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坐井观天
一听这话,麦克斯和安东尼都非常意外,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其中麦克斯便问道:“真有这么神奇?”
“不知道,试试总比不试的好!”阿巴斯二世听了,带着期望说道,“万一呢!”
安东尼在巴达维亚待得久,跟着附和道:“确实,东方有很多神秘巫术,说不定真有用呢!我支持陛下,不妨一试!”
欧洲脱离中世纪才一个世纪左右,中世纪的愚昧不是一下就能改掉的。就凭他们生病只用放血这一招,甚至还相信屎粑粑能治病等各种奇葩事,哪怕到了后世,扎小人,打小人都还能流行,他们感觉相信也不难理解。
因此,安东尼在附和一句之后,又连忙补充说道:“我舰队上有一些仆从兵,就是来自东方南洋,还有倭国等地,不如陛下,我们一起去找找,说不定能找到这样的人!”
阿巴斯二世一听,便欣然对他说道:“好,动作要快,朕和你走!”
麦克斯在边上一见,有点急了,连忙对他说道:“陛下,我的仆从军中有来自非洲的,他们也有很多巫术的,说不定会管用!”
阿巴斯二世一听,非常高兴,也对麦克斯说道:“好,那就一起试试。”
说完这个话之后,他终于想了起来,又吩咐他的臣子,让他的臣子在波斯人里面也找有这种特殊本事的人,全都要一起试试。只要有一个奏效,那就能达到目的了。
于是,贡布伦这里,一边在热火朝天的修筑城池、建造房屋;一边又出现了各种人等,在做着各种法事,企图咒死崇祯皇帝。
然而,崇祯皇帝始终没什么事情,阿巴斯二世的探马不断地回报,说明军杀到什么什么地方了。
这一日,明军终于到达了伊斯法罕这个原本萨非王朝的都城,一样是兵不血刃拿下的。阿巴斯二世命令手下试图凭借坚城消耗明军实力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攻心之策,往往比火炮火枪都要厉害,让守城的普通军卒明白,开门投降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阿巴斯二世硬是愣神了老半天,让边上的心腹很是担心,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又气晕过去?
别是陛下的隔空诅咒之术还没生效,结果反而被明国皇帝给隔空反弹死,那就亏大了!
不过好在他多虑了,阿巴斯二世这一次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状况,只是发呆了比较久。随后,他就疯狂地下旨,让修筑新都城的民夫日夜赶工,一定要赶在明军杀过来之前修筑完成。
他的旨意一下,又不知道多少民夫劳累到死,他们的尸体甚至都来不及处理,直接埋进了城墙里。很多民夫想逃,但周围都是监工,包括波斯军队和欧洲人,根本就没有逃走的希望。
为了弥补民夫越来越少的亏空,波斯军队开始四处抓捕民夫。一时之间,贡布伦的方圆百里,全都变成了没有人烟的地方。
阿巴斯二世随后,就又开始祈祷明军不往这边来,而是去攻占其他繁华的城池,另外,不是还有奥斯曼帝国那边也可以去么!
为此,他甚至都加入了那些做法的大军中,祈祷心想事成!
………………
对于这边发生的情况,说句实话,崇祯皇帝挺无语的。得,他们想这么做就做吧,朕是位面之子,岂是这些小道能影响的!
在伊斯法罕的崇祯皇帝,并没有过多的压迫阿巴斯二世,把主力派往了西边,继续攻占其他城池去了。至于往贡布伦这边,他只是派出了一支偏师,且速度很慢地推进。
之所以这么做,第一是这边原本就不是攻打贡布伦的主力,第二,是让阿巴斯二世的城池多修筑一会,回头自己这边占领之后,可以少开工一些。这个贡布伦的位置还是不错的,崇祯皇帝准备今后扩建为一个大的物资中转港口,方便波斯内陆物资的进出。同时,这个地方能扼守波斯湾。
而崇祯皇帝自己,留在伊斯法罕没有去其他地方了,宣布设立大明的远东行省,成为大明的直辖地,并且各种措施,也都一一颁布,以期望尽快恢复波斯这边的民生,从而减少后方物资的输送。
对于他来说,领军打仗很简单,至少在如今的波斯境内很轻松。最为关键的,还是民生问题,后勤问题而已。因此,这块内容,他自己主抓。
至于波斯境内因为连续的动荡而人口锐减的事情,崇祯皇帝倒也不是很在意。只要先稳住民生,土地在这里,人口终究是会有的。不管如何,既然选择这里作为大明直辖地,那必然是要移民,最终要是汉人以及汉人的后代占多数才行。
伊斯法罕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历史,崇祯皇帝改其名为镇海城。他的每道旨意,都能引起轰动,深受波斯百姓的拥护。
打土豪分田地就不用说了,就连这改名,也让波斯百姓感觉自己更靠近了真正的大明百姓一点。更何况,还有他们的小孩,还可以免费上三年学,去学习汉字,学习汉家礼仪和规矩习俗等等。
……………………
一系列地革新,在波斯大地上推动,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作为原本的主人,阿巴斯二世却也是松了口气。因为他已经知道,崇祯皇帝真得被他算计,并没有把主力兵锋指向他,而是祸水西流了。
只是过来一支偏师,连一万人都不到。最为关键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来。这让阿巴斯二世的信心开始足了起来,他相信,在英国和荷兰盟友的帮助下,守住贡布伦是没有问题的。
冷静下来之后,阿巴斯二世的英明,也总算回了一点到他身上。他开始有点担心海上了,毕竟他也知道,明军是有舰队的。
对于他的这个担忧,麦克斯当即笑着安慰道:“陛下,有我们在,就不用担心!”
“朕担心,既然明国皇帝都领兵打过来了,他们的舰队不可能没有动静吧?”阿巴斯二世还是担忧地说道,“他们知道打不过你们,会不会也增兵啊?”
“有这个可能!”安东尼却没有麦克斯那么乐观,马上接着说道:“明国在南洋那边还有一支舰队的。有可能会被明国皇帝调过来,海陆并进,才是应有之意!”
听到这话,麦克斯有点不高兴了,便对安东尼说道:“该不会你是被明军打怕了吧?听说,你还被明军俘虏过,所以就没有了海上勇士的自信?”
本来他们两家就是竞争的关系,之前迫于明军的压力而联合了起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矛盾就没有了。
如今为了控制阿巴斯二世,从而达到在波斯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两人的明争暗斗,已经越来越激烈了。麦克斯直接怼上安东尼,就是因为阿巴斯二世好像和荷兰的关系更好了。
安东尼听到他的话,顿时气得脸都成了猪肝色。被明军俘虏这个事情,是他最不愿意被人提起的事情。可这个麦克斯,却还偏偏在阿巴斯二世面前提了。
于是,他马上不高兴地回答道:“你没去过东方,不知道明国有多强大。送你四个字,来自东方的,最贴合你了,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什么意思?麦克斯一时不能明白,就在那想着。
安东尼却不理会他了,当即对阿巴斯二世说道:“陛下的担忧很有道理,要不然这样更好了。我腾一艘战舰出来当陛下的临时行宫,保证所有的水手都是最熟练地。万一有事,也能保证陛下的安全!”
阿巴斯二世一听,不由得一喜,点点头,正想说话时,麦克斯不干了,都顾不得在想坐在井里看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连忙对阿巴斯二世说道:“陛下,要说在海上的实力,我们英国人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不如陛下就用我们英国的战舰,保证是最快的。我的旗舰,都可以让给陛下!”
安东尼一听,顿时就火了,竟然这么明目张胆地抢,还顺便踩了他一脚。于是,他也要贡献出他的旗舰,说他们荷兰人才是海上最厉害的。
就这么的,阿巴斯二世看傻了眼,就看着两个舰队司令在他面前,开始口水互喷,而且看那架势,还要直接动手的意思。
他们两人带来的那些手下,看到他们的舰队司令在那吵,他们也就吵起来了,反正谁也不承认,海上的能耐会比对方差。
两人对吵,很快发展成了两伙人对骂。
口水互喷之下,连做法事的那些人也都加入了,都为各自的主子加油助威。到了后来,甚至都开始诅咒起对方来了。
阿巴斯二世可不想他们两边打起来,不得不当起了和事佬,劝说两边。并且宣布,他那也不去住,就住在岸上。
随后,他有点担心海上,安东尼附议,就派了战舰东去巡哨,以作预警,这样才让阿巴斯二世放心了一些。
928 否极泰来
虽然如此,不过好歹荷兰和英国都有新增战舰,联合舰队的数量都翻了个倍。再怎么样,他们心中有底子,其实并不怎么担忧的。
就这么的,新建都城在继续。至于规模,真得是非常小,远不能和伊斯法罕相比。为了赶工期,甚至靠海一侧都没有修筑城墙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海上这一面有联合舰队在,至少是能保证安全的。如果明军敢绕到攻击的话,必然遭到联合舰队的攻击,来多少都是死!
不计人力地投入,规模有很小,还不需要修筑靠海一侧,在从伊斯法罕过来的明军,才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新都城就差不多竣工了。
几万民夫,最终只剩下了五六千而已。站在并不高大的城头上,阿巴斯二世下令,把那些民夫赶走。再留在这里纯粹是耗粮,他可耗不起。
毕竟贡布伦原本只是一个渔村而已,在荷兰和英国舰队停靠之后虽然有所发展,但就一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又能发展到那里去!这里没有产出,从伊斯法罕迁都过来时,确实把库房搬得差不多。但搬来的粮食还要供应联合舰队,又不知道明军什么时候才会退去,阿巴斯二世不得不省吃俭用才行。
看到波斯军队过去赶他们,那些民夫都绝望了。
原本的他们,就已经精疲力尽,而且周围已经被波斯军队刮地皮一样刮过,又哪来吃的。被赶走,就只有饿死方圆百里的下场。
可是,面对军队的驱赶,他们不走都没办法。一时之间,贡布伦这边哀嚎声一片,哭声震天。
不过阿巴斯二世却没管这些,搬入他的新皇宫,其实就是大一点的房子而已。太赶工,根本不可能修筑宫殿,只能将就下了。
为了庆祝新都城的落成,为了庆祝赶在明军到来之前完工,阿巴斯二世还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宴会。与他的心腹文武大臣,还有麦克斯和安东尼共贺。
不少人很久没有好好喝一顿了,趁机多喝点,当然,免不了要恭喜下阿巴斯二世才行的。
“陛下,这新的都城可谓固若金汤,明军要是敢硬攻的话,绝对会碰得头破血流!为新都城贺!”
“对啊,陛下,此等凌堡实在是高明,不管从那个方向攻城,都会受到我们两点一线的进攻。为如此厉害的新城贺!”
“微臣建议,再请两位舰队司令搬些大炮到城头上,那就更好了!”
“……”
安东尼听了,便连忙说道:“陛下放心,我早已吩咐好了,不但送炮到城头上,还派最厉害的炮兵,绝对能保证火炮的威力。”
“陛下,我已经让人去运炮了。保证运来的火炮射程最远,威力最大,陛下绝对能满意!”麦克斯看了安东尼一眼,嘴角一撇,当即向阿巴斯二世说道。
阿巴斯二世听得呵呵直笑,这样一来,他就放心了。于是,他举起酒杯对两个欧洲人说道:“来,为朕和你们的友谊干杯!”
“干杯!”麦克斯和安东尼都举杯回应。
不但如此,那些文武臣子,也连忙趁机跟着举杯,道一声干杯,一饮而尽。
看着宫女在倒酒,麦克斯笑着对阿巴斯二世说道:“明军才来一万人,走得还那么慢,明显是统帅不行。要不然,肯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的。我敢肯定,明军的这支偏师,肯定不怎么样!”
对这一点,阿巴斯二世是有同感。要换成他来指挥的话,绝对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在这里修筑完成之前攻过来。
因此,他便笑着说道:“最好这支明军能知难而退,要不然,还请你们能配合,把这支明军给歼灭了如何?”
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英国人,他们全部配备燧发枪。有他们配合的话,明军才万余兵力而已,肯定能灭掉。更何况,那明军统帅的能力也就那样而已。
事实上,对于阿巴斯二世而言,只要不是面对明国皇帝,对于其他明国将领,他都不怕的。
麦克斯和安东尼听了,自然是答应。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心中也开始盘算,是不是要开始讨论下给他们的好处了!不趁着这个时候开口,以后绝对要不到更多的。
阿巴斯二世仿佛知道什么,连忙举杯又说道:“来,为我们否极泰来干杯!”
听到这话,这大堂之内的所有人,都轰然响应,顺便再喝一杯。
但是,就在这时候,好像有什么声音传来。安东尼和麦克斯对那声音最为敏感,立刻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看到他们的神情好像不对,阿巴斯二世眨眨眼睛,刚想问什么时,他也听到外面传来什么声音,便也静下来听了。
其他文武臣子看到他们如此,也都发现,就都收了声。
大堂内,安静下来之后,就听到了好像有尖锐地笛声在响。
“不好,有敌情!”安东尼最先回过神来,说一声之后把酒杯一放,立刻就站起来对阿巴斯二世说道,“我去看看!”
说完之后,他甚至都等不及阿巴斯二世的同意,就匆匆出去了。
麦克斯倒还好些,向阿巴斯二世解释道:“好像是舰队那边发出的警报,有可能是发现明国舰队了。”
说到这里,看到阿巴斯二世的脸色一变,他就笑着安慰道:“陛下放心,明军绝对没想到我们的舰队数量翻了个倍。要是他们以为能吃定我们了,呵呵,还请陛下移驾出去,看我们怎么收拾明国那群东方土著!”
说完之后,他才转身出去看情况了。
阿巴斯二世当然不可能在开什么宴会,立刻领着他的文武臣子跟了出去。
海上的战事,他这边是无能为力,只能当观众了。
对于明军的到来,多少是有点预期的。此时的阿巴斯二世,更是期待,荷兰和英国的联合舰队,能当着他的面,揍得明军满地找牙。最好再抓一批俘虏过来,让他能出出心中一直憋着的一口恶气。
靠近海岸这边,是没有城墙的。但这不妨碍他们这群人,浩浩荡荡地拥到码头高处观看。
岸上各处,听到警笛声的英国和荷兰人,纷纷往停靠在港口的舰队赶去。而其他波斯军队,则也好奇地拥过来看情况。对于他们,海上的情况还是挺新鲜的。
而在港口的舰队,原本就没水兵下船的战舰,则往港口外开去,做好备战准备。
此时,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要数东边方向,有两艘战舰正往这边逃来,而在他们的身后,好像有一排什么东西。
对于波斯人来说,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是,对于安东尼来说,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心中稍微一估算之后,他顿时大惊,这次明国舰队来得好像很多。于是,他便立刻赶回他的旗舰去了。
落后他一步的英国舰队司令麦克斯,原本还不怎么在意的出来。可当他看到远处海面上的那条线之后,顿时就像被谁迎头打了一闷棍,立刻就懵了:明军战舰的数量,好像不对啊!
回过神来,他的脸色也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二话不说,立刻就赶回他的旗舰去了。
等安东尼赶回旗舰的时候,两条巡哨的战舰已经逃回来了,用旗语禀告他们发现的情况。
“什么?没搞错吧?”安东尼听到水兵的禀告,哪怕他觉得自己已经高估了,也还是吃了一大惊,“多少,五百多艘战舰?还有几千艘福船?”
大明的福船,他是知道的,可以运输,也可以当战舰。因为原本大明的船,就只有这个。
几千艘福船,已经数不过来,外加风帆战舰也有五百来艘,那这仗还怎么打,打个屁啊!
再次通过旗语确认之后,安东妮傻眼了,连忙下令,不管岸上的水兵有没有上船,全部开出港口准备作战或者逃跑!
