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兆头、苏州码

    山里人传说,这豺狗子是放山人的守护神。

    曾经,有个闯关东来的小伙子,自己一个人进山找棒槌,啥都不懂,晚间一个人随便找地方就睡觉了。

    结果半夜就看见有只像狼的东西,守在他身边。

    小伙子吓够呛,把那东西赶走,可那东西转一圈又回来,离着小伙子不远,就那么坐着看着他。

    后来小伙子下山,跟人说起,才知道,那东西是豺狗子。

    有它守着,其他动物都不敢靠前儿,小伙子才能安然无恙的下山。

    许世彦并不清楚传说的真假,反正他不会去招惹豺狗子,见周围没别的异常,就重新回窝棚里睡觉了。

    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豺狗子撒尿有用了,反正后半夜,再也没听见狼嚎,大家伙儿都睡的挺安稳。

    早起吃了饭,五个人站成一排,齐声高喊晃山。

    接着,许世彦为头棍,黄胜利为边棍,其他三人为腰棍。

    五个人手里拿着索拨棍,横着一排,按照许世彦指点的方向压山。

    压山是个枯燥的活,不能说话唠嗑,目光得始终盯着地面上的草。

    一切命令,都通过头棍手里的索拨棍来传达。

    众人从早上出来,一直走到十点多了,也没什么收获。

    许世彦用索拨棍在树上敲了两下,大家伙儿停下来抽烟休息。

    周庆国当兵的出身,走这点儿路倒是不算啥,随便找了个干爽的地方坐下来,掏出烟卷分给大家。

    “三叔,来一根不?”

    周庆国知道许世彦平日里不抽烟,但是进了山,蚊虫多,抽一根烟缓缓劲解解乏,顺道也驱赶蚊虫。

    许世彦接过了烟,周庆国又拿出火柴,给许世彦点上。

    “三叔,山这么大,咱就五个人,咋能找到棒槌啊?”

    周庆国是初把儿,头一回进山,啥都不懂,就随口问。

    许世彦抽了口烟,正要跟周庆国说点儿什么呢,忽地瞧见周庆国刚才坐下的地方。

    顿时哭笑不得,忙一把拽住了正要坐下的周庆国。

    “棒槌。”许世彦看着被周庆国压倒的那片草,喊道。

    众人都是一愣,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许世彦骂周庆国呢。

    还是黄胜利脑子快,顺着许世彦的目光看过去,然后赶紧接山。

    “什么货?”这就跟问几品叶是一样的。

    “开山钥匙。”就是二甲子。

    因二甲子只有两个杈,像钥匙。

    放山人进山,如果先遇见二甲子,接下来很有可能会遇见大货,因此,二甲子就被称为开山钥匙。

    “许哥,在哪儿呢?我们咋没看见?”

    孙晓锋、冯超都凑过来,四处撒目,根本就没瞅见。

    许世彦将索拨棍插在了地里,用手扶正了被压倒的棒槌苗,另外又找了两根小棍,将棒槌锁缠绕在棒槌苗上。

    这下,大家伙儿都瞧见了,这株参不太大,上头只结了两三粒参籽,根本不显眼。

    刚才周庆国没留神,就那么一屁股给坐腚底下了,要不是他拿烟出来给许世彦,许世彦也注意不到。

    众人这会儿也回过味来了,不知道谁起头,哈哈笑了起来。

    “庆国啊庆国,可真有你的,人都说初把儿运道旺,你这可真是啊,一屁股坐出棵棒槌来。

    亏你还在那问把头,上哪儿能遇上棒槌呢,你自己腚底下就坐了一棵。”

    周庆国哪里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伸手挠挠头,一脸尴尬的在那儿嘿嘿笑。

    他是真没看见,就随便找地方坐下了,哪成想这一下坐的就那么准啊?

    “幸亏把头眼力好,不然咱就错过了。”周庆国只能这么说。

    “得了,别在那儿胡吹。

    胜利,这棵参你来抬。晓锋,你去整个火堆,帮着熏蚊子,我在附近转悠转悠。”

    许世彦觉得,这附近应该还有参,他得四处再看看。

    就这样,黄胜利、孙晓锋、冯超三个人留下来抬参,许世彦跟周庆国俩人结伴,在附近转悠。

    走着走着,周庆国忽然瞧见了一样东西,他不敢胡乱说话,就用索拨棍敲了敲树干。

    许世彦听见,便往周庆国这头靠过来,“咋了?”

    “三叔,你看那个是不是你说的老兆头?”周庆国指了指前面不远的一棵老松树。

    就见到离地一人高,有块树皮被砍掉了,露出的木质上,刻着些东西。

    许世彦一看,可不正是老兆头怎么?急忙领着周庆国走到跟前儿。

    再一细看,上面刻的是乱码,并不是寻常的兆头。

    周庆国毕竟是林区长大的,对这些咋地也懂一些,可眼前这兆头,他愣是看不明白。

    “三叔,这是啥?我怎么看不懂呢?”

    一般的兆头,都是左边刻上人数,几个人就刻几道横杠,右边刻人参的生长年限,几品叶就刻几道横杠。

    这些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大多数人都明白,可眼前这个,周庆国愣是看不懂。

    “这刻的是苏州码,也叫花码。

    当初在这儿拿到大货的人,不想让人知道具体情况,就改了兆头,用苏州码来刻。”

    许世彦仔细分辨了一眼上面的记号,果然是苏州码。

    苏州码,也叫草码、花码,是早期民间的商用数字。

    南宋时期从算筹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计数方法,多用于商业记账等。

    这种码子,在东北极少出现,许世彦也是上辈子跟韩老爷子在一起的时候,听老爷子讲过。

    韩家当年走过镖,接触过不少南北客商,所以懂这些。

    “这上头说,他们一共九个人,在这里抬到了一苗六匹叶,三苗五匹叶。

    我看看年份啊,宣统二年,宣统二年是啥时候来着?大清朝最后那皇帝吧?

    哎幼,这么算的话,是不是六七十年了?”

    许世彦历史学的不咋好,也就是从评书里听过,好像末代皇帝的年号叫宣统来着,那就是说,这兆头年头挺长了。

    “来,庆国,过来,跟我一起,给山神爷老把头,还有老前辈们磕个头,让老把头保佑咱,能在这附近找着大棒槌。”

    早年间,放山人都秉承着山神爷老把头留下来的规矩。

    遇见大货抬参的时候,要把参籽采下来,随手撒在周围。

    以图给子孙后辈留下财路,不能绝了儿孙后辈的根儿。

    以前的人都很信这些,很虔诚的遵守,不像后世,恨不得一下子全都自己得了才好,谁还管什么子孙后辈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六品叶

    有年头的山参,年年都会结参籽。

    即便是没人播撒,参籽成熟被风吹落,或是被鸟儿吃了再排出来,都有可能落地生根,再长出来人参。

    此地当年出了一苗六匹叶,三苗五匹叶。

    按采参人的规矩拿大放小,估计当时就能留下来不少四匹叶、灯台子或是二甲子。

    过了这么多年,或许有人经过挖走了,也或许没人找到,但这周围,肯定还会有参。

    刚才看见那苗二甲子,很有可能就是这边大货的参籽又繁衍出来的。

    周庆国很听话,乖乖跟随着许世彦,在老兆头前磕了头。

    嘴里还都囔着让老把头保佑,遇见大货发财、保佑平安的话。

    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人站起来,周庆国一脸茫然,不知道该往哪里寻找,只能问许世彦。

    许世彦摆摆手,示意周庆国别说话,他转圈打量了周围,脑子里不停的复盘当时那些人压山寻参的情形。

    “走,跟我来。”许世彦示意周庆国跟着他,二人沿着老兆头往东边走,一边走一边用索拨棍拨开草丛。

    走了不到五十步,许世彦就看见前面一朵通红的参籽,好大一朵。

    顺着参籽往下看,紫青的秸秆下,六片掌状复叶,在风中摇摆,好像朝着人招手一样。

    “棒槌。”许世彦忙喊道。

    “什么货?”这回,周庆国聪明了,赶忙接山。

    “六品叶。”进山第一天,就遇见了六品叶,这可是非常难得。

    许世彦特别高兴,扭头瞅了周庆国一眼。

    老辈人传说,山参都是有灵性的。

    那人参故事了里不都有人参娃娃、人参姑娘么?传说人参有灵,会跑,也会自行选择出山的年岁。

    所以,这进山的人,不是有缘有福气的,多数遇不到。

    上辈子,周庆国从东岗公社的治安助理,一路升到东岗副镇长、松江河镇长,然后又参加干部考试,提拔到市里任职,无疑是个有福气的人。

    所以,这小子第一次进山,就坐腚底下一棵参,那老兆头,也是他发现的。

    许世彦上辈子来过这附近,但是并没有遇见老兆头,也没在这边遇见过人参。

    可以说是有人来过挖走了,也可以说,那不是许世彦的机缘,所以就没遇上。

    不管是谁的机缘,总归这一回,他们几个算是捞着了。

    “快当,快当。”周庆国学的挺快,接着说了句。

    快当,有吉祥、吉利的意思,这里有庆贺的意味。

    “庆国,你在这儿守着,我再往前找。”

    许世彦接过周庆国手里的棒槌锁,将这棵参做了标记,然后让周庆国在这里守着,他继续往前找。

    果然,就在离此地东偏南,五六十步远的位置,许世彦又看见了一棵五品叶。

    再找,又发现两棵四品叶。

    到此,也就算是告一段落,哪怕是周围还有,许世彦也不找了。

    还是那句话,做人得知足,山神爷赏多少饭吃,都是一定的,贪心会出事。

    许世彦把找到的参全都做了标记,正好那边黄胜利也把那棵二甲子抬了出来。

    众人汇合,看着那棵六品叶,其他几个人都傻眼了。

    “三哥,难怪人家都说,跟着你进山就能遇见大货,看起来是真的啊。”黄胜利等人感慨道。

    去年大房子出来大货的事情,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就算之前不知道是许世彦,随着许世彦搬到东岗,大家也都听说了些。

    有的人相信,也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

    黄胜利几个,跟许世彦相处时间长,都觉得传言靠谱。今天这不就证实了么?

    “别啊,这回可跟我没啥关系,都是庆国,咱们都是跟庆国沾光儿了。”

    许世彦笑着指了指周庆国,大家伙一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这样,胜利领着晓锋和超子,你们回去把咱窝棚里的东西搬来。

    这边抬参不是一天半天能结束的,咱得在这附近打小宿儿。”

    他们从早上六点来钟就出来,走到十点多,就算压山走的慢吧,离着窝棚十几里路也是有的。

    那么远,来回跑不行,得守在这附近,等着把几苗棒槌都抬出来,他们就直接下山。

    “哎,知道了,许哥放心,我们这就回去。”

    现在,许世彦说啥就是啥,大家都听他的。

    于是,按照许世彦吩咐,黄胜利和孙晓锋他们去搬戗子里的东西,到这边另外搭戗子。

    周庆国在六品叶的上风口处,拢火堆驱赶蚊虫,许世彦则是拿着鹿骨签子,一点一点拨开泥土,开始抬参。

    这棵六品叶看起来不小,许世彦不敢大意,仔仔细细的往外拨拉土。

    生怕一个手抖,划破了棒槌皮,跑了浆气,那可就不值钱了。

    黄胜利几个很快就把大家的东西都搬了过来,先支起锅灶做饭,下午又重新选地方搭戗子。

    别人忙活,许世彦就负责抬参,周庆国则是拿着枪,站在附近,负责警戒,生怕有什么野兽过来伤了人。

    那苗六品叶不小,一天抬不出来,晚间大家就在附近休息。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许世彦睡到半夜,总觉得又闻到了一股子尿骚味儿。

    不过好在晚间没啥野兽的动静,大家也能安心些,晚间好好休息,天一亮就起来抬参。

    三天后,四苗人参都被抬了出来,其中那苗六品叶,大概重四两左右,形体非常漂亮。

    那苗五品叶长得也不错,得有三两半。

    两苗四匹叶小点儿,二两来沉,有一棵形体差了些,估计卖不上太多钱。

    至于那棵二甲子,小小一棵,估计也就半两左右,已经抬出来了,也不能嫌弃不要,一样打好了参包带走。

    五个人收拾好东西,趁着天亮去找到锁自行车的地方,然后骑上车子一路往回走。

    “许哥,我怎么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啊。

    别人放山都费老些劲,还不一定能不能遇上。

    咋咱们进山,就跟那人参是咱自家养的一样,进山就遇见大货,拿了就下山?”

