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TXT下载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全文阅读

作者:糖油粑粑真好吃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txt下载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37章 年礼(感谢暮川暮紫的打赏~)

    李母、李大嫂和李三娘三人给吴巧兰和宝丫送礼的事儿,介于三人都是私底下单独找的吴巧兰,且吴巧兰不是那种得了点儿什么就去炫耀的人,她甚是低调,这才没在李家引起什么事儿来。

    第二日的时候,吴巧兰仍旧是那副和往常没什么不同的表情,并没有说自己得了李母她们的感谢礼,也没把李三娘给买的簪子拿出来戴。

    所以,这就让李二嫂并不知晓其中关窍,仍旧像往常那般对待吴巧兰来。

    虽说这给人送感谢礼,若是那等外头的大事儿,阖该当着众人的面儿送礼的,毕竟这感谢礼重在感谢,并非是礼物上,是该实实在在的给人做面子的。

    可谁让李家有个嫉妒心重了一些的李二嫂在?

    要说李母她们三人不是考虑到若是真的当着众人,尤其是李二嫂的面儿上直接把这些礼物送给吴巧兰后,怕李二嫂说出或是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儿的话,那就是说谎。

    其实,李母她们绝对是因着怕李二嫂心里对吴巧兰“凭什么”得这些感谢礼而在往后的日子里对吴巧兰说些酸话儿,或者做出点儿什么小手段,而故意选择了私下里给吴巧兰送礼来。

    一切不过就是人心,人性罢了。

    毕竟,若是真的因着李二嫂的对吴巧兰异样对待了,到时候李母是该如何说如何做好呢?

    李二嫂是李二兄的妻,夫妻一体不说,李二嫂还与李二兄育有三子,不看李二兄面子,那李三郎、小四郎、小五郎的脸面也得照顾到的。

    所以,李母她们选择私下里送礼给吴巧兰,就很是可以理解了。

    临近年关,长安城里是越来越热闹了,来往的商队和行人,给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带来了不少节日气氛。

    李母最近几日都在斟酌着给各家送年礼的礼单,像是亲近的姻亲人家,比如李大伯家、高老医师家、蒋家、吴家都是老亲了,按着旧例走就是了。

    若是有什么不同的,也就是谁家添丁进口、有人过世的话,略略增减一二就好。

    还有李父李母自己结交多年的人家,也都是循旧例就得。

    李母主要是在斟酌一些近年才开始同李家结交,只去年走过一次年礼的人家,这般的就得好好考量才好。

    其实,主要就是李大兄的同僚,今年还得加上已经出仕的李二郎的同僚,这些是李家大房的人情往来。

    本来李家大房这些都该李大嫂操办,但今年这不是情况特殊么?

    李大嫂生了小六郎,这还没出月子呢,哪里能操劳这些事儿来?

    再加上李大郎在边关,又尚未娶妻,如此,只得李母来盯着这些事儿了。

    至于李家二房,多就是李二兄在药材行的关系,最多加上一个李二兄后来跟着李三娘在太医署认识的几个关系投契的疡医。

    而这,也多半是由李二兄自己操办就成。

    李母最为为难的其实是李三娘这边儿,自从李三娘做了长安城里第一个女医师后,尤其是李三娘救过不少高门大户家的妇人、女娘,又去给太医署授讲,这前前后后来来去去的,那关系可是不老少。

    而李三娘自身就要忙于每日里的医堂当值,闲下来了,也是忙的不行,哪里有空去办理这些人情往来上的事儿?

    再加上李三娘自从和离后一直住在李家,身边除了秋香这个女护卫,再无他人。

    所以,到头来,难的是李母,忙碌的也是李母。

    李三娘这日下值归家后,看到李母面对一大摞各家送来的年礼单子,这才对自家的人际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

    李三娘抱起露珠儿,让露珠儿坐在自己左手臂上,她自己用右手去翻看这正堂之中,地上、桌子上、小几上那一样样儿,李三娘十分诧异的看向拿着数份儿礼单在核对的李母:“阿娘,怎的这老些?

    前几日不是已经有送过不少了么?”

    李母头都没抬起来,眼睛仍旧盯着礼单看,一边看一边打开桌上木匣子核对一边回复李三娘的话:“两日前,那是你大兄的同僚送来的礼,今儿个送的多是因着你而来的。”

    李三娘看着李母忙的都没空和自己好生说话,赶紧放下怀里的露珠儿,让她自己去玩儿,然后李三娘从李母手中接过两张礼单,同李母一起核对起来。

    李三娘还未打开礼单,就对李母道:“是儿的不是,儿想到了这临近年关,各家年礼将至,会很是忙碌,但儿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忙碌。

    要不然,阿娘,咱么去街面上请个账房,来家里帮衬几日好了。”

    李母听了李三娘这话,这才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礼单对着李三娘摇摇头解释道:“不妥当。

    若是如此,那少不得是要把咱家的人情往来同外人说个一清二楚了。

    若是咱家是那等家中已在官场多年的为官人家,倒是可以直接聘个管家来家帮忙。

    可咱家里头,你大兄和大郎都是武官,二郎虽是文官,但现下只是初入官场的小官,哪里能用得上那般排场?

    若是真请了人上门来,怕不是街坊邻居都得说咱家的闲话来了。

    且你忘了,因你而来的关系,多是各家女眷,人家给咱家送礼,也是因着你给人家瞧病的缘故,那这涉及女眷的身体健康的事儿,就更不好让外人知晓咱家与人家的关系了。”

    说过这些,李母放下手中这清点完的礼单,拿起一旁的另一张礼单一边看一边继续对着李三娘说:“现下还好,阿娘忙的过来,只不过就是今年只我一人忙活,才看着有些忙碌。

    待得明年,有你大嫂帮我,就用不上这般了。”

    李三娘赶紧讨好的看向李母:“多谢阿娘,是儿累着阿娘了。

    阿娘累了,只管说,我和秋香熬上几日定能弄完这些。”

    李母笑了笑,嗔了李三娘一眼,“你啊,惯会给阿娘灌迷魂汤。

    得了,今儿个你和秋香俩能点完手边那一摞就成。”

    李三娘也不托大,喊了秋香来帮忙,李三娘念礼单上的物什,秋香去清点。

    两人配合到底是比李母一人做事要快上几分。

    这点着点着,李三娘就总结出来了,送到李家的与自己有关的年礼,多半都是来自曾经找过李三娘看诊的人家。

    像是钱家、高家都是最早认识的李三娘的,然后就是与李三娘熟识的医师人家,像是唐家(唐明月、陈雁芙),再有李三娘当值所在医堂的老李医师、崔医师,因着太医署的缘故而结识的孙医监。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因为李三娘创办的兑换堂和医师交流会而有所联系的王烨、毕元甲等医师。

    虽然不算出乎意料之外,但是仍旧是有几分惊讶的是,李三娘的师傅梁老医师的几大弟子,以及邵阳小少年家给梁老医师送的年礼的礼单此时此刻竟然都在李三娘手里。

    “阿娘,这?”李三娘举着手中数份儿礼单,十分疑惑的看向李母,“怎会在此?”

第638章 人情往来

    李母接了过来一看,这才解释道:“本来就是送到咱家的,我一开头是去找了梁老,他说直接送到你这儿,让你看着办。

    我本意是想送去让梁老过目,但梁老不耐烦这些俗务,只道你是他的弟子,且他今年要在咱家过年,就都让你代劳。”

    李三娘囧了一下,此时这师徒关系可是比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要亲密的,倒是确实是真的有“弟子服其劳”这话不假,且李三娘确实是从梁老医师身上学习了不少。

    “师傅说的对,那师兄们送来的礼,我清点过后,单独给师傅送去。

    待我与师傅交代后,再问问师傅要如何回礼的好。”

    李母点头,赞同了李三娘的话。

    而剩下的同李三娘有关的就分成两种了,一种就是李三娘作为师傅和先生教授的弟子和学生给李三娘送来的礼。

    像是宋茯苓(第292章收徒)、铃兰(第300章收徒)这种敬过茶的入门弟子,送来的礼就不是一般的四样或是六样礼了。

    而是包含着亲近关系才能送的贴身之物,比如宋茯苓就送给李三娘一个自己亲手缝制的荷包来,而铃兰送了自己做的鞋。

    这是非亲近人不可送的礼。

    “阿娘,茯苓和铃兰还给我做东西了呢。你瞧?”

    李三娘带着点儿炫耀的意思让秋香拿出来那荷包和鞋子给李母看,李母点点头,“嗯,那是你的弟子,自然是该如此。

    你不带隐瞒的传授她们技艺,让她们能立足于世,她们自该待你如此。”

    在这其中的另一份儿给李三娘送礼的就是稳婆学堂的那些学生了,像是姚青青、金珍宝她们,送的礼都大差不差的,不同之处就是因着家境不同而略有等级不同罢了。

    剩下的就是因着李三娘救治过他们,他们又都想要继续与李三娘保持良好的关系而送来的年礼。

    像是李三娘救过的断肠人杨石(第189章情节),生了双胞胎的英娘和顺子(第140章情节),在李三娘的帮助下脱离苦海的郭五娘(第179章情节),邀请李三娘去参加其昏礼的殷六娘(第198章情节)。

    李三娘看到郭五娘送来的礼单里头还放着一封她的亲笔信,赶紧打开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三娘不禁感叹了一声儿,这一声儿倒是让一旁的李母和秋香不明白了,两人都往李三娘那边看去。

    李三娘面对两人的神色,拿着那封有数页的信件对着两人说:“郭五娘子要回长安了!

    而且还有了身子!

    她这是特特送写信夹在年礼单子里头告诉我的,信里说待得日后她会邀我上门去。”

    “这都有了身孕,哪里好长途跋涉?

    此时这天可不算好,路上要是出个意外,可如何是好?”

    李母记得这郭五娘,毕竟去年那会子郭五娘就派了人来给李三娘送年礼来,李母是有印象的。

    此时李母听闻郭五娘这会子要回长安来,不禁有些担心。

    “倒也不是故意非要在此时回来,本来就是打算回来的,是路途上一边采购年礼一边往长安回时意外发现有孕的。

    总不能半路停下,这路都走了一大半了,没法子,只能慢着点儿往长安赶了。”

    李母点点头,“那倒是没法子了,盼着郭五娘子平安。”

    李三娘继续查看那一摞礼单,在这其中,李三娘还发现了沈秋娘和图瓦(第31章出场)两人送来的礼单,还有白子义(第329章情节)的。

    单独点出这两家,盖是因着这两家送的年礼较为特别些,是西域来的特产,李三娘看到其中写着“蒲陶十串”十分诧异,赶紧喊秋香找出来看看。

    结果李三娘就看到了十个放在箩筐里头的泥蛋蛋,“这该是保存蒲陶的特别之法吧?”

    李三娘示意秋香找石头砸开看看里头是不是蒲陶,秋香哪里用石头,她伸出手掌握拳挑了泥蛋蛋的一个点稍稍使力就砸开了它。

    “果真是蒲陶!”

    李三娘看到其中的葡萄虽然微微有些失水,但瞧着还算饱满的葡萄这般说,“阿娘,正好开一个,晚食后分给大家尝尝吧。”

    清点了一大半后,时间都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了,李二嫂进来问李母是不是该摆饭了?

    李母看着正堂这一堆堆没清点完的物什,只得对着李二嫂说:“今儿个先在偏厅里头吃吧,正堂里这些明儿个再清点好了。”

    天上地下,吃饭最大。

    李三娘放下手中的礼单,拿起另一摞略略翻了一下,与李三娘相关的还有王家(露珠儿生父王子恒家),房承先和徐敬真,邢瑜和常思远以及毕琼岚也送了礼来。

    最让李三娘意想不到的是,丁家两兄弟(丁安柏和丁明轩)竟然也送了东西上门!