那些匆忙赶到港口的荷兰水兵,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战舰离开港口,顿时傻眼了。于是,一个个都跳脚大骂,码头上这边,顿时一片粗言秽语。
英国舰队那边,只是比荷兰这边慢了一拍而已。随后不久,也轮到来不及上船的英国水兵在港口跟着一起跳脚大骂了。
就他们这些没上船的水兵数量,至少有一千人。就那么聚在港口指着那些离开的战舰大骂,这场面很是壮观,立刻就吸引了不少波斯人的目光,一个个乐呵呵地看笑话。
“陛下请看,他们那样子好搞笑哦!”
“对啊,至于么,没能赶上船打仗不是更好,回头打完了再上船不就得了!”
“……”
他们正在说着,阿巴斯二世闻声看了一眼,却明显感觉到不对了。两支舰队离去的如此匆忙,根本不像那个英国佬说得那么轻松啊!
等他转回头,再去看远处的海面时,他终于看清了。之前的那些东西,都是明军战舰的桅杆。满满地都是明国战舰,这数量得要多少啊?
虽然他估算没有安东尼他们准确,可这不妨碍,让他觉得明军舰队的数量之庞大!
顿时,他有点傻眼了!
929 阿巴斯二世的死法
阿巴斯二世这是人生第一次,看到海上的船竟然能如此之多,都能把目光所及地海面给覆盖了!
其他波斯人也差不多,全都是第一次见到有这么多战舰的。一时之间,全都傻眼了。
等回过神来后,顿时,他们全都慌了。荷兰和英国的联合舰队才一百多艘而已,这还怎么打?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友军据说微操厉害,可再怎么厉害,能挡得住人家那么多船么?
“陛下,没事的,没事的……”有臣子赶紧安慰阿巴斯二世道,“联合舰队最厉害了,肯定能挡住!”
“对,来一艘击沉一艘,来两艘击沉两艘,就是来得再多,也是没用的。”
“听说欧洲人的魔法比较厉害,他们会招来飓风吧,把那些船全给吹沉了!”
“……”
实在是没有什么话可以安慰他们的皇帝,也安慰他们自己,有的臣子,竟然连魔法什么的都说出来了。因为他们感觉再怎么吹联合舰队厉害,那也是假的,怎么可能打赢那么多明国的战舰呢!也只能是寄希望于超现实的东西了!
阿巴斯二世随他们在那说着,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海面上。忽然,他自言自语道:“朕早该知道的,朕早该知道的,那明国皇帝肯定不会留下破绽,他太厉害了,怎么可能会任由别人欺负,以他那种睚眦必报的性格,肯定会派来更多战舰,就算没有也会造出来。看看,来了吧,看到了吧……”
此时,那些臣子安慰到后来,就有人说不下去了,哭丧着脸问道:“陛下,我们怎么办?”
“是啊,陛下,我们新修的这城,靠港口这边都没有城墙啊!”
“……”
听到这话,阿巴斯二世顿时回过神来了,转头一看自己的新都城,再一次傻眼了!
什么固若金汤的凌堡,什么两点一线的防御面,要是明军从港口攻过来的话,就什么都不是!
想着这个,阿巴斯二世已经顾不得替联合舰队操心了,感觉到了这里极度不安全,也不管联合舰队的战事打得如何,他想跑了。
可是,就在这时候,他忽然感觉到大地似乎在隐隐颤抖。明锐地他,转头沿着海岸线往前看,顿时,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都绝望了。
只见东方海岸线上,有一支明国骑军从地面上冒出来,正往这边赶过来。那飘扬的大明旗帜,那刺眼的明军军服,简直就是从地狱里出来的恶魔!
原来明军从一开始计划攻打这里的,并不是那支姗姗来迟的偏师,那只是吸引他注意的而已。真正的杀手锏,原来是来自东边!
其他文武臣子也看到大明骑军沿着海岸线奔驰而来,看到无穷无尽地数量,顿时也都绝望了。这一次,他们吓得连安慰话都说不出来了。
跑都来不及跑,要被明军堵死在这里了!
虽然如此,可当他们回过神来后,就有人不管他们的皇帝,自己跑下了港口高地,往城里的马栏而去。
海上那么多的战舰,岸上又来了那么多明军,就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不可能守得住。明国竟然来了这么多的兵力,肯定是要抓到阿巴斯二世,跟着他,就死定了!
那些波斯军卒当然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他们也不是傻子,很多人都开始想跑了,再不跑绝对死定了!
阿巴斯二世被这个动静所惊醒,回过神来,看到这个乱相,便知道这个样子那是绝对完蛋。如果好好抵抗,说不定有一线生机呢?别人可以投降,他是绝对不能投降,那明国皇帝肯定绕不过自己!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站了起来,迅速拔剑砍了一个想逃跑的文官,然后厉声说道:“敢跑者死!”
他这么来一下,还真别说,一下就把场面给镇住了。他周边还没来得及逃下高地的那些人,看着地上冒血,临死不远的同僚,再看看他们皇帝狰狞地脸,一时之间,都变得非常安静,似乎时间静止了一般。
阿巴斯二世趁着这个机会,立刻说话鼓动他们道:“来不及逃了,全都随朕坚守!我们盟军够厉害,要相信他们,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
只有抵抗下去,才可能有希望;不加抵抗的话,什么希望都没有!
但是,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他就感觉心口一疼,低头一看,就见一个带血的剑头从他的胸口冒了出来。
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有人从背后捅了自己一剑。
魂飞魄散之际,他想转头看看是谁敢弑君,就已经听到有歇斯底里地声音从他背后响起了:“做梦,怎么可能挡得住明军的攻击,只好拿你来换我们的活命了!”
原来……原来是他们想用自己去求取活命的机会……
弥留之际,他的眼角忽然看到,周边的臣子,平时对他拍马屁的臣子,全都狰狞着脸,向他扑了过来。
很显然,他们都想抢自己的首级向明军献功了。
阿巴斯二世最后的一个念头就是:你们也在明国皇帝的必杀之列,我等着你们!
就这样,阿巴斯二世就这么完蛋了!
他的臣子,被明军吓得弑君!
一如阿巴斯二世最后所看到的,其他臣子立刻明白了弑君者的用意,忽然明白过来,很可能阿巴斯二世的首级才是他们最后活命的机会,至少比起寄希望于联合舰队打赢还要靠谱一些。
于是,他们纷纷冲上去,想抢阿巴斯二世的首级作为自己保命之用。
那弑君者当然不干了,事实上,谁也不想让别人得到自己保命的东西。于是,他们之间也打了起来。
当然,这种打,可不是斯文的,也不是拳脚相加,而是剑来刀去的,见血的那种肉搏互砍。
有些军卒在逃跑的时候,忽然看到了高地上的那一幕,顿时就傻眼了。
他们波斯的那些大官,竟然不急着逃跑,反而自相残杀了起来,这是什么脑回路?这样就能活命,还是说,他们里面有明军的人?
那些军卒也就这么一看,一想,一懵,然后就急着逃命去了。这个时候,谁管那些大人们是什么个想法,谁胜谁负跟他们又有屁个关系,先逃为上!
港口高地上,一番争斗之后,阿巴斯二世的尸体为抢夺成了好多块,死在地上的也是一片,都是争抢阿巴斯二世首级的失败者。而最终活着拿到阿巴斯二世首级的,是一个武将,他却也欲哭无泪。因为在争夺的过程中,阿巴斯二世的首级被砍得血肉模糊,看不出样子来了……
……………………
海面上,安东尼此时也有点绝望了。很显然,明军是一早就知道联合舰队停靠在这里,因此,他们从一出现的时候,就已经组织了战斗阵型,围了过来断他们往外海逃跑之路的。
之前的时候,他为这里的地形感到得意。这里刚好是波斯湾的出口,是最狭窄的海道。他们联合舰队只要扼守住了这里,就等于守住了波斯湾,是个好地方。
可如今,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狭窄,却让他们没有了逃往外海的可能。不管如何,必须要先战斗一番才有可能。
可是,看着那么多的战舰逼过来,他能想象得到,冲出去的话,肯定损失会很惨重。
之前丢失了巴达维亚,就差点让他万劫不复。如今要是再把波斯这边的舰队也丢了,或者说损失惨重的话,他绝对难逃一死了。
这么想着,他立刻打起了另外的主意,转头去看英国舰队,想着先让英国舰队去和明军打,然后他浑水摸鱼,看能否带出最多的战舰逃出去。
但是,他这转头一看之下,顿时就傻眼了。
不是英国舰队怎么样了,而是岸上的波斯人乱成了一团,就犹如被人捅了蚂蚁窝一样,到处都是乱跑的蚂蚁。
这海战还没开始呢,波斯人就已经溃逃了?
他正纳闷着,身边的人就惊呼出声道:“啊,岸上怎么有那么多的明军?”
听到声音,安东尼目光一转,终于看到了岸上犹如一条看不到尾的明军长龙,正在“飞”向波斯人的新都城。其中的前锋,都已经离得不远,难怪波斯人要溃散了!
看着明军海陆两路的攻势,还是兵力如此之多,说句实话,就连安东尼都有点崩溃了。实在是明军的兵力之多,太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呵呵,这就是惹了超级大国的下场!
安东尼如此,他的手下,就肯定好不到那里去。这个情况,严重影响了舰队的士气。
于是,安东尼立刻下令,舰队后撤,撤到英国舰队的后面去。
而在英国舰队这边,同样好不到哪里去。不管他们之前多有信心,到了这个时候,也和荷兰人差不多了。
麦克斯在恐惧之时,看到了荷兰人的动静,顿时就回过神来,当即大骂一声“shit”,岂能让荷兰人如意,于是,他也立刻下令,舰队后撤,让荷兰人先干仗。
930 被吓的
但是,不一会儿功夫,不管是麦克斯,还是安东尼,很快就回过神来,不由得都是叫苦不迭。
之所以如此,还得和这霍尔木慈海峡的地形说起。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波斯帝国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最宽处达九十七公里,而最狭处只有三十八公里左右。
另外,这个海峡有很多岛屿、暗礁和浅滩,安全航道只有几公里宽。如果就这,都还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贡布伦所在的位置。
在这个海峡上,有一个最大的岛屿叫格什姆岛,岛形狭长,与大陆海岸平行伸展,中隔胡兰海峡。海岸线曲折。长一百一十二公里,宽是十一到三十二公里之间,面积约一千三百三十六平方公里。
这个格什姆岛上,有葡萄牙人当初修筑的军事城堡。但在阿巴斯一世的时候,求助于英国和荷兰舰队,把葡萄牙人赶跑了。
本来的话,英国和荷兰舰队就停靠在这个岛上的。但是,阿巴斯二世跑来贡布伦修新都城,他们两家就把舰队停过来,护卫贡布伦的靠海一侧,以安阿巴斯二世的心,刷好感度来谋求之后的利益。
于是,关键问题就来了。
这个贡布伦,也就是后世的阿巴斯港,是在格什姆岛的东北方向。如今明军从外面横着推过来,拜格什姆岛所赐,英国和荷兰舰队冲不破对面明军的话,就只能退入胡兰海峡。而胡兰海峡太狭窄不说,甚至都还有一片超过十万公顷的名为“哈拉”的海上森林。
这也就是说,英国和荷兰的联合舰队如果想往后跑的话,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到了这个时候,麦克斯和安东尼毕竟经验丰富,知道互相之间不能再斗气,得立刻调整队形突围,要不然,就真得要全军覆没了。
可是,在这霍尔木慈海峡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由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结果增大了海峡内海水盐度。海峡和波斯湾盐度大于阿曼湾,产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发阿曼湾盐度较小的海水通过海峡表层流向波斯湾,而波斯湾盐度较大海水通过海峡底层流向阿曼湾。
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这片海域,海面上是从东往西流动,海底是从西往东流。
如此一来,从东边过来的大明海军,就完全占据了地利。舰队开过来的速度非常快,没等英国和荷兰的联合舰队调整完成,大明海军战舰就已经冲过来了。
没办法了,麦克斯和安东尼不得不仓促迎战,先打了再说。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两人又发现了有新情况。
就见明国舰队中冲在最前面的战舰,船体外壳竟然反射着阳光。毫无疑问,那是金属!
还有,最前面的那艘战舰,竟然在船体上还有一个大桶,冒着浓烟,这又是什么情况?着火了么?还拼命冲过来,或者是纵火船?可为什么外壳是金属,这能烧着敌船?
一连串的疑惑,在每个荷兰和英国人的脑海中冒出来。真是怪事年年有,为什么今年特别多?
他们还没想明白,就忽然听到了一声巨响。
“轰轰……”
这么远的距离就开炮,那明军战舰上的水兵是新手么?
刚冒出这个念头,麦克斯就看到荷兰舰队中有一艘战舰的桅杆被链弹给折断了。巨大的桅杆带着上面的风帆倒下,声势很大。
看到这个,他顿时就傻眼了,这么远也能中?这简直是被幸运女神眷顾了吧?可幸运女神不是明国的啊!
他自然不知道,如今这蒸汽铁甲战舰上的火炮口径不但大,而且还刻有线膛,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准头和射程都比普通火炮要高多了。
这个时候,虽然是荷兰战舰被击中,但是,麦克斯却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轰轰……”
率先冲过来的明军火炮又开炮了,没有意外,又有一艘荷兰战舰被击中了船舷,木屑木块地乱飞,还有水兵的惨叫声。当然,离得远了,那是听不到的。
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不是幸运女神背叛了他们,而是明军的火炮太厉害了!
认识到这一点,不管是英国水兵还是荷兰水兵,全都慌了,士气更低了一分。
就在他们慌张之际,明军最先的战舰已经进入了他们某些战舰的火炮射程,那他们当然不会客气了,立刻便开炮,誓要报仇。
“轰轰轰……”
连绵不绝地火炮声中,铁弹、链弹等等,呼啸而出,将近一半砸在了明国战舰上。不得不说,他们炮兵的水平还是没得说的。
明国战舰的桅杆不是铁做的,被链弹击中,当然也是折断。并且桅杆带着风帆倒塌,也是最引人注目。
不过还没等荷兰水兵欢呼起来,他们就看到,明国战舰的船体上中弹的那些,竟然最多是个坑,一个洞都没有。
“……”
这一下,他们全都傻眼了。这他娘的明国战舰,真得是铁做的啊?
这铁做的,会浮是能想通,可为什么能跑这么快?
就在他们发傻之时,大明战舰上的火炮也跟着开炮了。
“轰轰轰……”
这个时候,距离已经很近,线膛火炮的威力更大。砸中荷兰战舰的船体,直接砸出了一个大洞,并且还是穿透伤,顺带着还给后面的荷兰战舰造成了伤害。虽然这个伤害已经不大,可确实是有。
“……”看到这一幕的荷兰水兵,至少后面那艘被击中战舰上的水兵,又一次傻眼了。
这一次和明国舰队的交战,真得是有太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荷兰舰队上的舰长,都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事情,正在大声喊着“转舵转舵”的,因为明国的那铁甲战舰要撞过来了。再怎么样,木头能和铁甲去对撞么?
更何况,明军是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借助海水的流动,速度更快。而荷兰战舰因为要开炮,都是横过来的那种。
可是,这时候,在铁甲战舰的蓄意之下,他们根本就来不及避开,甚至都来不及调整战舰的方向。
“嘭嘭嘭……”
铁甲战舰的舰首,如同一把锋利的大刀,一下就把当面的荷兰战舰给劈成了两半。浓烟随后冒得更多,战舰继续前行,接着撞向下一艘。
而在这艘蒸汽铁甲战舰的后面,还跟着二十艘经过改造的战舰,特意为撞击而改造,船体包着铁皮的。紧随其后的撞击,顿时把原本就不怎么样了的荷兰舰队的队形,给撞得稀里哗啦了。
安东尼的旗舰在后面,并没有受到波及,但他看到前面的情况,顿时后背一片发凉。他知道,不要说后面那几千艘明国战舰了,光是冲在最前面的几百艘战舰压过来,就铁定完蛋了!
