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TXT下载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纳兰幽月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txt下载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六章 董卓西归

    七月三日,朝廷派往怀县的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与派往宛县的少府阴修相继身死,只有大司农韩融侥幸活命,消息传到弘农,刘辩也只能叹息不已。

    河内太守王匡在袁绍的指使下居然杀害了自己的妹夫胡母班,纵然受袁绍指使,亦可谓心狠。袁氏兄弟杀害朝廷使者,其居心难料。

    阴修身死,荀攸闻之竟然头一晕,栽倒在家中,一连病了几日,刘辩每日亦停止晨练,每日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探望荀攸,查看后者的病情。

    一连六日,皆是如此。

    直至第七日,荀攸病情好转,他才继续晨练,改为晨练之后探望,在荀攸家中用膳。

    第八日,大司农韩融由怀县赶到弘农,其精神恍惚,像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见到刘辩之后,竟然开始大哭,直言袁绍居心叵测,悔不当初,该听刘辩劝阻,并述以其眼睁睁见胡母班等人被王匡派人斩于义军大营。

    胡母班死前托付王匡悉心照料两个孩子,悲矣。

    刘辩命人将韩融安置在城中,好生休息,劝他放宽心。

    又两日,秦琦护送杨彪从华阴赶来弘农城,向刘辩辞行,刘辩便托杨彪带仍有些心有余悸的韩融一并返回长安。

    杨彪见到韩融如此模样,同为朝臣多年,心中亦有些酸楚。

    两人辞别刘辩,往西奔长安去了。

    刘辩送两人出城,又派人护送两人出弘农,便反身回到府中。

    不是他轻慢两人,而是徐晃差吴羽传来消息,董卓要有动作了。

    徐荣已从函谷关撤走,赶往洛阳,董卓也在洛阳整顿军士,袁绍、袁术两兄弟斩杀天使,让他看清了与义军议合只是他单方面的奢望。

    于是,他决定不日启程,返回长安。

    至于归路,他依然不准备绕道河东郡,毕竟要渡两次河,一来危险,二来他晕船。

    他将徐荣由函谷关召回,总领河南尹一应事物,毕竟徐荣名义上也是河南尹。

    另外,他此次还准备带上王方与他一并返回长安,剩下的这一众将领中王方、李蒙两人算是他的亲信,李蒙需在梁县对阵孙坚,而虎牢关有杨定,又有大伾山为险,足矣。

    一切准备妥当,董卓亲率大军往函谷关疾行。

    另一边,弘农国上下,开始上下动员,刘辩命新安、宜阳、陆浑、陕四县守军紧守城池,又从华阴、卢氏、湖三县抽调一千军士,亲率荀攸、张辽、梁宇、樊稠等人出发,共计六千军士赴黾池与徐晃的两千汇合。

    而弘农城一应事物皆由皇甫嵩、华歆两人处置。

    最终,他亲率八千军士开赴宜阳,静待董卓大军到来。

    大军到达宜阳的第二日,刘辩收到消息,一队西凉军出了函谷关,领军的正是徐荣、华雄两员大将,正往西行进。

    刘辩立即率大军出发,曹性又带了两千人,弘农军共计一万人,与西凉军大约一万人在函谷关与宜阳之间相遇。

    “董贼,出来受死。”

    刘辩并未看到董卓,他一骑立在阵前叫阵,让董卓出阵答话,另一边的徐荣、华雄两人却是话也不说,直接率军冲了过来。

    刘辩见西凉军冲了过来,对身后的将士们喊道:“将士们,让我们将西凉军击败,将祸国的贼人揪出来。”

    随后,他大手一挥,张辽、徐晃、樊稠、曹性、秦琦、陈忠等将率军一齐冲出,与西凉军交战在一起,这已经不是两军第一次交战,并不需要太多的动员,一支为贼,一支为汉,将士们自然便交战在一起。

    徐晃再一次迎上华雄,开山斧再次对上大刀。徐荣、徐宁叔侄则分别迎上了樊稠、张辽两将,棋逢对手。其他众人亦各寻到对手。

    刘辩原本也想挺槊杀出,却被荀攸拉住,后者言道:“王上,弘农尚未到危难之时,且不可以身犯险。”

    刘辩只得停在原地,与荀攸、马礼等人待在一起。

    董横尚未返回,他身边无人保护,这个时候让他出去杀敌,荀攸可完全不能放心。

    战场上,张辽挺槊与徐宁斗在一起,对于这名用剑的小将感到震惊不已,只见其剑法不俗,应是得过名家指点,只是其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一些,力气尚有不足,所以还会被自己压制。

    “早闻徐公茂有一侄,善用剑。今日一见,果然所言非虚。”

    “呔,竟敢直呼叔父名讳,吃我一剑。”

    徐宁剑比槊短,一直被徐晃压制,此时趁机欺近,与张辽近身相搏,令张辽兵刃之利消于无形。

    不过,他好像还不是张辽的对手,只见张辽握住长槊中间,化长槊为短槊,且槊柄一段亦不时来袭,令徐宁有些猝不及防。

    若不是一旁的徐荣挺槊相救,恐怕徐宁的肩头已结实地挨了一击。

    另一边的樊稠见徐荣与自己对战之时,竟还有余力支援他处,气得满面通红,手中力量更大,让徐荣有些吃力。

    两人身边,华雄似乎总结了前几次的经验,又对徐晃的路数研究了一番,此战应对更加从容,倒让与之对阵的徐晃感到心惊,暗道:“感情这家伙盯上我了。”

    徐晃大斧抡出,华雄大刀迎上,似乎真的与徐晃杠上了。

    原本董卓并未教他前来,但他主动请缨,便是要来弘农,与徐晃再分胜负。

    否则,他败了几阵,心中不能释怀。

    这一战,弘农军与西凉军杀得及其惨烈,从清晨杀到太阳高挂。

    西凉军由华雄不敌徐晃开始,徐宁被张辽打伤,开始慢慢不敌,崩溃,最后被徐晃、张辽两将率军冲杀,最终溃败。

    直至徐荣率军掩护众人退至函谷关,刘辩也没有见到董卓的影子。

    “先生,为何不见董贼?”

    “嗯……”

    刘辩与荀攸两人相顾无言,陷入了沉思。

    “难道……”

    “难道……”

    正在此时,一名浑身带血的军士感到刘辩身前,正是皇甫元麾下将领冯恢,他一跃下马,直接栽在地上,只见他并未挣扎着起身,而是断断续续地说道:

    “王上,今晨董卓率王方并六千人马出陆浑关往西,将军率末将与大哥出城迎击,负伤不敌,董卓已率大军往卢氏方向而去。”

第一百零七章 追赶

    徐荣、华雄两将以大军吸引弘农军,让刘辩等人误以为董卓会从函谷关出发,往长安去。

    刘辩举全弘农国之兵击败徐荣、华雄,却不料,董卓与王方率八千军士竟出了南面的陆浑关,弘农国陆浑城守将皇甫元率军阻截,却负伤多处,不得已退回陆浑城。

    而董卓念在与皇甫元旧日情分,并不攻城,率军越过陆浑城,往西而去。

    待刘辩收到冯恢消息时,董卓早已率军远去,往卢氏城方向去了。

    刘辩收到消息,心中颇为焦急,若让董卓回到长安,定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洛阳,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将徐晃、曹性留下,以应对函谷关的徐荣、华雄,又命梁宇火速回弘农、华阴等城,令皇甫嵩、高顺率军南下堵截,顺便差人往卢氏城知会张氏兄弟,希望一切都来得及。

    然后,他又令马礼前往陆浑城,一来,替刘辩探望皇甫元伤情,二来,若再有西凉军出陆浑关,好有一个能谋善断之士主持大局。

    安排完这一切,他则亲率荀攸、张辽、樊稠、秦琦、陈忠等将并三千多兵马直奔熊耳山。

    若西凉军不准备走北线,那里是必经之地。

    “王上,小心熊耳山有西凉军伏兵,某愿率一军为先锋。”张辽担忧前路有伏兵,向刘辩主动请缨。

    “王上,还是末将率飞熊军去吧。”樊稠亦在一旁言道。

    刘辩见两将皆愿前往,将目光看向荀攸,后者当即会意言道:“王上,西凉军即便有伏兵,亦非大部队,大军定然已经往卢氏方向去了。可差子密、文远同去,一人在前作为诱饵,一人在后等待伏兵出现,可一举破之。”

    刘辩闻言,命张辽、樊稠各带五百军士先行,为大军开路。

    两将自点齐兵马,领命而去,樊稠在前,张辽在后,往熊耳山杀去。

    另一边,西凉军早已经过熊耳山,并安排一军埋伏在附近,而董卓此时距卢氏城还有一日的距离,正稍作歇息,调整体力。

    “不知大荣、子胜两将战况如何?是否让刘辩小儿吃尽苦头?”董卓接过王方奉来的水一饮而尽,兀自感慨。

    “两位将军皆我军中翘楚,虽较吕将军差上一些,然亦非常人可比。”王方并未正面回答董卓的话,只是将徐荣、华雄两人吹捧一番,以示董卓用人得当。

    当然,他说的也是实话。

    “嗯,那个小家伙也不错。”董卓突然想到徐荣的那个侄子,感慨道。然后,他继续言道:“奉先麾下那几个也不错,刻可惜都投到弘农国去了。通知大军继续赶路,早点到长安,早点安心。”

    王方小声答喏,扶董卓上马,然后命大军开拔,继续往卢氏方向行进。

    董卓今日与皇甫元一战,突然感觉到刘辩已经在他眼皮子底下成了一个极具威胁的诸侯王,麾下能臣强将不少。

    若这样放任他发展下去,董卓居然有一种会被他击败的感觉。

    “既然他芳林洛舍,不如成全他,让陛下下旨召他入朝。若他来,也叫弘农国那些家伙老实一些,甚至可以找一些理由将他押金大牢。若他不来,自然是谋逆之罪。”董卓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刘辩正率军追赶董卓,而董卓也在思索进一步对付刘辩的计策,这两人倒也真是不死不休。

    绝对的仇敌。

    樊稠率军赶到熊耳山,果然有一支伏兵杀出,正是王方麾下健将王全,亦是王方的族兄,生的魁梧雄壮,善使一柄大锤。

    王全此前主动请缨埋伏弘农军,立下了军令状,定将刘辩擒下,带到董卓身前。

    结果,只一回合,便被赶来的张辽挑落马下,没了性命,随后张辽、樊稠两人将剩余西凉军杀散,樊稠向前打探消息,张辽则留下等待刘辩率大军前来。

    两刻之后,刘辩率大军赶到,从俘虏口中得知董卓大军早已离开有两个多时辰,立即向前追赶。

    他心中知道董卓大军已经远去,只能期盼张氏兄弟能够将董卓阻住,休叫董卓率军逃了。

    大军继续追赶了半日,遇见了与西凉军第二路伏兵对战了一阵的樊稠。

    樊稠虽然击败了伏兵,而麾下损失惨重,不能继续追赶。

    刘辩安抚将士,命樊稠休息一番,顺便打扫战场,回陆浑城协助皇甫元、马礼守城,他则继续率众将一同赶往卢氏。

    按照他的预想,西凉军此时应该到了卢氏县内,张恭、张谨两兄弟应该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而梁宇此时估计也就才到黾池城附近,离弘农城尚远,更别说华阴和卢氏了。

    “希望张氏兄弟无事,要他们出什么问题,寡人如何与张老交代?”

    刘辩在马上想到不知如何与皇甫嵩交代皇甫元负伤之时,又想到张氏兄弟还有一个老父亲,兀自叹息。

    而一旁的荀攸则并未答话,似乎再想着另外一些事情,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言道:“董贼与坚寿是旧识,应该不会下死手,伤势应无大碍,王上且放宽心。”

    刘辩知荀攸所言非虚,但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战场上,又有谁能自信掌握轻重呢?

