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合伙人TXT下载大明合伙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合伙人全文阅读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大明合伙人txt下载     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章 空袭锦州(非常感谢“庄舒”五千币的打赏!)

    在辽东硝烟四起时,辽西走廊并未平静。

    锦州城,满清重臣济尔哈朗这阵子可谓是鞠躬尽瘁。

    清算物资粮草、打造防御器械、加固城墙。

    甚至将全城十四至五十岁的男性全部组织起来,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就连城外,他都没有放过,修筑了纵横交错的多条壕沟、土墙,设置了大量拒马。

    又布设了无数陷阱,几乎将锦州城打造得像铁桶一般。

    他不但要将明军拒之城外,自己似乎也不打算出城,打定主意死守。

    因为他清楚,明军已经今非昔比,手段层出不穷,攻城能力非常强。

    若不将守城的招数全部用上,万一让明军钻了空子就麻烦了。

    明军夜袭不是很厉害吗?城外那么多陷阱和各种阻碍,看你怎么夜袭,先过来再说。

    松山和塔山几城,济尔哈朗对主将也是下达的坚守命令,将全城打造成铜墙铁壁。

    以各城内的物资,足够支撑半年以上,节省一些,可以支撑得更久。

    只要在这个时间内不断的消耗明军的实力和士气,摄政王必然会找到合适的时机予以支援,重创明军。

    至于各城之间,各顾各的,顾好自己,不要想着去支援任何人,坚守得时间越久,就是最大的胜利。

    他的用意就是要将这些重要城池像钉子一样扎在辽西走廊,让明军主力不敢轻易深入大清腹地。

    可以说,他这般安排,是最好的选择,也能更好的发挥他麾下五万军队的最大作用。

    可能是真的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阵子明军竟然没有主动发起过一次进攻,非常擅长的夜战也没有实施过。

    甚至将围城的大军都撤走了,只留下不到万人在锦州城四处活动,但是济尔哈朗却不敢有丝毫大意。

    当然,他也想过去了解城外的情报,甚至多次在深夜派探子偷偷的出城探查,但这些人都是有去无回。

    最终,他也只能死心,如今他所能掌握的情报就是站在城墙最高处,目之所及能看到的一切,再远就不知道了。

    松山、塔山等城如何了,也全然不知。

    围城,挡住了敌人,也围住了自己。

    如今明军迟迟不发起进攻,他也很焦虑,因为他不确定明军主力是不是真的还在这里。

    若是明军主力已经暗中撤走,只留下少部分兵力在这里迷惑自己,那就闹大笑话了,大清就相当于平白浪费五万精锐。

    “看,那是什么?”在城墙的瞭望台上观察敌情的建虏士兵指着天上震惊不已。

    “那上面还有人,他们正在向我们飞来。”

    孔明灯上坐了人的消息迅速的通报到了济尔哈朗的府上,济尔哈朗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孔明灯还能带人上天?多大的孔明灯?

    他刚匆匆的出了府邸,来到府前的大街上,一个亲兵就指着远处的天空急道:“主子,你看。”

    济尔哈朗连忙抬头向那个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有六个像孔明灯的东西正在向城内飘来。

    “快,千里镜。”

    亲兵连忙将千里镜递过来,济尔哈朗接过之后,立即认真的观察起来。

    这东西看起来人兽无害,上头确实像孔明灯上面的纸袋,下面则好像是一个大筐。

    若仅仅是如此的话,还不用太担心,但筐子里还有人,那就比较让人惊恐了。

    人可以飞上天,这简直闻所未闻,看来又是明军弄出了什么新招数。

    每每明军耍出什么新招,都会造成很可怕的后果,不知道这个把人带上天的大孔明灯究竟要干什么。

    济尔哈朗心中不由一阵忐忑,因为他拿这几个东西没有丝毫办法,在这个高度,不管是弓箭还是火枪都没用的。

    在城中成千上万双惊骇目光的注视下,六个热气球缓缓的飘到了锦州城的上空。

    可是,它们除了依然在缓缓的飘飞,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攻击性,继续向城内上空飞去。

    济尔哈朗看到那筐里面有人拿着千里望在向下方观察,难道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探查城内虚实?

    突然,他心头一动,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不会从上面向城内浇火油,扔震天雷吧。”

    恭喜,他答对了一大半。

    六个热气球在锦州城上空巡查了一圈,各自确认了一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目标之后,就迅速飞临上空开始行动了。

    起初济尔哈朗还以为这些东西是乱飞的,但随即感觉到了有些不对,两个粮仓和一个物资仓库上空各有一个大孔明灯,指挥中军上空也有两个,还有南城兵营上空也有一个。

    “他们,他们……”济尔哈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即便猜对了,也没办法阻止啊。

    正在这时,六个热气球上的人员通过无线电约定好了之后,立即一起行动。

    嗖嗖嗖……

    一个个火药包、燃烧瓶从上空被抛了下来。

    很多人看到几个黑乎乎的东西从上面掉下来,更加震惊,有的人还天真的以为是石头。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定下,其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直接凌空爆裂开来,然后发出轰的一声惊天炸响。

    那是南城兵营方向,虽然很多人看不到那里的情景,但突遭这样的打击,肯定损失不小。

    另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落地之后,没有发生爆炸,却是嘭的升腾起一团火焰来,迅速将一间房子的屋顶点燃了。

    其他黑乎乎的东西也接二连三的掉下来,或是爆炸,而是燃起一团烈焰。

    没有一会儿,全城多处位置便硝烟弥漫,济尔哈朗脸色难看至极,果然明军一出新招,就带来可怕的伤害。

    “粮仓走水了,快救火啊……”

    “快,快,快去救火,抢粮食……”

    可没一会儿,想要救火的人都被吓得远离正在燃烧的粮仓,因为天上那大孔明灯还在不停的扔装满火油的罐子下来。

    那种火油很是可怕,粘到身上,扑都扑不灭,刚才烧死烧伤好几个了。

    面对明军的空袭,济尔哈郎空有几万大军却是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扔完东西之后拍拍屁股走人,只留下锦州城内一片狼藉。

    待明军的热气球离开之后,锦州城内的建虏才救火的救火,救人的救人。

    与此同时,塔山、松山几城同样在遭受空袭,把自己围在城内的建虏苦不堪言。

    不过,这只是开始,今天一天,明军就来回几个波次对这些建虏守卫的坚城进行了狂轰滥炸。

    然后李定国、刘文秀、吴三桂等人便率领大军围着城池秀一秀,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姿态,让建虏上下神经紧绷。

    其实,济尔哈朗等人不知,明军的主力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沈浪暗中带走了,李定国、吴三桂几个主将麾下各自只有不到一万人。

    沈浪之所以敢这般大胆的离开,是因为几城内的建虏已经不敢轻易出来,他们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选择突围。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选择出城作战,兵力占不了什么优势。

    因为他们互相之间的连接通道被己方切断,消息无法传递。

    所以几城也不可能做到同时突围,反而是李定国,吴三桂他们能时时沟通,只要哪一城敌军敢出城,便可以联合围剿。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多尔衮的迷茫

    沈浪率领近十三万大军穿过辽西走廊,然后转而向东,直接往辽东腹地的方向而去。

    大凌河、小凌河、广宁等城驿的建虏见罢,却只敢远观,根本不敢出兵阻击。

    因为他们自知手中那点兵力在十几万明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郑亲王竟然没能拖住明军主力,而明军主力在这个时候深入辽东腹地,必然有重大图谋。

    既然无法阻止,便只能尽快将消息传送回去,让摄政王尽快知晓,以尽早作出防范。

    于是,沿途城驿的建虏,派出一支支传令兵和探子马不停蹄的去传送消息。

    沈浪自然知道自己大军的行踪无法隐瞒,那些建虏探子和传令兵也肯定会避开己方大军。

    不过,这不用他操心,这是锦衣卫的事情,他只管率军继续向东。

    建虏探子和传令兵想要尽快的传送消息,自然是通过战马的速度最快。

    但是战马目标太大,而且经常要走大路,这想要在锦衣卫的层层截击中蒙混过关,非常难。

    骑马的传令兵和探子损失太大,逼得建虏不得不改用两条腿。

    这样他们就可以跋山涉水,穿越树林,隐蔽性就强了很多,锦衣卫再想全部堵截,那几乎就不可能了。

    可这样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就多了几倍不止。

    而这也是锦衣卫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让沈督师率领的主力被多尔衮知晓得越晚越好。

    沈浪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命令在沙岭驿的周遇吉率其麾下两万骑兵至西宁堡。

    然后占据三岔河至平山台一段的边墙,再从西宁堡至海岸一线,占据要地。

    在一些大军易通行的开阔地带挖掘壕沟,构建各种防御。

    总之,尽可能的将平山台至海岸一线这条长长的通路,给截断。

    此时的多尔衮十万大军还被堵在三岔河西岸,根本不知道身后发生的一切,还以为济尔哈朗已经将沈浪大军阻止在了辽西走廊。

    也不会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沈浪就能率领明军主力长途奔袭而来。

    不过,周遇吉的动向他一直都有派人关注,所以周遇吉的怪异举动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从作战地图上将周遇吉大军占据的要地,以及正在构建防御阵地的地方连接起来,立即发现了问题。

    这是从辽东边墙的平山台,到西宁堡一直延伸到海边,构建了一条长长的防线。

    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堵我多尔衮的后路?

    可是,想凭借两万骑兵封堵这么长一条防线,将大清十万大军截住,这恐怕是有些痴心妄想吧。

    虽然周遇吉的举动怪异,但多尔衮不敢有丝毫大意。

    因为周遇吉不是傻子,不会毫无目的的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构建这样一条防线可不简单。

    “这周遇吉是认定本王会向西经过他布置的防线?”多尔衮不由这般认定,而且可能性很大。

    若真如此,多尔衮不由要问了,本王如今一心只想向东,根本不可能向西,你周遇吉为何这般笃定本王一定会向西。

    “周遇吉,你图谋怕是不小。”

    多尔衮猜测,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重大事情,所以才让周遇吉认定自己肯定会率军调头向西。

    而明军却不想让自己的大军向西而去,甚至是准备在周遇吉正在构建的防线前与自己决战,所以才有周遇吉如今的举动。

    想到此,多尔衮莫名的有些烦躁,他感觉自己与明军比起来,好像瞎子一般。

    因为明军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各种消息的传递好像非常的简单,每每都会领先自己一步,让自己一次次的精心布局都功亏一篑。

    无奈之下,他只得继续下令道:“探,全力查探……”

    一些精锐探子迅速向西而去,去探查周遇吉的目的,甚至是周遇吉背后发生了什么,还有锦州那里究竟怎么样了。

    若不是想过河,去救援辽东腹地,多尔衮真想现在就去会会周遇吉,看看他这么长的防线怎么守住。

    可辽东腹地之患一日不除,他根本没有心情向西挪动一步,如今明军进入辽东腹地已经十天了,不知道给大清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每耽搁一天,那些明军就会给大清多带来一重伤害,甚至将盛京攻破了都不是不可能。

    因为不知道明军派出了多少兵力深入辽东腹地,而盛京的防守兵力却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

    可现在再着急也没有用,眼前的这条三岔河仿佛天堑一般,被明军水师封锁得死死的。

    多番尝试都失败了,各种损失不说,将全军上下弄得精疲力尽。

    可是一个重磅消息的来临,让多尔衮不得不继续尝试过河,而且速度要快。

    因为有几个从辽阳方向逃来的士兵,他们通过几根木头艰难的渡过了三岔河,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辽阳新城和老城都被明军占领了,而且是在两天不到的时间内被占领的。

    海州、耀州等靠近三岔河的城驿被攻陷的消息,多尔衮在几天前便已经知晓。

    若是算上现在的辽阳,那么太子河南岸的重要城驿,除了离得比较远的盖州、复州和金州几地,几乎都已经沦陷于明军之手。

    明军既然能够抵达辽阳,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辽阳攻下,那么必定会有另一支军队继续向北,去攻击距离辽阳只有一百五六十里的盛京。

    明军进攻辽阳的兵力有近四千人,那进攻盛京很可能会有八千人,甚至更多。

    而按照时间推算,说不定明军已经抵达盛京,甚至已经在攻城了。

    哪怕现在就已经过了三岔河,大军距离盛京还有三百多里,快的话也要六七天,慢的话十天半月都不止。

    这还没有算上明军的围追堵截,算上的话,时间就要更久,这赶得上吗?

