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奴牙郎TXT下载大唐奴牙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奴牙郎全文阅读

作者:夜尽长     大唐奴牙郎txt下载     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9章 献俘

    西厢记一书,在长安城内引发的风潮,周钧并不知晓,眼下他正忙着处理另一件要务。

    河南尹裴敦复破海贼吴令光,入长安,献俘馘。

    裴敦复虽然名为河南尹,但此番大功,迁刑部尚书的任令,早已拟定,只等献俘仪式完成,便可正式上任。

    在献俘仪式之前,刑部都官司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点俘馘,验证身份,造册录薄,顺便一睹这位新迁刑部尚书的真容。

    天还没亮,周钧穿着官袍,就等在了春明门外的官道上。

    在他身边,有那北衙龙武军卫,也有刑部、兵部和礼部诸司的官吏。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东方微微露出光亮,在地平线的尽头,有一只绵延数里的囚车队,慢慢向着春明门驶来。

    春明门外的武卫和官吏们,瞧见车队,俱是精神一震。

    待那车队走近一些,周钧瞧见那囚队的前后驰有百骑,又有左右二营,分守车侧。

    数十辆囚车排成一字长阵,上面还盖着漆黑帷布,显得格外神秘。

    待囚车停稳,先有那龙武卫将,走上前与押运营的校尉,查验令符。

    确认无误之后,三部诸司的官吏,这才上前,各尽其职。

    周钧所在的都官司,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与押囚营的功曹,验核诸多关引。

    囚车途径江南东道、淮南道、山南东道、京畿道,一路上经过十九州府,每一道,每一州,皆有引牒。

    周钧和另几位胥吏仔细查验了这些文引,在确认没有任何遗漏和错误的前提下,将查验结果递交给了都官司的徐郎中。

    徐郎中仔细看了一遍,又在空阑处签下了名字。

    查引事毕,周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最关键的一步——验明正身。

    押囚营中有俘馘册,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一个囚犯的姓名、年龄和身份,周钧需要根据册本,一一查验,确认被押送的犯人确为正主。

    有那兵卒掀开一辆囚车的笼帷,扑面而来的恶臭,让周围的官吏纷纷退后了几步。

    周钧定睛朝囚车里看去,只见七八个骨瘦嶙峋、目光呆滞的男子,坐在席板上。

    这些人的身体上,四处可见大小不一的伤口,有些伤口早已腐烂化脓,蛆虫遍布身体,到处啃啮钻游。

    有那营卒拿来蒲草做成的马扫,刷掉囚徒身上遍布的虫蟊,又朝胥吏们躬身点头。

    经验老道的老吏,从衣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绑布,裹住口鼻,凑近到囚车旁,一边对照着俘馘册本,一边查验囚徒。

    周钧见状,深吸一口气,开口让营卒打开下一辆囚车的笼帷。

    营卒忙碌的档口,周钧听见远处有人高谈阔论,不由放眼望去。

    只见一位身穿绯色官袍的男子,被文武官员围在中间,受着众人的道喜,大笑不已。

    周钧心道,那人恐怕就是河南尹裴敦复,内定的刑部尚书。

    只远远听见那裴敦复说着,此番剿灭海贼的内里惊险。

    什么此番贼军势大,兵火连营,海面上船帆如织。

    什么裴某身先士卒,不畏战事,血战了三天三夜。

    一番海夸,听着让人颇为震动。

    周钧还正听着,营卒又掀开了另一辆囚车的笼帷,出言请其查验。

    周钧点点头,学着那些老吏,一只手拿着布帕捂住口鼻,另一只手拿着册本,仔细对照。

    根据俘馘册本上的描述,周钧查验了这些俘虏,发现每个人的特征都对上了。

    一一勾录之后,周钧合上册本,本想前往下一辆囚车,但心中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回过头来,周钧又看了看囚车中那张着嘴巴、双眼无神的俘虏。

    后者的牙口,突然引起了周钧的注意。

    那俘虏,虽然身体消瘦、营养不良,但牙龈和齿根相对完好,看不出什么落病的迹象。

    周钧又看了后几辆囚车中的囚犯,牙口情况皆是如此。

    仔细想了想,周钧又返身,回到了第一辆囚车的旁侧,朝着里面的囚犯看去。

    只见第一辆囚车里的囚犯,牙龈处大多都已经腐坏变黑,双腿处还有明显的肿胀。

    看见这些,周钧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坏血症。

    十五世纪前的海员,尤其是那些长期漂流在海上的海员,食物要么是不易腐坏的腌食,要么就是就地捕捞的海产。

    由于海贼平日里无法上岸补给,大多时间都在海面或偏岛上生活。

    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他们,缺乏维生素C的补充,大多都会或多或少患上名为坏血症的疾病。

    而牙龈腐坏、双腿肿胀,就是这种疾病的最直接表象。

    然而,眼下的情况是,第一辆囚车中的囚犯,有着坏血症的表象,而后面囚车的囚犯却没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周钧思来想去,或许只有一个。

    这批被抓捕的囚犯中,只有少部分人是海贼,剩下的不过是抓良冒功罢了。

    看着囚车中的惨状,周钧的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在他耳边,依然传来了上官和将军们的谈笑声。

    应该如何做?

    说出疑点,不仅无法救出这些无辜人,怕是连自己也被牵连进去,还要祸累他人。

    心中挣扎,周钧强撑着精神,将俘虏的录薄全部完成,走到了都官司徐郎中的身旁。

    徐郎中刚刚向裴尚书道完喜,瞧见周钧走来,开口问道:“录薄完了?”

    周钧躬身行了一礼,说道:“清册已成。”

    徐郎中又问道:“可有错漏?”

    周钧将头垂了下去,双手抱拳,死死攥住,置于腹前。

    是否要将疑点说与徐郎中?

    心中诸念繁杂的周钧,却是想起了庞公在灞川别苑里,对他说过的那四个字——置身事外。

    片刻后,周钧强忍住心中的罪感,低声说道:“验核无误,未见错漏。”

    徐郎中深看了周钧一眼,点头道:“知晓了。”

    大半个时辰之后,俘虏清点造册完成。

    礼部官员一声令下,鼓吹令骑马行在最前面,后又有乐丞,再铙吹二部,笛、筚篥、箫、笳、铙、鼓,每色二人,歌工共二十四人,奏响凯乐。

    龙武军卫排在次位,雄壮行于坊街之中,观者无不感喟。

    周钧身为胥吏,跟着刑部诸司官员,落在再次。

    “海贼吴令光破讨!”

    “所部诸贼,皆俯首称降!”

    “壮哉矣大唐天威!”

    听着唱威之声,周钧脸色苍白,只是下意识的迈着步子,随着众人向前走去。

    市坊沿街的民众,瞧见这献俘的车队,不由欢呼雀跃,大声叫好。

    有那好事者,甚至向囚车扔去污泥秽物,兼以连连咒骂。

    献俘一行,到了太庙处,乐工下马,陈列于门外。

    后面乃是太社之仪,胥吏们身份低微,却不再进入。

    周钧临离之际,回头看了一眼那囚车的方向,五味陈杂,在心中只是一声长叹。

第90章 孔痴

    献俘结束后的次日上午,周钧拿着北里南曲的薄录去登册,正巧听见程主事和一众胥吏,正聊着昨日的太庙献俘仪式。

    只听程主事说道:“那囚车,入了太社门之后,接着便是陈设俘馘,百官就位,行那告礼之仪。”

    “告礼仪毕,众人再行至御楼的旌门之前,兵部尚书中领行驾,圣人在城楼观礼,那气势,那场面,真是壮阔无二。”

    周遭的胥吏们,听见程主事说起那献俘的仪式,心驰神往,恨不得能够身临其境,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周钧忍不住,朝程主事问了一句:“那些俘虏,后来如何了?”

    程主事听见这问题,颇感奇怪,开口说道:“还能如何,自然是枭首示众了。”

    周钧心中一沉,不再说话。

    程主事看向周钧,又说道:“俘虏之中,倘若有女眷,自当入掖庭;倘若是男子,如若有才学,抑或身份尊贵之人,尚且还能乞恩求生。”

    “海贼抄掠边民,罪大恶极,只落个枭首,已然是开恩了。”

    周钧轻轻点头,拱手称是。

    都官司的一日视事下来,周钧过的有些浑浑噩噩。

    心中有事的他,忙于公务的时候,不自知犯了几次过错。

    好不容易捱到下午,听见门外传来放廨的钟响,周钧长吁了一口气,收拾东西,打算尽快离开。

    走出尚书省,又出了安上门,周钧刚想去坊厩取乘马,却被一人叫停了脚步。

    “告一声扰,敢问可是周令史?”

    这声音听上去嘶哑低沉,仿佛指甲刮过砂板,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周钧循声看去,只见一位身穿赭黄吏袍的男子,站在不远处,朝他拱手行礼。

    周钧回了一礼,点头道:“是。”

    那男子从身后变戏法一般,取出一长方形的棋盘,开口说道:“某欲相求握槊,还请周令史成全。”

    周钧看着那棋盘,倒是认识这个玩意儿。

    这是一种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的棋类游戏,原名叫做『双陆』,在唐朝又被称为『握槊』,或是『长行』。

    不过,这男子堵在皇城门口,拉着人要下双陆棋,不管怎么看,都有些匪夷所思。

    周钧想到这里,只是拱手道:“某今日无暇握槊,告辞。”

    让周钧没想到的是,那男子横行一步,挡住去路,又说道:“一局而已,权作是游戏。”

    周钧有些不耐烦了,刚打算严词拒绝,却听见身后有人喊道:“这不是孔痴吗?今日又来缠人下棋了?”

    周钧回头看去,只见出声之人是都官司的胥吏,却是相识。

    找那人问了问,周钧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眼前这拉人下棋的男子,姓孔名攸,字伯泓,是兵部职方司的书令史。

    这孔攸,平日里沉默寡言,时常发愣于堂间,就连上官发问,都会置若罔闻,只有在被大声喝骂之后,才会回过神来。

    因此,孔攸得了个诨名,孔痴。

    渐渐地,同事和上级也知晓了他的毛病,倒也不再为难他了。

    按理说,像这般的胥吏,在考评之中,理应被落黜才对。

    但孔攸的每年一考,评语大多都是上上,因为他的确有真才实学。

    兵部职方司,主要掌理整个大唐的地图、城隍、镇戍、烽候等等地理。

    对于这些信息,孔攸有过目不忘之能,遇人发问,他略微思考,就能给出答案,官吏但凡试之,皆称奇。

    孔攸又好棋牌之戏,烂柯、摴蒱、握槊、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无论何种,少有败绩。

    久而久之,也无人愿意与他对弈。

    听完这些,周钧再看向孔攸,后者捧着棋盘,垂首等在那里,丝毫没有离去的打算。

    无奈的摇摇头,周钧开口道:“只此一局。”

    孔攸点头重复道:“只此一局。”

    二人将棋盘拿到坊街旁的石台,趁着孔攸码放棋子的档口,周钧瞧了他几眼。

    这几眼,却让周钧暗暗心惊。

    只见孔攸的一只眼珠,泛白透亮,却是假眼。

    还有他的喉咙上,有着几道深深的伤痕,瞧着甚是可怖。

    发觉周钧的注视,孔攸抬起头来,嘿嘿笑道:“某样貌丑陋,让周令史见笑了。”

    周钧盯着孔攸那张略显老相的脸,开口问道:“敢问生辰?”

    孔攸:“开元十二年。”

    周钧粗略算了算,眼前这男子,才不过二十岁,瞧着样貌,却仿佛步入中年一般。

    周钧还想再问,只见孔攸摆好了棋子,伸手说道:“周令史,请。”

    收了发问的心思,周钧定了定神,拿起棋子,正式开始下棋。

    周钧棋力远不如孔攸,再加上今日心中有事,只不过十来移子,便投子认负。

    赢了棋的孔攸,脸上丝毫看不见得意的神色,反而紧锁眉头。

    他站起身,先是朝周钧躬身行礼,接着说道:“多谢周令史。”

    说完,孔攸收拾了棋盘,转身便走。

    整个过程,再没有多余的一句话,不见丝毫的拖泥带水。

    周钧看着孔攸远去的背影,心中道了一声:怪人。

    取了乘马,周钧回到家中,瞧见父亲周定海,还有大哥周则,在堂中说着话。

    周钧心中感到有些奇怪,自从虞珺娘那日考校功课之后,大哥周则每日都住在塾中,发奋念书,不问它事,今日怎会有暇回到家中?

