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89、土默特骑兵崩溃三

    蒙古人居然把他们套住,拖走了。

    顿时阵列里一片哗然,戟兵们惊慌了起来。

    这个距离长戟已经刺不到他们了,但是套马索是蒙古人玩熟了的,十几米,甚至二十几米,套住马脖子十拿九稳。

    套这些铁罐头,更是手到擒来。

    戟兵们一边哗然,居然还可以这么操作。真是日了狗了。

    顿时,把他们急得一头大汗。

    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蒙古人非常可恶,拉开距离后,忽而纵马冲来,然后扔出绳套。吓得戟兵们立刻用长戟拼命的格挡,试图阻止套马索套住自己,然后被拉出去。

    显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这只是人情急之下的自然反应。

    胡乱挥动的长戟,带着钩子和斧子,不像长枪那样顺熘,很多都成功的挂住了绳子。

    可是还没等到他们高兴,蒙古人就拉紧绳索,扭头控马就往回跑。人的胳膊怎么敌得过马匹的力量。结果长戟被套马索给拽走了。

    韩二黑子心疼的嚎啕大哭,跳着脚大骂道:“你个缺德带冒烟的狗鞑子,你还我长戟。你个王八犊子。”

    韩二黑子他们这一伙人是从辽东跑来的难民,和张疙瘩一样,满嘴的大碴子味道。这把长戟可不便宜,这是钨钢做的,非常耐磨损。斧子不耐磨损是不行的。

    他是贷款买的,这是他家里一项重要财产。

    平时生活中,民兵是允许把长戟换上短木柄,当生产工具使用的。一边是斧子,可以砍伐树木,打柴禾。打开卡笋,取下斧头后,一边的弯钩可以当镰刀用,内侧的弯钩刃非常的锋利。收割庄稼一点问题没有,非常好用。

    因为他们是民兵,主要是劳动力,要种地、干活。

    所以,他们的武器最好同时也是生产工具。秉承着这样一个设计理念,杨凡特地选用,耐磨性能优良的钨钢制作。

    平时生产可以用,战时就是武器。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效费比。让他们的钱花得值。

    被抢走长戟的民兵们气的跳着脚大骂,但是眼看着蒙古人跑了,他们也无可奈何。

    安三溪骑在一匹很高的马上,视野良好。他看到了前边的情况。这些招数没有一个出乎他的预料。

    看到那些民兵被夺走了武器,气的跳脚。他无奈的摇了摇头,骂道:“蠢材,没了长戟,背上的钢弩是烧火棍吗。”

    蒙古人会什么没有他不知道的。

    现在,蒙古人黔驴技穷了。

    这是最后一招了。

    当年蒙古人西征时,和波兰人、德意志小邦联军作战。就是用绳索套住重甲骑士,然后拽下马来踩死。最后回头去冲杀步兵。

    欧洲人骑士都是贵族,步兵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步兵装备极差,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训练。没了重甲骑士,步兵一冲就完蛋。

    “换弩,射死他们。”安三溪只好自己下令了。这要是那三个骑兵团,根本不用自己费心。

    安三溪觉得打撒完全是瞎指挥,这会儿不记得自己的兵有弩了吗。

    哨子声响起,这是换弩的命令下达。

    戟兵们立刻停止了破口大骂,如醍醐灌顶一般。

    对,他们离开了一段距离,正好用弩射死他们。刚才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他们拖着一个重甲的戟兵,马匹根本跑不快,这不是活靶子吗。

    被拖走士兵的身后,士兵们纷纷拿起了钢弩,快速上弦,然后对着这些骑兵射击了起来。

    随着弓弦的嗡嗡声,无数的短钢弩箭,发出凄厉的声音,飞射而来。这个距离上,根本不用瞄准,骑兵目标大,几乎一射一个准儿。

    就算射不中人,也会射在马身上。射不中第一个骑兵,外面包围的骑兵也会中箭。

    于是,戟兵纷纷拿出了挂在背上的钢弩开始射击。

    尽管是自由射击,但是六秒一发的射速也足够恐怖。

    蒙古人的翎根甲斗挡不住弩箭,跟别说这些穿着皮甲,甚至只是皮袍子的牧民征召兵了。

    蒙古人立刻意识到了,他们脱离格斗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拉开距离对射,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他们的弓根本射不穿板甲。

    戟兵开了窍后,立刻扩张了人挤人的楔形阵,因为这样不利于射箭。随着蒙古人拉开距离,每一个楔形阵迅速的膨胀了。

    战场是最好的军校,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真正学会打仗。民兵们此时,忽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每一个小队独立的从楔形阵分出来向着蒙古人冲去,一边冲一边保持着小队的队形,发射着弩箭。

    争个战场打乱了,到处都是小队规模的七八十人的小方队,在向蒙古人发射弩箭。冲锋冲到蒙古骑兵集群内部去。

    箭失如飞蝗般的射向骑兵。钢弩开路,蒙古人四处规避。

    民兵们想明白了。

    既然蒙古人奈何不了我们的铠甲,干嘛还要猥集在一起。

    在他们想明白的同时,不得离开小队的军规,也在起着作用。于是,小队们就单飞了。

    一个个的小队楔形阵向着蒙古人的骑兵集群冲去。外侧的用长戟捅刺、砍杀、勾刺。里边的用钢弩射击。小方阵外侧不影响里边的人发射钢弩。

    这些小的楔形阵把蒙古骑兵集群穿插的千疮百孔。蒙古人懵了,步兵反杀骑兵,步兵反冲锋骑兵,真是活久见。

    他们控马躲避着每一个小型的楔形阵。

    安三溪笑了,真的像老爷说的那样,战场是最好的学校。

    这些农民们,不再是菜鸟了,他们开始开窍了。

    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战场上独立自主的采取有效的行动了。

    “全体都有,以小队为单位,楔形阵冲击敌军。”安三溪下达了命令。后面的大阵也迅速的分散成众多的小阵。

    蒙古人此时已经惊慌失措了。120个小阵像是无数把锥子刺穿了他们的骑兵集群。

    这时候,后边的重新组队的戟兵也冲上来了。又是120个小楔形阵冲了上来,直接把一部分骑兵包了饺子。

    更加秘密的弩箭从后面射来。大批大批的骑兵被射倒。

    前后夹击之下,蒙古人崩溃了,他们开始四散奔逃。

    打撒脸色灰败,什么时候开始骑兵沦落到连步兵都打不过了。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尊敬的打撒黄台吉,咱们撤退吧”其他的台吉们纷纷劝说道。这仗没法打了。伤亡太大了。

    “撤退!”打撒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个时候,他不愿意撤退,其他台吉也要自行撤退了。没了顺义王府,如今的土默特部就是十五个部族组成的松散联盟,一盘散沙。

    蒙古骑兵终于听到了退兵的命令,立刻就四散逃走。他们一刻也不行多待了。

    但是钢弩的射程很远,抛射足足有三百米。

    蒙古人逃跑的路上,也在射程内。

    这时候民兵们从直射,到抛射,始终追随着蒙古人逃走的方向射击。

    在扔下一地的尸体后,他们终于跑远了。

    (补昨天欠的两章)

490、蓟辽总督、辽东经略、蓟辽督师

    草原上鏖战的同时,杨凡也在忙乎着。

    他接到了五军都督府和蓟辽总督、北直隶都指挥使司三家的命令。准许他出关巡游,驱赶靠近长城的蒙古部落。

    杨凡看着蓟辽总督的公文,有点发懵,他不知道到底是蓟辽督师圆都都管他,还是三屯营的蓟辽总督管他。到底应该听谁的。两人要是同时下达了矛盾的命令,自己又该以谁的命令为准。

    不过这些公文下来,显然,陛下这是同意了杨凡出塞巡边的请求。

    为了出关去救援多伦,他给王承恩去信,表示多伦的毛纺织工厂可以给两成的干股。

    王承恩非常满意,当即表示,把多伦划入杨凡的防区,这件事包在他身上。

    在王承恩看来,草原那种地方,除了杨凡没有人敢去。

    他在那里修了一座城池,就算朝廷想派遣文官去治理,也没有人敢去。

    因为那里比辽东危险的多。

    辽东最大的危险,也不过是那里是前线而已,经常会爆发战争。

    但多伦完全是孤悬在大草原深处,离长城四百多里地呢。这不是去送死吗。说不定那天城破了,就在草原上给蒙古人当奴隶吧。

    蒙古人可不尊孔,八娼九儒十丐的事情,又不是没经历过。他们可不管你读不读书,一样抓去去放羊。

    遵化卫防区内的长城,一共有80多公里。其中杨凡的河西守御千户所辖区有22公里长。

    当初划分荒地给杨凡做辖区时,遵化卫那些老奸巨猾的坐地户,把挨着长城的危险地方,能划的,尽量都扔给他了。

    这样,马兰关的防务也交给了杨凡负责。

    那里的营兵已经调走了。这些营兵之前就归蓟辽总督节制。

    杨凡知道这些小人的打算。

    但是,懒得和他们计较。自己拥有一段长城,有几座关城,进出关也方便。有什么军事行动,也保密不是。

    在遵化卫这些狗才看来,反正守御千户所是北直隶都司直辖的,跟遵化卫一毛钱关系没有。

    把这段长城防线扔给杨凡,这等于缩短了遵化卫负责的长城的防线,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前线是不敢吃太多空饷的,毕竟要打仗的。人没了会出大事的。

    至于蓟镇三屯营的蓟辽总督,更是高兴了。等于把一段长城的防御扔给了卫所了。他们少负责一块,就可以多吃更多的空饷。

    杨凡觉得脑袋好乱,这些狗屁的官职职权互相覆盖,搞得他头疼。

    他只好找来小娘皮和林月如来给他澄清一下。这才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蓟镇和辽东镇是两个镇。

    蓟镇的文官统帅叫做蓟辽总督,辽东的文官统帅叫做辽东经略。这是两个职位。

    蓟镇治所在三屯营。就在遵化的东边三十几里的位置。

    而此时,辽东经略的治所在辽西走廊的中部宁远城。

    袁崇焕的驻地不在三屯营,而是在宁远。

    蓟辽督师是怎么出来的呢。实际上相当于蓟辽总督加上辽东经略两个个职位后,权力扩大,管辖地域扩大后的合称。

    蓟辽总督,全称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嘉靖二十九年设蓟州总督,次年改为蓟辽总督。

    蓟辽总督、宣大总督、陕甘总督都是一类官职。就是文官总理边镇区域的军民庶务。相当于唐朝的一路行军大总管,宋代初年的节度使。

    蓟辽总督此时可不是袁崇焕,只是受他节制而已。

    这个职位,从设立到明亡,这个职位一直有专人任职。是固定的职位。从嘉靖二十五年(1550年)设立到明朝灭亡,一共有55人任此职务。

    此时,蓟辽总督是喻安性,浙江嵊县人。崇祯元年四月癸己,即1628年5月5日,接替张凤翼任蓟辽总督。崇祯二年,即1629年,因事被解职。

    袁崇焕此时权力滔天,辽东镇,蓟镇、天津巡抚、山东巡抚、登来巡抚,东江镇统统归他节制。

    蓟辽督师从孙承宗以来,这一届权力最大。

    袁崇焕在权力上是非常霸槽的。

    蓟辽总督喻安性和蓟辽督师袁崇焕两者挂衔一样,都是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平级。

    虽然表面上,受到袁崇焕的节制,但实际上,可以说有事大家商量着办。

    袁崇焕是容忍不了这种情况的,很快,喻安性就出事了。

    崇祯二年蓟镇因闹饷兵变。这又是一起闹饷兵变。

    宁远兵变,辽东巡抚毕自严自杀。从此不再设新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兼职了。从此没有人能牵制他了。

    辽东巡抚是朝廷为了牵制和平衡辽东经略的权力而设立的。就像熊廷弼和王化贞一样。

    蓟镇兵变,导致喻安性在闰四月下课——“回籍听勘”(《崇祯长编》)。

    喻安性下课后,朝廷任命刘策接替,但是刘策明显品级就比袁崇焕低。

    也因此,他根本没有和袁崇焕平起平坐的资本。在多数事情上,刘策必须要受袁崇焕节制,基本袁督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喻安性现在在台上,不过他明年五月前就滚蛋了。他也算因祸得福。他因为人事争端被解职,刚好躲过了明年的建奴大入侵。

    继任者刘策就成了替罪羊,上任半年都不到,屁股都没坐热呢。皇太极打来了。因清兵入大安口,不能御,罢,次年正月弃市。这下子脑袋都没了。

    杨凡有时候坐在那里感叹,圆都都上来后,已经有辣么多人倒霉了。可怜我们的毛文龙大帅,一点警觉性没有,真是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林月如解释说,辽东经略是负责辽东军务的最高官员。只管辽东。权力实际比蓟辽总督小。

    蓟辽总督能插手辽东事务。而辽东经略不能插手辽东以外的事务。

    而蓟辽督师的前身是辽东经略,其设立与明朝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有关。当时是临时性职务。

    首任正式辽东经略为宋应昌。万历年间,建州女真崛起,再度重设,变为固定职务了。

    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新兴的后金势力的威胁。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爆发后,明军屡战屡败,最早担任蓟辽督师的是孙承宗。

