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TXT下载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全文阅读

作者:程嘉喜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txt下载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关于家学渊源

    可他真的是看好边郡这块,那是奔着回报夫人才处处惦记夫人的。这份心意夫人师傅不太看得上。

    然后至少姜常喜要躲着周大人好几天,她是有家国情怀的,她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了,可不等于大舍财,你不能什么事都先给自家挖坑,时间长了这招不好使。

    她虽然便宜,也是有底价的,周大人的甜言蜜语,不是,随时都好使的。

    显然周大人的回报,姜常喜真的没想法,这边就没有常住的准备,事业发展起来了,她留谁在这边驻守,不信任的不行,信任的舍不得。

    而且姜常喜为了边郡的发展,还想了一个招,那就是在这边修庄子,工程不怕大,能招来人做工就好。

    外面肯定要传她奢靡什么的,可这样真的对边郡这边有好处,至少能招来那些无处可去,没地方赚银子的流民。人口不就上来了吗?而且这招促进消费呀,到时候经济也能上来点。

    不过这个做法激进,冒险,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家底折腾,最好带动这边的官眷一块大兴土木。

    一不小心,那就把自己坑进去了。这招姜常喜是学的名人。

    先生都说,先缓缓,但凡有别的办法,你这昏招就让它蒙尘吧。怕对周大人以后官途有妨碍。

    而且特意叮嘱姜常喜了,你做的已经够好了,就这样吧。意思就是这些歪主意,不用你想,更不能实施。

    小谨都在发愁:“大人当了这个郡守之后,夫人的账本上都是往外支出银子的,等咱们什么时候回京城的话,不知道……”

    言下之意,夫人想要奢靡也要想想家底,能不能奢靡起来。

    小行想来直言不讳:“你是怕咱们连回去的马车都被大人搭出去吗。”

    有这個担忧,府上的马,上不了战场,都拉出去开荒了。若是人手不够使,估计她们都得跟着一起去种地。

    小谨看看小行:“倒也不至于到这份上。”

    小言:“大人心里还是有数的,夫人经营有道,你们担心的多余。”

    两个人看着小言,说真的还是有些担心的,大人看着不像心里有数的。

    小慎进来:“大人昨日还忽悠夫人去关口外面置办庄子呢,这像有数的吗?”

    所以周大人的盲目已经让人觉得脑子不清醒了。周大人败家,这是府里默认的事实了。

    几个丫头都忧心忡忡的:“夫人应该不会这么好哄吧。”

    事实上呢,她们高瞧夫人了,她们夫人就是这么好哄的,真的就关口外面置办庄子了,不过不是农庄,是养殖场。

    用姜常喜的话说,好歹是带腿的,真要是碰到坏人,她就把养殖场的大门打开,放归大自然。好过东西都送给别人,得让这群坏蛋费力气去抢。

    周大人听到这等言论的时候,相当不开心的:“伱要相信咱们边军的实力。”就不会让夫人的养殖场遇到这样的事情。

    姜常喜:“你应该去问齐舅舅有没有这个底气。不然的话,关口之间那么大片的土地,为何都荒芜着,这群人难道怕粮食多了烫手吗?那不就是时常被骚扰吗。”

    人家姜常喜说的一针见血,所以才说周大人的眼光退步了,挣银子上,风险评估不够客观。新

    说的好有道理,周澜绷着脸:“现在是你夫君在当郡守。你该相信你夫君。”

    姜常喜:“你也说了你是郡守,不是将军,你不守在关口的,关口守不守的住,真不是郡守你说了算的。”

    这位大人对自己的定位有认知错误。

    周大人黑着脸去齐舅舅府上了,人家就直接一字不差的把话同齐舅舅说了一遍。

    齐舅舅气的脸色都青了,这夫妻不是给他们唱双簧呢吧,损谁呢,边军的脸面不是脸面不成。

    周澜:“舅舅,你说,她哪有这么说话的,过去咱们关口破破烂烂,连个遮挡都没有,让人给骚扰了,那就算了。现在咱们关口什么样,凭什么守不住,那不是说咱们边军无能吗”

    齐舅舅确定了,这就是过来膈应自己的:“有本事你去将军面前嘚嘚去,少来我这拱火。”

    激将法对他来说没用。不过心火那真是窜的老远,憋屈的很。。

    周大人:“到哪我也敢说,就不能让这群女人背地里小瞧了。我就是没银子,不然我就去那边置办庄子。”

    齐舅舅盯着外甥女姑爷看,这份信任很重,重到很费银子。

    于是齐舅母第二日就在第一道关口外面置办了庄子。钱没花多少,可就是心气上过不去,这亲戚当郡守,太费钱了。

    他没钱,攒对不了媳妇,他攒对别人置办庄子。这以后周大人再到齐府的时候,齐舅母都躲着他。

    嫌弃外甥女姑爷败家,费银子。谁家官是这么当的?

    人家齐舅母对着姜常喜也说了,你也怪不容易的,这郡守夫人当的。

    姜常喜那真是领略了舅母的未尽之语。姜常喜:“咳咳,也还成,也就是些许银子的事情,不过夫君的眼界真的有,不会让舅母赔了银子的。”

    齐舅母:“咱们齐家在边郡,那也几代人的发展了,不差这点银子,让姑爷尽管施为。”

    说的很好听,可姜常喜真懂,人家舅母是再说,你这点眼光,看上的银子,她们齐家瞧不上。

    姜常喜能怎么办:“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分文积攒,成就辉煌家业,齐府能有今日,都是舅母持家有方,常喜要像舅母学习。”

    齐舅母看着外甥女,到底是亲的,没说出来,那你随着我去关口那边置办田产吧。

    算了,只当是给小辈们置办家业了。

    周大人也感觉到自己不太受欢迎了,可人家周大人那是真心觉得这事好事,错过了可惜。奈何没人领情。

    若不是人家周大人精力跟不上,身份不准许,人家没准自己弄个商队呢。

    周大人向来对自己生财的本事有信心,人家还说了那是家学渊源。若不是当官耽误了,他早就成保定府首富了。

    姜常喜都没好意思怼他,还家学渊源,你二叔败家到时有渊源。

    然后想到周澜最近的行为,姜常喜对这话点头了,家学渊源也对。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一行行行行行

    这半年人家周大人也没有光打嘴炮,人家没说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可人家的本事,都背地里发展呢。

    白日当差,晚上研究机关技巧,人家不能让边军以一当百,人家准备给边军弄以一挡八百的武器。

    这个有赖于夫人的言语点拨。而且人家用人有道,不是闭门造车,人家请了能工巧匠呢。

    白日里,人家周大人忙活面上的事情,官学办起来了。

    学生目前虽然没有多少,可先生请的不赖,边郡这地方就没来过这么大的先生。相信不久之后,慕名而来的学子不会少。到时候都是郡守大人的政绩。

    学正大人那是真心实意的佩服周大人,不愧是翰林院出身,这样的大先生都能请来。

    周澜也不好说,我家先生邀请来的好友。同他关系真的不大,不过至少人家的安全那是要给保障的。

    所以关口那边,绝对不能有失,周大人那真是费尽心思的。

    晚上的时候,就迷上了奇淫巧计,成天看的都是天工造物,还拉着常乐看,人家周大人说了,他脑子不好使,这样着急的事情,需要常乐这样聪明的脑子帮忙研究。

    小舅子的好脑子,好智商就该用在这样的地方上。非常之事就该用非常之计。

    郡守府的前院,住的都是木匠,外圈住的才是衙役呢。你就说周大人憋得多大的招吧。

    工部来的官员,那真是让做啥做啥,一句不敢多说。而且看着研究方向,那真是头皮发麻。

    常乐都说:“你让我看这玩意,好歹给我个目标,让我做什么呀。”

    周澜提的要求就是:“你说有没有那种,站在城墙上,打出去就能杀敌一大片的武器,让敌人吓破胆。”

    常乐早就觉得自从当了郡守,自家姐夫脑子就有点不够用,如今确认了,确实不够用:“你话本子看多了。”

    周大人:“梦想总是要有的,我觉得可以,我觉得肯定有,不过我脑子不如你脑子好使,我想不出来。”

    说的这个实在,对小舅子的殷切期盼更是在这字里行间了。

    常乐就觉得信任有点沉重,还不如让他也掏银子呢:“也不是没办法。”

    周大人激动地拉着小舅子瞎晃悠:“我就知道常乐聪明。”

    常乐推开这脑子坏掉的东西:“做梦,或者你吹吧,伱说的这些,都是吹出来的。”

    外面的姜常喜听到这么一段,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这竟然是两個逗比,为什么变成了这样的画风。

    那也是郎舅二人头一次动手,真打起来。看的外面的姜常喜,心情澎湃,都不进去拦着。

    周大人怨小舅子忒欺负人,关键时候不支持他的梦想。得教训。

    常乐怨周澜没事瞎折腾,这样的想法都敢交给他,还让他去执行。这不是信任,这是坑人。不打都对不起这份情谊。

    姜常喜看着两个书生真的动手打架,就想说,不愧是边塞之地,说不明白就动手,连书生身上都有这股子爆气。

    亏得没有让圆圆同姜姜看到,两孩子最近就崇拜亲爹同舅舅,这还不得有样学样呀。

    人家姜常喜只当没来过,直接走人了,以一当百,周大人脑子确实不一般。

    不过郎舅二人打过之后,人家常乐真的顺着周澜的思路认真思考,也研究了,好像常喜以前给她讲过一些故事,似乎有这样大片的杀伤性武器。

    还询问常喜:“你是不是同我讲过,这样的东西。应该有过吧。”

    常喜心说,我哪知道:“有吗,有也是嘴炮,我可是什么都不懂,我倒是有力气,可以去城头上搬大石头往下砸。不过我这样的力气人不多,一个半个的,放在城墙上也不好使。”

    余下的真不用指着她,她没那样的本事,更没有那样的脑子。

    然后人家常乐就有思路了:“对,就这样就够了。”以一敌百,没有常喜这样力气大的人,有这样力气大的机关啊。

    往下扔石头而已,应该不难。

    然后人家郎舅二人带着木匠,还有一位来自工部的据说不到七品的官员,折腾出来的花样可多了。

    谁说投石机只能攻城,人家可以守城吗,而且可以做的简便小巧,单个的打击面积小,人家可以连成片吗。

    只要弓的强度够,谁说只可以射箭,射木头都没有问题。

    这就是人家常乐的思路,而且大面积攻击,不需要准头。所以,人真的是神奇,只要你敢想,就能上天的。

    人家常乐敢想,下面的人手欠,十个想法能折腾出来五个落到实处,那就是大大的成果。

    先生有事没事都过去转一圈,对于弟子不安心读书,玩弄奇淫巧计,那真是一句批评没有。看模样还颇为支持。

    还是那句话,非常时候,要做非常事,用非常人。

    姜常喜从头到尾没参与,可人家常乐从小到大的益智玩具,那真不是瞎玩的。

    人家的见解,随口说出来的机关技巧,都让那些老木匠师傅们惊叹。原来读书好的郎君,做什么都出彩。

    常乐都受之有愧,自己从小就摆弄这些当玩具的,当真没觉得这些如何出彩,还以为大家都知道呢。寻常而已。

    大伙看着姜小郎君的眼神都不一样的,不愧是打小有才名的郎君。不就是被周大人推崇的小舅子,当真是不一般。

    齐舅舅在边军那边上下窜跳的折腾,就不能让外甥女姑爷,外甥女瞧不起,为了这个,拉着边军们在关口外面置办田地。

    人家齐舅舅说了,咱们这边都有家业,为了家业,也不能懈怠,这就是利益捆绑。身后就是你自己的土地,哪个将士愿意后退?

