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帝国海权TXT下载帝国海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海权全文阅读

作者:星光破裂     帝国海权txt下载     帝国海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帝国海权全文阅读

第一章 开什么玩笑,十一年后我就会死

    “哦,是个男孩!”

    “母子平安!”

    “感谢上帝!”

    “快告诉殿下!”

    “………………”(以上皆为德语,我听不懂)

    “叽哩呱啦,吵死了!现在才几点!”我们的主人公还未睁开眼睛就大声喊到,可是发出的声音确是

    “哇………………”

    “哦!小殿下的声音真洪亮!”(还是德语,我听不懂)

    ……卧槽,这什么情况?我们的主人公同志那混沌的大脑一下子清醒了,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被摇晃着,想睁开眼睛,但是眼皮却不听使唤,周围充斥着自己听不懂的对话声,惊慌失措中想说着什么但是到头来都是一句简单的“哇………………”

    好吧,个人感觉在声调和停顿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哇够了,我们主人公同志又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再次醒来,已经能睁开眼睛的主人公同志被狠狠的吓到了,看到自己那粉嫩的小胳膊以及那不明觉厉的室内装饰,主人公同志终于弄明白了自己的情况了——丫,重生了,嗯,我们来冷静的分析一下现在的状况……

    ‘冷静你妹啊!一没触电,二没被车撞,三没掉进冲水马桶,只不过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重生了,开什么玩笑啊,你耍我?’嗯……抗议是没用的,因为主人公同志现在只能抑扬顿挫的发出“哇…………”

    “殿下醒了!”

    “快抱过来!”(继续德语,我听不懂)

    ‘好吧,冷静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吧,首先,兄弟我重生了,现在是一个婴儿;其次咱不是中国人了,因为现在这个抱着咱的有着深褐色头发的女性应该咱妈;第三,这里绝对不是二十一世纪,因为这里连电灯都没有,第四,这绝对是土豪……啊不,贵族家庭,因为房内装饰不明觉厉啊;第五,咱爸原来是个大胡子;第六…………’

    “哇………………”好吧,主人公同志现在是个婴儿,身体反应唯一的表现就是哭,现在的情况是——嗯,他饿了。

    光阴如梭

    就这样吃饱了哭哭累睡睡饱了吃循环了一段时间,我们的穿越者同志(读者:怎么还是穿越者?他名字呢?作者:摊手,过去叫啥有什么意义?)搞清了几件事情

    第一:这里是普鲁士

    第二:现在是1868年

    第三:自己是王子

    第四:自己叫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恩斯特·瓦尔德马

    你问他为什么知道?

    ‘因为我看到了威廉一世那个老头子那标志性的胡子!而自己名字的发音我还是能听出来的!’

    嗯,情报工作做得不错嘛。

    ‘不错你妹啊!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恩斯特·瓦尔德马,威廉一世的孙子,腓特烈三世的第6个孩子,威廉二世的弟弟,普鲁士的王子,未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孙,11岁死于白喉病有木有!老天爷,啊不,现在归上帝管了,上帝你他喵的逗我?!’穿越者,啊不,现在应该叫他约阿希姆了发出怒吼

    “哇……………………”好吧,我们的小约亨(约阿希姆的昵称)还不会说话。

    一晃眼,一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的约亨小朋友是一名光荣的穿越者,但是婴儿嘛,哭闹尿床这种丢人的事情咱们都干过了,不过咱们应该横向比较嘛,相对于其他小屁孩,我们约亨小朋友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嗯,这绝对不是自我安慰。因为周围的人都说咱很乖!嘛,敢说一个王子坏话人应该也不多吧→_→,至于你问咱为什么知道说的是乖这个词,嗯,哄你的人说的那个单词总不会是不乖吧。

    喂,你11年,啊不,10年后就会挂啊,还这么淡定?

    约亨小朋友前世就是个性格懒散的家伙,出身军人家庭而且有个极为严厉的老爸但是却依然养成了一副大而化之的破毛病,所以知道自己只有11岁的寿命时也没有自暴自弃,既来之则安之,穿越都发生了,也许会有奇迹呢,再说了,自己一个小屁孩又能做什么,难不成自己掐死自己重来一次?以后除了注意卫生和身体健康,然后深居简出减少接触感染的可能外还能做什么?所以与其因为未来的小命担惊受怕,还不如安心过现在的日子。嗯,大而化之的性子有时候也是优点嘛。

    在这一年中,小约亨不断地整理自己记忆,希望能从自己那可怜的大脑内压榨出每一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自己是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恩斯特·瓦尔德马,1868年2月10日出生于普鲁士柏林太子.宫。和自己那个患有厄尔布氏麻痹导致左臂萎缩的长兄不同,作为幼子的自己甚得母亲维多利亚王储妃(注1)的宠爱,而且自己的长兄和次兄和母亲的关系极为对立,这对自己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如何去获得父母的偏爱但是又不和未来的那个偏执的威廉二世闹僵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11岁会因为白喉病去世,虽说自己能够坦然面对,但是能做些什么还是要去尝试一下的,如果自己能熬过这个难关,接下来就是那该死的一战,自己是袖手旁观还是参与进去,而参与进去自己又能做什么,这都需要认真考虑。

    啊,不行了,一岁的大脑果然不能想太多,头又疼了,不想了,先卖个萌讨母亲欢心吧

    “嗯~~~~妈妈~~~~抱抱~~~~~”

    “哦!上帝,我的小约亨!”

    你看,效果拔群吧。

    注1: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玛丽·路易丝,大不列颠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长女,长公主,腓特烈三世的妻子,在腓特烈三世去世后被称为腓特烈皇后,不过现在还只是普鲁士王储妃

第2章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一杯牛奶,一根香肠,一个煎蛋,外加一个面包,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心情舒畅的享用着自己的早餐。

    一转眼,小家伙5岁了。虽然在他3岁那年,普鲁士王国变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成为欧陆的新兴崛起强国,不过很显然,这种“军国大事”和这个大而化之的小屁孩没有任何关系。

    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约亨对于自己的新身份也越来越适应了。虽然现在的整个身份按照历史来说只有11年的阳寿,但是白喉病这种空气传播的疾病在弄死了自己的同时没弄死自己那两个整天板着脸的哥哥,也没弄死自己的那两个妹妹。哦,上帝原谅我,我不应该这么心理阴暗的,索菲和玛格丽特这么可爱,上帝保佑她们,阿门。咦,我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嗯,应该不太重要,不去想了。

    好吧,我的意思是,既然别人没有被传染上,那么我自己小心点也应该没有问题。而就算命运的车轮碾过了我这个妄图螳臂当车的小家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很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王子,生死不去说,富贵很显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自己就算躲过了11岁的那道坎,未来又能做些什么?一战德国的战败,很显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然世人普遍认为是威廉二世妄图挑战英国的海权挑起了战争最终导致德国坠入深渊的这种结论自然被约亨嗤之以鼻。这种胜利者给失败者扣屎盆子的行为很显然是颠倒是非的强盗逻辑。

    在19世纪末的帝国主义经济体系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排他性垄断贸易和畸形化地域性产业分工,而德国的崛起太晚了,当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威廉二世和俾斯麦的矛盾根源并不是德皇想要建立一支海军违反了俾斯麦不想刺激英国的外交政策,而是帝国经济发展需要海外市场的需求和遏制帝国经济发展的本土策略的根本性对立。

    1881年,俾斯麦就曾干脆利落的告诉那些不安分的人:“只要我当一天宰相,德国就不会有殖民地政策。”。当然俾斯麦也不是无理取闹,根据俾斯麦主政时期的数据,德国出口总额中销往殖民地的只有0.1%,而进口总额中来自殖民地的也只有0.2%,那么面对在英法已经瓜分了世界上最好的殖民地的时候,德国人对着这些平时倒贴钱,战时守不住的鸡肋,还不如弃掉以为帝国减少些麻烦,尤其在为了维护殖民地需要花钱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会刺激到英国人的时候。

    俾斯麦看不到的是到了1914年,德国队殖民地的津贴已经下降到了17.8%,而东非和喀麦隆这样较早开发的殖民地分别下降到了5.38%和9.85%,同年德国殖民地总津贴不过2930万马克,还不到当时一艘现代化超无畏舰的60%,仅相当于1913年德国预算的0.8%,而从1893年~1913年20年的殖民地津贴总额也不过7.251亿马克,仅占殖民地全部开支总额的47.6%。换而言之,经过长时间的经营,殖民地已经开始变成可以为帝国下金蛋的母鸡了。而这一切俾斯麦没有耐心和兴趣。而这,资本经济的扩张和俾斯麦的固步自封的矛盾才是俾斯麦最终下台的根本原因。老首相out了。

    海权不是目的,海权只是手段,是经济建立了海权,而不是海权建立了经济。德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去开拓海外市场并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吗?而分不清到底是海权成就了帝国,还是帝国成就了海权的愚蠢英国人,自然将德国人的举动归结到想要挑战“英国人的海权”这一颠倒黑白的结论上了。且不说英国人自己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疯狂发展海军的强盗逻辑,法国人的海军发展和美国人的大白舰队环球航行也都没有让英国人大动干戈,归其原因就是相对于大洋对岸的美国和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法国,和德国发生直接冲突对英国来说是更容易收拾的局面。

    所以,一战真正的罪恶源头应该是英国而不是德国,而愚蠢的英国人不仅毁掉了德国,也把自己的海权拱手相让。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德国人的风险舰队思路是正确的,那就是与德国开战,英国人就会丢掉自己的海权,以此作为德国和英国和平共处的筹码。然而愚蠢的英国人无法认识到这一点,而当他们认识到的时候,伴随着而来的是日不落帝国的毁灭。而在一战后认识到和一个工业大国开战的恶果后,英国人不得不和美国、日本坐到谈判桌前分享海权。可以说,英国人的海权是自己葬送掉的,而非某些“邪恶国家”的挑战。

    而很多人认为威廉二世破坏了俾斯麦给德国打下的外交基础从而四面受敌也是无稽之谈。1878年的柏林会议,俾斯麦对奥匈和土耳其的偏袒就已经导致了作为表面上的最大输家的俄国和德国关系紧张,而1879年的《德奥同盟条约》更是把德国拴在了巴尔干的火药桶上。果不其然,1885年的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危机,彻底导致了俄奥关系破裂,而为了防止德国介入,俄法关系迅速拉近,而又导致了俾斯麦对俄国进行经济制裁,而俄国人为了应对德国的制裁,立刻向法国获取贷款,俄法联盟的经济基础基本成型。

    1887年所谓的《德俄再保险条约》更是无聊透顶,这个期限仅为3年的条约不仅把对改善德国安全形势毫无帮助,而且把“联俄”通过“联奥”变成了事实上的“反俄”,而且再保险条约还同时刺激了英国和奥匈,而事实上当时德国的所有外交官都反对签订这个条约,因为这个条约完全违背了三国同盟中奥匈的利益,资深外交官荷尔斯泰因认为一旦内容泄密,仅凭这一点德国就面临被俄国要挟的困境。而继任的帝国宰相卡普里维也认为这个条约和亲英的外交路线格格不入,甚至怀疑俄国续约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分裂德国的盟友作为和英国交好的工具。

    俾斯麦天真的认为自己不参与“进攻性”战争专职防御德国就是安全的,殊不知德国此时外交关系已经被自己搞的一团乱了。而俄国真的会仅仅因为一个所谓的“再保险”就放弃“渴望沙皇陛下拯救的斯拉夫兄弟”吗?而事实是,条约仅仅签订了1个月,现实就狠狠的扇了俾斯麦的耳光,1887年7月7日,科堡家族的费迪南成为保加利亚沙皇,而这位和奥匈帝国关系密切的沙皇让俄国愤怒不已,而开始认真考虑与法国结盟。而惊恐的俾斯麦被迫将《德奥同盟条约》送到伦敦,声称如果奥匈、英国受到威胁,德国有责任对俄国或者法国作战,而苦于法俄干涉英国在埃及的事物的英国人再次联手德国对俄国施压,而这一次彻底埋下了俄国对德意志仇恨的种子。

    而这一切,约亨无力改变,一战德国的战败并非是军事的失败,而是经济和外交的失败。而作为一个年幼且没有继承权的王子,约亨无法去影响自己的祖父威廉一世,无法去反驳身为德意志三杰之一的铁血宰相,也许自己的父亲会是一位开明君主,然而英国庸医的误诊让他在位不足百日。而自己的那位哥哥威廉二世,则是个根本听不进别人意见的家伙。

    在明白一切无法改变之后,小家伙心安理得的过起了书虫的生活。德国王子的生活条件自然对前世的自己来说堪称奢华,而生活上不需要操心劳力的约亨,自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读书这个自己最大的乐趣中来。虽然前世的自己并不喜欢学习,但是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是他最大的爱好。假设自己能熬过11岁,那么自己到德国战败还有39年。利用自己的先知优势,利用皇室身份为自己创下一番家业并非太难,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出一些建议,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自己知道的就不要吝啬,该说的全说。有人听最好,没人听就算。运气好,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让一战德国打赢了,那么自己还能继续能当个亲王,运气不好如历史上一样德国战败了就流亡荷兰、瑞士这些中立国当个资本家。

    因此,想通了的小家伙明白,趁现在努力的吸收养分吧。无论自己能做什么,能改变什么,都需要自己有足够的才能。自己虽然有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但那时建立在21世纪那资讯大爆炸的时代成果之上的,但是论才能,约亨知道自己不过中人之姿。所以与其为帝国的未来烦恼,不如珍惜眼前的时光。自己这只小蝴蝶,能够扇动怎样的风暴,等以后再去说吧。

    作者语:

    文中对德国的海权需求和对俾斯麦的错误外交政策的思路主要来自于《海权与国家力量近代卷》,这本书也算是作者写这本小说的根本思路的框架吧。强烈建议对一战感兴趣的朋友们读读。

    顺带一提,作者不是德棍,而且尤其反对纳粹德国,但是正如文中所说,一战德国真的是被扣了屎盆子,里外不是人。也因此有了这本小说。

第3章 王子殿下的小小爱好

    公元1878年4月

    柏林太子.宫书房

    一个俊秀可爱的小家伙正抱着一本一看体积就知道不该这个年龄段的小鬼看的书,阳光洒在那一头柔顺的金褐发上闪闪发亮,粉嫩的小脸上一脸认真。时光飞逝,一转眼,我们的小约亨10岁了。

    “约亨,试着出去玩一下怎么样,老呆在房间里可不好。”维多利亚皇储妃(注1)担忧的说到,但是眼神却无比宠溺的盯着自己的这个小儿子

    “没关系的,母亲,如果需要我会去运动的,我每天的锻炼也没停下不是吗,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阅读上不是更好吗,另外,那些游戏也真的很没意思”

    “可是你这样真的不像一个孩子”

    “不用担心,母亲,玩耍是为了放松和寻找乐趣,而我在阅读中同样可以找到轻松和乐趣,只不过是方式不同而已。”

    “好吧,不愿意去玩就算了,不过要注意休息。”维多利亚王储妃无奈的放弃了劝说。

    “我知道的,谢谢您,妈妈”

    也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对自己的长子和次子过于严厉导致的母子关系冷淡,为了弥补缺憾,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小约亨极为听话懂事,因此王储妃对这个小儿子的管教甚是宽松。

    很多人眼中10岁的约阿希姆王子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从3岁开始就展现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喜玩耍,兴趣就是读书,而且涉猎广泛,各类书籍无所不看,而且常能对书本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精通德、英、法、俄、中5国语言。而且没有小孩子的任性和顽皮,性格安静温和礼貌,而且很有毅力,从6岁开始就坚持长跑和击剑,因此深得腓特烈王储夫妇极为宠爱,就连祖父威廉一世也对这个小孙子非常亲近,而且和自己的两个哥哥之间虽然并不是十分亲密,关系倒也还算融洽。

    正因如此,约亨凭借着这种宠爱,开始小小的满足自己前世没有条件进行的小小收集欲。

    约亨有着一间不小的收藏室,收藏室里有一排玻璃柜(注2)里面放着自己收集的德国海军军舰模型,而墙上则挂满了各种枪械,另外还有一个档案柜,里面是世界各国舰船的照片(注3)以及对外公开的性能数据资料,而约亨在读书之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进这个收藏室,然后看着模型,翻着资料,摸着枪支然后一呆就是半天。

    而这个爱好之所以能畅通无阻,一方面欧洲贵族收集武器作为收藏本身就是很常见的爱好,而喜好军事,也被看成是德意志皇家的传统;另一方面就是约亨有的时候那突发奇想的思路有时候的确有些很有参考价值。因此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甚至一些不那么机密的结构设计图纸也在收藏之列。

    而我们的小约亨有的时候也会故意跑到父亲腓特烈皇储或者爷爷威廉一世皇帝陛下面前卖卖萌,然后展现自己的一些观点,小小的炫耀一下自己的“才能”。

    “哦,小约亨,书看完了?又想从爷爷这拿点什么书回去啊?”

    “爷爷,您现在正忙着吗?不会打扰您吗?”

    “哦,事情都处理完了,我的小约亨又有什么新想法想和爷爷说了?”

    “爷爷,听说去年普列文城战斗中奥斯曼人使用的温彻斯特m1866连发步枪因为射速高所以压制住了俄国人的进攻,表现的非常出色是吗?”

    “是的,约亨,奥斯曼人的温彻斯特使用的弹管供弹的杠杆式步枪,因此在射速上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在和俄军交战中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了俄军的进攻,但是这种步枪还是有缺点的,第一它使用的边缘底火弹药底部很薄,容易破裂;二来它的子弹威力不足,杀伤力和射程都不理想”

    “那我们使用的gew.71(注4)式单发步枪在即使在威力和射程上有优势,面对这种枪支其实情况也是和俄国人一样喽,那么如果给gew.71也装上一个类似的装子弹的设计,不也能提高射速吗?这样的话我国的gew.71就能在主要机构不变的情况下压倒法国人的格拉斯步枪了(注5)”

    “嗯……这个想法不错啊,这样吧,过几天我让专业人士来询问一下,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拿出来看看是否可行。”

    “好啊!谢谢爷爷!”卖萌成功!

    日升月落,几周后,在威廉一世的书房,约亨如愿见到了gew.71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未来一战德国主力步枪gew.98的设计者,毛瑟兄弟中的弟弟——保罗·毛瑟。和哥哥威廉·毛瑟一脸大胡子不同,保罗·毛瑟只留着卷曲上翘的上唇胡,而且面部轮廓相比其兄长更为俊秀,看上去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简单的介绍和礼貌过后,交流很快进入正题。

    “毛瑟先生,这次召你前来,是因为我的孙子有一些关于枪械方面的问题希望可以得到你的解答,也有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得到你的指点,约亨,把你前几天的想法说说吧。”

    “是的,陛下,我会尽我所能,为殿下解惑的。”

    “谢谢您,毛瑟先生,首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第一、去年在土俄战争中表现出色的温彻斯特m1866式步枪所采用的弹管供弹模式是否是目前连射步枪的主要设计结构;第二,那么长的弹管,是否会因为破坏整枪的重心,导致士兵难以保持射姿;第三、弹管供弹虽然在射击上有射速优势,但是装填上是否非常缓慢;第四、因为弹管供弹,为了防止子弹弹头激发前一发子弹的底火,因此弹头要磨平,是否对子弹性能影响很大;第五、我国是否有类似的设计?”