    走近过去,周钧才发现,父亲和大哥都是一脸肃容。

    开口询问之后,周则朝周钧说道:“衡才,你或许还不知晓,越州传来讣告,贺监病逝。”

    听见这话,周钧先是一愣,接着便叹了一声。

    贺监,便是贺知章。

    他是圣元年的状元郎,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在大唐文坛之中,贺知章可谓是领袖一般的人物,不仅玄宗对其尊崇有加,甚至之后的肃宗,都特意下诏,哀思悼念,追封其为礼部尚书。

    周则又说道:“贺监仙逝,今日塾内诸事皆止,师生结而入寺观,焚香祷告,我就是刚从那里回来。”

    周定海说道:“贺监乃是大贤,读书人皆崇之,我和你们阿娘,明日也去一趟庙里,为其祷念一番。”

    父子三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周定海便去寻罗三娘了。

    周则见周定海走远,连忙拉着周钧,来到无人之处,兴奋的说道:“衡才,今日是西厢记话本的贾卖之日。”

    “我刚刚去私塾旁的坟典肆看了,从早上卖到现在,店家摆的册本,已经全部卖完了,还有不少人聚在那里,吵着要预订。”

    周钧听见,也是喜道:“这是好事。”

    周则将手伸入怀中,拿着一本西厢记,笑着说道:“我买了一本。”

    “我还听诗社里说,只要是社员,大多都买了一本。”

    “尹公子买的最多,听说买了三十多本,说是要送于熟人。”

    周钧听了,一阵沉默。

    这第一批雕版印本,加在一起就几百本,被你们这一买,市面上好像也没多少了。

第91章 解惑

    在这之后的几日里,周钧下午放廨,总是能在安上门外看见孔攸。

    这孔攸的脸上,总是面无表情,捧着棋盘在皇城门外,准时等着周钧的出现。

    那些个官吏,瞧见孔攸,总要戏弄几句,更有甚者,还上前踢踹几脚、大笑两声。

    孔攸也不恼,只是静静站在坊街上,两眼无神的望向皇城发呆。

    宛如泥塑一般的孔攸,只有在看见周钧出现的时候,才会动作。

    面对这每天都要找上门来下棋的怪人,周钧也是不堪其扰,试过快步离开,试过大声呵斥,也试过避道而行。

    那孔攸,真的如痴儿一般,不管周钧如何言行,每日赶也赶不走,躲也不躲掉,只求一局对弈。

    周钧被孔攸烦扰的无法,也只能同意。

    但最让周钧烦闷的是,倘若只是棋戏,倒也罢了。

    关键是那么多日的棋戏,无论是烂柯,还是摴蒱,抑或握槊,周钧连一局都未赢过。

    有几次,周钧发了狠,回去好好磨炼了一番棋艺,颇有自信下一次就能取胜,但第二日对弈下来,依然是惨败。

    这一日,周钧与孔攸又下完一局握槊。

    看着己方的局面一片大坏,周钧闭上眼睛,长叹一口气:“某败了。”

    孔攸点点头,开始收拾棋子。

    周钧瞧着对方,心中实在抑制不住好奇,开口问道:“伯泓,某有一问。”

    孔攸手上的动作未停。

    周钧:“长安城中,精通棋戏之人多如牛毛,为何你每日非要缠着我呢?”

    孔攸收拾好棋盘,站起身看向周钧,并没有回答后者的问题,反而发问道:“周令史输了这么多天,难道就不想赢一次吗?”

    周钧一愣。

    问完这个问题,孔攸没有再多做停留,只是向周钧拱手说道:“无论何种棋戏,倘若周令史能胜一局,某今后绝计不再纠缠。”

    周钧瞧着孔攸离去的背影,回想着刚才的一幕。

    后者在说话的时候,眼神清明,眉梢抬起,嘴角微扬,却是胸有成竹的表情,哪里有什么痴呆的症状。

    周钧心生狐疑,次日去尚书省视事的时候,抽空去打听了一番孔攸的身世。

    了解过后,周钧才知道,那孔攸的经历,颇是悲凄。

    他自幼被称作神童,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

    开元年间的一次曲江文宴,尚是稚童的孔攸,应神童之名,被邀请前往。

    文宴座主乃是贺知章贺监,他以曲水流殇为题,要孔攸在一炷香内铺采摛文,作成一赋。

    哪料到孔攸,在一炷香的时间里,连作了三赋,辞赋、骈赋、律赋皆有一,众人观其文才斐然,皆叹服。

    贺监欣喜不已,当场便收孔攸做了外檄弟子。

    按理说,孔攸有这般才学,未来前途自当不可限量。

    但天有不测风云,曲江文宴的半年之后,孔家就被卷入了谋逆的案子,阖家上下皆被籍没。

    在被捕的过程中,孔攸不幸被弄伤了眼睛,后因缺乏药物治疗,终究是失去了一眼。

    至于孔家,皆为官奴,女子入掖庭,男子被流配。

    贺监爱惜孔攸之才,多方走动,又亲自请托,这才保下了后者。

    那时,年幼的孔攸虽然身为官奴,但在贺监的照护下,免了流配之苦,做了太府寺的一个杂仆。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孔攸的父兄叔侄,皆殁于边疆战祸,母亲和阿姊也外赐给了蕃将,再无音讯。

    偌大的孔家,到头来,只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

    也从那时开始,孔攸时而发呆,时而自语,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起来。

    有人认为他得了癔症,便有了『孔痴』的诨名。

    弄清楚了孔攸的经历,周钧也叹了口气。

    自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始,短短六年时间,李唐王朝出现了七次政变、四位皇帝。

    唐中宗、唐睿宗、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承嗣……朝堂之上,甚至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统御局势。

    那几年里,政变和谋逆,在大唐朝堂之上,就如同喝水吃饭一般常见。

    也正因如此,亲身经历了那些混乱的玄宗李隆基,在继位之后,对皇权一事尤为敏感。

    开元和天宝年间,因涉入谋逆案被处死和籍没者不计其数。

    周玉萍,宋若娥……如今又有这孔攸。

    想起下午放廨后,孔攸又会来找自己下棋,周钧取来一张白纸,用鸡距笔在上面画了八横八纵、六十四个格子。

    又从围棋中取来黑白棋子,装入了袋中。

    结束一天的视事,周钧走出安上门,瞧见孔攸如往常一样,等在门口。

    周钧止住孔攸拿棋盘的动作,开口道:“这些日子都是行着你的棋戏,今日换一换,行一局我的黑白棋。”

    孔攸一怔,有些意外的问道:“周令史的黑白棋?”

    周钧走到坊街的石台旁,将那一方纸铺在了地上,又拿出了围棋的棋子,说道:“我说规则,且听好了。”

    “双方各执一色棋子,轮流将棋子,下入空阑之中。”

    “无论横、纵、斜,倘若落子可成夹势,就将其中的异色棋子,换为己方的同色棋子。”

    “倘若轮到自己时,棋盘上无处可以落子,则对手可以连下。双方都没有棋子可以下时,棋局结束,以棋子数目来计算胜负,棋子多的一方获胜。”

    孔攸瞧着那八横八纵的六十四格棋盘,紧锁眉头,好半晌才说道:“规则虽简单,但这棋路却是变化无穷。”

    周钧伸手说道:“你先来吧。”

    孔攸拿着棋子,犹豫了很久,最终将棋子放进了正中的四格。

    周钧轻轻一笑,下过围棋,但又从未下过黑白棋的人,大多都会先将棋子落在当中。

    但实际上,黑白棋的要领,首先便是要去抢棋盘的四个『金角』。

    因为,这些放在角落里的棋子,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吃的。

    除了金角这个技巧之外,黑白棋还有四象银边,不占二二,嵌入布子,横竖斜切,拦腰斩断等等要领。

    初学者不谙这些技巧,很容易就会被击败。

    果不其然,孔攸和周钧下着黑白棋,仅仅只下了一半,前者便摇头弃子道:“回天无力。”

    将棋子放下,孔攸朝着周钧躬身行了一礼,口中说道:“多谢周令史。”

    周钧听见这话,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是一新棋戏,何必多礼。”

    孔攸看着周钧,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周令史为伯泓解惑了。”

    周钧听了,更觉奇怪。

    刚想再开口问问,孔攸却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从那之后,输了一局的孔攸,真的如承诺一般,再也没有在安上门外寻周钧对弈了。

第92章 往昔之语

    孔攸的出现又消失,犹如不起眼的涟漪,很快就被周钧抛到了脑后。

    北里三曲的俘隶名录,周钧终于修好,并交给了程主事。

    最近几日里,周钧空暇了下来,每日只是来都官司点卯应名,接着便是无所事事的看看书、写写字。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七月初六。

    听见放廨的钟声,周钧拿起行囊,与周遭的同僚打过招呼,便出门向外走去。

    一路行在街上,周钧看着皇城内外的景色,心中想道,自来这大唐,再到今日,算算已经快三个月了。

    原本不过是一奴牙家中的纨绔子,如今却也身穿吏袍,入了尚书省当差。

    人生之事,当真难料。

    走出安上门,周钧来到坊街上,看见沿街的商铺里,卖的尽是些七彩针线和魁星祭告,想起明日就是七月七日,也是俗称的七夕节。

    七夕又恰逢休旬,若娥和解琴打算在明日的上午,在平康坊的南场里,搭建戏台,正式上演西厢记。

    西厢记的戏本,排练已有数次,几无差错。

    服装、道具和乐工,在尹玉和虞珺娘的帮助下,也已经全部到位。

    由于西厢记话本的造势,长安城内的民众们,对于即将上演的这场戏,早已是翘首以盼。

    周钧一边想着一边取了乘马,一路奔波,赶回了灞川别苑。

    入了苑门,周钧先去了中苑寻庞公。

    没料到,在院中晒书的老迈部曲,告诉周钧,庞公带着玉萍大清早就离开了别苑,去了长安皇城。

    周钧无奈,只得又回了自己的小院。

    刚一进院口,就看见画月和柔杏二女,坐在院中的月牙凳上,正拿着针线在那里引着。

    抬头瞧见周钧,柔杏先是一愣,接着脸色通红的站起身,向前者行了万福,便匆忙离开了小院。

    周钧走到画月身边,看见她手中的针线,笑着问道:“开始学女红了?”

    画月举起手中的一根针,对周钧没好气的说道:“你瞧瞧这针,哪有用这个来缝衣裳的?”

    周钧仔细一看,只见那针不似寻常绣针,针身上却有九孔之多。

    画月又说道:“柔杏告诉我,大唐女子过这七夕,要在月亮出云之时,用七彩线穿过这连孔针,接着再快速许下一愿,连许三年,愿望便可成真。”

    周钧失笑道:“许个愿,却这么麻烦。”

    画月:“七夕许愿,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法子了。”

    “柔杏还告诉我另一个许愿的法子,七夕当晚,用木盒装着瓜果,再朝里面放入一只喜子(蜘蛛),第二天起来,倘若蛛丝成网,便意味着成巧,愿望自然能实现。”

    周钧听了摇头:“这法子,更加古怪。”

    画月抛下针线,无奈说道:“所以我说了,大唐人就是麻烦。”

    周钧对画月说道:“今晚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便带你入城。”

    画月问道:“入城做什么?”

    周钧微笑说道:“你先别问,权当是惊喜吧。”

    画月一脸疑惑,最终也没追问,心中却是开始期待起来。

    周钧找来院中的一张折椅,慢慢躺了下去,看着天边火烧云一般的晚霞,长叹了一口气。

    画月搬着凳子,坐到周钧的身边,看着他说道:“你看上去要比上次更累一些了。”

    周钧:“有吗?我最近几日倒是清闲的。”

    画月摇头道:“倒不像是身体上的劳累,却是那种……心累。”

    周钧闻言,身体一僵。

    画月:“我的父亲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台天平。”

    “金钱、权力、亲情、信仰、良知、责任、未来……这些砝码,会不断的出现在天平的两端。”

    “人的一生,最痛苦、最疲累的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天平两端的平衡。”

    周钧转过头,看了一眼画月,点头说道:“你的父亲,听起来,是一位智者。”

    画月微笑说道:“他的确是,那么你的父亲呢,他难道就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语吗?”

    周钧的眼神,一瞬间失去了焦距:“我的父亲……”

    当晚,躺在厢房床上的周钧,在睡梦中,回想起了前世的一段往事。

    那是一个蝉声不止的夏日,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周钧(许啸),坐在家中,陪着父亲说着话。

    看了眼桌对面身形瘦削、戴着黑框眼镜的父亲,周钧低下头,开口说道:“爸,我不想继续念书了。”

    没有责骂,没有质问,周钧的父亲只是在等待着答案。

    周钧又看了眼父亲,壮着胆子说道:“我有一个同学,高中毕业之后,想去南方打工。”

    “我问了条件和工资,听起来挺好的。”

    父亲沉默了片刻,说道:“我们之前谈过的,报考警校,你分数够吗?”

    周钧:“上部属警校需要一本线,我恐怕够不上。省属警校分数低一些,说不定还有些希望。”

    父亲轻声说道:“如果你想问我的意见,我还是建议你去报考警校。”

    周钧急道:“爸,只要去打工,我就可以存钱支付你的手术费……”

    父亲摆手说道:“我那个病,晚几年再动手术,也不碍事。”

    见周钧面有不甘,父亲推了推眼镜,又说道:“我知道你喜欢历史,不喜欢当警察。但是职业和爱好之间,是没有任何冲突的。”

    周钧:“就像你说的那样,职业和爱好之间没有冲突。那我现在也可以出去打工,等到有钱之后,再去大学读一个历史成教专业。”

    父亲摇摇头,思考了好一会儿,问起了另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为何我让你从小就去看那些历史书籍?”

    周钧看了眼父亲,说道:“因为你是历史老师?因为家里的历史书籍堆积如山,最好打发时间?”

    父亲笑着摸了摸额头,开口说道:“不是这样,你听我说……人呢,一辈子很短很短。”

    “在人活着的时候,大多想的都是如何开心,如何娱乐,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去想一想死之前该做些什么。”

    “我让你从小就去背那些历史书籍,或许在你看来,不过都是一些无聊之事。”

    “但是,那些书籍中所记载的事情,与其称作为历史,不如把它们叫做『活录』。”

    周钧不解:“活录?”

