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黄帝内经TXT下载黄帝内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黄帝内经全文阅读

作者:未知     黄帝内经txt下载     黄帝内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0章

    章节:70-001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迴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章节:70-002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章节:70-003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章节:70-004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三气之纪,愿闻其候。

    章节:70-005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章节:70-006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侯温和,其令风,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穀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章节:70-007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榖麦,其果杏,其实络,其应夏,其虫羽,其畜马,其色赤,其养血,其病□瘛,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脤,其数七。

    章节:70-008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其气平,其性顺,其用高下,其化丰满,其类土,其政安静,其侯溽蒸,其令湿,其藏脾。脾其畏风,其主口,其榖稷,其果枣,其实肉,其应长夏,其虫惈,其畜牛,其色黄,其养肉,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其数五。

    章节:70-009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审平之纪,收而不争,杀而无犯,五化宣明,其气洁,其性刚,其用散落,其化坚歛,其类金,其政劲肃,其侯清切,其令燥,其藏肺。肺其畏热,其主鼻,其榖稻,其果桃,其实壳,其应秋,其虫介,其畜鸡,其色白,其养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其物外坚,其数九。

    章节:70-010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坚,其类水,其政流演,其候凝肃,其令寒,其藏肾。肾其畏湿,其主二阴,其榖豆,其果栗,其实濡,其应冬,其虫鳞,其畜彘,其色黑,其养骨髓,其病厥,其味咸,其音羽,其物濡,其数六。故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

    章节:70-011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委和之纪,是谓胜生,生气不政,化气乃扬,长气自平,收令乃早,凉雨时降,风云并兴,草木晚荣,苍乾凋落,物秀而实,肤肉内充。其气敛,其用聚,其动緛戾拘缓,其发惊骇,其藏肝,其果枣李,其实核壳,其榖稷稻,其味酸辛,其色白苍,其畜犬鸡,其虫毛介,其主雾露凄沧,其声角商。其病摇动注恐,从金化也。少角与判商同,上角与正角同,上商与正商同。其病支废痈肿疮疡,其甘虫,邪伤肝也,上宫与正宫同,萧瑟肃杀则炎赫***,眚于三,所谓复也,其主飞蠹蛆雉,乃为雷霆。

    章节:70-012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伏明之纪,是谓胜长,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数举,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阳气屈伏,蛰虫早藏。其气鬱,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藏心,其果栗桃,其实络濡,其榖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马彘,其虫羽鳞,其主冰雪霜寒,其声徵羽,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少徵与少羽同,上商与正商同,邪伤心也,凝惨凛冽则暴雨霖霪,眚于九,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霒淫雨。

    章节:70-013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并兴,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秕也。其气散,其用静定,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藏脾,其果李粟,其实濡核,其榖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苍黄,其畜牛犬,其虫裸毛,其主飘怒振发,其声宫角,其病留满否塞,从木化也。少宫与少角同,上宫与正宫同,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振拉飘扬则苍乾散落,其眚四维,其主败折虎狼,清气乃用,生政乃辱。

    章节:70-014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从革之纪,是谓折收,收气乃后,生气乃扬,长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类以蕃。其气扬,其用躁切,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藏肺,其果李杏,其实壳络,其榖麻麦,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鸡羊,其虫介羽,其主明曜炎烁,其声商徵,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少商与少徵同,上商与正商同,上角与正角同,邪伤肺也,炎光赫烈则冰雪霜雹,眚于七,其主鳞伏彘鼠,岁气早至,乃生大寒。

    章节:70-015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涸流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蛰虫不藏,土润水泉减,草木条茂,荣秀满盛。其气滞,其用渗泄,其动坚止,其发燥藁,其藏肾,其果枣杏,其实濡肉,其榖黍稷,其味甘咸,其色□玄,其畜彘牛,其虫麟裸,其主埃鬱昏翳,其声羽宫,其病痿厥坚下,从土化也。少羽与少宫同,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閟,邪伤肾也,埃昏骤雨则振拉摧拔,眚于一,其主毛显狐貉,变化不藏。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章节:70-016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其动掉眩巅疾,其德鸣靡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榖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白,其味酸甘辛,其象春,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虫毛介,其物中坚外坚,其病怒。太角与上商同,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

    章节:70-017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赫曦之纪,是谓蕃茂,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鸣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鬱蒸,其变炎烈***,其穀麦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其虫羽鳞,其物脉濡,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上羽与正徵同,其收齐,其病□,上徵而收气后也,暴烈其政,藏气乃复,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章节:70-018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敦阜之纪,是谓广化,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烟埃朦鬱,见于厚土,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其化圆,其气丰,其政静,其令周备,其动濡积并畜,其德柔润重淖,其变震惊飘骤崩溃,其榖稷麻,其畜牛犬,其果枣李,其色□玄苍,其味甘咸酸,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其藏脾肾,其虫裸毛,其物肌核,其病腹满四支不举。大风迅至,邪伤脾也。

    章节:70-019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坚成之纪,是谓收引,天气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收气繁布,化洽不终。其化成,其气削,其政肃,其令锐切,其动暴折疡疰,其德雾露萧瑟,其变肃杀凋零,其榖稻黍,其畜鸡马,其果桃杏,其色白青丹,其味辛酸苦,其象秋,其经手太阴阳明,其藏肺肝,其虫介羽,其物壳络,其病喘喝胸凭仰息。上徵与正商同,其生齐,其病咳,政暴变则名木不荣,柔脆焦首,长气斯救,大火流,炎烁且至,蔓将藁,邪伤肺也。

    章节:70-020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流衍之纪,是谓封藏,寒司物化,天地严凝,藏政以布,长令不扬。其化凛,其气坚,其政谧,其令流注,其动漂泄沃涌,其德凝惨寒雰,其变冰雪霜雹,其穀豆稷,其畜彘牛,其果粟枣,其色黑丹□,其味咸苦甘,其象冬,其经足少阴太阳,其藏肾心,其虫鳞裸,其物濡满,其病胀。上羽而长气不化也。政过则化气大举,而埃昏气交,大雨时降,邪伤肾也。

    章节:70-021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故曰:不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此之谓也。

    章节:70-022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章节:70-023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章节:70-024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善。其病也,治之奈何?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章节:70-025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章节:70-026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其有寿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章节:70-027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善。其岁有不病,而藏气不应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

    章节:70-028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愿卒闻之。

    章节:70-029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岐伯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曰疡,寒热跗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

    章节:70-030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鬱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稿,流水不冰,蛰虫乃见。

    章节:70-031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而火且明,丹起金乃眚,寒清时举,胜则水冰,火气高明,心热烦,嗌乾善渴,鼽嚏,喜悲数欠,热气妄行,寒乃复,霜不时降,善忘,甚则心痛。土乃润,水丰衍,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皮□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痈。

    章节:70-032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而土且隆,黄起水乃眚,土用革,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火纵其暴,地乃暑,大热消烁,赤沃下,蛰虫数见,流水不冰,其发机速。

    章节:70-033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大暑流行,甚则疮疡燔灼,金烁石流。地乃燥清,凄沧数至,胁痛善太忌,肃杀行,草木变。

    章节:70-034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黑趄水变,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当其时反腰脽痛,动转不便也,厥逆。地乃藏阴,大寒且至,蛰虫早附,心下否痛,地裂冰坚,少腹痛,时害于食,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行水减也。

    章节:70-035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

    章节:70-036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

    章节:70-037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故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裸虫耗,羽虫不育。

    章节:70-038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少阴司天,羽虫静,介虫育,毛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不育。

    章节:70-039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太阴司天,裸虫静,鳞虫育,羽虫不成;在泉,裸虫育,鳞虫不成。

    章节:70-040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少阳司天,羽虫静,毛虫育,裸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毛虫不育。

    章节:70-041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阳明司天,介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介虫育,毛虫耗,羽虫不成。

    章节:70-042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太阳司天,鳞虫静,裸虫育;在泉,鳞虫耗,裸虫不育。

    章节:70-043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诸乘所不成之运,则甚也。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所谓中根也。根于外者亦五,故生化之别,有五气五味五色五类五宜也。

    章节:70-044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谓也。

    章节:70-045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终始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

    章节:70-046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道。

    章节:70-047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岐伯曰: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

    章节:70-048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榖苍丹。

    章节:70-049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其治辛苦甘,其榖丹素。

    章节:70-050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澹咸,其榖□秬。

    章节:70-051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厥阴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榖苍赤,其气专,其味正。

    章节:70-052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少阴在泉,寒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榖白丹。

    章节:70-053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气热,其治甘咸,其穀□秬。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

    章节:70-054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故曰: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章节:70-055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病在中而不实不坚,且聚且散,奈何?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无积者求其藏,虚则补之,药以袪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

    章节:70-056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榖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无致邪,无失正,绝入长命。

    章节:70-057

    篇名:五常政大论

    本文:帝曰: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岐伯曰:昭乎哉圣人之问也!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帝曰:善。

第71章

    章节:71-00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澹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

    章节:71-00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章节:71-00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太阳之政奈何?

    章节:71-00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辰戌之纪也。

    章节:71-00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阳太角太阴壬辰壬戌其运风,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暝。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

    章节:71-00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阳太徵太阴戊辰戊戌同正徵。其运热,其化暄暑鬱燠,其变炎烈***,其病热鬱。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

    章节:71-00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阳太宫太阴甲辰岁会(同天符)甲戌岁会(同天符)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

    章节:71-00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阳太商太阴庚辰庚戌其运凉,其化雾露萧瑟,其变肃杀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满。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

    章节:71-00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阳太羽太阴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化凝惨溧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谿谷。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少商

    章节:71-01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榖玄□,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燄,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章节:71-01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章节:71-01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鬱中满,寒乃始。

    章节:71-01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章节:71-01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

    章节:71-01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章节:71-01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章节:71-01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鬱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榖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章节:71-01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阳明之政奈何?

    章节:71-01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卯酉之纪也。

    章节:71-02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阳明少角少阴清热胜复同,同正商。丁卯岁会丁酉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

    章节:71-02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阳明少徵少阴寒雨胜复同,同正商。癸卯(同岁会)癸酉(同岁会)其运热寒雨。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

    章节:71-02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阳明少宫少阴风凉胜复同。己卯己酉其运雨风凉。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

    章节:71-02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阳明少商少阴热寒胜复同,同正商。乙卯天符乙酉岁会,太一天符。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

    章节:71-02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阳明少羽少阴雨风胜复同,同少宫。辛卯辛酉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太宫太商

    章节:71-02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六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榖白丹,间穀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溧癃閟,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燥,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章节:71-02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章节:71-02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

    章节:71-02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

    章节:71-02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章节:71-03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

    章节:71-03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章节:71-03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故食岁榖以安其气,食间榖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鬱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章节:71-03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少阳之政奈何?