    看到一个10岁的小孩在枪械领域能提出这么多专业的问题,保罗·毛瑟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依然温和的解答了约亨的问题。

    “殿下您的知识真是非常丰富,从1848年美国人沃尔特·亨特设计了弹管供弹杠杆式连发枪后,弹管供弹的确是现在主要的连发枪的供弹模式(注6),而之后的亨利式步枪以及去年表现出色的温彻斯特m1866式步枪的确因为弹管在前方导致重心前移,但是并非所有弹管供弹都有这个问题,斯宾塞1865式步枪的弹管在后部,因此并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弹管供弹的确需要重新装填的时候只能一发一发装填,但是斯宾塞步枪不同,可以更换预先装填好的弹管,因此并不慢,而弹管供弹虽然子弹的确要尖头磨平,这会导致弹头阻力增大,飞行不稳定,但是射速上的提高可以极大的弥补这个问题,而我的确又在gew.71上增加连发功能的想法,不过现在还并没有正式开始设计。”

    听完回答,约亨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历史上保罗·毛瑟在gew.71基础上改进出了gew.71/84式连发步枪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而且一开始他就采用了弹盒供弹的设计,只不过因为双进弹问题不能解决最后又回到了弹管供弹的老路子上,如果他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那么自己能提供的思路就大打折扣了,幸好幸好。

    “谢谢您的讲解,毛瑟先生,不过如果如您所说,斯宾塞步枪的替换弹管长度应该不短吧,携带起来肯定也不是很方便,我前段时间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不采用弹管供弹,而是使用一个像盒子一样的弹仓,弹仓底部用弹簧连接一块托弹板,子弹并排塞进弹仓,然后打完一发子弹后抽出弹壳,然后托弹板上升,把另一颗子弹送到枪膛内,而为了防止上膛时一次上两发子弹,弹仓口部要有一个隔断面,而且这个隔断面也要兼具抛壳作用,不过具体设计我说不上来,所以希望能够借用您的专业知识,因为gew.71的子弹比较大,所以可能弹仓要向下延长,而且如果5发一组的子弹用桥夹固定,桥夹是我发明的新词,然后一次性就能往塞入弹仓,这样装填的速度也提高了,携带也很方便。我这边有张草图(注7),随手画的,请您指教。”

    这一下终于让保罗·毛瑟脸上那温和的笑容消失了,如此专业性的建议以及极高的可行性绝非一个孩子可以提出的,而自己孙子的表现也让威廉一世脸上满是笑意。

    “殿下的天赋真是无与伦比,您的想法有很高的可行性,我回去后会按照这个想法进行尝试的。”保罗·毛瑟看完草图后郑重的说到,虽然草图上的结构画的非常不专业,但是整体思路却非常清晰,在枪械方面无比出色的保罗·毛瑟当然能看出其中的价值。

    “谢谢您的夸奖,毛瑟先生,我的突发奇想能得到您的肯定我真的很高兴,那么如果以后我还有什么新的想法,能够去找您咨询吗?”

    “乐意之至,殿下。”

    枪械设计大师保罗·毛瑟的关系线搭上!对了对了,能不能算我技术入股?!小家伙得寸进尺的想着。

    注1: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后,腓特烈三世成为帝国皇储及普鲁士王国王储,而他老婆维多利亚也就变成了帝国皇储妃和普鲁士王储妃,因此这里改称皇储妃

    注2:比历史于1874年制作出平板玻璃,因此这里使用玻璃柜并不夸张。

    注3: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于1841年创造了卡罗式照相法,由此产生了可重复冲洗的底片,而军舰的图纸和具体性能拿不到手,照片和可公开资料还是没问题的。

    注4:gew是德语gewehr的缩写,意思就是步枪,是德国制式步枪的编号,如毛瑟98步枪,被选为德国制式步枪就会被称为gew.98,这和美国不管是哪个公司生产的枪械被选为制式枪支后会给个m开头新编号是一样的。

    注5:格拉斯步枪是法国夏塞波步枪改用金属定装弹的改良型,而且法国陆军装备的格拉斯步枪有大量是直接夏塞波修改而来,1874年开始装备法军,虽然使用金属定装弹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依然是一把单发步枪。

    注6:弹仓供弹是1885年由奥匈设计师费迪南·曼利夏设计,应用于曼利夏m1886步枪上,因此在其之前,弹管供弹是主流的多发子弹装填模式,虽然也有左轮式,但是基本都不成功。

    注7:草图结构其实就是莫辛纳干m1891,因为直排弹仓,所以没有抱弹口,加上隔断面,算是比较简单防止双进弹设计,而保罗·毛瑟设计的防止双进弹的“约束供弹”拉壳钩要到1892年才能出现。至于曼利夏m1886和委员会1888步枪使用的漏夹还是算了,以后主流是桥夹,所以还是一步到位吧。图片参见技术相关:莫辛纳干的弹仓结构

第4章 明年的今天不是我的忌日

    自从给保罗·毛瑟提供草图和思路后,约亨的天才之名更加响亮,无论是祖父威廉一世,父母腓特烈皇储夫妇都对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从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资料和技术。

    而约亨倒也是以此为借口跑去位于奥伯恩多夫的皇家兵工厂参观了一次,此时的皇家兵工厂还没有改组毛瑟武器制造股份公司(注1),因此倒也算是皇家的产业,而平时整天闷在书房和收藏室里小家伙愿意出远门,哪怕是去“公干”,腓特烈皇储夫妇在担心之余也不免乐见其成。

    在皇家兵工厂参观期间,约亨见到了保罗的哥哥,大胡子的威廉·毛瑟,正如同约亨在威廉一世的书房里给保罗·毛瑟带来的震惊一样,与年龄不相符的谈吐以、认真的学习精神以及独特的个人见解也让威廉·毛瑟极为惊讶。而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在保罗·毛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注2),并且让自己在今后能插手皇家兵工厂打下基础,为在将来无烟火药子弹出现后,让保罗·毛瑟帮自己实现以自己的思路指导的新式步枪设计从而挤掉陆军的那帮家伙捣鼓出来那并不成功的1888委员会步枪。

    “约亨,这次出门收获不错?”出了趟远门,而且目的基本达到的约亨自然心情舒畅,看到儿子开心,因此腓特烈皇储自然也对此十分高兴。

    “是的,爸爸,小毛瑟先生的效率很高,我原来给他的那个不成熟的草图他已经基本按照思路完成设计了,估计再等几个月就能出样枪了,很快我们德意志就能装备更先进的步枪了!”

    “这也是因为有我们天才的小约亨的功劳呢!”

    “爸爸,这次去奥伯恩多夫见到了威廉·毛瑟先生,我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呢。而且爸爸,我有个想法。”

    “小约亨有收获那就最好了,有什么想法说给爸爸听听。”

    “爸爸,听毛瑟先生说,在武器方面现在各国都在做新的尝试,正如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尝试一样,连珠枪的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快,而弹管设计的固有缺陷也必然会由新的设计取代,而我们现在已经在做了,别人也一定会做,因此很多新技术和新想法都会出现,不断的提高连续射击能力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所以一方面我们自己要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打探其他国家的技术也很重要呢,而且现在使用的黑.火药子弹问题多多,而火棉虽说因为不稳定而无法作为发射药,但是他的优点也摆在那里,所以我希望能让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加强对稳定火棉的研究,另一方面盯紧法国人和英国人,尤其是法国人,他们在化学领域的技术能力还是很强的。另外,如果有什么消息或者进展,希望能让我尽快知道。”

    “哈哈,不错的想法,我会和皇帝陛下说的,不过约亨,不要小瞧我们的自己的化学家哦,他们一定能想出办法的。我们虽然没有拉瓦锡,但是我们的化学家也很出色的哦。”以为自己的儿子是知道这个“世界最出色的脑袋”(注3)所以高看法国人一眼的腓特烈皇储笑着说。

    “我可不是指拉瓦锡,但是我又不能说是维埃勒(注4)”约亨小声嘀咕道。

    “好了,出趟远门你也累了,去休息休息陪陪你母亲吧。”

    “好的,爸爸。”

    腓特烈皇储想威廉一世说了约亨的想法后,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重视,因此不仅要求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开始尽快解决火棉的稳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的其他国家的技术发展的的关注度,连带着了让德国情报机构的发展都上升了一个台阶。

    而我们的约亨同学,又回到了自己当书虫的生活节奏中去了,而且能够开始接触到一些外国技术发展的最新情报,又让他找到了新的乐趣,拼接这些资料触发自己的记忆,整理自己脑中的各种军事技术发展历程,然后用简体中文记录下来,成为了自己的小秘密。

    而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小约亨除了适当的锻炼外,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宅男。因为接下的来的1879年小约亨极为重要,因为这一年,他因为染上白喉病挂了,在这个没有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时代,想要治疗这种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几乎可以说是束手无策的,因此自己在一年前假借想要学习本草纲目为名,请求当时的清朝德国大使刘锡鸿(注5)帮忙找来的中医老师当幌子,弄了三个能对白喉病有一定疗效的方子出来,并且连药材都备好了。当然这些小动作都让约亨用学习为借口,卖萌为手段给瞒混过去了。

    “玄参、板蓝根、山豆根、黄芩、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生甘草、土牛膝根,用来治疗恶寒发热;玄参、生地、麦冬、川贝、赤芍、丹皮、板蓝根、土牛膝根、山豆根、天花粉,治疗阴虚燥热;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生石膏、青礞石、鲜竹沥、土牛膝根、赤芍、生大黄治疗疫毒攻喉。这几个方子老夫从未见过,不知殿下从哪知晓的?”

    “李老师,我也是在看书的时候无意间记下来的,现在想起来了,所以想问问老师这三个方子是否有用?”

    “殿下,虽然方子老夫并未见过,但是从药理上来看,应该都是难得的良方,应该不会出错。虽不能见到记载药方的古书实为遗憾,不过这三个药方不知殿下可否借老夫钻研一番。”

    “李老师拿去就是了,毕竟我以后也不会做医生,药方给我也没用,能够帮助病人是再好不过了。”

    “殿下仁厚,此乃病患之福啊。”(以上皆为中文,至于这种老中医说话是不是这个味道大家就不要深究了)

    但是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后,依然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的小约亨却奇怪的发现,不仅自己没有任何得病的征兆,就连历史上同样因白喉病比自己早几个月去世的表妹玛丽公主和姨妈爱丽丝公主也没有得病,虽然表妹和姨妈得了一场重感冒的消息传到柏林,被当成是白喉病的先兆把约亨吓得够呛,但是治愈的消息又让小家伙傻了眼。

    就这样时光进入了1879年,心惊胆战的过着日子的小约亨约亨越发沉静,为了对抗该死的病菌,小家伙甚至装起了感冒,恨不得时时刻刻带着口罩,母亲大人都叹息自己的儿子怎么稳重的像个小老头,但是小家伙可没心情关心自己的评价又上升了,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丝毫没有患病的迹象。而1月7日德意志和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签订《德奥同盟条约》这种大事当然和我们关心自己都来不及的小家伙没有任何关系。

    终于到了3月27号,这一天是历史上约亨回归主的怀抱的一天,这一天小家伙甚至整整一天呆在书房里没出来,终于,夜幕降临,心不甘情不愿的出门回房睡觉,迟迟不肯闭上眼睛在床上翻来覆去,最终在辗转反侧中艰难的进入梦乡。

    在生物钟的影响下醒来,慢慢睁开双眼,混沌的大脑缓缓的变得清晰,当眼中的神采恢复清明,小家伙一个挺身坐了起来,看着透过窗子照进来的晨光,意识到这是3月28日初升的太阳,小家伙蹦了起来。

    “耶!我看到了今天的太阳了!明年的今天不是我的忌日!感谢老天爷!啊不,感谢上帝您老人家!”好吧,兴奋的小家伙没意识到应该是明年的昨天才对。虽然是个大而化之的宅,虽然面对这穿越也能坦然接受,但虽然年少老成,但是并不代表约亨真的面对这崭新的一天的时候能泰然处之。

    “去你妹的白喉!去你妹的英年早逝!我要等100岁的时候老死在床上!我……咳咳咳………咳咳咳……”看吧,装逼遭雷劈。兴奋的喊声被剧烈的咳嗽所打断——小家伙他……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急忙推门而入的宫廷女侍端来一杯水,并且轻拍小家伙的后背。

    ‘啊,得救了,要死没死于白喉而是被自己的口水呛死那可真是玩笑大了。以后要注意保持镇定,嗯,镇定。’默默的想着的约亨脸上却不自觉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女侍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平时稳重的小王子一大早发神经,但是可以看出,小王子今天心情很好。啊,对了,前面几句话小家伙是用中文喊的,不然估计就要乱套了。

    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注1:1897年保罗·毛瑟全面控制了皇家兵工厂的股份,将其重新改组成毛瑟武器制造股份公司,从而成为了毛瑟的私人产业。

    注2:威廉·毛瑟1882年就会挂,而保罗·毛瑟则会最终成为控制德国步枪设计和制造的巨头,而一战德军使用的gew.98步枪就是他的经典设计。

    注3:数学家拉格朗日曾经对拉瓦锡死于法国大革命表示痛心:“他们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头砍下来,但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一个来了。”

    注4:保罗·玛丽·欧仁·维埃勒,b火药的发明者,1884年制作出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而b火药的出现迅速带动了子弹发展。

    注5:刘锡鸿,1877年4月到1878年8月担任清朝德国大使,近代中国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节。

第5章 一场蚊子船引发的血案,错了是讨论

    跨过了自己死亡的一道坎,约亨自然心情一片大好,不过本来就是大而化之的性子,倒也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行为,不过心中放下一块大石,轻松之余自然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因此显得更加温和有礼平易近人了。

    由于心情好了,即使没有刻意表现,约亨也显得越发开朗起来,这倒是让皇储夫妇更加高兴。而因为大儿子威廉正在伯恩大学读书,而二儿子海因里希则跑去环球旅行了(注1),因此,小儿子喜欢和自己交流,自然让夫妇二人极为高兴,而约亨则是更是借此机会开始到处兜售自己的“私货”了。

    1879年8月

    “父亲,听说清国人这次问英国购买的4艘炮艇(注2)回国了?听说《泰晤士报》还表示清国就此拥有了比英国还强的火力?”

    “是的,埃普西隆级船小炮利,的确性能优良啊,这种炮艇用较少的钱就能拥有较强的火力,自然是近海防御以小搏大的利器。”

    “所以帝国海军前几年还造了威斯帕级装甲炮艇这种东西吧?”

    “咦?约亨,听你这个口气似乎对这个很不感兴趣啊?”

    “那当然了,父亲,这种东西说实话意义不大的,海军部那帮人纯粹就是看到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新船,然后自己虽然不明白,但是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就决定跟风而已。”小家伙很讥讽的撇了撇嘴。

    这倒是让腓特烈皇储感到十分惊讶了,虽然这个小儿子是个天才,经常有一些很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而且连枪械制造这种方面都能提出意见。但是对帝国军队的决策抱持这种嘲讽的态度倒是第一次见。

    “约亨,这样的讥讽海军的先生们可不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的该有的态度。”

    “父亲,我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了。

    第一,海上射击是会随着波浪而晃动的,船体在海面上应该会出现横向和纵向两种晃动,以及在航行中因为舵面效应的偏航,而在船上的炮也同样会受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而船体越小,这种影响也就越大。而这种影响会导致射击精度的下降。而且越大口径的主炮造成的后座力越大,而这同样会影响的船体的稳定,进一步降低射击精度。

    第二,大口径火炮的射速,极低的射速和很不稳定的射击平台,让炮艇在实战中的存在价值几乎没有,因为射速低,一发不中就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打出第二发了。当然,如果打岸上的固定目标提供火力支援那咱们另说。

    第三,炮艇吨位本来就低,还要装上大口径的火炮,自然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属性,比如航速和装甲,而没有了航速又没有了装甲,炮艇实际上就是被中小口径火炮攻击的最好的靶子,当然他体积小可能会降低中弹概率,但是面对中小口径火炮的绝对数量,其实意义不大。

    这也是和我前面说的那个相关联的,敌人只要用高航速的小型舰艇快速拉近距离然后用中小口径速射炮就能轻松解决掉这些炮艇了。

    第四,小船重炮所谓的性价比其实也不高。如果用更大的船体来装更多的火炮,看上去单舰的造价会上升的非常严重,但是战斗力上升和总体造价反而应该是下降的,我举个例子,假设4艘500吨的船,在装甲和航速不变的情况下,变成一艘2000吨的船,其装甲的总重量肯定是低于4艘500吨的船的,因为你的防护面积降低了,然后我更夸张的说,你还能省下3座舰桥,6根锚链还有3根桅杆呢。而且我想,在航速不变的情况下,因为与水的接触面积变少的情况下,2000吨的船所需要的动力也肯定低于4艘500吨的船。那么父亲,在拥有了4艘500吨炮艇同等火力,航速和装甲的情况下,2000吨的船不仅射击平台更稳定,而且价格更便宜,那么多出来的钱我又可以回去加强装甲和航速。那么我又何必去造4艘射的又不准,速度又慢,又不耐揍的玩意呢?

    所以说,父亲,海军的先生们造这种没用的东西浪费帝国的马克,说他们是跟风有什么错?”

    腓特烈皇储这下算是有点被吓到了,身为皇储,而且在自己的父亲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也经常参与到一些军事决策中去,而且现任的海军大臣阿尔布雷西特·冯·斯托施(注3)更是和自己私交甚密。但是并不懂技术的自己往往也就是听听汇报而已。而自己的小儿子这一番言论可是让自己狠狠的被冲击了一番。

    “那么……嗯……约亨,照你的意思那么军舰应该越造越大才对,是吗,这个听上去很不靠谱啊。”

    “当然不是这样了,父亲,这个大是相对而言的。火力、防御、航速三者是舰船的最基础属性,而如何让三种属性的搭配最为合适和平衡,取决于很多因素:设计、冶金、加工、装配。而且不纯粹是技术上上的制约。造价,需求,运用,配套设施等等也同样要作为考量。

    所以多方面的制约下的大,有了合适的大平台,再将火力、防护、航速三者尽可能的达到平衡,这样的大才是合理的,而不是大而无当,哦,这是我学的一个中文谚语,意思是虽然大但是却不适当导致没有用处的意思。

    还有,虽然从性能角度来说,尽可能大的平台才更优秀,但是近海防御也的确需要数量多吨位小的船只,但是这种小型舰船并不应该装配大口径重型火炮。他们应该发挥其船小灵活的优势,让敌人的火力更不容易击中他们。薄弱,甚至没有装甲,所有的重量都用来增强航速,然后利用高航速勇往直前,缩短和敌人的距离,然后给敌人致命一击。因为不使用重型火炮,中小型火炮杀伤力又不足,因此鱼雷是一种非常适合这种小型快速舰船的武器,这种舰船应该像一把匕首,虽然短小,但是快速且致命。”

    “好吧,真不知道你的小脑袋里哪来这么多新奇的想法。不过,就算你有道理,也不许用那样的语气去说海军部的先生们,这很没礼貌,知道吗?”彻底服气了的腓特烈皇储只好不轻不重的训了约亨几句。“对了,这是你的思路,要不要你去和爷爷还有海军部的各位先生们去说?”