    父亲:“在史册上,帝王公卿,贩夫走卒,每一句记录他们言行的话语,都代表着一个人曾经活着的痕迹。”

    “你可以从这些痕迹中,看出不同人生的轨迹,不同价值的态度,不同命运的抉择。”

    “而这些活录,都是让你这一生,不再虚度光阴,不再迷惘尘世的亮光。”

    “无论任何时候,看清未来前进的方向,不要被眼前那些琐事所左右,这才是你活着的意义。”

第93章 七夕乞巧(上)

    当周钧睁开眼睛的时候,窗外已是天色发亮。

    他伸出手抹了抹脸,有些惊讶的发现,眼角却是湿润的。

    房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周钧连忙用衣袖擦了把脸,从床上坐了起来。

    画月推门走了进来,朝周钧说道:“早膳拿来了,洗漱好便来吃吧。”

    周钧点点头,穿戴整理一番,出了房门。

    在案台旁坐下,周钧瞧着画月身上那件新做的襦裙,愣了片刻。

    画月低头看了看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柔杏告诉我,今天女子出门,需得换上亲手新缝的衣裳,才现乞巧之意。”

    “我手笨,不会做衣服,柔杏便把她的一件新衣服,借给了我。”

    “怎么样?好看吗?”

    周钧收回视线,轻咳了两声,啃了口蒸饼,含糊不清的说道:“好看。”

    画月看向周钧,又问道:“今日进城,究竟要去哪?”

    周钧:“到了你便知道了。”

    用完早膳,周钧又去了一趟中苑,被告知庞公仍是未归,便骑马带着画月,去往长安城了。

    从春明门入城,一路行在坊街上,画月瞧见道上人潮汹涌,却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心中好奇不止。

    周钧行至平康坊的北门,见坊内的人太多,便将乘马寄在坊门外的厩里。

    带着画月入了坊门,又一路向南,来到西南隅临时设立的落关。

    周钧从怀中取出一张红笺,递给了守关的仆从。

    后者打开红笺,看见里面的姓名,又翻开身边的名录一番对照,确认了身份之后,便躬身请周钧和画月进了关。

    画月入了关门,看见正前方的寺庙宝地,开口说道:“我认识这里,菩提寺,我们这是来烧香吗?”

    周钧笑着摇摇头:“不是烧香,还要再走些路,很快就到了。”

    画月满脸的疑惑:“还没到?”

    顺着寺内的小道又向前走了一会儿,周钧带着画月上了菩提寺后院的山阶,眼前的视野顿时开阔了起来。

    只见在后院墙外远方的一片空地上,搭起了一方气派的戏台,数不清的民众聚在戏台旁,将整片场地挤了个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画月瞧着那戏台,惊得合不拢嘴。

    周钧带着她,找了一处角落,席地坐了下来。

    画月看着远处那喧哗吵闹的戏场,脸上震惊的神色仍然尚未褪去,只听她说道:“原来你说的是惊喜,就是带我来看戏。”

    “我不明白,别苑里也有戏班,为何要大费周折来这里看戏?”

    周钧坐着笑道:“这场戏,和别苑里的那些不一样,你看了便知。”

    话刚说完,二人的身后传来了一个男子的声音:“衡才。”

    周钧回头一看,发现来者是邵昶,连忙起身行礼道:“邵县丞。”

    邵昶笑着摆手道:“莫称官职,只道观文便好。”

    周钧点头,又改了称呼。

    邵昶看了眼周钧身边的画月,微微一愣,很快又说道:“玉纤暗数,佳人相伴,衡才真是好福气。”

    周钧倒也没分辩,只是笑了笑。

    邵昶压低声音对周钧说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钧对画月说了声去去就来,便跟着邵昶走到偏僻一地。

    邵昶朝周钧拱手,叹服道:“衡才之玄黄术,当真神化也!”

    周钧知道邵昶说的是,之前曾经预判贺监大限将至一事,便拱手说道:“某道行不深,也不过是胡乱猜度罢了。”

    “此事隐秘,还请观文保密。”

    邵昶连忙点头道:“衡才宽心,某自当守口如瓶。”

    周钧松了口气,刚想再说些什么,又听见了另一个熟悉的声音。

    “戏幕已开,你二人还在这里耽搁些什么?”

    周钧循声看去,却发现说话之人,乃是尹玉。

    邵昶看着尹公子,面露苦笑,压低声音对周钧说道:“他日有暇,某当做东,还望衡才不嫌。”

    周钧点头道:“某自当赴约。”

    邵昶离开之后,周钧看向尹玉,只见她穿着一件素袍,脸上未着铅华,神色中还留着些许疲倦。

    周钧朝着尹玉拱手道:“贺监大贤,仙逝而去,于国于民,皆是哀怆。”

    听周钧说起老师,尹玉勉强的笑了笑,朝前者称了一声谢。

    周钧突然想起一事,朝尹玉问道:“尹公子可识得孔攸?”

    尹玉一愣:“孔伯泓?自然认得,他是老师的外檄弟子。”

    周钧:“尹公子与他平日里可有交道?”

    尹玉点头道:“老师未离长安之时,很看重孔攸,常常对他人说,伯泓虽为官奴,但有大才。”

    说到这里,尹玉好笑着说道:“有无大才,我是没看出来,不过孔攸的功课倒是极好,无论老师出什么题,他都能成文作答。”

    “有时候,功课太难,我还会去找孔攸帮忙,他每次帮我,那答案即便老师看了,都瞧不出来自他的手笔。”

    “也因此,虽然他是官奴,又是罪人之后,但我和他的关系,倒也还算是不错。”

    “前些日子,西厢记话本贾卖的时候,我买了一些,送给了朋友,孔攸我也送了他一本。”

    周钧听见这话,皱起眉头问道:“你曾经送给孔攸西厢记话本?”

    尹玉点头道:“是的,他看了西厢记之后,还问了不少你的事情。”

    周钧奇道:“我的事情?问了些什么?”

    尹玉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好像也没什么,就是一些琐事。”

    “比如我是如何认识你的,你曾经说过什么有趣的话,这西厢记话本又是如何写出来的?就是这般的问题吧。”

    周钧听了一阵沉默,心中狐疑。

    孔攸向尹玉打听这些事情,却又是为何?

    二人正说着话,只听院墙外的戏台,传来一阵惊天般的欢呼声。

    放眼望去,却是西厢记正式开演了。

    尹玉眼睛一亮,朝周钧说道:“不和你说了,我先去看戏了。”

    周钧点点头,揣着满腹的心事,又来到画月的身边,坐了下来。

    画月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上的表演,并没有注意到周钧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第一折演完,饰演张生和书童的戏角,走下戏台。

    画月这才转过头来,兴奋的对周钧说道:“原来你说的这戏,是西厢记!”

    周钧点头道:“先前与你说的那个故事,我却请人写成了话本,还搬上了戏台。这惊喜,你可喜欢?”

    画月喜笑颜开,拉着周钧的袖子说道:“当然喜欢了!我今日能瞧见这西厢记的戏剧,可真是自来这大唐最开心的一天!”

    话音刚落,只听戏台那里传来一声锣响,却是第二折,开演了。

    在上千名观众的翘首期盼之下,一位香培玉琢、静若幽兰的绝色佳人,飘然入了戏台。

    那女子出现之后,原本哄闹的台下,一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每个人都睁大眼睛,看向台上,不敢发出大一些的声音,生怕无端惊扰了佳人。

    只见那女子轻启朱唇,娓娓唱道:“每日里锁深闺,娥眉蹙损;鸣不高飞不远,枉字莺莺……”

第94章 七夕乞巧(中)

    那崔莺莺的唱戏,画月看的如痴如醉,不自觉口中也跟着吟上两句。

    周钧瞧着有趣,笑着问道:“你能听懂那戏本?”

    画月摇头说道:“诗词倒是有一大半不懂,但这出戏不仅有诗文,还有唱词,更有动作和姿态。”

    说完这些,画月用双手托住下巴,看着台上的崔莺莺,轻声说道:“不光如此,这崔莺莺的戏角,却是我来了大唐,见过的最好看的人。”

    周钧一愣,又朝戏台上细看了一眼。

    崔莺莺的扮演者宋若娥,自号寒宵居士,平日里大多时候她都是素面朝天,而且还喜欢板着个脸孔,和人言语时也见不到什么好脸色。

    周钧与她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被怼上个几句,倒也没有怎么去注意过她的容貌。

    如今仔细再看了,周钧不禁想道,那北里的都知五女,倘若妆容一番,再以容貌来分个高下。

    除去胡女西云娜不谈,解琴与红芝尚在伯仲之间,柳小仙稍次,容姿最佳之人,却应是这宋若娥。

    画月看了一会儿,又说道:“这西厢记,和我在别苑里看的那些戏,完全不一样。”

    “优戏虽有趣但是太吵,舞戏虽美但是疏远,这西厢记却像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事一般,这人物和情节,是鲜活的。”

    画月这番话,周钧倒是能够明白。

    事实上,人类的表演和戏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直在向着真实感和代入感,在不断的靠近。

    远古时期的傩戏,主要是为了驱邪和祭神。

    在那之后,社火、说诃、大肁等戏乐,在神灵崇拜的导向之外,还引入了一些人文情怀和情感抒发。

    而到了再后的优戏、舞剧、戏曲,人文元素更加浓厚。

    直至前世的现代社会,电视、电影和舞台剧,则几乎是实际生活的翻版。

    周钧正想着的时候,崔莺莺的那一折戏,刚巧落了幕。

    台下的观众们,看着崔莺莺翩然离场,这时才如梦初醒一般,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叫好声。

    就连周钧身边的画月,也从地上站了起来,开心的说道:“演的真好!真希望大食王宫中那些自大的波斯乐师们,也能到这里来看看!”

    周钧笑了笑,转头看向山阶上的其他观众。

    鸿雁诗社的成员们聚在一起,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的情况。

    一群长安城里的文人雅士,一边兴高采烈的说着戏场的盛况,一边还即兴作着诗。

    在菩提寺后院更靠内的地方,有一处修建在高处的阁亭,那里不仅视野好,而且幽静,透过苍翠的枝叶,偶尔能瞧见一些达官显贵家的公子小娘。

    周钧瞧见亭边站着两位妙龄女子,一位穿着绛红襦裙,另一位穿着青兰羃篱。

    看着那两位女子的身形,周钧总觉得在哪儿瞧见过,但却想不起来。

    而那二女,眼下正在说着话,完全没有注意到周钧的视线。

    只见那红衣女子在原地转了个圈,笑着问道:“阿姊,你看看,我这一身衣裳,像不像红娘?”

    青衣女子皱眉道:“父亲叮嘱过,出门在外,需得留心言行,莫要落了萧家的名声。”

    萧二娘子笑着说道:“阿姊说话越来越像莺莺呢,不如我们四处走走,去找找张生可好?”

    萧大娘子佯怒道:“要去你去吧,我还要留下来看戏。”

    萧二娘子连忙说道:“那我也要留下来,那话本只有前七折,我还想着把后面给补上呢。”

    见萧大娘子不再说话,萧二娘子凑近又说道:“阿姊,你倒是说说,先前那些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萧大娘子:“哪些人?”

    萧二娘子:“就是那鸿雁诗社的人啊,他们说,这西厢记的戏样和剧情,皆是出自那周衡才之口,难道是真的?”

    萧大娘子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那周衡才出身奴牙,又未曾进学。”

    “刚刚那些人不也说了,周衡才本人也曾言道,这西厢记的戏样和剧情,他也是从其他人那里听来的。”

    萧二娘子追问了一句:“这样说来,那一日的咏菊诗,也是周衡才从别处听来的?”

    萧大娘子显露困惑,却是沉默了下来。

    西厢记一折折的演将过去,到了剧终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正午。

    只见红烛彩灯,又闻喜乐煌煌。

    台上的崔莺莺一身花钗青质连裳,与那张生在堂上拜了天地,娇羞说道:“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听着这一句话,台下有那诸多情深未偿的观众,纷纷都是痴了,不自觉泪水却流了下来。

    画月坐在周钧的身边,慢慢重复了一遍:“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说的真是好。”

    周钧挠了挠头。

    从古至今,但凡女子,皆深感此佳句,倒是谁也不能免俗。

    在一片乐声之中,众戏角登台谢幕,戏台的帷布缓缓拉上,西厢记终于是结束了。

    在台下的观众们,瞧见戏幕合上,只是驻足原地,无人愿意离去。

    也不知何人,领头拊掌大声叫了一声好。

    片刻好,拊掌声,叫好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响彻天际,经久未衰。

    原本已经下了台的戏角们,瞧见此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台下策应的解琴,咬咬牙,令仆役又拉开帷布,让众戏角再一次登台谢幕。

    如此反复三次,人们才最终慢慢散去。

    周钧看了眼身边,山阶上的观众,大多都已经散去,而画月坐在那里,眼神迷离,似乎仍然在想着那出戏。

    周钧:“走吧,再晚了,就会耽搁了出城。”

    画月叹了口气,幽幽的站起身来,叹气说道:“如果能再看一遍就好了。”

    周钧无奈的笑了笑。

    二人相携朝寺门走去,刚走出内街的时候,却看见一位腰挎障刀的汉子,站在了道中央。

    见周钧走近,那汉子拱手说道:“可是周二郎?”

    周钧闻言一愣,还未回答,却瞧见身旁的画月面色突变,如临大敌,她的手也伸向了腰后的短剑。

    画月压低声音对周钧说道:“此人武功超绝。”

    周钧心中一凛,再朝那汉子的身后看去,只见不远处的街口,还站着另几位一般装束的人。

    心知不敌,周钧伸手止住画月的动作,朝那汉子问道:“某是。”

    汉子点头道:“主家请周二郎一聚。”

    周钧:“敢问贵主名讳?”

