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大明剑尊TXT下载大明剑尊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剑尊全文阅读

作者:再见神乐     大明剑尊txt下载     大明剑尊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300、阴差阳错

    ‘阴阳紫金阙’不愧为天地间的灵宝,当初唐三藏西行,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从东土大唐去西天拜佛求经,足足走了十四年的时间。

    而诸葛玄策运用‘阴阳紫金阙’竟将这十四年的时间缩短到几个呼吸,近乎是眨眼的功夫,三人便回到了大明境内。

    李孤行看着熟悉的景色,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一个多月以前,他尚且在大明和天竺的边境忐忑不安,一个月以后,自己练就如此神通,虽未曾找到法门,但这个泼天的宝藏就蕴藏在自己的身体之中,总有一日能化为己用。

    慕容渊和林谢两人正在焦急等候。

    这一个月中,两人在边界处盖了一间茅草屋,终日在屋中研习武艺,一月以来颇有些进境。

    不过,限于天赋,一个多月的时间并没有让两人有质的飞跃,却也在吸收了天下‘三绝顶’其二的武功,在武道之上无限的逼近‘三绝顶’的位置。

    李孤行遥遥瞧见茅草屋,打了声招呼,“林大师、慕容姑娘,别来无恙!”

    诸葛玄策、泥菩萨、李孤行三人都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三人又这般凭空出没,无声无息,林谢和慕容渊自也没有发觉。

    听到李孤行呼喊,两人纷纷奔出草屋,但见李孤行整个人散发着与以往不同的气质,当即大为惊讶。

    慕容渊道:“你又精进了?!”

    李孤行点点头,“精进了,着实不少!!”

    慕容渊偏头看向林谢,“林大师,你就不关心关心?”

    林谢回道:“我‘荡心魄’已瞧不出,自然知道精进了。”

    李孤行瞧着这两人拌嘴的样子,倒是有些般配的模样,只可惜林大师自幼一心向佛,此生此世估计不会考虑嫁娶之事,否则同慕容渊多相处相处,倒是一对璧人。

    三人叙了一会儿旧,李孤行将冥宫的遭遇同二人尽数说了,引得两人一同惊诧,同时看李孤行的眼光也变了,毕竟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很有可能是普天之下,剑道第一人,两人自然在心中充满崇敬。

    还有一人,遥遥听着这些,心绪起伏澎湃,更有一股思念之情。

    尤其当听到李孤行说他被关在地牢之中,虽然见得李孤行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但在心中仍免不了一通心惊肉跳,生怕他在那里吃了什么样的苦。

    而后,又听说李孤行在地牢之中打了一个月的坐,将自己神通练就的厉害,又创出了第九剑‘帝极’,这才由担忧转成了幸福。

    这种幸福有些匪夷所思,那并非是自己得到什么而产生的一种幸福感,而是自己真心喜欢一个人,看着他好便高兴,看着他不好便难过的一种幸福。

    杨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明知道自己已经同李孤行越来越远,但他的心反而好似与李孤行越来越近,几乎整个身心贴在了李孤行的身上。

    李孤行同慕容渊和林谢叙说完之后,看到了那个茅草屋边如同画一般的女子。

    他摸着头,一脸不好意思的走了过去。

    面对这样的姐姐,面对这样的美人,面对有着父母之命的未来妻子,李孤行说不心动那有点太不要脸了。

    他走上去,极少表现出不自在来。

    杨沁看出他的窘态,伸手擦了擦他额角上的汗水,贴心道:“你累了吧,进屋里坐坐,我给你沏杯茶。”

    他遥遥对诸葛玄策和泥菩萨行礼,言道:“两位长辈也累了吧,进屋喝杯茶解解渴吧。”

    诸葛玄策和泥菩萨对视一眼,杨沁的表现着实令两人很是满意。

    同诸葛玄策一样,泥菩萨也有了长辈的心思,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泥菩萨经此一事,也对李孤行有了莫名的亲近之感,心中想着,若是能见到李孤行娶妻生子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人总是这样,想到一星半点,便开始无限的联想下去,将所有的事都想好了。

    譬如泥菩萨现在,便想到了今后李孤行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为妻。

    照理说,李孤行和骆神乃是一对璧人,可惜骆神的性子太阴,城府又深,小小的年纪却能做出很多大人也未必能做、敢做的事情。

    经年累月之后,李孤行这个实心眼子,或许会被骆神玩弄在股掌之间,倒不是一个良配。

    那慕容渊,一心扑在李孤行身上,对任何人都视而不见,且家世清白,父亲乃是南武林王,李孤行同慕容渊在一起,倒也是天做之和令人艳羡。

    就是慕容渊的性子太野,像个男人,对于针织女红什么的,更是完全不会,故而,娶了他,免不了今后打打闹闹,吃些苦头。

    而眼前这个杨沁,虽然年纪比李孤行大上一些,约摸五六岁的样子。

    但俗话说的好,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李孤行一身武功,杀气太重,有这么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在他身边,正可以去去他的杀气,而且两人缘分也深,更有已故杨阁老亲口许诺。

    若李孤行父亲还在,恐怕这门亲事已是板上钉钉了。

    如此对比,泥菩萨倒是觉得杨沁越来越顺眼。

    只是.......当他回头看诸葛玄策的时候,发现了他眼中有些不一样的光芒,遂问道:“不知你这个作师父的,看好了哪个女子?”

    师父、师父,如师如父,李孤行父亲不在,将来他这婚姻大事倒是这个师父说一不二。

    况且那是结婚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论李孤行要取谁,都要经过他这个做师父的认可。

    泥菩萨这般问,倒是多了些八卦的心思。

    谁知诸葛玄策偏头瞪了他一眼,回道:“为何不能共享齐人之福?若是我,三个都娶了,越多越好!!”

    泥菩萨汗颜,苦笑道:“你一生未曾婚嫁,老了老了倒想要你徒弟完成你的心愿?”

    诸葛玄策道:“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岂不正常,这三个女子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我徒儿将来必定是天下第一的人物,就算娶他们三个还是太少......”

    “......”

    泥菩萨实在没话了,不过他瞧了瞧面前的两个女子,再想想骆大狗,还真有点羡慕李孤行。

    一旁的林谢瞧着杨沁如此温柔大方,再看慕容渊面色铁青,吃着飞醋,

    用胳膊肘拐了拐慕容渊,戏谑道:“你倒是被这个姐姐给比下去了!”

    慕容渊嘟着嘴,颇没有什么好气,“老娘也不差的好吗?不就是......”

    “是是是,不就是没有姐姐温柔懂事嘛......”

    “哼!”

    林谢道:“别忘了,还有一个骆神,跟你抢老李的可不止他一个......”

    慕容渊道:“那有什么?他要娶谁都得把我娶了,做小也行!”

    这一句没惊掉林谢的下巴,他说的很大声,被诸葛玄策和泥菩萨听去了害的两个老人家面色一阵微红,很是不好意思。

    泥菩萨艳羡的瞧着诸葛玄策,“你徒弟这艳福,还真是不浅!”