    “好了,别看了,明儿个你有空再回来清点吧,赶紧的,吃晚食了。”

    李母看着李三娘仍旧在翻看礼单,就催促了她一句。

    李三娘嘴里应着李母的话,但仍旧是站着把手里最后几张礼单看完。

    最后这几张里有孙翠兰家(第428章情节)、沈丽珠家(第434章)以及让李三娘印象深刻的宋家宋珍珠家(第502章情节)送来的礼单。

    礼单的最后一张是最让李三娘没有想到的,竟然是来自江南的红袖、绿漪和莺歌三人送来的!

    (第349章情节)

    三人托商队送来李家的是来自江南的布匹并胭脂水粉,在礼单之中自然是夹了一封信的。

    李三娘大略的看了这五六页儿定是红袖她们找人代写的信,里头说明了她们三人跟着金家主母回老家奔丧,在金家为金家郎主守了三个月孝后,金家主母就找了三人说话。

    “他都已经死了,你们几个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还年轻着呢,哪里好留在家里陪我这个身子都被土埋了半截子去的老妇?”

    红袖、绿漪和莺歌三人自是赶紧跪地表态,什么进了金家的门,就是要服侍夫人的,要留在金家服侍夫人一辈子这种冠冕堂皇的话。

    说着说着,大概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三人直接抱在一起对着金家主母梨花带雨的哭了起来。

第639章 这日子总得过下去。

    若是金家郎主这个老男人还活着,他在此看到红袖、绿漪、莺歌三人这梨花带雨、泪眼婆娑的柔弱样子,大概率会心疼一二,然后心疼心疼着就跑到床上去了。

    可在红袖三人面前的不是金家郎主这个已经死掉的男人,而是金家主母这个年逾半百的妇人。

    女人对女人自然也会有“怜香惜玉”的说法,可要是面对是你郞婿的小妾这种身份的女人,金家主母能够对红袖三人有几分怜惜,已是她的大度了。

    红袖三人自小在楼子里讨生活,自是明白这般作态对于金家主母是没用的,只不过,该有的姿态也得有。

    所以,在稍稍哭了两嗓子,尚未惹金家主母厌烦的时候,红袖三人就停止了哭泣,只满脸泪痕的跪在地上看着上首坐着的金家主母,想要求得一二怜惜来。

    金家主母现在可谓是人生里头最为畅快的时候,她熬过了年轻时最艰难的时刻,现下两个儿郎也都大了,大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都有了,自己那不要脸的得了脏病的郞婿已经死了,只要打发走金家郎主留下的三个妾,整个儿金家她就是老夫人,就是最大的话语人。

    所以,金家主母此时的心情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

    并且,金家主母这人算是心正,她知道红袖三人是这时代下毫无选择权的小女娘,进得金家的门做妾为的不过就是活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那就更好了。

    要不然,红袖的年纪都能喊金家郎主阿耶了,如何能忍下年龄差去委身金家郎主去?

    金家主母此时看着下头跪着的三个小女娘叹了一口气,然后才慢悠悠的对她们三人说:“莫怕,我虽说是要放你们出金家,但外头的日子哪里是那般好过的?

    你们也侍奉在郎主与我身边多年,我就是把你们当个阿猫阿狗的养着,养了这么些年,也是有些情分的。

    你们先别哭,听听我的安排再说。”

    红袖三人自是感恩戴德的叩谢了金家主母,然后老老实实的跪着听金家主母说对她们三人的安排。

    “你们的私房和现下屋里那些物什,在你们离开金家的时候都准你们带走。

    我让人在福源巷子里头赁了一处屋子,你们搬出金家后,可先去那地方住,能住半年。”

    金家主母说完这话,她身旁的婆子就拿出了几张纸走过去交给了红袖。

    红袖哪里识字?她只可怜巴巴的看向金家主母去。

    “一张是那屋子的租赁契书,剩下三张是你们仨的卖身契。

    回头你们出了金家,自去府衙销契,以后做个良人。

    往后若是嫁人了,也可到家里说上一声儿,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自是能给你们送上一副嫁妆的。”

    “夫人,夫人......”

    听到此处,红袖三人哪里还忍得住,三人轻柔的哭喊着,对着金家主母叩首起来。

    金家夫人对着三人摆摆手,并没有说什么话,转而看向一旁的婆子,那婆子才再次近前,拿了一个木匣子打开给红袖三人瞧。

    “这一百两银子,给你们三人收着。

    你们是平分也好,还是如何都成,只当是我谢你们多年陪伴伺候郎主的谢礼就是了。

    ......

    如此,五日后,就离家吧。”

    “夫人......”

    “你们年纪尚小,又都是女娘,从家里出去后,若是有那合适的男子,再嫁也是好的。

    若是不想嫁人,你们这手里虽然有银子,但这银钱总是会有花完的一天,到时候还不如你们拿着这银子盘个小店来,做些女娘的生意好。

    若是你们想做生意,可跟嬷嬷说,走咱家的门路,不拘是布匹铺子还是胭脂水粉,好赖有个进项,能在这城里过下去。

    好了,今儿个该说的都说了,往后过成什么样子,都靠你们自己。”

    金家主母这一番话,真真是为了红袖三人好的。

    虽然金家主母的本意其实是不耐烦看自己那死的不光彩的郞婿的小妾在家膈应人,这才想打发三人出金家的。

    但是,金家主母这又是给销卖身契,又是允许带私财,还给赁了屋子住,更是提了立身之法,不仅如此,还说可以让三人借金家的势。

    真真是为了红袖三人的未来考虑的够多了的,当得红袖三人的真情叩谢。

    本就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就得了李三娘提点的红袖三人,虽然对于自己离开金家有很大的惶恐不安,但也算有些心里准备了的。

    不论如何,她们还是在五日后提着包袱在院子里给金家主母磕过头后,三人互相搀扶着离开了金家。

    一晃就是小半年过去,三人搬出了金家早前为她们赁的屋子,重新在街市上头赁了屋子住。

    这半年里头三人不是没遇到过困难,毕竟是曾经给富商做妾的,虽然被放了良,但市井之中生活,哪里能没有闲言碎语?

    得亏金家对她们三人还有一丝庇护之意,这才让三人熬过了最初半年的日子来。

    三人本就没有再嫁人的意思,至少目前是没这个意思的,只想着怎么好好活下去。

    如此,红袖提议听金家主母的建议,三人把那一百两拿出一多半盘下了个前面有一个不算大的门脸,后头能住人的铺子,开起了卖些女娘用的物什的杂货铺子。

    不光是胭脂水粉,头花发带、荷包腰带都是有的,主打卖一个零碎。

    这一开头三人自是吃了苦的,毕竟名声儿不好听,那良家的妇人女娘哪里会去这放良的妾开的铺子里头去?

    甚至一开头,街市上还有一些腌臜的言语流传,性子弱一些的莺歌差点儿因着那些话就寻了短见去。

    若不是红袖性子强硬,拿着扫把对着在铺子门口说闲话的妇人一顿打,这铺子该是不过短短数日就开不下去了的。

    直到金家主母派了婆子来店里,周围的人这才知道原来金家这一豪富可没打算对这三个放良的小妾不管不顾。

    因此,这才有一些人循着味儿,想要讨好金家而让自家女眷上了铺子的门,之后慢慢的,三人这铺子倒是继续开了下去。

第640章 救人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之中红袖的当机立断上。

    倒也是可以说成是三人身上自是带有一些运道在的。

    虽然红袖三人开的这铺子有了些生意,但不过就是不温不火的,这收支上甚至是略有亏损。

    毕竟这处铺子虽说算不上是旺地,但人流量上也不小了,租金可是不便宜的。

    但红袖三人并未气馁,且还觉出了些靠自己赚钱的乐趣来。

    “阿姐,虽不像过去在金家里是锦衣玉食一样的生活,但不用小心赔笑,不用担心他人鄙夷的目光,这日子对咱们来说也是顶顶好的了。”

    莺歌坐在桌上,抓着一块儿糕边吃边和对面看账本的红袖这般说。

    莺歌身旁的绿漪倒了一杯茶推给莺歌,示意其喝上一口,“这糕点干的很,你也能吃的下去,赶紧的,快喝上一口送一送吧。”

    绿漪实在是不懂这干巴巴的点心有甚好吃的,只莺歌落座后,接连吃了三块了,看得一口没吃的绿漪只觉口干,她这才给莺歌倒了一杯茶来。

    红袖放下手中的账本,对着莺歌笑着摇了摇头:“嗐,虽说出来过日子是自由了,但就像夫人说的,外头的日子哪里是那般好过的?

    我想着,咱们先开着这铺子,开上三五年攒上些钱,就去城外买上几亩田来。

    这过日子终究还是得有田地才好,不论何时买田总是没错的。

    若是往后咱们这生意能做的好,说不得还能把这铺子和咱们现在住的院子都一块儿买下来呢。”

    莺歌眼睛里带着光看向红袖,绿漪心中虽知想要达到红袖说的那般着实是十分难的,但是只听红袖这般说,绿漪也情不自禁的像莺歌似的眼中带了光出来。

    “阿姐,若是有那一日可真是太好了!

    到时候,咱们啊就学那些大户家中的娘子一般,春上郊外踏青,夏日河边钓鱼,秋日登山赏景,冬日里头就烹雪煮茶。

    这日子才是真逍遥呢。”

    绿漪伸出手指点了一下莺歌的额头,脸上带着笑意说她:“你啊,净想好事去了。

    若是能有那么简单可就好了。”

    红袖想了想莺歌所说,笑了两声儿,这才对着玩闹的莺歌和绿漪道:“好了,夜深了,咱们睡吧,明儿还得去码头看货,可得早起来着。”

    翌日,天际才见光亮,铺子后头的院子里东厢房中住着的红袖就睁开了眼,在床上躺了几息缓了缓神,红袖就利索的起了身。

    红袖是三人之中年纪最大的,又十分有主见有想法,因此已经结了干姐妹的三人里,红袖就被尊为大姐。

    莺歌最小,性子又活泼些,是三人里的小妹。

    如此,东厢房里就只住了红袖一人,西厢房里头睡着绿漪和莺歌两人。

    红袖起来后,先去厨房舀了热水,洗漱过后,这才去敲了西厢房的门,喊了绿漪和莺歌起来。

    三人吃了昨夜锅底里就熬上的稠粥后,就锁了门在街面上叫了车往码头去。

    红袖她们这铺子的货源是从金家那边来的,每一季度都有一批新货来码头,每每这时候红袖三人就早早起了亲自去码头接货。

    其实,她们这小铺子里的货是夹在金家的货里头的,红袖自觉本就占了金家的光,若是连着新货到了还得让人给送到铺子里头,当真是一点儿也不要脸面了。

    如此,每每新货到来,红袖三人就会亲自来码头与金家管事交接,让人省的麻烦再跑铺子里一趟去。

    驴车咔哒咔哒的往码头跑去,这还未到码头上,只隔着一条街面呢,红袖就觉出了一丝丝水汽直接扑面而来了。

    驴车只在外围就停了下来,因为再往里去可是要交钱的了。

    红袖给车把式结了钱道了谢后,三人就并肩快步往码头里头去。

    此时天色已经大明,码头上呜呜嚷嚷的都是人,两边站着不少提着提篮或是挑着担子的卖些当地吃食的汉子与妇人。

    有一包着蓝色头巾的妇人拐着一个挺大的提篮在边上对着停泊在码头上的大小船只清脆的喊着“糯米饭哟,热乎的糯米饭(此处是一个北方人的臆想,老糖只去过南京吃过糯米饭包油条,实在不懂南方方言,各位看官可以自行代入你们当地的方言就好。)”

    若是有人喊住了妇人,那妇人就站定,在码头边上等着人家下来,现场拿着晒干的荷叶从提篮里拿出在家蒸好的糯米饭,若是加上一个铜板,就可撒上些妇人家自己做的带着盐味儿的菜丝。

    红袖看着莺歌盯着那蓝巾妇人瞧,“稍待,等咱们接了货,再买上一个吃。”

    三人来到老地方,果然金家一个管事早就已经站定在此等候了,三人赶紧对着管事行了礼,略略寒暄过后就站定在一旁一起候着了。

    按着往日的规矩,该是再有一刻钟,就会有五六条金家的船靠上码头了。

    正当几人在码头边上站着随意看看的时候,就听不远处一声儿尖利的喊叫声响起。

    红袖三人,连带在一旁等船的管事和数个仆从都抬头往那边儿瞧去。

    就见一个妇人扒着地上一小童儿的嘴巴,看那样子该是想要把小童儿嘴中的吃食抠出来的样子。

    “大郎,快吐出来,吐,吐出来,吐出来啊!”

