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守望2020年的春天TXT下载守望2020年的春天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守望2020年的春天全文阅读

作者:杨九渡河     守望2020年的春天txt下载     守望2020年的春天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守望2020年的春天全文阅读

第001章 生病

    2019年11月29号清晨,和其它平常的早晨一样,宿舍外绿树掩映,鸟鸣啾啾。

    千里之外的武汉的疫情,一切都处在水下。

    杨庚起床后,感觉有点头昏,但是还是没怎么在意,也没有向单位领导请假,继续上班。

    因为早在2014年,杨庚得过脑供血不足的,所以也不是特别在意头晕这件事。

    杨庚是一个轻易不下火线的人,因为杨庚大多时间是一个闷头,不善于和领导打招呼的人。

    其实,在内心里,杨庚也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

    还有重要的一点的原因就是,杨庚生了二胎后,压力增大了,要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

    11月29日,这一天也是星期五,这一天,是杨庚在单位值日的日子。

    6:00钟,闹钟响了,杨庚被烦人的闹钟闹醒。

    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在单位值日的日子,按照单位规定,轮流到单位食堂验菜,验米,验油等工作。

    验菜等工作,这可是大事,耽误不得,马虎不得,因为是几百号人,上千人吃的食品。要防止狡猾的送菜商以次充好,以坏充好。

    于是,一骨碌从单位的宿舍里爬起来,杨庚快速地穿衣洗漱,然后“噔噔”从单位七楼一路小跑,向食堂冲去。

    刚好6:10分,一辆送菜的货车准时抵达单位。

    杨庚公事公办地拿起验菜清单。

    “早。”送菜的人讨好地向杨庚打着招呼。

    “嗯,早!”杨庚也礼貌地回道。

    然后二人中,一个卸货,搬货,一个验货。

    送货的人一样一样地卸货,杨庚也一样一样地检视食品的检验检疫日期,食品的品质,一样一样地过磅秤。

    采购单上写的是100斤,送货的没有达到斤两,那怕少一两称,杨庚也是如实的记载:99.9。绝对按照实数写,不会让送货的人捡到一两便宜。

    别人都认为杨庚是傻根,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的,不知道变通。

    但是,杨庚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杨庚和往常不一样,早早地吃完早餐,趁还没有到8:00正式上班的时候,去单位的跑道上走走路锻炼身体。

    走了没有多久,杨庚感觉头一阵晕眩,差点摔倒,幸运的是单位的李大姐也来散步,看到这样的情形。

    李大姐赶紧上前,亲切地问:“你脸色苍白,你怎么啦?”

    杨庚突然觉得有救星了,赶紧说道:“李姐,我头有点晕,你扶我到办公室坐一下,可能是以前的老毛病,大脑供血不足。”

    “嗯,好的,小心点啊,小杨。”李大姐搀扶着杨庚到了他所在的一楼办公室。

    “谢谢,谢谢李大姐啊,我没有事了。”杨庚感激地笑笑,对着离开的李大姐挥挥手。

    一个上午过去了。

    11点20,这个时间点,同事们都去吃中午饭了,杨庚是下午班,在办公室就这么静静地待着,杨庚也听说,近年来猝死的年轻人增多,所以,还是不敢大意。

    办公室的贾大姐吃完中饭,第一个走进办公室,看到杨庚脸色苍白,热情而好心地问道:“小杨,你咋啦,中暑了吗?来来,我给你抓抓痧!”

    “嗯,好吧,谢谢贾姐。”杨庚感激地看着贾大姐,“谢谢啊!”

    “你看你,很多紫色的东西都扭出来了,肯定中暑啦,我们这里的习惯,就是抓抓痧,就很快好了,你是下午班吧?”贾大姐问。

    “是的,谢谢贾姐啊!”坐在自己办工桌子前的杨庚道谢道。

    杨庚上完下午班,然后到七楼拿自己的电脑包,然后准备开车回家。

    下楼的时候,杨庚觉得提一个电脑包走路都不是很稳,杨庚觉得可能是自己太累而已,也没有怎么在意。

    回到家后,杨庚稍稍休息后,吃过晚饭,继续拿出电脑写作。

    周六,杨庚比往常多睡了会儿,然后起床,继续拿出电脑写作。

    杨庚妻子夏樱工作也很忙,也没发现杨庚有什么异样,夏樱周六是要去自己的培训部的,她每周六都要去那里,因为她是一名画室美术师。

    12月1号,周一,杨庚和往常一样,开车去单位上班。

    周三,杨庚觉得头有些晕,但是依然没有想到请假。在单位附近的卫生院扎了一针,又坚持工作了一个周。

    12月6号,杨庚没有跟家里人说自己头晕的事情,起床时就感觉特别不对劲,几乎是天旋地转,心想:如果自己再坚持上一个星期的班的话,估计要死人了。

    于是,杨庚自己一个人开车到医院检查。

    医院里的人,来来往往,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没有戴口罩的杨庚就诊的医院,是一家市级红十字医院,因为杨庚极为信任一位年纪大的夏医生,有病时,多数时间,就是在这位退休返聘的,女医生这看病的。

    慈祥无比的没有戴口罩的夏医生,一看杨庚的表情,一听杨庚的叙述,就对杨庚说:“这样吧,我建议你,马上去一楼做一个脑部CT检查吧。”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夏医生拿着脑部CT片子一看,杨庚得了脑梗。

    夏医生望着杨庚道:“我建议你,立即办理住院手续!”

    杨庚也倍感意外,问:“不会吧,夏医生,我要住院?”

    夏医生严肃地看着杨庚:“是的,这个病情不是开玩笑的,你真的应该马上住院。”

    杨庚看着夏医生扶了扶老花镜,指着片子向杨庚耐心地解释道:“你看看,大脑四围的边际线非常模糊,而且大脑中间这里已经严重的堵了,知道吗?而且,这个病一摔倒就是脑溢血!”

    杨庚这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怪不得自己走路头晕得厉害,几乎摔倒。

    医生的话应该听了。

    但是,杨庚内心是拒绝住院的,因为自己的岗位特别特殊。

    “这样吧,夏医生,我先回去一下,我明天再看看吧,因为我的工作实在是比较特殊,如果实在不行,明天再来住院吧?”杨庚看着夏医生,征询意见道。

    “不可以的,你自己生命很重要,倒下去就没有了,你知道吗?”夏医生依然耐心地看着这个一直在自己这里看病的杨庚。

    “好吧,我去办理住院手续。”杨庚一听夏医生的话,心里也直打鼓,自己也是家庭的顶梁柱,自己倒了,家里的柱子就倒了。

    于是,杨庚办理了住院手续。

    由于家里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照顾自己。

    妻子白天在她单位里上班,下班后,要在自己的画室里教小孩子们画画;老母亲要照顾年幼的二胎小宝宝;女儿要上学。

    在医院住院期间,杨庚的病情很严重,走路极不稳,连简单的打开水都不行,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吃饭几乎靠外卖。

    杨庚在红十字医院住院期间,习惯地看着自己的手机里的,各种大小的新闻。

    突然,一条微信朋友圈的新闻,引起了住院的杨庚的极大注意。

第002章 口罩

    突然,一条微信朋友圈的新闻,引起了住院的杨庚的极大注意。

    自己的好友张帝亚,发了一张自己观看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的照片。

    全世界的军人都汇聚武汉,非常巧合的是,举办的位置就在杨庚老丈人家所在的区域,武汉汉口下面的一个行政区——东西湖区。

    杨庚想:现在国力强了,奥运会都办过,在自己国家任何一个地方办一个军运会,可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杨庚躺在病床上,继续刷朋友圈。

    张帝亚是杨庚的铁哥们,是一位成功的优秀的企业家。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凑热闹的事情,搞捐赠的事情,好像哪里都有他的影子。

    张帝亚是杨庚初中的同学,读完武汉粮食学校后,由于没有工作分配,开始了艰难的打工和创业之路。

    张帝亚走的是一条艰难的打工和创业之路,而杨庚走的是另一条求学之路,杨庚读完高中读大学,然后跑到沿海,参加了工作。

    两人的交流原来是靠书信,后来有了电话手机,时不时的打电话沟通。再后来,有了微信后,两人更多的是用微信交流。

    杨庚读大学那会儿,钱有时不够用,直接给自己的好哥们张帝亚一个电话,张帝亚也是二话不说,直接给杨庚寄几百元的生活费。

    杨庚读大学那时,一个月生活费不算高,一日三餐,一个月210元就足够了。

    参加工作后,杨庚做自己的事情,偶尔接到自己哥们的好友张帝亚的电话,说说自己生意上的事情,比如这次估计要亏七八百万啊这类的话,但是隔行如隔山,杨庚也帮不上啥忙,就是安慰几句话。

    后来,杨庚定居浙江,张帝亚定居武汉。

    两人都在杨庚建的初中同学微信群里,有什么事情,大家在群里吆喝一声就行动。

    17年的时候,杨庚回武汉,带孩子到武汉协和医院看病。和张帝亚几次三番的联系,说是一起聚聚,喝一餐酒,但是,由于杨庚有事忙,然后杨庚就开车回了浙江。

    记得,张帝亚创业前期,杨庚偶尔也给他加加油,鼓鼓气。

    最开始,张帝亚到江苏昆山创业的时候,杨庚就鼓励张帝业,去昆山发展,那里创业的话,前途很大,因为昆山就是上海的后花园。

    再后来,张帝亚在昆山站稳了脚跟,创立一个电子材料行。接着,又在武汉办了企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在武汉硅谷,张帝亚的企业也上了市。

    杨庚的亲戚朋友大多是武汉的,所以杨庚一直关心和武汉有关的东西。

    2019年国庆节,杨庚家亲戚的孩子结婚,杨庚不是由于工作忙,而是抢不到回武汉的火车票,杨庚老婆夏樱只抢到两张回武汉的火车票,杨庚老母亲和妻子,以及杨庚的孩子三人回了武汉,而杨庚没有回武汉。

    那时,武汉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异样。

    国庆节后,妻子提前从武汉赶回浙江,杨庚继续上班。

    一个晚上,张帝亚发了一张图片给杨庚,是杨庚母亲和儿子从武汉返回的照片,是张帝亚在火车上拍摄的照片。

    杨庚就回了一条微信给自己的老友张帝亚:有缘分的人在哪里都能够碰到。

    杨庚母亲回到浙江后,又对杨庚说了句:“这次回来,在火车上,碰到你以前的同学张帝亚,他给你家小孩400红包了。”

    “哦,知道啦,妈,他总是很大方的。”杨庚回答道。

    杨庚在医院里闲着无事,刷着朋友圈,回忆以前和前阵子的事情。

    12月10号左右,医院里,医生和护士都戴着口罩,但是对着病人说话时,有时候,医生还摘下口罩和自己的病人说话。

    杨庚觉得自己的病情没怎么好转,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心里很焦躁,不是看手机里的新闻,就是看医院里的定时电视节目。

    12月11号,杨庚觉得自己住了10天左右的院,没啥好转,应该转院到市里的三甲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看看自己的病。

    于是,在老婆夏樱的协助下,办了出院手续,一共花费一万多元。幸运的是报销后,自己只交了1800元左右,加上前面预交的400左右,一共才花2200元左右。

    搀扶着杨庚转到第一人民医院九楼神经内科。

    这段时间,在医院里,病人及其家属都没有人戴口罩。

    日子和平常仍然没有多大的区别,医院里总是进进出出的人,杨庚看到送外卖的小哥们也没有任何人戴口罩。

    杨庚住在第一人民院的时候,一天,要做大脑的核磁共振,自己走不了路,老婆上班,杨庚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来推着轮椅送自己去一楼的核磁共振室检查大脑。

