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画坛全能怪咖TXT下载画坛全能怪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画坛全能怪咖全文阅读

作者:又痒又舒服     画坛全能怪咖txt下载     画坛全能怪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三章 好人啊!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鉴定专家刘言毅然还是如同电视上见到的那样和蔼可亲,笑容和煦。

    接过两兄弟递上来的古画之后,展开来,上下左右仔细端详。

    端详过后,还拿着放大镜又一点点儿的放大了,慢慢看。

    随着这位名叫刘言的鉴定专家鉴赏时间的延长,兄弟俩发现面前专家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十几分钟后,专家终于鉴定完毕了,抬起了头。

    专家嘛!向来都是非常在意古玩的传承有序的。

    仔仔细细的询问过了兄弟俩这幅古画的来历之后,这位名叫刘言的鉴定专家,特意将兄弟两个人领到了后台一个角落。

    笑容可掬的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全都告诉给了朱家两兄弟。

    还一再叮嘱两兄弟,晚上一定要带着古画到酒店去找他。

    说这儿实在是太忙了,这么多的人排队等着做鉴定,实在是没有时间,等到晚上闲下来了,他还想对兄弟俩带来的这幅古画进一步做更加细致的鉴定。

    至于刚才的鉴定结论吗?这位鉴定专家给出的最终结论是赝品。

    但赝品也是分为369等的,需要做进一步更加细致的鉴定才能够分辨的出来,到底值多少钱?

    兄弟俩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当然连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朱家两兄弟给名叫刘言的这位鉴定专家打过电话确认他就在酒店之后,就按照刘言给的地址去往了刘言下榻的酒店。

    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鉴定专家刘言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再次将古画展开,然后仔仔细细地鉴定。

    经过差不多近一个小时的等待之后,这位鉴定专家刘言不无遗憾地告诉朱家两兄弟:“这幅名为《嵩阳汉柏图》古画是赝品,但属于赝品之中品相比较好的,能值个几万块钱”。

    然后,这位鉴定专家刘言又拿出了一本画册,还非常热情耐心指着画册中的照片,对朱家两兄弟说:“看到了吧?这才是真正的《嵩阳汉柏图》,你们可以自己对比一下这其中的差距。

    这才是乾隆皇帝的真迹。

    你们这幅《嵩阳汉柏图》跟乾隆皇帝的真迹完全不一样,没有这图册上的这么细腻,图册上的这幅画油光水滑闪闪发光……”

    兄弟两个完全不懂绘画常识,当然不懂印刷体上的油墨本就油光水滑,闪闪发光。

    听了专家刘言的话后,两兄弟不自觉的就有了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也越看自己的画,越不像真迹了。

    纸质泛黄不说,还皱皱巴巴的,整个画面也黯然无光,怎么看怎么比不上图册上的。

    两兄弟非常的失望,实在是没想到自家祖传了好几代的古画,竟然是一幅赝品。

    既然是一幅赝品,那岂不是说,此行白跑了一趟?别说是食宿费用了,连火车票钱都赔了呀!

    突然,朱家老大脑中灵光一闪:“这位和蔼可亲的鉴定专家刘言,中午的时候不是说过吗?即便就是赝品也能值好几万块钱的!”

    对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而言,几万块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手中的这么一幅破画儿,能卖几万块钱?那也算是值得老钱了!不虚此行啊!

    于是乎,朱老大就问这位鉴定专家刘言:“刘老师,你中午说我们这幅画也能值几万块钱,能不能麻烦你再给估一下?看看具体到底能值几万?麻烦你了?”

    旁边本来已经很失望了的朱老二闻言,顿时精神一振,附和着老大频频点头,

    鉴定专家刘言见朱家两兄弟面露期待,直勾勾望着他,顿时,面露难色的话锋一转:“都怪我!你们也知道中午排队鉴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中午我看错了!估价估高了!这毕竟是一幅赝品,品相虽然还算尚可,估计也能卖出去,但这可就要碰运气了!

    你们也应该知道,这个古董啊,虽然听起来价格很高,但是想要出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要尽快出手,想要卖个好价钱,那真的是要碰运气的!

    对喜欢的人来说,价格高一点儿无所谓,但这也要碰上喜欢的人不是?

    刚才我仔仔细细的看过了,你们这副画啊!是民国的高仿品,在市场上的价值,顶多也就一两万块钱。

    这还得碰到真心实意喜欢这幅画的人,真能碰到真心实意喜欢这幅画的人,价格再高点儿,恐怕也能出手。

    可要碰不到真心实意喜欢这幅画的人,恐怕一两万也卖不到。”

    闻听是这么个说法,朱家两兄弟顿时无比沮丧。

    朱老二甚至还沮丧的直言不讳道:“我就说嘛!天降横财,怎么能够降到咱们这样的人家身上呢?

    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根本就没有那个命!

    即便这幅画是祖上传下来的又能怎么样?咱们祖上怎么可能会和乾隆皇帝有交集?”

    朱老大一言不发,早已脸黑如墨。

    和蔼可亲的鉴定专家刘言仿佛很同情这两兄弟的遭遇,长叹一声,说道:“确实,这么远的路,来一趟也不容易,这幅古画你们若想出售?我倒是可以给你们帮个忙!

    我认识很多收藏家,我知道他们还是愿意收藏你们这一类品相不错的赝品的。需不需要我给你们牵个线?搭个桥呢?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啊?我也是好心替你们牵个线,搭个桥,至于这幅画,对方究竟愿意出多少钱购买?那是你们的事儿。以后卖便宜了,卖贵了,你们可别怨我?”

