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战国霸天下TXT下载战国霸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战国霸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石慌     战国霸天下txt下载     战国霸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13章:坐而论道

    ——

    “哈哈~~不错,老夫正是。”庄周恍然,便是朗声一笑,又见卫峥一身打扮,不像是庶民,便好奇问道:“老夫观足下如此年轻却也气度不凡,确是不知哪位天下名士?敢问足下师承何门何派?”

    卫峥拱礼笑道:“在下卫黎,师承鬼门一派是也。”

    此话一出,庄周和惠施两人面面相觑,看出了彼此甚是惊讶的表情,便将信将疑的打量着卫峥,后者亦是淡定之至。

    这天下怎么又冒出了个鬼谷门徒?前些阵子鬼门一派出山的公子川便让天下侧目,一言可存国、复国。如今名动天下的张仪,公子川皆为鬼谷门徒,又冒出来一个,庄周和惠施委实吃惊。

    惠施见卫峥自曝师门,又来魏国,莫非是想要出仕魏国?自曝家门也是为了提高声望,否则以卫峥这般年纪,又不是师承名门,说不定会被视为乳臭味干呢。

    卫峥感叹这年头的师门,尤其是鬼谷门这块响亮的招牌作用之大,曝出师承,这庄周和惠施看来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虽然年轻之至,但鬼谷门徒纵横天下,尤其在孙膑庞涓以来到今天张仪、公子川莫不是天下侧目的大才。

    不一会儿,卫峥便被惠施应邀入雀楼的一高雅之所畅谈一二,实际上也有想要试探一下卫峥所说是真是假。

    是不是鬼谷门徒,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卫峥自然深知其隐意,但也不介意,能和鼎鼎大名的庄周惠施坐而论道一番,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彼时,庄周、惠施、卫峥三人在雀阁顶楼一幽静雅区静坐畅谈。

    惠施看向卫峥问道:“先生出山鬼谷,今来大梁,是否有意事魏?”

    此话一出,卫峥却看到老庄忽然玩味一笑,进而惠施却面露尴尬,虽然很快就消失在神色间,但也被卫峥敏锐的察觉到了。

    这一幕让他很快便想起了关于老庄的典故《惠子相梁》这一篇。

    这篇古文讲的便是惠施在魏国事相,也就是目前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惠施好友庄周来大梁看望他,惠施被人告知庄周来大梁,是想要取代他的相国之位。惠施知道庄周的才华在己之上,害怕被取而代之,于是在大梁搜捕三天三夜,庄周得知便去亲自见这莫逆之友,大肆数落嘲讽了一番。

    看这两位先秦“基友”的表情,难道已经发生这档子事儿了?

    不过更让他好奇又费解的是,惠施虽然有才华,却是醉心功名,利欲熏心,心胸狭窄;庄周亦是天下大才,深得道家无为真意,却是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淡泊名利,做起了隐士高人。

    世间两位大才,性格却是南辕北辙,所求亦是截然相反,竟能成为莫逆之交,也是一大奇观!

    “非也,卫黎才疏,学未大成,故无出仕之意。”卫峥拱手而笑,如此说道。

    事魏?做魏国的臣子?给魏国这个快要“破产的公司”打工?开什么玩笑?哥是要自己创业的男人。

    “不然,足下非才疏乃志向远大,欲大成再出仕,来日步入朝堂便是一国之相也。”庄周笑道。

    “可惜了,今之魏国正直用人之际,足下却不愿出山佐士,若他日出仕,还望先生事魏,老夫定当向我王力荐,定然重用鬼门门下之高足。”惠施真挚诚恳的说道。

    卫峥拱手致谢,笑而不语,惠施的性格怎能不知晓,才大功欲也大却又心胸狭窄,若是先前不说出那番话,指不定还会怕自己夺了他的相位呢,还力荐个鸟。

    相比较惠施,卫峥倒是更敬佩庄周的超然,大隐高人的风范令人钦佩,便看向庄周说道:“老子道家学说,卫黎甚是仰慕,庄子深得道家真意,在下钦佩之至,来日若有远辞庙堂之际,定追随先生左右,朝夕问道。”

    “若真有那一日则无需来找老夫,已然悟道。”惟闻庄周悠悠然的说,看向卫峥而不语,片刻才继续说:“只不过,那一日怕是与足下遥遥无期矣——!”

    “庄子此言颇有深意,卫黎敢请先生指教。”卫峥拱手礼拜,虚心说道。

    “呵呵——!”庄周闻言却是忽然摇头失笑,叹息的说:“如此简明之理阁下却是看作高深莫测,亦可见足下已是尽染俗尘啊!”

    “卫黎受教了——!”卫峥若有所思的点头,酌酒而自饮一杯,思考了片刻便是感慨的说:“只是这天下世人皆有所求,庄子所求乃道之真意,无为而超然之至,已然悟道,悟道者历来世间确是无几。卫黎所求亦是天下多数人所求,如庄子所言倒也的确是尽染俗尘,已是南辕北辙,确是无法与庄子相比,不谈也罢。”

    雅间畅谈,两老一少,三人坐而论道,卫峥的才华在言语间时不时流露,鬼谷一门的捭阖术论非常明显,庄周与惠施二人也非寻常之士,心中逐渐相信他的确师承鬼谷不假,即便不是也是少有的年轻才子。

    卫峥心里之前在琢磨着,庄周这样的天下大才,是不会留在魏国的,是有那么一点心思想要让庄周出仕卫国,想要把庄周给忽悠过去,以庄周的才华定然拜为相国。

    但很快否定了心中的想法,庄周这样的高人,天下少有,庄周这样深得道家真意的人,更加适合做一个闲云野鹤的世外高人,世界难寻的奇才。

    而道家这种无为的主张虽然有其崇高伟岸之处,但也是推崇返祖,用其思想主张以治国,尤其在这大争之世,简直一无是处。

    庄周一个得道高人,也不适合仕途也无意仕途,《惠子相梁》这片典故就足以看出庄周不会走上仕途之路。

    即便如此,自家现在的庙堂之小,庄子这样的大才指不定还看不上呢。

    如此,这样的心思很快便消失,礼贤下士也要看情况,免得热脸贴上冷屁股。

    在魏国停留了三日,卫峥主要停留在雀楼,目的是想看看有没有西河学派的大才出现,现在已经在大梁,卫国境内近在咫尺。卫峥已经通过姜牧大致了解了一番卫国境内的消息。

    现在的卫国内部局势,基本一团乱麻,自从秦王昭告天下,公子川之名远播中原大地之后,卫国上下便是动荡不安,卫峥现在还在大梁城,也可以想象到回去接收这第一块底盘,肯定是乱的不行。

    缺人啊,接下这么一块烂摊子更是需要能人分忧,武有白起这个帅才倒也暂时不缺武将,但文臣却没有,卫峥最理想的臂膀是想要一位法家大才辅佐,执掌国政,为今后实时变法做准备。

    奈何出名的法家大才却在这个时代断层了,或者历史上记载有名的法家在商鞅之后短时间没有出现法家大才了,像李斯、韩非子这些法家代表人物要在几十年后,现在还没出身呢。

    卫峥无奈的发现,能用的治国能臣没有,文臣似乎只有商人出生的姜牧可以作为心腹,能重用或许尚可,能不能成为王佐之才还有待考究。

    第三日已过,便启程回国,没有带回一个治世文臣,那就姑且好好培养姜牧吧,希望能争气点,现在地盘还小,用姜牧也还凑合着,再不济就亲力而为,亲自多多劳心一番。

    ……

    卫国都城,帝丘(濮阳)。

    卫国自春秋以来,卫庄公之后,便不断衰落下去,春秋之际的卫武公时代,卫国也是天下少有的诸国之长,也是大哥级的存在之一。

    但在战国之后却只能在七雄之中夹缝求存,若不是身处四争之地,东西南北皆为强国,怕是早就被吞了。能够存留至今,还得得益于当今天下,七雄都不大敢有灭国之心。

    血淋淋的教训便是五十年前,赵国伐卫,取了七十多个小邑(小县城、小地方),更是取了甄、漆、富邱等地,卫国危在旦夕或将国灭。

    当时的卫国已经从齐国的附庸投向了魏国,赵国便是因为伐卫而触怒了当时还是霸主的魏国,进一步导致了随后的魏大军挥师北上伐赵,若不是齐国驰援,已经快把邯郸都破了庞涓迟早要灭赵。

    赵国带着灭国之心伐卫几经惨遭国灭,魏国带着灭国之心伐赵亦是被重创,虽不至于灭国,却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失去了天下霸主的地位,藉此落得今天人人喊打的悲惨境地。

    赵魏两国的教训让天下诸侯明白欲灭他国,即便有灭国之力仍须慎之又慎,血淋淋的教训啊。

    此时此刻,卫峥等人已然来到了帝丘城门之下……

    卫国从今天开始要变天了——!

    ……

第014章:古剑饮血

    ——

    “怎么回事?”卫峥遥看城门大开,一大批人汇集在城门之外,衣着打扮不是庶民,而是世卿世禄的贵族或卫国群臣,白起见此状况,一手已经握住了蚩尤古剑,警惕之心越来越高,策马紧跟在卫峥身旁而一语不发。

    “禀少主,方才我方探子已经回报,帝丘都城内的世族贵族已经反了。”姜牧闻言拱手道。

    “反了——?”卫峥闻声看向姜牧,拧着眉梢。

    “禀少主,是反了伪侯子男劲,十数日前孙氏、宁氏、石氏三大老世族合谋宫廷政变,抓捕了伪侯,而今伪侯被软禁在帝丘宫廷,孙、宁、石三大老世族合力掌国至今。城外之人便是三大卿族为首的卫国贵胄及其群臣得知少主回国拨乱反正,便出来恭迎。”姜牧连忙仔细的解释道。

    此言一出,白起眼眸微凝而转头看向了卫峥而沉默不语,后者闻言若有所思的说道:“孙氏、宁氏这一手倒是玩的轻车熟路了,先朝孙、宁两族便废了先君庄公、出公,现在又废了子男劲献于我……”说罢,卫峥回头看向姜牧,低声笑眯眯的补充道:“这是在向我示威吗?姜卿以为,我若惹他们不快,以后是不是也要把我废了啊?”、

    “这……”姜牧一听不禁背后发凉,不知该如何作答,一时不知卫峥说给自己听是何用意?商人出生的姜牧脑子也灵光,很快便知道了其用意,继而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吐沫,从卫峥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起,等于自己脑袋上悬了一把利剑。

    少主对于那群世卿贵族的敌意毫不掩饰啊,偏偏又毫不犹豫的告诉自己,自己也要成为卿大夫。

    这是意欲何为啊?

    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卫峥毫不犹豫的对己展示出非常敌意那些世卿贵族,这才是姜牧惧怕的,卫峥这句话是隐晦的敲打自己最好不要跟他们走的太近,否则脑袋上的剑是会落下来的。

    是会掉脑袋的!

    难道,少主准备要整肃卫国朝野?想到这里的姜牧心下一惊,两腿一凉。心中已然有了断定,那便是绝不能和那些世卿世俸的贵族走的太近,以免殃及池鱼。

    只见卫峥悠然一笑,挥了挥手示意退下,姜牧如临大赦一般。

    “兄长,这孙、宁、石三卿之族不除,必成祸害。”白起策马近身卫峥,看着帝丘城临之下的人群,低声说着只有两人听得见的细语。

    “不急。”卫峥目视着前方低声说道:“现在只有你我二人,姜牧亦或可信任之,其余人皆不可信。”

    “这些毒瘤依附在卫国上下,是如蛆附骨的蛀虫,除肯定是要除的,即便没有宫变此事,这些卿族贵胄也是未来阻碍我变法图强的绝对绊脚石,但整肃朝野不是现在。”卫峥补充说道:“时下我有秦国的威势,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在我掌握军队之前亦不可动他们。起弟,我虽可以操练新军,但却无从分心,所以你很快便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以最快的速度给我操练一支精锐之师,规模不能太大,否则会遭到猜忌,五千余人规模即可,每一个士卒都必须要是精锐中的精锐,我要的是一千可拒万敌之师,更胜魏武卒之精锐。至于这些蛀虫,仍可为我所用。”

    “兄长放心,新军操练交给白起便是。”白起信心十足的说道。

    “其余之事你不用操心,今后只管操练新军即可,军需等消耗物资我会找姜牧配合你。”卫峥小声回应嘱咐道。

    姜牧可是个巨富,先找他帮忙借点钱,维持几千人规模的军队半年消耗还是不成问题的。等以雷霆手段将孙、宁、石为首的大世族给铲除,再补偿姜牧。

    只有先把整个卫国从上到下牢牢掌控在手中才能变法图强。

    欲图强,先集权——!

    “新军之事你我回头再详细议论。”卫峥说道,两人结束私语,继而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城下的卫国世卿贵胄身上。卫国自庄公后便沦为世族贵胄实际执政的国家,经常出现内部争权夺利,君位继位更是斗争不断,光是被逐出国的就有卫惠公、献公、殇公、出公、庄公。

    更可笑的是庄公和出公本是父子,竟然也发生君位争夺,一个出国,一个入国,卫峥一想到这个便宜先祖那些不堪回首的事迹,这样的卫国不衰败简直没天理,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还能存留世界更是有违天理,估摸着也是秦始王体恤卫人帮助秦国太多,反正仅存濮阳一隅,于始皇帝而言不过是只蚂蚁罢了。

    队伍终于驾临城下,卫峥可以说首次以公族嫡系返回卫国,那些个世族贵胄根本就不认识,姜牧见状机灵的当即大吼:“少主公子川驾到——!”

    白起闻言策马稍稍减缓速度,却仍旧紧跟在后面,卫峥便在最前面,即便不认识者也可以断定谁到底是公子川了。

    卫峥一马当先,白起紧随而至,此时此刻,城外聚集了近两千多人。

    卫国的公室宗族之人看到卫峥腰间佩戴的公族信物,知道公子川是卫国公族嫡系后嗣不假了,不消片刻,几个世族贵胄掌权者齐头并进,无一不注视着策马而来的卫峥。

    “老臣孙谷恭迎少主归国还都——!”

    “老臣姬无申恭迎少主归国还都——!”

    “臣宁元恭迎少主归国还都——!”

    “臣石昊恭迎少主归国还都——!”

    “臣等恭迎少主归国还都——!”

    马背上的卫峥看着眼前一片卫国臣子弓腰俯首拜礼,心中却是在冷笑,里面有几个是真心恭迎的?

    卫峥许久不语,让一众卫国臣子有些不知所然,忍不住彼此视线交流。卫峥未曾开口,就连孙谷、宁元也没有说话。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公子川如今以君临之势驾临卫国,虽是一人之身,却是有秦国撑腰,势不可挡。

    当今天下,谁人不惧强秦耳?

    卫峥顿时下马,忽然笑意浓浓的快速走来,连忙亲自把孙谷、宁元几个“重臣”搀扶起来,口是心非的说道:“列位快快免礼,伪侯当道,卫国不乱,确是诸位忠臣的功劳矣——!”

    一众卫国群臣纷纷正直了身体,开始细微打量卫峥,见后者一脸笑容,众人无不惊叹其年轻,此时的卫峥对着几位年事较高的老臣嘘寒问暖,大有一番群臣和睦的即视感。

    传闻一言可复国之人,长相倒是俊朗至极,言语举止得体,虽年轻却大有一国之君的风度,一时间反而看不透卫峥到底是怎样的人了。

    卫国当下第一权臣孙谷拜礼,说道:“少主此言老臣深感惶恐,今少主归国还都,拨乱反正,复卫国社稷,国之大幸呐——!”

    宁元上前一拜,说道:“少主,窃国者伪侯子男劲畏罪欲潜逃离,确是被臣等竭力擒获,伪侯亲信子男氏等一族爪牙也已尽数擒获。”

    石昊也紧随而至上千一拜,说道:“少主今日归国还都,臣等已把伪侯押送城外听君发落——!”

    “哦?”卫峥假露惊讶之色,便是说道:“三卿不愧是卫国忠臣,国之肱骨,列位朝臣为卫国殚精竭虑,国之幸也,善哉——!”

    “子男劲何在?”卫峥忽然说道,语气陡然拔高,面色转而一冷。

    只见一众朝臣及其身后之人顿时一分为二,中间出现一条畅道,末端有一囚车,囚车之上,有一人被绑在木桩之上,此刻精气神全无。

    那便是平侯子男劲了。

    卫峥一语不发的朝前走去,白起尾随在后,姜牧以及一众朝臣纷纷跟随在后,分开的路瞬即被一众群臣占据而合,紧跟在卫峥身后尽皆一语不发。

    平侯子男劲似乎有所感,无力的抬起了头颅,凌乱的黑发遮住了大半张脸,尚有半只眼睛能够看到外界的景象,此时此刻囚车内的子男劲奄奄一息。

    “你……”子男劲欲说话,却是力气无几。

    卫峥漠然的凝视他,就是这个人杀了自己的父母?虽为后世来人,但终归是自己的再生父母,重生了,便继承了这个身体的一切,特包括杀父之仇。

    铮——!

