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572、发愁的皇太极

    遵化城破已经四天了,到现在为止工业区还是没有打进去。

    明明知道那里面都是钢锭,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杨凡限制钢铁输入辽东地区。他们想弄到好钢材太难了。他们想有更好的铠甲,更锋利的武器。就连皇太极现在射猎都喜欢用平炉钢打造的箭头。

    可是,杨凡不卖给他们,甚至宁可卖给林丹汗,也不卖给他们。去年林丹汗就买走了五百吨平炉钢。把皇太极羡慕的不行。整个八旗,只有多尔衮不知道在哪里找到的走私驼队,弄到了些平炉钢。其他人只有眼馋的份儿。

    这半年来,本来已经被搞得半死不活的两白旗,因为有了好钢,他们的武器上了一个台阶。实力明显恢复了不少。这也上皇太极心生警惕,但是,现在他又离不开两白旗的支持。

    八旗弄到少量的平炉钢,都是关宁军偷偷走私的。但是这样风险也很大。一个是漠南的热河省有很多马匪,他们会袭击商队。另一个就是从北塘口出来的小型飞剪船炮艇,会攻击沿海走私的商船。

    这些飞剪船炮艇排水量只有四百八十多吨,在前后甲板上各安装一门可以旋转的36磅重炮。两侧船舷炮窗各安装九门12磅炮。这些炮艇都是三桅杆快速帆船,还安装了蒸汽机。

    这种炮艇已经定型,称为近海级巡防炮艇。定员一百五十人。今后大明的大陆的近海巡逻将主要依靠这种炮艇。杨凡计划第一批建造三十艘。用大明的县来命名。

    这种船在此时已经是非常大的海船了。一料换算0.325吨排水量。这种炮艇大概1500料左右。不算小船了。这个年代远洋货船一般都在2000料左右。载员大概200人。

    (日)大庭修“明清的中国商船画卷”论文里,列有十一艘明清时中国到日本商船的尺度,这些船包括所谓南京船、宁波船、福州造、南京发船、台湾船、广东船、福州造广东发船、广南船、厦门船、暹逻船、哈吧发船等。

    暹逻船料最大,约为4000料,其余八艘在1000至2000料之间,此八艘之平均料值为1310料。

    明清时,无论官船“封舟”或私人商船,没有超过5000料者。官船大都近4000料,商船大都在2000料以下。也就是官船不超过1800吨,多数只有1300吨左右。商船都在700吨以下。

    至于大明战舰,虽然也用料来标识,但是情况和商船、官船这种运输为主的船舶差距比较大。因为料是一种容积单位。不是排水量。前文笔者详细论述过,战船和商船的区别。

    风帆时代,战舰和商船最大的区别在于,船体的使用的材料不同。商船用的都是一般的木材。而战舰都用特等的硬木,不仅坚固,耐腐蚀,重量也大。而且,商船船壁板材比较薄,一般也就两三寸的厚度。船龙骨也比较小些,纤细些。

    而战舰的龙骨和肋骨粗大异常,肋骨更是一尺距离就有一根,船壁板的厚度不是寸,而是尺。壁板厚度一尺,一尺半,甚至有两尺的。这是个木船的时代,装甲自然也是木材。

    这个时代最好的木质装甲,是缅甸产的柚木。其次是东北的柞树,就是用来生木耳的那种柞木。其实就是西方的橡木。

    所以商船是打不过战舰的,船体为了降低成本太薄了,一炮一个窟窿。

    这导致了,战舰同样的料数,但是排水量明显变小了。因为空间小了。木材用的太多了。

    明朝中叶的两本造船名着《南船记》及《龙江船厂志》都列了400料战座船之详细尺寸及船图。该船的排水量约为260公吨。

    这些炮艇目前已经服役十艘,在渤海和黄海上四处抓捕走私船。这导致,江南士绅通过合法渠道购入的平炉钢,企图藏在其他合法货物

    中运输去辽东,被查获的比例十分高。

    目前也就关宁军靠着战舰走私和边军骑兵伪装驼队走私,能少量的给建奴输送一些钢材。这点钢材根本不够用的。而且皇太极想发展生产,改变目前不能自给自足的严峻局面。需要大量的钢铁来打制生产工具和农具。

    现在到了遵化这个传说中的冶铁中心,却打不开工业区的大门。这让他急的的不行。不过,他们通过四野大掠,抓到了十来万矿工和冶铁工人。这些人都是文官们在遵化的产业。

    他们根本不听杨凡的,杨凡也懒得管他们。

    现在遵化赚钱,这些文官就和苍蝇闻到血腥味一样,扑了上来。不过钢铁行业不比别的行业,他们想垄断是不可能的。他们想靠着文官的特权来挤死其他竞争者也是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只有杨凡有平炉,可以大规模的生产钢材。其他的铁矿和煤矿,小型炼铁作坊都是给杨凡供货的。

    因为平炉钢需要生铁、焦炭等原料。需求巨大。所以,遵化外到处都是小矿场、小焦炭厂。好多文官看到巨大的商机,也投资了高炉用来冶炼生铁,好卖给兴禾钢铁厂。

    他们挤进来杨凡也不反对,反正也是多一家提供原料的企业罢了。

    杨凡是鼓励投资的,毕竟钢铁业想要做大,自己是不可能垄断的,只要愿意投身这个行业的,不论是哪一派都欢迎。都可以投资,甚至还可以给些技术和支持。

    杨凡只要把炼钢技术把握住就可以,至于炼铁的高炉技术,杨凡甚至可以以技术专利收费的形式提供给他们。

    他们想作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竞争太充分了。利润也不会太高。还有很多的遵化本地的财主们投资了下游,也就是用平炉钢生产各种钢铁制品。

    毕竟好钢材需要做成工具、农具、武器、各种生活用品才能使用。这导致遵化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上千家小家庭作坊和上百家金属加工厂。

    这次八旗俘获了很多的开矿工人和冶铁工人,还缴获了很多生铁。其实,这些人带回辽东可以极大的促进辽东冶铁的发展。历史上,明清的力量对比发生彻底转变有几个重要节点。

1573、 基然都尼气步枪投入战场

    第一个就是崇祯二年,清军攻陷遵化后,把当地的矿工和冶铁工人掳掠到辽东。而辽东本来就是华夏四大铁矿区之一。

    鞍山的铁矿和本溪的煤矿,还有一条可以水运的河流连着。建奴的钢铁规模很快超过了明朝。

    从此后,八旗的装备愈加精良,此消彼长之下,大明完全处于了下风。

    史书记载,沈阳浑河沿岸百余里,连绵不绝的全是铁匠炉,日夜不息的打造兵器铠甲,从此后,明军即使在冷兵器的装备上,也没了优势。

    第二个关键节点,就是登州之乱。

    孙元华搞得火炮铸造研究班子和第一只纯火器部队,全部投了建奴。从此之后,建奴彻底掌握了红衣大炮的铸造技术,还有鸟铳的生产技术。

    这次之后,大明的城墙不在能抵御建奴。高墙不足依仗。

    尤其是到了崇祯朝后期,大清具备了自行铸造大口径重炮后,清军入关南下,再也没有能抵挡的城墙了。

    早期,仅凭孙成宗的高筑墙,就能挡住建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孙承宗本人也在清军南下时,被清军用重炮轰开了高阳县的城墙。孙师傅全家死难。这个清朝最大的敌人基本被灭族了。

    杨凡尽管已经把绝大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弄到工业区保护了起来。可是那些文官控制的厂矿,还是有十万人落入了建奴的手里。

    但杨凡也没有办法,他管不到文官哪里去。

    不过杨凡也不会让他们好过的,等他回去的路上,杨凡会给他们安排好一切的。

    皇太极在鼓楼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远处两个棚户区,里面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四处冒烟,还有很多房子烧成了火炬。

    汉军旗和民兵都把小型火炮推了上来,用来轰击对方。这是巷战打到第三天,双方同时发现的。用火炮参与街垒的攻防战,非常有效。

    工业区里的工厂,甚至临时开始铸造劈山炮等小型轻便火炮。

    这种小型火炮,两个人就能推着前进。四五个人就可以抬着走。

    棚户区的巷战,依托工业区。这种小型火炮可以临时铸造。一晚上,就可以铸造出几十门来。直接铸造钢炮就好。

    劈山炮是轻型一种野战炮。劈山炮在乾隆时期就有了,到了湘军用的时候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有设计过新的劈山炮。

    左宗棠曾经对刘霞仙简单介绍过:“近命制劈山百尊(式如大抬炮,而身只五尺,能吃半斤子,半斤群子,可致远四五里),勒限一月成工。”

    而事实上,劈山炮从40多斤到几百斤都有,可说是一大类轻型火炮的统称,并没有固定的规格。是一种轻便的、方便随军行动的野战炮。

    而李永芳这边则,采用小型佛朗机炮。现在,经过几天的不停进攻。两个棚户区里房倒屋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建筑物废墟。

    这些房子本来就是粗制滥造的。只有半砖厚的墙壁。并不结实。双方动用小型火炮后。这些墙壁基本一炮一个窟窿。

    双方士兵在立体的空间里面,楼上楼下、街道转弯拐角的互相追逐,射击。彼此互相砍杀。

    打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六天。工业区的火药明显开始紧张了。

    罗思源不得不把火药管控起来,主要做火炮发射药使用。这样效率比较低的三眼铳、神枪什么的就停止使用了。

    可是巷战有需要火枪。他最终决定把仓库里的三万只基然都尼气步枪库存提出来。向民兵和壮丁们分发这种武器。

    此枪的研发者是奥地利的一名制枪工匠(BartholousGirandoni),在1779年研制而成,最早被称为“风之枪

    ”并且由马格尔尼进贡给乾隆。

    在欧洲,因其不受环境,雨雪潮湿的影响,更兼之可以机枪似的,一口气发射20枚铅弹,故此,很快就被装备于军队。

    这种枪使用的铅弹造价低廉,风之枪的射手,可以在半分钟之内,连续发射20发铅弹,其有效杀伤的距离为100米。射程上完全可以和清弓匹敌。清弓用大箭,只能直射,不能抛射。双方的作战距离上,气枪甚至还有些优势。

    在有效的杀伤范围中,铅弹可以穿透1寸厚的木板。换句话来说,这种气枪发射的子弹,和手枪的杀伤威力是差不多的。

    基然都尼气步枪的枪托处,加装着一个压缩空气储存瓶,提供动力来源。基然都尼气步枪可发射.51口径的铅弹(13),并且可实现连发,在100米的距离内都有卓越的杀伤性。

    杨凡认为这玩意真是好东西。优点是可以实现连发。火力密度高,射速快,还特么的准。

    火枪还打完一发,还需要枪管前方装填弹药呢。相比起火药枪,气枪优势极为明显。可以连续发射。二十发铅弹是装填在内的。可以连续发射。这种暴风骤雨般的压制下,一旦投入战场,效果是一边倒的。

    气枪不像火药枪那样容易受到雨天和潮湿天气的影响,气枪发射时不会产生烟气,隐蔽性极强。特别适合伏击战和巷战、夜战。

    这把气枪的最大缺陷就是它的气瓶,一个气瓶只够发射30发铅弹,而给一个气瓶打满气需要用打气筒打1500下左右,非常费时费力。可谓是开枪一时爽,打气累断腰。

    打一个时辰的气,只能潇洒半分钟。

    不过这也不是问题。现在工业区内聚集了二十多万百姓,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工业区管吃管喝,他们干脆就打气去吧。人手一个打气筒和大量钢瓶。他们就没日没夜的打气吧。

