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金色菊花TXT下载金色菊花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金色菊花全文阅读

作者:景松     金色菊花txt下载     金色菊花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4、五十寿庆

    (1)电话邀请

    赵金菊是一九四七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出生的。与阳历十月一日差不了几天,所以她决定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过五十岁生日。她先给江夏雨电话,让他二十五号到鹰坛去接她。然后又打了几个电话:一个是胡冬梅家,先跟胡冬梅通气。再给亲家邹霞飞电话,邀请她去乐平一趟。邹霞飞只听说过赵庄环境好,没去过,在城市待久了,也是想去农村逛逛的,就满口答应了;另一个电话是林洁。“林妹,我已跟雪芬他们商量了,准备十月一日在老家赵庄过生日,欢迎你和一线一块去凑个热闹!”

    林洁和赵金菊虽然是儿女亲家了,可他们间仍然以同学相称或呼为姐妹,姐妹是显得更亲热些。林洁就只一个女儿,女儿就是一切。女儿都同意的事,她怎么会反对,去吧,反正有假,就满口答应了。

    淮安还有一个亲家,去不去电话,邀不邀请?赵金菊还真考虑了一下,她是这样做的:先给乐平张平安电话,问问张平安的意见。

    张平安说:“都是亲家,应是一视同仁,况且刘鸿雁现还在乐平。应该邀请!”

    此话有理。所以赵金菊又向淮安去了电话:“凤娇姐,我想在乐平过生日,请你们一块来乐平玩玩好吗?”

    去乐平怎么不好,本应去的,女儿已在哪里发展了,正准备转移呢!因该先去考察一下的,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程凤娇没有跟刘继东商量就满口答应说:“阿菊妹,我们一定去!”

    赵金菊说:“好,我热烈欢迎!”电话挂了。

    九月二十五日,赵金菊一个人坐火车到鹰坛,由江夏雨接着回了赵庄夏院。

    赵金菊在夏院召开了一次小型家庭会,参加的是孙艳姿二娘,江夏雨小夫妻俩。筹办五十岁生日,决定由江夏雨负责操作办理。给母亲做寿,理应由江夏雨来办。

    江夏雨给赵金菊汇报说:“校舍已在建设中,爷爷奶奶还未迁动,等你来决定”。

    赵金菊说:“快迁过来吧,哪里搞基建,怎么好继续住人?”又望了一下江夏雨说:“哪茶亭是怎么回事?”

    “这是外婆的意思。”江夏雨告诉赵金菊说:“外婆希望把赵记茶亭重建(虽然孙二娘不再卖茶,但觉得茶亭应该保留)。所以我就用点资金在原处建了一座茶亭了。仍为《赵记茶亭》,就算为公众办了一件好事吧!我觉得你一定会同意的。所以就没有请示你!”

    “好,好哇!我早就有此意。还是妈妈想得周到。儿子啊!我建议还要修漂亮一点,可作为赵庄的一风景点,你们看怎么样?”

    江夏雨明白了:“娘的意思是把亭子作为赵庄的标志,好,我马上着手改造!”

    江夏雨负责操办寿诞。还要准备迎客,还有几间房都未配备好床被之类的东西。因此立即到乐平市采办,把要采办的东西,由百货公司——鸿雁百货公司负责,实际上只是给了鸿雁一张采购清单,两天之内,就备齐并安装完毕。

    九月二十八日,赵庄迎来的第一批客人是淮安的程凤娇俩口子,他们是开着小货车来的。为此江夏雨根据外婆的要求,把孙二娘调到二楼二0六号,离楼梯近,一上楼即可到,自己调二0七暂住,以便腾出房子迎客。首先安排的是程凤娇俩口子——江夏雨的岳父母。程凤娇在秋院可是被安排住的二楼单间,如今是女婿安排住上了套间甲。马上就见到了张一富夫妇,程凤娇仍然喊他们为爸爸妈妈,搞的刘继东不知喊什么好,不好喊就喊叔叔阿姨,或者干脆不喊。刘继东采取的就是点头示意不作声。张一富夫妇是二十三日住进来的,这给程凤娇一个措手不及,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当然程凤娇这次来乐平也是一定要去看望张爸张妈的,提前了而已,仓促一点罢了!

