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长白山下好种田TXT下载长白山下好种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长白山下好种田全文阅读

作者:长白山的雪     长白山下好种田txt下载     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九章 参籽

    参地里的活,真的是无休无止,干完这样还有那样。如果再加上地里的庄稼,农民真的是闲不下来。在这个没有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年代里,要想有一个好的产量,靠的就是一个勤快。许家还算好的,参地和庄稼都在眼前,家里人都能去干活,即便是静涵她们这些小的,也可以去帮忙薅草什么的。

    参地的马道和池帮子上,也是要经常除草的,要不然草太高,会影响棒槌的光照和温度。在刨完了参土之后,志新就开始领着人开始除草,先是池面子上的,然后池帮子,马道。许家总共有参地六十丈,这些全都干完,也用了五六天。等参地的草全都薅过了,薛氏就领着孩子们去庄稼地里除草,而志新和志明则是给人参施肥。

    人参这种东西很奇怪,一般的粪肥是不能用的,要不然会直接烂掉。而能用来施肥的,就是豆饼水。把豆饼上锅蒸一下,然后用刀一点点的片下来。之后再用水泡上,在大缸里发酵一段时间,等到发酵的差不多了,弄到参地里施肥。

    这人参施肥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每一年的都要施肥,在人参六年的生长期内,只有第五年是需要施肥的。早了肥效不够,晚了起不到作用,所以才会选在第五年,也就是俗语叫做打冻的这一年夏天施肥。

    施肥的时候,用手或者是专门的一个小挠子,把两厘棒槌中间扒出个小沟来。然后把豆饼水浇到小沟里面,上面再盖上土就可以了。有的人家会在栽棒槌的时候,先撒上一层豆饼粉,然后盖点土再栽棒槌。这样虽然不用追肥,可是也有一个弊病,就是爱遭虫子。尤其是地蝲蛄,也就是学名叫蝼蛄的这种害虫,这东西会把棒槌的茎直接咬断,危害比较严重。这个时代没有杀虫剂,所以渐渐地就没有人用这种撒豆饼粉的方法了。

    给人参施肥这个活是很费事的,一天也干不了多少。志新和志明两个,一个在前面扒沟,另一个在后面浇肥,还要从房子那边往这头挑豆饼水,所以干的更慢。打冻的一共有十五丈,两个人干了三天还多,才算是干完了。

    村子里的人也有来给棒槌施肥的,他们就更费劲了,从家里拉过来大桶的豆饼水,然后再想办法弄到自己家的参地里去,这样就更慢了。有的人看见志新家早就干完这些活,就羡慕道。“许大哥,你家这样可不错啊,我看着哪样活儿都能比我们快多了。以前老刘头成天的就是喝酒,他也不栽棒槌,还真就没看出来,这看参还有这么些好处呢。”

    志新听了,抬起头笑笑,“是啊,离着近是挺方便的,大柱,你要是看着好,要不你来看参吧?”

    “算了吧,我可不来干这个。这也是你们家人手多,又勤快,这要是换了那懒的,还不是一样。成天躺在炕上,就算是睡在池串儿上,他也干不出活儿来。”那个叫大柱的挠挠头,笑的憨憨的。

    旁边另外几家的人听了,也是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大柱啊,你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人啊,只要是勤快,不管到了哪一天,都能过上好日子的。那些成天就知道混吃等死的懒汉,就算给他个金山银山,他还懒得去拿呢。”

    众人一阵哄笑之后,又低头各自干活去了,趁着天好,都想多干点儿,谁舍得闲聊啊?

    日子就在忙碌中一天天的过去了,等着到了七月中旬,参籽又该要掐了。这个活自然是孩子们就能干的,所以也没用志新他们操心,文翰,文成还有静涵几个人就去打冻的那块参地了。

    棒槌棚子底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参叶,每一棵人参上面都会顶着一朵红艳艳的参籽。一棵人参上面能够结二三十粒参籽,每一个都是类似于心形,和黄豆粒差不多大小,略扁,外面有红红的果皮。今年许家的人参长势不错,上面的参籽也是粒粒硕大饱满,红红的果实,让人一看看就满心的欢喜。

    “掐的时候注意点,有的还没红透就先留着,过两天再掐,这东西青果洗不净,也不成。”静涵叮嘱道。

    “行了,小妹,我们都知道。”文成笑笑,开始动手掐参籽。

    大家每个人手里都拎个篮子,跪在了池面子上面,两个人一组,正好在池串儿的两边,面对面的掐参籽。这池串儿宽一般都是五尺半,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够不到对面的,两个人正好,就不会有参籽被落下了。文翰和文宣一组,文成和文昌一组,静涵和静婉一组,这样正好,互相间隔两丈。这两丈掐完了,再往下挨着干。

    静涵满心欢喜的在那掐参籽,看着筐里这红红的参籽,就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静婉,你怎么样,能干的习惯吗?”她怕静婉不习惯参地里的活。

    “姐,没事,挺好的。咱们从上了山上,成天的满林子跑。你看我那样落下了?这活不累,没事。”静婉笑了一下,她比起静涵来,就要温柔些了。

    静雅今年十一岁了,陈氏看她不习惯干这些农活儿,再说也大了,就让她在家里做些针线。再过两年,也该开始准备说亲,自然不好像静涵似的,成日里满哪跑。

    掐参籽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只要手快就行,这时候就显出女孩子的优势了,静涵和静婉两个手快心细,干的比文翰他们要快多了。没用上一个时辰,两丈就全都掐完了。姐妹两个把掐下来的参籽送回了陈氏那里,然后再继续挨着文成他们往下干。一头午的功夫,参籽就全都掐下来了,自然是全都送回去,等着下午让志新他们搓洗出来就行了。

    吃过了中午饭,大家就开始洗参籽。这洗参籽,就是把参籽外面的那层果皮给去掉。这东西自然不可能用手往下扒,而是要装到口袋里,然后用手搓洗,或是用脚在上面踩。搓洗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用水把里面的果皮和果浆冲洗掉,只剩下白白的种子。

    干这个活,最好还是到江边上,用水比较方便嘛。所以志新就领着孩子们一起,去江边洗参籽了。

    麻布口袋里面,装上半袋脱了梗的参籽,然后扎好口,放到一块平坦的石头上。静涵赤着脚踩在上面,一点点仔细的踩着,渐渐地,从口袋里就流出了暗红色的汁液,这些就是果浆了。这个年代了,没有什么精细的化工产业,所以这些果浆也就只能浪费掉,随水被冲走了。

    等到布口袋里果浆出的越来越少,就说明里面已经差不多了。志新打开袋子,然后把参籽倒进大盆里,再仔细的漂洗。

    十五丈棒槌,能够摘出来的,也就能有四十来斤鲜的参籽,分成三个袋子就差不多了。文翰和文成两人也弄了个袋子在那踩着。“小妹,我怎么觉得你比我们俩干的快呢,我们可是比你劲大啊?”文成有些不解,三个人是一起开始的,怎么静涵的就那么快呢?

    “二哥,你们是劲儿大,可是这东西要用力均匀,一点点的挨着踩。像你这样东一脚,西一脚的,自然是干得慢了。”静涵微笑,她前世可是干了好多年的,虽说现在人小,可是经验毕竟在那。

    文成听了静涵的话,觉得挺有道理的。这才开始注意脚下,均匀用力,果然那果浆出来的就多了不少。“哎,好真好用呢。”文成兴奋的喊道。

    “文成啊,你别看这点活儿不起眼,要知道,每一件事,都有窍门在里头的。这些都得仔细琢磨才行。”志明在那边听了兄妹的对话,正好借机教育这些孩子。“文成,三叔看你对药材也挺在行的,你要不要和静涵一起,跟三叔学医啊?”

    文成听了,抬头看看志明,“三叔,我可是笨的很,你只要不嫌我笨,我就跟三叔一起学。”他对念书上,并没有太大的天分,甚至还赶不上文昌和文宣。看来即便是以后能够去学堂念书,也够呛能念出个名堂来。倒不如跟三叔学医,也算有个养家糊口的本事。

    “别胡说,你才不笨呢,咱们家的孩子,个个聪明,都是好苗子。只不过是在哪一方面有天分而已。”志明笑着斥责了文成两句。“以后不许再说自己笨了,跟三叔好好学,还有你小姑夫呢。等着你学个差不离,看看能不能找个药铺当学徒去,医术也是要经过实践才行的。”志明终究是放不下自己最爱的事业,虽说经历了一些事,如今不能再行医,可是骨子里的爱好,终究是难以改变。

    “文成哥哥,你跟着三叔好好的学。等以后咱家有钱了,就在镇上开个医馆,到时候你和三叔两个人坐堂,那该多好啊。”静涵也觉得文成在这方面还行,就出言鼓励他。

    “对,文成哥哥,你可要努力啊。”静婉和文昌他们也齐声说着。

第六十章 打水仗

    搓好的参籽倒出来,在大盆里漂洗一下,那些不成的就会随水飘走,剩下的自然是籽粒饱满的好参籽了。志新把洗好的参籽倒进筛子里面,沥干水分。“行了,都洗好了,咱们回去。”

    孩子们哪里肯回去,非要在江边玩会儿不可。志新只好嘱咐了一下,让孩子们注意些,然后就跟志明把洗好的参籽拿回去了。这东西要赶紧晒干了才行,要不然里面的种仁就会烂掉的。但是又不能太烈日头下面晒,而是要选在下午或者早晨的时候,这样不会把参籽烤死。已经未时中了,接下来正是晒参籽的好时候,所以志新他们没有耽搁,赶紧的回去找家什晒参籽。

    静涵刚才踩参籽的时候就脱了鞋子,这会儿光着脚丫,在江边浅水的地方玩。大热天的,泡在水里绝对是一种享受。江里有很多的鱼,有的就在静涵的脚边转悠,静涵一动,鱼儿就跑,等一会儿,鱼儿再回来,惹的静涵直笑。

    静婉和静娴看见有趣,也脱了鞋袜,下到水中,和静涵一起玩。静涵眼珠一转,弯腰捧起水来,朝妹妹扬去,一下子静婉身上就湿了。

    “二姐,你太坏了,我的衣服湿了。”静婉也不甘示弱,朝着静涵泼水,静娴自然是帮着静婉的,于是姐妹俩对着静涵一阵猛泼。

    文翰和文成几个一看,赶紧的过来想要拉开静涵,没想到却被泼了一身。“好啊,我是来帮你的,你反倒泼我。”文成看着自己这一身湿,无奈的对静涵说。

    “二哥,今天这么好的天,不玩水多浪费啊?来吧,衣服湿了也凉快啊。”静涵才不管那些,使劲的往大家身上泼水。

    这下好了,几个男孩也全都下水打水仗,一时间,江边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大家一边泼水,一边笑着,最后,一个个的全都笑的没劲了,身上也湿透了,一个个就像落汤鸡一样,狼狈的很。

    “静涵,你这个疯子,弄成这样,一会儿回家还不得挨训啊?”文翰看着大家伙儿的狼狈样子,哭笑不得的说着。

    “这有啥?大不了一会儿洗衣服呗,没事,我帮你们洗。”静涵依旧笑嘻嘻的。每天干活,难得轻松一会儿,小孩子本来就应该是淘气爱玩的啊?自己虽然有成年人的灵魂,可是前世也是个欢快跳脱的性子,如今又有这么些同龄人在一起,贪玩很正常的。

    文翰无语,看看天色,大概未时末了,“走吧,咱们回家。过一会儿天就没这么热了,当心着凉。”说着,就拽着文昌和文宣上了岸。文成这边拉着静婉和静娴也上岸,静涵不用他们,自己走到了岸边。大家穿上鞋袜,然后回家去了。

    一进参场子,正好薛氏和朱氏在那摘菜呢,看见一群水鸭子进来,妯娌两个就笑了。“你们这是去江边疯了吧?看看这一个个的,赶紧回屋换衣服,把换下来的衣服全都扔到大盆里,明天给你们洗。”薛氏倒是没生气,孩子们都懂事的很,每天帮着干这干那的,今天好不容易放松一回,没必要生气。

    水鸭子们自然是赶紧的换衣服去了,没多会儿,一个个穿着干爽的衣服出来,帮着薛氏她们干活。

    “行了,这点菜我和你三婶就能干过来,你们该去玩还是看书的,别在这聚着了。”薛氏撵他们。于是,文翰就领着弟弟妹妹们进屋念书去了,不多时,屋中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人也都纷纷来掐参籽了。参籽成熟也是有一定的时间的,熟透了的参籽,轻轻一碰就会掉落的,所以不能太晚来掐参籽,那样会损失很多的。村里的人自然不能像许家这样,直接到江边去洗,一般都是弄回家里搓洗,然后晒干。

    文翰每天早晨还是必须去镇上,文成也跟着,有的时候志明就让文成把他们弄得药材送到药铺去。静涵和静婉文宣他们则是抽空就去林子里采草药,捡蘑菇。这个时候的山上会有松蘑和榆黄蘑、树鸡磨等非常美味的蘑菇。一般还是松蘑比较多,这东西长在松树密集的林子里,红褐色的菌盖,胖乎乎的菌柄,菌盖上经常有黏糊糊的一层粘液。这种松蘑味道十分鲜美,采回家里,把上面的泥土和树叶弄掉,用开水焯一下,可以炒着吃。吃起来滑滑嫩嫩的,要是加些大酱和辣椒进去,那就更好了。

    静涵非常喜欢吃这种松蘑,所以每天早晨都要进林子去一趟,采的多了,就晒上。虽说晒干的没有鲜着吃味道好,不过炖鸡倒是挺好。再者,冬日里没有太多的菜蔬,到时候随便什么干菜都是好的。

    七月十五这天,老爷子让志新回村里去给祖宗上坟,志新在坟地碰到了志德。志德看见志新,就难过起来,一个劲的说着自己当初也是不得已,没想到竟然害的家里连房子都卖掉了,到山上看参。

    “老四,你也不用这样。这些年,你在韩家那里也受了人家不少的好处,难免在家说话不硬,如今家里弟媳妇说的算,这些我们也不怪你。这些年我们没帮上你什么,你们不肯帮忙也就算了。可是咱爹咱娘上山都好几个月了,你们连去看看都不去,这是咋了?连爹娘都不要了是吗?老四,你这么干,让咱爹咱娘的心里多难受?你这样的儿子,还真是不如没有。”志新心里也是有怨气的,虽说如今在山上也不错,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初要是志德能帮一把,哪里会落到卖房子卖地的地步?一奶同胞的弟弟,连个外人都不如,这换了谁也都会难过的。

    志新的话,让志的愧悔难当,“大哥,我,唉,大哥回去跟爹娘说,就当是没养我这个儿子算了。”说着,转身往山下走。

    志新看着弟弟的背影,心里也是难受的很,这些年来,他们兄弟五个也没什么纠纷之类的。如今老二没了,老五远行,老四又是这个样子,志新不由得眼中一酸,差点掉下眼泪来。“唉,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以后咋样,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也帮不上什么。”志新低低的说道。

    等志新回到参场子,正好看见妻子领着家里的这些孩子们在切豆角茄子,晒菜干呢。已经过了立秋了,这个时节才是晒菜干最好的时候,早了白搭,晒干了也会长毛坏掉。而立秋之后就不一样了,菜干不容易长毛,能够放的住。今年住在山上,春天的时候也种了很多的茄子豆角什么的,一时半刻的吃不完,最好就是切了晒上。这样,到了明年开春,多少还能有些菜吃。

    薛氏在切豆角,这豆角长得很宽,扁平的,切成丝最好了。薛氏在那切,静涵他们就端着盆子往破席子上倒,然后摊开晾着。朱氏这边切得是茄子,切成了两种,一种就是单独的一片一片,晒干了炖着吃。另一种则是做茄盒那样,两片连在一起,这种晒干了,过年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炸茄盒了。

    陈氏一见大儿子回来了,就问道,“志新啊,咋样,咱家坟地那头没啥变动吧?这离着远了,也看顾不到,别再那地方漏了啥的。”

    “娘,没事,都挺好。我带着镰刀和铁锹呢,草都割了,也都添了土,娘放心就是。”志新犹豫着要不要说出碰到老四的事情。

    知子莫若母,陈氏一看志新那种吞吞吐吐的样子,就知道他有事想说。“有啥事还不能跟娘说的?看你那样,要是让孩子们瞧见了,还不得笑话你?”

