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合伙人TXT下载大明合伙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合伙人全文阅读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大明合伙人txt下载     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四十五章 忍无可忍的多尔衮

    多铎紧赶慢赶的率领上十万大军在后面追上来之后,却是震惊的发现兄长多尔衮率领的两万多骑兵还未到三岔河。

    与多尔衮汇合才知道,原来是明军水师霸占了三岔河,多尔衮不但无法过河,还不得不退避十里,以防被明军炮击。

    “搭好的浮桥,已经被明军烧毁了。”多尔衮虽然语气很平静,但是掩盖不了脸上的疲惫。

    这几天为了搭浮桥,耽搁了几天时间,晚上也被明军袭扰了几天,全军上下都很疲惫。

    现在好了,几天时间的努力全部白费了,还把所有人都累个半死。

    多铎的神色也很凝重,但这三岔河是必须要过去的,而且要尽快过去,不然后果很严重。

    两兄弟一合计,决定借鉴当初周遇吉渡蛤蜊河的战术,故布疑阵,从多个地点同时试探,只要明军稍不注意,就从其中一处快速过河。

    明军的主力肯定从东岸登陆,已经深入大清腹地了,而在西岸肯定不敢留多少兵力,西岸的明军面对己方十万大军,肯定也不敢主动冒出来阻止。

    再者,三岔河比蛤蜊河更长,也更宽,明军想要完全封锁整条河也不可能。

    所以,只要多花些时间,用这种笨些的办法,总能找到漏洞过河,这总比过不去要强。

    多尔衮知道急不得,如今只能用这种方式,于是两兄弟说干就干,首先就是要找到更多的木材,建造更多搭建浮桥的材料。

    为了加快速度,多尔衮下令将不少楯车都给拆了,多铎带领过来的步军是有大量楯车的。

    这些加固的楯车对付明军的火枪还是有不小作用的,但是与浮桥比起来,楯车的作用起码没有那么紧迫,只要过河了,就会有大量木材再从新建造楯车。

    建造浮桥材料的任务,自然就交给多铎和他的麾下,毕竟这几天多尔衮实在是太心力交瘁了,很疲惫,他和麾下的两万多骑兵都需要休整。

    趁着这个机会,他们终于可以安心的睡个好一点的觉了。

    但是临近晚上时,多尔衮还是命令营地周围做好防御,以防勇卫营再次夜袭。

    果不其然,哪怕是超过十万大军的营地,勇卫营也敢过来袭扰,就是算准了建虏在晚上拿他们没办法。

    但是,多尔衮还是有些忍无可忍了,知道勇卫营的数量并不多,而且他们还分散在营地周围的各个方向,每个方向可能就百把人左右。

    于是,他安排两千人从营地两个方向绕出去,然后分成三路去包抄营地西北方向的一支勇卫营。

    只要将这支勇卫营困住,哪怕是付出一千人的代价,也要将其消灭掉。

    不给一些颜色看看,还以为我多尔衮真的怕了你们。

    为了隐藏行踪,他甚至下令所有人都不准打火把,就凭借朦胧的月光慢慢摸过去。

    反正这些勇卫营肯定是要袭扰一晚上的,时间很充足。

    但是,刚过去半个时辰左右,多尔衮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营地周围的好几个方向没再传来勇卫营的枪声和炮声。

    “怎么回事?”多尔衮有些搞不明白情况,难道是勇卫营觉得对十万大军的袭扰效果太差了,所以主动放弃了?

    毕竟十万大军的营地太大了,而且有不少楯车等防御器械能够很好的抵御火枪,勇卫营长途奔袭,所携带的物资必然有限,所以不想浪费也很能理解。

    可显然,多尔衮有些想多了,不是勇卫营主动放弃了,而是他们将计就计,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建虏的三路人马想要去包抄一路勇卫营,而六路勇卫营却想来个反包抄。

    因为建虏的一支队伍出营地不久,就被在周围监视的锦衣卫探子给发现了,然后锦衣卫迅速调动起来,先后发现了其他两路,便猜测出了建虏的意图。

    于是,互相之间通过无线电联络商量之后,便制定出了这个反包抄战术。

    趁建虏三路人马汇合之前,每两支勇卫营去设伏对付其中一路。

    今夜虽然有月亮,但月色很朦胧,只能勉强的看到前方不到两丈远的路。

    一支六百多人的建虏分遣队口中含着衔枚,以防自己出声而暴露行踪。

    因为路面看得并不是很清晰,以防自己被绊倒或者迷路,所以他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而他们的任务是,绕一个大圈去包抄一支袭扰营地的勇卫营。

    三路人马有两千人左右,去对付百来人的勇卫营,怎么都不可能失手。

    嗒嗒嗒的脚步声在黑夜中非常清晰,突然,毫无预兆的几道明亮的光芒猛的亮起。

    所有人都本能的看过去,但眼睛却第一时间被照花了,根本看不清前方有什么。

    正在这时,轰轰轰轰的四声炮响,几百枚散弹瞬间扑面而来。

    噗噗噗……

    弹丸入肉声,不少人的身体当场被撕碎。

    “啊……”原本寂静的黑夜,一下子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是勇卫营,大家不要乱,准备应战。”有人吐出口中的衔枚,大声叫道。

    可是,对面刺目的亮光一直亮着,而且不停的晃动,照得人眼花缭乱,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里,有多少人。

    砰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密集的子弹袭来,那些站着的建虏再次倒下一片。

    还未看到敌人,己方就损失惨重,剩下的建虏皆是惊恐不已,混乱不堪。

    而勇卫营是几排轮射,间隔时间很短,子弹不停的飞射而来,直接将剩下建虏的心理防线给击穿了。

    有人带头连滚带爬的向后逃去,随后更多的人四散逃跑。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甘心失败,不顾一切的向子弹飞来的方向冲去。

    但是,每前进一步,就有几人倒下。

    随着轰轰的两声,勇卫营又开了两炮,直接将冲过来的一些人打得残肢断臂横飞,彻底让这些人清醒了。

    冲不过去的,更不可能反败为胜,这才想起逃跑。

    可逃跑也不那么容易,地面坑坑洼洼,这些建虏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不时的有人摔倒。

    而勇卫营打开头灯之后,就飞快的追上去,他们迅速成了勇卫营士兵的猎物。

    这里的战斗声,营地内的多尔衮隐约能听见,他不知道战况如何,只希望不要让自己失望吧。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万也奈何不了一千

    看着先后三次狼狈逃回的寥寥百余人,多尔衮的脸色非常难看。

    两千人左右去包抄百余人,就逃回来这么点人,更让人恼火的是,勇卫营好像根本没什么损失。

    若勇卫营都这么厉害,那这仗根本没办法打了,趁早投降算了。

    多尔衮亲自而且仔细的询问了逃回来的三路人马,都说是中了埋伏,遭到了勇卫营的伏击。

    勇卫营的攻击手段很简单,先打开那太阳灯,将己方人马照得头晕眼花,然后虎蹲炮就猛然轰击,发射几百枚散弹,将人扫到一片。

    接着,勇卫营的火枪便是不停的射击,而且速度很快。

    在如此猛然的打击下,六七百人根本撑不了一会儿就损失大半,军心随之崩溃,然后就被勇卫营一路追杀。

    可是勇卫营每个士兵头上都戴着太阳灯,而己方连火把都没有,在晚上根本跑不过勇卫营。

    于是又有不少人死在了逃回的途中,能够逃回百余人已经算是侥幸了。

    问完所有情况,多尔衮知道,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己方一路六七百人被一两百勇卫营埋伏,损失这么惨重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疑问。

    己方三路人马走的线路各不相同,也不可能被泄露,勇卫营是怎么能够这么精准的掌握己方三路人马行踪的。

    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将埋伏地点设置得这么准确。

    另外,他们又是怎么调集兵力的,在己方三路人马离营不久,营地周围好几个方向的袭扰动静便停止了。

    那肯定是被调走,与其他勇卫营汇合,然后一起布置埋伏。

    而从他们调走到埋伏己方三路人马,这时间很难对得上啊。

    首先肯定是勇卫营的探子先发现了敌情,然后立即派人去通知各路勇卫营前来汇合。

    就算派出通知的传令兵不迷路,也没有耽搁时间,可这一来一回,时间也至少相差一倍啊。

    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来得及汇合,并还有时间选择设伏的地点。

    可偏偏,勇卫营就做到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

    都说勇卫营的手段颇多,多尔衮知道,肯定是勇卫营的什么特殊招数,自己还不知道。

    想到此,他感觉很心累,勇卫营本来就很厉害,如今又有层出不穷的手段,这真的太难了。

    当然,高傲的性格让多尔衮不可能就此放弃和妥协,只是他不敢再轻易在夜里派兵出击了,那完全是羊入虎口。

    可是,勇卫营的袭扰又全面开始,营地四周又不时的响起枪声、炮声。

    多尔衮很愤怒,也很无奈。

    而多铎也算是见识到了勇卫营这种无赖的战术,他的脾气可就要比多尔衮倔得多,哪能轻易咽下这口气?

    己方损失近两千人,而勇卫营几乎毫发无伤,不但不报仇,现在还要忍受他们无休止的骚扰,是何道理?

    他觉得那两千人的失败,是因为己方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对勇卫营的了解也不够,而且派出的兵力也不够多。

    因为勇卫营汇合之后,己方的兵力顶多是他们的三倍。

    在夜里,勇卫营的优势本就比较大,只是他们的三倍,还被埋伏,失败也很正常。

    所以,他认为精心准备一番,派出更多的兵力包抄,即便再被埋伏,也能反败为胜。

    因此,他多次向多尔衮请战,准备调动一万五千到两万的兵力进行包抄围剿。

    不然的话,接下来会天天受到勇卫营的不停袭扰,那会疯掉的。

    多尔衮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答应多铎的请求,勇卫营那帮人太狡猾了。

    他们的情报能力非常强,这么多兵力,即便分成多路,恐怕出营没多久就会被其发现。

    一旦自认为不敌,勇卫营那帮人肯定就迅速的开溜了,最终折腾来折腾去,肯定也是毫无收获。

    超过十万大军却连不到一千的勇卫营都奈何不了,多铎很郁闷,也很憋屈,但最终也只能接受多尔衮的命令。

    就这样,他们不得不继续忍受勇卫营一夜的袭扰。

    不过还好,因为营地很大,只有外围的士兵提心吊胆的熬了一夜,被吵得精神疲惫。

    营地靠里一些则好很多,可以放心休整,中间的则几乎没什么影响。

    于是天亮之后,建造浮桥的任务就交给晚上受影响较小的士兵了,傍晚时分还会将外围的士兵调到里面来,从而让所有人都有时间休整,不至于太过疲惫。

    就这样,在双方的斗智斗勇中,两天时间稍纵即逝。

    经过两天的忙碌,建虏建造出了大量的可以搭建浮桥的小船和厚木板,用这么多材料,恐怕都可以搭建超过十条浮桥了。

    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怎么利用这些东西去过河了。

    多尔衮和多铎兄弟二人再次分别领兵,另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正白旗固山额真阿山等大将各率一路。

    为了迷惑明军,一共分成十路,少的一路有九千多人,多的一路也不会超过一万两千人,分十个地点搭建浮桥过河。

    多尔衮就不信了,那么多路过河,你明军水师还能全部封堵住。

    为了不暴露身份,帅旗、中军旗、将官的鲜明盔甲等全部收了起来,让十路大军看起来都差不多,没有主次之分。

    这样,连普通士兵都不知道多尔衮和多铎等重要将领在哪一路,更别说明军的探子了。

    可以说,多尔衮是做足了准备,能不能过河,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当然,多尔衮自然不会像周遇吉一样选择在晚上过河,一旦在过河时受到袭击,那更容易引发混乱,而且明军在晚上的优势太明显。

    所以多尔衮选择在黎明时分出发,十路大军按照各自选择的地点加紧行军。

    为了让明军水师无法兼顾,多尔衮让各路主将选择的过河地点,互相之间间隔都有近三十里以上。

    多尔衮大军的动向,自然是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报告给了沈浪所在的参谋司,以及三岔河上明军水师主将黄蜚。

    沈浪和参谋司的参谋都想到了多尔衮很可能会分成几路过河,但却没想到会分十路那么多。

    可是己方的蒸汽帆船只有七艘,而其他小船则都没有火炮,所以也没办法有效阻止敌方大军,那多出来的三路就不太好对付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功尽弃,悔恨交加

    为了不让三岔河上的明军水师掌握自己的行踪,建虏十路大军都没有靠近河岸行动,都至少与河岸相隔几里之外。

    三岔河已经处于满清的腹地,所以建虏对这里还是比较熟悉的。

    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马不停蹄的直奔分配给自己的过河地点,在下午的时候便到了三岔河下段的那片区域,现在只要向河岸方向靠近就可以了。

    几里的距离,半个时辰不要就到了。

    看着宽阔的河面上非常宁静,没有一艘船,谭泰的心情大好,欣喜的道:“事不宜迟,赶快行动。”

    “快,快,把小船和木板都运过来。”

    建虏将官不顾士兵的疲惫,连忙催促,要趁明军水师还没有出现加快行动,时间非常珍贵,没有过河,就不能有丝毫松懈。

    那些运输小船和厚木板的人最是辛苦,但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把这些材料全部运到河岸边,准备搭建浮桥。

    “嘿呦嘿呦……”一艘艘小船被气喘吁吁的抬到河岸边,然后被推入河中,每艘船都用一根粗绳系着,以防漂走。

    忙碌了一阵子之后,一个建虏士兵不经意的看向左侧远处的一段河岸,仔细的端瞧了一会儿之后,有些狐疑的道:“那里是不是有一艘船啊。”

    “哪里有船?”旁边几个听到这个声音的同伴连忙追问道。

    于是这个建虏立即指认方向,几个建虏也跟着看去。

    “好像是船,而且还不小,可是怎么没有看到船帆呢?”

