个消息。

    若是以前明军征伐辽东,大清虽然会郑重对待,但绝对不会害怕,可此次,上下皆是人心惶惶。

    因为此时的明军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光是勇卫营就有几万人,其他明军也都是精锐。

    而且崇祯在这一两年中,查抄众多勋贵大臣的家财,又剿灭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收剿了这些年他们掠夺的大量财富。

    再也没有拖欠军饷的事情,不说勇卫营,其他明军的士气都很高昂。

    所以,明军已然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之前的乌合之众,谁敢小视?

    不过多尔衮也不是毫无准备,他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所以这此时日也在做着各种准备。

    主动放弃一些不重要的铺、堡等小据点,甚至是一些战略位置不重要的小城也直接放弃,收拢兵力。

    加强一些重要城池的防御力量,修筑城壕,加固城墙,预备各种守城器械。

    并且,在城外挖掘纵横交错的壕沟,这是向沈浪学习的,当初沈浪在京师城外防御的时候,就挖了不少壕沟,让进攻的阿济格吃尽了苦头。

    在这些壕沟的前方,再布置大量拒马,陷马坑等等,让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显然,多尔衮是打定主意,以守城为主了,主动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野战。

    这也是没有办法,通过阿济格的惨败,以及这段时间收集到的各种情报,明军,特别是勇卫营的野战能力更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明军面前,不能再认为大清的野战能力更强了,那纯粹是找死。

    六月二十五日,沈浪大军抵达山海关,辽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亲自出关迎接。

    沈浪没有在山海关多作休整,而是直接率大军出关,因为建虏主动放弃了他们之前占领的后所,前屯卫,中前所,让山海关与宁远之间彻底畅通了。

    当然,建虏此举自然不是因为好心,而是他们清楚,这几处地方距离他们后方太远了,支援不便,也不敢长途跋涉的支援。

    面对沈浪的大军,根本无法守住。

    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放弃。

    不过,他们在撤离之前,便将城池全部破坏,并且将水源投毒和尸体进行污染,毁了也不留给明军。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互相夜袭,损招百出

    城池被毁坏,沈浪不是很在意,但建虏将水源给污染了,确实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

    如今正是六月底,马上就要到七月了,天气正热的时候,二十多万人对水量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他留下部分兵力和民夫去修补毁坏的城池,重新挖井,并处理城内污染的水源。

    因为这些城池不可能就此废弃,从现在开始就要重新纳入大明的治下。

    建虏只能污染城内的水源,以及那些死水,对那些溪流、大河的活水是有心无力的。

    关宁军在这片区域生活多年,自然知道哪里有溪,哪里有河,锦衣卫的探子也早就向前深入,探查各种情报。

    沈浪便率领主力放弃入城休整,在溪、河等流动的水源附近安营扎寨,进行短暂休整。

    虽然建虏放弃了宁远与山海关之间的城池和据点,但并不表明他们将所有兵力全部撤离。

    镶红旗固山额真叶臣便率领五千骑兵时刻关注着沈浪大军的行动,他当然知道以五千骑兵,根本无法与二十多万明军正面硬抗。

    所以,他除了派出一支支探查消息的哨骑,主力时刻保持与明军至少五里以上的距离。

    勇卫营和明军的骑兵驱赶过几次,但只要稍一接近,叶臣便迅速撤离,没有丝毫交战的意思。

    就这样,双方一直耗到天黑。

    刚安营扎寨不久,叶臣便召集麾下将领到自己营帐内,直接对他们道:“明军来势汹汹,有大军二十余万,而咱们只有兵力五千,不宜力敌。”

    “可摄政王给咱们下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拖慢明军行进速度,消耗他们实力。”

    “若要完成摄政王交代的任务,唯有夜袭。”

    “但是明军夜战之力,不容小视,此去极其凶险,不知诸将,可有谁愿前往?”

