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做太孙TXT下载我要做太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太孙全文阅读

作者: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太孙txt下载     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23章 谋反大案!

    “他是考官白信韬!”

    士子们有人认出这个官员就是考官之的白信韬!

    所有的事子们都面带愤怒的看着他!

    乱党余孽,害人不浅!

    你也有今日!

    实在大快人心!

    只见他的口中塞了一大团破布,不能够发出任何声响。

    士卒们连拖带拽的,就把他押上了囚车。

    刑部的官员看着考生们,高声说道:“诸位考生不必惊慌,此人乃是本次科举的考官,涉嫌参与胡惟庸谋反大案!现在已经被我们捉拿归案!”

    “他们阴魂不散,妄图挑起南北士子之争,简直居心叵测!所幸陛下明察秋毫,请诸位士子安心!”

    同样的画面,在京城各处地方上演。

    一时之间所有的考生都知道了事情的原因!

    这个时候考生们才醒悟过来。

    果然有奸臣作乱!

    怪不得录取的全是南方士子,做的这么明显!

    这显然是要挑起争端啊!

    只要南北士子的争端一起,南北的百姓就会对立下来!

    到时候彼此攻击、彼此碾压,将会给朝廷带来无尽的祸患!

    果然用心歹毒!

    而一股屈辱愤怒的感觉,立刻就萦绕在北方士子的心头!

    他们忽然明白,自己被人当枪使了!

    自己自诩为圣人子弟,自认为才高八斗,自认为能够匡扶社稷,护助万民,可没有想到居然被歹人利用!

    而自己这些人居然还傻乎乎的跑去鸣冤!

    居然还到承天门叩阙面圣!

    还拦住了吴王的车驾,请他主持公道……

    何等羞耻啊……

    而南方的士子,也觉得非常委屈。

    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嘛!

    自己本来什么都没有做,可是被这些考官们一搞,真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本来南方考生对北方考生就形成碾压之势,哪里还用得着偏袒!

    这不是败坏我们的名声,给我们找事吗!

    现在陛下要取消本次科举,都是这些逆贼害的!

    ……

    此时,在奉天大殿之中。

    在山呼万岁之后,百官就开始了奏事。

    刑部尚书杨靖手持朝笏,出列禀报说道:“启奏陛下,经刑部查实,胡惟庸逆党余孽翰林学士刘三吾,礼部郎官陈新,王府纪善白信蹈等考官……”

    “在本次科举考试之中蓄意作乱,全部录取南方考生,以达到分化南北,制造对立,以求在朝廷之中形成党派之争,现在已经被全部缉拿归案!请陛下圣裁!”

    朱元璋脸色铁青,愤怒的说道:“胡惟庸之余孽,当真死不足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旧不知悔改!目无君父,乱臣贼子!实在该杀!……”

    朱允熥看了看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不由得暗暗感叹。

    论到冷血无情,朱元璋真是当仁不让啊!

    爱你的时候捧在手心里像个宝,厌恶的时候,恨不得放到锅炉里焚烧!

    自己只是建议朱元璋用别的罪名处置他们。

    没想到朱元璋直接用了谋反大案!

    要说还是谋反案好啊,只要是看谁不顺眼的,都可以用谋反案这个筐子装进去!

    轻松自在,没有争议!

    而且别人也不敢有争议!

    谁要是敢反对,直接就是谋逆余党!

    到时候想对付哪个朝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而且那个时候,谁还敢和皇帝呲牙咧嘴?

    真是学到了!

    难怪明朝后期的皇帝一个个不成器,朝臣甚至有的连个朝臣都不能轻松对付。

    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到他们老祖宗的拿手绝活!

    没有谋反案啊!

    朝廷杀器,谋反大案!号令群臣,莫敢不从!

    朱元璋又吩咐说道:“刑部立刻会同大理寺彻查此事!务必要尽快有个结果!现在大明各地的考生汇聚京城,翘首以盼,不能够让他们久等!”

    “是!微臣遵命!”

    刑部尚书杨靖和大理寺丞,一同领命说道。

    在历史上,朱元璋好在洪武三十年解决南北档案所用的罪名也是谋反。

    不过用的不是胡惟庸谋反案,而是蓝玉谋反案。

    毕竟老朱在这方面也是要脸的嘛。

    一个谋反案用的时间太长了,而且装的人也太多了……

    再用就有点儿不要脸了!

    幸好又制造了一个蓝玉案啊,要不然这脸上还真有点挂不住!

    既然罪名已经定下了,那么接下来照着这个罪名审问了。

    在后世一个调查方法就是假设有罪,然后再调查取证。

    不过到了朱元璋这里,那就是你一定有罪,然后只要乖乖认罪画押,等着砍头就行了。

    这个时候是没有人给你讲人权的,都是谋反逆贼了,还不往死里招呼啊!

    你说你皮糙肉厚抗揍?

    那也没事!

    把手脚砍下来,照样可以按手印嘛。

    皇帝让你用什么罪名死,你就得用什么罪名死!

    此时轮到朱允熥登场了。

    只见朱允从朝臣之中出列,手里拿着朝笏,一本正经的躬身行礼说道:“启禀皇祖父陛下,皇孙吴王朱允熥有本启奏。”

    龙椅上的朱元璋,仍旧是一副阴沉面孔,说道:“准奏!”

    朱允熥便开口说道:“启禀皇祖父陛下,如今谋逆乱贼已经被拿下,他们的罪行非常清楚,就是要制造对立……”

    “这才有榜单之上尽是南方士子,也导致了北方士子拦路喊冤,以致承天门叩阙之事……”

    顿了一下,偷偷抬眼看了看朱元璋,见他仍旧是一副冰箱脸。

    不由得大为感叹,论演技,老朱的水平也不低呀!

    朱允熥又继续说道:“然而皇孙觉得考生无辜,他们不过是被乱贼利用了而已,所以还请皇祖父陛下赦免叩阙的北方考生,也宽宥被利用的南方士子。”

    听到了朱允熥的话,朝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任凭谋反案继续肆虐,谁知道又把谁给装进去!

    现在殿下提到赦免考生的事情,那显然就不会再牵连别人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可还是说道:“准奏!既然本次科举是由逆贼挑起,所有考生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是以后不知谨慎小心,再做出叩阙之事,必将严惩!”

    无论如何,士子们叩阙都是扫了朱元璋的颜面。

    他肯定是要找补回来的!

第224章 与朱元璋的双簧

    朱允熥行礼说道:“皇孙替天下士子,多谢皇祖父圣恩!”

    “起来吧,要让他们牢记才好。”

    “是!多谢皇祖父陛下。”朱允熥直起身来。

    朱元璋看了看他,说道:“没有其他的事,就回到朝班去吧。”

    朱允熥又躬身说道:“启禀皇祖父陛下,孙儿还有本奏。”

    朱元璋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悦的说道,“莫非还是为那些士子?咱已经宽恕他们,不追究他们的过犯了,你还有何事?”

    朝臣们都得出来朱元璋的声音有些不悦,本来以为朱允熥会退下的。

    却没有想到他仍旧站在那里,

    众人的心不由得又揪了起来!

    朱允熥说道:“回禀皇祖父陛下,这些考生读书多年,只求能够参加科举报效朝廷,能够求得官职以便造福于民,可没有想到会被逆贼搅和,这实在不是他们心中所愿啊……”

    “陛下,他们都是走了几百上千里路,甚至几千里路才来到京城,一步步用双脚丈量土地,也不知道穿坏了多少双鞋……

    “而且他们有些人家境贫寒,恐怕进京赶考的食宿费用都是省吃俭用多年的积蓄,若是错过这一次科举,下一次还不知道有没有路费盘缠……”

    朱允熥满含热情的说道:“所以皇孙斗胆,恳求皇祖父开恩,重新录取士子!”

    朱元璋听到这里,似乎士子们的穷日子摸着了他的心。

    也感慨的说道:“是啊,这些穷苦考生确实不易呀……”

    又抬头问道:“任亨泰,你是礼部的侍郎,此事你怎么看?”

    任亨泰出列,偷偷看了一眼吴王殿下,行礼说道:“回禀陛下,此次科举虽然有些波折,但并没有泄露考题,

    考生们所答的试卷也都是自己真实的水准,如果要重新录取的话,只要毫无偏颇的查阅试卷就可以了,所以微臣以为可以录取。”

    “嗯。”

    朱元璋抬起眼睛,拿眼睛瞟了一眼刑部尚书杨靖。

    杨静便极为识趣地走出朝班,对,朱元璋躬身行了一礼。

    这才开口对任亨泰说道:“任大人,如果对于本届考生,朝廷不但不预以责罚,而且还从他们中间再次录取,会不会助长他们里面的骄纵之气?”

    “这个……”任亨泰无言以对。

    因为他会不会骄纵,谁又能说得了?谁能打包票呢?

    就像后世推脱说你不符合企业文化,简直就是拒绝人之万金油的说法!

    朱允熥说道:“杨大人不必担心,本王相信考生们只会对朝廷,对陛下感恩戴德,并且也会牢牢记住此次的教训,以后谨小慎微,不敢随意行事。”

    杨靖躬身行礼说道:“吴王殿下说的是,微臣受教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吴王殿下有此恳求……那你们礼部就好好办理此事,绝不能再出现任何纰漏!”

    “是!微臣遵命!”任亨泰领命说道。

    不知怎么的,当朱允熥听到朱元璋说自己“恳求“的时候,总觉得那两个字咬的非常重。

    这让他心中非常无语!

    朱老爷子,咱俩就是唱一段双簧而已。

    不会真的以为我服软了,在”恳求”你吧?

    都是演戏的好不啦。

    你还认真了!

    真是见缝插针!

    不在是自己身上找点乐趣,朱元璋就浑身不自在!

    所以朱允立熥刻表现的面色有些僵硬,行礼说道:“多谢皇祖父陛下……”

    僵硬的表情,无奈的声音,朱允熥敢肯定,朱元璋对自己的表情很满意!

    毕竟从龙椅上朱元璋满面的笑容,就能够看得出来……

    唉,算了,看你六十多岁的老人怪可怜的,满足你一下虚荣心好了!

    下朝之后,刚出来奉天殿,刑部尚书杨靖就找上了朱允熥。

    杨静说道:“微臣见过殿下,请殿下留步。”

    朱允熥知道他找自己肯定有事,于是便停下脚步,客气的说道:“杨大人不必客气。”

    朝臣们纷纷对朱允熥躬身行礼,因为知道吴王在下有事商议,所以不敢打扰,行礼之后就各自离开了。

    而朱允熥也有礼的对他们也报以颔首。

    等到无人打扰之时,杨靖这才开口说道:“启禀殿下,微臣实在有一件难言之事,不知该说不该说……”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不让你说?

    那岂不是失礼了。

    于是回答说道:“杨大人尽管直说无妨,能让杨大人难言的事情,孤王也想听一听。”

    杨靖有些为难的踌躇说道,“微臣遵命,翰林学士刘三吾是本次科举的主考,现在也被关在刑部大牢之中,可他在刑部一言不发,不肯供认罪状……”

    “有官员提议说要对他动大刑,但微臣觉得他年事已高,能不能熬过大刑还是不好说,如果真的死在了刑部,恐怕会引人非议,……”

    杨靖看了看朱允熥,见他没有见怪,又继续说道:“而且刘三吾在士林之中颇有威望,如果没有他的口供,没有签字画押,恐怕有些读书人也会怀疑朝廷滥杀无辜……”

    朱允熥说道:“对刘三吾确实不宜动刑,老臣就要给予老臣的体面。”

    杨靖见他这么说,里面也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殿下,刘三吾说想要见见您……”

    朱允熥眉头一皱,说道:“他见我干什么?”

    在历史的记载里面,朱元璋就是因为刘三吾的话,才坚定了要立太孙。

    所以不管怎么说,刘三吾对自己也有间接的帮助。

    把考官们定罪为胡惟庸的逆党余孽,其实就是一个转移矛盾的借口罢了。

    况且他就是一个腐儒,遵守的是圣人教诲,倒不是真有什么坏心思。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刘三吾有点恩惠倒也是可以的。

    只是自己与他从来都没有过交际,况且他被朱允炆说道担任主考,算真要算起来的话,他还是自己对手的人呢。

    他找自己做什么呢?