他正在发愣,就听到船上有人歇斯底里地在喊话:“那铁甲战舰过来了,过来了,是来撞我们了,快转舵,快避开……”
被这个声音给唤回了神,安东尼就看到一艘巨大的战舰,正威风凛凛地开过来。也直到近前,他才发现,原来这艘铁甲战舰竟然是如此地庞大。
安东尼没有惊慌,没有大喊,因为他知道,不管做什么都没有用了。唯有心中苦笑,看着撞过来的铁甲战舰,喃喃自语道:“总算是见证了明国海上霸王的崛起了!”
“嘭”地一声巨响,荷兰舰队的旗舰被蒸汽铁甲战舰给撞成了两截。
后面的麦克斯看到在他们前面的荷兰舰队,面对明军的二十来艘战舰,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看着这些战舰又往他们这边冲过来,而荷兰舰队那边,七零八落地,很快要淹没在明国战舰海中。他绝望了,都不指挥,直接让旗舰往后逃,能逃多远算多远。
和他不一样,在大明海军旗舰上的阎应元,却看得直捋他的额下长须,脸上尽是微笑。
本来按照郑成功的意思,是舰队作战。
不过阎应元最终命令下了陆军的那些运输船,全部跟在舰队的后面。反正敌人又不知道虚实,不知道如今的大明海军,原来的福船已经全部当运输船用了,而不是战船。
其实,真要打的话,也是可以打的。没有开花弹,高爆炸药,要想彻底击败敌人,最终还是要靠接舷战。而运输船上的水兵,对此却是没问题的。
当然了,这个的前提是能接舷。如果是以前的时代,那就是难点了。也是这个原因,荷兰十几艘风帆战舰就敢在大明沿海嚣张。最终在料罗湾海战中虽然被郑芝龙用计击败,却逃走了大部分战舰。
这种情况,在如今已经不存在了。大明不但有风帆舰队,还有蒸汽动力的螺旋桨推进的铁甲战舰。
“总督大人,这欧洲人的舰队也不过如此嘛!”一名亲卫看得兴奋,便对阎应元说道,“根本就没有传说中的厉害!”
“呵呵,他们是被吓的。”阎应元听了,微笑着答道。
931 智慧男人
除了被大明海军的舰队规模吓住之外,也有荷兰和英国人从未见过的蒸汽铁甲战舰的横冲直撞引发了他们的恐惧。
他们也是人,哪怕是亡命之徒,可也是会害怕的。特别是面对有敌意的未知事物时,不安是最基本的。当他们发现这个未知事物的攻击力很强,防御力也很强,他们几乎就没办法的时候,不安便会成为恐惧。
任何时候打仗,哪怕是后世,士气的重要性还是非常大的,足以影响一场战事的胜负。
看着此时的蒸汽铁甲战舰,拖着长长的黑烟,又冲入了英国舰队中,在那横冲直撞,阎应元就知道,英国舰队也完蛋了。
后续蜂拥而上的大明战舰,压根就不和敌人的战舰做接舷战。几艘围着一艘,或者排炮,或者燧发枪,甚至还丢“万人敌”过去,直接连人带舰做掉,除非敌舰投降。
事实上,当大明海军战舰淹过去的时候,面对必败的结局,很少有敌人的战舰会死战到底,因为那样必死。不少战舰纷纷挂起了白旗,不再有任何抵抗。
稍微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海战之后,阎应元已经没有兴趣看了,便转头看向陆地上。
这个时候,除了个别波斯人在明军到达之前,就抢了马匹逃跑之外,基本上,岸上的敌人,已经被大明骑军全部围住。
为了确保波斯皇帝不再逃跑,就算那几个骑马逃跑的敌人身后,都有一群明军夜不收在追击。一人双马的配置,一个敌人身后吊着一群夜不收,再怎么样,也不可能逃得掉!
作为前锋的朋楚克所部围住了敌人,但是,后续的明军还在海岸线上行军,根本望不到头。这一次,大明陆上军队,一共集结了八万多人。
不管是海上还是陆地上,不管是士气还是科技,也就是军械装备上,全都是碾压性的实力。如此一来,战事就变得无比轻松,哪怕没有崇祯皇帝的金手指,也是一样了。
对于这种情况,远在镇海城的崇祯皇帝,心中很有数的,对于战事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
从窃听系统中获悉情况之后,他便给阎应元去了一道圣旨。让他安排俘虏在那重新修建一座大明的城池,改造港口。另外,大军休整之后,便登陆阿拉伯半岛,从那开始进攻奥斯曼帝国。
因为这个时候的阿拉伯半岛,是已经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的。这个敌人,就是下一个要消灭的对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海上过来的陆军,才会集结那么多兵力。
而如今的波斯帝国,出了中西部,以及极少数北方地区之外,已经全部被明军攻占。并且明军还在继续进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打下波斯全境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波斯皇室和中央的文武大臣都已经被阎应元一锅端,其都城也没了,已经可以说,波斯帝国从此不存在了!
虽然波斯帝国这边还要收拾残局,不过崇祯皇帝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更西边的奥斯曼帝国,开始做奥斯曼帝国的功课了。
……………………
在明威堡之战后,有一万多奥斯曼残余军队直接逃回了国,自然就把他们伟大的首相大人战败的消息传回了国内。
一时之间,举国震惊。
当初的柯普律吕联合波斯帝国一起出兵,可是把奥斯曼帝国能动用的兵力都带上了。那么庞大的兵力,不管怎么样,都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了。
一开始的时候,传回的消息都是胜利、胜利、胜利,这让奥斯曼帝国上下,都是一片欢腾。柯普律吕家族这边,也不断有人因此获得升官,赏赐的财富,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可以说,因为柯普律吕一人“得道”,整个家族“鸡犬升天”。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正是因为柯普律吕立下的功勋,积累起来的威望,以至于他的家族在以后的岁月中,一直牢牢地把控着奥斯曼帝国的权力。
可如今,柯普律吕却败了,本人没回来,就那一大把年纪,肯定是逃不掉的,还连累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都没了。就算他以前的功勋够多,声望够高,也有人开始讨伐柯普律吕和他的家族,要求朝廷严惩。
但是,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掌权的并不是年幼的穆罕默德四世,而是皇太后柯塞姆苏丹。正是她力排众议,把柯普律吕提拔到了首相位置上的。
如果说,要声讨柯普律吕的无能,要治他的罪,那么她本人必然也会有连带之责。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的朝野已经有这种声音,说她一个女人当权,就是祸害奥斯曼。
这种情况之下,皇太后当然明白,如果真让这种声音成为朝野主流的话,她不能再掌权不说,甚至还会有危险都不一定。毕竟皇宫大内从来就不是善茬之地,皇权斗争从来都是血腥的。
为此,她开始为柯普律吕辩护。不是柯普律吕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他的运气太差。谁能想到,明国皇帝会领军突然出现?
此时,还有奥斯曼军队在莫卧儿作战,同样的,波斯帝国皇帝也在御驾亲征莫卧儿。那边的战事,到底会怎么样,奥斯曼人总得说来,也并没有特别悲观。
因为在他们的认识中,奥斯曼帝国最强大,波斯帝国也还行。他们可是一直称霸的,又都是大国不是!
就算有问题,不是还有波斯帝国挡在前面,至少奥斯曼帝国这边,基本不会有什么事情。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掌权的皇太后发力,还真得压制住了那些反对派。她又提拔了柯普律吕的儿子艾哈迈德接任了首相位置,整顿朝野,征收赋税,重建军队。
这个艾哈迈德也是有名气的人,人称智慧男人。他当然明白他家族的处境如何,因此就学他的父亲,铁拳出击,继续用极权之策镇压国内的一切反对派。
另外,当前局势,军队也很重要。他就大力征收赋税,重建军队,也是他最为重要的事情。
而奥斯曼帝国其实并不富裕,之前被波斯皇帝劝动,发举国之兵去捞好处时,已经让国内的物资粮草为之一空了。
但是,发动那么庞大的战争,不但没有带来好处,反而让奥斯曼帝国损失惨重,就等于是那些物资都打了水漂。且还要筹钱安抚军队士气,重新获得军队的效忠。完全可以说,奥斯曼帝国就是个穷光蛋了。
在这种情况下,艾哈迈德又不得不大力征收赋税,自然是官逼民反,甚至是反对派直接造反。一时之间,奥斯曼帝国原本被艾哈迈德他爹给镇压下去的乱局,又恢复了常态。
好在艾哈迈德确实算是有能耐的人,就学他爹的做法,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把明面上大的造反份子给镇压了。
这不,在奥斯曼帝国都城伊斯坦布尔的皇宫内,艾哈迈德镇压叛乱之后归来,正在给皇太后禀告情况。
听着局势被控制住了,皇太后自然是欣喜的。看了在吹泡泡睡觉的奥斯曼帝国皇帝一眼之后,她便对艾哈迈德说道:“做得不错,继续好好干,不要再乱了!”
“太后放心,如今局势得到控制,朝廷军队也经历了血与火,已有一支精锐。”艾哈迈德立刻恭敬地回答,语气总带着一丝自豪之感,“只要微臣以平叛军队为核心,再扩建军队,就能有足够的军队镇压一切。”
皇太后听了,很是高兴,不过她想起什么,便又问道:“赋税征收的怎么样了?”
不管做什么,都得有钱才行。但是,哪怕皇太后身处皇宫大内,她却也感受到了,好像物资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
听到这话,艾哈迈德立刻就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心中有数,就马上回答道:“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很多喊着没钱的,用刀枪说话,他们就乖乖拿出了钱。微臣已经控制局势,赋税方面,不会有问题的。”
其实他实际的内心,并不是这么想的。对于奥斯曼帝国的现状,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男人”,他当然是心中有数。可是,别人家又怎么可能有他家重要,如今就是要拿别人家的钱,来巩固他家的权势,巩固他的权势,因此,就只有这么回答了。
皇太后听了,又是点点头。对于皇宫外面的事情,只要不是特别大,她都是不操心的。此时,她正待鼓励几句,让艾哈迈德再接再厉,好好干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后就有内侍出现在大殿内,神情慌张地禀告道:“太后,不好了,波斯边境那边的守将快马来报,波斯要完了!”
内侍简要地说了下情况之后,便把手中捧着的急递呈了上去。
听到这个禀告,皇太后和艾哈迈德不由得都有点傻眼,这是什么情况,波斯要完了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明白,但她们却知道一点,反正就是情况不好。
这么想着,皇太后顿时就急了,连忙打开急递看了起来。底下的艾哈迈德地焦急地看着她,想知道是什么情况?
932 以静制动
波斯要完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艾哈迈德隐隐有种预感,很可能和明国有关!
他正想着,忽然就看到皇太后的脸色惨白,身子晃了晃,手中的急报也拿捏不住,掉地上去了。
边上的侍女赶紧扶住了她,慌成了一团。
不过皇太后回过神来之后,却一把推开了她们,没有顾及形象,立刻弯腰下去把那封急报给捡了起来,又重新看了起来。
这一次,她很快就看完了。随后,抬起头,看着艾哈迈德,用那种带着颤抖的声调说道:“明军攻占了大半个波斯,包括伊斯法罕在内,都被明军攻占了。波斯皇帝阿巴斯二世,目前生死未知!”
皇太后就算再不管宫外的事情,可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世仇,多少是有些了解的。如今大半个波斯被明军攻占,连都城都没了,就算阿巴斯二世还活着又如何?这种情况肯定没法翻盘了啊!
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灭不了波斯帝国的。可如今,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就要被明军给灭了。从这点来推断,明军要是打过来的话,奥斯曼帝国能挡得住么?
说话间,这份急递有侍女转给艾哈迈德。与此同时,一脸恐慌的皇太后,用带着一点希望的语气问道:“明国皇帝曾说过什么得罪了他的,不管多远,都要杀过来。你看,我们能不能挡住明军?”
艾哈迈德没回答她的这个问话,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份急报上面了。接过之后,便迅速看了起来。
还没看完,他的脸色也已经白了。
相对皇太后来说,艾哈迈德更熟悉情况。从这份急报中能看出来,明军对上波斯军队,完全是碾压式的。在他印象中的波斯军队,在面对明军的时候,就犹如成了土鸡瓦狗一般。
看完了急报,稍微往深处一想,他就差不多猜到了原因。
第一,波斯帝国的精锐军队远征莫卧儿时,已经损失殆尽。连同国内,对于明军,那是闻风丧胆。没有士气,又怎么能打仗?
第二,从之前接到边境守将的消息说,阿巴斯二世曾在国内四处镇压反叛者,根基就不稳,又助长了明军的攻势。
想到这里,艾哈迈德突然傻眼了。
因为他突然发现,奥斯曼帝国目前的情况,似乎和之前的波斯帝国一样。
他的父亲领了全国精锐军队出征,最终能回来的,就只有一万左右败卒残余。随后,他为了保住家族,也是铁血镇压,又大肆收税重建军队。
这个时候的奥斯曼帝国,收税导致根基不稳,重建的军队却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至少和之前的军队,那是不能比的。
如果明军不打过来,那么根基不稳没关系,军队的战斗力差也没关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些真得都不是问题。
可目前的关键是,明军已经快要灭了波斯帝国,那就等于是到了奥斯曼帝国边界。如果明军继续进攻的话,眼下就是奥斯曼帝国最为虚弱的时候,没法打啊!
想到这里,艾哈迈德的心中非常苦涩。奥斯曼帝国的虚弱,就是他和他爹造成的。眼下情况,没法让别人背锅!
“……到底能不能挡住明军啊?”皇太后说话见艾哈迈德没回答,就有点急了,语气重了点喝问道,“回话!”
这个时候,艾哈迈德终于回过神来了,抬头看到皇太后好像有点生气,顿时打了个激灵,连忙回答道:“太后,微臣以为,除非从西部边境调来边军,或者还可一战!”
因为信仰的原因,奥斯曼帝国一直和欧洲各国打来打去。历代奥斯曼帝国的皇帝以及他们的名臣,无不想征服欧洲为己任。
如果没有崇祯皇帝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在艾哈迈德死后,他的妹夫掌权,最终发起了有名的维也纳之战,争夺中欧地区。
由此可知,奥斯曼帝国的周围,没有被它征服的,那就是它的世仇。当初柯普律吕领兵出征的时候,西边边境用来防备中欧国家的边军是没有调动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中,最为精锐的,就只有西部边军了。因此,艾哈迈德才有此一说。
皇太后一听,先是一愣,不过回过神来后,她却不得不承认,或许也只能用西部边军了,但是,调动了西部边军的话,那西部边境怎么办?
这么想着,她就把这个担忧说了出来。
对于奥斯曼来说,明军是敌人,中欧的那些,同样是奥斯曼的敌人。挖西墙,补东墙,可行么?