    “父亲,您和阿尔布雷西特先生关系很好,我去说多不好意思啊,您去说不也好去显摆显摆吗?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臭小子,居然开自己老爹的玩笑了。”腓特烈皇储无奈而又开心的笑了。

    话虽这么说,约亨最终没有逃掉“三堂会审”的结局。

    这也算是约亨第一次在帝国高层面前的首次露面,而当包括威廉一世、腓特烈皇储、俾斯麦、斯托施等一干大胡子齐聚一堂时,还是很有一股慑人的压迫感。

    不过这对一向大神经的小家伙毫无意义。不仅再次狠批了浪费税金的蚊子船狠狠的震撼了一下这帮大胡子,而且更是在这帮大胡子在手惊吓之余顺便询问对其他德国舰船的看法时“胆大妄为”的把1878年开始陆续竣工的新锐——萨克森级铁甲舰和俾斯麦级轻型巡航舰(注4)狠狠批了一顿。

    “陛下,殿下,首相阁下,海军大臣阁下,各位先生们,1870年9月9日,英国人7787吨的铁甲舰在挂满帆的情况下在风暴中沉没,这件事情彻底拉开了蒸汽动力替代风帆动力的序幕,而现在蒸汽动力逐渐成为海军动力的主流的情况下,新锐的俾斯麦级巡航舰还装备着风帆,而其只有只有12.5节的航速作为巡航舰更是失格的,我知道各位当中有些人还是认为舰船动力不能没有风帆,机械动力只能作为辅助,但是靠风帆是跑不出高航速的!机械动力的技术进步会让军舰的航速越来越快,所以即使风帆有这样那样的优势,但是未来航速是重中之重!至于风帆舰,我们可以用他们来做训练舰嘛,在一艘有着复杂索具操纵复杂的风帆舰上与风浪搏斗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士兵们的能力和勇气嘛。”知道现在还有一大票老顽固是风帆派的忠实粉丝,因此约亨不能一棍子把风帆打死,所以只好拿航速说话,顺带给风帆舰找个出路,好让老顽固有个台阶可以下。

    “阿尔布雷西特阁下所提出的海军需要进攻性舰船以保护商船,另外在海外驻扎的区域也需要舰船保护,那么1872年11月提出的海军建造计划很显然是围绕这个思路来进行的,而这个计划也很务实,可行性极高,到目前为止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阿尔布雷西特阁下提出的海军战略任务定位很明确也很符合帝国的情况。”约亨停顿了一下,向海军大臣点头示意,而海军大臣也微笑的点头回礼。

    “而其中最核心的满足航线维护,海外保护的船只应该是能够快速部署的高速舰艇,他们应该是能在最快的时间赶到并且维护我国海外权益的舰艇,1877年建造的两艘莱比锡级接近16节的航速还算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现在陆续完工的6艘俾斯麦级12.5节的航速而1875年计划中的现在已经准备开始建造的卡罗拉级13.7节的航速根本无法满足维护我国海外权益最根本的速度这个要求,我们的舰船不能很好执行我们的海军战略,这是一个遗憾。”约亨缓缓摇了摇头。接着说“作为长期海外驻扎的警备类舰艇(注5)那就更不合理了,我们现在连海外基地都没有(注6)。而且就算我们有了海外基地,也应该驻扎高速舰艇以便在以基地为圆心快速出动,扩大我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这些大胡子们不断变换的脸色,发现没人接茬,估计是没有海外殖民地这事刺激到了这帮大佬,约亨又自顾自说了下去

    “再来说说我们的萨克森级,其实萨克森级的性能数据其实算是相当出色的了,但是有几个问题。

    主要是火力利用率问题,萨克森级有6门260毫米克虏伯炮,看上去性能强大,但是,无论向前还是向后,只能投入两门主炮,而向两侧只能投入4门主炮,因此向前或向后,火力利用率为33%,而向左或向右,火力利用率为66%。如果萨克森级前后都装备双联装露天炮台(注6),那么我们只需要4门主炮就可以同样是向前后投入两门主炮,左右投入4门主炮,前后火力利用率为50%,左右利用率为100%,而且我相信去掉中部的中央炮房,节约了炮弹提升和炮台旋转设备,减少了装甲布置区域,价格应该会下降才对。而且你们要是非要装6门炮,那么就直接装3座双联装旋转炮台,向前后射击火力不变还是2门,但是侧舷射击能投入6门主炮。”约亨趁机现在就开始兜售中轴线火力布局了。

    “其次是那4根烟囱,且不说4座烟囱是否是必须的了,就算使用弯曲烟道将并列的烟囱进行合并变成两座烟囱也能节省大量甲板空间吧?很显然,过于直来直去的设计而不知变通在很大程度都会造成利用率的浪费。

    第三就是撞角,海军的每一艘舰艇都是价格昂贵而且是造船工业的最高技术结晶,而想当然的设计不仅不会有利于作战能力,反而影响舰艇性能。我知道,利萨海战奥地利人人那凶狠一撞一下子干掉了意大利人的军舰,这让之后海军发展中认为冲撞战术极为有效。然而时代是在发展的,舰船设计师不仅应该从以前的成功设计中吸取经验,更应该有看向未来发展的超前思维!随着动力系统的进步,舰船的航速越来越高,随着火炮技术的进步,舰炮将会射的越来越快,随着观察手段的进步,炮弹会落的越来越准!安装撞角,看上去有利于舰艇进行在近距离冲撞中拥有优势,但是仔细想想,萨克森级只有13节的航速,她能去撞谁?敌人呆在那不动等你来撞吗?而如果敌人丧失了动力,那么你干嘛还去撞他?直接打靶不就好了?撞击了以后我们英勇的海军士兵是准备打接舷战吗?奥地利人在利萨海战中的撞击结果虽然辉煌,但是也暴露了他们在炮战中无法解决问题的尴尬,然而在我们的火炮越来越强,越来越快,越来越准的情况下,这种尴尬发生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小!那么需要我去撞击解决问题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少!那么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设计不仅根本用不上,而且撞击了以后且不说敌人会不会被撞沉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自己的舰艏肯定会破损吧,那么是否会影响之后的航行能力?是否会影响之后的作战能力?

    吨位利用率,火力利用率,空间利用率等等等等,海军的舰艇作为投入大,技术高,周期长的工业最高成就,而且舰船的设计不仅要做到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优秀的,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前瞻性,让他随着技术的进步不至于落伍的太快。各方面的平衡考量和有着远见的设计,是非常考验设计师的思路的。而简单而粗暴甚至想当然的设计往往会导致极大的浪费。所以先生们,请记住这个词,前瞻性,我们需要这种前瞻性。

    各位先生们,我认为,更符合任务需求,设计更合理,性能更均衡,吨位利用率和火力利用率更高的舰船才能满足我们德意志帝国的海洋战略,海军大臣阁下的提出的合理方案,自然要优秀的舰船才能与之相配不是吗?以上都是我的一点个人的想法,希望不恰当的地方请先生们见谅,谢谢各位。”

    “约阿希姆殿下,您的想法非常非常出色,我是陆军出身,我不懂海军技术,但是如您所说,优秀的舰船才能满足我德意志的海军需求,我曾经听腓特烈皇储殿下说您对海军舰船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喜欢收集各国舰船的资料,我想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多来海军部做客,相信您的想法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看样子被约亨在皇帝陛下面前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的海军大臣阁下看上去心情舒爽,自然也投桃报李的回应到。

    而其他人见海军大臣都表示肯定,自然也跟着夸赞起来,就连老古板俾斯麦也说了几句殿下真是天资聪颖的马屁话。

    看着这个面对着周围的马屁声故作姿态板着脸做虚心状的小儿子,腓特烈皇储欣慰的笑了。

    注1: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腓特烈三世的二子,15岁时成为荣誉海军军官,1878~1880年进行了环球旅行。

    注2:就是北洋水师六镇中的镇北、镇南、镇西、镇东,这4艘也被称为镇北级,后来的镇中、镇边不是1879年这一批的,为后来追加购买的。埃普西隆级是在英国建造时的称呼。

    注3:阿尔布雷西特·冯·斯托施,1872~1883年担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大臣,担任海军大臣时是步兵中将军衔,但是这位陆军出身的海军大臣奠定了德意志海军的基础,第一个规划德意志海军建设的人。是真正的德国海军之父。

    注4:此时德国海军内部还没有巡洋舰这个分类。

    注5:1871年的德国海军发展计划中对德国海军的任务定位中包含海外警备,说实话我是不明白连殖民地都没有的德国人有必要发展长期驻扎在外的警备类巡航舰吗?

    注6:德国到1884年才有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德属西南非洲。

    注7:图片参见技术相关:历史上萨克森级露炮台结构

第6章 生意上门了,先生们,快点出来接客

    自从在帝国高层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把脸后,海军内部立刻开始的在舰船定位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发现小王子殿下说的事情还基本都是靠谱的,这下可把海军部给弄得头大了。这帮严谨而古板的家伙立刻紧急对解决办法进行了研讨,并且对1872年德意志海军造舰计划进行了调整:

    已经陆续完工的俾斯麦级轻型巡航舰是没办法了,就当花钱买教训了。而还未开工的卡罗拉级轻型巡航舰被立即叫停,而计划中的萨克森级后续舰设计也取消了中央炮房内的4门260主炮,改用和前部一样的双联装露天炮台;被王子殿下贬低为毫无用处的撞角也被取消;当然那和水泥厂一样的4烟囱也在修改之列。并且考虑到随着性能提升可能导致的预算紧张,决定砍掉还未动工的小型铁甲巡航舰、浅水重炮舰和铁甲炮舰。为此还专门起草了1879年海军建造计划修正案提交给了国会审批。

    得知这一消息后约亨暗笑,前后双联装,这算不算是伪前无畏?为此小王子殿下还专门跑了一趟海军部,又给这帮家伙提了一个新思路,露天炮塔加轻型炮罩以提供对小口径火力的防护,历史上这是中国人在订购定远级时提出来的,这里就被约亨下剽窃了。当然这次约亨可不是光动动嘴,他给海军部的技术人员们带去了一张草图,这可不是定远级那简单的扣个圆型罩子,而是类似德国第一级前无畏舰——勃兰登堡级的带罩露炮台(注1)。

    经过验证发现这个方案极为可行因此十分兴奋的海军设计人员立刻表示会在建造萨克森级5号舰时采用这个“王子殿下的天才创意”。

    不过约亨知道,这个设计到时候估计会先用在北洋水师订购的定远级上,至于造价可能会变高?有钱不赚是王八蛋,约亨还有好几个新想法能在定远上多坑点钱呢。

    为此约亨又专程和海军大臣阁下好好的沟通了一番。

    “殿下,不知您这次来又有什么好主意了?”

    “阿尔布雷西特阁下,我这次来是带给您一笔大生意的。”约亨贼兮兮的笑着说,

    “哦?殿下有什么生意和我有关系呢?”阿尔布雷西特诧异道。

    “阁下,您应该知道我精通中文,而且见过清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先生吧。因此我也算是比较了解那个远东的大国的。1874年日本企图占据台湾,导致日清之间矛盾日深,而清国则一直在购买军舰来强化海军。而前年日本海军拥有了比睿、金刚、扶桑这三艘铁甲舰后,清国购买铁甲舰以对抗是必然的。这是我们打开清国军舰市场的大好机会啊。”

    “可是殿下,清国人一直以来都是向英国人订购军舰的,让他们选择我国,难度较大啊。”海军大臣犹豫道。

    “本来让清国人选择我们的确有难度,但是这次英国人自己不厚道。据我所知,清国海关税务司的那位英国人赫德先生向清国推销他们为奥斯曼人建造的两艘柏尔来级二等铁甲舰,那两艘因为土俄战争而导致英国人不能交货被迫自己买下的破烂货据说今年向清国开价200万两白银(注2),大约是50万英镑,清国人又不是冤大头,所以自然要派人来欧洲实地考察。而英国人卖军舰哪次不是贵的要死,破烂货清国人看不上,新锐战舰英国人怎么可能不漫天要价?”

    “殿下,那么我们难道不赚钱给清国造军舰吗?否则相比英国人,我们还是没有优势啊。”

    “谁说的,我们只要少赚一点就是了,只要我们比英国人便宜,就有了第一个优势,而且英国人在军舰生意上一向是别人求他们,所以我们在对清国来考察的客人们态度热情一点,表现的非常为他们考虑,我们就有了第二个优势。而且清国可是我们的克虏伯大炮的忠实用户了(注3),我相信在这一点上也是我们可以吸引清国人的第三个优势嘛。清国不可能光买几艘船就完事了吧,配套的替换的火炮和使用的弹药,这些生产设备也可以配套出售啊,而且前年弗雷德·克虏伯先生不还接受了7名清国留学生去埃森接受培训了吗(注4),这些人来培训不还是为了在清国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我们在这方面能提供帮助是我们第四个优势啊。”约亨兴奋的说着,缓了口气又蛊惑到。

    “阁下,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好机会吗,我们既可以向清国人销售我们的军舰,又可以接此机会尝试一些新设计,还能对帝国的造船业起到刺激作用,顺带着连配套设备的转让都能捞上一笔。而且这次少赚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国订购军舰的大门,只要我们的军舰能让清国人满意,就还有继续获得订单的机会。而且我德意志的军舰出现在远东地区,也会增加远东其他想要购买军舰的国家选择我国的砝码。这是一举六得啊。”

    “好吧,殿下,您所说的让我动心了,我会认真的考虑,并且为此做准备的。”

    德国人在为了这个可能的大订单开始积极的做着准备的时候,10月25日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著名兵工学家徐建寅乘坐法国扬子号商轮由上海出发,踏上前往德国的旅途。

    同年底,到达德国徐建寅受到了德国方面高规格的接待,这让徐建寅受宠若惊,同时也让驻德公使李凤苞感到十分诧异。约亨王子拼接自己一口流利的中文混进了接待团,看着不断热情的和李凤苞和徐建寅拉关系的造船业,海军部,商业部等等代表,约亨暗笑,等你们到时候去了英国,两者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而约亨自己,虽然极为年幼,但是一口流利的中文、落落大方的交谈以及对清国的熟知也让徐建寅不得不赞叹王子殿下天资聪颖、见识广博。

    紧接着在各界人士陪同下李凤苞和徐建寅应伏尔铿造船厂、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刷次考甫鱼雷厂、皇家兵工厂等军工企业的邀请、前往参观。而约亨则一起前往,而其专业性词汇上的翻译,往往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参观皇家兵工厂时从保罗·毛瑟口中得知正在研制并且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新式步枪出自这位年仅12岁的小王子的想法后,更是意识到和这位天才的德国皇室成员在未来的军事订购项目中能起到巨大作用,因此更是愿意与其多多接触。

    1880年初,德皇御用座舰霍亨佐伦号悬挂黄底青龙旗以最高的规格接待徐李一行前往基尔港参观德国海军基地,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德国海军最锐的萨克森级铁甲舰,而亲自陪同的海军大臣阿尔布雷西特阁下为其介绍德国海军的情况,并且不厌其烦的介绍铁甲舰的设计和制造流程。并且出于约亨王子的示意,德国人并未夸大的吹嘘萨克森级的性能,在介绍萨克森级的优点的同时,也将去年那场引发海军大震动的讨论会中约亨关于萨克森级的不足之处一并做了详细介绍,徐李二人初闻这种德国内部的重大消息,又一次被约阿希姆王子的过人天赋震惊的同时,也对求真务实的德国人好感大起,并且得知这些问题德国人现有技术都能够加以解决和改良后,向德国人订购军舰的决心就越发坚定,而约亨也趁机提出,未来清国确定订购军舰的设计标准之时自己可以参与,以便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建议,徐李二人欣然同意。

    结束了对德的考察后,徐李一行前往英国考察,与在德国时受到的热情接待不同,在英国受到了无比的冷遇,甚至连徐建寅提出参观正在为清国建造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的合理要求也被英国人蛮横拒绝。而就连那两条漫天要价指望着很宰中国人一刀的两条柏尔来级也因为英国政府担心军舰如果卖给了中国,有可能在不可预测的将来落入俄国人手中,因此拒绝出售。而清国人也因此阴差阳错的躲过了英国人那已经磨得飞快的刀了。

    在对比之下,德国人的热情,严谨和坦诚,使得原本就对海军采购被英国人所把持,甚至赫德为首的英国人有争夺北洋水师控制权让坚持“权操自我”的李鸿章深为戒备。因此接到徐李二人电报之后决定向德国订购铁甲舰的决心。

    清廷中枢在短时间内便做出反应,发五百里密谕通知李鸿章:“当此筹办海防之际,不能因前议无成,遽尔中止,著照李鸿章所议,查照新式,在英厂定造铁甲二只”,命令另起炉灶定购两艘新式铁甲舰,并特别饬令在德国具体承办寻购事项的李凤苞“速行定议,早日造成,不可耽延时日”,着重强调“尤当悉心酌度,认真经理,以期适用,毋为洋人所绐,虚靡巨款。”

    遭到拒绝后,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目前世界海军最新技术发展,两人前往朴茨茅斯参观了还未完工的英国最新锐的不屈号铁甲舰(注5),而不屈号的巨大和那当时最强的406毫米巨炮给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底,两人返回德国,开始和德国船厂关于订购的军舰讨论技术细节,并且提出了要吸取不屈级的设计要求,对此德方设计人员立刻在萨克森级基础上改动设计方案。而双方的设计细节的讨论会议,约亨王子自然也应邀参加。

    当然嘴上说着希望能够帮助清国拥有最优秀的设计,但是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他们选择贵的设计,抱着这样的目的,约亨自然开始对徐李二人使出嘴炮,开始忽悠起来。

    注1:参见技术相关:历史上勃兰登堡级带罩露炮台结构

    注2:这两艘船性能平庸,在英国海军序列内简直是毫无用武之地,所以英国方面一开始要价是160万两,然而随着日清,清俄矛盾紧张,英国人看到清国“求舰若渴”,自然坐地起价,上升到200万两。甲午战争前清朝的银子还是很值钱的。当时的兑换比率四舍五入后大约是:1英镑=25法郎=5美元=2德国金马克=20德国马克=9卢布=10日元=4库平两(1894年前)=7库平两(1900后)=14比索=7.32克黄金

    注3:1871年,为了建设大沽口、山海关等炮台以强化海防拱卫京师,李鸿章购买了328门各型克虏伯大炮。

    注4:1874年李鸿章决定修建旅顺、威海炮台,而为了继续争取这一笔大订单,克虏伯同意了李鸿章提出的为清政府培训火炮人才的要求,中国留学生卞长胜、查连标等七人同年前往埃森的克虏伯兵工厂接受免费培训。

