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扬天下TXT下载明扬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扬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何昊远     明扬天下txt下载     明扬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05章 突破口

    ***

    大秦军中的佥事官,确实比较特别,他们通常文化素养比较高,而且从职责上算,他们的职责属性也属于文职。

    但他们又确确实实是军人,因为他们在军事学院接受的都是军事化的教育模式。

    而且,佥事官并不一定只能限于担任军中的文职,很多人凭借自己的指挥才能,从佥事官变成将军,直接指挥军队作战。

    他们这种军中的文职和武职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他们文化素养既高,接受的又是军事化的教育,做事的效率往往比那些死背四书五经,通过科举出仕的正统文官高。

    如果让他们由“将”入“相”,担任朝中的文官,他们应该完全可以胜任,甚至做得更好。

    如果能从这方面再开一个口子,另辟蹊径,那么科举取士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就会慢慢的动摇。而只要动摇了这一点,也就好办了。

    要改革科举,那就等于是在动天下读书人的奶酪,这其中阻力之大,不用想就知道,如果行之过急,必须可能导致人心涣散,甚至天下大乱。

    对于这件事,秦牧可谓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对朝中大臣一点口风也不敢透。

    正所谓: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是以,秦牧连最信任的心腹大臣都不敢使之得晓,惯常用的在《大秦时报》上先以舆论造势的手法,也不敢再用。只能小心翼翼地,先从其他渠道一点一点地浸润。

    这天宣政殿的常朝上,商议吏部主事空缺之事时,御史李思提议由中军都督府下辖都佥事官李国维补缺。

    这个提议让朝堂静了一静,秦牧适时说道:“李国维乃前明举人出身。精明强干,主管中军都督府考功赏罚之事,知人善任,把本职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中军都督府年年评优。让其转入吏部,同样是主管考功之职,倒也恰得其所。李御史所荐,朕觉得可行,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呐?”

    在宋明两代,文官担任武职再平常不过。但是武将要想改任文官,却不是件轻松的事。

    举个例子,宋代的狄青,战功赫赫,皇帝很喜欢他,让他出任枢密使,枢密使在宋代掌管调兵权,严格来说,这还是属于“武”的范畴;

    只是因为在宋代。枢密使一直是由文官把持,已经被文官视为自己的禁脔,武将动不得。

    狄青一出任枢密使,立即遭到文官集团猛烈地冲击。就连欧阳修等人,也指桑骂槐,暗骂狄青有反骨。狄青做枢密使没多久,就被迫辞职。郁郁而终。

    在明代,几乎所有的“督师”都是由文官出任,像王阳明、孙传庭、袁崇焕等等。无不是以文官掌武职。而武将要想进入文官的序列,却是难上加难。

    秦牧一开口就着重强调李国维是前明举人出身,这好歹抵消了朝堂上很多文官的顾虑,毕竟举人虽然难与进士相比,但好歹也是“文人”,而且李国维在中军都督府的政绩那是实打实的好,有口皆碑。

    其在军中的职责主要是考功,其实和吏部的考功差别不大,只不过一个是军队体系,一个是文官体系。

    即便如此,还是有官员出来反对了,吏部给事中马援执笏出班说道:“陛下,吏部向称六部之首........”

    “马卿,朕要纠正你一下,我大秦不是六部,是七部。”秦牧平静地打断马援的话,朝堂上顿时传出一阵低笑之声。

    马援颇为尴尬,气势为之一弱,他只得先请罪道:“臣一时口误,请陛下恕罪。”

    “朕一直强调,外交的重要性,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多大臣不自觉地忽略掉外交部啊,这不妥,不妥!马卿的过失,朕不希望各位大臣再犯,好了马卿了,朕这次且恕你无罪,你有何事要奏,请继续吧。”

    这下马援可就更尴尬了,皇帝如此大度,你哪好意思再反脸不认人,立即反对皇帝的意见啊。他有些讪然,还是勉强说道:“臣,谢陛下不罪之恩。臣以为,吏部为七.......七部之首,权责重大,吏部主事一职,掌握百官考功录评,任事之人更应慎之又慎。

    李国维在中军都督府虽然也是主管考功之责,但毕竟与吏部有所不同。是以臣以为,当另择贤能,出任吏部主事一职。臣举荐吏部员外郎庞越。庞越在吏部掌事多年,对部务十分熟悉,在职期间勇于任事,政绩斐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臣以为,庞越更合适接任吏部主事一职。”

    马援说完,立即便有不少人附议。庞越这个人,秦牧是知道的,确实是个人才。凭心而论,马援举荐他倒也不错。

    但秦牧要调李国维入吏部,本是要以此打开一个小口,不达目的,又岂肯作罢。他不动声色地问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刘伯全道:“刘卿,你以为何人合适?”

    刘伯全当即答道:“陛下,庞越实为可造之才,将来或能为朝廷栋梁之用,只是年纪尚轻,臣以为应该让其再历练两年,若是骤升高位,反而可能是害了庞越这等可造之才。是以,臣以为,还是先由李国维出任吏部主事一职为妥。”

    秦牧还是不动声色,接着问首辅司马安道:“司马阁老以为如何?”

    司马安是老人精,秦牧先问刘伯全,再来问他,意思不是明摆着嘛,李国维也是举人出身,何苦为此事再跟皇帝过不去呢。

    于是乎,司马安便说道:“臣以为刘尚书所言不无道理,臣附议。”

    “既然如此,那吏部主事一职,就由李国维接任吧。”

    秦牧快刀斩乱麻,一得到两个国阁大臣的赞同,立即把事情确立下来,因为李国维是以文入武,再由武回文,大家勉强可以接受,此事没引发猛烈的文武之争。

    但正所谓蚁穴溃堤,有些事情,只要开了一个小口,就好办多了。只要顺着这个小口慢慢浸润,迟早能冲破堤防。

    看来得逐渐增加军事学院的教学内容才行,开设行政管理科目,名为管理军队,实则变相培养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一点一点减轻对科举选官的依赖。

    至于让皇家科学奖获奖者得到为官资格,这件事秦牧暂时没有提。

    其实真论起来,官员有技术型和行政型的。不是科学奖获得者就适合当官的,那些真正醉心于科研的人人,多数无心做官。

    通过学数理化曲线去做官,也很不适合,学习这些自然科学的人,做起官来或许还没学习四书五经的人做得好呢。

    因此,用官位来引诱读书人去钻研数理化,或许只会导致另一种畸形社会形态。

    与其如此,还不如给予官位相等或近似的地位,比如后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之类的称号和荣誉。

    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变相提高自然学科研究人员的待遇以及知名度。这样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必然会慢慢提高起来。

    就像李益那样,一个工匠的儿子而已,但因为获得了皇家科学奖,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媒人争相上门,比榜下捉婿还热闹。

    只不过皇家科学奖毕竟不可能像大白菜一样,弄得满大街都是,那就不值钱了。

    但是光是几个获奖的人,又不足以满足需求。

    设立一个皇家科学院,先由皇家来供养一大批自然学科的尖端人才,引用一些后世的教授资格评级,让他们享受一些与官员相应的待遇,或是特殊津贴之类的。

    再在报纸上多宣传一些他们的事迹,通过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变相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这应该足以扭转数理化无人问津的畸形状态了。

    *******************************

    ps:订阅,还是订阅,每天的面包,油条,都靠这一章几分钱的订阅了,亲们,给我一点希望吧,订阅吧,给我写下去的动力吧!

第1106章 培训考核机制

    ***

    把中军都督府佥事官李国维调入吏部任主事一职,这是秦牧为军队体系的将官进入文官序列开的一个小小的口子。

    李国维虽然已经是军队体系的人,但因为是举人出身,所以容易得到文官的认同,这次调任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

    朝会散了之后,秦牧把司马安、路振飞、李源、刘伯全、杨廷麟、何亮六位内阁辅臣召至华盖殿,几个见礼之后,秦牧照例赐座、赐茶。

    刘伯全和杨廷麟是上次秦牧西征兰州时,加东阁大学士衔,让两人一同入阁辅政的。

    何亮是秦牧考虑到军队体系不应该被排挤于内阁之外,久而久之,这必然又会造成重文轻武的现象。西征回京后,同样加了何亮东阁大学士衔,命其一同入阁。

    现在大秦的内阁辅臣实则就有六位,只不过因为杨廷麟和刘伯全、何亮还分别兼任吏部、户部、兵部尚书之职,平时还是在本部坐衙办差,只有皇帝召开这种小范围的内阁会议时,才参加议事。

    路振飞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平时不论是和皇帝还是和同僚,很少虚言客套。他接过宫女端上来的茶后,向秦牧谢过,然后将茶往旁边的小几一放,立即问道:“陛下今日召臣等前来,想必定有要事,还请陛下示下。”

    秦牧轻呷了一口茶,然后欣然地说道:“诸位阁老,想必都看到刑部统计上来的数据了吧。从这份数据可以明显地发现,之前对各地同知、县丞的司法培训,对法医进行的案件现场勘察培训卓有成效。现在地方上的积案明显减少,很多旧案都得到了迅速审理公断,案件的破案率也大福度提高,百姓反应热烈,多有称颂。甚为可喜啊!”

    这倒是真的,以前的地方官员对司法普遍不熟悉,特别是那些进士及第后直接出任县令的官员,他们是靠背四书五经考上进士的,对新的《大秦律》极为陌生。加上他们兼着行政职能,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投到案件审理上,审案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不同了,经过司法培训的同知和县丞,专管司法审理,不涉他务。加上有比较专业的现场勘察,破案率提高,案件的审理速度加快,这是必然的。

    对此,在场的六位内阁辅臣也十分欣慰,刑狱者死生所系,实为重事。

    每一件冤案的出现,对社会影响都极为恶劣,会让很多老百姓因此对朝廷。对官员失去信任。

    而朝廷一旦失去这种公信力,统治基础也就动摇了,这将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现在司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秦牧君臣自然是由衷的欣喜。

    李源慨叹道:“当初陛下要动用大量国币培训地方官员和法医。老臣还曾迟疑过,如今看来,陛下实乃高屋建瓴,臣惭愧!”