    在此之前,辽东最高职官为辽东经略,一般挂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衔。其职权在于管辖辽东各个卫所军队、营兵总兵的军队,辽东巡抚以下的文官等。

    可见,其官职等级比较低。比蓟辽总督低了一个大档次。人家是挂兵部尚书衔的,而你这个辽东经略就挂个侍郎衔。

    但此时身为兵部尚书,并亲请行边,督率军队的帝师孙承宗,自请督师。就无法再以经略为官名了。

    为了符合他的官位、身份,天启皇帝“诏给关防敕书,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来诸处军务,便宜行事,不从中制”。

    所以辽东经略之后没有了,变成蓟辽督师了。

    职级和权力全都上升了。管辖范围比蓟辽总督大多了。把山东、登来、东江等都拉进来了。

    但职级上,蓟辽督师和蓟辽总督平行存在,职级相同,地位相同,但名义上蓟辽督师节制蓟辽总督。这两个职务都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蓟辽督师一职在明朝末年经历了初设、取消、复设三个阶段,而蓟辽总督的职责划分也伴随着蓟辽督师的取消而随之转变。

    袁崇焕崇祯二年被杀后,朝廷再也没有新任的蓟辽督师,他是最后一任。实际上蓟辽督师明年就废除了。只剩下蓟辽总督还在三屯营了。

    蓟辽总督和蓟辽督师虽皆含有“蓟辽”二字,但其职责并不相同。

    蓟辽总督实际上负责蓟镇防务,而蓟辽督师则负责辽东防务,但是两者又有相互支援之职责,蓟辽总督镇蓟援辽,而蓟辽督师则镇辽援蓟。

    袁崇焕这一任能有这么大权力,完全是崇祯给的,属于特事特例。

    这件事一开始杨凡没有搞清楚,完全是被绕的一头雾水。后来小娘皮,反复给他讲解,甚至用小手摇一摇这个傻子的脑袋,看看里边进了多少水,总算让杨凡弄明白了。

    杨凡看着手里的三份命令,终于知道蓟辽总督是怎么和圆都都分权的了。

    但杨凡对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谓牵制、制衡原则不太感冒。

    制衡个屁,没事的时候,争权夺利,狗扯羊皮。看似制衡有效。

    有事的时候,互相推诿,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除了官僚主义,不作为,还有个屁的好处。

    不过,既然命令来了,杨凡也下定决心,准备出关了。

    这还是杨凡第一次带兵出关作战,出于慎重考虑。他决定,着急各路头头,先开个会再说。

491、领地人口超过百万了

    杨凡收到命令后,立即派出通讯处的快马发出命令。召集各方面的头头,明天一早来开会。

    这次是杨凡第一次出战。

    小娘皮和林月如一定要跟去,说是保护杨凡。毕竟杨凡算不上这个时代的武将。他就没练过。她俩十分不放心。

    这个时代的将门子弟都是从小练武的。倒了十七八岁一般都有相当的成就。年纪大了反而不容易学了。因为筋骨都已经固定了,很难有大的成就了。

    像这个时代的大将刘挺。绰号“刘大刀”。就是将门世家出身,他父亲是大将军刘显。从小苦练出来一身硬功夫。

    《明史》称赞其为“诸将中最骁勇”,能使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后世誉为“晚明第一勐将”。

    明代一斤六百克,这把大刀快有150斤了。

    杨凡虽然从来没有练过。但是,杨凡一年来的打坐,使身体产生极大的变化。

    他身上似乎重新的被塑造过了一样,人体比例十分完美。看的三位夫人眼中异彩连连,十分痴迷。

    小娘皮和林月如都是练家子,身体素质极好的,杨凡要是没几把刷子,三位夫人恐怕真够他喝一壶的。

    他骨骼坚硬如钢铁,肌肉紧实。看似穿衣显瘦,但是力量极大。发力时肌肉隆起,蜿蜒虬结,十分健美。

    他的浑身神经末梢变得异常敏感,对周围的情况反应十分敏捷。动作灵活,快如闪电。

    目力甚至远超神箭手安三溪。一旦他进入格斗状态,在他看来很多人的动作变得和慢动作一样。

    一力降十会。

    有时他在床第之间,和小娘皮、林月如厮闹,早期总是被这两娘们儿按倒制服,现在每次都是杨凡把她们制住不能动弹。

    但是,他毕竟没有经历过武道的训练。

    上战场,刀枪无眼,各种危机四伏。

    除了敌人砍杀过来的刀枪,还有流失、飞石、火铳、火炮、投枪。令人防不胜防。

    敌人派人来刺杀主将也是常有之事。

    涂山月马上功夫了的,林月如近身格斗厉害。她俩坚持要一左一右的保护杨凡。

    林月如现在嫁入杨家后,很快就被杨家奢侈的生活腐蚀了。

    杨家的生活真是太爽了。林月如发现自己原来如此的贪图享受。

    现在只想一心给杨凡生个孩子,以后母凭子贵,混个终身饭票。

    而杨凡尊重女人,疼爱老婆,在大明简直就是异类。

    林月如从小缺爱,一辈子没有被人这么宠爱过,现在她根本离不开杨凡了。杨凡的怀抱让她感到有安全感。

    一想到老爷带兵出征,一两个月见不到,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简直要发疯。

    昨晚,两人各种撒娇。

    闹着要跟去,搞得杨凡一夜没睡好。

    杨凡考虑到自己对这个时代了解的还是有限,有她俩在身边,确实有很大的作用。最后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

    杨凡的金帐里,各路精英汇聚一堂。

    杨凡盘膝坐在高出地面一尺的台子上,背后是一面七扇屏风,面前是一个几桉。

    左边跪坐着涂山月,右边跪坐着林月如。

    杨凡简单宣布了五军都督府的命令。然后正式宣布出兵关外,突袭多伦城外猥集的蒙古诸部,解除多伦之围。

    所有人都不感觉意外,他们对老爷的性格非常了解。

    杨凡没去找他们的麻烦就已经烧高香了。他们居然敢来撩拨老爷的虎须,真是找死。

    现在得到了朝廷的授权,自然要出去弄死他们。

    “本次巡边,本将计划带以下人员出关:参谋处指挥通讯营五百人。家丁团3600骑兵、兴禾团练3600骑兵。河西守御千户所3600车营兵。辎重运输团3600人。本将亲兵营五百骑兵。野战炮兵营五百炮兵。野战机枪营500人,野战掷弹兵营500人。野战工兵营500人。夜不收斥候大队300人。野战医院200人。内河船艇大队五百人。合计正兵18400人出征。”

    杨凡说完,停顿了一下。好整以暇的喝了口水。放下茶杯,看着下面众人的反应。

    这几乎已经是杨凡的全部武装力量了。除了领地民兵、海盗团、海军陆战队、多伦驻军。基本能出动的都出动了。

    下面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一片兴奋。

    他们负责那一部分的都有,平时只知道老爷的实力强大,但具体有多强大并不清楚。

    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将近两万人的正规军事力量。

    这个时代,很多的营兵总兵,麾下也就一两万人,其中能打仗的主要是家丁,家丁也就三千人左右,还没有老爷的一个团人多。

    老爷的兵,可不是卫所和营兵能比的,就是那些总兵的家丁也比不了。

    老爷的正规部队,一日两操。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还要学习文化课。全都是识字的,能写会算的。这些兵一天一个五公里跑,耐力惊人。

    现在老爷的领地上,退役的士兵各个工厂抢着要。

    这些士兵身体素质好,有纪律,服从管理,有文化,是最好的工人。而当兵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在杨凡的体系里,当农民和工匠,只是政策好,一家人足够吃饱穿暖,也能积攒下钱财。

    但是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只有读书学技术和当兵两条出路。杨凡的官员,也许叫家臣更合适,都是这两条路出来的人。

    杨凡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继续说道:“本次除了正规军外,我还打算征发一些民兵团,作为辅兵。负责后勤和运输。以及战场上的修建工事、营盘、做饭、救护、各种劳役等任务。”

    民政处是负责杨凡领地全部民事的机构,处长是宋应升。他是建设处处长宋应星的兄长。

    民政非常重要,宋应升是杨凡的重要手下之一。

    “老爷,截至上月底,经统计老爷领地上,共计有家奴十万户,人口589812人。匠户三万户,人口178901人。佃农七万两千五百三十一户,人口254345人。其他商贾、小贩、郎中、百业、贱籍乐户、杂户合计一千三百户,人口89234人。合计总人口一百一十一万两千两百九十二人。”宋应升说道。

    宋应升话音刚落,众人一片兴奋的议论声。

    老爷领地上的人口超过百万大关了!

    这真是让人兴奋。古代万户侯就已经是最高等级的封地了。老爷现在都有二十万户了。

    杨凡和涂山月、林月如也很意外。

    不声不响的居然有了这么多人了。

    不过想想也是,这两年来,北直隶甚至是宣大一带的流民都绝迹了。甚至山东和河南都有跑来的。

    吸纳了这么多人口,超过百万大关也不算什么值得惊奇的事情。

    小娘皮听到这些数字喜上眉梢,没想到自己管理的是这么大的家业。理论上,这些都是杨家的。她是当家主母,这些都归她日常管理。

    这个时代,男主外,女主内。不管多大的家,家事都是夫人管的,老爷一般都是抓大事,常务工作都是夫人日常处理的。

    林月如听的小心肝砰砰的跳,领民百万,就是古代裂土封疆的王爷,也就这样了吧。

    心里想起当初,义父为自己安排出路的苦心,眼圈都红了。

    上次去长崎,义父叮嘱她,别老弄那些没用的。

    没事多想想,怎么讨杨凡的欢心。

    赶紧给你夫君生个孩子是正经。没有孩子,你抓再多的权力都是空中楼阁,为别人做嫁衣。

    林月如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小腹,偷眼去看涂山月平坦的小腹。心里纳闷,自己和涂山月已经够努力了。怎么就不见动静呢。

492、大军出关

    宋应升接着说道:“老爷虽然我们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现在老爷的各种事业发展的非常好,很多都处于上升期。人手还是非常紧张的。”

    杨凡问道:“你看现在可以动员多少民兵,当然不能影响目前的重大项目。现在秋收在即,也不能影响庄稼收割。”

    “老爷,匠户全是工人,一个也动不了。家奴和佃户马上就要秋收,秋收后还要播种冬小麦。去修大坝,大量的水利设施也要修建,毕竟现在新开发的荒地都远离河道了。等水库建好,灌既用水要靠沟渠才能输送到比较深远的田地。未来几年水利建设工程用人只会多,不会少。”

    杨凡点点头,这些他都有数,宋应升说得都是实情。“你觉得不影响其他项目的情况下,能组建几个民兵辅兵团。”

    宋应升低头反复考虑了一下,说道:“老爷带走三个团就是极限了。不能再多了。征发的再多就要影响收割了。另外,大军都走了,老爷的领地不能没有防御力量,还需要征召三个民兵团看守老家。这样就需要六个团了。”

    现在虽然有百万人口了,但壮丁也就二十几万人。其他都是老弱妇孺。真正能上阵的不多。六个团。两万人,已经快到百分之十了。再征发多了容易伤筋动骨。

    “好的,就征发三个团的辅兵吧。”杨凡排版道。

    “这次出征,为了便于运输物资,我们沿着滦河向上游行军,目前我们能动员多少船舶。”

    运输处的处长是黄浩,他时老人了。是最早跟随杨凡的人之一。

    “老爷,目前改造好的蒸汽机船,只有十艘,每条运力百吨左右。运输处下面其他的船,都是漕船。逆流而上运输军需,需要拉纤,或者船夫用竹竿撑船。速度非常慢。恐怕跟不上大部队的行军。”

    这是个大问题,部队不可能等着这些乌龟一样慢的船。

    “能否用蒸汽船做拖船,一条蒸汽船拖动几条漕船逆流而上。”杨凡说道。

    他记得后世的大运河上,都是前边一条机动船,后边都是没有动力的拖动的船,长长的一串,像是火车一样的。

    “老爷高见,这个倒是可以试一下,我估计一条蒸汽船拖动五条漕船没有什么问题,那我们可以出动六十条运输船,跟随大部队行动。”

    运输问题解决了,此次出征,问题就不大了。杨凡的军队接近现代军队的作战方式,及其依赖后勤。

    “财政处、物资处那边,做好拨款和军需物资准备了吗?”杨凡问道。

    财政处长是湘怡,她说道:“老爷,目前已经批了五十万两的现银。五十万枚银币随时可以拨付。后续计提了三十万两,作为超出部分的补充。”

    物资处和出纳是湘莹负责。她说道:“作战物资会后就可以发放,物资充足,足够打几次这种规模的仗的。”

    接着,杨凡安排宋应升为首,加上没有跟随出征的头头们,组成临时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地的日常事务,以及看守老家。

    最后,杨凡说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谨慎。这次作战如果打胜了,我们的家业就会在上一个台阶。诸君必须紧密团结,全力以赴,不可玩忽懈怠。”

    众人立刻起立,大声应诺。

    散会后,会议安排迅速传达下发。整个领地动了起来。

    杨凡从领地建设开始,就非常重视,一旦需要发动战争时,整个体系转入战时体系的问题。

    这次,是对两年来战争动员建设的一次考验。

    需要出征的各个部队传达命令后,官兵们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老爷的家业正处于上升期,大家都有上升空间,所以每个人都想立下军功。

