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执宰大宋TXT下载执宰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执宰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天工造物     执宰大宋txt下载     执宰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24章 大麻烦

    赵宗实的小脸一会青,一会白,一会红,如同来了颜料铺一般,煞是精彩。

    他自幼养尊处优,没吃过什么苦,因为有赵祯养子这层身份,尤为尊贵,一旦赵祯没有子嗣,他就有七成的可能登临帝位,再加上赵允让为他造势,还有本身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很多人自然捧着、宠着。

    这是人家的特权,可是在未央这里,全都没用。

    别说是他,就算是赵祯,想要打蓬莱和书院的主意,未央也不会客气。

    “未大人,”赵宗实不甘心的道:“我只是奉命而来,并无恶意,为何如此待我?”

    未央眯起了眼睛,打了个哈欠。

    “你说错了,你没有恶意,不代表你身后的人没有恶意。”

    “你身份特殊,就算是有些心机,也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妨碍,但是你身后的人不一样,他们会为了你不惜杀人满门。”

    “你可知道,你来到蓬莱的那一刻起,又是一轮新的角逐?这期间会死多少人?会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这都是你造成的,你便是杀害这些人的罪魁祸首!”

    未央疾言厉色,声音宛如春雷。

    赵宗实面色惨白,惊慌失措,突然间大声道:“我不信,我这一路,未曾滋扰任何人,就连护卫都只带了个,怎么会有人因我而死!”

    未央冷冷一笑,说道:“愚蠢至极!鲁常,你与小王爷说说。”

    鲁常一直待在身边,闻言开口道:“属下奉命严查入城人员,缉拿可疑人员一百三十六人,当场斩杀反抗人员五十七人。

    这些人口音大多为京畿口音,身手不俗,训练有素。

    其中十三人,查实乃是军中将领。”

    赵宗实顿时面色更白,他想到了来时父王说的话,只是没想到,竟然真的动手。

    那边鲁常继续道:“蓬莱附近,发现数队士兵行踪诡秘,意图进入蓬莱,皆被发现,退避而走。”

    赵宗实的小脸顿时又煞白了一份,不似人样。

    未央挥了挥手,鲁常就闭嘴了。

    “小王爷,你猜那些士兵进入蓬莱,有几个能活着出去?我赌不会超过一成。”

    赵宗实面色数变,别人不知道未央的战绩,甚至他父王都不见得清楚,他却知道,未央曾经深入辽地,现在耶律宗真还在蓬莱养马呢。

    这是赵祯跟他说的,断然不会有错,赵祯不会跟他说这个谎,没有必要。

    未央说一成,都少了,赵宗实认为,真要冲突起来,只怕会全军覆没。

    未央继续说道:“你来蓬莱,是为了试探我,看看能不能获取我的支持,这是其一。

    一旦试探后,我不会给你,或者说给你身后的人卖命,就会动手了,而那些士兵,就是你们动手的依仗。

    只是小王爷,私自调动京畿军队,而圣人却不知晓,我不知你是天真呢?还是真傻?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莫不是你以为,这天下真的是你的了?

    圣人在上,只怕还不是你们为所欲为的时候吧?”

    赵宗实愤怒的吼道:“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你们都逼我。”

    未央不屑的看了几近疯癫的赵宗实,摇了摇头,这个傻孩子,到现在还没摆好自己的位置。

    赵允让布局十年,怎么甘心把皇位交给别人。

    从赵祯把赵宗实抱入宫中的那一刻起,赵宗实坐不坐皇位,已经由不得他了。

    赵祯的孩子是怎么死的?赵祯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是皇帝,怎么可能那么多孩子死的不明不白,却无动于衷?肯定会去查的。

    双方斗到了现在,无论哪一方收手,下场都不会好。

    身首异处都是轻的,灭门在所难免。

    未央忽然同情起这个孩子了,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承受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这都是权力惹得祸。

    不过这跟未央没关系,他还没圣母到啥都管的地步。

    鲁常抱拳退去,无声无息,他本来的目的就是汇报情况,如今情况已经汇报了自然要走,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呢。

    未央都快瞌睡了,那边赵宗实才突然开口道:“我不想当皇帝。”

    未央眼睛微眯,昏昏欲睡,似乎根本没听到。

    “我不想当皇帝!”

    赵宗实愤怒的吼道:“当皇帝有什么好?整日里待在深宫内苑,连吃什么穿什么都有人安排!走路的姿势都要求的明明白白!

    我不想当皇帝!”

    未央睁开眼睛,不耐烦的道:“爱当不当!管我屁事!没事去城里转转,散散心,别来烦我。”

    赵宗实没有走,他恭恭敬敬的躬身施礼,是弟子礼。

    “还请先生教我。”

    未央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你如何认为我会教你?要知道,我与圣人乃是君臣,不对付你就算是好的了,还想让我教你?”

    赵宗实低着头,恭声道:“圣人曾对我说过,天下之间,若论才智,先生首屈一指,若论格局,天下无人能及。

    先生为国为民,实乃古今少有的仁者,圣人告诉我,若有机会,一定要向先生请教。

    还请先生教我!”

    “没空!”

    赵宗实无语,搬出皇帝都不好使了,这个未央到底有多大能耐?连皇帝都懒得理会?

    “既如此,先生可否允许我在书院旁听?先生放心,我绝不会暴露身份。”

    未央瞥了他一眼,笑呵呵的道:“书院并不禁止学子前来求学,只要你通过考核,成为正式学子,也非难事,按照书院的规矩就是。”

    赵宗实大喜,这意思就是自己有机会前来求学了,只要自己不在京城,不知要少了多少是是非非,最起码自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人操纵着过活。

    他当即躬身道:“学生这就回去安排一切,那些士兵,学生会让他们退去。”

    未央摆了摆手,不耐烦的道:“走与不走,与我无关。”

    赵宗实退去。

    未央真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特么的就是嘴贱,赵宗实多聪明啊,给个杆子就往上爬,绝对会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书院的学子。

    这特么是多大一个麻烦啊!

第225章 小尾巴

    未央很后悔,但是也不能反悔。

    不过转念一想,不过是区区一个皇室子弟,还造不成什么妨碍,就算是他有些能耐,在未央看来,在天才满地走的暨行书院,顶多是中人之姿,慢慢的就会泯于众人。

    所以他不担心,慢慢悠悠的起身,回了家中。

    杜纤云正在忙活着布菜,未烟正抱着未珩,到处追着滚滚,打算骑上去,小白盯着桌上的一只烧鸡,流着哈喇子。

    苏娘与蔓菁正在给杜纤云帮忙。

    一切都是那么的鲜活,这才是生活的样子啊!

    就这样生活下去,好像也不错。

    未央面带笑容,上去一把抢过祸害小花的未珩,笑呵呵的走了进去。

    “二郎,今天有你最爱吃的葱爆海参。”

    杜纤云笑道:“还有海米饭,你等会,就可以开饭了。”

    “得嘞!”

    未央嘿嘿一笑,抱着未珩坐了下来。

    不大会,一桌子美食就布好了,还有果汁。

    这一桌子菜,最起码四五贯钱,一年前的未家,根本不可能吃的上,谁能想到,不过区区一年,就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饭桌上,未央与未烟你争我夺,不亦乐乎,他们兄妹的口味差不多,最喜欢葱爆海参这道菜,吃起来没够。

    苏娘与蔓菁慢条斯理的吃着,至于杜纤云,她吃饭极快,三下两下就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筷子,抱着未珩,看着几个人吃饭,一脸的笑意。

    小白趁人不注意,一爪子就把烧鸡抢走,飞快的跑出了门外,不知躲在哪里,大快朵颐。

    一顿饭吃的欢快而又写意。

    吃完饭,未央已经昏昏欲睡了,自从从扬州回来后,他一直是这种状态。

    这是精神耗损过头的表现,他需要以睡眠补充精神。

    这次虽然没有动用羽箭,但是这么庞大的集团对抗,岂是等闲?未央看似轻松,但是脑子之中,一直在不断谋划,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满脑子布局策划。

    这就怪不得他精神耗损这么大了,脑力活可不是体力活可以比的,干体力活的人,吃饱喝足之后,一夜就能恢复,但是干脑力活的不一样,用脑过度的人,直接猝死的还少?后事程序员、扑街写手,那可是说死就死,毫不犹豫!

    “唉,又睡了。”

    杜纤云忧心忡忡的看了一眼未央的卧室,担忧不已。

    苏娘的小脸也不太好看。

    蔓菁安慰道:“扬州归来,公子实在是累了,千头万绪,万斤重担,都压在了公子的肩头,不敢有丝毫松懈。

    要知道公子只是区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劳累一些也是正常。”

    杜纤云叹了一口气,说道:“也是苦了他了,未家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这般模样,都是二郎一肩挑起,实在是让人心疼。

    以前他刚刚受伤醒来的时候,也是整日里睡觉,他说睡眠才是最好的恢复方式。

    要知道那可是大病初愈,这一次,不亚于他那次大病,要是再来几次,我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住。”

    苏娘摇头道:“大嫂放心,钱颐先生说过,二郎只是精神耗损,恢复过来后就没事了。

    当初二郎在辽国杀了个七进七出,不照样安然无恙?”

    三个女人一台戏,围绕着未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无外乎怎么给未央补身体之类的。

    所以第二天早晨,未央惊讶的发现,以往的豆浆油条、包子、啥汤之类的,一个都没有,有的是一碗清粥,一碟小菜,外加奉送一个萌萌哒少年。

    少年叫钱乙,医学院院长钱颐的公子。

    小家伙一本正经的端坐在哪里,可是嘴里一点都不慢,他的面前摆着的,是最精致的美食。

    未央气的鼻子都歪了,刚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慨之情。

    钱乙慢慢悠悠的开口道:“清粥养人,小菜清心!这是我爹开的方子。”

    未央一脸黑线,顿时蔫了。

    钱颐在书院一年,逼着未央写过一些医书,未央虽然不通医术,但是却博览群书,看过不少医书,钱颐得了医书,从此医术大进,在蓬莱博了一个“神医”的名头,如今颇有神话的趋势,他开的方子,绝对没有人会怀疑。

    未央只知道这对父子,尤其是钱乙,那绝对是国宝级的,堪比滚滚,他老子自然也不差,却没想到这两父子在医术一道的天赋,简直是逆天,据说钱颐现在已经着手研究剖腹之术了,可见一斑。

    “能不能不吃?”未央可怜兮兮的看着钱乙盘子里的一片薄薄的松露,很有n。

    钱乙张口吃下最后一片松露,“当然不行,你信不信你现在不吃,马上我爹就冲进来?”

    未央无奈,没滋没味的吃了早饭,起身就去院里运动。

    钱乙就像是小尾巴一样,寸步不离的跟着。

    未央无奈道:“吃完饭了,你不回去进学?”