    当初存疑的何止是李源一人?要不是秦牧强力推动。根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效果。司马安等人也纷纷起来请罪。

    秦牧含笑道:“诸位阁老,朕今日召见你们,要讨论的话题正是与此有关。不可否认。四五五经博大精深,让我们受益无穷。但所谓的半本《论语》治天下之类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

    诸位阁老都是国之重臣,为国事日夜操劳,每天署理的政务数不胜数,涉及到方方面面,你们应该最清楚,很多政务光靠圣人之言,光凭经史子集是不足以应付的。

    像刘卿主管的户部,掌管户籍、田册、金融、财税、工商、仓储、收支、预算、市场调控等等,这些都不是光靠读通四书五经就能胜任的。

    从司法、和案件现场勘察培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使朕意识到,朝廷的管理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或者说是进一步专业化,很多部门的官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提高效能。

    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培训机制,以便在将来能为这些部门源源不断的输送具有相当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一些特殊的职位,必须要通过专业的考核,才能担任。

    打个比方,一个人诗词文章做得再好,如果不懂数学、几何,不懂得核算账务,贸然让他现任户部主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刘伯全首先点头道:“陛下所言可谓是一针见血,一个好的家庭主妇,懂得精打细算,那么这个家庭才能维持得好。推而广之,一县、一府,一国,也莫不如此;

    管仲善于理财,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房玄龄善于理财,使唐太宗军用不缺。细研下来,无论是管仲还是房玄龄,都是有相当专业能力的人,也由此可见,专业性的重要。

    臣赞同陛下所言,对一些需要专业管理能力的部门官员加以培训,使之更为专业,以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弄得一片乌烟瘴气的局面。”

    秦牧提出对现行官员进行职业培训,专业课要达标方能继续留任或优势升迁。这个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

    在坐的内阁辅心中也很清楚,一些特殊的部门,确实需要专业的人才,比如杨廷麟主管人事,干得很好,但如果让他去署理账务,恐怕就不行了。

    其实历朝对于新科进士,放官之前也有一些培训的,吏部也会对这些人进行考核,然后才给他们分派相应的官职,并不是每个人一考中了进士,立即就给你放官。

    但相对而言,历朝放官前的这种培训和考核,都非常简单,主要只是看谁更适合哪个部门的工作而已。远远没有达到专业培训考核的程度。

    吏治清明的时候还好,但大多数时期,就连这样的培训和考核都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秦牧这个时候提出来对一些部门官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是基于司法、法医的培训和考核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的基础上,内阁辅臣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样培训和考核带来的成效。

    因此,并没有立即表示反对,不过还是存在一些疑虑的。

    路振飞说道:“若按陛下的意思,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的部门官员不在少数,若是行之过急,难免导致大部分官员心生惶恐,难以安于本职工作。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朝廷的运转瘫痪。

    所以,臣以为,即便要对现任官员进行培训考核,动作也不宜过大,应从一些边角部门着手,循序渐进,慢慢向核心部门进行,如此方为妥当。”

    路振飞所言老成持重,得到了其他内阁辅臣的一致赞同。

    秦牧也颔首道:“路阁老所言甚是,那此事就暂且不要声张,咱们就逐个部门逐个部门实施。而且,要培训考核,总需要先找一些专业的师资。朕细想来,这些师资不必仅限于朝廷官员,以可物色一些相关领域顶尖的人才来担任培训教员。

    朕在这里打个比方,像培训户部掌理田籍的官员,就可以聘请一些数学、几何等方面的顶尖人才来参与编撰相关的培训教材,并担任培训教员;相信有了他们的参与,相关的培训质量更会上一层。嗯,这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形式之一了。

    还可以聘请一些精明的账房,教他们如果从账目寻找逻辑,再根据这些逻辑推理,推断出账目中有无弄虚作假的成份。

    据朕所知,即便你的假账做得天衣无缝,一些精明的财务人员也可以从某些地方,运用逻辑推理推测出你的账目有造假的成分。

    比如一个使用了蒸汽机的纺纱厂,光是查他的收支账目查不出问题来,但还可以通过追查这个纺纱厂消耗的煤灰的数量,通常一担煤炭能提供蒸汽机多少动力,进而纺出多少纱,这个值基本是稳定的,这和账面不同,这些通常是造不了假的........”

    秦牧才说到这,就让在座的内阁大臣目瞪口呆了,各人心中都不禁自叹不如,而秦牧此时还在侃侃而谈着.......

    ..........

第1107章 用意

    ***

    “一言而蔽之,就是查你的耗能,就能大致推断出你的产量,如果耗能和产量相差太大,你账面做得再漂亮,也必然存在做假账的嫌疑。

    而这些,都需要有相当专业的人才知道,甚至只有从事那个行业的人才清楚内情,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朕觉得有必要聘请此类的人来担任教员。”

    隔行如融山,涉及一些专业知识的部门官员,当然是由这个专业的顶尖人才来培训才对,而行业的顶尖人才,往往不是官员,而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

    比如做账,最顶尖的人才肯定不是户部那些读四书五经出身的官员,而可能是各大商家的账房,只有他们最清楚其中的门道。

    这些司马安、路振飞等人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秦牧提出聘请这些专业的顶尖人才来做教员,对主管这方面的官员进行培训,几个内阁大臣觉得也在理,因此也同意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秦牧提出对这些部门官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聘请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来担任培训老师。这些做法除了要提高官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部门的行政效率外,秦牧还隐藏着更深的用意。

    试想一下,一旦朝廷官员也必须学习,那么相应学科的地位是不是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呢?

    比如户部官员,必须参加数学、几何等学科的知识,细分下来,又可分为金融、审计、仓管、会计等等。工部、军器监、都水监、司农寺、太仆寺,钦天监等部门,要学习物理、化学、机械、农业、畜牧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培训之后,考核不过关,即便不被立即免职。也基本失去了升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会自发地注重这些学科,就连那些有志为官的读书人,也会提前主动学习这些学科的知识。

    转一圈下来,实际上数学、化学、物理、天文、地理、农业、牲畜等相关学科的地位就会不知不觉间得到极大的提高。

    朝廷没有明文规定读书人必须学习这些,但你想做官吗?做了官想升迁吗?想入阁拜相,光宗耀祖吗?

    如果想,那么请多多学习吧!不然你就算考中了进士,可能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八品小官,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而相应学科的人才、长期担任培训官员的教授。地位当然也会水涨船高。他们作为各个学科的代表,同样有促进各个学科的影响力,提高这些学科的地位。

    这样下来,还用担心没人学习自然科学,还用担心独尊儒学导致的社会畸形现象吗?

    当然,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正如路振飞所说。就算要培训,也必须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来,不能一窝蜂地上,否则会乱套的。

    等这些部门的官员都实行职业培训加考核。那相关的学科的地位也基本提起来了。

    另外,宋徽宗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鉴一下。秦牧记得这位亡国之君曾设立画院等,专门网罗行业顶尖人才进行交流创作。于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一流的书画作品,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

    那么,宋徽宗能设立画院。自己这个开国皇帝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个科学院,供养一大批院士呢?

    历代的皇宫能养几万太监宫女,自己就养不起几百个院士?

    何况就像内监研发司一样,不但不用秦牧养着,相反,内监研发司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皇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此类推,养再多的院士,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创造的效益可能会远远超过供养他们的花费。

    光是“皇家供养的院士”这一头衔,估计就足以让很多人挤破头,争着抢着争夺了,根本不需要强行纳入朝廷现行的体制内。

    也就不用受朝廷官员的制约,我爱养多少院士,我就养,你管不着。

    退一步说,谁没有点爱好,秦牧作为开国之君,就强行把科学院纳入朝廷的体制之内,又有谁能强行反对?

    有了皇家科学院,有了皇家科学奖。再加上以上的培训相关专业的官员的举措,相信各个自然学科的地位足以提高起来了。有了盼头,就会有大量喜欢自然学科的人投入其中学习钻研。

    至于科举,就让它继续走它的老路,继续钻他的死胡同吧,它走不动了,自然会被取缔,而不会因此导致整个社会的畸形发展。

    当然,这些心思是没有必要透露给在座的内阁大臣的,自己一步一步的布置,引导着大势向这个方向发展就行了。

    秦牧的动作比较小,与六位内阁大臣在华盖殿的榷商进行得也很顺利。司马安最后沉吟道:“陛下,对官员进行培训考核时,有必要细化考虑周详。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官员,精力有限,加上升迁的机会也相对小了,如果强制他们也参加培训和考核,难免会让这部分官员怨声四起,同时也有失公允。”

    何亮说道:“司马阁老所虑不无道理,然常言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有部分官员参加培训考核,部分官员不用参加,那么参加的那部分必然也会心生怨言。

    陛下,臣建议不妨事先声明,所有相应的部门官员都必须参加培训考核,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即便年纪大一点,参加培训考核,总能增加一些专业知识,提高一下他们施政能力。

    至于考核的成绩,则不作为罢免官员的依据,即便没有通过考核的官员,只要本职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错误,也不用担心被罢官,依然可以调任他职,或留任原职。

    考核的成绩只作为升迁的依据,只有通过培训考核的官员,才有机会得到升迁。这样做既能激励那些有志效力朝廷的官员努力学习,又可以避免引起全体官员的抵触和反弹。”

    路振飞、杨廷麟、甚至包括司马安听了都附和道:“何尚书所言甚善,陛下,臣等附议。”

    秦牧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便点头道:“嗯,那就按何尚书说的办吧,这样吧,先从军器监和都水监的官员开始培训考核,诸位阁老以为如何?”

    秦牧一问,大家就都同意了,军器监其实很庞大,官员也不少,而且专业性很突出,涉及到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

    都水监主管的是水利,涉及的学科有数学,几何、机械等等学科。这两个有司涉及的学科虽多,但在体制上,这两个有司都不属于朝廷的核心部门。

    在某些朝代,这两个有司甚至只是工部下辖的一个监司而已,主官这两个部门的官员品级也比较低,在这两个有司先实施培训考核,引起的反弹不会很大。

    这件事达成共识之后,秦牧又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朝历代无不极为重视教育,太学,府学,州学,县学,学子入学不但免除学生的教育经费,每个学生每月还发放相应的口粮。

    这些扶持教育的制度,可以说是我华夏独有,是以华夏文化代代传承不息。但朕注意到一点,历代都只注重人才的培养,却没有注重对师资的培养。

    老师承担着知识的传播重任,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反之则是误人子弟,这是何等重要之事。

    而且教学与研究学问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一个学识非常高深的人,却未必擅长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有鉴于此,朕觉得非常有必要设立一些师范学院,专门培养专业的教师,并通过一些职称的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以鼓励那些优秀的老师更好地教书育人。”

    ...

第1108章 提高福利

    ***

    华盖殿里,秦牧提出立一些师范学院,专门培养专业的教师,并通过一些职称的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以鼓励那些优秀的老师更好地教书育人。

    尊师重教,向来是华夏的传统,天地君亲师,师与天地君亲排在一起,足见对师的重视。

    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需要大量的老师。但正是秦牧所说,历代却又从来没有专门培养教师,大多数县学或私塾的老师是由那些科举失意者充任。

    这些落第之人,甚至根本没有资格参加礼部试的人,别无出路,只能去做幕僚,或做教谕,或者自己办个私塾收徒教学。

    这些落第者通常郁郁不得志,其学问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根据概率学推算,便可以得知,他们中一定有很多人并不适合做老师,只会误人子弟。

    而历代的启蒙教育,却基本是靠这些人承担的。

    秦牧由衷地感叹道:“国家要强盛,教育要先行。而要办好教育,师资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学校,可以没有好的教舍,却不能没有好的老师。

    历朝或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做到对师资的培养。现在,我大秦国富民强,既不缺乏培训经费,也不缺乏相应的条件,完全可以做到对所有官学的老师进行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教学素养。进而择优去劣,将一些知识匮乏,品行不端的人排除出老师行列,以免误人子弟。”

    杨廷麟一听,立即说道:“陛下此举,必将泽披天下,使无数人受益,臣深表赞同。愿辅佐陛下早日达成此项德政。”

    “陛下圣明!”