    “不是船吧,船怎么会停在那里?”

    几个建虏七嘴八舌,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他们这里的动静立即引起了一个拨什库的注意。

    他大喝一声:“不干活,在这里干什么?”

    说罢,还扬起手中的鞭子,一副要抽人的架势。

    “主子啊,那里好像有一艘船,一艘大船。”以防挨处罚,一个建虏连忙汇报道。

    这拨什库一愣,也连忙跟着指出的方向看去,虽然不确定,但他看着好像也像有一艘船。

    想到明军水师战船,他心头一凛,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得尽量上报,让上面的主子派人用千里镜看一下就知道了。

    正在这时,一阵嗵嗵嗵的声音从那个方向传了过来,并伴随着一团滚滚浓烟翻涌而出。

    见到这一幕场景,包括拨什库在内的所有建虏,顿时猜到了什么,脸色大变。

    也在这个时候,整艘船的船身从躲藏的那处凹形河岸里完全显露了出来,并快速向这个方向冲来。

    “不好,是明军的战船。”

    “啊?什么?明军的战船在哪里?什么时候过来的?”

    得到消息的谭泰脸色大变,不是没有明军的战船吗?怎么突然冒出来了?

    听闻那艘大船是暗中躲在一片凹进去的河岸里,通过一些树木、水草的遮挡才没有暴露出来,谭泰的脸色更加难看,非常后悔。

    要是自己多加小心一些,事前派人搜寻一下周围的河岸,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在这里搭建浮桥肯定是来不及了,眼下最紧要的任务是将搭建浮桥的材料尽快抢救回来。

    “快快,快撤,快把这些东西都搬到后面去。”谭泰急切的催促着,他要尽力的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刚累死累活将材料搬到河岸,并将一些小船推入河中的建虏士兵,又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想要把这些东西再抢回来。

    可这样还来得及吗?明军的那艘战船离他们已经不足四里了,而且速度很快。

    轰的一声,在航行过程中,战船船首的火炮便开火了,炮弹飞射而至。

    船首主炮的有效射程超过五里,而建虏大军的目标很大,炮弹直接一头扎进后方的人群中,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炮弹所及之处,人的身体仿佛纸糊的一般,直接被撕成碎片。

    惨叫四起,周围的人仿佛遇到瘟神一般,唯恐避之不及,疯狂逃离开。

    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开始。

    “撤,快撤……”谭泰咆哮着喊道,抢救那些材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人,其他无关人等要尽快撤离,不然就是成为明军水师的活靶子。

    可即便是紧急撤退,建虏各级将官都努力的保持自己麾下撤离有序,不然就很容易引起大混乱,从而引发崩溃。

    可他们显眼低估了蒸汽帆船的速度,之前为了更好的隐藏,所有帆都降了下去,如今全帆升起,再加上蒸汽动力,速度快了近一倍。

    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航行了超过两里的距离。

    “右满舵……稳住船身……”

    船身开始旋转九十度,将侧舷朝向目标,这是准备全力攻击的前兆。

    转向完成之后,船身慢慢稳定下来。

    “全炮准备……”

    十多门大炮迅速开动起来,炮手瞄准正在紧急撤离的建虏大军。

    “轰轰轰……”

    一团团白烟喷出,炮弹像出笼的猛兽,飞速向前扑去。

    目标那么大,几乎没有射失的可能。

    只看到建虏那蜂拥撤离的人群中不时的显现出一条沟壑,那是被炮弹犁过的场景,简直是人间炼狱。

    不少建虏的身体直接被撕碎,残肢断腿的伤员还未死去,发出凄厉的嚎叫。

    原本还算有序的撤离,一下子变得混乱了不少。

    因为即便建虏悍勇,面对这种可怕的场景,一些人还是忍不住争相逃离。

    而随着蒸汽帆船上的火炮不停射击,一步步加深建虏士兵心中的恐惧,恐慌的情绪在迅速蔓延,从而引发更多的人争相逃跑。

    这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大的混乱,然后就是崩溃。

    溃军不顾一切的向后逃去,冲撞,践踏,谭泰身边的亲兵震惊的拔出战刀,疯狂的向周围劈砍,以防溃军将主子谭泰给冲散了。

    当然,谭泰也不敢呆在原地不动,被溃军裹胁着疯狂逃离。

    在亲兵的拼力保护下,终于坐上了战马,然后不停的抽打着,只想尽快离开这片让人绝望的区域。

    主力在眼前就这样崩溃了,那些被留下来抢救浮桥材料的建虏皆是身心俱颤,终于有人也忍不住跟着逃离。

    一直到建虏的主力逃得越来越远,也更加分散后,蒸汽帆船的炮击这才停止,并继续向河岸拉近距离。

    此时居然还剩下几百个建虏还在拼命的抢救那些浮桥材料,能够坚持到现在,真的是忠勇可嘉。

    可是蒸汽帆船将距离又拉近了一里左右后,大口径的虎蹲燧发炮一连轰出几炮之后,剩下的人这才作鸟兽散。

    那铺天盖地的散弹太可怕了,别说人的身体挡不住,那些小船和厚木板也挡不住啊。

    再死抗着不走,不但东西抢救不回来,所有人都得交代在这里。

    终于,能撤走的建虏都撤走了,留下一片狼藉。

    蒸汽帆船上的士兵钩住几艘从岸边漂出来的小船,带着火油登到岸上去。

    在岸上搜罗了不少建虏匆忙间带不走的粮食等物资,然后一把火将那些搭建浮桥的材料烧了个七七八八,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船上。

    谭泰一路逃亡近十里,这才惊魂未定的停下,派人去收拢狼狈不堪的溃军。

    然后他又派出探子去河边查探那艘可怕的明军战船,却是得知那艘战船早就离开了。

    可是,他们在离开之前,将搭建浮桥的那些东西都烧光了。

    谭泰仰天长叹,悔恨交加,要是一开始就派出探子查明河岸周围是否安全,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

    如今,不但全军损失惨重,而且士气大落,连搭建浮桥的材料都被烧毁了,没有材料搭建浮桥,怎么过河?

    若是再重新建造那些材料,又得耽搁多少时间啊。

    悔恨之余,他又特别的无法理解,我就这么倒霉吗?这明军水师的战般怎么就知道我准备在这附近过河。

    而且还早早的就埋伏好了,这太可怕了。

    这显然是时刻掌握着己方大军的动向,这才能提前布置,和那晚夜间的埋伏一样诡异。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这河真难过呀(上)

    由于十路大军分开行动,而且距离很远,多尔衮还不知道谭泰那一路刚抵达目的地不久,就失去了过河的希望。

    若是他知道谭泰是因为自己的大意,才被明军水师的战船给埋伏了,绝对要严惩一番。

    其实这事也不能完全怪谭泰,看到河面上没船,一般也无法第一时间想到远处的河岸边还偷偷的埋伏了一艘。

    还躲在一处凹进去的河岸里,并降下所有船帆,再利用岸边的树木、水草遮挡,太狡猾了。

    若不是先一步暴露,战船在谭泰大军准备过河时再袭击,谭泰的麾下绝对损失更大。

    可是,谭泰还是不够谨慎,由于明军这艘船的船体很大,甚至有过半的船身都露了出来。

    只要靠近岸边用千里镜仔细的观察一下,就能发现。

    就算不用千里镜,派些哨骑沿着河岸一路查探,也能发现。

    但是只想着尽快过河的他,忽略了这点,才最终酿成大祸。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谭泰只能派人加紧打造搭建浮桥的材料,然后再尝试过河,不过下次一定会多加注意。

    可是这样一耽搁,至少要拖延好几天时间,而这也是明军水师的主要目的。

    毁了谭泰这一路,那艘蒸汽帆船迅速向下一个目标快速驶去。

    有岸上的锦衣卫探子不时的报告各路建虏大军的动向,黄蜚的七艘主力战船都能够时刻的掌握敌情,这也是从容布置的基础。

    相比于谭泰,正白旗固山额真阿山就要谨慎一些,他还未抵达分配给自己的过河点,便第一时间派出哨骑去探查河面的情况。

    可让阿山震惊的是,河面上还真的有一艘明军战船,还是那种会冒烟的大船。

    这种冒烟的船不但大,而且非常厉害,火力很猛,想要在这艘战船的眼皮子底下过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这艘蒸汽战船之所以没有埋伏,是因为周围的地形不适合埋伏,靠岸的区域不但比较浅,而且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既然没办法埋伏,那干脆就大摇大摆的显露行踪。

    “回主子啊,他们在向下游行去,但速度很慢。”

    得到这个消息,阿山很愤怒,但也很无奈,他还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大军的行踪一直被锁定了,还以为是这艘明军战船刚好经过这里。

    既然遇到这种倒霉的事情,那只能改变策略了。

    要么等那艘船过去再选择搭建浮桥过河,要么就换个过河的地点。

    阿山自然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去等,因为这片区域视野很开阔,要让那艘明军战船不发现自己,只能等它行到足够远的距离。

    可如此的话,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个地点,既然那艘船向下游行去,阿山就立即决定将过河地点向上游挪移一些。

    于是,他迅速率领大军向上游行去,并留下探子时刻监视着那艘战船的动向。

    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避开那艘可恶的明军战船,可是他刚率军行进五六里之后,从后方追上来的一个探子却告诉他一个非常震惊的消息。

    “主子啊,那艘明船调头了,也向上游行来了,速度还是不快。”

    阿山的脸色极其难看,船的速度再慢,也不会比自己大军的速度慢多少,毕竟自己大军有很多步军,而且还携带了那么多搭桥的材料,快不起来。

    谁知道那艘可恶的明船会向上游走多远,若是自己再继续向上游行进,只要一靠近河岸,很可能就会暴露行踪。

    “主子啊,咱们该如何?”副将也没了主意,忐忑的问道。

    阿山想了想,一咬牙道:“调头,再向下游去。”

    因为在他想来,那艘明船很可能是在一段河面上巡逻,既然刚调头,肯定会向上游行进一段不短的距离。

    若是大军加快行进,说不定可以趁其下次再巡逻回来之前完成过河。

    时间很紧迫,阿山没那么多精力再去细想,立即下令全军调头,并加快行进速度。

    已经非常疲惫的士兵,不得不再次打起精神,调头回去。

    这次大军行进了七八里,得知那艘明船依然在向上游行去,阿山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回主子啊,在这段河岸,根本看不到那艘明船,他们肯定也看不到咱们。”

    阿山点点头,总算是避开那个瘟神了。

    事不宜迟,他迅速下令将搭建浮桥的材料向河岸边搬运,并催促加快速度搭建浮桥。

    当然,他还不忘派出探子时刻去盯着那艘明船,万一突然回来就麻烦了。

    浮桥的搭建工作迅速展开,成百上千的建虏士兵分批去帮忙。

    因为基础的材料已经准备完备,只需要拼接固定就可以了,速度还是很快的,浮桥一点点的向着对岸沿伸。

    可是,浮桥刚搭好不到三成,就有探子急报:“回主子啊,那艘船它又调头往下游来了。”

    阿山心头一震,连忙追问道:“它什么时候能到这里来?”

    那探子估算了一下,回道:“回主子的话,按他们现在的速度,恐怕要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的时间虽然很紧张,但也勉强够用,就算不能让大军全部过河,先过去一部分也是好的。

    “再探。”

    “喳……”

    随即,阿山又不停的催促加快进度,并命令大军做好随时过河的准备,只要浮桥搭建好,便第一时间过河。

    半个时辰之后,又有探子回来急报:“回主子啊,情况有变,那艘船突然加速,速度比之前快了几倍不止,到咱们这里,恐怕不要半个时辰了。”

    听到这个消息,阿山简直要吐血,这相当于直接缩减一个时辰了,这怎么够用?

    “怎么办?怎么办?”阿山在心中不停的询问自己。

    直接撤离是完全来得及,但是已经搭建超过一半的浮桥就要放弃了,那可是过河必须的东西。

    若是失去了这些浮桥材料,再重新打造,那至少要耽搁两天时间以上。

    两天时间可是非常宝贵,摄政王命令所有人都尽快过河。

    作为摄政王麾下正白旗的固山额真,阿山自然不想给摄政王丢脸。

    于是,他立即让麾下一个甲喇章京率领两千人去上游,故意显露出行踪,然后尽可能的将那艘可恶的明船给引到上游去。

    虽然心中已经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但阿山还是努力的相信是巧合,自己并没有暴露。

    所以,他不但没下令回收搭桥的材料并撤离,还不断催促加快速度。

    毕竟已经来来回回的折腾了那么久,全军上下付出了那么多努力,非常疲惫,他不想因为一个还没有确定的消息而主动放弃。

第三百四十九章 这河真难过呀(下)

    为了不让主子阿山的主力,以及浮桥被明军战船发现,甲喇章京逊塔率领近两千骑兵加快速度向上游冲去。

    紧赶慢赶,全军上下快累个半死,探子终于汇报明军战船就在附近河面,逊塔这才松了一口气。

    于是,他来不及停歇,直接让探子带路,自己率领近两千人跟上,抵达了一处河岸。

    此时,那艘明军战船已经过了这处河岸,并继续向下游行去,但刚过去并不远,只有一里多的距离而已。

    只要那艘船上的明军往这个方向看一眼,不是眼瞎,肯定就能发现这么一支军队。

    逊塔特意在这里停留了近半刻钟,甚至还不惜以身犯险,都没有看到那艘明船有任何要调头过来的意思。

    “难道没有人向这个方向观察?”逊塔这般想着,就算没人向这里观察,那么多战马的声音也应该能听到吧。

    “难道是那嗵嗵嗵的声音太大,听不到战马的叫声?”