    九月二十九日晚八点,从上海来的是第二批客人。一伙是邹霞飞和杨公博、项剑、胡冬梅、项帅,乘一辆车,由杨公博与项剑共开;另一伙是林洁与刘一线,胡秋果与刘雪芬,共乘一辆车,由胡秋果与刘雪芬俩口子开,他们是同时到达的。江夏雨安排邹霞飞住单间二0一号,杨公博住二0二号,胡冬梅则与项剑住套间丁,林洁与刘一线住套间丙,胡秋果住二0三,刘雪芬住二0四。

    至此,外地客人已到齐,先江夏雨已请好厨师,二十九日晚八点半开餐,餐桌上互相介绍问好,赵金菊举酒致欢迎词:“各位亲家,路上辛苦了!我代表赵家热烈欢迎大家的光临!有招呼不周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来,干杯”在第一杯酒下肚后,赵金菊又说了:“这次的日程安排是这样的:三十日上午,参观周围环境,下午到县城去看看,让大家体验一下小城市的生活。十月一日即是本人生日庆祝。十月二日,大家同去参观洪崖洞。三号是各位自由活动!”

    (2)参观赵庄

    赵庄共有人家七八户,人口不满一百,最多一家人口有十来个,最少的人家只有一个的。整个村庄散住在山洼处。说山,但不高,不是高耸入云,但多是山连着山。山上青松翠绿,山洼树木成荫。坡上茶园茂盛。平哇处绿草青青,草丛中也有人工栽种的各种菊花,现正一片金黄!尤其那金色的,光灿灿的花瓣,在阳关下闪闪耀眼。赵庄依山但不傍水,无河流湖泊,然而山溪很多很大,常年流之不断。赵家庄的百姓饮用的就是山泉。夏院则是在山腰处建有蓄水池,像城市的自来水厂一样,可源源不断地给夏院供水。所有参观的人无不拍手称绝,是低碳生活的典范,既卫生又环保的标兵。

    夏院的院子里的菊花最多,一片一片的,有红的、黄的、紫色的。最多的是金黄色的。金菊花与院外草丛中的金菊花比更显得娇艳、大气、美丽。菊花中金菊花最名贵,赵金菊就是用此花命的名。

    赵庄离公路约五百米,以前是小路通公路,现在从《赵记茶亭》有直达赵庄的小马路,且是水泥路面(公路早已是柏油路面了)。以前孙二娘不同意赵金菊买小白鞋,是担心土路易弄脏鞋面,现在不会了。穿着拖鞋均可在路上散步,干干净净的。赵庄的住户都说赵金菊为村子里做了好事。另一件好事是《赵记茶亭》洋化了,建成了真正的茶亭,目前江夏雨遵照赵金菊的意见,还在美化中。由于赵庄离公路有五百米之遥,所以大马路上的车鸣马叫,也不影响赵庄的安静,赵庄更显得卫生,幽雅。

    大老板邹霞飞董事长说:“亲家母的家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嘛!我能不能来此隐居呀?”

    赵金菊说:“欢迎,欢迎!在场的各位,谁来我都双手欢迎!”

    (3)生日晚宴

    三十日晚举行晚宴,菜肴很丰富,地方色彩浓厚,虽有酒,但不称宴会,平常餐而已,之所以叫晚宴,上了酒而已。晚饭后,请来了戏班子唱堂会。江西简称赣,地方戏叫赣戏。戏班子是张家桥镇上业余剧团。一色的男人,旦角均由男人演唱,有文静的《戏牡丹》,有热闹的《大登科》。也有小戏《双别窑》、《王婆骂街》等热闹又喜庆,让一帮大城市来的稀客开了眼界。三十晚叫暖寿,直系亲属均要来的。赵庄人及外来客可以不来,但看演出听曲是可以的。欢迎大家来凑热闹!值得一提的是张平安,她不是直系,也不是旁系,他爸妈均住在夏院。张家住房改建学校,张平安的住所也没有了。平常他住学校,今晚他被安排住二0八,当然他是参加了暖寿的。

    十月一日早餐是从张家桥镇上餐馆订来的包点,还煮了长寿面和鸡蛋,诞生蛋生,鸡蛋是要吃的。远近亲戚,像孙艳英孙大娘家,赵庄全庄几十口,人人都来了。江夏雨的“奶奶”江妈,因身体欠佳,未能来赴会。