    钱乙冷着一张小脸,“医学院的课程,我已经学完了,再去也没有意义。”

    未央觉得今天自己的智商被摁在地上,狠狠的摩擦了一遍一遍又一遍,这父子两个,简直就是医道之上天才中的天才,只是儿子更妖孽一些,怪不得人家能靠着医术就能名留青史呢。

    未央苦口婆心的说道:“年轻人,你还年轻,该干些年轻人该做的事情,在这里陪着我算个什么事?”

    钱乙冷笑道:“未先生,你说这些没用,你的身体亏损太大,我要负责盯着你,不然你去花天酒地,倒霉的是我,夫人可是吩咐过了,要寸步不离。”

    “我上厕所你也跟着?”

    “我在外面等着,晚上要跟你睡一个屋,白天要跟你一起吃饭,总之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未央无奈,只得随他去了。

    果然,这小子无论未央去哪,他就去哪,一点空闲都不给,但凡未央做点出格的事情,立刻制止。

    未央觉得人生当真无趣,索性睡起了大觉。

    人家钱乙也没闲着,手里拿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未央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终于结束了,因为一项改天换地的发明,终于被一直在实验室窝着的韩知止师徒搞出来了。

第226章 电的诞生

    一个人,无论他知识多么渊博,能力多么强悍,他都是一个人,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并不能产生质的变化。

    但是这个人要是有一帮人帮忙,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孔子,比如老子,比如孙子,比如耶稣,比如n,再比如释迦摩尼!

    他们之所以对世界的有数千年的影响,并不是因为他们本人的原因。

    他们有一大帮簇拥者,这些人不遗余力的宣传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念,自己标榜为他们的门徒,进而扩大影响。

    最成功的,莫过于上述几人了。

    所以当未央怀着忐忑的心情,看着韩知止与陈景元小心翼翼,激动无比的把两根包裹了细腻皮革的铜线接在一起,一溜溜火花瞬间亮起,在幽暗的实验室内,是如此的明亮。

    火花虽但是却能照亮未来!

    对于这一点,未央丝毫不怀疑。

    古人敬畏雷电,所以不敢探究,认为那是神的力量,凡人不可窃取,否则定当被神灵惩罚,直到西方出现了几位离经叛道的家伙,才总算把电力与磁力研究出来,而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才有了后世未央所见到的繁华盛世。

    有人问为何不从工业革命循序渐进,而直接发展电力。

    未央呵呵一笑,工业革命,说白了就是羊,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煤炭,还是其他的产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没有人,一切都是妄谈。

    西方的工业革命,放在东方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首先便是土地与人口的矛盾。

    现在的华夏大地,人口数以千万计,土地却是有数的,反观西方,就算是他们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人口也不及中国这般庞大。

    而且西方为何拼了命的发展海外殖民?把自己地盘上的人口送往海外?不就是为了解决矛盾吗?

    为了发展工业,多人人死于黑黝黝的煤矿中,多少民族于那段时间消亡?

    大宋没有把矛盾转移到海外的资本,暂时更没有那个能力。

    未央身怀尖端科技知识,若是从头来过,简直对不起自己,辱没了先人。

    所以他刻意写了一本关于电力的书,刻意让韩知止去注意到。

    果不其然,自古以来,科学家都是一个模样,再加上韩知止是个道士,而且是道士之中最顶尖的存在,他们虽然宣扬神学,但是自己心里比谁都明白,所谓的神,不过是子虚乌有罢了?

    所以韩知止不可避免的落入了未央的陷阱,抱着那本电力探索和自己的徒儿陈景元,两人没日没夜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成果。

    韩知止激动的不能自已,双目赤红,但是极为有神。

    “二郎,这是电啊!这是电啊!”

    老头子疯疯癫癫,一身道袍满是污垢,要知道这老头也是有洁癖的,为了电力,可见付出了多少。

    陈景元比他师父也好不到哪儿去,一张小脸也是兴奋无比。

    “老韩,只此一项,你的大名,将万古传颂,就算是你道家鼻祖再生,也比不上你。”

    韩知止得意非凡,胡子都快飞起来了,嘴里却道:“过了过了!道祖何等人物,岂敢窃居道祖威严。”

    未央哈哈大笑道:“老韩此言差矣!岂不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后人超越前人,乃是必然,岂能因循守旧?

    电力的发现,功在千秋,利在当下!

    就算是开辟一国,开辟盛世,也不能相比!

    老韩,你要立地成圣了!”

    韩知止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未央对这区区的电火花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这火花虽然神秘,但是他却不认为有多大用处,毕竟他只是发现者,要说能知道这东西有多大的用处,还得是未央。

    未央自然知道怎么尽快开发出完整的电磁系统,也知道如何应用。

    但是他不想剥夺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所以他做事情一向是做个开头,其余的事情,尽可交给有才能的人去做,这样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创造历史,而不是躺在床上吃老本,好恶逸老,那样的话,早晚会出大事情的。

    “过了过了!”韩知止乐不可支,到现在为止,未央要做成的事情,没有不成的,他说这个小小的电火花有大用,能改天换地,那几乎没跑了,莫非我老韩真的要立地成圣了吗?

    一旁的陈景元张大了嘴巴,看了看开心的师父,又看了看未央,又看了看电火花,有种如在云端不知梦的感觉。

    不过转瞬间,他就兴奋了起来,这玩意自己也有份啊,师父能成圣,自己最起码也能当个真人吧?

    陈景元一双小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内心喜悦无比。

    未央大手一挥,豪气冲天的道:“书院休假两天,记录电力的诞生,从此以后,我们将不再靠着油灯照明,电力,才是未来!”

    面对豪气勃发的未央,韩知止与陈景元师徒莫名的兴奋起来。

    要知道,书院从建立以来,虽然规定有各种假期,但是因为某个人就放假,这还是第一次,就算是墨家与公输家加入书院的时候,学子们依旧在苦读,只象征性的挑选了一些人去迎接。

    未央虽然不是山长,但是有时候说话比山长好使,他说放假,自然是要放假的。

    为了电力的发明放假!为了韩知止师徒放假!

    滕子京等人接到通知,也没有细问,直接就盖上了自己的nn,还有书院的公章,而后邀请风雅阁大厨孙天成,摆起了流水宴。

    席间,诸位书院大佬终于明白了原委,一时间诗词唱和,好不热闹,庆祝韩知止一举达到了先贤的高度。

    要说古人敬神,但是那是愚夫愚妇,子不语怪力乱神,人敬神,不是打夫子的脸吗?

    韩知止师徒被灌的烂醉,一连三天,除了喝酒,几乎没干别的事情。

    未央很可怜,因为有个一本正经的小家伙,一直盯着他呢!

    但凡想吃肉喝酒,一律被钱乙拦下,搞得他痛不欲生。

第227章 三年之后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未央总是在问自己。

    我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切到底是真是还是虚幻?

    他在这里,饿了也要吃饭,渴了也要喝水,受伤了也会痛,生病了也要吃药。

    他在这里有亲人,有朋友,还有偌大的产业,甚至还有一个很合得来的小未婚妻。

    未央不认为自己这个世界是虚幻的,是梦境,因为他很真切的感受到了这里世界的善意,所以他做了很多事情,不外乎是回报这个世界,还有这个世界上可爱的那些人。

    让自己身边的人活的更快活,顺便改变一下时间,这才是未央最真切的想法。

    电力出来了,电灯还远吗?

    电磁电磁,这是两位一体的,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自然会有人研究明白,电话还会远吗?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该是多美好的世界。

    于是未央又沉沉睡去了,睡梦中,他嘴角含笑,看样子是个美梦。

    春去冬来,转眼间又过了一年,在暨行书院的考核中,赵宗实豪不意外的通过了考核,成了书院的学子,与他一起进入书院的,还有一个叫赵宗景的皇室子弟。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这一年,未央十六岁,已经长成了一个俊秀少年。

    蓬莱一天一个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书院已经率先通了电,用的是水力风车发电。

    虽然在未央看来,灯光昏暗,但是在书院学子自己其他人看来,这就是神迹。

    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才有了走出山洞的本钱。

    如今书院研究出电力,比之燧人氏这人族老祖宗自然是不敢比的,但是也算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每天晚上,都有十里乡的人前来观看书院灯火,指指点点洋溢着羡慕的情绪。

    “这还差的远。”未央走在前面,身后跟着苏轼、苏娘、苏辙、蔓菁、未烟几人,边走边说话,几人侧耳倾听,如同上课一般?

    “电力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但是却并不贵重,一旦发电设施完善,必然走进千家万户。

    到时候,人类就能翱翔于九天之上,潜伏于深海之内。”

    苏轼终于如愿以偿的吃成了个微胖少年,他笑嘻嘻的道:“先生说能上天,自然是能上天的,学生现在不关心这个,学生腹中如同雷鸣,饥肠辘辘,若是再不补充一下,学生就先上天了。”

    几人莞尔,苏娘气恼道:“子瞻,整日里就知道吃,你还能做些什么?”

    苏轼老老实实的说道:“我还能睡。”

    一旁的苏辙比苏轼老实多了,也稳重多了,虽然没有苏轼年纪大,但是却更像个哥哥。

    “哥,这才半晌午,你刚刚吃了一笼包子,这么快就饿了?”

    苏轼振振有词:“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哥哥我身宽体胖,自然要多吃饭才行,不然好不容易吃上来的肉,岂不是糟蹋了?这可是糟蹋粮食,是要遭天谴的。”

    众人齐齐给了苏轼一个大大的白眼,吃货就是吃货,非要给自己找个理由。

    正好街边有一个卖烧饼的,苏轼上去买了三四个烧饼,笑呵呵的道:“这下子好了,能吃饱了?”

    未央懒得理会他,他们这次出来,是有任务的。

    范仲淹范相公,终于作到头了,被贬官至蓬莱做知州,原来的知州王珪赚足了政绩,正好高升。

    说起来老范在当了四年多相公,加上赵祯的帮助,当然,最主要是未央打下的基础,东南沿线,成了他变法的土壤,再加上江南世家被未央打击的不轻,一时半会没有精力去对付他,让他好生快活了一段时间,当真是大权在握,天下莫敢不从。

    可惜的是,他想仿照未央,分田于民,结果自然是可以想见得。

    未央直接打残了那些世家士绅,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但是范仲淹想当然的认为,未央一个区区孩童都能做成的事情,自己一定也能做到,所以老范大刀阔斧的时候,世家们终于恢复了一些元气,直接把矛头对准了老范。

    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

    此时猪队友欧阳修出手就是一篇朋党论,直接把老范拉下了神坛。

    人家躲避不及的朋党,你倒好,上来不仅承认自己等人确实是朋党,而且写出文章来大肆宣扬。

    有这种猪队友,看到就是满身都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索性赵祯还是心疼老范的,这几年老范着实做了一些事情,虽然推广不力,但是依旧劳苦功高,所以把他贬官到登州。

    一是登州有老范的知己好友在这里,二是有未央在蓬莱,想要再动老范,不仅仅要考虑皇帝的态度,还要考虑到未央。

    这些年未央虽然在静养,但是天下集团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天南地北,未央不管事,底下的人依旧干的风生水起,索性未央也就真的开始修养了起来。

    再加上直道历时三年多,天下集团的大半资金都放在了上面,赵祯更是派遣得力干将,再加上百姓主动守护直道,如今终于要修成了,再过些时日,南北就要合拢。

    至于东南九州的建设,我早就完工了,如今一片繁华,看着海运和陆运,当真是不逊苏杭。

    想要惹未央,先要试试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个斤两。

    老范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被贬官,只能说他的政治能力实在是太差!