    各个部队,立刻分发武器和给养,整队出发。到遵化城北的军用临时码头集合。同时各个部队开始派人去新城仓库领取物资。

    草原不比内地,大量的无人区,打起来后,牧民肯定都跑了。荒山野岭的无处补给。所以需要的东西都要带齐了。不然,倒了草原上肯定抓瞎。

    中午,一匹快马驮着通讯处的传令兵,冲进了河西守御千户所的土楼大门。传令兵的后背插着三面红色的小旗。这是紧急军情的标志。

    这座巨大的土楼里,住着守御千户所的3600卫所兵,以及他们的家属,为他们服务的招募来的流民家庭等。总人口两万多人。

    杨凡再严酷的训练他们后,把他们最终定位为战车兵。也就是大明版本的偏厢车团。

    偏厢车明代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主要是作为可以机动的野战防御工事使用。例如戚继光所用偏厢车。每一面偏箱车为32辆,一百多米长的车墙,配合64门长管狼机铳,这便是车营一边所配属的常规火力。相当于可以移动的城池。

    明人把车营称为“有足之城”,将与游牧骑兵之间的野战,变成了一场“攻城战”,也就是说,明军通过战车的机动和连环,进而逼迫蒙古骑兵在野外进攻一座火炮环绕的移动工事。

    早期的车营,所用的时重型偏厢车,车侧面装有重型木板装甲。重量再六百斤左右。当时,土默特部强大正值巅峰,顺义王拥有众多的重甲骑兵,所以车营也有些重型化。

    但随着俺答汗去世,蒙古人的衰落,草原上重骑兵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轻骑兵,甚至是牧民征召兵。而车营也开始轻型化。从六百斤以上的偏厢车,一下替换到了二百斤的轻车,重量减轻了2/3,操作人员也大为减少,从10~15人减少到了3~5人。

    重型火铳取缔,而转为使用数量更多的轻型佛郎机炮、弩、鸟铳为主,增加了对付轻骑的火力密度。

    这些新式的轻型车营与戚继光、俞大猷时代的车营相比,由轻车组成的万历中、后期新式车营,在追求机动性要求削减重量的同时,相比之前旧式车营,火力密度则提高了数倍。以适应失去维持具装骑兵能力,转向使用轻骑兵进行武装掠袭的新敌人。

    杨凡有足够的重型挽马,杨凡还有四轮重型大篷车。

    在更好的基础上,杨凡重新为这支部队打造了重型的战车。

    车的底盘用工字钢和铆钉制造。

    车轮使用现代来的二手轴承和旧的橡胶轮胎。

    装甲板使用三毫米的瓦愣钢板。

    车载大卷铁丝网和便携式可拆装的角钢支架。

    停车后,可以用瓦愣钢板和可组合角钢支架组装外墙,用来防御。

    武器上,车载一门发熕炮,铜发熕是明代的大型火炮,从嘉靖年间开始应用。

    重量五百斤。射程五百米左右。发射的弹丸重四斤。约一百颗霰弹。也可以发射五磅重的球形实心铅弹。

    杨凡自己的部队用的是三磅炮,用于远程射击。

    杨凡的三磅炮,使用平炉钢锭,锻造成圆柱体,然后好用镗床钻出炮膛,可以承受极大的膛压。射程可以达到七百米。

    重量不到三百公斤。两个步兵就可以推走。是目前杨凡步兵的主力野战火炮。

    其他的火炮太重,不方便携带。

    近战武器杨凡用九连发铳火门枪替代了三眼铳。人手一支。用于近战湖脸。冷兵器上,每人还有一支瑞士长戟,一口雁翎刀。

    甲胃上,每人一领,黑色布面甲。虽然外边看着和边军同款,就是颜色有所不同。但是内衬的甲片是冲压出来的三毫米的而钢板小甲片。防御力远超铁片甲。

    这支部队,时朝廷的部队。不是杨凡的私人军队,杨凡是用来准备应付朝廷的。所以装备上表面看和朝廷的军队类似,只是更加精良。

493、大军出关二

    三天后,黄道吉日,适合出兵,征伐。

    本次受命出征的各支部队,提前就已经来了,早已在附近扎好营盘。等着誓师出兵的一天。

    杨凡的亲兵营,临时修筑一个点将台。用来主持出兵仪式。

    杨凡也带着涂山月、林月如两位夫人,以及文武官弁提前一天进入军营。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五更起床,造饭,穿戴整齐。天亮后,军营击鼓聚将。各支军队纷纷开入点将台前,按照安排站好。

    杨凡一身戎装,一身定制的盔甲,十分帅气。身上还披着大红色的披风。涂山月和林月如同样也是私人定制的铠甲,大红色的披风。

    她俩身高和杨凡差不多,穿上了瑶光那里弄来的小皮靴,看着似乎比杨凡还要高些。因为皮靴有小高跟,另外她俩都是天鹅般的脖颈,人的脖子长,就看着显得高。

    邬先生受聘为本次出兵仪式的祭祀主祭,紧跟其后。其他各个营头,团长,处长都跟着上台,他们站在杨凡和二位夫人身后。按照大小官阶站好,庄严肃穆。

    杨凡看看人都到期了,大声吼道:“奏乐!请牙旗”

    奏乐自然揍得是军乐。

    杨凡的军乐队装备的是后世军乐队同样的乐器。听到大帅(大军出征后,称呼主将为大帅。)的命令后,立即开始奏乐。

    杨凡以下全体官兵,一起唱屠洪刚的《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雄壮的音乐,伴随着将士们豪迈的歌声直冲云霄。

    所有人都用右手抚胸,对军旗行注目礼。

    老爷说这叫做大明在我心中。

    在歌声中,牙旗也缓缓升到旗杆的顶部。牙旗就是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

    军歌唱完后,三军静默。

    出征的第一个仪式,叫做军誓。也就是战前动员。

    宣读邬先生的大作,名称为《杨将军奉旨巡边讨伐蒙古诸部檄文》。

    “夫春秋大九世之仇,小雅重宗邦之义。况我神明华胃乎。……

    惟我皇汉遗裔,弈叶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降及有明,遭家不造,最尔北元,凶德相仍,侵我疆土,虏我人民,而来二百六十余年矣。是非特逆胡之罪,亦是大明之奇羞也。……

    幕府奉兹大义,顾詹山河,秣马厉兵,日思驱逐。以大兵未集,迁延至今。……

    逆胡残暴,天降其罚,三年大旱,牧草枯黄,河流见底,百兽远窜。此真逆胡授命之秋,大明雪耻之日也。

    大帅上承天子之令,总摄机宜。下合万民之心,恭行天罚。兵锋所指,群丑伏诛。

    牧野洋洋,檀车惶惶。大选将士,亲帅三军。犁庭扫穴,永锡尔类。复我故土,靖我边墙。……

    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此诚建功立业之秋也。

    诸将士卒当用命。……有功之人,各有升赏。违令之徒,必受军法制裁。

    邬先生宣读完了军誓,檄文。

    三声炮响,牛角号吹起。燃放鞭炮十万响。

    点将台下,亲兵牵来牛羊若干。

    张疙瘩代表大帅,亲自屠宰,把血放进木桶。把牛羊首级砍下,放在牙旗之下。木桶抬到一架战车之前。

    杨凡走下点将台,亲自焚香祭祀。

    然后用手抹一点血,涂抹一辆战车。

    这是古礼,屠宰牛羊献祭祖先、社稷(土地与谷物神)。

    全体出征将士列队,屠宰后的牛羊,还要载车。在队列左右转一圈,号为“殉阵”,并宣布“不用命者斩之”。

    不遵守军令的就像这些牛羊一样。

    淋过牲血的战车却要放回库中保存。祭祀结束后将屠宰的牛羊煮熟了,即“胙肉”,分给将士们享用。

    随即这些牛羊被抬下去,做成炖肉,作为仪式结束后的食物。所有将士,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小块。

    这时候,几个草原上被抓住的贵族被压了上来,这些倒霉蛋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下场。拼命挣扎,但很快被亲兵们制服。

    驴蛋宣读他们虐待,屠杀汉人奴隶的罪状,然后把他们砍头。用他们的血,涂抹军鼓。

    这也是古礼,俗称杀了祭旗。

    以血涂抹军旗、战鼓,称为“衅旗鼓”,祈求军神相助。

    祭军旗的仪式称为“祃牙”。牙是牙旗,牙旗是军中大旗。

    仪式完毕后,杨凡亲自监督,发放开拔银子。

    杨凡的军队,按照规定,士兵平时一个月二两银子,也就是两枚银币。开拔增加一枚银币。开战双饷。也就是每人要发五枚银币。

    一马车,一马车的银币被拉进来,在朝阳下,耀眼生花。看的众将士口干舌燥,心跳不已。

    这个年代,当兵就是为了吃粮,吃谁的饷银,就为谁打仗。

    说别的没用。

    杨凡的兵和大明其他兵马不同。他的兵基本都是他的家奴和佃户出身。杨凡是他们的家主。有些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宗主的意思。

    他们都分有土地,上下利益一致,忠诚度很高。

    “为老爷效死”“大明威武”三军振奋,欢呼声此起彼伏。

    发完了军饷,胙肉被抬了上来,这个肉是仪式的一部分,按人头平均分配。每人一小块。同时还有一碗白酒。

    杨凡带头,用匕首插起这一小块肉,放进嘴里。吞下去后,把白酒一饮而尽,大吼一声,:“出发。”

    辕门处,一排红衣大炮,立即鸣炮三声。

    河西守御千户所当先出营。这次出关巡边,是奉旨出关。所以,真正的官方部队,就是这一支。其他的都是杨凡的私兵。

    所以必须他们打头阵。这才符合奉旨巡边的意思。

    守御千户所之后,是兴禾团练、家丁团。杨凡的指挥机关和亲兵营走在中间。然后是炮兵营、机枪营、工兵营、掷弹兵营等。辎重团和三个辅兵团在后面跟着。旁边的滦河里,十条蒸汽船也早已生火,开始小功率的发动机器,跟顺着大部队逆流而上。

    当然行军,杨凡是不会亲自骑马跟着的。他参加完了仪式,就和小娘皮、林月如上了一条船。

    这条船是蒸汽船后面的一条拖船。不是用来装载物资,而是装修的非常好的一条客船。

    杨凡等人上船后,林月如和涂山月上来给杨凡解去甲胃,换上居家服。她俩也三下五除二的脱去甲胃。

    穿着甲胃行军,那种感觉实在是不舒服。

    “老爷,咱们要七天才能到多伦。这一路上,怎么安排。”涂山月问道。

    “这个不用咱们操心。中军的参谋们都安排好了,你就安心在船上待着吧,有事,他们会上船请示的。”杨凡懒洋洋的坐在地板上,靠着靠垫。

    “老爷,刚收到情报,建奴插手多伦的事情了。斥候截获了哈喇沁的信使。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派军队来支援蒙古人。”

    “我们不管他们,就是一路直奔多伦而去。这一路上谁阻止我们,我们就踩平他们。”杨凡挥了挥手,说道。

494、草原宿营

    杨凡没事的时候是非常懒的,今天忙活完了出兵仪式,感觉很累。这时候是一点都不想动了。

    靠着坐垫和靠垫葛优瘫在哪里。夫人们对老爷这副疲懒的样子,早就见怪不怪了。

    杨凡的穿着里衣,非常的宽松惬意。

    杨凡发现,古代的居家服比现代的睡衣还舒服,而且是真丝的,穿着非常的亲肤透气。

    小娘皮和林月如也换上了,出发前,从瑶光那里弄来的现代睡裙,还在镜子面前美滋滋的照照。

    “老爷,好看吗”小娘皮腻声说道。

    她穿着一套紫色的吊带睡裙,林月如穿着一套粉色的。

    “好看,老婆大人最好看了。”杨凡懒洋洋的说道。

    小娘皮和林月如一左一右的钻进他怀里,趴在他胸口,小娘皮撒娇道:“老爷,都成亲这么久了,我俩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啊。要不我俩找个郎中看看吧。喝点汤药试试。”

    杨凡无奈的摇摇头,说道:“你们整天胡思乱想什么,成亲才几个月,还没有半年呢,没有孩子还不是很正常。再说了,又不是你们的问题。”

    二女立刻抓住了重点,不是她俩的原因。

    两人狐疑的互相看看,难道是老爷的问题。

    杨凡一看她俩,就知道她俩心里想什么。

    苦笑着说道:“也不是老爷我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两人一起追问道。

    这个年代子嗣可是头等大事,由不得两人不紧张。

    杨凡有些郁闷了,自己今年才十九岁,才成年好不好。

    这么早就当爸爸,心里还没有做好准备。

    再说了,新婚燕尔的,还没有充分享受够呢,现在就生个孩子出来,他也有点不太愿意。

    不过考虑到,她俩整天想着这个事情,也挺煎熬的。

    于是说道:“你们看到我每天打坐了吗。其实那是修炼一种气功,呃,就相当于大明的导引之术。”