    章节:71-03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寅申之纪也。

    章节:71-03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阳太角厥阴壬寅(同天符)壬申(同天符)其运风鼓,其化鸣紊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病掉眩支胁惊骇。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

    章节:71-03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阳太徵厥阴戊寅天符戊申天符其运暑,其化暄嚣鬱燠,其变炎烈***,其病上热鬱血溢血泄心痛。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

    章节:71-03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阳太宫厥阴甲寅甲申其运阴雨,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体重胕肿痞饮。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

    章节:71-03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阳太商厥阴庚寅庚申同正商其运凉,其化雾露清切,其变肃杀凋零,其病肩背胸中。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

    章节:71-03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阳太羽厥阴丙寅丙申其运寒肃,其化凝惨溧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寒浮肿。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少商

    章节:71-04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正,地气扰,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其榖丹苍,其政严,其令扰。故风热参布,云物***,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寒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故圣人遇之,和而不争。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章节:71-04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章节:71-04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二之气,火反鬱,白埃四起,云趋雨府,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鬱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章节:71-04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章节:71-04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

    章节:71-04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章节:71-04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雾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章节:71-04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鬱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故岁宜咸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其寒温以调其过,同风热者多寒化,异风热者少寒化,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阶也。

    章节:71-04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太阴之政奈何?

    章节:71-04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丑未之纪也。

    章节:71-05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阴少角太阳清热胜复同,同正宫。丁丑丁未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

    章节:71-05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阴少徵太阳寒雨胜复同。癸丑癸未其运热寒雨。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

    章节:71-05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阴少宫太阳风清胜复同,同正宫。己丑太一天符己未太一天符其运雨风清。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

    章节:71-05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阴少商太阳热寒胜复同。乙丑乙未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

    章节:71-05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太阴少羽太阳雨风胜复同,同正宫。辛丑(同岁会)辛未(同岁会)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太商

    章节:71-05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大风时起,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雾,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民病寒湿,腹满身?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其政肃,其令寂,其榖□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故有馀宜高,不及宜下,有馀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间榖命其太也。

    章节:71-05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章节:71-05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章节:71-05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章节:71-05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章节:71-06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章节:71-06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

    章节:71-06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感于寒,则病入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必折其鬱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食岁榖以全其真,食问榖以保其精。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赞其阳火,令御甚寒,从气异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热化,同湿者以燥化,异者少之,同者多之,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章节:71-06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少阴之政奈何?

    章节:71-06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子午之纪也。

    章节:71-06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阴太角阳明壬子壬午其运风鼓,其化鸣紊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病支满。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

    章节:71-06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阴太徵阳明戊子天符戊午太一天符其运炎暑,其化暄曜鬱燠,其变炎烈***,其病上热血溢。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

    章节:71-06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阴太宫阳明甲子甲午其运阴雨,其化柔润时雨,其变震惊飘骤,其短中满身重。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

    章节:71-06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阴太商阳明庚子(同天符)庚午(同天符)同正商其运凉劲,其化雾露萧瑟,其变肃杀凋零,其病下清。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

    章节:71-06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少阴太羽阳朋内子岁会丙午其运寒,其化凝惨溧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寒下。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少商

    章节:71-07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地气肃,天气明,寒交暑,热加燥,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其政明,其令切,其榖丹白。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乾肿上。

    章节:71-07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初之气,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鬱,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章节:71-07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鬱于上而热。

    章节:71-07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三之气,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章节:71-07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乾黄瘅,鼽衄饮发。

    章节:71-07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

    章节:71-07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终之气,燥令行,馀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雾翳,病生皮腠,内合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章节:71-07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鬱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食岁榖以全真气,食间榖以辟虚邪。岁宜咸以耎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适气同异而多少之,同天气者以寒清化,同地气者以温热化,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则反,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作矣。

    章节:71-07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厥阴之政奈何?

    章节:71-07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巳亥之纪也。

    章节:71-08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少角少阳清热胜复同,同正角。丁巳天符丁亥天符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

    章节:71-08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少徵少阳寒雨胜复同。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其运热寒雨。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

    章节:71-08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少宫少阳风清胜复同,同正角。己巳己亥其运雨风清。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

    章节:71-08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少商少阳热寒胜复同,同正角。乙巳乙亥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

    章节:71-08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少羽少阳雨风胜复同。辛巳辛亥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太商

    章节:71-08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天气扰,地气正,风生高远,炎热从之,云趋雨府,湿化乃行,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其政挠,其令速,其榖苍丹,间榖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风燥火热,胜复更作,蛰虫来见,流水不冰,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形于中。

    章节:71-08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

    章节:71-08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章节:71-08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章节:71-08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章节:71-09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章节:71-09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章节:71-09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必折其鬱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谓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

    章节:71-09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夫子之言可谓悉矣,然何以明其应乎?岐伯曰:昭乎哉问也!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观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运有馀,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馀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

    章节:71-09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候也奈何?岐伯曰,非气化者,是谓灾也。

    章节:71-09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天地之数,终始奈何?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数之始,起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年之后,地气主之,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故曰:位明气月可知乎,所谓气也。

    章节:71-09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不合其数何也?岐伯曰:气用有多少,化治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

    章节:71-09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同化何如?岐伯曰:风温春化同,热曛昏火夏化同,胜与复同,燥清烟露秋化同,云雨昏暝埃长夏化同,寒气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运六气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

    章节:71-09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五运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余知之矣。愿闻同地化者何谓也?岐伯曰:太过而同天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太过而同地化者三,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此凡二十四岁也。

    章节:71-09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所谓也。岐伯曰:甲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阳明,如是者三。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阳,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阳,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阴,如是者三。戊子戊午太徵上临少阴,戊寅戊申太徵上临少阳,内辰内戌太羽上临太阳,如是者三。丁巳丁亥少角上临厥阴,乙卯乙酉少商上临阳明,己丑己未少宫上临太阴,如是者三。除此二十四岁,则不加不临也。

    章节:71-10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加者何谓?岐伯曰:太过而加同天符,不及而加同岁会也。

    章节:71-10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临者何谓?岐伯曰:太过不及,皆曰天符,而变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

    章节:71-10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夫子言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余未知其然也,愿闻何谓远?岐伯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兴六位也。

    章节:71-10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温凉何如?岐伯曰: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閒气同其主无犯,异其主则小犯之,是谓四畏,必谨察之。

    章节:71-10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其犯者何如?岐伯曰:天气反时,则可依时,及胜其主则可犯,以平为期,而不可过,是谓邪气反胜者。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章节:71-10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乎?

    章节:71-10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臣请次之。

    章节:71-10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0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乙丑乙未岁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下太阳水热化寒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七宫。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0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丙寅丙申岁上少阳相火中太羽水运下厥阴木火化二,寒化六,风化三,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咸温,下辛温,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丁卯(岁会)丁酉岁上阳明金中少角木运下少阴火清化热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三宫。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戊辰戊戌岁上太阳水中太徵火运下太阴土寒化六,热化七,湿化五,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己巳己亥岁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庚午(同天符)庚子岁(同天符)上少阴火中太商金运下阳明金热化七,清化化九,燥化九,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酸温,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辛未(同岁会)辛丑岁(同岁会)上太阴土中少羽水运下太阳水雨化风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一宫。雨化五,寒化一,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苦和,下苦热,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壬申(同天符)壬寅岁(同天符)上少阳相火中太角木运下厥阴木火化二,风化八,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凉,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癸酉(同岁会)癸卯岁(同岁会)上阳明金中少徵火运下少阴火寒化雨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九宫。燥化九,热化二,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温,中咸温,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章节:71-11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甲戌(岁会同天符)甲辰岁(岁会同天符)上太阳水中太宫土运下太阴土寒化六,湿化五,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苦温,下苦温,药食宜也。

    章节:71-11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乙亥乙巳岁上厥阴木中少商金运,下少阳相火,热化寒化胜复同,邪气化日也。灾七宫。风化八,清化四,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酸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1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丙子(岁会)丙午岁上少阴火中太羽水运下阳明金热化二,寒化六,清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咸热,下酸温,药食宜也。

    章节:71-12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丁丑丁未岁上太阴土中少角木运下太阳水清化热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三宫。雨化五,风化三,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辛温,下甘热,药食宜也。

    章节:71-12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戊寅戊申岁(天符)上少阳相火中太徵火运下厥阴木火化七,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凉,药食宜也。

    章节:71-12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己卯己酉岁上阳明金中少宫土运下少阴火风化清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五宫。清化九,雨化五,热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甘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2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庚辰庚戌岁上太阳水中太商金运下太阴土寒化一,清化九,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辛温,下甘热,药食宜也。

    章节:71-12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辛巳辛亥岁上厥阴木中少羽水运下少阳相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一宫。风化三,寒化一,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2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壬午壬子岁上少阴火中太角木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风化八,清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酸凉,下酸温,药食宜也。

    章节:71-12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癸未癸丑岁上太阴土中少徵火运下太阳水寒化雨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九宫。雨化五,火化二,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咸温,下甘热,药食宜也。

    章节:71-12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甲申甲寅岁上少阳相火中太宫土运下厥阴木火化二,雨化五,风化八,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咸和,下辛凉,药食宜也。

    章节:71-12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己酉(太一天符)己卯岁(天符)上阳明金中少商金运下少阴火热化寒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七宫。燥化四,清化四,热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2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丙戌(天符)丙辰岁(天符)上太阳水中太羽水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咸温,下甘热,药食宜也。

    章节:71-13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丁亥(天符)丁巳岁(天符)上厥阴木中少角木运下少阳相火清化热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三宫。风化三,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辛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3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戊子(天符)戊年岁(太一天符)上少阴火中太徵火运下阳明金热化七,清化九,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温,药食宜也。

    章节:71-13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己丑(太一天符)己未岁(太一天符)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风化清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五宫。雨化五,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甘和,下甘热,药食宜也。

    章节:71-13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庚寅庚申岁上少阳相火中太商金运下厥阴木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药食宜也。

    章节:71-13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辛卯辛酉岁上阳明金中少羽水运下少阴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3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壬辰壬戌岁上太阳水中太角木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酸和,下甘温,药食宜也。

    章节:71-13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上厥阴木中少徵火运下少阳相火寒化雨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章节:71-13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章节:71-13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五运之气,亦复岁乎?岐伯曰:鬱极乃发,待时而作也。

    章节:71-13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请问其所谓也?岐伯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

    章节:71-14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

    章节:71-14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

    章节:71-14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其发也何如?