    两兄弟根本就不认识什么收藏家,想着如果把这幅画拿回去放在家里,万一要是收藏不妥当,被雨水淋着了,或者被家里头的孩子损毁了,那可就一钱不值了。

    这位鉴定专家如此的和蔼可亲,还这么乐于助人,错过这个村,恐怕真就没这个店了!还不如就此变现把钱一分,省的日后再扯皮。

    两兄弟对视一眼,又低声商议了片刻,重重点头之后,异口同声的求着鉴定专家刘言,好人做到底,好人有好报,帮他们牵个线,搭个桥。

第三百一十四章 令人纠结的古画

    这位鉴定专家刘言,人品确实不错,很同情这两位农民兄弟。

    没太拒绝。

    几通电话拨出去,几位收藏家就搞定了,都说有兴趣,马上就赶来。

    这个效率也是绝了!

    一周之后,朱家两兄弟在这位鉴定专家刘言的牵线搭桥之下,就同这几位愿意收藏他们这幅赝品的藏家见上了面。

    这位名叫刘言的鉴定专家还真是一位好人呐!交易之前还专程给朱家两兄弟打来了电话。

    说:“这幅古画虽然是赝品,但是可以要价高一点儿,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万一碰到土豪了呢?

    即便就是碰不上土豪,那样的话也有讲价还价的余地,也能多卖点儿钱补贴家用”。

    两兄弟听了这位鉴定专家刘言的话后,很感动,非常非常的感动,他们觉得他们真是碰上大好人了,不仅帮他们介绍买家,还教他们如何卖画儿,真是大恩人啊!

    老二家媳妇儿很精明,很泼辣,很放的开,一贯会狮子大开口。

    经此一提醒,胆气可就更壮了。

    见到那几位买画人之后,朱老二家的直接就开出了20万的高价。

    死活愣是不松口!任凭那几位买花之人如何讨价还价都不松口。

    几位买画之人无奈,全都拂袖而去。

    这下子,朱老二家的傻了眼儿了。

    被两兄弟一通数落之后,不敢再掺和卖画这件事儿了。

    好心的鉴定专家刘言再次无私的给朱家两兄弟牵线搭桥了一回。

    又给俩兄弟介绍了一位想买画的人。

    此人名叫程功,也是一位书画鉴定专家,刘言言之凿凿的说了,说这位程功是自己的同行,人家也懂行,可不能狮子大开口。再要狮子大开口,以后这幅画可就很难卖出去了。

    朱家两兄弟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果然不敢再狮子大开口了。

    可是临了,等到真正要开价的时候,两兄弟又开始患得患失了。

    最终,朱老大狠下心来,壮着胆子开了个他自认为是天价:的天价:“怎么着最少也得给个18万。要不然好几家呢!不好分”。

    程功一听这价钱,也没太还价,当时就笑着说道:“谁让我喜欢收藏乾隆皇帝的作品呢?你们这副画虽然是一副赝品,但是我看对眼儿了。

    喜欢无价嘛!

    我不太会砍价,也不擅长砍价,你们也得让我心里头好受一点儿吧?”

    朱家两兄弟对视一眼,刚想说出:“那最少也得15万!”

    可谁曾想?这个程功还真是个敞亮人,紧接着,一口就报出了:“17万!多一分我扭头就走!”

    这个17万的报价,完全已经达到两兄弟的预期了,有了上回的前车之鉴,两兄弟不敢太贪,异口同声的就答应了下来。

    最终,老朱家的这幅祖传了好几代的古画儿,以1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由非常热心助人的鉴定专家刘言牵线搭桥的这位程功。

    交易结束,朱家两兄弟还专程给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鉴定专家刘言打去了电话。

    电话里头,朱家两兄弟,那可真是千恩万谢感恩戴德啊!真真儿的是真心感谢这位鉴定专家刘言的18辈祖宗。

    老朱家做梦也没想到,祖传的一幅古画竟然一下子就卖了17万。

    17万!几辈子了,老朱家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呀!

    对他们来说,这17万,真的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全家人,真的无比的感激,那位不求回报,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帮他们牵线搭桥的鉴定专家刘言。

    这要是放在古代,老朱家肯定会在家里头给这位鉴定专家刘言立一个长生牌位,晨昏叩拜,早晚各烧上一柱香。

    朱家两兄弟一直都觉得,他们要不是下定决心壮着胆前去参加《华域之门》的话,根本就不可能遇到他们家的贵人刘言。

    没有刘言这位贵人无私的帮助,就他们家这幅赝品古画,也许只会永远在他家的柜子里面沉睡。

    末了,到底还能不能在全须全尾的传承下去?那可就是未知数了。

    搞不好真的会被虫吃鼠咬,鸡飞蛋打。

    即便就是运气好,能够全须全尾的传承下去,最多也就是一件摆设,除了程功那个大傻子会花17万巨款来买这幅画儿,恐怕再也没有这么傻的人了。

    17万,老朱家雨露均沾,几个后辈都分到了不少钱,日子过得有了很大的改善。

    自从卖掉家传古画之后,老朱家一家人更喜欢观看鉴宝节目了。

    他觉得自己就是鉴宝节目的受益人,这一类节目办的好哇!多看多受益,多看长知识。

    可是,10年的那一天之后,朱家两兄弟终于不再那么想了。

    10年,他们在一档鉴宝节目中看到一幅名为《嵩阳汉柏图》的古画。

    和他们老朱家的那幅一模一样。连破损处,水渍处,污垢处都是一模一样的,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

    这幅画给老朱家带来了天降横财,自然也就给朱家两兄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即便这幅画已经卖掉了,可是留给他们的印象还是非常非常的深刻。

    而电视上的这幅《嵩阳汉柏图》,在京城保利国际公司的拍卖会上,拍出了8700万的天价。

    8700万啊!整整8700万!朱家两兄弟的神经顿时一震,两人不约而同的说:“这就是他们17万元卖给程功的那幅刘言所谓的《嵩阳汉柏图》赝品古画!”