    司马安等人也都异口同声的赞颂着,大秦连各州县的杵作都统一培训。岂会吝啬于拿点经费来培养老师?在这件事上,谁要是反对,传出去,怕不得被唾沫星子淹了。

    “对现在的老师的培训工作,可以挑选一些声望高、学识渊博、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来承担。但这只是短效的机制,还要成立一些师范学院,长期承担培训老师的任务;

    师范学院的生源可由县学的学生经考试后进入师范学院就读。也可以让具有秀才、举人功名的人参加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者便可进入师范学院就读。

    同时,所有通过考核,获得教师资格的人。薪俸要给予相应的提高。朕听说前朝一些州县的教谕,薪俸之低,逢年过节才买得起一次肉。

    多数教谕难以靠薪俸供养父母妻儿,更不可能把妻儿带在身边,长年累月见不上妻儿一面。生活过得这么艰苦,让他们如何能安心教书育人?

    朝廷想要人才,而对那些承担人才培养的人却如此苛待,人人都说要尊师重道,但多数为师者却是在艰难地挣扎求存。如果我大秦让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实乃我君臣之过失。”

    毫无疑问,秦牧这番话一旦传出去,天下所有的教师都会感激在心,甚至可以说是感激涕零。这些受益的老师将成为大秦王朝坚定的拥护者,成为他这皇帝忠诚臣民。

    出于对皇帝由衷的感激,会让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发贯彻皇帝的思想。进而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

    这一切,将为秦牧推行数理化并轨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时李源犹豫地说道:“陛下,我大秦有两千个县。按平均每个县有五个老师计算,万就是一万人,加上州县、府学,合计起来,官学老师的数量恐怕超过两万人。如果大幅度提高老师的薪俸,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两万名教师,若是每人每月增加一个龙币的薪俸,那就是两万龙币,一年下来,就增加二十四万龙币的开支,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户部尚书刘伯全在算账。

    每年二四十万龙币很多吗?确实不少。

    真的很多吗?也不算太多。

    关键看你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值得在教育上投入多少钱。

    秦牧淡淡地说道:“我大秦现在的岁入,已经达到上亿龙币,多拿出二十四万龙币投到教育上,诸位大臣觉得很多吗?朕不这么觉得,人才,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吝啬投入,这是极为短视的行为。”

    其实对比大秦一年上亿龙币的岁入来算,在教育上增加二十四万龙币投入确实不算太多。杨廷麟首先对此表示了支持,紧接着是刘伯全表示支持。

    其他大臣对秦牧心意已决,加上投入的金额不是很大,而且是用在教育上,便也没有再反对。

    和六位内阁辅臣达成共识之后,这件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华盖殿的这场会议至此而止,秦牧心中还有一些想法,但有些是不能与大臣们商议,有些是时机未到,不能提前说。

    司马安等六位内阁辅臣离开后,秦牧踏着春日明媚的阳光回到后宫。

    以前的皇帝在前朝回后廷,一般是坐龙辇。在这一点上,秦牧比较特别,除了早朝时必要的排场之外,他平时出入前朝后廷,多是步行,身边跟着三几个侍从,排场小,不惊动人,因此不时能看到宫里的一些趣事。

    这天来坤宁宫,就看到莫莫在睡着的若若脸上“作画”,好不认真,直到秦牧走到身后,她才惊跳起来,看得秦牧忍不住哈哈大笑,被笑声惊醒的若若匆忙爬下软榻施礼,丝毫不知道自己脸上多了两只螃蟹。

    “若若,以后小心你姐姐,哈哈哈.........”秦牧朗声大笑,上去捏捏莫莫的脸蛋说道,“朕很期待,明天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莫莫一脸讪讪然,小声哀求道:“陛下,您行行好,别声张好吗?”

    “哈哈哈.....皇后呢?”

    秦牧刚问完,就见秦芷自后殿出来,步态端庄,结果一看到若若那张脸,她也忍不住噗哧轻笑起来,接着斥莫莫道:“你这丫头,成天使坏,看把你妹妹折腾得,若若,快去把你脸上的墨迹洗掉,君前失仪,这可是大罪.....”

    秦牧懒得去管莫莫若若这对姐妹俩是如何的鸡飞狗跳,上前牵着杨芷的手说道:“娘子,我饿了,快让人把午膳端上来。”

    杨芷一听,哪里还顾得去管别的,连忙让人传膳。

    “夫君操劳国事,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娘子别说了,快一起坐下。”秦牧拉着杨芷一同坐下,他今天了却了一桩大事,心情很是愉快,自己动手摆开两只玉杯,然后拿起银壶斟了两杯美酒,“来来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眼前春景正好,娘子,陪为夫饮此一杯如何?”

    “不妥,夫君刚刚嚷着饿了,尚未进食,岂可饮酒?夫君快先进些膳食吧。”

    宫女们快速把一道道菜肴送上来,杨芷夺下他的酒,一边帮着布菜一边劝着他快用膳,殷殷关切之情没有丝毫作假。

    秦牧苦笑了一下,端起饭碗大口吃起来,杨芷在一旁帮他挟菜,这时殿门处突然传来一串脆生生的童声:“爹爹不知羞!爹爹不知羞,还让娘娘帮挟菜..........”

    殿门外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走进来,不是明月是谁,她得意地轻刮着自己的小脸笑道:“明月都不用娘亲挟菜了呢?爹爹.......”

    “哎哟,宝贝女儿,快过来......”秦牧一见这个女儿,更是清风霁月的,把饭碗一放,立即起身把宝贝女儿抱到膝上噗地亲一口,把明月亲得一脸的油,结果人家也不客气,油油的小脸直往他身上蹭。

    杨芷看到父女俩其乐融融的样子,不禁想着,要是自己也有个女儿多好。

    ***

第1109章 遥远的喜讯

    ***

    “爹爹,我再也不理哥哥了。”

    明月一边说着,小脸一边直往秦牧身上蹭,那小脸上的油全蹭到大秦皇帝的龙袍上去了,殿中侍候的宫女看得偷笑,真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秦牧搂着宝贝女儿呵呵地笑道:“明月啊,怎么了?是不是哥哥欺负你了?”

    “爹爹,哥哥去扬州玩,都不肯带上我,我不理他了,哼!再也不理他了.....”

    “哈哈哈.......”

    “爹爹带我去好不好?”

    “好,等下次爹爹出去,就带你去,咱们去香山赏红叶,去草原骑马......”

    明月一听,顿笑逐颜开,从他怀里钻出来,伸出右手那白嫩的小指急切地说道:“拉钩,爹爹,咱们拉钩.....”

    “拉钩就拉钩!”

    秦牧还真和她拉了钩,杨芷说道:“明月要乖,爹爹为国事操劳,还没来得及进午膳,明月快到这边来,让你爹爹先用完午膳。”

    “好!”这丫头很乖,立即从秦牧的腿下跳下去,跑到杨芷那边。

    杨芷搂着她,不免想起了自己的儿子。秦业身为太子,这次与礼部尚书覃秋白一起,带着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去江阴和扬州祭祀,这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可不像明月说的是去玩。

    这次是秦牧主动让长子去的,对此杨芷十分欣慰,这件事非同寻常,对巩固秦业的太子之位有莫大的用处。

    但又正因为此举意义重大,秦业还小,杨芷不免担心他会出错,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反正自从儿子离京之后,她就有些心神不宁的。

    秦牧一边用膳一边说道:“娘子不必担心。业儿年纪虽小,但娘子教导有方,不会出什么差池的。退一步而已,就算有所差池,也总好过一直把他护在羽翼之下,他身为太子,就得有所担当。”

    “妾身晓得,只是.......”

    “玉不琢不成器,娘子就别只是了,来。陪为夫饮一杯。”

    “爹爹,我陪你,我也要喝,我也要喝......”

    “你?行,来跟爹爹干一杯,哈哈哈.....”

    “夫君你!明月,不许胡闹,你还小,不能喝酒。”杨芷见明月去端酒杯。急了,连忙夺过。

    小明月也不敢闹,只是小脸儿可怜巴巴的望着秦牧,秦牧向她递了个眼色。哈哈大笑起来,小姑娘立即溜过去,熟悉无比的爬到他的腿上。

    秦牧一边把酒杯递到她嘴边,一边笑道:“乖女儿。慢一点,沾一点试试,别大口喝.....”

    “夫君!哪有你这样当爹的。”

    “哈哈哈.......没事。没事,让她尝尝,以后等她再大一点,陪我这个当爹的小酌两杯,也是美事....”

    “呀!”明月浅尝了一口,立即吐着小舌,漂亮的五官挤到了一处,“好苦.....爹爹,我不要喝了,不要喝了.....”

    “哈哈哈.......”

    秦牧大乐,倒把杨芷急得亲自打来羹汤喂明月,喂了两口,见明月大口喝汤的狼狈样,杨芷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用过午膳,秦牧回到蒹葭殿,便看到一份刚刚送进来的奏章,这是远洋舰队副提督柯宸枢和都佥事任重联合署名、来自非洲好望角,经锡兰、过孟加拉湾,到王贲城后转用电报发回来的奏章。

    看到这份奏报,秦牧这位大秦天子都不禁有如坠梦中之感,攻破巴黎,生俘法兰西国王、太后、首相,迫使法国割让马塞以及蓝岸地区。还说服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联合哈布斯堡家族的力量,夹击奥斯曼........

    “朕派出的是使团吗?”

    秦牧神色怪异,拿着奏章左看右看,那样子就像在看最新奇的玩意。

    正在沏茶的李香君忍不住嘻嘻地笑道:“陛下,还有一个葡萄牙卡特林娜公主呢。”

    “嘶~香君,朕怎么觉得蒹葭殿醋味这么浓呢?”

    “奴奴哪敢呀,人家可是公主。”

    “哈哈哈.....”

    秦牧高兴之下,和李香君打趣两句,便立即招各个大都督和内阁大臣来议事。

    访欧使团传回的,是一份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大礼,狄中行、刘猛等人听了,不禁弹冠相庆。

    内阁大臣李源却有些忧虑道:“陛下,如果在非州北部的萨非港、葡萄牙的阿威罗港以及地中海的马塞港都要驻军的话,少则也要两千兵马,十艘战舰。这万里迢迢,花费必定不小,有必要......”

    秦牧摆摆手打断他道:“有没有必要,这要看你怎么看待海外的利益。荷兰、葡萄牙不过是弹丸小国,他们可以来到我大秦的家门口抢占大片的殖民地,我大秦这样的泱泱大国,竟然经营不了几个海港?”

    外交部左侍郎黄振林想了想说道:“陛下,西方各人的殖民方式与我大秦现行的策略确实有些不同。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实际上多数是以贸易公司打前站,比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换而言之,西方各国的殖民过程,并不需要国家投入多少经费,而我大秦现在主要还是以海军打前站。

    在通往欧洲的航行上的重要据点都已经被欧洲国家抢占的情况下,我大秦用海军打前站,利于迅速控制航道以及抢夺沿途战掠据点。

    但对比西方各国,我大秦在这扩张的过程耗费了更多的精力也是事实。在扩张的初期,因为有大量的战利品弥补军费支出,因此朝廷不但没感到吃力,还有源源不断的进账。

    不过今后经营起来,初期总是投入大于收益了,如果不改变现在的模式,采取西方那种以公司经营的办法,我大秦今后在海外的收支将有可能失衡。很多战略据点支出可能会大于收益。

    因此,臣以为我朝不妨吸引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授予一些贸易公司相应的资质,让他们去经营这些战略据点。”

    实际上,黄振林说的,秦牧早有考虑,对远洋贸易商社等几个海外贸易公司,也给予了一些武装,只是没有象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样,明确授予这些贸易公司海外殖民特权。

    秦牧很清楚,这么做一定会有很多大臣反对。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陆权国家,大家的思想比较保守。

    而且这些贸易公司一但拥有海外殖民的特权后,公司的股东就会得到巨大的利益。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主要是由荷兰的贵族及议会官员组成。公司有了收益也是进这些人的口袋,他们当然会支持公司海外殖民。

    大秦的贸易公司却主要是由商人组成,公司盈利了,朝中官员分不到利益,他们会同意赋予商人开办的公司海外殖民特权?