    “老爷,您是道家的弟子吗,为什么修习导引术。”林月如好奇的问道。这个时代,导引术是道家的秘传。

    但是,随即她想起来了,第一次见到杨凡时,是在遵化的一个客栈里。

    那里是东厂的暗桩,当时涂山墉大人宴请杨凡,自己也在场。

    当时涂山墉问杨凡的出身来历。杨凡说过,他的老师叫做逍遥子。涂山墉还问,尊师是道门的那一派来着。

    “我想起来了,老爷的师傅叫做逍遥子,应该是道家的高人。”小娘皮也想起来了。“老爷,你不会抛下我们跑去修仙吧。”

    小娘皮立刻警觉起来,要是杨凡敢学那个张邋遢,抛妻弃子跑到终南山里去修道求仙。就揍死他。看他还敢不敢脑子发热。

    杨凡看到小娘皮眉毛都竖起来了,顿时有些感觉不妙。连忙解释道:

    “其实你俩不用多想,这套功夫时强身健体的,我才不会没了脑子跑去修仙什么的。”

    “这套功夫,早期需要炼精化气。所以大成之前,是不会有子嗣的。只要气脉全部打通,功夫大成,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所以,你俩把心放在肚子里,不要老想这个事情。再说你们年纪也不大,怎么也得二十岁以后在生孩子才好。太早了,对你们的身体也不好。”

    “你俩还小呢,开开心心的玩几年,在生孩子不迟。有了孩子,就不能像现在这么自由了。”

    杨凡好一番哄,两人这才又开心起来。

    船开的很慢,主要是为了和大军的行军保持一致。中午大军休息时,停船。下午,大军开拔时,再度继续起锚出发。

    一连三天,大军行军顺利,已经深入草原,一直没有碰到蒙古人。

    参谋们反倒有些紧张,不知道蒙古人在搞什么玄虚。

    一直没有敌情反倒让,他们紧张起来。

    三百人的斥候大队,三班倒,每隔八小时就放出去三分之一。全都是一人三马,五个人一队。远远的侦察大军周围的敌情。

    第四天中午,杨凡决定不走了,就地扎营。

    传令下去,今天不走了,让大家好好休息以下,明早再继续出发。

    同时,也开始加大搜索范围,大面积的侦察敌情。先搞清楚蒙古人的部署情况再说。毕竟离多伦也不远了。

    自己大张旗鼓的出塞,蒙古人的细作早就把消息传回去了。他们估计知道自己的实力强横。他们也在寻找预定决战的阵地。

    这里是草原,他们的主场,他们必然后选择对他们有利地形,和杨凡的主力决战。

    现在,行军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离决战越来越近了。

    这一路跋涉,步兵全靠步行,还是挺辛苦的。好在现在天还不冷,士兵都穿着解放鞋胶鞋,比较轻松,要是天气冷了,换上翻毛皮鞋甚至皮靴,就比较沉重了。

    杨凡觉得也不能一味的赶路,也要适当的保持体力。蒙古人是不可能不来阻击的。精疲力尽是没法作战的。

    很快宿营地找好了。河边的一块小高地。

    最高点大概比周围高出二十多米。是一块小丘陵。

    这里有一个很宽大的湖泊,正好可以把六十条船都停泊进去。要不然在河上好长的一大段,也不利于防守。

    守御千户所的3600兵力,正好和杨凡的团级兵力一致。被称为车营团。此时宿营。车营团把偏厢车在岸上,三面围起来,作为屏障。

    车营的停车方法和大明的不一样。大明都是侧面对外,车辕和车尾用钢钩相连。

    而车营是车尾对外。车和车之间有五米左右的距离,用车载的钢板和支架做成类似现代工地围墙的效果,用来防御。

    好处是,不用把驮马卸下来。需要走时,随时可以走。毕竟把马卸下来,从新套上需要很多时间。

    马匹都是站着睡觉的,而杨凡的马车都是四轮马车,马匹并不承重。所以不用宿营时卸下马匹。只要喂饱了饲料和水就可以。

    侧面对外首尾相连的方法,就必须把马匹卸下来,不然,马匹会受到敌人的攻击。

    而且,两轮马车,马匹承重,不卸下来马匹休息不好。第二天就没有体力了。

    杨凡的车营,车尾对外,车尾安装的500斤的铜发熕炮也对着外面。这种比较重的火炮在车的侧面发射后坐力大,容易损坏车辆结构。

    车营扎好营后,从外面看去,就像一个蓝色的城墙。矗立在草原上。钢板高度三米,没有工具根本爬不过去。

    而且开有射击孔,可以施放火铳,发射弓弩。也有简易的大门和小门。既可以单个人进出,也可以大规模的骑兵进出。

    围墙后面,每隔五十米有钢管组装的望楼,用于瞭望和当做箭塔。

    其他部队全部在围墙内分区域宿营。非常的安全。

    按照操典和条例,宿营有完善的规定,每隔营区都是封闭的,禁止没有命令乱走。出入门禁有每天一变的口令。营区内都挖好厕所,还打了压水井。便于洗漱和饮水做饭。

    这种压水井非常方便,用钢管打下去很快就弄好。走时,把钢管抽出来带走就行。

    杨凡觉得地下水比河水安全,微生物少,而且蒙古人有向水源地投死去牲畜的恶习。很多军队就是被蒙古人的细菌战打垮的。所以还是打井用地下水比较安全。

    这里紧邻河边,正常情况,到河里取水也容易。

    物资都装在船上,极大的减少了部队负担。其他部队都是带三天的应急口粮和三个基数弹药。

    但如果向草原深处开拔,运输团的七吨载重,四轮大篷车就是运输主力。

    杨凡的牛皮金帐,就扎营在最高处,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周围很远的地方。便于杨凡指挥。

    晚上,杨凡带着两位夫人,入住在大帐里。亲兵营驻扎在四周。

    杨凡打算在这里等待蒙古人来决战。这里作为预设阵地对杨凡有利。如果蒙古人不来,那就继续行军。给蒙古人增加压力。

495、草原宿营二

    天黑了,大营里到处都是篝火,士兵们以小队为单位,开火做饭。大家围着篝火,用刺刀挑着馕饼烤热。每人一个午餐肉罐头。

    这玩意儿杨凡从来不吃,都吃腻了。可是林月如和小娘皮喜欢吃。她俩觉得很好吃。

    杨凡想了想还是没有告诉她们,这里面都是动物内脏和淀粉,味道都是香料加出来的。彻彻底底的垃圾食品。

    关键是香料这个年代可是好东西,根本和她们没法说。

    除了馕饼和午餐肉罐头,还有一大锅的蔬菜汤。都是用大锅加满水,倒进去一袋子脱水蔬菜,在扔进去浓汤宝之类的汤料。加上油盐、胡椒粉之类的调料。

    这些脱水蔬菜都是传送过来的,现代冷冻脱水蔬菜,只要一加水泡,立刻就会恢复如初,颜色、口感、味道都还原的非常好。营养也保留的很充分。

    士兵们非常喜欢喝蔬菜汤,这个年代蔬菜可是分季节的。杨凡的兵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的吃。都是脱水蔬菜。

    每个小队每天还有一斤辣椒油的配给,这是官兵们的最爱,现在草原上已经开始冷了,汤里加了辣椒油,浑身暖呵呵的。

    辣椒油可是杨凡的体系独有的,毕竟现在辣椒还在美洲呢。

    杨凡种植辣椒的农场,都是用高墙封闭的。收获后去籽,然后用现代最便宜的棕榈油,炸成一斤装的,一马口铁小桶的辣椒油出售。

    这可是独家垄断生意,超市里出售,一小桶要一两银子呢。

    肉食除了罐头,还有船上的腊肉。毕竟没有冷藏设备,不好保存鲜肉。

    虽然没有鲜肉吃。但是,肉食上还有五十斤一铁桶的猪头肉熟食。这个和罐头类似,也是保质期6个月的。

    杨凡现在已经投产了马口铁,开始大规模生产马口铁。

    有了马口铁,罐头工业就可以发展起来了。

    马口铁不是什么高技术,就是铁皮镀锡工艺。

    马口铁起源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内)。该地自古就盛产金属,工艺先进,且懂得利用水力从事机器制造,从14世纪起就开始生产马口铁。

    现在是明末大饥荒时期,未来二十年内情况都不会有太大缓解。能够长期保存和运输的食物,就显得及其重要。

    现在陆地上气候不好,粮食产量断崖式下跌。

    但是海洋没有受到影响,这个年代也没有后世的那种,每年几千万吨的拖网渔船捕捞。

    海里面的鱼类资源多的是,黄海甚至偶尔还有鲸鱼出没,东海更是渔场遍地都是。

    现在有了蒸汽机,发展远洋捕捞就不是难题了。拖网渔船没有什么难度。关键就是渔获很难保存,死鱼一天就臭了。

    尤其是深海鱼类,出水就死,很快腐烂变质。

    所以必须马上加工,清楚内脏,加盐保存。上岸就运进罐头工厂,做成马口铁罐头。

    高温灭菌后,不同的罐头可以保质期半年到两年的时间。这样子就能长途运输到大明的内地。可以极大的缓解食物短缺的问题。

    杨凡的猪头、猪蹄、下水、肥肉都是从国外收购的,国外这些东西便宜的很,花不了几个钱的。

    但倒了大明这些都是好东西,直接被杨凡都做成马口铁罐头,五十斤一桶。打开就可以吃。

    如今的军需品,有好多脱骨的,大桶猪头肉罐头,猪蹄罐头,还有下水罐头等。

    肥肉炼成荤油作为桶装军需品,也同时直接把地下冰库冷冻的肥肉,在超市里出售,补充京城和领地上的油脂不足。

    现在北塘船厂在忙着造飞剪船和战船,没时间弄渔船,所以现在没有大量的海鱼罐头供应。不过不远的将来,海鱼罐头一定会上市的。

    不过平时,是不会给官兵们吃肉食的,出征毕竟要细水长流,节约使用给养。

    毕竟草原上没处打草谷去。

    一般只有每三天的中午加餐,才会每人发二两猪头肉,一两白酒。

    平时,就是每天晚餐,一人有一小盒午餐肉。用来保证足够的热量,午餐肉这种垃圾食品,热量非常高。

    晚上,吃完了饭。炊事班还会用大锅烧水,扔进去一大块茶饼子,煮茶。提供茶水可以用来补充维生素。

    杨凡的军队供水有力,有专门的炊事车,烧水做饭非常方便。使用蜂窝煤作燃料,火力持久,燃烧时间长。基本上24小时不灭火,平时封着,用时用风车迅速把火吹旺。

    蜂窝煤耐烧,用不了太多。而且船队里,专门有一条船拉的都是蜂窝煤,烧水,做饭都很方便。

    蒸汽船往返多伦和遵化也就两天时间,随时可以运输,所以可以放开了用。

    甚至每个人睡觉前,都能有一小盆热水泡一下脚。如果脚上走出了水泡,还可以处理一下,以免影响明天的行军。

    此时,牛皮金帐里,放着一张小炕桌,杨凡坐在北侧,东侧是小娘皮,西侧是林月如。古代东侧为尊,所以小娘皮要做东边,这个可是马虎不得的。古代规矩,等级是很森严的。

    杨凡和小娘皮、林月如晚饭吃的是酸菜、白肉、血肠火锅。杨凡很喜欢喝鲜美的酸菜汤。配上发面小糖饼,就是他的最爱。

    如果把蒸好的粘豆包拍扁,用油煎成的两面金黄的小饼,配着这个吃,也很美味。

    “老爷,这个酸菜好像是建奴那边的吃法。”小娘皮一边小口的畷饮着酸菜汤,一边说道。

    “嗯,是的,这种酸菜是辽东酸菜,和南方的泡菜是不同的。这个酸菜,加水,和煮好切片的五花肉一起煮,简直是绝配,超级好吃的。”杨凡一边喝汤一边说道。

    这时候,侍女们把刚出锅,切好的血肠,放在了火锅上。然后在在一边用火烤干辣椒。把烤的酥脆的干辣椒,用两手一搓,就变成了粉末落进了汤里。

    这是杨凡最喜欢的吃法,血肠一定要嫩嫩的,才口感最好。再加上烤风干红辣椒粉,绝对美滋滋。

    小娘皮和林月如喝的,鼻尖都冒汗了。水煮过切片在烩在酸菜汤里的五花肉,一点都不腻的,超级好吃。

    三人正吃的浑身冒汗。

    这个时候,张疙瘩走了进来。说道:“老爷,有蒙古人的消息了。蒙古人正在大军集结,向着我们开过来,他们准备围城打援。”

    三人听到军情后,都放下了碗。杨凡问道:“他们集结了多少人。有建奴的消息吗。”

    “回老爷话,蒙古人留下两万多骑兵围城,其余的五万人都奔着我们来了。估计明天上午就能到这里。建奴,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杨凡思趁着,布颜阿海给皇太极的信里说,请派至少五千精兵来支援他们,不知道皇太极会派多少人来。

    不过杨凡不担心,这次自己倾巢出动,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就算进攻兵力不足,防守也是绰绰有余的。

    别的不说自己在这里和他们耗上一个月就能耗死他们。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今晚好好休息,注意戒备,明天早上加餐,准备迎战。”

496、接战

    “老爷,建奴的战斗力,可比蒙古人高多了,他们装备的甲胃也精良。您可不能轻敌,要防止我们和蒙古人打的精疲力尽,他们突然出现在战场上捡便宜。”林月如说道。

    “本次出关,是我们第一次出塞作战,一切当以谨慎为先,不可浪战。咱们结呆寨,打硬仗。以阵地战为主,同时结合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有战机,就用手里的八千骑兵杀出去。没有机会就固守在这里。”杨凡缓慢说道。