    中餐是吃的早上剩余的,愿意吃的吃点,不愿意吃的,留着肚子晚上吃。

    晚上其实是下午四点四十八分钟,在阵阵鞭炮声中,就开始了,戏班子中的乐队又请来了。锣鼓一响,喇叭一吹,宣布祝寿开始。比赵金菊大一点的,像张一富夫妇,孙二娘及庄上赵金菊的长辈,均可免除礼节,由平辈或晚辈顶替拜寿。乐曲一阵阵的,像舞台上的一样,拜一伙又换一伙,奏一段乐曲放一挂鞭炮。鞭炮是拜寿人购来的,礼越重,鞭炮则越长,燃放的时间就越长。这有点比阔比富的样子。在拜之前,呈上红包,签上名,有专门负责登记接收受红包的人(由胡冬梅及刘鸿雁负责)。例如林洁俩口子与赵金菊是平辈,可以不跪拜,只要双手一拱揖即可,签上名,林洁俩口子:四千元正。然后去找桌子准备入席。最高的礼单是邹霞飞:壹万元整。最低的就是村上的几户,不过没有少于一百元的。

    拜寿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到了五点半多,晚宴才开始,上一道菜,响一次音乐,放一次鞭炮,这是主人家预备的。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江夏雨开口祝酒:“各位前辈,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是家母五十大寿,我代表赵家欢迎各位的光临,来,干杯!”说着端起杯子一口喝干了,又倒满了第二杯,说:“家母半生辛苦,能有今天,是她努力工作,艰苦奋斗得来的,实属不容易,不简单!让我们共祝她老人家身心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为她生日快乐干杯!”端起酒杯频频向四周示意,最后对着赵金菊喊:“妈妈!干杯!”于是全场(共十四桌)一一对着赵金菊干杯!致敬!

    锣鼓声激烈响起来,喇叭、唢呐齐鸣,真是一大高潮!

    菜过十道,赵金菊在胡冬梅、江夏雨、胡秋果陪同下,按顺序一桌一桌敬酒。免不了又客气一番。赵金菊本人美,乡亲们见过,胡冬梅比赵金菊还要美,乡亲们是第一次见。电影明星哪,要是在城市里,那会挤破脑壳,秩序大乱的。然而赵庄的乡亲们很是淡定,只是多看了几眼而已。江夏雨威武雄壮,胡秋果文质彬彬,俩兄弟真是一文一武,乡亲们个个羡慕,赞不绝口!当敬完酒回到主桌时,菜还在上,乡亲们没有估计会有那么多道菜,吃得快的,早吃饱了,后来只能看到上菜,慢慢地没有人动筷子了。

    宴席持续到七点半,才罢宴散席。晚上接着节目是请来的电影放映队放映电影《卖茶女》与《大陆之恋》。前一部是赵金菊的处女作,后一部是胡冬梅的电影处女作。两部电影,不单是乡亲们未看过,就是客人来宾,也有些人没有看过,真是人人惊叹、个个叫绝!

55、寿庆活动

    (1)游洪崖洞

    十月二日,吃过早餐已近十点钟了。因为昨晚电影到十一点半才结束,又吃了点夜宵,才梳洗安寝。大家都睡过了头,晚就晚一点吧,反正他们自己开车,目的地是去厉崌山洪崖洞。

    一共开了四部车:第一部是江夏雨、刘鸿雁、赵金菊、张平安;第二部是邹霞飞、杨公博、项剑、项帅与胡冬梅;第三部是林洁、刘一线、程凤娇与刘继东(他们的小货车未开)。张一富老俩口与孙二娘自觉老了,不感兴趣,未去。最后一部是第四部,即是周泰借的乡政府的吉普车,实质上是周泰一个人,他负责开道与联系。别人都不熟。赵金菊七三年陪涂一红去看过一次,那是坐的长途公交车。今天不一样,在吉普的带领下,跟着的是三部名车:宝马、奔驰与丰田。真够气派,够威风的!

    自赵庄到洪崖洞山村,不用一小时。等大家下车后,票已买好,大家就按顺序进洞了。

    洪崖洞位于厉崌山脉,这里群山起伏,但山都不高,最高的山峰约海拔四百米。山上青松不老,绿叶长存,杉木参天,斑竹亭亭。粗的毛竹相当多,可做各种家具。洪崖山洞就在树木林中。

    入洞口在一山的山顶上。据当地农民讲,开始人们只是用于乘凉避风雨,没有想到进一步深入竟然是一天然溶洞。经过几年的开发装点,现已具规模。全长上下约有四里路之遥。从顶下坡,视野越开越陡越深;最深处离洞口约有三百米。洞中钟乳石千奇百怪,坡梯曲折幽伸,真可谓是“疑无路、又一村”。各种钟乳石,有倒挂的,有刺向上天的。在彩灯的照射下,显示出各种形态。人们总是说像各种动物的,你说像什么就像什么吧!但仔细一瞧,仍然只是石头而已!