    注5:就是著名的英弗莱息白级

第7章 买卖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公使先生,参赞先生,我们德意志的设计人员根据你们的要求,设计的吸收英国的不屈号铁甲舰的特点,然后以我国的萨克森级铁甲舰为原型设计的方案我认为基本上应该是能够满足清国的需求的。当然此等巨舰乃是国之重器,应该精益求精,我这里有一些小小的看法,希望和您探讨探讨”毕竟是正式的会议,因此约亨倒是用德语沟通。

    “王子殿下,您客气了,我这段时间以来,也听说了不少关于您的故事,您虽然未及弱冠,但是在技术方面却有着独到的见解,您今年才11岁,甚至比我国历史上甘罗拜相还小一岁啊,您有何意见,在下自然洗耳恭听”李凤苞谦虚到。

    “公使先生过奖了,我怎么能和能够和靠雄辩就能替秦国开疆拓土的雄才相提并论呢。”

    “殿下的博学和多我国历史的了解也是非比常人啊。”

    “公使先生太客气了,我这里就算是抛砖引玉,供两位参详。”

    “殿下请说,在下洗耳恭听。”这下不仅李凤苞,徐建寅认真起来,就来海军部和船厂设计人员也做好了记录的准备,要知道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在技术领域可是无比的敏锐。”

    对着已经有了后世定远级的样式的设计草图,约亨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首先,想必您应该也知道我曾经说过的利用率概念,虽然现在各国海军都使用船头迎敌的战术思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侧舷迎敌的情况,因此不屈号虽然向前时能集中全舰100%的火力,但是对侧舷时只有50%,这很显然降低了利用率,而我认为,您可以适当的拉开两座主炮塔的间距,然后保证每一侧的炮塔都能转向对侧,这样在保证向前时100%的火力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拥有向侧舷时100%的火力。

    当然,您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是中央的铁甲波的防护面积要扩大,以及能要使用两个弹药库了,这会导致价格的是增高,但是您要这样去看,铁甲堡防护面积的增加,是不是同样能增加舰体的抗打击能力?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铁甲堡连动力系统区域都一并保护起来,这样也大幅提高舰艇的生存能力。那么相对于价格的增加这显然是划算的。

    其次舰艏艉的两门副炮我认为并不是理想的选择,作为副炮,自然是用来对付中小型的快速舰艇的,因此保证射速和密度很重要,而现在的设计是前后各一,总计只有两门,实战中恐怕很难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我的建议是和主炮一样采用双联装布置,这样在射速和密度上会有很大的提升。另外法国人的47毫米哈奇开斯炮性能十分出色,哈奇开斯的57毫米炮性能并不比47毫米炮出色多少,因此我认为小口径快炮统一使用这一款就可以了。

    第三我不建议在铁甲舰上装备鱼雷发射管,正如我去年曾经在讨论会上提过的,大型军舰航速低,而且主要以舰炮为攻击手段的情况下,装备速度慢,射程近的鱼雷,占用宝贵的空间和吨位都是不明智的选择,这种价格高昂的主力舰艇的每一厘米空间,每一克重量,每一个马克都应该用来强化其火力和防护指标,而不应该浪费在鱼雷这种对于铁甲舰来说不大用的上的武器上面。

    以上三点就是我的一点小建议。希望可以对公使先生和参赞先生有所帮助。

    我相信,我们德意志一定可以为贵国做出最优秀的设计,建造最出色的舰船。”

    “殿下,您的观点很有启发性,我们将会按照您的思路进行做出一个改进设计方案的,到时候就由公使和参赞先生选择了。”船厂的设计人员立刻回应到。

    “感谢您的意见,殿下,等设计方案彻底完成后,我们会慎重选择的。”李凤苞微微点头示意。

    “公使先生,我相信作为铁甲舰这种国之重器,其性能应该是最出色的,当然在价格方面,就由您和我们的船厂具体商议了,我相信,为了两国的友谊,我们也会在给清国最大诚意的价格。祝愿我们合作愉快,也希望我们的舰船能帮助您的国家成为亚洲第一海军。”

    “感谢您的诚意,殿下,也同样祝愿我们合作愉快。”

    10月25日,随着德国设计人员的高效率,摆在李凤苞和徐建寅面前的就是各种不同的性能指标的多达30余种的设计方案。经过仔细对比和评估,最终决定选择按照约亨提出的思路进行设计的方案。

    新舰设计指标为标准排水量7360吨,满载排水量7818吨,装备4门305毫米25倍径主炮,装在2座双联装带罩露炮台内,分布在舰体两侧斜跨布置,4门150毫米35倍径副炮同样采用双联装带罩露炮台,安装在舰艏艉中轴线上,12门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中央铁甲堡式装甲布局,复合钢面装甲,主装甲356毫米,炮台围壁装甲305毫米,甲板装甲76毫米,主炮塔炮罩正面100毫米,使用8台圆形锅炉,2台卧式三缸两胀往复式蒸汽机,航速15.5节。虽然采用了约亨的思路,但是总体造价上升幅度并不明显。

    新舰预计造价高达900万马克,相当于45万英镑,折合171万两白银(注1)。为此约亨向德方船厂提出建议,如果清国一次性订购两艘可以为其打折优惠,最终伏尔铿船厂提出一次性订购两艘可以为其每艘优惠25万马克。

    次日,李凤苞不计成本将一份百余字的电报发回中国。电报中详细介绍了所选之方案火力强大,装甲坚实,速度迅捷,设计合理,性能一流,虽价格稍贵,但对比英舰已算物美价廉,且德国人诚意十足,并没有在价格上弄虚作假。最末,李凤苞特意强调了若在伏尔铿船厂一次订造2艘铁甲舰能获得50万马克的优惠,且若同时订购其他舰船也可适当优惠。

    电报抵达上海,作为公使电报,电文被五百里加急发往保定直隶总督衙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见电文后喜不自胜,连叹李凤苞,徐建寅二人不负众望,为大清增添国之重器。同时也喜若填此等巨舰,北洋则会成为远东第一水师。随即按耐不住心中激荡,进京面圣。

    采购铁甲舰乃是军国大事,且花费高昂,因此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在紫禁城东暖阁召见诸位军机大臣。虽说是一起参详,然殿中可衮衮诸公中真正懂点海军的也就李鸿章一人而已,不过好在电文里说的很清楚,德国人的设计出色性能优良,且对比英国产品,价格公道。自然是不二选择。

    因此两宫太后和诸位大臣自然一致同意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此型铁甲舰。不过在订购数量上到是产生争议,总理大臣兼左都御史李鸿藻作为保守派的领袖李鸿藻自然反对洋务派领袖李鸿章提出的订购两艘铁甲舰的意见,认为购舰一事花项巨大,宜先造一艘,若果真得力,则续造不迟。

    而李鸿章自然不能让其如愿,坚决主张订造两艘铁甲舰,若非经费有限(注2),更是恨不得一次性订购三艘,在他看来节省近十万两银子倒在其次,关键是朝廷办事经常有头无尾,没准哪天风向不对,这海军就不建了也说不定,若能趁此机会多订一艘是一艘。当然,他嘴里还是强调筹款不易,能省则省云云。

    最后两宫太后一合计,这海军到底是要建的,能省一分算一分,订购两艘能省50万马克,折合9.5万两白银。于是便准了李鸿章所请,当即下达口谕:着李凤苞即刻在德伏尔铿厂督造铁甲二只,不得延误。

    得到回电的李凤苞喜不自胜,立即通知伏尔铿船厂准备签订合同。而伏尔铿船厂眼见订单成了兴致高昂,双方自然皆大欢喜。

    1880年12月2日,李凤苞依据德国海军部的标准,与伏尔铿造船厂草签了订造第一艘铁甲舰的合同。

    8天后,借一艘新船下水仪式,伏尔铿造船厂邀请德国海军司令、威廉以及中国特使徐建寅等参加宴会。席间,徐建寅即兴致祝酒辞,谓“……今我中国拟在伏尔铿船厂订造一船,足证我国与德国交谊之厚。尤愿伏尔铿厂用心制造,成此利器,俾将来中国武备之声名洋溢四海,而思以此船为始基……”。

    关于这级新式铁甲舰的技术概况,徐建寅在当时的日记中称:“现在中国拟造之船,议仿英弗莱息白及萨克森之制,集二者之长,去二者之弊……似可列于当今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

    1881年1月8日,两艘铁甲舰订造合同正式签约。两舰合计造价1750万马克,相当于87.5万英镑,折合白银332.5万两。

    1881年8月22日,第一艘铁甲舰被李鸿章命名为“定远”,英文译为。同型的第二艘铁甲舰被李鸿章命名为“镇远”,英文译为。

    这场成功的订购交易中,表面看伏尔铿船厂收获最大,约阿希姆王子不仅帮助船厂说服清国选择了较为昂贵的设计方案,而且靠打折优惠的名义让清国一次性订购两艘铁甲舰,为伏尔铿船厂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实际上最大的赢家却是清国。历史上,两艘铁甲舰是分两次订购的,结果延后半年订造的镇远号,由于材料价格上涨,不仅水线下部的装甲质量有所下降,而且价格还有所上升。现在一下子签下两艘的订单,无论价钱还是质量都可以做到完全一样,不会多花冤枉钱了。更重要的是,两艘船同时订购同时开工,就有望在1883年中旬同时验收交付,也好赶在中法战争前返回清国,为那场“不败而败”的战争带来些应有的变数。

    至于海峡对岸的英国人,是在第一艘订造合同签订后一个月才得知这个消息,发现自己不仅两艘滞销货再次砸在了自己手里,而且还错过了价值近90万英镑的大订单,此时才追悔莫及。

    而这两艘巨舰随着她们铺下龙骨的这一天起,将带着“亚洲第一舰”的荣光,开始一段曲折而光辉,荣耀而悲壮的历程。此乃后话,按且不表。

    注1:历史上定镇二舰花费为86万英镑,折合327万两不到,1720万马克。平均每艘43万英镑。这个价格在当时的欧洲极为便宜,而英国人的不屈号估价单舰就大约74万英镑左右,而英国人为清朝建造的超勇、扬威号两艘撞击巡洋舰,排水量仅为1300吨,造价就高达单舰17万英镑,折合65万两白银,340万马克。所以德国人这边是真心的良心价。所以新的定远和镇远因此造价提升到单舰45万英镑并不算宰人。

    另附录:背景资料:历史上定镇二舰具体价格列表

    注:2:历史上定远、镇远、济远三舰总共花费约为106万英镑左右,折合403万两白银,2120万马克,济远原本是计划作为定远级三号舰订购的,不过因为经费不足最后缩水为穹甲巡洋舰的。

第8章 蝴蝶效应,你特喵逗我?

    参与了清国订购铁甲舰的“历史事件”并且提出小建议提升了定镇两舰的性能(尽管提升有限),又让伏尔铿船厂获得了更大的利润(依然赚的不多),并且有可能影响到未来中法战争的进程。约亨表示自己作为一只小蝴蝶,已经很努力的扇动翅膀了,就是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的风暴呢?带着一点点紧张和更多的兴奋,王子殿下迈进了1881年。

    可惜,这点兴奋没有维持多久就被无奈代替了。自己的大哥威廉从波恩大学毕业了,自己的二哥海因里希结束环球旅行回国了。两个年长、古板、严肃而且和母亲关系不好的哥哥回家并且以后要长时间聆听兄长的教诲这种事情显然让小家伙表示亚历山大。而且这两年自己太能折腾了,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在军事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而且连海军部都要接受王子殿下的意见这种传言这种平时能让小家伙心中暗爽的言论,现在简直如芒在背,皇长孙和身为海军军官(尽管是荣誉的)的二王子都没这个年仅13岁的弟弟在帝国上层有名气,在前世被乱七八糟的“九龙夺嫡”的戏码给荼毒的小家伙这时候知道枪打出头鸟的感觉是怎样的了。无奈之下又只好回到自己当书虫的生活中装低调去了,不仅要继续在母亲面前装乖,还要表演兄友弟恭的和谐氛围,这简直是噩梦啊。

    不过让小家伙奇怪的是,威廉在1881年2月27日就应该和弗雷德里希·奥古斯腾伯格公爵的女儿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结婚的,现在皇长孙殿下表示自己刚刚大学毕业,希望可以先参加工作,等一切稳定下来后在谈结婚,这算怎么回事?被自己刺激到了?想要加深自己在大佬们心目中的印象分也不至于这么急迫吧?你可是未来的德皇啊,至于吗?难道这也算是我这只小蝴蝶扇出来的大风暴?当然这话约亨只是心里想想可绝对不敢真的问出来。

    然而就在小家伙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的时候,天不遂人愿,保罗·毛瑟的新枪设计完成了,出现在帝国陆军部的面前。新枪依然使用11x60r黑.火药金属弹壳有底缘定装圆头弹,枪管长度由gew.71步兵型的852毫米缩短为的801毫米,采用类似莫辛纳干的单排弹仓供弹,弹仓容量5发,不过由于11x60r子弹过大,因此弹仓向下延伸看上去十分巨大。使用5发桥夹装填,美中不足的是保罗·毛瑟还是给新枪装上了无聊的弹仓隔断器。新枪在保持gew.71的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射速,而且5发弹仓虽然不如动辄10来发的弹管容量大,但是直排弹仓桥夹装填的设计让射手不用再为装填弹药头疼了。

    1881年6月1日,帝国陆军部对这支新式步枪进行了验收,在靶场上,这支新式枪械展现了凶狠的火力强度,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射出了20发子弹,这震惊了在场的所有陆军军官,而在接下来的试验中,新式步枪不仅保留了gew.71的精度,而且新式的弹仓设计也十分可靠,后来听说了这一评价的约亨心中暗笑,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莫辛纳干的设计当然可靠,老毛子家的东西一向简单粗暴而且耐操。

    验收后表现出色的新式步枪立刻被陆军部采用并定名为gew.81式步枪(注2),决定开始批量采购并且逐步换装。而提出全新的弹仓概念和装填方式的约阿希姆王子这次又被陆军部的大佬们给盯上了。这让这段时间一直埋头做宅男的小家伙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而被当着两个哥哥的面被父亲表扬的小家伙只能僵硬的牵动嘴角强笑了。

    然而,自认为自己最近实在点背,不得不继续扮鸵鸟,学低调,攒人品,装乖卖萌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时候,一件突发事件彻底把他打击的蒙了。

    1881年8月6日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而约亨又是呆在书房里啃书,本来应该又是应该与往日一样安安静静的度过的一天。然而约亨被门外一阵嘈杂而纷乱的声音弄得心神不宁。跳下椅子,推开门,只看到以往一向冷静,礼貌的宫廷侍从们以从未见过的慌乱来回奔走,约亨一头雾水,这算怎么了?难不成法国人打到柏林了?随手拽住一个慌慌张张的宫廷女侍,搬起脸孔训斥道:“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看似惊魂未定的女侍立刻行礼,结结巴巴的回应到:“十……十分抱歉,殿下,威……威廉殿下和……和海因里希殿下……出……出事了。”

    谁?……威廉和海因里希?出事了?………………出事了!被这冲击性的消息给震住了的约亨半天才回过神来,第一个反应是——你特喵逗我?!未来的威廉二世皇帝陛下和海因里希亲王殿下出事了?能出什么事?是被蚊子咬了还是被野猫挠了?

    “两位殿下今天前往蒂尔加滕的皇家狩猎场散心去了,听说……听说因为马受惊了,把两位殿下给摔了下来。”眼见约阿希姆王子殿下面色不善,惊慌失措的女侍立刻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殿下,现在皇储妃殿下要……要立刻赶往柏林皇家总医院,我先行告退。”

    整个人已经完全愣住了的约亨下意识的松开了手,得到释放的女侍,立刻行礼,慌慌张张的逃开了。而这个时候约亨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约亨在那傻站了一会才醒过神来,意识到这个时候必须陪伴在母亲身边,然后同样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而在赶往柏林皇家总医院的路上,维多利亚皇储妃虽然还能强自保持镇定,但是攥紧的双手却暴露出了内心的慌张。一路上,马车内都是死一般的寂静,陪伴在母亲身边的约亨在这种气氛下,连呼吸声都不敢太重,只能轻轻握住母亲的手背,传递那一丝丝可怜的安慰。

    然而到达医院后刚进入走廊,约亨就听到了自己父亲的声音,平时温文尔雅的父亲此时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混蛋!我必须要我的两个儿子完好无损!你们这帮庸医!一定是你们没有尽全力治疗!你给我听着!如果我的儿子不能回到我的身边!我就送你们下地狱!”

    此时再也无法保持镇定的维多利亚皇储妃跌跌撞撞的跑了进去,而约亨也紧跟在父亲身后,然后,看到了愤怒的腓特烈皇储正用力的拽住一名医生的领子把对方拎到自己的面前怒视着他,看到自己妻子和小儿子的出现,终于稍稍冷静下来的腓特烈皇储狠狠的推开了医生。然后看着自己的妻子颤抖着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而维多利亚皇储妃则颤抖这身体,紧抿着嘴唇,带着一脸等待宣判的决然但又带着希望可以听到好消息的渴求就这么盯着自己的丈夫,两人就这样无言的对视了一会,最终腓特烈皇储像是放弃了般低下自己视线,无声的叹了口气,然后缓缓的摇摇了头。而这下皇储妃像失去了全身的力气一样瘫软了下来,,而约亨立刻扶住自己的母亲,而看到自己的妻子突然软倒,已经精神紧张的腓特烈皇储疯了一样冲了过来,最终维多利亚皇储妃没有摔倒在地上,被扶到走廊上的座椅上坐下后,仿佛才明白自己的丈夫表达的意思一般,终于哭了出来:“上帝啊,这是为什么?我的两个儿子,我的威廉,我的亨利(海因里希的昵称),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上帝带走了弗兰茨(注1),现在又带走了威廉和亨利!”然后就是长久的呜咽,然后是窒息般的沉默。

    最后是腓特烈皇储先开口了:“亲爱的,约亨还在这,我们还有夏洛特、维多利亚、索菲和玛格丽特。孩子们需要你。”然后对着低头站在母亲身边的约亨说到“约亨,爸爸要处理接下来的事情,陪着你妈妈先回去,现在你的妈妈需要你,陪着她,照顾好她,好吗?”