这个问题,艾哈迈德没法回答,因为他知道,那些中欧的国家要是知道帝国西部边防空虚的话,很可能会趁火打劫的。派人去和他们和谈,说奥斯曼的东部边境要受到明军的威胁,我们先讲和不打,让我们去搞定明军好不好?这个答案,必然百分之百是否定的。
除非和中欧那些国家签订耻辱的条约,割地赔款等等。不付出巨大的代价,那绝对是不可能让那些国家袖手旁观的。
与其这样,那还不如和明军去签订条约好了。至少在明军这边来说,以前是井水不犯河水。这次之所以打起来,还是因为自己那老糊涂爹听信了阿巴斯二世的谗言,主动去打明军所引起的。
想到这里,艾哈迈德斟酌了下用词,才看着皇太后说道:“太后,据微臣所了解的,西部的那些国家巴不得我们被明军所灭。不计代价调动西部边军的话,就只有先填平他们的无底洞才行。”
无底洞怎么可能填得平!皇太后听了,不由得非常失望。不过她心中也明白,艾哈迈德说得是对的。
愁眉苦脸之下,她就埋怨艾哈迈德道:“说调西部边军的人是你,说不好调西部边军的人,也是你。你到底想怎么样?”
“太后恕罪!”艾哈迈德稍微一沉吟,便回答她道:“微臣以为,明军远道而来,又能有多少兵马?占了那么大的波斯,那兵力都可能会不够用。更何况,长途行军打仗,军队士气,军卒疲惫,还有粮草供应,都是问题。因此,或者没必要担心,明军应该不可能在打完波斯之后就接着打我们奥斯曼帝国的!”
皇太后一听,好像有道理哦!之前的时候,是着急了,如今静下心来想想,确实如此!
这么想着,她总算没有那么担心了。
这时候,艾哈迈德还在分析道:“微臣以为,明国皇帝之所以表现得气势汹汹,其实就是想压服我们奥斯曼而已。这么做,无非是向他的臣民给出交代,特别是被我奥斯曼军队所杀的那些。另外,或许也还想从我们奥斯曼这里捞点好处。”
皇太后听了,又放心了不少,脸色也缓和下来,声音都柔和了一分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应对为好?”
“微臣以为,以静制动为佳!”艾哈迈德说到这里,已经理清了思路,便马上回答道,“在波斯边境摆出重兵防守的姿态,让明军知道,敢要攻打我们奥斯曼,他们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随后就看明国皇帝怎么做了,到时候我们再见招拆招!”
皇太后听了,不由得大喜,连声说道:“好,好,好一个以静制动,本宫喜欢!”
说完之后,还乐呵了下,然后她才又说道:“宫外的事情,交给你办,本宫最是放心了!就按你所说得去做吧!”
“微臣领旨!”艾哈迈德听了,立刻行礼应下。
出了皇宫,艾哈迈德急匆匆而走。虽然面对皇太后的时候,他好像表现得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样子。但实际上,他是真没底。因为那个明国皇帝,绝对是不能以常理论之的。
没办法,只能先用上十二分的精力去应对,希望能把明国皇帝给吓住,就此止步于波斯吧!
……………………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阎应元所部只留了一小部分兵力监督波斯俘虏修筑港口,修建新城之外,他已经亲率大军,在阿拉伯半岛登陆了。
这个时候的阿拉伯半岛,早已经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后来被葡萄牙给占了波斯湾南岸地区。不过葡萄牙没坚持住,被波斯阿巴斯一世连同英国和荷兰殖民者赶跑了葡萄牙,顺便把支持葡萄牙的南岸土著都杀了个遍。
阿曼的亚里巴王朝,也是有参与赶跑葡萄牙人的。这个事儿,葡萄牙人都记得。如今,仗着明军的强大,菲利普斯正式向明军这边提出,要明军协助报仇,灭了亚里巴王朝。作为回报,其他葡萄牙人以前占领过的土地,他们不要了,就只要亚里巴王朝这片就可以。
作为同盟国,当初定下的是共同进退。按理来说,他们的要求是没问题的。因此,阎应元便同意了。
当然了,攻打亚里巴王朝,自然是葡萄牙人为前锋,明军只是协助而已。总不能同盟到了我去帮你打下来,再给你吧,那还是同盟么?
933 葡萄牙的不同
不过葡萄牙人对付这些土著国家,却还是有相当实力的。毕竟他们对于火炮火枪的,是远胜于土著国家的。唯一的短板,就是他们的兵力太少。
但如今有大明军队撑腰,那就刚好补上了他们的短板。这个时候,就更像是狐假虎威,仗着身后大明这头老虎,作为前锋的葡萄牙军那叫一个意气风发,直接就横推过去,目标,就是亚里巴王朝的都城。
在这个进攻的过程中,很快就体现出葡萄牙人和大明对待海外领地的不同了。
葡萄牙人的策略,对于亚里巴王朝大小贵族能投降的都收,并用他们来统治地方,而他们只是统治那些投降的大小贵族而已。
如此一来,还真别说,在大明大军的威慑下,亚里巴王朝的大小贵族,大都选择了向葡萄牙人投降,缴纳税贡。对他们来说,交给葡萄牙人也好,还是之前的亚里巴王朝,都一个样。
就这样,攻打亚里巴王朝的整个过程也是轻松无比,且进展极快。甚至到了后来,那些投靠了葡萄牙人的各地贵族所带军队越来越多,都不需要明军的帮助,优势也已经具备了。
但菲利普斯心中很清楚,这些地方贵族只是迫于大明兵锋才降伏,至少在目前是不能真正信赖的,最终还是要靠大明军队的坐镇才能放心。
基于这个因素,葡萄牙人的缴获,各贵族的上供,菲利普斯都不敢独吞,必然是要分给明军,哪怕明军就只是跟在后面一仗未打。
就这样,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亚里巴王朝给灭掉了。随后,葡萄牙人当起了这片土地的主人,通过各地贵族开始统治地方。
相对来说,和以前相比,地方贵族并没有多少不同,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主人换了一个而已。
对于这种统治方式,可以少费心,很快就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但是,根基不稳。如果日后情况有变的话,葡萄牙人的统治也很快能被推翻。
而明军的方式,把原本既得利益者干掉,把所获得的利益分给那些一无所有者,分给穷人,就等于是用利益把他们和大明绑在了一起。
虽然初期的时候,会遭遇各地大小贵族的强烈抵抗,但是,只要能实行了,必然是长治久安。至少大明的意图,在新占土地上能得到彻底的实现,从而能达到改造当地的目的。
帮着盟友达到了目的之后,阎应元便挥兵西进,开始攻打奥斯曼帝国了。
之所以不休息,其实是之前这段时间,对于明军来说,就是旅游来的,就没有什么需要休整不休整的。
阿拉伯半岛这边的奥斯曼国土,离他们的都城伊斯坦布尔实在太远。因此,在这个时候,这么远的行省,其实已经半脱离奥斯曼朝廷的掌控了。
不过当各地遭到明军的攻击时,压根没法抵挡的时候,他们就又想起奥斯曼朝廷了。于是,纷纷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向他们的皇帝告急,请求援兵。
……………………
差不多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所领的明军,已经攻占了波斯最主要的那些城镇。前锋人马,也就是拉辛的哥萨克所部,都到达了奥斯曼边境。
这个时候,奥斯曼人已经做出反应,至少从表面上来说,他们是集结了重兵,在严阵以待了。
不过哥萨克人原本就彪悍,此时已经是大明军中一员,经历了无数胜仗,而且还是摧古拉朽般胜利的灌溉,就更是彪悍无比了。奥斯曼帝国作为手下败军,二三十万大军都被明军消灭了,这种情况下要还会怕奥斯曼人就有鬼了!
因此,虽然没有获得崇祯皇帝的旨意攻入奥斯曼境内,却也经常有小队人马入奥斯曼境内去挑衅。一时之间,就像螃蟹一样横行,奥斯曼人却不敢轻易开战。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还在镇南城,他的首要目标,不是再去攻打奥斯曼帝国,而是稳固波斯境内,搞定这片土地,那就必然还要派兵扫荡之前兵锋未及之处,建立大明真正的统治秩序才行。
不过虽然原本波斯帝国的疆域很广,真要全部照顾过来的话,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如同艾哈迈德所分析的,明军在兵力和后勤等等方面,都会是个问题。
但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照顾到所有的边边角角,而是有侧重点的。
波斯境内,大部分是高原,物资不丰富不说,而且交通还不好,人口也稀少。又被阿巴斯二世折腾了那么久,人口就更少了。
因此,崇祯皇帝的重点,就是先快速重建那些物产丰富的地方,至于其他地方,就等新任总督到了之后再慢慢治理了。反正看中这片土地的,并不是要在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收多少税,而是地下的“黄金”。
另外,崇祯皇帝其实也有点发愁。原因很简单,一下占领的地盘太多了,缺人!
一座新的城镇,不管怎么样,总要派些大明的军队镇守吧,那必然是要分兵。虽然可以征召当地人成为主力的辅兵,以补充兵力的不足。可不管如何,这种情况都会削弱明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新占城池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军管,但是,时间长了的话,必然还是要文官来治理的。而这治理的文官,肯定是要用大明本土出身的官员才行。这不,那些官员都还和他们的总督大人一起,还在路上呢!
如果不把地方上的事情交接完毕,把明军主力给腾出来,就没法继续下一步了。毕竟接下来的奥斯曼帝国是个比波斯帝国还要大几倍的国家,又不是一个小国家,可以随手就灭了的。
……………………
明军这边的情况,虽然艾哈迈德有所猜测,可毕竟他对如今的波斯已经是两眼一抹黑,能听到的,就是那些逃到奥斯曼境内的,原波斯大小贵族对明军的恐惧而已。
随后,边境守将把明军,也就是哥萨克所部的嚣张禀告了回来。从这个架势看,指不定明军什么时候会突然发动攻击,打入奥斯曼境内的。
这让边境守将很是着急,不断地求援。因为那边所谓的集结重兵,其实只是假象,虚张声势而已。奥斯曼军队之前损失如此惨重,又哪来的集结重兵!
说真的,自从上次接到边境守将说波斯要灭了的消息之后,艾哈迈德就再也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他既担心明军会很快打奥斯曼,又担心国内有人要拿他和他的家族当替罪羊。为此,他头发都不知道白了多少。
军队不是韭菜,精锐军队就更不是韭菜了。奥斯曼帝国要想重新拥有精锐军队,那必然是要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可是,边境守将十天一大报,三天一小报的,真是好像明军随时能打进奥斯曼一样。
他如此,奥斯曼皇太后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也愁啊,波斯帝国都被灭了,明军还不断地在边境嚣张,真得指不定什么时候会打奥斯曼了。而奥斯曼这边,却绝对无法让她放心,根本看不到能抵抗明军的精锐出现。
为此,她只能又问艾哈迈德,想从艾哈迈德这里寻求安心。
艾哈迈德还能说什么,只能继续把他之前的那番言论拿出来强调,说明军短时间内断然不会攻打奥斯曼的。他还有时间,正在加紧训练军队。
奥斯曼帝国的皇太后听了,也只能如此了。
可谁知,到了后来,除了波斯边境那边的守将急报之外,以前不怎么鸟奥斯曼朝廷的阿拉伯半岛那边,竟然也接二连三派人过来急报,说遭到了明军攻击,急求援军。
而且从急报上来看,明军攻势很凌厉,就沿着波斯湾南岸一路北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停顿。
他们不知道一点,急报本身其实是有问题的,一是战场上军情不明,对于明军的数量估计不准确。保险期间,都会往多里估计;而那些贵族向奥斯曼朝廷的急报中,也是同样的心理,唯恐朝廷不管,就也把明军兵力往多里估计了。
他们没想到,这么一来,就吓到人了!
这一下,不管是皇太后还是艾哈迈德都傻眼了。
不是说明军兵力太少,肯定顾不过来么?那为什么明军竟然还能分兵,已经在攻打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行省了?
既然那边的明军已经对奥斯曼帝国动手,那么,波斯这边的明军对奥斯曼帝国动手的时间还会远么?
想到这些,皇太后就急了,严厉斥责艾哈迈德,一定要拿出应对之策。
他们不知道,阎应元领到的旨意,是崇祯皇帝要他先依托波斯湾,把沿海一带比较好的土地先占了,兵锋最终直达巴格达,攻占这边最肥沃的地方。至于阿拉伯高原啊,荒漠什么的,就先放放。等以后稳定了繁华之地,再去扫荡那些地方。
也是因此,明军的攻势才很凌厉。要不然,就阎应元所部,人数再多也不可能这么快地推进。毕竟阿拉伯半岛,也是非常大的。
934 兔死狐悲
面对皇太后的质问,艾哈迈德试探着回答道:“太后,要不趁着现在明国皇帝还没亲自领军攻打我们奥斯曼,派人去探探他的口风?”
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议和了。皇太后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她还是很明锐,一下就明白了艾哈迈德的意思。
要能不打,那确实是好的。她这么想着,便再问艾哈迈德道:“那你给本宫一个具体的章程吧!”
艾哈迈德听了,便立刻掏出一个奏章道:“微臣已有初步想法,还请太后过目!”
之前提及西部边军消息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想法,不过一直没有拿出来。
皇太后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就接过侍女转呈上来的奏章看了起来。
内容并不多,她很快就看完,皱着眉头对艾哈迈德说道:“如果真得只是让出一点地方,就能让明国皇帝息怒,两国从此止戈息兵的话,那确实是极好的,反正我们奥斯曼帝国很大!”
艾哈迈德听了,便松了口气道:“太后明鉴,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其实有些地方,对朝廷阳奉阴违,还不如让明国皇帝头疼去,或者让明国皇帝去修理他们好了。”
这个时候的奥斯曼帝国疆域,是非常庞大的。
南到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地区,东到整个阿拉伯半岛,北边把整个黑海变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海。西到匈牙利,包括后来意大利北部罗马在内的,都是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藩属国,比如之前随奥斯曼帝国军队一起出征的克里米亚汗国。可以说,疆域确实是非常大的。
于是,对付大明的策略就这么定下了。
柯普律吕的女婿,艾哈迈德的妹夫卡拉穆斯塔法被委以重任,秘密赶往波斯,去求见明国皇帝。
这个穆斯塔法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会在艾哈迈德死后接任奥斯曼帝国首相,并且发动了很有名的维也纳之战。但是,他败了,最终因此被杀。
如今他代表奥斯曼帝国出使大明,其实也是代表了他们家族本身。如此一来,才能让艾哈迈德放心。
……………………
在奥斯曼帝国那边,崇祯皇帝并没有撒播窃听种子,因此并不知道奥斯曼帝国的对策如何?他所能得到的消息,也就是边境那边传回的消息。
这时候的他,还在忙波斯境内的事情。由崇祯皇帝亲自坐镇,至少在镇南城到德黑兰之间的这一大片土地上,生产生活恢复地很快。百姓们对于没有了兵灾的生活,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那自然是非常欣喜,干活的热情当然也就非常高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感觉,自己也是这片土地中的一员。身为大明百姓,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因此,在官道上每当有大明军队经过的时候,他们就自发地施礼感谢!
这一天,在通往镇南城的官道上,从西边过来,又有一队明军骑士,大约三十来骑的样子,举着大明旗帜,驱马而行。
田间地头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依旧按照惯例行礼。
不过忽然,有人看出了异常,便讨论了起来。
“看,官军中间的那是什么人?怎么看着好像是犯人?”
“你怎么知道,就因为他们不穿官军的军服?”
“不是,你没发现么?我们官军的神情可都是自信高兴的那种,但你看看中间那几个,就他们那脸色,一看就心情不好的那种!”
“咦,对哦,你看得好像很仔细,就你这能耐,或者可以去官府衙门报备个官当当了。”
“是啊,如今我们大明皇帝可是有旨意,只要有特长、有能耐的,那可都是可以去报备的,说不定就让你当官了也不一定!”
“哈哈,承你们吉言,我还真有那个意思呢!”
