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TXT下载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全文阅读

作者:优益西     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txt下载     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一十一章 阳奉阴违

    毕竟他现在只需要让朱标自己打破朱家作为皇室的尊严和正当性,只要朱标自己听话,他也就没必要费心思去用朱棣等人来要挟朱标。

    更何况如今自己离成功只剩一步,就算放了朱棣他们,在城门紧锁的情况下谁都出不去,他们更不可能出去请救兵!

    自觉万无一失,胡惟庸决定同意朱标的要求。

    “王大人,将诸位王爷放了吧。”

    胡惟庸双手背后,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随后示意王志明让士兵们放了朱棣等人。

    听到胡惟庸的话,王志明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依旧下了命令。

    朱棣等人被松开后,也没莽撞地直接冲上去和胡惟庸等人拼命,而是低下头匆匆离开,迅速钻入人群之中,彻底没了踪影。

    至于他们接下来会去哪儿,胡惟庸一点也不关心,他才不觉得这些人会威胁到自己。

    而现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朱标开口。

    “我已经满足了你的要求,现在该你开口了,太子殿下。”

    胡惟庸向后退了一步,神色十分傲慢地等着朱标开口。

    他清楚朱标是一个言而有信的君子,顶多就是性子软了些,但绝对说到做到,因此并不担心朱标会反悔。

    而朱标则又上前一步,在低头确认朱棣等人已经隐入人群后,这才将目光投向了在不远处望着自己、神色各异的百姓们。

    “诸位百姓,本宫依旧记得父皇以及诸位开国功臣们,为了从那些家伙手中打下大明付出了多少努力。”

    “本宫也记得,正是因为不少百姓的鼎力相助,才有了今日大明的一片繁华。”

    “若是没有诸位,只怕也没有今日的大明!”

    “父皇素来体恤百姓,自然希望自己提出的改革措施能够真正惠及民众,让百姓们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只不过方式也相对更为直接,可能还没办法迅速被大家所接受。”

    “但是请诸位相信,父皇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能够让大家真正地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被阶级、被思想、被那些用来驯化你们的言论所束缚!”

    “儒学思想固然被历朝历代的帝王所推崇,但是并不代表它真的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民生!”

    “高尚的精神或许值得推崇,但是你们大多数是人,还是需要养家糊口。”

    “需要照顾一家老小的人,又怎能因为一些他人研究出的条条框框而随意取舍你们的性命?”

    “士族也好,百姓也好,都是人,毫无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又怎么能肆意压在你们头上,不让你们读书写字做官?”

    “纵然是身居皇位的我们朱家,也从未将百姓视为贫贱之人!”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这是自幼父皇便教给我们的道理!”

    “而父皇和我们,更不会让你们在奸臣佞相的手下受苦受累!”

    一开始,胡惟庸没觉得哪里有问题,毕竟一般在讲自己错在哪里之前,都会先交代一下背景。

    然而后面的话,胡惟庸却觉得越来越不对劲。

    他突然反应过来,这哪是罪己诏,分明就是在讲为什么改革,给朱家正名的!

    好家伙,敢阳奉阴违?

    “来人啊!给我把朱标抓起来!”

    胡惟庸衣袖一挥高声喊道,眼底尽是怒意。

    原本以为这太子仁厚老实,但是如今看来,小心思也是不少!

    而一旁的王志明多少也听出了点不对劲,一听胡惟庸下令,更是迅速让士兵们赶紧抓人。

    然而朱标是何许人也?

    他早就在说话的时候趁机挪动着步子,慢慢来到了百姓的边上。

    而在胡惟庸一声令下准备抓人的时候,朱标更是下意识钻入人群迅速逃跑。

    百姓们也早在朱标的演说下醒悟了过来,有些改革虽然让他们看得一头雾水而且似乎和他们无关,但陛下怎么可能会脱离百姓?

    这些年来,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就是最好不过的证明!

    幡然醒悟的百姓们见胡惟庸和王志明派来的士兵已经准备钻入人群抓朱标,更是十分配合地阻挡着士兵们前进的脚步。

    虽然他们惧怕那些士兵们手中的武器,但是为了能够让天下清明太平,为了自家的子孙后代,现在就算是见点血又如何?

    等到大明有朝一日脱离了此等困境,他们便可以骄傲的对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说,当年你老子我也是救过太子的人!

    “乡亲们,拦住他们!”

    随着人群中不知道是谁话音的落下,在场的百姓们可谓是一呼百应,纷纷开始用自己的身体阻挡着那些试图抓住朱标的士兵们。

    见百姓们如此积极地拦着他们,士兵们见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强闯。

    虽然名义上是宫变,但是倘若真的因此和民众发生了冲突,最后万一真出了什么事,自己一方成了败者,再加上自己伤了人,只怕皇帝和太子也不会放过他们。

    更何况说到底他们也是大明的百姓,基本上也都是出身奉天城。

    谁知道自己今天伤的百姓是不是自己的哪家亲戚?