    都骑着车子下山了,冯超几个还没缓过劲儿来,一个个都不敢相信,他们就这么简单拿到大货了。

    “我不是都说了么?咱这回跟庆国沾光儿了。

    庆国运气好,有福,所以咱这回就特别顺当。”

    许世彦坚持这个说法,这一次肯定是周庆国的功劳。

第一百五十三章 钱

    别管是谁的功劳,反正这一回,他们几个算是捞着干的了。

    几个人美滋滋的骑着车子往回走,等他们回到东岗,就已经大半夜了。

    “哥几个,要我说呢,今晚上你们也别回家了。

    都在我家住一晚,明天一早,咱坐车就去县里。”周庆国提议。

    四苗大棒槌,放在谁家旁人也不能放心,最好就是赶紧卖掉。

    周庆国没娶媳妇,家里最清静。

    冯超也没结婚,但是上头几个哥哥都结了婚没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块儿,闹哄哄的。

    剩下许世彦、孙晓锋、黄胜利都结婚有孩子了。

    这大半夜的回去,再把孩子吵醒了,连哭带叫的不好。

    众人一想也对,六品叶着实太出眼了。

    他们去放山挺多人都知道,这大半夜的回来弄出大动静,旁人肯定明白这是遇见大货了,万一有人惦记上呢?

    倒不如在周庆国这里歇一晚,明早直接就走,安全点儿。

    都知道周庆国退伍回来的,又是治安助理,没人敢琢磨他。

    “行,咱今晚就在庆国这住下,明早去开证明,别去县里了,咱直接去通化。

    通化那边有药厂直接设的收购点,给的价钱高,比县里划算多了。”

    许世彦直接同意了周庆国的办法,另外他提议去通化。

    去年许世彦领着杨春明等人那次,主要是不敢让村里人知道棒槌大小,怕人眼红,所以没能开介绍信去通化。

    那苗棒槌少卖了好几百,许世彦有时候想起来就觉得可惜。

    这次他们遇到的棒槌多,要是去县里,太亏了。

    众人一听就明白,许世彦这是有经验。

    “成,就听许哥的,咱明天去通化。”

    就这样,五个人直接去周庆国家,大晚上的敲开门。

    周长和一看是儿子领人回来了,顿时明白咋回事儿,啥也没问,直接把人领到周庆国那屋。

    五个人没脱衣服,就这么倒头大睡。

    早晨六点起来随便扒拉口饭,然后周庆国赶紧去公社找人开了介绍信。

    其他四个连家都没回,跟着周庆国一起,到松江河坐上火车,直奔通化。

    幸好临走之前,周庆国的母亲给叠了一包煎饼,还给拿了些咸菜,周长和又给带了些钱。

    几个人急忙往松江河走,坐上早晨八点多那趟快车,直奔通化。

    火车到通化,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五人下车,急忙往收购点赶,到那儿将人参全数卖掉。

    今年的价格比去年略微上涨一些。

    那苗六品叶重四两一钱,形体很漂亮,山参超过四两,价钱又往上翻了不少,光是这一棵就卖了五千三。

    五品叶重三两六钱,两千六百。

    一苗形体好的四品叶,二两多沉,九百块,形体差一些的五百。

    至于那棵二甲子,只卖了六十块钱。

    五苗参加一起,九千三百六,差六百来块钱就一万了。

    七八年的一万,那是什么概念?

    周庆国等人全都傻眼了,谁也没想到,进山一趟能挣这么多钱。

    相比之下,许世彦算是最正常的一个。

    接过来工作人员点数清楚的钱,直接装进背兜子里头,拽着那四个人急匆匆出了收购点。

    也幸亏离着下班不远,收购点里没几个人,再者他们几个都穿着上山的破衣服呢,一身泥土破破烂烂的,也没人在意他们。

    五个人出了收购点,直奔火车站,到了这才知道,下午那趟往回走的慢车已经发车了。

    没办法,只好找了个旅店,好在周庆国带着介绍信呢,顺利办理了入住。

    五个人正好要一间房,一进屋,许世彦就让周庆国听着门外的动静,这边把钱拿出来开始算账分钱。

    九千三百六,六十块钱留着吃饭、买车票,还得还给周长和给垫的钱,剩下的再说。

    那九千三,依旧还是平均分,每人一千八百六。

    进山挖棒槌,大家都没少出力。

    虽然人参是许世彦抬出来的,可没有周庆国等人负责警戒、做饭等杂事,许世彦一个人在大山里,还不知道遇见什么危险呢。

    放山讲究的是齐心合力。

    老把头孙良为什么受人敬仰?不是他放山的本事多么厉害,而是他仁义,为了找朋友丢了性命。

    没有仁义之心,是吃不了跑山这碗饭的,就算有人使坏心眼儿得了参,最终也会遭到报应。

    黄胜利等人,拿着一千八百多块钱,手都抖。

    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进山几天就能挣小两千块钱啊。

    “晓锋,你让我掐一下,试试疼不疼?我咋觉得这是在做梦呢。”

    冯超眨巴着眼睛,伸手就要去掐孙晓锋。

    孙晓锋闪身躲开,回手就狠狠拧了冯超一把,冯超疼的嗷一声,然后咧开嘴笑了。

    “疼,那就是真的,不是在做梦了。哎幼我的天,一千多块钱啊,这回我就能娶媳妇了。”

    冯家六七个孩子,日子过得不太好,冯超上面四个哥哥都结婚了,到他这儿没钱,一直没说上媳妇。

    有了这笔钱,别说是冯超一个人娶媳妇,后头俩弟弟都算上,也够了。

    “瞅你那傻样儿吧,可千万找个精明一点儿的媳妇。

    要不然啊,我都替你儿子愁得慌,要是随了你可咋整?”孙晓锋故意取笑冯超。

    气的冯超就要去抓冯晓峰,俩人就在这屋子里一追一赶的疯上了。

    “得,你俩都消停点儿啊,等会儿人家旅店的人来敲门了。”

    许世彦赶紧拉开俩人,不许他俩得瑟,都多大的人了,还跟小娃一样上蹿下跳的。

    “回去,咱就说遇见一苗五品叶,买了两千五百块钱,每个人分了五百,听懂没有?”

    这事儿,许世彦最有经验,他把另外那几个都叫到跟前儿,给他们出主意。

    “你们跟家里人说多少,这个我管不着。

    但是对外人,记得,就说是分了五百块钱,谁也别说岔了,懂么?”

    五百块钱,在这年月就不少了,要是搁大房子,也能惹来一群人眼红妒忌,借钱的怕是要踏破门槛儿。

    但是在东岗,旁人知道了也会羡慕,但仅止于此。

    毕竟这边副业多,挣钱也多,好多人家里都挺有钱的,不至于眼红别人家那三头五百。

    别看那几个年岁都跟许世彦相彷,但是在这些方面,还是愣头青。

    一听许世彦这话,都瞪起了眼睛,“许哥,还是你心眼儿多,我们都没想到。”

    这年月的人,多数都实在,这么耍心眼的不多。

第一百五十四章 积蓄

    五个人带了这么多钱,属实不敢出去得瑟,就连晚饭,也是在旅店里吃的。

    好说歹说,旅店的人允许他们端着盘子回屋里吃,吃完了再给送回去。

    晚间,大家也没敢睡实了,都把各自的钱塞到包里,放在枕头底下睡的觉。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随便吃口东西,然后就坐着六点半那趟快车往回走。

    火车上,五个人也是凑在一起,周庆国随时保持警惕。

    好在路上并没有出什么事,就这么顺顺利利回到了松江河。

    下了火车,许世彦依旧是去了储蓄所,存上一千五百块钱,剩下的带回家。

    那四个人到了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可以把钱存起来,还有利息。

    那几个商量了一下,干脆每个人都存一千三,正好各自带着五百块钱回家。

    就这样,储蓄所一下子办了几千块钱的业务,那几个柜台的工作人员都傻眼了。

    这五个人穿着破破烂烂,满身泥土,从哪里来这么多钱?

    不会是干了啥坏事儿吧?

    当然,这跟储蓄所没啥关系,他们只负责办理业务,其余不管。

    五个人存好了钱,一身轻松,周庆国就说,不如去买点儿东西,下午到他家喝酒。

    许世彦一算,那六十还剩不少呢,干脆谁也不用拿钱,就从剩下的钱里出。

    能买到啥就买,回去做了好吃的,把各自的媳妇都叫来,一起热闹热闹。

    就这样,几个人直奔商店,买了些罐头,还在副食品店那头,买了些不要票的排骨、猪下货等。

    拎着回了东岗,直奔周家。

    从昨天几个人走了,周长和就一直惦记着。

    不知道这几个人出门顺利不顺利,也不知道那棒槌能卖多少钱。

    总算盼着都回来了,周长和这才松了口气。

    “哎幼我的天,总算是平安回来了,快,赶紧都进屋,坐下喝口水歇一歇。”

    “二哥,我们不进屋了,先回家一趟,等会儿来你家喝酒啊。

    劳烦嫂子费点儿心,把那些东西做了,晚上咱大家伙儿,都在二哥家里热闹热闹。”

    许世彦笑着摆手,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就往外走。

    其他几个跟周长和打过招呼后,也都推着自行车离开,各自回家报喜去了。

    “媳妇,我回来了。”许世彦推着自行车,一进大门就大声吆喝。

    许世彦农历七月十六进山,七月二十二回来,这一走就是六天。

    苏安瑛在家成天惦记着,不知道丈夫在外面怎么样,会不会遇到危险,能不能顺利回来。

    她又得照顾儿子,又得伺候家里这些张口兽,操心受累提心吊胆。

    一听见丈夫在外面喊她,苏安瑛也顾不上别的了,抱起来儿子就往外跑,正好看见许世彦推着车子进来。

    “回来了?咋样?还顺利么?”

    见到丈夫安好的那一刻,苏安瑛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

    不管进山有没有收获,只要人平平安安回来,就比啥都强。

    “嗯,挺顺利的,进屋说吧。”

    虽然左邻右舍离着都挺远,许世彦还是很小心。

    支起来车子,把车后座上那些放山用的东西都拿下来,跟媳妇一起进屋。

    到了东屋,许世彦从背兜里掏出一本存折和三百块钱,递给了苏安瑛。

    “这个小心存好了,里头有一千五百块钱。这些钱也留在家里吧,平时有个急用啥的。”

    苏安瑛一听许世彦那话,就知道这回进山又遇见大货了。

    于是接过去存折,拿出钥匙敞开箱子,把里头一个上锁的小匣子拿出来,用钥匙打开小匣子,里头不光放了存折,还有钱。

    去年通化那次回来,存了三千,第二次跟杨春明等人分了五百六。

    冬天第一次卖熊胆皮张一千四,第二次分了四百来块钱。

    今年夏天,牛毛广卖了不到两百,天麻卖了一百多。

    扣除买房四百,买缝纫机、自行车,还有平常过日子的花销,两个存折里有五千五,现金还有差不多一千块。

    两口子眉开眼笑的数了一遍钱,然后把小匣子重新锁上,放到箱子最底下,然后再锁好箱子。

    “媳妇,明年我打算在西边盖五间房子,全都盖砖瓦的,结实。省的一到夏天,还得上房收拾屋顶。”

    许世彦一边逗弄者儿子,一边跟媳妇说起了明年的打算。

    “等着再过两年缓一缓,把东头这三间也重新翻盖,再盖一熘仓房、牲口棚,咱往后有的是好日子。”

    许世彦早就想好了,等明年秋天政策下来,允许各家养大牲畜、养猪、养家禽。

    他就想办法养两头牛或者两头骡子留着干活,再搁西边坡下,盖一熘猪圈,养上五六头猪。

    后面小山包别的不干,种上果树,养十来只大鹅,再养几只鸡,这个家,才有过日子的模样。

    许世彦说,苏安瑛就笑呵呵的听,也不发表什么意见,等许世彦说完,她就点头。

    “行啊,只要你乐意,想怎么安排都行。

    不过,现在你得去洗把脸收拾收拾,瞅你这样子吧,跟泥猴儿似的,灰头土脸。

    也不知道你几天没洗脸了,造这样儿。”

    苏安瑛抬手在许世彦脸上一抹,好么,全是泥。

    “上山还能有好模样?