    林月如和涂山月都点头称是,老爷有这份不骄不躁的心性,她俩就放心了。

    现在,自己这一方依托水运,后勤非常有保障,长期打下去也不是问题,没有必要冒险。

    涂山月说道:“老爷的策略高明,我们先不要犯错,不给敌人机会,再找战胜敌人的机会。”

    很快敌情下达,杨凡随即发布一条条的部署和命令。

    两个骑兵团各3600人,外加杨凡的亲兵营500人。以及跟随来草原的侍从学生兵三百人,一共八千骑兵,在营地中心广场待命。

    三百学生兵是兴禾书院的军事学院学生。

    杨凡已经开始着手培养正规军校生了。

    现在他的将领都是家丁出身,将来早晚要正规化和现代化。一支热兵器军队必然需要一群有文化,有技术的高素质军官。

    杨凡培养他们的方式,除了书本学习,演习训练,就是带着他们上战场,只有经历过战争,才能真正学会战争。

    营地里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和蒙古人大干一场。长时间的思想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没有一个人是退缩的,全部都想在这场战争中建功立业。

    现在,他们的家人,已经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问题。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社会地位,就只能靠学习科学知识成为知识分子,学习工农业技术成为技术人员,或者当兵去建立军功。

    随着杨凡的命令下达,三个民兵团分散到三面防御墙,配合车营防守。其他部队驻扎在营地内部,等待命令出击。

    赵水根是第一批被招进团练的老兵,并且在乱石滩一战立下功劳。战场上就火线提拔,升为了伙长。

    当初五千多团练,战后就活下来一千多人。现在,这些人几乎全部当了军官。

    经过后来的歼灭江南匪徒作战,进京勤王作战等,部队后续的不断扩编。此时,赵水根已经做到了副营长的职务,也就是副大队长。

    这次征召的民兵团,直接从作战部队里抽调副职来做主官。

    各个部队的副职,都是各个阶层官职的后背力量。把他们直接调到民团中是杨凡设计好的既定策略。不会影响部队的作战。

    这次赵水根直接被任命为民兵一团的团长。这种任命是临时的,战争结束后,民兵解散回到村里,这些军官也会归建回原部队职务。这是对这些副职的一次锻炼。

    让他们第一次在正职的岗位上负责工作,锻炼他们统筹全局的能力。

    这次出发前,爹娘把赵水根叫道身前。

    回顾了当年一家人,饥寒交迫的经历。感谢老爷给的富足、安定生活。嘱咐他一定要奋勇杀敌,不要怕牺牲,要是他回不来了,家里也一定把孙子培养成人。

    当年他母亲都饿得两眼看不见了,要不是他及时的被兴禾团练录取了,估计一家人就填了壕沟了。

    因为机会来之不易,加上他长得高大,身体素质好,人也聪明。他玩命的训练和学习。

    不仅学习军事技术,还玩命学习文化课。加上他早早的就进入了老爷的视野,升迁很快。

    赵水根跟爹娘表示,绝对不给爹娘丢脸。一定要努力作战,为子女们搏一个好前程。

    老爷已经发话了,这次作战立功排名前50的人员,子女会给一个进入兴禾书院军事学院的学院名额。

    现在杨凡体系的人都知道了,进了军校毕业就是军官了,而且是从小旗或者小队长这个级别起步,直接就管着三十几号人呢。

    夜已经深了,赵水根还没睡觉。

    他在坚持着,继续检查他负责的南面这一段墙体的防守。每一项措施,他都事无巨细的仔细落实。尽量不出现任何的纰漏。

    明天开战,南面的墙体一定是敌人的主攻方向,会承受最大的压力。

    赵水根觉得老爷把他放在这里,一定是想锻炼他。

    老爷的路数他们这些老人都熟悉,老爷重不重视你,就看是否把你放到最大难度的岗位上。

    直到他把这段一公里的墙体全部检查完,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睡了。

    第二天,起床号晚了一个时辰响起的时候。帐篷外面,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火头军们半夜就起来了,蒸馒头,炖红烧肉,磨豆浆做豆腐,此时,大豆腐都已经炖好了。米饭也蒸好了。

    热量和蛋白质是这个时代作战最重要的两种营养。没有这两种营养,士兵就没有充沛的体力,就打不好仗。

    士兵们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感觉体力又回来了。

    以小队为单位排队洗漱,然后火头军们就把饭菜用担子挑来了。白米饭,白面馒头,红烧肉,炖豆腐,蔬菜汤,随便吃,管饱。

    额外,按照人头,所有人还有一两白酒。

    适当的饮酒,可以提高士兵的兴奋度,有利于作战。还可以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

    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个时辰,蒙古人终于来了。杨凡在山顶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敌情似乎有出入。来的人很多,似乎远远不止五万多人。

    远处缓慢走来的,既有草原骑兵。也有大量的步行的牧民、奴隶等。

    三面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各种人都有围了上来。

    杨凡叹了口气,他知道,朵颜和哈喇沁都是带着部落赶着牛羊来的。除了战士,还有大量的其他部落民。

    杨凡本来想,打败这些骑兵把他们的部众兼并,来给自己放羊。毕竟没有牧民,他也没法子在草原上稳定下来。

    现在看到蒙古人居然玩全民皆兵,这样极大的增加了敌人的人数,这些普通牧民也会折损不少。对杨凡的计划不利。

    正北方,在大队的骑兵中出来了一些,穿着华丽质孙服的蒙古贵族,杨凡知道,前面的都是诸部的台吉们,后面成群的都是塔布囊们。至于那颜、牧主,都没有资格站在那里。

    看着蒙古人大兵云集,杨凡多少也有些压力,这些都快超过十万人了。这场仗是一次硬仗。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自己集中起来,也省的杨凡到处去找了。如果这个战场上打赢了,杨凡也就一次性把漠南蒙古的问题解决了。

    土默特、哈喇沁、朵颜,一次解决,最后西进,灭了鄂尔多斯人就完成了漠南的统一。进而北进兼并内外喀尔喀蒙古十二部。兼并布里亚特蒙古人。基本就完成了杨凡初期的战略意图。

    这时候,战场上又有变化,一大群,身穿蓝色布面甲的骑兵从蒙古人的后面进入了战场。

    蒙古人纷纷两边散开,让出了通道,看来对这些蓝色铠甲的人非常恭敬。

    看着他们的旗帜,杨凡的眼睛眯了起来。

    “正蓝旗!”

    明日三更

497、正蓝旗

    随着战场上的变化,山丘上的诸位军官都拿起了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

    杨凡现在给营长和以上军官都配上了望远镜。有没有望远镜也是区别杨凡体系高级军官的标志之一。

    远处的蒙古人兵马正在向两侧快速散开。成群结队的穿着蓝色盔甲的骑兵和步兵正汹涌而来。

    这些人,一看就是百战之兵,看着气势远远超过蒙古人。

    这些人全部都穿着蓝色布面甲,带着高高避雷针的铁盔。打的旗帜都是正方形的蓝色旗帜,中间用金线织出金龙。

    看着着甲的骑兵有四千人左右,步兵有六千人左右。还有很多的穿着皮甲或者不着甲的奴隶啊哈,拿着长矛和各种武器。也穿着染成蓝色的袍子。大概有一万五千多人。

    这些人的后面,还有四五千人穿着各种百姓衣服的苦力,在骑兵的皮鞭下,推着四五百辆盾车在后面跟着。

    杨凡冷笑,建奴垂涎漠南蒙古诸部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真下本啊,正蓝旗的旗丁加上奴隶,这都来了小三万人了。

    杨凡仔细向前面的几个高级官员看去。

    只见最前面,一个看着非常凶恶之人骑马走在C位,这人五官棱角凌厉,一脸横肉。看着就是不好惹的样子。

    他的左边是一个五十岁头发花白的老头,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鞋拔子脸,扫把眉,看着好似谁欠他钱似的。

    右边是一个身材高大,体貌身为雄壮的男子。

    看到杨凡在盯着,正蓝旗的几个大人物看。

    林月如说道:“老爷,中间那个长相凶残的,是努尔哈赤第五子,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在他左边那个老人,是给努尔哈赤主持情报工作的头子,额驸李永芳。”

    “李永芳深受努尔哈赤信任,统领一万五千投降的辽东军队。他原来是抚顺卫游击将军,十年前投降努尔哈赤。听说皇太极上台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现在在新朝势力有所下降,有些大不如前了。”

    杨凡点点头,这人看着身上的味道,就像是干特务的,有点东厂那些人的味道。

    “莽古尔泰的右边那人是谁,看着倒是个人物。”杨凡问道。

    涂山月说道:“那个人非同小可,是皇太极的心腹之人,叫做范文程。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大人的后人。他和他的兄长范文倸掌管皇太极的情报机构西堂子。他也来了估计是监视莽古尔泰的。”

    杨凡皱眉说道:“建奴那边,一般叫堂子的,都是萨满的神社吧。”

    杨凡对东北地区有所了解。现代那边出马仙什么的,好像就需要立堂子,供奉一些神灵。

    涂山月说道:“老爷居然知道这些,是的。萨满一直在支持建奴,为他们做情报工作。”

    “另外三人是谁。”杨凡问道。在这些人后面,还有两名将领模样的人。

    林月如顺着杨凡的指示看去,仔细分辨了一下说道:“又矮又胖的那个叫做屯布禄、白面无须的叫做密密、瘦高的叫做爱巴礼。他们三个是正蓝旗的主将,也是莽古尔泰的心腹之人。最后面那几个年轻的,都是莽古尔泰的儿子们。长子迈达礼、次子文顾、三子萨哈良。这些儿子也都是正蓝旗的实权人物。”

    杨凡点点头,说道:“看来皇太极还是真心想收复漠南蒙古诸部啊,正蓝旗可是实力雄厚的大旗啊。”

    杨凡知道正蓝旗的历史沿革。这个旗设立的非常早。

    1601年(万历2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这个黑旗很多人都不知道。就是这个黑旗后来改成了蓝旗。

    1615年改黑为蓝,同时增设镶四旗。

    1601年正蓝旗旗主: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后来努尔哈赤处死弟弟舒尔哈齐。正蓝旗旗主由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继任。

    1616年阿敏改任镶蓝旗旗主,正蓝旗旗主由莽古尔泰接任。

    到现在,莽古尔泰已经掌握正蓝旗十二年了。

    正蓝旗的加入战场,顿时让气氛紧张了起来。

    蒙古人的骑兵来了五万多,又驱使了四五万的部落民来助战。现在加上正蓝旗的一万正兵步骑兵,一万奴隶兵,还有五千民夫推着的盾车,实力一下子就增强了起来。

    蒙古人,战斗力和建奴差很多。

    建奴其实最有战斗力是重步兵,骑兵只有海西四部出来的还算不错,建州的骑兵实际上也就是骑马的重步兵。

    “老爷,你看到盾车了吗,就在后面。”林月如特意指给杨凡看。

    “嗯,看到了,看着还挺结实的。”杨凡撇嘴说道。

    盾车也就是所谓的盾牌车,由民夫或者士兵推着走。车前部的盾为厚木板制成,防护面积很大,宽三米多,高两米多。

    木遁的正面,在上面加上铁皮,又加上牛皮,以抵挡对方的火器。木板两层,每一层的厚度三寸左右。中间用棉被隔开,两头空间灌注沙子。

    “建奴也是有样学样,咱们大明用车营抵抗骑兵。他们就用盾车来抵挡大明的火器和弓弩。”杨凡说道。

    小娘皮叹口气说道:“别管他们是不是学我们的。人家这个东西确实有效果啊。当年沉阳城下的浑河之战,戚家军和石柱土司的白杆兵就是被这玩意打垮的。”

    林月如有些担忧的说道:“老爷,盾车我们的火铳是打不穿的,就是把枪口顶着打,也打不穿。一会打起来,他们用盾车掩护,步兵躲在后面往上冲,咱们有办法吗。”

    杨凡冷笑道:“建奴也够蠢,这么笨重的玩意往咱们的面前推不是找死吗。车营五百辆偏厢车。每一辆车尾都有一门铜发熕炮,射程五百米。用霰弹他们的这个破玩意儿能挡住。用实心五斤球形铅弹,根本挡不住。被击碎的木屑会给后边的步兵造成更大的杀伤。”