    万一真的伤了认识的人,今后自己还怎么做人?

    因此士兵们只得随便划几下,做做样子,不敢真挤进去。

    胡惟庸和王志明见状更是气的不行,他们怎么着也没想到朱标死到临头竟然还敢嘴硬,甚至煽动这些愚民来帮助他脱身!

    甚至这些士兵们竟然也被愚民拦着不敢前进半步!

    “这群家伙难不成是疯了吗?要敢跟我们作对?”

    王志明气急败坏地咒骂着朱标和面前的这些百姓们是有多么的不识好歹。

    然而胡惟庸的脸色虽然难看,但并未对此发表任何意见,他只觉得这一切都显得相当不对劲!

    特别是朱标和朱棣的等人的种种行为,越琢磨越发觉处处都透露着诡异。

    他们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现状,现在整个奉天城都是自己的士兵,城门更是紧闭,根本就不可能有逃脱或者搬救兵的可能性。

    胡惟庸此时整个人的思绪都在思考是哪里不对劲,以至于并未注意到周围愈发躁动的人群和已然濒临的危险。

第二百一十二章 绝地反杀

    然而下一秒,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

    不少人顿时被吓了一跳,胡惟庸惊醒之际更是陡然发现自己胸前猛的一凉。

    紧接着就直接摔在了地上,最后一眼则是头顶晴朗无云的蓝天。

    “死人了!”

    不知人群中是谁突然惊呼一声,顿时吓傻了不少人。

    原本嘈乱的场面更是在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已经倒下的胡惟庸。

    王志明一脸菜色地看着胡惟庸倒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身下慢慢出现了一滩血水。

    即使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志明平日里还真没见过这种场面。

    毕竟他仅仅只是科考上来做官的,和那些常年征战沙场见血的武将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别管那些刁民了!赶紧保护本官!”

    意识到胡惟庸死在当场的王志明,顿时被吓得立马后退数步,尖叫出声,大喊着让周围的士兵们赶紧保护他。

    平日里过惯了风平浪静日子的百姓更是没有想到,刚刚还那么神气的胡惟庸竟然会突然死了!

    他们一个个也被吓得不知所措,回过神后更是惊魂未定、被吓得来回乱跑,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场面顿时彻底乱了套。

    殊不知刚刚被胡惟庸放走的朱棣兄弟几个,此时正站在不远处的茶楼上,慢慢悠悠地压低了火枪还在冒烟的枪口。

    “先生的东西还真是好用!”

    “即使离这么远,威力也还能这么大!”

    朱棣有些稀奇地戳了戳自己手中的火枪管,即使接触面小了,但还是被烫的一哆嗦。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朱棣在心里感谢许牧。

    因为要是寻常的火枪和火药,绝对不会在瞬息之间就要了胡惟庸的性命。

    很要论威力,还得是从许牧手里要来的新的火药方子最为厉害。

    “这下当真是多亏了许先生了!”

    “大哥也是未雨绸缪,居然提前料到了这一茬!”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朱橚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在先前朱标便提前嘱咐过他们,如若那乱臣贼子当真冒头的话,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动用火枪将其直接就地格杀。

    方才那般默契的配合,也算是兄弟只见的心有灵犀了。

    “是啊,咱们这边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就等着大哥大显神通了。”

    朱棣闻言也是点了点头,目光在慌乱的百姓之中搜寻着。

    叛军的主心骨已经被解决,已经不足为惧。

    只要现在朱标站出来重新稳定住局势,一切都不必再慌张。

    正当朱棣几人思索着的时候,便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回来了!”

    “太好了!太子殿下还在!他没出事儿!”

    原本还在混乱之中的百姓见他突然站了出来,便面露喜色,犹如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纷纷将他拥簇起来。

    见到眼前的这一幕,朱标也顺势安慰着在场惊魂未定的百姓们。

    “诸位无需担忧!着一切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奸臣已死,大家安全了!”

    “只要我朱家还在一天,便一天不会让诸位受难!”

    在朱标一声声的安抚下,百姓们也渐渐镇定下来。

    重新冷静下来的他们都知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最后的乱臣贼子!

    “太子殿下,那边还有一个叛徒!”

    “对,还有一个!”

    愤怒的百姓们立马就将矛头指向了尚且存活的王志明,一个个神色中尽是怒意,仿佛下一秒就要将其撕扯殆尽一般。

    朱标也在百姓们的拥护之下,慢慢的走向了此时畏畏缩缩的叛军和惊慌失措的王志明。

    “你们如果现在投降,本宫还能饶你们一条性命,并且会考虑酌情处罚!”

    “本宫知道,你们都是受到贼人胁迫的。”

    “诸位都是在大明有家有亲人的人,又怎会去想要造反呢?”