    逊塔不知道那冒烟的明船为何会发出那么大的嗵嗵声,但猜想正是这声音,才掩盖了自己这边战马发出的叫声。

    他有些无奈,之所以率领麾下出现在上游一些的位置,就是想给那艘明船一个暗示,自己是要在上游的,你们要追,快往上游追。

    可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长时间都不往后面看。

    可他哪里知道,那艘蒸汽帆船上的最高将官正是明军水师主将黄蜚,并早已经知道这支建虏人马是诱饵。

    对方的主力和浮桥都在前面呢,理他们干什么?所以直接当着没看见。

    逊塔恨不得让麾下一起大喊,老子在这里,但这样做就太刻意了,人家肯定不会上当。

    无奈之下,他只得率麾下向下游方向而去,想尽量靠近一些,这样总能发现吧。

    可让他郁闷的是,几次试探,那艘船上的明军好像眼瞎一般,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大军。

    逊塔都要抓狂了,可没办法,若自己不能将这艘明船吸引离开,主子那边就很危险了。

    于是,他疯狂的在危险边缘试探,直到将自己摆到那艘明船上游不到一里的河岸边。

    你总不能闭着眼睛开船吧,只要往右前侧的河岸稍微瞥一眼就能看到的。

    当然看到了,但是河岸边只有两百左右的建虏,而且分得很散,黄蜚懒得浪费炮弹去轰击罢了。

    说明逊塔既想当好诱饵,又害怕伤亡太大,所以就只派出一成兵力来冒险,结果明船没有任何动静。

    “他们一定是看到咱们了,一定看到了。”

    “饵太小,他们看不上,一定是这样。”

    逊塔迅速分析原因,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般小家子气了,与主子阿山那边的情况比起来,自己不能再那般在乎伤亡。

    于是,他让那两百人撤回之后,自己亲率所有人再向下游行进了不到一里,然后又在一处河岸显露了出来。

    近两千人啊,而且还是骑兵,这诱饵够大吧。

    在那处河岸晃了一下,确认对方应该看到了自己这支队伍,逊塔便做出一副不小心遭遇这艘明船的样子,立即下令撤退。

    果然,他的麾下还未完成调头,一阵炮声便响起,十几枚炮弹瞬间而至,顿时人仰马翻,倒下一片。

    逊塔脸色大变,咆哮着下令道:“撤,快撤。”

    所有人都惊恐的策马狂奔,但逊塔还不忘自己的目的,直接向上游方向逃去。

    “哈哈哈……”看到那些建虏还在努力的表演,蒸汽帆船甲板上的黄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他根本不想理会这些人,可架不住这些建虏这般卖力啊,都送到嘴边了,不送他几炮都对不住他们这般表演。

    炮声响了一轮就停止了,逊塔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很庆幸,这下总知道目标在哪里了吧。

    可让他抓狂的是,那艘明船依然没有任何要转向的意思。

    “蠢货,老子在这里啊,快来追啊……”他忍不住大声咆哮道,自然没人理他。

    周围的一些建虏士兵看他的眼神中都有些异样,可能心里在想着,咱们的将军怕不是个傻子吧。

    逊塔自然不傻,只是他实在气坏了,花了那么大精力,又付出了伤亡,怎么就那么难呢?

    他咬了咬牙,决定再试一次,于是又率领剩下的兵力继续去引诱。

    他得偿所愿的再次挨了一轮炮击,又损失了近两百人。

    可让他崩溃的是,那艘明船还不上钩啊。

    气急败坏之下,他派出上百个弓箭手,对着河面疯狂的射箭,以示自己的不满,可黄蜚根本懒得理会。

    “将军,已经没用了。”一个麾下小心的道。

    逊塔拿出千里镜向着远处的河面看了一下,顿时面如死灰。

    主子阿山那里搭建的浮桥,自己在这里都能看到其中一截了,河中的那艘明船肯定能看到更多。

    此刻,阿山也知道那艘可恶的明船过来了,已经无法避开了。

    “蠢货,白痴,无能至极。”阿山大骂不已,自然是在责怪逊塔办事不利,竟然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就算不能将其引走,也多少耽搁一些时间吧,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逊塔若是在这里,肯定会委屈无比,我差点把命都交出来了,可是他们就是不上钩,那有什么办法。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连浮桥都还差一点才能搭建完备,更别说过河了。

    若强行继续下去,浮桥应该能搭建完成,但过河就不要指望了。

    虽然很愤怒,也很不甘,但理智告诉阿山,再蛮干下去,只会损失更重。

    无奈之下,他只能下令放弃浮桥,全军撤退。

    没能重创敌军,黄蜚有些可惜,但能毁掉浮桥,也算是完成了任务,这一路建虏三天之内怕是别想再尝试了。

    此刻,他已经收到有四路建虏的浮桥或者搭建浮桥的材料被毁的消息,其中两路建虏大军还吃了不小的亏,伤亡不小。

    剩下六路,有的还未抵达预定的过河点,依然在行军,有的很谨慎,发现河面上有己方的船只之后,就连忙后撤了。

    其中一路建虏还被己方的几十艘小船给逼得不敢行动。

    其实这些小船上只有一些勇卫营士兵,根本没有炮,用火枪威慑几下之后,对方就老实退走了。

    这样的话,七艘蒸汽帆船已经足够用了,每一艘死死盯住一路建虏大军,至少三天时间,任何一支建虏都别想过河。

    “太难了,这河太难过去了。”

    连多尔衮都不由在心中发出如此感叹。

    他试了各种招数都没有摆脱那艘明船,差一点还将搭建浮桥的材料都给损失了,幸亏将大部分都给抢救了回来。

    再花些时间重新打造一些,还可以继续尝试过河。

    但问题是,那艘明船仿佛有千里眼似的,你去哪里,要不了多久它就知道。

    然后迅速跟过来,像瘟神一样,甩都甩不掉,这河咋过?

    在建虏十万大军被明军水师封锁在三岔河西岸进退不得时,经三岔河北上的近两百艘战船,在长安堡的汇流处分成两路。

    一路经太子河,已经直指辽阳。

    另一路继续北上,奔向满清的统治中心沈阳,也就是建虏所称的盛京而去。

第三百五十章 兵临辽阳,人心浮动(上)

    辽阳和沈阳,可是满清统治辽东最重要的两座大城。

    沈阳也称盛京,是满清如今的国都,而辽阳则是努尔哈赤时期建立的国都。

    所以沈阳相当于大明的京师,而辽阳的地位虽然没有陪都的名分,但重要性却不比陪都差多少。

    之前满清一次次的南略大明京畿地区,如今大明精锐也来了个大迂回,直指其国都盛京和形似陪都的辽阳。

    经过几天时间的水上奔袭,三千五百左右的明军从太子河南岸登陆,直接出现在辽阳的北面,然后迅速南下,直奔辽阳新城的北面而去。

    之所以说是辽阳新城,是因为辽阳有两座城,分别是辽阳新城和辽阳老城。

    辽阳老城是在大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建立的,有两百多年历史。

    而新城则是努尔哈赤在天命七年下令开建的,前后仅用九个月就建造完成,距今只有二十几年。

    他之所以建造新城,是因为满汉在辽阳老城混居时,爆发了很大的矛盾。

    新城建立之后,让满汉分开居住以缓和矛盾,满洲人主要在辽阳新城居住,而汉人则在辽阳老城。

    明军的目标是满清,所以最先要攻打的城池自然就是辽阳新城。

    其实,明军水师战船在太子河上航行时,便暴露了行踪,毕竟这里是满清统治的腹地,几千人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很难隐藏行踪。

    这些明军在太子河南岸登陆后,明军抵达的风声便迅速的蔓延开去。

    “不好了,明军打来了,明军打来了……”

    “怎么可能?明军怎么能来这里?”

    “摄政王不是亲率大军去攻打明军了吗?明军怎么还能来辽阳?”

    面对这样一个消息,很多未亲眼所见的人还是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这太可怕了,完全无法置信啊。

    直到一些建虏与明军冲突,爆发了战斗,听到了激烈的枪声,他们才不得不信。

    由于社会组织的原因,建虏的自发组织性还是非常强的。

    得知明军真的打来了,散落在辽阳城外那些村落的建虏,在拨什库等低级职官的组织下,立即形成了一支支军队。

    这些建虏,既是民,也是兵,农忙时是民,需要战斗时,他们便是兵,平时也经常组织有军事训练,战斗力不容小觑。

    只是这次多尔衮抽调走的兵力太多,留守在牛录里的建虏青壮太少了,精锐就更少。

    而明军从太子河登陆也很突然,所以他们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将各牛录的力量整合起来,大多只是以牛录为单位进行战斗。

    一个牛录原则上的编制是三百丁口,平时正常抽调是三抽一,而这次多尔衮都已经达到三抽二了。

    哪怕将一个牛录剩下的青壮全部抽调,少的只能抽出几十人,多的也只能抽出百余人。

    主要兵器是弓箭、刀、狼牙棒等兵器,对付一些普通明军还差不多,面对这支明军精锐,完全不够看。

    几次碰得头破血流之下,他们才不得不认清现实,不敢再阻拦在前路硬碰硬,只得远远的跟随在周围伺机而动。

    实在是这支明军的主要目标是辽阳新城,所以懒得浪费时间去对付他们。

    辽阳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此刻还有很多不知内情的人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等待这即将成熟的庄稼。

    不过,这些辛勤劳作的大多还是沦为奴仆的汉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有风声传了过来。

    “明军打过来了?不可能吧。”

    “听说咱大明的军队打过来了?是真的假的?”

    “不知道啊,可这消息还是鞑子们自己传出来的,应该是真的吧。”

    胆子大的还敢偷偷议论一下,但更多的人却是麻木,不敢议论满洲人的事情,生怕惹祸上身。

    可是听到有人居然敢直呼鞑子时,所有人都连忙闭嘴了。

    有人还显露出震惊的神情,在这里居然敢叫鞑子,不是找死吗?

    不过一想也能理解,这张永顺是在崇祯十六年被掳到辽东来的,至今也才两年时间,时间不算长,性子还没有被建虏完全磨掉,心中的仇恨更没有消解。

    若再过几年,在辽东这苦寒之地,在鞑子的残酷统治下,骨头再硬也得给磨平了。

    当然,若真是明军打来了,把鞑子给灭了,那倒是可以解脱。

    可是这可能吗?都多少年了,明军打得过鞑子吗?两年前还被鞑子入境千里,仅两年过去就可以深入辽东,打到辽阳来,真没几个人信。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这些汉人,建虏的残暴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他们消息闭塞,整天有干不完的活,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甚至很多人对一年多前阿济格的那场惨败都一无所知,自然更不知道大明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整洁的身影从远处跑来,抵达近前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的命令道:“快,快,都给我,滚,滚回城去。”

    张永顺眼珠子一转,直接问道:“阿礼主子啊,明军真的打来了吗?”

    虽然他语气还算恭敬,但阿礼听到这个问题之后,脸色却是一冷:“狗奴才,什么时候轮到你来问老子问题了?”

    看到阿礼发火了,并抽出腰间的鞭子,旁边一个上了些年纪的老者想了想,还是连忙上前陪笑道:

    “阿礼主子,张永顺这小子是个混人,傻里傻气的,罚他今天多干一个时辰的活,主子还是不要和这种混人计较了。”

    其实这老者的年纪并不大,只有三十多岁,但他被掳来辽东已经超过十年了,无尽的磨难才让他衰老得如此之快。

    可是阿礼显然没有这么轻易的消气,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衅,汉人奴才怎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明军打来了,你还有什么想法不成?