    “娘,今天我看见老四了,他。”志新也不知道怎么说好。

    “老大,别说了,你也不用替老四圆全,他是个什么样的我还不知道?他早就被韩家给拿捏的没个主意了。算了,别想那些,就当是没养过那么个儿子算了。别跟你爹说,他那个暴脾气,说了还得生气。你爹年纪也不小了,能省点心就别烦他。”陈氏一听是志德的事情,就不再让志新说下去了。

    志新点点头,“娘,我知道了。那你们忙吧,我去参地里看看。再有一个月就该起棒槌了,这个时候棒槌长得最快,咱们得当心着些。往年也有这个时候来偷棒槌的,这东西太值钱了,千万的小心。”说着,志新就去遛串儿了。大白天的,只需要到四周看看,有没有哪里有漏洞之类的就行,主要是看看参场子外围有没有闲人出没,就怕有提前来踩盘子的。

    陈氏叹了口气,伸手抹了一下眼睛,低低的叹道,“唉,要是个个都像老大这样,该有多好?偏偏生出那么个没良心的来,连亲爹娘都不要了,只顾着媳妇和丈人家。”

    “奶奶,席子不够用了,再找点啥啊?”静涵在那边喊道。

    陈氏听见了,赶紧转过身来,“那就用叉子呗,用叉子晾茄子干,席子上放豆角丝,这不就够用了吗?”说着,就去找叉子去了。

第六十一章 拦参籽

    这天静涵闲着没事,就去参地里遛遛。她走的正好是今年要做货的那一片,这里是重点看护的地方,要是不注意的话,万一丢了棒槌,可是要赔钱的。

    木头棚子底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叶子。这个时候的人参,已经长到了极致,好的地方,大概能有一尺多高,紫黑色的茎,上面轮生六片掌状复叶。看着眼前生机蓬勃的人参,静涵自然是欢喜的很,今年的年头不错,看来人参又能丰收了。

    风儿吹过,参叶片片摇摆,露出里面点点红色。红色?那是什么?静涵赶紧走到跟前,拨开参叶一看,是一朵参籽。静涵看了,才想起来,掐参花的时候,一般就是一遍过去,有的人参出的晚些,参花长得小,所以当时就会落下。之后谁也不会再注意它,到了这个时候,就会长成参籽了。

    似乎有什么再脑子里一闪,静涵就在池串儿里,来回的翻找。果然,发现了不少这样落下的参籽儿。这些要做货的人参,上面的参籽竟然比打冻的那些朵还大,籽粒似乎也更饱满。静涵小心的把参籽掐下来,不能太用力的,要不就会掉了,毕竟熟的太过了。

    看了一下,一丈棒槌里面,竟然能够掐下十来朵。静涵赶紧的到旁边那一串儿看看,果然里面也有。这些参籽,如果不摘下来,也就瞎了。今年秋天起货的时候,参籽会被碰掉。而人工种植的人参籽,在野生的情况下是无法存活的,即便是在这土里出了苗,也会烂掉。

    静涵赶紧回到自己家的房子,悄悄地找了篮子,然后拽着文翰他们出来,大家一起来到静涵刚刚看的地方。“大哥,你看,这些棒槌叶子里面藏着参籽儿呢,咱们把参籽掐下来呗?”

    文翰朝着静涵指的地方看过去,果然发现了星星点点的红色。“这个好吗?这些可不是咱家的棒槌呢。”文翰有些犹豫。

    “为什么不行?一丈里面也就是十来朵,一家十五丈,能弄多少?谁会在乎这些?再说了,他们哪会有功夫来掐这点参籽啊?可是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闲着也没事。而且今年这些做货的也得有两千多丈呢,要是都像咱们看到的这样,那就能弄很多了。反正咱们不弄,参籽也会落到地里,啥用都没有不是吗?”静涵跟哥哥分析着,其实在前世的时候,看参人要是能够忙的开,都会去捡人家漏下的参籽的。还有一些人,会专门等人家起完了棒槌之后,再用四齿子在地里翻一遍,捡那些漏掉的参须子或是小棒槌的。这种行为,叫做拦,也就是捡漏儿的意思。所以会有拦棒槌,拦栽子这些说道。

    以前起参的时候,静涵没跟着,自然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拦棒槌的。但是这种行为,在前世,可是看参人的一项福利。有的看参人,一年秋天都能拦很多的棒槌和须子,光是这些,也能赚一些钱呢。

    文翰听了静涵的话,低头想了一下,觉得静涵说的也有道理。“行,那咱们就听你的。咱们掐的时候注意点,别把人家的参叶子给弄倒了。”

    文成还有静婉她们全都点头,这个不用文翰嘱咐,她们也明白的。

    静涵又叮嘱了一句,“掐的时候小心点,那参籽熟的太过了,一碰就掉,不行就直接撸下来。”

    大家点头,然后各自找了地方去摘参籽了。还是像以前一样,两人一组,对面跪在池面子上,然后用手拨开参叶子找参籽。对于这些小孩子来说,眼尖手快的,干这个活是很适合的。没多会儿,静涵和静婉就找了五六丈了,看着篮子里面逐渐增加的参籽,静涵心里就别提多高兴了。参场子里大概有两千来丈做货的棒槌,基本上都是像他们看到的差不多,每一丈里都会有漏下的参籽。这样算下来,他们弄到的参籽,会比自己家留的多一两倍呢。这可就很多了,或许明年,家里可以多要些参土,然后多撒籽。再过几年,家里就可以多栽一些人参了呢。

    许家的孩子都不傻,自然能够想明白这些。所以一个个的都卯足了劲儿,眼睛盯着参叶之中,生怕落下了几朵参籽。

    这样挨个地方找参籽,虽说一丈里面只有十朵八朵的,不累。但是也要挨着扒拉,所以也不算太快。一上午,静涵和静婉也才找了三十来丈,文翰他们也都差不多,三组加到一起,能找个一百丈就不错了。

    不过,看着篮子里满满的参籽,大家就觉得累点也是值得的。一上午摘得这些,大概能有自己家留的五分之一那么多,这才一百丈呢,要是全都摘下来,那得有多少啊?所以小家伙儿们一个个的眼睛里闪着银子的光芒,全都兴奋的不得了。“咱们赶紧去吃饭,然后下午抓紧摘。这都熟透了,再过几天,还不得风一吹就掉地下了?”文成说道。

    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各自拎着篮子,往房子那边走去。

    陈氏正跟薛氏她们说话呢,就看见几个小家伙拎着篮子回来了。陈氏就有些奇怪,“今天上午也没看着他们出去啊?咋还拎着篮子回来的,看样子好像里面有东西呢。”

    薛氏听了,就站了起来,正好看到文翰他们的篮子里红红的,“不知道是什么,红红的。”

    这时静涵他们走的近了,婆媳三个才看见,原来篮子里装的是参籽。“你们这是从哪弄的?咱们场子里不是全都掐完参籽了么?这是谁家没掐,你们去给掐了?文翰,你是老大,得带着弟弟妹妹们干点正事,怎么还能去偷着掐人家的参籽呢?这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咱们还要不要在这看参了啊?”薛氏上来就给文翰一通训。

    “娘,你能不能问明白了再训人啊?这是我们在今年做货的参地里,发现人家掐参花后落下的,什么是偷的?你这么上来就劈头盖脸的训大哥,你让大哥心里怎么想?咱们家的孩子,是那种手脚不干净,偷人家东西的吗?”静涵一听母亲的话,立马就炸毛了。

    薛氏听了静涵的话,就愣在那里了。看着女儿,再看看面带委屈的儿子,心里这个后悔啊。“这,唉,娘这不是心急嘛。”薛氏知道自己理亏了,不知道该说点啥好。

    “行了,静涵,你也别在那生气了,你娘是怕你们不走正路,跑去偷人家的东西。文翰啊,你是好孩子,你娘委屈你了。”陈氏赶紧的帮着圆全。她疼这些个孩子,也没有那种长辈的架子,赶紧的拉着文翰,拍了拍文翰的头。“好孩子,赶紧领着弟弟妹妹去洗手,咱们吃饭。”

    陈氏回头看了看薛氏,“美林啊,你平日里也不是这急脾气,今天这是咋了?孩子们就算是真的有错,也得好好跟他们说。家里这几个孩子,省心的很,以后说话可不能这样,问明白再。”

    静涵洗了手出来,倚在奶奶的身边,“奶奶,今天早晨我看到那些做货的参地里有落下的参籽,这才想着让大哥他们一起去摘下来,要不然也是瞎了。走得急,忘了跟你们说了。”静涵把事情好好的说了一遍,“奶,这样有问题吗?村里人会不会不让啊?”

    正好老爷子也领着志新兄弟回来了,听到了静涵的话。“静涵啊,这些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样,咱们村有不少人都在新参地那头打搂土呢,下午你去问问他们,看看他们怎么说。这事吧,还是让他们知道比较好,别到时候让人说点啥就不好了。”老爷子坐在那,喝了点水才说。

    静涵一想也对,自己觉得没什么,可是万一有那小心眼的呢?到时候可不就落下话把儿了吗?“爷爷,我听你的,下午就去问问。”

    “问个啥?那么一点儿玩意儿,咱家以前不也有么?还不是等到起参的时候就碰掉了,谁还会注意这个去?”志新也喝了杯水,一头午打搂土,这嗓子都冒烟了。

    “还是问问吧,稳妥一点。对了,咋没看见村里人过来喝水啊?”陈氏有些奇怪,以前这些人中午都会过来喝点水,休息一会儿的。

    “娘,他们都在新房子那头呢,离着近便,这面有点远,他们不愿意过来。新房子那头也烧的水,够他们喝了。”志新解释道。

    大家把桌子放到了外头,然后一起吃饭。自然也没什么好吃的,还是玉米饼子,菜自然是豆角茄子什么的。豆角用咸肉炖的,吃起来香的很,茄子则是上锅蒸熟,然后就这么蘸着大酱或者蒜酱吃。东北人爱吃蘸酱菜,很多东西都能拿来蘸酱,大葱、大蒜、萝卜、白菜、生辣椒、新下来的嫩黄瓜,这些洗一洗,蘸着酱就能吃饱饭。薛氏做的酱也非常好吃,今年在山上,没有磨,所以做的是豆瓣酱,静涵有的时候就爱挑里面的豆瓣吃,吃多了就使劲喝水。

第六十二章 狂风

    吃过中午饭,志新领着孩子们来到村里人刨土的地方,跟他们说了拦参籽的事情。

    “许大哥,就这么点子事情,还用的着你领着孩子们过来问么?那点参籽,以前也就是任它掉了。孩子们愿意去摘,那就摘呗,多少不还能换两个钱儿么?孩子们跟着你们在山上,吃苦受累的,挣了钱买点好吃的也行啊?大哥,我说你也不用把孩子管的太紧了。你家这些个孩子,聪明伶俐又懂事,哪里找这么好的去?”那边一个挺高个子的男人笑着说道。

    “毕竟是大家伙的东西,不问明白了就去摘,总是不太好的。既然大家伙儿都没啥意见,那我可就让孩子们去了。”志新摆了摆手,让文翰领着弟弟妹妹们去掐参籽去了。

    一下午的功夫,大家又掐了一百来丈,然后志明就领着大家去江边把参籽搓洗出来。由于参籽已经熟透,所以搓洗的非常快,没多会儿,他们就端着白白的参籽回参场子了。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一心的扑在了拦参籽上头,一天也就能拦二百多丈,后来连静雅和静娴都去干活了。大家一共用了八天,才算是全都弄完了。所有的参籽全都晒出来,竟然比自己家留的参籽多了两倍,这下子连老爷子也都惊呆了,“哎呀,可是没想到,这拦参籽竟然能弄这么些啊,这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得后悔啊?”

    陈氏瞪了老爷子一眼,“你以为这是容易的活儿啊?你看看,咱们家八个孩子,全都动手,这还用了七八天呢。谁家有咱家这样的条件,离着近便,人手还够的?他们爱眼馋就眼馋呗,大不了明年咱们不弄了还不成?”

    静涵笑着看爷爷奶奶两个人斗嘴,知道这是奶奶心疼他们了。静涵心中暗想,等秋天棒槌起了,我再让你们知道这看参其余的好处,到时候你们就会更庆幸当初选择上山来看参了。“爷爷,明年咱们家是不是可以多要点参土啊?这么些参籽,可是能撒不少呢。咱家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多栽些人参才对。”

    老爷子听了静涵的话,低头沉思了半晌,这才说道。“唉,你说的也对,可是要多了参土,咱们就得多往上交棒槌啊。一丈参土要四斤,这些参籽,最少还得要十来丈,那咱们家就剩不下多少棒槌了。”老爷子有些心疼往上交的那些棒槌。

    静涵在心里暗骂这个朝廷的政策,一亩地能开出来参地大概六十六丈,一丈参土竟然要交四斤鲜人参。这四斤鲜人参最少也能卖一两多银子,要是想去年许家卖的价钱,就是二两多。这也就是说,一亩地就得要六七十两甚至百两银子才行。天老爷,这也太狠了吧?静涵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挣钱,然后自己家买林子种人参。这样即便是交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参农辛辛苦苦的血汗全都交给了朝廷。

    “爷爷,你得这么想,等到这一茬参籽长成棒槌,不是也能多卖不少钱吗?咱们这几年在山上住着,侍弄棒槌方便的很。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栽点,等到再过几年,哪里还有这样的机会了啊?咱们总不能在山上看参看一辈子吧?”静涵把其中的一些利弊一点点的讲给屋里人听。

    志新听了女儿的话,不由得点点头,“爹,静涵说的对。暂时看着是艰难了些,等到咱们把棒槌起了,就能多卖好多钱呢。我看这样能行,爹,咱们不如听静涵一回?”志新看向老爷子。

    老爷子沉吟再三,终于下了决心,点点头。“成,咱们就拼一回。这么些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小打小闹的,这样子,哪辈子能够挣大钱?就是这头两年,可能咱们要吃点苦了,毕竟手里不会有太多的钱,挺多地方也就是能省就省了。”老爷子参种了一辈子的人参,一直都是种这些,从来就没敢想往大里干。可是这种参的,有哪一个不想着自己家能够有好几百丈的棒槌,秋天起货的时候用成车的往家里拉呢?

    静涵一听爷爷这么说,忍不住笑了,“爷爷,哪里就能艰难了?不说别的,咱们一年不还有看参的三十两银子么?另外,我看今年咱们种的地还不错,粮食啥的应该缺不了太多,这样吃的上头也不用太愁。今年大哥一直往镇上的酒楼送鱼和蝲蛄,一个月除了买东西还能剩下个六七两的。再加上我们几个还跟着三叔去挖药材,秋天还能去捡核桃松籽啥的,也多少能有进项。冬天里不是还能打猎的么?这山里可比咱们村子强多了,猎物自然也多的。爷爷,这么想的话,咱们一年就是不算卖棒槌的钱,也能剩下不少呢。是不是啊,奶奶?”静涵一点点的把账算给大家听。

    陈氏瞅了静涵一眼,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就你个人精,小嘴巴巴的,把家里的账算了个透。对,你说的没错,咱们家这阵子真的攒下了些钱。秋天卖了棒槌,先把林家的五十两还上,非亲非故的,不好用人家钱太长时间。慧心那里,就得先等等了,要不咱家就缓不开了。”

    天色不早了,大家一看事情商量妥,就各自回去睡觉。志新和志明先去参场子里遛了一圈,这才回到今年新盖的房子里头,睡觉去了。

    如今已经七月末了,离着起棒槌没多长时间,这个时候,最是要当心的。有不少的小偷,都会在这个时候来参场子偷人参,以前老刘头看参的时候,就有被偷走棒槌的时候。所以许家这个时候是特别的在意。每天晚上,志新、志明,就连老爷子和文翰、文成都要出去遛串儿。好在他们在山上也有不短的日子了,参场子里的地形都熟的很,即便是天再黑,也能走的很稳当。老爷子和文翰一组,志明和文成一组,志新自己,这样分成三组,轮换着遛串儿,一旦发现有事情,就敲响铜盆,家里的人听到了,会全都出去的。

    参场子里原本养了两条大狗,后来志新又要了两条小狗,如今也长得不小了。这几条狗平日里拴着,晚上遛串儿的时候,就会撒开。这样要是发现有问题,光是这几条狗也能管点用的。

    这是看参人最难熬的一段日子,等到村里人把做货的棒槌都起走,才能算是结束。

    从七月末到八月初,一直都是晴天的,直到了八月初五这日,开始有点阴天。到了傍晚就起风,而且有越刮越大的趋势,戌时初,就开始下雨了。这样的天气,更是得注意,不是有句老话叫做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么?外面这风雨交加的,可不是小偷出没的最好时机怎么的。

    老爷子躺在炕上,听着外头的动静就有点睡不着了。

    “你这是咋了?翻来覆去的,还不赶紧睡点觉,一会儿还得起来遛串儿呢。”陈氏听到老爷子有动静,就问道。

    “你听听这外头,风可挺大。这样的天,最是危险,我有点睡不着啊。”老爷子低声的说道。

    “行了,你先睡会儿吧,你和文翰是亥时起来遛串,再不睡,可就没工夫睡了。”陈氏劝道。

    老爷子静下心来,慢慢的睡着了。

    这一夜,家里的人都没敢睡实成,男人们轮着班的出去遛串儿。这种天气出去,自然是要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可是风大得很,人穿着蓑衣在风里走,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老爷子和文翰一组还好些,雨不算太大,等到后半夜志新出去的时候,风刮得更厉害了,雨也大,薛氏在屋里担心的也不敢睡觉。

    一夜的大风,刮得简直就是个鬼哭神嚎。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雨停了,风也似乎小了些,志新赶紧的出去看看。参场子里,有不少人家的棚子被刮坏了,虽说是木头的棚子用钉子钉的,可是也架不住这样的大风一直刮。

    走在参场子里头,看着四处一片狼藉,志新的心里真的是后怕。这家伙,要是晚上遛串儿的时候,棚子上的板子飞起来一块,还不得砸出个好歹来?仔细检查了一下,各家各户的人参倒是没有损失,志新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下来。

    “爹,你放心吧,就是一些参棚子被吹坏了,棒槌倒是没有损失。外面这会儿风小了很多,今天咱们也得注意了,就怕有人昨天晚上不敢出来,今天白天钻空子。我和志明领着文翰他们去看看,你就在家歇着吧,昨晚上你也够累的了。”志新把外头的情形跟老爷子说了一下。“对了,好像外头的林子里,让风刮倒了不少的树。等着风停了,咱们抽空去弄回来,留着冬天烧火也不错。”

    老爷子昨晚没休息好,今天没啥精神,“行,你看着办吧,吃过了饭我先睡会儿,下午你们睡觉,我看着。”他真的是累了。

第六十三章 异常

    静涵和文宣他们今天也没有出去,而是领着自己家的那两条小狗,在参场子的周围转悠着,随时注意着外面的动静。昨天晚上,大家都挺乏的,就怕今天有人钻了空子。

    好在到了中午的时候,风完全停了,村子里也来了人,大家这才放心。周村长带着人,过来看了看参场子里的情形。“志新啊,你们辛苦了,昨晚上一晚没睡吧?”