    章节:71-14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土鬱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化为白气,飘骤高深,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化气乃敷,善为时雨,始生始长,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胕肿身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以其四气。云横天山,浮游生灭,怫之先兆。

    章节:71-14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金鬱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霿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乾,金乃有声。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乾面尘色恶。山泽焦枯,土凝霜卤,怫乃发也,其气五。夜零白露,林莽声悽,怫之兆也。

    章节:71-14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水鬱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滭严凝,寒雰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暝,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

    章节:71-14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木鬱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太虚苍埃,天山一色,或气浊色,黄黑鬱若,横云不起雨,而乃发也,其气无常。长川草偃,柔叶呈阴,松吟高山,虎啸岩岫,怫之先兆也。

    章节:71-14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火鬱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泽燔燎,材木流津,广厦腾烟,土浮霜卤,止水乃减,蔓草焦黄,风行惑言,湿化乃后。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支,?愤胪胀,疡疿呕逆,瘛瘲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善暴死。刻终大温,汗濡玄府,其乃发也,其气四。动复则静,阳极反阴,湿令乃化乃成。华发水凝,山川冰雪,焰阳午泽,怫之先兆也。有怫之应而后报也,皆观其极而乃发也,木发无时,水随火也。

    章节:71-14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岁,五气不行,生化收藏,政无恒也。

    章节:71-14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水发而雹雪,土发而飘骤,木发而毁折,金发而清明,火发而矄昧,何气使然?岐伯曰:气有多少,发有微甚,微者当其气,甚者兼其下,徵其下气而见可知也。

    章节:71-15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五气之发,不当位者何也?岐伯曰:命其差。

    章节:71-15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章节:71-15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气至而先后者何?岐伯曰: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候之常也。

    章节:71-15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当时而至者何也?岐伯曰:非太过非不及,则至当时,非是者眚也。

    章节:71-15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气有非时而化者何也?岐伯曰:太过者当其时,不及者归其己胜也。

    章节:71-15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四时之气,至有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岐伯曰: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

    章节:71-15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行何谓也?岐伯曰: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帝曰:善。

    章节:71-15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黄帝问曰:五运六气之应见,六化之正,六变之纪何如?岐伯对曰:夫六气正纪,有化有变,有胜有复,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

    章节:71-15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尽闻之。

    章节:71-15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岐伯曰:请遂言之。

    章节:71-16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雰,时化之常也。

    章节:71-16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司化之常也。

    章节:71-16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生为风摇,少阴所至为荣为形见,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少阳所至为长为蕃鲜,阳明所至为收为雾露,太阳所至为藏为周密,气化之常也。

    章节:71-16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章节:71-16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毛化,少阴所至为羽化,太阴所至为裸化,少阳所至为羽化,阳明所至为介化,太阳所至为鳞化,德化之常也。

    章节:71-16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生化,少阴所至为荣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少阳所至为茂化,阳明所至为坚化,太阳所至为藏化,布政之常也。

    章节:71-16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瓢怒大凉,少阴所至为大暄寒,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少阳所至为瓢风燔燎霜凝,阳明所至为散落温,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气变之常也。

    章节:71-16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挠动为迎随,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少阳所至为光显为彤云为矄,阳明所至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悽鸣,太阳所至为刚固为坚芒为立,令行之常也。

    章节:71-16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胗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章节:71-16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支痛,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慄谵妄,太阴所至为蓄满,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踹胻足病,太阳所至为腰痛,病之常也。

    章节:71-17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緛戾,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衊,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阳明所至为皴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

    章节:71-17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胕肿,少阳所至为暴注□瘛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章节:71-17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

    章节:71-17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乾,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

    章节:71-17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也。

    章节:71-17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

    章节:71-17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章节:71-17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岐伯曰: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章节:71-17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天地之气,盈虚何如?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

    章节:71-179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章节:71-180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章节:71-181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章节:71-182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鬱注下,?瘛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

    章节:71-183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章节:71-184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章节:71-185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

    章节:71-186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善。鬱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鬱达之,火鬱发之,土鬱夺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章节:71-187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

    章节:71-188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

    本文:帝曰: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署曰<六元正纪>,非斋戒不敢示,慎传也。

第72章

    章节:72-001

    篇名:刺法论

    本文: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鬱,余已知之。如何预救生灵,可得却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法刺,可以折鬱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馀,令除斯苦。

    章节:72-002

    篇名:刺法论

    本文:帝曰:愿卒闻之。

    章节:72-003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甚凶也。

    章节:72-004

    篇名:刺法论

    本文: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发鬱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

    章节:72-005

    篇名:刺法论

    本文: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鬱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剌包络之荥。

    章节:72-006

    篇名:刺法论

    本文: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鬱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

    章节:72-007

    篇名:刺法论

    本文: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鬱亦须待时,当剌手太阴之经。

    章节:72-008

    篇名:刺法论

    本文: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鬱亦须待时,当剌足少阴之合。

    章节:72-009

    篇名:刺法论

    本文: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以先防。

    章节:72-010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曰:既明其升,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

    章节:72-011

    篇名:刺法论

    本文:木欲降而地皛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鬱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鬱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鬱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

    章节:72-012

    篇名:刺法论

    本文: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鬱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鬱,当剌足少阴之所出,剌足太阳之所入。

    章节:72-013

    篇名:刺法论

    本文: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鬱,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剌足少阳之所入。

    章节:72-014

    篇名:刺法论

    本文:金欲降而地彤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发,散而可人,当折其胜,可散其鬱,当刺心包络所出,剌手少阳所入也。

    章节:72-015

    篇名:刺法论

    本文: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鬱,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章节:72-016

    篇名:刺法论

    本文: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乎刺法?岐伯曰: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鬱,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鬱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章节:72-017

    篇名:刺法论

    本文: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愿闻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即万化之或其皆妄。然与民为病,可得先除,欲济群生,愿闻其说。

    章节:72-018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

    章节:72-019

    篇名:刺法论

    本文: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

    章节:72-020

    篇名:刺法论

    本文: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

    章节:72-021

    篇名:刺法论

    本文: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

    章节:72-022

    篇名:刺法论

    本文: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剌手少阳之所流。

    章节:72-023

    篇名:刺法论

    本文: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

    章节:72-024

    篇名:刺法论

    本文: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章节:72-025

    篇名:刺法论

    本文:帝曰,迁正不前,以通其要,愿闻不退,欲折其馀,无令过失,可得明乎?

    章节:72-026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曰:气过有馀,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使地气不得后化,新司天未可迁正,故复布化令如故也。

    章节:72-027

    篇名:刺法论

    本文:巳亥之岁天数有馀,故厥阴不退位也,风行于上,木化布天,当刺足厥阴之所入。

    章节:72-028

    篇名:刺法论

    本文:子午之岁,天数有馀,故少阴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馀化布天,当刺手厥阴之所入。

    章节:72-029

    篇名:刺法论

    本文:丑未之岁,天数有馀,故太阴不退位也,湿行于上,雨化布天,当刺足太阴之所入。

    章节:72-030

    篇名:刺法论

    本文:寅申之岁,天数有馀,故少阳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化布天,当刺手少阳之所入。

    章节:72-031

    篇名:刺法论

    本文:卯酉之岁,天数有馀,故阳明不退位也,金行于上,燥化布天,当刺手太阴之所入。

    章节:72-032

    篇名:刺法论

    本文:辰戌之岁,天数有馀,故太阳不退位也,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当刺足少阴之所入。

    章节:72-033

    篇名:刺法论

    本文:故天地气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预可平痾。

    章节:72-034

    篇名:刺法论

    本文: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

    章节:72-035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章节:72-036

    篇名:刺法论

    本文: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剌,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法补泻,一如甲子同法也。其剌以毕,又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淨斋戒。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淨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章节:72-037

    篇名:刺法论

    本文: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布天有馀,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详其微甚,差有大小,徐至即后三年,至甚即首三年,当先补心俞,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即剌法皆如此矣。其刺如毕,慎其大喜欲情于中,如不忌,即其气复散也,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

    章节:72-038

    篇名:刺法论

    本文: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姑洗林锺,商音不应也,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详其天数,差有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当先补肝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其至待时也,详其地数之等差,亦推其微甚,可知迟速尔。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肝欲平,即勿怒。

    章节:72-039

    篇名:刺法论

    本文:例令壬午,刚柔失守,上壬未迁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数也,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微甚如见,三年大疫,当刺脾之俞,次三曰,可刺肝之所出也。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澹。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章节:72-040

    篇名:刺法论

    本文: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癸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差有浅深,欲至将合,音律先同,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当刺肺之俞。刺毕,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真气复散也,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

    章节:72-041

    篇名:刺法论

    本文: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穷法刺,于是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穷归一体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章节:72-042

    篇名:刺法论

    本文:黄帝曰:佘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章节:72-043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

    章节:72-044

    篇名:刺法论

    本文: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人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章节:72-045

    篇名:刺法论

    本文: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製,用火二十斤煅之也,

    章节:72-046

    篇名:刺法论

    本文:七日终,候冷七曰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章节:72-047

    篇名:刺法论

    本文: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章节:72-048

    篇名:刺法论

    本文: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剌法。

    章节:72-049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谓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

    章节:72-050

    篇名:刺法论

    本文: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郋魂游于上,邪干厥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剌其足少阳之所过,次刺肝之俞。

    章节:72-051

    篇名:刺法论

    本文: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可刺手少阳之所过,复刺心俞。

    章节:72-052

    篇名:刺法论

    本文:入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

    章节:72-053

    篇名:刺法论

    本文:入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入,令人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复刺肺俞。

    章节:72-054

    篇名:刺法论

    本文:入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入正气,吸入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复刺肾俞。

    章节:72-055

    篇名:刺法论

    本文:黄帝问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愿闻其要。

    章节:72-056

    篇名:刺法论

    本文: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至理,道真宗,此非圣帝,焉究斯源,是谓气神合道,契符上天。

    章节:72-057

    篇名:刺法论

    本文:心者,看主之官,神明出焉,可刺手少阴之源。

    章节:72-058

    篇名:刺法论

    本文: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可刺手太阴之源。

    章节:72-059

    篇名:刺法论

    本文: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可刺足厥阴之源。

    章节:72-060

    篇名:刺法论

    本文: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可刺足少阳之源。

    章节:72-061

    篇名:刺法论

    本文: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

    章节:72-062

    篇名:刺法论

    本文: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可刺脾之源。

    章节:72-063

    篇名:刺法论

    本文: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刺胃之源。

    章节:72-064

    篇名:刺法论

    本文: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可刺大肠之源。

    章节:72-065

    篇名:刺法论

    本文: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刺小肠之源。

    章节:72-066

    篇名:刺法论

    本文: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刺其肾之源。

    章节:72-067

    篇名:刺法论

    本文: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刺三焦之源。

    章节:72-068

    篇名:刺法论

    本文: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刺膀胱之源。

    章节:72-069

    篇名:刺法论

    本文: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章节:72-070

    篇名:刺法论

    本文: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入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

第73章

    章节:73-001

    篇名:本病论

    本文:黄帝问曰:天元九窒,余已知之,愿闻气交,何名失守?岐伯曰:谓其上下升降,迁正退位,各有经论,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是故气交失易位,气交乃变,变易非常,即四时失序,万化不安,变民病也。

    章节:73-002

    篇名:本病论

    本文:帝曰:升降不前,愿闻其故,气交有变,何以明知?岐伯曰;昭乎问哉!明乎道矣。气交有变,是为天地机,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又有五运太过,而先天而至者,即交不前,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运抑之,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运抑之。于是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作如此之分别,即气交之变,变之有异,常各各不同,灾有微甚者也。

    章节:73-003

    篇名:本病论

    本文:帝曰:愿闻气交遇会胜抑之由,变成民病,轻重何如?

