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TXT下载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全文阅读

作者:浊流见清     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txt下载     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金哥其他的藏品

    望着那个近百亿的石头,小白心里还是很打鼓的。

    这么贵的东西放在家里,能睡着觉吗?小白问。

    贵?卖你一万,你买吗?

    不买。想都没想。

    你看,连你都不要,这东西不安全吗?来,你看看这些。

    说着,金哥拉开饭桌旁边的玻璃柜。

    这么多好东西!上下三层,密密麻麻的摆满各式各样的东西,有瓷器,铜器,玉器,石器,琳琅满目。

    这是博物馆吗?

    自已拿着看。有个斧子挺锋利,小心点。

    小白从架子上拿下一件白玉雕的龙形玉佩。用眼看,用手摸,再用扩大镜看。

    眼看,很润,龙形很凶悍,仿佛可以飞上九天之上一般。身上布满谷纹,龙尾部有一抹褐色,应该是沁色。

    手摸,感觉着玉质凉凉的感觉。谷纹看似很立体,其实凸起并不很高。边缘看似锋利,却没有割手的感觉。

    用扩大镜看,微观玉质细腻,谷纹有硬物划痕。孔洞有旋转如同螺纹的纹路。沁色自然,过渡很流畅。好东西。

    把龙形玉佩放回去,又拿起一个铜镜。

    镜体上泛着绿光,圆形,背面雕着看些植物,和动物,虽不算很清楚,但纹路很顺畅。镜面虽然有些锈迹,但能看出精心打磨的痕迹。

    把铜鏡放回去,小白拿起个石斧。这东西电视上,电脑上图片看的不少。实物头一次上手。

    石斧有十公分长,刃宽七公分左右,背宽四公分左右,最厚的地方有三公分。向刃口方向过渡。

    看着挺锋利!小白用右手拇指在刃口上摸了一下,是不错。放回石斧,小白拿出一个石头,黑了吧唧的,上面似乎有幅简笔画。

    金哥看小白拿起这个,开始解说,前几个不用说明,一目了然。

    这是个陨石。应该是定向的,上面这个图案石内部物质,在高温下熔融溢出,被风吹成这样的,鬼斧神工。像不像外星人?

    像简笔画一样的作品是天然的?小白吃惊地拿起扩大镜。在镜下,金哥说的情况发生了。在漆黑的本体上,一个R字形图案。线条将近四毫米宽,扩大镜下可以看到像彩虹一样,一条线分出好多条带,每个条带宽窄不均R的上半部分有点扁圆,可以当个头部,下半部分像稍息时的腿形。在扩大镜下,线条组成部分的乳白颜色嵌入黑色的本体。用手摸,却是平的。真是鬼斧神工!

    再往前是一个啥呢?半蹲着腿,两手放在大腿跟部,头是个牛头,还有角。

    金哥,这个好像叫太阳神?怎么是个牛魔王的形象?

    对,在红山文化中,最著名的就是太阳神和玉猪龙。还有C形龙。他们应该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奴隶社会群体。

    小白回头看看墙上的表,快三点了,得加快点速度了。

    和金哥要了一个强光手电,光看个大概吧,贪多嚼不烂。

    还剩下两排半的藏品,小白用手电扫过去。

    一个黑色的拳头大小的小罐。一个竹简一样的木片,上面还有字。一个外方内圆有两寸来高的玉器,金哥说叫崇。一个黑不拉几,噢,这是那个陨石勒子。

    第二排,头一个是一个瓷器,薄胎的大碗。一个朝鲜青瓷瓶。一个挺厚的铜碗。几串斑驳的珠子。

    第三排,头一个是给小白倒了半杯的白酒,商标都快掉光了,金哥说是他大哥二十年前买的酒。后面是一溜石头,坑坑凹凹,黑不溜秋,灰不拉几,有两块像混凝土一样!

    看的走马观花,也花了二十分钟。真好!

    和金哥道别,出门打车就往老客运站赶。

第三十二章 被上古石斧割破了手

    坐在中客上,回S镇的路上,小白像放电影一样把在金哥家看的东西回放了一遍。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那个小太阳神,和黑色的小罐。

    自已在以后收藏方向似乎被金哥给定好了?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金哥的感染力。

    回到家后,把东西放在楼下仓库。心思还在金哥家那几件藏品上。

    哎,小白,刚回来。工友老刘说。

    刘师傅啊,溜号了。不好意思。

    进屋后在卫生间洗手,肥皂一上手,一阵刺痛从小白右手大拇指传来。抬手一看,哟!一道齐刷刷的刀痕在手指肚上,角质层割开了,露出真皮层了。

    没干啥啊?不对,那只石斧!

    金哥说过它很锋利,当时小白没当回事!哈哈,居然一个石器在几千年后还能伤人?古人真牛!

    这事,除了金哥,和谁说能相信啊?

    想了想自己的藏品,真没有啥能拿的出手的东西。

    陨石可以继续捡,可是红山,真得有几件啊!

    对了,前几天加了一个叫小熊的QQ好友,在瓷器群里的。有几个砚台不错,有一方紫色的砖头形的看着不错,上面有点朱砂红色痕迹,会不会是好东西?

    上qq在小熊的空间仔细地看了那几个砚台。800块,价格还行。拿到手卖2000块估计没啥问题。小砚台看的没错的话有可能是紫端。和小熊要了付款方式,小白零花钱少的可怜,最近买东西还没动股票本金。前几回动的也一点一点的补回来了。

    有时候真要下定决心把工资卡要回来。也真下不去手。收藏作为一项投资,哪能没有活水进来?

    真得弄几件大货。弄点钱了!