    熊耳山一线不如崤山一线,尽是小路,大军行进速度开始变得缓慢,不知何时才能追上前方的西凉军。

    又行了半日,众人未再遇上西凉军伏兵,想必董卓认为两路伏兵已足够与追兵拉开距离。

    此时,天色已至深夜,将士们疲累不堪,刘辩命张辽往前再探一些路,而大军原地休息,待明日一早,再行追击。

    而西凉军却是早已休息完毕,此时正整顿兵马,继续赶路,这是今夜刘辩离西凉军最近的一次。

    然而两军皆为引火造饭,只是以干粮充饥,互相并不知晓位置。

    待第二日一早,刘辩大军行进不远,便见到西凉军休息时留下的弃物,心中兀自叹息,原来他昨夜与董卓只差一个时辰的距离。

    他叹息不已,率军继续赶路,期望西凉军没有走得太远。

第一百零八章 卢氏遭难

    汉初平元年七月十七日,司隶弘农国,卢氏县,卢氏城,东城门。

    天色方亮,卢氏城上的守城军士便远远地瞧见一队士兵出现在视野之中,中军大旗上书着一个“字”。

    “二郎,咱弘农国可有姓董的将军?”一名军士向旁边的军士问道。

    “没有吧。”被叫做二郎的军士低头思考了一会儿,回道。

    “遭了,可能是西凉军。”起先发问的那名士兵是一名什长,他看敌人盔甲制式与己不同,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向城下跑去,报告他的长官。

    城上的其他人则做好战斗准备,准备迎击。

    城下的门侯唤作宋毅,张恭的心腹之一,董卓使者早已到城中,他自然知道真实情况如何。

    他告诉那名军士来者是友军,并非西凉军,尔后亲自去把情况汇报给张恭,让后者知晓。

    虽然那名什长对于宋毅的话感到不解,但还是按照宋毅的话回到城上,令众人取消作战准备,并转告宋毅的话,言来者是友军。

    众人将信将疑,但又是自己长官的话,虽有疑虑,却还是解除了作战状态。

    不一会儿,城上众人只见张恭、张谨两兄弟竟一同出城迎向了来者。

    “果然是友军,否则两位大人怎会一同出城。”二娃在城上感叹道。

    而他身边的那名叫做陈耳的什长,似乎仍然心有疑虑,因为他见头一人身材臃肿,头戴金冠,其身着西凉军制式盔甲,又举“董”字大旗。

    “难道此人是董卓,两位大人已投靠西凉军?”他心中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小心地瞧着周围的军士。

    此时,除了自己麾下的十人,他谁也不敢相信。

    他悄悄将麾下十人唤到身边,将心中猜想之事告诉众人,二娃更是吃惊,若不是陈耳及时捂住他的嘴,早已惊出了声。

    陈耳命众人稍安勿躁,休要惊动了他人,城墙上大多是宋毅的心腹,不要打草惊蛇,害了众兄弟的性命,待一会儿寻机会出城到弘农城禀报王上。

    不一会儿,张恭、张谨两兄弟引着来人到达卢氏城外,听两人称呼来人唤作“相国大人”更让陈耳确认了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

    “大哥,怎么办?不如我们杀了宋毅,将敌人关在城外。”陈耳平日对手下十分仗义,故打家都称之为大哥。

    众人都听到了城下之人的对话,此时心中都有些焦急,竟相来询问陈耳的意思。

    他们可不想这样不明不白地就从弘农军变成西凉军。

    正在此时,宋毅差身边两位心腹屯长待亲信上城控制局面,若有人出现异动,格杀勿论。

    陈耳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暂且观察形势,以免众兄弟白白死在城墙上。

    陈耳只见来者并未进城,似乎在向张恭、张谨交代些什么,而张恭、张谨两兄弟则显得有些犹豫,他们声音不大,陈耳并未听清他们的交谈。

    城下来者正是沿熊耳山一路赶来的董卓、王方等人,董卓命张恭、张谨两人舍了卢氏城,将城中富户抄家,然后物资全数押上车马,与他一道赶往长安。

    而张恭、张谨在卢氏经营数月,有些犹豫,不愿就此离开。

    董卓眼神中透着无奈,言道:“弘农王大军正在追来的路上,若其知汝二人已投效于我,怎会放过汝二人,汝谁能敌张文远、高伯平乎?本相封汝二人为将军,何故在乎一城也?”

    张恭、张谨两人听到董卓要封两人为将军,心下大喜,哪还有什么犹豫。

    此时,非两人心腹之将正在刘辩身边,城中几位军侯皆是心腹,张恭唤过宋毅,交代一番,随后宋毅等几位军侯将麾下军士全数唤到城外。

    张恭站在最前,对众人言道:“将士们,弘农王叛陛下出宫,小人得志,盘踞于弘农,定不能长久。

    今董相国亲率大军前来,剿灭弘农王。

    本将已投效相国大人,汝等愿降则留在远处,不愿者可立即离去。”

    张恭此言一出,将士们一片哗然,此事一直只有张氏兄弟的几名心腹军侯知晓,方才宋毅派上城之人也只是临时知晓,大部分人都被蒙在鼓里。

    张恭之言,根本就是信口胡诌,许多人表示并不相信。

    “大哥,我们走吧,正好可以去禀报王上。”二郎拽着陈耳的衣甲,作势就要拉他走。

    陈耳则一把将要走的几人拉住,言道:“张家兄弟怎么会那么好心?回来。”

    二郎几人被他拉了回来,而其他更多则脱离了队伍,离开卢氏,往弘农方向而去。

    望着离开的人群,董卓给王方使了一个眼色,后者亲率两百西凉铁骑向离开的军士杀了过去。

    顿时,忠于刘辩而选择离开的军士成为了西凉军屠刀下的鱼肉,虽然众人拼死抵抗,却还是倒在了西凉军的屠刀之下。

    而张恭眼都没眨一下。

    二郎见曾经朝夕相处的几位军士惨死,眼中带泪,满脸怒意,若不是陈耳死死拉住,他早已冲出去与西凉军厮杀了。

    王方这一冲杀,近三百弘农军士倒在血泊之中,再也没有军士敢走出去。

    尔后,张恭对宋毅等几名军侯吩咐了一番,几人各领着几队军士进城去了。

    有人负责将城中钱粮装车运走,有人负责抄城中几家大户的家。

    直到这是,卢氏城的百姓才知道张氏兄弟投靠了董卓,将毒手伸向了他们。

    张恭力求迅速,所以要求宋毅等人可以不择手段。

    一时间,卢氏城中鸡犬不宁,被抄的四家大户中有三家不配合,被军士杀死。

    此时,张诞正在街上买菜,准备晚上做一锅鸡汤,给两个儿子补补身子。

    邻居家的屠户毛牛找到他,告诉他张恭、张谨两兄弟投降西凉军,在城外杀了许多忠于弘农王的军士,此时又在城中抄富户的家。

    “城西王家,满门都被杀了。”毛牛如是说道。

    张诞根本不信,毛牛又告诉他西凉军董卓就在东门外。

    正巧此时张谨率着一队人来寻老夫,接他一起到长安享福,毛牛见张谨前来,飞也似的跑了。

    张诞一巴掌扇在张谨脸上,质问他毛牛所言是否属实,张谨据实相告,并言董卓封两人为将军,将统率大军。

    张诞直言张恭、张谨两人忘恩负义,让他蒙羞,告诉张谨道:“弘农王仁德之主,董仲颖祸国之贼,汝二人舍主事贼,又不念旧情,为祸卢氏,此番作为,天人共愤。汝且好自为之,往后休要叫我父亲。”

    言毕,张诞竟不再理会张谨,兀自去了。

    张谨欲追上老父,却有一众军士家属寻他索命,他慌乱中将来者砍了几人,引起公愤,眼见百姓聚起甚多,他急忙往城外赶去。

    到得城外,张恭也已收拾妥当,问起老父,均无奈叹息。

    两人只老父秉性,故投效之事一直瞒着张诞。

    董卓又在一旁催促众人行军,两人只得待他日老父气消,再接老父享福,遂率军随董卓而去。

第一百零九章 弘农王的演讲

    卢氏城本有军士三千,近五百余人随张宇进攻以及守备华阴城而牺牲,有近三百人不愿随张恭、张谨兄弟投效董卓,而在卢氏城外死于王方等人的屠刀之下。

    而张恭、张谨兄弟离开卢氏城时,身边只有不到两千人,有近四百人趁奉张恭之命掠夺城内时,借机躲藏在城内而没有归队。

    这其中便有陈耳、二郎这一个十人队,二郎名叫周镇,在家排行老二,又因为年纪较小,故被陈耳等人称为二郎。

    “诸位乡里,某乃陈一闻,城南药铺陈郎中之子,亦卢氏儿郎。我等不愿随张恭、张谨二人投效贼人,故藏于城中,还望诸位乡里明鉴。待贼人走后,我等将差人往弘农,告知王上卢氏之难。另外,望诸位乡里助我等守城。”

    陈耳、周镇等人因身着铠甲,被愤怒的乡里围住,他急忙与众人解释,免得发生冲突,难以解释。

    众乡里听他所言甚有条理,又有人言陈耳几人并未参与劫掠,不多时,有人找来城南的陈郎中,陈郎中愿为陈耳作保,众人便信了他的话。

    不多时,陈耳又聚起一些城内躲藏的军士,约有两百余人。

    此时,西凉军已向西顺洛水往枯枞山一带行进,望不见踪影。

    陈耳令一名唤作阎宁的什长守城,他则带着麾下众人往弘农方向去,早些让弘农城知道卢氏城遭遇的变故。

    陈耳向北行了十里,遇见了从弘农城赶来的梁宇,梁宇到达弘农城后,将消息告知皇甫嵩,又派人往华阴城给高顺传递消息。

    随后,他便率领麾下越骑,先皇甫嵩一步赶往卢氏城,希望能截住西凉军。

    他若率军与皇甫嵩同行,势必会拖慢行进的速度,所以,皇甫嵩亦没有拦阻他,只让他不要轻易与西凉军交战,拖住西凉军的脚步便可。

    梁宇收到陈耳禀报,心中大惊,怒斥张氏兄弟背主仕贼,小人行径。然后他令周镇与其同行,又命陈耳带人继续北进,将消息告知赶来的皇甫嵩与高顺两军。

    而他又闻卢氏城内情况已经稍稍安定下来,便命麾下给周镇一匹马,又命一队将士到卢氏城会同阎宁稳住卢氏局势,待刘辩率军赶到时,将情况告知于他。

    然后他调转方向,往枯枞山、洛水交接一带行进,追赶董卓率领的西凉军,以及张恭、张谨率领的弘农国叛军。

    “背主仕贼,为祸乡里,某定要替王上杀了汝二人。”梁宇一边怒斥张氏兄弟,一边率军追赶。

    弘农国众多精锐之中,也只有他麾下的越骑可以进行这种追击之事。

    而此前一直在追击董卓的刘辩尚未出现在卢氏城的视野里。

    刘辩自从发现西凉军休息的营地之后,又追了一日,期间只休息了一会儿,却也再没有见到过西凉军的影子。

    尔后,刘辩见军士过于疲累,便不再急于追赶,命大军好生休息一番,故此西凉军已赶往枯枞山,而追兵尚未感到卢氏城。

    他心中还在期盼着张恭、张谨两兄弟能够拖延西凉军一会儿,待他的大军到时,以精力旺盛之师对战西凉军疲累之师。

    然而,他心中倚仗的两人早已投效董卓,而他却不自知。

    待他率大军赶到卢氏城时,梁宇早已经追出多时,皇甫嵩也已经收到消息,率军支援梁宇。

    而他从阎宁口中知道张恭、张谨兄弟的所作所为之后,不禁有些头晕目眩,若不是张辽及时搀扶,他便要摔下马来。

    枉他如此信任二人,将卢氏交到两人手上。

    张诞也赶到城门处,对着刘辩不住磕头,言教子无方,愧对于刘辩以及卢氏百姓,愿代两个儿子为卢氏城死去的将士和百姓偿命。

    刘辩瞧着不远处堆积的尸体,以及尸体边哭泣的亲属,他将张诞扶起,言道:“张老,张恭、张谨所谓与汝无关,汝无愧于寡人,倒是寡人将有愧于汝。”

    张诞听到刘辩之言,知道他心中已打定主意要张恭、张谨两人的性命。

    虽然自己一气之下与两人断绝了关系,然他作为两人的父亲,即使两人做了滔天的罪孽,他又怎么能说不挂念就不挂念呢?