    红袖三人互相对视一眼,三人因着之前在长安时金家请了李三娘上门看诊,后来李三娘数次登门金家,且能感觉出李三娘并未瞧不起或是鄙夷她们给富商做妾,甚至还能从李三娘的眼中看到一丝怜惜来。

    因此,三人对于李三娘的好感甚大。

    再有后来李三娘开的药治好了莺歌,也看好了金家郎主,三人就对李三娘这个女医更是起了好奇,就花了钱请院子里的婆子帮忙出去打听李三娘的事迹。

    当时,李三娘早就在长安城里有了几分名气来了,因此三人也很是容易得就从婆子嘴里知道了李三娘通过海氏技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第13-15章情节)救了一小童儿的事儿来。

    后来,红袖有心了解,还特特用私房银子买了太医署出的小册子,其上就印有海氏技法的详细手法以及原因。

    所以,此时此刻,红袖心中猜测怕不是那小童儿就是被噎住了?

    红袖想到此处就抬步往妇人和小童儿那边跑去,“红袖娘子这是作何?”

    红袖想着救人要紧,小跑过去了,倒是行动慢的莺歌回了管事的话:“金管事,阿姐去瞧瞧能不能救人来?”

第641章 抓住机遇

    金管事虽然自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是要救人,红袖一个女娘能懂些什么?

    不过,毕竟是金家主母特意交代过的要照顾这三个被放出金家门来的妾,金管事还是跟在三人身后过去了。

    待得金管事上前后,就见红袖就从小童儿身后抱住他,双手握拳抵在小童儿的胸腹上,金管事站定的时候,正好见小童儿吐了一块儿东西出来。

    喉中堵物吐出后,本来憋红着脸的小童儿这下子才好大口喘气,且未等妇人安慰于他,他就直接哇哇大哭了起来。

    夫人抱着小童儿那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围观的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刚才这小童儿差点儿憋死的事儿来,正当红袖想要直接离开的时候,从码头岸边飞奔过来十数人。

    其中一身材矮胖留着两撇儿胡须的男子跑在最前头,众人自然看出了这十数人必是眼前妇人和小童儿的亲人,遂自觉让出了一条路来。

    矮胖男子到得近前来,喊了妇人一声儿“琼娘”后,妇人也就是琼娘这才抬起头看向矮胖男子,琼娘她满面泪痕不说,脸上犹自带着后怕。

    “宝郎他,他差点儿就......”

    矮胖男子,也就是刘庆,听着自家媳妇断断续续不成句的话以及周围人的你一言我一语,终是明白了始末。

    因着在河上行了十数天,船一靠岸,宝郎这个坐够了船的小童儿,就非要下船来。

    刘庆还在船舱里头清点货物,见宝郎咿咿呀呀的,就让琼娘带他下船去逛逛买些吃食好了。

    然后,琼娘抱着宝郎下了船,宝郎看人买糯米饭吃,就嚷着自己也要吃。

    不过几个铜板的糯米饭,琼娘自然掏钱买了一份儿。

    本来琼娘是只想给宝郎吃一口尝尝味儿就得了的,毕竟这黏食对于牙还没长全的小童儿来说还是吃着略费劲了些。

    可在琼娘给人递钱的时候,宝郎自己就抓着这荷叶里的糯米饭吃了起来,然后意外发生,他被噎住了。

    如此,才有了红袖他们看到的那妇人嘶吼着想要抠出宝郎口中的糯米饭的一幕来。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的刘庆赶紧对着红袖就是深深施了一礼,红袖想要避开,可身旁哪里有地儿,只得受了这一礼。

    还不待红袖说话,刘庆就直接拉过这会子已经停止了哭泣的宝郎过来,让他给红袖跪下磕头,“跪下,若不是这位娘子,你今儿个还有没有命在可不好说。”

    转过头刘庆又对着红袖道:“娘子定要受他这一礼,今日多亏了娘子在。

    我家这小郎君才能保得住命来。”

    宝郎不懂,但琼娘懂得,她教着宝郎对着红袖叩首。

    “这,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最后,红袖还是受了宝郎的叩谢。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红袖三人开始有了贵人帮助,三人的铺子才能顺顺利利的开下去,且越开越好。

    刘庆可不是个普通的商人,此人年俞四十才得一亲子,这一子就是宝郎了。

    宝郎这小童儿对于刘庆的重要性不用言语也可知道,毕竟年过四十才得这一子,那可真是宝贝非常,要不也不能叫“宝郎”来。

    刘庆这人也是有些运道在的,南来北往不说,就是顺河而下的商船不说是到禹航(浙江),就是闽越(福建)也是去过的,打拼十数年这才拼下这么一份儿家业来。

    所以,在得知是红袖救下宝郎后,刘庆拿出重金来酬谢红袖,直道:“我刘家就这么一个儿,宝郎对我实在重要。

    若不是娘子上前帮忙,我,我真是......

    所以,这银两还望娘子定要收下,如此,我这心里才能好受些。”

    但,红袖哪里会要这钱?

    她一个劲儿的推辞,最后看拒无可拒就说:“不过举手之劳,哪里就值得这般重金了酬谢了?

    若是刘商过意不去,不如卖予我些南边的货物来?

    我与两位姊妹,”红袖看了身旁的绿漪和莺歌一眼,“开了一家专卖女娘物什的铺子。

    若是能进些女娘惯用或是少见的精巧物什来卖,那就最好了。

    如此,就算是刘商对我的感谢了。”

    红袖拒绝了数量巨大的银钱,选了与刘庆建立买卖关系,这个选择在现在看来是十分明智的。

    因为刘庆的货品来自大唐各地,各式各样的货品很是齐全,而早前刘庆是只把货品整船的售卖给江南的大商人,是在当地比金家还要厉害的豪商。

    而大商人垄断了这些货品,也只会售往自家在大唐各地的商号里,对于中下层来说,想要以一个较为公平的价格买到质量好的货品,可是难事。

    可红袖因着救人刘庆的独子,用这个功劳换了小批量的货品,直接就盘活了自家那个不温不火的小铺子。

    红袖在刘庆的暗示下,定价与豪商们并无不同,且还是限量售卖那些精致的货品,这可给中下层带来了好处,他们也有机会买上上层人才能用的物什了。

    如此,不过数月,红袖三人这个不温不火的小铺子直接成了城里头各家女眷最爱逛的铺子来。

    在有了刘庆这一贵人相助之后,红袖更是聪明的把金家介绍给了刘庆来。

    金家主母很满意红袖的做法,直接开口让金管家多开放些货品给红袖来,甚至直接以成本价搭着给了出去。

    所以,在临近年关之时,手中了有了些钱财的红袖三人聚在一起闲话的时候,莺歌就提起了远在长安城里的李三娘来了。

    “咱们现在也算是做出了些事来,不如我们请人给三娘子送些年礼可好?

    咱们当初,若不是三娘子医者仁心,还不知道会如何呢?”

    莺歌的话自然得了红袖和绿漪的认可,三人头碰头聚在一起对着自家铺子的进货单讨论着,到底该送些什么给李三娘作为年礼才好。

    在送年礼的同时,红袖三人自然也写了一封长信给李三娘,向李三娘这个千里之外的女娘诉说三人离开长安后的点点滴滴。

    红袖、绿漪和莺歌三个自小被亲生父母卖了的小女娘,终是因着运道,靠着自己,抓住了机遇,在这城里立了足。

    三人现下出门去,哪里还会有不开眼的捻酸道一声儿“那个被金家放出门去的妾”,多半是要喊一句“掌柜的”。

第642章 亲人挂念

    红袖、绿漪和莺歌三人开启了自己离开长安城后人生里的新篇章。

    而离开江南,往北而去,离着长安城千里之外的边城疏勒,已然下起了雪。

    腊月已过半,疏勒这座边城最近接连飘雪,虽说算不上是鹅毛般的大雪,但仍旧给众人带来了寒冷的气息。

    虽然天气算不上好,但因着武帝的鼓励边市贸易的政策,就是临近年关了,边城的关口的人流也是络绎不绝的。

    老罗头把套在脑袋上的羊皮帽子拿下来抖了抖雪,又赶紧带到头上去。

    下了马车,老罗头指挥着十几个车把式停车,和来接应的管事王忠说话。

    “可算是回来了,这几日下雪,我就怕你们在路上耽搁了,要是遇上大雪可怎么办?

    幸好,今儿个可算是回来了。”

    同样带着羊皮帽子的王忠迎着寒风上前对着老罗头拱了拱手这般说,然后不待老罗头回话,王忠转过头去,高声儿对着正在拆解麻绳卸货的车把式和伙计们喊:“劳累诸位了,赶紧的歇了货,屋子里头都备好了热水和吃食,吃喝完,就给诸位发赏钱来!

    灶上炖了一天一夜的羊肉汤,鲜着呢。”

    走了近一个月商道的车把式和伙计们这会子听了王忠的话,一个个的赶紧应了声儿,手脚麻利的干起了活儿来。

    说过这些,王忠这才掉过头来,伸出手请老罗头往里进,“罗叔,快进去暖暖身子。”

    老罗头也没二话,“哎,”应了一声儿就着王忠撩开的帘子就进了铺子里头,穿过铺子来到里头的院子,再往里去,才到了宽敞的正常。

    跟在老罗头后边的王忠这会子在院子里头对着厨房那边的厨娘喊了一声儿:“张嫂子,先给罗叔来碗热汤。”

    过了一会子,两个摘下羊皮帽子的人,就一人端着一碗滚热的还冒着热气儿羊肉汤面对面喝了起来。

    大半碗羊汤进肚,老罗头这才觉着自己这手脚有了力气。

    “......那辆车是东家给咱们留在这边儿过年的物什,呆会子你发赏钱给大家伙儿的时候,也一块儿把那些物什发下去。

    东家说了,在咱们商号里头做的人,不说大富大贵,但绝不会东家挣了银子忘了咱们的付出。”

    王忠听了这话,赶紧正了正身子,虚空对着长安城方向拱了拱手,一脸肃然的对着老罗头说:“东家仁义,这是咱们都知道的。

    哎,一会子都卸好货了,我马上就分配去。”

    老罗头点点头,然后继续说:“包了两层油布的那是东家特特叮嘱两天内就给送到人家手里去的包裹。

    东家的意思是,边城的将士那是为了大唐流血的好汉子,都是英雄。

    咱们在这边城做买卖,要是没有这些好汉在,可做不成事儿,更是挣不着银钱,说不得连命都得丢了去。

    所以,长安城那头儿收的包裹,定是要小心按时的交到将士们的手里去。”

    “哎,两天内,罗叔,你放心,两天内必是能把包裹都一一送到该收的人手里去的。”

    该交代的都差不多交代过了后,老罗头这才搓了搓手,从胸口掏出一个锦缎荷包,再小心的从荷包之中掏出卷成纸卷儿的信,老罗头把这纸卷儿递给王忠,他凑近王忠,小声儿的对他说:“东家说,接下来咱们商号在边城这互市上头要如何做?怎么做才是最适合最好的?