    能贬到蓬莱,说明皇帝有心启复老范,只是在等待时机。

    皇帝也被老范折腾的怕怕的,贬官虽是无奈之举,也是君王之道。

    老范倒霉就倒霉在,什么都不知道,一头就扎了进去,虽然没有身败名裂,但是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呕心沥血这么多年,下场如此,确实心寒,对他的打击特别大。

    所以未央来了,迎接老范的同时,他也好奇这位差点成圣的范仲淹,到底是什么样。

第228章 老范

    范仲淹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年仅六十,满头华发精神看着也不大好,颇为颓唐。

    宦游数十载,落得个如此下场,老范虽然坚强,但是已久被打击的不轻。

    他的身边,跟着他的两个儿子,范纯礼和范纯仁,两人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范仲淹,生怕他一不留神就摔倒似的。

    未央带着几人上前,恭恭敬敬的给范仲淹施礼。

    范仲淹睁开一双眼睛,极为有神,双目炯炯,宛如利刃一般,让人不由得心中发怵。

    他仔细的打量着未央,这少年身量颇高,比一般同龄人高出半头左右,说不上英俊,但是一举一动间,却有说不出的风范,让人信服。

    尤其是未央的一双眼睛,丝毫不惧的与范仲淹对视,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当朝相公,就是个寻常老头子一般。

    “好孩子!”范仲淹上前,扶起未央,笑呵呵的道:“未央未二郎,你我终于见面了。”

    未央等人起身,都在打量这个主宰大宋风云数年的大人物。

    “范相公,这几位是苏家姐弟,苏娘、苏轼、苏辙,这位是书院的见习先生,蔓菁先生,这位是舍妹未烟。”

    范仲淹抚着花白的胡须,笑吟吟的道:“苏家一门都是才子,就连娘,数首诗词也是流传甚广,今日一见,果然不负盛名。”

    “范相公,听闻您来到蓬莱,书院的先生们,个个都盼着呢,只是今日是书院招生的日子,实在是无暇前来迎接,便让我等晚辈前来,怠慢了相公,还请恕罪。”未央笑眯眯的说道

    范仲淹笑呵呵的道“活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外乎俗事礼节了,老了老了,能有一块安身之地,我已经很满足了,只是以后少不得要劳烦你们照料,心里过意不去。”

    未央默然,看样子老范真的心灰意冷了,或者说这短短数年的变法,已经耗尽了这个老者的精力,从而对以前的抱负,没了n。

    这次他被贬官,他的盟友与伙伴,却都步步高升。

    夏悚如愿以偿的坐上了首相之位,贾昌朝得了三司使计相的位子,至于三相的位子,落在了庞籍的头上,韩琦做了枢密使,富弼成了枢密副使。

    只有范仲淹,落得个贬官的下场。

    出京之时,竟然只有包拯与唐介两个没有什么来往的人相送,实在是让范相公心寒。

    包拯与唐介,都是孤臣直臣,尤其是唐介,他的心思早就不是传统的士人可比,这些年不断的磨合,早就明白了,这天下混乱,从士人开始变法是不可能的,只有从最低层的百姓开始,不断革新,才能真正的民富国强。

    只是国富民强,是解决不了兴衰轮回的,只能肥了那些世家大族。

    所谓没有千年的朝廷,只有千年的世家,就是这个道理。

    唐介虽然也是出身书香门第,但是却极有见地,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包拯不同,他善刑讼,对于治国之道,说起来只能算是略有研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天下陷入水深火热,却无能为力。

    这两人虽然与范仲淹私交不深,但是却极佩服范仲淹的为人,所有才有了这番相送。

    “老相公既然已经不在朝堂,那就在咱们蓬莱好好休养,闲暇之时,养育一二子,看着下一代成长起来,岂不美哉?”

    苏娘几人顿时掩嘴而笑,苏轼笑的尤其大盛。

    范仲淹似笑非笑的看着未央,悠然道:“尝闻未二郎岂不美哉四字一出口,接下来就是忽悠别人为你卖力。

    却不知我若是入书院,是个什么位置?据我说知,就连晏相公,都没有做山长,做了什么荣誉山长。”

    未央嘿嘿一笑道:“范相公此言差矣,滕夫子如今辞去一身官职,专心去经营书院,不说别的,但是今年,就要招生上万人。

    这可是大兴教化的好事,这天下,还有别的书院能与我暨行书院相比吗?

    再说晏相公,他年岁大了,晚辈怎忍心让他操劳?

    范相公劳累数十年,如今也该歇歇了,至于知州的事物,呵呵!咱们蓬莱啥都缺,就不缺人才,到时候自然有人帮着料理,相公安心休养,顺便发挥一下余热,岂不是大好事?”

    范仲淹被他说的怦然心动,要说他不动心,那是假的。

    他兢兢业业一生,满腔抱负,一腔热血,都用来勾心斗角了。

    反而他一身的才学,竟然没有传承下去,这让范仲淹很郁闷。

    他瞥了瞥苏轼,又看了看苏辙,不由笑了。

    “未二郎,老夫前去书院也不是不行,只是这衣食住行,须得书院操持,老夫虽然为官多年,但是着实没有攒下钱财。”

    未央乐了,范仲淹这就算是同意了,他登时热切的道:“范相公,咱们这就回去吧,还有两位范兄,一同到书院歇息歇息,他日小弟陪同你们游览一番蓬莱胜境。”

    范仲淹笑呵呵的看着未央指挥着脚夫搬行李,很是欣慰,这个未二郎,确实是人才,一言就能说到人的心坎里去,可谓是人才。

    尤其是他能审时度势,更有改换乾坤的大气魄,这才是未来变法改革的希望。

    至于朝中诸公!范仲淹撇了撇嘴,眼角现出一丝冷笑,

    庸庸碌碌之辈,如何能担当大任?趋炎附势之徒,如何能安定天下?

    范仲淹满心的怨气,在这一刻,消散了大半。

    一路前行,看着蓬莱的景色,以及行色匆匆的行人商贾诸般景色,范仲淹不由感慨道:“若是天下处处如此,吾九泉之下,亦能瞑目矣!”

    未央闻言笑道:“老相公,如今东南九州,处处繁华,虽然比不上登州富庶,但是人人安居,相公的理想,已经实现了大半,何必如此颓唐?”

    范仲淹笑骂道:“这都是你的功劳,可不是我的功劳,拿你的功劳给自己贴金,老夫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未央摇头笑道:“老相公,三年前我与江南世家争锋,若是没有相公在朝中说话,胜负难料,这其中,也有老相公一份功劳。”

第229章

    范仲淹的到来,波澜不惊,他虽然是当朝宰执,享誉天下的人物,但是蓬莱的大神太多。

    滕子京、晏殊、欧阳修,哪一个都可以与他分庭抗礼,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是有人激动的不行,这位就是欧阳修。

    “希文兄,我对不起你啊!”欧阳修老泪纵横,抓着范仲淹的手,不停的道歉,若是没有他那一篇朋党论只怕人家还好好的当相公呢,欧阳修心里能不愧疚吗?

    范仲淹闻言安慰道:“怪不得你,是我自己的问题,一味刚猛,怎能长久?如今退下来也好,最起码不用操心那些事情了。

    你我年岁相当,你如今依旧身体健硕,而我,已经风烛残年,华发满头了。”

    范仲淹苦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头发,一脸沧桑。

    那边晏殊呵呵笑道:“退下来也好,宦游数十年,老了老了,总不能死在任上,如今在书院教教书,研究一下学问,总比在朝堂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来的好。”

    那边章得象抚掌大笑道:“咱们三代相公,如今齐聚一堂,再加上柳永、滕子京、吕璹、苏洵等人,都是鼎有本事的,教出一批学生来,继承咱们的理念,岂不更好?

    我们的本事,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变法?还谈什么改革?都是无用的。”

    几个老头子围着范仲淹不停的安慰,老范的心情好了许多,都是多年老友,没必要拿着捏着。

    他们簇拥着范仲淹向着蓬莱阁而去,滕子京还不忘回头对未央道:“二郎,我记得你还有一些大红袍,不要吝啬,今日希文兄前来,乃是大好事,岂能不招待一番,速速取来。”

    未央翻了个白眼,几个老头惦记他那点大红袍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有了由头,若是不用才怪。

    无可奈何,未央只得让苏娘去取大红袍,自己陪着几个老头子谈风弄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未央费尽心思把这些人弄到一切也不容易。

    范仲淹退下来,还是他去信赵祯,让范仲淹来到了蓬莱,不然依照那些人的心思,范仲淹只怕会如同原来的历史一般,活生生被那些人弄过来弄过去,弄死了,那可就不美了。

    范纯仁与范纯礼年纪都不大,一个十九,一个十五,都与未央差不多,年轻人在一起,总是有话题的,更何况未央已经褪去青涩,成了一个长袖善舞之辈,对付两个初出江湖的少年,不算什么大事。

    傍晚来临,书院的灯光亮起,让老范一家子目瞪口呆,连呼神迹。

    梅尧臣与墨渊结束了一天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加入了宴会。

    都是有学问的人,在一起自然是谈论诗词歌赋。

    等一盘盘精致的菜肴端上来,一杯杯美酒流水般的灌下了肚。

    无论是老头子,还是年轻人,都放开了。

    范仲淹直呼应该早些来蓬莱教书,错过了许多年,甚为遗憾,如今见到蓬莱,如同人间仙境,桃花源一般的存在,自然开心不已。

    未央如今已经被允许喝酒了,毕竟是十六岁了,已经长大n了。

    不过他依旧没有取字,表字都是师长取得,未洵没有那功夫,正满世界的扩张天下集团,哪有空理会这些小事?

    至于其他的书院长者,自认为不足以担任未央的师父,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导致的后果,就是未央非常羡慕苏轼兄弟俩,还有章惇、吕惠卿等人,你听听人家的字。

    子瞻、子由、子厚、吉甫,多好听?偏偏轮到未央的时候,不是直呼其名,就是未二郎未二郎的叫着,让未央很是不爽。

    趁着几个老头诗兴大发,谈性正浓,未央笑嘻嘻的道:“滕夫子,我今年也十六岁了,放在寻常人家,都当爹了。”

    滕子京醉眼朦胧,不耐烦的道:“想成亲了?找你岳父去。”

    未央翻了个白眼,“晏相公?您看,叔原这两个字多好听?”