    朱标没去搭理王志明,反而轻声细语的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已经在瑟瑟发抖的叛军。

    至于如果继续拥护乱党会是什么下场,朱标觉得即使他不用说,眼前的这群人也绝对知道。

    不少原本还在严阵以待的士兵,在听见朱标的话后反而有所动摇。

    他们十分清楚,作为太子的朱标平日里不论是在皇宫内,还是在朝堂上乃至是民间都风评极佳!

    朱标不仅是皇帝最为喜爱的皇子,更是百姓们认可的仁义的太子。

    这样的太子,又怎会欺骗自己等人呢?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们愿意主动投降,一定能够保得住自己的性命!

    与此同时,不少士兵也看了看自己身后惊慌失措,甚至已经在大呼小叫的命令他们立刻杀了朱标的王志明,再拿回来和面前受百姓拥护的太子做对比,一个个心里也纷纷高下立判。

    该选谁,当下已经明了!

    不少叛军立刻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武器,举起手来表示自己愿意投降。

    “太子殿下,我们愿意投降。”

    “太子殿下,我们都是受到胡惟庸那个家伙胁迫的!”

    “还有这个王志明,如果不是他们拿我们的家人和性命相逼,我们也不会同意加入他们的反叛!”

    士兵们此时都知道自己究竟待在哪里才能保得住性命,于是乎纷纷选择了最正确的路。

    短短不过几息的时间,原本还在保护王志明的叛军们便纷纷倒戈向了朱标,甚至还有人十分机灵地反手当场拿下王志明,亲自押送到朱标面前,想要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周围的百姓们见到这一幕,一个个都是兴奋不已,就好像是自己帮着镇压了这次的叛乱一样,唯有王志明一脸死灰。

    “不愧是太子殿下!此等局面都不在话下!”

    “有了太子殿下的领导,我们将来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可是老天爷都不想让太子殿下出事啊!”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朱标微微颔首,恭恭敬敬的朝着诸位百姓行了一礼。

    刹那间,原本还在吵闹的百姓们顿时鸦雀无声。

    刚刚……太子殿下向他们这些个平民百姓行礼?

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闲是非多

    “今日若是没有诸位的帮助,我朱标只怕是会命丧于此。”

    “我对天发誓!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绝对不会让诸位受苦受难!”

    随着朱标话音的落下,在场的百姓皆是双手微微颤抖,甚至有的还红了眼眶。

    这就是他们所信任的太子殿下!这就是他们所支持的皇室!

    而与此同时,奉天府中发生的一切,也迅速的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看样子这次下来,那小子在民间倒是收获了不少民心。”

    听到锦衣卫汇报来的消息,朱元璋的眼神中顿时流露出几分笑意,心中尽是赞许。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朱标等人真的无法应付胡惟庸的造反的话,他便会直接出面解决。

    毕竟作为大明皇帝,手中多多少少还是掌握着锦衣卫和一群宫内禁军的。

    不说别的,对付胡惟庸这种窝里横的乱臣贼子还是没问题的。

    只不过朱元璋倒是没想到这小子不仅办成了,还办的如此出色。

    想来日后将皇位交给朱标后,他也不用担心了。

    自己的这个孩子也必定会让天下百姓心甘情愿地臣服!

    一想到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果然不辜负自己的期望,朱元璋就乐得笑到合不拢嘴,甚至于因为笑声过于放肆,没有可以控制音量,还吸引了站在不远处的许牧。

    听到朱元璋的动静,许牧不禁颇为好笑的挑了挑眉毛。

    他只知道朱元璋住在院子里只是为了休息几日,可什么事能让朱元璋如此开心?

    “我说朱老爷子,您的笑声要是吵到了我这里的花花草草导致他们枯萎了,我可是要找你要赔偿的!”

    许牧笑眯眯的开口说道,言语中尽是调侃。

    见到许牧过来问,朱元璋自然乐得和他分享,只不过他还不得不特意变了变说词。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村子里面有一些老顽固,一直固执己见,不太想让咱们这个改革落实下来。”

    “为此能够让咱放弃改革,还特意闹出了点事儿,甚至煽动不少人跟着一起起哄,什么都不懂就给那瞎闹!”

    “只不过,这一次还没来得及捅到咱这里,就已经被大虎给先解决了,而且大虎还解决的还相当漂亮!”

    “所以我觉得这孩子将来绝对有出息,肯定能带着村子的人越走越远!”

    一说起朱标,朱元璋心中便是满心的赞许,眼底尽是骄傲。

    此时的朱元璋就差当着许牧的面把朱标给从头到尾夸上一遍。

    不过即使许牧看不见他满是骄傲的神色,也知道朱元璋现在有多么的自豪!

    天下父母见了自己的孩子有了出息,都是这样,村长身为普通人,自然也不会免俗。

    而他听到朱大虎能够把这件事办得如此漂亮,身为老师的许牧,也觉得相当欣慰和骄傲。

    只不过朱元璋所说的话中提到的几点,倒是让他有了些许好奇。

    “话说回来,改革的事情还没真正落实下来吗?”