    此时此刻,两兄弟才回过味儿来,神他么乐于助人,神他么无私帮助,神特么卖不出去,这特么他们分明就是被无良专家刘言和程功两个人给涮了呀!

    这简直把他们两兄弟当天下第一大傻叉涮呀!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两兄弟想要找后帐,可是也知道自己理亏。

    可真就这样算了的话!他们这辈子恐怕只能在莫名的心痛之中慢慢死去了。

    果然,自从看过了《嵩阳汉柏图》被拍卖了8700万元的天价新闻之后,朱家两兄弟开始夜不能寐。

    他们虽然觉得拍出天价的这幅《嵩阳汉柏图》就是他们卖给程功的那幅古画。

    但是他们也知道口说无凭,而且到底是不是?还得真真切切的求证一下。

    电视上当然看不太清楚,万一看岔了,那可就冤枉好人了!

    身为农民的朱家两兄弟,还是比较朴实的,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心中不安,也不想冤枉好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江湖险恶

    朱家两兄弟决定要搞清楚这件事儿,搞清楚他们在电视上看见的那幅《嵩阳汉柏图》到底是不是他们卖给程功的那幅。

    不搞清楚的话,他们会后半辈子痛不欲生。这件事就成了他们后半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儿。

    为了弄清这件事儿,痛苦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朱家两兄弟还是给曾经热心帮助过他们的鉴定专家刘言打过去了电话。

    在电话中,朱家两兄弟直言不讳的质问专家刘言:“保利拍卖的《嵩阳汉柏图》是不是我卖给程功的那幅祖传古画?

    你不是说那是赝品吗?你和程功是不是合伙诈骗?”

    面对朱家两兄弟的质问,专家刘言并没有正面回复。

    而是顾左右而言它的说道:“保利拍卖的那幅《嵩阳汉柏图》是真迹,而你们卖给程功的那幅是赝品,不要一看到相同的画儿就觉得是你们的,《嵩阳汉柏图》临摹品存世量有很多,人家的话卖了8700万,跟你们又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即便就是你们的,你们已经自愿卖出去了,难道还能要回来?”

    朱家两兄弟顿时愕然:“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当初可是你给我们鉴定的,你亲口告诉我们的那幅画是赝品!”

    刘言哈哈大笑:“你们只怕是不懂古玩鉴定吧?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东西,打个眼很正常!专家也非神仙,也有看不准的时候!

    更何况我帮你们做的鉴定可是免费的,我可是连任何报酬都没收,你们碰上了这样的事儿再来找我的麻烦,你们不觉得你们不地道吗?”

    “这!……”

    朱家两兄弟可是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怎么可能说的过伶牙俐齿的专家?别忘了专家都是靠嘴吃饭的!正的反的他们都能说!

    为了讨回公道,朱家两兄弟一起到京城找到了曾经乐于帮助他们鉴定专家刘言的家。

    可是这个时候的鉴定专家刘言根本就不乐于助人了,不但不让他们进门,而且还躲着不见他们。

    后来,他们连刘言家的小区都进不去了。

    见不到人,电话也不接,后来刘言干脆把朱家两兄弟拉进了黑名单。

    曾经的恩人就此反目成仇。

    为了搞清楚保利拍卖的《嵩阳汉柏图》到底是不是自己17万元卖给程功那幅祖传古画,朱家两兄弟后来终于通过媒体,找到了保利公司。

    媒体的力量果然是强大的,朱家两兄弟几经辗转,终于拿到了那场拍卖会的文物目录。

    两兄弟仔细核对,终于确认保利拍卖的那幅《嵩阳汉柏图》,的确就是他们老朱家祖传了好几代的那幅古画。

    终于了解到事情真相,家两兄弟异常的愤怒。

    他们终于彻底明白了,是鉴定专家刘言和程功设套儿,用区区17万,骗走了他们的《嵩阳汉柏图》真迹。

    可是事到如今,再愤怒也已经于事无补了。

    什么证据都没有,既没有收藏证,也没有鉴定证,仅仅只凭双方当初的交割证据,又能说明什么呢?

    怪只怪他们当初有眼无珠,不识这幅古画的真正价值,不识无良专家伪善的面目,更不识江湖的险恶。

    8700万!这笔数额,对朱家两兄弟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最终他们还是不甘心,被人骗成这样,怎着也得讨个说法吧?

    老谋子的秋菊打官司,他们可都是看过的,一个女人都要排除千难万险,给自己讨个说法,何况他们两个大男人?

    他们觉得,他们后半生活着的意义就是给自己讨说法了。

    鉴于此,朱家两兄弟决定走法lv程序,拿起法lv武器捍卫他们应有的权利。

    于是乎,两兄弟就提起诉讼,状告鉴定砖家刘言诈骗。

    相关部门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认为此事已经超出了民事纠纷的范畴,决定将案件交给J察调查取证。

    J察接手案件之后,约谈了双方当事人,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中规中矩的进行了调查。

    最终,J察因为证据不足,认定这起事件不属于经济fanzui类an件,无法受理、也无法立an。

    朱家两兄弟也很是无奈,对这样的结果,他们虽然难以接受,可是也不得不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他们还能掀起什么大浪吗?证据不足,连媒体都无法替他们站台,何况别的?