    “可不是,这一宿,鬼哭狼嚎的,哪里还敢睡觉啊?也多亏这天气太坏,没人敢来山上了,要不然啊,还真是够呛的。”志新想想就后怕,这要是昨晚上有人趁乱摸进来,估计得损失不少呢。不过,想来也没人敢在这种天气出来找死。

    “行了,我们去参地里干活儿,去把那些棚子收拾收拾。这会儿人多,你们都休息一阵子,今天晚上更得注意啊。”周村长语气有点沉重。往年有的时候,也会有人来偷人参,都是村里人轮班上来帮忙看着的。老刘头一天天喝的五迷三道,丢了棒槌也不知道,要是光指着他,那整个参场子能让人偷光了。参场子原来的那几个小窝棚,就是村里人来看参时住的。“今年定下了,八月十六上来起棒槌,这也就十天八天的事了。志新啊,你们就辛苦些,我都跟村里人商量了,今年做货的看参钱,一丈多给加上五文,村里人就不上来了。”

    志新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叔,不用的,咱们干的就是这看参的活儿,一年也就这阵子累些,不用涨钱的。原本就是一丈五文,再加上五文,乡亲们一家就得多拿出来将近一百文了。”能多挣点钱自然好,可是志新怕村里人说他们许家太贪心了。

    “你这话说的,往年咱们不也是各家各户的派人上山来帮着看参么?今年不用村里人了,他们抓紧时间收地啥的,这一百文算个啥?就这么定了,这钱你们心安理得的拿着就是。今年啥东西都贵,看看棒槌的价钱咋样,要是好的话,村里会商量着把看参费再涨涨的。你们在山上,可比老刘头要强多了,这个钱,该涨。”周村长把志新好一顿夸,然后拿着家什儿就往参地里走,去收拾被风刮坏的棚子去了。

    志新一看参场子里头来了不少人,也就放心了。昨天晚上他几乎一夜没合眼,这会儿困劲儿真的上来了,就跟志明全都回屋睡觉去了。薛氏和朱氏虽然晚上也睡得不踏实,但好歹还眯瞪了一阵子,再者也不好全都睡觉,参场子里头没人管,所以妯娌两个就在外头收拾豆角架。昨天晚上这场风,把地里的庄稼和菜刮倒了不少,尤其是豆角和黄瓜。这两样都是要用架条架起来的,本来就高,这下子,全都倒在了地上。

    按节气来说,这个时候豆角啥的也该下架了。今年在山上,地方也多,他们就多种了一茬晚豆角和晚黄瓜,这会结的还挺好。这阵子天气也不错,不像是要下霜的样子,所以就没着急往下摘。这下子,可就得全都摘下来了,要不然即便是不下霜,也会烂在地里的。

    静涵她们上午遛串儿,下午也不用了,全都在地里帮着往回抢菜呢。今天天晴,弄不好晚上就会有霜,这些菜要是让霜打了,可就白瞎了。家里这八个孩子,就跟蚂蚁似的,一个劲儿的往家里搬东西。

    “娘,这些小茄子是不是也得摘下来啊?这样的跟小土豆一起炖着吃,也香着呢。”静涵看茄秧子上还有小小的嫩茄子,舍不得扔掉,就想全都摘下来。

    “成,你们要是忙得过来,就全都摘下来吧。大一点的咱们腌蒜茄子,小不点就像你说的,炖着吃也好。”薛氏头也不抬,只顾忙活着摘豆角。这豆角架全都趴在了地上,摘起来就费劲多了。她摘的时候,那些嫩豆角也全都摘下来了,留着腌菜也好啊。庄户人家,一到了秋天,就恨不得把什么东西都弄回家腌起来才好。秋天忙活一点,到了冬天和开春,家里饭桌上,就能多一样菜,做饭的也不难心。

    “嫂子,你看看静涵,真是抓家。有这么个丫头,你真是省老心了。”朱氏在一旁摘黄瓜,听到这薛氏母女的对话,忍不住笑着说道。

    “你也不用羡慕我,你家静婉和静娴也都不错,我看也都挺能干的。我看啊,这两个丫头,以后也全都是能过日子的。说起来,咱家这几个丫头,老四家那个静和小,看不出来咋样。剩下这几个,我家静涵最野,静雅就文静的过了头,倒是你家静婉和静娴还成,正好匀乎了。”薛氏说起家里这几个女孩子,“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了,再过几年,静雅就要说亲了。咱们也不知道能在山上呆几年,要是年头太多,恐怕是就得耽误这几个女娃子说亲了。”当母亲的,永远都会担心着儿女。

    “嫂子,这事都是我们连累了家里。”朱氏一想起要不是志明出事,家里也不会来到这大山里头看参,就觉得对不起家里。

    薛氏没想到自己的话倒是让朱氏想起来这个碴儿了,赶紧的劝着,“她三婶,你可别这样,咱们家可没人说啥,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事自然是大家一起担着。行了,别想那么些,这都过了多长时间了?咱们来山上这不挺好的么?我觉得比在家强多了。”

    妯娌两个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天,孩子们有的在地里往下摘菜,有的往家里送摘下来的菜,一个个忙了个不亦乐乎。陈氏自然也没闲着,把孩子们送到家的菜挨样的分类,找大筐啥的先装起来。就算是腌菜也是需要时间的,哪里能一下子就全都干完啊?再说也要留一些现在吃的,这大的小的,全都要分开才行。

    忙了一下午,菜地里的东西就基本上弄完了,静涵直了直腰,真累啊。庄稼院里,一春一秋的,最是累人。上午遛串儿的时候看了,地里的庄稼也让风吹到了。看来这几天得先把庄稼收回来,要不然再来一场雨,这些庄稼就得瞎了。

    晚上陈氏做的饭,用咸肉炖了豆角,还有茄子和小土豆也炖了一盆,里面也放了些咸肉。孩子们白天也都累了,晚上这顿饭,吃的这叫一个香,不多会儿,一个个撑得肚子溜圆。“奶爷爷奶奶,我们不吃了,吃得好饱。”静涵摸着自己的肚子,笑嘻嘻的下了桌。庄稼人不懂那些养生什么的,能吃饱了肚子就不错,所以才不会管什么撑不撑呢。再说了,一会儿还要出去溜达呢。

    “行,吃饱了就出去转一圈,这个时候天还没黑透,你们小的先出去转转,晚上再让你爹他们遛串儿。”陈氏是怕孩子们吃得太撑,再直接睡觉窝了食,所以故意让他们出去遛串儿。

    文翰看大家都吃好了,就领着他们往外走。“慢点,刚吃完饭,不用走的太急。”文翰拎着狗食桶,正好一路就可以把狗全都喂了。

    这时秋分还未到,可是白天也不算很长了。酉时中,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但是还没有全都黑下来,视线看不了太远,近便的地方倒是没问题。孩子们沿着杖子溜达着,看看有没有哪里有问题。

    走到西北角的时候,静涵眼见的发现有一段儿杖子似乎缺了些,露出个大洞来。“大哥,你看那边,中午咱们遛串儿的时候,好像没有这样啊?”静涵的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有人进来了不成?

    文翰也看到了,低声的说道,“大家伙儿先把手里的家什儿准备好了,不管是人还是畜生,看样子是有东西进来了。”文翰和文成抽出绑在腿上的匕首。这是志新特意给他们两个准备的,山里变数太多,孩子们身上都有东西防身的。“静婉,你拿好了那个铜盆,一会儿要是发现问题,你就使劲的敲。文宣,文昌,你们两个带着大黄回去报信儿,就说这边好像不太对劲儿。我们这里留下大黑,应该没问题。”家里四个男孩全都出来了,女孩就静涵和静婉在,静娴太小,静雅太文静,两个人就没出来。

    “大哥,你们小心。”文宣说了一声,然后和文昌悄悄地带着大黄往回走。这大黄是参场子里原来养的狗,个头挺大,文翰他们对这几只狗都喜爱的很,经常弄些好吃的喂它们。狗儿通灵,也不用文宣牵着,就这么在前面走。

    这边静涵几个让大黑到那个大洞去闻了一下。其实静涵倒是没抱什么希望的,这狗也不是警犬,没那灵的鼻子,也没经过训练,恐怕闻不出个什么来。没想到,大黑在那闻了几下,然后就往参地里面一路嗅过去。静涵一看这样,倒是有点吃惊,冲着文翰点点头,示意大家注意。然后几个人一路跟着大黑,慢慢的往南边走,来到了打冻的那一块儿地方。

    前面正好是几个池串儿的头上,有几个很大的树根子,当时没往外清理,就在那放着。大黑来到大树根的旁边,然后就冲着中间的地方使劲的叫了起来。

第六十四章 抓贼

    静涵手里握着志新打猎用的弓弩,上好了弩箭,然后几个人往大树根子走过去。还没等到跟前儿呢,只见两个人从那后面出来,是大黄上去咬了其中的一个人。

    静涵也不吱声,直接就把弩箭瞄准其中一个射了出去。管他是谁,这个时候来参场子,就不是好人,用不着废话,先给他一下子再说。静涵射箭的准头,连文翰都赶不上,所以那人哀嚎了一声,就倒在地上了。另一个人停了一下,想要拉起同伴,想了想,却又继续往前跑。

    “你觉得你的腿有我的弓箭快么?赶紧停下,要不然你也跑不了。”静涵的弩箭已经指向了剩下的那个人。

    那人一听是个小孩的声音,这下子倒是胆子又大了些,转回身来。“他娘的,老子打了一辈子的雁,反倒被雁啄了眼。老六,你怎么样?还能动不?是几个小毛孩子,咱们弟兄收拾了他们。”

    “五哥,我的腿弯伤到了,不敢使劲儿。”那个被射中的人说道。“好个小毛丫头,竟然敢射你六爷,真他娘的不要命了。”那人咬牙站起来,恶狠狠的对着静涵说道。

    “呸,偷鸡摸狗的鼠辈,还敢称爷呢?你们是谁的爷?”静涵丝毫不客气,手里弓弩一直对准着二人,然后跟他们打着嘴仗。静涵心里明白,他们四个小的恐怕是留不住这俩人。而且他们说什么老五老六的,就怕外面还有人,现在也只能是拖延点时间,然后等父亲来了。

    “臭丫头,你还嘴硬,看老子不弄死你。”那个没受伤的人从腰间拔出一把短刃,朝着静涵砍来。

    “大黄,上。”文翰喊道。大黄果然扑向了那人,大黄的体型很大,这一扑,非常有震撼力,那人赶紧闪身躲开。就在这个时候,静涵手里的弓弩再次发射了,正好命中那人的大腿。

    静涵不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身份,当然不敢往要害的地方射,只能这样伤了那人,让他跑不了。

    那个老五吃痛,捂着自己的腿,“死丫头,算你狠。”说着,将小手指在嘴上一放,就要吹口哨。

    “大黄,上。”静涵也喊,大黄再次扑了上去,打断了那人还未出口的哨音。看来这些人外面肯定是有接应的,这下子可就麻烦了,不知道文宣他们送到信了没?静涵有点着急了。

    正在这个时候,身后传来声音,“文翰,你们发现什么了?”是志新的声音。

    “爹爹,这边有两个人,已经被我伤了,他们可能还有同伙的。”静涵赶紧说道。文翰他们都是从来没经历过这些的,此刻紧张的不行。静涵好歹也是两世为人了,比他们镇定的多,所以一听到志新的声音,静涵抢着说话,告诉了这里的情形。

    那两个人一听来了大人,这下就有些慌了。他们这次来了四个人,俩人进来探路,先找到哪些是做货的棒槌。然后等夜静了,他们就扒人参,外面那两个人则是接应。没想到进来刚藏好就被人发现了,这下子,恐怕得折在这了。两人相互搀扶,挣扎着要走。

    “朋友,既然来了,就留在这吧,那么急着走干啥?”志新来到跟前,冷冷的说道。

    “是啊,咱们这的人最是好客了,既然来了,就住一晚再走吧。”志明站在志新的身旁,看着眼前这两个人,面带微笑的说着。

    许家的男人个子都很高,再加上志新常年劳作,身强力壮的,看起来更具威慑力。志明虽然在县城里住了多年,可是这个子站到跟前,也挺吓人的。那两个人就有点打怵了。

    “两位英雄,我们也是无奈,就是想来弄两个钱花花。你看,我们知道错了,还请两位英雄高抬贵手,放了我们吧。”好汉不吃眼前亏。别说自己这边两个人都受伤了,就算是没受伤,对上人家人高马大的两个人,也未必能占到便宜。此刻不服软,岂不是等着挨收拾呢吗?

    对于这些人,志新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好。这些人,都是一些游手好闲的闲汉,整天的逞凶斗狠,寻衅滋事,衙门里面也是管不过来。即便是报了官,也顶多是打几板子,服几天劳役也就放出来了。这样的人,要是得罪的狠了,以后他们能天天来捣乱。都说有千日做贼的,可是没有千日防贼的,这还真就是难办。志新看了看志明,哥俩都觉得为难。

    静涵自然也是明白这个的,看着那俩人,“刚才不还自称爷么?这会儿怎么了,都蔫了不成?拿出你们的真本事来啊,不是说要弄死我么?你倒是来啊?”静涵故意激他们。

    “哎呦,我的小姑奶奶啊,我们错了还不行么?你就放了我们吧。”形势比人强,这下两个人全都管静涵叫姑奶奶了。

    “别,我这么个小丫头,可不敢当那么大的辈儿。我只问两位,以后还来不来这里了?”静涵是个小孩,有的事她说话比较好,有些余地。

    “不敢了,再也不来了。”那两个人油滑的很,赶紧说道。

    “好吧,你们俩跟我们到那边的房子去,咱们好好的聊会儿。”静涵转身,给父亲他们使了个眼色,然后大家就往志新他们的房子那走。“别想跑,你们身上都有伤呢。过来让我叔叔给你们包一下伤口,然后再说。”静涵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那俩人知道跑不了,就乖乖的跟着到了志新他们住的房子里。进了屋,志新让俩人坐下。“你说你们也是好腿好胳膊的,为啥非得干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啊?老三,你给他们把弩箭拔掉吧,这么样伤着不是个事儿。”

    志明转身出去,没多会儿拿回来自己的药箱,给两个人治伤。“忍住了,我把弩箭拔出来。”说着,就把老五腿上的箭扒了下来。

    老五嗷的一声,脸一下子刷白。“疼死我了。”

    “你就庆幸去吧,这弩箭不是倒钩的,也没有毒。要不然,你就更遭罪了。”志明一边给处理伤口,一边说道。不多会儿,把老五的伤口处理好,上面洒上药粉,用布条包上。然后再去处理那老六的伤,同样的程序,也把老六的伤口包扎好了。“行了,这几天别沾了水,自己回家弄点药,两天换一次药。”志明把自己的东西放回了药箱。

    静涵看了看他们俩,“两位,你们谁出去把外头的同伙叫进来啊?这大晚上的,虽说还不冷,可是山上的蚊子也不少,在外面喂蚊子啊?一个人出去叫人,另一个在这吧,放心,我们也不会伤了你们的。”

    这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觉得莫名其妙的,“小姑娘,你就不怕我们来的人多?等会儿进来人,把你们都放倒了?”