    许牧微微颔首,神色中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疑惑。

    先前该讲的道理,可都已经讲好了,怎么反而有人还要跟着起哄呢?

    按道理来讲,乡亲们就算再怎么不清醒,再被教过多次之后,差不多也该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不可能做出起哄这种事情才对。

    难道说还是村民们的思想太死板了?

    想到这里,许牧不禁皱起了眉头,他现在真是越来越想不明白,这群乡亲们都在想些什么了。

    “许先生,这你就不明白了!这次大虎能把事情解决好,村民们也帮了不少忙。”

    “但是负责起哄的这群家伙,就是一群没事做闲得蛋疼的读书人!”

    “他们一个个向来自诩命比天高,有大才干,但是大多眼高手低,根本不敢正事!让我头疼的不行!”

    “这一次更是被老顽固们三言两语就轻易被挑拨鼓动,和村民们对立,进而和那群人一起闹了这次的风波。”

    “一提起他们,咱就愁啊!”

    听到许牧的疑惑,朱元璋则叹了口气,他的脸上有着些许无奈,连带着语气都颇为丧气。

    一想起来这些读书人,朱元璋也觉得头疼。

    他十分清楚,倘若要是不尽快找个办法将他们给解决了,只怕日后的乱子会一波接一波,永无止境!

    就算他是皇帝,他想杀就杀,可是杀又杀的完吗?

    而且像这种毫无根据就杀人的行为搞不好还会被他人利用、做了文章,进而影响皇权的威严和统治,麻烦得很!

    总结下来啊,可谓是不论怎么做都得先想好能不能做,该不该做。

    许牧当然听得出朱元璋言语中的担心,毕竟人闲是非多的道理全天下的人都明白。

    “你也别太难过,毕竟人闲下来的话,脑子也会跟着空了,必然会东想西想,随随便便受点鼓动就会闹出点事儿来。”

    许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开口安慰道,这种情况到底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可即便是这样,但并不代表没有办法来解决。

    这群家伙不就是闲吗?

    找些事情干就好了!

    “不过这也好解决,只要你能给他们找到各自能干的事情,让他们忙起来,不就可以让那群家伙安分下来吗?”

    “到时候就算有人想要鼓动他们接着作乱,他们也得考虑考虑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空闲时间和多余的精力。”

    听到许牧的话,朱元璋顿时两眼一亮。

    对啊!既然人闲下来容易出事,那不让他们闲下来不就行了?

    只要让那些读书人忙起来,他们就不会再想着去附和别人的胡言乱语、想着不切实际的事情,而是会专心致志的去干自己的工作。

    可是想归想,朱元璋的神色中却又多了几分迟疑。

    这套理论确实可以用,然而闹事的那些大多都是读书人,平日里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读书写字。

    顶多是有些出色的还能出去开一个私塾,教一些其他有学习需求的富家子弟或是掏的起上学钱的平民学子。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因材施教

    至于其他人,则大多是碌碌无为,一辈子的目标也就只有读书、考上科举之后再当官!

    真要把读书读到呆滞的这些家伙拉出来,给他们找些活干,他们又能去干什么?

    朱元璋可不觉得这些人除了考科举以外,还有任何能够胜任的“工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先前许牧虽然给他提过这样的建议,但是真正到了他想要实施的时候,却是不知该从何下手。

    包括那些奖励机制,都是说起来轻巧,但是真正到了实际做起来,却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平衡点。

    “先生,那你能帮咱想想这些只知道读书的家伙们,平时里还有什么事情能做吗?”

    “咱这脑子笨,实在是想不出来。”

    朱元璋挠了挠脑袋开口说道,言语中颇有几分不好意思。

    “我说朱老爷子,你可还记得,之前不是说村子里面要搞义务教育吗?”

    “虽然说教学场所什么的盖几间房子、找些桌子就能解决,可是最关键的一点,具体谁教书这件事,到现在不也依旧还没个定论吗?

    “那为何不直接把那些人组织起来,再培训培训,随后让他们来充当义务教育的第一批老师呢?”

    “反正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在对于文字和理解这方面的事情,绝对会比其他人更熟悉,培养起来也更为轻松。”

    “其次,他们大多也都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用来教孩子,再合适不过!”