    章节:73-004

    篇名:本病论

    本文:岐伯曰:胜相会,抑伏使然。是故辰戌之岁,木气升之,主逢天柱,胜而不前。又遇庚戌,金运先天,中运胜之,忽然不前。

    章节:73-005

    篇名:本病论

    本文:木运升天,金乃抑之,升而不前,即清生风少,肃杀于春,露霜复降,草木乃萎。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乾,四肢满,肢节皆痛。久而化鬱,即大风摧拉,折陨鸣紊。民病卒中偏痹,手足不仁。是故巳亥之岁,君火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

    章节:73-006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厥阴木迁正,则少阴未得升天,水运以至其中者。君火欲升,而中水运抑之,升之不前,即清寒复作,冷生旦暮。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心神惊悸,寒热间作。日久成鬱,即暴热乃至,赤风肿翳,化疫,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

    章节:73-007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子午之岁,太阴升天,主窒天冲,胜之不前。又或遇壬子,木运先天而至者,中木遇抑之也。升天不前,即风埃四起,时举埃昏,雨湿不化。民病风厥涎潮,偏痹不随,胀满。久而伏鬱,即黄埃化疫也,民病夭亡,脸肢府黄疸满闭,湿令弗布,雨化乃微。

    章节:73-008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丑未之年,少阳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又或遇太阴未迁正者,即少阴未升天也,水运以至者。升天不前,即寒雰反布,凛冽如冬,水复涸,冰再结,暄暖乍作,冷复布之,寒暄不时。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心神惊骇,寒热间争。以成久鬱,即暴热乃生,赤风气瞳翳,化成鬱疠,乃化作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甚则血溢。

    章节:73-009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寅申之年,阳明升天,主窒天英,胜之不前。又或遇戊申戊寅,火运先天而至。

    章节:73-010

    篇名:本病论

    本文:金欲升天,火运抑之,升之不前,即时雨不降,西风数举,咸卤燥生。民病上热,喘嗽血溢。久而化鬱,即白埃翳雾,清生杀气,民病胁满悲伤,寒鼽嚏嗌乾,手坼皮肤燥。

    章节:73-011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卯酉之年,太阳升天,主窒天芮,胜之不前。又遇阳明未迁正者,即太阳未升天也,土运以至。

    章节:73-012

    篇名:本病论

    本文:水欲升天,土运抑之,升之不前,即湿而热蒸,寒生两间。民病注下,食不及化。久而成鬱,冷来客热,冰雹卒至。民病厥逆而哕,热生于内,气痹于外,足胫酸疼,反生心悸懊热,暴烦而复厥。

    章节:73-013

    篇名:本病论

    本文:黄帝曰:升之不前,余已尽知其旨。愿闻降之不下,可得明乎?

    章节:73-014

    篇名:本病论

    本文:岐伯曰:悉乎哉问!是之谓天地微旨,可以尽陈斯道,所谓升已必降也。至天三年,次岁必降,降而入地,始为左间也。如此升降往来,命之六纪者矣。

    章节:73-015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丑未之岁,厥阴降地,主窒地皛,胜而不前。

    章节:73-016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或遇少阴未退位,即厥阴未降下,金运以至中。

    章节:73-017

    篇名:本病论

    本文:金运承之,降之未下,抑之变鬱,木欲降下,金承之,降而不下,苍埃远见,白气承之,风举埃昏,清躁行杀,霜露复下,肃杀布令。久而不降,抑之化鬱,即作风躁相伏,暄而反清,草木萌动,杀霜乃下,蛰虫未见,惧清伤藏。

    章节:73-018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寅申之岁,少阴降地,主窒地玄,胜之不入。

    章节:73-019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或遇丙申丙寅,水运太过,先天而至。

    章节:73-020

    篇名:本病论

    本文:君火欲降,水运承之,降而不下,即彤云才见,黑气反生,暄暖如舒,寒常布雪,凛冽复作,天云惨凄。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寒胜复热,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赤气彰而温病欲作也。

    章节:73-021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卯酉之岁,太阴降地,主窒地苍,胜之不入。

    章节:73-022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或少阳未退位者,即太阴未得降也,或木运以至。

    章节:73-023

    篇名:本病论

    本文:木运承之,降而不下,即黄云见而青霞彰,鬱蒸作而大风,雾翳埃胜,折损乃作。久而不降也,伏之化鬱,天埃黄气,地布湿蒸,民病四肢不举,昏眩肢节痛,腹满□臆。

    章节:73-024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辰戌之岁,少阳降地,主窒地玄,胜之不入。

    章节:73-025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或遇水运太过,先天而至也。

    章节:73-026

    篇名:本病论

    本文:水运承之,水降不下,即彤云才见,黑气反生,暄暖欲生,冷气卒至,甚即冰雹也。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冷气复热,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赤气彰而热病欲作也。

    章节:73-027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巳亥之岁,阳明降地,主窒地彤,胜而不入。

    章节:73-028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或遇太阴未退位,即少阳未得降,即火运以至之。

    章节:73-029

    篇名:本病论

    本文:火运承之不下,即天清而肃,赤气乃彰,暄热反作。民皆昏倦,夜卧不安,咽乾引饮,懊热内烦,天清朝暮,暄还复作。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天清薄寒,远生白气。民病掉眩,手足直而不仁,两胁作痛,满目□□。

    章节:73-030

    篇名:本病论

    本文:是故子午之年,太阳降地,主窒地阜胜之,降而不入。

    章节:73-031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或遇土运太过,先天而至。

    章节:73-032

    篇名:本病论

    本文:土运承之,降而不入,即天彰黑气,瞑暗凄惨,才施黄埃而布湿,寒化令气,蒸湿复令。久而不降,伏之化鬱,民病大厥,四肢重怠,阴萎少力,天布沉阴,蒸湿间作。

    章节:73-033

    篇名:本病论

    本文:帝曰:升降不前,晰知其宗,愿闻迁正,可得明乎?

    章节:73-034

    篇名:本病论

    本文:岐伯曰:正司中位,是谓迁正位,司天不得其迁正者,即前司天以过交司之日。即遇司天太过有馀日也,即仍旧治天数,新司天未得迁正也。

    章节:73-035

    篇名:本病论

    本文:厥阴不迁正,即风暄不时,花卉萎瘁,民病淋溲,目系转,转筋喜怒,小便赤。风欲令而寒由不去,温暄不正,春正失时。

    章节:73-036

    篇名:本病论

    本文:少阴不迁正,即冷气不退,春冷后寒,暄暖不时。民病寒热,四肢烦痛,腰嵴强直。木气虽有馀,位不过于君火也。

    章节:73-037

    篇名:本病论

    本文:太阴不迁正,即云雨失令,万物枯焦,当生不发。民病手足肢节肿满,大腹水肿,□臆不食,飧泄胁满,四肢不举。雨化欲令,热犹治之,温煦于气,亢而不泽。

    章节:73-038

    篇名:本病论

    本文:少阳不迁正,即炎灼弗令,苗莠不荣,酷暑于秋,肃杀晚至,霜露不时。民病痎疟骨热,心悸惊骇,甚时血溢。

    章节:73-039

    篇名:本病论

    本文:阳明不迁正,则暑化于前,肃杀于后,草木反荣。民病寒热鼽嚏,皮毛折,爪甲枯焦,甚则喘嗽息高,悲伤不乐。热化乃布,燥化未令,即清劲未行,肺金复病。

    章节:73-040

    篇名:本病论

    本文:太阳不迁正,即冬清反寒,易令于春,杀霜在前,寒冰于后,阳光复治,凛冽不作,雰云待时。民病温疠至,喉闭溢乾,烦躁而渴,喘息而有音也。寒化待燥,犹治天气,过失序,与民作灾。

    章节:73-041

    篇名:本病论

    本文:帝曰:迁正早晚,以命其旨,愿闻退位,可得明哉?

    章节:73-042

    篇名:本病论

    本文:岐伯曰: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馀,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章节:73-043

    篇名:本病论

    本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瘟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乾引饮。

    章节:73-044

    篇名:本病论

    本文:少阴不退位,即温生春冬,蛰虫早至,草木发生,民病膈热咽乾,血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疹疮疡留毒。

    章节:73-045

    篇名:本病论

    本文:太阴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时,埃昏布作,湿令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饮不下,泄注淋满,足胫寒,阴萎闭塞,失溺小便数。

    章节:73-046

    篇名:本病论

    本文:少阳不退位,即热生于春,暑乃后化,冬温不冻,流水不冰,蛰虫出见,民病少气,寒热更作,便血上热,小腹坚满,小便赤沃,甚则血溢。

    章节:73-047

    篇名:本病论

    本文:阳明不退位,即春生清冷,草木睌荣,寒热间作,民病呕吐暴注,食饮不下,大便乾燥,四肢不举,目瞑掉眩。

    章节:73-048

    篇名:本病论

    本文:帝曰:天岁早晚,余以知之,愿闻地数,可得闻乎?岐伯曰:地下迁正升天及退位不前之法,即地土产化,万物失时之化也。

    章节:73-049

    篇名:本病论

    本文:帝曰:余闻天地二甲子,十干十二支。上下经纬天地,数有迭移,失守其位,可得昭乎?

    章节:73-050

    篇名:本病论

    本文:岐伯曰:失之迭位者,谓虽得岁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时不节,即生大疫。注<玄珠密语>云:阳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计有太过二十四年,除此六年,皆作太过之用,令不然之旨。今言迭支迭位,皆可作其不及也。

    章节:73-051

    篇名:本病论

    本文:假令甲子阳年,土运太窒,如癸亥天数有馀者,年虽交得甲子,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去岁少阳以作右间,即厥阴之地阳明,故不相和奉者也。癸巳相会,土运太过,虚反受木胜,故非太过也,何以言土运太过,况黄钟不应太窒,木既胜而金还复,金既复而少阴如至,即木胜如火而金复微,如此则甲己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大小善恶,推其天地,详乎太一。

    章节:73-052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合,应交司而治天,即下己卯未迁正,而戊寅少阳未退位者,亦甲己下有合也,即土运非太过,而木乃乘虚而胜土也,金次又行复胜之,即反邪化也。阴阳天地殊异尔,故其大小善恶,一如天地之法旨也。

    章节:73-053

    篇名:本病论

    本文:假令丙寅阳年太过,如乙丑天数有馀者,虽交得丙寅,太阴尚治天也,地已迁正,厥阴司地,去岁太阳以作右间,即天太阴而地厥阴,故地不奉天化也。乙辛相会,水运太虚,反受土胜,故非太过,即太簇之管,太羽不应,土胜而羽化,水复即风,此者丙辛失守其会,

    章节:73-054

    篇名:本病论

    本文:后三年化成水疫,晚至己巳,早至戊辰,甚即速,微即徐,水疫至也,大小善恶推其天地数,乃太乙游宫。

    章节:73-055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只如丙寅年,内至寅且合,应交司而治天,即辛巳未得迁正,而庚辰太阳未退位者,亦丙辛不合德也,即水运亦小虚而小胜,或有复,后三年化疠,名曰水疠,其状如水疫,治法如前。

    章节:73-056

    篇名:本病论

    本文:假令庚辰阳年太过,如己卯天数有馀者,虽交得庚辰年也,阳明犹尚治天,地己迁正,太阴司地,去岁少阴以作右间,即天阳明而地太阴也,故地下奉天也。乙巳相会,金运太虚,反受火胜,故非太过也,即姑洗之管,太商不应,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

    章节:73-057

    篇名:本病论

    本文: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恶,推本年天数及太一也。

    章节:73-058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只如庚辰,如庚至辰,且应交司而治天,即下乙未未得迁正者,即地甲午少阴未退位者,且乙庚不合德也,即下乙未,干失刚,亦金运小虚也,有小胜或无复,后三年化疠,名曰金疠,其状如金疫也,治法如前。

    章节:73-059

    篇名:本病论

    本文:假令壬午阳年太过,如辛巳天数有馀者,虽交后壬年年也,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去岁丙申少阳以作右间,即天厥阴而地阳明,故地不奉天者也。丁辛相合会,木运太虚,反受金胜,故非太过也,即蕤宾之管,太角不应,金行燥胜,火化热复,甚即速,微即徐,疫至大小善恶,推疫至之年天数及太一。

    章节:73-060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只如壬至午,且应交司而治之,即下丁酉未得迁正者,即地下丙申少阳未得退位者,见丁壬不合德也,即丁柔干失刚,亦木运小虚也,有小胜小复。

    章节:73-061

    篇名:本病论

    本文: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其状如风疫,法治如前。

    章节:73-062

    篇名:本病论

    本文:假令戊申阳年太过,如丁未天数太过者,虽交得戊申年也,太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厥阴在泉,去岁壬戌太阳以退位作右间,即天丁未,地癸亥,故地不奉天化也。丁癸相会,火运太虚,反受水胜,故非太过也,即夷则之管,上太徵不应,此戊癸失守其会,后三年化疫也,速至庚戌,大小善恶,推疫至之年天数及太一。

    章节:73-063

    篇名:本病论

    本文:又只如戊申,如戊至申,且应交司而治天,即下癸亥未得迁正者,即地下壬戌太阳未退位者,见戊癸未合德也,即下癸柔干失刚,见火运小虚也,有小胜或无复也,后三年化疠,名曰火疠也,治法如前,治之法可寒之泄之。

    章节:73-064

    篇名:本病论

    本文:黄帝曰: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可得闻乎?