    回来带着那么多钱呢,我特意跟庆国他们说,谁都别洗脸,就这德性,正好没人往我们跟前儿凑。”

    这可是多少年的经验。

    坐车出门的时候,越是穿的干净板正,就越是有人往你身边坐,也很容易被人盯上。

    越是穿的破破烂烂,造的泥滚千球,别人瞅你一眼都觉得膈应,肯定不往你身边凑,反倒是安全。

    “歪理,懒就说懒得了,净整那么多歪理来湖弄我。”

    苏安瑛哭笑不得,拍了丈夫一巴掌,催促他快点儿去洗漱换衣服。

    “赶紧去洗干净了,不然晚上不许你上炕。”

    结婚久了,原本害羞的小媳妇,也开始变厉害了,动不动就威胁人。

    “真不许我上炕啊?我出去好几天了,你都不想我?那我想你怎么办?”

    许世彦故意使坏,凑近了媳妇,吧唧在她脸上亲一口,然后拔腿就跑。

    靠在妈妈怀里的小海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咯咯笑了起来。

    苏安瑛抹了下脸,低头看着儿子,也笑了。

    “你懂什么啊,还知道笑?”

    一边说着,一边翻柜子,给许世彦找了干净的衣服,放到炕上。

第一百五十五章 猪嘴蘑

    许世彦洗漱收拾干净换了衣服,然后写了张条子留给许世琴,就抱着儿子领着媳妇,锁上门去周家了。

    一到周家,发现其他人早就到了。

    黄胜利领着媳妇和一儿一女,孙晓锋也领着媳妇和儿子。

    一起上山的这几个人里,只有冯超和周庆国还单着呢。

    此时众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见了面赶紧打招呼。

    女人们彼此不太熟,不过都有孩子,凑到一起聊着聊着,也就熟悉了。

    周庆国的母亲李氏,在厨房忙活着做菜。

    其他几个媳妇一看,赶忙把孩子都塞给自家男人,然后都去厨房帮忙了。

    这几个媳妇都很能干,有她们帮忙,饭菜很快就做好了端上来。

    排骨炖豆角、炒大辣椒、黄瓜拌猪嘴蘑、糖拌西红柿、三烀一炸、猪肝猪舌头拼盘、猪心丝拌葱丝、韭菜炒榆黄蘑。

    李氏特别能干,拾掇出八个菜来。

    “那猪嘴蘑是家里老三去愣场摘的,我洗了七八遍。

    先用小灰泡,又搁面碱还有盐搓洗了,放心吃。”

    李氏端上猪嘴蘑拌黄瓜的时候,特地解释了下,生怕大家心里犯疑。

    这猪嘴蘑,学名叫胶陀螺,是一种生在柞木上的菌类。

    黑褐色,像陀螺又像猪嘴,故而被人起名为猪嘴蘑。

    猪嘴蘑是一种被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爱它,是因为口感特别好,比木耳吃起来有肉,软软的有弹性,堪比猪拱嘴。

    尤其是跟黄瓜、大蒜拌在一起,清香滑润富有弹性,那真是越吃越想吃。

    让人恨,是因为这东西含有一种有毒物质。

    如果不洗或者清洗不干净,吃了之后嘴又肿又麻,真的跟猪嘴一样了。

    而且浑身都像针扎了一样的难受,见不得光,严重的连手指都肿。

    症状类似于日光过敏性皮炎,得六七天才会消退,特别遭罪。

    想要去掉猪嘴蘑的毒性,就必须用小灰,也就是草木灰水,浸泡十来个小时,然后一遍一遍搓洗。

    最好还要用碱和盐再搓洗两遍。经过浸泡搓洗的猪嘴蘑,变得又软又滑,吃起来口感特别棒。

    “哎幼,让嫂子费心了,整这么多菜,受累了啊,谢谢嫂子。”

    许世彦一看,桌上陆续摆了八个菜,当季的菜蔬都上来了,知道李氏费了心,自然要道谢。

    除了许世彦喊嫂子,其他几个都喊婶子。

    街坊邻居,也不论什么辈分,反正就各叫各的,也不管什么乱套不乱套。

    “咳,都客气啥?赶紧吃吧,也没啥好菜招待,你们随便吃啊。”

    李氏这人特别爽快,菜摆好,酒也放桌上,招呼了周长和还有周庆国父子陪着。

    自己则是出了东屋,跟苏安瑛等人,在西屋吃饭。

    一起的,还有周家老三,十六岁的周庆安。

    周长和当兵出身,几个孩子受他的影响,也都对参军入伍很向往。

    周家老二周庆军大前年也当了兵,老三现在读书呢,成绩不太好,反正也成天喊着,他也要跟大哥二哥一样当兵去。

    女人这屋,都得照看孩子,吃饭挺麻烦。

    像许海源小点儿还好说,直接放炕上让他自己伸胳膊蹬腿的玩儿着就行,苏安瑛一边吃饭一边回头瞅两眼。

    黄胜利家儿子大,三岁了,正是满地跑不闲着的时候,小的还不到一周岁,可哪爬。

    黄胜利媳妇只好抱着闺女,哄着儿子吃饭。

    如今这个社会多数都如此,男人天天在队里干活,白天累一天了回家,很少有人哄孩子啥的。

    女人都是一边看着孩子一边做家务,吃饭也得哄着孩子,大家都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如何。

    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除了聊丈夫也就是孩子,男人就不一样了,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能扯。

    东屋里,周长和说起了公社这几天发生的一些事。

    “一大队的几个人,进山也挖到大货了,听说去县里卖了两千多,几个人都分了四五百块钱。

    三大队也听说有一伙儿进山拿着棒槌了,好像没有一大队的好,一家分了两百来块钱。”

    赶上红榔头市,山里的人谁不想进山去碰碰运气?

    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伙人进山,但是能遇见大货的,却不多。

    这么大个公社,也就听说了这两伙人,要是加上许世彦他们,那就是三伙了。

    许世彦一听,心里高兴。

    一个公社越多人挖到山参,他们几个就越是不起眼,也就没人在意他们了。

    许世彦捅了捅周庆国和黄胜利他们,几个人互相看了眼,心领神会。

    不管对谁,就像在通化商议的那么说,免的让人妒忌眼红。

    “看起来,今年是个好年头啊,棒槌下山多。

    挺好,估计是山神爷老把头,知道咱日子难,故意派了人参精下山,救济咱来了。”

    许世彦给周长和倒了酒,笑呵呵的说了句。

    这话说的有趣,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别人难不难不知道,但他们几个,有了这笔钱,能干不少大事儿呢。

    “可不是?我这还没说媳妇呢。

    正好,今天回家我妈说了,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姑娘,改天去相看。

    要是能成,冬天赶紧娶进门。”冯超咧嘴憨憨笑着说道。

    “嗯,老大不小了,是该赶紧娶个媳妇。

    不光超子,还有庆国,周叔,你也赶紧给庆国张罗张罗。

    别让他成天挑拣,眼光那么高干什么?找个贤惠点儿的能过日子就行。”

    那头,黄胜利忍不住调侃冯超和周庆国。

    周庆国今年都二十五了,搁这边儿,小伙子二十五还没说媳妇,那真是挺晚了。

    没办法啊,周庆国当兵好几年,才从部队回来。

    他眼光又高,旁人给提亲,都看不上,回来家这大半年,相看了好几个,都没成。

    提起这事儿来,周长和就头疼,“可别提我们家庆国了,这臭小子,就没那个结婚的心。

    人家给介绍一个不成,再介绍还不成,我都让他愁死了,也不知道他要找个什么样儿的。”

    “二哥,你愁啥?

    咱庆国这模样个头,这工作,咋地也得找个好看还有工作的媳妇啊,急啥?”

    别人不知道,许世彦很清楚,周庆国七八年冬天结婚。

    娶的就是东岗医院的大夫,人长的漂亮,工作也挺好。

    “保不齐啊,庆国的媳妇就在哪儿等着呢,改天就遇上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秋收

    五个人统一口径,对外就说是遇见了一苗五品叶,一家分了五百来块钱。

    有一大队和三大队放山的例子比着,大家伙也没觉得如何。

    羡慕的多少会有,却不像大房子那样妒忌眼红到暗地里使绊子。

    如此一来,许世彦等人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少打扰,依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田地里的庄稼已然进入成熟期,这时候不需要除草松土,只等着九月中下旬收地即可。

    参地里也没太多活,入秋之后,当年做货的棒槌,要掀开参棚,放上一场雨,让棒槌吸足水分,秋天做货出秤。

    但是最近一直晴天,须得看天气,等雨。

    倒是小黑河那边的参土,该抓紧时间打耧了,不然一下雨,就得好些天干不了活。

    参土晾了这些天,草根已然枯死,泥土也松散许多,这个时候就得趁着天晴赶紧干活。

    小黑河这头的参土,一直都是许世彦负责,打耧土也少不了他带人过来。

    打耧土,要用三齿子将已经刨好的土坯钩起来,抛至胸前一米左右。

    同时用脚踢动,用三齿子砸,反复几次,直到土坯粉碎,草根全都抖搂出来为止。

    打耧好土,要立即清理场地,把树根、草根等杂物收拢到畦串两侧,再晾晒几天然后烧掉。

    土一定要打耧散,没有土块儿。

    一些黑土多的地方,还得去山坡取黄土,按一定比例掺起来。

    然后再用铁锹,将土翻匀,这叫倒土。

    要把土倒细、倒匀,用铁锹折成尖尖的土垄。

    土垄要直,土要够用,厚薄要匀称。

    把参土全都倒成大土垄,这才算是告一段落,等着深秋时节起了参栽子栽参即可。

    可以说,参地里的活,就没有轻松容易的,成天造的一身泥土。

    为了抢天气,大家伙儿还得在山上住着干活,省得来回跑耽误时间。

    所以等许世彦他们把参土收拾完下山,一个个又造的跟泥猴儿差不离了。

    九月份,许世祥背着行囊去通化念书。

    家里正忙着秋收呢,谁也没时间送他。

    反正离家近,坐火车就到了,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这点儿路程还用人送?

    如今这时候念大学不花钱,每个月还有十几块钱的补贴,反正一个人吃喝足够,要是省着点儿还能有剩余。

    周桂兰给儿子带了些钱,几个哥哥也都多少意思了一下,许世祥手里有钱,生活上不用担心。

    别人没去送,许世祥的对象倒是跟着去了趟通化。

    在通化住了几天,看着许世祥安顿好,这才回家。

    秋天大忙季节,男人白天在队里干活,收包米豆子,一早一晚还得忙自家那点儿自留地。

    女人也不得闲,菜园子里各种菜也得挨样收拾。

    不然哪天一下霜,全都被霜打了,那还吃啥?

    所以就得抓紧时间收拾,老的摘下放在阴凉的仓房里,还能存一段时间慢慢吃。

    嫩的,就得想办法腌起来,留着冬天吃。

    东北地区有蔬菜吃的时间并不长,一下霜,除了白菜萝卜土豆,就没有别的菜可吃。

    所以大部分女人,都得抓紧时间晒干菜,腌咸菜。

    菜园里的各类菜,都可以腌起来慢慢吃。

    嫩茄子上锅稍微一蒸,凉透了中间扒开,放进去加了足够盐的蒜泥和香菜末。

    放在坛子里密封起来,腌几天后,蒜茄子就可以吃了。

    嫩豆角、嫩辣椒,甚至连辣椒叶,统统搁开水烫了,撒上盐腌起来。

    要是有条件,还可以切一些葱叶、蒜片之类的,味道更好。

    芹菜根、香菜根,从地里刨出来,清洗干净了用开水烫,然后撒进去盐揉透,装到坛子里。

    吃的时候拿出来把芹菜根切片,早晨喝粥的时候吃,越嚼越香。

    反正勤快的女人,会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变成咸菜或干菜,存起来,留着没菜的时候吃。

    这也是无奈之举,大东北就是如此,冬季时间太长。

    不像南方,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

    秋收,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节,也是最让人高兴的时节。

    每天干活累的直不起腰,回家一看到园杖子上搭着捆扎在一起的高粱穗、谷穗、糜子。

    园子里木架上一杆一杆的黄烟,墙上红红的辣椒串、大蒜辫子,仓房里一大堆南瓜、地瓜、山药、土豆。

    再看见满脸喜悦的妻子,白胖可爱的儿子,再多苦再多累,也觉得值了。

    “来,大儿子,来找爸爸。”

    许世彦忙了一天回家,顾不得身上的累了,伸手就把儿子抱起来,放到脖颈上。

    六个月的小娃已经挺硬实了,可以坐着。

    自从那天许世彦闹着玩儿把儿子放到脖颈上,这小子就上瘾了。

    每次见了许世彦,就啊啊喊着伸手,抱起来还不乐意,非得骑脖颈上才高兴。

    许世彦扛着儿子满地熘达,那小家伙也不知道害怕,高兴的挥着手啊啊叫唤。

    父子俩这个疯啊,把苏安瑛看的心惊肉跳。

    “你当心点儿,别摔着孩子,这么高,万一摔下来怎么办?”