    许牧听后则是笑了笑,反正都是自己提的建议,完善一些也无妨。

    用人,到底是讲一个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许牧觉得不把那些读书人拉过来当老师,简直就是浪费!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听到了许牧的话,朱元璋顿时一拍大腿,神色中尽是激动。

    他倒是忘了那些人读书也读了有些年份了,虽然不一定能把自己带的学生教得十分透彻,但最起码一些道理和律法还是能够给学生讲清楚。

    更何况村子里……亦或说是整个大明的不少幼童,受种种原因限制,弄得连字都不识,甚至一个村子里都不一定有几个教书先生。

    让那群家伙来教那些孩子们识字,倒也是一件可行的好事。

    而且如果要教那些小孩子们读书,指不定还会遇见什么其他的难题,也足够让那些平日里眼比手高,自命不凡的书生们好一阵头疼了。

    现如今有了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朱元璋心里自然开心不已。

    不过许牧心里清楚,就算是给出了路子,那些年轻人倒也不一定乐意走。

    “倘若要是那些读书人不愿意当老师,你倒是也可以凭借村长的优势给他们找一找有没有其他的技能培训。”

    “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即使不喜欢教书,通过不断摸索,应当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说到最后,许牧则是耸了耸肩,语气分外的轻松。

    在许牧看来,给那些人找些活干根本不是些什么难事。

    实在不行全都拉去修路修水坝也是个办法。

    只要村长想做,就肯定做得到。

    “我的这个办法其实就好比古代兴起的科举制一样。”

    “你别看科举每年能吸引来的人数不胜数,有才华的人更是多如牛毛,但真能够被选中的又有几个?”

    “最终不还是只挑几个或十几个顶尖的,导致许多有才华有学识的人名落孙山、自此之后了无姓名?”

    “没能把他们真正的利用起来,在我看来就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可惜古代皇帝们大多在这方面短视,他们从未意识到这些有才华的人照样能够为朝廷效力。”

    “他们只愿意去选择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然而却并不愿意看一看只比他们稍逊的其他人。”

    “因此也错过了不少,原本能够让他们用得更加得心应手的人才。”

    而许牧为了能够让朱老爷子尽快明白自己的意思,他还特意举了一些例子。

    他说这话的时候,可谓是一阵气愤填膺,神色愤愤不平。

    见到许牧这副模样,朱元璋倒是有些不自觉地缩了下脖子,毕竟自己也算是“短视”的一部分。

    “其次,人是有多样性的,他在某些方面优秀,但是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也照样出色。”

    “就比方说科举考试实际上是一种应试考试,有些人能够通过死读硬背在应试考试上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不代表他能够将自己所记下的那些东西,熟练的运用到现实。”

    “而有的人恰巧与之相反,即使他们在应试考试中不占光彩,但是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特性,或许就是某个岗位最需要的人才。”

    “可是这些人又不得不授予科举制的限制,因为应试教育而与本该属于他们的光明的未来失之交臂,所以我并不介意你单一地看待那些读书人。”

    “你还记得我曾经说,孔孟之学才是真正的儒家吗?”

    “都说孔圣人说的是真理,但他还提倡因材施教呢,你们怎么就看不到?”

    说到最后,许牧也是颇有几分叹息。

    他现在也是看明白了,这群家伙口口声声说着信奉儒家,但实际上只是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那部分东西而已。

    许牧始终觉得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性来指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只是他也清楚,凭借村子现在的财力物力人力,只怕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只能先靠应试教育来筛选人才。

    朱元璋听后不禁连忙点头,他觉得这确实是个道理,许牧后半段提到的内容着实让他有所心动。

    “先生,你刚刚提到科举制也有自己的不足,那如果想要让人才都派上用场的话,作为皇帝又能做些什么?”

    “毕竟咱也知道,那要是放在古代的话,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单单是百姓们乡亲们努力肯定是没用的啊。”

    对于朱元璋这种认真求学的态度,许牧很是欣赏,因此并未有所保留,而是一五一十地讲给了朱元璋。

第二百一十五章 晋升机制

    就算科举制有一定的弊端,但终究是事在人为。

    “这个好说,选人当官其实是一门学问,它很灵活,不是完全依照着死规矩来,因此我们也可以灵活一些。”

    “那些稍逊一些人不是不能用,不过与此同时也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上升、审查机制,让那些读书人知道他们把这件事情做好,就有往上爬的机会。”

    “其次就是那些本身就经过了选拔的人,也不能忽视他们的上升潜力,不过为了有效区分两种群体,相应的上升通道和权利也应有所不同。”

    “就比方说,考中的人最高可以一路直升成为正一品的官员,那么通过其他方面或特长得到机会加入官场的考生,则需要更加细致的划分,并且参与相应的等级考试。”

    “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更适合哪一个岗位,更适合哪一个工作,如果做得出色,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评定考试,继续升到比原先更加高的官职。”

    “虽然累是累了点,但这样既能保证考上来的人能够待下来,同时也能够保证那一些落选的人不会因此彻底被埋没,从而达到真正将所有人才纳入手中并加以运用的理念。”

    “这种理念也可以放到村子里面,同样适用,但是你也一定要结合村子里面的情况仔细考虑,莫要因为一时疏忽而酿成大错。”

    归根到底,许牧觉得这终究还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适当的机制以及合理的环境会促使某些人向上爬,从而形成一种正向激励,同样也能够促进更多有这方面志向的人,通过最为公正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许牧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朱元璋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