    将军大人看到这个阵势,买了最大的,最靠边的田地,做做样子也得做出来,不能落人家后面。

    将军大人背地里都咬牙切齿的,郡守大人坑死人了,还费银子。

    城里面的百姓,看到这样的场景,效果那是真的好,开荒都不用动员,他们怕什么,他们安全着呢,没看到那些边军都敢在关口外面置办家业了吗。他们就踏踏实实的种地就够了。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文人的大面积伤害

    就这么一番折腾下来,那效果,就同是一盆死水突然流动起来一样。全盘复活了。

    年底的时候,边郡这边商铺多了好几个,小摊子就更不用说了。街道上,到处都是小商贩,虽然依然破旧,可已经不见萧条,这就是变化。

    关口竣工的时候,周大人让人送过去的守城武器,惊呆了一众大小将领。周大人不声不响的,竟然还做了这样的大事。他们少有同文人打交道的时候,竟然不成想,文人是这样的。

    摸摸那些大家伙,心说这玩意还能成批的往关口送?这下了多大的本钱?

    多少人惊叹呀,激动之余,大伙都在嘀咕,工部早干什么吃的呀?

    有这样的工程,有这样的武器,守个关口算什么呀。若是早些时候就有这样的东西,以往的那些伤亡,不能想,有人眼圈都红了。

    人家工部的官员都没好意思开口,这玩意他就是个参与者,功劳都是人家郡守大人府上小舅爷的。

    不愧是才子,到哪都有才。做什么都出彩。一行行行行行,比不了的。

    若不是郡守大人为了小舅爷的安全,把这事藏的严实。人家姜小郎君早就名声在外了。

    帮着这些将领把设备安装在城墙上,还要同这些将领调制一下准确度,主要是实验一下够不够预想中的伤害。

    投石机上投出去的都是大木头滚子,掉地上滚几圈,地上的草人倒一片。虽说没到以一敌百的境界,可也是大面积伤害。

    人家工部的官员说了:“诸位,若是战事非比寻常,可以把木滚上淋上灯油,杀伤力会更大一些。”

    将军都绷着脸对着工部的官员说了两字:“人才”比他们凶残多了。

    大型弓弩上上安装的不是箭,是箭筒,人家工部的说了:“这個主要是考虑,装箭的话,间隔的时间太久了,所以咱们提前装好箭筒,这样大大缩短了时间,不过缺点也有,准确度太差了。距离也稍微近了些。”

    说话间那是颇为遗憾的,这个准确度问题,他们一直没有攻破。

    齐舅舅看着远处,撒出去就一片的箭:“不,已经很不错了,那些玩意,我们不要求。”

    心里都是对外甥女姑爷的赞扬,了不起,这都能想出来。还能做出来。

    关键是人家什么都没说过,弄出来,就送到关口了。这样的郡守,他们没碰到过。

    接下来的时间,将军都很少回边郡城那边,就在关口这边等着敌人来袭,头一次有这种,他们怎么还不来呢?的想法,特别着急,就想要试试手。

    可惜敌军不配合,迟迟不来骚扰。

    齐舅舅多大年纪了,也在这边陪着不回家,谁不想试试呀,人家还说了:“你说是不是咱们这边有叛徒,泄露消息了,所以他们不敢来了。”

    将军等的着急,这都是战功呀,怎么能耽误呢,先排查一圈奸细。

    这些东西可不容有损,关键是不能让敌人学了去。对付敌人用,很带感,若是这玩意对付自己人,头皮发麻。

    这些事,人家周大人做的都是无名英雄。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攻克难关。人家还让常乐多想想,多看看,要时常改良换代呢。

    二月的时候,第二道关口那边的工事也修好了。同样的一批好东西送过去,齐舅舅发现更精良了。

    然后人家将军就不干了,人家想的长远呀,这样的工匠不能在郡守府呀,这得在他们边军自己手里。

    所以从周澜到这边,追着人家边军跑,倒现在将军带着人围追堵截周大人,姿态相当的低。

    人家周大人比将军看的还远呢,这些人别说不能在自己手里,更不能在边军手里,这玩意就是工部的,一个不能少,到时候让那个工部来的全带走。

    当然了眼下这些人肯定是跟着边军去更好,在他这,到底保密度做的不太够。

    人家工部的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个将军就是个傻的,这些工匠顶多会做,要论本事,还得是人家姜小郎君同周大人。

    连人都没弄清楚,就那边折腾,可不是傻吗。

    这还不说,修葺关口的银子,如今百姓都捐款,不是周大人让衙役收的,是百姓自愿的,那些军户竟然捐的更多。

    人家说了,周大人这事做的,是给他们在外的守将多一份保障,而他们是那些守将的家人,他们捐款不落人后。

    姜常喜就嗤之以鼻,若是没有那两道关口的工程,他们能这么开通?

    让姜常喜说,这就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这还不算,人家还在催外面的关口什么时候竣工,他们愿意出人,出力,出钱。

    周大人每天都笑呵呵的,钱财原来可以来的如此容易。看到没有,上赶着有人送银子。

    第三道关口,在第一道关口修缮完成的时候,将军大人就配合着周大人的工事图,让人在折腾了。

    这么说吧,关口外面二十里,除了坑,还是坑,大坑,小坑,无计其数,不管你是骑马来,还是走着来,想要到关口前面,都得折点。壕沟就好几道。功夫下的不是一般的深。

    就这样,人家周大人同将军大人感叹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可惜都是防御的。”人家在遗憾不能进攻。

    将军大人就觉得作为武将,自己格局没有文官远。如今的文人都这样激进,凶残的吗?

    人家防御还分地上的,地下的呢,你说原来他们就没想过呢。

    上折子的时候,人家极力争取了,想要周大人弃文从武,投诚武将这边。周大人做为文官,屈才了。

    若是周大人不转行,太遭禁人才了。对不起周大人这份心黑手狠。

    人家重点说了,当文官,没有让周大人发挥的地方。这当真不知道是褒是贬。

    至少让周大人听到这话,未见得高兴。

    周大人这边可顾不上这些,人家开始准备春播的事情了。

    开了那么多的荒地,种子就是个问题。

    余下的就是人力,人力到底有限,想要多多的耕种开荒,还要耕牛足够才可以,周大人算了,不说二十户人家一头耕牛,三十户总要有一头耕牛的。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陪着发疯的人

    周大人就那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听的下面的官员目瞪口呆。

    就有官员扔下周大人自顾去干活了,这简直是异想天开。这不是梦想,这是痴心妄想。

    还有人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荷包,按着周大人的一贯作风,他们怕是要有钱财损失,可这次他们真扛不住。都有家小呢。

    哪来的那么多耕牛,周大人疯了,不然就是边郡疯了,当这里是什么富裕的地方。

    所以人家周大人才过年就准备春耕那真是一点不早,你看这么一个问题,几十年都未见得能解决。

    关键是真没人配合周大人想这种必须费银子的办法。

    回府的时候,人家周大人依然在看天工造物,人都能制造出来借助力气的弓箭,投石机了,为什么就不能制造出来代替耕牛的物件呢。

    有过成功的经验之后,人家周大人开始相信科学,相信技术了。只要有梦想,就没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

    先生听到自家大弟子如此耸人听闻的见解之后,就摇摇头:“你这算是入错行了,合该走工匠一途,定然能够大放异彩。”

    这大弟子怕是要疯魔了,以后还是让小弟子,少同大弟子晃悠的好。

    先生没说的是,丢人肯定也丢大的。让大弟子碰碰壁挺好的,省的一天到晚不着四六。

    好歹知道弟子是做正经事,没打击自家大弟子,不过背后同姜常喜、姜常乐叨咕的时候,人家先生就没有那么客气:“人力有穷尽,劝劝他,不要都异想天开。”

    姜常喜就不爱听了,怎么就异想天开了,人家诸葛亮都能弄出来木牛流马,他们弄不出来旋耕机,还能不出来个爬犁了。是先生的见识太窄了。

    话说,她对这玩意接触的也不多。好歹大概还是有那么一个念头的。能做出来。

    所以人家晚上回去就吹枕头风,没有牛,那不是有人吗,人拉着怎么就不成了。

    周澜皱着眉头就没松开:“还是不成的,拉不动。”姜常喜:“那就是爬犁不对,改成适合人拉的不就成了吗。”

    人家周澜听到这话,都没睡觉,直接去前院了,要不说自家夫人的路子清奇呢,至少给了他一個方向。

    弄不来牛,那就弄适合人拉的吗。技术是可以改革创新的。

    关口那些大型的弓箭,都不是人能拉开的,那不都是借力了吗,为何耕地不可以?

    人家周大人那真是疯魔了,大半夜的就开始折腾。

    姜常喜心说,这也太投入了,虽然自己画出来的图纸粗糙,需要工匠们后期改良,不过有那么一个框架应该也方便不少。还是帮帮他吧,姜常喜开始揪着头发画东西。

    那边周澜带着工匠,拉着小舅子一块折腾,常乐心说,折腾完弓箭,折腾这些,他的发展方向到底是往哪方面。

    弄得人家姜小郎君都迷茫了,对未来的方向有点不确定。

    最迷茫的还是,自己不务正业,耽误读书,怎么也不见先生反对。

    不过这种来回修改,反复研究的过程还是很让人投入的。姜小郎君自己也很上头。

    弄出来点头绪,有了方向,人家周大人就交给小舅子了,他要忙的事情太多。

    别看就是个半大孩子,连工部来的小官都不敢小瞧这位保定府小郎君,人家那才是脑子呢。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是出人意表。

    随手画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见解,弄出来的小机关,都够那群工匠折腾好几日的。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所谓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有了方向,人家就把耕地的设备往简单轻便了折腾,没有几天就出来个新样式,最主要的就是节约成本,轻便简易。

    姜常喜看到成品的时候,抽抽嘴角,啥都没说,自己的图纸都没拿出来。不好意思出手了

    这也就是受工艺所限,受制度所限,都是木头的,不然比自己弄的都好。

    先生看到这个东西,再看到在田地里面实验之后,对着小弟子说道:“不要骄傲。”

    可见对小弟子的表现多满意,也不提让小弟子距离大弟子远点的事情了。这两个弟子在一起,总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一个敢发疯,一个敢陪着疯。

    工部官员也感叹:“就这一样东西,足够小郎君立世。”注意人家说的不是立足,是立世。

    先生虽然没点头,不过心里也明白,这玩意将来会受益多少人。足够小弟子声名远扬。

    周澜看到这玩意,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抱着常乐稀罕了一口:“我就知道,交给你没错的。”

    人家常乐想的是,这也不算什么。小时候玩的多了,还被训斥不务正业呢。比较羞涩,嫌弃周澜不够矜持,多大点事。

    先生看到奔放的大弟子,也甩出来一句:“不成体统,不务正业,好好的读书郎,让你给拉着瞎折腾。”

    常乐那边被周澜都给整害羞了:“我会同先生好好学习的。”