    静涵笑了,“我相信两位叔叔不是那样的人,我们没把你们送到衙门,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再者,除了刚才我射的那两箭,我的父亲和叔叔根本就没跟你们动手,还给你们治伤。对二位,我们已经仁至义尽,要是两位叔叔还有别的想法,我既然能伤了你,那我的父亲和叔叔呢?会比我差么?”

    那老五听了静涵的话,点点头。“姑娘这话倒是,你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本事,相信你的父亲更是了不得,我们佩服。成,老六,你出去叫老二和老三进来吧,我在这。”

    老六点头,站起来慢慢的走了出去,文翰和文成送他出了参场子。然后等了能有两刻钟,就见到老六领着两个人回来了,文翰又把他们领到了志新的房子那里。

    大家见了面,志新安排他们都坐下,然后大家在一起说话。“几位,我们也是为了生计,这才上山看棒槌的。要是棒槌丢了,我们就得赔给人家钱,所以得罪各位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志新对那四个人拱了拱手。

    那四人连忙站了起来,给志新还了礼,“这位大哥,这事是我们不对。往年我们有的时候也来,就是想弄两个钱儿花花。那时候是个老头看着,他也不管,我们也不多弄,三丈五丈的就行。今年哥几个手头有点紧,就想着再来弄点棒槌,没想到,这里换了人了。大哥能够不报官,还能给我的两个弟兄治伤,我叶老二谢谢大哥了。”其中一个瘦子说道。“大哥放心,今后我们弟兄绝对不会再来了,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来找事儿,大哥往镇上捎个信儿,我叶老二在镇上别的不敢说,街上的这些混混还得给我几分面子。”

    志新笑了一下,“能有叶二爷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这拖家带口的,也是不容易,叶二爷要是有什么难处,只要我帮的上,定然不推辞。只是这参场子,不仅关系到我一家人糊口,也是我的一个名声问题,还请叶二爷多包涵。”

    “大哥可别这么说,你这让我们找地缝钻进去得了。要是大哥不嫌弃,就叫我老弟得了。”这叶二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说着。

第六十五章 收获

    静涵看大家在那聊天,就赶紧的跑到了老爷子那边的房子,跟大家说了这边的情况。“爷爷,奶奶,你们不用担心了,没事的。这些人不能得罪,要不然他们随便使个坏,咱们就受不了。这样,娘,你弄两个菜来,我再拿点酒过去,让我爹和他们喝一点。这些人,其实还是很讲义气的,咱们跟他们不用来往多密切,但是不能交恶。”静涵把事情都跟老爷子他们说清楚了。

    薛氏一直都在这边陪着老人,一听这话,赶紧的跟朱氏两个点着灯到厨房弄了四个小菜。然后静涵和文翰几个,抱着酒坛子,拎着菜,来到了志新他们住的屋子。“爹,三叔,几位叔叔,我拿来了酒,还有几样小菜。这样,你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几位叔叔放心,我没在里面下毒。”

    静涵此话一出,整个屋子里头全都笑了。“大哥,你还真是有个好闺女,能比得上个男孩。人机灵,胆子也大,那箭射的,真准。”老五瞅了一眼静涵。“丫头,你胆子真够大的,行。”冲着静涵竖起了大拇指。

    静涵也不理他们,低头把酒菜摆到一张桌子上,给每个杯子里面都倒了酒。这才说道,“只要叔叔们不记恨我伤了你们就好。”

    老五摇头,“你这说的哪里话?我们是来偷东西的,你是看参的,这很正常。我们记恨个啥?让一个小姑娘给伤着了,还有脸啊?”

    那个叶老二听了老五的话,就仔细打量了静涵几下。“许大哥,你家这个姑娘,是个人物。有这么个女儿,以后你们有福了。”

    志新听人家夸自己的女儿,心里自然美得冒泡,嘴上还得谦虚着。“她从小就野,像个男娃子,村里人都说我们家三个儿子。唉,就这个性子,以后不也是愁人么?”

    “那愁啥?咱们北地的女子,多的是骑马射箭,功夫高强的。如今虽说不算是乱世,可是女孩子还是得有点本事才好。安全。”叶老二说着自己的看法。

    “行了,咱们不说这些,先喝酒。大哥,叶家哥哥,咱们能在这遇上,也是缘分。来,喝酒。”志明赶紧的吧话题扯回来,大家一起喝酒。

    东北的男人,个个都爱喝酒,许家的男人虽然不像别家那样成天的喝,但是酒量也不差。这下子放开量跟他们喝了起来,这顿酒,一直喝到了亥时,才算结束。

    志新一看已经半夜,就想让这些人留在场子里头,叶老二不干,“大哥,我们是赶着车来的,车还在外头。你这是参场子,留我们在这喝酒就很难得了,我们不能住在这。哥哥,以后有事,到镇上找我。兄弟们就先告辞了。”说着,就领着几个人晃晃悠悠的出去了。

    志新送这些人出了参场子,然后又把灯笼给了叶老二。“兄弟,今天才初六,月黑头,灯笼你拿着,路上照个亮儿。”

    叶老二接过灯笼,然后四个人找到了他们的马车。老五和老六喝的少,他们赶着马车,一路回镇上去了。

    折腾了大半夜,终于算是清净了。志新和志明喝了些酒,有点上来乏劲儿了,就各自回房睡觉。大家全都各自休息,老爷子和文翰文成三个人,抓紧时间睡了一觉。等到丑时中,起来遛了一边串儿,看着没啥事,这才安心的睡觉去了。

    由于许家今年种的庄稼几乎全都被大风给吹倒了,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全都忙着抢收庄稼。今年的庄稼虽然没有施肥,长得倒还不错,玉米棒子还是挺大的,籽粒也很饱满。其余的,高粱、糜子、谷子、黄豆等,也都长得挺好。一共两千丈棒槌地,也就是二十五六亩,一家人全家出动,用不了几天,也就完事了。在新搭起来的架子上,晾着拴好吊子的玉米,其余的粮食也都各自放好,等着干的差不多,就可以打粮了。其实粮食都有一个干燥和后熟的过程,不经过后熟的粮食,吃起来不香,口感也不好的。

    看着这满哪的粮食,老爷子的嘴都合不上了,“没想到,咱家今年没有地,种这棒槌地竟然也能打这些粮食,好啊,真好。这比咱往年还多呢,咱家以前也就十五亩地,哪有这么些啊?”老爷子眼睛里全都是眼前这金黄的粮食。

    “你咋不说这都是静涵的功劳呢?要不是她想出了这个办法,咱们哪里想得到。”陈氏也是高兴的很,瞥了一眼老头子,忍不住也笑了。

    老爷子一听,就不住的点头,“是啊,你说的对,这还真是多亏静涵能想得到。说起来啊,咱们上山来,也是那个丫头的主意,如今看来,这一步咱们真的是走对了。这丫头是福星啊,你看她们光是拦参籽,还弄了那么多呢。咱们这么些大人,都没有她有这个脑子。”

    老爷子的话,倒是让陈氏心头一动,“老头子,你不说我还忘了,以前还没怎么的,也就觉得这孩子爱往家里划拉东西而已。自从志明出事了之后,就觉得这孩子好像比以前多了不少的主意似的,你没觉得奇怪么?”这老太太最是关心孩子们,所以就察觉出来,静涵的转变。

    “这有啥?孩子大了么。这么大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变的快着呢。女娃娃,本来就比男娃懂事早,肯多想是好事,你可别瞎寻思。”老爷子对于静涵现在的表现满意的很,所以不许妻子瞎猜疑。

    “我也没说啥,就是怕这山上有什么精怪的,冲撞了静涵可就坏了。你说的也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静涵又是个爱操心的命,懂事早,想的多。这也难怪。”陈氏听了老爷子的话,觉得挺有理的,就不再去寻思那些了。赶紧的起身去把一些籽粒略微不好的玉米翻晒两下。这些是留着喂家里这些牲畜的,好玉米舍不得。家里今年喂了五只大鹅,四条狗,还有几只鸡,一头牛,这些也是要吃些粮食的。

    陈氏一边翻晒玉米,一边想着明年要不要抓两头猪养着,看这个样子,明年还可以多种一些粮食,养猪也够了。再者,这附近有不少的柞树,多捡些橡子回来,也能省点粮食的。养上两头猪,到时候过年杀一头,开春杀一头。不为别的,就冲着孩子们这么能干,也得让他们吃点好的。

    静涵和哥哥们又进山了,说是进山,其实就是出了参场子外面,随便往哪走都可以,全都是山林。今天他们来的这个地方,是一片针阔叶混交林,红松、柞树、春榆、紫椴等各种优质的树木都有。静涵他们自然是要打松籽了,这个时候的松籽,才算是完全长成,里面种仁饱满,油脂丰富,最是好东西了。

    志新和志明这次也跟着来了,参场子里头也没啥事,起参要等到大家一块儿,所以就留下了老两口,剩下的人全都来了。志新和志明领着文翰和文成上了树,其余人在树下捡松塔。薛氏和朱氏领着文宣文昌和女孩们在底下捡松塔。静雅也跟大家一起出来了,大家在树下面看着树上,只要有一松塔掉下来,就赶紧的找到捡起来。

    有了大人的加入,再加上这里的红松很多,每棵树上都有不少的松塔,所以松塔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着。“行了,老三,咱俩先下去,把松塔往回送一趟,要不然你嫂子她们背不动。”志新看见下面的松塔都成了一个大堆了,就从树上下来,装上一大背筐,往参场子里背。志明也从树上下来,背了另一个大背筐,一起回参场子了。

    文翰和文成自然还在树上了,他们继续往下扔着松塔,而底下的人就继续捡着。志新和志明两个人背了三趟,终于算是把这一堆全都运回去了。然后哥俩再次上树,等到松塔太多了,他们就再往家里背,就这样来回的重复着。然后大家越走越远,可是这松塔也堆得满了一个仓房。

    等到近便地方的松塔全都打完,已经是快要中秋节了。老太太看大家都这么忙碌,就说要好好的过个中秋。于是让文翰早晨送鱼的时候,捎一些肉回来,家里要包饺子。

    文翰和文成赶着牛车,早早的就从参场子走了,他们今天不光是带了给酒楼送的鱼,另外也带了些给慧心的东西。要过节了,陈氏惦记着怀了孕的女儿,所以就让文翰带了几条鱼,还有半只鹿,一些蘑菇和鱼干等送给慧心。这鹿是今天早晨,在杖子外的陷阱里发现的,志新分了一半,送给慧心他们。

    到了镇上,自然是先到陶家的,刚刚辰时初,庆年还没到药铺去呢,正好在家。文翰去见过了陶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然后把东西分给陶家老爷子那边一份儿,剩下的全都留给了慧心。“小姑姑,我奶奶说了,让你爱吃啥自己做。吃完了,我再给你捎来,咱们现在在山上住着,这些东西不稀罕,经常能弄到的。”

第六十六章 山葡萄

    文翰和文成在陶家陪着小姑姑说了会儿话,然后就离开了,他们还要往酒楼送鱼呢。眼看着天渐渐的变凉,这送鱼也快要停了。临走的时候,庆年把预备好的节礼放到了车上。“文翰啊,你回去跟你爷奶说一声,今年你小姑这个样子,我们就不回去看他们了。等来年再说。”

    文翰点点头,然后赶着牛车就走了。哥两个到酒楼里送了鱼,然后又去买了些肉和白面还有一些调料等东西,这才往回赶。巳时中,哥两个赶着牛车就回到了参场子。

    刚一到参场子的门口,就听到里面吵吵囔囔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哥俩赶紧的把牛车上的东西拿下来,把牛拴好,然后进屋看看。

    原来竟然是志德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参场子。老爷子一看四儿子来了,就气不打一处来,拎着棍子就要揍人。还是志新和志明拦着,这才没打到。韩氏本来就不想来,这就更有话说了,领着孩子就要走。这下子,屋子里就热闹了。

    最后还是志德给老爷子跪下了,老爷子这口气才算是出了。“老四啊,你让爹说点啥?你三哥出事,这也不是谁愿意的。咱们是一家人,互相帮扶着点,过去这个坎儿也就算了。可是你们两口子是怎么干的?你大哥去借钱,就让他空着手出来,你咋就忍心啊?当初要不是为了供你念书,哪至于把老三送到了药铺去当学徒啊?现在你日子过好了,连亲兄弟都看不起,不肯帮把手。你还算是老许家的人么?你咋就不干脆姓韩得了?”老爷子忍不住又是一通。

    志德跪在地上,一声也不吱,低着头听着老爷子的埋怨。旁边韩氏也跪在那里,韩氏听了老爷子的话,就忍不住要说话,被志德使劲拽了一下子,这才没说啥。

    陈氏心里也有气,可是也不能全都在这埋怨,于是也只好劝老爷子。过了一会儿,老爷子才让志德两口子起来,大家坐在一起,渐渐地气氛好了起来。

    “也快到中午了,咱们中午简单的吃点,晚上包饺子。今天过节,虽说是在山上,可是也不能太简单了。美林,英子,晚上除了饺子,再弄几个菜,让他们爷们好好地喝点。明天就该起棒槌了,以后也就没啥大事,咱们是该松快松快了。”陈氏赶紧的换了个话题,说起来过节的事情。

    “娘,你放心吧,咱们晚上好好的热闹热闹。”薛氏起身出去预备中午饭了。这下子,不光朱氏出来帮忙,就连韩氏也赶紧的跟着来到了厨房。“她四婶,你这一身新衣服,可别弄脏了,我怕和你三嫂就能干。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坐着陪咱娘唠嗑吧。”

    韩氏这阵子没少受志德的埋怨,两个人为了上次的事情没少吵嘴。韩氏对志德,还是有情义的,所以两个人终于达成了共识,中秋节来山上,祈求老人的原谅。韩氏这回来,也是心里想着好好的表现,这才跟着一起忙活着。“大嫂,不碍的,这么多人吃饭,我帮着干点没事儿。”韩氏的笑容里,倒是没有勉强,只有一点讨好的意味。

    “成,那你就帮着干点,把那些豆角掐了吧,然后洗洗。”薛氏找了个轻松也不埋汰的活给韩氏。

    韩氏端着一盆豆角,来到门口,坐在那把豆角里面的丝摘出来。厨房里不宽敞,人多了就转不开身了,还不如门口得劲儿。

    终究是一家人,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老爷子和志德就有说有笑的了。父母对孩子,永远都偶是最宽容的,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当爹娘的都可以原谅他们。许家这对老夫妻,尤其是最疼爱孩子的,又哪里会真的不认儿子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中午饭,然后又开始准备下午包饺子了。

    静涵是个闲不住的,再说包饺子有薛氏妯娌几个,还有陈氏和静雅,也用不着她操心。所以刚吃过了中午饭,静涵就跟哥哥们出去了。这个时候,可是收山的季节,哪能在家闲着啊?静涵恨不得把山上的好东西全都划拉回家来才好呢。

    近便地方的松塔没有了,可是还有核桃、五味子、橡子、山葡萄等东西啊,这些可是好东西呢。以前在村子的时候,村子里有不少的孩子全都上山去,所以每个人就弄不到多少。如今可不同了,住在山里头,出了参场子就是林子,想弄什么都有,而且是非常多。只要你愿意干,就没有弄不回来的东西,这让静涵兴奋不已。

    今天他们去捡核桃,都说是七月核桃八月梨,核桃一般七月末就开始掉了。但是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层青皮,不好往下剥,容易把手染成黑色。等到核桃掉在地上时间长了,那层外皮会烂掉,这样再捡,就不会弄得手很脏了。

    北方的核桃也叫山核桃,和南方的不一样,比较瘦些,没有南方的家核桃圆润。山核桃长在一种叫做核桃楸的树上,这种树的嫩枝和嫩果砸碎了扔到水里,可以把水里的鱼儿都毒死,但是人吃了鱼却没事。所以有很多孩子,喜欢在春天弄一些这东西用来抓鱼。

    走进林子,只要低头在地上找就行了,这时树叶还没有完全落下来,所以核桃落在地上,还算好找。静涵几个人就在那低着头,一个劲儿的往筐里捡核桃。不多时,就捡满了一背筐,静涵这才抬头,直直腰,没想到正好看到了一棵山葡萄树。树上挂满了深紫色的果子,一串串的,让人看了忍不住流口水。

    “大哥,咱们摘点山葡萄回去吧,呵呵呵,我馋了。”静涵问道。这个年代的孩子,很少有零食,所以看到山葡萄,静涵觉得自己的馋虫出来了。

    “小妹,这东西酸的很,皮厚,没有多少果肉的。你摘几串吃就知道了,算不得什么好东西。”文成看也没看,还在那地头捡核桃。

    静涵看了文成一眼,心里想着,就你们那么吃,当然没意思了。要是让我来弄,保证让你们吃了还想吃。“大哥,我想多摘一些,回去熬点葡萄糕成么?”