    “滚开。”阿礼直接一鞭子抽过来,将老者抽得一声痛呼。

    但他不敢显露出丝毫愤怒,口中还不停的道:“主子还请息怒啊,息怒啊,张永顺干活很勤快的,这庄稼快要收成了,把他打伤了就少了一个重要劳力啊。”

    可是阿礼却好像没有听到一般。

    张永顺看了看脸上有一条鞭痕的老者,眼中怒意闪过。

    眼看着阿礼一鞭子就要抽过来,张永顺不知是哪来的勇气,直接抓紧手上的锄头,抡起来就是一锄头下去。

    “啊……”阿礼发出一声惨叫,一下子被锄头抡翻在地,极度震惊的看着神色狰狞的张永顺。

    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他顾不得身上的疼痛,咆哮道:“张永顺,你个狗奴才,你敢打主子啊,你反了天了啊。”

    “快,拿下,拿下,把这狗奴才给我拿下。”

    旁边的几个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到倒地的阿礼和神色狰狞的张永顺,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那老者没想到张永顺会这般胆大,直接僵愣在那里。

    张永顺知道这一锄头下去,已经无法善了,他顿时心头一恨,握紧锄头又迅速冲上去,狠狠的抡起来,又是一锄头下去,直击阿礼的脑袋。

    阿礼本能的抬起手臂抵挡,但是手臂怎能挡住凶狠的锄头,当场被砸断。

    锄头去势不减,又狠狠的砸在阿礼的脑袋上,阿礼当场头破血流,并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正准备下一锄头还向脑袋上招呼而去,张永顺却是出其的冷静了一下,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迅速将抡击的方向改为阿礼的身上。

    “嘭嘭嘭……”锄头砸在阿礼的身上嘭嘭作响,阿礼身上的骨头不知断了几根,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嚎叫。

    在疼痛和死亡的威胁下,他再也顾不得主子的尊严了,大声乞求道:“别打了,别打了。”

    “明军是不是打来了,快说……”张永顺厉声问道。

    阿礼不敢隐瞒,连忙回答道:“是的是的,明军打来了,打来了。”

    “明军到哪里了?”张永顺再度追问。

    “已经从太子河上岸,正在向辽阳方向来啊,别打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永顺心头大喜,果然没有猜错。

    太子河距离辽阳并不远,不须半日就可抵达。

    想到此,他再也顾不得那么多,也知道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神色一狠,再度抡起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抡下去,直击阿礼的脑袋。

    阿礼被打得凄厉嚎叫,起初还能叫几声,后面渐渐没声了。

    直到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张永顺这才停下动作,不过此时阿礼的脑袋已经不成形状了,红的白的流了一地。

    他看向周围四个和他都是奴仆身份的汉人,皆是远远的避开,有的人还瑟瑟发抖。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临辽阳,人心浮动(下)

    凶狠的张永顺已经成了四个汉人的头领,因为按照满清的律令,虽然凶手是张永顺,但他们没有及时制止,导致旗人阿礼被杀,他们是要连坐的。

    即便他们现在把张永顺拿下去交差,也难逃罪责,最终下场,肯定是要处死的。

    既然是死路一条,无路可去,只能跟着张永顺一条道走到黑了。

    “唉,永顺,你太莽撞了。就算是明军打到这里来了,可是明军是那般好相与的吗?”

    “在大明,兵如匪,何况是在辽东,咱们的头顶上还有一根鼠尾巴。”

    “见到明军,他们怕是会直接下杀手,然后拿咱们的脑袋去领赏银了。”

    之前帮助张永顺说话的老者还是忍不住有些责怪,怪张永顺太冲动了,把大家都带上了绝路。

    如今是两头不讨好,既得罪了鞑子,又无法回到大明,在这吃人的辽东,无疑是死路一条啊。

    老者姓刘,几人习惯叫他老刘,张永顺心里对他还是很感激的,因为这老刘有良心。

    辽东的汉人长期受建虏压迫,都变得胆小怕事,以防惹祸上身,与自己无关的事,既不想管,也不敢管。

    老刘被抓到辽东超过十年了,他自然知道有些事情一旦插手,很可能会惹祸上身,但今天还是伸出了援手。

    果然,他也受了皮苦之肉,若不是今天阿礼被打死了,回去之后,肯定还要受到其他责罚。

    所以,张永顺对老刘很感激,对老刘的埋怨,也没有表达什么不满,一行五人漫无目的的走着。

    因为张永顺也知道明军的名声不太好,他也不敢直接去找明军。

    “砰砰砰……”

    突然,几声清脆的枪声传来,五人吓得一激灵,老刘四人脸色惨白,随即惊慌失措起来。

    张永顺反应迅速,连忙一挥手,带领他们躲到一处田埂下面趴着。

    几人大气都不敢出,趴在田埂下胆颤心惊,即便是被老刘四人公认胆大包天的张永顺,也是喘气如牛。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一片黑压压的身影缓缓的显现出来,他们武装齐备,气势高昂,看其旗帜,正是明军。

    这支明军的主将正是被沈浪多次提携的赵老四,此时他已经是参将。

    这次突袭辽阳,麾下有勇卫营一千五百,另加两千精锐明军,炮四门。

    担此重任,他自然是激动不已,终于又领先刘大虎那厮了,只可惜不是沈阳。

    否则的话,自己要是能够攻下沈阳,将满清直接给灭了,刘大虎那厮恐怕永远都没有机会追上了。

    不过他也只是想想,因为担任突袭沈阳重任的是总兵李天龙,人家担任参将时,他赵老四还只是其麾下一个大头兵呢。

    不管资历还是战功,都比他赵老四要强,这活儿派给李天龙,没人不服,赵老四自己也没话说。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现在能够兵临辽阳,并非自己多能打,而是沈督师和参谋司那些人太厉害了。

    几乎没经过什么激烈的战斗,就直接剑指满清的中心腹地,而且还将鞑子的大部分主力都给引走了,这一手实在太妙了。

    沈督师和参谋司给自己打了这么好的基础,赵老四自然不想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一定要尽快拿下辽阳,打个漂亮仗。

    他扫了一眼远处影影绰绰的身影,很是恼火,这些建虏真是阴魂不散,打跑了又粘上来。

    “等老子拿下了辽阳,再来收拾你们这些杂鱼。”赵老四没那么多时间和那些人纠缠,他想在天黑之前赶到辽阳城下。

    所以,只要这些人没有接近到两百步以内,他甚至都懒得浪费弹药。

    而见识到了勇卫营火枪厉害的建虏,自然也不敢靠近到这个距离送死。

    双方就保持这样的默契向着辽阳新城的方向移动。

    躲在田埂下的张永顺能够听到远处的脚步声,他壮着胆子缓缓的抬起头,看到了明军,也看到了建虏。

    明军正向着辽阳方向而去,而那些凶悍的建虏,竟然只敢跟在一里之外,不敢冲上前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他现在没有心思想这个问题,而是想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躲在这里,就算避过了明军,恐怕也不容易躲过四面八方的建虏,一旦落到建虏手里,肯定是死路一条。

    可他又不敢直接站起来向明军投降,万一被明军当成建虏直接杀了怎么办?

    突然,他心头一动,似乎想到什么,直接疯狂的往回爬去,老刘几人都没反应过来,想阻止都已经来不及了。

    一咬牙,老刘也连忙跟着爬了出去,虽然他在辽东生活了十年以上,但在眼下这世道,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如何生存。

    张永顺这个狠人反而是他现在唯一的心里慰藉,若是离开了这厮,他都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

    其他三人也是如此,连忙惊恐的跟在后面爬着。

    其实张永顺并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向逃跑,而是想找到阿礼的尸体。

    幸好他们刚才走得不是很远,钻入麦地之后,按照记忆的方向疯狂的爬动着,手磨破了都顾不得了。

    看到那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张永顺觉得是多么的亲切。

    老刘几人不知道张永顺为什么费那么大劲要来找这具尸体,等明军走了之后,那些建虏看到自己几人在这具尸体附近,哪还有幸存之理。

    他们几人都不敢靠近,张永顺却顾不得那么多,直接摸出一把短刀,开始切割尸体的脑袋。

    这把短刀是从阿礼身上摸来的,非常锋利,几下就将脑袋砍了下来。

    张永顺将脑袋绑在锄头上,爬到老刘身边,一指其中一人道:“快,把锄头举起来。”

    那人一惊,张永顺则立即露出凶恶的神情,低喝道:“快点儿,不然老子宰了你。”

    说罢,他还挥了挥手中带血的短刀。

    那人本就非常畏惧张永顺这个狠人,连忙胆颤心惊的将锄头举起来。

    而张永顺则小心的爬到一边,探头去观察明军的反应。

    果然有人发现了这里的动静,并举起了火枪。

    张永顺大喝一声:“慢慢站起来,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鞑子,身上没有兵器。”

    那人早已经吓得不行,好像没有听到张永顺的话一般。

    老刘震惊张永顺竟然用同伴的性命冒险,但也知道现在唯有表明身份,才有一线生机,可这太危险了,他对张永顺的狠辣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子弹嗖的一声从不远处飞过,张永顺吓得一跳,他脸色一寒的吼道:“再不站起来,老子现在就宰了你。”

    看到张永顺凶厉的眼神,那人才举着锄头缓缓的站起来。

    张永顺趴在地上,忐忑的等待着,若是明军直接下杀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没有听到枪声,反而看到举着锄头的那个同伴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

    他小心的抬起头,看到远处有几个明军正在向那同伴招手,示意他过去。

    他连忙爬上前,拍拍另一人,让他慢慢站起。

    那人看看张永顺手中带血的短刀,没敢拒绝,也缓缓的站了起来,并跟着向前走去。

    看到明军还是没有攻击,张永顺心头微喜,连忙丢掉手中的短刀,跟在两人身后,小心的站起来,也跟着缓缓向前走去,心脏却是怦怦的跳个不停。

    其实他这招还是很有效的,若不是这种奇特的方式让一个锦衣卫旗总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恐怕就直接让人下杀手了。

    方才那一枪也只是警告而已,所以才故意打偏。

    老刘和另外一人也硬着头皮站起来,一行五人踉踉跄跄的上前,等靠近了一些之后,几个勇卫营士兵还是举起了火枪。

    张永顺连忙开口喊道:“各位兵爷,我们都是汉人,这个鞑子就是我们杀的。”

    “我们早就盼着咱们大军能打过来,救救这些被鞑子掳来的百姓,所以一听说咱们大军打来了之后,就立马反了鞑子。”

    “我们都在辽东呆了不短的时日,对这里很了解,若是有什么能帮得上各位兵爷的,我们一定尽心尽力。”

    能够说出如此纯正的汉话,汉人的身份基本没有问题。

    那锦衣卫旗总一挥手,几个锦衣卫上前,在他们身上搜查了一下,没搜出什么可疑东西之后,就将他们带走分开审问。

    在锦衣卫手中,几人自然不敢有什么隐瞒,把所有经过都交代了出来。

    锦衣卫自然能够分辨出这些人有没有串供,是不是说了谎话。

    “有意思。”那旗总打量了一下张永顺,觉得这家伙还是有些能耐的,甚至具备了锦衣卫的一些潜质,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人才。

    当然,现在的辽东也需要张永顺这样的人带头起来反抗,并协助大军对辽东进行管理。

    毕竟辽东的汉人有超过两百万,有了这些人的响应,大明收复辽东也会容易得多。

    正因如此,张永顺被暂时吸收了,观察一段时间,若确实是可用之人,倒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差事。

    随即,几人被安排去赶马。

    听到这个安排,几人如临大赦,激动不已,知道自己的命应该是保住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息惊骇,辽阳震动

    辽阳新城的北城城墙上,留守章京希尔根正拿着千里镜看向几里外正在向这边靠近的一支军队。

    虽然这支军队兵力不多,估算只有三四千人,但是显眼的“明”字旗和“勇”字旗,表明正是不该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的明军。

    而且还有明军可以称得上精锐中精锐的勇卫营。

    更重要的是,辽阳新城中的兵力也只有不到五千人,其中还有近两千的汉军,这自然是由于城中精锐被摄政王多尔衮抽调的原因。

    希尔根的神色很凝重,他不知道多尔衮是怎么搞的,将大清大部分主力抽调一空,居然还放任明军杀到辽阳来了,太不应该了。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拼死挡住眼前这支明军才是第一要务。

    在得知明军来袭之后,希尔根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城内资源尽量打造一些防御器械。

    因为他知道,明军抵达之后,肯定会很快攻城的,留给他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而明军手段颇多,不管白天的战斗,还是夜战,抑或是野战,都非常厉害。

    可这样一说,大清精锐好像在明军面前不占任何优势了。

    想到这里,希尔根心里有些悲哀,两年前大清精锐还能轻易在明国境内纵横千里。

    如今,却完全反了过来,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勇卫营。

    勇卫营崛起太快了,直接导致明军整体战力有了飞速的提升。

    再加上明军兵力庞大,明国国力又远远超过大清,直接让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正因如此,此次明军入侵,大清则要倾全国之力应对,一个不慎,就要满盘皆输。

    而现在摄政王多尔衮好像就已经犯下了不小的错误,居然不知道将主力带到了哪里,而明军却是突然出现在辽阳。

    既然明军能够到辽阳,应该还有一路直奔盛京吧。

    因为明军没有任何理由只打辽阳,而放任盛京不管。

    此刻的盛京也是最为空虚的时候,应该也不知道明军来袭的消息,想想都可怕。

    在希尔根的心思翻转间,赵老四率领麾下已经抵达辽阳新城的北面不足五里的位置停下,此时已经临近傍晚。

    “全军原地休整。”赵老四立即下令。

    已经疲惫不堪的明军连忙坐下来,而勇卫营则先整理好阵形,然后再整齐的坐下,士兵们甚至连坐下的姿势都差不多。

    同为明军,勇卫营与其他明军的高下立判,即便是精锐也与勇卫营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才经常将勇卫营拿出来单独说,勇卫营属于明军,但明军却不等于勇卫营。

    赵老四第一时间派出几人继续向辽阳城靠近,在距城一里左右的位置停下,然后拿出大喇叭开始喊话,用的还是满州话。

    “辽阳城里的人听着,我们是大明天军,此次由沈督师率领收复被尔等窃贼窃取的大明故土。”

    “二十几天前,济尔哈朗诸贼与我大军在松锦一带几次大战,损失惨重,已然龟缩锦州城内苟延残喘。”

    听了这些话,希尔根脸色大变,不是他相信了这些话,而是明军的这个招数太歹毒了。

    那叫千里传声筒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果真那般大,不但城墙上的他能清晰的听见,内城靠近北城方向的很多人肯定也能听到,这不是动摇军心吗?