    汉子:“来了便知。”

    周钧看了看周边,此处乃是平康坊的南里,旁边就是进奏院和显贵户落,街上还有坊丁和武卫,只要一声喊叫,便会引起骚乱。

    周钧心中盘算了一番,便朝那汉子拱手说道:“劳烦领路。”

    汉子转身向寺内走去,周钧和画月跟在后面。

    一行人来到一处禅房的门口,那汉子敲响房门说道:“人来了。”

    里面传来一个沧桑的男声:“进。”

    汉子打开了房门,周钧先走了进去,画月想跟进去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

    汉子朝画月冷声说道:“主家只见周二郎一人。”

    见画月想要发怒,周钧微笑说道:“你先等在门外。”

    画月急道:“可是?”

    周钧:“我有分寸,不碍事。”

    将画月劝在原地,周钧走进房间,只见房内焚香弥漫,轻袅如烟。

    一位女子掀开禅房的帷帘,走了出来。

    周钧瞧见她,愣在了原地。

    此女他认识,正是南曲都知佘红芝。

    那佘红芝看着周钧,掩嘴笑道:“二郎快进去吧,等你好久了。”

    周钧紧锁眉头,进了帷帘之后,看见一位身穿玄色锦袍的老者,坐在禅席上,微笑着看了过来。

    那老者,皓首苍颜,身体有些单薄,但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周钧从未见过此人,但猜度对方身份不凡,便唱了一喏。

    老者看着周钧笑道:“庞左监几次说起过你,本来我应等着他带你来拜访。”

    “但我猜你今日会来这看戏,我的宅子又离这只有一墙之隔,便想着先见你一面。”

    老者的这些话,让周钧开始飞快的思考。

    与庞公相熟,住所就在菩提寺的隔壁,这个老者究竟是谁?

    突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

    周钧眼睛圆睁,身体一震,连忙躬身行礼道:“小子见过李相!”

第95章 七夕乞巧(下)

    李相何许人?

    李林甫是也。

    后人有评,林甫善养君欲,自是帝深居燕适,沈蛊衽席,主德衰矣。

    面对这样的人物,周钧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的陪着言语。

    只听李林甫笑着说道:“衡才自从入了北里,办事得力,未见差错,确是难得。”

    周钧坐直身体,连忙拱手道:“某不敢贪功,全靠贵人相携罢了。”

    李林甫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周钧,颇感兴趣的说道:“衡才虽是奴牙出身,但言行之间,不见市侩,也是有趣。”

    周钧又一板一眼的说道:“敢教李相知晓,家父常鄙于奴牙之身,故而请了不少家塾,教导某与兄长,只望周家子早日出人头地,也好不再遭人白目。”

    “小子年少时顽劣不堪,后来痛改前非,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听见这话,李林甫微微点头,倒觉得这周钧,和自己有几分相像。

    李林甫虽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自小却也是游手好闲,斗鸡走狗,不被宗家所认可。

    即便后来入了吏部当差,也因『杖杜弄獐』之事,受尽了同僚和上官的白眼。

    想到这里,李林甫朝周钧霭色说道:“庞左监与我说起衡才时,总是赞誉有加,身微却有大才。”

    李林甫说这话的时候,本意只是夸奖,没存什么其它心思。

    但周钧满脑子里,却是前世关于李林甫那口蜜腹剑的评语。

    听见李林甫的这番话,周钧第一反应便是挺直身板,拱手自谦:“小子何德何能,庞公确是过誉了。”

    李林甫只道他是拘谨,便笑着换了个话题:“衡才年龄也不小了,未有婚约?”

    周钧:“兄长用心读书,尚未娶妻,某也不好僭越,而且……”

    李林甫见周钧话语间犹豫,便追问道:“而且什么?”

    周钧:“而且某出身奴牙,婚配一事,怕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罢了。”

    李林甫听完,哈哈笑了起来,对周钧说道:“衡才莫不是言语那萧家之事?”

    后者听了一愣,垂首点头称是。

    李林甫脸上笑意未减,继续说道:“不仅如此,你入了北里,与那中曲的两位都知来往甚多,怕也是无心娶妻的原因之一吧。”

    周钧听见此话,心中一惊。

    史书中曾言,李林甫的耳目遍布长安,无论皇城、三省还是市井里坊,皆隐有其豢养的细作。

    兵部主事萧家,北里三曲,自然也是如此。

    想到这里,周钧脸上装出一副羞愧的模样,低头叹道:“小子无德,瞒不过李相的法眼。”

    李林甫笑着说道:“食色,性也。君子爱美,古皆有之,何须喟然?”

    周钧又将头垂了下去,只是默然。

    李林甫看着周钧,慢慢收了笑容,开口说道:“庞左监与某相识已久,当年贞顺皇后还在世的时候,李某承了他不少恩情。”

    “庞左监言及,某自当相携。”

    “衡才年少有为,且宽心做事,未来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周钧与李林甫又聊了几句,便告退离开了。

    出了禅房的大门,周钧长吁了一口气。

    一阵清风吹过,周钧感觉背上凉飕飕的,却是出了一身冷汗。

    在一旁的画月瞧见周钧,急忙走过来问道:“没事吧?”

    周钧摇摇头,回头又看了一眼禅房的方向,心中依然有些惴惴。

    与那李相一场交谈下来,明明从头到尾对方都是和颜悦色,但周钧就是感觉芒刺在背,整个人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刻都无法松懈。

    另一边,李林甫送走了周钧,却是坐在禅席上,闭着眼睛,陷入了沉思。

    佘红芝掀开帷帘走了进来,来到禅席前,行了拜礼。

    李林甫依然闭着眼睛,低声自语道:“周钧,周衡才……”

    佘红芝听见这名字,怕扰了对方,不敢多言。

    李林甫睁开眼睛,思考片刻,看向佘红芝问道:“那周家的户册,你也瞧了,只是奴牙郎?”

    佘红芝不知李相为何如此发问,但还是答道:“妾身仔细瞧过了,周家世代为奴牙近百年,中间并无其它营生。”

    李林甫皱着眉头说道:“那周衡才,说是奴牙郎,确实不像;但依他之说,却也不似读书人。”

    佘红芝闻言一愣,小心问道:“那是……?”

    李林甫疑惑的说道:“观其言行,倒有几分像是军伍出身,但又不全似,真就奇怪了。”

    又细细思索了一番,李林甫索性也不再猜度,只是朝佘红芝说道:“倘若周衡才再来北里,且仔细看紧一些,但把握好分寸,切勿惹出事端。”

    佘红芝低下头,应了一声。

    周钧带着画月离开长安,一路行在去往灞川的路上。

    画月见周钧面色凝重,似有心事,便也没有出口询问,只是静静坐在马上,一路前行。

    二人回到灞川别苑之中。

    周钧先是将画月送回了厢房,接着便前往中苑,去寻庞公。

    到了院中,周钧被告知,庞公仍然未归。

    看守院子的老部曲,听周钧说有要事禀告,便告诉后者,庞公临走前说了,最多今晚,就能归宅。

    得了这个消息的周钧,倒也没有再急着赶回长安,只是在灞川别苑中住了下来。

    傍晚时分,用过晚膳的周钧,躺在院中的折床上,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思绪万千。

    今日见了李林甫。

    对方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可谓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问题是,倘若与其交好,向其暗示一番未来政局中的利害关系,有没有可能改变对方的看法,力挽狂澜呢?

    周钧思前想后了很长时间,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很难,但是值得一试,当然前提是要保证自己和亲友的安全。

    等待周钧想完这些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月亮隐没在云中,只露出了半个脸。

    周钧朝身边看去,只见画月坐在月牙凳上,右手拿着针,左手拿着线,正在抬头看着星空。

    好奇之下,周钧朝画月问道:“你在做什么……?”

    画月依然看向星空,嘴中先是嘘了一声,接着小声说道:“先别说话。”

    周钧一愣,闭口不言。

    见月亮完全从云中露出,画月急忙用线头,穿向针上的小孔。

    穿针引线,双手忙碌个不停,待得事毕,画月又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天空,兴高采烈的喊道:“我做到了!”

    周钧不解的问道:“做到什么了?”

    画月举着针,对周钧炫耀道:“你忘了?过这七夕,要在月亮出云之时,用七彩线穿过这连孔针,接着再快速许下一愿,连许三年,愿望便可成真。”

    周钧仔细看去,只见画月手中的针,正是九孔针,而那孔洞中穿过的,正是七彩线。

    周钧笑道:“真是难为你了,却也不知道试了多少次。”

    画月得意洋洋的说道:“别管我试了几次,今年是成了,想要愿望成真,还有两年。”

    周钧问道:“许的什么愿?”

    画月收起针线,莞尔一笑:“不告诉你。”

第96章 朝堂与争储

    时辰到了戌时二刻,整个灞川别苑都静悄悄的,人们大多都已经回屋休憩,只能偶尔听见巡夜人的脚步声。

    老部曲仇邕打着灯笼,来到周钧的院外,轻轻喊了一声:“周二郎。”

    在院中被困意侵的两眼迷蒙的周钧,听见这喊声,霎时间睁开眼睛,爬坐起来,开口应道:“来了。”

    周钧朝着睡眼惺忪的画月说了一句:“先进屋睡去吧。”

    画月揉了揉眼睛,应了一声。

    周钧整了整衣服,走到院口,朝着仇邕拱了拱手。

    仇邕转身示意周钧跟上自己。

    二人走在别苑的路上,只听仇邕说道:“主家才进了屋,听见二郎有事来告,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便遣某来招。”

    周钧说道:“劳苦了。”

    仇邕说道:“某乃一老卒,尸山血海都过来了,这些算的了什么。倒是二郎,明日还要进城点卯,怕是来回奔波不易。”

    二人这般说着话,走到了庞公居所的院口。

    玉萍等在门内,先是向仇邕道了一声万福,接着便领周钧朝厢房走去。

    入了中堂,又进了书房,周钧瞧见庞公正坐在折床上,看着信笺。

    发觉周钧走进来,庞公抬起了头,看向了他。

    周钧直接开口道:“庞公,李相今日邀见了我。”

    庞公一愣,皱眉问道:“哪个李相?”

    周钧:“李右相。”

    庞公:“李林甫?”

    周钧:“是。”

    庞公眉头越皱越深,朝周钧说道:“且说说经过。”

    周钧从李林甫拦路相邀开始说起,将整个经过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庞公。

    庞公听完之后,一边思索,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才过去几日,难不成比咱家还急?”

    周钧听见这话,心中疑惑,但仍是垂首不语。

    庞公对周钧说道:“寿王服丧之事,你可有耳闻?”

    周钧点头:“略有耳闻。”

    庞公:“寿王虽为贞顺皇后之子,早先却由宁王所抚养。”

    “开元二十九年,宁王薨。寿王感念宁王养育之恩,视其为义父,服丧以报其恩。”

    “如今,孝期已到,咱家这次进城,就是去探望寿王的。”

    周钧问道:“那李右相那里……”

    庞公又说道:“李林甫为右相,李适之为左相,两相虽面上和睦,但暗地里争权夺势,朝中皆知。”

    “天宝年,玄宗招李适之问契丹兵事,后者曾言,开元二十年,太子李亨遥率诸将大破奚、契丹等部落,此战经年,契丹势微,不足为惧。”

    “玄宗念感太子,招其入宫,赏赐颇丰。”

    “自那之后,李适之虽未明言,但心向太子一事,倒也传了开来。”

    周钧听到这里,隐隐有些明白了。

    李适之是站在太子李亨那一边,而李林甫却是站在了寿王李瑁这一边。

    庞公又说道:“最近,李左相之势,于朝中隐有崛起之兆,李林甫惧之,曾与咱家不止一次提过这事儿。”

    “咱家猜测,李林甫怕是忍不住,要对李适之的人动手了,所以今日他才见了你一面,实则是提醒咱家一番。”

    周钧思考了一会儿,朝庞公问道:“倘若李林甫要动李适之的人,那我们又应该如何自处呢?”

    庞公:“寿王孝期刚过,此时搅入朝局之中,并非明智之举。”

    “李林甫既然急于攻讦朝敌,那便使他做了就是。”

    “只是做事也需有个章程,倘若李林甫行事周折,打着寿王的旗号,剑锋指着太子,那便是过线了。”

    “寻个机会,二郎与咱家一起去那李府上,与那李林甫说说话,也好知晓对方是个什么想法。”

    周钧听了,拱手称是。

    庞公看了眼窗外,又回头对周钧说道:“今日不早了,二郎先回去睡吧。”

    “明日你先去尚书省点卯,请上三天的假,准备一番,再随咱家去见见那李林甫。”

    周钧又应了。

    从庞公的院子中出来,周钧抬头看了眼清冷的月色,心中叹了一声。

    清闲的日子,怕是要告一段落了。

    第二日清晨,周钧早早的洗漱一番,从画月手中拿了早膳的食包,一路朝着长安赶去。

    入了都官司,周钧先是点卯应名,接着便找到程主事,说了三日请假的事情。

    左右最近也是无事,程主事没多问,录了行阚,报了上官,便相当爽快的签了假。

    请完假,周钧先回了一趟家里,向父母说明了情况。

    接着,周钧收拾好行囊,就赶回了灞川别苑。

    回到别苑中的时候,还只是巳时。

    去了庞公的院子,从玉萍那里得知,庞公正在和殷大荣在书房中说着话,周钧猜度他们二人,可能在说着寿王之事,便先告退离开了。

    回到外苑厢房中,周钧恰巧瞧见了刚刚练功结束的画月。

    只见画月额头上都是汗珠,站在下风处的周钧,倒是闻见了些许香气。

    周钧把这疑惑朝画月说了。

    画月脸上一红,解释道:“大食崇尚香料,认为香料乃是真主赐下的圣行。”

    “大食贵族女子,从幼时起,便会小剂量的服食天醇和乳醴。”

    “在日常生活中,倘若出汗抑或是热熏,体内香液就会发散。”

    “我尚在大食的时候,体内的香气还能闻到些;被抓住并卖到突厥的那一段日子里,我用泥污和秽物涂满身体,又找了些药物吞食,控制了体内的香气发散。”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身体断了香气,还以为今后也是如此了,却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这香气又隐约冒了出来。”

    周钧听见这话,颇感有趣,又问道:“先前你身上那些肤蜡,还有你说的那些药物,你都是怎么知道配方的?又是如何调制的?”