    几人在茅草屋中稍作休息,不大的茅草屋登时被挤的满满当当。

    杨沁捡了些柴火,用早晨采摘的晨露为众人烧了一壶茶水。

    茶虽不是什么好茶,但胜在质朴清冽,饮如喉中有一股不一样的滋味。

    诸葛玄策更是迸发出‘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感慨。

    用过茶后,诸葛玄策对李孤行道:“我知道你心中担忧,左右不差这一时半刻,我将其后的打算告诉你。”

    李孤行两耳竖了起来,猛的点头。

    诸葛玄策道:“这‘传世龙骨’和‘金凤钗’我替你带上昆仑山,再此之前,你们需要混入军队之中,切不可轻举妄动。若大明兵败,你们便趁机杀了王振,保护皇上,若大明胜利,那王振功高盖世,几年之内再也不能动杀人报仇的心思。”

    李孤行沉默不语,纵然他报仇心切,也不想大明横遭祸患,如此一来倒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在他的心头。

    诸葛玄策又道:“你们几人武功几可问鼎,但大明藏龙卧虎,不可贸然行事,这些你们三个自然懂,尤其是李孤行,现在还不能运用自如自己的内力,万事定要小心。”

    他早已让人,在部队之中安插了几个职位,李孤行、慕容渊、林谢三人带上面具前去,正可以混入其中。

    就是杨沁,并无武功之长,且一股大家闺秀的风范分外扎眼,只能留下陪着诸葛玄策。

    最后,诸葛玄策嘱咐道:“切记要活着回来,为师等你!”

    李孤行笑了笑,道:“师父,你难道不信徒儿吗?多少次了,徒儿哪有一次让您失望了!”

    诸葛玄策淡淡点头,施展术法,以‘阴阳紫金阙’将他们转送到大明的军队中。

    做完这一切,诸葛玄策叹了口气,看向泥菩萨,问道:“大明气数衰败,但仍有二百年,这后继之人可是应在他的头上?”

    泥菩萨摇头,“他欲自立,以当今的名声,危难之时振臂一呼便可。”

    经过这一年的历练,李孤行遍行江湖,在各大门派之中声望不小,尤其苗疆之行后,又获十二侗和湘西派、洪族、九黎四股势力相助。

    中原地区,有唐家堡、丐帮,枫叶寺等与其交好。

    少林、武当两大派也同李孤行有许多交集,按照靖难之变两大门派的反应,至多能做到两不想帮。ωωw.

    再加上西域还有永夜城一股势力和冥宫的帮衬,李孤行若趁的朱祁镇身死自立,当真易如反掌,那泥菩萨所言也不是什么虚言。

    然而,诸葛玄策却叹了口气道:“只可惜,我这徒儿还不知自己身世,更没有自立的心思。”

    泥菩萨笑道:“所以我才这般相助与他,不过,将来令徒贵不可言,也不比那皇帝差上多少!”

    诸葛玄策现已将他们诸葛家千年夙愿彻底放下,一心一意扑在了自己徒弟身上。

    “只是这机遇和危难并存,将来我徒儿少不了一些磨难。”

    泥菩萨道:“所以找寻的这些东西正好都派上了用场,那白萧老头无心之举,却为你徒儿保驾护航了!”

301、赵无钱出山

    泥菩萨口中的保驾护航,乃是他预测到了李孤行今后的遭遇。

    天下英雄辈出,武林奇才层出不穷,经此一遭,李孤行近乎问鼎天下,武林之中少有敌手,后辈之人免不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用李孤行的性命成就自己莫大的名声。

    有道是树大招风,这样的事情多了,鱼龙混杂,下三滥手段的人便也出现了。

    李孤行少年得志,行走江湖的经验不足,今后被人坑害之事定然不少,此生的危机也才堪堪拉开序幕。

    故而,白萧真人要他寻找这些天材地宝,一开始虽是诓骗他,给自家亲传弟子赵无钱疗伤,却在阴差阳错之中,替李孤行今后铺平了道路。

    诸葛玄策自也算到了这点,他对这个徒弟可算是尽心竭力,全心全意为他着想,对于测算一事自然不遗余力。

    他笑着道:“今后我家徒儿还是得仰仗昆仑山上那位亲传照拂。”

    说罢,大手一挥,‘阴阳紫金阙’运转如意,两人直登昆仑山巅。

    在一片清气之中,一座道观在昆仑山巅虎踞龙盘,其间云雾铺进了殿里,仙鹤飞入其中,令这道观充斥着一片仙境之感。

    恍惚间,泥菩萨好似来到了天界,若不是行走在大殿上的道童说说笑笑增加了几分人气,还真以为自己错来到了仙境。

    泥菩萨感慨道:“世间竟有这样的地方?!”

    诸葛玄策道:“白萧那老小子,修仙为主、武道次之,自然选这些钟灵毓秀之所。”

    拨开云雾,泥菩萨手放眉梢,向里扒望,见得一男一女跪在大殿之上,动也不动。

    殿上白萧真人坐在主座,一脸严肃的看着他俩,既有威严又有无奈。

    诸葛玄策咳嗽两声,打破尴尬境地,装作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向跪在地上的赵无钱和萧涵两人瞥了一眼,口中淡淡道:“你们两人退下!”

    在外人面前,赵无钱和萧涵自不能听旁人的命令,但诸葛玄策话语中自带一股威严,让这两人不敢反抗,双膝挪动,跪也不是、走也不是,分外难受。

    白萧真人见诸葛玄策给自己台阶下,轻声道了声“滚”,两人便毫不犹豫的起身走了。

    他们本来不想走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见得诸葛玄策来,知晓李孤行已被他收为徒弟,且这个人分外的护犊子,这才老老实实的退了下去。

    诸葛玄策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见,这才漏出惯有的笑容。

    “白萧老儿,为难你徒弟呢?”

    白萧真人气喘如牛,两个鼻孔好似能喷出火来,伸手在桌子上轻轻一拍,狠狠道:“我为难他们?他们为难我!!”

    诸葛玄策略带揶揄的看着他,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关了他这么久,难免不开心。”

    白萧真人道:“他不开心?他命都没了,是我救的,我让他在山上再呆半年怎么了?”

    诸葛玄策道:“再呆半年?让我徒儿独自面对啊......”

    他将‘金凤钗’、‘阴阳紫金阙’、‘传世龙骨’这三样宝物放在白萧真人面前,“这是我徒儿找的!全给你找来了!你还要他怎样!”

    “这......这......”

    白萧真人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他本想借着这个事情,给赵无钱几年时间,让两人不再来往,谁知他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中将这些东西尽数找全了!!

    诸葛玄策看着他语塞,继续道:“反正我徒儿的诚意有了,现在就看你这个老顽固了!”

    “......”

    白萧真人有种说不出的苦楚,李孤行现在风头太盛,让自家徒儿跟在这等天运之子身边,对他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论天姿,两人旗鼓相当,可在这一年之中,两人差距逐渐拉开,赵无钱尚有争雄之心,到时心中急躁,未免不会对修仙一途丧失信心。

    泥菩萨掐指算了算,向白萧真人道:“我刚刚算过了,令徒今后的成就可不比三丰真人差上多少。”

    如此一说,白萧真人心头大震,登时开心了起来,不自觉的,开始飘飘然。

    三丰真人何等修为,说他是地仙也不为过,能打败荒古凶兽‘巫蛊’的存在,自家徒儿能够有这样的成就,白萧真人哪能不癫狂?

    但下一句,泥菩萨的话却犹如一盆冷水,泼到了他的头上。

    “但是......慈母多败儿,白萧真人可不能太心疼徒弟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白萧真人薄怒,毕竟这句话指责着自己。

    泥菩萨道:“相比白萧真人很明白这句话,机遇与危险并存,想必你已经清楚,李孤行从冥宫出来之后,其修为已经超过了你吧......”

    这件事白萧真人还真不知道,听的从泥菩萨口中淡淡说出,登时惊的不行,“他、他竟有这么高的修为??”