    叶臣的话音一落,副将便立即站起,抱拳出声道:“末将愿率部前往。”

    副将带头,几个甲喇章京互相对视一眼,纷纷站起,争先恐后的出声道:“末将愿往。”

    一个个上司都带头了,那些牛录章京自然不好无动于衷,也跟着站起,表露忠心的道:“末将也愿往。”

    看到麾下诸将皆一一响应,叶臣大喜的道:“好,不愧为我大清勇士,忠勇可嘉。”

    他不再耽搁,直接对几个甲喇章京道:“你等各自派出一个牛录出战。”

    一般甲喇章京麾下有五个牛录章京,他们连忙看向各自麾下的牛录章京,大多都迅速的确定了人选。

    毕竟这没有多难,按照亲疏有别选择就可以了,现在肯定是选择关系疏远的。

    一共被选出了七个牛录章京,这七个被选出的人走出来,站到中间。

    叶臣扫视了几人一眼,沉声道:“你等此去,切不可大意。”

    “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杀入明军大营中。”

    “否则,以临阵脱逃之罪论处。”

    听了这话,七人心思各异,但脸上的神情却未显露出来,一个个连忙应令:“喳!”

    “事不宜迟,你等换上明军军服,小心潜行,分七路袭击敌营,只要有一路成功,便是大胜。”

    “末将遵令。”

    这些牛录章京,各自麾下也只有百余人,七路加起来也只有八百多一点。

    他们脱下棉甲,换上单薄的明军军服,然后各自选择一个方向,借助朦胧的月色便出发了。

    他们都是满洲精锐,从小就善于狩猎,很多人对黑暗并不陌生,所以也不是很惧怕。

    黑夜也能够很好的掩饰行踪,方便接近明军大营。

    明军军力庞大,行营绵延近十里,小股人马很容易接近。

    是的,小股人马是很容易接近,但前提是没有被发现。

    沈浪的中心营帐内,他并没有休息,几部无线电台正在忙碌的工作。

    一个接线员抄录了一份情报之后,连忙过来汇报:“禀报督师大人,据锦衣卫探子汇报,在东关驿附近发现一支约百余人的军队。”

    “他们穿着我方明军军服,并在向我大营方向靠近。”

    听到这个消息,沈浪眉头一挑,知道这肯定不是自己人,很可能是建虏冒充的。

    没有多久,又有消息传来,又有锦衣卫探子发现了其他方向的建虏。

    显然,建虏应该不止派出这两路,肯定还有未被发现的。

    “禀报督师大人,探子在锦川营堡东三里左右发现一支约百人的军队,正迎面向咱们派出夜袭的队伍靠近。”

    “不屑半个时辰,他们便可碰上。”

    原来,不止建虏想要夜袭,沈浪同样派出了夜袭的军队。

    这就有意思了,沈浪立即与参谋司各参谋商讨该如何应对,大多参谋都不赞同打草惊蛇,建议放这些建虏靠近己方大营,再予以剿灭。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己方夜袭行动的成功,过早的与建虏的夜袭人马交上手,很可能会让对方主将提前得知消息,从而做出防范。

    沈浪想了想,便同意了这个战术,立即下令已经发现对方的锦衣卫探子加强注意,每隔一段时间汇报一次敌方的位置和动向。

    同时,又派出更多的探子去搜索未被发现的敌人。

    至于那支与来袭敌人相向而行的勇卫营,则下令让他们改变方向,主动避开敌人。

    就这样,袭击明军大营的建虏七支分队,与几支去袭击建虏大军的勇卫营交错而过,都没有妨碍各自的行动。

    不过,参谋司可不缺能人,为了保障己方行动更加顺利,有人想出了一个妙招。

    从东关驿那个方向而来的那支建虏分队,正在小心的前行着,每个建虏士兵口中都含着衔枚,以防出声。

    此刻,前面的人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明军大营中星星点点的亮光了,为首的牛录章京知道距离明军大营不远了,所以更加小心。