    文翰抬头,看着静涵,一脸惊讶的表情。“小妹,这葡萄糕是点心铺子里才会有的东西,你会做?”

    这下换成静涵吃惊了,“啥?点心铺子有,啥样的?我没见过啊。我不知道点心铺子里的是啥样,我就是想用土法子弄点,好存放,等到冬天咱们也能吃到。大哥,行么?”静涵只是前世跟奶奶一起弄过山葡萄糕,那样保存起来方便,冬天也能吃些。

    “那还有啥不成的?咱们在山上,本来也没啥好吃的,你要是能熬出来好葡萄糕,大家伙儿也跟着沾光不是?”文翰听了,自然是很高兴,“行,你等会儿,我把这个背筐给倒出来,留着你装山葡萄。”

    一旁的文宣和文昌听说要弄好吃的,那就更兴奋了,赶紧的来到静涵身旁,“二姐,我们来帮你摘葡萄。”说着,两个小家伙就跑到了那棵山葡萄树下,正巧这棵山葡萄原本爬在一棵矮树上,不算高,孩子们踮着脚就能够的到。

    一棵山葡萄树上,摘下来了两背筐的果实,当然是静涵他们背的那种小背筐了,大概也能有四五十斤的葡萄了。这时也快要申时中,文翰看着天色不早,就领着大家回参场子了。孩子们一个个全都背着东西,背筐里的分量,压的他们走路都有些趔趔趄趄的。但是孩子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意,这就是秋天,是秋日收获得喜悦,让他们即便是累的直不起腰来,也会满足的微笑着。

    回到参场子,家里早就包好了饺子,陈氏正和媳妇们在那聊天呢。看见孩子们弄回来这么些东西,陈氏赶紧让他们进屋歇会儿。“赶紧的把东西放下,去洗把脸,然后歇着。今天过节,你们还非得要出去,在家里玩就是了。”陈氏出去看了看孩子们弄得东西。“呦,这么多的核桃啊。这山上就是比咱们村里强,东西可劲的捡。静涵,你这咋还摘了这老些的山葡萄呢?那么酸,哪能吃多少啊?放不住还不得烂掉?”陈氏摇摇头,心道毕竟是小孩子,想的不周全。

    “奶奶,二姐说她会熬葡萄糕,这些是我们摘了,让二姐做葡萄糕的。”文昌挨着奶奶的身边,说道。

    陈氏抬头看看静涵,心中奇怪,这个孙女,什么时候会熬葡萄糕了?没人教她啊?“静涵,是真的么?你会弄?”

    “奶奶,这有啥?我也不是做人家点心铺子里头的那种。就是熬了能放得住,等过一阵子还能拿出来吃而已。这不就跟咱们过年熬皮冻差不多么?”静涵知道奶奶恐怕是有点怀疑了,她倒是没怕,毕竟从自己来到这,就一直装傻来着,也没表现出啥不正常的。

第六十七章 起参

    陈氏听了,脸上的神色一松,白了静涵一眼。“你这个小东西,那能一样么?你以为用啥都能熬出糕来?行了,你要是爱捅咕,就试试。反正也就是费点火,我要是不让你弄,到时候又好心里嘀咕了。”住在山上,柴禾有的是,反正也是要烧炕的。

    静涵听了,知道应该是糊弄过去了。这下子,即便是自己弄出点东西来,也不会有人怀疑了,只会以为自己是误打误撞而已。“奶奶,咱们还要等会儿才吃饭是不?那我先去弄这个了,我想试试呢。”

    “去吧,咱们还得等一会儿吃饭呢。”陈氏摆摆手。

    静涵一听,赶紧让文翰他们帮忙,把山葡萄和一些家什全都弄到志新他们的房子那边去。这边要煮饺子,还要炒菜的,没有地方。几个孩子像蚂蚁搬家似的,把东西全都弄了过去,静涵还悄悄地拿了一些粉面子和糖,留着好用的。

    静涵领着静婉和静娴两个人,把葡萄放到了大盆里,用水轻轻的过了一遍。这山葡萄,是野生的东西,上面其实也没啥埋汰东西,所以用水过一下就行。接下来姐妹三个把果粒挨个的摘下来,这个也不费劲,一个劲儿的往下撸就是了。

    锅里刷干净,添上水,然后把摘下来的葡萄粒房到锅里面。当然水不能太多,也就是两小瓢水就好,毕竟葡萄里面还有很多的汁液呢。锅底下点着火,等锅里的水开了,就用小火慢慢的熬着。等到里面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全都熬得分离了,就用笊篱把皮和籽都捞出来。继续小火熬着,等到锅里的汁液有点粘稠的感觉时,静涵悄悄地找出来家里的粉面子和糖,放了进去。

    静涵出去找了一些玉米皮子,然后把玉米皮子后面的部分用剪子剪下来,用水洗净,拿到锅边。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往玉米皮子里舀着那些紫红色的汁液。每舀一个,就摆到旁边的叉子上,等到这一锅的汁液全都舀出来了,叉子也就满了。静涵和静婉两个人把叉子抬出去,放到通风的地方,等着晾干。

    忙活完了这个,正好那边的饺子也煮好了,薛氏就喊着让大家赶紧准备吃饺子。孩子们全都去洗了手,然后坐到桌边,等着香喷喷的饺子出锅。

    饺子还是芥菜缨子和猪肉的,这个时候,也就是这个馅儿了。桌子上另外还有几个菜,炖江鱼、小野鸡炖蘑菇、兔肉炖土豆、鹿肉这四个菜,全都是荤菜。等到大家全都坐下了,老爷子开口说道,“行了,都是自己家人,今天过节,咱们这是在山上的头一个中秋,大家伙儿一起热闹一下。别的就不说了,赶紧吃,今天不能喝酒,就剩这最后一天了,别在这个关口上出了事。志新,今天晚上还得警醒着些,等明天都来起了棒槌就好了。”老爷子先懂筷子,夹了个饺子尝尝。“嗯,挺好的,够鲜。”说着点点头。

    大家这才全都动筷子,孩子们自然是冲着饺子使劲了。这些鱼啊,野鸡的,在山上还真就没少吃,所以倒是不馋了。饺子不一样,没有时间包,再者肉还得买,所以都比较爱吃饺子。

    一家人吃过了饺子,也就酉时末了。陈氏安排了志德一家四口的住处,就在男孩子们那屋,然后男孩子们分别住到了志新和志明他们的房子去。外面天早就黑了,大家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然后就各自睡觉去了。至于赏月啥的,都累的够呛,谁也没那个心思。

    八月十六的早晨,志德一家吃过早饭就走了。而村子里的人,也早早的就来到了参场子。大家各自扛着三齿子、四齿子等工具,赶紧的到各家的参地里起棒槌去了。

    许家当然也来到自己的做货的参地,这起参的日子定好了,就得一起动手起才行。

    先是把参地上面的棚子拆掉,这也简单,那些板子经过三年的风吹雨淋,早就不行了,没几下就全都掀到一边了。

    起人参在这里叫做刨棒槌,这个活并不容易干。刨的时候,要用三齿子,找准了每一厘棒槌的位置,然后才能往外刨。最好是一下子把土块端起来,不要让三齿子的齿儿刨到了棒槌上,要不然棒槌就受伤了,卖不到好价钱。

    刨棒槌也是要按照当时栽棒槌的顺序才行,这样不容易找错了地方。然后一齿子下去,能够刨出来三四棵棒槌来,把带着棒槌的土块放到一边,捡棒槌的人就把棒槌从土块里拿出来。

    许家今年人手多,志新和志明两个人全都拿着三齿子刨,然后剩下的人就在那从土里往外捡。老爷子和老太太在房子那边照应着,今天官府的人也来,在这直接就把每一户应该交的人参收走。

    捡棒槌最好要跪在地上,这样比较舒服一些,要不然蹲的时间长了,容易腿麻。孩子们全都换了最旧的衣服,然后跪在地里捡人参。

    静涵看着手里这一棵棵的大人参,心里这个美啊。今年的人参长的还真是不错,个头不小,还挺匀溜,看样子,有的真的能有三两来回沉呢。静涵眼珠一转,想起点事情来,就赶紧的起来,找了一个麻袋,然后专门把大的人参挑了出来。谁知道这衙门收人参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的?要是让他们看到这些大号的,估计绝对不会要小的。开玩笑,这些大的能多卖不少钱呢,谁愿意给他们啊?

    薛氏本来在那捡棒槌呢,看见女儿的举动,。就有些纳闷儿。“静涵,你这是干啥呢?”

    静涵跑到母亲的身边,在母亲耳边悄悄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薛氏听了,奇怪的看了看女儿,“你这个鬼东西,衙门里收棒槌,是连大带小一起收走的。”

    静涵撇撇嘴,连大带小咋了?还不是一样把大的拐走了?她就是要那些特别大的留出来,剩下的那些也不小了。静涵低头不语,继续往外挑大号的人参,她手上有准儿,挑出来的,一般最少也得二两半左右。

    薛氏看女儿这个样子,知道她是为了家里好。再者今年这棒槌也的确长得稀罕人,要是就这么让衙门里的人收走了,自己心里也难受着呢。所以薛氏就不再吱声儿,默默的支持女儿这么做。

    家里一共也就是十五丈棒槌,等到下午就起完了。静涵把自己挑出来的大棒槌,找了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不能现在拿出去,要不然让衙门的人看到就不好说了。还好他们在山上的时间长,以前特意在杖子边上弄了几个土洞,静涵和文翰就把东西放到了其中一个里头。然后又让文成和文宣两个远远的看着,别让外人过去。

    村里人也有很多都起完了棒槌,正在参场子门口那等着往上交呢。衙门的人中午就来了,拿着一个册子,然后挨户的收棒槌。他们来了好几个人,有称秤的,有记账的,还有往车上装人参的,也忙碌的很。每户交上了棒槌,就可以放出参场子,然后再轮到下一户。

    一直到了酉时末,村子里一百来户全都交完了,衙门里的人这才赶着车,离开了参场子。平均每户都要交七八十斤,这一下子,他们就拉走了七八千斤的棒槌,总共用了十多辆马车,才全都拉走呢。

    静涵看着这些人的背影,心中暗骂。“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混帐,朝廷这是要扒了种参人的皮啊?多亏今年的棒槌长势不错,要是万一遇上年头不好,种的人参,还不够往朝廷里交的。都是些混帐王八蛋。”

    静涵嘟囔着,来到了藏棒槌的地方,和文成还有文宣把棒槌拿出来,然后文成扛着回家了。

    老爷子正在那唉声叹气呢,今年的棒槌,交了八十斤,还剩下了一百九十斤,可是赶不上去年剩的多。“刚才刨棒槌的时候,我看着不是挺大的么?怎么今年的产量还不如去年呢?”

    静涵正好听到了,就嘻嘻笑了,“爷爷,你着啥急啊,在这还有呢。”说着,就和文成把他们藏着的那些放到屋里。这些至少也能有二十斤。

    老爷子下地扒开麻袋一看,就奇怪的问道:“这是从哪弄出来的?咋还都这么大啊?”

    薛氏从外头走进来,笑着说道。“爹,你不知道咱家这个鬼灵精,她把大的早就挑出来了。刚才是藏着呢,这会儿衙门里的人走了,她这才拿出来。这些大的,要是交给衙门,还真就是挺让人心疼的。”薛氏把事情跟大家说了出来。

    老爷子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小丫头,她怎么那么些个鬼主意?竟然知道把大的藏起来。也多亏咱家在山上住着,要不然,你就是再怎么藏,难道还能不回家去了?行,这事咱们家的人可要全部保密,不能让人家知道了,这可是大事,小心被抓起来的。行了,明天开始做货,还是做红货。”老爷子吩咐道。

第六十八章 拦棒槌

    第二天,家里就开始做货了,陈氏领着两个儿媳妇还有静雅,一起刷人参,蒸棒槌等。而老爷子则是和志新哥俩一起,往今年的新参土里掺黄土去了。这参土里黑土太多了不行,要掺上一些黄土,于是父子三个,一挑一挑的往参地里运黄土。

    静涵则是和文翰他们去干了一样以前从来没干过的活,就是去拦棒槌。村子里是统一在一天全都来起参的,还要赶紧起完了往上交。而一般每户都是一两个男劳力,有的人家得紧赶慢赶的才能一天起完,所以他们有很多就是一遍过去,没工夫再回头找一遍的。这人参是土里生长的,难免起的时候有被埋在泥土里,或者是参须子,也有可能是小一点的棒槌。捡的人一旦手慢些,就有可能落下。

    所以从人家起过棒槌的地里,再去找落下的棒槌,这就叫做拦棒槌了。一般拦棒槌要用四齿子,因为四齿子比三齿子多一个齿儿,就会比三齿子密一些。而且四齿子要比三齿子的齿儿细很多,轻快,用来拦棒槌最好不过了。

    家里有两把四齿子,正好文翰和文成一人一把。中秋节之前,文翰就跟酒楼那边说了,天气渐渐的冷了,就不再往镇上送鱼。兄弟两个拿着四齿子,挨着片儿,一点点的重新刨那些参地,然后在其中去寻找落下的人参。这是一个需要眼力和体力的活儿,抡着四齿子一天,可是不轻松。

    文翰刨了几下,就从地里发现了一根白白的大丁须,赶紧低头捡起来,扔到篮子里。“小妹,你看,我还真的找到了一根丁须呢。”文翰兴奋的喊道。

    静涵点头,“大哥,我看到了,你慢慢的刨,小心看着,这地里有的是呢。尤其是靠近池帮子那块儿,一定要多注意,有的人那里刨的不到位,很容易落下。”静涵倒是没有多兴奋。前世她见过了,那时起棒槌的人家,都会雇很多人。起的时候也很注意,等起完了自己家一定会拦一遍的。然后看参人会拦第二遍,最后外面一些人才能进场子拦第三遍,即便是这样,也会有人能够拦的到。他们这才拦第一遍,应该会有不少落下的棒槌,静涵对这个还是很有信心的。

    果然,没过多久,文成在那边喊道,“小妹,我这捡到了一棵棒槌呢。”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和惊奇。

    静涵看到两个哥哥都有收获,也就放心了。“大哥,二哥,你们在这拦棒槌吧,我和静婉还有文宣文昌去林子里捡蘑菇啥的了。这四齿子我们也抡不动,干不了这个活儿的。你们仔细些,别着急,这里面会有很多的。”说完了,静涵就带着静婉他们,一起出了参场子。

    如今林子里已经开始落树叶了,一阵风吹过,满天的树叶随风飞舞,飘然下落。“咱们得抓紧时间,尽量往家划拉东西,等到落了雪,就啥也弄不到了。”静涵低头捡核桃,一边对身后的静婉她们说着。

    “二姐,我们都听你的,你说咋干就咋干。”文昌跟在静涵的身后,很狗腿的说着。他算是见识了二姐的本事了,只要二姐出手,绝对就会有惊喜。估计今年光是拦棒槌这一样,就会挣不少的钱,还别说如今弄了那么些的好东西回家了。

    静涵微微一笑,“行,那咱们就赶紧捡核桃吧。要是看到那种烂了的椴木,就看看上面有没有冬蘑,这个时候,冬蘑该出了。反正咱们就是不管哪样,是有用的就往家里划拉。到时候都能派上用场的。咱们在这山上,也是方便的很,比在村子里强多了。好好干吧,争取今年能让大哥和二哥去镇上念书,还是得有读书人才行的。”静涵现在才明白,为啥以前看古代的故事,都要让孩子读书考科举了,因为这是穷人唯一的出路,只有家里有人走了仕途,才有改变穷困的希望。

    大家对这个都很赞同,于是谁也不再说话,而是低头找着能够弄回家换钱的东西。没到一上午,大家就捡了两背筐的核桃,还有一背筐冬蘑,另外一背筐,是山葡萄。静涵那天弄的山葡萄糕还没有完全干透,但是半干的更好吃,家里这几个孩子都尝了点,觉得酸酸甜甜的,简直喜欢的不得了。今天又看见了一架葡萄,大家都说还要再熬一些,好吃的东西,谁会嫌多啊?于是他们摘了一背筐的山葡萄,并且说好了下午再来,把剩下的也摘回去。

    四个人背着背筐,一个个弯着腰往家里走。他们毕竟都还小,即便背筐也都是按照他们的个头编的,可是分量也不轻。幸亏离着家里很近,没用上多长时间,就回到了参场子。一到地方,大家赶紧把背筐放到了地上,然后忍不住用手去揉揉肩膀。

    家里陈氏和薛氏她们正在刷人参呢,陈氏一看孩子们的样子,就有点心疼了。“你看看你们,非得弄那么些干啥?咱们也不能光指着你们去捡这些。你们少往回弄点,等过了这阵子,让你爹和你三叔他们一起去,大人干的快,还累不着。你看看这一个个累的小样。”

    静涵一听奶奶的话就笑了,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说道,“奶奶,也不过就是几天的功夫。这秋天可是很快就要过去了,等到下雪,就啥也弄不回来的。奶奶,没事的,我们晚上好好歇歇,睡一觉就好了。”

    陈氏有些无奈的摇头,“你啊,也不知道你这性子随了哪个,咋就这么财迷呢?这些活儿等着大家一起干不也行么?”