    把充好气的钢瓶用小车送到前线去。前线的战士们,打完了就换钢瓶。

    因为杨凡对这种步枪进行了改进。原枪钢瓶是一体的,需要整枪打气。

    杨凡仿制的型号是分体的,铅弹改为三十发一个弹夹,直接插入枪体。气瓶刚好可以发射三十次,是可以灵活拆卸组装的。

    打完三十发,只要换弹夹和气瓶后,就可以继续发射。

    据说奥地利皇帝约瑟夫打猎的时候,特别喜欢用这种气步枪,因为噪音小,而且关键在于,这玩意是有膛线的,打的相当准,在50米可谓是百发百中。

    这种枪的缺点也有,那就是气枪的零件与结构极为精密。生产困难,成本高。不过,杨凡有机床,生产这个小意思。

    这样使得气枪的日常保养维护变得困难起来,所以基然都尼气步枪只生产了1500多支,并且只服役了35年多就退役了。

    但这也不是问题,现在都火烧眉毛了。谁还管维护的事情,先用了再说吧。

    杨凡考虑到这东西不需要火药。使用成本非常低,特别适合民间使用。一瓶气只需要消耗两个馒头。

    而且一百米击穿一寸的硬木,对上无防护目标十分好用,威力很大。就是穿一层扎甲、鳞甲、山纹甲、锁子甲的敌人,就算不能击穿,这个动能也足够造成严重的钝伤。让敌人失去作战能力。

    中近距离即使没有击穿铠甲,让人骨折还是没问题的。

    三十米内对付三重甲的摆牙喇兵也是威胁很大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盔甲不是板甲,有大量暴露的肢体。比如面部。这时代普遍不装备面甲。再比如胳膊内侧,甲裙下的大腿。只要运动,这些部位都会暴露出来。在气枪下被击中。

1577、悲惨的鳌拜

    鳌拜身高体壮,他第一个爬上梯子,快速的往上爬,他已经做了好了上面投石射箭的准备。然而一切都顺利的不像话,毫无抵抗的,他直接爬到了顶端。他兴奋的不行。

    看来之前三万弓手的抛射起了大作用,这些该死的汉人尼堪都被射死了吧。要不然怎么没有人阻止他们爬城呢。

    他兴奋的越爬越快,很快就到了墙头,他大吼一声拔出腰刀,胡乱挥舞一番。以防止上面的人砍刺他。

    他按照惯例奋力一跃,跳上马道。然后砍杀四周的守军。他一跳起来,幸好低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差点没吓死他。

    这是谁修的墙,太损了。这真是一堵墙。他跳起来眼看着就要越过墙头摔下去。下面那个高度看着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鳌拜幸好久经沙场,临阵经验十分丰富。他干脆一个千斤坠猛地向下坐下来。噗嗤一下子收住了跃动的势,重重的坐在墙头上,骑在上面。

    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纷纷跳过墙头,惊恐的惨叫着摔了下去。

    鳌拜还没来得及庆幸。就发出了让人毛骨悚然的惨叫。

    他的裤裆传来了剧痛。这种痛苦就不是男人能忍受的。他低头一看。原来漫圆形的墙头上,全是一些亮晶晶的透明物体,这些物资十分尖锐。

    这个时代的盔甲只有外面一层,可没有铁裤衩。裤裆部位就是裤子。这些棉布怎么能抵挡玻璃碎片的穿刺呢。

    这般坐下去,裤裆只能被墙头上镶嵌的碎玻璃扎破。

    在后世,墙头的水泥上镶嵌碎玻璃是常规操作。杨凡自然也用到了墙头上,如果想用手扒住墙头,只能被玻璃把手划破。杨凡这么设计干脆就是故意引诱他们爬城的。

    他们进攻时根本不会阻止,就是让他们上来,上来后就傻眼了。没处站脚的感觉可不好受。

    他们只能骑在墙上,否则两边摔下去都不会好受,这个高度都能摔成一滩鼻涕了。骨头都能摔碎,自能用铁锹戳走。

    可是骑墙需要大毅力才行。建奴的三重甲,可不包括铁裤裆。

    保安团的黑皮们从窗口看到建奴的惨状,爆发出了一阵笑声。老爷的这个设计真是太损了。直接让这些畜生断子绝孙。

    罗思源笑了一会,笑骂道:“行了,别笑了,这是打仗。都严肃点。”

    “一营长,夏哲,立刻开火,先打梯子上的。不用管那些骑墙的。他们跑不了,我们也不打算这么快就解决他们的痛苦。”罗思源不厚道的说道。

    夏哲憋不住笑,团长是太损了。那些骑在墙头的,已经痛不欲生了。但是偏偏不敢乱动,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从两头摔下去。掉下去落在水泥地上,摔成一滩鼻涕。

    要是运气好落在内外护城河里,河道上还有冰层,恐怕也会摔死。就算砸破冰层那只会更惨。零度的冰水里他们会很快冻死。他们穿着铁甲,一但落水是浮不起来的。只能活活的淹死。和红胡子腓特烈-巴巴罗萨大帝一样。

    两侧的炮楼上从射击口,伸出无数只气步枪。为了节省火药现在都在使用这种气步枪。铅弹充足,而钢瓶打气也不是难事。现在工业区围墙内,老幼妇孺都在打气,一个时辰能打好一个钢瓶。

    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现在这块弹丸之地上,聚集了三十万人。能打得动气的,至少有十五万人。不停的打气,完全可以充分供应前线所需。

    朗自如从射击口把气步枪伸出去,对准超长梯子上的一长溜建奴,开始了射击。按照操典的指示,气步枪要单发精确射击。

    两座炮楼之间只有五十米这个距离上,气步枪是极准的。

    气步枪只要铅弹和气瓶能充足供应,就可以一直打下去,根本不怕围困。火药能耗尽,空气总不会耗尽吧。一瓶气耗费发糕两块而已。

    朗自如对准他们的腿部开火,人在攀爬时,甲裙是不能保护腿部的,只有正常站着,甲裙才能庇护腿部。一旦运动起来,腿部会大量暴露在外的。

    他一枪接着一枪的对着梯子上的建奴腿部开火。

    每一声枪响都伴随着一声惨叫。

    气步枪的动能很大,而且安静无声,这导致根本发现不了是哪里开的枪。而腿部一旦中弹,钢芯弹会直接打碎骨头,这总疼痛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条件反射的一松手,就会直接从梯子上摔下去。

    这可是加长的梯子,高度很高,摔下直接摔死。爬的不高的也摔得够呛,毕竟身上穿着铁甲,摔得十分结实。

    大腿中弹和胳膊中弹,都会扒不住梯子摔下来。

    朗自如不紧不慢的,一枪一个的打着,有的打飞了,在城墙上打出一串火花,然后重新瞄准再度射击。如果甲裙下露出的大腿不多不好射击,那就先打在他的躯干上,趁着他慌了乱动,对着大腿就是一枪。

    然后不出意外的,这个家伙也坠落了。

    这些人在梯子上没法用弓箭还击。而且他们也看不到敌人在哪里,无声无息的铅弹就打了来。气步枪的荫蔽性太强了。没有枪声和烟火。在嘈杂的战场上根本发现不了射击位置。

    皇太极在股楼上观战,看到梯子上的人像是落叶一般,纷纷掉了下来。气的浑身颤抖。他用从南方濠镜买来的单筒望远镜,观察,居然也看不到射击位置在哪里。

    “这是什么火器,为什么没有声音,也没有烟雾。”皇太极沉声问道。

    李永芳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也是这两天才碰到这种枪口。汉军旗就是这样被打残的。你很看在巷战中纷乱的情况下发现射击的枪手位置。

    “这个、这个还在调查之中。”他慌乱的说道。

    “哼!这等犀利的火器,额附居然不知道,看来东堂子这两年很是懈怠啊。”

    李永芳心里暗暗叫苦。知道皇太极早有拿掉他负责的情报部门主管的位置,换上他自己的人。再怎么说,他李永芳是老汗王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现在已经是不讨喜了。

1579、照明弹升空、加特林开火一

    胡查图气的一拳砸在墙体上,百密一疏,没想到这些黑皮如此狡猾,居然在墙头的内侧布置了绳索连接的警铃。

    警铃一响,在空旷的夜里,十分的突兀。因为这时候万籁俱静,这么大的声音,立刻就惊动了两侧炮楼里的保安团士兵。

    一道烟花被点燃,冲向天空,在高空突然炸开一朵巨大的花球。整个墙体和墙外的空地上,瞬间被照亮。密密麻麻的人群一下子暴露了出来。

    一下子,所有的炮楼全都亮起了灯光。

    每个炮楼的平台上都有电石灯探照灯。这时候全部都点燃了。电石灯是乙炔灯,亮度极高。在灯后半球形镜面的反射下,一下子把光柱向着外面扫去。

    灰白色的墙体反射着强光,一下子把下面都照亮了。

    罗思源本来和衣而眠,也醒了过来,来到指挥位置。一个大门上面的碉堡里。

    “团长,建奴想趁着夜色摸上来,结果不小心触动了警铃,被我们发现了。”参谋徐硕报告道。

    “嗯,你们及时打开探照灯做的好。但是还不够,用我们手里仅有的三门煤气罐迫击炮,发射照明弹,每三分钟打一发。给我照亮夜空。”

    罗思源看看这些军官,继续说道:“立刻下令各个碉堡,全部开火,探照灯配合。碉堡顶部的加特林机炮使用霰弹,等照明弹爆燃后,立即开火。不用节省弹药,现在下面全是建奴。只要持续射击就行。”

    随着一声令下,大批的炮手跑上碉堡顶部平台的炮位,立刻给加特林机炮加装弹药,随着帆布弹带的安装,炮手们摇动各种平衡机、高低级,把六管枪口对准了墙下。

    于此同时,碉堡和炮楼的侧面射击口也对准了爬上来的建奴,气步枪开始密集的射击。碉堡内,气罐堆积着,这些射手安装好一个气罐,压进去一个三十发的弹夹,然后把枪口从侧面的射击口伸出。

    对着骑在墙头上的建奴,还有梯子上的建奴就是一阵射击。除了少数人成功的翻过墙头,捶城而下的,其他人全部都被堵在了墙头和梯子上。

    两座炮楼的距离只有五十米,侧面的电石灯照射下,一片雪亮。

    一支气步枪,对着骑在墙头的建奴就是一阵扣动扳机。气步枪,不需要拉枪栓,也不用装弹,直接就向半自动步枪单发射击那样,直接把弹夹打空。

    黑夜中,那些爬上墙头的红摆牙喇兵,像是落叶一样被打的跌落下来,惨叫着摔成肉酱。

    皇太极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他阴沉的说道:“不要停止进攻,告诉李永芳,黑夜怎么也比白天有利,全军压上,汉军旗打头,八旗跟进,一举拿下此城”

    这座城中之城,已经成了他的心病了。如果不打下来,恐怕会让他在今后的日子里产生心魔了。十天了,居然仍然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伤亡已经十分恐怖了。

    他就像急于捞本的赌徒,直接下令今夜全军突击爬墙,一举冲进去。

    八旗五万多人,密集的队形,扛着梯子,从三面汹涌而来。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罗思源冷笑道:“建奴这是黔驴技穷了吗。偷袭不成,改为强攻了。”

    “照明弹准备好了。发射吗”家丁炮队队长吕觥问道。

    “发射,每三分钟打三发,给我把墙外的开阔地全部照亮。”

    咚咚咚!三声巨响传来。李永芳一哆嗦。这就是之前把他们吓得跑到城外的那种炮。现在,又开火了。

    只不过,这次等了十几息没听见落地爆炸的声音。而是天空突然一闪,然后一个高亮度的白点出现在天空。随后,这个白点迅速变大,一下子就照亮了地面。

    照明弹其实挺简单

    的,就是一个弹体内装照明剂用以发光照明的弹药。航空炸弹,炮弹等均有照明弹这个弹种。

    通常使用时间引信,在预定的空中位置引燃抛射药。将被点燃的照明炬连同吊伞系统从弹底抛出。

    在降落伞的带动下缓慢地下降,照明剂发出强光,照亮目标区。

    这东西各种要素都不难,杨凡在大明就能造照明弹。难的是如何发射进入高空。只有高度够,才能在降落伞的拖曳下,徐徐降落。增加照明时间。

    煤气罐迫击炮射高足够用,而且可以发射五六十公斤的炮弹,装药多,照明时间也就长,所以这一条基本不是问题。

    至于照明弹也好制作。照明弹内部有一个特别的照明装置,里面装着照明剂。它包含金属可燃物、氧化物和粘合剂等数种物质。

    金属可燃物主要用镁粉和铝粉制成。镁粉和铝粉燃烧时,能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发射出耀眼的光芒。氧化物是硝酸钡或硝酸钠,它们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氧气,加速镁、铝粉燃烧,增强发光亮度。