    如果让朝中官员参股,官员那么多,难道让大家都一起参股?

    目前来说,实不宜搞这些。

    那么,黄振林的提议,大致也只能采取一些折衷的办法。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据点交由贸易公司去经营。大秦的海军尽可能控制一些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就行。

    至于在欧洲几个港口,光靠贸易公司经营是不行的,至少目前非常有必要驻军。

    思前想后,秦牧先否决了黄振林的意见,接着说道:“纵观整个世界,欧洲将是我大秦主要的贸易对象,目前在欧洲的几个港口,不但有必要驻军,而且为了进一步影响欧洲局势,让大秦的商人快速入进欧洲市场,同时配合中亚战略落实,驻军的数量还不能太少。

    目前柯宸枢已经派出一艘宝船,六艘飞剪式战舰、五百陆战队前往欧洲。朕以为,应该再加派四艘飞剪式战舰和五百陆战队前往,才足以保障大秦在欧洲的利益。必要的时候,协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舰队,直接威胁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

    *******************

    ps:早上起来一看,月票榜上又掉了一个名次,落到分类最尴尬的第七名了,真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啊,急求月票,求订阅!

第1110章 启航吧

    ***

    大秦的司法改革还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对都水监和军器监两个外沿部门的官员的专业培训考核又即将铺开。

    这些改革虽然秦牧都和朝中重臣达到了一致,但改革涉及到的部门,以及类似部门的官员,仍难免会形成一些反弹。

    访欧使团的辉煌事迹,远胜于当年的张骞通西域,象一场及时雨,这件事正好用来转移国内的视线,因此,秦牧不但特意召开了一次朝会,落实驻军欧洲之事。

    而且还让《大秦时报》对这件事大肆渲染,除了转移国内视线之外,也是为鼓励更多的人走出去,鼓励商家大举进军欧洲。

    荷兰、葡萄牙这些弹丸小国能把生意做到大秦来,泱泱大秦,掌握着巨大的贸易优势,就不能去抢欧洲的市场吗?

    如果说以前因为对欧洲不熟悉,去了没有保障,那么现在你可以放心的去了,好望角以东有皇家海军保护,进入大西洋之后,葡萄牙、英国、西班牙的港口都可以自由停靠,并且能得到相应的保护以及补给供应。

    到了欧洲,有多国的贸易港可以由自贸易,而且还是免关税的。大秦自己也有两个港口,阿威罗港以及地中海的马塞港。

    你们不再是无依无靠,大秦的皇家海军已经开赴欧洲,在那边将没有一个国家敢故意刁难你们。

    还等什么?去吧,满载着大秦的商品启航吧!在那边。大秦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是本土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要你们能到达欧洲,就能赚得钵满盘满。

    现在大秦各地的造船厂,造船订单至少也已经排到了一年之后,特别是航速惊人的飞剪船,更是商人们首选的船型。

    每天航行于朝鲜、日本、南洋、南华洲、印度、波斯、红海等地大秦商船,总数已经多达八千多艘。商船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着。相信很快就会超过荷兰,成为世界上拥有商船最多的海洋贸易大国。

    皇家海军强势的开拓,为大秦的商品铺平了道路。打开了市场。在皇家海军控制的范围内,你只要不畏风浪,把货运过去,就不用担心赚不到钱。

    其实上。就算不用施加外交和军事压力。大秦的商品也根本不用担心没有销路,无论是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还是新兴的纱丝、棉布、成衣、羊毛衣、皮衣、奶糖、牛肉干、特色薰肉,以及香皂、马桶、蓄电池、灯泡、探照灯、水泥、橡胶制品;新式钢材打制的宝刀、宝剑、火柴、玻璃工艺品、纸张、笔墨、书画,儒家经典书籍、佛经、医书,精巧的首饰,玉雕、各式香料、药材,家具、漆器等等;

    随着大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对大秦的仰慕越来越深,人们多以能用上大秦的商品为荣。

    大秦的商品正通过数量近万的商船。源源不断的远销海外,同时带回大量的海外商品,以及一船船的财富。

    前两天就有消息传回,远洋贸易商社的一艘商船从波斯湾回来,一个蓄电池和五个灯炮,一个部落酋长看到之后,视之为神物。用价值30万龙币的珍宝买下,此事传回,在大秦轰动一时。

    而类似的传奇故事绝非单一现象。很多新奇的商品到了海外,常常能获得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这样的生意,只要做上一桩,就足以让人一辈子享用不尽了。

    这样的暴利,引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海外贸易。

    现在,欧洲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已经敞开在大秦的商人面前,《大秦时报》这一报导,立即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很多商社和贸易公司纷纷组织船队,准备远航欧洲,抢占市场。

    朝野一片沸腾之下,司法改革以及对都水监、军器监这些部门官员的培训考核的事情,就变得有些波澜不惊了。这也正是秦牧希望达到的效果。

    军器监和都水监这两个部门“匠气”都比较重,和翰林院这种清贵的部门根本没法比较。

    培训考核在这两个部门悄然铺开,朝中官员没有多少“疼痛感”,甚至还有御史言官主动提出对太仆寺、司农寺等部门一并进行培训考核,还是秦牧担心动作太大,会产生不良后果,才暂时按下。

    华盖殿里,秦牧把主持《大秦时报》的翰林学士王夫之召来,对他说道:“王卿,大秦时报是朝廷的大报,朕是每期必看,自从王卿任主编以来,大秦时报的质量不断提高,权威性也得到了民众普遍认可,朕心甚慰。不过朕以为,现在的大秦时报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门类比较混乱,这方面必须加以改进才行。”

    王夫之连忙问道:“不知陛下想如何改进?”

    秦牧正色地说道:“朕的意思是,不能再这么笼统的编排了。要分出行业版块才行。比如第一版是时政类的新闻,第二版是科技类的,第三版是金融类的,第四版是农业畜牧类的,总之,每一个版面都要分清,这一类的新闻不能编排到那一类的版面里去。朕这里有一份版面安排细则,你拿去照办即可。”

    王夫之接过宫女递下来的素笺,只见上面已经分门别类的排好顺序。王夫之觉得这么编排的话,确定更加简洁有序。谁要看什么类型的报道,直接找相应的分类版块就行了,于是答应了下来。

    秦牧这么做,其实是想用大报作为引导,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各行各业的地位在报纸上体现现来。

    比如科技版块,被他放到了第二版,仅次于时政要闻。

    而科技的创新免不了涉及到数学、几何、物理、化学这些学科,久而久之,这些自然学科的地位就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并深入人心。

    分完版块之后,秦牧又说道:“为了保证大秦时报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所以报道都不能仅凭捕风捉影便加以报道。报社要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作为记者,对一些重大新闻,以及突发事件,进入实地追踪了解;

    而且新闻报道时,尽可能不要有主观立场,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事件事原原本本的报道出来,至于民众看了,持什么样的立场那是民众的事,你们必须确保自己的中立性。唯有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大秦时报的权威性。”

    如果连权威性都没有了,那么秦牧费尽心机去分什么行业版块,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总之,为了提高数理化的地位,秦牧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中国的情况与西方不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之后,各门自然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中国自从汉武之后独尊儒学,导致了其他自然学科严重萎缩,若不迅速矫正这种畸形的知识形态,自己再努力,最后中国的科技还是会落后于西方。

    王夫之不知道他想的这么多,听说要聘请大批记者,他不禁皱着眉头道:“陛下,这会大大增加报社的支出....”

    秦牧立即摆手道:“王卿治学方面是行家,但在生意经上,你还真是不行。聘请记者固然会增加报社支出,但却能大大提高报社的新闻报导速度、质量、以及权威性。

    这权威性越高,报刊的销售量就会越大,报社的收入也必然越高,而且广告的收费也能大大提高,现在发一个广告,收费是二十龙币,到时就可以收一百龙币,甚至一千龙币。

    你尽管照朕说的去做吧,具体的行政管理方面,朕再给你找个干练的人才,不用你操心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情。”

    “是,陛下!”

    *************

    ps:继续磕头求月票,求订阅,亲们,支持一下吧,再顿首!

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县与帝都南京隔江相望,距离南京约百里左右,快马半日可至。

    县境除滁河下游和长江沿岸为冲积平原外,多属玄武岩方山丘陵和黄土岗地。从南京走陆路往淮安、清江浦、海州、泗州等地的话,都要行经**,因此**的商贸也颇为发达,每天车马熙熙攘攘。

    临近梅雨季节后,天空时常是细雨茫茫。张志年过五旬,须发已微微花白,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腰间系着一个渔篓,手上拿着钓竿,冒着细雨来到县城南郊的龙池边。

    南郊龙池出产的鲫鱼肉质细嫩,十分鲜美,远近闻名,但是价钱也比其它地方的鲫鱼高出三成。

    张志挽着衣袖和裤脚,因为池边泥泞,连脚上那破旧的“千层底”也脱下来别在了腰间,不管怎么看,他都像个乡野村夫。

    不过附近的农人多数认识他,见了他总会停下,让到路边,恭恭敬敬的施上一礼,叫一声:“张训导。”

    在明代,各县分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县学通常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

    府一级的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嘱托则多为与金榜无缘的举人或贡生,由地方官指派。

    其中嘱托是约聘教员,类似于后世的代课老师。

    而无论是教谕,还是训导、嘱托都与地方行政、诉讼无关。没有油水可沾,“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的奉禄极为微薄。而且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每天与四书五经打交道,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多不善于经营;

    依靠他们微薄的俸禄,不过是勉强能养活自己而已,因此往往只能抛下妻儿一个人去就任,长期过着“妻离子散”的生活。甚至连堂上双亲。都无力奉养。

    张志拿着钓竿来到龙池边,拿出蚯蚓为饵,下了钩。望着一池蒙蒙烟雨,葱笼春景,紧了紧身上的蓑衣徐徐吟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实他远远没有诗词中描写的那么惬意,他的发妻留在老家奉养年过七旬的老母,原来妻子靠着织布勉强能维持着家中的生计,但半年前,妻子因劳累过度病倒,至今没有恢复。

    张志一个个的去拜求同僚借钱,可同僚和他领着一样微薄的薪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有钱借给他呀。

    张志求告无门,绝望无助。正准备辞去训导一职,回家再想办法。最后还是一个家境较为殷实的学生回去求了父母接济张志,才勉强支撑过来。

    如今龙池钓鱼,也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贴补家用。

    张志故作轻松地吟完诗,才注意到今天来龙池边垂钓的人多了不少。细雨蒙蒙,加上大家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一时也看不出是些什么人。

    张志心中不禁暗叹,因为池中的鱼总是有限的,这来垂钓的人多了,难免僧多粥少.......