    虽然只是刚开头,但后面的内容肯定更加震慑人心。

    “快快,让他们闭嘴,给我开炮,开炮,炸死他们……”希尔根大声咆哮,可是他们的炮操作复杂,不是说开就开的。

    城外的声音不断的传来。

    “沈督师亲率大明天军主力深入辽东,于三岔河西岸击溃多尔衮十万大军,多尔衮被当场斩杀,多铎仅率几千残兵向锦州方向疯狂逃离。”

    “于是,沈督师兵分两路,一路去追击多铎残军,另一路北上直指沈阳。”

    “此时,我大明六万天军应该也快抵达沈阳,对于辽阳,只是顺手而为罢了,所以只派出四千先锋军。”

    “你们的大清,即将不复存在,还劝尔等不要作无畏的抵抗。我大明皇帝陛下仁义,不会无故杀戮放下兵器的投降之敌。”

    “还劝尔等赶快出城投降,引我天军入城。”

    ……

    “一派胡言,妖言惑众……”希尔根愤怒的咆哮着。

    当然,他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话是假的,只是单纯的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可其他人未必都和他一样的想法,听了这些惊骇之言,别说城内的汉军,就连不少建虏士兵都人心惶惶。

    他们不认为这些话都是假的,如果都是假的,明军为什么会突然兵临辽阳,而摄政王十万大军却不见踪影。

    再说了,即便没有摄政王的十万大军,几千明军就可以打到辽阳来,而且希尔根主子还不敢出城迎战,这直接就说明了明军的可怕。

    “开炮,开炮,开炮……”希尔根拔出战刀,面色狰狞的大喊着。

    周围的建虏士兵早已经被希尔根这种疯狂的状态给吓着了,炮兵不敢耽搁,连忙开炮。

    其实都没有好好的瞄准,可再不开炮,他们怕主子把他们的脑袋当成炮弹打出去。

    “轰轰轰……”城头上炮声如雷,炮弹四处乱飞,虽然很吓人,但是战果为零,都没有碰到人。

    毕竟这些火炮的精度并不高,而且还是仓促间开的炮,能打到仅仅几个人的目标,那得要逆天的运气。

    城外喊话的几个明军被吓了一跳,但看到最近的炮弹离自己还有十几丈远,也就放下心来。

    于是用汉话喊道:“城内的汉军听着,你们最后的恕罪机会就是协助我大明天军拿下辽阳。若尔等继续助纣为虐,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再改为满洲话道:“不管任何人,不管是汉人、满洲人、蒙古人,只要协助大明天军诛杀顽抗者,皆可戴罪立功,否则定斩不饶。”

    “劝诸位好自为之,不要枉送性命。”

    说完这些话,他们便转身折返,在建虏炮声的欢送下,毫发无伤的回去了。

    在北城城楼上的希尔根,神情极其阴寒,有对这些消息的恐惧,也有对城内可能会发生的变故的担忧。

    他挥手召来副将,低沉的道:“盯住那些汉军,别说他们捣乱,否则,格杀勿论。”

    很多满洲人对汉军并不是很相信,毕竟能背叛明国,肯定也能背叛大清。

    以前唯命是从,是不敢,可在此情景下,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

    城内兵力不多,满洲兵更少,希尔根自然要小心谨慎,否则辽阳城随时可能被破。

    明军还未攻城,就给自己制造了这样一个大难题,希尔根的心情越发沉重。

第三百五十三章 明军夜战,名不虚传

    那些在城外的喊话内容,自然大部分都是假的,沈浪和多尔衮还未正式交手。

    多尔衮只是被困在三岔河西岸无法过河而已,主力基本完好。

    赵老四就是欺负那些建虏情报不及时,利用信息差来动摇辽阳城的防守信心。

    不过,这些消息虽然很震撼,但是辽阳城没有任何要开城出降的意思,这也在赵老四的意料之中。

    若是建虏这么容易就妥协了,他们也不可能在几十年内迅速崛起,一度让大明束手无策,任由其在境内残酷肆虐。

    既然建虏冥顽不灵,那只有手底下见真章了。

    赵老四没有去休息,喝了口水之后,就找到一处合适位置,用望远镜观察辽阳城城头上的情况。

    这座辽阳新城是努尔哈赤时期修筑的,当时还称后金,由于后金资源、财力,以及女真人口相对较少的原因,辽阳新城比之老城要小得多。

    新城城周只有六里,高三丈五尺,东西长二百八十丈,南北长二百六十二丈五尺,整座城沿地形修建,呈菱形。

    可能是建城的时候很自信,在当初建造新城的时候,并没有挖护城河,所以才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内新建了一座城。

    可努尔哈赤恐怕怎么都不会想到,仅仅二十几年,曾经的对手便已经兵临城下。

    而没有护城河的城池,对攻城的明军来说,省了一个大麻烦。

    明军的主力虽然在北面,但赵老四不一定非得要从北城发起进攻,所以他第一时间派出几路人马绕成一周进行观察。

    希尔根连忙派人监视这些人的动向,甚至想着等这些人绕到南面,远离明军主力之后,派出一队人马出城剿杀。

    但是想了一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感觉,能够被派来这么远进攻辽阳的明军主将,绝对不是庸才,应该不会想不到这点。

    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死守城池,维持城内安定,而不是出城与明军野战,万一被明军钻了空子,那就麻烦了。

    在派出去的人回来之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赵老四下令全军吃饭,自己则召集麾下将官一边啃着干粮,一边研究战术。

    此刻,在明军临时休整的营地周围,也陆续的汇聚了超过千人的建虏,这些建虏都是从周围牛录主动过来支援的,有的还跟了明军一路。

    双方似乎很有默契的井水不犯河水,其实是赵老四不想理他们,而这些建虏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出手时机,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希尔根却不敢有丝毫放松,反而越发凝重。

    因为他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明军的夜战能力,但各处传来的消息都证明明军夜战非常强,而且手段颇多,他自然不敢大意。

    明军深入大清腹地,肯定不敢耽搁太久时间,有机会必然会发起猛烈进攻。

    不过赵老四却不急,让全军士兵继续休整,除了留下一部分人放哨,其余的都拿出睡袋直接休息。

    周围游荡的建虏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谁说只能是明军发起夜袭,他们也想趁明军精神放松的时候来一次夜袭。

    近三百建虏分成三路,小心的向明军的营地一点一点的摸来。

    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在兵器上与明军差距明显,唯有近战才能发挥优势。

    至于传闻中明军擅长夜战,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支援辽阳城的防守。

    若是在夜袭中能够杀伤一部分明军,那无疑是对辽阳城最大的帮助。

    他们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他们不知道,有两支勇卫营在悄悄的向他们其中的两路靠近,另一路的前方,也有一支勇卫营在守株待兔。

    因为他们刚行动不久,便落在了锦衣卫的眼中,赵老四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安排。

    突然,唰唰唰……

    几十道明亮的光束分三个方向照亮,将三路建虏夜袭的人马全部照了出来。

    很多建虏根本都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僵愣在那里,眼睛也是一片眼花缭乱,什么都看不见了。

    可勇卫营却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响起,直接打破了黑夜的宁静,一个个建虏被打得鬼哭狼嚎,剩下的人惊恐逃窜。

    张永顺几人震惊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感觉仿佛是深处梦境一般,明军拿的是何种神物,怎会发出这般明亮的光芒。

    而那些让人畏惧的建虏,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仿佛土鸡瓦狗一般被打得狼狈逃窜。

    老刘四人更是缩成一团,听着密集的枪声,和凄厉的惨叫声,整个人都忍不住的瑟瑟发抖。

    激烈的战斗自然也惊动了辽阳城里的建虏,更多的火把被点燃,让整个北城更加明亮,但是也不足以让他们看清远处的战斗。

    根本无心入睡的希尔根匆匆的登上城头,远眺着远处的那一片明亮,果然是明军的太阳灯。

    传闻这种太阳灯一亮,只要一对眼,仅仅一眨眼的功夫,眼睛便不能视物,这在战斗是多么可怕啊。

    他不知道是明军主动对城外的援军发起夜袭,还是城外的援军向明军发起夜袭,但是听到这般密集的火枪声,援军肯定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因为若是援军取得优势,甚至能与勇卫营正面交战,那勇卫营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大规模的动用火枪。

    他的猜测没有错,仅仅几分钟时间不到,发起夜袭的三路建虏便彻底崩溃了。

    勇卫营没有追击,只是在他们逃窜时,又在背后射击了两轮,侥幸逃走的也不会剩下多少了。

    “张永顺,过来。”一声低喝在张永顺不远处响起。

    张永顺一激灵的爬起来,连忙跑过去:“是大人在叫小人?”

    那人手一挥:“跟我来。”

    没一会儿,张永顺被带到下午收留他的那个锦衣卫旗总身边,张永顺连忙恭敬的行礼。

    那旗总直接将一柄战刀丢到张永顺面前道:“还有一些建虏伤兵没死,敢不敢上去杀了他们?”

    张永顺一惊,头脑灵活的他知道是这位大人在考验自己,拒绝不知道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但是若能较好的完成这位大人交代的任务,肯定能在这位大人心中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翻身。

    想到此,张永顺不再耽搁,连忙跪下磕头道:“小人一切听大人的,小人对建虏最是痛恨,大人给小人这个机会,是小人的福分。”

    那旗总淡笑一声,随即严肃的道:“咱们汉人不做任何人的奴才,谁敢让汉人做奴才,那就拧下他的脑袋。”

    张永顺磕头再拜,“小人以前丢了咱们汉人的脸,还望大人责罚。如今有咱们大明天军在,小人再也不会怕任何建虏,小人要用他们的脑袋来洗刷耻辱。”

    “好的,去吧。”

    张永顺一把抓起地上的刀,迅速的冲了出去。

    这家伙还是有一些胆量的,之前在明军还未出现时,就敢打死一个满洲人,此刻有刚刚击败建虏的勇卫营撑腰,他的胆子更大了。

    除了刚开始还有些紧张,但杀了第一个建虏伤兵之后,心里的狠劲便显露了出来。

    学着勇卫营士兵,不管死的活的,都砍上两刀。

    没一会儿,他整个人便成了一个血人,仿佛将这两年来在辽东压抑的仇恨和怒火一下子宣泄了出来。

    他真的很想放声大笑,但理智让他压制住了,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性命和前途全部掌握在明军的那些大人物身上,不得得意忘形。

    没有多久,建虏逃不走的伤兵全部被处理了。

    张永顺不知道自己砍了多少刀,浑身都有些无力,但他迅速振奋精神,拿着带血的战刀向那旗总复命。

    “还不错,好好干……”

    这是张永顺多年来得到的最好肯定,他心头激动不已。

    所有探照灯的灯光熄灭,明军休息的营地再次归于沉寂。

    远处的辽阳城头上,以希尔根为首的建虏却是久久无法平静,明军的夜战,果然可怕。

第三百五十四章 辽阳大乱

    “辽阳城内的人刚才都听到了吧,城外上千建虏想偷袭我大明天军,半盏茶的功夫不到,便被我们打得屁滚尿流,死伤惨重。”

    “他们也不想想,我大明天军夜战天下第一,谁能偷袭我们,真是找死。”

    让希尔根讨厌的那个声音又在北城城外响起,但是离得比较远,城头上的火把根本照不到。

    所以只能从声音大概的判断出他们所在的方位,具体在哪里就不知道了。

    这种情况下,炮击便没有意义了。

    “我们知道,城内的汉军兄弟们肯定想归顺大明。”

    “皇恩浩荡,在我等出征之前,陛下就交代我等,只要是真心归顺的汉人,用一个建虏人头,便可免罪,并可重归大明。”

    “稍后我们便会攻城,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顽抗到底者,格杀勿论。”

    这些话是说给汉人听的,所以用的是汉话,挑明了让他们当内应。

    自然有人第一时间将这些话翻译给了希尔根,希尔根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简直太张狂了。

    就当面告诉你今晚要攻城了,而且公开的动摇你的军心,策反你麾下的军队为内应,真是杀人诛心。

    可是,希尔根敢不信吗?当然信啊,不信也得信啊,一旦汉军真的发难,那麻烦就大了。

    可这些人似乎还不满足,又用满洲语和蒙古语对满洲人和蒙古人进行劝降,进一步动摇军心。

    为了增加说服力,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大清在征伐蒙古诸部的过程中,也杀了很多人,蒙古人是在血腥的杀戮下才不得不低头臣服的。

    即便臣服,蒙古人还要时刻接受满清的剥削和打压。

    在劝诫满洲人时,讲到大清施行的是残酷的高压政策,不但剥削、压榨汉人,连很多满洲人都深受其害。

    真正受益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大臣和爱新觉罗家族,普通满洲人不但要随时接受征调,时刻承受生死考验。

    即便冒着生命危险抢到了东西,也只能分到一点点,大部分都被上层那些人拿走了。

    所以普通满洲人付出得最多,得到的却最少,每年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

    为了那些压迫自己的人拼命,值得吗?