    约亨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

    “好孩子,我的好孩子。”腓特烈皇储喃喃低语到。

    “我不走,我要看看孩子,我要见到他们!”醒悟过来的皇储妃喊道。

    “亲爱的,会让你看到他们的,但不是现在,至少不是现在,孩子们要整理一下仪容,整理好了,你在见他们,好吗,亲爱的……”

    2天后,在柏林举行了两位皇子的葬礼。在葬礼上维多利亚皇储妃哭泣的几近昏厥,年事已高的德皇威廉一世面色铁青,腓特烈皇储满面忧伤,而年幼的约阿希姆王子沉默的陪伴着自己的母亲。次日,德皇威廉一世宣布约阿希姆王子成为帝国第二顺位继承人。

    8月,德意志第二帝国失去了两位年轻的王子,其中一位是他们的皇太孙。8月,整个皇室沉浸在悲痛之中,8月,帝国高层在震惊中考虑着帝国的未来,8月,约亨面对着彻底不一样了的历史惊慌失措。成为帝国第二顺位继承人、未来的帝国皇帝,这些并不代表着荣耀,对约亨来说,这代表着战争、战败、退位,这个自己现在父母的国家将在战火中彻底沉.沦,然后在另一场更大的浩劫中步入地狱。而自己是否会像历史上的威廉二世一样,被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钉上战争发起者的耻辱柱?这些已知的未知,让约亨恐惧。

    当蝴蝶扇动的翅膀真的引发了风暴的时候,作为直接面对风暴的人,只能在这力量下颤抖。

    注1:弗兰兹·弗里德里希·西吉斯蒙德,腓特烈三世的第4个孩子,也是第3个儿子,1岁时因脑膜炎去世。

    注2:图片参见技术相关:毛瑟gew.81式步枪

第9章 未知的未来,如何去改变

    自从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太孙以来,约亨都生活在一种未知的恐惧中,在别人看来这是小王子无法接受丧失两位哥哥的事实而陷入悲痛。但是约亨自己知道,自己对两位关系并不密切的兄长之间没有那种值得称道的亲情。他只是在恐惧,恐惧这不知道会驶往何方的历史巨轮。

    自己现在才13岁,虽然让帝国上层认识到小王子有些小聪明,但是这并无法动摇整个帝国的政治策略,而即使自己在1888年登基为皇,面临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

    首先,德国的工业力量的崛起势不可挡,1880~1900年,德国对外贸易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从8%上升到12%,而英国则从25%下降到了21%,1900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是英国的291%,铁路里程是英国的171.8%,而之后这种发展不仅没有减慢反而更加快速和迅猛,到1913年,德国25.5亿英镑的gdp也超过了英国本土gdp的23.54亿,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而这一切还是德国商船吨位仅为英国27.9%的情况下取得的,而德国工业的迅猛发展自然也和英国在世界贸易上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由于德国和美国的市场抢占,导致英国本土企业的衰退和倒闭。而产业空心化和大量的失业,让英国仇视德国的情绪飞快增长,除非德国不再发展工业和贸易,否则英德对立势在必行,但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法国,虽然如今的确有法德和解的观点存在,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和解或许是有可能的,但是结盟是绝对没戏的。也许英法就埃及问题上的矛盾以及法绍达危机中面临英国军事威胁的情况下寻求德国的军事支持是缓和德法矛盾最有利的时机,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德法边界问题,很多人认为阿尔萨斯和洛林实际上大多是德语区(注1),因此这并不是阻挡德法缓解的最大矛盾。但事实上。法绍达危机中法国向德国寻求军事支持时德国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德法边界固定化,然而这个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已经事实成为德国的领土的现状下并不过分甚至可以说和没提要求一样的要求,被法国断然拒绝,而之后法国甚至甘愿在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上对英国屈服。而法国国内的布朗热主义也让德法关系严重恶化,而这种仇德思想在法国上层中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主导法国外交和殖民事物的政治家泰奥菲勒·德尔卡塞则是比激进的布朗热本人更加老谋深算的铁杆反德主义者,在他的推动下,以对德复仇为核心的国策先后建立法俄同盟,英法协约,一直直到1906年才利用摩洛哥危机把他弄下了台,然而仅仅3年后他又重新复出成为法国海军的执掌者。而在此期间自然也少不了英国人的推波助澜,正是为了德法成为世仇,英国政府才私下教唆、纵容、鼓励德国坚决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然而很显然,让德国在把阿尔萨斯和洛林拱手还给法国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就算德国可以短时间和法国缓和矛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关系是不可靠也不现实的。

    而奥匈和俄国在巴尔干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沙俄对于获得巴尔干斯拉夫人区域的诉求无法改变。而《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以及奥匈越来越依赖德国的支持,而俄奥矛盾最终演化成德俄矛盾。

    而俄土矛盾更是无解,俄土之间断断续续长达300年的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争端二字可以概述的了,沙俄对于黑海出海口的渴求从未间断,而1915年的《君士坦丁堡协定》协约同意战争胜利后让俄国获得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亚海峡,而1916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进一步满足了俄国获得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要求。而沙俄在1917年爆发2月革命并且沙皇政权被推翻后,执政的资本主义政党在得到英法承认两个条约继续有效的情况下继续投入战争之中,这样不顾国内死活的行动才使后来的十月革命顺理成章。然而俾斯麦的任期内对奥斯曼的偏袒和亲近,也同样导致俄国对德国的仇视。

    而正因为俾斯麦的联奥和亲土政策,让德国和俄国的矛盾也几乎无解。

    然后是意大利,奥匈,俄国和奥斯曼,这4个国家之间相互纠缠非常复杂。首先是意大利和奥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最小的,主要就是奥匈的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这两个区域的领土争端问题,而意大利这个墙头草在协约国给出天价承诺并且获得大量贷款之后,在同时面对英法俄三国的情况下,德国几乎没有胜算,而意大利又怎么不会倒向协约?

    至于美国,一战中的美国真的无足轻重,如果等美国都参战了,说实话德国此时已经败局已定了。

    由此看来德国四面楚歌,几乎没有破局而出的机会!

    那么由此牺牲掉奥匈和土耳其是否可行?奥匈帝国内部本身就不团结,而匈牙利贵族对自身独立的要求日益高涨,并且对帝国发展严重掣肘。而且如果没有德国的支持,奥匈在巴尔干问题上吃亏是必然的,以此为契机肢解奥匈并非十分困难,而肢解奥匈后,吞并奥地利以及其下属区域,德国将获得奥匈帝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区域,占比高达60%~70%以及最为先进和发达的工业区。德国人口因此增长30%以上,而且还将获得地中海的出海口。如果能全部整合完毕,德国的工业能力和动员能力将会极为夸张。而因此衰弱的匈牙利自然也无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区域,而奥匈消失,德国也就不用履行《德奥同盟条约》这个在自己身上捆上炸药桶,但是却把打火机交到别人手上的失败协定了。自然德国和俄国之间的第一个矛盾解决了。而奥匈的消失以及西南部地区被德国吞并,意大利和奥匈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而意大利在1915年5月23日向奥匈宣战,但是与德国宣战却是1916年8月,可见意大利对于和德国为敌的决心并不坚定,面对着比历史上更强大的德国,意大利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如果德国在一战中败象并不明显,最坏的结果页不过是意大利首鼠两端的中立罢了。但是这个看似极为有利的选择则并不完美,首先,获得了巴尔干地区的俄国同样也实力大涨,而且大量的巴尔干斯拉夫人将会成为俄国最出色的炮灰。在沙俄日益贪婪的利益需求下,德国是否能完全满足他的胃口还是未知数,而虽然德国摆脱了《德奥同盟条约》,但是俄国如果真的对匈牙利,罗马尼亚出手,德国完全置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低。奥匈的存在至少能制约注巴尔干的斯拉夫人。

    而牺牲掉土耳其,对德国来说则相对造成的危害小一些,毕竟德国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拉拢更多的是看中了这块并没有被英法瓜分掉的处.女地。地域庞大、物产丰富、市场广阔更重要的是腐败的政府和软弱的国力,这对德国来说是一块可以缓解国内经济发展与海外市场不匹配的最佳的殖民地。然而牺牲掉土耳其,德国照样可以在这里做生意,并且将这个虚弱的帝国半殖民地化。然而牺牲掉了奥斯曼,俄国则会彻底得到了解放,冲出黑海进入小亚细亚和非洲的俄国,将无人可以遏制。这显然也不符合德国的利益。而寄希望于列宁给沙俄捣乱?算了吧,没有了东线苦战,得到了巴尔干和黑海出海口的沙俄,国力极大提升的俄国,打打内战问题还是不大的。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另一个摇摆不定的国家,美国。美国作为同样快速发展中的工业国家,虽然他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已经南北美洲两个势力范围,面临的状况比德国要好的多,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对海外殖民地的需求和与传统欧洲殖民国家的矛盾。而初期极为孱弱的美国海军在这种矛盾中都极为克制。而面对德国的压力导致的英国的海军力量收缩才给了美国在西大西洋的海权,因此美国是初期可以拉拢的对象,但是和缓和德法矛盾一样,这种合作关系并不可能长久,因为对于英国来说,德国才是眼前的心腹大患,相对于鞭长莫及的西太平洋海权,英国是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牺牲的。而美国自身海军实力的增长并不会像德国那样让英国人如坐针毡。而英德矛盾彻底激化的时候,也是美德合作关系结束的时候,因为,德国给不了美国想要的,而英国人能给。

    所以对约亨来说,摆在面前的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如何去改变?如何去破局?这对于约亨来说太过沉重,一步错,步步错,错误的决定就是万劫不复。难道像历史上的哥哥一样?被军官团架空,然后爆发革命,自己退位,避居荷兰,然后看着德国20年的沉.沦,最后在一个魔鬼的带领下走入深渊?哦,威廉二世没看到就挂啦,不过以自己的年纪,估计是可以看到的。而死后永远的被称为“一战的挑起者”、“邪恶的德国皇帝”。这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注1:曾如选我国中学课本的《最后一课》就是严重歪曲历史,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广泛使用德语的区域,所谓的在德国的压迫下让学校不再教法语而教德语是很滑稽的说法。而作者都德本人则是当时布朗热主义下的仇德作家的代表人物。

    作者语:

    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关系非常复杂,所以交代清楚很必要,因此这种大段大段的资料摘抄也实在是无奈之举。毕竟作者本人不想写一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龙傲天小说。因此结合历史资料制定政策就非常重要了。绝对不是有意骗字数。请大家谅解。

第10章 改变也许会死,不改变绝对会死

    在接下来的好几天内,约亨都没有说话,一开始由于大家都忙于处理威廉和海因里希两位王子的身后事,并没有在意,而约亨王子的沉默也被理解为失去兄长的悲伤,然而很快,作为母亲的维多利亚皇储妃就发现了自己儿子的不对劲。

    多日的睡眠不足让约亨有了浓重的黑眼圈,没有食欲也让约亨每餐都吃的很少,而焦虑和惶恐让他满面憔悴,反应迟钝。这让已经承受丧子之痛精神变的极其敏感的维多利亚皇储妃担心不已。现在自己只剩这唯一的儿子了,如果约亨再有什么三长两短,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因此叫来医生来为约亨做全方位的检查,看看到底是否是生病了,然而所有检查过王子殿下的医生都表示王子殿下除了睡眠不足外身体健康一切都很好。最终失去了耐心的皇储妃终于不顾仪态对医生们破口大骂,认为这是庸医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推脱自己的责任而找的借口。最终还是约亨自己开口解了已经手足无措尴尬无比的医生们的围。

    “母亲,我没事的,请不要为难医生们了,我只是……只是……有些害怕。”

    “哦,我的约亨,不要担心,妈妈在这,告诉我,你害怕些什么。”看到儿子如此彷徨,维多利亚皇储妃立刻抱住了约亨,担心自己这个幼小的孩子离自己远去。而医生们此时也知机悄悄了退出了房间。

    约亨不知道该怎样向母亲诉说自己的担忧,最后只能犹豫的掩饰到:“威廉哥哥前几天还神采奕奕,亨利哥哥还向我描述他环球旅行中的见闻。然后现在他们都不在了,如此的突然,如此的……如此的……不真实。人的躯体如此脆弱,人的生命如此虚幻,我有些害怕,妈妈,这种未知让我害怕。”

    听到自己的才13岁的儿子居然有了如此深奥但又如此悲观的担忧,突然有一种这个最小的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然后自己会失去他的感觉,这种感觉让维多利亚皇储妃恐惧,她紧紧的抱住儿子,仿佛不这么做儿子就会突然消失一样。

    “不用担心,约亨,有妈妈在,有妈妈保护约亨,约亨不用担心未来,约亨只需要知道现在有妈妈在这,妈妈不会离开,妈妈会永远保护约亨,所以……约亨……不要再让妈妈担心了……不要让妈妈担心失去你……不要离开妈妈……”维多利亚的皇储妃心力憔悴,最终面对着儿子哭了起来。

    看着抱着自己痛哭的母亲约亨一阵内疚,自己虽然两世为人,但是自己现如今在这个家庭生活了13年,和对两个哥哥的严厉不同,对于自己这个幼子维多利亚皇储妃倾注了大量的母爱和宠溺。如今面对丧子之痛,自己不仅不能安慰母亲,反而让母亲更加伤心,是何等的过分和自私。

    “对不起,妈妈,约亨让您难过了,我知道错了,我会勇敢起来的,不再让您担心了,所以请不要再哭泣了,我是您的儿子,我会陪伴着您,永远都会。”约亨轻轻的拍着母亲的后背,安慰到。

    经过一番情绪的宣泄,维多利亚皇储妃终于止住了哭泣,捧着儿子的脸,真正的看着儿子的眼睛,仿佛像要看穿灵魂一般凝视着。最终叹了一口气:“约亨长大了,是一个男子汉了,妈妈知道约亨从小就很聪明,但是聪明的人也会有很多烦恼,也许妈妈不能帮约亨解决这些烦恼,但约亨记住,无论你烦恼着什么,你都可以爸爸妈妈倾诉,无论你担心着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你的避风港。但是别让你的爸爸妈妈担心,好吗?”

    约亨用力的点了点头。维多利亚皇储妃亲了亲他的额头,然后起身离开。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让约亨突然认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只为自身考虑何等自私,就算所有人都可以不在乎,但是对于自己的父母,虽然自己一直表现出一副亲近孝顺的模样,但是骨子里是疏远的。在他的眼中自己是一个外来者,看着一个个历史上的人物,也许自己和这些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但是自己始终是局外人,自己是超然于世的。就仿佛前世玩的游戏一样,也许自己会为游戏中的npc的经历所感动,或喜悦或悲伤,但是关掉游戏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而现在,自己不再是个player了,这不是一个游戏,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么,未来终归是未来,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历史对于现在他依然是个不可捉摸的未来,也许这些未来有99%的可能会发生,但是抓住那1%的机会,自己就能摆脱那该死的未来!

    做一切自己能做的,改变一切自己能改变的。

    也许德国的处境真的和自己所分析的一样内外交困。但是即使如此,一战德国依然没有在军事上失败!俄国人爆发了革命,沙皇被推翻,而只顾着内斗的列宁不仅让俄国退出了革命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不仅解放了德国的东线兵力,还拱手送上中欧大片土地!法国人被德国攻城略地,被德国人逼到马恩河退无可退,整个国家的青壮年都死在战场上,国家工业,商业,农业体系被战争弄得一塌糊涂。而英国人在战前就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如果没有一战,估计到1920年英国的财政就被他自己的海军给击沉了,而他那引以为傲的海军不仅没有给他带来辉煌的荣耀,而且更是在日德兰中彻底认识到自己的愚蠢,那就是,为了帝国必须阻止别人拥有海权,而阻止别人拥有海权付出的代价却是帝国的毁灭,到底是帝国成就了海权,还是海权成就了帝国?!而美国在欧洲吃的苦头还不够吗?空有强大战争潜力但是却根本没有战争决心的美国在欧洲根本无关大局。至于那摇摆不定的意大利人德国在战前就能先找机会收拾了他!

    如果德国开战初期的动员速度能更快一些;如果德国的国力再上升一些;如果德国的准备再充足一些;如果德国储备再丰富一些;如果德国陆军的进攻能更顺利一些;如果德国的海军能打的再坚决一些;如果沙俄的革命爆发再早一些;如果德国国内不爆发革命;如果德国能再咬牙坚持一下;如果没有国内某些利益集团卖国求和。要知道俄国退出战争后英法已经不愿意继续战争了,而美国的加入虽然让英法咬牙坚持,但是到了1918年英国人已经开始秘密接触德国人开始结束战争的尝试了!历史没有如果,但现在的自己有!

    自己还有37年时间,做任何能让德国比历史上更强大的事,哪怕是让德国每年财政收入多一个马克!做一切能让自己的敌人比历史上更衰弱的事,哪怕是让英国每年财政收入减少一个便士!好让德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多一个马克的投入,而让英国少一个便士的花销!

    做自己一切能做的,改变自己一切能改变的,然后就看上帝的旨意了。最好的结果是德国胜利,自己成为欧洲之王!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身死国灭,但是就算是下地狱,也要拉着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一起下去!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1881年8月14日(注1),未来历史学者们无论怎样研究也无法理解的是,这位带人接物温文尔雅,知识广博的君主,却在执行政策,贯彻意志方面冷酷无情,更是在那一场欧洲浩劫中表现的冷酷无情不留余地。有着如此巨大反差的皇帝,在这一天定下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有了这样的觉悟的约亨突然发现,也许对自己来说这是最坏的选择,但是却是最好的机会!身为帝国皇长孙,未来的帝国皇帝,也许自己的能力并不出色,但是自己有着来自未来的知识,也许自己不会运用这些知识,但是会有人去贯彻皇帝的意志,将皇帝的想法转变为现实!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脑海中的一切,去尝试挑战这该死的历史!