    毕竟血浓于水。

    他此时望着刘辩离他而去的背影,心中竟有些期盼两个儿子能走得再快一些,休叫这个人追上。

    此刻,他是自私的,作为一个父亲。

    刘辩并未理会张诞的表情变化,而是来到尸体旁,对众人言道:“诸位弘农国的子民,任命张恭、张谨两人为卢氏官员,寡人之过。

    任命两人,又未能察觉两人二心,令弘农国子民枉死,令其亲人洒泪,寡人之过。

    此番未能将董贼拒于陆浑关以东,亦寡人之过。

    寡人愧对卢氏父老。

    寡人这便率军追赶,即便追到长安,追到西凉,也要给汝等一个交代。

    众将士听令,随我出发,捉拿叛将张恭、张谨。”

    “喏。”

    尔后,刘辩跨上战马,率荀攸、张辽、陈忠、秦琦等将士继续出发,向北往枯枞山方向追去。

    经过方才刘辩的言语激励,众军士面色肃穆,心中皆憋着一股劲,想要为刘辩赴汤蹈火。

    而此时卢氏城的百姓也自发走出卢氏城,面向刘辩离开的方向跪下,为他们的王送行,场面十分庄重、肃穆、悲壮。

    荀攸见卢氏城百姓如此,心中没有想到刘辩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竟如此高,他如此深得人心。

    而这才短短几个月而已。

    “王上,我等宜加速行军,按脚程,义空和老将军应该皆往枯枞山去了,然两人兵马定然不多,我们若去的晚了,恐两人遭遇不测。”荀攸在脑中思索了一番,对刘辩言道。

    “好,依先生之言。文远,传令下去,大军要在快一些。”

    言罢,刘辩双脚轻拍马腹,令战马的速度再快一些,尽快追上梁宇、皇甫嵩两人。

    皇甫元已经受伤,若皇甫嵩再有什么不测,他真是愧对皇甫家父子。

第一百一十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皇甫义真,你我二人在西凉共事多年,也算是旧识,何苦频频为难于我?难道想像他一般下场吗?”

    洛水畔,董卓率领的西凉军与皇甫嵩率领的弘农军相互对峙,董卓提着一把宝刀,正是曹操送的那一把,立于阵前。

    他指着皇甫嵩身边浑身多处受伤,已成一个血人一般的将领警告着皇甫嵩。

    这名将领便是率麾下越骑追赶西凉军以及弘农叛军的梁宇。

    梁宇率一众骑兵,脚程极快,在西凉军离开枯枞山十里处追上了敌人。

    董卓见追来的是弘农国可以与西凉铁骑匹敌的精锐骑兵,猜到后续部队一定还很远,便陈兵迎战,想要将这一支精锐击败,减少弘农国的实力。

    他亲自在中军为饵,引梁宇来攻,又命王方从左、张恭、张谨从右,夹攻梁宇,将其围在垓心。

    梁宇见张恭、张谨二人,怒从心来,与两人斗在一起,待发现被围时,周围已经水泄不通。

    于是,他率人几次突围,西凉军在董卓的指挥下,他往哪边冲,西凉军哪里人就多。

    他冲了几阵都没能冲出去。

    张恭、张谨两人复又缠上他,张恭一刀砍中他的左肩,张谨一槊刺中他右腿,在两人的夹攻之下,他身上不多时便布满了伤口。

    若不是皇甫嵩及时赶到,率军冲杀一阵,将梁宇救出,他已经身首异处。

    董卓眼见要将梁宇一军吃净,却见皇甫嵩这个老对头率军出现,救下了梁宇。

    索性影响不大,梁宇麾下越骑只剩百余骑,往后也翻不起什么太大的波浪。

    只是,皇甫嵩从当年在凉州便与他不对付,上一次在洛阳,若不是皇甫元说情,皇甫嵩早已经没了性命。

    说实话,他现在有一些后悔放过皇甫嵩了。

    “董仲颖,老夫何时为难与汝,当年在凉州,老夫认为应当追击叛军,汝认为不应当。老夫率军追击,连战连捷,此事各凭本事,各有判断,何来为难一说?

    当年先帝命汝为并州牧,将麾下军士留在凉州。那可是我朝第四位州牧,且是第一位非刘姓州牧。汝不愿舍弃兵马,推诿不去,抗王命在先,老夫据实上报,何来为难一说?

    汝率军入京,祸国殃民,老夫仗义执言,何来为难一说?

    今此,汝在洛阳偷掘先帝陵墓,焚烧宫室,屠杀百姓,又叫傕、汜四处劫掠。又欲进长安行残暴之事,老夫岂能放汝离开。

    若这便是为难,老夫便要为难于你,至死方休。”

    皇甫嵩字字珠玑,像一颗颗钉子一般钉在董卓心上。

    面对皇甫嵩的正义之言,董卓无法反驳,只是在阵前狂笑,言道:“老匹夫,你能奈我何?哈哈哈……真后悔当时在洛阳放过了你。”

    皇甫嵩闻言,怒火中烧,然而他不能就此冲上前去,而是要拖住董卓,等刘辩或者高顺的队伍赶来。

    否则,他这一支队伍拼光也不能拦住董卓。

    “当年在凉州,你我二人究竟谁势大,到底是谁放过了谁?”他也笑了一阵,戏谑地对董卓言道。

    董卓闻言,似乎发现了皇甫嵩的意图,不在与后者多言,而是指挥麾下将士向皇甫嵩冲杀过去,想要将皇甫嵩和梁宇一同歼灭于此。

    皇甫嵩见西凉军袭来,对麾下将士言道:“弘农国的将士们,同我诛杀董贼。”

    “喏。”

    梁宇也一并应声,随着一同向西凉军掩杀过去。

    两军斗得火热,由于西凉军人数占优,弘农军慢慢出现了劣势,被西凉军团团围住。

    皇甫嵩见状,索性不进行突围,命军士原地结阵,与西凉军周旋。

    他不愧为百战之将,经验丰富,又深谙兵法,麾下军士的损失相较于梁宇初时,要少上许多。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两军将士皆有些疲累,正当西凉军想要一鼓作气将皇甫嵩等人结果之时,一阵马蹄声由东方传来。

    这不可能是西凉军援军,只能是弘农国的援军到了。

    为首一将一双鹰目闪着寒光,提槊冲入西凉军阵中,杀到皇甫元、梁宇身边。

    待他看到梁宇已经杀得意识模糊的模样,着实有些心疼,一杆长槊复又引着众人杀了出去。

    不一会儿,刘辩亦率大军赶到,与西凉军杀在一起。

    “董贼,逆贼,国贼。”虽然自穿越而来,这是刘辩第一次见到董卓,但他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后者。

    一来,董卓狰狞的面孔在刘辩的记忆中分外清晰,二来,董卓头戴金冠、身材臃肿的模样太过于显眼。

    另一边的董卓见刘辩竟然亲自率军杀来,心中暗道刘辩竟然如此有勇气,不似当初北邙山下那个啜泣的一国之君。

    “王上亦是来取本相性命的吗?可惜啊,可惜……”董卓见刘辩怒目圆瞪的模样,心中初有些惊讶,尔后便成了唏嘘。

    因为,他听到身后亦传来了马蹄声。

    “因为本相的奉先来了。”

    董卓回头看向身后,果然一员手持方天画戟的骁将骑马赶来,正是他的义子吕布。

    另一边的刘辩见到吕布,心中“咯噔”了一下,原本以为兵力已经占优,定能结果了董卓,虽然已经想到长安定会来人接应,没想到竟然是吕布亲自赶来。

    “看来长安的流言并不是真的,应当是有人故意散布的。”荀攸知道刘辩心中所想,对他言道。

    有了吕布一军的加入,西凉军士气重新高涨起来,张辽、皇甫嵩两人同时迎上吕布,而后者攻守自如,可见其武艺不凡。

    张辽、皇甫嵩两人迎上吕布,而吕布麾下成廉、魏越两人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弘农军中肆虐,结果却被张辽麾下两人接住,斗在了一起,竟也不分胜负。

    这两人正是张辽从樊稠麾下飞熊军中要来得来的那两人,一个唤做程秋,一个唤做马银。

    这样一来,西凉军、弘农军倒暂时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董卓见两军斗得旗鼓相当,心中有些急躁,催促吕布不要留手,以免再有弘农军援兵到来。

    “奉先,早些结束吧。”

第一百一十一章 劫后余生

    董卓见战事拖得有些久,急命吕布使出全力,早些结束战斗。然而张辽、皇甫嵩并非寻常将领,一个老当益壮,一个年富力强,岂能一时便结束了的。

    吕布与两将斗了五十余回合,皇甫嵩一刀向吕布劈去,吕布一声怒吼,手中方天画戟刺出,夹住皇甫嵩大刀,手腕一拧,皇甫嵩手中大刀脱手而出。

    幸好张辽及时挺槊相救,才避免皇甫嵩被吕布刺中。

    皇甫嵩暂时脱阵,只有张辽一人与吕布对战,吕布素知张辽力量若于他,方天画戟上皆是刚猛之劲,势大力沉。

    张辽与其复又斗了三十余回合,一直疲于应付,又十回合后,一将挺枪而来,加入战团,与吕布斗在一起,正是率军赶来的高顺。

    高顺离得最远,大队人马行军太慢,华阴城又属军士要道,故他只带了两百轻骑,恰在此时赶来,正好支援张辽。

    另一边,皇甫嵩夺过一名西凉军手中长枪,护着仍在拼杀的梁宇杀出,复又杀回,与张辽、高顺两人一同对战吕布。

    又三十余回合,吕布在三人的夹击之下慢慢露出了一些破绽,不再像开始那般从容。

    一旁的董卓见状,打喊着让王方弃了对手,赶去支援吕布。

    若是吕布败了,今日的结果便难以预料。

    王方刚加入战团,便被高顺逮住,斗了二十余回合,被高顺一枪点中手腕,不得不败退回去。

    董卓又唤了张恭几人,皆被张辽、高顺两人杀退。

    董卓眼见吕布有些吃力,忙将王方唤过来,让他准备率军撤退。

    果然,又过了二十余回合,吕布感到力竭,双肩酸痛,一戟拨开三人兵刃,拨马向后退去。

    吕布这一退,西凉军将士便没了战意,纷纷向后撤退。

    幸好董卓早令王方准备,大军的撤退还算有序。

    “追杀董贼与叛将张恭,杀贼者,赏万金。”

    刘辩见董卓、吕布等人退去,高喊着命众将士继续追杀,誓要将董卓、张恭杀掉。

    方才一战,张谨已在乱军中被高顺一枪挑落马下,没了性命,故而刘辩口中并无张谨的名字。

    于是,西凉军在前奔逃,众将士除了吕布之外,一心向前逃窜,只有吕布一人尚有反击之心。弘农军在后追赶,张辽、高顺两人一马当先,向着拖在队伍后面的张恭杀去。

    张恭眼见两人杀到,心中焦急,慌乱中,他一脚踹中王方的腿,令后者在马上坐立不稳,速度也慢了下来,立即引得张辽、高顺两人去追杀。

    结果,王方在两人的夹攻之下只坚持了十个回合,便被张辽一槊刺倒。

    唐唐一军之将,就这样惨死在由洛阳到长安的路上。

    董卓在前发现王方身死,也只能无奈地叹一口气,继而继续赶路。

    吕布在一旁安慰董卓,告知他董璜、段煨两将率人在京兆境内候着大军。

    吕布并未理解董卓因何而叹气,王方与李蒙早年曾在董卓手下做事,后来各自发迹,成了凉州一军的统帅,后来虽然关系疏远了一些,然而两人相较于胡轸、杨定等人,却算是董卓的亲信。

    王方身死此处,董卓念及旧情,心中有了些感触。

    然而身后刘辩率领的弘农军死死咬住他不放,他也没有太多时间怀念过去。

    此处离京兆尚有十里,着实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幸好有吕布在身侧,否则他还真要栽在刘辩手中。

    如今麾下将士已不足千余,令他有些心痛。

    他不是没打过败仗,只不过这一仗他心中有着太多的不甘。

    毕竟刘辩曾经几乎就要死在他的手上。

    没想到自己一时失误,竟然培养起刘辩这个狼崽子。

    “该死的李儒。”

    董卓心中骂了一句,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似乎他所骂之人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身后的喊杀声再次将他拉回现实,他不得不狠抽坐下战马,恨不得它跑得在快一些。

    然而他养尊处优多时,身子骨早已不似之前那般轻盈,战马所承担的负荷也极大。

    在他的几番抽打之下,战马竟然一个趔趄,跪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董贼倒了,杀呀。”

    刘辩眼见董卓摔倒,机会千载难逢,高喊着命麾下将士冲杀,众将亦兴奋非常,冲了上去,声势骇人。

    这边董卓突然摔倒,再无一丝从容,四周扫视一圈,见到一匹健硕的战马,作势就要将马上之人拽下,定睛一看却是吕布,于是作罢。

    吕布见董卓此番动作,心中一寒,心道他也是董卓关键时刻可以牺牲的一员。

    “难道我只是他的一个工具?”

