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朕在红楼搞事业TXT下载朕在红楼搞事业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朕在红楼搞事业全文阅读

作者:聿竹     朕在红楼搞事业txt下载     朕在红楼搞事业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一章 小登科

    等丫鬟撤了桌,贾珠把她们都打发下去,看媳妇还是有些紧张,他便主动挑起话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李纨本来还在紧张洞房花烛的事,听了不由一愣:“什么?”

    贾珠这才笑道:“你来猜猜看,咱们屋里现下有几个人?”

    按他打听过的,今天会有人闹洞房,这些小子们刚刚没在外面,肯定在憋着坏呢。

    说起来贾珠本性有些促狭,到了这边,一直隐藏的挺好。不知怎的,今天却想在媳妇面前展示一二。

    李纨面露惊讶:“哪里还有人?”刚刚不都出去了吗?

    贾珠这才神秘一笑:“你且看着吧。”说罢,他慢悠悠走到立柜旁,猛地拉开一看,却见贾蓉带着宝玉正在里面猫着呢。

    贾珠佯怒:“蓉哥儿,你自己顽皮就罢了,怎么还拉着你叔叔?”说罢不等这两个小子解释,先把贾蓉抓了出来扔出房门,又抓了亲弟弟宝玉出来。

    看他一双大桃花眼乌溜溜转,就知道这小子淘气的紧。这蹲在柜子里偷听的主意,还指不定是谁出的呢。

    于是也不理会这小子的叽叽喳喳,一把将他塞给贾蓉,这才又关上门。

    正准备和李纨说话,突然又瞅见床下还有片袍角。于是往下一蹲,一弯腰就扭着贾蔷的耳朵把他提溜出来,贾蔷“哎呦哎呦”叫着,也被扔出了屋子。

    待重新关了门,贾珠又巡视了一遍领地,这才放下心来。一回头,却见媳妇小嘴微张,显然十分震惊。

    贾珠看她一个美娇娘露出这么个蠢蠢的样子,还有点可爱,一时也笑了:“所以你猜对了吗?”

    李纨这才反应过来,刚刚贾珠是逗她呢,连忙红着脸摇头。

    贾珠正给媳妇说“你先去梳洗”,就听到窗户外面传来噗嗤一声。他伸手推开窗户,却见冯紫英贾琏几个正在窗下猫着,等着看戏呢。

    贾珠见状,瞪着几人:“你们怎么还在?”冯紫英这才站起身来,叉腰笑道:“哈哈哈哈,老弟你跟弟妹怎么这么啰哩啰嗦啊!”

    贾珠听了也有些尴尬,一边回忆自己刚刚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一边连忙赶人:“快走快走!要是还不走,等你们成亲了,我也蹲外头听壁角!”

    冯紫英这才扯了贾琏走了,一边走一边笑:“哥哥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贾珠佯怒:“知道还不走快点!”冯紫英等又是一阵大笑,这才三五成群的出了贾珠院子。

    看着他们走远了,贾珠关上窗户,瞅着媳妇脸都红成一块布,就知道刚刚那小子的混话让她听到了。

    于是清咳一声:“我让丫鬟进来帮你梳洗吧。”眼神略过媳妇头上的金簪,却是自己送的那枝,心里感觉还怪美的。贾珠有些不自在地问:“簪子可还喜欢?”

    李纨听了,又是一阵羞赧,只是唇若蚊蝇地说了一声“喜欢”。贾珠爽朗一笑,这才自己去了另一处洗过,而后方又折返。

    等到回来,看媳妇也已经洗漱完毕,正坐在床沿上等他呢。怎么说今天都是小登科,这又是到了这边娶的正妻,况且自己也挺喜欢,于是贾珠也挺期待的。

    于是连忙赶了丫鬟下去,拉着媳妇上去躺了,这才一把拉了帐子。红烛映罗帐,恰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新婚次日,天才微微亮,李纨已是醒了。她初时还有些迷茫,不过很快就想起自己这是已经成亲了。

    扭头看去,一旁的贾珠搂着自己睡的正香,一颗大头还靠在她肩上。李纨稍稍欣赏了一回相公的睡颜,瞅着时间不早了,连忙把他轻轻推醒。

    贾珠还睡的迷迷瞪瞪,本来有些个起床气,但瞅着媳妇的一张美脸,登时什么气都消了。

    他半睁着眼抬头朝外一看,复又躺下:“这还早呢,再睡会儿啊!”

    说罢,又把香香软软的媳妇往怀里一搂,就要继续睡觉。李纨推又推不开,不由急道:“不早了,得起来去给长辈请安了呀!”

    贾珠听罢,这才不情不愿爬了起来,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就叫晚月进来。

    外头丫鬟们早就等着的,只待贾珠一叫,立刻鱼贯而入,服侍两位主子梳洗穿衣。

    贾珠是男子,自然比较快,于是在一旁坐了,等着媳妇。看丫鬟要给李纨画眉,贾珠一时手痒,忙道:“我来试试!”

    李纨嗔道:“相公能行吗,万一画的丑了,时间可就来不及了。”

    贾珠自信道:“你且看着吧。”于是执起螺子黛,就给媳妇细细画了两道弯月眉。

    待画完才道:“你看看可还行?”李纨拦镜望去,也觉得很不赖。

    说起来贾珠没到红楼时,某种程度上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喜欢吟诗作画,作诗就是挥笔辄就,不必费神构思。说起画画,也是妙笔丹青,善绘神像,还画过设色钟馗图。

    此外,他还精通音律,经常自己作曲。

    全能如他,画眉这么件小事,怎么能让媳妇失望呢?那是决不可能的啦!

    李纨笑道:“果然好看。”贾珠一听,心里不由得瑟了几分。李纨又看到镜中映着二人身影,颇有郎才女貌之感,她心里暗暗喜欢。

    又瞅着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和贾珠去了贾母院里请安。

    等到了贾母院子,丫鬟仆妇见了,都笑道:“珠大爷和珠大奶奶来了!”又赶忙掀了帘子让两人进去。

    一进门,贾母和贾赦、贾政夫妇都在,另有贾琏、宝玉和元春、迎春姐妹。探春、贾环年纪尚小,都由嬷嬷带着,今天也出来见人。

    丫鬟在贾母面前放了两个绣垫,贾珠拉着李纨上前磕了头,接过丫鬟递来的茶奉给贾母。

    贾母喝了一口,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好好,快起来!”又让鸳鸯拿了见面礼给小夫妻二人。

    贾珠笑道:“谢过祖母。”两人又起身到贾赦夫妻面前拜了,得了一份见面礼。

第六十二章 挑礼物与管家权

    等到了政老爹和王夫人跟前,贾政接了儿子和儿媳递来的茶,堪称慈祥地说了些勉励的话。

    王夫人等他说完,这才笑眯眯道:“我的儿,地上凉,你们快些起来!”说罢,也给了新媳妇一份礼物。

    李纨作为新嫁娘,按着时下风俗,也给贾家长辈和同辈姊妹都准备了鞋袜,又见过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贾琏、宝玉和贾环几个。

    贾琏、宝玉因是小叔子,李纨只是认了认人。元春作为贾珠嫡亲的妹妹,今年已是十二了,这几年随着年纪渐长,比小时候活泼许多。

    她见着李纨,口称“嫂嫂”,主动拉着李纨说话。看二人处的挺融洽,贾母笑道:“好了,元丫头,快放开你嫂子,咱们该用膳了。”

    此时却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元春听了娇声道:“老祖宗,我想跟嫂嫂说话嘛!”却还是听话地拉着李纨去了女眷那桌。

    李纨很知新妇的规矩,等邢王二位夫人扶了老太太坐了,就站在贾母身后布菜。

    贾母道:“好了好了,快坐下吧,夹上一筷子就行了,咱们家不兴使唤媳妇的。”听了这话,李纨应了一声,这才坐下吃饭。

    待用了饭,贾母便摆了摆手:“珠儿,带着你媳妇到东府一趟,见见你珍大哥,记得让他开了祠堂,把你媳妇名字添上。”

    贾珠笑着应了,拜别贾母,带着李纨就朝东府去了。

    等到了宁国府,又见了贾珍夫妇和贾蓉、贾蔷。而后,贾珍亲自开了祠堂,把李纨的名字写在家谱中贾珠名字旁边。如此一来,李纨贾家妇的身份才算是坐实了。

    因为已经吃过饭,二人也没多留,很快就告辞回家。等进了小夫妻住的延辉院,李纨面露疲惫,却还是先换了一身屋里穿的衣裳,这才被贾珠拉着躺了一会儿。

    待到贾珠醒来,就见媳妇抱着阿橘摸的欢实,阿橘也发出阵阵愉悦地呼噜声,甚至翻了个肚皮出来,橘色的皮毛在阳光下映出淡淡金色。

    李纨见他醒了却不起身,静静看着自己撸猫,似是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道:“我就是瞧它长大了点,想看看伤口怎么样了。”

    贾珠掀了被子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那伤早就好了。你随便摸吧,这家伙可喜欢人了。”

    话音刚落,阿橘看贾珠起身,一个箭步跳到他腿上,压的贾珠哎哟一声:“快给我起来,迟早有一天被你压塌了!”

    李纨见了不由大笑,贾珠看她这么高兴,四目相对也不由一乐。良久,李纨才道:“相公,其实我有些事想问你的。”

    贾珠微眯着眼,一手轻抚在阿橘背上:“娘子有命,为夫无有不从。”

    李纨嗔了他一眼,这才道:“我看惜春妹妹明明是东府嫡女,怎么这么丁点大,倒抱来老太太这里?”

    贾珠慵懒道:“惜春妹妹她爹,就是之前的族长敬伯父。这位伯父的妻子因生产去世,留下的孩子就是惜春了。

    敬伯父要给妻子守孝,又不想把女儿托付给珍大嫂子,所以就找了老太太。之后他也不常在家里待了,反而大部分时候都在玄真观里修道。”

    李纨若有所思:“原来如此。我就说么,珍大哥的亲妹妹怎么在咱们府里。”一时又拉着贾珠问了许多府里的规矩和长辈、同辈的事。

    贾珠耐心说了,觉得自己比起从前,真是长进了不止一筹。想当初这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没人敢拿来跟他唧唧歪歪。

    但李纨是他媳妇,且他自打到了这边,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能拯救贾家的细微之处,早就开始关注内宅之事了。

    夫妻二人聊了一会天,彼此感觉心又贴近了几分。贾珠一时兴起,就想看看别人送他的新婚贺礼,于是兴冲冲拉着李纨去了。

    待看到卡比利尔等人送的一套十二瓶玫瑰露,贾珠笑道:“这个倒是不错,拿出来给你用。”说罢就递给李纨。

    李家虽也是四品官门第,可着实比不上贾家的生活品质,李纨是没见过此物的。

    不过这也正常,要知道此时这玫瑰露,多是洋人进贡宫里的。贾家有,是因为早些年家里还算得圣宠,陛下恩赐罢了。

    如今却是佛郎机人私下馈赠,也不好对外声张,以免显得张狂,还不如拿给媳妇用,瞧着媳妇刚刚看着瓶子就很喜欢嘛!

    李纨自然很是开心,但还是问了一句:“要不要分一些给祖母、母亲和妹妹?”

    贾珠听了摸摸她的头:“你的东西,随你支配。”于是又让李纨挑挑其他喜欢的东西。

    说起来现在也没了皇帝内库给媳妇挑宝贝了,只能拿这么些玩意安慰媳妇。唉,怎么越想越心酸呢?