    “有完没完,闭嘴,闭嘴,给老子闭嘴……”

    城外叽叽歪歪的说个不停,偏偏这些话还不无道理,希尔根简直要气疯了。

    可他的声音怎能和城外大喇叭相比,十丈开外都听不太清了,更别说城外那么远。

    “给我开炮,开炮……”希尔根终于忍受不住,再度下令开炮。

    他不乞求开炮能够命中目标,只希望通过炮声掩盖住那让人崩溃的声音。

    “轰轰轰……”城头上响起一声声炮响,一枚枚炮弹飞入无边的黑暗中消失无踪。

    正在率领麾下向西城方向行进的赵老四微微一怔,没一会儿,锦衣卫便通过无线电告之了他具体情况。

    “哈哈哈,蠢货……”了解情况的赵老四很是得意。

    他让人继续在北城外用大喇叭喊话,一方面确实是在鼓动城内的人反叛;另一个重要目的则是为了吸引建虏的注意,从而掩护自己悄悄转移方向。

    现在好了,北城的建虏彻底怒了,直接开炮,炮声更能掩护自己这边的动静了。

    于是,全军放心大胆的加快速度。

    明军公开说过今晚会攻城,所以希尔根还是很相信的,不然他们之前说的那么多招降的话就白说了。

    可是却不知他们会在何时何处攻城,所以他和全城守军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些已经在暗中做出决定的人,也在默默的等待着时机,最好的时机肯定是城内一片大乱时。

    既可浑水摸鱼,危险性也相对小一些。

    希尔根不知道谁已经决定背叛,但他知道肯定有人已经决定背叛了,汉军的数量肯定最多。

    可哪怕有这般认定,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被动的等待事情的发生。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个理由将汉军的一些将官调到满洲兵身边监视起来。

    突然,一片明亮的光芒从西边照来,将西城方向照得通亮。

    “不好,明军是向西城发起攻击。”所有人都迅速的意识到了这点。

    希尔根脸色一变,虽然他知道明军有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向攻城,但还是本能的认为北城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他将更多的防守器械和物资都集中在北城。

    也在这时,轰轰轰的炮声从西面传来,明军的炮击开始了。

    “轰……”一枚枚炮弹狠狠的砸在西城城墙上,让整面墙都在微微颤抖。

    “快,快,把这些都搬到西城。”

    “你们,你们,还有你们,都带着麾下跟我一起去支援西城。”

    希尔根快速的下着命令,努力的将兵力和物资向西城方向转移。

    但是留给他的时间可不多,因为勇卫营的火炮太厉害了,精度高、威力大、射速快。

    而辽阳新城的城墙并不厚,与老城相比都远远不如。

    仅仅一刻钟左右,西城城墙中间区域就被剥落了一大片砖石,城墙的厚度眼见着变薄了,城头上的建虏士兵早就避开了这里,生怕受到波及。

    可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城墙一点点的被轰开,最终轰的一声倒塌一片。

    炮击没有停止,继续扩大缺口,直到轰开一个若五丈宽的大口子。

    终于,炮声停止,西城方向适时的响起大喇叭的声音。

    “西城被破了,城内的人还在等什么?戴罪立功,归顺大明的时机到了。”

    “再不行动,待我大明天军攻入城内,你等再想归顺就晚了。”

    得知西城城墙被轰开,又听到这般带威胁的话,城内决定归顺的人再不迟疑了。

    其实,他们原本的计划是等明军攻入城内时再动手,现在看来显眼是不行了。

    “鞑子顶不住了,辽阳城破了,弟兄们,反了鞑子,归顺大明了,杀……”

    “杀呀,再不反没机会了。”

    果然,是汉军最先动手。

    希尔根虽然将汉军那些主要将官监控住了,但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不说对建虏,即便对他们自己的上官,他们也没有那么忠心,远达不到效死命的程度,再不反就没机会了。

    立即有人动手先杀了被安插在汉军中的建虏将官,并协助其他人将汉军中的建虏将官和满洲兵一一斩杀,以凝聚更多的汉军。

    因为他们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通力合作很难讨得了好。

    那么多汉军先后反叛,城内顿时一片大乱。

    希尔根脸色极其狰狞,立即命人押解着那些汉军将官去平叛。

    可这些汉军将官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哪怕将他们都杀了,也无法让动乱迅速平息。

    而且,他还不能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平叛上,因为明军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希尔根一个脑袋两个大,还未与明军直接交战,城内便已经大乱,他甚至都抽不出多少兵力到缺口处去阻击明军了。

    这仗没法打了,顿时万念俱灰。

第三百五十五章 破城

    “快快,大明天军要入城了,咱们赶快拿下西城,接应大明天军入城,立功的时候到了。”

    “杀呀,去西城接应大明天军……”

    辽阳城内的汉军,不管是将官还是士兵,不停的大声咆哮着,并争先恐后的向西城冲去。

    他们集中力量进攻西城固然有接应明军的意思,可另一个重要目的却是为了自身的安全。

    毕竟辽阳城还掌握在建虏手中,而且建虏单兵战力比汉军要强上不少,再加上城中的满洲兵和满洲人加起来是汉军的几倍,他们自知不敌。

    所以脑子灵活一些的便知道,拿下西城,控制住明军火炮轰开的缺口才是上策。

    这样一来,既可以接应明军入城,又可以不用在全城中被满洲兵围剿。

    只要明军一入城,那就更安全了,如今的明军可不是以前的乌合之众。

    特别是勇卫营,更是精锐的代名词,连凶悍的建虏都要退避三舍。

    所以,只要与明军汇合,就不用担心建虏了。

    战斗迅速向西城方向转移,希尔根自然不敢让西城失守,甚至顾不得其他城门了,直接将各城门的主要兵力就往西城方向调派。

    明军这边,在轰开西城城墙之后,赵老四便下令关掉了探照灯,城外又陷入一片黑暗。

    一千五百明军和五百多勇卫营作为攻城先锋便悄悄的摸了上来,西城方向的喊杀声震天,自然也传到了城外。

    他们知道八旗汉军的战斗力与建虏还是相差不少的,所以也不敢耽搁,在接近到一定距离后,便不再隐藏形迹。

    唰唰唰……

    一盏盏手提的大功率探照灯照亮前路的同时,不停的往缺口处和城头上扫去,所有士兵趁此机会快速向着缺口的方向冲。

    “明军杀来了,快开炮。”

    城中所有人都知道明军肯定要来,所以希尔根哪怕是有心无力,也还是努力的在缺口两侧的城墙上尽可能的布置防守。

    不过,明军先锋军两翼的一些勇卫营士兵迅速的停下身子,并举枪瞄准城头上显露出来的目标。

    砰砰砰……

    隔着不到两百步的距离,密集的子弹飞射而去,一些建虏士兵被当场打翻在地,其他人连忙低下身子,不敢将身体显露出来。

    轰轰轰……

    杂乱的炮声从城头上响起,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炮弹飞到哪里去了,但这次目标很大,只要不是胡乱开炮,命中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一些建虏弓箭手躲在女墙后面拼命向外射箭,可是他们都只能闭着眼睛射。

    是真的闭着眼睛,因为睁眼也看不见,那明亮的光太刺眼了,只要被晃一下,就是眼花缭乱。

    还要好好缓一会儿,眼睛才能视物。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闭着眼。

    有的建虏士兵还躲在女墙后面,不停的往城外扔着装满火油的火罐和灰瓶,确实给进攻的明军造成了一些阻碍和伤亡。

    但仅仅这些,还无法挡住明军前进的脚步。

    “大明天军杀来了,快杀呀。”

    知道明军已经发起进攻,汉军本有些颓废的士气瞬间大涨,强大的援军就是最大的底气。

    汉军确实分散了建虏守军的不小精力,而其他城门增援的力量只抵达了小部分,根本无法阻挡汹涌而至的明军。

    终于,最前面的明军冲到了缺口处,他们扯下外衣,露出里面的反光衣,并迅速向上攀爬。

    勇卫营士兵则已经打开头灯,占据两翼,用火力压制城头上的建虏。

    最前面的明军冲进了缺口,进入城内,却发现前方被建虏守军设置了不少横七竖八的拒马,甚至还撒了很多铁蒺藜,这恐怕是建虏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一些建虏弓箭手在城内的拒马后面不停的射箭,给刚入城、立足未稳的明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但这不足以让明军退却,他们努力的推开拒马、扫开铁蒺藜,想打开几条冲入城内的通路。

    还有不少明军直接从倒塌的缺口向城头上爬去,这块区域厮杀得最为惨烈。

    居高临下的建虏用长矛不停的向下方捅刺,拼命的阻止明军登上城墙。

    可进攻的明军也不甘示弱,他们身上反光衣的里面都有一块厚厚的防弹插板,可以有效的防护长矛的捅刺。

    有些士兵在建虏的长矛捅到自己身上后,趁其来不及收回去,直接一把将矛杆抓住,猛的一拉。

    反应不及的建虏,有的长矛脱手,有的连整个人都被带了下来,然后直接被下方的明军给乱刀分尸。

    嗖嗖嗖……

    趁着城头上的建虏不断汇聚,十几个火药包被扔了上去。

    随着轰轰轰的一阵爆炸,一个个建虏士兵像天女散花一般被从城墙上掀了下来。

    趁着后续的建虏没有立即补上来,下方的明军连忙踩着新鲜的建虏尸体汹涌的爬上去。

    “砰砰砰……”城下的勇卫营不停的向城头上射击,将一个个快速增援的建虏打翻。

    其他建虏士兵见罢,连忙避开外侧女墙的方向,尽量靠近内女墙,从而不让城外的勇卫营看到自己。

    有了这般顾忌,畏首畏尾,所以没能第一时间将刚登上城墙的明军赶下去。

    随着登上城墙的明军越来越多,明军终于在城墙上站住了脚根,并汹涌的沿着城墙攻击。

    趁此机会,勇卫营士兵也先后登上城墙,居高临下的对城内顽抗的建虏进行射击,并协助其他明军快速攻占西城城墙。

    西城建虏守军终于抵挡不住这般凶猛的攻击,节节败退。

    西城的怀远门和外攘门先后被明军打开,赵老四迅速率领剩下两千人涌入城内。

    随着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明军的气势大涨,连城内的汉军都精神大震,争先恐后的要与明军汇合。

    虽然对这些曾经背叛大明的叛军有些不耻,但毕竟他们在攻城的过程中也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不能刚用完就要把他们清理掉。

    所以,明军并未向这些汉军下手,而是让他们带路,协助自己尽快清除城内的抵抗。

    汉军与满洲兵还是比较好辨认的,因为汉军一般连盔甲都没有,而满洲兵则大多都有棉甲。

    遇到穿盔甲的,没有第一时间投降,一律格杀。

    这些汉军也知道自己背叛了大明,罪责比较大,生怕被秋后算账,因此非常卖力。

    他们对城内非常熟悉,分成多支队伍带领明军向城内席卷。

    无数条荧光条在辽阳城内蔓延,让整座城内的建虏陷入到了城池被攻破的极大恐慌中。

    仅仅半个晚上,先汗打造的辽阳城,便保不住了。

    他们的信心,他们的骄傲,仿佛被周围的黑暗一点一点的无情吞噬。

    信念崩塌了,即便再精锐的军队,也只是一座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

    “砰砰砰……”

    勇卫营分散开来,以小队为单位行动,看到有聚集的建虏,便直接开枪射击。

    射杀一部分,剩下的建虏便迅速的溃散,周围的明军,甚至是汉军连忙上前围猎。

    一个个被堵得无路可逃的建虏士兵被追上来杀死。

    随着战斗的持续,勇卫营带着明军和汉军席卷了全城,建虏已经很难再形成三十人以上的规模了,绝大部分都被冲散,各自为战。

    几十个亲兵保护着希尔根左冲右突,逃进城南一家民宅中时,只剩下不到十人了,一个个气喘吁吁,满身血污。

    几个亲兵迅速的在这处宅院中搜索了一遍,其中一人回来汇报道:“主子啊,一家五口都被杀了,财物也遭到洗劫。”

    “奴才带着几人把那几具尸体摆到了门口周围,并把院门打开,这里暂时应该是安全的。”

    希尔根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那个亲兵连忙退下。

    他扶起一张倒地的椅子,颓废的坐上去,满脸的疲惫。

    所有城门已经被明军控制了,退路被堵死,他知道自己躲在这里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一队汉军打着火把,挨家挨户搜查。

    路过门口时,看到大门敞开,距离门口不远处还横七竖八的倒着几具尸体,一看就是一家人,便直接离开了。

    希尔根的亲兵躲在暗处小心戒备着,而他自己却无心理会外面的各种声音,开始回忆起自己这一生。

    他想起自己从崇德元年便跟随太宗伐明,以及后来经历的各种大战,十余年来征战四方,建立无数战功。

    如今,没有死在伐明的征战中,却要死于自己守卫的辽阳,何其悲哀。

    “多尔衮,你误我大清啊。”希尔根忍不住大声咆哮一声。

    无怪乎他如此悲愤,先帝仅驾崩两年,大清落在多尔衮手上便致今日,不是他多尔衮无能,还是谁?

    任人唯亲,争权夺利,打压异己,先是其兄阿济格大败于明国国都城下,如今又是他多尔衮将大清主力带到不知何处,以致大清腹地空虚,被明军所趁。

    身为先帝的近卫,眼看着先帝呕心沥血建立的大清,如今要毁于一旦,他焉能不怒?

    不过,他这突然的一声愤怒大喝,却是吓了几个亲兵一跳。

    更重要的是,刚经过门口不远的那队汉军,有几人也听到了,并停了下来。

    “我好像听到那院子里面有人喊了一声。”

    “对,我好像也听到了。”

    “老大,咱们要不要进去看看?”

    为首的是一个百总,他沉吟了一下道:“那家应该被抢过了,估计没什么好东西,派几个人去瞧瞧,把里面的漏网之鱼给宰了就行。”

    一个旗总连忙应令,挥手点出六人,喝道:“你们快去快回。”

    被点中的几人有些不情不愿的样子,因为现在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抢东西,做这种没油水的事太亏了。

    不过他们也不敢违抗命令,这个时候人命最不值钱了。

    知道剩下的人肯定不会等自己,以防抢下一家赶不上趟,他们飞快的返回,并冲进了那间院子。

    “啊……”

    “有鞑子兵,啊……”

    一行人刚走出没多远,就有凄厉的惨叫声从后方传来,他们不得不再次停下来。

    “鞑子?”为首的百总眉头一挑,立即下令道:“走,回去看看。”

    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因为他们清楚,这座城如今是明军说了算,自己抢的东西需要上交多少还说不清。

    而且,只抢了东西,手上却一点斩获都没有,也交代不过去,万一被清查,就麻烦了。

    若是能取下几个鞑子兵的脑袋,就可以有交代了。

    近四十人来到那间院子的门口时,便看到又新添了几具尸体,正是刚才冲进去的自己人。

    “老大,看不到人啊,点子有些硬,咱们要不要去叫勇卫营来?”一个旗总有些紧张的上前低声道。

    那百总却是咒骂道:“什么都叫勇卫营,你以为勇卫营喜欢养废物?”