    到了星期一,小白卖了几百股当时看好的长江电力。把小熊的帐付掉。又彼此留了联络方式。有好货再联系。

    星期五货到了。小白仔细地清理了浮灰。仔细地看了几方砚台,有四方都很细腻,样子古朴,怎么也有百年左右的样子。

    最好的还是那一方紫端。其实小白对文房真没有什么概念。全凭感觉。因为古人以紫为高,以紫为贵。紫檀是最贵的木头,大官穿的是紫袍,老子出函谷关,还紫气东来。

    而且这方小砚,长八、九公分,宽六、七公分,高四、五公分。只在顶面磨了一个四乘三公分的一个橢圆形的小砚池,其它几个面都大概磨磨。甚至都不算周正。说明它的主人对这块料的珍视。

    一块绿端,就普通的多了。不怕费料的磨的很顺眼,砚池上方还雕了花。

    一个很粗的料雕成簸箕形。使用痕迹明显。

    其它的就圆的圆,方的方。并不入小白的眼。

第三十三章 送货

    第二天,又是星期六了。小白把紫端和绿端带着去摆摊。

    金哥还没到。

    居然有好几个人问紫端的价格,小白报了个不想卖的价格6000块。几个人摇了摇头。

    哟,付饶也拿起来看了。小白对他的印象不错,年轻小孩这么有眼力的很少。不少东西两人的眼力都差不多。

    付饶,你怎么看?

    应该是紫端。付饶朝砚池里呵了一口气。

    砚池里起了水雾。

    可以不用水就能磨墨。砚中极品。

    居然还有这么多说道?真是好东西啊!自已也有一件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这时电话响了。是个不认识的号,辽宁,海城。

    小熊的砚台你给买去了?很重的辽宁口音。

    对,咋的啦?你也看上了?

    我玩文房的,你还有啥砚台?发几个图片给我。

    小白告诉他,得回家再说。

    想着这笔买卖可能值得预期,有可能手头要宽裕点了?

    金哥快到中午才过来呆了一会儿。有事先走了。本来小白要回请金哥喝酱汤的。

    也没有心思摆摊了。收拾收拾回家把这单买卖做了吧!

    小白本打算不吃饭直接回家,到客运站买完票,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刚才路过一家上海生煎店。

    吃一口吧!

    要了一盘生煎,一小盘烤夫,一瓶啤酒。想起了前几年上海的经历。还是很有意思的。那时在上海整整呆了十个月啊!哈哈!

    哎哟,今天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有单大买卖。进屋后小白说。

    把电脑打开,回了个电话。互相加了qq好友。

    小白用老婆卢平的手机照相发到电脑上。小白的手机配置低,电脑摄像头也好不到那儿去。

    从小熊那一共到手十三方砚台,前几个月小白收了一个十几斤的“龙凤呈祥”大砚。都拍成带尺寸的照片,发过去。

    对方姓赵,小白听对方声音应该比自已大。就称对方赵哥,无所谓,要从对而赚钱,叫声哥也不吃亏。

    过了一小会儿。

    通打得多少钱?

    20000。小白在成本上加了个零。

    有点多啊!能不能便宜点?

    有戏啊!没有被喊价吓跑,说明这里至少有一方是对方的目标。

    如果要那个龙凤大砚,可以送货。

    小白担心砚台太重,邮的时候会碎。

    赵哥听说送货,就说,大的不要,其余通打。你看拿这个换,行不行?

    赵哥发过来三张图片,有一张手拿的,可以大概看出尺寸。

    一头牛,一头玉牛,一头和金哥的红山小太阳神一样材质的玉牛,比手掌长一点,估计得有二十公分长。很凶。

    这啥啊?老婆卢平在旁边看戏看半天了。

    一件几十万的东西!小白肯定的说。

    在电脑上打出“行”!

    赵哥说,你刚才说可以送货?

    小白本来还想说,大的送货,小的不送货的。看见这头牛。

    送!

    小白问了对方地址。

    和单位请了五天假。

    开始收拾东西,把从小熊那里买的十三方砚台都装进兜子。回头向老婆卢平要点路费。

    不知道是心情好?还是也看上那头牛了?老婆卢平居然把女终随身带的小白的工资卡递了过去。

    省着点花。

第三十四章 大悲寺

    小白自已出门,喜欢随意。想到出发,不计划,直接到火车站,赶上哪趟是哪趟。只要大方向对,就往前进。

    第二天晚上九点多到的海城站,赵哥过来接的小白。安排小白吃了海城很有名的馅饼。到了旅店,小白把砚台拿出来给赵哥验货。

    赵哥看完,小白意思让赵哥把货拿回去,赵哥没同意。说第二天再说。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早早地赵哥就来把小白叫醒,走我领你玩去。

    小白开门,看见赵哥手里拿着那头牛,坐在门口的沙发上。小白收拾完东西,回头看了一眼没落东西。赵哥退了房,两人上了赵哥旧天接站的白色马自达小跑。先吃了早饭。

    我带你到大悲寺玩去。

    大悲寺,小白前几天刚看丁央视一个关于大悲寺住持带领僧众苦修的视频。大悲寺是国内少有的真苦修的寺庙。日中一歺,过午不食。有意思。

    开车开了得有三个多小时,又是高速又是普路还有土道的到了大悲寺。赵哥在路上介绍寺里和尚从不收钱,只收粮食,自已种菜。现在的寺庙规模是那些居士捐的东西盖的。

    小白有过灵隐寺“被烧香”的经验。当时小白一家三囗,领着母亲去上海看世博会。之后苏、杭两日游,走马观花,到灵隐寺,导游领到买香的商店,说必须买香。不买香不让进庙。

    母亲是个信徒,初一十五在家也烧香。

    小白就拽着几个人往寺里走。溜达到一个地方有功德箱的就给母一亲几个硬币,放在箱里。磕几个头再去下一个地方。说这就和烧香一样。说佛爷不会挑你毛病,只有和尚会挑。

    没想到千算万算。没算过这帮和尚。弄了个讲经堂。整了个“著名法师”给四人单独讲法。小白母亲长年礼佛,一脸恭顺。小白无所谓,一脸平和,小宝十岁,啥都不懂,但老婆卢平已经被这大阵仗给吓唬住了。紧张和恐惧都写在脸上。“著名法师”很合时宜地建议她烧一柱高香。