    都给你写这上头了,你一个人的时候自己看,看完就烧了。”

    王忠点点头,把纸卷儿放进了自己胸口里装着的荷包里头,对着老罗头拱拱手后,就起身去外头看看车把式和伙计们卸货的情况去了。

    随着王忠往外走,站在铺子门口了,这往招牌上一看,“邢记杂货铺”几个字就映入眼帘。

    是的,老罗头和王忠都是邢瑜手底下的人,这杂货铺子也是早前邢瑜就着人在这边城里头开的。

    李家李母和李三娘打好的包裹,也是李二兄亲自送到邢瑜手底下的商队手里头的。

    这不,总算是赶在过年前来到了边城。

    第三天,天气晴朗,不过仍旧是刮着风的。

    邢记的伙计老崔头赶着车,带着皮手套,穿着皮靴子,头上带着皮帽子把车往城郊的军营那边赶。

    这辆车车辕上坐了两个人,赶车的老崔头和一边老崔头家的小儿子崔四郎。

    “到了门口,你可对站岗的兵士敬着些,莫要丢了咱们邢记的脸面。”

    催四郎撇撇嘴,不得不在老崔头瞪眼的时候敷衍的“嗯”了一声儿,然后大声儿说:“阿耶,咱这都来来回回得有个七八回了,施将军那是大英雄,治军严谨,我哪儿能不敬着那些战场上拼杀的将士?

    我与兵士玩笑说话,是我人缘好,他们乐意与我说笑,可不是我丢咱邢记的脸。”

    崔四郎的反驳,惹的老崔头有些生气,当下就拿着马鞭作势要打他。

    崔四郎怎会乖乖坐着挨打?

    这时候正好也要到军营门口了,崔四郎直接从车辕上跳了下来,往扎了鹿砦(zhài)的军营门前一站,与上前的兵士行礼,然后说明了了来意。

    因着确实就像崔四郎说的那般是来过多次的了,所以,在门口略等了会子,有兵士上前检查过后,鹿砦就此放行。

    如此,两刻钟后,正在医账里头帮着孙医监和十九处理药材的李大郎就听到了哨声。

    待得出了医账,就听有人说起是来自长安城的包裹到了,若是未在当值的家住长安的兵士可前往东南角去领包裹。

    “走,大郎,三娘子定是给咱们送了包裹来的。”

    十九高兴的拉着李大郎就要往那边去,他还一边小跑一边回头对着站在医账门口的孙医监道:“孙医监等我,你那份儿我给你一块儿拿回来。”

    果真,待得到了地方,老崔头和崔四郎俩分工合作,一个念名字,一个拿包裹。

    很快,李大郎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赶紧上前,从老崔头手里接过了这一份儿沉甸甸的来自自家中的亲人对他的挂念。

第643章 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

    李大郎和十九两人提着两大一小三个包裹从东南角回到医帐里的时候,孙医监已然把刚才还剩的那点儿药材都给处理好了。

    “孙医监,你瞧,三娘子从长安给送来的。”

    十九不待孙医监回话,就直接拿着包裹来到桌前,他把小的那个放到孙医监身旁,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自己的那个李三娘给他的大包裹。

    孙医监对于十九的跳脱倒也是见怪不怪,甚至因着这小半年来与十九的相处,他还觉得十九这般的性子很是不错。

    按着孙医监的话说:“十九啊,挺好的,虽然话多了些,但做事也利索。

    人聪明,会做事,学的也好,倒是在这儿给我帮了大忙。

    且,在这样儿的地方,能有人在你身边如此多话,也是幸事。”

    至于孙医监为何这般说?

    当然是因着他们是医师的身份的缘故。

    是,早前大军征讨西突厥,因为有了杜清晖那边研制出的超越时代的黑火药这种武器,而直接在这还是冷兵器的时代里头让大唐站在至高无上的高度。

    更别说,把李大郎这般身手好的兵士单独召集起来组成的特种兵部队,让他们去西突厥王庭里搞了小动作,暗杀了当时的汗王。

    因此,施乐安才能在万寿节前就押送俘虏回长安为武帝祝寿,同时威慑大唐周边各小国。

    战争从大局上来说是大唐胜利了。

    但是,这是战争啊!

    战争从来都是与鲜血、生命和死亡相伴的。

    而作为医师的孙医监,整日看到的都是各种各样断胳膊少腿的兵士,这要没有一颗强壮的心脏是很难做好军医的。

    虽然因为李三娘的缘故,大部分疡医,尤其是能随大军来边城的医师,在来到边城后,从前线救下的兵士送到医账里头后,医师对于多数伤用李三娘教授的清创缝合技艺再结合酒精,基本上只要不是情况太严重的,只要熬过去感染导致的高热,就可以活下来了。

    但是,并不是活下来了就天下太平了,就好了。

    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在这世上活着尚且不易,更何况一个身有残缺的人?

    若不是大唐国力强盛,武帝又对于兵士多有在意,拨款拨粮食还给安排战后抚恤,那些就算命大在战场上受伤后又活下来的人,也是很有可能死掉的,甚至会死的很凄惨。

    并且,人和人是不一样,有的人因着心中又牵挂、有信念,就算是断了胳膊少条腿,只要能活着就会好好活着,心态上是很积极的配合治疗的。

    但总有些人,他们对于断胳膊少腿自己是很难接受的,就算靠着孙医监他们这些医师救治活了下来,可他们仍旧没有求生意志,只想一死了之。

    再是一个心理精神健康的人,在整日里总是会面对这般的人,也是很可能会觉得抑郁的。

    这时候,就体现了出十九的好了。

    十九在面对伤兵的时候,是积极的,像太阳照着人让人在寒冬之中觉得很是温暖。

    比如,一个双腿尽断的兵士拒绝喂食,只想绝食而亡。

    十九在这兵士面前就会说:“嗐,你命大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不就是腿断了,我见过那种轮椅,以后你练练胳膊,坐那轮椅出行根本就不受阻碍。

    兄弟,大丈夫,哪里就能这般认输?”

    过后,十九还真琢磨着给弄出了不可先生所坐的那种轮椅来送人。

    一个双腿都断了的人都升起了求生意志,其他的只断了一条腿的,或是一只胳膊的,瞎了一只眼的,哪里还好意思要死要活?

    也是从那时起,医帐之中的伤兵们聚在一起所散发出来的那股子萧瑟悲凉的气氛才慢慢的消散了。

    所以,孙医监如何会不喜十九?

    “孙医监,大郎,你看,三娘子给我送的衣裳!”十九特别珍惜的把羊毛衫、羊毛裤拿起来,就手在身上比量着。

    “嘻嘻,是边市那铺子里头卖的羊毛衣裳,没想到长安也有!

    哈哈,也是,那可是长安啊!

    嗯,回头我就穿上,这地儿落雪后可是冷的很。”

    十九放下羊毛衣裳,拿起包裹里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书册。

    “这,竟然还给我送了书?”

    十九在拆自己的包裹的时候,孙医监也把李三娘送他的那个小包裹打开了,孙医监在看到其中物什同样是用油纸包着的时候,心里就知晓了,该是书册。

    果然,待得拆开那油纸,里头果真是书册。

    孙医监把手往自己衣裳上擦了擦,这才拿起其中一本书册打开,“该是长安城里太医署最近出的书,剩下那几本该是三娘子编撰的。”

    十九点点头,应了孙医监的话:“是了,是急救类的,还有图呢。”

    李大郎这边的包裹里头,就没有油纸包着的书册了,都是吃的和用的。

    李大郎没有学十九那般把包裹里头的每一样物什都拿出来瞧上一二,他只打开后大体看了看,就又把包裹打结系好了。

    “我刚看了,里头并无信件,想必家里这回是走了官家驿站了。

    算着日子,该是传信兵因着风雪在路上耽搁了,不过,应是再过个三五天也该来了。”

    十九正要附和李大郎所说的时候,医帐外头有了动静。

    “李队正,郭团练使找你有事。”

    医帐里的三人互相对视一眼,三人都略有疑惑,毕竟李大郎虽然因着之前暗杀进西突厥王庭的功劳而升了队正,但是这与军中的郭团练使可是一点儿瓜葛都没有的。

    毕竟,李大郎他们这两队兵士是从长安秘密招收集结而成的。

    而这位郭团练使是边城里当地的军户出身,是长年累月靠着自己一刀刀拼杀出来的,当真是与李大郎这种长安来的兵士没甚关系。

    且,李大郎是直接受命于近卫军的,是为了突袭西突厥王庭而特特单独成立的部门,与其他边军很是不同。

    李大郎本就是个不喜张扬的人,就算累积了功劳,升任了队正,可也低调的很,平日里对于军中将领都很是尊敬,姿态放的很低,绝对没有什么矛盾可说。

    那不论如何说,李大郎与郭团练使都不可能会有关系的。

    所以,这郭团练使找李大郎到底是为何?

第644章 有亲来寻

    军中等级森严,虽然李大郎和郭团练使之间没有直属的上下级关系,但是团练使就是比队正的等级高。

    所以,李大郎自然是在和十九与孙医监打了招呼后,就和门外来喊人的兵士一起去见郭团练使了。

    在见到郭团练使之前,路上李大郎很是好好的仔细的把自己从军后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儿都回想了一遍。

    但他实在没想出来郭团练使找他能是什么事儿?

    “李队正,团练使就在里头了。”

    李大郎在帐子外头整了整自己的衣裳后,这才高声道:“近卫军特种兵一队李虎请见。”

    “进。”

    一入帐子,李大郎就看到了上首坐着的满脸络腮胡子的壮硕武人,这就是郭团练使了。

    在郭团练使下首的右手边有一小几,小几后头坐着一清瘦些的男子,这是郭团练使的副手万副使。

    李大郎进去后站定,先是对着上首的郭团练使行了一礼,然后转转身子朝着万副使行礼。

    武人的交流方式不似文人那般讲究,在李大郎行礼过后,郭团练使就直接长刀直入的抬头看着李大郎说:“今日这般突兀的喊了李队正来,是我私心。”

    李大郎转了转眼睛,没说什么话,仍旧笔直的站着,听上首的郭团练使说话。

    郭团练使这会子站起身,他从上首下来走到李大郎身前,十分认真的盯着李大郎的脸看,这般动作让李大郎心中有了疑问,不过李大郎仍旧是没说话。

    “李队正,半月前,你可是和同队的田满仓、齐武一起去了边市?”

    李大郎在电光火石之间,回想了一下那日他应了同队的田满仓和齐武去新开的与附近部落买卖的集市上的事儿。

    兵士在非战时,虽说不可离开当地,但听话的话,是会有轮休的日子的。

    轮休日时,是可以出军营的,只要当天出去当天回来就成。

    所以,那日田满仓邀请去集市上瞧瞧,李大郎想着明年就能回家了,就想去看看可是有什么好物能买,到时候可以带回家去。

    因此,李大郎那日才和田满仓、齐武结伴去了边市。

    并且,那一日,李大郎回想到在集市上,并无什么特别的事发生,三人只是随意的逛了逛,在卖羊肉汤饼的摊子上吃了饭,又买了两串儿葡萄就回了军营来。

    李大郎在郭团练使询问过后没有立即回答,反而是停了两息功夫这才开口:“是,那日我是和田满仓、齐武出营去了边市。”

    “好!”郭团练使一巴掌排在了李大郎的肩膀上,得亏李大郎的体格子像了李大兄了,虽然李大郎还年轻,但已然是个高大威猛的男子了。

    所以,郭团练使这一巴掌拍下后,李大郎分毫未动,像根儿钉子似的扎在地上。

    郭团练使见此,那是更高兴了,“啪啪”又是两个大巴掌拍下来。

    李大郎这会子心里开始嘀咕起来了:“这郭团练使的态度倒不是找我麻烦的样子,而且一上来就这般,看着倒像是很亲近的意思。

    且,这会子,看他那表情,好似对我没动一下这事儿很是满意?

    他满意做什么?”