    苏安瑛伸手去接,可小海源根本就不理妈妈,跟他爹玩的那叫一个开心。

    “媳妇,没事儿的,放心吧。我哄着孩子,你安心做饭就行。”

    许世彦抓着儿子的腰呢,哪会让儿子摔着?

    就这么扛着儿子,从屋里跑到院子,然后在院子各处转悠。

    “来,看看咱家的狗狗。”

    转悠到狗窝跟前儿,许世彦把儿子放下,让他伸手去摸小狗。

    那四只小狗崽子已经快俩月了,前阵子断了奶,如今吃食都挺好。

    有苏安瑛精心照料,四只小狗崽都长得特别好,很精神,一天到晚各种皮,动不动就打架。

    许海源每天都得出来看看狗崽子,特别喜欢,伸出小手,摸摸这只,再摸摸那只。

    小娃,手上没数儿,一个用力,薅住了小黑狗的后脖子。

    幸亏他没那么大的力气,只薅了一把,没能把狗提起来。

    小黑狗汪叽了一声,许世彦赶紧把儿子抱起来放在腿上。

    小家伙手够不着狗崽了,就撩着小腿小脚丫,看那架势,有点儿要踢的样子。

    “你这熊孩子,我看你长大了也是个撩猫逗狗的主儿,淘气包。”

    许世彦伸手握住了儿子肉乎乎的小脚丫,不许他乱动。

    “爸爸告诉你啊,这是咱家的狗狗,不许欺负它们。”许世彦正色警告儿子。

    小海源哪里能听懂那些,只疑惑的扭头,瞅了许世彦一眼,“八,八?”

第一百五十七章 楚老的消息

    六个月的小娃,已经可以无意识的发出一些音节了。

    最近许世彦为了训练儿子,故意让儿子喊自己爸爸。

    如今听见儿子发出类似的音节,可把许世彦高兴够呛。

    “媳妇,媳妇,儿子会叫爸爸了。”许世彦抱着儿子进屋,向苏安瑛卖弄。

    苏安瑛一脸无奈,有些人啊,都当爹了,没见着更稳重,反倒越来越像孩子。

    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么点儿的娃,他知道个啥?就是随口说的。

    前两天还叫妈呢,你再让他叫试试?小娃冒话也值当你大呼小叫?”

    苏安瑛伺候过妹妹们,对这个再清楚不过。

    小娃要真正叫人,怎么也得十个月往后,一周岁了才能叫的清楚。

    有的娃口齿不清,还得更晚呢,指望六个月的娃清楚会叫爸?那真是想多了。

    许世彦不信,抱着儿子回屋,一遍又一遍的逗儿子,想让小家伙再叫爸爸。

    可许海源刚刚没玩够,一心还想出去呢,只扭头看着外面啊啊叫唤,哪里肯再听爸爸的话,乖乖叫爸?

    父子俩鸡同鸭讲了半天,最后许世彦败下阵来,只能扛着儿子继续出去疯。

    也不知道是小家伙心情好了,还是灵机一动,再次发出八八的声音来,这下可把许世彦乐坏了。

    “你个小坏蛋,合着还得你爸当马给你骑,你才肯叫爸爸。”

    许世彦象征性的拍拍儿子屁屁,以示气愤。

    小家伙毫不在意,咯咯笑了起来,一听那声音,就知道他特别开心。

    “行了,你们爷俩别在那儿疯,赶紧把他放下来,把把尿,免得尿你一脖子。”

    苏安瑛做好了饭,手里拿着锅铲子从厨房出来,吆喝着许世彦赶紧给儿子把尿。

    许世彦忽然想起来,他陪着儿子玩了挺长时间。

    这要是好大儿一泼尿出来,怕是得给他洗热水澡了。

    于是赶紧把儿子放下来,抱着把尿。

    那小家伙还没玩够呢,哪里肯?就开始耍驴打挺儿。

    还是苏安瑛看不过去了,把儿子抱走到园子里哄着,不多时果然尿了回来。

    正好这时,许世琴也下班回来了,于是赶紧洗手吃饭。

    一家人正吃着饭呢,忽然听见大喇叭里头喊,明天去二号桥起参,让点到名字的明天都带着工具去队部集合。

    许世彦的名字赫然在第一个,不用说,肯定是他领队。

    “三哥,自打搬来东岗,你可是处处都在前面,真是不一样了。”

    许世琴听见大喇叭里喊的,很是感慨。

    在大房子的时候,好多工分高的活,都轮不到许世彦。

    再看看现在,许世彦干活少,挣工分多。

    今年苏安瑛生娃坐月子哄孩子,没法去干活挣工分,但是今年家里的工分闹不好还会更多,这就是改变。

    “有啥不一样的?不都是过日子么?”

    许世彦笑笑,用勺子舀了点儿鸡蛋羹,喂给儿子吃。

    “不管在哪儿,踏踏实实干活过日子就行。

    你三哥现在,有媳妇有儿子,已经很满足了。”

    有妻有子,有自己的房还有存款,这就挺好。

    未来,他们还会有更大的房、更多的钱,再生两个闺女,满屋子小娃的欢笑,此生足矣。

    “对了,齐云升来信,说是找到了楚老。

    楚老目前就在白求恩医大,任副校长兼什么教授,我已经回信委托齐云升,帮我要楚老的联系方式了。

    等我跟楚老联系上,就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给你治病。”

    许世彦忽然想起来这件事,赶紧告诉小妹一下。

    许世彦只知道楚老的名字,对楚老现在的事情一概不知。

    齐云升也是费了不少的工夫打听,总算前阵子有了消息,赶紧写信告诉许世彦好消息。

    齐云升在信里还说了,他会慢慢再打听楚老的事情,到时候会再给许世彦来信。

    许世琴一听这话,愣了下,“哥,真能有用么?”

    许世琴一直都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生怕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不管有用没用,咱都得去试,试了哪怕没用咱也不后悔。

    你现在岁数还小,只要有办法咋地也得帮你治。

    就算不能完全恢复,哪怕能改善一些,也值得。”

    许世彦态度很坚决,不管费多少力气多少钱,也得去治。

    哥哥一心为她着想,许世琴还能说什么?

    “嗯,我信三哥,三哥说治,我一定就去治。”

    其实许世琴内心里,又何尝不希望自己能直起腰来,跟正常人一样呢?

    如今总算有个希望,她也盼着,能早点儿有好消息。

    “对了,三哥,你再去山上的时候,给我挖点儿花土回来呗。

    我师傅养了几棵君子兰,长的可好了,我挺喜欢的。

    她答应分给我几棵小苗,让我回来自己养。

    咱家菜园子的土不行,最好是要山上的黑土。”

    许世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她想养几盆花,但是花土没地方弄。

    后树林的黑土层太薄了,土壤肥力不够,应该是参地的土最合适。

    许世彦听见这话,脑子里好像有什么一闪而过,却没能抓住。

    他仔细思考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头绪来,索性不想了。

    “行啊,那简单,我这几天去起参,中午休息的时候,进林子给你挖点儿参土就是了。”

    已经种过人参的土不行,土壤里的肥力都被人参吸收光了。

    得在林子里取土,回来晒一晒,才能养花。

    吃过晚饭,天色渐渐暗了。

    这时候没电视也没啥别的娱乐,虽然东岗通了电吧,大家也舍不得电费,都是早早就休息。

    许海源可能是白天睡得多了,晚上来了精神,怎么也不肯睡觉。

    躺在炕上还不行,吭叽吭叽的瞅许世彦,那意思,还想让许世彦扛着他玩。

    许世彦无奈,只得抱起来儿子,用力往半空一扔,然后再接住。

    许海源是个胆儿大的,半点儿不怕,反倒高兴起来,笑的可开心了。

    那头的许世琴和苏安瑛看的胆战心惊,恨不得上前去把孩子抢过来。

    姑嫂二人随时都盯着许世彦的手,就怕他一个不小心没接住。

    许海源出生就胖,估计苏安瑛的奶水也好,把这小子喂的肉都都胖乎乎,六个月的娃快二十斤了。

    许世彦连着扔了十来下,也觉得有点儿累,这才把孩子交给苏安瑛。

    “对了,家里是不是还有张收音机票来着?

    等着忙过这段时候,去松江河或是县里看看,买一台收音机回来吧。”

    电视没有,弄个收音机也行啊,晚上没点儿动静,属实太无聊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合肥料

    九月二十号,东岗公社二大队开始起参。

    一大早,许世彦带领着一百来号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各自带着工具、麻袋,赶着马车直奔二号桥。

    到这边,撤棚的,割参叶子的,拿着三齿子起参的。

    一切都安排的井然有序,各自忙各自的什么也不耽误。

    棒槌出土,许世彦过来瞧瞧,嗯,还行。

    身条不错,没水锈,个头在旁人眼里也算不小了,但是在许世彦这儿,就觉得还是差点儿火候。

    这就是没追肥的原因,要是肥力够,肯定还能长的大一些。

    许世彦领工,不需要他自己动手干活,他只要来回熘达,负责调度和监工即可。

    看着大家伙儿干活,别把棒槌刨坏了,别捡的太慢落在泥土里埋起来。

    收获,总归是令人愉悦的。

    看着一堆一堆像小娃娃一样的棒槌被装进麻袋,不论是谁,都会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二大队的人参长势好,产量也不低。

    干活的人,虽然累,却都满脸笑意,这就是丰收的幸福感。

    一百多人都是壮小伙,干活自然快,三四天的工夫,三千丈做货的全都起完。

    二大队在黄泥河南岸,炮台山前有队里办的加工厂,加工厂前面是一条小河。

    正好将河水引过去,修筑一个大池子,浸泡水参清洗。

    加工厂面积挺大,里面各类区域划分明确。

    泡参池、刷参池、蒸参室、烘干室,院子里一排一排的架子,上头都是晾晒人参的叉子,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队里的姑娘媳妇们,到这个时候都争着抢着来加工厂干活挣工分,一群人凑在一处,说说笑笑的格外热闹。

    别人都去忙着挣工分了,苏安瑛却只能在家哄孩子,把她急的直跳脚。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许海源太小了,没人帮着看孩子,她总不能背着儿子去干活吧?

    就算许世彦乐意,加工厂那头也不让啊。

    “媳妇,你就别着急了,咱家现在不用你去挣工分,你只要把家里这一摊子管好,就比啥都强。”

    许世彦瞧见媳妇着急的模样,也是哭笑不得,只能好生劝慰。

    “媳妇,你可别小看了在家,这些杂七杂八的活要是没人干,我哪能安心在外头干活挣工分啊?”

    上辈子苏安瑛活着的时候,许世彦想法也跟别的男人一样。

    觉得女人在家里不就是看家做饭照顾孩子么?有什么累的?还天天唠叨?