    终于想明白并且有了觉悟的约亨眼前豁然开朗,不用再为那未知的未来而恐惧了,相反,正因为未知,才有努力的价值;正因为未知,才让人兴奋。在自己的手里谱写出完全不一样的历史,属于自己的历史,这种想法让约亨战栗。也许前路曲折,也许路途漫漫,也许尽头是万丈深渊,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会奋斗不止。

    “咕……”就在这少年立志,一幕振奋人心的励志情节引人入胜之时,一阵煞风景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小家伙低头看了两眼,然后叹了口气,改变历史是很重要,很兴奋,很激昂,很伟大没错啦。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吃点东西然后去睡一觉吧。一周多吃不好睡不好的小屁孩,还谈什么改变历史啊。

    注1:8月14日,814,不要死,笑。

第11章 抢英国的生意,不断抢英国的生意

    自从有了对未来的觉悟,约亨开始强迫式的压榨自己大脑里的记忆和知识,将自己以往看到过,听到过的一切自己能想起来的历史上德国所有的政治、政策、经济、外交、军事、技术的发展、变化、得与失、对与错的资料从脑海中哪怕最角落的区域寻找出来,然后记录下来,想到了就写,有思路就记,因此约亨开始随身携带一本小笔记本,而这又让身边人当成了皇长孙勤奋好学的表现。当然笔记的内容全部是前世简体汉字,所以倒也不担心有多少人能看懂。

    然后,整理了大量资料的约亨发现,很多事情都是相互影响的,很难单独的去改变,否则反而会对后续的反应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自己放在第一位的目标,也是最不会对国际形势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就是增强德国自身实力,并且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中削弱对手的实力。

    而现在,离自己最近的,而且自己能够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无疑是清国寻求订购新式巡洋舰的造船订单,这就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济远号穹甲巡洋舰。而这不仅仅是一艘军舰的事情,历史上济远号是德国船厂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因为之前没有技术积累,因此在设计上借鉴了以往英国建造的同类舰艇,而济远的确因为没有经验导致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然而并不能因此就简单的将其定位为一艘设计失败的舰艇,然而在乔治·伦道尔推出的“完善型防护巡洋舰”也是未来大名鼎鼎的“阿姆斯特朗型防护巡洋舰体系”面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推波助澜下,济远的的问题被放大了,并且被贬低了。

    这就导致了未来北洋水师再次订购巡洋舰的时候德国被英国人抓住机会狠狠的批评,最终导致一直对英国人不爽的李鸿章不得不还是跑去向英国人订购军舰。如果德国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最起码能多得到两艘巡洋舰的订单,而英国人也会因此失去两艘订单。早就决心哪怕一马克收入也不放过,一便士也不让英国人得到的约亨自然对此天赐良机势在必得。

    穹者,拱也。和近代中国对很多外来词的翻译习惯相一致,穹甲一词的翻译也十分形象。之前的平甲巡洋舰用于保护机舱的平面装甲甲板虽然给军舰的生存力带来了一定的提高,但它位于水线之下大约4英尺处,这样一旦水线处被击破,海水便会乘势涌入,整个平甲的上面被淹没,最终将导致军舰倾覆。而且随着对“快船”航速的要求不断增加,军舰上锅炉的体积越来越大,受安装在水线之下的装甲甲板限制,机舱内的空间显得过于狭窄,不利于操作。

    而穹甲巡洋舰将平面的装甲甲板改成中间平、两边坡的穹面装甲甲板,即穹甲。中间部位的平甲提升到了水线之上,而两边的斜甲落至水线下4英尺处。因为中央部位高出水线,这样即使水线处破损进水,一时也很难淹没高出水线的装甲甲板,军舰仍能保持较大的浮力;而斜延至水线下的装甲甲板的两边,成了防弹效果很好的斜面装甲,加之船外水的阻力,对军舰水线附近舷侧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即“以斜度拒弹,以穹面界隔漏水”,相对于无防护巡洋舰和平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的优势相当明显。只是因为考虑到减轻重量,早期军舰上运用穹甲,往往只是覆盖军舰中部的机舱等要害部位,并不能保护全舰,“完善型防护巡洋舰”的出现,将穹甲延伸到了军舰首尾,水平方向覆盖保护整个军舰下层,防护性能更胜一筹。

    而乔治·伦道尔设计的第一艘此类巡洋舰,为智利海军建造的2977吨的埃斯美拉达号成为了著名的阿姆斯特朗型防护巡洋舰体系的第一个产品。而使这型军舰铭刻在世界舰船发展史上的,是她的防护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穹甲巡洋舰。而且对于无力建造购买战列舰,而且对强力军舰需求迫切的中等和新兴国家,这种新式舰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1881年11月22日,当丁汝昌和邓世昌担任管带,历经艰险返回天津港,由李鸿章亲自在大沽口迎接,然后加入清国北洋水师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是缺乏有效防护的平甲巡洋舰,这显然不是李鸿章心里想要的,在超勇、扬威回国后不久,李鸿章就认为这种军舰有名无实,“恐不足恃”,言下之意自然是想要更为精良的军舰。

    而此时定镇两舰已在伏尔铿船厂相继开工而且进度喜人,当最后一笔款项支付之后,李鸿章发现自己原本准备再订购铁甲舰的款项已经所剩无几,然而朝中对于如此巨大的开销本来就颇有微词,预计后续款项筹备困难的李鸿章决定用剩余的经费订购两艘造价相对便宜的巡洋舰。

    而全新的“完善型防护巡洋舰”自然是满足清国需求最好的产品。1881年,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从伦道尔那里获得了全新的巡洋舰设计方案,这就是埃斯美拉达号。金登干很快将这种军舰介绍给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阿姆斯特朗公司也摸准当时中国急切需要现成军舰的心理,提出可以将正在船台上建造的埃斯美拉达号优先安排提供给中国,另外再造一艘同型舰交付给智利,而中国则需在160000英镑的船价之外,再补贴15000英镑给智利政府,作为舰船交付延期的补偿。

    也许赫德直接将埃斯美拉达号介绍给李鸿章,估计之后就没有德国人什么事情了,这艘2977吨,航速18.3节,装备2门254毫米30倍径主炮,6门152毫米26倍径副炮,3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并且有着从船头覆盖至船尾的全面防护的63毫米穹甲的巡洋舰在当时可以说是配得上她“完美型防护巡洋舰”的完美二字的。

    然而野心勃勃的赫德并不着急将这个消息告知李鸿章,这个老谋深算的英国人在等待一个适当的时机以要个好价钱,控制中国海军的梦想,他已经做了很久了。因此消息灵通的赫德得知李鸿章准备订购巡洋舰的消息后随即向李鸿章进行推荐,但并非最新式的“完善型巡洋舰”,而是一种“改进型巡洋舰”,即在超勇号的基础上放大,仍属无防护巡洋舰。而埃斯美拉达号则作为后手被赫德隐瞒了起来。

    但是赫德弄巧成拙的是超勇、扬威在订造过程中发生的工期延误、鱼雷艇变成杆雷艇,以及赫德对清国海军的控制欲.望,都让李鸿章渐渐对他丧失了信任。而这种放大型超勇显然没有被李鸿章放在眼里。因此李鸿章决定甩开英国人,去找德国人。

    1882年10月20日,远在伏尔铿查看定镇二舰建造进度的李凤苞收到了李鸿章的电报,告诉他准备购买两艘新式巡洋舰,并介绍了赫德已经推荐一种“每点钟十七海里,炮二十七吨,首尾二尊,装煤六百吨,吃水十八尺六寸,约价十四万镑”的改进型巡洋舰的情况,电报末尾颇有深意地附上了一了段话“望速向英德各厂查询,似此新式可用否?抑另改何式?价目若干?”

    英国人推荐的船有必要去德国造船厂询问吗?作为李鸿章的所倚重的心腹,李凤苞自然能明白中堂大人的意思。显然对英国人深感厌恶的中堂大人不愿意向英国订购军舰,但是又为了不落人口实以后被赫德捅刀子,又必须找到合适的借口来作为不向英国订购军舰的理由。而这个重担,自然落在了李凤苞的肩上。

    心领神会的李凤苞在4天后的10月24日一封电报从柏林传回天津,称赫德推荐的军舰“决不能与铁舰交锋”。价格昂贵的电报内无法容纳太多内容,于是同日李凤苞又作长信回复,信中更是进一步将赫德推荐的军舰批评得一无是处,称“一遇风浪则难取准,偶受小炮即船已洞穿,徒欲击敌而不能防敌炮”,认为这种军舰老旧落后,没有购买的价值。并建议应该购买欧洲国家最新式的穹甲巡洋舰,然而全然不顾欧洲建造的最新式穹甲巡洋舰正是出自英国人之手,接着笔锋一转,推荐向德国订购穹甲巡洋舰。

    李凤苞的动作使李鸿章非常满意,得到回电当天,先斩后奏,立即下令李凤苞照式先订购1艘试用,李凤苞不敢怠慢,向正在建造定镇二舰的德国伏尔铿船厂提出了订造意向。

    而如此大的动作,自然不可能瞒过约亨,随即表示自己要参与进新舰的订购交易中来。而此时的约亨已经贵为皇长孙,而且定镇二舰的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启发性思维也让人耳目一新,而皇太孙殿下对这个订单如此关注,无论清德双方自然都是无比欢迎。

    而约亨参与到谈判中来的第一句话就让清德双方面色巨变:“公使先生,参赞先生,你们是否知道我德国并没有设计建造穹甲巡洋舰的经验?”

第12章 完美巡洋舰很了不起吗?

    约亨一上来就如此自揭伤疤的提问让清德双方都无比尴尬。‘王子殿下你这么实诚干什么,好歹是生意上门,没有你这么把客人往外推的。’‘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殿下你这么做也太不地道了!’房间内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阵怒吼。

    约亨自然也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无比尖锐,因此清了清嗓子,立刻接下来说到:“公使先生,参赞先生,中国有古话这么说过‘买卖不成仁义在’,还有‘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贵国在我国订购两艘铁甲舰,而后又向我国订购11艘鱼雷艇(注1),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贵国忠实的朋友,也希望我们的商业合作能更进一步,对贵方据实以报,展现我方的诚信自然是必须的。当然,我们承认我们以前并没有建造过穹甲巡洋舰,没有相关的经验这个事实,同样也是我们的劣势。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放弃了这笔订单。”

    “哦?皇太孙殿下似乎另有深意?在下洗耳恭听。”约亨一番极为诚恳的话自然让李凤苞听的极为舒坦,相比于英国人的“狡诈而贪婪”,德国人显然严谨而诚信,又听出约亨话里有话,自然极为感兴趣。如果真能说出理由,不仅自己能完成中堂大人的嘱托,更能用事实证明向德国订造军舰是明智之举,自然自己和中堂大人也不用耍小伎俩留下把柄落人口舌。

    “公使先生,我国虽然没有设计建造穹甲巡洋舰的经验,然而没有经验自然也就没有束缚,没有束缚,才能更加开放,想法才更有新意,此为其一;我国建造技术先进,加工能力出色,想必公使先生在观看我国建造定镇二舰时也应该有所发现,我国在建造技术和加工能力上不弱于英国人,而且我国精益求精,更在英国人之上,因此同样的舰船应该是我国性能更为出色,此为其二。并且订造我国军舰,物美价廉,也能为贵国节约经费。此为其三。有以上三点优势,选择我国自然更有优势。至于英国人经验丰富,也许有出色的舰船可供选择,然而我国建造加工能力皆在其上,只要设计出色,还怕造不出比他们更好的军舰吗?若公使先生相信我国实力,请耐心等候一段时间,我们必定集合优秀设计师,集思广益,为贵国拿出第一流的设计,到时候再由公使阁下研究选择。不知公使阁下意下如何?”知道后世对济远、埃斯美拉达的全面分析评价的约亨自然对德国人设计出比埃斯美拉达更为出色的穹甲巡洋舰深信不疑。

    而也许是话语中的自信感染了李凤苞,亦或是从英国订购军舰本来就是不需要考虑的选项,因此李凤苞对此毫无意见:“既然皇太孙殿下有此自信,在下自然静候佳音。”

    而接下来,德国设计师开始着手新舰的设计工作,然而由于没有经验,所以依然和历史上一样准备参考英国赫士本号的设计,约亨自然不会让这种之后备受诟病的方案通过。因此熟知埃斯美拉达性能优劣的约亨自然用这艘没建成的“完美型防护巡洋舰”去刺激德国设计师们。

    “这次清国再次放弃向英国人订造军舰,定镇二舰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在同级别军舰中不弱于英国的设计,所以清国人对我国造船工业能力信任才做出现在的选择,如果我国新造的穹甲巡洋舰性能远远不如英国,那么丧失了信任的我们以后又如何继续争取清国的订单?据我所知,英国人现在放在船台上的那艘为智利建造的巡洋舰,排水量2900吨,装备2门254毫米舰炮,6门152毫米舰炮,航速18节,而且是全覆盖的完整穹甲,航速18节,你们觉得参照赫士本的设计能超过英国人的新船吗?”

    “殿下,如果真的是这样,这艘巡洋舰(注2)可称得上是完美了啊,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恐怕难以设计出类似的产品啊,如果要强行达到相似的性能,恐怕吨位就难以控制了。”虽然不知道皇太孙殿下是从哪来的性能数据,不过也许是德国情报机构找来的,所以德国设计师们倒是不怀疑数据的可信度,但是如此优异的性能的确对目前的德国造船业来说有些为难。

    “完美?也就是自卖自夸罢了,这艘船离完美还远着呢。”约亨嗤之以鼻。“2900吨的吨位装备2门254毫米舰炮,6门152毫米舰炮,他们也不怕撑死,我国萨克森级8000吨的排水量也不过6门260舰炮。如此一来这艘船必然和我以前曾提过的船小炮大导致的各种问题。该舰虽然使用全覆盖穹甲,但是和以前的平甲一样,这层穹甲的顶部依然在水面以下,中弹后进水一样会淹没穹甲顶端,到时候重心不稳以及浮力不足的问题和平甲没什么区别。而且干舷过低影响航海性能。有这么多毛病也能称之为完美?”

    “可是殿下,火力配置和干舷高度且不去说,穹甲低于水面不是一直以来的设计吗,这样有利于提升防御效果。”有人质疑到。

    “还记得我对李公使说过的话吗?我们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我们同样也不会被束缚,穹甲低于水下那是别人的设计,我们何必照抄?采用新的布置方式,穹甲两侧倾斜面与舱壁相连接的地方深入水下,但是穹甲顶部高于水面,如此一来,就算击穿侧壁进水,水也不会淹没穹甲顶端,而且只会集中在侧壁和穹甲倾斜面所构成的三角区域内,反而降低了进水量。而且穹甲顶部增高,动力舱室的空间就会增加,自然能够装进更强劲的锅炉,而且空间增大,布置也就更有余地,因此也可以将动力舱室进行划分,这样又进一步提高了防护能力。而因为穹甲顶部升高,为了使上部舱室布置不至于过于局促,我们必然要适当增加甲板高度,这样又会提升干舷,增加航海性能,一举数得,岂不比照搬英国人的设计更好?”增高穹甲顶部高度的设计是1884年英国为日本建造的浪速级巡洋舰才开始的,而且还增高有限,约亨自然要让德国一步到位。

    “殿下的想法的确很有新意啊,而且可行性极高,我们需要时间再研究研究,看来的确如殿下所言,我们这些人想法被束缚住了啊。”

    “各位不要沮丧,英国毕竟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他的舰船设计一直引领时代,我们吸取他们的优秀设计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正如清国古话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一方面要学习英国人的设计,一方面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挑他们的毛病,再将找到毛病加以改正,再加上我一直强调的要有前瞻性的想法和思路,到时候就应该是英国人来向我们学习了。”约亨自然不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殿下说的是,我等必定牢记在心。”皇太孙都这么客气了,大家自然也要表表态。

    “解决了最重要的穹甲问题后,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首先是武器系统,我觉得过大口径的主炮没有实际的使用优势,我以前说的那些小船大炮会带来的麻烦相比大家也应该有所听闻,所以统一使用中口径,射速快的舰炮倒是非常理想,我们不是在定镇二舰上安装了新式双联装150毫米35倍径露炮台吗,巡洋舰也可以用同样的炮台。一来简化弹药供给的后勤问题,二来需求量增加,也许克虏伯公司能给我们个优惠价呢。这样的话,舰艏艉安装2座双联装150毫米舰炮,然后舰体中部两侧各安装一个耳台,安装一门单装150舰炮,这样向前向后都能提供4门舰炮的火力,而向两侧则能提供5门,综合火力性能不在在那艘‘完美型防护巡洋舰’之下。”

    稍微停顿了一下,让设计师们能有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话,约亨接着说道“主力舰不配鱼雷发射管是我一贯的主张。不过高速舰艇进行鱼雷攻击倒是很必要,不过我不建议各位安装水下鱼雷发射管,一来挤占宝贵的水下舱室空间,二来发射角度固定,想要发动雷击还要不停的调整舰体的方位,实在很不方便,你们可以尝试一下将鱼雷发射管也和火炮一样安装在旋转机构上,然后安装在水面以上,如果担心直接安装在甲板上因为没有防护,操作人员很有可能被小口径速射炮击中,可以在侧舷上开口,然后用装甲板挡住,需要使用时装甲板放下,鱼雷发射管旋转指向侧舷,这样射击角度也有很大的范围了,而且也更方便再装填。至于航速,英国人的新巡洋舰号称18节,我想应该是使用了强压通风技术,该技术早在英国人为清国建造的超勇、扬威号上就已经使用了,正常航速应该不会那么高,我国锅炉技术暂时还不如英国人,所以强压通风估计指望不上了,但是17节的航速应该还是可能实现的。而且强压通风对锅炉的损伤很大,难以长时间使用,所以没有这项技术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当然了,航速、火力、防护都有相当水准,新舰在吨位上不必过于吝啬,英国人的新舰都有2900吨了,我们也不用太过客气,到时候性能上出众,清国人给的造价不也会水涨船高吗。”

    此话一出,大家自然会心一笑。

    既然基调已定,设计工作当然极为顺利,很快设计图纸完成,摆在了李凤苞和徐建寅的面前。

    该设计长82米,宽11.7米,吃水5.3米,标准排水量2756吨,满载排水量3336吨,装备6门150毫米35倍径克虏伯钢箍后膛炮,舰艏艉各装一座双联装带罩露炮台,规格与定镇二舰艏艉副炮相同,另外两门分别安装在舰体两侧突出的耳台之上,另装有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8门,在两舷分散布置。舰体侧面甲板下方安装4具单装380毫米旋转鱼雷发射管,采用全面覆盖的75毫米厚曲面穹甲,复合钢面装甲,炮台围壁装甲200毫米,使用8台圆形锅炉,2台卧式三缸两胀往复式蒸汽机,航速17节,续航力为3200海里/10节。

    此设计一出,立刻抓住了李凤苞和徐建寅的眼球。此舰火力,防护,航速,续航各数据都十分出众,再加上德方人员详细介绍其设计的优势,李凤苞不得不连声赞叹“此舰设计之精妙,较之各国同类舰,无出其右者。”

    随即与德方展开合同谈判,伏尔铿开价340万马克,经过双方反复讨价还价,最终伏尔铿船厂降价5万马克,最终双方于1883年2月17日签订合同,支付定银。这艘穹甲巡洋舰的造价为335万马克,相当于16.7万英镑,折合白银63万余两,分6期支付,限14个月将舰造成。而李凤苞在签订合同的当日,再次发长电文回国,称赞新舰“……虽德人无建造穹甲舰之经验,然不守成规,不循陋习,设计之新颖,性能之超群更胜英舰……”

    得知穹甲巡洋舰已经在德国订货的消息,看到李凤苞的的电文盛赞,李鸿章感叹“德人果然实力雄厚,丹崖(注3)不负我所托也。”即刻回电,在电报中不同寻常地使用了“甚慰”二字,以此体现自己甩开令人厌恶的英国人之后的痛快。

    且看到李凤苞对德舰有如此信心,甩开英国人找德国造舰自然是理所当然,所以不再担心赫德跳出来与自己作对,即刻向朝廷奏报(注4)。1883年10月29日李鸿章亲自将这艘军舰命名为“济远”,英文译为chiyuan。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得知清国再次选择在德国订购巡洋舰,自己手上一张王牌根本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拿着阿姆斯特朗船厂每年高额顾问金的赫德愤怒至极,因此他决定给挡他路的人一个狠狠的教训:“谁让我下不了台,我就让谁下台!”然而木已成舟,想要找李鸿章的麻烦,起码得等到船回国了才行,赫德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