    10年的《嵩阳汉柏图》事件,至此落下了帷幕。

    朱家两兄弟最终也没能用法lv武器索回自己祖传的名画。这个闷亏,他们也只能默默吃下。

    对于这件事儿,当时也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许多多的网友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认为:书画鉴定专家刘言的这种行为就是zha骗。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刘言明显知道这幅《嵩阳汉柏图》不是赝品。

    他故意欺骗对古画鉴定一窍不通的朱家两兄弟,故意把真品说成是赝品,然后安排自己的同行朋友低价购买这幅画,刘言这分明就是恶意的给朱家两兄弟做了一个套儿,这种交易属于典型的做套儿诈骗。

    但也有网友认为:应该是专家刘言水平有限,真品看成了赝品,打眼了,这只属于工作失误范畴。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再厉害的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再说了,专家刘言又没收他们的鉴定费,是免费无偿的替他们做鉴定,即便就是看走了眼,把真品当成了赝品,也不能追究人家的责任。

    至于说刘言伙同自己的同行朋友做套儿诈骗朱家两兄弟,证据呢?

    人家可怜他们,热心的替他们牵线搭桥,这何错之有啊!更何况,他们双方的交易,人家根本就没插手,完全就不能怪人家嘛!

    那个17万的价格,交易过程你情我愿,双方还都签字画押了,朱家两兄弟即便就是要怨,也只能怨自己有眼无珠,怪不得别人。

    人家再给他们设套,他们可以不卖呀!

    更有网友认为:也许这幅《嵩阳汉柏图》本来就是赝品,专家刘言可能并没有鉴定错误。

    拍卖行也不能保证自己卖出去的就都是真品吧?拍卖行卖赝品的事件比比皆是,这还有什么稀奇的吗?

    遇到的买主不同而已!这个买主愿意出高价,证明人家有钱,有钱人花钱还需要理由吗?人家也许就是喜欢那个一掷千金的过程!

    朱家兄弟之所以如此纠结,那是因为这幅画卖出了8700万天价,价位远远超出了他们心理承受的预期,他们这是见钱眼开!

    整件事件过程中并没有强买强卖,交易你情我愿,也没有违法违规,这又能怨谁呢?

    事已如此,再后悔也没有用了,还不如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物鉴赏能力,如果再碰到这件事就不会再像这次一样上当了。”

    ………

    听到这里,林安民和慕林珊扼腕叹息的同时,也终有所悟,他们也终于明白了,丁晓剑为什么会给他们讲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了。

    慕林珊再看向丁晓剑的时候,目光之中不自觉的又带上了几许崇拜。

    而林安民还是半信半疑:“不会的!胡老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丁晓剑你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丁晓剑没再怼他,只是温和的笑笑:“我到底有没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并不难,咱们只需要另外再找几个人来好好的鉴定鉴定我这幅画儿,不就清楚了吗?”

    “另外再找几个人来?你以为鉴定大佬是那么容易找的吗?”林安民再次有了狂躁的苗头。

    丁晓剑微微一笑:“你不能并不等于别人,也不能啊?”

    “你能?”林安民果然很快就狂躁了起来,毫不留情地回怼道。

    丁晓剑还是不生气,只漫不经心的说道:“你们家老爷子能!老太太也能!你不会如此低估你们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吧?”

    林安民刚想反驳,慕林珊重重点头:“嗯嗯,外公当然能,外婆也能!回去我就去求外公和外婆,一定要让他们多找几个人来好好的鉴定一下这幅画儿。”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五位一流的鉴定专家同时鉴定

    回到大院之后,慕林珊果然第一时间就要求老太太找几个懂行的人来好好鉴定鉴定这幅画儿。

    听说他们此行的遭遇之后,老太太也觉得那个胡老很不靠谱。

    为了验证一下丁晓剑的揣测,老太太第一时间就向她的几个友人打去了电话。

    得知林老爷子的夫人要鉴定一幅古画儿,好几位圈内真正的大佬放下电话就来了。

    他们确实很忙!但这个忙也得分到底对谁呀?普通人的话,他们当然忙的没时间。

    可林老爷子的夫人,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现如今,林老爷子可还在台上呢!有用得着他们的机会,说实在的,在他们看来,那还真是他们的荣幸。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死者和大权在握者最大的区别。

    林安民这个不成器的纨绔二代,由于人设早就毁了十几年了,因此,这十几年来,只要是他提出的要求,林老爷子和老太太都会直接无情的无视掉。

    因为他们对他们这个宝贝儿子已经失望透顶了!才不会由着他的性子瞎胡闹,瞎折腾。无数个事实已经证明了,再任由林安民瞎折腾的话,早晚会坑爹坑妈。

    所以啊!连林安民也没想到,他家老太太的能量能这么大。

    只一个电话,业界大佬,竟然屁颠屁颠的就来了。

    而且来的这几位,没有一个,比他那个所谓的高人胡老名头弱的。

    杜民----书画鉴定专家,民大历史系教授。

    黄勇——供职于京城文物流通协调中心。

    蔡坤徐——京城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首席鉴定师。

    马兆辉——从事文物保管、征集、销售等工作。知名学者,撰写有《古今书画鉴定与收藏》。

    耿直——京博字画鉴定专家,知名学者,撰写有《历代书画存世量与价值评估》。

    尽管这几位都还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书画鉴定专家,但已经全都是业界一流了,他们的老师,那可都是大名鼎鼎啊!