    洞内风声嗖嗖,夏天则是凉风阵阵,冬天则会是冷风扑面了。现在是秋天,还好,人还受得了。只是潮气很重,这说明附近还有水。静耳一听。果然有潺潺流水声,水清澈透明,用手触摸似冰水样凉。再下,往上看,疑似小瀑布,也十分壮观。

    顺流而下,到一大池处。路窄,窄到只能一人穿过,还要弯腰低头。好像前无出路,前面便又是水池。可沿水池一拐弯,又有一小道,延缓而上。回头往上看:洞大——大到看不见边,洞高——高到不见顶(顶太高,无法装灯),黑咕隆咚,像阴天,似乌云盖顶。若往下看,仍然感到很深,可见洞之大。

    到了底后,已望不见来之路了,只好出洞门,到山脚下了。

    出了洞门,就往停车场去,这时大家才开始议论参观感。参观的人中有到过贵阳山洞,桂林芦笛岩山洞,张家界黄龙洞的。他们说,好像洪崖洞稍比它们差一点,可能是管理水平低,装饰得粗糙了一点。可对于哪些从未看过山洞的人来说,简直是惊讶之至:人间还有此仙境洞穴!

    (2)野味餐厅

    停车场周围有餐馆,周泰已联系好一家野味餐馆。大家就先步入餐厅等候午餐。

    野味餐厅,真有不少野生动物、飞禽走兽,獐、兔、野鸡、野鸽等等均有。在这里没有动物保护法,农民猎人可随意顺手追杀。有钱者可得而食之。江夏雨跟店老板说:“你就按最贵的办吧,不要给我省钱。但必须是好的,不要拿变质的来充数,吃出病来,你负不了责!”

    店老板有钱赚高兴极了:“你放心,我们不是第一次,这野味餐厅,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我保证样样新鲜,不过时间可能会久一点。”

    江夏雨看了一下时间,才下午一点多钟,早着呢!就说:“没关系,给我搞得干净一点、卫生一点,等等没关系!”

    来野味餐厅的人很少,顾客不多,生意就差。这也要看来洪崖洞的人多少,关键是在此用餐的人有多少。能进野味餐厅的人有多少。一般人不进野味餐厅,哪里贵。例如一个菜:乳鸽(野鸽),不可能买半只,买一只至少得一百元以上。你进餐馆吃饭,总不能只买一个菜吧!野鸽算是便宜的,可一鸽九鸡(一只鸽子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九只鸡),营养价值高,九只鸡才一百多块钱,还不便宜吗?作为一个菜,一盘野鸽,至少得两只以上吧!所以一道菜野鸽:三百二十元。城市里没有这么贵,这是因为城市里的鸽是人工喂养的,单买一只也要六十元以上。贵是贵一点,可那是真正的野味。

    别的就甭说了,都是几百元一道菜,最便宜的算是野鸡,也要二百元整。一餐饭下来,只开了八道野味(还有凑数的非野味菜六道),共费去人民币三千七百八十元整,只开了一桌而已。这在乡下来说是大大的铺张。可对于大上海的人来说,不过仍然是小菜价而已。

    大餐也好,小菜也好,反正吃了。这一吃就吃了近两个小时,到下午三点多钟了。

    江夏雨宣布上车回赵庄,有人建议去县城看看,因为三十日下午休息没去县城。“好吧,去县城!”

    (3)乐平县城

    江西乐平市属上饶专区管辖,是景德镇市下的直属县市。地处丘陵地带,原县城叫乐平镇,县级机构,按东南西北建设,有十字街,叫大寺上。但东街很短,不足二百米,北街小,只是一小巷子而已,南街最长,但街口又止于乐安江。全长在八百米左右,算是最热闹的。哪里有唯一的电影院,县镇府也设在此街,还有唯一的百货公司。房屋都不高,三四层而已!西街比南街短,但有六七层高的建筑,叫“老革命根据地招待所”。有唯一的剧团:乐平赣剧团。唯一的剧院还是可以的,它代表了乐平的娱乐事业。乐平的文化事业,则要算设在北街外的中学——江西省乐平中学——张平安的母校——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离大寺上只有二千米左右。江夏雨介绍说:“站在街中心,朝天吼一声,全城都听得见,你们说有多大?”