    更重要的是,还不知道怎么过河啊。

    一向运筹帷幄的多尔衮,第一次这般的心急如焚,心乱如麻。

    更加可笑的是,自己全力抽调的十万大军,大清的大部分主力,到现在都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而且连明军的主力都没有见到,便弄得这般灰头土脸,连一条小小的三岔河都迟迟不能过去,全军上下更是疲惫不堪。

    如今,将整件事情都串想起来,多尔衮总算是知道周遇吉的真正意图了,而他也不由的吓出一身冷汗。

    “明军肯定坚信我多尔衮在过河之前,就能拿下盛京。”

    “盛京都没了,我多尔衮还有必要过三岔河吗?肯定只能调头向西逃命。”

    “周遇吉全力构建防线,恐怕沈浪已经率明军主力在赶来的途中吧。”

    多尔衮迅速将明军的作战意图给猜了出来,可这也让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自我怀疑。

    我多尔衮真不如皇太极吗?皇太极一手建立的大清,在他手上蒸蒸日上,而为何他死后仅两年,大清便已直此。

    我多尔衮究竟哪里做得不好,犯了什么错?

第三百六十二章 博尔济吉特氏(上)(非常感谢“荆爵爷”五千币打赏!)

    正如多尔衮所料,此时明军的另一路北上经浑河,然后从浑河北岸登陆,直抵距离浑河不远的沈阳城。

    上万明军的突然出现,让留守沈阳的满清上下皆是大为震动,并迅速封闭所有城门。

    可随之而来的猛烈空袭,让毫无防备的沈阳城出现一片大乱,因为从未听闻过这般惊骇的攻击手段。

    城中到处硝烟弥漫,恐慌的百姓四处奔逃,互相践踏而死者甚众。

    聚集的士兵也被炸死、烧死,大量物资被焚毁,恐慌情绪迅速在全城蔓延,惶惶不可终日。

    所有人几乎在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内改变了对明军的固有成见,此刻的明军在他们眼中,仿佛天兵一般。

    如果不是天兵,怎能飞上天对盛京进行这般猛烈攻击?

    更可怕的是,那些明军还带来了一些足以让天塌下来的消息:

    摄政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两支大军,都几乎全军覆没了,只有少数溃兵四散而逃。

    摄政王战死当场,郑亲王受重伤被活捉。

    辽阳也落入明军之手,而且仅用了一个晚上。

    如今,明军的最大目标就只有盛京了。

    这上万明军仅是先锋,还有近二十万明军主力正在赶来盛京的途中。

    这般惊世骇俗的消息,怎能不让人惊惧,大清仿佛在一瞬间从万丈高空,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在昨日,所有人都认为大清依然强大,也必然能击退明军不自量力的进攻。

    可今日,明军突至,并带来这些可怕的消息,大清一下子到了灭国的边缘,谁能承受这般巨大的心里冲击?

    而且,这些惊天大消息,已经弄得满城皆知。

    因为明军用那种可以传声几百丈的东西围着盛京城不停的喊,消息根本无法隐瞒,连街上的三岁孩童都知道了。

    皇帝年幼,摄政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可是大清仅有的两位辅政大臣。

    如今两人一个战死,一个落入明军之手,大清还有谁能代替他们,承担挽救大清于水火的重任?

    而且,摄政王率大清主力出征之后,只在盛京城内留下不到一万五千的兵力。

    可盛京城有九门,这些兵力分摊下来,每门只有一千六七百人。

    摄政王十多万精锐都敌不过明军,盛京城光凭这点兵力,又能守多久?

    想到盛京可能守不住,很多人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们知道满洲人在窃取辽东的过程中进行过多么残暴的杀戮。

    如今汉人杀回来了,一旦攻破盛京,肯定会疯狂报复吧。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相信这些消息,毕竟这些消息太过惊世骇俗了,而且都是明军的一面之词。

    有真的,但肯定也有不少消息是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动摇军心,甚至让盛京城不战而降。

    “明军的大孔明灯又来了,快逃啊。”

    十只热气球又从远处飘来了,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沈阳城上空,然后就会不停的扔震天雷、火油罐对盛京发起攻击,非常的可怕。

    在街上的百姓疯狂逃窜,因为他们知道明军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攻击,逃回家了虽然不一定就很安全,但肯定比在街上安全多了。

    “轰轰轰……”一声声爆炸声响在沈阳城各处响起,这是这两天来的常态,明军一天就要炸五六次。

    大半个时辰之后,轰炸完备的热气球又迅速飞离,直到这时,人们才敢胆颤心惊的出来,盛京城又是硝烟四起。

    盛京守城主将何洛会立即安排士兵和城中百姓紧急救火,救治受伤人员。

    虽然这两天挨了不少炸,但对他们来说也并非毫无收获,起码知道该如何救火了。

    明军那些火油不知道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非常可怕,通过泼水的方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将其扑灭。

    想要将火以最快的速度扑灭,以尽可能的减小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火势蔓延开之前,将着火区域周围容易点着的东西都给隔开。

    若着火的是房子,那就尽快将旁边未着火的房子推倒,将木材尽快搬离,用砖石等其他不易着火的东西将火围住,这样火焰就不会跑出来继续蔓延了。

    最开始就是没有掌握这个好办法,所以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粮食和各种物资被焚毁了不少,还烧死了很多人。

    如今,大多数粮食和物资都紧急转移到地窖里藏了起来。

    而一旦那大孔明灯再来,家里有地窖的,也会尽量在第一时间躲进地窖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震天雷的轰炸。

    明军的主将是李天龙,他之所以采用空袭的方式,而没有急于攻城,是因为沈阳作为满清的国都,比之海州、辽阳等城池要难以攻打得多。

    光是城外那条宽达十四丈五尺的护城河,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所以这两天他命人加紧打造建造浮桥的材料。

    空袭只是一种袭扰,大喇叭释放各种假消息,也只是动摇敌方军心的手段。

    而且沈阳的守军都是满洲八旗,城中汉人也只占少部分,即便鼓动,这些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反叛。

    若敌人拒不投降,那最终还是只能通过攻城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李天龙只能做两手准备。

    眼看着盛京城内硝烟四起,流言蜚语不断,军心动荡,一个重要的女人出现了。

    她便是皇太极的庄妃,顺治的生母,如今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皇帝年幼,两位重要的辅政大臣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生死难料,满朝文武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

    两日来,盛京城遭受多次空中袭击,损失巨大,可这些人始终无法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守城策略,整天吵得不可开交。

    她不忍先汗和先帝打下的江山就直接葬送在自己儿子的手中,虽然他很年幼,但也不能让他当亡国之君,不然无颜去面对才驾崩两年的先帝啊。

    所以,她不得不亲自带着儿子上朝了,坐在一边主持朝政。

    若是以往,以多尔衮势力为首的文武大臣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但现在是个烂摊子,各大臣拿不出主意,又不想担责,自然就没几个人出来阻挠了。

    博尔济吉特氏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请出礼亲王代善,代善早已经赋闲在家,不问朝政。

    但是其手握两红旗,而且威望很高,在大清危机之时上朝坐阵,必然能稳定军心,慑服诸位大臣,让盛京上下尽然一心。

    可是代善已经年老体迈,早就不想参与朝事,何况现在明军兵临城下,大清处于非常被动的一方,在这个时候参与进去简直是吃力不讨好。

    之前不是没人想请他出山主持大局,但都被他谢绝了。

    可皇太后下诏相请,代善终究是没办法拒绝,因为他对先帝的庄妃还是很敬重的,这个女人很聪明,也很有手段。

    多尔衮和豪格争位时,看似是两方势力在博弈,其实背后还有庄妃的各种谋划,福临能够顺利登位与此不无关系。

    如今她亲自下诏相请,言辞恳切,于情于理,代善都无法再闭门不出了。

    果然,代善出现在朝堂上后,之前的各种争端一下子消弥了不少,礼亲王说话,大家都还是愿意听的。

    有了代善坐阵,博尔济吉特氏这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手段。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博尔济吉特氏(下)

    博尔济吉特氏扫了一眼泾渭分明的满汉文武班列,然后将目光定在了汉臣的班列中。

    她首先对最前列的文臣之首范文程温和的道:“范大人,若本宫记得没错,你是沈阳人。”

    范文程连忙躬身回答道:“回皇太后,微臣是沈阳人,更是如今的盛京人。”

    博尔济吉特氏笑着点点头,又继续道:“范大人在天命年间便追随先汗,至今已是三朝元老,兢兢业业,为我大清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是我大清国之栋梁啊。”

    得到这么高的褒奖,范文程连忙跪下谢恩道:“此乃微臣本分,宪斗愿为我大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博尔济吉特氏连忙道:“大清有范大人这般忠诚的治世能臣,是我大清之幸,范大人快快请起。”

    “谢皇太后隆恩。”

    随即,博尔济吉特氏又看向宁完我,温和的道:“宁大人,若本宫没有记错,你是辽阳人。”

    宁完我也连忙躬身回答道:“回皇太后,微臣的确是辽阳人。”

    博尔济吉特氏也笑着点点头,继续道:“宁大人和范大人一样,也是在天命年间追随的先汗,至今亦是三朝元老。我大清江山稳固,宁大人制定的方略功不可没。”

    宁完我也诚惶诚恐的跪下谢恩道:“为臣者,本应如此,公甫愿为我大清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宁大人快快请起。”

    “谢皇太后!”

    随即,博尔济吉特氏又先后对马国柱、石廷柱、李思忠、张存仁、马光远、金砺等重要汉臣进行了一番勉励。

    而且,她的记性很好,都能说出这些人的一些事迹来,让这些人一个个感恩戴德,争先恐后的表露忠心。

    最后,博尔济吉特氏看向洪承畴,神色郑重了不少,然后才缓缓的道:“转眼间,洪大人为大清效力已经第四个年头了。”

    洪承畴连忙道:“微臣惭愧,四年来毫无建树。”

    博尔济吉特氏知道并非是洪承畴才能不足,而是先帝一直对他有所防范,所以没有委以重任。

    但这种事情她不好多说什么,连忙安抚道:“洪大人言重了,据本宫所知,先帝凡重要事宜,皆会问询大人,并多有采纳,何来无所建树?”

    “大清正是用人之际,以洪大人之能,必有用武之地,还望大人不以明国旧臣为念。”

    洪承畴一惊,连忙跪下伏首道:“微臣绝不敢挂念明国,只想为我大清基业尽自己一份力,还望皇太后明察。”

    博尔济吉特氏语重心长的道:“洪大人为明国效力多年,想必深知崇祯为人,疑心甚重。”

    “当初袁崇焕只是与我大清接触几次,只求两国尽快结束纷争,未有丝毫背叛明国,便被崇祯所忌,以至凌迟之刑。”

    “洪大人你是明国重臣,已然为我大清效力几年,崇祯必不容你。”

    “若你落入崇祯之手,必是第二个袁崇焕哪。”

    洪承畴知道这是皇太后在敲打自己,连忙诚惶诚恐的道:“微臣自追随先帝之日起,便与明国再无任何瓜葛,还望皇太后明察。”

    “微臣誓与盛京共存亡,为我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

    博尔济吉特氏随即欣喜的道:“好,洪大人之情真意切,本宫深有感触,洪大人快快请起。”

    “谢皇太后。”洪承畴这才缓缓的起身,额头已经可见细密的汗珠。

    坐在满洲官员最上首位置的代善,一直老神在在的样子,其实心里对皇太后刚才的一番手段,盛是赞赏。

    一些看出皇太后用意的满洲官员皆是暗暗赞许,三言两语间就将这些汉官收拾得服服帖帖。

    皇太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告诉这些汉官,别想着能够回到明国去,你们已经与大清荣辱与共,再想割离已经不可能了。

    盛京若被攻破,你们落到明军手中,必不会有任何的好下场。

    所以,你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尽心尽力协助大清守住盛京。

    这一步很有必要,大清如今面临此等危局,若说城中汉人没有生起其他心思,根本不可能。

    而且满洲很多官员本就对汉官抱有不少成见,这两天更是对汉官多有防范,甚至议事都不愿意叫上他们。

    这不是进一步加深对立吗?这对如今的大清又有何益?