    “娘,你也不用说了,静涵不会听的,她就这个性子了。这样更好,这么抓家的孩子,可是少见呢。”朱氏在一旁劝着,她对于静涵也是很喜欢,一直都跟自己的两个女儿说,让她们多跟大伯家的两个姐姐相处。

    娘几个看看快要中午了,就赶紧的去做饭。没过多会儿,老爷子爷三个,还有文翰兄弟两个,全都回来了。文翰兄弟俩回来的最晚,一到屋门口,就喊道,“爷爷,奶奶,你们看,我们弄什么东西回来了。”

    老爷子正在屋里歇着呢,听大孙子这么喊,就有点奇怪了。这文翰从来都是稳重的很,还没有这么毛毛躁躁的时候呢,是啥事让他这么兴奋的?往门口看去,就见文翰和文成两个人都拎着篮子,进了屋。那篮子里,竟然装的是一些棒槌须子,还有几棵完整的棒槌。“文翰啊,你们这是从哪里弄来的啊?”老爷子非常的惊讶,这棒槌不是都起完了么,上哪弄的棒槌啊?

    “爷爷,这是从人家起完棒槌的地里找到的啊,你不知道吗?原来人家起完了棒槌,还会有一些落下的呢。你看,这是我和文成一上午找到的,看样子最少也得有五六斤呢。要是把所有的参地都翻一遍,能找到好多呢。”文翰很兴奋的跟大家解释着这些棒槌的由来。

    老爷子和志新互相对视了一下,心下也是一惊,没想到,这看参原来还有这样的好处呢。以前没经历过,根本就不懂,恐怕以前的老刘头,他也是不知道的,他成天的喝酒,哪里会管别的啊。“文翰,这是谁告诉你们的啊?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老爷子心里已经猜到是谁了,只是问问。

    “不是我们,是静涵,静涵想到了,就让我们去试试。”文翰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呢,虽然累得胳膊酸疼,可是依旧满心欢喜。一上午就能拦五六斤,那一天呢?他们一上午也不过是刨了几十丈的参地而已,今年一共有一千五六百丈的参地都起货了呢,要是全都拦出来,那得是多少?还不得有个百八十斤的啊?

    老爷子和志新他们也都想到了,老爷子率先开口道,“志新啊,我看这样,这几天,咱们先抓紧时间拦棒槌。那边的黄土我看也掺的差不多了,剩下那一两丈,就不着急了。这么一算的话,恐怕光是拦棒槌,就会比咱自己家起的都多。虽然这拦出来的,一般都是些须子啥的多,那也是钱啊。行,就这么定了,家里还有几把三齿子,咱们就用三齿子吧,大人也不怕累。”

    志新和志明也都同意了,这是挣钱的好机会,大家咱们会放弃啊?“爹,这事用不用再跟村长他们说说啊?”志新是怕有人眼红。

    老爷子摇摇头,“不用了,往年咱们家起棒槌,不也是急急忙忙的起完就回家了么,哪里还有时间拦棒槌?后来也就那么样了,谁也没说什么。这一回不用说了,参地里头,棒槌一起,就跟参户没关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拦棒槌的事情,老爷子忍不住问静涵,“静涵啊,你是怎么想到这拦棒槌的啊?”

    静涵笑了,“爷爷,咱们春天种地的时候,难道你们没看到地里面有出苗的棒槌么?那就是人家起参剩下的啊。当时我就想了,这样落下太可惜了,要是有人能够再找一遍,是不是就不会白瞎了这些棒槌啊?”

第六十九章 有钱了

    老爷子听了静涵的话,一拍大腿,“哎呀,可不是咋地?当时咱们也是看见了,可是谁也没往这上头去想啊。唉,这人啊,看来是老了,脑子根本就不够使。还是静涵的脑子灵,能够想得到,好,好。老婆子,今年咱们可真是借了静涵的光了。上山看参是静涵的主意,种地、拦参籽、拦棒槌,这哪一样不是静涵的功劳?这可是咱们许家有福,出来这么个小福星呢。”老爷子想起来着一桩桩的事情,越发的喜欢静涵了。

    老太太在一旁,眉开眼笑的瞅着这个小孙女,“可不是?这多亏听了静涵的话,来了山上看参。要不然,咱们还不知道在哪拼命挣钱呢?丫头啊,你想要点啥?奶奶都给你办到。”

    薛氏在一旁赶紧的说,“娘,你可别惯着她,那还了得?她就是个小毛丫头,啥也不用。”自己的女儿被夸奖,当娘的哪有不高兴的?不过,薛氏还是得拦着,不敢让老人太惯着孩子。

    静涵看着屋里这些亲人,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容,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心里也是暖洋洋的。“爷爷,奶奶,我啥也不要。这样吧,要是今年咱们家能够有点余钱儿的话,能不能送我大哥和二哥去镇上念书啊?”静涵一直惦记的就是这个,趁着这个时候,终于提出来了。

    屋里一片寂静,老爷子看了看屋子里这八个孙子孙女,男孩伶俐俊秀,女孩娇俏温婉,一个个的,都是那么可爱。老爷子心中无限自豪,“好,爷爷答应你,今年一定想办法送文翰和文成去念书。念书是好事,爷爷赞成。”

    文翰和文成听了爷爷这话,忍不住都笑了,尤其是文翰,他是真心喜欢念书的。其余的孩子们也是一片欢呼,屋子里一时间就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了。

    老太太看着欢欣鼓舞的孩子们,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好了,都先吃饭。吃过了饭,你们该去拦棒槌的,还是要干嘛的,都各干各的,我们娘们还得刷棒槌呢。”

    大家赶紧的低头吃饭,没一会儿,就全都吃饱了。孩子们帮着收拾了桌子,然后大家就各自干活去了。

    老爷子和志新、志明,当然是跟着文翰文成一起,去拦棒槌。有了这三个大人的加入,那速度可就快多了。老爷子嘱咐着,一定要仔细的看着,别落下。一下午的时间,五个人拦了二百丈的参地,竟然拦出来十八九斤的棒槌,这可真就不少了。

    就这样,一家人忙活了五天的功夫,终于把所有的参地都拦了一遍。这些拦出来的棒槌,老爷子让单独放着,等到最后一称,总共拦出来了一百八十多斤,这都快赶上自己家的产量了。

    全家人都很高兴,静涵暗暗不以为然。这个年代里,每家每户的,一年能起个十来丈棒槌就算是好的了,不用雇人,所以一般干活都细致,不会落下太多的棒槌。这要是放到静涵前世,一家都能起几百丈甚至上千丈的棒槌,全都是雇人干。雇的人哪里会给你那么仔细?所以都会落下很多的棒槌在里面,像这么一千五六百丈,拦出个三五百斤的,就像玩儿一样。

    静涵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家里的人参发展起来,到时候,也一年起个几百丈的,那才叫一个过瘾呢。

    拦的棒槌自然是须子多,整个的棒槌少,家里的那些已经都做完了,陈氏就领着媳妇们开始刷这些。须子用水洗洗就行,只是洗好了的一点点的捋出来,然后摆到大盆里蒸上。这些又干了三天,才算是所有的棒槌都弄完了。看着外面的架子上,摆着密密麻麻的叉子,陈氏的脸上就乐开了花。

    拦完棒槌之后,志新自然是和志明又去弄黄土了,终于把黄土全都挑够,还得用铁锹把黄土和地下的黑土掺起来,这样才能栽棒槌的。

    文翰和静涵他们,还是每天都去林子里弄东西,冬蘑、榛子、橡子、核桃、松塔等等,近便地方没有了,他们就往远的地方走。离着参场子远了,有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大型的动物,有一次,他们刚刚翻过一个岗梁子,还没等往下面走呢,就看见一群野猪正在下面的沟底走过。

    孩子们吓得都不敢动弹,全都趴在那里,大气不敢出,直到野猪群全都过去,他们这才起来。文翰拍着胸膛,惊魂未定的说道,“以后咱们可不能走的太远了。这要是出了事可咋整?刚才都吓死我了。”

    静涵也是吓了一跳,她真的忘了,这不是前世。这个年代里,野生动物还是非常多的。“咱们以后出来,都要带着弓弩什么的,万一有事,也能防身。不过,还是别走得太远了是真的。”静涵看了看身后的静婉,还有文宣和文昌,一旦有事情,自己和两个哥哥或许还没啥事,就怕这几个小的不行。“不过,今天的事情回家不许说,要不然,咱们以后就别想再进山了。”静涵叮嘱道。

    大家全都点头,“二姐放心,我们明白的。咱们在山上这么长时间,不也就今天遇到了这么一大群野猪么?以后就在参场子的附近转悠得了,少往远的地方走。”文宣赶紧说道。

    一场惊吓,大家都没心情在继续下去了,于是就往回走。回去之后,谁也没提这件事,以后也就安安稳稳的,只在参场子附近捡橡子,没有再往远处走。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家里的人参全都干了,志明和志新特意带着家里最好的人参,去了一趟县里,找到了他原来呆的那家药铺。掌柜的人还是不错的,拉着志明说了半天的话,问这问那的。“志明啊,当时你出事,我们也是没办法。那秦家手眼通天,弄个不好,咱们一清堂都得搭进去。”

    志明已经看开了,也就不在意这些,“掌柜的,都过去了。我现在和父兄一起种参,也很好,踏实。掌柜的,今天我来,是想问问,您这还要不要人参了?今年的人参比去年的还要大,品质也好。”

    那掌柜的一听,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要啊,那咋能不要?你家的人参个头大,品相好,当然得要了。你也知道,咱们不光有药铺,也是做药材生意的,你家的棒槌,去年卖的很好。你有多少,我都要了。”

    志新和志明两人把带来的人参全都拿了出来,他们带的,自然是家里起出来的那些。剩下拦的那些,没带来。

    掌柜的上前,翻看着许家的这些人参。之前被静涵藏起来的那些大个儿的,大概能有二十五六斤,晒干了,还有六斤多干货。掌柜的一看就喜欢上了,“志明啊,这些我全都要了,尤其是这几斤大的。这样,大的我给你三两半银子一斤,剩下的还是去年的价钱,二两半,成不?”人参个头越大越值钱。

    志新和志明都没想到这么痛快,赶紧点头答应,“成,那还有啥不成的?掌柜的肯要就成。”

    于是找来秤,把这些棒槌全都过了秤。大个的一共是六斤二两,剩下的是四十斤,这样一算,总共就买了一百二十一两七钱银子。哥两个拿了银子,就赶紧的从县里往回走,到了晚上,这才回到参场子。

    跟大家一说今年卖了这么多的银子,大家也高兴的很。要知道,他们只是把完整的棒槌给卖了,做货时掉下的须子还没卖呢,另外还有拦的那些也没卖,就算是价钱低些,也还能卖上六七十两银子呢,这下子,可真的就不用愁了。

    “老大,这两天你去镇上一趟。那个经常在村子里收棒槌的老梁,你去找他,把剩下的也卖了。然后咱们先把林家和慧心的银子还上,这都大半年了,既然有了钱,就赶紧还钱。”陈氏盘算了一下,决定先把欠的钱还上,省得整天的惦记着,心里总觉得是个事儿。

    志新点头答应,许家的人都是这样,别人要是借点东西走,他们没啥感觉。这要是欠了别人的东西,那真的是总想着,就怕自己忘了,一旦有了,就赶紧的还回去。“行,娘,我知道了。”

    第二天志新到了镇上,把剩下的那些全都卖掉。今年的价钱倒是比往年要好,就连须子也能卖到一两六钱一斤。这样的话,家里剩下的那五十斤的须子啥的,正好卖了八十两。这下子,今年光是棒槌就卖了二百两银子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把所有欠的饥荒都还上了,还能剩下钱呢。这是春天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没想到才半年多的时间,家里不仅能还上饥荒,还能剩下不少的银子了。

    老爷子当下就决定,等栽上了棒槌,就把文翰和文成送到镇上去念书。“村长过来说了,今年九月初三就来起栽子,这样,九月初六能栽棒槌。等栽完了棒槌,志新就把文翰和文成送到镇上念书去,找一家最好的学堂,我看当初老五去的那家不错,那个夫子是举人出身,教他们是足够了。”

第七十章 小姑姑家的事情

    到了九月初三,村里人全都来了。参场子的规矩,起参栽子的时候,就要把看参费全都带来,交给看参人。因为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人参都卖了一些,手里都有钱了。

    于是大家来到参场子,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年的看参费全都交给了许家。老爷子和老太太两个人负责收钱,文翰负责记账。文翰拿着纸笔,把所有的账目记得明明白白。整个参场子一共有六千来丈棒槌,五文一丈,总共就是三万文了。再加上村长说了,做货的给每丈加上五文,一千五百丈,又是七千五百文了。

    一家也就是交个三四百文钱,所以没有人拿银子来,都是铜钱。这下子,许家收了好多的铜钱,满满的堆了一炕。静涵和静婉静娴几个,赶紧的帮着数钱,然后全都串起来。静涵这回倒是体验了一把数钱数到手软的感觉了。

    每家也就是五六丈栽子,大半天就起完了,于是各家赶紧的收拾东西回家。大家订好了九月初六来栽棒槌,时间并不算宽裕,所以的赶紧的挑出来。早点栽上,棒槌保苗比较好,越晚了容易上冻,冻坏栽子。

    静涵看着村里人都走了,就跟文翰说了,明天早起拦栽子。文翰已经尝到了甜头,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好处,于是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和文成他们一起去拦参栽子去了。

    家里人手很充足,所以陈氏也就没管孩子们干啥,等到中午文翰他们拎着篮子回来,大家才知道,这些小家伙又去拦栽子了。“静涵啊,咱家的栽子够用了,你们拦回来这些,可能就得留着做货了。”陈氏说道。这拦回来的栽子,一般都会有些毛病,所以不能留着栽,但是可以做货,栽子晒干了不太出秤,大概得五六斤才能干一斤的。

    静涵才不管留着干嘛呢?反正能卖钱就好。“奶奶,你看着弄吧,我们只管往家划拉,怎么处置我们就不管了。”

    拦栽子并不快,文翰他们每天干一些,直到棒槌全都栽完了,志新帮着,才把这五百来丈栽子全都拦了一遍。结果当然是让人满意的,一共拦了七十斤的栽子,就算是六斤干一斤,也还能出来十多斤的干货呢。再加上自己家挑出来剩下的,一共晒干了十五斤的干货,这种栽子晒出来的,一般都是混在须子里头卖掉,所以价钱上不如须子。也就是一斤能买到一两二钱银子罢了,那样,也卖了十八两不是?