    可如今不一样了,自改县为市后,建设得大大的不一样了。十字街口,不是一两个。楼房也建了不少,北街扩建又延长了不知是多少倍了,再也不好称东街北街,而代之命名的是什么路了。商业化的迹象明显增多。商店、商场、市场到处是。真是抬头见商人,低头见商品。娱乐事业也发展了,电影院不止一个,还有广场,可供集会、跳舞。文化事业也发展了,公立中学建了好几个,近几年又办了几所私立中学,像张平安的“真明中学”只是不办在乐平镇而已。这只是粗略介绍而已。引导他们去看的是南街与西街的后街,以前可是荒地与臭水沟。如今小沟砌成了大沟,象小河(暂没有引入水)。沿着大沟建起了长长的半边街。有封闭的长廊,不怕日晒雨淋,廊上可以过非机动的三轮车。处处是商铺。街上人很多。赵金菊说:“若是大沟引上水成小河,可以水上行船,长廊构成花廊,再装点彩灯,真不失为一道风景。”

    街再长再热闹,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大上海比这里强,人家不须得看。周泰说赶快去看看赣东北大市场吧!可惜市场快收摊了,他们只看到点尾子。从规模上看还是挺大的,好的他们只是看,并不买什么。罢市就罢市吧!该吃饭了。

    晚饭是在街上吃的,吃完饭就回赵庄了,也就是说赵金菊五十大寿结束了。

56、夏雨易姓

    (1)登记夭折

    俗话说:人已走,茶就凉。茶凉了好办,再加点热的就可以了。人已走,楼就空,这个不好办!不!好办!清静,清静不好吗?

    十月四日后,来赵庄的客人都走了,尤其是上海来的项家,邹霞飞他们,三号早上就回上海了。程凤娇是四号才走的,他们三号还对刘鸿雁的公司考察审理了一番。夫妻俩都觉满意,说是回去后,就慢慢关闭淮安的生意,把中心转移到乐平来。

    夏院安静了,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安静。赵金菊喜欢安静,白天江夏雨俩口子都出去忙自己的事业,晚上回来俩口子亲热自己的,哪里管得了赵金菊的寂寞。赵金菊的生活太清闲了,几乎没有事可做。夏院有三个老人:张一富老俩口,孙二娘一个,他们是什么事也做不了啰!每天散散步,看看花,看看电视。赵金菊则开始走出夏院去散步了。有一天她居然走到张家桥镇去了。

    张平安正在办公室,看见门外一女人,他忙丢下手中的工作迎了出来:“阿菊,你怎么来了?”

    这女人正是赵金菊。赵金菊看了旁边没有人就说:“大哥!你今天没有课呀?”

    张平安说:“没有,我的课这星期都上完了,我只星期一星期三有课。”

    张平安说着请赵金菊进办公室坐。“不进去坐一会?”

    赵金菊说:“不啰,我只是闲着没事出来走走。你知道今天是重阳节吗(十月十号)?晚上回赵庄去给老人们一块过节吧!”

    “好,好,收拾一下,我们一块去赵庄!”张平安边说边收拾桌子。然后给汪兴和(汪兴和也亦内退来“真明中学”了)的桌子上留一字条:“兴和(当教导主任了),我先走了,有事电话联系。”落款是张平安。

    从张家桥镇到赵庄是大马路,马路上人不多,可汽车多,这俩人边走边说,好像是俩口子,又好像是两个陌生人。说走的近,又不靠拢,说离得开,却又互相说着话。为安全起见,还是尽量靠边走。

    赵金菊问:“大哥,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

    “我已经内退了。正式退休还要过几年,不过明年三贵回来,我就不干了,让三贵去干好了。”

    “哪你打算干什么呢?”

    “什么也不干了,如果有条件,出去旅游旅游,再不就在家种种花,如果你愿意,就是陪陪你了。”

    “大哥,看你说的,小妹的心意早已表明,难道你还有什么怀疑的地方吗?”

    “不,不是怀疑,是绝对相信!可我们毕竟没办手续。长辈的眼中不好看,小辈面前不雅呀!”

    “大哥说得对,我也有此意思,不如我们把手续办了吧!”

    “好、好,明天我们就去办手续!”