    小白恶狠狠的盯了“法师”一眼。以报这200块的仇恨。导游如愿地达到了目的。出了灵隐寺,门口一溜乞丐,小白给了小宝一把硬币,让他施舍给乞丐。

    赵哥领着小白从侧门进寺,逛了一大圈,当天没有法会,午饭就没在寺里吃。

    逛了有将近四十分钟,给小白感觉,这寺庙还是挺大的。

    从庙门出来,两人到了岫岩。

    赵哥领小白到了当地比较大的饭店。点了个肘子,一个回锅牛肉,赵哥开车不喝酒,小白倒了半杯小烧。这里的菜码可真大。满满两大盘子肉。味道还很香。

    赵哥说等吃完领你看看玉石。

    这一顿吃的,舒服。在饭店里不断地有当地人领着几个外地人进来吃饭,赵哥说这是玉石经济人,还在饭店看见了嫂子。赵哥说他和嫂子工作之余也做经济人。

    吃完,喝完,赵哥开车领小白到玉石加工厂转了一大圈。看到了楼房一样高的玉宝塔,七、八米长的玉船,将近两米的玉茶台,一人高的玉公鸡。将近两米直径的切玉圆锯。

    又逛了几家玉器商店。见到了河磨玉,析木绿,在一个小桥下,一块脸盆大小的无结构析木绿喊价60万。赵哥说这小伙手里有好玉。

    店里一个黄瓜绿的巴掌大的河磨料十二万。小白真是见了世面。

    还看到了那条河里能捡出河磨玉的大河,还有人在河道里找玉。

第三十五章 沈阳道

    逛完玉器店,赵哥领小白到嫂子单位取东西。三人开车回了海城。

    又花了将近三个小肘,小白在道路上应该睡着了。车开到赵哥家楼下。小白把砚台装进一个口袋递给赵哥,赵哥把玉牛给了小白。正好小白带了件多余的衣服,把玉牛包起来塞进背包。

    这个也给你。一条C形龙。虽然天色已黑,在路灯较暗的角落,依然能看到它的形状和颈后扬起的冠发。

    赵哥,说好的条件,你又请吃饭,又带着我玩。这个我不能要。

    拿着,叫你拿着就拿着。听着赵哥有点生气。

    小白就收下塞进背包。

    本来还要给你一瓶红酒。家里那瓶打开了。等你回家,我给你邮去。

    这个也给你。一块有开窗的玉料。这次小白也没矫情。

    这个你要不要?赵哥拿出几个莲蓬。小白点头说要。这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上车,我送你去火车站。

    在回来的路上,小白说了要去TJ市的沈阳道见识一下的。

    到了火车站。小白和赵哥道别。

    长来长往啊,兄弟。

    车点就快到了。小白赶紧买票上了车。

    一大早,车就到了TJ市。第一次来这座知名的城市。下车,买了张地图。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到一个城市都买一张地图。后来有了智能手机,纸质地图也就被历史所淘汰了。

    出了车站广场,小白打了个车,往沈阳道去。

    还不到5点,小白就到了沈阳道,几个小时的卧铺晃荡的,也没睡好。

    先找家旅店住下。在沈阳道大牌楼的几分钟路的小巷里,有家小旅馆。条件还不错。小白被安排在院子里搭建的房子里。把兜子放下,得先解决吃的啊。

    旧天中午的剩肉,小白打包带着打算车上吃。后来到车上只吃了个碗面。溜达一天还是挺累的。晚上又做了恶梦,是啥想不起来了,就是感觉枕着背包睡的不踏实。

    锁好门背着挎包就朝沈阳道走去。靠近大牌楼有个老头早早就在店门口把货摆开了。

    小白冲老师傅打了个招呼,就开始东看西看。

    一个铁盒子里有不少零了巴碎的东西,小白拨拉拨拉,拿出一粒木珠,黑不溜秋的。

    老师傅,这个开张多少钱?

    十块。

    小白没讲价掏出十块钱递过去。

    老爷子,这堆木头条呢?小白指着旁边一小捆小指粗细,上面还开槽的木条说。

    三十。

    小白又掏出钱,要了个方便袋。

    边上还有两个雕成柴和的木头。看着雕工不错。

    老师傅,这个得多少钱?

    一百块。

    这么贵?便宜点行不?

    你多少钱能要?

    八十咋样?

    卖你了!掏钱!

    沈阳道真牛!刚进门就掏了一百多。

第三十六章 捡漏的杂想

    起的早的多数都是老人。

    在拐角的地方,地上摆着几块烂木头,又大,又沉。应该是房子的建筑材料,没有车,是拿不走。看着不错。

    小白用手抬起一头,得有六、七十斤。指定是好木头。

    老爷子,这个多少钱?

    两万。

    倒吸一口凉气,本来心里准备好会得到几千块的价格,没想到还加了零。看着旁边一堆秤杆。小白也没再问价。

    好,您忙着。

    胡同头上了,有个小市场,一些起早的小贩在卖着各种蔬菜,水果。旁边有个烧饼店。

    小白对油盐的烧饼特别喜欢,就买了十个,比碗面好多了。弄了点黄瓜和辣椒,买了袋酱。早歺齐了。剩下的在火车上吃也挺好。

    绕回了旅店,把蔬菜洗洗,拿出咋天的剩菜。一顿颇丰盛的早歺准备好了。

    吃饭时总是小白最快乐的事。把各种喜欢的东西塞进嘴里,尤其是肉,然后狼吞虎咽的大口咽下。那种美妙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小白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吃遍天下美食。想着背包里的宝贝。似乎那一天就要到来了。

    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真的是很公平的。但在每个人面对选择的时候。就像开车过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就是人性格中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

    早就下了决心,这几件东西玩够了就出手。换来钱再实现更大的抱负——开个养老院,周围这十几个长辈,孩子都离的挺远。

    吃完饭,再去见识见识白天的沈阳道。

    怀揣着发财的梦想,人的状态总是很亢奋。

    走出旅店,又来到沈阳道的门楼,里面摊位越来越多,走南闯北的行商,每个人都有着自已的收藏思路。

    不能武断的说,开店的水平就比摆摊的高。

    只有不断磨炼自已的眼力,积攒财力,不断地增强临机决断的能力,蹆勤,口勤,就有机会在市场的角落捡漏。

    这漏字可不简单,市场里总有一帮老猴儿。是大伙对眼力比自已高,财力比自已雄厚,临机决断比自已果断的人的尊称。

    他们逛摊总能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比出价高出好多的好东西。

    他们就像是捕鱼高手,在各个市场游走。发现好东西,果断下手。

    流动的货物,就象一条条鱼。

    能从货主的认知不足的网眼漏出,又从这些“老猴儿”捕捞中剩下,又恰恰被你发现,买回。就叫捡漏了。多不容易!