    郭团练使还未发觉李大郎眼里那“你作甚?”的疑惑,倒是一旁坐着的万副使看了出来,万副使轻咳了两声儿,郭团练使这才把手从李大郎的肩膀上拿下来。

    转过身儿郭团练使十分和蔼的从帐子角落处拖了一张凳子过来,拉着李大郎让他坐。

    李大郎也没扭捏,只低声道了谢后,就一屁股坐下了。

    郭团练使见李大郎坐下后,竟是直接拉了另一张凳子就在李大郎身旁坐下。

    李大郎这会子心里的想法就更多了起来,但短短几息的功夫,李大郎他也想不出自己身上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让郭团练使这般对他。

    “李队正是家在长安?”

    “是,是在长安。”

    “家中有几口人啊?”

    李大郎用眼扫了一下旁边一直坐着的万副使,又抬眼看了一下尽量对他表现出和煦样子的郭团练使,心里猜着:“难道是团练使家中有女儿,想要给我做媒?”

    不论心中如何想,李大郎仍旧是回答了郭团练使的问题。

    “家中有祖父母,我父亲有弟妹两人,我还有一个弟弟。”

    “哦,好啊,好,人多好啊。

    李队正,能否告知我你父的年龄?”

    李大郎这会子抬起头眼神犀利的看着郭团练使,只见郭团练使脸上带出一丝苦笑来。

    “李队正,你一进来的时候我就说了,今儿个把李队正叫来确实是我的私心。

    实不相瞒,那日李队正与同袍去集市上的时候,我家小儿也正好就在集市上,他偶然看到了李队正。”

    李大郎仍旧不明白,他小心的看向郭团练使问:“我是头一次来这边城,今日更是第一次见郭团练使,郭团练使家的人我就更是不认识了的。

    不知郭团练使的意思是?”

    “啪”的一声儿是郭团练使拍了自己的大腿一下的动静,“那好,我也不与你兜圈子,直接与你说了。

    我家媳妇自小长在这边城里头,她少时其母得病而去,因为我那岳丈是军户,没人照料孩子,因此我媳妇就被送往其外家了。

    后来,岳丈他又娶妻生子,但三十年前边城战乱,岳丈他身死沙场。”

    李大郎这会子紧皱着眉头,他听郭团练使说到现在,心中已然有了猜测。

    不过,李大郎仍旧一言不发,只低头听着郭团练使继续说。

    “可当时岳母已经怀有身孕,岳丈他早前也把这消息往我媳妇外家传过。

    战争胜利后,世道算是安稳了些,我媳妇外家就找上门去了,可家中并无一人,问了邻居皆不知岳母去往何处了。

    没得法子,当时也只能放下此事了。”

    李大郎此时双目瞪圆,他知道,这该是真的。

    “我媳妇少时也在岳丈身边长过几年,对我岳丈的相貌是有记忆的,后来她心中放心不下,还花了大价钱请了画师画了一副我岳丈的小像来。”

    万副使这会子拿着一卷轴走了过来,郭团练使接过来,在李大郎面前打开了。

    画中是一长有络腮胡、鼻梁高挺、脸型方正的男子,这样子与李大兄的长相有七八分相似。

    而李大郎和李大兄能有五六分相似。

    所以,李大郎抬头看向这会子脸上带着些许悲伤的郭团练使,心中想道:“这,是亲人。”

第645章 往事

    郭团练使此时看着李大郎的眼神和面色,他就知道李大郎是知晓这些事的!

    是的,李大郎确实是知道的。

    盖因着在去年李大郎准备离家的时候,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李父李母是单单只叫了李家大房一家子到屋里头说话。

    当晚,李母就着昏黄的灯光,由一旁的李父陪着,对着李大兄李大嫂夫妻,还有李大郎和李二郎仔细的讲了李母在嫁予李父之前的事儿来。

    原道是李母祖籍本就在靠近边城的州府里头,因着当年大旱,为了一口吃的,李母一大家子就逃荒到了边城里头去。

    倒也算是幸运,李母一家子就在边城扎了根儿下来,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

    可边城地方,各部落林立,又有众多西域小国,战争随之而起。

    李母的父兄接连被征召,也把命丢在了战场上,留下李母和寡母两人相依为命。

    不过,后来高宗(李治)雷霆手段,派了重兵强将拼着你死我活的心,总算是打赢了,至此边城才逐渐开始安定下来。

    李父李母屋内,李母双眼无焦点的看着一旁的灯笼,回忆着几十年前的事儿,“那时,才刚安定下来,虽说算是太平,但城外仍旧是有兵士驻扎的。

    但好歹能出门了,在城里的铺子也有几家开了门。

    如此,才慢慢有了一丝人气儿来。

    我那时才刚过了及笄之年,家中只有一寡母,父兄早就死在了战争之中。

    但因着边城连年战乱,女娘稀少,我一过十五,就算家中无父只寡母一人,也有不少人上门求娶。

    我阿娘那时只盼着我能好好活下去,就在这诸多求娶之人之中看中了你们阿耶,孙大头。”

    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这说起来倒也没有当年那般伤感难过了。

    不过,李母还是有几分难受的,说到她的第一任郞婿孙大头,李母抬起头看看李大兄,再看看李大郎,就停了口叹了一口气来。

    这时李父伸出手轻拍了李母一下,李母对着李父点点头,这才继续对着众人讲述过去的那些往事。

    “我阿娘看中孙大头的原因,一是他长得高大健壮,虽然比我大上七八岁,也已经娶过妻有了一个女儿了,但是这般长相,在军中还是个伙长,必是能让我吃饱饭的。

    二是他虽然是军户,但当时大唐打了胜仗,边城外头虽然仍有小股战争,但还算太平。

    且嫁给军户,在这边城里头生活,那些游侠儿是不敢招惹的,安全无虞。”

    李父李母对面坐着的李大兄一家四口听了李母所说,都没说话,他们也都能理解,那般地方,求生才是第一位的。

    “如此,阿娘她就应了你们阿耶,不过三月我就嫁了出去。

    那一日,我也见了你们阿耶的发妻留下的那个小女娃,由她外家领着去的。

    我当时年纪小,害羞的很,只一个劲儿往那小女娃手里塞糕点,话都不敢说。

    我只记的,她叫红娘,眉心处有一颗朱砂色的小痣。

    边城那时才刚脱离战乱,不算繁华,红娘只在家中与我共处了不过十余日,就被其外家接走了。

    红娘外家是行商,在其他州府长居,边城里不过就是有个铺子罢了。”

    听到这里,李二郎面露不解,总觉着有几分不对,但他倒也没直接问出口。

    李母自然是看见了李二郎的样子,她顿了一下后想了想这才对着李大兄说:“我当初也想过为何一个行商家的女娘能嫁予你阿耶?

    我也问出了口,这才知道,想当年你阿翁还活着的时候,是军中旅长,因着这层身份,红娘外家这才把自家女娘嫁予给了你阿耶。

    谁曾想到你们阿翁后来死在了战场上,可那时已经有了红娘了。

    不过,你们阿耶厉害,做了伙长也能好好养活妻女,只红娘其母身子不健壮,得了病,边城那般地界儿,哪里能有什么好医好药?

    病了许久,终是没撑过冬天,撇下红娘去了。”

    李大嫂与李大兄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李大兄心里想的是:“我竟是还有个同父异母的阿姐?”

    李大嫂想的是:“不知这大姑现下可还活着?”

    李母接过李父递过来的杯子,喝了两口后放下,继续对着众人说:“后面的事儿,早前我也与你们说过了的。

    后来,我有了身孕,本以为可以顺顺利利的生下孩子,平平安安的把这日子过下去。

    没想到战争又起,你们阿耶是那日夜里就被喊回军营里去的。

    当下我就有不好的预感,可我一个妇人在这般时候也没什么可以做的。

    日日数着日子过,连生大郎都是隔壁的婶子带着她家的小孙子给我烧了热水。

    可都等我出了月子了,你阿耶也只叫人带了口信儿和银钱回来,人却是没回来的。

    等你半岁了,才见了你阿耶第一面。”

    李大兄努力的回想,也没想起来自己六个月的时候的记忆,实在是那时太小,记不得什么了。

    “如此,每一两个月你阿耶能来家一回,你周岁的时候,你阿姐的外家还给捎来了贺礼。

    可是好景不长,在你一岁半时战争又起。

    我最害怕的事发生了,你阿耶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同袍带回了他的尸身。

    我背上背着你,用家里仅有的钱财办了丧事。

    雪上加霜,不过月余,我阿娘也去了。”

    想起这些,李母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李父拿出帕子上前,伸出手握住了李母的手,好一会子,李母这才缓了过来。

    擦干了脸上的泪,李母看着担忧的望向自己的李大兄他们:“无碍,阿娘就是想起来心里难受了些。

    这些事本也早就该告诉你们,但我总想着咱们就在长安过活,日子平平安安的就好,实在没必要让你们去承受这些去。

    但这回虎头要去边城,我想了想还是得说予你们知晓。

    万一,到了那边儿......遇上了红娘也是有可能的。”

    李大兄点点头,他明白了李母今夜叫他们前来的主要目的了,是让他们了解自己这一房的旧事,主要是让李大郎知晓,万一以后李大郎到了边城,遇到了红娘,别当做是陌生人,那是亲人。

第646章 阿耶他就是长这般样子的!

    “阿娘,那后来呢?”

    “后来,日子也是要过下去的,我就带着你靠给人浆洗缝补过活。

    但不过月余,城门失守,敌人进了城,城里人心惶惶,宵小闹事,我紧闭门户不出,想等唐军出来维持局面。

    倒也真的让我等到了,可那已是三日之后的事了。

    我带着你是躲在了家里早前就挖好的地窖里头才活了下来的。

    等我从地窖里头出来,城中十不存一。

    那时城中处处都是死尸,根本就没法子住人了。

    官家给了消息,剩下的人可以跟着返回长安的大军去往长安落籍去,也可以选择拿抚恤银子在隔壁州府落籍。

    我选了去长安。”

    这一点儿上,众人都是理解李母所做的选择的。

    毕竟当时李母是孤儿寡母,若是选了那抚恤银子去隔壁州府落籍,那就是小儿持金过闹市,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

    所以,李母选择带着当时不到两岁的李大兄不远千里的去往长安城落籍,实属正确选择。

    “临行前,我有想过去找红娘外家说上一声儿的,我去求了官家的吏员,官家只道战乱刚过,还不算太平,劝我还是老实等着,跟着大队人马去往长安才好。

    无奈,当时口信儿也没留,就这么走了。”

    说到这儿,李母抬头看向李大郎认真的说:“所以,虎头,若是你去了那边儿,倘若有人找上你来,你印证印证,可是你那大姑寻来的?

    若是,你给家里来封信;若不是,只当世道如此,你在外保护好自己就是了。”

    所以,此时此刻,李大郎面对郭团练使这一番讲述,心中已然有了七分肯定,这郭团练使的媳妇,就该是小名红娘的那个自家阿耶同父异母的阿姐了,也就是他自己的大姑母。

    “郭团练使,我有一问想要问问郭团练使来。”

    “尽管说,尽管问。”

    李大郎看着郭团练使手中的小像,然后抬头看向郭团练使:“郭团练使之妻的名字可否告知予我?

    若是我想见上一面可否?”

    “啪啪”两声儿,郭团练使直接大巴掌打在了李大郎的肩膀上,“好说,好说!

    除夕日那天军营给兵士都放假三日,除夕那日你跟我回家,可好?”