    (2)江妈归天

    可是当他们到达赵庄时,刘鸿雁告诉赵金菊:“妈!江家奶奶过世了!夏雨已经过去,我在这里等你呢!”原来赵金菊不习惯带手机,把它放家里了。江夏雨找不到妈妈,只好要鸿雁在家候着。

    赵金菊问:“什么时候的事?”

    刘鸿雁说:“是下午三点钟发现的,什么时候断的气不清楚!”

    “走,一起去看看!”赵金菊连院门都没有进,就同张平安、刘鸿雁一块坐车(刘鸿雁买的小面包货车)去了张家桥镇江家。江夏雨没有处理这方面事的经验,就把周泰请来了。赵金菊见了周泰忙问:“哥,你来了,我就放心了,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事呢!”

    说着跟周泰进房间看了一眼江奶奶的遗体,还是掉了不少眼泪的。她在江家江妈妈对她还算可以的。尤其是生了江夏雨之后。想到江妈妈的好处,哪有不动感情的。

    周泰说:“妹呀!人都死了,哭也没有用。不过江妈妈死得很安详,没有受什么罪,也算是有福之人。看怎么安葬吧!”

    赵金菊擦了眼泪说:“按地方上最高规格办,风风光光安葬,请你承办!”

    “妹呀!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周泰就是等这句话呢!

    办丧事,又叫红白喜事。管它红与白,只要是喜事,就是热闹。周泰在拿到钱后,首先是调人,打了几个电话,一会就来了十几个年青后生。然后安排人去采购鞭炮烟花红白纸等,放鞭炮扎灵堂;又派人去购来棺木,订下寿衣;接着又派人请来锣鼓队,最后又安排人买菜造饭。都在镇上办,不到二小时就见灵堂搭好了,开锣唱戏了,热腾腾的饭菜也准备好了。

    周泰对赵金菊说:“妹呀!你吃了饭就回去休息吧,这里要闹到晚上十一点钟才收场,又是鞭炮又是锣鼓,挺吵人的,明早出葬你再来吧!”

    是呀!热闹是热闹,爱安静的人是受不了的。那就回吧,她与刘鸿雁就回赵庄了。张平安则回学校。江夏雨是不能走的,他是孙子,一定要守灵,而且是穿着麻纱,载孝帽,守在灵堂。谁都可以走,独他是不能走的,谁叫他姓江呢?

    十月十一日,一大早就响起了鞭炮,把哪些还在梦中的人惊醒。这一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下都一样。人家是死了人,你得忍一忍,吵醒就吵醒了,江家的人是没有了,只有一个江夏雨,他是不怕惊的,本是为了办丧事,他就没有上床去睡,只是在灵柩前打了一个盹而已。从晚上十一点后是不能再唱再放鞭炮的。人要睡觉,鬼也是要休息的,江奶奶就睡得很好,连气都不呼出了。她自己睡进棺木中了,谁也听不到她呼吸,若有人听到棺木中有声音,那就见鬼了,鬼是没有的!

    早上饭后,开始家祭,所谓家祭就是亲朋好友送礼,买的什么床单被面之类的,挂在灵堂之上。然后向棺木三鞠躬,当然是伴有器乐、喇叭、鞭炮的。由于亲朋少之又少,本是昨晚举行的家祭改在今天上午,九点钟则结束家祭,由“八仙”抬着棺木出了灵堂,直奔墓地而去。一路上也是有锣鼓伴乐,鞭炮齐鸣的。

    赵金菊算是媳妇,当着众乡亲也是哭了几声的。刘鸿雁则只是干嚎了几声,眼泪都找不到的。但江夏雨还是动了真感情,眼泪鼻涕流了一大堆,他是江奶奶带大的,对奶奶有感情。

    女人送棺木出门就可以回屋,江夏雨则一直端着灵牌,要伴着棺木去墓地,然后拿起挖土工具,给墓地挖第一铲土,才可以回来。挖土埋棺木的事则由抬棺木的八个人(俗说八仙)完成。

    第二天,全家:也就是赵金菊、江夏雨、刘鸿雁三人,则要沿着昨天棺木所走过的路,到墓地去祭新坟,有乐队的更热闹,赵金菊说了要高规格,周泰是又按排了锣鼓乐队的,在新坟前又是锣鼓又是鞭炮,又是哭叫,还是热闹了一阵,才回江家的。