    杨靖回答说道:“回殿下的话,求见的原因刘三吾并没有对微臣说。”

    朱允熥点了点头,并没有继续追问,想必刘三吾要见自己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第225章 吕氏邀请

    “杨大人,对于刘三吾,你们刑部准备如何处置?”朱允又接着说道。

    杨靖看看朱允熥,似乎是要从他身上看出吴王殿下有什么意见。

    但是见他面色平和,倒是察觉不出来什么。

    正好说道:“回禀殿下,既然此次科举考试乃是胡惟庸逆贼余党作乱,就要按照谋逆之罪论处……”

    可紧接着又说道,“如果刘三吾是被其他人蒙蔽,当然也可以从轻处置。”

    杨靖这么说,其实就等于给足了朱允熥面子。

    是乱党还是被人蒙蔽,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所以这就给足了空间,既让吴王可以施恩,也可以“公正”处置……

    朱允熥明白他的意思,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刘三吾毕竟与溺水有所牵连,孤现在去见他还为时尚早……这样吧,等过几天看孤王的心情如何。”

    杨靖行礼说道:“如此就多谢吴王天下了!”

    把话传到就行了,杨靖根本不敢再多说。

    虽然尊重刘三吾的为人,但传一句话就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至于结果如何,那就不是自己所能够做主的了。

    朱允熥说完了话,便迈步离开,返回东宫去了。

    之所以不立刻去见,一是因为此次科举还没有落下帷幕,甚至还没有一个官方说法。

    如果自己现在去见刘三吾,别人会不会说自己徇私?

    会不会引起南北士子的不满?

    所以现在是绝对不能去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嘛……

    你让我去我就去?

    我不要面子的吗?

    ……

    当朱允熥回到东宫住处的时候,一进院子就发现来了不速之客。

    “奴婢拜见吴王殿下!”几个宫女太监跪地叩拜说道。

    朱允熥眉头一皱,面色有些不悦,因为这几个都不是服侍自己的。

    在地上有三只被打开的箱子,里面装着几幅字画,还有一些精美的瓷器,以及贵重的玉器。

    太监李福赶紧解释说道:“启禀殿下,他们是太子妃身边的宫女和太监,奉了太子妃之命前来送些东西,太子妃真是爱护殿下啊,把自个的嫁妆都拿了出来……”

    从李福的话中,朱允熥这才明白,这些东西都是吕氏的个人嫁妆,并不是宫中是赏赐的东西。

    可这样一来就耐人寻味了。

    好端端的,吕氏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给自己做什么?

    示好吗?

    要知道把自己的私财,尤其是嫁妆拿出来赏赐给人,那可不单单是钱财而已!

    还代表了对这个人的认同和喜爱!

    太子妃宫里来的太监说道:“启禀殿下,太子妃说殿下勤于国事,劳苦功高,而且殿下常在宫外行走,

    也常和朝臣们接触,免不了要有些恩赏,太子妃说如果殿下不喜欢这些东西,拿去赏人也是可以的……”

    听着太监的话,朱允熥的眼睛渐渐眯了起来。

    不但向自己示好,话还说的这样谦卑,很难不让人怀疑呀!

    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朱允熥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了,你们回去替我谢过母妃。”

    “奴婢遵命!”太监欣喜的说道。

    有道是“长者赐,不可辞。”

    既然吕氏把这些财物送来了,如果自己不收下,那可就驳了太子妃的脸面。

    传扬出去对自己的名声不好啊。

    朱允熥吩咐说道:“既然如此,就有劳诸位把东西搬进房中去吧。”

    几个太监宫女微微一愣,殿下的意思……明显是让他们自己搬进去啊!

    自己送货上门,还得负责安装摆放啊?

    不过他们也不敢有二话,回答说道:“是!这是该当的,奴婢遵命。”

    朱允熥对这些太子妃的赏赐并不热情,之所以让他们亲自搬进去,也有难为他们,让太子妃知道自己态度的意思。

    朱允熥没有理会他们,又对王忠说道:“找个没用的房间,专门存放这些东西,既然是母妃的恩赐,可不能有什么闪失。”

    王忠笑着说道:“殿下放心,奴婢一定把这些东西压在箱子里,牢牢的锁上门,任何人都接触不到。”

    此话一出,那几个太监宫女顿时觉得脸面无光……

    因为按照常理来说,这些东西肯定是要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并且是在书房和会客厅这样重要的地方,

    再不济,也会摆放在寝房里面。

    一来是对赏赐者的尊重,二来也彰显双方的关系。

    这就好像后世的人得了名人字画,或者是领导的墨宝之后,一定要挂在显眼的地方,告诉别人自己的背景多深厚……

    可如果往小黑屋里面一扔……

    嘿嘿……,

    送墨宝的人就该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认清自己的位置了……

    见吴王殿下迈步要走,那个太监赶紧又说道:“启禀殿下,太子妃请殿下前往一叙,为此太子妃还特意熬了参汤,请殿下前去品尝。”

    朱允熥眉头紧皱,拒绝说道:“母妃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现在公务繁忙,一会儿还有朝廷要事需要处理,改日再去向母妃问安。”

    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

    吕氏亲手给自己熬参汤?

    如果如果说她要给自己吃毒药砒霜,或者埋伏刀斧手要自己的命,朱允熥还能相信!

    亲手熬汤?

    怎么让人不敢相信呢。

    什么时候自己与吕氏的关系,已经好到这种地步了?

    太监为难的说道:“殿下,太子妃说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殿下了,心中甚是想念……而且还说对于此次科举,也要多谢殿下……”

    朱允熥的目光瞬间锐利了起来!

    吕氏这是要拿孝道逼自己呀!

    做母亲的许久未见自己的孩子,传出去那就是自己的过失!

    现在做母亲的都派人来请自己了,如果再不去,那就是有违孝道了。

    朱允熥寒声说道:“你去回禀母妃,就说孤王稍后就前去拜见!”

    太监高兴了磕头行礼说道:“多谢吴王殿下!奴婢告退了……”

    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朱允熥依旧眉头紧皱,心中厌恶。

    吕氏,当真是个大麻烦!

    只要她还活着,就能够站在自己母妃的地位上,用孝道压制自己!

    这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除非自己想办法把她给除了,否则就只能任由她恶心人!

    尽管她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可是癞蛤蟆上脚面,就算不咬人,可也膈应人啊!

    而且自己在孝道上,还不能有亏!

    明明知道她对自己厌恶,而自己非但不能报复,在众人面前还得尊着她,敬着她。

    她真要是怪罪了,不高兴了,自己还得哄着……

    真tm混账道理!

    要不要把她除掉?

    怎么除?

    能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各种想法,在朱允熥的脑子里面快速的运转。

第226章 母慈子孝啊

    可到最后,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

    现在自己仅仅是个吴王,连太孙都还不是,不能浪啊……

    孝道问题在任何朝代都是第一大事,坚决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算了,只能暂且忍下!

    太监王忠说道:“殿下,奴婢觉得……殿下还是不去为好……”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王忠又继续说道:“二殿下把科举之事搞得一塌糊涂,若不是有殿下收拾残局,南北考生还指不定怎么乱呢,太子妃若是怪罪殿下……”

    李福嘴唇动了动,也有些担忧的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自己却露出一抹笑容,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母妃若是怪罪,就怪罪好了,孤王问心无愧,坦然受之!”

    可王忠还是说道:“如今陛下已经封您为吴王殿下,现在殿下又在科举中立下功劳,想必更得陛下的信任,就连天下的士子也会感激殿下……”

    王忠鼓足了勇气说道:“殿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朱允熥明白,王忠是怕吕氏狗急跳墙!

    朱允熥不知道吕氏有没有胆量鱼死网破,可自己不去就是理亏。

    况且在这宫里面,众目睽睽之下,她能拿自己怎么样!

    而且若是有选择,自己也不愿意去呀!

    可是吕氏拿出孝道这个杀器,自己就不得不去了!

    没得选!

    所以朱允熥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孝道不容有亏,这一趟是必须要去的!”

    身旁的瞿陶抱拳行礼说道:“殿下放心,属下一定仔细护卫,绝不容许任何纰漏!”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随我一同,前去面见母妃吧!”

    “是!奴婢遵命!”

    朱允熥的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其实他还真想吕氏利令智昏!

    如果真的要害自己,那才好玩呢!

    正好趁机将她置于死地!

    而且名正言顺!

    “孩儿参见母妃!”

    东宫里面,朱允熥前来拜见太子妃吕氏,躬身行礼说道。

    “不必多礼,快快起来吧,来允熥坐,”太子妃吕氏笑面如花,非常热情。

    又赶紧对宫女说道:“还不快给吴王殿下搬了椅子!”

    宫女立即将一张椅子搬了过来,放在朱允称的身边。

    “多谢母妃……”朱允熥说罢,就坦然落座了,椅子上还有一只坐垫,坐上去软软的,显然吕氏极为用心。

    吕氏赶紧对宫女说道:“我熬的参汤呢,快给吴王端过来。”

    又对朱允熥说道:“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忙于政务,毕竟户部的事务实在太繁琐了,搁谁身上都不轻松,这段时间你辛苦了,赶紧喝碗参汤补身子吧。”

    朱允从宫女的手中接过了参汤,看见这碗汤的汤色清亮,还在冒着腾腾的热气。

    朱允熥故意把碗放到靠近自己,鼻子里面吸入参汤升腾起来的热气。

    仔细分辨了一下,倒是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气味。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弄到无色无味的毒药可是太难了!

    令人闻之色变的蛇毒,也不能够。

    因为新鮮的蛇毒为有点腥味儿,就像鸡蛋清样浓稠液体,呈淡黄色、浅黄色、翠绿色,乃至没有颜色。

    而且蛇毒非常不容易保存,多数蛇的新鲜蛇毒室温下二十四小时后,就会发生腐败变质。

    也因为蛇毒不耐热,在夏天的高温天气尤其如此,易腐败霉变,缺失其毒副作用。

    况且新鲜毒液接触空气易产生泡沫。

    “多谢母妃关爱,孩儿遵从皇爷爷之命,能够为皇爷爷分担一点任务,这也是做晚辈的福分,不敢说辛苦。”朱允熥彬彬有礼的说道。

    吕氏说道:“那是你现在年轻身体好,若是不知道保养顾惜,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切切不可劳累,要多注意休息,毕竟政务的事情是处理不完的……,你快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朱允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说道:“莫非说的是,孩儿一定会注意的,不过孩儿来的时候吃坏了肚子,现在腹中难受,太医说现在不能进补,所以只能愧对母妃的一片好心了……”

    无论如何,这碗参汤朱允熥都不会喝下去的!

    他可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吕氏看了一眼朱允熥手里拿的汤碗,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太医说有没有什么大碍?”

    “多谢母妃关心,只不过吃坏肚子而已,太医说只要注意饮食,调养几日就行了。”朱允熥的谎话张口就来!

    吕氏也没有坚持,又从旁边拿出两双鞋垫,说道:“天气凉了,脚下要注意保暖,这是我特意为你缝制的两双棉垫,你试试合不合脚,不合的话我再改。”

    如果不是知道吕氏的真面目,现在这种场景简直就是母爱泛滥啊……

    朱允熥把棉鞋垫接了过来,满面笑容,用非常温馨的声音说道:“多谢母妃,只要是母妃做的,孩儿就喜欢,就算不合适让宫女改一改也就是了,

    怎敢再劳烦母妃亲自动手,这要传扬出去,别人就该说孩儿不懂得体贴母亲的辛苦了……”

    朱允熥笑眯眯的又说道:“孩儿被人说几句也就罢了,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是如果害得母亲被人非议,那真是罪过了……”

    既然你用“孝道”请我来,那我也用“孝道”回击!

    母慈子孝。

    如果做儿子的如果被人说不孝,那你也在担上不慈的罪名!

    《尚书·康诰》中说道:“天惟与我彝。”

    孔传也讲道:“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吕氏的笑容瞬间就僵在了脸上!

    只能打哈哈,说道:“怎么会呢!吴王是个纯孝的孩子,谁要是敢乱嚼舌头,败坏你的名头,仗毙了都是轻的!”

    朱允熥笑道:“用母妃这话,孩儿就放心了……”

    说着,随手就将鞋垫放到了一旁。

    太子妃吕氏吸了一口气,说道:“允熥,这次礼部主持本次科举考试,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惋惜呀……”

    “胡惟庸谋反案影响实在太过深远了,我听说考官们都被抓起来了,不知道可有此事?”