    泥菩萨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他。

    但白萧真人仍旧不信,偏头看向诸葛玄策,希望他给他答案。

    但见诸葛玄策笑道:“白萧老头,我知道你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其实我也挺难相信的。”

    他将李孤行在冥宫的遭遇同白萧真人说了一遍,又言明他已经修行了‘明玉功’,更在这基础之上用‘明玉功’为根基塑了根骨,自创的剑法也修行到了‘第九剑’,加上‘无归’的神妙,就算被称为剑道第一人也不为过。

    听得诸葛玄策这般肯定,白萧真人心里发寒,“你这徒弟竟真的这般厉害?”

    他还是不信,心存一些侥幸,想要从诸葛玄策口中得到他想要的结论,想要知道他依旧有能够在李孤行面前狂傲的资本,而不是单凭一个长辈的身份去压别人。

    诸葛玄策明白他的心思,无奈道:“很不凑巧,白萧老头,别说我那徒弟,就是他身边的两个朋友、慕容渊和林谢两人,现在实力恐怕也不在你我之下!”

    如此一说,白萧真人彻底泄了气,精神登时萎靡了下来。

    他跌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我以为赵无钱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竟有人能赶超他!”

    这一年的时间之中,白萧真人将赵无钱扔到后山闭关,以天地灵气滋补,用灵丹妙药提升,更加上他亲自指导,倾尽一派之力帮助他修炼‘赤子道’的内功,饶是如此,赵无钱仍旧在自己之下。

    而李孤行东奔西跑,竟有如此进步,甚至连他的两个朋友都有如此修为,这怎能令白萧真人不汗颜?

    最后泥菩萨总结了一点,“危难与机遇并存,李孤行气运加身,横遭了这么多磨难,能有机缘也情有可原。”

    白萧真人想了想,痛定思痛,与其将孩子捂在手里捂废了,不如放出去历练。

    “你们等我一晚上,明天给你们答复!”

    诸葛玄策和泥菩萨同时笑笑,彼此相视一笑,深藏功与名。

    当晚,白萧真人来到赵无钱住处,故意弄出了些声响令赵无钱听见。

    赵无钱还以为有什么人夜闯昆仑山,当即将‘搬山剑’扛了出来,一剑斩去,赤子道’的功力大展,径直飞向白萧真人。

    白萧真人纵然所料不及,但见得这等剑法,心中也是惊了一番,运出七成功力想要拦住,未曾料到自己竟被这一剑带飞了出去,重重的撞上了山崖,陷了进去。

    赵无钱这才看见来者是他恩师,当即心中大骇,忙奔过去,哭喊道:“师傅,师傅,您没事吧!”

    白萧真人怎能没事,气血翻涌了好一阵,当即喷出一口鲜血,面色苍白。

    纵然有了这幅惨相,但他心中却是开心的不行,毕竟徒儿有这样的修为,作为师傅又哪里能不高兴。

    他想了想,忽而板起脸来,一脸凶相。

    这可给赵无钱吓的不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师傅,徒儿不知是您,徒儿错了!!”

    白萧真人将‘搬山剑’拿了起来,双眸深邃,问道:“方才那是你全部实力?!”

    赵无钱道:“只、只有七成!”

    “七成?!!”

    白萧真人心中发笑,他白日里不想落了下风,故意夸大了一些赵无钱的实力,直说同自己相仿佛,实际上却差自己许多。

    今夜虽无试探之心,却阴差阳错的试探了起来,这一见倒是令他大感意外。

    原来赵无钱意识到自己已经超过了恩师,便处处藏拙,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这关键时刻倒是漏了出来。

    白萧真人道:“为师命你,全力施展一剑,冲着为师来!”

    赵无钱知晓自己的师父要试探自己实力,事到如今,他再也不能隐藏了,因他知道李孤行此去大明军中,并不比任何一次冒险安全,且李孤行这人容易冲动,更容易坏事,有他这个兄弟在身边,总比没有的好。

    想了这些,赵无钱御剑而出,质朴无华的搬山剑在两指的控制下脱飞而出,进而迸发出极强的威力。

    白萧真人瞧着这一剑的威势,心中大慰,泪水近乎喷了出来。

    这一剑,威势浩荡,足可让他以全部的实力去应对!

    “徒儿!看为师这一剑!”

    话语未毕,自他身后出现一把石剑,好似路边的大石随意打磨而成。

    昆仑山乃天地灵气汇聚之所,昆仑山巅更是这诸多钟灵毓秀之气凝练之地。

    白萧真人借昆仑山上之气脉,斩出一剑,带着五色华彩,带着万钧之势,径直向赵无钱斩去。

    赵无钱直愣愣的瞧着这一剑,感受这一剑之威中尚带着些许杀气,心里明白,白萧真人跟他动了真格,乃是十足十的威力!篳趣閣

    当下心中大紧,将那‘赤子道’的功夫运用到极致。

    两者皆为修仙一途,皆走以自身内力为根基,运用天地灵气的法门。

    赵无钱‘搬山剑’一出,剑气质朴,却比白萧真人更加凝练,剑上威力丝毫不弱,甚至隐隐压过白萧真人一头。

    白萧真人心中更加震撼,将那一剑斩出,但见的五色华彩之中,一柄长剑透出,径直向自己刺了过来。

    一招之间,两人高下已分,白萧真人道:“下山!”

302、大军来袭

    回想昨日,同自己师尊对决的那一剑,赵无钱依旧心有余悸,那一剑乃是自己师尊借助天地灵气施展的绝招,论威力恐怕已经达到了师父的拳部实力,其中更有杀气隐现,料想乃是其师父动了真章。

    他虽早已知晓自己的武功不错,但也没想到够凭借自己的‘搬山剑’破师父杀敌的招数。

    那一晚,他心潮澎湃至极,几乎一夜没有合眼。

    他反复想着一个问题,“师父究竟让了我多少?”

    但思来想去,他似乎不太像承认白萧真人让了他自己,不由得心里有些飘飘然起来。

    萧涵同他一起在昆仑山上,在赵无钱养伤的这段时间,两人近乎硬性不离。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就算赵无钱铁打的心肠,在萧涵的穷追猛打之下也给融化了。

    况且面对这样的绝色美人,赵无钱哪里能够不动心。

    萧涵几轮攻势下来,展现出自己柔媚的一面,赵无钱内心便荡漾不已,在听得师兄师姐们口述在唐家堡中的一切和萧涵的决绝,赵无钱更对这位美丽的女子起了爱慕之情。

    两人几乎定了终身,就差白萧真人一句话,整个昆仑派便要披上一层红布了。

    此番下山,萧涵陪在赵无钱身边,纵然他武功未有赵无钱那般好,但不隐藏实力的情况下,也不必林谢和慕容渊弱上多少。

    在昆仑山上,白萧真人遍寻古籍,找到了修炼‘百邪观音’的门径,经改良后,再也不用吸食阴邪之气,反以天地浩然正气滋养。

    久而久之,这‘百邪观音’也变成了一门寻仙访道的功法,或许不次于赵无钱的‘赤子道’。

    两人此番结伴下山,御剑而飞,正向着大明军队集结之所在。

    半路中,一柄飞剑拦住赵无钱,顶上站着一人,正是昆仑派的大弟子,赵无钱的大师兄,何赛子!

    何赛子道:“师弟,这就下山了?”

    赵无钱摸摸脑袋,“师父总算让我下山了。”

    何赛子看了看他身旁的萧涵,以一种略带嘱托的口吻言道:“你可得照顾好他,除了他,我可不认别的弟妹!”

    萧涵面上羞红,心中一甜,像何赛子行了一礼。

    赵无钱仍是那般憨憨的模样,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何赛子道:“诸位师弟师妹,小师弟今日下的山去,定会闯出赫赫威名,今后我昆仑派,武功最高者便是小师弟,让我们为小师弟践行!”