    接下来,张志发现自己今天所在的位置大概是风水不好,下钩许久都没有鱼儿上钩,透过迷茫的烟雨,却发现别人不时钓上鱼来,急得他不时抽起自己的鱼钩,蚯蚓还在,可怎么就没鱼来吃饵呢?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提起钓竿,拿上空空的鱼篓换了一个地方,还是没钓到鱼。

    他很想厚着脸皮,蹭到南边的那株古柳下,因为他注意到,古柳下的那人钓上的鱼最多,这地方应该是最好的。

    只是古柳处地方窄,除了一处水面比较干净,其它的多生水草,不适合下钓,张志只得作罢。捱到暮色将临,他才钓起两尾鲫鱼,想起家中境况凄凉,张志拿起鱼篓,抚着被雨水打湿了的胡须,不禁感叹:“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李寓,怎么是你?”

    “恩师,不光是我,其他同学都在,恩师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从古柳边站起来的,不是自己的学生李寓是谁?张志见他不顾地上潮湿,屈膝便拜下去。那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龙池边钓鱼的人,也纷纷站起来向他行拜礼,然后把自己的渔篓拿过来,把鱼倒到他的鱼篓里.....

    “你们.........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寓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恩师家中有困难,学生等无力接济,心中愧疚不已,这些鱼,是学生等唯一能回报恩师万一的,请恩师请下吧。”

    “请恩师请下吧!”

    “请恩师请下吧!”

    “.........”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张志那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黄昏的细雨迷迷蒙蒙,打湿了他的眼眶。

    张志在李寓等学生的簇拥下,顶着细雨,踏着泥泞,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到县学。远远就看到县学前围着一些民众,而县学的教谕汪百真手上拿着什么,神情十分激动,另外两训导康庄和韦成更是跪在泥泞的地上,又哭又笑,状若疯癫。

    张志和一群学生大惊,连忙跑过去。

    “汪教谕,出了何事?你们这是......”

    “张训导,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来看看,咱们......皇帝圣明!皇帝圣明啊!”

    张志接过汪百真手上的公文仔细看起来,严格来说,这是一份通过朝廷发下来的圣谕,圣谕上开篇就以“天地君亲师”来点明老师的崇高地位,细列了老师贡献以及艰苦,最后张志的目光死死盯在“加俸两石”的字眼上,手里鱼篓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一篓的鲫鱼落在泥地上乱跳着。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张志恍如做梦一般,喃喃地问着。汪百真激动地答道:“是真的,当然是真的,这是圣上的旨意,是圣上的旨意.........”

    训导虽然是也官,但未入流,之前每月的俸禄只有两石米,有时俸米还没法全额拿到,日子过得苦哈哈的,一年到头,连件新衣服都买不起,肉都吃不上几回。

    现在俸禄突然加倍,变成了月俸四石,这都快赶上明代的知县了,纵观历代,这都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月俸四石,月俸四石....张志反复念叨着,和另外两个训导一样,有感皇恩浩荡,忍不住老泪纵横,面京跪下三叩首,高呼万岁!

    周观的百姓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后,议论纷纷,多数也称赞皇帝给学官加俸是圣仁之举。

    一直以来,教谕与训导这些学官都很得普通百姓尊重,他们传播着知识,传播着希望,但俸禄很微薄,生活过得很苦,和他们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些老百姓都是看在眼里;

    因此现在皇帝给学官加俸,多数人都觉得是应该的。

    这次得到加俸的,是大秦所有的学官,整个大秦,将会掀起一轮尊师重教的风潮。不难想像,成百上千个州县,都会出现像**县这感人的一幕,数以万计的老师,将会因此受益,进而对皇帝感恩戴德。

    接下来,朝廷要对所有老师进行培训考核时,阻力将会减到最小,而秦牧要推动数理并轨教学,也拥有了普遍的支持。

    而朝廷每年在教育上不过多投入了三几十万龙币。

    ****************************

    ps:感谢八八戒戒、入竹万杆斜、沙漠灬书虫、魔界小小虎、吴钩霜月寒、foreverking?、幻龙男孩、牛回头、墨天宅、羊子勋哥等书友的月票或打赏,在此对每一个给予我支持的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一封致谢信

    到现在明扬天下写310万字,从山渐青到现在,写了四年,共计700多万子,多少多日日夜夜,寒冬里冻得手脚全是冻疮,酷暑里热得不行,拿个小本坐到卫生间的地板上,一边开着水龙头冲背上,一边写着,这些经历一生都难以忘记。

    更不能忘记的还有各位支持昊远的朋友。

    往来如风不但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而且百忙之余,每天还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打理书评区,我只能说大恩不言谢了。

    秋之神光几年来每天坚持打赏,风雨不辍,姑蘇三聖亦是如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总让我感动于心。

    还有华夏~黄帝、玩石、龍吟月、darkin2014、界晨、马甲的亲戚、清水岸柳的飘红厚赐,让我知道了瞬间心跳、激动莫名的感觉。

    现在八八戒戒、拒绝装b、牛回头几人每天或是打赏,或是章节赠送,亦如春风春雨,滋润着心田。

    还有那些熟悉的名字,履誠、燕云节度使、scmuller、土豆维尼、吴钩霜月寒、musicmap、魔界小小虎、颓废南普佬、战地好基友、书真棒、kiξs♀小、半壶小道、碧海情歌、mr.華、小勝勝、小小蝴蝶剑、云风无痕、烟易戒书难、我扎你pp、响马王、相爱半生、金沐灿尘、浦洋人、水晶包子12、入竹万杆斜、我是神祖、自由漫步者、无云飘雨、醉笑道、偶耐侬、後丶泣、输名字烦、相_信、午夜烟酒生、笙箫琴筝笛、暗-修罗、(稻草人)、夏伯、花笑云、立立之之、圣德公、偶就喜欢、&月牙冲天&、党指挥枪、儒家书生、张梓萌2013、微醺夕阳下、ac950329、弈人、复我汉家衣、皇天龙、花家糖少、七色菠萝包、天山无语、拽拽不怕、想被爱好难、水木潇萧、鹰刀★、立冬有夏、球球老公、马甲王、真.龙战天下、塞族小鱼儿、血色爱情2、飞翔荣耀、冷雨洗春秋、八荒火鸡、龙霸天下123、停滞```、翼扬星穹、蒹葭521、潜山樵、吾聊头顶、小小大月儿、星空流浪者、土土的灰狼、.炫.—、沉醉的东疯、风吹芭蕉雨潇潇、真.帆哥、一健卿心、夏日&狂神、里迹奇、風逐絮、f-22、野战炮兵、有鱼居士1、袁博仁、海盗酋长、☆一只小书、打魔兽的mk、sw3805、飞一簇、immtahk、jasontsai1、yebaoyin........

    各位的扶持,让我感动不已,还有许多默默订阅支持的朋友,未能一一提到名字,但你们的每一分钱,都是生活的全部来源,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由于超过一千字要收费,加上昊远嘴笨,心中的感激不知如何表达,在此给所以支持我的人虔诚的鞠躬致谢了,谢谢你们!

第1112章 又起心思

    ***

    大秦皇帝下旨所有官学的教谕、训导、嘱托加俸,而且一加就是一倍的俸禄。

    他在华盖殿决定给学官加俸时说过一段话,被《大秦时报》原原本本地刊登了出来:“........朕听说前朝一些州县的教谕,薪俸之低,逢年过节才买得起一次肉。

    多数教谕难以靠薪俸供养父母妻儿,更不可能把妻儿带在身边,长年累月见不上妻儿一面。生活过得这么艰苦,让他们如何能安心教书育人?

    朝廷想要人才,而对那些承担人才培养的人却如此苛待,人人都说要尊师重道,但多数为师者却是在艰难地挣扎求存。如果我大秦让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实乃我君臣之过失....”

    皇帝这番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毫无修饰,但却让全天下的学官看得热泪盈眶,一读再读之下,有的甚至失声痛哭不已。

    “天地君亲师”,老师被与天地、皇帝、父母排在一起,本是那么受人尊重,但老师的实际待遇却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形成了最强烈的反差。

    老师的普通生存状态是怎么样的呢,或许他们一些用以自嘲的打油诗可以看出一斑:

    “博得虚名叫相公,四时六节苦无穷。两盆臭菜天天罩,半注黄汤夜夜空。烧坏油灯无上足,跌残笔架缺三峰。补顶帐子陈年絮,冷暖常教睡不浓。”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教馆从来是下流。指的是学官是不入流的小官,没有品级,和衙门里的胥吏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怎么说也是读书人,负责给学生传道授业,在民间的地位已经尊崇。

    但这终究只是博得个虚名而已,若论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和一般的胥吏根本没法比,可谓是苦不堪言。

    皇帝的那番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无数学官回顾起自己的惨淡生活,感慨万端,至动情处难免痛哭流涕。

    现在好了,做学官的终于有些盼头了。俸禄加了一倍。据说被评为优秀教师的人,还会有额外的奖金,这让所有学官激动不已,对皇帝那自然是感恩戴德,铭感于心。

    不过别忙,俸禄增加了,对学官的要求理所当然也要增加。朝廷另有旨意,将从南京开始。逐步对全国的学官进行培训考核。

    培训的内容除了本来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数理化历史地理这些自然学科。

    四书五经在培训之后立即考核。不及格的先回家种田吧,不过也不要气馁,朝廷永远给你保留机会,你可以在家自学,也可以自费到官办的师范学院进修,朝廷每年都会有例行考试,你可以每年报名参加考试,只要及格,可恢复你的教师资格。

    至于那些通过四书五经考核的人,还要接受自然学科的培训,不过不会立即考试,而是在培训之后,允许你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三年后考这些自然学科。

    通过考核的获得正式的老师资质。

    考核不及格的,也不要慌,你还有一次机会,可以在职攻读,三年之后可以再考一次。一共六年时间,你要是考不过,那对不起了,你也先回家种田吧。

    当然,机会仍然为你保留着,你可以继续自学,或自费去师范学院进修,然后再考........

    蒹葭殿里,秦牧细细算了一笔账:

    根据吏部统计,大秦现有包括教谕、训导、嘱托在内的学官超过两万人,这么多人都需要通过数理化考试,而他们身为老师,必然会影响到大批学生参予学习。那么对这些自然学科在大秦的普及,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但事情真会这么顺利吗?

    至少秦牧现在觉得挺顺利。

    “哈哈哈.......”一笔账算完,秦牧比拓土千里还高兴,毕竟现在疆土开拓得再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依托,迟早也被别国抢去。

    而在保持强大,那么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只要保持着科技领先,就至少不至于挨打还不了手。同时更重要的是,直接去改变人们的思想是吃力不讨好,不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却能起到转变思想的作用。

    正所谓高度决定眼界,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了,人们就相当于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世界。比如哥白尼、伽利略等人,虽然被烧死了,但他们的知识成果,却让人开阔了眼界,地心说在一场大火中同样被焚毁。

    事实就是事实,它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教会再怎么迫害,也无法阻止这样的思想潮流。

    在中国也一样,儒家的思想虽然有好的一面,但独尊儒家的结果,同样成为了一座坚固的牢房。

    这座牢房的房门一时打不开,怎么办?那就只有掏墙脚、挖地洞了,秦牧现在的做法就是这样,他不去动那道铁门,而是一点点的掏,直到把墙脚掏空,到时儒家的那道铁门将不攻自破。

    柳如是见他笑得开心,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不知陛下因何如此开怀?”