    拼啥?拼年轻,拼腿勤,拼嘴勤,拼真知识。

    小白自已就是摆摊大军的一员。收藏市场就像汪洋大海,每个收藏者就像海中的各个层级的生物。鱼有鱼道,虾有虾道。能靠收藏累积巨大的财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第三十七章 看上东西兜里没钱的感觉

    看着地摊一个挨一个的摆在道路的两边,一个一个货主像自已摆摊时一样的观察着行人。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这就是为什么信徒总是想尽办法地要去圣地的原因!

    沈阳道,潘家园就是收藏者心中的圣地。曾径的圣地。

    选了一个方向,一个一个看过去。瓷器,玉器,青铜器是收藏绕不过去的几大关。也是坑最多,最深的地方。

    小白入行时,这几大关就高高在上,只可仰视。以前,看到摊上有瓷器,玉器,青铜器都直接无视了。

    现在,不同了,小白有心要确定换来东西的大概市场价格。虽然,心里认为东西值钱。

    看金哥买的几公分的器型都得千元,十倍大小至少也得加个零吧!日后市场认可就另当别论了。

    别说,还真在一个摊位看到红山相关的器形。是一个和金哥那个小太阳神同样器形,但颜色漆黑,体量巨大的器物。得有将近四十公分高,躯体直径得十几公分。

    老板,这个多少钱?

    五万。

    小白吐了吐舌头。没再问。

    不远的又一个摊位,有几件看着同风格的器物。一个小的玉猪龙,三公分左右,一个中等的筒状的器物,后来知道叫马蹄形冠饰,十六、七公分的样子。

    老板,这两个多少钱?

    小的两千,大的七万。

    小白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点下头,走开了。有钱和没钱真是不一样啊,看老板一副不愁卖的样子。并没有喊回小白的意思。

    虽然心里乐开了花。

    这里有个算盘,木头的。

    老板,这个算盘多少钱?

    这个得500。

    也比Y市贵多了。按照赵胖子话讲,这就是市场,没有什么说的,存在就是道理。你说你的东西好,卖不出去有啥用?你没看上人家的货,低,普,差,人家卖的皮包鼓鼓!

    卖钱就是硬道理。

    哈哈,这摊东西能买,一个摊位的角落堆着一堆铜钱。

    老板,铜钱咋卖?

    一元一个,随便挑。

    总算有点能买的啦。小白蹲下挑钱,老板递过一个折叠凳。这一堆主要是不值钱的宋钱,清钱。里头浑杂着新铸的所谓大珍的新仿品。凭眼力,小白挑了一把铜钱,数了数,有一百二十多个。

    递给老板,老板数了一下,算你120块。

    小白也没墨迹,掏钱付帐。刚要站起来,老板又从身边拿起一个小布包。

    这有一包前几天收的银元,5块一个,都要还便宜。

    小白大概划拉一眼,这东西没怎么玩,小白入行时,银元就是好货了,价格高,假的三块,五块的零星也收了几个,经过检验确实都是假的,老板喊这价格,明显东西不对,便宜点出手,换点钱。

    小白掂量,掂量手里这俩钱,买两个也行,都要够呛。当个样子,在摊上招客呗,到时候告诉他,东西不对,也不算骗人。

    小白入行时给自已定了几条规矩。算是对的起自已的良心。这是母亲教的。

    不到别人家里掏货,败家子指定是有,仔卖爷田心不疼。但你明白人到人家去收货,就是有心算无心,有点过意不去。收购站不同,他是收上来的东西,卖你时指定高于他收的价,可以没有心理的问题。

    在出货时因为卖的东西都是一目了然的东西或自己已经研究明白的,没看明白就说没看明白,不能忽悠人。别人能做,自己做不行。

    岁数大的老人,要买明显不对的东西,尽量规劝,免得老人买回去,发现有问题责备自己。

    没看明白的东西不卖,避免捡来的漏再漏出去。

    虽然不一定有道理,但小白认为,人,一定得有底线。

    买了几个看着不错的假银元,就该吃午饭了。刚才挑铜钱时肚子就咕咕叫了。

第三十八章 手表店

    昨天在海城剩的肉菜早上吃光了,再去买点肉,弄口酒喝。下午睡一觉,明天该上潘家园见识见识了。

    出了沈阳道的牌楼,往北走,有个街道饭店林立,有个熟食店,小白买了斤猪头肉,一只烤鸭。明天逛完潘家园十一点左右的快215就回家了。道上还得吃三、四顿饭。

    在街道拐角,一家看着挺老的修表店。

    近两年,小白陆陆续续也收到些手表,钟表啥的,就是没碰到真正的高端好表。尤其对于腕表,似乎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手表情结?

    拎着东西进了表店。老师傅坐在门边喝茶,小师傅在修表台前修表。打量着屋里,靠墙一大排架子上都是各种零配件。柜台里摆着几十块腕表。最打眼的一只金劳,明晃晃地在那里炫耀!

    小白朝着金劳走去。感觉着身后的老师傅在盯着自己。小师傅可能也瞅了几眼。

    师傅,这块表能看一眼吗?

    小师傅抬头没动,老师傅走过来,从柜台里把表拿出来。

    老师傅没有以自己手里的熟食和身上便宜的行头而慢待自己。小自感觉到,老师傅是个生意场上的老手。

    得多少钱?拿起金劳前后左右看了看。这金表的颜色太诱人了。金子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货币。小白手上真没有啊!