    孰不知朱元璋不仅理解了,此时的心情还相当的激动,甚至想要拍案叫绝,赞叹许牧的想法简直精妙至极。

    本来因为胡惟庸的这次事情,朱元璋就已经意识到,现在如今朝廷里面已经有了不少蛀虫。

    而为了朝廷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他必须要尽快将这些蛀虫处理掉。

    可是朱元璋也担心,一旦处理掉这些贪官污吏之后,他们空缺下来的位置可能没有人能够胜任。

    甚至可能会因为官员数目不够,从而导致无人能够接任,进而造成官位空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到时候只会让他更加头疼。

    不过如果能够将许牧规划的这一种思路实际运用到大明的官僚体系当中……

    那么那些原本处在低层,因为背景不够硬而无法往上爬的小官吏们,有机会可以升职。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为大明作出贡献,自己也能更加清楚到底哪些官员有用,哪些只是混日子!

    届时,他也算是解决了心头大患。

    有了计划,朱元璋想的是该怎么将这件事情落实到大明的实际环境中,于是乎也开始坐下来仔细谋划。

    听他没了动静,许牧就猜到朱老爷子肯定是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自己也必然要给他留一点消化的时间,也不好继续去打扰。

    不过,这头朱元璋刚刚有了最初的计划,他便听见院子之中突然又传来了一些其他人的动静。

    这让原本十分警觉的朱元璋立马从思绪之中抽身,抬起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不像是朱标他们的动静,难不成是谁找过来了?”

    听到不远处传来的动静,朱元璋心中的警觉也提高了不少。

    万一要是某些不长眼色的官员找到了这里,他也好想办法应对。

    只不过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进来的这些人不是他担心的那些官员,反而是先前被他送过来上学的那一批姑娘们。

    看清楚了来人,朱元璋心中的大石头顿时放了下来。

    只不过仔细一看,朱元璋发现这些姑娘们不仅似乎是要来上课,每个人甚至还都带了几个家仆,就连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也是一样。

    更吸引朱元璋目光的,则是那些家仆们手中搬着的一摞摞从未见过的书。

    看那书的封皮以及样式,和市面上大多数书籍都完全不一样。

    这些是什么?

    朱元璋顿时有些好奇,他起身上前,想要去看看那些书到底是什么东西。

    姑娘们原本进来时还有说有笑,但是谁都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也会在院子里,以至于注意到他也在院中后,一个个也被吓了一跳。

    毕竟姑娘们谁也没想到对外称病的朱元璋竟然会站在这里。

    虽然她们先前都是从来不去打听外面的事情,但自从在许牧这里接受了思想觉醒之后,也开始关切天下发生了什么事。

    就连方才宫门外的事情,她们也都已经听闻,刚才津津乐道的便是此事。

    “父……爹爹,你怎么会在这里?”

    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是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朱元璋,眼神中顿时流露出几分惊讶。

    看到眼前几人如此疑惑的神情,朱元璋本来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随后也很快的意识到了自己哪里不对劲。

    要知道,自己此时应当还在“生病”,此时却安然无恙地站在这里,好像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咳咳咳……”

    “莫要对外面提起此事。”

    朱元璋略带几分尴尬的干咳几声,朝着几个姑娘使了个眼色。

    而姑娘们到底是通透之人,看朱元璋如今十分健朗,丝毫没有半点病态的样子,她们就猜到朱元璋肯定是在装病,而且还不希望被外面的那些大臣们发现。

    便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将这件事情说出去,因此朱元璋也放了心。

    他走上前,先看了看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带来的那些仆人手中的书,随即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讶异。

    “这些都是什么?我怎么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书籍。”

    虽然乍一看和市面上的书籍没什么两样,但是封面确实与那些单一的书籍不同,竟然还有配图。

    朱元璋随意拿起几本看了看,发现每一本书的封面上都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诸如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汉字。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全新教材

    乍一看,他觉得自己倒是能猜到有几本里讲的大概是什么内容,但是还有几个诸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字眼,让朱元璋反倒是摸不着头脑。

    他随便挑了几本翻开,想要看看平常许牧他们都在教些什么。

    可是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朱元璋反倒觉得自己变得自己不识字了一样,里面全是一些他闻所未闻的东西!

    他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当他们拼接在一起,自己反倒看不明白了。

    更别提其中几本书里面,还画着一堆乱七八糟像鬼画符一样的玩意儿,和歪七八扭像是蝌蚪一样的线条。

    “这都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皱着脸纠结了半天实在是看不懂,最终只能无奈地将书放了回去。

    而不远处的许牧在听见他们的动静之后,缓缓向他们走来。

    “先生,您让我们印的书,我们已经印好了。”

    见到许牧过来,宁国公主顿时两眼一亮,恭恭敬敬的对着许牧说道。

    好歹教过宁国公主等人一段时间,许牧知道宁国公主她们办事向来不让人失望,便放心地点了点头,笑着应了下来。

    “先生,你让孩子们印的这些书是什么呀?里面怎么有一些东西乱七八糟的,根本让人看不懂。”

    而朱元璋也是见缝插针的凑了上去,好奇的开口询问。

    “这些只不过是他让孩子们印制出来的一些教材罢了。”

    “前些日子不是给你说村子里面要开始搞义务教育吗?”