    何况很多汉官确实有真才实学,甚至比很多满洲官员都有谋略,在这紧要关头不将他们纳为己用,无疑是自废臂膀。

    而皇太后刚才此举,既敲打了这些汉官,又让满洲官员看到这些汉官与大清之间的紧密联系。

    不用太担心这些人的背叛,他们背叛也无法再回到明国,只能与大清同生共死。

    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尽可能的精诚合作,一同为大清效力。

    敲打、安抚了汉官之后,博尔济吉特氏随即话风一转的道:“本宫有一事,想与诸位大臣商议一番。”

    好似睡着了般的代善立即睁开眼,向上首位置道:“老臣愿为皇太后分忧。”

    “臣等愿为皇太后分忧。”诸臣连忙跟着回应。

    博尔济吉特氏点了点头,语气诚恳的道:“本宫想启用英亲王阿济格上朝议事,与诸位大臣一起守卫盛京,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这句话,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惊,怎么突然就提到了阿济格。

    若不是皇太后提起,谁会在这个时候想起阿济格那个被幽禁起来的败军之将,所以众人都没有急着表态。

    博尔济吉特氏立即说出自己的理由:“如今满朝文武,与勇卫营真正交战过,对明军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英亲王。”

    “此刻再回想起两年前英亲王战败之事,若是诸位领军,谁敢轻言取胜?”

    被这样一问,众人皆是缄默不语。

    是啊,看看如日中天的明军,已然兵临盛京城下,败于明军之手的精兵悍将数不胜数,摄政王和郑亲王更是生死不知。

    如今看来,当初之败,确非阿济格之过。

    而且那时的阿济格,对明军新出现的勇卫营一无所知,所以才屡次中计,导致大败。

    如今,哪怕大清对勇卫营已经做了很多了解,依然难当其兵锋。

    而在那次征明之前,阿济格战功卓著,几乎未尝败绩,大清诸将中,能与之匹敌者寥寥无几。

    正如皇太后所言,如今在坐的诸位,与明军,特别是勇卫营交战过的,仅有阿济格一人,阿济格的意见也尤为重要。

    “皇太后所言极是,微臣赞同恢复英亲王爵位,让其戴罪立功。”谭泰第一个起身拥护。

    随即,大学士刚林、祁充格等人先后附议赞同,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多尔衮的党羽。

    多尔衮虽然生死不知,但他培植的党羽众多,只要没有人敢动这些人,多尔衮一党的实力在朝堂之上便是举足轻重。

    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兄长,也是多尔衮下令将其夺爵并幽禁,没有合适的契机,他们也不敢轻言上奏重新启用。

    现在皇太后带了这个头,他们焉有不赞同之理。

    而这,也是博尔济吉特氏想要的结果,一下子赢得了这些人的好感。

    就这一手,既可以让阿济格发挥他的才能,又能拉拢多尔衮一系的人,真是一举两得。

    那么多人同意,连礼亲王都点头了,这条建议自然顺利的得到通过。

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亲王还是那个英亲王啊(非常感谢“流吖枫”成为堂主!)

    一转眼,阿济格被夺去爵位,幽禁家中已经快两年时间了,不过这不是入狱坐牢,他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只是清闲了下来。

    当然,他也不担心自己这一辈子就这般碌碌无为下去,迟早会得到重新启用,只是缺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毕竟权势熏天的摄政王,是他阿济格的兄弟,只要他阿济格不犯无法饶恕的错误,多尔衮也不会不念这点兄弟之情的。

    可万万没想到,仅仅两年时间,曾经打败自己,让自己落入如今之境地的明军,竟然突然兵临盛京城下。

    “哈哈哈哈……你们不都说我阿济格狂妄自大,指挥无方,才致大败吗?”

    “如今,明军又是如何出现在盛京的啊,原来你们和我阿济格一样愚蠢至极啊。”

    “不,你们比我阿济格更加愚蠢,更加狂妄自大,也都应该和老子一样,被幽禁在家反省。”

    阿济格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疯狂大笑起来。

    可笑着笑着,神情渐渐落寞起来,声音也戛然而止。

    嘲讽之后,他不由要问一个问题:为何会如此?

    不得不承认,这两年明军的崛起非常快,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无法想象来形容。

    但是仅两年时间,大清并没有出现内部分裂,也没有衰落,依然非常强大。

    可即便如此,明军进入辽东之后,仅仅一个多月就有上万的先锋军直逼盛京城下,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大清几次南略明国,光是行军就要近一个月时间,这还是在没有阻击的情况下。

    而且盛京不比明国京师,京师距离明国边墙并不是很远,近的地方甚至不到两百里。

    可是明军不管走哪条路到盛京,都至少是千里之外,行军快些也要二十天以上,慢些更是要一个月左右。

    沿途的塔山、松山、锦州、广宁、耀州、海州、辽阳等城池,还有大大小小的铺堡、驿站都是吃干饭的吗?

    他们能放任明军大摇大摆的直奔盛京而来?

    多尔衮派出去的,和他自己带走的大军超过十五万,就算是出现作战失误,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明军彻底击溃吧。

    何况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这些人都不傻,不太可能同时犯多大的作战失误。

    整件事情,处处透露着诡异。

    可还没等他想明白这个问题,府中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皇太后的懿旨到了。

    收到皇太后的懿旨,阿济格是很意外的,因为他和皇太极都不是很对付,与这个女人更是没什么交集。

    而这个女人,今天居然颁发懿旨要恢复他阿济格的爵位,并解除幽禁,即刻上朝议事。

    阿济格只是稍微想了想,便更衣出门了,毕竟呆在家里等死不是他阿济格的性格,不管有没有机会,都要搏一搏。

    可是,他刚出家门没多久,明军的轰炸又开始了,他看到那大孔明灯距离自己还有些远,便下令车夫继续赶路。

    翻开马车的帘子,看着街上惊慌奔逃的百姓,阿济格眉头紧皱,重重的哼了一声。

    因此,马车行进的速度很慢,直到他快抵达皇宫,那些大孔明灯飞走了,街上的混乱才慢慢停歇下来。

    此时,崇政殿的议事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博尔济吉特氏先后征求了范文程、宁完我、张存仁等几个汉人文臣武将的意见。

    随即,又向洪承畴征询守城之策。

    洪承畴连忙道:“微臣觉得,稳定军心,方为当务之急。”

    “如今全城之军,全城之民,皆因明军突至,又连遭空中袭击,束手无策,恐慌滋生。”

    “若不加以遏制,恐慌便会一传十,十传百,如往日明国兵民闻大清精兵将至一般无二,未战便认定不可战胜,争相逃离,一触即溃。”

    “若至那时,盛京即有十万百万大军,亦不可守。”

    博尔济吉特氏听到之后郑重的点头,“洪大人所言极是,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谭泰起身回道:“确实如此,我大清何时如此惧怕明军?”

    “我大清民即是兵,兵亦为民,民风向来彪悍,不惧强敌,不怕死亡,可为何近日畏惧那所谓的大孔明灯。”

    “皆因所有人未见此物,更因胆小鼠辈渲染恐慌,以至更多不明就理之人一遇明军袭击,便四散奔逃。”

    正在这时,殿外传来声音:“英亲王到。”

    博尔济吉特氏抬手让谭泰暂停说话,并出声道:“请英亲王上殿。”

    “有请英亲王上殿。”

    阿济格迈着豪迈的步伐跨入崇政殿,气势不减两年之前。

    他只是简单的扫了一下在坐的众人,便振声道:“明军还未全力攻城,城内便已如此,成何体统?”

    “人一旦害怕一次,他就会害怕十次。逃一次,就会逃十次百次,就如当初的明军。”

    “如今明军来势汹汹,我大清精锐在几天之内便要变成曾经的明军不成?这城还如何守?”

    “以本王之见,制造恐慌者,以畏战罪,重处。”

    “若不如此,不肖十日,整座盛京城恐无敢战之人,那就等着献城投降好了。”

    看到阿济格一进来,还未坐下就张狂的发表意见,众人也是暗中摇头不语。

    这阿济格被幽禁了两年,火爆的脾气还是没有一点收敛,果然是死性不改。

    博尔济吉特氏没有追究阿济格的失礼,反而说道:“英亲王方才所言,与洪大人,谭大人不谋而合,两位大人都认为稳定军心,方为当务之急。”

    阿济格扫了一眼谭泰,又看了看洪承畴,点点头道:“不愧为统领过十多万明军精锐的主将,松锦之战若不是明军军心崩溃,十几万大军也不会惨败至此。”

    “若今日我大清不以此为鉴,明日必重蹈洪大人覆辙。”

    洪承畴听了这话,顿时尴尬不已,但也不好反驳什么。

    博尔济吉特氏则是秀眉一挑,喝道:“英亲王还请慎言,松锦之战非战之罪,更非洪大人之过。”

    “本王也没说是他的错。”

    听到这话,代善眼睛睁开,沉声道:“阿济格,休得无礼,若非皇太后主动提及释放你出来,并恢复你爵位,你还得继续幽禁。”

    阿济格微微一愣,没想到居然还是这个女人第一个想要放自己出来的。

    他是和皇太极不对付惯了,所以本能的对皇太极的女人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既然现在这女人对自己有恩,阿济格也不好再说什么,已经有人在代善的下首位置摆了一张椅子,他直接上去坐下。

    博尔济吉特氏是一个有城府的女人,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和阿济格计较什么,反而温言道:

    “方才诸位大人还说之前对英亲王处罚过重,实乃一叶障目,是我们对明军的了解太过肤浅了。”

    “因此,本宫方一提出重新启用英亲王,并恢复爵位,诸位大人无不认同。”

    听到这话,哪怕是狂妄自大的阿济格也不由得心头一动,连忙起身向上方施礼道:“谢皇太后隆恩。”

    说罢,他又向着周围大臣一抱拳道:“本王谢过诸位大人。”

    在坐的诸位大臣也纷纷抱拳回礼,朝堂之上一时间一片和乐景象。

第三百六十五章 阿济格再担大任

    以柔克刚,三两句话将阿济格安抚下来了。

    随即,博尔济吉特氏让之前中途被打断的谭泰继续发言。

    谭泰也是见风使舵,连忙道:“启禀皇太后,微臣要说的话,都已经被英亲王殿下说了,微臣就不再献丑了。”

    博尔济吉特氏点点头,便不再问他人,而是直接对阿济格道:“英亲王,以你对明军的了解,这盛京城外的明军,可有良策应对?”

    如果不是这个女人对自己有些恩情,阿济格真想喷她一脸,关老子两年,一出来就问有没有良策。

    对付明军的良策若是这般容易想出,老子当初就不会战败了。

    可话又说回来,被关的两年,他也并非无所事事,也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如果以后再次对上明军,究竟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他稍微想了想,便直接道:“先稳住全城军心,民心,敢制造恐慌者,杀无赦。”

    “咱们要做好长期守城的准备,我大清民即是兵,尽快组织城中百姓训练,随时准备参与守城。”

    “明军要攻城,必然要搭建浮桥渡护城河,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们搭桥,所以很有必要提前组织并训练一批死士。”

    “多准备一些拒马、铁蒺藜、灰瓶等阻敌之物,一旦哪处城墙被轰塌,便立即布撒以阻敌入城。”

    “只要明军无法入城,我大清便立于不败之敌,可若让明军攻入城内,失去城墙的防护,明军强大的火器便不会让我们有任何机会。”

    “另外,别想着出城野战。如今的勇卫营比两年前更加厉害,手段更加层出不穷,本王想不到有任何办法能在野战中击败他们。”

    随后,阿济格又杂乱的讲了很多他自己的一些战术和警醒,可见他这两年真的没白关。

    周围的满汉大臣也暗自点头,这阿济格虽然性格鲁莽,但并不傻,对打仗还是有一些自己门道的。

    博尔济吉特氏在军事上是个外行人,但即便是她,也听出了阿济格的不少意见肯定会有效果。

    阿济格又接着补充道:“只要咱们坚持下去,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月左右,摄政王的大军应该便能回援了。”

    之前阿济格说了那么多,大家只觉得有理,但还不至于到震惊的地步,因为他们也能说出来不少。

    可现在阿济格语气这般笃定的说摄政王的大军能在一月之内回援,那就很让人震惊了,你阿济格一直被关着,你怎么知道的?