    可是等苏安瑛走了之后,许世彦才明白,一个家没了女人,那根本就不成样子。

    饭不会自己熟,衣服不会自己变干净,屋里屋外也不会自己就变得一尘不染。

    女人的一生,就陷在这些别人眼里无所谓的小事中,却撑起了一个家。

    所以重生回来后,许世彦就改变了观念。

    男人女人,社会分工不同,不管做什么,都很重要。

    苏安瑛从小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家里姐妹六个,没有男孩,她就像男孩一样出去干活习惯了。

    平常还行,每到这春种秋收的时节,她就觉得在家里呆着不对劲儿,主要是身份没转换过来。

    被许世彦劝了几次,苏安瑛也渐渐明白过来,她现在是有丈夫有依靠的人了,没必要再跟以前那么拼。

    于是安心留在家里带孩子,家里家外收拾的板正利索,什么都不用许世彦操心。

    转眼间,九月过去,十月也过了大半,参地里起了参栽子,挑拣过后,准备栽参。

    开春的时候,于守广就说,拨给许世彦一百丈参土,让他做豆饼底肥试验。

    当时许世彦是照着一百丈来发酵的豆饼粉,结果夏天豆饼水追肥效果很明显。

    于守广这个后悔啊,就跟许世彦商议,能不能想个办法再多弄点儿肥,今年尽可能的多弄点儿参地做试验。

    这事儿,倒是也难不倒许世彦。

    他不光会用豆饼发酵做底肥,还会做混合肥料。

    炒熟粉碎的苏子、过石、腐熟的豆饼粉、炕洞土,以二、二、二、四的比例充分混合,再次堆积发酵。

    栽参时时每丈四斤左右施做底肥,三年后可增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如果再配合豆饼水追肥,增产可达百分之五十。

    当然,这配方,许世彦可不会教给别人。

    混合肥配制,完全是许世彦自己动手,谁都没用。

    而且他要了很多东西,让人猜不出具体配方。

    不是什么技术都能无偿传授,这一手可是许世彦上辈子多年积累的经验。

    哪怕后来有了化肥,也比不上这种办法好。

    人参长势旺,不易起病害,做货出秤,不抽沟不白皮。开玩笑,谁会轻易外传啊。

    许世彦不传方法,队里也没辙,反正只要收成好就行了,其他的不能太贪心。

    小黑河这边五千来丈参地,有四千三百丈栽参,留下一千丈撒籽。

    栽参也不是容易的活,俩人一副架,早晨到地里先放池子。

    就是把大土垄用工具耧平摊开一部分,按照参地要求,土层要够一定厚度。

    之后用铁锹,在池面子上,按照一定行距挖沟,深度以五六公分为宜。

    若是不施肥,就可以直接把参栽子摆在小垄沟里了,株距根据参栽子大小来定。

    参栽子越大,株距越远,参栽子越小,株距就可以适当近一些,要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

    参栽子摆好,再覆盖一层六到八厘米的土,就可以了。

    这是正常的栽参程序,而那些要施肥的试验田,则是在摆参栽子之前,多了个撒肥覆土的过程。

    这样一来,栽参的速度就要慢一些。

    当然,二大队有的是人手干活,慢点儿就慢点儿吧,谁也不在乎。

    只要人参产量增加,这点儿人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栽参这个活是倒着干,干活的人前头摆个特制的方盘,方盘两端各伸出一节木方。

    木方的长度,跟池面子宽度相同,木方上头,还钉着两根短木方,这两根短木方的长度一般是六寸,也就是行距。

    这东西,参业行话叫制子,就是专门用来衡量行距的。

    每次用力在池面子上一按,留下印记,拖动的时候照着印记来,就可以准确把握行距,不至于俩人你这边宽我这边窄。

    制子上的方盘,主要作用就是放参栽子。

    就这样,两个人一边栽参,一边拖着制子倒退,一天大概能栽十五到二十丈。

    当然也有干活快的,许世彦前世的时候,有两口子一天能栽五十丈。

    放到眼下,那是不可能,生产队大帮轰,谁肯出那个力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商议看参

    参地一栽上棒槌,就必须有人看着了。

    “小许啊,叔找你商量点儿事。”

    刚栽两天参,从山上回来,于守广就叫住了许世彦。

    “你看,小黑河那边,你能不能上去看参啊?

    主要是吧,今年咱队的参地分两下了,二号桥这头还得两年才能拔营,小黑河那头也得有人管着。

    我琢磨着你看参有经验,要不你上去?”

    于守广可不是没人用,才来找许世彦的。

    如今的看参可不是以前了,大家都抢着干呢。

    山上有地枪有拉炮,看参不难,还能挣高工分,谁不乐意啊?

    可有一样,别人不行,没狗。

    二号桥那头还剩八千多丈呢,山上总共五六条狗,根本不能分开。

    各家各户的狗没看过参不顶用,再说了,如今养狗的少,一家顶多养一条。

    那狗彼此不熟悉,上山了不干活,光互相咬去了,没用。

    许世彦家养了四条狗,队里都知道,虽然还都没长成吧,却也管用了。

    于守广觉得,许世彦这人性格稳重周全,还有看参的经验,带着四条狗上山,肯定没问题,所以才来找他。

    “叔,你让我上山,是只看冻皮子,还是往后都用我?”

    许世彦没有直接答应,他得先问清楚了。

    刚栽上棒槌这一年冬天看参,叫看冻皮子,主要也就是十月末到十二月末两个月的工夫。

    其实冻皮子最好看,因为参栽子太小,下地里想要偷太费事。

    扒拉一晚上,可能也扒不出一麻袋来,哪个小偷傻啊?费一顿劲整点儿不值钱的参栽子?

    看冻皮子就是走个形式,工分却不少挣,属实划算。

    但许世彦更想一直看参。

    分田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东岗这边是八三年春天开始实行的,还有好几年呢。

    这期间不能单干,莫不如就在山上看参,积累点儿底子。

    等分田到户后,他要是乐意的话,还可以承包了队里的参地看参。

    到时候雇俩盲流子在山上干活,自己干点儿别的,挣的不少还轻松。

    两辈子都是跟人参打交道,他只会这个,别的不会。

    让他去经商做买卖,他也只能做跟人参有关的。

    可如今这时候政策不允许,想都别想,那他干嘛?

    虽说手里现在有点儿钱了,可也不够用啊,光老六治病就得不少钱呢,还是得努力挣钱才行。

    所以许世彦是乐意去看参的,主要是看队里什么态度。

    如果也像大房子那头似的,只是权宜之计,看俩月就让他下来,年后找别人,那他索性就不去了,省的折腾。

    要是允许他一直看参,那他就得好好准备准备。

    “你看你这话说的,你看参有经验,地枪拉炮啥的又都是你整出来的,那肯定是一直用你啊。”

    于守广一听就笑了,这看参哪有胡乱换人的?

    用哪个都是一直用,随便换人容易出事儿。

    “今年冬天就这样了,冻皮子你自己就行。

    明年,咱这边儿挨着继续往外扩,还得五六千丈呢,到时候我再给你找个帮手来。

    等后年,二号桥那头彻底拔营,这边再上一个人,都听你管辖。”

    自打许世彦到二大队,处处都挺出彩,也给二大队争光不少。

    所以有好事情,于守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许世彦。

    “你带着狗上山,吃喝队里管,给你记满工,队里再给你配一杆半自动枪。

    看参的房子,这两天我就让人上去帮你盖起来,必须整明白儿的,你看咋样?行不行?”

    “叔,你都这么说了,那必须行啊。我得谢谢叔,有好事儿第一个想着我。”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许世彦再拿乔说不行,那就纯粹是不想在二大队呆着了。

    “叔,还有件事儿问一下啊,大队的枪,我拿着打猎,行不行?

    要不行的话,干脆我自己买一杆枪算了。”

    前车之鉴,必须当心,先问明白最好,大不了自己出钱买一杆枪呗,何必落下把柄让人说呢。

    “你这孩子真能说笑,枪给你不就是让你使唤的么?

    那要是野猪、黑瞎子进参地里祸害,咋地?还不让你打啊?

    你就放心大胆的干,队里每个月给你一定的子弹数额,超出了,那你自己想办法买去,这行吧?”

    于守广听了许世彦的话,笑的不行。

    二大队家大业大的,还差那点儿子弹不成?

    都安排人上山看参了,枪不让用,那是干啥?当烧火棍使啊?

    “得嘞,有您老这话,我就放心了,那我这就回家跟媳妇说,给我收拾收拾我上山看参去。”

    许世彦也跟着笑,不怪他太小心,之前不就是吃了这个亏么?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让人上山,给你盖房子去。”

    于守广这下放心了,笑呵呵摆手,让许世彦回家。

    许世彦回到家,就跟苏安瑛说起看参的事。

    苏安瑛听完,也没说啥,只叹口气。

    “行吧,既然你都跟于叔说好了,我还能说啥?你这是干正事儿呢,我不能拦着。

    家里你放心,有我和老六呢,肯定没事儿。

    孩子也不用你惦记,等你下山回来,他肯定会叫爸了。”

    丈夫这是去挣钱,为了家努力拼搏呢,做媳妇的怎么能拖后腿?必须支持啊。

    “也就是孩子小,要是孩子大的话,我都想跟你一起上山了,不为了别的,山里头东西多。”

    说着说着,苏安瑛自己就笑了起来。

    她其实还挺怀念去年在山上的情形呢,各种东西往回划拉,多好?

    “得,你可别想啊,山上遭罪,我可舍不得你跟孩子去受苦。

    咱如今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东岗多好的地方啊,还是家里呆着吧。”

    许世彦伸手,揉了揉媳妇脸蛋。

    还别说,这一年苏安瑛在家养着,皮肤比以前更好了。

    以前虽然晒不黑,但是风吹日晒的多少还是有点儿粗,如今这皮肤又细又滑的,摸起来真舒服。

    “好了,趁机会,赶紧多抱抱你儿子吧,不然你得好久才回来一趟呢。”

    苏安瑛拍开许世彦的手,把儿子塞到丈夫怀里,转身去给许世彦收拾衣服行李。

    许世彦抱着儿子,先跟小家伙顶个门儿,接着,又把小家伙抱起来扔两下。

    许海源一点儿也不怕,很喜欢这样的游戏,乐得咯咯直笑,嘴里还不听都囔着,非得让许世彦继续不可。

第一百六十章 是赖皮鬼?

    于守广说干就干,第二天果然带着人上山,伐木挖土盖房子。

    山上看参的小房一般都不太大,两间房,木刻愣。

    里外湖上黄泥抹平,房顶没用苦房柈,而是直接木板铺平,钉上油毡纸。

    东屋一间南炕挺大,连着外间厨房的锅灶,北边盘个炉子,砌一熘火墙。

    冬天冷了之后,就烧上炉子,炉子连着火墙,正好屋里都热乎了。

    反正多数时候就在山上住到阳历年冰雪封地,再冷就下山了,这样足够用。

    人多,房子很快盖好,然后开始烧火通风。

    几天后,炕干了,墙面也干的差不多。

    许世彦就借了大队的马车,拉着四条半大狗子,还有不少行李等东西上山了。

    十月末,山上已经有点儿冷了,许世彦上山看参,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

    冻皮子又好看,几乎没人打主意,也就是晚间熘达两圈。

    白天参场里有人干活,许世彦就随便在附近转悠,还是跟以前一样,挖坑、布线、安地枪、拴拉炮。

    多余的时间,就去林子里,划拉点儿核桃、松子、萫子、冻蘑之类的东西。

    松子可以留着吃,也可以卖,收购站收松子一斤五毛钱。

    抚南林场正好有一片红松母树林。这年月红松林没承包,谁都可以打松塔。

    这边也就抚南林场的人过来,今年正好赶上松塔大收,每棵树上都好多。

    许世彦脚上捆好了脚扎子,腰里系上绳子,手里拿根杆子,就这么爬上树,用杆子往下捅松塔。

    一棵树上的都捅完了,就下来捡,把树周围都捡干净后,再爬一棵树继续捅。

    几乎两棵树的松塔,就能装一麻袋。

    回去堆起来困几天,晚上闲着没事儿了就拿木棍子敲,敲碎了松塔往外扒松子。

    除了松子,许世彦最爱捡的是萫子。

    明年他打算家里养两头猪,要是光指着喂猪草,猪长不大也不肥,要是喂粮食呢,又心疼的慌。

    萫子是喂猪的好东西,多捡一些,等着下山了就捎下去,留着喂猪挺好。

    今年下雪晚,到了十一月中旬,第一场雪才下来。

    赶在下雪之前,许世彦划拉了不少萫子,仓房里堆了好几麻袋。

    下雪了,许世彦也没着急去打大围。

    主要是那四条狗都半大,而且没有打猎的经验。只能慢慢训练着,不能急。

    幸好,场子周围下了不少套子夹子,也能有些收获。

    什么野鸡野兔都是经常套中,鹿、狍子也偶尔有收获。

    有一次还套中了一只野猪,正好许世彦过去,一枪结果了,拖回来收拾好冻住,留着下山带回家。

    这天,许世彦早起遛套子,结果就发现,有个套兔子的铁丝圈上有兔子毛。

    而且周围有血,还有些模湖的足迹。

    许世彦觉得奇怪,就顺着踪迹往前走了一段,然后发现了兔子头,还连着一块兔子皮。

    合着他套中的兔子,不知道被什么野兽给偷摸吃了。

    “幼,还有敢来偷我东西的?真行啊。”

    许世彦看着那踪迹,觉得奇怪,按说雪地里,野兽的爪印应该很清晰才对,这是什么东西留下来的,竟然看不太清楚?