    “此中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柳如是今天穿着淡灰紫色荷花暗纹长裙,鬓插白玉嵌红珊瑚珠子双结如意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皆带明媚,更难得的是她身上自然散发的那种知性美,以及成熟的风情,真个是动人无限。

    秦牧靠着御椅上静静地欣赏着她的美态,柳如是被他看到有些不自在,微抬美眸,流光乍盼,自有欲语还休之态。

    秦牧看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知性美,心中怦然一动。

    在这个时代,这种知性美只有在一些有机会读书的大家闺秀,以及受过严格训练的名伎身上才看得见。

    人们多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但实际上,这种思想很虚伪,只不过是为了压制女人的地位才宣扬这种思想。

    那些读书人为什么喜欢流连青楼,为了见所谓名妓一面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呢。只是因为名妓的美貌吗?如果是这样,见一次名妓足够他们买十个同样俏丽的丫头暖床了。

    读书人找名妓,或许更多的是看重她们才学吧,因为有才学,所以有气质,因为有气质,本来六分的美貌就能增加到九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秦牧晃了晃脑袋,仿佛要晃开脑中凌乱的思绪,捉住那一点弱如萤火的亮光。

    “如是,民间的女子,嫁人之后,是不是要操持家务,掌理财货什么的?”

    柳如是一开始见他盯着自己看,以为他又想要............却不曾想到他突然问出这种有些傻乎乎的问题来。她微微一怔,然后忍不住呡嘴轻笑道:“陛下,那是当然,身为一家主母,岂能不懂持家之道?”

    “持家之道?哈哈哈......说白了,就是她们应该懂一点数学什么的,嗯,学这个不算有才,还是德,还是德,哈哈哈.......”

    “陛下,您这是?”

    “我大秦百姓之家越来越富裕,这家财由主母来管,身为女子岂能不学点数学?否则把家中财货弄得一团糟,嗯,不行啊,为了天下百姓之家都能更富裕安乐,得让女子学一点数学才行。”

    柳如是长着七窍玲珑心,加上在秦牧身边侍墨久了,对他的思想多少有点了解,这事肯定没他表面说的这么简单。这个皇帝,想法总是出人意料之外,这次又不知道他要折腾出点什么来呢。

    想着想着,她蓦然一惊,难道皇帝是想让女子也入学?

    这怎么可能?这不引发天下一片反对声浪才怪.......

    *****************************

    ps:鞠躬感谢八八戒戒、秋之神光、&月牙冲天&、.儒家书生、.碧海情歌、我是神祖、一健卿心、夜月猫猫猫猫、自由漫步者、夜&雨&风、南通哥哥、.鬼斗实、潜水的小胖孩、无云飘雨、花笑云、a108aa、yebaoyin、xuxhdz、望日回首.、airv、轩辕无、麦萌雨等人的月票或打赏,谢谢大家。

    月底到了,很想加更回报各位,只是越写到后面越难写,现在情节铺陈上卡在一个瓶颈处,希望大家能理解,月底到了,厚颜求点月票,渴望大家的鼓励,昊远再拜!

第1113章 又起风了

    ***

    在中国,要培养出一批撒切尔那样的铁娘子,先不管秦牧愿不愿意,反正不现实。

    但要是能培养几个居里夫人,那还是很有意义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反正数理化之类的,在儒家看来也算不才什么正经的“才”,就让女子学习一下,也不影响她们的德。

    当然,这事说来轻松,但让女子入学,这绝对是一个雷区,轻易碰不得。

    秦牧也只是暂时想一想,绝不会贸然去办什么正规的女子学校。不过呢,是不是可以让民间办一点画绣学校、纺织学校呢?或叫培训班什么的。

    叫什么不重要,只要能通过这些培训班开设一些文化课就行了。也不求让所有的女子都能入学,慢慢覆盖就好。

    更不求让所有进入培训班的女子都变成高学识的人,更别指望立即出多少个居里夫人。

    蒹葭殿里,秦牧提笔,在纸上写下两个人的名字:孟子、欧阳修。

    柳如是看了,忍不住暗暗思索,皇帝写下这两个人的名字有何用意。

    秦牧随口问道:“如是啊,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孟子和欧阳修都是有大学问的人,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但柳如是感觉秦牧问的不是这一点,有大学问的人还很多,何以他单列出欧阳修和孟子呢?

    柳如是那如水的目光流淌到秦牧身上时,忽然有所感悟。无论是孟子,还是欧阳修,和当今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幼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大。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至于欧阳修一样是自幼丧父。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家里穷,买不起笔墨纸砚。就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总算让童年的欧阳修接受到了基本的教育。

    柳如是想想这些,不知为何,眼眶突然有些发红。她叹道:“陛下是要强调孟母三迁和画荻教子的典故吗?”

    秦牧点点头道:“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实际上,父亲主外,往往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母亲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孟母三迁到画荻教子的故事,可见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是多么的重大。试想一下,若是有没这样的母亲,我华夏会有孟圣吗?会有欧阳文正公这样的文坛巨匠吗?相夫教子,相夫教子。若是自己就是个浑浑噩噩的文盲,怎么教子?”

    柳如是终于确定。秦牧是要办女校了,但这件事一定会遭到天下人反对的,她担心地说道:“陛下用心是好的,但此事恐怕行不通。”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路了。关键就在于谁先去走?怎么走?”

    “陛下,此事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再者说了,司法改革和教官考核还在推进当中,还有学官的培训考核,都涉及到数理化等自然学科;

    上次要设立司法学院,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风波,陛下多管齐下,才总算把那场风波压下,现在官员考核中加入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内容,儒学独尊的地位实际上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婢子想来,这主要是考核的部门还限于都水监、军器监这两个不被注重的部门,才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弹,但这种考核一旦向核心的部门推进,加上接受考核的部门官员越来越多,就没这么简单了。

    以上是对一些特殊的部门的考核,或许还有理可说,但对全天下的学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的内容也包括数理化这些科目,这才真正会引起那些儒家卫道士的不满。

    陛下请想,历来各县的官学,教的都是儒家经义,现在突然要教谕、训导、嘱托学习要考核数理化,有心人不难想到,陛下这是在为将来在官学中全面推行数理化教学做准备。”

    是的,对官学下手,这其实上相当于是釜底抽薪,彻底颠覆儒学独尊的地位。秦牧刚刚给学官加了俸,学官还满怀感激,加上现在只是在南京开始培训考核,各地的学官还不尽然知道,因此没有形成反对的阵线。

    这件事,秦牧推行起来,动作不大,其实还是很谨慎的,但不管你再谨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必然会遭到保守的思想的反对,这是必然的。

    诚如柳如是所言,他要对学官进行数理化培训以及考核,确实是在为将来推行数理化教学做准备。

    秦牧沉吟道:“如是放心,朕并不是要大力举办什么女校,只是想让民间办一些画绣学校、纺织学校。”

    柳如是听了,觉得这些问题应该不大,而且是民间的行为的话,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因此便也没再说什么。

    俩人正说着话,门外李双儿进来说刘宗周和黄道周二人双双求见。

    秦牧乍闻之下,还有些诧异,这两位不在史馆趴着,一起来求见,这倒是新鲜了。

    现在史馆不但要修《明史》,而且按秦牧的意思还要重修《秦史》,史馆里各种史料堆积如山,作为总编撰官,黄道周和刘宗周没日没夜的钻在史料间,有时两三个月不回家一次,吃住都在史馆。

    有次秦牧召见黄道周,他甚至直言没时间,让秦牧有什么旨意直接下达,觐见就算了,此事曾在京中轰传一时。

    “陛下,只怕事情与数理化考核有关呢”

    “嗯.....”

    秦牧随即宣刘宗周和黄道周觐见。

    黄道周已经66岁,刘宗周更是已经年过七旬,在民间的声望都极高。

    民间对黄道周这样评价“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旷世伟人,全闽师表。”“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刘宗周在他的学术主张中,主张“诚意”、“慎独”,在学术界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把自己关于《大学》“诚意”、《中庸》“已发”、“未发”的学说向天下系统地公开后,天下人赞颂他的哲学思想已臻化境。

    加上现在二来又任《明史》、《秦史》总编撰官,更是将他们的声望推到了极致,可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在读书人间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而且这两个人,还都是可为学问殉道的人,换而言之,他们要是认准的事,死都未必能吓退他们。

    秦牧照例赐座,赐茶,然后徐徐地问道:“二位卿家年事已高,为修史日夜辛劳,朕心里正记挂着,今日看到二位卿家身体尚为健康,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劳陛下记挂,臣等实不敢当。”

    这回答有些火药味啊,秦牧轻咳了两下,正色地说道:“二位卿家劳苦功高,朕心里有数,二位卿家不必自谦。”秦牧说到这,对殿中的宫女吩咐道,“来啊,去把宫中珍藏的百年人参各取两支来,赐予两位大臣。”

    “陛下,正所谓无功不受禄,陛下隆恩,老臣眼下无寸功于朝,实不敢受之,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今日臣等觐见,乃是为了.....”

    ************************

    ps:鞠躬感谢天界的小兵、书友140313014917653、心猿亦马、打魔兽的mk、草堂山人、兔**、轩辕无、&月牙冲天&、书虫淘淘、太昊元阳、牛回头、魔界小小虎、文盲觉兽、触梦3号、八八戒戒、玥小芽萌萌哒、foreverking、jinxun99、秋之神光、吾聊头顶等人的月票或打赏,衷心谢谢各位的支持,谢谢!

    月底了,本想开个单章求票,但这两天犯了颈椎炎,对码字影响很大,昊远很努力的想多码点,但连两章都没保住,更别说加更了,无颜开单章求票,只能干着急,今天买了盒膏药贴上,感觉稍好,明天两更应该能保证了,在此向大家致歉了。

第1114章 帝有恙?

    ***

    刘宗周这个人绝对可称得上儒家的卫道士。他这次来,不出意外,正是因为对学官进行数理化培训考核的事。

    他在传统的儒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这一点秦牧是承认的。加上他声望很高,秦牧要用他,但又担心他阻碍自己一些新政策的推行,于是,把他扔到史馆去修史。

    都六七十岁的人了,等修完《明史》和《秦史》,估计也可以回家养老了。

    二人埋头在史馆,十分投入,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两部史。之前的风波他们都没有参与,这次突然双双为数理化考核的事跑来蒹葭殿面圣,秦牧很怀疑其中是有人在煽风点火。

    刘宗周这个人,思想很保守,他拒绝西洋新思想,是儒学后期迂腐思想的代表之一。

    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被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入朝后,刘宗周多次上疏,请崇祯革除弊政,以摆脱国家的危机。

    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

    刘宗周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因此他的一些主张实在不合时宜。

    在当时,明朝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但刘宗周认为“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因此主张“治心”是解救时艰的根本。他要求崇祯“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

    只要有些眼光的人,都不难看出。都火烧屁股了,还让皇帝去明圣学以端治本,这是非常迂腐的想法。

    在关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争论中,刘宗周的主张更暴露出当时儒学已经缺乏应变能力。崇祯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先进技术,解决内忧外患问题。

    如果崇祯此举能顺利进行。也许明代还能挣扎几年,甚至明代的历史都要重写。但是,刘宗周坚决反对重用汤若望。更坚决反对制造火器。

    他说:“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他把汤若望看成异端之人。请崇祯“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他坚持“仁义”说,反对革新兵器。

    刘宗周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有这样的言行,也表明儒家传统已失去了宽宏大量的开放精神,这也许也是原来的历史上,中国落伍、中华文化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

    蒹葭殿里,刘宗周再次毫无不客气地把数理化痛斥了一番。言词激烈,震动梁宇。这绝对是蒹葭殿落成以来,接受的最强烈的一次振荡考验,还好当初黄振林没有偷工减料,蒹葭殿的质量不错。

    在猛喷了一通口水之后,刘宗周再次一字不改的抛出“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的理念,要秦牧回归正道。

    在原来的历史上,明亡之后,刘宗周说了句:“先帝(指崇祯)之变,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监国(璐王)纳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岂有偷生御史大夫耶?”说完之后绝食两旬,以身殉国。

    想到这些,秦牧忍住了没有立即发怒,对于一个能以身殉国的人,哪怕他的思想保守一些,秦牧也能给予最大的容忍。

    刘宗周毕竟年纪大了,相信他嚎不了多久的,果然,才一盏茶功夫,刘宗周就累得直喘粗气,脸色又是红又是紫,让人怪揪心的。

    黄道周见此,立即便要抢过接力棒,继续猛轰。

    秦牧适时疾声大喝:“来人啊!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憋足了劲正准备接着猛轰的黄道周见皇帝急声传唤太医,不由得吓了一跳:“陛下!陛下可是龙体欠安?”