    注1:广东水师1882年以后陆续向德国订购了11艘鱼雷艇,分别为雷龙、雷虎、雷中、雷干、雷坤、雷离、雷坎、雷震、雷艮、雷巽、雷兑

    注2:虽然此时德国军舰类别里没有巡洋舰,但是一来是顺着约亨的说法,二来这本身就是在说英国人设计的军舰,所以这里还是称为巡洋舰比较合适。

    注3:丹崖是李凤苞的字

    注4:历史上李鸿章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奏报清廷。作出如此重大决策还隐瞒不报,此举显得仓促草率,显而易见的是为了绕开赫德。

第13章 海军会议,我真不是来找茬的

    随着济远号在伏尔铿船厂铺下龙骨,建造工作立即紧张而有序的迅速展开,而济远号的设计和建造,也标志了德国造船工业在巡洋舰领域的一大进步。而德国海军自然也希望得到这种新式的巡洋舰。而此时1872年德国10年海军造舰计划已经到期,而计划定下的造舰工作却并没有完成,于是海军部向帝国议会提交草案,要求继续完成1872年计划中的舰艇。新计划为1883~1887德意志帝国海军5年造舰计划,计划内容为1872造舰计划的补充与继续。

    而新的计划的提出,海军部自然准备大展拳脚,而帝国海军大臣阿尔布雷西特·冯·斯托施阁下卸任,列奥·冯·卡普里维出任帝国海军大臣,为了能更好的规划海军舰造计划,海军决定召开会议,腓特烈皇储出席了会议,此时已经15岁的约亨自然也提出和父亲一起出席好去“长长见识”,而深知自己不懂技术的皇储陛下自然十分高兴的同意了。

    1883年5月1日,恭候皇储殿下驾临的海军部高层看到皇太孙殿下也一同到达,立刻都紧张了起来,看来1879那次“批判大会”给他们印象深刻,对此约亨暗暗一笑,给海军部不断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让他们潜意识的认为约阿希姆殿下的决定都是正确的,这对自己来说非常有利,哪怕自己未来成为皇帝,这种影响力也比靠权力去命令来的更有效。自己乐见其成。

    会议开始后,新任海军大臣卡普里维上将首先介绍了到1882年为止,德国海军造舰计划的完成情况:“皇储殿下、皇太孙殿下,1872年~1882年的10年造舰计划建造铁甲舰8艘,小型铁甲巡航舰6艘,,巡航舰20艘,潜水重炮舰7艘,铁甲炮舰2艘,通报舰6艘,炮艇18艘,鱼雷艇28艘,巡逻舰5艘。到1883年初为止,我们已完成铁甲舰6艘,分别为大选帝侯级2艘,萨克森级4艘;巡航舰8艘,为莱比锡级2艘,俾斯麦级6艘;通报舰1艘,还有一艘同级舰正在建造中,为闪电级;浅水重炮舰4艘;鱼雷艇20艘。目前拥有军官400人,士兵5000人,基本情况就是这样,皇储殿下,皇太孙殿下。”

    腓特烈皇储向海军大臣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说到:“感谢海军的各位对帝国海军建设作出的巨大努力,目前的海军规模也有了巨大发展。虽然没有完成1872年的计划有些可惜,不过这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所以各位不用在意。”说着,还看了一眼坐在旁边做好学生状的儿子。

    约亨见状立刻做俯首帖耳道歉状:“的确是我的原因让海军部砍掉了4艘卡罗拉级巡航舰和6艘小型铁甲巡航舰,而且潜水重炮舰和铁甲炮舰的建造工作也因此导致停滞。给海军建造计划带来的影响。也给海军部的各位添麻烦了。”

    “皇太孙殿下这么说就让我们太过难为情了,虽然建造计划受到的影响,但是不花钱总比花冤枉钱要好,殿下不仅带给了我们新思路,也阻止了我们建造一些必然会过时的舰船,而且还设计了新式铁甲舰和新式巡航舰,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优势。”卡普里维立刻回应。

    “海军大臣过誉了,我只不过是提个思路设想一下而已,完成具体设计工作的都是设计人员完成。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喜欢瞎想结果在一堆没用的东西里找到了几个能用的而已。能够容忍我的任性,这才是我应该感谢的呢。”

    “殿下过谦了,您这样让我们这些连能用的设想都没有的大人情何以堪。”严谨刻板的德国人说起恭维话来也是非常顺耳的嘛。

    “好了,你们别互相恭维了。”看不下去腓特烈皇储打断到。

    “抱歉,皇储殿下,不过我说的可都是实话而已,皇太孙殿下的贡献的确十分重要,我们新的建造计划也准备以定远级和新式巡航舰(注1)为原型,建造我们的新舰艇。”卡普里维再次小小的恭维了一下。

    “那么你们的计划是怎样的?”腓特烈皇储问到。

    “回殿下,由于卡罗拉级原本计划建造6艘的,加上轻型巡航舰和大型巡航舰准备各建1艘,所以我们现在有8艘巡航舰的建造计划。而萨克森级原本还准备建造第5艘,所以还有一艘大型铁甲舰的建造计划。还有就是继续建造通报舰4艘,而原本的小型铁甲巡航舰6艘,浅水重炮舰3艘,铁甲炮舰2艘,炮艇18艘的缺额。而现在准备按照皇太孙设计的新式巡航舰建造8艘巡航舰,然后建造和定远级差不多的1艘铁甲舰,而浅水重炮舰,铁甲炮舰,炮艇的资源准备用来建造鱼雷艇。”

    “这个计划不错,而且规模也不算小,你们实施起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腓特烈皇储问到。

    “回殿下,因为经费充裕,而且各个船厂这么长时间以来建造能力也有所发展,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就这样实施吧,还有什么意见吗?”

    “我有一点建议。”一直乖乖当听众的约亨突然发话到。所有人脸色一白,又怕皇太孙殿下开始高谈阔论把大家一顿狠批。

    “约亨,你有什么建议?说来听听。”知道自己的儿子向来不无的放矢,所以腓特烈皇储到没有被儿子驳了面子的感觉,这幸亏腓特烈是相当开明的,要是按照自己的死鬼老哥威廉的性子绝对不会给约亨好脸色看。

    “是,父亲。首先很感谢海军部的各位对我提出的那两种军舰的思路的肯定,并且愿意相信她们的性能,并且建造她们。这里我表示深深的谢意。”首先给这帮大佬表个态,我不是来挑事的。

    看到在座的各位面色稍霁,约亨话锋一转:“但是我并不建议完全按照这两种军舰来建造帝国未来的舰艇。”

    “殿下何处此言?难到那两种舰艇有什么问题不成?”虽说皇太孙殿下表示自己不是挑事的,但是如果军舰有问题,那不用他挑,事也大了。卡普里维急忙询问到

    “阁下不必担心,军舰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我自己对她们有一些小小的不满意。”

    “那殿下有什么不满的呢?我们请人员做了专门的评估,都是非常出色的设计啊。”

    “是这样的,阁下,这两种舰船都是外贸舰船,首先设计的时候先考虑的是清国方面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并不一定是适合我国的。其次毕竟是外贸舰船,而且清国方面经费有限,因此在性能上我们设计的也考虑到了价格。因此单纯作为舰艇本身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就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了。”约亨解释到。

    “那殿下的意思是?”卡普里维有点吃不准约亨的意思了。

    “虽然是设计方面的问题,但是也和我国海军的一些战略战术上有关联,我这里有一点想法,请各位指正。”

    “请殿下明言。我等洗耳恭听。”

    “首先是铁甲舰,由于出于舰艏对敌的思路,定远级4门主炮要求能全部向前射击,而为了能让侧舷也发挥火力,我建议采用了侧舷斜跨式布置,这点大家都应该清楚吧。”

    “这是自然,殿下的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的。”卡普里维立刻回应

    “阁下过誉了,虽说这种布置看上去很出色,艏艉两舷,貌似都能发挥全部火力,但是也只是看上去而已。向艏艉,只有正前方和正后方才能发挥4门主炮,而哪怕偏向两舷几度,另一侧的主炮就没有射击角度了,实际上还是只能发挥2门主炮而已,向两舷也是一样,除了垂直于舰体中轴线能发挥全部火力外,主炮射界虽然比向艏艉时好一些,但是还是很小,所以只能说是看上去很美,其次就是一个战术问题了,舰艏对敌是否真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个人并不看好。这里有几个猜想:

    首先是作战时舰队的队形,既然是舰艏对地,那么为了让全舰队发挥火力,必然是横向排成一排,那么各舰之间指挥协同困难,因为要保持同步行动,各舰之间传递消息就会非常麻烦,而如果侧向迎敌则不会,因为是纵向排列,后面的舰艇只需要跟随前面的舰艇就可以了,而且消息依次传递下去,因为是跟随,所以传递也很简单。

    其次横向排列舰队要做机动也很困难,因为转向的时候,外侧的舰艇要转的半径比内侧大,而且大得多,如何继续保持舰队队列也很困难。因此队形很容易乱掉,而且各舰间距也有限,做各种机动的空间也会被限制。

    第三就是火力,侧舷斜跨布局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而如果在舰艏堆满火炮又会头重脚轻。

    第四就是防护,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虽然各国现在都在强调舰艏对敌战术,但是他们的主防御区域还是在侧舷,从铁甲堡到侧舷装甲,从平甲到穹甲,依然是以防护侧面射来的炮弹为主,而实际上真正强化舰艏的几乎没有,因为这样做的话更加头重脚轻了。

    所以舰艏对敌虽然能减少自己的被弹投影,但是却丢掉了火力,防护,指挥三大优势。这并不划算。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还是主炮艏艉中轴线布置,侧向迎敌拥有更广阔的射界发挥全部火力优势更为合理,而自己的最厚重的主要装甲区域来抵挡敌人的炮弹,然后便于指挥和机动的纵列阵型更为合理。

    所以新式铁甲舰的设计还是应该按照我在1879年那次提出来,用两座双联装炮台前后中轴线布置最好。而且建造数量只有1艘也不是很合适,我国铁甲舰现在数量并不多,而且腓特烈·卡尔号,王太子号,威廉国王号,大选帝侯级一共6艘都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而且这6艘舰船基本上舰龄都差不多,难道我们要面对有可能的断档期吗?大型铁甲舰建造周期长,新舰就算马上开始建造,建成也要4-5年后才能服役,到时候老舰也基本改退出一线了,而且建造新舰也能刺激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而且建造同级舰,既有利于增加工人熟练度,也能适当降低建造费用,何乐而不为?海军现在也不缺经费,建造2-4艘新式铁甲舰并不会影响海军的整体计划。”虽说以上都是有理有据,不过约亨还有一点没有说明,那就是在骑兵出身的卡普里维后来受法国海军新学派的影响,热衷于造小型舰艇,结果从奥尔登堡号到齐格弗里德级,德国人连续建造了9艘小型岸防铁甲舰,而到勃兰登堡级前无畏为止,德国人居然没有一艘大型舰艇下水,而且1884年拥有大量铁甲舰的德国海军拥有16万吨的海军总吨位,位居世界第三,然而到了1893年德国海军居然和奥匈帝国一道成为三流海军,小型舰艇容易补充,所以现在宁愿让德国海军多造大型舰艇积攒基础,到时候哪怕海军总吨位掉下去了,自己成为皇帝以后利用发展的更为强大的造船能力也能快速补充。

    说完了铁甲舰,约亨开始说巡航舰了:“我们为清国建造的那艘新式巡洋舰在设计上的确非常优良,而且我相信在防御能力上应该是可以超过英国人的那艘‘完美防护巡洋舰’的,火力上虽然看上去比英国人差,但是我相信并不会有太大差距,但是我相信这种舰型以后肯定有大量国家会跟风建造或者购买,那么作为我国未来的主力巡航舰,要想压倒未来可能的对手,现在的设计就稍微弱了一些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可以以现在的型号为基准型,发展出两种舰型,一种是放大到标准排水量3000吨以上,在艏艉火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侧舷火力和航速,另外一种是放大到标准排水量4000吨以上,在保持航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艏艉火力和装甲,帝国不是完成了210毫米舰炮的设计工作了吗,这种型号的舰艇采用艏艉双联装210毫米舰炮,侧舷单装150舰炮,面对敌人的同类型舰只,打不过的可以跑,跑不过的可以打。这样我们在未来可能的交战中才能占据上风。至于数量上如何分配,大家可以再讨论。”

    “可是约阿希姆殿下,您说的这种新式军舰虽然战斗力的确出色,可是用来执行海外警备任务有些大材小用了吧。”

    “我们为清国建造的那艘军舰可是2700吨,就算适当降低装甲防护标准也起码2500吨左右。真要是拿来海外警备,不见得比3000吨的更有经济优势,清国有句古话叫做‘削足适履’,意思是砍掉自己的脚趾来适应鞋子,这是很不划算的事情,所以与其降低性能去执行低强度任务,还不如强化性能来承担海军的重担。至于海外警备任务的舰艇我也说过了,航速属性同样很重要,那么可以削减的只有火力和防护,我们的通报舰就很合适嘛,批量建造小型的通报舰,适当加强火力,完全可以用来当海外警备巡航舰啊。而且这些船本身就有高航速,如果有需要抽调回国也能派上用场,否则一堆性能不怎样的船,如果帝国有需要,把她们调回来又能做些什么呢?”

    “殿下所言甚是。”这个时候卡普里维还能说什么呢,新式巡航舰的设计者自己都表示不满意了,而且说出一大堆理由了,自己自然只能点头称是。

    “而新式舰艇的出现,用以往的的舰艇分类已经不太合适了,我国巡航舰的分类名称太过麻烦了,所以讲所有巡航舰的分类名称趁着新式舰艇的出现改一改比较好。”德国人的所谓的轻型巡航舰,快速巡航舰,铁甲巡航舰的分类实在太过蛋疼,而1884年11月25日的那次海军舰艇分类修改会议不仅没有将情况变的好转反而更麻烦了,因此约亨决定趁此机会直接给他扭转过来:“首先,我认为巡航舰这个大类应该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叫法称为巡洋舰,然后巡洋舰这个大类下划分小类,按照主炮口径来划分可以更好的按照其作战目的来区分,向我们新式的装210舰炮的可以被称为重型巡洋舰,而装备150炮的可以称为轻型巡洋舰,而装备更小口径的可以称为小型巡洋舰。这样简单而且明确。我的话完了,一点浅见,诸位见笑了”

    “殿下过谦了。接下来的新舰设计,还希望殿下到时候能多多指点”一群人终于松了一口。

    “那么各位还有什么别的意见没有。”腓特烈皇储终于发话了。不过这个时候谁还能有什么意见。“新的计划的制定我就不再出席了,你们到时候将计划表直接提交帝国议会,批准后的具体的实施工作就依靠各位了。”

    眼见皇储殿下向自己表示谢意,在座各位立即起身回礼。

    1883年5月1日的这次会议,对约亨来说不仅是给德国海军未来的造舰工作规划了一个更合理也更先进的计划,而且再次强化了自己在海军上层中的影响力,而且一点一点潜移默化的把德国海军建设纳入自己的设想当中:一支强调与敌交战的进攻性力量,而不是一支只会守家门的存在舰队。干涉一种新式军舰的任务目的,这只是第一步。

    注1:由于开海军会议的时候济远号还未命名,因此这里不提她的名字

第14章 飘扬龙旗的舰队

    海军会议结束后,海军部开始根据会议决定开始鸡飞狗跳的修改原计划,核对预算,调整建造规划,最终在5月底形成了新的计划。新计划中通过了约亨提出来的帝国海军巡航舰分类修改的提案,然后对未来的造舰数量进行了调整,决定建造装备和定镇二舰一样的305毫米主炮的新式铁甲舰2艘,4000吨级装备210毫米主炮的新式重型巡洋舰2艘,3000吨级装备150毫米主炮的新式轻型巡洋舰4艘,1500吨级装备105毫米主炮的小型巡洋舰4艘充当通报舰和海外警备舰,以及13艘大型鱼雷艇和22艘小型鱼雷艇(注1)。

    由于之前1872年的10年计划变更和调整,海军的造舰计划进度被滞后,因此现在提出的新舰建造计划可以算是对原计划的补充,加上之前海军也算是帮帝国议会省钱了,因此帝国议会并没有丝毫阻拦,新计划顺利通过,批准于1883~1885年实施。而海军则兴高采烈的开始准备造舰。

    不过此时也和约亨没什么关系了,该说的都说了,新舰设计也用不着自己操心,有定镇济三舰在前,新舰设计也不过是依葫芦画瓢,倒也没什么好多说的。

    而此时,约亨更关注的是,定镇二舰终于要回国了。1883年5月2日和5月10日,定远、镇远相继通过航试。虽然清政府很希望能够同时把新式巡洋舰也一起带回去,但是此时开工不到3个月的巡洋舰连个雏形都没有,所以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而定镇二舰回国,对伏尔铿船厂来说也极其重要,第一、这代表了德国造船工业建造的主力舰首次以外贸形式踏出国门,以前都只有德国问别人买船,现在有人问自己买船,纪念意义非凡。第二、拥有了这两艘铁甲舰的北洋水师一举成为远东第一海军,这种自己建造的军舰能改变一个地区的实力对比和国际形式的殊荣可是让伏尔铿船厂大为长脸。第三、随着定镇二舰回国,沿途停靠补给以及日后航行访问,所到之处可是7000吨的大广告啊。

    为此为送两舰回国,伏尔铿船厂以及海军部都大张旗鼓的准备为其送行。而约亨自然也要跑去凑个热闹。

    1883年6月1日,伏尔铿船厂彩旗飞舞、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好吧,我在扯淡。虽然约亨有想过要不要按照中国的方式来放放鞭炮,舞龙舞狮,喇叭唢呐,锣鼓齐鸣。但是转念一想,让一帮古板的德国人看到这个,自己还不得被骂死。不过由于伏尔铿船厂的工人们也都聚集起来,准备给自己亲手建造的巨舰送行,所以场面还是相当热闹的。海军部高层和伏尔铿船厂管理层齐聚一堂,而在约亨打着要给清国人留下好印象,以后必定财源滚滚的借口的鼓动下,腓特烈皇储也亲自前往。

    而在船厂码头,约亨见到了刘步蟾和林泰曾。

    刘步蟾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事母至孝。母亲死后又被人收养,可以说少年时代历尽坎坷。

    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入后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与同学十八人上建威舰实习,南至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北上渤海湾、辽东等地,途中测量日度、星度,操练驾驶,见识大为增进。事后,船政大臣沈葆桢称赞说:“其精于算法量天尺之子者,则闽童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为之冠”。

    1872年,他以第一名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

    1875年,年仅23岁的刘步蟾担任福建船政建威号管带。

    1876年,被派赴英国学习海军,第三年,上英国地中海舰队旗舰马那杜号实习,担任见习大副。实习期间,因学习刻苦、勤于钻研,受到舰队司令斐利曼特将军的好评。回国后任镇北舰管带。期间,与同学林泰曾合撰《西洋兵船炮台操练大略》。