    在人家常乐看来,这也就是奇淫巧计。偶尔为之。读书才是正业。

    姜常喜听到自家常乐这番发言的时候,那真是佩服死了,这玩意你研究到顶尖,没准也能上天的好不好。

    怎么就被定义为奇淫巧计了呢。

    不过只要常乐喜欢,她自然是尊重常乐意见的。愿意读书也没什么不好。

    真要是常乐非得弄出来个滑翔机,热气球什么的,姜常喜还怕孩子危险呢,极限运动都有危险性的。

    这玩意在郡守府倒腾出来许多,按着县衙,人口,村落发放下去的。

    周大人如今非常明白,政令不够通达,会耽误多大的事。

    若是自家小舅子费心思研究出来的东西,被这些不识金镶玉的官员,随意扔在仓库,不推广下去,才是耽误了春耕,才是该死呢。

    周大人要让这些东西落到实处,就要弄出来相应的推广政令。

    周大人这么大方的也做不到一户发一个,只能说让工匠到郡守府来学。

    然后样品放到村里里,让这些人知道,这东西的好,然后的福利就是,谁家愿意做,谁花钱做。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自己人才要合同齐全

    为了推广新农具,周大人勒令工匠不得擅自提高工钱。

    余下就是农具的材料成本,真没有多少,若是有条件的人家想要个铁犁头,那就看百姓自己手中是否有余钱了。???.biQuPai

    没钱的,自己上山砍棵木头足够用了。成本可以说是压到了极致。

    尤其是要求县衙,要宣传到位。要让农人认识到新农具的方便,效率。

    春耕的准备工作,周大人就折腾的热火朝天的,从上到下,跟着折腾下来,连衙役都知道新农具的方便之处,张嘴就是宣传的口号。可以说,到处一片欣欣向荣。

    至于种子的问题,周大人牛气哄哄的说,要多准备一些。

    人家周大人还准备偷偷的从京城调集种子过来准备着,万一这边的种子不充足的话,他这里有应急办法。

    人家周大人算计了,开荒的土地还是蛮多的。

    姜常喜听到周大人私下的分享,问了一句:“为何偷偷的。”

    周大人同夫人到是真不见外:“万一没有那么多开荒种地的,我多丢面牙。”难得这人还知道给自己留几分余地。

    姜常喜心说,幸亏周大人好面,没大张旗鼓的干这事,不然多丢人。

    周大人就被姜常喜好一顿嘲笑,这就是为何一个外行人不能指挥内行人,更不能蛮干。

    姜常喜认真无比的建议:“周大人,还是我同你们县衙做比买卖吧。”

    周澜不懂,这为何被夫人如此嘲笑,还说道了买卖:“什么意思。”

    姜常喜:“京城的粮种肯定是最好的,周大人大刀阔斧让百姓开荒种地的心思也没有错。可周大人,植物的生长有季节,地域的分别,同样的作物种子,在不同的环境里面,那是不一样的。”

    周澜脸色就囧囧的,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专业认识上的错误。

    姜常喜:“我个人浅见,还是悠着点来,最好还是先用本地粮种,也可以少引进一些京城的粮种,先实验着试试,然后以各自的产量做对比,选出更优良的种子,适合边郡气候的粮种,一茬一茬的择优耕种。”

    笑一笑:“相信,反复几年实验之后,边郡的粮食产量,肯定有所提升的。”人家说的已经是很保守的了。

    周大人听的不是多懂,可知道自己外行了。种地这块自家夫人肯定比自己强。

    姜常喜:“当然了,有种子总比没种子好,周大人的想法还是对的。多准备,好过没准备。”

    周澜:“夫人不用给我遮羞,耕种这块,我差夫人良多,自然是听夫人的。只不过我有一個问题,夫人哪来的这些粮种。”他们才来边郡,夫人何时置办的当地良种。

    姜常喜:“去年来的时候,我就接手了舅母的两个庄子,让人精心培育作物,留作种子。庄子还是舅母的,不过粮种按着时下的粮价买过来了。作为回报,舅母庄子上的人,今年过来咱们庄子上学习。”

    也就是说,人家姜常喜比自己想的还长远呢,人没到,这边的就开始准备上了。

    周澜只能佩服了:“夫人高瞻远瞩。”

    姜常喜:“我就是喜欢当大地主,我就是想着你在这里要呆些年呢,手里没有粮食不行。至于说耕种的本事吗,也不是我的,那是庄子上那些人总结出来的。”

    所以人家姜常喜到哪都先置办合适的庄子,确保自家人的粮食供给。

    周澜:“夫人经营田庄这些年,每年出产都是最好的,我信夫人,就用夫人手里的粮种。”

    姜常喜心说,这也不是你随口说,我就能应的,中间手续还是要齐备一些:“我也不是非得同周大人合作,关键还是价钱,而且我认为,周大人还是派个人来同我谈这个事情,毕竟咱们夫妻之间,周大人还是避嫌的好。”

    若不是没法,姜常喜都不愿意牵扯进去。周大人就不知道,自己竟然还不能同夫人谈事情了。

    姜常喜:“实话说了吧,若不是你去年就捐了一万两银子,这些粮种,我作为家属给你用了都成,可真不成了,地主家也没有存粮了,搁不住你这么大方。”

    所以种子就要商量价钱的。看着自家夫人一本正经的脸,周大人不得不承认,他谈不下来这买卖。

    周大人笑着跑去衙门那边的。贤内助不过如此,想到他前面了。至于价钱,应该的。

    而且姜常喜把后续可能承担的风险都想好了,自己提供粮种,万一到时候收成差了,怎么同朝廷交代,契书上都要写明白的,天灾什么的都是影响。

    购买她的粮种,只能同官府下发的那些粮种做同年对比。她对自己耕种的本事,那是真有信心。

    当然了,若不是为了周澜,她真的不会冒这种风险。吃独食也很快乐的。

    先生都说,女弟子虽然胆子小了点,本事差了点,怕事了点,其他的还是可以的。规避风险,那是应该的。

    至少粮种这块,姜常喜考虑的仔细。把可能存在因素都考虑进去,风险才能降低。

    而且那也是应急之道,很冒进的。让姜常喜说,这东西她至少要在这个地方,弄个三五年,才能出来最佳的成果。

    可惜没有时间给她慢慢折腾。

    姜常喜强调了一句:“我的这些粮种,只能是备用,没有办法的办法,官府出品,毕竟还是有保障的。”

    人家就不同官府比肩,到时候真有个差池,她也好有个说辞。

    而且这些都是同周达人以外的官员商谈的。

    看着那份仔细到极致的契书,周澜就明白,若不是为了自己,姜常喜就不会同郡守府往来。

    毕竟身份特殊,到时候好不好的,都容易让人拿出来说事。

    周澜:“夫人的谨慎,周澜都明白的,其实大家更明白的还是,年前竟然没有等来敌袭,齐舅舅都说很是罕见,少有这么长时间,不受外敌骚扰的。”

    所以这段时间边军那边戒备的严,就怕关口之外的那些耕地到时候要受到些波及。

    不然的话,官府准备的粮种还是充足的。真的就是以防万一的。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入乡随俗

    郡守大人热火朝天的准备春耕,底下的官员,百姓人心惶惶,他们都是在边郡生活许多年,祖祖辈辈的。

    他们比郡守更明白,边郡的形势,他们没有郡守的乐观,他们更明白形势的恶略。

    越是没有小股骚扰,只能说明,他们在准备更大规模的骚扰。面对那么多开荒的耕地,他们心动,他们焦灼。

    官员们苦口婆心的把当下形势,反映到郡守大人面前,劝郡守大人三思,稍微保守一些。春耕,种子,肥料,人力,物力,都是银子。万一关口有变,这些银子就打水漂了。

    人家郡守虽然没有胡须,可特别淡然的说了:“守边,那是边军们的事情。如何抵御外敌,是他们该操心的,咱们只要做好分内之事足以。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春耕。”

    当真是半点不妥协的,人家就要热火朝天的春耕。没有万一,难道就看着土地荒芜不成。

    衙役们问了:“你就不怕吗,您就不怕辛辛苦苦春耕之后,遇到那些悍匪,被祸害了吗。”

    周澜:“难道因为害怕,就不吃东西了吗,难道就可以不种庄稼了吗?”没说的是,怕,还能提前死一死吗?

    把好多人都给问住了,确实如此,总不能因噎废食。

    人家郡守大人又说了:“咱们做了那么多事情,准备那么充足,若是还不能抵御这些贼寇,那咱们就弄更多的粮食,更好的武器,下次收拾他们。”

    好吧,那样的话,还要该做什么做什么。春耕还是要继续。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人家郡守大人说了:“再说了,边军的田地比咱们还靠外围呢,他们都不怕,咱们怕什么,我家夫人的牧场都在最外面呢。她个妇道人家都没怕。”

    好吧,人心还是稳定的。因为郡守夫人都不怕,没跑。

    而且他们总不能比不上一个妇人。多少人私下里面嘀咕,郡守大人到是把夫人运用的得心应手,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周大人回府,心情一点不轻松,他如何不明白形势严峻,问姜常喜:“怕不怕。”

    姜常喜:“怕什么,我牧场里面的牛,都租给你们衙门用呢,牧场差不多都空的。”

    真有万一,她没什么损失的,敌人再有本事,还能把自己牧场里面的草给扒光了,我佩服他们。

    再说了,人家姜常喜准备多着呢,就不稀罕同周澜说,反正人家姜常喜早就安排好了,即便是自损八百,也要伤敌八千的,她的银子,她的财产,绝不能便宜别人,更不能便宜敌人。

    凶残的准备,凶残的面目,在周澜面前还是要遮一遮的。

    周澜:“其实他们考虑的不无道理,连舅舅都说,怕是要有一场大的骚扰。”

    姜常喜:“你都说了不过是骚扰,一群匪寇而已,人家边军那边摩拳擦掌的想要接触试试呢,你这想说什么。”..

    人家周大人从来不承认关口外面的是敌军,只用匪寇称呼,可见文人的嘴巴多毒,多阴险。

    周澜想说,你带着孩子同常乐,先生先避一避的话,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

    姜常喜能不知道周大人的想法吗:“你也别小瞧我们,伱忙,光知道宠孩子乐呵了,其实圆圆同姜姜这一岁可不是白长的,他们都会骑马了。”

    周澜这阵子忙,没顾得上孩子,可骑马确实太小了点:“他们才多大,胡闹。”

    姜常喜:“他们确实小了点,可力气大,骑着小马驹早就到处跑了,常乐的骑术都不比你差。若是论跑路的功夫,也就先生骑术差一点,不过你别担心,有我呢。所以我们这边没什么好担心的,你只管折腾你自己的事情就好。”

    跟着人家姜常喜说了:“他们可是小小年纪,就被他爹带着骑在马背上奔跑的孩子。”

    周澜瞬间就不那么担忧了,可不是吗,自己虽然没能教孩子们骑马,可自己带着孩子跑过马:“夫人。”

    周大人真的是感动的,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夫人做了那么多,后顾之忧都给他平了。

    姜常喜:“可千万别乱开口,我讨厌乱感动的发言。”夫妻吗,其实共患难比共富贵要容易的多。

    周大人就那么一笑,放开了:“我是想说,你不用这么紧张,舅舅说能保咱们平安。”

    姜常喜:“我自然是知道的。”

    可还是觉得这样不安稳的地方,还是应该有自保的本事。光指着别人可不成。

    所以别管是圆圆还是姜姜,这一年都有跟着武艺师傅练功夫的。先生也没有反对。

    所以特殊地域的特长那都都是根据需要来的。先生说了,这是入乡随俗。边郡的风俗,就是剽悍,大人孩子出去都要一个顶仨。

    常乐都跟着武艺师傅学武,可惜就是天赋不佳,起到個锻炼身体的作用。

    先生偶尔心疼徒孙,也会说上一句:“何苦这么折腾。”