    粘合剂大都采用天然干性油、松香、虫胶等原料制成,它能将药剂粘合在一块,起缓燃作用,保证照明剂有一定的燃烧时间。照明剂放在照明剂盒内,盒的下端连接有降落伞。

    这些材料都可以在大明找的到。所以,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镁粉和铝粉可以用二愣子收的废品。报废电饭锅的内胆很多都是铝的。镁粉也不难,杨凡手里有镁矿,自己就能提取。只要有煤气发生器就行。通过焚烧来制取镁元素。

    其实用煤炭也可以冶炼,只是杂质比较多。杨凡的平炉就配套煤气发生塔,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用来冶炼镁金属也是可以的。镁矿山河四省都有分布。就近就可以开采和冶炼。

    随着三发重型照明弹升空后。当弹丸飞到预定的空域时,时间引信标定的时间一到,照明弹开始点火,引燃抛射药,点燃照明剂。

    抛射药产生的气体压力将照明剂和降落伞抛出弹外,降落伞可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张开,吊着照明盒以每秒5—8米的速度徐徐降落、燃烧,使白炽的光芒射向大地。

    地面上的建奴都傻眼了,他们就感觉头上的白光一闪,就一下子从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里,进入了白天。

    一发中口径照明弹发出的光,亮度可达40—50万烛光,持续时间为25—35秒,能照明方圆1公里内的目标。杨凡的煤气罐装药明显比中口径的大太多了。杨凡的照明弹能持续照明三分钟,才会坠落。

    在剧烈的白炽光芒下,整个战场,半个遵化城被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

1580、照明弹升空,加特林开火二

    皇太极和代善等人在鼓楼上,看到一颗颗照明弹升上天空,都惊呆了。

    他们的认知根本无法想象,居然还有可以把夜空照亮的武器。

    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那些光球就悬浮在高空,把大半遵化城都照耀的亮如白昼。

    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恐怕要遭!

    从他们和杨凡的兵马打交道来看,这些穿着奇怪绿色花衣服的人,总是能拿出一些他们闻所未闻的超级威力的武器来。每一次都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一般。

    不过好在,杨凡的人马很少。根据细作的报告,定远侯只有一支团练,大概三千六百人。这是大明都知道的。另外他还养了三千六百人的家丁。其他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兵马。

    例如亲兵营、炮队等。建奴知道的也就是这些。骑兵教导团是保密的。连朝廷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平时出现都是打团练的名头。反正军装都一样。

    杨凡远在西北的骑兵军和步兵军更是保密的。

    至于多伦他们其实是知道的,毕竟蒙古人跑到他们那里去的可不少。可是,多伦紧邻察哈尔。皇太极不想让杨凡和林丹汗走向合作。所以一直没有去找多伦的麻烦。

    这一次入关,其实他们最想抢劫的就是遵化和杨凡的领地。细作们已经打探清楚。定远侯是蓟镇第一大地主。他在蓟县就有五十万亩水田。在遵化的西部地区至少有两百万亩地。

    一直听说定远侯的粮食高产,鸟粪上市后,也有商人转手倒卖到沈阳去。但是数量不多,因为渤海有飞剪船抓走私。只有先卖给关宁军的商人,然后他们用船沿着辽河运到沈阳去。

    这些鸟粪在辽东的土地上使用,效果好的让他们震惊。高粱的亩产从两担直接飙升到五担。

    听说定远伯的高粱主要做青储饲料。一亩地整个植株的收获能达到四吨。

    吨是定远侯的计量单位,他们知道换算成担就是六十六担六斗。这个产量吓死人。因为高粱是马料,对喂养战马十分重要。他们非常想获得这种甜高粱的种子,以及栽培方法。

    这种甜高粱是现代的最新成果。杨凡自然是不会放出去的。现在杨凡的好几个大型马场可需要不少的饲料。为了运输方便,马场都设在草原的铁路沿线,就是为了方便运输青储饲料。

    打开遵化获得钢铁,这是皇太极的计划第一步。

    可是现在,第一步就卡死了。

    他们尽管抢劫了文官体系的作坊、铁厂、矿山,掳掠了十万矿工、铁工,以及大量的生铁。但是,他们心心念念的钢材得到的非常少。钢材都在这个工业区的高墙内部。

    皇太极明白,要是能把这些俘虏送回沈阳,辽东的采矿和冶铁也会大发展的。辽东煤铁都有矿,而且这次还获得了炼焦的技术。他其实已经赚到了。

    但是,人心是不知足的。他看着高墙就是进不去,急的高血压都犯了。

    “不许退缩,后退者斩首。”皇太极恶狠狠的说道。

    他就怕士兵畏惧这些几乎是神迹的东西,他必须要施加压力,强迫他们继续进攻。

    照明弹升空后,这种几乎神迹一般的存在,顿时就造成了很多人被吓破了胆。掉头就往回跑。白摆牙喇兵立刻策马上前砍杀。把他们赶了回去。

    呜呜呜!牛角号吹起,在汉军旗之后,八旗也冲了上来。他们一方面堵住汉军旗逃跑的后路。一方面督战。同时在汉军旗溃散的时候顶替上去。

    攻城战就是这样,行百里着半九十。攻城一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守城的一方也油尽灯枯了。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的意志更强。

    汉军旗不行了,八旗就替换他们上去。

    罗思源看着下面山呼海啸一般冲来的汉军旗,以及后面推着楯车跟着前进的八旗。挥了挥手,示意加特林机炮开火。

    这些碉楼顶部平台上,这些加特林机炮都是三十毫米口径的六管炮。需要五个人操作。一个机枪伍由一个负责指挥、开火和瞄准目标的伍长,一个负责高低机调整高度,一个负责水平方向。另外两个是弹药手。负责装弹。

    毕竟加特林开起火来,需要的弹药是海量的。这两人一个负责搬运弹药上来,一个负责添加弹药。伍长坐在上发射位置上,负责开火。

    这种加特林机炮本来是为了浅水重炮舰开发的副炮。因为射程能达到两公里,后来被采用,用在城防工事上了。

    这东西可比红衣大炮好用太多了。这种安装在旋转底座上带有两块护盾钢板的机关炮,射速能达到六百发每分钟。

    各个炮台立刻开始旋转炮口,对准下面密集的人群。炮长一踩脚踏板,加特林机炮立刻旋转着炮管开火了。

    现在用的是霰弹。每一颗三十毫米的子弹内部,都有二十颗小钢珠。发射霰弹的射程比较近。只有五百米不到,有效射程只有三百米,但是对付密集的人群,霰弹的效果是最好的。

    嗡嗡……,一种不同于火炮开炮的声音响起。加特林喷出了火舌。同时黄铜弹壳像是暴雨的雨珠一般叮叮咚咚的落在地上。

    远处的鼓楼上,皇太极等人清晰的看到了,一台台奇怪的武器掀开了炮衣。然后对着汹涌的攻城人群开火了。

    子弹一飞出炮口,外面包裹的铅皮立刻碎裂,二十枚小钢珠散开,呈现逐步扩大的铁饼云的形态向前飞出。

    加特林那恐怖的射速,一分钟足足可以打出六百发子弹。一万两千颗小钢珠形成了密集的弹幕,向着城下飞去。

    胡庆祥炮长一边喊着口令,指挥两个士兵调整高度和左右角度,一边间断性的踩踏发射踏板。五十发,五十发的向着下面开火。

    他必须控制速度,否则,一分钟就把弹药都打出去了。

    铺天盖地的钢珠雨砸了下来。汉军旗的盾牌完全失去了作用,在这么大的动能下,楯车都被打的千疮百孔。

    尽管没有穿透,但是多扫射几次肯定会被打烂的。

    李永芳眼看着一个甲喇的一千多人马,在这种火舌和烈焰鞭子的扫荡下,人都被拦腰打成两截。火鞭甩过来的的一条弧线,凡是被扫中的,无不支离破碎。

1581、撤出遵化

    “大人,小心”参将周聚奎一把把李永芳拉下来,爬到地上。

    李永芳正趴在一个废墟的矮墙后面看着前面的情况。只见那条烈焰鞭子,划着弧线飞来。

    这里距离前方足足有两里地之远,李永芳不认为有火枪可以打这么远。因为上一次的草原之战,他见过这种喷着火舌的鞭子。那时候,以这种武器的射程,这个距离是安全的。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那时候是轻型的三管七九口径的加特林机枪。而现在是三十毫米口径的加特林机炮。而这次的扫射有的机炮用的不是霰弹,而是独头弹。射程足足有两千米。

    一颗独头弹正好打在矮墙上,发出一声巨响。顿时,砖屑纷飞,红色的烟雾笼罩了这块地方。李永芳几乎吓尿了。即使是破碎的砖屑,也打的他穿着鳞甲的后背生疼。

    他的背上还落下了好几块砖头。

    等烟雾散去,他惊恐的发现,矮墙出现了一个V形缺口。如果他刚才不被周参将拉一把,此时早已和那些被打碎的红砖一个样子了。

    他是知道这种红砖的。使用黏土和煤炭,用大型砖窑烧制的。

    他的情报人员盯着遵化的每一个变化,这种红砖比青砖硬太多了。居然被子弹打得粉碎,是在是吓人。

    他惊慌的探出头去,看着战场。

    此时,这里已经不能用战场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屠宰场。

    弧形高墙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碉楼。碉楼的顶部平台上,都是加特林机炮。密集的红色火线,就像一条巨大毒蛇的信子一般,舔来舔去。所过之处,房倒屋塌,砖墙粉碎。

    楯车在霰弹下,被打的千疮百孔,木屑纷飞。一次扫射就把前半部打的断裂,上面全是大大小小的弹孔。楯车里面填充的砂石,稀里哗啦的流了出来。而当鞭子再度扫来时,整个护盾彻底破碎,连带后面的人全部被拦腰扫成两截。甚至有的直接变成破碎的肉块飞溅。

    此时,进攻已经完全崩溃了。没有人还想着去攻城。都在拼命的躲闪那仿佛是来自地狱的烈火鞭子。

    可是,他们无处躲藏。即使是周围棚户区的建筑物残骸,也挡不住三十毫米的独头弹。所过之处墙倒屋塌,躲在后面的清军,直接被打成了一堆碎肉。只能用扫把清理了。

    那种撕布一般的声音,嗡嗡作响,嘶嘶作响,仿佛一把钻头在猛钻他们的太阳穴。他们已经彻底崩溃了。

    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吓得发疯一般的四处找掩蔽物。

    皇太极在鼓楼上,看着远处四处肆虐的火蛇,一颗心完全掉到了冰冻的深渊,他感觉到浑身发冷。

    这是什么武器!