    晏殊伸手一指,未央立刻灰溜溜的走了。

    “章相公?您倒是别睡啊?老年人不是觉少吗?你咋这么嗜睡。”

    终于,未央来到了范仲淹的跟前,笑眯眯的道:“范相公,您老觉得小子怎么样?缺不缺个关门弟子啥的,我觉得我可以,还算是可造之材。”

    范仲淹一脸茫然,摸不着头脑的看着几个老头子。

    滕子京给自己灌了一杯酒,大笑道:“这小子,总是这么着急,不就是个表字吗?希文兄随了他的心思就是?免得他整日里抱怨。”

    范仲淹顿时了然,迟疑了一下道:“不好吧?二郎乃是旷世奇才,日后登堂入室,封阁拜相,只怕翻手之间就行,入我门下,老夫只怕教不了你吧?”

    “教的教的!”未央急的抓耳挠腮,我管你教的不教的,给我取个字就行了,哪有人一直没有表字的?就算是寻常百姓家,还知道取个字呢。

    “师父在上,徒儿给您行礼了。”未央当即施了师礼,笑嘻嘻的道:“师父,这拜师礼明日学生补上,还有束脩,都一道补上,当务之急,您还是给学生取个字,定下师徒名分才是。”

    众人哈哈大笑,未央一点都不觉得丢脸,能拜范仲淹为师,也不算丢人不是?

    范仲淹抚着花白的胡须,沉吟良久,才道:“也罢!我就收下你就是,至于表字嘛!”

    未央急的汗都出来了,范仲淹依旧没有说话。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为师给你取字:然正!

    希望你秉承一颗公心,为天下,为百姓,做出前所未有的功绩。”

第230章 书院的家底

    未央拜师范仲淹,说实话,几个老头都是乐见其成的,他们见识到未央的才能,自忖才学不足以教授未央,所以就一直拖了下去,要不然未央早就被几个老头收入门下了。

    这次范仲淹来到蓬莱,当真是适逢其会,范仲淹的学问是不必说的,为政手段,也颇为高明,不然也不会在风雨飘摇之中,还能做了大宋四年的宰执。

    只是范仲淹过于刚猛,就如同他给未央取字一般,然正二字,就说明范仲淹的性情。

    他想让未央如同他一般勇猛刚进,只怕是要失望了,未央如今滑不留手,在几个老狐狸的熏陶之下,出手间如同天外飞仙,羚羊挂角一般,无迹可寻,俨然权谋高手,阴谋大家。

    最开心的要说未央了,他虽然是武将,拜师这种事情可有可无,但是对于朝堂来说,讲究一个论资排辈,更讲究师出有门,范仲淹虽然遭到了打击,但是他的声望,依旧如日中天,天下大望,尽在其身,若论声望,满天下也就欧阳修这个文坛盟主能与他比拟一二了。

    更何况得了梦寐以求的表字,这才是未央的目的,至于从范仲淹哪里学到什么,未央还真没有指望。

    既然为人子弟,自然要陪着老师欣赏美景。

    如今的未央,早就不是三年前那个整日里酣睡的未央,恢复的神完气足,精力充沛,陪一个老头子,实在不算什么挑战。

    “师父您看,”未央指着高大的图书馆,笑呵呵的道:“这就是我们书院的图书馆,藏书万卷都是少的,这些年书院全力经营图书馆,到处借阅藏书,再以印刷术印了出来。

    这其中还有墨家与公输家的宝贝,只是被严格n,必须书院高层,或者书院的出众学子才能借阅。”

    范仲淹撩起袍子,走了进去,刚刚进门,一面精美的照壁便映入眼帘,照壁前,是个长长的案几,案几后两个漂亮的少女赶紧起身施礼,激动的满面通红。

    相公常见,但是范相公,那满天下也就这一位,她们如同见了偶像一般,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照壁左右,便是进入图书馆的路径,转过照壁,眼前豁然开朗,一张张干净的书桌供学子阅读,一张张巨大的书橱,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书,看的范仲淹两眼放光。

    尤其是这些书分门别类,极为清晰,范仲淹来到了历史类的书籍前,随手取出一本项羽本纪,翻看了两页,不由笑道:“不错不错,你这图书馆倒是精致,不知能同时容纳多少学子?”

    未央极其骄傲的道:“天下藏书,我暨行书院虽然不说全部藏有,但是至少也有六七成之多,图书馆之大,足以让三千学子同时而不拥挤。

    这其中,还可以借阅,只要不损坏图书,缴纳一笔极其微薄的借阅费,十天一文钱,就能借阅出去。

    只是条件苛刻了一些,必须有图书馆的借阅证才行。”

    范仲淹笑道:“暨行书院果然不凡,单单一个图书馆,就让老夫大开眼界啊,只怕就算是宫中藏书,也不见得比你多。”

    未央闻言,不由笑道:“师父说笑了,这宫中藏书,除了一些极其隐秘的书籍,其余的书籍,这些年已经被我,们书院尽数收录,所以用不着羡慕圣人,论起书籍之多,宫中也是比不了我们书院的。”

    范仲淹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暨行书院四年之力,加上铜活字的运用,到处借书,导致的结果,就是藏书无数,满天下的书籍,只要是有些名头的,几乎都在书院有收录,至于那些野路子的书籍,只要有价值,书院一样会收录,所以才拥有了偌大的图书馆。

    两人看了图书馆,又去看实验楼。

    实验楼如今是道家、墨家、公输家三家的地盘。

    自从韩知止与陈景元研究出了电力,如今已经应用到了实际上,说明是大有用处的,墨家与公输家身为这方面的巨头,自然是不甘人后。

    墨家觉得研究电力,不如研究机械,他们研究的方向,是以电力为基础,让马车跑起来。

    这种奇思妙想,让未央很是惊喜,于是提供了无数思路,又专门开辟了实验室,给墨家使用。

    至于公输家,自从鲁班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他们就对飞上天空极度痴迷,发誓要靠着人力飞上天空,所以他们的研究方向,就是空中。

    未央自然是乐见其成。

    这当真事天上地下,飞机汽车将要满地跑了。

    乐不可支的未央,还为此专门写了几本书,都是基础的机械工程之类的书,赠与了两家人。

    至于韩知止,自从研究出电力之后,那当真是意气风发,召集了天下道家最精锐的弟子,开始了新的研究,思路自然也是未央提供的,那就是远程通讯。

    好嘛!未央已经开始染指电话了,就算弄不出电话,弄出个发报机之类的,未央也已经很知足了。

    这三家研究起来,还需要相互配合,虽然偶尔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也不算什么大事。

    研究嘛!不争吵,不实践,算什么研究呢?

    只不过这些研究,实在是太费资源,换句话说,就是烧钱。

    这三年的光景,书院投资在这些研究上的资金,足足有上千万贯,堪称奢华。

    虽然有了些头绪,但是还没见到成果,这让负责管钱的吕璹很不满意,觉得这些都是没用的。

    不过未央却不这么认为,安慰了几个带头的之后,反而加大了投资。

    钱嘛!不就是用来花的?未央啥时候缺过钱?两辈子都没缺过好吗?

    范仲淹看着高大的实验室,里面偶尔传出一声b声,让他很是惊讶,没想到书院还有这般危险的地方。

    “这是实验楼,是道家、墨家、公输家的地盘,他们这些人都比较执拗,脾气不好,咱们还是不要进去了。”

    老范点了点头,师徒二人朝着食堂而去。

第231章 大难临头

    书院的入学考试,定在了正月二十,以后将年年如此,不再更改。

    北方的天气比较寒冷,但是并不包括蓬莱,暖气这种东西带来的福利,终于发挥了他巨大的功能,再无一人有寒冷之忧。

    范仲淹来到书院,过了月余,已经接近三月了。

    所谓阳春三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气节,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焕发出了无穷的生机,就连人,都显得精神了许多。

    未央同样如此,可是当韩知止着急忙慌的拿着一张纸片找到他的时候,他终于慌了。

    薄薄的纸片上,写着一行字:客星入东海,所在地震,恐有龙王震怒,发天地之威。

    未央面色难看无比,他穷搜脑海中的知识,终于发现了一段记载。

    公园1046年,庆历六年三月,登州地震,岠嵎山摧毁,自是震不已。每岁震、则海底有声如雷。

    地震伴随着的自然是海啸。

    可能别人不知道地震加上海啸的威力,但是来自后世的未央,确实再熟悉不过了,所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这一次不仅仅是天地动荡那边简单,就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海啸,都足以摧毁蓬莱的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付诸流水,顷刻间消散的一干二净。

    这不是未央所想看到的,但是大自然的威力,岂是人类所能抗衡?就算是未央真的是神仙,面对天地自然的力量,也只能俯首称臣。

    他现在所期盼的,只是这场地震加上海啸,来的小一些,损失少一些。

    “老韩,此事切不可外传,待我们拟定好方针再说,按照你的推算,这地震即将爆发,就算是现在迁移,也已经来不及了,只盼着我们这几年的努力,建造的工事,能扛住这天地之威。”

    韩知止知道兹事体大,额头也是现了冷汗,浑身发凉,不过一想到蓬莱的建筑,以及早早就建造好的各种工事,他又有了底气。

    要是钢筋水泥都不能保护人类的安全,韩知止觉得死也就死了,人力对抗自然,只有一线生机罢了。

    “然正放心,这事我晓得该怎么做,只是你有几成把握?”

    未央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这地震有多大,波及有多广,你能预先预测出来,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稳定住人心,在地震有苗头的时候,全部躲进预先修筑好的工事,地上的一切,就管不了了。”

    韩知止面色苍白,狠狠的点了点头。

    “老韩,劳烦你稍等一会,我要召集书院的高层,还有登州与蓬莱的官员,应对此事。”

    韩知止已经六神无主,未央说啥,他都是点头,面对天灾,老道士也害怕了。

    未央吩咐值守人员,敲响了书院的大钟,足足敲了七十二下。

    书院的大钟,是按照最佳比例铸造的铜钟,不禁声音清越,而且宏大无比,能传遍整个蓬莱,而且书院敲钟,是有含义的。

    这口大钟平时并不动用,只有发生了重大的事情,才会动用。

    这一次,就是书院铜钟的第一次钟鸣,响彻整个蓬莱。

    几乎整个蓬莱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看向书院的方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书院的高层,却知道敲钟的意义,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所有的高层都着急忙慌的赶到了蓬莱阁。

    滕子京高坐主座,与他并列的,有晏殊、范仲淹、章得象,其他人,就分座两侧。

    滕子京面色难看,轻声对范仲淹三人道:“然正说过,非大事不可敲钟,就算是敌国入侵,也不过敲响十下,这次足足敲了七十二下,只怕事情不妙。”

    范仲淹皱眉道:“蓬莱有精兵良将,离边疆还远,辽国不至于打进来,至于其他的诸如高丽、倭国,还不能撼动蓬莱,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此庄重?”