    杨庚的朋友来了,仍然没有戴口罩。

    医院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异样。

    杨庚在第一人民医院又住了10天院,感觉大脑稍稍好转。特别是隔壁床的病友,一下接着一个去世,一个接着一个去世,杨庚心里有些害怕,不想住在医院里,想回家疗养。

    于是,开药,办了出院手续,费用也是差不多。

    如果这在以前,这么多的费用真是不敢想。

    回到家里,很快就要过年了。

    杨庚身体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可以勉强地走路了,和家人置办了些年货。

    老丈人老夏夫妇听说自己的女婿病了,于是,老俩口12月29号乘坐,从武汉武昌出发的1586次列车,前往浙江看望女婿。

    一大家人开开心心地过了大年。

    老丈人老夏看到自己的女婿病情已经好转,在年后买了返程票。

    突然,新闻里说,现在武汉的不明XinGuan肺炎(也即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COVID-19病毒)非常严重,消息也从各个渠道传到全世界,武汉即将封城,回不去了。

    老俩口开始去车站退了票。

    于是,和女婿一家人开始了抗疫的旅程。

    在普通人杨庚家里,什么口罩,酒精这些医用物品,家里啥都没有,还是杨庚老婆在大药房里用10元钱,买到药房里最后一袋子一次性口罩10个。

第003章 口罩戴反了

    老俩口开始去车站退了票。

    于是,和女婿一家人开始了抗疫的旅程。

    在普通人杨庚家里,什么口罩,酒精这些医用物品,家里啥都没有,还是杨庚老婆在大药房里用10元钱,买到药房里最后一袋子一次性口罩10个。

    杨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这也是杨庚第一次认为,有些消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了。因为紧俏的必需物质断货,可以说明一切,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朋友圈的医生消息里说,要重视一种可能带传染性的肺炎,要小心感染。

    因为杨庚知道,读过一中的同学的消息,基本上是靠得住的。因为,大家绝对不是半吊子,考的大学都是国家的正规大学,在国家各个系统里的单位上班。

    但是,以前那些事情又历历在目。

    早在2003年非典那阵子,杨庚在外培训,并没有感受到疫情有那么凶猛。那会儿,杨庚年轻着,开始并没有当一回事。

    回到单位后,杨庚才发现,新闻联播都播放了非典的新闻,证实了非典的真实性。并且一回到单位,单位开始放假,大家彼此隔离,那时,杨庚才感到有些后怕。

    在中国社会里,尽管已经是新的千年了,社会上传言都是传得神里隆东的,说啥瘟疫啊,天要灭人类了,世界末日啦。

    那年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有人造谣,说大地震后,那个核泄漏污染了海盐,吃了核污染的海盐,会致癌。

    所以,大家拼命的抢盐,甚至有人抢的盐从日本大地震一直吃到2020年,这不是说笑,这是真实的。

    这不是疯狂,普通老百姓觉得,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其它的什么都不是很重要。

    有人说,这很中国,老百姓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其实,全世界都一样,没有绝对的标签。

    然后,杨庚听到新闻里辟谣,大家根本不必惊慌,国家的储备盐多的是。

    结果,谣言不攻自破。

    在杨庚眼里,对待各种媒体上花样百出的新闻和消息自有一套,不是主流媒体的新闻,绝对不肯轻信。

    但是,这次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各种消息铺天盖地的压来,再有分辨能力的人,也扛不住这些来势汹汹的消息。杨庚判断,这次绝对不是狼来了的故事,应该是真狼来了。

    因为,自己亲戚的朋友群里也开始各种温馨的提醒:可能有一种极为厉害的传染病,少出门。

    因为,杨庚的亲戚中,也有在医疗系统里工作的,这次,看来不是假的消息了。

    但是,杨庚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没有盲目地转发朋友圈,不信谣,不传谣。而是静静地等待权威部门发布的新闻。

    杨庚天天待在家里写作,同时,关注四面八方的新闻,特别是上至国家,下至地方的权威部门的新闻发布会。

    家里人多,口罩根本不够用,大人小孩,不敢轻易外出,只有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

    买菜这些活都是妻子夏樱一个人跑进跑出的。

    十个口罩很快就用完了。

    妻子夏樱对杨庚说道:“庚子啊,这口罩用完了,你说咋办,一大家人一天要吃要喝的,如果没有口罩,咋出门呢?”

    杨庚看着妻子有些担心的表情,心里也是毫无办法,对妻子夏樱说道:“再等等各方面的消息吧,这么大的事情,国家应该会发布重大的新闻的。而且,这个口罩的事情,肯定会提上国家的日程的。”

    夏樱担忧地说道:“一大家人,要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呀,总不能不买菜啊。”

    杨庚看着自己发愁的妻子,也是一筹莫展,是啊,一大家人要解决生活的问题,口罩真是一个大麻烦。

    一天早上,杨庚发现自己的妻子夏樱脸上有喜色。

    夏樱高兴地看着杨庚,说道:“你猜啥好事了?”

    杨庚看着自己的妻子问:“你有啥喜事了?”

    “隔壁开淘宝店的邻居,给了咱家十来个口罩!”夏樱笑眯眯地说道。

    “啊,还有这样的好事情啊?”杨庚脸上也很惊奇。

    因为,杨庚知道,在现在的城市里,水泥筑成的房子里,隔壁邻居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不知道邻居是干啥的大有人在,在这么强大的病毒面前,邻居会有这么好心,给你这最紧缺的资源,这不是天生掉下馅饼了嘛?

    而且现在的社会,很多的人只管自己屋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啊。

    “是啊,你看,这还不是一次性的口罩呢!”妻子夏樱从两人睡的房间里,拿出一叠新的口罩给杨庚看。

    “啊,邻居这么好,真是没想到。”杨庚望着妻子夏樱。

    “其实吧,邻居间相互的,你以前出差回来,买的甜糕啥的,不是也给他们家小孩分过吗?”夏樱望着杨庚笑笑。

    杨庚对妻子说道:“不怕你笑话,我长这么大,还重来没有戴过口罩,更不用说口罩是什么型号牌子了。”

    夏樱望着杨庚笑道:“以前,谁没事还戴个口罩呢?”

    “我口罩都还戴不来呢!连上下正反都不知道。”因为要到医院去复查和买药,杨庚想试戴一下。

    夏樱从透明的塑料袋子里拿出一个口罩递给杨庚。

    杨庚接过口罩,开始仔细地看上面字,上面写着:N95。

    “这个口罩是医用口罩吧?”杨庚问妻子夏樱。

    “可能是的吧,我也不是很清楚。你查查手机不就清楚了。”夏樱说道。

    “呃,对呀,我问问度娘。”杨庚说完,顺手把口罩放在靠房门边的酒柜上。

    于是,杨庚开始看网页上的口罩,第一次知道,原来口罩型号有:N95、KN95、KF95、DS2D、KP95等多种。

    “这是医用口罩吧,上面写着N95,是医用口罩。”杨庚查完资料,开始试戴口罩。

    “有那个金属夹片的朝上。”妻子夏樱看到杨庚戴反了,提醒道。

    “嘿嘿,咱们普通老百姓,这个真的不会戴,看来各个方面都得学学啊。”杨庚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夏樱。

    一大家人听着夫妻二人的对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004章 虚惊一场

    “有那个金属夹片的朝上。”妻子夏樱看到杨庚戴反了,提醒道。

    “嘿嘿,咱们普通老百姓,这个真的不会戴,看来各个方面都得学学啊。”杨庚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夏樱。

    一大家人听着夫妻二人的对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杨庚看到大家都笑了,说道:“戴口罩这件事啊,这是非常实用的安全教育,但是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补上这一课,不光是我不会,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戴口罩。”

    杨庚老丈人老夏道:“你们年轻人呢,比我们见识多,这个布的东西啊,戴着气都喘不过来,戴不戴,依我看啊,在家里问题不大。”

    杨庚一笑,看着老丈人道:“爸,不是要在家里戴,是试戴一下,免得出门戴口罩的时候戴错了,闹笑话。”

    杨庚儿子两三岁,很皮,过年的时候,哪里都不能去,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待在家里的。

    于是,在家里打打闹闹地玩,一不小心,把手给弄脱臼了。

    小孩子是不会说假的,杨庚看到儿子哭得厉害,觉得不对劲,看他的手动不了,心想:还是去骨科医院瞧瞧大夫安全。

    由于一家大小都是湖北人,在杨庚所在的城市里,杨庚一家大小都不会说当地的方言。一直都是以普通话,作为一家的最常用语言。

    杨庚对妻子夏樱说:“这孩子,估计手脱臼了,咱们去妇幼看看。没得法子,该出门的时候还是得出门啊。”

    夏樱也点点头,说道:“嗯,好,去看看医生吧,我找找小宝的口罩。”

    夏樱在家里找了大半天,总算找了一个小宝的夏天挡灰尘用的布口罩。

    夏樱看着杨庚道:“庚子,你看,只有这个遮阳口罩,没有小孩的口罩,怎么办?”

    杨庚看了看这布口罩,摇摇头,苦笑着,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也只有将就一下了,那怕冒着风险,也只能出门了啊。

    好在小孩子觉得要出门,高兴。愿意配合着带这个,根本不能挡住病毒的遮阳口罩,一家三口去了妇幼看病。

    杨庚身体稍稍好点,可以勉强坐在车里开车。

    妇幼离杨庚的家很近,很快到了医院。医院测量体温,登记都非常严格,由于一家三口都操着一口普通话,医院的量体温,负责登记的护士总是会多问一下哪里的人。

    杨庚是一个实诚的人,基本上走到哪里都是站不改姓,坐不改名的人。

    进医院大门的时候,护士问:“你们是哪里的人?”

    杨庚总是说:“我们是湖北人。”

    “啊,你们是湖北人,你先等等。”护士吓得脸上立马变了颜色。

    “杨庚,你傻根啊,不会说自己是本城的啊?”妻子看着杨庚,有些觉得丈夫有点迂腐。

    “我们户口确实是本城的不假,但是我们是湖北的也不假啊,你一口普通话,你说,你有什么办法?”杨庚看着有些埋怨的妻子道。

    “就你会说。”抱着孩子的妻子也不怎么搭理杨庚。

    “咱们出来,好好配合人家,人家也是为了大家考虑,你就认真地配合,不就完了么?”杨庚总是喜欢较真的人,也觉得自己有理。

    进了医院里面,大家都是看病的,因为觉得疫情也超级厉害,都怕感染。

    但是,小孩子可不这么想。

    小孩子总是喜欢自由,不时地拿掉那个挡住嘴巴的口罩。

    杨庚看到医院里的小孩都是戴着大人的口罩,大多数基本上和没戴差不多,杨庚的安全意识特别强,尽管觉得这个口罩没有用,还是几次三番的给自己小孩戴上。

    在医院里,不光是小孩,很多大人也是不会戴口罩的,有的人只是把口罩戴在自己的嘴巴上,鼻子仍然留在外面。

    杨庚看到这些滑稽的样子,心里很想笑。

    但是,在这么严重的疫情面前,真的是笑不出来。

    估计,戴口罩的很多人,根本没有一面镜子,照照,有人纠正纠正一下。

    几次三番,杨庚总想走到没有戴好口罩的那人身边,想温馨的提醒一下:嘿,兄弟,你戴的口罩不对!

    但是,杨庚又觉得自己这是自作多情,你纠正得过来吗?

    如果你真的上前给人家纠正,不是白眼,就是嫌你多管闲事,或许别人当你神经病,算了吧,当作没有看见吧。

    进入诊室,职业敏感的,口罩戴得非常正规的医生,一听杨庚一家的普通话,都会友好地问一句:“你们都测量过体温的吧?”

    杨庚点点头,回答道:“嗯,测过。”

    杨庚是个实诚的人,觉得医生问的也是正常,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也不会像蚊子一样飞进来啊。

    好不容易排好队,到了医生面前。

    儿科医生问:“你家孩子手咋了?”