    李纨听罢却是摇了摇头,没再挑什么,二人这才嘱咐下人锁门,一道出去了。

    却说贾母、王夫人接了李纨给的玫瑰露,心下很是熨帖。元春也很开心,玫瑰露家里有是有,但实在不多。嫂子大方,她也很满意就是了。

    于是元春时不时就跑延辉院找李纨说话,顺便撸一撸猫。

    王夫人看儿媳妇是个好的,还跟贾母说,想把管家钥匙给儿媳。

    贾母笑道:“你先让她熟悉熟悉家里,再给她也不迟。”王夫人一听,也笑着应了。

    说起来按着资料片里的红楼故事,荣国府长房继承爵位,二房继承家业。王夫人当家,李纨作为家业继承人的二房长媳,自然协助王夫人管家。

    可后来贾珠去世,寡妇不能管家,李纨只得把管家钥匙交了回去。

    王夫人瞅着家里已是入不敷出,也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便顺水推舟,以和内侄女关系亲近的由头,把管家钥匙给了王熙凤。

    可真正的当家人还是王夫人,毕竟是皇帝把家业给了二房的。说起来王熙凤这位西府长房长媳,倒似个替人做工的可怜人,嫁妆都填进去不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李纨出阁第三日,就到了回门的日子。

第六十三章 下江南

    待到了李家,李守中夫妻看女儿女婿相处的不错,心下也觉得这门亲事结的好。

    于是母女说了番贴心话,李守中也拉了女婿对饮。用过家宴,因着时下讲究日落前新婚夫妇就要回家的,这才依依不舍放了二人回去。

    启泰帝听五儿子说了贾珠成亲的热闹事,想着上次给贾珠升了官,他媳妇的诰命还没给,索性不让他具本申请了,大方地赐给李纨一个六品安人的诰命。

    之所以没给贾珠之母,却是因为王夫人早有诰命在身。皇帝陛下此举,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了。

    因着佛郎机使者还没走,所以贾珠这日还是去鸿胪寺当差。等下衙回家,就听说了这件喜事。

    贾母的高兴自不必提,陛下肯主动赏孙媳妇诰命,这就是记着贾珠的功劳呢,这对整个贾府都是大好事啊!

    李纨起初是被从天而降的封赏给弄懵了,待反应过来,就是喜不自胜。毕竟自己才这个年纪,就得了诰命,这是何等的荣光!一时间,众人皆恭喜了她一回。

    王夫人又是骄傲,又是有些个酸酸的,好在没有显露出来。骄傲的是儿子初入官场,就能让媳妇妻凭夫贵。心里发酸却是自己如今的诰命也不过五品,儿媳妇这都六品了!

    一念至此,就觉得自家老爷还没有儿子给力,看来以后的荣光,还得靠儿子啊!

    不提一家子如何喜悦,贾珠听到这事也很高兴。陛下还是很够意思的,以后当差还要更用心才好!

    为着这事儿,他瞅了个机会进宫,专门谢了皇帝一回。启泰帝摆了摆手:“你有功劳,朕就要赏,这是应有之义。”

    贾珠笑道:“这还是多亏陛下心里有小臣,所以才有这样的封赏。

    像我这样的小官,都是要主动上折子请封诰命,就算申请了,一时半会儿也没这么快的。所以,都是多亏了您呐!”

    启泰帝听他这么说,自然也是唇角一翘,不由用手点了点他:“怎么娶了一回媳妇,嘴变得这样甜,不会是天天在家哄媳妇吧?”

    贾珠摸了摸鼻梁,嘿嘿一笑。启泰帝笑睨他一眼,趁着有些闲,又拉着贾珠去做了一回算学题。

    等到了华灯初上,皇帝陛下这才“哎呦”一声:“都这么晚了,朕竟然没发觉。”又对贾珠道:“你留下陪朕用膳吧。”

    贾珠本就喜欢这位貌若父皇的皇帝,自是乐得答应。启泰帝又问他喜欢吃什么,贾珠便随口说了几样。

    启泰帝笑道:“你这倒跟朕的口味挺像!”贾珠嘿嘿一笑,也不解释。他当初倒是和父皇口味一样,毕竟常常一块儿吃饭的。

    可这位又不是父皇,口味和父皇却也挺像,真是奇也怪哉!

    却说一月后,就到了李纨回娘家住对月的日子。嫁到贾家一个月了,夫妻二人感情甚好,贾母和王夫人待她也不错,也不用她立规矩。

    小姑子元春常常跑来找她说话,虽然更多时候是来找阿橘。总的来说,李纨过得十分舒心。

    待崔氏和两个妹妹看她气色红润,笑意盈盈,就知她定是过得好,心下也很欢喜。又问了些日常相处的事,让有难处了就给家里说。

    李纨笑道:“我一切都好,爹娘和妹妹们也要保重身体,这样我便放心了。”

    崔氏又安排了女儿住回出阁前的院子,待贾珠下衙回来,也一并住在这边。

    待到这对月住的差不多了,贾珠因着接了一桩差使,要往苏州、江宁去一趟。

    启泰帝为此事召他进宫,专门说了缘由:“因着扩大海贸的事,苏州、江宁织造局那边的织坊要着手扩建,好提高产量。

    因着签了协议,佛郎机人提了要求,也要去看织造局下面的织坊。你精通佛郎机语,又参与了谈判之事,朕给你一道旨意,去了那边便宜行事。”

    贾珠应了,又问什么时候起身。启泰帝笑道:“这并不急,等你准备好了再出发。到了那边等处理好了,你再回来就成。那些佛郎机人之后就要往广州港去了。”

    说完,又促狭地补充一句:“你这才新婚,朕就打发你出公差,心里到底有些过意不去。这样吧,反正这差使也不紧急,朕允你带媳妇一道去,也看看江南风光。”

    贾珠一听,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知道这是陛下看他亲近,才说这样的话,于是谢过这番好意,这才辞过陛下,出宫去了。

    待回了李府,饭间就跟家人说了要去江南的事,只不过贾珠促狭,没提带媳妇的事,果然就看李纨心情有些低落。

    他不由作弄心大起,心想:“等下再给媳妇说,好给她个惊喜。”

    崔氏和李守中倒是挺高兴,毕竟女婿得陛下青眼,这么快又得了差事,这是好事。

    吃过饭,李守中还带他去书房,亲自提点了些江南官场的事。贾珠谢过岳父,又说了明天就回贾府收拾行李。

    李守中捻须颔首:“阖该如此,对月也住的差不多了,明天你们就家去吧。”

    贾珠这才跟岳父说了带媳妇同去江南的事,李守中瞪了他一眼:“那你刚刚还逗元娘?真是个坏小子!”

    又忙把贾珠往出赶:“找你媳妇去,别杵在我跟前碍眼了!”

    贾珠一乐,被赶出来也不恼,隔着门跟岳父告了辞,才回去跟李纨细说了此事。

    李纨自是又惊又喜,她也没有去过江南,早就读过白居易的诗,里面有“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一句,让人很是心生向往。可惜这次不能去杭州,不过想来以后定是能去的。

    于是小夫妻俩都很高兴,第二天收拾停当,就回贾府去了。

    临走时,崔氏看李纨心情颇好,还暗叹女儿心大。昨天明明因着女婿要出公差有些不开心,怎么一觉起来她便恢复过来了,还这么喜滋滋的?

    不过等李守中给老妻说了缘由,崔氏又是高兴,又是埋怨:“你们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就知道戏耍人!”

第六十四章 我们也想去

    李守中笑着连连讨饶:“夫人,冤枉啊,为夫连私房钱都没有,哪有熊心豹子胆敢戏耍夫人呐!”

    崔氏不由噗嗤一笑,这才放过自家老头子,转而担心起女儿出远门的事来。

    李守中听了连连摆手:“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有女婿在,多带些护卫就行了。”

    却说贾家这边也得知了贾珠要带着李纨下江南公干的事。贾珠得了差事,家里自是高兴,贾母就问他什么时候启程。

    贾珠沉吟道:“孙儿打算三天后就走,虽然陛下说不急,可也不好太过怠慢。明天我就去鸿胪寺看看那些洋人准备停当了没有。”

    贾母笑道:“这话很是。这季节坐船最好,我看你们就从京城码头那边走,先直下苏州,那边倒是离得近些。”

    贾珠听了连连点头,贾母又嘱咐王夫人:“从公中给珠儿两口子带些银票,再称些碎银子,穷家富路的,路上好开销。”

    王夫人自是应了,自己儿子那只有更关心的,于是一通准备下来,连日常熏衣裳的香料都嘱咐李纨装上。

    贾珠一看收拾出了好几个大包裹,不由哭笑不得。这是公干不是游玩,他只得拒绝了老母亲的好意。

    把银票和银子收了,又让媳妇装上衣服、吃食还有药品等必要的东西,其余一概不用。

    贾母还额外嘱咐了一回,让到了苏州,顺便去巡盐御史府见一见贾敏和一对外孙、外孙女,贾珠也爽快应了。

    因着贾珠这是出公差,也不好带太多东西,于是贾母就只让孙子给闺女捎封书信并几样东西便罢了。

    贾珠回了自己院子,私下还琢磨了一回。说起来姑姑贾敏和自家老娘似乎关系一般啊,只看王夫人提到贾敏,脸上都没什么表情,就知道二人估计处得很不怎样。

    不过这也不关他们这些小辈的事,贾敏和政老爹关系一向好,定不会给他这亲侄儿脸色看就是了。

    于是也不管这些,只陪着媳妇收拾了一回行李,闲来又抚了一回琴。好久没弹了,手艺却生疏的厉害。

    一念至此,又让媳妇给他把笛子装上,路上还可以吹一吹,李纨也笑着答应了。

    到了下午,贾琏和元春竟一起来了延辉院,一开口就说要跟着下江南。

    贾珠和妹妹关系一向好,贾琏却是近来和他混熟了,也时不时就过来的。

    他听了不由挠了挠头:“可哥哥我这是出公差,还带着五个使者的。”

    贾琏急道:“大哥,我们都知道的,那不过五个洋人罢了,陛下又没派别人随行,我和妹妹就当是偷偷搭你们的船嘛。说起来朝廷也太抠了,船还得咱家自己租。”

    贾珠瞪他一眼四下看了看,见周围也没旁人,这才道:“噤声!朝廷之事,可不能胡言乱语。”

    贾琏连连点头:“弟弟知道。再说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都十五了,还没去过江南呢,这多可惜啊!

    况且咱家在金陵还有祖宅呢,去看一看下人们维护的怎么样也是好的。

    哦对了,要去苏州的话,我还能帮老祖宗顺便给姑妈家带些东西,送年礼也行的。”

    好吧,贾琏为了出门,这才九月,连送年礼的话都说出来了,贾珠不由一乐。

    元春倒是没说什么,只一双杏眼期盼地看着自家大哥。

    贾珠听完贾琏的话,不由摸了摸下巴:“这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我这是公干,你们可得低调着些。”

    又瞅了他俩一眼:“上船那天你们就扮成随从吧,鸿胪寺的大人们说不好也要相送佛郎机使者的,看到你们不大合适。”

    贾琏一听,眼珠子一转就有了注意:“这个简单,定上两艘船,我和妹妹、嫂子带着老祖宗给姑妈的东西坐一艘,你和使臣他们自坐另一艘便是了。

    到时候我们在大人们来之前,先上旁边的船。京郊码头每天那么多船,人来人往的,没人知道我们这船也跟你们一起去,这不就成了?

    况且有洋人们在,嫂子跟着你一起坐船,怕也不自在。”

    贾珠听罢叹了口气:“好吧,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只要你能说服老祖宗,哥哥我应了便是。”

    贾琏和元春听了,都不由喜形于色,贾琏还发出了一声兴奋的低呼。

    正巧李纨进屋,听到贾琏的声音,不由笑道:“这是怎么了,琏二弟这么高兴?”