第227章 甜枣与大棒

    朱允熥回答说道:“回母妃的话,确有此事,已经有些考官对谋逆之事供认不讳,想必很快就有结果了。”

    吕氏忧心忡忡的说道:“像这种大案,实在太可怕了……允炆毕竟是此次科举的主考,考官们都在他的授命之下,你说此事会不会牵连到你兄长呢?”

    朱允熥见吕氏忧心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有疑惑起来,吕氏寻找自己莫非是为了的朱允炆?

    “母妃不必担心,兄长虽然是本届科举的主考,但他并不知情,都是考官们擅自做主,这才导致事端发生。”

    朱允熥说道:“真要说起来,也是考官们辜负了兄长的信任,兄长只是被他们蒙蔽了而已,所以这件事怪不到兄长的头上。”

    吕氏仍然有些担忧,“话是这么说……可是你皇爷会不会怪罪呢?”

    朱允熥表现得很耐心,宽慰说道:“母妃您就放心吧,皇爷爷明察秋毫,怎么会冤枉了兄长呢,而且只要有我在,就不允许任何人牵连兄长!”

    吕氏满眼感激的说道:“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朱允熥谦逊地说道:“母妃客气了,我与兄长乃是兄弟,彼此帮衬着也是应当的嘛……”

    朱元璋,听到了吧,我可是很爱兄长的哦!

    想必你的眼线,会把这些话传到你耳中吧。

    吕氏说道:“唉,说起来都怪允炆,弄出这么一个烂摊子,你说接下来朝廷将会如何处置?我就是担心允炆接下来再做错事。”

    朱允熥当即就有把朝廷之上的决议,告诉了吕氏。

    并且吕氏又问了很多问题,知道确定了朱允炆不受责罚,以后也不会牵连之后,这才放心了下来,又拉着朱允熥谈笑了许久。

    而朱允熥也没有任何的焦躁。

    都是老演员了,比拼演技谁怕谁呀!

    你愿意演母慈,我就演子孝!

    毕竟,该动刀子的时候也不会手软嘛……

    ……

    “听说了吗,吴王殿下替咱们考生说话了!”

    “要说咱们被逆贼利用,虽然是无心的,可陛下能不生气吗!吴王为咱们求情,叩阙的事情陛下既往不咎了!”

    “岂止如此啊!吴王殿下还为咱们求情,准备重新录取考生呢!”

    “吴王殿下真是贤明啊!为了咱们居然向陛下直谏……”

    “这下好了,不用再白跑一趟,下次开科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呢!真得感激吴王啊!”

    “咱们考生被利用,无论南北考生都受了憋屈,逆党真是该死啊!”

    “谁说不是呢,要不是吴王殿下咱们可真得憋屈死!”

    一时之间,朱允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替考生说话的事情就传开了。

    并且吴王殿下还恳求陛下重新选入士子!

    并且得到了陛下的恩准!

    当考生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立即欢呼雀跃!

    心中对吴王满了感激!

    你要不是有吴王殿下在,不把他们打成乱党同伙就烧高香了!

    怎么可能再从他们中间录取考生!

    至于东宫的二殿下?

    考生们的态度,只有“呵呵”二字了。

    这就好像一个人尽管忙活了半天,可能也劳心劳力,做出了一锅饭。

    结果这锅饭非但不美味不可否,而且有毒!是会毒死人的!

    吃饭的人还会对他心怀感激吗?

    这个时候来了另一个人,不但把他们的毒全给解了,让他们能够保全性命。

    而且还让他们得享美味,从此衣食无忧。

    还安排豪华职位,让他们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达到人生梦想!

    他们当然会感觉第二个人了!

    所以很巧妙,又很理所当然的,朱允熥就赢得了南北士子之心!

    在贡院门前,礼部尚书任亨泰,会同户部员外郎齐泰,还有刑部尚书杨靖,看着底下上千的考生。

    因为今日是陛下恩准吴王的请求,再次录取考生,发放榜单的日子!

    所以很多考生早早的就来到了贡院门前,等候结果。

    同时心里面也有些忐忑,毕竟此次科举牵连到了谋逆大案,不到最终结果谁也不敢打包票。

    北方士子在担心,毕竟他们那么闹,陛下会不会对他们厌恶?

    而南方士子也在担心,毕竟自己成了引祸的因由,成了逆贼闹事的借口。

    陛下会不会为了顾到北方士子,而刻意打压他们?

    这可是关系到自己上榜的几率啊!

    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是这话也不能说到明面上!

    毕竟皇帝陛下已经宽恕了!

    而且又重新录取了,再要求就太不识抬举了!

    此时刑部尚书杨靖,率先开口说道:“诸位士子!本官乃是刑部尚书,现在刑部已经会同大理寺,查明确实,考官刘三吾,白信韬,可陈新,乃是胡惟庸案乱党余孽!”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此次逆贼的目的就是要挑起南北士子之争!进而影响朝局的稳定!动摇大明江山社稷!当真是罪大恶极!”

    “现在他们已经全部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之中,七日之后就会在西市斩首示众,诸位士子可以前往,做个见证!”

    礼部侍郎任亨泰,又接着说道:“诸位考生!礼部主持此次科举,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愧对朝廷……”

    “所幸陛下明德,吴王殿下贤明,对文武百官述说考生无辜,不过就是被逆贼利用罢了,而且还恳求地陛下降下隆恩,好使诸位士子不受影响。”

    “因此才有了此事再次录取之事!然而诸位当知晓,这乃是陛下的恩典!不可当做坦然之事,平常受之!”

    考生们躬身行礼,齐声说道:“多谢陛下隆恩!多谢吴王殿下!”

    任亨泰满意的点了点头,给了一颗大枣,接下来就是敲打了。

    又脸色严厉的说道:“然而诸位要谨记教训,不可在肆意妄为,如果再发生类似被人利用,甚至做出叩阙之事!礼部将直接剥夺诸位功名,从重处置!”

    吃了大枣,甜在心头,对于棍子的敲打也能接受了。

    考生们回答说道:“我等不敢!请陛下恕罪!”

    这时任亨泰对齐泰说道:“齐大人,请你宣布此次科举录取考生的榜单吧。”

第228章 断绝念想

    齐泰赶紧谦虚的说道:“有两位尚书大人在,下官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怎敢僭越,还是请大人宣布吧。”

    任亨泰说道:“此次科局之所以能够重新录取,实在是吴王殿下的功劳,殿下又在户部主事,而你又是户部的员外郎,自然邀请齐大人代表殿下宣布了。”

    刑部尚书杨靖,也说道:“是啊齐大人,你在此处代表的乃是吴王殿下,理当由你宣布。”

    齐泰连忙摆手说道:“不敢不敢,下官怎能代表吴王殿下了……”

    尽管齐泰谦虚,可任亨泰和杨靖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是吴王殿下的人呢!

    所以二人再次相请,齐泰推脱不过,只得答应。

    看着一个个考生巴望的眼神,齐泰宣布说道:“诸位考生!本次科举重新录取二十位士子,希望侥幸录取的士子,能够忠心报效朝廷,看护大明的百姓,以报答皇帝陛下的天恩浩荡!”

    “若有考生本是遗憾未能上榜,也请再接再厉,须知圣人之道宏大奥妙,就是我等穷其一生也难以参透……所以当内修心德,外读诗书……现在,开榜!”

    当一份榜单贴在贡院门前的时候,南北考生都发出了热烈的欢呼!

    “哎呀,我考中了!我考中了!”

    “我也考中了!感谢陛下!感谢吴王殿下!”

    “多谢吴王殿下大恩大德!让我能够荣登上榜!……”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在这份榜单上,仍旧录取了二十位考生,这是原本就商定好的,朝廷必然不会朝令夕改。

    只是这录取的二十位考生,南北各占了十位。

    因为有之前的教训,所以考生们也都很关注录取的比例。

    当看到南北考生各取十人的时候,南北考生都无话可说。

    因为对于北方考生来说,按照以往的惯例,也只能够上榜五六位而已。

    现在一下子上榜十位,占据半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于南方考生来说,此次自己被利用,是这些模拟的乱党挑起事端,还被人说考官偏袒自己,

    那些考官都被抓了,也都将会按照乱党斩首示众,

    可是陛下依然没有追究,使得南方考生不受牵连,依然占据了榜单的半数,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明白陛下有意要照顾一下北方士子,南方的考生也能接受。

    并且心怀感激!

    ……

    与此同时,另外一条消息也在悄无声息的传扬之中。

    作为京城周边的村子,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灯下黑的错觉。

    因为无论是官府,还是锦衣卫,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都只在京城之内,没有人想到有人居然会在周边生事。

    而往往这个时候,就要坏事!

    此时正值农闲的时候,村子里面的一些百姓终于能够闲下下来,能够坐到一起晒晒太阳,唠唠嗑。

    但唠着唠着,话题就越来越敏感了……

    “听说了吗,太子爷有个儿子不孝敬啊,太子爷都不喜欢他……”

    “你从哪儿听说的?皇宫的人还能不孝敬了?”

    “我前两天去王村也听说了,说是这个皇子从小就不听话,太子爷生病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伺候,整天寻欢作乐,没有一点儿为人子的样子……”

    “还能有谁,就是皇帝封的吴王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是个不孝的孙子,怎么还能封王呢?”

    “谁说不是呢,从小就坏透了,不读书还不听话,据说太子爷就是被他给气死的……”

    “据说啊,太子爷病重的时候,他都还咒骂太子爷呢……”

    “……”

    有道是愚民可欺。

    但凡有一点流言蜚语,就能够左右百姓的看法和想法。

    有时候他们不会去分辨事情的真伪,也没有能力去鉴别,甚至连谨言慎行或者鉴别的思想都没有。

    只会跟着人云亦云!

    所以当皇孙不孝的流言冒出来的时候,就在百姓中间悄无声息,又极为快速的传播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而且这还是皇族的糟烂事儿,百姓更有兴趣去谈论,更加津津乐道……

    就连六七百年后,已经没了权利的某国皇族家庭不和,都能迅速成为头版头条,引起舆论哗然!

    更不要说在这个人人敬畏皇权的时代了!

    如果皇族出现什么事情,对于百姓的冲击远比后世要大的多!

    而且这种冲击和震撼,有些时候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随着流言的传播,就好像一只嗜血的野兽,张开了血盆大口!

    ……

    朱允炆现在觉得非常郁闷。

    甚至说有些生气!

    还有浓浓的屈辱感……

    因为他听说自己的母亲把嫁妆送给了那位吴王殿下!

    如果是以前,送给他一些东西也就罢了,就当是怜悯他的可怜。

    可是现在把东西送给他,就是在向他服软求饶!

    这是朱允炆无法接受的!

    尤其是自己的母亲遭受这样的屈辱!

    可是当他来到东宫,想要面见母亲的时候,太子妃吕氏却把他关到了门外,根本就不与他相见。

    朱允炆不明白母亲为何要这样做。

    在喝退了太监和宫女之后,朱允炆隔着门站在外面,问道:“母亲,你让孩儿进去吧,孩儿有话想要询问母亲。”

    吕氏隔着门站在屋子里面,轻叹了一声,说道:“你回去吧,你皇爷爷让你诵经祈福,不可见妇人,别惹你皇爷爷生气。”

    听到这话,朱允炆心中有些伤感。

    因为朱元璋让他诵经祈福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他结交朝臣啊。

    这就等于断了自己做太孙的念想!

    到了这个时候,朱允炆对诵经祈福已经没有什么热情了……

    尽管心里难受,觉得委屈,可是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既然这样,那孩儿就隔着门和母亲说说话……母亲你为何要把嫁妆送给他啊?”

    见里面没有回声,朱允炆又接着说道:“母亲,即便是孩儿这件事做的不够好,出了岔子,皇爷也不会责罚的太过严重,所以母亲不用太过担心,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向他示好!”

    吕氏宽慰说道:“允炆,你想多了,再怎么说我也是东宫的太子妃,哪有做母亲的向儿子示好的道理……”

    “我不过是看允熥经常接触朝臣,户部的事务又有很多,赏赐他一些东西,让他拿去赏给部下罢了,

    你是母亲的儿子,他也是太子爷的儿子呀,母亲总不能让别人说我厚此薄彼吧。”

    现在朱允炆根本不相信这样的话,“母亲,你就别骗孩儿了,孩儿知道你这是在担心我,可是母亲真的没有必要这样做……”

    吕氏急忙说道:“住口!这样的话不能再说了!要是被人听见传扬出去那还得了!你记住,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与你兄弟相亲相爱,都要对你皇爷爷敬爱!你听到没有!”