“……”
他们猜得其实没错,这队骑士,是拉辛从前线派回来,送奥斯曼使者去镇南城的。
被大明将士夹在中间的那几个人,就是奥斯曼使者,为首那人,自然是穆斯塔法了。
这时候,他的表情确实不是高兴的。
这一路过来的时候,按照他原本的想象,波斯帝国前后对此遭受兵灾,最近更是被明国所灭。波斯境内的情况,就应该比如今奥斯曼的情况还要糟糕的。
这个情况,他甚至在家族会议中讨论出使情况时,就提及过。其他人,包括如今掌权的艾哈迈德,也是同意他的看法。
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对于明国皇帝会不会在近期发动大的攻势,还是意见不一的。
有的人认为,明军在波斯湾南岸那边都已经开打了,那自然就是开始攻打奥斯曼的战事了。波斯这边的明军,估计也很快就会动了。
但是,还有的人认为,波斯湾南岸那边的战事,很可能只是个案。还有可能是他们靠着波斯湾,从海上得到战事的支撑,因此,那边才会开战。
而波斯境内这边,刚经历过一连串战事的波斯,必定残破不堪,民生凋敝,明军要想继续进攻,难度极大。他们一共能来多少兵力,至少短时间内肯定要耗在波斯。
这两种意见之下,最终穆斯塔法交代给穆斯塔法的底线,自然也不可能太低。
可如今,穆斯塔法从西部边境进来波斯之后,特别是从德黑兰那边过来,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一样,虽然百姓确实少,可一个个都是安居乐业,田间地头地劳作,也没见有什么监工。看到明军经过,还一个个洋溢着笑容尊敬之意。
他实在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波斯人怎么那么拥护明军?哪怕是以前的波斯帝国,就他所了解的老对手的情况,也不是这样的。
有的时候,穆斯塔法就在心中对自己说,这肯定是极小一部分而已。但是,随着离镇南城越来越近,这一路上竟然全是一个情况。他的这个想法,就彻底破碎了!
如此一来,他就更好奇了,不知道明国皇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让刚打下疆域的百姓如此拥戴?他很想过去问问,了解下到底什么情况?
但是,前后都是哥萨克人,他压根就没有机会去了解情况。哪怕是派他仆人出去,也是不可能。
这个不解,终归是一直保持到了镇南城。
看着昔日的波斯帝国都城,根本没见到有什么战火的痕迹。城里城外,那是一片的祥和,真得和战争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或者说,唯一有点刺眼的,就是挂在镇南城城门边上的一颗首级。边上有告示贴着,似乎是用两种语言所写。其中一种他不认识,应该是汉字;另外一种是波斯语。
在骑队领头的那头领去和守城校尉沟通的当口,穆斯塔法稍微扫视了一眼,顿时就大吃一惊。
原来这个首级,竟然是阿巴斯二世的。看着首级的干煸烂掉的样子,应该是已经很长时间了。
这一下,算是确认了,之前没有消息的阿巴斯二世,还是没逃走,遭了明军的毒手了啊!
如果换成以前的话,穆斯塔法估计会幸灾乐祸,这个死对头完蛋地好!可如今,他就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不过没等他多点时间感受,骑队就进城了。他只好最后看了一眼那个首级,从头始终,什么话都没有说。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奥斯曼帝国派来使者的消息,就禀告到了崇祯皇帝这里。
说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并不意外。
二十来万军队,被自己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如今明军又把奥斯曼的同伙波斯给灭了,如果奥斯曼人还无动于衷的话,就真说不过去了。他们国内的那些掌权者,肯定要做出应对,最实际的,就是来打听消息。不管是自己的态度,还是大军的虚实,都是有必要的。
听完了禀告之后,崇祯皇帝便问方正化道:“那奥斯曼使者是穿官服还是便服?”
听到这话,方正化稍微愣了下,随后便明白这其中的区别。但他不知道,便只能回奏道:“奴婢下去问问。”
如果是穿官服而来,那就是公开的,应该是他们朝廷上下做出的决议。而如果是穿便服而来,那很可能是某些权贵,至少不是他们朝廷公议出来的使者。这中间的区别,就大了。
没过多久,方正化便重新给崇祯皇帝禀告了,这一次,了解地极细,不但把穿什么衣裳,还有来时候的各种细节,以及这个奥斯曼使者在奥斯曼国内的身份,全都调查清楚了。
知道了这些,崇祯皇帝对于奥斯曼帝国派人过来的目的,便心中有数了。
他并没有急着传召接见,而是考虑起了目前的情况。
总得说来,有一点是真得没错,目前的大明,并没有吞下整个奥斯曼的肚子。因为奥斯曼帝国实在太大了,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真得很难实现有效统治。最关键的是,还是兵力问题。
935 大明的疆域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心中便有了想法。
………………
穆斯塔法就安排在镇南城驿馆内,一直等着大明皇帝的召见,可却迟迟不见动静,这让他有点急了。三天之后,忍不住就去问驿馆的官员,得到的答复,是这几天城里有调动,皇帝没空。
穆斯塔法听了,连忙问是什么调动?得到的答复,却是不该问地别问,问了也不会说!
这让他郁闷了,只好继续等着。
这人啊,被闷在屋子里,又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分心,就容易瞎想。联想能力丰富一点,还有可能会把自己给吓死。
穆斯塔法虽然没有吓死他自己,不过也差不多了。因为他猜测,如今波斯境内,已经是一片安宁,能有什么调动?能有的调动,就只能是和奥斯曼有关了!
为此,他想了好多好多。
终于,又过了两天之后,终于得到通知,进宫去觐见明国皇帝。
一路之上,看着波斯风格的皇宫内,想着主人却是远东而来的,这让穆斯塔法真得有很多感慨。该不会,有朝一日,奥斯曼帝国的皇宫主人,也要换人了吧?
一想到这,他连忙摇头摒弃这个念头,太可怕了!
没多久,就到了崇祯皇帝所在的大殿内,穆斯塔法连忙用最高级的奥斯曼礼节参拜。在这过程中,他偷眼瞧了下上面的明国皇帝。
只见一个威严的中年人,正在用朱笔批阅奏章,就好像底下没有来自另外一个大国的使者。
这个情况,穆斯塔法的第一反应,就是非常愤怒。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使者,何曾被其他国家的君主如此怠慢了?
可是,就只是这么一瞬间的愤怒而已,就连心中愤怒都还没有反应到他表情上,这愤怒就立刻消失了。因为他明白自己来的目的,是来求人家的,不是来给人家脸色的。什么气节,什么大义凛然,在实力面前,真得只能扫到犄角旮旯里去。
因此,虽然意识到大明皇帝无礼,可他不敢跟着无礼,用恭敬地语气奏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鄙国皇帝特派鄙使前来道贺,恭喜贵国开疆拓土,灭了波斯帝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手中的朱笔终于停了下,随后抬起头来,看着底下已经穿上了奥斯曼帝国官服的穆斯塔法,冷冷地说道:“朕没空听废话!”
感受到明国皇帝的浓浓敌意,穆斯塔法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对此,他一点都不意外,便只好继续委屈自己,用恭敬地语气回奏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鄙国皇帝对于之前擅自向大明动兵的事情,感到非常抱歉,愿意就此事作出赔偿,化干戈为玉帛,造福两国百姓!”
崇祯皇帝此时已经又低下头,继续去批阅奏章,没有说话,也就没有再喝斥。
穆斯塔法明白,这是让他继续说了。
于是,他就没办法,只好继续说道:“鄙国愿意赔偿大明的损失,为表达鄙国的诚意,愿意割让阿拉伯半岛给大明。不知道大明皇帝陛下是否知道阿拉伯半岛有多大,鄙使可以给您讲……”
崇祯皇帝没想到奥斯曼还真大方,竟然一下割让了那么大的国土面积。当然,这块地方也就是面积大而已。仔细想想的话,也不难理解。因为阿拉伯半岛这边,离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太远了。(请忽略不可说的原因)
虽然他有点惊讶,可表面却不动声色,抬起头,冷声说道:“那边朕早已派人去取了,何须你们割让?要想赔罪,拿出诚意来,朕不想听废话,徒耗朕的时间。”
“……”穆斯塔法一听,顿时傻在了那里。
本来他来之前,商量好的底线,就是阿拉伯半岛。因为这边的行省早已对朝廷阳奉阴违,虽然有心追究可却已无能为力。与其被他们给造反叛变出去,还不如把他们卖个好价钱。
不过虽然如此,要是有可能的话,还是想少割点是一点,这其中这个度的把握,就在于穆斯塔法来衡量了。以穆斯塔法的能耐,他们相信他能把握这个度。
而穆斯塔法一路过来的时候,所见所闻之下,波斯境内已经安稳,又有大规模的什么调动,且在这大殿内看到崇祯皇帝对奥斯曼的敌意,就索性直接亮出了底线,免得讨价还价之下,明国皇帝不耐烦而恼怒,以至于什么都谈不成就完蛋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底线亮出来之后,明国皇帝竟然没有欣喜,那么大的一块疆域啊,竟然真得没有一点欣喜!而且听他的意思,明军能很快打下那里?
想着从阿拉伯半岛传过去的求援奏章,穆斯塔法感觉,从那奏章上所描述的紧急情况来说,还真有那个可能!
这一下,他就有点傻眼了:难道这一次白来了?
崇祯皇帝见他没有答话,便又低头去批阅奏章。等了一会后,还没听到动静,便又抬起头来看过去,发现穆斯塔法的神情好像夹杂着惶恐焦急无奈,便知道,这大概就是奥斯曼的底线了。
看到大明皇帝抬头看自己,穆斯塔法一咬牙,装出硬气说道:“还请大明皇帝陛下明白一点,鄙国也是受了波斯皇帝的蛊惑才做了错事,又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这个赔礼,如此之大的疆域都割让给贵国,还不重么?鄙国可是非常有诚意了的!”
“呵呵!”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声冷笑道:“那阿拉伯半岛可有多少物产?可有原本的莫卧儿大?朕的大明,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有你们奥斯曼五十个大,你以为就那阿拉伯半岛,能入朕之眼?”
“……”穆斯塔法听得,顿时有傻眼了。
明国皇帝说话怎么这么不要脸,竟然敢说他的国家有五十个奥斯曼帝国那么大,说话也不怕闪着舌头?
要知道,如今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是开国以来疆域最广的了。历史上,又有哪个朝代,能有如今的奥斯曼帝国这么庞大?可是,这个明国皇帝,竟然说他的大明有五十个奥斯曼帝国那么大!他是对奥斯曼帝国的认识不够呢还是说话不要脸的那种?
再一次,穆斯塔法感觉崇祯皇帝的话,接不过来了。
按照常规来说,这个时候,他是要硬气一点,用技巧来怼下明国皇帝的。可是,明国皇帝的态度是那么鲜明,真要怼的话,怕他自己都不能活着回去了。
可要是一直不说话,那也非常尴尬的啊!
想了下,穆斯塔法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那皇帝陛下以为,我奥斯曼该怎么做,两国才能修好呢?”
“就以黑海海峡为界,以东地区割让,朕就摆兵,否则波斯就是你们奥斯曼的下场!”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冷声说道。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不可能!”听到这话,穆斯塔法下意识地就回答道。
真要以黑海海峡为界割让的话,那大半个奥斯曼帝国就没了,而且都城伊斯坦布尔也直接到了边界线上,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退让,而是又低下头去批阅奏章,同时吩咐道:“赶出去,即刻驱逐出境!”
听到这话,边上一直站着的锦衣卫校尉便立刻上前,示意奥斯曼使者出去。
穆斯塔法没办法,明国皇帝的要求,他不可能答应的。于是,就只能遗憾地出门了。
等出了皇宫门口,那个陪同出来的翻译忽然对穆斯塔法说道:“刚才我感觉,你是不相信我大明皇帝所言,大明有你五十个奥斯曼帝国大?”
听到这话,穆斯塔法转头看向他,点了点头道:“怕是大明皇帝不知道我们奥斯曼帝国到底有多大,才会说这样的话吧!”
言外之意,好像崇祯皇帝有井底之蛙的嫌疑,外加说大话,不要脸。
听到这话,这个翻译不由得笑了起来,是嘲笑的那种。这让穆斯塔法看到了,有种自己是井底之蛙的感觉,不由得有点恼羞成怒,便追问道:“难道不是么?”
翻译听到这追问,才勉强止住了嘲笑,然后带着自豪之意说道:“我大明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到巴达维亚所在群岛,东到整个美洲大陆,几乎全是我大明国土。你觉得,有没有五十个你们奥斯曼帝国大?”
至于西边,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很清楚。
这个时候,世界地图已经是广为流传了。穆斯塔法是奥斯曼帝国的高层,自然也知道整个世界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因此,他在听到翻译的话之后,顿时再次傻眼。
一直到被锦衣卫校尉催促了,他才回过神来。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低头就走了。
离开镇南城,出了城门的时候,穆斯塔法转头看了一下城头上挂着的那个首级,也就是那么一眼,就再没回头了。
出了波斯地界之后,他和边境守将会晤了一番,将他看到的情况都说了说,让这边提高警惕。然后他自己,则快马加鞭,赶回伊斯坦布尔去了。
936 阿列克谢的选择
穆斯塔法绝对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压根没有空手而回,至少崇祯皇帝还赏了他一样东西的。
于是,就这么的,他和奥斯曼边境守将的谈话内容,就全部被崇祯皇帝知道了。
之前他告诉穆斯塔法,说以黑海海峡为界,他就可以放过奥斯曼,确实是真的。因为地下石油,主要是在巴格达地区和波斯境内,再过去就没什么了。
之所以还要到黑海海峡,那也是对石油区的保护。总不能说,就直接以地下石油为界吧,怎么的都要有个缓冲不是!
至于以黑海海峡为界,不再继续打了。不是说打不下来,而是没有必要。另外,由奥斯曼挡着欧洲各国,也可以让大明在新占了这么多的疆域好好发展一下。毕竟自己是要把这些地方变成真正的大明领土,而不是殖民地。如此,才能永久占领。
不过让奥斯曼帝国割让这么大的疆域,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在这边,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龙兴之地。
不愿意就不愿意了,太大就太大了,自己可以慢慢打就是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崇祯皇帝就离开了镇南城,领兵出发,前往奥斯曼边境。不等援军了,他们慢慢来就是,反正波斯境内已经差不多稳定了。就算有情况,有自己在,也能及时处理。
……………………
比特利斯,奥斯曼帝国的边界重镇,控制从凡湖盆地通往美索不达米亚的交通要道,具重要军事意义。同时,也是奥斯曼帝国对付如今大明的重镇。
之前的时候,这里号称重兵集结,实际上虚张声势,哪怕到了后来,又陆续从各地增兵过来,也不过达到了十二万兵力,远没有当初奥斯曼帝国东征时候的二十多万。
而且从兵力的精锐程度来说,这十二万的兵力,也远比不上当初东征时候那些军队的精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哪怕如今比特利斯兵力要远比他们面对的明军要多,最终在城外横行嚣张的,还是明军将士,也就是拉辛所部的哥萨克籍明军。
崇祯皇帝的目标,就是先打掉这座奥斯曼军队集结的重镇。为了一劳永逸,减少奔波。他在出发前,就给拉辛发出了旨意,要他广为宣传,就说他即将御驾亲征,攻打比特利斯。
就镇南城到比特利斯那边,大军行进,还是要不少时间的。崇祯皇帝感觉能吸引更多的奥斯曼军队集结到比特利斯这边来。
不过有一点,崇祯皇帝是万万想不到的。这一点,还要从几个月讲起。
……………………
沙皇阿列克谢本想着偷鸡一把,趁着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开战的时候捞些好处。结果却没想到,明军竟然是那么强大,以至于吓得他把随军带的军需送给明军,才惶惶然逃回老巢。
原本沙俄就被瑞典和波兰两国侵吞,又和波兰对攻了一波,就已经够虚弱了。再那么一搞,简直是雪上加霜,沙俄就更虚弱了。
看不到重新崛起的希望,阿列克谢自然是愁啊!