    李大郎自然没有拒绝,出帐子前,李大郎特意要了那副小像凑近仔细的看了几遍后才还给郭团练使。

    所以,今儿个晚上,回到营帐之中躺下的李大郎闭着眼睛,是真的没睡着了。

    这回没睡着不是担心和挂念远在长安的李家人,而是对于过后要去郭团练使家认亲这一事带来的忐忑和不安才使他睡不着了。

    时间过得飞快,没等李大郎想个明白,就到了除夕。

    李大郎提着前几日托人买来的四样礼出了军营大门,刚出来,就在右边看到了站在马车旁的郭团练使了。

    而郭团练使身旁还站着一个满脸稚嫩的约莫和李三郎差不多大的少年,李大郎猜测这该是郭团练使的幼子了。

    到了近前,李大郎行了礼后,就听郭团练使说:“我骑马,你和万副使还有我家这小郎坐马车去吧。”

    李大郎自然应了这话,那小郎很是有眼色,先是对着李大郎行了礼,不待李大郎还礼,就伸手去接李大郎手里提着的礼物,满脸笑容的看着李大郎口称:“表哥,我来。”

    李大郎对于这称呼很是有些不适应,不过大概率他自己就真的是人家的表哥,他也不好拒绝这份善意。

    只得模糊着应了一声儿,跟着这小郎君上了马车。

    而在这马车去往郭团练使家的路上,万副使十分好心的与李大郎仔细讲了郭团练使家的状况。

    郭团练使与红娘是少夫老妻,是的,红娘比郭团练使要大上五岁。

    这其中故事万副使自是没说,只是大概和李大郎交代了一句。

    “嫂子她与团练使生有四子,这个就是最小的那个。”

    边上坐着的小郎君不愿意听这话了,赶忙对着李大郎道:“表哥,我不是那个,我叫郭江。”

    万副使笑了笑,对着李大郎继续说:“郭大郎早已娶妻生子,一家子不在此地,在另一处边城里头。

    郭二郎就在咱们这处城外的边军之中,已是旅长。

    郭三郎与你差不多岁数,不过因为他不通武艺,一直就住在隔壁州府的外家,是个读书人来。

    郭四郎就是这个了。”

    “万叔叔,我叫郭江啊!”

    过了一会子,马车就停了下来,郭团练使也在外喊了几人。

    等李大郎提着礼下了车,就看到马车是停在一个小门脸的铺子外头的。

    “家里开的铺子,走,快进去吧。”

    李大郎不过跟着郭团练使走了两步,就从铺子里头跑出一个头戴银簪穿着一身儿靛蓝色衣衫的妇人,只见这妇人的眉心处,正是有一颗朱红色小痣!

    是红娘!

    是李大郎的大姑母!

    红娘跑到铺子门口,就看到了李大郎,红娘停了脚步,就那么站在门槛前看着李大郎,不过几息的功夫,红娘就泪流满面,浑身都是悲伤的气氛。

    李大郎呆愣住了,他此时此刻,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的好,只好什么也不做,就那么笔直的拎着礼物站在铺子门口了。

    未等郭团练使出言安慰,红娘一下子就来到近前一把抱住了李大郎,口中喊着:“孩子,好孩子,像,真像!

    阿耶,阿耶他就是长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啊......”

    当然了,这父子或是祖孙之间长的像是有道理的,也是常见的事。

    可红娘这般认定,多半还是她几十年来的心病罢了。

    李大郎浑身僵硬,他感觉得到红娘是真的悲伤,也是真的看到他感到高兴,但李大郎也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该说些什么,还是做些什么。

    总之,场面一时有些尴尬起来。

    最后,还是郭团练使上前拉开了红娘,此时李大郎感觉自己肩膀处的衣裳已经被红娘的眼泪濡湿外面那一层了。

    “别哭了,这大好的日子,哪里是该哭的?

    赶紧的,擦擦泪,迎了我这外甥进门去。”

第647章 认亲

    李大郎在郭家感受到了顶级的,甚至是让他觉得有些窒息感的,单方面的来自红娘的亲情。

    从进了门红娘就拉着李大郎的手不放,等在正堂里头坐下了,红娘那是有把桌子上所有的点心瓜果都往李大郎的嘴里塞的意图,是生怕李大郎亏了嘴。

    这种窒息的亲情一直持续到中午这席面开席都没有停下。

    郭团练使面对李大郎那求助的眼神赶紧移开眼去,就当自己看不见。

    郭团练使跟大部分边关的兵汉都一样,那就是“在外自己是个好汉子,回家了自己就是媳妇身后的好汉子!”

    所以,郭团练使那是一句话也不敢说,就怕引来红娘的不高兴。

    李大郎无法,他就看向了从一见面就热情的冲着自己喊的小表弟郭江,郭江是比郭团练使还要绝,那脸就差直接伸进碗里头去了,别说是抬头了,整个儿身子都是趴伏在桌子上的。

    最后还是万副使瞧不过眼了,他轻咳了两声儿,对着郭团练使问:“二郎是在营中值守?

    晚上守岁时可能来家?”

    红娘听到自家二郎的话,这才抬眼去看郭团练使,让李大郎得以稍稍松了口气。

    李大郎拿着筷子,左手摸了摸自己鼓鼓的肚子,他心中想着:“真是再也吃不下去了。”

    “二郎傍晚应是能回,守岁倒是能一块儿,只不过这会子他得在军中值守,是回不来了。”

    吃过午食,众人齐聚正堂,李大郎端着消食的茶水一连喝了两大杯还不够,给自己倒了第三杯一口口的喝着。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些边关过年的习俗,聊了聊开春后互市的事儿,时间就过去了小半个时辰。

    李大郎看着红娘眉心上的朱红色的小痣,把话在心里咀嚼了半晌儿,这才起身对着上首坐着的郭团练使和红娘行了一礼。

    “郭团练使,实不相瞒,在我离开长安之前,我阿婆确实是找了我说了长辈的陈年往事。

    阿婆也叮嘱过我,若是到了边城,遇到与我阿娘年岁差不多的眉心处有一小痣的妇人,可上前询问。”

    此话一出,本来情绪就不稳定的红娘这会子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嚎啕大哭了起来。

    之前刚看到李大郎的时候,红娘还能隐忍一些,压抑着嗓音只默默流泪。

    这会子红娘得知李母也未曾忘记她,还记得在这边城有人在等她,红娘就实在忍不住了,一腔感情倾泻而出。

    红娘少时失母,年幼失父,得亏外家有能力还能带着她躲避战乱,好生把她养大成人。

    要不然,这世上还有没有红娘这人尚未可知。

    三十年了,已经过了三十五岁的红娘,她现在仍旧记得当初李母与其父成亲之时,李母腼腆的红着一张脸抱着她坐在床上,把桌上的点心糖果子都往她手里塞的样子。

    李母当年也是养过红娘的,虽然只有小半年的时间,因着战乱,红娘外家担忧,为了红娘好,还是从孙家把红娘接走了。

    “啊,阿娘她,她还记得我!

    她没忘了我!

    阿娘,阿娘,她记得我!

    她记得红娘,记得我!”

    红娘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是郭团练使上前哄着,好一会子红娘的气息才平稳下来。

    李大郎对于李母曾经养育过红娘这事是当真不知晓的,毕竟李母并没有对他们说过这事。

    “虎头,你是小名叫虎头是么?

    你坐过来,与我好生说说阿娘她带着阿弟离开了边城后的事。”

    “......阿婆就与阿翁成亲,后生了二叔和小姑。

    二叔娶妻后育有三子,小姑和离后带着露珠儿回了家来。”

    这边关上的对于女娘再嫁这事儿实在是不学长安那些卫道士那般在意女娘的贞操。

    毕竟一是女娘稀少,二是女娘能生育,三是边关人少,娶了寡妇后虽然是要养寡妇带来的儿女,但这儿女都是家里的一个劳力,甚少有不愿的人家。

    所以,此时李大郎见在座众人对于他说的李三娘带女和离归家这事并没什么大的反应。

    “露珠儿?是个小女娘么?

    好啊,好,我这生了四个都是儿郎,大郎媳妇生的也是儿郎,我就想要个小女娘来疼。

    好,好。”

    之后,李大郎又细细碎碎的把李家的情况与众人说了听,当众人听到说李二郎已然进了官场,都很是震惊。

    “厉害!

    还未及冠就已出仕,这般厉害,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这是来自郭团练使的赞叹,万副使在旁虽然没说写什么,但看那样子也是觉得李二郎是个厉害的。

    众人待得听闻李三娘成了长安城里第一个女医不说,还把自己救人的技法都教给了太医署去,这可真真是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万副使因着与郭团练使是过命的矫情,又是绑定在了一处,且万副使并无子嗣,这才与郭家关系紧密。

    但一般情况下,对于郭家的家事万副使都是不会多嘴的,可这会子万副使听了李大郎的话后,他没绷住,差点儿站起来,好生才忍住了,但仍旧高声对着李大郎问:“竟是李家三娘子出的法子么?

    我之前还感叹过,这回这仗咱们靠着利器虽然得胜了,但仍有不少兵士受伤。

    若是按着往常,十人里头能活下来二三人已是幸事了。

    可因着太医署的新技法,说十之七八有些夸张,但十之五六都是能活下来的。

    你我皆是军中人,这战场上能活下来的老兵那可都是宝贝!”

    万副使最后还是站了起来,他走到李大郎身前,十分认真的说:“这李三娘子当真大义大才,没想到竟是自家人!

    当得我一拜,为军中兵士,为他们的家人!”

    李大郎哪里能受这一拜,赶紧起身躲开了去。

    就着李三娘的事儿,众人又是一通好说,说到夜幕降临,郭家二郎都从军营之中骑马归家了。

    李大郎这见了郭二郎自然又是一阵见礼,略说了会子话后,李大郎提出:“既已见到阿耶的亲人,大姑母、大姑父,儿想要祭拜阿翁一番,尽儿孙之孝道。”

    上香,躬身,叩首三拜,如此算是完成了今日李大郎的认亲之举了。

第648章 新的一年开始了。

    李家今年这年过得很是热闹,虽然少了在边关的李大郎,但今年梁老医师、邵阳小少年、房承先都在李家过年不说,李三娘还请了宋茯苓父女两人、铃兰和小平安来。

    如此,加上李家自己人并一直都在李家寄居的吴巧兰和宝丫。

    这二十多口人别说李家正堂了,就是偏厅里头都坐的满满当当了的。

    人多,一共开了四桌,男人们开了两桌,女人带着孩子又开了两桌。

    因着要守岁,以李父、梁老医师为首的男人们就在正堂里头喝茶说话,而李母为首的女人们就带着年岁小的孩子在偏厅里头吃点心说话聊天。

    李三娘正在和露珠儿、秋香两人一块儿玩翻绳儿,三人玩的有来有往的;

    李大嫂已经出了月子了,但这身子骨儿还是没完全恢复,她坐在矮塌上头,旁边是已经睡着的小六郎;

    矮塌前头的圆桌前坐着李母、李二嫂和吴巧兰母女以及铃兰;

    而小五郎这会子正和小平安一快儿跟在宋茯苓身旁,三人在玩儿邢家给李三娘送的年礼里头的益智游戏,叫作“大富翁”。

    三人趴在圆桌旁的小几上玩的不亦乐乎。

    李母抬眼看看周围这一圈儿,心里就想起了在外的李大郎来了:“也不知道虎头明年这什么时候能回来?

    看这样子怕是还要再有小半年才能回来了。”

    矮塌上半倚靠的坐着的李大嫂听到李母这么说,她看了看身旁的小六郎见他睡得香甜,这才起身来到圆桌坐下,她伸手给李母添了茶。

    “阿娘,虎头那么大个儿人了,还能照顾不好自己?

    我看那,明年夏至的时候该是就能回来了,到时候阿娘瞧着吧,肯定能回来。”

    众人就从李大郎什么时候回来聊到了这边城互市的事儿,然后说到西市上的新鲜花样儿事儿来。

    说着说着,已到深夜,虽然坊中有不少人烧爆竹的动静,但还是能听到更士打更的声音。

    “得,这再有半个时辰就到子时了,我去厨房烧水去。”

    吴巧兰起身一走,李二嫂就跟着去了。

    剩下的铃兰哪里好意思再坐着,她看小平安在那儿玩游戏玩的聚精会神的,就也起身去了厨房。

    待到子时,一人一小碗汤饼吃了后,年岁小的孩子们早就玩累了,吃过汤饼后一个个的眼睛就都迷糊了。

    李三娘抱着已经睡着了的露珠儿和李母她们打了招呼后,就和秋香回了自己的院子里头去。

    待得把露珠儿安顿好了,秋香这才从怀里拿出一个锦囊递给李三娘来。

    李三娘一脸“不是吧”的表情,就不想接那锦囊。

    秋香觉得好笑,她拉起李三娘的手把锦囊往她手里一塞,这才笑着说:“三娘子,快打开看看吧,是先生让我给你转送的。”

    李三娘只想在这除夕日好好过个节,一年到头来,也就这几日能好好歇一歇,陪陪露珠儿,不用动脑子的了。

    这会子却还要接收来自不可先生的密信,李三娘当真是没什么好心情的了。

    “先生也真是的,这大过年的哪里还能让人干活?