    杨庚妻子夏樱道:“可能手有些问题,所以过来看看。”

    医生突然对夫妻二人说道:“哎呀,不好意思得很呢,我们这里看不了骨科,你们最好到骨科去看看吧。”

    夫妻二人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只好离开妇幼,开车前往骨科医院看孩子的手。

    妻子夏樱抱着孩子去挂号,杨庚找停车位。

    杨庚找好停车位,然后一个人晚些走进骨科医院的大门。

    和往常完全不一样的是,医院大门口早有许多,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在登记,检查进入医院的患者。

    杨庚非常理解医务人员,依然很是配合医务工作者的,先是登好记,出示健康码,然后排队进入。

    当杨庚要进入候诊室的时候,突然一个着急的护士追了过来,大喊:“喂,你先等等,你确定你不是从疫区过来的?”

    杨庚说道:“是的,我保证,我过年一直呆在这里的,没有回武汉的。”

    护士笑笑:“这我们就放心了,谢谢配合啊。”

    进入诊室,医生一听口音,问:“你们是武汉那边的人啊?”

    杨庚反正被问习惯了,笑道:“嗯,是的。”

    医生道:“你们啊,没有回去过,还是好啊!”

    杨庚道:“是的,回去了就过不来了啊。”

    医生很友好,杨庚心里也很舒服。

    医生拉着小孩的手一摸,道:“嗯,好了。”

    杨庚疑惑地问医生:“我家小孩的手没事吧?”

    骨科医生笑笑:“嗯,他好了啊,有点点脱臼,我把他还原了啊。”

    杨庚看着医术高超的医术,连忙道谢:“谢谢您啊,医生!”

    骨科医生温馨地提醒道:“好了,你们可以带小宝宝回家了,少出来啊,外面不安全!”

    幸运,夫妻仅花了个挂号费,小孩的手就看好了。

    杨庚对妻子夏樱道:“看来,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吧?”

第005章 送紧急物资

    骨科医生温馨地提醒道:“好了,你们可以带小宝宝回家了,少出来啊,外面不安全!”

    幸运,夫妻仅花了个挂号费,小孩的手就看好了。

    杨庚对妻子夏樱道:“看来,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吧?”

    “是,就你在理。”妻子夏樱朝杨庚嘟嘟嘴。

    “妈妈,你嘴巴里吃的是什么?”不懂事的儿子小宝看着妈妈嘟嘟的嘴问道。

    “妈妈嘴巴里是空气,啥都没!”夏樱没好气地对儿子说道。

    “哦,空气吃什么呀?”三岁的儿子好奇地,不依不饶地问。

    在前面开车的杨庚忍住笑,偷着乐,没有吱声,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幼稚的儿子。

    “妈妈,为什么要戴这个啊?”由于第一次戴口罩,儿子小宝好奇地往下拽口罩问。

    “因为啊,可以挡住坏蛋啊。”杨庚抢在妻子夏樱前面,笑笑地对自己的儿子开玩笑。

    “你讲啥坏蛋,就直接讲是病毒不就完了么?教育孩子要准确!知道啵?”妻子教训杨庚道。

    “嗯,是,是,是病毒,但是,他懂不?”杨庚觉得自己有理,自己并没有说错。

    “你是他老爸,你管他懂不懂,但是,教小孩,就要教小孩子正确的东西呀!”搞教育工作的夏樱看着杨庚,没好气地说道。

    “是,夫人,遵命!”杨庚在妻子面前,也不是特别较真的那种,因为夫妻之间,绝对没有对错之分。

    本来,杨庚是想讲得更通俗易懂点,站在三岁小孩子的角度上,对于病毒和坏蛋,哪个更好理解?毫不意外,肯定是讲坏蛋容易懂,但是,从教育的角度讲,确实不科学。

    ⋯⋯

    杨庚一大家人,可以讲是分工明确,各做各的事情。

    杨庚的家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机,可以讲是12小时全勤上班。

    早上七点左右,杨庚的三岁儿子,像定时闹钟那样准时醒来,然后是看动画片:汪汪队或者小猪佩奇等。

    杨庚大的一个孩子是女儿,女儿大多数时间是负责学习。下午四五点左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看看新闻。

    从中餐开始,老丈人和自己的老爸负责看电视节目,下午三点,准时收看武汉新闻发布会,关注疫情的情况。

    杨庚在疫情期间,大多数时间是在从事写作工作。所以,基本上不怎么看电视,只是偶尔听听新闻。

    起初,杨庚母亲和丈母娘负责厨房生活。

    一天里,杨庚妻子夏樱,除了负责接送她的老爸老妈,到她自己开办的培训部住宿,还要负责采购蔬菜,水果这些事务。

    虽然一大家子,日子也过得顺顺利利的。

    杨庚偶尔也在妻子的陪同下到医院复查下身体和买点药。

    一大家人的身体都健健康康的,其乐融融,磕着瓜子,看着湖北电视台的电视剧《青年医生》,《特警故事》等。

    每天下午三点钟,准时收看新闻发布会,新闻里,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

    一大家人心情沉重地看着新闻播报的内容,因为,里面的每一个新闻都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密切相关。

    杨庚夫妻俩外出,到医院复查或者做其他事情时,作为地地道道的汉口人,妻子夏樱每次都要求杨庚,播放同一首歌曲《武汉伢》。

    因为,觉得自己的心和武汉连在一起的,每天都牵挂着武汉的一切。听这首歌曲,可以看到熟悉的武汉,也特别温馨和有力量!

    陈戈等演唱的歌曲名字:武汉伢

    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

    竹床上的小孩做着梦

    热干面糊汤一样的吃相

    海角天涯流淌唇齿香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轧过大桥说过心里话

    深夜的司机绕几圈繁华

    不宵夜不作罢

    黄鹤楼的诗烂熟在嘴巴

    多少次我低头默念啊

    只准自己骂只许别人夸

    我爱的武汉啊

    江汉路的雨淋过你几回

    二厂汽水换成了酒杯

    牛皮谁在吹面子给不给

    仆仆千里有母劝儿归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一把蒲扇挺得过炎夏

    冬天雪花花日子火辣辣

    可爱的武汉伢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

    故乡的土亲吻过脚丫

    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

    搭把手就过了

    搭把手就过了

    夫妻二人默默地听着这首歌曲,心里默默地祝福武汉,祝福湖北早日扛过去。

    一天,单位里发来一条捐款的消息,杨庚二话没有说,直接快速地微信转账。钱虽然不多,但是杨庚的心里热乎乎的,因为,自己为武汉出了一份微薄的力。

    以前,汶川大地震时,杨庚也是积极捐款的。那时节,杨庚天天看着电视的新闻的播报大地震的一切,几乎要得抑郁症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新闻里的播放的疫情情形越来越严重,国家派出各省的医疗对开始对口支援湖北的一个相应县市了。

    杨庚所在的城的管控也跟着越来越严了,进出小区的门,一家一户也只允许一个人外出了,而且,只准一个外出买菜购物。

    单位也发来紧急通知,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杨庚和单位里的党员一起到各个村发放紧急物质。

    杨庚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不是小问题,但是,杨庚在这关键的时候,绝对不会拖任何人的后退的。

    杨庚对妻子夏樱说:“单位要开会,有任务,发放紧急物资到村里。”

    夏樱看了一眼丈夫,道:“你可以请一下假嘛,你走路都还不是很稳。”

    “那怎么行,分拣物资时,基本上是像流水作业一样,如果差了一个人,那事情就没有那么顺畅了,我还是去吧,我自己有分寸的。”杨庚看着不同意自己前去报道的妻子夏樱。

    “反正,你自己看着办,上有老,下有小!”夏樱也知道,这个傻根般的丈夫,那怕死也是要去的人,说服不了,只好给杨庚找了隔壁赠送的带呼吸阀的蓝色口罩。

    杨庚自己还是有些数的,只要不是站特别久,走特别远,大脑还是清楚的。只要不是特别劳累,应该问题不大,所以,决定不请假。

    杨庚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口罩,然后带上口罩,慢慢走向电梯,慢慢地走到自己的停车位。启动汽车,像一个完全健康正常的人一样,驱车赶往三十多里外镇上的单位。

第006章 笑脸

    杨庚自己还是有些数的,只要不是站特别久,走特别远,大脑还是清楚的。只要不是特别劳累,应该问题不大,所以,决定不请假。

    杨庚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口罩,然后带上口罩,慢慢走向电梯,慢慢地走到自己的停车位。启动汽车,像一个完全健康正常的人一样,驱车赶往三十多里外镇上的单位。

    杨庚开着车,打开《武汉伢》的车载歌曲,听着这歌,心里充满了力量。

    要是在往日,路上绝对堵,四十分钟的车程肯定要开一个小时以上。

    开车的杨庚想:生活虐我千万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生病了,这是任何人没有任何办法的事情,既然活过来了,就要好好的活,珍惜当下,懂得感恩!

    其实,在杨庚看来,生病也没白生病。

    因为,杨庚从自己生病的事情中得到了一个启示:只顾埋头工作,不知道变通,不锻炼身体,你即使是铁打的,也扛不住的。

    生病那一阵子,杨庚感觉自己快要挂掉了。但是,生命总是一个奇迹,因为自己内心有许多的不甘和不舍,所以,杨庚又缓过来了。

    总的来说,杨庚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杨庚是一个不迷信的人,但是,杨庚还是愿意相信老天,因为老天总是善待好人,让好人多活几十年。

    前阵子,杨庚住院时,给领导打了电话,说自己在医院躺着住院,上不了班,必须请假。

    领导也安慰道:“先治病,治病要紧,工作上的事情嘛,会派人顶替你的工作的。”

    然后,杨庚也没有多想什么,就安心地住院。

    杨庚觉得在单位工作,还是挺好的,自己生病了,单位领导买着水果来医院看望过,也来自己的家里送过慰问金。办公室同事也挺好的,四五个代表开着车,买了一大花篮的水果,还集体包了个大红包来医院看过自己。

    妻子眼中的傻根杨庚,就是这么想的:现在单位正是缺人之际,自己怎么能够不到位呢?

    路上,行人车辆几乎没有,基本上是一路畅通。

    老百姓都响应政府的号召,千家万户都居家隔离,除了那些像杨庚一样的人,不得已要外出。

    来到单位时,刚好赶上开会时间。

    单位二十多名党员基本上都到齐了,除了少数个别居住在疫情比较严重县城的党员。因为封城了,来不了。

    大家第一次戴着口罩办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表情都很严肃。

    单位的领导说:“现在咱们是冲在最前线的一批人了,现在是关键时期,要舍小家顾大家,大家要正确配戴好口罩,咱们一人发两个一次性口罩,待会儿到各村送应急物资。”

    ······

    领导讲了该讲的话,分配好工作后,大家开始分头行动,该干嘛干嘛。

    散会后,杨庚跟着大家到一楼仓库,分拣应急物资。

    杨庚开始站在传递不是很重的应急物资袋,因为自己的病确实没有好彻底,所以,脸上煞白,气喘吁吁。

    单位里一个小姑娘小陈看到杨庚这种情况后,叫杨庚休息一下。杨庚不肯,于是,小姑娘小陈搬了把椅子叫杨庚坐着传送应急物资袋子。

    大家分拣好袋子后,二十多个党员把属于自己要送的应急物资袋,放进自己车的后备箱。

    杨庚也和大家一样,负责自己分内的工作。

    应急物资袋子并不是很重,生病前,杨庚估计自己一下子能提个五六袋子绝对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杨庚自己知道自己是个病人。所以,每次只提两袋往自己的车上装。

    杨庚自己很清楚医生交代的,怎么也不能摔倒在地,如果摔倒,后果很是严重的。因为摔倒在地,有可能脑溢血,这样的话,就直接与世长辞了!