    姜常喜:“这边孩子摔跤都比别人厉害,若是您那大弟子在这边扎根十年八年的,等圆圆同姜姜上学堂的时候,您就等着见天的带着孩子去找人讲道理吧。”

    先生领会了女弟子的未尽之语,学得不好,就等着被别人打,到时候只能等着别人给你赔礼道歉:“那还是认真学武艺吧,可以在抽出去一些时间学武,左右孩子们还小,不着急学习新的东西。”

    这就是人家先生的态度,人家愿意做那个被请家长的。

    当然了等着后来成天被别人找家长的时候,先生也没有高兴到哪去。

    气急攻心的对着女弟子:“你这就是防卫过度,现在好了,你不用去同人讲道理了。”因为人家来找你讲道理了。

    姜常喜那真是先生怎么训,怎么听着,谁让自己当初那么忽悠先生的呢。也不敢说,真要是您去找别人,您肯定更生气,更恼怒。

    当然了主要还是,姜常喜被人找怕了,一直都是让孩子们的师祖,外祖父,外祖母,或者舅公处理这样的事情的。

    偶尔小舅舅也要顶缸。美好到开始,有个不太美丽的收尾。看至少成果那是斐然的。你看就美打输过。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不容有失

    不过眼下,情况特殊,边郡城这些年‘破城’这个词,听了太多次,没有人不愿意孩子多一份自保的本事。

    孩子们偏科,姜常喜那也是陪着一起在练习武艺的。

    偶尔姜常喜陪着两个孩子一块耍回马枪的时候,那场面及其美观。娘三动作一致,潇洒漂亮。

    先生都说很具有观赏性,意思是没有实际作用。

    姜常喜撇撇嘴,不同人掰扯,虽然不知道真正的回马枪什么样。可她这个那是经过多少次背后偷袭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回守进攻。当初的武艺师傅,都没有收她学费,说是共同学习了,他亦有所得。

    不过姜常喜真的没有实战经验,用起来如何,不敢保证。所以如今只能任人奚落。

    好些人说耽误了姜常喜的好资质,若是勤学武艺,定然是一员大将。

    姜常喜心说,谁能想到今天呀,不然她哪顾得上什么手上长茧子,只要能保命,保护家人,她什么苦都愿意吃的。

    那不是不知道吗?开始以为是宅斗,后来以为是种田,谁能想到还有武斗。这很不讲道理的。

    姜常喜陪着孩子们一块练习武艺,不求其他,只求,跑路的时候,能够上马利索些,碰到趁火打劫的,能靠一身蛮力,护住家小。

    若是天下太平,同孩子们一块耍耍棍棒,彩衣娱亲也是好的。

    亏得圆圆同姜姜耍棍棒的时候都笑哈哈的,不然姜常喜这个当娘的愧疚死了,自己都觉得吃亏受罪的事情,竟然让孩子们学。

    可别管怎么说,多了一样特长傍身,如今在周澜面前,姜常喜腰板就硬气了:“我们娘几个没准还要保护你呢。”

    周澜听着都心酸,自己拖累了妻儿,若是在京城,或者在保定府,哪里用妻儿过如此这般的战战兢兢的日子:“如此为夫可要辛苦夫人了。”

    姜常喜:“放心,有我在,定然保周大人平安康泰,记得攒供奉银两。”

    夫妻能开玩笑一样,缓和一下严肃的气氛,可心里的担忧一直在的。好多让对方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话,不好在这个时候说出口。

    周澜到底是不放心的,周澜把从保定府带来的人,到边郡之后齐舅舅给的人,都放在了姜常喜他们娘几个身边。

    人家周澜说了,如今我在边郡,没有危险,边军那边更是盼着我好好的,没有比我更大方,更配合他们边军的郡守了。所以我不需要保护。

    姜常喜知道周澜的担忧,不光是自己,还有先生同孩子们呢。换成她也会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保护孩子的。

    姜常喜不推辞,笑呵呵的应下:“如此,我们可是放心多了。”

    暗地里,让小行寸步不离孩子们左右,时刻做好带孩子们去安全地方的准备。

    郡守府里面,暗室修的更是四通八达,人家姜常喜为了孩子,做的就不是一手准备。

    何况还有姜三夫人比姜常喜盯着孩子都紧张。所以孩子这边姜常喜没什么可担心的。

    边军那边是认可周大人这话,没有人比他们更盼着周大人好了。

    可不等于自己人不想要你命,敌人也不想要你的命,边郡那么大,谁能说,这里面没有敌人的卧底。

    就周大人这三天五天折腾一下关口武器配备的本事,换成谁是敌将首领,怕是都得悬赏要人头的。

    亏得周大人敢说,他在边郡没什么危险,那真是认识不够到位。

    所以这次不用齐舅舅出手了,边军那边自己派人手保护周大人,而且直接把县衙里面住着的那些木匠,连同工部的给带走了,这都是秘密武器。这不能落到敌人手里的人才。

    人家过来保护周大人的边军说了,不信任齐舅舅手里的人,到时候肯定先保护他们齐府外甥女。

    周大人的安危不容有失,意思就是周大人的安危在郡守夫人的前面。

    周澜听到这话还没什么,就庆幸,幸亏自己派去保护家小的,没有边军这边的,不然多不放心呀。

    齐舅舅气的吹胡子瞪眼,他们齐府难道就这点大义都没有了,话说,这事也挡不住能做出来。

    毕竟外甥女姑爷真没有外甥女亲。

    周大人自觉这样程度的安保措施,自己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人家在边郡城这边,半点不耽误办公,该做什么做什么。

    让那群保护周大人的边军头疼的不要不要的。齐舅舅边上看乐呵,让你们嘚瑟,让你们非得接手这破事。

    可别看人家看笑话,派去护着外甥女姑爷的人,半点不敢马虎。边军不信任他齐府,齐府还不信任边军呢。

    就这样一个宝贝嘎达玩意,真的不能有半点差池。周澜对于齐府来说不光是亲眷,还有朝堂的信任。

    齐舅舅明白,朝堂能派周澜过来,那就是对他齐府的信任,还有朝堂对齐府的态度。

    周澜若是有个万一,齐府也不用混了,已死谢罪吧。

    就这样的时候,人家周大人带着粮种依然去了第三道关口。

    别说郡守府的官员,连边军都拦着周大人抽风,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真的有需要,周大人吩咐一声,自然有人去办。这时候过去无异于作死。

    齐舅舅更是骂周澜疯了,他不想活了,还想托着齐家跟着陪葬。周澜对齐府来说,不容有失。

    周澜那就不是别人能拦住的,小气着呢,不看着,盯着

    错过了季节,那可是耽误一年的收成。而且他还要看看新农具的推广情况,是不是同反应上来的一样真实。

    阳奉阴违的事情从来不少发生。周澜那是憋着劲要把自己本职工作折腾起来的。

    对于周大人来说,帮着人家关口建城墙,弄武器,那都是编外,那都是副业。主业那是郡守。

    所以周澜务必要去关口那边的,若不是环境不准许,人家周大人那是要带着夫人的。毕竟夫人是耕种方面的专家。

    不过现在吗,周澜可不敢提这事。

    不说齐舅舅怎么削他,他也不敢让夫人犯险。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共患难的情谊

    周大人想的很好,对自己倒腾出来武器以及其他都很有信心。人家不认为自己在关口之内有危险。

    关口的防御,那是周澜亲自参与策划建造出来的防御工程,他信得过自己。

    只不过等到周澜到第一道隘口的时候,就看到自家夫人追来了。

    周大人脸色都绿了,那些信任,那些信心,都挡不住对夫人的担忧。

    传说好脾气,惧内的周大人,对着夫人一声怒吼,尽显男子汉的盖世气魄:“你疯了,什么时候还乱跑。回去。”

    百分百确定没问题,可也不想夫人冒险。这时候的周大人,让一群瞧不起他的边军,刮目相看。谁说周大人惧内了?

    有些大胆的,差点招呼出来周大人威武。

    成亲以来,周大人头一次对夫人急赤白脸的,在那么多人面前不给夫人面子。

    姜常喜倒也没在意,不经心的说道:“你都疯了,我要是正常的,那也不般配呀。”

    身边的人愣是在这样的场合笑了,不愧是郡守夫人,这反映出乎意料之外。

    好些人心说,到底是齐府出来的姑娘,看看多洒脱,换成大家女娘,被如此疾言厉色,怎么也要掉眼泪的。

    人家郡守夫人就没把郡守大人的怒气看在眼里。这就是家庭地位的体现。所以别看郡守大人如何胆气逼人,可依然是惧内的,肯定惧内。大伙心思翻涌,脑补出来七八个版本。不过面上都很严肃。

    坚决不承认他们在线吃瓜。而且急等着回去同同僚分享。

    周大人黑着脸怒对姜常喜:“不开玩笑,回去,这样的时候,孩子们除了给你,谁都不放心。你身为母亲,我把孩子交给你,怎么能如此疏忽大意。”

    姜常喜:“我倒是想要把孩子们带在身边的,不过先生不同意。不过先生说了,咱们安全,他们就安全。”

    那些看热闹的将士沉默了,郡守夫人什么意思,若是先生同音,夫人要把孩子们带在身边陪着郡守大人吗?

    这份认识,让这些将士也好,官员也罢,突然就沉默了。当然了也是被这两人喂了一波狗粮给酸的。

    姜常喜回头望着边郡城的方向:“孩子在咱们身后,若有事情,咱们肯定要顶在前面的。所以在不在孩子身边都一样。咱们没事,孩子就稳的很。”

    话落,那是再次的沉默,大伙的心思那是一样一样的,身后也是他们的亲人,他们无事,亲人自然无事。

    周澜那真是进退两难,知道危险,他不能带着姜常喜去。咬咬牙:“回去。”那是孩子们的事情吗,你是我夫人,我要的是你无事。

    姜常喜嗤笑一声,带头去关口了,懂周澜的未尽之语,可她要周澜也无事。

    跑出去老远的郡守夫人:“不相信你,还要相信边军,还要相信自己折腾出来的好东西呢。”所以人家有恃无恐。

    周澜大惊失色,骑马追人:“夫人,姜常喜,我跟你说,这事你不能如此鲁莽,你要想想圆圆同姜姜,常乐呢,你不护着他你放心呀。”

    姜常喜都没回头,迎着风,装作啥都没听见。

    心说这男人小心眼,若是提了常乐自己立刻回去,这男人不定怎么纠结,孩子同他,比不上常乐一人有说服力呢。

    回头夫妻之间都是饥荒。

    那边跟着周大人身边的人,听到周大人这苦口婆心的金玉良言,感触那个深沉,心说,我们也是这样劝你的,你一个文官,往边塞跑个什么,原来你也知道很鲁莽。

    活该,让周夫人收拾周大人。让鲁莽去打败鲁莽。

    不过人家周夫人有一句话说的对,相信边军,人家周大人夫妇才敢义无反顾的往关口这边来。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务必让周大人同夫人平安无事。

    姜常喜不是胡乱跟来的,人家那是种地专家,人家做技术指导的。比周大人都忙。

    这边的开荒的土地,除了一些官员的,将军的,都是属于郡守,或者边军的。所以更不容有失。

    人家周大人说了,他们边关守卫设施做的好,内部供给就要跟得上,总不能让人围了的时候只能啃树皮。

    当真是处处到位。虽然灭自己威风,可人家应急措施有。

    当然了若是郡守城有失手当真让人里外包抄了,那就是他这个郡守无能。

    姜常喜过来那是认真工作的,身边一个人没带,都留给孩子们同常乐了。

    周澜私下询问姜常喜:“你真就这么放心孩子?”