    原来,前来送行的不单何赛子一人,还有昆仑派的诸多同门,他们纷纷躲藏在云层之中,遥遥的看着这个昆仑派的第一人。

    诸人齐声道:“天之道、厉而不害,祝小师弟仙运昌隆!”

    赵无钱一一还礼,心潮翻涌,热泪盈眶。

    何赛子道:“大明军队之中,好手不少,修仙之人有凡心的也不在少数,那宫中的许多道士、和尚厉害非凡,此番你下山去,少不了同那姓李的少年冒险。”

    他瞧了瞧赵无钱身边的萧涵,“你们之间情投意合,可别忘了,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万不能冒险!”

    萧涵笑道:“师兄安心,真要有什么事,我陪着他一同便是,他生我便生,他死我便死!”

    这一句怼的何赛子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尴尬的笑着。

    天空中诸多同门听了这话,都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

    萧涵依旧改不了往日的脾气,纵使在昆仑山上已经收敛了许多,但还是忍不住抬杠。

    不过以往抬杠,他多为出气,此番却是因为爱意。

    赵无钱傻笑道:“放心吧,师兄,我这‘赤子道’可是得到师父认可的,打不过,还逃不掉吗?”

    昆仑山众弟子各自引雷,天空之中雷霆翻滚,犹如巨龙铮鸣。

    在一片雷声轰鸣、电光闪耀的环境中,赵无钱的诸位师兄弟们各传一道真气进入赵无钱身体。

    “小师弟走好!!”

    赵无钱接受着馈赠,向诸位同门抱拳,御剑而飞!

    说回李孤行,他做了两幅面具给林谢和慕容渊,而他自己在孙太后的恩典下,已经擢升为北镇抚司的副千总,护卫皇帝安危自然义不容辞!

    但原本威风赫赫的锦衣卫,在朱祁镇时已经变成了花架子,护卫皇帝的责任更多是由禁军承担。

    故而,李孤行既不能上场杀敌,亦不能靠近皇帝大帐,什么也坐不了。

    不过,这到让他碰到了夜风声和王岳两人,并在暗中解救了骆神。

    李孤行自然想跟骆神相见,但此刻还不是时候。

    他在冥宫的所作所为,在冥宫的抉择,恐怕湿婆早就飞鸽传书告诉了骆神,故而他现在相见,不仅会得骆神反感,或许还能被他倒戈,坑害一次。

    换做以前,各种大风大浪,李孤行都不怕骆神倒戈,独独这一次,乃是在钢丝线上行走,稍有差池,万劫不复。

    他见骆神平安无事,自己回了营帐。

    其实王振所在之地不远,他也并非见不到,只可惜现在王振乃是三军主帅,纵使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有这样的一个将领总比没有好,否则大明那些娇兵悍将还不得将篓子捅上了天。

    即便皇帝再此,御驾亲征,可他才亲政几年,根基尚不牢固,诸多事务都有王振代办,这般想来,为了大明的军队,为了江山社稷,更不能将王振杀死。

    李孤行又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时之间不知所以。

    这个时候,他时常会想起骆大狗,想起他这样的聪明人在自己身边会有怎样的选择。

    只可惜,骆大狗现在已恢复女儿身,再也不是跟在他身边,时时刻刻需要他照顾的小孩子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骆神又不是诸葛亮,咱们也不是皮匠,就不信想不出办法来!”

    李孤行喃喃自语,说的咬牙切齿,将慕容渊和林谢骇的一怔。

    林谢道:“你们之间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你心中魔障罢了,难道这一生你都不去见他?”

    “.......”

    慕容渊亮起手掌,运出掌力,桌上蜡烛动了动。

    “骆大狗那孩子要是敢对你不客气,小心我揍他!”

    李孤行无奈冷笑,伸手按下慕容渊手掌,“你怎的越来越暴躁了......初次见你,也不是这般样子啊!”

    林谢捂嘴猛笑,瞧着李孤行不好做声。

    但两人之间默契十足,不用说也明白了什么,用手指着林谢,无奈摇头叹息。

    “你啊你,哎,还是那个出家人吗?”

    林谢双手合十,做了个出家人的手势,这佛礼他以往经常做,但现在好似忘却了一般,故意为之倒是有些生疏的感觉,恍若隔世。

    自他口中说出一番话,不深奥,却很有道理。

    “咱们都在变,年纪大了,武功高了,连关系都紧密了,也不知过去喜欢的那个人还是现在的那个人吗?”

    李孤行一听,好似听懂了,又好似未曾听懂。

    他看着夜空怔怔出神了好一阵,缓声道:“或许人心是不会变的吧。”

    这一句说完,“轰隆”一声巨响,震彻天地,众人只觉足下大震,地动山摇,几乎站立不稳。

    紧接着,听到军营之中传来鸣金之声,随后有人大喊道:“敌军来袭、敌军来袭!!”

    李孤行听后,眼睛瞪的锃亮,‘无归’捏在手中,对两人言道:“走!先杀了敌军再说!”

    瓦剌部众骁勇善战,由于王振屡次更改行军路线,造成后方补给困难。

    在李孤行等混入之前,大明军队之中险些酿成了断粮的惨祸,皆是后方孙太后和于谦等人诸多筹谋,这才保证了前线将士的粮草。

    但这样一来,粮草所在的位置也暴露了出来。

    兵法有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在诸多营帐之中,虚虚实实,这才能保证粮草的安全。

    但由于行军改路,加之粮草运来的仓促,让也先看出了破绽,更找到了粮道,从运粮马匹的粪便多少,判断出主次,这才在这夜发动了一次奇袭。

    方才的那一次奇袭,只不过是试探而为,断大明军队的粮道,烧毁他们的粮仓才是重中之重。

    可惜天不作美,在也先攻击粮草的同时,让瓦剌人发现了大明神机营存放火器之处。

    大明对抗瓦剌骑兵,火炮、火枪功不可没,那‘焙烙火矢’也有奇效。

    也先苦这些火器久矣,这次被他找到了存放这些火器的地方,自然放了一把大火将他们付之一炬,了却后顾之忧。

    粮草被烧、火器毁灭,瓦剌骑兵冲进了大明军营,一时之间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一些士兵尚在睡梦之中便被瓦剌人斩杀,更有一些死在了仓皇无措死命奔逃自己人的手里。

    李孤行看着这样的惨状,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杀了王振,而是保护那软弱无能、将打仗视作儿戏的皇帝,朱祁镇!

    火光中,三条身影从溃败着的大名士兵的身旁飞速略过。

    一路之上,三人顺手救人,已经救下不下两百余条人命,见得瓦剌士兵随手便杀,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就这般,不到三炷香的时间,三人便已赶到皇帝大帐之外不到两射之地的距离。

    李孤行还是想的太多,大内各路高手将皇帝大帐围了起来,连一个苍蝇也别想靠近,更没有什么瓦剌的骑兵。

    想来那朱祁镇也被吓的够呛,按他所说,大明堂堂王者之师,哪里能败给瓦剌的这种北方蛮夷。

    然而就是这群北方的蛮夷偷袭了大明的军营,烧毁了粮食辎重。

    李孤行扫视一圈,从各位高手沉静的面上,心想皇帝应该无碍,带着林谢和慕容渊转身欲走。

    却不料,后方一人隔着两射之地,内力吞吐,直接将他喊住。

    “你是何人?!!”

    李孤行微微一愣,此等内力,振聋发聩,当真厉害。

    他十分恭谦的回过神,恭谦道:“北镇抚司副千总,李孤行!”

    那人眼珠转了转,正在思索,口中兀自念叨,“北镇抚司,李孤行......你、你是那个小贼?!!!”