    那旗总连忙赔笑道:“大人说得是,说得是。”

    “你带人进去看看,老子倒要看看里面藏了什么猫腻。”

    听到这话,那旗总脸上的媚笑顿时僵住,百总却是直接飞起一脚:“快点。”

    旗总不敢耽搁,连忙抽调十余人,就驱赶着他们进去。

    他们手握刀兵,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

    突然,两道身影直接从房梁上一扑而下,手中的战刀顺势劈下,直接将那个缩在最后的旗总和另一个汉军给劈翻。

    “鞑子,是鞑子……”前面的汉军转身看清楚这两人之后,皆是震惊不已。

    虽然面对着好几倍的对手,但这两个满洲兵没有丝毫畏惧,不退反进,直接冲杀上去。

    与此同时,在十几个汉军身后的走廊中又杀出三个满洲兵,他们顿时处于五个满洲兵的夹击之中,瞬间又被宰杀几人。

    这一切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在后面率领剩下人小心翼翼跟上的百总等人皆是震惊不已,一些人不自觉的打起了退堂鼓,本能的就想退出去。

    百总看到只有五个满洲兵,顿时一咬牙,咆哮道:“只有五个鞑子,给老子上,谁敢退,杀无赦。”

    反正又不用他亲自冲锋,捞到了功劳,最大头是自己的,不试试干嘛要退。

    另一个旗总连忙催促几个小队长,小队长则催促自己麾下的士兵,一群人嚎叫着冲上去。

    可是,即便占着五六倍的兵力优势,他们依然无法取得上风,不时的还被斩杀一个。

    满洲兵的凶悍在这一刻又发挥了出来,毕竟他们还是辽阳城主将希尔根的亲兵,是精锐中的精锐。

    全身披甲的希尔根缓缓的从内院走出,身边还跟着两个亲兵。

    “就你们这些奴才,还想弑主,哈哈,笑话。”

    “大清勇士,随我杀敌,杀……”

    说罢,他一马当先的冲杀出来,看到他冲来的一个汉军脸色大变,不知是被震慑住了,还是来不及反应,直接被势大力沉的一刀给劈飞。

    希尔根看都不看一眼,去势不减,刀锋迅猛一转,又凶狠的一刀将另一个汉军斩杀。

    他如入无人之境,将前路的七八个汉军冲得七零八落,唯恐避之不及。

    毕竟,他曾经是皇太极麾下的巴牙喇,满洲兵中数量最少,但最精锐的一支人马,是皇帝的亲卫。

    而且,他还是巴牙喇这支精锐中的甲喇章京,那都是凭实力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希尔根,希尔根,他是希尔根……”那汉军百总终于认出了希尔根的身份,因为他曾经见过一次。

    听到是辽阳城建虏主将希尔根,那些汉军不但没有激动得想要上前抢功,反而一个个脸色大变,战斗起来更加不堪,被杀得节节败退。

    然后不知是谁带的头,扭头就要往外跑。

    堵在出口的百总不但没有阻止,也连忙跟着跑,一边跑,一边大叫:“快,快,快去请勇卫营啊。”

    二十多个汉军争先恐后的逃入,由于在门口争抢还被堵住了,被追上来的满洲兵又砍杀七八人。

    十多个汉军在前疯狂逃窜,几个满洲兵神色狰狞的在后疾追。

    “希尔根在这里,快来人啊。”

    “辽阳城主将希尔根在这里,请求支援啊……”

    十几个汉军边逃边大叫,听到声音的人迅速向这个方向汇集。

第三百五十七章 让他们自己站起来

    “哈哈,鞑子的主将,活捉他。”

    “别放箭,活的希尔根肯定对赵大人有用。”

    城南有很多富户,所以这里的汉军最多,刚好有一个牛录章京就在附近。

    如今城中的汉军将领,牛录章京已经是最高官职了,因为其他职位更高的,在汉军反叛无法控制时,被愤怒的希尔根杀了个精光。

    这汉军牛录章京在得知希尔根就在城南之后,顾不得抢掠,连忙召集麾下急急赶来,并下令要活捉。

    因为他清楚,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牛录章京,只相当于大明的千总,这座城还完全轮不到他作主。

    如果就直接聚集兵力将希尔根杀了,很可能不但无功,还会有过。

    希尔根看到汹涌而来的是汉军,顿时怒不可遏,在他心中,这就是走狗、奴才一般的人物。

    自己堂堂大清勇士,先帝近卫将官,怎能被这帮人擒杀。

    所以,他又迅速率领几个亲兵边战边撤,再次回到了之前的院子中,但麾下却战死了两人。

    汇集而来的两百多汉军迅速将这栋院子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汉军牛录章京连忙冲到门前,意气风发的大声道:“希尔根,若我想杀你,刚才你们一个也逃不掉。”

    “只要你乖乖出来投降,本将保你性命无忧。”

    院子里的希尔根却根本不想理会,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些人,也不认为这些人有与自己对话的资格。

    这牛录章京知道,大多建虏都很凶悍,而这希尔根还是巴牙喇出身,自然不可能三言两语就投降。

    该说的话已经说了,没时间耽搁,不然一会儿就有不少抢功的来了。

    “给我上,希尔根要抓活的,其他人格杀勿论。”

    几十个汉军汹涌的冲进院子,厮杀展开,惨叫声不断。

    不到一盏茶功夫,十多个汉军惊恐的逃了出来,损失了超过三成,却根本没有希尔根的身影。

    “废物……”那牛录章京脸色极其难看。

    里面的建虏数量,加上希尔根自己,一共也只有六人,三十余人居然拿六个走投无路的建虏没有办法。

    可是这院子无法展开更多的兵力,不然他直接带领所有人冲进去了。

    在他准备再进行第二次进攻时,一队明军飞快的冲过来,为首的是一个百总。

    虽然只是一个百总,麾下兵力也没有这个汉军牛录章京的多,但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亲自上前见礼。

    明军来了,这个差事自然易手,那汉军牛录章京也不敢有丝毫怨言,连忙带领自己麾下退到后面,但又不敢离开。

    这个明军百总只带来了不到五十个麾下,他简单的询问了一下情况之后,便迅速的派出两个小队,二十来人冲了进去。

    这些明军的士气和战力自然比刚归顺的汉军要强不少,他们没有被里面的建虏打退,但一时之间也拿那些建虏没有办法。

    因为那几个建虏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他们利用门板桌椅将一条狭小的走廊堵死,然后派一精锐弓箭手上到房梁上,居高临下的用弓箭威胁。

    在此情景下,若不用一些手段,强攻肯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希尔根,快出来,你已经无路可走了,再不出来,我们放火烧了。”

    显然这样的威胁对希尔根没有丝毫作用,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与其出去之后被擒拿,他宁愿死在这间院子里。

    当然,那些明军只是恐吓一下而已,不会真的放火烧,刚才上面也传来了命令,不要轻举妄动。

    于是,双方就这般僵持了下来。

    赵老四早就通过麾下无线电的汇报,已经知道了此事。

    毕竟是辽阳城的主将,有资格让他去亲自去见一见,于是立即带人从城西赶往城南。

    天边渐渐的泛起鱼肚白,太阳迅速的爬了起来,将整个辽阳城照亮。

    经过一夜席卷全城的战斗,整座城已经是一片狼藉,浓重的血腥气息飘荡在城池上空,久久无法散去。

    城墙、街道、院落、花池,到处都是倒毙的尸体,一些房屋燃烧的余烟还未散去。

    一队队汉军不知疲惫的“探访”着每一栋院落房屋,有的地方甚至会被几波人光顾,他们尽情的享受着胜利的战果。

    一支汉军的每个士兵身上都背着几个包裹,每个包裹都塞得鼓鼓囊囊的,这是他们一晚上的收获。

    不过他们并没有就此满足,辽阳新城可是满清统治的大城,曾经还当过几年后金的国都。

    即便后来迁都到沈阳,也还是有不少满洲富户留了下来,是仅次于沈阳的财富中心。

    搜刮一遍肯定是搜刮不干净的,只要用心,多花些力气,定能搜出更多的金银财宝。

    这种捡钱的事情,可遇而不可求,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可他们刚转过街角,便看到一支穿着短军装,扛着长枪的军队从不远处行进而来。

    因为整支军队都没人说话,所以刚才得意忘形的他们甚至都没有感觉到。

    勇卫营,所有人的脑袋中迅速的蹦出这三个字。

    看到迎面而来的这支军队,他们不敢视而不见,也不敢转身就逃,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低着头,噤若寒蝉。

    整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没有人说话,空气都仿佛凝固。

    赵老四只是扫了他们一眼,没有管他们,便直接带着麾下离开。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干了什么,辽阳城仅仅一晚时间便成了如今这副模样,和这帮人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这些房子不是明军洗劫的,更不是勇卫营洗劫的。

    因为勇卫营军令非常严格,严禁在战斗中捡拾,抢夺财物,也严禁不经允许的大肆屠杀。

    而很多明军经常协同勇卫营作战,所以对勇卫营的军规很清楚,勇卫营不犯,他们自然也不敢轻易逾越。

    倒是刚归顺的汉军,不懂这些规矩,而且他们跟着建虏也养成了抢掠的习惯,在城破之余,自然逮住机会就大肆劫掠、屠杀。

    他们曾经在建虏面前惊恐、畏惧,自称奴才,被压抑得久了,翻身之后自然是更加的毫不留情。

    真正的满洲兵没杀多少,城中的满洲平民却大部分都是死于他们之手。

    虽然赵老四没让自己的麾下去干这些事情,但也没有阻止汉军去做。

    辽阳包括沈阳以及整个辽东,本就是大明故土,后金崛起之后,努尔哈赤屠戮了多少城池,多少汉人死于建虏的屠刀之下。

    如今还生活在辽东的汉人,有几个人与满清没有血海深仇的?

    勇卫营的政策就是,不宣扬,但也不去刻意阻止,让辽东的汉人自己站起来,因为这片土地以后的主人就是他们和其他汉人。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最强对决:勇卫营对阵巴牙喇

    赵老四带人抵达希尔根藏身的那栋院落外面时,他直接用大喇叭喊道:“希尔根,我是赵长生,这次率军攻占辽阳的明军主将。”

    “我听说你是皇太极身边的巴牙喇,是你们满清最精锐的一批人,我也很是敬佩。”

    “你现在出来,我给你与大明最强的勇卫营一战的机会。否则,我就直接调令几百汉军强攻,让他们把你碎尸万段。”

    “当然,你也可以避战,甚至是羞愧自决。给你一盏茶的时间考虑。”

    说罢,他让翻译用满洲话又喊了一遍,并将院子里的自己人都调出来。

    这招果然有效,希尔根没怎么纠结,便主动带领几个亲兵走了出来。

    因为他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亲手斩杀几个勇卫营士兵,然后死于勇卫营之手。

    这也是他之前追杀出来,又退回去的原因,他宁愿自刎也不愿死于汉军那帮奴才之手,那是对他的污辱。

    赵老四正是摸准了他的这种心理,所以轻松的将他钓了出来,只是在汉军脸上又踩了一脚罢了,不过这些人也早已习惯了。

    希尔根好好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装,将身上的棉甲穿戴整齐,这最后一战要尽量体面。

    这样在地下见到先帝时,也不会给先帝丢脸了。

    他直接看向身材有些瘦削的赵老四,正准备说话,赵老四却是手一挥,几个士兵走出一步,举起手中的短火枪,砰砰砰的就是几枪。

    在这么近的距离,希尔根的几个亲兵根本反应不及,就算躲过了第一枪,也迅速有第二枪跟上。

    几息时间,希尔根就成了光杆将军,他怒不可遏的瞪视着赵老四,大声咆哮道:“你说话不算话。”

    赵老四虽然听不懂满洲话,但也猜到希尔根说的意思,直接淡淡的回应道:“他们没有资格,你来。”

    说罢,向希尔根勾勾手,希尔根虽然很愤怒,但他也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本,举起佩刀缓缓的走上前。

    三个勇卫营士兵手持已经装上刺刀的火枪出列,也缓缓的上前,成品字形将希尔根围住。

    三打一,虽然对希尔根不公平,但他也没说什么,毕竟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

    希尔根没有立即发起进攻,因为他怎么转动身形,都有一人处在他的侧后,这对他的威胁很大。

    他想尽可能的多斩杀几人,以显示自己巴牙喇的勇悍,这样才不会堕了大清第一精锐的名头。

    若是战果太小就战死,那就有些无颜面对先帝了。

    可几个勇卫营士兵可不会等他准备好,希尔根侧后的那个士兵首先出手了,迅猛的一刀直刺他的左后腰。

    希尔根的背后仿佛长了眼睛一般,迅速的一侧身避开这一刀,并挥手猛的向前一扫,将身前刺来的两刀给挡开。

    第一次进攻没有见效,三个士兵没有急攻,而是迅速的稳定住阵形,再度将希尔根围住。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招,但是希尔根的心头还是不由一震,这三人之间的配合太默契了,而且进退有序,非常的难缠。