    不管怎么样,秦牧总是大秦的皇帝,而且几个皇子又都还年幼,他若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这刚刚安定的天下,非得再次大乱不可。就算他只是龙体欠安,也足以引发朝野不安,免不了暗流汹涌.....

    秦牧微微一怔,他让人传太医,是见刘宗周脸色怪吓人的,而且也想以此来打乱黄刘二人的步调;

    见黄道周反而误会是自己龙体欠安,秦牧心头一动,抬起手来捂着自己的脑袋说道:“朕这两日身体着实有些不适,不过没有大碍,二位卿家但可放心,只是还请二位卿家奏事之时,声音小一点。这声音太大,朕脑子里就嗡嗡作响,反而听不清你们说什么,黄总编请说吧,朕听着。”秦牧说到这,一边轻抚着头部,一边转头对女官李双儿说道,“双儿,去把朕的药端来吧。”

    李双儿低头应了声喏,连忙躬身退入后殿。

    黄道周犹豫地问道:“陛下,您的龙体果真没事吗?”

    秦牧强打起精神说道:“没事,黄卿家有话就说吧,你们是国之重臣,常识渊博,年事已高,还为修史之事日夜劳累,废寝忘食,朕平时召见你们都难,今日你们难得来一次,朕再怎么着又岂能不听你们把话说完,黄卿家请讲,朕没事的,没事的........”

    黄道周和刘宗周到底是年事高了,平时卷不离手,难免更伤到眼神,在皇帝面前又不好戴上老花眼镜,还真没看清皇帝气色怎么样。

    不过自他们入殿以来,皇帝就很安静,对刘宗周的激烈进谏也只是静静听着,没有多说一句,这似乎倒可以证明,皇帝龙体真的不适。

    “黄卿家有话快说吧。”秦牧又说了一句。

    这下黄道周反而有些不安了,心中惴惴,皇帝龙体不适,这个时候进谏不合适,再说了,他真能听得进去吗?

    唉,皇帝身体欠安,还予以接见,而且耐心听谏,这是何等难得的圣主明君啊,以己度人,黄道周越发不好再长篇大论地猛轰了。

    “陛下,既然您龙体欠安,臣等就先行告退了,望陛下好自休养,早日康复。”

    “黄卿家,朕真的没事,你们说吧,尽管直言进谏,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因身体稍有不适,就拒纳忠臣良谏呢?”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秦牧这个皇帝要听忠言,拉着大臣留下进谏,本来准备来炮轰他的刘黄二人,却是急匆匆地告退,生怕走慢一步,影响到了他的“康复”,拉都拉不住啊!

    最终,在秦牧的再三挽留声中,刘宗周和黄道周迅速消失在了蒹葭殿外。

    等太医李从明赶到时,秦牧觉得戏既然演了,那就演足,不然让刘宗周和黄道周知道受骗了的话,这两个老顽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鬼知道他们会不会来个绝食抗争。

    于是,秦牧真对太医说自己不适,让太医把了脉。

    李从明把脉之后弄不清病因何在,这下反而心慌了,皇帝头痛着,却找不到病因,这可如何是好。

    他先是开了个安神养气的方子,然后匆匆赶回太医院,一边请其他太医来合议,一边派人去城外的医科学院请院正吴有性赶紧回太医院。

    负责出城请吴有性的人太过匆忙,路上还撞了人,到了医科学院,把正在手术台上讲解解剖术的吴有性直接拖下来。

    吴有性差点被手术刀割伤,气得他大怒:“岂有此理,你这是做甚?”

    那小吏吓得连忙解释道:“吴院正,十万火急,你快回宫,快......”小吏说到这,连忙打住,然后急扇了自己两个耳光,才伏到吴有性身边细说“小的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陛下传李太医去诊脉之后,李太医匆匆回到太医院,让小的赶紧把吴院正请回去.....”

    吴有性暗暗心惊,扔下手术刀匆匆赶回宫去了,留下一群医科学院的学生议论纷纷.......

    ******************

    ps:鞠躬感谢自知知人、翼1470、看漂流mm、书友140313014917653、心猿亦马、kingdom、球球老公、癔症患者、八八戒戒、yhy老虎的月票或打赏,昊远顿首再拜!

    这几年来每天长坐电脑前码字,就连逢年过节都没有机会休息,可谓是几年如一日,说实话,现在感觉精力大不如前,劲榷和腰榷时常会酸痛,一痛就难以久坐,且集中不了精力。

    不过我知道,多数人都不容易,你们花了钱订阅,不管怎么样,我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能力拿出更多更好的故事来回馈大家,而不是诉苦。在此,愿所有人安好!

    今天保证会有两更,兄弟姐妹们,月底到了,求些月票,急求月票~

第1115章 阴霾笼罩

    ***

    皇宫看上去是个最神秘的地方,但实际上却又是一个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无数双各怀心思的目光汇聚到这个地方,关注着,窥视着,揣测着.....

    这天晚上,帝都南京的一栋栋豪门大宅之内,一间间最隐秘的书房内,一个个跺跺脚就能让南京城颤三颤的人物,面色凝重地与心腹谋士耳语着什么.........

    一夜深沉,一夜寂静,只有雨在不停地下着,下了一整夜,还没有丝毫放晴的迹象。天亮了,天空仍是淫雨霏霏,灰蒙蒙一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梅雨时节到了,南京城笼罩在迷迷蒙蒙的烟雨中,街边浸满雨的桂树低垂着枝条,一阵风来,烟雨扬起飞絮,寻常巷弄之间,传出清晨的卖花声,声声回响........

    夜不收都指挥使黄连山戴着斗笠,披着雨衣,带着几个随从,骑着战马驰过清晨无人的御街,街上的积水被碗大的马蹄溅起,又迅速被淌平......

    午门在望,黄连山推了推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张如积雨的天空一样阴沉的脸来,到了外五龙桥前。他迅速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随从后快步上桥,来到午门下。

    巍峨庄严的大秦宫。在烟雨中静默着,给人一种凝重的压力,黄连山拿自己那块夜不收都指挥使的玉牌从一个小洞递了进去。

    往常,哪怕是半夜,他这块腰牌只要递进去,也能很快得到皇帝的接见。

    但这次呢?

    黄连山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他也曾想过在宫里安插过眼线。但燕高飞被一撸到底,他和何宁宗被罚俸爵之后,便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有丝毫侥幸之心。

    他有些后悔了。

    心中如灌铅一般沉重的他,静静地站在午门下,看上去就像雨中的一尊雕塑。

    昨夜流出的那个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皇帝怎么了?太医院的异常情况味道着什么?

    黄连山很清楚。他虽然掌控着一个庞大的、让人畏惧的组织。可一旦发生了惊天的突变,他,乃至于他掌握的整个庞大的组织,什么也不是,只怕还不如一个掌握着五百兵马的营指挥使。

    黄连山等待着,每一分第一秒都是那么难熬,心中也越来越不安。

    或许没事吧,昨夜一整夜。国丈杨廷麟府上都没有动静,黄连山敢肯定。绝对没有宫里的人造访过国丈府。

    太子.........太子还在江阴,也没有急旨召太子回京.......想到这里,黄连山心中稍定。

    他看了看午门上的小洞,然后走下外五龙桥,把其中一个心腹随从叫到一边,微不可闻地吩咐道:“张吉,你立即亲自带一队人马赶往江阴,记住,尽量隐蔽行踪,暗中保护太子,一旦有什么消息,我会尽快通知你。”

    “大人,情况真的那么糟糕吗?”

    “这个你不必多问,也不用多想,正所谓有备无患,你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是,大人。”

    今天不是召开常朝的日子,按平时各部官员都是各往各自的衙门办差。但黄连山才站一会儿,就发现不少官员来到午门前,等待宫门打开。司马安、路振飞、李源三个内阁大臣平时是在宫城的东南角内阁里坐衙,他们来此等待乃属正常。

    但紧接着,黄连山发现,杨廷麟、刘伯全、蒙轲、刘猛、李过、狄中行、白铁、马永贞等文武重臣都来了。甚至因年事已高,已经很少出门的秦良玉,也坐着马车赶了过来。

    黄连山未能赶在这些人之前入宫觐见,心中更加不安,皇帝是对他不信任了,还是真的..........黄连山越想越感觉忐忑难安。

    不过在赶来的这些大佬面前,黄连山不敢托大,一个个上去施礼拜见,大家都只是轻应一声,脸色十分严肃。

    时辰到了,两扇巨大的宫门总算是按时打开了,往里望去,但见汉白玉雕龙的内五龙桥那边,巍峨的紫宸殿庄严地静沐在茫茫烟雨中,紫宸殿后面,望之不尽的宫殿群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都被茫茫的烟雨淡化成了一片水墨画般的剪影。

    大家入宫无数次,平时对大秦宫已经很少去打量,但今天,包括黄连山在内,却都不禁下意识地重新审视起这座庄严肃穆的皇宫来。

    “陛下有旨,召夜不收都指挥使蒹葭殿觐见!”

    午门内传出小太监长长的高呼声,司马安稍为沉吟了一下,向内阁所在的东南角走去。其他大臣则接二连三地请小太监禀报皇帝,请求觐见。

    李源神情复杂,他犹豫了一下,压下了请求觐见的话,撑着伞在雨中急步向司马安追上去。

    黄连山暗自欣慰,不管众人,脚下痴步如飞,匆匆向蒹葭殿赶去........

    蒹葭殿里,秦牧还不知道京城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早起的他打着哈欠,喝了一口李香君端上来的明前龙井,然后坐在御椅上闭目养神。

    黄连山跟着小太监,躬着身进入蒹葭殿,他入殿的第一眼便是向御案那边瞄去。皇帝闭着双目,袅袅的龙涎香让他的脸隐隐有些模糊的感觉,得到接见后心情刚刚放松一点的黄连山,又不禁揪起心来。

    “臣,黄连山,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你一大早来见朕,有何事呐?”