    回想昨日,同自己师尊对决的那一剑,赵无钱依旧心有余悸,那一剑乃是自己师尊借助天地灵气施展的绝招,论威力恐怕已经达到了师父的拳部实力,其中更有杀气隐现,料想乃是其师父动了真章。

    他虽早已知晓自己的武功不错,但也没想到够凭借自己的‘搬山剑’破师父杀敌的招数。

    那一晚,他心潮澎湃至极,几乎一夜没有合眼。

    他反复想着一个问题,“师父究竟让了我多少?”

    但思来想去,他似乎不太像承认白萧真人让了他自己,不由得心里有些飘飘然起来。

    萧涵同他一起在昆仑山上,在赵无钱养伤的这段时间,两人近乎硬性不离。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就算赵无钱铁打的心肠,在萧涵的穷追猛打之下也给融化了。

    况且面对这样的绝色美人,赵无钱哪里能够不动心。

    萧涵几轮攻势下来,展现出自己柔媚的一面,赵无钱内心便荡漾不已,在听得师兄师姐们口述在唐家堡中的一切和萧涵的决绝,赵无钱更对这位美丽的女子起了爱慕之情。

    两人几乎定了终身,就差白萧真人一句话,整个昆仑派便要披上一层红布了。

    此番下山,萧涵陪在赵无钱身边,纵然他武功未有赵无钱那般好,但不隐藏实力的情况下,也不必林谢和慕容渊弱上多少。

    在昆仑山上,白萧真人遍寻古籍,找到了修炼‘百邪观音’的门径,经改良后,再也不用吸食阴邪之气,反以天地浩然正气滋养。

    久而久之,这‘百邪观音’也变成了一门寻仙访道的功法,或许不次于赵无钱的‘赤子道’。

    两人此番结伴下山,御剑而飞,正向着大明军队集结之所在。

    半路中,一柄飞剑拦住赵无钱,顶上站着一人,正是昆仑派的大弟子,赵无钱的大师兄,何赛子!

    何赛子道:“师弟,这就下山了?”

    赵无钱摸摸脑袋,“师父总算让我下山了。”

    何赛子看了看他身旁的萧涵,以一种略带嘱托的口吻言道:“你可得照顾好他,除了他,我可不认别的弟妹!”

    萧涵面上羞红,心中一甜,像何赛子行了一礼。

    赵无钱仍是那般憨憨的模样,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何赛子道:“诸位师弟师妹,小师弟今日下的山去,定会闯出赫赫威名,今后我昆仑派,武功最高者便是小师弟,让我们为小师弟践行!”

    原来,前来送行的不单何赛子一人,还有昆仑派的诸多同门,他们纷纷躲藏在云层之中,遥遥的看着这个昆仑派的第一人。

    诸人齐声道:“天之道、厉而不害,祝小师弟仙运昌隆!”

    赵无钱一一还礼,心潮翻涌,热泪盈眶。

    何赛子道:“大明军队之中,好手不少,修仙之人有凡心的也不在少数,那宫中的许多道士、和尚厉害非凡,此番你下山去,少不了同那姓李的少年冒险。”

    他瞧了瞧赵无钱身边的萧涵,“你们之间情投意合,可别忘了,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万不能冒险!”

    萧涵笑道:“师兄安心,真要有什么事,我陪着他一同便是,他生我便生,他死我便死!”

    这一句怼的何赛子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尴尬的笑着。

    天空中诸多同门听了这话,都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

    萧涵依旧改不了往日的脾气,纵使在昆仑山上已经收敛了许多,但还是忍不住抬杠。

    不过以往抬杠,他多为出气,此番却是因为爱意。

    赵无钱傻笑道:“放心吧,师兄,我这‘赤子道’可是得到师父认可的,打不过,还逃不掉吗?”

    昆仑山众弟子各自引雷,天空之中雷霆翻滚,犹如巨龙铮鸣。

    在一片雷声轰鸣、电光闪耀的环境中,赵无钱的诸位师兄弟们各传一道真气进入赵无钱身体。

    “小师弟走好!!”

    赵无钱接受着馈赠,向诸位同门抱拳,御剑而飞!

    说回李孤行,他做了两幅面具给林谢和慕容渊,而他自己在孙太后的恩典下,已经擢升为北镇抚司的副千总,护卫皇帝安危自然义不容辞!

    但原本威风赫赫的锦衣卫,在朱祁镇时已经变成了花架子,护卫皇帝的责任更多是由禁军承担。

    故而,李孤行既不能上场杀敌,亦不能靠近皇帝大帐,什么也坐不了。

    不过,这到让他碰到了夜风声和王岳两人,并在暗中解救了骆神。

    李孤行自然想跟骆神相见,但此刻还不是时候。

    他在冥宫的所作所为,在冥宫的抉择,恐怕湿婆早就飞鸽传书告诉了骆神,故而他现在相见,不仅会得骆神反感,或许还能被他倒戈,坑害一次。

    换做以前,各种大风大浪,李孤行都不怕骆神倒戈,独独这一次,乃是在钢丝线上行走,稍有差池,万劫不复。

    他见骆神平安无事,自己回了营帐。

    其实王振所在之地不远,他也并非见不到,只可惜现在王振乃是三军主帅,纵使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有这样的一个将领总比没有好,否则大明那些娇兵悍将还不得将篓子捅上了天。

    即便皇帝再此,御驾亲征,可他才亲政几年,根基尚不牢固,诸多事务都有王振代办,这般想来,为了大明的军队,为了江山社稷,更不能将王振杀死。

    李孤行又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时之间不知所以。

    这个时候,他时常会想起骆大狗,想起他这样的聪明人在自己身边会有怎样的选择。

    只可惜,骆大狗现在已恢复女儿身,再也不是跟在他身边,时时刻刻需要他照顾的小孩子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骆神又不是诸葛亮,咱们也不是皮匠,就不信想不出办法来!”

    李孤行喃喃自语,说的咬牙切齿,将慕容渊和林谢骇的一怔。

    林谢道:“你们之间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你心中魔障罢了,难道这一生你都不去见他?”

    “.......”

    慕容渊亮起手掌,运出掌力,桌上蜡烛动了动。

    “骆大狗那孩子要是敢对你不客气,小心我揍他!”

    李孤行无奈冷笑,伸手按下慕容渊手掌,“你怎的越来越暴躁了......初次见你,也不是这般样子啊!”

    林谢捂嘴猛笑,瞧着李孤行不好做声。

    但两人之间默契十足,不用说也明白了什么,用手指着林谢,无奈摇头叹息。

    “你啊你,哎,还是那个出家人吗?”

    林谢双手合十,做了个出家人的手势,这佛礼他以往经常做,但现在好似忘却了一般,故意为之倒是有些生疏的感觉,恍若隔世。

    自他口中说出一番话,不深奥,却很有道理。

    “咱们都在变,年纪大了,武功高了,连关系都紧密了,也不知过去喜欢的那个人还是现在的那个人吗?”

    李孤行一听,好似听懂了,又好似未曾听懂。

    他看着夜空怔怔出神了好一阵,缓声道:“或许人心是不会变的吧。”

    这一句说完,“轰隆”一声巨响,震彻天地,众人只觉足下大震,地动山摇,几乎站立不稳。

    紧接着,听到军营之中传来鸣金之声,随后有人大喊道:“敌军来袭、敌军来袭!!”

    李孤行听后,眼睛瞪的锃亮,‘无归’捏在手中,对两人言道:“走!先杀了敌军再说!”