    正在这时,前方几百步外突然升起一团篝火,将前面一片区域照亮。

    走在最前面的人连忙停下脚步,并伸手向后拍了一下,示意有突发状况,停止前进。

    消息层层传递,整支队伍缓缓的停了下来,牛录章京小心的上前,发现前方已经点起了十几支火把。

    无法看到对方有多少人,但通过火把的数量,粗略估算恐怕至少有几十人。

    不用想,很可能是出来巡查的明军,只是没想到那沈浪还会派人出这么远巡查。

    不过,为首的牛录章京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并非为了袭杀几十个明军,而是为了尽可能的袭扰对方大营。

    他拍了拍最前方的人,示意他们立即换一个方向。

    没办法,这支建虏只能换一条更难走的路绕过去,免得提前暴露了行踪。

    可是,让他们愤怒的是,那些明军没有多久又出现在了他们的前方,因为这些明军也在向着大营方向而去。

    不能暴露,他们只能忍下这口恶气,继续绕路避开。

    在他们看不到的侧后,几个锦衣卫用夜视仪时刻的关注着他们的行踪,小心的跟上。

    在这些建虏刚要绕完路时,其中一人立即用对讲机道:“前行一百步,然后转向右……”

    于是,那几十个明军又不小心的出现在了侧前方。

    为首的牛录章京狠狠的吞咽了一口口水,深深的吸了几口粗气,又一指左侧,继续绕。

    这一幕也发生在锦川营堡、黑庄窝堡等几个方向的建虏分队中。

    眼看着距离明军大营不远了,可好死不死的,有一支明军的巡查队出现在前方,正在回营,而且一次次巧合的堵在了前路。

    若说是这些明军发现了自己,又不太像,不然的话,他们就算不上前阻击,也会跑回去禀报,所以只能认为是巧合。

    只是他娘的,太巧了。

    若是他们能够互相沟通,发现这种巧合不只发生在一路,相信应该没人认为这是巧合了。

    在这些建虏被堵得快要发狂时,几支勇卫营在配有夜视仪锦衣卫的帮助下,畅通无阻的直逼建虏大军的营地而去。

第三百二十八章 长途夜袭,迂回包抄

    “多派些人到营外巡查,小心明军夜袭。”

    既然知道明军的夜战能力很强,叶臣自然也会防着。

    所以,他扎营的位置距离明军大营位置很远,有近三十里。

    而在天黑之前,他还派了大量哨骑关注着明军的行动,确认没有明军大股部队出营。

    明军即便要发起夜战,起码也要在天黑之后行军三十里,这可不容易。

    而且明军刚经过长途行军,肯定非常疲惫,第一天接触就发起这般长距离夜袭的可能性比较小。

    若不是勇卫营的名声在外,叶臣可不会这般谨慎,所以还是派出了大量哨探在营地几里周围警戒。

    若是真遇到明军夜袭,也有时间反应。

    建虏严密的关注着明军的行动,极其重视情报的沈浪,自然也会更加严密的关注着敌人的动向。

    而且己方还有那么多先进装备,有更大的优势。

    正常情况下,已经经过长途行军的部队,再在夜间长途奔袭自然是有很大的困难。

    但是打仗,就要出其不意,越不可能的事情,创造可能才容易成功。

    所以,为了这次行动能够成功,沈浪不但派出了勇卫营,而且还是勇卫营中的精锐,最早的一批勇卫营老兵。

    这些老兵是从几个千总部中抽出的,负责指挥的分别是游击将军赵老四和刘大虎。

    这两个既是好友又是对头的家伙,在剿灭流寇的过程中表现突出,又双双的从千总晋升为游击将军。

    这次,沈浪又将这个艰难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这是大明出征辽东的第一仗,意义重大,沈浪将任务交给两人,也说明了对两人的信任和重视。

    这两人,从大头兵开始,一起挨过沈浪的打,一起受过沈浪的训,又一起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中,从小队长一路晋升到了如今的游击将军。