    待贾琏和元春说了同去这事儿,李纨也很高兴,对贾珠道:“相公,要是妹妹跟着一道去,我这也有伴了。只是不知行不行?”

    贾珠略一思忖道:“陛下肯让我带妻子同去,估计也不会介意多带几个人。但毕竟不好为这事跑去问陛下,所以只要你们悄悄的,应该问题不大。

    况且琏二刚刚说的也有理,我先前没考虑周全,把你带到一艘船上,我白天时不时得应付那些洋人,怕也顾不上你。有了大妹妹在,你也有个说话的。”

    李纨听他话里话外想着自己,不由心下微甜,于是竟也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家相公。

    被三双灼热的视线盯着,贾珠不由败下阵来,只得道:“好吧,我亲自去跟祖母说这事。琏二,你先别高兴,跟我一起去。看看你这甜嘴能不能哄的祖母允了这事。”

    贾琏笑道:“大哥放心,弟弟一定好好表现。”说罢,扯着贾珠就要去贾母院里。

    贾珠嫌弃地把袖子从他手里拽出来:“拉拉扯扯成什么样子,给我好好走路。”

    贾琏心里高兴,响亮地应了一声,兄弟二人就去找贾母了。

    贾母听了贾琏的话,心里也有些意动。因着和女儿住的远,几年也难得见一回的,她很想多带些东西过去。但又顾虑贾珠任务在身,这才把东西精简了又精简。

    现下可好了,要是琏儿一道去,这事让他去办就行,大不了多租一条船。

    于是贾母也同意了,又问贾珠的意思。贾珠早就被说服了,自是没意见。这事儿自然就这么定下来了,贾琏和元春也开始急急收拾行李。

第六十五章 拿你当朋友

    王夫人听说女儿也要一起去,不由嗔道:“你个姑娘家,不在家里待着,怎么也去凑热闹?”

    元春道:“女儿如今都十二了,过几年就要议亲,到时候哪还有机会出去呢?

    况且自打生出来,除了和娘走亲戚或者去庙里,竟是难得出去一趟。

    人生短暂,有这个机会,哥哥嫂子都愿意,女儿再不肯错过的。”

    王夫人听了心生怜惜,不由一叹:“好吧,想去就去,多照顾好自己。我跟你父亲也说说,让多带点护卫,出门也安全。”

    元春见母亲应了,心里高兴,母女二人又说了一回私房话。

    政老爹晚间听媳妇一说,本来是眉头紧锁。后来不知怎的,倒似想通了,只道:“那便去吧。”又吩咐长随去挑几个侍卫三天后随行。

    于是贾琏和元春一起去江南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贾珠第二天一大早去了鸿胪寺,就问卡比利尔几人行李收拾的怎么样了。卡比利尔笑道:“我们带的东西不多,已是收拾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贾珠一听,就说了三日后从鸿胪寺走,一起去京城码头坐船的事。卡比利尔听了连连点头,也很满意这样的安排。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三日,这天一大早,拜别了家里,四人就带着二管家林之孝、丫鬟、小厮和护卫出发了。

    出发前,家里人送他们到大门口,王夫人从没让儿子女儿去过这么远的地方,难免心下不舍。

    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拉着闺女,殷殷叮嘱了好些路上注意安全的话,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了他们走。

    四人上了马车,先到了京郊码头。待家里人先上了船,贾珠这才让车夫改道往鸿胪寺去。

    到了那边,却见寺卿赵大人也在,竟是要带着一干人等,亲自送佛郎机人去码头。

    贾珠一看心里狂汗:“幸好家里人都在另一艘船上,不然还真有点尴尬呢。”

    见贾珠来了,赵大人笑道:“小贾来了,咱们这就出发吧。”于是就这么浩浩荡荡的,一行人直往码头去。

    鸿胪寺虽在内城,但到码头差不多就半个时辰。今天倒是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河道上南下的行船颇多。

    贾珠和几个使者跟赵大人等道了别,这才弃车登船,远远地朝着南边去了。

    等到了船上,瞅着离京郊码头越来越远,岸上的人渐渐看不见了,卡比利尔几人这才好奇地观望着这艘大船。

    这船有两层,甲班上可以看风景,二楼就是各自的卧房了。船上除了船夫和伙计,还有一位厨娘可以做饭。

    卡比利尔赞了几句,费尔南多就嚷嚷道:“你们的船怎么不装鸟铳这种武器?”

    贾珠一愣:“这是普通民船,当然没有武器。不过,想来刀剑一类的应该有吧?”

    这却是二人不在一个脑回路上了。佛郎机那边但凡要出远门,自是要装上武器,以防强盗。

    大明这边普通贼寇手里也没有热武器。鸟铳火铳这种,那都是朝廷在用,工部打造,普通人他也得不到啊。所以为了防身,多是带些刀剑之类的。

    不过这倒让贾珠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走海贸的大明商人,他们出海的安全怎么保证呢?

    目前鸟铳火铳一般人也没有啊!大明的贼寇可能没有火器,外邦的海盗就不一定了。

    除非…除非让水师出面,沿路护送。可一是朝廷的水师怎么样,这个他不知道。二是水师忙得过来吗?三是白让水师做工,人家水师肯定不干。

    贾珠摸了摸下巴,反正现在大方向是扩大海贸,这个他得好好想想。

    看他一时若有所思,费尔南多也不理他,自和其他人分屋子去了,倒是也给贾珠留了一间。

    几人进去休息了一会儿,贾珠却是睡不着,到甲板上吹风。此时已是九月,北直隶这边气候已是渐渐转冷,要穿夹的了。

    风吹起他的鬓边长发,费尔南多不知什么时候也到了这边。他见了贾珠,低声道:“我有件事想问你很久了。你说,银矿的事,你是不是故意的?”

    贾珠唇角勾起个笑来:“我只是顺嘴一问罢了。我是大明的子民,自然要向着大明。你们也没损失什么,以后海贸扩大了,赚的钱不更多了?”

    费尔南多恨恨地瞪他一眼:“又开始花言巧语哄我了!”良久方叹了口气:“算了,现下这样也不算很坏。

    我说你可不能再这样了,我拿你当朋友,你却跟狐狸一样狡猾。”

    贾珠闻言有些不自然,还是堆出个笑来:“好吧,我知道了。”

    待到了晌午,船家准备了船菜,几人都不肯去船舱里吃,就坐在甲板上固定好的桌椅这里吃饭。

    费尔南多赞道:“说起来,还是大明吃食最好,连民间船菜都这么好吃!”其他几人听了也连连点头。

    贾珠心下好笑:“林之孝得了老太太指示让陪着下江南,自然不会委屈了主子,这都不是一般的船菜好不好!

    不过说起来,这鱼还得是现捉的才新鲜,果然比府里的更美味些。”

    于是也不说话,只是跟着点了点头,手下筷子不停,直往那清蒸鲈鱼身上招呼。

    费尔南多烦恼的揉了揉手:“就是这筷子实在难用,为什么不用刀叉呢?”

    卡比利尔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殿下,入乡随俗,我们几个都学会用筷子了。”

    贾珠一听,不可思议地回头看向这愣头小子:“你是佛郎机的王子?”瞧瞧人家启泰帝的几个儿子,各个都是人精,哪像这小子一样傻?

    不待费尔南多说什么,卡比利尔连忙道:“我们几个到大明,殿下说要跟着来,为了不节外生枝,所以隐瞒了他的身份,请您不要见怪。”

    贾珠一听,笑着摆了摆手:“好说好说。”他倒也明白这些洋人的顾虑,他们是担心要是被朝廷知道了,万一拿住这小子做人质,在海贸的事上要挟他们就不好了。

第六十六章 淮左名都

    于是贾珠两下岔开这话题,待吃完饭众人休息的休息,去甲板吹风的吹风,他这才笑眯眯地问卡比利尔:“我们这算是两下扯平了吧?殿下待我也不真诚呢!”

    卡比利尔闻言,也有些个不好意思:“好吧,我也是为了佛郎机嘛。”

    见他这般,为了缓和气氛,贾珠又说起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直听得卡比利尔心生向往。

    待到夕阳西下,趁着船在岸边补给,贾珠这才跟几人告辞,往媳妇那边去了。

    李纨几人第一次坐船,有些个不适应,此时看起来都蔫蔫的。

    林之孝倒是没事,还打发了不晕船的下人去岸上采买治晕船的药,又服侍着主子们弃舟登岸,往城里的驿站去住宿。

    因贾珠带着使臣出行,这地方明显是个小镇,住驿站到底更合适、更安全些,林管家的考虑倒也周到。

    到了驿站,驿丞看了贾珠的印鉴,确定了他的身份,这才赶忙给一行人准备了大院子,又备好了热水吃食。

    贾琏叹道:“江上风景倒是美的很,就是船摇的我有点晕,真是没料到。”元春也点了点头:“好在还有橘子,闻着能好些。”

    李纨强打精神笑道:“咱们早些休息,缓一缓明天再赶路。”贾琏和元春都应了,大家凑在一起吃了饭,这才各自回屋休息。

    晚上贾珠看媳妇精神不好,不由打趣:“怎么样,路上没家里好吧?”

    李纨拉着他的手道:“家里虽好,哪能见这样的风光呢,我们这是暂时不适应,待过几日就好了。”

    贾珠看她有气无力的,也不逗她,两人洗漱一番赶紧歇了。

    第二天早上,一行人在驿站吃了些包子炊饼面条粥之类的早点,这才起身往船上走。

    按着运河的路线,到杭州得二十多天。他们先去江宁,怎么着也得十几天左右。

    如今已是九月,万一时间拖的太长,回来时候怕要入冬,待江上结冰,路上就不好走了。

    于是一行人也不敢耽搁,白天就在船上赶路,到了晚上才靠岸停泊,找个城镇歇脚。

    挨过了最初的几天,一行人都适应了船上的生活,于是也有精神欣赏江上美景了。刚开始是在北面,颇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感。

    待船到了扬州附近,已是能感到南北方的差异,这边竟还是气候宜人。

    扬州是淮左名都,在这里的驿站住了一晚,一行人都按捺不住要去逛逛,贾珠也没去过红楼里的扬州,就跟着一道去了。

    几人先到扬州最大的琼花楼吃了一席扬州特色菜,还点了蟹粉狮子头、镇江灌汤包等几样小吃。

    待包子上桌,热气腾腾的,各个都有拳头那么大,旁边还放着一根秸秆。不提这些洋人好奇,贾琏、李纨等人也没见过。

    贾珠倒是想起了什么,还没来得及说,贾琏已经用筷子夹了个灌汤包,搁嘴里一咬,差点被烫的把包子扔出去。贾珠哈哈大笑,一桌人也都忍俊不禁。

    那小二估计是见多了外地客人初次吃包子的洋相,面不改色道:“这位客官,我们这包子要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喝汤。您得记着用这秸秆。”

    贾琏有些个不好意思,面上泛红,连忙道:“我知道了,你去忙吧。”说罢,忙打发了那小二走。

    借着琏二的教训,大家都知道了包子怎么吃,元春还给二哥盛了一碗虾仁粥,算是安慰他。一行人美美吃了一顿,这才起身往瘦西湖走。

    一路上看到扬州街头就有关扑的,还有人斗鸡,贾琏兴致勃勃,似乎想过去看看。贾珠用力一咳,琏二迅速回神,看大哥目光不善,这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说起来贾珠当皇帝时候也没少关扑斗鸡,但这些游戏真要在外面玩,那是十赌九输。

    当然了,自己当初是皇帝,在豹房里搞个集市,别人哪敢赢自己,都是让着的。可想而知,胜负都是可控的。

    与其让这财迷弟弟赌场失意,还不如别让他有机会去。于是一行人加快进度,忙往瘦西湖那边去了。

    等到了瘦西湖,就见岸边丹桂、金桂十里飘香,湖面上的荷花虽然凋谢,但荷叶低垂,有采莲女在湖里采莲藕,时不时还有阵阵歌声。

    湖面风平浪静,远处熙春台后的二十四桥似一条蜿蜒的玉带,引人流连忘返。

    见状,几人难掩愉悦的心情,都朝着二十四桥而去。元春抚摸着栏杆,笑道:“咱们应该晚上来的,那不就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吗?”