    瓦剌部众骁勇善战,由于王振屡次更改行军路线,造成后方补给困难。

    在李孤行等混入之前,大明军队之中险些酿成了断粮的惨祸,皆是后方孙太后和于谦等人诸多筹谋,这才保证了前线将士的粮草。

    但这样一来,粮草所在的位置也暴露了出来。

    兵法有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在诸多营帐之中,虚虚实实,这才能保证粮草的安全。

    但由于行军改路,加之粮草运来的仓促,让也先看出了破绽,更找到了粮道,从运粮马匹的粪便多少,判断出主次,这才在这夜发动了一次奇袭。

    方才的那一次奇袭,只不过是试探而为,断大明军队的粮道,烧毁他们的粮仓才是重中之重。

    可惜天不作美,在也先攻击粮草的同时,让瓦剌人发现了大明神机营存放火器之处。

    大明对抗瓦剌骑兵,火炮、火枪功不可没,那‘焙烙火矢’也有奇效。

    也先苦这些火器久矣,这次被他找到了存放这些火器的地方,自然放了一把大火将他们付之一炬,了却后顾之忧。

    粮草被烧、火器毁灭,瓦剌骑兵冲进了大明军营,一时之间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一些士兵尚在睡梦之中便被瓦剌人斩杀,更有一些死在了仓皇无措死命奔逃自己人的手里。

    李孤行看着这样的惨状,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杀了王振,而是保护那软弱无能、将打仗视作儿戏的皇帝,朱祁镇!

    火光中,三条身影从溃败着的大名士兵的身旁飞速略过。

    一路之上,三人顺手救人,已经救下不下两百余条人命,见得瓦剌士兵随手便杀,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就这般,不到三炷香的时间,三人便已赶到皇帝大帐之外不到两射之地的距离。

    李孤行还是想的太多,大内各路高手将皇帝大帐围了起来,连一个苍蝇也别想靠近,更没有什么瓦剌的骑兵。

    想来那朱祁镇也被吓的够呛,按他所说,大明堂堂王者之师,哪里能败给瓦剌的这种北方蛮夷。

    然而就是这群北方的蛮夷偷袭了大明的军营,烧毁了粮食辎重。

    李孤行扫视一圈,从各位高手沉静的面上,心想皇帝应该无碍,带着林谢和慕容渊转身欲走。

    却不料,后方一人隔着两射之地,内力吞吐,直接将他喊住。

    “你是何人?!!”

    李孤行微微一愣,此等内力,振聋发聩,当真厉害。

    他十分恭谦的回过神,恭谦道:“北镇抚司副千总,李孤行!”

    那人眼珠转了转,正在思索,口中兀自念叨,“北镇抚司,李孤行......你、你是那个小贼?!!!”

303、身世之谜

    这三人无一不是武功顶尖之辈,放眼江湖闯荡名声,估计也绝不会弱于‘三绝顶’。

    李孤行将头一偏,对赵无钱和萧涵道:“这里我一人便够,你们保护好皇帝,顺便救下更多的人。”

    萧涵打量李孤行一眼,疑惑道:“你当真能行?要知道,这三个人的实力可不比你师父差多少!”

    李孤行道:“安心,逃得了!”

    赵无钱点头道:“老李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没事,咱们走!”

    那三人见李孤行如此托大,各有愤怒之色。

    平日里,遇到李孤行这样的晚辈,自己出手便属以大欺小,更不可能三人对李孤行一人,李孤行如此傲慢,他们三个又如何能不怒?

    但李孤行似乎有自信,以一对三,本来没有胜算,但他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慌张,反而从他淡然的神情来看,似乎更有把握将这三人拿下。

    三人也不多废话,各展平生所学向李孤行攻去。

    这些人虽在庙堂之中,对江湖之事也了解颇多。

    这一年的时间之中,李孤行闯出莫大的名声,不仅‘洛神剑诀’震慑江湖,更得了名师指点,三人无一人胆敢托大,更不敢小看李孤行。

    就在三人兵器欺身的一刻,但见一抹黑光闪耀眼前,更有一抹虚影在眼前晃动。

    仅仅一个瞬间,其中一人吃痛,大呼一声,紧接着边见血光飙飞。

    那人想要后退,暂避锋芒,却又顿觉左肩剧痛难当。

    近乎下意识的,他手托兵刃,将自己左面挥舞的密不透风,想用这完美无缺的防守抵挡李孤行的长剑。

    但他前胸、后心,登时又觉疼痛难忍,径直晕了过去。

    另两人还未搞清状况,便见李孤行手挽剑花笑盈盈的对三人道:“我不想要你们性命,王振在哪,早一刻告诉我早一刻解脱,否则你们两人也免不了皮肉之苦。”

    另两人也是威名赫赫之辈,本不会被李孤行这般三言两语的吓到。

    可看到倒在他们中间的那人,在看看李孤行手中尚流鲜血的长剑,彼此心中多少蒙了几分阴霾。

    李孤行神情自笑便怒,竖眉道:“还不快说!”

    生如霹雳般的呵斥,将这两大高手吓的一惊,再也不将什么矜持,将王振所在一股脑的全都说了。

    这一战能胜除李孤行自身武功高绝之外,有很大原因是他了解三人心里。

    像他们这样的鹰犬,被朝廷豢养久了自然而然会少些野气。

    家养的狗不用为生存奔波劳碌,戾气便会少很多。

    不过是混口饭吃,何必让自己受伤呢?况且李孤行如此杀气,那王振定然凶多吉少,也不怕他过后找麻烦。

    李孤行得了消息,手提‘无归’,脚步微挪,瞬息之间奔出二十余丈远,但见不远处,精兵猛将、守卫重重,正是王振大帐!

    李孤行不愿伤人,借着自己一身衣服谎报军情,故作慌张大喊道:“快上,瓦剌骑兵杀来了!!”

    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贪生怕死的,听了消息,向大帐一跪,俱言道:“此一去,再不复还,望大将军替我们报仇!”

    王振乃是个贪生怕死之辈,隔着帐子慌张叫道:“快去!磨蹭什么!!”

    精兵猛将们低头叹息,拿起武器,毅然决然的冲上前去!

    这些武将还有血性,还有底气,纵然是面对当朝这第一大奸臣,面对这个将大明王朝拖入水深火热境遇之中的太监,他们依旧选择奋然赴死,无他,军人职责之所在,大明军魂之所在。

    李孤行瞧着他们的背影,心头怅然若失。

    大明从来都不缺少保家卫国,慷慨就义之辈,只是朝中的风云诡道,奸臣林立,才让瓦剌这个算不得强敌的边患,成了刺穿大明的一把尖刀。

    李孤行支开这些士兵为的便是保住他们的性命,毕竟王振乃是他们的大将军,动起手来,免不了会成他的剑下亡魂。

    他的心在跳,在颤抖,因为他的杀父仇人就在帐子内,距离他的距离不足十步。一年来的谜团将要揭开,血海深仇终将得报,纵使他见惯了风云,亦不免颤抖的连剑都握不住。

    他踌躇了一阵,在在帐外怔怔发愣,忽有一只半热不热的手握住了他。

    李孤行道:“我就知道你回来。”

    他低头看着,看着这个无比熟悉又分外陌生的人,喉头止不住的哽咽。

    骆神道:“报仇不光是你一个人的事,走吧,咱们一同进去。”

    两人有段时日未见,此番见面,纵然多了些陌生之感,但在见面的一刹那,以往诸多的思绪与顾虑却都成了过眼的云烟。

    在这一刻两人放下了所有的矜持,心中只剩下对彼此的喜欢与向往。

    看着仍旧怔怔出神的李孤行,骆神道:“怎么?害怕了?”

    李孤行盯着他,半晌才说出口,“你......真美。”

    骆神嫣然一笑,眼神逐渐变得柔和。

    “走吧,我们一起报仇!”