第229章 怒火

    朱允炆以为吕氏这是在担心他,便回答说道:“母亲放心,孩儿知道轻重。”

    又说道:“母亲,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不能对他太好了,您是东宫的太子妃,做晚辈的理当孝敬您,理当在母妃面前恭敬服事。”

    朱允炆咬了咬牙还是说道,“也请母亲体贴儿子的难处,我与他同是兄弟,而且孩儿还是兄长,不可在弟弟面前失了颜面啊。”

    吕氏说道:“放心吧,你是我的儿子,我怎么不会为你考虑呢,肯定不会让你难做的……你快回去吧,别在这里久留了。”

    “多谢母亲,母亲保重身体,孩儿改日再来问安。”

    吕氏连忙说道:“不必再来了,照你皇爷爷所嘱托的,好好的诵经祈福,不要多想,母亲没事的……”

    “孩儿遵命,孩儿告退了……”

    当吕氏听见这话的时候,突然心中一揪!

    眼圈突然就红了,人也有些哽咽。

    赶紧快步走到房门处,隔着门缝向外观看,确只看见自己儿子离去的背影……

    两行眼泪,已经悄无声息的挂在了脸上……

    拜别了吕氏之后,朱允炆并没有急着离开东宫。

    而是命人把吕氏身边的几个宫女,叫到了一处偏殿。

    朱允炆对这几个宫女嘱咐说道,“这段时间我需要诵经祈福,没有时间在母亲面前尽孝,你们务必要仔细些,小心照应,万万不可懈怠!”

    “奴婢遵命!”几个宫女回答说道。

    朱允炆想了一下,又说道:“还有,母亲这里如果有什么状况,尤其是关于……尤其是有什么吩咐,要立刻禀报!”

    “是,奴婢遵命。”

    朱允炆本来想说任何关于自己那位弟弟的事情,都要禀报,可是这样说就显得太露骨了。

    朱允炆也是担心自己的母亲再次向他示好,如此一来,太子妃的颜面何存?

    自己也脸面无光啊……

    “殿下……”

    此时宫女小翠踌躇了一下,犹犹豫豫的开了口。

    “你有何事禀报?”朱允炆问道

    宫女小翠开始禀报说道:“可以殿下的话,之前太子妃给三殿下缝制了鞋垫,三殿下临走的时候却忘记了,太子妃命令奴婢送过去……”

    说着,从身上拿出来那两只棉垫。

    朱允炆脸色瞬间铁青!

    一口牙齿紧紧咬住,眼眼睛之中似乎要喷出怒火!

    莫非居然还给他缝制鞋垫!

    居然把他捧到那样的地步!

    母亲,你难道不知道,这让孩儿非常难堪吗……

    “给我吧,我见允熥到时候带给他也就是了。”说着便伸出了手。

    宫女小翠只好把鞋垫放到了朱允炆的手中,又躬身后退几步。

    朱允炆强压住心头的火气,说道:“不必说是我转交的,只要对母亲说鞋垫已经送到就行了,免得她记挂三殿下!”

    “是!奴婢遵命!”

    出了中宫之后,朱允炆的脸色越来越铁青!

    双手里面攥着棉垫,因为用力太大,手上青筋暴起。

    又是送嫁妆,又是熬参汤,而且还亲手缝制了棉垫!

    这让朱允炆觉得自己的脸面已经丢尽了!

    如果此时见到那位吴王殿下,他觉得自己都无法抬起头来!

    母亲呀……

    尽管这不是自己做的,可吕氏代表的就是自己呀!

    这要是传扬了出去,朝臣们会怎么看?

    别人就会认为自己认输了,投降了,服软了!

    这是朱允炆绝对无法接受的!

    就算失去太孙之位,就算是败了,朱允炆也愿意扬起头颅!

    哪怕以后被他打压,朱允炆也不愿意在他面前露怯!

    在那个弟弟面前,不能丢了尊严!

    可是现在……

    朱允炆当真是越想越气!

    他气的不是吕氏擅自做主,而是朱允熥!

    都怪他,如果不是他三番五次的表现,如果不是他抓住自己科举失误的空子,怎么可能值得母亲那样做!

    朱允炆的心里面越发恼恨,攥着棉垫的手掌也越发用力,没过多久手上就已经泌出了汗液,连带的棉垫都有些潮湿了。

    来到华盖殿中时候,朱允炆心头的怒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了。

    关上房门之后,见四下无人,便走到火炉旁边,将手中攥已经变形的鞋垫,狠狠的砸到了炉中!

    火焰很快吞噬了那两个鞋垫,火苗也越烧越旺,不久之后才渐渐平息下来。

    而在火光的映照之下,朱允炆的脸色也越发阴沉。

    ……

    “罪臣刘三吾,拜见吴王殿下!”

    在刑部的偏堂之中,朱允熥坐在椅子上,刘三吾戴着手铐脚镣躬身行礼说道。

    “嗯。”

    朱允熥轻嗯了一声说道:“听说你想见我?”

    刘三吾赶紧说道:“多谢殿下肯屈尊前来,见我这个罪臣,罪臣参与到此次科举之中,实在是老朽的咎由自取。”

    朱允熥淡淡的说道,“既然知道,那为何还不认罪画押。”

    刘三吾却摇摇头说道:“殿下,臣绝对没有徇私舞弊,更不是胡惟庸的逆党余孽,请殿下明鉴。罪臣明白给朝廷和陛下带来了麻烦,这是臣的过错……”

    “我就是太看重圣人之道了,总想着凭才学取士,却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唉……陛下说的对,我确实迂腐,可是老朽已经迂腐了八十多年,改不过来了……”

    朱允熥摇摇头说道,“刘三吾,你不是改不过来,只是太看重你的身后名而已!你想即便是死也要落个好名声,这才是你的愚昧之处!”

    有人为了心中的道义,就能够慷慨赴死!

    有人为了自己的名声,哪怕忍受煎熬,也要苦苦支撑。

    身后名,对人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

    就好像那一座贞洁牌坊,有人为了它耗费了青春……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不过就是一堆石头罢了,可是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那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

    像刘三吾这样的老学究,为了身后名只会慷慨赴死!

    “殿下说的对,老朽就是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才有今天的结局……”

    刘三吾说道:“殿下,老朽担任本次科举的主考,老想明白,这就等于站到了殿下了对面,还请殿下原谅……”

    说到这里,刘三吾脸上也有些难为情。

    毕竟你都是人家的对手,现在落魄起来了,再求别人原谅,总归有点不要脸的感觉!

    刘三吾又赶紧解释说道:“其实老朽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如此啊……”

    “哦,刘大人莫非有何难言之隐?”朱允熥看着刘三吾,脸上带着笑意问道。

    刘三吾知道殿下这是在生气,可现在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禀殿下,户部尚书赵勉是老朽的女婿,老朽也最喜欢小女儿……

    “现在他们双双被斩杀,留下了唯一的血脉,也就是老朽的外孙……,可是他也被官府看了奴籍,那是要生生世世为奴为婢的,老朽也是为了救我的外孙啊……”

    刘三吾跪倒在地上,恳求说道:“殿下,纵然是千般的不是,也是老朽的罪过,老朽可以可以认罪,也可以去死,只求殿下开恩……”

    朱允熥脸色冷峻的说道:“刘三吾,既然别人可以为奴为婢,别人可以是奴籍,为何你的外孙就不行了?他有何功劳,有何出众的地方,你心疼外孙,别人就没有父母亲人心疼吗!”

    朱允熥眼睛盯着刘三吾,说道:“你答应兄长担任主考,应该求的是孤王的兄长,而不是孤。”

第230章 锦衣卫

    “唉……”

    刘三吾叹了一口气说道:“老朽现在是个待罪之身,而且马上就要被开刀问斩凌迟处死,毫无功劳可言,二殿下……是不会管的。”

    因为刘三吾知道,朱允炆是一个知礼守法的人,他谨小慎微,一丁点儿引人非议的事情也不会做,更别说擅自更改别人的奴籍了。

    而朱允熥就不一样了,这位皇孙做起事来非常霸道!

    他手下的两个心腹,齐泰以员外郎的身份,和户部侍郎郁新、傅友文平起平坐,甚至还要压得过他们一头。

    这里面没有吴王殿下的首肯,怎么可能!

    而且吴王一到户部,就把十二属部改名为清吏司,而且还另外设立了商贸司。

    关键这些根本就没有经过朱元璋的允许,甚至连通报都没有!

    三殿下就擅自做主了!

    关键是陛下还任由他这样做!

    这也是他和二殿下的不同之处啊。

    朱允熥回答说道:“孤的兄长不帮你,那么孤倒是想问一下刘大学士,在孤这里你有什么资格相求?孤为何要帮你!”

    刘三吾顿时心灰意冷,眼神暗淡的说道:“殿下教训的是,老臣确实孟浪了……”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此时朱允熥却说道:“瞿陶,待会儿去户部把他的外孙除掉奴籍,暂时就养在你家里吧,给他找个好先生。”

    “是!属下遵命!”瞿陶领命说道。

    “殿下您这是……”刘三吾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有些愣愣的说道。

    “你不是有求于我吗,总不能让刘先生浪费口舌吧。”朱允熥说道。

    “老朽多谢吴王殿下!”刘三吾面伏于地叩头说道。

    刘三吾本来就已经不抱希望,可是现在不但自己的外孙除去了奴籍。

    还能被寄养在瞿陶的家里,这是吴王殿下深思的,谁又敢欺负呢。

    所以刘三吾心中非常感动,老泪纵横。

    朱允熥说完了话,就起身往外走去。

    刘三吾看着吴王离去的身影,高声喊道:“老臣多谢吴王殿下!”

    刑部尚书杨靖送吴王出府,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杨尚书,刘三吾被其他考官蒙蔽,有失察之罪,就判他流放云南军中服役吧。”朱允熥吩咐说道。

    “是!微臣遵命!”杨靖回答说道。

    朱允熥这话就等于救了刘三吾一命!

    其实朱允熥之所以恩待刘三吾,根本不是什么以德报怨。

    需要知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

    之所以向刘三吾施恩,是因为刘三吾在士林之中很有名声威望,像这样一个人如果说他是胡惟庸的乱党,很多老学究老翰林是不会相信的。

    只要自己保住了刘三吾,也会增加自己在士林中的威望。

    如果执意把他打成谋逆乱党,也会让别人怀疑,其他考官是否也是被冤枉的。

    另外,毕竟是刘三吾坚定了朱元璋立太孙的决心。

    还有就是刑部尚书杨靖,既然他肯传话,就说明也是同情刘三吾的,自己也要多少给点面子。

    而且在历史上,刘三吾也没有被判斩首,而是在军中服役两年之后才死的,所以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估计也不想他死。

    所以恩待刘三吾,不但能够收获人心,也让朱元璋满意,何乐而不为呢。

    左右不过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朱允熥相信,朱元璋是不会怪自己先斩后奏的。

    既然想要做皇帝,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那怎么能行!

    ……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货郎挑着挑子,走到一个村庄里面。

    手里拿着波浪鼓,边走边摇,发出规律的响声。

    口中吆喝说道:“卖——针头线脑,卖——估衣鞋帽,卖——糖果铃铛,卖——梳子发簪……”

    有历史记载,货郎这个职业乃是在宋代的时候开始兴盛起来的。

    因为宋代的时候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手工业,所以也就催促了贩卖的人。

    而货郎所挑的担子,堪称一个流动的百货超市!

    有些货郎所卖的是特定的产品,例如糕点食物。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货郎来讲,所卖的东西都是比较容易保存的。

    毕竟他们所做的也是小本生意,如果东西卖不出去,腐败变质,那他们可是要亏本的!

    所以这就延伸出来了不同的货郎,例如买蔬菜糕点的,就不能够离开家乡太远。

    而寻常的货郎就可以出远门儿,把货物卖给偏远地区的百姓。

    毕竟那些地方去的人少,行业竞争没有那么大,东西也更容易卖出去。

    他们饿了就吃一些炊饼,渴了就到农家里面要一壶水,到了晚上也可以借宿在农家。

    而这个货郎,已经离开家里出来售卖好几天了。

    随着货郎的吆喝声,村子里面随即就出来了一些购买东西的妇人和孩童。

    此时,三四个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的汉子,躲在村边远远的观望。

    作为盯梢的锦衣卫,他们也跟了好几天,可是都没有发现什么状况。

    一个小旗官说道:“大人,这个货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吧,我看着跟其他的货郎也没有不同呀。”

    另一个小旗也说道:“是啊百户大人,咱们都跟了好几天了,都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反常的,莫非真是咱们多想了?”