    别管啥,既然敢偷他的猎物,那就等着挨收拾吧。

    于是,许世彦在丢失兔子的这一片区域,下了连环套,就等着那东西再次偷兔子,好一举成擒。

    结果等了几天,兔子丢了好几个,那家伙始终还是没见着影儿。

    许世彦有点儿生气,又重新做了套子下上。

    这天清早,许世彦再次去遛套子,结果刚走到那片连环套附近,就听见有呜呜的动静。

    许世彦立即往连环套的位置跑,结果到那儿一看,一只毛色火红的狐狸,被套中了。

    “咋又是这玩意儿啊,哎幼我的天,愁死了。”

    许世彦在山里最不想招惹的就是胡黄,传说这两类都小脸子爱记仇,惹了它们,早晚要报仇的。

    可已经套中了怎么办?幸亏还没死,赶紧上前去,解开套子放了吧。

    结果许世彦刚到跟前儿,原本还呜呜直叫唤的那只火狐狸,忽然就变了动静,嘤嘤起来。

    这声音太熟悉了啊,去年救的那只赖皮鬼,就成天跟他撒娇,整出这动静来。

    许世彦解套子的动作一顿,仔细瞅了瞅眼前这只,越看,就越觉得,怎么特别像去年那只呢。

    许世彦赶紧去查看这家伙的后腿,果然,在一条腿上,发现了旧伤痕。

    “赖皮鬼,是你么?”

    许世彦格外吃惊,有点儿不太敢相信。

    东江沿的前川参场,离着抚南小黑河多远啊,那赖皮鬼怎么会转悠到这么远来?

    可那腿上的伤,确确实实很像啊。

    赖皮鬼被狼咬伤了,许世彦给治的伤,那伤好了之后,皮毛跟原来的不太一样。

    别管是不是了,先解开再说。

    连环套很麻烦,许世彦费了不少劲,总算把套子解开了。

    然后,就见到那家伙围着许世彦开始转悠,一边转,还发出嘤嘤的动静来。

    好吧,就冲着这个赖皮劲儿,不用说,也肯定是去年那只。

    “得嘞,既然遇上了,你就跟我走吧。

    一天天的不学好,偷人家套子里的猎物,你这也就是遇上我了,要是遇见旁人,小命儿准没。”

    许世彦气的拍了火狐狸脑袋一下,伸手就拎起狐狸后脖颈子,直接把它拎走。

    说来也怪了,狐狸好歹也是山里的野兽,平常挺凶的,可偏偏见了许世彦,乖的很。

    许世彦拎着它,它都不凶,就这么乖乖的由着许世彦拎着。

    下套子的地方,离着看参小房不算太远,许世彦走的快,没多会儿就到了。

    一进参场子,许世彦就把赖皮鬼放下了。

    结果,那边拴着的四条狗嗅到了不一样的气味,立刻汪汪叫了起来。

    那四条狗是大黄和大黑的孩子。

    大黄是一条非常出色的头狗,这四条中间有一个黄色的叫小黄,就继承了父亲的基因。

    也是香头不错,对猎物的气味十分敏感。

    这下可好,见到狐狸,小黄直扑直上的,恨不得一口咬上去的模样。

    赖皮鬼却根本不怕,就在许世彦身边晃悠,还故意甩一甩它那毛茸茸的大尾巴。

    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完美解释了什么叫狐假虎威。

    “得,别在这撩闲了,赶紧进屋去。”

    许世彦哭笑不得,这特么是要成精吧?

第一百六十一章 獾子洞

    赖皮鬼的到来,让参场子里头顿时热闹起来。

    四条狗只要见了赖皮鬼就各种狂吠,那赖皮鬼呢,还非得去狗前面得瑟。

    不光得瑟,它还放屁,一股臭气出来,熏的四条狗直打喷嚏,原地打转转儿。

    那四条狗毕竟还年轻不经事,被赖皮鬼收拾了三四次之后,再见了赖皮鬼,便不叫了。

    扭头连理都不稀得理它,任凭赖皮鬼在它们眼前转悠,它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免得挨臭屁熏。

    这下,赖皮鬼在参场里称王称霸,一天天得意的不行。

    原本,冬天大雪封地、北风怒号,天气寒冷,猎物稀少,是狐狸最难熬的季节。

    多数狐狸都是整天蜷伏在土穴或石洞里,紧紧抱着自己那条绒毛丰厚的大尾巴睡觉,直到饿得受不了了才出去觅食。

    如今可到好,这赖皮鬼温暖的小屋住着,跟着许世彦,吃喝不愁。

    那一身浓密的火色皮毛,养的水光熘滑,别提多漂亮了。

    许世彦也懒得管它,由着赖皮鬼在参场里瞎晃悠。

    反正做饭的时候,家里有啥就给先赖皮鬼预备些。

    肉类、蔬菜,搭配着喂,生的不用做熟,也不放盐。

    一天喂一顿,也不能喂太胖,不然等他下山,这家伙胖成球跑不动,反倒害了它。

    赖皮鬼可是精明的很,如今有房子住有人管吃喝,自在极了,也不再去参场周围偷套子里的猎物,每天就围着许世彦转悠。

    参场这附近没有泉眼,也没打井,吃水多数是雪水,或者去附近小河里砸开冰窟窿挑水。

    如今这年月环境好,没有汽车跑,也不烧锅炉。

    尤其是山上,那雪落下来堆积老厚,上面也不至于落一层灰。

    所以许世彦乐意动弹的时候,就去河里挑水,不乐意动弹了,就在附近撮点儿雪化了,也能做饭。

    这天上午,许世彦闲着没事儿,就挑着俩水桶,想要去河边挑点儿水。

    那赖皮鬼一见许世彦出门,蹭的一下就蹿了出来,跟在许世彦身边,忽左忽右的满哪蹦跶。

    这回,它也不用大尾巴扫雪清除足迹了,就满地撒欢儿。

    许世彦看了眼满地蹦跶的赖皮鬼,无奈摇头。

    这家伙真的是要成精,别的都是狗仗人势,这是狐仗人势啊,。

    着在许世彦身边,它可真能蹦跶,不够它得瑟的。

    许世彦正自腹诽间,忽地就见到赖皮鬼不知道咋回事,一熘烟就往前跑了。

    许世彦怕这家伙出事,赶紧追着过去。

    就见到火色影子在雪地上飞快奔跑,一路向南,来到了一处窝风向阳的山坡。

    许世彦好歹也是老猎手了,一看这地形,就觉得这里应该有獾子一类。

    果然,就瞧见赖皮鬼停在了不远处一块石头跟前儿。

    那石头底下有个洞,洞口挂着白霜,很显然,洞里面有东西住着,是不是獾子不太确定。

    许世彦放下水桶和扁担,就在这附近转悠起来。

    在一棵大树的树根下,又发现了一处洞口,也挂着白霜,这底下,应该是有獾子居住。

    獾子是半冬眠的动物,秋天吃的一肚子肥油,到冬天就蹲在洞穴里睡觉。

    但是偶尔也会醒过来,或是出来排泄,或是找点儿吃的。

    獾子的洞穴非常精巧,里面有好几条错综复杂的通路,每一条路都有个出口,每个出口的功能还不一样。

    有的出口还会用草、苔藓、泥土遮掩着,可以随时扒开。

    发现獾子洞,可以直接用工具抠。

    冬天的獾子肥都都的,又在冬眠,行动缓慢,抠开洞口很容易捕捉。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找到所有出口,堵住多余的,只留俩。

    然后在一个洞口外面点柴禾,用烟熏,里头的獾子受不了烟熏,就会找出口往外跑。

    另外一头的出口留人或者狗守着,就能捕捉。

    许世彦今天是来挑水的,没带镐头,这时候的土层虽然还没完全冻透,可也不能用手抠啊。

    他就打算,等会儿回去,带狗出来,用烟熏,正好也训练训练家里那几条狗。

    想到这,许世彦就起身重新挑起水桶,打算去挑水。不

    想那赖皮鬼却不干了,朝着一个土包附近,发出呜呜的动静,还不停用爪子扒土。

    许世彦觉得奇怪,只得又放下水桶,来到土包附近查看。

    一看之下明白了,这里应该是另外一处洞口。

    刚才找那两处洞口的时候,赖皮鬼都没啥动静,到这里却不停扒土,还发出声音。

    许世彦忽地心头一动,这个出口底下,是不是有獾子?

    想到这儿,许世彦干脆也不去挑水了,放下扁担和水桶,从腰间抽出刀来,拿刀抠土。

    结果发现,这土质很疏松,很容易就抠出来挺大个洞。

    借着光亮往洞里一看,就在洞口处不远,蹲着三只灰呼呼、胖墩墩的家伙,连动都不动。

    许世彦伸长了胳膊,直接就从洞里掏出三只肥都都的獾子来。

    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三只獾子的眼睛上湖满的眼屎,怎么眨巴眼皮也没用,都变成瞎蒙眼儿了,还往哪里跑?

    不管什么动物,都是秋天疯狂进食,积累一身厚厚的脂肪。

    獾子体内的热量大,獾子窝在地下又暖和,所以热的生了眼屎,把眼皮都黏住了。

    估计是三只獾子嫌太热,就跑到一处出口附近想吹个凉风散散热量,结果就被赖皮鬼给发现了。

    这下可倒好,被许世彦活生生逮住三只肥都都的大獾子。

    活捉了獾子,也不可能活着带回去啊。

    这东西凶的很呢,别看眼下它们好像不爱动,那是睡懵了加上眼睛湖住看不见。

    要是这么往回带,不出几步路,它们就得反抗。

    这东西皮糙肉厚、爪子锋利,被它咬一口挠一下,伤的也挺重。

    没办法,就只能把獾子弄死了,再带回去。

    许世彦二话没说,趁着獾子还没反应过来呢,直接用刀收拾了。

    然后开膛破肚,把内脏扔给赖皮鬼,等赖皮鬼吃饱,许世彦直接把三只死獾子扔到水桶里,挑着往回走。

    还没等走回参场呢,就听见一阵狗叫,听那动静,好像是有人来了。

    许世彦急忙往回走,回到参场一看,竟是孙晓锋带着许世安。

    “二哥,你咋来这儿了,家里有什么事么?”

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前回城

    十二月份,大江还没有完全冰封,没法行走。

    许世安这个时候过来,难道是家里有什么大事?

    许世彦心头一惊,赶紧问。

    “没事儿,家里都挺好的,我搬下来了,跟你二嫂和孩子,在松江河找了处房子安顿下来。

    寻思着去东岗找你呢,结果弟妹跟我说,你上山看参了,我就来山上看看你。”

    许世安见了弟弟,倒是挺高兴的,笑着解释。

    许世彦又一愣,感觉不对劲。

    上辈子明明是七九年开春之前,大哥和二哥两家都搬出大房子的。

    眼下才七八年十二月啊,二哥咋搬下来了?

    “走,二哥,进屋说,家里到底咋回事?你搬下来了,大哥呢?”

    老二能搬下来,就说明二嫂能回城了,二嫂可以回城,大嫂也可以。

    那大哥一家肯定也会搬下来,爹妈呢?爹妈在哪儿?

    许世彦满肚子疑问,领着孙晓锋和许世安进了看参小房。

    那赖皮鬼见到有外人,早就躲远了,根本没露面。

    三人进屋坐下,许世彦倒了两杯水给二人,这才详细询问。

    ’“二哥,你跟我细说一下,大房子那头是不是有啥事儿?”