    所有人都窃窃私语,不知所措。

    过了片刻,未央从门外走了进来,一脸严肃,他的身后,跟着道家、墨家、公输家的几个顶尖人物,一个个面色苍白,就跟死了亲娘老子一般。

    未央径直坐了下来,其他人也找了个地方坐下。

    “诸位,想来你们也知道,暨行书院运行到如今,殊为不易,更何况整个蓬莱。

    如今我们遇到了真正的麻烦了。

    一个处理不好,整个蓬莱,包括暨行书院,都会遭到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

    众人闻言,面色大变。

    滕子京身为山长,责无旁贷,开口道:“然正,你直接说就是,就算是天塌下来,我们一起顶着就是。”

    众人纷纷附和。

    “这次只怕比天塌下来,也差不了多少了。”未央沉声道:“韩知止院长推算出,将有大地震在蓬莱发生,地震倒是影响不大,我蓬莱的建筑,尽皆是钢筋混泥土,建造的时候,地基更是打的牢固,还有种种防御工事,就是为了应付地震的。

    只怕紧随着地震而来的,就是海啸,不超过三天时间,地震就会来袭,到时候万一发生海啸,对整个蓬莱,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到时候只怕生灵涂炭,万物不存!”

    众人同时倒抽了一口凉气,一脸骇然的看着未央。

    晏殊当即惊叫道:“三日功夫,就算是紧急迁移,蓬莱家大业大,各种人口牲畜不说,就说这帐薄账册,还有我书院的这么多书籍以及研究成果,根本来不及全部搬走,莫非是要天绝我蓬莱不成!”

    范仲淹毕竟闻仲,他沉声说道:“韩院长,此事是否准确?”

    韩知止凝重的点头道:“我以道家秘术,加上书院的算学,还有公输家以及墨家的一些秘术推演过,准确无误,这场地震之大,不可想象。”

    范仲淹果断的道:“人名大于天,所有的东西都不要,咱们迁移出去,大不了从头再来就是!”

    众人面色难看,似乎都不赞成范仲淹的建议,蓬莱是他们的心血,书院更是他们的心血精华,岂能轻易舍弃?

第232章 飞天

    范仲淹没有料到自己的建议竟然没有人响应,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他只是初来乍到,对书院与蓬莱并无多大感情,但是这些人都是久在蓬莱,看着蓬莱成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乡僻壤,一点一滴的成为如今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这其中都是他们的心血,怎能轻易放弃?

    滕子京、晏殊等决策人员面色变幻,如同走马灯一般,过了许久,滕子京才断然道:“先把百姓迁移出去,其他重要物品,全部迁入书院,妥善安置后,来不及撤走的人员,全部进入防御工事。”

    晏殊摇头道:“只怕时间来不及,按照推算,不过两三天,最多不会超过五天的时间,登州何其大也,百姓们拖家带口的,有些有舍不得祖宗基业,再加上我们没有时间去通知所有的百姓,这就是弊端所在。

    只怕到时候,依旧会生灵涂炭,以我之见,还不如令百姓进入防御工事之内,静待地震过后。”

    众人摇头,晏殊的想法,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与其如此,造成莫大的恐慌,还不如不走。

    若是真要走,只怕只有登州靠西的那些人,才有机会逃走,至于他们,就在海边上,根本就走不了。

    不要以为所有人为了活命,直接就能舍家弃业的逃走,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还是有所坚持的,比如暨行书院的诸位,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泡汤,比如那些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的百姓,也不可能轻易间扔下所有的一切,就这么离开家门逃难。

    这个世界上,除了人命,还有更珍贵的东西。

    毫无疑问,蓬莱就是最珍贵的,对于所有人来说,没有蓬莱,他们都只是温饱都有问题的百姓,或者说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蓬莱给了他们一片土壤,让他们赖以生存,大难临头,别说没有机会,就算是有机会逃命,他们也不一定愿意。

    未央突然笑了,他开口道:“这样吧,咱们的工事,都是精心打造的,无论是旱涝地震海啸,都能护人周全,所以不用逃走,书院的先生们,就躲进咱们书院的安全屋,学生们,就全部躲进工事。

    另外,蓬莱城内市舶司和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全部搬进书院打造的工事,以保安全。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虽然是地震,但是这地震有多大,我们也不知道,若是只是一次小小的地震,只是房屋晃动几下,以咱们蓬莱的建筑基础,还不至于倒塌。

    告知百姓,带来的恐慌,比这还要恐怖无数倍,毕竟奔走期间,万一有人倒在地上,只怕会造成一连串的事故,所以还是按照我们以前预演的方案进行,切切不可慌乱。”

    蓬莱位于海边,未央自然考虑到了自然灾害,早早就制定了各种预案,地震海啸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更何况未央的记忆中,记载这次地震,只是寥寥数句,料想也没有发生多大的损失,以蓬莱的基础,撑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核心的东西保存了下来,至于其他的,以他们的实力与势力,恢复起来不是难事。

    众人点点头,未央的说法依旧是最初的,但是无疑却是最稳妥的。

    于是各个部门开始全部发力,蓬莱乃至登州,都陷入了一片忙乱之中,至于忙乱之中偶有人踩踏致死,也不算什么事。

    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如果有人说他有,那一定是个骗子。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

    未央打的就是这个心思。

    很快,所有人都躲进了原先建造好的工事之中,这其中有地下的防震抗震救护所,也有地上的安全屋。

    毫无疑问,暨行书院的工事是最好的,师生们躲入其中,财米油盐酱醋茶一点都不缺,甚至还有明亮的电灯,如同白昼,与外面,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未央,他端坐在蓬莱阁内,等待着地震的来临。

    转眼间,天地震动,未央面前的书案剧烈的摇晃起来,眼前的围墙似乎在上下起伏。

    “二郎!”一声悲切的呼声,未央看去,只见地面波动,一个美丽的少女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直接撞进了他的怀里。

    未央抱住苏娘,冲出了门外,只见天地间波澜起伏,巨石从山体上剥落,携带雷霆之势从天而降,落在山崖下的草地上,发出轰然巨响。

    山崩了,屋塌了,桥梁断了,道路毁坏了。

    未央抱着苏娘,温柔一笑道:“害怕吗?娘。”

    苏娘把一颗臻首埋在未央怀里,轻声细语道:“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我不怕!”

    未央哈哈大笑道:“不要怕,区区地震而已,还不算大,就算是天崩地裂,有我在!你也不会有任何闪失!”

    “羽箭!”

    未央大喊一声,脑后的古朴簪子突然飞出,化作三丈长短,横在了空中。

    未央抱起苏娘,踩着羽箭,腾空而起,与此同时,一只硕大的朱雀缓缓现出,神鸟仰天长鸣,纵身飞入高空之中。

    苏娘只觉得自己的身子不停的向上去,不停的向上去,吓得她不敢睁开眼睛。

    过了许久,未央才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头,轻声道:“别怕,睁开眼睛看看,这才是你未来夫君真正的本事。”

    苏娘慢慢的睁开眼睛,差点就昏了过去,“二郎,我们是死了吗?是升天了吗?死后升天,感觉还可以,是不是以后我们就能长相厮守了?”

    未央翻了个白眼,无奈的道:“死倒是没死,不过升天了倒是真的。”

    苏娘悄悄的睁开眼睛,终于发现了不同,他们的脚下,一层薄薄的铁片如同羽箭,上方,一只巨大的朱雀,神态栩栩如生,白云在他们身边流过,狂风在他们身边呼啸。

    苏娘却感觉不到任何不妥,只觉得飘飘欲仙,在云端如同仙人一般,幸福的快要昏厥过去了。

    然后,她就真的昏厥过去了。

    这种,一般人绝对承受不了,尤其是古人。

第233章 环游世界

    本来以为是一个郎情妾意,你侬我侬的结局,不成想女主角直接倒了,这还玩毛?

    未央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苏娘弄醒,然后解释了一番,直接托词自己是仙人弟子,所以才有这般本事。

    “二郎,这飞天的手段,也是仙人传下来的吧?还有你那些神奇的本领,都是仙人传授吧?”

    苏娘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很是期待的看着未央。

    未央笑了,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后世的科技水平,只怕就是真正的仙人也比不上,他点头含笑道:“实际上这一切,都不过是科技罢了,你看我们乘坐的这根羽箭,看似神奇,也只是高水准的科技,所谓仙人,实际上也只是比凡人多会了一些东西,比如科技水准,绝对超越现在的一切。”

    苏娘又问道:“仙人都是不死不灭的吗?听人说仙人遨游宇内,无老生死,是不是真的?”

    未央想了想,说道:“不死不灭的是不是有我不知道,但是我认识的那些家伙,活到一白多岁的倒是有,但是也躲不过生老病死。

    要说遨游宇内嘛!那倒是真的有。”

    未央一点都没撒谎,他的年代,活个一百多岁跟玩似的,至于遨游宇内,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时代,也算是遨游宇内了吧?

    苏娘小脸通红,那是激动的。

    她是第一个飞天的,哦!不!还有一个嫦娥,比她早了几千年,但是毕竟是在天上,仅此一项,就让她激动不已了。

    “若是能一直如此,不理人间世事,那该多好啊!”

    所以说少女情怀总是春!苏娘这个大才女也不能免俗,直接就开始憧憬未来了。

    未央苦笑,若是能一直如此,只怕饿都饿死了。

    他低头看向蓬莱,发现这次地震如自己所料,虽然带来了滔天巨浪,但是进入蓬莱之后,造成的伤害并不大,尤其是在蓬莱的建筑全部换成钢筋混泥土的之后,除了一些民房之外,主要建筑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而且百姓们都躲进了预先修筑的防御工事,问题应该不大,就算有些死伤,也是在所难免。

    地震这个东西,一般都是间歇性的,还会有余震,尤其是海浪,一拨又一拨的,想要风平浪静,那还早,最起码的两三天时间。

    所以未央也不着急,他驾驭羽箭,带着苏娘来了一次环球旅行,两人慢悠悠的在空中翱翔,地面上的人就算是看到,也只会以为是一只不知名的雀鸟,不会认为上面有人。

    只从上次朱雀经天造成的巨大恐慌,未央已经收敛了许多了。

    在空中与飞鸟竞速,在海面与鲸鱼戏水,在地上与虎豹玩耍。

    苏娘玩的不亦乐乎,大呼。

    两人就这样游玩了两三天,苏娘终于记起了,自己的家人还在蓬莱受苦受难,躲在暗室之中,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出来呢。

    “二郎,咱们回去吧!”苏娘恋恋不舍的看着面前的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似乎下定了决心一般。

    未央笑道:“这叫金刚鹦鹉,是色彩最漂亮艳丽的鹦鹉,也是体型最大的鹦鹉,最喜吃果实与花朵,除了美丽、庞大的外表,以及拥由巨大的力量外,金刚鹦鹉还有一个功夫,即百毒不侵,这源于它所吃的泥土。金刚鹦鹉的食谱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成,其中包括很多有毒的种类,但金刚鹦鹉却不会中毒。在岩壁上啄食土块,这是因为食用了尚未成熟的或者有毒性的果实之后,为了中和毒性而出现的行为。它们所吃的泥土中含有特别的矿物质,从而使它们百毒无忌。金刚鹦鹉很胆见了人就飞。既然见了,就不能放过,你若是喜欢,带回去就是。”