    黄连山又迅速瞄了他一眼,然后躬着身答道:“陛下,臣不敢隐瞒,京中昨夜有陛下龙体欠安的流言传出,兹事体大,臣不得不一早来禀报陛下。”

    秦牧听了,先是一怔,接着想笑,可一转念他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刘宗周和黄道周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也不是第一次入朝为官,他们应该很清楚,皇帝的健康状况是绝密,轻易透露不得。而且在尚未确定病情的情况下,岂敢贸然传扬出去?

    如果不是刘宗周和黄道周,那么自己患病的消息又是怎么传扬出去的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惊天的阴谋呢?

    “查到消息传播的源头了吗?”

    “回陛下,臣接到消息时已经是三更时分,仓促之间,尚未查到这番谣言从何而来。”

    黄连山口口声声强调这是谣言,而且看上去皇帝也不像是身患重病的样子,但他也知道,有些病从表面一时是看不出来的,太医院的异常情况总不会有假。

    更重要的一点是,皇帝的健康状况是国家的最高机密,特别是大秦初立,皇子又都还年幼,一旦皇帝的健康出了问题,整个帝国肯定会陷入一片动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算真的患病了,也会极力地隐瞒,甚至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故意多露面,以安天下人之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看皇帝的脸色,黄连山是不敢确定什么的,但这样的事,又肯定不能直接询问,傻呀,直接问皇帝,你病没有啊?你有几个脑袋才够砍?

    “你立即去查,尽快把事情查清楚。”

    “是,陛下!”

    查!黄连山暗暗下定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哪怕是担上一定的风险,也要尽快暗中把皇帝到底有没有患病查个水落石出。

    黄连山匆匆退出后,秦牧看了看今天来求见的名单,然后吩咐小太监先传秦良玉觐见。

    吩咐完之后,秦牧眉头顿时蹙了起来,昨天他只是装装样子,好打发掉黄道周和刘宗周,但这件事似乎已经被人利用了。

    **************************

    ps:鞠躬感谢八八戒戒、秋之神光、拒绝装b、悠散人、longtengycg、修易、轩辕无、往来如风、密云的山、太忆、吴钩霜月寒、.游戏我玩命运、瓜王子的打赏或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急求月票!

今天29号了,俺心里急啊,挥汗如雨码着字,但颈椎痛总难集中精力,效率很受影响,加上各位大概也看出来了,俺正在用心构思一个情节,争取再给大家一个爽点,这也很费神,因此只能保住两更,说真的,俺真的尽力了。在此厚颜急吼几声:

    急求月票!

    急求月票!

    急求月票!

    各位亲看在俺带伤不下火线的份上,赏点月票,给点支持吧!

    .(未完待续。。)

第1116章 阴雨天(月底求月票!)

    ***

    一个尚未得到完全证实的、与皇帝健康有关的消息传出,立即引起南京城里暗流涌动,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但想想后世金三胖消失几天,全世界便都在猜测朝鲜的政局会有什么变动,何况此刻南京城里这些身处“暴风眼”之中,一旦有什么突变,每个人都将被卷于风暴之中,个人的荣辱,血脉的存续、家族的存亡,一切都将被席卷其中......

    而其中,难免有些心怀不平,或是暗藏野心的人。皇帝健康时,他的威慑力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紧紧地压制着那些野心家;而一旦这种威慑力减弱,曾被紧紧地压制着的那些野心,必然会暗潮涌动,企图掀开身上的重压,为自己争夺权利和地位。

    大秦建立的时间太短了,各个皇子太小,皇帝除了强拉忠州十几代的远亲来充当皇室成员,甚至找不到一个至亲的兄弟叔伯,大秦的统治完全是建立在皇帝一个人的威权上。

    一旦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大秦立即会分崩离析,只怕没有任何人能再维持住局势的平稳。

    秦牧是健康的,所以在潜意识里他觉得自己的威慑力没有变,这种潜意识使他低估了此事的严重性。

    他认为,只要自己接见了一班大臣,一切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他确实接见了,接见了秦良玉,以及路振飞、杨廷麟、蒙轲、刘猛、马永贞等文武重臣。君无戏言。为了不背上欺骗大臣的恶名,他对大臣们说,昨天只是过于劳累。才稍感不适,并无大碍,休息一夜之后,已经好了。

    ***

    “如果真的只是稍有不适,随便一个太医开一个滋补的方子就可以了,何以太医院的院正吴有性那般惊慌?何以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太医都聚到一起商讨病情呢?”

    “大哥,您是说........今上这是欲盖弥彰?”

    “太医院网罗的无不是当今天下医术最好的名医。如果真的只是因劳累过度引起身体不适,任何一个太医一眼就能看出来,根本不需要一起会商。如果秦牧不接见一班大臣。甚至明确地表明自己身体不适,可能反而没什么。”

    “大哥,或许只是太医过于紧张呢,毕竟今上是真的接见大臣了.....”

    “那么夜不收都指挥使黄连山为何继续追查内因?还派心腹赶往江阴?”

    “这.........不错。如果真的因为太医过于紧张。那么黄连山的举动就解释不通了。”

    “黄连山掌控着夜不收,是何等人物,连他都在追查秦牧的身体实情,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能给他招来杀身之祸的事吗?他却仍冒天下之大不韪追查此事,这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大哥,咱们要怎么做?要不要让五弟......”

    “五弟那边,肯定要让他早做准备,你且将这些先透露给李府吧。相信他一定很有兴趣的。”

    “嗯,我这就派人去。大哥。鲁王朱以海那边我看靠不住,这根本就是一个酒囊饭袋而已。”

    “酒囊饭袋不好吗?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名义而已。反而是李府那边,咱们有必要推上一把才行,否则他未必敢动。”

    “大哥是说,嫁祸江东,逼李府先动手?”

    “嗯。”

    ***

    鄂国公李过在街边的一间酒楼上用过午餐,然后坐上马车,似漫无目的地转了几条街。江南梅雨季节,有些烦人,天空阴郁,雨丝迷茫,似是永远没个放晴的时候。

    满街的雨伞,让本来就拥挤的街道显得更加堵塞不畅,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李过转了一圈,最后在临清侯刘体纯府门前停了下来。

    刘体纯又名刘体仁,二虎,当年在李自成军中自号飞虎,李自成死后,与郝摇旗、梁涛、顾君恩、宋献策等一同投入秦牧旗下。

    刘体纯等人投奔秦牧的时候,李过和高一功正率领着几万人马夹在襄阳与荆门之间进退不得,当时并不在李自成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中,这件事,一直是李过最大的遗憾。

    李过进入临清侯府后,发现尚山伯梁涛也在。他坐下来喝了些茶,闲聊了一些家常,接着聊到一些陈年旧事,刘体纯让下人端上酒来,三人一边聊一边饮,最后难免要聊到秦牧的健康一事。

    李过有了几分酒意才告辞离开。烟雨依然迷离一片,街上的景物有些模糊,让人有些看不清。

    不知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别的原因,李过心中莫名地烦躁起来。名义上,他是右军大都督,但因为他身份比较特殊,秦牧对他的戒心从未减轻过。

    像高一功、郝摇旗等人,降秦之后,都得到了重用,秦牧可以让他们领兵独挡一面;而他这个右军大都督,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李过从来没有机会独挡一面过。

    如今右军都督府的事务,他为了避嫌,也尽可能地少管,即便如此,还是不时遭到御吏捕风捉影的弹劾。

    这世上的事总是这样,皇帝喜欢一个人,就会有人去奉承;皇帝不喜欢一个人,肯定就有人扑上去嘶咬。

    这几年来,李过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李过坐着车回到府上,一个小厮立即上来向他小声说道:“国公爷,宋先生交待小的,国公爷一回府,便请国公爷先往书房一趟。”

    “知道了。”李过淡淡地应了一声,沿着家中的回廊往书房走去。

    刚到书房门口,心腹谋士宋万清便迎出来长身施礼。李过请他起身后一同进入书房,书房分为一明一暗内外两间。外间是平时待客的地方,里间则是主人最私密的所在,除了宋万清,他人不得轻进。

    李过刚进外间,便看到一个僧人坐在外间的客座上,“你........”李过刹时间既惊又诧,上下审视着房中的僧人,“牛...........你怎么在这里?”

    “故人相访,都督何须惊诧。”

    “哼!”李过冷哼了一声,一拂大袖说道,“你走吧,这府上不欢迎你。”

    “都督莫急,且听我把话说完,都督再下逐客令不迟。”

    “少在我这逞你那口舌之利,当初我义父何等看重你们父子俩!你父子俩倒好,一见形势不对,立即私自潜逃,哼,你今天竟然还有脸来见我。”

    “都督,说句得罪的话,当初我们也是不得已,我算到先帝.......唉,不提也罢,我父子俩离开,实则是等待今日。都督,大顺气数实则未尽,我夜观天象,发现近日金陵必有大变,是以匆匆赶来,助都督完成先帝未尽之大业.......”

    “你说什么?!来啊,送客!”李过脸色如冰,冷声逐客。

    “都督一直在暗中准备,又何必自欺欺人呢?我观察天象,紫微星垣暗淡,七杀、破军、贪狼三星齐汇,逼近中垣。这是中枢即将大乱之相。此次乃都督最后的机会,也是我大顺朝复兴的最佳时机。我父子俩忍辱负重,隐姓埋名,等的就是今日。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按我观察所得,都督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不久必招来杀身之祸.......”

    “你......”李过大怒,但突然之间,他打了一个激灵,心中想起皇帝龙体有恙的诡异传言来,但今日朝见的人中,他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看上去,皇帝神色如常,并没有身染重症的迹象。

    此时,被他倚为心腹的宋万清附到他耳边轻声说道:“都督,我刚刚接到可靠消息,多名太医确曾密议天子病情,夜不收都指挥使黄连山已经遣心腹前往江阴,极有可能是要暗中接回太子....”

    ***************************

    ps:鞠躬感谢皇天龙、wzwzwyh、我本明心见性炼√金の术c、千针万孔、随风漂荡、没什么可收获、巴林、忧郁8888、轩辕无、srqg、bakerdu、进击的小黄人、a108aa、迷死的顾、有鱼居士1、八月的悲鸣、预混器、vladimir、半壶小道、醉笑道、丁学松、魔界小小虎、龙孤独、圣德公、海盗酋长、书友140423182450260、鹰刀★、v给大号、火的舞动、wxf**f、八八戒戒、灵狼☆无悔、暗-修罗、露晟、zhuyj55等人的支持,谢谢你的月票或打赏,昊远再拜!

    30号了,昊远在此再次拜求月票,渴望大家多多支持!

等待审核

新上传的章节需要等待审核,各位亲稍等..........(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6/ 第一时间欣赏明扬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何昊远所写的《明扬天下》为转载作品,明扬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扬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扬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扬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扬天下介绍:
崇祯十六年,一个真正的乱世: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一阵烟尘又一阵的烟尘,华夏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下颤栗不止......
秦牧手提巨阙剑,身后是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黑得深沉,黑得冷酷,黑得神秘,黑得庄重,那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大旗之下,黑色的铁流如怒海奔涛,一如当年那支横扫六合的铁军。
“我志未酬人犹苦,江山处处有啼痕,杀!”
然苦中亦有乐,君不见香君侍酒,醉卧横波,君应如是.......
明扬天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扬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扬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