    画月:“你忘了?光是我的私人教师,就不下二十人,这其中自然就有药理学和炼金术学的学者。”

    “我平时出行的时候,贴身衣兜里,都会存着药包。”说到这里,画月有些懊恼:“那些药物和材料,都是我收集很长时间得来的,可惜后来全都丢了。”

    说完,画月低下头闻了闻自己的身体,对周钧说道:“这气味好久没闻了,现在突然冲进鼻子,感觉有些难受。不和你说了,我先去洗个澡。”

第97章 棋局与政斗

    在灞川别苑的家中休整了一日,周钧次日便随着庞公去往了李相的府上。

    李林甫的宅子位于平康坊的东南隅,曾经改筑过两次。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改筑,发生在开元和天宝之交。

    市井传闻,李宅中有妖怪,宅邸东北隅沟中,至夜便火光大起,似有小儿持火出入。

    李林甫奏请玄宗,将宅邸的一部分改建为了嘉猷观,这才止住了这一怪象。

    入了李林甫的宅邸,周钧瞧见庭院深远,户落成排,又见那假山水榭,连堂别厢,不由叹道,轮排场和奢华,李相之宅在长安显贵之中,倘若自称第二,恐怕无人敢言第一。

    周钧推着庞公的轮舆,在李府下人的引路下,在那弯弯绕绕的廊坊之中,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三进则里的议事堂。

    这里披甲武卫众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周钧心中暗道,那李林甫在朝中树敌众多,难怪要布了如此之多的护卫。

    入了堂侧的隔间,李林甫瞧见庞公进门,笑着站起来说道:“经日未见,庞左监的气色瞧着更好了些。”

    庞公摆手说道:“咱家远离那摊子操心事,落了个清净,耳目倒是比过去灵光了许多。”

    李林甫看向庞公身后的周钧,又点头笑道:“本相前些日子,见了周二郎,真如庞公所说,身微而有大才。”

    周钧刚想自谦两句,李林甫又道:“那西厢记的话本,连宫中见了,都赞许称奇。”

    周钧拱手说道:“某不过是出了些主意。”

    李林甫朝房内的下人们,挥了挥手。

    见众人散去,李林甫走到案台前,指着桌上的围棋,开口道:“庞公,不如手谈一局?”

    庞公颔首:“也好。”

    李林甫捻了一枚黑子,对庞公说道:“你我省了猜先,由庞左监先落子可好?”

    庞公点点头,拿起一枚白子,先落在了棋盘中的天元。

    李林甫见了,微微一笑:“庞左监口上说着清净,心中怕是仍存着惦记。”

    庞公说道:“忠和自是圣人的奴婢,心思自然要向着宫里。”

    李林甫笑了笑,不再说话,只是开始专心下棋。

    李林甫喜好音律和斗棋,论棋力本就不弱,过了好一会儿,那棋盘上便成了均势互征的模样。

    周钧一直看下来。

    本来,眼前二人的落子,都是寻常的棋路。

    突然间,李林甫的一枚黑子远离战局,落在了偏远之隅。

    庞公瞧见李林甫的这一手『飞』,先是一愣,接着便皱起了眉头。

    李林甫装作无意的说道:“前几日的朝堂上,刑部尚书裴敦复以剿灭海贼为由,为部下请功要官,遭了户部尚书裴宽的面斥。”

    “圣人原本已首肯了裴敦复的请命,但听了裴宽的斥责,却突然改了主意。”

    庞公看着李林甫棋盘上那一颗突兀的黑子,又听着对方看似不相干的陈述,陷入了沉思。

    “开元年间,李适之与裴宽先后任河南尹,两任之内,动用内库钱财,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御谷洛水患。”

    “圣人闻得此事,曾坦言此乃不世之功,可庇三道安泰,李适之也凭此入相。”

    “天宝三载,裴宽由范阳节度使,迁任户部尚书,朝上递的平述,却是出自门下省弘文馆。”

    将几件事合在一起想了一番,庞公朝李林甫问道:“李相想说,裴宽入长安任职,却是得了李适之的援引?”

    李林甫:“那二人自当交好,裴宽不过是李适之的一着『飞子』,眼下那飞子终是要粘了上来。”

    庞公听见『粘』这个字,起初还没反应过来,细细一想,心中一惊,开口问道:“李适之欲引裴宽入相?”

    李林甫坐直身体,笑着说道:“我猜度便是这般。”

    “且瞧着吧,既然裴宽身为飞子,那必有后招使其粘局。”

    “当下,最要紧的便是,趁着那后招尚未落下之前,得先将这枚飞子给提了。”

    庞公紧锁眉头:“如何提?”

    李林甫盯着棋盘上的那枚黑子,沉默良久,终是说道:“既然李适之从外引援,那我自然也能设伏,打掉这枚飞子。”

    庞公:“伏子何来?”

    李林甫轻轻一笑,沉默不语。

    庞公又道:“黜裴宽自是无错,但不能牵涉到宫寰内苑。”

    李林甫点头说道:“庞左监放心,某与李适之的这盘棋,自不会牵连到宫内。”

    听见这话,庞公心中稍安。

    李林甫说道:“今日,既然庞左监来了,倒是有另一件大事,要商议一番。”

    “寿王为宁王守孝,三年未曾亲圣理事,如今出了孝服,当立即入宫面圣,请安循礼才是。”

    庞公听见这话,脸上露出几分为难的神色,开口道:“寿王近日心绪不宁,入宫怕是要再过几日。”

    李林甫直接问道:“寿王心存芥蒂,可是因为那杨太真?”

    庞公犹豫片刻,轻轻点头。

    李林甫摇头轻叹道:“不过一女子,何必徒生意气。寿王那里,还请庞公多多提点,当以大局为重。

    庞公也跟着叹了一声,只是应了。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

    庞公便出言告辞了。

    骑着马,周钧行在庞公的车辇旁边,还在想着刚才的那盘棋。

    熟悉历史的他,自是清楚,李林甫之后会利用裴敦复和裴宽之间的积怨,唆使前者去千方百计的构罪陷害裴宽。

    最终,使得裴宽被贬为睢阳太守。

    正在想着的时候,庞公突然在车辇中出言道:“二郎。”

    周钧连忙踢了踢马肚,快了两步,上前说道:“某在。”

    庞公:“寻个机会,咱家安排你和寿王见上一面。”

    周钧一愣:“见寿王?”

    庞公:“有些事情,咱家想与寿王说,但身份又多有不便。你年轻又知礼,去和寿王相谈一番,说不定能解开他的心结。”

    周钧听了,点头应了下来。

    一行人回到灞川别苑,周钧先送庞公回房休息,之后自己也回了厢房。

    画月正在院庭中央,练着剑法,瞧见周钧回来,打了声招呼,便继续练习了。

    入了厢房,周钧找来一面棋盘,凭借着记忆,又将李林甫和庞公的棋局,大致的重现了出来。

    看着棋盘上的黑白二势,周钧也在思考,自己既然知道了未来的事情,那么在接下来发生的政斗中,应当如何去做?又能获得些什么?

    正想着的时候,突然院门外传来了屈朝义的声音。

    “二郎可在?”

    周钧走了出去,开口问道:“何事?”

    屈朝义挠了挠后脑勺,对周钧说道:“别苑大门外,来了个胥吏,说是要见你。”

    周钧:“见我?可曾报上名讳?”

    屈朝义点点头,说道:“说了,他自称孔攸。”

第98章 身份质疑

    “孔攸?”

    周钧听见这名字,心中疑惑。

    自从胜了那孔攸一局黑白棋,对方已经许久不曾出现了,如今找上门来,不知又是为了何事?

    在此多想也是无益,周钧索性跟着屈朝义出了院子,到了别苑的大门。

    站着大门处朝外看去,周钧瞧见孔攸背着一个行囊,又牵着一匹骡子,骡子的裢褡处,还架着不少行李。

    一人一骡,正悠哉哉的在树下乘凉。

    看见周钧出来,孔攸这才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走到前者的面前,拱手行了一礼。

    周钧看着孔攸问道:“伯泓如何知晓我在这里?”

    孔攸说道:“昨日放廨,某在安上门外等了许久,不见周二郎出来,便寻人问了,这才知晓告假一事。”

    “今日,某先去了二郎在长安的居所,听闻你不在,便找到了这里。”

    周钧先是看了看孔攸的行囊,又看了看他牵的那匹骡子,最后问道:“伯泓寻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孔攸瞧了眼屈朝义,对周钧说道:“二郎可否寻个僻静之处?”

    周钧心中满是疑问,但还是应了下来,带着孔攸走向自己居住的小院。

    入了小院,画月瞧见周钧带进来一位陌生男子,也是一惊。

    周钧将孔攸引进堂内,又让他坐下来,这才再一次问道:“伯泓如此大费周折的寻我,可是有要事?”

    孔攸将行囊放在了案台上,微微点头说道:“是。”

    画月见来了客人,便去侧廊取了茶水,又回了堂间。

    孔攸朝周钧说道:“可否清退旁人?某有话单独要讲。”

    听见这话,画月先是一愣,接着看向孔攸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戒备。

    周钧看了眼画月,微笑对孔攸说道:“她不碍事,你有话便说吧。”

    孔攸点头,打开了行囊。

    周钧看去,只见行囊中放满了书册和文稿,却也不知道这孔伯泓究竟想做些什么。

    孔攸先是拿出第一本书册,放在了周钧的面前,示意后者打开一观。

    周钧打开看了,发现里面都是不同州县的廨志,里面林林总总,画着朱笔的签注。

    周钧挑了一段朱签读了:“开元二十七年,九月初二,陇州廨志,有米肆郎祁护来告,周家子名为周钧者,唆使伴火,于南街邸户调戏其妇,又打砸铺面,损失……”

    周钧没有念完,摇摇头,又挑了另一段读了出来。

    “天宝初年七月十五,万年县廨志,永平坊有寡妇许刘氏,告周家子名周钧者,爬篱翻墙,婬词浮浪……”

    周钧念不下去了,把那册本放在了桌上。

    孔攸又拿出第二本书册,翻开一页,示意周钧再看一眼。

    只见那册本上,工工整整写着些许诗句和联对,周钧细细读了一遍,不由皱眉咋舌,只因那些文字,皆是文理不通,内容低俗,不堪入目。

    周钧不解,朝孔攸问道:“这……这是谁写的?”

    孔攸斜了周钧一眼,开口道:“还能有谁?自然是二郎之作。”

    周钧睁大眼睛,一脸的不信。

    孔攸指着书册说道:“这一句,『卧榻春红美不胜』,却是二郎赠给璃琥院那年迈饮妓的。”

    “再看这一句,『少年浑身都是宝』,是二郎与友人拼酒时,赠给酒肆中一伙房仆妇的。”

    听着过去的黑历史,周钧一手捂住额头,一手举了起来,朝孔攸连忙说道:“且打住吧,莫要说了。”

    画月从桌上拿起那本书册,打算翻开一番。

    周钧从画月手中夺过那本书册,朝着孔攸无奈问道:“这些旧闻昔作,伯泓是从哪里得来……不对……你收集这些,究竟意欲何为?”