    “英亲王何出此言?”盛京守城主将何洛会忍不住问道。

    这也是其他人想要知道的,所以都将目光聚焦在阿济格的身上。

    这么多人这般希冀的看着自己等待答案,阿济格没有丝毫得意,反而轻哼一声道:“肆意造谣,无中生有,便是明军的拿手好戏,他们说的那些话,有一成是真的就不错了。”

    想到当初勇卫营编排自己是代善的私生子,并生吃猪脑的事情,他到现在都气不打一处来,耿耿于怀。

    众人了然,原来是吃亏吃出来的经验,怎么说这阿济格没有显露出得意的神情呢。

    可也不能因为你之前吃过这样的亏,就一定认定明军说的都是假的吧,不然很多事情也解释不通啊。

    似乎从众人的反应中看出了些什么,阿济格重重的哼一声道:“本王知道你们不信,可你们也不想想,明国任何一个地方到盛京,都有千里之距。”

    “沿途大小城池、铺堡、驿站遍布,而且多尔衮、多铎和济尔哈朗率领超过十五万大军,完全有与明军正面一战之力。”

    “明军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溃多尔衮,兵临盛京城。所以这支先抵达盛京的先锋军,必然是绕过多尔衮大军,迂回而至。”

    “本王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走水路,跨海而来。”

    听到这个结论,不少人又是一惊,何洛会有些疑惑的道:“明军水师多年未有任何建树,早已衰落不堪,此番竟敢这般冒险?就不怕葬身海底?”

    “有没有可能是从在辽东收集的船只,才走水路北上而来。”

    阿济格又哼了一声:“勇卫营有千里传声筒,有太阳灯,有大孔明灯,难道就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可以让其水师战力备增?”

    如此一说,众人微微一惊,还真有这种可能。

    阿济格又继续道:“若如他们所说,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十多万大军这般容易被击溃,那这盛京城也不用守了,明军也不会等到现在还没有全力攻城。”

    “所以本王断定,城外的明军必定是出动的水师跨海迂回而来,而并非是从我大清收集的船只。”

    “而跨海而来,走三岔河北上的水道最方便,可以一路直达盛京,而事实是明军确实从浑河登岸而来。”

    “可是多尔衮大军却未能拦住他们,显然多尔衮主力已经被明军吸引到了三岔河西岸,无法及时过河截击。”

    “这才让城外那支明军钻了空子,从多尔衮背后迂回到了盛京。”

    “至于多尔衮如今身在何处,可能已经在全力往盛京方向追赶,或者还未过三岔河也未可知。但他必定会受到明军全力袭扰,阻止其率军回返。”

    “从这些可以断定,我大清主力必然尚存。所以,咱们唯有坚守下去,才能反败为胜。”

    听到阿济格这般细致的分析,不少人露出恍然的神情,随即忍不住一番赞叹和恭维。

    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以前没发现阿济格这莽夫的脑袋这般好使,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阿济格被关了两年,脑子灵活多了。

    博尔济吉特氏觉得自己将阿济格放出来,是个多么明智的决定啊,阿济格的这番言语,不但将局势理清了,也大大的增强了诸位大臣的信心。

    明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可怕,完全是自己吓自己。

    随即,博尔济吉特氏直接提议任命阿济格为守城主将,而之前的主将何洛会则改任阿济格的副将。

    除了何洛会之外,自然没人有异议。

    可何洛会即便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憋在心里。

    毕竟他本就是靠着出卖豪格才投靠到多尔衮麾下的,若是再在多尔衮阵营中得罪了阿济格,那真没地方可混了。

    一出关就挑了个重担,阿济格还是相当满意的。

    如今这盛京城中,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都不在,代善基本上不管事,能拿捏他阿济格的人,还真不好找。

    一时间,他意气风发。

    当然,若是能报一箭之仇,击败城外的明军,那就更加完美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都是被逼出来的

    盛京城内,每条街道上都有士兵在巡逻,张贴告示,告知全城百姓明军在城外喊的话,大多都是谎言。

    摄政王的大军不可能被消灭,并说明了其中的原由,以稳定军心。

    同时颁布政令,严禁任何人在明军的大孔明灯袭击时四散奔逃,引发混乱。

    严禁任何人在谈论明军时,渲染明军的强大,制造恐慌。

    若发现违反政令的行径,不加以举报者,也要以同罪论处。

    一旦发现,将会处以重罪,甚至是直接处死。

    满清本就是以高压政策进行统治,不但是对汉人、蒙古人,对满洲人同样如此。

    所以这些政令一下,即便很多人的心里依然恐慌,但却不敢表露出来,也不敢去谈论明军,生怕被定罪,甚至牵连家人。

    于是,在明军接下来的一次轰炸中,在少部分惊慌逃跑的人被当场砍杀之后,没几个人再敢蜂拥而逃了。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便火药包在旁边不远处爆炸,周围还散落着尸体和残肢,很多人也不敢跑,只敢快步离开,甚至都不敢大喊大叫。

    这种手段虽然很残酷,但效果却不错,让全城的秩序恢复了很多,阿济格很是满意。

    可是他刚高兴没多久,便得到急报,竟然有一支军队与城外的明军汇合了。

    他不敢耽搁,以最快的速度向城南方向冲去,他要确认这个消息的真假,以及这支军队的来历。

    若是明军的援军先增援而来,那就太不妙了,所以他必须得搞清楚这个状况。

    盛京城一共有九门,除了北面有三道城门之外,其余各面都只有两道门。

    南面分别是天佑门和德盛门,阿济格第一时间登上天佑门的城楼,然后绕到瓮城最前面的城垣,用千里镜向远处眺望。

    此时的他已然低调了不少,没有穿上代表身份的鲜艳盔甲,和普通士兵相差无几,身边也没有让其他将官聚集在一起。

    两年前在京师城外实在是被搞怕了,万一被明军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少不了又是一通炮轰,就算没被炸死,被炸得狼狈而逃也不光彩。

    仅观察了一会儿,阿济格便发现,那支军队竟然主动向盛京城靠近而来,不过随着接近,他便能看得更清晰了。

    兵力并不多,应该只有三千人左右,在能看清楚他们的装扮时,他便明了,原来是汉军,一群墙头草。

    只要不是明军援军抵达,他就不会那般担心。

    不过,这支汉军并不是单独而来,居然还打着正黄旗的将旗,还推着几辆囚车。

    突然,阿济格低骂道:“希尔根,你个蠢货。”

    辽阳城被攻破,并不出他的意料之外,毕竟辽阳城的各方面防御都无法与盛京相提并论。

    可让他愤怒的是,希尔根的帅旗被缴获了也就罢了,居然连本人都被生俘了。

    堂堂一城主将,没有战死,居然被生俘,这是多大的耻辱。

    “你希尔根乃皇太极近卫,贵为巴牙喇甲喇章京,如今更是一城主将,竟然连死的勇气都没有?”

    阿济格想不通希尔根为何会被活捉,身为主将,有一百种方式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结束自己的性命。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希尔根对死亡有了恐惧,在最后关头犹豫了,所以才被活捉了。

    这是阿济格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才如此愤怒。

    装着希尔根的囚车被推到了距离天佑门两里远左右的位置停下,他身上还穿着鲜丽的正黄旗将官棉甲,再将他的帅旗插在他的囚车上,以显示他的身份。

    希尔根知道明军要干什么,疯狂的挣扎,想大骂,但嘴巴却被堵住。

    而且他的脖颈和双手都被囚车牢牢的禁锢住,再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无功。

    “又是这种招数。”城楼上的阿济格更加愤怒。

    因为当初在京师城外,沈浪率领的勇卫营就曾将镶白旗的甲喇章京巴克山绑在阵前进行羞辱。

    那时以阿济格为首的很多建虏将官对明军都很轻视,所以受不了这种羞辱,很容易就上当了,结果吃了不小的亏,他本人差点在一开始就被勇卫营集中轰击的火炮给炸死。

    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英俄尔岱、杜雷等一些重要将官或死或伤,沉重的打击了建虏的士气。

    也就从那一刻开始,拉开了阿济格一次次败仗的序幕,最终导致了近乎全军覆没的下场。

    如今,明军又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使用相同的招数,这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阿济格焉能不怒。

    可怒归怒,如今的他比两年前要理智得多,不可能再主动出击的。

    没有多久,大喇叭的声音再次在城外响起。

    “你们看到了吗?辽阳城主将希尔根和他的帅旗,给你们带来了。”

    “希尔根,乃一代雄主皇太极近卫,贵为巴牙喇甲喇章京,威名赫赫,战功卓著,想必你们都知道他吧。”

    “可是他守卫的辽阳城,仅一个晚上不到便被我大明天军攻破。”

    “不是希尔根无能,而是我大明天军所向无敌。”

    “沈阳城虽然比辽阳城更加坚固,但你们又能坚守多久?五天还是十天?”

    “我大明天军乃仁义之师,不会肆意屠城,只有顽抗者才会受到严惩,辽阳老城主动献城出降后,皆受到我大明天军优待。”

    “尔等也是如此,只要献城出降,在我大明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今晚我大明天军便要攻城,还望尔等不要错失良机,自我毁灭。”

    ……

    明军前面说那么多,已经影响不到阿济格的心境了,因为强者是有资格说这些话的。

    而且全城在他的监管下,没人再敢制造恐慌,甚至很少去谈论明军。

    在此情景下,语言上的恐吓和威慑已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不过,他对最后一句话还是很在意的,既然明军说了今晚会发起进攻,那应该不会有假。

    此时距离天黑只有不到两个时辰了,他命人密切关注城外的动静,而自己则回到城内去布置各种任务,以应对晚上明军的进攻。

    天色刚暗下来,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各有几个吊篮放下来,跳出来十多个探子,他们迅速的没入在黑暗中。

    这些人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搞清楚今晚明军会在哪个方向进攻。

    因为阿济格很清楚明军的诡计多端,经常玩那套瞒天过海的把戏,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虽然这几天来明军都是在南面活动,但谁敢保证他们一定就会攻击城池南面呢?

    所以提前弄清楚明军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很重要,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准备。

    不知不觉间,阿济格这个大老粗的心思也细腻了不少,不再轻易上当,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第三百六十七章 老子又差点死了啊

    “嗖嗖嗖……”

    亥时三刻,三团烟火先后从南面升起,在城头上负责观察的士兵连忙大喊:“信号从南面升起。”

    隔一段距离之后,另一个士兵大喊:“信号从南面升起……”

    经过层层的迅速传递,直到一个传令兵飞快的跑向阿济格在城南的指挥部。

    知道明军今晚要发起进攻,阿济格一直都没有休息。

    “哦,就在南面?”明军没玩猫腻,倒是有些出乎阿济格的意料之外。

    他不敢耽搁,连忙直奔天佑门,直接登上城楼,通过城楼周围以及瓮城城头上遍布的火把向南面观瞧,看明军何时出现。

    明军这边,在那几发烟火信号升上天的时候,便知道自己进攻的时间和方向被建虏知晓了。

    不过李天龙也不甚在意,继续命令麾下按原计划向沈阳城南方向行去,而他自己甚至呆在后方营地都没有出现。

    因为今晚又不是总攻,更多的只是一次威慑和试探,所以他只是派遣了不到一千的兵力,但是却将所有炮兵都派了出去。

    为了更好的突袭沈阳,沈浪可以说对李天龙非常的照顾,直接拨给了他九门火炮。

    而且这些火炮和之前用的火炮还有些不同,其中的四门改进最大,身管短了些,身管长减小到口径的12倍,被称为一零五式榴弹炮。

    剩下的五门,分别是120毫米口径的攻城炮两门和90毫米口径的野战炮三门。

    更重要的是,还有新发明的一些好东西,由于产量有限,所以沈浪除了在自己的主力部队中留下了不到四成,其余全部拨给了李天龙,其他人都没有,这让赵老四等人羡慕不已。

    既然行踪已经被建虏知晓,明军也就懒得隐藏,直接开启手提探照灯照明。

    在天佑门城楼上的阿济格,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团亮光笼罩着一群影影绰绰的身影,在向自己所在的方向移动着。