    杨庚觉得自己提着东西走路,脑袋有些晕,有点没底,所以,不敢走得特别快。

    看到别人装好物质,已经出发了,自己还有十几二十袋子没有装上车。

    单位一个值班的小姑娘小覃,看到杨庚非常吃力地提着应急物资袋,带着自己的六七岁的儿子过来帮忙。

    “儿子,走,过去帮杨伯伯拎东西。”小覃对自己的儿子说道。

    “哎呀,谢谢你们母子啦!”杨庚感激地对母子二人说道。

    很快,三人就装好满满的一后备箱,杨庚负责三个村,大约四十来户的应急物资发放。

    杨庚开车前,把应急物资袋的名单拿出来,数了数应该自己发放的个数,袋子数字和名单上的一致,才启动车子。

    来到离单位最近的一个村子的大会堂时,村委会里面有一男一女两个值班的人。

    杨庚说明了来意后,男治保主任帮忙打开村里的广播,女的帮忙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喊,前来村大会堂领取应急物资。

    因为疫情期间,大家大部分人都是待在家里的,但是也有人下地干农活的,把手机扔在家里的,也听不到广播。

    杨庚做事绝对是一个一板一眼的人,按照领导的吩咐,每领一份物资,都拍照存证。

    出身贫寒的杨庚知道,这特殊的时期,老百姓最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对国家的绝对信任。自己虽然是最基层的一个,但是要尽责尽责。

    从早上七点出门,一直到中午,杨庚水都没喝一口。杨庚看到一个个应急袋子被领走,心里也是开心不已,因为自己的任务要完成了。

    有的村民对杨庚道谢,有的拿着应急物资袋就走的人也有,但是,杨庚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开心的笑,杨庚干渴的嘴唇上也是笑意。

    有的没有来领,杨庚就打电话问。

    有的租住在城里的,杨庚对租住在城里的村民说:“您别着急,我也住城里的,待会儿我会带回城里。”

    接到杨庚电话的村民都是很感激地说:“那不好意思了,谢谢!谢谢!”

    一直到下午一点,水都没有喝一口的杨庚,送完最后一份应急物资袋子,才开车回到自己的小区。

    妻子夏樱看到满脸的疲惫的杨庚,担心地说道:“我真担心你倒在哪个沟里,就起不来了!”

    杨庚傻呵呵地朝妻子一笑:“怎么可能,阎王爷又不是我好友,肯定不会请我的。”

    “但是,这一家老小啊,你可得注意了啊!”丈母娘从厨房探出头嗔怪道。

    “个板马的,出去做么事,叫我帮你搬搬东西,也是可以撒!”老丈人老夏望着杨庚,也来了一句。

第007章 乐观面对

    “但是,这一家老小啊,你可得注意了啊!”丈母娘从厨房探出头嗔怪道。

    “个板马的,出去做么事,叫我帮你搬搬东西,也是可以撒!”老丈人老夏望着杨庚,也来了一句。

    “爸妈,冇得事,还好,我自己有数的。”努力挤出笑容,依旧一脸疲惫的杨庚扶着家里餐厅的黄色的大椅子背靠,然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身体还是要注意点,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话语不多的杨庚老爸从沙发上起身,望着杨庚说了这么一句话,就上厕所去了。

    “给你留着的饭菜,还是热的,赶紧趁热吃吧。”杨庚母亲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杨庚吃完午饭,稍稍休息了一下,开始拿出笔记本电脑,伏在家里的黄色餐桌上开始一天的写作。

    杨庚老丈人老夏,丈母娘,老爸老妈看着新闻,妻子夏樱在刷手机里的新闻,儿子和女儿趴在地上玩儿童小汽车。

    家里人多,虽然拥挤是拥挤了一点,但是,大家都开开心心的。这么多年来,因为疫情,在一起闹闹热热地过年,这还是第一次。

    17年的时候,杨庚和妻子千里奔袭,开车回汉过年。那时节,杨庚还没有生病,他那时每天都坚持跑步锻炼自己的身体。

    尽管大半夜的还在高速路上辛苦奔袭,但是夫妻二人心情特别开心,因为,辛苦十几个小时后,一大家子可以在一起度过一个新年。

    ⋯⋯

    客厅里,大家一边听新闻一边聊着疫情。

    老丈人老夏道:“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灾难了,我们这么大的岁数都没有听说过的。”

    杨庚老母亲道:“是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发人瘟,天要收一部分人走。”

    “这个疫情啊,比03年的那个非典凶猛得多啊。那时节,我还在外面出差,一点都没有感受到,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小感冒而已,这次啊,那可大不一样了。”杨庚的妻子夏樱,本来低头在玩手机,突然停下来,插了一句。

    很快到了三点的新闻发布会了。

    “看,国家出手接管武汉的疫情了,国务院派人到武汉了!”杨庚老丈人大声高兴地喊道。

    “就你声音大,能不能小声点啊,就你看到,别人不晓得一样!”杨庚丈母娘怼了一句自己的老丈人。

    在一旁写作的杨庚立马转身,盯着新闻发布会。

    国家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先是向新闻媒体人通报了国家的最新疫情数据,然后对记者说,有关问题请有关部门答记者问。

    “大家认真听,这是最权威的新闻发布会。”杨庚也来精神了,盯着家里的电视屏幕。

    这也是杨庚最相信,最看重的权威部门,每一次只要国家出手了,不管多大的问题肯定迎刃而解!

    因为杨庚觉得,这是集国家所有的力量,来对付这命名不是很明确的,人传人的肺炎病毒。

    “你岳叔叔打电话来问,他要一个人单独在咱们家里住住,因为他出去干活了的,害怕自己感染给家里的人。”丈母娘对杨庚妻子夏樱说道。

    “他要住,就让他住啊,免得一家大小都感染了那个病毒,特别是小孩子被隔离,可怜!”通情达理的杨庚妻子夏樱接过话道。

    “你表姐在120医院里,她负责接听电话的,还好,不是一个特别危险的岗位!”老丈人看着自己的女儿说道。

    “现在目前最紧缺的物资就是口罩。”杨庚老爸插了一句话。

    “这个问题也是大问题,主要是医院那些医生和护士的防护服比较奇缺!”杨庚看了一眼老爸。

    “我们大城市都这样紧缺,真的是一个大麻烦啊。”杨庚妻子夏樱说道。

    “嗯,是的,如果这个病情发展到农村,那还得了哇!”杨庚也觉得有些害怕。

    “个板马的,那能有什么办法,只有等着死人啊!”老丈人直人说直话道。

    “您老人家就放心吧,国家已经介入了,这个事情肯定会变得好起来的!”杨庚乐观地对老丈人说道。

    看完新闻,大家开始看其它节目。

    杨庚儿子吵着要看动画片,于是,杨庚停下手里的电脑。

    大家都喜欢这个小宝宝,于是,让他看一会儿动画片。

    杨庚发现,国家电影局也采取了措施,因为中国这么庞大的人群宅在家里,文化需求激增。

    在网络端,国家电影局免费开放很多知名的电影,在重大的疫情期间,这是很好的事情。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亿人口,要动员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全力救治病人,真的是不容易,经济要暂时放缓。

    全国人民都宅在家里抗疫的时候,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在负责搞笑,他们不戴口罩,在街上悠哉游哉地走着,还冠冕堂皇地对防疫人员说:“咋啦,不让我走啊,我买不到口罩,我犯了什么法?”

    杨庚是一个极度顾大局的人,对家里的人叮嘱道:“咱们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打打牌,睡睡觉。”

    “个板马的,还能么样,也只能这样啊,看看电视,逗逗小宝玩。”老丈人接过话茬道。

    “我估计我吃的像个肥猪了。”杨庚望着自己的妻子,拍拍肚皮,夸张地说道。

    “没有地方去,有什么办法。”妻子夏樱笑笑。

    “在家里客厅散散步啊。”杨庚母亲笑笑地提示道。

    “呃,对呀,从大门走到阳台,然后从阳台走到大门。”杨庚也笑起来。

    “晚饭少吃点啊,全国人民这时都是这个状况,你有么子办法。”夏樱看着自己的丈夫。

    于是,每天晚饭后,杨庚开始从大门走到阳台,然后又从阳台走到大门,这么来来回回地走着。

    一天晚饭后,杨庚和往常一样,一边听新闻一边对家人说道:“终于数清楚了,从大门口到阳台总工有28步。”

    “哎,这不知道你还要数多久啊?”妻子夏樱叹了口气道。

    “别担心吧,钟南山院士他老人家出马了,疫情肯定很快就会被咱们国家扑灭的。”杨庚乐观地看着大家道。

    “你们看,小区外面的树上的花都开了!”杨庚女儿带着她弟弟在阳台上观看外面的景色。

第008章 寻找口罩

    “别担心吧,钟南山院士他老人家出马了,疫情肯定很快就会被咱们国家扑灭的。”杨庚乐观地看着大家道。

    “你们看,小区外面的树上的花都开了!”杨庚女儿带着她弟弟在阳台上观看外面的景色。

    “这次重出江湖,他老哥哥得八十多岁了吧?”杨庚老丈人问杨庚。

    “嗯,是的,看他老人家锻炼时的肌肉看,身体很棒的啊!别担心!”杨庚安慰老丈人道。

    “哎,要是国家多出点这样的人才就好了!”老丈人老夏叹了口气。

    “国家有这样的大灾大难,也只有像钟南山院士这样的,国家顶梁柱站出来啊。”妻子夏樱幽幽的来了一句。

    全家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是的,他老人家说的,科学而权威。”杨庚又说了自己心里的看法。

    “他老人家阻击非典那阵子,看着老帅了!”妻子夏樱笑了笑。

    “国家还是需要这样干科学的人,大妞啊,你们要好好培养子女读书。”杨庚老丈人起身伸了个懒腰,指了指阳台,老爷子盯着阳台上玩耍的姐弟对杨庚夫妻二人说道。

    “嗯,这个嘛,谁不晓得撒,爸!”夏樱望着自己的老爸,笑笑地应道。

    然后,夏樱转身看着杨庚,说道:

    “这个口罩的事情真是麻烦,居然全城都买不到了。”

    “全城大药房都没有了吗?”很少出门的杨庚问。

    “大药房,小药房都没有了,这个东西现在是目前最紧俏的物资了!”夏樱看着杨庚,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那怎么办?你得出门买东西啊,那十个一次性的用光了吗?”杨庚问自己妻子夏樱。

    “老早用光了,隔壁给的几个先用用再说啊。”妻子说完,又低头玩手机。

    “咱得想想法子啊,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没有口罩,都出不了门。要不,我先给自己的同学打打电话,看他们买得有多的吗?”杨庚也着急地看着妻子。

    “那你打电话问问他们啊,如果有多的话分一点给我们啊。”夏樱充满期待地看着丈夫。

    于是,杨庚拿出电话给自己的同学打电话,这个同学是和杨庚住得最近的一个。

    “喂,死胖子,你那里买得有多的口罩不?”杨庚直接开门见山地问。

    “哪有喔,我也只买到五十个一次性的口罩,现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我还想给你打电话呢,准备叫你给我分点口罩呢。”电话那头,杨庚的同学诉苦道。

    “嘿嘿,你没有多余的,那算啦,我再问问别的同学。那我先挂电话了啊,不然没有口罩,菜都买不回来。”杨庚对同学道。

    “喂,老二啊,你如果有渠道买的话,也给我弄点啊,我提前给你说声啊。”对方在挂电话前对杨庚说道。

    “行,绝对没有问题!那我挂电话,再问问其他同学啊。”杨庚急于想买到口罩,所以,也急于挂断电话。

    挂断电话,杨庚又准备拨通第二个同学的电话。

    这时,妻子夏樱说话了。

    “你这是求人家,还喊人家死胖子,活胖子的,人家有多余的也不会给你的!”妻子夏樱埋怨道。

    “嘿嘿,喊都喊了一二十年了,都是高中大学的老同学了,他绝对不是这样的人。”杨庚笑笑地望着自己的妻子夏樱。

    “你咋不知变通呢,要改改啊。”杨庚母亲也插了一句话。

    杨庚冲母亲傻笑道:“嗯,知道啦,妈!”