    他示意麾下成廉将战马让与董卓,与他同乘赤兔马,继续撤离。

    然而弘农军已然杀到,成廉一拍赤兔马,令吕布先行撤去,而他则率尚存的本部人马迎上追赶而来的张辽、高顺两将。

    张辽念及旧情,下马与成廉斗了二十回合,一槊将他砸倒,命人缚了,继续追赶董卓。

    也就是这么一会儿功夫,董卓已经率大军远去,与弘农军拉开了一段距离。

    此时距京兆尚有五里。

    董卓逃出一死,心中轻松地吐了一口气,却看见身后魏越一脸不爽地瞧着他。

    他心中清楚为何,也知道魏越是吕布麾下将领,他淡淡地对吕布言道:“奉先,麾下有些将士便不要留了,以免他日祸及于你。”

    吕布闻言心中一凛,瞧了瞧魏越的那张臭脸,一脚将魏越踹到马下,言道:“义父,念及他与我一同营救义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放他这一次。我已经责罚于他了。”

    董卓只是哼了一声,继续赶路。

    吕布命人将魏越扶上马,跟着董卓一路向西。

    由于这一个小插曲,弘农军跟的更近了一些,已经可以听到马蹄声。

    前方已经可以看到董璜、段煨人的人马,隐约有两三千人之多。

    董卓见到两人大军,大喜过望,一骑来到董璜、段煨两人身前,瞧了瞧两人,恨不得亲两人一口。

    他对两人言道:“本相先一步回长安,汝二人替本相杀了刘辩那厮。”

第一百一十二章 功亏一篑

    董卓被刘辩追得有些疲累,此刻终于得到机会从容地休息一番。

    他驾马缓行,悠然自在,而他身后,段煨、董璜两人已经率军迎上了弘农军,战在了一起,而吕布近日与董璜、段煨两人不甚和睦,也跟在董卓身后,并未参与战斗。

    前者是因为长安城中突然兴起的流言,令董璜对吕布产生了怀疑,后者这是因为魏续、侯成、宋宪三将曲解他的话,造成了难以弥合的误会。

    总之,他与西凉军内部凉州一派似乎出现了裂痕。

    而他麾下接连损失张辽、高顺、曹性、魏续、成廉几将,实力已经大打折扣,似乎在军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唉……”

    吕布一向自诩武艺无人能及,然而此时却感觉到了双拳难敌四手的无奈。

    一次在虎牢关面对刘关张,一次便是今次面对张辽、高顺、皇甫嵩三将。

    魏越见他叹气,以为是因为自己方才对董卓不敬,令他难堪所致,赶忙向他请罪。

    吕布只是挥挥手,言道:“不关汝事,是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另一边,刘辩大军被段煨、董璜两人率军拦住,段煨曾与弘农军在华阴城交过手,董璜亦在西迁队伍中与刘辩见过,都算是老相识了。

    双方自然而然便交战在一起,并不需要动员。

    弘农军此时亦只剩两千余人,将士皆疲累不堪,甫一交手,竟然显现了一丝颓势。

    若不是几员将领杀伤力十足,刘辩还以为弘农军便要败了。

    两军杀得昏天黑地,整整杀了半个时辰,最终皇甫嵩一刀砍中董璜肩膀,令后者退去,弘农军才慢慢扳回了颓势,一举将段煨、董璜两人的队伍击败。

    而此时弘农军仅余千余人。

    刘辩望着西凉军逃窜的方向,董卓早已远去多时,他心有不甘。

    荀攸与众将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他做决定。

    无论他做什么决定,众人都全部执行。

    “师与先生率大部队在此,寡人与文远、伯平率骑兵三百追赶董贼。若就此放他离去,寡人心有不甘。”他思忖了片刻,对众将做出了安排。

    “王上,老臣愿为汉室尽忠,请让臣与王上同行?”皇甫嵩一听刘辩要将他留下,心中有些焦急,赶忙向刘辩表明心意,一字一句,甚是恳切。

    一旁的梁宇浑身像一个血人,亦要求前往。

    刘辩知道众人心意,然不愿再令两人冒险。

    此时,一旁的荀攸站出来,对两人言道:“老将军,坚寿重伤在陆浑,公若再有什么闪失,王上如何交代。公应相信王上。

    义空,汝重伤在身,不宜再战,如今越骑折了七八,汝若有闪失,越骑便没了。况王上有文远、伯平护卫,汝且安心。”

    荀攸一言将两人安抚,刘辩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而他却郑重地对刘辩言道:“王上,可还记得在崤山答应臣何事?”

    “莫以身犯险。”

    “臣无事了。”

    “众将士,寡人欲率三百骑追赶遁去的贼人与叛将,愿往者,上马。”

    刘辩看了看身后的将士,对众人讲明了自己的意图,结果大批将士站了出来,表明愿往。

    刘辩命高顺、张辽两人点了三百人,往西继续追赶。

    另一边,董卓悠然前进了一会儿,尔后在一处山坳旁歇息,突然身后段煨、董璜两人引败军赶了过来,着实下了他一跳。

    “相国,末将无能,不敌张文远、高伯平两将。”段煨跳下马,拱手对董卓言道。

    “叔父,我等虽败,亦重创弘农军。”董璜在一旁补充道。

    “义父,我等宜速行,以免弘农军追来。”吕布对于董璜的话,不以为意,向董卓谏言。

    董卓亦担心弘农军追来,翻身上马,率军往长安方向行进。

    众人路过冢领山,进入蓝田谷,身后却有一阵马蹄声传来。

    董卓回头看得清楚,为首的正是一直阴魂不散的刘辩。而刘辩身后的三百骑气势汹汹,直奔董卓而去。

    “吾儿先挡一阵,为父先回长安。”

    董卓见弘农军到来,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命吕布率军迎敌。

    如此可见,他对吕布真的很是依赖。

    吕布闻言,率军应战刘辩等人,他一人力战张辽、高顺两人,魏越对上程秋,马银则跟在刘辩身边护卫,以免刘辩遭遇危险。

    吕布虽然勇猛,然而其麾下将士顷刻间便被刘辩率来的三百骑冲杀倒一片,仅三轮冲锋,便所剩无几。

    “将军,我们撤吧。”

    魏越见身边将士越来越少,冲吕布喊道。

    吕布回身看了一眼,顿时觉得不能再战,舍了张辽与高顺,与魏越一同撤去。

    刘辩继续率军追赶,一直到了丹水河畔,瞧着吕布等人上了船,离岸而去。

    而董卓早已行至丹水中央,只剩一个小点。

    他这一次拦截董卓,彻底地失败了。

    “王上,早些回去吧,请善待成子宜,某这里谢过王上。”吕布方才从张辽口中知晓成廉已被俘虏,此时在船上冲刘辩拱拱手,算是为成廉做最后一件事。

    “吕奉先,董卓乃国贼,汝且早些醒悟,或许可以活一条性命。”刘辩亦站在马上,对吕布喊道。

    在他眼中,吕布不似董卓、李肃,还有一些救药。

    两人此时隔着河水,已无战斗可能,竟然开始说起话来。

    渐渐的,吕布、魏越等人的船也越来越小,刘辩只得叹了一口气,率军原路返回。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众人寻了一处山坳休息,没有连夜赶路。

    待众人第二日一早出发,赶至昨日与皇甫嵩、荀攸分别之地,却不见了皇甫嵩、梁宇两人,只有陈忠率军守着荀攸。

    “王上,昨夜义空突然浑身发热,老将军连夜带他回卢氏了。”

    未及刘辩开口询问,荀攸向他禀报了昨夜发生的事。

    他见此处已经打扫完战场,便率军返回卢氏,查看梁宇伤势。

    正如荀攸所言,若梁宇有什么三长两短,越骑校尉营便真的要从弘农国消失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安定卢氏

    刘辩举弘农国之力拦截董卓,却因为董卓声东击西之计以及张氏兄弟的背叛而痛失先机,他率军百里奔袭,几次差点结果了董卓,一直追董卓至丹水西岸,眼看着董卓越来越远,最终功亏一篑。

    这一次,虽然未能留下董卓,却是斩杀了西凉军大将王方、弘农军叛将张谨等将领,也不算没有收获。

    然而这些收货比起董卓逃走的危害,根本不值一提。

    他没能为刘协拦住董卓,刘协今后不知道还要遭多少罪。

    当然,这些话也只是他心里想一想,对于麾下将士,他还是要肯定他们的努力与付出。

    刘辩回到弘农后,先是到卢氏城探望梁宇,梁宇此次率越骑拖住西凉军,为刘辩、皇甫嵩以及高顺队伍争取了时间,后又拖着受伤之躯,与西凉军对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卿实乃我弘农国之铁人。”刘辩握着病榻上梁宇的手,眼中含着泪水,郑重地对后者言道。

    梁宇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牵动了身上的伤口,刘辩示意他不要激动,他目前的任务只有一个,那便是好好养伤。

    尔后,刘辩帮梁宇掖好被角,再次嘱咐后者好好养伤,带着常林离开屋内。

    华歆知道卢氏城遭遇变故,遂差常林至卢氏城候命,也算是向刘辩举荐了卢氏城下一任县令的人选。

    刘辩对于常林,心中还是非常喜欢的。

    常林是他广招贤才之后,第一个到来的人才,且还给刘辩招揽来杨俊、杜袭、司马芝、赵俨、繁钦等人。

    其中杜袭、司马芝、赵俨三人均已在各县为官,百姓的反响都还算不错。

    “伯槐,如今卢氏城局势,汝有何良策?”