    这个锦衣卫百户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闻言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作为锦衣卫的小旗和百户,他们几个尤其擅长盯梢暗访,要不然只会是大人也不会让他们办理此事。

    可是这个百户也非常为难,通过这几天的观察确实没有发现货郎有什么异常的。

    “指挥使大人已经说了,让咱们死死盯住宫女小翠一家,凡是和他们接触过的都不能够有丝毫懈怠!”百户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货郎在小翠回家探亲的时候,是唯一和他们家里接触的外人,不得不谨慎啊。”

    小旗官说道:“大人,其实像这样的货郎时常走街串巷,挨着村子贩卖东西,根本就不足为奇,如果大人不放心,那我们就直接前去试探如何?”

    百户点了点头,“如此也好,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再跟下去的话,如果没有问题那还到罢了,不过是白跑一趟。

    可如果有问题,那耽搁了时间可是要掉脑袋的!

    货郎在村庄里面又停留了一阵子,别人又挑着扁担前往另外一个村庄。

    “货郎!货郎!等一等!”

    货郎正走在路上,忽然从背后传来了喊声。

    货郎放下担子,转身一看,见是两个三十来岁的粗壮汉子,穿了一身粗布衣裳。

    以为他们是买东西的,便热情的招呼说道:“你们要买东西啊?想买什么?”

    这两个农村汉子就是锦衣卫装扮的,等走近了,百户开口说道:“嘿嘿……想给媳妇儿买两把梳子,再给儿子买两颗糖,你这货箱里面都有吗?”

    货郎赶紧笑脸相迎说道,“有有有,梳子多着呢……来你看看……”

    说着就打开了货箱的一个抽屉,拿出十几把梳子摆在最上面。

    “那我看看。”

    这个百户就拿起梳子挑选了起来,一边挑一边还不好意思的说道:“你是不知道,我家那娘们太挑剔了,梳子断几个齿儿她就嫌弃,老想着换新的,败家娘们儿……”

    货郎笑道:“女人嘛……都这样,不过这梳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就当回去哄娘们开心了。”

第231章 怒火

    百户一边挑选一边聊天说道,“你的东西还挺齐全啊,有没有衣裳啊,给我兄弟整一件,便宜点的就成!”

    “哎哟,真不巧了。”

    货郎说道:“我都出来好些天了,收上来的估衣也都卖的差不多了,没有适合这位兄弟的。”

    跟着百户的那个小旗扮演的是弟弟,赶紧说道:“大哥,给我买什么衣服,我有衣裳穿!要买也给咱妹子买一件,她这不是要出嫁了吗,没有点儿喜庆的衣裳那怎么行,嫁过去也不体面啊……”

    百户哥哥说道:“好听你的!要买就买件儿红的,穿着也喜庆!”

    小旗弟弟建议说道:“妹妹要十一月出嫁,那时候天就冷了,给妹妹买布做件红袄,大哥你觉得怎么样?”

    百户哥哥点点头说道:“是得准备一件红袄,既喜庆又体面,穿着也暖和……”

    又对货郎说道:“你能不能帮着收一件好的?最好能是能是绸子面儿的,我妹妹出嫁是一辈子的大事,总不能连件绸子的衣服都没穿过吧。”

    弟弟皱着眉头担忧的说道,“大哥,这绸子面儿的红袄得多少钱啊,咱们买不起吧……”

    百户哥哥听到这话也有些担忧,试探问道:“老兄,这绸子面的红袄……得多少钱啊?”

    货郎说道:“这可不便宜,我们村的另一个货郎,前几天就卖了一件绸子面的红袄,要了六百文呢!”

    货郎明白财不外露的道理,所以没给他们说是自己卖的。

    百户立刻一脸嫌弃的说道:“你这人说话也太没个准了!一件旧衣裳还能要六百文?”

    小旗弟弟也白了货郎一眼,说道,“大哥,这个货郎不老实,咱别在他这儿买东西了……前几天我去周村卖米,听说有人用了一百文就买了一件红夹袄,他明显是想坑咱们呢!”

    货郎生怕自己的名声被毁了,要是落一个坑蒙的名声,那自己以后就很难卖出去东西了!

    于是慌忙解释说道:“真没骗你们,一件绸子面的红袄便宜的也得五六百文,他那一件红夹袄之所以卖的便宜,那是有原因的……”

    弟弟指着货郎说道:“能有什么原因,分明就是你故意坑人!”

    货郎急了,“可不能这么说!要是被别人听见了我以后还怎么卖东西?那件红夹袄真有别的原因!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别传出去啊,否则别人就找我麻烦了……”

    听到这里,两个锦衣卫不由得神色一紧!

    难道果真有问题?!

    货郎说道:“那件红夹袄是有个大户人家,家里受了灾病,生出的孩子老是生病夭折,就想着沾点贵人的运气,这才特意把夹袄拿出来,

    人家指明了要卖给宫里的人,还得再问买家要二尺布,回去给孩子做成枕头,你们想啊,这宫里的人是那么容易找的?”

    “我的那个同行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个宫女,在皇宫里面当差,就赶紧去了,谁料想那家里实在太穷了,只好一百文卖给他们了,不过他也不亏啊,主家还会给他一笔辛苦钱呢……”

    两个锦衣卫的脸色,渐渐黑了起来……

    什么家里有灾病,分明是打听好的小翠的家,然后故意让货郎上门的。

    因为一般的货郎都有大致活动区域,不会太远,也方便回家。

    而且去的次数多,人也就熟悉了,有了老主顾,东西也好卖呀。

    谁家的女儿在宫里,这在大户人家算不得什么。可是在村子里面,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

    经常跑着卖货的货郎也会知道!

    只要把东西交给货郎,根本就不用说卖给小翠,货郎自己就会送上门去!

    果然有人在背后故意谋划!

    要不然事情怎么可能那么巧!

    小翠刚一回家探亲,对方立刻就找上门了,而且还把红袄卖的那么便宜!

    现在几乎可以确定,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所以说,绸子面儿的袄怎么着也得六七百文,当然了,如果是破旧一点的,也能便宜点儿……”

    货郎说着说着就感觉不对劲了……

    这两个汉子死死的盯着自己,目光阴沉,面色不善,一副要将自己生吞活剥了的样子……

    货郎不由得就害怕了起来,“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我不卖了,我这就走这就走……”

    说着就要挑起自己的货箱担子离开,可他不知道的是,另外两个锦衣卫已经到了他的身后。

    “拿下!”

    百户声音都有些颤抖的说道:“立即审问!真要出了事儿,咱们全家老小,都得陪葬啊……”

    几个锦衣卫小旗也脸色煞白,他们都知道事情有多严重!

    所以对待这个货郎,怎么可能心慈手软!

    “哎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呜呜……”

    ……

    “砰!”

    一方砚台狠狠的砸在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头上。

    蒋瓛瞬间头皮崩裂,鲜血顺着脸就冒了出来。

    他跪在地上,甚至因为害怕吓得瑟瑟发抖。

    朱元璋双目圆睁,眼球之中血丝密布,如同吃人的猛兽!

    即便是蒋瓛还被砸的这样惨了,可朱元璋仍然上去,抬脚狠狠的踹在他的脸上!

    一脚下去就把蒋瓛踢得身子翻滚,头晕目眩,就连口中的牙齿都掉了几颗!

    “混账东西!咱砍了你!”

    朱元璋说着就到旁边的刀架上抓过一把刀,“沧浪”一声拔出刀来,就要朝蒋瓛劈砍。

    这是庆童赶紧抱住朱元璋的腿,哭着说道:“皇爷皇爷,你消消气儿啊皇爷,奴婢们的命不要紧,现在要紧的是东宫啊……”

    朱元璋终于停了下来,仍不解气的痛骂道:“狗贼!咱这孙儿要是出了什么事!咱剥了你的皮!让你全家老小陪葬!不得好死!”

    咬牙切齿的说道:“赶紧命令锦衣卫封锁谁有东宫!谁也不能出去!任何人敢不听话直接砍了!滚!”

    “是!属下遵命!”蒋瓛连滚带爬的,就赶紧出去了。

    此时朱元璋握刀的手不住的颤抖,只觉得身上发冷,连带着整个身子都颤抖了起来。

    “吴王……吴王呢……去哪儿了?吴王去哪儿了……”

    朱元璋抓住庆童的领子将他提了起来,“吴王呢,吴王去哪儿了!快去找!别让他回东宫,对对对……让他去武英殿……让他住在那儿,哪儿都不能去!快去找人啊!”

    “是是是!皇爷,现在三殿下应该去了户部……”

    “去找!立刻去找!”

    朱元璋有些惊慌失措的说道:“我也去,我也去找,走去户部!”说着就把刀丢在了地上,迈步往外面走去。

    “皇爷你慢着,奴婢这就去!”庆童也慌里慌张的跑了出去……

第232章 那画面……

    此时庆童哪里还顾得了宫里的规矩,撒开了腿就朝皇城外奔去!

    朱元璋吸了一口凉气,缓过来一点,边走边说道:“吩咐太医!立刻准备,各宫严禁走动!快去!”

    “是!奴婢遵命!”

    朱元璋一边快步朝着城外走去,一边捂着自己的胸口。

    现在的朱元璋才懂得什么叫做痛彻心扉。

    那不是一个名词。

    心,真的会疼啊……

    而且还不是心理上的疼痛,而是伤心痛苦到一个地步,在身体上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心口再疼,

    能够感受到心是在滴血,一滴一滴的往下流……

    每流出一滴血,就抽走人一丝的精气神。

    到一个地步,人很难站立得住,因为疼到一个境地,身体虚弱到一个地步,只会蜷缩着身子躺在地上。

    现在的朱元璋觉得自己的膝盖都是软弱无力,每走一步都觉得将要摔倒。

    如果可能,他真的愿意倒在地上。

    可是不行啊,没有得到自己孙儿的消息,朱元璋不敢躺下!

    庆童在午门那里骑上快马,一路奔跑到了户部。

    如果不是户部门槛太高,他真的很想纵马跃过去!

    手里拿着令牌,一路通行无人拦阻。

    而户部的众人看到庆童的脸色,和他手持令牌的神态,也面露惊讶之色。

    因为庆童这副神情,就代表了有大事发生!

    “殿下,吴王殿下!”

    庆童直接就闯进了户部朱允熥的房中。

    当庆童看到朱允熥正在处理公务的时候,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赶紧行礼说道:“奴婢庆童拜见吴王殿下!殿下,陛下命您立即回宫,前往武英殿!快马已经给殿下准备好了,请殿下立即动身!”

    朱允熥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庆童的话虽然说的不那么柔和有礼,可是朱允熥却没有丝毫的怪罪。

    若非大事,庆童又怎会这样呢。

    “有劳庆公公,我这就回去!”

    朱允熥又对齐泰等人说道:“不必惊慌,户部的事务照常处理,我去去就回。”

    “是!属下遵命!”

    朱允熥说完也不拖延,立即转身就随庆童离开户部。

    骑上户部门口的快马,朱允熥便立即朝皇宫赶去。

    此时的朱允熥心中也很忐忑。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庆童手持令牌闯禁户部,宣自己立即进宫,这是有大事发生啊!

    只是,是什么大事呢?

    朱元璋不行了?

    不会呀,按照历史来看他还有好几年要活呢!

    现在身子骨硬朗着呢!要不然也不会整天想着怼自己呀。

    要立自己为太孙了?

    可也不用这么着急忙慌吧!

    到底为什么呢?

    朱允熥想不明白,只好快马加鞭,以求能够早一点儿见到朱元璋!

    凡是朱允熥快马行过之处,承天门,端门依次打开,一路畅通无阻。

    在午门外,朱允熥远远的就看到了匆匆而行的朱元璋,他没有坐御撵,也没有坐马车或者轿子,而是迈开脚步,神色有些慌张的赶来。

    看到朱元璋平安无事,朱允熥也松了口气。

    如果他真的有事,先不要说会引起朝局的动荡,就连那些藩王们恐怕也不会安稳!