    卫峥忽然转身抽出了紧随身边的白起手上的蚩尤古剑,寒芒乍泄,杀器凛然。原本死气沉沉的子男劲猛然瞪大了眼睛,犹如回光返照一般,双目惊骇之至。

    就在这时,话音刚至喉咙未曾喊出来便是人头落地。

    身后的一众朝臣大员们身心皆猛然一跳,这一幕实在猝不及防,原本以为卫峥会大肆数落子男劲的罪状,却不料一刀下去。在数千只眼睛的注视下,子男劲人头落地。

    后边的宁元、孙谷两人面面相觑,却是一语不发,全程数千人静若寒蝉一般,场面落针可闻。

    卫峥手持蚩尤古剑,一剑断其头颅,号称绝世杀兵的蚩尤古剑竟然滴血不沾,果然是神兵利器,轻轻一甩蚩尤剑,白起轻松接住,古剑入鞘,发出铮铮作响。

    卫峥面向帝丘城门正前方而微微侧头,确是默不作声,后方的一众朝臣只能看到他的侧脸,片刻,只见他平静而不容置疑的说道:“将其刑以车裂,抛尸荒野,以儆效尤——!”

    这便是他给所有人的回应。

    闻着皆是一惊,不一会儿,只见两个卫国士卒默默的将子男劲的尸体拖走。

    卫峥站立不动且一语不发,孙谷、宁元两人又对视一眼,仍旧默不作声。

    下一刻,两位“重臣”匍匐在地,紧随而至一众朝臣匍匐在地。

    “拜见君侯——!”

    卫峥面向帝丘城,闻身后传来的声音,始终不动的双腿终于迈动脚步,前方出城恭迎的人飞快让路并匍匐在地,无不匍匐跪地而高声齐呼:

    “拜见君侯——!”“拜见君侯——!”

    ……

第015章:即君主位

    ——

    帝丘城外,卫峥一路所过之处,两边的人莫不匍匐跪地而高呼,一句“拜见君侯”预示着卫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直至卫峥进入都城内,孙谷、宁元等人才先后起身,石昊紧随而至,三人尽皆目看着前方已然策马而行的身影默不作声许久。

    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士,至少这位不是,这位年轻的新君,看起来颇有一些手腕,能被秦王赞誉,果然不是庸君子男劲之流所能比拟的。

    这卫国,今后又会走向何方?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数卫人心中想要寻求的。

    帝丘古城,卫国现在的国都地址,在上古时代便是夏朝的古都。不过,与秦国咸阳、魏国大梁这些都城相比,帝丘实在太落后。

    城内,卫峥策马而行,白起始终尾随在后,后边一众卫国朝臣小步快走紧随而至,帝丘城内的百姓分立两边旁观。

    卫峥环视眼前的诸般景观,帝丘城的确是破败了些,连秦郿县都犹有过之,户七千有余,民不过四万,而百姓房屋都为杂草盖顶,瓦砾盖顶的基本都是世族贵胄才能拥有,远远不如朝歌古城繁华。

    和当今天下第一城市,魏国的大梁城近40万人口规模相比,帝丘城更是显得寂寥不堪。

    临至城中,一片瓦砾构成的房屋群在帝丘城内鹤立鸡群,居城中而自有一股威严。

    那便是卫国宫廷了——!

    卫峥下马,和一群尾随在后的群臣进入宫廷,望了一眼宫廷大门入口便默不作声的继续前行。

    这里便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容身之所了,帝丘城并不是卫峥想要的都城,朝歌古城才是他的理想之所,不过现在只能暂住这一隅之地了。

    “禀君侯,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恳请君侯速举继位大典,昭告国野——!”

    “臣等恳请君上举继位大典,昭告国野——!”

    身后的一众卫国朝臣纷纷匍匐在地,这样的话语倒是说的殷切的很,显然,这是国君最爱听的话。并且只有举行登基典礼之后便是卫国名正言顺的君主,卫峥对此并无异议,便道:“宗室公族宗子何在?”

    卫国虽小,但俗话说麻雀虽小亦是五脏俱全,何况一国。

    “老臣在——!”

    卫峥见一上了年纪的六旬老朽前来回应,周王朝是一个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的家国同构社会,即家国天下的封建社会。宗族是维系家天下的核心,公族宗子主祭在尊周礼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地位超然,虽无实权,可即便是一国之君也要礼待而至。

    卫峥看着的老朽便是执掌卫国公族宗室的宗族首领了。

    “祭祀、登基典礼等诸多繁琐事宜,姬川便交付于宗族长劳心劳力一番。”卫峥笑着说道,对于这老朽倒也没有太多敌意,换句话说,公族宗子代表是祖宗嫡系而存在,必然是毫无悬念的站在他这边的,虽有威望却并无太大实权,自然无敌意。

    卫峥又看向列位同行的朝臣,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今即位卫国国君,择日便举行登基典礼,执掌卫国,临朝听政——!”

    “君侯万年——!”一众朝臣匍匐在地,起身高呼。

    身份合乎法礼在这个时代太重要了,卫峥能够登极卫国君位,身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借势而为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秦国在干预卫国的内政,不过对于卫峥而言,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便可,方式不重要。

    随着消息的广发扩散,帝丘城上至百官朝臣,下至黎明百姓都知道卫国新君不日登极,临朝听政。

    登基典礼在即,焕然一新的宫廷内,几个廷内侍女围绕着卫峥着衣行冠。

    天子称王,周室后嗣所以称为王子,卫国本是一大诸侯之长,爵位至公,诸侯公族后嗣所以称为公子,不论爵位几何都号为公子。

    但卫峥那便宜祖父卫成侯见卫国国小势弱,便自贬为侯,等于在名义上于天下诸国要矮了一大截,无法平起平坐了。

    按周礼“天下诸侯,上公冕服九章,侯冕服七章,诸子冕服五章”,现在卫峥的冠冕之服只能遵从“诸侯冕服七章”了。

    “君侯,吉时已到!”行冠不久,一个侍从便进来通报。

    彼时,卫峥随同形影不离的白起和一干侍从来到了殿外的祭祀典礼之地,卫国朝臣,世族宗贵尽皆汇聚于此。

    新君登基典礼,帝丘城上下少有的出现一片喜庆气氛,在古代尤其受尊周礼(礼乐制度)的时代,卫峥也无奈,这些异常繁琐的流程都得严格的过一道程序,典礼之后便是名正言顺的唯一合法卫国君主,为了这个也得忍了。

    繁琐礼节全部过一道之后,卫峥这才明白周朝亡,秦国扫八荒而灭六合,四海之内一统之后便对周礼郁郁人文、中正平和、含蓄深沉、端庄雅正的冠冕之礼逐一废除,把周礼程式化并用千百年的冕服制度中六种礼祭砍掉了五种,只留下了典礼中礼仪规模最小、仪式最轻的玄礼。

    这些礼节之繁琐简直让人头疼之至。

    卫国虽小,但同样尊周礼,国土日益沦丧,这些凡俗礼节琐事却是一个没落下,可见卫国已然病的不轻,卫峥恨不得立刻就废掉这些制度,不过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登基典礼,祭祀结束,终于到了最后一个流程,颁发新君继位告天诏书。

    “宣!”卫峥屹立众人极巅,平淡的说道,年轻却是自由一股威严。

    只见一宫侍低首双手捧着一锦帛送来,这是卫峥亲自写好的告天诏书,于是接过打开锦帛,惟闻其声:

    “皇天上帝,后土载德,眷顾降命,川不敢当。姬劲篡位,祸国乱邦。得天佑之,群臣辅之,姬劲喋血,社稷匡复,举国蒙恩,国之大幸也。今得以拨乱反正,川定当奋起图强。文治武功,强国保民,中兴社稷,钦此”

    宣词结束,哗的一下,卫国群臣世族贵胄和庶民百姓尽皆匍匐跪地。

    “君侯万年——!”“卫国万年——!”

    “君侯万年——!”“卫国万年——!”

    从今天开始,即刻起卫峥便是卫国新任国君。

    战国第八雄主从今天开始正式主开启了崛起之路,全新的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中原天下的四争之地,崛起于天下而霸天下,历史进程也将由此改变。

    卫峥俯瞰匍匐脚下的众臣民,高展双臂,双目间闪烁着的精光而心生一股盖世的冲天豪气。

    众星拱月去,群星闪耀来,一去不复返,九合始其一。

    振长策而驭宇内,统四海而驭八荒,合九路诸侯,战国霸天下。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王图霸业,由此而始。

    ……

    卫国宫廷,卫峥首度临朝听政。

    “秦使到——!”

    “宣!”

    “宣秦使觐见——!”

    已成卫国国君的卫峥座于朝堂大殿之上而目看着大殿门前,又环视一众朝臣要员,闻秦国使臣到来,朝堂之上不少的群臣便是交头接耳,只有孙、宁等几位资深权臣淡定异常。

    秦国这是给自己壮胆来的,卫峥心中不由自主的一乐,还真是要好好的感谢秦王了,就是不知道秦王以后得知亲手培养了一个巨大的虎患再也无法制衡之后,又会产生是怎样的感想呢,卫峥心中有些玩味的浮现出秦王大怒的表情。

    不消片刻,秦国使臣便到来,站于大殿之上一躬而礼,说道:“鄙臣见过卫侯——!”

    “秦使不必多礼。”座上的卫峥罢手笑道。

    秦国使臣拱手拘礼予以回应,而后才继续说道:“我王特派鄙臣前来恭贺卫侯复卫国社稷,特赠绵薄贺礼。我王派鄙臣转告卫侯,秦国愿与卫国永结秦晋之好,再续美谈!”

    末了,只见一队人马抬着一筐筐沉重的厚箱进入大殿之内,秦使挥手,箱子逐一打开。

    尽是奇珍珠宝等厚重之礼,至少价值十万金以上,秦王还真是阔绰啊,卫峥看到这批贺礼心中一喜,当下的首要任务便是训练一支新锐士卒,军需消耗都是巨大的吞金兽,钱财自然是多多益善,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啊,秦王倒也真是直暖人心了。

    朝堂众臣子彼此耳目对视,低声议论。不少人心中惊诧国家新君和秦王竟然关系如此密切,竟是赠送如此厚礼,其中也不乏一些人精,看得出来这是秦王在给新国君壮胆,震慑一些不轨之人。

    紧接着,秦国使臣再次说出来的话致使满堂皆惊,秦使臣取出一块锦帛,赫然便是国书一份,说道:“回卫侯,此乃我王秦亲拟盟书一份,秦国愿于卫国互结铁盟,与卫侯不和便是与我王不和,与卫国交恶便是与秦国交恶,伐卫国者便是伐我秦国!”

    满堂皆惊,即便孙、宁二人听到秦国使臣这番话亦是有些不淡定了,秦王竟然如此力挺?有秦国这般撑腰谁敢动?朝堂之上不少人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卫国历来权贵斗争不断,实际上一直是国内世卿贵族把持朝政,庄公之后历届君主尽皆无能之辈。

    看来,这卫国或许要变天了啊。

    “秦王如此美意,本侯感佩之至,秦使返秦后务必代本侯感谢秦王,来日卫国必然予以‘厚报’之。绝不让秦王失望——!”卫峥朗声笑道,这厚报是要打个引号啊,不过没人听出这个词的真意,卫峥又补充:“卫国愿与秦国互结铁盟,永结秦晋之好!”

    盟约之书已经呈上来,卫峥语毕当即签下盟约。再次送回到秦使臣的手中,看了一眼便收好盟书,便拱手礼道:“鄙臣定当代卫侯转告我王,此番行程已达目的,鄙臣便请辞了。”

    “秦使慢走。呵呵——!”卫峥伸手示意,目看着秦国使臣走出大殿,直至消失在视野中才把目光投向朝堂上的群臣,秦国使臣一走,卫廷满朝臣子齐齐拱手而面向座上高呼:“恭喜君侯——!”“卫国大幸——!”

    卫峥环视俯瞰一众卫臣,脸上挂着的灿烂笑容不曾退减,但心中却是在冷笑,这满朝臣子里面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贺喜?

    ……

第016章:人生如戏

    ——

    “恭贺君侯——!”“卫国大幸——!”

    朝堂之上,满朝文武无不齐声喝彩,卫峥环视一众朝臣,孙氏、石氏、宁世、北宫氏、南氏,除却姜牧和白起这两人,基本上都是世卿贵族把持朝政。

    想要在如此势单力孤仅靠狐假虎威彻底掌控这个国家,作为一个国君,尤其是卫国的国君,对于卫峥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集权行动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靠借势总归不靠谱,靠得住一时,靠不住一世啊。

    卫峥很快收起心中的思绪,群臣也先后静声。

    只见他便带着平缓语气环视一众朝堂上的世卿大臣,开始飙戏了,便是说道:“卫国自康叔祖建国以来已有七百余载,虽今之卫国已然国小势弱,然春秋之际直至天下战国以来,诸侯三百六十于国如今去之三百五六,即便强大如晋国亦是泯然于世间,唯我卫国虽国微势弱却存留至今,何也——?”

    一众朝臣交头接耳,却不敢妄言回答,卫峥这匪夷所思的一问没有臣子一人发言回答,他倒也不在意,大殿之内惟闻他的声音响彻,于是又说道,托着长长的尾音:“卫国——!之所以能在七百余载风云变幻之际国不灭而仍屹立不移,概因为卫国的世卿之族屡次挽救政局于危难之中,又可于邦交上纵横捭阖(bǎi,hé),使卫国能够周旋于诸侯之林,得以存国至今。”

    “功劳在诸位啊——!”卫峥忽然前倾着身体环视众人而咧嘴一笑,又道:“列位为卫国殚精竭虑,劳苦功高。此次窃国者劲得以喋血,全仰赖石宁孙三卿之雷霆手段,得以迅速稳固朝政,擒贼有功!护国有功!有功者,当赏——!”

    朝堂大殿之上惟闻卫峥的声音响彻,群臣闻此言又是彼此低语,下方的孙石宁三大世卿之首有些搞不明白卫峥到底要做什么,掌管国政的第一权臣左司徒孙谷当即出列俯礼一躬而道:“臣等确是无能,以至于姬劲窃国,君侯此言,臣等受之有愧,诚惶诚恐,望君侯收回成命——!”

    “孙卿何出此言,功便是功,过便是过,有道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论功行赏,方能四方皆服耳——!”卫峥罢手,不苟言笑,“这赏姑且置后,先来说说罚的问题!”

    此话一出,不少人心中微跳,尤其是三卿,目光深处微闪。朝堂之上不少人以为卫峥要惩戒三卿,却不料并非如此。

    只见卫峥笑眯眯的神情立即肃然,道:“姬劲窃国,罪不可赦,凡涉嫌重罪者立斩无赦。本该夷灭其族子男氏,但念及同为宗族公亲血脉之源,夷族就免了,但活罪难脱,剥夺子男氏一族所有食邑,尽皆贬为庶民,以儆效尤——!”

    卫建国七百余载,国之至今,世卿贵族犹若如蛆附骨寄生在卫国上下,卫峥纵然是恨不得立即除掉却也知道现在不适时宜,刚刚即位君主,在卫国毫无根基可言,虽有秦国威势又名正言顺,这些世卿贵胄们不敢动。

    但若逼急了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狗急了也会跳墙,何况是人。

    说白了便是卫峥手头里没有一支军队,不然何以如此费尽心思跟他们演戏周旋。

    子男劲一喋血,原本得志的一批人成为人人喊打的阶下囚,而卫峥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一众臣子顿时又齐声道:“君侯英明——!”

    宦场如海,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帮人活了一大帮岁数,一个个都是人精,若是一般人和一群这样的人周旋,还真不一定讨得了什么好处。但卫峥是个例外,看着一众朝臣,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师尊的声音在耳边悠悠回荡,“捭阖之术,静心为首,则可纵横披靡。”

    只见卫峥那一脸严肃的面容忽然又是咧嘴一笑,神情变换收放自如,简直是影帝中的影帝,便道:“接下来便是赏!姜牧何在——?”