    有马未都、金运昌、丘小君、杨实、蔡国声等。

    强将手下无弱兵,别看这几人年龄不大,但在业界的资历当真不浅。

    有的本身就是大学教授、著名鉴定家,还有的更是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古书画学会会员。

    从事国内古字画鉴定工作的经历,说出来那也是非常骇人的。

    基本上都曾受到过国外驻我国使节的邀请,对他们所收藏的书法作品进行过鉴定。

    这些人的精力比他们的老师旺盛,年龄小一些,体力好,腿也比较勤,最是热衷于鉴定名画。

    一听说是林老爷子的夫人邀请,二话没说就来了。

    一来嘛,也是想亲眼见见这幅名头很大,被誉为十大名画之一的真迹。

    二来嘛!能与林老爷子这样的人物结个善缘,那当然是百利而无一害呀!

    五人相继到来之后,没有一个人摆架子的,都非常的谦虚恭敬。

    林老爷子的这座小别墅,尽管很神秘,可是这五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又是特意赶来帮忙的,因此,也没有人拘谨。

    由于五人来得及时,天色还未到傍晚,光线还可以,正儿八经的鉴定,就在小院里展开了。

    其实,在正常光线下鉴定,还是比在灯光下要好的。

    灯光即便再亮,那也毕竟不是自然光,对于鉴定来说,差不多就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夜不观色吧!

    林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比较喜欢安静的性子,小院里一下子到来这么多客人,当真不多见,给小勤务兵忙的够呛。

    丁晓剑和慕林珊过意不去,一起上去帮忙。

    果然不愧是圈内一流的鉴定家,这鉴定起书画作品来,还真是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发法儿。

    丁晓剑所知道的传统的鉴别方法其实也很有限,他也就是见过李老头和得义鉴定过几次书画作品,虽然说跟着德义在学,可是说实在的,他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这上面,每回他惊手的书画作品,都是他亲自从古代带过来的,还需要什么鉴定啊?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因此也就没怎么上心。

    这回,他可是真开了眼界了!

    五位当代一流的书画鉴定家同时鉴定,五个人又全都卯足了劲儿要大显身手,这个场面,真是不得不说,很有看头啊!

    五个人分别把丁晓剑所带来的这幅五代十国《韩熙载夜宴图》细细端详。

    端详过后,有非常细致的从印章、题跋、著录、别字、年月、避讳、款识等处作为书画的主要依据一处处不断印证论断。

    能够看得出来,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卖力。

    来都来了,不卖力也不行啊!毕竟林老爷子可不是普通人!在别处打眼儿了,不要紧,在这儿,端的是不容疏忽啊!

    替这种级别的人物鉴定古画,鉴定的准,声名鹊起自然容易得多。

    可要是鉴定的不准,砸起自己的招牌来,那也是非常的快!

    因此,没有一个人敢疏忽的。

    一个个的已经看了好长时间了,愣是没有一个人敢于先发表观点。

    非得没有人率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一个个的还全都拿出了自己来时所携带着的,同朝代的古画儿。

    丁晓剑这也是第一次得知,竟然还有这样的鉴定法儿!

    确实并非是这些人做妖做怪,故弄玄虚。

    鉴别古书画,确实可以采用物物对比这一招儿。

    用年代相当的真迹来对比,从时代特征,以及从那个时代的所采用的纸张,笔墨,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上一一对比,对实物完成非常直观目鉴,来识别某一类作品的艺术表现。

    除了这一点,这几位高手还结合文献资料,又非常详实的考订了一番,以补“目鉴”的不足。

    直到折腾够了,才有人率先对丁晓剑从五代十国带回来的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做出了最终的鉴定结论。

    有人率先抛砖引玉,后面几个人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终于敢于说出自己综合考量之后所得出的最终鉴定结论了。

    那么,丁晓剑亲赴五代十国带回来的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在这五位高手组团鉴定之下,究竟被定为的是真迹呢?还是赝品呢?

    林安民,慕林珊很期待,丁晓剑自己也很期待。

    毕竟他自己非常清楚,他的这幅画儿并没有完成真正的历史沉淀,而是跨越时空“嗖”的一下被他带回来的,经得起如此正儿八经的鉴定吗?

第三百一十七章 此画一出,足以令西画黯然失色

    杜民果然不愧为书画鉴定专家,民大历史系教授,非常慎重的鉴定了一番之后率先开口。

    “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同现藏于国博中的那幅绢本设色画儿非常的相像,我认为这幅画才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大画家顾闳中的亲笔所绘画作品。

    此画虽然是纸本,但就其本身的绘画技巧而言,我认为要更加的惊艳。

    这幅画上同样有五个场景,顾闳中非常巧妙的运用屏风隔开了个五个场景,但整幅画并不割裂,把韩府夜宴的过程,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

    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绝对是真迹无疑。”

    黄勇,蔡坤徐,马兆辉,耿直闻言全都重重点头,脸上露出来的神情一点儿不服气也没有。

    “是啊!果然不愧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果然是代表着我国唐宋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作品,厉害!今天能够亲眼得见,真是受益匪浅啊!我的判断也是真迹无疑。”

    “确实!难得一见的珍品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幅作品竟然还有款!