    苏娘犹豫了一下道:“只有一只,是不是孤单了一些,而且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咱们华夏,会不会水土不服。”

    未央笑道:“这倒好办,我再去抓一只,咱们带些泥土,偶尔喂食一下也就是了,想来这鹦鹉与人一般,恋念故土,也是常理。”

    不大会,两人又寻到一只金刚鹦鹉,一公一母,两只五彩斑斓的鹦鹉,很是漂亮,苏娘欢喜的不得了,赶紧弄了些泥土,两人这就返程。

    地震过后,蓬莱依旧坚挺的屹立在大地之上,如同未央预料的一般,除了一些民房,蓬莱的损失并不大,只是大街上一片狼藉,水深过膝,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搁浅的鲨鱼,更有不知道多少海中生物,被冲到了地面上。

    此时已经有很多人从安全的地方走了出来,他们大肆捕捞这些海产,狠狠的弥补了一下自己的损失。

    一场小型地震,加上一场小型的海啸,蓬莱非但损失不大,而且收获了一场海产,当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未央带着苏娘和两只鹦鹉,悄无声息的找了个地方降落,打理了一下,边走了出去。

    暨行书院的地势最高,设施最全,排水设施更是独一无二,此刻大水退去,整个书院虽然一片狼藉,但是在阳光下,反而更显得熠熠生辉。

    滕子京等人陆续从安全屋走了出来,惊喜的看着焕发新生的书院。

    欧阳修更是做了一篇雄文,以纪念劫后余生。

    一时间诗词歌赋,无数美好的东西,从蓬莱师生的口中吐出,曼妙无比。

    “然正!这里!”范仲淹一眼就看到了未央与苏娘,赶紧招呼。

    未央笑了笑,握紧了苏娘的小手,来到了几个老头的面前。

    苏老泉瞪大了眼睛,气的吹胡子瞪眼。

    “臭小子!还没过门,就敢占我闺女的便宜,还不放手!”

    未央讪讪的抽回了手,苏娘满面通红,一双手把玩着自己的衣角,不知所措。

    不远处,杜纤云面带微笑,蔓菁一脸失落,至于其他人,都是一副早该如此的模样。

    滕子京笑道:“劫后余生,此乃大喜,不若喜上加喜,你们二人择日完婚如何?”

第234章 双喜临门

    苏娘面色羞红,直接跑了开来,去找杜纤云去了。

    未央由于了一下,摇头道:“只怕还不是时候,我父母不在,哥哥嫂子把我一手拉扯n,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兄长不在。自然不能成婚。”

    滕子京笑道:“无碍,希文兄是你老师,自然能做主,而且未洵在江南,又不是太远,三五日的功夫,也就回来了,你小子莫不是不想成婚,在这里敷衍我们几个老头子?”

    苏老泉的面色顿时难看起来,一把提起未央的衣领,他身材高大,虽是文人,却孔武有力,未央在他手里,就跟小鸡崽似的。

    “臭小子,莫非你觉得我家娘配不上你这个天纵之才不成?你要是敢始乱终弃,老子弄死你。”

    未央无语,连忙道:“岳父大人手下留情,非是小婿不愿,当初小婿曾经发过誓言,契丹不灭,誓不成婚,小婿不能食言而肥不是?”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杜纤云抱着杜珩,在未烟、苏娘、蔓菁、小白、小花、李思甜等一众爪牙的拱卫下,张牙舞爪的走了过来。

    她斜睨着未央,冷声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由你的性子来?什么契丹不灭,誓不成婚,折屁话我就当没听过。

    父母不在,我与你哥哥就给你做主了,况且还有范相公在,你还敢翻天不成?

    我就做主了,三月十是个好日子,就定在这一天成亲。”

    未央无语,他之所以不想成亲,实在是对婚姻有种莫名的恐惧感,或许是心理年纪小的原因吧。

    而且后世的熏陶,让他不想这么早就成亲,但是他没想过,这个时代,他这个年纪为人父母的不在少数,讲究的是继承香火,传宗接代,而不是什么晚婚晚育。

    传统的习俗,造就了这种状况,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他看下苏娘,发现他泫然欲泣,当即就心软了。

    “这还有十几日时间,是不是仓促了一些?”未央做垂死挣扎。

    “不仓促!”李尚慕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笑嘻嘻的道:“十几日时间,足够了,咱们蓬莱虽然遭了灾,但是我已经巡查过了,影响不大,损失微乎其微,只要稍加整顿,就能再度恢复生机。

    而且咱们天下集团的势力,要什么没有?足够筹备一切了。”

    未央撇撇嘴,对李尚慕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很是不满,你个大搅屎棍子。

    “那宾客呢?只怕也来不及吧?要知道我虽然不是什么名士,但是也算是朋友满天下。

    开封的曹佾、柳羽、潘肃、杨怀玉,这些将门子弟不能少吧?贾章、王珪、宋痒这些老朋友也不能不请吧?

    还有江南那边的公输梅家,还有墨家。

    对了,还有圣人,总要知会一声不是?

    这么仓促,只怕他们赶不来啊!”

    未央还在挣扎,那边李尚慕却笑道:“二郎勿忧,开封距此,不过三五日功夫,足够了,江南虽然麻烦了一些,不过我们以海路过去,然后他们再从海路过来,也很方便快捷。

    至于其他人,一一告知就是了。”

    未央再也没了主意,索性也不管了,转念想想,似乎成亲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苏娘知书达理,十足的大家闺秀,又经过几个老头子的,跟自己又学了一身本事,论起才学,比他的那个天才弟弟苏轼,也不遑多让,弱势论起手段权谋,经商理财,更能甩苏轼十条街。

    妥妥的贤内助啊!娶了这么一个老婆,起码以后内宅的事情,很轻易就能料理。

    其实未央之所以不想成亲,内心还是有私心作祟。

    古人三妻四妾,乃是常事,他身为一个庞大集团的首脑,又是名满天下的才子,自然对这个有点憧憬。

    无论是蔓菁还是李思甜,对他都有一份心思,他也不拒绝这种感情。

    但是总归不可能给人家一个正经的名分,一个是青楼优伶,一个是商贾之女,只能做妾,做正妻是不可能的。

    未央未尝没有再看看的意思,听说辽国未来的皇后萧观音是绝世之貌,他很想见识见识。

    不过现在他想开了,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苏娘是顶好的妻子之选,不做二想,就算数遍天下,也不见得能有几个女子能比的上,更是对自己一往情深,两人做了三天的神仙眷侣,已经情根深种,若是今日自己干说出一个不字,未央觉得苏娘一定会跳海。

    “好吧!”未央点头道:“那就定在三月十吧。”

    他转身对范仲淹施礼道:“还请老师一同主持婚礼。”

    范仲淹大笑道:“自当如此!”

    未央又对几个宿老行礼道:“有劳诸位为我操劳。”

    “二郎客气了,所谓成家立业!你先立业后成家,也算是美谈。”

    “就是就是,到时候二郎可不能吝啬,一定要把最好的酒水拿出来,一醉方休。”

    “那是自然,还有那大红袍,万万不能少了。”

    未央豪情万丈道:“那是自然,这次我把家底都掏出来,让大家痛痛快快的欢宴一场。”

    那边,杜纤云早就带着几个女人还有孩子走了,大灾刚过,未央又要成亲,千头万绪的事情,还需要处理呢。

    未央看着苏娘离去的身影,颇为惆怅,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有点抵触,又有一种抓心挠肝的感觉,更多的则是成亲前的那种紧张,浑身的热血似乎一会凝固一会沸腾,很是难受。

    众人前去布置,还要处理灾后事宜,也就没人管他了,毕竟未央甩手掌柜过惯了,其他人各司其职,自然该知道做什么。

    苏轼啃着一只烧鸡,晃晃悠悠的走了过来,笑呵呵的道:“姐夫,这次可真成姐夫了,你与我姐姐成亲后,一定要注意,万万不可惹恼了她,我姐姐发起飙来,那可是拦不住的,这是身为一个学生,给你的忠告,一定要切记啊!”

第235章 举世皆敌的局面

    苏娘满心欢喜,拉着蔓菁、未烟、李思甜,给自己挑选嫁衣。

    总共只有四件,全都是顶级的蜀锦,是苏娘的娘亲程夫人,一针一线亲自为闺女绣的,针脚缜密,图纹秀美,比不得顶级绣娘,但是却也是极品。

    “这件红底缎绣金文的不错,很衬妹妹的气质。”

    要说眼光,还是蔓菁好一些,她一眼就相中了这件嫁衣,几个人张罗着给苏娘换上。

    只见苏娘头戴凤冠,脸遮红方巾,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肩上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下身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千娇百媚,一身红色,喜气洋洋。

    此刻的苏娘,如同从画里走出来的绝色佳人一般,散发着迷人的魅惑之力。

    蔓菁看的痴了,想象着自己穿上嫁衣的模样,嫁给未央的样子,那该是何等的幸福。

    可惜的是,她知道自己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了,她不嫉妒苏娘,她只恨自己沦落风尘,没有早些遇到未央,错失了缘分。

    “姐姐好漂亮!”未央与李思甜看的眼睛都直了,她们年纪又小些,李思甜虽然对未央有爱慕之心,但是还未发展成那种爱情,更多的只是一种懵懵懂懂的感情。

    未烟一边摸着嫁衣,一边喃喃自语道:“若是我嫁人的时候,有这么一套嫁衣该多好啊。”

    不怪小妮子感慨,未家兄妹父母早亡,一切都是大嫂杜纤云打理的,但是杜纤云虽然武艺高超,家务做的也算可以,一手好菜,更是颇为入道,但是这针线活,实在是惨不忍睹,未烟不认为大嫂能做出一件好嫁衣出来。

    苏娘宠溺的摸了摸未烟的小脑袋,笑道:“我嫁给你的哥哥,自然是你的嫂子,到时候,你的嫁衣,就包给嫂子了。”

    未烟闻言大喜,欢笑道:“这就最好不过,多谢大嫂。”

    暨行书院喜气洋洋的时候,数十匹快马上,数十骑士正在全力向着蓬莱赶来,为首的,正是曹佾与杨怀玉。

    两人面色严肃,一言不发,全力赶路。

    他们来到蓬莱,直奔书院而来,看门的锦衣卫自然是认识二人的,也不敢阻拦,两人一路前行,来到蓬莱阁,推门而入。

    今日当值的,乃是范仲淹,其他人,此刻正在帮着未央张罗婚礼。

    范仲淹来到蓬莱数日的功夫,身心已经调节好了,恢复的还算不错,看到曹佾与杨怀玉,面现不悦之色。

    “书院重地,休得胡来!”