后来,他收到消息,波兰在内乱,瑞典各国趁机又去攻打波兰。说真的,他又心动了,也想趁机参与一把,捞点好处。
可是,前车之鉴啊,就是想着捞点好处,结果把棺材本都赔进去了。如果此时再要动刀枪的话,那绝对是要把百姓的口粮都剥夺了,万一再有个意外,沙俄就真得亡了!
因此,阿列克谢最终决定还是蛰伏不动,乖乖地添伤口养伤,休养生息再说。
结果他没想过,几个月之后,波兰那边还在打生打死,几个国家围攻波兰还没有分出胜负,但从东方传来的消息,却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又败了波斯帝国的军队,据说如今准备灭了波斯。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阿列克谢不得不反复嚼味明国皇帝的这句话,“该不会,波斯真得要亡了吧?”
说真的,他是有点不相信的。打仗又不是儿戏,说灭谁就能灭谁!波斯帝国那么庞大,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灭国!
心中虽然这么想,最终他还是决定派出探子,去看看情况怎么样,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消息。
至于他自己,当然还是要添伤口,从未有过的关注民生,积蓄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到了来年夏季,阿列克谢也终于有了一点积蓄,正想着参合波兰那边一腿,捞点汤喝喝也行。可这个时候,各国已经打疲惫了,有罢战的迹象。这让他很是不甘心,继续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探子回报,说明国皇帝领军,真得灭了波斯,吞了克里米亚汗国,如今兵临奥斯曼,很可能要发起新的战事。
听到这个消息,阿列克谢震惊到傻,呆滞了不知道多久。
真得说灭就灭?明国皇帝真得做到了!
明军这么厉害,谁还能挡得住?
回过神来之后,阿列克谢就开始仔细地询问战况。能问多细就问多细,一直到探马实在说不出来为止。
之后,阿列克谢怕了。因为他又想起了明国皇帝的那句话,真得不是随便说说,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回想起自己,不也是和萨马拉堡的明军去打了一仗,虽然最终是签署了合约,这种情况,不知道还算不算犯大明呢?
还有,之前自己偷偷摸摸的那个事儿,虽然亏了自己随机应变,双手奉上粮草而退兵。可以明国皇帝的厉害,他会不会发现自己的本意,从而定一个犯大明的罪行?
如今的沙俄,不要说明国皇帝御驾亲征了,就是那个萨马拉堡的明军统帅,都有能力来灭吧?
想得越多,阿列克谢就越怕。于是,那个愁啊,头发都白了!
这一日,他愁着愁着,突然之间,犹如一道闪电劈开了黑暗的天空,让他一下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明军之中不是有土尔扈特部,还有哥萨克部么?如果能像他们那样,在明国皇帝对沙俄定性之前投靠,是不是就没有被灭的担忧了?
再说了,如今的沙俄,真得是太弱了。如果瑞典下定了决心要灭的话,又没有了纵深可退,沙俄真得可能会被灭掉。
自己就算再休养生息,可瑞典等国会一直放任自己不管么?
之前的时候,他们是在打波兰。如今看着好像有停下来的迹象,瑞典会不会把目标转向沙俄了?
这么想着,阿列克谢便不再犹豫。这么弱小的时候,就唯有抱大腿才能有活下去的机会。既然要抱大腿,那必然是要抱最粗的那条大腿才行!
这么想着,他就不再犹豫,立刻收拾自己手中能拿得出手的奇珍异宝,然后派了重臣,不管远赴波斯,就去萨马拉堡找那个明军统帅了。
洪承畴看着那些奇珍异宝,听到沙俄使者的来意时,还是有点意外的。没想到沙俄竟然主动要求做大明的藩属国,愿意听大明的话,让咬谁就去咬谁!这还是当初皇上曾经点评过的北极熊?
不过以他的才智,稍微一想,其实也不难明白了。以沙俄现在的处境,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称为大明的藩属国。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他们打不过西欧各国的时候,还有明军的支援。
洪承畴有一点是想不到的,让阿列克谢最终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怕明军把沙俄也定性为犯过大明,派兵去灭了沙俄。
虽然洪承畴搞明白了沙俄的意思,但是,这个事情,他是没法做主的,就写了奏报,派兵护送沙俄使者去镇南城那边,自己去给大明皇帝说。
由此,这个事情也在伏尔加河流域传开了。
听到这个消息,原本的土尔扈特部和哥萨克部的百姓,就充满了骄傲,对于朋楚克和拉辛的先见之明,感到非常地敬佩。
看看,沙俄就没有我们聪明,先一步归顺之后,沙俄都来有样学样了。
如今我们可是大明人,他们是向我们来乞求归附了!
大明的强大,毫无疑问,让百姓们都有了自豪感。
这个消息,在传开之后,也让波兰和立陶宛联邦境内正在反抗贵族统治的那些部族知道了。对啊,为什么不学着沙俄的做法,却抱一条大粗腿,那样不就可以不被人欺负了么,也不用自己打得这么辛苦了!
特别是那些哥萨克部族,更是因为有拉辛所在那部在,就更觉得应该去投靠。于是,各地那些弱小的部族,全都派了使者,带着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跑去朝见明国皇帝了。甚至有的部族,干脆就举族迁移,往明军地盘而去。
崇祯皇帝灭掉了奥斯曼帝国几十万东征大军,又灭了波斯皇帝所领的东征军队,并直接攻入波斯境内,横扫一切,以气吞万里之势荡平了波斯。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终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东欧这边的所有国家和部族。
以沙俄使者为首的各国、各部族使者,犹如溪流汇聚成河,流向了镇南城。
937 卢象升来了
霍尔木慈海峡海峡这边,原本波斯所修的新都城,那个没有完工的凌堡已经被拆除。填埋的尸体另行安葬,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墓。不用说,这个坟墓就是萨非王朝残暴不仁的有力铁证。
原本的那些波斯俘虏,在明军将士的看押之下,负责新的港口城市最繁重工种。另外还有不少百姓也在参与建设,不过这些人是以工代赈,分到的活也不是很重的那种。
到了后来,正在攻打波斯湾南岸的明军,又陆续运来了奥斯曼俘虏,充实建设的人手。
就这么的,新港口城市的建设速度就非常快。港口部分,最先完工,能一次性停靠很多船只。只是看这规模,就知道这里以后必然会成为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这一日,在港口做收尾工作的原波斯贫民,如今的大明百姓中,有人忽然欢呼起来道:“看,又来了好多船!”
他的同伴听到,头也没抬,只是笑呵呵地说道:“如今我们大明战无不胜,那俘虏还不是一船船地运,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是,不是,你看,是从东方来的,好多船啊!”
听到这话,原本都低着头的那些人,就纷纷抬头看去。
果然,在东面的海面上,全都是挂着大明旗帜的船只。其中风帆战舰并不多,大都是大明特有的那种福船。
看清了这个情况,这些百姓不由得都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挥手,用他们的热情欢迎来自东方的朋友。
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他们都是懂的。只有大明来的人越多,他们在这里的日子才能过得越稳固。要不然,如果敌人大举来攻,兵力太多的话,明军人数太少,终归是不踏实的。
在挥手的同时,他们也好奇,这次过来这么多船,到底来得是什么人?
这支船队倒不是来自大明本土,而是原本参战的那支运输舰队,将近两千来艘。他们在打完战事之后就返航,回到了洞吾造船厂那边进行维护。
随后又从洞吾运粮食,但是,更大的任务,却是接应从大明东南沿海过来的船队,就在洞吾这边进行交接。
这个交接,当然不是要把船上的物资进行搬运,而是船只的交接。由洞吾巡抚张煌言进行掌控,是一艘对一艘还是一艘对两艘或者更多,就是要平衡两边的船只数量。
这一次的船上,就来了去波斯就任地方官的大明官员。
这和去藩国当官不一样,吏部是要考核选拔的。有出规定,去海外行省担任多少年官之后,升迁会更快。而不是说,只要秀才举人什么的,只要读过书的就成。
他们之中官职最高的那个,如今就站在旗舰的舰首甲板上,身材高大,眺望着岸上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
“卢大人,我们到了。”他边上的舰长指着那边说道,“大人在这里上岸,要走陆路去镇南城了。末将在这里补给之后还要往里面去,送物资兵力给阎大人。”
这个卢大人,自然是卢象升了。多次向崇祯皇帝请战,终于得到允许,老将继续出马,为大明开疆拓土再贡献一份力量。
此时的他,全然没有做久了船的疲惫。脸上甚至都有一丝兴奋道:“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本官竟然能踏足当初三宝太监到过的地方!”
三宝太监,就是郑和,在大明开国之初的永乐年间,七下西洋,就是多次来过这里。
如果早些年的时候,又有谁人能想到,大明有朝一日会重现永乐年间的辉煌。或者说,更进一步,直接开拓了这里成为大明疆土。行万里路,踏足的,还是大明的土地!
那舰长听了,在边上呵呵笑道:“只要陛下挥剑西指,再远都是我们大明的!”
卢象升听了,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却是没说话了。
打败敌人容易,但是,治理地方难。再怎么样,也不好把所有地方都变成大明的疆土。敌人,还是要有的。
心中这么想着,却是没说出来的。
等到舰队靠岸,这边负责的将领早已领着人过来码头。
在之前的时候,他就得到过崇祯皇帝的旨意,知道这次会来什么人,因此都做了很多准备。
果不其然,在这码头下船的,将来是波斯这片领土的地方官中,大部分人都是晕船,上了岸需要休整好些天才能恢复。
经常坐船或者骑马的,对于远航的适应能力就会强很多。因此,卢象升压根就没什么事。在等其他人休整的时候,他巡查了这边,也去那个大坟墓看了下,敬了一炷香。
他的这个举动,让所有原籍是波斯的百姓和将士,看得很是感动。特别是他们知道,这位从大明本土过来的大官,以后将会是大明在波斯最高的官员时,就尤其感到幸运和放心。
大明皇帝肯定不会一直在这里,最终管这里的大明高官,才是决定他们幸福日子的真正关键。如今他们看出来,这位大官该是错不了。
当然了,也肯定不是所有波斯百姓都能放心。忧虑大一些的,不会轻易相信的,这样的人总是会有一批的。
但不管怎么样,只是这么一下,卢象升就收获了大部分波斯人的民心。
不过他要做得,还不止如此。经常走到军营,或者修筑新城的民夫营中,了解他们的情况,还拿出他以前的习惯,跟他们吃一样的伙食,就在营地里吃。
他的这个举措,就真得把波斯人的眼睛给惊掉了。
什么时候,他们见过有这样的大官了?说真的,他们不但没有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连传说中都是没有的。
等卢象升走了之后,整个营地都能炸了。就算是劳作了一天很饿肚子的人,都顾不得吃饭,纷纷八卦起这位大明高官的事情来。
“听说来我们波斯当总督的那位卢大人,真得在营地吃饭了?”
“那还用说,我是亲眼见到的,绝对不会有错!”
“他不嫌我们吃的这个东西难吃么?那么大的大官,平时吃得肯定是山珍海味吧?”
“还真别说,我仔细地盯着看了,比我们吃得还自然呢!”
“还有还有,我告诉你们啊,卢总督还和我说话了呢,问了我家里的情况,真得,我敢发誓,真得和我说话了!”
“真得么?这么好的运气啊!卢总督好不好说话?”
“那还用说,绝对的啊!”
“……”
消息传开之后,特别是有些人还从来自大明本土的人哪里听到,卢象升一直是这么个作风时,基本上所有人都对卢象升充满了希望,庆幸大明皇帝派了这么好的一个大官来管他们。
五天之后,卢象升就出发去镇南城了。
事实上,他是恨不得一天都不待,赶紧去见皇上,这都几年没见到皇上了。
不过无奈其他同僚不行,过了五天才终于得以出发。
不用说,卢象升当然是骑马的。不但如此,其他地方官,能骑马的,也都要求骑马,只有实在不会骑马,身体还没恢复完的,他们才坐马车。
他走得这一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恭送卢象升的离去。没有命令,都是自发的。
一千多里路,紧赶慢赶,终于到达了镇南城。不过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领军出征了,留下的旨意,就是让卢象升立刻就任新职,管好波斯省。
卢象升遗憾没见到崇祯皇帝的同时,也深知治理好波斯的重要性。后路不宁,大军难行。只有波斯稳定,皇上才能在前线安心打仗。
于是,他几乎是日夜办公,先把崇祯皇帝留给他的波斯资料给看了一遍,又和不少熟悉地方的人谈话。随后便发布他的政令了。
第一,当然是把他所带来的官员,按照他所认为的合理方式进行分配到州府去担任地方官。
第二,波斯省内,也实现小孩三年免费教育的规定。当然了,这个读书,肯定是读四书五经了。
第三,宣布皇帝留给他的旨意,在波斯省内,也会举办科举。其中院试,和乡试在波斯本省举办,乡试和殿试就不用说了,都要去大明京师才行。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都是带兵来的,这些事情没法实现。可如今卢象升是带着文官来的,就可以宣布了。
这些政令宣布之后,顿时整个波斯都轰动了。
古代时候,除了东方的大明是用科举制度来选官之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没有这样的途径。阶级等级之间,分得就很清楚。
不管后世怎么看科举制度,却真得给了底层百姓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如今这样的机会,又传到了波斯这里,这是大明的直辖地,给波斯人的震撼,那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之前有的波斯人对于学习大明文化,学习四书五经感觉太难而想放弃的,那卢象升的这几条政令发出之后,三十岁的人,都厚着脸皮去学堂说他才八岁,只是长得老成,想读书,你敢信么?但这样的事情,还真得有!
938 麒麟
就在这当口,各地的使者进入了波斯,包括沙俄使者在内。
不用说,当初奥斯曼帝国使者穆斯塔法所见到的一切,还有所震撼的那些,全都被这些新来的使者给重新经历了一遍。
甚至因为这个时候宣布了科举制度,免费读书等等,这种最热门的话题,让各路使者就是不想听,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一般来说,各路使者都是代表各地权贵,他们是当地的上层人士,是利益所得者,可能不怎么对科举制度感冒。但是,这些使者所带的随从,那就不一样了。
要是有可能的话,谁不想往上走的!就算自己不行,那自己的儿子、孙子呢!如果他们生活在大明境内,能去读书,万一能出人头地呢?
另外还有一点,波斯籍的百姓因为大明的新政,从而爆发出了蓬勃生机。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样会感染他们。
总之,各路使者的随从,就有不少动心,向往成为大明的一员。
也是如此,他们在进入波斯境内,一路往镇南城进发的时候,就表现地无比乖巧!
………………
卢象升是很忙的,一开始的时候,听到说有某某部族到来,请见大明皇帝,要当大明的藩属,朝贡大明时,他也没多往心里想。毕竟对于大明来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有藩属国的。
可是,到了后来,来得使者越来越多时,他终于开始正视了起来。
这种情况的出现,卢象升终归是喜闻乐见的。自古以来,万邦来朝,就是圣明天子在朝,大明强大的时候才会有的。特别是有些部族国家什么的,更是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这代表大明的威势,已经传到了更远的地方,威服四夷。
这其中,沙俄这个国家,他是听崇祯皇帝提过的。这是大国来的。
卢象升没想到,沙俄使者比起其他部族使者的态度,都要谦卑地多。不但贡品礼单要比别人丰厚的多,甚至还在四处说,包括拉着驿站的大明官员拉亲戚,说他们先祖也是从东方过来什么的。
这让卢象升很无语,他们的先祖是蒙古人,可我们大明乃是驱逐鞑虏而建国,他们不知道么?