    一场红白喜事在周泰的指挥下,偃旗息鼓了。最后算了一笔账:一、棺木二千八百元;二、墓地一万二千元;三、用去如扎搭灵堂、租素衣请乐队等人民币陆仟伍百多元;四、吃的钱花销最少,也就三千五百余块钱;五、花炮、烟等约二千三百元钱。总共约三万元。乡村里办丧事是要花一点钱的,但没有这么多,一般还有收入(礼),可以抵销点付出。

    (3)夏雨易姓

    赵金菊觉得很满意,说是要谢谢表哥周泰。周泰说:“这是什么话呀?用不着感谢的。有件事我到要提醒妹妹。江家已经无人了,江夏雨跟江家即无瓜葛,赶快改姓吧。”

    赵金菊说:“哥!这不大好吧?他奶奶刚入土,不好看相!”

    “什么奶奶!你心里清楚,你们可以了。”意思是对得住江家。

    在周泰的帮助下,江夏雨从九七年十二月份起改江为赵,叫赵夏雨。

    为什么不改姓张呢?赵金菊与周泰做了研究。首先是赵家无男丁,用过去眼光看是赵家绝后了。孙艳姿二娘朝思暮想的上门女婿未能实现,赵金菊还归向不明,赶快把江夏雨改姓赵这是关键。其次是张家。张家有后,即张三贵,江夏雨若改姓张,给张家反而带来麻烦。若是分财产则是二一添作五,张三贵则亏大了,所以不能改姓张。最后是社会舆论,赵金菊是母亲这是社会承认的,张平安是父亲,则不大好听!赵金菊是名人,得考虑自己的形象。别看周泰文化水平不高,可社会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这样一改,张平安没有话说,张家人也不好说什么。

57、文武学校

    经过几个月的筹建,赵夏雨的学校也建得差不多了。怎么申办的事提到议事日程。

    赵夏雨没有经验得请教张平安。“爸!怎么个申办法?”

    张平安说:“打报告,等审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佷麻烦、很复杂的,我们的学校花了半年多才办好手续。”

    赵夏雨一听要半年才能办好手续就凉了半截,惊讶地说:“要半年哪!哪太长了吧?”张平安说:“我想过了,不如我们合办。就是说,你的武校是我们学校的分校,只是文校中开办武术课而已,这样就不用审批了!”文校中开办武术课,这到有意思,他决定不了,得请示赵金菊。

    赵金菊与张平安的结婚手续,已经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办妥了。人家已是正式夫妻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最感到高兴的是孙二娘,张平安已住进夏院了,成了真正的上门女婿,连儿子江夏雨都改姓赵,就连张家张一富老俩口都招进来了。张平安开始“结婚”几天,是天天睡在套间乙,两个人是爱得死去活来呀!结合的频率是由高到低。必竟都是年过半百的人,赵金菊还是很关心张平安的身体的。大吃补品,又怕补出病来,会蹈胡思的复辙;不吃补品又怕他走江中流的路。劝张平安说:“哥!悠着点,日子长着呢!如今我已经属于你了,你想什么时候要都可以。现在你还在工作,还是悠着点,不要伤了身体!”

    因此张平安仍住学校去了,只是想时就回来。这不,儿子要他回去,商量大事呢!

    夏院一般中饭是四个人吃(张一富俩口子、孙二娘母女),厨师保姆不与他们共桌。晚上是五人(赵夏雨),或六人(刘鸿雁),或七人(再加张平安)。晚上增加的人,则早上吃早点,要不就只有四人。今天晚上是七个人。晚饭后,则开了几个人的会(三个老人不参加)。

    赵夏雨说:“请大家出出主意,学校快建好了怎么办?”

    张平安说:“不是不用申请了吗?怎么你妈不同意?”

    赵金菊说:“不是不同意,是说想个更好的办法,取个更确切的名字。”

    刘鸿雁说:“我有一点不懂,又是文校,又是武校,到底是文校还是武校?还不如就叫文武学校!”

    “对呀!就叫文武学校!”张平安说:“前面加上一个地名,就叫《张家桥文武学校》好了!”

    赵金菊没有意见大家就没有意见了。那么学校更名是要申请的,这事由张平安和赵夏雨负责去办。

    学校的建制领导议定一下,张平安继续当校长,大家也没有意见。刘鸿雁说:“是不是设个名誉校长,就由著名影视明星赵金菊来担任,你们看怎么样?”

    赵金菊说:“你看你这孩子拿妈穷开心!”