    棒槌栽上了,参地里的活儿却并没有完事儿。接下来,还要往池面子上填防寒土,还要把新栽上的地方砸上柱脚。不过,这些活儿,就不是静涵他们能干得了的了。

    志新听老爷子的,十月初二的早晨,带着文翰和文成来到镇上,去找了那个夫子。夫子以前教过志祥,所以对志新也算熟悉。在考校了文翰和文成之后,就同意他们两个都留下了。留在夫子家里连吃带住的,每个月就要交上束脩加伙食住宿一共三两半银子,两个孩子,一个月可就是七两呢。志新咬咬牙,同意了。“行,夫子,这两个孩子可就交给您了。他们的衣服被褥的,我都带来了,您看着安排就行。”

    夫子家里,还住着四五个人,其中就有文翰的好朋友,林子轩。夫子就把文翰和文成安排着和林子轩住在了一起,他们都是一个村子的,互相之间也能照应一下。

    志新帮着把孩子们的行李全都安排好,并且把这个月的费用全都交给了夫子,然后就走了。出了夫子的学堂,志新就往陶家走去。卖了棒槌之后,就一直忙活着,没能来把银子还给庆年夫妻,正好今天来了镇上,也该去一趟了。

    志新来到陶家,陶家的大门关着,上前拍了拍大门。里面有人开了门,是陶庆年的弟弟,陶庆余。“呦,是许家大哥啊,你是来找我二哥的?他已经不住在这了,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陶庆余面色冷冷的说着,就把大门给关上了。

    志新一下子就愣了,这庆年两口子怎么会不住在陶家呢?想再拍门问问,又怕里面不出来人。志新想了一下,还是转身去了镇上的仁济堂,庆年总不至于连药铺都不在吧?到了仁济堂,庆年果然在。志新找到庆年,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唉,大哥,一言难尽啊。慧心怀孕已经都八个月了,挺着个大肚子,我看着不放心,就不让她再做饭了。有我在家,我娘他们还不敢说啥。可是我哪想到,就昨天我到村子里头去给人看病,晚上没赶回来,今天早晨我娘和大嫂就非得让慧心做饭。慧心挺着个大肚子,脚不沾地的忙活着伺候她们,然后我大哥家的老大,竟然把粥倒在了地上,让慧心去收拾。那天早晨我急急忙忙的赶回来,就看到大嫂和我娘在那逼着慧心去收拾地上。我气得直接就要分家,没想到我爹这次竟然也偏着大哥他们,说是我们要分家,就得净身出户。我来气了,一怒之下带着慧心就出来了。”庆年很伤心的说着。

    “我就不明白了,都是爹娘生的,为啥我爹娘对我,就不像对大哥和小弟那样呢?我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他们了?我难道就不是他们亲生的么?”庆年痛苦的抱着头,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对了,大哥,还有事得你帮忙。我们出来的时候,慧心挺着个大肚子,我也没敢和他们撕扯,我们的那些东西都没带出来。连同慧心的嫁妆,都在家里呢。现在慧心在药铺的后堂歇着,我们这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陶庆年把自己现在面临的困境跟志新说了。

    志新一听这样,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这陶家竟然这样对待自己的妹妹。“庆年,你等会儿,这里是当初我从你这拿走的一百两银子,你先去租个房子住下。我马上回去,找你三哥还有你四哥他们,咱们得把你们应该得的东西拿着,不能就这么全都扔到了陶家去。我先去你四哥那里,让他来帮你安顿慧心。”志新气呼呼的从仁济堂出来,然后就去找志德了。

    志德一听说这样,赶紧的让志新回参场子把老爷子和老太太他们全都叫来,然后一家人去找陶家算账去。志德先去仁济堂,帮着庆年安顿一下。

    志新赶着牛车,一路回到参场子。这时已经午时了,志新跟家里一说这个样子,气得老爷子和老太太饭也顾不得吃了。一家人坐上车,就往镇上赶,家里只留下了静雅、静涵他们这几个小的看门。反正已经上冻了,也不怕有人来捣乱,再说,那叶老二说话还算算数,回去之后就警告了镇上的那些小混混,也就没人敢来了。

    许家一家人,先到了仁济堂,正好志德和庆年也在。说来也巧了,志德正要找牙行先租个房子,就碰到有人要卖房子的。就在镇子东头,一个小院子,五间正房,东西都是三间厢房,小院子挺规整的。卖主有急事,就想赶紧出手,所以要价也不高,一百二十两。里面除了行李,剩下的东西全都带着,进去就能住。

    志德和牙行的人去看了,又跟人家砍了半天价,最后一百一十两成交。庆年手里有志新还的一百两,还有自己攒的钱,当即就把银子付了,双方写了文契,把房子买了下来。

    这下子有了落脚的地方,老爷子也放心了。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往陶家走,半路上正好遇上了叶老二,还有那个老五。叶老二看见这么些人气冲冲的样子,就赶紧问了缘由。一听说是这样,就说道,“大哥,你们先去,我去找来咱们镇上说的算的人来,这种分家的事,就得有人坐镇压场才行。你们放心,那是我的叔叔,他一定能来的。”说完,就赶紧的往他叔叔家里走去。

    志新他们来到了陶家门口,庆年上前敲门。里面还是庆余开的门,庆余一看是自己的二哥,后面还跟着许家的人,就知道不好,赶紧的要把门关上。

    志新迈步上前,一下子把大门推开了,庆余让他推了一个趔趄,闪到了一旁。许家人全都进了院子,别的话也没说,先是去了庆年他们的屋子。庆年走的时候,屋门上了锁,可能是陶家人没想到庆年他们能这么快再回来,所以倒是没把锁换掉。庆年拿出钥匙开了锁,带着众人进屋就往外搬东西。

    庆余一看事情不好,就赶紧进屋报信儿去了。陶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冲屋里出来,老太太骂骂咧咧的,“陶庆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羔子,白眼狼,我养活了你这么些年,你敢回来拿东西?你赶紧给我滚出去,我没你这么个不孝的儿子。东西都给我放下,这是我的。”老太太着急出来,并没有听明白庆余的话,以为是庆年自己回来的呢。一进屋看到许家人,就愣了,然后拍着腿喊道,“不得了啊,来强盗了啊,大家伙儿快来看啊,这是来强盗强抢啊。”

第七十一章 小姑姑分家

    陈氏本来就是一肚子的火气,这下又看陶家老太太这个样子,气得啥也顾不得了,上前就给了陶家老太太两个耳光子。

    陶家只有老爷子和老太太过来了,老爷子一看这个样子,就赶紧上前了,护着自己的媳妇。“这是干啥?你们来我家拿东西,咋还打人呢?”

    许成宽这会儿也不管那些了,直接一拳头照着陶家老爷子就揍了过去。“打人?老子还就是要打人呢,我好好的一个闺女嫁到你们家,是让你们欺负的?老东西,当着面说的水光溜滑的,背后他妈的使坏,你算个什么东西?”这一拳头,正好揍到了陶老爷子的鼻子上。陶老爷子虽说是个木匠,可是这几年已经不太干活了,都是让大儿子干活。所以身子自然赶不上一直还干活的许成宽,这下子也没啥防备,挨得这叫一个结实。

    今天也巧了,陶庆丰没在家,去上一个大户人家帮着做家具去了。家里只有庆余,还有老大的媳妇在,而许家可是三兄弟加上老爷子老太太,还有薛氏妯娌都在,人数上可是压过他们一头。这个时候不出出这口气,还等啥呢?

    陶家老太太捂着脸,喊道,“陶庆年,你这个丧良心的兔崽子,你就这么看着外人来打你的娘啊?你这个狼心狗肺的畜生。”

    陈氏从来没跟人打过仗,今天这是头一回。一想到自己疼着护着的闺女受了委屈,陈氏才发了狠,如今扇了人家两耳光,倒是不知道该怎么打了,就在那看着庆年。

    庆年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一团乱,就这么傻傻的看着,目光直愣愣的盯着自己的母亲。“娘,你拿我当过你的儿子吗?从小到大,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你一个笑容。那时候,明明大哥不爱念书,也念不好,你却坚持让大哥去念书。我才八岁,学堂里的先生都说我念书有灵性,一定会考个功名出来的,你却偏偏不让我念书,把我送到了医馆去当学徒。我看好了慧心,你却非得让我娶刘家的那个跛子,你真的拿我当你的儿子了么?为什么别人的娘都舍命护着自己的孩子,你却要这么害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听你的,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敢违逆你,就是为了你能够正眼瞧我一眼,给我一个笑容就好。可是你呢,无论我怎么努力,你都是只看到大哥和弟弟,你的眼中根本就没有我。我在你的眼里,就是一个挣钱的工具,从我能给人看病,每个月挣得钱都要一文不差的交到你的手里。要是你发现我藏了钱,就会打我。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或者我根本就不是你亲生的,你才会这样的对待我。”陶庆年双手抱着头,神情痛苦,声音嘶哑。此时此刻,以往所受到的所有苦痛,一下子涌了上来。“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啊?”

    陶家老爷子看了一下庆年,然后回头看着自己的老婆子,在妻子和儿子之间来回看了好几遍,这才颤声问道,“婉娘,这么些年了,你难道还不能原谅我么?你非得要把对我的恨,转移到庆年的身上吗?”

    老爷子的话,让大家伙儿全都愣住了,大家全都看着老爷子,不知道他说的是啥意思。

    庆年看着自己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对自己,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就那么冷冷淡淡的,所有关于自己的一切,都是由母亲来做主。“爹爹,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究竟是不是你和娘亲生的?”庆年的声音里,有着说不出的苦涩。

    “你是我和你娘亲生的,这个是真的。你长得像我,也像你娘,是咱家长得最好的孩子。这些不是你的错,是我,都是我错了。”老爷子似乎一下子就老了好几岁,身子一下子垮了下去,脸上全都是痛苦的神色。

    “那年你大哥刚刚四岁,爹一个远房的表妹来到了咱们家。那年南方大水,她的父亲被水冲走了,母亲在逃难的路上饿死了,只剩下一个人,好不容易来到了这里。那时你的母亲连着掉了两个孩子,身子虚弱,家里也干不了活。正好我的表妹来了,就帮着家里家外的忙活着。这样,你母亲才安安稳稳的养着身子。当时你奶奶看你娘的样子,怕她再也不能生养,就暗中跟我说,不如纳了你的那位表姑,正好也不是外人。”老爷子的眼睛直直的看着眼前,却没有焦距。

    “那个女孩叫做小柔,人如其名,对人温温和和的。一开始我没放在心上,慢慢的,觉得这小柔的性子温婉可人,是个不错的。正好那个时候,你娘又怀上了,为了她能够安稳的养胎,我也不敢和你娘在一起。一次我喝多了,就跑到了小柔的屋子里去,最后做出了错事。没想到那一次,小柔竟然就怀上了。我知道你娘的性子,恐怕很难容得下小柔,就在外面租了一个院子,把她安置在那边。对你娘说,我帮着小柔在绣坊找了份活计,你娘自然不知情,就这么样,我时常留恋在小柔那里。一来二去的,你娘就发觉不对劲了,暗中让她的娘家哥哥跟着我,终于查出来了我和小柔的事情。你娘已经九个多月的身孕了,带着娘家的一帮人,来到了小柔那里。”

    “当时小柔也怀孕有七个多月了,你娘一看见小柔的样子,就让人上去撕打小柔。混乱之中,小柔被推倒,动了胎气。是邻居跑去告诉我,然后我来到的时候,小柔拼死生下孩子,却是个死胎,小柔也产后血崩,死了。你娘因为生气啥的,也动了胎气,回去之后就生下了你。可是没想到,你的身上,竟然有着一块和那个死婴一模一样的胎记。人们都说,是你娘害死了小柔和那个孩子,你是来给他们报仇的。你娘从生下你,看到你的胎记那一刻,就不再敢抱你,也没给你喂一口奶,你是用羊奶养大的。这就是你娘讨厌你的原因,她心里恨我,又怕你真是来替那娘俩报仇的。”老爷子终于说完了当年的事情,这才长叹一口气,一下子坐到了地上,也不管地上是不是凉。

    “我做的孽啊,我一直都是忽略你的,因为你的存在,提醒了我有一对母子因为我死了。这是哪辈子的冤孽啊?”老爷子的脸上,全都是泪水。

    陶家老太太一直都没说话,似乎沉浸在往事之中,她直直的看着庆年,忽然脸色一变,“就是你,是你这个狐狸精,勾引了我的丈夫。你还怀了那么个杂种,那个杂种,他死就死了,竟然投到了我的肚子,来给你们报仇。哈哈哈,我倒要看看,他怎么给你们报仇。”忽然,老太太的眼神又柔和起来,“庆年啊,你是娘的孩子,娘疼你。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你知道吗?每次你哭的时候,娘的心也在疼啊。”

    陈氏和许成宽互相看了一眼,咋地也想不到竟然是这么个缘由。这一切,跟庆年哪有什么关系啊?就因为身上长了一块胎记,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冷落、漠视,甚至虐待了这么些年。陶庆年何其的无辜?

    陈氏看见庆年摇摇晃晃的样子,赶紧让志明扶住他。这时,外面正好进来了叶老二的叔叔,还有几位岁数不小的老人,他们自然是来给调解的。

    大家全都来到了上房,叶家的老爷子听完了一切原委,也是叹了一口气,“陶老弟啊,你说你糊涂啊。庆年是个多好的孩子,你们两口子就因为这么个缘故,就这么对待他,庆年是无辜的啊。算了,这事啊,我看也只能分家了。你们是庆年的亲爹娘,庆年也说了不要家里什么,就让他们把成亲预备的这一套东西带走吧。以后庆年还是你们的儿子,就是不在一起过了,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也就是了。陶老弟,你看怎么样?”

    “事情已经到了现在的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就这么办吧。”陶老爷子无精打采的说着。

    这边有人拿来了纸笔,叶家老爷子提笔写了分家的文书,然后双方都摁了手印,这就算是完事了。

    庆年和许家人一起,把家里的东西全都搬到了牛车上,志新又去找了个车来,两辆车才算把东西全都装下。大家跟在车后面,往新房子那边走去。庆年走了几步,回头看看身后的这座宅院,然后毅然决然的迈步往前走去。

    等到了新宅子,大家帮忙把东西全都放进屋里。已经是申时末了,许家人也不能在这停留,山上可是只有几个孩子的,老爷子就说赶紧的回山上去。

    庆年和慧心全都留大家吃了饭再走,但是老爷子哪里放心的下山上,大家急忙从新宅子出来,赶着牛车往回赶。

    等到一行人回到了参场子,静涵和静雅早就带着孩子们把饭菜全都做好了。一看见大家伙回来,孩子们一起动手,热气腾腾的饭菜没多会儿就摆上了桌。“爷爷奶奶,你们中午就没吃东西,赶紧吃饭吧。”静涵把碗递给了老爷子。

第七十二章 作伴儿

    吃了晚饭,大家就全都睡觉去了。静涵他们只是知道了慧心一家已经分出来了,并且买了房子,其余的老爷子他们就没说,毕竟有些事情不是小孩子能够知道的。今天一天,弄得大家全都精疲力尽的,一个个也都没啥精神,早点睡觉得了。

    第二天早晨,陈氏让志新装上一车的柴禾,给庆年送去。他们这新搬家,家里昨天看了一下,也没多少的柴禾。如今刚刚顶门过日子,还是能省就省点吧。

    吃过早饭,志新和志明就装上了一大车的柴禾,然后志新赶着牛车,送到了镇上。

    这个时候,山上已经封冻了,没什么活儿,静涵她们终于能够闲下来,薛氏和陈氏就让静涵学针线。静涵觉得也没啥事做,学就学吧,女人哪里能够一辈子不动针线的?于是,就安心的在家跟母亲和大姐一起学着做针线。

    志新回来,说起了慧心的情况。倒是还不错,家里也安顿好了,就是慧心现在的月份不小了,庆年又经常的出门看诊,有时会耽误啥的。陈氏听了,就在那有些发愁了。“你说这可咋办?慧心眼瞅着就快要生了,生完了孩子,还得坐月子,这庆年也不能经常在家里。唉,真是愁人。”

    静涵低着头在那学着绣花呢,听到奶奶说这些话,就笑了。“奶,这个你愁啥?已经冬天了,你要是不放心我小姑,就去住一阵子呗。反正小姑姑也分家了,你就是一直住在那里,也没啥的。你要是不愿意去,这不还有我姐和我呢么?冬天了,我们在哪不是做针线,去给小姑姑做个伴就是了。再者,还有我大哥和二哥呢,他们在学堂里,哪有在家里吃住那么舒心啊?”