    国博的那幅我曾有幸亲眼目睹过好几次,那幅画无款,但收藏家的印记却非常多。

    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载风流清旷,为天官侍郎,……”20字。

    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书题“夜宴图”三大字。

    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绍勋”葫芦印,以及清·宋荦钤“商丘宋荦审定真迹”一印。

    拖尾还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题诗,又积玉斋主人题识。后隔水清·王铎题跋,后有“董林居士”、“纬萧草堂画记”等收藏印。

    最重要的是,还有乾隆皇帝长跋及清内府诸收藏玺印。

    这幅画的艺术造诣,整体上虽然要高过那一幅,但缺少了这些个收藏印记,其价值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毕竟收藏最讲究的就是传承有序!

    当然啦!即使没有这些收藏印记,我也敢断言,这绝对是一幅真迹,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迹!”

    “综观这幅画卷,整个宴会沉浸在在纸醉金迷的夜宴行乐中,把韩熙载的失望以及落寞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画面上的这是个人物,神态刻画的也都非常到位,而且全都围绕中心人物韩熙载一步步展开,从倾听演奏,到亲自击鼓,欣赏独舞,直到宴会结束,各个场合都把握得非常精准独到。

    看到这些之后,我就在想啊!若创作这幅画的画家不认识不了解韩熙载,也不曾和韩熙载同样处在一个相同的朝代,无法了解南唐当时的那个处境,理解不了韩熙载内心之中坚定的认为南唐大势已去的苦衷,他恐怕无论如何也无法如此准确的描绘出韩熙载在那种夜宴背景下的沉郁寡欢吧?

    我对比了顾鸿中的作品,这幅画绝对出自于他的手笔!

    否则,无论换成了谁?也无法如此具象化的细化出主人公韩熙载在当时那个异常复杂的形态下,所表现出来的激烈心理斗争。

    我认为,即便就是国博的那幅宋代临摹品,就作品本身而言,也达不到这幅作品的内涵层次。”

    “是啊!这幅画中所描绘出来的,在动荡局势下,韩熙载看透官场严峻形势,逃避做宰相,以声色为韬晦之略,夜夜笙歌于家中,和宾客纵情嬉戏时的那种隐忧和纠结跃然纸上。五代十国非顾闳中,无人能出其右!”

    五个人的观点是一致的,这让第一个发言的杜民倍感欣慰。

    他似乎非常的推崇这幅画,似乎觉得其他四人还是没有讲清楚这幅画的过人之处。

    于是又补充道:“我的内心之中非常的震撼,可以说,这是我这半生以来,在国博之外的地方所看到的一幅水准最高的画儿。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此画采用了传统的打破时间概念的构图方式,并穿越时间观念把先后进行的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这与国博的那幅完全是同一种手法同一种理念。

    但这幅画的艺术水准,我相信,只要是内行人,只要仔仔细细去看,用心去品味,体会,都能够看出来,其艺术造诣,确实要高过于国博中那一幅。

    这幅画,整幅画无论是情景节奏,还是画面人物动势的变化,都要比国博那幅安排得更加宾主得当,疏密有致,在场景的衔接上也更加自然连贯。

    比如在第一部分描写琵琶独奏的场景中,人物繁多,动态各异,但创作者将全场每个人的精神都服从于琵琶女的弹奏动作,紧凑的节奏与现场的宁静氛围非常的相吻合,不论在场的人或站或坐,还是倚在屏风旁侧耳倾听,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视线始终都停留在弹奏者的手上,这是国博那幅远远及不上的。”

    观察的确实够细致入微。

    其他四人经他这么一提醒,重新又围拢上来,再次,细细致致地观察起了画中人物的神态和眼神。

    半晌之后,一个个的再次啧啧称奇了起来。

    “果然如此!神技啊!”

    “神乎其神!”

    “以后若是谁再说我们的国画比不上西方油画,我就带他来看这幅画!”

    “哈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如此神品,咱们想见第二回,恐怕难喽!”

    “谁说不是呢?都说《蒙娜丽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感受到画中人物在对着自己微笑,但仔细看人物却又感受不到笑意,正因为如此,这幅世界名画成为了画坛之谜。

    而《蒙娜丽莎》的创作者达芬奇,也因此在世界画坛中被公认为当之无愧的No1,没想到我们的老祖先之中也有这么牛掰的人物啊!”

    “我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牛人比比皆是,且我华夏礼仪一直倡导的都是含蓄,岂是那些一贯喜好自吹自擂的西洋人可比?此画一出,足以令西画黯然失色啊!”

    一幅古画而已,老太太起初还没怎么在意,此时此刻,听着这几位国内一流的书画鉴定专家如此推崇,当即就无法淡定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传说

    早就在巴巴等待着鉴定结果的慕林珊和林安民,也被五个一流鉴定家的这番说辞震惊了个目瞪口呆。

    林安民原本已经认定了这幅画就是一幅赝品而已,他就是觉得这幅画太出名了,不可能是真的。

    慕林珊其实也没比林安民好多少,即便她不认为这是一幅赝品,但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值钱的一幅真迹。

    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存心在一旁看热闹的林希薇,此时此刻也不淡定了。

    没法儿淡定啊!

    这评价?未免也太高了吧?

    就这么一幅不起眼的破画儿,怎么一下子就能同《蒙娜丽莎》相媲美了呢?

    她的专业就是绘画,而且还是国美的教授,《蒙娜丽莎》(MonaLisa)的大名,她怎么可能没听过呢?

    不但听过,而且耳熟能详,知道的远比林安民和慕林珊要多的多。

    她非常清楚《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而且还是一幅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还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

    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

    她自己曾经也是无数远渡重洋朝圣者中的一员呀!能与这幅画相媲美,这确实让她大跌眼镜儿了。

    也并非是她的专业审美有问题!