    士为知己者死,对沈浪的知遇之恩,两人自然是感恩戴德。

    越是这样,越不能丢了沈督师的脸,两人出发时就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夜间行军对勇卫营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平时就有这样的训练科目。

    因为作为现代人,沈浪是极其重视夜战的。

    有配备夜视仪的锦衣卫在前方带路,周围又有锦衣卫探子在保驾护航。

    除了赵老四所部为了避开迎面而来的一支建虏夜袭小分队而绕了一段路,两人所率队伍的行军过程都比较顺利。

    但是,两人早就从前方锦衣卫探子那里获知了消息,建虏在营地外好几里范围内布置了不少巡查士兵。

    若是几十人,还有机会从他们的巡查漏洞中穿插过去,但是两支勇卫营各有五百余人,这就比较难了。

    不过两人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个决定,汇合之后,一起迂回包抄。

    因为建虏巡查的方向主要是面向己方大军所在的方向,而对其背面的巡查就松懈了很多。

    这也可以理解,建虏很难想到明军的夜袭队伍能出现在背后。

    因为赵老四和刘大虎若是想要迂回,至少又要多走二十多里的路程。

    这是在晚上,而且是在古代,可不是一个短暂的距离,算上之前的三十里,一共就有五六十里了,而且期间还要翻越一座几十丈高的山。

    若是一般人,想想就放弃了。

    可受沈浪信任的赵老四和刘大虎都是不服输的人,军令状都立了,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赵老四更是打了激血一般,他不敢大声说话,只得一边催促行军,一边不停的重复道:

    “弟兄们,咱们绕到那些狗鞑子的后面去,捅他腚眼子。狗娘养的,弄不死他。”

    听着赵老四这么粗俗的话,不少士兵差点笑出声来,身上又充满了力气。

    赵老四负责前阵,刘大虎负责后队。

    他们穿过树林,走过荒地,翻过高山,期间有士兵的脚崴了,就留下几个士兵照顾。

    还有几个士兵爬山的时候摔伤了,也留下几个士兵照顾,剩下的人继续赶路。

    为了赶时间,在翻山的时候,赵老四和刘大虎商量了一下,让其中的一些士兵打开头灯。

    前方的路一下子明亮了,速度自然快了不少。

    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的过去,不少士兵的脚都磨出泡了,水泡又磨破了,生痛,但还是忍着痛继续赶路。

    赵老四不时的看一下手上的手表,计算着时间和脚程。

    现在已经快凌晨三点,再过不到一个时辰就要天亮了。

    天亮后,突袭的效果就会差很多,而且建虏都是骑兵,一旦被提前发现,那更是没有机会发起突袭,追都追不上。

    “兄弟们,还有不到五里,加快速度,若是等天亮了,鞑子就跑了,咱们这一晚上累死累活的都白跑了。”

    “咱们回去也没办法向督师大人交代,勇卫营的脸也被咱们丢尽了。”

    听到这话,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兵又仿佛生出了一些力气。

    怎能让鞑子跑了,怎能白跑五六十里?而且回去还有几十里要走。

    这一算下来,就上百里了。

    跑了上百里路,连鞑子毛都没捞到,这得多丢人?

    不知不觉间,快步走已经改为小跑了。

    而在赵老四他们向着建虏大营急赶时,建虏派去袭击明军大营的七路分队的战斗,早已经结束了。

    没办法,他们还未抵达,行动就已经暴露了,而且被沈浪安排的人耍得团团转,白走了那么多冤枉路,耽搁了不少时间,士气也被消耗了很多。

    等他们好不容易靠近明军大营时,发现自己一头扎进了明军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一道道明亮的探照灯光突然亮起,照得他们头晕目眩。

    还未等他们从刺目的亮光中反应过来,就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他们都成了活靶子,成片的倒下。

    勇卫营迅速冲上去,打开头灯,就将剩下的人追上并斩杀。

    除了极少数漏网之鱼,其余人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成了勇卫营的枪下亡魂,这就是有心算无心的结果。