    八旗引以为傲的大弓,在这种武器面前,就是一堆破烂。

    而身穿三重甲的八旗勇士,一个照面就被拦腰打成两截,甚至直接粉碎。他眼看着一个甲喇,被几门机炮反复S形的火蛇扫过几次,就剩下一半的人还在站着了。

    整个战场都在逃跑,不论是汉军旗,还是八旗,他们扔了武器,扔了楯车,扔了一切可以减轻重量的东西。快速的往回跑。

    他们此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逃离这种可怕火器的射程。

    溃兵在前面跑,这些火蛇就在后面划着S形追赶。直到这些人都逃回了遵化的东南部,这些火蛇才算停止了射击。

    但是,机炮停止射击了,另一种武器登场了。

    咚咚咚!那种可怕的炮声再度响起。

    一枚枚煤气罐迫击炮炮弹,划着弧线飞向八旗溃退的方向。

    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炮弹在鼓楼的东面三百米处爆炸。

    巨大的火球和烈风,把鼓楼所有的窗户全都震开了。窗户纸全部破碎。炽热的烈风吹拂着每一个人的脸颊。

    皇太极和诸位贝勒、诸将被狂风吹倒在地。

    紧接着又是几枚炮弹在周围落下。所落之处,巨大的爆炸把半径五十米内的建筑物全部摧毁,各种建筑构件满天飞。

    这些着火的构件落在四处,不仅砸死砸伤了躲避的八旗,还引燃了大火。

    半个遵化城烧了起来。熊熊大火烤炙着清军。

    “大汗,这里也在射程内,不能待了,必须马上撤出城区。”多尔衮大声喊道。因为他们多数人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说话声音小根被听不见。

    多尔衮并不在乎皇太极的死活,可是他自己的小命重要。

    这一次皇太极立刻就从善如流。被人架着从楼梯上跑下来。迅速的向城外撤退而去。

    撤退的路上,又有几枚炮弹落在东南城。吓得他们拼命往外跑。生怕下一枚炮弹就落在他们头上。

    很快,整个遵化城里,就没有了清军。他们全部撤退出了城。

    清军撤退到城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拔营。

    把大营撤退到城外五里之处。直到确信这里是安全的,就算守军把那种可怕的重炮架在城墙上,也打不到他们才算安下了心。

    罗思源没想到机关炮的效果这么好。也是有些吃惊。

    机关炮加迫击炮,使得整个遵化城内都不安全了。建奴果断的退出城外了。罗思源考虑了一下,建奴现在已经丧胆,不敢再来攻打遵化城了。

    “董天平,你带人出去,接收城池。把四个城门都用沙袋子堵死。”罗思源发布着命令。

    “李湘金,你带着民壮出去救火,谷敬德你带人去搜杀散兵游勇。”

    随着一番布置下去,工业区的大门打开了。大批的民兵和民壮纷纷出门,去接管城池,清理战场等。

    建奴既然撤退了,那就索性先把城池恢复了再说吧。

    到天黑的时候,四个城门都已经堵死了。这时候,就是用攻城锤撞,也撞不开了。而城墙上再度布满了民兵和民壮。

    工业区里二十多万逃难来的难民,也安排他们重返家园。

    他们哭嚎着,跑回自己的房子救火,尽量多的抢出来有用的物资。

    黑皮们告诉他们,建奴吃了大亏不会在攻城了。

    即使攻进城来,又能如何,在加特林机炮和重炮击炮的轰击下,城里没有安全的地方。他们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再打了。

    皇太极忧伤的看着远处高大的遵化城墙。脸上去意已萌。

    “大汗,我们控制不了遵化城,我们的退路就会受到威胁。必须要想办法打下来。”代善大声说道。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1582、建奴西进,目标蓟州

    皇太极脸上的肥肉抽动着,他一时不知道怎么驳斥代善。

    代善就是故意的,这个时候,他要是说出撤退的话,就会削弱他的威信。谁说这话谁承担责任。

    “嗯,大贝勒言之有理。我八旗勇士纵横无敌,岂可害怕这小小的遵化城啊。朕命令大贝勒带领两红旗,以及蒙古诸部,立刻进攻遵化,把城池夺回来。”皇太极一本正经的说道。

    既然架住了,那就只能博傻了。看谁先受不了。

    “呃,这个……”代善傻眼了,没想到皇太极直接让他去。

    多尔衮冷笑着看着四大贝勒之间内斗。

    阿济格和多铎都不说话,其他人更没资格插嘴。

    李永芳心里发苦,可不能再打了,损失最大的就是他的汉军旗。四万五千人的汉军旗,当了一路的炮灰了。现在就剩下两万不到了。再打两红旗肯定还得拿他们这些伪军当炮灰。

    “这个,大汗,大贝勒,依奴才的看法,大军在这小小的遵化迁延不去,岂不是给了明国勤王大军汇集的时间吗,这遵化四野都已经掠夺干净了。不如派人把俘获的十万人口和物资送回沈阳去。同时,留下万人在城外扎营看着这里。大军还是趁机西进,去抄掠其他州县为好,兵贵神速,不可让其他州县闻风逃逸,我们可就损失大了。”

    众人纷纷点头。这不是颜面的问题,而是抢劫的收益的问题。

    遵化都抢光了。城内的那个硬骨头又打不动,在这里不是浪费时间吗。赶紧往西继续抢劫才是正经。

    蒙古诸部的台吉和塔布囊们纷纷附和李永芳。都说李额附说的是。

    他们更不想打了。他们死了一万多人,和汉军旗差不多,八旗才损失不到三千人。终究是蒙古人和汉军旗默默的扛下了一切。

    代善红着脸大声呵斥道:“遵化留在这里不打,后路怎么办。我们还要从大安口回去呢。”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安口是退路,总得考虑撤退回去的问题不是。

    “大贝勒,长城的隘口很多,遵化境内就有四个大的。蓟镇有三十二个关隘呢。以八旗勇士的勇武,随便哪个都可以打开。我们可以走喜峰口、金山岭、马兰关、冷口……。”李永芳劝说道。

    代善也不打算再打了,就是故意给皇太极难堪。

    两红旗伤亡两千人,他心疼的都要跳脚了。这种火力之下,旗丁和蒙古人没有任何区别。他已经看明白了,都是那个神秘火器下的一堆碎肉而已。

    “哼,要是到时候没有退路,李永芳,拿你是问。”代善呵斥道。

    李永芳赶紧说道:“大贝勒放心,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他心里祈祷,代善赶紧的,借台阶下来吧。可别再折腾了。再折腾下去,汉军旗就要折腾没了。

    “下一步怎么办,大伙都议一议。”皇太极慢丝条理的说道。

    “往西就是河西守御千户所了。然后就是定远候的领地。过了定远侯的领地,就是蓟州了。”多尔衮说道。

    蓟州是战略要地,打开蓟州,帝都就门户洞开了。

    “大汗,我们要快速通过定远侯的领地,不能再去招惹他了。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损失。如果能打下来自然吃个饱,可是要是和遵化一样,拖延下来,可就旷日持久了。到时候,勤王的大军汇集,我们可就不好打了。”

    众人纷纷点头,多尔衮这一路上表现突出,他的意见往往被证明是对的。

    此人聪明睿知,见识明白,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一路上不少的蒙古台吉都私下送女奴和礼物给多尔衮,都想结交他。

    皇太极好有点舍不得,毕竟这里是北直隶最富饶的一块地方。

    不过看看众意难违,也就顺坡下驴了。

    建奴大军留下一万蒙古人,三千汉军旗,还有一个甲喇的镶白旗旗丁。在城外扎营监视遵化城的举动。防止他们出城阻断粮道和退路。

    其实,他们也知道,这完全是多此一举。遵化城里的绿皮和黑皮很少,多数都是些民壮。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出城。

    大军一路向西,第二天就抵达了河西守御千户所。

    看着狰狞的黑色土楼,多尔衮倒吸了口冷气。这个建筑看着比工业区的那道白墙可坚固太多了。七八层的高度,根本没有那么长的梯子。

    况且这里也没有树林,攻城武器都不好造。

    清军直接放弃了进攻,全速向西行进,进入了杨凡的领地。

    土楼里的人都要吓死了。这里目前居住着五千户人家。其中三千六百户是车营的骨干家属。现在这批最老的兵,最小的都当了小旗了。

    他们的家属还居住在这里。因为京营改制后,这些人虽然也跟着户口进了京营。但是,他们的田地都在这里,家属都还在这里居住。

    杨凡当初给每一户分了十亩地的水田。他们自己又开垦了每户十几亩的旱地。养了些家禽家畜,生活倒是十分富足。因为有手压井,把旱田都变成水浇地。

    那些文官和军官不是不红眼他们的家财,不想办法掠夺。而是他们的一切都是贷款买的,这些东西都抵押给了定远候。而且他们还欠着定远侯巨额债务。

    谁敢去弄定远候的东西,真是不要脑袋了。

    一个指挥使,刚抢了一个军户家长相标志的女儿,还没到家呢。就被钱庄的人骑马给堵住了。

    他们声称这家人欠定远侯巨额债务未归还。他家的女人都是潜在的抵押品。

    万一他们家还不上,这些都是清欠减少损失的保障。

    这位大人要抢走他的女儿,不干我们的事情,我们也不拦着。不过还请大人先替他家还清五百两银子的欠款,解除了抵押再说。

    指挥使大人当场就蒙了,啥,一个柴火妞,你们他妈的要五百两。老子买个灾民的黄花大闺女也要不了五两银子。虽然现在顺天府基本看不到灾民了。都被吸收做工去了。

    不过,看着这些趾高气昂的人,他气的七窍生烟,四面看看都是荒野,他摸了几次刀柄,还是不敢一声令下把他们砍死。

    虽然这里是荒郊野外,不过这十几个人,马鞍上都是火铳的。人也是一脸凶恶,看着就不是好惹的。

    火铳可不认什么指挥使。打起来他也不安全,最后只好乖乖放人。

    现在土楼里男人们都在京营的车营当差。家里都是些半大孩子和老弱妇孺。剩下的一千四百户都是些后迁进来的灾民,他们没有土地,在土楼里的纺纱厂里做纺纱工为生。

    把他们招进来是作为后备兵员考虑的。这些人虽然是壮丁,但是没经过训练,也没有战斗力。

    他们趴在墙头看着建奴大军最后没有攻打他们,扬长而去,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腿软的瘫坐在地上。

1583、秦良玉北上

    八旗大军行进在宽阔的水泥马路上。

    皇太极自从进了杨凡的领地,就一路上啧啧称奇,他一辈子也没有看过这种西洋景儿。

    一条大河从西向东流,尽管现在是枯水期,但随着气候转暖,冰层消解,仍能看到很大的水流。而河两岸都是水田。田里种着冬小麦。

    这块地中间是河流。两侧低处是水田,麦稻轮作。远处的高地都是旱田,种植玉米,冬季还有很多的玉米秸秆矗立在田里。在远处是山地。

    整个遵化这一带都是这种地形。北方是燕山和长城。南面是下场的平原。再往南,又是连绵的山地。这个狭长的平原,往西是蓟州。出了蓟州一马平川,直接就可以杀向京城。

    往东过了迁西县城、滦州城,就奔着山海关去了。

    这条水泥路不仅是杨凡领地的交通要道,宽阔的路面还是收获季节,农民晾晒粮食的地方。三十米宽的路面到时指挥留下中间的十米通行车辆。两侧都用来晾晒粮食。

    华北的夏季和秋季气温很高,水泥路面上摊开的粮食干的很快。

    皇太极一边骑马走,一边看着远处不时出现的一座座巍峨的城堡。这些水泥和黄岗岩砌筑的欧式城堡都修在两侧的山地上。

    一般都是选择陡峭的小山上修筑。颇有些和建奴早期的那些山城类似。不过看着可坚固太多了。这些城堡远比河西守御千户所那个土楼险峻。

    “大汗,这个城堡定远侯叫做什么新天鹅堡,刚才路过的那个叫做霍亨索伦城堡。”李永芳如数家珍的给皇太极汇报着。他的细作对杨凡领地是保持严密监视的。每年进出的商人有很多是他的探子。

    “像这样的城堡有多少座”皇太极没见过这些欧式城堡的风格。不过不影响他欣赏这些城堡的美感。

    “奴才统计过,到目前足足有一百六十多座了。定远候的家奴都住在这些城堡里,财富和粮食也都在两侧山地的城堡里。这些城堡拱卫他的主城,就是叫做新城的城池。定远候的老巢就在新城了。”

    第二天他们终于看到传说中的新城了。不过这个时候,洲河大坝已经开始蓄水。水库大量淹没农田。他们只能隔着一个宽阔的湖面看着远处,燕山脚下一座庞大的城池了。

    皇太极、代善等人驻马观看了很久,一言不发的掉头走了。

    路上,皇太极沉默了很久,问道:“定远侯有多少奴才。”

    李永芳想了想说道:“奴才统计过,不过不一定准确,目前至少有五十万户。接近三百万人口。”

    皇太极双眼目光闪动,没想到蓟镇里还有这样的地头蛇。三百万人,都快赶上八旗的人口了。他的奴才居然比朕的两黄旗还多很多。一时间,他心里十分复杂,五味杂陈。

    朕折腾了这么久,居然还比不过这个毛头小子家业多。真是一言难尽啊。

    “将来,着定远侯必是我满洲的心腹大患啊。尔等一定要切记朕的话。”皇太极忧心忡忡的说道。

    阿济格撇了撇嘴。人多有什么用,大明人更多,还不是被八旗压着打。

    此时新城的南门上,宋应升看着水面的另一侧,八旗大军浩浩荡荡的西行。说道:“不要攻击他们,他们如果不攻打我们,就不要招惹他们。老爷不在家。我们的任务是守好老爷的家业。朝廷的事情我们不掺和。”