看到各路使者实在是有点多了,这个事情必须要皇上亲自定夺才行。卢象升这么考虑着,就决定带着他们西去见崇祯皇帝。因为他忙碌了这么久,也该向皇上汇报一下了。
于是,卢象升就带着各路使者出发了。
他不知道,虽然这些使者全都是要向大明臣服,可他们也有眼睛在看着,看着波斯境内明军的实力。这一点,他们和他们的随从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就不臣服了。这种因为大明强大而来投的,他们的诚意,就和大明的实力是成正比的。如果大明其实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那么臣服之心当然也会少一些。对于大明以后给他们的命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选择。
这一路到波斯境内,再到镇南城,他们确实看不到了很多的不同。还有,也看到了各地军防的情况。
说真的,这些使者对于波斯境内各地城镇的防御是有点不屑的。或者干脆说,明国的很多城镇都是不设防的。
而且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人群中,青壮很少。他们当然明白,这是历次兵灾的原因。
不过从这说明一点,如果谁要是能打败边境的明军,那么波斯就是一块大肥肉了。
不少使者心中如此想着,却也不敢表露出来。再怎么样,明军可是连续灭掉莫卧儿帝国和波斯帝国,甚至还消灭了二十来万奥斯曼军队。
强大,那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不过到底是多强大呢?这些使者还是很好奇的。如今大明的波斯总督带着他们去边境觐见明国皇帝,他们就打着心思,想要亲眼看看,大明到底有多强大!
另外,能见着明国皇帝,他们也是喜滋滋的。因为他们大都听说过,大明皇帝对于朝贡之臣是很慷慨的。这次准备的东西不少,回赐应该也很丰富吧?
………………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他又不是这些使者肚子里的蛔虫。再者说了,他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因为在他的眼中,那都是渣渣而已!
如今的他,已经到比特利斯一段时间了。奥斯曼帝国军队集结地越来越多,都要超过二十五万了。比特利斯城内根本无法住下这么多军队,城外也到处都是,从声势上看,那是非常壮观了。
但是,大明这边,目前崇祯皇帝能用的,也就三万五千多骑军,另外有将近四万五千左右的步军,合计一共就八万左右而已。
按理来说,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应该是明军守势而奥斯曼帝国军队处于攻势。
可实际上,在野外嚣张的,就是哥萨克籍的明军将士。
原因无他,就只因为明军的赫赫威名震慑住他们了。
崇祯皇帝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撒出去了至少二十颗丙级窃听种子。因此,对于比特利斯的奥斯曼军队情况,可以说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地清楚。
不要看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数量庞大,实际上,作为常备军的就只有八万左右,和明军数量相当。其他都是杂牌军,或者临时征召的牧民、农夫等等。甚至干脆,把那些运输后勤的民夫也算了进去,就想靠着数量来壮他们的声威。
如果说,不知道他们实际情况的,那还真可能会被他们这招给吓住。
可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就只是呵呵以对!
上帝视角打仗的,请了解下!
卢象升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崇祯皇帝是知道的。那些使者跟着卢象升过来,他也是知道的。
本来他通过窃听系统,已经知道比特利斯的奥斯曼军队的薄弱之处,就想着要下手的。可随后想想,得,先等等,来观众了,总得请他们看个戏招待下吧!
于是,崇祯皇帝就暂时不打,反而开始考虑抓这些奥斯曼俘虏来尽心基建。没错,就是要在波斯这边也搞搞基建,要不然,对不起后世的名声不是!
不过这么多人,不管再怎么样,又不是机器人,粮食消耗绝对是大的。要是之前的话,看样子只能多杀一些了。不过如今,有人却是送粮来了,那就可以多抓一些俘虏。
就这么想着,规划着,等啊等的,这一日,终于等到了卢象升那一行人到达。
不说卢象升好几年才又见到崇祯皇帝有多激动,就说各路使者,他们看到明军才八万左右,对面却是漫山遍野,总之,只要视野所见,就全是奥斯曼军队的旗帜,他们就吓呆了。
第一个想法是在大明军中会不会太危险了,这要是打起来,绝对会被殃及池鱼的啊!
不过随后,他们就又发现,军营外面,竟然都是明军的将士们在纵横驰骋,而奥斯曼军队的探马,要不就不出营,如果出营的话,那绝对是明军几倍数量的人数才敢出来。就这,还是明军这边压着打。
不是说交战双方的精锐程度区别太大,毕竟都是探马夜不收的,全是军中选拔出来的好手。之所以能给各路使者这样感觉的,是因为明军的士气高涨,斗志昂扬,而奥斯曼的探马显然不愿拼命,才会给人感觉,是明军压着奥斯曼军队在打。
等到第二天,估计着他们大概对比特利斯这边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崇祯皇帝就传旨让他们觐见了。
对于赫赫威名的大明皇帝,几乎没有使者敢抬头去对视,最多是偷偷瞧一眼,那都是顶着很大压力的。
在见礼之后,各路使者便一个个奉上自己的朝贡物品清单,同时介绍这些朝贡物品有多好!
好像是永乐年间的时候,就有部族给永乐皇帝进献了一头长颈鹿,说这是麒麟,让永乐皇帝为之大喜,祥瑞啊!
不过崇祯皇帝的见识,就不是永乐皇帝可以比的了。真要说起来,在这个时代,以见识来说,他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因此,对于他们所谓的奇珍异宝,有多好多好的东西,崇祯皇帝压根就看不上眼。
一开始,他还有点耐心地听着,听到后来,他就直接喊停了,对底下各路使者说道:“如果你们真心想归附,受大明的保护,那就进贡粮草过来。能有多大的诚心,就看你们进贡多少了!”
“……”听到这话,这些使者都有点傻眼了。
乱世的时候,粮草是很宝贵的。但是,对于大明皇帝来说,这个是最普通的东西,不至于向潘邦要吧?
大明皇帝富有四海,不是应该更稀罕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然后为显示大明的富有,再赐给他们东西的么?
听说,以前的大明皇帝是很慷慨的啊!
为什么眼前的大明皇帝却要粮草,军中应该也不缺粮草啊?后营那边,不都堆着是么!
崇祯皇帝看出了他们的疑惑和郁闷,便淡淡地说道:“朕明日就要灭了当面之敌,俘虏众多,眼下朕还需要些粮食。过了这个点,朕就不用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的诚意,也就在这个时段会有效。
939 简单粗暴
不过崇祯皇帝说完之后,这些使者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个上面。而是他所说得明天要灭了对面之敌!
对面的敌人有多少?几十万啊!开玩笑,说灭就灭,哪有那么简单的?真要这么简单的话,不早就灭了?
还抓俘虏呢,这该不会是要各部朝贡粮草的借口?
说真的,这个时段内,粮草还真比一般金银要受欢迎!
崇祯皇帝才不管他们怎么想的,说要开军议了,把他们都赶了出去。
于是,一众使者都跑到了外面。就他们之中,沙俄是最大的势力,因为他们都围着沙俄使者说这个事情。
“大明皇帝感觉……真是霸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肯定了,唯我独尊,不考虑别人感受!我们这么多使者,好像真的没把我们看在眼里!”
“你以为呢,人家可是天下最强国家的皇帝,而且还不是坐享其成的那种,是他打出来的啊!”
“他是厉害,可要说明天就灭了奥斯曼帝国的这些比特利斯守军,这会不会太夸张了?”
“对啊,你们沙俄以前不是很牛的么?就你们鼎盛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能耐,豪气?”
“别这么说,以你们沙俄的看法,觉得大明皇帝刚才说得这话,有几分可信?”
“往事不堪回首,你们就不要说了,不代表沙俄,只说我自己的看法啊!奥斯曼帝国军队这么多兵力,采用守势之下,说真的,要想打败,难度极大,只能利用明军之精锐慢慢消耗,我觉得是个最好的办法!”
“可是大明皇帝说明天就要打败奥斯曼军队啊!”
“废话,打败而已,打赢了一仗,不也是打败了么?大明皇帝又没有说,要全部打败!”
“不是,大明皇帝的原意是说要灭了他们的,不是打败他们!”
“你可真笨,你听得懂汉话么?翻译过来肯定是有些不准的。大明皇帝要真那个意思,回头要是没法一次灭掉当面之敌,你说他的脸往那放?还是说,把我们杀了灭口?”
“这……对对对,肯定是翻译的锅……”
“……”
就这样,这些使者讨论的结果,倾向于大明皇帝要展现肌肉,因此明天要打一仗给他们看看。至少有一个胜仗,这一点是肯定的。至于把当面二十多万军队全部灭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们就拭目以待了。
明军这边召开军议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散了。然后也没见调兵遣将,就好像压根没开部署打仗的军议一般。这让各路使者更是相信,明天只是局部战事。
等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太阳还没升起,只是露出一丝曙光的时候,比特利斯这里,还是如同往日一样安静。
一般来说,斥候战都是大白天的时候,在大众广庭之下开打,用以壮大己方声势。
各路使者,连续赶路,也都是累人。这个时候,大都也都在睡觉。
这其中,沙俄使者身负沙皇阿列克谢的重托,一定要抱明国的大腿,才能给沙俄引来转机,因此睡不着觉,就起来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掀开帘子后一看,就见明军将士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已经全部列阵,明显是准备打仗了。
这么多人马,能在他不知觉的情况下集结完成,这该是多精锐才能办到?
有一点,他是不知道的。
这些军队,或者以前不是,可是成为明军之后,经常被胜利所灌溉,就算是再差的兵都会变成好兵;如此一来,又能打更多的胜仗,能良性循环了。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战事中,为什么所向无敌的军队败得第一战,会特别拿出来说事,就因为能打破这种良性循环,给他的对手增加信心。
而就眼前来说,还有崇祯皇帝亲自坐镇的加成。不管那支明军,都想在御前好好表现的。如果谁表现不好,也很容易上达天听。因此,能悄无声息地集结,也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沙俄使者见了,连忙转身回营帐,把其他使者都给叫醒了。
其他使者出去看到这个情况,顿时就惊呆了。这个时候,明军的强大,又让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兵马开始调动,显然是趁黎明时分要发动攻击。
这些使者就很好奇,明军这一战,到底会怎么打?
他们就犹如躲在教室角落里偷偷说话的学生一样,声音低得不能再低,甚至要再配合眼神守势什么的,低声讨论着,就怕被明军听到他们说话一样。
“你们说,这一战会怎么打?”
“看集结军队的数量,好像是要打一场大的战事!”
“是哦,可是奥斯曼营地那边不但人多,而且肯定是有防御吧。要能直接攻击的话,早就打了吧!”
“真是急死我了,明军到底怎么打这一战?我们在这里,压根就看不到!”
正在说着呢,就见一名锦衣卫校尉过来,领着他们去了一个瞭望塔,让他们可以观看战事。
于是,二话不说,这些使者都抢着上瞭望哨,占个好位置看战事。
就见最先出了营门的骑军,开始提速,从西北方向的一个侧面,直接往对面奥斯曼军队的大营那边冲过去。
“……”各路使者见到,不由得都傻眼了,就这样简单粗暴?
奥斯曼军队那有陷阱怎么办?有绊马索怎么办?有弓箭手火枪手怎么办?
骑军是强力兵种,可骑军并不是万能的啊!
“这怕是不妥吧!”沙俄使者最先回过神来,喃喃自语地说道。
其他使者回过神来,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绝对不妥啊!哪有这么打仗的?”
“对啊,能统领这么多奥斯曼军队的,绝对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没有防备?”
“有点悬了,明军仗着自己厉害,这么轻视奥斯曼军队,怕是要吃败仗了!”
“要我是奥斯曼军队的统帅,就调动兵力,直接把这支明军给围了,吃掉这支胆大包天的军队!”
“……”
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口时,就见大明骑军已经提速起来,离奥斯曼军营不远的时候,那边终于有了动静。
军卒的叫喊声,警锣声,号角声什么的,响成了一片,哪怕骑军奔跑起来的马蹄声,也没能掩盖住。
“轮值军队应该会先进行防御,然后其他军队开始集结!”
“可不对啊,你们看,奥斯曼营地那边,硝烟都很少,大明骑军的攻势压根没有受到影响!”
“那是怎么回事,那个营地好像有点乱哦?该不会是炸营了吧?”
“……”
这一次,他们就猜得没错。
崇祯皇帝所选定的这处攻击点,是奥斯曼的一处杂牌营。虽然也有兵卒守军,但是也不是奥斯曼军队中的精锐。按照他们将领所作出的部署,这里不是直面明军的营地,防御自然不会有多强。
类似这样的营地,其实有不少。而这一个营地,更是其中最懒的一个。是崇祯皇帝挑选出来,防御攻势最弱的一个。
另外还有一点,在这些杂牌营的后面几个营,都是民夫营和伙夫营之类,都是非战斗营。
突然炸营,也就好理解了。就这些奥斯曼人,平时就知道明军有多厉害多厉害。突然在睡梦中听到说明军攻进来了,当然就炸了。
明军的这次攻势,看似简单粗暴,却是崇祯皇帝这么多天来充分利用金手指的结果。就犹如破阵一般,找到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死穴所在,才有把握发动了这一次的“简单粗暴”攻势。
于是,各路使者就傻眼了。
他们看到大明骑军长驱直入,基本就没什么抵抗,就直接攻进奥斯曼军队的大营了。营里的奥斯曼人,全都往其他没有受到攻击的营地跑去,这也算是人的一种本能。
大明骑军一冲入营地之后,能看到骑军立刻分成了几股,分开进攻。整个作战攻势,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压根不是进了营地之后再临机决断的。
这个点上,不少奥斯曼军卒都还起来的。突然之间听到大乱,被败卒冲击,光是靠轮值军队压根就顾不过来。哪怕他们各营之间都还有间距,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时候的奥斯曼军队,就犹如一个麻团。明军这边是找到了那个线头,一下就有了解麻团的能力。
各路使者肉眼可见,奥斯曼军队那边,一个营地接着一个营地地乱了,被败卒冲击,被明军追杀。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全乱了!
看到这里,这些使者都是面面相觑。
奥斯曼帝国不是很强大的么?怎么到了明军的面前,就好像是纸糊的一样了?
大明皇帝所说得一战灭掉,原来真得是要全灭啊!
这时候战场上的形势,就算再没有眼力的人,也看出来明军这摧古拉朽般的攻势,根本就是不可逆转了。
唯一的看点,就是明军怎么打下比特利斯城,毕竟是有城墙为依托,可不是大明骑军能冲垮的!
战事到了中午时分,城外的战事就基本结束了。漫山遍野的,几乎全是明军将士押着投降的俘虏。
940 流星火雨
比特利斯城里的奥斯曼军队,还有三万左右。能在城里的,自然是如今掌握奥斯曼帝国军政大权的柯普律吕家族军队。
从一开始明军开始突袭,城里的守军不但没有开门救援,反而紧闭城门不让败卒进城。如今城外败军已定,就更是不可能出来了。
城头上,军卒林立,一个个都非常紧张,也是神情复杂地看着明军将士押解着众多俘虏。可以说,这对他们的士气打击,那是非常大的。
各路使者看着城头上的人头,一个个指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依我之见,应该趁势攻城,就驱逐那些俘虏去消耗城内守军的防守器械。如此可破!”
“但是,大明皇帝不是说要用那些俘虏的么?还要我们朝贡粮食,要是俘虏都死城下了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打下了比特利斯城,那城里不就还有俘虏么?要不然,你说这座坚城如何打得下来?”