    “教学场所这种事我解决不了,但是教什么,我自认还是说得上话。”

    “我左思右想,觉得不如就把这些课本拿出来,用来给孩子们讲课。”

    “所以特地让孩子们特意去拿回去复印了几百份,好带回来到时候也方便你发放给村子里面的学生们看。”

    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许牧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言语中颇有几分得意。

    然而随着许牧的话音落下,朱元璋却是不免有些疑惑地再次看向那些被仆人们抱着的书。

    这……不过就是教一教学生,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吗?

    甚至还一次让人印了几百本出来?这未免也太费事了些吧?

    就算是平日里那些学子们学习读书,也都是自己去买的四书五经,用不着先生操心。

    “我说朱老爷子,你可不要小瞧这些书。”

    虽然朱元璋没有说话,但许牧却像是听到了朱元璋内心的嘀咕一般,简单一句话就把朱元璋吓得一哆嗦。

    难道是自己表现的太明显了?

    不对啊,许先生分明是盲人,怎么会看得清楚自己的神态?

    想到这里,朱元璋对着许牧又是一阵端详,再三确定许牧确实看不清后,他才缓缓开口询问。

    “先生,咱看您的样子好像对这些书很在意,可是教书而已,大多不都是教书先生自己在上面讲,学生们在下面听吗?有必要大费周章地专门印制书出来吗?”

    看着眼前的这堆教程,朱元璋倒是觉得有几分大材小用了。

    在朱元璋看来,与其搞这些书,不如多搞些教书先生来得实在。

    然而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许牧却摇了摇头,神色中尽是不认同。

    “朱老爷子,若是想要教学的话,哪哪都离不开书!”

    许牧的神色也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就连语气都冷了下来,好似在讲什么有关生死存亡的大事,连带着朱元璋也下意识挺直了身杆。

    “这些书,其实就和那些被儒生们千百年传颂的四书五经一样,是一些知识的起点,也是根源。”

    “台上的教书先生之所以大多不用书,那是因为他们早就将四书五经的东西全部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他们自然不用书。”

    “而天下学子在信奉儒教的同时,更是将有儒家经典之名的四书五经奉为圭臬!”

    “他们都手中手中倒是会时不时拿着书,念上几句,就以为自己能够参悟书中真理,可与先贤齐驱并驾!”

    “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自己有了理,有了根,可以随时拿着书本上的东西和他人辩论!”

    听到许牧的话,不论是姑娘们还是朱元璋一时间顿时恍然大悟。

    他们平日里见到的哪些书生们确实总喜欢拿着儒家经典头头是道,不容别人有半点质疑!

    但是朱元璋还是想不明白,这又和自己看见的新书有何关联?

    “可是你我要推行的教育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儒家的乏善可陈的陈词滥调,因此更是需要以书的形式将新的知识、以最为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因此,我们的书,将会是这些孩子们的知识的起源,如此重要的东西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次,你想想,若是有人在教书的时候试图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继续传播儒学的东西,学生们手中没有课本,又怎么判断老师说的是对还是错?”

    “再者,当第一批接受这些新书的教育的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认可书上讲的一切,这不比你费尽心思纠正那些老古板和老学究来得实在?”

    “换句话说,现在咱们要做的,便是将孩子们心中最开始认同的东西改成正确的,有用的,而不是一些个陈词滥调。”

    许牧的算盘打得很清楚,有些人学了一辈子的东西,到底是已经老了,还特别认死理,别人几乎没什么机会能够说那些人的不是。

    然而孩子们不一样,孩子们尚且稚嫩,无论哪一方面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只要经过适当的教育,今后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而教学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按照大致的路子成长,去用全新的角度认识这个世界。

    在许牧的眼里,这是目前能够帮助大山中落后的村子,尽快发展起来的必要路径之一,也是唯一的路径。

    而随着许牧话音的落下,朱元璋整个人顿时僵硬在了那里,长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神色中尽是复杂与震撼。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明的未来

    作为皇帝,特别是和那些老学究们成天打交道的皇帝,他可太清楚四书五经的存在对于那些儒生们而言是多么重要。

    几乎每一个儒生和他对话都恨不得甩出几句之乎者也,来展现自己多有才学,对四书五经的理解有多么透彻!

    因此,朱元璋对此可谓是再清楚不过!

    不过清楚归清楚,朱元璋仔细想了想,最终又把目光挪回了自己刚刚翻看的那些书上。

    毕竟照着许牧的话,新的学生们乃至以后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将这些书奉为至宝、视作真理的话……

    那自己岂不是也可以效仿那些古代先贤,把自己的思想以及想要推行的理念全部杂糅进去,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这样一来,日后若是想要继续变革,来自百姓和读书人的压力也绝对会比现在小上不少!