    李纨点头:“妹妹说的很是。可惜咱们没有带箫,你大哥倒是带了笛子。”元春立刻朝贾珠道:“哥哥,此情此景,给我们吹上一曲吧?”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贾珠豪迈一笑:“有何不可。”于是从腰间拿出竹笛,略一调试,登时就吹了一曲《扬州慢》。

    桥上的行人似乎也听到这里有人吹笛,一个个不由驻足欣赏。待一曲吹罢,李纨轻吟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贾琏嘻嘻一笑:“嫂嫂,这首词太悲凉了些。咱们应该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说罢眼神直往湖边画舫上看。

    贾珠见状,瞪了这小子一眼:“往哪看呢,哥哥我这可是公干,别想那些事!”

    元春瞧了一眼那边,她自来聪敏,一下子就知道了怎么回事,隔着帷帽,也立时羞的脸蛋通红:“二哥真是的,再这样,我回去就给老祖宗说了!”

    贾琏连连求饶:“好妹妹,是哥哥错了,哥哥再也不敢了!”求了元春半晌,才算是翻过篇去。

    见他们那边热闹的很,费尔南多低声问卡比利尔:“他们在说什么呢?”卡比利尔摇了摇头:“我也没听懂。”

    费尔南多耸了耸肩,又道:“贾大人既然肯带着家人同来,为什么女人们还要戴着纱帽遮脸?”

第六十七章 递帖子

    贾琏嘻嘻一笑:“嫂嫂,这首词太悲凉了些。咱们应该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说罢眼神直往湖边画舫上瞟。

    贾珠见状,瞪了这小子一眼:“往哪看呢,哥哥我这可是公干,别想旁的事!”

    元春瞧了一眼那边,她自来聪敏,一下子就知道了怎么回事,隔着帷帽,也立时羞的脸蛋通红:“二哥真是的,再这样,我回去就给老祖宗说了!”

    贾琏连连求饶:“好妹妹,是哥哥错了,哥哥再也不敢了!”求了元春半晌,才算是翻过篇去。

    见他们那边热闹的很,费尔南多低声问卡比利尔:“他们在说什么呢?”卡比利尔摇了摇头:“我也没听懂。”

    费尔南多耸了耸肩,又道:“贾大人既然肯带着家人同来,为什么女人们还要戴着纱帽遮脸?”

    卡比利尔看着眼前这位十万个为什么,只得道:“咱们平时在京城街上见的女人们不是贵族小姐,她们是为了生计才抛头露面。

    贾大人家是贵族,所以他的妻子和妹妹都要戴纱帽遮脸。”

    费尔南多挑了挑眉:“好吧,不过我之前去宫里,那些妃子见了我却不戴纱帽。”

    卡比利尔无奈:“他们以为咱们跟这边庙里的和尚是一样的,都叫咱们洋和尚。”

    费尔南多惊道:“哦,上帝,我可不是!”

    卡比利尔不想再理会这个话唠,只跟着贾珠一路欣赏这如画风景去了。

    待到用过晚饭,众人又欣赏了一回夜景。

    只见扬州城灯火辉煌,夜市极为热闹,小摊贩们有出摊卖些汤圆馄饨等吃食的,也有捏泥人吹糖人,卖这么些小玩意的。

    一行人都颇觉有趣,兴致勃勃地直耍到二更天,因着明早要赶路,这才恋恋不舍地回驿站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饭,贾珠等辞了驿丞,又登船启航,算是离开了这“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的名都扬州。

    到了船上,看贾琏心情很是不错,李纨微微一笑:“琏二弟,你大哥说了,这些天你一页书也没翻过,让我和妹妹好生督促你读书。”

    贾琏不可置信地看向她:“嫂嫂,谁出来玩还读书啊?”

    元春俏皮地眨了眨眼:“大哥听说你的蒙学课程自学得差不多了,比学里进度都快,专门让人带了一套四书,好让你路上没事背一背。”

    李纨清咳一声:“我正巧也学过四书,琏二弟要是遇着不会的,可以来问我。”

    贾琏的心情登时就不大美丽了。可珠大哥都这么说了,肯定要来检查的,只得垂头丧气的应了。

    自此之后只要在船上,贾琏就被盯着背书,当然下了船,那就是休息玩耍的时候了。

    他本就不是个笨人,加上时不时还有贾珠夫妻指点,一来二去等回京时,已是把四书通背了一遍。

    元春本就爱读书,也跟着一道用功,想着自己学会了,回去好给弟弟宝玉也教一教。

    却说过了扬州,没几日就到了江宁。一行人弃舟登岸,先是把几个洋人安排在了驿馆,就径直回了江宁府江宁县的石头城,贾家老宅就在这里。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荣国府大门前冷落无人,林之孝上前扣了门环,很快侧门就打开了。

    门房见到他们这一行人,还有些惊讶。待晓得是京城家里来人了,连忙请了进去。很快这府里的管家就来了,却是京城荣国府的四管家单大良之弟单仲良。

    因着老宅这边没有主子居住,所以府里只有一位管家。单仲良跟主子们见了礼,得知他们是来江宁公干,在这边暂住几天,连忙遣人安排院子。

    贾珠见这府中虽没什么人气,但里面亭台楼阁都维护的很好,花园里的树木山石,俱有蓊蔚洇润之气,心下对这边的管理还算满意。

    因着要陪佛郎机人看织坊,待安顿好了,贾珠又打发人去了江宁织造府递帖子。

    甄应嘉正在织造府衙门坐着,一听说是贾家的拜帖,连忙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却是政公的长子贾珠过来公干,携了佛郎机人来看织坊的。

    签订海贸协议的事在八月,一接到扩大产量的指示,经请示陛下,几大织造府都开始扩建织坊。

    因着织造府和皇帝之间有特殊的通讯渠道,他早就知道了事情始末,也知道佛郎机人要来看织坊的事。

    于是甄应嘉放下帖子问:“送帖子的人呢?”

    小吏连忙躬身:“禀大人,那人自称是贾府的管家,还在门房等着呢。”

    甄应嘉点了点头,让人叫了林之孝来,这才道:“我已是知道了,明天就让贾贤侄带佛郎机人来衙门吧,我们再一道去织坊。”

    待得知来的人还有贾政的女儿和贾赦的长子,甄应嘉虽疑惑了一瞬,却也没多问,只道:“贾府与我家是通家之好,既然来了江宁,也让侄儿侄女们来我家见见老太太才好。”

    林之孝恭敬应了,笑道:“我家大爷也是这么想的,又怕贸然上门失礼,这才打发我先来递个帖子,跟贵府知会一声,方好上门叨扰。”

    甄应嘉笑着摆了摆手:“这就客气了。”

    既得了准话,林之孝就告辞离去,回去便禀了贾珠。

    贾珠得了消息,打发人去驿馆说了一声明天去织造府的事,就起身往后院走,跟李纨说了明天拜访甄家。

    李纨笑道:“来之前因着要到江宁,甄家是必去的,母亲已是准备了上门礼,这个倒不用担心了。

    待明日,我便带了琏二弟和妹妹走一趟,认认人。你忙完了得空过去也一样。”

    贾珠握着媳妇的小手,听罢不由一笑:“我明天还是先送你们去甄家。待问过好,再接佛郎机人到织造府去。这样既见了人,也不耽误事。”

    李纨一听,也觉得很是妥当。于是赶忙打发人给元春和贾琏说了一回,又让人把礼单拿来过目,一应礼物也准备齐全。

第六十八章 江宁织造局的云锦

    顿了顿,李纨又道:“明日我先带琏二弟和妹妹走一趟,认认人。你忙完了得空过去也一样。”

    贾珠握着媳妇的小手,听罢不由一笑:“我还是先送你们去甄家吧。待问过安,再接佛郎机人到织造府去。这样既见了人,也不耽误事。”

    李纨一听,也觉得很是妥当。于是忙打发人给元春和贾琏说了一回,又让鸢尾把礼单拿来过目,一应礼物也准备齐全。

    待样样妥当了,一看已是二更天,夫妻二人连忙洗洗歇下。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子都梳洗打扮好,用了早膳,还尝了尝江宁特色的鸭血粉丝汤和盐水鸭,这才往甄府去了。

    到了甄家,先拜见了甄府老夫人。待行了礼,老夫人连忙叫起,笑道:“难得见一回,你们不要拘束,就当自己家一样。”

    因着甄应嘉已是去了衙门,便介绍了甄夫人、甄宝玉和甄家三位姑娘给他们认识。彼此互相见了礼,这才坐下聊了起来。

    贾珠一见甄宝玉就想起资料片里说这人和宝玉也就脱个影儿。仔细一看,还真是,心下不由连连称奇。

    又转头瞅了一瞅,见媳妇和琏二、元春也都很震惊,各个都忍不住瞧那甄宝玉。

    待琏二忍不住说起甄宝玉和自家宝玉长得极为相似时,甄老夫人笑道:“当初你家宝玉出生时,我就听说这事了。

    咱们两家不仅亲近,更有这样的奇事,这是难得的缘法。”

    甄老夫人说罢,又问过贾母等人身体,便吩咐甄夫人中午开家宴。

    虽然甄家很热情,但贾珠并不想费心交际。甄家接驾四次,亏空的厉害,日后是要被抄家的。贾府帮忙藏匿了财产,后来也被抄了家,所以还是远着些好。

    心里虽这么想,但面子情还是要顾的。毕竟两家是老亲,不然实在过不去。于是他才要在接佛郎机人这天的一大早就前来拜见。

    也不必待很久,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跟甄老夫人告辞,说还有公务在身。

    甄老夫人听儿子说过贾珠来江宁的缘由,自是连连点头:“好孩子,去吧,朝廷的事要紧。”

    于是贾珠起身跟甄家人告了辞,便往驿馆接人去了。

    马车到驿馆也不过小半个时辰,接了卡比利尔几人,就立刻调转车头,朝织造府衙门而去。

    甄应嘉听了禀报,说贾珠带着佛郎机使者来了,也不托大,立刻出来迎接。几人互相见过,卡比利尔就说明了来意。

    甄应嘉点头笑道:“这是协议里说好的,自是应该。咱们也不耽误时间,这便走吧。”于是众人起身,由一个小吏在前引路,便往织坊去了。

    甄应嘉一边走,一边给众人介绍情况。江宁织造府其实分为织造署和织造局两块。前者是官衙所在,后者便是织造生产的作坊了。

    如今这织造局里分设两处机房,分别是“供应机房”和“倭缎机房”。前者在汉府街那里,后者在常府街细柳巷口旁。

    江宁织造局这边最主要的织物,就是云锦。这云锦是以锦缎为主的提花丝织物,百姓不能使用,更别提出口海外了,都是专供皇家的。

    市面上那些所谓的云锦,都是扬州云锦罢了。可这扬州云锦一般人也穿不起,只有达官贵人或者巨商富贾才能享用。

    因着不必追求产量,过去也不强求织工都在织坊干活,只要家里有织机,在家里做工也一样。到时候再由织造局这边派人去验收就好。

    前些年倒是进行了一番改革,现下用的是“买丝招匠”的办法,让织工匠人都集中到织局生产,便于人员管理。

    几人一边听他这么说,一边跟着先去了倭缎机房。匠人们见甄应嘉领着众人进来,都连忙跪下。甄应嘉摆了摆手,让他们继续做工,这才带着一行人挨个看过去。

    这里看起来已经非常成熟,分工也很细致,按工序来分,打眼一看有染色的,摇纺的,牵经的,打线的,织挽的,林林总总,各类工匠都在各自岗位上忙活。

    看完这边,甄应嘉又指了指一旁屋里的织机道:“这上面便是云锦了,各位请移步一观。”

    众人连忙随他进去,只见这片云锦已是织了约有一尺长,色泽绚烂如霞,触之细腻更胜肌肤。

    贾珠心道:“当初做皇帝也没穿过这种花色,见到的多是织造局进上的妆花缎。看来这边的丝织工艺倒是更先进些。”

    卡比利尔几个更是惊叹不已,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极品织物,早就连连惊叹了。

    赞美过后,又急忙问道:“所以这样的好东西,我们也能买吧?”