    林月如听着眼睛一亮,是啊,这玩意儿这么笨重,走的极慢,估计没到跟前呢,早被射程一里地远的发熕炮打坏了。

498、开战

    “传令下去,全体车营,三个协助防守的民兵团,立即准备战斗。”杨凡大声说道。

    随着军令下达,第一线的车营兵,立刻打开车尾的炮口,把发熕炮推了出来,靠近射击口。

    车厢地板上有滑轨,有彷照军舰上的炮位固定和抵消后座装置。用绳索和滑轮可以在发射后尽快复位。

    炮兵把丝绸药包装进炮膛,然后等进一步的命令。一会要根据敌情来决定,是装入霰弹,还是使用实心球形弹。

    这次来的部队有野战炮兵营,装备的是锻造的三磅炮,这些小型野炮都是三十六倍径的加农炮。杨凡不准备一开始就使用。

    现在的战场形势,非常严峻,敌人很多。火炮发射容易过热。杨凡必须节省使用。对付战场上的的高价值目标,不能一开始对付小喽啰就用。浪费弹药还在其次,主要是怕火炮过热。

    战场上,一旦火炮过热,就不能使用了。必须等待冷却。要不然,药包一放进去,还没等放炮弹,药包就先直接就燃烧了。

    铜炮连续发射过热后,因为热胀冷缩,炮膛会变粗,导致弹托和炮膛结合不紧密而漏气,大大降低射程。

    而三个民兵团,除了铠甲和瑞士长戟,长枪、雁翎刀等装备外,还每人都发了一直九连发的火门枪步枪。现在这种火门枪,已经是杨凡二线部队,地方民兵,治安所的制式装备了。

    民兵们开始给两只枪管装填弹药。备用枪管装好后背在背上,等打完了第一支枪管后,快速更换。

    此时,汗阿海和布颜阿海等人带领着诸位台吉和塔布囊,已经赶来了。他们谄媚的笑着,奉承着莽古尔泰等人。

    杨凡在望远镜里看的非常清楚,心里也是感叹,蒙古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很快,敌人那边就协调好了进攻的安排。

    随着一排排牛角号的吹响。大批的蒙古骑兵冲了上来。

    杨凡在望远镜里看到,莽古尔泰颐指气使的发布命令,简直就是把这些蒙古人当成了自己的下属。而这些蒙古人似乎也不敢得罪他。

    建奴显然是不会自己上的,他们要先让蒙古人来进攻自己的大营。毕竟这样的钢铁之城,建奴也没有见过。不知道虚实,不如先让蒙古人先试探一下。

    这些蒙古骑兵,呼叫着,如同一阵风般席卷而来,看的车营的士兵和民兵团的民兵们手心里都是汗水。毕竟他们都没有上过战场。

    车营就是守御千户所的兵,这些人都是杨凡从流民里招募的,他们就算是官军,但也没打过仗,只是受到了严酷的训练。

    “先不要开炮,这是敌人的试探,等骑兵靠近到三十米左右,用九连发火门枪打他们。”周遇吉大声下令道。

    千户所的兵上阵前,临时按照战时体制改编为车营团,便于统一指挥,周遇吉千户,被任命为临时团长。

    蒙古诸部的骑兵,几十人一群,呼喝着,冲到了五十米的距离,就不再靠近,而是沿着外围跑动。

    这个距离是明军火器的极限距离之外。三眼铳、神枪、虎蹲炮都打不了五十米。虎蹲炮主要使用霰弹,一般用于三十米内。

    这些骑兵看到,明军没有反应,跑了一会,继续靠近。开始向内冲到距离围墙三四十米之间的地方,开始抛射弓箭。

    杨凡的士兵们都穿着铝合金的铠甲,并不怕骑弓的抛射。营地里有些勤杂人员,进出都顶着一块瓦愣钢板,防止被流失伤到。

    汗阿海有些疑惑,这伙明军和多伦城里的不一样吗。为什么他们没有使用钢弩。

    前几天安三溪用钢弩打垮了土默特人,极大的震撼了蒙古诸部台吉。

    钢弩因为产量的原因,都给安三溪送去了,杨凡这边根本就没有装备。杨凡有足够多的燧发枪。

    莽古尔泰轻蔑的对汗阿海说道:“拉斯喜布汗,你把这些明人说的如此的难以对付,在我看来,所有的明人都一样,都是些样子货。你看他们连弓弩都很少,到现在都没有反击。”

    “让他们在靠近一些。试探一下。”汗阿海有些挂不住面子,赶紧下令道。

    牛角号吹起,勒令骑兵们继续靠近。

    骑兵们继续向更加靠近围墙的地方冲去。有部分骑兵已经冲到了围墙外的十几米处。

    周遇吉在一座钢管脚手架搭建的望楼上指挥战斗。他看到骑兵已经进了火门枪的射程,立即下令:“火门枪单发射击。各小队自由射击。”

    这是按照杨凡的操典来操作的。自由射击,就是自己找目标,自己自行决定攻击哪个目标。

    他身后的传令兵,立刻用信号旗,开始用旗语发布命令。

    各个小队长都在随时主意信号旗的发布命令。看到旗语后,立刻下令,“单发自由射击,开火。”

    士兵们都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尽管都躲在钢板的后面。他们看到蒙古骑兵在外面反复的冲进,后退,都有些紧张,恨不得马上开火。

    但是,长期的严酷训练起了作用。他们都被军棍打怕了。没有命令,谁也不敢开枪。

    现在听到了命令,如蒙大赦,立刻打开钢板上的射击口,把枪口伸了出去。

    乎秃正骑马有一次冲向钢板外墙,忽然他看到这些钢板墙体上,似乎多了些东西,他定睛一看,只见钢板上开出来了好多小洞,里面一支支的火枪伸了出来。

    乎秃是草原上的老斥候了,他们这些骑兵就是来试探火力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用少量的骑兵,试探出敌人都有什么武器,大概的性能如何。

    这是堂堂正正的阵地战,不是安三溪的突袭性质作战。蒙古人必然要做大战前的火力侦察。

    他第一时间,就出了一身冷汗。这些明人和多伦城里的人不一样。他们没有装备钢弩,但是他们有火铳。

    他们一个蹬里藏身,就钻到马肚子底下去了。

    几乎与此同时。围墙出一阵爆豆般的枪响。一阵烟雾迷漫,火门枪开始发射了。

    因为军令是自由射击,单发射击。所以每个人都是瞄准了一个目标开开一枪。

    顿时,这些蒙古斥候们被从马上打下来一大片人。

    远处,汗阿海、布颜阿海等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这些明人没有装备安三溪那种可怕的钢弩,看着他们反击的火力,应该是神枪,或者三眼铳单发发射而已。

    这样的话,就可以派遣步兵大规模的进攻了。

490、步兵的冲击

    杨凡知道这是火力侦查。如果枪炮齐鸣,那就中计了。

    杨凡要保留底牌,一点点的露出来。

    整个外墙周围,隔三岔五的就会响起一声枪响。

    蒙古人的斥候,被打死了一片后,立刻开始脱离距离。并且绕着外墙纵马奔跑。毕竟运动的目标不容易被打中。

    外墙三个面,长度都是一千米,每一面都有1200名车营兵负责防守,他们主要是在偏厢车上,操作火炮,同时两车之间的,五米宽度的钢板墙体后也有些士兵。

    在往后一点,还有一个团的民兵待命,3600人的后备兵员。防守是非常严密的。

    马晓武是一个车营的士兵,他抽开钢板上可以横向滑动的小钢板,看着外面。

    他把连发火门枪枪管,从射击口伸出去,枪托抵在肩膀上,一只手拿着火折子。

    平心静气的等待有敌人的斥候过来。

    开战前,小旗已经说了。战后统计军功时,发射弹药命中率是单独的一项奖励。

    所以,要有把握再开枪,不要浪费弹药。

    平时训练打火铳时,都练的快要吐了。经常一天打上百发。他们现在开火都形成了肌肉记忆了。

    教官说,火门枪射程近,初速低,超过九米,弹道就开始下垂了。

    所以,迎面打敌人,如果你要打胸口,瞄准时就要适当的提高枪口。同时根据枪尾部的射表,调整抬高的角度。

    三十米距离上,瞄准脖子,击中胸口的概率比较大。

    如果射击高速机动的敌人,比如骑兵。

    要把枪口打出提前量,瞄准马头,打中骑兵的可能性大。

    这时候,因为没有听到收兵的号角。这些蒙古斥候,只能硬着头皮,在三十米外呼啸着,绕着营地外墙奔驰。继续吸引火力。

    马晓武他们因为大量的训练,现在对付三十到四十米的敌人,也有一半的单发命中率。

    他眯着眼睛,忽然开到一个马头出现在眼前,他毫不犹豫的开了枪。

    火门枪现在用的引线都是高速引线,因为瞄准的时机稍纵即逝,火折子戳上,立刻就烧完,随即开火,时间只有几分之一秒。

    砰!火光和烟雾从枪口喷出。枪托向后一顶,马晓武弓着腰,他早已习惯了开枪时的后坐力。

    乎秃之前蹬里藏身,躲过了第一轮齐射。然后他翻身上马,快速跑出三十米的距离。

    以他的经验看,明朝人的不论是神枪、三眼铳等火器,只要离开三丈距离,就不准了,离开十丈距离,基本就打不上了。

    于是,他再度骑马沿着外圈,在外面纵马奔跑。

    一边向营地内部用骑弓抛射。

    他看不见营地内部的情况,不过这么大的营地,箭失肯定能落到里边。至于能不能射中,他不在意。

    他们的任务就是火力侦察、骚扰明军,给他们增加压力。在弓箭抛射的恐惧下,明人士兵会纷纷开火。

    可是,很快这些斥候就发现,明人的反击稀稀拉拉的。但是,每一声枪响,几乎都有一个骑兵倒下。有的打中了人,有的打中了马。

    此时,他纵马从墙外跑过时,因为速度很快,很多人都开火,但是都落空了,毕竟射击口很小,对付一闪而过的骑兵反应稍慢一点,敌人就冲过去了。

    此时,这一声枪响,他没有在意,他以为,又是马后炮,直接打后面去了。

    可他还没闪念完,就觉得脖子好像被铁锤撞击了一下,他似乎听到了自己颈骨折断的声音。

    眼前一片漆黑,然后他就从马上栽了下去。

    马晓武兴奋的挥了一下拳头,打死一个,开湖了。

    他兴奋的拿出吃饭用的小刀,在枪托上学着其他战友一样,刻出了一横。如果打死五个,自己也能在枪托上刻一个正字了。

    汗阿海和布颜阿海等人,看了一会儿。

    对莽古尔泰说道:“尊敬的和硕贝勒,我看侦察的差不多了。这些车营的明军,主要火器就是火门枪,估计都是神枪和三眼铳那些破烂货,应该可以把斥候撤退回来了。”

    “我看也是,这些明人,也就这点破东西,你们进攻吧。如果打不下来,我再让我的正蓝旗上阵。”莽古尔泰大剌剌的说道。

    蒙古的台吉们都点头称是。

    皇太极能派人来,他们就烧高香了。这说明,他们成功的把建奴拉来对抗林丹汗。而这一次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皇太极对他们居然如此重视。

    派来的居然是四大贝勒之一的三贝勒莽古尔泰。而来的兵马居然是实力强横的正蓝旗。

    自己的问题自然要自己去解决,如果上来就让大金的兵马冲锋陷阵,那就是蹬鼻子上脸了。

    只有自己拿不下,才好请莽古尔泰出马。

    汗阿海看看布颜阿海,布颜阿海点点头。

    此时,苏不地自从上次被突袭后,就一直熘边,凡事都往后面躲。自动把领导位置让给了汗阿海和布颜阿海。

    这两位也很疑惑,不知道朵颜的这个老东西是怎么想的。

    “那就开始吧,冲击这种车城,上骑兵太吃亏,就派武装的五万部落民步行冲击吧。”汗阿海说道。

    他身后的一个那颜,立刻一挥手。蒙古人的队伍里,一队队的部落民举着临时用木头做的盾牌,另一只手里拿着弯刀和长矛,一队队的开出阵列,向着一里地外的车城走去。

    后面有骑兵压阵,一边是监督他们,防止逃跑。另一边也是进攻时,准备抛射弓箭,压制车城的守兵。

    周遇吉看着骚扰的斥候骑兵撤退了。但三面草原上,密密麻麻的,牧民征召兵手持盾牌,围了上来。

    这些人足足有四五万人,看着黑压压的一片。

    三面墙体外面,每一面都有两万人左右,因为后面还有骑兵。

    好在他们没有攻城武器。这里是草原,木材稀少。

    营地的围墙,都是前后两层钢管脚手架子,搭建起来的骨架。前面钢管的外面固定着,刷着蓝色油漆的,三毫米瓦愣钢板。

    脚手架子必须要用前后两层,前后横向连接。不然不牢固。

    “上墙防守,三班倒。”周遇吉大声吼道。

    他身后的旗语士兵立刻传达命令。

    外面的钢板高度三米,在两层脚手架子之间,铺有钢板,高度在一米八左右,这样人站在上面,还有有一米二的墙体可以挡住身体,可以居高临下的打击进攻城墙的敌人。

    这样子,就把外墙分成了上下两层,上层士兵打击爬墙的敌人。下层士兵则打开射击口,在下面用火器开火射击。或者用长枪从射击口向外捅刺。

    一千米外墙上,有二百辆屁股向外的偏厢车,车上有六个人,负责操作发熕炮,和对外射击火铳。

    两车之间的五米钢板墙体则交给民兵团来防守。

    民兵团分成三波,轮流上墙。每一波负责半个时辰,以此来保持体力。守城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工作。

    杨凡兵力足够墙体每一米的宽度,都有上下两个兵来三班倒。

    杨凡在土丘最高处,看着四面黑压压的走来的蒙古步兵,深深的吸了口气。今天把没有战争经验的民兵都放在城墙上防守,还是有些冒险,

    但是,杨凡不怕,毕竟有这么多火炮,还有掷弹兵营的火药助推榴弹,还有手榴弹,他们要是顶不住了,就上去,一阵乱轰,怎么也打退了。

    这个机会很难得,正好锻炼一下这些民兵。

    民兵毕竟是预备役的力量,以后有情况需要扩军,会优先扩招这些上过战场有经验的老兵。

    这时候,蒙古人加快了速度,开始小跑了。

    各个小队的军官都在大声喊:“不要开火,听从命令。统一开火。违令的打军棍。”