    “许哥,你在山上不知道,别处都传遍了。

    大房子那个胡连成,隐瞒粮食减产不报,为了如数交定额,克扣社员口粮。

    社员粮食不够,闹到了县里。

    不光东江沿,连带着西岗公社,都撸了一批人呢。”

    不等许世安说话,孙晓锋先开口了。

    东岗公社和西岗公社挨着,西江、新华、沿江几个大队,就在东江沿的对面,东江沿那头出了事,这边很快就知道。

    只不过最近没人上山干活了,所以没人给许世彦送信,他不知道而已。

    按理,应该是每年十一月份,山上的活差不多,就该结算每年的工分,并且各家各户分粮。

    等到十二月末,棒槌干货卖了,再分钱。

    可东江沿大队一直拖着不给结算工分,也不给分粮食。

    一打听,今年因为下霜减产三成,胡连成不敢上报损失,上头也没给减免定额任务。

    胡连成为了交定额,扣下了大家伙的口粮。

    这下,东江沿的人炸锅了,直接闹到了县里头,把事情捅了出来。

    偏也巧了,上面正好第二次派工作组下来,核查一些事情。

    这下好了,胡连成,连同曹明川,还有西岗公社、县里头,好几个人都被挖了出来,该撸的撸,该抓的抓。

    “好像是有人写了份材料,举报曹明川。

    工作组第一次下来的时候,被人压下去了,这才有了第二次。

    然后就好多事情都挖出来了,曹明川这回,彻底完蛋。”许世安一脸幸灾乐祸。

    “老三,你还不知道吧?去年逮起来那个混混,就姓曹的那个,跟曹明川还沾着亲戚。

    好像跟县里什么人也都有瓜葛,要不然能那么嚣张么?”

    听到这,许世彦大致明白咋回事儿了。

    他写的那封信,第一次被人压住了没起作用,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是留下了线索。

    正好这次东江沿大队闹起来,有人顺着线挖出来一串儿。

    “不对啊,二哥,这跟你搬家有什么关系?上头有政策了?二嫂可以回城?”

    许世彦忽然回过味儿来,觉得不对。

    他记得很清楚,政策是明年才出来的,魏明荣和薛秀琳现在不符合回城的条件,他们怎么搬出来的?

    听见弟弟问,许世安只能叹气,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讲清楚。

    原来自从许世彦搬走后,许家在东江沿就受排挤,等许世祥也迁走户口,胡连成更是变本加厉。

    找了借口把许世先的差事撸了,许世安也总是被安排最累工分又不高的活。

    许成厚几次跟胡连成争吵差点儿打起来,还是没解决问题,只能越闹越僵。

    因为这些事情,许世先、许世安都动了搬家的念头。

    正好他们手里也有钱,就让媳妇回娘家走动关系。

    好不容易拿到了回城名额,没想到胡连成死卡着不放,就说不符合规定,把许成厚气的带着儿子把胡连成父子给揍了。

    胡连成因此诬陷许成厚父子,说是什么大队晒的三千斤粪不见了,肯定是许成厚偷去撒在许家自留地里。

    这事儿传出去没一个信的,大家伙儿都当笑话讲。

    正好赶上口粮这件事,许成厚挑头,联合了赵大海、于善海,发动了东江沿众人,一起把胡连成给整了下去。

    之后,许世安跟许世先,就借机会搬出了东江沿,跟着媳妇搬到了松江河。

    “大哥的户口落在了长青菜队,我落户在东站菜队。

    我俩都是刚搬出来没几天,找别人家的房子暂时住着,慢慢再买或者找地方盖房子。”许世安最后说完。

    听完二哥这一番话,许世彦直接变了脸。

    “合着你俩带着老婆孩子搬出来,把咱爹咱妈扔在大房子那破地方了对吧?”

    靠,这哥俩真特么会办事儿,扔下爹妈不管,他们就这么搬家走了?

    许世安一听这话挠挠头,“那咋整?我跟咱大哥都是随着媳妇落户的,费了不知道多少劲,才落在菜队。

    咱爹咱妈不符合规定啊,他们搬出来,户口落在哪儿?”

    菜队,是下属于林业局的直属农业队,主要就是种菜,供镇上林业局的职工们吃菜。

    别看是干着农业口的活,却属于城镇户口,也是吃供应粮的。

    这户口不容易落,薛家和魏家费了不少事,托人情走关系,才把姑爷的户口落实了。

    说实话,他们也确实没能耐再给许成厚夫妻办户口。

    “你们就没想过,胡连成家的亲戚都在东江沿。

    这次是咱爹挑头,把胡连成给整了下来,你们都搬走了,咱爹咱妈在那儿,往后会不会受人欺负?”

    许世彦瞪着许世安,气的直咬牙。

    “就算你们安排不了爹妈,好歹给我送个信儿也行啊。”

    别人安排不了,许世彦咋地也能安排了。

    只要给他送个信儿,他想办法,让老两口一起跟着搬出来。

    哪怕是落户在东岗呢,总归有个去处,咋地也不能把老两口就这么扔下啊?

    儿子闺女都不在身边,让老两口在东江沿那破地方呆着,出点儿啥事儿可咋整?

第一百六十三章 接人

    “不能吧?赵大叔已经恢复工作了,有他在,谁还敢欺负咱爹咱妈?

    老两口身体也挺好的,能有啥事儿?”许世安被弟弟给训的莫名其妙。

    “当初你不也是扔下咱一大家子就搬出来了,那咋就许你搬,不许别人搬呗?”

    许世彦被二哥这话给气笑了,“二哥,你让我说啥好?

    我搬的时候,咱家兄弟几个都在大房子呢。

    我就算搬出来还有你们在那儿,不是留下孤零零的老两口啊。”

    上辈子,就是兄弟们陆续都搬走,扔下老两口跟许世彦在大房子。

    这辈子许世彦故意先搬走的,倒不是不想给父母养老,只是想抢占个先机,省的这些人还把爹妈扔给他。

    结果呢,这回倒是没机会扔给他了,直接把老两口扔在大房子。

    “你们咋就没想想,赵大叔还能眼睛不错珠儿的一直盯着咱爹咱妈?

    那些混账玩意儿要是想祸害人,还会明着来?

    但凡他们暗地里使点坏,咱爹咱妈都岁数大了,还能防得住?”

    许世彦摇头,这哥俩没经历过,哪知道大房子那些人能有多坏?

    “再说了,咱爹咱妈一直跟儿子孙子住一起,热闹惯了。

    这冷不丁的都搬走,你就不怕他俩闪的慌?再闪出啥毛病?

    俩人在那破地方,真有个头疼脑热的,身边儿连个跑腿儿听使唤的都没有,想要给咱送信儿都费劲。”

    许世彦白了二哥两眼,叹气。

    “晓锋,你们是怎么上来的?”许世彦不想跟二哥说话了,扭头问孙晓锋。

    “骑车,我给二哥借了辆自行车,我俩骑车来的。”

    孙晓锋不明白许世彦问的啥意思,只如实回答。

    “帮哥一个忙,在山上住两天,主要就是照顾照顾狗。

    我得回去办点事儿,顶多三天,我保证回来。”

    许世彦得赶紧下山,去安排爹妈。

    上辈子老爷子不肯搬下来,是没发生这么多闹心事儿,而且还有许世彦在身边。

    这辈子不一样啊,这要是还留下老两口在那边,真出了事儿兄弟几个得后悔死。

    “许哥,你放心下山办事儿,这头我帮你看着。回头你跟我媳妇说一声就行。”

    两家挨着,关系处的也好,就是帮忙在山上看两天,这时候大雪封地了,实际上就算没人看着也不要紧。

    “行,这是我今早晨刚抓的獾子,你看着处理吧,实在不会收拾,就扔外面冻上。

    那几只狗就包米面子馇狗食喂它们。

    主要是有只狐狸,这会儿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你见着别打它就行。

    那是我之前救的,一直赖皮赖脸的住在山上,我也没撵它走。”

    许世彦得把事情交代清楚,尤其是赖皮鬼,这要是不说明白,就怕孙晓锋见到了会打它。

    多数跑山的人,都不招惹胡黄,但有些人,不信邪,专指着抓黄皮子和狐狸挣钱。

    一张黄皮子的皮能卖十二块钱,一张狐狸皮能卖二十多将近三十呢。

    “哦,知道了,许哥你放心,我不招惹它。”

    孙晓锋忙点头应下,从小家里人就说过,不能招惹那些东西,他记着呢。

    “二哥,走,赶紧跟我下山。”

    许世彦穿戴好了,叫上许世安,俩人骑车子下山。

    许世彦上山看参的时候,把他的自行车也捎上来了,就是为了下山方便。

    大冬天骑车,其实挺遭罪,可这会儿也顾不上那些了。

    许世彦蹬着车子一路狂奔,回到东岗公社,直奔二大队去找于守广。

    于守广见了许世彦,还以为山上出事了呢。

    后来一听,原来是许世彦要把爹妈接过来,便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就这么点儿事儿,还用提前说?你直接把爹妈接过来,我给落户就行了。”

    慢说许世彦的爹还不算太老能干活,就算不能干活,人家想搬过来,也得给落户啊。

    有于守广这话,许世彦就放心了,于是把许世安借的车子还回去。

    然后回家一趟,跟苏安瑛说了下,又去隔壁跟孙晓锋的媳妇和爹妈说一声,接着就往松江河去。

    这时候大江还没彻底冻上,许世彦不敢走,所以他得坐车到珠宝岗,再从珠宝岗走去大房子。

    “行了,自行车先放你那儿,等我回来再去找你。”

    许世安骑车带着许世彦到了火车站,正好有趟慢车马上要发车。

    于是买票进站,回头嘱咐了许世安一句,然后就上车走了。

    火车慢车晃晃悠悠到了珠宝岗,许世彦下车,直奔青岭,再到大房子。

    进了村有人跟他打招呼,他随口应答两句,便急匆匆往家走。

    走进大门,还不等着来到屋门前呢,就听见自家那个爹的动静了。

    “一个个没良心,说搬走就全都搬走了,就留咱俩在这儿。

    我看了,养儿子都是白养,都给人家养的。

    老四搬大营去了,老吴家脚跟脚就搬去。

    现在老大老二也都投奔老丈人家,合着我养了这么些年的儿子,都成人家的了。”

    不用猜,这肯定是老爷子在家发牢骚呢。

    “你怨谁?老三好几次跟你提,说是让你搬去东岗,你不乐意。

    现在好了,人家一个个都搬走,就剩咱俩老干巴叉子在这儿,吊树丫巴上了吧?”

    另一个声音,自然是周桂兰。

    隔着门,许世彦在外头听见了,就觉得心里头不太得劲儿。

    都说养儿防老,可到最后,真正能指望上的有几个?

    上辈子是他陪着爹妈在大房子。

    那时候成天被爹骂,被埋怨不成器,他心里确实也堵得慌,总想着跟老爹较劲。

    可是真等着老爷子过世,好像哭的最狠的,也是他。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无,人生何处是归途?

    没经历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懂。

    有爹有妈才是家,岁数再大,也希望还有人能喊他一声三儿。

    “爹,妈,我回来了。”许世彦收拾心情,推门进屋,一边朝屋里喊道。

    东屋里,正在发牢骚的许成厚,一听三儿子的动静,立刻穿鞋下地,从屋里出来。

    “三儿?你咋这时候回来了?不是听人家说,你在山上看场子么?”

    许成厚满脸惊诧,“咋地?山上出啥事儿了?”老爷子不由得担心起来,忙问。

    “爹,山上没事儿,我来接你们去东岗住。”许世彦朝着老爹笑笑,说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通

    一听说三儿子要接他们去东岗,许成厚眼睛亮了下,随即又摇摇头。

    “不去,大房子挺好的,我跟你妈就在这儿养老了,哪儿都不去。”

    许世彦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就是他家的犟老头,死鸭子嘴硬的爹。

    明明心里头高兴的不行,也得嘴硬,死要面子活受罪。

    “你要是不去,我把我妈接走。”许世彦故意气老爹。

    “你敢?”许成厚一听,立即瞪眼睛,那还了得?

    他连个饭都不会做,没有老妻在跟前儿,他不得饿死啊?

    许世彦才不理那犟老头呢,径自进了东屋,坐到母亲身边。

    “妈,我来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你跟我爸,搬东岗去呗?”

    周桂兰在屋里,早就听见那爷俩的对话了。

    知道三儿子要接他们走,周桂兰从心里头高兴,可她还是挺多顾忌,所以没直接点头,而是瞅了瞅许成厚。

    “三儿,这咋好好的跑回来,要接我们去东岗呢?”