    他们其实都是杨凡的家臣,只对主公负责。至于大明和大清打仗的事情,他们在没有老爷的指示的时候,不会主动参与。而且他们看出来了,这些人就是过境。

    蓟州那里,袁督师已经在以逸待劳了快十天了。自由大明的官军对付他们。

    渤海上,一直船队鼓满了风帆,正急速向着北塘口驶来。这个船队由三十多条大型海船组成。船上载着七千白杆兵。秦良玉等人站在船头,看着海鸥,和宽阔的海面,一边说着话。

    “娘啊,您说我们做飞剪船多好啊。又舒服,又快速,现在早都到北塘口了。”张凤仪一身铠甲,站在秦良玉身后小声抱怨着。

    “唉!不是为娘不允许,是银子不允许啊。”秦良玉叹了口气,说道:“今年咱们确实赚了些银子,可是大军出动,日费千金,可不敢乱花一个铜钱啊。”

    飞剪船的船票太贵了。和福船差十倍。因为飞剪船目前开通的是游轮类型的。装修豪华不说,各种服务也全面。这就不是用来运兵的。而且也运不了多少兵。船上服务人员比客人还多。

    秦良玉反复测算,最实惠的还是雇佣大海船,福船等船型大肚子,装得多,就是速度慢些,但飞剪船三天的路程,福船有半个月也到了。

    尽管这样,她们也比原来的历史上走着去京城快太多了。历史上他们是崇祯二年十一月接到勤王诏书,第二年正月才到京城。

    飞剪船不说没有运两万人的运力,就是福船一时半会的也不好订一整只船队。他们在南京只找到了三十多条大型福船。就着还是兴禾钱庄帮忙联系的。一支澳门的暹罗船队。

    这些船都是船体是盖伦船,但是三桅杆都是挂绒克船的船帆。也就是中国式硬帆。这导致这些船速度比一般的福船快很多。这种船在东南沿海又叫老闸船,俗称鸭屁股。

    因为盖伦船的船尾向后延伸一块,看着就和鸭子屁股一般。

    这种船算是中西技术优势合璧,盖伦船船身线形好阻力小,中式硬帆效率高,尤其是微风和小风环境下,仍然可以自如操纵。

    “娘,这次我们第一批只带了七千人,不知道对上建奴,兵力是否会不足啊。我听说建奴有二十万大军呢。”马祥麟问道。

    “军情紧急啊,我们等得起,陛下等不起啊。京营新败,京畿之地空虚。如果袁督师守不住蓟门,京城可就危险了。咱们宁可自己危险一些,也要尽可能的带兵早点赶来。”秦良玉说道。

    “后续大军,你舅舅带着,步行怎么也得一个半月能到。咱们咬牙坚持一下,挺过这段时间,等我们大军汇集,再向建奴反攻。”

1584、心有猛虎,细嗅鱼干

    杨凡停在茶啊冲七八天了。

    杨凡一眼就看破了阿敏的诡计,他想诱敌深入,在四平比拉决战。

    杨凡自然不会如他所愿。那岂不是送上门去了。杨凡干脆就留在茶啊冲不走了。搞得四面的建奴都百爪挠心一般的难受。

    尤其是最近的吉林乌拉城,一万多人,不知道是打是撤,好生难受。

    打吧,东海人至少有四万多,他们这些长白山的栖林人,可不敢小看东海女真这些野人。他们人少根本不占优势。他们不敢来打。可是撤退,阿敏也饶不了他们。只能这样提心吊胆的耗着。

    杨凡干脆就在茶啊冲这个土围子里安营扎寨了。甚至还用蒸汽卡车,运来了一整套木屋的构件,直接在城内的空地上用水泥做了地面,上面组装了一座三层的纯木质别墅。

    别墅住着可比车里舒服多了。

    冬日的暖阳十分舒适,硕大的落地玻璃窗后面,杨凡舒服的葛优瘫在二楼的地板上,靠着靠垫,懒得动弹。

    小娘皮她们则在用杨凡刚做的逗猫棒,逗小猫咪。小猫随着逗猫棒的起舞,而萌哒哒的跳跃着,试图用粉嘟嘟的小爪子去抓住。逗得老婆们笑的花枝乱颤。

    这只异瞳的小起司猫,已经完全接受了被收养的事实。现在已经奶声奶气的叫着四处探索了。

    小娘皮她们用手指挠下巴颏,还会打哈欠儿。

    偶尔把它逗的发怒,还会奶凶奶凶的呲牙。

    但是,只要给一个小鱼干,立刻就会变成重新黏人起来。用毛茸茸的小脑袋蹭你。还会翻肚皮,四脚朝天。把老婆们萌的不要不要的。心都要化了。

    她们自从有了小猫咪,都把杨凡扔在一边了。

    杨凡懒洋洋的靠在靠垫上,手边一沓子军报。一张张的翻看着。形势正在急转直下。清军在遵化搞了十几天,除了死伤两万多人,一根毛都没有捞到。

    他们没能打开工业区,最后在加特林和重迫击炮的攻击下,仓皇撤退。

    不过,城内的保安团和民兵也无力出击。只能恢复城池然后固守。

    八旗一旦放弃了和工业区的纠缠。立刻就发挥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把袁督师留下的兵马各个击破,城池也纷纷沦陷。现在蓟镇和辽东镇的联系基本被切断了。

    不过遵化又恢复了城池。把他们赶了出去。算是近期唯一的一次胜仗。

    杨凡看着这段时间的战报,尤其关注袁崇焕的信息。

    杨凡其实对袁督师重重迷惑之行为,一直非常困惑。历史上的记载也晦涩不明。这次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出征,充满了不合逻辑的一个个谜团。

    杨凡看着史书上,圆嘟嘟的奇葩操作,根本无法理解他的真实想法。只能依照理性来判断。

    初五日,辽军行至抚宁县。抚宁城文官在号召军民防守,袁崇焕支援火器火炮给他们。

    初六日,辽军抵达永平府城。此时崇祯皇帝传令,袁崇焕可以指挥各路勤王兵马。

    看到这里杨凡不仅皱眉,有必要发一封电报回新城。告诫他们不要搭理袁督师。杨凡现在已经不担任任何军职了。也没有一兵一卒。皇帝已经把他的兵权剥夺的干干净净。所以,也没有必要趟这趟浑水了。

    初六夜晚,袁崇焕急行军至滦州城外榛子镇,收到这个授权命令。

    杨凡皱眉,看来是袁崇焕走后,清军才占领的滦州。滦州是一个关键所在,是山海关援军的必经之路,袁崇焕居然没有在这里留下足够的防守的力量。

    初七日,辽军至迁安城外沙河驿站,侦察兵得知,蓟镇的治所三屯营失陷,明军已经崩溃逃

    跑了。

    袁崇焕大惊,急忙询问蓟辽总督刘策的下落。刘策是蓟镇的最高长官,要是刘策也逃了,蓟镇基本就彻底瘫痪了。

    崇祯皇帝得知袁崇焕入关勤王,于是传令曰:卿本职在山海关,心忧蓟州镇而派兵协助防守,一有警报就立刻入关勤王,忠诚和谋略都体现了。卿可以相机进止便宜行事,只要打仗立功,就会有犒赏。

    杨凡心里疑惑,以他对崇祯的了解,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把战斗力最强大的关宁军放在京城保卫自己吗。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就像张疙瘩和兴禾团练骑兵团硬被扣下了一样。

    难道说皇帝已经开始不信任圆嘟嘟了吗。

    现在这种紧急情况,是能看出皇帝深浅的机会。他如何操作,都会凸显他内心的想法。

    初九日,袁崇焕辽军到达玉田城,发现大部分民众,十之八九都逃散。

    袁崇焕大怒,对当地官员说:“知县是守卫土地的官员,守住才能生存,丧失就会灭亡。官员竟然纷纷先逃走,导致百姓惊慌失措,民居庐舍被烧毁,岂有此理!像丰润知县尽力守城,让百姓安心,才是尽职尽责。玉田城官员都应该斩首”

    但玉田城不归辽东督师管辖,所以只会将此事告知给蓟辽总督刘策。但三屯营战败,刘策不知所踪,也没地方找刘策去。

    次日,袁崇焕辽军从玉田城出发,继续前进。

    有一批侦察兵在遵化城附近活动,收拢一些逃民,并获得情报,三屯营是军官叛乱了,总兵朱国彦自杀,当地军民尽行跑散。

    袁崇焕愕然良久,他想起当初杨凡的建议,不要在使用蓟镇兵变之后投降的官兵。当初他和东林为了私利是反对的,此时终于尝到了苦果。

    战争中情报和信息畅通是非常重要的。袁崇焕为确保山海关一带,到蓟州城的驿站道路,便于军情第一时间传达,于是布置辽军驻守各地城市。

    杨凡看到这里,仔细关注起来。

    以参将杨春领步兵三千,和游击锺宇队伍驻守永平城。游击满库领步兵二千,驻守迁安城。参将邹宗武领步兵二千,驻守丰润城。游击蔡裕及龚彰兵三千,驻守玉田城。游击刘镇华领步兵二千,驻守建昌城。以朱梅,镇守山海关。

    杨凡看到这里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关宁军赶到帝都城外时,只有九千多人的骑兵,路上他把兵力分散去防守沿途的城池了。

    到这时,崇祯也得到了明确的信息,遵化失陷了,三屯营也被攻破了。

    崇祯皇帝得知遵化沦陷,惊恐不已。他明白,建奴这一次是奔着帝都来的。于是下圣旨,要求袁崇焕在蓟州城附近决战,必须堵截后金军队。

    杨凡叹了口气,建奴派出蒙古诸部四面出击,在袁崇焕去蓟州后,把这些城池各个击破。真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面对建奴大军,这些小城池,几千人抵挡上万人,无不是立即摧毁。

1585、袁崇焕的心思你别猜

    小娘皮玩了一会小猫咪,看到杨凡懒洋洋的靠在靠垫上,摇头苦笑,一脸的无奈。感觉到好奇。因为杨凡很少出现这样的表情。

    “老爷,你在看什么。”小娘皮把小脸凑过来,贴着杨凡的脸颊,看向杨凡手里的情报汇报。

    “唉,这袁督师真是神人也。”杨凡苦笑道。

    “他又干什么了。”小娘皮惊奇的问道。

    她发现老爷似乎对袁崇焕别特关注,似乎对他有很大的兴趣。诚然袁督师是当今大明权势滔天的大人物,但凭借着自己家的实力也不必怕他。

    小娘皮和林月如出身东厂,对东林党天然的没有好感。

    “初十,袁崇焕到了蓟州。不知为何,他命令刘策带兵回守密云,又命尤世威带兵返回了昌平。然后给陛下发了奏章:“初四日早发山海,初十日抵蓟州,……,必不令(后金)越蓟西一步”。”

    小娘皮惊呆了,啥!他这是要做啥。

    大敌当前,他带了四万多人来勤王,沿途分散了一万多人去防守,就剩下两万多人抵达蓟州。这点兵力想挡住二十万建奴是不够的,他居然还遣散蓟州当地的守军。这是发疯了吗。

    看到这边的情况,林月如也过来了。她还没有看小玉发来的情报。

    小玉在新城府邸的情报处坐镇,每天把汇集来的各地情报,做信息处理,然后形成报告,用电报发过来。

    杨凡接到就先看了起来。林月如还在玩猫呢。

    三个人顿时,大眼瞪小眼,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林月如接过一沓子情报开始读。

    “十二日,皇太极从遵化领兵西进,逼近蓟州。并在蓟州不远的马伸桥与袁崇焕的辽兵小打了一场。”

    “十三日,我们宫里的探子搞到了袁崇焕的战报。袁崇焕的近万辽兵列阵,而满清却只有二百多人,然后双方开始对峙了四个小时。之后袁崇焕命令进攻,二百满清兵退走。袁崇焕命令收兵回营。”

    “我们在汉军旗的内线,传递出来的情报显示,十三日到达蓟州,前哨与五百明军相遇,后金生擒十五人,以书逾蓟州城内官民,令之降。十四日,大军至三河县。”由此可见,双方根本没有在蓟州发生大战。”林月如疑惑的说道。