    姜常喜:“连着先生一起打包送到舅母那边去了。”

    周澜才松快一些。话说还是担心的:“咱们尽快回去,仔细想来,我的坚持没什么用。我一个郡守,不必事必躬亲。”

    姜常喜心说,你早这么想,我用折腾来这边吗,我心里牵挂孩子,还不能说,上了老火了。

    磨着后槽牙说道:“那就当陪着我来的吧,我可是把这边的土质都看了,这边雨水少,让我说,应该多打些水井,以备不时之需。”

    周澜心下老感动了,夫人是陪着他来的,以后他再也不纠结夫人看常乐比他重了,关键时候夫人陪在他身边。

    孩子们,常乐都没能比得过他周澜在夫人心里重要。

    人家周大人就这么恋爱脑了。这是爱情的见证。不得不说,虽然就这么一趟行程,姜常喜征服了周大人的爱情。

    姜常喜就看到周大人眼里多事荡漾,心说,这是做什么呢,她说什么还能分神:“打井,打井,听到没有。”

    周大人回神,竟然露出来个微笑:“这个怕不容易。”

    姜常喜心说,不容易你还笑,你这个郡守是不是不够忧民。亏得没让别人看到。

    姜常喜:“应该也不难,你不是有技术吗,研究呀。”

    周大人迷茫了,打井,这能同耕地一样,有巧妙的办法吗:“这都能研究?”

    姜常喜:“你都能让半米粗的木头滚子在天上飞了,你怎么就不能让他在土里跑,到时候,挖口井难吗。”

    周澜听的目瞪口呆,竟然可以这么想吗?

    找到自己同夫人的区别了,自己的想象力匮乏,只要敢想就没有做不到的,问题自己不如夫人敢想。这就是差距。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足挂齿

    有夫人那样不拘一格的脑子,想象力提点,周大人茅塞顿开:“不难,夫人,我还是不够敢想。”

    你看人家周大人的格局瞬间就打开了,要走继续发明创造之路。

    姜常喜点点头,可不是嘛,只要敢想,就是梦开始的地方。脑子她不成,鸡汤她随便灌。

    周澜:“不过眼下,还是稳妥的来吧,也没有给我研究的时间。”

    最主要的还是周大人觉得自己,去研究这个,到底是跨界了,外行。可能效果不太理想。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怕夫人失望,人家周大人没好意思说。或许自己当初就该在读书之外,选个特长的,就同自家圆圆同姜姜一样。

    人家周大人甚至想到了,这就是教育理念的视野开阔,得同先生说说,除了读书,君子六艺之外,应该在弄个特长班。谁知道孩子们在哪个方面发光发彩了。

    姜常喜还过去自家牧场看了看,就一个想法,地方够大。然后,然后就不想投钱在这。

    自己过来一趟都这么大风险,还想长期投资?她没有这个勇气。挣银子不容易,攒银子更不容易,没人愿意扔出来打水漂的。支持周澜事业也不是这样支持。

    姜常喜这活也不是随便就能加快速度的,既然耕种,自然就要盼着收获。肥力什么的,都要想办法。

    可惜这边的人种地的都不咋样,看的出来,对这个地方,他们也没有长久经营的打算。

    可能大家都不太相信,边军能守住这些关口。

    难怪别管是周澜还是齐舅舅他们都盼着,敌人过来试刀呢。

    或许边军证明了实力,这些土地自然就有人耕种了。

    姜常喜是梦想当大地主的人,看不得土地荒芜:“旋耕出来了,找人种吧,错过了时节,可就耽误了一季收成,这边气候不好,赶早不赶晚。

    周澜何尝不明白,可真的分不出来人手:“可人手在哪,这样关键的时候,也不能随便什么人都来关口这边。”

    姜常喜:“不是有军户吗,他们总是信得过的。让他们那边来人,把耕牛都调配过来,紧着这边耕种上。”

    周大人就觉得夫人脑子好使,关口上是他们的父子兄弟,他们在这耕种,自然保险:“这要同将军商量。”

    这么大面积的荒地,耕种的人手就少不了,本来可以请将士们耕种的,不过形势紧张,可不敢抽调人手。

    所以等那些军户调配人手过来,周夫人身边的管事也过来了,跟着调配人手,有条不紊的开始耕种。

    大伙也见识到了人家周夫人府上庄子为何经营的好了,人家那管事,做事认真,关键是有序。

    这么多人呢,就没有一个干瞎活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任务,而且人家郡守府上的工具先进,连播种都是那种带着轮子的小漏斗。

    这些不起眼的农具,方便省事,还省力。而且这样的工具,他们看到的就不是单一的,是件件都稀奇。

    不愧是周大人嘴里,专业种地的。

    十天的活,七天就能做完。边军那边的军户心说,过来值了,把人家种田的本事学到手,比要工钱都上算。

    当然了外面被敌袭的时候,他们这边刚好快要收工了。大伙花容失色,眼看着要乱。

    人家周夫人的管事淡然的开口:“该干嘛干嘛,你们乱跑一通,敌人就走了不成,关口上是你们的亲人,他们没事,你们就没事。我家大人还在那边呢,大人都没走,你们慌什么。赶紧的这些种子都播种下去。”

    这话说出来让那些路过的边军都佩服。谁家的管事,合该来他们边军这边当差。太稳了。

    而且人家不光嘴上说,是真的不怕。该干啥干啥呢。佩服死了。

    姜常喜怕吗,怕的很,冷兵器时代,真刀真枪的打。

    而且医疗配备落后,伤到要害,丢命的机会百分之七十。输血这样的基本配备都没有呢。想想就心慌,没有自家庄子管事心态好。

    可不走运真的就赶上了,还不能慌,不能给周大人丢人。到了拼演技的时候了。

    周澜紧张吗,固然是紧张,可周大人更加兴奋,想要看看自己参与了武器,到底是什么效果,用草人做实验,到底不如用真人来的真实。

    所以人家周大人兴奋的跑去城墙了,拉都拉不住,当然了肯定不是姜常喜拉,不然就直接把周大人扛走了。

    将军气的瞪眼,气的站在城墙上嚷嚷,没见过这样听到打仗就兴奋的文官。

    不过场面也足够让周澜腿软就是了,战争就没有不残酷的,哪怕是能够实力碾压都不成,能闯过三道壕沟过来的,实力都不容小看。

    周大人先见识到了敌人的骂战,可难听了,说他们狡猾,不齿他们的为人。到处挖沟刨洞,可见这些沟沟洞洞,让他们损失不小。

    周大人听着都着急:“他们想让咱们躺平了等着他们打。岂有此理,痴心妄想。”

    可惜声音太小,敌人听不见。

    城楼上的兵士都看着神经病一样看着郡守大人,您这样的话,即便是对面的听到了,也不懂。到底是文官不成呀。

    然后周澜有幸听到自家将士的威武,开口就骂,那个难听呀,比对方骂的难听多了。周大人佩服死了,人才呀。

    嗓门亮堂,中气十足,关键是骂的好,骂的解气,不过周大人不确定对方能听到,好像有点逆风。

    糟践自家人的好口才,就看到周大人急匆匆跑下城楼,半刻钟之后匆忙上来,递给将士一个大喇叭。

    这玩意小舅子小时候的玩具,简便好用。虽然没有电池的好用,可扩音效果杠杠的。

    人家周大人示意将士对着喇叭开口,然后声音更好了,保准对面能听到。

    周大人就傲娇了:“我虽然声音小点,骂人不怎么在行,可这个还成。”

    不得不说,周大人制造小玩意的本事真的还成,保证敌方能听到。

    将军感叹文人的智慧,当真是佩服,就说周大人,不该在翰林院那样地方,这要是在边军,随便折腾点啥,都是他们这些将士的福气:“真遗憾,也没办法为郡守大人嘉奖。”

    最遗憾的还是没法把人挖过来。

第一千零三十章 周大人的嘴

    周澜这时候就傲娇的很,嘴上很谦虚:“小事情,哄孩子的玩意,不足挂齿。”能与这些人共同抗敌,还能尽一份心力,周大人感觉的是荣耀。骄傲。

    让齐舅舅胡子都飘了,文人真不是东西,明明就是骄傲吗。

    等到真打起来的时候,周大人脸色都变绿了。到底心里还是不够强悍。

    轮到人家将军昂着下巴颏子了:“真刀真枪的阵仗,周大人一个文官,还是莫要看了,脸色都不好看了。”

    还是齐舅舅厚道:“缓一缓就好,谁初次见识到这样的场面都是如此。”

    跟着夸奖周澜:“你这东西准备的不错,杀伤力很大。”

    然后周大人脸色更不好看了,齐舅舅也知道,自己安慰的不是地方,估计知道这东西杀伤力大,同看着这东西伤人的感觉不一样。这外甥女姑爷心里承受力差了点。

    齐舅舅劝周澜,适应不了,就躲远点,省的碍事:“不然你先去看看常喜。”

    周澜虚弱的扶着身边的木桩:“舅舅,我还能撑得住,缓一缓就好了,我若是不读书,没准也在这边守边呢。”

    边上的将士看到怂怂的周大人说着如此硬气的话,忍不住就笑了:“周大人,咱们看好你。”

    周大人摆摆手,感谢大家的看好,然后躲一边吐了。

    等到真的冲锋陷阵的时候,周大人终于缓过来了,紧张,紧张还是紧张。

    就后悔,自己倒腾出来东西还不够狠,杀伤力还是太小,还要自己人同敌人肉搏。

    等到战事结束,看到受伤的士兵,周大人咬牙切齿的:“我会让这些工匠们把这些利器在往杀伤力大了修改。”

    将军大人诧异的看向周大人:“看来周大人没有被吓破胆。”

    周澜咬牙切齿的:“我可是郡守,不敢说身先士卒,可若是有需要,将军大人怎么安排周澜怎么听从,誓死都站在城头上,为我边军将士助威。”

    当然了也只能助威,冲锋,自己真没本事。不够看。

    将军失笑,调侃了一句:“周大人有边郡最硬的嘴。什么时候拼嘴的时候,肯定让周大人出战。”被人家讽刺了。

    周大人郁闷,可自己真就剩下嘴硬了,功夫不如人呀。

    好在关口牢牢的,将士们把弹下去的圆木都收回来了,人家要二次,甚至几次利用呢。

    而且大家对周大人非常的热情,人家说了,这是最近这些年战事中,伤亡最小的一次,而且牢牢把敌人关在了外面。

    而这都离不开郡守大人的各种支持。

    周澜心里琢磨了,这样的小规模战斗能应付而已,若是大规模进攻,城头上堆满了武器,又能应付多久?有个词叫弹尽粮绝,人力有穷尽,想要关口万无一失,太不容易了。

    不能同别人说这样的问题,可同齐舅舅可以说的。

    齐舅舅望着远处的天空,言语深沉:“那是我们边军将士要面对的问题。”

    虽然什么都没说,可悲壮自在言语之中,周大人不笨,自然是明白舅舅的未尽之语。

    周大人作为郡守,对着将士门躬身行礼,走的时候回头望着关口好几次。这时候的周大人真的想要转行,若是能设计出固若金汤的城池,让这些将士们少些伤亡,该多好。

    姜常喜不知道周澜见识了什么,反正周大人那眼神的东西太多了,姜常喜缓冲气氛:“不舍得吗?还是担心这里。”