    然后,杨庚开始向第二个同学求助。

    “喂,曹教授,你在干啥啊,你那里有多的口罩不?”杨庚依然是开门见山的问。

    “我们正在我们这边县里的商场买点东西,口罩啊,我这里买的有几十个。要不这样吧,等我这儿解封了,我给你送点过来!”

    “那好那好,我提前谢谢你啊!”杨庚高兴地对着电话说道。

    “嗯,这几个人,老二,你说那些客套话干啥子?”

    “不是客套,确实没有那个口罩出不了大门。”杨庚对同学说道。

    “嘿,老二啊,你年前的判断很准啊,不要聚会,看来你有先见之明。”曹同学在电话那头笑嘻嘻地说道。

    “你们在外面也小心点啊,你媳妇都要生了,少出点门为好哈!”杨庚劝道。

    “就是没办法啊,我要买点小孩子的东西先准备着啊。我现在要忙一阵子,要挂电话了。”曹同学对杨庚说。

    “那好,好的,有事多联系喔。”杨庚总算找到点口罩,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愉快地挂掉电话。

    “照说,你们这里是生产大省,口罩这些东西应该会很快生产出来的呀。”老丈人看着杨庚,说出了老人家的看法。

    “爸,这些工人都回家过年了啊,即使有原材料,没有工人也生产不出来啊。”夏樱抢答道。

    “是的,工人大多数是外省的,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出不来啊,工厂也是干着急也没用啊。”杨庚分析道。

    “政府总会想办法的,我们还是要相信政府。”老丈人看了看自己的女婿女儿。

    “糟糕得很啊,你们看,我同学他们医院连防护服都没有。你们看,他们用塑料胶纸在自制护目镜。”杨庚开始翻看朋圈的信息。

    “他们是什么医院?”老丈人老夏立马问。

    “在我老家,一个镇上的医院,也是我们那里指定的定点隔离医院。”杨庚把图片给自己的老丈人和妻子看。

    “看来啊,全国都很紧缺医疗物资啊。”话不多的杨庚老爸插了一句话。

    “现在是过年的时候,很多工厂都放假了,工厂也不能复工,这真是大麻烦啊!”夏樱有些着急地说。

    “我估计啊,国家肯定会想办法,鼓励生产这些医疗最需要的物资的企业,加班加点的生产。”杨庚说完,又开始看信息。

    “他们在紧急求救,需要大量的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杨庚看着同学微信里的文字。

    “你同学是医生?”妻子夏樱问。

    “他是卫生院的院长啊,他在求急了,肯定紧缺得很啊,这个时节,普通人哪里能够买到,这些紧缺的东西啊。”杨庚也替同学着急起来。

第009章 抢口罩

    “你同学是医生?”妻子夏樱问。

    “他是卫生院的院长啊,他在求急了,肯定紧缺得很啊,这个时节,普通人哪里能够买到,这些紧缺的东西啊。”杨庚也替同学着急起来。

    “现在这个情况啊,像过去打仗时节了,重要物资变成了战略物资了。”喜欢看央视4频道战争片子的,杨庚老丈人看着杨庚老爸道。

    “还严重得多啊,你看到没有,那个瘟毒啊,就像过去的老人说的那个人瘟。搞不好啊,人一串串的死。”杨庚老爸也望着自己的亲家。

    “爸,哪有那么严重啊,现在医疗水平比过去不知高出了多少倍,死不了多少人的。”杨庚立马反驳。

    “死不了多少,你看,每天的死亡数据都往上冒啊!”杨庚老爸指着电视里播报的数据道。

    “感染的基数大,还有很多人有严重的基础病呀。”杨庚纠正老爸偏颇的观点道。

    “我们只要相信国家的,坚守在家里,它病毒再厉害,它脚再长,也奈何不了咱。”杨庚老婆夏樱说道。

    “嗯,是的,管它怎么传播,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戴好口罩出门,也许问题不大。”杨庚对家人说道。

    “这个病毒为啥这么厉害,听说是动物传给人的?”杨庚丈母娘问了一句。

    “个板马的,还不是那些好吃的人,瞎吃野生动物,害得大家都遭殃了啊。”杨庚老丈人把自己的帽子往上戴了戴,义愤填膺地说。

    “看微信朋友圈说,是有人吃那个蝙蝠喔。”坐在一个小孩的,红凳子上的杨庚妻子夏樱,望着大家。

    “是的,我也看到过视频,有一个女主持人尖叫着吃蝙蝠,好像还有一个男的在吃蝙蝠的视频。”杨庚也附和着。

    “天啦,这些人真是变态,敢吃蝙蝠。”杨庚母亲一听,吐着舌头道。

    “那些人还说什么蝙蝠可以大补,真是害人精啊!”杨庚妻子夏樱继续骂人。

    “个板马的,那些人真该遭天杀,吃不得的东西偏偏要好吃,现在吃出毛病来了吧。”杨庚老丈人也开始骂人了。

    “这个也只是网上说的,没有权威部门出来解释,也只是一个猜测而已!”杨庚喜欢有根据的,而且有权威部门解释的。

    “呵,你个死脑筋,别人都这样说,你还在等权威部门。”妻子夏樱瞟了一眼杨庚。

    “我是相信科学,并没有否认那个蝙蝠不传病啊,我也看过很多报道,都在猜测蝙蝠是宿主,这个我还是有些相信的,因为很多报道讲,蝙蝠是进化了几亿年的家伙,是毒王中的毒王!”杨庚一板一眼地说道。

    “不管怎么说,还是莫要瞎吃野生的东西,那个什么禽流感啊,都是吃出来的啊,不去吃野生的东西,病毒肯定要少些!特别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在外面应酬多,还是要注意点。”老丈人看着杨庚。

    “庚子以前还不是喜欢吃些野生的东西,现在知道了吧,你以后要少吃,最好是不吃那些乱七八糟的野生东西。”杨庚妻子夏樱批评杨庚道。

    “嘿嘿,晓得啰,晓得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还是知道的。”曾经吃过野生动物的杨庚脸一红,拿电视里的广告搪塞。

    “我爸从年轻时节,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野生动物,这一点啊,你要向我老爸学习!”杨庚妻子对杨庚说道。

    “知道,想吃也没有那个实力啊,野生的都是有钱人吃的,我从没有买过一次野生的动物啊。”杨庚有些叫屈。

    “不管有不有那个实力,都不要吃了,好吧。”妻子看着杨庚,劝道。

    “嗯,好吧,听你的还不成?”杨庚当着家人的面,笑嘻嘻地应答着。

    “你要真心实意地不吃了,你以前还说野味香啊,啥的,现在害怕了吧?”杨庚妻子不依不饶地戳着杨庚的过往。

    “那是以前好不好,现在这几年真的碰都没有碰过啊。”杨庚也坦白道。

    “如果真的因吃什么野生动物感染了,全家大小都跟着倒霉,所以,你呀,可要想清楚了!”杨庚妻子瞄着杨庚,头也一扬一扬的。

    “我又不傻,我知道啊,以前是朋友寄过来给我尝尝鲜的,不过那些野生的动物啊,都是像野鸭这些,常见的动物啊。”杨庚也实话实说道。

    “最好不要吃那些鬼东西,瞎吃的话,瞎毛病多!”老丈人也看着杨庚。

    “嗯,知道啦,爸!”杨庚朝自己的老丈人点点头。

    “呃,庚子啊,快!快点!!关注咱们市场监管局的公众号!”杨庚妻子起身,激动地拉着杨庚的手道。

    “干嘛呢?”杨庚问。

    “你说干嘛呢,抢口罩啊!”杨庚妻子夏樱竖着眉毛看着杨庚。

    武汉妹子火辣辣,杨庚深深地知道。

    所以,赶紧探出身子,看妻子关注的是哪个市场监管局的公众号。

    “好好,我关注,关注还不行么?”杨庚快速地输入本市的市场监管局的公众号。

    “从明天天起,别睡懒觉了,准时起来,在市场监管局里的微信公众号里抢口罩。”杨庚老婆带着命令似的口吻说道。

    “嘿嘿,天天都睡觉,睡了这么久,哪有那么多瞌睡啊。”杨庚笑笑地说道。

    “但是,闹钟还是要定好啊,不然很快就抢光了了啊!”杨庚妻子夏樱一本正经地说道。

    “耶,你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呢,我咋不知道呢?”杨庚看着妻子问。

    “我那么多的微信群,人家有消息灵通的,在群里说的啊,那像你,加入是什么群都不知道。”妻子嗔怪地说道。

    “我加入的是一些同学群啊,专业群啊,朋友群啊什么的,做生意的少啊,所以信息就相对少嘛!”杨庚如实地说道。

    “每天把闹钟定在八点四十分吧,提前二十分钟做准备,应该来得及啊!”妻子夏樱看着杨庚。

    “行啊,不就是顺手在枕边那个手机嘛,快得很啊!八点五十也来得及啊。”杨庚说道。

    “要输入身份证,手机号的,是实名制的。”

    “实名制的?”

    “是啊,实名制!”

    “实名制也没关系啊,我们身份证,手机号已经在心里讲可以说是混瓜烂熟了啊!”杨庚信心满满地说道。

    “要非常熟练的,看你笨手笨脚的输入的话,几秒钟就抢光了啊!”妻子夏樱警告地说道。

第010章 大意失荆州

    “实名制也没关系啊,我们身份证,手机号已经在心里讲可以说是混瓜烂熟了啊!”杨庚信心满满地说道。

    “要非常熟练的,看你笨手笨脚的输入的话,几秒钟就抢光了啊!”妻子夏樱警告地说道。

    杨庚看看妻子,完全不在意,笑道:“抢购的话,还不是看手机的性能和网速啊。”

    “我们两个先不要贫嘴啊,要看明天的实际操作,你就知道人家是什么速度!”妻子夏樱提醒道。

    “有什么规则呢?”杨庚又问。

    “规则,大家都公平抢购啊,在全市各大药房,乡下各大药房里,每部手机每天限购五个口罩。”杨庚妻子夏樱道。

    “喔,晓得了,这不简单么,我们抢离咱家近的大药房就成啊!”杨庚觉得很简单的事情。

    “这谁不晓得啊,傻子也明白啊!”当家的妻子夏樱没好气地说道。

    “yessir!反正你指挥咱朝东,咱绝对不会朝西!”杨庚朝自己的妻子调皮地敬了个军礼。

    “爸爸,敬礼!”走进来的儿子看到自己老爸在敬礼,他立即很喜感十足地也朝妈妈敬了个礼。

    小宝外公也逗杨庚的儿子道:“敬礼!”

    小宝也是一个小淘淘,对着爷爷和外公,爸爸都敬了礼。

    “小宝,你咋不给咱们敬礼啊?”外婆逗道。

    “小狗狗,你是军人,向大家敬礼呀!”杨庚教道。

    “你小狗狗!我是军人!”杨庚儿子顶回了一句,然后,杨庚儿子对着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敬礼!

    一屋的人都被这小屁孩逗乐了。

    头天晚上,杨庚当着自己妻子夏樱的面,把自己的手机定好闹钟。

    杨庚对妻子夏樱笑笑地说道:“我就不信我苹果X,5G的网速还抢不到口罩!”