    实在是,她自打从见到这幅画起,就根本没有正眼看过!这幅画儿那有点儿破损的外观,以及发黄发皱的纸质,让她这个大画家很不喜欢,因此,就以貌取画儿了。

    欣赏画儿和享受阅读,其实是差不多的,也得看心境,没有那个心境,或者说静不下心来,非常的浮躁,再好的作品,也会觉得枯燥乏味。

    五位国内一流的书画鉴定家众口铄金,一致推崇,林希薇终于肯静下心来细细鉴赏了。

    这一细细鉴赏,还真吓了太一大跳。

    我为鉴定专家说的不错,这幅画确实很有灵性,图上人物的神态和眼神还真的足以媲美蒙娜丽莎。

    “神作!果然不愧为神作啊!还真是一幅无价之宝!”

    林希薇刚刚由衷的赞叹了一句,就见慕林珊一惊一乍的,又打开了另外一幅画儿。

    “几位老师,麻烦再帮我看看这幅画吧?我觉得这幅图上的牛画的也很有神韵,而且还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落款,这不会也是一幅真迹吧?”

    这要是放在其他地方,一个小姑娘的一惊一乍,五位大专家肯定不会放在心上。

    可这里可是林老爷子的家,能够出现在这个家里头的,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五位专家不敢怠慢,纷纷移步再次走上前去,不约而同的伸头查看一番之后,五个人全都倒抽一口冷气。

    “这幅图我虽然看不出来到底是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手笔?但这几个字儿,这确实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和手法啊!”

    “嗯嗯嗯,不错!南唐后主李煜的书法继承的是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很有特点,非常容易辨认,这确实是啊。”

    “没错!南唐后主李煜擅长行书,喜欢使用那种虬曲而颤动的笔法写字,被称为“金错刀”。作大字不用笔,卷帛而书,被称为“撮襟书”。这落款确实是金错刀撮襟书啊!”

    “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头很大,诗词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多,墨迹流传下来的却很少,这幅画儿也不简单啊!”

    “太可惜了!这若是不损毁的话……”

    “《双牛图》?难道是传说中南唐后主李煜晋献给宋太宗赵光义的那幅,白天只能看见一头牛,而只有等到月圆之夜才能看见另一头牛的双牛图吗?”

    “啊!真要是这幅画的话,那可真就是无价之宝了呀!”

    “已经快要到傍晚了,今晚正好是月圆之夜,不如我们等一会儿再看?”

    “………”

    一时之间,这五个一流的鉴定专家,竟然隐隐兴奋了起来。

    而老太太也是不遑多让。

    一听说很有可能还会亲眼见证一个传说,老太太甭提多高兴了。

    林安民这个二货,此时此刻也乐得不行,嘴里头一个劲儿的嚷嚷:“那就等会儿!等会儿咱们拭目以待!

    小翟,小翟,不要准备晚饭了,现在就去给招待所那边说一声,让他们准备一桌饭,就说老爷子来了几位故人。”

    这家伙还没忘记他是此间主人,马上就要饭点了,得尽地主之谊。

    勤务兵连连点头,着急慌忙飞也似的了去了。

    一堆人正坐着喝茶,谈兴正浓,林老爷子回来了,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骇的不轻。

    多少年了?没有人敢再不开眼的,都到了饭点了,还敢坐在家里头等着蹭饭。

    一问才知道,一会儿竟然还要月下观画。

    怪事儿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林老爷子年纪大了,对这样的事情,也就有了容忍度了。

    既然老太太想看,几个后背也全都兴致不减,他又能说什么呢?

    反倒是五个专家,非常的诚惶诚恐。

    林老爷子要亲自陪他们吃饭了,焉能不诚惶诚恐?

    这饭要是吃成了,以后,那也是一大谈资啊!

    虽然仅仅只是一餐便饭,可是五位专家吃的心满意足。

    今天这一遭,可算是赚到了。

    不但亲眼见证了一幅绝世名画,而且还能让林老爷子亲自做陪,三生有幸啊!

    便饭之后,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圆月当空,颇有点儿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感觉。

    回到小院,月下观画,还真把众人骇了一跳。

    画上白天牛栏中的那头牛,竟然在月光之下出栏,卧倒了。

    亲眼见证了一个传说,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啊!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由于这幅画已经损毁了,因此,出栏,卧倒的那头牛,只能看出来个大体上的轮廓。

    最激动的当属慕林珊,验证过了传说之后她还不罢休,还想把这幅画修复到原来的模样。

    术业有专攻,将这幅画修复的原来的模样,她自己当然是不行的。

    于是乎,慕林珊就迫不及待地请教起了五位专家。

    “五位老师,请问你们能够把这幅已经损毁了的画儿修复好吗?”

第三百一十九章 林希薇的神助攻

    到底能不能把传说中的这幅画修复好?

    此时此刻,其实不用慕林珊动问,在场的每一位,都已经思考起了这个问题。包括林老爷子在内。

    林老爷子虽然是一位武将,但是他也明白,这样的画儿,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若是能够修复好,那可就是不亚于国宝的无价之宝啊!

    “我们虽然在鉴定上略有小成,但在修复上都不是权威,这个究竟能够修复到何种程度?真的是不好说啊!”

    “确实如此!这个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得从长计议,回去我们也可以问问我们的老师,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点籍上虽然也记载过创作这幅画的时候颜料里头的玄机,但是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做过实验了,采用点籍上的那些个配方,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确实是这样的!若非如此的话,这幅画儿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传说啊!”

    “不过我相信,既然这个传说已经被证实,那么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也将会只是时间问题啊!”