    章节:73-065

    篇名:本病论

    本文: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

    章节:73-066

    篇名:本病论

    本文: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又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虚,神明失守,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丸宫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却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令人暴亡。

    章节:73-067

    篇名:本病论

    本文:人饮食劳倦即伤脾,又或遇太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阳作接间至,即谓之虚也,此即人气虚而天气虚也。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虚,脾神失守,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午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令人卒亡。

    章节:73-068

    篇名:本病论

    本文: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因而三虚,肾神失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却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见之令人暴亡。

    章节:73-069

    篇名:本病论

    本文: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又遇厥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阴作接间至,是谓天虚也,此谓天虚人虚也。又遇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肝为将军之官,谍虑出焉,神位失守,神光不聚,又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虚也,有白尸鬼见之,令人暴亡也。已上五失守者,天虚而人虚也,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谓之曰尸厥。

    章节:73-070

    篇名:本病论

    本文: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第74章

    章节:74-00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章节:74-00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章节:74-00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

    章节:74-00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章节:74-00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间气何谓?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

    章节:74-00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

    章节:74-00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岁主奈何?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化,间气为柔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章节:74-00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风化之行也何如?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馀气同法。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章节:74-00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章节:74-01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章节:74-01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馀不足也。

    章节:74-01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章节:74-01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岁主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章节:74-01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章节:74-01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章节:74-01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章节:74-01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章节:74-01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章节:74-01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

    章节:74-02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章节:74-02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章节:74-02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至阴之交。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膕如结,踹如别。

    章节:74-02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候。

    章节:74-02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乾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章节:74-02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民病少腹控睾,引腰嵴,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章节:74-02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治之奈何?

    章节:74-02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章节:74-02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章节:74-02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澹,以苦燥之,以澹泄之。

    章节:74-03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章节:74-03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章节:74-03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章节:74-03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天气之变何如?

    章节:74-03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冲阳绝,死不治。

    章节:74-03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嗌乾,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附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尺泽绝,死不治。

    章节:74-03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藁,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嵴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飢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干肾。太谿绝,死不治。

    章节:74-03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治。

    章节:74-03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睌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侯,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乾面尘腰痛,丈夫□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眦,疮疡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章节:74-03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擘腋肿,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乾,甚则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章节:74-04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所谓动气,知其藏也。

    章节:74-04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治之奈何?

    章节:74-04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章节:74-04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章节:74-04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澹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章节:74-04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

    章节:74-04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章节:74-04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章节:74-04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邪气反胜,治之奈何?

    章节:74-04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

    章节:74-05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

    章节:74-05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

    章节:74-05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

    章节:74-05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

    章节:74-05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章节:74-05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

    章节:74-05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

    章节:74-05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

    章节:74-05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章节:74-05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

    章节:74-06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章节:74-06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章节:74-06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六气相胜奈何?

    章节:74-06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大风数举,裸虫不滋,胠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

    章节:74-06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飢,脐下反动,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章节:74-06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之胜,火气内鬱,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痺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鬱,寒迫下焦,痛留顶口互引眉间,胃满。雨数至,燥化乃见,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项重足胫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

    章节:74-06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飢,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烁,草萎水涸,介虫乃屈,少腹痛,下沃赤白。

    章节:74-06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疝,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章节:74-06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之胜,凝溧且至,非时水冰,羽乃后化,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胍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章节:74-06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治之奈何?

    章节:74-07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章节:74-07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

    章节:74-07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章节:74-07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

    章节:74-07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章节:74-07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章节:74-07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六气之复何如?

    章节:74-07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章节:74-07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裸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

    章节:74-07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少腹绞痛,火见燔□,嗌躁,分注时止,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咳,皮肤痛,暴瘖心痛,鬱冒不知人,乃酒淅恶寒,振慄谵妄,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骨痿,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赤气后化,流水不冰,热气大行,介虫不复,病疿胗疮疡,痈疽痤痔,甚则入肺,咳而鼻渊。天府绝,死不治。

    章节:74-08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谿绝,死不治。

    章节:74-08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枯燥燔热,介虫乃耗,鷩瘛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瘛,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慄,寒极反热,嗌络焦藁,渴引水浆,色变黄赤,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尺泽绝,死不治。

    章节:74-08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之复,清气大举,森木苍乾,毛虫乃厉,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冲绝,死不治。

    章节:74-08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羽虫乃死,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脽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坚,阳光不治,少腹控睾,引腰嵴,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死不治。

    章节:74-08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治之奈何?

    章节:74-08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章节:74-08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耎之。

    章节:74-08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章节:74-08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耎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章节:74-08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章节:74-09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章节:74-09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章节:74-09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章节:74-09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

    章节:74-09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

    章节:74-09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复已而胜何如?岐伯曰: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

    章节:74-09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复而反病何也?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火燥热也。

    章节:74-09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治之何如?岐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章节:74-09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

    章节:74-09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其逆从何如?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章节:74-10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其生病何如?

    章节:74-10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章节:74-10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胕肿血溢,疮疡咳喘;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章节:74-10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胕肿,呼吸气喘;主胜则胸腹瞒,食已而瞀。

    章节:74-10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瘛瘲;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章节:74-10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司天,清复内馀,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章节:74-10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章节:74-10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章节:74-10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踹?足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章节:74-10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章节:74-11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在泉,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章节:74-11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章节:74-11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在泉,寒复内馀,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章节:74-11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章节:74-11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佘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

    章节:74-11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

    章节:74-11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

    章节:74-11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

    章节:74-11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

    章节:74-11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章节:74-12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章节:74-12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

    章节:74-12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章节:74-12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

    章节:74-12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章节:74-12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章节:74-12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章节:74-12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章节:74-12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章节:74-12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章节:74-13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章节:74-13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章节:74-13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章节:74-13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

    章节:74-13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章节:74-13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章节:74-13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章节:74-13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

    章节:74-13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伯曰:失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章节:74-13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章节:74-14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章节:74-14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章节:74-14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章节:74-14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佘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章节:74-14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章节:74-14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鬱,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章节:74-14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澹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章节:74-14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

    章节:74-14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章节:74-14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章节:74-150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章节:74-151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章节:74-152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章节:74-153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章节:74-154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论言治寒以熟,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在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章节:74-155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章节:74-156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章节:74-157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方制看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章节:74-158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章节:74-159

    篇名:至真要大论

    本文: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帝曰:善。

第75章

    章节:75-001

    篇名:着至教论

    本文: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着至教拟于二皇。

    章节:75-002

    篇名:着至教论

    本文: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

    章节:75-003

    篇名:着至教论

    本文: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章节:75-004

    篇名:着至教论

    本文: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章节:75-005

    篇名:着至教论

    本文: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九窍皆塞,阳气滂溢,乾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章节:75-006

    篇名:着至教论

    本文: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第76章

    章节:76-001

    篇名:示从容论

    本文: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藏六府,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章节:76-002

    篇名:示从容论

    本文: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帝曰:子别试通五藏之过,六府之所不和,鍼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章节:76-003

    篇名:示从容论

    本文: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

    章节:76-004

    篇名:示从容论

    本文: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若夫三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

    章节:76-005

    篇名:示从容论

    本文: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类也。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熟,五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欬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

    章节:76-006

    篇名:示从容论

    本文:雷公曰:于此有人,四支解堕,喘欬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帝曰: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支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喘欬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洩,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是失吾过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轻,是谓至道也。

第77章

    章节:77-001

    篇名:疏五过论

    本文: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愚蒙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章节:77-002

    篇名:疏五过论

    本文: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章节:77-003

    篇名:疏五过论

    本文: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伤败,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章节:77-004

    篇名:疏五过论

    本文: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馀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章节:77-005

    篇名:疏五过论

    本文: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藏菀热,痈发六府。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第78章

    章节:78-001

    篇名:徵四失论

    本文: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

    章节:78-002

    篇名:徵四失论

    本文: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章节:78-003

    篇名:徵四失论

    本文: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是以世人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乎!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第79章

    章节:79-001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

    章节:79-002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章节:79-003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

    章节:79-004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章节:79-005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章节:79-006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章节:79-007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

    章节:79-008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耎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咽喉乾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章节:79-009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

    章节:79-010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复问。黄帝曰:在经论中。

    章节:79-011

    篇名:阴阳类论

    本文:雷公曰:请闻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莫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乾。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第80章

    章节:80-001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章节:80-002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问曰:有馀者厥耶?

    章节:80-003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徵,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

    章节:80-004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

    章节:80-005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

    章节:80-006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章节:80-007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此皆五藏气虚,阳气有馀,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章节:80-008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

    章节:80-009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章节:80-010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章节:80-011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章节:80-012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起所有馀,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馀,脉气不足死;脉气有馀,形气不足生。

    章节:80-013

    篇名:方盛衰论

    本文: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淨,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第81章

    章节:81-001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帝曰:大矣。

    章节:81-002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经有也。

    章节:81-003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

    章节:81-004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

    章节:81-005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章节:81-006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

    章节:81-007

    篇名:解精微论

    本文: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第八十二章

    第二卷 第八十二章

    由于这个视频是被删除恢复的。在画质以及清晰度上并不是特别的流畅。但是。却也基本可以看个大致情况。

    在视频之中。出现了一个高挑的身材的女性。她带着墨镜与帽子。头上的头发看起来很蓬松。不像是真的。倒像是假发。只见那个女人正如张羽他们所推测的。用迷药迷昏了这些保安。

    随后。她又出现在电梯口。又破坏了电梯装置。之后。她回到了保安室。轻松的删掉了监控里的录像。又从容镇定的走出了大门。

    整个行动中。她表现的都十分的从容镇定。没有一丝的紧张与慌乱。看起来十分的专业。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情。

    “果然是有预谋的!”