    不知道有多少兵力,但显然是明军来了,甚至都不带一点掩饰的。

    “盛京城外有护城河,内有铜墙铁壁,看你们能如何。敢强攻,老子让你们血流成河,有去无回。”阿济格在心中发狠般的想着。

    明军在接近到五里左右的距离时一分为二,分别向着天佑门和德盛门两道城门而去,显然是要两道门一起攻击。

    阿济格无所谓,因为他在两道门都有充分的准备。

    在距离两道门大概三里左右的位置,两支明军先后停下,不过都不是正对着瓮城方向,而是斜对着,这样能尽量的避开瓮城的遮挡,能更好的瞄准城楼。

    明军停下后,炮兵迅速将九门火炮全部推了出来,其中天佑门方向有五门炮,德盛门有四门炮,榴弹炮是两道门各两门。

    所有火炮一字排开,互相之间隔十多丈远。

    炮兵打开头灯,开始操控火炮,标定射击诸元,装填弹药……

    唰唰唰……

    一道道明亮的光芒射向几里远的城门方向,一下子掩盖了城头上火把的光芒。

    “英亲王殿下,敌军准备炮击了。”副将何洛会在阿济格侧后说道。

    阿济格点点头,表示知道,不过他没有离开这里的意思,因为他现在是呆在天佑门城楼靠左侧十丈外的位置,甚至都看不到城外的明军了。

    既然如此,城外明军也看不到他阿济格。

    以阿济格对勇卫营火炮的了解,那火炮顶多能打到城楼的上面部分,就算把整座城楼全部轰塌了,也对自己毫无威胁,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他不知道,明军的九门炮都瞄准了城楼的那一片区域,因为这里很可能有大鱼,趁大鱼不知道饵有什么,好好的给他来些好吃的。

    所有火炮都准备就绪之后。

    “开炮……”炮兵司的把总立即大喝一声。

    每门炮的炮长也跟着大喝:“开炮。”

    发令兵快速的挥下手中的令旗,随着二炮手猛的一拉火绳。

    “轰轰轰……”

    随着一声声爆响,一枚枚炮弹飞射而去,直冲几里远的两座城楼而去。

    几里远的距离瞬间即至,几枚炮弹争先恐后的砸在城楼上,有的掠过城楼跃进城内。

    轰轰轰轰……

    又是一阵惊天爆炸响起,城楼下方和四周顿时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叫,一个个躲在女墙后面的建虏士兵翻滚着倒下,血流成河。

    两道门方向,都有炮弹落进城内,炮弹直接掉在城门附近整装待发的士兵人堆中。

    随着几声猛烈的炸响,处在爆炸中心的士兵当场被撕碎。

    刚猛的气浪甚至将一些士兵掀飞了起来,无数弹片和钢珠在气浪的裹胁下四射而去,将一个个士兵扫倒,一时间血雨纷飞,一片狼藉。

    这突然的打击让剩下的士兵一片大乱,争先恐后的逃离这片炼狱般的场景,再也顾不得那不能制造恐慌的命令了。

    这太可怕了,留下来就是死,而且死得很惨。

    阿济格身边的几个亲兵闷哼一声,一头栽倒,随即有人发出痛苦的嚎叫。

    他自己感觉右肩好像被人狠狠的刺了一刀,钻心的疼痛,他忍不住发出一声低吼,神情中带着惊惧和无限的震惊,怎么会这样?

    他来不及看清楚周围的情景,就有几个亲兵大叫着冲上前大喊:“主子啊,这里太危险了,快撤,快撤。”

    说罢,便拼命的护着他往城下而去,一旁的何洛会也早已吓得变色,在自己亲兵的保护下疯狂逃离。

    突然,轰隆一声,天佑门城楼居然直接向一侧歪倒,轰然倒下。

    没一会儿,德胜门的城楼也塌了。

    这般结实的城楼,竟然这么快就倒了,因为它不是被砸塌的,而是被炸塌的啊。

    是的,明军这次发射的炮弹,它是会爆炸的啊,不然威力怎会如此之大。

    爆炸的威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在爆炸的瞬间会飞出无数看不见的小东西,轻则伤人,重则当场殒命。

    正因如此,即便距离城楼几十丈远的地方也不安全。

    阿济格被亲兵一路护送着飞快的下了城垣,但依然不敢有丝毫停留,继续向城内逃去。

    因为那炮弹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的炮弹是直着飞,可现是跃过城墙从天上掉下来,然后猛烈爆炸。

    而且你不知道它会掉在哪里,所以南城靠近城门方向的一片区域都不安全,离得越远越好。

    阿济格还有些发懵,完全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事情,他感觉自己的右臂都痛得有些麻木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

    他看了一眼还在冒着鲜血的右肩,心头惊骇不已。

    如果稍微向上偏一点,就不是打中肩膀,而是打中脖子或者脑袋了啊,那必死无疑了,老子差一点就死了啊。

    这让他瞬间的回想到了两年前,也是第一战,也是被勇卫营的火炮突然打击,都差一点送命,而且这次离死亡还更近。

    昨日重现,让先前还信心满满,誓要重创明军的阿济格仿佛遭遇了一击狠狠的重锤,惊骇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波三折,命里相克啊

    轰轰轰的炮声在城南方向密集的响彻了近两刻钟才停下,然后那明亮的光芒才从天佑门和德盛门离开。

    不过,还有一门炮隔一段时间就轰击一次,声音很单调,但炮弹随机的落在南城的某个区域,却仿佛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刚逃回到城南临时指挥部的阿济格正在接受紧急救治,几个军中的医官紧张的忙前忙后。

    首先要将肩膀里面的铁片取出来,这个过程要极其小心。

    阿济格嘴里咬着一根衔枚,豆大的汗珠不停的流下来,喉咙中不时的发出一声低吼,太痛苦了。

    今天上午接到皇太后的懿旨出的关,下午正式接任守城主将的任命,晚上受的伤,今天一天真是一波三折啊。

    “老子命里是不是与勇卫营相克啊。”阿济格不由得如此想着。

    医官终于将一块比指甲盖还小一点的弹片从阿济格的右肩取了出来,他整个人都仿佛虚脱了一般。

    “万幸,没有伤到骨头。”几个医官长嘘一口气,阿济格心中的担忧也放下了一些,他可不想成为独臂将军。

    医官连忙敷上止血、伤口愈合的几种药物,再进行包扎。

    阿济格的心情虽然很不好,但对这几个救治自己的医官还是心怀感激的。

    在将他们打发走了之后,休息了一会儿,可他刚走出来,突然嗖的一声,一枚炮弹毫无征兆的直接坠落在指挥部门口的街道上。

    随着轰的一声,门口的几个守卫士兵当场被掀飞,其中两人的身体瞬间被撕碎,血洒当空。

    还有两人像布袋一般被甩进院内,在外院的地面上滚了几圈才停下。

    其中一人血肉模糊,另一人不停的抽搐着,却是发不出声音,眼见是不活了。

    飞射的弹片和钢珠像雨点一般向四周扫去,带起一片惨叫。

    剩下的士兵惊魂未定的看向黑黑的天空,不知道下一枚炮弹会掉在哪里,心情抑制不住的紧张,太压抑了。

    可他们却不能躲起来,因为这里是指挥部,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这里。

    受伤和死亡的士兵被迅速抬走,其他人立即代替了他们的位置。

    这突然的一炮,其实也将阿济格吓了一跳,他本是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事情。

    巨大的爆炸声惊得他身形都有些不稳,身体一歪,右臂直接撞到了走廊的一根柱子上。

    “啊……”他本能的发出一声痛叫,不一会儿,右肩缠上的布帛就渗出了血迹。

    在他身后负责保护的几个亲兵脸色大变,有些手足无措,刚才太突然了,没能保护好英亲王殿下。

    阿济格自然不好意思因这件事情而怪罪他们,但他的脸色却极其难看,仿佛能滴出水来,心情也极为沉重。

    勇卫营的变化太快了,你根本就跟不上,也想不到啊。

    他们的火炮本就已经很厉害了,发射距离远,命中机率高,射击速度还很快,红衣大炮与其相比,完全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可是,大清连这种火炮都没弄明白,他们的火炮又改进了,炮弹不但会爆炸,而且还能轻易的跃进城内,攻击最难打到的城墙下方的城门处。

    盛京整个城周才九里多,成四方形,东城和西城、南城和北城之间的最远距离才两里多。

    以勇卫营火炮的射击距离,只要靠近一些,在任何一面射击,都可以轰击整座城池了。

    也就是说,在明军这种新式火炮面前,除非躲在地下,否则没有哪里是安全的,只是现在他们主要轰击的区域是在南城。

    阿济格忍着肩上的疼痛,快步走到指挥部的正厅中。

    何洛会等主要将领早已是如坐针毡,刚才那一发炮弹也将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都已经冲出去,准备找地方躲避,但听说英亲王要到了,又连忙回来坐好。

    阿济格在上首位置上坐下后,一个传令兵上前汇报道:“英亲王殿下,明军,明军,撤了,不过还留下一门火炮继续轰击。”

    他都不敢大声,甚至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此刻任谁都能够看出,英亲王殿下现在仿佛是一座处在爆炸边缘的火药桶,一旦触碰到了,就会猛烈爆炸,绝对不会比明军的火炮威力差。

    “知道了,继续监视……”

    听到这话,传令兵如临大赦,匆匆行礼之后,连忙跑了出去,直到跑出很远之后才敢大口喘气,太可怕了。

    临时指挥部内,所有将官都不敢言语,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雕像一般,静等阿济格主动开口。

    阿济格很想装一下深沉,甚至是毫不畏惧的气势,但想想没有必要,所以还是说道:“这里已经不太安全,先到地窖里再说吧。”

    大多人就等着这句话,这里太不安全了,刚才那枚炮弹若是直接掉在正厅的顶上,那就麻烦大了。

    一群人从正厅出来,尽量的表现得云淡风轻,脸上也没有任何慌张的神色。

    突然,又是轰的一声,一枚炮弹落在外院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再次将所有人吓了一跳。

    炮弹之前还一直在南城城墙附近爆炸,现在越来越往内城方向飞了,指挥部会越来越不安全。

    “快快快,快入地窖……”

    此刻再也顾不得其他了,小命可比面子重要,所有人都加快了脚步,甚至是跑起来。

    直到钻进幽暗的地窖中,才稍稍松了口气。

    这间大四合院的地窖算是比较大的,但地窖毕竟不是用来藏人的,所以这么多人涌入,就显得有些拥挤,时间长了甚至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以后恐怕要经常在这里面发号施令了,所以这地窖还需要扩大。

    现在没时间管这个问题了,稍一会儿之后,阿济格才淡淡的出声问道:“伤亡有多少?”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微微一愣,倒不是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而是这语气有很大问题,这可不像英亲王的风格啊。

    突遭一连串的打击,不疯狂的发泄一阵就不错了,还能这般平静的说话?

    阿济格也想啊,可不是手痛吗?走路都痛得不行,再疯狂发泄,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所以只能忍着了。

    还是何洛会反应快,他立即对一旁的镶蓝旗梅勒章京使了一个眼色,那梅勒章京连忙忐忑的回答道:

    “据粗步统计,伤亡可能会超过一千两百人以上,主要的伤亡是在城门附近。”

    “将官伤亡如何?”