    两人牵手而入,但见王振在大帐之中来回踱步,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身华服将他衬的无比的威严,却藏不住他眉宇之间的忧愁。

    李孤行知晓,他只是庸碌无能,并非有意要将大明放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

    他急的不行,就连李孤行和骆大狗两人进来也没有察觉,直到李孤行咳嗽一声,他才如惊弓之鸟般偏头看向了他。

    便即怒道:“我不是要你们去前方阻拦,你为何进账?!!”

    但仅仅过了几瞬,他的眼神便停在李孤行的面上不动了,他突然扼住自己的脖子,发出阵阵惨叫。

    “是你!是你!!李孤行!!”

    李孤行道:“你竟认得我?!”‘无归’顺势架在他脖子上。

    王振从惊讶中回复神志,冷笑道:“你这张脸我怎能不认得?你跟你父亲生的一模一样,征战漠北,立下赫赫战功,大明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太子也要比起风貌的那张脸,我如何能忘记?”

    这一段话令李孤行愣了一阵,不明所以,他父亲李四顾一直在江湖上奔走,官最大也仅做了个北镇抚司的千户,如何能够征战漠北,又如何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更不可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李孤行道:“王大人莫不是被吓傻了?”

    此话一出口,王振面上立马扫过几分阴霾,然而这些许的阴霾以一种让人难以察觉的形式,从他的眉宇之间消散,进而变得浑然没有。

    毕竟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皇帝和太后之外,不会再有什么人能令他惊恐。

    但他内心之中着实惊骇了一番,他思忖,李孤行所知之事应是不少,恐怕只有自己心底里最终的秘密并不知晓。

    他在思忖,自己要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口,说出口之后会不会保留他这一条命。

    他缓缓的,将自己的目光对在了李孤行的双眸之上,两者目光碰撞的一瞬,仿佛有千言万语,又有谋算千万,最终化归于无形。

    李孤行手中‘无归’仍旧冷冰冰的架在他的脖子上,只要挪动寸许,他的咽喉必定会被这漆黑的长剑划破。

    李孤行不解的是,为何王振到现在还如此镇定,他心中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骆神看出不好的苗头,上前一步,狠狠道:“不论如何,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不论你说了什么,我们都不会饶过你!”

    他这话不单单是给王振说的,也是给李孤行说的,为的就是要让李孤行立马斩下他的头颅。

    李孤行听后心中一凛,正要挪动‘无归’,却听王振冷笑一声。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是啊,我杀了你骆神的父亲,可李孤行的父亲却不是我杀的,而且普天之下,能杀了他父亲的,只有那一人,万人之上的一人?!”

    “快斩!”

    骆神看出李孤行犹豫,再次催促。

    然,李孤行终究被他言语所扰,迟迟动不了手,且他从王振的目光中看出,此事绝非虚构,乃是一件真真正正的大事!

    他不禁未曾按照骆神所说,将手中长剑斩下去,反而一点点的,放下了‘无归’,强忍着怒气,质问道:“究竟何事?”

    王振斜了骆神一眼,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旋即整理了一下衣服,拍开细微处的褶皱,走到了大帐正中的椅子边,坐了下去。

    他缓缓的斟了一杯酒,放在鼻前嗅了嗅,那白面无须的面容上,显露出一股无比的威严。

    他喝的极缓,似是在品尝人生最后一杯般。

    李孤行和骆神慢慢等着,尽管现在的骆神武功精进,要杀王振也仅用一招,但他现在也想知道王振口中的秘密。

    喝完酒后,王振缓缓道:“你的杀父之仇,不在我,在先帝!”

    李孤行愣了愣,笑道:“死到临头你竟然说这样的胡话?我父亲李四顾进入北镇抚司之时,恐怕先帝已经斗蛐蛐斗的无心朝政,怎会理会一个小小的锦衣卫?”

    王振淡淡道:“若你父亲不是李四顾呢?”

    想当初,李四顾不过是江湖的一介草莽,刚从‘逍遥仙宫’下山,却一跃成为北武林王,一切的一切都因他做了一件事,一件为国为民天大的事。

    当初,宣宗朱瞻基刚登大宝不久,汉王朱高煦便伙同赵王朱高燧起兵谋逆,几乎濒临京城之下,皆因李四顾率领江湖草莽,一人一剑杀入汉王军营之中,这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自此之后,汉王朱高煦便被圈禁。

    朱瞻基的祖父朱棣得位不正,窜了亲侄子的皇位,杀了亲族,为了减少自己罪孽于是下令后世儿孙手上不得沾染亲族鲜血,顾念这一点,朱瞻基并没有将屠刀架在自己亲叔叔的脖子上。

    朱高煦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有恃无恐了起来,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碰皇上逆鳞,最终被朱瞻基下令用一口大锅活活煮死,汉王血脉也被屠戮殆尽。

    朱高煦天生勇武,哪里肯屈服,十几号人愣是不能将他摁在锅中,还是李四顾亲手压制,才让这位王爷毙命。

    而这位被自己亲侄子杀死的汉王,正是李孤行的生身父亲!

304、大结局

    风云变幻,万事无常,李孤行看着天边的云卷云舒,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距他杀了王振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无古人,恐怕........也难有来者。

    大明的皇帝,朱祁镇,被瓦剌的士兵劫回,安顿在草原上养了一年,而大明那位贤明的太后,立他的弟弟朱祁钰为帝,这便是后世所称的景泰帝。

    当时李孤行听到自己身世之后,自然是不信的。

    但结合起自己在江湖中所遭遇种种,似乎也能印证的上。就譬如长相,他父亲李四顾生了一张四四方方,分外英武的脸,而他却长得颇有女人之姿,秀气的很。

    据说这遗传了他的奶奶,当年那位貌比貂蝉西施,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女儿,徐若云。

    但一时之间,自己自懂事以来便亲近的人成了自己真正的杀父仇人,无论如何他也不敢信,故而李孤行愣在了原地。

    那王振似乎早已看出李孤行会有如此反应,分外淡定的看着他,口中倾吐而出。

    “狼崽子终究是狼崽子!”

    他爷爷朱棣乃是藩王造反成就的帝位,当年的汉王朱高煦也想走同样的路,毕竟同样的圣孙,一个脾气的父亲。

    只不过相比对乾坤独断的朱元璋,朱棣多了些优柔寡断罢了。

    朱高煦的大哥朱朱高炽是死是活已经无关紧要了,终归是半截身子埋入土里的人。

    事实证明朱高煦没有想错,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便驾鹤西去,将祖宗基业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但朱高煦还是忽略了一点,忽略了他大哥的才能,忽略了朱高炽的作用。

    在他当皇帝的时间里,朱高炽以怀柔手段迅速瓦解了朱高煦的势力,将一场流血的斩成扼杀在了摇篮里。

    只不过是一场黄粱,朱高煦的美梦转头成空。

    于是他积蓄了最后一点力量,企图扑回京城。却终究抵不过他的大侄子,朱瞻基。

    自然,这一切都是李孤行所不知道的,他陷入了癫狂,逐渐变得暴躁,手中长剑豁然斩下,一颗圆滚滚的东西伴随着炙热的液体飞上了天际。

    那双眼睛至死也不信,自己会死在李孤行的剑下。

    当然,这一剑的背后少不了那个生的极美、极可爱的女子。

    在李孤行斩出一剑的同时,那个女子身体忽然变得透明,一直雪白的,无比粉嫩的小手转瞬成爪,刺穿王振的心脏。

    不论如何,两人的大仇终于得报。

    只是,李孤行在回过神来之后,有些难以面对,他开始后悔自己将王振杀了,因他有太多太多的疑惑需要问出。

    王振已死,普天之下还有谁能解答?