    “禀君侯,臣在!”朝堂之上,商人出身的姜牧摇身一变已经入朝为官,出席座位而站在中央俯首道。

    “姜牧护送本侯归国有功,本侯拜其为卿,位列亚卿,赏食邑千户。”卫峥说完,朝下顿时议论纷纷,一上来就位列亚卿的爵位,食邑千户在卫国来说已经不小了。

    就爵位而言,已经是仅次于三卿了。好在卫峥并未给予实权,位列朝堂的一众大臣也无一人出言反对,尤其是三卿。

    “正好子男氏的封地便归于姜卿。”卫峥笑道。

    “臣叩谢君上!”姜牧强忍着激动拜首说道。君无戏言,从此就是贵族了,是卫国名正言顺的合法贵族了,姜牧怎能不激动。

    众人的表情尽入卫峥眼帘,于是又笑道:“孙、宁、石三卿皆有护国除贼之功,当封赏,三卿各加食邑三千户。”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上的人一众诡异的表情,却是不敢说,孙宁石三卿心中亦是疑惑不解,唯一的子男氏封地被姜牧领了不少,现在的卫国就那么点大地盘,赏赐的封地从何而来?

    “然今之卫国,本侯确是拿不出封地食邑来赏赐功臣,该当如何?”卫峥说道:“地图——!”

    只见两名宫侍便抬来一幅硕大的地图,孙谷等人不知道这君侯要搞什么把戏,只见卫峥从座上下来,走到地图前在看向一众朝臣说道:“没有土地怎么办?”

    “那就收复失地!”卫峥看着众人言简意赅的说道

    此话一出顷刻间满堂皆惊,在座的一众臣子惊愕不已,就连孙宁石三卿都吃惊不已,再也无法淡定。

    “君上是想要……伐魏?”孙谷带着试探性的语气问道,失地都是被魏国夺去了,收复失地不就等于伐魏?

    “不然?难道城池会自己回来?”卫峥却是如此说道。

    “君侯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当即就有一个臣子跑出来惊骇的大喊道:“卫国兵微而国弱,带甲不过万。兴兵伐魏,必然触怒魏国,今之魏国虽衰败,然猛虎垂危尚有余威,万万不是卫国能够抗衡的。伐魏,则国必危矣——!”

    说罢,这名臣子当即匍匐在地,苦苦劝道:“君侯三思啊——!”

    “君侯三思——!”

    片刻,又有数名臣子纷纷出来而匍匐在地,尽摆着一副死谏的样子也要阻止,卫峥看着这几个几个臣子,心道要不是现在还需要你们这帮世卿贵族何须在这里跟你们费力唱吆喝?

    环视着众人,卫峥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一番威势鲜有人能及,激越的说道:“天下战国,大争之世。不争,何以存国?不战,何以保国?啊——?”

    见无人以对,不怒自威而道:“周——!兼天下而立七十一国,众星拱月而护周室,自先祖康叔分封于卫地而建国,春秋之际,武公励精图治,有争心故使卫国成为天下诸侯首领之其一。然则今之卫国正是因为不战——!不争——!致使国土沦丧,国不将国,往昔割地以求和,今朝自贬以苟存……”

    “卫国——!”卫峥托着长长的余音道出这两个字,响彻在整个庙堂大殿之上,并环视着众人而道:“……已经无地可割让——!也无号可自贬——!天赐良机近在眼前,再不争,国必亡矣——!”

    此时此刻的卫峥犹若一末代国君一般,卫庙堂大殿之上惟闻他的咆哮般的哀鸣声,面向一众朝臣逐个的指了一遍,神色间满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

    留下这么一句话便寂寥的离去。

    “散朝——!”

    卫峥一走,宫侍的声音紧随而至的响彻大殿,国君一走,朝堂之上顿时嘈杂讨论,匍匐在地的几个“死谏”臣子也站了起来,却是不该如何是好。

    强国,有谁不想?卫国越强领土越大,世卿贵族的封地也越大,卫国公族与世卿一族利益是绑在一起的,谁不想卫国是天下大国、强国,如那七雄一般?

    朝已散,庙堂大殿之上的臣子各怀心思,开始陆续有人离去,宁元却是走到了孙谷旁边,当前卫国权倾朝野的三卿走在了一起,司马大将军宁元带着疑惑又焦虑的说道:“左司徒,君侯即便要伐国也不能言于庙堂大殿之上啊。”

    “司马将军多虑矣,伐魏?说出去天下人未必信,卫国之力何以伐魏?”石昊反问一句,宁元顿时哑然,前者又迟疑的看向孙谷问道:“君上这是……”

    “君侯说,天赐良机是何意?”孙谷忽然打断对方的话,问道,三卿顿时各自对视,面面相觑,孙谷忽然悠悠然的说道:“君侯此举,颇有深意啊——!”

    难道君侯真的有办法从魏国手中虎口夺食而安然无恙?三人都看出了彼此的隐晦之意,孙谷抚须微眯着眼睛,一副老来成精的样子,慢悠悠的说道:“君侯虽年轻却有武公之志,更有强国之心,国之大幸也!走,我等前去求见君侯解惑如何伐魏拓土!”

    此时此刻,宫廷深处的卫峥早就一改殿前的模样,桌上摆着一席美食,吃好喝好啥也不急,闲来无事还逗弄了一番名唤玖儿的侍女,惹得玖儿绯红羞涩,少女初成,样貌不及祸国殃民的程度,却也长得水灵清纯。

    孙谷不愧是宦海的权臣,此刻的卫峥正悠悠的等着来人求见,已然被他料到。玖儿为卫峥酌酒一杯再饮而尽,惬意的回想着大殿之前的一番表演。

    秋风萧萧,有情渲染,情感表露,感真之至,卫峥都忍不住为自己点个赞,这份演技若是换到后世,绝对能拿奥斯卡影帝。

    立于大争之世,游弋于庙堂之上,没点演技根本就混不下去。

    大殿之前演的这一码末代国君咆哮的哀鸣戏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给那孙宁石等世卿贵族看的。

    毕竟卫国亡了,卫国的贵族也丧失封地沦为庶民,投诚或可苟存,却再也没有了权力,对于他们来说亦是一荣俱荣,现在的卫国的确已经没有地可以割的了,若割地便是割他们的封地,若卫国亡了那依附卫国而存的世卿贵族们不亡命却也要亡了富贵,这显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卫峥若是真能开疆拓土,壮大卫国,那么世卿贵族们同样能够因此获得利益。

    这么卖力的表演,无非就是一个利字一马当先,藉此维系在一起。

    卫峥此番卯足劲了的演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刚刚执掌卫国,而世卿贵族寄生在卫国上下,不依靠他们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这道坎过也得过,不过也得过,还得对这根弦的把握张弛有度,这样的局面,非常人不可驾驭,非雄主不可破局。

    ……

第017章:用之除之

    ——(今日加更,求推荐票,收藏支持~~~~)——

    “孙氏、石氏、宁世、孔氏、北宫氏、南氏。”卫峥持酒杯微微摇晃,喃喃自语。

    这些便是数百年来依附在卫国的世卿世禄贵族。

    除了孔氏以外,其他老世族基本出自姬姓公族,这些世卿贵族利用他们手中享有的世代居官位的政治优势和采邑(食邑、小邑)的经济地位以及率军出征讨伐的军事实力,充分的开拓家族能够享有的权力空间,久而久之,卫国国政便成为这些卿族大家轮流执政的状态,君权榜落,形成了世代为卿的局面,有的家族甚至出现“九世为卿”。

    这样的垄断局面直接导致无数寒门报国无门,典型如吴起这样的旷世大才,却报国无门而无奈的奔走他国。

    卫峥很清楚,想要在这大争之世,以今天在夹缝求存中的卫国为根基同天下诸侯争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同时也不能放过任何一次图强崛起的良机,要做到这样的程度,莫不把中原天下的“时”与“势”结合起来发挥并利用到极致才有可能,鬼谷一派,春秋战国以来,名人辈出却没有一个能够胜任。

    而今的卫峥尽得鬼谷绝学,集大成者,再借助后世为人的优势,或可在这不可能的局面中力挽狂澜。

    只见他心中喃喃自语道:“此时此刻的卫国要争雄,必须要两头并进才行,对外邦交上与诸国周旋,现在与秦国互盟,当今中原诸国恐秦东出,其中与秦国接壤的魏国最甚,有秦国这道护符,从魏国身上咬几口,即便震怒也得忍着。第一次合纵攻秦马上就要开始了,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魏国又一次重创,那么我可以进一步在背后膈应魏国,在第二次合纵攻秦结束前,魏国肯定不会兴兵。”

    这是卫峥应对外部局势的第一步方略,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方针,想着想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旋即又开始思考卫国内部的问题了,“对外以借势扩张为主,对内便要用时图强,时间宝贵不能浪费,卫国图强必然要变法,而变法最大的阻力便是那些卿族贵胄。”

    一想到卿族,卫峥就感觉有些头疼,这些蛀虫寄生在卫国上下,如蛆附骨一般,不铲除跟本不用想什么图强争霸天下。最坚固的堡垒崩塌之由都是来自内部,内部不稳不一致,什么大事都做不成。

    卫国近七百余载,卿权与君权的角力几乎贯穿了五百多年,剪不断理还乱,卿族随着实力的强大,与公室的关系便从依赖、附庸转为控制、削弱,进一步玩弄朝政与鼓掌之间,到最后卿权进化为君权。

    卫峥必除掉的如孙、宁两族便是废君的专业户,献公被废立公子殇便是孙氏从中作梗,这两大卿族虽然不如春秋时期那般不可一世,一度被夷灭之后再度死灰复燃,到了现在又一次步入卫国朝堂,可见卫国内部的腐烂程度简直发指,已经到了重病非嗑猛药不可救的地步了。

    “既要用这些卿族,又要铲除,须得想个两全其美一举多得的法子,而且不能拖,又急不来……”卫峥心道,仔细想来,肃清内部比对外更加棘手,但不得不解决。

    “君侯,孙谷、宁元、石昊三位大臣求见。”就在这时,侍女玖儿躬身说道。

    “宣——!”卫峥闻言当即收敛了思绪,准备飙戏了,于是酝酿了一番。

    “老臣拜见君上!”孙谷、宁元、石昊三人进来之后便俯礼一躬道。

    “免礼吧,三卿有事为何不再朝堂禀奏?哦,先请入座吧。”卫峥漫不经心的说,言语间清淡,神色颇有些颓靡不振。

    孙谷三人席地而坐便面面相觑,心道你就那样拂袖了去让老夫怎么禀奏?再说了,商议的事情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妄议。

    “回禀君侯,老臣有一惑不解,恳请君上解惑。”孙谷叩礼而说道。

    “孙卿有何不解?”卫峥问道。

    “君侯廷前所言天赐良机似乎颇有深意。”孙谷接着问道说道。

    “尔等不愿伐战,天赐良机又有何用?”卫峥若无其事的说道,与之前在大殿那个论功行赏时的君侯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这……”三人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就在这时,卫峥忽然从座上起身走到侧柱内面悬挂的一张锦帛大地图,三卿见状也立刻起身跟去。

    卫峥先指了秦国、再指了魏国、而后又指了楚国,最后把大手落在襄陵城,随即收手看向三卿说道:“何为天赐良机?今之天下大势,强秦而诸侯惧,我与秦国互为铁盟必然天下侧目。”

    “三位爱卿难道还不明白吗?当真以为本侯面挂哀伤是在演戏吗?殊不知,这既是一道护身符,也是一道催命符啊,卫国当下唯有大争这一条路方可存国,本侯言卫国危急存亡之秋并非危言耸听,连小小的中山国亦在竭力争世,大争之世,不争必亡矣——!”卫峥叹息了一番,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等三人深思,又指着地图说道:“魏国与齐国自桂陵、马陵两场大战皆败后便彻底丧失中原霸主地位,名将庞涓战死,西面又被秦国大败,魏国连连重创之际,其世仇楚国趁机发难挥军北上,此时此刻楚魏于襄陵展开大战,魏国必败矣。”

    说罢,卫峥狠狠的拍了一拍地图上的魏都城大梁,再看向三人进一步说道:“今此魏国,四面树敌,四面皆敌,可谓是人人喊打。再看本属于我卫国封地的朝歌、虚、宁新中、平阳等城池无太多魏军驻守,卫国兵微将寡不假,但夺之亦可轻而易举,倾国之力亦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原本属于我卫国的封地,收回来是名正言顺,符大义,合法理。现在我与强秦互为铁盟,我收回封地魏国若敢伐我,秦国必然抓住此结盟名义兴兵东出伐魏,取其西境之地。”

    “魏国的确不惧怕我,但他老魏王怕秦国啊,伐我便给了秦国伐魏的借口,出师有名耳。”说到这里,卫峥看向三人,道:“三位爱卿以为老魏王敢兴兵伐我吗?此不为天赐良机呼——?”

    “再者——!”卫峥紧接着指向楚魏两国交战的襄陵城地带,说道:“此时此刻,魏楚两国大军在襄陵城僵持不下,然魏国兵败却也只是时间问题,倘若我在此时突发奇兵南下,入魏境截获魏国运送前线的粮草辎重,如此一来,我既可以夺走一批丰盛的粮草辎重,又能乘此机会交好楚国,再次重创魏国,可谓一举两得也。”

    卫峥调转视野看向地图,目光聚焦在魏国境内,道:“且不说我可与魏国两大世仇之秦、楚交好便可震慑魏国这一条。倘若魏国执意要伐我却也没多少兵可用矣!魏国,天下四战之地,加之魏国近百年来四处征伐,处处结仇,以一国竟是把天下诸国几乎得罪了个遍,北要防赵、西更要防秦,南部正于楚国交战正酣,东有太行屏障,却还有齐国这个新仇。”

    “我举倾国之力,全民皆兵亦可整肃大军数万以守国,魏国没有十万大军何言敢轻易破我国?我卫倾国之力不可久战,今此魏国便能久战?魏国铁了心伐我,没十万大军数月鏖战是万万不可破敌,然其行必使魏国某处为空虚而遭诸雄窥伺,他若兴兵伐来,我不会求救秦国?魏国敢赌?即便想要灭卫,秦国又会坐视不理之?秦王巴不得魏国兴兵伐卫?而楚国会坐视秦国做大而不理吗?东面的齐国会眼睁睁的看着卫国被灭,西面缓冲消失的局面吗?”

    “三卿且看我卫境!”卫峥又说道,此时此刻,孙宁石三卿一愣一愣的看着,卫峥这一连串的反问之论委实震惊了他们三个,他们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卫峥竟然有如此见地,这才想起了他流亡在外二十年年,师承鬼谷,此番一言一行无不展示兵之大家的见解。

    卫峥指着卫国境内,说道:“卫国,何以存国至今?最不可忽视的一点便是所处之地,卫之地界,居中原天下中,四战之地,富硕之地,亦是必争之地。正是因为地处如此险地,我卫国才得以存国至今,谁也不敢灭,何也——?”

    “因为中原诸雄都想要这块地。”卫峥咧嘴一笑,道:“齐国想要,魏国想要,赵国想要,楚国亦是想要,就连宋国也想窥视。正是因为天下诸国都想灭我卫国而代之,要却又不敢要不敢灭,都想要致使都要不了,卫,得已国存至今矣——!”

    卫峥并未说假,当今天下虽然四处征伐将起,各国交战频繁,却也不敢有灭国之心,魏国和赵国就是最好的教训,天下七雄都有能力灭卫国,却是不敢,这是块肥肉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至多让其俯首称臣,附庸纳贡。

    卫国处于四战之地,必争之地,虽陷于危险之中,恰好也因此在无形中保护着卫国,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句话用来形容卫国最合适不过了。

    可叹的是,卫国上下的一帮掌权的世卿贵胄战战兢兢,竟没有一人看清其中的要害而不知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反而随便被诸雄恐吓一下就吓的个半死,谁强便附庸谁,如齐国成为春秋霸主时便附庸齐国,魏国称霸中原便附庸魏国。

    现在卫峥执掌卫国,在天下人看来,不过是从魏国的怀抱投向了秦国罢了。

    “三卿以为,此等是否可谓千载难逢之良机?”

    说到这里的卫峥在此看向三人,此时此刻,孙谷等人呆若木鸡,局势一番梳理下来,清晰畅明,三人顿时清透明朗,同时内心也涌起了激动。

    确实天赐良机啊,卫峥这么一说才知道卫国为何真正不灭而得以存国至今的原因。

    那么夺回失地有机会!割让的地还有自家世族的封地能够收回来,三卿压制心中的激动,而孙谷故作担忧的说道:“君侯,若是伐魏,可如此一来,便彻底得罪了魏国,再也没有回旋之地,魏国若缓过这口气,魏王震怒之下兴兵而来,我等何以拒敌呼?”