    九万块。老师傅的普通话不是很清楚。

    真漂亮!毫不掩示自己对这块表厂的喜爱。小白感觉这些奢侈品虽然自己不一定会佩带,但是指定会拥有一、二的。

    谢谢。老师傅修表的工具给我配一套吧。

    老师傅拿了几个尖镊子,几个小螺丝刀。

    二十块。老师傅递过一张名片。

    “潘金碧”。好名字。

    谢谢师傅。小白下定决心在手表上应该有些投资。

    回到旅店,边吃,边回想这一天的见闻和收获。

    换来的货虽然还没仔细看,但自己的感觉不会骗自己。

    很多人都想强加给小白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没有原则问题时,小白并不介意迂徊向前。如果离自己的初衷太远,或者有违小白原则,不管是谁,都不能代替小白用自己的脑袋思考。

    这么多年的工作和生活,每一次重要选择,基本都是按照小白自已的意愿选择。哪怕另一个选项有多么诱人。

    现在,选择在古玩行投入自己能控制的几万块钱的股票本金的决定。也在金哥的偶然引领,赵哥的有意换货之下最终促成。

    小白认为,人生在世,应该留下点痕迹。这短暂的几十年时间,也就够做一件让自己完蛋之前骄傲的事。这也就足够了。

    如果按照别人安排好的路线,去吃别人都嚼烂了的馍?太对不起自己来此一游了!

第三十九章 酒后

    不知不觉,一斤酒喝了有四两多,猪头肉吃掉了一大半,烤鸭也剩了一点。吃的有点多啊!

    开始准备下午迷一会呢,咋还精神了呢?

    那就把收的东西和换的东西清理一下吧!

    拿出湿巾,牙签,扩大镜。

    先把那个十元的木头珠子和木头条,两个柴捆,铜钱,几个假银元挨个清理一遍。沟沟缝缝,都擦一遍。有个老师傅说你这样都把包浆弄掉了!

    小白认为,不去浮灰,如何看见宝贝原貌?

    银元是假的,铜钱是真的没有啥研究的。

    两个柴捆,没擦之前都是灰,真像刚捡回的柴和。擦净之后,展现出它那高贵的材料。应该是黄杨,与紫檀,黄花梨齐名的昂贵木材。

    明清文人都喜欢种上一株黄杨盆景,因为它生长缓慢,多年都变化不大,正适合在案头,桌旁感受自然的绿色和清新。

    那个十块钱的木珠应该是小叶紫檀。己经全黑了,但清理时,湿巾上留下了红色的痕迹。找来一张胶板纸,在上面一划,留下一道紫红色条痕,像蜡笔一样。这是在马师傅的百家讲坛讲课视频中学的。

    一捆小木条,有几根擦的时候也有红色痕迹,还有几根香味独特,另外一些没有痕迹,香味也不明显,反正不贵,有时间研究研究。当成标本吧。

    喝了口水,小白小心翼翼的取出那头牛和那条龙。

    用湿巾去了浮灰和孔洞里的脏东西,小白又换了一张干净的湿巾,又擦了一遍。这两件东西似乎很干净,只有龙颈后的孔里有些白色粉末。看来前一个主人很爱惜,经常抚摸。

    把那头牛摆在床边的小茶几上,小白站起来,走到门口,远看,它似乎也瞪着小白。两角前探,低着头,前腿微曲,圆睁着牛眼,似乎要冲过来一样。一副凶相。

    好东西。

    走了过去,拿起来仔细看起来。牛身上似乎有层东西,可能是金哥曾经说过的次生物质吧?有几个地方可能由于经常盘玩,漏出了里面的深绿色的玉质,有点像昨天看到的河磨玉析木绿啊!

    又稍有差别,说不出来。

    拿过微型扩大镜,在微观上再看一下。

    从牛角看到牛尾,到肚子,到牛蹄。越看,心中越震惊。那一层表面物质,肉眼看,挺厚的,用手一摸,平的,和漏出玉质的地方没有台阶,非常平顺。

    这可真是宝贝。

    更加坚定了对此类东西收藏的决定!哪怕老婆卢平知道后,翻脸痛骂!也在所不惜。

    放下了牛,拿起那条龙。哎,刚才明明已经清理过颈后的孔了,怎么又有白色的粉末了?难道酒喝多了,忘记擦了?

    又拿起湿巾,不对,刚才擦过了,虽然没擦出啥来。

    一扭头,一只黑眼似乎盯着自己。这家伙够狠!

    漆黑的龙身,泛着光芒。有种油光铮亮的感觉,刚才被一只眼盯着,现在我正对着你,看你咋样?

    凶狠,有点狰狞。C形的身体,在正面看,是一条黑线,如果稍微侧一点,C形龙身就展现了一条停留在空中的腾龙之身。头上的冠发向后面旗帜一样向后飘扬。看的久了,似乎龙的眼神没有刚才那么瘆人了。柔和了许多?

    颈后的孔里也发现了在金哥那看的陨石勒子的旋转的螺纹的感觉。有些东西,光看图片,不上手实物。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第四十章 潘家园

    都看了一遍,有点困了,还是酒劲上来了?

    把房门插上,躺在床上。

    外面下雨了?刚才还挺晴的天哪。

    “轰隆”!还打雷了?

    一只兔子在草地上疯狂地跑着,兔子?还草地?

    又一道闪电闪过天空,云里露出一个漆黑的脑袋。似曾相识?

    怎么一头凶龙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哈哈,一个梦。

    电话零响了,是老婆卢平。

    哪天回家啊?一放出去就不愿意回家?

    没有,没有。明天坐车,后天到家。

    哎呀,好像老婆卢平属龙?哈哈。

    外面天暗下来,睡了一下午。五点了,逛逛TJ市。

    走的还是沈阳道牌楼方向,小白一般步行溜达时记路的方式是由已知往未知走,记住拐弯的路口。

    牌楼外,有个老人在路边摆了个小摊。看一眼。

    摊上摆着几根木条,在一盏不太亮的灯下闪现着略红的光芒。

    大爷,这几个木条多少钱?