    孔攸没说话,只是从行囊中又拿出第三本书册,放到了周钧的面前。

    周钧硬着头皮,又打开书册看了,却发现这书册里的内容,却是蒋育案的卷宗。

    在文中,周钧与那邵县丞在栒房中的对话,还有公堂上,周钧用测心观相之法,破了蒋育的谎言,统统被孔攸用朱笔圈了出来。

    看到这里,周钧终于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孔攸又拿出了第四本书册,内里是流外铨的阚录,里面有周钧计学考试的答卷,还有策问考试的记录。

    其中,周钧不使用算筹,快速答题,又提前交卷;还有他在逃俘应对时的回答,都被孔攸一一圈注了出来。

    周钧感觉到手心正在出汗,身体也有些微微颤抖。

    这还不算完,孔攸又拿出了一份阚录。

    里面是孔攸与一众鸿雁诗社成员的问答记录,其中周则的那首落花诗,还有那首说给聂红鸾的飞鸿踏雪诗,皆被圈注。

    最后,孔攸拿出了一册话本,又拿出了一张纸。

    那话本正是『西厢记』,而那张纸却是贺监贺知章的讣告。

    周钧看着案台上摆放的满满当当的书册,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孔攸将所有书册和阚录,做了分类。

    其中属于周钧身体前面那个灵魂的文录,被分成一类;属于周钧本人的文录,被分到了另一类。

    孔攸指着第一类文录,说道:“周二郎十七岁之前,却是活的浑浑噩噩,不知所向。”

    他指着第二类文录,又说道:“如今却脱胎换骨,才学惊人。”

    孔攸思考片刻,说道:“这中间变化的突然,大抵时间便是在蒋育案的前后,也就是天宝三载的四月中旬。”

    “某一直想问,究竟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能让周二郎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

    周钧手足发冷,但面上依然强作镇定,微笑不语。

    孔攸说道:“思来想去,原因无外乎就那么几个。”

    “一、李代桃僵,此二郎非彼二郎,有人被顶替了身份……”

    听到这里,周钧的瞳孔微微放大,放在腿上的双手,不自觉抓紧布料,揪成一团。

    孔攸又说道:“但是,倘若身份被顶替,事主的父母家人,不可能看不出端倪。”

    “再说了,即便要大费周折的顶替身份,为何却要选择一无权无势的奴牙纨绔子?明明就有更多的选择才对。”

    “所以,这一猜测不大可能。”

    周钧听着一愣。

    孔攸又说道:“二、谋士相助。周二郎背后倘若有高人相助,那么这一切的改变,自然能够顺理成章的解释。”

    “但是,某反复查了周家的人员进出,还有阚行记录。”

    “谋士这个说法,怕是站不住脚,还是不大可能。”

    说到这里,孔攸停顿了片刻。

    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那么,只有最后一个可能了。”

    周钧紧张的看向孔攸,等待着对方的答案。

    孔攸斩钉截铁的说道:“周二郎得了鬼神之力。”

    周钧听见这话,眼角抽动,呆若木鸡。

    孔攸的脸上丝毫看不见半点玩笑的成分:“古书有云,有人年幼时痴痴无为,一日却突然灵台福至,得了上天的点化,终究成就一番大业。”

    “周二郎之遇,某料想大抵如此。”

    周钧暗地里松了一口气,本来还以为孔攸要一语道破天机。

    没想到,对方最后将这些异象,全部归结为了上天之选。

    周钧有些好笑,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看见画月冷着脸,返身走到堂口,关上了大门。

    周钧刚想问画月怎么回事,又见后者从身后取出短剑,眼中闪过寒芒,直直的走向了孔攸。

    周钧连忙站起身,拦住了画月,大声问道:“做什么?”

    画月剑指孔攸,朝周钧大声喝道:“此人留不得!”

    孔攸瞧见画月这模样,微微一笑,却是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只有周钧一脸郁闷,心中暗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啊。

第99章 收奴

    周钧前世看电视、读小说的时候,心中时不时会冒出一个问题。

    穿越到古代的主人公,在没有任何根基的前提下,就能随口说出千古名句,又能发明出超时代的事物,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那些与其交往的古人们,难不成蠢到没人去怀疑,这货不是正常人,而是来自未来吗?

    如今,周钧总算是明白了。

    古人其实一点都不蠢。

    相反,这群人没有电视和网络作伴,平日里没事干,只能琢磨人性和历史,在思绪周详这方面,并不逊于后人多少。

    眼前这孔攸,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只不过他并不知晓『穿越』这一概念,却是将周钧的反常之举,当成了鬼神之事。

    想完这些,周钧看向画月,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接着,他又朝孔攸问道:“伯泓,先前你寻我于安上门外弈棋,又是为何?”

    孔攸拱手道:“某借着弈棋的由头,试了一番二郎的本领。”

    “却发现,二郎虽是得了神通,但也并非有通天彻地的功法,只是比寻常人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加透彻罢了。”

    周钧:“因为我之前与你下棋屡战屡败,最后赢你,是用了从未见过的棋戏?”

    孔攸:“是。”

    周钧沉吟片刻,又问道:“你是何时有此疑惑的?”

    孔攸拿起桌上的西厢记,开口道:“某一同门,相赠此书。交谈之际,某无意间便听见此书的剧情还有戏样,均是出自一奴牙郎之口。”

    “好奇之下,某便多问了几句。”

    “同门言及曾与二郎饮酒,以吾师入京之日为赌约,却不料二郎主动认负。”

    “某心中生疑,平日里便开始收集文册,多加留意,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

    “终了,吾师之讣告自越州来,某也确定,二郎必不是凡人,可能是得了神鬼之助的贵人,甚至可能就是真仙转世。”

    周钧听了这些话,一阵感慨,这孔攸人送外号孔痴,如此看来,非但一点儿都不痴,反而更像是个算卦的。

    侍在一旁的画月,再次持剑走了过来。

    周钧见她面色不善,便想开口说话。

    画月抢先将周钧拉到一旁的角落里,压低声音,用只有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在大食,凡身显圣迹之人,有两类。”

    “一类人,只是说,曾在梦中或路途中,遇见真主的迹象,并受此启发,显了圣迹;另一类人,却说自己就是真主降行世间的使者,众生包括国王,都应该臣服于他。”

    “对于第一类人,哈里发会把他请到宫中,听他说出经历,倘若是可信的,便准备珠宝和美食。赠送于他。”

    “对于第二类人,哈里发会准备一口烧至沸腾的滚水,当着众人的面,告诉那人:倘若你真是天使,那么水火自当避开你。倘若你不是,你的诳言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终,第二群人,无一例外都会惨死在沸水之中。”

    周钧听了,顿时明白画月话中的意思。

    周钧又看向孔攸,只见后者不慌不忙的收拾了案台,从行囊中又取了三份笺文,示意前者来看。

    周钧瞧了,第一份居然是孔攸的释绂书。

    文中写着,孔攸自称病痛缠身,又夜疾恶魇,做事办差常有错漏,故而乞身释绂,恳求辞了书令史一职,重着初衣。

    周钧看完,紧皱眉头,朝孔攸问道:“兵部职方司的书令史,你为何辞了?”

    孔攸不语,只是指着第二份笺文。

    周钧看过去,第二份笺文来自司农寺,上面写的是同意官奴孔攸,外放下家。

    孔攸又拿起第三份笺文,放在了周钧的面前。

    后者看见,心中一惊。

    这第三份笺文,居然是一份奴契。

    奴标是孔攸,而主家却是周钧。

    周钧面露震惊,看向孔攸问道:“这是何意?”

    孔攸沉声道:“良禽择木而栖。”

    周钧心中不停思考,想着对方为何要如此作为。

    孔攸又说道:“《唐律疏议·斗讼律》有云,诸部曲、奴婢告主,非谋反、逆、叛者,皆绞。”

    “某自愿奉二郎为主,诸般柙故,当以主家为准。”

    “从此往后,二郎自不必担忧某在外妄言。”

    周钧盯着孔攸的眼睛,轻声说道:“伯泓本为贤才,长安之大,尽可投奔,却自扮痴愚,这又是为何?”

    孔攸拱手说道:“长安虽大,某观之如禽笼也。”

    “世人勾心斗角,机关算尽,不过是在争着那笼中的一口吃食,可悲而又可笑。”

    “投奔此等杂俗,某宁愿抱案老死,蹉跎一生。”

    周钧见孔攸神情不似作伪,又问道:“某不过一奴牙郎,兴许比寻常人多知道些什么,却也无权无势。与你口中的那些杂俗,又有何异?”

    “伯泓投我,怎知将来有望?”

    孔攸笑道:“天命有数,二郎既然得了神通,那必是身负大任,又何必妄自菲薄?”

    周钧听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心中的目标——阻止安史之乱,还大唐盛世一个锦绣前程,不由的也愣在了当场。

    思考了好一会儿,周钧才对孔攸说道:“三个月前,某曾在梦中,遇见一道人。”

    “对方言道,某的前世,曾与他有恩,今生便来结报。”

    “他说了些我从未听过的故事和诗句,又用手指点中我的眉心,帮我通了心窍。”

    孔攸在一旁听了,只是点了点头。

    周钧又道:“伯泓说某是神鬼相助的贵人,勉强还算相近。倘若说某是真仙转身,未免言过其实。说到底,某不过是前世修的功德,今生得了福报罢了。”

    孔攸看了眼周钧,问道:“吾师贺监之事,也是那道人说的?”

    周钧一愣,点头道:“那是自然。”

    孔攸摸着下巴,思忖了一会儿,点头似乎是认可了周钧的说法。

    周钧松了口气。

    这孔攸,书令史都不做了,专程跑来投奔自己,收其为奴……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一来此人知晓不少,放他出去乱说,反而容易惹出是非;二来此人心思缜密,以后倘若有事,也有个人可以商量。

    想到这里,周钧拿起那奴契,朝孔攸问道:“再问你一次,荐身于我,可有反悔?”

    孔攸笑了笑,面色坚毅:“不悔。”

    周钧:“好,你去寻适才那屈姓小郎,就说是我的言语,让他为你找个地方先行住下。”

    孔攸朝周钧行了礼,便退出了门外。

    见孔攸走远,周钧将头转向画月,沉声说道:“入厢房来,有事要问你。”

    画月一惊,收起短剑,咬着牙入了厢房。

    周钧关上房门,朝画月问道:“关于身世,你究竟从我这里,听到过什么?”

    画月垂首低声道:“倒也没什么。”

    周钧想了想,又问道:“是不是那次喝醉酒后,我说了些什么?”

    画月瞥了眼周钧,最终点头说道:“说了一些前世今生的言语,具体我也记不清了。”

    周钧长叹一口气,坐在卧榻上,开口说道:“你之前没有回大食,而是选择留下来,是不是也与此事有关?”

    画月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周钧的身边,迟疑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坦言相告:“在我七岁生日的那一天,王宫中的占星师,告诉了我一件事情。”

    “他说,在未来的某一日,我会遇见一个人。”

    “这个人的一举一动,将决定着我的未来;跟在他的身边,我或许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

第100章 内苑之约

    听了画月的话,周钧有些不忍,开口道:“虽然不清楚那预言是如何得来的,但是谈什么世界的真实,未免太过于玄离。再说,命运一事,我觉得还是不假借人手,自己把握才好。”

    画月看着周钧问道:“二郎可是觉得,画月留下来是无奈之举,亦或是心有不甘?”

    周钧未语,却是默认了。

    画月强笑着说道:“我从未觉得留在大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也从未觉得,伴在你身边,是被一个预言跘住了手脚。”

    “画月便是画月,只是想要一个答案,恰巧二郎能给我罢了。”

    周钧叹口气,点了点头,对画月说道:“当初我出言挽留,自是与了你承诺,某在这大唐一日,必护你周全。”

    画月闻言只是应了一声,在此之后,二人相视良久,皆是无语。

    周钧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朝画月说道:“我去一趟中苑,晚膳可能赶不及了,你可去屈家搭伙。”

    画月点头。

    周钧从案台上取了早备好的一册西厢记话本,走出了房门。

    依旧坐在卧榻上的画月,看着周钧远去的背影,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轻轻说了一句:“那个预言,还有后半段……”

    拿着西厢记话本的周钧,入了中苑,朝着殷大荣的采薇院走去。

    还没到院口,周钧听见里面传来唱乐声,心中疑惑。

    那门房的小厮,远远瞧见周钧,连忙飞奔过来,将他迎入了院中。

    进了院子,周钧才明白,这唱乐声是怎么回事。

    原来殷大荣坐在院中的正位上,正在考校一众乐伎的功课。

    瞧见周钧走进来,殷大荣挥手止了唱乐,笑着问道:“二郎今日怎有暇,来咱家这里做客?”

    周钧先是朝殷大荣拱手行了一礼,接着便从怀中取出西厢记的话本,双手递到了后者的面前。

    殷大荣瞧见那话本的名字,先是一惊,接着大喜道:“二郎怎知咱家在寻此物?”

    未待周钧作答,殷大荣拿过话本,爱不释手的说道:“前几日,咱家听说长安城内出了一话本,名为西厢记,无论是谁看了,都是赞誉有加。”

    “咱家使下人去买,不料跑遍那长安,却是回道卖光了。”

    “某等着心痒难耐,便寻思着花重金请人抄本一观,哪料到就连抄本都要排期。”

    殷大荣一边说一边翻开书册,瞧见扉页阚录一栏里写着周钧二字,不由楞道:“这是……?”

    周钧笑道:“这西厢记的话本,某也出了些主意,再加上与著者相熟,便得了个阚录之职。”

    殷大荣抬头看了眼周钧,颇有些吃惊:“想不到二郎还有这本事。”

    说完这话,殷大荣翻开话本,很快便沉了进去,忘了它事。

    结果,殷府的管家殷安,一众乐伎和乐工,众人面面相觑,所有人不敢动作和说话,不知如何是好。

    周钧走到殷安身边,对后者低声说道:“且让所有人先下去吧,莫要打扰了殷公。”

    殷安听了连忙点头,朝其他人打了个手势,众人小心翼翼的退出了院子。

    殷大荣本就是戏班出身,又喜观戏本,故而这西厢记他看的很慢。

    中间殷安进院两次,想问开膳一事,瞧见殷公,终是无奈离去。

    日头西斜,星月初上,有那下人在院子中点起了烛灯。

    七折话本,殷大荣足足看了大半个时辰,才算是看完。

    将话本合上,殷大荣长吁一口气,叹道:“这故事,这诗词,这唱文,说是传世之作,也不为过啊。”

    瞧见身边的周钧,殷大荣急忙问道:“这西厢记后面的册子呢?”

    周钧说道:“正在雕版印着,怕是还要些时日。”

    殷大荣急的直拍大腿。

    周钧见状,又说道:“殷公倘若着急,某去寻那著者,抄录下原本,送来便是。”

    殷大荣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笑着说道:“二郎真是帮了咱家大忙!”