    袁崇焕给朝廷的战报和汉军旗的报告完全说的不是一回事。

    很明显,袁崇焕的报告是瞎编的。他在搞什么飞机。

    杨凡苦笑道:“你看这个,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呢”

    杨凡说着把一张杨凡看过的情报递给林月如。

    林月如结果来一看,简直五雷轰顶一般。惊得从鸭子坐的状态直接站了起来。

    “什么,十三日夜里,建奴二十万大军无声无息的绕过了关宁军的防线,直扑三河县去了。”林月如的小嘴惊讶的闭不上了。

    小娘皮一把抢过这张纸,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确认没有看错后,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呢。那是二十万人啊,骑兵就有十万以上啊。人喊马嘶的,还有大量的辎重。怎么可能在眼皮子地下,无声无息的越过了蓟州防线呢。就是过路,二十万人也得走一夜吧。袁督师他们怎么可能睡得这么死,难道中了蒙汗药了吗,睡得和死猪一样吗。”小娘皮大声说道。

    杨凡苦笑道:“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七天了。搞笑的是,皇太极走直线,打下三河县后,直奔燕郊的虹桥而去。潮白河的这座关键桥梁,居然无人把守。嘿嘿,真是令人无语了。”

    看着已经傻掉了的两个老婆。杨凡继续说道:“袁督师追击皇太极,居然不是衔尾追击,而是向南转进,走了个V字形。”

    说着杨凡手指比了个V形,以此说明什么是V字形。

    稍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他追击敌人,不走直线,反而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边。

    这是神马意思啊。这要是能追上就见了鬼了。

    “他疯了,他要干什么。”小娘皮愤怒的指责道。

    “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不知道。”杨凡无奈的笑笑。

    “他拿陛下当傻子吗,陛下一再传谕给他,让他必须守住蓟州,可他呢,玩忽职守,十三日敌军抵达,当晚就过去了。一天没有守到底。这个混蛋,他这是作死。”小娘皮骂道。

    杨凡心里腹诽道,他还少拿陛下当傻子了,这两年把陛下都忽悠瘸了。

    林月如反倒幸灾乐祸的看戏,笑道:“陛下此番有大难喽。他用谁不好,偏偏用这个南蛮子,他能得这个外号,你当是浪得虚名的。现在陛下估计已经吓傻了。这会在乾清宫里哭。”

    杨凡冷笑道:“陛下还有工夫哭,哼,皇太极马上就要找他谈心去了。现在估计都到了永定门了。”

    “内阁知道情况吗,李标和钱龙锡怎么收场。袁督师可是他们举荐,然***推的。地方督抚也是同意了的。这可是东林集体行为。他们要吃瓜捞的。”小娘皮说道。

    杨凡有些玩味的说道:“你看这张纸,孙承宗知道了蓟镇的事情,第一时间,发出手令,严令袁崇焕立即带兵来通州。到他那里去。”

    “之前我一直对老孙有看法。不过这次的事情反倒让我对他高看了一眼。毕竟是自己的关门弟子,老孙心软了。”

    林月如和小娘皮都是人精,秒懂了杨凡的意思。

    自己的学生闯下如此大祸,已经不能善后了。他想把袁崇焕留在通州,试图保护他。而往更深了想。这样其实是试图保住东林的内阁。只要保住袁崇焕就能保住东林党。

    林月如美目闪动,一字一顿的说道:“这个时候,是他最后的机会,就看他怎么选择了。就看他把决心下在哪里了。一步飞黄腾达,权倾朝野,一步万丈深渊。”

    杨凡深深的看了林月如一眼。这娘们心思阴暗,所以很多时候,见事很准。

    因为文官心思,走的都是阴柔的路子,就和娘们的心思一样。

    唐以后,华夏的正治就从阳刚走向了阴柔。

    她把袁崇焕的心思看透了。她这个时候,在事情才露出一点点端倪的时候,她就凭着直觉,把握住了最深处的脉络。

1586、议和的前提

    正说话间,冬香拿着最新的收到的情报走了上来。

    杨凡接过来看了看,就扔在了小炕桌上。

    小娘皮和林月如赶紧拿过来看。她俩看完这张纸,只能摇头叹气了。

    袁崇焕的追法是不可能追上清军,其实就是追上也没有任何意义。只要没能利用蓟门天险挡住清军的主力部队。追击其实毫无意义。

    九千多骑兵,就算再精锐,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呢。

    他们怎么能打得过二十万清军。而且此时清军已经分兵,一路向着顺义追击刘策,一路向着昌平追击尤世威。主力五万多八旗,则直接进攻通州。直奔帝都而去。

    不过这种曲线救国的追法,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清军必然先于关宁军抵达京师城下。

    最新的情报显示,清军在围着京城打草谷,一路抢劫京畿的庄园。掳掠人口,抢夺粮食和各种物资财物。因为是急行军,关宁军只有九千多骑兵先到京城。其他步兵掉队,正在后续赶来。

    “十五日,皇太极帅兵到了通州。开始肆虐京城周边的百姓。讽刺的是,这天朝廷收到了袁崇焕“必不令(后金)越蓟西一步”的奏章。”杨凡冷笑着说道。

    他心里怒火在腾起,这些人弄权,遭罪的都是百姓。

    小娘皮说道:“他这些行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用问吗,就是制造恐慌,让皇帝和内阁害怕。他现在已经撕下假面具了。不装了。”林月如撇嘴说道。

    “他敢!”小娘皮气呼呼的道。

    “有啥不敢的,胆小不得将军坐。他这半辈子不就是靠着比别人敢干起家的吗。他每一次冒险都获得巨大的收益。久而久之,他都麻木了。早没了当年单骑出关时的战战兢兢了。”林月如继续毒舌。

    “事实也不一定就是你说的那样,这只是你最恶毒的揣测罢了。”小娘皮还是有底线的。她不愿意相信这一切。

    可是事情的走向,确实是向着最恶意的揣测靠拢。

    杨凡低着头没有说话。其实,直到历史上这件事尘埃落定,这件事都没有暴露出来。是不是他当时真的想铤而走险,已经没法证实了。也证实不了。

    因为,崇祯根本就没有被吓倒,他纵有万般不是,万般缺点。但是,他在每一次自身危机重重的时候,他都冷静而理智的可怕。

    在这一点上,袁督师和他的段位还差的远。

    崇祯从头到尾,就没有给他任何机会。可惜袁督师从一开始,让他去守蓟州,而不是带兵来京城,这个举动上就没看明白。

    崇祯就是搞政变起家的,他玩这个很拿手。

    一般人在这方面和他掰手腕,那是以卵击石。

    “他吓唬皇帝和内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兵进城。”林月如把一份情报拍在桌子上。

    十七日夜晚,袁崇焕率军抵达京城左安门下,于城外韦公寺庙扎营。第一批队伍只有九千骑兵抵达城下,步兵队伍则要分批次前进,随地扎营休整,抵达都城汇合袁崇焕。袁崇焕队伍因为急行军,士兵和战马都很疲惫,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息,但陛下拒绝辽军入城。

    杨凡说道:“毕竟事情没有发生,我们也不能就此认定。也不排除他眼见五年复辽希望渺茫,打算借此机会恐吓皇帝和内阁。以战促和,和皇太极结一个城下之盟。把他五年复辽那个隐患消除掉。”

    “如果是第一种打算,他想夺门,彻底解除隐患。必然皇太极会配合他。那么他所有的诡异行为,一定是私通建奴,就是汉女干。如果是第二种,那他肯定不是汉女干,只是想给自己脱罪。现在这种局势下,是唯一可能和满清议和的机会。现在皇帝和内阁都吓破胆了。他心里

    很清楚,不把皇帝和内阁吓住,是不可议和的。”

    小娘皮和林月如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杨凡的分析。

    这个分析是依托于袁崇焕目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危机。这一次清军打入京畿之地,他的罪责难逃。只有想办法促成合议,才是他唯一脱罪的办法。

    否则,前脚清军一走,后脚崇祯就得把他下狱。

    如果能促成城下之盟,合议既成,崇祯自然也没办法再找后账了。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没有证据的猜测。

    但是,不管他是忠臣还是汉女干。这两年来,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法解释。他私下和皇太极书信来往。(这些信件原件在台北故宫)。白喇嘛在他和皇太极之间奔走,穿针引线传递消息。

    这两年来用各种理由,搪塞、推迟北伐。先是用准备不充分拖了一年。第二年拖不下去,又说缺少战马。

    皇帝批了银子给他买马。结果到最后,八万匹马,一个也没见到。银子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否则,现在就不是九千多寒酸的骑兵了。而是十万铁骑赶到京城城下。

    这一次蓟州的事情,他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他遣散蓟州军队的事情,不论事后如何解释都没用。

    当时在蓟州城内队伍有昌平镇尤世威,五千士兵。保定镇曹鸣雷,三千士兵。宣府镇数千士兵。蓟辽总督刘策三屯营撤退的蓟镇营兵队伍。辽东督师袁崇焕队伍一万余士兵。

    袁崇焕临阵遣散援军,昌平镇尤世威队伍回昌平,宣镇队伍驻守三河,保定镇曹鸣雷队伍三千士兵驻守蓟州城内,令刘策队伍也离开蓟州,去密云驻地。

    原来,蓟门是有四五万兵力的,后来袁崇焕提出淘汰老弱兵员,精简了部分兵力,接着,修建锦州城的时候,又调走了一万人到辽东关外,这样,蓟门防守就薄弱了。如果在修建锦州城之后,袁崇焕能立即调遣兵力增防蓟门,也不会给后金有机会乘虚而入。

    袁崇焕到了蓟州,终于找到了蓟辽总督刘策。他对刘策说:蓟州这里有我在,你去分守密云吧。那里也很重要。

    刘策深知自己是蓟辽总督,就应该驻扎在蓟州。自己要是走了,一旦出事,就是临阵脱逃。到时候袁督师要是不认账,他就麻烦了。

    再说了,他丢失遵化和三屯营,长城防线崩溃,他还没办法交待呢。

    他于是就说:“蓟州这就是我的负责防守地方啊,督师您为什么让我走呢。”

    因为按照大明的惯例,蓟辽总督防区在蓟镇,正是刘策的防区。而袁崇焕虽然也督师蓟辽,但是只是领导责任,他实际的重点在辽西走廊。主要负责山海关以外。

    崇祯明确过双方责任。卿治兵关外,关内疏虞责有分任。

    所以刘策其实并不想走,因为清兵从这里突破了,他责任最大。

    但是袁崇焕说:有我在就够了。然后把刘策和其他的援军分遣各地布防,就留下自己的军队来镇守蓟州。

    本来刘策还想争一争,但是就在几天前,皇帝下旨,把所有援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袁崇焕,他也是没办法反抗了。否则再顶下去就成了抗旨。毛文龙殷鉴不远,万一袁督师发火请出尚方宝剑砍了他也不是没有先例。刘策想了想还是怂了,老实的去密云了。

    如果这些事情还不够大,他还把毛文龙砍了,这件事加上可就够大了。

    这一次袁督师发明的曲线追击,再加上要求带兵入京城(明代没有圣旨客军入京城是死罪。)

    这些事情积累在一起,皇帝本来就多疑,会怎么看他。

    他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在崇祯看来,全都是对皇太极有利的。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1588、朕是不会让他带兵进京的

    “陛下,烤肉串好了。”天贵妃撒娇道。

    “啊,好了啊,诸位爱妃快入座吧,这个烤羊肉串,必须要趁热吃。凉了味道就不好吃了。”崇祯反应过来,赶紧招呼大家入座。

    他是皇帝,他不入座,别的妃嫔哪敢坐下。周皇后都站着等他。

    崇祯面南背北居中而坐,旁边放着的椅子是周皇后的座位。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国家,妻者齐也,意思是双方地位平等的配偶。至于其他女子都算是妾室。

    自古以来中宫皇后的权柄极大。尤其是清朝,八旗都算是皇帝的家奴,皇后就是主母。八旗的铁杆儿庄稼,一家老小每月的嚼谷儿,那都是皇后娘娘用凤印盖章批准才发下来的。

    而八旗户籍的家庭,高层的婚姻很多时候也是不能自主的。需要皇后来给安排。俗称拴婚。你想和那家通过婚姻来结盟,是皇后娘娘说的算。其实也就是皇帝的意思。清朝的统治巩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掌兵的将领、贵族之间的联姻,是非常大的事件。