    卫峥的描绘固然心动之至,但也得有福气消受才行啊。

    “魏国再也缓不过来了。”卫峥悠悠叹息道,看三人微愣不解,便补充道:“至少五年无力兴兵伐我,给我五年时间,本侯必能训练一支足以抵抗魏国大军的精锐之师以保国!”

    “三位!”卫峥忽然转身向三人躬身合手礼道:“姬川不想做亡国之君,姬川最大的志向便是希望能让卫国重回武公盛世乃至中原争雄,如今千载难逢之机近在眼前,如若错过,就再也没有此等良机。大争之世,卫国,错过了太多崛起良机,这已经是最后一次,言尽于此!”

    说罢,卫峥抬头看向三位,此番情景,卫峥那双目流露出来的感情之真挚,发自肺腑,就连这三卿被这情感渲染之下也动了恻隐之心了。

    但真正触动这三人心弦的是武公基业,中原称雄的诱惑。

    谁想偏居一偶而在列国夹缝求存?不仅仅是国君难受,举国亦是难受,他们这些世卿贵胄也不好过啊,卫峥要是能够开创一番伟业,那是卫国上下都能受益。

    至少,三卿是这么认为的。

    ……

第018章:征伐将起

    ——

    卫峥很清楚,只要搞定了这三个人,卫国的其他人都不在话下,根本不需要考虑。

    虽是在演戏给三卿看的,但绝对说的是真话,这是属于卫国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卫峥也绝对不会容许错过,想要在如此危局中脱困并崛起,只要发现了,便是一次机会都不能错失。

    这也是他能够容忍暂时与这些卿族共同为伍的最大原因,甚至不惜苦口婆心的疏导,现在用他们比除掉他们更有价值,仅此而已。

    正因为如此,卫峥才收起了先动这帮卿族的心思,姑且让他们活一段时间,去畅想一下未来的黄粱美梦。

    卫峥对内针对这些卿族的策略已经有了大致的方阵,那便是先养着,予以信任,予以重任,什么都可以放手,什么都可以让,什么权都可以放,唯独军权不能放,且要松而不溃,使其无虑。

    如此方能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才能变现做到全力一致对外,卫峥对宁元这个所谓的卫国大将军是一点不担忧,在其看来庸将一个耳,卫国上下在卫峥眼里更是无一能臣良将。给他宁元十万大军,我八千甲士亦可破之,有白起和自己,对于谋兵伐交,卫峥是信心十足。

    接下来,在这帮世卿贵族面前,要给他们一种醉心于开疆拓土,一心恢复武公伟业的君主,视三卿为肱骨而仰赖,以此彻底打消他们的疑虑。

    此时此刻,这卫国的君与卿两边都在打着不同的心思,三卿同样在想,有这么一个君主何乐不为?打下了疆土必然要与卿族共享,出了事情到时候卖了他即可,就像以前一样,只要牢牢把握卫国朝政和各大命脉,奉其为君又如何?实际利益才是一切的根本。

    末了,三卿匍匐在地表示力助卫峥,说道:“臣等誓死追随君侯,力助君侯伐魏!”

    “好!好!好!三卿快快免礼!”卫峥大喜而表露于色连忙亲自挨个的搀扶起来,‘激动莫名’的说道:“国之大幸,国之大幸也!有三位鼎力支持,何愁大事不成?何愁不复武公基业?”

    三卿在宫廷内与卫峥畅谈伐魏之事,几乎忘却了时间,三人离开之际,宁元不由自主的感慨说道:“君上不愧是师承鬼谷门的高足,深得兵家精髓,对天下大势之透彻,吾不及也!”

    “两位。”左司徒孙谷忽然心中一动,看向石氏和宁氏,道:“如今君侯执掌卫国,有武公开疆拓土之志向,却是不曾成婚,行冠之年却无一妻儿,何其荒谬哉!君侯家事亦是国事,此事亦不可缓啊。”

    “妙——!”石昊宁元两人一听便懂了,君侯正直血气方刚之龄,所谓英雄配美人耳。孙谷忽然看着远方思量着说道:“只是此事不宜我等出面,确是难办。”

    “左徒大人此言差矣——!”石昊却是笑道:“此事我等不宜出面,公族宗亲宗族长大人确是可以,就是女子难办了点。”

    此时此刻,这孙、宁、石三氏多希望有个女儿,这样便把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在卫峥眼里,卫国的一帮世卿贵族已然划入了他的死亡名单之中。

    春秋战国,卫国前后出现了不少名垂千古的顶级人才,子贡,吴起、李悝、卫鞅、吕不韦这些人物更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必提及的名人,无不影响着这个时代格局的走向。

    卫国人的子贡更是一人影响了春秋时代的整个天下,素有子贡一出,五国有变: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这样的牛人,一个人就搅动了春秋一个时代。

    吴起年轻的时候在卫国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最终离开母国在鲁、魏、楚三国尽皆立下奇功,在魏国的时候吴起打造出了战必胜、攻必克的魏武卒,未尝一败,奉命镇守河西之地,把西面的秦国打的抬不起头来,曾经以五万魏武卒战胜了秦国五十万大军,天下震惊。

    吴起这位旷世奇才之后,又出了卫鞅这样的不世奇才,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使得天下卑秦一跃成为当今天下中原列国都要畏惧的第一强国。

    后来又出了个吕不韦等等……

    卫国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代人才的孵化所,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壮之士”一样而“卫地自古多君子”。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便在卫国住了足足十年,正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兴味相投的“君子”。

    以远见卓识而闻名天下的吴王弟弟季札曾经便周游列国,来到卫国之后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的确是多君子,可就是一个都没有留住。

    不过也说的没错,卫国迷一样的活到了始皇帝逝世后,成为最长命的诸侯,直到被那个什么败家胡亥秦二世无意从大臣口中得知还有个卫国存于天下,立于濮阳一隅之地,这才在前210年命人废掉了卫君主,其国才灭。

    想到这些,卫峥惟有感慨而无语。而今自己执掌卫国,定然要改变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归根结底便是因为卫国那些世卿贵族轮流把持卫国朝政,使得寒门如吴起这样的大才在母国落得个郁郁不得志被迫出国才能展示才华。

    而今执掌卫国,只要站稳了脚跟,首要的便是除掉这些世卿贵族,有这些如蛆附骨的蛀虫寄生在卫国朝野,根本就别想什么王图霸业。

    “君侯——!”

    三卿刚走不久,卫峥便把白起唤来。

    “先给你下个死命令,起弟!”站在地图前深思的卫峥惟闻白起的声音当下笑着走来,白起见兄长一副郑重的神色便认真的看着他等着下文。

    卫峥突然说道:“私底下就不要君臣相称了,可否?”

    白起微愣,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儿,原来是是虚惊一场,当下忍不住笑了,拱手道:“兄长!”

    “这就对了,坐!”卫峥笑了笑,在三卿面前要表现出群臣礼节,还不能怠慢,但面对白起却无比随意的坐在君座下的梯口旁,一手扛着桌子,一手放在大腿窝间,瞥了眼玖儿等近侍,若无其事的发出一声鼻哼,几个近侍识趣的俯礼一躬而退下,卫峥这才看向白起说道:“起弟,我欲打造一支纯粹的军队。”

    “纯粹的军队?”白起闻言拧着眉头,旋即看向了卫峥,“兄长是想要打造诸如吴起之魏武卒?”

    “是,也不是!”卫峥点头又摇头,只见他拂袖抬手竖起了食指摇晃着,补充道:“一支纯粹为战而生的军队,无需耕作,按时发放粮饷,这支军队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随我征战四方,有战出征,无战训练,由你统帅。”

    白起闻言心中有些激动莫名,“兄长,白起定不负兄长所托!”

    卫峥看白起难得的把激动情绪的表露于神色间,不由得莞尔笑了笑,从郿县白父那里就知道了,这位旷世神将几年前就嚷嚷着要从军,要是加入了秦军那就真的想哭了。

    还好白父摁住了,父亲不肯,白起一有空便自行专研兵谋之道,卫峥师承鬼谷门,善于伐兵谋略之道不亚于捭阖之术,回卫国的路上便时常与白起讨论兵法,那时便知道,这就是一个为战而生的帅才,天生就是打仗带兵的料。

    “来!”坐卧片刻的卫峥站起身走向地图,回头看向跟来的白起说道:“此番待我以雷霆之速伐魏结束,我便开始征召新兵打造一支纯粹的军队,由你统帅,必须要给我操练出一支精锐步卒。而且操练新军之前,此番伐魏马上便有你真正意义独自统军的第一战,有压力吗?”

    “有压力,也有信心,兄长请放心。”白起郑重的说道,卫峥说要他亲自带领一支部队,毕竟是第一次便能统兵打仗啊,起点有些高了。

    “你都不放心我也没有放心的人了。”卫峥回头盯着地图若无其事的说道,一番话便是一份彻彻底底的信任,白起感觉有些过于沉重,内心也更为坚定最初的誓言——兄之所指,吾之所向,虽九死但无悔,吾往矣!

    接下来又是一番促膝长谈,两人密谋许久。

    ……

第019章:四战之地

    (求推荐收藏~~~~~~)

    两人长谈结束,白起领命离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便又留下卫峥一人。

    “还没称孤道寡,就已经是孤家寡人。”卫峥看着四处无人不由得一叹息,或许这就是一国之君的宿命,古代的国君称孤道寡不无理由啊!

    抛开这些可有可无的思绪便再次来到了地图跟前,卫峥默然不语的凝视着卫国疆域。

    这个便宜祖宗,卫国地界继承了商王朝的绝大多数疆域的核心地带,卫国鼎盛之际,北接邯郸以南;东临菏泽、聊城部分地区,东南部接壤宋、齐、鲁三国;南部则是郑国,西面则是晋国。

    卫武公时期,卫国的疆土直逼现在的韩国。

    现在的卫国已经丢掉了九成的国土,非但如此,周边仍旧强国环伺,北有赵国,西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南部有个马上要搞事情走上作死道路的宋国,南部则是楚国。

    这便宜祖上,自卫武公、宣公之后便在也没有出现雄才大略的君主。即便像是文公、灵公这样的守成君主都不多见,后面出的君主尽是些逗逼昏君。

    像什么卫懿公,竟是脑残到给鹤加封供奉,“好鹤失国”的成语典故便是出自卫懿公这逗逼昏君,后来的君主皆是一群废物,致使国失其九,世代被卿族轮流掌权国政数百年,从此走上割地以求和,自贬以苟存的不归路。

    “卫地界,西依太行山,南临大河,东、北两面则是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啊。”卫峥凝视着地图,喃喃自语道,长呼吸一口气,一动不动地再次陷入深思。

    看着卫国现在的地理形式,卫峥不由主的想到了后世的曹操。

    现在卫国的局面和后世曹操前期的起家势力范围基本在一个地方,地处中原腹地,这是一片四战之地,非雄才大略者不能守。

    而卫峥现在面对的局势比后世的曹操更加严峻,这可是大争之世,春秋战国以来,天下诸侯三百六五有余,数百年的征伐最终到今天的七雄格局,能够在四五百年内从如此惨烈的厮杀中脱颖而出的邦国,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都说韩国弱,韩国并不弱,实际上七雄没有一个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否则也不会出现战国时代长达四十多年的“合纵连横”了!

    除了卫国这样的奇葩,能够存国至今乃至秦天下一统,秦王政立始皇帝还不灭,当真奇葩中的奇葩。

    现在的七雄中,山动六国虽惧怕秦国,但不代表六国就是乌合之众,只是相对于秦国而已。

    换个角度对比一番就能看出,战国七雄绝对没有一个是懦弱的主儿。

    春秋战国这个时代是一个大兼并的时代,中原内战不断,打的再惨烈却是没有一个外族敢入侵中原,甚至连窥视都不敢。

    现在的七雄之中,连号称最弱的燕国都在北方把东胡吊起来打,燕昭王时代更是北上拓土千百里。赵国和秦国就更不用说了,赵国名将李牧把匈奴吊打的闻之色变,匈奴成了赵军练兵的靶子,而秦国比赵国犹有过之,秦自建国以来直至秦襄公称公之后便是以打戎狄起家的,有事找外族打,没事还找外族打,秦国赵国说是吊打外族的专业户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确切的来说,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几乎天天都在打战,战国七雄这个个都是打仗的专业户,也都是持强凌弱的主儿,有事不服先打了再谈,谈不拢再打,打到服气为止,看你不爽继续打。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战国时代的中原大地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到处在打仗,各国都是民风强悍,全民皆兵,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在七雄中任何一国,倾国之力可集结十几万乃至数十万大军绝不是夸张的事情,全民皆兵倾国之力下就连卫国都可以集结兵马数万。

    外族人别说窥视中原了,那是有多远就躲多远,凡事自以为强大的外族踏入中原边境便成为周边秦赵楚这些国家练兵的靶子。

    卫峥便是在这样的乱世,全民可皆兵的天下战国中夹缝求存,外部因素比曹操的时代凶险无需多说了,卫峥虽然和曹操一样是在商境殷墟这片四战之地起家,但好歹曹操内部团结,只需考虑对外用兵。

    而卫峥这既要应对外界凶险的时势,还要考虑清洗内部的那些如蛆附骨般依附在卫国上下的蛀虫,同时又要把握时局,抓住一瞬即逝的机会趁势而起,其难度不是可以只言片语就能形容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非雄才大略者不可破此局。

    “齐国——!”卫峥看着东面的大国,春秋时期卫国便先后沦为晋、齐两国的附庸,称臣纳贡,到了战国初期又成为了魏国的附庸,总之哪国强大卫国就抱哪国的大腿,或许这也是卫国不灭的一大原因吧。

    严格来说,现在卫峥成为国君而执掌卫国,与秦国互为铁盟,也是抱上了秦国的大腿,虽然秦王没有说要卫向秦称臣纳贡,在外人看来却是与成为秦国的附庸没有太大的区别,春秋战国这几百年,卫国在天下人的眼里便是哪国是第一强国就抱哪国的大腿,现在秦国是第一强国也顺理成章的抱上了秦国的大腿。

    卫峥现在执掌的卫国,也只能暂时靠抱着秦的大腿了,尤其是马上要跟魏国闹崩的时候。

    “唉——!这天下诸国啊,我只能有底气去怼魏国了。”卫峥自言自语的说道,现在人人都揍魏国,也只能跟着大家伙一起怼他,能捞多少好处就捞多少,全凭本事。

    齐国,这是个大国强国,现在惹不起。

    南部的楚国,这次决定要让白起去给魏国添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和楚国混个脸熟,以便日后与楚国的邦交打下一点基础,对于楚国方面,卫峥很重视。

    楚国,地广人多,富硕之地,是商贸大户啊,卫峥已经有一些心思欲派遣姜牧使楚,和楚国的邦交策略便是以商业交流为核心,现在的卫峥能说得上是心腹的只有白起和姜牧了,商人出生的姜牧是与楚国打交道的不二人选。

    简而言之,与出国通商,长时间不能和楚国交兵,先做生意。

    卫国地处中原,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亦是一片富庶之地,农业、工商业都很发达,以其“居天下中”的优势,在当下春秋战国时代便是少有的天下商业中心,卫国的商人本就善于从事贸易,像现在心腹姜牧,像子贡、吕不韦都是后世名震千古的豪商巨富。

    西面的魏国,自然不用说了,这是目前唯一敢也是唯一能怒怼不怕的垂危老虎,交恶之后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来往。

    东南面的宋国,卫峥一看到宋国的地界,心中一动,瞬间发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伺机,凝视宋国地界许久不语,忽然咧嘴一笑,便转移到其他地界。

    最后是北面的赵国……

    卫峥盯着赵都邯郸之地的时候,眼眸扫过殷墟朝歌等地,盯着殷墟之地不远处的宁新中时,双目陡然一凝而愣住了,紧接着心中微振,脑海中不停的翻阅着后世的记忆。

    殷墟地界周边。卫峥对于宁新中这个地名一动不动,仔细一想,宁新中便是后世的安阳,发现的甲骨文便是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也就是现在的宁新中这座城池,卫峥继续顺着想到的记忆与此相互对照交融在一起后继续深入,安阳在后世有七朝在此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铁——!”卫峥下意识的说道,旋即眼睛迸发精光,终于在万千思绪中锁定了这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安阳铁矿!”卫峥激动不已,赫然便在殷墟境内,也就是现在的宁新中,后世的安阳,想到这里的卫峥一时间忍不住放肆大笑。

    ……

第020章:百舸争流

    铁器,现在已经出现了,但却极其稀有,青铜器仍旧是战国时代的主要作战兵器,铁器的优势不言而喻,而今距离朝歌古城境内六十公里外的安阳(宁新中)是卫国境内拥有的铁矿储存地,真正丰盛的铁矿不再此地,但对于现在的用铁需求,宁新中境内存储的铁矿足以取之不尽。

    这本是卫国的封地,现在掌控在魏国手里,而后易手赵国。一想到赵国,卫峥瞬即又提了个心眼,目光转而投向地图上写着的赵字。

    卫峥算了算时间便知道北面的赵国沉寂多年,终于就要雄起爆发了,一算时间吓了卫峥一跳,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已经即位好几年了,战国中期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定北中原。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开启了辉煌的开疆拓土时代,率军北伐中山国而灭其国,又出兵北击匈奴、胡人,外族被狠狠地的吊打了一番,又南下震慑魏国,一时间名震中原,战国中期崛起的赵国更是成为了秦一统天下的最大阻力。

    这些要不了多少年就要发生了!