    “回王上,卢氏城张氏兄弟投敌、部分军士哗变、城中百姓遭难,然仍有部分军士终于王上,留于城中,卢氏城百姓亦心属王上,大局无忧。只需重用忠诚之事,善待百姓,便可安矣。”

    常林躬身对刘辩的提问进行回应。

    刘辩听了常林的回答,点点头,算是对常林的赞同。

    “汝且跟我来。”

    他带着常林出了院门,那里有众多百姓在一直守候,众人见刘辩出来,都慢慢围了上来。

    “卢氏城的百姓们,寡人有愧于汝,寡人临走时曾说过,要让董贼与叛将付出代价,然而,寡人纵百里奔袭,却未能履行诺言,让贼人与一名叛将渡过了丹水,逍遥远去。

    寡人夜不能寐,不知如何与汝等交代。

    此番,寡人特来向汝等负荆请罪。”

    言罢,刘辩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把鞭子,作势要往自己身上抽去。

    旁边一众百姓见状,皆跪倒在地,呼道:“王上,使不得。”

    刘辩瞧着众人的反应,还是往自己身上抽了几鞭子,复而言道:“任用张氏兄弟,寡人之过,寡人自然要受此罪责。

    如今,寡人任命河内常伯槐为卢氏令,汝等可信任寡人。”

    刘辩指着身后的常林,将他任命为卢氏新一任县令。

    百姓见刘辩如此,皆呼:“我等信任王上。”

    这新一任卢氏令的事也算定了下来。

    在一种百姓身后,刘辩看到了张诞的影子,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张诞。

    毕竟,他率军杀了张诞的一个儿子。

    刘辩又在院外与百姓说了一会话,了解了他们心中的想法,便将众人遣散,令其各自回家。

    尔后,他命人将陈耳、阎宁两人唤来,先是对两人的忠诚进行了表扬,然后将常林让两人认识,便让三人下去了。

    他并未对陈耳、阎宁两人进行任命,而是将卢氏城人员任命的权力交与常林,最终向他上报即可,也算是让常林收买一番人心的举措。

    忙完这几件事,卢氏城的事便算告一段落,他也可以回营中好好休息一番。

    这一路下来,他也疲累不堪,只是不能在下属面前表现出来罢了。

    他回到军营,荀攸将营中此战的损失告知与他,令他有些懊恼。

    不算陆浑城一处,此次弘农国共阵亡近三千军士,可谓伤亡惨重。

    虽然杀敌更多,却不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刘辩与荀攸谈起董卓逃走之后,长安的局势问题,两人皆是长叹一口气。

    “王上此次拦截,让董贼差一点丧命,恐怕其会更加针对王上。”对于长安的局势,两人皆心知肚明,董卓自然又要一手把控朝政,动摇社稷。

    荀攸只是挑了一些关于弘农国的事与刘辩谈论。

    刘辩心中也清楚,董卓已经意识到了他的威胁,一定会想法设法对付他。

    只不过是何种手段的问题。

    两人在帐中谈论了一会儿,荀攸见刘辩不经意间打了一个哈欠,不一会儿便起身告辞,让他好生休息。

    若他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动摇的可是弘农国。

    对于荀攸的关心,刘辩自然欣然接受,尔后便在帐中休息,沉沉地睡去。

    另一边,董卓平安到达长安,令许多人扼腕叹息,没想到他竟有如此神通,居然让卢氏令叛变,一路有惊无险地逃回了长安。

    众人心中扼腕,表面上功夫还是要做的,刘协亲率王允为首的百官,满脸笑意地迎接董卓进城。

    “相国,一路辛苦。”刘协并未过多言语,只是对董卓表示慰问。

    董卓心道:“差点被你那个兄长杀掉了,能不辛苦吗?”

    但他口头上还是回了一句:“不辛苦,多谢陛下挂念。”

    王允等人亦上前问候一番。

    不管众人心中作何想法,表面上的功夫可是少不得。

    一番寒暄之后,董卓便离了刘协与百官,自去休息了,连王允为他办的接风宴也都被他拒绝了。

    这一路,他被刘辩百般追赶,太累了。

    他虽然才到长安,长安却早已有了他的相国府。他命吕布守在门外,自己则翻身上榻,不一会儿,便传出了鼾声。

    董卓平日里睡觉并无鼾声,没想到这一次回来,竟然鼾声大作,可见他这一次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身心磨难,才会累成这样。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公覆传信

    大军在卢氏城休整了一日,刘辩安排剩余的越骑留在卢氏城,待梁宇康复之后,由梁宇带回弘农,同事也可以帮常林安定卢氏城的情况。

    高顺则带着秦琦回了华阴城,华阴城临近京兆尹,守备任务繁重,需要高顺亲自坐镇。

    陈忠则率人回了陕城,协助杜畿做好陕城的防御,以应对河东郡的西凉军。

    尔后,刘辩、荀攸、皇甫嵩、张辽四人只率了张辽麾下的五百人以及刘辩身边的卫士赶往陆浑城,其他军士都被刘辩派回了弘农城。

    皇甫元拦截董卓负伤,刘辩要亲自去探视一番。

    另外,他若是不去,恐怕凭皇甫嵩这个倔强的脾气,是决计不会去的。

    这一次不用追赶董卓,同一段路,众人走了三日。

    第三日傍晚,刘辩一行人终于赶到陆浑城,马礼率人将众人迎进城中,带到皇甫元榻前。

    刘辩这才发现,皇甫元的伤势比冯恢说得还要严重,恐怕是皇甫元担心刘辩过于担心,到城中看他,耽误了追赶董卓的行动。

    只见皇甫元此时胸前、胳膊等多处缠有布带,根本不能坐起,只能卧床休息,幸好意识还算清醒。

    刘辩望着皇甫元此时的模样,心中有些心疼,眼看泪水就要掉出来了。

    皇甫嵩更是握着皇甫元的手,眼眶通红,脸颊抽搐,一句话也说不出。

    “寡人先出去,你父子许久未见,先说说话。”刘辩见皇甫嵩这般模样,知道他在强忍着泪水,便关心了几句皇甫元,宽慰了一番皇甫嵩,退了出去。

    给皇甫父子一个单独相处的空间。

    刘辩刚出屋内,里面便传来了老将略带哭腔的关怀声。

    皇甫元一直再说:“不碍事,不碍事。”

    皇甫嵩却一一查看他的伤势,他不亲自确认一番,根本无法安心。

    “王上,不如令老将军留下主持陆浑城事物,顺便陪坚寿养伤。”荀攸自出门后,心中思忖了一番,向刘辩进言道。

    对于荀攸这一个建议,刘辩十分赞同,他正愁如何让皇甫嵩留下呢。

    刘辩又在陆浑城待了三日,每日一早便去探望皇甫元,然后再继续练习刀槊。

    按张辽所言,他现在的武艺已经可以在战场上自保了。

    但刘辩可不满足于此。

    第三日一早,刘辩将荀攸的建议讲与皇甫嵩,皇甫嵩拱手拜谢。

    他正准备率军出城,却是突然被皇甫嵩差人请了回去。

    于是,他又率人返回了城中。

    他到了县衙,皇甫嵩身后站着一个壮汉,这壮汉身材魁梧,腰间别着一柄铁鞭,不知是何人。

    “王上,老臣将您请回,是因为鲁阳孙文台差人来与您联络。”皇甫嵩指着身后的那名壮汉,对刘辩言道。

    那人也站了出来,拱手道:“王上,末将零陵黄公覆,奉我家将军之命,联络王上,若王上有进军河南之意,我家将军定从鲁阳北上,支援王上。”

    原来自酸枣义军各自回到州郡,那一支便算是有名无实,孙坚又新败于梁县,袁术又不给太多支援,所以想要与刘辩的弘农军联合,一同进攻河南尹的西凉军。

    所以,他便派黄盖前来,初步接触一番。

    没成想,黄盖运气好,直接就见到了刘辩。

    刘辩听闻孙坚想要与他联手,心中自然十分愿意,况且孙坚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只是一直在袁术手下打工,又被袁术忌惮,处境有几分尴尬。

    “孙太守想要联合,寡人自然乐意,况且其麾下程韩黄祖四将武艺不俗,寡人亦有所耳闻。然此次拦截董贼未成,弘农国内将士与西凉军血染沙场,不少将士殒命,短时却是无力进入河南了。”

    刘辩将弘农国内的情况讲与黄盖,黄盖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在刘辩回来之前,皇甫嵩已经将刘辩这一次的情况简略与他讲了,孙坚也曾在凉州待过一段时间,皇甫嵩与其麾下几将也都见过,便没有将黄盖当做外人。

    黄盖摇了摇头,言道:“若不是张氏兄弟倒戈,王上或许可以将这混乱的世道就此终结。”

    “若张氏兄弟未反叛,董贼或许也不会走此路。一切都尚未可知。”刘辩经过几日思索,倒是看开了一些。

    “无妨,将军此次只是让末将探得王上的意思。末将既然已经知晓王上心意,便回去复命了。”黄盖知道刘辩有意联合,这趟差事便算完成了,于是向刘辩请辞。

    刘辩好奇他为何这么匆忙,黄盖却道出另一番故事。

    原来那日孙坚大败后,又与西凉军有过几次战斗,他从一个俘虏口中知晓祖玛未死,西凉军得到的只是一个头巾。

    于是,孙坚猜到祖茂定是自认无脸回营,一个人离开了。

    黄盖此次来弘农,还有一个任务,便是在河南、弘农一带寻找祖茂的踪迹,劝他回营。

    刘辩闻言,对此表示惊讶,唏嘘不已,便不再强留黄盖,又像他询问了祖茂的模样,让人小心留意。

    他原以为祖茂在历史上是带着孙坚的头巾被杀,没想到真实情况是这样。

    这祖茂倒也机灵。

    黄盖离开后,刘辩索性又在陆浑城中待了一日,与荀攸、皇甫嵩两人商议一番联合的可行性,皇甫嵩、荀攸两人一致认为孙坚可信,而孙坚身后的袁术不可信。

    袁术杀了阴修,令荀攸对他的看法大加改观,认为袁家兄弟皆有不臣之心。

    翌日一早,刘辩率荀攸、张辽、樊稠、马礼并三百军士离了陆浑城,往宜阳方向赶去,这一次,皇甫嵩没再差人将他请回去。

    他并未直接赶回弘农,毕竟此处离弘农几日的距离,他索性一站一站地回去。

    就算他没有直接去宜阳,曹性也一定会率军迎他一程,索性,他还是直接去吧。

    就在他往宜阳城赶路之时,一个文弱书生却是赶到弘农城华歆府上,言为弘农王带来一封袁绍的书信,想要面见弘农王。

    而不巧,弘农王此时并不在城中。

第一百一十五章 袁绍的使者

    刘辩经由宜阳、新安、黾池回到弘农城已是七天后,随行中除了荀攸、张辽、樊稠、马礼等人,还多了一个小叫花子。

    小叫花子名叫李应,河南洛阳县人,早先与父母一同从西迁队伍中逃跑,父母皆惨死于董旻麾下的西凉军,只剩他一人,游荡于黾池附近,靠乞讨为生。

    刘辩见他可怜,便将他带回弘农城。

    正巧刘辩麾下一名卫士什长也姓李,唤作李褚,膝下无子,便将李应收养为义子。

    刘辩回到府中,才与唐姬讲了几句话,便听卫士来报,华歆领着一个中年书生来到府上,同行的还有荀攸。

    刘辩见荀攸、华歆两人同至,赶忙起身相迎,两人身后跟着一名身材略微矮、鼻下有两道八字胡的中年人。

    只见那人衣着干净整齐,整个人显得十分精神,双目充满傲气,当是一个孤傲自信之人。

    这样的人有一定才学,但也可能恃才傲物,不把其他人看在眼里,言语上也可能处处带刺。

    刘辩以为这是荀攸、华歆两人要举荐给他的人才,心中颇为重视,赶忙迎了上去。

    只见那人未等荀攸、华歆两人介绍,便自己走上前,对刘辩拱手道:“王上,某南阳许子远,奉大将军之命,给王上传来一封书信,成就王上无大业。”

    说着,那人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

    “哦,不是人才,是袁本初的谋士。”刘辩期待落空,心中有气无力地吐槽道。

    许子远便是许攸,袁绍身边的谋士之一,也是历史上那位叛了袁绍,向曹操建议进攻乌巢,致使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那位。

    袁绍才杀了刘协派去议合的使者,如今又派许攸前来见他,肯定没什么好事。

    难道和刘虞谈崩了,打起他的主意啦?

    他并未接过许攸递来书信,而是面色一板,斥道:“汝所言大将军何人?为何寡人并不知晓?难道是私封的不成?”