    张疙瘩看到皇帝已经入座,赶紧炊事班上菜。

    张疙瘩每一种都拿出一串,吃一小口。然后才让炊事兵给皇帝和后妃上菜。崇祯心里不禁感叹,杨凡的人做事细致,每一件事都让人觉得妥帖。这些食物是张疙瘩预备的,他就自己当着皇帝的面,随机挑出来,每一种都吃一口。

    周皇后心里也满意,笑着对张疙瘩点点头。兴禾团练的老兵她都是熟识的,上一次在宫里宿卫宫廷三个月,连带很多宫女太监都和他们认识。对他们还是非常信任的。

    但不管皇家信任与否,他们做事仍然一丝不苟,干怎么办,就怎么办。让人心里舒服。

    每个人面前的长条桌上都放着不锈钢的长条盘子。先上来的是肉类。烤羊肉串、烤牛肉串、烤鸡肉串、烤鸡心、烤鸡爪、烤鸡胗、烤鸡翅、烤大虾、烤鱼丸、烤虾丸、烤火腿肠、烤猪皮等。

    然后上来的是蔬菜类:烤大蒜、烤韭菜、烤豆角、烤辣椒、烤茄子、烤香菇、烤金针菇、烤豆腐皮等。最后上来的是水产类:烤蚬子、烤蚶子、烤生蚝、烤扇贝、烤皮皮虾、烤鳕鱼等。

    每一种只能上一串,否则就吃饱了,吃不下其他的了。

    “陛下,有新城啤酒厂新出冰镇啤酒,陛下您是和啤酒,还是红酒,还有上好的玉冻春白酒。”王承恩上前请示道。

    “嗯,这啤酒是什么,进一些尝尝。”崇祯笑着说道。

    看了一会水阔天空,明月当空的景色,他心中的块垒也消散了不少。心里有升起了豪气。袁蛮子你他娘的不做人,朕就拿你练练手。好久没有玩这些宫心计了。朕都有些生疏了。

    张疙瘩赶紧让人抱来一个马口铁的啤酒桶,这种桶很厚,不然会爆炸。一桶足足二十斤啤酒。放在一个架子上,然后打开下面的水龙头,顿时带着泡沫的啤酒灌进了硕大的扎啤杯里。

    然后在丢就去几个颗冰块,一杯冰镇扎啤就算做好了。杨凡的啤酒是全麦的,散在手上黏黏的,含糖量很高。啤酒花也放得多。远远的在场的人都闻到了啤酒的香甜味道。

    全麦的啤酒非常好喝,不同于我们现代常喝的那种绿色玻璃瓶的普通啤酒,那种为了节省成本,一般里面都是百分之十几的麦芽,加上百分之八十的大米,还有少量的啤酒花。

    这种啤酒加入大米后发苦,不好喝。但是造价非常便宜。可以赚更多的利润。口感啥的就别和全麦啤酒比了。

    很快,帝后就发现,啤酒配烧烤真是绝配。尤其是烤羊腰子,崇祯赞不绝口,真是太香了。不大一会,铁板煎的松茸也好了,顿时散发出满亭子的香味。让人食指大动。

    皇帝和后妃正吃得高兴。就看到骆养性拿着一封奏章,急匆匆走了进来。看到皇帝正喝的高兴,就识趣儿的站在亭子的入口处没有进来。

    崇祯看到他,放下手里的烤鸡翅,说道:“有什么急事吗。”

    “陛下,袁督师加急上表,说是关宁军急行军三天两夜,水米未进,十分疲惫,而且很多士兵冻病了,继续进城找郎中诊治。官兵们也需要进城找房子住宿,马匹也需要拨下粮食喂养,这段时间因为赶路,掉膘儿太严重了。如果不入城休养的话,露宿在外一直得不到休养,恐怕就没法和建奴的骑兵决战了。”骆养性有些心里忐忑的说道。

    袁督师在城内的人,找到他。送给他三千两银子,还有毛文龙的一个美俾,让他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如果事成,另有黄金千两相赠。

    毕竟锦衣卫衙门也不是不是人间,袁督师这么考验干部,谁能受得了呢。骆养性思来想后,感觉没什么大事,就应了下来。

    崇祯一双眼睛鹰隼般的盯住了骆养性。问道:“你说,袁督师要进城安置,是应该南城安置还是北城安置啊。”

    骆养性也是人精般的人物,尽管他低着头,看脚尖,此时也感觉到了皇帝的不悦。连忙说道:“这需要陛下做主,臣不敢言。”

    崇祯看了他一会,转过头,看到张疙瘩尽量躲在柱子后面,减少存在感。有些好笑。

    “张团练,你说说,你的兴禾团练和袁督师的九千铁骑,谁更厉害些。”崇祯笑着说道。

    张疙瘩眉头一跳,心里暗骂袁蛮子不做人,净给自己找麻烦。皇帝这是有意放他进来,看看他憋得什么屁。这可如何是好,这种级别的斗争,岂是他能掺和的,卷进来还不粉身碎骨。

    他又不是杨凡,他那里敢接话。

    顿时,惊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双腿发抖,一脸都要哭出来了的表情。

    看的崇祯骂道:“看你那怂样,对上蒙古人也没见你这般模样。”

    周皇后看陛下净欺负老实人,忍不住解围道:“葫芦鸡好了吗,好了就上来吧,本宫可是两年没吃了,正馋得慌呢。”

    崇祯笑骂道:“你这狗才,还不快去看看。让皇后好等。”

    张疙瘩如蒙大赦,屁滚尿流的跑了。

    崇祯转头,玩味的对骆养性说道:“朕是不会让他带兵进京的。”

    骆养性吓得噗通一下就跪下了。顿时明白,这银子收的烫手了。可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你告诉他,朕要见他,让他自己一个人进城来见朕。”

1589、袁崇焕怕了一

    宴会继续进行,在后妃中传说已久的葫芦鸡终于上来了。

    周皇后很没有皇后样子的撸开袖子,直接上手撕下一条鸡腿。递给崇祯,看的崇祯哈哈大笑。

    田贵妃和袁贵妃则小口的品尝着酥香美味的鸡肉。

    王选侍第一次吃这个,之前兴禾团练宿卫宫廷时,她还是宫女呢。没得皇帝宠幸。此时撕下一小条鸡肉,放进嘴里,顿时口舌生香,暗暗点头。

    她名声不显,因为她生长平长公主(独臂的那位)后因血崩症病逝,追封为顺妃。长平公主封号原是坤兴公主,降清后清廷改封她为长平公主。

    在坐的还有两位王姓妃子,但具体名姓和封号史书没有记载。刘妃、方妃、沈妃三位妃子也在座,这就是崇祯的全部后宫团儿了。一共一后,两贵妃,五妃子、一选侍。

    王承恩伺候了一会,看帝后高兴,也就识趣儿的退出来。和张疙瘩在外面吃其烤串,喝起啤酒来。王承恩比较喜欢杨凡手下的这些粗豪汉子,他们都不像这公里的人,阴损歹毒,满腹心机。

    张疙瘩吓得除了一身的冷汗,一直在擦汗。看的王承恩苦笑不已。

    “公公,这是小的特意给您老留的。”张疙瘩变戏法一般的拿出一小盘油煎松茸来。雪白的松茸切片,被素油煎炸的两面金黄,带着沁人心脾的独特香味。看的王承恩口水都出来了。

    这玩儿意金贵,听说是乌斯藏特产,定远侯打通了从青海去乌斯藏的马帮道路,这才带回来这玩意儿。平时都是进贡给帝后吃的。

    杨凡平灭了漠南蒙古后,打算送大师回乌斯藏,所以必须先搞清楚道路情况。这些马帮就是以经商为名,去探路的。自然也罢乌斯藏的好东西带回来很多。

    杨凡知道马匹和骆驼去了高原不适应,特意在青海换的牦牛。现在临河城通了铁路,临河码头做浅水重炮舰,可以溯流而上一直到西宁城。然后从西宁城再用牦牛队去雪域圣城。

    因为青海土默特诸部、永谢布部已经被打垮,杨凡调哈拉沁骑兵团、朵颜骑兵团从水路进青海,目前已经把青海基本控制了。

    青海这个地形,北半部包括青海湖以东都是适合农耕的河谷。青海湖以西的柴达木盆地则是牧区。而青海的南半部则都是高原荒漠,基本是无人区。

    青海就是青海湖,现在海西、海东各驻扎了一个3600人的骑兵团。当地的部族都被兼并,台吉、塔布囊、那颜、牧主都被遣送到了吕宋府安置。剩下的牧民发展集体经济,划分操场,成立集体所有制的牧业队。

    因为要送大师回乌斯藏,所以杨凡先解决青海,在西宁建立稳定的统治。并且给大师修了行宫。西宁现在和临河已经有了一天一趟的班轮。交通已经很方便,就是到了冬季没法通航。

    王承恩笑骂道:“还是你这老痞子心里有咱家。”

    说着就吃了起来。吃了一片松茸,顿时就停不下来了。难怪帝后爱吃这玩意儿,看着就是蘑菇,其实也还是蘑菇。可就是这么香。

    “公公,其实这玩意儿用鸡屁股炼出来的油,来油煎才好吃呢。可是老爷骂我们粗俗肮脏,改用了黄油,就是牛奶提炼出来的油。这黄油虽然高级,但是香味我觉得还不如鸡屁股油来的好吃。”张疙瘩一边喝着扎啤,一边吹牛打屁道。

    “确实,给帝后吃的,怎么能用鸡屁股油呢,还是用上等的黄油合适。不过咱家可就不讲究这些了,怎么好吃怎么来。你教教咱家,这东西怎么做。”王承恩笑着说道。

    他就有这个本事,和什么人都能打成一片。这些当兵的都是直肠子,你对他们尊重,看得起他们,他们就对你掏心掏肺。

    听说王公公居然和自己一样爱吃鸡屁股,顿时大

    生知己之感。连忙说道:“等过几天,再有松茸到了,我给公公留一些。到时候小的给您老做点军伍上的吃法,保管好吃,嘿嘿。”

    “那咱家可就等着了,哈哈哈。”

    袁崇焕看着镇定,可是袖子里的手一直在抖动。他自从派人去找骆养性后,就焦急的在等着后续的消息。他现在身上背着的雷可不少,哪一个炸了都能让他粉身碎骨。

    这些年他虽然和做了直升机一般的升官,权利也越来越大,可是积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就像杨凡评论他的,他总是制造更大的问题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督师,您看城头上有个框下来了。”张弘谟说道。

    袁崇焕定睛一看,之间城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射出墙外的木架子。上面有一个滚轮,上面吊着粗大的绳索,一个大筐吊着正徐徐下降。不大一会到达了地面。

    一个锦衣卫总旗,带着连个锦衣卫兵从里面出了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太监。

    “哪位是蓟辽督师袁大人,有陛下口谕。”那个总旗拱手恭敬的说道。

    “在下就是袁崇焕,这位小哥怎么称呼。”袁崇焕满脸堆笑问道。

    “不敢,小的王建德,只是小小的总旗,当不得大人称呼。这位是御马监的掌印高起潜高公公。口谕由高公公传达。”王建德赶紧把高起潜请过来。

    关宁军诸将一惊,高起潜是御马监的掌印太监,非同小可。之前定远侯西征就是他带着太监团儿做监军的。当时,天下各镇都疯传,陛下打算用太监监军。这一次就是试试水。

    “原来是高公公,自如这里有礼了。”袁崇焕赶紧施礼。

    这高起潜可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御马监是提督兵马的。历来掌握部分京营。

    袁崇焕正准备拉拉高公公的手表示亲热,顺便从大袖子里把银票送过去。可是公公确实冷着脸,阴恻恻的上下打量着袁崇焕。

    袁崇焕并不是不通世务的书生,也不是海瑞那种古怪之人,他也能拉的下脸折节下交。可是,这一次明显热脸贴了冷屁股。顿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1590、袁崇焕怕了二

    “陛下口谕: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高起潜说完,冷冷的看着袁崇焕不说话。

    袁崇焕见这厮如此倨傲,先是心下大怒,但想到此人是陛下身边的宠信太监,强自忍耐没有发作。真是给脸不要脸。本部院这是拿你当棵葱了,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可是接下来听到着短短的一句口谕,顿时一身冷汗都出来了。

    从中使的表现和口谕的内容看,皇帝似乎已经察觉了些什么。自己请求大军进城修整。可是现在连城门都不开,只是吊一个大筐下来,这是什么意思。

    一时间,他心里惶恐,脑子急速思索,评估当前的形势,是否恶化到了皇帝要对他采取措施的程度。

    这城进还是不进。这是个问题。

    进城,怕又去无回。不进,形同就地造反。根本拒绝不得,一时间也没有理由,就是装病也来不及了。

    高起潜看他脸上神色变换,十分狰狞,倒也有些害怕起来。这个家伙可以以胆大妄为出名的,连毛文龙都砍了。一时间有些后悔了。本来看他在皇帝那里失了圣心,以他的性格自然要给些脸色看的。

    爬高踩低本来就是这些太监的固定操作。可是,着袁大人怎么有些不对劲啊。之间瘦小黝黑的袁督师,整个人似乎在发癔症,一会表情狰狞,一会似乎充满了恐惧。一会又露出决绝之色。

    高起潜还是第一次在高级官员身上看出这么丰富的表情。***一般都有很好的养气功夫,息怒不行于色。可是着袁大人真的和外面风评的一样。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

    袁崇焕过了一会,似乎考虑清楚了,看着高起潜一字一句的说道:“还请高公公到吾营中坐坐,吾去见陛下,捎去就回,公公先喝茶等吾回来。”

    高起潜大惊,这是什么意思,把咱家当人质了吗。好狗胆!