    周大人回答的让姜常喜以为自己看错了,就听周大人说道:“我是想着,咱们府上有什么好东西,给舅舅送过去。”

    额,为什么是如此败家的想法。姜常喜揉揉眼睛,难道刚才自己看错了?周大人心里没有那么多深沉的活动。

    周澜那边就说了:“得让舅舅好好的,长命百岁。”

    这样义无反顾守着门户的将军,将士,值得尊敬,让自家人骄傲。

    姜常喜都不用问为什么,因为别管为什么,她是盼着自家舅舅长命百岁、无病无灾的:“这个愿望准了。”

    周大人心情瞬间就好了,自家夫人有求必应。

    到内关的时候,大伙瞧着周大人的眼神都怪不一样,说的最多就是:“没想到大人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跑回来。”

    以往的郡守都是怕死的,在边郡都不安稳,早就安排家小逃跑了。所以边郡的郡守伤亡率特别的高。

    周澜昂着下巴颏子,也不好一说,我兴奋了呀。

    到家的时候,周大人抱着闺女儿子,搂着小舅子,好久都不撒手。

    姜常喜的感觉就是,她很多余。也是佩服周大人的本事,怎么把小舅子,两个孩子牢牢抱住的。

    姜常喜就感叹,陪着周澜共赴边关的,竟然没有留守在府里的重要。

    然后就是周大人开的家庭会议,主要是针对主母姜常喜的,人家周大人说了,以后他再也不要同小舅子比,同孩子比,谁在夫人心里重要了。

    常乐也是不齿这位姐夫,丢人的很,比什么比呀,太不成熟了。

    姜常喜私下里面认为,周大人是觉得他自己卫冕胜利了,所以人家高姿态了。

    人家周大人说了,他只希望在夫人心里孩子更重要,任何时候,夫人都要在孩子们身边。

    因为真的有个万一,两口子总要有一个照看孩子的。

    虽然说的很不好听,可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刻,周澜就是这么想的,他想要妻儿平安。

    晚上周大人同姜常喜拉着手走在院子里面,周大人感性了:“我相信不光是我一个人这么想,边关的将士们也都是如此,他们冲锋陷阵,想要的就是家人平安。”

    姜常喜:“周大人护好自己就好。”

    周澜对着自家夫人,那真是没有下线的,什么招都用,只要能达到目的:“没爹的孩子可怜,没娘的孩子更可怜。”

    反正就是以后有事,姜常喜不能这么冲动,不应下来,人家周大人还不定说什么呢。

    姜常喜:“我也挂心他们的,不在身边,我怎么都不放心的。”

    姜常喜觉得这时候若是自己说,因为常乐在,自己才敢随着周澜去关口,好像不太好。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后遗症

    周澜眼圈都红了,都是为了自己,夫人连孩子都顾不上了,作为夫君固然是骄傲这份生死相随的感情,那也是周大人的追求,可二选一的时候,还是要夫人同孩子在一起。

    周大人忍痛说道:“我当爹了,我得把他们放在心尖子上,‘夫人’都得先让给他们一阵子,等他们成家娶亲之后,不用咱们操心了,我就是去哪,我都带着夫人。我还是会在意,夫人心里,我是不是最重要的。”

    言外之意,这位伟大的父亲,可以暂时把这点计较压下去。这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呀。

    姜常喜:“这个倒也不必,一个老头子,我也未见得愿意生死相随的。”

    周澜说情话,那还是有点底子的:“那我就哪也不去,夫人去哪我去哪,生死相随。”

    姜常喜双手抱臂:“怎么突然就冷了呢,起鸡皮疙瘩了。”她虽然同周澜呆久了,变得便宜了,可真不是这么好哄的,尤其是这种,明显是为了孩子,冷落她的时候。

    周大人黑脸,什么情调都没了,拉着姜常喜:“以后,你都不能以身涉险,那是我无能。”

    姜常喜嗤之以鼻,看把他本事的,你以为你多能,三头六臂呀。

    然后就是看着姜常喜折腾仓库,好东西,补身体的,都给齐府送过去,指明了是给齐舅舅补身体的。这也是人家周大人做的决定,姜常喜照办而已。

    齐舅母看着这些礼物,还纳闷呢,是自家老头子身体不行,还是姑爷看着老头子身体不行?

    难道这些东西还能是外甥女姑爷的孝心不成。说真的齐舅母都不相信,平白无故的外甥女能送这个过来。

    为了这个,齐舅母还特意让人去关口询问了齐舅舅,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呢。家里都不放心了。

    弄得齐舅舅黑了好几天的脸,就不能盼着他点好吗?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关口怎么闹腾,边郡城里,有郡守大人协同夫人,一双儿女坐镇,半点不乱。

    百姓都盯着郡守府呢,没看到人家郡守大人带着小郎君出来吃饭呢吗,可见关口那边安全的很。

    不然郡守大人能放心让娇嫩嫩的小郎君出来晃悠,犯险吗?

    郡守大人的言行,对于这个不稳定的边郡来说,就这么大的影响。他稳定人心。

    周大人就这么见天的折腾,公事都不办了,得先出去四处溜达,闲逛,还要消费儿子。

    可也不是一点后遗症没有,周大人自己估计都没想到,在关口,没有什么问题,回家落了个毛病。

    前半夜哄夫人,后半夜去看孩子们,不搂着圆圆都睡不着觉,闭上眼睛就是噩梦。

    这不是抱着圆圆去小舅子院子里面睡的,就没见过这么折腾的,把常乐都给弄得无语了。

    多大的人了,谁当爹这样?心里也知道,姐夫在关口的时候,定然是挂心家里的,不然就不能落这么一个毛病。

    心酸,鼻子也有点酸。若是自己够强大,足以保护外甥外甥女,姐夫也不至于这样。

    可人家周大人左边小舅子,右边儿子,睡着了。比在夫人那边,感觉安全的多。

    姜常喜也是没想到,半夜被人抛弃了。夫妻情分,败给了父子,郎舅,情何以堪。

    姜常喜磨牙,人家周大人竟然能做这么渣的事情。怎么就没想想,她是不是能睡得着呢,她就当真那么心大,把孩子扔一边吗?差点捶烂了一床被子。

    周澜不纠结,在夫人心里分量了,人家姜常喜在纠结,自己在周澜心里的分量。

    姜常喜心里老不舒服了,以后再也不说周大人矫情了,这就不是矫情的事。

    这还不说,周大人一大早的带着儿子小舅子闺女出去的时候,都没有想过他夫人,是不是可以随行?愿不愿意同他们一块出去,彻底把姜常喜给扔身后了。

    姜常喜安慰自己,姑且原谅周大人,可能惊惧到了。不过冷哼的鼻子都有点伤。

    姜常喜只能留在府里,陪着先生用饭,自己不痛快也不想让别人痛快:“您这当先生的,竟然被弟子落下了。”

    先生扫一眼,脸色不好看的姜常喜,对着女弟子,怼的一点不手软:“你这个陪着夫君奔赴边关的,不也在府上呢吗。”

    师徒二人对视,那真是谁也没能占了便宜,谁也没能让对方开心一点。

    当然了也都有让对方不开心一点。

    然后继续用饭吧,先生心说,就这点本事,也敢来挑衅他老人家,分分钟戳你伤口上。

    姜常喜那边暗自腹诽,先生这弃妇的口吻,可真丢人。

    这也是人家师徒的缘分吧。

    周大人在城里带着一家大小,到处晃悠了两日,就开始正式办公,春耕,忙得很,安抚人心,都得业余时间来。

    看到周大人如此,百姓心里更踏实了,若是想要跑路的郡守,哪有功夫成天往地里跑,让人赶紧播种,别耽误收成的。

    带着小郎君们出门,还有人怀疑郡守大人作秀的话,周大人正经工作的时候,那人心彻底安稳了。

    所以关口热火朝天,都没有影响郡守府这边,就如同平日一样,大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春耕结束的时候,齐舅舅从关口回来了,周澜那是送了一口气的,别看面上没什么,背地里,没少着急上火,他可不能同百姓一样,真的当什么事都没有,周大人背的里面,做的事情多了去了。

    各种紧急的避险预案,就做了好几份,还都是那种暗搓搓的,只能几个人知道的。多艰难呀。

    知道齐舅舅回来,周澜特意带着一家大小过府拜见齐舅舅。

    这次肉眼可见的,能看出来齐舅舅怼周澜这个外甥女姑爷不一样了,不再是那种,保他们平安的态度,而是认真的,放在眼睛里面的。

    当然了,人家周大人对齐舅舅的崇拜,尊敬,更是肉眼可见。这甥舅的感情似乎升级了。

    齐舅舅对着周澜和颜悦色的:“你差事那么忙,过来这边做什么?孩子们过来就够了。”

    字里行间都是理解呢。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技术才是王道

    以往那是嫌弃外甥女姑爷缠着他,在齐府晃悠,觉得外甥女姑爷不按好心算计他老人家。

    这次真不是嫌弃,而是人家齐舅舅认为,外甥女姑爷这样的本事,不好好的当差那就是浪费时间,那是相当高规格的高看。那么聪明的脑袋,那么珍贵的时间,用来看他,浪费。

    周澜看明白这点变化了,看着这两个人的也都看出来了,怪差异的。

    周澜笑呵呵的:“倒也不是,没有那么忙。舅舅回来了,我心里惦记,不过来一趟看看舅舅,心里不踏实。”

    姜常喜同齐舅母对视一眼,这变化,让她们怪不适应的,牙酸的很。

    齐舅舅现在分外看重周澜的脑子:“不忙的话,我那边有几本书,你拿回去看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周澜心说,那是舅舅瞧得起他,自当尽力。

    那边齐大舅母开口拦了:“好了,你回来了,孩子们过来看你的,怎么着,你是不是还想着把他拉关口去呀。”

    互相欣赏,也真的不用如此这般,让人不忍直视。

    齐舅舅还真就是这个意思,询问周澜:“你亲自在关口观战后,有没有什么想法,关于武器的。”

    人家齐舅舅盼着周大人改进武器,能杀伤力更大些才好。

    齐舅母直接瞪眼,没完了是不是。还真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周澜:“舅舅,您放心,虽然我在工艺上算是半路出家,可但凡有时间都会认真研究的。”人家周大人也有此心。

    齐舅舅听着就激动:“那不如就直接研究吧,差事吗,做什么不是做?”就差说。你辞了郡守的差事,当个工匠。

    齐舅母气乐了:“对,人家翰林院出来的,在这边做郡守,掌一郡之地。我问你,做你说的那些事,我外甥女姑爷能怎么当差,比翰林还有前途?”

    还做什么都是做,能一样吗?你说话不亏心吗,真要是把外甥女姑爷拐走了,对得起你妹妹吗。

    真的是不能忍了,外甥女姑爷同齐家半点关系没有,拉着人家毁前程,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等着妹妹来边郡同他拼命吗?这男人脑子秀逗了。

    被林舅母这么招呼一通,齐舅舅立刻就消停了,主要是真明白了,姑爷留在这边,就相当于放弃前途了。

    可惜了外甥女姑爷的好本事了,这算是入错行了吧。

    周澜怪不好意思的,让舅母同舅舅吵起来了:“做什么差事都一样,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家人平安。”

    问题就是边郡这块不太平安,当然了周澜肯定没有这个意思的:“虽然周澜志不在此,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给咱们边郡加强装备的。这是边郡的保障。”

    齐舅舅使劲点头,不能当专业的,业余的也好呀:“好,好,说得好。听说常乐也有这方面的才干。”

    周澜没法说,常乐开蒙早,人家玩的玩具,都是益智的,有些小机关早就运用到生活中了。

    他不懂的地方,咨询人家常乐,总是能找到不一样的观点解决问题。

    周澜就是心大,也知道,常乐那边的东西,好些多事,都是寻常不得见的。有些事情不能拿到面上说。

    周澜:“常乐聪慧,思考问题更加灵活。所以没少打扰常乐读书。周澜很是愧疚,对不住岳父岳母的嘱托。”

    大舅母都听出来了,姑爷是在说,让自家夫君别惦记常乐。常乐要读书的。拒绝的很委婉,还把妹妹妹夫拉出来做挡箭牌。到底是读书人,周全的很。

    齐舅舅满脸的可惜:“可惜,是个读书的,怎么就读书了呢?”