    甄应嘉点了点头,颔首笑道:“陛下已是同意将云锦卖给你们了。不过,还得看你们的价格有没有诚意。毕竟这可是最好的那一波了!”

    又指了指一旁的大花楼织机:“为了满足你们对云锦的需求,我们还准备扩建作坊,再弄些织机过来,这样数量上也能大大提高。”

    众人见这织机上两个织工在同步做工,互相配合,手上功夫十分熟稔,都不由点了点头。

    卡比利尔等人十分满意,等去过另一个机房,出了织造局回到织造府衙门,就跟甄应嘉下了订单,价格就按协议上的来。

    甄应嘉看他们满意,也一口应了,两边就定下了付定金的时间,还约定了后续卡比利尔等人凭订单收据前来取货的日子,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贾珠做了见证,看两边就这么嗖嗖地签订了买卖合约,不由感慨佛朗机人果然财大气粗,真是说买就买啊!

    说起来虽然三大织造府的年产量都不算高,但因着年年都给宫里送,眼下内务府那边的云锦已是趋于饱和了。

    所以启泰帝听说要把织造局织的上等织物卖给洋人赚银子,答应的格外痛快。

    无他,宫里实在是太多了,他老人家穿的盖的都是云锦,每年送给心爱的臣子也不少。

第六十九章 贾珠的顾虑

    云锦虽好,放得久了难免不鲜亮,花色可能也要过时,还不如卖出去呢!

    至于日后不够用怎么办?这个完全不必担心,眼下已经让织造府扩大生产规模了,总能保证宫里的用度。

    于是这高端丝织品交易的事,就这么顺顺利利地签下了第一笔单子。

    甄应嘉见差不多了,就寻了个高端酒楼宴请卡比利尔一行人,众人也算是宾主尽欢。

    看这些佛郎机人都吃醉了,甄应嘉便遣人送了他们回驿馆。待只剩下他们二人,贾珠瞅着甄应嘉还挺清醒,想了想还是开口道:“甄伯父,小侄有句话想跟您说。”

    甄应嘉见他突然来这么一句,还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是露出个笑来:“贤侄有话,但说无妨。”

    贾珠认真道:“今天我听伯父说,织坊要扩大规模。想必这里面不止是织机对吧?”

    甄应嘉呷了一口茶,把茶盏放到一边:“没错,我打算鼓励周边百姓多种桑养蚕。种桑的收益比种粮食更高,况且这样生丝的来源也多些。”

    贾珠一听,心下暗道:“果然被我猜对了。”于是连忙开口相劝:“伯父,此事需慎重。江南向来是鱼米之乡,这里的农田种什么、种多少都是有理可循的。

    不是说种桑树不好,但如果一声令下,人人都把该种粮食的地方挪用大半种了桑树,万一遇着荒年,百姓岂不是活都活不下去了?

    现下人口也不算多,人力又有限,多了种桑养蚕的,种粮食的自会减少。况且北地多灾,粮仓的粮食也多来自这边,请伯父三思!”

    甄应嘉听了笑着摆了摆手:“这个我自是知道,你的担心也是对的。到时候我会上奏陛下,看看陛下和内阁的意见。”

    贾珠见状,又补充道:“小侄觉得,倒不是不让百姓种,只是千万得有个度,不能舍本逐末。

    另外,想扩大桑树规模,最好能开发荒地,这样不侵占农田,也不减损粮食收益。

    人性逐利,还得小心有人趁机低价收购农田来种桑树,到时候百姓手里没田没粮,卖身做佃户倒也罢了,就怕一个不小心就要酿成民变!”

    甄应嘉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不由沉默许久。两人就这么静静坐了一会儿,天色渐暗,甄应嘉方叹了口气:“我知道了,贤侄早些回罢,这事我会好好考虑的。”

    贾珠见他似是听进去了,这才道:“那侄儿就不打扰了,您也早些回去。”甄应嘉点了点头,贾珠这才告辞离开。

    却说贾珠乘车回家,掀开车帘,就见秦淮河上似有阵阵歌声,街上也是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简直繁华至极。

    他欣赏了一回夜景,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当初自己并不是什么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可来了这边几年,现下也愿意多看一看这些底层百姓。

    老百姓活得不容易,就像种地一样,只要不折腾他们,时不时给点阳光雨露,这些人就很感激了。

    无为而治眼下虽不合时宜,但也有其可取之处。

    想了些有的没的,车已经到了荣国府。贾珠回神,连忙下车进了家门。

    李纨等人已是回来了,此时正聚在一处亭子里赏月。贾珠见了笑道:“外面凉,你们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元春扬声道:“哥哥快来坐。我找到一把伏羲琴,音色极美。恰好嫂嫂善弹琴,我们就说到这边来,正好赏月。”

    贾珠走近一看,侍女们已经点了几盏琉璃宫灯挂在亭上,照得这边亮如白昼。湖上映着一轮明月,竟颇有意境。

    几人在亭中坐下,吃着美酒佳肴,真是好不乐哉。李纨坐在石桌前,正准备抚琴。

    贾珠在贾琏身边找了个位置坐下,往后一仰靠着柱子,呷了口酒,用筷子夹了下酒菜吃,眼神示意媳妇快弹。

    李纨嗔了他一眼,这才抚了一曲《念奴娇》。众人静静听了,望着这皎皎明月,漫天星辉,一时竟不知今夕何夕。

    这天晚上,几人直玩到三更才睡。第二日,几人相携着逛了一回江宁城,去了莫愁湖、阅江楼,又泛舟赏了一回秦淮河景色。

    待回了家,却见留在金陵的旁支十二房送了帖子,说明天前来拜访。又有王家、薛家递了帖子,请贾珠过府一聚。

    贾珠见了,心下暗忖:“本来没想着见的,眼下恐怕不见不成了。”

    因着王子腾早在京城,这边的王家人,主要就是王熙凤之父王子胜夫妻了。王熙凤和王仁兄妹此时都在京城王子腾府上,倒是见不着的。

    王子胜好歹是亲大舅,自家还是得去一趟呀!于是应了王家所请,写了一封回帖,就把上门的日子定在三天后。

    又看了看薛家的帖子,此时薛宝钗之父尚在,薛家怎么着也是姨妈家,不好不去。

    一时想起还有宝钗在,不免有些好奇,便也回了帖子,定了去薛家拜访的事。

    既然定下安排,跟家人说了一回,贾珠便让人套车,亲自去驿馆找卡比利尔说了过几天再启程的事。

    卡比利尔听了点头:“这没什么,我们自己逛逛就行,有事我再去找你。”

    看都差不多了,贾珠这才放下心来,与卡比利尔告了别,往府里准备上门的事了。

    第二天一大早,金陵的旁支十二房就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了荣国府。

    贾珠不敢怠慢,还是亲自接待了一回,又开了家宴,请了这些族人。席间问了各家家里情况,又定下了看祭田的事。

    因着宁荣二公和贾家先祖都葬在金陵祖坟这边,想到此处,贾珠心下暗道:“我现在成了贾珠,也不好不去祭一祭的。”

    于是略一思忖,已是决定带着家人找个时间去祭拜一二了。

    待家宴散去,贾珠到后院就跟李纨说了这事,李纨也很是赞同:“咱们好不容易回原籍一趟,自是要去的。只是一应物品,少不得先让人准备准备。”

    贾珠听罢摸了摸下巴:“这个简单,你找林之孝来,他一向做事妥当。这府里管事的不是金彩吗,让他问问金彩就是了。”

第七十章 祭田之事与王大舅

    李纨听了觉得有理,便叫了林之孝进来嘱咐一番。林之孝果然靠谱,和金彩两个把这事办的妥妥当当。

    既然万事俱备,贾珠第二天便带了媳妇和弟弟妹妹,往祖坟那边去了。

    这天大家都穿戴素净,连一向有些不着调的贾琏都格外乖巧。

    待到了祖宗埋骨之地,见守陵人把这里维护的还算整齐,看得出是时时除草添土来着。众人见了,都挺满意。

    供上祭品,几人在坟前行礼上香,贾珠还让贾琏提前写了一篇祭文,在这边念过,方才与纸钱一起烧了。

    自从来了这边,因着时常要去祠堂祭拜,贾珠现下对拜别人的祖宗已是毫无波澜了。

    他甚至还单独给贾代善上了柱香,心里默默跟这位荣国公说了几句话:“朕虽不是真正的贾珠,但也为完成他的心愿而来。你要是在天有灵,就保佑我能成功吧!”

    等祭拜完毕,贾珠便带着众人往祭田那边走,他跟旁支的那几位叔伯约好要在这边碰头的。

    这祭田离祖坟不远,还没走到那头,就见金陵十二房的人急匆匆赶了来,见了贾珠不由嗔道:“祭拜祖宗,怎能不叫我们?”

    贾珠笑着拱手:“小子想着私下祭一回便是了,又不是逢年过节,不想大张旗鼓,看来是考虑不周了。”

    这些旁支听他语气诚恳,倒也没再多说,一人上了一柱香,叩拜了一回便也罢了。之后,就簇拥着贾珠去看祭田。

    待到了祭田,却见这片土地并没有想象中广阔,不过一两顷的样子。贾珠不由纳闷:“家里的祭田怎么才这点?”

    林之孝似是看出他的不解,连忙解释道:“如今咱家在京里,就在京郊买了族田,这边便放下了,没再添置田地。如今这祭田,还是当初咱们老公爷打发人买的地。”

    贾珠见状不由一叹,这阖府的人都膨胀的厉害,也没什么远见,无人把祭田当回事,难道是觉得可以永世富贵不成?

    连秦可卿这么个小女子都晓得趁着富贵,要在祖茔附近多置祭田和房舍,甚至人都走了,还托梦给王熙凤,更显得贾府一干人短视昏庸。

    如今在祖坟附近买地作祭田,有三样好处:一是祭祀花费的钱可以从祭田收成里出;二是祭田不能买卖,只要买的地成了祭田,就是铁打的资产了;三是就算犯了罪,这祭祀产业也不会被罚没充公。

    这买祭田,真是怎么看怎么划算啊!

    一念至此,贾珠不禁想到如今这秦可卿才年方九岁,心中一叹,对林之孝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不可不重视。待我回去便跟老祖宗、父亲、珍大哥说一说。”

    又对旁支族人道:“家族祭田和坟茔之事,我们常在京里,这边多仰仗各位叔伯兄弟,小子在这里谢过了!”说罢便是一揖。

    诸人连忙扶住他,贾珠瞅着天色不早了,这才带着众人往回走。

    待晚间回家洗漱了一番,贾珠躺在床上睡不着,也顾不得明天就要去王大舅家,连夜给政老爹写了封信,言说了祭田的重要性。

    最后,还不忘跟老爹着重强调要买祭田,要快买,要多买!这附近的田地咱不能强买强卖,但一旦有那想卖的,必要买下做祭田,得为子孙后代考虑呀!