    见五位鉴定专家全都束手无策,只说出了这些来日方长的话,这令慕林珊非常的失望。

    事已至此,丁晓剑反倒想开了。不就是一幅画儿吗?毁了就毁了吧!他只要还能穿越,只要还能跨越时空,即便就是再珍贵的古画,对他来说,也仅仅只是一幅画。一张摊了点儿成本的纸而已!大不了下次再搞一幅过来。

    刚想劝慰慕林珊几句,林老爷子大手一挥发话了:“我还就不信了!以我们现如今的科技实力,竟然还解密不了五代十国的一幅画儿?

    我这就给科研院所打电话,让他们来取这幅画儿,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给我解密出来这幅画上所用涂料之中究竟含有什么成份?”

    老爷子就是牛!

    不但说话斩钉截铁,而且雷厉风行。

    老都老了,身上仍然有着一股子不服天不服地,与天斗,与地斗,只要斗就能赢的尿性。

    林安民顿是一幅看不上他老子野蛮作风的做派,非常不屑的低语道:“硬上!又是硬上!还硬性指派!唉!你这一招儿要是管用的话,世界上怎么可能还有未解之谜?”

    林安民不服气归不服气,慕林珊倒是长长的吁出了一口气。

    她还是很相信她外公的实力的。

    外公出手干预了,那肯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幅画越珍贵,慕林珊就越内疚,毕竟这幅画可是被她压烂的,如果真的无法修复的话,那她肯定会一辈子内疚的。

    内疚事儿小,若就此留下心理阴影的话,不敢再和丁晓剑在一起放开那啥了,那可就事儿大了啊!

    林老爷子说话就是好使,五位鉴定专家刚走,科研院所的人就来了。

    来人取走了残画《双牛图》之后,老太太把《韩熙载夜宴图》又还给了丁晓剑。

    这个见面礼实在是太贵重了,老太太当然不收。

    老太太不收丁晓剑当然也不会收了!送出去的东西,怎么能再收回来呢?

    可是他不收不行,老太太说了,被科研院所带走的那幅残画也不一定能修复好,万一在研究的过程中损毁的更甚,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如果丁晓剑硬要送见面礼的话,就送那幅吧!

    推来推去,最终没有办法,丁晓剑也只能这样答应了。

    老太太不贪财,丁晓剑诚心实意,慕林珊欣慰至极。林希薇乐见其成。最郁闷的当属林安民。

    虽然丁晓剑和慕林珊事后并没有提赌注的事儿,可是林安民心里头清楚,他这一回又丢了一个大人!

    且先不说他自吹自擂的火眼金睛,即便就是他高看一眼的那个江湖骗子胡老,也让他丢人丢到爪哇国去了啊!

    被人骗得团团转,差点儿真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好歹他也是40多岁的中年人了,还是中枢部门里头的S长,就这智商?

    还有他当初打赌时轻而易举就应下的:“无论输赢都替你修复好这幅古画”。

    这个不是信口开河吗?

    此时此刻,林安民这个自诩聪明人,才真真正正领教到丁晓剑的鬼。

    那幅画真要是那么好修复,丁晓剑这会轻而易举的拿出来当赌注吗?

    林安民终于醒悟了,他觉得丁晓剑就是网络上所说的那种“面带猪相心头嘹亮”的坏种。

    而且这坏种,这纯粹就是,故意赤裸裸的在撕扯着他身上的最后一缕遮羞布。

    现如今,连笑话挤兑他的人,都不屑于笑话挤兑他了,他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于是,林安民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了,没挥衣袖,也没带走一片云彩,悄无声息的回家陪老婆抱儿子去了,连一声告别的场面话都没好意思说。

    老太太仿佛早就不在意林安民这个儿子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不想和林安民这个令她失望了又失望的儿子多说一句话,眼里头只有自己的宝贝女儿和宝贝孙女儿。

    不对!现如今啊,老太太在意的人又多了一个,那就是丁晓剑。

    好歹也是孙女婿,外加关门弟子、衣钵继承人,当然已经算得上是老太太在意的人了。

    既然是老太太在意的人,老太太当然不愿意他们离自己太远。

    老太太一手拉着自己的宝贝女儿,一手拉着自己的宝贝孙女和孙女婿,脑门一拍就做了一个决定。

    “希薇啊!你们三个人的专业都差不多,你年纪最长,又是国外美的教授,国美是个好学校,不如让林珊和小剑也来国美吧?

    这样一来的话,你们三个人学习起来有伴儿,我这个老婆子也能抽空指点指点小剑的琴技了。”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釜底抽薪,说实在的,当即就把丁晓剑搞了个措手不及。

    老太太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只轻飘飘的几句话,他的大西京,貌似回不去了呀!

    丁晓剑脑子里正飞快转动着,想着究竟该怎么拒绝?没曾想,林希薇却又不动声色的来了一记神助攻。

    “好啊!我们正国美巴不得把丁晓剑收归麾下呢!老妈呀,你这这个提议可真是太好了!”

    丁晓剑听的顿时心肝一颤。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490/ 第一时间欣赏画坛全能怪咖最新章节! 作者:又痒又舒服所写的《画坛全能怪咖》为转载作品,画坛全能怪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画坛全能怪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画坛全能怪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画坛全能怪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画坛全能怪咖介绍:
重生艺考前,手机变异,获得对话者100%好感度,可提取天赋……
“时空对话开启,已接通宋徽宗赵佶……”
“接通江南才子唐伯虎,南唐后主李煜,画圣吴道子,诗画双绝王维……画坛全能怪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画坛全能怪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画坛全能怪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