    还怎么就读书了呢,自家若是能出个读书的,那都是要拜菩萨的。

    齐舅母凉凉的开口:“妹妹同妹夫就快到了,这话你同妹夫,妹妹面前可敢说。”

    自然是不敢说的,人姜家耕读出身,可不敢把人家姜家的孩子给带跑偏了。

    齐舅母:“咱们家世代习武,若是家里出个能读书的,谁不愿意儿子读书?”

    习武危险,当娘的就没有不心疼的。

    齐舅舅立刻不吭声了,这种问题,同女人就没有道理可讲。习武,读书,都是为了报效家国,常乐在别的地方跟有本事,多好的事。

    齐舅母特意同齐舅舅交代:“记住了别惦记人家常乐,人家是读书的。”

    齐舅舅不服气:“你懂什么。”你知道常乐做了什么吗,你知道常乐对于边军多重要吗。若是他儿子,读什么书?

    齐舅母:“我懂当娘的心。不想让妹子回来锤爆你的头,就老老实实的。”

    齐舅舅听到妹妹,妹夫,色厉内荏:“她敢。”

    齐舅母:“那是不敢,不过让妹子甩出去也不好看,齐大人掂量掂量吧。”

    好吧,还是要掂量一下的。有个天生体力占优势的妹妹,对于武将人家的儿郎,那真是不太友好。

    被锤没什么,关键是丢人。而且没什么威严。

    周澜看到齐舅舅不在惦记常乐,才松口气,也不敢在继续绕着这个话题转悠了。

    真怕齐舅母不高兴了,拉着齐舅舅回内院探讨,到时候舅舅脸面会不好看的。

    齐舅舅不吭声了,不等于别人不惦记,不说其他人,主将大人回来的时候,就对着周大人热情倍增。

    对周大人身边的人都友好的很,那是一种,挖过去一个是一个的精神。

    周澜都怕了这位,看到立刻扭头,要绕着主将大人走了。

    这就是人家周大人来了边郡之后,过年前后的区别。

    人家那真是自己用实际行动换来的待见。以前周大人追着别人跑,现在这些人追着周大人跑。

    谁能想到,周大人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用这样的一个方法,打破了自己在边郡城的壁垒呢。

    周大人都同夫人感叹:“难怪常喜你一直说,技术才是硬道理呢,我算是明白了,一技之长傍身当真是畅通无阻。”倒也没有到这份上,不过周大人自己乐意高兴,姜常喜也没说什么。

    有个特长真的挺实用的,谁能想到,人家周大人靠现学的技术,征服了边军。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不一般的情谊

    常乐带着两个小的走出去的时候都觉得骄傲,特别喜欢大伙称呼他郡守大人的内弟。

    人家同先生说了,聪明,读书好都不算什么,要做我姐夫这样最实在的事情,让人待见,那才是本事呢。

    先生看着小弟子,颇为糟心,你自己就领会了,我这个先生还教什么?郡守大人内弟,那是裙带关系,有什么好显摆的吗?

    对着小弟子满脸的嫌弃:“边去,别耽误先生教我徒孙。”那还是我的大弟子呢,我显摆了吗,我骄傲了吗?

    常乐:“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先生,您很久没有检查弟子的课业了。”

    先生怨怼自家小弟子:“你还记得你的课业,我还以为你要改行了呢。”

    常乐笑容有点虚:“虽然外面颇为热情,不过弟子还是喜欢读书的。弟子更愿意把学到的本事,用于让身边的人,过的更好。就同我姐夫那样。”

    虽然志气小了些,不过弟子会越来越有担当的,这点不着急,就像没有到边郡以前,无论如何先生也没有想到,便宜的大弟子能做的这般出色,让他这个先生都骄傲。

    当然了小弟子这个,句句不离姐夫的毛病也得改改。听着忒闹心。

    他写信邀来的那些老友,看到他弟子如此出息,都嫉妒了,这弟子,真的是人见人夸。

    尽管诗词一道,一直不是很出色。可能短短时间在边郡立足,有如此建树,那也足够弥补才华上的缺陷。

    何况人家这个弟子,出身翰林院,才华能差了吗?

    更何况,对于先生来说,人家还有小弟子能够弥补文采的不足。

    人家先生有时候都在自得其乐,你看自家三个弟子,各有出息,作为先生,那真是没什么不知足的,当然了女弟子要是少点奇奇怪怪就好了。

    就这样,不骄傲,不显摆弟子的先生,三不五时的就邀好友聚一聚。

    说真的,最近好友们都有点不太给面子,不愿意来了。人家真的看出来文斋先生这隐而不宣的得意了。

    姜常喜都劝先生,知道您为弟子们骄傲,悠着点吧,会没朋友的。

    先生那是有一张大儒的嘴,愣是不承认自己骄傲了,显摆了。女弟子好大的脸,还弟子们,就没有‘们’

    姜常喜心说,嘴硬有什么用,都没朋友了,您自己就没有这个认识吗?

    周澜同常乐态在先生面前就是笑,人家还奉承弟子,以后弟子会让先生更骄傲的。

    总是换来先生怒目相视,他没有骄傲。这话怎么就没人信呢。

    等到田里的小苗都青青出头的时候,姜三老爷携带夫人终于到了边郡。

    常喜,常乐高兴的对着爹娘摇手,许久不见,他们惦记爹娘了。

    姜三老爷同夫人放马过来神情激动,老远的下马扑过来,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眼里就在没别人了。

    圆圆同姜姜如今记得外祖父外祖母了,更知道外祖父外祖母再府上的地位,一个个的抱着外祖父,外祖母,腻歪的让人不忍直视。

    不知道的以为,这两个孩子不在外祖母身边,成日以泪洗面呢。

    姜常喜心说,这俩孩子什么时候学的这么一个功夫。

    姜常喜同常乐扬了那么久的胳膊,合着人家根本就没看到,姜常喜替自家常乐委屈:“娘,爹,您们二位可真是,我同常乐就这么没有存在感。”

    姜三老爷怨怼的更加有力:“你们两个在一块的时候,看到过谁,现在你们知道挑爹娘的不是了。”

    那些年的时候,他这个当爹的,看的眼酸,那不是也没有抱怨过吗?

    常喜,常乐都不敢吭声了,这点上,他们姐弟的情谊,确实深厚了一些,也亏得姜三老爷不顾脸面,能把这话说出来。

    姜三夫人那边喜滋滋的:“谁也不能同我们姜姜圆圆争,姑爷除外。”说完看向周澜:“姑爷辛苦了,娘都知道。”

    周澜怪不好意思的:“娘您同爹一路辛苦了,您同爹来了,小婿心里就踏实了。”

    姜常喜黑脸,开口:“你们高兴就好,一路上可是辛苦。”若是不开口,那真是一点存在感没有了。

    姜三老爷单手拍拍姑爷的肩膀,满脸的欣慰,满意:“辛苦什么,高兴着呢,一路上的人都在说边郡这边安稳,要过来边郡这边置地呢,说是这边地价便宜,咱们家姑爷这个郡守当的也接地气。”

    姜常喜听着都不对味了,这不像是夸奖吧:“郡守大人接地气,这算是夸奖吗?”

    姜三夫人立刻不愿意听了:“怎么不算,哪家郡守同咱们姑爷一样,带着孩子出去吃饭?哪家郡守带着孩子出去给人赔罪?哪家郡守身先士卒陪着主将守关口。”

    这都是自家姑爷做出来的,足以让人当岳母的骄傲。自家闺女怎么回事,姑爷闪亮亮的优点,都没有看到吗?

    人家姜三夫人想好了,回头就得同闺女谈谈,这问题老深刻了。

    姜常喜听不下去了:“其他的就算了,带着孩子给人赔罪,这个值得夸奖吗?”

    您好意思说,别人未见的好意思听的。

    姜三老爷:“为何不算,你去看看其他的郡守府的郎君,别说是赔罪,做什么人家错过?”

    问的这个痛心疾首。这话说的怎么听着是替圆圆委屈呢。

    姜常喜笑眯眯的对着儿子说道:“听到没有,以后乖乖的,人家其他的郡守郎君就不会犯错的。”

    姜三老爷瞪一眼姜常喜,他是这个意思吗。

    赶紧说道:“别乱说话,圆圆呀,外祖父可不是这个意思,是咱们家圆圆乖巧,知错就改。”

    圆圆:“外祖父放心,圆圆不会骄傲的,圆圆是最好的小郎君,值得外祖父外祖母骄傲。”

    好吧,孩子自信的不太一般。这个挺好的。

    姜姜那边乐呵呵的:“外祖母,您别担心,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我爹也愿意替我去给人赔罪。”

    周澜扫一眼姜常喜,心虚的很,也不敢怪闺女坑爹,解释了一句:“别听孩子说,我那是安慰孩子的。”

    姜三夫人给姑爷撑腰:“以后这活外祖母接了,外祖母也愿意去。”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八仙过海

    这一家子,若是都如此的话,孩子还能教出来吗?

    姜常喜如今能指望的只有常乐了:“常乐呀,你千万对他们严厉一些。”

    姜常乐也没法说,姐姐姐夫不在郡守府的时候,都是他这个小舅舅,带着他们两个四处赔罪的。

    好在邻居们都清楚,郡守大人同夫人去做什么了,没人同两个孩子一般见识。

    更没人在郡守大人回来之后,落井下石,找到府上去,不然,这两個小的就不会这般自在。

    常乐认为是自己这个舅舅,收尾比较有力度。这时候也不敢显摆不是。

    不过看着姜常喜的时候肯定是愧疚的。都没敢同姜常喜对视。

    那边姜姜才要开口,小舅舅对他们更好,就被圆圆打个岔:“姜姜可惦记外祖父,外祖母了,对吧。”

    姜姜跟着点头:“可惦记了,听娘说,外祖母带着娘去打猎的,外祖母你来了,什么时候带着我们去打猎。”

    姜三夫人被外孙女崇拜的眼神给陶醉了:“明天就安排上。”

    姜常喜心说,这算是色令智昏吧:“您好好看看季节。”这能随便应吗?以往她娘可是说过,这个季节不能打猎。

    姜三夫人那真是不管不顾了,自己说过的话,可以不算:“我们出去长见识的。”

    姜姜同圆圆崇拜的看着姜三夫人:“外祖母威武。”最威武的还是,敢就这么把他们娘给打发了。这样的外祖母必须是亲的。

    好吧,姜三老爷姜三夫人笑呵呵的,就这样被一次一次的拿下了。那真是求啥应啥。

    那边圆圆自以为隐晦,得意对着小舅舅比了一个放心的手势。

    常乐心说,你快消停点吧,唯恐你娘看不出来是吧。坑舅舅的玩意。

    那都是你娘同你舅舅当年玩剩下的。

    果然前面祖孙刚走远,姜常喜就问常乐:“那段时间伱没少跟着闹心吧。”

    常乐那是不能承认的,试图抵抗:“圆圆同姜姜很乖的,有他们陪着我,我才没有那么担心的。”

    常乐真的用心了,努力把话题改变方向。而且人家还说了,你们不在身边,还是那么严峻的情况,他也很惶恐的,三人那算是相依为命。互相安抚。

    姜常喜也是佩服,这一句话,自家常乐用了多少招数,一石数鸟之计,当真是同先生学的不错。

    摇摇头:“‘乖’,到你们都有秘密了,还是你觉得这府里,我这个主母是白当的,这点事都不知道。”

    你这是欺负我傻不成?