    只可惜,一代雄主赵雍却是老来昏聩而落得个悲剧收场,壮年退位,自号为“主父”,到了后面竟然想要把赵国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随着沙丘宫变最终饿死收场。

    胡服骑射固中原,谁敢不服?

    想到赵武灵王赵雍这个人,卫峥的脑海里便不由自主的浮现了这霸气豪言,盯着赵国境内地图的双目刷的一下回到了殷墟地界,赵国憋屈了这么久马上要被赵雍这个雄主带起来了,到时候安阳(宁新中)被赵国先从魏国手中夺走,以卫国现在的国势,到时候想都别想。

    这一次趁机出兵伐魏,殷墟之地无论如何必须要收了,错过机会便再也难得了,殷墟安阳本就是卫国的封地,出师有名,这样秦国也会支持,加之与楚国交好,魏国又是跟楚国的世仇掐架,卫国弱势一方,又是膈应魏国的,楚国肯定是支持自己。

    有秦楚这两大魏国世仇的支持,外部形式一片大好啊。

    “哈哈——!”卫峥看着地图一手狠狠的拍了一拍,目光盯着殷墟之地一动不动,做什么生意最赚钱?当然卖高科技武器的军火商了,先进的铁器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武器,黑科技兵器。

    虽不至于说有了铁制兵器就可以让军队无敌,但也不失为一张王牌,可依托铁器运作的事宜太多了,总之好处多多。

    甚是喜悦的卫峥当即大吼一句:“拿酒来——!”

    侍女玖儿端着一杯酒水过来,卫峥顺手接过便是一饮而尽,美滋滋的继续看着地图上的殷墟之地。

    铁!

    太有用了,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兵器,这下也终于可以找到与楚国交好的筹码了,借助卫国商人之手与楚人做生意,秘密兜售‘军火’滋养己身,让诸雄去大打出手,又能拉个秦国再拉一个楚国,都是魏国的世仇敌人,到时候他梁惠王(魏惠王)怕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本就可以灭掉的小国在身上割一块肉,却要忍着而不敢灭。

    现在的卫峥对于外部的邦交策略非常明确了——远交近攻。

    不由自主的咧嘴一笑。

    远交近攻!这是秦国名相“范雎”给秦昭王提出的国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样合适现在的卫国,可以说是在合适不过了,与在西边远隔数千里地的秦国交好,到时候又与楚国交好并通商,利用铁器与楚国达成利益同盟,收回与被魏国夺走的封地之后便与魏国敌对而不进犯形成对峙局面,以此让卫国度过最虚弱的时刻,等到第二次合纵攻秦的时候便是和秦国摊牌失和的开端,更是卫国崛起的转折点。

    到了那时,卫峥很有信心七雄任意一国想要在他手中吞并卫国,那得需要好好掂量能不能承受伐卫的代价,会不会为别人拾得渔翁之利。

    “范雎……”卫峥对这个人提了个心眼,这也是个牛的不行的人,张仪之后秦国又一个能臣,足智如妖的范雎帮助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廉颇的赵国成为秦国的最大阻碍,于是便出反间计,长平之战应运而生。

    卫峥之所以提了个心眼便是因为白起,范雎和惠施一样有才华乃至才华比惠施更甚一筹,却也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这一点丝毫不弱于惠施,便是范雎这个人设计坑死了白起。

    当今天下战国,大争局面达到了空前顶峰,而一个个牛人在战国中期这个时代扎堆的不断冒出来了,有雄略的国君有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赵武灵王、燕昭王、齐威王,其次有能臣如屈原、范雎、乐毅、苏秦、张仪、白起、廉颇、李牧、尉缭子、庄子、惠子、孟子……

    一个个闪耀千古的大名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列在这天下战国的大争之世下如百舸争流般竞先角逐,谱写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战国史诗。

    卫峥一想到能和这些人在同一时代并列而角逐,既是期待又兴奋莫名。这兴奋许久才得以抑制,收起了思绪把精力放在了当下要应对的困局。

    铁——!

    在战国时代。一支由纯铁器全副武装的军队无疑是相当于装备了一身黑科技装备的精锐之师。铁器在商朝的时候便以出现,但却非常稀少,冶炼技术落后,且铁矿并没有大规模发现,到了战国晚期的时候铁器才开始逐渐普及,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的铁器也是多用于耕田,因为量少技术等客观条件导致大规模武装军队非常困难。

    相比于铜,铁物质在这个时代更难获取,铜基本是单质,且熔点不超过千度,容易获得。

    对于冷兵器而言,青铜器往往在硬度与韧性上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所以这个时代的武器基本是短剑,正是因为硬度的缘故才会以刺为主的剑成为了各国军队的主战冷兵器之一,而非切砍的刀器。

    在冷兵器时代,铁器之余青铜器的优势不言而喻,只是碍于时代技术的客观限制直到东汉之后,铁制兵器才取代了青铜器。

    若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以纯铁制兵器而全副武装,光是铁剑的长度就不是青铜剑能够比拟的,在武器方面可算是有代差了,转换的战斗力必然提升不止一两个档次。

    只要殷墟之地储蓄的大量铁矿运作起来,便能够成为手中的杀手锏级别的王牌。

    值得一提的,距离邯郸不远处的武安同样是巨大的铁矿储藏地,可惜赵国并没有发现家门口就有一个聚宝盆,只是在周边捡些次货来用不说,还稀少不止。

    卫峥便是要用比这个时代纯度更高的铁与地大物博的楚国做买卖,不但能够拉拢魏国的世仇以震慑,同时楚国物产丰富,可以大肆进购囤积粮草物资为将来的战争和扩张积蓄战争潜力。

    “宁新中——!”卫峥收起了所有的思绪,目光直直的盯着锦帛大地图上的殷墟之地。猛然转身便是离开地图。

    初步执掌卫国,接下来便是伐魏国,取殷墟、朝歌、虚、刚、黎等城池,把卫国的疆土收回近半,然后迁都朝歌,进一步徐徐图谋!

    “捭阖者天地之道,天下为海我为风,因时而用势,故可弄潮也——!”卫峥惬意的小哼,他这个弄潮儿即将在天下战国激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波凶猛浪潮。

    ……

第021章:倾国之兵

    ——

    翌日清晨卫国朝会之上,卫峥刚刚进入朝堂,还没有坐下声音便蔓延在整个大殿之上,响彻在每一个朝臣的耳旁。

    诸臣惟闻其声:“本侯,心意已决,即日起,倾国之力举兵,伐魏梁!收复朝歌、虚、刚等失地!散朝——!”

    抛下这么一句话便离开了廷前大殿,就连坐都没有坐下,满朝文武除却三卿,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呆若木鸡的看着年轻的君侯刚来便离去。

    前天谏言的那位朝臣气急败坏的在大殿上,拂袖而颤声的大喊道:“谋国伐交,存亡之道,君侯怎能如此儿戏,说打便打,倾国之力伐魏,岂非误国?卫国危矣——!”

    “唉——!”他本想要找执掌卫国朝政的三卿权臣劝说,却是被身边的同僚扯了扯衣袖,听其一番耳语便仰天叹息,拂袖了去。

    大殿之上的一众群臣见孙宁石三卿镇静自若,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便知道伐魏之事已成定局,果不其然,为首的左司徒孙谷的声音忽然响彻大殿:“肃静——!”

    哗的一下一双双的眼睛齐刷刷的落在的孙谷身上。

    “朝歌、虚、黎、刚等地本就属于我卫国之封地,君侯有武公志向,国之大幸也,列位的担忧实属多虑,君侯乃师承鬼谷门,深得伐兵谋略、治国大道之精髓,此番伐魏无需多虑,必胜矣——!君侯旨意,倾国之力举兵伐战,已成定局,列位,唇亡齿寒,老夫话已至此!”

    一时间这帮安于现状的朝臣贵胄们心中叫苦不已,摊上这么一个国君,卫国哪里经得起折腾啊。

    唯一能够阻止卫峥的三卿不反对也就算了,竟然还公然鼎力支持,君上铁了心要攻打魏梁国,加上三卿的支持便是无可更改的定局了。

    朝会不了了之的散去之后,三卿之首的左司徒孙谷、大司马宁元两人便前去觐见卫峥。

    此时此刻,卫峥和白起两人正在一块,不过孙谷却也没有理会白起,而是带着一副焦急的神色说道:“君侯,即便要伐魏梁,国之大策怎可轻言于朝堂之上、耳目之间?若消息传到魏国大梁,岂不坏了大事?”

    三卿怎能不着急,前些天卫峥一副指点江山,年纪轻轻却是有一番雄主风采,画了一个又大又香的馅饼勾住了三卿的心弦。怎么转眼之际就变得这么混子了?这种大事情怎么能在朝廷上说出来,被魏国知道了岂不是等于自个儿通敌么?

    “孙卿稍安勿躁,本侯这么做定是事出有因。”卫峥笑着安慰道,两人看他一点不着急的样子也有些不解,便也没有急于出言相对,静等下文。

    卫峥笑着解释道:“孙子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一旁的白起本也有些疑惑,但卫峥说出这句话顿时了然于胸,微微点头。不过,孙谷和所谓卫国大将军宁元两人却是还没有听明白过来,足以说明难堪大任。

    卫峥便进一步解释道:“此番伐魏固然有三卿鼎力支持,可即便倾国之力但卫国上下仍旧有不少怯战畏战者,本侯于朝堂上广而告之言倾国之力伐魏,今已成定局,便是一荣俱荣、唇亡齿寒,已然无退路之际,反对者岂能不竭力助之?”

    一番解释下来,两人顿时恍然,如此一来的话,即便有反对者怨声载道,也会卯足劲的支持这次伐战行动,毕竟卫国败了,不仅仅是卫峥要倒霉,卫国上下都得跟着倒霉,与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还有机会,要是敢藏着掖着,指不定就会被卫峥逮住机会,扣上个大名而灭,岂不是惹来大祸。

    “君侯深得兵略精髓,是臣眼拙了,不及也!”孙谷当即俯首而礼道,大有一种自惭形秽的举动。

    “可是君侯,如此一来利弊兼得,魏国肯定会知晓的。”大将军宁元虽然被卫峥看成是庸将一个,好歹也是一国大将军,起码的常识还是有点的。

    卫峥笑了笑,刷的一下收敛了神情,表情简直收放自如,道:“置之死地而勇者胜。本侯此番做法便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再说,魏国目前正与楚国交战正酣,对我方又毫无防备,断然不会料到我敢伐魏。即便魏国得知亦是分身乏术,必反应迟钝。故此,魏国断然不及我等反应迅速。本侯此举实乃后发先至,如若不然终必为人所制。”

    “届时,我卫国上下倾国之力,无路可退,大军置死地之境,必一鼓作气、进如峰矢、解如风雨、以秋风扫落叶之际连下朝歌、安阳等失地,其必势如破竹也,必胜!”

    “此番伐魏梁,本侯亲自挂帅——!”卫峥一言,气势如虹。至此,孙谷宁元二人再无疑虑,允诺退却而全力为战争动员做准备。

    战争动员之力一经下达,卫国上下的国家机器全力为战争而服务,卫峥执掌的这弱小卫国,领地十去有九,到了今天也不过只有濮阳、楚丘等几座大城池和小邑,与天下七雄这些大国动辄百余城池相比,实在小的可怜。

    也难怪卫峥那便宜祖父卫成侯要自贬为侯,这么点大的底盘还敢称公而道寡,实在太虚了。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卫国虽然地盘小人口却也不少,即便这么点大的疆土人口也有近三十余万的规模,相当于目前七雄之中最弱的韩国近15%的人口规模。

    卫国能有这么多人口还是和地理位置有着莫大的原因,中原大地本就人口稠密大,卫国又是地处中原腹地,居天下中,这片土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一片富庶之地,不仅农业发达,工商业都很发达,也是卫国多商人的一大缘故。

    经济发达自然人口稠密。

    春秋战国时代的天下商业中心,其中卫国和陶两地最盛,前者主要在河水以北,后者在河水以南,水陆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优势。

    一道政令广发卫国境内,兴兵伐魏即刻开始,以三卿为首的卫国要员开始卯足静了为战争动员开始大肆准备,立即在卫国上下征召壮丁入伍打仗。

    这一条政令下来把卫国闹的个鸡飞狗跳,打战对于这个时代的庶民百姓来说是家常便饭了,可目前正直春耕之际,突然要倾国之力兴兵打仗,这一打战不但要流血牺牲还要要误了农时,一时间卫国的百姓开始怨声载道。

    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全民皆兵的耕战时代,除了盛极一时的魏武卒是纯粹为战而生的部队之外,这个时代可没有大规模常备军的说法,打仗的时候才开始集结兵马,国野上下弃农活聚集成军,国家府库开始发放兵器,有时候士兵还要自备粮食,甚至武器都要自备。

    魏武卒固然强大,可即便以当时魏国鼎盛时期,一支纯粹的军队也不过维持在五七万之规模。

    这也是战国时代的耕战特色,致使一打战就能成兵十数万乃至数十万之巨的根由。

    卫国上下连番战争动员,以三卿为首的各大卿族的私军武丁尽数拉出来,卫国近十万男丁,除却老幼几乎全部披挂上阵,上不了战场的便加入后勤预备。

    总之全力为这场举国战争而服务,在无后退之路下,七天之内便动员完成,卫臣言卫国带甲不过万,实际上也就只有八千多甲士零零碎碎的分部在几座城池的基本武装力量,其中又被几大卿族瓜分。

    可即便如此,在举国上下全力为此一战,七日动员,卫国竟是能够集结近五万大军。

    说是全民皆兵亦不为过,能拉到战场上的基本都拉上了。

    这次行动,说是卫峥藉此以赌国运丝毫不为过!

    赵国四十多万兵卒在长平之战被坑杀,此后赵国便一蹶不振不无道理,这一次的卫国集兵甲五万,全民皆兵。

    惨败则国必灭,不胜则元气大伤,卫峥也极有可能失势,暴君这个名头怕是甩不掉了。这么多人在春耕之际弃农备战,来年吃什么?即便打平了,后面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何尝不是一场赌国之战,这就是天下战国的大争之世!

    ……

第022章:兵屯桂陵

    ——

    战争动员第十日,帝丘城下南城大门之外,已然集兵四万七千有余。这近五万兵卒当中,整整披盔戴甲的甲士不过万,其余都是壮丁百姓,几万人的穿着不一。

    虽然如此,但在战国乱世,全民皆兵的时代,各国都是民风彪悍,拿根棍子就有战斗力,凡是男丁基本上没有不上过战场的人,集结起来由军统帅便可上战场杀敌。

    “此战:胜,则强国——!败,则国灭——!战火为何而燃?大争之世,吾辈心中有所求!”城临上,一身甲胄的卫峥俯瞰城下,此时此刻,大风呼啸,战旗随风涌动,近五万兵卒尽皆一语不发,下方大军方阵之前,以大司马宁元大将军为首,白起亦是在侧,纷纷策马而望向城楼之上,数万道目光遥望帝丘城楼。

    城楼之上身披戎装的卫峥再次大声道:“凡参战者;一人得百亩良田;凡斩敌甲士一首级(军官),得百顷良田(古衡量制);凡战死者,免其户税;战后有功者莫不拜将听封,论功行赏——!”

    “卫风——!”

    数万人齐声一吼,震耳欲聋。大将军宁元感受着数万将士的士气陡然拔高,感触深刻。

    置之死地而后生,举国上下都知道这一战是决定命运的一战,可谓气势如虹,仅此一番便对卫峥领军毫无怨言。

    宁元心中不免一叹,兵谋之道,确是不及鬼谷门徒矣!