    周钧又想起一事,对殷大荣说道:“殷公,雇请乐伎一事,怕是多有不易。”

    殷大荣摆手说道:“千金易得,良伎难寻,二郎可知咱家府上这些小娘,是花了多少功夫养出来的?”

    说到这里,殷大荣叹口气,继续说道:“良伎多在教坊,再就是大户人家从小养的私伎,寻访多是艰难,这事怕也是急不得了。”

    周钧拱手称是。

    殷大荣抬头看了眼天色,拍了拍脑袋,恍然道:“瞧这记性,天都这么晚了,二郎留下陪咱家用顿晚膳吧。”

    周钧先是推脱,见殷大荣坚持,便也同意了。

    殷大荣叫来殷安,交待了几句,便带着周钧入了侧厅。

    二人入席没多久,有那下人拿来美酒和佳肴,不多时便摆满了案台。

    周钧一边陪着殷大荣说话,一边想自斟敬酒,却听闻身后一阵碎步。

    两位身着袒胸大袖襦裙的貌美乐伎,笑着来到周钧的左右。

    一女夹菜,另一女斟酒,二人一边暗送秋波,一边紧挨周钧,却是恨不得身子都贴上来。

    周钧有些不适应的朝后坐了坐,看向殷大荣,却发现后者满脸笑意。

    殷大荣说道:“二郎瞧这两位小娘如何,倘若喜欢,尽可收入房中。”

    周钧连忙拱手说道:“殷公说笑了。”

    殷大荣:“咱家手下这些女儿,在别苑中,天天可说着呢。”

    “二郎模样俊俏,又年轻有为,从不恃宠骄纵,真是女子眼中的好郎君。”

    周钧看了眼身旁的二女,见她们眼中流露希冀的神色,倒真应了殷公所说。

    周钧想了想,朝殷大荣说道:“敢教殷公知晓,小子不敢受礼。”

    殷大荣一愣,问道:“二郎是担心庞公那里?”

    周钧摇头道:“不是。”

    “某年少初更,倘若沉了女色,担忧无暇顾他,荒了自身前程事小,误了东家所托事大。”

    殷大荣听见这话,面露吃惊,再看向周钧的眼中,也多了几分赏识和钦佩。

    只见他朝周钧身旁的二女摆了摆手,却是示意她们退下。

    二女心有不甘的站起身,三步一回头的出了堂间。

    周钧松了口气,端起酒杯,敬向殷大荣。

    酒过三巡,殷大荣朝周钧说道:“咱家最近听庞公说,有意开了内苑。”

    周钧闻言一愣:“内苑?”

    殷大荣又道:“听庞公话中之意,怕是有显贵人物,要来别苑住上几日。”

    显贵人物?

    周钧听见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寿王李瑁。

    寿王刚刚出了孝服,因为杨玉环一事,与玄宗生了隔阂,不愿入宫循礼。

    庞公请他到灞川别苑小住,恐怕是打算从中劝导一番。

    想到这里,周钧说道:“某曾去内苑瞧过,那里连堂别厢,年久失修;庭院池榭,无人打理;就连从前那些名贵器木,如今也虫蛀朽烂,不堪再用。”

    殷大荣点头道:“是极。内苑全部整理一番,怕是要花上大力气。”

    周钧与殷大荣又说了一会儿话,用完了晚膳,便告辞离开了。

    一路上,周钧皱着眉头,想着内苑之事,去了屈家小院。

    周钧走进院门一看,只见屈三翁正在和孔攸下着双陆棋,旁边聚集了一大群人。

    那些人中,有那屈家子,亦有樊家人,还有几位年老部曲。

    一群人盯着那棋盘,看表情皆是冥思苦想。

    只有孔攸一人,悠闲的坐在那里,一边翻着书册,一边随手下棋。

    不到十移,只见屈三翁长叹一声,投子告负。

    孔攸朝人群中问道:“还有谁愿意陪某下棋?”

    众人面面相觑,却是无人敢再下场应战。

    周钧出声说道:“伯泓。”

    孔攸抬头看见周钧,连忙站起身,走到后者的面前,拱手说道:“不知主家有何吩咐?”

    周钧皱眉道:“还是称呼二郎吧。”

    孔攸应了。

    周钧先朝他问道:“食宿妥当了?”

    孔攸:“皆妥当了。”

    周钧说道:“这几日,且先安置下来,与院中诸家熟络一番。”

    孔攸看着周钧,开口道:“某观二郎面有难色,可是有事?”

    周钧思考片刻,便将内苑整理一事,告诉了孔攸。

    孔攸说道:“这有何难?二郎且借某一样信物,不出一月,必令那内苑焕然一新。”

    周钧:“一个月?时间仓促了些吧?”

    孔攸:“一月足矣。”

    周钧见孔攸胸有成竹,便点头道:“那好,便许你一个月。”

第101章 一宴二载

    在灞川别苑又住了一晚,到了告假的最后一日,周钧先向庞公道了别,又和画月约定下次旬休回来相见,便踏上了返回长安的旅途。

    一路奔波,周钧入了春明门,又去了东市吃了些膳食,便朝着家中赶去。

    途径亲仁坊南街之时,周钧看见一位衣着破烂的老道士,仰面躺倒在石台上。

    不远处,一群稚童,一边嬉笑,一边拿着石子砸那老道。

    周钧看不过去,便骑着马过去呵斥了几句。

    稚童闻声作鸟兽散,那老道听见周钧的声音,突然睁开了眼睛,瞧了过来。

    只是这一眼,那老道就再也没有挪开视线。

    周钧坐在马上,见那老道直直的盯着自己,心中有些不悦,只是调转马头,打算离去。

    才走了几步,周钧回头看去,却发现那老道居然还跟着自己。

    周钧心中生疑,怕不是遇见什么疯子了吧?

    双腿踢了踢马肚,周钧加快速度,打算甩开那老道。

    一番快马之后,周钧朝身后看去,那老道果然不见了。

    心中稍安,周钧刚回过头来,一眼却看见那老道就停在马头之前,不由的吓了一跳。

    周钧强自稳了稳心绪,朝那老道拱手说道:“道长有何贵干?”

    那老道士白须垂胸,鹤发童颜,浑身上下破落不堪,一根枯木枝当做发簪,插在了发髻上。

    只见他绕着周钧和乘马走了三圈,又低下头原地沉思了片刻,最后竟然一言不发的走开了。

    周钧瞧着那老道走远,心中隐隐约约有些不安。

    这又是一个怪人。

    回到家中,周钧见了父母,很快就把刚才遇见的怪事,抛之脑后。

    在陪着二老说了一会话之后,门外突然传来了下人的声音:“阿郎,门外有客。”

    周定海听见,端起茶抿了一口,问道:“何人?”

    下人说道:“姓邵名昶,说是旧识。”

    周定海听见了,睁大眼睛,口中的茶水也喷了出来。

    “是邵县丞!快快请进来!”周定海刚说完,想了想,赶忙又站起身,快步走向大门:“钧儿,和我一起去迎他!”

    周钧应了一声,跟着周定海来到门房。

    只见邵昶牵着一匹马,笑着看向周家父子。

    周定海连忙朝他拱手行礼,后者只是摆手说道:“某来请周二郎吃酒。”

    周定海听见这话后愣住了,又转头看向周钧。

    周钧也有些吃惊,前几次听邵昶说是要宴请,只以为是客套之语,不料今日真的来了。

    收拾了衣装,向父亲告了一声别,周钧骑着下人牵来的乘马,跟着邵昶行到了大街上。

    邵昶一边骑马一边说道:“今日酒宴,另有二人,皆是朝官。”

    “前些日子,他们都去看了那西厢记,知某识得二郎,便想着见上一面。”

    周钧听了,对于邵昶的社交圈,倒也有些钦佩。

    女扮男装的假公子,放浪多情的女道士,不知道今天这二人,又是什么样的人物。

    二人骑马进了靖善坊,又循着石阶入了曲巷。

    周钧听见周遭都是丝竹和笑语之声,倒是和寻常酒肆街大有不同。

    再仔细朝那门窗内看了看,只见饮妓穿梭,又有酒令不断,却是一处类似北里循墙一曲的烟柳之所。

    周钧跟在邵昶的身后,入了一处名为『忘忧崮』的酒肆。

    刚一进门,就见一位头戴轻纱,身着薄绸的丰满胡女,在店台上扭动着腰肢,引来周遭酒客的大声叫好。

    周钧看了眼邵昶,后者只是苦笑道:“二郎莫要瞧我,地方可不是我选的。”

    二人在小厮的引路下,进了内寻的雅间。

    周钧一进门,就看见两位男子,坐在席内。

    二人岁数差不多大小,皆是年近三旬。

    其中一人,慢慢饮着杯中之酒,面色沉毅,刚正知礼;另一人却抱着饮妓,谈笑风生,好不快活。

    二人见了邵昶和周钧,都站起身来,拱手成礼。

    邵昶先指着那面色沉毅的男子说道:“这一位,姓柳名载,字夷旷,乃是监察御史。”

    邵昶又指着那面露笑意的男子说道:“这一位,姓元名载,字公辅,是为大理寺评事。”

    柳载?

    元载?

    听见这两个名字,周钧一时之间大脑有些短路。

    这二位,同名不同姓,可都是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宰相。

    柳载少年时丧父丧母,志学栖贫。

    为官后,嫉恶如仇,不喜朝堂,无论对帝君还是臣工,倘若有错,必定指出,故而树敌不少。

    他素有才干,又有清名,而且在外交和军事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曾数次参与和吐蕃的交锋,不仅在外交上逼迫对方签订和约,还料中对方会撕毁协议,并事先提醒了边军。

    至于元载,这位宰相的名气,怕是要比柳载还要更大一些。

    他出身寒微,嗜好读书。为人精明,爱好权势,颇有才干。

    但他最出名的,是娶了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为妻,后者可谓是唐朝有名的奇女子。

    周钧朝这二人行了礼,便入席坐下。

    柳载和元载都在看着周钧,见传闻的周家子,居然是一尚不及弱冠的年轻人,都有些吃惊。

    元载拍了拍身旁饮妓的手,示意她去传菜。

    待那饮妓出了房门,元载朝周钧问道:“某与市井间尝闻,衡才也是风流人物,坊中可有相熟的妓子?不如寻个,同来吃酒?”

    周钧拱手说道:“不过都是些年少轻狂的旧事。”

    元载笑了笑,便不再劝了。

    柳载正座问道:“某观了那西厢记,听观文言道,戏样和情节都是出自衡才之口?”

    周钧答曰:“某也是从他人那里听来的罢了,做不得数。”

    柳载点点头,又问道:“某还听说,衡才有那测心观相之法,可辨真伪,可断妄语?”

    周钧说道:“那法子倒是有的,不过用起来繁复一些,也有着诸般限制。”

    柳载颇感兴趣:“繁复无碍,可否一试?”

    周钧想了想,便如之前测试尹玉那般,搭着对方的脉搏,配合微表情,测试了几个问题。

    一番测试下来,柳载和元载都被周钧道破了心思,不由的暗暗称奇。

    就在这时,那传菜的饮妓,带着食盒,也回到房中。

    房中四人,一边吃着酒食,一边聊着天。

    相处了一会儿下来,周钧发现,这二载的性格,正如史书中记载一般。

    柳载性情沉稳,刚正不贰,与错必究;元载心思活络,善言辩机,素有急智。

    再加上处世为和、善于解场的邵昶,席上四人相处下来,倒也算是气氛融洽。

    元载吃下一杯酒,捏了一把身旁饮妓的腰肢,引来一阵娇嗔,借着酒劲,笑着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得宝马雕车,玉楼金阙!”

    柳载听见这话,皱着眉头说道:“为臣者,当振朝纲;为人者,当扶正气,岂可一味贪恋?”

    邵昶从中转圜道:“读书明理,加官进爵,却是同途而语,并不背驰。”

    元载点头道:“某寒窗苦读,多次不中,受尽世人白目,幸得圣人恩制,开了策试。一身本事,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

    “从今往后,当得乘风扶摇,看谁还敢轻鄙于某!”

    元载话音刚落,只听门外传来一声女子的大吼:“元公辅!”

    元载听闻这吼声,浑身一颤。

    下一秒,只见他先是一把推开身边的饮妓,接着撩起襟袍,双手撑住窗台,毫不犹豫的跳窗而逃。

    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不见丝毫迟滞和犹豫,瞧的房内其他人目瞪口呆。

    不多时,只见雅间的房门,被轰的一声踹开。

    一位手持宝剑的襦裙小娘,柳眉倒竖,杀气腾腾的走了进来。

    那小娘生的倒是周正,但浑身上下一股子狠辣,却是让人望而生畏。

    只见她瞪向邵昶,开口问道:“元公辅呢?!”

    邵昶结结巴巴的答道:“回王娘子,某没瞧见公辅……许是去了别处吧?”