    300。

    这么贵?旁边立了一根一人高的红色木棍。

    这个呢?

    这个便宜,150。

    您看,都这么晚了,再便宜点?

    你,不像真买。200,能拿掏钱!

    怎么还涨价呢?

    一共,200。看你就不像能掏钱的。

    有意思啊,老师傅气不顺啊。

    笑着瞅着老人。

    你要不要?

    还能再给点啥吗?

    不能!

    成交!小白掏出200块钱,递给老人,掐着木棍和几个木条回到旅店。

    告诫自已,不能再买了。

    离沈阳道不太远的地方还有个欧式建筑群,里面有个小吃街,人不是很多。

    现炸的榴莲饼,来一盒,味道很浓郁。

    再往前,有卖油炸臭豆腐,来一盒大的,这黑糊糊的味道不错。

    一家卖熟食的,来个炸子鸡,猪头肉再来一斤,再来两罐啤酒,吃完再回去。

    找了个石头墩子,边吃,边喝,边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们。

    生活,其实可以不那么复杂,勾心斗角,搬弄是非。

    和朋友相处,也不必斤斤计较。

    生意经营,也没必要每出手必赚得盆满钵满。

    能够一碗肉,一壶酒,吃完再喝点茶,也挺快乐!

    我们是不是走的太快了?没有停一下等等影子?哪本小说里说的。

    回到旅店,把东西都包裹妥当。塞进背包。明天一早的火车去BJ市。

    早上也没打车,背着包,拿着捆好的棍子和木条。步行到火车站乘车。应该有想省点钱的意思?哈哈!

    从BJ站到潘家园得坐地铁,再步行一会儿。

    还没开门呢!

    这里已经不再是老人们印象中的模样了。曾经的这里早早就摆满摊位了。未来古玩行究竟会孪成什么样子?谁又知道呢?

    这一路过来,早饭也没吃,离潘家园大门不远处,有个小吃摊,煎饼果子。来一套。

    9点半,开门了,有的摊主可能起的晚,还没开摊。少数开摊的,正在整理货品。看着一摊摊的货物,小白心中想象着日后自已在全国各个古玩市场收货时的场景,不由得露出自豪的笑容。

    离开车只有一个半小时了,在这里只能走马观花了。

    潘家园市场真大啊,得有Y市古玩城几十倍的样子。

第四十一章 走马观花

    从潘家园南门进入市场。是几个大棚一样的市场。有几个早来的摊主在整理货品,摊位上有玉器,有铜器,有瓷器,和Y市古玩城外地来摆摊的差不多。

    原来那些走南闯北的摊贩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啊!

    路过一个个摊位,看着一个又一个有一眼的货品。慢慢估算着如果兜里的钱可以无限花的话,在这一个一个摊位会大概花多少钱?

    时不时地和摊主问一嘴价格。不少东西价格还是很惊人的。

    过了大棚区,拐个弯后,前面是一大片空地,摆着一溜一溜的摊位。这里的露天摊位明显费用应该比有棚的低。

    走过一个一个摊位,货品只能看个大概而己。

    在一个摊上看到一个砚台一样的玉器,有着和那头牛差不多的皮壳。

    老板这个多少钱?

    100。大概看着小白步行勿勿的样子,喊了个不高的价格。

    60,能行我就掏钱。

    行!掏钱吧!

    交易完,小白又往前走。又看到几个和那头牛类似的古玉。问的价格从几百到几千,还有几个喊几万的。有意思,这些东西能拿动的话,都应该能拿。

    快到潘家园北门时,看到一个卖松石的摊。

    松石咋卖?

    8元一克。

    小白拿起一粒桶珠,上面布满金属。上秤一秤,5克多点。

    40块。

    小白掏钱交易完毕。走出北门。用时半个多小时左右。很有效率啊!

    打了个车,直达火车站,上了车,还有二十多分钟开车。找到补票席,还有铺,虽然是上铺,挺不错了。

    东西放好,把吃的和酒拿出来,到边座上吃起来。

    见过了收藏的圣地。心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很多复杂。

    酒、肉入了口,很多思绪就慢慢的淡化了。

    叮铃铃。电话响了,是老婆卢平。

    上车了吗?

    上车了。

    那好,回家再说吧!

    看来老婆卢平还是挺关心自己的嘛!

    拿着矿泉水瓶子装的喝剩下的小烧,已经喝下去一半了,菜也吃了有一半左右。

    差不多了。把东西收拾起来。趁着酒劲爬上了铺位。

    把背包放在头顶,脚外,头里的躺下了。应该是累了,或者是酒劲。一会就睡着了。

第四十二章 古玩城炫宝

    又到星期六了,小白摆摊的日子。没有任何的犹豫,把刚收来的东西亮亮相,换的东西也让金哥看看。不是掌眼,是炫耀!

    很多新手有个毛病,老想张嘴问。还谁都问。似乎不明白“木匠多了房子倒”的道理。

    出钱买东西,就是最牛的事,在正确的交易中学的东西很少,反而在一项错误的交易中,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到了古玩城二楼,老金大哥早早地就把地方占好了。小白把东西摆上。那头牛和那条龙也摆上了。柴捆,红木条,那个红木长棍,那个玉砚台,细木头条。

    老金大哥倒了碗茶,小白边喝茶,边坐着等顾客。在沈阳道和潘家园别的没学会,倒是把摆谱学了点。如今,自已也是交易过万的摊主了。

    自从那头牛和那条C龙到手后,小白感觉自已的身家一下由几千块,上升到至少几十万了。

    王厨师来的挺早,拿起那几个红木条。翻来覆去的看。

    小白老板,多少钱啊?

    100。

    咱俩关系这么好,还这么贵?