    “丫头,把你们学的这些个玩意儿给咱也来一套。”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他目光如炬地看着那些书,主动朝着宁国公主讨要了一套。

    “没问题。”

    宁国公主见朱元璋主动来要,急忙就让下人分出来一套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拿到书之后也是非常自觉地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仔细翻阅,并还特意找宁国公主要了笔墨,在书上小心翼翼地写上自己的批注。

    许牧许久未见朱元璋有动静,便寻了一个姑娘仔细询问。

    “朱老爷子呢?拿到书之后怎么没动静了?”

    被许牧询问的姑娘则是徐仪华,她悄咪咪的扫了一眼朱元璋,便踮脚在许牧耳边小声道。

    “村长他正忙着自学呢!”

    听到了徐仪华的话,许牧先是愣了愣神,随即微微颔首,神色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自打他来到这村子中后,便明白朱老爷子的好学程度,丝毫不亚于村子里的年轻人们。

    既然朱老爷子对这些个教材如此感兴趣的话,那自己也不好打扰他。

    “别打扰到朱老爷子了,咱们先去上课。”

    许牧笑眯眯的招呼着姑娘们进教室,也好给朱老爷子留下一块清静的地方学习。

    听到许牧的话,姑娘们自然没什么意见,招呼着下人们抱着书紧跟着许牧到了教室。

    而朱元璋则丝毫没有注意到她们离开,依旧认真地看着书上的内容,并且记下一个个不明白的地方,准备询问许牧。

    他越看越发现这些课本果然是好东西,与此同时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心惊。

    即使其中有不少东西连他这个皇帝都没见过,但是光是看这些知识,朱元璋就能想象到当这些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后,必定会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说别的,单单是说这一门物理,目前看上去貌似足足有三四册之多,内容从浅到深,分批讲解。

    而最令朱元璋感到震撼的,便是这蒸汽机的学说,居然是在第一册!

    要知道,先前这蒸汽机在整个朝廷之中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这可仍旧是历历在目的事情。

    连蒸汽机都如此令人心惊,那往后几本书中的东西,又会给他大明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里,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的平复着心中的激动。

    不过这物理的学说对于他而言,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难以理解了,还是等到到时候再去询问许先生吧。

    而接下来的几本书中,给朱元璋带来的震撼丝毫不亚于物理。

    特别是历史书中提到的科举制,关于科举制度的出现,兴起,乃至于后续的修改,一切都清清楚楚,随便扫一眼就能找出来当下最合适的法子。

    “要是有了这些书,老孔改革卷子不就有依据了?”

    “日后配合义务教育的推行,必将会让大明百姓受益匪浅!”

    朱元璋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将自己能看懂的几本给看了一遍,一抬头已然是傍晚。

    他意识到自己今天似乎有些太入迷,连时间都被忘却的一干二净。

    可一想到这些书将来能派上的用场,朱元璋又觉得自己的时间花得很值,就算自己现在丢了一堆政务在御书房没有处理,心中也毫无悔意。

    “朱老爷子,您这些教材都看完了?”

    此时的许牧那边早就已经下课,姑娘们甚至在离开的时候,看到朱元璋一副勤学苦练的样子,心中也是分外的感慨。

    听到了朱元璋这边的动静,许牧收拾完了教具便笑眯眯的走了出来。

    看了一天书的朱元璋再次看见许牧,心中更是满腔赞叹。

    “先生,您的书真是让咱受益匪浅。”

    “虽然凭借咱的浅薄才学,无法看懂,但是咱能够料到这些书一定会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帮助。”

    朱元璋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感慨,格外珍惜地摸了摸让自己爱不释手的教材,心中颇有感触。

    他的年纪确实一天比一天大,连带着身体也渐渐老去,就算有长生不老的梦,可他心里有数,只怕不可能实现。

    因此朱元璋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明朝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能有一个强盛的未来。

    如今这套书,给了他很大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只要把他大明的孩子们都给教好了,那他还怎会为了大明的未来发愁?

    “孩子们一定会在这些书里学到毕生难忘的知识。”

    “先生,这些书的话……村子里面的人有些多,可能不够用,不如让咱再多印几本,到时候全村免费发放,必定能够让义务教育更好地推广。”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眉飞色舞的向许牧讲述着自己心中的大好未来,神色中尽是期待。

    而听到了朱元璋的这番话,许牧的神色中也是流露出一丝笑意。

    他自然赞成任何对村子有用的决定,同时也发自内心的感叹村子能有这样的好村长也实属难得。

    “朱老爷子你且放宽心,村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许牧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村子日新月异的面目,的确是令他心中也颇为感慨。

    只是如此看来,只怕他前去福田村的日子又遥遥无期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886/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最新章节! 作者:优益西所写的《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为转载作品,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介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