    “啊哈,但愿吧,我昨天一个都没有抢到,咱家的口罩都用光了,你要争取抢到几个!”躺下的夏樱打了一个哈欠。

    “好吧,明天看我的,你也抢,我也抢,总有个人能够抢到口罩!”杨庚调好闹钟。

    “你调的几点钟啊?”妻子夏樱不放心地问。

    “我调的是八点五十的,你放心好了,我肯定准时起来!”杨庚打着包票道。

    夏樱也不再说什么,于是,夫妻二人到头就睡。

    第二天,闹钟准时响起。

    夫妻两个听到闹钟响之后,忽地从床上爬起来,各拿各的手机,开始打开微信公众号等待。

    “我跟你说喔,你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啊,瞬间都要被抢光的!”杨庚妻子夏樱又对杨庚嘱咐了一遍。

    “嗯,明白,夫人!”

    “记住啊,在那个右边的网上办理栏目里。”妻子夏樱又一次提醒道。

    “嗯,晓得了。”

    “你要动作快点啊!要快速地点那个网上申报口罩。”杨庚妻子再次提醒道。

    “收到您的最高指示!属下明白!”杨庚不忘对着自己的妻子皮一下。

    夫妻二人眼都不敢眨地盯着手机屏幕,一分一秒地看着时间。

    杨庚盯着屏幕,像个小孩子一样地数着数字:

    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go!!

    杨庚点开那个申报入口,第一项,跳出来的是填写手机号码。杨庚飞快地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

    第二条是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杨庚也飞快地输入。

    然后是等待那个屏幕自动跳动。

    等了足足好几十秒钟,那个信号只打转,就是不跳出那个各大药房的界面。

    “咦,奇怪啊,怎么页面没有跳出来呢?”杨庚觉得非常奇怪,但是当着妻子的面,又不好意思说。

    杨庚误以为自己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可能输入错误也说不定。

    于是,杨庚瞟了一眼妻子夏樱,她正刷刷地刷着自己的手机,没有看杨庚这边。

    杨庚迅速地退出,又飞快地输入第二遍,但是,糟糕的是,手机里的那个信号就是一个圆圈不停地转动着,就是不显示购买口罩的页面。

    杨庚妻子幸运地抢到五个一次性口罩。

    “我这页面怎么不跳出来呢?”杨庚挠着自己的脑袋,把手机递给自己手速非常快的妻子夏樱。

    “你是不是输入错误喔?”妻子夏樱看着杨庚,怀疑地说道。

    “怎么会呢,我都好好检查过的,我输入了第二遍,绝对不会错的啊。”杨庚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看看。”夏樱从杨庚手里接过手机。

    “你看看你,你咋输入的?”夏樱拿着手机就发现了问题。

    杨庚看着自己妻子熟练地操作手机。

    “你都输入两遍号码了!”妻子生气地说道。

    原来这讨厌的苹果手机要把原来输入的数字全部删光后,再次输入才行,不然就是连续地输进去了两遍。

    这时,杨庚像个犯错误的小学生,耷拉着脑袋,看着自己的妻子:

    “那······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明天再抢呗!”杨庚妻子夏樱把杨庚手机丢回杨庚面前。

    由于杨庚连购买的界面都没有看到,对夏樱说道:“也可以考虑买乡下大药房的口罩啊。”

    “乡下,乡下还不是一样,瞬间就被抢光了啊!”妻子白了一眼杨庚。

    “看来也只有明天来抢了,今天知道没有抢到口罩的原因了,至少明天会少犯错误了哈!”杨庚拿起自己的手机。

    “就你会给自己找借口,明天,把咱爸妈,小孩的手机都拿过来,也抢抢试试看。”脑袋灵活的夏樱对杨庚说道。

    “好,今天刚好去医院看病买药,顺便把那口罩领回吧。”杨庚对妻子说道。

    “那也只能这样啊,开着车领回五个口罩,将就着用呗,能有什么办法啊!”

    “这样抢购的事情,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碰到啊,哪有这么快抢完的事情啊?”杨庚似乎有点不信地说道。

    “你是从来没有网上购物过,所以你不知道啊!”杨庚妻子嘟着嘴,看看这个连网上购物都不会的丈夫。

    “我听说过,叫什么秒杀,对吧?”杨庚呆萌地看着自己有点小生气的妻子道。

    “何止秒杀,是毫秒!是光速!”杨庚妻子夏樱用手点了点杨庚的头,“真是个木头疙瘩!”

    其实,也不能说杨庚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其实,他也叫过别人代买过一个手机。

    只不过那个手机是水货,退回,又换了一个手机,仍然是水货,从此,杨庚再也没有买过网上的东西。

    “咱要抓紧时间把口罩领回,不然过了当天,那药店不会认账的啊。”妻子夏樱又提醒杨庚道。

第011章 求助10000个口罩

    “咱要抓紧时间把口罩领回,不然过了当天,那药店不会认账的啊。”妻子夏樱又提醒杨庚道。

    “嗯,知道啦,再也不敢大意了。”杨庚老实多了,不再嬉皮笑脸的说。

    “这还差不多,不然全家人要挨饿了啊!”杨庚妻子夏樱看到杨庚态度变化后,心里比较满意。

    由于天天待在家里,杨庚大的女儿吃油炸的东西太多,眼睛上火,也需要看看医生,杨庚自己看病买药,小的一个家伙鼻子过敏,晚上睡觉鼻子特别堵,老是哭,所以,必须看看医生。

    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本来不宜出门的。但是,所有的不好的事情都集中到一起,也只好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到医院看医生。

    吃过早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很大的雨,外面瓢泼的大雨疯狂地冲撞着挡风玻璃,雨刮器使劲地挂着。

    杨庚三岁的儿子很开心,高兴地叫道:”雨,雨,雨!“

    杨庚女儿立马拿出读过书的样子,教自己弟弟开始组词:“大雨,小雨,暴雨······”

    二宝立刻跟着“大雨,小雨,暴雨·····”的念起来。

    “挖挖机,挖挖机!”经过一个工地的时候,杨庚儿子大声地喊道。

    听着一双儿女在车上开心地对话,老婆偶尔插上一句:

    “坐好,坐好!”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出门,而杨庚觉得这么严重的疫情,出门是迫不得已。

    杨庚想:如果没有疫情,一大人,很可能在某个风景区玩耍,但是,现在,哪里都去不了。杨庚本来想等自己稍好点后,带着全家人到外面转转的。

    很快,杨庚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到医院看完病,买好药。然后开着车,准备前往抢到口罩的大药房去取回口罩。

    路上,车辆特别少,几乎不到平时的百分之五。

    其实,杨庚也是想了自己老丈人一个心愿。老丈人说了,七十岁前想看看人家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但是,老丈人已经过了七十岁,还没有去过杭州。

    老两口又千里远来看望自己,真是不容易。

    结婚后不久,杨庚曾经带着妻子和丈母娘去过杭州,那时节,老丈人刚好有事情错过了。

    所以,杨庚也想等自己稍稍好点,然后带老两口去风景区转转的。

    本来,这个愿望是如此简单,自己能够开开车时,但是,没曾想,疫情如此严重,反而哪里都去不了。

    杨庚对妻子夏樱说道:“我本来想啊,带你老爸老妈过年后去外面转转的,但是,现在,哪里都去不了!”

    夏樱道:“这有什么办法,和在老家那些亲戚相比,我们可幸运多了,我们至少还可以出来看看病啥的!”

    杨庚道:“你妹夫他们企业更是没有办法,特别是餐饮企业,几乎要亏大了!”

    夏樱道:“只要人在家安全,钱嘛,多赚点少赚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杨庚道:“有些中小企业估计就要倒在这次的疫情里,小则破产,大的话要赔很多的,我同学说如果停产的话,几个月都要付出去几百万,那可不是小数目啊。”

    夏樱道:“但是,最重要的是保住命啊,命最重要,其它的东西次之。”

    夫妻一路说话,很快就到了预购的大药房。

    杨庚把车停在大药房外,拿把伞就往药店里走。

    “您好,我来拿我预订的口罩。”杨庚对大药房里的二十多岁的,穿着白色衣服,带着口罩的工作人员说道。

    “过来,你叫什么名字?”大药房的工作人员指着一长串的名单问。

    “夏樱。”杨庚报出了自己妻子的名字。

    “身份证号码?”年轻的小伙子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你稍等下,我去车里拿身份证。”杨庚往外一指。

    “你带身份证没有啊,药房要身份证。”杨庚问车里的妻子夏樱。

    还好,杨庚妻子出门拎着包,重要的东西都是随身带的。

    杨庚非常顺利的买到五个一次性的口罩,上车后,小心翼翼地把口罩递给自己的妻子。

    这时,杨庚老同学打来电话求助。

    “喂,你有办法弄到口罩吗?我这里缺口很大啊!”远在两千里之外的,在那个定点医院当院长的老同学覃院长打来电话。

    “喂,要多少啊?”杨庚问。

    “10000个!”对方简短地说道。

    “我想想办法。”杨庚回道。

    对方挂断电话。

    “谁打你电话啊?”妻子夏樱看到杨庚一脸的严肃,于是问。

    “我那当院长的同学打来的。”杨庚启动汽车。

    “什么事情啊?”妻子夏樱问。

    “他叫我给他买一万个口罩。”杨庚回头看了一眼妻子。

    “你答应了吗?”妻子夏樱问。

    “我说想想办法,你都听见了啊。”杨庚直话直说。

    “你疯了吗?你自己都要在市场监管局购买的渠道买口罩,你居然答应人家一万个!”杨庚妻子夏樱气得嘴直哆嗦。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很少求人的杨庚对妻子说道。

    “我是服了你啊,连几个口罩都要打电话求同学,而且还都求不到的人,居然这么大胆,答应人家,不知道你脑袋是装什么东西的,完完全全一个书呆子啊!你······”妻子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杨庚也没有回应妻子的埋怨。

    一路上都在想这一万个口罩的事情。

    杨庚真的就是人们说的那种傻根,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敢答应下来,这是不怕事大!

    杨庚除了读书时成绩好点,其他真没啥突出的东西,只不过愿意帮助那些成绩特别不好的人而已。

    比如,老师不喜欢的调皮的人,他偏偏和人家打得火热。

    好到可以穿同一条裤子的那种,就是人们常说的“义气”那种!

    在老婆夏樱看来,杨庚既不经商,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要弄到一万个口罩,可真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庚至从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后,又开始闷声不响了。

    回到家,妻子看到他不停的给自己的同学,朋友打电话。

    其实,杨庚这辈子真是没有求过什么人,但是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情,他肯定努力去做的。

    但是,这一万个口罩真不是小数目,他哪里弄到呢?

第012章 群主的傻蛋光环

    杨庚至从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后,又开始闷声不响了。

    回到家,妻子看到他不停地给自己的同学,朋友打电话。

    其实,杨庚这辈子真是没有求过什么人,但是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情,他肯定努力去做到。

    但是,这一万个口罩真不是小数目,他哪里去弄得到呢?