    果不其然,勇卫营的威名不是吹出来的,除了火枪厉害,士兵的拼杀能力也非常强。

    要是换成汉军或者其他明军,他有信心在几息之间将其击溃甚至斩杀。

    可对上这几个勇卫营士兵,他却不敢夸口,要是一个都没杀掉就战死,那真的太屈辱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几人肯定是勇卫营中的精锐,擅长近战,可他希尔根也代表着大清最精锐的战将。

    而且他还清楚这支勇卫营成军也才两年时间,并以火器见长,近战拼杀次之。

    可他希尔根征战十年,历经百战,如今正是当打之年。

    所以三个勇卫营士兵没有用最擅长的火枪开枪,而是近战对阵,并不算欺负人。

    三个勇卫营士兵又先后发起了几次试探性进攻,没有取得战果,这也从侧面证明希尔根的实战能力确实很强。

    不过,希尔根依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被动的防守。

    因为他很清楚,没有找到合适的破敌之法,盲目的进攻只会暴露自己的破绽,反而容易被对手所趁,因为围住自己的人有三个。

    而三个勇卫营士兵的进攻,其实也有试探希尔根路数的意思。

    他们环绕希尔根缓缓走动,努力的分散着希尔根的注意力。

    希尔根不敢站在原地不动,他不时的左转右转,以保证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三人的动向,以免被其中一人偷袭得手。

    但这个真的很难兼顾,突然,三个勇卫营士兵好像约定好了似的,同时出手,三柄刺刀猛的刺来。

    希尔根脸色一变的同时,努力的避开能够直接看到的两刀,然后猛的一转,反手一刀扫去,想通过这种方式将侧后的那个士兵给逼退。

    但是,那个士兵并没有后退,而是迅速的改刺为挡,希尔根凶悍的一刀直接磕在枪管上,两人皆是手臂一震。

    趁这个短暂的机会,另两个士兵又各自猛的刺出一刀。

    虽然希尔根还想努力避开,但这两刀还是都刺中他了,其中一刀只是刺在了他的裙甲上,没有伤到人。

    另一刀却是扎在了他的左腰外铡,拉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顿时流了出来,希尔根痛得呲牙咧嘴的。

    三个勇卫营士兵得势不饶人,进攻越发凶狠起来。

    希尔根知道,这三人的战术阵形太厉害了,而且他们的配合太默契了,自己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三人的破绽。

    再一味的防守下去,真的很可能一个人都没有斩杀,自己就要丧命于三人刀下。

    于是,他迅速的改守为攻,甚至是放弃防守,以命换命的方式发起进攻,反正他知道自己也活不成了。

    这一招确实有些效果,毕竟希尔根是困兽犹斗,几个勇卫营士兵不想在这个时候和他以命换命。

    有顾忌,就容易露出一些破绽,希尔根终于抓住一个机会,狠狠的一刀从一个勇卫营士兵的腹部掠过。

    可这个士兵并没有受什么伤,因为他胸前有防弹板保护。

    不过,希尔根自己却没有机会躲过另两个士兵的直刺,两边屁股瓣各中一刀,他忍不住惨叫一声。

    只是他有些想不通,勇卫营怎么会出现这种失误,居然两人两刀都没有刺中要害。

    可这虽然不是要害,但他的身形也有些不稳。

    正在这时,从两侧同时冲过来几个勇卫营士兵,当先一人直接举起一个网兜当头罩下,将希尔根困在网兜内。

    然后一个士兵上前帮忙,两人抓紧杆子猛的一带,直接把他放倒。

    另两人一人拿一个叉子,连忙将希尔根叉住,死死的固定在地上,然后几人一捅而上,将他擒拿住。

    希尔根疯狂挣扎,大声咆哮:“你们要干什么?要干什么?有能耐和老子决一死战。”

    翻译将他的话翻给赵老四,赵老四淡淡的回道:“如果不是老子让他们尽量活捉你,你还能坚持到现在?如今他们要杀你,易如反掌,老子是在救你一命。”

    希尔根知道赵老四说的不是假话,不然那两刀就不是刺中屁股了。

    可他希尔根堂堂先帝身边的巴牙喇,何须敌人来救?

    而且,自己堂堂先帝身边的巴牙喇甲喇章京,竟然连三个勇卫营士兵都打不过,丢人啊,无颜苟活于世,只求速死。

    他一边挣扎,一边咆哮道:“老子是不可能向你们投降的,有本事杀了我,杀了我。”

    赵老四懒得理会,下令让人给他的伤口止血、上药、包扎一下,免得受感染死掉了。

    看到凶悍的希尔根被制住,并被押走,刚才一直在认真观战的汉军和明军,皆是震动不已。

    他们都是亲眼见识过这些建虏精锐的厉害,汉军还被他们七八人杀了二三十个。

    可如此凶悍的建虏,却在三个勇卫营士兵面前却狠不起来,他们对勇卫营也越发的敬畏。

    那些抢掠了大量财物的汉军在暗中想着,究竟要上交多少上去?

第三百五十九章 做梦都想不到有成为难民的一天

    随着希尔根被生擒,辽阳新城的战斗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便是收治伤兵,打扫战场,清理收获。

    赵老四随即下令,所有战利品全部上缴,统一分配。

    胆敢私藏的,一律严惩,包庇私藏者,一同连坐。

    这个命令明显就是针对汉军,因为他们这一晚上的大多精力都放在了劫掠上,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若是让这帮人收获了战利品,那岂不成了笑话。

    这个命令下达之后,赵老四又下令全城汉军集合,一起去征讨辽阳老城。

    无奈之下,对勇卫营充满畏惧的汉军不得上不交物资,但也有一些宁为财死之辈偷偷的将一些财物藏在城中隐密之地,以期日后再来取出。

    可他们不知,锦衣卫早已经准备了金属探测器,在主力出征之后,就会进行全城搜索。

    不管是他们私藏的,还是满洲人藏在地窖、地里,甚至是其他隐密之地未发现的财宝,恐怕都很难幸免。

    赵老四只留下两百勇卫营和五百明军,其余兵力,包括一千四百多的汉军都被他调走,直奔辽阳老城而去。

    明军打来的消息早就在辽阳老城传开了,辽阳老城居住的几乎都是汉人,只有几百满洲兵协同不到两千的汉军守卫。

    趁着明军去攻打辽阳新城之际,昨夜在城外偷袭明军失败的一部分建虏,便在天亮之后陆续进入了辽阳老城,让城中的满洲兵兵力增长到了八百人左右。

    不过他们中职位最高的也只是一个梅勒章京,而且还是三等的,名为鄂勒和达。

    这些刚进入老城的满洲兵也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新城的汉军背叛了,明军随即攻入了城内。

    明军入城之初,战斗声还很激烈,但慢慢的声音便越来越小了,所有人都意味着这代表着什么,一个个心情极其沉重。

    因为老城的境况比之新城要差多了,新城主要是给满洲人居住的,不管是城防、兵力还是资源,都要远远超过老城。

    老城除了占地更大,其他各方面几乎都无法与新城相提并论。

    因为这里主要是汉人居住,所以年久失修的城墙也一直无人打理,一些地方连攻城锤都能撞得塌,怎么可能经受住明军那种火炮的轰击。

    明军火炮一动,恐怕城墙就会大面积倒塌,城池瞬间千疮百孔。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汉人有九成九,在有心人的渲染下,他们大多人已经知道明军打来了。

    就算新城没有丢失,也肯定会有不少人趁机闹事,甚至是反叛。

    如今新城被攻破,要想城中的汉人和汉军能够与满洲人一起同心协力的守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们铁定要反。

    在此情景下,老城如何还能守住?

    鄂勒和达的心情极其沉重,他已经能够感受到汉军的蠢蠢欲动了,老城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现在不炸,明军来了,肯定得炸。

    他不是不想努力的控制住汉军,但他之前试探了一下,以商讨如何防守老城的名义召集汉军的一些将官前来议事,结果都找出各种理由推脱,甚至差点当场就爆发了冲突。

    汉军中也安插了一些满洲将官,但这些满洲将官大多都指挥不动麾下的汉军了。

    面对汉军这无异于反叛的举动,满洲兵上下皆是非常恼火。

    “汉人胆小懦弱,汉军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即便我满八旗只有八百人,直接强行镇压,不信他们还敢继续违抗命令。”

    “新城这么快被攻破,和汉军反叛脱不了干系,这些不听令的汉人留下来就是隐患,不能听之任之。”

    “就是,不服就杀,有多少杀多少,大不了屠城,再一把火烧了。辽阳新城才是咱们满洲人的,这老城是汉人留下来的,既然守不住,那也不让明军得到。”

    很多满洲将官还是很看不起汉军和辽东汉人,他们也不信自己八百人就无法镇压一座城,在血腥的屠刀之下,懦弱的汉人必将重新臣服。

    当然,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个甲喇章京出声道:

    “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明军真的那般在乎城中的汉军和汉人吗?”

    “在这些汉军和汉人未真正投入到明军麾下之前,他们依然是我大清治下之民。”

    “先不说咱们能不能赶在明军抵达之前将他们全部镇压,但如此做,无疑是在削弱咱们自己的实力,明军来了,老城也会不攻自破。”

    “诸位别忘了,这里是辽东,是咱们大清的地盘,这里生活了很多满洲人,而且还有超过两百万汉人。”

    “那么多汉人,咱们杀得光吗?”

    “如今新城已失,海州在不日之前也已丢失。虽然不愿承认,但是太子河以南,我大清已经很难与明军抗衡了。”

    “若在此时还妄图大肆屠杀汉人,汉人报复起来,太子河以南的满洲人,焉有活命之理?”

    这些话虽然不中听,但很多人还是知道这是事实。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点,所以鄂勒和达才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可还是有人不服:“我大清自先汗起兵以来,一直与明国势不两立,何时向明国低头过,大不了举全族之力与其决战到底。”

    “汉人杀我们一人,我们就杀他们十人,至死方休。”

    “就是,大不了咱们退守北方,等待时机再杀回来。”

    这样的狂热分子还是有不少,毕竟这些人从心底里无法接受大明这么快崛起的事实和心里落差,这才仅仅两年时间啊。

    他们还没有享受到足够的荣华富贵,就要被打回原形了,怎能甘心。

    在城中的满洲人商讨决策时,以刘一茂为首的汉军将领也秘密的接触起来。

    他们都是孔有德的麾下,孔有德被多尔衮征调,率领天佑兵主力跟随多尔衮一起出征,现在也不知道结局如何。

    如今形势危机,没办法等到恭顺王回归做出决定了。

    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海州被明军占领,附近的驿站,铺堡也先后被明军拔除。

    本以为明军无法在短时间内威胁到辽阳,没想到,明军突然降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以一个晚上就攻占了满洲人居住的辽阳新城。

    在此情景下,不用想,必然反了满清,只是在什么时候反而已。

    若是想戴罪立功,那就现在反了,将城中的满洲兵全部杀光,开城迎接明军到来,这份功劳自然最大。

    但是,他们都没有信心能够凭借老城的力量战胜城中的满洲兵,即便能做到,自身必然也会损失惨重。

    他们不过是一些投机分子,只想找一条出路,而不是为了和满洲人拼命,万事以自己的利益为先。

    因为他们知道,如今再跟着满洲人,那是死路一条,反了满清,还有一条活路。

    若是等到明军兵临城下再反,那生存的机率就更大了,所以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等。

    只要城中的满洲兵不翻脸,他们也不会动。

    而城中的汉人平民是最为弱势的一方,他们大多惶恐不安,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会如何,懦弱的他们只能被动的等待命运的安排。

    正因为几方都各怀心思,所以辽阳老城竟然没有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中,似乎也没人认为这座城能守住。

    “明军来了。”

    这个消息一出,整座城都仿佛沸腾了起来,如同当初大明的普通百姓听闻建虏来了一般。

    明军来得这么快,有些出乎鄂勒和达等满洲将官的意料之外,这样也打消了一些人屠城的疯狂念头,来不及了。

    “撤……”鄂勒和达立即下达命令。

    是的,这就是他最终做出的决定,因为这座城不可能守住,而这还是一座汉人居住的城池。

    用大清精锐的鲜血来守卫这样一座城池不值得,何况城内的汉军随时都有可能反叛。

    在他们反叛之前撤离,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一旦被拖住,那就麻烦了。

    得知鞑子竟然弃城撤离,刘一茂等汉军将官想要将他们截住,但得知明军距离城池还有七八里左右,最终没有这个勇气。

    等满洲兵全部撤出之后,他们立即集合兵力,将所有城门打开,然后一起出城去迎接明军的到来。

    兵不血刃的拿下辽阳老城之后,赵老四立即以汉军为先锋和向导,将主力分成几支,四处出击,去剿灭有组织的八旗军。

    周围各地汉人得知辽阳新城和老城两座城池在不到两天之内被明军攻下时,也纷纷响应,起来反抗满洲人的残暴统治。

    一时之间,太子河南岸出现大量满洲难民,惊惶失措的向北方逃去。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成为难民的一天,而且是这么快,大清还依然强大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97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所写的《大明合伙人》为转载作品,大明合伙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合伙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合伙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合伙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合伙人介绍: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投无路的沈浪发现自家的仓库居然连接大明皇宫,于是便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有了跨越时空的交际。
差点砍了这个不速来客的崇祯帝在得知大明王朝只剩一年寿命时,双方终于有了合作的基础。
合伙人Q裙:931787875大明合伙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合伙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