“你们别忘记了,大明皇帝还说了,今天要灭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要按照你们所说得的话,今天再怎么样也打不下来吧?这都只有半天时间了!”
“是啊,那明军会怎么打,真得是非常好奇了?”
“你们不知道么,听说大明皇帝是天上来的,会有法术的,能召唤流星火雨。要不然,你们以为当初柯普律吕亲临二十万大军,是怎么一战而败的?”
“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要不然,大明皇帝为什么能用两万骑军就灭了庞大的莫卧儿帝国?听说啊,他还会召唤亡灵大军!”
“……”
就在他们越说越离谱的时候,明军剩下的兵马,在皇旗的引导之下,逼近了比特利斯城下。
看到这一幕,这些使者就停止了议论,纷纷看着那边,好奇地看明军要怎么攻城!
……………………
“陛下,如此当真可以?”皇旗下的卢象升,带着疑惑之情问崇祯皇帝道。
他初来乍到,对于奥斯曼帝国并不熟悉。可在他看来,这些敌人再怎么样,也是身负奥斯曼帝国朝廷的重托,防御边疆,那必然是朝廷信得过的将领坐镇。如果按照皇上所说得话,真得感觉不可能!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卿且看着就成了!”
看到他信心满满的样子,卢象升有点无奈,同时更多得又有点好奇,那就且先看看吧!
就见崇祯皇帝说完之后,边上的一名锦衣卫校尉便带着一名翻译,两人两马,往比特利斯城下而去。
皇旗所在,当然是要在城头上炮击距离范围之外,确保安全的地方。而那锦衣卫校尉和翻译过去,是要去城下能喊话的地方。就算再大声,皇旗所在的地方,那是不可能听清声音的。
卢象升看着那边,就见那名锦衣卫校尉在和城头上奥斯曼守将在喊话沟通。
过了没多少时间,那名锦衣卫校尉和翻译就安然返回,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旨意已传到城内。”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后,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卢象升说道:“一刻钟内,就看城头上的旗帜吧!”
这是给城头上守军的约定,如果同意了就亮出白旗。不同意的话,当然不用亮什么旗帜了。
卢象升听了,感觉有点不靠谱,便向崇祯皇帝建议道:“陛下,微臣建议攻城之姿态也须摆出来给守军看,如此有助城头守军之选择!”
崇祯皇帝听了,便点点头同意了。
然而,命令一道道地传下去,都还来得及实施呢,比特利斯的城头上就亮出了白旗!
这一下,卢象升大感意外,他们竟然真得如此听陛下的话,亮白旗了。这会不会有问题?
这么想着,他连忙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谨防有诈!”
“呵呵,能有什么诈?”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笑着说道。
在窃听系统的监控之下,压根就耍不出什么诈来!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才给卢象升解释道:“之前朕灭了的二十万奥斯曼军队,按理来说,战败之责要由其统帅也就是奥斯曼帝国宰相柯普律吕承担。其人已在明威堡枭首,其家族要严惩。但奥斯曼帝国皇帝年幼,由其皇太后掌权。那个柯普律吕就是皇太后亲手提拔。严惩柯普律吕家族就会影响到皇太后的权柄……”
卢象升一点都不知道奥斯曼帝国情况,因此崇祯皇帝在说着,他就认真地听着。
“……另外柯普律吕担任宰相之时,用铁血手腕镇压国内异己,重要的职权所在,都是他的儿子女婿担任。因此要让其家族担责,不是容易之事。最终是柯普律吕的儿子艾哈迈德接任宰相,着手第一件事情就是重建奥斯曼军队,不但是防备朕,还要镇压他们国内的异己。因此,但凡军中精锐一点的军队将领,皆是艾哈迈德的心腹手下……”
听到这里,卢象升隐隐地,终于明白了城头上为什么会亮出白旗了。
果然,就听到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原本奥斯曼人以为集结重兵能吓住朕,不会攻打奥斯曼。但是,朕一战而定,横扫城外的奥斯曼军队。如今这城内守军已经成为孤城。奥斯曼帝国境内压根就派不出援军来救援。孤城被围,下场就只有一个。这个时候,朕给他一个希望,准许他带兵离去,他必然是会答应的。”
没错,崇祯皇帝派锦衣卫校尉去向城头传旨,就是准许城内守军滚蛋。要是不走的话,那就是死!
要是不明白其中内情,就会对崇祯皇帝这安排成功与否会打一个大大地问号。可要是了解内情,对于城头上守军最终亮出白旗,就可以理解了。
事实上,崇祯皇帝之所以如此有把握,是听到了之前奥斯曼使者穆斯塔法和比特利斯守将的密谈。如果损失这支新组建出来的军队,对于艾哈迈德家族的稳固是有非常重大的打击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向中欧进攻,最终在维也纳战败。当时的首相,也就是这次的穆斯塔法为了推卸责任,处斩了十多个将领。但是,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像如今明军这么大的威胁在,奥斯曼皇帝也已经长大,因此到了后来,穆斯塔法最终还是难逃被处死的命运。
在这个位面,奥斯曼帝国的内忧外患,穆斯塔法就交代了家族的密令给比特利斯守将,告诉他要是守不住比特利斯的话,就一定要尽量保住他手中的这支精锐军队。
这就是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最后的这一点,崇祯皇帝并没有说给卢象升听,因为之前的理由,就已经差不多了。
而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之所以要放走这支奥斯曼帝国军队,并不是要在各路使者面前装逼。这种事情,他没必要也不屑去做。
而是放走这支奥斯曼帝国军队,就等于是给了奥斯曼权臣艾哈迈德多一根救命稻草,就让他继续对内奉行高压之策。
这么一来,奥斯曼帝国会越来越不得人心,这将会给大明攻占、治理奥斯曼创造出更有利的环境。
崇祯皇帝所要的,是奥斯曼帝国这片土地上的长治久安。只要原奥斯曼帝国越作死,回头大明的统治就越容易。至于要消灭奥斯曼帝国军队,只要他在,他相信不会有任何障碍。
此时,卢象升这边是解释清楚,明白了比特利斯守军为什么亮起了白旗。但是,远处观战的各路使者却不知道内情,看到这一幕,简直是惊呆了。
“什么情况,我没看错吧?比特利斯城内的奥斯曼军队,亮出白旗了?”
“真得,没看错,确实是白旗。你们看,城头上守军都开始集结了,看来真得是要投降了?”
“不会吧,大明皇帝一道旨意,奥斯曼帝国的将领就真得认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曾经的时候,奥斯曼帝国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不可一世!他们的骨气呢?他们作为大国的骄傲呢?”
“真是没想到,大明皇帝的威望,竟然是如此之高!”
“那不是废话么?要不然,我们为什么会聚集在这里?”
“……”
这个时候,各路使者是真得震惊到了。就连庞大的奥斯曼帝国,面对大明皇帝的时候都是如此。那么他们这些小国家,小部族也能有什么选择?
朝贡了粮草,苦是苦了点,可好歹抱住了一条天底下最大的大腿,以后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不会有灭国之险,这简直是太划算了!
心中这么想着,这些使者心中都打定了主意,只要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他们却是不知道,以前朝鲜也是大明的藩属国,南洋也有不少国家是大明的藩属国。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
到了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猜得有点错,比特利斯的奥斯曼军队并不是投降,而是获准离去。不过这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看法,因为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是奥斯曼帝国的城镇,如今却是被明军占领了!
941 他管得过来么
崇祯皇帝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并没有趁着奥斯曼军队出城的时候围歼他们。甚至当他们离开比特利斯这边的目光所及之处后,连监视他们的军队都撤回来了,只有少量夜不收继续跟着而已。
不知道的人,自然会为此担心,万一这支奥斯曼军队杀回马枪怎么办?或者他们也佩服崇祯皇帝的自信什么的。
只有崇祯皇帝自己知道,那个比特利斯守将马克鲁的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压根就不怕他们突然杀回马枪。
比特利斯之战,算是就这样结束了。
崇祯皇帝这边,也没想着再继续往西进攻。他开始挑选俘虏,选择那些种田的俘虏,大约有三万多,押送他们南下,去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后世的巴格达地区。
那边的阎应元所部,已经打下了大部分土地。有了这些俘虏,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不管如何,这边大军的后勤,最好的还是当地供应。要不然,哪怕是海运粮食过来,也是非常耗成本的。
剩下十万左右的俘虏,则全部用于整改波斯境内的交通要道。要想统治这么庞大的地方,交通便捷是首要条件。
……………………
而在另外一边,奥斯曼帝国境内,比特利斯战败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开。一时之间,各地人心惶惶。那些权贵豪强,想着明军的政策,都怕明军会打过去,因此求援的奏章,都是紧急送往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使者穆斯塔法并没有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因此也才到达伊斯坦布尔。听说他回来,帝国首相艾哈迈德第一时间就放下了手中的活计,遣开其他人,单独密会穆斯塔法。
第一时间,他就迫不及待地,用带着期望之色问道:“怎么样,见到明国皇帝了没有,他怎么说?”
“见到了,只是……”穆斯塔法也顾不得一路的疲惫,听到问话之后,露出苦涩之色回答道,“只是明国皇帝看不上阿拉伯半岛。”
“那么大的疆域,他都看不上?”艾哈迈德听了,顿时有点惊诧地感叹道。
如果能就此达成两国修好之意,他是有准备好说词,说那阿拉伯半岛的领土,实际上已经是半脱离掌控状态。以此换来帝国的休养生息,等他日强大之后,再重新夺回来就是。这个理由,他相信是能说得过去,更能解除眼下的帝国危机。
可结果却不如他所愿,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感叹之余,便有点恼怒地说道:“那他还想要什么,总不能一定要灭了我们奥斯曼吧?”
“这倒不至于!”穆斯塔法听了,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能满足他的要求,那是可以停战的。”
“哦?”艾哈迈德一听,便立刻压下发火的念头,连忙问道:“那他的要求是什么?”
穆斯塔法听到问话,又是叹了口气道:“他要黑海海峡以东的所有地方!”
“黑海海峡以东……”艾哈迈德听了,口中重复着,一边在脑海中想着。在想明白之后,忽然一下跳了起来,气得厉声说道:“他是疯了么?竟然张口就要这么大的地方?”
黑海海峡以东,那是大半个奥斯曼帝国的疆域了!艾哈迈德是真得被气到了,竟然提出了如此贪心的要求。
穆斯塔法听了,苦笑一声道:“我们觉得黑海海峡以东地区是大,可在明国皇帝眼里,却是不值一提而已!”
“啊……哈哈哈……”艾哈迈德听了,不由得气得哈哈大笑起来,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收住笑声厉声说道,“这还小?都能顶上西边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疆域之和了。呵呵,真是好大的口气……”
穆斯塔法有点听不下去了,便打断了他的话,用认真的表情对他说道:“不要拿欧洲那些小国来比了。你知道明国到底有多大么?”
“能有多大?”艾哈迈德听了,生气地说道。
虽然他知道明国灭了莫卧儿帝国和波斯帝国之后,疆域绝对比奥斯曼帝国要大几倍,可心中有气,就又补了一句道:“给他个五倍我们奥斯曼帝国大小,可以了吧?”
听到这话,穆斯塔法的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自嘲之笑道:“五倍?不是,是五十倍!”
“……”艾哈迈德无语,以为听错了。可是,看着穆斯塔法的脸色,他又确信,自己这个妹夫并没有说谎。
顿时,他感觉有点难以想象。奥斯曼帝国已经是非常大了,骑马南北或者东西都要几个月时间。可是,明国竟然会有五十倍那么大,这可能么?
或者是看出了他心中此时的想法,穆斯塔法便把他知道的情况转达给艾哈迈德听:“明国皇帝控制的疆域,从西到东……”
艾哈迈德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相,当然知道此时的世界大概是什么样的。听完之后,脑海中过了一遍,有点傻眼了,喃喃自语道:“这么大,他管得过来么?”
就连奥斯曼帝国这么大,对于阿拉伯半岛那边就已经是力不从心了。他是真得没法想象,明国皇帝统治那么大的疆域,他怎么管?
“管不管得过来,也和我们无关。”穆斯塔法叹了口气说道,“就因为他管得疆域够大,所以才看不上阿拉伯半岛那点地方。”
好吧,管不管得过来,确实和自己无关。艾哈迈德心中想着,一时之间,他不知道再说什么,就沉默了。
都不用说了,明国皇帝的这个要求,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至少穆斯塔法也不可能答应,因此就不用问最终的结果如何了。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外面有侍卫急步过来,说皇太后传穆斯塔法和艾哈迈德入宫觐见。
两人一对视,就知道穆斯塔法回来的事情,有人报到了宫里,皇太后也急着想知道了。
想到这个,艾哈迈德不由得眉头一皱。出现这种情况,他绝对是不会开心的。不过眼下并不是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等应付了皇太后之后,一定要严查,看到底是谁禀告给了宫里。
………………
没多久,两人匆匆赶到宫里。不出他们的意料,只是一见面,皇太后就立刻问和明国皇帝沟通的结果。对她来说,真得非常想两国和好就算了!
然而,当穆斯塔法把整个事情都给她复述一遍之后,她还是失望了。
她的关注点,和艾哈迈德是不一样的,在听完之后,只是立刻追问道:“那怎么办?明国皇帝打过来的话怎么办?”
听到这话,穆斯塔法看了眼艾哈迈德,然后才回答皇太后道:“请太后放心,在比特利斯那边,集结了帝国将近二十万大军,只守不攻。以微臣一路所见估计的明军兵力,不会超过五万,肯定不会轻启战端。至少短期之内,应该能保证边境的安全。”
他刻意忽略了阿拉伯半岛那边,因为那边的战事早已开打,明军攻势如龙,早已把波斯湾沿岸的地方都攻占了。还有,巴格达这个从波斯手中躲过去的地方,如今也非常危险,很可能会被明军攻占。
皇太后听到他的话,稍微松了口气。不过想起什么,脸色又重新变得紧张起来,就又追问道:“短期没事,那长期呢?长期怎么办?”
“长期的话,微臣必定抓紧时间训练精锐。”艾哈迈德连忙回答,状似胸有成竹,以安皇太后的心,“只要精锐一成,就算明军不来打我们。我们也要报仇,打去波斯,拿下波斯!”
听到这话,皇太后用手抚着下她的心,终于松了口气。不过随后,她又看着艾哈迈德说道:“还是算了,别惹麻烦了。万一又打败了的话,恐怕就不会这么容易过关了!”
艾哈迈德听了,稍微瞄了下又在流哈喇子睡觉的穆罕穆德四世,然后才回答道:“谨遵懿旨!”
实际上,在他的心中,其实是压根不在意一个老女人的说法。等到以后,奥斯曼帝国皇帝长大了,必然是想要有所作为。以前受过的耻辱,肯定是想讨回来。按照他的估计,十之八九是要主动发起攻势的。当然,前提是那个时候能打得过明军。
在艾哈迈德看来,明国的本土毕竟离得太远。明国皇帝也不可能长久不在他的都城。要不然,皇帝的位置没了都是常事。
因此,在波斯这边的明军,要想抵挡休养生息之后的奥斯曼帝国大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皇太后问到了心安的答复,对其他事情就没有兴趣了,便打了个哈欠道:“那训练军队的事情,就托付给卿了。”
说完之后,她就准备散了。
可就在这时,宫门外的侍卫急奔而入,到达殿门口那时,又转内侍,急匆匆入了殿门,大声地禀告道:“太后不好了,比特利斯失守!”
就只是“比特利斯失守”这六个字,就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下劈在了殿内几个人的脑门上。当然,那个小皇帝不算。再大的消息,也不会妨碍他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