    许攸之言显得颇为无理,让刘辩听着十分不舒服,不禁出言怼了回去。

    宿来传言,弘农王礼贤下士,许攸对于刘辩的回怼初时显得有些举足无措,悻悻地言道:“我家将军乃河东义军盟主袁本初,至于大将军一位,乃是为了方便行事,权宜之计。袁家四世三公,当此大任也不为过。”

    许攸也知道袁绍这个大将军是自封的,根本没经过朝廷承认,心中底气也少了几分。

    “哦,原来是袁将军,袁家四世三公,那也都是朝廷封的。袁将军手握重兵,却在怀县一心招揽各方豪杰,壮大势力,停滞不前,不知有何居心?不知袁将军派汝来,所言寡人大业又是何事?”刘辩并未与许攸客气,直接质问起来。

    许攸经过短暂的错愕,慢慢镇定下来,叹了一口气,言道:“义军败于大伾山,元气大伤,袁将军仍派人在冀州募兵,有心除贼,然力有不逮。”

    尔后,他又继续言道:“王上,董贼为祸汉室社稷,乱行废立之事,如今长安名义上有陛下,朝政却被董贼把持。王上乃仁德之主,我家将军愿请王上主持天下大事,重归帝位。”

    说白了,袁绍不承认长安朝廷。西凉军骁勇善战,他也并不想出兵与董卓正面交战,而是欲立刘辩为帝,以刘辩的身份号召天下豪杰,与董卓对抗。

    而许攸便是袁绍的说客。

    “子远,这可与你同我二人说的不同。”华歆听闻此言,顿时有一些懵,许攸这两日只与他讲此行为了共同进攻河南,与此时完全不同,双眼瞪着许攸。

    许攸则是笑着言道:“待与王上一同商议完大事,再进图谋河南不迟。”

    “来人,将许子远拖出去砍了。”刘辩听完许攸的话,顿时气血上涌,又听到这番言语,命人将许攸拖出去,继而怒斥道:“不管如何,陛下即位皆经过我汉家礼仪,乃名正言顺的汉家天子。袁绍既为汉臣,当图董贼,救天子。再立天子,此行与董贼何异?寡人若为此,愧对刘氏先祖。他袁本初欲效梁冀还是王莽乎?”

    刘辩此言已是极为不客气。

    他一来不愿意为帝,二来亦不想成为他人手中的傀儡。

    另外,他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芳林洛舍的德名,岂能就此丢下。

    “王上,还需留他一条性命。”荀攸此时站出来,劝刘辩饶许攸一命。

    早先许攸在义军大帐中为难荀攸叔父荀彧,而荀彧与荀攸关系非常好,此时荀攸却替许攸说话,让刘辩心中有些奇怪。

    刘辩看着荀攸,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荀攸继续言道:“王上,许攸乃南阳名士,责难其一番便可,杀之,岂不和袁本初之流一般。”

    一旁的华歆亦附和荀攸之言。

    刘辩一想,荀攸说得极是,又命人将许攸押回,对他言道:“汝且回去,告诉袁本初,既为汉臣,当为汉谋,若谋己,天下皆知其居心。”

    许攸方才差一点便被杀死于弘农城中,此时仍惊魂未定,将刘辩之言记下,便离了弘农城,往河内怀县去了。

    不过,许攸相比于袁绍派往幽州刘虞处的赵岐,算是幸运的,后者可是直接被刘虞斩了。

    而弘农王府中,刘辩对华歆与荀攸言道:“寡人觉得袁本初此次统率义军,为义军盟主,其心甚大,必不愿久居韩文节之下。寡人欲修书一封送往韩文节处,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华歆与韩馥熟识,了解其为人,言道:“韩文节乃袁氏故吏,且其为人敦厚、怯懦,即便将冀州牧一位让与袁本初,也是有可能的。故,臣以为王上可修书一封,然可能无法令其戒备。”

    刘辩闻言,知道了其中还有韩馥是袁氏故吏这一缘由,然而他还是修书一封,上言:

    袁本初其心甚大,必图州牧之位,若得州牧之位,岂容公卧榻于其侧,恐有性命之虞。

    尔后,刘辩差一名卫士带此信到冀州,送与韩馥。

    至于韩馥会怎么做,他便不知晓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辩的威胁

    许攸离开弘农城后,一则消息由弘农传往长安。

    袁绍欲支持弘农王为帝,以对抗董卓,而弘农王大骂袁绍,将使者赶出了弘农城。

    而这一消息扩散出去的始作俑者,便是刘辩本人了。

    他并未令人在街上、酒肆扩散,而是通过貂蝉向王允单点扩散,一是为了让貂蝉对王允能有一个交代,二是为了让王允安心。

    然而,刘辩的这一策略非但没能让王允安心,反而让后者觉得刘辩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危险,而是已经构成了威胁。

    毕竟刘辩是先帝嫡子,又曾是皇帝,如今在弘农富有德名,民心所向。今日有袁绍欲立他为皇帝,明日便会有袁术欲立他为帝,他今次拒绝了袁绍,但就能保证他以后都能禁得住权势的诱惑吗?

    所以,王允感觉到了刘辩的存在,对当今陛下——刘协已经构成了威胁。

    于是,王允当即离开司徒府,进宫面见刘协。

    他一进大殿,见殿内只有刘协一人,一副有要事、非常焦急的模样,对刘协言道:“陛下,臣有急事禀报。”

    然后他将“袁绍欲立刘辩为帝,使者被刘辩骂出府”的消息向刘协据实禀报,完全没有注意到刘协开始时的眼神有些不对。

    “竟然还有这种事,袁本初好大的胆子。”一人从屏风中站出,摇了摇头,叹道。

    此人一身华服,身材略有些臃肿,腰间悬着一把宝刀,正是曹操从他府上拿走的那一把,不是董卓又是谁?

    方才刘协一直向王允打眼色,示意他屏风后有人,王允却是未见得,自顾自地将一切都说了出来,让董卓全数听到。

    不过,这也不打紧。

    “相国大人。”王允拱手对董卓拜道。

    然后,他又对刘协言道:“陛下,老臣素知弘农王芳林洛舍,与陛下亲密,然如今弘农国兵强马壮,若袁本初一再相请,令弘农王登帝位,一旦其答应,长安将危矣。

    望陛下早做打算。”

    王允并未直言要除掉刘辩,但也与讲了差不了多少。

    刘协初时有些震惊,尔后镇定下来,想到刘辩并未答应袁绍,心中松了一口气。

    不过,若真如王允所言,他也认了。

    他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太憋屈了。

    只望刘辩不要与他一样,被人当做傀儡皇帝。

    他想要为兄长开脱一番,又看了看一旁的董卓,后者才被刘辩追赶了一番,怕他说的话会让后者不满,对兄长更加不利。

    他低头沉吟,思忖着如何才能让刘辩免于祸患,一旁的董卓却是言道:“陛下,王司徒所言的确值得深思,本相倒是有一计,不如将弘农王召入长安,一来可以避免袁本初等怀有异心的人与弘农王接触,二来还可以让陛下兄弟间更加亲近。

    陛下,您以为如何?”

    “这……”

    “陛下,老臣以为,相国此计甚好。”

    “……”

    刘协并未回答两人的话,心中烦闷不已。

    让兄长进长安,岂不是害了他。

    先不说董卓,西凉军众将大部分都在刘辩手上吃过亏,届时不用董卓出手,刘辩便已身首异处。

    在这董卓做主的长安城中,刘辩的皇室身份,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保护作用。

    刘协思忖了片刻,言道:“此事,寡人还需思考一番,还需他日再议。”

    王允见刘协并未同意,心中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反正有貂蝉在弘农王府,他还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刘辩的消息。

    出人意料的事,董卓也并未在这一事上纠缠,只是说了一句“陛下放心,本相不会为难于弘农王”便到殿外唤张恭一同离开了,不知何故。

    其实,董卓已经看出王允有了对付弘农王的想法,所以他并不用出手,王允自然便去对付刘辩了,他只要坐享其成便可。

    另外,由于王方身死,其麾下的队伍便被董卓交与张恭,以安抚这位失去兄弟的将领。

    经此一事,董卓更加信任王允,对于王允也更加倚仗。

    而王允、董卓、刘协三人谈论的焦点——刘辩,此时正在府中用一串土味情话调戏唐姬,浑然不知他的一番小伎俩达到了反效果。

    另一边,黄盖在弘农国、河南尹一带寻找祖茂未果,回到了鲁阳,向孙坚禀报了这一次到弘农国的成果。

    孙坚对于与弘农王联合一事颇为重视,毕竟相较于酸枣、怀县两处的一军,弘农军算是坚持与董卓真刀真枪地对战的一方。

    当孙坚从黄盖口中听到刘辩因张恭、张谨两兄弟背叛而错失拦截董卓的机会时,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时运不济,流年不利。”

    感叹了一番,孙坚又与黄盖讲了一件他前几日去宛县,从袁术处听来的事。

    袁绍欲迎幽州牧刘虞为帝,对抗董卓,未果,复而欲迎弘农王刘辩为帝,与袁术商量,想让袁术帮他,却被袁术拒绝了。

    “然而袁公路另有居心。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谁都想做一番事业,长安朝廷,已名不副实。”孙坚叹了一口气,言道。

    “那将军以为该如何?”黄盖听明白了孙坚的话,出言问道。

    “我只想让策儿、权儿能平安。”孙坚望着一旁玩耍的小孙权,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许攸一路奔波,也赶回了怀县大营,将刘辩差一点斩了他的事据实相告,还有刘辩托他转告的那一句话。

    “子远,你一路辛苦,好好休息一番。”袁绍听完许攸的汇报,没有言语,只是让他回去休息。

    刘辩的一番话,确实说中了他的心事,自从他叔父、兄长死于董卓之手,他心中对于现在这个朝廷便没有期待。

    他的确想在这乱世闯出一片天地。

    “没想到,这个弘农王还真是不简单。”他合上竹简,出了大帐,在营中踱步。

    然后,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正在与荀彧搭话。

    “孟德,今日我见你营中又多了一些人马,不知从哪里募来?”

    那人正是曹操,曹操今日来寻袁绍,正巧遇见荀彧,遂向后者请教一些问题,想要拉近两人的关系。

    曹操见袁绍走了过来,便辞了荀彧,奔袁绍而来,并言道:“本初,那是从谯郡募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卢植讲学

    时光轮转,自刘辩追赶董卓又过了数月,天气由暖而寒,已到了初平元年的冬日,马上便是新年。

    这期间,天下又发生了一些故事,让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早先河内太守王匡在袁绍的授意下,斩杀了自己的妹夫胡母班,而他也终于尝到了由此带来的苦果。胡母班的家人联络曹操,将王匡杀死于家中,王匡麾下军士皆属曹操,曹操麾下实力大增。

    一代豪杰陨落,一代枭雄兴起。

    曹操虽得了王匡的兵马,然而河内郡却由袁绍把持。袁绍知道曹操与胡母班家人杀了王匡,也只是责备了曹操一顿,并无其他行为。

    可怜王匡听从袁绍之命杀了亲人,自己因此被杀死,袁绍却只是责备了一番。

    不知是王匡傻,还是袁绍薄情?