    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情感上也舍不得呀……

    自己和这位老人家斗了这么长时间,也斗出感情了……

    “允熥!允熥!……”

    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孙儿纵马而来,高兴的喊叫起来。

    朱允熥也立即下马,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就要行礼下拜,“孙儿参见皇爷爷……”

    谁料,朱元璋一把就死死的扶住他的双肩,连上既是喜悦,又有激动!

    慌忙上下查看说道:“你感觉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事?来让我看看……快让我看看……”

    不由分说的,就把朱允熥转了一个圈儿,前前后后都看了个遍。

    “哎哎,皇爷爷皇爷爷……别巴拉衣服啊……”

    此时朱元璋就要撕扯朱允熥的领口,一双眼睛不住的往里面查看。

    朱允熥顿时觉得恶意满满!

    大庭广众之下,这也太……

    朱元璋毫不理会的说道,“来让我看看!快让我看看!……”

    朱允熥吓了一激灵,死死的捂住胸口的衣服,“皇爷爷,您要看什么啊,这有什么好看的……”

    也幸亏朱元璋的取向很正常,而自己又是他正牌的孙儿,要不然真的要引人非议了!

    朱元璋伸手又到他额头上摸了摸,触手一片温和,并没有发烧,心中这才安定了一些。

    又抓着朱允熥的手,死死的攥住说道:“走!咱们去武英殿!我让太医给你诊治!快走!”

    朱允熥顿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赶紧问道:“皇爷爷,怎么了这是,您整这么大的阵仗,可把孙儿惊着了。”

    “走走走!快走!我已经让太医在武英殿准备着!……”

    此事的朱元璋也不再怼孙了,大手紧紧的拉着他就往前走。

    朱允熥就这样被拉着,一路到了位于东宫对面,这就是西面武英殿。

    还没有进武英殿,朱允熥就发觉了阵仗大不一样!

    武英殿外值守的全部都是锦衣卫!

    朱允熥还没有来得及多想,就被朱元璋拉着进了武英殿。

    “快!立刻给吴王诊治!”

    朱元璋一声令下,几个已经等候好的太医立刻就围住了朱允熥。

    又是用手摸额头,又是查看脖子手臂,还有的观看朱允熥的面色,也有的太医连忙为他诊脉……

    “皇爷爷,怎么回事啊这是?”朱允熥不由的问道。

    “稍安勿躁!等太医诊治完了再说!”

    朱元璋神情紧张的站在一旁,不敢打扰太医。

    因为涉及到皇孙的大事,所以太医们格外的认真,详详细细的查看端详,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漏洞。

    再加上朱元璋就在旁边盯着,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在他们的摆弄之下,这让朱允熥感觉很不舒服。

    尤其是要查看舌苔,太医就让朱允熥伸出舌头,因为太医查的太仔细,所以朱允熥只好一直张着口吐着舌头,

    这让朱允熥心中一阵无语……

    自己这样子,活脱脱一副哈士奇的模样啊……

    “请问吴王殿下,是否可以把王服褪下?以便臣等详细查看。”

    太医又变本加厉的请求说道。

    “脱!全部脱下来,让太医好好看看,不可马虎!”

    不等朱允熥说话,朱元璋就立即做了决定!

    朱允熥虽然不愿意,但也知道既然让朱元璋和太医们如此紧张,肯定不是小事!

    也就忍住心中的恶寒,顺从的说道:“是,孙儿这就去……”

    想想被几个老家伙围着打量查看,是个人都会觉得不自在呀!

    而且还得光着身子!

    无比清奇啊。

第233章 天花!

    朱元璋却说道:“就在这儿脱吧,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你的小鸡崽子咱又不是没见过,赶紧的!”

    我这是庞然大物好不好!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算了,不能给你看!

    朱允熥异常坚决的说道:“不行,要脱就是里面,要不然孙儿坚决不脱!”

    朱元璋心中焦急,只好妥协说:“好好好,都依你!别愣着了赶紧上里面啊!”

    朱允熥只好迈步前往偏殿,而太医们也紧随其后。

    一进入偏殿,朱允熥就停下了脚步,等太医进入殿中之后,“啪!”的一声响,就关上了门!

    也把朱元璋关到了门外!

    朱元璋被吓了一跳,随即笑骂道:“还不让咱看!跟咱稀罕似的!”

    话是这么说,可朱元璋依然等在门外,不由地来回踱步,心中的焦急之情可想而知。

    在几个老太医的“精心”有详细的检查之后,朱允熥人才松了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呀……

    摸摸额头,尴尬的汗都出来了!

    “吱呀”一声,房门被打开,太医们鱼贯而出。

    朱元璋赶紧询问说道:“怎么样?吴王殿下怎么样?有没有染上?!”

    太医急忙回答说道:“回禀陛下,经过我们详细的查看,殿下并未染上,还请陛下放心。”

    “能够确定吗?要详细查看,不能放过任何地方!更不能疏忽大意!”朱元璋却不放心的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等已经详细查看过了,吴王殿下确实没有染上……”

    可是他也不敢打包票,又紧接着说道:“不过为了预防,臣等会开出一些草药,请吴王殿下服用。”

    另有一个太医说道:“还要熬制一些汤药,请殿下沐浴浸泡,以求能够万无一失。”

    “好好好!你们快写!咱让太医院赶紧抓药熬制!要快!”朱元璋吩咐说道。

    “是!臣等遵命!”太医领命之后,就赶紧来到一旁写下药方,又经过讨论印证,这才交给锦衣卫。

    朱元璋推门进入偏殿的时候,朱允熥正在庆童的服侍之下穿衣服,不过这个时候衣服已经穿的差不多了,不至于赤裸相见……

    否则那就尴尬了……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太医说孙儿无事,请皇爷放心。”

    朱元璋长出了一口气,这才觉得胸口不那么憋闷。

    “放心放心,咱放心……不过为了谨慎还是要喝一些汤药,不能大意呀。”

    朱允熥回答说道:“孙儿遵命!”

    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不过皇宫大内毕竟和平民百姓不一样,太医们的诊断治病的能耐还是能够相信的。

    朱允熥又不解的问道:“皇爷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您如此紧张……”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来,坐下说。”便拉着朱允熥坐到了椅子上。

    “咱也不瞒你,锦衣卫禀报说,发现有人染上了天花,可能已经传到宫里了……”

    朱允熥瞬间呆了!

    在这个时代那可是要命的病啊!

    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

    那可是古代令人谈之色变的传染病啊!

    甚至在古代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下孩子不算成,出了天花才算全。”

    也就是说只有出过天花还能活着的人,才算稳妥。

    因为感染过天花之后,就不会再有天花了。

    可见当时天花对人的伤害力有多强。

    有资料显示,当欧洲的殖民者把天花病毒传给印第安人的时候,不到一百年间印第安人就从两千多万人口锐减到一百万,几乎就到了毁灭种族的地步!

    而清朝历史中明确记载,十二位皇帝中顺治帝和同治皇帝都是死于天花病。

    顺治皇帝十四个儿女中有九个都是死于天花。

    而且清朝还有两位麻子皇帝,一位是康熙一位是咸丰,脸上都留下了出过天花之后的坑坑点点。

    天花大致是在东汉时期,公元一世纪时,也就是光武年间传入中土。

    那时候,汉伏波将军马援兵讨交趾国,抓获了大批俘虏。

    过没多久,俘虏中出现了天花,随即开始流行。因为疾病是由战场上的俘虏带来,所以也被称为“虏疮”。

    可见,我国的天花始于汉代,由境外传入。在葛洪撰的《肘后备急方》中,对天花病情有较详描述。

    应该在唐宋的时候天花流行开来,而到了元明的时候天花肆虐,夺走了大量的人命。

    而此时在东宫,还有更令人惊骇不已的事情!

    当锦衣卫把东宫封锁之后,立即派出一队人马进去拿人。

    可是当锦衣卫踢开一个房间的时候,却被吓的心惊胆战!

    因为映入眼帘的是宫女发了高烧满面通红,而且脸上还有大大的斑块脓疮!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蒋瓛已经知道自己这条命的结局了。

    可是为了能给家人挣得一线生机,蒋瓛立即前去武英殿禀报给朱元璋。

    “启禀陛下!东宫的宫女小翠已经感染了天花,是否有其他人感染,现在还不知道……”蒋瓛跪在地上,心中凄惨的说道。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反而没有了刚才的惊慌。

    阴沉着脸下令说道,“派人把东宫所有的人移到经籍库!派遣太医诊治!

    太监宫女立即带出宫去,不许在皇宫里面待着!着太医院准备草药和生石灰,一旦发现有宫女太监染上天花,立即杀了,尸体焚烧成灰!”

    “是!属下遵命!”

    经籍库,又称为古今经籍库,只不过现在还未投入使用。

    经籍库位于皇城的东南角,靠近八宝库。

    朱允熥闻言担忧的说道:“皇爷爷,我姐姐江都郡主也在东宫……”

    朱元璋安慰说道,“放心吧,我让人把她独自安置,有太医专门守候诊治,不会有事的。”

    听到这话,朱允熥也只能点点头。

    现在把有可能感染上天花的人都隔离开来,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了!

    朱元璋又对庆童吩咐说道:“二殿下这些时日有没有回过东宫,有没有和外人接触?!

    庆童立即跪倒在地,心惊胆战的说道:“回皇爷的话,二殿下前日回了东宫一趟……”

    朱元璋生气的说道:“咱让他好好诵经礼佛!他回去干什么!他与太子妃和那个感染天花的宫女可有接触?!”

    “回禀陛下,二殿下回到东宫之后,太子妃闭门不出,二人隔着房门说了些话……”

    庆童吸了一口凉气说道:“之后二殿下又召了太子妃身边的几个宫女问话,其中就有小翠……”

    庆童惊恐的说道:“太子妃为吴王殿下缝制了一双鞋垫,太子妃邀请吴王殿下前去相见的时候,当时殿下并未带走,二殿下说由他转交,小翠就把鞋垫给了二殿下……”

    朱元璋虎目一睁,紧张的看着朱允熥说道:“鞋垫呢,他有没有给你?!”

    朱允熥连忙说道:“皇爷爷勿惊,孙儿并未见着,可能兄长还没有来得及转交吧……”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才好了一点。

    因为天花也会借由东西传染,小翠染上天花,她过手的东西就不能碰了!

    又咬牙切齿的说道:“庆童你是干什么吃的!你有几个脑袋!去!现在立即封锁华盖殿!请二殿下也到……到八宝库!”

    “是!奴婢遵旨!”说着便快步走了出去。

第234章 确立

    东宫大量的人都安置在经籍库,而八宝库又与之紧紧挨着。

    而作为传染病,人员越是集中,感染的风险也越大!

    而武英殿这么一大片地方,却只安置了朱允熥一人。

    在生死面前,二人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高低,一眼可见!

    生死永远是最能够考验人最深处的。

    就好像保大还是保小,就好像救老妈还是救媳妇儿,只有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才能够显现出来……

    太平无事的时候,如果非让做选择,那就是没事找抽了!

    这个时候巴掌要坚决呼上去!

    千万别客气!

    朱允熥宽慰说道,“兄长吉人自有天相,这小小的天花必然不能奈何兄长,还行皇爷爷安心。”

    “唉,但愿吧……”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道。

    朱允熥从朱元璋的手中,把自己的手抽了出来,又有些担忧的说道:“皇爷爷,您不该来见我的,万一孙儿也染上了天花,岂不是……”

    要知道当时朱元璋并不知道自己没有染上天花,他就已经亲自出了宫门,想要面见自己了。

    见了自己之后,又赶紧亲手试温,又一直拉着自己到了武英殿。

    说到这里朱允熥心中非常感动,朱元璋因为担心自己可是把他自己的性命安危都放在一边了!

    而一旦自己感染天花,再传到他身上,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此刻,朱允熥感受到了朱元璋对自己满满的爱意。

    这个老头……还是蛮好的嘛。

    作为一个性格要强的老人家,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熥,并没有说什么温馨体贴的话语,可心中的那份关爱已经悄然流露了。

    朱元璋抓住自己孙儿的手,眼神之中满含希冀的说道:“允熥,现在可不能疏忽大意呀……咱已经决定了,要立你做太孙了,你可得好好的,不能有事啊……”

    听到这话朱允熥才送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也才放了下来。

    按住内心的激动,朱允熥行礼说道:“多谢皇爷爷!”