    关系好,才这么便宜。

    王厨师把木条放下。去别的摊了。这时,金哥晃晃悠悠地过来了,刚准备和老金大哥要折叠凳坐下,看见小白摊上那头牛,和那条C龙,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感觉失态,又左右看了看,当发现小白看着他时,有那么一丝尴尬在脸上闪现。

    哟,新货啊?我拿过去看看。

    金哥没拿那头牛,只拿那条C龙。走出几步,回头问小白,你放心吗?

    有啥不放心的?小白表现的很自然。

    金哥拿着C龙转过拐角,消失在视线中。

    这时老金大哥的朋友,小崔,走过来,看见那头牛。

    哎哟,这个这么漂亮?我拿进去看一看。

    小白点头同意。在古玩行,很多顾客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在拿东西,找高手掌眼或者拿到别的地方研究,小白都没有那么紧张。大多数的人还不至于为一件东西把自已弄成过街老鼠。

    过了有半个小时左右,金哥来电话,说让小白到后面老刘师傅那去一趟。

    老刘师博,是Y市古玩城公认的水平最高的人之一。

    小白让老金大哥帮忙看摊。就朝着老刘师傅的店里。

    金哥在那坐着,老刘师傅正拿着那条C龙。和金哥还有旁边几个人说着什么。

    看到小白走过来,老刘师傅停下了说话。

    刘师傅好!小白先打了招呼。

    老刘师傅点了下头。

    小白,你收的这件C龙,看着有点像官方博物馆那条C形龙。但有几个地方有问题!

    在古玩城,小白在老刘师傅面前,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只有点头,对的权力。

    你看,你这条龙的眼睛不够凶,冠发不够犀利!这个牛鼻孔,不够自然。而且这种漆黑的颜色,究竟是什么材质?很明显不是红山文化的标准形器。是个仿品。

    您说的对,这东西就是个便宜货,才花了不到五千,哪能是著名的那条C龙的兄弟呢?

    说着,小白从老刘师傅手里接过C龙,用两手捧着,小心翼翼地拿着。

    老刘师傅,金哥,我回去看摊了。

    没看他们几个的脸色,就往回走。看到老金大哥和小崔还任看那头牛。

    两人看小白这么快就回来了,就投来了询问的眼神。

    小白就把老刘师傅的判断学了一遍。

    其实这头牛真漂亮!小崔说。

    伸手又接过那条C龙。

第四十三章 束之高阁

    小白继续看摊,小崔,老金大哥两人又看起那条C龙。

    这时,王厨师又转回来了,手里没看见买啥。

    这一个破木头条,80得了。他没有用眼睛盯着小白,却眼神飘乎地说。

    今天我心情好。给50吧!

    哎,别后悔。

    掏出50块钱递给小白。蹲下挑了一根他最满意的。

    金哥从远出慢慢的,少有的没晃晃悠悠的过来。

    金哥来了?

    帮我看会摊,我溜达一圈去。

    那谁问这两个咋卖,我咋说?

    牛30万,龙15万!说着,小白就站起来往右面走去,刚才是往左走的。

    慢慢看着,看着,感觉有几个摊主面孔很新。而且带来的货物,似乎也更“老了”?

    这一阵子,花的钱不少。虽然老婆卢平在看到那头牛时,没有发火,不表示自已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快转回自已摊位时,听见金哥喊自己。

    一个一身穿朋克装,头上梳个小辫子的人蹲在自己摊位前。手里拿着刚收回来的三十来根有槽红木条中的两根。前些天看到过他给别人修理铜活。

    金哥说他姓张。

    你这几根破木头怎么卖?

    300。

    这么贵?这么细,还开了槽,啥也做不了。

    这应该是两套半的玻璃罩的配件。一个罩得12根。

    张哥眼睛闪出一丝惊讶。当时两人还没有交集。

    那也挺贵啊。张哥当时眼中闪出了不舍。

    贵?看你就不能买,而且也不一定认识这都是啥料。

    认识啥料咋的?小白口中好像有缝?

    认出啥料可以送给你。

    说话算数?

    几百块钱的东西,有啥不算数的?

    这十几根是小计紫檀,这几根是黄花梨,剩下的是铁力。

    行啊,高手啊!算我赔30块钱!小白当时是按马师傅在百家讲坛视频课程中教的,用白纸划道的方法才确定小叶紫檀的。这家伙仅凭眼力和气味就能区分。

    你30买的?

    对,没事,送你了。

    给你,不能白要你东西。张哥从裤兜里掏出30块钱。递给小白。拿着东西走了。

    第一次和张哥打交道就这样结束了。

    金哥在旁边看着,有些惊讶。

    你那条C龙打算卖多少钱?

    看出金哥早就看上这条龙,奈何自已也非常喜欢。

    金哥,这东西真没准备卖。要不,你先拿回去玩几天?

    金哥看小白的确没有要卖的意思。

    那我先玩几天。把C龙装进自已的挎包。

    走,我请你吃面。

    两人来到百货的美食城,金哥要的温面,小白吃的炒面。

    下午又看了会摊,小白就把那头牛和剩下的货带回了家。

    这次炫耀,圆满成功。而且从金哥的找人看货,到询价不舍。从始至终没有怎么看那头牛。说明一件事。

    这条C龙至少在价值上比那头牛高十倍不止。

    心里暗自得意。这东西,该看的人都看了,可以放起来了。

第四十四章 玉猪龙

    又过了几周,在金哥帮着看摊时。小白在别人地摊上看到一件好货。

    一件和那头牛露出的玉质差不多的玉猪龙型器。

    小白在离摊位三米的地方看到的,本打算直接拿起来问价,不行!

    如果以此时激动的情绪,很容易被货主掌握主动。可能会多花不少钱,走过去,稳定性情绪。

    二十分钟左右,小白在楼梯口抽了两支烟。感觉自己已经不那么激动了。

    走向那个摊位。

    老板,这堆珠子怎么挑啊?