    然而,河内义军内部混乱并未因此而消停。

    一直跟随张杨的匈奴左贤王於夫罗见大军屯于此,毫无利益可图,还不如劫掠一番来的舒爽。他建议张杨离开河内,回到上党。

    张杨不从。

    于是,这位归不去家的匈奴左贤王竟然将张杨绑了,率本部匈奴人马带着张杨离开了。

    袁绍麾下大将麹义与张扬部将晆固一直追到魏郡邺县,击败於夫罗,后者携张杨往南逃往黎阳,在黎阳县重整旗鼓。

    张杨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逃脱,算是有惊无险。

    后来董卓为了离间河内义军,请刘协下诏书任命张杨为河内太守,并差人与张杨传话,言:“王公节之死,卿当以为戒。”

    意思便是,王匡因听袁绍命令而死,你张杨不要布了王匡的后尘。

    董卓派去的使者唤作贾诩,字文和,乃是董卓女婿麾下的谋士,颇有谋略,在击败白波军、击杀贼首郭太一战中居功至尾,设计将白波军其他几路人马引走,让樊稠得以突入中军大阵,最终击杀郭太。

    这一次,董卓突然记起牛辅麾下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便将此事交与贾诩。

    贾诩在张杨耳边一阵吹风,张杨心中便有些动摇。贾诩离开时,张杨一直在低头沉思。

    于是,不久之后,河内便传出张杨因为河内归属一事,与袁绍闹得有些不愉快。

    后来,袁绍正赶上韩馥交给他的粮草日益减少,他又不愿与张杨闹掰,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河内交与张杨,率军回了冀州,而曹操则回了兖州,投奔张邈去了。

    韩馥自从收到刘辩传信之后,心中思索了一番,对袁绍保持戒备,没白枉刘辩的一番心思。

    自此,河内、酸枣两处义军全数离开聚地,回到各郡,只有鲁阳一处的孙坚、弘农一处的刘辩两人仍在坚守。

    两人互为同盟,依然对河南尹的西凉军构成威胁。

    然弘农国亦处河南尹、京兆尹、河东郡三处西凉军重兵镇守之处,虽国内安定,然外部威胁亦在,只是此时形势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各方都没有动手。

    弘农国内,皇甫元在重伤痊愈之后,随皇甫嵩回了弘农城,陆浑城则被刘辩交与了赵俨,冯新、冯恢两兄弟协亦随皇甫元回弘农,而前吕布麾下将领成廉协助赵俨镇守陆浑城,以应对随时有可能从陆浑关出来的西凉军。

    与皇甫元一同回弘农的还有一人,正是前西凉军宜阳守将左灵。

    左灵此前被高顺伤了腿,伤愈后,却落下了病根,走路稍微有些一瘸一拐,后被皇甫元遇见,因为是旧识,留在军中从事。

    皇甫元回到弘农城的那一日,董横也带着一人回到了弘农城,正是刘辩心心念念的卢尚书。

    刘辩十里相迎,将卢植迎入城中,皇甫嵩、卢植两名老将在弘农城外相遇,眼眶都有一些红肿。两人早年相识,又一同抗击黄巾军,皆是有功之臣。后董卓入洛阳,两人皆因此遭遇了一些苦楚的日子,没想到能在有生之年再遇,两员老将心中唏嘘不已。

    卢植的到来,终于让弘农城兴学问一事提上了日程。

    刘辩派去幽州请管宁之人,至今杳无音信,不知是否已经在大海中遭遇了不幸。

    而他派往徐州的人,虽然见到了郑玄,而后者却委婉地以年迈为由拒绝了刘辩的邀请。

    人家是成名的大儒,既然不愿,刘辩亦不能强求,又差人给郑玄送去了一些礼品与一封信,大致内容便是:我很敬仰您的学识,送一些礼物,聊表心意。

    刘辩心想,这样能与其搞好关系,或许以后还有机会。

    没想到,郑玄竟让人将礼品完好无损地送了回来。

    好吧,大儒有大儒的脾气秉性,刘辩便不再理会郑玄这一选择。

    随着卢植的到来,在刘辩的扶持下,弘农城建立了官方学舍,卢植开始在弘农城讲学,繁钦则为卢植做副手。

    刘辩引用孔夫子的“有教无类”以及“因材施教”这两个观点,让卢植非常认同。

    华阴城的高顺将杨彪之子杨修、贾诩之子贾穆推荐到弘农城,在卢植身边学习。

    只是这贾穆似乎还记得那日在湖城,刘辩那句恫吓之言,只要刘辩一到,贾穆准不见踪影,被卢植责罚了几次。

    “我有这么可怕吗?”刘辩不禁扪心自问。

    自此,弘农国开始有了人才储备之所,让刘辩心中很是欣喜了一阵。

    这一次董横回城,除了为刘辩带回卢植以外,还为刘辩讲道他在路过冀州时遇到的一个青年,那青年身长八尺,白净面皮,脸上英气十足。

    董横在路上遇见那青年率一队乡勇与一伙盗匪打斗,武勇非凡,便上前助阵,后来战斗完毕,那青年便过来与董横搭话,知道董横乃弘农王麾下之后,更是对他礼遇有加。

    董横还与那青年切磋一场,竟然不敌,只坚持了二十余回合便被击败,让人咋舌。

    后董横因要上幽州寻卢植,便要离开,与青年言令其投弘农王来,那青年只是笑了笑,并未言语,不知何意。

    起初,刘辩并未因为董横的话而感到惊讶,然而当他听到董横讲起那青年的名字之后,心都惊到了嗓子眼。

    “那可是一员七进七出的猛将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进函谷关

    董卓自离间了张杨、袁绍之后,瓦解了河内义军,心思便全部放到了刘辩与孙坚两人身上。

    对于孙坚,董卓使出了一招极其古老的方法——和亲。

    董卓知孙坚长子名叫孙策,颇有其父之勇,便动了这个心思,若能和亲成功,得到孙坚这一强援,那他更不需忧心了。

    这一次,由于贾诩身体不适,他只好派出其他人作为和亲使者。

    结果,使者才到鲁阳与孙坚说明情况,便被后者劈头盖脸的骂了出来,丝毫不体使者身为读书人的脸面,让使者差点没有吐血当场。

    “本将留汝一条性命,汝回去告诉董卓,本将不与国贼为伍。”

    直到使者仓皇地出了城,孙坚依然不依不饶地骂着。

    使者回到长安,将孙坚的话添油加醋地跟董卓汇报了一番,加了一些问候亲人的侮辱性词汇,令董卓恼羞成怒,传令梁县将领胡轸,命其由梁县开拔,到鲁阳将孙坚的头给他提到洛阳。

    胡轸收到董卓军令,向徐荣请援,后者命华雄、徐宁率军前往梁县,与胡轸汇合,而又掉杨定麾下大将赵岑前往陆浑关镇守,以防被西侧的弘农军趁西凉军大军进攻鲁阳之时,从身后突袭。

    孙坚收到西凉军在梁县集结的消息,又联想到董卓使者才走,一定是董卓恼羞成怒,欲对他下手了。

    于是,孙坚命长史公孙仇往弘农求援。

    三日后,孙坚求援的消息传到弘农城,刘辩召集众臣,商议军情。

    此时正值腊月,天气有些寒冷,刘辩命人多生起几个火盆,供众人取暖。

    堂中,皇甫嵩、荀攸、华歆、皇甫贤、张辽、梁宇、皇甫元、樊稠、马礼等人分坐在两侧。

    “鲁阳孙文台差麾下传信于寡人,言西凉军大军集结梁县,欲图鲁阳。寡人欲出兵河南,拿下函谷、陆浑两关,顺势重新将洛阳夺回来,再南下救鲁阳。

    卿等以为如何?”

    刘辩将公孙仇之言,转告众臣,又讲出自己的意愿,让众人也讲一讲意见。

    “此时正值农休,不会耽误农事,况孙文台早差黄公覆来诉同盟一事,应当救援。”

    皇甫嵩第一个站出来,对于刘辩的决定表示赞同。

    尔后荀攸、华歆、张辽等人也出言赞成,这件事便这样定下来了。

    因为战情紧急,西凉军可能已经在公孙仇到来的路上已经开始了进攻。

    所以,刘辩当即点齐人满,又往各县差人传信,准备翌日一早率军出城。

    翌日一早,大军准时由弘农城出发,向函谷关赶去。

    这一次,此前受伤的梁宇、皇甫元两将皆被刘辩留下,只带了伍孚、张辽、樊稠三将并三千人马,众人途经黾池,徐晃亲率两千军士与刘辩同行,新安的杜袭亦派了一千人马,宜阳的曹性则被刘辩派往陆浑,与赵俨一同驻扎在陆浑关外,算是一处疑兵。

    腊月十九日,弘农国大军赶到函谷关,向函谷关发起了进攻,函谷关守将徐休向驻扎在洛阳的徐荣告急。

    然而此时西凉大军皆在鲁阳一处,徐荣没有更多人派与徐休,只率了本部四千人马支援。

    徐荣赶到函谷关时,弘农军正在组织第三次攻城,徐休守了两次,麾下将士已经所剩不多,眼见守不住这轮攻势,而徐荣大军到来,无疑非常及时。

    函谷关有了徐荣的加入,弘农军又攻打了一阵,便率军退远,在五里外驻扎。

    “奇怪,弘农军这轮攻势怎么相较之前有些不甚猛烈。”徐休守下这轮攻势,兀自在一旁叹道。

    而他这一句话只是自己一时奇怪,并未与别人讲说。

    然而,这天夜里,函谷关收到陆浑关急报,弘农军将领曹性、赵俨率军攻打陆浑关,情况十分紧急。

    只是这个消息先是到洛阳,再到函谷光,经历了许多波折。

    徐休闻信对徐荣言道:“叔父,我们快去救陆浑关吧。”

    徐荣却是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笑道:“弘农王亲率大军进攻函谷关,为的便是引我支援此处,而不能顾及他处,恐怕此时关外的弘农军大营应该已经空了,陆浑关也已经被攻下来了。我等在这里守函谷关,已经没有了意义。”

    徐休不信,亲率一百骑往弘农军大营而去,里面果真已经空空如也,不知弘农军已于何时离开。

    尔后徐休回关,将此事讲与徐荣,后者原本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见徐休完好返回,便已经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于是,徐荣给徐休留下一千人马,率剩余将士回了洛阳,以备弘农军进攻洛阳。

    陆浑关的确已经被弘农军攻下,然而,刘辩并未率军离开函谷关,那座无人的大营只是为了骗过徐荣而已。

    翌日一早,弘农军突然出现在函谷关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此时徐休只有一千人马,只守了半个时辰,便被弘农军攻破了城墙,率剩余的将士往洛阳方向逃窜了。

    樊稠亲自打开关门,刘辩与荀攸等人走过函谷关,进入了河南尹。

    “先生料事如神,寡人佩服。”

    刘辩对于荀攸从来都不吝惜溢美之词,而荀攸从不居功,让刘辩对他更加敬佩。

    曹性与赵俨攻下陆浑关,并未率军攻入河南尹。

    而这一边,刘辩则留杜袭派来的张凌为函谷关守将,率大军顺着谷水继续往洛阳而去。

    沿途的谷城、河南城守将原本也不是西凉军派系,听闻是弘农王率军亲至,纷纷献城投降。

    谷城令张景更是何进旧将,还曾与刘辩有几面之缘。

    于是,刘辩仍命谷令张景、河南令杜奇为两县县令,安抚一番,便率军继续东进,兵近洛阳城。

    刘辩虽然并不完全信任两人,然而毕竟此处非他属国,若不是他进攻的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他在此处用兵,已经要受人非议了。

    尤其他的身份还那么你特殊。

    这一边,刘辩已经攻克函谷关,另一边,鲁阳战场上的形势也在风云突变。

    胡轸似乎犯了一个错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将帅不和

    胡轸早先数次与孙坚交战,几乎全败,唯一能胜的一场,他还没有参与,心中懊恼。

    这一次,董卓令他指挥针对孙坚的歼灭战,他在大军开拔前,为了立威,对众将言道:“此次相国命某领军攻打孙坚,兹事体大,诸位务必听从某的将领,如有耽搁,某将军法处置。”

    然后他就杖了李蒙麾下一名军侯三十军棍,原因是那名军侯不听调遣。

    胡轸更是扬言,即使是诸位将军,也严惩不贷。

    他这一番作为令众将皆有些不快,虽然没有明里上表达出来,有些人却是写在了脸上。

    比如说李蒙。

    麾下军侯被胡轸军法杖责,他这个将军脸上无光,偏偏又只有他一人,心中更是以为胡轸在针对他。

    “这胡文才,也忒可恶,某一定不让你立此大功。”李蒙心中暗道。

    胡轸见李蒙离开时脸色不善,担心李蒙会因为这件事而记恨他,特地到李蒙帐中拜会与他。

    李蒙见胡轸前来,立即换了一副面孔,言他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况且也是他麾下军侯有错在先。