    太孙之位,终于要落袋为安了。

    朱允熥问道:“皇爷爷,你为何突然由此决定啊?”

    朱元璋回答说道:“不是突然的决定,是咱早就已经想好了,只不过有些顾虑,没有对你直说罢了……”

    要知道现在的朱元璋,心里真的有些软下来了。

    自己的长子朱标死了,现在天花又在东宫发现,如果是朱允炆那孩子倒罢了。

    一来他不是朱元璋所选定的继承人,二来他这段时间也没有在东宫居住,染上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他擅自回到东宫去见吕氏,还有和宫女小翠的接触,也只是意外,

    应该不会染上吧。

    可朱允熥几乎天天都住在东宫啊!

    而且太子妃吕氏还特意请他前去叙话,那时候小翠也在旁边。

    所以染上天花的几率太大了!

    如果朱允熥再染上天花,如果因此丧命,当真是太悲哀了……

    “你哥哥哪里都好,谨守礼法,行事公允,性格也好,当真是一个谦谦君子……”

    朱元璋看了一下眼前的孙儿,接着又说道:“可你就不一样了,你性格刚毅,做事霸道,还喜欢擅自做主,别人都得顺着你的意思,就连沐英和瞿能你都敢责罚,蓝玉的干儿子说杀就杀了,阴谋诡计,手段狠辣……”

    “呃……皇爷爷,您确定是在说孙儿的长处?”朱允熥脸上有些不自然。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又接着说道:“如果要是普通人,你兄长比你强,人缘儿比你要好得多……可是作为大明的皇帝他就不行了!”

    “居上位者,就需要独断专行,就需要霸道!如果人云亦云,如果不引人非议,只想着成为百官们口中的好皇帝,那就是把天下黎明百姓至于水深火热之中!”

    朱元璋又教训说道:“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被底下的人牵着鼻子走!你是君他们是臣!”

    “孙儿谨记,多谢皇爷爷教诲。”朱允熥谦逊的说道。

    通过对比之后朱元璋才发现,自己的这位孙儿比他哥哥强太多了!

    有时候人就怕比较。

    朱元璋又说道:“告诉你这些是让你别多想,好好的在这里呆着,哪儿也不许去!扛过去这次天花,你就是太孙!”

    “皇爷爷,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再冒险了,你真要有点什么事,大明和朝廷该怎么办啊……”朱允熥关心的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咱明白,这也是怕你出事,这才紧张的,别人还不值得咱那么做!”

    好吧,朱元璋永远那么霸气!

    朱允熥想了想后世防止疾病的方法,说道:“皇爷爷,这天花最忌讳多人在一处,不如就将东宫的人分别隔开到不同的房间,不许他们互相接触。”

    “另外,所使用的东西也都要用喷洒,所有的人也都要用面巾捂上口鼻……”

    对于面巾,朱元璋和这个时代的人并不陌生。

    早在一二七五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

    “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

    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不过那个时候之所以戴上面巾,就是为了卫生。

    这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口罩了!

    要知道中国的“口罩”可是很早就有雏形了。

    例如,《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古代人们对于能够散发出来难闻味道的东西,都会掩住鼻子,为了方便起见,也会用丝巾遮住口鼻。

    当然了,那个时候并不成形的。

    不过口罩用于瘟疫其实老早就有了,不过那个时候不是为了防病毒,而是为了隔绝难闻的气味。

    因为古代毕竟生活水平有限,许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洗澡,尤其是在冬季。

    再加上衣物不多,更不会勤加换洗衣物。

    而且感染瘟疫的人身上溃烂流脓,恶臭难当,气息实在不好闻,所以才有了“口罩”的运用。

    只不过并未形成规矩罢了。

    听了朱允熥的话,朱元璋便立即吩咐下去,按照朱允熥的话来做。

    既然朱元璋要立朱允熥做太孙,就会充分尊重他的意见。

    在朱元璋的一声命令之下,整个东宫所有的皇孙和郡主都在锦衣卫严密的看守之下,由宫女和太医检查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如果没事,就要乘坐四周密封的马车,转移到经籍库。

    而宫女和太监坐在锦衣卫的押送之下,全部出宫,安置在半山寺。

第235章 有命才行!

    与天花斗争了多年,太医们也都很有经验了,知道现在即便是没有染上天花,也不代表就平安无事,可能只是引而未发罢了。

    所以即便是对待那些没有感染天花的,太医院和锦衣卫也不敢掉以轻心!

    要知道这里可是皇宫啊!

    一旦让皇帝和后宫的娘娘们染上了病,还有那么多的皇子皇孙,那可怎么得了!

    就在登上马车的那一刻,江都郡主朱依微转身询问说道:“吴王呢?吴王殿下哪里去了?”

    戴着面巾的锦衣卫回答说道:“请郡主放心,吴王殿下现在安然无恙,正陪着陛下在武英殿,不会前往经籍库。”

    “吴王殿下说他身强体壮,是绝对不会染上天花的,也请郡主安心。”

    朱依微点了点头,心中总算得了安慰,这才放心的进入马车之中。

    太子妃吕氏到了经籍库中之后,也找来锦衣卫询问。

    一脸担忧的说道:“二殿下还在华盖殿吗?他不会有事吧?”

    锦衣卫回答说道:“回太子妃的话,属下接到命令的时候二殿下还在诵经祈福,并没有听说那里有什么状况。”

    吕氏双手合十,不住的念叨说道,“感谢佛祖……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又颇为关心地询问说道:“那三殿下呢?他在什么地方?允熥这个好孩子一直都住在东宫,可别出了什么事儿啊……”

    “太子妃请放心,吴王殿下正在武英殿,陛下带了太医守着,不会有事的……”

    “那还好……那还好……”

    吕氏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僵硬……

    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东宫好几位皇孙和郡主只能居住在经籍库,而他却霸占一整座武英殿,关键是朱元璋还守着他……

    看来朱元璋对他的喜爱,确实非同寻常啊!

    不过……那你也得有命享受才行!

    所以转过身来,无人看见之时,吕氏的脸上已经满了阴毒……

    ……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下达了封锁消息的命令。

    任何人都不能够把皇宫里面出现天花的事情泄露出去,否则剥皮实草!

    在天花的威胁之下,整座皇宫都严密的戒备了起来。

    当第二天群臣来到承天门准备上朝的时候,却发现时间已经到了,可承天门依旧紧闭,丝毫没有打开的样子。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之中,尚膳监太监而聂匆匆赶来。

    赶紧对众人宣布朱元璋的旨意,“陛下有旨!从今日起朝会暂时停歇,朝廷大事各部尚书和侍郎可以商讨决定,

    依照朝廷惯例即可,不必凡事禀报,从今日起非军国大事不许上奏,已经呈上去的奏章,也请各位大人斟酌而定……”

    “臣等遵旨!”

    文武百官一头雾水的领旨说道。

    而尚膳监太监而聂颁布完朱元璋的旨意之后,就立刻转身回去了。

    在他进入承天门的侧门之后,大门紧紧的又关上了。

    只留下在秋风中面面相觑的文武百官。

    各位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都不敢开口。

    唯恐犯了忌讳!

    朱元璋停止了朝会,命令六部各自处理事务,非紧要不必上奏折。

    这样的举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毕竟这与他们无关。

    可是对于朝廷的官员来说,却大大震惊!

    要知道朱元璋的勤政那是出了名的,况且他的身体一直都还不错,这个时候怎么会不上朝呢。

    而且就连群臣的奏章也不让随随便便上了。

    在经过了两天的适应之后,官员们也都忍不住了,便在六部的衙门里面,或者在私底下都在悄悄的议论。

    “近日不用上朝,我等官员倒是可以轻松一些了,呵呵,就是不知道陛下有何旨意……”

    “是啊,陛下龙体健康,大明的国运好着呢……就是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啊……”

    “谁说不是呢,陛下可从来没有这样过……”

    “不会出了什么事儿吧?”

    “陛下的旨意我等只管领受就好了,不必想太多……”

    “是啊,不可议论,不可议论……”

    “慎言,慎行……”

    而在都督府中,武将们也都默默无声,都是愁眉不展。

    “嗨!”

    定远侯王弼忍不住了,嗨了一声,便抬头问道:“大将军,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你给大伙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了?”

    蓝玉瞪了他一眼,这家伙简直没脑子!

    “发生了何事,我也不清楚……”

    王弼瞪大了眼睛说道:“你可是大将军,你怎么可能不知道?!”

    蓝玉真有一种想要掐死他的冲动!

    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是大将军就一定要知道吗?

    本来大家都不知道,这也没什么,可你现在特意把我给点出来,这不是让我难堪吗!

    就像大伙都是穷人,谁也不会笑话谁。

    可突然有人问你有车有房吗,你就不想打死他吗?

    要不是这家伙和自己关系不错,蓝玉真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

    “你都不知道,我就知道了吗?蠢货!”

    定远侯王弼被骂了,挠了挠头,似乎不理解大将军怎么会不明白。

    不过他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又转向冯胜问道:“宋国公,您是老将了,你总该知道吧?”

    不得不说,讨厌的人,一定有他让人讨厌的理由!

    冯胜正在喝茶,听到这话一口茶水憋在嗓子里,差点儿没把这位老将憋出个好歹来!

    傅友德在一旁笑道,“瞧瞧你把宋国公吓成什么样了……”

    王弼说道:“哪有,我不是想着宋国公是位老将吧,平时数他最智慧,姜不是老的辣吗,宋国公肯定能猜到吧。”

    冯胜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眼睛瞪着王弼,恨不得脱下鞋糊到王弼脸上!

    王弼一看冯胜的模样,就讪讪的笑了起来。

    又扭头看向了常升,“开国公……”

    常升连连摆手说道:“你找其他人吧,我也不知道……”

    也幸亏双刀王弼的人设就是没脑子的莽夫,否则这番话就得罪人了!

    不过常升却说道:“吴王殿下这两天都没有到户部……”

    这一句话,又让众人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

    过了一阵,蓝玉才说道:“大伙儿都不要多想了,既然殿下没有告诉我等,那就是没有知道的必要,各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行了,不必操心其他的。”

    反正也没有个结果,众人只好作罢。

    可是这心中的忧虑,却始终放不下。

    ……

    此时在八宝库中,朱允炆已经在这里被关了两天了。

    可是对于自己母妃的状况,却毫无所知,这也让他的心情变得越发烦躁。

    不耐烦的对太监说道:“让你们打听东宫的消息,现在打探的如何了?有没有我母妃的消息?”

第236章 毒妇!

    太监躬着身子说道:“回殿下的话,只知道东宫的郡主皇孙都转移到了隔壁的经籍库,那边有锦衣卫把守,任何人都不能入内,也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出来……”

    “没用的东西!让你们打探个消息就那么难吗!”

    朱允炆不悦的说道:“就在隔壁而已,为何就打探不到了!”

    太监急忙赔罪说道:“奴婢无能,请殿下责罚。”

    朱允炆按耐住心头的不快,没好气的说道:“那二殿下呢,他也在经籍库吗?”

    说到这里,朱允炆其实还是有些优越感的。

    毕竟所有的弟弟妹妹,甚至就连她他母亲都只能在经籍库。

    而自己却单独的在八宝库,这是皇爷爷对自己的恩待啊,莫非皇爷爷仍然喜爱自己?

    可是太监的回答,瞬间让他如坠冰窟:“奴婢只知道三殿下居住在武英殿,有陛下陪着,其他的并不知情。”

    浓浓的失落感瞬间涌上心头。

    朱允炆觉得自己的心都沉到了谷底,哪里有什么恩待喜爱啊!

    一个居住在武英大殿之中,那可是和东宫相媲美的地方啊!

    一片庞大的宫殿啊!

    而自己呢?

    一座库房而已!

    武英殿里住的是人,是尊贵的人!

    而在库房之中摆的仅仅只是物件而已呀!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所以当听到这话的时候,朱允炆就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

    在朱元璋的心目当中,太孙的人选已经确定了,只有自己那个弟弟!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感觉浑身无力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差在哪里!

    可是,既然朱元璋已经决定了,别人就只能无奈听从,无奈接受……

    摸了摸额头,朱允炆觉得自己的头异常的昏沉,心里想道:“唉……大概是生气所致吧……可也当真令人气恼啊……”

    在武英殿里面,经过两天的确认,都没有发现朱允熥染上天花,朱元璋也安心了许多。

    庆童禀报说道,“皇爷,现在东宫侍奉的宫女太监一共有五人发病,皇孙和郡主当中倒是没有发现……”

    朱元璋沉声问道:“查清楚了吗,天花到底是哪儿来的!”