    虽然没有完全看到杀手的面孔。可是仍然南宫雪儿露出了激动的表情。肯定的道:“一定是有人想对付我。难道是家族的人吗?”

    “你想到了什么?”

    张羽道:“家族的人?你怎么知道是家族的人要杀你。而不是对付其他的人?”

    南宫雪儿道:“我想。我的继承人位置应该很多人眼红。所以。他们想置我于死地。这样的暗杀。我经历过两三次了。不过。那都是在我小时候。那时候。我父母关系不好。根本没有精力照顾我。要不是我的奶妈照顾我。恐怕我早死了。”

    顿了一下。南宫雪儿道:“刚才的那个杀手分明是专业的。绝对是高薪聘请来的。而你们中地各位。再怎么结仇。都不会跟职业杀手扯上关系吧。”

    张羽想了想道:“说不定哦。比如说梅影的关系。就很复杂。再比如说我们。跟那个赖全的关系。就很微妙。说不定。是他要报复我们呢!”

    南宫雪儿道:“反正。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人是来对付我的。”张羽看到她非常的坚持。就不再说什么了。

    而此时。那个赵乌来则是一遍遍地看着录像带。陷入了沉思。

    “你是什么意见。我的大侦探?”梁子涵看到赵乌来不说话。特意问道。她就是想看看这个侦探。究竟有没有真本事。

    赵乌来道:“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几次录像带了。不过那时候。我主要注意力是放在恢复画面上。这个时候。我仔细看了看。这个人看起来应该不是真正的女人。而是一个男人。”

    “男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梁子涵听到这个赵乌来的分析。不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道:“说说。你究竟找到了什么方面的细节。”

    听到了赵乌来的话。张羽仔细回想了一下。道:“我知道了。你们看。这个人在看摄像头的时。百密一疏。抬头时。露出了喉结。”

    赵乌来点了点头道:“而且虽然看起来很像是女人。身材也非常的好。可是走路时。却始终不大自然。男人走路。跟女人走路。完全不同。”

    南宫雪儿与梁子涵仔细看了看。不禁都点了点头。

    梁子涵道:“果然如此。我看到了。他地喉结。还有。他的假发戴地不是特别的专业。靠近耳边地地方。我甚至可以看到假发的商标。最开始。我还以为是她头上带着的发夹呢!想不到。竟然是商标。”

    南宫雪儿道:“男扮女装。果然是好心计啊!若是普通的人。根本想不到他会是男人。都会把调查方向放在女性方面吧!”

    “那个看起来很浓郁的味道。肯定是他用来掩盖自己身上的某种男人地味道。”

    张羽道:“闻起来非常的清香。跟桂花差不多。可却又非常的芬芳。到底是什么植物呢?真的很伤脑筋啊!”

    梁子涵道:“我没有闻到这种味道。不然的就能判断出来是什么植物了。说不定。能够有些线索。”

    赵乌来抓了抓光头。突然想起来道:“男人。有个男人来过我这里。肯定是他。肯定是他破坏了我的电脑。”

    “那个男人长的什么模样?”南宫雪儿激动地问道:“这样地话。我们也好去寻找他。线索会多一点。”

    “这个。他戴着帽子来送外卖。那时候。我比较忙。出去买东西了。并没有太过在意那个人长的什么模样。看起来。应该很清秀地那种。”

    “说了等于白说。”听到了赵乌来的话。梁子涵有些不满的道。

    此时。张羽却语出惊人道:“不用猜测了。我知道他长什么模样了。”

    “你怎么知道的?”

    听到张羽的话。这几个人都是露出了惊奇的神色。梁子涵道:“你可别开玩笑了。我们在猜谜呢。没有心情开玩笑。”

    张羽道:“我是说真的了。”说着。他拿起了手中的一只圆珠笔。对着电脑视频中一张定格的画面细细的画了起来。

    半晌。他拿起了手中的画。对其他三个人道:“你们看。他应该是这样的。”

    在图画之中。出现了一个清秀的眉毛。小小眼睛。面部表情麻木。有着薄薄嘴唇以及尖尖下巴的一个男性。不过。张羽究竟不是专业的画者。只是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勾勒了出来大概。虽然不完成。却有了方向。

    “你是怎么知道他就这个模样。”听到张羽的话。赵乌来有些不服气的道;“胡乱的猜测。是不可取的。”

    张羽道:“我可不是胡乱的乱取的。不然。我画给你看。首先。我给他加上假发。再后面。我再帮他修下眉头。画上嘴唇。戴上眼镜。再打上粉底以及其他的东西。你们再看看。是不是很像了。”

    随着张羽不断的添加东西。画纸上渐渐出现了一个跟视频中差不多的女人。相似度非常的大。除了画的技巧差了一丝之外。非常的相像。

    “你是怎么做到的?”

    赵乌来看到了张羽的神技道:“兄弟。你太厉害了。不如来我们侦探社。我保证你每个月拿十万。”

    张羽摇了摇头道:“不做!”说完。他对惊奇两女解释道:“我只是采取了一把逆反的证法。去掉了他的伪装而已。你们难道忘记了我的本质工作。就是化简为繁吗?他这点小小的化妆术。还骗不掉我这个专业人士。”

    比起那个视频中的电梯杀手。张羽在化妆术方面。可是要强的多了。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与经验。

    “果然是专业啊!”南宫雪儿开心的道:“找你当我的保镖。真的是找对了。张羽。你还是多才多艺。”

    “不用夸奖了。”张羽道:“我已经记录下他买东西的那些牌子。然后我们去各家店铺走一走。看看他又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赵乌来道:“我想想。是不是能从那快餐盒之中。提取一些指纹之类的。说不定。可以用来他的身份。真可惜。我们公司没有监控。不然的话。那个家伙就跑不掉了。这个家伙。竟然太岁头上动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时。赵乌来赶紧找到垃圾桶。扒出来了一些盒子之类的东西。忍住恶臭。想看看上面究竟留下了几个指纹。

    就在此时。梁子涵闻了闻那有些发臭的味道。从中间辨别了一些味道。道:“想不到。这个究竟是香草的味道。”

    “香草。是我们吃冰淇淋的香草味吗?”张羽不清楚香料的组成。随便问了一句。

    梁子涵道:“香草的称呼太笼统了。这位味道。肯定是梵尼兰豆荚散发出来的味道。在以前。只有皇室才能独享拥有的尊荣。且价格也等同于黄金。这种香味。非常的难得。而且吃起来非常好吃。食物中有了它。味道非常的独特。”

    “看来。这也是线索了?”南宫雪儿看着梁子涵侃侃而谈。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那我们抓人有望了。”

    梁子涵点头道:“梵尼兰豆荚是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栽培需要高温湿润的气候环境条件。并要求在50%-60%荫蔽条件下和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中栽培。每年4月开花需人工授粉后结荚。每年11月收成果荚。它的鲜果荚是不发香的。需经杀青。发酵。烘干。陈化后于次年5月形成所谓的香草。”

    “南枫市。有种植这种香草的地方吗?”听到梁子涵的话。张羽问了这样一句道:“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有针对的去找一找。”

    “似乎有三四个地方有吧。这个我没有太在意。反正。我们可以查询一下学校的资料。然后去找。”梁子涵对于这个事情。也不是特别的了解。

    不过。南枫大学植物系要求学生们写关于整个市区以及郊区的生态报告。并要他们写什么地方。有什么特殊经济作物。香草那么的珍贵而特殊。肯定会有人记录下来这方面的资料。

    这样一来。倒是可以根据这方面的资料寻找寻那个凶手。

    张羽点了点头道:“这样不错。接下来。我们还是去确定那个凶手的面貌特征吧。我们可以去卖化妆品的地方。打听打听。究竟有什么男人来买过假发之类的东西。我看到他那假发。似乎是名牌商品。应该是在专卖店买的。”

第八十三章

    第二卷 第八十三章

    “这样的话。我们调查的范围就缩短了。到时候。我们可以问一问店员。就能弄到资料了?”南宫雪儿欣喜的道。

    张羽点了点头道:“对。就是这样的。”

    梁子涵道:“既然有了方向。那我们就出发吧!别呆在这里了。反正。这个家伙也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听到了梁子涵的话。这个赵乌来露出了一丝羞赧的神色道:“对不起。这次都我的错。南宫小姐。实在是很抱歉。”

    “我知道你是无心的。下次办案小心一些吧。”南宫雪儿的神色很平静的道:“若是你老是这样的话。会失掉声誉的。”

    赵乌来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为了弥补我的遗憾。我决定把一些我们侦探所需要配备的工具送给你们。这里。是一些偷窥以及拍照的东西。还有这些小物件。都可以用来防身或制敌的。”

    “不少嘛!”梁子涵翻了翻到:“挺丰富的。拿着吧。”说着。她提着这个大包。率先走了出去。

    “喂。我们要这个干什么啊!“南宫雪儿想追过去。把东西要回来。不过她的腿脚不方便。在速度上要慢了许多。并没有赶上梁子涵。

    看着她差点摔倒。张羽赶紧推着她走道:“你慢点。不要逞强了。还是小心点身体比较好。若是你出了什么事情。我会很担心的。”

    “没事的。我不是好好的吗?”听到张羽地话。南宫雪儿露出了一丝灿烂的微笑。道:“我不是有你照顾吗?”

    当两个人走出了侦探社的大门。发现梁子涵已经在那里的一个凳子上。悠闲的等着这两个人的到来了。

    “你们快一点啊!”

    梁子涵道:“看看。这些东西都不错啊!想不到那个光头。最后还表现地挺大方的。本来。他不是说资金困难之类的吗?他这一套工具。我猜想起码得值个一万两万的了。可是。他还老是哭穷。”

    “随便拿人家的东西。似乎不大好吧!”南宫雪儿有些犹豫的说道。由于跟梁子涵并不是特别的亲近。而且她又不是特别直接的人。所以在说话时。她显的很含蓄。

    梁子涵道:“这又不是偷的。又不是抢地。张羽。你说该不该拿?我觉得。拿着肯定没有什么事情啊!”

    “好了。好了。我们还是先去专卖店看看吧。”

    张羽可不想掺和这件事。赶紧转移话题道:“前面。似乎就有一家假发店。我去问一问。有没有那个电梯杀手戴的假发牌子。”

    “好。去问问吧。说不定线索马上就出现了。”听到张羽地话。南宫雪儿点了点头。而梁子涵也是没有什么意见。三个人便同时走进了这家店铺。

    “老板。有没有这个牌子的假发卖?”张羽指着记下来地假发牌子。问着正在店里看电视的老板。

    “这可是名牌。要一万多一顶呢!”那老板打量了一下张羽道:“我这可是小店。都是一些便宜货。像是这样的大牌子的东西。得去专卖店才有。”

    “可惜。竟然没有!”南宫雪儿看了看这里琳琅满目的假发以及化妆用具。露出了一丝叹息。就准备离开。

    张羽看了看。发现这里的确都是便宜货。不禁摇了摇头道:“唉。没有啊!”

    “仿品都没有吗?”梁子涵掏出了一张大额钞票。拍在桌子上道:“我相信你肯定有仿品卖地。老板。你看我们几个。像是来检查的吗?安拉。赶紧将你的仿品全部拿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吧!我们很急。赶时间勒!”