    10块一颗,多买还便宜。

    小白挑了十二颗20的老琉璃桶珠,差不多够一个手串。

    老板,我在那边摆摊。进货价得多少钱?小白小声地和货主说。

    老弟,你给50吧。

    小白从口袋里掏出100块钱。

    要不你再挑点啥?给你便宜。老板接过钱,小声和小白说。

    大哥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多少钱?小白看时机差不多了。就指了两个明显是不对的东西和那条猪龙。

    这两个30一个,这个卖别人3500,你要的话1000就行。

    和小白估计的价格差不多。

    这么贵?小白露出吃惊的表情。

    兄弟,你还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吧?这是真东西。

    大哥那我可拿不动啊!小白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看你挺投缘的,你能出多少?差不多交你个朋友!

    小白把挎包拉开,在最后面格里露出两张100的和几张10块的。

    大哥,我只能给你280块,我还得坐车回家呢。

    行,算我交你个朋友。别和别人说这价啊!大哥小声交待。

    又拿出230块,加上前面剩的50,给了摊主。拿起东西。和摊主告别,回自己摊位。

    咋这么半天啊?金哥不满地说。

    小白没说话,把手里的东西递给金哥。

    刚才我去看了,老板要3500。最低也得1300。

    330。包括这十二颗珠子。

    你行啊!让给我吧。给你800。

    金哥,你看,你东西比我多多了。我就才这么两件。小白为难道。如果金哥再坚持一会儿。小白可能就让了。

    那好吧。金哥遗憾地说。

    说完,他拿出微型扩大镜,开始欣赏这条小猪龙。边看,嘴里啧啧有声。

    好东西,好东西啊,你咋就能买的这么便宜呢?

    我是摆摊的。你是买货的。给我的是拿货价。小白说出其中要害。

    对啊!明天我也摆摊!一拍大腿,金哥大喊到!

    小白这才仔细地看着这条猪龙。

    高十二、三公分,宽十公分左右,厚2.2、2.3公分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凶”!两眼圆睁,在吻上方出现象猪鼻一样的横纹,尾巴顶着下巴,龙身围起一个圆圈,中指放在里面正好。其余几个手指握住龙身,大拇指按在龙头后两耳间的位置。手感超好!

    在龙身颈后的位置,一个老刘师傅说的“牛鼻孔”。里面的螺旋纹看起来那么舒服。美中不足的是龙身上内侧有一条两公分长,半公分深的裂纹。

第四十五章 这吓人的东西

    中午时,金哥说恭喜小白收了件好东西。请他吃点好的。

    两人又来到李海玉酱汤馆。除了酱汤还要了一盘煎沙参和一盘煎鲃鱼。小白要了一瓶啤酒,金哥也倒了一杯。

    今天炕桌有人,两人是在里屋的角落。

    来,金哥敬你一杯,明天我也开始摆摊。

    两碗汤里的肉都在小白的碗里。

    金哥,还没问你的那些东西都是怎么收的?

    当时在BJ和我大哥一块开饭店,到内蒙赤峰旅游,在老蒙家收的。

    金哥讲起了那时的事。当时金哥是玩钱币的。手上有不少的好钱币。到内蒙的赤峰玩,在老蒙家吃饭。喝差不多时,老蒙喝的高兴,从一个描金的柜子里拿出个黄缎子包裹。慢慢地在里面拿出来一个景泰蓝小酒杯。有一点瘪了。还有那个石斧。

    就是那个把我手割了个口子的石斧?小向插嘴到。

    金哥点了点头接着说。当时他们几个人看着东西不错,就要买。老蒙不卖。说“宝贝”!“宝贝”!

    后来又多住了两天,才把那两件东西拿下。

    还在旁边邻居家收了几件红山玉器。总共花了差不多七千块。

    小白低头吃了口肉,点了点头。

    还有几件是金哥的大哥在大连古玩城收的,那两个宋白瓷大碗花了两万多。

    真有钱啊!估计那时候碰到金哥,都玩不到一块儿!

    金哥当时还提起一个叫金禧镛的韩国人。金哥在网络上看的。是韩国著名的美术家。

    有一次到中国参加一个艺术方面的聚会。

    金禧镛喜欢中国的文化和各种宝物。闲暇时去古玩城转悠。就发现了不少黑不溜秋,灰不拉几的雕塑制品。虽然不知道产地和年代,但是以一个美术家的艺术造诣,感觉非常的精美。

    钱对于韩国人来说不算啥。他陆陆续续地收了五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这种艺术品。包括中国参会的艺术家们都认为这批东西绝对是文物。金禧镛又滞留了很长时间,到不得不回国时,通过朋友找到文博系统的负责人。表示要把这批东西捐献。出于对文化的尊敬。

    得到的答覆是否定的。这些东西官方认为是臆造的东西。文博部门不会接受。

    金禧镛很失望。就把这批东西大摇大摆带回韩国。

    回到韩国后,委托他的学生在首尔大学做了物理鉴定。结果一件达到9000年,另一件达到17000年。如此珍贵的东西却没有人认可。让金禧镛很难过。

    下午又看了会儿摊,小白就告别老金大哥和金哥,回家了。

    老三婆卢平和儿子小宝还没回来。

    小白就拿出毛笔开始描赵孟頫的胆巴碑贴。小猪龙放在桌子上。

    写到一半时,老婆卢平和小宝回来了。

    又练字呢?也没见写的咋样!

    这是啥?老婆卢平用手拿起小猪龙。

    哟!差点没脱手。吓得小白心一激灵。

    还挺吓人呢!看这都坏了!用手指了指那道裂纹。

    小白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双手接过小猪龙。

    你走远点看。把小猪龙身子立直稍微侧了点。

    老婆卢平走开几步,转身看过来。

    远看不那么凶了。好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838/ 第一时间欣赏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最新章节! 作者:浊流见清所写的《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为转载作品,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介绍:
小白是一个在新时代还坚守收藏圈老规矩的人。在收藏方面有个理念,容错!能有30%的购买准确率,就可以横着膀子逛所有的古玩市场了。不坑人,不骗人,只在摊上买,不到家里骗,生意在生意之外,是地摊经营者小白自己设置的底线!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