    庆童说道:“应该是宫女小翠带进来的,奴婢与锦衣卫核对了一下,根据推测知道,她所携带的那件儿夹袄的棉花中间位置,藏了一团带有天花病的棉花,所以入宫的时候没有被检查出来……”

    “负责检查的宫女太监,全部处死!”朱元璋寒声说道。

    “是,奴婢遵命。”

    在古代,为了治疗天花,有的时候也会拿天花患者所穿过的衣服,给没有染上的穿上。

    为的就是让人轻微的感染天花,然后经过大夫前期多方的准备,和发病之后精心救治,这样痊愈之后,就不会再染上天花了。

    所以这也是一种治疗天花的手段。

    只不过这种方法危险系数太大了!

    因为天花患者的衣服要穿多久,患者的病情是轻是重,都无法量化。

    况且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即便是再有经验的大夫,也很容易导致对方染上天花而死去。

    而天花在古代让人一直如同野兽,又怎么赶往自己身上穿呢。

    朱元璋目光阴冷的说道:“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

    庆童吸了口凉气继续说道,“根据小翠的口供,她带着红夹袄回到宫中之后,太子妃说自己有些思念亲人,就用自己的袄和她换了……”

    “吕氏!”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双目几乎要喷出怒火!

    纵然朱元璋也曾想过,吕氏为了自己的儿子会采用一些手段。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吕氏居然因读到这种地步!

    那可是天花啊!

    一旦泛滥开来,皇宫的人几乎都要人人染上!到时候皇子皇孙还有郡主,那就剩不了几个人了!

    吕氏这是要让自己断子绝孙啊!

    可能在她的心目当中,天花病比毒药更容易携带进来,也更加容易隐藏,不引人注目,而她的目标也只有朱允熥一个人。

    可只要天花泛滥了,皇子后妃,甚至就连自己都会没命!

    而且全京城的百姓都要跟着遭殃!

    如果朝廷官员染上的话,连政局都要瘫痪!

    最毒妇人心!

    朱元璋只觉得心口堵得发慌,他当初让朱允炆和朱允熥各领一部的时候,就知道吕氏会用手段。

    可是她的心,竟然狠到这种境地!

    朱元璋站起身来,恶狠狠的骂道:“恶妇!毒妇!咱真是瞎了眼!当初为什么要把她扶正!为什么要让标儿立她做太子妃!她也配!”

    “他这是要害咱的儿子孙子啊,这是要让咱断子绝孙啊!她就没有想过一旦天花泛开,京城得死多少人!就是把她就是祖祖辈辈的命都赔上也不够!”

    “她怎么敢!她怎么敢啊,她就不知道人命关天吗?还有没有一点良知!猪狗不如的畜生!”

    “咱就没有见过这么恶毒的妇人!她不得好死!这种人就应该挫骨扬灰!就应该永世不得超生!”

    “皇爷,您消消气儿,您消消气儿啊……”庆童哭着说道。

    朱元璋在武英殿里面暴怒,而作为他的鹰犬,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心头却在滴血……

    东宫的事情还没有安稳下来,京城又出现问题了!

    因为有到京城来的卖柿子、核桃和山楂等山货的百姓,在闲暇的时候与人聊天。

    悄悄对旁边卖菜的问道:“这位老哥,你家里是京城的吧?”

    卖菜的大叔说道:“是,就在秦淮河边上住。”

    卖山货的神秘兮兮的问道:“你是京城人,消息肯定灵通了,听说太子爷有个不孝子,这是真的假的?”

    卖菜大叔愣愣的说道:“不孝子?你听谁说的?”

    山货汉子说道:“我们那一带都传开了,你还不知道?说太子爷就是被他气死的,他从小就不得太子爷的喜爱……对太子怀恨在心呢,还咒骂太子爷,太不孝敬了……”

    卖菜大叔眉头皱了起来,“什么跟什么呀,你说的谁呀?”

    “还能有谁,就是那个……那个什么吴王,他不是太子爷的儿子吗?”

    卖菜大叔一听,顿时生气的说道:“胡说八道!吴王殿下怎么不孝敬了,你满嘴喷粪!”

    山货汉子脑子也不太灵光,一被责骂,顿时生气的说道:“你才喷粪呢,又不是我说的,我们那地方的人都这么说,有毛病啊你!”

    卖菜大叔呼的一声就站起了身,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还敢不认账!混蛋玩意儿!吴王殿下孝敬着呢!你怎么能诋毁殿下,真tm不要脸!”

    “我告诉你!吴王对太子也好,对俺们百姓也好!你这狗贼,竟然敢败坏太子爷的名声,摔死你个龟孙!”

    因为他在气恼之下的声音很大,所以立刻就引来了行人的注意,大家纷纷驻足观看。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山货汉子脸上也挂不住,只能越发强硬才能保住脸面。

    于是也站起身来说道:“你tnd有病!脑袋烧糊涂了?!我们十里八村都知道怎么回事,就你死鸭子嘴硬!不孝就是不孝,还不能让人说了!”

    “你个混蛋!你敢毁了太子爷和殿下的名声,爷们就敢跟你拼命!什么东西!”买菜大叔气的脸红脖子粗。

第237章

    “你说谁混蛋!我看你才是混蛋!”

    山货卖山货的汉子不甘示弱,上前猛的一下把卖菜的推了一个趔趄。

    “打死你个混蛋!”

    卖菜大叔早就气得想动手了,便立即扑了上去,一只拳头狠狠的砸在对方的脸上。

    卖山货脸上吃疼,可是也顺手抓住了对方,于是两个人便扭住厮打了起来。

    而旁边的吃瓜群众也越围越多,很快就围了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对于很多百姓来说,都不知道他们因为什么事去了冲突,只知道打架好看热闹,当成一个乐子。

    而听见他们对话的人,也大多义愤填膺,因为吴王殿下乃是太子爷的嫡子,是血脉继承人。

    再加上吴王又是平定叛乱,又是体贴百姓,不让百姓多交一粒粮食,百姓怎么可能不喜爱呢。

    况且你说太子的嫡生儿子都不孝敬,就是在诋毁太子爷不仁慈啊!

    要知道父慈和子孝是连在一起的,虽然社会的道德对于做儿子的约束更多,可一旦发生了忤逆不孝的事情。

    做父亲的也难逃干系,就要被人打上不慈的罪名!

    这怎么能行呢!

    由于朱允熥借着说书人的传讲,京城的百姓谁不知道太子爷仁慈爱民,做了很多有益百姓的事情。

    而且大家对于太子爷的死,本来就觉得惋惜不已,现在又有人毁坏太子爷和他继承人的名声,百姓怎么可能会答应!

    所以知道状况的百姓就喊道:“打死他!打死他!什么玩意儿!死了活该!”

    “太tnd混账了,嘴里喷粪!哪儿来的狗东西!打死他!”

    不得不说,古代的百姓还是挺讲道义的。

    如果对方势单力薄,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上去群殴。

    单挑方显英雄本色嘛。

    仗着人多就是无赖混混了。

    只可惜后世管得太严,自由搏击这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运动,也就逐渐要消亡了……

    所以就算是有百姓知道打架的原因,也只是在旁边呐喊助威而已,并不亲自下场。

    不过就在人群当中,有一个身穿粗布衣衫,脚上穿了一双布鞋,身材消瘦,一双眼睛明亮如镜。

    他手里提了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小把菜蔬,身上读书人才会穿的长衫虽然有些破旧,但却极为干净。

    此时,这人眉头紧锁,心中思虑万千,哪里有心情看别人打架!

    最后还是一咬牙,便朝人群外快步走去,而且越走越快,提着篮子的手都有些微微冒汗……

    这人立即来到位于五军都督府西边的锦衣卫衙门。

    还没有等走近大门,就被锦衣卫的守卫拦住去路,“这里是锦衣卫府,闲人免进!”

    守卫见他穿着打扮,好像是个落魄书生,手里面还提着菜篮子,怎么会把他放到眼里。

    这人说道:“我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有事要见你们锦衣卫指挥使,请立即前去通报!”

    听到这话,守卫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一个守卫强忍住笑说道:“这位……太学生,我们指挥使老爷公务繁忙,没有时间瞎聊闲逛,你还是赶紧回去买菜做饭吧,小心饿了肚皮……”

    一个太学生,连官职都没有,就敢来锦衣卫,还要面见指挥使,也怪不得他们会发笑了。

    “我们指挥使老爷刚从宫里回来,你能够有多大的事儿,居然还要惊动指挥使?不自量力!”

    面对取笑,这个太学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说道:“此事事关他的项上人头,也事关你们锦衣卫将来何去何从,我只等他一盏茶的时间,是将功赎罪,还是狂妄自大,你们自己掂量!”

    这个太学生说完了话,便转过身去,不在看他们。

    守卫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一般来说太学生也都是聪明人,不会到锦衣卫衙门无理取闹,真当锦衣卫大牢是空的吗?!

    而且这人说的义正言辞,当真是太唬人了……

    “百户,该怎么办?”守卫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守门的百户看了看这个太学生,吩咐说道:“我这就去通报,看着他别让他跑了!要是无故生事,哼哼!”

    说罢转身就往里面去了。

    当蒋瓛听到有太学生求见,而且还说的那样严重的时候,心中也觉得有气。

    要知道自己在宫里面已经犯下大错,估计等这次天花事件一过,就是自己的死期了。

    现在,连一个太学生都敢消遣自己,当真让人好生憋屈!

    如果放在平时,蒋瓛根本就不想搭理!

    可是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啊……

    如果再出一丁点儿差错,不但自己要完,全家都要跟着陪葬!

    所以蒋瓛虽然非常不情愿,可还是让人把太学生叫了进来。

    “国子监太学生,见过蒋指挥使。”

    蒋还皱了皱眉头,说道:“你就是要见我的太学生?有什么事值得你跑到锦衣卫衙门来,还非得我亲自出面!”

    这个太学生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蒋瓛的不悦,躬身行礼说道:“我身为太学生,若非有大事也不敢惊动指挥使……”

    蒋瓛手一挥说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太学生说道:“方才我在街市之上,看到有两个人斗殴打架,其中一个应该是应天府周边的人士……”

    还没有等他说完,蒋瓛就满脸不悦的说道:“打架斗殴之事有五城兵马司,再不济也有应天府衙门!跑到锦衣卫说这个做什么!你以为锦衣卫就是管这些鸡零狗碎之事吗?!”

    面对质问,这个太学生没有丝毫胆怯,而是继续说道:“他们打架的原因五城兵马司管不了,应天府也管不了,唯有锦衣卫能管!”

    听到这里,蒋欢也琢磨出了一点味道,“你是说他们打架的原因很重要?”

    太学生说道:“他们之所以打起来,是因为那个京城周边来卖东西的汉子说东宫吴王殿下不懂孝道,招致太子爷厌恶,而且还说在他们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在议论……”

    “蹭!”

    蒋欢瞬间打了一个激灵!

    坏了!

    凭着锦衣卫多年的嗅觉,蒋瓛如果还不知道这背后有阴谋,那就是酒囊饭袋了!

    而且平白无故,怎么会流传出来这等流言蜚语?

    而且还事关吴王殿下!

    蒋瓛怎么可能不知道东宫之所以出现天花,矛头就是对准了吴王殿下!

    现在又在民间流传吴王不孝的消息,这是连环计呀!

    自己是锦衣卫指挥使,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不知道!

    这是巴不得要害死自己呀!

    因为吴王但凡有任何事情,自己都难逃一死!

    蒋瓛立即抓住了这个太学生的胳膊,“在哪里走?立刻带我去!”

    有道是杀人诛心。

    有些时候流言比刀子都可怕!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097/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 作者:我要做皇帝所写的《我要做太孙》为转载作品,我要做太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太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太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太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太孙介绍:
我祖父是朱元璋,我父亲是太子朱标,我才是太子嫡子,我才是大明的顺位继承人!我要为父亲报仇!有我在,那个庶子就别想坐上皇位,那些祸害藩王叔叔们,听说东瀛有四岛,你们就前去施行教化吧……这一世,绝不再窝窝囊囊,绝不任人囚禁,绝不突然暴毙!朱允熥发出最强音:我要做太孙!我要做皇帝!我要做太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太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