    认真写了一封信,看过没什么疏漏,这才封好后悄悄叫了晚月进来,让立刻给林之孝送去,嘱咐天亮了就遣人送回京里,一定要亲手交给贾政。

    晚月听了,连忙应喏。贾珠这才放下心来,瞅着媳妇已经睡熟了,便也轻手轻脚到床上躺下,盖上被子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纨见贾珠叫了几次都不肯起,不由心下好笑,让丫鬟拿了冷水拧过的帕子来,亲自上手给贾珠擦了脸。

    可怜贾珠昨晚写信到深夜,一时心绪起伏竟迟迟不能入睡,到了丑时才刚刚睡着,如今竟被媳妇用冷帕子偷袭。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贾珠被冰的一下子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是媳妇的笑脸,不忍冲媳妇发火,只得憋闷地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让媳妇服侍他穿衣。

    李纨嗔道:“昨晚上可是没睡好?瞧你眼下都青了,今天说好要去舅舅家的。”

    贾珠打了个哈欠,抬起胳膊让媳妇给系腰带:“不要紧,今天我不骑马了,让琏二自去骑。我跟你一道坐车,车上眯一会儿就是了。”

    李纨说了声好,让丫鬟端了洗漱用具过来,待夫妻二人收拾停当,这才往花厅去,和贾琏元春一起用早饭。

    饭后,等林之孝说已是可以起身了,四人才轻车简从,往王家去了。

    贾珠在车里枕着媳妇的腿睡的迷迷瞪瞪,就听外面晨星说已是到了,这才整了整衣袍下车,又亲自扶了媳妇下来。

    抬头看去,这王家坐落在城中的一处繁华地段,府邸也有豪门大户的气派。

    晨星前去跟门房说话,很快就有管事的迎出来,接了贾珠一行人进去。

    进了府里,却是一副富丽堂皇的景象,着实不逊于贾府了。贾珠心下暗道:“难怪王凤姐常说王家有钱呢!”

    其实这王家和贾家一样,都是军功起家,自来是武将打仗能发财,所以富是难免的。

    只是王家府邸的主人似乎缺乏艺术气息,这府里的装饰倒有一股暴发富户的品味。

    贾珠移开视线,不让自己关注这些,这才想了一回王家的事。凤姐的祖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她的父亲是嫡长子。

    身为王家嫡长子,这位王大舅早年随父亲在京,一直被悉心培养,是爵位的继承人。但说起个人能力,他和弟弟王子腾差的老远了。

    二舅王子腾是后来居上,虽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但官场上的成就远超兄长,现在是京营节度使,掌握京畿安危。毕竟这个职位,非皇帝亲信不可为。

    比起王大舅,王子腾现下已经成了王家的领军人物,而王大舅身为族长和爵位继承人却仕途不顺,只能退一射之地,避其弟锋芒,在江宁隐退。

第七十一章 王舅妈的热情

    贾珠摸了摸下巴,心下还有点同情这位大舅。不过仔细一想,王子腾对家族还是有帮扶之心的。

    比如他接了王仁和王熙凤进京,这两兄妹常年都住在叔父府上,估摸着王子腾也有为王仁和王熙凤谋个好亲事的意思。

    像王仁,可能还需要谋个好差使,这个就得看王仁能扶起扶不起了。

    跟着领路的管事一路走,很快几人就到了花厅。王大舅早就坐在上首等着了,瞧见贾珠贾琏进来,不由露出个笑来。

    只见这位王大舅年届四旬,长得很是富态。

    贾琏一向嘴甜,加上他亲舅一贯不和贾家来往,此时认个娘舅也无妨,便连忙和贾珠一起上前行礼问安,口称舅舅,又让人奉上礼单。

    王大舅笑着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难得来江宁一次,怎么还如此多礼?”

    说罢,拉着贾珠坐了,又瞅了瞅琏二。他记得刚刚这小子自称是贾琏,原来就是他呀!

    贾珠见王大舅看贾琏的神情带着考量,就知道说不得王家这时候已在考虑贾琏和王熙凤这桩亲事了。一想到这对未来翁婿竟是这么个初见场景,心下不由一乐。

    王大舅又问起王夫人可好,贾珠连忙回了话。因着王大舅此刻心思都在贾琏身上,于是话题时不时就往琏二身上拐,好问他些问题。

    贾珠坐在一旁吃茶,看贾琏竟毫无所觉,觉得实在有趣。

    女眷那边,李纨带着元春已是见过了舅妈袁氏,袁氏是个热情的性子,如今虽然三十多岁,仍相貌出众,从中可见王熙凤的美貌渊源。

    袁氏问了贾母、王夫人可好,又拉着二人说话:“我早盼着你们来呢,可咱们千里迢迢的,见上一回很不容易。”

    又细看这姑嫂二人,李纨自不必说是个美人儿,就看自家这外甥女元春,小小年纪竟也颇是不凡,外貌自是一等一的,还有一股说不上的气度。

    又瞅着她言语轻快,可见性子也活泼,正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心下不由暗叹:“阿仁到底是年纪大了,元春还小,不然真是一桩好姻缘呢!”

    又一想二弟王子腾欲为自家闺女王熙凤和荣国府长房嫡长子贾琏说亲,两家又不是贫寒人家,再做不出那等换亲之事,这样一想,那遗憾的心情这才减了几分。

    这边寒暄了一回,眼瞅着快到晌午,就有丫鬟进来禀报:“老爷说了,既是自家亲戚,也不必外道,请太太带着客人一起过来用膳。”

    袁氏一听,连忙笑道:“老爷说的对!”于是起身便带着李纨元春二人往花厅去了。

    待到了花厅,姑嫂二人见过舅舅,王大舅闻言笑道:“好,好,都坐吧!”先恭喜了一回贾珠成亲,真乃天赐良缘。又瞅见外甥女亦是出众之人,也十分欣慰。

    王舅妈袁氏先前在屋里已是拉着李纨和元春说了一会话了,此时听到外甥贾珠介绍旁边这位少年就是贾琏,连忙笑道:“哎呦,阿琏啊,长得可真俊!今年多大了?”

    贾珠听了,心下不由更是确定:“看来真是有情况啊!”只是自己离家时,还不知道这回事呢。

    就见贾琏面上有些个不好意思,露出几分笑来:“外甥如今十五了。”

    袁氏心下一算,比自家闺女略大一岁,年纪倒也合适。相貌上自是没的说,这等样貌是再难得的!

    于是她又笑吟吟问:“如今常做什么呢?”贾琏还有些不明底里,老老实实回了:“现下在家里的族学读书,准备明年考秀才。”

    毕竟大哥说过,考个秀才将来说亲才好看嘛!

    贾珠一听,不由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虽然知道贾琏提前学完了蒙学课程,没想到他真的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竟准备明年就考秀才!

    这实在是可喜可贺,家里的下梁终于要被掰正了啊!

    袁氏听了,不由也心下满意。眼前这小伙子不仅是荣国府长房嫡长子,将来要袭爵的,而且还知道用功上进,可见是个心里有成算的。

    至于老爷说的,贾琏之父只袭爵不能继承家业,袁氏倒不是很看重。

    自家虽是王家长房,但在朝廷没有实职,远远住在江宁,距离中枢实在太远,如今不过守着爵位过日子罢了。

    自家和贾赦倒是同病相怜,真是半斤八两的状况,谁也不必嫌弃谁。况这贾琏看起来还这般俊,倒也堪配自家闺女了,看来二弟说的这桩亲事,倒也做得。

    于是待贾琏更加热络几分,又问了他日常爱吃什么,让厨下预备他喜欢的菜。

    贾珠看得心下好笑,一时与妻子、妹妹目光相触,都不由露出个笑来。看家里两个女孩儿冰雪聪明,倒似都猜出来了。

    王大舅看袁氏表现的这般明显,清咳了一声:“夫人,别老拉着阿琏说话,这就让人摆宴吧。”

    袁氏闻言一拍手:“我竟是忘了,上了年纪果然记性就不好了。”于是连忙吩咐了下人摆桌上菜,又问几人爱吃什么,让厨下做了来。

    贾珠贾琏也不客气,报了几道菜。等丫鬟准备妥当,几人这才一起上桌吃饭。

    这却是因为王家长房现下人丁稀少,一对儿女都在京城,家里就剩这对夫妻和下人。

    今天来的又是亲外甥一家,自家又不是个讲究的,实在不必避讳什么,否则还显得冷清。于是几人就在一个桌上用了饭,倒也显得热闹。

    席间王大舅没怎么跟贾琏说话,舅妈袁氏倒时不时就让丫鬟给贾琏布菜。那一等的热情,反衬得贾珠这亲外甥像个假的,贾琏倒似她的亲甥儿似的。

    王大舅有些无奈,却也没说什么。弟弟王子腾说这贾琏不错,估计也差不离,自己没什么不放心的,至于媳妇,她想多问就问吧。

    贾珠一边吃饭,一边寻思着贾琏的亲事,现下倒和从前的想法有些不同了。

    以前他想着王子腾不肯用亲闺女跟贾府结亲,要么是看不上日渐没落的贾府,要么是觉得贾琏只袭爵没家业,抑或是觉得贾琏本人也十分平庸。

第七十二章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

    但对自家来说,为了进一步拉拢王子腾竟然要舍出去一个未来爵主配他侄女,还是有些亏了。

    毕竟王熙凤亲爹又不在官场混,王仁也不是贾家的助力,加上王熙凤是个母老虎,娶王熙凤实在是大大的不划算。

    可现下贾珠倒觉得,贾琏如果考的上秀才,本人已是不差了。至于结姻王熙凤亏不亏,倒也不必提前下结论。

    毕竟可预知王子腾要倒灶,娶了他闺女倒不见得就是好事。

    而娶这王凤姐,进可小小拉拢王子腾,退可不很受王子腾倒灶的连累,当然了,前提是得先把自家修补好才行。

    若是像资料片里一样,那只能等着跟王家一起倒霉了。

    又想到若是这亲事成了,以后还得想办法让琏二约束王熙凤。其实只要不给她管家权,不用这位操心家里没银子周转,那她也不会轻易想着包揽诉讼、放高利贷赚钱了。

    贾珠摸了摸下巴,心道:“还得让琏二将来教他媳妇认字才行,没文化就会无知者无畏,实在是太可怕了。

    到时候得给琏二送本《大明律》,让他给王凤姐讲讲。对了,还有《明大诰》!”

    一时袁氏问完了自己想知道的,这才放过贾琏,又觉得冷落了元春和李纨,不禁有点讪讪的,又拉着二人聊了起来。

    李纨和元春既然已是猜到缘由,自然也不生气,和袁氏亦是有说有笑。

    直到热热闹闹用过饭,贾珠几人这才带着舅舅舅妈给的礼物,辞了王大舅夫妇往家去了。

    因着回去天色还早,李纨得为去薛家准备礼物,元春也跟着一道帮忙。

    贾珠进了内院,就见她们姑嫂两个互相配合,一道道指令下去,把事情办的井井有条,不由赞了几句。

    李纨放下手上的礼单,嫣然一笑:“这是忙完了?”