    不过紧随而至的是振奋,有这么一个会伐兵谋略的主子亲率大军,面对强敌之国也是信心大增,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心里也被这股士气所影响着。

    城楼之上,卫峥一挥披肩的红色战袍,右手握住了腰侧的剑,缓缓出鞘。

    剑锋顷刻间遥指前方,无任何言语,只此一个动作屹立于城楼之上。

    策马而立的大将军宁元目看着城楼上的卫峥,剑之所指便是信号所至,宁元当即转身,白起等将领亦是策马转身,司马大将军顿时扯开了喉咙:“三军听令。出发——!”

    鼓手见状瞬即鸣鼓!

    咚咚咚——!

    兵临城下,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开拨而行,顷刻间激起漫天尘土。

    城楼之上的卫峥收剑入鞘,转身下城,不消片刻,一队人马从南城大门奔袭而出,直追大军而去,策马而行者为首的赫然便是卫峥。

    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是卫峥重生战国以来的首次大动作,此战,更是标志着沉浸五百多年来的卫国正式加入天下大争的行列中来。

    直到后世史学家翻出这一页历史,无不为他强大的魄力、洞悉力和果断所折服。

    ……

    卫峥率领着卫国数万大军从帝丘(濮阳)城星夜兼程朝着西南方向直扑而去,第二天清晨便抵达了河水(黄河)以南的濮水一带。

    从帝丘城赶制濮水,近两日路程赶了快一百五十里地,大军也有些疲惫了。

    军营大帐内,亲自挂帅出征的卫峥召集了白起、宁元等一众随军出征的卫国将领进行第一次商议。

    大将军宁元当即跳出来说道:“君侯,为何大军不渡河(黄河)向西北朝歌、殷墟等地进军?怎么反而南下濮水之地?”

    这行军两日期间,一路上宁元既是急不可耐,又是欲语不得。不是说好的要收复失地吗?朝歌、虚、黎、殷墟等地那是在濮阳城(帝丘城)的西北方向,还要度过河水(黄河)的啊。

    卫峥这番命令大军直扑濮水的举动实在让宁元搞的丈二摸不着头脑,这岂不是南辕北辙吗?行军打仗可不是儿戏,现在终于召开军前议会,宁元便忍不住跳出来了。

    座上的卫峥便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朝歌、虚、刚、黎、殷墟等地虽然无魏重兵把守,或可轻易取城。然攻城乃兵谋之道下下策,硬攻要夺下来固然可以但也免不了一番伤亡,这里是我卫国上下全部的家底儿了啊将军,能不消耗尽量不必要消耗。”

    “末将不解!”宁元又说道,心想着打仗哪能没有伤亡的道理,等收复失地,这些损失也是可以弥补的啊。

    “兵者,诡道也——!”卫峥神秘呼呼的说道,瞬即起身看向身后的大地图,遥指地图上的帝丘城(濮阳城)和魏都城大梁,两者不过四百多里左右的相隔距离,大梁城便在帝丘城的西南方,中间有濮水和济水。

    卫峥头也不回的盯着地图说道:“宁将军可还记得昔日魏伐赵国而使齐驰援之的两次围魏救赵韩之战?可还记得三十一年前,齐魏两国于此地爆发的一次旷世大战么?”

    说罢,卫峥的手指着濮水以西不足百里之遥的桂陵之地。

    “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大帐中的白起看到卫峥指着的桂陵之地,心中默念。片刻,陡然间两眼迸发精光,举目凝视着卫峥的背影,白起似乎已经想到了兄长的战略意图了,顿时有些兴奋难耐。

    “君侯的意思是……”宁元迟疑的看着地图上的桂陵之地犹豫不决。

    只见卫峥陡然转身环视一众将领,尤其是白起,卫峥咧嘴一笑,言简意赅的说道:“围大梁城!”

    “什么?”宁元大吃一惊。

    君侯这是疯了吗?我们是要去收复失地啊!竟是要直扑大梁?前面才说攻城为下下策,这就要围攻大梁???

    惟闻卫峥朗声而道:“此役,伐交为主伐兵辅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此番我欲故伎重演孙膑围魏救赵之计,陈兵于桂陵,遥望大梁,今日休整,五更之际启程直扑桂陵之地,务必以雷霆手段夺下桂陵城。”

    卫峥当即下令道:“宁将军,待我大军抵达桂陵之地,破城之际,全城戒备,只可进不可出,我大军进驻亦不可扰民烧杀虏虐之,如若有人触犯军规,立斩不赦。接下来将军便派遣一队人马反复出入桂陵,非但不要掩饰,更要大张旗鼓,本侯要的便是让魏王知道我军至少十万之众扎堆兵屯于桂陵之地,遥望他大梁都城!”

    “此为第一步。”卫峥说着竖起两个手指,“其二,白起听令——!”

    白起当即出列:“末将在——!”

    “大军五更开拨之际,由你亲率三千精锐全部轻装上阵脱离主力部队,越过濮水、济水。此番魏楚两国正在南下六百里外的襄陵城大打出手,双方交战正酣,魏国主力基本在襄陵仓促迎敌,大梁城一片空虚,若是得知我大军屯兵桂陵地而威胁大梁,以那老魏王的性格,必然仓皇命主力弃襄陵城回援大梁。”

    说道这里,卫峥看向白起补充道:“你的任务便是先发制人,在大梁被围的消息传至襄陵战场之前,于中道夺其襄陵魏军所需粮草辎重,专门给魏军添堵,你这三千人马轻装上阵,无粮草供给所以要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没了粮草找魏国人要,能拿走就拿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切记不可与魏军硬拼,打不过就跑,打的过就往死里打!不过战场瞬息万变,亦可酌办!”

    “嘿嘿,没了粮草,襄陵城必破,魏军主力必然被楚军歼灭,西面要防秦国的军队,大梁无兵可守,我大军‘十数万’陈兵桂陵之地遥望大梁城,他老魏王定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卫峥嘿嘿笑道,心想着消息要是传回大梁城,老魏王怕是要吓破了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以前孙膑两次围攻大梁分别解了赵国和韩国的灭国危局,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大战魏国全部大败,魏武卒打了精光,魏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老魏王对此恐怕比谁都印象深刻,这次要是得知又有人来围攻大梁,不知道会不会被吓昏了过去。

    “末将领命——!”白起按捺心中的激动,领兵打仗是他最大的梦想,一上来便给让他独自领一军,这不仅是一份莫大的信任,更是一份重担,无论如何都要打好这一战,白起领命便即刻撤出大帐去着手准备。

    白起独自领兵负责襄陵一块的事情,卫峥很是放心,尽管是第一次领兵,但有些人天生就是为战而生,卫峥也敢放手予以最大的信任,毕竟自己也是第一次领兵,一来就是玩这么大,在刀尖上跳舞,予以赌国之举。

    “最后一步嘛……”卫峥笑了笑,惟闻其声:“出使大梁城,找老魏王要地!”

    伐交为主,伐兵辅之,以大军陈兵桂陵地而遥望大梁城,携以威势而威逼恐吓,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收复失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战果便是卫峥这一次征伐的核心策略。

    ……

    (Ps:古代度量衡与现代差别巨大,莫被先入为主所迷惑~~~)

第023章:魏王震骇

    ——

    翌日五更之际,卫峥的数万大军纷纷拔营启程,五万大军直奔桂陵之地,桂陵成空虚一片,举手间便可破城。

    三十一年前齐国和魏国的军队就在这里血战了一场,从邯郸赶制的魏军疲于奔命,最终大败,赫然便是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

    这一次卫峥选择故伎重演,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同一个路数,恐怕就算再淡定的人不被吓死也要气的发疯吧。

    五万大军开拨之际,白起率领着的这支军队是大军中最精锐的三千甲士,全部轻装上阵,直奔襄陵城所在的方向,白起谨记着给他的任务,很明确便是采取以战养战的机动作战策略,以骚扰魏军后勤粮草辎重为主,同时也加上了一句酌办,酌情变化,给予白起自由发挥。

    白起也非常人,接到这样一个特殊的任务很快就明白了卫峥的用意,回想起了入卫之行时,卫峥所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句话,此次行动的精髓便在此处,便是要借力打力,楚军大败魏国军队于卫国同样有利。

    自己这三千兵马在后面专门给猝不及防的魏国后勤搞事情,白起更是明白了以战养战能够将这三千人马的战斗力最大化,毕竟没有大后方的后勤供给,那意味着粮食只能从魏国后勤那里夺取才能填饱肚子,那这三千人马还不得拼命。

    “对于这些并不算是精锐的所谓精锐,唯有置之死地才能把他们的战斗力激发出来。兄长的用兵之道,初次便显现出如此老辣,不愧是鬼谷传人!”此时此刻,思考中的白起已然站在了济水北岸,三千人马正在进行有序的渡河。

    度过济水,再奔袭数十里第就能抵达大梁至襄陵城的必经中道之地。

    帝丘城(濮阳)在中原腹地的东北面,大梁城在西南面,而襄陵城则是在东南面,三座大城互成三角之势,大梁至襄陵城的距离比之帝丘城至大梁城稍远了那么二三十里地。

    此时此刻,魏国仓促调动的军队正与楚国在襄陵城大打出手,白起又在后勤线上折腾,唯一能够回援大梁的军队必然被楚军灭于襄陵城。

    要是敢调动西境为数不多的军队回援,虎视眈眈的秦国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狠狠的咬块肉。

    ……

    魏国,大梁城,魏宫廷。

    此时此刻,已经是卫峥率领大军从帝丘出发后的第二日,目前军队正直奔桂陵之地,估计已经到达目的地了,甚至已经拿下了桂陵城了。

    魏宫廷内,熬死了秦国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魏惠王至今还在位,可以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相当长寿的国君之一。

    此刻,宫廷近侍的婢女们正在为老魏王着冠礼,廷外朝堂大殿,魏国群臣已经全部到齐,就等着老魏王前来上早朝。

    魏惠王自从继承老爹魏武侯的基业后,从原本的雄心壮志,到现在的迟暮之年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雄心,现在的魏国四处挨打,魏惠王在位数十年亲眼看着鼎盛的魏国在自己手中逐渐衰落,沦落到从继位之初看谁不顺眼就揍谁,到了今天谁要来揍你的地步。

    每每想到这不堪回首的过去,老魏王除了长叹和悔恨却是无以言表。

    “拜见我王——!”

    老魏王抵达殿前坐于王座之上,魏廷的君臣便躬身而拱手齐声。

    “免了吧!”头戴一席平顶珠帘冠的老魏王挥了挥手,“寡人听说东面那小小的卫国竟是不自量力的想要伐我大魏?早知有今朝,当初就应该灭了他,而不是立什么子男劲!”

    显然,卫峥率数万大军奔袭而来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王座之上的老魏王斜坐着身体,侧脸的余光瞥向下方的群臣,这句话看似平淡每一个臣子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怒火,连东面的卫国都敢跳出来要伐魏,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启禀我王,小小卫国一度向我大魏称臣纳贡,今日不过是得秦威势狐假虎威,竟敢如此嚣张,待襄陵之危一解便兴兵灭之!否则天下人便以为我大魏人人可欺,是可忍孰不可忍!”立马有一位臣子走出来愤慨的说道。

    一时间除了魏相国惠施之外,朝堂之上不少的大臣纷纷附和,一个个义愤填膺。

    魏国虽然西被秦国打,南被楚国打,东被齐国打,这些国家都是天下诸雄,也就算了,但连一个小小的卫国,曾经的附庸之国都敢跳出来,这就不能忍了。

    魏国即便大不如前,但俗话云猛虎垂危犹有余威,小小卫国都敢来犯,这已经是涉及到颜面的问题了,若不有所为,传出去了岂不是让整个天下耻笑,老魏王恰恰十个爱面子顾忌名声的国君。

    “启禀我王!”这个时候沉默的惠施拱手说道,王座上的老魏王便看向了惠施,他心里也知道,庞涓、公子昂等人先后离去,魏国庙堂如今能用的人不多了,惠施便是其中仅有的一个有才华又忠心耿耿的臣子。

    “报——!”

    “报——!”

    “报——!”

    就在惠施正欲开口之时,从大殿之外狂奔而来的斥候连续三声急报,一时间没有稳住身子直接在殿前中原扑倒在地,这一幕惹得所有人一惊。

    本欲开口的惠施咽下了话,老魏王一看当即抢先问道:“襄陵急报——?怎么样了?”

    累的不轻的斥候连连摇头,艰难的咽了一口气才说道:“启…启禀王上——,卫国集结近十万大军陈兵于桂陵之地,大梁告急——!”

    “什么?”老魏王一听十万大军陈兵桂陵,遥望大梁,都城告急。当即面色勃然巨变,吓得的身子骨本能的后退,后背紧紧的贴着王座,惊骇的双目瞪的快要凸出来,死死地盯着斥候整个人如同懵了一般,止不住的失态。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无不骇然失色,那些个刚刚还是一脸愤慨群臣纷纷扬言要伐卫灭其国,现在一个个瞬间哑火,亦是勃然色变。

    “大胆——!”庙堂之上惊骇的浪潮中最先反应过来惠施厉声呵斥道:“小小卫国不过是濮阳、灵丘等地,国不过一百五十里地,民不过三十五万口,何来十万大军之说?你这是谎报军情!该当死罪——!”

    惠施的厉声呵斥惊醒了不少人,就连惊骇的老魏王也被惊醒了,老魏王实在被吓懵了,几十年前亲身经历了齐国大军两次围攻大梁城的遭遇,犹若被蛇咬过的农夫一样,对此比谁都敏感。

    一听十万大军威胁大梁,如此一把年纪没有被吓昏了过去已经是个奇迹。

    斥候吓了一跳,却是说道:“小人不敢,卫国大军已临至桂陵地,城已破!连续两天一夜不断有大军入城桂陵,全部打着卫国旗号,至少十万兵!”

    “报——!”

    就在这时,魏廷之上的每一个人听到这个词无不心惊肉跳,刚刚被吓的不轻已经回过神来的老魏王眼皮止不住的抽搐。

    “襄陵急报——!”噗通一下,又一个斥候满头大汗的跪在大殿中央:“大王,襄陵告急,我军运往襄陵的粮草辎重于中道被截,八成以上被烧毁截获,劫持者的旗号是卫国——!”

    “你说什么?你说什么?”

    老魏王狼狈不堪的从王座上踉跄的爬起来,一个不小心便摔倒在地,殿前的一众大臣惊骇色变,魏太子连忙搀扶老魏王,老魏王却是全然不顾身份,颤声而嚎叫:“魏国危矣——!何以存国——?”

    “父王——!”

    朝堂之上,群臣中除了惠施,无不纷纷起身匍匐跪在在地,大气不敢喘一声。

    大军粮草辎重,中道被截,断然不可能是楚国军队深入腹地打着卫国的旗号,事出无因也完全没有道理,也不可能是齐国的军队,除了那个几经被天下忽视的卫国,现在陈兵桂陵地而遥望大梁城的卫国,再无他人。

    现在,终于相信这消息不是谎报了。

    襄陵大战本就是仓促迎敌,又无庞涓这等大将,面对南方磨刀霍霍的楚国大军本就胜券难料,现在卫人从中间来了个釜底抽薪,襄陵必败,连唯一能够驰援大梁的军队也要被楚军歼灭,西面的军队要防守秦国,即便抽调也来不及,远水救不了近火。

    桂陵之地又有卫国大军遥望大梁,虎视眈眈。

    一时间发现,魏国竟是无兵可迎敌!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何以拒敌耳?

    老魏王忽然发现魏国竟是到了真正生死存亡的时刻了,亡国之危近在眼前!

    “启禀大王——!”这时又一道声音响起:“大王,卫国使臣求见!”

    ……

第024章:姜牧出使

    ——

    一声禀报,庙堂大殿静若幽谷,仿佛落针可闻,卫国使臣这是掐着点来的,分明就是不速之客啊。

    “不见,把这卫国使臣拖下去斩了!”魏太子见状大怒道,此时此刻再没有比听到卫国这个词更刺耳的了。

    “不可!”魏相惠施见状连忙阻止,太子一言着实吓了他一跳,急忙说道:“不可啊,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这卫国使臣偏偏在大军屯兵桂陵之地这个时候过来,实为乘势而来,卫国定然是有所图。如此或可回旋之,若斩了其来使等于撕破了面皮,便再无回旋之地矣——!”

    “卫国虽小,却居天下中,人口不下三十五万,若卫倾国之力举兵直扑我大梁而来,即便没有十万兵马,集五万兵确是不足为奇。此时此刻正值我虚弱之际得以让其有机可乘,若卫人铁了心要攻打大梁都城,魏国无兵可救,乱象既出,则国必危矣——!”

    “我王三思啊——!”