    补昨日的一章,今日还有两章。

491、连发火门枪的威力

    辎重团的士兵们,用小推车,把一支支装填好的九连发火门枪的枪管,推到前方。

    十只枪管一捆,竖着在每个士兵的脚下放好。

    一会打起来,前面的士兵只管放枪就好,不用负责装填。后面的士兵会给他们装填。

    马上就要开战了,军号吹响了,这个号声是警告闲杂人等都不允许出来了。

    一会蒙古人冲上来,就会一边前进,一边抛射。乱箭满天飞,营区可没有盖子。万一被流失射中了,就不好了。

    营区内搭建了很多的帐篷。

    这些帐篷都是在现代订购的,都是特制的。

    在帆布外面加了一层防刺面料和防火面料,既不怕弓箭抛射,也不怕火箭放火。

    所以,没事的人,躲在帐篷里非常安全。粮食、物资和牲畜、草料也非常安全。

    蒙古人一片人声嘈杂,乱哄哄的冲了上来。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手持弯刀,有的拿着长短不一的长矛。甚至还有手持五股叉子的。

    看的杨凡直搓牙花子,这玩意不是插草料捆的生产工具吗。蒙古人原来在大明的长期封锁下,已经穷苦潦倒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只能大致分出来不同的部落,一团一团的猥集在一起,大呼小叫的一起冲过来,没有任何的队形和配合。

    杨凡看的直撇嘴,一群乌合之众。

    心里也感叹,太祖和成祖把他们彻底打回了原型。当年成吉思汗的国家军队,早已不复存在。

    那时候,成吉思汗打破了部落的藩篱。以千户为基层单位,千户只对大汗负责。

    而千户为了表示对大汗的效忠,必须把自己最杰出的一个儿子,送到大汗身边加入怯薛军。

    怯薛军既是大汗禁卫军,蒙古国最精锐的军队。他们负责保护大汗,同时也是大汗控制下面千户的人质。

    那个时代,蒙古军队,军令政令统一,作战效率极高,爆发出了令人震惊的战斗力。

    现在草原上,哪里还有国家的军队,都是私人的武装。人们都依附在各自的领主手下,苟延残喘而已。

    林丹汗这个北元末代皇帝,也就是一个大点的部落那颜罢了。

    整个营地,鸦雀无声。

    蒙古人有点奇怪,他们眼看就要冲到墙下了,怎么这些汉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他们不会都吓傻了吧。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

    轰!一声炮响从山顶传来。这是进攻的号角,开火的信号。

    杨凡脚下的这门号炮是最高命令发布的信号。

    瞭望塔上的军官们,立刻站起来,勐吹哨子。

    都!都!都!

    蹲在脚手架上的民兵们,立刻站了起来,持枪向外。

    他们看到,三十米外,秘密麻麻的蒙古人,穿着破烂的皮袍子,扛着简陋的梯子,一脸狰狞的冲来。

    “开火!”各级军官们的吼声,此起彼伏。

    三十米,火门枪的最大有效杀伤射程,这个距离虽然准确性不行,指哪里不打那里,但是杀伤力足够,击穿普通铁甲没有问题。

    蒙古人太密集了,这时候准确性没有必要,只要打出去,不打到天上和地上,基本能击中一个倒霉蛋。

    番茄小说

    因为,现在的火门枪又有了改进。

    发射药制作更加精良,枪管改为平炉钢水锤锻造。解决了过去的问题,枪管很薄,但是性能更强,减轻了重量同时加长了枪管,增加了首发初速。

    这些枪管,都是趁着钢条红软,包裹在钢棍上用水锤不停的敲打,挤出气泡和裂缝,然后反复淬火冷却,增加枪膛的硬度和枪管的韧性后,用镗床膛制出高精度的内管,最后在用水力机械钻孔。

    本来杨凡是要淘汰火门枪的,但考虑到近距离的作战,这种连发枪还是有很大的价值,所以保留了下来,做为给二线部队的制式装备。

    铅弹现在都是软铅包裹着钢制滚珠的穿甲弹。都是冲床出来的,外形非常标准的球体,增加了准确性。

    墙上的士兵们立刻就抓起火门枪开始射击。墙下的士兵们也同样把火门枪从半尺见方的射击口伸出去。

    准备墙上的士兵打完一根枪管后,换装枪管的空隙时,第二轮射击。以便行程连续的火力输出。

    马车的车地盘下面,也趴着两个士兵。

    他们也在用火门枪射击。

    这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车底钻进来。这里必须放置两个士兵。

    此时此刻,在远处的小山丘上,莽古尔泰、汗阿海、布颜阿海、杜棱固英、万丹卫征等人都看到,远处那个蓝色的车城异变突起。

    忽然间一声炮响。

    紧接着,三面墙壁,上下两层,同时喷出了火焰和硝烟。

    一时间密集的火枪射击,几乎把整个墙体照亮,烟雾迅速蔓延,几乎把城墙包裹。

    已经冲到了墙体三十米内的蒙古步兵们,像是割倒的麦子一样,前面基层向前扑倒。后面的被更后面的人推搡着,继续前进。然后又在下一轮的射击中扑倒。

    民兵们第一发,第二发,第三发,还概略瞄准一个人开火。

    但是,之后就不用瞄准了,因为连发枪发射速度快,栗色火药也是黑火药的一种,虽然燃烧均匀性好,但烟雾一点都不少。

    烟雾起来后,前面的能见度迅速减低,很快就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了。今天草原上万里无云,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但是,没有风,火药发射的硝烟,没法快速的被草原上的大风吹散。

    民兵们看不见下面的蒙古人,但是他们知道,下面全是蒙古人,他们平时机械的训练起了作用。他们不管下面的情况,就是不停的发射,很快就打空了一根枪管。

    下面冲锋的都是部落牧民。

    蒙古部落都是大部落下面有小部落,小部落下边有基层部落。这些基层部落就和安三溪他们最早到草原上,征服的那个部落大小差不多。

    因为游牧必须分散在草原上,因为一块草地养不了太多的人。

    那颜带着本部落多则一百多,少则七八十人的壮年男人,一群群的冲上来,快速的被火枪打翻在地。

    一个小部落的那颜,眼看着自己部落的几十个人在火枪下,一个个的倒了下去,眼睛都红了。

492、蒙古大弓手出战

    他大吼着,让下属们加快冲,他知道,火枪装填困难,打完一枪,装填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趁着这个机会冲上去。

    可是让他傻眼的是,对面眼看着的火枪,一发接着一发的打响,完全没有停歇。

    一口气竟然,打出了九发,他都数着呢。

    九发打完,他的部落倒下了五十多人。

    墙上的火枪终于停下来了。

    他刚松一口气。准备让大家加快冲锋。

    墙下面的钢板上忽然再度响起了火枪的声音。

    肉眼可见,一条连绵的火线从左到右,一闪而过。

    然后,火线每隔一秒左右,就再次闪过一次。

    紧接着又是九连发,火线连闪了九次。

    浓重的硝烟,铺天盖地而来,呛得人直咳嗽,眼睛也非常的难受。硝烟里面有大量的刺激性物质。

    车城里边的民兵还好,毕竟是在射击口内发射,烟雾都喷出去了,外面的蒙古人就难受的很了。

    城墙上的民兵是俯射,而这一次下层的民兵是平射。

    这时候蒙古人已经冲到了十米之内,十米内火门枪不论是威力,还是准确度都达到了完美。

    钢芯铅弹在优良发射药的推动下,直接打穿了前面不着甲的部落征召兵,然后再度打进另一个人的体内。

    刚刚从前面死伤枕籍的尸体上,跨过去的蒙古人。

    再度一片片的向前扑倒。

    九发连射后,尸体再度铺满了道路。

    从三十米的距离开始,尸体一层压着一层,血水流成了小溪。

    城下的火枪刚刚停歇,墙上面的火枪再度开火了。

    因为这短暂的时间,已经足够士兵们换好了新的枪管。

    他们把拆下来的枪管直接扔到墙下,然后从地板上捡起一支,装填好的新的枪管,快速装好,然后开火。

    他们根本不用管打空了的枪管,自然有人去捡起来。

    他们拿下去冷却后,再度重新装填。

    他们都带着厚手套,防止被枪管烫伤手。

    下面一捆装好的枪管呢,随便用。直接换枪管,又不怕枪管过热,打完了就换新的。

    这些措施保证了火力的连续性。这比三段击什么的密集的太多了。

    如此密集的发射,产生的烟雾惊人。今天有没有风,硝烟经久不散。

    汗阿海早已看不清前面的车城了。

    因为战场上全部都被烟雾弥漫了,他只看到自己攻城部队的前部,都隐没在烟雾中,整个车城外墙,也在烟雾中。

    火枪的响声,爆豆一样,密集而又连绵不断。

    他忽然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么密集的火枪,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啊。细作说一万八千兵马,和一万民夫,怎么看着不像呢。

    对方要真是火门枪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密集的火力呢。

    “立即用大弓抛射,支援前面的战士。”

    汗阿海一生谨慎,他觉得现在烟雾缭绕之下,看不清前面的情况,还是稳妥些好,用大弓抛射做一下支援。

    蒙古人的大弓大多用桑榆木为体,贴黄牛角或黄羊角。

    箭簇大而阔,长2~4寸(6~12㎝),属于大弓重箭。

    蒙古各个部落中都有练兵场,称之为“投布鲁”,用来日常练习。

    比赛时,蒙古大弓手十六分力的弓拉开的人最多(一分力合今日八斤),但打仗则十分力弓用的最多。毕竟要连续射击,不像比赛就射几支箭。

    至于极限的二十四分力的弓,基本上没几个人能用。

    蒙古人中有一个称号叫做“天下英雄”,就是用来形容能使用二十四分力的强大战士的。

    安三溪就是一个二十四分力的英雄。

    大弓覆盖射击,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对于没有甲胃,或者着链甲、扎甲的敌人杀伤力巨大。

    但是,这种重箭手蒙古人不多,而且这种大弓,马上用不了,必须步行使用。

    现在蒙古衰落了,能用十分力的重箭手数量下降很多,反倒是建奴那边,能用八十斤重型弓箭的特等射手比较多。

    近百磅的拉力,可不是一般人玩得转的。大明边军也就是这个的一半的标准。

    尽管前面蒙古人死伤惨重,但是烟雾缭绕下,后面根本看不到。

    既然看不到前边血流成河的惨状,就没有恐惧。

    他们还在更后面人潮的汹涌下,继续向前冲锋。

    蒙古大弓手们,则弯弓搭箭,对着城墙上的民兵开始抛射。

    因为大弓手人数有限,这次多个部族大集合,才勉强凑出五千人。

    为了有较好的效果,汗阿海把他们全部集中在了北侧的城墙外。

    随着蒙古军官的发令,大批的弓手密集的放箭。

    重箭带着独有的呼啸声,飞上天空。

    杨凡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蒙古人后面的的大弓手在聚集,并向前运动。

    他们都带着比一般骑弓大很多的弓。

    这还是杨凡第一次看到蒙古大弓的真实模样。

    这些弓制作非常的精美,在望远镜下,描金的大弓在蒙古高原强烈的日光下,熠熠生辉。

    杨凡忽然想起来,之前管总说他喜欢射箭,让他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品相好的古代弓箭,帮他弄一套。

    射箭可以减压,不论你心情多么的烦躁,只要你射几十只箭,心情就会好起来。

    而且射箭对胸肺功能有锻炼作用。笔者试过,确实效果不错。英国的诗人拜伦还说过射箭对肾好。

    这个没能证实。肾好啊!那个男人不需要呢。

    这一战后,估计能缴获不少的蒙古人制作精美的弓箭。

    到时候可以用于给大老们送礼。

    现在射箭比较流行,不少大老都喜欢报一个弓箭俱乐部。

    “老爷,这是蒙古大弓手,他们的重箭非常厉害。”林月如提醒道。

    “没事,不用担心,除了火铳,还得是燧发枪或者鸟铳,不然依靠弓弦发射的箭失,根本射不穿铝合金板甲。”杨凡老神在在的说道。

    可惜,杨凡的话刚说完,就被打脸了。

    打的啪啪响。

    那些呼啸而来的重箭,俯冲下来,其中有部分鸣镝,五千只重箭呼啸声非常吓人。

    随后密集的箭失落在北墙上。

    因为偏厢车有木板包钢板的外壳,这些重箭直接就弹开了。

    但是二百辆偏厢车之间,城墙上的民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重箭直接落在他们的铝合金板甲上。