    清军大营的中心营帐中,鼾声如雷的叶臣突然猛的一抽,随即醒转过来。

    他缓缓坐起来,喊道:“来人,掌灯。”

    在帐外的亲兵连忙进来将营帐内的烛火点亮。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没睡好的他有些疲惫的问道。

    “回主子,寅时两刻了。”

    听到已经寅时两刻了,他神色一动,睡意全无。

    派出袭营的精锐应该早就动手了,不知成功与否。

    只要有一路杀入明军营地中,必然会给明军造成极大的震慑,说不定还会给明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毕竟明军刚经过长途行军,士兵必然十分疲惫,心里松懈之下,又突遭打击,容易形成混乱。

    在他异想天开之际,突然,一阵“砰砰砰……”的杂乱枪声响起。

    “怎么回事?北面怎会有枪声?”

    叶臣一惊而起,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营地背后怎会有枪声?

第三百二十九章 目标明确,敌将逃离

    赵老四抬手看了看手表,三点四十一分,不由咧嘴一笑,总算赶到了。

    刘大虎气喘吁吁的快步走过来,他身后还跟着三个锦衣卫探子。

    在沈浪大军出发前,锦衣卫的探子就深入了辽东,通过无线电及时的将他们侦察到的情报向后方汇报。

    这支拥有五千兵力的建虏骑兵,自然早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监控着他们的动向。

    所以,他们对这支建虏的情况最是清楚。

    赵老四压低声音,迫不及待的问向几个锦衣卫道:“快说说鞑子营地的情况。”

    几人也不耽搁,为首的锦衣卫旗总连忙拿出一张草图介绍道:“这里是他们粮草存放的地方,这里是战马存放的位置,主将营帐很可能在这块地方……”

    “这活儿干得漂亮……”听完锦衣卫的汇报之后,赵老四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刘大虎也是大为欣喜,这些情报可是帮了大忙。

    他直接道:“赵老四,既然这样,那咱们一人各带一支人马把这些鞑子给抄了,你抄他们主将营帐,老子带人截了他们战马……”

    赵老四低笑一声:“既然你给老子客气,老子也就不矫情了,就这么办。”

    刘大虎又随即道:“行军匆忙,咱们编制已经被打乱了,没时间理清楚了,你直接划一部分人走。”

    “那好……”赵老四也不耽搁,直接返身冲回队伍中,

    此刻,所有士兵都低下身子隐藏自己,并等候命令。

    赵老四飞快的跑到中间,估算了一下人数,然后直接上前在一个士兵身前一划,低声道:“这前面的都跟老子走。”

    跟上来的刘大虎立即对后面的人道:“快,从你们开始,都往那个方向去。”

    两人迅速各带一队人马继续向着建虏的营地摸去,尽可能的靠近距离。

    一队队巡逻的建虏士兵在营地百步范围内走来走去,因为这个方向是在营地背后,所以巡查并不严密,每两队之间隔着至少几十丈距离。

    赵老四也是艺高人胆大,趁着他们巡查的空档,大摇大摆的带着人马快步从两队之间穿插通过。

    在大部分人都通过之后,才有一队巡查返回的建虏听到了动静,他们打着火把快步靠近想一探究竟。

    可是,在他们借助火把微弱的亮光看到一个个穿着短军装,拿着火枪的勇卫营士兵时,整个人直接懵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见到行踪已经暴露了,赵老四不再耽搁,一声咆哮道:“别管他们,脱外衣,开头灯,杀……”

    一个个勇卫营士兵迅速的扯掉外衣,显露出身上的反光衣,打开头灯,将身前照亮,然后迅猛的向着建虏的营地冲去。

    头灯如星光闪耀,满天的荧光条飞舞,好不壮观。

    “砰砰砰……”只要看到没有穿反光衣的,直接举枪射杀。

    一时间,枪声大作。

    中心营帐中,刚自然惊醒的叶臣还在想着自己派出去的夜袭队伍有没有成功,便突然听到这密集的枪声,他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传出枪声的方向不是在南面,而是在北面,北面可是在背后啊。