    曹佾与杨怀玉连忙止步,躬身施礼道:“见过范相公。”

    范仲淹皱眉道:“不过是参加二郎的婚礼,何必如此慌慌张张?不对啊!传讯的人刚刚出发,你们怎么得到的消息?”

    曹佾与杨怀玉互视一眼,内心颇为不忍。

    “说!到底出了什么事,劳烦国舅爷亲自跑了一趟!”

    多年的宰执,威风凛凛,老范的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

    曹佾咬了咬牙,上前道:“圣人急召未央进京!这婚礼,只怕要延后了。”

    范仲淹皱眉,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出了什么事?西夏这些年还算安分,辽国也不经常寻衅滋事,天下承平,有什么事非要二郎去解决?”

    曹佾不敢隐瞒,和盘托出道:“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遣使前来,扬言要我大宋交出他们的太上皇耶律宗真,若是不然,五十万精兵将南下,踏平我大宋汴京。”

    范仲淹眉头一扬,不屑道:“虚张声势罢了,莫非满朝诸公,被吓住了不成?辽国数年不敢生事,今日何来这么大的胆子?”

    曹佾恨声道:“高丽王王亨去世,新王王徽继位,与耶律洪基结盟,两过共出大军,意图染指我华夏神器。

    陛下召二郎入京,商谈此事,此外西夏那边,狄帅也被召回,商讨对策。”

    范仲淹眉头紧蹙,眉心一道深深的悬针纹出现,宛如苍松一般。

    “所谓夺回耶律宗真,不过是他们的借口罢了,三年前辽国被二郎大闹一番,元气大伤,又失去了皇帝,威信大损,连高丽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如今突然结盟,而且直言要挥师大宋,两国联军非同小可,只是不知道二郎能不能挡住。”

    曹佾正色道:“必须挡住,他们所图,根本不是耶律宗真,只是想要我大宋更多的岁币,获取更多的利益。

    那高丽不过是落井下石,想要分一杯羹罢了。

    但是我大宋能征善战者不多,这些年将门子弟废了大半,也只有狄帅能撑起场面。

    而且边军积弊重重,战斗力不高,若是他们真的联军而来,只怕根本难以抵挡。

    再加上狄帅被调回,只怕到时候西夏也不安分,若是西夏动了起来,回鹘褚部,还有南方大理,万一闻风而动,我大宋顷刻间就会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举世皆敌!”

    范仲淹悚然而惊,他虽然领兵作战多时,但是真正的战斗,并未参与过,文人讲究的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文人亲自上战场,这本就是扯淡。

    面对数十万,可能双方出兵达到百万以上的军团碰撞,范仲淹也没了脾气。

    “曾巩!”范仲淹高喊道:“速去请几位先生,把未央也叫来!”

    曾巩就在范仲淹的隔壁,早就等着呢,闻言当即走了出去,叫来了负责伺候的书院仆役,吩咐了下去。

    显然他也知道兹事体大,亲自去找未央。

    没一会,所有人都到齐了,听到了曹佾的话,一个个面色难看。

    未央也皱起了眉头,数十万军团的大作战,他也没有什么经验,若是让他率领锦衣卫冲锋陷阵,那是没的说,但是让他统领大军,对抗两国联军,他就不能暴露自己的羽箭,束手束脚,智能真刀真枪的硬干。

    蓬莱的军事装备发展的一直都很好,长枪已经开始装备,迫击炮也有不少,但是在大军团面前,作用并不大,用人命都能淹死你。

    未央不由充满了怨念,老子要有上百门青铜大炮该多好?可惜的是这些年他没有着重在这一块,蓬莱虽然能造出大炮,却无铜可用,其他材料还没有达到那种标准,实在是遗憾。

第236章 面涅将军

    举世皆敌,未央与苏娘的婚礼,自然是举办不成了。

    锦衣卫大营之中,未央聚将点兵。

    如今的锦衣卫,已经不是三年前的锦衣卫了,已经扩充至一万两千人,这还只是战斗部队,后勤部队足有三万人。

    锦衣卫如今有可供作战的b战马三万余匹,天马一万多匹,装备锦衣卫绰绰有余,更何况蓬莱的军事技术,一直领先世界,是最顶尖的。

    板甲经过改良,早就变成了极轻极薄却又极坚固的甲胄,横刀更是锋锐更胜从前。

    战斗部队之中,原本的三千锦衣卫,依旧是重骑兵,又有六千轻骑兵,剩余的三千人,全都是火枪手以及炮手,其中还有五十余位狙击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未央依旧是统帅,鲁常、杜鹏飞、杜鹏程、雷五、褚朗、陆鸣等五位,鲁常与杜鹏飞率领重骑兵,负责冲阵,杜鹏程与褚朗负责轻骑兵,雷五负责后勤,陆鸣负责纪律。

    这其中,杨怀玉死皮赖脸的进来后,未央不想看到杨家唯一出色的后辈出事,便让他负责自己的亲卫。

    对于此,杨怀玉很是兴奋,因为他知道,往往跟随在主帅身边,才是建功立业的最好的地方,尤其是未央,听闻他一人就敢冲击十万大军,如此猛士,跟在身边,还愁没有立功的时候?

    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开拔,暂时由鲁常几人负责,向着边疆而去,至于未央,自然是要先入汴京的。

    数日后,未央与曹佾来到开封城外。

    很明显能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气氛,在城中滋生。

    往来的行人,行色匆匆,面色颇为惊惶,街边的小贩,也是无精打采的,神不思属。

    未央与曹佾马不停蹄,一路打马,来到了皇宫之外,下马后,曹佾递了牌子,进了宫,径直向集英殿而去。

    赵祯此刻正焦躁不安的来回走动,整个集英殿之中,只有陈琳与一个昂藏大汉。

    那大汉生的俊美无匹,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有一种别样的风采,面上有一刺青,非但没有破坏他的俊美,反而平添了三分妖异,煞为好看。

    这大汉正是狄青,大宋的战神。

    传闻狄青作战,每战必争先,他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常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朝中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甚至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精通兵法。

    之所以面带刺青,是因为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精通骑马射击。

    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虽然敌人突然袭击,也没有一个士兵敢不冲锋向前,因此他出兵屡建战功。

    这也是赵祯召回他的原因,若是没有狄青坐镇,赵祯不敢想象,万一辽国与高丽联军真的打过来,是一副什么模样。

    指望那些文臣去阻挡吗?赵祯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争权夺利,阴谋诡计他们在行,但是领兵打仗,除了一个范仲淹,其他人都不成。

    所谓出将入相,在大宋以前,那是盛行于世,但是在大宋已经不行了,靠着文人去打仗,不如直接投降来的爽快。

    狄青看着赵祯来回走动,皱了皱眉头,心中大为不忿,圣人虽然信任自己,但是依旧为文人所制,不敢轻易下决心,但愿那位传说中的锦衣卫指挥使未央来了之后,能让圣人下定决心吧。

    不大会,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先是行了大礼,而后恭声道:“启禀圣人,曹国舅与锦衣卫指挥使未央觐见。”

    赵祯终于停下了脚步,似乎舒了一口气一般,面现喜色,“传!”

    “臣未央,参见陛下!”

    “臣曹佾,参见圣人!”

    “不必多礼,起来回话。”

    两人起身,躬立在侧。

    赵祯沉声道:“辽使已经回去,如今两国蠢蠢欲动,陈兵国界,朕召几位爱卿前来,就是商议一下,如何能退敌。”

    未央瞅了瞅前面那位俊美的不像话的家伙,一看就是将军,他看到这位将军面上的刺青,就知道这位大概就是传说中赫赫威名的大宋战神,大宋的人样子,面涅将军狄青了。

    他看的正出神,猛然听到赵祯怒道:“未央,朕问你话呢!”

    未央回过神来,笑呵呵的道:“陛下,两国联军,在臣看来,不过插标卖首,土鸡瓦狗尔!有何可惧?倒是朝中诸公言之凿凿,认为我大宋不敌,要贡献岁币,以求平安,让人不齿。”

    此言一出,狄青侧目,曹佾面色涨红,老陈琳哆嗦了一下,旋即恢复。

    赵祯都气乐了,他怒极而笑道:“好啊!这么说,让你率领你的锦衣卫,就能一战而平咯?”

    未央当即大大方方的走出来,恬不知耻的道:“陛下若有需求,锦衣卫自然奋勇杀敌,臣来之时,锦衣卫已经开拔,若是两国胆敢妄动,就让他们尝尝我大宋兵锋之威。”

    狄青霍然睁开眼睛,沉声道:“未大人此言,可有把握。”

    未央轻轻一笑,给了赵祯一个你懂的眼神。

    赵祯顿时会意,眼睛都眯了起来,笑呵呵的道:“成了?”

    未央笑道:“三年之功,虽然不敢说多成功,但是只差一点点,所缺的只是材料罢了,要是陛下能给臣足够的材料,我大宋兵锋所指,天下莫敢不从!”

    在场无人,只有狄青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赵祯哈哈笑道:“陈琳,把朕的宝贝拿来,给狄爱卿开开眼。”

    老陈琳转身而去,不大会抱来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赵祯打开盒子,抚摸着盒子中的n,感慨道:“这三年,未爱卿真的没有虚度啊!”

    说完,他熟练的拿起n,熟练的操作了起来。

    轰!

    狄青目瞪口呆的看着集英殿的一根柱子上,出现一个深深的圆孔,冒着丝丝青烟。

第237章 陛下亲征吧!

    有那么一瞬间,狄青很想从赵祯的手中,抢过n好生研究一番,但是身为臣子的忠诚,让他生生遏制住了自己的n。

    他颤抖着声音道:“圣人,可否把此神兵与臣一观?”

    赵祯毫不吝啬的把n递给狄青,笑呵呵的道:“这叫n,三年前未爱卿横行辽国腹地,这神兵就建功不如今蓬莱已经打造了一批,也有了合用的枪手,只要使用得当,人命再多,也填不满枪炮的胃口。”

    狄青双手摩挲着n,至于赵祯说的什么,他压根就没有仔细听,他只知道,眼前的这个东西,可以助他在两军阵前,直取地方大将的首级,这才是最重要的。

    过了许久,狄青才赞叹道:“未大人奇思妙想,有了此物,就算是耶律洪基当前,也是轻易斩杀,我大宋断然无忧。”

    未央笑道:“如今我蓬莱锦衣卫一千两百人,狙击手五十三位,火枪手两千有余,更有迫击炮炮手一千,其余皆是骑兵,重骑兵冲锋,轻骑兵杀敌。

    别看只有一万二千人,真正打起来,就算是十万人,也能战而胜之。”

    狄青不知道迫击炮是什么,但是不妨碍他对未央的欣赏。

    他躬身对赵祯道:“陛下,有未大人在,他当年冲入辽国,虽然外人不知,但是臣却是知道的。

    只要未大人在两军阵前露面,只怕敌军就会望风而逃。

    更何况如今的锦衣卫,已经今非昔比,加上我大宋的精兵,就算是力拼一场,也断然不会有失。”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回头看向未央,语气前所未有的和蔼,“未爱卿,不知你所说的大炮,如今蓬莱有几门?”