    那老板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神采。道:“小姑娘。你果然是识货的人啊!我看你们像是有钱人啊。怎么也买仿品?”

    “别废话。拿出了再说。”梁子涵指着那桌子上的一百块道:“这个。就送给你了。老板。快拿货出来看看吧。”

    “这。也太夸张了吧!”张羽以及南宫雪儿本来想放弃离开。却没有料到竟然峰回路转。这突然的一幕。实在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想不到。梁子涵还真是老江湖啊!”南宫雪儿叹了一口气道:“见识果然很广啊!”

    张羽道:“地确。我是见识到了。”

    “你们跟我来。”那老板四下看了看。带着梁子涵三个人走到了一个隐蔽地后门道:“这里。是我的仓库。你们看看。有没有合适地?其实。这里的质量跟外面的名牌差不多。只是都是仿品而已。”

    就算张羽这样的专业人士。都很难分辨出眼前这些东西的真假。这些东西。跟那些名牌完全一模一样。

    而此时。他走到了中间的一个货架。翻了翻那些假发。道:“真的。这些东西跟那个人戴的差不多。很可能就是一样的。”

    这假发的样式以及手感。让张羽惊叹异常。

    那老板看着张羽专业的势头道:“看来。这位小哥还是识货的人啊!好说。一顶三百。不二价。”

    “我们想问问你。有没有卖过一顶假发给个身高差不多一米七。长相很秀气的男人。”说着。张羽指着打印出来的照片问着这个老板道。

    “我很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的话。我不会乱说出去的。你说什么。我一点都不清楚。”此时。这个老板表现的倒是很硬气。

    不过。他的防线很快被梁子涵所攻破道:“我们给你一千块。你告诉我们。是不是这个人买了你们假发。”

    “好。我告诉你们。”在金钱的威力之下。这个老板不但全部说了出来。还将那个人的特征描述的十分准确。

    “那个家伙。靠近眉毛的地方。有一颗美人痣。看起来很秀气的。”若是不仔细看。肯定认为他是女人。

    “好。钱是你的了。”听到那个老板把事情说完。梁子涵道:“任务完成。我们接下来就寻找那个香味的来源吧。我想。应该不会距离这里太远。”

    “你太厉害了。”张羽道:“难道你以前是做这方面的吗?为什么那么了解

第八十四章

    第二卷 第八十四章

    “当然。我原来就是搞这个的。”

    梁子涵道:“我所有的学费。可都是我靠着摆的摊辛苦赚来的。从进货到卖货风雨无阻。都是我一分一厘的赚来的。所以。我知道赚钱不容易啊!你们老是说我喜欢占便宜。这可能都是我在摆的摊中养成的习惯。毕竟若是我大方一点。损失的就是我自己。这个毛病不好。虽然我很想改。可是有时候。不自觉的就表现出来了。”

    “原来你还有这样的故事啊!”

    听到了梁子涵的话。南宫雪儿感慨道:“我还以为你跟我们一样呢!从外表上。你根本不像是缺钱的啊!”

    “这就是计划用钱的好处啊!”梁子涵道:“其实有时候。贪贪小便宜。倒也不错。只要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的生活会过的不错。”

    “听你的意思。倒是有些嘲讽的味道了。”张羽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未必这样的生活就不好。所以你就别太在意了。”

    “明白。”

    梁子涵道:“好了。让我们还是去找那个电梯杀手吧。”对于以前的事情。她并不愿意提太多。对于她来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好。我们去找那个梵尼兰豆荚去吧。”张羽说着那个十分拗口的字眼道:“你说。它会出现在什么的方?”

    梁子涵道:“这个的方很好找啊。就在植物园。你们不知道吗?植物园新开放了一个香草园吗?”

    “香草园?那是什么的方?”南宫雪儿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道。

    梁子涵道:“这类香草需要的生长环境十分的苛刻。一般的园丁。根本处理不了。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对它进行配制。而我。就是专业人士之一。当初植物园在建立这个香草园的时候。我就曾经去帮忙过。”

    “闹了半天。原来你在卖关子啊!”听到了梁子涵的话。张羽恍然大悟道:“你害我思考老半天。”

    梁子涵道:“要不是在侦探所找到了盒饭上的味道。我也不能确定那个香味就是梵尼兰豆荚的味道啊!”

    “好吧。向植物园进发。”

    南宫雪儿道:“这次。希望我们能再找到一些线索。不然的话。可又白跑了!”

    “最好。能在那里碰到那个电梯杀手。那就阿弥陀佛了。”张羽道:“我希望。能够早点抓住这个家伙。”

    梁子涵摇头道:“想的那么美。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而你。是可怜的。来。帮我拿着包。”

    张羽无奈的接过梁子涵的包。当起了苦力。他倒是想拒绝。可是现在他是有求于人。自然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南宫雪儿捂着嘴巴。偷偷的露出了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每当看到张羽倒霉时。她总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平时。她看到别人倒霉时。总是觉的可怜之类的。心中的同情心就十分的泛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遇到张羽之后。她倒是挺愿意看到他出糗的样子。

    不过。她知道大家也不是真的欺负张羽。只是偶尔想捉弄一下他。在女生宿舍中。作为唯一男性的张羽。自然成了众人的焦点。虽然他只是一个鬼魂。没有真正的躯体。却也是女生宿舍中的焦点。

    在南宫雪儿看来。张羽倒真是有一副好脾气。无论大家怎么对他。他都不大生气与发火。而且。他是一个有求必应的家伙。

    大家遇到了什么困难。都是他帮忙解决的。

    而遇到危险时。张羽总是冲在第一个。解决困难时。他又显的十分有男子气概。跟平时那畏畏缩缩的模样完全不同。

    “如果他拥有身体就好了!”南宫雪儿看着张羽的背影想道:“若是那样的话。他就不用像现在这样麻烦了吧!”

    虽然鬼魂状态下的张羽拥有很多常人没有的本事。可是南宫雪儿知道。他一定是很想恢复身体自由的。

    每当谈起恢复身体时。张羽的眼中总是闪耀着激动的光芒。似乎有很多的期待。只是。很多次。他都藏在心中。没有表现出来。

    南宫雪儿可以理解张羽没有身躯的痛苦。当初的她。在腿脚不方便的时候。也非常的希望可以站立起来。

    虽然她拥有家族的继承权。又拥有很多的财富以及特权。是众人眼中羡慕的富家千金。可是。她只希望拥有一个正常的身体。可以自由的行走。过普通人的生活。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像现在这样。

    虽然在学校之中。南宫雪儿好像是天使一样。给别人带来温暖。可是。她最希望的还是做一个被人照顾。被人关心的女孩子。

    南宫雪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显的那么坚韧。那么的坚强。哪怕是残疾之后。她都表现的十分的坚强。

    可是。内心的她却是十分脆弱的。

    张羽的出现。曾经让她非常的温暖。帮她治疗伤腿。帮她在泳池疗养。帮她打败许芸芸的挑衅与陷害。

    这些事情。南宫雪儿都记在心中。

    “你腿脚不方便。我来推着你走。”张羽看着南宫雪儿在怔怔的不知道想什么。还以为她是没有力气推轮椅。

    “谢谢你。”看着张羽热情的过来帮忙。南宫雪儿也不想说。她是因为想心事。所以没有推轮椅的事实。

    身后的张羽有力的推着轮椅。十分的平稳。而他略微低着的头。身上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男人味道。让南宫雪儿十分的享受。

    “如果这样。能一直永远。倒也是不错的事情。”南宫雪儿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心中暗暗嘲笑自己的幼稚。

    “怎么可能。他不会一直陪着我的。再说。我还要站起来呢!到时候。我可以跑。可以跳。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南宫雪儿托着腮帮子想道:“那时候。我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呢?唱歌。跳舞。还是……”想了半天。她露出了笑容。

    “到时候。我会站起来。紧紧的搂着他。然后给他一个热情的拥抱。到时候。张羽。你可别跟一个木头桩子一样。没有反应哦。”

    张羽可不知道南宫雪儿在想什么。此时的他对着前面走的非常快的梁子涵道:“你等等啊。走的那么快。赶集啊!”

    “对了。我就是在赶集。”梁子涵道:“植物园晚上八点关园子。我们去晚了的话。可就进不去了。”那好。我们快一点吧!雪儿。抓好了扶手。我们冲刺了。”张羽细心的对着南宫雪儿提醒道。

    “好。没有问题。”南宫雪儿点头道:“反正这一条路挺平整的。可惜太窄了。不能开车。不然就可以给你省点力气了。”

    他们走的这一条路。是一条捷径。直接从那个卖假发店的的方通向植物园。可是并不是特别的宽敞。不能开车进去。

    “不过才二十分钟的路。没有问题的。”说着。张羽快速的推着南宫雪儿。朝着前面的梁子涵追去。

    就这样你追我赶之下。三个人很快就走完了这一条捷径。看到了植物园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买三张票。”梁子涵走到了售票窗口。准备买三张票进场。

    不过。那个卖票的老头却摇了摇头。指着挂在这旁边售票口的牌子道:“对不起。园内整修。暂时不对外开放。”

    “竟然不对外开放……”南宫雪儿与张羽此时也到了这里。听到这个老头跟梁子涵说的话。不禁失望万分。

    “那可怎么办啊!”南宫雪儿露出了一丝愁容。道:“那我们还进去不进去啊!”

    张羽本想说话。只见梁子涵眨眼了一下道:“好吧。竟然不开放。那我们等维修好了。再进去是了。张羽看着梁子涵诡异的表情。知道她肯定是有什么阴谋。也点了点头道:“好。那就先不进去了。再等等呗。”

    说完。三个人就假装离开了。

    当走到了一个僻静的的方。梁子涵这才说道:“植物园竟然不让我们进去。搞什么破维修。实在太郁闷了。”

    “看你刚才给我使眼色。肯定是有什么计划了吧。”张羽知道。梁子涵刚才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给他暗示。

    “那当然。他不要我们进去。我们翻进去。”梁子涵指着那一人多高的院墙。毫不在意的说道。

    “可是。这里那么高。怎么翻。”南宫雪儿道:“你们也不会飞檐走壁。要是会轻功的话。倒不是难题。可是。似乎你们都不会轻功吧。”

    梁子涵笑道:“这就的看张羽的了。你会爬树吗?看那棵树。基本上树枝都快伸进植物园里面了。如果你爬上去。再翻进去。应该就OK了。”

    “我不会爬树。”听到了梁子涵的话。张羽郁闷道:“我从小就不会爬树。记的很小的时候爬树摔下来之后。我就对爬树有阴影了。”

    “你会爬树吗?”张羽问着梁子涵道:“要不然。你爬上去?”

    “你见过多少女孩子会爬树的吗?”梁子涵道:“如果枝桠离的近。我还可以借一下力。可是。最近的枝桠也的两米的距离。我可爬不上去。”

    “那可怎么办啊!”听到这两个人的话。南宫雪儿郁闷的道:“难道就这样看着吗?”

    梁子涵摇了摇头。胸有成竹的道:“有办法。”

    说着。她指着前面的靠近院墙的大树道:“你给我搭人梯。我先爬上树。然后沿着那棵树的树枝。差不多就能够到院墙。然后。我再进去里面探探路。看看情况。”

    “我们不进去了?”听到她的话。张羽露出了一丝犹豫道:“我跟雪儿。难道都不进去了吗。留在这里?”