    朝堂之上,魏相惠施苦苦相劝,若是卫峥得知定然会倍感惊讶,惠施竟然还真的料到了他至多有五万人马。

    这魏国庙堂看来还是有清醒的人,惠施这一番苦苦警言劝告终于让老魏王清醒了过来,拂袖一挥,道:“慢——!”

    惠施一听老魏王发话,总算长呼吸了一口气,这一刀下去,魏国说不定就真的要完了。

    老魏王在魏太子的搀扶之下再次回坐到王座之上,大殿之上的群臣噤若寒蝉,过了许久,老魏王终于梳理好了情绪,再次正襟危坐,道:“宣——!”

    “宣……卫国使臣觐见——!”

    大殿之外等候多时的卫国使臣赫然便是姜牧,是卫峥此前钦定出使大梁游说的使臣,此时此刻的姜牧脑子里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梳理着临行前卫峥与他交代好的一切,面对多种可能性的质问该如何回答,如何应对之,卫峥早前便交代的一清二楚。

    姜牧这是在脑子里背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滚瓜烂熟了还在背,生怕遗漏了什么。

    让姜牧出使也是卫峥无奈的选择,这天底下最厉害的三张嘴分别长在张仪、苏秦和卫峥身上,显然,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他卫峥自己,但作为一国之君有是不可能亲身前去的。

    现在的卫国一个能人都没有,矮个子里拔高个子,姜牧好歹是商人出生,脑子足够灵变,姑且是最合适的人了,卫峥也没过于指望姜牧能有多么能言巧辩,只希望他把要点给说明白就可以了。

    姜牧不断的在梳理个人情绪,脑海里默念着冷静。

    此次出使魏国是君侯首次任命,并予以厚望,也是第一次担当大任,要是给办砸了,姜牧可以遇见后果,这一次魏国之行将决定未来的前途,君侯此番围攻大梁,以弱小的卫国做到了强大的齐国才能做到的事情,虽及行冠之龄,雄主也——!

    奉佐这样的雄主,未来必然前途无量,一想到自己的前途,奇货可居的姜牧忽然便是镇静了下来,这一次不但要完成君侯的任务,还不能落了气势。想到临行前卫峥反复提及的话:现在是我围大梁城,魏国危矣!切勿堕了我大军强势压境之际,兵临城下之时的气势——!

    不消片刻,姜牧便被引进了魏廷大殿之上,一众魏国朝臣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在了姜牧身上,此刻姜牧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后背都开始有些湿了,但表面仍旧显得不卑不亢,来到殿前便俯首一躬拱礼而道:“卫臣使者姜牧,拜见魏王——!”

    “贵使可有何赐教——?”王座上的老魏王瞥了眼下面的姜牧,轻飘淡语脱口而出,却是咬牙切齿。

    好歹是一国之主,老魏王在如此短时间便调整了过来,之前的事情犹若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在外国臣使面前毫无破绽。

    姜牧再俯首礼道:“回魏王,我主派鄙臣前来便想要与魏国化解这场闹剧……”

    “闹剧——?”老魏王一听这句话,吹胡子瞪眼,瞬间气不打一处来,竭力忍耐的情绪也难以抑制,当即打断了姜牧的话,“你家主子在寡人的大梁都城外屯兵数万!聚桂陵、望大梁。这就是你跟寡人说的闹剧?”

    闹剧?老魏王听到这档子言论,当真是恨不得现在就把姜牧给拖出去腰斩喽。

    “你说说,你说说,怎么结束这个闹剧——!”老魏王又说了一句,闹剧二字咬着牙托着长长的音量。

    姜牧一听便从衣袖中取出一块锦帛,宫廷近侍将其递给老魏王,一看之下,老魏王凝视着文案的双目仿佛要吃人一般。

    只见座上的魏王当即将锦帛拧成一团,刷的一下直接丢在了姜牧的脸上,大殿之上一众朝臣面色微变,不少的目光盯着地上的锦帛。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竟是惹得我王如此举动。

    在姜牧弯腰拾起地上锦帛,一阵沉默之际,座上的老魏王忽然开口了:“朝歌、殷墟、平阳、黎、荡阴、防凌、衍、虚、平丘、襄丘、中牟等十数主城兼小邑无数,近四百里地……于……卫国——!”

    老魏王此言一出,大殿上的群臣无不面色一变,不少人愤恨不已,就连惠施听了都有点猝不及防,这卫国新君还真是敢开口啊,老魏王胡须微微抽搐,咬着牙关说道:“你主子吃得下么——?”

    “回魏王,如上城池本属于我卫国封地,我主不过是收回先祖封地,合乎法理——!”姜牧不卑不亢的说道。

    末了。旋即微微俯首,合手而礼。

    “痴人说梦,简直妄想——!”老魏王言道,音量逐渐拔高。

    “魏王之意是不同意?”姜牧问道。

    “你说呢?”惟闻老魏王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反问道。

    “这……”姜牧迟疑了片刻,便道:“回魏王,如上封地自古便属于我卫国的领地,魏国奉还是理所应当,如此这场闹剧便可了解矣!大王若是不允,姜牧无法与我主交差,这闹剧也无可化解。”

    双手拱合的姜牧再次俯首回礼。

    “你敢威胁寡人?”老魏王如刀子般的目光落在姜牧身上,如果眼神可以杀人,此刻的姜牧估计已经碎尸万段了。

    “回魏王,姜牧并非威胁,实为就事论事,魏王明鉴。”姜牧仍旧不卑不亢的回应,又是一次重复性的低首回礼,至始至终都举止得体。

    老魏王一听那怒瞪的双眼再一次怒瞪,仿佛又大了几分,面容狰狞可怖。

    主辱臣死,这个时候身为魏相惠施已然无法继续沉默下去,当即出列抬手指了指姜牧,反而面露讥笑,道:“既然如此,卫侯为何还要派先生来此作甚?何不即刻发兵攻城,收复失地?”

    姜牧一听,心中对卫峥的敬畏油然而生,惠施果然出来了,简直料事如神啊。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君侯教导该如何应对的嘱咐,于是便对惠施回礼,并不急不缓的说道:“惠相言重了,我家主上说,万事和为贵,能不动刀兵就尽量不要动刀兵,此番我主是来收回本属于卫国的封地的,而不是来找魏国生刀兵、互攻伐的。”

    惠施惟闻姜牧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悠悠道来,却是拂袖而冷笑,道:“好一个万事和为贵,依老夫之见怕是你卫国根本就是虚张声势,你们有多少家底老夫一清二楚。即便想要攻下我大梁城,没有数月半载是万万不可能,如此一来,我军驰援一到,尔等又当如何处之?。”

    说到这里的惠施忽然笑了,补充道:“你卫国倾国之力而来,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加以此乃春耕之际伐战,尔之卫国又能支撑几时耳?”

    老魏王一听心中一咯噔,狰狞的面容忽然收敛了,顿时心中一喜,惠施说的没错,卫国来势汹汹,实际上不过是外强中干,撑不了多久便会败走。看来是前面两次的围攻大梁的阴影造成的,致使乱了分寸,惠施这么一说老魏王幡然醒悟。

    这是卫国,而不是齐国!

    却不料这时的姜牧内心已经对卫峥心服口服,简直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近乎妖孽。惠施始终注视着姜牧,想要从他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如若有变则可以断定。

    可惜的是,他并未从姜牧的表情中看出一些惊慌,毕竟是经商一生的姜牧,反而倒是惠施对这从未听闻的卫国使臣好奇了,卫国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能人,仅凭借这份镇静便少有人能企及。

    “相国大人所言不差!”姜牧索性承认了,这一说反而让惠施有点糊涂了。但姜牧紧接着说道的话让惠施面色一变,让老魏王刚刚浮现的一抹喜色消失殆尽,差点就吓昏厥了过去。

    ……

第025章:分魏之论

    ——(第三更奉上,求推荐票,收藏,增加五百收藏便加更一章!!新书各种求~~~)——

    姜牧刚刚直接承认了惠施的分析,紧接着便说道:“可我家主上在大军出行之际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孙子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惠施一听面色一变,他虽然不是带兵打仗的,可鼎鼎大名的兵之大家孙武的这句名言却也如雷贯耳,更知晓这句话的寓意。

    言下之意便是告诉你,来者是要跟你玩命的滚刀肉啊!

    魏庙堂大殿之上惟闻姜牧自顾自的说道:“正如相国大人所言,我卫国上下弃春耕而倾国之力以全民皆兵,我家主上出征前还说过,败,则国灭!举国上下三军将士尽皆知晓此战乃为举国命运之战,三军将士气势如虹,其一必可挡十,如此全矣——!”

    怎么就遇上了这么一个光脚不怕穿鞋的滚刀肉,不惜赌国,朝堂之上的一众魏臣听得委实牙疼,老魏王听得更是胃疼肝疼全身都疼,被一个小小的卫国拉下水而亡了国,即便双双亡国,他卫侯也会落得个名震千古的英雄之名,而自己和魏国则从此沦为笑柄和陪衬。

    然而姜牧接下来的话却是让老魏王差点昏厥了过去,魏国亡了,他卫国还能存国?

    只见姜牧面向惠施不卑不亢的说道:“不知相国大人可知襄陵城的消息?鄙臣估摸着我主分兵派遣的一支奇兵一万部将已经就位,甚至已经有所成果,赶往襄陵城方向必经中道设伏之,贵国御敌大军的粮草辎重队伍必然要被我主派遣的这支奇兵于中道所截获,送往襄陵方向的粮草辎重要么被焚烧要么被我军截获充实我军。”

    果然是卫国干的!惠施心中一惊,朝野皆惊!

    “一万——?”老魏王面皮一跳,咬牙的道出了两个字。

    姜牧脸不红心不跳,三千兵马还是轻装上阵无后勤供给,在他口中竟是多了七千人马。

    姜牧当即向老魏王又一次回礼,肉戏该结束了,是时候开门见山的说了,满堂惟闻其声:“回魏王,鄙臣便敞开心扉的说罢,局势明朗矣!我主屯兵桂陵之地,遥望大梁,是铁了心要收复祖宗封地。大王想想,襄陵城一破的后果是什么?”

    是什么?老魏王想问,但一语不发,双目一动不动的凝视着姜牧。

    “鄙臣直言,我主已派遣使臣与楚军接触,襄陵城一破,楚军士气正盛,大王啊,魏楚两国乃世仇,此番我主便说于鄙臣言,楚国兴兵北上便是为了要一血径山耻辱,楚国修生养息五十载,我主言,匍匐在天下南方的楚国是酣睡中的猛虎,如今猛虎醒矣,如日中天!”

    “我主明言告知鄙臣并转告大王。若襄陵一破,楚国已经一雪前耻,便无继续挥师北上的理由,便是师出无名,或可就此退兵而作罢。可若我主在此之际向楚国借兵,不就给了楚国出兵的理由了么?士气正盛的楚国正愁着没理由用兵、攻城掠地,我主借兵于楚,楚王必应允矣——!”

    “届时,我主率大军从东北直扑而来,楚军自襄陵于东南方奔袭而来,两军会盟于大梁,兵临城下数十万,大梁何以拒敌呼?”

    姜牧这头想着卫峥带的话,那头一五一十的说着,越说越顺溜,却是没有注意到王座之上的老魏王那双手已经止不住的颤抖,确切的来说是全身都气的、怒的、被吓的颤抖不止、惊的浑身发寒。

    姜牧却是没有停下,仍旧说道:“想必大王已经得知我卫国与秦国已互结铁盟之实,秦国或许不能出兵大梁,亦无需出兵,卫楚两国联军破城无忧,秦国虽不能出兵,却可以粮食财货资助我卫国,帮助我卫恢复元气。”

    “秦国与魏国的仇怨累积三世,秦国对魏国的图谋之意,鄙臣无需对大王多说。一旦卫楚联军围攻大梁以成定局,秦国必然乘虚夺取魏国西境地界。然则如此一来,天下列国又是什么反应?魏国向谁求援?秦楚乃魏国世仇,桂陵、马陵两战与齐国结仇,与赵国有仇、与韩国有仇,姑且以唇亡齿寒之至理,韩赵两国,魏或可争取求援以联合三晋御敌,然则韩赵敢面对秦楚齐呼?”

    “断然是万万不敢!非但如此,韩赵两国甚至不盟而联,与其得罪秦楚两国乃至连带得罪齐国这些天下强国,何不与秦楚两国一起瓜分魏国以充实己身?如此既不得罪诸强,又能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东面的齐国又怎么看?齐国万万不可能坐视不理,必然也要分一羹,魏国便无缘无故的就成了天下众矢之的,人人恨不得啃食其肉,分而食之。”

    “如此一来,本为一桩小事,却要演变成天下分魏,无需奔走结盟而自成联盟共分魏地。我主曾直言,局势若是真的演变到这个地步,大不了这场分魏之饕餮盛宴,天下诸雄尽食其肉,我卫国喝汤即可,大不了卫国只要几座城池,余下本属于卫国的富硕的封地亦可拱手献于齐国以存国。”

    “千言万语,鄙臣便是要告诉魏王。和,则两利。裂,则魏国灭而卫国存,致使天下诸雄而终得大益。这不仅仅是大王不愿看到的结果,万不得已,我主亦是不愿看到。”说到这里,姜牧再次朝着大殿王座之上俯首而行礼,弯着身子,两眼视线近乎于地面垂直,最后说道:“鄙臣言尽于此,望大王三思——!”

    末了,姜牧不再说话,站在原地如同木雕一般,魏廷大殿之上落针可闻。

    此时此刻的姜牧却是不知道这份言论注入魏国君臣之耳是多么的震骇。

    天下分魏四个字入老魏王之耳可谓是诛心之言,简直比千军万马都要更具威力十倍、百倍。

    就连惠施都被吓的不轻,再也无从淡定。

    大争之世,实力说话,强者强,弱则亡!这样的道理惠施怎能不明白,老魏王更明白。

    “天下分魏,而卫仍可存国……”老魏王呢喃自语,身子不再颤抖了,言语之轻惟有自己可听见。

    静若幽谷的庙堂大殿之上,一众朝臣大气不敢喘一声,气氛安静的有些诡异,令人窒息,王座之上的老魏王一语不发,而殿中的姜牧亦是一语不发,静候而立。

    最终还是惠施开口暂时解围,便转身看向姜牧,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哪还有先前那般气势和讥讽之色,惟闻其声:“卫侯所言甚是,万事和为贵。先生请回馆驿不妨休息稍刻,待我等群臣与我王商量一二再做答复,先生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鄙臣便静候佳音,魏王告辞——!”姜牧一听微微点头,不卑不亢的说道,于是便再次把锦帛国书拿出来递给了惠施,便在最后朝向老魏王行礼而离去。

    直到离开魏国庙堂,镇定的姜牧犹若虚脱了一般,脑子顿时胡做一团乱麻,走路差点不稳,没有人发现他的后背已经被汗液浸湿了一大片。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便是:鬼知道在魏廷上姜牧的心里都经历了什么。

    天下分魏,咄咄之言,这是姜牧这辈子至今以来干的最大、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情了。

    魏朝堂大殿之上。

    “奇耻大辱——!”

    卫国使臣一离去,老魏王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气,满堂惊雷。

    称霸中原的魏国,却被一个小小的卫国,从来都未曾正视一眼的卫国,竟是被一个曾经的附庸逼上了这样的绝路,被骑在头上敢怒不敢言,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竟是毫无反手之力。

    今日之事,来日传到天下,魏国的名声怕是要一落千丈,让卫峥硬生生的成就了一个新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却是建立在魏国庙堂的耻辱之上。

    老魏王踉踉跄跄的从王座上站起,失魂落魄的离去,这一次对他的打击实在是空前的。

    “散朝——!”

    “我王万年——!”

    “相国大人请留步——!”朝堂之上一众文武大臣散去之际,宫廷近侍快步走向要离去的惠施,“王上召见相国大人——!”

    ……

第026章:魏国君臣

    ——

    廷后深宫,惠施到来,老魏王已然躺在了床榻上,惠施的到来,老魏王那表情总算有点波动。

    “惠相,要对那弹丸之地的小小卫国,如此……如此俯首示弱,寡人……咽不下这口气——!”老魏王有气无力的说道,毫无中气的言语仍旧无法掩饰那股扑面而来的怨气和怒气。

    “我王呐——!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打不过奈不何就只能忍辱——!”惠施刚一说话便见老魏王的情绪又要提上来了,连忙接着说道:“——却不是苟活,魏国今之耻辱便是要大王如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默默蛰伏来日定报此仇,一血今之庙堂耻辱——!”

    “这仇……魏国,必报之——!”老魏王旋即要起身坐着,内宫侍女见状连忙前去搭手,老魏王坐卧在床榻上之后又问惠施:“这滚刀肉般的卫国新君到底是什么来头?”