    板甲非常靠谱,没有一块金属板被射穿,但是巨大的动能,把他们从墙上撞了下来,纷纷向后摔倒。

    至少有三四百人从墙上摔下来。一身板甲从一米八的高度摔下来,也够他们受的。

    毕竟墙上的两层钢管脚手架子上铺着钢板,宽度只有一尺多点,勉强站立而已,这下猝不及防,很多人被重箭巨大的动能带了下来。

    杨凡傻眼了,还可以这样。

493、手榴弹伺候一

    林月如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随即被杨凡瞪了一眼。

    北城墙被重箭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大批民兵从墙上掉了下来。

    好多人摔伤了。主要是板甲这东西太硬。城墙下面的人赶紧把他们弄起来,没事的,爬上去继续守城。骨折的抬到帐篷里救治。

    杨凡的战场救护体系非常的完善,那些衣袖上带着红十字袖标的兵就是负责这个的,还有征发的辅兵配合。

    就是这么一混乱的时间,蒙古人终于冲到了城墙下面。开始用他们临时制作的简易木梯搭在墙上,试图爬上去。

    下面也有好多蒙古人用各种长短不一的长矛、腰刀砍砸破坏,试图把钢板弄开,从而钻进去。

    他们上阵前,台吉们已经做了战前蛊惑。

    今年大旱,牛羊都没有贴上秋膘儿,大部分都是过不了冬天的。

    要想一家人,都能活着度过这个冬季,让女人合崽子都能活下去。就只有打开多伦城一条路。

    那个城池里边,汉人收获了足够所有参战的蒙古部落吃三年的粮食。

    另外,那个城市里物资多的令人发指。

    各种铁质,甚至是钢制的工具、农具、各种物资。只要打开这座城市,什么都有了。从衣服到各种家什,统统都有。

    据细作说,那里还储存了十几万斤的美酒,全是烈酒。

    城里还有十几万人口,男人都是壮劳力,会种地,还有上万的工匠。女人都是能生养的年轻女人,足足有几万人。

    蒙古人一个个的站在下面,听着台吉们唾沫飞溅的忽悠着,一个个像是傻了一样,留着口水,一脸的向往。

    此时,所有人都在拼命进攻,尽管,已经在进攻的路上死了太多的人。

    但是,他们的眼睛都红了。死在这里,死在多伦的城墙下,还是被冬天冻死,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打赢了,就有无数的好处。

    赵二虎是守御千户所的一名士兵,他哥哥赵大虎则是老爷的家丁成员。自从他大哥当了家丁,全家的命运都改变了。

    他优先被守御千户所招兵,他弟弟和父母、三个妹妹也分到了五十亩的水田。

    他弟弟赵三虎则在家种地,同时奉养父母。

    三个未成年的妹妹则去了兴禾书院女学上学。大妹妹今年就要毕业了,说是会分配到民政处,做妇女工作。

    民政处是老爷的行政管理机构,在老百姓看来,这不就是当了官吏了吗,虽然这只能算是老爷的家臣,但是,在百姓看来,那也是官啊。

    一个女孩子,世俗眼里的早晚是别人家的人,赔钱货,居然能当官。

    这家事情在当地造成了很大的轰动。震动了很多民间的思想守旧的父母。

    此时,赵二虎在车里,用火铳射击射击口外来回跑动的蒙古人。

    外面已经全是蒙古人了,秘密麻麻的,他们跑动着躲避火铳的射击,他们狂吼乱叫,状若癫狂,拿着各种兵器拼命破坏车城的外墙。

    赵二虎他们一个伍在车上防守,车营每一辆车就是一个伍的编制。

    他们这个偏厢车和大明的其他偏厢车是不一样的,大明的偏厢车都是两轮的,作为城墙使用时,要用支架把前后支撑起来,这样车体才会水平的稳定。

    所以这些车都是横着放置,首尾连接的。

    杨凡的偏厢车是四轮重型马车,用重型挽马拖曳。

    都是屁股向外的。

    这些车,都是用水曲柳硬木做车身板材,底盘和轮毂,车轴都是钢制的,还使用有轴承。轮胎用的是现代传送过来的废旧翻新轮胎。

    这种车车轴使用轴承,摩擦力小,拖曳省力。

    这种车和载重7吨的大篷车是一类车。只不过,这些偏厢车不需要载重货物,把载重量分出一半,用来加强了装甲。

    饭团看书

    车体外部覆盖着三毫米的淬火硬化钢制装甲板。钢板都是用铆钉固定的,非常牢靠。

    三毫米厚度的钢板非常结实,用斧子砍不开。

    现代的防盗门,越做越差,很少有三毫米厚度的钢板了。老式的防盗门很多都用的三毫米钢板,这个厚度,用斧子砍都砍不动,很难暴力破坏。

    赵二虎从车尾向外看去,外面全是蒙古人。

    一个个的面目狰狞,疯狂的呼喊着,嘴角还有白沫子。看着跟疯了一样。

    因为没有开炮命令,不能开炮。射击口放下了铁栅栏,蒙古人钻不进来。

    他们正试图用长矛往车里捅刺。

    车组成员一个伍,也就是五个人,此时,一个在车顶上,防止他们爬上来。两个在车里负责操炮。还有两个在车底下趴着,防止蒙古人从车底下爬进来。

    赵二虎和伍长章宁用九连发的火门枪反击。

    他们身上都穿着防刺服,防刺服里重要部位都插有钢板。

    因为炮手要在狭窄空间操炮,所以不能穿不灵活的板甲。他们只能装备防刺服和防弹衣。

    一支支枪管打空了,直接扔出车去,辅兵们会把新装好的枪管抱进来。

    车尾的外面至少有七八个人被打死了,但是,蒙古人还在疯狂的攀爬和试图破坏车体。

    赵良人蹲在车顶上,把瑞士戟抡圆了,用斧头勐砍下面往上爬的蒙古人。这些人连头盔都没有,一砍一个准。

    无数的箭失射向他,他的板甲叮冬乱响,但是,没有箭失穿透。

    “伍长,为什么,上面不让开炮啊。”赵二虎焦急的问道。

    “我怎么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命令就不能开炮。”

    伍长对着射击口,再次打空了枪管。两个蒙古人被打成筛子。

    这时候,又有一个蒙古老头,趁着火门枪打空了枪管,里边换枪管的机会,突然站起来,用手里的短矛往射击口里刺杀。

    赵二虎气的破口大骂,老杂毛,还挺奸诈。

    他开火时,他藏到射击口旁边。

    等子弹打空了,他闪过来向射击口里刺长矛。

    长矛一下子刺中了赵二虎的胸口,胸口一阵剧痛。

    赵二虎疼的眼前发黑,一松手,长矛被老杂毛又给拽了出去。

494、手榴弹伺候二

    虽然那里在防刺服中插了钢板。其实没事。

    但是,刚才的惊险,还是吓得他心肝一阵揪紧。

    但是那一阵剧烈的疼痛,还是让赵二虎感觉好像是肋骨断了。

    刚才他反手就抓住了长矛,使劲的往里拽。

    那个奸诈的老杂毛,顺着他一桶,长矛扎的他七荤八素的,差点没倒下去。

    那个老头头发都花白了,力气却是不小。

    自然不肯失去他唯一的武器。

    草原上缺铁,这把短矛很可能是他家里唯一的铁器。

    他拼命的往回拽。赵二虎吃痛一松手,老头一下子向后仰天摔倒了。老胳膊老腿的,一时间躺在地上,没爬起来。

    爬在车底的陈黎、陈易兄弟,看到一双腿在眼前晃动,搞得他俩没法向外射击,于是用刀向着腿砍去。

    老头惨叫一声,爬着转过身来,他才发现,车底下原来还有两个明人。

    他还没来的及用短矛捅刺。

    紧接着长戟刺来,直接扎在他脖子上,长戟矛头从脖子刺了进去,直接扎到胸腔,直接把他刺了个透心凉。

    他抽搐了一下,不动了。

    这时候,车营中心的高地上,一阵军号声嘹亮的响起。在人喊马嘶的战场上,军号声,却让每个人都听清了。

    士兵们立刻大喜,这是使用手榴弹的信号。

    墙体上,舞着长戟和爬墙的蒙古人大战的士兵们,立刻蹲了下去。墙体下面射击的士兵立刻封闭了射击口。

    紧接着,墙后面辅兵们,打开一箱箱的手榴弹。拧开木柄手榴弹的后盖。把引线套在手指上,抡圆了胳膊向城外扔去。

    城外和城墙上士兵们激烈格斗的蒙古人愣了一下。

    城墙上的明人都穿着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精良铠甲,他们的武器很难给这些明人造成伤害。

    反倒是居高临下的明人给他们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他们正焦急的拼杀着,忽然看到对手都消失在了视野里,就连城下的明人火枪手也不再开火了,甚至射击口都封闭了。

    他们正在已发愣,就看到无数的黑点从墙体的后面飞了出来。

    奥噶看到一个铁疙瘩带着一个木柄,落了下来,他本能的伸手接住了,拿起来看看这是什么玩意儿,这东西是一个黑色的铸铁圆柱体,下面带着半尺长的木柄,尾部还在呲呲的冒着青烟。

    他虽然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但是心里却感觉警铃大作,于是他又把这玩意扔了出去。

    手榴弹这一次还没落地,就在空中爆炸了。

    轰隆一声巨响。

    硝烟和火焰炸开,这声巨响惊动了战场上的所有人。所有人都看到了半空中炸开的这朵烟花。

    现在扔出去的都是防御性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装药多,有大量破片。因为守军有墙体掩护,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不像进攻性手榴弹,进攻一方没有战壕保护,怕伤到自己,手榴弹没有破片全靠冲击波。威力小得多。

    这种手榴弹装药足足200克还有100克的破片。在空中炸开后密集的破片,横扫周围半径十米的范围。

    一团火焰和黑烟,然后,地上一大片人被弹片横扫。

    一时间,爆炸下面的人,全部都是头部被弹片击中倒地,靠近爆炸中心的人,被炸得肢体横飞。

    密集的弹片甚至打在墙体的钢板上,像是下雨一样,霹雳巴拉的乱响。

    士兵们隐藏在墙后面都双手捂着耳朵处头盔的开孔。

    紧接着,一个接着一个的防御性重型手榴弹炸开。无数的人被炸的原地飞起。破碎的肢体和武器一起乱飞。

    硝烟和尘土漫天飞舞。这是一场血与火的盛宴。

    本来已经下马,坐在一把交椅上观战的莽古尔泰,看到整个车城的三面无数的火焰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以及被炸的血肉横飞的蒙古人,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有这么大的威力。”

    汗阿海和布颜阿海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这是手榴弹第一次,在他们面前使用。尽管之前陈曦的坐船在河里,被蒙古人围攻时,短暂使用过。但是蒙古的台吉们不是很好理解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一次,还是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手榴弹的威力。

    “万人敌,这是万人敌啊!”莽古尔泰惊恐的大声说道。

    当年,宁远之战时,袁崇焕的守军就用过这玩意儿,给当时进攻的建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为了破城,,建奴的工兵在城下土工作业,开挖洞穴,准备放入火药爆破。

    明军把爆炸物加上火药,用棉被卷起来困扎,点上火,扔下城去。

    转瞬间,沾满了火药的棉被开始剧烈燃烧,开始四处飘散,漂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只要沾上,就会陷入火海,即使就地翻滚,也毫无作用。

    还有的直接爆炸,数十斤的火药密封在坛子里,直接炸成无数的碎片。极大的杀伤了建奴。

    城上又泼下大量的火油和沾有火油的刨花木屑。

    当时数九隆冬,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伴随着恐怖的大炮轰鸣声,一道火海包围了宁远城,把无数的后金军送入了地狱,冲到城下的建奴,几乎全军覆没。

    莽古尔泰脸色几次变换,当年他的父汗就是在宁远城下受了重伤,最后一直没有痊愈,最终去世。

    没想到事隔多年,在草原上又见到了万人敌,而且威力已经进化到了这般强大。

    远远的看着,成片的人被炸飞。

    这时候草原上的气象变了,本来无风的天气开始起风了,草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很快风力达到了五级。

    战场上的硝烟被吹散,整个战场完全暴露出来。

    车城四面,宛如修罗地狱,遍地的死尸和残肢断臂。地面几乎被鲜血染红,土壤都吃饱了血液,黏黏湖湖的。

    这一下子所有的蒙古人都看清了自己的周围情况,随着手榴弹的不断飞出,,他们抱着脑袋惊恐的尖叫,四处乱跑。试图躲避。

    但是密集投掷出来的手榴弹,根本没法躲避,这是面杀伤武器。

    蒙古人的承受达到了极限,他们掉头就跑,后面压阵的骑士,挥刀砍杀也没有用处。这些人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他们没有跑回出发地。而是四散奔逃。

    汗阿海和布颜阿海,眼巴巴的看着,这些人四散而去,转眼逃去无踪,自行离开了战场。

    这些人都是部落里的男丁,不是专业战士,他们尽管很愤怒他们逃跑,但是也没有派人去强迫他们。

    毕竟还有五万多的正规部队,下面要准备继续进攻,就当是火力侦察了。

    “用盾车吧,你们的人都下马,跟在盾车的后面。万人敌爆炸的碎片,盾车可以挡住,火枪的射击,盾车也可以挡住。”

    台吉们听说,莽古尔泰出动盾车,顿时都兴奋起来。他们都看到了,正蓝旗带来的这些重型装备,纷纷磨拳擦掌准备下一步的进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000/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所写的《明末钢铁大亨》为转载作品,明末钢铁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钢铁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钢铁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钢铁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钢铁大亨介绍:
穿越明末蓟镇遵化古城,接收一家冶铁坊。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明末钢铁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钢铁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