    胡轸安心离去,李蒙却啐了一口,言道:“假惺惺。”

    之后,胡轸率李蒙、华雄、徐宁三将并两万西凉军由梁县开往鲁阳,后又收到探马回报,孙坚知大军欲图鲁阳,已率军出城,欲在半路阻击西凉军。

    当日傍晚,原本胡轸见天色已晚,又离孙坚军尚有一段距离,欲令大军休整,翌日一早再行出发。

    李蒙却进言:“兵贵神速,两军交战,先攻击的一方一定占据优势,将军可连夜出击。”

    胡轸闻言,觉得李蒙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军连夜赶路,欲夜袭孙坚军。

    而当胡轸赶到孙坚军驻地时,却发现孙坚军对夜袭早有准备,令西凉军不能进,这时李蒙派心腹在军中大喊有伏兵,更令西凉军阵脚大乱,此时正值黑夜,一人逃窜,身边的人便跟着逃窜。

    孙坚原本正在指挥却敌,见西凉军大乱,率军掩杀。

    而在西凉军看来,这一次似乎更加印证了伏兵到来,众军士慌不择路,自相践踏,倒是死了不少。

    胡轸、华雄、徐宁三人控制不住溃势,不得已向后退去,而李蒙早已带着麾下军士早三人一步率军退走了,四军之中,唯有他一军显得军容整齐。

    果然是早有预谋。

    乱军之中,孙坚接着一将,正是西凉军大将华雄,华雄见军心大乱,人心惶惶,觉得这样的逃法,大军损失一定惨重,遂率亲随在后压阵,欲以一己之力将孙坚军阻住。

    此前,他与徐晃几次对战,每每思考不足,武艺倒也精湛了一番。

    那边程普、韩当两将见孙坚与华雄对阵,担心孙坚夜战受伤,一齐向华雄攻去。

    华雄应对不及,被程普一矛戳中腰窝,鲜血直流,在亲随的掩护下向后撤去。

    而孙坚等人则对败退的西凉军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梁县,让西凉军连梁城都没能进去,继续先向北退去。

    这一战,西凉军几倍于孙坚军,竟输得如此干脆利落,倒也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而孙坚则趁势占领了梁城,并以此为据点,准备向北用兵。

    而胡轸、李蒙、徐宁三人率军向北撤退,天方亮,众人聚集在一起,却唯独不见华雄,不禁让众人心中猜想,难道华雄已在昨夜殒命,皆扼腕叹息。

    只有徐宁不信,率军返回寻了一段,却仍不见华雄,率军复又向北而去。

    三将商议一番,准备到大谷关驻守,以守住洛阳的南面要道,然后再向南徐徐图孙坚。

    既然主意已定,三人便一边收拢败军,一面往大谷关撤去。此番,西凉军损失惨重,约有一半之多,不过大多是胡轸和华雄的人马。

    在梁县阳人聚以北五里的一条小路上,一员将领捂着腰间的伤口从马上跌落下来,他嘴唇发白,精神恍惚,似乎伤势颇重。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却被重重的铠甲再次压到地上,他躺在地上不再挣扎,喃喃道:“这便是死的感觉吗?”

    片刻之后,他便失去了意识。

    不一会儿,一骑经过,马上一个大汉跳下马,踢了他两脚,发现他还有呼吸,于是将他抱上了马。

    结果,大汉刚将他抱上马,便心生后悔,言道:“居然是这个家伙?这伤难道是德谋所致?”

    此人便是黄盖苦寻多日未果的祖茂,而马上之人正是被程普所伤的华雄,两人此前也算是敌人,只是如今祖茂算是白身,董卓亦昏迷不醒,倒也不用担心两人打起来。

    这两人的组合,倒也有些奇怪。

    另一边,刘辩率军欲向洛阳进发,却遇上与赵岑、徐休合兵一处的徐荣,被三人阻于鲁阳以北三十里的地方。

    两军发生了一场激战,各有损伤,大体上弘农军占优,然而徐荣等人占住要道,令弘农军前进不得。

    刘辩想要去洛阳,要么绕远路,要么将徐荣等人全数消灭。

    他此时甚至可以看见洛阳城中尚未焚尽的建筑,人虽然在这里,心却已经飘到了洛阳城,那个他逃出来的地方。

    上一次,他狼狈而逃,现在,他要将洛阳城重新从贼人手中夺回来,将董卓破坏的一切都恢复原样,让洛阳城恢复生机。

    而徐荣等人便是他达成这一目标的阻碍。

    “徐公茂,董贼已经将尔等遗弃于此,河南尹处于义军以及寡人的包围之中,河南百姓亦不容你,何苦守在这里?不如早早降了吧。”

    刘辩立于两军阵前,冲对面的徐荣等人喊道。

    他实在不想与徐荣在这么耗下去了。

    然而,对面的徐荣并不理会他的招降,回道:“王上,末将既然效命相国,自然当守在这里。末将只是一介武夫,并不像王上那般懂那些大道理。”

    徐荣言外之意,便是要刘辩不要言语,他的劝降并不管用。

    刘辩见徐荣如此,再次指挥麾下将士向西凉军攻去。

第一百二十章 初见孙坚

    刘辩被徐荣依托地势阻截于洛阳西侧,他率军进攻了两日,均无功而返,后他收到陆浑关传来孙坚已经击破西凉军的消息,便不再急于进攻徐荣。

    他率军后退五里扎营,差程秋护送马礼前往梁城,联络孙坚,望其北进,两军一齐进攻洛阳。

    一日后,程秋与马礼到达梁城,孙坚将两人迎进城中,知晓马礼来意后,却不禁叹了一口气,言道:“实不相瞒,弘农王相请,某应当立即出发,然袁公路听信谗言,不发军粮,营中粮草不足,暂时无法出兵。

    某这便亲自到宛城,与袁公路晓以利害,待粮草至此,某便兵发大谷关,令徐荣不敢固守一处。”

    原来,孙坚大败西凉军,消息传到宛城,有人趁机对袁术进言:“孙文台倘若占据洛阳,任其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岂非又添一虎乎?”

    袁术听罢陷入沉思,尔后将与孙坚运粮的车马召回,以此来限制孙坚北进。

    孙坚此时正因此烦闷不已。

    马礼见孙坚帐中众将要么唉声叹气,要么面色愤慨,知道孙坚并未撒谎,他思忖了一番,对孙坚言道:“将军何必至宛县,若将军信得过某,只管率大军北上,某先行一步,待大军至陆浑关,必有粮草等着将军。

    况将军不倚仗袁公路而兵进洛阳,也不用掣肘于袁公路。”

    马礼言之凿凿,不禁让孙坚另眼相看。

    孙坚复而问道:“不掣肘于袁公路,难道掣肘于弘农王?”

    “我家王上只管弘农国之事,而将军乃陛下太守,若掣肘将军,大过也。

    王上必不会为之。”马礼直视孙坚,面不改色,丝毫没有因孙坚的为难而有难色。

    “好,好,好。好一个大过也。汝且先行一步,某麾下大军明日出发。”

    言罢,便吩咐程普、韩当两将下去准备,而留黄盖守梁城。

    孙坚欲请马礼用膳,马礼却礼貌拒绝,言攻下洛阳之后,他请孙坚作为赔罪。

    于是,马礼出了梁城,往陆浑关而去。

    其实,他也不知道陆浑关的赵俨、曹性两人有多少军粮,他要早些赶到陆浑关知会两人,即使粮草不足,也有时间去陆浑城连夜运来。

    他此番出使,刘辩给了他一定自我做决定的权利,让他自由发挥。

    别看他方才面色不改,其实心中紧张的要死。

    待程秋护着马礼赶到陆浑关,将梁县发生的事讲与曹性与赵俨,曹性却是哈哈大笑,对赵俨拱手道:“伯然,你这多运的粮草果然有了用处,某佩服。”

    马礼与程秋大眼瞪小眼地瞧着曹性与赵俨两人,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原来,赵俨此前攻下陆浑关后,担心需要与西凉军打持久战,又差人从陆浑城运来一批粮草,没想到却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赵俨将前前后后讲了一番,马礼不禁叹道:“伯然兄想的果然周到。”

    曹性、赵俨两人并不认得程秋,但见其身材魁梧,应颇有武勇。

    马礼将程秋介绍一番,两人不禁叹了一口气,皆言:“可惜那日不在,否则也讨两名子爽兄这般人才。”

    随后,四人闲聊一会儿,便去准备粮草,静待孙坚的到来。

    第二日傍晚,孙坚按时率军赶到陆浑关,而赵俨也将粮草也如数交与孙坚,足够孙坚军使用。

    孙坚对于弘农军能够如此快将粮草准备好,不禁对弘农军的实力又高看了一眼。

    尔后,孙坚带人在陆浑关休息了一夜,翌日一早,他便率军往伊阙关赶去,同行的还有曹性及麾下两千人。

    而马礼则赶去与刘辩汇合。

    伊阙关在洛阳城西南四十里,大谷关以西二十里,已是通往洛阳的一道关隘。

    没想到胡轸、李蒙等人守在大谷关,那是孙坚由梁县北上的最佳路径,却因为袁术断了孙坚的粮草,阴差阳错地使孙坚兵近伊阙关。

    伊阙关虽有守军,却远不及大谷关一处。

    直到孙坚、曹性赶到伊阙关前,伊阙关的西凉军守将才反应过来,慌忙一面派人去大谷关求援,一面率军迎敌。

    然而,孙坚军早有准备,战力非凡,再加上孙坚身先士卒,曹性箭无虚发,伊阙关本就兵少,去往大谷关求援的人还没到,伊阙关便已然失守。

    待胡轸、李蒙、徐宁三人知道消息时,孙坚早已率军过了伊阙关,按照马礼的诉说,往利刘辩与徐荣交战处赶去。

    另一边,刘辩自前两日进攻徐荣以外,此后只是率军出来逡巡一圈,复又回营,并不进攻徐荣所在。

    以至于徐荣怀疑是不是有弘农军已经绕远路往洛阳去了。

    所以徐荣派出多支探马,往远处打探,时刻注意着弘农军的动向。

    故而,徐荣提前发现了孙坚军的到来。

    “难道文才又败了?”徐荣不禁又叹道。

    他此前已经知道孙坚击败了胡轸、李蒙、华雄、徐宁等将率领的队伍,还折了华雄,简直有些莫名其妙,连夜出击也就算了,敌军未至却自先乱了阵脚。

    若他是董卓,一定将胡轸砍了。

    这一次,他并不知孙坚来自伊阙关,还以为胡轸又在大谷关作出了什么幺蛾子,再次被孙坚击败。

    徐荣得到消息,当机立断,率军撤退,赶回洛阳。

    若他再不撤退,势必要被孙坚与刘辩包了饺子。

    刘辩见徐荣撤走,知道一定是孙坚要到了,准备率领荀攸、伍孚、张辽、徐晃等人一齐迎接。

    他要见一见这位历史上的名人。

    不一会,一军由南而至,曹性引着一人往刘辩大营而来。

    只见那人身形魁梧,容貌不凡,腰间一把大刀,果是一副豪杰模样。

    想毕此人便是孙坚了。

    来人与刘辩还有一些距离,便下了战马,牵马不行而来,待到刘辩身前,拱手垂立,言道:“长沙太守孙文台,见过王上。”

    刘辩则扶起孙坚,令他直起身,不必拘礼:“寡人素闻乌程侯雄武非凡,今日一见,果然豪杰。只是此时尚有西凉之敌,待到洛阳时,寡人定要与乌程侯共饮三百杯。”

    言罢,刘辩又与孙坚寒暄一番,邀其到帐中议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76/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纳兰幽月所写的《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为转载作品,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介绍:
穿越到东汉末年,一杯毒酒摆在眼前,原来我成了汉少帝刘辩。QQ群:736871735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