    周桂兰不能像丈夫似的,张嘴就怼人,许成厚不会说话,她得好好说啊。

    “没啥,这不是听二哥说,他们都搬走了么?你俩留在大房子,我有点儿不放心。

    离着我们都太远了,这头又蹩脚,你说我们回来一趟还挺麻烦。”

    许世彦知道,想要让爹妈搬出去,这事儿就得先说通老妈。

    “有啥不放心的?我跟你妈还都没老到动弹不了的地步,不用你们管。

    我俩过得挺好,没你们在跟前儿烦我,还清静。”

    不等周桂兰说话,那头许成厚就坐在炕沿上,拿起烟袋磕了磕,哼道。

    “我们两个老家伙过得好好儿的,还不至于落魄到去投奔你的地步。

    你啥都别寻思,好好在山上看你的参,别再把差事丢了,就比啥都强。”

    老爷子用最强硬的语气,说着关心的话,就这么个别扭的人。

    许世彦深呼吸一口气,忍住想跟老爷子吵架的冲动,谁叫他就摊上这么个爹呢?

    不管咋地,就算爹能不要,妈还得要啊。

    不惜的跟那犟老头计较,两辈子了早就习惯他那德行。

    “妈,你看这样行么?你们先搬过去,住我那儿。

    我这不是上山看参么?家里就老六和瑛子,说实话我也是不太放心,你们过去跟她俩作伴儿,好歹我在山上也能安心。”

    许世彦也不看他爹,就跟母亲说,当然,这话实际上就是说给老爹听的。

    “户口,单独给你们落,不跟我一起。

    过了年呢,我去找队里,给你俩单独批一块儿宅基地,开春盖上几间房子。

    老五还没说媳妇,老六还没出门子呢,咋地也不能让他们在我那儿办喜事儿对吧?”

    许世彦其实能理解老爷子的心思,那老头肯定是担心,他们要是搬过去了,就等于投奔三儿子。

    以后跟三儿子一起,那老五和老闺女往后咋安排?

    大房子这边再不好,这也是许成厚的家,他自己当家做主。

    老儿子老闺女都没结婚呢,为了他们,老爷子也必须留下来。

    哪有弟弟妹妹在哥哥家里办喜事的?没这个规矩。

    “您二老要是愿意呢,就找个离我家稍微近一点儿的地方,这样我妈得空了还能帮着照看一下源源。

    要不这一春一秋的,我又不在家,瑛子自己家里外头的忙不过来。”

    最后,许世彦使出撒手锏,把儿子搬出来。

    隔辈儿亲隔辈儿亲,这话绝对没错儿,上辈子老爷子那么不待见许世彦,可是对家里三个娃却稀罕的不得了。

    许成厚和周桂兰俩人互相看了眼,其实这俩人早就动心了,只不过是顾虑多,不能张口就答应。

    可儿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俩要是再拿乔,那就真有点儿过分了。

    “你不早说让我去哄孩子?说一堆废话,就这句最有用。”

    许成厚顺坡下驴,点头同意了。

    “老婆子,那咱挪动挪动地方,哄孙子去?”

    岁数大的人,哪个不稀罕热闹?

    尤其是许家这样,一直都是跟儿孙在一起,这冷不丁都搬走了,老两口都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特别难受,要不然许成厚也不会在家里发火。

    周桂兰早就想答应了,只是碍于丈夫的面子,总得他先点了头才行。

    这会儿见丈夫态度转回来,周桂兰也跟着笑了。

    “那咋不行?这地方我早就待够了,再说,我也惦记源源。

    那小家伙现在是不是能满炕爬了?肯定老好玩儿了。”

    许世彦挠挠头,“我这阵子一直在山上,还真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爬,应该差不多了。

    今天下山就回家扎了一头,跟瑛子说了声,连孩子都没抱一下呢,我就坐车来了。”

    说实话,许世彦也惦记儿子呢,可是没办法啊,挣钱要紧,不挣钱拿啥养活老婆孩儿?

    不说孩子还好,一说,老两口都有点儿沉不住气了,他们都惦记小娃呢。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这时候大江没真正冻住,搬家不太好弄。

    不如老两口先去东岗,帮着哄哄孩子照顾家啥的,等过一阵子,大江封冻了,再回来搬家。

    正好那时候队里也该分钱了,分了钱起了户口,直接搬家走人,不在这玩儿了。

    许世彦觉得这么处理也挺好,最起码给二老一个适应的时间。

    要是俩人真的去东岗不适应,那也没辙,再送回来呗。

    应该不至于,上辈子苏安瑛能跟公婆相处不错,这辈子也不可能太差。

    反正就一冬天,开春了肯定给老两口另外找房子。

    别的许世彦都能凑合,就这一点,必须坚持。

    爹妈毕竟养了他一回,照顾是理所应当,但是该分的一定分清楚,不能混一起。

    都这个时候了,估计没有回去的火车,许世彦只能在家住一晚上。

    周桂兰赶紧去张罗饭菜,吃过饭后,三个人开始动手收拾东西。

    老两口过去,好歹也得带着行李和换洗衣服啥的啊,划拉划拉,就不少东西。

    第二天早上,许成厚去找了邻居,拜托人家每天过来帮着烧烧炕。

    原本开春的时候,家里抓了两头猪,可后来下霜,地里庄稼长的不好,许成厚担心粮食不够吃,就卖给别人家了。

    家里就剩两只鸡,直接装口袋里拎走。

    然后,三人就连背带扛的带着行李衣裳等东西出发,还是从青岭到珠宝岗,再从珠宝岗坐慢车,到松江河。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安顿

    一家三口下了火车,直接先去了车站北。

    许世安的丈人家,就在车站北。许世安跟着媳妇回城后,也在这附近找了个房子住。

    离着挺近,许世彦得先去把自行车推回来。

    许世安夫妻一看,老三真的把爹妈都接来了,心里也有点儿慌。

    这边属实是没处安顿,他们也没办法。

    许世安虽然落户到菜队了,可大冬天的没活干不挣钱。

    魏明荣虽然安排工作了,可是才上班没几天,真的养不起那么多人。

    许世彦看出哥哥嫂子的心思了,也没说别的,只告诉他们一声,爹妈暂时住东岗,以后有事去东岗找。

    之后,许世彦就领着爹妈返回车站,找了个驴吉普,包车直接让人家送他们回东岗。

    驴车晃悠着到了东岗烈士墓东,许家门前停下,然后三个人把东西都扛下来进院。

    刚一进院子,苏安瑛就从窗户里看见了,急忙出来,帮着拎东西。

    “爹,妈,总算把你们盼来了。世彦上山看参,我和老六在家,晚上说实话真有点儿害怕。”

    苏安瑛是故意这么说的,实际上东岗的治安还可以。

    周庆国是东岗公社治安助理兼民兵连长,这些都是他负责,早就背地里关照过了,让人多注意点儿许家。

    于守广那边,也暗地里嘱咐过左邻右舍和前面街坊,多关照着点儿许家。

    所以许世彦离家这些日子,家里一切都挺安稳。

    但是对于许成厚和周桂兰来说,听见儿媳妇这话,老两口就感觉被人需要了。

    好像他们还挺有用处,不是废物,心里头就特别高兴。

    “哎呀,你出来干啥?源源呢?他现在会爬了吧?可别掉地上。”

    许成厚忽然想起这事儿来,也顾不得那些了,几步就冲进了屋子。

    结果一进屋瞧见孙子,顿时乐了。

    苏安瑛用被摞起来,挡在外面,把许海源堵在炕里头,这会儿工夫,那许海源正努力往外爬呢。

    还不到八个月的小家伙,刚刚会爬,还没那么大本事能翻山越岭的爬过去。

    许海源累的满脸通红,吭哧吭哧的还不肯放弃,想要征服眼前的被子高山呢。

    “哎幼,我的乖孙儿嘞,你这是要干啥?”

    见着孙子那一刻,许成厚一张老脸顿时就笑开了花儿。

    随手一扔,把行李卷儿随便就扔地上了,棉帽子一摘,凑到小娃跟前儿,跟小娃对眼儿。

    许海源好久没见到爷爷了,哪里还认得?

    不过这娃不认生,大眼睛盯着眼前这老头,眨巴眨巴的看了好几眼。

    或许是血缘天性,也或许是这娃天生爱笑,瞅着怪老头也没哭,反倒是咧开嘴笑了起来。

    娃这一笑,许成厚就觉得心都跟着化了,赶紧上前伸手抱住孙子。

    “源源,我是你爷,快让爷爷抱会儿。”

    老爷子连身上的大衣都没脱,就这么抱住了许海源,把许海源放在自己腿上,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

    “还是瑛子会伺候孩子啊,你看看把源源养的多胖乎?

    我的天,这小脸蛋都噜着,咋就这么稀罕人呢?”许成厚难得夸了三儿媳妇一句。

    苏安瑛在旁边也没说话,只抿着嘴笑笑。

    嫁过来这么长时间,苏安瑛也摸透了公公的脾气。

    这老爷子啊,就是长了张不饶人的嘴,再好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没那么好听。

    能这么夸一句,那就挺不错了。

    “妈,快把东西都放下吧,我这边都收拾好了,你和我爹住东屋。

    世彦不回来,我就跟老六住西屋,世彦回来,老六就搬东屋来住。”

    苏安瑛接过周桂兰手里的两个包,放到了炕上。

    “不用不用,我跟你爹住西屋就行,搬来搬去的多费劲啊?”

    周桂兰一听赶紧摆手,他们就是来住一阵子的,睡哪个屋还不一样?什么东屋西屋的,没那些讲究。

    “那可不行,老人住东屋,这是规矩。

    我要是让您二老住西屋了,不用说别人,回头我爹娘知道了,也得骂我。”

    苏安瑛笑笑,扶着周桂兰坐到炕沿上。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如此,家里长辈住上房。

    人和人相处向来如此,争着不足,让着有余。

    媳妇和婆婆争锋斗气,非得争出个高下,那家里就得成天鸡飞狗跳没有安稳日子。

    要是媳妇和婆婆互相让着,客客气气的,家里就能和睦。

    婆婆不是妈,儿媳妇不是闺女,相处起来不可能真的亲密无间。

    尤其是新媳妇,那就更得互相让着,慢慢适应。

    苏安瑛嫁到许家第一天就分了家,除了坐月子期间,没怎么跟公婆一起生活过。

    不过苏安瑛脾气好,她在娘家都能跟继母相处的不错,自然也不会对公婆如何。

    该守的规矩守好了,别人挑不出毛病,这就行。

    “妈,就照着瑛子说的吧,你和我爸住东屋。

    我也就腊月到正月十五这段日子能在家,其余时候都得上山,我们住西屋更方便点儿。”

    许世彦自然是跟媳妇站在一路,只要家庭和谐,啥东屋西屋的,不都一样么?

    等着明年,这边也盖房,直接盖五间,到时候有的是地方,爱住哪屋都行。

    儿子儿媳都这么说,许成厚老两口也挺高兴,于是顺水推舟就这么应了下来。

    这会儿时候也不早了,离着天黑不远,许世彦总不能这时候再往山上走,索性就留在家里住一晚得了。

    正好许世琴也下班回来了,一见到爹妈都来了,许世琴也格外高兴,抱着周桂兰不松手,非得要晚上跟妈一起睡不可。

    周桂兰少不得要笑话闺女一番,许世琴不依,抱着老妈撒娇。

    许海源跟小姑姑很熟啊,瞧着小姑姑抱着个老太太,这小家伙儿也不知道咋想的,就朝着许世琴使劲儿。

    伸出小手朝着许世琴啊啊叫唤,非得让许世琴抱他。

    “你个小鬼头,那是你奶,还跟你奶争呢。”

    许世琴赶紧过来,把小侄儿抱起来,在小侄儿脸上吧唧一口,然后抱着小侄儿坐到母亲身边。

    许海源仰着头,打量了周桂兰一会儿,然后就朝着周桂兰伸手,找周桂兰抱抱。

    可把周桂兰高兴坏了,忙把孙子抱在怀里,“还认得奶奶不?你刚出生啊,就是奶奶抱着你呢。”

    周桂兰跟孙子顶了个门儿,逗的小家伙呵呵直笑,一时间,满屋子欢声笑语,别提多热闹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