    “梅勒章京一死,甲喇章京一死一伤,牛录章京死三人,伤两人。”

    若是以往,一次规模不大的战斗中死伤这么多将官和士兵,那绝对是惨败。

    可这次,阿济格反而有些庆幸,因为与京师城外的那次相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了。

    京师那次固山额真都死伤好几个,其他将官的伤亡更是惨不忍睹。

    不过他也知道,明军这次的目标很可能还是以自己为首的主要将官,太阴险了,简直是防不胜防。

    虽然再次着了道,但运气还不错,没死也没受重伤,可接下来的仗,恐怕就不那么好打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漫漫长夜中的煎熬

    巨大的炮声传遍了全城,知道明军今晚会攻城,博尔济吉特氏根本无心休息,一直在等待消息。

    得知阿济格受伤后,她大为震惊,明军的第一次攻击,主将就受伤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可当得知阿济格伤势并不重时,这才长嘘一口气,但心情依然很沉重。

    虽然如此,但她还是立即派人前来慰问,还带来了御医,并赐下宫中珍藏的疗伤药。

    她丝毫没有责怪阿济格的大意之处,并加以勉励。

    阿济格对这个女人的感观慢慢的改变了不少,还特意让带话的人回去告诉皇太后,要多加注意。

    除了地下,明军的火炮应该可以打到全城的任何地方。

    对于阿济格的好意,博尔济吉特氏只能心领了。

    因为宫中可没有什么地窖,而且堂堂皇太后,躲在地下成何体统。

    再说,明军的火炮只是能够打到全城所有地方,但不是一定就能打中,若真如此厉害,那就天下无敌,无法可解了。

    虽然榴弹炮没有那么神,但却让阿济格很头痛。

    毕竟这火炮和大孔明灯不同,大孔明灯飞到城池上空需要一些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做些准备。

    而且大孔明灯扔下的震天雷和火油罐可以直接看到,也基本能猜到危险的范围,只要躲得好,对能够活动的人员威胁要小得多。

    可明军的火炮不一样,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发射,突然性很强,而且也不知道炮弹会落在哪里,提前预防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除非是一直躲在地窖里,否则整座城都不敢说哪里就很安全。

    说不定走在大街上,突然落下一枚炮弹,就把自己给送上了天。

    而这种炮弹的出现,得益于方以智和他的团队发明了雷酸汞,然后在此基础上制成了火帽,把雷酸汞装在小管子里制作出了雷管。

    再将击针,击针簧、火帽、雷管做成一个装置,置于炮弹前端,这就成了触发引信。

    实心弹做成空心弹体,里面装填火药,发射出去之后,前端的引信在触碰到目标时,就会发火。

    从而引爆弹体内的火药,并发生爆炸,这就是最简单的榴弹结构。

    在里面加入钢珠、废铁片之类的,可以让杀伤威力更大。

    当然,这款榴弹还不是很完善,有不少缺点,比如雷管的稳定性不足,储存和运输不当的话,容易酿成事故。

    火药的威力与后世的各种炸药比起来,也有不小的差距。

    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然后更加完善。

    随着宋应星、王徵、方以智等科学家和他们的团队对沈浪带来知识的不断消化,这个更新换代的速度还会加快。

    榴弹炮成了明军的新利器,可对整个沈阳城的建虏来说,那是莫大的灾难,这一夜都显得如此的漫长,如此的煎熬。

    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响彻全城的爆炸,让全城人的神经都紧绷,即便很多人躲进了地窖中,也无法安然休息。

    这其中也包括阿济格,他是没心情和时间去休息。

    因为他很清楚,接下来明军的进攻将会更加凶猛。

    在此关头,若想休息,除非将主将的位置让出来。

    这怎么可能?连一天时间没当满就退出,丢不起这人。

    只要没当场战死,爬起来也要继续。

    所以他连夜紧急的修改之前制定的战术,以应对局势的突然变化。

    他下令将距离城门和城墙三十丈内的民宅全部征调,用以分散囤积各门的兵力及物资,以防城门和城垣上的兵力太过集中,在明军突然炮击的过程中损失太大。

    就如同今晚一般,这才多久,伤亡就超过一千两百,这要是多来上几次,几万兵力也扛不了多久。

    如果将各城门防守兵力分散在附近周围,那就安全多了。

    若遇到明军炮轰,还可以第一时间躲进地窖中避难。

    没有地窖的接下来会开辟地窖,有地窖的,还可以将地窖进一步扩大,以容纳更多兵力。

    甚至还可以将地窖连通起来,打造出一座地下城,那就更加安全了。

    需要出战时,支援速度也很快。

    没有时间耽搁,连夜行动,先从南城开始。

    一队队士兵挨家挨户的砸门,然后将里面的居民强行赶出来。

    若有反抗的,少不得还要受些皮肉之苦。

    当然,大多数还是愿意将房子让出来的,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这里太不安全了。

    那忽近忽远的爆炸声,仿佛点兵点将去送死一般,让人根本无法休息,哪怕是躲在地窖里都是提心吊胆的。

    谁知道地窖会不会被炸塌,万一塌了,全家就直接被活埋了。

    当然,这前提是朝廷会安排其他安全些的住处。

    可阿济格只负责赶人,怎么安置这些被赶出来的人,那是朝廷的事。

    博尔吉济特氏还是很懂得收拢人心的,守城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千万不能弄得民怨四起,这对后面的防守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她也没时间和心情去休息,不停的想办法帮阿济格擦屁股,尽可能的安置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

    其实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将这些人暂时分散安置在其他百姓家中,然后再组织人力挖出更多、更大的地窖。

    只要明军那种火炮的威胁不除,以后全城人恐怕都要尽可能的在地下生活了。

    一夜时间在很多人心力交瘁的紧张和忙碌中渡过。

    天刚微明,李天龙便率领好好休整了一夜的军队出发,直奔沈阳城南而来。

    全军气势如虹,哪怕是那些归顺的汉军,也狐假虎威的士气高涨,从没有哪一刻能如此的藐视建虏,这种感觉真不错。

    在天色放亮之后,炮声终于停歇了下来。

    虽然只是一门炮,但持续一夜的轰炸,还是将沈阳南城炸得千疮百孔。

    明军大股部队向城南进军的消息迅速的惊动了阿济格,果然这么快就来了。

    军队还未抵达,热气球就放飞了出去,直接飞到南城上空观察敌情,因为李天龙不准备两道城门一起进攻。

    通过热气球观察的情况,李天龙将天佑门作为今天进攻的主要目标,于是率领麾下大军迅速向天佑门方向移动。

    阿济格已经不敢亲自到城头上去观察敌情了,依然躲在指挥部的地窖里。

    不是他阿济格贪生怕死,而是身为主将也不能这么快战死。

    明军的手段太多了,出去之后,不但要时刻防备着炮弹的轰炸,还要小心躲避天上大孔明灯的侦查。

    一旦身份暴露,可能就没有之前那般的好运气躲过了。

第三百七十章 空地联合轰炸

    军阵齐整,旌旗猎猎,与几里远硝烟升腾的沈阳城形成鲜明的对比。

    九门火炮再次被推到阵前,不过都只瞄向了天佑门方向。

    既然体会到了明军火炮的厉害,城头上的建虏士兵大多都撤走了,只留下少部分人监视明军的动静。

    在南城上空侦察的热气球,自然能够看到天佑门周围的布局和兵力,也时时的通过无线电将情况报告给了李天龙。

    虽然城垣上没多少建虏士兵,但李天龙还是下令炮击。

    经过试射校正之后,齐射便开始了。

    “轰轰轰……”

    一发发炮弹坠落在瓮城内外,甚至是直接砸在城头上,发出巨大的呼啸声。

    在炮火笼罩区域内的建虏士兵,仿佛大海深处的一叶孤舟,都将身体缩成一团,紧闭双眼,努力的将耳朵捂起来。

    因为在这种情景下,胡乱走动无疑是嫌自己的命长。

    可即便如此,如飓风般的气浪,以及四处飞射的钢珠和弹片,让他们几乎没有可供躲避的地方。

    不时的有人被弹片和钢珠扫中,发出痛苦的哀嚎。

    还有缩在女墙下面的人被气浪掀起来,直接翻出城墙掉了下去,摔了个脑浆迸裂。

    没有多久,天佑门的瓮城城头便成了一片炼狱。

    听着这密集的火力,龟缩在地窖中的阿济格心情极其沉重,堂堂英亲王,历经百战,却从未打过这样的仗。

    “你娘的,要是老子有这些好东西,老子可以拿下京师,甚至是整个明国。”他咬牙切齿的想着。

    可他只能羡慕嫉妒恨,无法改变不可能拥有的事实。

    不过,李天龙的目标不是城头上为数不多的士兵,而是建虏准备的守城物资和器械,特别是火炮。

    轰隆一声,一门红夷大炮的炮车被强大的气浪给撕碎,重一两千斤的炮管直接翻滚下来,将躲在这里的一个建虏士兵当场压瘜。

    小半个时辰的轰炸之后,炮声才缓缓的停了下来。

    几个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身影,突然间颤动了一下,有人还发出痛苦的闷哼和惨叫,因为他们并非毫发无伤。

    艰难的起身之后,他们都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此刻,瓮城城头上,已经是断垣残壁,坑洞密布,火炮翻倒,各种物资被抛洒四处。

    还有散落在各个角落里,身下有一滩血迹的尸体,真是一片狼藉。

    九门火炮一起轰击,竟然如此可怕。

    可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几个火药包又直接从天上掉了下来,让刚沉寂的城头再次发出爆鸣。

    不过,火药包不是扔向他们,而是几门幸存下来的火炮,随着一阵轰隆炸响,那几门炮也被摧毁了。

    天上和地上一起来,也是够狠。

    摧毁了城头上的火炮之后,热气球又继续向内城方向飞去,来到天佑门两侧的马道上空。

    马道是建于城台内侧的坡道,一般都是一左一右的对称两条,主要作用是往城头上运兵、运送物资和各种器械。

    当阿济格得知大孔明灯飞临天佑门马道上空时,他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不少,这是要阻断自己通过天佑门的马道及时增援啊。

    在马道上空的热气球没有等着建虏从马道上经过再扔火药包,而是直接将一个个火药包从上面扔了下来。

    天佑门两侧的马道顿时被炸得碎石横飞,一个个坑洞密布其上。

    这样轰炸,虽然很难将厚实的马道直接炸断、炸塌,但却可以尽可能的毁坏,阻止车辆通行。

    这样的话,建虏的物资运送就会慢了下来,沉重的火炮更难从马道上运上去。

    当然,建虏也可以紧急修复,可修好了也可以再炸。

    “报,英亲王殿下,明军已经开始行动了,大批明军和汉军正在运送搭建浮桥的材料向护城河靠近。”传令兵气喘吁吁的冲进地窖汇报。

    “快,命令士兵绕到德盛门和怀远门的马道上登城,通知各门随时做好增援的准备。”

    “把德盛门、怀远门的火炮和守城物资给本王调一些过去,让那些征调来的百姓运送,士兵只管杀敌。”

    “督战队准备,没有本王命令,任何人后退,格杀勿论。”

    阿济格一连下了多道命令,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不得不命令将地窖的口子开大一些,太小了,人员进进出出还要排队,太浪费时间了。

    可是,大量的人员进出,引起了其中一个热气球的注意,负责观察的士兵和驾驶员简单的商量了一下之后,立即召集另一个热气球一起向那处四合院飞去。

    “英亲王殿下,不好了,有两个大孔明灯向咱们这飞来了,很可能是发现了院子的问题。”

    消息传到阿济格这里之后,让他烦躁不已,他其实知道大战一起这里有可能会被发现,但这没有办法,总不能不传递消息吧。

    战斗一起,需要传递的消息更多,而传递消息又需要传令兵,难免进进出出,这就容易引起天上大孔明灯的注意。

    “所有人不要再出现在地窖附近,外面的人各自找地方躲避。”

    这就是热气球的缺点,行动目的很容易被敌人察觉,而且由于速度不够快,敌人也容易做好防范和准备。

    待热气球飞临四合院的上空时,已经基本看不到活动的人影了。

    这里即便不是建虏的指挥部,也应该是另一处很重要的地方,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开炸就行,火药包、燃烧瓶疯狂的向下面丢去。

    轰轰轰……

    大地在震颤,躲在地窖里的众人好像感觉地龙在翻身。

    泥土和灰尘从地窖顶上的木板夹缝中被震了下来,木板互相之间挤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让地窖看起来随时都会坍塌一般。

    “快快,快挖……”一个甲喇章京对着那些奋力挖掘的士兵大声喊着。

    从昨晚开始,阿济格就派人将地窖挖大、挖深一些,最好是与附近院落的地窖连通起来,一旦遇到危机,也方便迅速转移。

    就如同现在,若是头顶上的偏房倒了,或者是被烧着了,就算不被活埋,也可能会被憋死,甚至是熏死在地窖里。

    没有多久,四合院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一个亲兵从地窖出来,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外面的情况,然后连忙回到地窖汇报道:“主子啊,院子已经到处起火,要不了多久恐怕就要烧到这里来了。”

    听说火快要烧到这里来了,所有人都震惊不已,有人急切的道:“快,快派人救火啊。”

    何洛会听到,呵斥道:“蠢货,这样岂不是会吸引更多的大孔明灯过来,你是嫌我们死得不够快吗?”