    贾珠寻了张椅子坐下,闲闲一靠:“是啊,所以过来看看你们忙活的怎么样了。”

    元春倒了杯茶给他,这才说:“要不是咱们行程紧张,也不必明天就去薛家,总得细致些。就怕出岔子,我跟嫂嫂这才又一一检查呢!”

    贾珠听罢,连忙起身,冲着二人拱手一揖:“那就拜托两位女诸葛了!”

    李纨二人不由一笑,元春嗔道:“哥哥就知道打趣人!”玩笑了一回,看准备的差不多了,她这才告辞,把空间留给哥哥嫂子。

    贾珠见李纨面露疲惫,便把收尾的事自己担了,几下弄完就和媳妇洗漱了歇下。

    无他,昨天睡的比狗晚,今天起的比鸡早,实在是太累了有木有!

    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又是起了个大早。接连三天会客,都有些疲惫和麻木,但还是强打精神,收拾妥当了就往薛家去。

    这薛家就是王子腾和王夫人之妹所嫁的皇商家族,祖上是紫薇舍人薛公,原也是朝堂之上、位近中枢的臣子。

    而后家里子孙未再入仕,如今共有八房,都是经商之人,现下已成了“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金陵巨富。

    说起来,眼下的皇商就是皇家买办,虽然富有,但不过领内务府帑银,在户部挂名,统归内务府管着,并没有什么地位。

    如今的薛家家主就是自家姨夫,虽为商贾,但能与王家结亲,却有一桩缘故。

    原来王家以前在海关管着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早知海贸赚钱。但因是官宦之家,不能亲自经商赚钱,于是思来想去,就找了身为皇商的薛家,两家一合作,果然赚得盆满钵满。

    这薛家虽然彼时已是商贾之家,但亦不是无名无姓的家族,人家祖上也是有名望的。

    且薛家家资豪富,宝钗之父又能力出众,这才让王家以加深两家合作为由,嫁了一位嫡女过来,便是薛姨妈了。

    眼下看来,这桩婚事对王薛二家都很实惠,大家不仅共同富裕了,而且借着七扭八拐的姻亲网络,薛家如今又和贾家也成了亲戚。

    于是这才有了贾珠一家子亲自上门走亲戚之事。

    待到了薛宅,眼瞅着大门与自家、王家都不同,竟是漆的黑漆,门口的石墩也没有刻刀剑或者书箱,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定不是当官的。

    但看薛宅虽是黑漆大门,却是一处五进院落,稍微一想,外人就能猜到这定是一位富商之家。

    晨星亲自上去扣了门环,薛府门房早得了消息,知道今天要来贵客,连忙开了中门迎接,热情地迎了一行人进去。

    跟着带路的下人一路走着,只觉这薛家虽豪富,反倒比王家更显得清雅些。这院子一看就是专门请人设计过的,很有江南园林的特色。

    黛瓦白墙围着精精巧巧的亭台楼阁,远处有水榭连廊架在小湖上,点缀着些许嶙峋的太湖石,正是与京城不同的江南风格。

    贾珠等人心下都觉着薛家风景秀美,比起自家江宁的荣国府,似乎更显出一股诗意来。

    薛宝钗只有一个哥哥,比她大两岁,学名叫薛蟠,表字文起。可见家长对薛蟠寄予了厚望。

    在学习上,宝钗比哥哥强十倍,深得父亲喜爱。哥哥压根就不爱读书,虽然上了几年学,也就略识几个字。

    宝钗三四岁的时候父亲死了。

    死因不详。

    家父死后,寡母对这个独苗儿子溺爱纵容。薛蟠本性奢侈,成天不务正业,斗鸡走马,游山玩景。

    父亲死后,薛蟠赖祖父旧日情分,在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买办的事情都由伙计们筹办。

    久而久之,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不懂业务,趁机拐骗。

    薛蟠渐渐长大,家业逐渐凋敝。

    再富足的家业,也经不起肆意挥霍。

    宝钗为母亲分忧分劳,放下书本,做些针线家务。

    其实贾琏这些日子在外头行走,也有了些新想法。以往真不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竟以为坐等袭爵就行,不必考虑别的。

    后来上了族学,自己想考秀才,一是为了证明自己,二是为了好说亲并不是真的喜欢读书这件事。

第七十二章 富商薛家

    但对自家来说,为了进一步拉拢王子腾竟然要舍出去一个未来爵主配他侄女,还是有些亏了。

    毕竟王熙凤亲爹又不在朝堂混,王仁也不是贾家的助力,加上王熙凤是个母老虎,娶王熙凤实在是大大的不划算。

    可现下贾珠倒觉得,贾琏如果考的上秀才,本人已是不差了。至于结姻王熙凤亏不亏,倒也不必提前下结论。

    毕竟可预知王子腾要倒灶,娶了他闺女倒不见得就是好事。

    而娶这王凤姐,进可小小拉拢王子腾,退可不很受王子腾倒灶的连累,当然了,前提是得先把自家修补好才行。

    若是像资料片里一样,那只能等着跟王家一起倒霉了。

    又想到若是这亲事成了,以后还得想办法让琏二约束王熙凤。其实只要不给她管家权,不用这位操心家里没银子周转,那她也不会轻易想着在外头干坏事赚钱了。

    贾珠摸了摸下巴,心道:“还得让琏二将来教他媳妇认字才行,没文化就会无知者无畏。

    到时候得给琏二送本《大明律》,让他给王凤姐讲讲。对了,还有《明大诰》!”

    一时袁氏问完了自己想知道的,这才放过贾琏,又觉得冷落了元春和李纨,不禁有点讪讪的,又拉着二人聊了起来。

    李纨和元春既然已是猜到缘由,自然也不生气,和袁氏亦是有说有笑。

    直到热热闹闹用过饭,贾珠几人这才带着舅舅舅妈给的礼物,辞了王大舅夫妇往家去了。

    因着回去天色还早,李纨得为去薛家准备礼物,元春也跟着一道帮忙。

    贾珠进了内院,就见她们姑嫂两个互相配合,一道道指令下去,把事情办的井井有条,不由赞了几句。

    李纨放下手上的礼单,嫣然一笑:“这是忙完了?”

    贾珠寻了张椅子坐下,闲闲一靠:“是啊,所以过来看看你们忙活的怎么样了。”

    元春倒了杯茶给他,这才说:“要不是咱们行程紧张,也不必明天就去薛家,总得细致些。就怕出岔子,我跟嫂嫂这才又一一检查呢!”

    贾珠听罢,连忙起身,冲着二人拱手一揖:“那就拜托两位女诸葛了!”

    李纨二人不由一笑,元春嗔道:“哥哥就知道打趣人!”玩笑了一回,看准备的差不多了,她这才告辞,把空间留给哥哥嫂子。

    贾珠见李纨面露疲惫,便把收尾的事自己担了,几下弄完就和媳妇洗漱了歇下。

    无他,昨天睡的比狗晚,今天起的比鸡早,实在是太累了有木有!

    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又是起了个大早。接连三天会客,都有些疲惫和麻木,但还是强打精神,收拾妥当了就往薛家去。

    这薛家就是王子腾和王夫人之妹所嫁的皇商家族,祖上是紫薇舍人薛公,原也是朝堂之上、位近中枢的臣子。

    而后家里子孙未再入仕,如今共有八房,都是经商之人,现下已成了“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金陵巨富。

    说起来,眼下的皇商就是皇家买办,虽然富有,但不过领内务府帑银,在户部挂名,统归内务府管着,并没什么地位。

    如今的薛家家主就是自家姨夫,虽为商贾,但能与王家结亲,却有一桩缘故。

    原来王家以前管着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早知海贸赚钱。但因是官宦之家,不能经商,于是思来想去,就找了身为皇商的薛家,两家一合作,果然赚得盆满钵满。

    这薛家虽然彼时已是商贾之家,但亦不是无名无姓的家族,人家祖上也是有名望的。

    且薛家家资豪富,宝钗之父又能力出众,这才让王家以加深两家合作为由,嫁了一位嫡女过来,便是薛姨妈了。

    眼下看来,这桩婚事对王薛二家都很实惠。两家不仅致富成功,而且借着七扭八拐的姻亲网络,薛家如今又和贾家也成了亲戚。

    于是这才有了贾珠一家子亲自上门走亲戚之事。

    待到了薛宅,眼瞅着大门与自家、王家都不同,竟是漆的黑漆,门口的石墩也没有刻刀剑或者书箱,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定不是当官的。

    但看薛宅虽是黑漆大门,却是一处五进院落,稍微一想,外人就能猜到这定是一位富商之家。

    晨星上去扣了门环,薛府门房早得了消息,知道今天要来贵客,连忙开了中门迎接,热情地迎了一行人进去。

    跟着带路的下人一路走着,只觉这薛家虽豪富,反倒比王家更显得清雅些。这院子一看就是专门请人设计过的,很有江南园林的特色。

    黛瓦白墙围着精精巧巧的亭台楼阁,远处有水榭连廊架在小湖上,点缀着些许嶙峋的太湖石,正是与京城不同的江南风格。

    贾珠等人心下都觉着薛家风景秀美,比起自家江宁的荣国府,似乎更显出一股诗意来。

    等到了花厅,薛姨夫和薛姨妈竟然都在,贾珠有些惊讶。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也正常。

    无他,薛姨妈家住的是薛家祖宅,可他家人口简单,也就薛姨夫一家四口带些下人罢了。

    虽然宅子大,但其他几房只在这祖宅周围买房住,并没有住在这里面的。

    自家又是薛姨妈亲戚,这薛家是商贾之家,没那么讲究也正常。

    于是他带头上前就要行礼,却被薛姨妈一把扶住:“好孩子,过来了就当自己家一样,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于是贾珠给二人问了安,又给他们介绍了李纨、贾琏和元春。

    薛姨妈笑道:“都是好孩子,一路辛苦了吧?你们坐着,我叫人给你们拿些果子吃。”于是一迭声吩咐下去,又让下人上了好茶来。

    贾珠端起一尝,竟是极品云雾茶,不仅心下暗叹薛家有钱。这茶在飞天楼卖,一壶也不便宜哟!

    他见这薛姨夫年约四旬,似是有些气色不佳,嘴唇发紫。但长眉凤目,一看倒也儒雅。

    薛姨妈倒是面色红润,只是比起王夫人的讷言,看起来很是善于交际。

第七十三章 初见宝钗

    薛姨夫问了几句,便时不时咳嗽几声,忙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贾珠见他这样,便知他现下身体欠佳,需要多休息,于是便转头跟薛姨妈聊了起来。

    薛姨妈问了贾珠王夫人可好,跟大侄子说了几句,便拉着元春夸了又夸。见李纨亭亭玉立坐在一旁笑看着她们说话,也不冷落李纨,跟她搭起话来。

    倒是贾琏见女眷们聊的热络,就主动拉着薛姨夫问起做生意的事来。贾珠一听,也看向这位薛姨夫。

    见他俩不过十五六的少年郎,又是公府门第,想来也只是对自家事儿感兴趣罢了,于是薛姨夫也不吝言语,跟两人说起了做生意的趣事。

    不提贾琏听得津津有味,贾珠两世为人也没做过生意,坐在一旁也极有兴趣。

    薛姨夫道:“家里如今的海贸生意多是往南洋和西洋一带,东洋因着这些年时不时有倭寇,索性不做这边的生意了。

    如今广州市舶司那边外邦商人多,有的从我家手里买货,有的却是我家要从他们那边进些洋货,一路卖到京城去。

    从市舶司到京城,以珊瑚、宝石举例,价格差距能有十倍之大。

    说起来我家在宫里这边,多是替内务府采购杂料,进项较之海贸,倒也不大。”

    说完,又提到这些年大明商人可以出海,薛家有引票,自然也有出海的商船。

    海上风浪很大,如今自家多是到暹罗一带就返程,并没有再往西洋去。

    薛姨夫补充道:“南洋几乎所有港口都由佛郎机人占着,现下想去西洋得通过这些地方,这可不容易。

    不过到暹罗也够本了,甚至如果不想冒风险,直接到广州市舶司去,那边的外邦商人多,跟他们交易也有的赚。”

    薛姨妈看他们三人聊的火热,自家相公提起生意,果然精神好些,一时又想起一双儿女,连忙叫道:“哎呀,我竟是忘了!”