    未央笑道:“经过三年之功,我们发现了一些铜矿,虽然质量不错,但是铸炮还差了些,铸炮最好的材料是青铜与紫铜,这东西产量本就不高,所以我蓬莱现在,总共只有九门火炮。”

    赵祯紧接着问道:“威力如何?射程如何?”

    未央微微一笑,转念一想,嘿嘿笑道:“圣人若想知道,不若前往前线一观就是。”

    顿时满室哗然。

    曹佾惊呼道:“二郎慎言!”

    老陈琳更是须发皆张,“大胆,竟然怂恿陛下涉险,其罪当诛。”

    狄青闷不吭声,但是面上却显出紧张的表情。

    赵祯瞥了瞥老陈琳,老陈琳赶忙躬身请罪,曹佾也道:“圣人,且不可以身涉险,二郎只是随口一说,大军征战,不是寻常,不能儿戏。”

    赵祯笑呵呵的道:“你们倒是好心,护着这小崽子,只是不知道,若是朕亲自去,未央!你能否保证朕的安全?”

    几个人吓得一个哆嗦,未央却不以为意,笑呵呵的道:“臣自从蒙陛下简拔于微末,创建锦衣卫以来,只出战一次,就打的辽国数年不敢犯边。

    诚如狄帅所言,我锦衣卫如今已经今非昔比,别说区区辽国,就算是陛下有朝一日下令,让臣扫清四合,也是常事尔!”

    这话虽然有吹牛的嫌疑,但是若将军权尽数赋予未央,未央觉得自己要是打不下辽国、西夏等地,简直就是扯淡了。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一个臣子该有的表现,无论未央表现的多么妖孽,有多么有才华,但是终归要为皇家效命,这才是正办。

    “明日朝议,狄爱卿与未爱卿一起列席吧。”

    狄青与未央相视一眼,眼中尽是惊讶。

    大宋自立国以来,武将的地位每况愈下,如今能站在朝堂上的武将,更是一个都没有,就连狄青虽然号称战神,但是也没有荣幸参与朝议。

    那是士大夫的特权,他们一百多年来极度排斥武将,把武将的地位贬的一文不值,别说参与朝政,就算是出现在朝堂之上,除非是皇帝特许,不然也是没有可能的。

    至于打仗的事情!呵呵!自诩出将入相的士大夫们,讲究的就是一个决胜千里之外,觉得凭自己胸中所学,扫平四夷不在话下。

    可惜的是,他们有这个心,却没有这个本事,更没有这个胆子亲上战场,杀敌报国。

    所以大宋积弱已久,文恬武嬉,士大夫们,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让人不齿。

    未央三人一起出宫,到了宫门口。

    未央笑眯眯的道:“狄帅初来乍到,不若就有我做东,咱们樊楼共谋一醉如何?”

    狄青无语,我是初来乍到,你好像也没有来过开封几次吧?搞的自己跟地主一样,不过人家说了,他也不好拒绝,他也正想认识认识这位军中的后起之秀,他日互相扶持,也能走的更远。

    对于朝堂,狄青有中莫名的畏惧,这畏惧源于当初他的麾下大将焦用,被韩琦所杀,韩琦更喊出了那句千古传唱的名言:东华门下唱名方为好男儿!

    从那以后,狄青就厌恶朝堂,一门心思的打仗,这次要不是赵祯亲自下旨,他也不愿意回来。

    不过他很好奇,未央区区十六岁的一个少年,自崛起后,非但没有被打压,反而混的风生水起,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几乎都是一水的好评如潮。

    这让他很是奇怪,这小子简直就是武将之中的另类。

    如果他知道,文官是被未央整怕了,还有一部分是被利益nbn在了未央的战车上,不得不为他摇旗呐喊。

    至于将门,几乎全都被未央拉拢了一个遍,自然要给他说好话。

    这个世界上,说白了还是利益至上。

    皇帝的利益,是百姓过得好不好文官的利益,是自己的特权将门的利益,是家中的小崽子们能不能出人头地,顺便搞点钱一下。

    说白了,他们都是要钱。

    皇帝没有钱,推行不了国策,文官以权谋钱,将门以功勋奠定自己的地位,争取获得更多的钱。

    恰恰好,未央又无数门路搞到钱,把这些人全部nbn在一起,造成了眼前的局面。

    这其中的利益交换,勾心斗角,要狄青一介武夫去想,只怕他一辈子都想不明白,到底是个什么原因。

第238章 争先

    樊楼之上,未央、曹佾、狄青三人相对而坐,一位位侍女把精美的美食美酒端了上来,络绎不绝,如同流水似的。

    未央与曹佾没有动手,他们两个看着狄青如同饭桶一般,风卷残云般消灭一道道菜,甚至连一整个烤乳猪,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消灭掉。

    这哪是大宋的战神,不败的名将,简直就是饭桶好吗?

    未央牙酸不已,狄青却一点都不觉得半点不好意思,吃干抹净,灌了两三壶美酒,这才打了个饱嗝,满足道:“久在北地,很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真是爽快啊!”

    未央无语道:“知道军队伙食差,但是狄帅身为三军统帅,不至于连一点好东西都不舍得吃吧?”

    狄青蔑视的看了未央一眼,找了根硬木棒,剔着牙道:“与子同袍,与子同食!身为统帅,岂能区别对待?若是我去吃肉喝酒,其他的将军效仿,短短时间内,军队就完了,这般军队,还能打什么胜仗?”

    未央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好一个狄汉臣!若是不介意的话,我就叫你狄老哥吧!”

    狄青一点都不介意,大笑道:“同为将门一脉,当互相扶持,咱们也不用学文人那一套,有话就敞开了说就是。”

    未央笑道:“既如此,那小弟就不客气了。”

    “此次北征,只怕势在必行,三军统帅,非老哥莫属,小弟的锦衣卫,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是极为精锐,老哥还是要照顾一二。”

    狄青愕然,犹豫道:“老弟是想让老哥把你的锦衣卫放在后面?”

    未央一愣,旋即笑道:“狄老哥说的哪里话,小弟虽然不是纯粹的武人,但是如今也是将门众人,岂能避死衍生?我的意思,如果真打起来,是让锦衣卫当作前锋,而不是殿后。要知道我锦衣卫的战力,小弟说一句大言不惭的话,当时第一的名头,落在头上,一点都不过分。就算是大唐铁骑重生,也不见得能比的上我锦衣卫。”

    曹佾点头道:“二郎说的一点都不错,若论战力,锦衣卫当属当世第一。”

    狄青嘿嘿一笑,颇为不信,能在短短数年就打造一只强军,身为兵家大家,狄青一点都不信,他认为未央当年深入辽国腹地,一定做了别的事情,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否则不可能全身而退,甚至整个锦衣卫,都只有一点点的损失,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干脆就是不可能。

    就算他有n这种神器,狄青觉得也不可能,因为n是单体攻击,不可能对抗千军万马。

    未央自然知道,自己是靠作弊的,不然以锦衣卫刚刚成军的水准,虽然收纳了沙门岛的悍匪以及杜家庄的精英,也不可能对抗一个国家的精锐。

    但是他自然不会对狄青说这种事情的,这个秘密,只有他与苏娘知道,至于其他人,还是不要知道的为好,不然平添烦恼,世人把自己当成神仙,那就不好了。

    未央悠然道:“狄老哥,此次大战,不说别的,只要我锦衣卫出马,必然拔得头筹,至于其他的军队,以辽国皮室军的悍勇,只怕他们也抵挡不住吧?

    与其首战落败,不如让我锦衣卫出马,也能鼓舞士气。”

    狄青眉头大皱,如今的大宋军队,只有寥寥数支能征善战,其他的几乎都沦为附庸,将军们喝兵血的不少,导致军队怨声载道,失去了战力。

    狄青麾下的军队,就是少数能正面对抗辽国铁骑的,但是他也没有把握,能在几十万联军之前,做到不败。

    “未老弟,你跟老哥哥说,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武器?不然就算是老哥哥愿意让你打头阵,只怕也有人不服啊。”

    未央轻蔑一笑道:“谁敢不服?这天下的军队之中,出了杨家军、王家军,还有老哥哥的军队,还有几支能抵挡辽国?我锦衣卫不避生死,甘为前驱,这是好事情,给他们一条活路,岂能不同意?老哥哥不必忧心。”

    狄青忽然笑道:“此事不必再议,咱们他日上战场再说吧。今日你我欢聚,岂能说这些事,老哥难得回来一趟,还是说些好玩的,也省得老哥白来一趟。”

    未央微微一笑道:“说起好玩的,自然是国舅爷知道的多,他是地主,还是国舅爷为我们分说一二吧。”

    曹佾翻了个白眼,气哼哼的道:“玩个屁,这几年我被你的直道拖累,连花酒都没时间喝,哪有那个时间去玩?

    不过听说潘肃那家伙养了几个戏班子,倒是不错,你们俩要是闲着实在没事,咱们去听听戏也不错。”

    狄青一听戏班子,顿时来了兴趣,不由笑道:“最近都有什么曲目?说来听听?”

    曹佾笑道:“最风靡的,不外是三国演义还有西厢记,也不知何时兴盛起来的,如今大宋连平民百姓,都知道三英战吕布,还有崔莺莺了。

    不过曲目写的确实不错,尤其是三国演义,连圣人都找了好几次戏班子入宫呢。”

    未央老脸通红,不用说,这种划时代的东西,肯定是他弄出来的,他原来只是为了应付几个老头子,没想打竟然传的如此之快,连圣人都痴迷起来了。

    好在没有人知道是他写的,不然还不知道会掀起什么风波呢。

    要是一般文人巴不得自己名扬天下呢,一朝闻名天下知!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啊!

    不过未央现在也不需要这种虚名了,他如今功成名就,所欠缺的只是资历罢了,对于文抄公这个工作,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所以很少抄诗词之类,最多的便是科技类的知识,这几年着实在兴趣小组的帮助下,写了不少书,至于都是些什么,他自己都快忘了。

    他觉得这几个话本,肯定是苏轼那个大嘴巴传出来的,书院其他的学子,还没有这个胆子,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把书院先生的东西传的满天下都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263/ 第一时间欣赏执宰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天工造物所写的《执宰大宋》为转载作品,执宰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执宰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执宰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执宰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执宰大宋介绍:
未央觉得登州太穷,于是登州成为天下第一富庶府州。
未央觉得皇帝太仁慈,于是赵祯横刀立马,操刀来到了前线。
未央觉得辽国太欠,于是辽国被狄汉臣帅大宋铁骑灭了。
未央觉得西夏太嚣张,李谅祚立刻去除国号,俯首称臣。
不一样的宋时明月,不一样的晓风残月。
新书《唐司命》,请大家收藏一下。执宰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执宰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执宰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