    阿济格沉声道:“此刻不宜出去,别耽搁时间,继续挖。”

    于是,连一些将官都主动上前帮忙,这也是在自救。

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途多舛的英亲王(上)

    阿济格虽然被困在地窖内,但好在他之前已经下达了各种命令,从德盛门和怀远门方向,不断有士兵通过城垣直接支援而来。

    可是这些支援过来的建虏,快速行进的同时,还得尽可能的分散开,因为天上不时的会掉下一个火药包。

    轰的一声,一个火药包在城垣上爆炸开来,直接将七八个士兵掀飞。

    三个士兵狠狠的撞在女墙上,发出痛苦的惨叫,还有一个更倒霉的,直接被掀出了女墙掉落城下。

    可后面的士兵恍若未见,连受伤惨嚎的同伴都不看一眼,因为不敢。

    阿济格已经下达了严苛的作战命令,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准畏缩不前,不准撤退。

    否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直属将官首先就会下杀手,因为无法控制自己麾下,最先死的就是他。

    同一队的其他人如果不镇压,也会以同罪论处,甚至牵连家人。

    在如此严苛的命令下,谁敢轻易逾越?只有努力的尽好自己的职责了。

    在建虏守军向天佑门方向支援的同时,明军也没有停歇,以最快的速度将搭建浮桥的材料向护城河南岸运送。

    如今,阻挡明军快速推进的,就是这横亘在前路的那道宽达十四丈五尺的护城河。

    一条条小船,一块块厚木板都被紧急的运送到护城河南岸的两块区域。

    因为李天龙准备一起搭建两条浮桥,其中一条由明军自己搭建,而另一条则由汉军搭建。

    就是为了保证一旦其中一条被摧毁了,不管是进攻还是撤退,不至于一下子中断。

    小船被推入河中,一些熟悉水性的士兵直接跳了下去,并将小船并排起来。

    然后再在小船上铺上厚木板,钉牢,浮桥便一点点的向前延伸。

    支援而来的建虏士兵虽然被天上的热气球不断阻击,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还是陆续的有士兵赶到。

    “砰砰砰……”

    这些突破层层封堵,好不容易赶来支援的建虏士兵,还没有就位,护城河南岸就响起杂乱的枪声。

    子弹飞梭,穿过垛墙的锯齿处,或掠过女墙,将一些暴露出来的士兵纷纷射倒,惨叫声不断。

    突遭打击之下,剩下的士兵连忙低下身子,或者靠向内侧女墙,尽量不让城外的勇卫营士兵看到自己。

    只要能被看到,就有被射中的危险。

    于是,他们猫着身子或贴紧内侧女墙,这才小心的来到防守的区域。

    “弓箭手,火枪兵,就位……”

    一个个弓箭手和火枪兵被布置到外侧女墙的后面,借助女墙的掩护进行射击。

    因为天佑门的火炮被损毁殆尽,其他方向增援的火炮还没有到,现在只有这两种远程兵器可以阻击了。

    “砰砰砰……”

    “嗖嗖嗖……”

    建虏火枪兵和弓箭手通过垛口处的射击孔向护城河方向射去,目标自然是那些搭建浮桥的明军和汉军。

    至于更远的勇卫营火枪手,却无能为力,射程根本够不着。

    一时间,正在搭桥的明军和汉军皆出现了伤亡。

    汉军顿时产生畏惧,但看到明军没有撤离,也不敢首先逃跑,因为后方就是举枪的勇卫营士兵。

    几只热气球飞临射击的建虏上空,不时的将火药包、燃烧瓶扔下进行轰炸,将下方的建虏炸得惨叫连连。

    “火枪兵,给老子打他们,把他们打下来……”一个甲喇章京气急败坏的大声咆哮着。

    就在你在头顶上扔,谁能不怒。

    “砰砰砰……”几十个火枪兵举枪朝天射击。

    一只热气球的球囊被射破了一个洞,驾驶员连忙加热升空,其他驾驶员也不敢飞得太低,不然真的有可能被打下来。

    只要高度维持在三十丈以上,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安全了。

    可三十丈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看到下方的城垣,就显得很窄了,这样想将火药包和燃烧瓶扔到城垣上伤敌,难度就大了很多。

    即便如此,也不能干看着,十个扔中一个,也是对己方士兵最好的支援。

    就这样,勇卫营的火枪手和空中的热气球联合压制建虏守军,而建虏守军则不管不顾,拼命用火枪和弓箭阻击护城河上搭桥的明军和汉军。

    双方你来我往,皆有损伤,但显然建虏的伤亡要大得多。

    因为搭建浮桥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人一起行动,而勇卫营密集的火力,简直无孔不入,只要他们的身体不小心暴露出来,就有可能被击中。

    还有天上的热气球,空军历来都是威胁非常大的兵种。

    十只热气球已经全部汇聚到天佑门这里了,不过没有一起攻击,而是以三只、三只、四只各为一个波次,这是为了保持空中打击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每只热气球携带的重量有限,扔完了就要飞回营地去补充,若是都一起回去了,那对下方建虏的威慑就减弱了。

    正因如此,在进行阻击的那段城垣上,建虏守军不敢聚集太多的兵力。

    可少了热气球的阻击,从德盛门和怀远门两个方向赶来的兵力越来越多,但他们都被要求先不要直接到瓮城城垣上,而是先在天佑门周围待命。

    一旦前方伤亡太大,需要补充时,用令旗召唤,便派出一批人前去支援。

    双方都在斗智斗勇,各施手段。

    此时的阿济格还被困在地窖中,虽然没有亲临战斗现场,但是听到天佑门方向传来的战斗声,他知道双方的正式战斗已经开始了,不由得焦急万分。

    他已经知道指挥部上空的大孔明灯已经离开了,可是地窖所在的偏房已经烧着了,火势很大,出去也很危险。

    只能一边挖掘地窖,一边等待外边的人将大火扑灭了。

    可随着火势越大,地窖里如同蒸笼一般,一些浓烟从缝隙中钻进来,呛得人极其难受,不停的传来咳嗽声。

    外面的人知道阿济格等人被困于地窖中,也是心急如焚,想全力施救,可又怕将大孔明灯招来,左右为难。

    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将几床棉被浸湿,中间铺上沙土,在大火中可以多坚持一些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就可以救人。

    而且行动时不需要太多的人,不那么引人注意。

    为了让整个过程更加顺利,先派一个人进去通知英亲王,告诉他们策略,并让他们做好准备。

    听到这个好消息,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第三百七十二章 命途多舛的英亲王(中)

    昏暗的地窖中,不用刻意安排,谁先谁后自己都能知道。

    阿济格不是客气的人,也不会客气,直接排到了第一个,何洛会第二个,其他再按身份地位自觉排在后面。

    “咳咳咳……”

    已经有浓烟从缝隙侵入到了地窖中,呛得人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不停的咳嗽。

    有手帕的掏出手帕,打湿后捂住口鼻,没有的则直接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即便如此,也是极其的难受。

    终于,出口的盖板被人从外面打开,随着一股灼热的气浪从上面袭来,昏暗的地窖一下子明亮了不少。

    一个士兵顶着厚厚的湿棉被,努力的罩住地窖口,急切的道:“英亲王殿下,快,快上来。”

    阿济格都熏得有些睁不开眼了,两个亲兵忍受着烟熏鼻呛,连忙扶着他上前,还得很小心,因为英亲王的右臂受伤了呢。

    阿济格左手抓住了梯子之后,两个亲兵就退到了一边,他们可没有资格跟着一起上去。

    阿济格努力的往上爬时,何洛会连忙上前抓住梯子,只待下一个就尽快上去,这里太难受了。

    周围的火焰烧得劈啪作响,一根燃烧着的木头直接从上方掉下来,砸在厚厚的棉被上,把下方的士兵砸得向下一沉。

    因为他身上顶着两床打湿的棉被,再加上中间铺着的沙土,是很沉的。

    他很想大声催促阿济格快一些,自己快撑不住了,但又不敢开口。

    毕竟英亲王本就以火爆脾气著称,而且从昨天到现在,一直诸事不顺,心烦着呢。

    要是不小心触了他的眉头,后果就难料了。

    于是,这个士兵只得耐着性子,将双手伸向出口,只待阿济格一上来,就立即将人扶上来,然后快些出去。

    终于,阿济格冒头了,他感觉自己快被憋死了,都有些晕头转向的。

    因为他右手受伤,左手还要扶着梯子,就没有手去捂住口鼻,所以只能努力的憋着气。

    “殿下,出来了,来……”那士兵大喜,毫不犹豫的伸手抓住阿济格的手臂就要将他拉上来。

    可是,他似乎是忘了,或者是弄错了阿济格受伤的手臂,抓住的刚好是阿济格受伤的右臂。

    随着他这一拉,阿济格不由自主的惨叫一声,扶住梯子的左手一松。

    惊慌之下,又大口的吸了几口气,被呛得连连咳嗽,身形一个不稳,直接向后倒去。

    骨碌碌……

    堂堂英亲王殿下,竟然直接从梯子上滚了下去,发出几声惨叫,因为受伤的右臂难免的再磕碰几次。

    正在梯子下面焦急等待的何洛会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因为他大多时间是闭着眼的,这浓烟太熏眼睛了。

    在他听到阿济格的惨叫时,本能的睁开眼,就看到一个黑影迅速在眼前放大,然后被阿济格一屁股怼到了脸上。

    “哎呦……”何洛会惨叫一声,直接被顶了个四脚朝天,然后又被阿济格沉重的身体砸在了身上,又发出一声惨叫。

    忍不住抽了几口气,呛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气急之下,直接猛的一推就想将压在自己身上的人给推开,又好死不死的推在了阿济格的右臂上。

    阿济格闷哼一声,可能他还未回过神,所以没有发飙。

    何洛会一惊,反应过来,便连忙停下。

    在其他人过来将阿济格扶起来之后,他一轱辘爬起来,假装搞不清楚状况,连连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

    可一张口,又感觉一股热流涌入口中,咸咸的,一摸鼻子,再一看,流血了。

    肯定是刚才被撞到脸上的那一下受的伤,若是别人,他少不得一顿大发雷霆,但在阿济格面前,只能装着若无其事了。

    而且,还极尽关心的问道:“英亲王殿下,你怎么样了?怎么样了?”

    阿济格只感觉身体要散架了似的,不少浓烟趁刚才的机会又被他吸进肺里,更加不停的咳嗽,咳得眼泪直流。

    上面那个士兵知道自己闯了祸,吓得冷汗直冒,站在出口位置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出来?”在内院焦急等待的一个梅勒章京急切的问道。

    旁边的一个甲喇章京也很不解,疑惑的道:“主子啊,是不是出了何种变故?”

    “快,再派一个人去看看。”

    那甲喇章京立即应令,连忙再派了一个盖着湿棉被的士兵冲进了火海。

    地窖内,已经缓过来的阿济格很想发怒,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发怒,受苦的还是他自己,所以不得不努力的忍了下来。

    在两个亲兵的搀扶下,阿济格准备再一次攀登并不高的梯子,并大声对上面道:“别拉老子右臂。”

    地窖口上方的士兵能够感受到阿济格的怒火,心中很是忐忑,但是不敢起什么疯狂的心思,连忙道:“是,殿下,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知道阿济格受伤的是右臂,他便连忙换了一个方位,站到了地窖口的左侧,准备待阿济格重新上来后,直接扶住他的左臂,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终于,阿济格再次从地窖下面冒出了头。

    正在这时,另一个支援过来的士兵赶到了,他看到前面来的同伴站在地窖口根本没事,不由急切问道:“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久?”

    说罢,他不待那人回答,就直接绕到地窖口的右侧,刚好看到钻出来的阿济格,毫不犹豫的就伸手去拉。

    由于被棉被盖着,视线受阻,另一人根本没有发现这个士兵的举动,直到又听到阿济格的一声惨叫。

    再想去拉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英亲王再次掉了下去。

    “死定了,死定了。”他眼睛瞪得大大的,喃喃自语,感觉背上的棉被更加沉重了。

    刚支援过来的那个士兵也愣在那里,知道自己闯祸了。

    再次听到阿济格的惨叫,在梯子下方的何洛会又本能的睁眼抬头看去,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现,又被阿济格砸了个人仰马翻。

    “啊……”

    所有人都要疯狂了,阿济格疯狂的是上面的人居然两次犯同样的错误,简直不可理喻啊。

    何洛会疯狂的是,老子什么都没做,居然莫名其妙的连续被砸了两次,上个梯这么难吗?如果不是看在你是英亲王的份上,老子踹死你。

    其他人疯狂的是,折腾这么久,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救出去,再这样下去,老子还能活着出去吗?