    先生他一年到头都不给自己放假的么?”

    嘴上嫌弃是真,但李三娘手上也没停,打开来看后,李三娘的表情逐渐变得有些心虚起来。

    李三娘抬头看向秋香,脸上讪讪的说:“先生在上面说开春后就要组织牛痘接种的事儿,问我要不要参加?

    还说,待得这牛痘接种的事儿告一段落了,就给我请功。”

    “那不是好事么?

    三娘子说不得能像男子那般得个官做呢。”

    李三娘摇摇头:“做官我是不敢想的,能得几句褒奖,让我在医师这行当里头的地位升上那么一等,我就满足了。

    我身为女娘,年岁又轻,说话的分量不足,要是我有了几分上面给的威严,至少我那些保护妇人和儿童的法子都能提出来了。”

    两人又说了两句,这才分开各自去休息。

    翌日,元正日,新的一年开始了。

    李三娘五更天的时候就被坊里头的人放的爆竹声儿给吵醒了,只她不想起,转过身搂着露珠儿就又睡了。

    可今儿个是元正,哪里能容得李三娘就这么睡懒觉的?

    不过又躺了一刻多钟,李三娘就起来了。

    等李三娘、露珠儿和秋香三人出了院子后,在正堂里头给李父李母见了礼,问了好,李家一大家子也都聚齐了。

    如此,众人这才跟随李父开始给祖宗祭祀,李父念了祝词,首个上香后,李家众人这才跟着一起上前上香、叩首、三拜。

    “三娘,待会儿去了王家,可收着些脾气,别弄的场面难看。”

    是了,今儿个李三娘还是得带着露珠儿去王家吃饭,给王家婆子、王子恒好脸色看,毕竟那是露珠儿的生父和祖母。

    这回,李大兄提前就说要陪着去了,本来李三娘的意思是有李二兄就成,让李大兄这个好不容易能休假在家的人,在家好好陪陪李大嫂和小六郎的。

    可李大兄却不愿意:“我怎的不能去?

    哪里就耽搁陪你大嫂了?

    不过就是去王家吃顿饭,申时(15:00)前就能归家,费不了多长时间。

    我得跟去看看,王家那个二郎有没有不学好,万一他给你和二弟气受怎么办?

    二弟性子好,就是被人骂到眼前了,都不带动手的。

    你放心,大兄去了,只要他们态度好,大兄也不会动手的。”

    李大兄都这么说了,李三娘哪里好再说不让他去的话。

    所以,三兄妹带着露珠儿,加上秋香和老十这就赶着马车出了李家往王家去了。

    当然了,马车上头还有李母给准备好的六样礼,对于露珠儿李三娘这回就没再叮嘱她什么话了。

    毕竟露珠儿也大了,不是小童儿了,她已经明白这是去她阿耶家了的,也知道礼仪,懂得叫人。

    所以,李三娘只告诉她这是要去王家给她阿耶拜年,让她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得了。

    而露珠儿小小的人儿,记性倒是好,她还记得上回中秋节时去王家看的她那同父异母(其实不是)的阿弟来。

    “阿娘,这回也是能见阿弟么?”

第649章 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了吧?

    李三娘带着露珠儿和李大兄、李二兄同秋香和老十一起上了王家的门,这回不知是因着上回中秋节时露珠儿非要见那小郎君的缘故,还是怎么了的,没用人开口,这小郎君这会子就在正堂里头等着呢。

    “阿弟!”

    露珠儿当时看见比自己还小的孩子的时候,自然是高兴的喊了出口。

    露珠儿没看见王子恒脸上那表情,实在是有些好笑的。

    倒是王大郎城府深,就算明知道这小郎君不是自家血脉,但也没说不给脸,竟还招呼那小郎君上前与李三娘他们见礼。

    李三娘此时不得不感叹,能做到王大郎这般地步,王大郎是真的厉害,至少王家阿翁当初临死前把王家一大家子都托付给王大郎的时候,考虑的是对的。

    这一顿在王家的饭吃的算是平安无事,王婆子除了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之外,倒也没什么冲突。

    但让李三娘最意外的是,这饭都吃完,茶都喝了一杯后,李家众人正要起身告辞的时候,王子恒这人竟是请了李三娘单独去院子里说话。

    李二兄还没说什么,李大兄一马当先就道:“单独说什么?

    我家三娘和王二郎你可没什么好说的!

    要说什么,就当着我们的面儿说,我倒是要看看你王子恒能说出什么好听话儿来。”

    李三娘本来都决定跟随王子恒去院子里单独说话了,她怕是和露珠儿相关的话,结果李大兄都这么会说了,李三娘只好停住脚步,她想了想觉得也是,有什么不能当着大家的面儿说的?

    如此,王子恒只得转过了身子,就和众人站在王家正堂的连廊下。

    一边站着李三娘他们,另一边站着王大郎他们。

    当时的气氛很有些剑拔弩张的意思,不过李三娘拉了李大兄的胳膊,走到前头,看着站在王大郎身旁的王子恒问:“我大兄说的是,你我之间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你若有事只管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就是了。”

    王子恒的脸色一瞬间黑了一下,不过王子恒倒是变脸变的快,不过几息的功夫就又变得脸上带着些笑意的样子了。

    李三娘好笑的看着王子恒表演,好整以暇的看着他,倒是没能猜到他能和自己说些什么来。

    王子恒上前一步,走的离李三娘近了一些,李三娘没动,她只那么站着,对于王子恒的行为很是有些不屑一顾。

    不过,李三娘倒也是真的这么想的,若不是为了露珠儿,她这辈子是一眼也不想再看见王子恒这个自私的损人利己的人了。

    多看一眼,李三娘都怕损了自己的气运。

    “三娘,我们虽然和离了,但是你看我们之间还有露珠儿这个孩子。”

    李三娘点点头,表示自己有在听。

    露珠儿这会子在秋香怀里,她听到自己的阿耶提到自己的名字,就看向了王子恒。

    可王子恒竟然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停了口,李三娘略等了两息后,见王子恒仍旧是不开口,就直接转过身去,抬脚就往秋香那头走。

    见李三娘这般作态后,王子恒这才着急了,他赶忙喊了出口:“三娘,”李三娘转过身子看着王子恒,脸上有着十分明显的不耐烦。

    “三娘,我瞧你与我和离后的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未曾相看嫁人。”

    李三娘正了正身子,这会子她听了王子恒这话,心里猛然就窜出了个想法来。

    “怎么听着这王子恒的意思,他这是有想找我复合的那个意思?

    这个晴天大霹雳!

    今天可是元正啊,要是新的一年第一天都这么衰,我这一整年还能不能好啊?

    绝对不能让他把这话说出口!”

    李三娘未待王子恒再次开口,直接看着他大声儿说:“你闭嘴!

    我与你早就和离!

    我登门王家,回回都有我兄长一起,我来王家不过是看在你是露珠儿的生父的份儿上。

    你我虽已陌路,但你是露珠儿的阿耶,你就该养活露珠儿,你王家没少露珠儿的抚养银子,那我带露珠儿上门看看你这个阿耶,合情合理。

    我李三娘往后是否二嫁,那是我的事,与你,与王家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还望你要点儿脸,在露珠儿面前至少还是做个阿耶该有的样子来。”

    说完这些,李三娘也不等王子恒反应,直接转过身儿,对着李家大兄他们说:“大兄、二兄、秋香,咱们走。”

    在王子恒说到李三娘“一直未曾相看嫁人”的时候,李大兄的拳头就捏紧了,他心里想着,要是王子恒胆敢再多说一句,他就给他两个大拳头让他知道知道好歹来。

    李家众人都走出了王家正堂的连廊来到了院子里头了,王子恒仍旧不死心,他快走了两步来到李三娘身后,拉着李三娘的胳膊,李三娘转过身,用眼神示意李大兄别动手。

    李三娘稍一使力甩开了王子恒的手,王子恒的手就被甩开了。

    王子恒见状,倒也没继续纠缠,他看着李三娘嘴里快速的说:“三娘,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了吧?

    你一直没有二嫁,是不是放不下我?

    三娘,我都知道,我都知道的。

    三娘,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再娶你一次,三娘,你......”

    “啪”的一声儿掩盖住了王子恒后面的话,李三娘甩了甩手,实在是这一巴掌使得劲儿有点儿大了,把她自己的手都打麻了。

    “你打我?”

    “嗯,我打你了。”

    王子恒一脸不可置信的捂着有红彤彤的巴掌印儿的脸,他看着脸上满满都是无所谓的李三娘,若是此时能放大王子恒的内心,那大概就是“怎么可能?你怎么敢?李三娘敢打我?”

    李三娘打完了这一巴掌后,理都不理看都不看王子恒一眼,她对着王子恒身后的王大郎道:“还请王大郎君管好了这人儿,若是就这么放出去了,惹了别人了,可不就是我今儿个这一个巴掌能解决的了,怕不是会祸及王家。

    这我倒无所谓,只到时候别带累了露珠儿就是。”

    李三娘说完,就招呼着抱着露珠儿的秋香往外走,而跟在后头的李二兄就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李大兄重重的“哼”了一声后,才跟着李家人离开。

第650章 打小孩儿可不好。

    往李家回的马车上,李三娘把露珠儿抱在怀里,让她坐在自己腿上,心中想着该怎么向露珠儿解释自己打王子恒这件事。

    李三娘还没想好怎么说呢,倒是叫露珠儿的一声儿“阿娘”给叫回了神儿。

    “露珠儿是渴了?”

    秋香听李三娘这么会所,就要打开马车里的暗格儿拿出茶壶给露珠儿倒水,结果露珠儿摇摇头,她软糯的声音在马车里响起。

    “阿娘,珠儿不渴。

    阿娘,珠儿知道阿娘不是故意打阿耶的,是阿耶说了不好的话,阿娘才打他的。”

    李三娘的眼睛瞪了起来,她是真的没想到露珠儿小小的人儿竟然能说出这般有条理的话来。

    李三娘对面坐着的李二兄来了兴致,他引着露珠儿问:“珠儿怎的知道是你阿耶不好?”

    露珠儿很是自然的说:“阿娘早就与珠儿说了不会二嫁了,珠儿不会有亲阿弟了,阿娘就只有珠儿一个儿,以后珠儿是要一辈子守着阿娘的。”

    就连马车外车辕上坐着的李大兄听了露珠儿这话都觉得十分惊奇,李三娘这会子淡淡的解释道:“露珠儿之前问我大嫂生了小六郎后,我什么时候生小七郎?

    我告诉她我没法子生小七郎,以后就只她一个孩子了。

    没想到,她倒是记到心里去了。”

    “阿娘?”

    “嗯?”

    露珠儿喊了李三娘后,她示意李三娘低头,李三娘低头后,就听露珠儿小小声儿在李三娘耳边说:“阿弟说阿耶不好,阿弟说,阿耶打他呢。”

    露珠儿说完这句,眉头都皱了起来,她摇了摇头后坚定的说:“阿娘,打小孩儿可不好。”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我家露珠儿当真是聪明的紧。

    来,二舅抱,你好生与二舅说说你阿弟是如何说的?”

    李三娘无奈,只得让李二兄从她怀里接了露珠儿过去坐。

    李三娘和秋香两人对视一眼后,也笑出了声儿来。

    盖因着露珠儿那句“打小孩儿可不好”这话是之前在李家,李二兄见小五郎太调皮,那一日在院子里拿着扫帚作势要打小五郎的时候,李母不同意上前挡在小五郎身前,她对着李二兄说:“你们三兄妹,自小到大我可是一个手指头都没动过的!