    那小娘看了眼案台上的酒杯和餐具,冷哼一声,转头便出了房间。

    周钧面有惊色,看向邵昶。

    后者苦笑道:“适才那位,便是元公辅之妻,王韫秀。”

第102章 身在江湖

    酒宴少了元载,倒显得清静了不少。

    周钧、邵昶和柳载三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说着大唐的风土人情,颇有一番乐趣。

    后来,三人索性连饮妓也辞了,自斟自饮。

    周钧听柳载说道,后者本是衢州司马,因看不惯官场种种,便弃官去了武宁山隐居。

    因为素有贤才,又名声在外,还是被朝廷召拜为监察御史,叫了回来。

    柳载说道:“入这长安之前,某曾想过,这京畿之地,圣人治下,诸事当是规受循导,却不想与那衢州,并无二异。”

    邵昶听见这话,连忙劝道:“夷旷慎言。”

    柳载吃下一杯酒,摇头说道:“某已向朝廷请了外放,等出了这长安,过个数月半载,说不定又要入那山林之中做个野夫。”

    邵昶闻言,也只是叹了一声:“夷旷不乐检局,脱身世外,吾等也是羡慕得紧。”

    柳载看了邵昶一眼,没有说话。

    周钧想起前世今生,一阵感慨,抿了一口酒说道:“人自入了浊世,便如鱼入江湖。”

    “吾年少之时,总想着如何弄潮争流,建功立业,在一番沉浮之后,才明白一事。”

    “欲寰清先借势,欲完人先度己。”

    柳载听见这一句,身体一震。

    一番沉思之后,柳载朝周钧问道:“倘若不与世争,不与他顾,超然物外,可否远离江湖?”

    周钧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摇头道:“难。”

    柳载:“为何?”

    周钧:“某尝闻一言,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柳载在口中小声重复道:“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又思索了许久,柳载再问道:“倘若某孑然一身,独居深山,不与他人交往,可否远离江湖?”

    周钧依旧摇头:“依旧是难。”

    柳载一脸的不解。

    周钧说道:“适才某说了,有人之处,自成江湖。这『人』字,不仅说着他人,也说着你自己。”

    柳载更是疑惑。

    周钧:“人有三我,本能之欲当为本我,思源处世当为自我,道德教化当为超我。”

    此言一出,柳载和邵昶如同听天书一般,云里雾里。

    柳载朝周钧拱手道:“衡才可否详解?”

    周钧努力回忆着警校时期的犯罪心理学课程,里面有一堂课,专门说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理论。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自我是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和判断系统,超我则是文明社会所带来的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思考事情和做出决定的时候,无时不刻都是人格三我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所以,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这句话不仅被用来形容广义上恩怨情仇的江湖,也会被拿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中,那个狭义上的自我斗争和自我批判的江湖。

    不过,这套理论,对现代人解释起来很简单,对于唐朝人而言,却非常难以理解。

    周钧想了一会儿,决定尝试着用举例子来解释一番。

    “炎炎夏日,有旅人自远方来,口渴难耐。”

    “见那田中,瓜果沉甸,便想摘来解渴。”

    柳载说道:“不告而拿,即为窃,非君子所为。”

    周钧点头道:“那人也是这般想的,便绕着那瓜田走了一圈,却没发现主人。如此这般,他该如何是好?”

    柳载犹豫道:“可否等等?说不定农主稍后便至。”

    周钧摊手说道:“但那人快要渴死了。”

    柳载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可先食,解燃眉之急,再留铜钱,充作瓜资。”

    周钧拍手说道:“这便是了。”

    “口渴难耐、欲食瓜果这便是本我;犹豫不决、不愿偷盗便是超我;而思虑再三、先食后贾便是自我。”

    柳载和邵昶听了,恍然大悟,击股称妙。

    片刻后,柳载问道:“先前某问,倘若孑然一身,独居深山,不与他人交往,可离江湖?”

    “衡才说难,与这『三我』之说,又有何关系?”

    周钧说道:“倘若一人,素有贤才,又刚正不阿,得了官身后,见不惯那官场的种种,天天想着是否应该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邵昶听见这话,笑出声来。

    周钧言语中的这人,分明就是在说柳载。

    周钧:“不愿涉身污浊,不愿与小人虚与委蛇,只愿每日无忧无虑,畅然于山水之间,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向往,即是本我。”

    “得了官身,上报朝堂之赏识,下不负百姓之期望,忍辱负重,砥砺前行,这便是超我。”

    “辞官避世,还是治世寰清,二者之间,孰轻孰重,抉择难断,这便是自我。”

    “倘若选了本我,否了超我。多年以后,再从山林中走出,发现这外面早就变了模样。”

    “江河山岳被那外敌侵辱,荒野市井尽是尸骨累累。一问之下,才得知,当年一走了之,在那之后不久,奸佞小人得了势,这才有了国破民丧。”

    “到了那个时候,你还能对当初的决定丝毫不悔吗?”

    柳载身体一颤,整个人呆坐在那里。

    邵昶有些担心的看了眼周遭,又朝周钧劝道:“眼下是太平盛世,中兴之治,何谈外敌侵辱、尸骨累累?”

    “衡才这喻言,失了得体,让外人听了去,怕是要被斥责。”

    周钧看向邵昶,叹了口气,说道:“世事难料,怎可因一时安逸而讳言兵事?”

    说完这话,周钧放下酒杯,又将头转向柳载说道:“你本以为辞官远走,便是远离了江湖。殊不知,你心中的那片江湖,却是怎么也离不去的。”

    柳载脸上没了血色,身体摇摇欲坠。

    过了好久,他才回过神来,站起身朝着周钧唱了一喏,说道:“衡才一言,如磬钟惊世,振聋发聩,解了某的心结,夷旷在此多谢了。”

    周钧喝了一口酒,摆手笑道:“这些言语,都是某从他人那里听来的,夷旷觉得有助,自然是好的。”

    邵昶看了眼周钧,无奈道:“且又是听来的。”

    抬头看了眼窗外的天色,邵昶说道:“日头沉了,今日这酒宴,不如先止了吧?”

    周钧点点头,站起身来。

    柳载拱手朝周钧问道:“衡才住在何处?夷旷改日自当登门拜访。”

    周钧想了想,回答道:“出了春明门,一路向北,有一灞川别苑。旬休之日,夷旷倘若有暇,可来做客。”

    柳载应了下来。

    三人又是一番告别,这才出了酒肆,各自上路。

第103章 相逢一醉是前缘

    带着几分酒意,周钧骑马行至家门前的坊街,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马车。

    瞧着那马车的样式,周钧总觉得有些眼熟。

    待得那马车的帷帘掀开,露出一张再熟悉不过的俏脸,周钧一喜,骑着马迎了上去。

    翻身下马,周钧来到帷帘旁,笑着说道:“凤娘可算是回了。”

    金凤娘穿着一身素衣,笑的有些勉强,只听她对周钧说道:“妾身听了些二郎的事,如今真应了当时那句,巨眼识英雄……”

    周钧见金凤娘神色疲惫,便开口问道:“这几日不见凤娘,可是遇到了什么变故?”

    金凤娘轻声说道:“且先上车吧。”

    周钧想了想,便将缰绳交给金家的下人,自己上了马车。

    马车慢慢行向金家府上,一路上金凤娘问了周钧近况,后者挑了些有趣的说了。

    当马车停下的时候,周钧先下了车,又搀着金凤娘下来。

    待金凤娘站稳,周钧本想松开手,却不料前者抓着他的手,拉着他朝堂间走去。

    入了堂间,只见偌大的案台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菜食,皆是山珍海味和名贵膳料。

    周钧看了这些菜食,又看向金凤娘问道:“有他客?”

    金凤娘摇头道:“晚膳只有你我二人。”

    周钧皱眉,又问道:“究竟出了何事?”

    金凤娘拉着周钧坐了下来,对后者凄凄一笑:“二郎,妾身要走了。”

    周钧一愣:“走?去哪里?”

    金凤娘答道:“回凉州,金家的祖地。”

    周钧吃惊的问道:“凉州?那么远?那长安这里怎么办?”

    金凤娘闭上眼睛说道:“怕是再也难回了。”

    周钧连忙问道:“为何要走?”

    金凤娘肩头耸动,语带哽咽:“太翁老祖,前些日子,没了。”

    周钧倒吸一口凉气,沉默片刻,只能劝道:“凤娘节哀。”

    金凤娘止不住哽咽,只是点点头。

    周钧又道:“那为何又要离开长安呢?”

    金凤娘稳了稳心神,开口说道:“金氏家主一门,管着诸多产户,祖翁在时,那些个旁族远亲,还不敢造次。”

    “如今祖翁没了,尸骨未寒,那些个蛇鼠虫蟊便跳了出来,想要趁乱得利。”

    周钧听了这话,有些疑惑:“家主门户中,尚且有男儿主持大局,为何非要你一女子回凉州?”

    金凤娘:“二郎有所不知。”

    “妾身的父亲,早些年因仇家算计,身负重伤,后来即便好了,也落了病根,一天大半时间都是在卧床。”

    “妾身的大兄,醉心于修道,很久之前便离家云游,再也没了消息。”

    “二兄不学无术,不勤家计,只知道伸手讨钱,四处玩乐。”

    “绣娘年岁尚小,不谙世事,又指望不上。”

    “主家里的小辈中,只有凤娘一人还有些本事,能够照顾一二。”

    “所以,祖翁临终之际,将这金家的家主之位,传给了我,却也是无奈之举。”

    周钧听到这里,也总算是明白了金凤娘的处境,只能一声长叹。

    金凤娘见气氛沉重,强打起精神,对周钧说道:“二郎可知,凤娘得这家主之位,也有你的功劳。”

    周钧问道:“有我的功劳,为何?”

    金凤娘:“早些年,妾身与二郎之事,祖翁略有耳闻。”

    “祖翁寻人仔细查了二郎的平日,之后便将妾身唤至主家,训斥了一番。”

    “祖翁那日之言,妾身如今还记得。”

    “他说,倘若二郎有才学,有本事,便将妾身原本那夫婿休了,再招二郎入门。”

    “只要二郎用心做事,即便将这偌大的金家交给一外姓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偏偏此人,胸无点墨,纨绔不堪,难当大任。”

    “凤囡儿且听阿翁一言,早日断了与这奴牙郎的瓜葛。”

    周钧苦笑着摇头,这幅身体之前的那个灵魂,真的是不受人待见。

    金凤娘说道:“妾身那时也是跋扈惯了,当场便和祖翁顶撞起来。”

    “妾身说,衡才虽为奴牙,但有底力,性子纯善,没有歪心。”

    “只要循诱一番,他日必成大器。”

    “祖翁自是不信,妾身便与他立下赌约。”

    说到这里,金凤娘泫然欲泣:“妾身虽赢了赌约,祖翁却是没了。”

    见金凤娘落泪,周钧心有不忍,宽慰了几句。

    金凤娘抽泣了一会儿,又抹了抹眼角,拿起案台上的酒壶,对周钧说道:“二郎,且陪凤娘喝一杯,权作是解愁。”

    刚刚参加完邵昶酒宴的周钧,肚子里还泛着酒劲,眼下实在是喝不下了。

    但金凤娘心思悲切,想要借酒消愁,出言拒酒,倒也有些说不过去。

    周钧盘算了一番自己的酒量,自忖再喝两三杯,应是无碍,便拿起酒杯,就着壶口接了一杯,轻轻抿了一口。

    见金凤娘自斟自饮,又一饮而尽,周钧忙出言劝道急酒伤身。

    金凤娘没有理会,伸出筷子,一边给周钧夹菜,一边又吃了一杯,开口道:“凉州的女儿,骑马吃酒,如稚戏易尔。”

    周钧硬着头皮,喝完了那杯。

    喝完之后,周钧又朝金凤娘问道:“金家在那凉州,经营何种生意?”

    金凤娘给周钧又倒满了一杯,答道:“马市,畜产,水陆,远货还有些其它……”

    “妾身从前也帮着祖翁处理些族中商事,有些册文,只看了个大概。”

    周钧又喝了一杯,却想起那日,在小巷中被金家下人迷晕掳回的场景。

    周钧心中暗道,这金家,做的营生,除了这些台面上的,恐怕还有些隐在台下的,没有提起。

    将杯子放下,周钧不再饮酒,只陪着金凤娘又说了一会儿话。

    见门外天色已晚,周钧朝金凤娘说道:“凤娘何日出发?”

    金凤娘:“长安之事,大多结了,妾身打算明日便走。”

    周钧:“明日?这么急?”

    金凤娘说道:“凉州那里,情势迫人,早一些走,也少一些变数。”

    周钧点点头:“那这样吧,明天某先去都官司点卯应名,再告半日假,去为你送行……”

    周钧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还没站稳,却感觉头晕目眩,脚下一个不留神,直接摔在了地上。

    金凤娘俯下身去,先是瞧了瞧周钧的气色,见他并无大碍,只是在呼呼大睡,便松了一口气,直起身体,拍了拍手。

    门外有下人进了堂间,躬身行礼。

    金凤娘打开酒壶的盖子,看着里面的夹层酒匣,皱着眉头质问道:“剂量可弄错了?怎么才吃了两杯,就倒下了?”

    那下人连忙答道:“回主家,这药量自有定数,且用过许多次,不会弄错的。兴许是周二郎先前吃过酒,催发了药性。”

    金凤娘点点头,朝那下人说道:“寻几个人,将二郎带到我房里去,手脚记得轻些,莫要惊动了他。”

    见那人退出堂外,金凤娘蹲下身,轻轻摸着周钧的脸庞,低声说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朝暮虽短,长久苦远。”

    “过了今晚,你我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0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 作者:夜尽长所写的《大唐奴牙郎》为转载作品,大唐奴牙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奴牙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奴牙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奴牙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奴牙郎介绍:
社区民警许啸的灵魂,穿越至大唐奴隶贩子周钧的身上。
爱岗敬业的小民警,利用社区沟通技能和现代商业模式,
将奴隶贩卖这份令人不齿的工作,打造成了一条美丽而又闪亮的产业链,
真正实现了“一人为奴、全家光荣”的宏伟人类目标,成了整个大唐乃至世界的一道奇葩而又靓丽的风景线。大唐奴牙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奴牙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