    陈氏一听静涵的话,眼睛就亮了起来,“可不是怎么的?你说我这年纪大了,还真是不行,啥事也想不到。你们住到你小姑那里,咱们每个月往那送些粮食啥的,你们能给慧心作伴儿,文翰和文成也能住的舒坦些。再说了,咱们在山上,这房子咋说也是不算暖和,你们几个小的,还真就是怕你们冬天再冻出个好歹的。行,这事我跟你爷爷商量一下,你小姑家里的房子不少,冬天不烧火也不行,烧火他们还费柴禾。你们住过去,我让你爹多给拉些柴禾也就是了。”

    等到一家人聚齐的时候,陈氏就跟大家商量这事儿,“我的意思,不如让家里这几个女孩全都住到慧心那里去。一来能帮着慧心干点活,二来这山上可能冬天也真的太冷,女娃娃不像男娃抗冻,别冻出毛病来,以后可就没处后悔去。文宣和文昌就算了,在家里呆着,冬天还能学着上山打猎啥的。明年要是咱家能够缓的开,到时候也让你们去念书,总得让你们都能读书认字才好。”

    老爷子听了,点点头,“这事行,咱家这几个女娃子都能干,又懂事,不是那讨人嫌的。静涵她们都跟慧心亲,去了给慧心作伴,顺道帮着烧火做饭啥的。等到慧心生了,你们婆媳去帮着伺候几天。这老陶家咱们是不指望了,就是她们去伺候,我还不放心呢。成,这事咱们就这么定了,慧心那头也能同意。咱们给拉过去些吃的,等家里弄到啥好东西了,也往那边送些,不能让孩子们吃苦就是了。老大,老三,你们看咋样?”

    志新和志明也都同意,薛氏妯娌俩也没啥意见。于是决定了,把四个女孩送到慧心那里,等着下个月,就让文翰和文成也住过去。

    “我看啊,咱们赶紧攒点钱,然后也在镇上买个宅子算了。孩子们都渐渐的大了,念书啥的,还是镇上方便,再说这山上咱们也不能住一辈子。冬天大雪盖住了,就是都下山也没事的。等到明年二月再上来,正好。”老爷子坐在那里,开始盘算着以后的事情了。

    既然定下来去镇上,陈氏就赶紧领着薛氏和朱氏,把几个孩子的衣服被褥啥的全都收拾出来。孩子们长得快,去年的衣服有的小了,又赶紧的添置了几件衣服。一直等到十月十二这日,志新赶着牛车,拉着四个女孩,还有一些行李和粮食啥的,来到了镇上,陶庆年家里。

    慧心早就听大哥来说过了,也把住处全都收拾好了。静涵她们四个,住在上房的西屋,等文翰和文成来了,就住到东厢房去,西厢房留着放杂物。

    志新把孩子们的东西全都从车上搬下来,然后又跟慧心说了一阵子话,就赶着车回去了。静涵几个赶紧把自己的东西全都收拾好,慧心他们买的房子里,都带着家具呢,这下倒是方便的很。被褥都叠好放倒炕柜的上面,衣服啥的放倒柜子里头,也就完事了。

    这时也快要中午了,静涵和静雅直接去了厨房,帮着慧心把饭做好。

    正好庆年中午回来吃饭,一看到静涵她们都来了,也挺高兴的。“大哥光说是要让你们过来,也没说是哪天,早知道今天来,我刚才应该买点好吃的回来才是。”自从搬了家,庆年不放心慧心,每天中午都回来看看,也尽量的不去远地方看诊。

    “赶紧吃饭吧,今天是静雅她们做的饭,如今我可是轻松多了。”慧心挺着个大肚子,也实在是行动笨拙的很。

    “这是咱爹和咱娘疼你,把侄女们都打发到咱家来陪你了。静雅,你们在这就跟自己家一样,千万不用拘束。我经常出去给人家看诊,你小姑一个人在家我真是不放心。这下好了,有你们在,我就不用整天的担心了。”庆年是真心的感谢岳父岳母,能够为自己想的这样周到。想了想,其实自从娶了慧心,一直都是许家在帮着自己,这让庆年的心里,既感动,又觉得酸楚。

    静雅点点头,也没说什么,倒是静娴,人小鬼大,跑到庆年的身边,说道:“小姑夫,你就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照顾好小姑姑的。你在外面好好给人家看病,这治病可是大事呢,家里面有我们,没问题。”六岁的小女孩,说话就跟小大人一样。

    大家全都笑了起来,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慧心看着自己这四个侄女,不禁摸了一下肚子,要是自己能生出一个像她们这样贴心又可爱的女娃来多好。

    静涵她们就这样在慧心这里住了下来,每天也没啥事,就是收拾一下屋子,做点饭。剩下的时间,都是跟着慧心和静雅学着做针线。一转眼,进了冬月,文翰和文成也搬了过来,这下子,除了文宣和文昌,孩子们又在镇上聚一起了。

    多了文翰和文成,庆年就更放心了,这两个大男孩,长得个子都不矮,也壮实的很。这下子,即便哪天出去赶不回来,也不用担心一家子女人在家了。不过,庆年依旧是不往远的地方出诊,因为慧心快要生了,他哪里放心的下?

    冬月二十五,慧心一早晨就觉得这肚子不太舒服,她也没太在意,因为离着生产还有十来天呢。吃过早饭,送走了庆年和文翰他们,慧心就领着女孩们在屋里做针线。等到了巳时中,就觉得这一下一下的疼了起来。慧心捂着肚子,脸色有些难看。

    静涵一看慧心这个样子,知道小姑姑恐怕是要生了。“小姑姑,你是不是肚子疼啊?”

    慧心这时就已经疼得有些厉害了,咬牙点点头。

    几个女孩这下子可就麻爪了,她们小小的年纪,哪里经历过女人生孩子啊?原本陈氏说是月末过来的,谁也没想到慧心能提前生孩子啊?

    静涵好歹是两世为人了,前世虽然没生过孩子,好歹还知道的多些,赶紧的把炕上铺好,“大姐,你扶着小姑姑躺下,我去找小姑夫去。静婉,你去烧水,再把咱们准备好的白布啥的都拿出来预备着。”静涵说完,就跑了出去。

    静涵一路小跑的来到了仁济堂,正巧庆年要出门还没走,静涵喘着粗气的来到庆年面前,“小姑夫,快找接生婆,我小姑要生了。”

    庆年一听,赶紧的跟掌柜说了一声,然后就往外跑。接生婆是早就找了的,只是没想到慧心能提前生。庆年跑到了接生婆那里,赶紧把人请到自己家中。静涵通知了庆年,就转身回家了,她不放心静雅她们在家。

    回到家中,慧心已经疼得挺厉害了,躺在炕上咬牙忍着。“小姑,你别担心,小姑夫去找接生婆了,一会儿就能回来。”静涵上前安慰慧心。

    正说话的功夫,庆年和接生婆也回来了。接生婆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穿的很干净,一进来就看见满屋子都是女孩,“你们这些小姑娘都出去,这产房不是你们呆的地方。”说着,就上炕给慧心检查肚子。“恩,胎位还行,没事。你家谁给我打个下手啊?我这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第七十三章 慧心生产

    静涵她们本来就要往外走的,一听这个,静涵就说道,“奶奶,我留下来帮你吧。”这几个人,恐怕也就自己还行,静雅现在都有点发愣的样子了。

    “你们家就没个大人么?你个小孩子捣什么乱啊?”接生婆问道。

    “没有。”静涵回答。

    “行,那你就留下来帮我吧,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听到了没有?”接生婆无奈,只好答应。

    接下来,静涵开始了两辈子第一次帮人接生的经历。只要接生婆让她做什么,静涵就赶紧的做,耳边是慧心的呼喊声和接生婆的吩咐,手下还要干着活。接生婆一会儿要水,一会儿要布的,静涵就赶紧的按照她要的往前递。

    庆年站在外屋,来回的不停走动着,听着屋里慧心的叫喊声,庆年的心里都揪在一块儿了。大概过了能有一个时辰,屋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庆年这下子才算放心了。

    屋子里,接生婆拿着用热水煮过的剪刀,把婴儿的脐带剪断,用布条给缠好。然后拿着布巾,沾着温水给孩子仔细的擦洗全身。静涵拿着干布在一旁等着,看见孩子身上都擦洗干净了,就赶紧用干布再擦一遍。然后递过来小被子,接生婆帮忙把孩子包上。

    接生婆和静涵把慧心从炕梢挪到了炕头来,这时的慧心已经筋疲力尽的睡着了。接生婆把孩子放到慧心的身边,然后帮着静涵,把屋里的脏东西都收拾了,这才开门。

    庆年就在外头等着,一看见接生婆出来,就问道,“刘大娘,我媳妇咋样了?”他最担心的,是慧心的情况。

    接生婆看了庆年一样,就笑了,“我还没见过哪个男人,不先问问生了什么,而是问媳妇的呢。放心吧,你媳妇好的很,就是累的睡着了。孩子也很好,是个男孩,白白胖胖的大小子,七斤多呢。”

    庆年听了,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赶紧的拿出来一个大红包,塞到刘婆子的手里。“刘大娘,这是给你的喜钱,你也别嫌少,谢谢大娘了。”

    刘婆子接过红包,用手一掂,分量不轻,当下就笑道,“行,这喜钱我得收着。好了,这也没我啥事,我就回去了。你们赶紧给产妇准备些吃的,早点吃东西,早点来奶。大人孩子也能少遭罪。”

    庆年送接生婆出了门,这才回到屋里,来到炕前,看着自己的媳妇和儿子。慧心的面色还有些苍白,睡得倒是挺实诚的,看来真的是累坏了。一旁的小蜡烛包里,一个脸上海皱巴巴的小娃娃正闭着眼睛,皱着眉头睡觉呢。庆年看着看着,眼睛就有点湿了。这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这辈子他最亲的人,这样的感觉,真好。

    静涵刚才看到庆年进来,就出去了。这生了孩子,还要报喜呢,静涵来到厨房,找出鸡蛋来煮上,又进屋找了块红纸,等会儿好给鸡蛋染颜色。不多时,红鸡蛋就出炉了,静涵把鸡蛋装进了好几个篮子里。正好看见庆年从屋里出来。“小姑夫,我给煮了一百个鸡蛋,你想一下都有哪家要去报喜的,就赶紧去吧。你先去近便的地方,然后再去山上告诉我奶奶。最好我奶奶或者我娘能来一个人,要不然我们都不太懂怎么伺候小娃娃和坐月子的女人。”

    庆年赶紧的拎着篮子,去各个亲戚家报喜去了,静涵则是在家领着静雅她们给慧心做东西吃。原本已经买好了猪蹄和鸡什么的,静涵先把猪蹄炖上,里面放了花生和路路通,这都是催奶的。

    慧心睡了一个时辰,这才醒了过来,正好静涵也把东西都炖好了,端过去送给慧心吃。“小姑姑,你不用起来,就这么半躺着就行。慢点喝,这猪蹄里面我放了花生啥的,吃了下奶快。”静涵把汤放到了炕上,然后找了个大枕头塞在慧心的身后,慧心就这么半躺着,喝了些汤,然后又吃了两个鸡蛋。

    静涵看着旁边的那个小家伙,一直都在睡觉呢。“这个小弟弟倒是省心,不哭也不闹的。”静涵摸了一下小孩子柔嫩的脸蛋。“小姑姑,你先别吃太多的东西,当心把胃撑坏了。你饿了就说,咱家的炉子上,我一直给惹着汤呢。等会儿我再煮点小米粥,你爱吃什么就吃点,就是这饭里没有咸味儿,你得将就着吃些。”静涵前世虽然没结过婚,也没有孩子,但是接触的人之中总有孕妇产妇之类的。再加上奶奶经常会讲以前的一些事情,有的就是奶奶当年伺候孩子的事,所以静涵倒是能够明白一些。

    看慧心吃完了饭,静涵把东西端出去,她找了块布巾,包上几个鸡蛋,又送到慧心的炕上。“小姑姑,我把鸡蛋放到炕头上,你要是饿了,就拿着吃。”

    “行了,静涵,你赶紧歇会儿吧,这一下午你也忙的很呢。”慧心躺着说道。

    “没事,小姑姑,你不用担心我。我还小呢,感觉不到累,晚上多睡一会儿就好了。”静涵出去了。

    厨房里,静雅她们正在煮小米粥呢,看见静涵过来,赶紧让静涵坐下。“你快歇会儿,这一天多亏了你,我们遇上事就全都麻爪了。要不是你在这忙活着,连小姑姑都得挨饿了。”静雅有些沮丧,自己比静涵还大呢,可是遇上事情,竟然啥都不知道做,就在那傻掉了。真是的,今天全都是静涵在忙活着。

    静涵看着姐姐的神情,忍不住笑了,“姐,你们这是咋了?没精打采的样子。我不过是胆子大而已,你不一直都说我像个假小子么?遇上事情,我也只是敢上前罢了。我猜奶奶弄不好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晨就能来,到时候咱们就有主心骨了。对了,咱们还得赶紧做点饭菜啥的,小姑夫还没回来吃饭呢,还有大哥他们,等会儿也该回来了。”

    姐妹赶紧做饭,一边忙活着饭菜,一边聊着天。申时中,文翰他们下了学,回到家里。文翰和文成一听小姑姑生了个弟弟,也都很高兴。文翰一看家里劈好的柴禾不就多了,就和文成赶紧的到柴棚去劈柴禾去了。

    快到酉时中了,大门外面有动静,静婉出去一看,是自己家的奶奶和大娘来了。“奶奶,大娘,你们来了。我小姑姑生了个小弟弟呢。”

    陈氏和薛氏进了院,庆年跟在后面也进来。大家没有直接进慧心那屋,而是在厨房里烤了一会儿,这才推开东屋门,进去看看。

    慧心睡了一下午,这会儿没睡觉,在那看着自己的儿子呢。一抬头看见自己的母亲和大嫂来了,就要起来。

    “快别起来,躺着就是,你这刚生完孩子,不能起来的。”陈氏赶紧上前,按住了慧心的肩膀。“月子里要好好的养着,要不然会落下病根儿的。我和你嫂子来伺候你一段日子,等你出了月子,我们再回去。反正现在山上也没啥活儿,还有你三嫂在上面做饭啥的。”

    陈氏看向旁边的小娃娃,“他一直就这么睡着?”陈氏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身子底下,“嗯,这炕的热乎劲儿正好,难怪他这么爱睡觉,暖和着呢。小孩睡觉的地方不能太热了,要不然容易打了屁股。这底下铺的倒是薄厚挺适合的,谁给你铺上的啊?”孩子的身下,除了那个小被子,还铺了厚厚的褥子。

    慧心看了一下,“应该是静涵,我生完孩子就睡着了,今天要不是静涵里里外外的忙活,还真就不知道能什么样呢。”

    薛氏也过来看了看,然后问道,“慧心,你吃东西了么?我去给你做点吃的吧。”薛氏倒是看到厨房里的小米粥了。但是她怕孩子们啥都不懂,光知道煮小米粥,那可不行的。

    “大嫂,不用了,我刚刚吃完。静涵给我炖了猪蹄汤,里面还放了花生啥的,说是下奶的东西。对了,娘,你们还没吃饭呢吧?赶紧弄点饭吃吧。庆年,你出去买点现成的东西回来,然后再做点啥,让咱娘和嫂子吃点饭。”慧心赶紧让庆年去预备吃的东西。

    “小姑姑,不用了,我们都把饭菜做好了。小姑夫,你不用出去买东西,这都酉时中了,哪里还有吃食卖的?除非去酒楼里点菜,那样多贵啊?咱们今天晚上将就吃些,明天买回来菜,好好的做了吃就是呗。”正好静涵他们把饭菜做好了,正要往屋里端呢。

    于是大家放了桌子,一起吃饭。等到吃完了饭,陈氏让庆年住到文翰他们的屋子里,然后陈氏和薛氏住在慧心的屋子里,好方便晚上起来照顾慧心母子。

    那个睡了一下午的小家伙,终于醒了,放开嗓子,哭了起来。

    陈氏听到这哭声,笑的可开心了,“好,你听着动静,可是够大的。孩子够壮实,这就好,我还一直担心着呢。”陈氏抱起那个小蜡烛包,眉开眼笑的看着这个新鲜出炉的小外孙,那真是美了后脑勺都是笑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912/ 第一时间欣赏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作者:长白山的雪所写的《长白山下好种田》为转载作品,长白山下好种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长白山下好种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长白山下好种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长白山下好种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长白山下好种田介绍:
【新书《重生九零辣妻美又飒》已发布】
一时善心救人,没想到竟然香消玉殒,魂魄穿越到了一个不知道朝代的时空中去。
欣悦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娃。
家在长白山山下,靠种人参为生,可是日子过的却清苦的很。
好在爹爹娘亲不包子,爷爷奶奶不偏心。
好吧,那就全家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吧。长白山下好种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长白山下好种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