    你大兄少时性子急躁和人在街上打架,回家来我可打过他?

    你自己在书院的那两年,给我和你阿耶惹了多少事来家?

    我和你阿耶整日里去给人赔礼道歉,可回家来打过你?

    这打小孩可不好,好人家谁会打孩子?

    你给我把扫帚放下,好好与孩子说。”

    李二兄哄着露珠儿说了她在王家时与那小郎君坐在一起时听那孩子说的话来。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那小郎君在王家虽然有饭吃有衣穿,但在王家过得并不算好,动辄王子恒就会骂上两句,有时候还会踹上两脚。

    “这拿一个小童儿撒气,哪里是大丈夫所为?”

    李三娘见露珠儿并未因为自己打了王子恒一巴掌这事儿而留下心理创伤,这才放下来来,不过她心里也警示自己,下回坚决得忍住了,就算实在忍不住也得让秋香把露珠儿带远些,别让露珠儿瞧见的好。

    等几人回了李家,李母就在门口等着,露珠儿一下车,就被李母抱在了怀里。

    李母很是亲香了一会子露珠儿,才放她下地去和小五郎玩儿去。

    然后李母就问起了今儿个李三娘他们去王家的情况来了。

    等李母听到王子恒说“我可以再娶你一次”的时候,李母心里一股子火直窜脑门顶。

    “我没等他的话说完,就狠狠打了他一巴掌......幸好露珠儿没害怕,她还记得阿娘说的话呢。”

    “打小孩儿可不好,哈哈,哈哈,阿娘,露珠儿可真是阿娘带出来的,阿娘说的话露珠儿都记得呢。”

    听到这块儿了,李母哪里还有气?

    她心中就只剩对露珠儿的担心了,不过她转过头去,看着和小五郎俩带着家里的四只狗围着树转圈儿玩得很开心的露珠儿,心里的担心放下不少来。

    “得了,你也别气了,一年到头就那么四次得上门去,忍忍吧,忍忍就过去了。

    只下回若是再如此,可万不要让露珠儿瞧见了。

    不过,王家大郎是个有脑子的,该是回头能管管王子恒,有王大郎约束着王子恒应该不会乱来。”

    ......

    正月初三,小雪。

    今儿个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因着李大嫂要坐双月子,这回倒是没和李大兄回蒋家了,而是留在了李家。

    不过,李大嫂不好回去,李大郎和李二郎两人仍旧是带着李母准备好的礼物出了门去。

    这姻亲之间该联络的感情自然还是要联络的,要不然怎么叫是姻亲呢?

    李二兄和李二嫂两人倒是早早的起了,毕竟吴家在城外吴家村,离得还是远了些,不像李大嫂的娘家蒋家就在长安城里头。

    李母帮着把准备的礼物都一一搬上马车,“若是回头雪下的大了,那就在亲家家留宿一晚就是了,不着急回来。”

    “哎,阿娘,我知道了。”

    如此,李二兄和李二嫂两人带着李三郎、小四郎和小五郎离开了李家,赶着马车往城外去。

    李母在门口看着李二兄赶得马车拐弯儿走远了看不到了,这才回过头来看着拿着撒了芝麻的饼吃的开心的李三娘和露珠儿两人,李母对着李三娘问:“马车让你二兄赶去了,你今儿个出门怎么办?

    是让老十出门再去叫辆马车?

    这天,”李母抬头望望天,“怕不是还得继续下,街面上能有人出车么?”

    李三娘嚼着这芝麻饼越嚼越觉得香,没等她回李母的话,一直沉默寡言话少的老十这会子站出来对李母道:“不碍事,会里还有车,现下就停在后院儿里头,不耽搁三娘子出门去。”

    “那行,秋香、老十,你俩也去厨房拿饼吃去,等着三娘喊你们,你们得等到晌午都等不到。”

    “阿娘。”

    “你多大个儿人了,光知道自己和露珠儿两个人儿吃,不知道喊秋香和老十吃?”

第651章 若是女娘,我就更高兴了。(宝子们,记得看今日作话啊~)

    在吃过了芝麻饼后,李三娘这才带着露珠儿和秋香上了老十赶的马车,并带上了李母给准备的礼物,出了李家的门往郭家去。

    是的,去郭家,在正月初三这天。

    盖因着去年年底李三娘收到郭五娘给李家送来的年礼后,没过几日就又收到了郭五娘托人送来的短信。

    信中写着,若是李三娘初三这日要是有空的,能否登门郭家?

    郭家主要是想请李三娘上门给看看郭五娘的肚子里的孩子是否康健。

    这子嗣之事对于郭五娘来说当真是大事,郭家从上到下对此都十分在意。

    就算是正月了,虽是不好大张旗鼓的请医师上门,但这不是李三娘和郭五娘有除了医师与病人之外的私交在么?

    为了子嗣事,也就顾不得正月里来就请李三娘这个医师登门了。

    当然了,这请李三娘登门的由头用的是,许久不见的闺中密友思念的很,这才正月里头来登门拜访了。

    嗐,这高门大户做事总爱给自己套层皮,李三娘已然明白了这做事的套路了,倒也没觉得有甚,想着初三那日自己本就在娘家,就应了郭五娘的请。

    马车一出了李家的门,露珠儿自己就拉开了车帘儿,她伸出手去接车窗外因风飘进来的雪花儿。

    李三娘是不禁让露珠儿这般玩儿的,刚才马车还没出门的时候,李母就不准露珠儿拿手去接雪花玩儿。

    按李母的话说就是:“女子的躯体那是金贵的很,自小就不可受寒凉。

    露珠儿虽然还小,但也得自小就注意着些。”

    李三娘自然不会当着李母的面反驳她的话,不过离开了李母的视线之后,李三娘也不拘着露珠儿的孩童天性。

    不过是接个雪花玩儿么,又不是一整个儿空手去抓雪,倒也不必如此娇贵,那般活着也太累了些。

    李三娘只希望露珠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希望她健康快乐的长大。

    等李三娘感觉到外头刮来的风大了一些的时候,她才拉过露珠儿,把车窗的窗帘放下了。

    “好了,起风了,不玩了,等回头阿娘给你弄个手套戴着,要是雪下的大了,还可用来玩雪。”

    “阿娘最好啦。”

    马车的车轮在路上留下的车辙痕迹,不过一会子就被飘下来的雪花给掩盖住了,然后又有新的车辙留下,周而往复。

    小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是到了郭家的门口。

    李三娘她们刚拉开门帘准备下车,就看到了在门口的屋檐下一直等着的婆子,这婆子直接迎了上来:“李三娘子,劳累你了,快,马车直接赶进去就是。

    夫人和五娘子早就吩咐了的,三娘子是贵客。”

    李三娘虽然不是那等趋炎附势之人,但能被人如此礼遇尊重,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而且,现在这会子天上的雪是真的下大了的。

    虽然出门的时候李母就给露珠儿带了她的小披风来的,但能不让孩子在这般天气下走路受寒气,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所以,老十直接就着郭家仆从的指示,从一旁的二门赶了马车进去,这马车就一直赶到后院儿的院门口才停下。

    李三娘这会子才抱着披着披风的露珠儿下了车,秋香跟在她身后提着李三娘那大大的医箱,而老十早已经被郭家仆从引着往停放马车的地方去了。

    进了院子后,李三娘姣好的视力这会子就看到了廊下等着的郭五娘同郭叔母两人。

    露珠儿被李母教的好,一点儿也不怯场的,在李三娘放她下地后,小小的人儿十分标准的动作给郭叔母和郭五娘见了礼。

    这一下子,可是把一大一小两个女娘给喜的不行。

    郭叔母直接走上前拉着露珠儿的手来到偏厅里头,抱了她到椅凳上,问她桌上的点心果子可有想吃的,那样子当真是恨不得把这桌上攒盘上好吃的都喂给露珠儿的好。

    “郭阿婆,珠儿想吃那个金色的果子。”

    “哎,这是糖渍的油果子,”郭叔母先是抬头看向李三娘,见李三娘点头后,她这才拿了小碟子夹了一块儿油果子放到露珠儿的面前,“吃吧,要是觉得太甜,吃两口尝尝味儿搁下就成。”

    这会子李三娘和秋香已经被郭五娘请着坐下了,李三娘碍不过郭五娘非要请她脱鞋上矮塌,郭叔母也是在旁道:“三娘子何必见外?

    本来这般的天这样儿的日子请你上门就是我们的不对了,你还对英英(郭五娘)有大恩,别见外,直接上榻就是了。”

    如此,李三娘自是不好再推辞,这才脱了鞋上了矮塌上盘腿坐下了。

    秋香就直接在旁找了椅子靠着矮塌坐了,众人这才好好的开始说起话来。

    这个流程李三娘是早就熟悉了的,高门大户嘛,最爱寒暄了。

    李三娘她也习惯了如此,就着桌上的点心果子和郭五娘以及郭叔母闲聊了起来。

    “......那地儿确实是赶不及长安繁华来,但郞婿他是一地父母官,我又是官家夫人,平日里倒也没什么事儿,得闲了还能去乡下看看风景来。

    那里人少,景色倒是有几分野趣。

    若不是路途遥远,少不得给叔母和你带些土产来的。”

    露珠儿吃过了那油果子,郭叔母就让婢女拿了九连环等益智的玩具,抱了露珠儿去一旁的另一张矮塌上,由婢女哄着玩儿去了。

    然后,郭叔母让婢女搬了椅凳来到矮塌前坐下了。

    “五娘她那郞婿少说得在那地儿呆上三年,若是没什么政绩,少不得是要呆五年的了。

    五娘她这胎,我可不放心让她再返回去,自是要留她在长安才好。”

    李三娘心中想着:“可算是说到怀胎上去了。”

    “来,五娘子伸手我瞧瞧。”

    “康健的很,养的好,虽已过了两个月了,但这三月前还是注意着些的好。”

    郭五娘虽然早就请过医师了,也确诊了自己有了身孕,但现下被李三娘肯定后,她这心里的大石头才落地,她还是更信任李三娘一些。

    郭五娘看着另一处矮塌上玩儿的露珠儿,她摸着尚未凸起的小腹小声儿道:“不拘男女,是个康健的就好。

    若是能像露珠儿这般的小娘子,那我就更高兴了。

    女娘终究是比儿郎更贴心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284/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最新章节! 作者:糖油粑粑真好吃所写的《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为转载作品,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介绍:
李明芳她穿越了,穿成长安城里长寿坊一家医馆夫妇的老来女。

穿越竟然还有福利,任务系统+一个软糯幼崽!

这个大唐不是印象中那个大唐,中间历史拐了弯。

与前夫和离,谈判争取幼崽的抚养权;

第一次金手指抽奖竟然是个手术器械包!

历尽艰辛重走行医路,竟然有人要娶我做填房?

求放过!

不愧是大唐,架空的大唐也是灿烂多姿啊,胡商、胡酒还有胡女,让人目不暇接。

什么,这美貌胡女竟是来找我治花柳病!

敝帚自珍怎么能行!大家广泛交流切磋才能促进医学进步!来来来,都来加入我李三娘的兑换堂啊!

刚要带着阿娘、大嫂、二嫂走出家门,发光发热,就猛然发现阿耶背后的身份很不简单。

大唐竟然真的有不良人,不良人里还有娇滴滴可爱的小姐姐,要贴贴。

什么?让我做间谍?可我只是个妇产科医生啊!

一步步,从小小两间房的医堂,到遍布整个长安城各坊的三姑六婆工作会,从海姆立克急救法到心肺复苏,从顺产侧切到开腹取子,李三娘,在大唐在长安烙下了自己的印记。

李三娘开启了自己在大唐活色生香的日子。

无cp文。
立意:自强不息,勇敢奔向美好新生活!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