    背后怎会被人袭击?勇卫营就算发起夜袭,也应该是在南面啊。

    可不管他信不信,原本还算平静的营地,顿时喊杀声震天。

    第一次见到头灯的亮光和反光衣荧光条的人,都是说不出的震撼,甚至是惊恐。

    这些建虏也许在获知的情报中听说过,但绝对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听说和亲眼看到,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少人看到晃动的头灯和飞舞的荧光条席卷而至,震惊不已。

    “快,所有人都起来,挡住他们……”

    “不要怕这些亮光,他们一样可以被杀死。”

    “都不要乱,后退者死……”

    一个个建虏将官拔出战刀,疯狂的咆哮着,驱逐着踌躇不前的士兵冲上去应战。

    此时满洲兵的战斗素养还是很高的,即便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也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慑到,但大部分士兵并没有直接逃跑。

    还是有不少人向着冲过来的勇卫营士兵冲杀而去,大部分人甚至都来不及穿上盔甲。

    但是,勇卫营士兵头上戴着的头灯很亮,很刺眼,正面冲过去,眼睛难免会对上这么刺眼的亮光,这非常影响视线。

    哪怕是单对单,他们都不占任何优势。

    何况勇卫营士兵都是成群结队的,可不会各自为战。

    “砰砰砰……”还有很多士兵一有机会就会重新装填子弹,向着胡乱冲过来的建虏士兵猛烈射击。

    锥形子弹在近距离射击中,可以轻松穿透两三个未穿甲的目标。

    一时间,建虏被杀得节节败退,惨重的伤亡让他们一阵胆寒,越发混乱起来。

    中心营帐内,叶臣已经穿戴好盔甲,刚才连下几道命令,将副将和几个甲喇章京都派了出去,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挡住勇卫营的进攻。

    因为他清楚,一旦让勇卫营席卷整个营地,那己方将没有任何机会。

    当初,李自成就是这样在明军的一次次夜袭中被击败的。

    可是,喊杀声离自己的营帐越来越近了,叶臣再也坐不住,冲出营帐。

    看到不到百丈距离外,那一道道不断晃动的刺目亮光仿佛一只大手般,正在向自己这个方向冲来。

    正在这时,一个甲喇章京踉跄着冲过来,扑通一声跪下,乞求道:“主子啊,咱们的战马被另一支勇卫营给驱散了。”

    “还请赶快撤离,再晚就来不及了。”

    听到这话,叶臣脸色大变,情况比自己预料得还要糟糕,这些人分明是有备而来,而且目标明确。

    这支正向自己营帐杀来的勇卫营,看来并不是巧合,而是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啊。

    可是,若是就此撤离的话,那就意味着让勇卫营偷袭得逞了,自己彻底失败了。

    “啊……”突然一声惨叫在旁边响起,叶臣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亲兵被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子弹击中了。

    子弹应该是没有击中要害,这个亲兵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躺在地上发出凄厉的惨叫。

    看到这一幕,叶臣再也没有任何迟疑,连忙道:“咱们先撤。”

    又随即对跪着的甲喇章京道:“快去给我挡住他们,只要撑到天亮,咱们还有机会。”

    说罢,头也不回的迅速离开,亲兵立即护送他向东面撤离,因为那个方向还没有看到大股勇卫营出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97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所写的《大明合伙人》为转载作品,大明合伙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合伙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合伙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合伙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合伙人介绍: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投无路的沈浪发现自家的仓库居然连接大明皇宫,于是便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有了跨越时空的交际。
差点砍了这个不速来客的崇祯帝在得知大明王朝只剩一年寿命时,双方终于有了合作的基础。
合伙人Q裙:931787875大明合伙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合伙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