    要不是心疼两个孩子,心疼常乐小小年纪,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肩负那么多,你看这事姜常喜能装傻不。

    常乐为了外甥外甥女那也是蛮拼的,不敢说他当时的心惊胆战,怕常喜心疼自己,戳常喜的心窝子。

    只能换一种方式博取同情:“难得我同他们有点秘密,常喜你要装作不知道。”

    其实说不说出来都一样,常乐什么心情,常喜怎会不知。

    姜常喜:“我不知道,就不用收拾他们了对吧。”

    常乐那是明白,瞒不住的:“我早就罚过了,不然就先饶他们一次?”

    姜常喜听到这个真的搓火了:“那就是屡教不改。”当时什么情况,常乐多闹心,还有孩子给添乱,常喜心疼常乐。

    常乐翻脸了,软的不行,人家还有招:“你觉得我带不好孩子?”瞬间眼圈发红了。

    这问题瞬间就升级了,信任问题?姜常喜磨牙:“你给我来这套,你套路我。为了那两个孩子,你是不是同爹娘一样,眼里没我了。”

    说道后面,常喜眼圈更红,一脸你对别人比对我好的表情,如同周大人上身呀。学了他姐夫的本事了。

    行了,常乐目瞪口呆的看着姜常喜:“你不能这样,你不讲武德,不是这样发展的。”

    姜常喜冷哼:“所以咱们都把神通都收收,这神通咱们都别用,孩子得收拾。”

    常乐也不敢耍心眼了:“肯定是要收拾的,不过爹娘才到这,让他们高兴高兴,咱们看他们表现成不,你给我点面子。”

    姜常喜:“你面子可真是一次比一次大。”

    常乐没有办法,开始用搬人大法:“先生都没说什么。可见他们还不错。”

    姜常喜:“那是先生心疼他们爹娘不在身边,而且危险不可预知。”

    常乐:“你也说了,我抱着他们晚上都不敢睡觉的。”这真是绝招了,若是不好使,常乐没法了。

    姜常喜听不得这个,她在外面也睡不着的:“好了,这事就过去了,以后我肯定是不能扔下你们三个的。”

    常乐终于松口气,这事可算是过去了。

    瞧着前面乐陶陶的圆圆,常乐觉得还是得教教他,不能乱得意,小尾巴一不小心就露出来得。你看看被人抓住了吧。

    周澜那边同姜三夫人姜三老爷介绍着自己到边郡之后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遇到办的好的,人家就骄傲,一脸的等夸,说真的,自从到了这块,少有看到周大人不那么沉稳的一面。

    遇到做的不太理想的,那真是检讨加认错。还要寻求姜三老爷的意见。

    姜三老爷同夫人也捧场,捧到姑爷骄傲的,跟着骄傲,不吝啬的夸奖,夹杂着一路上的见闻同姑爷乐和,遇到姑爷觉得挫败的,人家跟着一块唏嘘,还帮着改过,下次在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怎么处理。

    人家周大人那是真的当成长辈在请教,在叙话。

    姜常喜估摸着,按着这个节奏,爹娘看到她要两天以后。因为爹娘还要去见舅舅呢。

    姜三夫人对着周澜,那是满眼的心疼,恨不得亲自下厨给姑爷补补。

    幸亏还明白自己的实力,勉强忍住了,到底还是吩咐姜常喜,杀猪,宰羊。

    还迁怒常喜,你怎么照顾姑爷的,看看都瘦了,他这差事,熬神的很。你上点心。

    姜常喜就无语望天,就这个季节,杀猪,宰羊,亏亲娘说的出口。

    好在自家人多,不发愁吃坏了,杀就杀把,只当是爹娘到了,一家团聚高兴。

    姜三夫人到了边郡,别管闺女姑爷怎么出来迎接,可第一时间那是要回到齐府的。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长兄如父

    这些年,齐舅舅见姜三夫人这个妹子,不过三两面,兄妹见面,情绪都有些激动。

    姜三夫人看着须发皆白的大哥,眼泪吧嗒吧嗒的掉:“怎么看上去比爹都操劳。”

    齐舅舅:“我都这把年纪的人了,当爷爷了。能怎么年轻,你倒是保养的不错,看来妹夫不错。”

    作为都有了外孙子的女郎,还能如此娇俏,生活肯定美满,所以人家齐舅舅看着姜三老爷的眼神都和善许多。

    对妹子的状态比较满意。

    姜三夫人擦擦眼泪:“大哥若是肯听嫂嫂的劝导,注意保养一些,也不会这般头发都白了。”

    齐舅舅:“好了,不说这个,这边风沙大,不习惯了吧。”

    姜三夫人母亲早逝,父亲在关口当差的时候,比在家里还多,同几个兄长嫂嫂相处的时间,比同齐老将军相处还要长,长兄如父,在姜三夫人这里,那是不掺假的。

    姜三夫人:“我自小同兄长们在这边长大,怎么会不习惯呢。不过变化有点大。”

    齐舅舅听到这個话题,立刻看向周澜,眼里都是满意:“那得感谢你姑爷,是个有脑子的,看到没有,一路上这些店铺,小一半都是新开张的,不然就边郡这个地方,生意人都不愿意呆。”

    姜三夫人:“姑爷肯定是好的,不过到底年轻,横冲直撞没个深浅,也就是放在大哥身边,我们才能放心。”

    周澜那边羞涩的:“小婿给舅舅填了不少麻烦,让娘担心了。”

    你看人家娘俩配合的,齐舅舅心说,我这妹子疏远了。同姑爷比同我这个大哥亲。

    笑都没有刚才那么真挚了。姜三夫人听到大哥夸姑爷,那是真高兴,嘴巴都合不上了。

    姜三老爷这才开口:“若不是大哥在这里,无论如何我们是不放心孩子们跟着姑爷一起过来的,两个小的是不是给大哥填了不少麻烦。”

    这个问题齐舅舅回答的比较客观:“外甥女,外甥女姑爷都是好的,长脸的,至于说最小的吗,倒也不用我带着人去给人赔礼。”后面这话那真是一言难尽颇多。

    姜三夫人黑脸:“大哥你在边郡这么久,这点脸面都没有,还让人找上门了。”

    这若是个不懂事的闺阁倒也罢了,这都当人丈母娘了,能这么蛮横无理吗?

    齐舅舅目瞪口呆的看着妹妹,这话还能这么说,倒是老怀宽慰不少,至少没同他见外。可还不如见外呢。

    齐舅舅不好对着妹妹发脾气,人家对着姜三老爷:“别看我妹妹是在边郡长大的,可闺阁之中,我们还是个讲理的。”

    周澜心说,舅舅再说,岳母大人出嫁以后变成这样的,这叫甩锅。

    姜三夫人当真不知道大哥为何这般说:“什么意思。”

    姜三老爷还是听的明白的,笑呵呵的:“夫人温柔大方,和善可亲,自从成亲之后,向来如此。”

    齐舅舅瞪眼看着妹夫,就这样和善讲理的,孩子犯错了,出去赔礼不是应该的吗,竟然嫌弃我牌面不够,让人找家里来了?不然呢,我还能带着人过去封口吗?

    齐舅舅不吭声,人家在考虑,妹子是不是变了。

    姜三老爷:“夫人大半年没见到两个小的了,一时激动,难免言语失当。”

    人家都帮着夫人兜着了,齐舅舅能说什么,妹夫这样挺好的,没错。只要别找到他的头上就成。

    挥挥手就把姜三夫人打发到内院了,兄妹情深什么的,齐舅舅先不考虑,他要想的是长兄如父,要不要给出嫁二十多年的妹妹,再上上课。

    姜三夫人在齐家舅母面前,明明是姑嫂,可就同母女是的。她自小就同这位长嫂相处的多。

    姜三夫人拉着齐家大舅母:“大嫂,这些年,你辛苦了。我当了娘,才知道大嫂的不容易。”

    齐大夫人欣慰,小姑子到底是当了娘的人:“自家儿孙,辛苦什么,这些年我们不在身边,你在外可还好。”

    姜三夫人:“大嫂知道的,我从小就不受委屈,没人能委屈的了我。就是这些年,惦记嫂子,惦记大哥。”

    齐家大舅母:“那就好,那就好,至少妹夫还不错。公爹在京城,虽然距离伱远了些,好歹能照看到,你大哥才放心你。”

    不然就这样横冲直撞的小姑子撒出去,他们真的不放心,尤其是嫁给了书香门第的人家。

    姑嫂二人叙话,大多数都是齐大夫人询问姜三夫人在姜府的日子。从小见大,能听出来,姜家虽然规矩大,可妹夫没有委屈了妹妹。

    叙旧告一段落,姜三夫人才开口说起闺女姑爷,外孙们的事情。

    姜三夫人那边很得意的说道:“知道姑爷同常喜来这边,身边的人都觉得可惜,我知道大哥大嫂在这边,心里乐意的很。我还能过来看看大哥大嫂。”

    齐舅母就笑了:“自家说说就好,小心外甥女姑爷听到,恼了你这个岳母。”

    姜三夫人提到这个姑爷,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了过:“姑爷就不是那样的人。”

    跟着姜三夫人就是一通日常夸赞,把周澜给夸的,齐舅母严重怀疑,小姑子嘴里的外甥女姑爷同边郡的郡守不是一个人。

    若不是外甥女陪在姑爷身边呢,没准大舅母就想多了。以为半路上外甥女姑爷被人换了呢。

    妹妹嘴里的姑爷当真是没有一处不好。可外甥姑爷在边郡,可不是那么回事。

    姜三夫人:“这姑爷当真是哪哪都体贴,孝顺,懂事。让人怎么都稀罕。”

    齐舅母吸口冷气,相当婉转的同妹妹说了一些:“你大哥怕是不这么认为,要说起来,这姑爷到了边郡之后变化有点大,做事确实踏实,可真不走寻常路呀,别的没看出来,特别的认亲,在咱们府上生生的把你大哥给耗没脾气了,带着他跑到关口去的。”

    说完,还意味深长的对着姜三夫人看了好几眼。意思你都知道吗?

    姜三夫人都听出来了,自家姑爷给大嫂留下的印象怕是不太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453/ 第一时间欣赏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节! 作者:程嘉喜所写的《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为转载作品,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介绍:
某日,众夫人谈笑间,论家中夫君喜好。
户部侍郎夫人,我家夫君面冷心热,舍不得我掉眼泪,最喜我做的衣衫,饰物。
吏部侍郎夫人浅笑,我家夫君温和内敛,最最体贴不过,但有所求,一碗甜汤足以。
礼部侍郎夫人唇角轻扬,妾身浅笑间,夫君没有不应的。
常喜望天,我家夫君喜好弹球,一盒不够,那就两盒,实在不好说话,那就斗一局,万事好商量,这能说吗?
略愁!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