第三百七十三章 命途多舛的英亲王(下)

    “咳咳咳……”由于要救人,所以地窖口刚才一直是开着的,大量浓烟也趁这个机会钻了进来,让人越发的难受。

    阿济格本来就受伤了,又这样来上两次,已经去了半条命。

    他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就算不被烧死、呛死,也要被折腾死了。

    “殿下,快,快些,时间要来不及了……”支援过来的那个士兵虽然知道自己犯错了,但还是硬着头皮催促道。

    “蠢……”阿济格忍不住的想大声骂上几句,可一张嘴就咳嗽得不行,肺要炸了一般。

    “殿下,我们现在有两人,你们可以上来两人一起离开。”

    听说有两人,何洛会一喜,顾不得刚才的悲惨遭遇,连忙和两个亲兵一起搀着阿济格,再次攀登。

    不过,有了两次的前车之鉴,他始终有些芥蒂,担心阿济格会再次从上面掉下来。

    所以爬梯的时候,他不自觉的与阿济格隔开一些距离,忍着烟熏一直睁着眼,准备发现不对时就直接从梯子上跳下去。

    所幸这次是有惊无险,阿济格终于被上面两个士兵救了上去,先进来的那个士兵小心的用棉被将阿济格盖住,然后掩护他迅速的往外冲。

    而另一人则将何洛会救上来,也用棉被盖住他,一起往外冲。

    看到刚才进去的人出来,在外面准备的一人连忙冲进去,去救下一人。

    之所以救人的人不一起进去,是因为人多了容易引起混乱,而且目标大了也容易被大孔明灯注意到。

    从地窖出来的阿济格的心里总算稍微好受一些,可是刚没走多远,他便感觉有些不对劲,背上好烫啊,被子不会被烧着了吧。

    正想着,突然感觉身上猛的一沉,原来是被烧断的一根木头掉下来砸在了他们的背上。

    两人一个趔趄,差点儿直接扑倒在前面的火堆中,吓得一激灵。

    这根木头又直接滚到了后面跟上的何洛会两人前面,他们为了躲避这根木头,不得不将被子掀起来一些。

    两人顿时一惊,竟然看到阿济格顶着的被子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连忙大叫道:“殿下,你们的被子烧着了,快出去啊。”

    听到身上披着的被子真的着火了,两人大惊,连忙加快速度,左冲右突,撞倒了不少正在燃烧的东西。

    正准备跟着冲出去的何洛会两人直接愣在那里,前路被堵了。

    疯狂奔跑中,阿济格的右臂又难免被一阵折腾,痛得呲牙咧嘴的,可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痛死总比烧死强。

    正在院子中焦急等待的一行人,看到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冲出来,顿时大惊。

    “快,快,快去帮忙……”

    几人手忙脚乱的帮助阿济格将着火的被子掀开,阿济格感觉整个人都要被烫熟了,大叫道:“水,水,水……”

    一桶水直接当头浇下,阿济格只感觉浑身舒坦,不过他也瞬间成了落汤鸡。

    整个人都有些虚脱了,顾不得形象,直接一头栽倒在地,他只想好好躺一会儿。

    “不好,被发现了,有一只大孔明灯要过来了。”

    于是,刚躺下的阿济格被搀扶起来,疯狂的逃离,他神情木然,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何洛会也连忙加入到逃跑的队伍中。

    “快,别管那么多了,都去救人……”

    身上盖上湿被子的士兵都被派了出去。

    听说大孔明灯要来了,地窖里的人争先恐后的想要冲出来,再不出来,就永远别想出来了。

    本来的计划是一个士兵救一人出来,可现在一床被子下面会钻进来两人、三人,甚至更多。

    可逃生的路不是直的,需要不时的避开一些着火的地方,人多了根本没办法协调。

    其中一床被子下面,一人不小心被绊了一下,摔倒的同时,本能的抓住里面的被子,结果被子下的四人都连同被子一起摔进燃烧的火堆中。

    没有被子的保护,周围的热浪像烙铁一般,灼得身上刺痛不已,一时间嚎叫连连。

    反应快的迅速爬起来,不顾一切就往外跑,可热浪和浓烟却是要命的阻碍,还要不停躲避。

    其中一个甲喇章京躲避不及,直接一头扎进了火堆中,烧得不断惨嚎。

    还有一个牛录章京虽然努力的避开了地面上着火的地方,却没有防到头上,被一根倒下的柱子砸翻,并被压住。

    他一边凄厉惨叫,一边不断挣扎,反而将身上的衣服点燃,瞬间成了一个火人。

    他爬起来,胡乱奔逃,可挪动的空间本就不大,反而让场面更加混乱,直接导致其他人的逃离速度也被拖慢了。

    你挤我推,越发混乱,也就在这时,一只热气球飞过来了。

    一个火药包首先被扔了下来,随着轰的一声,炸得人仰马翻。

    厚厚的湿棉被虽然很好的保护了他们被火药包炸伤,但是强大的气浪却将他们冲得七零八落,很多人直接倒在了火堆中,被烧得哇哇大叫。

    接着又一个火药包被丢了下来,这次很多人已经没有了湿棉被的保护,被炸得血肉横飞,迅速被火海吞没。

    火药包、燃烧瓶一个个的被丢下来,让下方瞬间成了一片火葬场。

    听着后方的爆炸声,已经逃出一段距离的阿济格和何洛会等人,皆是亡魂皆冒,知道剩下那些人恐怕是凶多吉少。

    这都是大清精锐将官啊,阿济格一阵肉痛,可现在自身难保,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快,分头跑……”

    一行人迅速分开,阿济格立即钻进旁边一栋房子,从后门出来,又迅速进入另一间房间,转换几次,然后才躲进一间地窖中。

    这里应该已经安全了,虽然逃过一劫,但阿济格没有丝毫欣喜。

    他也不再那么愤怒,只有无尽的落寞,本以为从幽禁中出来接掌大任,再面对明军时,会有机会一雪前耻。

    却没想到,只是更大的耻辱在等着自己,比上次更加的狼狈万分。

    天佑门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着。

    正在拼死血战的建虏,却不知道他们的主将,躲在后方的英亲王殿下,受到的磨难和危险一点都不比他们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百七十四章 崇祯的变化

    京师紫禁城,宫后苑,刚用过早膳的崇祯在周皇后的陪伴下惬意的散着心,王承恩跟在后面,随时准备服侍。

    崇祯的神情很放松,周皇后的脸上也一直挂着恬静的笑容,夫妇二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一两年的日子,崇祯的心境与之前的十六年有着天壤之别。

    崇祯十六年以前,他基本是在急切、忙碌、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中渡过,欢乐的时光少之又少。

    如今这两年,随着见识越多,遇到的好事越多,他整个人变得豁达了许多,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忙碌了,有更多的轻松闲暇时光。

    这一切,身为崇祯身边人的周皇后、袁贵妃、王承恩等人的感受最为真切。

    陛下很少再大发雷霆了,以前习惯凝重、愁眉苦脸的神情越来越少,转而换上的是越来越多的笑容。

    正因如此,陛下原本那花白的头发,都变黑了不少,整个人也显得更加年轻了。

    崇祯的变化,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周皇后以前也经常为他担心,为大明担忧,时常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如今,所有烦恼一扫而空,相夫教子,母仪天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一行人带着愉悦的心情登上堆秀山,登高望远,看着四周的秋色美景,心情畅然。

    欣赏完美景之后,崇祯和周皇后携手走进山上的御景亭小憩,王承恩连忙让人奉上茶水点心。

    崇祯好像在谈论家事一般,直接问道:“王伴伴,辽东那边,可有最新消息?”

    王承恩连忙上前,躬身笑着答道:“回陛下,李天龙部今早已经正式对沈阳城发起了进攻,此时应是打得激烈呢。”

    “我大明天军采用的正是沈督师所说的空地联合作战,这天上地下一起进攻,打得建虏那是叫苦连天。”

    “听说呀,整个沈阳城的建虏都不敢轻易冒头了,都尽量往地里钻,躲进地窖里,真快成老鼠了。”

    听了这话,崇祯不由畅快的哈哈大笑起来,周皇后也是掩嘴轻笑。

    崇祯止住笑声,抬手连点王承恩,假装责怪的道:“王伴伴,这般好消息,为何不早些与朕说?”

    前几天明军攻下辽阳时,可是让崇祯好好的高兴了一番,宴请百官一起庆祝,至太庙、皇陵去告慰先祖,声势浩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辽阳对于大明来说,意义真的非同小可。

    辽阳乃辽东镇的首府,自从天启元年被努尔哈赤夺去之后,距今二十余载,总算又重归大明了。

    收复了辽阳,表明在形势上已经收复了辽东,当然值得好好庆贺一番。

    若再攻破沈阳,整个辽东再无城池可阻大明天军了。

    王承恩知道崇祯的心情,连忙道:“请陛下恕罪,奴婢是想着,如今咱们大明天军所向无敌,百战百胜,些许小小的胜仗不值得陛下关注,便没有及时向陛下禀报。”

    “奴婢是准备待拿下沈阳,或是沈督师灭了多尔衮再禀报陛下不迟。”

    “奴婢私自决断,还请陛下责罚。”

    崇祯自然不会因为这点事情责怪王承恩,而且王承恩说得对。

    如今的大明想要打败建虏,比之前容易多了,不用再像以前那般,哪怕胜了一场小仗,都要大肆渲染以振军心。

    说到沈浪,崇祯连忙问道:“沈卿大军已至何处?”

    王承恩每天都关注辽东那边的进展,通过无线电就能随时了解,自然对沈浪大军的动向了如指掌,连忙回答道:“明天下午应该就能与周大人汇合了。”

    “多尔衮还被困在三岔河西岸进退不得,待沈督师与周大人汇合之后,沈督师麾下大军便有十五万人。”

    “多尔衮只有十万人,就算有通天的能耐,也难与沈督师匹敌,陛下就静待辽东传来好消息吧。”

    “哈哈,好,好,好啊……”崇祯很是痛快的大叫三声好。

    虽然沈浪与多尔衮的决战还未正式打响,但他却没有丝毫担心。

    只要沈浪不犯重大过错,失败的可能性很低。

    而纵观沈浪大军出关之后,不说一点错误没犯,但至少没犯过任何重大失误,反而是将建虏玩弄于鼓掌之中。

    大军能一路高歌猛进,除了明军的战力确实有大幅度提升之外,与战略战术的制定有着不小的关系。

    因为直到现在,双方的军队都没有进行过规模较大的战斗,但是大明军队都已经攻下辽阳,并正在攻打沈阳了。

    更重要的是,沈浪虚怀若谷,从不独断专行,放手将重要战略战术都让参谋司去制定。

    而参谋司的那些参谋,可是精心选拔出来精通军略的将才,采众人之才制定出的战略战术,再由沈浪把关,根本就不给重大失误留出任何机会。

    现在,只需要等待最终的战果如何就行了。

    三岔河西岸,多尔衮已经没有心思再想着过河去救援盛京了,而是如何自保。

    他在前天便得知沈浪正率领十多万大军向三岔河方向进发,自然也第一时间明白了周遇吉为何要构建那条长长的防线,就是为了要堵住他多尔衮啊。

    待沈浪援军抵达之后,再逼他多尔衮进行最后决战。

    多尔衮不是没想过趁沈浪大军未至,先集中兵力突破周遇吉布置的防线。

    但是,先不说能不能突破,可即便突破过去了,又能干什么呢?迎面就会撞上沈浪的十多万大军,到时以疲惫之师,如何应对?

    而且向西的路是死路,即便运气好,突破了层层封堵,也只会越陷越深,最终还是会被明军追上围剿。

    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逸待劳,与明军在三岔河西岸决一死战。

    反正这一仗迟早是要进行的,无法避免。

    于是,多尔衮立即放弃过河,率领大军远离河岸七里开外,也开始构建防御阵地,并打造各种作战器械。

    同时也抽出时间让全军休整一下,以缓解这段时间的身心俱疲。

    如此这般安排,表明他不想主动发起进攻,而是想让沈浪率领的明军担当主攻方,这样对大清军还要有利一些,毕竟如今的大清是处在弱势方。

    多尔衮大军的动静和布局自然瞒不过锦衣卫探子,这里的情况迅速通过无线电汇报到了沈浪那里。

    其实沈浪和参谋司也算到了多尔衮在自知过河无望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选择在三岔河西岸决一死战。

    既然如此,沈浪翌日与周遇过汇合之后,也没有急着发起进攻,先让全军休整一番,同时也做些战前准备。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何况是对付本就很强悍的建虏,所以沈浪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和大意。

    大战的阴云,开始慢慢的在三岔河西岸汇聚,一触即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97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所写的《大明合伙人》为转载作品,大明合伙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合伙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合伙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合伙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合伙人介绍: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投无路的沈浪发现自家的仓库居然连接大明皇宫,于是便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有了跨越时空的交际。
差点砍了这个不速来客的崇祯帝在得知大明王朝只剩一年寿命时,双方终于有了合作的基础。
合伙人Q裙:931787875大明合伙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合伙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