    “哼!你这营里有什么好看的,咱家不稀罕。别说你这临时的军营了,定远侯的军营咱家都待过的。”高起潜像只高傲的小公鸡,仰着下巴颏,两眼向天。根本不搭理他。

    “咱家,传完了陛下的口谕,这可就告辞了。咱家御马监还有好多事没有处理呢,失陪。”高起潜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咱们走。我看谁敢拦着咱家。”高起潜举起兰花指,向前一指。

    他好歹也是西征过的人物,战场也没少经历。倒是锻炼出了一股气势,顿时关宁军的众将集体往后一缩脖子。

    “哼!把王公公请到中军大帐,奉茶伺候。尔等给王公公讲讲咱们关宁军的情况。”袁崇焕阴沉的说道。

    顿时,几个如狼似虎的亲兵上前,不由分说,就把高起潜加起来就走。

    “大胆,大胆,你们敢绑架咱家,瞎了你们的狗眼,你们看看咱家是谁,咱家是御马监掌印……”

    高起潜的声音原来越远,直到听不见了。

    小旗和两个锦衣卫吓得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高呼:“督师饶命,督师饶命,不关小人的事情啊。我们就是被上官派来送王公公的。”

    袁崇焕一笑,闻言道:“你们想到哪里去了。王公公是知兵之人。之前和定远侯西征,连战连捷,吾这是想和王公公讨教一下兵法。尔等不要胡思乱想。本部院这就和你们进城去见陛下。都起来吧。”

    这一段并非笔者杜撰。有史书为证。

    明朝史书记载袁崇焕进城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这样的:

    “甲辰,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先张皇敌势

    耸朝臣,冀成款议。见上亦然。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俱同出。”

    ——《国榷》第九十卷,第5505页

    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他害怕皇帝召见是想逮捕他,可见心中有鬼。他后续的举动是把传旨的太监给扣下了。软禁在他的大营当人质。然后才进的城。

    先张皇敌势耸朝臣,冀成款议。这是说他见到皇帝,继续恐吓皇帝和内阁。他眼见不可能带兵进城,就退而求其次。希望和建奴结一个城下之盟。他到底带兵进城要干什么,是不是想夺门。城内是不是还有他同党。这些因为崇祯头脑异常清醒,从头到尾干脆就没给他任何机会。导致他没有施展出来,就没法弄明白了。

    如果他想夺门,接下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用关宁军取代近卫部队,长期控制皇帝,效法董卓。另一个就是,扶福王上位。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只是有这种操作的可能。

    东林这个时候,已经被他的各种骚操作拉下水了。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只要建奴一退兵,皇帝必然向东林发难。

    东林为了自保,也只能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了。

    如果皇帝不给他带兵进城的机会,他还有第二方案。那就是继续夸大敌人强大,贬低自己力量不足,继续恐吓皇帝和内阁。促成城下之盟。这两个方案有一个能成功,他当初吹牛五年复辽,以及这两年来干的林林总总的不法之事,都能一笔勾销。

    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

    这一段更有意思,皇帝只是各种安慰他。就是不搭话,不理他的任何请求。他也看出来了,皇帝虽然不到二十岁,可是并不好斗。说话办事滴水不漏。这个时候他已经急了,开始行事昏悖起来。

    他只敢吹嘘敌人强大,到最后也没有提出议和来。他是真不敢。就怕崇祯当时翻脸,抓他下狱。但是他还是不死心。看陛下油盐不进。议和也没戏。看不出陛下有议和的意思。

    他眼见议和无望,又转而请求帅兵进城。结果说了半天,被崇祯干脆的拒绝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方寸大乱了。和当初魏督公一样抓狂了起来。已经被崇祯弄得胡说八道,颠三倒四起来。

    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俱同出。

    他咬牙下决心涉险,进城一趟,最后只得到了赐貂裘银盔甲。

    可见,他的目的一个也没有达到,完全失败。

    可笑,满桂是个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货。他到这时还没看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看似君臣相得,实际则是刀光剑影的斗争。

    他居然嫉妒袁崇焕,居然君前失仪,脱了衣服给皇帝看伤疤,估计给那俩整的尴尬癌都犯了。崇祯只好表示,上深闵之。然后就把这个***赶走了。

    俱同出。

1591、第二次平台召见

    关于这件事,还有别的史书可以作为佐证。对细节说的更加详细。

    “上命内监招崇焕。崇焕恐事泄,乃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上既任我,自有处分,何须又召,得无听细人之言罪我乎?必欲进见,须金、王二监出质,始可回奏。"上命二监出城,崇焕令军守韦公寺,自易青衣入见。上解貂裘及银甲胄赐之,乃退。”

    ——《明季北略》第5卷,第118页

    这本书上的记载更加触目惊心。

    是说内使来了让袁崇焕进城面圣。不知道什么原因,袁崇焕十分抵触,坚决不肯进城见崇祯。

    使者没说什么,他就开始还大放厥词,说皇帝听信女干臣的话,要抓他。

    哪有臣子这么和陛下说话的,可见此人的本性极其暴躁。翻遍二十四史,没见过他这样和皇帝说话的。真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他要求皇帝派出王承恩和金姓太监(不清楚是何人,估计是某司掌印太监。)出城去他的军营为人质,他才肯入城。

    不要是是皇帝,就是上官也受不了他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这是对人极大的不信任。他到底在怕什么,只是不让军队进城,而单独宣他进城,他的反应居然如此之大。

    他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加上此时的反应,这已经和谋反无异了。

    他见皇帝不穿官服,而是青衣小帽这种奴仆的装束,是什么意思呢。

    袁崇焕应该是,自知有愧于崇祯皇帝的重托。两年多了,寸土未复。骑兵也没有建立起来。曾许诺不让后金军越过蓟西一步,但现在金兵在城下了。

    他觐见皇帝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的青色布衣。

    先做了个知罪的主动表态,让皇帝先消消气。之前的人质事件,等同于逼宫。所以给皇帝个台阶下。

    崇焕恐事泄,这句就触目惊心了。我们不知道他的事情是什么,害怕被皇帝知道。总之,绝对是对皇帝不利的事情。

    袁崇焕也是吃准了崇祯对王承恩的感情,留下了人质后就放心进城,事实证明,果然没事。皇帝就没有动他,甚至还好言好语的安慰他。

    袁崇焕第一次进城没有被抓,是因为留下太监做人质的缘故。皇帝投鼠忌器,只好温言抚慰。

    不顾他不知道的是,崇祯是比较会演戏的,成功的让他放下了警惕。他也因为这一次,小看了皇帝,认为皇帝还是害怕了。

    结果没多久,第二次召见,这次没有人质,皇帝直接把他抓了。

    这件事的真实性是很大的,关键在于《明季北略》这本书,没有被满清改过,所以更加有价值。

    袁崇焕控制了高起潜,随即进入大筐,和祖大寿一起被守军带到城头。

    城上早有锦衣卫在等着他。他俩一上来,十几个锦衣卫立即围了上来,袁崇焕提心吊胆。生怕把他直接抓了。

    “督师请随我等入宫面圣,马车已经城下准备好了。”领头的锦衣卫千户拱手恭敬的说道。

    袁崇焕心里稍安,于是跟着下城。

    等到马车在东华门停下,袁崇焕和祖大寿下车,看到黑云龙也在。黑云龙从关外败退回来,一直在南苑修整。目前据守南苑。

    满桂也从马上下来,看到袁崇焕哼了一声,并不搭理。

    他俩早在几年前就在宁远闹掰了。满桂被弄到了西北去了。

    四人无言跟着太监进宫。

    这一次进紫禁城,袁崇焕心情和上一次完全不同。上一次是人生得意,大权在握。这一次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还是那个老地方,皇帝坐在屏风前的御座上,前面是一张大桌。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四面护卫。

    王承恩等一众太监环伺左右。文武群臣分两班站立。

    这一次,没有让他等,四人直接就到了御前,崇祯直接免了跪礼。

    皇帝还没有说话,就有御史出列。

    “臣弹劾蓟辽督师袁崇焕,大敌当前,私自遣散蓟州守军。居心叵测,有通敌之嫌疑,请陛下着有司彻查。”

    一个青年御史出列,直接弹劾袁崇焕。顿时整个群臣队伍轰的一下子,议论了起来。

    满桂幸灾乐祸的在一边看戏,心说袁蛮子,你也有今天。嘿嘿。

    黑云龙大惊,不知道是怎么事,他还以为清军是打进来的。没想到是袁督师居然给放进来了。

    袁崇焕一时间不知如何自辩。正在犹豫间,祖大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容禀,当时臣也在蓟州,这件事臣当时在场。遣散援军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的蓟镇虽然粮食尚可支撑,但是草料几乎毫无积存,蓟镇兵马过多,无法供应,所以不得已才遣散各部。”

    祖大寿刚为袁崇焕申辩,就见兵部尚书王洽出列,怒道:“一派胡言,建奴旦夕即至,此时,是马料重要,还是御敌重要。”

    袁崇焕这才说道:“当时密云空虚,臣担心再有一支敌军从密云入,直接杀到京城。这样就绕过了蓟门天险。所以臣才把援军分遣各处。”

    皇帝这时候说话了,问道:“外面情况如何。”

    显然,皇帝不想此时追究此事,其他人本来都准备趁机找袁崇焕的麻烦,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儿,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他们都在城内,闭门自守,皇帝迫切的想了解城外的情况。

    “陛下,目前的形势十分危急。遵化是坚城,城高三丈五尺有余,且有重炮三十余门。结果一天都没守住,这说明建奴已经有了攻打坚城的能力了。这是之前几十年都没有的事情。”袁崇焕说道。

    顿时下面轰的一下子,议论了起来。

    遵化修了一百多年,是长城关隘附近的重镇,要不然顺天巡抚也不会放在那里,三屯营也在附近,这就说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结果,一天不到就被打下来了。

    这说明,京城也不安全。京城的城墙确实比遵化还要高,但是有限的很。理论上一天能打下遵化,打京城也没有太大问题。

    这些官员的家眷都在城里,他们的财产也都在城里。这时候,他们慌了。如果建奴真能破城,他们就完蛋了。

    看着百官震恐,袁崇焕的嘴角不经意的挑了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000/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所写的《明末钢铁大亨》为转载作品,明末钢铁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钢铁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钢铁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钢铁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钢铁大亨介绍:
穿越明末蓟镇遵化古城,接收一家冶铁坊。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明末钢铁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钢铁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