    其实,杨庚也不是吹牛,杨庚认为自己是几个同学大群的群主,凭借群主的身份能够办成自己想办成的事情。

    早在零几年的时候,一个初中老同学打电话给自己,说想寻找失散多年的好朋友,看杨庚有没有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庚居然帮他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

    那时节,书信基本不用了,因为人们总是在不断改变工作地址,除了电话,也没有具体的联系方式,而且啊,电话换得也非常频繁。

    QQ这个联系方式当时还不是特别普及,也不是很常用的,但是,也可以试试。

    杨庚想:每一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这样,通过QQ的方式,一个人找一个人,肯定会找到想要找到的人。

    于是,杨庚就建立了一个初中的QQ群,先拉自己一直保持联系的同学。然后,不断呼吁大家把自己的好友拉进群里。

    不到一年的时间,杨庚建立的QQ群,已经找到初中同一届的一百多人,然后,任命几个热心的同学和自己一起负责管理QQ的日常工作。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各种话题都聊。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发一些不文明东西,少儿不宜的东西都发到QQ群里,杨庚及时的制止后,群里慢慢的变得比较干净。

    然后,在群里把每一个人的电话号码和行业,及住址都用表格的形式保存在电脑里。

    杨庚对每一个人所在的行业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的。

    再后来,大家都冷淡下去了。

    后来,有了微信,杨庚立马建立微信群。

    一个在香港办企业的同学私下对杨庚说道;“你偶尔发些红包啊,这样,这个群就非常的有活力的。”

    杨庚是一个热心的人,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偶尔也发些小红包,一发,大家都抢个不停,大家也感到非常新鲜。

    所以,初中群到现在为止,一直热热闹闹的。

    哪家家里有事情,如果自己不好意思说,叫自己的好友在群里吆喝一声。

    大家都热情地伸出援手,相互帮助,这个群越来越成熟,大家彼此珍惜友谊,特别是办企业的朋友,好几个都是慷慨大方的人。

    过时过节,大老板们都发点大红包抢枪。

    一次,一个初中老师不幸得病去世,大家竞相伸出援手,你几百,我几千的。

    杨庚看到一百多人的群里,大家都正能量满满的,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群主,但是很有成就感。

    在这个群里,有政府部门的,有办企业的,有教师,医生,律师等。反正,各行各业都有,各种信息来源比较快比较准的。

    其中,杨庚跟几个办企业的同学关系比较要好,在读书时的感情就很好。

    出社会很多年了,但是一直还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办企业的同学中,有在香港的牟同学,在浙江办企业的周同学,李同学,在江苏和武汉办企业的张同学,在杨庚老家办企业的田同学,还有好几个同学也在当地办企业。

    其实说是同学,更深一层的是好哥们,好兄弟,杨庚很多时候也比较热心,帮助自己这些兄弟。

    因为杨庚业余时间喜欢搞点创作,朋友们也很信任杨庚,经常就把自己的孩子的作文发给杨庚,杨庚也认真地帮助兄弟们的孩子改改作文。

    再就是,兄弟向杨庚请教小孩读大学,选择啥专业问题呀,或者自己的企业经营出问题了,出状况了,甚至兄弟们个人心理有事,都找杨庚帮忙,杨庚啥也不推辞,都乐意帮忙。

    一个在浙江创办企业的好兄弟周同学,企业办得相当不错,人也非常豪气。

    但是,光是小打小闹,办几个小厂子,不是特别满足,总是希望自己的事业上一个更高的档次,也希望有一个更大的平台。

    同时,在社会上,也希望自己的声望更好些。

    于是,问杨庚,怎么样发展的事业,怎样提高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其实,杨庚也没啥本事,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周同学:既然是办企业的,企业最好的平台之一,应该是商会,商会和政府对接,这样方方面面都好办事。

    周同学觉得挺好的,说干就干,但是啥也不会,又问杨庚怎么办?

    杨庚有几个高中同学,是搞律师工作的,于是在中间牵线搭桥,周同学的商会很快在杨庚的律师朋友的帮助下建立起来了。

    然后,在商会这个平台下,周同学认识更多的人,认识各个方面的人越来越多。当然,事情越办越顺利。

    这次求个10000个口罩,这绝对不是小数目,而且还是捐赠的形式。

    其实,讲实话,要一个人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真金白银,这是很不容易的。

    有钱,还得有这个心才成啊。

    杨庚自己也经历过捐助的事情。

    在一个微信群里,自己的高中老师组织募捐活动,给自己高中母校图书馆搞捐赠,老师带头捐了一万元。

    然后,群里陆陆续续地开始捐款。

    捐款的人也有杨庚一个,当时,杨庚微信里没有钱,自己又很忙,小镇上没有建行,给绑定的银行卡的银行就是建行,钱没捐出,杨庚觉得自己总是过意不去。

    于是,空闲的时候,开着车,跑到城里,专门找个有建设银行的地方,把钱存进去。然后,赶紧把2000元钱转给代收的老师,算自己给母校敬一点微薄之力吧。

    因为,读高中的时候,在教师办公楼的三楼上,有个阅览室,学校阅览室下午五点准时开放,杨庚那时节借到很多免费的杂志。

    现在,高中新校区落成,图书馆很大,需要很多图书。

    杨庚也觉得自己参加工作了,能够捐点。

    所以,带着感恩的心,捐这点钱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人也不少。这件事情,杨庚没有对自己的妻子夏樱说过。

    因为杨庚用的是自己的微薄的稿费。

    如果妻子知道,说不定又得骂自己傻蛋一个。

    自己有钱非常好说话的,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叫自己的兄弟买口罩。

    都知道,办企业的人,他们商会里生产啥产品都是一清二楚。

    所以,杨庚想:这件事情只有找自己的好哥们张帝亚解决了。

    “喂,兄弟,求你大老板一个事情喔?”杨庚开门见山地说道。

    “天啦,稀罕啊,你能主动给我打一个电话,什么事情,老哥?”张帝亚接到电话,非常开心地夸张地问。

第013章 见证

    “喂,兄弟,求你大老板一个事情喔?”杨庚开门见山地说道。

    “天啦,稀罕啊,你能主动给我打一个电话,什么事情,老哥?”张帝亚接到电话,非常开心地夸张地问。

    “你现在在哪里呢?”杨庚简洁地问。

    “在武汉的家里。”张帝亚简明地回答。

    “咱们老家中元镇的覃院长打电话给我,需要一万个口罩,你能够想到办法吗?”

    “要多少个?”张帝亚似乎没有听清楚,立马问道。

    “要10000个!”杨庚把数字特别强调一遍。

    “什么时候要?”张帝亚二话没有说,直接问要的时间。

    “越快越好!”杨庚没有说具体的时间。

    “今天下午就出发,我叫公司的司机立马送回,那医院接洽的负责人是谁呢?”张帝亚问杨庚。

    “就是中元镇医院的院长,叫他覃院长就好了,等会儿,我把覃院长电话号码发给你,你存一下!到时候你们直接联系他就可以了!”杨庚像一个大人物一样地安排道。

    “老哥,绝对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张帝亚在电话那头说道。

    “我谢谢你哈!我去年十二月份病了,所以没联系你,对不起哈,现在有事才找你,是不是有点⋯⋯嘿⋯⋯”杨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啥,你也病了?”

    “嗯,是的。”

    “什么病?”

    “脑梗。”

    “也太年轻了吧,老哥,你怎么会得这种病?”

    “也不是很清楚,不过现在身体还好。问题不是特别大,可以慢慢走路和可以开车。”杨庚解释道。

    “等疫情过后,我脚伤好点后,我过来看望老哥!”张帝亚道。

    “你咋了?也病了?”杨庚立马问。

    “没有啥,出了点车祸。脚有点伤到骨头。”

    “要注意保重身体啊,你们那里疫情很严重。”杨庚嘱咐道。

    “哈哈哈,没事的,咱们团队的装备齐全!”张帝亚豪爽地笑笑。

    原来,早在2019年初,张帝亚因为脚受伤,受到医生的护士的精心照料,一直心怀感恩。

    一接完杨庚电话,在武汉的张帝亚立马给自己江苏昆山公司的经理吴方米打电话,叫他立马安排司机陈嘉华送货。

    本来公司有十多万个库存口罩,早在疫情初期,公司有人建议2元一个全部卖掉。

    但是,张帝亚作为老总,没有同意下属的建议。他说,咱们公司是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公司,咱们不能赚这个昧良心的钱。

    本来张帝亚计划把这些口罩,全部捐给武汉的医院和部队。

    一听杨庚的求助电话,立马把捐赠的对象调整了一下。

    决定捐赠给汉阳区3万个,驻武汉的部队和医院3万个,捐给中元镇卫生院覃院长那儿1万个,另外4万个全部捐给自己的家乡。

    除此之外,张帝亚把其他防疫物资,360双防护鞋和5吨84消毒液,也一同捐给了家乡。

    一段时间后,杨庚老友张帝亚发来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照片。

    杨庚知道,张帝亚脚伤未好,他自己又当了一名志愿者,把自己公司的几名司机组织起来,还带动社会的一些志愿者,组成服务车队。

    张帝亚和他的团队,穿梭在2020年春节里的,武汉的大街小巷里。

    其实,杨庚只是打了一个电话,而本来就想捐赠的张帝亚,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而已,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除了国家在行动外,民间也在行动。

    杨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中,在这个抗疫过程中,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而已。

    现在把张帝亚的志愿者证书全文发一下,以示真实:

    XinGuan肺炎(只能用拼音,因为汉字要被屏蔽)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服务证书【标题字体:蓝色】

    张帝亚同志: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XinGuan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您作为青年志愿者,无畏艰险、挺身而出、真诚奉献,投身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硬核担当,传播了志愿者的温暖善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战“疫”青春,为夺取武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贡献了青春力量!

    特发此证,见证奉献的青春!

    落款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武汉委员会,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0年某月某日

    ⋯⋯

    时间一天天过,防疫压力越来越大。

    杨庚所在的另一个高中群也是讨论得非常激烈。

    同学甲:“听说患者在医院排着长长的队伍就诊,但是,很多人没法确诊。”

    同学乙:“是的,医院里的床位非常紧张!”

    同学丙:“没有啥好担心的,武汉在建和小汤山一样的野战医院!”

    向同学:“大家别担心,我就在火神山建设的现场,我负责全部工程建设的审计,我给大家发几张建设的图片过来!”

    同学丁善意提醒道:“老向,你要注意安全哦!”

    同学甲:“你要穿好防护服哦!”

    同学群里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地说着关心的话。

    向同学回道:“谢谢大家关心!”

    杨庚也提醒道:“老伙计,要注意安全哦!”

    “甭担心,我听说中元镇是定点医院,防护物资缺得很?我捐一点给他们!”向同学私发了一条微信给杨庚。

    “是的,中元镇医院作为整个县的定点医院,防疫物资奇缺。特别是防护衣服以及护目镜。”杨庚对向同学说道。

    “我微信转给你,你负责转给中元镇的院长吧!”向同学非常信任地说道。

    “你最好直接转给覃院长吧。”杨庚建议道。

    “不用了,我直接转你,你转给他吧!”向同学说。

    “嗯,好的,绝对没问题!”杨庚觉得同学这么信任自己,于是,答应了。

    “这样吧,我就把这几天的工资都捐了吧。”向同学对杨庚说道。

    “好的!”