    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这穿鞋的却是怕光脚的,且不说天下分魏而卫可存,即便是双双国灭,魏国也是亏大了。不管姜牧的那番言辞是故意夸大还是如何,却也振振有词,有理有据,大争之世,实力说话,天下诸雄历来争锋不断,老魏王一生四处征伐,更是明白所谓“大争之世”这四个字的真意,姜牧的一家之言实在震住了无数人。

    此次大梁第三次被敌军围困,老魏王惊骇之后反而淡然麻木了,物极必反,老魏王反而轻松了。

    “启禀我王——!”惠施说道:“依老臣所知,这卫国新君卫乃是其卫国成侯之孙,传闻流亡在外之际拜入鬼谷一门,乃与秦相张仪为同门师兄弟……”

    提到张仪,老魏王便是止不住的吹胡子瞪眼,怒道:“你别跟寡人提张仪那个混蛋,身为魏人却做损母国而益敌国之事,忽悠寡人割城池十五座于秦国换来曲沃一城,寡人至今耿耿于怀,恨不得把他的舌头也给割喽——!”

    “唉呀大王啊——!您就好生想想该如何应对解围大梁危局之事吧——!尽跟老臣在这里斗嘴,这算什么事啊?唉~~!”惠施的言辞脸色尽是幽怨,拂袖拍手的埋怨道。这些年老魏王到出惹事,他便到处奔走帮着奔走擦屁股,摊上这么个主儿,惠施这些年头也是操碎了心。

    “好好好!刚刚说哪儿了?啊,那公子川是怎么回事?”老魏王看着一脸埋怨的惠施也打住了,这些年尽干些事后后悔的糊涂事,都是惠施帮着擦屁股。糊涂事情虽然干了不少,不过有一点还是不糊涂,魏国庙堂上下能用的人没有了,除了这个惠施仍旧忠心耿耿的侍奉,这样的臣子可不多了。

    这次危机,老魏王心里明白,只能仰赖惠施了。

    惠施便道:“卫侯此人自幼便流亡在外,师承鬼谷二十余年。前些时日入秦之际,得其同门师兄秦相张仪引荐,深得秦王赏识,效仿秦穆公招待晋文公重耳,设豪宴加以款待之,支持其复国,天下侧目。”

    说道这里的惠施不免感慨的补充道:“老臣本以为是徒有虚名,现在看来这公子川,年纪轻轻的确是一位有胆略的有作为年轻国君,老臣并无讥讽大王之意呀~!”

    这最后一句不说还好,一说老魏王顿时不乐意了,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你看,又来了又来了——!怎么寡人听到的都是讥讽啊?哦,那毛头小子是有为的明君寡人就是个昏君?惠施啊~~!你我君臣关系几十年了你要想鼓励寡人就明着说,你别老拐着弯骂寡人!”

    “大王~~~~”

    老魏王也知道耽误之急便不再废话了,于是道:“好好好,别说这些。想个法子该怎么让那小子把大军先退回濮阳城,有什么办法,你说说。”

    惠施无奈的叹息了一会儿,想了想便说道:“大王,这卫国君主派使臣而来,实际上也说明他并非想攻打大梁,正如那使臣姜牧所言,交相恶只会让天下诸侯终得其大利。”

    “既然他不敢打,那寡人为什么要割四百里地给他?”老魏王旋即怒道。

    “大王啊,这卫侯行的就是强盗作为,我大魏国家大业大,他确是一光脚的,无所顾忌,万一来个鱼死网破,于魏是百弊无一利啊。”惠施带着心力憔悴的语气说道,又急又无奈,到了这个时候了怎么还没有看明白来的人就是一流氓地痞的滚刀肉,他敢拼,难道魏国就要傻乎乎的上去逞匹夫之勇?

    “那就这样?四百里地就拱手让人了?”老魏王大手指着垂帘外头,吹胡子瞪眼的盯着惠施说道,“欺人太甚,不管几百里地,先打了再说,寡人要跟他决一死战——!”

    “大王~~!你就别再意气用事以赌国——!”惠施连忙说道:“他卫侯来我庙堂之上大开虎口,老臣亦可出使前往之力理剧争。这邦交之道犹若商贾争利,你来我往,他可漫天要价,我能遍地还钱,几番轮回,妥之,方可成事全矣——!”

    “商贾争利?你就不能打个好比喻吗?”老魏王斜着眼睛瞥向惠施。

    “大王~~~都什么时候了——!”惠施想要哭了。

    “好好,那就依惠相了,此事你全权招办,寡人于大梁静候惠相佳音便是。”

    “老臣这就着手准备出使之事,老臣告辞!”

    ……

    桂陵之地。

    卫峥的大军便陈兵在三十一年前齐魏两国的桂陵之战的交战遗址。

    且说此刻,卫峥率军倾巢而出,几万人马驻扎在桂陵之地一动不动,这宁元可着急的不行,时间一天天过去,始终不战,士气正在衰弱下去。

    可卫峥却是一点也不着急,每天呆在军营大帐内盯着地图看看画画,或一人而棋弈,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

    又是一天过去了,卫峥召集宁元等将领汇聚在大帐,一帮人火急火燎的赶来本本以为要有大动作了,没有想到卫峥却是大摆酒席。

    “报——!”

    就在宁元这帮人吃的食不知味时,一斥候奔入大帐之内单膝跪地,双手持着一竹简:“启禀君侯,大梁消息!”

    卫峥一看当即亲自起身接过竹简,一看之下眼睛一亮,心下立刻有了计较,收起竹简便道:“宁将军听令!”

    “末将在!”

    “即刻起,速整大军,听我命令,不日拔营!”

    “末将遵命!”

    “来人,派斥候通知白将军,令其率军火速回营!”

    一道道新的军令下去,大帐之内的将领先后撤出,一个个都以为要率军兵临大梁城之下,便是兴奋不已。

    卫峥重回座上再次打开竹简一看,看到上边的内容,再一次无言的笑了笑。

    翌日。

    两天前有一小队人马从大梁城早早出发,直至今日便抵达桂陵之地,其中不但有姜牧,还有魏相惠施也在队伍序列之中,这队人马一路畅行无阻的进入了桂陵之地。

    “惠相这边请,军营大帐便在前方,我家君侯已经等候多时了!”此时此刻,大军驻扎地,姜牧一脸有说有笑的为惠相引路,此次出使魏国大功告成,姜牧深知立功,也是喜不自胜。

    眼看着军帐就在眼前,惠施心里也好奇卫国的这个年轻君主,那号称一言可复国、存国的鬼谷传人卫峥到底长什么模样。

    两边侍卫掀开大帐,满脸笑容的姜牧摆出请的手势,两人双双而入。

    大帐之内,正前方的座上,一个背影正对着两人,惠施望去,对方始终头也不回的注视着后边挂着的大地图。

    姜牧当即行礼说道:“臣姜牧,拜见君侯!”

    凝视地图的卫峥悠然一转身,相貌入惠施眼里,后者当即瞪得滚圆,微张着嘴巴有些发呆。

    惟见卫峥小挥手示意姜牧免礼,便面向惠施双手拱礼,朗笑而走来:“数日一别,今日再会,惠子可别来无恙啊!”

    “惠子请上坐!”卫峥看着仿佛凝固了的惠施,笑容不减的说道。

    惠施略有木讷的入座,姜牧微微拘礼便识趣的退下,而卫峥再次回到上座,一语不发的看着惠施。

    “唉——!”许久,惠施无奈的摇头长叹,“是外臣眼拙了,雀阁一番妄言,还望卫侯恕罪!”

    ……

第027章:漫天要价

    ——

    此刻的惠施玩玩没有想到卫国的新君竟然是那日大梁城雀阁所欲的卫黎,两人竟是同一个人,回想当初说的那番招揽之意的言语,惠施也是感到一阵脸红发烫,今日一见,委实尴尬不已。

    这卫国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君主,惠施还真是为魏国捏了把汗,这以后的魏国东境怕是不但要防齐国,更是要防这紧挨着并可能成为一方小霸的卫国,今后的东境怕是与西境一样不得安宁了。

    “昔日卫峥隐瞒,还望惠子见谅。”卫峥却是笑道,拱手赔礼。

    “不敢——!”惠施连忙抬手回礼说道,君臣有别,这层级差距一摆开了,卫峥的年龄纵使二十来岁,却也不能对其摆架子,这次本就是委身前来求全的。

    “不知惠相驾临于此是意欲何为啊?”卫峥若无其事的笑道,并酌酒示意畅饮而谈。

    最可耻的莫过于这种明知故问的话。

    惠施暗叫棘手,此番是来以口舌予以争利,碰到一般人一般的国君还好,碰到卫峥这个尽得鬼谷真传的人,魏国庙堂之上姜牧动不动就是我家主上说,足以见得这卫峥的口舌见地和才华怕是比那张仪犹有过之。

    这一次能够为魏国挽回多少利益,惠施心里也有点悬乎。

    “卫侯!外臣便直言罢,卫侯如何才肯罢兵?”惠施虽然也善辩,更是名家的祖师爷,可这时也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跟鬼谷一派的高徒扯嘴皮子,几年前的惠施早已经在张仪身上领教过了。

    讨不到半点好处。

    不若避其长处,直言快语。

    卫国的大军兵屯桂陵之地而遥望魏都大梁,襄陵大战本就力不从心,加上卫峥从中横插一脚,于背后趁机发难,这一招釜底抽薪对魏国而言犹若雪上加霜。

    惠施心中已经断定魏楚之争,魏国必败。

    一旦大梁被卫峥大军围困的消息传出去,要是他再如那姜牧之言,给楚军一个借兵之理由,楚军必然进一步挥师北上,消息进一步扩散到天下列国,说不定庙堂之上,姜牧之言论的天下分魏就要成真了,到时候便再无回旋余地。

    事实上,卫峥看似淡然,心中也紧张,这一次倾国之力乘胜而来对于卫国来说何尝不是一场赌国之举,乘兴而来若败兴而归,卫国必然一绝不振,纵使卫峥也无力回天,非但落得个暴君的坏名声,失去民心便从此在卫国再也站不住脚。

    时间每耗一天,三军将士的士气都在下降,这些连宁元都能感受到,卫峥又怎可能感受不到。

    不过,虽有所忧虑,卫峥却也泰然自若。

    因为有人比他更急。

    便是魏国。

    老魏王比卫峥更等不起,魏国也赌不起,已是迟暮之年的老魏王也没有即位时的锐气,更没有卫峥的魄力。

    光脚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个理,惠施急不可耐的直言便是告诉了卫峥这样的信号。

    魏国不敢赌!魏国比他更急!这样就对了!

    “收兵?这个简单,只要魏王将吞占我卫国的封地如数奉还。自然退兵!”说着,一脸笑意的卫峥补充道:“万事和为贵的嘛——!”

    该来的还是要来,惠施心中一叹,便道:“献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卫侯啊,您要魏国奉还四百里富庶之地实在过了,观、津、衍、陵、无观等城池是断不可能让!”

    “为什么不能?这本就是我卫国的封地!”卫峥摆着一脸问号的姿态看向惠施,心下琢磨着,那么其他地方应该是对方可以接受的了。

    “卫侯此言差矣——!”惠施不急不缓的说道:“此非卫国之封地,乃卫之先君武公灭其邻国所占,今为(wéi)魏地也是理所应当。”

    “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卫峥一脸问号,旋即又道:“不对,即便如此,那也是武公开疆拓土之地,魏国凭什么要占了?”

    卫峥这是携以威势而耍赖了,惠施还看不出来便枉为一国之相了。

    合着魏国打下这些土地就不算是开疆拓土了?这账要这么算,那春秋以来天下诸侯三百五十六余国至今仅存十余国,怎么算都算不清了。

    商讨了半天,惠施不断的讲述各国历史,疆域城池隶属的变化等等,卫峥始终一口咬定,这就是卫国的封地,必须得还!

    侥是一代大才,名家老祖惠施惠子也几经忍不住要大爆粗鄙之语了,委实被这后生晚辈膈应的不轻,完全没法交流。

    第一次见面便不了了之,惠施留在了桂陵之地,事未成自然不能离去,卫峥大摆东道主之谊,可惠施却食不知味,哪还有什么心情,此次前来必须要出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惠施在卫峥大军营帐发现开始陆续拔营,这个信号传递到惠施这里顿时以为卫峥要命令大军攻城了,这一幕着实吓了他一跳,大军一旦兵临城下,魏国危矣——!

    本想拖一拖的惠施见此状况哪还拖的下去,而就在前往卫峥大帐所在地的时候,只见一队精锐人马浩浩荡荡的驶入城池军帐之内,紧接着便是粮草辎重随大军而入城,眼尖的惠施一看便是心中一跳。

    魏国的马车!

    那便是魏国的粮草辎重了?

    襄陵要失守了!

    惠施脑子里便浮现这么一个念头。

    见此状况的惠施心中十万火急,再也别无他念,知道不能拖下去了,便直奔卫峥大帐而去。

    ……

    军营帅帐。

    “兄长,幸不辱命!魏军送至襄陵的粮草辎重尽皆截获、或焚毁!”大帐之内,接到斥候秘令的白起已经率军回大本营,之后便第一时间前来复命。

    “好!”卫峥大喜,忍不住一拍白起肩膀。首次领兵便大胜而归,果然是帅才之人,卫峥知道白起最擅长的是山地野战,攻城拔寨则次之,虽为次之但也非一般人可比。

    从当年秦王命令白起领军攻打赵都城邯郸一再拒绝可以看出,除了坑杀赵卒数十万等因素之外,不善攻城也有一定原因,加之赵国有善守城的如廉颇这等大将。

    毕竟人无完人,白起纵然是一代军事天才,但也并非全知全能。

    一兄一弟主次入座便开始讨论起了兵法之谋。

    “进如峰矢、解如风雨、行如鬼魅、动若雷霆……”白起自言自语,斟酌冥想,旋即看向卫峥道:“兄长所言之野战游击,此战法闻所未闻,奇——!”

    “山地野战之精要便在于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逐个击破,于野战游击中歼灭敌军!”卫峥微微点头又说道。

    这句话名言的来路可不一般,对于白起而言,若是能够领略其中的精髓,便能将他野外山地作战的优点进一步扩大。

    机动性和局限性奇差的步兵战车马上就要退出历史的战争舞台了,卫峥很清楚这点,北边的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便是宣告着属于骑兵时代到来的开端。

    尤其是在这天下战国频繁征伐的大格局之下,往往都是多线作战,如魏国便是最好的例子,四战之地,西境要打,东境要打,南境要打,北边还有个赵国,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魏国的北境也要出事。

    此刻的魏国若是有支一日便可奔袭千里的精锐骑兵部队也不至于首尾不顾而四处挨打了。

    卫峥要组建一支骑兵部队是必然的,交给白起指挥简直是不二人选,白起擅长的战术战法和其风格,有一支骑兵部队犹若如虎添翼。

    卫峥正欲说话时,一个侍卫进来报告:“启禀君侯,魏相求见!”

    白起见状便起身说道:“多谢兄长传此兵谋奇法,臣下告退!”

    卫峥本想着要跟他继续进一步讨论一下关于游骑战法战术,惠施来了便收起了想法,组建游骑兵部队自然是迫切渴望的,但也知道急不来,骑兵部队也不是现在的卫国能够养得起的军队。

    白起刚刚离开大帐,略显焦急的惠施便走进来,一见卫峥便说道:“卫侯啊!鄙臣这次便给您交底了。这朝歌、宁新中、虚、黎、平阳等城池两百三十里地可以割让,观、津、衍、陵、无观等地是万万不可。只要不割城献地,美姬财宝卫侯尽可开口,我王定能尽可能满足卫侯!”

    卫峥见惠施如此不淡定也是倍感意外,仅是片刻便知道原因了,估摸着是看到了白起率军回营的部队,粮草辎重全部被截,襄陵之战魏国怕是要顶不住多久,同样的被连番刺激的惠施也顶不住了。

    如此,扯皮子终于要结束了!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626/ 第一时间欣赏战国霸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石慌所写的《战国霸天下》为转载作品,战国霸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战国霸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战国霸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战国霸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战国霸天下介绍:
战神白起横空出世,让天下将星黯然失色,纵横者流,张仪苏秦公孙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当一个后世灵魂穿越到战国时代,战国七雄魏变卫,战国仍七雄,一字之差历史巨轮却由此改变,华夏文明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不再是秦国,而一个更辉煌的强悍王朝由此而生……
立中央之国,
号天朝上国;
无四海不服,
如烈日当空。
石慌书友群:240248664,欢迎入群讨论。战国霸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战国霸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战国霸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