    于是一迭声叫丫鬟喊儿子女儿到花厅见客。没多久,就见帘子从外面打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小少年并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走了进来。

    众人的目光先看向这少年,只见他有些个珠圆玉润,长着一双凤眼,面庞白皙,一身锦袍,细看样貌倒是与其父相像。

    不过瞅着他那朝上扬着的两条粗眉,再看他眼中的一抹豪横,就知道这还是那个呆霸王。

    再看向他身旁的女孩,白皙圆润的面庞,杏眼水汪汪的,仿佛含着一弯水银。一张樱桃小嘴,已是初见容貌丰美之相。

    二人进来先跟父母见了礼,就听薛姨妈笑道:“蟠儿,宝丫头,快来见过你们珠大哥姊妹。”

    于是几人互相见过,通了姓名,贾珠瞥了一眼这位表妹,见她年纪虽小,可行止有度,很有淑女风范。

    待到一家子一桌上用饭时,就见薛姨妈多是给儿子夹菜,薛姨夫倒是关心女儿多些,亲自给女儿盛了碗汤,又说起天凉了加衣裳的事。

    宝钗也给父亲夹了块糖醋小排,眼中倒是难掩几分活泼。贾珠见了,心下暗道:“这位表妹跟姨夫倒是感情颇好。”

    一时薛蟠又凑过去跟贾琏小声说话,二人说到斗鸡的事,一时都有些上头,饭也不好好吃了。

    薛姨夫清咳了两声,瞪了儿子一眼,薛蟠这才没了声音,冲着贾琏挤眉弄眼,又低头刨饭。

    宝钗见父亲有些生哥哥的气,不过因着有客人在没有发作,便连忙岔开话题,拉着元春和李纨说起话来。薛姨夫目光转向女儿,表情都柔和了许多。

    贾珠瞅着三位金钗此时虽然有些稚气,但彼此相处融洽,面上各个带笑,一时也心情愉快。毕竟谁瞧着春兰秋菊,不赏心悦目呢?

    宝钗却在跟元春、李纨说她的趣事:“你们晓得我家里也有很多同辈姊妹,我们常一处玩耍的。

    大家都不爱看正经书,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也有看那《西厢》《琵琶》的。这两本书不知你们看过没有?”

    见李纨和元春都摇了摇头,宝钗低声道:“这书原是我家里大人所藏,上面还写着藏书当留意之类的话,估计是怕没藏好被我们发现。

    结果这些大人背着我们偷看这些书,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事,于是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我们这才没有闲书看了。”

    说得李纨和元春噗嗤一笑,元春道:“妹妹这么一说,嫂子你回去悄悄去哥哥书房看看,说不准也有呢!”

    李纨佯怒:“坏丫头,竟鼓捣出这种主意!”说罢,元春和宝钗都捂嘴而笑。

    看她们聊的火热,贾珠也不免想起一些事。

    薛蟠比宝钗大两岁,现下已经有了表字,叫作文起,可见薛姨夫对他也是寄予厚望。

    可惜这人,文也起不来呀。他不爱读书,请西席学了几年,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跟他一比,宝钗聪明又爱学习,深得其父喜爱。

    等薛姨夫去世,薛姨妈失了丈夫,对这个独苗儿子更是溺爱。

    薛蟠本就喜好奢侈玩乐,等到了贾家,被勾的比在金陵更是坏了十倍不止。

    但再怎么着,他也是家业的继承人,继承了皇商资格。

    靠着紫薇舍人的旧日情分,薛蟠在户部挂个名,支领内务府钱粮,买办的事情他也不大懂,多是让手下伙计去办。

    可自来都是奴大欺主,何况这主子不仅年纪小而且还很烂泥。

    于是时间一长,薛家在各省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等人,见他这样不谙世事,一个个都趁机拐骗,京里的几处生意也渐渐破败了。

    薛家也知道薛蟠常常被骗,可是有什么法子呢?这毕竟是家主,是生意的掌舵人。

    宝钗也是无法,只能在内闱给母亲帮忙做些事,不再跟以前一样时常读书,倒是常常做些针线家务。

    一念至此,贾珠不由心下暗叹:“这位宝钗妹妹也是个可怜人呐!”

    他正在默默感慨,就听得媳妇问宝钗:“你这项圈上的金锁,竟还有字?”

第七十四章 薛家叙话

    宝钗便摘了那项圈递给李纨,笑道:“这金锁是个癞头和尚给的,说必得錾在金器上才行。”

    李纨和元春低头看去,只见上面镌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元春常与宝玉一处的,自是知道弟弟的玉上也有八个字,正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两厢一对比,竟是对仗的极为工整。这可真是奇了!

    元春是个细心人,她没提自家的事,只是笑着还了项圈给宝钗:“这话倒是吉祥的很!”

    宝钗无奈道:“是啊,要不是听着寓意好,爹娘又必让戴着,这金锁沉甸甸地有什么趣儿。”

    贾琏知道家里不让再提宝玉那玉的事,所以识趣地没搭话。

    李纨嫁进来没多久,只知道小叔子有块玉。既没凑近瞧过,也没人跟她说玉的事,于是便一直以为就是带着图个吉利,此刻也没多想。

    至于贾珠,这事儿还是他亲自跟政老爹提的建议,自然要首先遵从的。

    薛姨妈倒是听说过侄儿宝玉出生就有刻字之玉,但她是极有眼色之人,看这几个贾家子侄都不言语宝玉那事,便知人家这是不愿提及。

    她虽奇怪于几人的态度,但还是忍住了没把话题往宝玉身上引。

    薛姨夫则是惯常不理会这等内宅之事的,且又没打算给闺女攀贾府的亲事。

    于是便岔开话题,跟贾珠说起松江棉布的事:“虽说咱们这等人家多是穿绸的,佛郎机人前几日去织造局做买卖的事我也有所耳闻。

    现下家家户户都凑丝织品的热闹,我认识的很多大商家都想跟佛郎机人做丝绸生意。但我隐隐觉得,这棉布恐怕也大有可为,不知贤甥怎么看?”

    贾珠一听,立刻就想到本朝以来,松江一带鼓励种棉花,松江府下面的上海、嘉定等县棉田众多。现下收税,一斤棉花能折二斗米。

    这样的政策,让那边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棉花织棉布。说起来自家的衣裳也用过松江斜纹布,确实匀细坚洁。

    尤其是今年夏天穿的袜子,比当初御用的毡袜轻薄透气的多,而且耐穿的很,所以他对松江棉布也很有好感。

    于是贾珠略一思忖,开口说:“姨夫所言极是。说起耐用,还得是棉布。

    不过眼下佛郎机国里,咱们的丝织物极为畅销,所以一时半会的,估计他们的大头还在丝绸上。姨夫是想入手棉布生意?”

    薛姨夫放下茶盏,微微一笑:“正有此意,我打算在当地买地种棉花。再收些棉花,开办织坊和铺子。

    眼下这棉布还没在我朝盛行,也没有进入海贸生意里,我觉得倒可以先准备一二。”

    贾珠听了,觉得这位薛姨夫很有生意头脑,于是笑着点头:“我也觉得这生意可做。

    此番佛郎机人主要是来收购丝绸,如果姨夫有想法,我可以从中牵线。至于棉布,我可以代为一问。”

    薛姨夫见这外甥不鄙薄商事,还愿意照顾自家生意,十分高兴:“那就先谢过贤甥了。

    我这儿还有上好的辽参,你家老太太上了年纪,你带回去,也替我问个好。”贾珠自是应了,这种礼尚往来,倒也不必推辞。

    于是等丫鬟撤了桌,一家子又说了会话。直到日头西斜了,贾珠方起身告辞。元春几人和宝钗一见如故,颇有依依惜别之意:“等到了京里,定要来我家住一住。”

    宝钗自是应了,还拿了几个珍爱的石榴石戒指给了李纨和元春,贾珠几人这才告辞离去。

    待回到家里,见贾琏也挺高兴,贾珠问他:“看你和那薛蟠似是处的不错?”

    贾琏一笑:“薛表弟自是个直爽没心机的,可提到一个玩得好的有个上等斗鸡,竟是要砸银子换了来,说人家必得给他,实在是有些过了。”

    说罢,突然想起人家薛蟠是珠大哥的亲表弟,怕贾珠着恼,连忙描补一二。

    贾珠摆了摆手:“我是知道你的,这不必放在心上。那位薛表弟,做事是有些不过脑子,还有些横。

    你与他一道玩也倒罢了,可千万别被他带歪了才好。只是可惜了薛姨夫这等人才啊!”

    贾琏听大哥这么说,连连点头:“大哥放心,咱家远在京城,我与那薛蟠也没多少机会相处的。

    说起来这薛表弟待自家人倒是实诚,听我说他那扇坠好,就连忙给我了。

    瞅着那扇坠倒是玉质细腻,怎么也得好几百两。只希望他日后生意上不要这般大撒手漏财才好。”

    贾珠听了只是一笑,瞅着贾琏遇着薛蟠也没立时歪了,便放下心来,让他自去歇了。

    回了内院,就见媳妇和元春在一处看匣子。待他来了,元春起身道:“哥哥快来。你看看,这薛家的回礼实在有些厚了!”

    贾珠低头一看,桌上有三个匣子,一旁还堆着些礼物。只见其中两个里面都是龙眼大的珍珠,另一个里面却是一株根须完整的人参,看着竟有百年的样子。

    贾珠自是见过那一等富贵的,此时也不由惊讶于薛家的大手笔。

    不提这给贾母的人参,这两匣子珍珠,在宫里也是极为难得的,这可不是南珠,是极品东珠!

    他也见过甄贵妃,那位得宠多年,也不见身上就有这么大的东珠。且这薛家送的东珠颗颗饱满圆润,没有划痕瑕疵,却是极为难得的。

    贾珠虽惊讶于自己愿为薛家牵线,薛姨夫就这般厚礼,但薛家豪富,说不得也不算什么。

    想了想,他拿出一颗抛了抛,笑对媳妇和妹妹道:“既是送给你们的,正好一人一盒,你们分了就是。薛家有钱,原也没什么。”

    见他这么说,李纨和元春方喜笑颜开的一人一匣子分了。贾珠见女人果然都喜欢珠宝首饰,第二天回家途中路过银楼,还给媳妇和妹妹一人买了套头面。

    果然二人都欣喜非常,李纨亲自下了厨,元春也不甘示弱,回去就开始织扇套。等到了苏州,这扇套已是得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736/ 第一时间欣赏朕在红楼搞事业最新章节! 作者:聿竹所写的《朕在红楼搞事业》为转载作品,朕在红楼搞事业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朕在红楼搞事业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朕在红楼搞事业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朕在红楼搞事业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朕在红楼搞事业介绍:
玩咖皇帝朱厚照得了肺痨一病去了,没想到意外绑定了功德系统。带着那么一丝丝没认真工作的后悔,目睹了大明覆灭的惨剧,又被告知只有参与试炼积攒足够的功德,才能回到过去改变大明的命运后,他同意了这份新工作,开始了自己第二次不一样的人生。朕在红楼搞事业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朕在红楼搞事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朕在红楼搞事业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