    赵夏雨说:“妈,鸿雁说得对,这叫明星效应,招生很管用的。”

    张平安也说:“是呀,有名才有实。只会有好处,我看就这样吧,省得你整天无事可做,也来学校转转,也可适当地讲讲课,例美学呀!形体学呀!一个星期只上两节课。啊!你可以上音乐课的,你不是学了不少声乐方面的知识吗?”

    赵金菊说:“嗨,早忘了!”

    张平安说:“没关系,这容易检,对付那些习武的,是很简单的,你主要的是名气。这对一个老牌大学生来说,不难通过的。”

    领导确定:赵夏雨任武校这边的总教练。聘周泰任顾问,教师再由赵夏雨到淮安聘请师兄弟。原教导主任汪兴和不动。由于文校到武校不远,武校的面积较大,原文校的食堂往武校迁。又文校的校址是租的,领导的意图是扩大武校建设,在三年内完成文校整个搬迁。若不另外投资,只能一边上课挣钱,一边靠挣来的钱搞建设。

    赵金菊说:“既然让我当名誉校长,我就投点资吧!”

    赵夏雨说:“妈!不用你投资了,我决定将江家房拍卖了,就可以了,用不着另外筹钱!”张平安说:“这主意不错,我赞成!”岂只张平安赞成,大家都赞成!

    一九九八年一月,张家桥文武学校,更名成立。一月二十五号,开始春季招生。

    招生简章是一份小报形式,大红标题:张家桥文武学校招生简报,副标题是:影视名星赵金菊任名誉校长。

58、安闲养老

    说赵金菊,在全乐平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尤其中年人。在乐平县出了个影视明星。是乐平人的骄傲!据说在家乡盖了一幢别墅,气派极了,只恨无缘瞻仰。在乐平镇谁人不羡慕!就说她的轿车宝马,乐平恐怕暂就只一辆,简直让人妒嫉!由于学校校长张平安原就是乐平中学的教导(副)主任,又办了几年的私学,声誉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来求学的确实不少。加上收费又不很贵,师资条件又好,住宿条件又好,报名的人是多得很。来的学生不光是乐平,象景德镇、波阳、德兴等外县市也有不少,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学武的初中生,比较集中,也许这就是明星效应!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二日。文武学校开学典礼。名誉校长赵金菊,校长张平安,总教练赵夏雨以及汪兴和、周泰等均出席。当学生们认出了他们的校长就是影视明星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会后,当教导主任汪兴和宣布,晚上有招待电影,且是由赵金菊及其女儿主演的影片《卖茶女》及《大陆之恋》时,全场再次掌声雷鸣!会场半天不得散开。有很多学生还拥上台,要求校长签名,汪兴和再三说明:“同学们不用急,以后校长还会给你们上课的,有的是机会接触!”这样会场才慢慢散去。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三日,文武学校正式上课。为什么是这时上课呢?不是的,文校一直都上课的,春季开学主要的是高三补习班及武校的武术班(初中生)。

    以后人们会看到一位中年美妇在上课。

    一九九八年七月,张三贵硕士毕业回到了张家桥镇,从父亲张平安手中接过了校长的工作。孙青也到了乐平市人民医院工作。他们是八月十五日在夏院举行的婚礼,安排住夏院的套间丁。

    一九九八年九月后,偶尔会看到赵金菊与张平安去学校上课,但更多的是看到他们在夏院种花浇水。

    当红日初升时,我们会看到他们在晨练;当夕日反照山庄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花间散步。他们就是赵金菊与张平安!

    二0一二年十月八日晚七点二十分完稿

    十二月二十日一审

    二0一三年三月一日二审

    二0二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三审

    二0二一年二月十六日四审

    二0二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五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036/ 第一时间欣赏金色菊花最新章节! 作者:景松所写的《金色菊花》为转载作品,金色菊花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金色菊花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金色菊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金色菊花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金色菊花介绍:
本文主人翁赵金菊,就是卖茶女。说的是她从山村进入大上海读书所发生的事。
赵金菊虽然出身贫寒,生长在山村。但由于她天生丽质,美若天仙。惹发了种种男女间的悲欢离合!一个天真的学生,无瑕少女。竟被人设计强暴,悲也!不得不嫁与强暴者,获得暂时的“欢”乐,恨爱纠葛难分啊!后又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似离非离的曲折故事。最后得以团聚,终于“合”矣!金色菊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金色菊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金色菊花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