    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够诉说当年的真像,更没有人能告诉他自己的生身父亲到底是谁。

    或者说,李孤行本不应该怀疑,只是被人如此一说,许多事才从脑海之中浮现出来,桩桩件件形成了连锁反应,让自己脑海中的信念轰然倒塌。

    现在他越来越相信王振所说的话,更多的事情也印证了王振所说属实。

    譬如他去唐家堡地窟之中取得这“无归”,又譬如去皇宫大内盗取“龙骨”之时,为何只会对皇家血脉有所反应的“龙骨”会被他普普通通的一介草民拿走。

    若没有真正的皇家血脉,若不是天命的气运加身,他又如何能够驾驭手中“无归”又如何能够动那“龙骨”。

    思来想去,李孤行苦笑两声,已不知如何自处。

    “毁灭吧,彻底毁灭吧。”

    自己的熟悉无比的“父亲”竟是杀害自己生父的凶手,换做是谁都会癫狂,更何况李孤行仅二十不到。

    “可断龙脉、可斩气运,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也就在他将要使用“无归”召唤出那四十万亡魂,将大明江山搅合的天翻地覆的时候,两道身影却如闪电般向他飞来。

    骆神正自惊惧,见得两人当即放下心来,旋即微微屈膝,尽显端庄典雅,对着两人盈盈一拜,“拜见师父。”.

    诸葛玄策稍稍一怔,立马体会其中深意,面上挂着几分微笑,抚摸着骆神的头,言道:“好孩子。”

    他转头道:“这位相比就是江湖之中“算无遗策”的神卦“泥菩萨”吧,小女子今日得见高贤荣幸之至。”

    泥菩萨鼓掌道:“多好的孩子!!”

    他眼神之中满是艳羡之色,很显然,对诸葛玄策有这么一个好徒弟、好徒媳,感到几分嫉妒。

    泥菩萨对李孤行道:“我俩早就算到有这一天,特来跟你解惑,李孤行这一剑下去,生灵涂炭,江山倾覆,你可要想好了。”

    这一刻,万千仇恨涌上心头,李孤行只想着毁灭一切,哪里还能管得了其它。

    但转念一想,这一年以来,他见到的穷苦人不少,那些人也是活生生的人命,那些人不怨天不怨地,勤勤恳恳的生活,难道就要为自己的一怒而陪葬吗?

    想到这里,李孤行放下了“无归”,沉着的面容也逐渐舒缓了过来,言道:“还请解惑。”

    泥菩萨和诸葛玄策对视一眼,这些话终究还是得由他这个做师父的开口。

    “你的确是汉王朱高煦的遗腹子,这点没错,也是我们早就算到的。我当初想利用你达成我诸葛家千年来的夙愿,也是为此。”

    想当初,李孤行的母亲正被朱高煦风采俘获,在一片意乱情迷之中怀上了李孤行。

    之后,汉王朱高煦身死,亲族被诛杀,李孤行也便成了这世界上他唯一的骨血。

    若在乱世,朱高煦也可算是一代枭雄,他若不想染指江山的话,李四顾或许能跟他成为极好的朋友。

    好歹是一条生命,李四顾不想看着这样一个婴儿死在皇权的争斗之中,于是娶了他的母亲,将此事隐藏,李孤行悉心栽培,视如己出。

    在皇宫之中,李孤行乃是李四顾的孩子,但在江湖中,尤其那些跟靖难有关的遗孤之中,李孤行的身世还是有迹可循的。

    也是一年多前,李孤行的身世被王振获悉。

    身为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监,王振除了喜欢结党营私加无能之外,对皇帝那可是忠心耿耿,绝不允许有半点的差池,威胁到朱祁镇的帝位。

    加上当时朱高煦有不少旧部未死,朱瞻基杀了自己亲叔叔引得文臣们不满,再加上王振多年来我骄横。

    造成了满朝的文武大臣将对朱高煦的同情和隐忍着的怒火都发泄到了朱祁镇的头上。

    到了最后,朝中竟然有这样的声音,若是汉王朱高煦即为,绝不会允许宦官如此猖獗。

    故而,王振当听到李孤行的身世之后,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心态,将此事做狠做绝!

    至于收拾杨荣,暗杀于谦等事,不过是搂草打兔子,干倒一个是一个。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王振非要杀了李四顾,也非要置李孤行于死地。

    李孤行得知这一切后,心中的信念轰然倒塌,以往支撑着他向前的动力当然无存,跟一个危如累卵的衰狗一般,苟延残喘。

    他木讷的瞧着,直直的向前走去。

    诸葛玄策和泥菩萨两人瞧着他这副模样,心有不忍,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等着她们两人去做,那便是护佑大明的天子,那个率领大军出征却一败涂地的皇帝朱祁镇。

    然而,朱祁镇却在这段时间之中被瓦剌人俘虏,纵使诸葛玄策武功通玄,也不可能在凶悍的瓦剌士兵的手上将朱祁镇抢回。

    泥菩萨道:“命啊,都是命!”

    诸葛玄策道:“既是这

    样,咱们便回吧。”

    李孤行自己也不知道恢复了多久,等到回过意识的时候,赫然发现身边已经躺了遍地的尸体。

    瓦剌大军兵临京城之下,戏耍这当朝的天子。

    关键时刻,孙太后命于谦为大将,将大明的基业保了下来。

    瓦剌也先怒不可遏,欲杀朱祁镇泄愤,他要让大明的太后看着,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也要让大明的军民看着,看着他们拼命守护的换地怎样的窝囊。

    就在屠刀落下的一刻,一股浩然剑气凛冽而来,那是灼热的剑气,更带有无比的肃杀!

    那一刻,李孤行犹如天神下凡,一人一剑,将朱祁镇救下。

    他只有一剑,最多能一剑杀十余人,相隔千万军马,此等武功已算是出神入化。

    但也就是这一剑的剑气,将那施刑刀斧手的头颅斩了下来。

    他虽只有一剑,但这一剑却可要任何一人的性命。

    随着一句话,“谁杀朱祁镇我杀谁。”落下,百万军中没有一人再敢动斩杀朱祁镇的心思。

    也便是这一剑,让李孤行成为了大明真正的剑尊,一怒诸侯惧、安居天下兴。

    自此以后一年,李孤行时刻陪伴在朱祁镇左右,这才使得这个败北的君主得以苟延残喘。

    直至练成“明玉功”的骆神来到,李孤行才抽开了身,回到了大明的朝堂之上,同景泰帝据理力争,用千万两真金白银去草原大漠赎回朱祁镇。

    那官员仍旧不信,心中直犯嘀咕,“真一定能行?不过二十岁的黄毛小子,哪里有这么大的能耐?”

    李孤行看出他的不信,但却没有理会,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也有更想见的人。

    骆神,那个他朝思暮想的女子在大漠之中等了他许久,他要将骆神带回去,完婚!

    想着想着,他身体已经飞了出去,直奔大帐,在朱祁镇满面失落的神情中,将骆神带走。

    因为在他眼中,他能做到的已经尽数做完了,相助杀父仇人的孩子稳固大明江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434/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剑尊最新章节! 作者:再见神乐所写的《大明剑尊》为转载作品,大明剑尊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剑尊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剑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剑尊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剑尊介绍:
为天地立剑,为生民证道,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李孤行但有一剑,败尽武林诸邪,廓清庙堂奸佞。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但有我李孤行一剑,焉容尔等蛮夷踏足半分!退出长城,保尔全尸!大明数万万仁人志士,请随我剑!!大明剑尊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剑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剑尊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