    梁子涵道:“你在这里守门。一会。帮我弄条绳子来。到时候。我好爬出来啊!不然的话。我只能被关在里面了。”

    “你一个女孩子进去太危险了。还是我去吧。”张羽还是有些不放心道:“若是碰到了那个电梯杀手。可不的了啊!”

    梁子涵毫不在意道:“我遇到一个杀一个。遇到两个杀一

    看着张羽愕然的表情。她笑道:“我开玩笑的。这个植物园里面的的形。你又不熟悉。再说。让雪儿一个人在这里。我不大放心。有你照顾她。我会安心一些。我进去。只是探听一下情况。马上就出来。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的。”

    南宫雪儿点了点头道:“子涵考虑的挺周到的。先就这样吧。不过。万一有什么情况。你可的小心。不要轻举妄动。”

    “好啦。好啦。再说我耳朵都起老茧了。”此时。梁子涵有些不耐烦的道。此时的她。正不停的蹦起来。想看看那植物园里面的风光。不过。院墙太高。她跳起来的高度。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既然你这样说。那好吧!”

    张羽打量了一下院墙与树的。道:“我们搭人梯。高度够不够进去啊!”

    梁子涵笑着道:“你辛苦一下。就好了。我今天。可是穿着高跟鞋。应该差不多够高度的。”说着。她指着她那十厘米的高跟鞋。

    “开玩笑。那样会疼死我的。”张羽郁闷的道:“你真以为我现在是机器身躯啊。告诉你。我也会疼的。”

    “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梁子涵脱下了鞋子道:“我光着脚。这总行了吧。来。快蹲下来。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南宫雪儿拍手道:“好。快蹲下来吧。我扶着你。然后你再站起来。看看子涵够不够着那棵树的枝桠。”

    张羽郁闷的道:“我可不是巨人。我是衰人。”

    说着。他蹲了下来。梁子涵踩到了他的肩膀上。两只手扶着树。道:“好。我站稳了。你站起来吧。”

    肩膀上站着一个人。这样的滋味不是很好受。张羽慢慢的发力。好不容易直起了身体。有些不满的道:“你多重啊!”

    梁子涵一边努力朝着上面点胶。想够到那最上面的树枝。一边说道:“我就一百斤出头。不是特别重吧!”

    “还不重。我肩膀都快歪了。”张羽抱怨道:“看你身材挺苗条的。想不到是一个小肥妹啊。唉!”

    “谁是小肥妹。谁是小肥妹?”听到张羽的话。梁子涵气的嘴巴都歪掉了。女孩子一听到有关体重的问题。就无法保持冷静。

    哪怕是梁子涵这样的。都不能平衡。此时的她。拼命的晃着身体。用力的踩着张羽。一副疯狂的模样。

    “慢点。慢点。别摔着了。”南宫雪儿看到这样的情况。赶紧说道:“小心。小心点!若是摔下来可不的了。”

    张羽疼的龇牙咧嘴。不住的告饶道:“你别晃了。俺知道错了。你这样再晃下去的话。我可是支持不住了。”

    “哼。敢说我肥!”梁子涵恨恨的说了一句道:“我可是一米七十的身高。一百出头算不上很重吧!”不重。不重。”张羽赶紧道:“你身材很完美了。我刚才都是开玩笑的。”

    听到了张羽的话。梁子涵这才松了一口气道:“这还差不多。若是你说胖。我就站在你肩膀上。把你踩进土里去。”

    南宫雪儿看着梁子涵的身体道:“加油。再差一点。就能够的着那个粗的枝桠了。”

    不过。无论如何。梁子涵总是与那棵最高的枝桠距离一个小拇指那么长的高度。实在是让人十分郁闷。

    看着张羽坚持的头上冒汗了。身躯不住的摇晃。南宫雪儿道:“算了。你先下来吧。子涵。过一会再说了。再这样下去。张羽可就摔下来了。”

    “好。我下来了。你慢点。不要再晃了。”梁子涵扶着大树。有些紧张的对张羽说道。

    听到她的话。张羽又慢慢的蹲了下来。到了一定的高度。她这才轻松的从张羽的身上跨了下来。

    “看来。还的动用家伙啊!”梁子涵拿出了高跟鞋道:“就差这些高度。你忍着点吧。我会很快上去的。”

    “好吧。我忍着。”张羽看到那十厘米长的高跟鞋。不禁露出了苦恼的神色。不过还是坚持蹲了下来道:“来吧。”

    此时的他。犹如一个准备英勇就义的烈士。满脸的坚毅。

    梁子涵穿着高跟鞋。实在是有些不忍心站在张羽的肩膀上。不过为了打探情况。她还是坚决的站了上去。

    “哎呀。”当梁子涵站了上去。张羽就觉的肩膀十分的疼痛。不过。摇晃了一下之后。他还是稳住了身形。

    “没事吧?”

    “没事。你扶好了。我站起来了。”张羽慢慢的扶着树站了起来。当他身体完全站直的时候。只见梁子涵努力的一够。双手已经够到了树枝上。再一用力。已经爬到了树上。随后。就轻松的顺着树枝爬到了围墙上。

    “小心点。不要轻举妄动啊!”看到她已经坐在了围墙上。南宫雪儿对着她叮嘱轻声的叮嘱道。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张羽揉着被踩疼的肩膀。对着满脸兴奋的梁子涵说道。

    “好了。知道了。我下去了。”梁子涵给着张羽以及南宫雪儿做个一个手势。脱下了高跟鞋。然后猛的蹦了下去。

    张羽与南宫雪儿只听到砰通一声。随后那边就没有了动静。不禁都露出了担心与牵挂的表情。不知道梁子涵究竟能调查出什么结果。

    “我们先去买梯子与绳子一类的东西吧。等会好接应子涵回来。”南宫雪儿对着旁边的张羽说道。

    “好。马上再来吧。”张羽呆在这里。也是十分的担心。不禁点了点头。

    等两个人买来了工具。偷偷的走到了这里。天色已经有些变暗了。随后。张羽拿着梯子。道:“雪儿。你留在这里。我先爬上去。把绳子之类的系好。”

    “行。”

    南宫雪儿点了点头道:“不知道子涵怎么样了。现在都过去半个多小时了。怎么她一点消息都没有。”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道:“你们别忙了。跟我走吧!”

    “谁?”

    听到突然有人说话。让正在搬着梯子。准备翻墙头的张羽与南宫雪儿吓了一跳。不知道是谁来了。

    当他们转过头。这才发现了谁站在他们身后了。

    “原来是你。”张羽终于松了一口气道:“梅影。你这样不声不响的出现。会吓死人的。对了。这两天你跑哪里去了?”

    南宫雪儿也是露出了惊喜的神色道:“梅影。你这几天去哪里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我们大家都挺担心你的呢!”

    梅影仍然是那副冷漠的表情道:“不用担心。我不是好好的吗?对了。你们是在寻找那个电梯杀手吧!”

    “你怎么知道。难道你也的到了线索?”听到梅影的话。张羽与南宫雪儿不禁被她的神通广大所惊叹。

    梅影道:“那是当然。我这几天都在调查这件事。想不到。你们比我更快找到线索。张羽。你不愧是我的好搭档。”

    说着。梅影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让张羽的脸色瞬间变的有些难看。心道:“我才不当贼。”

    “你们搞的也太劳师动众了吧。就这样上去?”梅影道:“我在老远。就看到你们在这里鬼鬼祟祟的模样了。”

    “你有什么指教?”听到梅影的话。张羽知道。她应该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发出了疑问。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当然有了。”梅影指着前面不远处道:“不用费工夫了。跟我走吧。”说完。她挥动着手中的钥匙道。

    “这是什么钥匙?”看着她拿着那一串钥匙。南宫雪儿有些疑惑的问题。对于她的盗圣的身份。众人并知晓。

    由于平时梅影表现的很不合群。有些独来独往的。众人虽然奇怪。但是慢慢的。也就接受了她的存在。

    “这啊!开门的钥匙啊!”梅影道:“刚才。我找那个开门的老头拿来的钥匙。这里面。肯定有一把是这个后门的。”

    “你跟那老头是亲戚吗?”听到了梅影的话。南宫雪儿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道:“他刚才说。不让人进去啊!”

    “这个。天机不可泄露了。”梅影迅速的找到了开门的那把钥匙。轻松的打开了这个植物园的后门。道:“进去吧。”

    看着梅影娴熟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张羽在心中暗暗的道:“果然是盗圣。开门动作都那么娴熟。”

    似乎感觉到了张羽的目光。梅影道:“搭档。你要是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不用学费的。反正。以后我们搭伙的话。你也用的着。”

    “以后再说吧。”听到了梅影的话。张羽闷闷的道。对于当小偷盗贼之类的。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不知道那个香草园在什么的方?”南宫雪儿看着这植物园后面满园的植物。有些摸不着头脑道。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专业人士。自然不会不认识路。

    梅影掏出了一张植物园的门票。上面印着里面的的图道:“我来看看。应该是往前面走。再右拐就到了。”

    当盗圣。在下手之前。都要踩点之类的。而梅影这样专业的人。肯定已经是做足了工夫。才会下手。

    “果然是贼胚子。高手啊。”张羽看着梅影矫健的身手。不禁想起她曾经偷赖全家东西的时候。

    跟在她后面看她偷东西。好像是看一门艺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或许。跟她搭档。倒也是不错的事情。”张羽的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能够干一票大的。倒也是挺刺激的。”

    “好了。到了。”就在这个时候。梅影举着手对着张羽以及南宫雪儿道:“不要发出声音。以免打草惊蛇。”

    “好。”张羽点了点头。推着南宫雪儿的轮椅的时候。就格外的小心。生怕发出了一丝异常的响动。

    植物园是采取园中园的建筑。大园子里面。分别有各种花样的小园子。然后单独开辟景区。单独收费。

    而这个香草园。就是其中一个景致。

    在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这种香味。闻起来很清香。不是很浓郁。却十分的长久。很难轻易散去。

    闻到了这个味道。张羽点了点头道:“就是这个味道。”

    南宫雪儿以及梅影也是点了点头道:“看来。应该是这个香味。就是不知道。这个杀手会不会在这里。”

    而此时。园中传来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道:“天堂有路你不走。的狱无门你闯进来。小丫头。你别想跑了。”

    而此时只听到梁子涵的惊叫声道:“你别过来。再过来我对你不客气了。告诉你。我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哎呀。”就在这个时候。张羽以及梅影都听到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声音。不禁十分的紧张。纷纷的冲了进去。想去解救梁子涵。

    不过。他们看到的不是梁子涵被欺负。而是看到了另外一幅画面。此时。一个面容清秀。光头的青年。正捂着光头。上面不住的在流血。而在他的旁边的的上。则是丢着一个十厘米长的高跟鞋。

    此时。梁子涵拿着另外一只高跟鞋对着那个光头道:“小子。我早就告诉你了。姐姐我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78/ 第一时间欣赏黄帝内经最新章节! 作者:未知所写的《黄帝内经》为转载作品,黄帝内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黄帝内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黄帝内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黄帝内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quot;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quot;,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quot;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quot;,《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黄帝内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黄帝内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