    虽然刘步蟾1882年时已抵达德国督造定镇二舰。不过约亨并没有试图与其接触。刘步蟾其人的确能力出众英勇果敢,历史对其评价颇高。但是约亨对他的印象却并不是很好

    一来是1890年3月6日的撤旗事件,且不管琅威理是出于英国人试图争夺北洋水师控制权的目的担任北洋水师顾问,也不管琅威理是否因为脾气暴躁要求苛刻让北洋水师官兵心生不满。但是他授二等第三宝星,挂北洋水师提督衔的事实不可辩驳,哪怕这只是荣誉军衔而非实职。按照军队的规矩,就算只是虚衔,作为下级的刘步蟾也没有资格去扫琅威理的面子,何况琅威理还管着组织、操练、演习和教育。北洋水师内部流传的“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军门”的话也证明了琅威理在北洋水师所拥有的权力。而无论是犹如后人所分析的领导权之争这种“大义”还是刘步蟾对琅威理的不满这种“私仇”,很显然刘步蟾的所作所为对约亨这种从前世开始就接受的绝对上下级关系,以及今生深受普鲁士军队体系影响的信奉“服从,坚决服从,绝对服从”理念的人来说显然没有什么好感观。

    而且琅威理去职之后,指挥权问题是没有了,但是北洋水师的训练也变得一塌糊涂,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演习流于形式,只打定靶,不打动靶;舰艇老旧,火炮落伍,机器生锈,无人问津;炮管满是油污。军官们破坏禁令,偕眷上岸居住,夜宿舰上的不满半数;丁汝昌带头违纪,在岸上建房出租,赚取租金,自蓄家伶,夜夜笙歌;军舰被用来跑运输,搞走私,日常维护经费也被克扣贪污;每当北洋封冻,舰队例行南巡之际,上海、香港的赌场、妓.院里,北洋官兵逍遥买醉的影子随处可见。对此,李鸿章却不以为意,觉得“武人好.色,乃其天性,但能贪慕功名,自然就我绳尺”,全然忽视了官兵爱国信念和军队纪律的塑造。

    而以约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琅威理去职所带来的影响远远弊大于利。丁汝昌陆军出身不通海战,虽然此人也兢兢业业勤奋好学,但是不是专业的就是不是专业的,继续事后诸葛亮一下,就算指挥权真的落到琅威理手上就一定是坏事吗,别的不敢下结论,甲午海战如果琅威理来指挥,搞不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二来就是刘步蟾心高气傲,当然这也和他的确能力出众,履历漂亮有关,但是除了同样出色的同学林泰曾,刘步蟾几乎对任何人都看不上眼。而且刘林二人作为北洋水师最出色的人,两人皆是福建人,而自然而然成党,整个北洋内部闽籍管带众多,以刘步蟾、林泰曾为代表,形成帮派,桀骜不驯,排挤外人。虽然军队内部拉帮结派各占山头自古至今皆是如此。前世约亨亦是出身共和国海军家庭,自幼也见到皖籍军官联系紧密,互相照拂,各种叔叔伯伯来往不断,而现如今德意志内部军官团打压平民也屡见不鲜。但是整个北洋内部皆为闽党,这就有些骇人听闻了。琅威理曾上书李鸿章,提出“兵船管带,不应专用闽人”倒也不是无理取闹。而这个也被看成琅威理和刘步蟾私人结仇的开端。

    所以相比于刘步蟾,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林泰曾到是让约亨更加感兴趣。

    1867年,林泰曾和刘步蟾一样作为首批福州船政学堂学员进后学堂学习驾驶。在堂学习期间,“历考优等”

    1871年5月,堂课卒业,作为刘步蟾的那“同学十八人”之一上建威舰实习。

    1874年,任安澜号兵船枪械教习,年底调充建威号练习舰大副。

    1876年初,进入英国高士堡海军军官学校深造,并计划随后上英国军舰实习。不久,国内召回,林泰曾等只得中断学习,随同回国。同年冬,林泰曾作为第一批正式学生出洋学习。同年,上英国地中海舰队孛来克柏林号铁甲舰实习,后又上潘尼洛布号、阿其力号及威灵顿号等舰实习,巡历了大西洋、地中海等处,学习设法、备战、布雷、枪炮等技术。监督斯恭塞格称赞其“知水师兵船紧要关键,足与西洋水师管驾官相等”,“不但能管驾大小兵船,更能测绘海图、防守港口、布置水雷”,是最为出色的学生。

    1879年冬,学成归国,与同学刘步蟾一起将留学心得写成《西洋兵船炮台操法大略》。

    1880年,调赴北洋,管带镇西号。年底,奉派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号巡洋舰。

    1881年,驾舰回国,任超勇号管带。

    1882年夏,朝鲜发生“壬午之变”,清政府派水陆两军赴朝,以防日本趁机扩大事态。林泰曾率超勇号随同前往,驻守仁川,使日军未敢轻举妄动。

    从履历上看,林泰曾远比刘步蟾的经历更为精彩。而且1882年的那次海军示威也算的是北洋水师少有的展现肌肉了。

    不过现在林泰曾出现在这里就有些让人奇怪了,历史上林泰曾可没有来德国,一直担任超勇号管带,更是在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事变”之时,率超勇、扬威二舰,开赴朝鲜马山浦,平定朝鲜政变,并再次令日本海军不敢妄动。

    因此约亨找了机会凑了上去,先和李凤苞、徐建寅打了个招呼,客套了几句,而站在一旁的林泰曾得知这个小孩为德国皇太孙并且有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时大感惊讶,而之后在交流中更是知道定镇二舰以及正在建造的新式巡洋舰的设计约亨皆有参与更是惊叹不已。于是两人便攀谈起来。不过所幸此时李凤苞、徐建寅、刘步蟾在应付海军部和船厂的高层们,所以约亨倒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打扰。

    “林将军,在去年朝鲜事变中率舰急行,震慑日本海军的事迹我也有所听闻。而超勇、扬威二舰令日舰不敢妄动,此举深谙快速出动、快速到达、快速干预的理念。林将军不愧为高士堡海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

    “殿下谬赞,在下不过是适逢其会而已。倒是殿下未及弱冠,就已经能在舰船设计领域有所作为。实在令人惊叹。”

    “你们国家有句古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只不过是一些想法刚好能用的上而已。”

    “殿下对我国文化了解之透彻,在下佩服。”

    相互客套中约亨得知林泰曾原来因为去年表现出色升任免补参将,而定镇二舰未来作为北洋水师的中流砥柱,自然要派最得力的人手来驾驭。而且超勇、扬威回国时乃是北洋派人去英国接舰,而回国途中的远洋航行另接舰人员受益匪浅。因此此次定镇二舰回国,林泰曾带着一批北洋水师官兵前来德国和刘步蟾一起接舰回国。

    对此约亨提点到:“海军作为高技术集中的兵种,从装备到人员都必须优中选优。而没有优良的海军军人,最优秀的军舰也不过是一堆废铁。因此从训练到军纪,都应该认真严格。只有训练和军纪都非常出色的海军军人,才能发挥军舰的性能,从而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殿下所言甚是,我观德意志海军士兵也技术出众,令行禁止,当为精锐。”

    “林将军谬赞了,林将军乃高士堡海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而且在多艘英舰上实习过,自然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标准。我德意志海军士兵军纪严明,但是论训练水平还差得远呢。仅炮术一项就差距明显(注2)。所以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约亨这是在提点别把琅威理逼得太狠了,这家伙训练的确是把好手。就算日后琅威理滚蛋,你们这些在英国留学过的高材生,也按照英国佬的训练方式把军队建设给抓起来!当然约亨不能明说,所以也只能这样暗示几句。至于有没有效果,就只能尽人事知天命了。

    “殿下所言甚是,英国海军训练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在英所学的确令在下受益匪浅。不过在下逾越,殿下似乎对海军有着非常深厚的兴趣,而且也有着相当专业的见识。在下斗胆为一句,这是为何。”

    “也没什么,只不过德国想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汉萨同盟时期德意志海军何其强盛(注3),而现在,当年被汉萨同盟暴打的丹麦海军反过来把我们暴打了。而现在德意志海军落后于人,想要发展自然要奋起直追。而我作为帝国皇太孙,又怎么能不重视?”

    “殿下胸怀大志,乃德国之幸。”

    “林将军谬赞,我还年幼,见识、学识、气度还差得远呢。你我两国,都是海军后进,应当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哦,时间差不多了,林将军还要准备出航事宜,我就不打扰了,最后一句临别赠言:海军人的气质应当和他们驾驭的舰船的材质一样,犹如钢铁般坚韧不拔,坚,当固若金汤;韧,当百折不挠。为剑,当锋芒毕露;为盾,当迎难而上。与君共勉”

    “谢殿下赠言,在下必定牢记在心。”

    希望你真的能牢记在心,而不会向历史上一样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镇远损伤后就服毒自杀了。约亨暗暗想到。

    接着,清国接舰人员陆续上舰,随着悠扬的汽笛声,巨舰缓缓离港。而在海风的吹拂下,黄底青龙旗随风招展。舰队缓缓驶向大海,前路漫漫,等待着他们的是辉煌、是荣耀、是奋战、是毁灭。祝好运,飘扬着龙旗的舰队。

    注1:这个建造数据当然不是瞎编的,1884年服役的奥尔登堡级铁甲舰原本是作为萨克森级的5号舰计划的。不过因为经费缩水导致吨位下降变成了5600吨的侧舷炮廓铁甲舰。而从1881至1886年陆续完工的2140吨的6艘卡罗拉级轻型巡航舰文中全部被砍,而1886年相继完工了1艘1780吨的水妖号轻型巡洋舰和1艘3290吨的夏洛特号轻型巡洋舰,1887年完工1艘2050吨的狮鹫号通报舰,1887至1889年完成了2艘4270吨的伊伦纳级二等巡洋舰,1888至1889年年完工了2艘1110吨的燕子级四等巡洋舰,2艘1200吨的守望级通报舰。而且1872年计划中的浅水炮舰12艘和铁甲炮舰15艘也被砍了一部分。因此我这里建造2艘7500吨级铁甲舰,2艘4000吨级巡洋舰,4艘3000吨级巡洋舰,4艘1500吨级通报舰,基本在总吨位上和历史上差不多。当然2艘新式铁甲舰和4艘新式巡洋舰在技术上的进步肯定带来价格上的上涨。但是个人估计问题不大。

    注2:德国海军炮术改革是1885年,而在此之前德国海军炮术真的登不上大雅之堂。

    注3:1426年汉萨同盟拥有260艘战舰和12000人的庞大舰队,1567年汉萨同盟建造了当时欧洲最大的战舰吕贝克之鹰号。

第15章 海军学院,很高兴认识你

    送走了定镇二舰,伏尔铿船厂则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新式巡洋舰的建造工作中去了,这和约亨没什么关系。而海军部的大佬们,则开始紧锣密鼓的捣鼓新战舰,这同样没约亨什么事。至于已经远去的定镇二舰和接下来的中法战争,那么远的事情谁管的了?所以接下来的事情都与约亨无关。而此时,约亨正在收拾心情,准备开始自己这一世的学生生活。

    1883年年8月,夏日炎炎,又是基尔海军学院入学的日子,在基尔海军学院门前,还带着一丝稚气的约亨看着这所德国海军的摇篮,心神激荡。

    基尔海军学院,1872年3月由当时刚上任的海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斯托施建立,并且作为斯拖施对德国海军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1864年与丹麦进行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弱小的普鲁士海军根本无力与丹麦人争夺制海权,整个波罗的海和北海控制权都牢牢地掌握在丹麦人手中。这一年的3月17日,贾斯芒德海战中普鲁士海军被丹麦舰队轻松击败,两个月后,5月5日,普鲁士人盼望已久的救星——威廉·冯·特格霍夫率领的奥地利分舰队在赫尔戈兰海战中再次被丹麦舰队迎头痛击,最后不得不逃进英国人的领地赫尔戈兰岛的中立水域才避免了旗舰被击沉。而这样的耻辱并非首次,1848~1851年的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普鲁士人就被丹麦舰队击败。这两段痛苦的经历时刻刺痛着德国人的神经。也让普鲁士人清楚的认识到,除了自己的海军以外,指望不上任何人对自己海岸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普鲁士人痛定思痛,决心在但泽建立普鲁士海军学院,而基尔海军学院正是在普鲁士海军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基尔海军学院坐落于波罗的海基尔海湾沿岸,学校面积并不算大,除了葱葱郁郁的橡树菩提,都是一些罗马式、哥特式的红砖建筑。学校内一座图书馆,馆藏量高达四万册图书,图书馆的不远处则是庄严宏伟的学校大礼堂,这里定期会有知名学者的讲座。

    基尔海军学院的环境优雅,它靠近基尔峡湾,一抬头就能看到风光明媚的波罗的海。军校临近海岸的地方修筑了一座码头,那里停靠了1881年服役的德国第一艘炮术训练舰马尔斯号、已经退役变成趸船的宁芙级轻型巡航舰美杜莎号(注1)以及几艘风帆训练舰。

    普鲁士海军学院首任校长卡尔·费迪南德·巴特斯切有着传奇经历,巴特斯切1846年在商船上工作,1848年加入海军,充当普鲁士王国在远东侵略的急先锋,1852年升任中将,参与了1864年的丹麦战争,并且多次组织海军环球航行。巴特斯切认为战争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除了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坚强的意志,每一位指挥官的战争表现都与他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谐密切相关的,只有最富于想象力的统帅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巴特斯切任海军军校校长期间一直注重对军校军员的均衡培养,把每一位海军学员当做大学精英来培养。

    基尔海军学院承袭了巴特斯切的主张,学校的教学科目不仅有军事基础训练、航海基础训练、候补军官培训和舰艇实习等专业内容,甚至还有海洋法、经济学、海洋学、机械学、外语、哲学等科目。基尔海军军校的教师不仅有军人,甚至还有工程师、哲学和法学教授、海洋和动物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医学教授,学校还会定期邀请一些知名教授开设讲座,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鉴于军校深厚的底蕴和优良的教学环境,基尔海军军校也就有了帝国海军摇篮这一美誉。

    而这所名校也对得起这个美誉,已经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有公海舰队之父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未来会从这里走出去的包括天才沃尔夫冈·魏格纳,狼王卡尔·邓尼茨和未来德国海军重建者埃里希·雷德尔。但是最让约亨心驰神往的是这里的学术思想。提尔皮茨的老师斯滕查尔教授在这里所倡导的进攻性海军思维:无论直接或是间接的消灭敌人兵力都是一切军事活动的基础,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通过唯一的手段:战斗!海军全部人员的训练、舰船和武备的建造与发展,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战斗!而这种思想被斯滕查尔的学生普遍接受,其中就包括众多海军学院里的教师。因此也让海军学院的学术氛围充满了战略攻势思维,而这正是约亨最为欣赏也希望日后可以得到贯彻的思路。

    而这一次,约亨将会以一名新生的身份进入这所学校就读,如今已经15岁的约亨,由于在海军事务中多次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原本海军部计划像对待以前的海因里希王子一样,颁发荣誉海军军官军衔,不过被约亨拒绝了。并且约亨提出希望可以进入基尔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拿到正式的海军军官军衔。虽然并没有真正正儿八经的上过学,不过自小就有天才之名的约阿希姆皇太孙的学识通过入学考试自然轻而易举。而现在,拎着自己行李箱的约亨,就带着录取通知书踏进了这所学院。

    进入校园后,看着庄严肃穆的校舍,以及树荫小道上去匆匆的学员,约亨突然有了一种回到了过去大学时光的错位感,一种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幻的恍惚让约亨沉浸其中。直到有学员奇怪的看着这个不应该出现在这的年幼的小家伙一个人傻愣愣的站在那不动,好心的上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回过神来,连忙表示自己只不过是感受这所学院的氛围而已。

    向海军教员报道后,很明显是事先接到了通知的教员并没有对年幼的皇太孙的到来有什么惊讶。也许是皇太孙的特权,教员帮助约亨领了卧具、学员制服、以及一些日常用品后,亲自为皇太孙领路,带领其来到了教工宿舍。

    很显然这又是为了照顾皇太孙殿下的特权,教工宿舍都是单人间,而且面积也较大,各类设施也较为齐全。但是约亨并不希望这样。于是提出希望可以去住学员宿舍。不能做主的教员随即带领约亨去见现在的校长保罗·冯·赖布尼茨海军少将。

    “约阿希姆殿下,欢迎您来到基尔海军学院学习。不知道您前来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效劳的?”

    “感谢您,赖布尼茨阁下。我来找您的确是有事需要劳烦您。我来海军学院是希望可以从这所帝国海军的摇篮里学习到海军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海军技术理论和发展的。因此我只是一个来求学的学生而已,我并不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因此我希望可以去学员宿舍居住,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的室友可以是一位平民学员。”

    “我明白您对于学习的认真和努力了,殿下,替您调换宿舍这非常容易。可是让您与平民学员同住这并不合适。”

    “那么难道学院内所有学员都是贵族和贵族一起住,平民和平民一起住吗?”

    “当然不是这样,殿下。可是您的情况比较特殊……”

    “别人可以,我当然也可以,我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感谢您的关心,阁下,但是没有这样的必要。”约亨打断到。

    “那么如您所愿,殿下。”少将阁下同意了。

    如愿调整了宿舍的约亨搬进了学员宿舍,不过海军学院可和陆军不同,虽说是学院宿舍,不过两人一间也不是陆军军官学校的苦逼家伙们可以比的。

    而约亨的新室友是一位比自己大的候补军官,这名身穿军官制服的年轻人高大英俊,身上的制服一丝褶皱都没有,显的一丝不苟。先行到达宿舍并且开始整理私人物品的时候,看到推门进来的一个小孩子,这名1863年9月13日出生的年轻人微微一愣。而约亨则率先伸出了自己的手:“你好,我是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恩斯特·瓦尔德马,你的室友。很高兴认识你。”

    对方犹疑了一下,然后同样伸手握住了约亨的手,然后微笑着说:“约阿希姆殿下,我是弗兰茨·希佩尔(注2),很高兴认识你。”

    注1:美杜莎号的确是1881年4月5日退役,然后去当趸船的,但是具体停在那作者实在没查到,不过作为一艘1867年4月10日才服役的军舰,14年的舰龄并不算长,一艘还算新的舰船退役后去当仓库或者浮动码头实在浪费,因此这里给他按上一个海军学院固定训练船的身份

    注2:希佩尔是由于日德兰海战时的决死突击掩护大舰队脱离的英勇行为才获得贵族封号的,所以现在他的名字里还不能有“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22/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海权最新章节! 作者:星光破裂所写的《帝国海权》为转载作品,帝国海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海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海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海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海权介绍:
关于帝国海权:
海权是神圣的,挑战海权是邪恶的,挑战海权的下场是悲惨的。
这是一战德意志公海舰队给后人留下的启示。
而在这之后,所有新兴国家对海权的涉足都谨小慎微。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国家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海权?新兴强国又如何从老牌霸主手上得到海权?
这对每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都是需要认证思考的问题。
架空一段一战历史,希望那巨舰大炮的轰鸣,能带来一点点关于海权的启示。
帝国海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海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海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