    很快,一条转账出现在杨庚的微信里。

    杨庚一看,一千元整。

    做事比较耿直的杨庚二话没有说,立马转给覃院长,然后截图发给向同学。

    然后,杨庚继续看微信群里的消息。

    “嗨,大家好,我是第二次参加抗疫了,病毒并不可怕,但是,大家最好待在家里,听从政府的建议和安排!不要轻易出门!!”陈同学发了一条微信。

    杨庚忙着群里的事,但是自己碰到的意外一个接一个。

第014章 意外

    然后,杨庚继续看微信群里的消息。

    “嗨,大家好,我是第二次参加抗疫了,病毒并不可怕,但是,大家最好待在家里,听从政府的建议和安排!不要轻易出门!!”陈同学发了一条微信。

    杨庚忙着群里的事,但是自己碰到的意外一个接一个。

    一大家人聚集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么多年来真是难得的事情。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点什么东西都不用发愁。

    但是,光看电视也觉得单调乏味,得想些特别的玩法。

    家里人几乎人手一个手机,现在手机的功能非常齐全,可以看新闻,可以看电视剧,可以视频聊天,几乎无所不能。

    如果一天或者几天呆在家里,肯定觉得很好,随着时间推移。

    大家情绪也比较焦躁,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新闻,更确切地说是关注湖北,关注亲戚朋友,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杨庚每天更新自己的作品,因为网络小说需要每天更新。

    杨庚是一个创作者,特别喜欢创作,所以每天爬起来就开始创作,因为杨庚觉得自己的读者和自己一样,总希望作品中的人物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

    所以,每天都非常的充实。

    但是,好日子很快被打断。

    杨庚丈母娘被查出肠胃有息肉瘤子,必须住院做手术。

    在这特殊的疫情中,生病可不是好的事情,必须住院治疗。

    这突如其来的事情,让大家有点措手不及。

    但是,该去医院的去医院。

    在特殊时期,陪同住院的人只能一个。

    而且是医院开的住院陪同证,在住院部一楼,有保安专门检查陪护证,没有陪护证的,一律不得进入住院部。

    住院并不是第一时间就能动手术的,还得达到做手术的标准,所以,各项检查完毕后,医生说要把血压,血糖等指标降下来,才能做息肉切除手术。

    一家人的中心变成为了杨庚丈母娘了。

    杨庚自己除了每天吃药之外,又多了一项任务,每天送饭菜到医院。

    谁都不知道,一个脑梗病人,走路都是很努力的,特别是提着东西走路,会更加艰难的。

    杨庚提着饭盒汤桶,心里非常有数,从走出电梯,绝对不会像正常人那样走路。

    走得非常缓慢,因为血液循环不足,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所以,杨庚什么事情都不急急也没用用,如果自己摔倒,那麻烦更大。

    杨庚夫妻两个,一个必须待在医院,一个必须送饭菜,这又成了疫情事情必做的事情。

    每天都如此忙碌,但是,杨庚夫妻俩觉得磨难就是对人的考验。

    生活本来就很苦,你只有努力坚持,想到那些医务人员,这算什么。

    戴着口罩开车的杨庚,有时候,没有封严实,那口罩呼出的雾气有时会打湿镜片,眼前一片模糊,开车的杨庚有时会惊出一身冷汗。

    想想那些医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防护鞋,护目镜,一层又一层,而且还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心里觉得他们太了不起了。

    杨庚戴着口罩,觉得最难受的是呼吸极为不畅,恨不得把口罩扔了,大吸几口氧气。

    但是,口罩对于那些医务人员来说,就是保命的最重要的物资。所以,杨庚一直关注那一万个口罩,到位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有如天使般善良的人,也有恶魔般恶毒的人。

    口罩在疫情严重时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就会挺而走险,就想发国难财。

    却说张帝亚委托自己的经理派司机陈嘉华从江苏启程,陈嘉华家里刚好有事,于是他在外面花钱,临时找了一个送货人。

    陈嘉华找的这个人是从专门帮人搬家拖货的人,名字叫罗石。

    陈嘉华对罗石说:“我本来是义务替公司送重要的防疫物资,但是,现在家里面有急事,没有办法送,给你三千元工资,路上油费公司会出的。”

    罗石立马二话没有说,高高兴兴地接了这个活。

    罗石从监狱里出来大半年了,除了会开车,其它又不会,手里又紧,能够接到这趟活,心里特别高兴。

    罗石的过去陈嘉华并不知情,陈嘉华认为,在搬家公司里的人肯定靠谱,所以把公司的抗疫物质一万个口罩和三吨84消毒液交到罗石手里。

    罗石在监狱里面改造良好,是提前出狱的,所以,从出狱以来,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接到这趟活之后,装好货物,准备从江苏出发,开往湖北下面一个县级市L市的中元镇医院,也就杨庚指定的那家需要防疫物资的医院。

    陈嘉华和罗石打好条子约定,货物送达之后,才付余下的二千元钱,罗石接到陈嘉华预付的一千元,就准备上路。

    说来也巧得很,罗石的狱友夏景来找罗石借钱。

    罗石对夏景说:“我现在这里只有一千,路上还要加油,没有多余的钱借给你。”

    夏景一看这一货车的东西,非常好奇地问:“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这些东西运哪里去?”

    罗石道:“受人之托,运往灾区。”

    夏景道:“我在家里闲着没事,跟着你去玩一趟吧。”

    罗石道:“好吧,反正一个人在路上开车容易打嗑睡,路上多一个伴也好。”

    于是,二人开车准时出发。

    两人都有吸烟的习惯,而且烟瘾都不小,两人买了两条香烟上路了。

    特殊时期,门店都是关门的,即使有钱,也是买不到东西的。

    夏景觉得自己本来跟着玩的,但是很多时候饭都没有地方吃,于是,开始抱怨了。

    “妈的,这也太辛苦了吧?几天几夜送货,也才这么点钱!而且饭都没有吃的!”

    “有快餐面吃就不错了,你也别说了。”罗石劝道。

    “这口罩很值钱吧?”坐在驾驶室里的夏景指着货车箱里的口罩问。

    “不是很清楚。”开车的罗石回道。

    “妈的,这么缺钱,咱可不可以把这些口罩,换点钱花花?”夏景开始打起口罩的主意来。

第016章 蹦头院长

    “不行,绝对要4元一个!”夏景对着电话说道。

    ······

    “我们在哪里等你们?”夏景问。

    ······

    罗石和夏景两人在秘密策划这批口罩命运的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的L市的中元镇。

    覃院长办公室里。

    覃院长正躺在简易的行军床上,拿着手机看信息,这是自己连续第十八个晚上睡在办公室里执勤了。

    覃院长四十多岁,个子不高,但是额头出奇的高,因此被高中同学叫了一个“蹦头”的绰号。

    这个蹦头,目前在中元镇当院长,本名叫覃正正,是杨庚的高中同学。

    二人关系非常的铁,可以讲,是穿同一条裤子的人。

    覃蹦头当院长前,可以讲人生也是有很多传奇的。

    蹦头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当时由于没有了分配,他做了很多的事情。

    可以讲是五花八门,做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开过诊所,做过一段时间的童装生意,也开过一段时间的短途汽车。

    开诊所的时候,诊所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的,由于当时医疗系统管得非常严格,覃正正办不下来执照,不能够正常的行医,所以,诊所不得不关门。

    蹦头做不成医生,一边啃着大部头医学书,一边开始做起童装生意来。蹦头在L市里租了个门面,隔一段时间从汉正街进货,开始了服装生意。

    在蹦头所在的服装一条街,他采用薄利多销的手段,服装生意一时也是做得风生水起。

    但是,蹦头院长觉得没有价值,丢掉自己的老本行不划算,所以,他又改行了。

    覃蹦头通过L市里的统一招聘考试,考上正式医生编制,覃蹦头在年富力强的年龄里,被任命为中元镇医院院长。

    覃蹦头院长至从接到上级的命令。

    早已经把自己的被子准备好了,因为作为一名医生,知道这个疫情的厉害,回家是不能回家了。

    于是,干脆把自己的被子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来。

    覃院长对自己的医院非常了解,作为贫困县下面的镇上医院,医疗条件非常不好。

    一是呼吸科室的医生特别少,上级也只派来了两名。加上自己医院的,就是自己和另外一个医生,总共也只有四名医生。

    二是床位不是特别多,应该讲特别匮乏。

    三是防疫的医疗物资非常匮乏,甚至传染科基本物资都没有。现在,自己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自己心里也是特别没有底的。

    所以,蹦头院长一接到命令,一是向上级要防疫物资,二是向自己的朋友同学求助。

    但是通过向自己的同学求救,能够弄到些救援物资,全靠自己的同学杨庚帮忙了。

    蹦头院长觉得这次有救了,是因为杨庚在大力支持自己。现在还没有一例被确诊的患者送过来就诊,所以,心里稍微有点安慰。

    但是,做事要做到未雨绸缪吧,蹦头院长老早就求救了几个在外省打拼的同学。

    蹦头院长觉得心里不是特别恐慌,因为,他向朋友求救的一批抗疫物资,正从千里之外的江苏,浙江,广州赶来。

    蹦头等待的这些抗疫物资,都和杨庚有关,因为杨庚加入了很多微信群,是他在微信群里发了求助信息的。

    杨庚加入的群有传统文化——实体企业群,多个某某地区商会,湖北某某大学浙江校友分会,兄弟友谊群,江浙沪大学同学群,网络作家协会群等等四十多个群。

    杨庚认识的商会会长都是自己初中高中的同届同学,也是相当有担当的一些企业家。

    当杨庚把中元镇缺乏物资的信息发到群里的时候,各个商会的会长就开始着手对接各个镇的防疫物资了。

    做企业的人,对于公益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视的。

    他们对于物资这一块,可以说是最懂得哪里有什么样的资源了,他们的行动可以讲是迅速的,而且效率非常高效的。

    最初,杨庚在群里建议口罩采取认捐的形式,能力有大小,200个口罩起步,上不封顶。

    通过群主发通知,一时,群里的同学纷纷认捐,很快,一万个,两万个,五万个,十万个口罩很快就凑齐了。防护服和84消毒液也是讲吨数捐献的。

    有些办企业的兄弟,有的买不到货物,就直接三万,五万,十万的捐款,有的直接对接家乡的镇政府和村。

    ······

    再快的物质,运到蹦头院长的医院至少得一周左右,而且基本上是通过公路运输,路途遥远。

    所以,蹦头院长内心也是焦急的,他鼓动医院的护士们先自制简易的护面罩。

    就是用那个胶纸裁剪的,因为有这个人工做的护面罩总比没有好。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而且他把这几个护士制作简易护面罩的照片发给杨庚。

    杨庚看过之后,真的想笑,但是又笑不出来。

    觉得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还糟糕数倍,所以,杨庚在第一时间就求助在外打拼的同学,也算对自己的家乡有些贡献吧。

    杨庚都知道,那个病毒传播非常厉害,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觉得自制的防疫面罩完全不靠谱,但是这是非常时期,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杨庚就和自己所在的微信群的会长沟通,紧急地把自己老友蹦头院长拉入自己所在的微信群,因为医生很多专业的东西需要他自己说更好,会长们都表示大力支持,所以各种捐赠也很快达成。

    蹦头院长给杨庚发来微信:“老伙计,你娃儿啊,真是看不出,能量蛮大的啊!”

    杨庚只是谦虚的发了个笑脸和两个字“嘿嘿!”

    蹦头院长又发来信息:“我还是担心自己顶不住!”

    杨庚发回一条信息:“别着急,后面有强大的兄弟们,咱们同学,北京的有,上海的有,浙江,江苏,广州这几个发达的地方都有人!”

    蹦头院长:“我是在第一线的,我是要往前冲的,如果我挂了,娃儿托付给你啊!”

    杨庚回道:“瞎侃,你没有那么容易挂掉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啊。”

    蹦头院长:“老伙计,不是跟你开玩笑啊,这个感染上了,就大麻烦了,病毒要进入肺里的啊,你们不是医生,不知道呼吸科病房里,那些吸氧的病人,急促的呼吸样儿。”

    杨庚回道:“你是专业的医生都害怕,我们普通人比你更害怕啊,你要挺住啊,兄弟!”

    蹦头院长道:“我也只是跟你说说而已啊,怕死倒是不怕死,只是担心自己的两个娃娃。”

    “物资很快就到了,你当院长的别一天瞎想!”杨庚又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我心里还是没底,江苏那批物资大概几天到位呢?”蹦头院长问。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025/ 第一时间欣赏守望2020年的春天最新章节! 作者:杨九渡河所写的《守望2020年的春天》为转载作品,守望2020年的春天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守望2020年的春天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守望2020年的春天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守望2020年的春天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守望2020年的春天介绍:
一个普通人杨庚生病期间,岳父岳母从武汉来浙江看望杨庚,因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无法返汉,然后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讲述杨庚和家人及朋友们共同抗疫的故事。守望2020年的春天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守望2020年的春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守望2020年的春天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